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0

在地文化 國際價值

◆ 詩涵強壓芭比 台味娃娃揚名27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9000376-260107

中國時報 曹婷婷/台南報導 2014年03月09日

不讓芭比娃娃專美於前,42歲邱浡洧耗時7年,打造台灣味的「詩涵娃娃」,美貌不遜於芭比的「詩涵」,擬真人比例6分之1打造且可擺各種姿勢,聲名遠播,甚至外銷美、日等27國,征服了無數個收藏家,堪稱另類台灣之光。

昨天是38婦女節,邱浡洧選在這一天,情商崑山科大學妹巧扮「詩涵」,人手1尊詩涵,於愛國婦人館舉辦1場別開生面的「姐姐妹妹站起來-做自己,不做你的娃娃」展覽,透過「詩涵」及女性議題宣導海報,闡述尊重女性、鼓勵女性自主、愛自己。

畢業於崑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的邱浡洧,原本從事印刷、輸出業,閒暇興趣是收集軍事玩偶,直到美伊戰爭爆發,當電視整天充斥無情砲火、炸彈等戰事攻擊,他突然厭惡起軍事有關的一切,熱愛玩偶的他於是尋思,有沒有可能打造出充滿愛、能帶給人溫暖的玩偶?

一個簡單念頭催生他研發女性娃娃。起初因沒錢沒資源,他雖設計好雛形,卻無法讓夢成形,後來找到廠商同意分期付款開模,他接續跑遍全台找成衣、模具等師傅,耗時7年,東方臉孔、台南生產的「詩涵」總算誕生。

很多人好奇為何命名「詩涵」?邱浡洧說,這可是他翻找大學聯考名字,相中的「菜市仔名」,好聽又親切,「就很有台灣味啦!」12吋大小的「詩涵娃娃」,共有200多套服飾,可搭配婚紗、女僕裝、水手服等,還有紀念李小龍的「李小蓉」等,主題鮮明,風靡國內外。

之前,他曾帶著詩涵環島,最近則在府城趴趴走,打算結合小吃拍攝型錄,「希望讓詩涵成為府城最佳代言」。

邱浡洧說,面容身材姣好、永遠年輕的「詩涵」,反映許多人內心憧憬的女性美好形象,這回賦予「詩涵」公益形象並辦展,就是希望鼓吹尊重女性,也讓更多人看見,台灣人打造娃娃的能力不遜於歐美、日韓。



◆ 10青年鋼琴家 挑戰貝多芬35首奏鳴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9000690-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09日

被譽為音樂界「新約聖經」的貝多芬35首鋼琴奏鳴曲,台灣從未有人一次彈完,鋼琴家葉綠娜作出創舉,首度號召10位青年鋼琴家分7場接力完成,希望外界重新認識這部經典。除了經常被演出的32首鋼琴奏鳴曲,這次將在台首演3首貝多芬13歲掙錢之作《選侯奏鳴曲》,記錄了小貝多芬寫曲賺錢的音樂青春。

葉綠娜說,中晚期的作品貝多芬已經聽不見,「從音符中可以知道貝多芬如何與自己對話、撕裂、爭執,沒有一顆音符沒有意義。」葉綠娜希望樂迷把這套鋼琴奏鳴曲看成是「貝多芬在對你講話」,「他用音樂講他的時代跟人生,大家就容易了解。」

台灣尚未有人演奏完所有奏鳴曲,鋼琴家諸大明嘗試中,但尚未完成。魏樂富直言:「要一個人完成會是一場噩夢」。葉綠娜表示她只是起了頭,希望未來能有年輕鋼琴家可以全彈完。」

這次受邀的青年鋼琴家包括林奕汎、蔡育書、黃時為、王大維、陳韻安、胡榮、王兆歡、許珊綺、黃郁庭與黃子嘉等10位,其中林奕汎是2010年奧斯陸葛利格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黃時為得過2011年美國索拉汀國際大賽首獎,彈最多的是在琉森大學音樂系就讀的胡榮,負責8首;在漢諾威音樂學院就讀的許珊綺演奏6首。

「絕對青春‧瘋狂貝多芬」史坦威青年鋼琴家系列音樂會已舉行2場,今晚起還有5場。地點在蘆洲功學社音樂廳。



◆ 日本相片新娘 飄洋嫁美盡是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9000687-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09日

許多國家都有移民他方的故事,旅加大陸作家張翎的《金山》書寫19世紀華人赴加拿大修築鐵路的歷史;美國出生的日裔美籍作家大塚茱麗(Julie Otsuka),以小說《閣樓裡的佛》傳達百年前遠嫁美國的日本「相片新娘」,這群跨時代移民的集體命運。

「在船上,我們都迫不及待就品評起彼此丈夫的玉照。在船上,我們不禁猶豫:我們會喜歡他們嗎?在船上我們睡下層的廉價客艙,既骯髒又陰暗。」小說從一群日本女孩遠渡重洋揭幕,書中以「我們」為人稱來敘述這100多位相片新娘的故事,從她們懵懂離家、赴美結婚生子、勞動,直到二戰爆發,美日關係緊張,她們被集體遷至拘留營生活為止。

19世紀末美國農場從日本引進大量男性移工,因法令禁止美日通婚,這些移工透過媒人、親友,和日本女子交換相片相親,數千名「相片新娘」應運而生,她們憑著一張照片簽訂婚約,成為到美國的第一代日本女性移民。

書中描寫這群女孩大批來到加州,但船一到港,等著她們的丈夫卻遠比相片要老、要醜,她們很快進入勞動市場,多從事農作,跟丈夫一起在田裡沒日沒夜地幹活,少數成為白人家中幫傭;她們在野地產下嬰孩,,多數婚姻不幸福,卻無顏回老家。

她們流離命運的結局,卻是二戰期間日本人受敵視,「傳說有份黑名單。我們把信箱上的姓名刮掉。我們把擱在前廊的鞋子拿進屋裡。我們不送小孩上學。一夜間,鄰居瞧我們的目光都走了樣。」日本男人被抓走,日本婦女和小孩被迫集體遷往山裡的拘留營,小說末章敘事人稱突然從「我們」變成「他們」,改由當地美國人口吻述說這群他們也不了解的日本移民。

作者大塚茱麗1962年在美國加州出生,父母分別是第一、二代日裔移民,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天皇蒙塵》奠基母親真實經歷,描寫二戰期間外祖父被視為日本間諜而被FBI收押,一家4口被送往猶他州沙漠集中收容營拘禁3年的生活。

《閣樓裡的佛》則是她根據大量史料採訪寫成,她在書末訪談表示,寫作靈感來自許多日裔美籍讀者告訴她的上一輩經歷,「我想寫一個屬於眾人的故事,因此『我們』變成這本書用來敘述故事的最佳角度」,而使用「我們」的集體口吻也彷彿是吟唱或泣訴。

※ 相關報導:

* 另類紀錄片 林欣怡「復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9000689-260115

藝術家林欣怡在她拍攝的《陳界仁》紀錄片中,主角陳界仁在片中卻只「獻聲」沒「現身」;在拍攝《倪祥》的紀錄片裡,又以台灣文學家賴和的《獄中日記》文字為口白穿插。雖然是拍攝紀錄性影片,但林欣怡大膽呈現自己的觀點詮釋被記錄的對象,讓向來奉客觀真實為圭臬的紀錄片拍攝原則,多了「個人意見」。

睽違10年,林欣怡藉由以藝術家陳界仁、倪祥、高俊宏為拍攝對象的7部紀錄影像「重現江湖」,現於誠品畫廊舉辦個展「復活.餘地」。

* 後福島今天 藝術家發電省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9000691-260115

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對日本造成的創傷迄今尚未平復,福島核災的後續亦受關注。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推出「後福島的今天與我們的明天」特展,由李彥儀策展,邀請日本藝術家藤井光、池田剛介及藝術團體Chim↑Pom參展,從福島核災切入,探討日本政府、社會組織與人民如何從挫敗的過程中面對現實,重新思考社會關係與價值。



◆ 漫畫KANO 凸顯台灣在地文化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9000813-260306

旺報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09日

魏德聖曾受漫畫家邱若龍的《漫畫.巴萊》的啟發而拍攝了電影《賽德克.巴萊》,今年他以嘉農打入甲子園的故事寫下劇本《KANO》,上映9天目前全台票房破億,而這一次,魏德聖以電影為起點,希望由陳小雅另外創作漫畫版《KANO》。

曾以台灣首部歷史漫畫《風中的黑籽菜》,榮獲2012年「金漫獎」新人獎佳作的陳小雅,經歷5個月的籌備期與6個月又1周的完稿期,將電影版《KANO》改編為漫畫,為了忠於史實,包括球衣較寬鬆、內搭T恤的袖長只到6分,球衣下緣到腰帶等細節,均在魏德聖與馬志翔的要求下多次修改以符合故事年代。

對於近來《KANO》受到球員「上松耕一」後人批評不符史實,陳小雅表示:「電影的精神是100%真實,但所有的改編不可能是100%的歷史。」為了漫畫《KANO》能如實傳達出青棒100%出全力、熱血的團隊精神,陳小雅也多次「栽進」棒球場裡寫生,以達成監製魏德聖對於中心思想、人物特質、分鏡是否呈現劇情重點等方向的要求。

近年兩岸漫畫的消長,陳小雅表示:「大陸的類型或許較多元,但我們年輕一輩注意到自己土地的價值,用漫畫表現出非主流的議題,卻是台灣最珍貴的資源。」她指出自己雖也很喜歡大陸漫畫家夏達具有深度、纖細的作品,但台灣靠著樸拙和對在地文化的情感,也在兩岸開創出不同的漫畫風貌與主題。

※ 相關報導:

* 白沙屯+大甲+北港 圖解媽祖遶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9000683-260115

農曆3月23日是媽祖生日,「3月瘋媽祖」已成了台灣庶民文化最盛大的活動之一,此刻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遠足文化出版《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3本圖解導覽,讓民眾在參與、體驗媽祖遶境之際,也能了解媽祖文化的核心價值。

CIT創意大無限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蒂摩爾古薪舞集 獲選赴英演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36660.shtml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4.03.10

由排灣族廖怡馨與弟弟巴魯.瑪迪霖領軍的蒂摩爾古薪舞集,不但成功打出「台灣首支排灣族現代舞團」,最近更獲選將前往英國參加愛丁堡藝穗節演出,團員興奮地說,他們一定要讓世界看到台灣原住民舞蹈的新美學。

「蒂摩爾古薪舞集」是屏東縣第一個獲文化部扶植的原住民舞蹈團,過去還曾登上國家劇院,開出亮麗票房,當年在偏鄉成立舞團時,還有人認為他們太瘋狂,但如今的表現讓他們更確定「只有瘋狂才能圓夢」。

廖怡馨是屏東縣三地門鄉的排灣族人,父親廖英傑是部落傑出舞者,廖家姊弟耳濡目染一個個都愛上跳舞,她與弟弟組成蒂摩爾(原住民語,意指「我們的土地」),兩個妹妹也成立「原漾舞集」。

為了使台灣的表演藝術作品能在世界舞台呈現,文化部今年徵選台灣表演團隊參與2014「愛丁堡藝穗節」活動,有29隊報名,經初、複評,正取5團,蒂爾摩古薪舞集獲選。

舞團準備在愛丁堡藝穗節演出作品「Kurakuraw‧舞琉璃」,內容主要敘述排灣族琉璃珠圖騰的傳說故事,希望將傳統樂舞型式融合新的肢體元素,展現原住民當代舞蹈美學的魅力,同時看見台灣舞蹈藝術的軟實力。

愛丁堡藝穗節是於1947年開始舉辦,每年8月來自全球的頂尖藝術家及團體集結在愛丁堡演出,為期三周,每年超過百萬人次的觀眾參與。

※ 相關報導:

* 最有歌仔味的老師 劉文亮病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0000421-260115

與台灣各大歌仔戲團都有過合作的戲曲音樂創作人劉文亮,9日凌晨4點57分因心肌梗塞病逝,得年52歲。其中,劉文亮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合作編腔的最新作品《狐公子綺譚》,9日下午正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台北場最終場,謝幕時,唐美雲也特別致詞感謝劉文亮,滿台演員哭成一團。

....劉文亮目前是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主任,多年來與楊麗花、廖瓊枝、黃香蓮、唐美雲、春美、台灣歌仔戲班等各大歌仔戲劇團都有合作關係,也參與電視歌仔戲、傳統音樂會等音樂製作,作品等身。

* 形式的先驅 藝術的頂尖 電影大師雷奈奇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0000661-260115

藝術形式令千千萬萬文青風靡癡狂的法國電影大師亞倫雷奈,剛剛於三月一日辭世,享年九十一歲。堪稱台灣「最重量級雷奈迷」的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特別撰述長文,暢談對於自己心目中「頭號偶像」的感懷與追憶,今明兩天盛大刊出。另外,純屬巧合,高雄市電影館籌備經年、法國在台協會大力協助的「記憶的迷宮──經典.雷奈回顧展」,三月十五日起至三月三十日舉行,值此雷奈殞逝不久,喟嘆大師凋零的影迷,切勿錯過。──編者



◆ 張義雄百歲展 「黑線條」畫作重現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36676.shtml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4.03.10

今年滿百歲的台灣前輩畫家張義雄,從小立志當畫家,愛畫成癡,因為家境不允許,仍堅持理想,1930年即隻身赴日,在東京苦讀,又前往歐洲。他的創作現在價值連城,新光三越中港店推出「小丑人生:張義雄百歲展」,現場70多餘幅畫作,總價值超過2億元,大型作品百萬起跳,有貴婦一看到馬上刷卡訂畫。

張義雄10多年前罹癌,目前定居日本休養,他的學生、女性畫家李金祝說,張義雄一生的學畫歷程,相當艱難,他最喜歡創作「小丑」,是投射自己的形象,作品以靜物及風景畫著稱,早期喜以黑而粗厚的線條描繪,被日本畫壇稱為「東方的野獸派」、「黑線條」畫家。

這次展覽,有兩件難得一見的「黑線條時期」作品,是張義雄在2010年重新創作。李金祝說,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張義雄的「黑線條」作品,許多收藏家不願釋出,或被美術館典藏。以拍賣市場行情,50號作品約1000多萬起跳,現場有多幅大型靜物創作,吸引買家關注,特展至23日止。

※ 相關報導:

* 文化創意╱超跑當畫布 飆向藝術大道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36681.shtml

台灣今年超跑新聞不斷,奧迪(AUDI)在台北市啟用品牌全世界首間超跑展示中心、林志穎的友人撞爛他名下的千萬超跑…,藝術圈也有令人震撼的消息,藝術創作者李善單教授竟然拿千萬超跑當畫布!那超跑可是「全手工」打造的,李善單就把他的《大將門》揮灑在車蓋上。

....李善單至今開創出148個系列,超跑選擇與《大將門》合體,是因為該汽車廠商總裁深受其吸引。《大將門》2014是李教授的最新創作系列,該系列必備祥獅門環,有的畫作是一個,有的畫作有多個,因而取名將門。

寶勝畫廊朱慧珍說,畫中的祥獅門環是清末民初中國大陸北京大戶人家用的,算是骨董,「有祝福之功、鎮煞之用的意思。」東方的祥獅門環上,奔流西方的油彩,東西合璧;百年的古物披上現代的色彩,古器新漆。

李善單說:「也許將門的能量太強,創作過程自然進入十分莊嚴的情境,甚至從來沒笑過。」朱慧珍小聲地補充,大將門的創作很辛苦,初創作好的油彩不能立起來風乾,為了對抗地心引力,只能平放在地上,要在那麼大幅作品繪上圖騰,「身體只好保持某個曲度。」

* 文化創意╱插畫家操刀 大同家電掀黑白革命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36671.shtml

當大同家電遇上插畫家馬來貘,會產生什麼火花?大同家電日前推出與馬來貘合作的聯名家電用品,包括電鍋、檯燈、吹風機等,加入黑白相間的馬來貘圖案,賦予傳統居家生活用品全新的生命。

* 徐冰:孩子在畫中藏著祕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0000418-260115

....徐冰帶領台灣學童執行的「木林森計畫」成果,今起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徐冰與孩子們的『木林森』計畫:台灣」特展展出。現場除了徐冰的畫作,還有1400幅學童以「樹」為主題的繪畫創作,這些畫作都捐獻做義賣,所得用來購買新苗木,種在真正的土地上。

2013年,徐冰應Discovery頻道邀請來台開展「木林森計畫」,地點選在屏東三地門鄉。第一階段,徐冰親自在莫拉克風災重創的三地門授課,帶領學童以「樹」為發想進行創作。同時培訓種子教師,第二階段便由種子老師及網路,號召全台童參與,新北市、台中、彰化等學校也加入這項計畫。

兩個階段共募集1400多幅學童畫作,透過網路認購募集資金,所得換購的苗木可重建當地綠色資源。今年4月,台灣計畫發源地三地門鄉將種下第一批1000多棵樹苗。

* 印刷暨文創設計中心 揭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0000159-260204

....工業局局長吳明機表示,在服貿協議簽署後,台灣市場開放的腳步又再向前邁進,業者將面臨更多元挑戰。去年下半年經由工業局及印研中心進行417家產業諮詢診斷分析後,發現不少中小型印刷及紙器相關業者急欲透過設計能量的建立,與文創產業、雲端數位科技的結合,發展差異化創新服務。

吳明機進一步表示,打樣中心啟動後,未來可結合業界、文創、學生甚至跨異業整合,譬如婚紗一條街、美食、季節、景點等透過文創設計、雲端接單,尤其在轉型過程中,在工業局的資源及印研中心的帶動下,透過雲端服務爭取大陸、東南亞等國際市場訂單,以提高企業的獲利,並奠定永續經營的發展利基。

fsj 提到...

從KANO看歷史的拼圖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40130.shtml

【聯合晚報╱社論】2014.03.12

電影KANO(嘉農)成了熱門話題,有感動有爭議,卻提醒了台灣社會:我們對自己的過去歷史,有多麼陌生。

歷史,在台灣社會被呈現的方式,向來都是沒有血沒有肉的。大部分人學歷史,是在學校中被迫背誦一些人名、日期,一些簡單的歸納統稱,例如「日治時期」或「日據時期」。很少人認真意識到,在這樣的名詞背後,有活生生的人,過去活過、愛過、奮鬥過、迷惑過、痛苦過、快樂過的人,許許多多人的生活才組成了歷史。

因為缺乏這種對歷史「有血有肉」的感受,所以雖然有些人看KANO看到流眼淚,也有人聽到KANO裡的日語台詞就產生厭惡感。其實,不管喜歡或不喜歡,那是歷史事實的一部分。也因為對歷史感的缺陷,所以KANO電影中許多史實的考據,從台詞、服裝到甲子園棒球賽的規則與過程,出現不少錯誤。電影製作單位能動用的歷史考證資源有限,但既然存在著重現歷史的企圖心,就不能簡單用「戲劇效果」來搪塞過關。

KANO引起的社會反應,說明雖然才過了不到一個世紀,很多人對當年的歷史已經很陌生了,連藉著電影重現那個時代的種種面向都無法很稱職,更何況不同族群存在不同的集體記憶和歷史詮釋。但正因為如此,當前這個時代的責任,是以不同面向來完成歷史拼圖。就如同對於美軍和日軍對決的硫磺島戰役,出現了同是由克林伊斯威特所執導的「硫磺島的英雄」與「來自硫磺島的信」兩部觀點完全不同的電影。「來自硫磺島的信」也是充滿大量日語對白,但獲得了美國國家電影評論協會2006年的最佳影片獎,有人說克林伊斯威特因該片而值得留名為一個偉大的導演。

台灣至今有多少資源、有多少學院人才,願意以並非出於政治立場,而是還原歷史的熱情,去投注於那個時代的研究?沒有這樣的基礎,只從當代政權成王敗寇的角度去爭辯那個時代稱作「日治」或「日據」,有甚麼意義?

台灣有使命感的電影人、藝術家、學者,希望能以克林伊斯威特那樣對不同族群、甚至戰爭對手的同理心,繼續參與建構歷史的拼圖。

※ 相關報導:

* KANO熱血野球外的歷史扣問(上):殖民現代性的人本辯證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MAIN_ID=488&f_SUB_ID=5967&f_ART_ID=501688

....之前第一次看到電影簡介,查了1931年嘉農這個從菜鳥隊伍,一路打進甲子園的熱血故事,就很吶悶KANO將如何呈現最後「反高潮」的0:4?我確實想像不到,電影能把敗仗拍的那麼有高度──在逆境中導演讓我們看見不放棄的意志、看見韌性、看見團結與擔當,看的比一連串「爽度爆表」的勝利更讓人肅然起敬。

感動、熱血!這是部好看到爆炸的電影。走出電影後回想,我們可以輕易辨識出許多「運動成長故事」的共有元素。

不過這部電影更深刻的價值,卻是透過一個精采故事,帶台灣社會去重新認識,日本殖民歷史的「一個側面」。若放在監製魏德聖的創作軌跡中觀察,這個新加入的側寫,有充足潛力能帶出許多意義深隧的歷史對話。這層意義定錨的精準,有魏德聖的清晰風格,也因此,許多人仍下意識地把KANO視為「魏德聖的電影」。

....魏德聖先後拍出的賽德克跟KANO,正是用強烈的對比,凸顯殖民經驗的複雜多元,並帶出對「殖民現代性」的辯證。

* KANO熱血野球外的歷史扣問(下):魏德聖電影中的台灣主體性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MAIN_ID=488&f_SUB_ID=5967&f_ART_ID=503148

....台灣的戰後史,一直困在「中國認同」與「台灣認同」兩種主體想像的拉扯。前者將台灣視為中國一部分,甲午戰後遭日本佔據五十年,才被中華民國「光復」,並將「復興中華」視為台灣光榮使命。後者將台灣近四百年來的歷史,詮釋為「持續遭外來政權(荷西鄭清日中)殖民統治」的血淚史,並將當前在政治與文化上「去中國殖民」,視為台灣應走的路。

這兩種認同最重要的分歧,恰巧是對日本的記憶。

....這裡來到我對主體性的根本看法:任何民主運作單位,不管是一個社區、城市、行政區、國家,都需要主體性,也都會在民主中形塑主體性。只是這種由下而上累積的主體,不同於過去政治菁英藉國族主義打造的主體。去問這種「公共主體」如何深化,等同去問「民主如何深化」。我相信的是:個別主體間的對話、持續開放的公共溝通、對分歧記憶的凝視體諒,以及制度化的審議決策。有些朋友看的出來,我的信念有哈伯瑪斯的色彩,在這層意義上,我從未拋下康德與黑格爾。

....魏德聖電影更深的價值,是本文上篇討論過的,他在歷史重現上選用的「人本視角」,帶有一種接近於前論「存在主義」的主體觀。

....魏德聖不僅把鏡頭轉向台灣歷史,讓我們看見不同歷史主體的視角記憶,體會他們做過的選擇,他更是透過電影搭建的詮釋平台,邀請台灣社會加入一系列關於歷史與分歧記憶的對話,帶動對台灣「公共主體」的深化。



◆ 無形資產鑑價 魏德聖:電影值多少?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538802.shtml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2014.03.11

國內無形資產鑑價平台二月上線,有意向銀行融資的文創業者,可向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申請鑑價,但知名導演魏德聖昨天說,「不知道如何鑑價?」因為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片子,值多少錢。

電影KANO導演馬志翔也指出,「第一次聽到(資產鑑價平台)!」

文創類的華研(8446)去年底上櫃、霹靂(8450)也已興櫃;但魏德聖確說,旗下公司不打算上市櫃,他不希望公司成為生產機器。

政府鼓勵金融業支持文創產業,訂下3年內,國內文創貸款由原本的1,800億元,增加至3,600億元的目標,金管會也委託台灣金服接受文創業者申請鑑價。

魏德聖昨天出席玉山銀行贊助電影KANO的記者會;他指出,一路拍電影以來,向金融機構尋求融資,遇到很多挫折,因為金融業會擔心「錢等於丟到海裡去!」即使獲得挹注,「還錢壓力也很大!」

魏德聖說,可以理解電影不是民生必需品,不像吃飯喝水是必需品;不過,他也不斷思考如何創造電影產業的需求。

在資產鑑價上,魏德聖也指出,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電影值價值、或是票房;所以很好奇台灣金服的鑑價平台,如何鑑價。

KANO不僅在台灣獲得好評,連好萊塢知名娛樂網站THE WRAP,也刊出旅台美國作家丹布隆(DAN BLOOM)投稿,盛讚這不僅是亞洲最好的棒球電影,更全球史上最好看的棒球電影。

由於KANO和大稻埕部分劇情被指不符史實,魏德聖說,大歷史會符合、小細節不會符合;若要完全符合,「除非叫他們(已過世的人)出來演」,畢竟一草一木都跟當初不一樣。

他說,電影必須在史實和藝術創作兩者之間拿捏,求取平衡點;他自認在這方面,自己做得不錯。

※ 相關報導:

* 魏德聖:對玉山「予取予求」 揪感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1000051-260202

....他說,電影會不會賣座、引起迴響,在開拍之前沒有人知道,要獲得企業贊助更是不容易,但KANO在開拍前就意外獲得玉山銀行獨家贊助,「這樣的片要在拍之前獲得金融業認同根本不可能,銀行只願意做放款,就算贊助也多數不會在開拍前就決定,通常都是票房不錯才有點可能」。

他說,對玉山在開拍前就決定大力贊助,期間對拍攝團隊的多次「予取予求」更大力支持,讓他很感動。

* 他的「小時代」 把傳產變文創新兵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39434.shtml

把廢棄的骨董汽車改造成沙發、菜刀拼裝成雕塑、一整排的手工木框眼鏡形成特殊觀景窗…新生代藝術家吳建興把自己的藝術創作當成「概念事業體」,將傳統商號在融合個人記憶、在地經驗後加工再出品,已轉換成另一種價值。....吳建興的「燕子」二手懷舊家具,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80巷60弄12號1樓,臉書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wallow.v。



◆ 為內蒙族人發聲 席慕蓉獲年度詩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39441.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3.11

內蒙鄂爾多斯草原牧民近年遭地方政府以「生態移民」為由驅趕,數萬個家庭搬遷到附近城鎮生活。詩人席慕蓉聽聞族人重回故鄉新建的民族博物館,一見滿牆馬鞍就心酸奪門而出,在聯合報副刊寫下「餘生」一詩,榮獲二○一三台灣年度詩獎。

「我所描寫的,是被迫驅逐的文化。」席慕蓉說,鄂爾多斯草原下埋藏稀土、天然氣等礦藏,各界覬覦,在此世代生長的牧民被迫離鄉,離開熟悉的生活方式。原本馳騁草原牧馬的,流落到工廠敲瓶蓋;「他們的未來,是我們無法想像的艱難與卑微。」

※ 相關報導:

* 陳孜怡獲莫札特學會大賽首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1000436-260115

青年鋼琴家陳孜怡美國時間9日獲美國莫札特學會大賽首獎,除了獎金4000美金,還有機會到維也納莫札特音樂院進修計畫。陳孜怡說,得這個獎很開心,對於她演奏生涯是很大的鼓勵。

美國莫札特學會1964年成立,今年正好成立50周年,主要贊助來自可口可樂基金會,每年均舉辦比賽,鼓勵更多音樂家持續探索、了解莫札特的音樂。

fsj 提到...

「風起」管絃樂版 聽久石讓音樂軌跡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41925.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3.12

動畫大師宮崎駿宣稱告別影壇之作「風起」屢獲國際大獎,由他長期配樂、搭檔久石讓譜曲的音樂也深植人心。久石讓五月將把「風起」管絃組曲新編版世界首演獻給台灣,讓久石讓迷聽到迥異電影與各CD版本的全新詮釋。

台灣對久石讓的印象過去多停留在動畫配樂,一月久石讓在台首次指揮古典音樂,包括貝多芬「命運」、「皇帝」交響曲,及他根據「命運」延伸出的「第五維度」極簡主義樂曲,讓樂迷見識到這位動畫音樂大師的古典訓練。

此次久石讓更進一步,音樂會將綜合他創作的動畫音樂、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所寫的極簡主義風格序曲「Orbis」,以及「合唱」本尊,並親自指揮,用音樂呈現他一路走來的音樂軌跡。

「風起」音樂基於宮崎駿要求,原走小品路線,僅用吉他、手風琴及俄羅斯的巴拉萊卡琴等民族風樂器;音樂會版本跳脫畫面限制,以磅礡樂團陣容,揮灑動畫主角堀越二郎從小對飛機的執著、初遇戀人的悸動、踏上異國追求飛機夢的複雜心情,語言更豐富。

拉丁文意指「環」的「Orbis」,是久石讓二○○七年為日本飲料大廠三得利(Suntory)冠名贊助的「萬人的第九」音樂會所寫。

日人向來偏愛貝多芬第九號的輝煌雄壯,「萬人的第九」音樂會從一九八三年起年年邀號稱萬人合唱團及樂團演出;「Orbis」呼應此等規模,也動用超大樂團及合唱團、管風琴,為貝九壯麗開場。

音樂會樂團由長榮樂團擔任,合唱團特別請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三十五人、國立實驗合唱團八十九人,獨唱家為來自維也納的修伯、匈牙利的洛克斯,以及台灣的周玉琪和王郁馨。管風琴由來自日本的鈴木隆太擔任。

●音樂會五月二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購票洽年代售票系統,長榮航空無限萬哩遊會員享九折優惠。

※ 相關報導:

* 聖馬克合唱團 重溫《放牛班的春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2000471-260115

今年是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上映10周年,唱紅電影主題曲的法國聖馬克兒童合唱團將來台開唱,巡演全台6地,由指揮尼可拉‧波特(Nicolas Porte)領軍,要與樂迷、影迷重溫電影裡多首經典歌曲。

* 台版「動物狂歡節」 張正傑奏童謠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41699.shtml

大提琴家張正傑再出奇招,將台灣動物童謠改編為台灣版「動物狂歡節」,本周六晚間7點半在竹市文化局演藝廳演奏,張正傑說「要與法國聖桑PK,帶給親子歡樂的回憶!」

音樂玩童張正傑與台灣知名音樂家們,準備一系列台灣動物童謠,要與聖桑來場法國與台灣的動物歌謠PK賽,張正傑說,上半場將演奏聖桑版的動物狂歡節,下半場演奏台版的動物狂歡節,包含兩隻老虎、小毛驢、一只鳥仔哮啾啾等耳熟能詳的歌曲,讓小朋友聽見台灣的特色。

* 寶萊塢歌舞劇「泰姬特快車之戀」 7月登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39152.shtml

寶萊塢音樂歌舞劇「泰姬特快車之戀」,7月24日登台演出,歌舞、配飾、布景、音樂與浪漫的故事,結合成一場華麗的歌舞大秀。



◆ 李明維個展 登東京森美術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2000464-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2日

藝術家李明維以和觀眾參與互動的「關係藝術」(Relational Art)見長,今年9月他應邀至日本當代藝術重鎮「東京森美術館」舉辦個展,集結20年來代表作共14件,這也是他首度完整的回顧性展覽,也是森美術館成立10年以來,第一次策畫台灣藝術家的大型個展,過去森美術館曾策畫的亞洲藝術家個展,包括中國藝術家艾未未、韓國女藝術家李昢(Lee Bul)等人。

李明維1964年出生台中,13歲赴美留學,目前旅居紐約。1989年在加州藝術學院專攻紡織藝術,1997年取得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雕塑創作碩士。1998年登上美國惠特尼美術館展出,2003年於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個展,廣受國際藝壇邀約創作,是台灣極少數登上國際舞台的當代藝術家。

李明維長年旅居海外,像是在遊牧般生活中探索人心的藝術家,靈感來自日常生活,如為一位陌生人準備晚餐的《晚餐計畫》,和一位參與者共宿美術館一晚的《睡寢計畫》,邀民眾寫原諒信、思念信的《魚雁計畫》,為民眾縫補破衣物的《補裳計畫》,以及參與者送一朵花給一位陌生人的《移動的花園》等,李明維藉由民眾的互動過程,思索人與人、人與事物的「關係性」。

日籍策展人片岡真實指出,日本311大地震「喚醒了人們對大自然威力與世事無常的意識,也加強對人際之間『關係』與『連結』存在的體認」,她認為李明維的創作呈現人與人之間的精密關係,「人們可以在他的作品當中找到深刻的生命意義。」她不諱言,一次有這麼多與民眾互動的作品,對平均每日入館超過2000人次的森美術館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李明維親自執行「補裳計畫」兩周,晚餐、睡寢都各抽籤三名參與者,與他共同體驗。其餘由館員代理。個展也會展出新作,他將前往外祖母王有於日治時期就讀的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尋靈感。王有1935年學成後返回南投埔里執業,是台灣女西醫先鋒。「李明維與他的關係」9月20日展至2015年1月4日。



◆ 陳芳明/「KANO」及八田與一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541874.shtml

【聯合報╱陳芳明】2014.03.12

如何看待殖民地台灣的歷史?這個問題因影片《KANO》的播映,而再度受到矚目。魏德聖拍攝《賽德克巴萊》時,影片大部分都是使用賽德克語,中間穿插統治者的日語。如今拍攝一九三○年代台灣的棒球賽,則大量使用日語。有些年輕學生認為這部棒球影片似乎太過親日,還特地到電影院外面抗議。有關殖民地歷史記憶的重建,至今仍然不免牽動敏感的民族主義情緒。

由於嘉農棒球隊在一九三一年打進日本甲子園,在台灣體育史上,確實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件。在帝國時代,甲子園是日本青年共同的夢想。在青春時期能夠到這個球場比賽,將是終身難忘的記憶。即使沒有獲勝,也是不虛此行。何況是來自殖民地台灣的隊伍,居然可以擊敗來自北海道的勁旅。雖然最後還是落敗,但已足夠使當時受到壓迫的台灣人揚眉吐氣。

這部影片最具戲劇性的轉折,莫過於安排八田與一與球隊的相遇。八田與一是建設嘉南大圳的幕後功臣。嘉農球隊打進甲子園時,也正是嘉南平原水利工程竣工之際。在影片裡,球隊與工程師的見面,當然寓有高度的文化意義;一個象徵台灣體育的現代化,一個暗示台灣農業的現代化。兩條歷史軌跡各自發展,卻在同一時期臻於完成。這個場面,意味著台灣社會體質的重大改造。

八田與一的歷史地位,都受到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三位總統的肯定。他對台灣農業建設的貢獻,即使到今天也還是無可磨滅。但是,如果考察嘉農球隊與嘉南大圳相遇的年代,當可發現那是殖民地時期最悲慘的時候。

台灣政治反抗運動都在這年遭到撲滅,無論是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台灣民眾黨、台灣共產黨,都被強制解散。領導農民運動的領袖簡吉,便是在這年被逮捕入獄。從史料可以發現,當時農業現代化成功時,也是台灣農民遭受最不公平的待遇。那種剝削與凌虐的實況,都寫進賴和的小說〈豐作〉裡。無怪乎賴和不能不感嘆,為什麼時代那麼進步,人民的生活竟那麼痛苦?

今年二二八紀念日,台南湯德章公園的孫中山銅像被獨派人士拉倒,事後他們到八田與一的雕像前歡呼。這樣的政治情緒當然可以理解,但是對於歷史的認識顯然過於粗淺。歷史的錯綜複雜,不能用現階段的意識形態去解讀。現代化運動的發展過程,不能只停留在物質層面的肯定。看不見的精神流動,恐怕需要更為嚴謹去探索。把孫中山視為假想敵,其實是投射著對國民黨的貶抑。對於當前藍綠對決,或許容有個人的審判,但因而對歷史人物輕率羞辱,已經不符合民主文化的規格。受到尊崇的抗日領袖蔣渭水,在思想上就與孫中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拉倒孫中山之後,將如何解釋蔣渭水?

對於殖民地現代化的議題,似乎需要考慮到背後的複雜文化意涵。一面倒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太危險的論斷。整個海島被改造成現代社會時,台灣農民付出慘重代價的事實不能等閒視之。在肯定八田與一的地位時,我們也要照顧到抗日知識分子的的歷史位置。那個黑暗時代的記憶,不能輕易切割。對於魏德聖的棒球電影,應該給予正面的評價。只是民間那種任意發洩情緒的場面,確實令人無法苟同。越民主的社會,越需要更謙卑面對歷史。

(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fsj 提到...

歌仔戲發源地 「落地掃」紀念盤亮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43925.shtml

【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2014.03.13

首面「落地掃」紀念瓷盤昨天在台灣歌仔戲發源地的大樹下亮相,畫家林耀堂選用歌仔戲《桃花過渡》經典橋段創作,未來續推不同主題作品,優先選用經典劇《陳三五娘》。

「落地掃」是歌仔戲最原始風貌的「本地歌仔」,位於歌仔戲發源地的宜蘭縣員山鄉結頭份社區,與台灣碗盤博物館合作,邀請畫家林耀堂以本地歌仔的經典劇《桃花過渡》為本,創作紀念盤。

林耀堂在輔仁大學、台北科技大學等校任教,也在鶯歌台華、瓷揚窯從事創作,紀念盤圖案選用《桃花過渡》撐渡伯戲弄桃花女的經典畫面,經定稿、試燒後,在鶯歌新太源陶瓷廠燒製完成。

「歌仔戲是活的老劇種,以瓷盤為外形呈現,在藝術家創作下,展現民間專業的力量!」紀念盤昨天在歌仔戲發源地的結頭份大樹公樹下發表,縣文化局長林秋芳說:「聽著歌仔戲,享用在地美食,盛具是有地方特色的碗盤,這就是村落美學!」

林耀堂說,「落地掃」的人物扮相與一般歌仔戲不同,《桃花過渡》風格活潑,女主角「桃花女」是年輕俏皮姑娘,設計時,如果嘴角下垂,有點愛哭樣,較不適合,因此改為嘴角上揚,男主角「撐渡伯」是愛戲弄小女生的風流老伯。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聰文說,結頭份是台灣歌仔戲發源地,希望透過文創商品,讓更多人認識歌仔戲。第一批的「落地掃」紀念瓷盤限量發行兩百面,提供典藏。

※ 相關報導:

* 天下第一美腿 姬蘭下月舞進台灣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44282.shtml

法籍芭蕾天后西薇‧姬蘭有「天下第一美腿」美譽,四十九歲的她仍是許多編舞大師的繆思。四月她將首度來台,重現三年前向日本三一一地震致哀的舞展「六千哩外」,包括曾被視為她的告別舞台作「再會」。

西薇‧姬蘭十二歲進入巴黎歌劇院芭蕾舞蹈學校,完美身形與驚人天分立即讓她脫穎而出,十六歲成為舞團舞者。十九歲舞完「天鵝湖」當晚,舞團藝術總監紐瑞涅夫向觀眾宣布姬蘭躍升首席舞者,創下巴黎歌劇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紀錄。



◆ 「博物館級」楊逵複刻手稿 回新化展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544085.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新化報導】2014.03.13

歷時半年,國立台灣文學館以「博物館級」規格,完成楊逵手稿複刻作品65件共400頁,複製品和真跡一模一樣,昨天在楊逵逝世29周年紀念日,送回新化楊逵文學紀念館展出。台文館長翁誌聰也應允楊逵兒子楊建的要求,將再複刻一份送給台中文學館典藏。

「跟真的一模一樣!」楊建夫婦昨天從台中趕來參加捐贈典禮,看到400頁的複製品,一度以為是真跡,拿起來不斷端詳讚嘆。

台文館專業文物修護人員表示,複製文物是以一比一的比例複製,取無酸紙擬真複製,材質、顏色甚至毀損處也完全仿製,幾乎難辨真偽。

楊建說,楊逵手稿文物共有兩批,第一批是中研院編輯「楊逵全集」時,提供約200多篇作品,2000年時中研院將文物直接送給台灣文學館前身「台灣資料館」。2002年新化文史工作者康文榮到台中找他,準備在楊逵出生地台南新化成立「楊逵文學紀念館」,拜託他再找看看有無楊逵文物。當時他以為都捐給中研院了,康文榮堅持再找找看,才在抽屜找到這些「漏網」文物。

楊建笑說,當時他不認識康文榮,「如果遇到騙子,這些文物就全沒了!」康文榮在新化老街租房子成立「楊逵園」,後來捐給新化區公所,2005年成立「楊逵文學紀念館」。

國立台灣文學館人員看到楊逵珍貴的手稿文物隨意擺放在楊逵文學紀念館,建議楊建捐給台灣文學館做妥善保存,楊建說,經過4、5年接洽,終獲新化區公所同意,條件是「複製」一份放在楊逵文學館。

「這批手稿沉封近十年,隨意丟在抽屜,如果沒有這段因緣,可能就會全部腐壞了。」楊建說,將楊逵手稿捐給國家文學館,對台南市文化局不好意思,但思考重點不是財產轉移,而是手稿能有恆溫恆濕的良好保存環境。

台文館長翁誌聰說,台文館投入相當多的人力、物力,以博物館級規格完成捐贈品的複製,協助家屬與楊逵文學紀念館長期展示。複製手稿包括楊逵「新聞配達夫(後篇)」、「鵝媽媽要出嫁」、「三個臭皮匠」等重要作品,及1970年代中期,文友前往東海花園拜訪楊逵時,在留言本上記錄的留言及簽名。

楊逵文學紀念館定3月15日晚上7時舉辦「春光紀念音樂會」,由新化區7所學校擔綱演出。楊逵複刻手稿將同時展出。

※ 相關報導:

* 和陌生人熱情「初吻」 廣告網路爆紅
http://style.udn.com/mag/Style/article_story.jsp?ART_ID=145122

「與陌生人接吻」這種看似冒險的行為,在刻意安排下竟能激出浪漫火花!時尚品牌 Wren 的創建人 Melissa Coker 與導演 Tatia Pilieva 合作拍了一支集結 20 名陌生人互相接吻的影片,並在發表沒幾天後就造成廣大迴響,讓這支「初吻(First Kiss)」影片頓時在網路上爆紅!

....參與拍攝的人員包括一位品牌員工、幾位音樂家與演員等,最重要的是每一組「臨時情侶」之前皆從未見過面,對彼此而言完全是陌生人。Melissa Coker 表示,這些人上場前沒有人知道會吻到誰,事前也不曉得對方的名字,所以他們無法上網人肉搜索,「那正是捕捉這些瞬間畫面的關鍵。」

即使所有參與的女性都穿著 Wren 的衣服,但如果對品牌不熟悉的人也很難發現,更何況比起衣服,觀眾也許更專注在火辣辣的接吻場面上。看來與其花大把鈔票請名模宣傳,尋找具創意的點子來打廣告,或許更划算又吸睛。

* 捷運常見10妖怪 部落客趣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3001724-260107

搭捷運可窺見人生百態,網路作家巧可最近在部落格「就醬的營養午餐」,把10種常見到的厭惡行徑塑造成「妖怪」,用詼諧逗趣的圖畫記錄下來,簡單的線條卻能「一圖道破」完全打入捷運族的內心,令人爆笑。



◆ 羅東文化工場 公共空間動起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3001664-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3日

經過14年的努力,經歷3任縣長、7任文化局長,跨越2次政黨輪替,羅東文化工場2012年正式啟用,作為文化展演與運動休閒場地。去年第4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此盛大舉行,讓這裡聲名大噪。負責這項漫長工程的「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透過與上千人不斷溝通和方案調整、9萬小時的集體工作,不預設任何立場,逐漸摸索出當地社區真正的需求。

羅東文化工場位於宜蘭縣羅東鎮純精路一段96號,工場南端與羅東新林場首部曲附屬公園相連,位於小鎮生活廊道中樞紐位置,附近還有樟仔園歷史故事公園、羅東鎮民廣場等公共設施。地上4層的羅東文化工場全區包含文化工場、漂浮於半空的天空藝廊、羅東國際天棚及停車場4大區塊,主體為鋼構、木造等結合。

「田中央」一開始就採取「把美術館吊起來,文化市集趴下去」的剖面策略,把空間中段空出來,不擋到四周互望的視線,把一切留給公共流動,遊走其間到處透出山色的簡單心願,點出宜蘭公共工程還地於民的企圖。天空藝廊的外型有如巨型太空船,可舉辦國內外各式展演活動,包括建築展。

予人深刻印象的大棚架,在當地住民的支持下,設計淨高18公尺,有掙脫的氣魄,也讓四周鄰居都能世代看到彼此。人人都能在此集會休閒,也無需空調,更讓多雨的羅東多了一處可自在伸展的空間,實現「人人平等」的設計初衷。

1994年開始的「田中央」工作群,成員絕大多數都是從大學實習時就愛上宜蘭,藉由專業經驗並尊重在地住民心願,以15年的時間,逐步摸索出這座在地建築。過去曾經繁榮一時的林業歷史,讓羅東有種獨特的空間氛圍,鋸木廠、儲木池、成堆排放的木材,都是當地住民印象深刻的記憶,而羅東文化工場的空間安排、材料質感,就一一呼應這些特徵,沒有農業家屋的位序,也避免文人住房的既定語言,羅東文化工場展現出自信自在的地方性格。

※ 相關報導:

* 活化學校宿舍 造出黃金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3001734-260107

新北市有131處中小學校長宿舍,多數閒置荒廢、利用率低,另有26處未做宿舍使用,許多位於黃金地段的宿舍,每坪要價逾百萬元,實屬浪費。民代認為,應將其活化、釋出為文創、展覽館;教育局表示,以學生需求為主,從旁輔導有意活化的學校。

* 台中歌劇院送中央 有條件通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44276.shtml

台中大都會歌劇院交中央營運管理,昨在市議會吵鬧聲中勉強通過,議員要求九項附帶決議,其中規定中央必須在台中投注興建廿二億以上的大型國家級場館,為這項作業增添變數。

fsj 提到...

明年巴赫慶330歲 音樂家輪番祝壽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46676.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3.14

春天燃起巴赫熱。明年是巴洛克時期音樂大師巴赫誕生三百卅年,各國好手輪番在台演出巴赫小提琴、大提琴、管風琴等樂曲,有如為三月廿一日出生的巴赫祝壽。

近年頗受歡迎的立陶宛小提琴家拉赫林,三月十八日率先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小提琴家張睿洲、雙簧管家薛秋雯演出巴赫第六號布蘭登堡協奏曲、小提琴與雙簧管協奏曲、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等,為巴赫慶生宴開場。

俄國大提琴天后顧德曼三年前首度在台演奏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全曲,彷彿在教堂般回響的靈動樂音讓樂迷津津樂道。四月八、九日她將再度演奏這套大提琴聖經。音樂學者劉岠渭表示,巴赫該曲將大提琴技巧開創到極限,一人須同時拉主奏、伴奏,以安靜心靈表達出「瘋狂音樂」的顧德曼,錯過可惜。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將演出巴赫在萊比錫奠定地位的三部清唱劇,四月十三日演出。

三年前將國家音樂廳管風琴變幻出各色風采的巴黎聖母院獨奏家拉特利,四月廿三日再度展藝,曲目含巴赫各時期管風琴作品,包括「觸技曲與賦格」。

音樂會在誠品松菸店表演廳、國家音樂廳舉行,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地瓜係「金」ㄟ 電鍍留下永恆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546447.shtml

【聯合報╱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2014.03.14

想要永久保存花朵嗎?從事電鑄鞋模40多年的鄭鈞介,無意發現電鑄黃金玫瑰花,兩女兒對電鑄藝品有興趣,費時半年做出「地瓜惜福」高難度地瓜葉與地瓜作品,保留蟲蛀地瓜葉脈絡,蜻蜓、天牛身形完整,令人嘆為觀止。

「真的是無心創作出來的!」鄭鈞介笑說,台灣鞋業沒落,8年前突發奇想將玫瑰花鍍上鎳、黃金,烘乾後完整保留玫瑰花的形態與葉片、花朵脈絡完整,讓他深陷花藝鍍金的世界,連兩女兒也無法自拔。

柔軟的葉片與花朵,是電鑄最難成功的材質,小女兒鄭佳玟挑戰地瓜葉和地瓜,為了呈現葉片最真實的姿態,保留蟲蛀洞口、細心固定葉片形體,失敗數十次也不放棄,創作半年終於完工。

除了展現地瓜葉與地瓜美,鄭鈞介也加入昆蟲,設計出螳螂捕抓蜻蜓畫面,地瓜葉上還有金蟬脫殼、天牛、蚱蜢等,彷彿地瓜葉生長在大自然中,相當真實。

這件「黃金地瓜」作品,代表台灣人在地的根性、生命力強的存活力,深受大陸遊客喜愛。

鄭鈞介創作出上百件花朵、昆蟲、神像、琉璃、木雕等作品,每件都是純手工,最費工的是電鍍保留物件原貌,並通過四層溫度烘乾,最大件作品為民國百年創作的「百朵蘭花」,100朵蘭花逐一拆除、焊接,相當可觀。

※ 相關報導:

* 個案研究-BURBERRY 引領數位時尚的密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4000345-260207

Burberry在前任CEO Angela Ahrendts及首席創意總監Christopher Bailey領導下,成了在奢侈產業的數位先驅及整合創意、實驗領導者。「我們所做的是確保將科技融入公司內部。」Ahrendt執行長表示,「這是顧客的生活方式,他們從被智慧型手機的鬧鈴聲喚醒,和開始一天的生活。」

luxurySociety.com近日刊登「How Burberry Does Digital」一文,分析Burberry數位化策略。回溯2006年,在Ahrendts被任命到倫敦上班前,兩人曾在紐約開會討論Burberry的品牌願景。Ahrendt表示,第一次開會首要策略圍繞在品牌,該如何淨化品牌訊息,將品牌聚焦在風衣、數位及年輕消費者。



◆ 3D+2D 黃士銘用蠱談愛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4000897-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4日

「蠱」是苗族的神祕古老巫術,但在動畫導演黃士銘眼中,卻是最能詮釋少女愛戀的元素。在最新動畫短片《蠱》中,他將蠱化作一隻貌似水母般的可愛寵物,成為少女為了留住情郎的愛情法寶,影片即將於3月21日在華山電影院首映。

片長雖僅15分鐘,卻花了黃士銘10年時間構思與製作。為了呈現中國東南方部落的山水風景,他特別在3D動畫片中保留2D手繪質感,「因為許多山水意象,用3D過於寫實,會破壞美感,唯有用中國水墨畫的方式才能真正保留東方抽象的元素。」

今年30多歲的黃士銘,大學念的是電影,卻因畢業製作動畫短片《METEOR》獲得「4C數位創作競賽」大會銀獎、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金穗獎優等動畫短片大獎,讓他毅然決定走上動畫之路,大學畢業後繼續攻讀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

他笑說,10年前讀大學時,台灣動畫產業正蓬勃,放眼望去處處是機會,「沒想到念完研究所後,動畫公司一間接著一間關門」,他只好進入所剩無幾的動畫公司,一邊接案,一邊埋首自己創作。他從動畫師轉為編劇、導演,花了10年磨劍,在2011年以《蠱》劇本獲金穗獎輔導金後,找來前動畫公司同事劉恩霖合作,主動向兔將創意動畫公司叩門,終於花了1年半時間,把這個構思10年的作品完成。

《蠱》描述中國東南方深山部落裡的苗族少女,是村內僅存會使用蠱術的女巫,平時受到族人排擠,獨居偏遠的樹屋中;直到遇見來村裡賣飾品的年輕人,打開她的心房。為了守護自己的愛情,她對情郎下蠱,最後卻因發現情郎成了只聽命於她手中蠱鼓的人偶,決定解除對情郎施展的巫術,最後兩人在森林裡化作一棵纏繞糾葛的夫妻樹,結局淒美動人。

他說,密集製作該片時,正好是新婚時期,劇情或多或少也反映了自己對愛情的觀念,「愛情有時候就需要一些轉化與改變,僅管最後變成無法預期的結局,但兩人仍會緊緊纏繞在一起。」

※ 相關報導:

* 礦工生活百態 李明吉用油畫說故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46438.shtml

基隆市東信國小老師李明吉利用5年的時間,蒐集礦業的文史資料,實際走訪礦坑區、專訪礦工,創作22幅油畫記錄礦工的生活百態,並於文化中心開展,明天下午2點半將舉辦開幕茶會。



◆ 東京也比不上…沖繩人憶 台灣被日據的那些年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46670.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3.14

棒球電影「KANO」引發台灣對日據時代記憶的討論。其實當時還有一批沖繩人,跟著日人來到台灣。他們身分介於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看待台灣有著更複雜曖昧的角度。聯經出版新書「到美麗島」,從沖繩人的眼光看待這一段殖民歷史。

日本作家與那原惠,一九五八年出生於東京,是沖繩移民第二代。她的外祖父南風原朝保,日據時代在台行醫廿七年,母親南風原里里,曾任職台北放送局廣播員。這個台灣首座廣播電台最後一次廣播,就是昭和天皇的終戰(停戰)宣告。

原惠十三歲時,母親患肺病於東京逝世,死前貧病交迫,但原惠的母親在台灣過的是富家女生活。原惠從小就聽母親一再述說台灣的夢幻生活,形容台北「路是那麼寬敞,連東京都比不上」。

二○○一年,原惠實現母親心願踏上台灣,展開追尋家族史的旅程,以十年時間完成「到美麗島:沖繩、臺灣 我的家族物語」。

一八七九年琉球遭日本占領改設沖繩縣。原惠研究沖繩史發現,日人據台之初,沖繩吹起「台灣熱」,從醫師、建築工到歡場女子,紛紛渡台謀職。而日本政府也認為,早廿年執行殖民統治的沖繩,可擔任日、台人的緩衝角色。為此設置了「沖繩人巡查」鎮壓台灣抗日運動,並派遣大量沖繩教員渡台推行皇民化教育。

原惠外祖父朝保是沖繩人,在沖繩行醫的薪水卻比不上日本本土醫師,他為此來台重新開始。她查訪家族史料發現,當時台灣的醫療研究和設備,領先沖繩,甚至贏過日本,吸引一批年輕醫師來台。朝保先到台北醫院(台大醫院前身)任職,接著自開私人醫院「南風原醫院」,在此住到日本戰敗遭遣返。

在「霧社事件」中,日軍隊伍也出現了沖繩籍巡查。原惠認為,沖繩人在故鄉的升遷遭日人搶去,許多人為此前往新領地台灣。沖繩人理應對日本抱持反感,卻必須「討伐」與自己國家陷入同樣處境的台灣。這反映殖民地的複雜剖面,「人們具有某種可怕的意志傾向,在受到強迫安排且無法選擇的情況下,會徹底按照被賦予的角色完成任務。」

fsj 提到...

優人神鼓大馬祈福 敲響《金剛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5000900-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5日

優人神鼓近年致力拓展國際能見度,3、4月將先後赴馬來西亞與德國演出。在馬來西亞將演出經典作品《金剛心》,在德國則是與當代作曲家佑斯特(Christian Jost)、柏林廣播合唱團演出全新作品《LOVER》。

編創於2002年的《金剛心》,融合長棍擊鼓、神聖舞蹈與武術、吟唱等元素,藉著隆隆有力的鼓聲與節奏強烈的棍擊,傳遞祈福安定、去除恐懼的正向力量,是優人廣受海外邀約演出之作。

《金剛心》3月1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布特拉體育館演出,這也是優人第一次獲邀到馬來西亞演出。藝術總監劉若瑀說,由於團內音樂總監黃誌群出生馬來西亞的怡保,這次的邀演格外有意義,將一圓黃誌群打自來台發展就念茲在茲的「回家打鼓」的心願。因此,在正式演出之外,黃誌群在演前還會回到家鄉舉行分享交流會,劉若瑀也將開設表演課工作坊。

4月2日起在德國柏林中區Kraftwerk Mitte首演的《LOVER》,是佑斯特為優人量身打造的音樂劇場作品。作品文本融合了《詩經》的〈關雎〉、漢樂府古詩《上邪》,與美國詩人康明思的情慾詩作〈May I feel said he〉、〈I like my body when it is with your body〉,藉著鼓樂與合唱人聲的交融,展現戀人之間濃重的愛戀難捨、露骨深刻歡愉之情。這部作品2016年才會在台演出。

※ 相關報導:

* 美國大風雪延誤 雲門芝城險開天窗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549747.shtml

美國時間14日晚上,雲門舞集在芝加哥3800座席的大會堂劇院演出「流浪者之歌」,獲得滿場觀眾歡呼跺地,掌聲久久不歇。謝幕之後,舞者林心放用20分鐘將滿台稻穀耙成同心圓,結束時全體觀眾起立擊掌。

這是雲門第六次在芝加哥公演,也是「流浪者之歌」1999年芝城首演後,再度登上這個120年歷史的華麗劇場。此次公演的大看板、計程車宣傳廣告與電視廣告頻繁出現芝城街頭,聲勢浩大,前所未有。



◆ 《大稻埕》《鐵獅》賣大陸撈回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5000728-260112

中國時報 陳亭均/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5日

「2014香港國際影視展」24日至27日舉行,文化部14日舉辦行前記者會,《大稻埕》、《鐵獅玉玲瓏》導演葉天倫、澎恰恰都到場,影視展提供電影買賣平台,但葉、澎早找到大陸買家,海外版權也讓兩片也回本。

葉天倫說:「參展不只為了電影買賣,希望更多人看到台灣電影!」《大稻埕》台灣票房已2億,距離回本還差1億,「還好已經售往大陸、東南亞,而且比《雞排英雄》的500萬高出不少!」澎恰恰為《鐵獅》曾患憂鬱症,賣出版權也讓他鬆了一口大氣。

葉贊許《KANO》,「看到這部片,我真覺得台灣電影百花齊放!」澎恰恰想邀阿信、Hebe演電影,葉也想找小S,「接觸過,但她還是以孩子為重。」

本屆香港國際影視展有60家台灣業者、129部作品參展。《郊遊》入選「亞洲電影大獎」,角逐電影、導演、男主角以及攝影等四項,李康生昨說有信心,但還是要靠運氣。

錢翔執導的《迴光奏鳴曲》入選新秀電影競賽項目,男主角是東明相,在片中挑戰無聲的掙扎。他從小有聽障,語言表達能力較弱,該片要求他用無聲方式表達傷痛,對他比表演「說話」更困難。他因入戲太深至今沒脫離拍戲情緒,「我到處流浪,去了綠島、蘭嶼,但每次回到台灣又陷在其中,不能自己。」

※ 相關報導:

* 縮時台灣影片夯 美景一次看個夠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503904

兩分鐘內,看遍合歡山的美景!攝影師陳志通將自己拍攝的「縮時台灣」影片放上YouTube,短短100秒影片,記錄了合歡山壯闊的雲海翻騰、日出時陽光染紅山頭的「火燒雲」景色,再到山頭銀白的雪景、夜晚的星河,絕美景觀引起網友讚嘆「太壯觀、太美了」,也有外國網友忍不住留言問「這是台灣的哪裡呀?」



◆ 大地出版社創辦人 姚宜瑛87歲辭世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4875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3.15

大地出版社創辦人姚宜瑛,三月三日於台北辭世,享壽八十七歲。大地出版社是台灣出版界頗富盛名的「五小」之一,姚宜瑛也是繼林海音之後,台灣獨立經營文學出版社的女作家,並開創了台灣飲食文學的潮流。

姚宜瑛生於一九二七年,江蘇宜興人。她畢業於上海法學院新聞系,曾任「掃蕩報」、「經濟日報」記者,一九四九年來台,一九七二年創辦大地出版社。

大地和純文學、爾雅、洪範、九歌五家出版社,皆以文學作品見長、規模不大,卻能攜手開創台灣的文學黃金時代,並稱「五小」。其中創辦純文學出版社的林海音和姚宜瑛,是「五小」中的女豪傑。

爾雅出版社發行人隱地指出,姚宜瑛慧眼獨具。當時詩集被認為小眾、冷門,她卻看上席慕蓉的詩集「七里香」出版,造成轟動,一年之內再版七次。姚宜瑛出身世家,懂吃也燒得一手好菜,好品味讓她挖掘作家唐魯孫出版「談吃」系列文章,開創台灣飲食文學的風潮。

一九九九年姚宜瑛將「大地」轉讓給吳錫清經營,自己則重新提筆創作。隱地指出,姚宜瑛經營出版社前,便曾出版長篇小說「明天的陽光」與短篇小說集「煙」,未引起注意。她晚年重新出發寫散文卻大受好評,散文集「春來」被海內外媒體轉載,最後一本著作「十六棵玫瑰」,以散文串起姚宜瑛的一生,被認為是她最好的作品。

fsj 提到...

與國台交合作 朱團挑戰極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6000708-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6日

以一擋四,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度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擊躍台灣」音樂會(見圖,鄭任南攝),整場嚴選4首打擊樂協奏曲演出。比起一般音樂會協奏曲只有1首,朱團珍惜與交響樂團演出的機會,排出《巴黎聖母院》、《鼓之樂》兩首世界首演作品,再加兩首打擊樂經典,挑戰擊樂與交響樂團合作極限。

旅法作曲家林金丞本身是木琴演奏家,他為朱團首席吳珮菁量身訂做了《第三號馬林巴木琴協奏曲(巴黎聖母院)》,讓吳珮菁練到失眠,「我覺得我自己很像小龍女在練功。」

這首帶有戲劇性與劇場概念的6支琴槌木琴協奏曲,困難度極高,吳珮菁1人飾3角,以不同角度詮釋《鐘樓怪人》音樂劇中帥氣的隊長菲比斯、吉普賽美女的愛絲美菈達及鐘樓怪人瓜西摩多。

吳珮菁說,作曲家的天馬行空,開創了馬林巴木琴的嶄新音色,「幾個快速音群,挑戰速度的極限跟音準,也使用極少被演奏的極高音跟極低音,我幾乎全身都要趴在木琴上才敲得到。」

《鼓之樂》則是朱團駐團作曲家洪千惠的創作,單純以鼓皮為主角,透過不同大小、形狀與不同的敲奏手法,展現鼓樂的各種可能。洪千惠說,創作過程中,6位打擊樂演奏者還與她排練走位,會滿足樂迷的聽覺與視覺。

其他曲目還有作曲家多爾曼《香料、香水、毒素!》雙擊樂協奏曲〈第一樂章〉、作曲家佩克的《富麗堂皇》。

朱宗慶表示,這次合作像是「回娘家」,「退伍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台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擔任擊樂首席,這次有機會合作,很開心。」

「擊躍台灣」音樂會3月23日在台中中興堂舉行,24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25日在高雄至德堂。

※ 相關報導:

* 創意宋江陣 戲曲學院三連霸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16/today-life13.htm

全國大專院校創意宋江陣頭大賽昨進行總決賽,台灣戲曲學院以融合京戲、武術、舞蹈、雜耍於一體的「宋江英雄、笑傲天下」創新宋江陣,成功三連霸,歡喜奪下「王者之璽」!



◆ 張立人「戰鬥之城」 1人打全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6000710-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6日

「一個人即將毀滅世界,拯救世界的將會是誰?」藝術家張立人虛構一齣「戰鬥之城」的故事,欲透過三部曲的方式述說對城市的想像,目前已完成首部曲《戰鬥之城:台灣之光》上集,現於「藝術計畫」舉辦「戰鬥之城II:前置計畫」個展。

展場除了播映近7分鐘的上集影片,另在牆上以漫畫分鏡方式畫出下集內容,觀眾可拿現場提供的手電筒觀賞,就像在洞窟裡欣賞壁畫一樣。

「『戰鬥之城』目的不是為了製作一部動畫,而是在於過程: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做些什麼,做到哪些程度?」張立人2010年興起製作「戰鬥之城」的想法,一開始因預算短缺,只完成一部1分鐘的預告片和1張宣傳海報。

籌了兩年的錢,2012年在新北市租公寓,在公寓裡用保麗龍、紙模等建造一座城市和居住其中的小人物,拍完再製作成動畫。

首部曲《戰鬥之城:台灣之光》主角陳志強是沒才沒錢的「人生失敗組」,向青梅竹馬的女孩小明告白被拒,不知何種原因成了想毀滅世界的恐怖份子,台灣和美國政府都想拯救世界,派出軍隊找尋志強,而媒體播報志強被通緝的新聞,又引起另一位主角阿榮想仿效成為「台灣之光」,情節荒謬又帶著淡淡的哀愁。

張立人虛構的小城市宛如台灣縮影,「看小人重現這些事情覺得很可笑,但自己就是過著這種可笑的生活。」首部曲拍了一半,房租租約就到期、經費也告罄,只好擱置,下集以草圖呈現。

張立人說,「我在城市中找尋縫隙生存,又在生活的縫隙中找尋創作的生存之地」,即使人力匱乏、創作進度緩慢,他仍堅持一人製作,「無能為力的那部分對我很重要。」

張立人1983出生台中,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2009台北美術獎首獎得主。



◆ 71畫家速寫本 飛越奇幻之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6000701-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6日

歷時5年、飛越12個國家,71位全球知名漫畫與插畫家接力,讓一本紅皮書封的速寫本展開穿越地球12萬公里的跨國旅程。這項「Sketch Travel」聯合繪圖計畫,由皮克斯動畫藝術總監、日本插畫家堤大介與法國藝術家杰哈爾共同發起,宮崎駿完成最後一頁,以新台幣300萬拍賣所得協助貧童學習。

1人只畫1頁 限定手傳

這本速寫畫冊也以《SKETCHTRAVEL速寫本的奇幻旅程》為名在台出版,參與者包括森本晃司、松本大洋、法國插畫家海貝卡朵特梅等「夢幻名單」;創作者堅守「1人只能畫1頁」、「不能郵寄、只能手傳」的規則傳送速寫本,創作者也寫下自己收到畫冊時的心情。

如法國插畫家夫妻檔可亥斯科耶特說:「接續昆丁布萊克(知名英國插畫家),壓力實在很大!」;法國插畫家皮耶埃拉里本想一派輕鬆完畫,但還是忍不住抱怨:「我試著輕鬆畫圖,但因為前面作品太精彩而得失心愈來愈重啊!」

40歲的堤大介現任職皮克斯藝術總監,曾替《玩具總動員3》擔任色彩與燈光藝術總監。發起這項計畫源自多年前他與已故動畫大師弗雷德里克的對談,當時弗雷德里克說:「如果你不是為了某個有意義的目標創作,那有什麼意義?」

熱血創意感染12國畫家

弗雷德里克說這句話時眼神閃閃發亮,讓堤大介重新思索創作初衷,因而發起這項計畫,他的熱血也感染其他人,彼此用管道牽線,尋找各國創作者合作。

宮崎駿繪《風起》飛機

由於題材不設限,創作者用壓克力顏料、墨水、炭筆、粉彩等媒材創作,如美國插畫家羅伯特麥肯錫描繪一位飛行員在鯊魚造型飛機上閱讀速寫本;美國插畫家埃里康描繪自己拿到速寫本時的緊張心情,像是做體操釋放壓力等;弗雷德里克則留下抹香鯨在海洋中徜徉、倡導環保的畫作;繪製最後一頁的宮崎駿,因時值《風起》製作期間,他以水彩繪出電影中出現的飛機。

速寫本2011年完成,原稿在比利時拍賣會上,以新台幣300萬成交,全數捐給致力於發展中國家兒童教育的非政府組織「room to read」。堤大介引用弗雷德里克的一席話,來替整個計畫作總結:「在滿足於優美圖畫的同時,如果不去思考透過這些創作能為社會帶來什麼貢獻,那作品是毫無意義的。」

※ 相關報導:

* 巧繪舞者人生 紐約舞團也轉貼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16/today-life6.htm

「人生處處是舞台!」圖文創作者Ballet Monsters.累積多年觀察,幽默描繪舞者們心機血淚又非比尋常的生活,《芭蕾女孩的祕密日記》十二日出版就熱銷缺貨,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等都曾轉載,美國芭蕾雜誌更越洋採訪。

Ballet Monsters.從事舞台工作十六年,他將多年觀察畫成單格圖文漫畫,作品爆紅還熱傳海外。「芭蕾群陰」臉書專頁已有兩萬兩千名粉絲,紐約市立芭蕾舞團、舊金山芭蕾舞團等都曾轉貼。

fsj 提到...

文創行銷海外 路變寬了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1594.shtml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4.03.17

在日本、歐美經營禮贈品市場近十年,擁有多年國外行銷經驗和數千個販售店鋪通路的寶來文創開發公司,為了打破台灣文創產業有產品、沒通路的困境,建立「台灣文創通路行銷整合平台」,日前舉行啟動儀式。

寶來文創將在平台分享建立品牌、通路開發經驗,也會提供日本、歐美等既有通路讓台灣設計師與廠商加入。

寶來文創開發總經理徐華文說,台灣設計師在世界獲得大獎無數,可是商品化卻低於世界平均標準,原因在於台灣母體市場規模小,量少,所以產品價格昂貴;加上許多文創廠商屬於微型企業,習慣單打獨鬥,對於開發國外市場和建立通路有心無力,反觀歐美品牌的商品可行銷全世界,是因為有生產規模。

另外,台灣通路寡占,拓展不易,很多設計師都得採取商品寄賣形式,可是賣愈多、通路退愈多,造成經營危機,但日歐美市場少有寄賣,幾乎都是買斷形式,也有明確的交易條件,對設計師、廠商來說是很好的發展機會。

他指出,台灣文創商品要行銷國外,除了要有通路,更需要提供完整的客服、物流系統才能在當地扎根。

寶來文創開發旗下的自創品牌Mondo商品已進入日本、歐美等國近4,000家禮品零售店,年營業額約台幣2億元,擁有國外豐富的通路經驗,平台成立後,寶來將會提供歐美日既有通路,供設計師及廠商會員使用,藉此了解客戶對商品的需求,避免浪費設計資源,會員可隨時提供設計構想和作品到平台上討論。

徐華文說,歡迎設計師或廠商到平台上針對作品如何生產,以及生產後價格計算進行討論。

因為台灣文創產業想打開市場,將商品推廣到全世界,就必須拋棄代工低價競爭思維,培養出決定市場價格的能力,如此產品才會得到應有的價值,設計師也會獲得該有的利潤,台灣文創產業的力量才會更加茁壯。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秘書長王振保、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長楊佳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郭介誠、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王玉麟,以及台灣設計師連線總統籌邱乾王民等人,皆出席簽署合作備忘錄,這些協會樂見平台成立,希望透過通路資源和訊息交流,為文創界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

台灣文創通路行銷整合平台日前舉行第一次聯誼會,邀請設計師和產品廠商出席。

寶來也發表日本、歐美市場最新通路訊息,並進行設計師、廠商合作商談服務,希望異業結合,共同拓展日歐美8億元的市場。

※ 相關報導:

* 淘寶喜帖 每份2.5元攻台灣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551704.shtml

台灣結婚新人上淘寶挑婚紗已不稀奇,現在連喜帖都能在淘寶「私人訂製」。相較於台版喜帖,淘寶販售的喜帖較便宜,更能印繁體字及客製化排版,正強力搶攻台灣喜帖市場。

....一位有40多年印刷經驗的中部某縣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指出,紙質是淘寶喜帖價格低廉的最大關鍵。以記者提供的「囍」字喜帖為例,是使用低價的銅版紙,台灣業者則幾乎都使用成本較高的進口紙材,成本較高,自然售價較高。

....儘管這一款喜帖做工精緻度有待加強,專家仍點出,若在台灣做類似款式,光紙質、信封及貼紙一套售價約新台幣20元;若加上製版及設計費,以一次製作100張來看,每份喜帖售價約35元,比淘寶喜帖貴上3.5倍。

不過,淘寶喜帖業者提醒,多數台灣客人要求內頁做燙金字體,但大陸喜帖幾乎只做平面印刷黑色字體;若需要燙金服務,可購買內頁空白的淘寶喜帖,再至台灣店家印刷,能降低喜帖的費用。

* 天上看《星星》 華航下月韓劇登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7000309-260114

離「星星」最近的距離!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掀起全民追劇潮,搶在電視台首播之前,華航已與韓方接洽,希望下個月就可導入機上娛樂系統,創下導入韓劇首例,搭機除了看電影之外,將有更多選擇。

* 誠品募集故事 配插畫辦展覽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1597.shtml

誠品書店已是台灣的文化地標之一,也見證著這塊土地的故事。誠品特別向員工、民眾以及合作品牌,募集他們在誠品發生的感動故事,從中選出32篇,再讓插畫家和創作者以故事為基底,選出22幅插畫及9項商品,由待磨工作室負責策展出「記錄精采,書寫故事創作展」。

* 熟睡寶寶當主角 擺姿勢「作畫」超萌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551504.shtml

家庭主婦江香儀,為一對寶貝子女留下成長紀錄的方式超有創意,她在逢年過節時,構思應景畫面,趁孩子熟睡時,幫他們「喬」姿勢,利用衣服、床單等當道具「作畫」;「作品」已累積近50幅,在網路上吸引了大票粉絲。



◆ 巷弄裡的書店 永遠獨立的靈魂...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1606.shtml

【經濟日報╱文/蘇麗媚】2014.03.17

2012年開始,夢田文創以「閱讀」為主題,透過「說故事」傳遞台灣特有的獨立精神和文化個性,不論是獨立書店、獨立音樂、獨立出版社,「獨立」就代表著一種個性態度,把這樣的個性轉化為台灣文化符號,體現它的可能性與價值,成為台灣美好與溫度並具的軟實力。

除了製作戲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外,也邀請侯季然導演拍攝40家獨立書店紀錄短片,並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營運第一家以台灣獨立書店為策展主題的「閱樂書店」,將「獨立」的核心精神透過這樣的文化櫥窗展現,呈現台灣多樣的文化包容性。

在「微讀,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專欄裡,我將會邀請許多好友來分享心目中的那家書店,那個「獨立」性格的價值辯證和記憶。

我的好友同時也是知名作家、社會觀察家楊照身兼《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戲劇顧問,他和我分享了喧騰卻低調隱晦的報禁時代精采的閱讀故事,還有現在台灣幾乎已經消失的書報攤。

楊照說:「在重慶南路上已經消失的中華書局,現在還存在卻已半消失的商務書局都讓我印象深刻。我有位老同學張善穎,最近出了詩集《水星之歌》,他在書裡寫道,在他高中三年級有位L同學邀他一起去逛書店,L就領著他進入商務印書館,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書店讓他了解到人、書本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和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那個L同學就是我(楊照)。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當時的感動,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都是古書,千百年的學問知識都在那裡,光是進到那裡就被感動了。」

個性書報攤 文化補給站

那個「感動」在現今資訊碎片又凌亂的時代,似乎成為一種不再復返的想念,聽著楊照說得開心,我也漸漸感受到似曾參與的愉悅。

接著他說:「唸建中時,有個書報攤影響我極深,那兒有最齊全的雜誌、書籍,包括我們喜愛的冷門雜誌《文壇》、《軍中文藝》、《幼獅文藝》、《台灣文藝》,別的書報攤不一定會賣的,這攤上都有,但我們很恨那位中年老闆,因為我們老是佇足看免錢雜誌,老闆總是瞪著我們,還特意走過來把我們趕走。」

向威權挑戰 追求心自由

「有次翻閱起當時的黨外雜誌《八十年代》,那時候是黨外雜誌最熱鬧也最被禁止的時代,我看到一篇講述蔣渭水的文章,結果老闆走了過來,意外地,把《八十年代》放到我的書包說『不要花錢買,回去偷偷看就好』,我非常非常感動,完全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感到不可思議。」

「大學時期,我眼睜睜看著新聞局的人到這攤上,把老闆押走,他滿臉淚痕看著我,真的很難形容那種感覺,但我想,當這位書報攤老闆看到我們這些建中學生在讀黨外雜誌的時候,他應該是覺得看到台灣未來的希望吧!」

聽著楊照說著這故事,我不免欣羨起那個隱晦的閱讀年代,存在著最渴求知識但卻不夠自由的美好。對比現在,身邊隨手可得的知識爆炸,但人卻也陷入資訊焦躁與迷失的不自由。

就像文化與資本的對話,一直是平行線,在矛盾的經濟市場體系下,要發展出獨立書店的價值,兩者之間要如何找尋平衡與出路?文創鑑價新聞吵鬧,金服公司可以成為鑑價單位嗎?以經濟資本邏輯的人現在開始了解文化有機會嗎?

楊照說:「我認為『文創鑑價』是荒謬的,因為對於文創產業不了解與不信任才會產生的問題,過去20年來創投最熱門的產業是生物科技產業,評估的方式就是看風險。文創在今天來看就是一個創投的概念,創投與買股票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沒有把握這家公司或這個idea與研究將來會有多少價值,但我選擇投資它。

在資本邏輯領域裡面看待『文創』這件事情都是愚蠢的,文創最大的特色是充滿活力、充滿可能性,如果文創是可以被鑑價的,那就變成傳統產業了。如果真的要做文創,就用創投的概念去實行,不是用鑑價的數據來評估。」

楊照的一席話,讓我更加深信「文化」不能被資本主義拿來做為包裝,國家要推動文創,在於文創在國家心目中被賦予什麼樣的定義與價值,唯一永遠不必討論的就是絕不能背離的文化性格。 (作者是夢田文創執行長)

fsj 提到...

名家專論-台灣「騎」蹟:製造業變文化產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8001547-260109

中國時報 潘華生 2014年03月18日

探討台灣的產業何去何從?剛剛結束的台北自行車國際展提供了另一個可能的視角。

其實審視過去十多年的台灣產業發展。當時的政府傾國之力引導資源投入幾個政府選定的高附加價值的資本密集產業,作為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引擎,例如DRAM、面板、LED以及太陽能面板等。這樣的經濟大戰略當然有其時代背景。在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生產要素之一的資本供給充沛,價格低廉,從事資本替代產業或資本密集產業的巨額投資顯然是合理的選擇。

台灣消失的製造業所釋放出的勞動力,大多數為服務業所吸收。然而,典型的台灣服務業,例如餐飲與觀光,與台灣傳統的製造業優勢無法有效結合,進入門檻低,自然長期受底薪之苦。

中國大陸過去作為勞力低廉,資本稀缺的地區,主要發展勞力密集產業。然而隨著持續20年的高速成長,大陸也已累積了巨額的財富,企業籌資募資的管道也日漸完善,再加上歐美國家的長期量化寬鬆,致使全球資本氾濫成災。大陸年輕的騰訊公司赴香港上市後,市值竟超過美國英特爾公司,也超過香港首富李嘉誠經營多年的長江實業。至此,台灣的資本密集優勢迅速被抵消,台灣無論在勞動力與資本要素的優勢上,在市場規模上,均已全然不具備任何優勢可言。

但其實台灣的產業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優勢。以台灣的自行車產業為例:台灣雖然已經不再是自行車生產製造王國,但是,隨著企業的兩岸布局與分工,台灣自行車產業出口金額連年提高,目前台灣每台自行車出口平均出口單價已經超過500美元,遠超過大陸平均出口單價,並成為世界自行車行業中的精品。

但自行車產業並不全然是傳統的製造業,自行車文化更是台灣可輸出的文化軟實力之一。

騎行環島過去在台灣曾經風靡一時,成為台灣年輕人壯遊的選擇。2007年在大陸上映的台灣電影《練習曲》通過單車環島的劇情,讓那句「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的話,點燃了大陸年輕人關於騎行的念想。

騎行熱潮被點燃後蔚為風潮。如今,從北京至西藏的319國道,甚至在內蒙古草原,隨處可見騎著台灣品牌自行車的大陸騎行客。去年延安「城管打人事件」中,眼尖的人發現與城管集體扭打的騎士竟都穿著美利達的車衣。可見台灣的單車流行文化的深刻影響。

原來產業也是需要用心的,好的文化創意產業必須將文化思維注入產業操作,需要用文化來關照的。台灣有綿密單車道,多次被評選為單車天堂。台灣有精緻的城市單車系統,擁有好的設計人才與工匠精神,甚至擁有個獨特的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典藏了單車的設計演進歷史,這對普及精緻的自行車文化、提高自行車美學及設計都非常有幫助。如此,台灣的自行車文化豐富自行車產業,也提高經濟附加價值。

近年來提出的所謂「第六產業」的新概念,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六產業,該產業是三次產業的疊加產業。例如,法國的葡萄種植屬第一產業,葡萄酒加工屬於第二產業,葡萄園觀光屬第三產業,其模式就是將種植、採摘、釀酒、售賣、觀光等融合成新型的第六產業,每年吸引700萬人次,從而產生的乘數效果,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

從此角度出發,台灣其實可以發展以自行車製造業為基礎的「第六產業」。自行車文化也能成為一種軟實力,全球恐怕只有台灣可以做得最徹底。台灣仍作為全球最高端自行車的生產基地,各級政府對自行車友善環境的投資,「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覽會」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型展覽,「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是國際認證1級的大型頂尖國際賽事。

我們對自行車文化的獨特理解與寬容,才能成功結合觀光與旅遊,以及濃郁的善良人情,這才是給人精緻與舒適感的自行車天堂的真正原因。簡單的來說:文化才是決定了台灣在這個產業擁有至高的話語權的最重要因素。(作者為大學副教授)



◆ 五月天夯曲 編進「幻影王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4267.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3.18

碧洛伯樂斯的人體影戲善於結合各式議題,向來是各大單位爭相合作的寵兒。巡迴各地時,該團都會在安可時結合在地音樂與文化元素再創作;此次來台,他們挑中五月天樂團超夯的「入陣曲」,引人期待。

碧洛伯樂斯舞團與搖滾樂團OK GO及Google合作的互動式影片,曾入圍葛萊美獎最佳MV。二○○七年奧斯卡頒獎典禮,該團用人體接連變出奧斯卡小金人、入圍影片「快樂腳」、「穿著Prada的惡魔」等片經典畫面。

在英演出「幻影王國」安可時,碧洛伯樂斯在龐克天團The Clash名曲「London Calling」中,變出倫敦橋、禁衛軍等英國象徵,還讓「幻影王國」小女孩主角由英國女王受封爵士並變身吉他手,女王則熱情打鼓,趣味百分百。

人體影戲最高境界是連貫成敘事情節,「幻影王國」就是指標創作。該劇敘述一位渴望獨立的小女孩,某晚墜入奇幻夢境,在被一隻巨大的手變成狗、又變狗頭少女,歷經磨難,終於遇到一隻人頭馬,尋得同伴。

藝評人、導演鴻鴻指出,此劇情有如公路電影,在一般劇場因換景不易難以表現的,碧洛伯樂斯藉由影戲做到了,輕靈穿梭於幻覺與現實,超越傳統劇場。

該劇深富療癒效果。鴻鴻表示,藉由影子與光,碧洛伯樂斯將一般人(小女孩)遭遇的現實壓力,轉換變形為可愛動物,讓當事人學著與外在恐慌和平共處。

鴻鴻認為,碧洛伯樂斯的巧妙童話手法,能鼓勵人們面對自己的黑暗部分,在劇場幻覺後,勇於面對內在,「這劇大人、小孩都很適合看!」

※ 相關報導:

* 「幻影王國」 人體大玩光影剪接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4265.shtml

七位舞者疊成一隻大象形影,瞬間又化為一朵盛開的花。美國著名舞團碧洛伯樂斯(Pilobolus)創立四十三年來獲獎連連,曾受邀在奧斯卡頒獎典禮表演。五月他們將帶來新作「幻影王國」,展現舞蹈、特技結合影戲的奇幻效果。碧洛伯樂斯團名源自於一種生長在農田的趨光性菌類,數十年來就像這種菌一樣變化快速且熱愛光影元素,逾百齣創作叫好叫座。

* 咖啡館、珠寶店 藏了李梅樹畫作!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3939.shtml

三峽區一年一度的大型藝術盛事「2014年梅樹月」近日開展,延續前兩年「無牆美術館」的理念,今年擴大串連19處展演據點,展出李梅樹原作及65位現代藝術家作品。值得一看的是,三峽教會及大板根渡假村外,戶外美術館首次集合打鐵師、視覺藝術及生命藝術,即日起展至4月14日。

* 高雄獎5得主 作品展新「藝」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4061.shtml

高雄市立美術館昨天公布「2014高雄獎」得獎名單,創作者彭泰仁、范思琪、許聖泓、邱國峻與羅天妤,展現當代藝術與傳統媒材間的新思維,每人獎金40萬元。

評審團指出,彭泰仁的油畫創作技巧表現成熟,屬傳統媒材卻又不失當代性的題材,是不可多得的的作品。范思琪的原子筆素描作品,回到最初繪畫的初衷,將個人情緒的堆疊,遊走在光影與媒材間。許聖泓關於旅行的創作,看見作者對於藝術史的熟稔度。

* 30歲才轉行 奪世界攝影首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8001591-260107

國內外獲獎無數、甫成為首位獲得「201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自然與野生動物類」首獎的自由攝影工作者近藤悟(見圖,郭逸攝),赴英國求學時認識台灣籍妻子,6年前,他為愛遷居板橋,並在435藝文特區駐點工作。

fsj 提到...

「進擊貓咪」亮相 挑隻小陶氣回家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6613.shtml

【聯合報╱記者邱榆蕙/三峽報導】2014.03.19

深耕地方文化的甘樂文創,近期配合「梅樹月」變身貓咪共和國,陶藝家許晏豪令人莞爾的「進擊的貓咪」100隻,讓民眾預購「認養」,今年首度開放工藝家免費進駐一年,報名至3月底止。

三峽人林峻丞三年前成立甘樂文創,他希望「帶動三峽成為文創部落」,因此找廢棄的老房屋,翻修為古早與現代時空交錯的藝文空間,為地方提供一塊休憩、冥想及邂逅之處。

林峻丞表示,想為台灣人物留下紀錄便有「甘樂誌」的概念,另一方面深入社區營造,帶青少年淨溪、關懷弱勢等,最近還到石門鄉替老人家義剪,「只要我做得到,我就會做」。

近期甘樂文創配合「2014梅樹月」變身貓咪國,主軸圍繞在李梅樹1940年創作的小幅油畫原作「貓」,還展出當代藝術家以不同媒材創作的「貓作品」,包括江承堯以鋼鐵打造的貓情人、葉蔭龍20多年的貓攝像展、木義傑「冬日的饗宴」及來自日本福崗的島田先生「擬人化的貓畫」。

特別的是,許晏豪「進擊的貓咪」共100隻,以陶色、白色、灰色為底基,加入三峽店家招牌、建築特色、人文風情等元素,化做一隻隻獨一無二的陶貓,展出期間開放民眾預購,4月13日展覽結束就可「認養」貓咪回家。

※ 相關報導:

* 動物便條紙盒 發明展奪銀牌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4398

小巧的方盒,外觀是可愛的動物,嘴裡吐出細長的紙條,沿著邊緣輕輕一拉,就可輕鬆地把紙張撕下。

亞東技術學院工商業設計系學生胡碧蓉、邱柏豪、楊芷馨、廖育霖和講師閆嬰紅設計的「紙作等長切割器」,以紙張取代刀片的紙座,榮獲第9屆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銀牌。

* 電廠煙囪、火災公寓 協拍怪景點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556796.shtml

新北市協拍中心每年至少協拍上百部影片,劇組要求千奇百怪,文化局列出近3年「十大怪異拍攝場景」,包含發電廠煙囪、火災廢墟等,藝術展演科長陳春美表示,「每件都印象深刻」。



◆ 插畫家洪意晴 前進波隆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9000485-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19日

70年次的插畫家洪意晴出身新莊廟街,家族三代都從事廟宇彩繪,她雖不被家裡鼓勵走上繪畫一途,卻擋不住畫畫的渴望和驚人的天分,從17歲立志成為兒童繪本作家,歷經15年終於圓夢,2013年由法國鴻飛文化出版社出版第1部無字圖畫書《訪客》,入選2014年波隆那童書插畫展,即將代表台灣前往參展。

湯姆牛作品也獲肯定

全球最大童書書展「義大利波隆那書展」於3月24日至27日舉行,每年舉辦的波隆那插畫展大獎為全球插畫家心中的最高殿堂,今年共有3190位參賽者、僅入選75位,包括來自台灣的湯姆牛、洪意晴兩位作者。

今年台灣館集結展出各出版社傑出作品,並邀請兩位不同世代的插畫家劉伯樂、洪意晴代表參展。以描繪自然生態聞名的劉伯樂創作超過30年,著有《野地食堂》、《寄自野地的明信片》等60多部作品,2013年以《我看見一隻鳥》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首獎。

年輕世代的洪意晴,個子小、聲音細,她說自己從小閱讀吃力、不擅言詞,但對圖像敏感,喜歡靠畫和人溝通,幸而求學過程有許多老師支持,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系、輔大應用美術系畢業後,曾到西澳伯斯市、日本等地任駐村藝術家,創作大型壁畫,「我就是想走繪本這條路。」

《訪客》靈感來自孔雀魚

雖然爸爸因為畫師行業沒落,嚴力阻止她繼承美術之路,但她堅持10幾年,直到2013年將《訪客》投稿法國出版社獲出版,扉頁寫著「獻給我的父親」,才讓爸爸微笑默許了。

《訪客》靈感來自家中水族箱的孔雀魚,但作畫過程彷彿「天啟」,她指著書中天馬行空的跳躍的圖案說,這些畫面都是自動出現在腦海中,她花10個月以水彩、壓克力顏料畫下20幾幅圖,一個像魚的可愛生物在鮮艷抽象的線條中悠游。

劉伯樂擅繪自然生態

常出門寫生的劉伯樂,畫中寫實呈現台灣的鳥木山林,充滿質樸溫厚氣息,他本人個性靦腆,曾在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擔任美編,退休後專職創作。

他笑稱作畫純為興趣,出版繪本為偶然,「是編輯到我家,從我那一堆既不能展覽、也不能賣錢的畫作裡發現可做成書的素材,才開始出書的。」

※ 相關報導:

* 8插畫家紙本創作展 邀你做自己的雜誌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6349.shtml

中央大學即日起至4月5日止,邀請8位插畫家舉辦「∞zine-紙本創作聯展」,他們以手繪插圖方式揮灑生活中的體會,並邀請師生和社區民眾,動手創作一本屬於自己的zine,創造生活中的小確幸。

策展人藝術家徐銘宏說,「∞zine」,唸做eight zine,zine則縮寫自雜誌「magazine」,創作者不以營利為目的,透過畫筆及文字自由抒發生活體會或心情,每本平均12至18頁,印刷則不會超過500本,屬於少量或限量的獨立出版刊物。



◆ 優人神鼓變交響樂 德國柏林首演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6364.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3.19

以深沉鼓聲著稱的優人神鼓,即將在音樂、肢體有大突破。

4月2日至5日,優人將首次嘗試東西融合,與德國柏林廣播電台合唱團合作音樂劇場「Lover」,不但把鼓聲交響樂化,還將穿上古又文設計的服裝跳舞。

促發這場東西合作的,是德國作曲家佑斯特。

2年前佑斯特應邀為國家交響樂團寫曲,訪台時驚豔於優人表現,動念寫下混合東西詩篇的「Lover」。

優人藝術總監劉若瑀指出,「Lover」以詩經「關雎」開場,接續3首美國詩人康明思詩作等,再以漢代樂府詩「上邪」中「上邪/我欲與君相知/……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磅礡氣勢告終。

詩篇由柏林廣播電台合唱團中英文並用歌詠,音樂與舞蹈由優人擔綱,另邀得一位大陸舞者獨舞。

優人向來打中國鼓,鼓聲強調沉緩入心,佑斯特卻以交響樂概念寫曲,大大考驗優人。過去只有舉手、轉身等簡單肢體的優人,此次還得翩翩起舞。

劉若瑀笑說,還好這幾年優人訓練出許多青年優人,不少有音樂或舞蹈背景,此次即選出5名生力軍為資深優人「上課」訓練,才成就跨界「Lover」。

「Lover」將在柏林Kraftwerk Mitte世界首演,之後來台演出。

※ 相關報導:

* 雲門2「春鬥」巡演 3新作獻桐花祭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6522.shtml

雲門2「春鬥2014」下鄉巡演首站,5月2日、3日將到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表演,也是首次參與新竹「桐花祭」系列活動。

* 雙鋼琴 陳郁秀、盧佳慧 母女首度同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9000489-260115

前文建會主委、鋼琴家陳郁秀,教出了鋼琴家女兒盧佳慧,兩人將於本周末首度正式同台,以雙鋼琴形式演出法國音樂家米堯與聖桑著名的雙鋼琴作品。

陳郁秀是留法鋼琴家,5歲開始習琴,師事張彩湘。1965年通過教育部資賦優異學生甄試赴法進修,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畢業後返國任教師大音樂系,2000年曾任文建會主委;盧佳慧是陳郁秀的女兒,畢業自曼哈頓音樂學院。

fsj 提到...

台南藝術節 「西城故事」獨家演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9248.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3.21

台南藝術節近年越做越大,與兩廳院舉辦的台灣國際藝術節、台北藝術節、高雄春天藝術節互別苗頭。本屆台南藝術節聚集久石讓、國王歌手、馬克‧莫里斯舞團等國際經典,還將演出全台唯一「西城故事」電影交響音樂會,打響藝術節名號。

馬克‧莫里斯舞團及參與久石讓音樂會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也將擔任「駐節藝術家」,在演出外舉辦工作坊、講座及音樂會等。

四月十二日擔綱開幕之夜的「西城故事」電影交響音樂會,堪稱國內首次由樂團搭配經典電影完整演出。促成創舉的牛耳藝術負責人牛效華指出,如此演出型態曾在紐約等地舉行三次,本次乃是亞洲首演。

屆時在南瀛綠都心演出時,舞台銀幕將播出「西城故事」全片,由萊茵歌劇院終身指揮簡文彬率長榮交響樂團演繹音樂。

五月三日在台南文化中心登場的久石讓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將演出「Orbis」、「風起」管絃組曲、貝多芬「合唱」交響曲,樂團由長榮交響樂團擔任。

五月九日躍上億載金城的國王歌手,將帶來披頭四「And I Love Her」、「Eleanor Rigby」等名曲,還有「茉莉花」等中國民謠。

六月五日台南文化中心的「魔法鋼琴與蕭邦短篇」,將邊播放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魔法鋼琴」等,邊由郎朗獎學金得主—大陸鋼琴家汪振波替代原版中郎朗角色,演出蕭邦練習曲。

壓軸的馬克‧莫里斯舞團,向來以結合古典音樂與現代舞聞名,本次將帶來七位音樂家。六月十九日、二十日分別演出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協奏曲、第十一號鋼琴協奏曲等,以及巴爾托克第四號弦樂四重奏、韋伯為豎笛及鋼琴所作的雙重奏大協奏曲等。

台南藝術節索票及購票洽台南藝術節官網及年代售票系統等。

※ 相關報導:

* 台東藝術節 明華園28日打頭陣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58988.shtml

2014「台東藝術節」昨天在各演出團體、人員盛裝宣傳下啟動,15場多元藝術演出,售票都僅台北價的4分之1 。明華園戲劇總團將在28日晚上7點半打頭陣,演出「么嘍正傳」,不少民眾已搶先購票。

台東藝術節今年場次從3月至12月,分別有明華園戲劇總團、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法國里昂鍵盤打擊樂團、鋼琴家貝瑞佐夫斯基、如果兒童劇團、朱宗慶打擊樂團、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柏林室內樂合奏團與鋼琴家陳冠宇、紙風車劇團等蒞東演出。

* 睽違30年老戲 《八百八年》演3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0000473-260115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成軍50年,推出睽違30餘年未曾搬演的《八百八年》,以連臺本戲方式演繹商紂褻瀆女媧、妲己亂政、比干挖心、武王登基等周朝的808年史事與神話傳說。

* 比法學派大師 普雷月底來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0000475-260115

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首獎得主,現年75歲的小提琴家普雷,月底將來台舉行小提琴獨奏會,帶來他近年深具心得的貝多芬第6與第7號《小提琴奏鳴曲》,展現精湛技巧與法式優雅琴音。



◆ 馬里斯的飛馬 舞出無數夢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0081.shtml

【聯合晚報╱葉卉軒】2014.03.20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飛馬,牠帶著你可以有任何無邊無際、天馬行空的想像,牠也帶著你淘氣地享受生活…」,這就是插畫家馬里斯(Malis)在2000年畫下那第一匹飛馬時的想法。在長達十餘年的創作生涯中,畫過的飛馬無數,連自己都已經記不清、數不完了,但2歲到80歲的人都喜歡他的畫,卻是馬里斯始終的期望與努力的方向,因為他相信透過創作,可以為每個人的生活帶來快樂。

為什麼第一匹飛馬是粉紅色的呢?馬里斯靦腆的笑著說:「當時剛好手邊的顏料就只剩下粉紅色」,但其實這流露的也正是他隨遇而安的個性,因為很難想像這些充滿著熱情與溫暖的畫作,其實一幅幅都曾經是為了清償家中所留下來的債務而畫的,當時剛退伍才21、22歲的馬里斯就得收拾起媽媽自殺的悲傷,也一肩扛起家中900多萬元的負債,從高雄愛河擺攤畫畫的街頭藝人出發,到如今已是頗具人氣的華人插畫藝術家,知名商場SOGO百貨和誠品書店都力邀合作。

曾有一段時間,馬里斯不確定自己這樣畫究竟能不能把家裡的債務給清償完,於是他曾經到台中卓蘭山上的香草園工作。沒想到頗有天分的他也在那時候練就一身烹調香草料理的好工夫,有時候他也在香草餐廳教小朋友DIY在石頭上作畫。而這也讓他知道自己最愛的依舊是畫畫,他很慶幸自己曾經有過那段時光。

除了最受歡迎的飛馬外,馬里斯也畫貓咪、小豬、獅子、小熊、兔子…等小動物,因為在馬里斯心中,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因此他筆下的小動物們似乎都有著能夠安撫主人,帶有療癒希望的特質,就誠如馬里斯所說:「哪怕只是點亮一個哭泣孩子的眼睛,或為情緒低落的人鼓舞打氣,就已達成他人生中最棒的使命」。

除了持續有新畫作外,馬里斯還推出作品集、明信片、馬克杯、手機外殼,以及卡貼、杯墊、拼圖、別針…等週邊商品,他希望自己的藝術創作能夠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更期待他筆下那些簡單線條與造型的飛馬和各種小動物們,都能以可愛單純的能量,喚起人們心中最天真無邪的靈魂。

fsj 提到...

孽世代之聲 破報停刊暫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1000892-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湯雅雯/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1日

自1994年創刊至今屆滿20周年的另類文化刊物《破報》(全名《破周報》)將走入歷史,《破報》19日晚間在臉書粉絲頁宣布3月底將重整停刊。3月27日出刊的804期為休刊號,封面故事將以告別為主題,《破報》並向過去的作者群、工作人員與讀者徵稿,一起向這份傳達非主流異聲的報紙「暫時道別」。

《破報》由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女兒成露茜創辦,1994年以《破報》名義在世新大學所屬的《台灣立報》周日版出現,1995年正式創刊獨立發行,1997年曾短暫停刊,同年底復刊,改成目前免費報形式,也是第一份進駐捷運站的免費報紙,卻曾被保守派人士抨擊過於激進、「危害青少年健康和捷運局形象」而退出捷運站。

《破報》仿美國《村聲》(The Village Voice)刊物形式,三分之二內容刊登每周藝文節目訊息,發行點遍及校園、咖啡館、藝文空間等,在青年族群間流通廣泛,專題則關注包括勞工、性別、動保等社會議題,製作過《墮胎的一百種態度》、《反反毒》、《瑞舞新世代》等前衛與小眾議題,曾聲援反對樂生療養院拆遷、廢除公娼抗議等行動;書評、影評、藝評專欄則著重介紹獨立創作、前衛劇場,性格相當鮮明。

世新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表示,受到少子化、教育部凍漲學雜費影響,現在不僅學校經營困難,連報業經營也相當辛苦,經過長時間討論,校方不得不下痛苦決定,讓《破報》「停刊」一年左右,未來視財務狀況,將以新型態「重出江湖」。

從創刊起擔任《破報》總編輯至今的黃孫權表示,《破報》原本是報導他這群5年級「後學運世代」文化的代表刊物,後來藉著每代新血加入調整方向,主軸關注年輕人的知識追求、社會參與與文化表現,以「孽世代之聲」自居,「希望《破報》停刊後,有新一代年輕人起來創辦新刊物。」

在《破報》撰寫影評長達20年的李幼鸚鵡鵪鶉大呼:「與其說《破報》停刊,不如說是我寫稿生命的結束!」以此表達與《破報》的情誼。他感性表示,「讓我專寫冷門小眾電影,老是扯動物權、女性主義和同志平權,至今仍接受我傳真手寫稿件,非常難得。」



◆ 超級Cosplay 5月新竹登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1000408-260107

中國時報 陳育賢、黎薇/綜合報導 2014年03月21日

讓全球Cosplay迷聚焦的WCS世界Cosplay高峰會即將於7月在日本名古屋登場,經過7年努力,台灣今年終於擁有參賽資格。新竹縣政府將在5月10、11日在縣文化局舉辦「2014台灣超級Cosplay慶典」選出冠軍,代表台灣到日本參賽。

台灣超級Cospaly慶典活動包括內灣支線客庄文化參訪,TSCC露天動漫嘉年華會、國際Cosplay交流派對及WCS世界大賽台灣區代表選拔決賽。即日起至4月10日止,均可至活動網頁http://prj.gamer.com.tw/wcs/2014/index.php查詢及索取報名相關資料。

另外,苗栗育達科大時尚造型設計系日前首次舉辦Cosplay角色扮演競賽,吸引24組學生組隊參賽。學生發揮巧思,讓柯南、魯夫、愛莉絲夢遊仙境等動漫角色走出螢幕和書本;參賽角色造型吸睛,比賽前就不少同學拿手機、相機爭相拍照,氣氛熱鬧。

其中,林思琴同學扮演的「惡女花魁」,眼神、肢體動作到位;蕭新衡、潘昱誠扮演的「黑執事」造型帥氣,獲得熱烈回響,分獲最佳台風獎及最佳造型獎。



◆ 戲偶放進劇場 聊齋穿梭虛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1000890-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1日

現代劇場導演王嘉明與山宛然、弘宛然共同推出新作《聊齋—聊什麼哉?!》,選取6篇《聊齋誌異》故事,將傳統布袋戲台置身現代劇場,真人演員與戲偶、操偶者交替演出,充滿實驗性。

王嘉明表示,「聊齋故事結構自由,像是朋友聚在一起聊天的抒發。細看內容,其實是民間百姓對政局、社會亂象的無力感,而文人把這些感懷以荒謬、部分非寫實的形式寫了下來,就成了《聊齋誌異》。就像現代人面對政治亂象,或許生氣罵上兩句,但發洩完了,日子還是要過。」

舞台上,路人進出洗衣店、人客老闆圍坐一圈,泡茶聊天,搭配一旁的電視畫面,布袋戲的演出與現實舞台交錯,逐一帶出〈偷桃〉、〈二班〉、〈江中〉、〈蘇仙〉、〈布客〉及〈耿十八〉等聊齋故事,演出並不裝神弄鬼,也不陰森恐怖,卻呈現一種人鬼不分、虛實不清的曖昧感。

王嘉明說,這個作品重點不在故事,而在整個空間感與精神感,以及傳統布袋戲之美,「在虛構的故事或真實的生活裡,總有無奈、憤怒需要抒發,劇中那些奇想荒謬的故事,或與友人對坐電視前的聊天怒罵,乃至送洗衣物的行動,都屬於一種放鬆與洗滌的方式。」

《聊齋—聊什麼哉?!》今起至23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 五年級刺客 更多挑戰與嘗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1000891-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1日

國立台灣美術館自2013年起陸續推出「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系列展,自出生1930年代的「二年級生」起,已呈獻三年級、四年級生為主軸的3項展覽。「五年級生」展於本周末登場,這群生於1961年至1970年的藝術家們,1990年代「出道」,各種創作語彙出現前所未有的盛況,新的美學、藝術觀念與既有的價值體系產生熱烈交錯、各擅勝場,蔚成眾聲交響的景觀。

「五年級生」展計有林鴻文、張乾琦、王俊傑、陳順築、劉世芬、袁廣鳴等22位藝術家作品,策展人張正霖認為,五年級生1980年代中、後期開始步上藝術生涯,活躍於1990年代,影響至今,堪稱台灣當代藝術濫觴。

張正霖解釋,「五年級生」有著此前世代未曾遭逢的際遇,在創作體裁、主題、手法與面向上獲得了解禁、釋放和再創造的空間,表現為對現代生活上的掌握與介入,對文化身分與認同觀念的探索,對藝術本質的反思與剖解,對藝術實驗性的高度追求,以及對不同形態藝術媒介的前進試探,更勇於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

fsj 提到...

梵蒂岡古代手寫稿 將數位化上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63527.shtml

【Upaper╱中央社】2014.03.22

梵蒂岡圖書館展開一項計畫,將把羅馬天主教教會起源至20世紀的大量歷史文獻數位化並放上網。

梵蒂岡圖書館館藏豐富,其中包含約8萬2000件手稿,共計4100萬頁。圖書館與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數位部門(NTT Data)合作,希望掃描並數位化約150萬頁的手稿,初步計畫將耗費4年以上。

梵蒂岡圖書館設立於14世紀晚期,是全世界最重要歷史文獻收藏地之一。館藏除了大量手寫文獻,還包含160萬本書和大型錢幣與圖像。

梵蒂岡圖書館檔案保管員布魯格斯說,即將數位化手寫稿源自前哥倫布時期的美洲以至遠東地區的古代中國和日本,跨越各種語言和文化。



◆ 莎翁450歲誕辰 兩岸改編齊接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2001066-260306

旺報 記者賴廷恆/專題報導 2014年03月22日

打著「漫天霧霾,愛死活該!」、「相愛無罪、動情有理!」標語,大陸話劇女導演田沁鑫執導的莎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強調不但讓莎翁落地、還要接地氣兒;隔海的台灣劇場導演王嘉明也不遑多讓,改編莎劇的《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不只劇名顛覆,而且台詞風格要接上秀場天王豬哥亮的台灣「地氣」。

今年為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450歲誕辰,莎劇熱潮席捲全球,海峽兩岸自然也不例外。13至22日於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國話劇場公演,田沁鑫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下簡稱《羅》劇),就是讓眾所皆知的「莎大爺說中國話」,徹底「本土化」變成中國青年的愛情故事。

「陽台會」成電線桿

時空背景設定「發展中的中國」,中國「地氣」在《羅》劇中俯拾可接,開場羅、茱兩家族因偷自行車引發糾紛,田沁鑫用自行車體現「中國式的生活方式」,而且是有別於傳統老式自行車,暱稱「死飛」(Fixed Gear)系列,也讓主演「羅密歐」的李光潔,得以一展舞台上騎車呼嘯而過的帥勁。

《羅》劇中世仇對立的兩個家族,象徵性以兩個巨大的鏤空鐵架呈現,最膾炙人口的「陽台會」,場景變成兩根直挺挺的電線桿,李光潔與殷桃飾演「茱麗葉」,攀在上面互訴衷曲。

5月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夏季公演,即將推出王嘉明執導的《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

「階級」問題搬上台

王嘉明表示,2012年9月,英國萊斯特大學考古研究團隊於萊斯特市內,一處停車場地下680公尺處,挖到一具微駝著背、傷痕累累的骸骨,隔年驗明正身為「理查三世」。

王嘉明對此頗有感觸,一介君王戰死後,屍首曾赤裸遊街示眾、極盡羞辱,埋骨處成謎近5百年;如今重見天日、居然是在人車熙來攘往的停車場。王嘉明安排舞台上就是一處地下停車場,演員從工地爬出來,詮釋原著即使放在現在台灣時空,人們仍爭論不休的「階級」、「正統」課題。

有感於莎翁筆下的劇本台詞,其實不乏當時俚俗用語、黃色笑話、雙關語等。親自操刀把莎翁原著改編中譯的王嘉明,甚至把腦筋動到本土天王吳宗憲,或是豬哥亮、賀一航餐廳秀的語言風格,希望重現莎翁筆下文字、聲音的「能量感染」,順勢接上台灣的「地氣」。

※ 相關報導:

* 北管藝師邱火榮 重現「蝴蝶雙飛」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3711.shtml

「若什麼都不做,文化將眼睜睜消失」,北管傳統藝術保存者邱火榮,發表「萬軍主帥—邱火榮的亂彈鑼鼓技藝」第三集,將傳家的鑼鼓曲調製作有聲書,昨天邱火榮特別演奏難度極高的「蝴蝶雙飛」,他說,「距離蝴蝶雙飛上一次正式演奏已相隔40多年。」

去年剛過80大壽的邱火榮談到北管,仍滿腔熱血,打從娘胎就聽著北管樂曲長大,父母都是北管藝師,三兄弟只有他承接父母的衣缽,15歲成為全台最年輕的北管藝師。

* 自閉生顧永鍇 用鋼琴對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2000881-260115

說話緩慢,問題要想個30秒才有答案;一旦坐上鋼琴演奏,所有的情緒起伏,喜悅或莊嚴,都藏在琴音中,他是患有自閉症的鋼琴音樂學子顧永鍇(見圖,顧永鍇提供)。

顧永鍇目前就讀真理大學音樂應用系一年級,日前獲得在維也納舉行的第3屆國際殘障者鋼琴大賽A組第一名,「未來要做甚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彈琴很快樂。」



◆ 單車競速金屬剪雕 動感看得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3597.shtml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4.03.22

受邀在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展出「輕金屬剪雕」作品的以色列藝術家大衛.格斯坦,也通過新竹縣公共藝術甄選,以運動為題的作品,矗立在新竹縣體育場周邊,藉著色彩律動,在綠地上相當顯眼,日夜皆美。

格斯坦透過藝術策展人陳惠婷邀約,分別在清大藝術中心展出作品、辦了藝術工作坊,同時參與新竹縣體育場的公共藝術徵選,以「英雄本色」為主題,彰顯運動員體魄與精神,受到肯定。

陳惠婷說,格斯坦作品材質屬於輕金屬,透過雷射切割「剪雕」加上表面塗彩,因著顏色深淺與色塊堆疊,展現物體律動感。

60多歲的格斯坦喜歡以愉悅的色彩與天真、寬容的設計,創造心靈的歡沁,讓欣賞者沉浸在一種樂觀鼓舞、積極向上的氛圍;作品常以海洋、沙灘、腳踏車、蝴蝶等元素表現。

為新竹縣體育場區設計的三件作品,分別是長13.8公尺的「鐵馬御風」,遠觀如一條彩色龍,實則是88位腳踏車選手競速的英姿;其次「冠軍車手」,表現兩名選手速度接近,最後飆速的瞬間感;另一件在體育館與游泳館間的「衝向終點線」,高10公尺,速度感十足。

3件作品都設置了夜間燈光,燈光映照下,給場區增添許多色彩,也提供民眾夜間遊憩空間。

為了這些作品,格斯坦進駐新竹與團隊現作。他說,腳踏車系列的動感,來自於他小時候看母親騎車時,裙襬飛揚記憶,「是美好的記憶」,飄動的色彩及韻律,也讓人感受到他的開心。

陳惠婷說,最初造訪新竹縣體育場時,覺得巨大場區沒有孩子嬉戲、狗兒追逐,感覺不到競技場的熱鬧,開始思索哪位藝術家的作品合適,David Gerstein運動系列躍然而出,2010年底開始密集連線,終於促成。

fsj 提到...

藝術家參與社運 留駐歷史畫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3000376-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3日

學生發起反黑箱服貿抗爭,不僅上萬民眾走上街頭,全台各地藝術家、藝術團體及藝術大學師生也紛紛響應,除了親身參與表達關心之意,另也透過美術專長製作海報或現場裝置,年輕藝術家陳敬元(見圖,本報資料照片)、南藝大學生陳霖等人,則以畫筆留下立法院議場景況,和繪製參與抗爭的學生肖像等,打破藝術家給予外界「不食人間煙火」的刻板觀感。

這場抗爭昨進入第5天,不少年輕藝術家幾天來輪流在立法院議場內留守,利用自己及友人供給的畫筆畫布,畫了「馬卡茸」、「民主已死」等海報,及在議場內的抗爭場景等畫面,陳敬元現則進行「守城」的學生肖像。

此外,北藝大學生在青島東路闢設「向日葵工作區」,製作瓦楞紙向日葵及裝置,動畫系製作《黑箱宅急便:服貿與黑箱》在網路分享。南藝大材質系闢「藝術人在立法院」臉書專頁,交流訊息。

藝大學生參與社會運動,有不少老師公開力挺,北藝大藝術跨域所院長陳愷璜難掩激動表示,身為教育者,有責任教育學生找尋真相,「如果大人都處理不好,年輕人只能自己救自己,我們該為學生感到驕傲,不是嗎?」

南藝大視覺藝術學院院長龔卓軍,第二天即帶領學生與台南藝術家北上,與學生同在現場並進行影像記錄,他認為是學生「發揮當代藝術質疑框架的力量」。

此外,包括視盟、福利社及台南海馬迴光畫館等視覺藝術團體,連日來都有人力聲援,響應熱烈。策展人胡永芬表示,多數藝術家不是社運狂熱份子,這次多人參與,「藝術家反映的是百姓對生活、對公平正義的基本需求,我認為藝術家的參與可作為社會議題重大與否的指標。」



◆ 鑽研篆刻書法 他展24年心血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5253.shtml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花蓮報導】2014.03.24

「我從大學就愛上書法,浸淫書法、篆刻已超過20年。」花蓮市鑄強國小教師蔡順祈,昨天在花蓮文化局首度舉辦個展,讓許多人驚豔於他在書法、篆刻的功力;他的堂姊、雲林縣議員蔡秋敏專程來支持。

蔡順祈在大學時因接觸篆刻,深為篆刻中的書法、雕刻藝術著迷,以後,每天寫書法,並研習篆刻技藝,昨天展示24年來已完成的多部篆刻印譜,還以篆刻刻下心情隨筆,拓印後,以書法謄寫,展現多元的書法、刻印藝術。

牆角的「遺珠」狀似廢紙,蔡順祈說,「都是寫得不好或有瑕疵的草稿,集結後,呈現另一種藝術質感。」

在國小任教,蔡順祈每天抽空寫書法,由於對篆刻的深愛,自認「篆、隸書寫得最好」;一幅曹操《短歌行》的隸書,筆墨圓潤夠力,也把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率性與豪氣展露無遺。

學校教職員和學生熱情參與開展,連雲林縣議員蔡秋敏也專程來支持,她說,蔡順祈的篆刻、書法功力深厚,曾獲雲林縣「雲林之光」表揚。

「游藝方寸仗劍行—蔡順祈書法篆刻展」,在花蓮文化局美術館2樓展覽室,展期至4月18日。



◆ 樂聞樂思/晚安巴比倫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5753.shtml

【聯合晚報╱焦元溥】2014.03.24

周五,何其凶險的一天,我去聽了一場音樂會,而且還努力呼朋引伴去聽。

那場音樂會賣座高達九成八,實在無須推票。但我仍然希望能有更多人欣賞,因為演出的曲目,有我最喜愛的拉赫曼尼諾夫《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和《第三號交響曲》。

我常說,如果上天給我能力,讓我能把樂曲完美彈成我要的樣子的話,若我有兩首協奏曲配額,我要彈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和拉赫曼尼諾夫《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如果只能選一首,那就是拉赫曼尼諾夫第四。

為什麼我這樣喜愛這首作品?

對我而言,你可以從中聽到作曲家的所有痛苦。那是他自己的心魔,也是對時代的無奈控訴。作曲家以複雜巧妙的對位包裹曖昧又易碎的情感,段落對比千迴百折,明明是最沉重的話,卻用最輕柔的聲音說。好不容易說大聲了,卻又馬上換個話題。曲子裡面有新時代的聲音,像一個包裝華麗的盒子,打開來卻是虛無。

這首協奏曲不好理解,演奏的人也不多,但周五晚上演出的,可是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是呂紹嘉和國家交響樂團,當然該去。

但在那麼凶險的一天,關心時事都來不及了,為何還要去聽音樂會?

湯姆克魯斯不是我最喜愛的演員,奧斯卡獎也不是我最欣賞的電影獎。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2002年第7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湯姆克魯斯致詞時說:

「很多人問,九一一之後,為何你們還能繼續拍電影。我要說的,正是因為九一一,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電影。」

不只《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交響曲》,那也是作曲家最深沉,對我而言也是最黑暗的作品之一。是作曲家生病靈魂的日記,也是對整個時代的悼念與眷戀。

每次聽這樣黑暗的作品,我總覺得自己被作曲家掏空了,掏空之後又被洗淨了—

那音樂裡的魔性最終沒有反噬它的創造者。走出音樂廳,世界雖然不見得改變,自己卻可以有不一樣的眼光。而我們的決策者,如果平常都能親近藝術,並真心探究那些最幽微模糊的光影與情感,將心比心,又是否會做出魯莽滅裂、愚蠢昏聵的舉動,一如我們現在所見?

本周五,國家交響樂團要演奏華爾頓的《伯沙撒王的盛宴》,一首得動用超大管弦樂團附加額外銅管隊,男中音獨唱與巨大混聲八部合唱團,還有管風琴的作品,上演毀天滅地的巴比倫滅亡史。我一樣要去聽,而音樂廳離立法院,不過十五分鐘的腳程。

fsj 提到...

文化創意/擁抱設計4.0 催生大品牌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6880.shtml

【經濟日報╱文/謝榮雅】2014.03.24

前一陣子大家熱烈討論hTC在Apple與Samsung夾擊之下大起大落的現象。在我看來,hTC的例子徹底反映了目前台灣科技業所面臨的問題。

Apple的產品向來以「破壞式的創新體驗」風靡全球市場, Samsung則擁有完整的研發供應鏈,能夠貼緊市場趨勢並以最佳效能向上提升,作「漸進式的整合與突破」;那麼,我們還有沒有第三條路的機會?

以代工起家並聞名於世的台灣,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要如何從代工模式升級轉換為品牌思維呢?首先,離工廠愈近,離消費者就愈遠,因此唯有擁抱你的消費者,打破以生產製造規格為主軸的思考,才有可能發展出創新的體驗形式或平台架構。

其次,塑造自己獨特的品牌性格,為「定義人類未來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對設計做精準而有效的聚焦,而非為了降低風險把問題丟給消費者來選擇,否則對企業來說無異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最後,是我向來提倡的「設計4.0」。

一般來說,企業高層經常是創新的阻礙,只有當設計創新的力量得以進入高階管理階層,擺脫代工思維才得以發揮高度想像力,預測出下一世代的生活形態。因此,從源頭開始改革的關鍵就在於決策者的腦袋與心態。

在台灣品牌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也有幾項必須引以為鑒的盲點:

一、不重視本土市場經營:想要貼近消費者體驗,本土市場將會是最重要的戰場。當韓國政府傾全力推廣本土品牌,日本企業也往往將最頂級的產品留給國內消費者,這種魚幫水、水幫魚的效應,造就了這兩國在地市場經營的成功。我不禁要反問,當政府疾呼國人要愛台灣品牌,那麼台灣品牌是否愛著台灣消費者呢?

二、未整合運用台灣優勢:如同國際大型企業都懂得善用台灣所開發出的材料與技術,甚至挖掘台灣本土優秀的設計團隊共同合作,但又有幾家台灣品牌瞭解並重用台灣的設計人力與技術或材料資源?

三、缺乏品牌行銷決策:若未能成功扭轉代工製造思維和老二主義,連帶將影響到行銷策略的評估。有效的品牌行銷懂得善用工具掀起話題並且製造期待,目的就在於暢通與消費者之間的對話,然後大規模攻占消費者的生活;甚至以此企圖回頭塑造品牌風格、生活形態,也定義引領潮流的新商品規格。

四、忽視跨界開放的重要性:對國際品牌來說,對內整合資源、對外策略聯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Apple積極收購如Siri智能語音或液態金屬等新技術,而Samsung透過韓國文化振興院結合在地文化產業的軟實力,在在都呈現了國際品牌擁抱跨界合作可能性的積極態度;台灣品牌又何必閉關自守、孤軍奮戰呢?

當品牌已然成為一場國際競爭力的戰爭,生產製造的對決不再是全部,唯有重視創新、整合的想像力,才能精準預測未來人類夢想的生活趨勢。若能掌握市場經營與產業優勢的理性,兼具貼近消費者體驗與跨界開放的感性,以及險中求勝的決心,從大廠升級到大品牌,僅在一念之間。

(作者是奇想創造執行長)



◆ 向311受難者致意 姬蘭舞出6000哩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4000554-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4日

當代最重量級的芭蕾天后西薇‧姬蘭(Sylvie Guillem),4月將首度來台,演出特別向日本311受難者致意的經典作品《6000哩外》,堪稱今年台灣藝文界一大盛事。

天才舞者 天生反骨

姬蘭出生於1965年的法國巴黎,19歲就獲當時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紐瑞耶夫欽點,躍升首席,寫下舞團最年輕首席的紀錄,是眾人心中的天才舞者、芭蕾明星。姬蘭擁有完美比例身形與精準細膩的技巧,舞台上的她魅力十足,每個昂首跳躍、轉身提腿,均迸發出飽滿的能量,所詮釋的舞作,情感豐富到位。

不過,姬蘭天生反骨,為了能與更多編舞家合作,24歲那年選擇離開眾家舞者夢寐以求的巴黎歌劇院舞團,轉赴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發展,跌破眾人眼鏡,法國媒體更以 「國家災難National Disaster 」為頭版標題報導此事,為她傳奇生涯再添一筆。

每次登台 全力以赴

此外,姬蘭還是素有舞蹈界奧斯卡之稱的「尼金斯基世界獎」最佳舞蹈女演員首屆得主,2012年更獲得威尼斯舞蹈雙年展金獅終身成就獎肯定。雖然天生條件精良,但姬蘭對待自己身體與舞台表現的高標準要求,才是讓她長久屹立舞壇的關鍵。

這次邀請姬蘭來台演出的黑潮藝術創辦人王澤馨,曾擔任美國洛杉磯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她表示,姬蘭每次登台都全力以赴、以生命去完成,「只要狀況不好,她絕不硬上,在演出之外,每天固定的芭蕾訓練、肌肉按摩,都是姬蘭要求自己的方式。」

「不小姐」行程自己排

此外,姬蘭堅持排練時不給外界拍照、錄影,也確實掌控自己演出影像、照片的使用方式,她甚至沒有經紀人,總是自己安排好所有行程,「姬蘭有個『不小姐』的稱號,正是因此而來,她很有自己的想法與原則。」

王澤馨說,姬蘭幾乎是所有舞者的偶像,「她的資歷、條件、成就、技巧,還有面對舞蹈的勇敢與熱情,都是值得崇拜的,一個所謂職業舞者的敬業態度、藝術家的風範,更在她身上表露無遺。」

《6000哩外》將於4月12、13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 相關報導:

* 人體光影秀 1秒變鐵塔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6878.shtml

1秒變身為狗頭少女,人體瞬間組合成巴黎鐵塔、帝國大廈…,透過千變萬化的肢體演出,呈現各種令人驚豔的影像,這是來自美國碧洛伯樂斯舞團(Pilobolus)的表演;5月即將於國家戲劇院演出舞作「Shadowland幻影王國」,帶領台灣民眾進行一段光影的奇幻之旅。

* 神話「年輕化」 蔣勳幽默談紅樓夢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7016.shtml

「聯合文學」社長蔣勳昨受邀主講「紅樓夢與中國神話」,從紅樓夢的原點、中國神話「女媧補天」談起,鼓勵民眾用現代角度重新解讀神話,讓神話進入年輕人生活,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 KANO震撼香港 戲院數達19家
http://www.cna.com.tw/news/amov/201403240348-1.aspx

中央社 2014.03.24

國片「KANO」全台票房突破2.4億元,27日將在香港上映。監製魏德聖表示,香港幾次試片都大獲好評,上映戲院已從5家變19家。

「KANO」全台上映以來票房賣座,電影中從歷史到劇情、精神到信念都成了網友熱議話題,上週末3天再以台北市新台幣1021萬元票房,蟬聯週末票房冠軍,上映至今北市票房已累積至8633萬元、全台票房更高達2.41億元。

「KANO」預計27日正式在香港上映,先前已在香港舉辦幾場媒體試片及特映,魏德聖對香港試片的反應印象深刻。他表示,儘管香港人不太懂棒球規則,仍被片中情節激起熱血,甚至在電影院裡大聲喊出「加油、加油」。

魏德聖說,原本「KANO」在香港只有5家戲院上映,但試片之後獲得各界好評,上映戲院一下就暴增到19家,當時在香港中文大學特映場地也擠進千人,連校長都感到驚訝。

「KANO」甚至獲得不少大陸媒體好評,希望電影到大陸上映,但魏德聖向大陸記者表示「這議題可能沒辦法去大陸」,沒想到陸媒竟問「為什麼不行?這議題有什麼問題嗎?」讓魏德聖感嘆,「他們自己都沒這心態,我們自己的人反而擔心媚日」。

而「KANO」主要團隊也努力宣傳衝刺,包括嘉義棒球場跑壘活動、高雄澄清湖中職開球,更分頭跑了超過30場映後謝票見面活動,所到之處都湧進滿滿影迷熱情尖叫,讓監製魏德聖、導演馬志翔和所有演員都忘記疲憊。

電影捧紅片中年輕球員們,馬志翔都吃醋的說,曹佑寧收到的禮物、卡片每次都一大箱,有次他很得意拿著一包雷神炫耀,曹佑寧竟然說「我有2盒」,讓他差點想把手上雷神摔出去,但他現在就會自動去曹佑寧那一箱裡面翻食物吃。

fsj 提到...

打破界線 台新藝術獎的5個選擇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9712.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3.25

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入選名單日前揭曉,由李銘宸、何曉玫、動見体劇團等三件表演藝術作品,及高俊宏、蘇育賢的兩件視覺藝術作品,在十五件入圍作脫穎而出。最終大獎得主將於六月選出,獎金一百五十萬元,其他四名可各獲獎金五十萬元。

台新藝術獎成立於二○○二年,過去區分為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評審特別獎等三大獎項,近年考慮到藝術跨界案例越來越多,從今年開始不分類評選,讓各類表演及視覺藝術共同競爭大獎,且採「入選即得獎」。

台新藝術獎評選除考慮藝術性,還考量作品中的時代精神、人文關注與未來性。

此次勝出的三件表演藝術作品,李銘宸的「Dear All」(屬二○一三新人新視野戲劇篇Ⅱ)入選理由為別出心裁,以垃圾為物件,並結合演員的表演,讓意象不斷翻轉,反映出現代人彷彿被不斷廢棄化的人生,風格獨特,且表達對環境和人文的關懷。

何曉玫MEIMAGE舞團「親愛的」入選理由為藉人與偶的辯證,發展出獨特肢體語彙,表達複雜的人際關係,製造出的超現實意象驚奇連連。

動見体劇團「凱吉一歲」將現代作曲家約翰凱吉的作曲手法、藝術理念發揚光大,以拆解的鋼琴和舞者董怡芬的身體、王仲堃的聲音裝置相呼應,創造全新的藝術迴路,因而入選。

高俊宏「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十個場景」,邀請觀者探訪十個地點的歷史反思,呈現出現代台灣從殖民時期到後殖民的轉折,以深富個人體悟及與他人相聚的社會實踐,獲評審青睞。

蘇育賢「花山牆」藉錄像、裝置與民間紙紮工藝,揭示台灣被殖民的歷史、政治與文化,也為台灣當代藝術敞開與全球藝術對話的窗口。

台新藝術獎十五組入圍作品將與北師美術館合作,於五月十七日起至七月十三日在台北市的北師美術館展出。

※ 相關報導:

* 借隻手給謝牧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5000506-260115

藝術作品太難懂?那就讓藝術家用你的手一起創作!

7年級藝術家謝牧岐個展「山支寫生 Give me a hand」, 向觀眾借「手」,透過特殊的木桿裝置,在他牽引之下,讓兩位觀眾的手跟著他同步描繪石膏像;雖然寫生目標相同,但最終卻因彼此力量拉扯,而產生3張截然不同的畫作。

「我希望藉著這樣的行動來分享創作過程,與觀眾互動,也讓他們透過這樣的方式更理解藝術,而不是僅靠著觀看藝術創作成品來理解我們。」

* 蘋果3齣歌舞劇 帶孩子來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9272.shtml

八德市公所舉辦「親子綠動藝術季」活動,市長何正森昨天化身童話故事國王與現場小朋友同樂,系列活動邀請蘋果劇團演出3齣兒童歌舞劇,免費入場,邀請親子共賞。

* 動畫+音符 重現經典繪本「Guji Guji」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69638.shtml

把童話有聲立體化!國內繪本作家陳致元名作「Guji Guji」,當年甫在美出版就衝上亞馬遜網路書店童書排行前十,至今賣出十六國版權。國家交響樂團(NSO)與信誼基金會將把「Guji Guji」變成動畫音樂會,讓童話隨著樂聲動起來。



◆ 呂紹嘉奏安魂交響曲 為台灣祈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5000508-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5日

時局動盪,音樂家總心有所感,NSO國家交響樂團將於本周五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英倫盛宴」音樂會,會上安排演奏英國作曲家布瑞頓的《安魂交響曲》。該曲短短20分鐘,預示即將襲捲全球的二戰災難與人類救贖。NSO音樂總監呂紹嘉說,他要用這首樂曲「為台灣祈福」。

昨天國家交響樂團展開排練,呂紹嘉排練後在臉書上表示,「各位太陽花同學們:你們不孤獨,因為,從古到今之許多偉大藝術作品的精神與你們相互輝映,他們在凝視,守護著你們。」

1939年,布瑞頓受不了英國的好戰氣氛,到美國旅行,第一年就創作了《安魂交響曲》。該曲寫於1940年風雨飄搖的二次大戰前夕,是一首無言的器樂安魂曲。該曲共分成三樂章,分別為「淚水之歌」、「神怒之日」與「永恆安息」,樂曲從警示、戰爭神怒到救贖、洗滌與昇華,依序鋪陳。

呂紹嘉說,寫曲當時,布瑞頓才26歲,卻已經在這首作品中堅定而成熟的宣示他始終如一的和平反戰態度。該曲有著難以言喻的深刻省思和內斂張力,是布瑞頓作品中的里程碑。

呂紹嘉想透過這首樂作告訴太陽花的同學們,「你們並不孤單。」,呂紹嘉說,許多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描述了這樣的精神,一如這首布瑞頓的《安魂交響曲》,「而我們音樂人能做的,就是全心奏出最誠懇深刻的音樂,來感動,來喚醒,來祈福! 願你們純潔的熱情永不被澆熄,天佑台灣!」



◆ 老外看《星星》誇最好命外星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5000781-260112

中國時報 許容榕/綜合報導 2014年03月25日

《來自星星的你》暴紅,衛星電視「新唐人電視台」英國主持人郝毅博,24日上傳短片「老外看《來自星星的你》:都教授篇」,拿「外星人」都教授和電影的外星人比一比,指都教授帥氣超過綠巨人浩克,和雷神索爾、《七龍珠》孫悟空、《當地球停止轉動》基努李維有得拚,稱金秀賢是世界上最帥的外星人之一!

他說,都教授的超能力都用在奇怪的地方,例如拿衛生紙、發酒瘋、和女生分手,比較起來,「超人在美國真的超忙的!要擋子彈、飛機、油井,還要和眼睛超大的敵人對打。都教授在韓國輕鬆很多,大部分時間不是談戀愛,就是下棋、寫日記,閒到在房子裡種樹。」都教授這麼好命,所以韓國是最適合星際旅遊的地方。

他也挑出《星星》不合理之處,都教授的淋浴戲正面秀6塊肌,但為在電視播出,連洗澡都圍浴巾有點不自然,搞笑建議可以加上Zoom in特效或噴乾冰擋住重點部位。不過都教授就是魅力無遠弗屆,白百何主演的大陸劇《整容日記》,台詞竟是「都敏俊xi,救我」。

fsj 提到...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行銷術爆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571880.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杜瑜滿/台北報導】2014.03.26

「先創造感動、再推銷商品」

南韓偶像劇《來自星星的你》爆紅效應持續延燒,網購只要和「星你」沾上邊就賣翻;南韓旅遊更是淡季不淡,旅行社紛紛推出相關行程搶食商機。韓劇「先模式、後商品」的操作技巧,成功在市場掀起話題。

愛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2,這個質量與能量轉換的方程式,被認為是發明原子彈的推手。現在網路幅射出的能量則是「商機=質量X速度平方」。這個新興公式不是物理學,而是觸及人心的「感動」,韓劇就將是這個因子發揮到極致。

《來自星星的你》去年12月18日在南韓首播,中國大陸影音播放網站買下網路播映權,首周播出,吸引約千萬人上線,到第四集時更衝到2,300萬人觀看,第15集已有突破5億人點播。目前該戲已經下檔,但話題仍在延燒,商機更是源源不絕。

中國大陸阿里巴巴集團表示,在淘寶網上,女主角穿戴過的任何衣服、鞋子,甚至睡過的睡袋、YSL唇膏,以及男主角都教授讀過的書,目前都已斷貨。

近幾年韓劇的魅力無遠弗屆,由《冬季戀歌》開始,到現在的《來自星星的你》,韓劇成功模式包括帥哥美女、時尚造型、波折戀情。現在拜網路所賜,加上傳統媒體推波助瀾,引爆的商機以幅射速度擴散。

以UNT指甲油、彩妝保養品牌行銷全球逾百國的亞卡西雅公司董事長簡士晶,幾年前就感受到網路的威力,除成功打造品牌,並朝上櫃路邁進,就是擁抱網路群眾的成功案例。

簡士晶沒看過《來自星星的你》,但對相關話題卻並不陌生,她說:「這就是口碑效應。」她指出,幾年前UNT保養品曾在法國網路論壇引發熱烈討論,效應反應在訂單量遽增,直到現在法國仍是UNT第二大市場。

韓劇是經由創造感動,再把產品帶到消費者面前。簡士晶的行銷重點是,「知道你的消費者是誰,並抓緊他們的生活態度」,因為網友的反應是最直接。此外,追星或追潮流創造的是話題,同儕之間的話題隨時都能引發商機。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在《大資金潮》一書中點出,未來將有愈來愈多商機來自全球金字塔底層的龐大人口。便宜沒好貨的時代已過去,各階層接收的資訊沒有落差,但心中都有自己消費得起的「名牌」。

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總監陳麗卿表示,名人可以帶動流行趨勢,偶像劇打造的形象都有其性格延續性,追星者不要照單全收,要依自己個性、身形,打造有自我風格的「全智賢」。

※ 相關報導:

* 韓劇行銷術╱粉絲互動…創造O2O生態圈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571886.shtml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大紅後,不論是手機、化妝品、食物等,都引發觀眾討論和購買熱潮。台灣娛樂產業近年來積極在戲劇中行銷本國產品和觀光,甚至打造數位匯流的內容服務社群,讓粉絲在戲劇播映前參與互動,創造循環性O2O(虛擬到實體通路)生態圈。

* 陸編劇嫁台導演 買4送1演台灣種種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71730.shtml

23歲的大陸90後編劇劉天涯,兩年前與台灣劇場導演、劇評人謝東寧結婚來台,成了首位來自大陸的新移民編劇。去年他們「愛的結晶」盜火劇團誕生,兩人一編一導,呈現劉天涯觀察台灣的種種。

* 《原鄉》催淚 勾出思鄉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6000969-260308

大陸導演張國立自製自導自演,兩岸演員陳寶國、楊懷民、傅雷、潘麗麗、楊千霈等人主演的電視劇《原鄉》,12日晚間起在大陸央視黃金檔播出,收視率一路攀升,由於劇中每位到台灣後就回不了家的老兵背後,都有一段想盡辦法「回家看娘」的血淚故事,掀起大陸觀眾思鄉潮,紛紛表示「想回家了」。

劇情刻畫1949年後因兩岸分治,來自大陸的百萬官兵被迫留在台灣,各有際遇,卻日夜思念故鄉親人;在那個年代,他們生活在一水之隔的台灣,卻整整38年無法與親人聯繫,等到台灣解嚴開放探親,雖然有許多阻礙,但擋不了老兵踏上歸鄉路的渴望。

張國立表示,《原鄉》是他掌鏡以來最糾結、最迫切、最具挑戰性的作品,開拍之初,各方面的壓力就隨之而來,但他的初衷未曾改變過,要對那個時代盡可能真實地記錄下來,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這段歷史以及歷史留下來的骨肉分離痛苦。



◆ 格林獲選亞洲最佳童書出版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6000453-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6日

台灣童書界獲國際肯定!現正舉辦的2014波隆那兒童書展,24日頒發第二屆BOP年度最佳童書出版社獎項,台灣的格林文化出版社獲頒「亞洲區最佳童書出版社獎」。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領獎時表示:「格林一直努力把書做好,證明台灣即使市場不大,全世界仍看到我們的努力。」

※ 相關報導:

* 請代我問候...三毛家書首度曝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6000827-260115

三毛的生涯就是一部傳奇的流浪史,她的足跡踏過撒哈拉,行遍中南美;她的笑聲在西班牙流轉,在非洲迴盪。這期間,除了公開的寫作外,她也在各時期書信給親人和友人,時間從在德國留學、與荷西相戀,直到喪夫返台,各種不同心境與面貌的三毛,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如今,這些最真實的私人感情筆跡,近日付梓成書《請代我問候》(皇冠出版),本刊特別在三毛生日的今天,摘選她與夫婿荷西初抵撒哈拉,首度曝光的數封家書。讓我們看到看到最真實、最動人的三毛。──編者



◆ 翠玉白菜赴日出差 3巧雕代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6000451-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6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兩大人氣文物《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分別在6月、10月赴日本展出。文物不在期間,故宮要端出哪些「菜色」替代?故宮昨公布,《翠玉白菜》不在時,由考季應景的《珊瑚魁星點斗盆景》從未展出的皇室用品《金甌永固杯》和《玉燭長調燭台》,以及20年沒曝光的清宮舶來品《西洋雕木高足套杯》等3組巧雕,每周輪番上陣。

《肉形石》出訪期間,故宮則安排《翠玉白菜》與《翠玉小白菜》、《翠玉白菜花插》等3顆清宮白菜同時展出,外加《園蔬圖玉筆筒》,可說「菜色」豐富。距離上回3菜聚首已有15年之久。

故宮「神品至寶展」6月至9月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登場,接著10月至11月接續至九州國立博物館展出。故宮昨首度完整揭示231組件赴日文物清單。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出訪文物均經過文化部審查通過,現待行政院做最後確認。

日本策畫的回饋展「日本美術之最: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預計2016年10月在故宮南院舉行,自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精挑150組件日本美術精品,包含68件國寶、重要文化財與重要美術品,不少文物也是首次離開日本。展品有12世紀平安時代的《孔雀明王像》、16世紀日本室町至安土山時代的《觀楓圖屏風》、18世紀尾形光琳的國寶《八橋蒔繪螺鈿硯箱》、「篤姬」穿的華麗和服《白綸子地藤菊牡丹模樣打掛》,以及「茶聖」千利休使用的茶具、花器等。

fsj 提到...

文創大稻埕 出書分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7000564-260107

中國時報 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7日

創意團隊CAMPOBAG進駐大稻埕迪化街URS 155,2年來結合傳統年貨大街老店舉辦好味食堂活動,挑選當令食材烹調,並邀請設計師與在地店家合作趣味街區計畫,吸引超過萬人的響應鼓勵。如今CAMPOBAG將大稻埕文創經驗出書,並將版稅收入成立共創帳戶,助年輕創作者圓夢。

CAMPOBAG團隊26日上午在URS 155舉行「大稻埕的創新遊戲」新書發表會,肯夢創辦人朱平、奧美公關事業部董事總經理謝馨慧、偉太廣告董事長周筱俐、北市都市更新處長林崇傑、與迪化家老店業者皆到場參與,還有獨立音樂人汪新樺打造專屬主題曲「傻傻地追」現場演出。

「很多人只知道大稻埕往日榮景,我們想呈現的是現在與未來!」CAMPOBAG執行長顏瑋志說,書中記錄2年來進駐迪化街的點滴,如百年燈籠店老棉成、李亭香餅店的故事、設計師與在地的趣味對話,還有新一代文創商家如何與老生意人交換情報賺大錢;未來也將參加國際設計展,把大稻埕文創經驗帶到世界各地。

「大稻埕的創新遊戲」在博客來、誠品書店皆有販售,隨書附贈紀錄片DVD,定價350元。CAMPOBAG也將新書版稅收入成立「Bring Art Go共創帳戶」,往後開放提案,贊助創作者大膽圓夢。

※ 相關報導:

* ONE PIECE來台 一起和魯夫冒險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7001047-260115

航海王來了!2014年夏天,夥伴們,一起冒險吧!台灣漫迷殷殷企盼的「ONE PIECE」特展,終於將在7月航向台灣。台灣不但是ONE PIECE展海外首站,作者尾田栄一郎更親自手繪台灣展的限定主視覺,昨日正式曝光。

台灣「ONE PIECE展」由集英社、時藝多媒體、東映動畫、ADK及東立出版社共同策畫,航海王作者尾田栄一郎親自監修,首次將「ONE PIECE展」原汁原味重現海外,由台日團隊攜手,展場設計更斥資數千萬打造,7月1日至9月22日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盛大展出。

* 幼獅60歲了 打造類型文學空間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74393.shtml

幼獅文藝昨舉辦創刊六十周年茶會,並宣布四月改版。新版邀請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以「一筆字」題寫「幼獅文藝」,並與文化部合作推動「青年作家類型文學發表平台」,以小說一字兩元,微電影一部十萬,向卅五歲以下青年作家徵稿。

幼獅公司董事長李鍾桂表示,幼獅文藝一九五四年三月創刊,名字由故總統蔣經國親自命名,期許年輕人像幼獅充滿活力。幼獅歷任主編包括朱橋、瘂弦、段彩華與陳祖彥,陸續將現代文學、青年文學與兩岸文學注入「幼獅」,讓它成為專為年輕人打造的文學雜誌。

* 好萊塢傳真-YA小說愈吵愈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7000336-260207

美國初中學生必讀書目中的《記憶傳授人》(The Giver),有自殺、暴力、社會主義政體等劇情,被選為1990年代最受爭議書籍之一,卻也被譽為發明當代年輕成人反烏托邦式小說,20年後將改編成電影,預計今年11月上映,恐又將引發爭議。

《The Giver》由露薏絲·勞瑞(Lois Lowry)所著,是一部跨世紀人文科幻、適合8~9歲的少年讀物,1993年初版立即成為英語兒童文學的重要作品。小說以第三人稱寫作,構建一個類似烏托邦,沒有憂煩也沒有衝突的美好未來社會,乍看下,勞瑞筆下的大同世界,是現代人心中理想生活,鼓勵同質性(Sameness)的社區,安全、祥和、舒適,居民嚴守規矩,但讀著讀著會發現,這不是我們認為的「正常」社會!

....改編暢銷小說不容易,總有一整個世代隨著這些小說長大,衍生作品將受到書迷嚴格審議。傑夫布里吉強調,電影不會與原著一模一樣,例如梅麗史翠普演出的首席長老在電影裏面有更重要的作用,將12歲主人翁改成16歲,是對勞瑞書中世界的另一種詮釋,而且改過後,劇情可有更多發揮,比如書中喬納斯對一個年輕女孩有好感,在電影幾乎是個愛情故事。



◆ 明華園、紙風車、亦宛然 攜手下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7001049-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7日

在台塑關係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的支持下,明華園、紙風車劇團與亦宛然掌中劇團,連續4年參與「關懷公益下鄉、藝術扎根活動」,深入偏鄉免費演出,自2011年起至今,已在全台各地推出178場演出,累積13萬人次欣賞的紀錄。今年的演出自即日起展開,共有31場精緻好戲在雲林、高雄、桃園、彰化、宜蘭、嘉義、南投、花蓮等地上演。

南亞公司王文堯資深副總表示,這樣的關懷演出活動,主要是想帶給偏鄉兒童與地方鄉親美好的藝術體驗,因此演出場地都選在偏遠地區學校及社福機構,「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提供台灣本土特色文化及傳統藝術永續發展的機會,同時也讓觀眾留下美好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明華園這次的巡迴表演將配合麥寮六輕的敦親睦鄰計畫,深入麥寮、台西3間廟宇廣場演出,首場已於3月16日在雲林台西慈海宮登場,反應熱烈,且演出陣容由明華園薪傳的青年軍擔綱主演,展現傳統戲曲傳承的嶄新能量。

對於下鄉演出很有經驗的紙風車,這次將帶著團內經典作品《紙風車幻想曲》及改編自傳統民間故事的《武松打虎》參與演出,首場將於4月19日在高雄王公國小操場演出。

亦宛然今年則將持續針對到鄉校園及社福機構進行15場巡演,演出劇目為《國王與馬戲團》、《判官審石頭》及《仙拚仙》。有趣的是,在現場演出之外,亦宛然也將在現場進行示範教學,讓學生親身體驗戲偶操作的方式。

※ 相關報導:

* 吳念真父子 導台版「八月,在我家」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74002.shtml

綠光劇團新劇「八月,在我家」明天起在台北城市舞台開演,由導演吳念真與兒子吳定謙聯手執導,邀請13名實力派演員上場,為觀眾講述現代家庭面臨的各項問題。

綠光劇團表示,美國劇作家崔西雷慈(Tracy Letts)創作的「August:Osage County八月,在我家」,2007年在芝加哥首演後廣受好評,並獲得許多大獎,是目前仍在倫敦及紐約等地上演的百老匯當紅劇作。

fsj 提到...

粉紅色犯了什麼錯?紐約時報引爆討論
http://style.udn.com/mag/Style/article_story.jsp?ART_ID=145537

2014/03/28 記者吳曉涵 提供者/udn

你喜歡粉紅色嗎?相信不少女人會說「yes」吧!不過最近這個單純的顏色因為紐約時報一篇報導而引發熱烈討論,且聞得到一點火藥味。到底怎麼回事?

原來,紐時將粉紅色在玩具店中的特別地位--專門為女孩設計的粉紅色專區(搜羅了粉紅樂高、粉紅小屋、粉紅弓箭等等產品特區)拿來大肆討論,表示這樣的顏色設定會讓小女孩從小就養成刻板印象,並引用兒童心理學家 Sharon Lamb 的質疑,「到底為什麼小女孩的東西一定要是粉紅色?」許多看過文章的人,包括時尚媒體等都紛紛跳出來說話,捍衛粉紅色。

美國時尚生活雜誌《New York Magazine》網站就對此報導做出一番評論,「沒人規定小女孩一定要喜歡粉紅色,但不可否認的是粉紅色已經是最簡單又強而有力能代表『女孩文化』的一種符號。」舉凡芭比、迪士尼公主、Pony馬、凱蒂貓等玩具已經深深和女孩們連結在一起,「也因為如此,大家都認為粉紅色就是很女性化的一種顏色。那請問,『很女性化』到底礙到誰?」

粉紅色之於女性的歷史可能要從1940 年代開始看起,當時美國女性雜誌鼓吹爸媽們應該給女兒選用明亮溫暖的粉紅色產品,從那時候開始掀起粉紅色流行,品牌、商家們開始量產粉紅色單品,時至今日這股粉紅色文化已經蔓延到全球,成了一種「習慣」。時尚圈每幾年也會吹起粉紅色流行,而且不只女裝,連男裝也玩粉紅。各式粉紅色造型單品在設計師巧手操作下展現各種不同風格的樣子,也顛覆了許多傳統觀念。而混搭、對比等穿衣技法也再再將粉紅色精神重新定位,粉紅色不再只是純女性化,而是可以與鉚釘、黑色、皮革等不具有太強烈女性特質的單品和平共存,創造出更有創意的現代時尚look。

雖然長久以來,許多兒童心理發育專家都認為粉紅色、芭比娃娃這類女童專屬用品會對女性在成長過程中對數學和科學方面的興趣產生負面影響,但這也不過是一種結果論的概念。如果把喜歡粉紅色單純它看成只是一種「喜好的選擇」呢?其實顏色的選擇本來就沒有道理,不過就是一種個人內在個性的反映。粉紅色對許多女孩來說,代表的是純潔、夢幻,是一種充滿想像力的顏色。不只小女孩愛粉紅色,許多熟女也愛粉紅色。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值得煩心的事,偶爾夢幻一下應該沒什麼大礙吧?



◆ 侯季然鏡頭 說40家獨立書店隱藏故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76762.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3.28

台中新手書店只擺一百本書,老闆鄭宇庭說:「這裡的書不會給你答案,但會給你很多問題。」台南金萬字書店自創收費密碼,憑書中印章就知二手書訂價。台灣獨立書店隱藏許多故事,四月起,這些故事將透過紀錄片一一揭露。

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昨舉行首映會,該系列由侯季然執導,以四十支各長三分鐘的微電影,記錄台灣四十家獨立書店。

這些影片將與偶像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結合,該劇四月十八日於華視首播,每周一集,劇末播出一到二支書店紀錄片,創下紀錄片與偶像劇結合的首例。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與「書店裡的影像詩」由夢田文創製作,獲文化部補助,斥資一億元,並找來作家楊照擔任總顧問及編劇主筆。「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描述書店裡上演的人生故事,男女主角李威、謝欣穎皆在書店工作。

紀錄片呈現獨立書店老闆的形形色色。「阿維的書店」李峰維愛唱義大利歌劇,立志於書店廿周年慶時辦「感恩演唱會」,買門票可折抵圖書禮券。「古今書廊」陳麗夙天天跟資源回收站「搶書」。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表示,「書店裡的影像詩」四月七日將於YAHOO奇摩影音搶先首播,七月則由遠流出版書籍「書店本事」,此外還將為四十家書店繪製插畫製作書包。



◆ 安德烈瑞歐 舞動台北超驚喜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3+112014032800001,00.html

【趙靜瑜/台北報導】2014-03-28 中國時報

有時整個樂團會從台下走到台上演出,有時還會變出玫瑰花對著台下樂迷唱情歌,眼神放電;總是在音樂會上帶給樂迷驚喜的小提琴家安德烈瑞歐,將首度造訪台北,率領150人超級製作直攻小巨蛋。至於這次將給台北什麼驚喜?安德烈瑞歐說:「說出來就不是驚喜了!」

台北場重量級曲目

足跡遍布歐、美、非、亞各國的安德烈瑞歐,來自荷蘭,主修小提琴和作曲。他以改編及演奏大量的華爾茲舞曲聞名,1987年成立約翰.史特勞斯管弦樂團,開始的時候只有12人,現在已經擴大為115人的大樂團,一起演出以圓舞曲為主題的繽紛音樂會。

為了讓台北樂迷「第一次就滿意」,安德烈瑞歐安排的曲目等於集這幾年之大成,除了經常在紐約演出的音樂劇及電影配樂選曲,及經典在家鄉荷蘭演出的《布蘭詩歌》中氣勢磅礡的〈喔,命運女神〉之外,安德烈瑞歐還加上了只在錄音中出現作曲家皮亞佐拉以手風琴演奏的〈自由探戈〉、〈再見,爸爸〉等,希望帶給台灣樂迷音樂上的感動。

安排專屬台灣的驚喜

除了古典名曲,安德烈瑞歐每到一處總會融合當地的歌謠,與樂迷同樂,這次他將演出俄羅斯民謠〈黑眼睛〉、西班牙民謠〈格拉納達〉、非洲民謠〈土拉土拉〉、〈非洲夢〉以及德國名曲〈小酒吧〉,在短短音樂會中展現世界地球村的音樂風格。同時還在徵求具有代表性的台灣樂曲,希望帶給樂迷驚喜。

環球唱片國外部總監傅慶良表示,安德烈瑞歐的音樂充滿親和力,不只是編曲令人一聽就會沉醉,演出形式也極富變化。傅慶良說,他記得有一次安德烈瑞歐在觀眾席安插了一位全身穿紅衣的女高音,再加上假扮的鬥牛,在觀眾席邊追逐邊演唱〈鬥牛士之歌〉,現場樂翻。

場中特開闢搖滾區

除了小巨蛋的一萬個座位,主辦單位還特別在場中開闢「搖滾區」,讓觀眾可以跟著音樂起舞。此外為了增添舞台效果,安德烈瑞歐也親自操刀,為台前大螢幕加強多媒體繽紛效果,要讓二、三樓的樂迷同樣感受到熱力四射。

安德烈瑞歐圓舞曲之夜音樂會將於4月8日舉行,地點在台北小巨蛋。

fsj 提到...

花藝女王 用台灣蘭打造桃花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9000397-260107

中國時報 楊明峰/桃園報導 2014年03月29日

中壢市萬利花市藝術總監鄭秀煒,曾在有「花藝界奧斯卡獎」之稱的英國切爾西花展奪得金牌,成為花藝界的「台灣之光」。她今年4月,將代表桃園參加法國南特國際花卉展,利用60餘種、上千株蘭花,呈現「幸福桃花園」。

鄭秀煒在2011年英國切爾西花展摘金,花藝作品深受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好評,驚豔國際。她今年獲桃園縣府之邀擔任設計總監,將帶領7位設計師,下月底機遠赴法國參展,透過花卉與園藝設計,述說桃園之美。

鄭秀煒昨拿出設計草圖,侃侃而談設計理念,她說,將運用蝴蝶蘭、文心蘭(又稱跳舞蘭)等60餘種蘭花,妝點50坪大的展場,象徵桃園如蝴蝶般翩翩飛舞,並呈現幸福感,並透過花卉與參觀者對話,介紹桃園3號米、桃映紅茶等農特產,以及自然人文風景,還有準備啟動的航空城計畫等。

鄭秀煒透露,將別出心裁在入口設計一道裝飾拱門,讓人有開門見花的驚艷以及幸福感。她說,台灣蘭花混種技術獨步全球,常能培育出特別品種,引起各國前來取經,認為這是台灣蘭花的優勢。

鄭秀煒指出,法國南特國際花卉展將會有各國王室貴族前往賞花,希望作品以「幸福桃花園」為題,能藉此行銷桃園,達到綠色城市外交目的。



◆ 頭目重拾部落歌謠 CD書只送不賣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78775.shtml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縣報導】2014.03.29

「我們的歌名是很多喝酒、很多朋友!」台東縣都蘭部落頭目潘進添這麼介紹他要吟唱的歌謠,這首有趣的歌謠,卻因耆老凋零、年代漸久,面臨失傳危機,有的年輕人早已不會吟唱。

苗栗貓狸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彭文銘自掏腰包製作CD書,希望為台東阿美族歌謠傳承盡心力,他請杵音文化藝術團長高淑娟、音樂專家呂鈺秀協助,走訪台東部落收錄耆老歌謠,製作一千份「尋覓複音─重拾台東阿美族失落古謠」CD書,只送不賣。

高淑娟說,台灣的原住民歌謠在西方音樂界很受重視,如郭英男的飲酒歡樂歌,就曾成為奧運旋律,迄今傳唱不歇,今年九月都蘭部落也受邀到喬治亞表演。

參與其中的九個部落,有台東市馬蘭、新馬蘭、馬當、東海岸都蘭、宜灣、膽曼、長光、真柄和縱谷鹿野,耆老平均超過七十五歲。耆老昨天各自吟唱獨有歌謠,馬蘭部落的巴格浪、馬當的古調、都蘭部落的「很多喝酒很多朋友」等等,不管古調、工作歌、伐木歌,一氣呵成,不用排練。

高淑娟說,阿美族人的吟唱非常隨性,只保留歌謠主調,細節採任意發揮,所以同一首歌謠,可能出現不同吟唱方式。

她說,阿美族早年的歌謠如同完整的合唱團,有高低音,高音領唱、低音附和再合唱,但高音多半未傳承下來,原住民過去沒有曲譜及文字,只能口耳相傳,現在用影音記錄,就是希望保留最原始的風味。

※ 相關報導:

* 鄭愁予:詩人關懷人類 是任俠精神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78642.shtml

81歲詩人鄭愁予造訪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並為學校賦詩。港媒譽詩人為「任俠」,他也為任俠下了「具有理想,樂於助人,能在短時間內讓生命發光者」的註解。

鄭愁予是金門大學的講座教授,高應大校長楊正宏去年力邀詩人參訪,終於成行。校方籌辦了「春天,尋找大師詩蹤」系列活動,詩人先以「任俠與無常」為題演講。他說,有「任俠」性情的人,不覺得生命是永恆的,因為人類的時間有限,因而想貢獻,做利他的事。

「孫立人將軍對我影響很大。」鄭愁予說,當年他接受預官訓練,孫立人是陸軍總司令,孫在演說中談及日本侵華時期,帶著10萬青年10萬軍赴緬甸作戰的事蹟,不但整師撤到安全之境,還救了英國軍!而作戰能夠勝利,就因為有犧牲自己,幫助別人的意願,也就是孟子所說的「義」,「孫立人的演說,整個改變我」。鄭愁予說,寫詩的人,需有合群的天性,才能愛自己、尊重自己,進而愛親友、愛人類、愛民族,「很多的詩人關懷全人類,這就是性靈,是任俠精神」。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陳國慈掌舵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576757.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3.28

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公布眾所矚目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監事名單,曾任國藝會首任執行長的台北故事館總監陳國慈,擔任中心董事長。

此外,董事名單中還有表演藝術界很陌生的「新鮮人」—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龍應台表示,這是看中劉金標的企業成就,及巨大機械立足台中,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旗下的台中歌劇院的營運方向應有所助益。

董事名單還包括文化界代表:申學庸、吳靜吉、劉富美、平珩、簡靜惠、孫大川、陳樂融、鍾喬;企業界人士:姚仁祿、童子賢等;以及三名監事:黃日燦、張明珠、吳建國。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是台灣第一個「一法人多館所」的行政法人組織;預定將在四月七日正式成立、並召開第一次董事會,同時可望宣布台北國家兩廳院及高雄衛武營藝文中心的藝術總監人選。

龍應台表示,這次董監事名單有三個層次的三足鼎立,一是集結文化部、外交部、教育部的官方代表,分別由教育部負責藝術扎根、文化部統合資源、外交部則是協助「飛出去的力量」。

其次是結合出身兩廳院、公共電視、國藝會等背景的董事的力量,相輔相成,如童子賢、姚仁祿皆為公視董事,簡靜惠則是國藝會董事。第三個層次則是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在北、中、南各地三足鼎立。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陳國慈表示,董事會將努力建立一套穩固、永續的機制,結合兩廳院近卅年的經營經驗與人力資源,帶領北中南三個國家級場館分享資源,共同發揮影響力與效率,並將這股文化的力量帶向國際。

fsj 提到...

圓滿紋砌刻畫 傳遞大地溫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30000698-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30日

在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的作品《山上的風很香》中,每一個圓圈代表一塊土地,各自住著一個族群,以不同的裝飾圖樣為代表。每個圓圈緊緊相連成了「土地家族」,然後構成一片大地,吹拂而來的風,就這麼貫穿在每一個圓圈之間,輕撫著每塊土地上的子民,帶來大自然的美好香氣。

這件作品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山上的風很香:遇見伊誕的紋砌刻畫」展出,為伊誕首次大型個展。他說,圓圈在排灣族文化中象徵圓滿,「老人要說話、傳承生活智慧的時候,我們會升火、圍成圓圈。」彼此緊密連結的圓,只要其一崩壞,其他圓圈也會跟著改變,「我想傳達人要如何與大自然互動,是殺戮、還是和諧?我們要重新找回和土地的友好及愛戀關係,這樣大自然才會再給我們芳香的風。」

排灣神祕文化 滋養創作

伊誕.巴瓦瓦隆1963年生於屏東三地門鄉最北邊深山的達瓦蘭部落(大社)。「伊誕」在排灣語中意指「勇者」,「巴瓦瓦隆」是家名,伊誕出身藝匠家庭,父祖在部落從事裝飾、建築等工作,因而即使沒有接受正規的美術訓練,藝術因子仍深植伊誕體內,創作包含詩、繪畫、雕刻、廣告設計、裝置藝術、攝影及影像記錄等,靈感來自原鄉風土大地,以及排灣族神祕歷史文化。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伊誕發展出「紋砌刻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先在木板刻出圖樣紋路再上色,看起來與版畫相似,卻不若版畫具複製特質。

自創表現形式 師法自然

伊誕解釋,「紋」指的是大地山林等動植物的圖紋;「砌」是石板屋、山坡梯田疊砌的紋路;「刻」是雕刻刀雕出的紋線;「畫」是模仿季節變換彩繪顏色。他將部落文化的傳統,轉化成現代藝術的手法。

《爸爸的魚簍》追憶童年

莫拉克風災對重創達瓦蘭部落,多數人現搬到山下永久屋,伊誕透過這次個展,訴說族人經歷災難與遷徙的經過,對新環境的適應和對原鄉山林的依戀。

伊誕認為,人離自然大地越遠,越會回頭找尋它的美麗與單純,《第一次躺著看大地》、《爸爸的魚簍》描繪童年和家人一起感受大地溫度的回憶。部落傳說人與動植物都有象徵「靈」的眼睛,如《我和你》的生物都被賦予雙眼,又傳統圖騰百步蛇、百合花,伊誕轉化成現代藝術的符號,為原民藝術帶來新生力量。

※ 相關報導:

* 周蘇音國畫展 墨彩渲染現代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30000706-260115

旅居加拿大的華裔青年畫家周蘇音,現於國立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推出個展「周蘇音國畫展」,涵蓋工筆、寫意、潑墨、潑彩、現代創作與書法,展現這位28歲年輕女畫家的豐厚實力。



◆ 編舞家布拉瑞揚 回部落找自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30000704-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30日

結束雲門2團「春鬥」演出後,編舞家布拉瑞揚將放下舒適的創作環境,給自己3年時間回到部落尋找自己,「可能是祖靈召喚吧,好像一切都安排好了。創作仍是我表達的方式,我不會放棄,只是一切都要回到部落,重新學習。」

42歲的布拉出生台東嘉蘭部落,是排灣族人,15歲那年,他帶著漢名「郭俊明」離鄉背景求學、跳舞,直到1995年改回排灣族名,「那時候我迷惑,不知道自己是誰,改名是手段,提醒自己和別人,我還有這個名字。」「近20年過去,我累積了許多作品,飛了很多城市,但我依然感覺自己裡頭很空,我想除了名字,我還得找回其他失去的。」

布拉想回家的念頭,是從2010年底開始。那年,他與交往19年的舞者許芳宜分手,手邊工作也告一段落,跨年夜那天,他與一群學生看煙火,歡慶氛圍卻感覺彷徨,「那時心中有個小小聲音,要我回家。」

但接下來的日子,布拉像是被帶進高速旋轉的洗衣機裡,忙得不可開交,接連編創、演出國內外7部作品,包括他幫原舞者編創、關於鄒族228受難者高一生故事的《迴夢》。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為了《迴夢》,我跟舞者上阿里山田調,有個晚上竟發生靈異事件,舞者輪流被附身,他們開口說出來的,是我們正在田調的內容與人物故事。」還有一次,是他與歌手好友桑布伊回到部落參加祭典,「看著大夥相聚說笑、唱歌,我覺得很熟悉又好陌生,我自問,真的願意放棄台北現有的一切,選擇回家?」

2012年《拉歌》、2013年《找路》作品都與原住民相關,同時布拉發現自己在都市與藝術美學之間迷航了,「原住民的身體與情感簡單質樸,與殿堂藝術不搭,我迷失了,但我清楚知道,我得回家了,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尋找下一個可能表達的方式。當然,最後可能有結果,也或者沒有。」

回家之前,布拉與桑布伊合作的《Yaangad.椏幹》將於4月17日起在雲門2的「春鬥」登場,搭配桑布伊現場演唱,傳遞關於生命的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