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央行加上禿鷹,世界貨幣戰爭開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2000007-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2月02日 本報訊
一場沒有硝煙味的世界大戰已經悄然開打,使用的武器雖不立即致人死命,但最終之破壞性可能不亞於核子武器或生化武器的浩劫。這場戰爭的本質是貨幣戰爭,各國貨幣競貶。戰爭的結局可以確定的是全球各國的所得與財富將大幅重分配,包括跨國間與各國境內的所得與財富都將重分配,進而造成更大的貧富差異。戰爭的範圍,目前已經成為戰區的地方,北至北歐的丹麥,南至東南亞的新加坡,西至歐元區各國與瑞士,東至東北亞的日本,還包括周圍的各國,連南韓與台灣也被捲入這場貨幣戰爭。戰爭所使用的武器包括印鈔票、調控匯率與利率等;參與戰爭的主角除了各國央行之外,更包括縱橫全球金融市場的禿鷹:避險基金(對沖基金)。各國央行操控的當然是自己國家的貨幣,禿鷹們則尋找機會狙擊實施聯繫匯率國家的貨幣。
許多人都認為,歐洲央行在上月22日宣布歐版QE計畫,是這場貨幣戰爭的第一槍。事實上早在上月15日,瑞士央行就宣布終止3年來固守的瑞士法郎兌歐元的匯率底線,同時宣布降息至負0.75%;瑞郎兌歐元匯價聞訊狂升30%,瑞士股市也應聲重挫6.66%。丹麥央行於29日宣布調降利率至負0.5%,是十天內第三度降息,藉以捍衛丹麥克朗釘住歐元的固定匯率。由於歐版QE是3月1日以後才正式啟動,相關各國例如瑞士和丹麥的行動,事實上是尚未受到歐版QE衝擊就先發制人,甚至在歐洲央行宣布計畫之前就開打,因而被譏為「看到影子就開槍」。
與其說瑞士和丹麥看到影子就開槍,倒不如說這兩國央行基於其本身的匯率政策,提早採行不同的策略操作。在瑞士方面,瑞士法郎兌歐元的匯率底線持續被央行維持在1.20瑞郎兌1歐元,由於歐元區經濟長期低迷,歐元持續貶值,這個匯率底線顯然已經不切實際,未來歐版QE啟動,歐元貶值趨勢更為確定,瑞士法郎已成為避險基金套利對作之標的,熱錢大量流入,捍衛匯率底線的成本過高,因而放手讓它一次升足,但升值將付出未來出口衰退的代價,難怪當天瑞士股市應聲重挫6.66%。
至於丹麥則仍持續與禿鷹對抗,丹麥央行總裁羅德曾說,他的工作是鎖定7.4丹麥克朗兌1歐元,官定的丹麥克朗匯率波動區間為目標價位上下2.25%,但在實務面只允許上下1%的波動。為因應熱錢大量流入,丹麥央行在1月22日之前的一個月裡,已經賣出780億丹麥克朗(119億美元)來阻升克朗,並且在29日第三度降息,利率甚至低至負0.5%,力求降低克朗的吸引力、阻擋外國資金加速流入,藉以捍衛丹麥克朗釘住歐元的固定匯率。
在亞洲方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28日出乎意料宣布新寬鬆貨幣政策,星元兌美元匯價應聲大跌1.32%至1.3569星元,創2010年來新低。新加坡此舉是基於通縮惡化及成長疲軟,去年11月已開始陷入通縮困境,11月消費者物價比上年同期下跌0.3%,12月又跌0.2%,主因是房市疲軟及油價下跌。過去三個月裡,星元對美元共貶值近6%,是11種亞洲主要貨幣中貶幅第三大的貨幣,但星元對馬元、歐元及日圓皆升值。因此,MAS促貶星元,一般認為到三月底時可能貶到1.4星元兌1美元。
新加坡是今年開年以來全球第九個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國家,其他國家還包含日本、加拿大、丹麥及印度等,預料馬來西亞和泰國也因國內外需求疲軟而須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在匯率方面,南韓央行一再表示韓元對日圓升值過快,澳洲央行也表示未來政策將偏向貶值,加上新加坡阻升星元甚至促貶,亞洲的匯率戰也已經悄然開打。至於新台幣匯率近一年來對美元貶值約3.76%,只算是防禦性的變動。
除了各國央行基於總體經濟考量,主動或被動加入這場貨幣大戰之外,推波助瀾的是金融市場的禿鷹:避險基金。看到連瑞士央行都棄守對歐元的匯率底線,許多避險基金已經虎視眈眈準備狙擊其他匯率與美元或歐元固定連結的小國,目前的策略是放空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貨幣,並做多丹麥克朗對歐元匯率。舉例而言,古根漢夥伴投資公司(管理2,200億美元資產)全球投資長麥勒表示,準備放空阿聯貨幣迪拉姆,儘管成功的機率僅10%左右,但虧損有限;如果奏效,估計能獲利逾15億美元,潛在的虧損風險僅3千萬美元。
歐版QE於3月1日正式啟動前,各國央行與禿鷹們已經採取行動或積極佈局,未來歐版QE正式實施,全球的貨幣戰可能白熱化展開。中國商務部上月29日警告,「歐版QE可能加劇各國競貶貨幣的現象,進一步提高資金跨國界流動的不確定性。」看來這場無煙硝味的世界大戰,得勝的國家以鄰為壑,所得和財富提升,也提高國際間財富分配的不均度;禿鷹(避險基金)則幫富人混水摸魚,成功後勢將提升各國境內的貧富差距,不公不義情況的惡化,顯然無可避免。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希臘財長:我們必須戒債癮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81767
希臘新政府的財政部長瓦魯費克斯1日開始周遊歐洲列國,展開魅力攻勢尋求支持重議「三巨頭」對希臘的2400億歐元(台幣8兆6400億元)紓困款,他表示,重議的目的是幫希臘戒掉「債癮」,並希望5月開始勒戒。
瓦魯費克斯在巴黎說,希臘「不要」三巨頭(歐盟、歐洲央行、IMF)承諾給希臘的下一筆72億歐元紓困放款。
他在和法國財長薩班舉行的聯合記者會說:「並不是我們不需要錢,我們急迫需要,但我們政府真正要的是終結希臘依賴借債的癮頭。」他表示,希臘必須「斷然戒癮」,不再成天啥事不做,巴望下一筆借款。
* 南韓氣虛 恐陷日式通縮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81223
南韓1月出口下滑,減幅比預期小,但油價重挫的影響持續發酵,且歐洲、中國經濟不振,都讓全球對南韓產品需求的復甦展望蒙上陰霾。出口疲軟、韓元居高不下,加上跡象顯示消費者正減少支出,引發市場擔心南韓陷入日本式的通縮陷阱。
◆ 631項金融資料 5月底前開放
http://udn.com/news/story/7239/681909
聯合晚報 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 2015-02-02
金管會今日邀集16家周邊機構,召開推動行政院網路溝通與優化施政會議,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於會後宣布將推動11項大數據應用計畫,並預計在5月底前開放631項資料集,春節前可先開放426項資料集,以提供民間加值應用。
曾銘宗說,會議共有3個結論,包括金管會所屬各周邊機構在5月底前會公布631項相關資料供各界查詢運用、提出11項大數據應用計畫的研究分析,以及金管會將編制資料開放的行動鋼領,並配合行政院白皮書,每3個月檢討一次,讓資料可持續對外公布。
金管會預計未來一年內投入11項大數據應用計畫,包括「不動產授信統計資訊平台」提供民眾購屋評估參考,協助金融機構授信風險管理;「投資人股票、權證/ETF、期貨及債券投資機構交易行為分析」,分析各類投資人交易行為及投資人感興趣之股票,供未來調整交易政策及推廣新商品之用;「重大疾病、特定傷病」之經驗發生率與殘存率研究,以訂定出對消費者更公平之費率水準。
※ 相關報導:
* 地價稅優惠取消 每公頃多繳40~50萬
http://udn.com/news/story/7243/681828
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用地政策革新方案,預計春節後上路,主要針對假投資真炒地的投機者,取消地價稅優惠稅率,由原課徵千分之十,恢復一般稅率達千分之五十五,預估廠商每公頃要多繳40萬到50萬元。
* 企業海外藏錢 美擬祭雙重稅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52629
彭博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指出,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提議對美國企業未來的海外獲利課徵最低十九%的所得稅,並對美國企業藏在海外的近兩兆美元獲利課徵十四%的一次性強制稅,預估未來十年將能課到逾八千億美元稅收。
* 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 創新的動力
21 則留言:
陸需求疲軟 全球通縮危機升高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83379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2015-02-03
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1月出現供應過剩、需求卻依然不足,導致物價與生產疲弱不振,今年全球陷入通縮的風險益發升高。
雖然日本、印度和南韓的製造業較有活力,但這些國家卻共同面臨通膨率減緩的問題,暗示當局未來可能加碼寬鬆貨幣政策。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韓斯里說,國際油價與通膨率的降幅已證實比預期還大,歐洲、加拿大和印度等地央行都已祭出寬鬆政策因應。
在兩份調查都顯示中國今年年初製造業陷入掙扎後,當局顯然需要推出刺激措施。中國1月滙豐控股/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微升至49.7,仍低於象徵景氣榮枯分水嶺的50,代表製造業景氣陷入萎縮。雪上加霜的是,中國偏向大型工廠的1月官方PMI意外降至49.8,為製造業景氣近兩年半來首見萎縮。
報告顯示,製造商的輸入成本創2009年3月來最大減幅,主因是石油和鋼鐵價格挫跌。
※ 相關報導:
* 大陸製造業 邁入衰退
http://udn.com/news/story/7333/683418
滙豐昨(2)日公布1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終值49.7,較去年12月略有回升,但仍低於50的榮枯線,連續兩個月低於50,大陸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向下修正,是指數不如預期的主因。
* 粵閩9省市人均GDP破1萬美元
http://udn.com/news/story/7333/683328
大陸各省市近日陸續發布經濟數據,去年一年廣東、福建兩省的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雙雙突破一萬美元,若加上原有的七省市,大陸已有九省市邁入「人均萬美元俱樂部」行列,除內蒙古外,皆位於大陸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根據主計處資料,台灣於一九九二年突破人均GDP一萬美元,二○一四年則達二萬二千五百一十八美元。
* 富裕背後 產業空洞化 經濟待轉型
http://udn.com/news/story/7333/683331
廣東與福建去年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讓大陸的「萬元俱樂部」增為九個,從全大陸看是一件喜事,然由個別省分看,數千萬人口的「省級」中等國家規模,正面臨產業空洞化、升級無力化的經濟轉型挑戰。
產業轉型是近幾年許多中等國家面臨的難題,從承接全球產業分工角度看,中國大陸不僅自成一套「世界體系」,且各產業的布局門類齊全,像勞力密集型多集中珠三角,資訊電子產業則在長三角。
看似旺盛的區域經濟發展,其核心仍是代工,以廣東、福建為例,二○○五年的人民幣升值吹響勞力密集產業出走風;○八年全球金融危機是加速劑,此後的「騰籠換鳥」政策,更讓珠三角哀鴻遍野。
* 希臘反撙節 歐巴馬聲援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83370
在希臘總理和財長展開遊說之旅,分頭赴歐洲國家訪問爭取重新談判兩千四百億歐元的紓困方案之際,美國總統歐巴馬聲援希臘的反撙節立場,他在一日播出的CNN專訪中說,除非有關當局放寬撙節措施,否則希臘無法達到強勁的經濟復甦。
* 希臘遊說政策 歐盟不甩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83420
希臘新任總理齊普拉斯雖極力控制損失,安撫投資人,卻無法促使歐洲決策官員對新政府的重大要求做出讓步。
柏林、巴黎和馬德里的官員過去兩天已拒絕減記債務的可能性,但提出放寬償債條件的可能性,且實際上這類提議從2012年11月以來就一直在談判中。
* 市民血汗錢 被蔡明忠吸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3000371-260102
富邦金控去年獲利超過600億元,今年年終獎金最高可拿18個月,但合併台北銀行10幾年來,平均每1年僅繳回13.38億股利給市府,和台北銀行時代每年平均繳18.6億相比,天差地遠,2009年甚至一毛錢都沒繳,台北市民的血汗錢就這樣一點一滴的被蔡明忠吸走。台北市議員何志偉痛批,北市府低估台北銀行資產,就像丐幫幫主睡在黃金上,完全不知道自己家財萬貫。
◆ 財政部請堅持房產稅改初衷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83422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2-03
新版房地合一稅制草案,只課徵17%稅率,還訂日出條款,被批為「最爛的稅改」;財政部長張盛和辯說原始版本採累進稅率及無日出條款最理想,但被國民黨中常會認為加稅反商,且將全面重擊全國970萬戶,連立法院財委會都進不了,遑論過關,所以改採最輕稅的方案,先求過關再說。
財政部此種說法,好像一碰到「政治」就棄守專業立場,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財政部何不好好針對以下兩點做出專業的辯護:一、房地合一稅制只是抑制投資客炒房,自始就對自住者沒有影響,二、房地合一稅制對投資客的稅負其實很輕,沒有加稅反商的問題。
就第一點而言,原始設計就針對一戶售價在2,000萬元內的「自用住宅」給予免稅待遇;且持有戶數不超過三戶者都寬鬆視為自用,給予重置退稅的優惠,可說房地合一稅制本來就對絕大多數的自住者給予免稅。更何況,為了維持土地增值稅的一生一次、一生一屋等租稅優惠,土地增值總額還可在稅基中扣除;成本和費用又按物價指數調整,且長期持有者自第三年起每持有一年即給予售價4%的減徵率,最高可減徵80%,不但讓長期自住者完全免於課徵房地合一所得稅,連部分投資客都可享受優惠。換言之,真正受到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原始版本影響的只有極少數的投資客,也就是囤房囤地(持有戶數超過三戶)並短進短出的投資客而已。財政部竟然說會一次全面重擊全國970萬戶,實在是匪夷所思。
就第二點而言,持有三戶以上的投資客才有所得稅負問題,但照原始版本的設計,稅負其實也是不重。因為投資客一樣適用上述的土地增值稅優惠,成本和費用也一樣可按物價指數調整,且長期持有最高可減徵80%。換言之,即使是投資客,持有超過22年以上的房屋,只要漲價在五倍以內,也一樣免稅。更何況,投資客在房地合一稅制尚未定案之前,早已透過「左手賣給右手」方式墊高成本,根本不必擔心房地合一稅制是否有「日出條款」的問題,財政部何需設計日落條款來為投資客分憂解勞?
可想而知,財政部立場退縮,顯然是九合一選舉之後到立院財委會報告時,受到少數立委表示「賣房子獲利1,000萬元要適用45%的稅率,太可怕」以及建議「對售屋所得額分離課徵20%」奢侈稅進化版的言論影響。財政部何不提出下列的辯解?
財政部原始版本的房地合一所得稅制,是將房地交易所得分離課稅,比起其他九類所得合計課徵所得稅,顯然已給房產交易所得特殊優惠。而按照售價給予長期持有折扣,減去成本和取得之費用(乘上物價上漲率)再減去公告現值漲價總額當作稅基,投資客若是房市短進短出而獲利1,000萬,代表短期投機輕易獲取暴利,和短期內賺得薪資所得1,000萬元(沒有成本費用可扣除)一樣,也是用45%稅率,怎麼會可怕?而若是銷售長期持有(例如22年)之房產,其課稅所得超過1,000萬元,代表實際獲利超過5,000萬元,則只適用45%稅率又怎算太重?財政部打算只課投資客房地產交易利得17%,豈不是歧視其他類別所得者,尤其是辛苦賺取薪水的勞動所得者?
至於「對售屋所得額分離課徵20%」奢侈稅進化版的說法,其實等於對投資客立即減稅解套,只會讓台灣房市再度退化為投資客炒作的天堂。財政部改採17%的版本,比立委的建議更糟糕,難怪被批為「最爛的稅改」。
因此,我們提醒執政黨不要忘了房價飆漲造成的深刻民怨,是地方選舉潰敗的主因。財政部應堅守專業和理想初衷,加強對立委的政策辯護和對各界的說明溝通,而不是突然自我退縮,改提一個對投資客無感的稅改方案,最後只會讓居住正義落空,製造更多的民怨,反而殃及明年的立委和總統大選。
※ 相關報導:
* 囤房稅來了 大清查不動產稅籍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83269
全國不動產稅籍清查即日起展開,因應今年五月首度開徵「囤房稅」,避免「非自住房屋」假「自住」之名蒙混坐享輕稅,房屋用途將成清查重點,新屋、舊屋均在調查之列,且將優先清查大坪數房產。
* 房產稅籍清查 幫地方「帶財」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83355
不動產稅籍清查近年成為政府獵漏的必選項目之一,且成果可觀。根據統計,每年約有百萬棟房產被納入清查,清查結果亦為地方政府帶來平均每年數千萬元以上的稅收,因此極受地方稅捐機關重視。
* 「加薪16倍才能買房」 倫敦人怒了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82425
英國倫敦近年房價居高不下,令民眾買房艱難。日前約5000人走上街頭,包圍倫敦市政廳,促請市長強森解決民眾買不起房子的問題,亦要求當局興建更多公共房屋及遏止租金飆升,希望在5月大選前迫使政客正視高房價問題。
全球金融驚異大奇航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85994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2-04
在1月22日歐洲央行宣布推出歐元區量化寬鬆(QE)政策之前,全球貨幣與金融便展開一連串的驚異大奇航,不僅考驗著各國央行因應變局的能耐,而更麻煩的是,這個奇航的終點想像,到目前為止還在改變中。
首先是瑞士法郎,為因應歐元可能貶值,瑞士央行1月15日突然宣布棄守瑞士法郎兌換歐元上限,主因便是倘若瑞士央行為了守住兌換上限,就得無止盡買入即將貶值的歐元,瑞士央行當然守不住也不該守,結果這突如其來的政策改變,引發國際金融巨幅震盪,甚至造成有外匯經紀商破產。
緊接著上場的便是歐洲的QE政策,歐洲央行看來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到明年9月,倘若歐元區通縮情勢沒有改善,還要再加碼QE,此政策一宣布,造成歐元的劇貶當然也就不意外。更糟的是,1月25日希臘大選,結果主張反撙節的激進左翼聯盟勝出,隔日歐元再向下探底,尤其是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新內閣的態度翻來覆去,莫衷一是,一會兒說還清債務「不現實」,一會兒又說不會債務違約,欠債已無法償還,還說要恢復希臘人民撙節前的福利,未來歐元的穩定性甚至存續會不會受到希臘模稜兩可的衝擊?更加深了歐元區前景的不確定性。
歐元貶值情勢,如今也開始牽動及外溢到亞洲,日圓就不必說了,日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出乎意料宣布新寬鬆貨幣政策,將降低新加坡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的升值速度,星元應聲下挫,去年星元相對美元已貶值5%,今年一般預料反映新加坡內需市場蕭條、通貨緊縮和生產成長低迷,恐還得再貶值5%。而中國大陸雖然沒有針對匯率政策多說甚麼,但連著兩天下挫近2%的底線,看來人民幣也無力釘住美元。至於新台幣,則是呈現上沖下洗、大洗三溫暖的景象,央行及外匯交易員忙得不得了。
各國施行QE及匯率競貶,一方面著眼於出口,另方面是因應可能通縮,但卻可能產生賽局囚犯困境的現象。匯率大家都貶,在出口上,沒有國家因此獲致額外優勢;在因應通縮上,各國釋出的貨幣,不必然會進到當地國內的消費或投資上,而是產生美元(資產)通貨替代情形,也就是,大家會把這些貨幣轉換為美元或美元資產,推升美國金融資產的膨脹,而非當地國的消費或投資,如此對於改善通縮,效果當然有限。
簡單來說,先前全球實施QE的經驗顯示,資金並沒有流向消費、投資,反而明顯流向房地產、原物料或貴金屬,而今,隨著消費物價上漲愈來愈低,貴金屬、原物料價格急轉直下,持續QE所釋出的貨幣更顯得焦躁不安,只要哪一個國家的貨幣或匯率政策一改變,就引發大量熱錢流竄,對於實質經濟的貢獻根本微乎其微,但卻可能產生經濟結構性的傷害。
就財富分配而言,貧富差距將更形惡化,進而抑制經濟全面性復甦;就產業結構來說,匯率波動頻率過於頻繁,或波動幅度過大,將使廠商無所適從,尤其是避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可能逐漸消失在直接出口活動上,這種狀況,韓國最明顯,台灣也逐漸步上後塵。另外,無論是高估或人為壓低的匯率,事後看來也都沒甚麼好結果,過去的經驗歷歷在目,如1985年廣場協議下的超額日圓、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前虛高的亞洲貨幣,甚至2008年韓國刻意操作貶低匯率政策,之後也都產生進退維谷的窘境。
所以說,跟進QE或匯率競貶,事實上不能解決什麼問題,反而進一步扭曲資本市場價格機能;但若不跟進呢?現在連中國大陸都做不到,誰又能做到了,這正是各國央行的難題。
※ 相關報導:
* OECD:成熟國通膨率 5年低點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85989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3日公布,全球已開發國家通膨率去年12月通膨率降至逾五年來最低,可能促使各國央行進一步降息或放寬貨幣政策。
* 澳洲降息 澳元貶近6年新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4000035-260202
為了提振經濟成長,澳洲央行(RBA)周二意外宣布降息1碼,基準利率來到2.25%的歷史新低。受此影響,澳洲股市與債市雙雙大漲,澳股並創下近7年新高,澳幣應聲重貶,兌美元改寫5年半新低。
* 希臘放低姿態 推「換債菜單」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85970
希臘政府的償債立場出現大迴轉,2日宣布「換債菜單」,不再要求債權人勾銷3,155億歐元的債務,改以發行「與經濟成長連結的公債」及「無到期日公債」來交換未償還公債。
由於希臘態度放軟,可望避免一場金融危機,帶動希臘股、匯市雙雙暴漲,連帶激勵歐洲股市大漲,美股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一度大漲逾200點。
* 社評-大陸經濟後勢依然可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4001088-260310
旺報 2015年02月04日 本報訊
....支持大陸經濟奇蹟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在2014年均呈現全面走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質成長率10.9%,創11年來新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成長15.1%,創2001年以來新低;全年進出口總額僅成長2.3%,均未達成目標。
但如果深入觀察以下幾個面向,可以確認大陸經濟後勢仍然可為。第一,大陸就業市場穩定,也產生穩定的消費力道。
....第二,大陸網路商機驚豔全球。2014年大陸全國網上零售額高達2.78兆元人民幣,較2013年大幅成長49.7%,網路零售業成長速度及規模擴張相當驚人。....況且除了零售商、網站業者直接受益之外,相關的快遞、運輸、金融 (信用卡、第3方支付)等產業大量成長,提供就業機會。
....第三,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轉型,服務業比重持續提升,2014年前3季,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46.7%,高於第2級產業2.5個百分點。
* 社論-大陸已龍鳳成群 台灣要重新開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4000904-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04日 本報訊
亞洲四小龍時代已經遠去,東南亞五小虎也已經過去,大陸經濟突飛猛進,東亞早已龍鳳成群。台灣既有優勢已經流失,新的優勢卻尚待建立。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自己,並認真思考台灣在世界與區域的地位,及長期發展策略。
....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什麼?專家共同認定,世界的地球村還在縮小,全球化、區域化整合加速進行,而東亞是全球經濟新引擎。東亞則以中國大陸為首,加上台灣、韓國、日本,涵蓋東協10國的地區,這是未來10年經濟成長最快的地區。
準此,台灣除了在傳統的工業上,要更上一層樓往高科技發展外,因為地理位置適宜,更應該在經貿文化上扮演中樞的角色,提高附加價值。例如吸引人才成為研發中心;吸引國際學生,成為教育中心;吸引錢財,成為理財中心;吸引投資人,成為籌資中心;吸引病人,成為國際醫療中心等。這些本來是在自由經濟示範區中規畫,但未能順利推動,也造成國發會管主委下台。
不加入,就等於退出。我們應思考,台灣如何掌握趨勢。那恐怕結論一定是服貿必須盡快通過。台灣最大的優勢是人才,是軟實力,但缺的是市場。兩岸語言相通,文化相同,大陸雖然不再有高速成長,但新常態下發展內需,追求城鎮化,發展服務業,台灣有最大的機會。而且完全落實兩岸經貿合作協定(ECFA)是我們與各國FTA談判的重要指標....
全球貨幣戰中 人民幣的可能走勢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88431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2-05
上月下旬,喧騰已久的歐洲量化寬鬆終於宣布,自2015年3月開始到2016年9月,每月購買資產600億歐元,總額達1.1兆歐元,規模高於市場預期。由於聲勢驚人,在作出決定之前,瑞士在巨大壓力下提前宣布瑞郎與歐元脫鉤,之後,丹麥、加拿大、澳洲先後宣布降息,築好防波堤,新加坡放寬貨幣政策,應對輸入性通縮;至於全球匯率自然是美元一家獨升眾皆競貶,全球貨幣戰進入白熱化階段,而在其中,人民幣的動向備受各方關注,中國人民銀行果然於昨天也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1世紀全球貨幣戰始自2009年,源頭是2008年爆發的世紀金融海嘯。2009年美國為了應對危急的金融形勢與重挫的經濟走勢,聯準會啟動數次的QE量寬貨幣政策,正式揭開了貨幣戰序幕。美國量寬雖因經濟漸有起色而在2014年暫停,但全球經濟金融的海潮波濤卻餘勢不衰,猶在蔓延擴大之中。
已進行六年的全球貨幣戰中,全球約200個國家大體分為三組:第一組是發動者或主導者,主要是美、日、歐,當然真正的始作俑者只有美國,日本與歐洲也是被主導者,但由於後兩者本身也擁有國際貨幣,勉強還可作個追隨者,必要時也能發動QE;第二組是所有其他國家,本身不具備國際貨幣,也就是沒有發動QE的能力,面對一波又一波QE製造的「流動性」海嘯只有被動因應的份,或調降利率或寬鬆貨幣或貶值匯率,這一切都是築防波堤,如若不然,不是引入通縮,形成資產泡沫,就是削弱出口競爭力;唯第二組中卻有一個比較特殊,就是中國大陸的人民幣,不妨區隔出來,視為只有一個成員的第三組。
大家最關注的,是全球貨幣戰何時方休?其次,為什麼戰來戰去,攪得天下大亂,第二、三組國家叫苦不迭也就算了,卻連第一組發動者本身經濟也未見起色?兩個問題,本質上是一個道理,即當前全球經濟問題是一個結構性需求不足問題,主要原因來自2008年巨大泡沫破滅之後的龐大產能遠遠尚未消化,加上全球普遍人口老化及貧富差距惡化,導致需求嚴重疲弱,這絕不是各國大印鈔票就能根本解決的。實體經濟與產業缺乏需求,印出來的海量流動性只能到處亂竄:在國與國之間,朝經濟體質較佳的發達國家或部分新興國家「避險」,從而製造出一波又一波金融震盪;在產業間,則更多地流入股、匯、債、房等資產市場而非實體產業,因而醞釀及蓄積下一個泡沫的巨大能量。
於是,回到第一個問題:何時方休?正因為QE解決不了真正的經濟問題,但一旦發動就會刺激它方,逼得它方也被迫跟進,這就充分表現在當前方興未艾的匯率戰上。由於結構性需求不足導致的「長期停滯」現象,是「所得面」問題而非「價格面」問題,大家競相通過匯率貶值想要擴大出口,其實搶來搶去的只是一個有限的餅,但只要有人開搶了,這相互刺激就會導致貨幣戰與匯率戰難以休止。
現在談談第三組的人民幣。眼前的形勢對人民幣而言是空前的為難:升不易,貶也不易,是升貶兩難。如果升,指的是跟著美元相對於所有其他貨幣升值,那麼,一、會削弱出口競爭力;二、會導致熱錢大量流入,弱化貨幣政策自主性,甚至會誘發新一輪資產泡沫;三、也可能會輸入通縮,這些都是人民幣政策在戰術上面臨的困擾;若是貶呢,即隨同一眾貨幣相對於美元大貶,則十分不利人民幣國際化,這可是自2008年世紀金融海嘯後中國下定決心要推動的大戰略。人民幣國際化的終極目標是要讓人民幣在國際間廣泛地被接受為貿易貨幣、投資貨幣及儲備貨幣,這一切的最大前提是要維持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人民幣國際化最大戰略意義是一旦人民幣取得與美元、歐元鼎足而三的國際貨幣地位之後,就形同一家企業取得了IPO上市,戰略價值不言可喻。
因此,現階段人民幣最佳選擇,就是在戰略目標與戰術目標間權衡,走好平衡木,具體說,就是相對於美元略貶,相對於所有其他貨幣略升,也就是人民幣要爭一時,更要爭千秋。
※ 相關報導:
* ↓0.94% 上月物價指數創62個月最大跌幅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89274
主計總處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受到油價下跌,電價回饋,以及去年1月春節物價較高等因素影響,1月CPI較去年下跌0.94%,為近62個月來最大跌幅,主計總處表示,目前物價平穩,沒有通貨緊縮問題。
◆ 全球搶稅 企業小心被雙重課稅
http://udn.com/news/story/7243/687880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5-02-05
各國政府在金融海嘯後大量撒錢救經濟,現在則要忙著找錢彌補財政赤字。KPMG會計師許志文昨天指出,過去各國是減稅招商,但現在已進入租稅戰爭、各國大搶稅的時代,企業不可大意,以免成為各國稅局的俎上肉、被雙重課稅。
為避免企業跨國避稅,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已發布BEPS(行動計畫報告)。KPMG全球移轉訂價服務首席技術顧問Clark Chandler 表示,BEPS擴大對資訊透明度的要求,企業對各國稅局要提供一致的資訊,受查核的風險及遵循成本也會提高。
KPMG會計師陳彩鳳強調,稅局隨時會找上門,企業一定要有風險意識,及早準備尋求自保之道,千萬不能忽略不管,否則「等送入急診室再救就來不及了」。
許志文說,企業願意花大錢改善績效,現在應做好稅務績效改善,認真跟各國稅局打交道,做好租稅管理「講一套各國都適用的故事」,以免被雙重課稅。內部應設立稅務經理,專責來處理相關問題。
許志文指出,台商要轉變觀念,租稅獎勵已是過去式,現在是租稅戰爭的時代,各國都虎視眈眈忙搶稅「你不課,就是我課」。例如近年大陸稅局的態度就轉為強硬,已不容許雙邊不繳稅的狀況存在。企業對各國稅局講的故事不完整,或營業活動交代不清,就會被查稅。
面對全球搶稅、查稅的趨勢,Clark Chandler建議台商,要做好價值鏈管理才能增強防禦力,例如利潤的配置必須吻合實質經濟活動,不能再放在免稅天堂。另外,與單一稅局溝通或提供文件資料,都要確保其他國家稅局拿到都不會有問題,在資訊透明化下,必須十分小心注意。
全球「債」淹腳目 比海嘯前更高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0823
經濟日報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5-02-06
全世界「債」淹腳目,債務水準比金融危機爆發的2007年之前還高。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債務占經濟規模的比率,已經超越美國。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調查47國的報告,全球債務自2007年至今增加57兆美元,如今逼近200兆美元,債務的增速已經超過經濟成長的步調。若以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來看,這段期間的債務比從270%攀升至286%。
報告指出:「多數國家債務占GDP的比率,已經超過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全球債務增加,金融穩定度就讓人擔心。」
2007年迄今增加的債務,將近一半來自開發中經濟體,但三分之一是已開發經濟體的債務增加所致。此外,除了美國和愛爾蘭,所有受訪國家的家庭負債都增加。
麥肯錫警告,荷蘭、南韓、加拿大、瑞典、澳洲、馬來西亞和泰國因家庭負債沈重,有「潛藏的弱點」。報告作者之一道伯斯(Richard Dobbs)說:「這就像一顆氣球,如果在某處擠壓債務,系統內就有另一處會爆破。」
※ 相關報導:
* 拒收希臘債券 歐盟下通牒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0905
希臘新政府積極遊說歐盟及相關國家爭取支持之際,歐洲央行突然宣布將停止接受希臘債券作抵押貸款擔保品,並限希臘在一周內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協議,否則將面臨嚴重現金周轉問題。
希臘財長瓦魯法吉斯四日才前往法蘭克福與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商談希臘財務問題,瓦魯法吉斯還跟媒體表示與這位來自義大利歐洲央行總裁的會面有豐富成果;不料,沒過幾小時,歐洲央行便宣布自二月十一日起停止接受希臘債券作為借貸抵押品,對瓦魯法吉斯是一大打擊。
* ECB施壓 希臘借錢更難了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0821
歐洲央行(ECB)4日切斷希臘銀行業取得現金的重要管道,顯然是對成立十天的希臘新政府施加更多壓力,要他們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協議。希臘股債大跌,拖累歐元貶值、歐股下挫。
* 國際油價大反攻 美股狂飆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0844
利比亞油田遭武裝分子突擊,加上奈及利亞海面一艘油輪遭到攻擊,使原油供應面臨威脅,國際油價5日盤中大漲逾5%,能源及健保類股攀升,帶動美股道瓊工業指數盤中勁揚150點。
* 人民幣貶勢明顯 匯兌風險增大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90858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2-06
近期國際外匯市場劇烈波動,受到歐元區即將推出大規模量化寬鬆(QE)政策、希臘大選結果影響,歐元匯率波動風險遽增,美元強勢地位進一步提升,俄羅斯、加拿大等先進國家貨幣紛紛對美元貶值,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也呈現弱勢,這種競爭性貶值效應給大陸人民幣帶來極大壓力。
人民幣自去年11月以來,對美元即期匯率雙向波動加劇,去年最後兩個月平均貶值約2%,再度降息之後,貶值幅度預計再擴大,中國大陸已加入了全球的貨幣貶值大戰。
....但是,人民幣要大幅貶值,也有其限制。從政策面觀察,大陸主觀上應不希望人民幣持續大貶,以免落入參與貨幣戰爭的口實,更重要的是,人民幣匯率涉及政治、經濟和國家形象,尤其人民幣國際化前景取決於匯率穩定性,大幅貶值可能削弱人民幣的吸引力,更不利於爭取國際貨幣基金將人民幣列為國際儲備貨幣。從實務面觀察,大陸對外貿易順差有增無減,尤其對美國順差金額龐大,中美雙邊貿易不平衡制約了人民幣貶值空間;此外,大幅貶值也將使近年來迅速增加的外匯債務擴大,得不償失。
其實,在兩大主要貨幣歐元和美元匯率走勢背離,其他國家夾在其中,匯率政策左右為難,也使得各國貨幣政策不一致,部分國家爭相放水,加劇跨境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和匯率波動。因此,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特徵將更為顯著,亞洲各國貨幣難以擺脫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今年全球金融市場前景的路途將崎嶇不平,整體匯兌風險增大。
* 11樣態免課奢侈稅 可回溯適用
http://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690293
房地產奢侈稅上路後,不少非炒作的短期售屋案件也無辜被課稅。財政部昨天發布最新解釋令,新增11種可免課奢侈稅的樣態,不但未來發生相同情況的民眾免被課奢侈稅,目前仍在行政救濟中、還未確定案件,也皆可回溯適用。
奢侈稅立法原是要減少房市投機炒作行為,卻意外打到許多不是炒房也要繳奢侈稅的無辜者。今年奢侈稅修法新增「卻屬非短期投機」的概括性條款,讓五花八門的特殊個案可免課奢侈稅,並將免稅樣態發布明確的解釋令,好讓各界遵循。
美經濟戰打俄熊 再攻中國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7000905-260301
旺報 2015年02月07日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
國際油價大戰陰謀背後,成功讓俄國熊栽跟頭後,國際金融市場盛傳,美國下一個攻擊目標,將是中國龍!有專家指出,美國藉由強勢美元正在打一場世界性經濟戰,透過操縱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讓大陸產業失去轉型動力,達到重創中國經濟的目的。對照最近大宗商品價格大跌,一場聞不到血腥味的戰爭已悄然開打!
中航工業集團董事長林左鳴日前撰文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美國發動經濟戰的能力更為強大,近期的俄羅斯正是美元左右世界經濟局勢最鮮明的例子。
陸企淪為待宰肥羊
在這場經濟戰中,俄羅斯唯一的戰略性火力支撐點就是石油,但美國卻藉著頁岩油的產出,讓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在不願讓出石油市占率的情況下,不敢減產石油,於是石油價格一路狂跌,支撐盧布的俄國石油因此被輕而易舉地攻克,而等待盧布的,當然就是慘遭美元打壓的命運了。
林左鳴表示,自本世紀初以來,美國對中國同樣也展開這樣一場聞不到血腥味的經濟持久戰。在「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美元大舉進入大宗商品的期貨市場,國際油價及其它大宗商品,如銅、鋁、鐵礦砂等的價格一路飆升。而這期間,恰是中國對原油、金屬原料等大宗商品的進口依存度大幅提高之時,其結果自然是中國企業的獲利水平,在大宗商品不斷漲價的凌厲攻勢下,成了待宰的肥羊,付出不少慘痛的代價
新興產業進退兩難
物價高漲、通貨膨脹、資產泡沬,讓大陸世界工廠頓時陷入困境,迫使大陸近幾年,得全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並發展綠色等新產業。但美國最近一波圍剿盧布,卻是讓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中國的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缺乏發展動力,讓大陸產業調整,陷入徘徊路口困境,進退兩難,再次重創中國經濟,因此,對於美國利用美元操縱大宗商品價格的作為,中國不能不高度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順利度過2008年金融危機後,對於做大做強貨幣及財富經濟體系的經驗更為豐富,如今,美國藉由美元、美媒和美軍這樣一種另類的立體體系,發動經濟戰爭能力更強了,林左鳴呼籲,中國有關部門切不可掉以輕心,否則攻擊俄羅斯熊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龍。
※ 威脅論與被害妄想都不正辦。
* 油價周漲幅 17年來最猛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3224
倫敦油價創下1998年3月來最大兩周漲幅,波動幅度則升至近六年最大。
布侖特原油繼上周上漲8.6%後,本周又勁揚近10%,但目前價格仍只有去年6月的一半左右。
* 套套1盒2萬!委國日用品短缺 做愛也艱難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91389
油價下跌除拖累石油出口國經濟外,想不到連享受性愛也大受影響。身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之一的委內瑞拉,近日百物騰貴,甚至鬧出保險套荒,即使保險套售價超過20美元一個,仍被搶購一空,民眾忍不住慨嘆做愛也艱難。
委內瑞拉95%外匯收入來自石油,但石油出口價格過去七個月跌了六成,政府不但沒縮減開支,總統馬杜洛反而決定減少進口量,反令日用品價格大增,年度通膨率竄高到64%,嬰兒紙尿布、防臭劑乃至保險套及避孕藥,都出現搶購潮,民怨四起。
◆ 聯合筆記/誰來加薪?
http://udn.com/news/story/7339/693067
聯合報 黃昭勇 2015-02-07
後金融海嘯時代,各國政府為了消除民怨,除了宣示要向富人、跨國企業追稅,另一項重大措施,就是要幫廣大的上班族加薪。
從去年到現在,包括新北市長朱立倫、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都支持讓中小企業幫員工加薪的減稅條例;不分藍綠的政治人物,也呼籲企業幫員工加薪。經濟部、勞動部等,推出大大小小的方案,希望改善上班族的勞動條件。
台塑集團、台積電等大企業,紛紛宣布員工加薪方案、年終獎金等。一時間,勞資雙方的氣氛似乎大見改善,勞動部還幫忙解決了華隆紡織、勝華科技等關廠、裁員的勞工權益問題,保住多數人的遣散費。
但廣大的一千一百多萬勞工,真享受到了「加薪」?先來看看數字。
加薪要讓員工有感,首先,幅度要超過全國的經濟成長速度。
經濟成長率是全台灣努力的結果,薪資成長幅度若低於經濟成長,代表自己身處的企業,表現得比「中華民國」這家公司差,員工就不容易有感。
第二,加薪幅度還要能夠抵銷通貨膨脹的幅度,若低於通膨率,薪資成長等於被物價吃掉。
去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是百分之三點四一,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是百分之一點二。換句話說,要讓員工加薪「有感」,則薪資成長的幅度至少要超過百分之四點五三。
以台灣受僱員工平均月薪(含年終獎金)約四萬五千五百元計算,企業要幫員工「加薪」至少二千元,員工才會有感。公司給每位員工一年的薪資至少要增加兩萬四。
但,我們要問的是,為何是企業「幫」員工加薪?
去年,上市櫃公司估計共賺進一點七兆元,創新高紀錄,年增率大約是百分之十三。
換句話說,在大老闆、台灣社會與員工共同努力下,企業擁有了百分之十三的獲利成長。 這百分之十三,即使均分成三等分,大老闆、台灣的稅收跟員工各一份,員工原本就應該要獲得百分之四以上的薪資成長。
政府透過減稅等優惠,誘導企業提高員工薪資固然是美事一樁,但不應該是先讓企業減稅,才有員工加薪;企業應選擇先把獲利成果與員工分享後,透過為了提升競爭力的減稅優惠,再次提升員工的薪資與福利,才能進入正向循環。
否則,減少的稅收最終將導致國家建設不足,或是另外找稅源彌補,廣大勞工增加的薪資,最終還是政府埋單,也就是人民繳稅,真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若不是成長果實分享下的薪資成長,單靠減稅等優惠;企業,真有「幫」員工加薪?
※ 相關報導:
* 美國 盼到久違的加薪潮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93516
在美國逐步走出大衰退之際,多數美國人最痛苦的一件事莫過於始終等不到薪資回升,但這層痛苦似乎已開始舒緩。
如果把通貨膨脹因素考慮進去,多數美國人現在賺的錢實際比2007年大衰退開始籠罩時還要少。不過,6日發布的就業報告顯示,薪資上升已終於擴散到整個經濟。
* 企業獲利,員工加薪 經長支持修法方向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93085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提推動「公司法」等修法,保障員工合法分享企業獲利。國民黨政策會昨在立院辦「企業獲利,員工先加薪!」公聽會,經濟部長鄧振中表示,支持修法方向,但盈餘改列薪資分配成數,希望能訂在公司章程,讓各公司股東會自主。
◆ 英國企業集體裁員 歐盟法院說不違法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3518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5-02-07
歐盟法院(ECJ)說,英國企業集體裁員時不必設置90天的裁員諮商期,而且,如果員工少於20人,不必將所有員工全部列入諮商。
這個裁定的起因,是連鎖超市Woolworths在2009年面臨破產時,裁員和資遣發生爭議。
在員工未達20人的店面工作的員工說,公司告知要裁他們的時候,未經諮商。
在2010年時,大約300位Woolsworths員工沒有拿到資遣費,因為他們在小店面上班。在20人以上店面工作者,則領到資遣費。
所以如此,是因為,根據英國1992年通過的勞資關係法,個別店面也算一個「機構」。
官司打到英國的「就業上訴法院」,然後升高到歐盟法院,該院5日裁定英國的規定符合歐盟法律。
法界人士表示,英國的資遺程序改變,對企業衝擊不小。他們表示,集體資遣在英國是相當關鍵的議題,特別是最近牽連到行動公司Phones4U及特易購(Tesco)店面關閉的問題。
目前在英國,集體裁員的標準諮商時間是45天。
英國產業聯合會(CBI)對歐盟法院的裁決表示歡迎,表示這裁決有助減輕企業的壓力及降低成本。
克魯曼專欄/希臘、德國比狠…不會有贏家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4806
經濟日報 編譯吳國卿 2015-02-08
歐洲央行(ECB)4日宣布不再接受希臘公債做融資擔保品,這個動作其實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不過,攤牌的時刻已經接近,這不但是希臘的關鍵時刻,也是整個歐洲的考驗,特別是ECB可能很快就得決定自己是為誰效命。
基本上,目前的情況可以總結為以下的對話:
德國對希臘:你的銀行體系近來還不賴,要是出什麼差錯就太可惜了。
希臘對德國:噢,是嗎?我可不想看到你也不賴且漂亮的歐洲聯盟給摔破了。
具體來說,德國要求希臘繼續實施極度嚴苛的撙節措施,以全額償還債務,如果希臘拒絕,ECB將切斷對希臘銀行業的支持,進而讓已經很糟的希臘經濟更加惡化。
但放棄希臘將承擔重大風險,不只是對歐洲經濟,還威脅到60年來嘗試透過分享繁榮而建立和平與民主的歐洲計畫。希臘銀行體系崩潰可能導致希臘脫離歐元區,創設自己的貨幣,而即使只有一個國家放棄歐元,投資人將發現歐洲的單一貨幣大計是可逆轉的。
我們正目睹一場極度危險的衝突。這不是一般的外交,而是比看誰狠的遊戲(a game of chicken),兩輛裝滿炸藥的卡車在狹窄的山路急速駛向對方,誰也不願讓開。向來提倡建設性合作的歐洲,何以走到今日這個地步?而結局會是如何?
和許多危機一樣,希臘新危機源自迎合政治,當政治人物告訴選民想聽的話、做無法履行的承諾,然後不願面對現實做困難的決定時,這種危機就會發生。我現在說的,當然是指德國總理梅克爾和她的幕僚。
希臘確實因為不負責的舉債而惹出大麻煩,而且希臘已為其不負責任付出慘痛代價。不過,展望未來,希臘還能承受多少?顯然它已無法全額償付債務;任何計算過的人都知道。
不幸的是,德國政治人物從未向選民解釋這種計算,反而把不負責的舉債道德化,宣稱債務必須全額償付,訴諸南歐人得過且過的刻板印象。現在希臘選民終於宣告再也無法忍受,但德國官員仍舊重複老套的說詞。
現在我們還有理由希望,ECB將拒絕跟隨德國起舞。ECB宣布不接受希臘公債當擔保品聽起來像懲罰希臘,其實不是,因為ECB仍保留支持希臘銀行業真正重要的管道——緊急流動性協助(ELA)——所以只算對希臘的一個警告,而且甚至可以說是對德國的警告。
而如果德國不警醒,我們希望ECB可以堅定立場,宣告自己的角色是竭盡所能保衛歐洲經濟和民主體制——而非德國的收帳員。剛才我已說過,我們即將面對這個關鍵時刻。
(作者Paul Krugman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 相關報導:
* 希臘還款倒數 金價蹲馬步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5098
黃金市場上受到希臘債務問題起起落落,儘管希臘政府態度有些許軟化,但歐洲央行(ECB)使出殺手鐧,逼希臘政府正視新一輪談判,一度令金價攀升,然而上周中國人行更實施降准措施,令金價得以維持在近5月高位。
* 希臘換債計畫 學者相挺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4812
希臘提議以與經濟成長掛鉤的債券交換歐元區債權人持有的債券,遭到各國冷淡對待,某官員斥之為減債的新「花招」,但愈來愈多經濟學家認為換債計畫可行,可以給希臘政府在償還沉重債務時喘息空間,以便讓遭金融危機重挫的經濟重回正軌。
* 歐洲》德國經濟定時炸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8000136-260209
....漢斯格雅的人資長艾根特(Thomas Egenter)說:「20年前,大家必須向企業求職,現在企業卻必須去搶員工,大費周章,主動秀出能提供什麼。」漢斯格雅提供小孩托育、分享獲利、免費交通等福利。
這個人口上的轉變,到2060年時將成為重大問題,因屆時德國每退休1位工作者,將僅新增1.3位工作者,有別於現在的新增2.3位。而德國生育率又已是歐洲最低。
德國央行總裁(Bundesbank)總裁魏德曼(Jens Weidmann)最近曾說:「如何因應這個人口上的變化,將攸關德國經濟是否能保有在許多領域的領導地位。」
* 愁錢不夠 4分之1美國人壓力大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93812
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本周發布的年度壓力調查顯示,金錢仍是令美國人發愁的一大難題。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在絕大多數時間或無時無刻不在為錢發愁。
◆ 星期透視/稅改不易 台灣需要分配正義
http://udn.com/news/story/7339/694741
聯合報 楊志良/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2015-02-08
任何文明國家執政者,不論左派或右派,至少要做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否則執政的正當性將蕩然無存,台灣幾乎就是如此。
目前失能老人有七十幾萬,政府只照顧了十多萬,長期照護保險遙遙無期。照顧者疲累之餘,出現老人殺害老妻(投案後,認罪不認錯,直言制度殺人)。有兒子勒斃母親(姊姊到派出所探視,不但不責備弟弟,反而抱著痛哭,說弟弟辛苦了)。
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房價收入比超過十四倍。公立幼稚園、托兒所,一開放報名秒殺。北歐國家,將子女撫養到廿四歲,只需耗用可支配所得十%以下,台灣則要六十六%(北歐國家高稅賦,子女大家一起養)。
因為稅收不足,偏鄉任用代課老師、甚至鐘點老師。政府窮,公債近六兆(廿年來,中央國債從五千多億增加十倍以上)。馬政府初期大幅降稅,說是要增加投資創造就業,只是熱錢進來炒房炒股。政府加稅,門都沒有;一方面政府施政貪腐不斷,民眾不相信把錢交給政府,倒是大家一切都要政府出錢。另一方面,只要是任何稅制改革,不論證所稅或兩稅合一,阿財、阿土、阿水等財團代表,總有種種理由,讓方案夭折。
稅改,輕者,部長下台,重者,政黨敗選。而從警察、消防、防疫、環保、照顧弱勢費用,多由受薪勞動階級負擔,不公不義,導致高階人力不斷外流。年輕人到紐澳打工,發現紐澳勞工上班時間比台灣短,努力程度也不及台灣,但是薪資卻比台灣高,年輕人如何能不怨嘆?優秀人才赴中國求學者,不計其數。更有趣者,地方政府捧著金碗,卻不斷向中央要錢,如有不從,地方諸侯惡言相向。(地價稅房屋稅是地方稅,只要公告地價調一下,或稅率調高一下,就財源滾滾,何況,台灣房屋稅加地價稅,只有實價的千分之一、二,比美日的百分之一以上,差距甚大。所以炒房炒地,遠勝投資產業)。
馬政府早失能,稅改無望,建議如下:
一、每次金融移轉(證券、期貨買賣)每筆十元,每年一二○億以上,充為長照保險基金。
二、每次金融提款,每筆加收五元,初估將有六十億,可普遍辦理公立幼兒園、托兒所。
三、每戶(低收入及中低收入除外)每年多交一千元房屋稅,就有六十到七十億以上,對父母只一戶房產的青壯年補助購屋貸款年利息二%,可產生三、四千億的房屋貸款。(台灣空屋太多,約八十到一百六十萬戶,數兆的資金凍結成鋼筋水泥,住「瑪利亞」,不要再蓋社會住宅了)
以上方案,一、二案銀行代扣,第三案由國稅局扣繳,行政成本低廉,富人相對付的多,每筆金額不大,若全面宣導,因係指定用途,民眾較易理解及監督。相較稅改,較容易為民眾所接受。
社論-Republic of Cheap 低價惡果正顯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8000650-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08日
ROC可以有一個新的名字:Republic of Cheap,表面上物價十分便宜,讓國民實質購買力能夠維持強大水準,但長久以往,不利國家社會的發展。
為什麼說台灣很便宜?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國民所得,台灣在2013年達到41539美元,不及美國、香港的53000,新加坡的78762,但與德國相若,比日本、英國36000、韓國的34000美元都來得高。
這項費時6年完成的國際比較,台灣相對價格指數僅66.1,在199個調查國家裡排第106,是亞洲四小龍最低的,表示台灣物價最低。全球最高的是瑞士,高達209.6,日本173.6位居第7,美國129第26名,南韓則是99.4第36名,中國大陸也有70。該究研指出,在美國以一美元買到的商品,在日本要花107.45日圓(約1.34美元),在韓國要花854.58韓元(約0.76美元),而在台灣只是要花15.11新台幣(約0.51美元),與先進國家及亞洲四小龍相比,台灣物價便宜相當明顯。
直覺上,物美價廉,讓所得購買力高,可以帶來幸福感,也可以吸引更多國外觀光客,對經濟成長似有正面效果。但深入思考卻發現,其實不利台灣的長期發展,甚至有害。
物美價廉代表相同的商品在台灣賣出的價錢較低,利潤相對就較少。前年美國商會已經指出,台灣是「低利潤市場」(low margin market),不少美商用腳投票離開台灣。而本土實力企業家及人才,為追求更好的報酬,也整批出走。
尤其人才流失,對台灣經濟與社會傷害更大。約10到5年前,大陸航空業快速發展,台灣機師薪資低、技術好,被大量挖角,這次復興航空發生空難,顯然與近年台灣資深優秀機師大量流失有關。其他如電子科技、半導體、金融業、文創產業、高端服務業等領域,大陸、新加坡、香港也都來台灣高薪挖角,造成楚材晉用。企業、人才流失,台灣悶經濟愈陷愈深,暮氣沉沉。雖然近年觀光業獲利,但外國人來台灣觀光,某種程度也是享受台灣的廉價的資源,對台灣經濟的貢獻有限。
決定購買力高低與匯率有關,不少專家學者歸因新台幣匯率低估。但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公布的有效匯率指數觀察,過去10年來,新台幣指數大多在100上下間波動,顯示並無低估。若盲目要求新台幣升值,將直接衝擊出口產業。近年來主要競爭對手日、韓等國均採行「貶值救出口」的政策,國內企業紛紛要求彭總裁跟進,輿情也不支持匯率升值政策。
簡單來說,新台幣升值是「雙面刃」政策,台灣是高度依賴出口的小型經濟體,處理不當,恐怕會是全民皆輸。
台灣1981到1990年這10年間CPI平均年增率為1.69%,1991到2000年為2.47%,2001到2014年為1.06%,顯示台灣近年物價水準走低。追根究底,低物價的形成,與企業追求成本節約型商業模式及民眾偏好「俗又大碗」有關。而推波助瀾的原因是,政府長期補貼水電油的產業政策,及為了選舉所開的「凍漲」支票。水電油價格是所有商品最根源的成本,商品的生產、銷售都與水油電價息息相關,且對最後售價的影響也最為直接。
經濟起飛時期,政府壓低水電油價格,補貼企業經營成本,成功達到促進民間投資、帶動產業興盛、台灣經濟高飛等目標。但隨著國內產業結構轉型、服務業比重提升、製造業西進等因素,低價補貼反而形成高耗能企業該淘汰不能淘汰,不利升級轉型及新能源的產業推動。
中油、台電、自來水公司經年虧損,無力更新設備,無力創造盈餘繳庫。排擠稅收的結果,讓政府無力做好水電油新建設的規畫與推動,因而效率低落,成本墊高,陷入營運及政府預算負擔的惡性循環。
水電油價是最核心的物價指標,只要依市場機制訂價,讓價格浮動,讓民間習慣市場機制,才有機會打破民眾物價不會漲、不能漲的錯誤認知,讓價格靈活調整,有生產力的資源,給予較高的報酬獎勵,就能發揮更大效能,社會就會更進步。這幾年,很多新興國家物價漲、薪水也漲,整個社會充滿了蓬勃朝氣。
台灣過去十餘年僅1%左右的物價成長率,薪資成長長期停滯,通縮症狀已出現。政府要及早研擬對策,趁能源價格低落之時,檢討補貼政策,反映真實市價下的生產成本。讓價格回歸市場機制,才能創造最大效益,進而形成物價、薪資交替上升的正面循環,讓台灣擺脫Republic of Cheap,走出悶經濟,留住人才。
社論-新常態的大陸經濟需注意什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9000044-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2月09日 本報訊
去年中國大陸經濟年成長率降至7.4%,不僅首度低於官方目標值,亦創24年來新低。儘管市場早有預期,可是中國吸納眾多來自歐美的中高端消費品,且原物料出口國亦賴其甚深,經濟成長趨緩問題自然引人矚目。
在經濟放緩歷程中,習李政府屢次公開傳達其無意於GDP競逐,穩增長政策推出主要為力保就業市場平穩,且唯有改革方能釋放紅利,並呼籲各界及早適應經濟「新常態」(new normal)。然而,現階段中國面臨產能去化陣痛調整期,消費動能擴增尚待建構各項社保體制,軟著陸能否實現已經是各界對中國經濟最好的期待。
對此,樂觀者首先認為,造成經濟減速的房地產市場,在去年第4季中央政策託護下已略現止穩,具指標性一線城市房價回溫,多數城市交易量業已上揚,僅部分三、四線城市依然面臨庫存過高與投資浮濫困局。
其次,2013年初啟動的禁奢令與反貪腐計畫,經過二年雷厲風行後,對餐飲、精品、酒類、車市,甚至房市等官場文化附屬品重挫效應逐漸鈍化。其中,占比較大的車市在去年底已見回暖。
再者,去年第三產業占經濟總值已達48.19%,明顯高於第二產業的42.64%,並創歷年新高,形成經濟走勢放緩,但第三產業創造的就業機會明顯高過第二產業所釋出的勞動力數量。去年中國新增城鎮就業人口為1,322萬人,大幅優於國務院設定1,000萬人目標,就業市場並未因經濟放緩而惡化。對比李克強總理強調的「穩增長為保就業」思維,意指在就業市場健康無虞的前提下,中國並不需要透過擴增內需來提振經濟成長速度,反而可利用成長放緩來達到過剩產能去化目的。各界擔心的社會穩定問題,並未出現。
不過,「新常態」初期難免面對痛苦的結構調整期。其中,由於經濟放緩,企業獲利減少,銀行業將面對不良貸款攀升。過去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之所以受控,主要依賴政策護航。千禧年後共有三輪政府主導降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經驗:一為2001年出售四大銀行不良貸款給政府成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額達人民幣1.3兆元。其次,2004年及2005年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及工商銀行陸續出售不良貸款資產超過9,000億元。而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農業銀行處置8,157億元不良資產。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方使得整體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自2000年的22.4%驟降至2013年底的1%。
可是,以政策手段將不良貸款強制自商業銀行剝離的做法,雖可減輕銀行經營包袱,並美化銀行財務報表,但該等貸款仍存留在金融體系內,就似自左手挪移至右手,滋生因子依然存在。此外,多年來企業生存環境與銀行金融生態未變,結構性問題沉重依舊。
具體地說,中國國有企業由於產權透明度低,財務上缺乏專責約束機制,導致其借貸浮濫,加以未完善規畫資金成本與償還能力,在經濟趨緩當下,倘若穩增長措施配置的資源失當,不良貸款可能還會增加。另外,中國金融體系中,間接融資比例遠高於直接融資,企業融資約有70%來自銀行體系,對銀行貸款過度依賴。況且商業銀行長期以來,以大中企業客戶為主,普遍存在放款集中度過高問題,利潤來自利息收入占比偏高。因此,經濟情勢一有風吹草動,銀行體系將首當其衝。
隨著經濟增速降至24年來新低,去年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自9月1.16%明顯上升至12月的1.29%,為2010年第二季以來的最高水準,且升幅為銀監會自2004年開始編纂該項統計以來最高數據,顯示不良貸款擴增造成的金融體系壞帳風險正在升溫。
過去,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得以大幅下降,除前述的政策扶持因素外,高速經濟成長、金融環境改善、監管體制趨於健全,以及商業銀行改革亦貢獻良多。但進入「新常態」後,「政策扶持」已難再現,「金融環境改善」歷經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膨脹、影子銀行規模高漲,已增加其複雜性與不確定性。此外,「經濟高速成長」更已成為過去式,僅「監管體制趨於健全」與「商業銀行改革」兩項因素在未來仍得以續航。可是,加強監管與改革必然觸及體制沉痾與結構弊病,如對「舊模式」下產能過剩的產業革新,肯定會誘發潛藏的不良貸款;強化商業銀行改革,則可能降低其放款意願,增加經濟下行風險。
綜上所述,近期中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接踵而來,先是去年成長率創24年新低,接著1月官方製造業PMI指數降至49.8,加以適逢轉型關鍵時刻,縱使中國政府尚能推出刺激政策讓經濟成長落入今年的官方目標區間,而「新常態」或能帶來新成長契機;可是,經濟將放緩已是不爭的現實,對其背後包藏的潛在風險不可不防。對中國而言,如何降低風險,在很大程度上有賴加速金融體制革新,以充分發揮改革綜效。
※ 相關報導:
* 出口慘 人民幣貶值壓力加重
http://udn.com/news/story/7333/696516
儘管大陸1月貿易順差高達600億美元,但由於出口表現不佳,並再度陷入衰退,市場人士認為,這恐將加重人民幣貶值壓力。此外,1月外貿數字不理想,加上本周又將進入新股申購與限售股解禁高峰,陸股本周走勢也不容樂觀。
* 陸客搶購馬桶座 日本賣到缺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9000727-260301
受日幣大幅貶值影響,大陸赴日本旅遊蔚為時尚,而且搶購日本產品不手軟,中央電視台採訪到赴日陸客團搶買電鍋和免治馬桶座,讓日本免稅店賣到缺貨,工廠也來不及生產,對大陸觀光客的購買力不敢小覷。
* 資金大挪移 空殼公司攻陷紐約豪宅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54440
美國《紐約時報》八日報導,過去十年來,來自全球多國的資金助長紐約市豪宅市場榮景,該報花了一年多時間調查,發現這些資金有許多是透過空殼公司購入紐約房地產,以便隱匿買主真正身分;曼哈頓中央公園周邊的廣場酒店大廈(The Plaza)、時代華納中心(Time Warner Center)、彭博大樓(Bloomberg Tower)、川普大樓(Trump International)等高級公寓住宅,五到七成都被空殼公司買下。
以時代華納中心大樓住宅為例,三十七%擁有者是外國人,至少十六人曾因金融詐欺或違反環保、住屋法規而遭其政府調查。這些外國屋主包括俄羅斯、哥倫比亞、馬來西亞、中國、哈薩克和墨西哥等六國的政府官員及官員親信。放棄台灣國籍的聯華電子公司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也在這裡買了一戶。
* 東協將整合資本市場 股債點火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6483
東南亞國協經濟共同體(AEC)將於2015年底啟動,進一步整合東協(ASEAN)十個會員國,各國不僅將取消彼此間商品貿易的關稅,還打算建立統一的資本市場,可望為東協的股市及債市增添動能。
日經新聞報導,許多東南亞企業目前主要靠銀行貸款、及其他間接管道籌措資金,但若更多企業能夠改而直接籌資路線,例如發行股票或公司債,將能降低東協各國再爆發經濟與金融危機的機率。
* 名家瞭望/新多邊主義的三大抉擇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6407
經濟日報 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2015-02-09
2015年開始不久,全球決策官員就面臨三個重大抉擇:究竟是該力拚經濟成長還是該接受經濟停滯?該致力於提升金融穩定,還是要屈從於金融脆弱?各國該相互合作,還是自行其是?賭注莫大於此;對全球社會而言,2015年必定是非成即敗的一年。
....成長、貿易、發展及氣候變遷:2015年將是多項重大多邊行動匯集的一年,我們經不起失敗,且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抉擇。
* Canon發表5060萬畫素全片幅EOS 5Ds /5Ds R相機
http://ithome.com.tw/news/93948
由於高畫素感光元件若受到震動影響,影像晃動模糊也會更嚴重,因此Canon加入了獨特的鏡片震動控制系統抑制各種震動現象,讓相機可穩定發揮高畫素優勢。這兩款機種也是Canon EOS系列首次搭載縮時攝影功能的相機,可設定的攝影間隔為1秒至99小時59分59秒,攝影次數為2至3600次。
名家觀點/22K,一個均貧的符號…
http://udn.com/news/story/7238/698625
經濟日報 郭位 2015-02-10
舊曆年提薪水,免不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有人認為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每月起薪多年來維持在22K上下。這個為人詬病的講法,正確性有些疑問,倒也未必全無所本。就把22K當個低薪的代號吧!
有報導,畢業生起薪雖低,但若計入年終獎金和其他津貼,可再加六、七成。有人說,台灣的生活花費低,較低的薪水並不影響日常生活。也有人說,許多人號稱擁有大學學位未必名實相符,把22K看成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統計上有誤導之嫌;表現好、專業性強的名校大學畢業生,年薪可達百萬。
暫且把釋疑擺一邊,假設年輕人拿到手的,確實是不痛不癢的22K。這低薪多少反映了社會的均貧現況。
早期台灣公務員的待遇差。即使今天與香港相較,香港司、局長的月薪約港幣30萬元;而台灣部長級官員月薪只有新台幣19萬元,僅略高於香港資深科員級。你也許想說台灣公務員的退休福利好,但是仍然比不上香港公務員的退休福利。
《經濟學人》2010 通過官方資料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數據,為國家元首及地區領導人的「年薪」分析,發現台灣的總統薪水除了偏低,其與台灣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也相對偏低,只有約新加坡總理相對比例的七分之一、香港特首的五分之二、美國總統的五分之三。台灣的行政院長、部長、縣市長薪水與他國相較,絕對值偏低,而且與人均 GDP 的比例也相對偏低。但是,社會輿論反而覺得台灣公僕的薪水太高。
核四廠長14萬元月薪,與先進國家核電廠廠長相比,低得難看。處在反核的民粹浪潮上,核四廠長被歸納為高薪族,並受到嚴峻的批評,甚至只為了在海邊請吃平常不過的龍蝦而飽受詰問。
台灣的大學教授月薪10萬出頭,也被批領高薪。這個數字,僅及美國同等級教授薪資的四分之一、香港的五分之一、韓國的二分之一,甚至大陸先進大學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有些美國頂級教授年薪百萬美元,在台灣人眼中,還真像天文數字。至於台灣國立大學校長的薪水,則連美國大學校長薪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台北市長找副市長,要女性企業家、能幹、有國際行銷經驗…需要隨時報告行程、公開私人財產,還可能無緣無故被各方訓斥。這樣一個十二、三萬元月薪的副市長,哪一個合格有尊嚴的人肯幹呀!
像以上這些比低薪的例子俯拾皆是。22K是全民普遍現象,不是特例。所以,年輕人若是拿這種待遇,與台灣百業相較,不特別委曲。
低價的現象如今蔓延到各行各業。舉些隨手可得的例子,鬍鬚張滷肉飯每碗欲漲5塊錢,被罵翻天。Burger King漢堡加價25%,鼎泰豐小漲,鳳梨酥調價,出租車漲價,原本極便宜的油電價因全球原油價下降而減幅不夠,大學欲調漲超低學費…都被給狠批了一番,形成逢漲必反的風氣。
許多人批評台灣貧富差距大,殊不知由於社會均貧,其實是世界上貧富差距較小的地方。
20年前,我在德州農工大學當系主任,學系規模超大,高薪招聘新教授,同時找機會提升系裏原有的教授,對表現卓越的教授大大獎賞,讓同事盡量得到應得的高待遇。我雖然不曾開口要求大學給自己調薪,但有一天,院長在比較待遇差別的時候,發現系主任薪水相對偏低,於是就自動調高了我的薪資。
如果大家都鼓勵並設法為他人調整薪資,不就不至於大家都均貧了嗎!
(作者是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相關報導:
* 名家瞭望/共享繁榮…全球新使命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8653
....全球貧窮問題會如此棘手,原因之一是它仍不太受到非貧窮人口關注。參加討論全球貧窮議題的人大多不認識任何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即使有也很少,這是全球經濟隔離很嚴重的證據。如果貧窮有傳染性,貧窮人口會比現在少很多。
幸運的是,公民社會團體及國際組織不約而同為貧窮發聲,已在全球掀起終結貧窮的運動。愈來愈多人同意全球貧窮不只是窮人的問題。道德憤慨雖然重要,卻不足以催生政策,決策者不只需要數據,也需要分析數據的能力,這兩者一樣重要。
打擊貧窮的第一個任務是判斷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
....其次,人們必須承認經濟體很複雜,而且互相連結。
....貧窮無法根除的另一個原因是,世界一直存在不平等,在許多地區還日益嚴重。
....這是人類的一大失敗。隨著2015年到來,我們須考慮採取政策及干預來抑制這種極度不平等。我們必須這麼做,這不只是出於正義感,也是因為在極度不平等的世界,最窮的居民即使有投票權也無法發聲。
一言以蔽之,極度不平等對民主是一大打擊。
* 人民幣雙向借款 活絡台企資金
http://udn.com/news/story/7334/698183
大陸台商常遭遇金融瓶頸,資金緊缺,台灣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息低,卻不能以人民幣形式直接貸給台企。台灣總部的錢也不能以人民幣形式借來;台商企與台灣總部不能直接以人民幣結算,只能透過美元轉換,也面臨匯率風險。
新華社報導,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2013年2月獲批設立後,台資企業集團內部人民幣跨境雙向借款業務、個人經常項目下跨境人民幣業務、台灣地區金融機構在昆山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等一批金融新政先行先試,解台企燃眉之急。
* 陸小型網路商店 要繳稅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3/698581
大陸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日前公布的「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稿」內容不僅增加了關於網上交易納稅的內容,還敲定「納稅人識別號」制度的法律地位,顯示未來在大陸開網店賺錢要繳稅的趨勢已經箭在弦上。
納稅人識別號就是載有納稅人納稅資訊的「身分證」,目前大陸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都擁有稅務登記代碼(類似台灣的「統一編號」)。
* 未來,悠遊卡也可付網購消費
http://udn.com/news/story/7239/698604
電子票證與第三方支付業者,將可互相兼營業務。金管會昨天宣布,將修改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開放包括悠遊卡公司在內的四家電子票證公司可經營第三方業務。未來,你我手中的悠遊卡等,就可以拿來支付網購的消費。
金管會並將開放第三方電子支付帳戶儲值工具,將新增「電子票證」;例如悠遊卡的儲值金額可轉到第三方帳戶中,支付線上購物金額,讓電子票證可跨「線上線下」購物。
社論-QE政策不是救經濟、抗通縮的萬靈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0000035-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2月10日 本報訊
傳統的貨幣理論告訴我們,根據交易方程式MV=PT所修改的所得方程式MV=PY,只要貨幣流通速度(V)維持穩定,貨幣供給的增加,會帶來所得(Y)和物價(P)的上升。然而在實際的運作上,貨幣供給因透過不同的管道去影響經濟活動,其最終的結果並不必然是方程式呈現的簡單算術關係。但MV=PY這個關係基本上大致還成立,只是需做部分程度的修改。因此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世界各國政府幾乎都採寬鬆貨幣政策來救經濟,一方面是基於前述理論,更現實的一面則是各國政府的負債大都已經達到警戒線,已經沒有寬鬆財政政策的空間了。
更多的實證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緊縮的貨幣政策用來控制通貨膨脹,其成效顯著高於用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成長,換言之,寬鬆貨幣政策並不是救經濟、抗通縮的首選。然而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寬鬆貨幣政策救經濟、抗通縮已經成為「新常態」了。尤其美國實施了3輪的量化寬鬆(QE)政策後,經濟復甦似乎已經確立,新增就業人數、薪資、失業率等指標,幾乎都顯示美國經濟基本面已經回到成長的軌道。
由於美國QE的成功,強化了各國政府「有為者亦若是」的決心,今年以來至少已經有9個國家宣布採行寬鬆貨幣政策。在政策措施上各有不同,其中深受通縮所苦的歐元區和日本希望藉著QE印鈔票救經濟抗通縮,有些國家直接採行匯率政策(例如瑞士、新加坡),有些則採行利率政策(例如瑞士、丹麥),有些則以間接措施增加資金供給(例如中國大陸的調降存款準備率);各國手段雖然不盡相同,但本質都是寬鬆貨幣政策,要直接或間接去刺激經濟對抗通縮,然而也觸發了世界貨幣戰爭的開打。
許多人以為2008年推出的美國第一輪QE是世界貨幣戰爭的開始,其實在美國實施3輪QE直到去(2014)年QE終止的這段期間,嚴格說來,這是美國濫用美元的全球鑄幣權地位,霸凌世界其他國家的時期。在金融海嘯之前,美國就一直要求幾個重要的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但都沒有得到積極回應;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順勢持續3輪的QE,使美元直接對全球貨幣貶值,雖然此期間內也有些國家貨幣短期間對美元貶值,但是美元基於全球鑄幣權的地位,全球原油、黃金、大宗物資的國際交易均以美元計價,在美元因實施QE而貶值的期間內,這些供給缺乏彈性但對各國經濟成長十分重要的商品,皆因以美元計價而大幅上漲。任何國家若使本國貨幣對美元貶值,就會加重該國使用或進口這些商品的成本;反之,對美元升值可以降低其使用或進口原油、黃金、大宗物資的成本。因此多數國家都難刻意對美元貶值去影響彼此貨幣間的相對匯價,從而貨幣戰爭打不起來,各國貨幣都受美元貶值的霸凌。
美國QE退場之後,美元不再以貶值霸凌各國貨幣,而且美國QE的成功,讓各國政府有東施效顰的動機,以為MV=PY是個鐵律,只要持續灌注貨幣,價格和所得終將像吹氣球似地被撐大起來。乍看之下,無論從理論或從美國經驗來看,這個推論似可合理被接受,因此「安倍經濟學」裡「安倍三箭」中就有一箭是寬鬆的貨幣政策,而其目標則為通貨膨脹年增率達到2%;歐洲央行(ECB)推出的QE計畫也貌似美國QE,自3月起每月將用500億歐元購買歐元區各國政府公債,另以100億歐元購買金融機構及民營公司債券,直接與間接對歐元區注資。
得注意的是,就理論而言,寬鬆貨幣政策要成功,貨幣的流通速度(V)要穩定,而V的穩定則看實務上資金的流動與運用。美國FED知道以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儘管其QE以注資在美國公債為主要部分(例如QE3最後階段每月200億美元中僅50億美元用在MBS的購買,150億美元仍用於美國公債購買),這些公債持有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得到資金後會用在最有利的地方,例如直接炒作國際大宗物資,或高利貸放給避險基金(對沖基金)做類似甚至更大的投機套利,因此真正留在境內的只是購買MBS所釋出的資金,甚至部分的MBS持有機構也會把得到的部分資金拿去炒作。因此FED有耐心地讓其資產負債膨脹5倍,亦即從海嘯前約9,000億美元大幅增加到4.5兆美元,才得到今天的成果。
以美國單一國家且美元霸凌全球貨幣,還耗費6年才達成經濟復甦,歐元區各國經濟強弱差異極大,如同「二人三腳」走路,政治歧見又多,東施效顰的歐版QE若不能使資金留在區內,MV=PY的關鍵V就不穩定,從而難以寄望M的增加會使P和Y增加,亦即寬鬆貨幣政策未必能救經濟、抗通縮。更何況貨幣戰爭已經開打,相對幣值經常變動,使資金流向更難掌握,貨幣的流通速度(V)會更不穩定,因此要靠寬鬆貨幣政策去救經濟、抗通縮的各個國家,恐怕都將難以如願。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貨幣戰爭再起 G20半數成員競貶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8576
廿國集團(G20)的央行總裁和財長九日起在伊斯坦堡集會,而其中半數國家的央行今年已採取貨幣寬鬆措施,歐元區、中國大陸、澳洲和加拿大等經濟體的央行競相讓自家貨幣貶值,一場全球貨幣戰爭已開打。
會議公報草稿指出,各國同意貨幣政策須持續寬鬆,直到經濟成長展望改善為止。
* 希臘撙節喊停 恐撐不過夏天
http://udn.com/news/story/6811/698697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8日發表執政以來首次重大政策演說,強調將粉碎撙節措施,取消多項改革,拒絕延長國際紓困計畫,爭取在15天內與歐元區及各機構達成「過渡性協定」以維持政府運作,並向德國索取二戰賠款。
金融市場認為希臘與歐洲夥伴國家將發生政策衝突,希臘股市一度重挫逾6%,公債殖利率全面急升;歐洲主要股市也下跌約1%。
只要肯出錢 歡迎當歐洲人(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12/701109
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2015-02-11
歐盟部分成員國近年經濟低迷,為了吸引外資、充實國庫,紛紛推出「投資移民」專案,外國人只要在當地投資或購買房地產,就能快速取得居留權甚至公民身分,有權在歐盟任一成員國居住和工作,很受中國大陸富豪喜愛。
紐約時報報導,恆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梅傑說:「受經濟危機影響,原本沒有投資移民專案的國家開始認真考慮開辦。各國政府現在都修改移民政策,吸引他們要的投資人。」
歐盟不乏反對聲音。經濟學家質疑,投資移民對經濟發展沒幫助。政治人物認為有損公民價值。輿論批評,給富豪太多優先權,影響他人權益。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經濟大國 接力搞競貶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1170
全球央行2015年相繼實施刺激措施,宛如一場全球貨幣戰,從歐元區、中國、澳洲乃至於加拿大,占全球經濟規模三分之一規模的國家先後採取措施,促貶自家幣值。
....但如果這是場貨幣戰,迄今的戰況尚稱溫和。貨幣戰給人的印象是各國蓄意貶抑自家貨幣,靠著以鄰為壑的方式提振本國出口並抑制進口,卻是場零和遊戲。
然而這次不太相同,各央行的目標大致來說並非針對達到某個匯率目標,不像以往貨幣戰是在公開市場買進外幣,而是執行他們認為對經濟最佳的措施,但若貨幣因此貶值,則是意外收穫。
* 美、韓拚經濟 逼企業吐錢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1132
經濟成長持續令人失望,已使富國和開發中世界的決策官員將目光轉向企業過去十年累積的大量現金,希望用這些錢振興經濟。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周提議對企業存在海外的逾2兆美元獲利課14%的稅。
* 匯豐逾10萬逃稅戶 各國要查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1101
英、美、法等六個國家正考慮對匯豐銀行協助逾十萬名客戶逃稅展開調查。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公共帳目委員會將調查這項醜聞,並要求匯豐提出證據。美國、比利時、法國、阿根廷和瑞士,都傳出要求展開調查。匯豐則表示,正「配合相關當局」的調查。
* 反壟斷將成常態 台廠也被突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1000979-260303
折騰超過14個月的大陸版高通反壟斷案,刷新大陸反壟斷調查開出的最高罰單金額,但這可能只是「新常態」的開始,像是去年被「突襲」的微軟、賽門鐵克,都可能是下一個目標;事實上,連台灣廠商都曾被挖出陳年舊事而罰錢。
* 去年稅收新高 超徵1088億
http://udn.com/news/story/7243/700644
財政部統計處昨公布,加計應入帳稅款後,去年全國稅收1兆9761億元,為連續第5年創歷史新高,較102年成長7.7%,超徵1088億元。租稅負擔率12.3%,比102年12.0%僅增加0.3個百分點,回到100年水準。
* 醫美、植牙診所 去年漏報6億多
http://udn.com/news/story/7243/700941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醫療美容及植牙都屬自費項目,收費不低,國稅局成立專案小組加強查核,去年查到數十家補徵稅額達1億7600多萬元,另罰款1600多萬元。
◆ 房地合一免稅 95%自住宅都適用
http://udn.com/news/story/7243/701137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15-02-11
房地合一課稅新版出爐,自用住宅成唯一贏家,全台約有95%的自住房屋,未來出售時,不必再繳交易利得稅;少數課稅房屋,經由重購退稅優惠,亦可免除稅負負擔。
財政部昨(10)日向行政院簡報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修正版本,出售房產如屬自用住宅,將可排除課稅。不過,自用住宅售價須低於4,000萬元,且應由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設籍做自用住宅使用。
符合條件的自用住宅,未來出售時,因為土地增值稅的課徵制度並未廢除,仍需繳交土地部分的土地增值稅,但是房地合一制之下,合併房屋及土地售價後,扣除土地漲價數額部分的增值利得,完全不必再繳納所得稅。目前,個人出售自用住宅,土地部分免課所得稅,房屋則有財產交易所得稅。
財政部表示,國內有95%的自用住宅,售價在3,000萬元以下。
※ 相關報導:
* 澳洲房市 泡沫風險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1000088-260203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澳洲央行(RBA)上周調降利率至歷史低點,再加上以中國投資人為首的大量外資湧入澳洲房地產市場,專家擔憂,澳洲房市泡沫化的風險將大為提高。
G20反操縱匯率 卻挺貨幣戰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3580
經濟日報 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 2015-02-12
20國集團(G20)財金首長10日結束在伊斯坦堡集會,誓言藉貨幣和財政政策遏阻任何通縮風險,不過經濟學家憂心,財金首長鼓吹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形同支持貨幣貶值,也無異於承認各國在推動結構改革上的失敗。
美國在G20會議上呼籲各國不要訴諸貨幣貶值來提振出口,顯示華盛頓已感受到貿易夥伴操縱匯率以支持成長的壓力。但G20在會後公報指出,歐元區和日本經濟減緩,若干新興市場經濟體也是,而歐洲央行(ECB)的量化寬鬆可望進一步支持歐元區復甦。
ECB管理委員會成員、也是法國央行總裁諾耶說,他未發現貨幣戰爭升高的跡象,這次G20會議顯示各國對必須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有共識;過去有貨幣競貶的疑慮,如今疑慮已消失。
諾耶說:「所有G20國家都有清楚共識,即貨幣政策要為國內理由,用以嘗試達成央行設定的物價目標。」
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會後表示,與會者沒有人批評日本激進的寬鬆貨幣政策。
※ 相關報導:
* OPEC攻亞洲 再打降價戰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3631
伊拉克與伊朗將3月出口到亞洲的原油價格調降至逾十年來最低,凸顯產油大國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大市場的的競爭白熱化。沙烏地阿拉伯上周剛把出口到亞洲的油價砍到至少14年來最低。
* 社評-台商斷鏈警報聲已響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2001099-260310
....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出口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度高。以去年為例,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51%,其中出口貢獻3.91個百分點,國內需求則貢獻2.83個百分點。由上面數據可以看出,台灣消費及投資等國內需求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的貢獻低於出口,出口暢旺與否,與台灣經濟成長息息相關。
....目前的警訊是,在台灣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持續上升的狀況下,對中國大陸及東協6國的出口似乎出現停滯或衰退,此現象警示台灣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所設立的海外工廠,與台灣上游原物料廠之間的生產分工,出現了斷鏈的危機。其原因,在於台灣無法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無法藉由洽簽區域貿易協定調降關稅,降低非貿易障礙。雖然目前TPP或是RCEP並未完成談判,然而亞太地區中,東協加中國大陸早已形成自由貿易區,並進一步推動升級版加深彼此的經貿互動,其開放幅度較兩岸ECFA為大。
反觀東協各國因為中國大陸的優惠開放,與中國大陸逐漸形成區域內產業聯盟態勢。對比台灣,除了資訊產品受到《ITA協定》免關稅的保障而享有與各國平等的關稅環境之外,台灣其他產品出口到中國大陸及東協國家,都面臨比其他國家關稅為高的壓力,產業競爭力因而下降。
◆ 房價房租雙升 居住正義攏係假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55471
自由 2015-02-12
記者徐義平/特稿
馬政府執政後,打房動作不斷,但房價、房租卻節節高升;執政六年來,雙北房價所得比倍增,申請租金補貼戶數暴增,馬高舉居住正義大旗,擺明只是想騙選票。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馬政府執政以來,北市房價所得比由二○○八年的八.五七倍,攀升到去年第三季的十五.一九倍,幾乎翻倍;二○○八年全國房價所得比、貸款負擔率為六.○九倍及二十七.八一%,到去年第三季已達八.三九倍及三十五.五六%,購屋痛苦加重。
買不起房、甚至租都租不起。申請租金補貼的弱勢戶從二○○八年的二.七萬餘戶,增加到最高八.九萬餘戶,在僧多粥少下,核准比率也從過去的八、九成,掉到四成以下。
如今,「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成為觀察馬政府能否兌現居住正義的最後指標,結果卻是「輕量化」後再「羽量化」;根據政院日前拍板的方案,「日出條款」擬限縮到新制施行前二至三年取得的房屋才適用,「排富條款」門檻也提高到四千萬元,全台恐怕僅有不到五趴自用住宅受影響。這也再一次證明,馬執政這六年來,除了經濟、政治傾中是玩真的,升斗小民最在乎的公平正義都是說假的。
※ 相關報導:
* 財長張盛和:是打短線炒作 並非要打房
http://udn.com/news/story/7243/704319
財政部長張盛和今日公布房地合一改革方案,但此案尚待國民黨黨政平台協商確認,財政部版是否就是行政院最終版本,仍有變數。財政部長張盛和上午說,「房地合一稅在於建立透明稅制,與國際接軌,並非要打房。」
財部房地合一拍板 最重課稅30%(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787/706062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5-02-13
房地合一稅改最新方案昨天出爐,採最輕稅的方向,規劃「日出條款」,明年起買進的房屋才納入課稅範圍,稅率為百分之十七;但明年起出售持有不到二年的不動產,則要加重課稅,稅率為百分之卅。
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房地合一稅改的目標在於改革現行房屋、土地分開課稅的缺失,並抑制短期炒作,鼓勵長期持有,不是為了「打房」。他強調,現行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六的有屋族,只要持有超過二年,未來賣出時都免課房地合一稅。
非豪宅自住6年 售屋獲利免稅
房地合一稅增加自用住宅優惠條款,只要符合夫妻及未成年子女設有戶籍、持有並實際居住連續滿六年,持有期間沒有營業使用或出租,且售價在四千萬元以下,獲利可免稅。但是六年內以一次免稅為限,以保障中產階級並排富。
自用住宅除可有條件免稅外,若未滿六年售屋,也可享有重購退稅的優惠。若重購價格高於出售價,可全額抵稅;重購價格低於售價,則按比例抵退稅。
非自用住宅或持有未滿二年的自用住宅,則有長期持有優惠,超過二年每年減徵百分之四,最高減徵八成。
明年起沒有奢侈稅 改課所得稅
配合房地合一新制上路,外資要改課百分之卅的房地合一稅,以避免炒作,不動產奢侈稅則將停徵。張盛和說,今年底前,二年內賣出房屋都要課奢侈稅;但明年起沒有奢侈稅,將改課所得稅。
外界質疑房地合一稅比奢侈稅還輕,是鼓勵炒房。張盛和說,要藉奢侈稅退場的誘因來推房地合一稅改,「這就是房地合一稅改方案的巧妙之處」。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張盛和:不讓房市硬著陸
http://udn.com/news/story/7787/706033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12)日表示,房地合一課稅方案絕對不能讓房市「硬著陸」。硬著陸是災難,金融業全部都會受影響,金融海嘯就是不動產引起的,所以不能硬著陸,要慢慢讓它消下來。
張盛和表示,從公股銀行的房貸統計資料顯示,房價已經在反轉了,未來豪宅一定會下跌。財金部會緊盯不動產反轉趨勢,財政部過年後找公股行庫會商因應,金管會也將啟動壓力測試。
* 北市房價 一年跌了4.9%
http://udn.com/news/story/7787/706046
房價續漲力道不再,包括信義、永慶、台灣房屋等多家房仲業者編訂的房價指數顯示,房價雖未見下跌趨勢,但止漲態勢明確,尤其以台北市房價修正幅度最大,近一年來房價跌了4.9%,新北市漲多回檔、連兩季盤整,新竹、台中則還在創新高。
◆ 房地合一稅 劃出「逃命線」
http://udn.com/news/story/7787/706048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珍、孫偉倫/台北報導 2015-02-13
房地合一課稅劃出「逃命線」,日出條款再放寬。財政部預定,新制施行日為2016年,今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的不動產,符合持有滿二年的條件,即使是在新制施行後出售,一律免除按實價課稅。
依據統計,施行首年,多達99.94%的房屋仍沿用舊制,採取房、地分別課稅。換言之,全台每1萬棟房屋,首年只有六棟需要按實價課稅。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12)日宣布房地合一課稅方案,維持輕稅、防弊原則,自住不限一屋,售價4,000萬元以內,六年內享有一次免稅優惠;短期炒房與外資等非居住者,稅率拉升至30%,與一般17%的分離稅率形成區隔。
財政部版提出後,接下來的戰場將在立法院。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行政院暫不會核定財政部房地合一方案,要等國民黨完成黨政平台溝通後,才會將方案送進立院。為了廣徵外界意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今將召開房地合一公聽會。
財政部版課稅方案決定將房地合一施行範圍大幅限縮,僅將施行日(2016年)後取得的不動產納入實價課稅範圍;施行日前(今年12月31日)取得的房產,則設定限售條款,符合持有滿二年再出售的條件,即使出售時點跨越新制,亦僅需沿用舊制繳稅。
舉例來說,甲在今年2月13日買進一棟A房產,2016年房地合一制施行,甲只需在2017年2月13日持有滿二年後出售,就不在房地合一課徵範圍。但若甲在房地合一施行後出售A房產,不僅是新制課徵對象,因持有未滿二年,還會被按30%的稅率課徵房地合一稅。
張盛和表示,房地合一制需確保廣大的中產階級不受影響,加上全台自有房屋持有率高達85%,課稅範圍拿捏必須謹慎。房地合一制施行後,維持新、舊制並行的課徵制度,估計首年稅收與課稅標的僅26億元及6,311棟,至第十年時,國庫取自房地合一的稅收即會高達143億元,約有7萬棟要按新制繳稅。
張盛和指出,新制一般稅率雖為17%,但包括個人或營利事業出售房產,新制施行後的所得稅負均會高於現制。他舉實際案例,A出售持有八年的房地獲利207萬元,現制下,所得稅與土增稅合併繳交8.9萬元,租稅負擔率4%,改制後同樣是A的案例,房地合一稅與增值稅合併要繳27.7萬元,負擔率提高到14%。
※ 相關報導:
* 巢運:日出條款開炒房後門
http://udn.com/news/story/7787/706039
財政部公布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方案,巢運昨(12)日舉行記者會,批評財政部棄守累進稅率,是「向建商輸誠、無恥政府的下流改革」,強烈反對日出條款、取消奢侈稅等規劃,認為此舉是替炒房者開後門,等於鼓勵增加「日出前」投機交易。
現行奢侈稅是針對兩年內房地交易總價課徵最高15%的交易稅,財政部規劃在房地合一上路後取消。巢運代表批評,房地合一方案將課稅基礎,從交易總價,改為交易利得,稅率雖然提高至30%,但實質稅額降低,其實是減稅,將變成「促炒條例」。
前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說,財政部房地合一不採累進稅率,採單一稅率17%方式課稅,將造成買賣帝寶豪宅等賺取暴利的適用稅率只有17%,再加上4,000萬元以下自用住宅不課稅規定,等於保障富人,製造逃漏稅空間,違背立法精神,不符居住正義、量能課稅精神。
* 名家觀點/房地稅改只有漸進…不夠緩和
http://udn.com/news/story/7787/708370
經濟日報 莊孟翰 2015-02-14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方案底定,方案一出引發各界議論。財政部欲透過此方案,將房屋、土地合起來以實價課稅,立意良好,試圖以漸進方式推動的努力,也值得肯定。但從稅改應「緩和漸進」的標準來看,房地合一似乎只做到「漸進」,卻沒做到「緩和」。
....明年公告地價又將進行三年一次的調整,若再加上房地合一上路,勢必使北市高價住宅持有者,一下感受到沉重賦稅負擔,而非「緩和漸進」,可預期將形成巨大的反彈壓力,反而阻礙稅改前進,在執行上必須多做考量。
其次,房地合一方案中,自住免稅條款中,以出售房地總額4,000萬元作為課稅門檻。以此標準,南部的房地難以達標,課不到稅,但北部卻很容易超過,一下受到的衝擊很大。財政部提出的標準,應是可長可久的方案,但現在看起來像是喬來喬去的權宜之計,難以因地制宜。如何因地制宜,調和北中南部的情境差異,應多做討論。
* 毛治國:解決稅制不合理 加強溝通
http://udn.com/news/story/7787/708337
財政部公布房地合一稅制方案引發爭議,遭學者及房市改革團體反對,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昨晚表示,草案尚未經行政院會通過,包括稅率在內「都還沒定案」,目前只是和社會溝通、黨內溝通階段。
瑞典意外降息 實施負利率(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6052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2015-02-13
瑞典央行(Riksbank)12日出乎市場意料將基準利率調降至負值,並推出前所未見的量化寬鬆(QE)計畫,以對抗通縮威脅。瑞典克朗12日應聲貶至六年新低,股市則攀至歷史新高。
今年迄今,美元指數(DXY)中六個主要貨幣使用國或地區,除了英國外,其他都祭出降息或貨幣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對抗通縮。在瑞典之前,瑞士、加拿大都宣布降息,歐元區及日本則採取購債的量化寬鬆政策。這也凸顯強勢美元的態勢進一步確立。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英通膨率恐轉負 可能降息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6005
英格蘭銀行(央行)12日在最新預測中表示,英國通膨率可能在不久後降到0%以下,且若通膨水準不如預期,今年不僅不需升息,還可能祭出降息作為因應。德國1月通膨率也降至負值,為近五年來首見。
* 希臘立場軟化 紓困可望解危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6771
參與協商的政府官員表示,由於希臘和德國都顯露願意妥協的跡象,雙方正尋求折衷彼此立場的協議,以延續希臘的紓困計畫。
柏林的兩位官員說,只要紓困計畫獲得延長,德國就不再堅持維續現行紓困案的所有要素,對於希臘預算盈餘的規模以及拋售政府資產的條件,也可以持開放態度。
至於希臘方面,只要能低於現行占國內生產毛額(GDP)4%的水準,希臘也願意追求基本的預算盈餘。一位官員並說,齊普拉斯總理的希臘聯合政府也可能願意在民營化問題上妥協。由於事關機密,所有消息人士都要求匿名。
* 希臘向大陸求援 李克強金援
http://udn.com/news/story/7331/706089
歐盟拒絕向希臘伸出資金援手,希臘倒向中國大陸,大陸也立即表示願意慷慨解囊;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十日下午致電希臘新任總理齊普拉斯,邀請他訪問中國大陸。
新華社報導,李克強強調,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希合作的成功典範,不僅帶動當地就業,工人權益和工作條件獲得改善,希望雙方通力合作,把比港打造成為地中海一流港口和重要樞紐,相信這將有利歐洲一體化進程和均衡發展。
* 大陸補貼出口 美國狀告WTO
http://udn.com/news/story/7333/705947
中美貿易摩擦再起,美國歐巴馬政府就大陸出口補貼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指責大陸政府三年來補貼從鋼鐵到農業等八大行業,金額總計已逾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7億元)。
大陸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昨(12)日回應,陸方已經收到美國提出的磋商請求,對此表示遺憾,陸方一貫尊重WTO的原則,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是大陸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符合WTO的規定。
* 富人不想住日本? 繳稅再說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6022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計畫本月在國會推動出走稅(exit tax)法案,要求金融資產逾一億日圓(約台幣兩千六百萬元)的日本人,移居外國前,必須就未實現的資本利得先行繳納稅款。
彭博社報導,在主要經濟體中負債最高的日本,準備師法加拿大、法國等國,對準備移居國外的富人徵稅。若是國會通過法案,將自七月生效,未來日本富人移居海外時,持有的股票與債券將被課稅百分之廿。
社論-對物價指數下跌的進一步思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4000020-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2月14日 本報訊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發布物價報告,今年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下跌0.94%,創下近62個月最大跌幅,另外衡量廠商間交易價格的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更下跌7.57%。這反映了近日油價下跌的結果,預料未來物價應該還會維持低檔,通膨疑慮幾乎是消除了。
根據主計總處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去年亞洲各國的CPI年增率,香港4.4%,日本2.7%,大陸2.0%,南韓1.3%,新加坡1.0%,台灣則是1.2%。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政策,使香港物價年增率一向偏高,日本則是日圓大幅貶值後,終於將物價拉高,其他三小龍去年的物價年增率則相差不多。至今年1月南韓是0.8%,台灣是-0.94%,新加坡尚未公布,但根據預測其指數應是下滑。由於物價平穩,近月以來南韓央行大力干預讓韓元貶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則無預警地於上月28日非例會期間宣布寬鬆貨幣,星元應聲重貶至4年半新低。金管局同時調降今年的通膨率至-0.5至0.5%,明顯低於去年10月預估的0.5至1.5%。
接著2月4日大陸人民銀行宣布調降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等於對市場釋出資金達9,000億元人民幣,以紓解春節前的資金緊俏。人民銀行決定再大力放寬資金,除了具前瞻性的經濟指標惡化外,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CPI持續下滑。大陸甫公布的1月份CPI年增率僅0.8%,為5年來首度跌破1%,是去年平均的一半。一般預測,如果大陸CPI持續下滑,人行還將繼續寬鬆資金。
從上述數據和各國政府政策觀察,包括大陸、新加坡、南韓等,似乎都在為反通縮預做準備,而無預警地採取貨幣寬鬆措施。雖然去年台灣的CPI年增率與亞洲各國相當,但今年1月則偏低,而且轉呈負值。主計總處官員表示,通縮是指CPI連續兩季下跌,僅跌1、2個月不能算,而該份366項查價商品中仍有233項上漲,只能說是通膨壓力消失。事實上,台灣每年1、2月正值春節期間,季節性因素的干擾大,的確應該再觀察一段時間。其他國家有其考量,我們的央行不一定要跟進,況且台灣銀行體系的資金充裕已是多年長期現象,沒有必要加大力度來寬鬆貨幣。
再者,觀察台灣的CPI年增率從金融海嘯後至今均低於2%,且一半時間低於1%,可以說在數字上完全沒有物價上漲的壓力,然而對於一般庶民來說,感覺卻不是如此。因為這段時間,房價急劇上揚,房屋租金調高,油電價格調高,外食費用上漲,同時間上班族的平均薪水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退回到15年前的水準,多數民眾感受的是物價愈來愈高,可支配所得愈來愈少,和政府說的物價平穩,差距怎麼那麼大?
政府方面也聽到了人民的聲音,因此近年公布的CPI中,增加了所得層級別消費者物價指數,其中1月份低所得CPI年增率0.08%,中所得-0.82%,高所得-1.53%。這個數字印證了即使油價下跌那麼多,低所得層級不但沒有物價下跌,反而還比去年高,更何況反映到個人的真正感受。而高低所得一正一負的差距更達到1.61個百分點,1月份的CPI平均就變成-0.94%。
再仔細分析其細項部分,低所得者的食物類和居住類的權重合計達千分之672,中所得者為千分之529,高所得者為千分之459,顯示中低所得者吃的和住的日常費用所占比率超過一半以上,由此可知,如果食物和居住沒有得到補貼,物價指數儘管呈現下跌,對中低所得者而言,是毫無意義的。
其實過去多年許多學者專家就已反映官方的物價指數與民眾的感受差距太大,以致於政府施政方向老是與民眾的需求脫節,這似乎也透露了不管什麼選舉,其所反映的結果就是「對政府的不滿」。雖然過去副總統吳敦義擔任行政院長時曾要求有關單位編製「庶民經濟指標」,但後來也沒有受到很大重視。現在政府公布所得層級別消費者物價指數,雖然仍非常籠統,但已顯示不同所得者感受物價漲跌的差別。
統計數據雖然反映全體人民的平均情況,但更應該注意其不同分類的差異化,尤其當今社會兩極化趨勢日愈嚴重。雖然總體數據顯示物價下跌,但政府相關部門不要以為天下太平沒有通膨壓力,因為事實上還有一群人生活仍飽受物價上漲之苦;又或者以為各國都在反通縮,我們也要跟進而放寬資金,結果極可能讓一些民眾更陷入困境。
因此我們要提醒執政者,施政決策不能僅根據一個總體的數字,消費者物價指數如此,其他經濟成長或課稅制度亦是如此,在付諸施行前,配套措施更重要。例如整體經濟的確有通縮之虞時,應先採若干食物補貼措施等,再來放資金,以避免傷害弱勢族群。時代不斷變化,現在又有許多細部數據可參考,中央和地方政府施政也要有新思維和新作為,否則只會弄巧成拙、一事無成。
※ 相關報導:
* 油價重登60美元 金價連二漲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8300
國際油價13日再度上漲逾2%,布侖特油價今年首度重登每桶60美元關卡,市場預期美國鑽井數目減少,將使產量減緩,並遏止全球供給過剩的情況。金價因美元回貶而溫和上揚。
* 德國妥協 希臘紓困露曙光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8286
希臘與歐元區各國官員13日恢復談判,德國和希臘雙方都暗示「妥協」的意願,達成新協議以取代現行紓困計畫的希望升高,帶動希臘股市大漲逾5%,公債殖利率也劇降逾300點。
* 經濟慢性病 陸製造業2015難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4000933-260301
年關將近,大陸製造業這個農曆年恐怕並不好過?根據福布斯中文網的報導,近來大陸接連傳來工廠倒閉的消息,不少製造業面臨前後夾擊的困境,相較於2008年金融風暴的「急症」,福布斯中文網示警,在通縮陰影蹲踞前方的轉型之路上,大陸2015年面臨的這場經濟「慢性病」可能更難熬。
諾基亞將關閉北京和東莞工廠,東莞和蘇州兩地數家萬人製造企業破產倒閉,曾經是東莞第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的鞋業,負面消息連連,溫州的傳統製造業每天都有企業在消亡……;不止陸資、外企、台商壞消息也不少,勝華、閎輝等等代工廠,都傳出停工、關廠。
* 假貨門延燒 美要阿里巴巴交通訊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08765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公司已接獲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的通知,要求提供該公司和中國監管當局對話的更多資訊。
阿里巴巴公司發布聲明說,美國證管會要求提供有關阿里巴巴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SAIC)互動的相關背景資料;工商總局上個月曾發表白皮書,指控阿里巴巴商場接受賄賂與賣假貨。
* 電子發票 增開十組百萬獎
http://udn.com/news/story/7243/705872
新春發財,財政部昨(12)日表示,從今年1-2月期的統一發票開始,無實體電子發票專屬獎獎項,不但首次增開十組100萬元獎項,同時也加開2,000組2,000元獎項,由原有的3,000組增加至5,000組,中獎率大大提升。
* 房地合一稅 吃掉建商10%獲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4000021-260202
財政部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草案出爐後,將來土地增值獲利,必須實際獲利繳稅,預期建商恐怕會成為下一個苦主!上市建商表示,若新法上路,預期將會衝擊開發淨利率,估計會減損毛利率約1成多,已有建商考慮,增稅成本將轉嫁到售價上。
歐洲》義大利的通縮漩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5000099-260209
工商時報 2015年02月15日 洪紹運
■義大利正走向通貨緊縮螺旋之中,不僅青年失業率高達43%,政府債務更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32%,再加上受限於歐盟規範而難以改革,使得義國經濟正瀕臨垂死邊緣。
■Italy is being sucked into a deflationary spiral similar to the one that has afflicted Japan's economy for much of the past two decades.
「買2送1」向來是部分義大利連鎖超市慣用的促銷手法,然而隨著義大利經濟正於垂死邊緣掙扎,今年卻已鮮少見到類似的促銷方案。
旗下擁有超過1,500間店家的零售商協會Vege執行長山坦布拉吉歐(Giorgio Santambrogio)指出,人們已不再累積庫存了,因為他們知道物價會不斷下跌,反而只期待更多折扣。
在薪資連年凍漲、人民對政府政策缺乏信心,且預期經濟前景將繼續惡化下,義大利人變得不願消費,不僅將手邊金錢儲存起來,甚至縮減基本生活開銷。
不只如此,需求疲弱導致企業開始降價求售,促使去年夏天義大利通膨年率近半世紀來首度出現負值。此外,利潤縮減亦使得企業被迫減薪、裁員,更進一步壓抑需求,最終將義大利經濟推向日本式的通貨緊縮螺旋之中。
然而,不只是身為歐元區第3大經濟體的義大利如此,通縮早已成為歐元區國家共同的夢魘。特別是南歐一帶,希臘物價已連續20個月下跌,西班牙則連續5個月下挫,上述兩國國民薪資收入、社會福利皆因此遭大幅裁減。
不愛刷卡致消費受抑制
長久以來,義大利人被視為是擅於儲蓄的民族,並以現金為基礎的經濟運作模式聞名於世。根據歐洲央行數據,除了斯洛伐克外,義大利每人平均擁有之信用卡數量,少於所有歐元區國家,這使得義大利消費更加受到抑制。
杜林大學(Turin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莎拉席諾(Chiara Saraceno)則指出,義大利父母經常存了數十年的錢,就為了在孩子結婚時買一棟房子。更甚者,義大利父母買房時,幾乎都是一次繳清,不太會申請貸款。
另一方面,與日本一樣,義大利也擁有全世界平均年齡最高,且老化最快速的人口結構,這意味著儲蓄比率更為提高,因為老年人相對不願花錢或承擔風險。且近年來,義大利年輕人受企業裁員提高影響,紛紛前往外地尋找工作機會。
此外,經濟學家擔憂義大利的另一原因,為該國政府負債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32%,且仍在擴大中。
全球最蕭條經濟體之一
羅馬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LUISS)經濟學教授(Marcello Messori)預估,若不計入經濟成長,義大利物價每年須抬升至少3.2%,才能達到歐盟要求縮減債務之比率。
義大利如今已是全球最蕭條的經濟體之一,其青年失業率高達43%,倘若再經歷十年的日本式通縮,結果將令人不願想像。
對此,義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去年曾調降低所得稅負,最大降幅達每月80歐元,並讓勞工能提早領取其撥存基金,以試圖改善通縮困境。
然而,身為歐元區成員國,義國政府選擇著實受限,不僅無法調降利率,亦不能調降匯價,且政府預算須遵守歐盟規範,導致改革效果有限。
部份人士則認為,歐盟應該改變其嚴格財政規範,並大量投資以增加就業。而歐盟最穩健的經濟體德國,亦應該試圖提高薪資及物價,地中海一帶國家則可藉由較低價格銷售,彌補其產品吸引力較弱的劣勢。
※ 相關報導:
* 希臘債務待解 金價載浮載沉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0236
聯合晚報 元大寶來期貨分析師 陳昱宏 2015-02-15
近期風險事件持續影響金價走勢,目前希臘債務問題出現轉圜餘地,可望與歐盟達成協議,且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進一步降低避險需求,加上幾位美聯儲(Fed)官員認為年中仍是升息的適合時點,重燃市場對升息的擔憂,導致金價跌至一個月來新低。
◆ 五險一金大黑洞 台商怕被清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5000634-260301
旺報 2015年02月15日 特派員戴瑞芬/上海報導
台商寶成集團旗下裕元鞋廠2014年的罷工事件,掀起台資企業對於五險一金繳納問題的大黑洞,事實上,面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依法治國」願景,台商深表肯定,但也擔心過去「五險一金」的歷史共業被清算。
台商繳納「五險一金」的問題,不外就是企業職工應參保未參保、繳費年限不足、未如實申報繳費工資、單位繳費比例沒有達到規定的統一標準等。
所謂「五險一金」,包括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在以前招商引資最大的年代,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新勞動法實施、加上嚴令「依法治國」下,再也無所遁形,特別是要立即追溯過去積欠部分,不僅使台商恐出現周轉問題,也勢必增加用工成本,面臨營利壓縮的窘境。
在大陸打拚多年的老台商都坦言,如今除了面臨轉型之難、轉型之痛,更要克服適應經濟新常態,因此撐不下去的台商,關廠、停工潮也就一波接一波。
台商表示,中榮金屬爆炸案就是轉型壓力下,活生生的教訓。如今爆炸事故陰影猶在,儘管張志軍再三保證支持台商,然而20餘年陳痾無法說改就改,要求國台辦能協助緩衝,漸進適應改善。畢竟就地轉型迫在眉睫,且老樹開新花也是台商面對大陸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最好的選擇,只是無法操之過急。
※ 相關報導:
* 深圳最低月薪 升破2千人民幣大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5000041-260203
儘管大陸經濟放緩,但基本薪資的調整並未因此縮手,大陸台商經營成本也越來越重。今年來,已有包括天津、北京、深圳等6個地區,宣布調高最低薪資標準,其中,深圳的最低月薪率先突破2,000元人民幣(下同),達2,030元,居全中國之冠;時薪部分則以北京最高,達18.7元。
* 沿海掀倒閉潮 東莞溫州重災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5000043-260203
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年前爆發企業倒閉潮!華夏時報報導,東莞、蘇州有數家萬人規模製造企業破產倒閉,而溫州的傳統製造業每天都有企業消亡。分析認為,這波製造業倒閉潮,與年前是企業支付供貨商及員工工資的高峰期有關。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表示,中國製造業過去的廉價成本優勢已經喪失,且中國基礎設施和地產建設太多,需要大量勞力,擠占了製造業勞力市場。此外,工資、物流成本上漲,都是造成企業大量倒閉的原因。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則認為,這也許並非壞事,加工貿易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現在已不合時宜,唯有從低階製造轉向中高階製造,延伸產業鏈及其附加價值才能適應時代變化。
◆ 房地合一稅無助於抑制炒作(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338/709862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2-15
....任何租稅改革應該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比方說,是要增加不動產的租稅收入?或是要達到不動產租稅支付的合理性,包括增加不動產投機或炒作者的負擔,減少自住者負擔?或是其他目的,包括抑制不動產投機,更直接打房?現在來一一檢視房地合一稅是否能達到上述目標。
首先,依財政部估計,房地合一稅實施之後,第一年稅收只會增加3.9億元,到第十年會增加到113億元,顯然房地合一稅的租稅收入並不多,因此財政部想要把增加的收入用來補助其他弱勢居住者的效益會有限。其次,台灣不動產持有者的租稅負擔普遍偏低,因此要達到不動產租稅合理性的最佳方式,就是全面提升不動產相關稅負,但是本次房地合一稅顯然也沒有達到此一目的。最後,其實國人最關心的還是國內房地產價格過高,尤其是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問題,這又更達不到目的了,因為財政部自己都說房地合一稅不是用來打房的,但是用來抑制投資與炒作,這麼輕的稅率及寬鬆減免,也不會有效果。財政部把抑制不動產投機與炒作最有效果的奢侈稅廢掉了,相信這是大家最不能接受的部分,財政部應該再把這一部分留下來,讓投機者無法進行短期炒作交易。
最後,我們要再強調,台灣房地產價格會長期上漲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在於不動產持有者的持有成本太低,包括每年都要繳納的房屋稅與地價稅。由於本次房地合一稅只考慮交易與利得稅,未來應該進一步提高房屋稅與地價稅,讓不動產的持有成本提高,如此大家才不會一再把房地產當作投機標的,這應該才是房地合一稅的最終目標。
※ 全文詳見原站。
經濟學人:依賴美國 危險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1342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2015-02-16
「經濟學人」雜誌警告,全球過度依賴美國經濟成長,將使世界經濟再度陷入失衡,重演2000年代的金融惡性循環。
美國就業人數過去三個月增加逾100萬,加上油價跌,帶動美國消費支出。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美國經濟將成長3.6%,高於全球平均。這些都是好消息,但過度依賴美國經濟也並非美事。
十年前美國消費者曾肆無忌憚地借錢消費,出口國又把利潤回借給美國,壓低利率,使美國人借得更多。歐洲亦然,節儉的德國人把錢借給歐元區周邊國家。金融海嘯爆發後,各國希望終結這些失衡,美國和西班牙等債務沈重開始還債,德國與中國消費者開始享受生活。
初期成效不錯,但現在全球又故態復萌。歐元區成長遲緩,且高度依賴出口,經常帳順差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約2.6%。中國成長正在減緩,再度仰賴出口。美國上季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達到2006年來最高,且貿易逆差擴大。
全球經濟可能進一步的依賴美國。德國不願擴大投資,歐元區周邊國家的負債沈重,使銀行不願放款,使全歐都高度依賴出口。中國調整結構的速度仍不夠快,服務業規模還不到GDP的一半。
各國貨幣政策分歧將使問題更加嚴重。歐洲央行實施量化寬鬆,帶動歐元貶值,日本、中國及印度央行也都寬鬆信用,美國聯準會則準備在夏季升息,在在將使資金更流向美國,美元升得更凶。
於是危險開始進逼。短期憂慮是美國出口趨軟、美元升值及能源投資減緩,將壓縮美國經濟擴張,長期憂慮則是全球經濟益發失衡。經濟學人強調,歐洲、中國的領袖不應以貨幣貶值代替結構改革或擴大內需。
※ 相關報導:
* 歐美大城 扮成長引擎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1338
統計顯示,2014年帶動全球經濟的20座大城市仍集中在歐美地區,顯示財富仍有地域上的差別。亞洲則擁有最多成長快速的城市。
布魯金斯研究所援引牛津經濟研究院、穆迪和美國統計局的資料,分析全球300座大城市的經濟活動。這些城市占全球去年經濟產值的47%、及全球經濟成長近40%,但全球僅20%人口住在這些地方。300座大城市中,有33%的經濟和就業成長比所屬國家亮麗。亞太地區最明顯,29座城市表現領先全國,北美、西歐各有27和17座城市。
◆ 台灣 繼續活在自我世界?
http://udn.com/news/story/7339/711388
聯合報 黃奎博/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台北市)2015-02-16
羊年將屆,俗話說新年新希望,筆者做為國際事務研究者,自然希望國家可以在區域政經活動上「羊羊得意」。可惜眼前有國內內政紊亂,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合作遲滯不前,另有中國大陸對於進一步協商台灣的國際空間有所遲疑,可能也連帶影響了我國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自由貿易)談判進程。
令人好奇的是,當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左支右絀時,台灣人好像仍自我感覺良好,沒啥好擔心的?
看看週邊的政府。中共擔心什麼?擔心的是區域經濟發展速度放慢,讓過剩的產能變成內部的負擔,所以邊參與邊推進;也怕的是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跑得太快,將中共苦心規劃的區域經貿戰略成果發展給「攔胡」了。
日本擔心的是美國在經貿整合戰略上,為了求快而忽略日本在亞太的經貿利益,它也擔心南韓與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協定的效果逐漸發散之後,影響到日本對中國大陸的經貿利益。
南韓擔心的是別國後發先至,所以除積極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和以東協加六為主體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之外,還與多個主要貿易夥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例如東協、新加坡、美國、印度、中國大陸等。南韓也正與紐、澳、越、印尼、日本洽談自由貿易協定中。
東南亞國協及其成員國擔心的是東協地區被邊緣化,所以加速區域內開放、自由化的進程,同時積極吸引對話夥伴國與之洽簽經濟合作等類似協定。
至於美國是否擔心些什麼?歐巴馬一月二十日的國情咨文演說特別提到,希望國會根據「貿易促進法案」(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給他對外貿易談判的武器,而且中國大陸正在亞太地區制定遊戲規則,美國必須積極應對。對於中共近一年多來拋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連結東北亞、東南亞經濟,再串連歐洲)、「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海上連結亞非歐的經濟合作)、「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倡議,以及重提小布希政府曾支持並嘗試推動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等作為,美國事前既無法置喙,事後因為中國大陸強調這些都是為了區域一家、互利共榮,所以也不好明著反對。
如果我們無法如牡羊座正面特質般地展現企圖心及冒險精神,確定目標就全力以赴,反而繼續沉淪在內(憲)政互酸或廝殺,不知險之將至或險之已至,那麼只好在羊年當個活在自己的世界、以自我為中心的「牡羊座國家」吧!
◆ 電子票證修法 四大重點
http://udn.com/news/story/7243/711141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5-02-16
金管會下會期將力推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修正案,重點包括配合第三方支付專法,開放電子票證與第三方支付相互兼營,將實體與虛擬儲值打通;並放寬申請新業務限制,以利電子票證業者跨足第三方支付業務。
目前已發行電子票證的機構有四家,包括悠遊卡、愛金卡、一卡通及遠鑫電子票證,總流通卡數有5,726萬張,其中發卡量最大的是悠遊卡,已突破4,000萬張。
金管會官員表示,金管會在上會期已完成多項金融法案大清倉,下會期金管會規劃推動的優先法案,目前主要以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為主。
立法院上會期通過電子支付機構條例(俗稱的第三方支付專法),開放電子票證機構可以申請兼營第三方支付,配合這項法案,金管會正研修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有四大修正重點。
第一,開放第三方支付業者與電子票證業者可以相互兼營。讓實體的電子票證儲值卡,跟虛擬的第三方支付儲值,可以相互打通,讓業者有更大的業務發展空間。打通後,儲值金額上限則回歸各業法,例如實體的電子票證是1萬元,虛擬的第三方支付帳戶儲值上限則是5萬元。
第二,放寬電子票證機構申請新業務規定,現行規定,申請新業務時不能有虧損,業者反映電子票證機構多數是新成立公司,成立初期不太可能完成賺錢,若規定不能有虧損,將影響業務拓展,金管會同意納入研議。
第三,將違法販賣電子票證與違法發行電子票證的罰責分開訂定,違法販賣中國的支付寶儲值卡或八達通等其他電子票證,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至於違法發行電子票證者,則維持現行規定,處一到十年刑責等。
第四,基於衡平考量,比照第三方支付專法,增訂電子票證機構須針對消費者訂有相關回饋機制。
※ 相關報導:
* 韓國行動支付普及率 台灣10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6000069-260205
台灣推行動支付來勢洶洶,其他亞洲主要國家也不遑多讓,特別是向來為我國外貿出口強敵的韓國,大步領先的氣勢令人咋舌,根據台新銀赴韓國考察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底,韓國共發行了5,400萬支智慧型手機,全國特約店數已達268家,普及率可說是台灣的10倍。
社論-豬羊變色的攤牌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7000037-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2月17日 本報訊
在驚濤駭浪中,馬年即將遠颺。儘管世局不平靜,全球股市卻在熱錢簇擁下,迭創佳績,標示著這是富貴險中求的一年。隨著金羊年的到來,華人圈充滿「羊」眉吐氣、「羊羊」得意、三「羊」開泰的祝福聲,然而盱衡東西情勢,馬蹄深踏所留下的地域風險與經濟風險,已預示今年恐將是豬羊變色的攤牌年,眾聲喧嘩、人心浮躁的程度將更甚以往。
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70周年,在當年戰火最激烈的歐洲與亞洲,皆有一系列的紀念活動。紀念喚起記憶,歷史的舊恨新仇勢必為歐洲、亞洲區內各國的互動產生微妙作用。
近期的顯例,就是債台高築的希臘大翻二戰舊帳,要德國先為當年納粹占領希臘的「惡行」賠付約1,620億歐元,再來談希臘如何還債。儘管德國總理梅克爾為首的歐元區高層,已嚴拒希臘新總理齊普拉斯此類「小孩子吵糖吃」的要求,但被逼急了的希臘民眾卻覺得堅持撙節路線的德國才是無理取鬧的一方。
歷史的糾結在於,二次戰後歐洲為避免強權再啟戰端,決定逐步走向政經統合之路,成形於21世紀初的歐元區,正是戰後復興推動者苦心孕育近一甲子的產物,而德國則是政經統合最堅定的守護者。不意歐元區上路十年未滿,就被希臘掛帥的歐「豬」債務軍團(Piigs,葡義愛希西)擊出缺口。
原本樂觀者預估,若歐「豬」貫徹撙節路線,雖然短痛難免,但長期財政卻可望「德國化」,亦即邁向先苦後甘的健全坦途。但此種論述忽略了各國民族性的差異,事實證明歐元區危機爆發迄今5年,歐洲央行(ECB)大推量化寬鬆(QE),造就了歐洲股市攀上7年高峰,但「黑羊」希臘困局卻治絲益棼,如今齊普拉斯主導的極左/極右聯盟與國際紓困三巨頭(歐盟、ECB、國際貨幣基金)互下通牒,歐元區的命運也面臨攤牌時刻。
希臘以小擊大,看似勝算不大,但接下來西班牙、葡萄牙、芬蘭等歐元區成員,以及身居歐元區外、揚言退出歐盟的英國都將舉行大選。已有不少分析師預言,西班牙與英國可能在選後被迫組成聯合政府,西班牙甚至可能由反歐盟的極右派政黨取得優勢。
儘管機率甚微,但萬一希臘、英國分別走上退出歐元區、歐盟的極端道路,那麼歐洲政經統合在戰後70年周年「豬羊變色」,又是何等的歷史諷刺!
如今的歐洲,不僅有內憂,還有外患。俄烏戰爭後,俄國總統普丁在國內的聲望居高不下,根據俄國「民意基金會」的最新調查,有44%的受訪者「非常信任」普丁;如果下周就投票,更有高達74%認定普丁是唯一夠格的候選人。因此,雖然在梅克爾調停下,俄烏德法四方已達成停火協議,但善變的普丁未必遵行到底,加上近期國際油價觸底反彈,又有中國當靠山,就算歐美擴大經濟制裁,俄國不乏頑抗的籌碼。以歐洲與俄國經貿關係之緊密,經濟制裁傷人七分自損三分,對於復甦緩慢的歐元區絕對弊大於利。
在亞洲,二戰情結早自日相安倍晉三回鍋之日即已發酵。在經濟上,安倍三箭誘導日圓劇貶,迫使亞洲鄰國加入貨幣競貶戰局。在政治上,中日因釣魚台主權鬧翻、韓日因獨島歸屬交惡;在二戰70周年之際,區內各國尤其關注右翼色彩明顯的安倍,將如何定位這段歷史。
安倍經濟學實施兩年多以來,優劣互見。大企業因日圓貶值而強化出口競爭力,財報迭有改善;小企業卻因進口成本劇增而苦不堪言,芸芸眾生亦不敢貿然增加消費。而在調結構、促進女性就業的嘗試上,又碰上法令配套不及、傳統思維作梗,在在考驗安倍經濟學的續航力。
同樣面臨「攤牌時刻」的,還有中國習李經濟學,在調結構的同時,如何避免經濟「硬著陸」,便成當務之急,可確定的是,更多的寬鬆措施已箭在弦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最新預測,今明兩年中國經濟成長目標保七無望,將僅分別達到6.8%與6.3%,明年增速還將輸給印度的6.5%。而中印經長競賽的逆轉,不僅是經濟上的意義,還意味著雙方長年的領土糾紛極可能出現「豬羊變色」的新角力,甚而危及亞洲的安定。
就在歐、亞戰雲懸空下,如今的美國就像當年有兩大洋保護的免戰天堂,經濟復甦步上正軌,美元資產欣欣向榮,QE功成身退,只等聯準會(Fed)選對時機升息。然而,就像當年鮮少人料到日軍會突襲珍珠港,誰也不敢保證,唯利是圖的大量熱錢不會在金融市場重演珍珠港戰役,進而導致美元資產「豬羊變色」。
拉回台灣,馬政權已跛腳,不管毛內閣有無大破大立的決心,其與立院的關係若無法修復,就難以扭轉「看守」的宿命。在野黨看準政局即將「豬羊變色」,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在農曆年前領表登記參選總統,提早為政黨再輪替布局。如今我們要期許於綠營的是,既已做好承擔大任的準備,就該好好端出務實有料的治國政策,才能說服選民投下不後悔的一票!
※ 相關報導:
* 希臘紓困談判破局 苦日子無解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4070
希臘政府與歐元集團就紓困債務問題談判破裂,歐元集團已下最後通牒,盼希臘在周五前接受延長紓困期限;希臘政府雖表示對歐元集團提出的草案無法接受,但願意在未來幾天努力達成雙方共識。
* 日本通膨率轉正 甩通縮陰霾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3400
日本2014年經過通膨調整後的「實質(real)」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是17年來首次低於「名目(nominal)」GDP成長率,反映物價的「GDP平減指數(deflator)」由負轉正,為1.6%,顯示沈寂多年的通膨去年在日本現蹤。
* 大陸經濟弱 自台進口衰退
http://udn.com/news/story/7333/713403
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指出,今年兩岸貿易、投資合作將會穩步增長,特別是服務貿易業的投資合作,隨著一些自由貿易園區、試驗區的新設立,相信會對台灣業界與大陸企業合作帶來良機。
去年兩岸的貿易總額達到1,983億美元(約新台幣6.2兆元),年增只有0.6%,相較於2013年成長16.67%,增速停滯不前。
* 絲路基金起跑 百億美元資金到位
http://udn.com/news/story/7333/713287
大陸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天宣布,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已註冊成立,並開始運作,首期資本一百億美元已到位。絲路基金董事長一職由大陸央行助理金琦出任,大陸國家外管局委託貸款辦公室主任王燕任總經理。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昨主動發布消息稱,絲路基金公司已於去年十二月廿九日在北京註冊成立。該基金是按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原則設立的中長期開發投資基金,重點是在「一帶一路」發展進程中尋找投資機會,並提供相應的投融資服務。
* 網銀換匯 省到最高點
http://udn.com/news/story/7239/709977
農曆春節連假將至,正逢國人出國旅遊旺季,如何換匯最划算?銀行業者提供幾招小撇步,先透過網銀購買外匯,再約定至外幣提款機提領,比起臨櫃兌換,可享匯率優惠,還可省下100元手續費。
銀行主管指出,民眾擁有新台幣帳戶,就可以透過銀行的外幣提款機(ATM)提領外幣現鈔,若是想以外幣帳戶提領,必須先與銀行約定,才能用金融卡提領。
◆ 華盛頓州窮人稅率 遠超富豪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12057
世界日報 編譯張大順/綜合15日電 2015-02-17
儘管收入不平等的問題一向存在,但美國貧富之間的差距,卻在近年大幅擴大。截至2013年,20%最富有美國人的整體收入,已超過其他80%美國人。州和地方稅制,對於民眾收入的重新分配扮演重要因素,因為在全國平均有效稅率中,20%最貧窮美國人的稅率為10.9%,而1%頂級富豪的稅率僅5.4%,兩者相差近一倍。
在檢視稅金在收入的比率後發現,各州均為累退稅制,亦即實際稅率是隨納稅人的收入和財富的增加,而逐漸遞減;意味窮人的稅率超過頂級富豪的稅率。不過,在各個不同收入的有效稅率,各州仍存有極大的差異。
依據華府智庫「稅務及經濟政策研究所」 (ITEP)一項針對全美50個州的稅制分析報告指出,華盛頓州是對一般民眾稅率最差的州。該州20%最貧窮居民的有效稅率為16.8%,1%頂級富豪的稅率卻僅為2.4%。
事實上,在華盛頓州等累退稅制最嚴重的十個州,其中多達七個州,20%最貧窮居民繳納的州稅和地方稅,至少占總收入12%;對照之下,有六個州1%頂級富豪繳納的州稅和地方稅,未超過3%。
ITEP州稅政策總監魏表示,在大多數的州,尤其是累退稅制最嚴重的十個州,「稅金分攤的方式如同往下的樓梯,愈爬愈低,亦即收入不斷增加,有效稅率反而隨之下降。」
另外,中等收入的民眾稅率負擔的比率也超過頂級富豪。研究顯示,十個州60%中等收入美國人,繳納的州稅和地方稅在收入所占比率,至少是1%頂級富豪的三倍。
希臘紓困談判 周五最後機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5606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十六日電 2015-02-18
希臘政府與歐元集團就紓困債務問題談判破裂,歐元集團已下最後通牒,盼希臘在廿日前接受延長紓困期限;希臘政府雖表示對歐元集團提出的草案無法接受,但願意在未來幾天努力達成雙方共識。
歐元區財長會議十六日下午在布魯塞爾召開,各界高度關注有關希臘債務問題能否獲得解決,原本預期可能討論到半夜,卻出乎意料之外的只討論不到三個小時就宣告破局,讓希臘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
歐元區財長會議主席戴斯布倫在會後記者會上直言,對於無法達成共識,與會者普遍感覺有點失望。他明確指出,延長目前援助紓困方案是歐元區財長偏好的選項,且要遵守紓困案原有規定,希臘政府不能單一方面要求改變協議。
戴斯布倫指出,周五將再加開歐元區財長會議,這也是希臘政府最後的機會。因為現行紓困案在二月底到期,希臘如要延長紓困,還得獲各國議會同意。
僅管雅典街頭湧入大批要求歐盟接受改變的抗議群眾,但身為國際債權人的歐元區國家並未買帳;德國財長蕭伯樂在會前便表示,高度懷疑今天的會議會有結果,更在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批評希臘新政府不負責任。
戴斯布倫則說,不管是「延長」或是希臘所稱「過渡」的借款計畫,關鍵是在什麼條件下達成共識,紓困基金的條件必須要遵守。
希臘新財長瓦魯法吉斯則說,如果能夠再給希臘四個月的時間繼續談判和貸款,他很願意在協議上簽名;他雖批評歐盟過去的撙節政策摧毀希臘經濟,但也說,未來四十八小時可望與歐盟建立共識。
希臘新政府選前表明將和歐盟等國際債權人重新談判,勾銷債務並解除撙節政策,依目前談判情勢,希臘恐難以如願。
※ 相關報導:
* 希債破局 雷曼風暴恐重演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5612
希臘債務談判破局,引發希臘銀行破產、政府倒債、脫離歐元區的風險升高,市場甚至擔心「雷曼風暴」可能重演。希臘政府今年需還債220億歐元,且面臨重重難關。
2月18日是第一關。歐洲央行(ECB)對希臘銀行業提供的緊急流動性協助(ELA)原訂於20日切斷,但ECB將於18日先做評估。一旦決定切斷,金融市場與希臘金融體系將受重創,銀行將倒閉。如此將引發骨牌效應,義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銀行業亦將出現倒風。
* 美西港口爭議 亞洲送貨改空運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3405
美國西岸港口的勞資爭議已打斷亞太地區的供應鏈,迫使部分亞洲供應商改用成本較高的空運,並因為許多貨櫃船困在港外等候卸貨而推升船運費率。
港口幾近停擺和物流延遲,使整個美國經濟感受衝擊,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周末已下令勞工部長培瑞茲赴加州,嘗試斡旋碼頭工人與船商和港口營運商間的新合約。
◆ 朱敬一:自由化是維他命 不是解藥
http://udn.com/news/story/7238/715569
聯合報 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 2015-02-18
美牛問題捲土重來,前國科會主委、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指出,台灣不應為自由化而自由化,「市場沒那麼偉大」。他說,簽署自由經濟協定只是「手段」,就像紐西蘭想推銷奇異果、韓國滿腦子想賣汽車,政府不應誤把「手段」當成「目的」。
台灣要國際化,但國內民氣難以凝聚,朱敬一說,這是產業結構未調整、薪資凍漲下的惡性循環,加上高等教育、稅制有利富人,政府莫將自由化這劑「維他命」錯判為「解藥」。
他說,開放不能保證經濟一定會好,自由化頂多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關鍵還是積極的產業政策。
朱敬一日前出版「找回台灣經濟正義與活力」新書。他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某回聽到立法委員蔣乃辛質詢問「為什麼過去十五年台灣平均薪資零成長,經濟成長率卻是百分之三、四在成長」?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語道出台灣的困境。
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不景氣,而是產業轉型」,他說,檯面上看到的加薪「誘因」及「手段」都流於民粹,不論是加薪減稅,或是修改公司法,要求企業獲利先替員工加薪,顯示政府太低估資本家的資本移動能力,且執行上有諸多盲點。
他說,「前年虧一百萬,今年賺五十萬,加不加薪?」企業若要以會計作帳技術性規避,是輕而易舉;而且若一味只採取民粹式的加薪手段,而非從根本產業轉型著手,企業大可拍拍屁股說「了不起我出走」,到頭來恐變老闆與員工的兩敗俱傷。
※ 相關報導:
* 央行貨幣改革:少用銅板 多用2字頭鈔券
http://udn.com/news/story/7239/715603
近年來,中央銀行發行的通貨也在「調結構」,貨幣改革有兩大重點,一是推廣200、2,000元鈔券的使用,使其更普及化,另外,為降低鑄造成本,央行將硬幣銅板「儲值化」,鼓勵民眾把撲滿的錢轉到儲值卡裡。
其中推廣「2」字頭鈔券,由央行總裁彭淮南自己帶頭推動。為推銷央行印製的200、2000元鈔,彭淮南在公開場合上,經常從懷中掏出皮夾、秀出200、2,000元鈔券,給大家看,強調這兩種鈔券「漂亮又好用」,請民眾不要忘了它們的存在。
希臘危機暫解 銀行業者:符預期
http://udn.com/news/story/7238/718032
中央社 台北21日電 2015-02-21
銀行業者表示,歐元區對希臘紓困展延4個月,符合市場預期;相較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債務,希臘問題衝擊明顯較小。
對希臘脫離歐元區危機暫解,銀行業者表示,市場將會回歸基本面,歐洲正在實施量化寬鬆政策(QE),債券價格持續攀升、歐洲股市也有良好表現,金融機構投資於歐洲仍然持續獲利。
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銀行業者認為,歐洲的危機暫時解除,在全球競相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情形下,可以選擇穩健的股市例如美股進行投資。
※ 相關報導:
* 撒錢!沙國新王登基 賞人民9600億
http://udn.com/news/story/6812/717817
紐約時報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新國王沙曼登基後,頒布諭令大方撒錢給人民,英國投資公司艾許摩爾集團駐沙國利雅德的中東主管史法克納基斯估計,總額超過三百廿億美元(約台幣九千六百億元),全民皆大歡喜。
這筆錢包括:給專業協會、文學和運動俱樂部的補助款;自來水和電力建設款;給公務員、軍人、退休人士和國內外公費學生加發的兩個月薪水。有些私人公司跟進,給沙國員工加發可觀的薪資。
* 趨勢觀察/澳洲經濟的美麗與哀愁
http://udn.com/news/story/7244/713369
澳洲,一個美麗的國度,擁有波瀾壯闊的風景與得天獨厚的豐富物產,近年的經濟發展卻蒙上一層陰影。繼通用和福特之後,豐田去年2月宣布將自2017年起停止在澳洲生產汽車,三大車廠相繼撤廠宣告澳洲長達116年的汽車製造史即將結束;前幾年一路風光走升的澳幣,去年的跌勢卻異常兇猛,創下四年半以來的新低價位。
澳洲報紙「Business Day」以專欄「澳洲失落的十年來了?」對澳洲的前景提出警告,到底澳洲面臨什麼樣的危機?
1. 鐵礦砂價格腰斬
2. 荷蘭病也上身:經濟學上有一個術語叫做「荷蘭病」,指的是天然資源價格意外上升反造成經濟發展面臨困境。
3. 停止實施碳稅:....碳稅實施反導致工黨的支持率快速下滑,民意不滿課徵碳稅導致電費上漲
4. 布局生技產業:....許多澳洲生技公司的研究進展都走在時代的尖端,例如癌症治療與幹細胞等領域,迥然成為澳洲的明日之星。
5. 改革代價不輕
* 美國客翻倍湧入 古巴民宿喜迎商機
http://udn.com/news/story/6812/714836
歐巴馬去年底宣布改變美國50年來和古巴拒絕往來的政策,兩國要開始接觸。歐巴馬對古巴政策要成功,關鍵可能在飯店手巾。
不只手巾,可能加上能用的空調、早餐的鬆餅,以及成千上萬美國觀光客將會需要的其他生活用品。旅遊專家預測,今年湧往古巴的美國人潮可能增加一倍。
總部在美國的幾家古巴旅遊公司說,古巴符合國際標準的飯店屈指可數,這些飯店的客房早已訂光。也就是說,如果訪客人潮果真像預測那麼大,他們只有兩條路,一是住低檔而寒傖的國營飯店,二是光顧古巴目前活力十足的一種民間行,古巴人賺取收入的家庭自營賓館。
希臘紓困再延四個月 債主點頭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8684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廿日電 2015-02-22
希臘財務危機廿日暫時獲緩解,歐盟與希臘達成協議,同意紓困希臘計畫延長四個月,但希臘必須在周一提出全面改革計畫供國際債權人檢視。希臘財長宣稱這是打開新的一頁,歐盟則強調這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
歐元區財長會議針對希臘問題歷經三次會議後,廿日晚間終於達成共識發表共同聲明,同意延長對希臘的紓困計畫,將原本二月底到期的計畫延到六月;條件是希臘當局必須在廿三日提出基於當前協議所要進行的改革措施,並經歐盟、歐洲央行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檢視後同意。
這項決議等於希臘政府在某種程度上妥協,同意願遵守前政府承諾的撙節政策,讓當初競選政見高舉要廢除撙節政策的希臘新政府,面臨黨內與國內民眾反彈的龐大壓力,希臘SKAI電視台的政治評論員形容這是希臘政府作出非常沉重的讓步。
不過,這項決議讓希臘免於立即破產的危機,希臘財長瓦魯法吉斯在會後記者會上保證,希臘的提款機不會在下周二就領不到錢。
他並表示,今天會議結論在希臘與歐元區歷史上都掀開新的一頁,接下來的周末對他的團隊是個辛苦但快樂的周末,他們會努力提出全面性改革方案。
歐元區財長會議主席戴斯布倫則多次談到「信任」,並表示,今晚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希臘承諾會有步驟地承擔既有債務,且不會單方面採取可能影響其預算目標的行動。希臘原本申請就紓困計畫延長六個月,但今天會議已同意延長四個月,戴斯布倫說,若下周一希臘提出的改革計畫獲通過,四個月後會再重新檢視未來的計畫。
這樣的結論是否不尊重希臘民主?戴斯布倫表示,歐元區財長會議共有十九個國家的財長,每位都受到自己國家民眾的授權,討論的是有關錢與協議條件,協議內容不是單一國家可以自行決定改變。
※ 相關報導:
* 美「貿易促進授權法」 通過有譜
http://udn.com/news/story/6813/718688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參眾兩院大老,在俗稱美國政府經貿協商快速管道的「貿易促進授權法(又稱快速通關授權)」上,已臨近達成協議。法案若獲通過,一些貿易協議可望在國會輕鬆過關。
* 陸企5億美元 紐約第五大道買樓
http://udn.com/news/story/7333/718679
近年迅速竄起的大陸安邦保險集團,新春期間又在海外砸錢收購房地產;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安邦斥資四到五億美元,從黑石集團手中買下美國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上的一棟辦公大樓。
* 陸石油運輸線縮短85%
http://udn.com/news/story/6811/718681
由中國援建的巴基斯坦第三大港口瓜達爾港,目前已基本竣工,預計四月中旬可全面投入營運,未來中國石油運輸線將可縮短百分之八十五,而巴基斯坦當局表示,會逐步將瓜達爾港打造成一個自由貿易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