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族衝突升溫 美國密蘇里州宵禁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76463.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8.18
美國密蘇里州佛格森市發生白人警官擊斃無武裝非裔青少年,引發長達一周充滿種族緊張的連串抗議,連日來暴動不斷,許多商店遭抗議分子攻擊和劫掠後,州長尼克森16日宣布佛格森進入緊急狀態並實施宵禁,以恢復社會秩序。
密州公路警察隊長強森表示,佛格森市的宵禁將從每天午夜至清晨5時,直至當局後續通知為止。強森已被州長指派負責監督當地治安。該市自發生18歲非裔青少年布朗9日遭警察槍殺的事件後,至今一直陷入動亂。
尼克森州長在佛格森市附近一間教堂向群眾表示:「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這起事件,這是檢驗一個社區或是任何社區,是否可打破恐懼、不信任和暴力的循環,而以和平、力量,以及最終的司法正義取代。」
有些群眾對該項宣布憤怒不已,許多居民指出,如果要讓社區恢復平靜,槍殺布朗的警官就必須遭到謀殺罪的起訴。另外,也有人高喊示威群眾的抗議口號「舉起手,別開槍」。
不過,尼克森強調,公眾安全必須受到保障,他說:「我們不能在夜晚發生商店遭搶劫和犯罪事件,我們不能讓民眾感到恐懼。」
佛格森市在布朗遭到28歲警察威爾森射殺後,隨即陷入動盪不安,暴力頻傳。而以非裔為主的示威群眾與大多為白人鎮暴警察之間的緊張對峙,一度在15日晚間一觸即發。
目前布朗的家屬和支持者,連日來不斷要求開槍的警察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民權牧師夏普頓17日也將至佛格森市,聲援布朗的家屬,並領導群眾運動。
※ 相關報導:
* 非裔少年之死/真相難明 警指布朗涉搶劫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75245.shtml
....警方公布遭到搶劫的便利商店的監視錄影中,顯示一名年輕人顯然在搶劫,還動手推一個店員。布朗家的律師承認錄影中的人似乎是布朗,而當天與布朗在一起的朋友鍾森(Dorian Johnson)本周已向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官員承認搶劫。
律師宣稱,現在來談搶劫對布朗家人不公平,而且警方顯然有意藉此分散注意力。他說,真正的問題是威爾森向沒有武裝的布朗開槍,而且兩名目擊者描述布朗當時已舉起雙手表示投降。
* 地方警每年「正當」殺死400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75246.shtml
根據各執法部門呈報給聯邦調查局(FBI)的數據,在截至2012年的七年裡,地方警察每年至少因「正當防衛或阻止暴力」打死400人。其中白人警員殺死非裔的頻率幾乎為每周兩次,每年平均96宗。這一數據也顯示佛格森非裔少年布朗慘死警方槍下的事件不是個案。
....這一數據庫由750個執法機構自願呈報,並不是所有警局都參與,而全美共有1萬7000個執法部門。此外,這些數據無人審核,警方所謂的「正當殺人」也存在界定的問題。
* 不回家的足球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7000116-260209
阿根廷在世足賽一路打進冠軍賽,大批阿根廷球迷湧進巴西為自家隊伍加油打氣,如今球賽結束,數萬阿根廷人卻決定留在巴西。
....波多尼說:「巴西實在太棒了,我想留在這裡。」
波多尼正在找臨時工的機會,想要打工籌措到巴西北部的車錢。他表示:「這可能要花數周、數月或更久的時間,我想要看看命運要帶我去哪裡。」
根據巴西當地媒體報導,數萬阿根廷球迷仍滯留在巴西境內,他們大多是20幾歲的年輕男性。
◆ 跨海千里尋親 大陸婦人終如願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875870.shtml
【聯合報╱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2014.08.17
大陸婦人盧輝燕為讓兒子能入籍台灣,順利申請到上海市讀書,透過6天自由行來台尋找前夫家,但前夫家9年來搬了3次,她憑1張昔日的合照,及熱心里長幫忙,挨家挨戶打聽,昨終於與前夫家人重聚,如願完成跨海千里尋親的任務。
「我感受到台灣濃濃的人情味及熱情!」盧婦說,人海茫茫,尋人有如大海撈針,沒有苗栗市維祥里長周靖凱幫忙,她絕對辦不到的。
盧姓婦人與詹姓台商2003年在大陸相戀結婚,隔年產下1子,但詹因故返回台灣,兩人辦理離婚,兒子則跟著盧婦入籍山西,兒子至今10歲,考量接受完善的教育,她希望讓兒子繼續在上海市就讀。
不過,因大陸考量人口過於集中城市,上海市等都市嚴格管制外來人口,但如是台灣籍,就可繼續在上海市接受教育,也因此讓盧婦偕同乾姊來台尋找前夫,盼能讓孩子入籍台灣。
「我只有1張1家3口的合照。」盧女指出,前夫曾告訴他,老家在苗栗維祥里新東街上,以前曾經營豬肉攤,但打聽3天都沒結果;第四天找上周里長幫忙,透過戶政、派出所查詢,但礙於個資法,尋人任務受阻。
3人回到原點,挨家挨戶打聽,才發現詹家9年來搬家3次,最後打聽到落腳在約3公里的社區,前天下午5點相見,盧婦從照片認出眼前人,大喊「媽媽」,兩人相擁而泣。
由於時間緊迫,盧婦馬上聯絡上人在新竹的前夫,周里長好人做到底,昨天開車載她與前夫會面,順利談妥讓兒子入籍台灣,周靖凱說,婆媳相認後相擁而泣,讓他很感動,如今盧婦的前夫為了兒子教育,也同意兒子入籍,真是太棒了。
◆ 男女旅遊大不同:女擅守時 男擅撈好康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875576.shtml
【經濟日報╱記者莊雅婷╱即時報導】2014.08.17
最新調查指出,旅行時女性較有條理,男性容易丟三落四,但比較容易撈到好康。
根據theytrainline.com調查,說到旅遊,女性較少出包,她們不常錯過火車、走錯月台,或把行李和票遺忘在家裡。相形之下,男性旅者忘記行李或旅遊證件的機率是女性的兩倍。
調查指出,超過四分之一(約27%)的男性曾有趕不上火車的經驗,但女性只有19%。
不過,男性也不是毫無長處,比方說他們尋找划算交易一把罩。調查顯示,19%的男性自認擅長找到較划算的旅遊行程,比率超過女性的15%。
男性也更容易臨時起意旅行,7%的受訪男性表示曾這麼做,多於女性的5%。但旅行計畫敲定後,21%的女性認為她們比男性有條理,僅有14%的男性持相反意見。
theytrainline.com的海德斯說:「女性善於規劃,但男性似乎比較容易撈到好康。」
※ 相關報導:
* 除了那張紙之外
21 則留言:
暑假圓阿公遺願 小琉球奇幻尋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77608.shtml
【聯合報╱記者張進安/屏東縣報導】2014.08.18
「能圓阿公的遺願,感覺真好!」新北市女大學生林如風,日前與弟弟帶著祖父遺願至琉球鄉尋親,因資料有限一度要放棄,幸好當地警員楊中成協助,兩人終於找到堂叔公,三人相擁而泣。
林如風表示,祖父年輕時住在小琉球,但光復後搬遷到綠島定居,兩地離島交通、通訊不便,從此和家人斷了聯繫。之後祖父成家,她和父親在綠島出生,再搬至新北市,從未再踏上小琉球。
「阿公在臨終前,念念不忘的就是小琉球的家人,總說要落葉歸根」林如風表示,祖父臨終時心裡掛記著,卻沒有留下任何資料或照片,她和弟弟決定來趟「尋根之旅」,唯一線索只有祖父的名字。
小琉球的暑假正是旅遊旺季,島上有近萬旅客,兩姐弟有如大海撈針般,兩天來,只能挨家戶敲門、訪問,炙熱的南國氣候,讓人黑了一圈,滿身大汗,衣服乾了又濕、濕了又乾,辛苦卻一無所獲。
林如風說,投宿的民宿業者、村長很熱心,不斷打電話問友人、親戚,無奈參考的資料有限,姊弟倆已決定放棄要搭船回台,臨上船前她瞥見一旁東港警分局琉球分駐所,決定再試一試。
「或許是阿公有保佑!」兩人遇上值勤的資深警員楊中成,楊中成請林如風打電話問父親,有無親戚名字,終於得到「天當叔」線索,楊中成以名字查人,竟發現琉球鄉公車司機就叫「林天當」,火速帶著姊弟去找人,果然就是她的堂叔公。
「你很乖,很有孝心,阿兄在天上會很欣慰!」林天當看到林如風很激動,他說數十年沒見過堂哥,沒想過今生會與他的孫子、孫女相認,三人喜極而泣。經比對祖譜,確認親戚關係後,林如風和堂叔公互留聯絡電話,兩家人相約再來小琉球相聚。
※ 相關報導:
* 賣出3幅畫籌醫藥費 卻來不及救阿公…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877523.shtml
南投縣高一學生陳立偉,幼時父親遭人殺害,他由阿公阿嬤撫養長大。小學時,阿公曾騎腳踏車30分鐘,載他去學畫。去年,阿公罹患癌症,陳立偉認真作畫,想賣畫籌錢替阿公治病。陳立偉在最近畫展中賣出三幅作品,怎奈阿公等不及,已在前天病逝。
* 11歲鄭浚翔抗癌 為爸爸奶奶堅強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876971.shtml
新竹市11歲男童鄭浚翔前年檢查出罹患血癌,勇敢接受化療。他懂事地說:「照顧我的爸爸、奶奶更辛苦,不能讓他們擔心。」他是醫護人員眼中很陽光的抗癌小鬥士,病況漸趨穩定出院,暑假過後的新學期將返回校園,他很期待和同學一起上體育課。
◆ 養老送終 里長伯把榮民當家人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877295.shtml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2014.08.18
新竹市立功里是眷村社區,高齡人口比例達三成以上,里長郭天寶常半夜接到電話、忙著載老人家就診,伯伯們感動得說,「他把我們當家人照顧,很放心」。
郭天寶表示,立功里雖緊鄰熱鬧光復路,仍有許多老人家清苦度日,希望政府能想辦法安養他們的晚年。里內志工們,平時為獨居老人送餐,他也積極找尋社會資源,發送免費白米、為清苦里民辦後事,「有許多人需要社會的協助」。
孫姓里民上周過世,因長期酗酒、花光兒子的錢,兒子沒有多餘的錢可辦喪事,幸好里長「寶哥」協助申請紓困貸款與補助,才讓父親得以安然離世。
王姓里民有說,許多老人家年事已高、獨居,較難信任他人,里長號召志工們前往關懷,卸下老人家的心防,讓老人家感受到被照顧的溫暖,難怪伯伯感動得說「里長把我們當家人」。
※ 相關報導:
* 守望隊助獨居老 阿兵哥天天打飯菜送餐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877224.shtml
觀音鄉崙坪守望相助隊關懷中低收入獨居老人,獲得海巡署北巡局官兵協助,四年來,阿兵哥天天打飯菜,為村內10名獨居老人送餐,守望相助隊長徐進逢說,北巡局照顧村內獨居老人,讓他們感受社會溫暖。
* 新住民散播歡樂 跑30社區伴老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77300.shtml
翻開筆記本,暑假還沒結束,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一群「女戰士」已經跑了2、30個社區、幼兒園和學校。協會主任蔡順柔開著一台小型休旅車,載著新住民姊妹到處辦活動,散播歡樂。
....蔡順柔表示,有一次在車城鄉老人會,姊妹們和老人家打成一片,姊妹分享越南、印尼結婚的儀式,老人家則想起台灣傳統婚禮的種種過程,「我突然好像看見自己年老的生活,姊妹們在社區與老人家和諧相處,整個場合裡有台語、國語、越南話、印尼話, 新住民第二代忙著幫忙翻譯,這才是多元文化的真諦。」
◆ 3年了 斗南希望工場還在找新家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877529.shtml
【聯合報╱記者陳雅玲/斗南報導】2014.08.18
雲林縣身心障礙者重建協會8年前在斗南承租100坪大小的碾米廠倉庫,設立希望工場,透過代工及自有商品開發,輔導身心障礙者就業,近年學員人數成長,工場空間嚴重不足,協會急尋合適新址,希望公部門或是民間善心人士能夠提供適合的地方。
希望工場8年前成立時學員人數不到10人,總幹事卓中信說,當時一位善心的李姓業者將其碾米廠的倉庫提供給協會承租,包含水電一個月約3萬元租金,但今年學員已成長至60人,空間早已不敷使用。
100坪大小的空間得囤放各項代工物品,60個學員擠在一起工作,沒有冷氣的空間更加悶熱,但學員連「熱!」都不敢喊,流著汗水還是沒有停下手上工作,卓中信看了更加不忍。
卓中信說,3年前曾向縣府求助,希望能夠協助將希望工場移到較為寬敞的地點,志工也到處尋找新址,但能負擔的租金有限,至今都沒尋覓到適合的地點。
身心障礙者謀職不易,但透過工場的輔導,不僅在輔導期間能有微薄收入,訓練後再求職也比較順利,白天工作時間,家長也能稍稍喘息,希望工場肩負各種功能,所以等著進入工場的身心障礙者也不少。
卓中信說,目前正在等待的身心障礙者就超過10人,遇到家長殷切詢問只能委婉拒絕,讓他備感難過,但是「真的沒有空間」,他不敢收新學員。
「這是我卑微的請求!」卓中信說,協會經費有限,希望公部門或是民間善心人士能夠提供適合的地點,讓這群孩子可以在足夠的空間內學習謀生技能。
◆ 非裔少年之死/美密州示威不散 七人被逮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77612.shtml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4.08.18
美國密蘇里州佛格森市宵禁令十七日凌晨生效時,約有兩百名示威者不予理會,持續聚集於十八歲黑人青少年布朗遭白人警察槍殺地點。警方朝他們發射煙霧彈和催淚彈,並逮捕七人。同一地區還另外發生一起槍擊重傷案件。
密州州長尼克森十六日宣布佛格森進入緊急狀態,並從十七日凌晨零時實施宵禁,五時結束。數百人在宵禁生效前和平離去,佛格森各地大致和平,只有在槍擊地點的示威者無視宵禁令存在,滯留原地,高喊「不要宵禁」口號。
不久後重裝備的鎮暴警察在裝甲車支援下,朝示威者發射煙霧彈與催淚瓦斯,並緩緩前進驅離群眾。
警方和示威者對峙時,有人在同一地區遭人槍擊重傷,警方尚未確定受害人的身分,強森強調,此人並非遭警方開槍擊中,行凶者仍在逃。
州長尼克森說,宵禁已有助佛格森維持秩序,何時解除將視情況而定。
布朗本月九日遭白人警察威爾森槍殺後,當地種族緊張升高,居民多次發動抗議甚至有人趁亂打砸搶。強森指出,四十名聯邦調查局幹員從十六日開始挨家挨戶查訪,尋找槍擊案證人,數周後調查才可望結束。
少子化衝擊 8年後…台灣人口負成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79688.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鄭杰/台北報導】2014.08.19
少子化問題加速惡化,台灣人口恐八年後就轉為負成長。國發會昨(18)日公布最新人口推估,由於生育率難以提振,台灣人口負成長時程將提早四年來到,由原預估2026年提早至2022年,代表此後台灣人口數將逐步萎縮,少子化帶來的衝擊迫在眉睫。
為了解人口發展趨勢,國發會每兩年進行一次人口推估,預測未來人口結構變化。據國發會此次發布「2013至2061年人口推估」報告,台灣的總人口數最高峰時期將落在2021年,隔年起(2022年)台灣人口數將不再成長,趨向萎縮。
至於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重超過14%)的時間點以及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重超過20%)的時間點,則仍維持與前次預測,各為2018年以及2025年。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處長張恒裕指出,人口負成長時點提早四年到來,主因是台灣生育率節節低落,少子化情況惡化,「生育率一直拉不起來」。
張裕恒指出,共同參與此次推估報告的學者普遍認為,短期間內,台灣生育率恐怕難有明顯上升的可能性,因此將生育率的預估值由上次的1.3%下調至1.1%。
少子化也造成勞動力補充的困難,勞動人口將無以為繼。
國發會推估,台灣15-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勞動人口)明年就會達到最高峰,有1,737萬勞動人口;但從2016年開始勞動人口將開始下滑,到了2061年勞動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只剩下50.4%,而老年人口則大幅增至43.2%。
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指出,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增加,邁向高齡社會趨勢已然確立,在少子化加上高齡化的雙重衝擊之下,未來老年人口幾乎就要接近勞動人口。
因應人口少子化及老年化的趨勢,黃萬翔表示,首先需要鼓勵生育,培養樂於生育的環境;另外,面對勞動市場人力短缺及老化問題,則需要提升勞動生產力,並要開發高齡勞動力。
黃萬翔指出,高齡者體力雖不如年輕人,但累積豐富經驗,仍能夠貢獻自身智慧,若未能發揮高齡勞動力實在是社會的浪費。
※ 相關報導:
* 再過十年 3.6人養一個老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79690.shtml
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將使得青壯的勞動世代負擔一年比一年沈重。根據國發會推估,今年平均約每六個年輕人可共同分擔扶養一個老人,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青年人口萎縮,十年後,平均每3.6個年輕人就得擔負起照顧一個老人的責任。
◆ 避免性侵、家暴 婦團研發求助App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880747.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4.08.19
台灣去年共有8萬6353名女性遭受暴力侵害,平均每天有237名女性遭受謀殺、搶劫、性侵或家暴,婦女求援基金會與科技業合作研發「HelpMee」手機應用軟體app,當夜歸女子走在暗巷遇到歹徒襲擊,或家暴婦女面對丈夫暴力相向時,可隨手一按,立刻求助。
這套「HelpMee」手機APP最快在8月22號上線。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HelpMee」內建國內功能最豐富完整的多管道同步求助系統,使用者可預先設定多組緊急連絡人的電話及電子信箱,一旦遭遇危險狀況時,只需啟動APP,就可以同時透過簡訊、email、臉書PO文等方式,將使用者的求助訊息、GPS衛星定位地圖,及當下情境的錄音檔案等資訊,即刻通知警察機關與緊急聯絡人,增加使用者即時獲救的可能性。
※ 相關報導:
* 女老師分享裸照 不小心發給大家
http://udn.com/NEWS/WORLD/WOR7/8880630.shtml
用社群網站分享私密照,不慎失手的「悲劇」又一樁!俄羅斯一名40歲的女老師,去度假時,想要和親密好友分享自己的裸照,沒想到,結果不僅同事看到,學生們也都看到了。為了這個「失誤」,她正面臨著被辭退的命運。
◆ 猶太女嫁穆斯林 抗議聲中完婚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05740
自由 2014-08-19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以色列每年有逾五萬對情侶結為連理,卻少有新人結婚的消息登上晚間新聞、獲總統發表聲明祝福,或得自掏腰包請保全保護賓客安全。但巴勒斯坦穆斯林新郎曼蘇爾(Mahmoud Mansour )和猶太新娘瑪爾卡(Morel Malka )十七日晚間舉行的私人婚禮,卻因犯下極端猶太民族主義組織眼中的異族通婚大忌,瞬間變成全國性的政治話題,這對新人也被稱為中東的羅密歐與茱莉葉。
二十六歲的曼蘇爾和二十三歲的瑪爾卡住在雅法(Jaffa),兩人交往五年,最近決定結婚,沒想到新人在「臉書」上和親友分享這個好消息,並邀請大家來參加婚宴後,卻引來猶太右翼極端組織Lehava注意。該組織呼籲支持者前往曼蘇爾與瑪爾卡在里雄萊錫安(Rishon LeZion )的婚宴現場抗議。持續一個多月的加薩戰爭,也明顯激化以國部分民眾敵視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情緒,許多人認為瑪爾卡在此時嫁給「敵人」,是不可原諒的行為。
該組織聲稱其宗旨為「防止聖地同化」,矢言阻止異族通婚,尤其是猶太女性嫁給阿拉伯男性,特別是像瑪爾卡這類為了婚姻改信伊斯蘭的例子。以國總理納坦雅胡之子與挪威女友交往,以及臉書的猶太裔創辦人札克柏格與華裔女友結婚,均曾遭該組織痛批。
據以國媒體報導,臉書因接獲大批用戶投訴Lehava煽動種族歧視,已於上月移除其網頁,但近日不知何故又復活。為免大喜之日遭極端份子抗議破壞,曼蘇爾十七日一大早就趕到法院,請求法官禁止這場示威,但法官最後仍裁定示威可以舉行,只是示威者必須和婚宴會場保持兩百公尺以上距離。
不過,也有數十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眾,響應臉書上的「為愛守夜」行動號召前來,他們帶著鮮花和手繪海報,祝福曼蘇爾和瑪爾卡永浴愛河。以國總統李佛林(Reuven Rivlin)也特地發表聲明,表示「煽動、暴力和種族主義在以色列社會絕無立足之地」,他祝福新人新婚快樂、前途光明。
儘管數百名全為男性的右派示威者十七日晚間拿著「大聲公」在場外叫囂,卻無法阻止婚宴照常進行。曼蘇爾和瑪爾卡最後仍在大批警力和保全護衛下,以及數百位親友的祝福聲中順利成婚。
台灣與東南亞 如何走下去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76
本報訊 2014/08/19 聯合報
聯合報願景工程室從昨天起推出「南向新世力」,關注你我身邊為數眾多卻「存在感」很低的新住民及下一代,提醒社會與政府,透過具戰略目標的政策與社會觀念的移轉,他們都是台灣布局東南亞的最佳尖兵。
在今天的報導中,我們也將進一步深入校園,看看教學現場中,如果班上有新二代,老師要如何面對他們,是「一視同仁的視而不見」,還是看見他們的差異,給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
採訪團隊也走訪業者,呈現東南亞語在台灣「校園冷、業界熱」的現況;以及在五一三越南排華暴動後,台灣與東南亞要如何走下去,聽聽企業及學界的心聲與建議。
※ 相關報導:
* 日、韓深耕東南亞 台灣大落後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71
東南亞豐沛的天然資源、勞動力、消費市場,吸引全世界各國搶進。以鄰近國家為例,日本布局東南亞最早、最紮實,近年來日本更因要分散中國市場的壓力,對東南亞著力更深。
....翁朝棟說,安倍晉三首相選上後,首次出訪國家就是越南,還拿ODA支持越南日商;編列廿三億美元興建胡志明市地鐵,同時指定地鐵的上、下游工程,都要用日本廠商,為日商帶來大商機。
對緬甸更是大手筆全額免除五千億日圓(約一千四六三億元台幣)債務;債務全免除僅占一部分,其餘要求緬甸要採購日本貨品抵銷債務。
但台灣的ODA預算編在外交部,翁朝棟建議,應由經濟部編列,才能重點幫助台商,但現在用在援外,卻可能支援台商一輩子都不會去的邦交國,實在可惜。
....南韓更因與東南亞都有被日本殖民經驗,又沒有領土爭端,部分東南亞政治精英形容南韓是「最容易打交道的夥伴」。
近來南韓上下更掀起了一波「東協語言熱」,自從南韓與東協簽定FTA,看準雙邊貿易所帶來的商機,原被視為冷門的印尼語、越南語,到處都有補習班爭著開班,相關的校系更因此水漲船高。
* 東南亞語 業界搶著上、校園冷清清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74
越南語教師陳凰鳳說:「上班族學東南亞語,大多目標明確、絕少遲到缺課;大學生大多為拿學分,教室氣氛大不同。」
東南亞語相關學科向來被視為冷門領域,全台一百七十餘間大專院校,直到今年才由暨南大學成立全台第一個「東南亞語言學系」,國家南進教育政策步伐比鄰近的南韓慢了五十年。但產業界的東協語學習熱,早在十年前就悄悄吹起。
....泰語教師譚華德說,以前開泰語班,一級(最初級)人多,越進階學生越少,泰語四級就因招生不足開不成了,如今竟能開到泰語廿四級,周一至周日天天有課。東南亞語課的熱門程度已與財經、企業管理、行銷、證券等課程不相上下。
* 駐外連當地語言都不通 上談判桌先輸一半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75
「台灣語文教育長期重歐輕亞,而亞洲中,又重日韓、輕東南亞!」政大外語學院院長張上冠說,台灣長期漠視語種均衡發展,上國際談判桌,派不出懂當地語言的談判人才,「這是嚴重的國安問題。」
* 解排華心結 「文化力」是鑰匙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72
五一三越南排華暴動餘波盪漾,在台灣無法割捨東南亞市場的情況下,台灣與東南亞要如何「走下去」?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建議,東南亞台商應加強培養台籍、投資地主國國籍的中階幹部,透過「文化力」與「經濟力」雙軌併進,增進雙邊認同、交流,降低政治風險。
....早年台商草根性強、低調,幾乎不太花時間經營與地主國雙邊關係,但日、韓很早從文化、教育等層面投注政府開發援助預算(ODA),加上影視、音樂、彩妝等流行包裝,東南亞年輕世代不被征服都很難。
* 母語學習路 認同、教養最大阻礙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80
「沒有加分,我為什麼要學媽媽母語?」在競爭激烈的都會,小朋友補習班上不完。即使資源多,但學生、家長沒有興趣,甫於本月退休的新北市永和國小前校長吳順火說,「比起母語,大家寧願去補習班學英文。」
....雲林縣社會關懷協會總幹事賴惠華經常協助該縣各校舉辦多元文化課程,她說,國小階段的新住民子女可能對家鄉文化、語言產生興趣,但一到國中,就因沒有延續課程,及沉重課業壓力、青春期敏感心理,極易前功盡棄。
* 媽媽怎麼教╱母國文化 傳承缺自信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77
新住民母親基於什麼理由教子女說「媽媽的話」?台東大學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辛靜婷調查,超過六成是為了與親戚維繫親情,四成九是擴大世界觀與知識,四成三是與母親親近,四成是接觸母國傳統文化。
少數認為是為了自我認同及便於教養小孩,絕大多數母親沒看到孩子長大之後的就業競爭力。
至於不教母語的理由,研究顯示,約四成母親認為孩子太小、學太多語言易混亂,三成三是沒有興趣,其他包括母親本身不知怎麼教、其他語言更重要、家庭不支持、沒有用處等。
◆ 老師怎麼教╱面對差異 教學第一步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81
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2014/08/19 聯合報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劉美慧說,班上若有新住民子女,教師必須看見差異,施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刻意迴避、不碰觸族群議題,是典型「文化盲」,「一視同仁」營造的「假平等」,是非常危險的。不過她也感嘆,「文化盲教師」仍普遍存在台灣各級學校中。
她舉例,同是外籍,淺膚色是「老外」、深膚色是「外勞」,庶民語彙隱含的階級歧視,無形中滲透到下一代觀念中。課堂教學不能只停留在「泰國菜很好吃、越南國服很美」這類淺薄層次,應從「櫥窗展演」走向「社會行動」,深入探討「為何有偏見、偏見從何而來、有何影響?」
誠實面對尖銳的衝突,是教室「同理心」開展的第一步。
新住民文化如何被忽視?劉美慧說,翻開國小教科書就不難理解,介紹漢族新年的篇章,卻獨缺越南、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新年,教科書編輯者往往站在「主流霸權」的位置,捨棄少數族群文化,或以附加式、比較式的排列。
例如談建築,課本上以一○一大樓及蘭嶼半穴區兩照片對照,孩子會形成「大樓是文明、半穴居是落後」的偏差價值觀。劉美慧說,應採「文化回應教學法」,課本中,「必須回應新住民孩子的母國文化,從他們的情境來教,讓孩子從課本印證,原來媽媽的文化與爸爸的文化有同等位階。」
此外,國情不同造成學習障礙,教師應跨出框框,理解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脈絡,給予補救教學。
台師大特教系教授盧台華研究發現,外國慣用的運算、時間日期與台灣有差異,台灣人說「七點十分」,印尼慣用「七點兩個字」,老師難理解孩子的學習困難,直接簡化為「不聰明、不用功」,或孩子在學校學了台灣用法,覺得母親教的不對,輕視母親。
嘉義大學特教系教授陳明聰說,新住民之子的語文、人際能力比一般孩子更好,但台灣教育體制智育至上,難凸顯他們的特長,應重視多元能力發展,鼓勵其他才藝。
劉美慧說,台灣培育的教師大多都是來自優勢族群,沒經歷過學習挫折,怎麼理解新住民子女的困頓呢?正因此,師大就已將「多元文化」納入師資培育科目。
一○一學年度就讀小六的新住民子女有二萬六七一七人,但隔年升上國中,只剩二萬一六三○人,同樣的一批人,卻銳減五千零八十七人,主因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刻意隱匿母親身分。
劉美慧說,這「蒸發的黑數」反映社會整體更該檢討長久以來對弱勢者的壓迫。
她說,「多元文化」終歸而言,就是「去歧視、社會正義」,真正國際化,是每一族群都能自在、驕傲的自我認同。
金融業做慈善 務本教理財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82418.shtml
【聯合報╱彭懷真/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理事長(台中市)】2014.08.20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倡設「金融業慈善基金」,一起做公益,幫助弱勢。平日就服務弱勢的我,只能說:「拜託,別再慈善,還是多想想金融業的本質再行動吧!」
從一○一年起,我們協會與台中市政府合作執行「脫貧方案」,一個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的父母這一代與子女那一代都要有一人每月存款一千元,如此政府就各提撥一千元,一戶穩定儲蓄三年,就有十四萬四千元的基金。錢存在各儲蓄互助社,該社與本會協助存戶做理財使用,包括創業、進修、修繕、購屋等,所以這方案的全名是「自立家庭築夢踏實計畫」。
政府給錢、社工關懷、儲蓄互助社協助,有多少家戶持續呢?兩年半以來,我們平均打一百通電話詳細說明,大約有四十戶表示願意來參加說明會,有三十戶真的來了(其中五戶拿了便當與資料就走了)。經過會談篩選,十五戶簽約,十二戶穩定儲蓄並參與規定的課程,有些儲蓄一兩個月就退出了。今年持續儲蓄的情況很糟,年初時兩次說明會有三十五戶簽約,目前只剩二十戶。有個家長說:「可否一次存三千,三個月存一次。」我們不同意,他就退出,抱怨我們的規定太囉唆。
為何不持續?這方案一年幫助一個家庭兩萬四千元,但有些低收入戶四處找「慈善款」可能拿更多,又無須任何義務。許多兒童,除政府依法給予幫助外,是好多社福團體服務的對象,又獲宗教團體、民間社團、社區管委會、學校家長會等的資源。從小耳濡目染,日後如何辛苦掙錢?
多年來,協會與政府合辦「低收入戶子弟暑期工讀計畫」,保證每位可以得到基本工資。很多大專生都不願意參加,他們覺得在區公所或補習班工讀太累,不如在家還是有錢領。我們安排年輕人到面膜工廠,因為周六有時要加班而退出。參加後態度與能力都好的不到半數。
常有團體問我:「錢要捐給誰?」我總是開玩笑說:「捐給那些珍惜錢又能好好用錢的人。」弱勢者應務本儲蓄、社工應務本服務,金融機構也務本,最懂得理財的金融業慈善基金應在社工支援下,幫助弱勢「惜財、理財、創財」,建議如下:
-- 相對提撥:弱勢者必須先儲蓄,金融機構給予適度加碼。
-- 全家儲蓄:尤其是要訓練未成年者盡早開始持續存款。
-- 贈送保險:對弱勢者開戶特別加送保險,日後有危機時不至於雪上加霜。
-- 增加魚竿:不給魚(福利是政府的事),多給魚竿(有效的教育、訓練、就業、創業)。
-- 補貼利息:案主提出的購屋、教育、創業等的借款方案經過審核後補貼利息。
-- 卡債協商:有些是因為信用卡循環利息所壓垮,應優先幫助,減輕負擔。
-- 追蹤成效:檢視送出去的金錢是否產生一定的效果。
-- 尊重專業:脫貧兼顧金融、教育與社工,金融業做善事時,多聽聽教育與社工界的聲音。
-- 建立平台:不做各金融體系基金會已經做的,構思創新方案,扮演平台角色。
-- 跨業合作;與各級學校、非營利組織協調,運用個案管理,避免資源重複發放,創造更好效果。
◆ 「都蘭書屋」 40原鄉娃的第二個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82370.shtml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羅紹平/連線報導】2014.08.20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活動中心廣場旁,有一座鐵皮搭建的「都蘭書屋」。村裡的小朋友放學後可以去寫功課,還有免費的晚餐。書屋的主人不是宗教團體或基金會,而是服役於海軍陸戰隊的士官長陳建忠。
陳建忠與太太潘曉珍都是阿美族。四年前,他們把家搬回故鄉,發現當地孩子們多半是隔代教養或單親家庭,學習成績一塌糊塗,甚至沒晚飯吃,夫妻倆決定靠著書屋,提供孩子們第二個家。
陳建忠長年在部隊,照顧近四十個孩子的工作,大多落在曾經擔任社工的潘曉珍與幾名志工身上。「曉珍老師」不只提供課業與心理的輔導,還要張羅晚餐。
記者昨天走訪都蘭書屋,志工孔媽媽剛拿到台電的停電通知書,原來書屋還沒繳七百元的電費,她擔心書屋被斷電,著急催著另名志工陳淑華趕快去繳電費。
志工苦笑說,書屋花費很大,「有時候沒肉吃,小朋友還會發脾氣,但撐一下就好了」。
陳淑華說,書屋中的孩子,不乏連生父、生母都不曾見過的,坎坷的身世,造成孩子自卑、自暴自棄,「但他們都是寶,不能放棄」。
都蘭書屋開銷全靠陳建忠的軍餉,一個月花掉四、五萬元,幾乎是月薪的四分之三。
書屋現址還是跟都蘭村老人會借的。潘曉珍說,一度想和先生想貸款五百萬元買地,但負擔太重,只好打消念頭,「年初老人會就有意收回,只是找不到合適地方搬」。
儘管要撙節開支,兩人都表示不求發財,生活平安就好,「辛苦也不會啦,滿好玩的」。
曾有人提議合作經營,表示可向各級政府爭取補助,不過都被謝絕。陳建忠說,錢夠用就好,更不要藉機斂財,「名聲弄壞了很恐怖!」
隨著名聲傳開,善心人士捐童書、小額捐款,慈善團體捐食物,附近國小老師協助課輔,寒暑假還有大學生來當志工。陸戰隊也會發動弟兄提供金錢與物資支援,幫助書屋走上軌道。
※ 相關報導:
* 醫師走入無醫村 學童畫出感動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882208.shtml
台南市後壁仕安社區是座無醫村,醫師蔡瑞頒每周一次前往社區巡迴醫療,走入民宅,探視臥病在床或行動不便的老人。新東國小學生昨天隨著蔡瑞頒出診,小朋友跟著醫師伯伯關心病榻上的長者並把探訪心得畫出來,這些圖畫也將躍上社區故事牆,向外界述說仕安動人的故事。
* 公宅首座 景美托嬰中心開幕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81905.shtml
公辦民營景美托嬰中心昨天開幕,是市府繼完成一區一托嬰中心後,北市第13家、文山區第二家公辦民營托嬰中心。年底內湖、萬華區也將增設第二家公托中心。
◆ 網路色情充斥 青少年習以為常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820-7EYw
台灣醒報 陳正健 2014.08.20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英國學路色情充斥!英國8成青少年認為,就算沒有刻意搜尋,也很容易在網路上看到色情內容。根據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的調查,家長可能認為孩子很純潔,其實他們在10幾歲時就已從網路上觀看色情圖像或影片。
在500名18歲的英國青少年受訪者中,有72%的人相信,常接觸色情訊息,容易對性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但也有46%的人指出,時下青少年以傳送色情圖像、影片為樂,早已稀鬆平常。
不過,有8成女孩在看到網路色情後,覺得十分尷尬,不知所措,有66%的人覺得,色情網路環境不利孩童成長。另外,大多數男、女孩都承認,早在13、14歲時就已接觸到色情資訊。
令人驚訝的是,在性教育方面,有61%的受訪者指出,大人與孩子的想法脫節。公共政策研究副董事潔琳表示,這份報告顯示網路色情無所不在,充斥在青少年的生活之中,對青少女更造成嚴重的困擾。
「學校性教育需要改變。」慈善機構「Relate」執行長薩瑟蘭認為,兩性關係是人生重要的一環,但過去10年來,世代間的想法落差擴大。有良好的性教育,才能教導孩子以正確的觀念看待網路色情。
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亦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觀看色情內容變得愈來愈容易,有43%的受訪者在11至13歲時,就已從網路上看到色情資訊,她認為,47%的人承認,一天至少花半小時觀看網路上的色情內容。
免費除刺青 青少年重啟人生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84445.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4.08.21
高雄市健生醫院和中山扶輪社昨天起至11月中旬推出三梯次免費除刺青活動。接受雷射除刺青的施同學,4年前在朋友慫恿下,在手上刺了一團火焰,想報考軍校的他,決定分多次將刺青去除。
中山扶輪社社長龔偉宗表示,許多青少年一時興起跑去刺青,但往往在後悔想除刺青時,才發現無法負擔大筆費用,同時得承受父母責罵及社會異樣眼光。近幾年與健生醫院合作發起弱勢家庭青少年除刺青義診,希望幫助這群青少年及早重啟新人生。
手上刺了一團10x6公分圖案的施同學說,國中時被朋友慫恿帶去刺青,「一刺完就後悔了」,但媽媽帶他去診所諮詢,開價都要兩千至七千元,後得知有免費除刺青活動,4年前曾來參加,刺青已變淡。最近剛從高中畢業的他有意報考軍校,決定再來將刺青去除。
高中時在右上臂刺了一條龍的林先生,當年刺青時覺得很炫,等到年紀稍長,卻承受不了外界異樣眼光,尤其害怕去游泳池。三年來他已多次參加除刺青義診,目前已有1/3刺青消失,他還要再接再厲。
中央扶輪社執行秘書黃琬婷說,一名北部大學生為遮蓋手上傷疤,剛放暑假就跑去刺了一整隻手臂,家境不富裕的他遭母親責罵,之後上網查詢,才知道除去刺青須進行十多次才會變淡,需要一大筆費用,令他擔心得整個暑假不敢回家,經勸說後,本周六決定由教官陪同南下除刺青。免費刺青報名電話:07-3117877轉9或10。
※ 相關報導:
* 女大生兼兩份工貼補家用 宜大提供獎助工讀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884330.shtml
國立宜蘭大學學生「小紅」家境貧困,她高中成績不錯,去年升大學時,本可到外縣市就讀,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小紅」決定留在宜蘭,以系上前5名的成績申請入宜大應管系,校方最近得知她的狀況,除了發給獎助學金,也提供多個工讀機會,減輕她的負擔。
◆ 臨盆被趕下車 孕婦路邊咬臍帶產子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885785.shtml
【世界日報╱廣州21日電】2014.08.21
18日晚上11時多,在京台高速由南向北K458公里處,一名乘坐高速大巴客車去濟南的產婦自稱即將臨盆,卻被客車司機趕下車。結果,產婦在高速路邊自己咬斷臍帶產下一名女嬰。廣州日報報導,報警後等待救助的過程中,這名43歲的彝族產婦還抱著孩子步行了近6公里。被送到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治療後,母女平安。
報導指出,據京台高速濟南路政大隊值班人員表示,他們接到報警的時間為18日晚上11時40分,報警人稱,在京台高速由南向北K458公里處,一名即將臨盆的產婦被一輛大客車丟在路邊。
據報導,路政值班巡查人員撥打120求助後,迅速前往報警人所說的地點,但在K458公里處並沒有發現報警人。值班巡查人員孫凱徒步沿高速公路向前尋找,19日凌晨12時30分左右,孫凱在K452公里處的溝裡發現了這名產婦和其弟弟,此時,產婦已經產下了一名女嬰,並抱著孩子徒步行走了近六公里。
路政巡查人員隨後將這名產婦接到路政執勤車上,又給她送上熱水,並詳細詢問了產婦的情況,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報導指出,這名產婦原籍四川,今年43歲,是彝族人。自稱18日晚上乘坐大巴去濟南打工,途中身體突然發生狀況,即將臨盆,但客車司機卻拒絕這名產婦在車上生產,便將產婦和其弟弟趕下車,丟在路邊後開車走掉。
據報導,之後,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人員趕到現場,將產婦和嬰兒送醫。醫護人員了表示,這名產婦自稱當時生產時將臍帶咬斷,胎盤放在了路邊。
報導說,產婦生下的女嬰體重3500克左右,經緊急治療,目前母女平安。19日晚上,產婦已經出院。
※ 相關報導:
* 重病失婚媽 家扶陪伴走出陰霾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884587.shtml
單親媽媽賴胤澂8年多前因婚姻觸礁,加上健康亮起紅燈,曾多次想輕生,如今在家扶中心的幫助之下走出低潮,24日將在永康探索教育公園舉辦助學園遊會,當日所得捐給北台南家扶中心。
* 日男在泰「播種」 警替15嬰尋父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884669.shtml
泰國警方廿日宣布,依據DNA鑑定,一位日本人的確是十五名泰國小孩在生物學上的父親,泰國警方呼籲這位日本人回到泰國協助調查。
外電報導,廿四歲日籍男子繁田(音譯,Mitsutoki Shigeta)在泰國登記和當地女子生下的十五個嬰幼兒,可能都是找代理孕母,泰國衛生當局日前已向警方告發非法施行體外受精手術的泰國醫師。
女老師教會廁所產女 教友:上帝的安排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886857.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報導】2014.08.22
30歲的爵士鼓女老師吳安可,懷孕37周,昨天上午在基督教新竹浸信會教學,感覺肚子悶不大舒服,上廁所時,突然產下女寶寶,教友幫忙從馬桶裡撈起小女娃,母女均安,目睹這感動時刻的教友們興奮著說,「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
中山消防分隊隊員施韋吉、林季霖和消防志工洪誠佑,獲報趕到新竹浸信會,一步出電梯就聽到女娃宏亮的哭聲,立即將母女送往新竹國軍醫院檢查。
基督教新竹浸信會師母謝燕鳳說,聽到吳老師在廁所求助,教友紛紛衝去幫忙。看到寶寶滑進馬桶裡,立即抱起寶寶,直到寶寶宏亮哭聲,緊繃心情才放鬆。
消防員施韋吉三人帶著消防寶寶到產房祝福時都說,第一次處理產婦急產個案,看到母女平安,「鬆一口氣」,更感受到新生喜悅。
吳安可的丈夫顏嘉成緊握著消防員的手說「非常感謝」,產房洋溢著溫馨氣氛。顏嘉成說,妻子預產期9月7日,這是頭一胎,昨天上午接到妻子簡訊說「可能快生了」,隔不久接到電話說「已經生出來了」,趕忙從台北趕回新竹。
※ 相關報導:
* 模仿卡通玩槍 童臉中86鋼珠毀容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887683.shtml
安徽合肥市一名8歲男童,日前模仿美國卡通《貓和老鼠》情節,將爆竹點燃後塞入土製霰彈槍內,不料發生爆炸,上百鋼彈飛出,嵌入男童臉部毀容。
◆ 關愛之家屢遭盤查 社會局挨轟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6186
自由 2014-08-20
〔記者盧姮倩/台北報導〕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長期收容無依的愛滋感染者、安置待遣返外籍勞工及其年幼子女,因設置於住宅區,引發附近居民疑慮檢舉,北市社會局更是頻頻關切,甚至找員警上門盤查,市議員李慶元昨在市議會民政部門質詢時表示,市府應協助尋覓合適地點,而不是把關愛之家當成犯罪集團關照。
社會局長:他們自己願意做的
社會局長王浩答詢時表示,關愛之家對於弱勢民眾的照顧工作,不是社會局要求,「是他們自己願意做的」,而關愛之家遭逢的最大問題是,選擇的地點無法申請為合法的機構場所,關愛之家是鄰避設施,他們自己也知設置及解決方法有困難。
市議員李慶元昨指出,關愛之家關愛的對象特殊,難免會引發各種疑慮或恐慌,社會局也不斷接獲檢舉及抗議,但市府不但沒介入協助溝通,今年六月跨局處會議甚至要求警員定時出入收容所,要求志工出示身分證盤查,簡直把他們當成特種行業,市府應扮演積極角色,協助找尋合適場所,否則台灣的做法若傳到國外,恐怕將貽笑國際。
關愛之家:定期給予收容名單
關愛之家創辦人兼秘書長楊婕妤表示,近期已與社會局達成共識,由協會定期給予收容名單,流動的外籍人士社會局則不干預,警方盤查頻率也降低為一個月一至二次,目前的地點確實沒辦法取得兒少機構的執照,但仍可進行短期合法收容,或作為外籍婦女的轉介場所。
楊婕妤說,希望能盡快找到適合的地點設置並取得執照,但也坦言,合適場地難找,類似的機構在設置之前,也總會碰到周遭的居民抗議,社會局也愛莫能助。
※ 相關報導:
* 貧童悲歌!61%兒少曾餓一整天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06566
家扶基金會昨天公布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第三波調查報告,發現貧窮兒童有三大隱憂:飲食缺乏、教育學習弱勢與學校生活安全。其中,有超過六成兒少因為經濟上困難而影響三餐飲食。
* 國際瞭望-西方青年為何參加恐怖組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2000917-260108
西方說這些人之去敘利亞,是因為阿塞德政權殺害穆斯林,這說法似無根據,因為歐美青年信伊斯蘭教者很少,即使是要反基督教,也沒必要參加恐怖組織,阿塞德對待穆斯林與埃及總統席希對付穆斯林相比,可說小巫見大巫,歐洲青年為何不去埃及?敘利亞並非唯一目標。只因去那裡很方便而已,然後再由敘利亞轉去其他地方。
至於這些「憤青」何以要如此,應該是對西方社會的失望所致,西方的貧富差距與政治的腐敗不堪,以及傲慢與偏見,是促使青年出走的最主要原因,他們認為選票不能解決問題,因而走向暴力宣洩。
開學了 二手書桌需求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3000394-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23日 林金池/新北報導
開學將至,新北市不少清寒家庭不僅得煩惱如何籌措學費,家中也一無長物,新北市幸福小站的餘裕物資媒合平台,近期協助弱勢民眾取得二手書桌、腳踏車等,讓弱勢孩子能開心就學。
新北市環保局指出,每年到了6月畢業季,就有一波捐贈家具潮,家中的孩子畢業,清理家中不要的書桌、腳踏車;到了9月開學季前,提出媒合需求的案件也會比平常多。
今年暑假,有位媽媽透過社會局提出媒合需求,經多次連繫卻找不到人,事後才知對方揹了一大筆債務,家長對陌生電話不太敢接。經詢問後,一一補上二手書桌椅、書櫃,通話中隱約可以聽到小孩的聲音,當詢問到是否需要自行車?電話那頭小孩興奮地說:「自行車?有自行車耶!」婦人只好尷尬地回應:「好呀!那麻煩你們幫我們送1台。」
環保局人員表示,這種我們認為家中理所當然存在的家俱,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大的奢望,送物資到這戶人家時,深刻感受到婦人難掩的興奮與感謝之情。
新北市府環保局指出,幸福小站「舊愛新歡─餘裕物資媒合平台」,免費提供回收物資給市內經社會局、教育局、消防局、原住民行政局輔導認可之弱勢及失業家庭、清寒學童、火災受災戶及需救助的原住民等對象。
計畫推行3年多,共媒合5601件物品,資助643戶弱勢家庭。
環保局強調,過年前或開學前,回收與媒合的案件都會提升,呼籲民眾將可以使用且狀態良好物資捐出,提供更有效的利用。
◆ 就愛當台客 日翁退休桃園定居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888801.shtml
【聯合報╱記者賴佑維、葉臻/中壢報導】2014.08.23
68歲的日籍老翁千代忠幸,48年前來台3周當背包客,從此愛上台灣的溫暖與人情味,5年前退休後與原民陳怡靜結婚後定居台灣。他說,「我打從心裡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死也要葬在台灣。」
千代忠幸說,當年20歲,與大學同學因為台灣距離近,物價又便宜,兩人決定當「背包客」,從基隆、宜蘭、花蓮,越過中橫來到台中、彰化、嘉義,一路玩到高雄。他說,玩了3周,深深感受到台灣人情味的溫暖,交了不少好朋友。
他說,當時許多台灣人發現他是日本人,興奮用日語打招呼,「好久沒看見你們了。」他心裡很震驚,他以為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會很討厭日本人,沒想到他們倆居然大受歡迎,深深感到台灣人的人情味。這趟旅行也交了不少好友,成為他日後頻頻來台的原因。
後來千代忠幸忙於工作無暇來台,直到28歲時收到台灣人寄給他的信件,直說很想念他。他又開始來台之旅,千代忠幸說,後來幾乎年年來台。5年前千代忠幸取得日本老年津貼資格,馬上決定退休,並與原本就熟識的陳怡靜結婚,取得定居台灣資格。千代忠幸目前在中壢市基督教長老教會教導松年大學的「老」學生日語。教會前長老林龍雄說,千代忠幸領取鐘點費,又捐回教會,等於無償付出,相當感謝他的愛心。千代忠幸卻說,台灣人的熱情才是他的最愛。
※ 相關報導:
* 328間診所 守護失智老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3000390-260107
共同守護失智長者!新北市有位88歲的阿里奶奶因患失智症又常獨自外出,上月走失2次,卻因民眾不知如何幫助,把她帶到台北車站,反讓她更驚慌。新北市衛生局月前募集328家「瑞智友善診所」,提供像阿里奶奶的失智長者,在等待家人時能暫時休息的場所。
....張先生表示,其實社會上有許多善心人士幫助母親,但往往方法不正確,反而越幫越忙,曾有好心路人聽奶奶說要回宜蘭,就幫她買車票,反而讓她到陌生的花蓮。另外,上月走失2次,被好心小姐搭救,但卻把奶奶帶到不熟悉的台北車站,讓她驚慌失措。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們留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張先生說,他現在幫母親申請走失手鍊與GPS,但仍屬被動,希望更多「瑞智友善診所」一同加入守護者行列,讓像媽媽一樣的失智長者能更安全出門,也減輕家屬的負擔。
向日葵少女 54天環島成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90293.shtml
【聯合報╱記者李易昌/淡水報導】2014.08.24
「我們不完美,但我們願意堅持!」歷經54天的航行,向日葵少女環島行昨天返航,抵達淡水觀潮廣場的那刻,民眾都齊聲大喊加油,替他們的勇敢及努力不放棄,讚聲喝采。
向日葵少女的「生命航行環島計畫」航程近2個月,隨隊老師林明華說,原本覺得這是趟不可能完成的旅程,但途中有許多人幫助,才能環島成功。
林明華說,少女們旅程中必須面對西岸的逆風、逆流及蚵架等考驗,往往划了很久才發現只前進一點;期間的痛苦跟煎熬,數讓他們想放棄,但靠著唱歌及互相打氣撐下去。
原本無法控管情緒的向日葵少女「兔兔」說,環島旅程中,她的情緒變得和緩,以前遇到逆境都用情緒面對,現在會先讓自己情緒穩定後,再去解決眼前問題。
※ 相關報導:
* 父送報後心臟病亡 小姊弟無依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890336.shtml
屏東崁頂鄉施姓男子,靠著送報紙獨自撫養一對子女。日前他送完報後覺得心臟不適,緊急送醫後仍然不治,留下一對即將升上國一和小五的小姊弟,孤苦無依。目前雖有鄉公所及鄰居介入幫忙,但後續安置問題,仍需相關單位協助。
* 弱勢兒開學基金 等嘸金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891163.shtml
兒盟目標1000萬 連10萬都達不到
開學前夕,澎湖家扶中心扶助的大專青年上街義賣夏日飲品和二手商品,有民眾開車路過,捐了2000元離開,讓站在豔陽下募款的學生相當感動。不過澎湖家扶中心說,今年扶助個案增加,募款卻比去年少三成,很需要各界捐助;兒福聯盟上周開始募集開學基金,目標千萬元,現在連10萬元都未達到。
* 不讓孩子們失學 台東家扶急籌600萬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890335.shtml
暑假即將結束,台東家扶中心照顧的2982名學生的助學金,還沒有籌措到足夠經費,預定目標600萬元,目前卻不到六分之一,為此,台東家扶昨天、今天一連舉辦為期兩天的「愛市集」義賣募款活動。
* 共餐「呷趣味」…人多菜多 均攤很省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90288.shtml
「我們推動共餐,不是供餐!」新北市社會局長李麗圳表示,共餐目的是讓老人達到社會參與、滿足人際互動,參與者最好自費,或最好自給自足。
李麗圳表示,2012年8月推動老人共餐時,就有人質疑「為何沒任何補助?」其實這項政策的主要精神在「陪伴」與「關懷」,是鼓勵老人「邊呷飯、邊開講」,因為是自發性運動,最好由使用者付費。
* 為取綠卡 數百大陸富商「扶貧」舊金山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90206.shtml
....據了解,未來15年內,舊金山造船廠項目將開發12000套住屋、數千畝公園、7.4萬多平方公尺的零售店和28萬多平方公尺的辦公、商業研究和發展場地。這些將被開發的地方大部分都在舊金山東南部比較貧困的社區,獵人角(Hunters Point)和燭臺角(Candlestick Point)。這兩個社區以黑人為主體,是舊金山市唯一被認為是極度貧困的社區。
《世界郵報》稱,造船廠由數百名大陸投資者出資,目標是讓當地社區脫貧。作為交換,這些大陸富人希望能夠通過聯邦的EB-5投資移民項目取得美國綠卡。
◆ 英女當孕母 幫癌妹生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4000356-260108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24日 江靜玲/倫敦23日電
英國一對姊妹花,妹妹因為治療子宮頸癌無法受孕,姊姊決定擔任「代理孕母」,為妹妹產下了一子,一圓妹妹渴望有個完美小家庭的夢想。
31歲的雪翁和51歲的丈夫狄恩育有一名2歲女兒,一直渴望可以為女兒添一名弟弟或妹妹。但她2012年底被診斷罹患子宮頸癌,如不接受治療,將失去生命,而接受治療則將喪失受孕能力。
雪翁對自己失去受孕能力,心傷不已。但她從未想到自己的姊姊會自願當她的代理孕母。
33歲的實習心臟生理學家艾莉本身沒有小孩,但她說,目睹妹妹與癌症搏鬥已經夠困難了,面對妹妹因此無法再擁有另一個孩子更難忍受,於是她決定為妹妹生個孩子,這是件「完全自然」的事,「沒有絲毫困難」。
當雪翁聽到艾莉說,「那好,我替妳生個孩子」時,淚水奪眶而出。姊妹倆在網路上購買了人工受孕組件,以狄恩精子進行人工受孕,在第二個月艾莉便順利懷孕。艾莉發現懷孕當天,正好是雪翁的生日,「這是我送給她最好的生日禮物。」
在母親和妹妹陪同下,艾莉於5月順利產下健康男嬰費歐南,並把他交給陪在身邊的妹妹,「從我抱著他的第一刻,我就把他視為是雪翁的孩子。」
艾莉產後兩星期與妹妹一家同住,協助費歐南適應,後來就完全「割愛」。她說,費歐南將是一個「特別的侄子」,但她很高興當雪翁和狄恩忙於尿布奶瓶,無暇睡眠時,自己已重返研究生涯。
※ 相關報導:
* 醫師:墮胎逾5次 已不易懷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92245.shtml
彰濱秀傳婦產科醫師表示,人工流產次數超過5次以上已偏多,恐怕會導致子宮內膜損傷,不容易懷孕,因此,對於人工流產十多次以上的說法存疑,流產這麼多次,更會造成孕婦身體傷害,甚至造成無法生育。
◆ 德富豪仇富 每月生活費僅萬元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07229
自由 2014-08-24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綜合報導〕一身簡樸、穿得像搬家工一樣,還留著長到胸前的大白鬍,62歲的克勞斯‧查普夫(Klaus Zapf)走在德國街頭,很少人會對他多望一眼,更別說是認出他了。這位擁有歐洲最大搬家公司之一「查普夫搬運(Zapf Umzuge)」企業的老闆,帶著5億台幣身價,於20日因心臟病猝逝;而他生前的仇富態度,包括每月只靠不到300歐元(約台幣1.2萬元)過日子,讓他成為傳奇。
在英國媒體點名的「德國害羞超級富豪」中,「搬家帝王」查普夫絕對榜上有名;但他的低調卻不是因為羞於顯富,而是根本仇富,因此自己不置產,理由是買房子將造成房價上漲,使得普通勞工無法負擔房價。他每個月節儉度日,花不到300歐元,還經常晚上出門撿收空瓶換現金,跟一般人認知的富豪大不相同。
過世時身價5億 愛撿空瓶換錢
查普夫的「仇富」可是說到做到的,他告訴德國明鏡週刊,自己只需住在每個月租金500歐元(約台幣2萬元)的小公寓裡,用最低的生活費就可以過活;也只在一般超市消費,還專挑最低價的商品購買。
他生前曾說過︰「我不需要錢,錢只會讓我們不公平。」更有名的句子則是︰「已經有很多該死的白痴抱著錢四處跑,不需要多我一個人。」
600員工公司門口 豎列寧像
查普夫在1960年代深受社會運動的影響,1975年與人合夥成立這家搬家公司後,中斷了大學學業。他的這個決定跟45年前到西柏林打工收舊家具有關,但他一直沒去考駕照,所以必須跟會開車的人合夥,他出勞力搬運。柏林圍牆倒塌後,他將原設在波昂的總部搬到柏林,從此生意更為興隆,目前擁有600名員工、分布14個據點,每年客戶達6萬多人。
搬家帝王 收費依民眾貧富定價
查普夫的傳奇不少,也可以說是上世紀遺留、將社會主義實施得最徹底的德國富豪。他對社會主義的推崇,從公司門口擺了座列寧雕像即可看出;但不僅如此,他還將精髓施行到公司政策中,也就是搬家收費依民眾貧富定價,較富有的人收費較高,窮人較低。他從員工轉為經理階層後,一個月從沒領薪超過300歐元。
台灣長照人力不足…逾64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92205.shtml
【聯合報╱記者林上祚、沈婉玉/台北報導】2014.08.25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據估算,十年內高達七十二萬人將有長期照護需求,但衛福部的「長照十年計畫」僅能照顧八萬多人,剩下的六十幾萬待服務的銀髮族群,包括經濟部、勞動部與財政部分別動起來研擬行動方案,解決長照需求不足的問題。
因應高齡社會長期照護需求,經濟部與勞動部正研擬行動方案,政府將輔導長照機構轉型社會企業。
財政部也擬推動促進民間投資長期照護產業,但財政部促參司長曾國基表示,民間投資長期照護產業意願高,適合引入壽險業等民間資金,來提供長照服務;不過,因醫療相關法令限制多,長照投資者必須是社團或醫療法人,且政策走向是以居家及社區安置為主、機構為輔,使相關促參案推動困難。
他認為,大型的長照機構才有經濟規模,較有能力添購設備、增派人力,提供養生、教育及休閒等更多元的服務,並維持一般人可負擔的收費,因此引進民間資金,是補充政府財源不足的方式之一;但長照與醫療很難區分,長照產業能否發展,仍有賴長照法等相關法令的突破及鬆綁。
經濟部去年起推動「健康產業發展計畫」,希望長照機構引進資通訊技術,發展客製化專業健康服務,並且與上下游產業跨業整合,明年底前,將帶動十億元以上投資。這項計畫除了專案輔導民間一些非營利長照機構外;另外,工業局也輔導萬通人力仲介公司,轉型為長照服務業。
但經濟部官員表示,並非所有民眾都有能力負擔安養中心費用,目前國內老人安養機構平均占床率僅七成,空床率達三成,非營利老人安養機構轉型為社企安養機構仍有困難。另外非營利組織要轉型社會企業,目前除缺乏相關法令配套外,轉型過程也常面臨理念掙扎;以雙連教會成立的雙連安養中心為例,因為雙連是教會組織,對於安養中心轉型為營利機構,內部意見一度分歧。
※ 相關報導:
* 長照險保費負擔比率 仍喬不攏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92209.shtml
....衛福部明天將召開「長照保險財務規劃相關事宜會議」,討論保險費用負擔比率。按衛福部目前規劃方案,負擔比率分別為雇主負擔六成、被保險人三成、政府一成。曲同光強調,明天的會議主要是收集各方意見。
◆ 社工感動他 中輟生重拾書本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91840.shtml
【聯合報╱記者吳家宇/台北報導】2014.08.25
在乘風少年學園裡,中輟生阿哲感受到社工無條件的接納和付出,讓他從此改過向善。
乘風少年學園為北市基督教教會聯合會下的一個單位,接收由市府教育局及法院轉介的學生,提供繼續就學或就業輔導。藉由生命課程、社區服務,更重要的是以愛的教育,讓這些因故輟學的孩子,能找到方向走回正軌。
阿哲因從小不停搬家,學習無法適應。他變得不愛念書,也結交了不少壞朋友。國三那年,他因輟學被轉介到乘風少年學園。
阿哲說,乘風少年學園的老師會站在學生的角度,聆聽學生的想法,也會以獎勵方式,促使他們在課堂中表現。
令阿哲最感動並願意改變的契機,是有一次同學們聯合霸凌一位學員。當時只要社工人員向少年隊通報,這些遭保護管束的學生就會留下不好的紀錄。但社工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原諒。
當時正逢畢業旅行,老師們便改變行程。將犯錯的同學帶到屏東爬茶山,其他同學則可到劍湖山去玩。用苦行的方式,讓同學反省改過。
阿哲在乘風少年學園讀了一年後,選擇繼續升學。除學園帶給他的啟發,父親的病逝也讓他了解自己應該扛起責任,減輕媽媽的負擔並給妹妹好的成長環境。
在乘風學園畢業典禮這天,阿哲以校友身分,勉勵學弟妹努力向上。目前他就讀景文技術學院日文系,計畫畢業後前往澳門工作賺錢養家。
※ 相關報導:
* 「書桌合作社」募捐書桌椅 讓偏鄉童寫好字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891822.shtml
花蓮美琴之友會發現不少偏鄉孩子們,欠缺寫作業、畫畫的地方,昨天開始發起「書桌合作社」活動,希望募集書桌、椅子、檯燈,濟助弱勢學童。
花蓮美琴之友會理事長黃振芳表示,曾經跟一些開辦學童課後輔導的部落合作過程中,發覺許多孩子家裡缺乏一張可以讀書寫字的書桌;而市區家庭的子女長大後,很多到外地求學、工作,家裡的書桌沒人用,「如果閒置的書桌能送給需要的孩子,讓書桌發揮愛的功能,那該多好。」
* 送盲生上學 父母6年繞地球6圈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891886.shtml
因早產雙眼全盲的高中生李祥睿,2年前偶然機會接觸薩克斯風,如今已習得一手好技藝,他說音樂是最好的朋友,昨天到台中后里馬場的第9屆音樂節,驚豔全場、獲得民眾熱烈掌聲。
李祥睿家住新竹,他的父母李宗貴、林麗燕,為了他的教育,把李祥督送到台中啟明學校,每天往返新竹台中接送,6年來從未間斷,每天開車超過200公里。扣除寒暑假與周六日休假,一年200天計算,他們家人為了接送,已繞地球六圈。
越南篇/語言×文化 台灣新二代拚突圍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96
【2014/08/25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越南報導
台灣味丹,在越南投資超過廿年,目前仍然獨霸越南內、外銷味精市場。越南味丹三千多名員工中,有台灣人、越南人及外籍人士,但沒有新住民二代。味丹策略長謝朝煌認為,新二代若要有競爭力,該掌握「兩邊」優勢,若只擁有一邊,顯不出特色。
謝朝煌說,台灣新二代,對越南來說,也是個「外國人」,回越南發展,關鍵仍在有無競爭力。
了解當地民情 聘用重點
換言之,語言流利度、文化了解度,仍是新二代將來能否在東南亞市場爭得一席之地的決勝關鍵。
謝朝煌說,新二代除了解越南本地文化外,並要兼具台灣人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積極性,否則,「就是一般的台灣人啊」;畢竟台商是要拓展「越南市場」,不是台灣市場,「我們需要的幹部,重點在能不能了解本地民情。」
很多在越南投資的業者,看法跟謝朝煌一樣。國泰金控在越南的投資,居台資金融業之冠,在越南用人,也以越南留台學生與越南華僑為主,尚無新住民二代。
越南國泰人壽業務團隊已有一千多人,越南國泰人壽總經理李訓裕說,一定要培養當地人才,壽險業畢竟是經營「人」的生意,要比其他產業更深入當地市場。
台灣技職教育 就業保證
我駐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陳柏秀也說,新二代到越南工作,不見得有優勢,關鍵在「你的條件有沒有比別人好?而不在媽媽是不是本地人」,且許多新二代未必會講媽媽的語言,自然無優勢可言。
新二代該加強什麼「基本功」,讓自己更有競爭力?台商建議,英文及東南亞當地國語言一定要流利,還有專業知識,受過台灣技職教育也會加分。
越南中鋼住金董事長翁朝棟說,越南沒有技職教育,但來越南投產的製造業,包括中鋼住金,卻非常需要這樣的人力;他說,若新二代受過台灣的技職教育訓練,再來越南發展,應該會是就業保證。
熟稔越南法律 大大加分
在排華暴動後,外界也才發現,台商對當地法律、稅務都相當陌生。
陳柏秀則認為,台灣人能否在越南順遂發展,還要看專業和技術;但越南台商最弱的一環,是欠缺對越南法律的了解,他說,若年輕人想來越南,若還能具備越南的法律學識,會大大加分,相信會大受台商甚至在越南投資的外商歡迎。
※ 相關報導:
* 越南篇/黃金交叉樞紐 「忽視越南就等邊緣化」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97
....翁朝棟說,中國大陸自世界工廠退位後,更凸顯東南亞市場的重要性;要承接世界工廠的角色,須符合「市場夠大、人口夠多、老百姓夠窮」等條件。東協有六億人口、是全球第三大人口群體,越南基本工資現約兩百美元,僅大陸三分之一,連大陸企業都赴越南投資。
....越南政府計畫投資部統計,在越南投資最大外資是日本,台灣只排到第四。但根據我駐越代表處和台灣商會統計,若加計透過第三地轉進投資的台商總數達四千家,總金額近六百億美元,已成越南第一大外資。
* 越南篇/排華後省思 台越綿密通婚關係重新珍視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93
越南排華暴動影響,台商反思勞資經營關係,調整以往台商、陸籍幹部、越籍勞工垂直管理的人事結構,降低陸幹比例,盡量拔擢表現優異的當地員工出任主管,「加速在地化、深耕軟實力」雙軌並進。
....越南台商聯合總會前會長廖育珠,在暴動後自發籌資拍攝影片,訴諸感性、溫情,讓越南「看見台灣」。她說,台越之間有綿密的婚姻關係,文化也有諸多相似,都是應重新檢視、擦亮的珍貴資產。
* 越南篇/刻板印象? 赴越一趟必改觀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94
簡智明說,以他經營的和鼎隆建築公司為例,越籍幹部月薪就有三萬元,台灣幹部薪資保證更高。普遍來說,應徵者本身條件夠好,起薪四萬元以上不是問題,包吃包住加機票,年年調薪,「待遇絕對比在台灣好。」當地生活水準已改善許多。
* 印尼篇/印尼瘋華語 我新二代優勢在哪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91
....印尼國營企業部長余世甘(Dahlan Iskan)今年在中國大陸貴州經貿訪問團訪問印尼時全程以華語演講,讓與會者嚇一跳。而他,應不是唯一會華語的印尼部長。
....班主任芬蒂‧迪拉克說:「英文是首選,最多人選;華文第二。」芬蒂馬上要在雅加達南區穆斯林人口聚集區再開分部,「我們也很驚訝,穆斯林也很想學華文。」
不懂華語的印尼人常形容華語、中文是「哈魯疊瓦(Huruf Dewa)」,印尼語的意思是「神仙的字」,神仙才會寫、會念。印尼是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對中國大陸貿易量日增,會寫「神仙的字」者吃香,會說「神仙的話」之外,英語也通的人才大家搶著要。
* 印尼篇/新二代增值…3語通吃 會說還要能寫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89
政大外交系畢業的雅加達律師何子超說,若是可能,在台灣接受完基礎教育後再回到印尼念大學,將是新二代增值的出路。
....何子超也強調,台灣新二代進入印尼服務業市場的現實面,「只有普通說印尼話的能力,絕對不夠」。他是律師,如果聘用助理,「中文,面對台灣、中國的商人;英文,應付簽約」,何子超加強語氣:「不管你是世界上何種語言,打官司最後一定要翻譯成正式書面印尼文。」
* 柬埔寨篇/柬國經濟起飛 新二代卡位要快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4988
....張景順來柬埔寨廿三年,他自認是台商在此的黃埔一期,三個小孩是台、柬混血兒,兩個在柬埔寨出生,在柬埔寨念完幼稚園才回台灣,國中畢業後即回柬埔寨;「台柬新住民二代若要回來發展,最好在小孩子一開始起步,就讓他們回來。」張景順說。
....張景順建議,想回來發展的新住民二代,中、英、柬語,一定要流利,再來就是專業知識和資金;他指指金邊證券辦公室中的年輕柬國員工說,這裡的年輕人都有很高的求知欲,上班之餘還經常補習。像柬埔寨有間補習學校,學生高達六萬人,光在金邊,就有十二個校區,主要是補英文,一個月收入高達三百萬美元。
外婆橋計畫 推動多元文化成使命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10
記者何定照、蘇瑋璇╱台北報導 2014.08.26 聯合報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首兒歌中返回外婆家的心願,對新住民及他們的孩子來說,卻滿是苦澀,太遙遠的距離,只能用思念填補。
誠致教育基金會的「外婆橋計畫」已邁入第四年,至今已把七組新住民二代、媽媽和老師一起送回位於東南亞的外婆家。然而這計畫源頭,來自「要訓練老師了解新住民」。
一開始沒人報名
四方報顧問張正說,四方報探討新住民問題多年,深感許多站在第一線接觸新二代的老師,往往很不了解新住民。發想「外婆橋」模式的張正說,關懷教育的誠致創辦人方新舟三年多前找上他,表示想改善新住民問題時,他和時任立報副總編輯的太太廖雲章討論半天,迸出「外婆橋」構想:「何不把老師拉進來?」
「外婆橋」剛啟動時,雖然提供旅費,卻沒人報名,根本沒有老師願意參加;直到有校長指派老師前往,計畫才終於啟動。原本對新住民所知有限的老師,在踏上學生外婆家後,產生巨大改變。
老師更有同理心
張正說,有老師本來只喜歡去先進國家,經過東南亞家訪,開始接受各國多元文化,甚至認了越南的乾女兒;更多老師從原本自視優越,發現自己在東南亞根本語言不通,遠不如能講雙語的新住民,終於懂得新住民在台心情,返台後做出深具同理心的教案。
在老師、新住民及二代返台後傳遞溫馨故事下,「外婆橋」要找老師不再困難,甚至也有老師主動遞件。張正說,「外婆橋」原本想從「虐待」老師中,讓老師自我改變,如今已得到正面效果。
將見聞帶回課堂
長期關注新住民的國泰慈善基金會從今年寒假起,也搭起了跨越兩千公里的「外婆橋」。基金會與台北教育大學副教授王大修合作,開辦「越南語言班」,寒暑假贊助新住民及二代、老師回越南的旅費。
今年寒假跟著學生回到越南外婆家的桃園縣大成國小老師葉秋圓坦言,去之前很惶恐,保高額保險、打好幾劑預防針,「一心想著給予什麼,沒想到獲得更多。」
十三天中,台灣老師入境隨俗。因為語言不通,全靠比手畫腳,台灣教師深刻體認外籍配偶在台生活的孤獨與掙扎,更立志要將越南見聞帶回台灣的課堂,「多元文化從今以後成為我們的使命」。
※ 相關報導:
* 2000公里的家訪 師生角色互轉換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07
....更寮國小全校三百多名師生,一成四是新二代,其中六成五雙親之一來自越南。近年「多元文化教育」漸成顯學,但林靜宜、王意惠坦言,族群關係多數聚焦原住民,新住民仍屬次要,「若不曾深入了解她們的喜樂哀愁,怎麼談接納?」
於是三方合作,展開返鄉之旅,國泰基金會看準周琬宜不僅是「跟著回家」的被動角色,而能扮演推動計畫的引擎。事後證明,周琬宜規畫行程、製作簡報、翻譯解說,帶領老師走進她的世界,「師生的角色好像翻轉了。」
王意惠說,成績優異如周琬宜,在校仍習慣隱藏新二代的身分,社會上偏狹的價值觀,「是我們大人造成的問題。」希望藉此行,幫助因身分認同徬徨的琬宜,樂於扮演橫跨台越的橋梁,讓曾經的傷疤,變成榮耀的勳章。
* 回外婆家 越語救命…自卑變榮耀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06
....記者走過雜貨街,叼著菸、斜倚貨架的一中年男攤商高聲說,眼前這群是中國人,要追出來打。周琬宜這時以越南語回嗆:「是台灣!」攤商一臉錯愕,悻悻然轉過身。「我看不慣他們以為妳們聽不懂,壞話說那麼大聲,你們還對他笑笑的。」周琬宜氣嘟嘟地。
這趟返鄉,母女三人強烈感受文化衝擊及政治緊張,累積幾次實戰經驗,潘氏蓓竹趁對方還未開口,就先發制人「我是台灣來,我嫁給台灣人」,得以全身而退。
十三歲的周琬宜為全團伸張正義,如打了場勝仗,前所未有的興奮感與成就感全寫在臉上,曾因越南血統自卑的她說,「從沒想到懂越南話派上用場!」
* 國台泰三聲道 「這是我的優勢」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05
....今年一月底,她的外婆騎車赴市場做生意出車禍,林巧涵感受到母親焦急想回家的心情,但經費無著。林巧涵請導師林錦玲寫計畫參加誠致基金會「外婆橋計畫」甄選,打動評審,在多組競爭團隊中脫穎而出,獲補助成行。
....「同學在等我回去分享外婆家的事。」將升小六的林巧涵,就讀嘉義縣水上國小,她多才多藝,課業表現不俗,擁有新住民孩子較欠缺的自信。她說,同學知道她會說泰語、去過泰國很羨慕,「這是我的優勢」。
林巧涵對語言有興趣,平時家人間交談常是國、台、泰語交互使用,她說,未來想當導遊或空姐,發揮語言專長。
* 返泰,看!新住民媽媽發光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08
「看到新住民媽媽的光。」隨行老師林錦玲說,林筠甯在台灣話不多,回到泰國化身嚮導、翻譯,不斷推薦「這道菜味道特別,吃吃看」、「那間廟很靈,一定要拜」,在家鄉,她一點都不「弱」。
....「新住民孩子的自信,關鍵在家庭關係。」林錦玲說,有孩子會嘲笑新住民媽媽口音,「對母親存在歧視」;有回到學生家作客,孩子告訴她「這把菜刀是奶奶的,媽媽不能用」,讓她感觸良深。
林錦玲觀察,林巧涵父親很尊重另一半,不但自己學習泰語,也鼓勵三個孩子說泰語,無形中建立孩子對母親的認同。
* 台灣女人 演活南洋姊妹心聲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09
「用肢體語言表達議題或文化,更能增進不同族群了解!」南洋台灣姊妹會五年前成立南洋姊妹劇團,已經發表七齣戲,不少內容訴諸女性的共有經驗,吸引台灣人報名當團員。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的TIFA多元綜藝團,也招來不少國際老公/老婆寫歌、唱歌,共鳴不分國界。
* 二代培力 個個都是文化大使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11
新二代將成台灣青年主力之一,民間看到人口結構改變的趨勢,紛投入二代培力。台灣第一份東南亞語報紙四方報,六月開始發行親子共讀專刊國小及國中版;伊甸基金會的新移民二代培力營辦到第五年;善牧基金會由新二代組成的「培根青年團」也於去年成立。
....「新二代個個都可以是文化大使,在母國為台灣做最佳宣傳。」四方報顧問張正說,新二代生來就有多元文化潛力,不能斷掉跟母國關係,才能提升台灣競爭力。
越南新住民曾女香說,越南排華事件,問題之一在於台商幹部都是華人,若能多些新二代,他們既是台灣人也是越南人,衝突一定可以減到最低,她也鼓勵小孩學越語。
◆ 華府觀察/若對美原住民喊紅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94488.shtml
【聯合報╱華府記者賴昭穎】2014.08.26
美國「華盛頓郵報」言論部上周發表一篇帶著聲明性質的社論,文中宣布將不再使用職業美式足球(NFL)華盛頓紅人隊(Washington Redskins)的隊名,因為「紅人」這個隊名是帶有汙辱性的字眼。
美式足球是全美最熱門的職業運動,紅人隊隊名問題爭議已久,但華郵這分在美國頗舉影響力的報紙,在九月球季開打前首度公開表達編輯部立場,對於NFL和拒絕改名的紅人隊老闆將帶來不小壓力。
華郵社論長期以來主張紅人隊應該改名,但始終未獲得球團正面回應。在華郵公開發難後,美國知名運動頻道ESPN也宣布,公司將沿用球隊官方名稱和標誌,但考量紅人隊名爭論,將開放由員工決定如何播報。
面對排山倒海改名壓力,紅人隊老闆不為所動,強調這個隊名絕無蔑視原住民的意涵,何況這個隊名已用了快八十年,有保留其歷史與傳統的必要。話雖如此,「紅人」這塊老招牌蘊含的無形和有形資產價值,恐怕才是球團不願改名的主因。
種族問題在美國一向是禁忌話題,但問題始終存在,只要一被觸及就會挑動敏感神經。以黑白衝突為例,僅管歷經民權運動,歐巴馬也成為首位黑人總統,但種族隔閡仍難以化解,也因此去年佛州白人男子槍殺黑人青少年獲判無罪會引發全美各大城群眾示威,及日前密蘇里州佛格森市非裔青少年被白人警察槍殺會引發暴動。
歐巴馬曾說,如他是球隊老闆,知道隊名會冒犯一大群人,就算擁有顯赫歷史,也會考慮改名。至於「紅人」是不是汙辱美洲原住民呢?一位媒體人說,在擠滿原住民的酒吧大喊「紅人」,下場就是被揍得半死,沒錯吧?所以,答案很清楚了。
青世代創新但不負責 熟世代勤奮卻太傳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99106.shtml
【聯合報╱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2014.08.28
本報「世代圖像大調查」發現,在熟世代眼中,青世代雖然創新,但不知足、不負責、懶散是主要問題;青世代看熟世代,雖然推崇其負責、勤奮、知足的特質,缺點卻是過於傳統。
本報「世代圖像大調查」是針對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進行訪問,以四十歲為分界,四十歲以下稱為「青世代」,四十歲以上稱為「熟世代」,觀察上、下兩個世代如何看待彼此。
「負責」 兩代感受差異最大
世代印象包含勤奮、創新、包容、知足及負責等五個面向,調查以一至十分為範圍,評分一至五分代表偏向負面特質,評分六至十分代表偏向正面特質。
結果顯示,五大特質中,兩大世代對彼此「負責任」與否的感受差異最大。四十歲以下世代,七成三肯定熟世代負責任,僅二成六覺得此世代不負責任,平均得分為六點五分;不過,在熟世代眼中,青世代卻以不負責任為特色(六成九),僅二成九覺得此世代勇於負責,平均得分為四點七分。兩世代的評分差距為一點八分。
從知足印象來看,青世代有六成一認為熟世代容易滿足,三成八持相反看法,平均得分為六點零分;另一方面,熟世代有七成四批評青世代不知足,平均得分為四點五分。兩世代的評分差距為一點五分,而不知足也是青世代評分最低的項目。
勤奮特質方面,青世代有七成八認為熟世代相當勤奮,僅二成一不這麼認為,平均印象得分為六點八分;相對來說,熟世代有五成二批評青世代過於懶散,四成三肯定青世代勤奮,平均得分為五點四分。兩世代的評分差距為一點四分。
「創新」 青世代只贏這一項
創新特質方面,這是青世代唯一評分優於熟世代的項目。熟世代有五成八稱許青世代是創新的世代,三成七覺得此世代太傳統,平均得分為六點一分;青世代看熟世代,則是有六成九認為熟世代過於傳統,僅三成覺得此世代有創新特質,平均得分為四點八。兩世代的評分差距為一點三分。
各特質面向中,兩世代間對於彼此包容性的感受差異最少。青世代有五成二認為熟世代頗能包容,四成八覺得熟世代排他,平均得分為五點八分;至於熟世代,則有五成九覺得青世代排他,三成八覺得此世代能夠包容,平均得分為五點二分。兩世代的評分差距為零點六分。
這次調查於七月四日至十二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二千四百六十五位台灣地區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另有九百六十五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二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並依據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 相關報導:
* 周四起3天 聯合報解析5大世代圖像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99154.shtml
金融海嘯後,美國青年占領華爾街,台灣也出現占領立法院的學生運動。鬼島、仇富、不公不義等負面名詞充斥,但台灣真的有如此不堪?已經到了世代衝突,甚至出現世代對立?
聯合報系《世代圖像大調查》電話訪問十八到六十五歲民眾,針對各世代彼此間的評價、對台灣社會的看法與生活感受度,以及對待歐美、亞洲等國際社會的態度調查。
* 兩個三角形 解讀世代臉譜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99188.shtml
擅長策略規劃的一○四資訊科技總經理阮劍安, 仔細看完聯合報的《世代圖像大調查》,將青世代與熟世代的差異與共識,用一正、一倒兩個三角形呈現。....兩個三角形的外面代表大環境,也是兩個世代的共同看法。阮劍安說,兩個世代的最大共識是貧富差距惡化嚴重,也是兩個世代想解決的問題。
◆ 英小鎮姑息 爆1400起孩童性侵案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00443.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08.28
英國羅瑟罕市(Rotherham)議會公開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當地在過去16年間,至少1400名孩童和青少年遭性侵虐待,當地政府知情卻未調查,對性侵罪行視若無睹,事件爆發後,地方議會主席史東,在第一時間宣布下台負責。
近日一份調查報告震驚英國社會,報告中指控英國南約克郡的羅瑟罕市政府,長期對當地猖獗的性侵罪行視若無睹,導致當地在過去16年期間,有超過1400名孩童遭當地幫派性侵、綁架甚至賣到北部城市從事非法行業,受害者多是英國籍,最小的只有11歲。
一名受害者受訪時表示,她被迫跟兇嫌的表兄弟或任何人發生性關係,「我根本就像是一個物品,他們不把我當人看。」她說她當時只有12歲,受害長達3年,之後逃離英國,不過當她再次回到羅瑟罕市,竟還在大街上撞見那些綁架她的人。
這份調查報告是由前首席社會工作督察賈伊(Alexix Jay)所撰寫,她斥責當地警方和政府官員集體失職,在報告中提到這些受害者有三分之一曾報案,警察不但沒有深入調查,還對受害者嗤之以鼻,讓她們求助無門。
賈伊說,有孩子甚至被澆滿身汽油,被威脅放火,甚至被迫目睹這些性侵罪行,還威脅她們如果說出去,就是下一個受害者。
這些受害人指稱犯案者多是巴勒斯坦人,或是南亞裔,報告中提到,許多地方政府擔心被貼上「種族歧視」標籤,遲遲不敢掃蕩這些幫派分子。
賈伊表示,她曾經在2002年和2006年整理相關案情呈報給地方政府,但卻被當局質疑誇大,報告遭到地方政府強行壓下。
事件爆發後引發各界撻伐,指名要求當時負責兒童服務部門、目前的南約克郡(South Yorkshire)警長萊特下台。地方議會主席史東已在報告公布後第一時間宣布辭職。
※ 相關報導:
* 孩子笨拙易分心 試試「感覺統合」遊戲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08528
您的孩子是否排斥赤腳走路、討厭洗頭和洗臉、時常跌倒和撞到桌角、容易分心、人際互動不良、比同年齡孩子的動作較笨拙、學習生活技巧能力差?雖然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卻時常困擾著你?這樣的情形可能是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出現問題。
感覺統合是美國職能治療師艾爾斯博士提出的理論,是指正常的大腦對外界環境的各種訊息及感覺,如前庭覺、本體覺、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加以接收、組織並整合,再對這些訊息做出適當的反應。
◆ 媒體評論-媒體歧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8000495-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28日 李艷秋
隨便舉例吧!漂亮的女孩叫正妹,性感的女孩叫辣妹,又漂亮又性感的女孩叫女神;那麼,不漂亮的女孩就直呼醜女,體重超標的是胖妹,又胖又不漂亮的女孩就是人見人逃的恐龍妹了。
正妹一個巧笑,就吸引無數眼球,到了女神層級隨便一個POSE,就秒殺無數宅男。她們的一舉一動,都能換成點閱率和白花花的銀子;相對的,醜女恐龍妹只會嚇跑一票口水男,要販賣出去只有一個方式,就是更加醜化她們,或者把她們變成笑話,讓讀者對著女神流鼻血,對著恐龍妹笑到噴淚,不論美醜,媒體都能消費她們。
這是歧視!就算漂亮的明星,一旦身材走樣,就會被媒體嘲笑,形容她們「飄大嬸味」,即便她們剛剛做了母親也不放過;臉上有些嬰兒肥的青春女星陳妍希,總是被冠上「腫」字,媒體不在乎她的演出,總是用「腫不腫」做文章。醜是罪過,胖是墮落,校園中有多少霸凌,是因為看不順眼某人醜或胖而發動的?最可怕的是社會似乎習以為常,讓歧視的細胞,藉由媒體洗腦的方式,成為年輕一代的基因。
每件事都不會只有一個角度,但對女性胸部大小這件事,媒體只有一個角度─大就讚!小就遜!女星們一起出席的場合,低胸露乳溝的,才能搶占版面曝光,但媒體還要酸她們:「原來只有32A,今天竟然硬擠出32C,變成大小奶。」標題中更窮盡文字功力來形容:「斯容D奶猖狂,踢館F伊湄倒彈」、「8奶球下湯,一池春水都是好料」、「小S乳溝是假的,雞排妹乳波臀浪」,讓讀者意淫個夠,但我們卻忘了,這樣的字句沒有任何設防,正一點一滴堆砌成孩子的價值觀。
除了標題字字入腦外,媒體還慣用「比較」來灌輸不當的價值判斷。一名女星離婚後又有新男友,媒體立即推出「比較表」,舊愛新歡從年齡、身高、體重、學歷、經歷、財產、年收、到曾交過的女友…都要分個高下,於是,甲身高180,乙178,甲就獲一枚「勝」章;甲年收500萬,乙年收1000萬,乙就在這一欄中獲勝;結論就是:幼齒、個子高瘦、學歷高、收入多、交往過的對象多且較知名,就是勝利的一方。
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培養子女正確的價值觀和判斷是非的能力,希望孩子懂得尊重別人,不歧視他人的外貌、膚色、性向、信仰,更不要因自己的外貌而自卑,可是你苦口婆心的諄諄教誨,可能根本不敵媒體及同儕的影響;尤其媒體已經堂而皇之的跨過歧視這條紅線,而且如脫韁野馬,完全不受束縛,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根本沒有制衡的力量。
或許要等到有一天,下這些標題的編輯,或主導媒體歧視的老闆,他的女兒為減肥而昏倒,為了隆乳鬧家庭革命的時候,才會知道自己造過什麼業。(作者為資深電視媒體人)
聯合報民調/貧富差距 5世代共同的痛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901577.shtml
【聯合報╱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2014.08.29
本報民意調查發現,國內不同世代對於貧富差距日趨嚴重的感受一致,比率都達八成以上。此外,各世代中,以六十到六十五歲世代最為失落,四成七覺得社會對待他們不公平,比率高於其他世代。
本報「世代圖像調查」發現,和十年前相比,有八成七民眾認為台灣貧富差距問題越來越嚴重,一成覺得和十年前差不多,僅百分之一認為問題已趨和緩。
分析顯示,各世代對貧富差距日趨嚴重的感受都在八成一至九成間,是不同世代間的最大共識。
不過,不同世代對於解決貧富差距優先性的看法不盡相同。
若要在促進經濟發展和縮短貧富差距兩者間取捨,全體受訪者中,五成三民眾認為促進經濟發展較重要,四成三覺得縮短貧富差距較優先。交叉分析發現,十八至廿二歲年輕世代,六成六認為縮短貧富差距重於促進經濟發展,卅歲以上世代則有五成以上希望先促進經濟發展。
企圖心、人脈 成功關鍵!
調查也發現,從社會公平感受層面來看,有一成八民眾認為社會對待他們是公平的,四成三覺得差不多,三成八覺得自己遭受不公平對待。進一步分析顯示,各世代中,以六十到六十五歲世代對社會最失望,四成七認為自己沒有受到社會的公平對待,其他世代有此感受的比率則都低於四成。
評估個人努力和收穫結果的相符程度,五成八民眾認為兩者相當,但也有四成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獲得合理回報。各世代中,以未入社會的十八至廿二歲年輕世代最能感受努力就有回報(七成一),相對來說,卅至四十九歲世代則有較高比率抱怨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約四成五)。
那麼,不同世代對於成功要素的看法又是什麼呢?在可複選的情形下,調查發現,各世代都有九成以上認為追求成功的企圖心和廣闊的人脈是能夠在社會上立足的兩大關鍵,意見相當一致。
高學歷、家世 主宰未來?
不過,相對來說,五十歲以上世代較看重個人學歷的影響,四十歲以下世代認為學歷有助於個人獲致成功的比率降至七成;此外,入社會後,各世代都有超過六成認為原生家庭經濟條件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功,比率較未踏入社會的十八至廿二歲年輕世代高出近廿個百分點。
至於年輕人沒有錢的歸因,在可複選的情形下,調查發現,各世代都有接近或超過六成以上認為年輕人亂花錢及不夠努力是主因,其次為年輕人不好好工作(三成八)、沒有工作機會(三成一)、運氣不好(三成)及社會對年輕人不公平(一成六)等。
亂花錢 青世代沒錢主因
進一步分析顯示,相較於四十歲以下世代,四十歲以上世代認為年輕人沒有錢的原因,是因為年輕人隨便亂花錢(七成七)、不夠努力(六成七)、不好好工作(四成五)、沒有工作機會(三成三)的比率高出三到七個百分點;四十歲以下世代歸因於年輕人運氣不好(三成五)和社會對年輕人不公平(一成八)的比率則較四十歲以上世代多四到十個百分點。
調查還發現,有八成六民眾不同意「為了推動改革,必要時可以不遵守法律的規定」的看法,僅一成一的人同意此看法。各世代中,以十八至廿九歲世代認同此看法的比率較高(接近二成)。
這次調查於七月四日至十二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二千四百六十五位台灣地區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另有九百六十五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二點零個百分點以內。
調查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並依據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 圖表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十年加薪601元 青世代怎麼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901571.shtml
勞動部二○一二年最新調查,大專以上社會新鮮人的起薪平均二六四六○元,十年來只增加六○一元。扣掉房租與生活費,月薪二萬六,要在台北生活相當不容易。
....吳齊殷表示,台灣「現在的經濟成長是虛的」,工作機會的增加都是在海外。他說,全球布局讓企業主賺到錢,但一般的勞工、員工不一定享受到。
一○四資訊科技的資料庫統計,從二○○○年網路泡沫期間,大學新鮮人的平均月薪為高峰期約三萬五千元,此後就一路走低,到了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已打了八三折、降到二萬九千元,目前停留在三萬元出頭。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更指出,在公部門、企業界掌權的人,更需要思考有系統地釋放出資源,給青世代機會,才可能打破貧富差距惡化的魔咒。
※ 否則只好靠階級鬥爭了。
* 貧窮世襲 「槍還沒響勝負已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901566.shtml
....謝姓地政士舉例,如果小孩子的父母、叔叔、阿姨,甚至哥哥,每個人每年利用這個贈與優惠,小孩子一年就可以有一千一百萬元的合法免稅資金流入帳戶。尤其,政府計畫採行實價課稅與房地合一課稅,讓近來的節稅規劃需求愈來愈大,「你真的無法想像,台灣人怎麼會這麼有錢」。
財產的世代移轉,無形中造就了許多富二代。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齊殷指出,企業主的「家天下」觀念,讓富有世襲,富裕者小孩的教育資源、社會資源相對豐富,無形中也造成貧窮世襲。
* 小確幸產業 「老少搭 潮T變金雞」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901568.shtml
吳宗昇舉例,比我們早進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更早出現經濟上失落的廿年,但近年來,日本的高齡者組成諮詢團,在退休金的支持下,變成是「高技術含量的低成本勞動力」。他說,高齡者與年輕人合作,打造愈來愈多的社區經濟,這一類的小確幸經濟,不但在地化,更成為年輕人的機會。
* 小資女世代 錢花在喜歡的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901569.shtml
聯合報《世代圖像大調查》發現,五大世代除了一致認為貧富差距惡化,也認為年輕人會窮,很大原因是隨便花錢。
不過,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分析,十八到廿九歲的小資女世代,其實在日常生活上相當節儉,花錢只花在他們在意的事物上。....年輕一代會買高單價的智慧型手機、穿有品牌的衣物,但也會逛夜市、翻地攤,找自己喜歡的小物品。「就是一種小確幸的滿足,」李釧如說。
◆ 緊急救援系統 24小時守護老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901484.shtml
【聯合報╱記者林昭彰/三重報導】2014.08.29
獨居在三重區的翁建成爺爺已經102歲,由於志工無法隨時陪伴,最近社會局幫他安裝了「緊急救援系統」,特殊狀況只需按個鈕,24小時均立刻由中興保全給予援助;低收入或身障獨居長者由市府全額負擔費用。
社會局長李麗圳說,市府和中興保全簽約合作提供服務,家中電話只須加裝「居家主機」,就會有專人每日2次定時通話問安,長輩若沒回話,將進一步查證是否發生狀況。
長輩若因疾病發作或突發意外,只要按下隨身佩帶的無線遙控鈕,亦可發出求援訊號,立即與守護中心值勤員或護理師通話,視情況轉報就近的緊急聯絡人或直接通報119。有了這套系統,再搭配志工平時訪視與陪伴,盼讓獨居長者受到更貼心的服務。
中興保全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資訊長洪培修說,緊急救援系統「居家主機」的高敏感度雙向通話麥克風,聲波受訊距離可達30公尺,失智、失聰無法對話溝通者不適用。目前基金會與雙北市、高雄、嘉義縣市政府都有合作推廣計畫。
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石桂榕指出,新北市今年共有184人次裝設緊急救援系統,凡列冊低收入戶、領有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的65歲以上的獨居長者、獨居領有身心障礙生活補助者,均由市府全額補助費用,一般市民若無法隨時陪伴長輩而想安裝,亦可自費享優惠價每月800元申裝,社會局洽詢電話(02)29603456轉3712。
※ 相關報導:
* 一部麵茶紀錄片 串起長者記憶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901475.shtml
老人共餐還可以看電影喔!昨天是三重區承德里每個月固定1次的銀髮共餐日,特地「加菜」放映得獎紀錄片「萬里路」,介紹沿街推車賣傳統小吃「麵茶」已經53年的吳勝正故事,現場還懸掛許多老電影海報、播放黑膠唱片,充滿懷舊風情。
◆ 疑遭婆婆虐待 她從豐腴餓到宛如乾屍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902205.shtml
http://www.yn.xinhuanet.com/photos/2014-08/29/c_133606023.htm
【世界日報╱上海29日電】2014.08.29
山東臨沂市爆出疑似婆婆虐待媳婦至死事件!一名女子因丈夫出軌向婆婆反映,不料婆婆偏袒兒子,稱「男人好色是通病」。該女子心碎服藥自殺,獲救後導致腦萎縮。她被婆婆接回家後疑遭虐待,餓成瘦骨嶙峋,體重只有20公斤,如同一具乾屍。其胞姊上月中將她送院治療,但她本月1日不治,含恨而終。
新聞晨報報導,楊添添臥病在床,短短一年,由本來豐滿貌美的少婦變成瘦骨嶙峋,體重只有20公斤,虛弱得說不出話。據楊的姊姊說,妹妹被接回家後,沒一餐飽飯吃,她每次攜食品營養湯探訪,妹妹都是狼吞虎嚥,一副餓壞模樣。她質問妹妹的婆婆,對方竟稱「我們一家都幾個月沒有葷腥吃了,那能顧得上她」。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附上新華網的連結。
青世代 5成想登陸、7成8愛歐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903762.shtml
【聯合報╱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2014.08.30
面對全球化浪潮,本報「世代圖像大調查」發現,國內十八至廿二歲年輕族群最具適應力,五成有意願前往大陸工作,七成八願意至歐美國家闖天下。相較於四十歲以上的熟世代,四十歲以下青世代對台灣對外開放市場態度更為積極。
跨國人力流動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之一,調查發現,國人並不排斥向外發展,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中,有三成九有意願前往大陸工作,六成無此意願;若有機會至歐美國家工作,願意離鄉背井闖天下的比率上升為五成二,四成七仍無意願。
分析顯示,年齡愈輕的世代,向外發展的意願愈高。各世代中,十八至廿二歲年輕族群對工作地點最不設限,五成願意前往大陸工作,七成八願意去歐美等國家工作;廿三至廿九歲入社會青年願意至大陸或歐美發展的意願降為四成六及六成六;卅至卅九歲世代至大陸或歐美發展的意願再降為四成二及五成五;到了六十歲以上老年世代,則只剩不到三成五有意願向外發展。
外勞開放…愛歐美不愛東南亞
不過,國人雖不排斥向外發展,但對於開放部份國家人士來台工作,則頗有戒心。其中,雖有五成一民眾認為歐美人士來台工作有利台灣發展,但認為大陸及東南亞人士來台工作有利於台灣發展的比率降至二成五與二成三。
和跨國人力流動類似,民眾對台灣是否走向自由開放市場的看法,也是依地區而有不同態度。
雖有八成一民眾認為跨國企業來台,對台灣整體經濟發展利多於弊,但民眾並不認為應該無條件全面開放:八成五民眾認為歐美企業來台投資對台灣發展有幫助,但僅五成三認為大陸企業來台投資有利台灣發展,四成擔心有負面影響。
開放市場…青世代態度較開放
進一步發現,相較四十歲以上熟世代,四十歲以下青世代的態度較開放,能接受大陸、東南亞及歐美人士來台工作的比率高出十到十三個百分點,認為大陸企業來台投資有利台灣發展的比率也較熟世代多了十一個百分點。
調查還發現,七成民眾不同意「為了保護台灣產業,我們應該限制外國產品進口」的看法,僅二成六同意。其中,十八至五十歲世代都有超過七成不同意此看法,五十到五十九歲世代和六十歲以上世代不同意此看法者則降至六成五及五成六。
對於「如果加入國際組織,就應該要遵守他們的規定」的看法,則有七成二民眾表示同意,僅二成三不同意。其中,以十八至廿二歲世代同意比率最高(八成四),隨著年齡增長,同意此看法的比率隨之降低,六十歲以上世代同意此看法者降至五成三,三成不同意此看法。
這次調查於七月四日至十二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二千四百六十五位台灣地區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另有九百六十五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二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並依據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系列完)
※ 圖表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陸汙染嚴重 外企員工拒派任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903595.shtml
台灣不少年輕人都有意西進大陸發展,日經中文網指出,由於空氣汙染和水質惡化等問題不斷加重,有愈來愈多外資企業的外籍員工拒絕被派往中國大陸工作,迫使來自歐美日的跨國企業必須積極改善員工的福利待遇,以留住優秀員工。
* 陸資襲台 熟世代戒心、青世代歡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903769.shtml
....聯合報系民調中心《世代圖像大調查》發現,台灣民眾認為跨國企業來台投資有助發展經濟的比例達百分之八十一,歡迎歐美企業的比例更高達百分之八十五,歡迎大陸企業的比例則降至百分之五十三。
有趣的是,四十歲以上的熟世代對陸資較有戒心,歡迎陸資的比例是四成七,但認為對台灣發展不好的也有四成三;反倒是青世代,認為陸資有助台灣發展的比例近六成,認為不好的是三成七。
....林宗弘更認為,台灣早晚必須面對開放中國、東南亞移民的問題。他說,台灣的勞動力會愈來愈不足,甚至因為生育率偏低,青世代的扶養壓力愈來愈大,真的要好好思考英國、北歐等歐洲國家的政策。
* 跨國企業 永遠在找在地人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903764.shtml
....前陣子,台灣討論陸生能否參選台灣校園的學生會會長,討論的重點是台灣會不會被滲透。但,更需要討論的,可能是台灣學生的積極與意願。
國內招收陸生較多的學校,這兩年,其實已經有很多陸生當「班代」了。因為,不少台灣的大學生上課滑手機、下課飛快消失,別說參與校園事務,就連登記買參考書、收作業,不少班級也是陸生在熱心服務。
....「跨國企業永遠在找在地人才,」楊崑山說,對SGS的員工來說,集團內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可申請去歷練、挑戰,台灣在檢測技術服務這一塊居亞洲領導地位,可以到各東亞地區擔任領導幹部。
但市場打開以後,要維持高成長,一定得運用當地的人力、人才。楊崑山說,過幾年,應該就會有越南籍的總經理出現。
....像技術服務這類台灣的優勢產業,仍不斷在地化,也不斷地轉型升級。升級後,台灣可以是亞洲總部的高級幹部或是高級技術人員,較低階或是經營成熟的市場,就可以交棒給中國籍或是東南亞的員工,不怕被取代。
美幼童帶槍上幼稚園…一把左輪已上膛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903594.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08.30
自美國康州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發生槍擊悲劇以來,全美有八州立法允許教職員在校園攜帶槍枝,其中德州1024個校區中,至少有78所學校採納這項措施。然而槍枝氾濫似乎蔓延到幼稚園,賓州一所幼稚園在一名男童的背包裡發現一把上膛手槍,警方正著手調查。
目前全美有12州允許校園中特定人士攜帶武器,其中開放教職員佩帶武器的八州除了德州外,還包括阿拉巴馬、阿肯色、喬治亞、堪薩斯、奧克拉荷馬、南達科他和田納西州。
德州目前有四個校區開放教職員攜帶槍枝,阿蓋爾獨立校區(Argyle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最近加入行列,從新學年起該學區四所學校的教職員均佩帶武器。設置在校園外的標誌寫著:「請留意阿蓋爾獨立校區的教職員攜帶武器,能用來保護我們的學生。」
但賓州卻發生幼童帶槍上學的事件。賓州阿裏奎帕(Aliquippa)幼稚園25日有學生向老師報告,看到同學帶來手槍,老師取走手槍再通知校長。警方發現那是一把左輪手槍,並且已經上膛。男童聲稱是從家中取出手槍帶來學校。
※ 以後可能要開裝甲車上下學。
◆ 百年厝當幼兒園 老祖先前「童」樂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903735.shtml
【聯合報╱記者林麒瑋/新埔報導】2014.08.30
新竹縣新埔鎮是古蹟密度較高的地區,許多古老的三合院保存完整,三十多年前,劉鳳英利用自家百年老宅,創立幼兒園,兩百坪的三合院,經維護後,變為孩童上課、遊憩的空間。
走進三合院,屋頂瓦片與牆上紅磚,遠遠就飄來純樸的味道,中間一大片的曬穀場,成為孩童玩樂歡樂場,這是已有百年歷史的劉宅所改建成的親愛幼兒園。
現任園長彭紫娗說,11年前請來傳統師傅,以古法重新修建屋頂。緩緩推開厚實木門,在三合院的正廳裡,兩旁的牆上掛著劉宅祖先的照片,孩童在屋裡穿梭,形成有趣的對比,連幼兒園的老師都說,「屋裡的每樣東西,年紀都比大家還大」。
彭紫娗表示,幼兒園裡現有20多位孩童,5間教室、1間休息室、1間辦公室與1間廚房,保存了以往老宅留下的建築。從梁柱、紅磚到木窗,處處散發古樸的氣息,並依照建築法規,更設置逃生和火警設備與空調,讓孩童安全學習。
即將升國小三年級的林祺臻說,從小在這長大,在這上課反而更自然;張辰浩也說,以前都沒看過這種房子,感覺與一般房屋很不一樣。
現年60多歲的新埔文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暨天祿堂(劉宅)老屋的屋主之一的劉鳳蘭說,劉家在當年是地方上的文人世家,音樂涵養更高,因此胞妹劉鳳英創園時,特別著重孩童的音樂藝術發展。
※ 相關報導:
* 信義親子館開幕 0~6歲孩子開心玩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904389.shtml
台北市第12家親子館信義親子館今天開幕,宣告「一區一親子館」目標圓滿達陣。市府今天集合12家親子館舉辦「團圓派對」,各館端出壓箱寶,親子館APP也正式上線。參加開幕的小朋友和家長都說,有了親子館,不用擔心沒地方帶孩子玩了。
◆ 「買給我」…為雙鞋 獅吼姊趴車拍打鬧半小時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903548.shtml
【聯合報╱記者紀文禮/草屯報導】2014.08.30
「買給我!買給我!開門、下來,進去買鞋給我!」前晚7點多,南投縣草屯鎮市中心鬧區一家鞋店前的路口,一名操著東南亞口音國語的30多歲女子,拿著隨手「借」來的安全帽,朝同行逛鞋店男子的轎車拍打,還高聲間歇的這麼嘶喊,女子見男子不下車,一度還趴上引擎蓋阻擋轎車駛離。
這場「獅吼姊」街頭鬧劇,足足持續了快半小時,不僅引來路人圍觀,店家和對面的民眾擔心發生意外還報警處理,結果草屯警方據報趕到前,車上男子趁隙倒車開走,「獅吼姊」不罷休繼續叫罵跟著追跑,直到轎車駛遠,不斷傳出的高分貝獅吼功才停止。
目擊的網友錄下「獅吼姊」發飆長約30秒的片段,並上傳「草屯人」臉書粉絲頁,吸引700多名網友按讚,更有近百則留言,有人貼文直呼「就為了一雙鞋,太誇張!」
鞋店人員指出,當時這對男女在店前停好車一起走進來,進門後男子坐著等,女子則是很開心的看鞋款。
女子先是挑了一雙便宜的問男的好不好?男子沒回答只點頭,結果,女的馬上說「沒眼光」;後來女的看中了一雙定價1190元屬中高價位的藍色女鞋,拿到櫃檯要結帳,男子卻逕自先走出店外上車,女的隨即大怒,追出去後就開始不斷大喊「買給我、買鞋給我」!
女子在門外大叫大罵,連隔一整條街的人都聽得到,但從頭到尾男子始終都很「淡定」,即使女子近乎歇斯底裡發飆時,男子也是「冷處理」沒有回嘴。
※ 溝通不良。
延伸「快樂年齡層」 讓學生快樂是辦學指標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05384.shtml
【聯合報╱胡健驊/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教授(基隆市)】2014.08.31
聯合報卅日的社論,分析討論了「世代圖像調查」,出乎近半年來青年動盪給人不安不和印象的意外,更龐大數量的青年人在快樂中,也許並不認為需要社會運動,來衝撞那些一般人搞不清楚的題目。相信這是在嚴謹調查方法下得到的結果,但是調查的對象卻少問了十七歲以下的青少年覺得如何。
日前在海洋科技博物館夏令營,為一群小朋友上課,大約有廿位國小高年級及國中一年級學生,他/她們和我互動的情況,與多年來夏令營相同,那就是年紀越小的學生越活潑積極,我幾乎招架不了熱烈問答的挑戰。相反的,年齡長的就出現冷漠而無動於衷的現象,我以為必然,鼓勵之餘,不曾驚訝。
一直以來,博物館夏令營都在七月初舉辦,我上課最後一張投影必是祝大家暑假痛快。今年八月底再加辦一次,我忽然心血來潮,問孩子們:「馬上開學了,高不高興?」回答是一片「嗚」的聲音。我提醒他/她們,學校多好玩,一大堆同學在一起,好多好玩的課跟活動,不是嗎?覺得開學好棒的舉手,只有一人;討厭開學的舉手,除那一人以外,全部舉手,還彼起此落地大聲講,為什麼不喜歡開學回校去。
我自認有些本領,叫孩子們喜歡胡爺爺講海洋科學的故事,從來都把課堂炒得熱呼呼,結果這一問一答,我竟反應出幾秒鐘的沉默,是詫異,更是沉痛,是憐憫,更是不解。
想到十二年國教的紛擾,孩子們從天真無邪的快活,一路澆冰桶到十八歲,才終於解放發覺生活原本是該那麼快樂。這前一段逐漸黯淡的時光,在台灣的快樂指數上,如何衡量它的意義跟嚴重性?四十至四十九歲乃最不快樂的族群,不正是這個階段孩子們的家長嗎?
國高中階段的學校們,可知你們辦的校園很不受學生喜愛。我一輩子除了當兵之外,都在國內外學校裡打滾,從小就喜愛校園,我那個時代連初中都要聯考,為什麼我仍然玩得不亦樂乎?一直到老,連我實驗室裡的把戲,都可以追溯到我孩提時代遊玩的內容。假如學校裡一直「遊玩」知識,是何等快活的事。假如把學生過完暑假或畢業後,是如何想回到校園裡來,當成評鑑辦學優良的重要指標,也許校方才會絞盡腦汁思考怎麼做。
盼望我們社會的快樂年齡層,要向年長移動,更要往年輕的一段延展。
做父母或師長的,請相信我,在孩子長大以後,能打心裡最津津樂道的,會是他/她們從小到大是多麼快樂,而且那些快樂的內容,才是幫助人們成長的最大支柱。
◆ 青年網路成癮 逾1成想自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05969.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8.31
上臉書按讚、玩網路遊戲殺時間,很多人生活少不了網路,不過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最近對15歲以上民眾調查,發現1.2%有網路遊戲成癮,同時網路遊戲成癮者,有近三成有情緒困擾問題。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7月間調查2147名15歲以上民眾發現,67%平常有使用網路的習慣,其中34%受訪者承認自己持續、反覆玩網路遊戲。特別是15到24歲民眾,3%有網路成癮,相較於整體1.2%的成癮現象,年輕族群沈迷網路的嚴重性遠高於其他年齡層。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副秘書長張家銘表示,國人越來越依賴網路,但每天非上網不可、不能上網就坐立難安、網路傳訊息「已讀不回」造成的焦慮,都深深干擾生活作息與情緒。
調查亦發現,網路成癮的受訪者有28%有情緒困擾,明顯高於一般民眾的6.6%。同時有情緒困擾者中,36%曾認真的想過自殺。
網路使用不僅可能帶來情緒困擾,網路傳遞自殺訊息也是令國際間關注的議題。
張家銘說,除了持續監測教唆自殺網頁,民眾如果在臉書上發現網友留下自殺等負面訊息、網路貼照片或直播自殺過程,千萬不要按讚或只是留言,應積極通知自殺諮詢專線等單位處理。也建議網路使用者,應定期以心情溫度計檢測自己是否有情緒困擾,並且對外求助。
※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傳播妹跨縣市淘金 新竹安置中心爆滿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3/8905258.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敏旭/新竹報導】2014.09.01
高收入、高消費的新竹城,吸引「傳播妹」絡繹不絕的跨縣市來「淘金」;短短一個月內,市府社會處與警方雷厲風行取締查察,造成安置中心爆滿,卻擋不住少女偏差拜金價值觀。
社會處指出,許多少女從事「傳播妹」,總認為只要陪喝酒、聊天、唱歌,就可拿到高額小費,在難以拒絕「高收入」誘惑,與崇尚「名牌」等貴奢物品偏差價值觀,一旦因此失身或發生意外,真的會自毀前程。
新竹市警察局也表示,今年暑假青春專案期間,已規勸少年偏差行為424件、協尋18歲失蹤人口30人、兒少性交易12件、少年毒品60件、取締違法違規場所33件。
「我到四○一包廂,妳咧?」入夜後,KTV內薄衣短裙、身材婀娜多姿靚妹,穿梭各包廂「陪酒」。包廂內五顏六色舞台燈閃爍不停,伴隨快節奏舞曲,靚妹們拿起酒杯,在酒客「小費」催化下,能展出絕佳媚功拚酒、拿小費。
警方說,外型稚嫩「小軒」,才高一,因父親積欠地下錢莊巨額款項及信用卡債,母親辛苦工作還債,疏於管教下,她離家出走,看到應徵「交友、聊天」工作,明知要當「傳播妹」,卻擋不住首夜「上班」就賺1萬多元(小費),從此無法自拔,還染上毒癮。
衣食不缺的14歲「小君」,羨慕同學身上名牌「行頭」,也跟著同學化妝、穿起短裙、蹬上高跟鞋,當起「傳播妹」,就為了賺取高檔智慧型手機、名牌包費用。
新竹市社會處指出,7月底前已查獲34件未成年少女陪酒,其中19人來自外縣市。傳播妹們私下透露,反正陪酒又不吃虧,「搔首弄姿」就有錢拿,數小時的歡樂換來荷包滿滿,「好賺啦」。
◆ 整形變好看 3分之1新加坡少女接受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04882.shtml
中央社 2014.08.31
調查顯示,新加坡約有1/3的女性青少年願意接受整形手術,讓自己看起來更好看,但多數人並不清楚整形手術帶來的風險。
利用整形讓自己有好看的外表,已經成為一種風潮,「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報導,新加坡約1/3的年輕女孩認為整形沒問題。
這份調查由新加坡中央醫院的團隊調查1400名年齡介於16到21歲的醫學院和初級學院的女學生,約有1/3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在她們這個年齡動整形手術。
而約有14人表示曾經接受過整容手術,多數是臉部,不過研究團隊認為真實數字應該更高。
儘管1/3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整容手術,但也有2/3的人表示如果被家人或熟朋友以外的人發現自己整過形,會感到非常尷尬。
在初級學院的女學生中,52%的人表示不知道動整形手術的風險,即使是醫學院的女學生,有36%的人認為整形手術是不具傷害性的。
研究團隊的報告指出,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女學生表示自己知道整形手術的風險,但她們列出的3大風險,其實幾乎都是錯誤的。
專家表示,年輕少女盡量不要動整形手術,除非她們年紀已經夠大,且父母知道風險也同意她們動手術。
※ 她們真該看看整形十幾年後會出現什麼變化。
青少年深夜上網 衛福部擬禁
http://udn.com/NEWS/LIFE/LIF1/8907053.shtml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4.09.01
調查顯示,網路成癮症者近三成有情緒困擾,比率高於一般民眾。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司司長陳快樂昨天表示,避免青少年網路成癮,周五將與勞動部、教育部討論研商,擬提出方案,比照韓國,限制十八歲以下兒童及少年深夜上網、去網咖。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昨天舉辦網路與自殺防治學術研討會,針對全國十五歲以上民眾的「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認知與行為調查」,發現國內有一百卅三萬民眾明顯出現情緒困擾,約四十八萬人有自殺的想法。
調查也發現,六成七的受訪者平常有使用網路的習慣,其中三成四承認自己持續、反覆玩網路遊戲;二成八的網路成癮者有情緒困擾,明顯高於一般民眾的百分之六;有情緒困擾者中,三成六曾認真想過自殺。
進一步分析,十五到廿四歲民眾有百分之三網路成癮,居所有年齡層之冠,顯示年輕族群沉迷網路的嚴重性高於其他年齡層。
陳快樂說,衛福部擬參考韓國做法,禁止十八歲以下少年於晚上十時至隔天早上九時進入網咖;並讓家長自行選擇在家中電腦裝設網站過濾器,在凌晨零時至六時完全阻斷網路,讓孩子不能上網,或每天只讓少年在特定時段上網二至三小時。
李明濱說,現代人無法脫離網路,自殺防治學會也與工研院合作,推出手機版「心情溫度計」,讓民眾更容易使用,重視自我的心理衛生。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要救救我)
◆ 2歲寶寶不會說50個詞 爸媽當心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906713.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2014.09.01
一名婦人的寶寶已3歲卻不太說話,只會喊爸爸、媽媽等幾個詞彙,婦人懷疑孩子的語言發展緩慢;她向身邊親友詢問,大家都安慰她「大隻雞慢啼,再大一點自然就會講話了」,婦人還是放不下心。
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語言治療師莊維儀表示,兒童語言發展受生理發育、腦部功能成熟因素影響,也和後天環境、語言刺激、學習經驗息息相關。
莊維儀指出,不少家長發現孩子滿1、2歲,只會說幾個詞彙,有的孩子甚至還沒開口講話。
父母擔心,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在正常發展範圍內,還是已經慢了?這是許多新手爸媽擔憂的問題。
莊維儀說,兒童語言發展有幾個重要里程碑,1歲至1歲半,孩子會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彙;通常在2歲前,會發生「詞彙爆炸期」,小朋友在這時期可能說出50個以上詞彙。
她說,孩子4歲左右,可能講出包含4至5個詞彙的句子,句子的文法也大致正確,旁人幾乎能了解孩子說的事情。
換句話說,小朋友若2歲前說的詞彙不到50個,或是超過4歲還不能說出文法正確的句子,也無法讓他人聽懂,可能語言發展困難。
莊維儀提醒家長,想促進孩子語言發展,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孩子互動,經由互動給小朋友語言、環境刺激。
她建議,家長說話時,不要使用太長的訊息,建議以兒童目前的話語長度再加2個字,也可輔助肢體動作或表情。
◆ 撕報紙、滾彈珠 失智公嬤不焦躁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906959.shtml
【聯合報╱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2014.09.01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失智日照中心,透過撕報紙遊戲、氣球傘、滾彈珠等活動,吸引阿公阿嬤注意力,從中訓練手眼協調、色彩刺激,讓他們開心度過每一天。
屏東醫院失智日照社工余雪如觀察,前一天家庭氛圍不好的阿公阿嬤,隔天到日照中心就會出現情緒不穩,並影響其他人;下午情況會比早上更不穩,且易受天氣影響,秋季狀況最為嚴重,只要陰天,部分長輩就要求回家煮飯、帶小孩,焦躁不安。
失智日照表示,這時「撕報紙」,變成紓壓且轉移注意力的遊戲,阿公阿嬤比賽誰撕的報紙最長、不會斷,間接訓練阿公阿嬤的手力。社工說,阿公阿嬤不止很愛撕報紙,還會折成帽子、衣服,最後收拾報紙,揉捏成球,玩拋接紙球,忘記時間。
遊戲雖簡單,但各個細節馬虎不得,「滾珠畫」將彈珠沾上顏料,滾成一幅圖畫;五顏六色的氣球傘上,有各種顏色的球,多重色彩刺激阿公阿嬤的視覺,大動作甩動氣球傘需要耗費全身力氣,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有幼教背景的社工說,長輩喜歡聊天,大家就像小朋友一樣玩在起,國、台、客語3種語言都會通,聊得自在快樂,不會有隔閡。
失智日照說,失智老人不易被發現,若有輕微症狀,必須盡快治療,因為「失智最好的情況就是現在」,不會更好,只能延緩退化情勢。
許多家屬會質疑,「吃藥對他好嗎?」,余雪如回答,如家屬照顧失智長輩,承受壓力,藥物可穩定阿公阿嬤焦慮情緒,讓他們好好睡上一覺,家屬更可安心入睡。
新住民、新二代 在台灣發光發熱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20
聯合報 2014/09/01
很多人對於新住民,往往留存他們只能從事三K(辛苦、危險、骯髒)基層工作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台灣為數眾多的新住民,已然在各個公眾領域發光發熱、貢獻所長。
當中有致力推動母語教學,為新住民姐妹勇敢發聲的越語老師;因為家暴離婚,卻因緣際會成為台灣第一位新住民紀錄片導演;也有帶著學生前往東南亞,投入史蹟搶救的新住民。有人則從漂泊的移工,成為台灣媳婦,努力考上博士班,同樣以推動母語為使命。
多數仍在求學階段的新二代,目前少數已踏入職場且獨當一面。他們運用自己的母語優勢,有人不到卅歲,年薪已破百萬。也有人大學還沒畢業,就從事母語教學,收入不輸一般上班族。他們都因為掌握了母語這張「門票」,為自己開創了更加精采且浩瀚的人生。從他們自信、青春的臉龐,也感受「母系認同」所給他們的愛與資源。
今天的「南向新世力」將介紹社會各個角落發光發熱的新住民及新二代,也告訴台灣社會,關於新住民及新二代的想像,不只有一種。
※ 相關報導:
* 海倫清桃 台灣演藝圈唯一「新台灣之子」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27
藝人海倫清桃是台灣演藝圈唯一的「新台灣之子」,四年前她放棄越南的演藝事業返台發展。越南排華事件爆發,她上火線呼籲越南同胞不要傷害台商,卻遭網友圍剿,她疼惜在台灣的新住民無端受波及,感嘆台灣社會仍易流於理盲。
....海倫清桃說,她演什麼角色,決定了一般台灣人腦海中新住民的模樣,她寧可少賺,也不願接演負面角色。她笑說,自己才卅歲,在越南演神氣的女律師、女賽車手,在台卻總演外籍媽媽。去年底的電影和已開拍的電影,她總算「變」成台灣人了。
* 脫離家暴 阮金紅掌鏡熬成導演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26
來自越南的紀錄片導演阮金紅,嫁來台卻遇上家暴,經歷一段痛苦日子後,她離婚帶著女兒,並擔任志工。後來遇到現任先生-紀錄片導演蔡崇隆,她開始學習攝影,並自己掌鏡記錄越南姐妹的故事,呈現新住民來台後的甘苦,成為首位新住民女導演。
* 母語當跳板 鄭堯天不到30歲年薪百萬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28
廿九歲的鄭堯天,是新住民第二代,他曾經在印尼寶成服務,近期轉戰印尼鴻海,不到卅歲,年薪已破百萬。他說,站上今天的位置來自一份「劣等感」,從小功課不好,想出頭,非得往海外跑不可!因此選擇以「我有、別人沒有」的印尼文為跳板,一圓出國闖蕩的夢。
* 教媽媽的話 蔡宇傑大學月領40K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31
「政府應掌握新住民二代資料,從國小到大學規畫一系列學習東南亞語的友善環境,讓母語能力變成優勢。」廿五歲蔡宇傑是越南華僑二代,但到十八歲時才開始學「媽媽的話」;三年後他學成出師,在成功高中等校任越南語老師,大學時期就月入三、四萬,薪水人人稱羨。
* 搶救文史 新住民王麗蘭帶隊到大馬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23
....「很多人質疑,為何不去更貧窮的地方?」王麗蘭說,台灣人對國際志工的想像,就是到窮鄉僻壤發物資,但她明白告訴學生,「馬來西亞不需要你們的錢,而是需要你們的Know-How!」
王麗蘭說,馬國霹靂州的古鎮務邊,華人因歷史遭政府漠視,自發成立文物館、保存老建築「懷古樓」。她帶領清大學生暑假到當地,進行文史典藏及社區營造。
相較於台灣的百花齊放,「社區營造」概念在馬國才萌芽。王麗蘭說,台灣太陽花世代的大學生有高度創意及執行力,卻苦無舞台施展拳腳,來到務邊,蹲點五周,挽起袖子搶救文史古蹟,蒐集典藏文物、訪談耆老、繪製生活地圖、籌辦文化特展等,上一堂扎實的田野實作課。
* 阮青河為愛留台 作業員變大學師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24
從漂泊移工、嫁為台灣媳婦,到拚上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班,「跨域」的經歷讓越南籍的阮青河熟稔五種語言,她對語言文化的重視,無形中傳承給下一代。
....一家子生活像大熔爐,孩子還在襁褓中,就聽越南兒歌及台灣童謠入睡。讀床邊故事時間,可選要聽越南故事、還是台灣故事;跟阿公撒嬌,閩南語自然脫口而出。
上小學後,課業壓力重,阮青河怕孩子排斥,不採填鴨教學,隨時拿起紙筆,教孩子認幾個越南單字,家裡擺越南書籍,「小孩大腦就像翻譯機,轉很快。」重點是不要讓學越南文變負擔。
墨西哥人瑞127歲 世界第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2000432-260108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02日 鍾玉玨/綜合報導
墨西哥婦人倫布雷拉斯(Leandra Becerra Lumbreras)(見圖,摘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31日慶祝127歲生日,成為全球最長壽的人瑞。可惜40年前搬家遺失出生證明,而讓小她12歲的日本人瑞大川美佐緒成為金氏紀錄的長壽保持人。倫布雷拉斯提及長壽的祕訣不外乎吃好睡好、以巧克力為零食、永保單身等等。
倫布雷拉斯生於1887年8月31日,剛好碰上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慶祝登基50周年金禧年。27歲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75歲見證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快100歲時眼見柏林圍牆倒塌,堪稱一部活歷史。
她年輕時曾從戎參加墨西哥1910年代革命。她的家人說,老人家雖然已失聰、罹患白內障,不過腦筋非常清楚,經常向家人提及革命事蹟。也喜歡唱歌給孫子或曾孫聽。此外,倫布雷拉斯牙齒非常健康,愛吃巧克力與甜食卻沒有糖尿病與高血壓,2年前仍可織布裁衣。保持活力奕奕是長壽的祕訣之一,最大憾事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金氏紀錄的最老女人瑞是日本女子大川美佐緒,今年才116歲,比倫布雷拉斯小了12歲,但後者因提不出正式出生文件,而與金氏紀錄失之交臂,所幸墨國當局打算補發她40年前遺失的出生證明。
◆ 外籍看護短缺 想換人得等半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908864.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專題報導】2014.09.02
外勞態度不好想換掉,恐得半年才能補到人!印尼等勞工輸出國經濟好轉,香港、韓國等薪資條件比台灣好,願意來台的外籍看護來源短缺,讓急需外籍看護的申請人抱怨連連,有仲介業者不敢接新案,甚至因為缺工乾脆結束經營。
「現在是苦撐著」新竹市曾姓業者從事仲介業20年,他說,近兩年缺工嚴重,客戶等看護工等到光火,氣全發洩在業者身上;新竹縣竹北市莊姓業者認為,合法外傭難等,會助長非法外傭,衍生諸多社會問題。
為了搶工,仲介業者要「打點」勞工輸出國訓練中心人員,甚至以每人新台幣6000元以上代價,向當地牛頭買履歷搶人,仲介感嘆「只要會呼吸、能走路的女傭都可銷往台灣」,可見缺工問題嚴重。
過去是雇主有很多外傭可挑,如今是外傭有很多工作可挑,仲介業者不得不發信提醒雇主善待外傭,以免跑掉或要求轉出,將有數個月的空窗不便。
仲介業者葉矢如說,一旦外傭逃跑,雇主至少等待3個月才可再申請,等到再承接外傭到府,至少四至五個月,若是外傭轉出,辦理手續到承接下個外傭到府服務也至少要等3個月。
「雇主處境變得很弱勢,怕得罪外傭」他認為,外傭不喜歡雇主就會找藉口要求轉出,仲介會先幫忙安撫並提醒雇主要經營和外傭的關係,不能再以10年前的思維,把外傭當下人,要做到互相尊重。
葉矢如說,台灣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外籍看護需求日增,必須解決外籍看護缺工問題,應該開放新的來源國,降低對單一國家過度依賴,才能解決缺工困境,做到雇傭關係平衡。
葉矢如等業者也憂心若缺工問題持續惡化,外傭易受加薪等誘惑逃跑,前年7月至今年7月逃逸外勞增加8000人,衍生治安、防疫等問題,台灣雇主為因應漫長的等待時間,可能冒險用逃逸外傭,引發更多亂象。
※ 相關報導:
* 不怕沒工作 外傭轉出理由千百種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908866.shtml
「這裡生活機能差,我不要」、「阿嬤很愛罵人,我要換老闆」…,外傭想轉出的理由千百種,仲介業者葉矢如說,外籍看護工轉出原雇主家,若2個月內沒有人承接,外傭就要遣返。
但目前市場缺工,一旦有人釋出外傭,馬上有人接走,所以外傭不怕沒工作,部分心態不佳的外傭,動輒要求轉出,甚至威脅仲介「不幫我換,我就逃跑」,仲介公司為免工人逃逸,盡可能順從意願找尋新雇主。
仲介人員表示,資訊發達,九成以上外傭會使用智慧型手機,遇同鄉也會交流,外傭自主性提高,稍有不悅就打1955外勞申訴專線或要求轉出,仲介公司疲於奔命。
* 月領2萬出頭 中榮嘉義分院留不住照服員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909440.shtml
據了解,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目前僅有照顧服務員委外管理,其餘都是自營,當初評選採最有利標,有兩家廠商投標,由怡佳管理顧問公司得標。薪資是依照退輔會規定每人每月28000元,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加班時數不得超過46.5小時,今年底約滿將重新招標。
◆ 學者觀點╱新住民是學習典範 非教導對象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37
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2014.09.02 聯合報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夏曉鵑說,台灣新住民議題早期被粗暴地以「外國人問題」看待,社會充斥歧視及汙名化,如今全台已有廿萬新住民之子,新住民不再是「他者」,而是我們的一分子。
內政部推動「火炬計畫」,夏曉鵑認為,東南亞文化的學習不應囿限新住民子女,學校也不必專設「認識東南亞」的課程,而是將東南亞歌謠、美術、歷史、地理,自然融入一般課程中,不再區分你我。
夏曉鵑多年來與新住民姐妹接觸、成立南洋台灣姊妹會,發現她們各有擅長,也樂於貢獻,但在異鄉,要打破有形或無形的天花板,格外艱難。
她說,台灣有廿餘萬名東南亞新住民及五十萬移工,專業翻譯卻少到令人匪夷所思。在司法程序中僅規定最後一關法院需配翻譯,但從派出所、警分局、地檢署,每一關都有因翻譯出錯的可能性,加上現在的翻譯是無給職志工、或仲介公司委派,對當事人都較不利,外事警察則根本不會講東南亞語。
夏曉鵑建議,中央應統籌成立一支廿四小時專線電話,提供不同語言、不同專業背景的翻譯人力接聽,倘若在台東警方問訊,急需一名柬埔寨語翻譯,打通電話三方通話,技術絕對可行。但倡議許久,政策緩如牛步。
夏曉鵑說,一個成熟的社會,端看對待外來者的態度。她在加拿大擔任客座教授時觀察,校內設有一名專職的多元文化聯絡人,舉凡校內有對移民的不當言論、文化衝突或教材內出現對異文化的偏見,均居中協調。
令加拿大學者驚訝的是,台灣社會赤裸裸地談論移民二代素質改善,明顯涉及種族歧視,且混血基因更強、更優秀,不應是社會問題。實際上,台灣部分新住民子女學習較慢,原因是家庭經濟條件較差、資源不足,與天生資質或母親國籍問題並不相關。
夏曉鵑說,我們面對世界的窗戶只有英文一扇,當有非英語世界的人走進來,才發現台灣號稱的多元,仍舊薄弱,「不是教導他們,而是要向他們學習。」
※ 相關報導:
* 新二代雙語優勢未建立 最缺社群平台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36
政府陸續啟動新住民二代人才培力工程,移民署除在八月初舉辦「新住民二代青年人才培育研習營」,並接續推動「人才展翼計畫」,媒合五到十位大學以上、會講母語的新住民二代,到積極布局東南亞的國內廠商見習,預計明年再安排到台商東南亞廠實習。
但因官方從未建置新住民二代資料庫,經費、計畫、廠商都到位了,移民署一度找不齊符合條件的新二代,後來透過新住民團體、各縣市移民署服務站,展開「尋人任務」。背後透露兩個結構性問題。
首先,政府長期忽略建置新住民二代資料庫重要性,僅掌握就讀國中小人數;高中以上新二代的統計資料闕如。且民間有各種供新住民媽媽參加的團體、社群,專屬二代的社群平台卻幾乎掛零。其次,精通母語聽說讀寫的新住民二代人數不多,「雙語優勢」未被建立。
* 南向尖兵?新二代資源匱乏 急待救援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34
....這群被暱稱為「黃埔一期」的新二代,其中劉依婷、陳瑾、鄭珮怡三人今年都成為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創系第一屆新生。原不熟識的三人,未來朝東南亞發展的藍圖,同樣清晰。
....這群「新二代」很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期待政府、企業做什麼,讓他們更快實現夢想?鄭珮怡、陳瑾都說,台灣政府最大問題是提供的資訊、平台相當匱乏,非都會區完全得不到進修或實習訊息,也缺乏對新住民子女的輔導機制。
* 火炬計畫上路兩年 是「煙火」還是「火種」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33
....內政部移民署前年三月起推動「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由各縣市政府選擇轄區內小學新住民子女學生人數超過一百名或超過十分之一比例者,列為新住民重點學校,辦理新住民家庭關懷訪視、母語學習課程等工作。計畫上路兩年多,實際落實到各縣市,成效如何?
....好好婦女協會找新住民當協會成員,他們不論當講師、通譯、跟政府討論案子已可獨當一面。提到火炬計畫,「想談多元文化,卻不從姐妹的基本能力培訓起,火炬計畫將成為異國服飾和美食的展示舞台而已。」蔡順柔認為,關鍵在學校不夠積極。
但學校態度消極的關鍵原因,恐也出在火炬計畫「核銷過於僵化」。
* 「新娘變老娘」 新住民想參政最多等18年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035
新住民成為台灣國力的潛力無限,發揮之路卻限制重重。新住民相關團體指出,他們從最基本的進修、結婚、居留權乃至參政、投票、考公職都受阻,像國籍法規定新住民拿到身分證十年後才能參選,加上申請作業時間,最多要等十八年才能為自己發聲,「新娘都變老娘」。
波麗士新任務 嚇小孩去上學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911472.shtml
【聯合報╱記者呂筱蟬/中壢報導】2014.09.03
中壢市一對父母昨天上午帶著就讀小一的兒子,在中壢警分局興國派出所門口徘徊,只因小孩不願意去上學,爸媽無奈只能請求員警「扮黑臉」,「恐嚇」兒子去上課,這對父母跟兒子「盧」了40分鐘無效,拜託員警出馬,5分鐘就搞定。
員警林子皓說,昨天是國中小學開學第二天,上午8點看見一對父母騎著機車載著一名小男孩在所外徘徊,媽媽面有難色走進所內,表示剛上小一的兒子不適應新環境,一早大哭不願意上學,因為趕著上班,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求助人民保母說「警察先生,可以麻煩你幫我勸勸兒子去上學嗎?」
這位媽媽說,在家好話說盡,兒子還是大吵大鬧,靈機一動只好說「你再不去上課,媽媽會被警察抓走」,和老公上班途中行經興國派出所,請求員警「幫忙演一場戲」。
林子皓說,當時小男孩眼睛哭得紅腫站在機車踏板上,根本不敢走進派出所,他走出值班台,只問了一句:「有沒有要去上課?」小男孩嚇得直回答:「有有有,我現在正要去上學」,前後過程不到5分鐘。
「我們現在真的是人民『保母』。」興國派出所長吳家訓說,父母上門要求管教小孩屢見不鮮,孩子跟家人頂嘴、兄弟姊妹吵架,在家裡拿走爸媽的零錢等,父母都會帶來派出所請求「幫忙」管教,最常見的還有父母對小孩說「你再不乖的話,就要叫警察把你抓走」,實在是無可奈何。
林子皓說,這些小朋友在父母言語灌輸下,的確對警察會有恐懼感,所以只要他們一出面,小孩子通常都會乖乖聽話,「黑臉,我們當的挺習慣的」。
※ 相關報導:
* 「不乖叫警察抓去關」 專家:久了沒用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911467.shtml
現代父母動不動就帶著小孩上派出所請員警「幫忙」管教,親子教育專家黃登漢認為,許多家長提倡「愛的教育」,選擇「和孩子當朋友」,造成親子間角色混亂,孩子脾氣拗起來父母就沒轍,急了竟然搬警察當救兵,「但這種騙小孩的手段,很快會失去效果」。
「愛的教育不打罵小孩,不代表不能管教小孩。」黃登漢說,現代家長標榜開明式管理及教育,但他所看見的,都造成親子關係更加混亂,當爸媽說要和小孩當朋友,親子間沒有明確的身分界線,小孩子容易為所欲為,簡而言之就是「被寵壞了」。
他說,孩子會因爸媽沒有建立起權威,一遇到問題就容易耍賴,「這時候爸媽的開明,反而是一種不負責任」。
◆ 棒喝撿屍文化 李宗瑞二審重判79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9/8911871.shtml
【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2014.09.03
富少李宗瑞被控下藥性侵卅二名女子還偷拍性愛畫面,台灣高等法院審理認定無下藥證據,但李對十四名女子乘機或強制性交十六次,對十九名女子拍下廿段性愛影片,依一罪一罰判刑七十九年七個月;合議庭並宣告應執行有期徒刑最高的卅年徒刑。
二審重判理由:影響被害人一生
一審認定李宗瑞趁九名女子酒醉時性侵或性侵未遂,判刑十八年半,妨害秘密部分判處得易科罰金之刑;二審認為多名被害女子得知曾遭性侵而擔心害怕,夜不成眠,且性愛影片快速散布,影響被害人一生,雖然李宗瑞辯稱影片外流非他的錯,但沒偷拍就不會外流,不能倒果為因,李犯罪所生的危害重大,因此加重改判。
被偷拍的十九名被害女子提出附帶民事賠償告訴,李宗瑞與其中二人各以廿萬元達成和解,合議庭認為李犯後態度不良,判須賠償十七名女子共二千七百四十五萬元,比一審判賠的一千四百卅五萬元高出一千三百多萬元。
前年八月投案被羈押迄今超過兩年的李宗瑞,昨天出庭聽判,合議庭花了十分多鐘讀畢判決主文後,李的表情略顯錯愕,還押時不發一語。李宗瑞的母親得知判決後哭了出來,李的父母透過律師鄒志鴻表示,二審判決讓人意外又震驚,且難以接受,會上訴。
性侵罕見的重判 網友:大快人心
被害人律師賴芳玉說,李宗瑞犯後一直辯稱這是夜店「撿屍文化」,但二審重新檢視李的犯行予以重判,是公理的彰顯,對被害人來說也是遲來的正義,更可以改變一般人錯誤的價值觀。
性侵犯被判處有期徒刑最重的刑期,在司法實務上相當罕見。不過對於高院重判,有網友表示大快人心。
李宗瑞被控自二○○九年十月至二○一一年七月間,在台北市夜店把妹後,對卅二名女子下藥性侵,並偷拍性愛影片,將影片視為戰利品收藏、賞玩,遭檢方求處卅年重刑。
一審認為李下藥證據不足,且僅九名女子因喝醉酒遭性侵或性侵未遂,依乘機性交罪判處十八年半徒刑;偷拍性愛影片部分依妨害秘密罪判處三年十月,另被控恐嚇一名女子部分,處拘役四十天,二案均得易科罰金。
全案上訴後,高院審理認為,李宗瑞恐嚇女子的證據不足,改判無罪;但對十四名女子犯乘機性交或強制性交的犯行明確。另有六名女子在性交過程與李宗瑞談笑風生,無逃離、哭泣之舉,不構成性侵,但因她們均未同意讓李拍攝性愛影片,論以妨害秘密罪。
※ 相關報導:
* 玩咖聞撿屍色變 2招自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3000449-260102
「淫魔富少」李宗瑞性侵案發生迄今2年,熟知夜店文化的「小傑」表示,受李案影響,現在台北夜店真正「撿屍」行為已經不多,女性警覺性變高,多會結伴同行。尤其信義區知名的MYST與SPARK等夜店,消費的男性大多是富二代,反倒常看到小模倒貼,各取所需。
....他認為,撿屍、一夜情只有一線之隔,媒體報導李的惡形惡狀,如今又重判,對夜店咖有很大警示作用。現在,夜店不再有人敢下藥,都是酒酣耳熱、尚未爛醉前,手牽手離開,目的是被監視器拍到、有人可證明並非「撿屍」,甚至開房間用女伴證件,就為了自保。
....另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統計,該會去年處理250件性侵害案件,有50件是酒後遭性侵,約占2成,其中加害人陌生或熟識皆有,常發生在半夜2到3點間,以出入KTV與夜店情況最多,有的是伺機尋找酒醉者,有的則是計畫性的請酒勸酒,灌醉後再帶離性侵。
◆ 溝通與對話 跨越世代山丘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11835.shtml
【聯合報╱秦琍琍/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教授(新北市)】2014.09.03
聯合報系最近幾日接連發表「世代圖像調查」,其中雖然嚴謹的將各世代的樣貌具體描述,但報導內容也在一開始就將所有世代以四十歲為分界,呈現出「青世代」與「熟世代」兩者間的對比;無獨有偶的,近期天下雜誌也以「我無所畏」為題,特別報導台灣四十歲以下新起的一代。
「世代」的議題雖然是當前國內外的重要焦點,但是世代的鴻溝卻從來不是新鮮事。因此,在思考這樣的議題時,或許也應考慮加入新的觀點。
首先,就是跳脫傳統二分法的思維模式,傳統上習慣以二元論來對照新舊並評論好壞,這固然簡單清楚的呈現出兩者間的差異,但也暗示著這兩者間的關係是一種對比與互斥,甚至有著高下之別,而排除了看待兩者間關係的其他可能。
世代雖有鴻溝,但未必全然是斷裂而互斥的,人類社會本就由不同世代所組成,每一個世代間雖有差異,但基於人心與人性,以及相同的社會文化脈絡,自然在差異和對比外,也有著類同與扣連之處。若從較為多元的概念來看,則不同世代間的關係亦可用環環相扣的系統理念來解釋,一個社會老、中、青、幼各世代的價值觀儘管各自獨立有所不同,但也必然相互依存、彼此激盪以構築此社會的整體樣貌。
其次,對於世代議題的另一個迷思就是用固定的標籤來解釋一切。當我們在標籤X與Y世代的特色或是評論五年級和七年級的差異時,可曾想過當一個人從廿歲過渡到三十、四十、五十,乃至六十歲時,本身也會因著年齡、經驗、責任感,以及成熟度的增加而有所改變,換言之,五年級生在廿歲時,可能也一樣如調查中所呈現的創新卻懶散,或是勇氣十足,而當四十以下的青世代步入熟齡時,也可能更為謹慎保守並認為年輕世代不負責任與欠缺包容。
這樣看來,標籤的存在並不應只是凸顯差異,而該是在為了增進瞭解的前提下,勾勒出不同族群的樣貌以進行溝通與對話,並期待透過互動而讓整體社會有所改變與進步。每個世代即是不同次文化的年齡族群,人會成長增齡,文化也會有所改變,而多元社會本就有著各種面貌與聲音,也有著不同需求與回應。
跨世代溝通時刻發生在我們的家庭、學校、社群、工作組織中和媒體上,雖然重要卻不容易,相關報導提醒並說明了世代間的差異,但如何讓瞭解差異成為有效溝通的開始,而非成為刻板印象與誤解的說詞,恐怕是每個世代都要面對和努力的。
想起李宗盛的歌「山丘」,當每個「青世代」「越過山丘」時,都需要有人擁抱與等候;而每個「熟世代」,「心裡活著的也還是那個年輕人」,跨世代的對話與溝通其實沒有那麼難,也必然是「至死方休」啊!
為什麼? 18歲妙齡女被逼嫁給流浪狗
http://udn.com/NEWS/WORLD/WOR7/8914518.shtml
【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高智深/綜合報導】2014.09.04
印度一名妙齡少女疑似被認為會帶來厄運,竟遭村內的人強逼嫁給一隻流浪狗「轉運」。無可奈何之下,該名少女被迫和流浪狗結為夫妻,讓人議論紛紛。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名被逼嫁給流浪狗的少女Mangli Munda年僅18歲,村內的居民認為她身上有著一種「魔咒」,會讓村莊帶來災難,因此在全村人的強烈建議下,希望Mangli Munda嫁給一隻流浪狗,藉此把「魔咒」轉到狗的身上,女子雖然對此表示不滿,但在全村的意見壓力下只好認命。
報導指出,在成婚當天,流浪狗Sheru看起來相當惘然,隨後牠被塗上紅色染料,在村長與眾村民的見證下完成婚禮。對於這門婚事,少女的母親深信女兒的命運不好,指出「這是唯一能讓她擺脫厄運的方法」,也認為「魔咒」會因此而消失。
據悉,當地的習俗並沒有強制規定她不能改嫁再婚,因此已嫁給流浪狗Sheru的Mangli Munda表示,一旦「魔咒」解除後,她便會立刻改嫁,嫁給一個正常的男人。
※ 這在印度很常見。
* 美31年姦殺冤案 一根菸蒂還清白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914147.shtml
一對弱智的非洲裔同母異父兄弟卅一年前被控在北卡羅來納州鄉間強暴並殺害一名十一歲女孩,兩人事後各被判處死刑與終身監禁。經民間團體奔走爭取後,命案現場一個菸蒂的DNA 比對結果使兩人沉冤得雪。
◆ 江靜玲專欄-聖戰士英國招兵買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4000881-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04日 江靜玲
美國記者佛里遭「伊斯蘭國」操英國口音蒙面恐怖份子斬首,震撼全球;3日IS再斬第二名美國記者索特羅夫,威脅第三名被斬首示眾者是英國人質。惴惴不安的英國政府誓言加強打擊伊斯蘭激進份子。過去兩周,倫敦市區警力明顯增加,但英國聖戰士在社群媒體上呼籲其他青年與他們並肩作戰的聲浪愈來愈大。
英國反恐法歧視穆斯林
這些出現在社群媒介上的英國聖戰士多有共同特色:來自英國穆斯林裔中產階級家庭,受過高等教育,不諳阿拉伯語,年齡20歲左右,操倫敦、伯明翰、格拉斯哥等城市口音鼓吹伊斯蘭聖戰;他們大部分以赴海外進修欺騙家人,或索性瞞著親友逃離家庭,輾轉到敘利亞參戰。
據英政府統計,目前約有500到600名英國人加入激進IS組織,超過歐洲任何國家,儼然已蔚為伊斯蘭聖戰士大宗輸出國,為什麼有這麼多英國穆斯林青年,前仆後繼加入這場伊斯蘭「國際聖戰」? 英國情報部門研判,這些到敘利亞參戰的知識青年,多支持或同情「基地」組織的政治和宗教理念,抱著「穆斯林有義務挺身而出,保衛穆斯林土地和穆斯林兄弟」的理想和宗教信念加入這場聖戰。
英國軍情五處前負責人薇爾瓊斯則認為這些年輕人過於天真,不了解中東地區宗教和政治局勢複雜,簡單的認為中東問題都是西方造成,她強調,當下最重要的是阻止這種思想繼續發酵,讓英國穆斯林青年「認同」英國。
這位英國前女情報首腦講到了重點。問題是,要如何讓這些在舒適安康環境中成長的英國穆斯林青年「認同自己是英國人和英國這個國家」?這在英國已經不是新問題。英國今夏從阿富汗撤軍,我懷疑還有多少人記得對當初阿富汗前線出現英國人(穆斯林)打英國人(英軍)現象的震撼,又有多少人記得至少有4千名的英國穆斯林前往阿富汗接受「基地」組織訓練,加入對抗西方的戰鬥?
夢想和幻想引向極端
2001年911事件後,英國政府通過反恐法,並以反恐之名與美國聯軍,先後出兵阿富汗、伊拉克。對於英國穆斯林族群和社區,這是很大的變化,當時英國穆斯林領袖即提出警告,認為英國反恐法有歧視英國穆斯林之嫌。
2005年英國發生首宗伊斯蘭激進份子恐怖攻擊本土的七七連環爆炸案,發動這項攻擊的主謀是一名曾任教職,被朋友形容為「非常誠實、普通的年輕人」;2006年,英國警方破獲一樁大規模恐怖襲擊計畫,逮捕的24名嫌犯全為穆斯林,多「在英國出生的英國人」。當時,一位南亞裔穆斯林英國高階警官疾呼,要求英國政府和社會必須重視穆斯林社區的感受,尤其是年輕一代英國穆斯林對整個現狀逐漸滋生出的不滿與憤怒。
佛里遭殘酷斬首後,英國情報機構鎖定殺害佛里的「伊斯蘭國」蒙面劊子手是英國饒舌歌手巴利,我到倫敦西北區巴利活動的麥達維爾(Maida Vale)伊斯蘭中心,意外發現那裡不知何時裝置了電動大門和閘欄,門禁森嚴,不得其門而入。對街中東商店老板說,這段期間中心門可羅雀,來自伊拉克的店家堅稱,可蘭經從未教導殺人,參加聖戰的年輕人「全被極端組織洗腦了」。
對生長社會的沮喪,對各國政府的不滿,對其他穆斯林兄弟姊妹的同情,對伊斯蘭國和聖戰之地壯烈又浪漫的理想、夢想或幻想,在在吸引英國年輕穆斯林走向極端。英國政府過去十數年在國際間強調打擊恐怖主義,如今,反成伊斯蘭聖戰士輸出國,這股極端主義更可能反噬英倫,這才是英國真正的夢魘!
◆ 新住民跨部會平台 不能再等待!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914140.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9.04
聯合報願景工程連續三周推出「南向新世力」系列報導,很多人方才驚覺:新住民及其二代人數早已超越原住民,成為台灣的第四大族群。儘管許多民眾對新住民仍存有「非我族類」的錯誤認知,但從正面看,新住民不僅為台灣移民社會寫下新的篇章,也為台灣經社發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政府和民間若能善加經營運用,今天看來似乎是處於弱勢的一群,明天可以成為台灣實力的優勢。
目前,由於社會的包容力不夠,許多新住民努力學習中文,拚命想融入台灣社會,卻不敢大方說母語,不少「新二代」喪失了承襲母系文化的機會。然而,當前台灣正在大力拓展「南向」經貿,照理說,國內擁有許多母親來自越南、泰國、印尼等地的「台灣之子」,他們應是擁有更多語言與文化優勢的一群,可以成為開疆闢土的先鋒及後盾;可惜許多人卻不熟悉母語,可能白白喪失機會。
政府並非不重視新住民的教育,目前新住民事務多由內政部移民署執掌,近幾年也推出不少頗受好評的關懷扶植政策,包括推動國小母語教學的「火炬計畫」等。然而,新住民不應僅著眼於移民歸化,也不應僅側重解決少子化問題,而須有更高的國家戰略思維。尤其,當東南亞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戰略區域時,如何讓東南亞新住民成為鏈結台灣及其母國的文化橋梁,並由第二代接棒成為前進東南亞的經貿部隊,已是當務之急,朝野應拉高層次從國家戰略角度去思考;如此,自不該僅由移民署獨撐大局。
我們認為,新住民政策須有國家發展戰略高度的上位思考,再交由跨部會平台統籌指揮,並由各權責部會分工執行。以下有六大方針應即納入相關政策推動:
一、消弭社會對新住民的偏見,可從鬆綁對新住民面談制、求學、就業的重重限制開始。目前新住民想要求學或進入職場,仍面臨諸多近乎歧視的限制。若能取消不必要的限制,讓更多新住民有機會接受更多教育,對於她們養育兒女或進入職場工作,都有更大的提升作用,也能扭轉民眾認為新住民只能從事底層勞力工作的刻板印象。
二、透過宣導引領國人理解新住民的母國文化,建立新住民的尊嚴與自信。這是目前政府政策頗有著墨的部分,但計畫不可流於表象,以免形成另一種刻板印象。諸如火炬計畫的推行,一定要顧及城鄉、區域與族群的差異,適地適性,賦予各學校在執行上更大的彈性,才能獲得更大的效益。
三、鼓勵新住民及其二代維持與母國的聯繫,不要斷了臍帶。例如,可設立獎學金,鼓勵各年齡層的新二代利用寒暑假回外婆家進行文化交流,並補助新住民返鄉舉辦認識台灣的藝文展演活動。
四、鼓勵大學成立東南亞語言學系。東協既已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國內東南亞語高教人才卻極為匱乏;連政府間的貿易談判,台灣都派不出熟稔當地語言的代表,更遑論深耕在地與拓展實力。不久前越南排華暴動,也凸顯台灣對於當地法令與稅務的陌生;東南亞語學系的設立,除可填補外貿人才荒,對新二代學習母語也是一大誘因。
五、貿協開設的國際經貿班,長期以來均以英日語為主,應該立即納入東南亞語,並吸納已具有相關背景與語文能力的新二代,使其成為南向台商的人才資源。
六、政府用於對開發中國家提供的政府開發援助預算(ODA),應納入對外經貿發展戰略的思考。日、韓早就運用ODA對外援助經貿、文化與教育,將效益極大化。台灣的ODA則是由外交部編列執行,以往絕大部分用於援助台商不會前往投資的邦交國;未來,應撥出部分經費由經濟部主導,並開放文化部參與,讓ODA與對外經貿及文化交流結合,擴大綜效。
上述六大政策方針,涉及移民、教育、文化、經貿、外交、職訓等面向,相關業務橫跨半數部會,有些還須配合法令鬆綁才能落實,並非短期可及,這是我們呼籲政府立即成立跨部會平台並且展開行動的原因。
大批新二代目前還正就讀國中小,未來五到十年內即將步入社會。能否透過具有戰略目標的政策,讓他們與母親的原生國維持一定的連結,終至成為台灣布局東南亞的尖兵,就在政府的一念之間。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