◆ 古巴比倫泥板記載 諾亞方舟是圓的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26/today-int6.htm
自由 2014.01.26
距今四千年 詳述「圓形的船」、「長、寬等長」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在舊約聖經諾亞方舟的故事中,一艘大船拯救了一對對動物與諾亞的家人,免於洪水的滅絕。不過一塊四千年前、來自古美索不達米亞(現在的伊拉克)地區的泥板描述,方舟是圓的。
這塊古巴比倫泥板描述,神明對蘇美王哈西(聖經中挪亞的角色)曉諭︰「牆!牆!蘆葦牆!哈西,留意我的指示,這樣你或許會永活!摧毀你的房子,建一艘船,輕看財產,逃命!建造圓形設計的船,其長、寬等長。」
泥板描述,圓艇直徑長六十七公尺、高六公尺,約三分之二足球場場地大,為雙層結構,並有屋頂,船內分區,以區隔各類動物,而動物「兩個、兩個」進入。
譯解泥板的大英博物館中東部門專家芬柯博士說,六十行的文本簡直就是「詳盡的造船手冊」,船的材質為蘆葦與繩索,之後塗上瀝青防水。該泥板二十四日在大英博物館展示,工程人員將依據指示造船,以了解圓艇是否能浮於水面。芬柯也據此撰寫「諾亞前的方舟」一書。
這塊大小如手機的淺棕色泥板,有著古美索不達米亞文化的楔形文字,芬柯說,在古伊拉克蘆葦艇廣泛用於河流交通,而圓形設計可完美的隨著怒濤擺盪而不下沉。
洪水的故事也重現於後來的美索不達米亞文化作品,但這些版本皆無造船技術指示。
芬柯相信,該發現或許會讓聖經故事堅信者驚愕不已,不過他不以為意,他說,十九世紀大英博物館學者首度從楔形文字泥板中發現巴比倫人也有洪水神話時,人們也因其與諾亞故事極度雷同而紛擾。
芬柯說︰「我確定洪水故事與造船救命是巴比倫的原創」,然後在公元前六世紀猶太人流放巴比倫時期,傳遞給猶太人,最後成為聖經故事。
※ 相關報導:
* Babylonian tablet shows how Noah's ark could have been constructed
http://www.theguardian.com/culture/2014/jan/24/babylonian-tablet-noah-ark-constructed-british-museum
* Noah’s Ark: Round?
http://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4/01/noah-s-ark-round/283335/
* British Museum: Prototype for Noah’s Ark was round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entertainment/british-museum-prototype-for-noahs-ark-was-round/2014/01/24/6d0850ae-8521-11e3-a273-6ffd9cf9f4ba_story.html
* 隋煬帝墓寒酸 遺骸只剩2顆牙
22 則留言:
西漢品種改良馬神駿形象確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28001004-260309
旺報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2014年01月28日
馬在中國人心目中,向來英姿颯爽、雄健奔騰,但可知在漢武帝奪得頭小頸細、四肢修長的西域大宛天馬前,商周秦漢的青銅馬、陶馬造型,均屬體矮頸粗、四肢較短、雙耳頗大,外貌恐怕難用「神駿」來形容。就連史上知名,霍去病墓塚石雕群中的「馬踏匈奴」大型石刻駿馬、亦是如此。
《人民日報》刊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泓的專文指出,中國古代用馬駕車的歷史,可遠溯殷商時期。陝西甘泉發現兩件商代鑄造的青銅馬,即為頭大耳大、脖頸四肢粗短;西周東周出土的青銅馬,形體承襲甘泉商代青銅馬,千篇一律均鑄造成四肢佇立的停滯姿態,反映出先秦時期馬匹的形體特徵。
引進烏孫、大宛馬種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按真馬比例塑造的陶馬;或尺寸僅真馬1/2大小,彰顯馬體肌肉,工藝更顯精良的兩乘銅馬車之銅馬,形體依然如此。兩者均塗滿棗紅色或白色,足見當時一般馬匹為棗紅色,皇帝則駕乘白色名貴的寶駒。相傳秦始皇擁有白兔、奔電等駿馬,推測起來應為體健俊美的白馬。
西漢時期與馬相關的藝術品,多半如「馬踏匈奴」仍採四肢佇立。直到漢武帝時連年與匈奴征戰,戰馬損失甚眾,致力馬種改良的漢武帝,先是引進烏孫馬種,後不惜兩度遠征,奪回大宛種馬,把烏孫馬改名「西極」,大宛馬則為「天馬」。並於都城長安未央宮宦者署的魯班門前,立有相馬名家東門京主持鑄造的一匹青銅駿馬、按照最佳良馬尺度製作的「馬式」,訂為擇良馬的標準,自此符合「馬式」的造型藝術品漸次出現。
馳騁銅馬奠藝術基礎
東漢末至魏晉時期的河西地區,駿馬造型藝術品於此登峰造極,最享盛名的首推甘肅武威雷台墓中隨葬的一組青銅車馬模型,共有銅馬39匹。楊泓形容為「頭小而英俊、頸長而彎曲,胸圍寬厚,四肢修長,臀尻圓壯」,均為「天馬」形貌。當中一匹被稱為「馬踏飛隼」,極富動感的馳騁銅馬,右後足踏住一隻回首後顧的飛隼,襯出駿馬的飆風神速,堪稱古代駿馬造型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也為日後唐朝駿馬藝術造型邁向另一巔峰、先行奠定基礎。
※ 相關報導:
* 唐三彩創巔峰 唐代神駒輩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28001008-260309
駿馬的藝術造型在中國,於唐代達到前所未有的繁盛巔峰。唐太宗的「昭陵六駿」巨型浮雕,以藝術造詣、型態多變著稱的唐三彩,均反映出漢唐盛世以來,持續由中亞、西亞輸進優良馬種的豐碩成果。
土城第一公墓 3千年前可能是商業重地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474268.shtml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板橋報導】2014.02.10
因闢建土城醫院意外被發掘的斬龍山遺址,新北市文化局日前完成報告,指當地可能曾為「商業重地」,出土文物年代多在距今2600年到2300年間,唯獨其中一件木炭已存在3100年,不排除遺址還有更豐富的文化層。
斬龍山遺址早在1955年就被發現,當時認定是屬於距今約2800年至1800年的「圓山文化」及「植物園文化」等;去年土城醫院預定地土城第一公墓遷葬施工時,意外發現陶片、石英等遺物,學界鑑定同屬斬龍山遺址,遺址認定面積因此擴大。
新北文化局文資科長曾繼田表示,土城醫院預定地中的文物,有半數以上都是「粗砂印紋陶」,依照過去經驗,粗砂印紋陶屬於拍印紋飾,常見於植物園文化,不常見於圓山文化,認為應該是從外地交換而來,但為何不同年代、文化的文物同時出現,仍待考證。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表示,拍印紋飾文物應該是來自於山上,或是桃園一帶、大漢溪中上游附近,在過去的研究中,大漢溪中上游過去的文化族群非常強勢,不排除該族群曾到土城一帶過。
文化局認為,由此推測,2、3千多年前的土城第一公墓,可能有不同族群定居,遺留不同文物;但也可能當地經常和外地交換器物,也許曾是「商業重地」。
此外,土城第一公墓出土的「3千年木炭」也可能透露,過去研究顯示土城一帶的斬龍山遺址,屬於圓山文化晚期,也許因為更古老文物出土,定位將要重新審思。
曾繼田表示,斬龍山遺址未來將會打造成遺址公園,原預定將發掘的文物放置在十三行博物館展示,但目前擬定在斬龍山遺址周邊找一塊地,建設小型展示館,讓民眾享受公園休憩,又能接受教育文化洗禮。
※ 相關報導:
* 烏山頭遺址史前文物挖掘 預計3月底完成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40210005737.html
戎華儀 2014-02-10 中廣新聞
台灣自來水公司去年十月在「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穩定南部地區供水計畫」埋設幹管工程用地挖出史前陶片和史前人類骨骸,由台大考古人員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搶救挖掘,預計今年三月底完成挖掘工作。
台水公司表示,整個供水計畫在台南市官田區台一六五線有埋設幹管工程,正好就位在烏山頭遺址範圍及敏感區域內,去年十月二十一號施工時,台大監看人員發現挖到史前陶片,後來又挖到史前人類骨骸,因此展開挖掘保護工作,挖出的文物都送往台大考古隊隆田工作站保存。
◆ 遺詔蓋有御璽 康熙確定傳位四阿哥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474700.shtml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2014.02.10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所藏康熙遺詔,向來是人氣榜首,連台北故宮都常來借展。史語所所長黃進興笑說,文物館遺詔兩份中,只有一份蓋有康熙御璽,真實度高,「我們都借故宮沒蓋御璽那張。」
黃進興指出,康熙遺詔當時應由文書官抄了幾十張,以迅速傳出聖旨,不過至今只存四張,遼寧去年另發現一張。在已考據為真的四張中,兩張在史語所,兩張在北京故宮,其中史語所所存不但有御璽,顯示曾呈獻給康熙看,還是漢滿文對照版,非常珍稀。
康熙遺詔人氣特旺,是因康熙傳位之爭的歷史謎題。野史傳說,康熙遺詔中原寫「傳十四子」,雍正將「十」改成「于」,變成「傳于四子」,也就是自己;數年前火紅的電視劇「步步驚心」中,吳奇隆演的雍正自稱竄改遺旨,更強化民眾印象。
然而,史語所所藏遺詔顯示,康熙明明是寫「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意指:各方面都很像我),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絕非添加筆畫就能改字,數百年謠言不攻自破。
除了康熙遺詔,文物館還收有眾多珍貴明清檔案,包括貼在城門給百姓看的大金榜、獻給皇帝看的小金榜。
在小金榜中,可見領導晚清朝政數十年的李鴻章考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十六名,曾來台力主「開山撫番」、新任駐美代表沈呂巡的高祖沈葆楨,是第二甲第三十九名。
史料留存至今不易,文物館說,大小金榜等當年本來被賣到紙店做「還魂紙」(再生紙),傅斯年偶然發現,連忙搶救,不讓歷史變紙漿。如今史語所將金榜結合文創概念,打造「金榜題名」御守,成為人氣商品。
※ 相關報導:
* 中研院史語所擁寶山 國寶量僅次故宮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474703.shtml
中央研究院內有座歷史文物陳列館,坐擁寶山:藏有數量僅次於故宮的國寶,共二十餘件;全球最完整的清聖祖(康熙)遺詔;全球最多的甲骨文。國人對此館不熟悉,國外行家卻頻頻來訪,英國封爵爵士、大陸文化部部長,下機第一行程都是該館而非故宮。
文物館位於歷史語言研究所一、二樓,源於首任所長傅斯年一九三三年建立的中央博物院籌備處。
當年籌備處隨史語所來台,一九四九年與當時北平故宮博物院合併成立「國立中央、故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一九六五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央博院卻消失,一九九六年才在史語所「復活」。
史語所所長黃進興指出,故宮藏品多來自周朝之後的皇室;文物館多為考古所得。這些從三千多年前商王武丁大墓等掘出的青銅器物,見證銅鑄在商朝的巔峰。
陜西發現第2大商代晚期遺址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2110412-1.aspx
中央社 2014.02.11
大陸在陜西省發現商代晚期的清澗辛庄遺址。遺址中,在山頂發現的建築遺跡,總面積共4200平方公尺,是目前除殷墟之外,發現的商代晚期規模最大建築遺跡。
人民網今天報導,清澗辛庄遺址位於陜西省清澗縣,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尺。2012年底,因遭盜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與相關單位組成考古隊,對遺址進行探勘和搶救,並發現建築遺跡、圍牆和墓地等,更在山頂發現20塊夯土遺跡。
報導指出,陝西考古隊2013年4至12月挖掘山頂的夯土遺跡,挖掘面積共有1000平方公尺,挖出遺跡包含大型建築基址及附屬設施、夯土牆、石牆等;出土器物有陶、骨、銅、石等器具,數量超過百件,內容顯示主要以商代晚期為主。
報導還提到,清澗辛庄遺址目前是晉陜高原同類文化中聚落布局最清晰的。尤其是在山頂發現的一組建築遺跡,主體建築加迴廊總面積約4200平方公尺,是目前僅次於殷墟,發現商代晚期規模最大的建築遺跡。
不但如此,這處建築物結構奇特,在已發現的夏商周三代遺址中都未出現過。門道及迴廊地鋪木地板、兩端坎入夯土內,再用橫木固定的建築風格,在同期遺址也極為罕見。
據考古專家介紹,這組建築遺跡應該是具有禮儀性質的高等建築遺跡。
報導說,辛庄遺址為研究晉陜高原商代晚期的青銅文化、商代政治地理架構具有重要意義。
◆ 烏山頭遺址挖到寶 再現大湖文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1000480-260115
中國時報 馬瑞君、唐玉麟/台中報導 2014年02月11日
台南大湖文化遺址再現!台灣自來水公司去年4月在台南市官田區,進行台一線送水幹管埋設工程,因位處烏山頭遺址範圍及敏感區域內,去年10月開挖到2800年前的26具遺骸(見圖,自來水公司提供)及約1公噸陪葬陶壺、黑陶片等文化遺址。
遺骸保存相當完整,遺址搶救挖掘工作預計今年5月底完成。
負責開挖的是台大人類學系教授陳有貝,他的助理楊宏政說這是大湖文化,早在日據時期就有文獻資料,在台南市地區常見,首批已開挖面積400平方公尺,發現總計26件完整遺骸與約1公噸黑陶等,暫存於台南市文資處隆田庫房裡,預定3月底完成;另一段靠近南二高一帶,開挖遺址面積較大,預定5月底完成。
台灣自來水公司工務處長李嘉榮說,因辦理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穩定南部地區供水計畫,進行官田區台165線埋設2000公里(㎜)幹管工程,總工程費約2億元。
由於工程位處烏山頭遺址範圍及敏感區域內,開挖深度超過4公尺,動工前先向台南市文資處提出申請,依文資法及遺址監管保護辦法規定經審查同意後,才開始施工。
台大考古隊進一步開挖後發現,除了年約2800年前的史前陶片,還有26具約3000多年前的史前人類骨骸,發現該批人類骨骸並無裝入棺木,卻保存十分完整,每具骨骸旁都有一個疑似為陪葬品的陶壺,挖掘出來的古物也送至台大考古隊隆田工作站妥為保存。
李嘉榮表示,自來水管線工程施工發現遺址,是史上頭一遭,雖因發現遺址造成工程延宕,原定今年5月底前完工,現延到今年底才能結束。
◆ 新井一二三/森鷗外家族與台灣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477086.shtml
【聯合報╱新井一二三】2014.02.11
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唯一能跟夏目漱石比肩的文豪森鷗外與他家族,和台灣的因緣很不淺。二○一三年十月,他孫子森常治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出版《台灣的森於菟》一書,又介紹了至今很少被世人知道的歷史插話。
森於菟(一八九○—一九六七)是鷗外和第一任妻子之間出生的長子,常治則是他五男。森鷗外一輩子身兼小說家和軍醫。兒子於菟則從歐洲留學回來後做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副教授,一九三六年當台北帝大開設醫學部之際,被派去擔任解剖學講座。這時候鷗外早已去世,可是他妹夫,即日本解剖學開創者小金井良精,極力勸他去台灣。
早四十年,森鷗外跟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去台灣參與乙未戰爭一事,在台灣有幾年前的電影《一八九五》描繪,在日本倒很少被提到。當然,森家人是一定知道的,再說小金井夫婦的女婿星一(微型小說家星新一的父親)是星製藥公司、星藥科大學的創立者,一九三四年就開張台灣星製藥,用在中央山脈上造林取得的規那(金雞納樹),當時在全力生產瘧疾特效藥奎寧的。該說森於菟很有理由去台灣吧。
森於菟帶領妻子和三個小兒子往台灣出發,同時把父親鷗外的遺物、遺稿等統統都裝在幾個大木箱裡越洋郵寄到台北帝大去了。那時候,在東京團子坂的鷗外故居,還有他繼母和異母妹弟森茉莉、森類住著。可是,常治估計,森於菟似乎有不祥的預感。果然,同一年繼母去世,第二年由於房客失火,鷗外住過卅年的觀潮樓化為灰燼了。
從一九三九年到四一年,以及從四四年到四五年,森於菟擔任了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部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醫學部為防盟軍轟炸,在士林開設了研究所。森於菟就把鷗外遺物、遺稿藏在研究所後山挖的防空洞裡。戰爭末期,醫學部全體師生家屬到大溪避難,在那兒接到了日本投降的信息。四五年十月,台北帝大醫學部翻身為中華民國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杜聰明博士當院長,日籍教員則暫時被留用。
一九四七年,森於菟被遣返回日本之際,不能把鷗外遺物等全部都帶著走,於是把九個木箱和內容目錄,托給住進了位於當年東門町北四條,現杭州南路森家舊居的蔡錫圭博士保管。目錄上寫著:書籍、雜誌、書信、照片、死者面型、雙六盤、啤酒杯、勳章等。四九年,於菟通過朝日新聞社向中華民國政府申請送還鷗外遺物而取得批准。五二年,由台灣醫學會負擔費用,在時任警務處長的陶一珊將軍的支持下,在台灣待了十三年的鷗外遺物,終於安全送回日本了。期間,東京團子坂的森家住宅,在四五年的空襲中又給燒掉一次,進一步證明了森於菟預感之準確。
如今在觀潮樓舊址上有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展出有關鷗外的種種資料及研究成果,包括曾在日本和台灣之間往返過一次的老物件。在《台灣的森於菟》的卷頭和卷末,作者重複寫到:二○○四年,在台灣大學醫學院的大廳裡,由畢業生設置了森於菟的胸像。出於對父親老學生們的感激,本來研究美國文學、符號學的五男常治,寫出《台灣的森於菟》一書來的。相信黃泉下的森鷗外、於菟父子都在微笑著點頭表示肯定吧。
(作者為日本作家)
※ 相關報導:
* 1931年嘉農甲子園亞軍獎座 亮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1000924-260111
「台灣本壘.KANO精神─台灣棒球精神主題展」14日起至5月18日在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現為市定古蹟)展出,昨於台北舉行開展記者會。最特別的是嘉農耆老、高齡88歲的林泰岳蒞臨現場,還有1931年嘉農抱回的甲子園「準優勝盾」(亞軍)提前亮相,都讓來賓眼睛為之一亮!
這座木製獎座其實是「復刻版」,原件於二戰期間遺失或毀於美軍轟炸;經嘉農校友向日本主辦單位爭取,依原先式樣重新製作後,於10餘年前隆重頒發給當年嘉農棒球隊成員,因此同樣具有崇高價值。
* 陸商砸千萬 換回7根圓明園柱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2110335-1.aspx
大陸富商黃怒波將大手筆捐贈160萬美元(約新台幣4800萬元)給挪威一家博物館,換回館藏的7根圓明園大理石柱。
黃怒波是大陸中坤集團董事長、知名房地產開發商,他對北歐總有高度興趣,繼投資冰島土地蓋度假村後、參考消息報今天報導,他與挪威卑爾根KODE博物館達成協議,館藏的7根圓明園大理石柱將於今年秋季重歸中國。
報導說,黃怒波將捐贈約160萬美元給KODE博物館;博物館則同意,這些石柱將於今年9月送回中國,並放在黃怒波的母校北京大學展出。
杜林屍衣 可能確是耶穌年代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4.02.12
科學界為杜林屍衣 (Shroud of Turin)的真偽爭論不休,義大利最新研究指出,杜林屍衣確實可能出自耶穌年代。專家表示,1988年的碳14年代測定法發現屍衣只有728年歷史,是因為一場大地震導致碎裂岩塊的中子釋出,影響測定準確度。
義大利杜林理工大學研究人員表示,舊耶路撒冷西元33年發生的規模8.2強烈地震足以造成碎裂岩塊釋出中子,和氮核子產生反應,在屍衣留下類似X光片的影像。
屍衣最早紀錄出現在14世紀的法國,後來轉手多次,直到1578年才被保存在杜林洗者聖若翰大教堂。
先前已有科學家認為,屍衣上的影像可能是中子輻射造成的,但沒有人能提出輻射來源的有力解釋。有人認為,輻射來自包裹的屍體本身或是墳墓內發生的某種事件,因而增添神祕色彩。
杜林理工大學教授卡本特利帶領的研究小組認為,地震在地殼造成的高壓波因素可能被以前的研究人員忽略。杜林屍衣專家、杜林屍衣保存基金會主席安托納奇已向天主教宗方濟各陳情,希望以最新科技進行分子分析,確定輻射理論是否站得住腳。
一名義大利藝術史學家2011年指出,屍衣是義大利畫家兼建築師喬托‧迪‧邦多納 (1337年去世)的藝術品。義大利帕多瓦大學教授范提去年出版的「裹屍布之謎」,則指科學家利用過去進行碳年代測定時採下的布塊纖維進行化學與機械測試,發現屍衣年代應在公元一世紀,與耶穌年代相符。
陝西商代建築遺跡 風格罕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482341.shtml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02.13
陝西省文物局日前透露,在陝西清澗縣辛莊遺址的考古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考古人員在遺址裡,發現一組由主體建築和兩級迴廊組成的大型建築遺跡,主體建築加迴廊總面積約四千兩百平方公尺,是目前除殷墟外,發現的商代晚期規模最大遺址。
辛莊遺址位於清澗縣李家塔鎮辛莊村東的梁卯上,總面積約十萬平方公尺,是目前晉陝高原同類文化,聚落布局最清楚的遺址;新華網昨報導,二○一二年底,因遭遇盜掘嚴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市縣單位聯合組成考古隊,對遺址進行全面調查。
調查時不僅發現了建築遺存、包邊圍牆、墓地等遺跡,特別是在山卯頂部鑽探時,還發現廿塊集中分布的夯土遺跡;截至目前,考古人員在辛莊遺址共發掘面積一千平方公尺。
考古人員表示,現所挖掘出的遺跡有大型建築基址,以及附屬設施、夯土基槽、夯土牆、石牆及少量灰坑等,出土器物有陶、骨、銅、石、貝等多種,數量逾百件,對進一步研究晉陝高原商代晚期的青銅文化、地理方國,乃至商代政治地理架構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在遺址裡發現的這組大型建築遺跡,其形制結構奇特,更在已發現的夏商周三代遺址中均未發現,像是門道及迴廊地面鋪木地板,其兩端嵌入夯土內並用橫木固定等建築風格,在同期遺址裡極為罕見。
再從出土陶器紋飾看,器物群面貌、紋飾風格、器類特徵等,則與清澗縣李家崖、柳林縣高紅、綏德縣薛家渠等商代晚期遺存相同;此外,依據出土的層位及遺跡、遺物形制特徵判斷,發掘出的夯土基槽、夯土牆、灰坑及部分石牆等,遺存的年代也同是商代晚期。
至於這組建築遺址的功能與作用,考古人員初步認為,應是某種具有禮儀性質的高等級建築遺跡,而非普通居住建築,但尚未發現與之相匹配的墓葬,下一步考古工作將在附近,尋找與之對應的人群居住區。
※ 陶器也跟三星堆的頗像。
◆ 時論-噍吧哖英魂 國家級紀念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3001537-260109
中國時報 葉沂 2014年02月13日
1915年爆發的「噍吧哖事件」(又稱余清芳事件、西來庵事件)差1年就屆滿百年,這次事件不管是從持續時間、影響範圍、死傷人數,都遠甚之後的霧社事件,後者因為電影《賽德克.巴萊》廣受矚目,但「噍吧哖事件」卻因政府、學界長期的不夠重視,致使先民的英烈事蹟隱而不彰。
「噍吧哖事件」死傷人數不易估計,學者周宗賢先生從戶口資料發現:1915年7月至12月舊台南縣10個村死亡人數達1789人,當中包含少數自然死亡人口。周先生只就10個村落統計,如果加計外鄉死亡人數,死亡總數至少有兩千多人。
對於如此慘烈的抗日事件,相關的戰場、被屠殺村落、審判行刑場域仍可見其遺蹟,在高雄、台南山區也有20餘處紀念碑、祠廟,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台南市玉井區入口的「噍吧哖紀念公園」及虎頭山的「抗日烈士余清芳紀念碑」。沿著進入玉井的84號快速道路,在進入玉井市區前的三叉路口有一座小公園,這就是「噍吧哖紀念公園」,一粒代表玉井的大芒果映入眼簾,卻少有人會留意隱沒在樹叢下紀念碑。
由台三線進入蜿蜒的山區道路,不到10分鐘就可以抵達虎頭山頂,這裡是「抗日烈士余清芳紀念碑」所在,約莫一兩百坪,是一個視野極佳的高地,在此可以鳥瞰玉井、楠西盆地,也難怪會成為抗日軍制高點。前台南縣政府所立的碑文寫道:「於今國土重光,遊人每至虎頭山下,憑弔噍吧哖古戰場遺跡,緬懷先烈之英靈,常不禁愴然而涕。」
遊客也許會瀏覽這一段文字,但不太可能勾起為義戰而死者的悲情,因為民眾對於整個事件只剩這一名稱的模糊印象,甚至生活在台南市的青年學子也可能不知道在百年前,這裡曾有過一段血染山谷的史詩!現在絕大部分遊客到虎頭山是為了在毗鄰紀念碑的庭園餐廳喝咖啡。
抗日遺蹟尚在,陳信安教授實地察訪「噍吧哖事件」的「殺人埔」(屠殺地點)與「萬人堆」(亂葬崗)達26處以上,這在日據時代當然極力隱瞞,如因「治警事件」而繫獄的陳逢源詩《舊恨》(感噍吧哖事件):「舊恨酸心去不遙,此間憑弔淚難消。天寒夜半陰風慘,知有冤魂尚未招。」鄉民何辜,遭此屠戮!當時冤魂不得招,現在又如何呢?固然有法會、音樂會來告慰亡魂,但知之者又有多少人?
地方人士要求對遺蹟盡力維護,如對江家古厝任其崩壞,頗有怨言;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應更重視「噍吧哖事件」,應將8月6日定為「噍吧哖紀念日」,並設置國家級「噍吧哖紀念館」。關於噍吧哖紀念園區之籌設,台南市政府現在擬利用玉井糖廠舊址,糖廠還保留3棟建物,占地500枰,除紀念館之外,還考慮成立旅遊服務中心、產業館,兼具三合一之功能。
紀念館的籌設已是遲來之舉,全台各地有甚多的文史館,如果「噍吧哖事件」這一最大的武裝抗日事件,連紀念館都付之闕如,豈不愧對死難者英魂?又如何教育青年學子認識這一塊曾被異族蹂躪的土地?
距離玉井不到30分鐘車程的「八田與一紀念園區」,2009年由交通部觀光局西拉雅國家風景管理處主政辦理,園區在烏山頭水庫之內,占地15,427坪,花費1.2億,兩年後落成。有利於日本帝國的殖民事業獲得重視、褒揚,八田園區中央級的規格,開闊、清幽,及學子都能琅琅上口的事蹟,想來中「殖」已深;現在台南市政府規畫以糖廠數百坪建物成立「噍吧哖紀念館」,對比之下相對侷促,與地方人士期待的國家級紀念館恐怕有所落差。
中央政府不能袖手旁觀,應積極協助地方政府成立國家級的紀念館,這是真正地認識台灣,也是虔心地告慰為義戰而死的英靈,如果不如此,噍吧哖死難冤魂,在百年之後恐怕仍難安。
(作者為民間學者)
內蒙 56座戰國古墓出土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2160176-1.aspx
中央社 2014.02.16
中國大陸內蒙自治區文化廳最近透露,自治區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最近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古城,新發現56座戰國時期墓葬,距今已2000多年,墓主人骨架仍大多保存較好。
北方新報報導,上述戰國時期(西元前400多年~前221年)墓葬大部分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部份墓葬帶有壁龕或頭龕,裡面放有隨葬陶器。部分墓葬有葬具,分單棺與棺槨兩種,少部分墓葬有動物殉牲。出土的隨葬品有陶器、銅器、鐵器、玉器等,陶器以罐、缽、壺等為組合,其中缽扣罐較多。
內蒙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王大方表示,這一發現,為揭示歷史上聞名的盛樂古城歷史沿革等相關問題,提供了詳實可靠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
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盛樂古城是拓跋鮮卑代政權時期的北都,戰國屬雲中郡管轄,漢代為定襄郡成樂縣,北魏時為盛樂都,近年因陸續發掘出極具史料價值的文物,聞名海內外。
◆ 鄭和帶花馬到美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6000390-260109
中國時報 李兆良 2014年02月16日
美洲原有的馬在8千年前滅絕,現在美洲的馬全從其他地方引進。美洲印第安人喜歡的花馬其實來自中國鄭和時代,是明代大航海到達美洲的證據。西方認為美洲馬都是西班牙人殖民時代帶來的,故意把這些馬冠以「西班牙花馬」,「殖民地時代野馬」沒有事實根據。
美洲馬品種來自中國
世上有幾百種馬,按高矮大小,毛色,功能,產地,有不同的名字。歐洲人喜歡高大,短途快跑的大種馬(horse),用在戰場上。 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征戰連年,戰馬除要背負穿戴盔甲的武士,自己也有盔甲。美洲原住民騎乘的花馬是小馬(pony),無法承載這重量。大馬與小馬不同種,大馬自相交配不能產生小馬,反之亦然。美洲小馬不可能是歐洲人帶來的。
歐洲人的大航海時代,馬是非常珍貴的財富,換算今天的價值,每匹價一百萬美元以上,登記在案。能分配到馬的,都得負責保管,遺失馬要受重罰。1569年,最早到祕魯的西班牙傳教士阿科斯塔說「美洲很多地方有馬,長得很好。它們媲美西班牙最好的種,不止能競走和表演,還可以走遠路,幹粗活」。祕魯人用玉米餵他們的驢馬,用馬推磨,碾碎礦物,騎馬狩獵,吃馬肉。原住民的馬多得很,並不珍貴,顯然不可能是西班牙人千里迢迢運去,西班牙殖民者禁止印第安人騎馬,更不用說擁有馬,吃馬肉。西方歷史後來說印加族被西班牙征服是因為他們沒有馬,與目擊者的話是完全不相容的。
美洲花馬是很特殊的品種,有Tobiano(托比安諾), Overo(俄哇婁),和Appaloosa(阿帕盧薩)。俄哇婁是歐洲人殖民美洲時有記載的。但是,托比安諾和阿帕盧薩卻是19世紀在美洲才命名的,西方說美洲原住民從歐洲馬培育來的。如果歐洲本來就有花馬,為什麼不叫本來的名字,要到19世紀才在美洲命名?
歐洲人帶來俄哇婁馬與美洲的托比安諾馬同是花馬,但是托比安諾的「過背白」來自一段倒置的染色體,是非常偶然的突變產生的,不是隨便培育出來的。俄哇婁不能產生托比安諾的子代。歐洲人悠久的育馬歷史沒有養出托比安諾馬。西班牙殖民美洲時,嚴厲禁止美洲原住民騎馬,更不能擁有馬,培育馬。原住民如何能掌握高超的馬術,不用馬鞍、馬鐙騎馬,還培養花馬?
見證明朝大航海時代
花馬在中國文獻,圖畫中已經存在兩千年以上(圖為宋朝李公麟《五馬圖卷》的斑點馬,作者提供),托比安諾馬即斑、駁、騜,阿帕盧薩(斑點馬)即驄,這些字出現於《詩經》。甲骨文也有30多個馬字,有3千至3千5百年歷史。托比安諾馬是中國人自古選育成功的「五花馬」,與千金裘同等珍貴;「蕭蕭斑馬鳴」的斑馬是阿帕盧薩馬,這兩種中國人愛好的馬種都被李白寫進千古傳頌的詩句裡。
阿帕盧薩馬是愛達荷州的標誌動物,當地的內帕西族口述歷史說,馬不是他們培養的,是很久以前,海上住「大房子」的人帶來的。海上的大房子,不就是明代鄭和大航海的寶船?(作者為香港學者、生物學家)
DNA證明 成吉思汗留種阿富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8001036-260309
旺報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2014年02月18日
DNA(脫氧核糖核酸)居然能描繪出人類昔日的歷史細節,包括絲綢之路貿易、成吉思汗西征乃至歐洲殖民擴張等重大歷史事件,影響所及均反映在現代人類的基因中。
14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刊登專文,英、德研究人員利用世界各地95個民族,近1500人的DNA資料,繪製出一幅過往4000年裡人類基因交流地圖,替人類透過基因分析、進行「考古」另闢蹊徑。
研究人員提及,人類基因交流地圖反映出未見諸歷史的一些事件。例如,中國人的基因資料顯示,約西元1200年、沿絲綢之路而來,類似現代希臘人的歐洲商人,當時可能與中國人通婚。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哈扎拉族為成吉思汗及其後人西征留下的後裔,由哈扎拉族人基因中可覓得「清晰的證據」。
◆ 劉邦墓地突坍塌 盜墓者活埋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8001033-260309
旺報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2014年02月18日
「死『盜』友不死貧道」,在大陸陝西的漢高祖劉邦陪葬墓群旁,4名男子利用元宵煙火掩飾爆炸聲,深入地底盜挖文物,其中1人因盜洞坍塌被埋,其餘3人一哄而散。警方挖了兩天才將被埋的盜墓者挖出,已無生命跡象,盜墓者死在地底17公尺處,離漢高祖墓地裡的的陪葬者也不遠了。
大陸媒體報導,咸陽市涇陽縣高莊鎮新莊村的費姓男子,14日晚間夥同3人至村東的劉邦長陵陪葬墓群盜墓,該地點在考古上的編號屬長陵2號陪葬群。這夥盜墓賊顯然並不專業,挖墓時沒有先看地質型態,就用炸藥猛轟出一個洞,拿著手電筒就往裡鑽。
藉放炮掩飾炸藥聲
其中費姓男子在盜洞坍塌遭埋在土裡,同夥驚呆了四散逃逸。等到天亮時,費姓男子的家屬報警求助,消防人員用繩索下探洞深近10公尺,又調來挖土機、推土機協助,至10多個小時後再發生坍落,拖到15日晚間,先挖到鐵鍬、礦燈及疑似文物,1個小時後掘至17公尺深,費某屍體赫然出現,此時挖出的土方已有上千立方公尺。
當地村民表示,該地區為漢高祖劉邦長陵的陪葬墓群,地面上並無任何標識,數年前文物部門曾在此探勘,一些村民因此得知墓葬位置。村民反映,12日晚間曾聽到該處傳出爆炸聲、應是盜墓利用炸藥炸出盜洞,14日元宵節當天,盜墓者利用村民燃放煙花爆竹的聲音,轉移視線、掩護盜墓。
被盜次數多不勝數
也由於這個陪葬墓群面積廣大,千百年來被盜的次數無法計算,該地區到處都有盜洞,有的墓被一盜再盜,內行的盜墓賊知道如何尋找未開挖過的墓塚,菜鳥新手就亂挖一通。在這場盜墓衍生的悲劇中,其他3名盜墓者已有1人被捕,2人在逃。
小 靈 通
漢高祖劉邦長陵
坐北朝南的漢高祖劉邦長陵,位於咸陽市秦都區窯店鄉三義村之北的咸陽原上,陵區整體由陵園、陵邑及功臣陪葬墓3大區域組成,周長達3120公尺。
形如覆斗,夯土疊築而成的劉邦陵塚,位於陵園偏西處,封土高32.8公尺。陵前立有清乾隆年間畢沅所書「漢高祖長陵」石碑,陵塚下則為劉邦安寢的地宮。長陵現未挖掘,地宮內部結構不詳。(賴廷恆)
※ 相關報導:
* 盜墓成精 研發專業工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8001038-260309
....盜墓為咸陽當地人發財致富的捷徑,鴨溝更被封為「盜墓村」。2001年8月,央視「經濟半小時」的記者,曾至鴨溝喬裝混入盜墓集團內部,見識到已成大陸國家文物發掘專用的洛陽鏟,最初竟是因盜墓者為盜墓方便而設計;炸墓用的炸藥連當地孩童皆知,以硝銨化肥、鋸末及柴油熬製而成。
「KANO」吳明捷 終身拒入日本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495272.shtml
【聯合報╱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2014.02.19
名導演魏德聖監製的台灣棒球電影「KANO」,主角吳明捷是苗栗縣人,在日本成名、娶妻生子,至72歲過世仍持中華民國護照,他的客家硬頸精神,成為電影史詩外的精彩章節。
吳明捷的長子吳盛廣(高橋盛廣)遵照父親遺囑,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返台掃墓,吳盛廣今年還將參加後天在台北市舉行的KANO首映會,台灣的親人相當期待。
吳明捷是銅鑼鄉老雞隆人,他的下沈伸卡球又沈又重,現在球評稱他是日治時期的王建民。吳明捷的姪子牙醫師鍾志平說,舅舅就如KANO電影中描述,當年是嘉義農林棒球隊的王牌投手兼第四棒,畢業後到日本早稻田大學、拓殖株式會社打棒球,退休後經商,舅舅在日本成名發展、娶妻生子,但一生都持中華民國護照。
鍾志平指出,舅舅以台灣人為榮,因台灣歷經千辛萬苦,從殖民地翻身成為二次大戰的戰勝國,他寧願定期向日本申請居留證,甚至日本人拜託他入日本籍,可以省下不少麻煩,他都沒有退讓。
吳明捷的次子吳盛邦(堀川盛邦)、孫子高橋晃太,透過嘉農校友會的引介,參加KANO演出,分別飾演嘉義知事及吳明捷對手球隊的投手,也為電影KANO增添一段佳話。
「我的對手竟然是祖父!」高橋晃太曾打趣告訴吳盛廣,吳盛廣認為這是好事,電影讓兒子對祖父引以為榮,更加認同在台的祖先,激發兒子在棒球運動的雄心,努力爭取好成績。
吳盛邦說,他扮演的角色,全力幫父親加油打氣,「我完全不會有衝突!」
吳明捷1911年出生苗栗,1983年在日本過世,生前是嘉義農林棒球隊第一代王牌投手,綽號「怪腕」、「麒麟子」,1931年代表台灣到日本甲子園比賽,打擊率四成一二,四完投,其中一場完封,最後一戰投到手指破皮流血,也不輕言放棄,決賽最後零比四敗北,仍幫助台灣球隊拿下亞軍。
◆ 達文西的「完美」人體… 有疝氣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496025.shtml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4.02.19
達文西1490年創作的世界著名素描「維特魯威人」,繪出人體的完美比例,但近日有人提出不同看法。研究這幅畫的醫學專家指出,素描裡的裸體男性鼠蹊部異常腫大,表示可能有嚴重疝氣,且甚至導致他死亡。畫中的模特兒可能其實是一具屍體。
「維特魯威人」是一幅達文西用鋼筆和墨水繪製的手稿,畫中男性身體被視為完美比例,這幅素描世界聞名。然而科學家說,這幅素描裡的男性也只是個平凡人。
倫敦帝國學院癌症手術中心臨床講師艾希拉菲恩認為,素描裡的男性其實得了重病,他指出男性左鼠蹊部上方的腫大是疝氣。疝氣起因於腹腔內器官 (如大腸、小腸等)穿過腹股溝形成突起,男性得疝氣比率27%,女性3%。
艾希拉菲恩在寫給《疝氣》(Hernia)期刊的信中說,「我們研究這幅畫,發現維特魯威人的左鼠蹊部上方呈現球狀,位置相當於恥骨結節的中到頂端。達文西所畫的人體,呈現了典型腹股溝疝氣症狀」。
他說,文藝復興時期的醫生已經知道這種病。患疝氣的維特魯威人在活著或死後被當作模特兒,他可能因疝氣併發症過世。
「維特魯威人」亦名「比例準則」或「人的比例」,素描裡的男性身體呈現「十」字與「火」字的姿態並且重疊,分別嵌在正方形與圓形當中,圖畫的上下還有對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作品的筆記。該素描現保存在義大利威尼斯的學院美術館,和大部分紙質作品一樣,它只會偶爾被展出。
達文西非常崇拜維特魯威,根據約1500年前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中的描述,達文西繪出符合幾何學的完美比例人體。後世人們認為畫中的「維特魯威人」,是理想男性身體典範。
顛覆!中華文明起源 不在黃河在長江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00354.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嘉義縣報導】2014.02.21
「中華文化起源在黃河流域」?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經過多年在大陸田野調查及研究考古資料、古籍等,提出中華文明起源於長江中游一帶,引起學術界矚目。
郭靜云七十多萬字專著「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去年底在上海出版簡體版,獲得大陸「二○一三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提名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姜廣輝認為,「這本書毫無疑問將引起學術界的巨大反響和震盪」;另名歷史教授說,郭靜云跳脫傳統框架,以更全面性的考古資料提出佐證,他認同郭的研究結論。
研究中國上古史廿多年的郭靜云,二○○六年想了解青銅器上神紋(又稱饕餮紋),到中國大陸河南等地田野調查,在鄭州附近仔細觀察「二里頭」遺址文物,一般認為這是夏朝都城。
傳統上都認為在黃河流域的夏商周三代開啟中華文化,但郭靜云發現,二里頭(夏)與被認為早商(湯商)「二里崗」文化很像,為何傳統上卻將二者區分出夏、商?同時二里崗(湯商)卻又與殷墟(殷商都城遺址),呈現完全不同的型態。
她進一步研究,殷商和湯商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族群、國家,殷商王朝似乎是「突然出現在那裡」,湯商後來又跑到那裡去?「一種強烈的使命感逼迫我去找答案。」
經過六年多來在兩岸各地奔波、調查,比對考古和古籍等資料,她提出中國最早文明的誕生,和世界其他古代原生文明一樣,位於北緯廿六度至卅二度間,即長江中游地區,從屈家嶺、石家河至盤龍城文化一脈相承。
她說,長江流域物產豐富,土地肥沃,且有銅礦;夏、湯商皆在長江中游建立王朝,最北靠近河南黃河一帶,但夏、湯商等南方族群在距今約三千四百年,被北方善於戰事的草原遊戰族群打敗,在黃河流域建立殷商王朝。
傳承殷商的周,為了強化統治的本土性和正統生,將夏、湯商的英雄故事,融入自身的歷史中。此後周秦漢唐等朝代中央都在黃河流域,黃河因而被認為是中華文明起源地。
夏商周的研究結束之後,郭靜云發現,以往夏禹治水都認為是黃河氾濫成災,「然而當時黃河水量很少,甚至乾旱,大禹去黃河做什麼?」但當時長江中游流域已有興盛的古文明,且留下許多古城和灌溉及防洪系統等,都是治水的遺跡,因此「大禹治水是在長江流域。」
※ 相關報導:
* 郭靜云金髮猶太裔 遊世界愛漢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00367.shtml
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是猶太裔,從小因父母工作等關係住過許多國家,喜歡台灣,三年前入我國籍。友人比喻她是「雞蛋」,外白內黃,外表是白人,內裡已非常漢化。
....她有廿多年研究世界史背景,精通中文、法文、希伯來文和俄文,先後在法國、立陶宛、俄羅斯、以色列,中國北京、廣州和台灣等地生活、工作;透過考古、文獻、古文字互補考證,進入古文明迷人世界。
◆ 郭靜云改變上古史 學者有喊讚有搖頭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00364.shtml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2.21
歷史教授郭靜云提出中華文明起源於長江流域,而非傳統認知的黃河流域,國內學界看法不一。有學者認為可信度很高;但也有學者指此項研究提出的證據不夠充分。
政大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副教授邵銘煌,認為這項說法可信度很高。他表示,氣候確是影響文明的關鍵,但也有可能中華文明一開始在黃河發展,後來才因乾旱遷徙到長江。
邵銘煌表示,過去都說中華文明起源在黃河流域,但後來很多遺址都發現中華文明起源不止一處,至少有三地,黃河上、下游為華夏民族及海岱民族起源,長江流域和漢水流域交界為江漢民族、苗滿起源,重慶的三星堆則為西南地區文化的起源。
邵銘煌表示,隨著考古方法進步,重新找到過去的文明,證實多處起源的論點,不僅是學術上的突破,也相當具有可信度。
不過師大歷史系教授陳豐祥表示,中華文化發展是多元、且同時存在的,並非如郭靜云所言、她的發現推翻了學界認知,只能說是又找到了一個文明起源地。
至於郭靜云研究指出,晚商(殷商)是北方遊牧民族,打敗夏和湯商的南方族群,師大歷史系副教授陳健文表示,這個可能性非常高,據他研究,商文化可能受到北方來的遊牧文化影響。
上萬枚古錢收藏 填補中國貨幣史空白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510588.shtml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02.26
「鐵錢」是中國貨幣文化一朵奇葩,1980年代,江蘇高郵疏浚大運河時,曾發現大批歷代古錢幣、其中又以鐵錢居多,而高郵的聶廣鴻和呂紹奇因收藏了上萬枚古錢幣,不僅創辦錢幣博物館,也填補中國貨幣史的一頁空白。
鐵錢作為中國鑄幣史上一個材質特殊的品種,流通使用具有特定的區域範圍,揚州晚報報導,走進聶廣鴻的錢幣博物館,不算寬敞的展廳裡擺滿藏品,桌上擺著好幾本查閱古錢的工具書、稱量計具,博物館內的箱子裡是一盒盒的古錢幣。
聶廣鴻的收藏從數千年前最原始貝幣,到後來各個歷史時期的銅、鐵、銀幣,及近代中國紙幣,總數高達1.4萬多枚,4000多個品種,其中以鐵錢品種最多,有近500種,而目前收藏的最古老古錢幣是最原始的貝幣,距今已有4000多年。
具有歷史價值的錢幣不好收集,例如唐代史思明叛亂時鑄造的「得壹元寶」錢非常珍貴,向來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說,而當聶廣鴻打聽到揚州有人藏有一枚「得壹」錢時,即用家傳的唐宋時期鐵鑄「雙獅」把它換回來。
在古錢幣收藏家呂紹奇也收藏了很多先秦的刀幣、魚形幣、貝幣以及南宋的鐵錢,還有不同時期的紙幣;他收藏的「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因數量極為稀少,曾在中國嘉德2008春拍古錢幣專場中拍出高價。
據史料記載,南宋孝宗皇帝乾道九年(西元1173年)冬至,改明年年號為純熙,僅六天之後改元為淳熙,因此,「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實際上只流通了6天,並在春拍專場拍出40多萬元人民幣高價。
今年59歲的呂紹奇,1985年開始迷上古幣收藏,而這枚「純熙」古錢幣是他在民間市場花幾十元買到,「它之所以引人矚目,是因為前人譜錄中,從未見過著述,直到1980年代高郵疏浚大運河時首次面世」。
隨著古錢幣收藏數量的日益增加,2003年8月,聶廣鴻自己投資在高郵市創辦了全市首家私人藏館「錢幣博物館」,向公眾推廣收藏。
呂紹奇指出,鐵錢歷來被視作劣質貨幣,並不受人重視且容易銹蝕,高郵南宋鐵錢大量出土,填補了中國貨幣史的空白。
※ 相關報導:
* 遛狗挖到逾千19世紀金幣 市價3億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11679.shtml
美國北加州一對夫婦在自家土地遛狗時,突然挖到「金礦」,在一顆老樹下掘出1000多枚保存幾近完美的罕見金幣,估計市價超過1000萬美元(約台幣3億元)。
◆ 中華文明源於長江 郭靜云演講爆滿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10918.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民雄報導】2014.02.26
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花了6年研究和考證,提出中華文明起源於長江中游一帶,顛覆傳統認知。中正大學圖書館前晚邀請她舉辦新書發表會,會場擠滿200名師生,學生們紛紛買書或拿聯合報的報導請她簽名。
郭靜云講解她奔波兩岸發表的研究巨著「夏商周—從神話到歷史」,校長吳志揚也全程聽講。
郭靜云認為,位於長江中游、漢江一帶的先楚文明,在距今5000多年前時已建構了聯合城邦古國,當時這個地區還有比洞庭湖大好幾倍的沼澤湖泊區「雲夢澤」,她稱此處中華文明起源為「雲夢澤的蘇美爾」,就如同蘇美爾在西亞古文明(兩河流域)扮演創作者的角色。
在雲夢澤一帶挖掘出土的古城、聚落,無論是規模、密度,都比傳統認為是中華文明起源黃河一帶更大、更多。郭靜云除了提出夏和早期的湯商都是在長江中游建立,兩者的文化也相近。
但夏、湯商等南方古國都被北方遊戰族群打敗,同時建立殷商王朝,她說,殷商是最早的集權大國,跨越族群文化,統一生活方式、文化傳統,是中國第一個「上古帝國」。殷商融合多元文明,在許多方面是中國大文明歷史的啟發點,「殷商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郭靜云提到,以往研究以文獻為主,再以局部的考古發現來「證明」,很容易變成以考古來解釋傳世神話,而非史實,於是造成更多錯誤認識,她的研究是從多面向考古材料去找答案。
夏商周的研究結束後,郭靜云感覺像走出巨大古迷宮,對中國古文明的許多疑惑,如今都豁然開朗。
楊渡/湯德章與簡娥的前世今生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515936.shtml
【聯合報╱楊渡】2014.02.28
為了湯德章紀念公園內孫中山銅像遭破壞,湯德章的事蹟再次引起關注。但一般人真的了解湯德章嗎?
二○○六年寫簡吉傳記時,曾訪問日據時期有「農民運動花木蘭」之稱的簡娥的兒子─陳國哲。他根據母親口述,重現湯德章真實身世。
簡娥父親簡文烈在地方教漢文,余清芳是他的學生。余清芳以出家掩護抗日,建西來庵埋藏武器。事蹟不密,引起日警注意,遂臨時起事。
起事那一天,簡娥同母異父哥哥(簡娥母親在丈夫過世後,嫁給簡文烈,故有一同母異父之兄姓張)正在派出所,他年紀小只是打雜小工,黃昏下班出來,忽想起有東西忘了拿,於是轉回去。不料半路看見許多人正悄悄包圍派出所,手上拿著武器。他走進派出所,見所長坂井抱著孩子在玩。他向坂井說外面有異樣。坂井往外一瞧,臉色大變,將孩子交給他說:請救救這孩子,往外衝不要回頭!他於是抱起小孩衝出去,走不了多遠,聽到一陣槍聲,噍吧哖事件爆發。
日本隨即派軍隊以火炮來攻。余清芳不敵,轉入山上打游擊,簡娥的父親和余清芳一起被殺。日人不放過當地百姓,把所有人集中,凡男生身高超過一根竹竿(約一百廿公分)就槍決。只有簡娥的哥哥活下來,因他救了坂井的兒子。殖民政府痛恨這個村子,故意把它改名玉井,因這是當時日本一個風化區名字,用以詛咒倖存者。
坂井倖存的孩子,就是湯德章。媽媽是鄒族原住民,姓湯,帶著孩子成長。湯德章先是考上台南師範學校,後因窮困輟學,再轉考台北警察學校,因成績優異及身世奇特,雖年齡不足,仍破格錄取。自此走上警察之路。
簡娥的母親則帶著孩子離開傷心地,到高雄賣擔擔麵為生。簡娥後參與農民組合運動,被稱為「農民運動花木蘭」。一九三一年殖民政府發動大檢肅,將農運幹部全部逮捕,簡娥因懷孕,本想流亡,不料未及逃走就被捕。
此時湯德章是日警,曾特地關照簡娥,讓她免去許多苦刑。湯德章後因殖民政府歧視政策而赴日本攻讀法律,成為律師,後改回母姓湯,等於認同他的台灣人身分。二二八事件時,他被綁著遊街示眾,當眾槍殺,這是眾所周知史蹟。
一九四五年後,簡娥因結婚生子,且感染肺結核,較少參與政治活動。但她的丈夫陳啟瑞原是農民組合幹部,與另一同志張行於白色恐怖時期被捕。簡娥也長期處於被監禁狀態。一九七○年代,她傷心的離開台灣,赴美國依親。
這個故事特別讓人無可遏止的傷感,是因背後所牽涉的事件與民族矛盾,太複雜、太難以一刀兩斷了。
余清芳是抗日英雄,玉井是反抗的象徵,死者超過八百人;簡娥的父親死於事件中,她一生反抗日本殖民政府。湯德章的警察父親在此死亡,他卻是殺父仇人兒子所救。他應該認同日本,最後卻改回母姓,甚至死於二二八事件。
這歷史的複雜在於:要用簡單的民族認同、國族認同去一刀切,把人歸類,根本無法辦到。要用平常有仇報仇、有恩報恩,也無法判定。人世間唯有用寬容的心,慈悲的愛,才能化解這千古的恩怨。
請別用教條的政治口號,去簡化湯德章和簡娥的故事,這不是政治能解決的事。他們曾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的事蹟,已給了我們最好的啟示。
(作者為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
◆ 二二八遺族:不接受官逼民反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516794.shtml
中央社 2014.02.28
總統馬英九今天到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張七郎墓前獻花悼念,張七郎之孫張安滿感謝總統誠意,但他說,受難遺族無法接受二二八事件定位「官逼民反」。
總統在雨中致詞近30分鐘,提及7年前在中山堂舉辦張七郎特展及追思音樂會等,請張安滿策展,並尊重家屬一切作為。
馬總統表示,這是他第3次來到張七郎墓前致意,3次都有難以言宣的悲痛,在二二八事件中,張氏父子3人受難,可說是最悲慘的事件。
張安滿表示,感謝總統多次到宅關心,也感謝馬總統以總統身分概括承受,向受難者家屬的道歉和作為。
不過,張安滿表示,政府將二二八事件定位為「官逼民反」,讓他們實在無法接受,因為從文獻中找不到任何違抗政府舉動的記載,這樣的定位是對家屬、先人的屈辱,身為二二八基金會董事,自己也感到扭曲。
張安滿說,二二八基金會真相調查毫無進展,政府處理公案,希望能開誠布公,人民才會信服。他希望政府能早日還原歷史真相,撫平遺族心中的痛。
馬總統表示,67年前的今天,當時政府貪污腐敗,造成人民很大痛苦,政府對於二二八事件所做的努力,從認識、道歉、立碑、立法到恢復名譽等,都是希望能稍稍撫平家屬傷痛。
◆ 「被出賣的台灣」重譯出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8/today-fo2.htm
自由 2014.02.28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曾任美國駐台北副領事的葛超智(George H. Kerr),其描寫二二八事件的名著「被出賣的台灣」,曾是台灣留學生的啟蒙巨作。台灣教授協會用了四年時間,在四十年後予重新譯註,證實其所述皆有根據,並在昨天舉辦「被出賣的台灣」重譯校註版新書發表會。
葛超智二二八巨作 所述皆有根據
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表示,之前的中文版是陳榮成在一九七四年找了幾位留學生幫忙翻譯,是葛超智以其個人經驗及中文資料寫成英文,再翻成中文,自然會有一點落差。而從這本書可以了解,美國政府原認為台灣屬於中國,所以無視國軍對台灣人的屠殺;也知道台灣人想尋求獨立,卻找不到能支持的對象,所以繼續扶植蔣介石;直到韓戰後,才有台灣主權未定論的認知。
前國史館長張炎憲表示,葛超智一九六五年完成此書,就是要寫給美國人看,且認為美國政府未尊重台灣的自決權,就是出賣台灣。
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蘇瑤崇指出,二戰爆發後,美國對於支持國民黨還是共產黨,一直都有爭論,最後因冷戰的因素選擇國民黨;但葛超智認為,還有不屬於中國的台灣,只有讓台灣自決才是最符合台灣人的利益。
譯者柯翠園泣訴 一開始一寫就哭
翻譯全書三分之二篇幅的柯翠園泣訴,她一開始是一寫就哭,因為從中看到同胞被殺害的痛苦;翻譯的進度一直落後,後續的校註更是緩慢;這讓沒真正學過台灣史的她,重新認識台灣的歷史。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前執行長楊振隆指出,他參與過許多受難者的口述史,這些親身經歷過的回憶,比葛超智寫的還要慘重十倍;但在國民黨長期的愚民教育下,他是直到卅八歲才知道什麼是二二八。
從戰後經濟看二二八根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8000975-260310
旺報 戚嘉林 2014年02月28日
228事件發生在1947年2月28日,是台灣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對戰後台灣政治的影響深遠,迄今仍是籠罩在台灣上空揮不去的陰影。20年來228已成顯學,有關的研究也汗牛充棟,但媒體關注的多是自事發的28日始,似未能從時間連續性的宏觀視野檢視此一時代歷史悲劇源頭。
20年來國內連連紀念228,但社會大眾卻很少知道二戰末期美軍曾大肆連續轟炸台灣200天,燬壞民宅4萬5千棟,27萬人無家可歸。鐵路交通火車頭的48%及車廂的20%火被炸毀、橫跨濁水溪、大肚溪及曾文溪的所有鐵橋及鋼筋水泥橋也都全遭炸毀。
那時,台灣工業也飽受摧殘,近於癱瘓。日本投降時的產值與戰時最高產值相較,電力最高負載僅及原先的9.4%、食品工業為戰時最高產值的8.0%、紡織工業為12.6%、製造業為10.6%、一般工業為戰時最高產值的15.6%。米糧也是嚴重不足,故當局對包括米糧的許物資都實行極其嚴厲的配給。1944年的配給米糧,1個月最多只能維持20天,台灣同胞連稀粥也吃不到,只能靠蕃薯籤度日。到了8月「停戰當時的商店,幾乎完全看不到商品。」
是時,台灣無法自日本進口肥料,肥料工廠也因轟炸而幾已完全停頓。台灣農地因長期使用肥料,收穫勢將鉅減。結果,1945年的台灣糙米產量約僅63.8萬公噸,較上(1944)年產量40.2%;日本殖民當局統治台灣50年,當然瞭若指掌。
日本殖民政府實施嚴苛的配給制度,將物價控制在平穩狀態,絕不允許物價狂飆上漲。例如以1941年1月時台灣躉售物價指數為基期(=100.0),1945年1月時指數僅135.3,即使在美軍大肆轟炸下,1945年7月時躉售物價指數仍僅173.9。
日本殖民當局就在要將台灣歸還中國前的9月上旬,下令解散台灣纖維製品等各種統制會社,廢止鮮魚等各項配給統制規則,蓄意放棄對各項物資的管制。因為管制米穀的供出機關與配給機關喪失功能,原先緊繃的米穀管制一旦失效,各地的餐廳如雨後春筍,米粉與酒的製造大增,米糧消耗驟增,一、兩個月間所大肆浪費的糧食,可維持台灣半年份的食用。米穀專家們估計,依當時台灣現存米穀與第二期的收穫量,到了明(1946)年的2、3月,台灣社會就將進入饑餓狀態。
當台灣物價飛漲的時刻,台灣總督府前主計課長的鹽見俊二,經美方麥克阿瑟司令部的許可(未經我國許可),攜帶大量由日本銀行印刷的台幣,於1945年9月9日搭乘專機抵台,發給在台日本官吏的薪水。這對當時台灣的通貨膨脹,無異雪上加霜又加雪。日本於8月15日投降、9月時物價遽漲18倍,躉售物價指數為1,875.6基期(=100.0),10月24日陳儀抵台,11月躉售物價指數漲22倍,4月時飛漲停75倍。
論者咸謂導致228事件的原因主要是文化衝突、現代差距、經濟矛盾、階級矛盾、省籍矛盾、政治矛盾、官逼民反、美日影響…等諸多因素所致,惟其間日本的影響似為元凶源頭,就是日人離台前陰謀發動的經濟戰。(作者為《祖國文摘》發行人、大學教師)
※ 相關報導:
* 從竄改歷史看二二八事件 -- 社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8/today-s1.htm
....紀念二二八要能為台灣帶來和平,必先誠實面對過去,公開真相,探究以往錯誤。正因如此,今天各地不僅有多元的追思活動︰紀念會、展覽、遊行、宣傳活動之外,還有繼續探究真相的著作發行,例如《阮美姝一生與228平反實錄》、重譯葛超智(George H. Kerr)《被出賣的台灣》。其中,高雄中學等四所學校學生為紀念當年「雄中自衛隊」所發表的宣言,道出這些活動的要旨︰重要的歷史事件不應該閃避,…受害者有權利知道真相,只有揭露真相才能為社會帶來寬恕與和解。
....實質言之,戰後黨國當局把盟軍暫時接管當長期統治,以陳儀為首的當局作威作福,騎在台灣人民頭上,接收變劫收。政治上,陳儀集政軍大權於一身,「新總督」用人幾全為外省及「半山」,台灣人在公職及自治權利飽受差別對待,加上官僚腐敗,原先對中國所懷期待迅即破滅。經濟上,中國內戰殃及台灣,輸出糖米等物資,卻輸入惡性通貨膨脹,統制經濟之下的民生極度困頓。
社會文化上,封建且無效能的接收大員,以外來統治者的姿態歧視台灣,日本時代在現代化已有進境的人民,對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甚為反感。簡單說,台灣人雖對日本時代統治不滿,陳儀政府卻更令人搖頭,進而積累廣大民怨,庶民甚至以「狗去豬來」描繪當時狀況。
* 時論─二二八後「美眼」看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8000796-260109
中國時報 艾台 2014年02月28日
文大教授陳鵬仁日前公開表示,「二二八沒有元凶」,認識二二八須先了解台灣戰後狀況。很多人認為當時的行政長官陳儀是罪魁禍首,但公道說,陳是好官,用心治台。
早把陳儀汙名化的台灣,恐怕難以接受陳教授的看法。但是美國駐台北總領事克藍茲(Kenneth C. Krentz),在二二八事件一年多後所撰寫的政情報告,頗為同情、讚美當時的台灣政府。陳儀地下有知,應感欣慰。克氏所寫的報告,解密之後,被《自立晚報》翻譯刊登於1992年2月25日的報上。
克氏說:「日本統治時期近半個世紀的孤立,加上和清朝極為有限的接觸,使得島上人民對外部世界幾乎一無所知,儘管當地出現不少一流人才,但對政治和經濟現實可說完全缺乏瞭解。我甚至懷疑在島上能找出一打人,能夠分析出通貨膨脹的經濟理由。」
他又說:「省政府所屬的四個局之上,多由大陸籍人士出任行政長官。這些省級以上的行政長官一般而言多半頗具能力和正直性格,和我們國內一些人口較少的州政府比起來,他們的治績還算不太差。根據我個人的理解,這些行政長官都曾嘗試說服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台籍人士出任政府中相當重要的位置。」
* 兩岸史話-驚心旦夕二二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8000968-260306
旺報 文/高茂辰 2014年02月28日
編者按今天適逢二二八和平紀念日,鑽研中國現代史的作家高茂辰,為文指出二二八是歷史悲劇,當時台灣行政長官陳儀癡心愛國,卻愛台不得法,自況願做吳鳳,一語成讖,甚至成了最被醜化的吳鳳,特予刊出。
福建省主席陳儀以知日、近台,為首任行政長官之不二人選。他行寬容政策,台灣自由氣氛比內地高,陳想把台治成三民主義模範省。
「我以至誠愛護台灣人,台人絕不會仇我,萬一有意外,我願做吳鳳。」這是陳儀對湯恩伯等所講的話。結果陳儀果真成仁,給他戴上紅頭巾的卻是湯恩伯。
二二八,以前不好講真相,現在不能講假相。
有天我與李敖逛書店,看到王曉波編的「陳儀與二二八」一書,我拿給李敖看。過一會,他走過來翻開序言某段對我說:「我看到這段文字,寫得真好,我想誰寫的?看到後面才知是我寫的。」王曉波在序言中引了李敖的一大段,李為陳儀辯護。王說他雖然也同意李大哥的話,但是他仍說陳儀有過,但過在何處,王曉波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可見王曉波也矛盾。
盼自由氣氛成模範省
我就從陳儀,這個最被醜化的吳鳳講起吧。
*郭冠英稱台灣鬼島 有文為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r/18/today-p1.htm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昨再提出證據,證實郭曾以本名發表稱呼台灣為「鬼島」的文章,並曾以自己承認過的筆名「高茂辰」,發表與范蘭欽大同小異的文章,在在證明「郭冠英就是范蘭欽」。
※ 以上各篇文章詳見原站。
千年古剎神通寺 探密前世今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4001084-260301
旺報 文/喬顯佳(資料來源:齊魯晚報) 2014年03月04日
自去年5月至今,山東考古部門對坐落於濟南南部山區的神通寺的考古發掘告一段落。作為山東地區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在16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神通寺從聞名海內的千年古剎,到如今的斷壁殘垣、只磚片瓦,個中故事令人唏噓。
神通寺原名朗公寺,前秦皇始元年(351年)由印度著名僧人朗公創建。寺院遺址位於濟南市南部的琨瑞山金輿穀中。中國現存唯一的隋朝石塔四門塔,便是當年寺中之物。該寺幾經興廢,終毀於清末戰火,如今已是雜草叢生,泯然黃土。
遺址呈中軸對稱布局
去年5-12月,濟南市考古所對神通寺進行考古勘探與發掘。此次發掘是為配合四門塔景區對區內神通寺遺址的保護、規畫而開展。
考古人員在遺址核心區共發現房址15座、牆體3條、道路1條。
個別房址有台基、月台等附屬構造,室內鋪地磚。從空中俯瞰,遺址基本遵循中軸對稱的布局設計,自中軸線從南往北共有6座建築,可推測為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殿、方丈、法堂。
其中,大雄寶殿占地面積最大、建設等級最高。考古人員從房址中清理出10塊雕飾繁複精美的覆盆式柱礎。
據參與發掘的濟南市考古所工作人員房振介紹,神通寺與現今仍存世的靈岩寺,同為山東最早的一批寺院,且建成時間相近,後者被評為「海內四大名剎」之首。兩者布局及功能設置相近,堪稱「姊妹寺院」。
現遺址或為元朝復建
但頂著「山東最早寺院」之一的盛名,近些年人們實際發掘出的早期遺跡、遺物很少,隋唐以前的遺跡更是沒有發現。
根據出土遺物、文獻記載和碑文,房振初步推測,現被發掘的神通寺房址最早為元明時期所建,後經過多次重修。這一結果與我國南朝釋慧皎所著《高僧傳》及唐代釋道宣所著《續高僧傳》的描述大相徑庭,兩本著作均翔實記載了神通寺當年的盛況,而考古「鐵證」卻證明,現遺址在元明之前並無建築遺跡。
儘管考古結果令人費解,但考古人員還是試圖找出原因,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早期神通寺並不在此,現遺址或是元明時期「另起爐灶」所建。
清朝寺主揮霍致衰敗
據濟南市考古所副所長張幼輝考證,神通寺作為山東早期寺院之一,幾經興廢,迄今仍保存四門塔、龍虎塔、千佛崖、唐代台基等隋唐古跡,均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據南朝釋慧皎《高僧傳》記載,朗公寺創建後,得到南燕國主慕容德的大力支持,朗公寺很快成為山東的佛教中心。隋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楊堅改朗公寺為神通寺,並下旨送舍利。
唐代,神通寺進入到興盛期。元代和明代,神通寺又得到了一定發展。
然而,清乾隆年間,當時的寺院住持無視清規戒律,將寺產大肆揮霍,加速了佛寺的衰敗。清末民初,神通寺殿堂終遭戰火毀壞。
劍橋大學古書 疑現1700年前中國樂譜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529473.shtml
【世界日報╱北京6日電】2014.03.06
英國劍橋大學官網5日發布消息,稱近日劍橋大學圖書館館藏的一本古書,被證明可能是1700年前的中國古樂譜,是一本罕見的記載中國早期音樂的古代文獻。劍橋大學發言人表示,這本樂譜目前僅供研究用,未來可能考慮公開展覽。
環球網報導,劍橋大學官網消息指出,來自中國廣州星海音樂學院的中國音樂教授楊建(音譯)在圖書館裡發現這本並不起眼的藏書,這本書在圖書館內已經收藏了210年,現在被命名為《簫笛琵琶譜》,因為書中簡要介紹了中國的簫、笛子和琵琶這三種樂器,並且包括13段用傳統方式記錄的音樂。
楊建稱:「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立刻意識到這是用傳統的『公尺』符號記錄的書,印刷術在中國大約是在1770年左右出現。我諮詢了其他研究人員,但是從來沒有人見過這本書的副本,所以這本書很可能是獨一無二的。」
報導稱,楊建表示,中國古代音樂一直缺乏可靠的文獻資料,這本書的發現或許是對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音樂起到重大作用。
絲路門戶函谷關 河南考古新發現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541876.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庭瑤/綜合報導】2014.03.12
經過一年多的田野探勘,河南省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陽發現了古絲綢之路第一門戶漢代函谷關關城,除了城牆、古道再現,還有大量陶瓷、銅器與錢幣出土。該遺址被列為「絲綢之路」專案遺產點,並展開跨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漢函谷關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最早建於漢武帝元鼎三年(西元前一百一十四年),一直到隋唐時期,此地都是一處重要的軍事關隘,也是古代中國絲綢之路西行的第一關,見證中西方絲路貿易的繁榮興盛。
中新社報導,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十一日在鄭州舉行的「二○一三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會上指出,這五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第八次發掘、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漢魏洛陽城宮城四號建築遺址、洛陽衡山路北魏大墓、禹州神垕建業鈞都新天地窯址。
研究院工作人員王鹹秋表示,從二○一二年六月至二○一三年八月,對此處勘探總面積約十三點九萬平方公尺,發掘面積共三千三百廿五平方公尺,發現漢代函谷關關城,共發現夯土牆十七條,古道路二條,夯土台二座。
函谷關遺址是一處東西狹長的小型城邑。其中一條路,路面最寬時達十五公尺。考古隊根據對路面的解剖發現,道路可分為十二個大的時期,從漢代建關時一直沿用到現代,歷經二千多年。
洛陽北魏大墓 疑為節閔帝陵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542393.shtml
【世界日報╱北京12日電】2014.03.12
「2013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發布會中,稱2012年發現的洛陽衡山路北魏大墓已證實為帝陵,墓主人疑為北魏節閔帝元恭,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墓葬已遭嚴重破壞,建材及隨葬品幾乎被洗劫一空。
中新社報導,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1日在鄭州舉行的「2013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會上揭曉考古發現,包括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第八次發掘、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漢魏洛陽城宮城四號建築遺址、洛陽衡山路北魏大墓、禹州神垕建業鈞都新天地窯址。
研究院工作人員稱,洛陽衡山路北魏大墓於2012年7月發現,到2013年1月底完成全部考古發掘田野工作。墓葬地處邙山南側緩坡之上,為斜坡墓道單磚室墓,土壙平面為「甲」字型。這一帶還發現骨一些北魏墓葬,出土過元澄等人的墓誌。
報導稱,工作人員介紹,衡山路北魏大墓位於北魏帝陵區,形制、規模與其東北方向約三公里處的宣武帝景陵相似,是一座帝陵級別的墓葬。且衡山路北魏大墓規模較大,建造時間較長。
「墓葬遭到了大規模破壞,建築材料以及隨葬品幾乎被洗劫一空,底部鋪地石、墓道中的木柱被全數盜走。」工作人員表示,在墓道近墓門附近發現的二次打開的痕跡,很可能與墓葬被嚴重破壞有關。
報導稱,由於經歷多次盜掘,墓葬出土的遺物較少且均已殘損,有陶器、青瓷器、銅器、金幣,另有文官俑、駱駝俑等殘塊。而從出土的拜占庭帝國時期金幣來看,其鑄造時間為公元491-518年,顯示這座墓葬的年代不會早於北魏遷都洛陽以前,透過對墓室形制、出土瓷器等進行比對,考古人員初步推測該墓主人為北魏節閔帝元恭。
據史料記載,元恭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皇帝,532年被高歡所廢,其後毒死。諡號節閔帝,又稱廣陵王或前廢帝,在位僅兩年。
南京發現古建築遺址 疑李白詩中「鳳凰台」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552357.shtml
【世界日報╱上海17日電】2014.03.17
考古部門近日在南京老城南的門西地區,發現一座古建築遺址,並出土唐三彩碎片,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雖然僅有地基構建尚存,但多進、多間的布局清晰明了,「體量之大,規格之高,非常罕見。」有專家稱,此處或就是李白詩中的「鳳凰台」。
揚子晚報報導,專家研判這個遺跡來自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由於目前出土文物有限,尚不能斷定具體身分。不過,這座古建築遺址的方位和時代,與鳳凰台、瓦官寺這樣的建築切合度較高,因此業內有觀點認為,這個遺跡可能將是個「足以震驚全國的重大發現」。
考古人員發掘後留下的地層,顯示出這座樓宇的形制與規模。據報導,遺址呈長方形,東西兩側為長邊,南北為短邊。以步為尺,南北長約60多米,東西近50米。筆直的「溝渠」將其分割成塊。「『溝渠』組成的線條,類似今天的平面圖,將大屋子裡的小房間畫分清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建築是多進式的,南北向,呈現「工」字形。進與進之間,還有銜接式的建築,側面還有類似廂房的結構。
遺址現場,有一段「庭院小徑」。報導說,這是一片保存較好的地磚,由一塊塊青磚,傾斜交錯著組成,邊緣是稍稍凸起的一條「路牙子」,高出地面約一二厘米。一位文保專家分析認為,這段「小徑」顯示了年代。「青磚的規格比例,以及它們的排列方式,具有唐代的特點,區別於六朝時代,以及宋朝的形制。」
現場發現了一些古井。報導稱,保存完整的井欄,由三四層青磚,拼接成一個規整的圓形,今天依舊井水汪汪。據報導,一位文保專家表示,唐代的門西地區有鳳凰台,而且這座建築遺跡沒被發現。有觀點認為,這處遺跡可能就是鳳凰台。
理由一:年代吻合。出土唐三彩,起碼應是唐代建築;再者,鳳凰台相傳是南朝宋元嘉年間所建,當時傳有異鳥飛臨,官府認定此處當為鳳凰棲息之寶地,始建鳳凰台。這和遺址在年代上較為吻合。
理由二:地點相近,遺址位置,和史料中鳳凰台一樣。一句「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報導指出,李白當年賦此詩,是為與崔顥的《登黃鶴樓》一爭高下,所以照搬其韻律句法。武漢江邊的黃鶴樓已是舉世名勝,金陵鳳凰台依舊難覓其蹤。
翻開史料,很多對「鳳凰台」的記載,都與這一建築遺址切合度較高。清人所著《江南通志》中,「鳳凰台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江寧即南京,城內之西南隅,就是明城牆內的西南一角,也就是今天的門西。此外,這座遺址緊挨著的花露崗,曾經的名字就是鳳凰山,而且周圍,有很多地名帶有「鳳」字,如來鳳街、鳳遊寺等。
除了鳳凰台的說法,還有觀點認為,遺址有可能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廟之一的瓦官寺,原因也是地點相近,都在城市西南。
◆ 徐宗懋專欄-光復才是台灣棒運起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7000432-260109
中國時報 徐宗懋 2014年03月17日
在激烈的國際體育競賽中,優秀選手的表現總是迷人的,他們的風采成為人們永遠的記憶。儘管如此,長期的體育競賽優勢,絕非一兩個傑出選手的奮鬥故事,而是整個國家制度的支持,包括全民奮鬥向上的精神,體育選手個人出路的安排,受到了教育、文化、經濟、社會、政治體系的全力拉拔,最後化約為冠亞軍決賽壁壘分明的兩組觀眾,揮舞著兩國的國旗,傳來激動的嘶喊聲,最後產生了最強的體育隊伍或個人。國際體育競賽本質上就是國族運動的競賽,不管來自任何政治和社會體制,舉世皆然。
這也解釋為什麼台灣日據時代,嘉農棒球隊只能發出一次光芒,那火花隨後就熄滅了,而在光復20年後,台灣棒球運動卻突飛猛晉,一度進入世界一流水準。民國59年,我剛好小學六年級,那年暑假,中華少棒代表隊七虎隊,在美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第一場賽事中碰上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少棒隊,對方有一位很強的左投巴茲(Paz),封死了七虎隊的打擊。
金龍七虎巨人 美好記憶
我聽廣播,緊張得幾乎窒息,只好關掉收音機,但已無法入睡,跑到街上。市場邊有人把電視機搬出來,旁邊聚了許多人,最後,七虎隊輸了。我們這一代人都記得這場球賽,因為天將大白的台灣,大街小巷都傳來哀痛和嘆息聲。很多年後,我到尼加拉瓜採訪,當時桑定革命政權上台不久,北部山區正在打內戰,我還特別包了一部車,開了幾小時顛簸的路,走訪當年那支打敗七虎的尼加拉瓜少棒隊生活的孤兒院,破舊的球場,凋零的房屋,當地的神父說,孩子們長大後,流落四方,不知去向。我看著遠方游擊隊出沒的山區,感到無比悲傷,此時才領悟到追尋的是自己年少的心影。
七虎隊雖然不能延續前一年金龍隊的勝利,但是卻激發了全台灣的鬥志,再過1年的巨人少棒隊,一路從亞洲打到威廉波特,場場都是經典,尤其是世界少棒冠亞軍賽對上北美蓋瑞隊,打了9局才贏,全台家家戶戶徹夜觀戰,每一個人都知道徐生明、葉志仙、許金木、涂忠男、李居明、麥克林登這些名字。
從此,台灣的棒球運動真正起飛了。
教育單位撥款,社會各界踴躍贊助,各校成立棒球隊,孩子們打球升學和就業出路在哪裡呢?於是安排孩子們到華興中學念書,一部分集中到美和,至於高中畢業了,就安排到體專,或者是到大學的體育系,畢業以後,到國家隊,或者到日本或美國打球。在獲勝選手們回國遊街的萬人空巷熱潮中,整個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的推動,棒運的體系逐漸完善。
1974年,立德少棒隊、美和青少棒隊和中華青棒隊第一次獲得三冠王,為中華成棒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在中國人要為自己爭一口氣的精神下,此後連續十多年,中華青棒隊把擊敗日本青棒國家隊,視為理所當然之事,有誰會把甲子園放在眼裡呢?日據時代的崇日和自卑感,早就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中國人基於具體成就的民族自豪感。
1992年,中華成棒隊在巴塞隆納奧運,靠著郭李建夫的強投,以及將士用命下,擊敗日本成棒隊,勇奪亞軍,這是中華成棒在重要國際賽事擊敗日本國家隊的重要事例,那一場比賽日本隊球員掉了眼淚。在日據時代的台灣,根本不可想像。
無可否認,台灣光復後棒球運動的騰飛,是國族運動全力推廣的成果,不只是棒球,當時的楊傳廣、紀政的國際名聲,甚至後來十大建設,都是以中國國族的驕傲為精神的原點,動員全體社會,努力達成的傲人成績。
我們相信,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從學習日本到擊敗日本,甚至大幅的超越日本,而且在許多事情上,我們真的做到了,同一個時期的韓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如果台灣和韓國沒有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怎麼可能實現這種巨大的成就?
殖民政策澆熄嘉農火花
這也解釋了為何嘉農只能光榮一次,當他們返鄉以後,台灣子弟的學校,仍然沒有棒球的發展經費,也沒有升學的管道,更沒有未來發展的路,有哪些家長會讓孩子們去打球呢?所以,除了幾個優秀的選手留在日本打球外,台灣的孩子們所燃起的一點火花,很快就被日本殖民政府的歧視政策澆熄了。
這不奇怪,日本殖民政府有什麼必要培養台灣子弟來擊敗日本子弟呢?任何一個殖民政府都不會主動傷害自己的統治威信。嘉農不是台灣棒球運動的起點,而是反映台灣子弟具有運動的潛力卻遭日本當局壓迫的悲劇,這種壓迫的悲劇也只有在台灣光復以後,才獲得真正的解脫。台灣人是可以為嘉農子弟感到驕傲的,但也更清楚的認識到,只有擺脫日本殖民統治,清除任何自我矮化的思維,重建中國人的民族驕傲,才能夠重建棒球運動的榮耀。(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日軍「自殺攻擊震洋隊」遺址 左營出土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554348.shtml
【聯合報╱記者蘇郁涵/高雄報導】2014.03.18
正在拆除的高雄市左營眷區自助新村,又有新發現;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海上執行自殺攻擊的「日軍震洋隊」駐紮的神社,指揮所及十五座防空壕都被挖掘出來,高雄市文化局與軍方決定暫停拆除作業,讓這些軍事遺址不被破壞。
自助新村眷區日前才挖出深埋地底的左營舊城西門段城牆、城門基座遺構,日軍震洋隊的遺址也跟著出土,文史工作者相當振奮。
類似「神風特攻隊」,日本震洋隊員則是駕駛載滿炸藥的小艇,對海上的敵艦展開自殺式攻擊,與敵人同歸於盡。
高雄市左營舊城文化協會顧問郭吉清指出,日軍震洋隊民國卅四年一月駐紮在左營,由當時的海軍施設部,建蓋軍事指揮所、十五個防空壕、六十棟營舍、餐廳、車庫、油庫等。
最近從眷區下方開挖出來的這處軍事遺址,在大樹旁可以發現十五個防空壕,每座長八公尺,寬四公尺,高二點五公尺,水泥的厚度有六十五公分,每座防空壕可容納卅人。
另在後來國軍用紅磚圍起來的磚牆內,發現方形指揮所,當時日軍蓋的神社,不論是神社參道或手水缽上象徵忠誠的雙勾玉圖案,都明顯可見,保存良好。
郭吉清指出,根據史料,民國卅四年八月十五日,日軍戰敗投降那天,還未戰死於沙場的震洋隊員得知訊息,痛哭失聲。隊員們為了避免蓋在此處的神社遭到破壞,在打包離開前,先集體圍在神社旁,把木製神座燒毀。
當年被日軍徵召到震洋隊做後勤工作的八十六歲台籍老兵陳金村,回憶當年備戰期間所發生的事,仍記憶猶新。他表示,震洋隊員效忠天皇,寧可以身殉國,也不願投降。
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與文化局開完協調會後,軍方同意暫停拆除作業,讓自助新村內的左營舊城西門段城牆、城門基座遺構及日軍震洋隊遺址得以保存。
※ 相關報導:
* 卑南遺址精華區 史前館計畫伐林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18/today-south1.htm
卑南文化公園二期用地是卑南遺址精華區,地表下十公分就有文物,但地表上樟樹成林,考古研究者擔心樹根深入,會破壞文化層原貌,史前館準備伐樹林護國寶。
卑南文化公園二期用地位於「考古現場」旁,面積約十二公頃,原是私有地,九十七年間才完成土地徵收,部分土地現況為雜草,部分為樹林,尤其是緊鄰考古現場的部分,大約四個籃球場面積的樟樹均已成林。
◆ 止痛療傷 白先勇揭228關鍵16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8001522-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8日
1947年3月17日,228事件發生後,時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奉蔣中正之命,從南京飛抵台灣宣慰全台民眾,抵台當晚他在中山堂發布廣播,採取寬大懷柔政策,下令「禁止濫殺,公開審判」,挽救不少政治犯性命。
67年後的同一天,白崇禧兒子、作家白先勇舉辦《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228》新書發表會,他百感交集說:「父親的一道命令改變許多人一生,228對台灣創傷很大,唯有了解真相才能達成諒解,這本書名『止痛療傷』,也是父親當時心願。」
《止痛療傷》由白先勇與歷史學者廖彥博合著,綜合史料、口述訪談,重建白崇禧3月17日到4月2日來台16天的始末,幾乎「以小時為單位」記錄他的行程,包括從南到北的旋風式宣慰談話、受民眾求見、接見林獻堂等地方人士查明228事件等等。白崇禧寬大善後,制止軍警濫殺妄捕,迅速穩定人心。
但其寬大方針卻受阻撓,如當時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參謀總長柯遠芬在會議中主張「寧可枉殺99人」,也不可錯放一人,造成濫捕濫殺,白崇禧當場駁斥他。
白先勇親訪蕭錦文、彭芳谷、粟明德等6位228見證人與家屬,其中年過8旬的蕭錦文曾握著白先勇的手流淚說:「你父親的一道命令,讓我多活了66年。」
昨天他也出席回顧當年死裡逃生經過。當年21歲的蕭錦文擔任《大明報》實習記者,社長為他舅舅鄧進益,因為該報常批評陳儀政府,228後的3月9日,軍警追捕鄧進益,到報社搜索不成,便把蕭錦文帶走,刑求追問他舅舅下落。幾天後,蕭錦文被拉上車載往刑場槍決,但卡車走到一半又折返,事後他打聽自己是因白崇禧的命令才逃過死劫。
白先勇表示,父親來台宣慰採寬大政策,民間聲望高,遭蔣中正所忌,因此1949年父親來台後,被蔣派特務24小時監控,父親的宣慰善政也被湮滅,不僅官方記載語焉不詳,民間學者也因對國民黨在228的角色多持批判,未能給身為國民黨一員的父親公平的評價,因此邀請65年次的學者廖彥博合著本書,希望本書對這段歷史研究起拋磚引玉作用。
◆ 我見我思-「野」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8001560-260109
中國時報 楊舒媚 2014年03月18日
講台灣棒球打入甲子園的電影《KANO》(嘉農),近期引發各方討論。
台灣棒球於日本統治時代引入;日本棒球則學自美國。
位於東京都神田町的「學士會館」,是東京大學起源地,現為老帝大畢業生們聚會的地點;知名日劇《半澤直樹》中,半澤對著死對頭大和田常務吼「你完了」、「百倍奉還」的場景,就是這裡。
「學士會館」立著一塊「日本野球發祥之地」碑,記述日本與美國棒球的淵源。
1872年,到在東大前身第一中學教英文的美國老師何烈斯‧威爾森,利用課餘克難地教學生打棒球;新校舍於第2年完工,才有了漂亮的運動場可以正式比賽。從這裡投出的野球,漸次傳到其他學校,之後風靡全日本,這位教日人打棒球的美國老師,還進入了棒球名人堂。
日本野球發祥地「學士會館」樓上餐廳,也就是半澤直樹吼他頂頭上司的地方,提供一款No.3986 Muscat Balley A葡萄酒,有著另一個故事。
No.3986被稱為「源自東大之酒」,是由坂口謹一郎、川上善兵衛、鳥井信治郎3人合作打造的。
明治維新,日本把西方文明基柱葡萄酒,視為轉化國家體質、「脫亞入歐」的重要標的之一。
維新推手勝海舟,曾在1888年親筆寫下「筆得風雨劇 詩作金石聲」,鼓勵以葡萄酒尋找新農業、新國家契機的川上善兵衛,「有志竟成」。
一度陷入困境的善兵衛,後來得到東大教授坂口謹一郎帶領東大實驗室在發酵科學上的全力支持;與知名酒廠Suntory前身、壽屋老闆鳥井信治郎的財力協助,終於種出了自己的葡萄、釀造了屬於日本的葡萄酒No.3986。
在對外侵略問題上,日本迭起爭議,但在回應國族挑戰的問題上,卻能以開放進步的態度面對,美國培里(Matthew Perry)艦長以船堅炮利脅迫日本開放通商,但因為日本進步了,因而設置培里路、培里公園來紀念他。
野球與No.3986,是在受不平等條約的時代裡,日本由「異人」(外國人)那兒學來的。只是,在融入、轉化後,反發展出屬於自己可認同的價值,進而還以此自信。
日本作家菊池寬說,「我完全地成為嘉農的袒護者了,他們那種不同種族,卻為相同目標在球場上奮鬥的英姿,著實讓我感動地流淚啊!」
族群情感,在曾經的仇恨中,要一方單純地原諒,當然不公;但苦難之後,若有想正視其中也許曾帶來共振、激盪的角度,或也不能說那就是忘卻歷史。從多元、包容中走來的台灣,不會沒有另開格局的自信。
◆ KANO讓他們哀哀叫的原因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18/today-o1.htm
◎ 張世澤 2014.03.18 自由
近日電影《KANO》出現票房熱潮,連帶激發不少批評,甚至引起有心人士計畫性攻擊;當中關於電影「媚日」或「還原歷史」的爭辯,卻充分凸顯台灣棒球在「國球」論述之下的悲哀。如對照美國棒球論述的發展,這種觀點的形成,可以得到近似的脈絡性理解。
迄今,儘管美國民眾、媒體甚至「棒球名人堂」,都認為棒球源於美國內戰英雄之手,此即「杜博戴與庫伯鎮神話」(Doubleday and Cooperstown Myth)。但實際上史家早已公認,十八世紀末英國傳入北美的「輪打」(Rounders)改良版本,才是今日現代棒球前身。
為何公眾認知迥異歷史考察呢?原因在於美國棒球論述的發展始終帶有高度政治化色彩。在某種刻意的塑造之下,現代棒球被視為源自美國的運動,而為了擺脫英國殖民文化的附庸,美國棒球被切斷了與英國的歷史連繫。
一八八○年代至一九二○年代期間,棒球在美國開始被尊為「國家娛樂」(National Pastime),這是為了面對當時劇烈的社會變遷的衝擊,美國棒球被當作一種凝聚國家認同與傳遞美國精神的媒介;此外,為淡化美國「種族隔離」的黑暗史,面對多元文化與移民社會的挑戰時,美國棒球也曾被塑造為偉大的「社會熔爐」縮影。
換言之,在堅持反殖民、愛國與政治正確的立場之下,美國棒球史原貌與社會意義,似乎早已成為美國公眾「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反觀國內,被喻為台灣「國球」的棒球,不也一直淪為諸多政治口水下消費的廉價品嗎?或許KANO這部電影不能完全避免渲染和改編,但正因KANO透露還原歷史或時代背景的企圖與嘗試,才會如此無法見容於充斥政治化眼光的批評者之流吧!(作者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副教授)
萬年仙人洞 驚現世界最早陶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01001064-260301
旺報 資料來源:江南都市報 (陳豔偉) 2014年04月01日
萬年仙人洞遺址坐落於江西上饒萬年縣大源鄉境內,屬於石灰岩丘陵地區的一個山間盆地。根據中美學者聯合考證,證實萬年仙人洞陶器出現時間距今2萬年,這是目前世界已發現陶器的最早年代。
萬年仙人洞遺址坐落於江西上饒萬年縣大源鄉境內,屬於石灰岩丘陵地區的一個山間盆地。根據中美學者聯合考證,證實萬年仙人洞陶器出現時間距今2萬年,這是目前世界已發現陶器的最早年代。
江西省考古專家樊昌生說,這項考證研究是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萬年縣文物部門,與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考古學家合作進行的,研究成果為探討現代人行為、特定文明要素的出現和傳播機制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先後曾5次發掘
樊昌生說,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就對萬年仙人洞遺址有過大規模的發掘,1993年和1995年由中美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後來於1999年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再次發掘。先後5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製品和動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現引起了學術界高度關注。樊昌生說,由於當時學術界普遍認為陶器的發明與農業的出現、人類的定居生活等有關,而這些活動是伴隨著全新世大暖期的到來而發生的,所以認為陶器最早出現的時間基本上應在距今1萬年左右。同時由於早期陶器保存下來的陶片比較碎小而且珍貴,無法提取裡面殘留的有機物進行直接的年代測定。
北大與哈佛攜手
樊昌生說,2003年至2005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系統採集了碳十四測年樣品,準確把握和記錄出土陶片與測年樣品的地層關係,結合地層沈積微結構分析方法,對玉蟾岩遺址出土的早期陶器進行了系統的年代測定,確定該遺址陶器出現的時間約為距今1萬8千年。
基於這樣的研究積累,2009年,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合作團隊決定對萬年仙人洞陶器的年代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在得到批准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與北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學者,在重新清理出來的考古地層剖面上採集了系列碳十四測年樣品和地層微結構樣品,確定碳十四測年樣品與陶片的地層等時關係,證實以前發掘的考古地層是人類活動形成的原生堆積,不存在自然過程或者後期活動的攪擾,所測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層位陶器的年代。由此證實,仙人洞遺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萬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發表陶器的最早年代。
北京門頭溝 發現4千年前古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05000773-260309
旺報 記者李鋅銅/綜合報導 2014年04月05日
北京市門頭溝齋堂鎮九龍頭地區,近日發現石磨棒、小石鑿等器物及陶片等古代遺物,經考古專家初步鑑定,可能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年。
《新京報》報導,這些遺物是門頭溝永定河文化研究會考察小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偶然發現的。他們在齋堂鎮九龍頭村馬蘭黃土台採集到一些石磨棒、小石鑿、火燒土、陶片、炭屑、煤屑等疑似古代遺物。其中石磨棒保存得比較完整,說明該地區可能存在古人類活動跡象。
考察小組對這些古代遺物進行測量,石磨棒質地為灰白色細砂岩,形狀呈長扁圓形,底面扁平,而且經過了磨製。另外,出土的陶缽內還有土壤、炭屑、灰燼和小石鑿。在挖掘的過程中,考察小組還在陶缽和石磨棒附近發現一些類似陶勺、小石鑿的古代遺物。
專家指出,這些古代遺物,將證明齋堂鎮九龍頭地區確實是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活動的一處遺址。這將是北京繼「東胡林人」遺址(距今約1萬年前的新石器早期)之後在門頭溝區的又一重要考古發現。
提及耶穌妻子文件 並非偽造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4110167-1.aspx
中央社 2014.04.11
美國「哈佛神學評論」今天刊出的報告指出,科學家經過兩年研究,認為1份耶穌提及「我的妻子」的爭議性古紙捲文獻,並非後世偽造。
這個書寫在莎草紙的片段文獻據信來自埃及,以埃及古語寫的內容包含「耶穌向他們說,『我的妻子…』」,以及「她將能成為我的門徒」。
2012年,哈佛神學院歷史學家金恩(Karen King)首次在學術會議公開這份古文獻,引發騷動。基督徒一般認為,耶穌沒有結婚,也不曾有女性門徒,因此這份古文獻再度掀起守貞和女性教會角色的長年論戰。
教廷報紙當時表示,文獻是假的,其他學者基於文獻文法錯誤百出、內容模糊不清且來源不明,質疑文獻真實性。
哈佛神學院發表聲明說,過去兩年,科學家對這份名片大小的莎草紙和上頭的墨進行測試,也分析筆跡和文法,所有發現都指向這份文件大概可追溯自公元6至9世紀,且「沒有證據顯示,這是現代製造(偽造品)」。
哈佛人類演化生物學團隊也檢測莎草紙上的碳,認為莎草紙源自公元659至869年間,粗估與「約翰福音」(Gospel of John)莎草紙部分文獻年代一致。
不過金恩屢次表示,科學證明莎草紙的確為古文物,但不是耶穌曾結婚的證據。
她說:「這個文獻的主題是確認身為母親和妻子的婦女,也能夠成為耶穌的門徒,這是基督教早期相當具爭議性的議題。」
她說:「這個片段文字讓我們得以探討,對於耶穌婚姻狀態的陳述,在早期基督教有關婚姻、守貞和家庭爭論中扮演的角色。」
金恩說,這個文獻是在耶穌受難數世紀後寫下,意謂作者本人並不認得耶穌。
◆ 港鐵工程 挖出古代九龍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11000889-260108
中國時報 蔡孟妤/綜合報導 2014年04月11日
港鐵正如火如荼展開沙中線工程,意外掀起香港古代九龍城全貌。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附近發現宋代千年古井,後陸續挖出239個考古遺蹟及數千件文物,證實香港市區不只是殖民地後開拓的小漁港,早在宋元時期就相當熱鬧。
《明報》報導,正在動工的港鐵沙中線工程,橫跨具歷史價值的九龍城區。去年應環評要求委聘考古專家在九龍城探勘,先發現一口宋代時期千年古井,後陸續挖出239個考古遺蹟,及宋元時期陶瓷、錢幣等數千件文物。
專家從不同土層挖掘出不同年代的文物,淺土第一層遺蹟屬民初時期建築物地基;第二層為晚清民居遺址;較深層地底則發現宋元遺蹟。
考古報告指出,出土文物包括知名龍泉青瓷碎片、宋代孔明碗、古錢幣等。239個遺蹟則包括8個石構建築遺蹟、151條溝狀遺蹟、5口井及16個墓葬遺蹟等。根據原地貌推測,在宋元時期,當地還分有傾倒垃圾區、居住區和墓葬區。
香港史博館前館長丁新豹指出,不同土層顯示不同年代文化層,是相當重要的考古發現,將香港歷史重新串連,並呈古代原貌。
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高添強指出,出土的石井和其他文物反映宋元時期香港生活面貌,證實香港市區不只是殖民地後開拓的小漁港,而是早在宋元已有大量居民聚居,及頻繁的貿易活動。
隋煬帝的2顆牙…超吸睛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619344.shtml
【世界日報╱上海17日電】2014.04.18
江蘇揚州曹莊隋煬帝墓中出土的135件/套文物,昨在揚州雙博館展出,為保證文物安全,「鎏金銅鋪首」等部分文物採真空包裝展出,這在全國尚屬首次。另外,本次展覽也展出隋煬帝的兩顆牙齒,而蕭后鳳冠受損嚴重,尚埋在土裡無緣展覽。
據現代快報報導,此次展出文物來自曹莊隋煬帝、蕭后兩座墓,包括「鎏金銅鋪首」、「編鍾編磬」、「十三環蹀躞金玉帶」等在內的135件/套文物。為了讓參觀者直觀了解墓葬全貌,展區按照墓葬的結構排布,先是甬道,然後是耳室最後進入主墓室。
在展覽現場,隋煬帝墓內兩顆出土牙齒引來不少人圍觀,據了解,這兩顆牙齒出土於墓內靠近東耳室處,屬於同一個體,一顆為右側上頜第三臼齒,一顆為右側下頜第二臼齒。根據牙齒磨耗判斷的齒齡為50歲左右,與隋煬帝被弒殺時的年齡相符。
揚州市文物局局長冬冰介紹,「鎏金銅鋪首」和「青銅編鍾編磬」是墓中較為珍貴的文物,出土後,兩文物金屬性質尚未穩定,與空氣接觸後極易遭到侵蝕受損。「這兩套文物非常重要,不參展比較可惜。」冬冰表示,幾經考慮後分別為它們套上一層真空「外套」,「外套」裡填充氮氣。不過,墓誌因容易在光照情況下受到損壞,揚州文保單位根據墓誌原樣,做了一個複製品展出。
由於歷史上對隋煬帝的評價爭議較大,展廳設無字墓碑,為其功過留白。旁邊有一塊墓碑形狀的留言板,供參觀者寫下對隋煬帝的評價。另外,在蕭后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一套全國罕見的精緻鳳冠,這套冠飾成為蕭后身分有力依據,目前這件鳳冠尚埋在蕭后墓中,無緣昨天的展覽。
◆ 乾隆御用花瓶 英婦變賣惹訟破產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619346.shtml
【世界日報╱香港17日電】2014.04.18
英國一名女子五年前在住所的車房中,發現一個中國骨董花瓶,經鑑定後發現應屬清朝乾隆皇帝御用的真品,變賣賺得22萬8000英鎊(約38萬3750美元),不料惹來前夫母親興訟爭奪。最終她欠下巨額訴訟費,傾家蕩產,被迫變賣家當還債,怒稱花瓶被詛咒。
47歲的卡蘭(Andrea Calland)指,她於2009年時發現該個花瓶,原以為沒什麼價值,打算賣得數百鎊,為女兒添置一部電腦,作為生日禮物。
起初切斯特一所拍賣行指花瓶最多值約500英鎊(約841美元),但竟有一名古玩買家開出比估值高出458倍的價錢購入。原來花瓶屬清代乾隆年間的真品,卡蘭無端賺得一大筆財富。
不過,卡蘭的前婆婆這時卻聲稱,花瓶是她的家傳之寶,此前只是借給兒子,堅稱花瓶屬於她,遂與卡蘭展開爭產戰。三年前卡蘭被法庭裁定敗訴,令她欠下47萬1270美元賠償及訟費,不但一貧如洗,更要變賣家當抵債,最近連房子也迫於無奈要放售。
卡蘭怒稱花瓶毀掉她的人生,寧願從無見過它,更指自己無錢與孩子過聖誕。她之後有聯絡過花瓶的買家,但對方也稱即使大賣廣告,亦無法把花瓶轉手,認為它曾受詛咒。
骨董花瓶高五吋、鍍金銅製,底部有一隻熊,以其背頂著花瓶,熊頭有一隻展翅的巨鳥站立,兩側的花瓶則由彩色的琺瑯上色。專家相信該花瓶曾為乾隆皇帝御用。直至1860年的英法聯軍之役,才在北京圓明園被奪走。
※ 相關報導:
* 清代紫檀木筆筒 在英被當門擋40年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619345.shtml
英國赫特福德郡一戶居民在家裡發現一個乾隆年間的紫檀木筆筒,據估計價值3萬英鎊(約5萬493美元),將於本月底拍賣。其主人一直不知道毛筆筒價值連城,竟把它當成門擋使用長達40年。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