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4

世界是平的

◆ 中俄擬擴大換匯 盧布笑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45898.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任中原/彭博資訊22日電】2014.12.23

在中國大陸官員表示願意擴大與俄羅斯間的換匯額度,以支援俄國度過盧布危機後,盧布兌美元22日一度飆升逾9%至54.4807盧布。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曼谷表示,如有必要,中國願意協助俄羅斯,且相信俄國能夠克服當前的經濟困難;商務部長高虎城也表示,擴大中、俄之間的「換匯」規模,以及在雙邊貿易上多用人民幣,最能夠協助俄羅斯。

普亭上周召開年終記者會時,曾呼籲中國採取「大國外交」路線。不過普亭的發言人皮斯科夫20日表示,普亭並未與中國談論任何金融援助議題。

中、俄已於今年10月簽訂為期三年、額度1,500億人民幣的換匯協定,且在雙方同意下可以擴大額度。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已於12月19日透過微博公布這項協定的運作細節,並指出「我們支付及收取的都是人民幣,我們無須承擔匯兌風險」。換匯額度可隨著環境及匯率變化而調整,並非預先設定。

中共機關報「環球時報」22日在社論中指出,「中國必須採取先制的態度,協助俄羅斯走出當前的危機」。不過「中國幫助俄羅斯有其限度」,包括提供資金、技術及市場,但無法解決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問題,及對能源出口的過度依賴。

中國正在全球貿易及金融市場大力推廣人民幣,人民銀行迄今已與28國簽署換匯協定。分析師指出,擴大換匯額度可能有助於穩定盧布匯率,也能促使人民幣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準備貨幣。

※ 相關報導:

* 南韓拚經濟 拉本土服務業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46063.shtml

南韓財政部廿二日指出,未來一年將竭盡所能讓民眾對經濟改善「有感」,包括改善就業市場、創造更多優薪工作,且將扶植本土服務業、穩定房市並抑制租金飆漲。韓聯社報導,南韓財政部廿二日發表二○一五年經濟政策方針,表示將動用一切資源,讓大眾對經濟改善「有感」。

* 陸不動產登記 明年3月上路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9145834.shtml

中國政府網昨(22)日發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並確定將自2015年3月1日起實施。這項大陸醞釀已久,且被學界視為反腐利器和為房產稅鋪路的政策終於正式出爐,但業內人士直言,這也將壓垮大陸房市復甦的希望。



◆ 貨貿協商 見樹也要見林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145938.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12.23

兩岸貨品貿易協議技術性磋商,近來陸續進行,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我方對面板、工具機、汽車、石化等四大產業的貿易自由化是否能獲得突破;另外,有鑑於服貿卡關,經濟部強調將會和包括學運領袖在內的各方溝通,讓資訊透明、擴大參與。

政府溝通技巧精進及過程透明,是減少事後協調的困難度,值得肯定,但「自由貿易協定」是一種極為複雜的協定,一般人並不見得了解其涉及的各個層面,只將焦點放在幾項重點產品是否能獲得關稅免除,似乎太過狹隘而顯得不足。

只要上去主要國家的網站查閱一下,就可以了解目前先進國家的自貿協定一定會包括幾個要項:智慧財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環境、勞工、政府採購,而關務程序和原產地規則也是任何貿易協定的必要項目,能否在這些項目上獲得有利的規範,是極為重要的諮商成果。

上述各種項目,除了環境和勞工比較難以執行,大多只是象徵性的規範以外,每一項都和我國企業在大陸的競爭力有極大的相關;行政院負責督導兩岸諮商的小組應該督促各相關部會,確實重視並列入諮商議題,才能讓兩岸貿易自由化的諮商成果落實為貿易利得,普遍分享給全民,特別是過去不太重視「兩岸服貿協議」的少數部會。否則,四大產業還是集中在少數大企業,未來還是會受到各方質疑「兩岸紅利」被大企業獨攬。

「智慧財產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台灣諸多中小企業集中的文創事業,在對岸發展都極易被仿冒盜版,原先服貿協議中卻未能納入;如果在貨貿協議中還無法補進去,等於是政府坐視對岸長期大量竊用台灣的智慧結晶,受害者當然不會支持這種協議。而確實執行「競爭政策」,在中國大陸這個處處是公營企業獨占或寡占的經濟體中,尤其顯得重要,如何讓規模龐大的公營企業行為,受到適當規範,對我國企業的公平競爭,十分重要。

「政府採購」在服貿協議中也未見列入。由於中國大陸尚未加入世貿組織的「政府採購協定」,台商很難獲得龐大的政府採購商機,因此兩岸貨貿協議可以補進這個重要項目。即使對岸可能宣稱已在申請加入,但還是可以諮商更低的採購門檻,如同我方對新加坡提供更多優惠一樣,可以讓台商有優於其他國家的採購商機。

此外,由於台灣對大陸出口的生鮮食材和食品,經常受到對岸海關延誤而導致腐敗,必須在貨貿協議的「關務程序」和「貿易便捷化」做出妥善處理,才能確保我方全力發展的食品及餐飲業,在大陸市場具有競爭力;最好要做到部分自貿協定要求的原則上48小時必須出關的規範。

「原產地規則」則要把握簡單、一致的規範,並朝向寬鬆處理,才容易獲得更大的國內外投資流入;特別是我國可能獲得極大投資效益的汽車業,如果嚴格限制原產地規則將會喪失國際大廠前來投資設廠的良機,務必全力以赴獲得最佳成果。

而農業是我方的罩門死角,如果諮商時因為農業不願意開放的項目過多,影響到關鍵產業自由化的爭取時,我方可以考慮開放部分產額較小的項目,不必因小而失大;而且可以拖長降稅時程,設定在2017年後開始,將可極小化對農業的衝擊;但應同時增加對農業的照顧以平息農怨。

上述諸項目的入列,都可以詳細參考「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因為這個協定涉及「先進經濟體」和「開發中經濟體」(即墨西哥)的開放,先進的美國多有周詳思考,可供我國深入參考。

至於行政部門的溝通對象,重點應放在國會;國會是協議能否通過的真正關鍵,多參考先進的美國經驗和也曾吃足苦頭的韓國作法,就足以獲得調整的方向。



◆ 「薪事」即國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146748.shtml

【聯合晚報╱午後熱評】2014.12.23

歲末年終發放年終獎金時節,勢必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此時此刻,國營事業一方面將為基層人員加薪,也有立委再搬出每年必吵的國營事業人員年終獎金話題,批評「國企年終獎金勝22K族年薪」。即使選舉已過,攸關老百姓荷包的「薪」事,恐將與毛內閣如影隨形。

執政黨九合一大選敗選,年輕人之怒是主因,更具體說,就是低薪資、高房價造成的民怨。更讓人沮喪的是,最近某周刊引述全球最大人資諮詢顧問公司調查報告,揭露台灣不只基層勞工低薪,高階主管薪資水準也「直直落」,在亞太地區13個排名倒數第四,已經輸給我們的外勞引進國泰國、印尼,不出幾年,就會輸給菲律賓、越南,成為最後一名。

也就是說,低薪化已不分階級,成為台灣整體受僱人力共同現象,且高階薪資不漲,低階更難翻身;數據顯示,台灣今年加薪幅度在亞太地區吊車尾,「低薪是國恥」的共鳴就在於此。薪資高低,若屬正常市場機制,民怨不會發酵;相對剝奪感的來源,往往因為有對照組,而國營事業的薪資調漲及年終獎金,往往就是最鮮明的對照組。

中華郵政、台鐵為基層員工加薪,若中華郵政只是讓新進員工起薪突破3萬元,說起來也不高;但是缺了檢討國營事業高階人員不合理薪資,以及浮濫的津貼名目等配套,就難以服人。如同國營事業年年保障四個月以上年終獎金,每人平均高達20萬元以上,相當22K一年所得,嚴重偏離社會現實,才會激化民怨。

政府絞盡腦汁想對策,希望企業為勞工加薪,但無論是加薪減稅、高薪指數等,顯然都開錯藥單。首先,產業結構不升級,企業微利生存,員工無薪可加,於此,政府應該引導產業提升競爭力。

其二,若不加薪,只是無法享受減稅,董監事當然照當肥貓,政府若要盈餘下放,應該強制企業設立薪酬委員會,強化勞方談判籌碼。其三,若加薪不可行,至少政府要維持合理物價,目前「萬物皆降、唯物價不降」的扭曲現象,正是政府展現魄力的絕佳時機。

※ 相關報導:

* 名家專論-台灣的低薪惡性循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23000481-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12月23日 本報訊

這幾天台灣的「低薪總經理」的議題成為媒體的焦點。年輕人低薪已經不是新聞,但高階經理人也跟著低薪,就令人不解與震驚了。

....那麼,低薪惡性循環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首先,新台幣貨幣長期被低估,目的是以抑制進口鼓勵出口。但若轉變成以實質購買力的貨幣平價國民所得來看,台灣的所得其實不低。甚至超越日本與韓國。但一旦以名目匯率轉換,台灣的所得與物價均不可思議的低價。

....其次,外來競爭不足。近年台灣在吸引外來投資方面年年墊底。其結果是對本土台灣廠商在人力資源的競逐上缺乏有效競爭。

....最後,企業主不願意回饋與利潤共享。台灣近2年許多企業其實獲利皆超往年,卻吝於調薪,台灣滿街的豪車豪宅,就是此一社會貧富分化日益懸殊的明證。

....與此同時,政府的決策太在意企業與資本家的需求,這現象有其系統性的因素。例如,選舉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議員往往需要財團的支持,從而成為財團的代言人

....人不但是重要生產要素,也是消費主力。壓制工資最終傷害的是整體經濟的質與量,促使經濟體長期停留在低階的低附加價值層次。我們的下一代在海外農場採草莓,在賭場飯店當服務生,台灣人成為廉價、苦力的代名詞。真是情何以堪?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新興市場 明年十大驚奇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50142.shtml

【經濟日報╱編譯楊宛盼/綜合外電】2014.12.25

今年新興市場資產表現普遍不佳,花旗研究公司列出明年新興市場的十大驚奇,油價將是最大焦點。

1. 油價回升至80美元價位

首先,明年初油價可能會先跌破每桶50美元,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會等到頁岩油業者手中銀彈用罄後,再由沙烏地阿拉伯宣布減產。

2.人民幣貶值

繼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1994年來首次貶值後,明年人民幣將續貶,可能跌至人民幣6.3元兌1美元。

3.盧布回穩

假設OPEC減產使油價反彈回升,俄羅斯央行也改採極端強勢立場,並祭出長期外匯管制計畫,明年下半年匯率可望回升。

4.印度降息

為抑制通膨,印度央行已展現強勢鷹派作風,然而,一旦通膨開始降溫,疲弱的經濟成長率將促使央行明年降息至少200個基點。

5.巴西大舉降息

央行為打擊通膨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但政府財政吃緊,加上信用成長緩慢,將導致經濟衰退,勞動市場也將惡化。巴西央行明年全年降息幅度可能達200個基點。

6.哥倫比亞降息

即使油價回升,助長通膨的效果仍有限,哥國央行明年下半年將降息75個基點。

7.土耳其升息

盧布的沉重賣壓,可能拖累土耳其里拉匯率下滑,國內企業將暴露在外匯風險中,央行明年第1季可能升息100個基點。

8.墨西哥不升息

美國明年成長率可能令人失望,聯準會(Fed)被迫延至下半年升息,墨西哥經濟成長可能也不盡人意。

9.中歐公債可能下跌

若Fed升息態度過於強勢,外國投資人對中歐公債將轉空,再納入通膨回溫、歐洲央行實施寬鬆政策等,投資人可能出清多頭部位。

10.馬來西亞維持利率不變

維持基準利率在3.25%。

※ 相關報導:

* 穩盧布 俄禁5大企業買美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S4/9150285.shtml

俄羅斯政府23日對五家大型企業實施初步的外匯控管,以穩定盧布匯率;但標普國際信評公司也宣布將俄國的債信評等列入「負向觀察名單」,最快將在明年元月中將評等打入「垃圾級」。盧布受多、空雙方面的消息影響,對美元呈現小幅貶值。

* 南韓太好買!遊客消費創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50993.shtml

南韓文化觀光研究院今天公布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今年1至9月前往南韓的外國遊客每人平均購物金額為901.2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4%,創歷史新高。

* 海外網購耶誕禮 亞洲也瘋狂
http://udn.com/NEWS/WORLD/WOR4/9150129.shtml

隨著耶誕佳節來臨,亞洲消費者紛紛上網採購禮物,今年向外國網站下單訂購的趨勢尤其明顯。Google搜尋關鍵字則反映出,電影「冰雪奇緣」相關玩具與「違反人性」紙牌遊戲正風靡全美國。



◆ 稅改方案絕不能退讓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150185.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12.25

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已經是全球既成現象,也是台灣這次地方選舉執政黨慘敗的主因之一。行政院長毛治國組閣之後,首重有感施政,講究回饋經濟,要照顧到更多中產階級、年輕人,以及中低收入家庭。但因執政黨氣弱,民意高漲,部分立委趁火打劫,動員準備減徵富人稅,使得毛內閣的用心可能功虧一簣,如果行政團隊不能挺住,最終,這筆「擴大貧富差距」的帳,還是要算在執政黨頭上。

先看看全球貧富不均的嚴重性。2012年美國前10%、1%與0.1%富豪的財富占全民比分別為48%、20%與9%。換言之,財富極端集中在少數富豪,程度之劇烈,讓人不免感嘆富豪圈中的「貧富差距」也十分嚴重。進一步觀察2009年至2012年的財富分配,可發現有錢人更有錢的趨勢還在持續發展。《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提(T. Piketty)指出,美國超級富豪的由來,肇因於超級經理人的配薪方式,前0.1%的富豪中有七成是執行長,其報酬早已與表現脫節。

消弭貧富差距擴大,對症下藥的做法似乎是檢討公司治理,讓薪水與表現相符,但如果高端人才的供給不增加,現行供需結構不變,檢討只是奢談。課徵累進稅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解答,一方面,執行上有其困難度,難以大刀闊斧;二方面,貧富差距已達空前擴大的程度,現行的累進稅恐怕只是隔靴搔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庫茲涅茨(S. Kuznets)在1950年代提出「隨著科技的進步及非農部門就業人口的人力資本累積,貧富差距會逐漸縮小」的假說。倘若科技進步的果實能雨露均霑,這個假說仍有機會成為真理。但具有科技專才的專業人士創業後,大放異彩,沒有特定專長的人必須辛苦的另尋出路。科技明星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修圖軟體Instagram、社交軟體Facebook和LINE、和創下史上最大IPO記錄的網路購物平台阿里巴巴,然而比起這些少數,一般人的薪資卻僵固不前乃至更為惡化,因此從歷史演進,已說不清楚科技進展對貧富不均現象,到底是好是壞。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歐特(D. Autor)指出,科技不必然是萬惡之首,問題在於由科技帶動的工作結構改變。科技帶來自動化,取代部分生產、銷售、行政等例行性工作,但由於餐廳或清潔等服務性工作無法被取代,造成了以薪水為橫軸、需求為縱軸的雙峰曲線。當雙峰需求形成時,逐漸被取代的中間受薪階層去向何方,才是決定貧富差距是否擴大的關鍵。

經濟學者N. Jaimovich和H. E. Siu以供需理論遙相呼應此番說法。如果中間受薪階層往服務性工作走,將加大該市場的勞工供給,並進一步拉低其薪資;反之,若他們往知識技術導向工作走,則現行「高居不下」的薪水可望因勞動市場的競爭升高而調整。

目前全球的狀況是勞動市場供過於求,而科技導向的知識性人才供不應求,如果沒有對策,貧富懸殊很難改善。占勞力市場大宗的服務性人員、中間受薪人員無緣接受教育訓練,將造成薪資停滯不前,這正如台灣的現狀,也是問題所在。對無緣得到更多優質人才的企業來說,必須繼續支付高薪給少數專業人員,擴大貧富差距,這是問題之二。所以,歐特呼籲不應僅重視前1%富豪薪資的快速成長,更應著眼於其餘99%的人在技能及教育上不平等的問題。皮凱提11月來台時表示,台灣貧富不均略低於美國卻高於歐洲,令人驚訝。如果他的學說是對的,累進稅或將有助矯正M型社會。

稅制改革和均等的教育制度,是各界共識消除貧富差距的有效方法,財政部這幾年在稅改方面,已經有所成,號稱「史上最大加稅案」年中才完成修法還未實施,竟然有立委正在串連在選後執政黨大敗之際,乘機要再修正,把股利扣抵率減半延後實施,甚至金融營業稅5%也研議要修回2%。面對此一惡劣政局,行政院一定要支持財政部,挺住財政改革的底線,以免回饋經濟前門救火,立法院在後門放火,導致財富分配再度惡化。

fsj 提到...

2015:中國世紀元年?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152258.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12.26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在美國《名利場》雜誌2015年1月號(提前出版)發表文章《中國世紀從2015年開始》。文章指出,在書寫2014年的歷史時,需要留意一個幾乎被忽視的重大事實:2014年是美國能夠號稱自己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最後一年。中國經濟以拔得頭籌之勢進入2015年,並很可能長時間執此牛耳。

史提格里茲說,世界銀行根據「購買力平價」方式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將以遠遠超乎所有人預料的速度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此一目標即將於2014年底實現。

或許以「購買力平價」方式計算的GDP尚不為一般人廣泛接受,中國大陸官方也予以排斥,即使如此,但GDP之外,也有愈來愈多的類中國世紀現象在最近頻繁出現:

—國際外交方面,從中國作為主場的北京APEC峰會,到緬甸舉行的東盟峰會,再到澳洲舉行的G20峰會,中國領導人的鋒頭,獨領風騷;習近平上任兩年以來,累計出訪了30個國家,遍及七大洲、三大洋,從大國到新興國到太平洋小國,可謂縱橫捭闔。

—氣勢方面,開始積極主導議題:倡議與建立亞太自貿區、金磚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開發銀行、一帶一路等,甚至引導及設定規格,如高鐵出口、浙江烏鎮舉行世界第一屆互聯網大會等。

—這一切靠的都是綜合國力。經濟上,除了GDP即將超美,2014年中國GDP已是日本的兩倍,出口額、貿易額、製造業、外匯儲備等,都是世界第一;軍事上,在東海中國已有針對美國介入的反介入能力,中國也在南海填海擴島。在印度洋廣設海港,甚至開始在西非的納米比亞興建港口;另外,也即將在泰國及尼加拉瓜分別開鑿兩條新運河。當然,也包括在太空領域的成就及深海科研領域的表現等,均已位居世界前段班。

如何解讀中國這近乎井噴式的全方位各領域的表現?其實並不困難,因為除了近200年,中國從來就是第一,也就是史提格里茲說的,「中國回到了它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時間裡所占據的地位」。他所說的「大多數時間」,準確的說法是「人類3,000年歷史或30個世紀中的前28世紀」。

這裡,有三個問題需要處理:一、中國為什麼從來就是世界第一?二、為什麼從來第一的中國近200年卻急轉直下?三、為什麼近30年又谷底翻升,重新崛起?

先談第二、第三個,再談第一個。為何從來第一的中國國運會急轉直下,是因為中國在近幾百年中連續錯失了海洋、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三個寶貴機遇,因而被抓住這三個機遇的近代九個海洋強國(葡、西、荷、英、德、法、俄、日、美)輪番欺壓。

其次,為什麼近30年又重新崛起,正是因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抓回了市場經濟及工業革命,而現在的習近平正在抓回海洋強國機遇。

至於中國為什麼從來就是全球第一,是因為中國從來就是市場經濟,意思是政府除了極少數經濟活動如鹽、鐵專賣、統一貨幣等之外均開放民營,對市場價格並不干預,最多是徵一些必要的稅賦及設平準基金,但必須補充一點,市場經濟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有用,必須配上中國擁有的另兩個條件,即勤奮的民族性及巨大的人口規模,才能起大作用。

抓住了三個寶貴機遇的英國,在拿破崙戰爭及鴉片戰爭先後打敗了法國與中國後,稱霸全球,版圖橫跨全球四分之一,時間約100年,是謂英國世紀。19世紀末,美國GDP超過英國,但英國霸主地位完全被美國取代則是20世紀二次大戰之後的事。所以,20世紀是美國世紀,特別是1991年拖垮蘇聯之後,而那時中國剛開始啟動改革開放,所以美國獨領風騷,顧盼自雄。

進入21世紀,現在,中國世紀現象已然萌現,但21世紀會不會真的成為中國世紀,不能只看GDP,還要看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在內的全面深化改革,及能否在文化、思想及意識形態各方面獲得更大的解放,及如何處理好國際特別是與美國的關係而定。這些條件能否具備也決定了「2015:中國世紀元年」後面跟的究竟是一個「!」或是一個「?」。

※ 相關報導:

* 社論-大陸經濟發展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26000038-260202

....過去「中國夢」之所以動人,是因為經濟快速成長,令人充滿希望。不過,近年來夢想逐漸變調,經濟成長自2010年的10.3%,逐年放緩至2013年的7.7%,甚至今年可能無法達到7.5%的成長目標。此外,2013年中國城鎮化率僅53.73%,隱含尚有7.3億人口仍居住在農村,處於低收入、低消費、低保障階段,屬於未脫貧人口。一旦城鎮化速度變慢,脫貧時間肯定拉長。再者,大陸目前仍有近2億人口生活在城市裡的農民工沒有戶籍,其所得與財富水準遠不如戶籍人口,屬於半脫貧人口。若扣除農民工後,現階段戶籍城鎮化率僅35.74%,推算未脫貧與半脫貧人口應超過8億人。

中國政府極為擔憂經濟成長趨緩,因為唯有讓「中國夢」與城鎮化持續,社會及政局才會穩定。照官方的規劃,2020年城鎮化率要提高到60%,相當於平均每年需吸納1,422萬個人進城,意味至少到2020年平均要保持7%的經濟成長率才能達標,亦即7%將是中國政府能夠忍受經濟趨緩的底線。

可是,在目前中國經濟嚴重失衡的情況下,要保住7%的成長並不容易。

....面對上述的失衡問題,由土地、金融與國營企業等面向進行結構調整似乎是中國目前唯一能走的方向。....結構問題的扭轉,必須從戶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所得分配、國營企業、利率市場化等改革以及重要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著手。

....綜上,在過去中國經濟高速成長期間,所積累的經濟結構矛盾與所得分配不公,早已引發民怨。未來隨著其經濟放緩,可能衍生的社會不穩定,以及當前尚未完全脫貧的8億人口,對改革的迫切要求,在現代資訊發達及網路交流的催化下,已遠非19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那樣的寬鬆模糊。因此,不論是十八大所提「中國夢」,或三中全會提倡「讓市場發揮決定性力量」,如何把「中國夢」與人民幸福宗旨落實得恰如其分,正考驗執政者的智慧。

* 名家觀點╱金融三會 兩岸關係試金石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9152201.shtml

【經濟日報╱王儷容(台灣金融研訓院院務委員) 】2014.12.26

兩岸金融三會25、26日在北京舉行,所謂「金證會」、「金銀會」、及「金保會」陸續登場。這次會談在《兩岸服貿協議》卡關、《兩岸貨貿協議》後續談判進度停滯後舉行,被外界認為是次「兩岸關係試水溫」的接觸,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能帶回什麼成果,各界相當矚目。

* 俄財長:貨幣危機解除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52171.shtml

盧布近日穩步上漲,25日更站上三周來高點,俄國財政部長希魯阿諾夫宣布,盧布危機已解除。

* 彭博資訊專欄/盧布打不倒…普亭不低頭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52167.shtml

上周一度成為全球表現最差貨幣的俄羅斯盧布正在回漲,飽受摧殘的俄國股市也在反彈,但這不代表總統普亭的經濟團隊已成功讓盧布完全穩定下來,或解決任何導致盧布最近重貶的根本問題。

盧布和俄股乍看之下表現很好,回升速度比最近幾天剛止跌的油價還快。上周二盧布一度貶到近80盧布兌1美元,被稱為「黑色星期二」,如今已漲回55盧布以下,看起來很不可思議。

fsj 提到...

酷經濟/不動產價格不動如山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52322.shtml

【聯合報╱林建甫】2014.12.26

政大地政系張金鶚教授,官場走了一遭。卸任前他表示,「實際帶隊稽查,台北房市比外界所知的還不好,很多業者把房市不好歸罪課稅,但根本原因在房價過高,自住客買不起,投資客怕被套住,也不敢買,…,業者很清楚,『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但遲不降價,是因為預期可以撐得過去。」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今年一至十一月北市買賣移轉棟數為二萬八九六八棟,相較去年同期大減七○七二棟,減幅達十九點六%,推估全年頂多約三萬一六○一棟,創下有史以來最低紀錄。又根據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統計,今年北市單店年平均成交件數約卅七點九件,平均一個月成交約三點一五件,比奢侈稅上路當年還要低。

房地產是很特別的商品,價格的決定與一般商品大不同。如農產品,供需雙方每天在交易市場上,決定當日價格。但房地產受昨日價格影響,受周圍不動產價格影響,就是不太受當時轉手買賣價影響。炒家,炒完大安炒信義;炒完台北,炒台中;中南部的不動產最近也漲了上來。

所以房地產的價格類似股價。今日開盤價,昨日收盤價是最好的參考價格;最新的成交價就適用所有每一股的價格,與當時買進的價格無關;某族群鴻運當頭,該族群基本上雞犬升天,如果不能搭上同班列車,也可能有補漲的機會;股票輪漲也經常看到,那就是類股輪動的效果。

但房地產與股票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是不動產,後者是動產。動產的流動性很大,不動產則常常不動如山。準此,現在房地產的最大特徵就是「僵固性」。就是張教授上面的卸任前感言。

然而這幾年房地產會何漲成這種地步?落後的稅制還沒改,跟以前一樣。差別是遺贈稅的調降,兩岸交流與金融海嘯後的量化寬鬆超低利率。央行最近理監事會議資料「國際間重蹈政策失誤的例子,一再上演」,強調升息無助對抗資產泡沫,因應資產價格泡沫,貨幣政策(利率工具)其實「大而不當」,宜採具針對性的總體審慎政策。央行政策清楚下,看來美國聯準會不升息,央行不會跟進。

未來有兩個重要變數:房地合一稅與供給面的力量。前者是財政部長一輩子的歷史定位。張部長認為現有的稅制是不合理的,有心想要進行改革,但立法院及民間多房的既得利益者,一定沒讓他那麼好過,屆時無殼蝸牛及婉君恐怕要多幫點忙。後者,我們有機會再談。

※ 相關報導:

* 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 延長兩年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42252

財政部為協助無殼蝸牛族成家,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方案原至今年底截止,財政部昨公告將方案延長兩年,至2016年截止,貸款額度上限維持500萬元,前2年的利率為1.72%,第三年起則為2.02%。

* 確定延3年 大戶條款107年才實施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04157

立法院院會今日上午三讀修正通過所得稅法部分條文,原訂明年元旦實施的「大戶條款」證券交易所得稅往後推至民國107年才上路。修正證所稅全案僅更動1個字,大戶條款由原訂104年1月1日上路往後延3年,到107年1月1日開始實施,民國107年起當年度出售股票金額新台幣10億元以上部分,課徵千分之1證券交易所得稅。

fsj 提到...

全球股市唱旺…留意3風險
http://www.udn.com/2014/12/27/NEWS/WORLD/WOR2/9154023.shtml

【經濟日報╱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2014.12.27

全球股市顯然已展開耶誕慶祝行情,而且很可能一路旺到2015年。但經濟學家警告,三大風險因素可能影響明年股市,分別是希臘政治危機、美國西岸碼頭勞資糾紛與低油價。

在「民主的搖籃」希臘,另一場政治危機正在展開。希臘國會預定29日選出總統。若未能順利選出,則必須提前舉行國會大選,但在希臘一片反撙節聲浪中極左派政黨可能勝出,進而影響歐洲央行(ECB)是否在2015年初買進希臘政府公債的決定,希臘改革的決心也將受到考驗。

希臘國會分三輪投票選總統,最終投票將於29日舉行。從16日第二輪投票看來,當局提名的候選人迪馬斯(Stavros Dimas)有機會再獲得12票,超過180票門檻。但路透社認為選情仍有危險。若迪馬斯未能勝選,必須舉行新國會選舉。

另一受密切關注的變數是美國西岸貨櫃碼頭的勞資糾紛,包括全國最繁忙的洛杉磯港與長灘港。

代表工人的國際碼頭與倉儲工會聯盟(ILWU)7月與代表資方的太平洋海運協會(PMA)談判續約事宜陷入僵局,導致港口貨運速度減慢。

港口貨運速度減慢的影響遍及運給美國零售商的貨物,或日本麥當勞的薯條供應。

未來幾周包含耐久財與零售業銷售在內的全球經濟數據,可能不如預期,進而可能重燃對全球成長的焦慮。

油價下跌則是另一個議題。

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在過去六個月跌掉一半,對消費者而言可能是福音,在經濟復甦期間創造不少工作機會的美國能源部門卻損失慘重。自明年1月起,美國頁岩油的油井數量可能因不敷成本而進一步減少。

※ 相關報導:

* 俄財長:明年經濟恐掉4%
http://www.udn.com/2014/12/27/NEWS/WORLD/WOR2/9154682.shtml

俄羅斯財政部長希魯阿諾夫26日表示,明年平均油價如果落在每桶60美元左右,俄國經濟明年可能萎縮4%,並出現3%以上的預算赤字。

* 盧布跌,物價漲 聖彼得堡搶囤地鐵代幣
http://www.udn.com/2014/12/27/NEWS/WORLD/WOR2/9154685.shtml

在盧布幣值隨著油價重挫而暴跌的當前,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民眾如今面臨一項意想不到的配給管制。

* 日通膨連4個月減緩 安倍臉綠
http://www.udn.com/2014/12/27/NEWS/WORLD/WOR2/9154013.shtml

日本11月通膨率減緩至逾一年來最低,且連四個月減緩,工業生產與零售銷售也意外下滑,凸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終結逾十年來物價下跌的努力再受挫敗。

* 日郵政民營化 計劃明年IPO
http://www.udn.com/2014/12/27/NEWS/WORLD/WOR2/9153961.shtml

日本最大零售銀行日本郵政控股公司,計劃明年度中晚期首度公開發行股票(IPO),象徵日本政府長年推動郵政民營化的努力,即將開花結果。

* 陸工業利潤劇減 面臨通縮
http://www.udn.com/2014/12/28/NEWS/MAINLAND/MAI3/9155467.shtml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7)日公布,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人民幣6,761.2億元(約新台幣3.44兆元),降幅4.2%,較10月擴大2.1個百分點,為2012年8月以來最大降幅;顯示大陸經濟成長進一步趨緩,通貨緊縮壓力增大,大陸央行鬆綁貨幣壓力增加。

* 學者:陸遇第三次工業革命挑戰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12280309-1.aspx

....黃群慧認為,中國2010年後進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2個5年規劃」(十二五)時期,也進入工業化後期,並將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挑戰是產能過剩。
第二挑戰是轉型升級。
第三挑戰是第三次工業革命。

* 陸房市限購令 明年將全面解禁
http://www.udn.com/2014/12/27/NEWS/MAINLAND/MAI3/9154035.shtml

中國社科院昨(26)日發布住房綠皮書《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4-2015)》指出,明年大陸各級政府將密集推出救市政策,限購政策有望全面退出。



◆ 葉銀華/政府愈來愈窮 何忍推延改革?
http://www.udn.com/2014/12/27/NEWS/OPINION/OPI4/9154165.shtml

【聯合報╱葉銀華(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2014.12.27

政府的財政有如得了慢性病般!不僅連續多年收入低於支出(預算赤字)、舉債瀕臨上限,且直接與隱藏負債愈來愈多。換句話說,政府愈來愈窮,必須收回減稅措施或部分加稅,尋求彌補預算赤字空間。

好不容易立法院通過補破網的財政健全方案,最近又有立委提案要對股利之個人股東可扣抵稅額減半措施,訂定類似延後執行緩衝方案,恐摧毀政府增五○五億稅收的美夢。提案立委雖有反映民意義務,亦有提案立論基礎,但從維持財政健全與立法尊嚴立場,有很大商榷空間。

今年度政府收入一點七三兆、支出為一點九四兆,預算赤字約為二千一百億元;去年赤字為一七四四億、前年為二一四一億。再者,去年底中央政府按公債法計算之債務餘額,約為五點二兆,加計其它債務、地方政府債務,外顯負債約為七兆。但是若加計各級政府潛藏負債十七點二兆,則政府債務總額達廿四點二兆,而前年底為廿三點四兆,可見政府債務負擔持續增加。

一九九八年施行「兩稅合一」時,為促進投資與消除股利重複課稅,採完全設算扣抵制,股利內含已納公司之營利事業所得稅,可由股東完全扣抵個人綜所稅(亦即營利事業所得稅、個人綜所稅之兩稅合一)。十餘年來,國庫因此釋出近「兆元」減稅利益,帶動投資成效卻不顯著。

這十餘年來,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快速增加,去年台灣外銷訂單的海外生產比例高達五十一%,今年更高,廠商在台灣的投資並沒有增加;再者,近六年台灣投資金額有四年是負成長,經過換算台灣整體實質投資在減少。

近年來,政府財政狀況不佳,舉債接近法定上限,剩餘額度只夠再用一年。因此,今年將股利扣抵股東個人稅比率降為五十%,是為了籌措財源,補政府預算赤字的破網。況且,嚴格來講,此項方案「只是減少減稅額度,並非加稅」;同時,各國實施兩稅合一,甚少實施股利百分百扣抵股東個人稅額,因此縮減扣抵額是符合國際潮流。再者,五年前,政府以振興投資與經濟為由,將營利事業所得稅從廿五%降至十七%,亦對企業有減稅優惠。

提案立委認為股利扣抵股東個人稅比率降為五十%,對於過去十餘年來公司保留盈餘而言是不公平的,因為公司不僅有為這些保留盈餘繳十趴稅,且明年後若再發給股東扣抵額只剩一半。上述論點從個體觀點或可存在,但若從整體國家財政之宏論,則變成微不足道。

況且,兩稅合一減稅無法帶動投資成長;而過去十餘年來,公司和股東從投資稅額抵減、營所稅下降、兩稅合一拿到的減稅利益非常之多,又何忍推延國家財政補破網的成效呢!若此不公平論成立,那麼金融業恢復課徵營業稅五%也是賦予其太大的負擔,因為金融業不像其他產業有進項可扣抵稅額。若金融業也尋求翻盤成功,則今年通過財政補破網政策,則將付諸一炬。

再者,要強調的是立法尊嚴。財政健全方案的所得稅修法明年才實施,現在又有立委提案要修正。近來,立法院經常上演立法、在法未實施之前,又要修法翻盤,令人覺得有維護立法尊嚴之必要。

最後,若政府財政未改善或未全盤提出財政改革之前,請大家支持財政補破網措施,不要再提為個別或部分產業措施,因過去經驗這些措施並未嘉惠至全民之薪資水平。

fsj 提到...

社論-明年是中美貨幣大戰的關鍵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29000015-260202

工商時報 2014年12月29日 本報訊

自從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於今年十月底正式宣告完全退場後,美元就開始明顯走強,其他各國貨幣則均紛紛走弱,其中只有中國人民幣仍然依照自己的步伐行進,至今不受影響。然而明年大陸的經濟成長預測將比今年更加走緩,人民銀行能否依循「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既定政策,讓人民幣繼續維持穩定,明年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2008年由美國引發金融海嘯後,美國聯準會(Fed)於當年11月起開始推出QE,此後並陸續執行QE2、QE3,對金融市場挹注大量資金,後來更施行每月850億美元的龐大購債計畫。至去年年中聯準會放出QE要退場的消息後,立即引起國際金融市場一陣混亂,後來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逐漸減少購債規模,而於今年十月底宣布結束QE措施完全退場。

就在Fed宣告QE完全退場前後,有許多的分析就指出,隨著美國經濟的回溫,以及日後的利率走高,美元勢必走強,資金將回流美國,並對中國的穩增長政策產生影響,而人民幣也因此面臨貶值壓力。然而這半年來,全球各地不論新興市場的俄羅斯、印尼,或先進市場的歐洲、日本,其貨幣的確全部走跌,美元指數更是從七月的80左右一路上升至90以上,創下2006年4月以來的最高,美元指數半年內上漲幅度達到12.5%,其間只有人民幣維持相對的穩定,漲跌幅度很小,實質上人民幣等於釘住美元而跟著對全球貨幣升值。

人民幣這種強勢究竟可以維持多久,卻令全球投資人非常擔心和關切。Fed前任主席葛林斯班認為,QE退場對一些以大宗商品出口為主的國家影響很大,但中國經濟發展優於其他新興經濟體,受到的影響應有限,這也是人民幣可以維持穩定的原因。惟另有外匯分析師分析指出,中國對外資產大部分是外匯儲備,其中又大部分是美國國債,人民幣貶值無助於資產負債結構的改善,只有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才是正道,而人民幣在國際化過程中如果出現大幅貶值,貿易夥伴國家將減少使用人民幣,人民幣就更難流通於國際,勢必使其國際化的進程受到阻礙;為達成這個長期的大目標,人民幣必須維持穩定,就算犧牲一些出口競爭力,也應該忍受。

因此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和出口成長的放緩,實在不令人意外。因為歐元區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則是其第三大貿易夥伴,自今年下半年歐洲央行(ECB)推出一系列非傳統貨幣政策措施,例如執行負利率政策,引導歐元貶值,以打擊通縮,至今歐元兌美元貶值超過10%以上;日圓則在安倍政權的三箭措施下,本來就一直走弱,而在美國宣布QE退場後,隨即發動突襲,擴大貨幣寬鬆政策,引爆日圓進入另一波的重貶行情,至今日圓兌美元已至120日圓的價位。這兩大經濟體的貨幣貶值,再加上受到日圓貶值而帶動的亞洲貨幣貶值,對中國貿易競爭力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也因此全球市場人士都在觀察:中國政府將如何拿捏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使其得以兼顧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目標,又可以不傷害中國經濟和出口貿易的發展。

就在這種詭譎局勢下,全球市場發生了微妙又意外的變化,那就是一向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價格,因為美元強勢,本來就會出現價格下滑,以反映其真實的價值。但在此同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卻不管石油市場因經濟走弱需求不振,為了維持其市場佔有率,仍堅持不減產,導致石油價格出現前所未見的劇跌現象,若與今年6月的高點105美元比較,油價重挫已達40%以上。

由於油價重挫,石油出口大國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家,接二連三發生經濟停滯和金融不安的情形,因此自然而然的向中國靠攏,與中國簽訂石油或天然氣的供給契約,並接受人民幣支付,或是簽訂貨幣互換協議,不再以美元做為支付貨幣。這些都一步步擴大人民幣的流通,為人民幣國際化建立基礎。這些都是因為大環境的協助,使得過去幾年中國努力與各國所簽訂的貨幣互換協議,在此時更加展現其成效,讓中國對人民幣的國際化又多了信心。在此同時,油價下跌對仰賴進口能源的中國經濟體而言,更是增添一項利多。

然而為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而使人民幣和美元一樣成為強勢貨幣,卻是一刀兩刃,其背後勢必以出口競爭衰退和經濟成長減緩為代價,到底大陸可以忍受多久的經濟走緩,人民幣走向就是最重要的指標。早在今年年初,人民幣就曾一改長期走升格局而反向走貶,讓國內許多人民幣投資者遭到損失;惟不到一年,在國際情勢變動下,當大家認為人民幣該貶值時,它卻和美元一樣強勢。明年兩種貨幣的動向勢必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由於台幣同時與美元和人民幣的關係都很密切,如何因應央行應未雨綢繆。

※ 相關報導:

* 陸金融體制 潛藏六大缺陷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9156981.shtml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昨(28)日表示,大陸金融體制中仍存在利率、匯率、收益率曲線尚未市場化;資本帳戶尚未完全開放;普惠金融(農戶或小微企業能獲取金融服務)尚待發展等六大缺陷,妨礙大陸金融邁向更高的平台。

* 日本 明年調降企業稅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57050.shtml

日本政府與執政聯盟已針對明年度的稅改基本大綱達成共識,其中包含將調降有效企業稅率2.51個百分點和多項減稅優惠。

目前自民黨與執政盟友公明黨已完成涵蓋大部分主要稅目的協商,將在30日通過這項改革方案。



◆ 搬開服貿絆腳石 不能再拖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157055.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12.29

為期兩天的兩岸金融(銀行、證券、保險)三會日前在北京閉幕,建立了兩岸金融監理機關的直接互動模式;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強調此行是一場順利的「建渠之旅」。話是沒錯,但眾多業者對此項會議的期待,其實遠超過這樣的「成果」;吞下這種會議成果,台灣眾多金融業者心中可是五味雜陳。

其實在會議之前,台灣金融業者所期待的,是想透過重量級金融領導人的與會,獲得對岸的重視並「讓利」,將對台金融業務開放和服貿「脫鉤」處理,讓業者可以在服貿卡關之下,提早獲得服貿中「市場准入」的待遇,迅速在大陸市場開展人民幣業務,彌補台灣金融利差過小的劣勢。然而,對岸在這次會議中堅持不談「市場准入」問題;連「人民幣回流」陸方也推說「窗口」不對,要找人民銀行談才行。

我方金融業者過於樂觀,未能充分理解金融開放、服貿和世貿組織間的關係,才會期待過高。對岸和我國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必須遵循世貿組織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凡是開放給一個會員體的貿易條件(包括金融市場業務),必須同時開放給其他會員體。因此,北京無法單獨對也是世貿成員的台灣,提供優於對其他會員體的市場待遇;除非是在彼此的「自由貿易協定」中納入這種開放,讓世貿組織認可,成為「最惠國待遇」原則的例外。因此,要在對岸金融市場獲得「超世貿」(WTO-plus)的業務開放,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儘快讓「服貿協議」在國會通過。

然而,兩岸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即ECFA,包括架構協議、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爭端解決機制協議)對台灣的各種產業而言,卻是一個不平等的協議,台灣強勢產業將會獲得大陸市場開放、得以搶占商機的「兩岸紅利」,但弱勢產業卻要面臨傳統上被保護市場轉為開放的競爭衝擊,在沒有獲得兩岸紅利「公平分配」之前,受衝擊產業或企業是不會支持這種協議的。

這個道理不深,但政府卻還是無法參透,如果只怪罪在野黨杯葛、國會怠惰、年輕人無知,而沒有實質動作,是無法讓協議加速通過的。

從服貿卡關迄今,政府其實可以做很多事,包括調整資源分配、提供弱勢產業更多支持和受傷害補助、擬定各種方案對「真正」弱勢的企業進行競爭力的強化、對各種產業持續不斷地進行雙向溝通來優化協助方案、全面進入大專校園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和業界、學界和智庫長期溝通,來擬定及調整未來自貿協定的諮商策略…。這些行動的目的,是讓全國上下都感受到政府真心在協助所有企業進行體質調整,協助業者進行市場開放前的準備、開放後的輔導,甚至受衝擊無法生存下去如何退出市場。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才會放心、國會才會認同而順利通過,想到對岸大展鴻圖的金融界才有機會展開拳腳、放手一搏。否則,各種各樣的杯葛、對抗、嘲諷,都會讓金融界無法吃下眼前的大餅,眼睜睜地看著寶貴的機會流失。

可是政府迄今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著「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躺在立院,不會利用機會做上述規畫,同時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預做準備。事實上,就在兩岸金融三會召開前夕,北京宣布了鬆綁外資銀行的限制,只要外銀設立一年就可以做人民幣業務,也將鬆綁外資券商申請QFII額度的門檻;這些開放都是在侵蝕未來台灣金融業者進入大陸市場的利基,兩岸服貿協議即將從「雞腿」變成「雞肋」;如果再不快速通過,更有可能變成「雞皮」。

時機稍縱即逝,行政院應該拿出方法盡快執行,現在正是觀察毛內閣治國能力的時候了。

fsj 提到...

民進黨的財經政策在哪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57114.shtml

【聯合報╱林嘉誠/大學教授、考選部前部長(台北市)】2014.12.29

九合一選舉結果,國民黨挫敗,民進黨大有斬獲,雖然在縣市議長選舉,國民黨扳回一城,民進黨在台南市、新北市的失利,凸顯該黨問題不少。可是民進黨可能在二○一六年總統大選脫穎而出,成為執政黨的機率依然不低,該黨邁向執政之路,最大挑戰應是兩岸政策及財經政策是否周全,取信於民,兩種政策息息相關。

民進黨在兩稅合一股利扣抵率減半、證所稅大戶條款、高鐵重整方案等重大財經政策,沒有一致立場,任由黨籍立委各行其是,令人不敢恭維。兩稅合一修正案,股東扣抵稅額優惠減半,預計民國一○四年上路。民進黨兩位不分區立委,卻主導召開公聽會,刻意阻撓攸關財政健全、公平正義的重要財經法案。該黨主席雖然不贊同該黨兩位立委的作法,但已對民進黨構成傷害,暴露該黨沒有具體方案,黨團運作弊端叢生。

證券交易所得稅係針對資本利得的課徵,本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但是立法過程一波三折,幾乎面目全非。好不容易所謂大戶條款,課稅門檻維持年交易額十億元,緩徵三年。民進黨團在兩年前討論該案時,曾經提出就源扣繳方式,依賣出金額先扣千分之一證所稅,若虧損、多繳都可退稅,個人及法人分別制定最高稅額。證所稅的課徵,在所得分配差距拉大,公平正義呼聲與日俱增,作為最主要在野黨的立場、政策主張,務必一清二楚。由黨籍立委個別提案,黨團未在立法過程適時提出方案,極易造成國人認知混淆,有必要檢討改進。

如何拯救高鐵財務危機,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高鐵BOT案,當年也是幾經波折,筆者在一九九七年擔任該案十一位評審委員之一,了解其中部分原因。大略而言,高鐵仍然是成功案例,對於人民福祉,利大於弊,交通部本來就責無旁貸,須提出具體改善方案,原始投資人、一些學者專家見仁見智意見,均可集思廣益。民進黨將高鐵通車,視為中央政府執政重大政績之一,該黨目前對拯救高鐵的政策何在?除了該黨立委在立法院質詢要求降低票價、質疑交通部先減增再增資方案,也未見該黨具體對策。

除了上述實例,自由經濟示範區、兩岸服務貿易、貨品貿易等法案,攸關台灣經濟發展,民進黨不能一味阻撓立法,應該提出具體方案,早日進行相關立法。民進黨一些人士向來主張擴大社會福利,照顧弱小族群,國家財政捉襟見肘,民進黨是否仍然維持大政府的主張?蔡英文主席及民進黨智庫,提出與國民黨不同的財經政策,例如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互賴,產業策略優先於貿易協定、參與國際經貿組織的異同等。國人均樂觀政策愈辯愈明。在地經濟、微型創業、社會企業,以擴大就業作為經濟優先策略,其實兩黨差異甚微,但是停留在口號階段,均未提出具體可行方案。

台灣面對特別國際處境、兩岸關係,國人本要更努力才能克服,全球經濟面臨問題,成長不易、分配惡化,衍生不少社會政治課題。台灣也無法避免,對有執政機會的民進黨,人民有權要求該黨說明具體財經政策。政治議題固然重要,但不能放言高論,淪為老生常談。

※ 相關報導:

* 朱立倫:富人加稅 上班族減稅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9157147.shtml

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在首場國民黨補選黨主席政見發表會表示,「國民黨堅持富人加稅、上班族減稅」;朱立倫昨天拋出兩大稅改主張:企業盈餘優先為員工加薪、企業減稅條款必須先加薪才能適用。

* 明年十大新稅制 報你知
http://udn.com/news/story/7243/608742

新年進入倒數,明年將是賦稅轉型年,多達十項新制將要上路,夫妻、弱勢者稅負大降,富人、投資及多屋族則面臨增稅壓力;稅政服務朝向數位化前進,期使納稅人一指搞定報稅大小事。

明年1月起,稅制改革進入收割期,包括所得稅、房屋稅與牌照稅有多項增、減稅與簡政措施即將實施。減稅受惠族群首推夫妻,非薪資收入獲准自由選擇分開計稅。明年5月,全台共有65萬對夫妻,可享有150億元降稅利益。



◆ 網購大軍 銀髮族才是主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29000325-260102

中國時報 2014年12月29日 洪凱音、黃天如/台北報導

滑手機、當「婉君」,絕不是青年世代的專利,國發會表示,有網購經驗的網路族,消費力最強的年齡層是60至64歲,年平均消費金額達2萬4778元,是20至29歲年輕人年消費金額8316元的3倍,顯示銀髮族早已突破數位e化藩籬,成為不上網就焦慮的一份子。

Yahoo奇摩電子商務事業群總經理王志仁指出,從購物中心ID會員的瀏覽資料來看,今年銀髮族瀏覽量成長了50%,居各年齡層之冠,顯示行動裝置普及,讓銀髮族使用網路的比率大為提高。

更簡單的說,教老人家使用智慧型手機、iPad,比教電腦更容易,進而讓銀髮族產業愈來愈著重網路銷售。

Yahoo奇摩進一步指出,銀髮族是台灣戰後嬰兒潮世代,多累積一定的積蓄,即使退休財務也能自由運用,相對於很多社會新鮮人月領22K,不難理解銀髮族創造網路消費的能力。

PChome也指出,愛網購的銀髮族多半是公務員,或小有積蓄的爺爺、奶奶,最愛3C、家電、保健營養食品,靠高單價來衝消費力。

家住桃園、70歲的方媽媽表示,4年前為了與子女視訊,兒子送給她一支智慧型手機,沒想到從此讓她迷上網購及網路的異想世界,雖然量販店離家只有5分鐘路程的距離,但手機下單實在太方便了,現在包括衛生紙、飲料、食用油等一般日用品,只要體積大、具重量,她全都選擇網購宅配。

至於銀髮族常用的保健品,方媽媽也選擇網路下單,因為比實體藥妝店還便宜,而近來因為疼愛孫女,也把購物觸角延伸至兒童玩具、童裝,直接網購童物送孫女。

fsj 提到...

歐元區改革沒魄力 危機恐再現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58947.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2014.12.30

五年前爆發的歐債危機是在希臘點燃,如今希臘政局動盪又可能再度使歐債危機形成燎原之勢。這不僅凸顯出歐元區普遍缺乏改革決心,而且經濟停滯及各國極端政黨崛起,也使歐元區政治、經濟及金融風險升高。

自從2012年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宣示將「不惜採取一切手段」來保住歐元後,歐債危機逐漸消褪,歐元區也積極成立紓困基金及實施銀行聯盟,以穩定金融情勢,各國公債殖利率大幅下降。

然而現在歐元區卻陷入低成長、高失業、低通膨的惡性循環。德拉基雖主張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來促進經濟成長,卻遭到德國等國的反對,而財政擴張政策也遭到德國封殺。義大利及法國兩大核心國家的結構改革上也進展緩慢。

經濟遲遲不見起色,使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厲行「撙節」措施的困難國家對歐元區愈來愈不滿。希臘激進左派聯盟雖不主張脫離歐元區,但承諾將增加公共支出等反「撙節」政策;如果該黨在元月的國會改選中勝出,將使希臘難以留在歐元區,金融市場因而瀰漫悲觀氣氛。

對「撙節」措施憤怒的選民不僅僅是希臘獨有,葡萄牙及西班牙都將舉行國會改選,而反「撙節」的政黨都可能在大選中有所斬獲。

※ 相關報導:

* 亞洲公司債 能源、地產落魄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59048.shtml

亞洲企業今年發行公司債的總額創紀錄,但有些公司債行情挫跌,主因是油價下跌與中國房市景氣轉壞,衝擊能源企業與房地產開發商。



◆ 名家專論-讓年輕人有感:不當房奴 住得舒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30001968-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12月30日 林建甫

居住正義應該如何落實?九合一選舉,執政黨大敗,一個過去沒有的現象是年輕人傾巢而出,一面倒的表達對執政黨的反感。薪水太低,房價太高,前途充滿無奈,是重要的原因。一個可行的政策,可以讓年輕人有感,是由政府釋出閒置不用的公有土地,以BOT或設定地上權方式,鼓勵壽險業者投資興建與營運管理「可收益性的青年社會住宅」,相信此政策可以有一舉數得的功效。

大陸跟我們的問題類似。最近中國社科院發布《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調查顯示,90後畢業生有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台灣的年輕人,觀念也在改。買房當房奴,不如住得舒服。

過去很多人認為,僅有地上權的社會住宅,在台灣沒有市場。可是現實的例子:台大太子學舍,係由太子建設與台大合作之學生宿舍BOT案,提供細心規畫24小時貼心櫃檯生活服務及完善的管理模式,讓學生享受安全、便利與舒適生活,在台大是供不應求。

又依據2013年永和青年住宅開放抽籤的經驗,參與抽籤人數遠超過開放名額的30倍,且此案件還非廣為人知,由此可知青年住宅的需求強勁。目前已完工之青年住宅,台北市僅有258戶、新北市僅有11戶,動工中的有1995戶,但這樣的供給量卻遠低於需求,如能導入壽險業資金,必能更快速而且有效提升社會住宅的供給量。

目前壽險業資金達新台幣16兆,其中銀行存款部分尚有約5400億。壽險業資金沒有好的投資標的,缺少去路,因此2012年金管會曾公布一系列的保險業商用不動產禁買令,到2013年底解除禁買令,設定目前投資國內國內最低租金報酬率為2.875%,但不能投資住宅不動產。究其原因是金管會的規定,前者要給保險業資金有更好的去路,後者怕更炒高住宅房價。考量商用不動產的收益性、風險性,及近年來不動產價格已快速上漲,加上投報率的法定限制,保險業投資商用不動產也已很難找到合適的標的。

為解決此問題,最近政府讓保險業投資海外不動產速度加快。未來保險公司投資海外不動產,將由原先事先逐筆申請核准制,改為事後備查;只要先取得額度,即可有更大彈性及空間,在海外獵樓。但其實投資海外房地產,陌生的地方、法規,有一定的風險性,加上主管機關監管的困難度更形增加。而今年6月保險局增列投資社會住宅為保險業可從事之公共投資標的,但目前投資於專案運用及公共投資約新台幣230億,僅占0.1%。

對壽險公司來說,投資社會住宅所獲得的長期租金收益,恰可匹配保單期間較長之特性,壽險業者應有相當興趣,但觀察近日的「台北市萬華區青年公營住宅新建工程」及「台北市松山區健康公營住宅新建工程」兩案僅招標興建廠商,壽險業皆無法參與,顯示中央政策與地方政策有不一致之情形。如能開放壽險業透過BOT方式參與青年住宅的開發,再轉由專業機構營運及管理,除了可減少壽險公司的資金去化問題,透過專業機構管理可提升營運效能外,政府亦毋須編列任何預算即可發展青年住宅,一舉數得。

尤有進者,此舉可以結合活化老舊建築,創造效益。例如台北雙連市場改建為青年旅館一例,本案為民間企業負責出資及營運,台北市政府不僅不需出資改建,亦可收取租金且活化老舊建築。營運1年多,住房率達8成,粗估年營收可達4千萬。又新北市永和秀朗派出所因廳舍老舊而將改建並規畫結合青年住宅及提供弱勢居所之社會住宅,預計2014年底動工,2016年完工,使房客可以低於行情的價格租屋,已經引起不少人的討論與等待。

導入壽險業資金是快速發展青年社會住宅的有效途徑,不僅可以讓壽險業去化資金,亦可協助政府解決居住正義問題,並降低政府財務支出,對青年來說亦可以於短期內以較低租金覓得安身之地,創造三贏。如果擔心業者參與興趣不高,政府還可以使用稅賦優惠、地上權廉價釋出土地及容積獎勵等,必能讓業者積極參與,供給面的增加就不是問題,年輕人的居住問題就有望快速解決。(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國政基金會財金組召集人)

※ 相關報導:

* 夫妻報稅 明年將可「三選一」
http://udn.com/news/story/7243/610748

夫妻婚姻懲罰稅明(2015)年5月正式終結,相關修法案拚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前過關。配合新制,財政部亦正趕工大修申報書,夫妻報稅明年可「三選一」,自行按最有利方式報稅。

fsj 提到...

歐洲央行抗通縮 QE明年出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60976.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法新社法蘭克福30日電】2014.12.31

過去一年來已推出連串措施的歐洲央行(ECB),如今又面對希臘爆發新政治危機,2015年終究會端出重武器,即實施所謂量化寬鬆(QE)措施,以對抗通貨緊縮的威脅。

銀行觀察家表示,債務纏身的希臘明年1月將重新舉行國會大選,歐元區各國受到希臘動盪情勢的影響勢所難免,但整體而言應該還在可控制的範圍。

這意味ECB在新的一年面對的最大挑戰將是繼續避免歐元區陷入通縮,亦即避免物價下跌出現惡性循環的危險情況。

ECB執行理事會成員科爾(Benoit Coeure)近日說:「ECB 管理委員會已形成共識,認為明年必須再加把勁。」

截至目前ECB已採取多項提振通膨的措施,嘗試讓通膨達到ECB認為有益經濟的2%水準。

ECB已把利率降至空前新低,並透過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和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向銀行業提供規模空前的低利貸款,同時啟動資產收購計畫,購買資產擔保證券(ABS)和擔保債券,以挹注流動性到金融體系。

但歐元區0.3%的通膨率仍然低得危險,且可能因油價下跌而進一步滑落,因此ECB正在研究採取QE的可能性。QE牽涉大規模收購主權債券,美、英、日等國央行已大舉採用,但截至目前ECB仍避而不用。

在歐洲,包括德國央行等批評者認為,QE形同允許政府藉由印鈔票還債,而歐盟仍明文禁止ECB這麼做。

不過,大多數觀察家相信,ECB啟動QE已不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何時」將啟動,快的話可能是明年1月22日ECB決策會議時,或是再下一次開會的3月5日。

※ 相關報導:

* 歐元區防火牆見效 減緩希臘問題衝擊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60975.shtml

儘管希臘總理薩瑪拉斯表示下月的國會選舉將決定希臘會否續留歐元區,但這場政治危機並未出現「金融骨牌效應」,歐元區其他國家的股市及債市並未過度反應。觀察家指出,主因是歐洲央行的強力保證,歐元區已建立堅實防火牆,且部分受困國家經濟已有改善。

* 大陸與海灣六國 加速談FTA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9160969.shtml

繼今年11月與澳洲、韓國完成自貿協定(FTA)談判之後,大陸將加速與阿拉伯半島六個國家的自由貿易談判,明年並將開始與以色列進行貿易談判。

中國日報報導,海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簡稱GCC、海合會)六國的自貿談判始於2004年,若達成協議,將有助大陸降低自中東地區進口石油的成本。GCC六國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陸放寬外匯管理 人民幣急升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9161033.shtml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新的外匯管理辦法,放鬆對銀行外匯款項的管制。此舉可能會抑制人民幣的貶值態勢,並加劇市場的波動,但對銀行運用外匯款項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新規定將於明年1月1日上路。



◆ 科技新創投資熱 估值猛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61011.shtml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2014.12.31

科技大舉進駐各產業,城市運輸、餐旅、教育和醫療幾乎無所不包,也掀起一波投資新創公司的熱潮,帶動2014年全球科技新創公司估值履創新高紀錄。

華爾街日報報導,研究公司道瓊VentureSource的數據顯示,今年創投業者、共同基金和大銀行給予全球約40家新創公司10億美元或更高的估值,數量比今年初多一倍。

經通膨調整之後,目前全球有70家新創公司估值高於10億美元,幾乎是1999和2000年科技榮景時期的兩倍。

新創公司達到當今估值的速度之快,或許比估值本身更令人驚訝。今年11月投資人斥資12億美元收購叫車服務公司Uber股權,使這家成立五年的企業估值達到412億美元,幾乎是去年的12倍。資料儲存設備業者Pure Storage的估值一年內成長兩倍至30億美元,Slack科技公司則在推出高人氣團隊合作產品後一年估值就達到11億美元。大陸小米公司最近成功籌資11億美元,估值多達460億美元。

新創公司掀起投資熱潮的一個普遍解釋是,科技正在入侵幾乎所有主要產業。

樂觀支持者表示,真正的事業才要建立,這些企業不像1990年代末期科技榮景期間那些營收低落的公司;當時的網路熱潮導致2000年初科技股泡沫破裂。

許多目前估值逾10億美元的企業,據傳全年營收就算沒突破1億美元,至少也有數千萬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4月估值達到100億美元的Airbnb公司2013年營收約2.5億美元,比前一年多一倍。估值也是100億美元的Dropbox預測2013年營收超越2億美元,高於前一年的1.16億美元。

但也有人的看法沒這麼樂觀。Uber、Dropbox和Snapchat早期投資人Benchmark合夥人芬頓說:「某些產業毫無疑問已進入估值泡沫的末期,這些公司總有一天要自己的財務自食其果。」

※ 相關報導:

* 創投:資金湧進≠泡沫化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61013.shtml

新創科技公司的估值迭創新高,引發科技泡沫再起的顧慮,不過分析師指出,若以股市「泡沫」的定義來看,科技業顯然沒有泡沫化之虞,而是科技業募集資金的環境改變,使更多資金得以流向新創科技業者。

* App、電子書…歐洲買蘋果商品 享2周猶豫期
http://udn.com/NEWS/WORLD/WOR4/9161178.shtml

為符合歐盟規定,蘋果網路商店本周起提供歐洲消費者十四天鑑賞期,透過App store、itunes store或Mac Apple store等購買電子書、音樂等商品,如在鑑賞期內不滿意,都可退費。

* 網路投保刷卡系統 30家完成測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31000282-260208

國內持續打造金融3.0環境。為因應網路投保業務開放,由以聯卡中心負責建置的信用卡繳費平台,據統計,目前已有30家發卡行、近8成業者都完成測試,將依保險業者申請開辦,以及主管機關核准時程,只要通過後,民眾上網買保單就能以刷卡方式繳費。

事實上,國內現階段共計有35家發卡行,而尚未納入的發卡機構,清一色皆為外商,包括花旗、渣打、澳盛、匯豐、美國運通。

聯卡中心解釋,並非外商發卡行不積極辦理,像是渣打原本也名列開辦單位之中,但系統測試結果未通過,而匯豐也已預定1月將會與平台進行整合,兩家銀行應該很快也會納入適用。

fsj 提到...

商品2014超悲情 今年恐震盪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62945.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5.01.01

國際商品價格過去一年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慘重的跌幅,連續第四年下跌則為至少23年來所僅見,反映出全球生產過剩導致油價暴跌,以及強勢美元和中國成長減緩削弱原物料的吸引力。展望今年,商品價格將持續動盪。

追蹤從原油到銅等22種大宗商品的彭博商品指數,上月31日盤中一度跌至2009年3月以來最低,稍後跌幅縮小為0.3%。該指數2014年全年跌幅達16%,以原油、汽油、取暖油跌幅最大;連跌四年則為至少1991年來最長的紀錄。

美國頁岩油產業榮景導致產量大增,並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爆發價格戰,OPEC為保持占有率而拒絕減產。美國經濟復甦引發聯準會2015年將開始升息的揣測,推升美元大幅升值至逾五年來高點。中國成長減緩,也是原物料需求不振的原因。

展望2015年,澳盛銀行預測,商品價格將持續動盪,油價可能持續滑落。

布侖特原油2月期貨上月31日在倫敦ICE歐洲期貨交易所報每桶57.01美元,2014年全年跌幅達49%。

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在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報每桶53.55美元,一年來跌49%。

阿拉比卡咖啡豆是2014年漲幅最大的商品,反映全球最大咖啡生產和出口國巴西的乾旱影響了供應。

鎳為漲幅最大的金屬,一年來上漲8.7%至每公噸15,114美元,主因是印尼禁止鎳礦砂出口。銅下跌約14%,為2011年來最大年跌幅。

黃金期貨上月31日在紐約金市盤中報每英兩1,198.70美元,2014 年跌幅為0.3%;鈀金一年來上漲12.4%,為表現最好的貴金屬。另外,小麥因俄羅斯對穀物出口課稅而一年來漲46%。

追蹤美元兌十種主要貨幣的彭博美元現貨指數,2014年上漲了10.6%。美元兌31種主要貨幣全部升值,以對俄羅斯盧布一年來升值42%最大。

※ 相關報導:

* 社評-收斂民族主義是明智之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1001076-260310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美國發表演講表示:「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2,但仍然只有美國的55%,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8。更重要的是,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塑造世界經濟秩序的各種規則仍然由美國主導。」

汪洋的演講引起高度關注,他坦率表示:「中國既沒有想法,也沒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領導者地位。」此前汪洋曾經以「夫妻」比喻中美經貿關係,同樣引發熱議。老實說,汪洋謙遜的言論,與當前「中國崛起」的大背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進入21世紀以來,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外交影響力,中國大陸都在迅速增強。相較之下,美國在金融危機和捲入中東亂局後進行戰略收縮。2008年美國《外交事務》雜誌提出G2的概念,認為中美實力出現此消彼長,呼籲中美共同領導世界經濟秩序。

* 韓CPI漲幅 15年最小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62988.shtml

南韓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漲幅降至逾15年來最小的水準,引發經濟陷於通縮的疑慮。韓國銀行(央行)總裁李柱烈表示,2015年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 南韓 恐重演「日本失落十年」…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62990.shtml

儘管政府採取各種刺激措施,南韓經濟仍然漸失動力,分析師擔心,南韓經濟可能正進入一段類似日本「失落十年」的長期衰退。

韓國統計局本周公布,11月工業生產僅比10月增加0.1%,表現不及10月的增加0.3%;與去年同期相比,11月工業生產則減退0.5%。

* 日本2015經濟:工資上調被物價抵消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501010321-1.aspx

日本新聞網報導,有關2015年經濟前景的調查顯示,由於日元貶值和原油價格下滑,一部分企業將繼續把生產基地向海外轉移;即使海外經濟出現好轉,日本復甦的速度依然會遲緩。

....在新的1年中,由於日元貶值導致大企業業績大幅改善,預計工資也將調增;但因原油價格下滑和日元貶值,而使進口原物料和商品價格上升,從而將使增加的工資被上漲的物價抵消。

* 通縮危機逼近 專家呼籲加薪因應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14963

亞幣爆發競貶潮,過去貨幣貶值利於出口、不利進口,容易造成台灣、韓國等進口原物料國家物價上漲,但是這一波油價下跌威力驚人,台新銀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指出,這次台灣的進口物價未受影響,呼籲政府今年一定要嚴正面對加薪問題,「否則未來沒有加薪的地區,恐面臨通縮危機」。



◆ 台灣經濟的機會、威脅與風險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162984.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5.01.01

【2015挑戰與突破 系列五之一】

走過紛亂的一年,2015年的台灣經濟充滿了機會,但也布滿威脅與風險,如何接受挑戰,突破困境,考驗政府、企業和台灣所有人。本報從今天起從總體面、國際經濟、大陸經濟、產業轉型等發展趨勢,一系列探討台灣如何迎接挑戰,並提出突破之道。展望今年的台灣經濟,當然需要了解相關趨勢的發展。

趨勢一、中國的影響最須關注。就機會來說,IMF預測今年中國以購買力平價衡量的GDP占全球比重將達17.0%,超過美國的16.2%,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應有助台灣的出口表現。但威脅在於,顧問公司IHS預測今年中國軍費支出將超過2,000億美元,與歐盟相當。南海與東海因為有領土的爭議,將成為不安定的地域,去年5月越南的排華風暴,台商不能不防此方面的威脅。

就挑戰而言,中國與台灣之間的互補程度將更為降低,競爭關係則相對提高。此外,中國挾其大國之力,不再只是依靠經驗來累積其技術層次,近年來大力的透過海外購併、投資,快速取得關鍵技術與品牌、重要資源與市場,挑戰台廠的生存空間。《經濟學人》(Economist)預測今年中國外人直接投資(FDI)將正式從淨流入國轉為淨流出國,紅色供應鏈的挑戰將更強烈。

今年中國經濟能否軟著陸是一大風險。《新聞周刊》(Newsweek)指出,目前尚未圓「中國夢」的貧窮人口約5億人,加上近年中國城鎮化成長速度放緩,壓抑城鎮就業人口成長,恐影響社會安定,也顯示中國經濟存在超乎預期的風險。一旦在政策調控上稍有不慎,出現硬著陸的風險及衝擊,台灣皆應預擬應變措施。

趨勢二、產業發展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今年台灣科技產業的機會在於物聯網、穿戴式裝置、雲端等多元化的發展。此外,過往由於韓系手持行動裝置垂直整合程度高,台廠很難從中受惠;不過,隨著與台廠關係密切的中系廠崛起,韓系廠出貨市占率下滑,應有助台廠供應鏈穩健成長。

手持行動裝置市場逐漸成熟是今年台灣電子產業的威脅。近年來消費者偏愛智慧型手機與手持行動裝置,支撐了台灣電子產業的成長;然而,2013年起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大增,反映市場漸趨飽和,競爭性提高,平均售價相應下跌,不利台灣相關產業維持過去的出口成長率。台廠要如何平衡獲利與市占率,將是一大難題。

找尋軟實力是台灣電子產業的一大挑戰。

阿里巴巴與小米機是去年華人電子產業的兩大亮點,它們證實了軟硬實力結合的重要性。過去台灣側重硬體製造,在軟體與電子商務的競爭力仍有待加強。近年來,從蘋果公司攫取逾半智慧型手機獲利,至阿里巴巴在十年的時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業者,以及小米機用一年的時間衝上僅次於蘋果、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手機製造商的實例可知,如何透過網路,並結合硬體的創新,創建一個難以替代的生態體系,是電子產業的未來趨勢,也是台灣未來必須融入的發展方向。

電子產業版塊的轉移則會對台灣帶來風險。首先,去年下半年因微軟公司停止更新XP作業系統,引領一波個人電腦換機潮,讓台灣電腦產業重見較高的成長。但手持行動裝置的崛起,消費者對於個人電腦需求減弱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今年台灣電腦產業必須透過產業轉型與創新重燃生機;其次,去年台灣電子產業能穩健成長,加大螢幕尺寸的iPhone 6引發的換機潮功不可沒。當今年出現換機退潮現象時,勢將牽動台灣電子產業的成長動能。

以上僅就與台灣經濟關係最密切的中國因素及電子產業前景,探討其相關的機會、威脅、挑戰與風險。更周延的考量因子當然不止於此。期待台灣各界能夠創造出更上一層樓的產業新局,讓經濟即使面對波瀾的情況下,仍能穩健前行。

fsj 提到...

兩名家看美股 齊喊「牛市堅挺」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64593.shtml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2015.01.02

美國股市在2014年最後一天收黑封關,但標普500指數全年締造11%漲勢。展望2015年,知名投資人畢潤宜(Laszlo Birinyi)和去年料準美股會有兩位數漲幅的李湯姆(Tom Lee)都看好美股將繼續上攻,延續持續六年的漲勢。

畢潤宜公司(Birinyi Associates)總裁兼創辦人畢潤宜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表示,標普500指數這波牛市堅挺持久。去年7月他預測標普500指數年底前將漲到2,100點。標普500指數去年收在2,058.90點。

畢潤宜說:「我們認為美股這波牛市堅挺,應不會看到任何利空。未來三到六個月的展望看起來很好,不會有任何意外。」

但李湯姆認為美股要延續牛市有一些條件,如果油價大跌爆發信貸違約的惡性循環、中國不動產價格下跌發展成房市危機、歐洲經濟惡化且歐洲央行(ECB)和財政政策反映太慢,或美元強到衝擊美國跨國企業,這波多頭就可能出軌。

※ 相關報導:

* 五大優勢 今年美國經濟旺
http://udn.com/NEWS/WORLD/WOR2/9164550.shtml

美國經濟2014年開始展現動能後,預料今年將更上層樓。Market Watch網站點出五大理由:

● 經濟成長率將達3%,十年來首見
● 工資開始成長
● 失業率大幅下降更可信
● 通膨(和通縮)受控制
● 美國表現一枝獨秀



◆ 亞洲利率戰 只會降息不會升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64512.shtml

【聯合報╱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2015.01.02

金融失衡,會是今年亞洲經濟發展的新障礙,也是改變亞太區域經濟板塊,扭動方向的新刺激因素。而中國「新常態」經濟的轉變,更成為亞洲金融失衡態勢的問題核心。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持續放緩所產生的負向溢出效應、日圓大貶值,及美國聯準會提高利率等變數連袂而來,更讓亞洲經濟的阿奇里斯腳跟「金融失衡」罩門暴露無疑。

世界金融海嘯爆發時,亞洲各國央行擔心,本國貨幣可能被高估,競相把基本利率努力維持在低檔,或甚至負數的超低水準。都僅關注「通貨膨脹偏低」及「經濟產出缺口過大」問題,對金融景氣循環的信貸寬鬆緊縮,和房地產部門之繁榮與衰頹未予以重視。

因此當中國經濟轉進到「新常態」,GDP變的「不再怎麼高」水準時,跌破一大堆亞洲近鄰各國經濟體政府、產業界和企業的眼鏡;也因此,亞洲鄰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往來順逆差缺口,一時間都遽然拉大。

另一方面,亞洲鄰國與中國大陸間的金融聯結關係,也在去年因為大量國際投資人大規模進軍中國股市、債市,變得愈發緊密不可分。

就在這種關係聯結下,中國經濟發展若出現任何失序現象,就會相當程度地擾亂亞太地區經濟體和金融市場。這也是為何亞洲國家,都關注美國聯準會調高利率的動向,因為即使再小幅度的升息動作,都會促使全球資產管理公司,重新評估亞洲債市投資的風險報酬展望。

近年來,頻頻見到的是,一有任何利空的蛛絲馬跡,都會引發大規模的公司違約潮,甚至導致區域性的信用緊縮循環動盪。

從全球經濟格局看,亞洲國家公共債務水準的提高和速度加快,乃至房地產市場的過熱,都凸顯亞洲區域經濟,正加速步入國際金融循環的成熟階段。

因此,可以具體推斷,今年絕大多數亞洲國家的中央銀行,必然都會搶進「亞洲利率戰爭」,但所採行的,會是競相降息,而不會是升息。

近幾個月,亞洲區域經濟體貨幣當局,都頻頻動用宏觀的調控工具,甚至有部分踩進了「過度操弄」的紅線;不過,再怎麼說,都還侷限於利率輔助性工具的操弄,而不是利率(金融槓桿的通用價格)本身。

在此同時,應該重視的是,亞洲既邁入國際金融循環的成熟階段,則其「償債成本高升」、「資金錯配」,及「資本生產力下降」等負面效應問題,相當程度會阻礙區域經濟成長,並降低各國政府的「政策效力」,造成宏觀調控措施的普遍性失能與失速問題。

雖然如此,一些亞洲國家的表現,還是可以繼續保持強勁,特別是印度和印尼,有望從近年實施的積極財政、貨幣、經濟結構改革措施,及投資人對新政府的信心中,取得特殊紅利。

泰國在回歸民主前,軍政府提振投資和成長的努力,也會得到國際社會一定程度的肯定;而中國採行的若干措施,包括改善公司治理,應對房地產市場收縮的提振作為,提高社會保障力度以支持國民消費力,及繼續金融市場自由化等措施,都值得寄予厚望。

亞洲經濟基本面,看起來仍優於全球其他新興市場經濟圈,但若干顯然惡化的變數,以至最近不斷浮現可能影響亞洲前景之新外部因素,國際投資人依然抱持相當警惕態度。



◆ 社論-「滅頂」行動面面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2000021-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1月02日 本報訊

九合一大選前,由於頂新集團在一年之內發生三起油品食安事件,因而無論藍綠陣營都同仇敵愾,而且爭相表態,不落人後,甚至有各種激情演出,以彰顯其捍衛國民健康的決心與行動。財政部也召集公營及公股銀行,要求根據國際銀行業的「赤道原則」,處理頂新集團的授信案件,建立五大共識,包括「契約到期後將不續借」、「無擔保授信未動用額度不再使用」、「無擔保授信需增提擔保品,有擔保授信則提高設定」、「適度提高利率」、「不受理新貸案」等,以緊縮頂新集團銀根讓黑心企業退出台灣。這樣的做法,讓頂新黑心油事件的受害民眾出了一口怨氣,頗受各界好評。

所謂赤道原則(the Equator Principles,簡稱EPs),始於2003年6月,由花旗銀行、巴克萊銀行、荷蘭銀行和西德意志州立銀行等10家國際銀行(分屬7個國家))率先宣布實行;隨後,匯豐銀行、JP摩根、渣打銀行等世界知名金融機構,也紛紛接受這些原則。據統計,目前已超過79家國際性金融機構自發性宣布加入「赤道原則」。赤道原則來自於金融機構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適用在銀行辦理專案融資時,應對社會與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因此,國內各銀行對頂新集團各公司之專案融資,適用「赤道原則」之檢視乃無庸置疑。

事件演變至今,原先銀行專案融資所適用的「赤道原則」,彷彿成為「滅頂」行動尚方寶劍。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是,「赤道原則」適用到頂新集團內的每家公司,是個別檢視依其是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再決定是否繼續給予專案融資?或是只要在頂新集團內,一律「殺無赦」?頂新集團裡的頂新製油與正義食品是此次油品食安事件的禍首元凶,適用赤道原則毫無疑問,據悉這兩家公司已經關廠停業,「多行不義必自斃」,確實大快人心。另外,頂新集團負責人魏應充也辭去台北101董事(原先還兼任副董事長),這也令人稱快。

至於上周五(12月27日)頂新集團的頂率公司65億元三重土地開發聯貸案到期,被四家銀行拒絕展延,就讓人覺得有「誅連九族」之嫌。其實頂率公司與頂新製油及正義食品在業務上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是食安事件的幫凶,卻因「血統」屬於頂新集團而在財務上受到拖累,甚至可能要賤賣土地求現,用以償還銀行貸款。當然,我們瞭解聯貸銀行團是基於信守「五大共識」,不願意失信於社會;而銀行最需要講究誠信,當初既然立了重誓,現在當然要遵行。我們除了對頂率公司表示同情,倒也好奇是否有民營銀行認為頂率未違反「赤道原則」的環境保護及公司治理,從而給予授信。

頂新集團底下還有經營電信業務的台灣之星,業務範圍與食安事件風馬牛不相及,而且公司股東除了頂新魏家以外,其他股東也與頂新製油及正義食品的股東不同,若也因屬頂新集團而受到緊縮信用對待,似乎也牽連太廣了。類似情形還有中嘉公司的聯貸案,據金融業者表示,該案「生不逢時」,申辦過程正在食安事件高潮,銀行當然不敢與民氣相悖,乖乖地把案子停了。頂新集團中最倒楣的則是味全公司,本身部分產品是頂新黑心油的受害者,卻被民眾抵制公司的眾產品,員工氣憤之餘喊出「自己的公司自己救」,大量購買自家產品。

質言之,法人本身並無真正的行為能力,其作為都由公司管理階層做成決策,交付員工執行;所以,嚴格說來,會捅出漏子的都是自然人。因此,對於頂新的黑心油事件,我們建議把「人」和「公司」做適度的差別處理,凡是與黑心油相關的人,無論他在集團裡的那些公司任職,都要為黑心油事件負責,並且在法律上追究責任到底。至於集團內的各個公司,銀行應依照「赤道原則」檢視個別公司過去的運作情形,是否對環境及公司治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如果沒有違反「赤道原則」,就不宜緊縮銀根使公司陷入困境。畢竟這些公司的其他股東與多數員工,並不都與魏家及其親信同流合污,這些股東與員工甚至受其牽累,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受害人」。

頂新黑心油事件的激情已過,社會各界可以比較冷靜地從各個層面觀察檢視,並研究如何對待頂新集團內的各公司,尤其魏家在集團內各個公司並非100%持股,只是相對最大股東或具控制力股東。讓集團裡各個公司都被抽銀根是否為逼走魏家的唯一或最好的方法?讓集團裡各公司都陷入困境,是否會傷及公司其他無辜的股東與眾多員工?從社會成本來看,為逼走一個家族是否需要付出這樣的代價?這些都可以進一步探討,尋求一個對社會最有利的解決方案。

※ 相關報導:

* 滅頂 爛帳 銀行恐爆百億呆帳
http://udn.com/news/story/7239/617165

全體銀行去年賺了三千多億元,金管會大肆宣傳獲利創新高,但頂新遭抽銀根與高鐵破產,稍一不慎,銀行業就有可能吞下百億的呆帳。銀行業的高獲利及低逾放恐將如夢幻泡影。

fsj 提到...

投資不足、分配不均 台灣經濟病因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44356

自由 2015-01-03

記者鄭琪芳/特稿

台灣經濟陷入困境,可從幾個經濟數據找出病因,首先,去年十一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續攀升至五十六.八%的歷史新高;其次,今年超額儲蓄將寫下首度飆破二兆元的紀錄;再者,二○一三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寫下四十四.六五%的史上次低。這些數據所指出的事實是:投資不足、分配不均。

三角貿易暴增 勞工薪資成長不易

馬政府執政以來,兩岸經貿政策可以暴衝來形容,但缺乏秩序的開放,後果就是台灣的資金、技術與人才等大量外移中國,導致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暴增。「三角貿易」雖對GDP有貢獻,但僅企業及大股東受惠,卻導致國內工作機會流失,勞工面臨就業困難、薪資成長不易的困境。

由於海外生產比重過高,企業投資首先考量海外生產線,而在海外投資與國內投資的替代效果下,國內投資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超額儲蓄因此屢創新高,且近幾年超額儲蓄增加的速度明顯加快。

另外,國內分配不均的問題也持續惡化。因為企業盈餘增加後,不僅未增加國內投資,也未替員工加薪,使得營業盈餘占GDP比重攀升,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卻下滑,一九九○年代中期,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仍超過五十%,目前已不到四十五%。

當前台灣經濟面臨的問題,就是生產外移及產業轉型太慢,導致競爭力無法提升、工作機會流失、薪資成長停滯、所得分配惡化。因此,想要解決國內經濟問題,必須對症下藥,例如改善投資環境、輔導產業轉型等。
貿然洽簽協議 負面衝擊可能更大

不過,馬政府心心念念的只有兩岸經貿,開口閉口不是服貿就是貨貿。但國際貿易談判一定有得有失,且受惠的通常是大企業,受害的則是中小企業,因此事前溝通及事後輔導特別重要。若在缺乏具體評估及完整配套的情況下,就貿然洽簽各種協議,可能無助於提振經濟,反而帶來更大的負面衝擊。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投資不振 超額儲蓄將破2兆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44314

國內投資不振,投資增加速度遠不如國民儲蓄,導致超額儲蓄(儲蓄毛額減掉投資毛額)屢創新高。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去年超額儲蓄達一兆八五一○億元,預估今年將首度飆破二兆元、達二兆二○五一億元,大增近二成,續創史上新高;超額儲蓄率(超額儲蓄占GNI比率)則攀升至十二.八九%,為近二十八年來新高。

* 歷年勞貸 五分之一有借沒還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18528

勞保局統計,勞工紓困貸款歷年累計近一百卅萬人次申請,但有超過廿五萬人借錢不還。勞保局說,所欠本息會在貸款人退休請領勞保老年給付時抵扣,勞保基金不會有呆帳,但欠款人會被加計逾期利率,也不能再申請紓困貸款。

* 東北工業弱 恐區域性塌陷
http://udn.com/news/story/7333/618705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撰文指出,大陸東北經濟再度告急,工業增速不及全大陸水準一成。專家認為,東北經濟大幅放緩是一個危險的訊號,東北地區很可能成為大陸經濟「區域性塌陷」的樣本。

* 上月歐、亞PMI 都不樂觀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18721

在歐洲、亞洲製造業都難以維持成長之際,全球經濟以脆弱的狀態為2014年劃下句點,也加劇各國央行2015年須加碼刺激措施的壓力。

Markit公司2日公布,歐元區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最終值為50.6,低於初估的50.8。英國12月製造業PMI意外降到52.5,是三個月來最低。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

* ECB擋不住通縮 歐元重貶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18717

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2日表示,他不能排除歐元區有陷入通貨緊縮的風險,暗示ECB採取大規模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的可能性持續提高。德拉基此番談話促使歐元對美元跌到4年半來低點。

* 美上月製造業景氣 降速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18737

美國去年12月製造業擴張速度創下六個月來最慢,但在勞動市場好轉及消費者信心改善的背景下,前景依舊樂觀。

* 強勢美元下 國際情勢詭譎多變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18682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1-03

國際政經局勢,是影響台灣經濟榮枯的重要因素。2014年最受關注的事件,莫過於地緣政治可能對經濟的衝擊,包括俄羅斯介入烏克蘭內戰,及伊斯蘭國崛起,兩者都可能產生能源危機,進而衝擊全球經濟,先前俄羅斯甚至揚言暫停輸歐天然氣,但結果在油價崩跌下,反而減緩了這些地緣政治的嚴重性。

油價下跌,也宣告過去十年油元時代的落幕,代之而起的是美元時代來臨,強勢美元的發展,關鍵並不是今年的可能升息舉動,而是美國從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十幾年後,勞動生產力開始有比較明確上升趨勢,製造業生產指數也已超越2008年泡沫經濟時的產量,也就是,透過實質創新發明,包括3D列印、工廠智慧化、頁岩油氣開採技術突破等,使美國再工業化得以實現。當美國股市頻頻創新高之際,全球資金仍湧向美國,甚至就算預期今年可能升息,但美國公債仍是搶手貨,而殖利率頻頻創低。

雖然如此,美國升息的時刻與頻率,仍是今年最關鍵的議題,因為它將決定美元上漲趨勢下的幅度及時間點。在油價反轉直下的情形下,大家關注升息的焦點,已由先前的勞動市場就業率及薪資,轉為通貨膨脹率的變化。近來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始終站不穩2%,如今更由於油價下降效應,去年11月的物價上漲率只有1.3%,令人開始擔心,倘若升息會不會產生通貨緊縮現象?....

fsj 提到...

史賓塞專欄/五大現象 拖慢全球復甦腳步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0264

經濟日報 編譯吳國卿 2015-01-0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已出現一種奇特的模式,即政府、央行和國際金融機構不斷被迫下修成長預測。這種模式已造成實質傷害,因為過度樂觀的預測延遲了提振成長所需的措施,進而阻止經濟全面復甦。預測者需要找到真正的問題,以下是我認為預測者忽略的五點因素。

第一,財政干預未獲得充分利用。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紐曼(Frank Newman)在新著《免於國家債務的自由》中指出,一國的財政干預能力最好依據總資產負債表來衡量,勝過比較債務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的傳統方法。

以傳統方法衡量已導致錯失機會,特別是生產性的公共投資可獲得超過投資本身的報酬。投資基礎設施、教育和技術,有助於推動長期成長,它們能增進競爭力、促進創新、提高私部門報酬率、創造成長和就業。

第二個預測者忽略的因素是財政乘數。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研究顯示,財政乘數會隨著基本經濟條件而變化。在產能過剩(包括人力資本)和具有高結構彈性的經濟體,這些乘數比過去人們認為的更大。

例如,在美國,結構彈性促成經濟復甦,協助美國順應長期技術變遷和全球市場力量。對照之下,結構變革在歐洲面臨阻力,結構的僵化會削弱財政刺激對長期成長的影響。

預測之謎的第三個面向是,金融市場行為和實質經濟行為的不一致。若只從資產價格判斷,你會覺得成長已經進入繁榮期,但實際並非如此。

這種不一致的主因是極端寬鬆的貨幣政策。該政策挹注金融市場大量流動性,原本是為提振成長,但資產價格飆升是否支持了總需求,或主要是改變了財富分配,還不得而知。

第四個是政府治理品質。近幾年來,政府濫用權力圖利執政精英、支持者以及各種特殊利益團體的例子層出不窮,以致對監管、公共投資、服務和成長造成阻礙。好的公共服務、公共投資和公共政策管理至關重要。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總需求下跌的幅度和持續期間比預期大,部分原因是就業和中位數所得一直落後成長。底層75%的所得成長停滯是格外艱鉅的挑戰,因為這會抑制消費、破壞社會凝聚力,並降低跨世代流動性。

新技術和全球供應鏈的變化,導致勞動市場需求改變快過供給調整的速度,使勞動市場始終處於失衡狀態。

這不是永久現象,但轉型將漫長且複雜。大幅提高世界經濟生產潛力的因素,也是造成所得分配惡化趨勢的罪魁。

更有效的因應對策有賴認清挑戰的本質,並願意藉由大力投資於關鍵領域來面對挑戰,特別是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

這意味所得重分配和確保基本服務的提供。即便抑制不平等性和促進跨世代流動會造成一些無效率、阻礙一些誘因,這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政府提供重要基本服務如教育和醫療,可能永遠不如私人經營的那樣高效率;但在高效率會導致機會被排除和不平等的領域,由政府提供服務有其必要。

我們希望世人日益瞭解這些因素的重要性,能對新年的政策目標產生有利的影響。(作者Michael Spence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任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 專家們或可研究勞工所得減少、產業微利化與某些人儲蓄大幅增加的現象。

* 經濟學人預測:2015顛覆年 世界五大轉變
http://udn.com/news/story/6809/620230

「經濟學人」雜誌預測二○一五年全球經濟和科技版圖將出現重大轉折,包括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產國、平板電腦超越個人電腦。

從這篇以「轉型中的世界(The world in transition)」為題的報導中,歸納二○一五年會創下的新里程碑如下:

●地緣經濟變遷
●亞洲持續崛起
●大陸兩大突破
●亞太國防支出
●科技產業生態
●臉書第一大國

* 大陸經濟面臨三大風險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20274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1-04

今年的大陸經濟「穩增長」形勢正面臨嚴峻的考驗,最新官方公布的主要經濟指標表現都欠佳,經濟成長率自2010年第一季以來呈現逐季下滑趨勢,迄今已持續17個季度,這種現象自改革開放以來不曾發生過。儘管在經濟「新常態」基調下,經濟高速成長已不是最主要目標,但面對外部需求不確定、國內需求低迷,又有產能過剩,潛在金融危機等問題的困擾,經濟大環境前景不容樂觀,未來一年經濟進一步走緩幾乎已成定局。

大陸經濟的風險之一是外需不振。

風險之二是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及衍生出的金融問題。

風險之三是產能過剩問題。

....大陸經濟已步入工業化後期,但長期結構「失衡」問題未解,近期又陷入發展「失速」的困境,工業成長動能趨弱。近來已開發國家積極推動再工業化,試圖重塑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的優勢,帶給大陸工業發展更大的挑戰。「調結構」壓縮了舊的產能,付出了成長的代價,但「新的增長點」卻尚未形成,大陸經濟的結構調整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元大幅升值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若相對於美元貶值,除了可能引來美國的關切和施壓外,有可能引發跨境資金淨流出,不利於人民幣國際化,也不利於國際形象地位提升;若相對於美元升值,則可能挫傷出口競爭力,不利於出口擴張,甚至可能使得部分出口導向企業萎縮,錯綜複雜的形勢將使人民銀行陷入兩難。

* 房市泡沫 今年出現首宗深圳建商倒債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44578

中國房市泡沫化,房價持續下修,深圳房地產開發龍頭─佳兆業集團公告,無法償還匯豐控股(HSBC)四億港幣貸款,成為今年中國企業違約首例。佳兆業集團境外債券價格二日重挫,殖利率竄高至逾五十%。

* 台灣遊艇製造 連3年全球第六
http://udn.com/news/story/7241/620001

根據國際知名遊艇產業雜誌 ShowBoats International針對世界各國80英尺以上遊艇訂單的最新統計,2015年台灣接單總長5312英尺,台灣連續3年名列全球第6大、亞洲第1遊艇製造國,其中高雄地區遊艇廠接單長度達4851英尺,佔全台接單長度約91%。



◆ 產業微利化 英快遞商聲請破產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0297

經濟日報 編譯林佳賢/綜合外電 2015-01-04

亞馬遜Prime和單日快遞服務承包商City Link聲請破產,凸顯快遞公司同業激烈爭奪網購大餅,不得不壓低收費標準以鞏固訂單。

City Link在耶誕節前夕宣布破產,委託安永公司(Ernst &Young)代為管理公司。City Link表示,「長期以來的鉅額虧損」使其無法繼續接受新包裹。

City Link過去五年持續虧損,顯示網購流量屢創新高,無助於該公司轉虧為盈。去年才以1英鎊買下City Link的私募基金Better Capital,將City Link破產歸咎於「快遞產業產能過剩打壞行情」,並指出亞馬遜等零售業者發展自家快遞業務,也不斷侵蝕快遞市場。

City Link因此被迫大舉使用低薪勞力。在英國,許多快遞公司仰賴自雇移民駕駛租來的貨車送貨,遞送每件毛利可能只有0.45英鎊的包裹,還要忍受長工時等惡劣勞動環境。

Better Capital接手City Link後,和旗下駕駛簽訂以件計酬的新工作契約,但仍無法止住虧損。City Link的競爭對手表示,追根究柢,公司無法轉虧為盈的癥結點在於快遞產業「亞馬遜化」──線上消費者預期快遞公司能快速將貨物送到手上,還要提供包裹追蹤資訊,卻不願意付更多錢給快遞公司。

零售業者也沒有幫助快遞業者吸收成本的意願,且在英國有約10家主要快遞業者相互爭奪訂單,意味著零售業者沒有出手援助的壓力。

Transport Intelligence顧問公司執行長曼納貝爾說:「一定要有人承擔『免運費』的成本,而目前就是由快遞公司照單全收。」他指出,有些快遞公司近來不斷降低收費標準,大打市占率爭奪流血戰。

※ 相關報導:

* 美零售業免運費火併 傷獲利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0294

對美國主要零售商來說,「免運費」已是購物的標準條件,這對消費者是好消息,但卻侵蝕零售業者的利潤。

....顧問業者Kurt Salmon公司供應鏈部總監歐斯本說:「對大多數公司來說,快速且免費的運送是十分昂貴的作法,一些零售商的利潤真的被吃掉。」

fsj 提到...

希臘若捨棄撙節 可能退出歐元區
http://udn.com/news/story/7510/621864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2015-01-05

德國政府經濟顧問博芬格(Peter Bofinger)警告,若希臘退出歐元區,將對歐元區的穩定性造成「非常高的風險」。但明鏡周刊(Der Spiegel)報導,如果希臘選出的新政府捨棄當前撙節路線,德國總理梅克爾已準備放手讓希臘離開歐元區。

博芬格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說:「這一步將對歐元區的穩定性形成非常高的風險。即使希臘的情況不能和其他歐元區國家相類比,但讓鬼魅出籠,情勢只會難以控制。」希臘因上月底第三回合的選舉依然無法選出新總統,訂25日改選國會。目前民調領先的在野黨激進左派聯盟(Syriza)不僅要中止撙節措施,還要尋求折讓債務,重新協商紓困協議。

Berenberg銀行經濟學家史麥丁認為,激進左派聯盟有三成機率勝選,引發三種可能情節,第一是希臘退出歐元區,激進左派聯盟履行政見,自己發行貨幣且再也借不到錢,導致經濟惡化並爆發政治危機。第二是激進左派聯盟政策大轉彎,放棄原先承諾,履行與國際達成的協議。第三種是歐洲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涉入更深,歐元區政府同意借希臘更多錢,同時廢除諸多先前達成的條件。

不過明鏡周刊報導,梅克爾與德國財長蕭伯樂認為歐元區自2012年危機高峰以來實行的改革,足以妥善應付希臘退出歐元區。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危機蔓延的情況有限,因為(曾陷入危機的)葡萄牙與愛爾蘭被視為已復原。」歐元區紓困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已上路,區內大型銀行將受銀行聯盟保護。

報導指出,德國政府認為如果激進左派聯盟黨魁齊普拉斯在選後領導政府,並且揚棄預算紀律,也不償還希臘債務,那麼希臘退出歐元區幾乎無可避免。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錢少失業高 希臘人快受不了撙節
http://udn.com/news/story/7510/621658

紐約時報報導,希臘推行撙節四年多,人民快受不了勒緊褲帶日子,當初提倡撙節政策者對人民許諾的美好未來卻落了空。

* 經濟學家:希臘退出歐元區將禍延他國
http://udn.com/news/story/7510/621820

經濟學家警告,如果希臘新政府決定退出歐元區,將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災難性的動盪,影響甚至比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時還嚴重,暗示德國可能低估了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

* 俄央行女總裁 鐵腕救盧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1646

俄羅斯盧布匯率上個月月初一度狂瀉,央行總裁納比烏林娜(Elvira Nabiullina)發現自己被冠上「賣國賊」的稱號。這個八大工業國集團(G8)第一位央行女總裁寶座看來高高在上,但無疑也是全球金融業最吃力不討好的位子。

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遭西方國家聯手制裁、且國際油價暴跌造成石油收入銳減,拖累盧布去年暴跌43.5%,跌勢在上個月一度加深,俄國央行不得不緊急應對,包括去年六度升息。

* 印度 將變身製造業大國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1818

三個月前推出「印度製造」計畫的印度總理莫迪表示,政府已準備採取具體措施,要改革印度的法規架構,從而將印度打造為製造業大國,並改變政府的ABCD文化,也就是「逃避、忽視、打混仗和拖延」(avoid、bypass、confuse、delay)的陋習。

莫迪去年12月已召開政府工作會議,要求各部會官員出席,目標是為勾勒出一套藍圖,促使印度成為更易於經商的國家。莫迪呼籲要用「零瑕疵、零影響」的製造方式,打造全球認可的「印度品牌」,意即生產零缺陷且對環境無害的產品。

* 住宅需求動向 連6季下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5000016-260202

內政部甫完成的103年第三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指出,在看跌房價的民眾增加下,去年第三季房價綜合趨勢分數降至101分,為連續六季下滑,顯示房市景氣持續走緩,房價的議價空間也同步升至12.4%,市場有轉向買方市場的趨勢。

fsj 提到...

歐元重貶 恐再現雷曼危機(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3972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2015-01-06

歐元對美元匯率5日跌到近9年來低點,一舉跌破1歐元兌1.20美元大關,主因是外匯市場擔心希臘將脫離歐元區,以及歐洲央行(ECB)最快可能22日就推出量化寬鬆(QE)政策。這些疑慮也連帶使全球主要國家的公債殖利率挫跌。

希臘國會競選活動已於上周末展開。反撙節的「激進左派聯盟」領導人齊普拉斯3日說,如果他能贏得選舉,將在歐洲發動「必要的改變」,終結痛苦的撙節政策。德國「明鏡周刊」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已準備接受希臘脫離歐元區。

在貨幣政策方面,歐元區本周將公布12月通膨數據,預料將下跌0.1%,是五年來首次下跌,使市場更加預期歐洲央行可能在短期內推出QE。美國也將於9日公布12月就業報告,如果數據強勁,市場將更加認為聯準會可能會在今年中開始升息。

由於歐美兩地的貨幣政策走向將背道而馳,歐元5日盤中跌到1歐元兌1.1864美元,創2006年3月來新低,之後溫和回升到1.1932美元。

澳洲西太平洋銀行匯市策略師卡勞指出,市場拋售歐元的理由很清楚:ECB實施QE的時機更接近,而且更加擔憂希臘政局。他說,歐元已之前已非常接近1.20美元大關,無須任何新利空便會掉落懸崖。

....希臘25日將舉行選舉,歐洲央行(ECB)最快可能22日推量化寬鬆措施,使歐元2015年有個「壞的開始」,且持續看跌,歐元可能貶至1.10至1.15美元之間。經濟學人雜誌更形容當前的歐元危機,已與2008年9月爆發「雷曼事件」時情況相若。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全球央行出牌 緊盯3變數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3939

全球央行2015年將在三道決定性的橫流中摸索前行,包括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升息、其他大型經濟體浮現經濟成長疑慮,以及油價重挫對通膨走勢的影響。

Fed主席葉倫2014年底留給市場的訊息是:年中以前可望升息,但不急於行動。相較之下,中國人民銀行、日本銀行(央行)和歐洲央行(ECB)都試圖設法壓低貸款利率,盼能刺激投資和支出。

* 台幣八風吹不動時代終結 逆風來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6000392-260102

新台幣開年就大貶,對多數民眾來說,差在荷包薄厚;但對常年打著「穩」字訣的央行,這種匯率操作的劇烈變化,前所未見,企業從投資到避險操作若不能跟上央行腳步,小心被央行的「逆風」吹翻船。

回顧彭淮南主政17年,除了亞洲金融危機、全球金融海嘯時祭出激烈匯率手段,多數期間新台幣都維持平穩,這是央行引以為傲的政績,但久而久之,平穩就等於不變,讓不少企業揚棄應有的匯率風險意識。

....或許是亡羊補牢、或許是有意導正,彭淮南去年底理監事會首度提出「逆風理論」,取代過往的「柳樹理論」,許多人分不清逆風跟柳樹的差異在哪,用比較白話的說法,逆風是主動出擊、柳樹則是被動回擊。

換言之,央行匯率政策將轉向先發制人,代表在匯率的變動彈性上更大、更劇烈,首當其衝自是過往輕忽匯率變動、懶得做避險的投機企業,今天貶值個2、3角可能大賺筆匯差,明天也會因強升賠到脫褲。

* 油價跌 彭淮南:貢獻全球經濟1~1.5%
http://udn.com/news/story/7523/624600

國際油價在2015年一開年即跌破每桶50美元整數大關,創下2009年4月以來的五年半新低,央行總裁彭淮南說,油價每跌10美元,對全球經濟貢獻影響0.2%-0.3%,此波油價大跌將對全球經濟貢獻高達1%-1.5%。

* 路透專欄/什麼時候該賣美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3970

經濟日報 哈達斯(Edward Hadas) 2015-01-06

....當ECB真正推出QE時,投資人可能大失所望,尤其是如果希臘不脫離歐元區。市場將必須面對貨幣政策的冷酷事實——亦即它只會對GDP成長、就業和貿易地位造成溫和的影響。然後投資人的注意力可能轉移,或許轉向貿易。據巴克萊預估,歐元區2014年的貿易順差將占GDP的2.2%,美國的逆差則占GDP的2.3%。這意味歐元走強。

油價下跌也可以解釋為美元的利空。美國進口石油的比率比歐元區或日本小,因此從油價下跌獲益將較少。此外,低油價還會危及美國頁岩油產業的前景。

看好美元和看空歐元並非完全非理性,但當長期以來對歐元區貨幣寬鬆的期待實現時,或許就是賣出美元的時機了。

* 12月物價蛋大漲 豬肉15年新高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24647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去年12月物價,外食費仍居高不下,較前年同期增加4.48%,其中豬肉上漲9.27%,蛋類更大漲13.25%;去年我國豬肉價格漲幅是15年來的新高。

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率0.61%,全年物價上漲1.2%,主計總處表示,去年物價平穩,今年由於國際油價下跌,加上台電回饋電費,儘管台幣貶值,全年物價年增率可望控制在1%以內。

* 泡沫前兆?全球IPO破紀錄 去年7.9兆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3851

紐約時報報導,去年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總金額寫下破紀錄的近兩千五百億美元,許多投資人及投資顧問開始懷疑,今年是否能重演去年榮景。

fsj 提到...

克魯曼:歐元區陷入「日式通縮」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6422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2015-01-07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全球經濟面臨各種危機,例如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俄羅斯等原油出口國陷入金融危機,但歐元區步入「日式通縮」的陷阱。

即使通縮還不到擴及歐元區全區,在利率已接近零的情況下,正零點幾的通膨率與負零點幾的通膨率基本上相差無幾。

南歐諸國仍須進行大量的「內部貶值」(internal devaluation),讓成本與價格相對於德國降低,歐元區的低通膨意味著歐陸多數地區面臨毀滅性的通縮。

從市場隱含的預測可知其災難性。目前德國5年期指數債券殖利率約為負0.35%,這個數字說明了兩個事實。首先,投資人看不到什麼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寧願付錢給德國保護他們的財富。再者,他們認為未來五年通膨率僅有0.3%。

該如何終結亂局?克魯曼表示,他向來敬佩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也相信德拉基已盡最大努力。然而即使拋開內部歧見不談,也難以看出ECB究竟準備如何解決問題。

※ 所以 ECB 無法可解?相關報導:

* 歐PMI乏力 實施QE音浪變強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6420

Markit機構公布,歐元區12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雖由11月的51.1小升至51.4,但低於初估的51.7,依此推估第4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僅為0.1%,加重歐洲央行(ECB)實施量化寬鬆(QE)的壓力。

* 東京物語/不敵匯損 日企鮭魚返鄉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6310

日本Panasonic前天宣布微波爐、冷氣機、洗衣機等部分機種回到日本國內生產,他們試算日圓對美元每貶值一日圓,公司就要因匯兌損失少賺十八億日圓,從大陸廠「逆輸入」賣回日本的成本實在吃不消。

日本央行以貨幣寬鬆政策主導日圓急貶,希望達成安倍政府訂下的通貨膨漲目標值,終結日本廿年來通貨緊縮問題;很多人抱怨感受不到安倍經濟學帶來的甘霖,主要是一九九○年代以後日本企業逐漸外移至中國大陸設廠,追求更低的人事成本,這兩年貨幣波動並不加惠海外製造、海外銷售的生意。反而日圓長期貶值,加上大陸工資上漲,造成海外生產的日本品牌商品賣回日本時,利潤驟減。

* 美、德、日公債漲 經濟隱憂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6465

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公債價格大漲、殖利率紛紛降到新低點,讓這些先進國家舉債籌資幾乎不費分文。但這背後反映全球經濟步履仍蹣跚而行,使投資人對長期展望缺乏信心。

截至5日止,美銀美林編纂的全球主權債指數(Global Sovereign Broad Market Plus Index)的有效殖利率已降至1.28%,是1996年開始有資料以來的空前最低水準。

* 陸第三方支付 驚爆經營危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7000087-260203

持有大陸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預付卡企業上海暢購近日傳出倒閉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上海總部昨(6)日晚間發布消息稱,暢購公司仍在經營,部分商戶已恢復受理暢購卡,但證實上海暢購存在嚴重經營違規造成資金周轉問題,違規涉及的事實還在深入調查中。



◆ 張盛和 奪全球最佳財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7000024-260202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07日 記者林淑慧、朱漢崙/台北報導

有「加稅部長」封號的財長張盛和,被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集團旗下的銀行家雜誌(The Banker)評選為2015年「全球與亞太地區最佳財政部長」,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財政部長。

繼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曾於2009年被銀行家雜誌評選為「亞太地區最佳央行總裁」,張盛和是第二位被銀行家雜誌選中的國內財經官員,並得到今年度全球及亞太地區最佳財長的肯定。

銀行家雜誌表示,張盛和去年經歷極具挑戰的12個月,推動極度困難的不動產及所得稅制改革,對高所得者增稅並實施回饋稅制,包括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兩稅合一及財政健全方案等,以達到財富重分配的目標。

能在各國財長中脫穎而出,張盛和昨天在財政部謙虛表示,要感謝同仁的努力及長官、立委及媒體的支持,在台灣要推動改革性的政策不易,這四要素缺一不可,靠他一個人是做不到的。

張盛和說,在接受英國越洋電話採訪時,英國記者特別詢問以下三點:一、台灣推出財政健全方案,以免步上歐債危機的後塵;二、實施回饋稅制,高所得者願意多繳稅來改善貧富差距,超乎預期;三、維持居住正義,未來將推動房地產稅制改革。

今年稅收 可望超徵千億

張盛和說,財長任期至今2年7個多月,工作雖然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能夠獲得國際媒體的肯定,也會增添對未來工作的動力。

張盛和表示,中央政府編列103年度預算時發現,國家負債比率已達38.6%,距離上限40.6%只剩2個百分點,舉債金額不到3,000億元,國家財政即將破表,必須推動財政健全方案;從今年稅收情況看來,已有初步成效,今年稅收可望超徵千億以上,將創下近7年來稅入新高。

銀行家雜誌經由評選委員會討論,每年1月選出最佳財長,該獎邁入第14年,近三年得獎國家,包括墨西哥Luis Videgaray(2014)、摩洛哥Nizar Baraka(2013)及印尼Agus Martowardojo(2012)。

※ 相關報導:

* 改革稅制 張盛和努力被看見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26409

張盛和擔任財長時間不長,今年6月才要滿三年。不到三年的時間,張盛和寫下稅制改革事蹟,可以「轟轟烈烈」形容。他在任內曾多次對低薪、弱勢實施減稅,金額動輒以百億計;加稅魄力更是無人能及,前前後後祭出的增稅金額逼近千億。

這次榮登國際期刊全球及亞太地區最佳財長的寶座,很大一部分原因也來自張盛和近年大刀闊斧的增稅事蹟,對他能在艱困的局勢中,藉由「取之於多、用之於少」的稅改模式,既解決國家財政困境,又能縮小貧富差距的成就,不吝予以肯定....

* 張盛和定主軸 務實推房地稅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26441

財政部已經委託學者,針對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制的利弊進行民調。張盛和表示,會尊重民調的結果,調整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改革方案。他也將廣邀包括巢運等數個公民團體對談,蒐集各界對房地合一制的意見。民調結果預定最快下周出爐。

fsj 提到...

歐元區陷負通膨 QE快了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8839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2015-01-08

歐元區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下跌0.2%,五年來首度出現負通膨率,陷入通貨緊縮的疑慮加劇,也大幅升高歐洲央行(ECB)22日祭出量化寬鬆(QE)的機率。

預期ECB將推更多刺激措施,加上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就業持續改善,激勵歐美股市勁揚。歐股大盤道瓊歐洲STX600指數7日盤中上漲1.05%至335.1點,英法德等歐洲三大股市分別漲1.32%、1.2%及1.0%。美股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一度大漲176點,標普500及那斯達克指數約漲1%。

經濟遲滯及國際油價重挫,持續壓抑歐元區的通膨。歐洲統計局公布,西班牙及希臘的消費者物價年率已淪為負數;德國也僅漲0.1%,為2009 年來新低。扣除能源、食品、菸酒之後的核心消費者物價,則比去年同期上升0.8%;但能源價格重挫6.3%,生鮮食品也下跌1%,使整體CPI淪為負數。

法國國家巴黎銀行歐洲經濟學者赫曼指出:「歐元區1月通膨極可能再降,且全年仍將非常低。我們預料ECB將宣布大規模資產購買計畫,包括購買公債在內。」

ECB官員正在研擬購買公債等寬鬆貨幣計畫,以避免陷入通縮,從而造成物價下跌、消費減少、投資下降,以及失業增加的惡性循環,使經濟淪為與日本類似的「失落20年」困境。ECB執行委員會7日召開臨時會,可能在會中討論QE的可能選項,並於22日政策會議後宣布。

※ 相關報導:

* 美國雙率夾擊 亞企償債壓力大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28776

不少亞洲企業過去借入低廉的美元貸款,累積龐大債務,現在卻面臨美元升值、以及美國升息推升借貸利息的雙重威脅。

* 葛洛斯看2015:好日子到頭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8001164-260203

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周二向投資人提出謹慎以對的投資建議,認為2015年的金融市場將不是大豐收的一年,許多資產的報酬率不但低,甚至可能出現負數,尤其要注意風險性資產,因此適合風險胃納的時機已經過去。



◆ 皮凱提主張 不如朱立倫的建議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28816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1-08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去年初出版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紅遍了財經界,一時洛陽紙貴,還出現了亞馬遜書店因無書可賣向讀者致歉的鮮事。皮凱提這本700頁的厚書,最大的貢獻,就是「證明」了一個幾乎是眾所皆知的事實:所有資本主義社會最終必然導致所得分配的惡化或貧富差距的擴大。有人問皮凱提,你的發現與當年馬克斯《資本論》的觀點有什麼不同?皮凱提說:「我證明了馬克斯沒有證明的東西。」此言倒也不虛,皮凱提的結論的確是他花了長時間,蒐集了海量資料,下了大功夫,整理分析歸納出來的結果。簡要來說,他發現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長期間,資本報酬率都大於經濟成長率。由於經濟成長來自於資本與勞動兩種生產要素的貢獻,若資本報酬率大於經濟成長率,自然也同時會大於勞動報酬率。於是,久而久之,資本報酬與勞動報酬的總所得,差距就愈來愈大了,也就是,幾乎所有國家,在長期間,貧富差距都會持續惡化。

皮凱提的理論與發現,不僅在學術上有重大的貢獻,在當前的經濟政策上也有重要的啟發與意義。2008年9月世紀金融海嘯爆發,六年來,美、日、歐、中國大陸各主要經濟體無不盡全力採取最寬鬆的貨幣政策及擴張財政政策,效果均不顯著,因而有不少經濟學家直指全球經濟恐已進入「長期停滯期」。是否長期停滯姑且不論,各國需求普遍拉抬乏力卻是事實,就此而言,皮凱提的研究就給當前為什麼拉不動需求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啟示。可以再補充一句,各國近年來的所謂量化寬鬆(QE)政策,理論上會進一步惡化本已嚴重的貧富差距。

怎麼辦?皮凱提當然思考過這個問題,可惜他跟他的《資本論》前輩馬克斯同樣都是孫中山眼中最出色的病理學家,能看到問題與毛病,卻未必是很好的醫生,知道病源何在,然後對症下藥。

皮凱提在書中及接受媒體訪問時,都主張對高收入富人課累進的高稅。其實這個辦法早已被證明不行,因為會嚴重打擊積極性與生產力,戰後的英國就犯了這個錯誤,近年來更加不行,因為富人為避高稅很容易移民,前些年皮凱提的祖國就吃過這個虧。

如果高稅不行,又有何對策呢?這就必須要從個體經濟中的利潤分配機制中去找思路了。具體地說,就是從「公司法」著手。

原來,任何一家企業,其經營成果或利潤主要來自資本家及勞工的貢獻,但現在的分配方式是勞工拿固定工資,每年不調或微調一些,公司賺了錢,扣掉付給勞工的薪資,全都歸資本家或股東。資本家出資本必須面對企業經營成敗的風險,但勞工其實也迴避不了,有被裁的風險。所以,如果皮凱提指出了國際間普遍的分配問題,或許也跟國際間所有企業普遍適用的「公司法」有關。

最近,即將投入國民黨主席補選的朱立倫建議修改「公司法」,讓賺錢的公司第一優先讓員工加薪,甚至企業要享有投資抵減,前提是先要加薪。朱立倫提議的思路是正確的,雖然在政策設計及操作上也許還有其他的選擇,比如國內外一些高科技企業已多有分紅入股的辦法,只是尚未普遍,並尚未明訂於公司法之中而已。但公司法朝這樣的方向去思考、去修正,或有可能成為未來各國的趨勢,畢竟現有法制既不符公平原則,其實也不利於經濟成長,不符合效率原則。

經濟學家或應擴大視野,跳出一貫經濟學教育的框框,看看不同經濟體制下一些另類的生產與分配模式。比如北歐的工資決定模式即有異於純資本主義的作法,在協商中勞工有更多的話語權;新加坡則由政府以大家長身分善意地介入;更有趣的恐怕是伊斯蘭金融所蘊涵的合作經濟概念了。

「21世紀資本主義」,看來需要有個配套的「21世紀社會主義」。

※ 相關報導:

* 張盛和:「房地合一」稅改 非為打房
http://udn.com/news/story/7243/628622

財政部長張盛和正研擬「房地合一」稅改最佳方案,昨在立法院財委會遭輪番砲轟,立委批評稅改讓房市悽慘、仲介人員失業。張盛和說,房地合一稅改不是為了打房,會做好配套幫助產業發展。

張盛和表示,已注意到各界聲音,房地合一稅改會以建立制度為目的,不會以打房為目的。政府一定會深思熟慮,做好配套,將房地產業的影響及負擔影響減到最輕,甚至有助於房地產業。

fsj 提到...

世銀示警 新興主權債面臨風暴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31097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2015-01-09

世界銀行(World Bank)警告,經濟成長減速和龐大的財政赤字,使新興市場主權債可能面臨一場完美風暴。

世銀指出,多國政府的收入不足,無法作為抵抗成長下滑與舉債成本升高的緩衝。

世銀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的主筆柯斯(Ayhan Kose)說:「你或許自以為債務動態可以持續下去,但卻可能產生劇烈的變化。」

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成長趨緩,因為經濟在缺乏重大改革下,擴張動能已耗盡。現在,新興市場的資產負債表大致呈現赤字,而預算赤字正升到過去十年來所未見的水準。

新興市場經濟成長普遍減速,加上歐洲成長貧血,美國聯準會升息的腳步又近了,使新興市場政府的財政進一步承受壓力。柯斯說:「民間債務可能由公家機構來扛。但是當利率開始走高,可能難以支應償債之需。」而且,從亞洲與歐洲債務危機的前例來看,情勢可能在短時間內急轉直下。

世銀指出,對許多開發中國家來說,油價下跌提供刪砍燃料補貼的良機,有利於減輕政府預算壓力。

至於哪些國家違約風險最高?除了委內瑞拉、烏克蘭和阿根廷之外,蒙古、約旦、象牙海岸和尚比亞等新興市場也榜上有名。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6大新興國家 外匯存底大縮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9000082-260203

日經新聞周四報導,包括俄羅斯和巴西在內的6大新興市場國家,因為央行出手干預匯市以支撐本國貨幣,2014年下半年外匯存底總額較上半年銳減6%,創下2008年下半年來第2大跌幅。

俄羅斯和有「脆弱5國」之稱的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和土耳其等6大新興市場國家,去年下半年的外匯存底降幅寫下2008年下半年來第2大,當時減幅高達17%。當年是因為全球遭逢金融危機,致使市場拋售新興市場國家貨幣。

本次則因為近期國際油價狂洩,和美國聯準會(Fed)結束量化寬鬆,推升美元強勢升值,使得新興市場貨幣暴跌。

* 印度人,回國拚經濟吧!
http://udn.com/news/story/6809/631725

印度總理莫迪去年5月勝選上台以來銳意提升印度經濟,力推「印度製造」,8日在印度聖雄甘地從南非返國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呼籲,散居全球的2500多萬印度裔回家為祖國共拚經濟。

莫迪這項號召有配套。印度官僚結構疊床架屋,簽證申請向來三波四折,但印度政府7日落實一項行政命令,方便三、四代以前離開印度的印度人後裔拿終身簽證,舉家回國置產就業,而且是一入國門,落地即簽,海外印度裔不必再到各地的印度大使館奔波。印度人回國,每周必須向本地派出所報到一次的規定當然也取消。

* 拉美救世主 陸10年將投資8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9000909-260301

油價崩跌,中國大陸再成救世主,大手筆援助石油資源豐富的委內瑞拉與厄瓜多,金援逾275.3億美元,折合台幣近兆元。在2015年一開始,北京就利用「主場優勢」,發揮經濟影響力,大挖美國牆角,拉攏拉丁美洲國家。除大力金援委厄兩國外,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並表示,未來10年,中國將在拉美投資2500億美元(約近8兆元台幣)。



◆ 看清兩岸貿易真相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31171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1-09

2014年全年的對外貿易總額即將公布,預料仍維持成長趨勢,但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雖有下降,依然會被質疑過高,央行總裁彭淮南已多次提醒國人注意對大陸依存度太高的問題。事實上,進出口統計不能單純從表面數字來解讀,應該從貿易的附加價值來衡量,才能更精確表達貿易的真相,政府訂政策才不致被誤導。

日前劉瑞文、徐世勳等財經學者發表「兩岸貿易的真相」論文,指出台灣傳統的貿易統計資料誇大了對大陸的依存度;如果用比較科學、客觀的附加價值估計,其實台灣不應擔心兩岸貿易開放對台灣的衝擊,反而應該重視對大陸出口附加價值不斷下降,甚至愈來愈多的附加價值被外國所賺取的問題。因為財政部海關採用的是傳統的計算方法,通關放行的貨物不論其出、進次數多寡,均分別計入出、進口統計,而將進口的中間產品金額隱含在出口總額中,顯然和現行國際產業分工(商品從設計、生產、行銷分散在不同國家進行)實況脫節,以致墊高出口統計數字,無法呈現對外競爭力,甚至誇大了貿易依存度。

若採用歐盟資助設立的「世界投入產出資料庫」,掌握台灣與全球貿易的成本、產銷與進、出口資訊,追蹤產品流向與計算附加價值,將出口拆解再歸併為四大類:本國從外國所獲取的附加價值、重回本國的附加價值、外國獲取的附加價值份額及重複計算,則更能釐清兩岸貿易的真相。

真相之一就是,台灣的出口總額超過實際附加價值的失真率高,尤其以大陸的失真率最高。以2011年為例,對大陸的出口總值為1,272億美元,附加價值僅有454億美元,實際賺得的附加價值不到出口總額的36%,失真率超過六成。相對地,對美出口值為468億美元,附加價值為349億美元,對美國的失真率則僅有25%。

真相之二就是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實際上不高。按財政部出口統計表面上將近38%,但按附加價值計算則僅有26%,對美貿易依存度按附加價值計算則近20%,並非表面上的14%。換言之,對大陸貿易依存度實際上不是問題,附加價值率太低才是問題。

真相之三是,台灣出口總額中,真正從國外賺取的附加價值率逐年遞減,從1995年的67%降至2011年的52%,反而是外國所瓜分到的及重複計算的比重分別由1995年的33%擴增至2011年的48%。也就是台灣出口總額雖然愈來愈多,但台灣獲取的比率卻愈來愈少,外國人所賺取的比率愈來愈高。此一整體出口的警訊也值得警惕。

真相之四就是,台灣出口主力的電子與光學設備業,附加價值率其實很低,只有出口統計值的16%而已,不及同業在美國的61%,也不如日本和南韓,甚且低於整體產品對大陸的比重,顯示台灣高科技產品以直接出口為大宗,代表台灣產業參與全球價值鏈仍是居於中上游的位階,除了創匯比率偏低,在國內支援其他產業的關聯效果不高,致無法藉由下游產品的出口擴增附加價值的效益,也成為台灣產業在國際貿易上淪為代工賺微薄利潤的縮影。

因此,政府有必要在未來貿易的統計上改採附加價值比率,才能正確反映兩岸貿易的真相,並對未來制訂貿易政策有正面的啟示。積極面的貿易政策就是透過前端的研發設計、關鍵技術的突破,以及後端的品牌和市場行銷來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消極面的貿易政策就是透過參與各種區域性的國際經貿組織和雙邊、多邊的自由貿易協定機制,降低貿易上的種種障礙因素和成本。

前者是老生常談,卻是漫漫長路;後者在後有追兵,前有強敵的競爭環境下,早已刻不容緩,再蹉跎下去,對大陸沒有影響,卻對競爭對手有利,對台灣有害。因此台灣對大陸或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只要有合理的損害補償機制配套,任何能降低關稅或管制障礙的措施,應能具體提高我方出口動能和附加價值比率,提升台灣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角色,朝野政黨實在應該深切體認兩岸貿易的真相,沒有時間再內耗下去了。



◆ 財報稅報格式 接軌IFRS
http://udn.com/news/story/7243/630960

經濟日報 記者吳佳蓉/台北報導 2015-01-09

財政部次長許虞哲昨日表示, 企業營所稅申報書及財務報告格式將有大變革,不僅格式將統一,並將與國際通用的「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接軌;企業最快製作今年第1季財報或5月申報營所稅時開始適用。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表示,新加坡早在2001年就已讓國內企業會計項目與國際接軌,香港及韓國也分別在2003年及2012年接軌,「台灣已沒本錢再落後」。

王怡心指出,從去年7月開始,逐步尋求金管會、經濟部及財政部的合作,將三部會各自管轄的營所稅申報書及公開及非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表,格式整合為一,以IFRS為基礎,徹底與國際接軌;將使國內外財務報表有統一的比較基礎,利於國際投資人看見台灣企業。

她強調,特別是對於目前財務報表較「陽春」的中小企業;在網路時代,中小企業隨時可能因為一項成功的產品,就被國際投資人看見、躍升為大型企業,但前提是,中小企業須有清楚的財報數字、國際投資人讀得懂的財報語言。

賦稅署副署長蔡碧珍表示,格式統一後,企業只須填一次報表,就可應付申報營所稅及製作財報兩方面需求,不必像過去一樣,費時、費力因應不同格式做轉換,便利性大增。

※ 相關報導:

* 財部向陸銀追稅 去年課得近8億
http://udn.com/news/story/7243/630711

財政部去年針對陸銀在台繳稅原則發布函令,造成陸銀在台獲利大縮水。3家陸銀分行去年前10月,累計稅前盈餘95.5億台幣,但適用新函令後,到去年11月底,陸銀稅前獲利只剩52.7億元。

規模最大的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獲利大減逾40億,幾近腰斬。但財政部課到7、8億元稅收。

fsj 提到...

2015原料商品 緊盯6趨勢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33430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2015-01-10

金融時報提出多項今年原料商品市場應觀察的大事,包括油國組織(OPEC)的產量政策,美國頁岩石油業者如何因應油價下跌,及中國官方的經濟成長目標等。整理六個趨勢如下:

1.油國組織政策:

如果國際油價續跌,須觀察OPEC內部的相互關係如何運作?包括伊朗與「6強」間核子計畫談判的結果如何,及伊拉克的產油量是否進一步增加等。另外還須觀察波斯灣產油國是否仍維持原有的支出計畫?OPEC如何與其他產油國對抗?

2. 美頁岩油業動向:

留意2015年底美國原油產量是否下降?重點在於中小型石油業者可能減產,因為不少業者是靠舉債來生產,而油價下跌將迫使這些業者縮減生產。另一方面,業者也會設法降低成本,而技術進步可能有助於提高油井的生產力。市場分析師將密切觀察業者的投資水準、生產數字、油井量及業者改善生產結構情況。

3.中國人代會經濟目標:

3月5日人代會將公布官方版的2015年經濟成長目標,及那些改革政策將出台;另外12月將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項會議都是觀察中國是否採取鼓勵經濟成長政策的重點,結果可能影響中國及全球原料商品的需求。

4.巴西里爾走勢:

只要里爾匯率疲軟,預料巴西農民不會受砂糖、黃豆、咖啡價格下跌的影響。只要美元匯率仍然強勢,農作物生產者就會繼續拋售。

5.銅錠供給過剩將改善:

中國煉銅廠停工,及新銅礦產能擴張速度不如預期,將使分析師下修銅錠供給過剩的數量,尤其是如果中國需求回升的話。觀察重點在於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對供電線路的投資計畫。

6.穀物價格疲軟:

穀物的長期多頭行情可能已經結束。黃豆、小麥、玉米已連續兩年豐收,安全庫存量已經相當於全球年消費量的25%,是10多年來最高水位。因此即使2015年天候不佳,穀物期貨市場也不會再出現如2008、2010或2012年那樣的好景。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上月出口負成長 電子一枝獨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0000555-260110

今年出口成長引擎,還靠油價、電子業2因素。財政部公布去年12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受油價重挫影響,12月出口256.5億美元,年減2.8%,終止連10紅正成長紀錄。累計去年全年出口3138.4億美元,年增2.7%,仍低於主計總處原先預估的3.01%。展望今年,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主要看國際油價是否向上,以及電子業出口成長力道。

葉滿足表示,12月出口負成長主因,是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導致礦產品、塑橡膠製品與化學品出口下滑,分別年減39.7%、12.3%、5.1%。但電子產品出口全年達到999.9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

* 國銀最大債務國…又是大陸
http://udn.com/news/story/7239/633263

中央銀行昨(9)日公布國銀國家風險統計,中國大陸連五季蟬聯國銀最大債務來源,曝險金額屢創新高。央行官員分析,金管會關注國銀大陸曝險過度集中問題,已列為銀行金檢重點,預估對大陸曝險成長將逐步趨緩。

fsj 提到...

防通縮 陸專家喊物價改革
http://udn.com/news/story/7333/635012

經濟日報 記者孫淑瑜/綜合報導 2015-01-11

大陸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成長速度放緩,物價一直徘徊在低通膨水準。專家認為,為防範通縮風險,趁著大陸物價處於低檔,正是推進物價改革、穩定物價的好時機。

中國經營報昨天以「2015通縮會來嗎?」引用專家觀點指出,在當前物價偏弱時推動價格改革,可以避免通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大陸2014年12月PPI降幅進一步擴大3.3%,顯示通縮跡象正逐漸顯現:以油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下跌,不僅影響到上游的工業品價格,也影響到相關下游產品價格,進而帶動全球面臨通縮風險。

前大陸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現任國務院參事姚景源認為,當前的通縮壓力與以往不同,雖然也受到出口不足的影響,但更多是過於依賴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使經濟結構不合理所累積的集中爆發,更是經濟步入新常態後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大陸從改革開放以來,在1998年至1999年、2002年及2009年出現過三次通縮,主要是受到外部衝擊或突發事件的影響,導致出口急劇下降;加以內需市場不足,產能過剩,但這幾次通縮時間都很短暫。

在物價處於低增長時,新一輪的價格改革適時起航。對於價格改革,大陸人並不陌生;上世紀80年代,大陸也出現過幾次價格改革,但改革中皆導致短期內嚴重通膨。王軍表示,價格改革有一點助漲物價作用,但目前整體物價疲軟,影響不大。通過價改也有助於物價跌得慢點,進而穩定物價。

大陸社科院經濟所經濟增長理論研究室主任劉霞輝表示,現在國際能源價格走低,在此帶動下,煤炭等能源價格也上不去,相關企業的價格改革不會引起太大的價格波動;因需求相對穩定,供給端價格發生變化會導致成本下降,而成本下降、價格彈性就突顯出來。

※ 詳見原站。



◆ 急需3萬塊 6成美國人拿不出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34055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9日電 2015-01-11

美國的經濟在復甦中,勞工部9日公布的最新就業數字也顯示上個月美國增加了25萬2000個新工作,失業率更降至2008年以來的新低,似乎一片榮景,但根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美國人缺乏儲蓄觀念,儘管表面生活穩定,但遭遇危機時卻沒有足夠財力支應。調查顯示,僅有38%的美國人能從銀行中提出1000元(美元,下同)(約新台幣3萬2千元)以上,支付急診、修車等緊急事故費用。

消費者金融服務網站bankrate.com公布的調查顯示,有82%的美國人認為,他們會記錄收支,並依照預算安排生活支出。但面對緊急事故需要錢時,竟僅有38%的人能從銀行中拿出1000元或500元應急。調查結果顯示,那些存款不足的人遇到緊急情況時,26%的人選擇削減其他類別的支出、16%的人會向家人或朋友借錢、12%的人使用信用卡先借支。

分析師指出,從這個調查可以發現,美國雖然走過了前幾年的經濟蕭條,但多數人仍未清償過去欠下的債務,儲蓄也嚴重不足,當臨時需要計畫之外的開支,就能讓數百萬美國人陷入經濟困境中。



◆ 一指滑叫美食 6成是年輕女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1000310-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11日 蒼弘慈/台北報導

不光是愛買化妝品、服飾,女性也是外送美食的最大支持除群,如外送美食網foodpanda60%的會員是女性、2626外送外帶網的成員也是女性高於男性,而其年齡層則多為20歲到40歲。

foodpanda台灣區執行長Ron Chan表示,目前網站30萬到40萬的會員中,有60%是女性,其年齡則分布在22歲到40歲。華能國際經理莫壯順則表示,會員中有52%是女性,而她們多為20歲到35歲,快點網路點餐協理施秉成也指出,雖然公司沒有針對性別做統計,但其年齡層也介於18歲到40歲,顯示「年輕」是愛網路購美食的基本條件。

至於哪裡的人最愛外送美食,Ron Chan表示,大多數的訂單還是來自台北市,且台北市的訂單中有60%是集中在信義區,由於foodpanda提供的餐廳餐點單價較高,也顯示出該區域的消費能力較強,故信義區、大安區加入的餐廳就達200多家,占了總餐廳數的3分之1。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線上美食平台 外送訂單月增2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1000309-260102

在家不出門滑滑手指把餐廳美食叫來正當紅!近年在網路上興起的線上美食平台不僅加入餐廳數不斷擴增,也因有自己的外送員,可以把平常沒有外送服務的T.G.I Friday’s、糖朝都拉進來,目前每月訂單正以20%~25%的驚人速度在成長。

fsj 提到...

社論-全球輪迴的貨幣貶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2000036-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1月12日 本報訊

上周三歐元區公布其去年1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出現負0.2%,雖然過去兩年的大部分時間,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一直低於歐洲央行所設定2%以下的目標,但這次卻是歐元區5年以來CPI年增率首次的負數。尤其歐元過去一年兌美元已經貶值逾10%,歐元區不但未發生輸入性通膨,反而出現通縮,難怪歐元應聲而跌,並觸及9年來的低點至1.1754美元,甚至有分析家認為2年內歐元將和美元等價,亦即歐元還要一直貶、一直貶。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報告顯示,歐元區CPI已連續22個月走跌,與歐洲央行的通膨目標漸行漸遠,物價自2012年8月開始逐步走低,2013年10月CPI年增率降至1%以下,2014年5月再降至0.5%以下,12月則變成負值。消息傳出,市場認定歐元區確定進入通縮局面,歐洲央行於本月22日召開的決策會議勢必宣布採行購債計畫,以擴大貨幣量化寬鬆政策,歐元立即連續下滑,其最低價格與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亮相時兌美元的發行價1.1747只有一步之遙。經過16年的發展,歐元又回到起點,也印證其經濟成長的起落和輪迴。

自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為了挽救可能發生的全球經濟衰退,包括歐洲、美國和日本均大力執行貨幣寬鬆措施,以維持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然而美國因為經濟復甦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開始加大力度且持續執行QE(貨幣量化寬鬆)與QE2、QE3政策,利率更維持在接近零的歷史最低水準。由於美元貨幣寬鬆的力量太強了,其反映在外匯市場的結果,日圓和歐元兌美元都在市場的操作下變成強勢貨幣,導致日本和歐元區國家的出口衰退和經濟成長停滯,其間還因此發生歐債危機,歐元區國家執行緊縮財政措施,結果反使歐元匯率兌美元更加強勢。儘管去年起美國聯準會已不斷放出QE將逐步退場的訊息,去年上半年歐元兌美元仍維持在1.35至1.4的相對高價。

應對不利情勢,日本首相安倍率先於2012年底發難,宣示射出三支箭,分別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投資策略。第一支箭就是要全力讓日圓貶值,強化日本的出口競爭力,並逐步達到通膨2%的目標。直至今天日圓已自其高點貶值近5成,雖然日本經濟未見明顯復甦,但CPI維持正數,讓日本避免陷入通貨緊縮的危機。

歐元區則不一樣。儘管整個歐元區經濟停滯,而且歐元利率也降至接近零的歷史低點,但歐元在2012年的希臘債務危機後,反而從1.2美元上升至2014年初的接近1.4美元。直至2014年6月歐元區的各項經濟數據都很難看,歐洲央行將銀行存款利率降至負值後,歐元才加速下挫,因此至年底時,歐元兌美元貶幅超過10%。儘管如此,歐元區經濟卻未見絲毫好轉跡象,於今年開年之初公布的通膨數字則更加確定歐元區陷入通縮。

雖然歐洲央行已將利率調低至負數,但在此同時卻一直沒有大力執行QE,挹注市場資金,以致歐元與日圓比較起來,只算溫和走弱。這主要是因為德國始終反對歐洲央行啟動大規模的政府購債計畫,德國央行總裁魏德曼厭惡QE的態度毫不掩飾,這讓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對執行QE有所顧忌,外匯市場自然對歐元的貶值也有所保留。但現在德拉吉執行QE的正當性大大強化,於是歐元在幾天內即迅速下跌2%。就在這個趨勢下,許多分析師認為歐元區為避免通縮惡化,一定要繼續貶值才行,而且因為改革困難重重,預料2年內歐元兌美元還會下跌至1比1。

不過除了魏德曼一定反對如此推測外,德意志銀行的高層更提出歷史數據來反駁歐元還要貶值、歐元區才有救的論述。該高層說,追蹤19世紀早期至今30個國家的人均產出和通貨膨脹的關係,得到的結論是不論通膨或通縮,人均增長率都一樣,亦即無法證明現階段許多人所認知的通膨優於通縮。以地區而言,在亞洲通膨期的人均增長比通縮快得多,在北美區因曾出現大蕭條,對通縮尤感痛苦。與此相反,歐洲在通縮期的增長卻高於通膨期,因此瞭解通縮的根源至為重要。然而近幾十年來,主要國家央行卻不惜一切代價,採取激進的貨幣政策來對抗通縮,其結果是助長了資產價格膨脹,造成金融不穩定。這樣的說法為反對歐洲央行執行QE,提出了相當有說服力的佐證,因此可預料歐洲央行將不致焦慮而急急擴大實施購債計畫。

當大多數人以為歐元必持續貶值無疑時,同時還有其他的貨幣理論正在成形。16年前歐元區的建立就是為了集體對抗美元,以強化歐洲國家的競爭力,如今似乎又進入了另一階段的抗衡。是回到原點,還是脫胎換骨再出發,今後2年是很重要的觀察期。

※ 相關報導:

* 防希臘脫歐 歐銀壓力測試ing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36621

歐洲銀行與金融業者正在進行內部壓力測試並預備重啟應變計畫,為希臘可能脫離歐元區作準備。分析師指出,希臘退出歐元區對市場的信心衝擊大過實質經濟衝擊。

fsj 提到...

價崩真相... 大宗商品產量過剩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38901

經濟日報 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15-01-13

去年從石油、煤礦到白糖等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全數大跌,但背後原因並非需求疲弱,它們都有個共通點:產量過剩。

華爾街日報報導,前一輪多頭循環帶動大宗商品價格迭創新高,全球採礦業者前仆後繼投資。但去年商品價格崩跌後,業者大舉裁員與關閉礦場,投資人也血本無歸。

兩前年尼爾森(Daniel Nilsson)的家族在瑞典帕亞拉(Pajala)買下拉普蘭河飯店,因為看好附近的庫尼斯瓦拉鐵礦砂礦場帶來消費商機。

不料去年鐵礦砂價格大跌,10月時礦場宣布停工,再過兩個月擁有者Northland資源公司聲請破產。拉普蘭河飯店因此遭殃。

尼爾森說:「生意瞬間掉了75%,而且在一夕間發生。」

除了鐵礦砂,包括石油、煤和糖的價格也都跌落多年低點。

追根究柢,產量暴增是壓低價格的主因。分析師指出,由於大量庫存難以消化,部分業者又無視供過於求、繼續生產,商品價格可能難以回升。

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小麥庫存達6,300萬公噸,遠高於2008年的4,600萬公噸。同期中國也新增8,700萬桶石油。

法國巴黎銀行商品分析師畢格斯說:「市場供過於求,原因並非需求特別疲弱,而是供應暴量。短期內情況似乎難有改變。」

受供應過剩影響,去年表現最糟的銅礦價格重挫14%,但10 月剛開挖的智利Sierra Gorda礦場仍持續生產。此外,糖市已連四年供過於求,但伊拉克Etihad糖業公司正在巴格達南部興建產能90萬噸的精煉廠,預計今年啟用。

全球最大上市商品交易嘉能可(Glencore)執行長葛蘭森伯格最近批評同業無視價格鐵礦砂價格節節下滑,繼續擴大產能。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大宗商品價崩 南美洲國家經濟被迫轉型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38905

南美國家向來仰賴大宗商品出口支撐經濟,但隨著商品價格崩跌與中國成長減速,各國被迫尋找新經濟模式,從巴西亟欲重建與美國的關係就可看出。

* 人民幣浮動區間 將擴大
http://udn.com/news/story/7333/638735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王宇表示,為了讓人民幣匯率不大幅升值或貶值,人行設立2%區間,如果超出區間,人行會透過購匯或者拋售外匯的方式維持區間,未來將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這時政府干預肯定減少,浮動區間越大,人行需要守的線就越少。

* 金融3.0 擬開放線上結清
http://udn.com/news/story/7239/638325

打造金融3.0環境,金管會今年將繼續放寬多項業務可改採線上辦理。據了解,金管會擬開放一定金額以下、例如5萬元以下存款戶,可採「線上結清」,民眾不用再跑銀行臨櫃,或用郵寄方式申請結清帳戶。



◆ 創業環境兩岸大不同 台缺投資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3000893-260301

旺報 2015年01月13日 記者勵心如/台北報導

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12日在台大創業座談會表示,企業營運模式是兩岸最大差異,而台灣的創業環境有兩個明顯不足之處,就是氛圍不夠和資金投資配套很少,因此同樣的人才想在台灣創業,比在大陸困難,資金更是最大的問題。

對於企業營運模式的差異,傅盛舉了一個簡單例子說明,到台灣後很多企業家問他,獵豹移動的產品是免費的,怎麼有辦法賺錢,但同樣的問題在大陸從沒有人問過。他表示,對於這個疑惑他往往須回答10至20分鐘,但最核心的重點,就是把手上的東西做好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優秀的產品就一定有賺錢的機會。他說,在網路時代,只要把單品做好,就有改變世界的機會。

58同城網執行長姚勁波則說,他認為在台灣最奇怪的是,網路產業中很少本土企業,幾乎是美國人用什麼大家就用什麼。缺少前輩出錢投資,是年輕創業者很難找到投資者的原因。

姚勁波說,大陸在2000年以前,沒有分享投資這種概念,在大約3、5年前,也沒有天使投資,直到網路企業不斷興起,騰訊、百度等接連冒出,有人先站出來投資新創企業後形成風潮,台灣也必須有這種過程。

對此傅盛進一步表示,對於創業者而言,不能抱著有人願意投資才創業的心態,而是因為相信自己要開發、創造的產品,才會有人投資。提到台灣缺少願意投資年輕人的企業家時,姚勁波打趣說道,「現在傅盛來啦」,引發台下學生哄笑。

※ 大家都「投資」到帳戶去了(儲蓄)。

* 從媒體到扶持新創 36氪:台灣有相當發展潛力
http://udn.com/news/story/7087/640198

在此次CSMIC 2015 移動互聯網兩岸年會活動期間,我們與36氪共同創辦者王壯進行簡單訪談,進一步了解這個成立於2010年5月間的科技部落格,如何透過氪空間等模式協助新創團隊成長。

....在擔任新創孵化器的氪空間發展部分,主要由36氪提供相關資源讓新創團隊將預計推出產品做好,並且在兩個月發展時間後進行對外展示,並且藉此成功取得融資機會。而從第一期的12個新創團隊有11家拿到約670萬人民幣融資,第二期的15家新創團隊有12家拿到融資,甚至其中一家在過程中認為原本擬定計畫不好,在短時間內重新擬定計畫後成功獲得融資,而這樣快速重新投入創業的速度,也讓王壯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