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8

農業經濟學

◆ 落果變酵素 創出新商機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124281

聯合報 記者紀文禮/南投報導 2015-08-16

蘇迪勒颱風災後,各地農作受創,柚子、香蕉等落果嚴重,南投縣名間鄉農友林洋毅分享利用落果製作天然養生「水果酵素」DIY製作經驗,發揮落果的剩餘價值,自用出售兩相宜。

名間鄉「奕馨園茶業咖啡」負責人林洋毅,堅持自然農法生產,擅長用咖啡果皮及鳳梨、香蕉、檸檬,發酵自製天然酵素,為農場打出新的市場銷路。

林洋毅說,他種植的柚子在蘇迪勒颱風後也是大量落果損失慘重,將掉滿地還未熟透的柚子、芭樂及檸檬等,洗淨靜置風乾一周後,在農場開辦DIY「水果酵素」體驗課程,和遊客分享落果變酵素樂趣。

DIY自製天然酵素,可藉由「菌種轉換」技術,簡單易學,只要將落果經由洗淨、風乾、切片或塊,加入砂糖入甕密封,3個月後自然發酵完成,開甕就有微甜果香濃醇的健康酵素可以享用。

林洋毅表示,市售水果酵素價格不菲,利用落果自製,農友可減少損失,若能在各地提供DIY體驗的農場推廣,讓消費者動手體驗賤價落果變黃金酵素的珍貴經驗,也能更珍惜農友辛苦栽培的農作。



◆ 蔬果經理人 推銷田裡鮮滋味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25700

聯合報 記者游婉琪 2015-08-17

偶像明星需要經紀人打造亮眼形象,田裡的蔬菜水果也需要專業經理人行銷。農夫經理人吳其璁雖然不是出身務農家庭,受父親牧師工作影響,畢業後投身花蓮好市集擔任經理人,5年來幫助許多農民成功銷售田裡的新鮮滋味。

出身嘉義的吳其璁,在東華大學念書時就由教授帶領,穿梭市集幫忙。

他觀察,許多農民擁有把菜種好、把田顧好的專業知識,但對銷售運輸卻一竅不通,常常只能任由盤商砍價剝削。

花蓮好市集成立後,他接任農夫經理人,既然農夫不會賣,他就安排農夫到其他縣市的市集幫忙兼觀摩,看看別人如何兜售農產品;對於老是賣不出產品的農民,則建議他們種植和其他人不同的蔬果,區隔市集客群。

對於想加入市集的農民,吳其璁也得到農田訪視,確認農民採取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評估農地的產量;每3個月到半年,還得巡迴稽查,確保市集販售農產品的品質,以免不慎賠了消費者的信任。



◆ 15年訪千家農場 他把休閒農業推出國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25695

聯合報 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 2015-08-17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秘書長游文宏,出身農家子弟,他碩士以前學的是農業,踏入休閒農業領域後,進修取得資源管理學博士,長達15年來,他帶領傳統農業轉型,邁向休閒旅遊服務業,最近出版「心動農場」新書,紀錄休閒農場發展的動人故事。

45歲游文宏所從事的工作一直都跟農業脫離不了關係,他最早在縣政府農業處服務,後來到冬山鄉農會擔任專員。早年宜蘭有一群相當熱心的農場主人張清來、吳明一、卓陳明等人,為休閒農業發展奠定基礎,2000年成立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的同時,也成立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董事長張清來延攬游文宏擔任秘書長,屬於義務職。

游文宏以前念的是食品加工,碩士讀的是水產養殖,出身農家子弟的他看著傳統農業轉型,有感於自己所學不足,於是又前往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攻讀博士,研習觀光與遊憩管理。全國很少有人能夠像他,15年來跑遍50個休閒農業區、超過1千家主題農場,他學理與實務兼具,對於傳統農業邁向農產品加工、到旅遊服務業的過程,瞭若指掌,扮演農業產官學界的溝通橋梁。

「休閒農場業者想要參加國外旅展,可能嗎?」游文宏說,以前旅展總是飯店業者的天下,主辦的交通部觀光局對於他們要帶休閒農場業者出去參加旅展,起初抱持懷疑態度,現在證實當年提早走向國際化是對的,至今每年約有60%是國際遊客。

台灣休閒農業業者站上國際舞台,打的是團體戰,他們統一穿著「台灣紅」活動制服,成為一支相當醒目的「粉紅幫」,業者們合作把餅做大,而帶領台灣休閒農業團隊揚名國際的幕後推手之一,正是游文宏。

談到為何出書?游文宏說,近來休閒農場進入二代接班,年輕一輩必須汲取早年開疆闢土的前輩經驗,加上去年「台灣休閒農業之父」陳昭郎與世長辭,更加催促著他必須趕快動筆,書中紀錄25家讓人心動的農場,敘述農場主人所遭遇的挫折與辛苦,已有部分學校把這本書列為教材,細細品味一篇篇「人與土地」的動人故事。

※ 相關報導:

在地好滋味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農地過度開發 賺小錢毀大環境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30336

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新竹縣報導 2015-08-19

新竹縣有豐富的農特產,近年來許多鄉鎮紛紛投入農地活化,部分農民為發展觀光,將農地原有水稻全都剷除,灌入水泥和草皮,將農舍改建成咖啡廳或餐廳,雖然帶來豐富的觀光效益,但原有自然生態也因過度開發而遭破壞。

湖口鄉張姓農民種稻40多年,家裡有六分多的田地,多年前就有人想要買下田地,作農地活化,改建成餐廳,但他堅持不賣,寧願每天在田裡忙到不可開交,也不願看著家鄉環境受破壞。

他說,很多農地都是被投資客買去,綠油油稻田改成農舍,附近稻田也受影響,長出來的稻子不像以前晶透飽滿,農地變為其他建築用途,根本毀了自然環境。

「農地開發應適度,看環境而定」竹東鎮農民莊正燈說,利用農地改成其他用途,一般農民不會這麼做,因為稻田是農民最主要的生財環境,改做其他建設用途,幾乎是以建商為主。

莊正燈說,30年前新竹縣農地與現在剩餘的農地,相差甚鉅,有時候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如果一個城市要發展,勢必一定要土地規劃,當農地消失後,大樓、街道紛紛出現,但開發到了一定程度,繼續讓農地轉為其他用途,就太超過了。

為了維護剩餘農地的品質與數量,許多農民視農地為寶物。不少農民們認為,避免過度開發所帶來的汙染和影響,才是維護稻田的最主要方式。

※ 相關報導:

* 買地送屋假農舍 苗縣專案拆除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30334

「買塊地、蓋棟屋、耕畝田、擁莊園」的廣告吸引人,但消費者花了三、四百萬元,可能踩到「地雷」,買到後龍鎮「樂耕園」、通霄鎮「晴空農園」等「買地送屋」的違章建築,苗栗縣政府昨天決定9月1日起專案拆除,並提供消費爭議協助。

* 農糧署調整休耕給付 鼓勵復耕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30418

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昨天頒布新的政策,自明年起調整休耕給付,鼓勵農民耕種或轉作其他農作,對此,許多農民都持正面看法,「這樣就不會忙不過來,樂觀其成」。

農糧署指出,明年申報休耕須於休耕當期作的「前兩個期作中」至少要有1個期作有復耕紀錄,一期休耕一期耕作,才能繼續申報休耕;但部分農友誤認復耕僅能種植水稻,造成今年2期作各水稻育苗場所秧苗供不應求。

新竹縣政府農業處農糧科長梁明任說,新竹縣秧苗情形並不受影響,為了活化農地,鼓勵農民轉植其他作物,前陣子嚴重缺水,政府強迫停灌,許多鄉鎮農民也紛紛休耕,有了新措施,將讓耕作能更活化使用。



◆ 行銷日月潭紅茶 邀專家下鄉開課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30291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魚池報導 2015-08-19

南投縣魚池鄉公所最近幾年斥資辦活動行銷日月潭紅茶,但農民仍覺得不夠,鄉長陳錦倫下鄉了解茶農需求後,昨邀行銷專家下鄉開課講行銷,專家建議茶農勇於走出去,如同棒球隊員要勇於找機會揮棒,發揮星巴克的創意行銷,走出自己紅茶路。

日月潭紅茶行銷學第一堂課,邀請有豐富行銷經驗的莎士比亞文化公司發行人祝秦梁與經理王碧蘭開課,由淺入深,引導35名茶農進入行銷學的殿堂,分享行銷的經驗與做法。

祝秦梁指出,魚池鄉紅茶在日據時代曾被日本人拿去倫敦參加比賽,得到在英國舉辦的萬國博覽會首獎,與印度大吉嶺紅茶與錫蘭紅茶並列世界三大品牌,這麼好的紅茶,是魚池人的寶貝,除了奉茶與平時沖泡待客外,還有很多管道行銷。

他鼓勵紅茶茶農勇於走出去,大家都是製茶高手,應把日月潭紅茶的好,透過不同活動與網路做多元行銷,例如品茗閱讀就是很棒的行銷,閱讀因有品茗更深化文化內涵。

祝秦梁勉勵茶農要有棒球選手勇於揮棒打擊勇氣,揮棒就有得分機會;把紅茶當做一種文創商品來行銷,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明湖茶行老闆娘謝邵榕芳與茶農劉艷華說,製茶大家都很精,但談到行銷就很頭大,很高興鄉公所開辦這麼有感的紅茶行銷學,希望多辦多學,賣日月潭紅茶能如魚得水。

鄉長陳錦倫說,公所每年都編預算辦活動促銷農特產,例如邀咖啡專家吳原炳等來授課,還辦日月潭精品咖啡評鑑打響知名度,紅茶農民反映「每年紅茶文化季」還不夠,因此邀專家傳授行銷學。

※ 相關報導:

* 幫農民賣農作 科技人投入農村再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30413

寶山鄉深井村農友范文芳過去是鴻海公司高階主管,6年前毅然辭去工作,選擇返鄉投入農村再生工作,打造「田心園生態園區」,提供平台幫助在地農民放心賣農作物。

「我要提供一個平台來幫助在地農友。」范文芳看著辛苦打造的生態園區說,過去看到很多農民,因作物產量不大、收入微薄,必須在路邊擺攤,卻不斷收到警察罰單,讓辛苦賺來的錢付諸流水。他希望透過生態園區,打造成農友聚集販售的地方,不用再煩惱擺攤的問題。

* 延續亡夫夢想 吳家香米重品質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27652

苗栗縣西湖鄉稻米栽種面積廣、品種多,其中吳於璇、吳亮寬母子栽種的「香米」,因為產量少反而成為在地特色稻作,而香米對吳家人而言,不只是鄉內獨特稻作品牌,每一粒珍貴米粒都象徵吳於璇對丈夫無限思念。

* 三代養蜂製蜜 父子同獲全國特等獎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30415

養蜂父子檔王朝棟、王子豪日前在全國國產蜂蜜品質評鑑,同獲特等獎,昨天兩人在新竹縣政府接受表揚,父子承擔起祖傳事業不含糊,認為「作事要用心」,希望能再將養蜂事業發揚光大。

* 500隻蛋雞住40坪 聽音樂做「運動」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30316

彰化縣兩名「老王」合作,設置通風性佳的開放式養雞場,40坪空間只養500隻蛋雞,雞隻不但能自由到庭院奔跑,喝剩的水還引流進魚池養魚、種菜,打造出自然環保的樂活農場,每一隻蛋雞都活潑健壯,產出的雞蛋外殼堅硬、蛋白濃稠、蛋黃富有彈性。



◆ 防爛草莓 益生菌抗病害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31241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08-19

草莓脆弱,農民為了防治病害常會噴灑過多農藥,農委會苗栗農改場花了五年時間,找出一隻本土菌種「苗栗活菌1號」,讓好菌抑制壞菌,成功防治草莓的天敵白粉病和灰黴病,且價格僅一般農藥的三到五成,最快明年就能在市面上買到,也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

農委會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分場副研究員朱盛祺表示,「苗栗活菌1號」是隻本土益生菌,是從大湖草莓生長專區篩選出來的益菌,原來就存在於大湖草莓專區,但因過度用藥和施肥,讓天然的好菌變少。

農改場把這隻活菌篩選出來,希望農民有「預防醫學」概念,先在作物上噴灑好的天然益菌,功效就像人喝優酪乳讓腸道內的好菌來保護人體腸道一樣。

朱盛祺表示,草莓最大的天敵是灰黴病和白粉病,一旦染上,整株草莓都必須拔除,農民損失慘重。朱盛祺說,未來改用生物農藥後,除了環保、無毒,還很省錢,可在草莓健康的時候就噴灑防治,友善環境。農改場希望今年完成技術轉移,待廠商取得生物農藥藥證後就能使用。

「苗栗活菌1號」除了可降低草莓白粉病發病率25%、降低灰黴病73%,朱盛祺說,「苗栗活菌1號」還可以運用在水稻上,可減少秧苗立枯病發生率50%、減少稻熱病罹病率15%以上;且運用在其他作物上,可以讓作物長得更好、更強壯。

fsj 提到...

女神農林珮汝:用科技改善農業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35059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 2015-08-21

農委會「2015十大神農選拔」,花蓮「伍佰戶有機農場」的林珮汝是全台唯一的「女神農」。她認為,農業工作辛苦且薄利,但可以用科技來改善。

獲得神農獎後,許多學校、機關、團體、農民都想到農場參訪,林珮汝表示,目前是夏季與颱風季節,天氣很熱,田間農作少,瓜果品項不多,建議最好是秋冬季節來參訪。

林珮汝感嘆有機農業面臨人力短缺,因此在3年前,開始導入機械化耕作來克服缺工問題,設計出許多機械化的採收、耕種、灌溉技巧,並透過科技、數據化管理,讓有機蔬果的產量逐年提高,並以「伍佰戶有機農場」品牌,在花蓮農會超市提供有機產品,推動地產地銷,也讓去年營業額達到784萬元。

她認為,一個國家要興盛,農業一定要興盛,希望農政單位多培養農業人才,讓想進入農業領域的人,有更優渥的收入。



◆ 結合契作 花生銷售有保障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32564

聯合報 記者姜宜菁/虎尾報導 2015-08-20

雲林縣為花生重要產區,虎尾鎮農會今年與福壽企業公司結合,在高鐵沿線種植有產銷履歷的花生,配合農民入股方式,不僅農民可以參與生產活動,亦可確保農業生產的品質與穩定收入,讓農民直呼「雙贏!」。

虎尾鎮農會理事長陳金樹和福壽企業總經理陳育信, 昨天在雲林縣長李進勇的見證下,雙方正式簽約,透過農會與廠商保價收購制度的契作方式,保障農民的收入來源,不受產地產銷失衡影響。

種植花生10多年的陳炎榮早就想加入契作行列,無奈農會的契作面積小,今年擴大至46公頃,他立刻報名並表示,以往農民任盤商宰割,現在跟廠商契作,銷售價格有保障且不用擔心銷售通路,只要專心耕種,聽從專家的指導,「有專家輔導,又有穩定價格,雙贏!」

雲林縣花生生產面積約16000公頃,佔全台灣7成,年產量50000公噸,農會今年與生產肥料的福壽企業結合,主要分布在高鐵沿線的黃金廊道。

此次契作的另一個創意在於召募花生股東會,募集100名一般社會大眾成為股東,透過農民契作、股東認養及結合遊程設計等一系列體驗活動,藉由參與花生農作栽培到成果採收的體驗活動,有興趣認股的遊客可參與。

※ 相關報導:

* 五結吳宗紋 年年種出優質米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32668

宜蘭縣五結鄉農民吳宗紋,去年代表參加全國產地名米競賽,獲得冠軍,今年再度獲得五結鄉稻米品質評鑑台稉8號組冠軍,最近將繼續代表五結鄉參加全國產地名米競賽,吳宗紋是各項稻米競賽常勝軍,他說,種好米沒有什麼秘訣,唯有「用心」和肯「付出」。

* 有機黑豆釀造 滿州醬油秒殺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34920

「豆油伯」醬油委託代工醬汁引發退貨風波,屏東縣滿州鄉農會委託代工的有機黑豆醬油,月前才進貨就訂單滿滿。總幹事陳清木認為,去年完成全有機食品認證,在標示上誠實告知是獲消費者青睞的關鍵。

....陳清木表示,滿州產的黑豆顆粒較小,每百粒重10至12公克,過去不被市場重視,每斤才15元。他卻認為,被農民當成休耕轉作的黑豆,不用農藥、不加化肥,是完全無毒的有機栽植,正和健康養生劃上等號,果然現已漲到每斤199元。農會並與合作廠商開發黑豆醬油、豆鼓等系列產品,有機栽植面積已擴增到83公頃。



◆ 竹縣耕讀趣 來新瓦屋種菜挖地瓜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32650

聯合報 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 2015-08-20

新竹縣政府、縣文化局推出「耕讀生活趣」系列活動,內容包括「節氣體驗」、「綠生活研習工坊」、「土地與食育講座」,明天上午8點起受理網路報名,由專家帶領民眾種植農作物及觀察節氣,體驗農村生活。

活動安排5堂課,參加任何一場,可獲得峨眉無負擔日曬有機米一份,限量300份,參加滿5場,可兌換「豐收紀念餐盒」1組,限50組。活動採網路報名,可上網 www.hchcc.gov.tw 查詢,或電洽03-6580651。

縣長邱鏡淳昨天扮廚師說,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仍保有一塊地,供民眾種菜、種水稻,體驗農事;因去年到今年初逢乾旱,這次提供種地瓜、玉米、花生,歡迎民眾來體驗客家晴耕雨讀的農村生活。

依新瓦屋周邊地價1坪約30萬元,竹縣保留當地灌溉水圳和約500坪土地供體驗農事,「成本逾億」,但傳承農事體驗「無價」,今年9月5日供種地瓜,9月12日種玉米、花生,接著由專家帶領體驗種植和田間、作物隨氣節的變化,指導環境觀察,品嘗黃金地瓜湯圓。

活動也教做居家種菜、小空間種菜、蔬菜棉網線袋等實用課程,每人每堂2小時、酌收100元材料費;11月7日立冬,安排「甘藷收穫體驗」,邀參與者挖地瓜、焢窯同樂,體驗農村野趣。

去年一連串食安風暴後,竹縣也安排「土地與食育講座」邀吳文玲老師透過繪本故事,談土地與食農教育,安排到峨眉體驗農村生活,到竹東學習純米粄條料理及桔醬、紫蘇梅製作過程。

竹北黃金地瓜 口感鬆軟香氣足

新竹縣昨天邀民眾報名種地瓜,安排冬至採收時焢窯烤地瓜,體驗農村野趣,要種植的是竹北農會力推的「桃園三號」品種地瓜。

「這是有版權的喔!」竹北農會推廣課說,竹北農會向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購得品種權,大力推廣,近年來地瓜從早期「沒錢,煮飯摻地瓜」,到現在已是養生食品,竹北地瓜種植達10公頃,穩定成長,市場上受歡迎,成為竹北農特產生力軍。

竹北市農會說,推廣的「桃園三號」地瓜,與一般種植的台農56、57號地瓜相較,水份較多,尤其含有的胡蘿蔔素在各品系地瓜中最高,呈現金黃顏色,也有黃金地瓜之稱,「桃園三號」地瓜烤過後,口感鬆,卻不會乾,且香氣十足。

竹北市農會也和食品研究所合作,開發地瓜粉,提供沖泡即食的便利,也可加入飯或稀飯中,增添香氣和營養,加入燕麥中,可做地瓜燕麥;農會也開發地瓜冰棒、地瓜霜淇淋等夏日冰品。

竹北農會表示,地瓜成為養生食品後,因應家庭方便起見,因而研發地瓜粉,沖泡即可使用。民間還利用地瓜粉做成「黃金湯圓」,美觀可口。

fsj 提到...

天然的尚好 台灣山茶翻紅
http://udn.com/news/story/7270/1136916

聯合報 記者陳靜宜/台北報 2015-08-22

台灣山茶原不受青睞,但近3至5年卻異軍突起,因為天然健康等因素而變搶手貨,10年前甚至沒有行情價,現在1斤則叫價數千元至上萬元。

台北市茶藝促進會創會理事長廖純瑜表示,台灣山茶是台灣原生種茶,屬於喬木大葉種,因為生命力強,不需人工施肥、噴灑農藥,抗蟲性佳、抗病力強,簡單來說就是「天生天養」,兼具有野性與韌性。而其他茶葉,包括名貴的茶葉,都多少有藥殘問題,相較之下,喝天然的東西當然對身體比較好,山茶產量近10年來快速增加,需求量也增加,近3到5年價格也就跟著水漲船高,目前1斤價格從數千到上萬不等。

台灣山茶的特色是礦物質豐富、氣味重、有鹹味感,早期多苦澀,現在多數經過馴化,也就是人工阡插法栽植,氣味較為圓潤;而純正野生山茶已越來越少,因為物以稀為貴,只要標榜是野生山茶多能喊得較高價錢,但一般人實在難辨馴化或野生,價格也顯得相當紊亂。

中華國際無我茶會前理事長廖亭朝補充,1645年荷蘭人發現台灣山茶,這是台灣最早見諸史籍的野生茶樹記載。之後是在1697年,由郁永河所著之《番境補遺》中記載,在今埔里、魚池一帶山區有丈高的野生茶,漢人利用它焙製茶葉。

廖亭朝又說,台灣山茶多產於高雄茂林六龜茶區、台東鹿野高台、日月潭等地,山茶可做成紅茶、綠茶與包種茶等。山茶耐沖泡,其氣味顛覆人們對一般茶的印象,有的喝起來有香菇味、金針味。

※ 相關報導:

* 堅持手工 窯烤麵包好滋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2000541-260107

位於國道2號橋下八德段的土家窯烤麵包店,沒有明顯的招牌,但製作出來的窯烤麵包卻在當地造成一股旋風,成為饕客最愛,出爐幾分鐘,限量100條的麵包就被秒殺,一掃而空,成功的秘訣不僅是外酥內軟的歐式麵包口感,重要的是負責人林天平及呂甘珠夫妻檔賦予窯烤麵包新使命,吃出食物原味。



◆ 貴婦種有機梅 荒山變樂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2000564-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22日 黃文博/台南報導

60多歲的黃金華,25年前還是一位成衣商貴婦的時候,在宗教信仰的指引下,決定洗盡鉛華、遠離塵囂,從市區搬到楠西梅嶺開墾將近10甲地的「南方隨緣山」時,一度夫妻失和,如今,她目睹這裡已經變成無毒養生梅的樂土時,不禁感慨良深。

位於楠西區海拔約500多公尺的梅嶺「南方隨緣山」,有將近10甲地的面積,由於這裡已經被台南市政府農業局認證為有機農業區,因此,每年春節前夕,都吸引大批遊客前往賞梅和參加攝影比賽。

這裡的負責人黃金華表示,這遍土地是50年前,她的公公從嘉義搬到楠西時,陸續購買的,原先是在種植香蕉,後來因為先生經營成衣有成,此地一度荒蕪,約25年前,她因信奉佛教,決定回到這遍山林開墾。

黃金華說,921大地震那年,她信奉的宗教,強烈暗示她要回到大自然山林,雖然丈夫還是反對,但最後還是尊重她的自由,她回到這裡後,就從種植有機梅開始,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獲得當時的台南市政府農業局的認證,目前有約一半的土地,被認證為有機農業區。

10多年來,黃金華已經陸續開發出數10種的梅精、醋梅和梅酒等產品,她的隨緣山更成為許多失意人暫時避難的場所,她也成為梅嶺一帶的傳奇人物。(中國時報)



◆ 農舍贈與、法拍 將不限農民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8675

自由 2015-08-22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草案七月廿七日預告截止,農委會一共收到三萬人次、數千筆意見,龐大壓力讓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決定放寬「直系二親等內的贈與」及「法拍」的承受人資格,修正草案昨天送交內政部,最快兩週內正式公告。

農委會修正辦法 放寬承受人資格

農委會副主委陳志清表示,農委會修正的重點包括放寬直系二親等內的贈與,以及法拍取得的承受人資格限制。主要是希望在落實農舍管理以外,「也順應一些不是房地的問題」。

農委會水保局副局長林長立證實,的確是因外界反應強烈,如果沒有任何調整,可能引起更多質疑。放寬法拍限制,主要是考量農民一旦手頭欠缺資金,農舍淪為法拍,卻限制承受人須為農民,恐造成拍賣連續流標,價錢越拍越低、反而傷害農民。但他強調,購買法拍農舍者本身仍然不能有農舍。

至於直系二親等內贈與,林長立指出,主要是考量可能兒子或女兒不在了,阿公、阿嬤想在生前將農舍贈與給孫子的情況。但受贈者本身是否能有農舍?內部仍有不同意見。

農委會昨天已將修改決議正式發文給內政部,但因並未大幅更改立法方向,而是因應民情做調整,很可能不需要送至法規委員會討論,大約半個月至一個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可正式公告。

農陣憂放寬法拍 恐留炒作漏洞

台灣農村陣線秘書長蔡培慧對於直系二親等內的贈與沒有意見,但她認為放寬農舍法拍承受人的資格限制恐導致另一個漏洞,農舍會遭法拍,主要是因農民無法正常償還農舍貸款,水保局應協調農金局或其他單位承接,才能更快解決農民財務問題,再由符合農民資格者購入,才能確保農地農用。水保局沒有去思考跨單位的協調合作,卻開了一個漏洞給投機客。

fsj 提到...

退休校長釀梅露 賣健康、賺快樂
http://udn.com/news/story/7269/1138875

聯合報 記者何炯榮/社頭報導 2015-08-23

「我做的蜜釀梅露完全不加水、糖、鹽和任何添加物,賣的是健康,賺的是快樂。」退休11年的彰化縣溪陽國中前校長蕭國顯笑說,月退休俸足夠讓他過舒適的退休生活,製做蜜釀梅露是為推廣傳統的養生觀念。

蕭在彰化縣教育界服務40年,退休隔年有一天,他到田中果菜市場看到老朋友夫婦兩手各提一袋梅子,「我好奇問:這麼多梅子要吃到什麼時候?老朋友說出梅子是上蒼給的天然養生好食材。」他決定也動手製做梅露。

每年清明時分是梅子盛產期,他到南投縣信義鄉採購梅子,再跟小時候的玩伴購買自產蜂蜜,遵循古法開始試釀梅露,嘗試多次才找出不會變成梅酒,又能入口回甘的釀造製程,掌握梅子和蜂蜜的比例,「蜜釀一年以上的的梅露順口好喝,愈陳愈香」。

蕭國顯把蜜釀梅露送給朋友分享,受到好評,他為讓蜜釀梅露更養生健康,到大葉大學、員林社區大學上課學習如何操作平板電腦,及有關養生食品加工與利用的知識,開設臉書推廣蜜釀梅露,假日也到清水岩擺攤,「我是快樂的銀髮創業人,以前傳授知識,現在幫助大家健康」。

※ 相關報導:

* 跨行鑽研8年 種出亞軍火龍果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39155

經營魚行,8年前投入栽種火龍果,今年就種出全台亞軍的火龍果。林金號身兼多職,除了本業經營魚行,也積極參加地方社團,當選過模範父親,他說,做事要投入,做什麼就要像什麼。....林金號說,種植火龍果沒特殊秘訣,就是要耐心觀察生長情況,果實缺什麼就要添什麼,常常去照顧果樹,自然就有好回報。他還曾種出重兩斤半的火龍果,比一般火龍果重1倍。

* 從小睡瓜田 「瓜二代」種出冠軍瓜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38925

「他從小就睡在瓜田裡!」第5屆甜瓜評鑑競賽成績昨天揭曉,去年亞軍曾啟榮今年奪冠,亞軍則是他的母親呂玉裡。呂玉裡說,曾啟榮還是嬰兒時,就帶他進田裡種瓜,睡在紙箱中,肚子餓就吃瓜,是讓甜瓜養大的。....農業處長林良懋表示,甜瓜評審重點是「香、甜、脆」,評審團以甜瓜果實外觀品質、果實整齊度、甜度、口感等進行官能品評。參與裁判都認為嘉義生產的美濃瓜,外形及口感等分數都高,品質相當好,值得大力推薦。



◆ 農民大學堂開講 農婦變貴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3000427-260107ㄋ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23日 盧金足/台中報導

市府開辦「農民大學堂」吸引農民取經,民眾慕名打電話到農業局問課程,但諮詢內容五花八門,連「怎麼知道西瓜甜不甜?」問題都有,報名大爆滿。

學員之一的蕭素蘭,本來是大家眼中的農婦,上課後運用正確方法栽培果樹,農婦也能變貴婦。

農業局農業輔導休閒科發現,報名農民大學堂的不再只限農民,不少民眾爭相來上課,人數從剛開始的1、200人暴增到3、400人,顯現除了農友關心土地上的作物,食安問題多,一般民眾也想知道食物來源。

中興大學教授蔡東纂(見圖,盧金足攝)講課生動有趣,8年多前開始在興大開神農論壇、農民講堂,一路走來已輔導近兩萬人次農友,他發現許多坊間以訛傳訛的農業觀念與實際有落差,民眾應該多了解正確農業資訊。

「用對方法栽培果樹,農藥減量,成本降低,賣的價錢更好!」蕭素蘭種植甜柿、紅龍果,在農民學堂充電,種出甜度超過18度的紅龍果,連蔡東纂都稱讚是冠軍等級水準。

蕭素蘭說,每個女人都愛漂亮,只要有機會,農婦也想穿得美美的,種田不能再走傳統路,知識就是力量,有問題馬上用網路群組求助,快速找到解決方法,水果收成好,經濟也改善,農民同樣能賺大錢。(中國時報)



◆ 清大小大廚房 DIY安心好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3000326-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23日(執筆:江家華)

食安風暴連環爆,校園營養午餐也拉警報,學生究竟該如何自救?清華大學校園內,一群熱血學生向學校承租餐廳廚房,創立清華小大夢想廚房,從採買、調味、烹煮到上菜,全都自己來,全程透明化,讓同學吃得安心、認識食材,在校園內推動一場飲食革命。

「小想法,大影響」是小大廚房的理念,每周主廚統稱「阿尖師」,一周只營業兩天。自營廚房的想法雛形,來自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學長姐課堂報告,為了扭轉惡劣的飲食環境,提供更好的用餐服務而生,去年12月轉由熱愛烹飪的經濟系大四學生汪尚柏接手,擔任店長。

向在地小農購買食材

有別於一般餐飲業將食材採買成本控制在3成左右,小大廚房則以近6成採買預算,向在地友善小農購買食材。對於收支狀況,汪尚柏套用名著《小王子》中一句「大人們永遠都只透過數字理解事情」說明,小大廚房的首要任務是解決食安問題,其次才是營運,學校也很支持這個計畫,讓團隊僅支付廚房及用餐空間的水電費及清潔費用。

小大廚房座落在清華大學成功湖畔的風雲樓內,因應低成本經營,團隊以臉書粉絲頁推廣食安教育,不僅在上頭公布食材來源資訊,更預告客座主廚及新菜單,從義式料理、客家鹹豬肉、韓式牛肉飯到味噌叉燒拉麵,每周變換推出的新菜單,讓學生引頸期待。汪尚柏開玩笑地說,「預約單出來20分鐘內就會賣光,熱門程度不輸台語天后江蕙告別演唱會的門票。」

汪尚柏表示,小大廚房餐點訂價,是評估過學生餐廳缺少中階價格餐點而底定,一餐100至200元之間。一周吃一次,一周用餐人數估計在300到400人之間。小大廚房在學生餐聽的另一頭,有自己的用餐區域,不僅在地板鋪上巧拼,讓用餐的人可以穿著居家拖鞋用餐,也讓喜愛攝影或表演的學生來此展現長才,成了複合式用餐空間,不僅學生喜愛光顧,就連學校行政人員都曾上門用餐。

果雕冠軍任客座主廚

放暑假前,小大廚房找來台灣果雕冠軍郭峻宏,擔任小大廚房客座主廚,他指出「南瓜原來是透過果汁機打成濃湯,融入地瓜能增加香氣,這些都讓學生嘖嘖稱奇。」。從德霖技術學院餐飲科畢業的他專精西餐,一收到小大廚房的邀請,便立刻答應,更在凌晨三點帶著學生前進市場採買新鮮食材。

在小大廚房實習的學生,無論擔任主廚、前場人員皆不支薪,僅以習得食物烹煮及設計菜單等課程相抵,讓小大廚房成了熱愛烹飪同學的實習平台。

設行動餐車推廣食育

汪尚柏說,他在採買過程中,了解支持在地食材的重要性。他舉例,曾經一度想與小農殺價,壓低購買食材成本,卻在市集創辦人提醒下上了一課,「這樣反倒剝削了小農,應該回頭加強宣導,讓消費者了解安心食材的來源及方式,並且付費觀念。」

為了推廣食育,小大廚房也與校園社團故事旅社一起推動「深夜食堂」活動,徵求同儕故事、再設計相對應餐點,藉機擴大交流,另外,也曾與暨南大學、由學生創立的「晚點」食堂相互交流。

汪尚柏說,求學過程享受眾多社會資源的清華學生,應該肩負起社會責任,讓廚房走出校園,推廣食育重要性。團隊從電影《五星級主廚快餐車》得到靈感,計畫下學期推出行動餐車,開到偏遠校區像是新竹尖石國小,以當地食材來烹煮營養午餐,讓孩子了解食物基礎知識,珍惜這些食材,做到深層的食育。(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英頒烹飪課綱 想畢業先學做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3000334-260102

英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童過胖,導致健保系統每年給付肥胖延伸疾病超支,讓英國政府下定決心立法推動食育,今年9月將頒布針對14至18歲的中學生烹飪課綱(National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chnology),要求畢業前必須在課程中學會家常烹飪與設計菜單技巧。

這項法案由英國知名主廚奧立佛(Jamie Oliver)推動,奧立佛曾前進校園推動營養午餐,發現有些小孩以為馬鈴薯長在樹上,在飲食基礎知識上形成斷層,遂在校園推動廚房花園計畫(Kitchen Garden Project),為國中小學精心策畫「廚房花園」食譜卡與教案。

* 巴西廚藝學院 推動食物復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3000332-260102

中南美的巴西有一個成立長達8年的非營利組織:廚藝學院(Instituto Maniva),在當地推動傳統作物永續發展。

一位巴西餐廳老闆、也是主廚的泰瑞莎.庫勒薩(Teresa Corcao),觀察巴西人慣吃巴薩米克醋、比薩等外來食物,擔心起巴西傳統飲食的消失,在2006年號召多位生態廚師(eco chef,維護食物永續發展的廚師),一起透過烹飪創意料理,發揚巴西在地食材,也盡可能地將其保留下來。

巴西政府鼓勵大規模耕種、仰賴大型農業機具及大量基改食物,土地也被跨國企業把持,小農要進入市場,簡直難如登天。余宛如說,「庫勒薩堅持與在地小農合作,讓眾多傳統物種得以被保存下來,也幫助改善他們貧窮的狀況。」

fsj 提到...

真理嚴選文旦 3天熱銷1300斤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40641

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台南報導 2015-08-24

大學也賣起麻豆文旦!真理大學台南麻豆校區與在地文旦園合作,透過學校平台以「真理嚴選」掛保證,柚農也回饋學校當校務基金。推出才3天,150箱文旦幾乎被訂光,出乎學校意料之外。

「今年算是『試辦』,未來不侷限只是文旦,只要是在地優質農特產品,都有合作空間。」副校長蔡維民說,日前到麻豆扶輪社演講,在學校和柚農都有意願下很快敲定;由「金寶園」文旦園提供150箱10台斤裝文旦,每箱不含運費800元。結果,出貨不到3天,原150箱,現僅剩約20箱,他笑說,比預期熱銷,自己也嚇一跳。

蔡維民表示,購買的客戶,不乏真理淡水校本部同仁和往來的夥伴學校,由學校幫消費者「把關」,消費者更有保障。他指出,這次學校主動出擊,以學校信譽掛保證,希望協助行銷台南優質農產品;除文旦,包括芒果等,只要有合作機會,都願意去嘗試。

這算是「魚幫水,水幫魚」,蔡維民說,柚農所在的文旦園緊鄰麻豆監理站,土地肥沃,長期被認定是文旦品質最佳栽種區域,學校協助行銷,以「真理嚴選」背書,避免消費者受騙;業者每箱也提撥一定金額給學校作為校務基金,也能增加學校知名度,預估這2天就會完售,洽詢電話(06)5703100轉分機6103。

※ 相關報導:

* 種稻像追女友 他的米三連霸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42549

為推廣三星優質好米,三星鄉公所昨天舉辦稻米品質評鑑比賽暨農村米食文化品嘗活動,獲得冠軍的劉明全拿下三連霸,而鄉賽前3名也將代表三星鄉角逐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

三星鄉公所在日治時期獲得宜蘭廳農會袋米品評會,頒發叭哩沙庄(三星鄉前身)花螺米「壹等賞」獎狀,代表三星米在百年前就是宜蘭第一等好米的證明,鄉公所將當時的獎狀重新修復紙面、裱褙加框,仿照該獎狀製作「復刻版獎狀」,用毛筆書寫鈴印,昨天頒發給獲獎的前3名,彷彿時光倒流,重拾百年榮耀。



◆ 綠色友善餐廳 把玉荷包變吐司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40450

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2015-08-24

高雄市農業局推廣在地食材,鼓勵餐廳運用主廚的料理技巧,善用高雄的農特產品,幫忙促銷高雄農產品。今年度在玉荷包荔枝產期,綠色友善餐廳就利用玉荷包做吐司及冰淇淋,將納入甜點菜單中,無形中為高雄農產品拓展新通路。

「很香,口感Q彈,很好吃! 」高雄市上班族昨天利用假日到THOMAS CHIEN喝下午茶,吃到玉荷包吐司,和家人都豎起大拇指說讚。

玉荷包冰淇淋,是用高雄在地的玉荷包果肉打出來的冰淇淋,加上大樹的鳳梨乾燥片及加紅茶碎冰,成為夏日最消暑的冰品。

THOMAS CHIEN餐廳主廚簡天才說,以前做麵包或烤點心,多半用進口果醬,今年首度使用高雄在地、新鮮的玉荷包果肉,打成泥後,揉入麵糰做吐司,也做成冰淇淋。

「有很濃的香氣」簡天才說,沒想到利用高雄在地食材做成西點頗受消費者喜愛,他的三家餐廳都有供應玉荷包冰淇淋及玉荷包麵包,銷路不錯。

高雄市農業局局長蔡復進說,五年推動色友善餐廳,推廣地產地銷的安全食材,逐漸打出名號來,許多業者也很樂意採用在地食材,研發新商品,民眾衝著標章選擇政府背書的安心餐廳,讓綠色友善餐廳的業績較往年成長三成。

THOMAS CHIEN法式餐廳主廚簡天才表示,綠色友善餐廳不只是一個認證標章,背後隱含著對於在地小農的支持、對於環境的友善,保障餐廳有穩定且高品質的食材,最重要的是提供消費者安心健康的美味料理。



◆ 七里香身價百萬 農裝監視器防賊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140506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國姓報導 2015-08-24

台灣原生種七里香因成長速度慢,加上樹形奇特,吸引許多愛好者用來當作園藝造景,價格水漲船高,樹齡越久越有價值,也容易引來不肖人士盜採、甚至走私到國外,南投縣國姓鄉香草叢林園區內有200株、樹齡超過百年的七里香,最近正值開花期,為了防賊,業者加裝監視器護樹。

七里香為台灣原生種,木質堅硬,適合拿來做成家具、農具、印章材料,開花時會飄出淡淡花香,可供觀賞又實用,不過因七里香生長速度緩慢,一般常見的都是低矮、樹幹細小,要長到高大粗壯,得超過百年,樹形越奇特越受歡迎,至少值上百萬元。

國姓鄉香草叢林園區主人林國泰說,佔地近3公頃的園區原為檳榔樹,七里香就在其中,數十多年前父親買下這塊地後,將這些原生種的七里香保留下來,大小株將近800株,樹齡超過百年的約200株,50年的約100株,每株價值從幾萬元到上百萬都有。

他說,因七里香無法繁殖,加上長成高大不易,容易引來不肖人士覬覦。隔壁住戶也種植3株七里香,去年被偷走一株,怕自己心愛的七里香被鎖定,為此裝了10多支監視器。

七里香最近開花,白花瓣隨風飄落,如同下雪般,林國泰歡迎遊客免費入園觀賞,要事先預約,預約電話049-2450243。

fsj 提到...

火龍果任鳥吃 鄰居幫91歲嬤採賣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42691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埔里報導 2015-08-25

蘇迪勒及天鵝颱風讓蔬果價格狂漲,但對火龍果農來說卻是看得到賺不到!因農民搶種,全台產量暴增,讓火龍果價格創下歷年來新低。

南投縣埔里鎮有位91歲楊阿嬤,家裡的火龍果最近遇上採收期,整園果實紅通通一片卻無力採收,只能任由鳥兒吃掉,鄰居發現後發揮愛心,主動幫忙採收及販賣,希望能為阿嬤賺取生活收入。

火龍果前幾年因行情看漲,吸引全台農民搶種,甚至連導遊都改當農夫,因火龍果3年才量產,導致今年全台產量暴增,價格沒有前幾年來得好。

3年前因丈夫過世而開始種火龍果的91歲阿嬤楊徐乙妹,因年邁無力管理果園,同住的兒子也身體不好,難以全職務農,最近遇上採收期,園區都是結實纍纍又大顆的紅果實,家中人力有限,無法及時採收。

楊阿嬤憂愁滿面地說:「滿園攏紅支支,大粒有夠水,但沒法度只好放乎爛,乎鳥啊呷」;住在阿嬤家隔壁的鄰居因不忍阿嬤的火龍果任其爛掉被鳥吃,號召姊妹們幫忙採收及販賣,楊小姐說,阿嬤家的火龍果是白肉,因無噴灑農藥,好吃又甜,去年有幫忙賣,總共賣出200斤,所得2萬元全數拿給阿嬤,今年能採收多少、賣多少只好順其自然。

阿嬤的兒子楊爵銘說,因從事農務及照顧母親,加上身體不好,無力顧好園區,感謝鄰居幫忙賣,至少有一包一包賣出去,一包200元,約有7至8顆,能賣多少算多少。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無毒農法種黑沃米 何博士圓夢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42507

博士候選人何益民7年前從新北市移居台東縣,以「傻瓜」精神推動無毒自然農法,生產「黑沃米」。耕地從2分地發展到1甲多,「何博士」的名氣漸響。何益民說,「我只是想讓大家吃得健康、安心!」

現年50歲的何益民是台大農藝系及研究所畢業,赴夏威夷大學攻讀熱帶園藝系博士班。他想學以致用及蓋棟「夢想中的房子」,到東海岸尋尋覓覓,相中成功鎮都歷山坡上的3分農地,並逐漸圓夢。

* 調節蔬菜供需 5千萬建冷藏中心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9554

市長鄭文燦昨天出席市農會有機蔬菜截切加工廠開幕式,他表示將斥資五千萬元興建蔬菜冷藏中心,調節蔬菜的供需,市府自籌二千五百萬元,其餘費用向農糧署爭取;農糧署北區分署長蔡麗琴說,桃園市是全國第一個提出,未來要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包含設置地點、預估生產效能等,農糧署可補助五成金額。

鄭文燦表示,桃園市是北部地區蔬菜生產的大本營,有機蔬菜種植面積高達二十七.二五公頃,八德區蔬菜產銷班生產的吉園圃蔬菜,更是北部地區最重要的蔬菜來源,興建蔬菜冷藏中心確有必要。



◆ 印度咖哩搭小農食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5000556-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25日 林宏聰/高雄報導

立秋剛過,中醫建議民眾少食用辣椒、花椒、胡椒等辛辣調味品,以免秋燥症狀上身,不過天然咖哩卻是越吃越健康,高雄自由黃昏市場旁印度蔬食餐廳老闆是印度人,推廣正宗咖哩並使用在地食材,今年獲頒農業局綠色友善餐廳認證。

印度人迪立(Dileep)生於素食家庭,家族有300年沒吃過肉,他在高雄開設「迪立健康蔬食坊」推廣家鄉美食,堅持現點現做,連醬料亦自行磨製,他喜歡向在地農民採購食材,例如咖哩中使用薑黃,即來自海拔1000公尺的那瑪夏。

迪立說得一口流利中文,比很多台灣人更了解台灣各種植物,餐廳內使用蔬菜水果95%均以有機或無毒方式栽種,甚至直接到牧場收購剛擠出來的新鮮牛奶,「我從小都直接從乳牛乳頭喝鮮奶,鮮奶是真是假我喝一口就知道」。

他在店裡布置1面香料牆,展示琳瑯滿目天然香料,他說,香料是印度咖哩靈魂,各有獨特功用,像是台灣少見獨活草可消脹氣、葫蘆巴葉促進新陳代謝,葫蘆巴子則是婦女坐月子必吃補品,還有人為改善過敏,定期到他店裡「食補」。

今年初迪立印度健康蔬食坊獲頒綠色友善餐廳認證,並與高市農業局合辦促銷活動,31日前民眾到綠色友善餐廳用餐,與店內高通通公仔合照上傳臉書粉絲頁並公開分享,即有機會獲高雄在地物產或高通通環保袋等禮品。(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美饌美食驚豔 廚藝拚環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5000634-260107

「2015美饌第4屆美食藝術大展競賽」24日於楊梅區歡喜莊餐廳展開,各路好手大秀廚藝與食雕技術,美食作品令人垂涎三尺,總評審長、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理事長施建發指出,這次比賽注重環保,除了選用在地食材創作,更要讓食材物盡其用。

fsj 提到...

徐仲/社區支持烘焙
http://udn.com/news/story/7341/1147992

聯合報 徐仲(食材達人) 2015-08-27

前兩天認識幾位美國友人,他們是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和社區支持烘焙(Community Supported Bakery,CSB)的擁護者。社區支持農業的概念是流行於1960年代德國、瑞士和日本的活動,主要關心食物安全和農業土地都市化的問題,號召消費者以社區力量支持地區農業,但什麼是社區支持烘焙?

「簡單的說…就是用在地農業產品進行烘焙工作的社區聯盟。」Don Guerra這麼解釋,身為社區支持烘焙的支持者,他的烘焙房就在自家車庫,多數工作都是自己動手,然而遇到烘焙上的問題時,卻不知該找誰協助,尤其採用在地小農的產品,必須面對許多農產品質「非制式規格」的挑戰,這時就需要志同道合的烘焙人一起想辦法解決。

「我相信分享愈多,收穫愈大。」Don Guerra表示當技術者不藏私,用一種共好的精神分享,不僅對社區型的烘焙業有正向力量,還能加強支持在地農業的力量。他認為以往社區支持農業講究由產地到餐桌,直接面對消費者,但生產者依舊面對繁瑣的包裝、物流、行銷,假使店家直接購買,將會協助生產者省下許多力氣。

他表示透過社區支持烘焙的概念,可以讓生產者種植作物品種時更符合烘焙者需求,除此之外,還希望有社區支持啤酒店、社區支持餐館等行業,共同組成聯盟,建構起支持社區農業的網路體系。

台灣關於社區支持農業的發展還在起步中,但對在地小農的支持,已經由家庭消費者擴展到餐飲界,甚至有廚師開始以「產業」思維,直接協助生產者。譬如前些日子,我到高雄找Thomas Chien法式餐廳的簡天才師傅閒聊,他請我吃一份玉荷包荔枝冰淇淋,我品嘗著荔枝的淡雅香氣,詢問此荔枝原料是哪個進口品牌,畢竟台灣玉荷包的產期早已結束。

「這是大樹區產的玉荷苞,我請農會協助剝殼後冷凍,以後我的餐廳就用台灣貨。」他微笑說著,法國在法屬留尼旺島(La Reunion)產有荔枝,加工為冷凍果泥後出口到世界各地。以往他都採用法國品牌,有天想起台灣本就盛產玉荷苞,每次產期太集中一下湧入市場容易造成低價銷售,為何不模仿法國做成冷凍品?

於是他找上農會,今年測試冷凍荔枝的成品,發現滋味極鮮極美。

「明年我會邀請有需要的餐飲朋友一起購買,或許能解決荔枝的問題。」他當時這麼說著,而我將這段故事,分享給幾位來自美國的朋友,這是台灣對於在地農業的支持方式。

※ 相關報導:

* 坪林步道茶體驗 摘一心二葉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48276

坪林是距離大台北地區最近的茶鄉,登山步道遍布茶園周遭,可俯瞰北勢溪流山水景致,新北市觀旅局與坪林區公所主辦,結合茶園生態、製茶文化、品嘗茶葉餐與宿營,8月底至10月中,提供1天及2日行小眾體驗遊,歡迎民眾到坪林茶鄉深度體驗自然的美好。



◆ 台東農特產 上網一按就能買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48044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2015-08-27

台東縣政府為推廣優質農產品,成立網路商城,屆滿2周年,瀏覽人次已突破千萬,銷售金額達850萬元,成功建立「台東健康農業」的品牌。農業處規畫將網頁改版,盼再創農產銷售佳績。

台東網路商城在2011年建置時,只是個介紹台東優質農產品的網頁,消費者如想購買商品,必須自行與農民聯繫購買事宜。

經陸續改版,在2年前成立台東農產網路商城,提供消費者直接網購服務及線上刷卡,規模越來越大,目前已有縣內16鄉鎮近200位農戶及產銷班、百種以上的農漁牧產品資訊。

台東網路商城熱銷商品的排行榜,第1名是池上鄉農會的池上米餅,第2名是台東縣農會洛神花,第3名為台東地區農會的埤南特大釋迦禮盒。而最愛透過網路商城購買產品的縣市,以台北市約100多萬為第1名,新北市及高雄市則為2、3名。

因應民眾行動商務需求,該商城10月份將推出「行動購物平台」,讓消費者可透過手機,直接購買。由於中秋節將至,近期會推出「東河文旦預購」活動及「釋迦禮盒」產地直購服務,歡迎消費者訂購。



◆ 不捨女兒落淚 花18年做無毒農藥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50529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2015-08-28

因讀小學的女兒幾滴眼淚,讓傳統農藥經營者陳良榮花了18年功夫,轉型新創百泰生物科技公司研發無毒生技農藥,並獲國際大廠拜耳青睞合作開發生物殺蟲劑,陳良榮說,與拜耳合作將有助於拓展歐美市場。

合作研究案初定4年,每年拜耳提供經費與百泰共同開發針對蔬果最常見病蟲害紅蜘蛛的生物用藥,除害速度快、無毒,又能增加產能。

陳良榮的父親50年前創立生產農藥的光華化學公司,他承接家業,有一天下班回家聽到女兒的哭泣聲,原來她在學校介紹家長職業時說出父親開農藥廠,當時常有農民噴灑農藥中毒的新聞,同學都說「你們在做害人的事」,讓她抬不起頭來,「那一刻心很痛」陳良榮說,刺激他思索什麼技術可以製造無害農藥,「這也是百泰創業因緣」。

他以光華化學名義分別與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食品工業研究所及台灣動物科技所,合作開發農業用枯草桿菌、放線菌、益生菌等系列微生物製劑,並成功量產進軍國際,拜耳覺得百泰農藥技術水平不錯,去年提出合作備忘錄,今年簽約。

多年來百泰取得日、韓、越、大陸、土耳其、以色列等十國許可證,可利用的商品化種菌已近800株,陳良榮說,生物農藥2011年營業額13億美元,預期到2017年達32億美元,歐洲是發展最快的市場,多家跨國公司也體認生物農藥開發成本低、環保、較好安全性、不易產生抗藥性等特質,確能補強化學農藥防治效果。

陳良榮是太極拳高手,每天上班前會跟員工晨操,員工也輪流分享心情,並一起念心經,透過動與靜的修煉,讓員工建立共識、容易溝通,情緒較平和,他發現,經過這樣薰陶,同仁論事更客觀也願聽別人意見。



◆ 農試所芥菜新種 抗病、耐熱產量高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10165

自由 2015-08-27

〔記者黃淑莉/西螺報導〕農委會農試所昨日在西螺發表新品種芥菜台農二號、台農三號,農試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長陳甘澍表示,新品種抗菌及耐熱性高,且產量高、生長快速,農民收益較高。

台灣芥菜全年栽種面積約一千七百多公頃,主要產區分布在嘉義、雲林、彰化等地,雖一年四季皆有生產,但因不耐熱、夏季病蟲害多,五至九月產量少,尤其八月更少。

鳳山分所副研究員李碩朋經多年研究育種,成功培育台農二號及台農三號鮮食用葉芥菜品種,外觀型似小白菜。陳甘澍指出,新品種生長迅速,只要三十天左右即可採收,且產量高、抗炭疽病、耐熱性強。

李碩朋表示,目前市售芥菜品種每分地產量約一千三百多公斤,台農二號可收成一千七百多公斤、台農三號約一千五百多公斤,另因植株較傳統高直,採收、包裝方便。

西螺蔬菜產銷班長程昆生說,傳統芥菜夏季栽種困難,試種台農二號病蟲害確實較少,幾乎不用噴藥,很適合夏天栽種,但因植株比傳統芥菜高了近一倍,消費者接受度有待觀察。

西螺農會總幹事廖錦富指出,食安風暴連環爆後,消費者對食安問題很重視,生產者施肥、用藥要很謹慎,新品種芥菜產量高、病蟲害少,有助於提高農民收益。

fsj 提到...

澎湖優鮮認證 納入養殖紫菜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52711

聯合報 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 2015-08-29

澎湖縣政府推動「澎湖優鮮」產地證明標章,今年首度將養殖紫菜納入,共有31戶完成申請手續,比去年增加6戶。農漁局表示,認證制度有助提升市場競爭力、增加行銷機會,吸引愈來愈多養殖戶參與。

農漁局說,今年參與認證的養殖戶由農漁局辦理水產品抽驗,樣品委託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檢測,截至目前為止,已完成94份檢驗報告。

檢驗項目包括四環黴素類、喹諾酮類及磺胺劑、氯黴素類、硝基呋喃代謝物、孔雀綠及還原型孔雀綠等,共64項動物用藥及重金屬殘留,檢驗結果皆符合衛生福利部公告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及水產動物類衛生標準規定。

相關檢驗報告已送交參與認證養殖戶,並公布「澎湖優鮮」優良水產品產地認證網(http://www.penghu-seafood.org.tw/about.php),提供消費者選購優質水產品參考。

農漁局呼籲養殖業者,若遭遇魚病等問題,應依照獸醫師專業指示用藥,遵守停藥期,切勿濫用藥物,澎縣府為維護水產品食用安全,將不定期辦理抽驗。



◆ 木瓜節瘋路跑 林內銷「紅透台灣」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50498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林內報導 2015-08-28

林內鄉農會為推廣在地優質農產品,昨天舉辦木瓜節行銷活動,以「紅透台灣」名稱行銷林內木瓜,同時結合路跑活動,吸引上千名民眾參加,沿途欣賞鄉境田園風光及木瓜園。

農會總幹事黃國洲說,林內地理環境、水源及氣候相當適合種植木瓜,鄉內全部木瓜都以網室栽培,栽種面積約300公頃占全國10%,年產量更達全國2成,蘇迪勒颱風造成6成損失,但木瓜品質與口感並未受到影響。

「日夜溫差8度,增加木瓜品質與甜度」黃國洲說,木瓜品質最佳是每年9至12月,林內種植的是台農二號及日昇種2種木瓜,甜度在14、15度,批發價每公斤約4、50元,木瓜剖半形狀像台灣,果肉呈自然橘紅色,因此把林內木瓜稱為「紅透台灣」。



◆ 柚農禮盒送愛 所得10%捐家扶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150586

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麻豆報導 2015-08-28

麻豆文旦農李佳翰為幫助弱勢團體,決定將販賣的文旦每箱捐出10%給北家扶中心當教育基金,邀請各界共襄盛舉。

37歲李佳翰與妻小居住在麻豆安東里,老家有近8分地文旦園,不乏樹齡50年以上的老欉文旦樹,平均甜度達12度;原任職知名連鎖餐廳店長,6年前因為雙親年老無法管理文旦園,決定返鄉,更以「5012柚意思」生態果園行銷,逐漸在市場打出知名度。

文旦園採用人工除草並以有機肥取代傳統的化肥,他自豪的是,經過這些年努力,柚園裡蟋蟀聲、哇鳴聲彼起彼落,土撥鼠、綠繡眼也是常客,讓柚園重現生機。

李佳翰昨邀請北家扶中心20多名孩童採文旦、彩繪文旦,同時推出「柚善禮盒」。

含運費特級文旦5斤裝每箱530元、10斤880元,同時每箱提供10%金額,作為家扶學童教育基金。

北台南家扶主任莊淑惠表示,感謝5012生態果園願結合愛心一起行公益。預購專線(06)6324560,預購的柚子將於9月7日陸續出貨。

※ 相關報導:

* 黃興生 轉種有機柚奪金牌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50555

回憶起與阿爸共同下田的時光,花蓮縣瑞穗鄉民黃興生從慣行農法改為有機農作,一開始連虧3年,也堅持友善自然環境的有機農法,還去日本參加研習,增進有機農業的管理栽培技巧。

77歲的黃興生有1.1公頃的有機驗證農地,栽種文旦柚、南瓜與各式蔬菜,民國90年起轉作有機,成立有機蔬果產銷班,當年只有7個班員,如今已有15人。

fsj 提到...

星期透視/請為子孫留下完整的農地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54640

聯合報 彭作奎/農委會前主委、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2015-08-30

「農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草案七月廿七日預告截止,農委會因應各方意見放寬農舍的承受人資格,預計兩周內正式公告。不料傳出有十位國民黨籍立委反對要求暫緩實施,否則將連署倒閣,更驚動黨中央關切,令人匪夷所思!

立委反對的原因,不外是因農宅建、購資格限制為農民後,農地價格下跌,農貸還款困難,政府打壓農地價格,讓農民成為提供都市人享受的奴隸等。

農地不是一般商品,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農地管制是國家土地管制的一環,全世界各國都有類似法規,台灣並不特殊。各國對土地使用分區都有「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等法規規範,如編訂為工業用地的土地,就不得作商業及住宅使用,編訂為農地不得興建非農業使用的一般住宅,就不言可喻。過去,政府以免徵田賦、編列巨大經費提高農民福利,來彌補農業收入較低之事實。

事實上,台灣農地上特許讓農民興建農舍,始於當年蔣經國院長體恤農民較窮,由當時台灣省政府以行政命令特許農民得在自有農地上興建農舍。卻在十幾年前修改「農業發展條例」時,因老農立委綁架大選而變成法令。

當今農發條例開放農地自由買賣政策,並沒有達到引進資金、技術與年輕人的政策目標,卻形成「良田上種房」現象,到處可見仲介把農地與農舍當成商品買賣,使農業與農村價值被腐蝕,更成為國際研究鄉村發展與鄉村社會學者的負面教材!

目前農委會所要做的,只是訂定農民的定義:或者領有農保、或者可以認定實際務農、或者第三類健保來規範「農宅農用」的立法初衷。

如今農委會又放寬農舍贈與、法拍的承受條件,各方處境已被尊重,實不應有反對的聲音。

這次修法僅是修正行政命令,執政黨與行政院要有決心與勇氣,讓農宅辦法修正案即時公布實施,若行政院因少數立委及利益團體反對而退縮,將使國民黨選情雪上加霜。

保護農地是農委會的「責任」。農委會應該繼續堅持與溝通,如果此修正案未公布實施,不出幾年台灣就要沒有完整的農地了,農委會所提的精緻、有機、科技、永續農業,都將成為美麗的形容詞彙。

在堅持農地農用與加入TPP的同時,農委會應有配套措施,提高農業經營利潤,發展內需六級品牌產業,使務農成為一項賺錢的職業,農地價格合理上揚,讓農民成為提供都市人享受田園之美的主人。

明年就要選舉了,呼籲朝野各黨參選人,不要再用「農地種豪宅」作為政見來獲取選票,那是對不起國家與萬代子孫的毒餌,會讓台灣農業陷入萬劫不復絕境。



◆ 小農月餅怎做? 雲端「露餡」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54362

聯合報 記者段鴻裕/花蓮報導 2015-08-30

以「阿美糬」聞名的宗泰食品公司成立45周年,昨天舉辦「熱血公益.小農市集」園遊會並發表新產品「小農月餅」,董事長余國基說,「小農月餅」是把當季、當地最好的小農產品以最少的加工製成各種口味的月餅,各種材料履歷都建置於雲端,可隨時追蹤,也是最佳的食安保障。

「熱血公益.小農市集」並募集到108袋熱血,共3萬5千西西,挹注血庫,展現花蓮人熱情。

成立於1970年的宗泰食品,創辦人余宗伯昨一早就到花蓮文創園區的會場,與老友寒暄,也提及從宜蘭老家一路走來,在宜、花打下的事業基礎,令人讚佩。

余國基說,宗泰今年慶祝45周年,特別以「小農」為主題,因為小農有很多很好的產品,從調理、加工、成型、烘焙到送交消費者,將所有履歷都推上雲端,隨時可追蹤履歷,從原材料到環境、水質、成品、加工,都有很明確標識,消費者能一目了然。

「以不過度加工為原則,保持原味,好的產品要有好的風味。」余國基邀請10家合作的小農設攤,展售各家自製食品與特產品,成立「小農市集」。

他也展示「阿美糬」新推出的中秋節「小農月餅」,內餡就是以小農生產的地瓜、芋頭、洛神花、蜜香紅茶、柚子、抹茶等製成,「以最快速度加工,呈現中秋節當地、當季的食材,讓消費者享用到最佳風味。」

※ 相關報導:

* 高雄田園饗宴 野炊料理編成冊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11187

市府農業局主辦「高雄田園饗宴」獲好評,加碼彙集成冊圖文並茂,記錄五十名友善小農,連部落長老的野炊無菜單,也首度納入料理食譜,令人愛不釋手!

農業局於去年底與旗美九區合作,結合五十名在地友善小農,推出十場「高雄田園饗宴」,將餐桌搬到產地,強調在地食材與廚師的季節對話,透過民眾走訪農村用餐,享用食物新鮮原味,了解食材生長樣貌,與在地農民交流,活動深受民眾好評。

農業局將十場活動實錄與田野故事集結成冊,歷經三個月編纂,完整記錄首發團旅行過程,包括民眾發現在地食材的驚奇、探訪友善小農的動人故事,還有獨一無二的廚師創意料理。

fsj 提到...

生病改變想法 她力推無毒農業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55815

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台中報導 2015-08-31

外埔果農劉美雪年少時罹患再生不良性貧血症,不僅臉部潰爛,還數度休克,幾次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罹病後的她更珍惜生命,開始注重飲食健康,立志推廣無毒農業,讓人人食得安心。

60歲劉美雪年輕時十分挑食,偏愛醃漬食物及炸物,鮮少吃蔬果及魚類,20歲那年,她經常感到頭暈、四肢無力,經檢查發現罹患再生不良性貧血症,造血功能異常,不只體力變差、容易疲憊、還引發休克,甚至滿臉潰爛,讓她痛不欲生,除了積極接受治療,她也開始重視健康飲食。

從事小吃業20多年的劉美雪,10年前與丈夫共同接下公公的果園,轉種葡萄及山蘇,從未務農過的她因欠缺經驗,前3年幾乎無收成,但她不氣餒,四處向農友請益,更到中興大學報名農業專業課程,從頭學起,並在7年前全面種植無毒農業。

劉美雪說,種植無毒蔬果成本高、管理繁雜,尤其種葡萄技術層面高,前4年失敗率高達5成,尤其颱風來襲,經常血本無歸,只好靠賣菜勉強餬口;經多年鑽研,近年成功率提升至8成,目前高品質的無毒葡萄一台斤150元,與一般葡萄相比,價格翻長約3至5倍。

「無毒農業是良心事業,值得永續經營。」劉美雪說,推廣無毒農業是條艱辛的路,雖然不能賺很多錢,但可以賺到健康,現在採收前一、兩個月,就有老顧客提前預約,讓她超有成就感,推廣無毒農業也更有信心。



◆ 自然農法種香草 尚德村新出路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55846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台東報導 2015-08-31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最近推廣以自然農法種香草,西部企業將以保證價格收購。尚德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人鼎表示,每甲香草園每年純潤逾30萬元,比種稻子1年2期純利不到20萬元「好很多」。

陳人鼎指出,初期有3甲地種香草,分別在水圳、曬穀場旁等處,水源不是問題。保證價格收購的業者要求香草要採自然農法種植,即不可以噴灑農藥及使用化學肥料。

基於自然農作需求,尚德村社區發展協會規劃大面積的香草園區,主要以1甲左右為單位。並和附近農地的主人溝通,不要使用農藥及化肥,以免波及香草園,一般農友也同意。

尚德村種植的香草有迷迭香、薄荷、肥皂草、到手香及檸檬香茅。陳人鼎說,5種香草的收成期從3個月至半年不等,預計年底前就可以陸續收成。

尚德村有好山好水,陳人鼎表示,3甲地是一個開始,未來種植面積會擴大。如果農友同意,也會發展香草園景觀,好為地方挹注觀光新元素。



◆ 斗六文旦夯 不再當「麻豆」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56142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雲林縣報導 2015-08-31

雲林「斗六文旦」早期如代工業,收成後得掛上「麻豆」的牌子才賣得掉。近幾年打開自己市場,頂級文旦有「魚翅文旦」之稱,每台斤賣到五百元;連颱風落果也搶手,每台斤一百元照樣賣光光。

斗六文旦種植面積逾二百公頃,甜度高、果肉細緻軟Q,品質相當優異。但早年麻豆文旦名氣大,斗六文旦市場尚未打通,常被盤商低價收購後,以麻豆文旦招牌裝箱販售。

斗六鎮北文旦研究班指導老師許明舜指出,十年前斗六文旦開始舉辦評鑑比賽,獲獎文旦得到消費者注意,盤商才以斗六文旦裝箱推入市場。

一本「果園人生─從代工到厚工的斗六文旦」,寫下斗六文旦闖出自有品牌的故事。

許明舜說,光是栽種方式,柚農即用盡心思。有別於傳統栽種,斗六果農不是給果園裡所有果樹統一養分,而是針對個別「對樹下藥」。如葉子較少的果樹補充較多有機氮肥,葉子茂盛的樹補充磷鉀肥;正常果樹則平均補充各種養分,讓生產出來的文旦品質平均。

柚農也重視分級包裝,有別其他地區文旦只以大小顆分級,斗六文旦依甜度、品質至少分五級。許明舜說,斗六文旦一年比一年價高,其中甜度十四度以上的頂級文旦,籽少甜度高,且帶有微酸風味,入口回甘,由於果肉晶瑩剔透,被形容為「魚翅文旦」,每台斤最高可賣五百元。

許明舜說,有都會區企業家中秋前舉辦文旦品嘗會,比較誰買的文旦頂級、好吃,託水果商從苗栗、花蓮、台南一路找,最後找到斗六文旦。有水果商一次採買一萬台斤頂級文旦,也有知名企業主自己到斗六訂購三千台斤文旦送禮。

曾獲斗六文旦評鑑頭等獎的果農黃金標,每年生產近萬台斤文旦,今年颱風受損不少,約四千台斤落果。他說,許多老主顧打電話訂貨,他告知「現在只有落果,賣相不佳,但甜度還是有十三、四度」,對方二話不說照買。

黃金標表示,園裡四千台斤、一台斤一百元落果,賣到一顆不剩;可採收的五千台斤文旦,也已預購一空。

※ 相關報導:

* 捍衛鶴岡文旦 花蓮要推標章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11307

花蓮地區到處可見低價販售「鶴岡文旦」的旗幟飛舞,柚農抱怨恐將拖垮形象及市場價格,希望相關單位出面解決;花蓮縣政府農業處長羅文龍,雖屬市場機制、沒有約束力,但為了整體形象和柚農權益,將輔導建立品牌及標章認證,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fsj 提到...

神奇蛋白慢融 冰淇淋吃更久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11549

自由 2015-09-01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愛吃冰淇淋的民眾有福了!外國科學家發現一種天然蛋白質,加入冰淇淋中不僅有助減緩融化速度,還能減少飽和脂肪用量,最棒的是美味不變。若開發順利,天然低脂又好吃的「慢融冰淇淋」有望在3到5年內問世。

慢融冰淇淋的關鍵,就在於「BsIA」蛋白質。蘇格蘭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與鄧迪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研究人員發現,BsIA可讓冰淇淋中的空氣、脂肪、水分緊密結合,進而大幅延緩融化現象,並有效避免冰晶形成,以維持柔滑細緻的口感。此外,BsIA也取代脂肪分子在冰淇淋中的安定角色,可降低食品熱量;它另有降低食品含糖量的潛力,也能應用在肥吱吱的巧克力慕斯與美乃滋中。

主持這項研究計畫的愛丁堡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麥克菲(Cait MacPhee)指出,BsIA並非讓冰淇淋完全不融,但確實可使它維持得久一點,讓人不會吃得到處滴滴答答。他們已發展出生產BsIA的技術,若廠商願意採用,從此將毋需為冰淇淋保存問題緊張。

這種看似對抗自然法則的「BsIA冰淇淋」,是不是「基因改造」食品?麥克菲指出,BsIA蛋白質是天然產物,一直是食物鏈的一環,早就存在於天然食物中的某些益菌,它具有防水特性,能讓該些細菌不被液體滲透;過去也被用來發酵食物,黃豆與「牽絲」納豆都可見其蹤跡,因此安全無虞。



◆ 學會10國料理 她想教老外做台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1000630-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1日 康鴻志/桃園報導

扶輪社八德美名創社社張碩芳,從小就頗有生意頭腦,姊姊張碩芬透漏,妹妹國小就會煎蛋,聰明的她還拿到學校賣,賺取零用金,就連去書店租漫畫,都能分租給同學。可能從中嘗到甜頭,讓她開始對廚藝有熱忱,每次家裡只要聚會或辦烤肉,她都自告奮勇,搶先一步。

3年前,張碩芳愛上義式料理,立刻展現執行力前往義大利國際廚藝學院學做菜,按教授烹調步驟依樣畫葫蘆,3個月內就學完100道菜餚,隨後就分發至義大利1星級米其林餐廳,跟隨前菜、甜點、主餐等6大米其林主廚實習。由於義大利餐廳食材講求看得到吃得到,讓她更嚮往「Everything for Nature」的理念。

義大利返國後,張又陸續前往韓國、泰國、巴西學習廚藝,屈指一算,連同台灣料理剛好集滿10個國家。張碩芳說,在義大利學習廚藝時,因緣際會認識華裔的巴西廚師,今年5月抽空前往巴西拜訪,發現他不僅開設廚藝教室,也登門幫富豪做菜,萌生廚藝教室的念頭。

她認為,台灣美食除了小籠包遠近馳名,其他像蔥油餅、水煎包外國人可能都沒聽過,10月她將成立義式咖啡廚藝教室,教外國人做台灣菜,發揚中華料理。(中國時報)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外帶」雲林好物 前進米蘭世博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58205

2015年義大利米蘭世界博覽會我國官方確定缺席,一群台灣年輕人發起「OPTOGO」計畫,發動群眾募資1200萬元,將在米蘭市中心打造外帶台灣館,雲林縣長李進勇昨捐出5萬元響應,並邀集雲林農特產業者捐出食材,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看見雲林。

今年米蘭世博以「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為主題,探討全球糧食生產、食安等議題;但我國外交部因主權問題、找不到企業贊助等因素,官方確定缺席,王禹翔與一群年輕人以公民身分,發起外帶台灣館計畫,要以各種台灣美食進行國際外交。

* 斗六文旦 藥檢安全掛保證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60741

雲林縣斗六文旦進入採收期,斗六市公所全力行銷,不僅主打通過吉園圃及安全農藥檢驗的「安心柚」,北部、雲林展售會及文旦評鑑、小旅行將展開,要讓各地民眾看見最優質的斗六文旦。

雲林縣長李進勇、行政院雲嘉南服務中心執行長張麗善、斗六市長謝淑亞、市農會總幹事張喬復昨同台推薦斗六文旦,謝淑亞當場宣布,去年因節氣問題停辦的文旦評鑑活動,今年將邀請專家學者進行評鑑,選出最頂級的斗六文旦。



◆ 天天安心食材 讓22萬學童健康吃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58114

聯合報 記者呂筱蟬/中壢報導 2015-09-01

昨天開學第一天,市長鄭文燦宣布國小營養午餐每周3天供應有機蔬菜、1天在地吉園圃蔬菜及1天非基因改造食材,不僅帶動桃園有機農業發展,更讓全市22萬名學生吃得健康。

鄭文燦昨天到中壢區興國國小,和學童利用有機蔬菜製作「幸福安心壽司捲」,中午並和二年級小朋友一起午餐。他說,市府重視學生飲食健康課題,因此將現行每周供應兩天在地有機蔬菜,增加到供應3天,其餘兩天則由在地吉園圃蔬菜及非基因改造食材供應,所有增加的經費,全由市府編列預算支付。

農業局統計,今年桃園在地有機農戶達154戶,有機蔬菜進入校園,鼓勵農民使用友善農法,不破壞環境、不汙染生態農耕方式生產,還讓學童吃到健康又安心的營養午餐。鄭文燦說,鼓勵有機農民和學校教育合作到校擔任農師,讓學童了解有機蔬菜耕作方式,提供農事體驗活動。

教育局表示,「天天安心食材」一年所需經費約1億6千多萬元,教育局和農業局、衛生局並組成「天天安心食材聯合稽查小組」,在農場出貨端、供應平台端及截切廠端作「全流程查驗管控」,必要時還會稽查農場出貨紀錄。

※ 相關報導:

* 5好朋友從農 種「吃得起的有機」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60573

5個不同年紀、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在屏東內埔鄉共同耕作「茂和農園」,更在臉書上經營「農夫好朋友」粉絲專頁,希望能推廣有機農業,讓民眾擁有「吃得起的有機」。

「如果只有金字塔頂端的人吃得起有機的話,那有機農業的推廣勢必會遭遇到阻礙」,就因為這樣理念,包括羅秉諺、藍明正、張婉儀、蔡博安及潘順王等5人於是決心從農,他們向縣府租地2.4公頃,經營有機農園,希望以行動吸引更多人投入有機行列。

fsj 提到...

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農舍 「看來非農地農用」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160955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縣報導 2015-09-02

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在宜蘭擁有豪華農舍,宜蘭縣政府昨勘查指出,農舍並非登記在沙志一名下,農舍所有人正在申請民宿;農舍前方以水泥鋪面,看來並非農地農用。

農委會一向強調「炒作農地不利農業」、農地須農用。沙志一向媒體說明時指出,農舍是四年前妻子向老農買的,準備退休後與孩子同住,農舍建築物依規定只占農地十分之一,並未超出法定範圍;魚池是農用,與資材室都是合法申請。

沙志一的農舍位在宜蘭縣員山鄉,三層樓高,面積四百多坪,前庭是水泥鋪面廣場,後方有座約五坪大圓形魚池;魚池後方是棟有如小木屋造型的資材室,資材室後方是空地,種樹、種菜,還有香蕉。

宜縣府勘查發現,農舍基地明顯比相鄰的田地高,且有擋土牆,有不當填土之嫌;將調閱農舍魚池、資材室的使用執照,了解是否合法申請與使用。

【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農委會副主委沙志表示,農舍是太太四年前向老農買來後,再重新整建,待宜蘭縣政府勘察後,該怎麼改就怎麼改,他會配合。

沙志一表示,過去農舍及農民的定義不清楚,以致「現況的農舍都是長這樣」;他說,農舍都有建築執照及使用執照,農舍後方留了四、五十坪的地種菜,周末他與太太會去住、除草。



◆ 原民作物「木虌果」 茄紅素是番茄70倍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60572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2015-09-02

在台東原民部落常見的植物「木虌果」,由於具豐富的茄紅素,深具開發潛力。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壟行研究試種,已有初步成效,並商請台東地區農會設計一系列創意料理及果汁,成為新興的台東在地食材。

木虌果屬葫蘆科苦瓜屬植物,區分公株及母株,果實帶刺,在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的阿美族、卑南族及排灣族部落可見到,另外長濱鄉及成功鎮也有零星栽培。果實青果及熟果皆可食用,台東原住民大多以青果做為料理煮湯的食材。

台東農改場助理研究員陳盈方說,很多人聽到木虌果,總會好奇「那可以吃嗎?」,其實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研究結果,木虌果有豐富類胡蘿蔔素及茄紅素,尤其茄紅素是番茄的70倍,是非常健康的天然食材。

經與台東地區農會配合,試作出汆燙木虌果佐豆腐乳、海鮮燉飯、排骨酥湯及珍穀粥等4種料理,口感溫和、爽口及鮮豔吸睛的美食,在視覺、味覺及嗅覺上,都會有難以言喻的驚喜。

台東農改場場長陳信言提醒民眾說,雖然木虌果是很好的健康食材,但它的種子具有毒性,食材處理時,務必清理乾淨,避免誤食。



◆ 美濃小黃瓜 增產少農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2000551-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2日 林宏聰/高雄報導

小黃瓜栽種期間病蟲害多,農民多半噴農藥防治,但民眾常拿小黃瓜涼拌生食,農藥殘留問題成隱憂;高市農業局委託嘉義大學組成專家團隊,今年輔導美濃產區調整專屬農藥處方箋,結果產量反而比去年增加1倍,大幅增加農民收益。

高雄去年花胡瓜(含大黃瓜、小黃瓜)種植面積321.74公頃,產量8604公噸,產值約1.5億至2.3億元是全台第2大產區,其中以美濃小黃瓜種植面積達113.24公頃最多,但是在栽種期間常發生露菌病、疫病、番茄斑潛蠅、蚜蟲等病蟲害問題。

農業局植物防疫及生態保育科長林志嫻說,農民應付小黃瓜病蟲害唯一方法就是噴灑農藥,常一次噴很多種,小黃瓜屬連續採收蔬果,農藥容易殘留,民眾買回家通常是生吃,施藥不當很容易造成食安隱憂。

為此,委託嘉義大學結合專家組成服務研究團隊,5月至7月小黃瓜收成期間針對美濃2個試驗田區進行陪伴式輔導,採水、土檢驗並調查病蟲害發生率,根據監測結果建立專屬處方箋,教農民如何調整農藥種類、減少用藥量。

經輔導試驗田每分地藥劑成本從2萬元降低至8400元,產量也從每分地7000台斤增加至1萬2000台斤,農藥殘留檢驗更是零檢出,農民收益大幅增加。(中國時報)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柿子冰淇淋夯 秋節不漲價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11838

嘉縣番路鄉農會開發專利的「柿子冰淇淋」,是農會最受歡迎的冰品,日前蘇迪勒颱風來襲,鄉內柿子園受損不輕,但農會柿子冰淇淋、柿餅等秋節柿子禮盒維持不漲價。



◆ 帶三杯雞出國比賽 台灣雙廚奪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2000599-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2日 陳采蘋/竹縣報導

台灣名廚加拿大奪雙金!大華科大餐飲系老師陳麒文與健行科大老師黃經典,日前至加拿大參加 「加拿大國際泛亞式廚藝大賽」,兩位名廚合作,運用台灣風味食材製成新法式台灣套餐,獲得評審讚賞。

兩人運用台灣虱目魚做的魚漿,拌入生長在山區的原住民料理食材馬告,再以春捲皮包捲並油炸,加上充滿道地台灣風味的三杯雞做成雞肉捲的形式,並以法式擺盤的模式呈現,讓台灣美食揚名海外。

陳麒文表示,從台灣飛往加拿大搭機時間長,到了當地除了要克服場地、語言問題外,時差的問題也很嚴重,加上要用的食材得從台灣帶到加拿大,如何保鮮是一大挑戰。

這場國際廚藝大賽,共有來自美、加、英、法、墨、日、韓、中、台、印、泰等多國主廚級選手參與較勁,陳麒文與黃經典兩人一路從初賽開始,過關斬將到決賽,最後奪得金牌,好消息傳回學校,師生都感到與有榮焉,大華科大校長李右婷表示,陳麒文時常參加各項大小賽事,也鼓勵學生參賽,增廣見聞累積自己的實力。(中國時報)

fsj 提到...

新版農舍興建辦法 近日上路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63268

聯合報 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 2015-09-03

農舍興建爭議將有新規範。內政部部務會報今天預計將通過新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明確規範從事農業生產、具有農保身分的「農民」才能興建、購買農舍。新辦法公告後,近日即可上路。但具爭議的「移轉」農舍資格,將切割留待「農業發展條例」中修法處理。

為配合落實「農地農用」,解決農舍變民宿、豪宅等亂象,農委會、內政部盼嚴格限制興建、購買、移轉農舍資格。「移轉」農舍資格原本要放在「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草案中處理,但不少朝野立委質疑「母法」農發條例中未有明確規範,不能越權在辦法中限制。

內政部、農委會因此轉換策略,決定切割處理「起造人、承受人」資格限制。行政院會今天預計通過農發條例第十八條之一修正草案,明確規範接受農舍移轉者,也必須是農民;但繼承、直系及二親等內接受贈與者,以及法拍對象,不受此資格限制。因修正草案仍須送立法院審議,能否順利三讀仍有變數。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天表示,新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對「起造人」設限,但如果「承受人」這邊沒限制,「會變成很大的漏洞」,不是從事農業的農民,就會透過買賣擁有農舍。因此農委會才從嚴限制,接受移轉農舍者也必須是農民,只對繼承、法拍、贈與適度放寬。

但陳保基強調,二親等贈與或因法拍接受農舍,都必須先前沒有自有農舍,「不能重複擁有」。陳保基說,這次修法對實際從事生產的農民完全沒影響,只會規範炒作農地蓋別墅的投機者,希望立法院朝野立委支持修法,盡快三讀通過此案。

※ 相關報導:

* 買農舍 須提一年耕作證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63967

為配合落實「農地農用」,解決農舍變民宿、豪宅等亂象,行政院會上午通過農業發展條例18條之1修正草案,規定「承受人(購買人)」必須是農民,且必須提出一年以上耕作證明才能購農舍,但對繼承、法拍、贈與適度放寬。

農委會、內政部盼嚴格限制興建、購買、移轉農舍資格。但因有立委質疑「母法」沒有明確規範,不能越權在辦法中限制。因此,最後決定透過修法處理。

根據行政院會通過版本,接受農舍移轉者,必須成年且必須是農民,從事農業生產超過一年,沒有自用農舍;但對繼承、法拍、贈與適度放寬。繼承者不受上述條件限制,受贈者則限制配偶或二等親以內直系血親,且受贈人、法拍人都必須沒有自用農舍。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中表示,如果「承受人」沒限制,會形成法律漏洞,不是從事農業的人,也能透過買賣擁有農舍,因此農委會才從嚴限制,接受移轉農舍者也必須是農民。實際從事農業工作的人,權益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影響。至於繼承、法拍、贈與適度放寬,是否會形同巧門?陳保基表示,現行已有規範,修法只是更明確化。



◆ 校園頂樓有菜園 降溫又加菜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62934

聯合報 記者王柔婷/汐止報導 2015-09-03

汐止長安國小暑假在校園頂樓開闢一公畝大的立體菜園,不受限場地大小,可往上「加蓋」增加種植面積,校方在12層栽植盒上種空心菜、蘿蔔嬰等蔬菜,不只幫學生加菜,還可吸收頂樓輻射熱,降溫節能。

長安國小擁有新北市第一座校園頂樓立體菜園,校方與立體植栽公司合作,在頂樓設置百餘盆經特殊設計的垂直盆栽,不僅克服非天然耕地障礙,也充分利用頂樓有限的面積。

引進立體植栽菜園的老師徐碧芬說,上半年先在走廊上實驗,發現原本討厭吃菜的孩子,吃到自己種植、採收的生菜沙拉三明治時,都吃得津津有味。

學生翁佩憶表示,日前與校內環保團隊及志工媽媽合力採收第一批蘿蔔嬰,共收穫6台斤,夠給一個班級的學生中午加菜,自己吃的菜自己種,很有成就感。

志工媽媽李美環回憶建置菜園初期,一群志工和小朋友合力裝土、疊栽植盒、種下種子,雖然太陽毒辣,流了不少汗,但過程讓人感動。

校長張維中表示,感謝廠商大手筆贊助盆栽技術和經費,讓孩子體驗農夫的辛勞。

※ 相關報導:

* 菜價夭壽貴 30年首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3000520-260102

蘇迪勒颱風離台快一個月,西螺果菜市場菜價未如預估兩周回穩,反而攀上每公斤平均價格46.6元新高,不只菜農說「30年沒看過這種價格」,在果菜市場工作37年的副理廖憲彰也表示「印象中沒有這麼高過!」



◆ 募5萬來88萬 貝鴨稻 頂呱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3000580-260106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3日 黃天如/台北報導

網友慷慨解囊,讓小農也能圓夢!為了實現種植無毒有機米的夢想,苗栗苑裡小農彭啟軒透過募資平台募款,原本只是要募5萬元買100隻鴨子,幫忙吃掉殘害稻苗的福壽螺,但短短3天就達標,90天推案結束後,更獲得近88萬元贊助,成功種出「貝鴨稻」。

彭啟軒的父親是自耕農,身為稻農第二代,10年前他也成為佃農,並與知名的「中興米」進行契作。但當全國95%的農夫都以農藥處理福壽螺問題時,與妻子育有兩個可愛女兒的他一直有個夢想,希望能推動「稻鴨共生」,透過天然食物鏈解決螺害,種出無毒有機米。

顧巴肚 晚上兼做工

然而夢想的代價何其沉重。佃農能分得的利潤相當微薄,加上彭啟軒除了種植無毒有機米,也想在農忙之餘,經營食材教育、親子旅遊等主題;而在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他有很長一段時間,白天頂著日頭種稻,晚上還要到工廠打工,才能兼顧生計及農夫的本業。

為了讓更多人認同、支持他的夢想,彭啟軒5月底報名農委會主辦的「農業好點子」競賽,並在104夢想搖籃推出「貝鴨稻」募資計畫,原本的訴求只是買100隻鴨子加入他的鴨隊,在田裡幫忙吃福壽螺,沒想到推案上架才3天就達標,共募得87萬9570元,達成率高達1759%。

種有機 不用除草劑

為何有「找鴨子」的想法,彭啟軒說,這是承繼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讓鴨子來幫忙照顧田中的稻子,因為養在田裡的鴨子,除了會幫忙吃害蟲外,也會吃掉我們農民最感頭痛的福壽螺,是天然食物鏈的概念。

不只除螺,在田裡走來走去的鴨子,還可以把水弄混濁,讓雜草生長不出來外,也能刺激稻子往下紮根,讓稻子長得更健壯,這樣就讓彭啟軒在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種植出健康稻米。

彭啟軒說,農地多少都會使用農藥,雖然可以增加收成,但未必吃得安心,貝鴨稻曾經堅持不使用除草劑,導致草太多無法收割稻米,但他自始至終堅持「稻鴨共生種植」的理想。(中國時報)



◆ 陸農種出家具樹 枝幹變椅子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62912

Upaper 中央社 2015-09-03

一名中國大陸河北省的6旬老農耗時8年,利用榆樹種出「家具樹」,他的院裡有許多「糾纏」在一起的樹木,竟是一把把椅子。

北京晨報報導,2000年河北農民尚春林隻身到北京,白天打工,夜晚自學農業知識。其間他受竹木藤類家具啟發,2006年開始決定種「家具樹」。

尚春林認為,如果把藤編的工藝放到生長過程中來完成,那就是種植家具,不僅能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更高消費追求,且可節約大量森林資源。他經過反覆試驗琢磨,最後選定樹種:榆樹。

截至2014年,尚春林形成一套標準可供量產的成熟技術,漂亮的原生態椅子也終於長成了。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黑手種國蘭 拈花惹草有成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62989

南投縣魚池鄉民李健邦在921震災後返鄉,接下父親的國蘭蘭園,不斷觀摩學習,經營得有聲有色,成為漂鳥返鄉成功案例。

高工畢業就外出工作的李健邦,在旅館業服務過,也當過板模師父、修理機車。他說,921地震家裡倒了1棟房屋,栽培國蘭的父親體力漸衰,找他返鄉幫忙。他從小就跟著父母下田,種蘭花是人生的新歷練,他非常努力學習。

他說,種國蘭要有專業知識,一切從頭學習,蘭藝界同好樂意傾囊相授,不懂就到處請教或觀摩學習,結識很多新朋友,國蘭還外銷到韓國等,成就感十足。

fsj 提到...

冰涼綠豆糕 陸客狂購解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4000581-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4日 張朝欣/雲林報導

北港鎮日興堂餅鋪針對炎炎夏日,推出「涼沁綠豆糕」,不惜成本採用價格較高的印尼「毛綠豆」為原料,口感綿密、豆香濃郁,推出後大受歡迎,連陸客也隔海訂購,是繼鳳梨酥後台灣糕餅界的明日之星。

炎夏來1口清涼綿密的綠豆糕,消暑又解饞!以狀元餅聞名的北港日興堂餅鋪,近日推出「涼沁綠豆糕」,選用印尼「毛綠豆」為原料,與一般「油綠豆」不同,成本雖然增加5成以上,但口感更為綿密香濃。

日興堂餅鋪負責人郭獻玉表示,「涼沁綠豆糕」以純手工製作,過程繁複,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與化學香料,因此需低溫保存,早年冷凍物流較不發達,擔心販售後無法確保新鮮,所以都僅與親友分享。

近年來冷凍物流非常便利,才決定推出「涼沁綠豆糕」與大家分享,共有原味與芝麻內餡2種口味,推出後大受歡迎,訂單不斷。

供應綠豆糕原料的三好屋食品董事長吳俊宏說,綠豆糕是繼鳳梨酥之後,最受陸客歡迎的台灣糕餅,許多陸客品嘗「涼沁綠豆糕」後,大批訂購寄回中國大陸與親友分享,可說是台灣糕餅界的明日之星。

吳俊宏說,台灣綠豆產量很少,因此需自印尼進口,「毛綠豆」價格比「油綠豆」高,但為了製作最可口的綠豆糕,堅持不惜成本,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選擇。(中國時報)



◆ 南瓜冰皮紅豆月餅 糖尿病也能吃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65306

聯合報 記者莊旻靜/湖口報導 2015-09-04

中秋節將至,天主教湖口仁慈醫院昨天提供「南瓜冰皮紅豆月餅」食譜,供民眾、糖尿病友可享用低負擔的月餅,熱量、甜度都低於市售月餅,且做法簡單,民眾在家也可動手作。

仁慈醫院營養師蔡秀敏說,糖尿病友需讓血糖穩定,不宜食用甜度、熱量過高的食物。 昨天邀病友上課,教導將100克紅豆蒸熟後,與30克代糖攪拌搗成泥做成餡料,一顆餡料為20克。

月餅皮取糯米粉110克、在來米粉90克、太白粉50克、植物油30克、南瓜6百克做外皮材料,南瓜蒸熟後,混入糯米粉、在來米粉、太白粉等攪和,再加入植物油拌勻為麵團,一顆月餅麵團約50克,再蒸20分鐘完成。

蔡秀敏說,將內餡包入麵糰後,放置冷凍30分鐘,即成月餅。凍後的冰皮,不需烘烤,冷凍後,可讓口感Q彈。。

蔡秀敏說,市售月餅為增加風味,大多加糖,並以酥油或動物性油脂為主;至於南瓜冰皮紅豆月餅,熱量約僅市售月餅的一半熱量、甜度。

不過,南瓜冰皮紅豆月餅仍有澱粉與甜度,一顆即半碗飯熱量,蔡秀敏提醒,食用不宜過量。



◆ 平陽冰果店 有個冰勺比碗大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65338

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頭份報導 2015-09-04

苗栗縣頭份鎮公所附近的平陽冰果店已有45年歷史,冰品強調真材實料熬煮,冰庫裡的食材還標上入庫日期控管,多年來造就好口碑,雖然入秋又逢雨,老主顧仍然絡繹不絕。

平陽冰果店的芋頭冰淇淋入口即化,芋香隨之散開,還吃得到芋頭顆粒;四果冰的豆類、穀類、蜜餞等越吃越香,不會很甜,口感層次豐富,多年來累積許多老顧客。

店裡有張民國59年的營利事業登記證,牆上還掛一支比碗大的冰杓,老闆娘鍾秋蓮有如冰品研究員,研發芋頭、鳳梨等各種口味冰淇淋、冰沙,也嘗試開發許多口味的冰棒,包括四果、紅豆牛奶、燕麥花生牛奶、芋頭及火龍果等口味。

鍾秋蓮說,幾年來已研發許多冰品,最費工夫的仍是滿滿餡料、不只四種食材的四果冰,但看著用心研製的冰品持續獲得老主顧支持,非常有成就感。

fsj 提到...

農舍辦法放水 只管興建不管買主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12575

自由 2015-09-04

〔記者李欣芳、鍾麗華、吳欣恬/綜合報導〕行政院與內政部昨天演出雙簧,內政部與農委會修正了「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只管興建人,卻不管買農舍的人;行政院院會另外則通過了「農發條例十八條之一修正草案」,對農舍購買人作出限制,但因尚待立法院審議通過,等同目前任何人都可以買農舍!

購買資格待審議 遙遙無期

「興建農舍辦法」明定加入農保的農民、農會及水利會等會員才可興建農舍;「農發條例修正草案」規定購買農舍須年滿廿歲,實際從事農業生產超過一年,且沒有自用農舍。但繼承者不受上述條件限制,受贈者則限制配偶或二等親以內直系血親,且受贈人、法拍人都必須沒有自用農舍。

行政院與內政部昨天的「連續動作」,等於宣告把農舍的「興建」與「購買」資格切割處理,「興建」資格規範在「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馬上可以實施;至於「購買」資格則由「農發條例」修法處理,由於尚待立院審議,事實上「遙遙無期」。

農陣批延宕 農地農用落空

台灣農村陣線秘書長、世新大學助理教授蔡培慧質疑,行政院把農舍轉移的問題,從行政命令的位階拉高到法律,就是想藉修法的延宕拉長「空窗期」,迴避「農地農用」的現實,讓假農民仍可買賣農地蓋農舍,現有農地將繼續被蠶食鯨吞。

內政部今年七月十六日起預告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除了興建限制資格外,還包括「限制農舍承受人資格」,但因社會各界認為這項辦法恐逾越母法「農業發展條例」授權範圍,農委會檢討評估後,刪除「限制農舍承受人資格」的規定,但另案修正「農業發展條例」,並已在昨天行政院院會審查通過,將送立法院審議。

農保農民等3類 可建農舍

內政部長陳威仁表示,興建農舍辦法只提及申請興建人應為農民,但對農民的資格沒有明文規定,這次修正後,以下三類民眾都可以興建農舍:第一種是屬於農民健康保險被保險人,就是一般人認知的農民;第二種為全民健康保險第三類被保險人,即「農會及水利會會員,或年滿十五歲以上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或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漁會為甲類會員,或年滿十五歲以上實際從事漁業工作者」;第三種為有心從事農業生產的自然人。

※ 相關報導:

* 今起3類「農民」才能建農舍 已不少立委反對
http://udn.com/news/story/8145/1165687

政府對田間「種別墅」的亂象開刀了,但目前改革只完成半套。內政部昨天通過新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今天起,只有具農保等嚴謹定義的「農民」,才能興建農舍。不過行政院院會昨天拍板,購買、移轉農舍的規範切割留待修正「農業發展條例」修法處理,但能否過立法院這關變數很大。

....因大選將近,國民黨團傾向希望農委會暫緩推動。有國民黨團幹部私下指出,農舍「豪宅化」是因地方政府未依土地使用分區主管權責,落實管理,「農舍農有」反倒是較枝微末節問題,農委會不應本末倒置。

國民黨立委廖正井說,「農舍農有」主張與鼓勵青年返鄉務農政策背道而馳,將使沒有農保資格青年投入農業困難。但陳保基表示,從事農業生產一年以上就能興建、購買、接手農舍,青年農民不受限。

內政部、農委會原規畫在修正興建農舍辦法時,一併規範興建、購買、移轉農舍條件,不須送立法院修法即可處理,但討論後決定切割處理。陳保基說,買賣農舍涉及人民權利義務,若只修辦法、不修母法恐引發爭議,因此將購買、移轉農舍條件放回「母法」中修正。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說,兩部會本次修法,旨在確保農地農用,未來要完全禁止把農舍蓋成別墅、豪宅的歪風。

他強調,新法須經立法院同意,未來雖不會溯及既往,現有法規本來就要求至少維持十分之九的農地農用,「一些現在不是農民但有農舍的人,也必須遵守十分之九的規定,要不然地方政府現在就可依法要求改正。」

過去農發條例雖然有規定只有農夫才能興建農舍,也要求農舍需與農地併同移轉或併同設定抵押權,不過,現有條例對於農舍移轉承受人並無規定,導致實務上出現非農民也能擁有農舍,甚至在農地上蓋起豪華別墅,或炒作農地、農舍等。

陳保基說,近年農委會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卻因很多地主眼見農地、農舍可賣出好價錢,不願意拿出來租或售,造成真正想種田的人無田可種。



◆ 毛揆挺青年農民 6年要催生550位富農
http://udn.com/news/story/8145/1165541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5-09-04

行政院長毛治國昨(3)日拍板,六年內將投入33億元,扶植1.8萬名45歲以下「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即青年農民),運用新科技種田、養魚,再搭配電子商務行銷,六年至少要催生550位年薪破百萬「富農」。

毛治國昨天在行政院會聽取農委會報告「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培育策略」,他說,未來的農業不再只是勞力密集產業,將來青農可運用生產力4.0技術,在科學園區養觀賞魚、運用設施農業,或是在都市做立體栽種,再搭配電子商務行銷。

他強調,新世代農業工作者有別傳統農民,他們投入的是可以創業、具有高附加價值的行業。

農委會統計,台灣農業人力老化,經營管理者平均年齡是62歲,未來十年還將有11萬農民要「退休」,為了確保糧食安全、農業命脈,農委會當務之急是要在這十年內培育三萬名青農,以高科技投入農耕、養殖漁業及孕育水禽等。

「不開出百萬年薪的目標,是完全吸引不了人的」,農委會輔導處長張致盛說,目前全台廣義的青農約有1,000多人,以十年培育三萬人來看,一年就要新增3,000名青農。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農委會開出的策略是,需要地的人,可透過農地銀行媒合;需要融資的人,能取得低利貸款;需要教育的人,現在有農民學院,未來會有產訓合一的育成基地; 需要展銷農產品,則可透過電子商務來販售。

他舉例,現在在桃園八德或彰化,已有不少專門生產高附加價值蔬菜、水果的青農,他們的年薪都已超過100萬或200萬元,「它們不只是初期產品生產者,更是農業價值的執行者。」

依照農委會規劃,未來十來還要催生兩座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創業示範園區,讓青農從生產到銷售都可以在同一園區,目前農委會屬意的地點,像是現有的試驗場所、育成中心等。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獎勵青農 田尾提供農機補助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1248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彰化縣田尾鄉農會為鼓勵在地青年留農,從事農作所需要的機械動力,昨日舉辦農機補助驗收活動,今年特別向農糧署申請三十五萬元,補助小型農業機械,全鄉共有四十八位農民受惠,不少農民前往領取時大呼,有補助有差,可以減少不少負擔。



◆ 連半月豪雨 滿園葡萄都有病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65242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信義報導 2015-09-04

連續的強降雨,使得南投縣信義鄉第三期葡萄嚴重授粉不全,出現「公孫粒」逾3成,即將成熟的葡萄則遭晚腐病侵襲,果農望著滿園病害,一臉無奈;信義鄉長史強指示農業課調查損失情況,爭取專案救助。

信義鄉農會代表全唐大釗指出,最近連續下半個月豪大雨,適逢第三期葡萄開花結實,第二期10月可採收的葡萄則進入結果成熟期,卻被豪雨打亂生長步調,出現嚴重授粉不良,加上雨後葡萄開花也法無法授粉,出現開花不結果情況。他說,因授粉不完全,葡萄幼果大小不一,呈現所謂的「公孫粒」。

最嚴重是下月要採收的葡萄,面對這波持續豪雨,加上雨後出太陽呈現高溫,造成套袋葡萄出現嚴重的晚腐病,損失輕則3成、重則4成。果農嘆「看來二期與三期葡萄要大歉收了。」

農會理事長陳文瑞說,葡萄晚腐病曾在2年前爆發,造成果農重大損失,這次受豪雨造成葡萄授粉不良,全鄉400多公頃葡萄園,從明德、豐丘、新鄉到羅娜等都有葡萄果農受害,受損面積尚待調查。

今年信義鄉夏季葡萄拜5、6月少雨之賜,品質比往年好,平均批發價80至90元,比去年同期提高約10至20元,但二、三期葡萄生長情況看來不太妙。

fsj 提到...

聯晚/利令智昏 假農民得逞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168058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2015-09-05

一波三折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本周終於公告,但在立法委員的干預以及行政部門的鄉愿下,和農委會原本規畫的版本、農舍起造人與承受人都必須是農民相去甚遠;未來即使限制農舍起造人須是農民,卻限制不了買賣和移轉者的資格。

原本僅需由政院頒布行政命令即完成修法,最後仍頂不住龐大的政治壓力,政策大轉彎,讓農舍買賣和移轉的資格限制回歸母法 「農業發展條例」,把修法權利拱手讓給立院。這樣的修法形同跛腳,更讓農團跳腳、房仲建商竊笑。

2000年農發條例修法,全面開放農地自由買賣,不再只限制農民可以買賣,讓當時農委會主委彭作奎掛冠求去;從此台灣農地萬劫不復,農舍亂象叢生,人人都能買農地、蓋豪宅,反倒是真正想要務農的農民,買不起、租不到農地。既然農田這麼值錢,炒高價賣出就好了,何必辛苦務農?

農委會維護台灣農地天經地義,大張旗鼓力主修正農發條例的子法「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重新限制農舍的建、售資格,讓連一向主張開發的內政部也一路被動且曖昧的配合。但簡單的行政命令卻在兩部會行政程序上往返打轉,一路延宕,甚至傳出有高層頻頻以「要多溝通」,暗示農舍法修法困難。立法院更是不寂寞,老農、新農、建商派立委頻頻向政院施壓。

面對外界的質疑、立委的壓力,卻始終不見農委會和內政部站上火線為政策強力辯護,預告、公告過程一路偷偷摸摸;法案預告後,竟然限制變少、資格放寬,主動棄守、開後門,還宣稱已經限制68%非農民起造農舍,簡直唾面自乾,最後再把修法責任推給立法院。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三成,多數農產都要靠進口,但如今執下者卻連農地都保不住,從農舍修法的各項政治算計早已看出,執政黨失去的,豈只有江山而已。



◆ 大炮打小鳥 不打豪華農舍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67710

聯合報 簡立人/文字工作者(花縣吉安)2015-09-05

內政部通過「新版興建農舍辦法」,未來「農舍」非「農民」不得興建,且購買整修、移轉繼承等條件也可能修正,引起部分政客、業者及「非農民」屋主反彈。反對有無道理,幾個面向可供思考:

首先,這些「準違建」之農舍,是使用了怎樣的土地?是乏人問津的荒地,或者經年收穫的農地?如是前者,則原本該有的農作人才、農業競爭力哪去了?政府有充分保護農民免於全球化下農作物的廉價傾銷嗎?如是後者,無疑是讓台灣原本已經不振的農業更加雪上加霜,政府不僅該拆,更要重重地處罰該建商、仲介、房屋所有人。

再者,筆者有朋友退休後在東部某縣市找了塊林間野地,一磚一瓦、胼手胝足搭建小屋自住,並在四周植樹、綠化原本的荒蕪。沒有廁所,小號在田間、大號要至鄉公所;沒有浴室,曠野就是他們的淋浴間,冬天還要趁中午洗澡以免凍著……雖然陽春,但總算是實現了兩夫妻野鶴閒雲的退休生涯。

但奉公守法的他們,跑去向林務局通報後,卻被承辦人以「所植樹物非農作物」、「涼亭有屋頂」等理由列為違建、限期改善否則拆除,好在他們原本就想當快樂農夫,所以改種有機作物,並改善了部分建物才過關。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豪華農舍比比皆是,為何「大炮打小鳥,卻不打滿街老虎?」地方政府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最後,又有政客認為「農舍農有」不利青年返鄉務農。試問若有心務農又無法獲得農保身分的青年能有幾人?且從事農業生產一年以上就能興建農舍,條件真的太嚴苛嗎?



◆ 文藻研究生 「一日農夫」做論文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67423

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2015-09-05

高雄一日農夫旅遊不僅吸引觀光客,連研究生都拿來做論文研究主題,文藻外語大學學生陳美如參加高雄一日農夫體驗活動,以「一日農夫」為題,談「高雄農村有競合,共創雙贏展商機」。

就讀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的陳美如,以競合理論的觀點探討高雄一日農夫體驗樂趣,在大樹區「龍目社區」及「統嶺社區」深入訪談,這是國內首篇以「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為研究主題的論文,代表市府農業局所舉辦的「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不僅廣受民眾熱烈回響,也引起學術的關注。

陳美如說,從小在都市長大,認為一日農夫活動豐富有趣,希望能將「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活動推廣到全國各農村社區,讓都市小孩也能體驗與認識農村。

她分別訪談產業界 (旅行社)、市府、社區及小農,將受訪者對兩社區的看法予以交叉比對分析。

論文指出,兩社區都是市府農業局輔導的「農村再生社區」,競爭部分,兩社區產業型態相近(龍目產荔枝、鳳梨、統嶺產荔枝),分食旅遊市場大餅,合作方面,彼此交換導覽經驗,對遊客提供最好的農村體驗。兩社區間存在著既「競爭」又「合作」的競合關係。

農業局蔡復進局長說,一日農夫體驗邁向第3年,在社區看到各式各樣的志工、小農,為社區添加更多的農村體驗元素,現在又有研究生以一日農夫為題撰寫論文,更提供農業局及社區辦理農村體驗行程更為多元的思維。

※ 相關報導:

* 美食品公司砸250億收購「綠巨人」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166712

總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食品公司「B&G Foods」3日宣布以7億6500萬元(美元,下同)(約新台幣250.4億),買下原本屬於通用磨坊公司(General Mills)的著名品牌「綠巨人」(Green Giant)。



◆ 創意野菜料理 原民上課上菜囉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13165

自由 2015-09-06

〔記者王秀亭/金峰報導〕台東南迴線各鄉鎮近年來推動健康無毒的部落在地食材,並舉辦野菜實作課程,昨天上午十多名學員將住家附近唾手可得假酸漿、刺蔥等原住民野菜融入水餃、麵疙瘩中,別有一番風味,也更貼近大眾口味。

為推動南迴原鄉部落農產,提升原住民農戶的收益,台東縣府輔導部落栽種無毒野菜,迄今已有十餘公頃成果,今年再開辦原住民美食研習,由熟悉台東部落野菜的專業講師郭秋孜,教授各式創意野菜料理,昨天上午舉行成果發表,學員也在金峰鄉霎時客棧開始試賣。

郭秋孜表示,原住民野菜不只有傳統吃法,發揮巧思也能巧妙融入大眾接受的菜色中,水餃是第一個嘗試的,例如水餃內餡除了絞肉,可加入假酸漿、檸檬、洋蔥等混合,顏色多元,吃起來清淡不黏膩,刺蔥雞是以刺蔥與雞肉塊拌炒,味道香甜又特別,經過一個半月的課程,學員們再加以創新,有更多原住民美食展現。

台東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長吳慧琴說,透過部落居民自己栽種無毒野菜,研發出創意美食,並結合文創產品,相信可以刺激民眾到部落旅遊意願,吃到部落的健康美味。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教授研究柚10年 種出童年味道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67374

「不計成本就要種出童年柚子的味道」虎尾科技大學教授鍾文深退休10年潛心投入柚子栽植,決心不用藥要種出童年記憶柚香味,採低密度種植,1分地減半才種20棵,以比市價折半價格賣給親友,種出品質優良的頂級柚,寄望柚樹長大成為生態柚林,與更多人分享。

「不惜代價只問品質」是鍾文深10年來從電機教授轉當農夫信念,他說,如果只為賺錢,就失去棄教從農初衷,他要把家中祖田闢為虎尾首座生態柚林,這是他採低密度種植動機,讓柚樹有足夠空間長大成林。

5分多地只種百棵,種植量不到一般柚園一半,且連種10年,親友質疑划算嗎?他說,前7年試種研究階段,包括用米糠、豆粕自製堆肥,以及如何以蟲類天敵或天然誘餌盒除蟲,再不行就用手抓,堅決不用藥,付出心血卻很快樂。

fsj 提到...

檸檬紅茶搭蘋果 創意茶飲班開課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70599

聯合報 記者賴香珊/竹山報導 2015-09-07

南投縣是國內重要茶產區,茶葉除直接沖泡飲用,加入水果或其他飲料調製,也能有新風味。竹山鎮茶道協會教民眾研發健康創意茶飲,推廣茶安觀念,也增加茶產業多元通路,提升年輕人對茶文化興趣。

竹山鎮茶道協會理事長林宛儒說,茶安風暴後,民眾更注重食安,對部分茶葉有所疑慮,連帶影響茶產業,開辦創意茶飲課程教導如何調製,藉著自製健康茶飲,讓民眾喝到南投好茶,更讓在地產業有新的發展面向。

「切片蘋果放入紅茶,加上少許檸檬汁煮沸成果茶。」有人認為泡茶是長者的休閒娛樂,其實用對食材和茶葉,就能成為老少咸宜的創意茶飲,不少店家或民眾投入學習,讓顧客、家人喝得健康。

竹山茶二代陳陵育說,從小對高山茶的印象就是熱沖冷泡,沒想到加入水果、啤酒等元素後竟變化出不同口感,有別於傳統茶道的飲用法;陳姓家長則說,學會後能與孩子動手DIY做茶飲,為生活增添更多驚喜,實用又有趣。

此外,也有飲料店業者學習創意茶飲,張姓業者說,除學習如何正確調配茶飲,也瞭解如何研發特殊口味茶飲料,提升健康度,也讓銷售產品更加多元化,吸引不同年齡顧客。

除手搖創意茶飲外,講師林國華也建議製茶業能適當結合花卉、乾果類,朝花果茶的市場發展。

※ 相關報導:

* 堅持有機 他花7年等茶樹長大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70619

新北市坪林區茶農余三和7年前回鄉推廣有機,帶著其他茶農投入有機種茶,如今坪林已有2個有機茶葉產銷班,一起營造友善環境,昨獲新北市環保英雄特優獎表揚。

* 有機夯…歸來牛蒡 訂單接不完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70534

屏東歸來牛蒡過去專走外銷路線,近年受日本不景氣影響,改以有機回攻國內高價市場,一樣紅到「常被訂單追著跑」,產銷班估計,明年在有機市占率可望達到三分之二,被稱為「大力蔘」的牛蒡果然表現很「大力」。



◆ 退伍軍人種仙人掌 打造「星兒園」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70597

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台中報導 2015-09-07

47歲的林全勝從軍中退伍,致力推廣仙人掌,培育超過5萬株仙人掌,還研發出仙人掌汁及酵素,開創人生第二事業。他將仙人掌園打造為「星兒園」,傳授自閉症兒子園藝管理,並開放園區尋找同好,希望「星兒園」成為兒子的小天地。

「小學時,班上老師送1株高約1公分的仙人掌當獎賞,從此愛上它!」林全勝說,小小年紀的他用心培育,7年後還開出花朵。

他當職業軍人,看書時發現「仙人掌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食品」,可惜未廣泛推廣、研發食用,立志要將仙人掌發揚光大。10年前提前退休,開始大規模培育,陸續在台中龍井、梧棲、沙鹿等地租水田,可惜颱風豪雨,仙人掌付之一炬,5度遷移才在沙鹿找到合適的旱地,占地千坪,共培育超過5萬株仙人掌。

林全勝將仙人掌園命名為「星兒園」,經常帶著11歲兒子到園區澆水、拔草,自閉症的兒子對園藝也很有興趣,未來將接手管理。

園區也免費開放供民眾參觀,並提供特教班戶外教學,林全勝說:「希望尋找熱愛仙人掌的同好!」今年3月起,有名媽媽每周帶著兒女來園區幫忙,讓仙人掌推廣看見曙光。他最希望網羅各地同好加入,大量培育、推廣仙人掌好處,也期盼兒子能在「星兒園」自給自足。

※ 相關報導:

* 新農人合夥開墾 經營力量更大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70572

台南新農人蔡鴻圖引進梁智凱入門,指導農業知識,提供土地及設備,栽種小番茄,梁智凱則付出勞力,也分配收益,等同合夥人,蔡鴻圖說,這有如開放農業加盟的新形態,讓後進更願意付出與學習。



◆ 時論-農家不願農地降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7000417-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07日 徐世勳

新修正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日前上路,未來只有農民、健保第三類被保險人及檢附有從事農業生產證明的自然人可興建農舍,以確保農地農用,避免買賣農地炒作的惡化。農委會立意甚佳,但此辦法修正卻可能導致農地價格大幅下跌,也可能衝擊農業縣的地方經濟。

主管機關可曾想過,在台灣,有多少農家期望農地降價?若農家主要以農為生,當然會希望農地降價,愈低愈好,以便擴大農場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國家經濟若主要是「以農立國」,當然也會有農地降價的農業政策與思維。但若農家主要以「非農業所得」過活,農地已成投資的資產,農民就會期望價格漲得愈高愈好。這些農家家裡或許有老人務農,同住的青壯子女從事農外職業(準業餘農家);或許家中已無務農老人,但繼承農地的青壯年以他業為生,只以業餘時間從事農事。這些業餘農家應是無心經營農業,持有農地資產待價而沽,這是人情之常,無可厚非。

所以農家所得的主要來源是「農業所得」?抑或是「非農業所得」?關係重大。根據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我國2013年平均每戶農家所得為98萬5343元,其中「農業所得」只有21萬3801元,只占近2成而已,其他8成農家所得的來源是「非農業所得」。而這「農業所得」不只包含主要經營的銷售淨收入,還包括政府各項福利補貼措施勉強支撐。而未來這兩成「農業所得」來源,很可能會隨著貿易自由化(加入TPP)、政府財政困窘、「生產型農業」無法順利擴大轉型為「新價值鏈農業」等繼續下降,導致農家所得惡化。

另根據黃樹仁研究台灣將近80萬戶農家的社會流動與農業經營變遷,推算結果發現,期望農地降價的農家只有5.08%,而期望農地漲價的農家高達94.92%。這樣的推算結果與我國農家所得有8成來自「非農業所得」統計資料的意涵相當一致。

對大部分農家而言,農地的價值已非生產工具,而是投資理財的重要資產,我國相當嚴格限制「農地他用」或「農地非農用」的土地管制法令是否應做通盤檢討,以利我國的城鄉發展及總體經濟,政府相關部門應參考地方政府、民代和農民的意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茲教授主張農業問題不能只就農業範圍內謀求解決,將「農業」與「非農業」分開來思考國家的農業問題,是行不通的。(作者為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中國時報)

※ 要炒地皮就明講。



◆ 宜老農建議 推廣高經濟價值作物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70555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2015-09-07

宜蘭縣農地管制的議題爭議不斷,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守護宜蘭工作坊等團體昨天舉辦「守護耕地守護家」論壇,逾百名關心農地議題的民眾到場關心,老農痛批縣府落實農地農用的作法本末倒置,建議推廣栽種高價值作物,降低農民賣農地的念頭,並非與農民立場對立。

「守護耕地守護家」論壇昨天在宜蘭大學舉行,邀集青年小農、縣府官員、農民、專家等擔任引言人,分為4個面相探討農地面臨困境與未來發展。縣農業處長楊文全指出,宜蘭正面臨青年農民與老農青黃不接時期,老農認為農地沒價值,寧可賣掉蓋農舍,也不願下一代接手;但若良田都種滿農舍,宜蘭人未來該何去何從?

楊文全認為,宜蘭推展觀光休閒,創新農產品與綠油油稻田美景是亮點,遊客可以體驗農村生活,尤其是鄰近台北,若能找到特色產銷方式,建立品牌及市場區隔,農業價值自然會提升。

楊文全以自己為例,去年全職務農,靠2甲多農地的作物收成維生,生活不受影響。

務農逾50年的張萬春表示,政府推行新政策前,都沒有跟農民、地主溝通,反彈聲浪不斷,尤其蘭陽平原大多是一期稻作,以現有的產量不要虧錢就偷笑,怎麼可能賺錢養家活口,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建議縣府輔導農民種植高經濟價值作物,像水蜜桃、草莓等,農地價值提高,賣地意願就會降低。

「稻米每公斤若300元,拆房子也要務農!」新南村長葉慶文說,不論是農地農用或農舍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農民活得下去,如果農產品可以賣好價錢,誰願意賣農地?

fsj 提到...

政府推農地農用 宜縣秘書長竟擁2農舍(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73557

聯合晚報 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 2015-09-08

宜蘭縣政府推農地農用,但縣府秘書長陳鑫益被網友踢爆在冬山河畔擁有2間農舍,未農地農用,有民眾質疑建照、使用執照的取得過程,縣府秘書長陳鑫益今天早上提出辭呈,縣長林聰賢火速同意,調任參議。

陳鑫益今年6、7月曾申請民宿執照,雖本人強調農地農用,但上個月才被宜蘭縣工商旅遊處以不符農地農用以及連結的棧道非農業設施等理由駁回。

林聰賢肯定陳鑫益在工作上的投入和貢獻,他說,一級主管除了堅守縣府基本規定外,更要有更高的道德標準,陳鑫益因為家族成員興建農舍的議題,擔憂瓜田李下,會引起大家誤解,因此主動請辭。

林聰賢上午已同意陳鑫益請辭,先將他調離目前職務,調任參議,也呼籲一級主管在政策推動上不要引起大家誤解成「只管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希望主管能自我要求基本的價值觀或原則。

至於申請民宿被打回票是透過縣府申請,當時怎麼會不知道?林聰賢解釋,因申請過程都是透過業務單位處理;被質疑是不是棄車保帥,林聰賢認為做錯就應該負責,其他一級主管也會一併清查,並且在6月份時就已經做這樣的要求,目前都在清查中。

農舍審查不合理 農民要求還公道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宜蘭縣各級農會不滿縣府農業政策,今天上午號召逾千名農民,開著耕耘機、手持抗議布條到縣政府抗議,要求縣府修改地方不合理管制辦法,還給農民公道,副縣長吳澤成代表接下陳情書,承諾地方執行面該檢討部分會再研議,擇期對外說明。抗議活動和平落幕,其中有老婦人疑似天氣炎熱昏倒送醫。

※ 詳見原站。



◆ 瑞士女農夫來台 學種稻愛吃米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72575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土庫報導 2015-09-08

來自瑞士的小農草根大使「珊朵拉」選擇來台習農,到土庫鎮返鄉青年農夫高宗懋及高宗甫兩兄弟的家Longstay。

她天天跟著下田,體驗台灣農村生活和農作技巧,與年輕農夫每天踩著夕陽歸,最大樂趣就是交換心情,珊朵拉說台灣很熱,但她超愛台灣。

珊朵拉在瑞士職校畢業後,決心當一位跨國農夫,從網路得知台灣的農會舉辦國際農業大使交流甄選,讓各國年輕農民到異國農村研習,珊朵拉二話不說選擇台灣,將來台停留2個月習農,上周她抵達雲林住在高家,跟著兩兄弟學習自然農法。

她說,瑞士不種稻,幾天下來,發現稻米是很棒的食物,孕育出台灣生命力,每天和兩位「高哥哥」巡田,從彎腰插殃到拔草,還要撿福壽螺除蟲害。

她因此學會降低稻田水位,可讓福壽螺躲進土裡呈現休眠狀態,只能吃周遭雜草,就不會再危害稻作,台灣農民很辛苦也很聰明。

到台灣學種稻是很珍貴的經驗,珊朵拉說,瑞士也有使用農藥,但都會合理分配,台灣年輕農民堅持自然農法的確很辛苦,但相信這樣堅持換來友善環境和人體健康,都是很值得的,她會把台灣經驗帶回瑞士。

來台灣前不曾吃過米食的珊朵拉,來台沒幾天就愛上台灣米,尤其吃了高氏兄弟的友善好米香Q可口,直說「台灣人真幸福」只可惜她不能把稻子帶回瑞士,但台灣米香和人情味,將讓她永生難忘。

※ 相關報導:

* 碾米機駐超市 白米、糙米自己碾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72570

美濃區農會最新推出碾米體驗,引進一台迷你碾米機入駐超市,消費者可以自己操作機器,以碾米製程來決定購買糙米或白米。農會人員推薦,現碾白米新鮮度滿分,收到客製化白米的人一定會驚喜萬分。



◆ 新世代農業 輔導上市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9000094-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9月09日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農委會昨天表示,新世代農業將注入現代化生物技術,邁向無危害人類健康新循環,並因應人口老化推動健康農業,期使整體農業產值至2020年提升至200億元,輔導至少10家農企廠商成為申請上市櫃公司,而資本額1億元以上跨國性企業至少6家。

農委會科技處長盧虎生昨天在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會議上表示,我國之所以需要農業生物經濟,因可耕地太小只有0.035公頃,小於世界人均可耕地約0.2公頃,不足以支撐糧食生產效率;而台灣人口邁向老化,健保總額達6,152億元,醫療成本過高,因人口結構改變,且極端氣候產生,生物多樣性受衝擊,在在都使台灣農業生物經濟必須創新現代化生物技術,克服環境挑戰。

他說,未來我國生物經濟目標是發展安全無虞,無危害人類健康的新循環及健康農業,且為人民生活幸福的永續農業。

盧虎生指出,未來將利用六大平台推展農業生物經濟,包括產業策略及智財布局、國際化營運服務、產業人才培訓、農業育成服務、新事業發展服務、產研合作科專輔導。

農委會希望在2020年時規劃國際化商業模式6案以上,扶植1億元以上跨國性企業至少6家,衍生新創事業或新事業部門10家以上,累積投資額8億元以上,增加農業生技產值由99億至140億元,提升整體農業產值至200億元以上,全育成輔導廠商50家以上,至少10家申請上市櫃。(工商時報)



◆ 食品工業 搶攻高齡食品研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9000090-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9月09日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天表示,食品工業將推動創新與優化,短期側重機能性開發,長期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將走向高齡食品技術開發,至2025年產值從目前6,542億元向9,196億元叩關,其中主力產業將達5,076億元。

行政院發展生技產業將邁向下階段的「生物經濟」發展,食品工業是重要發展範疇之一,工業局長吳明機昨天報告指出,未來將創新研發具有台灣特色產品,拓展內外銷,增加產值及附加價值,主力外銷市場將鎖定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發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優質食品供應中心。

吳明機指出,台灣具多樣性生物資源,但具競爭力開發標的不足,尤其高齡化與保健有關產品開發需求殷切,業界缺少完整加值技術。未來將協助加強高齡食品科技創新研發,帶動食品新世代產業發展。

為呼應產業趨勢需求,吳明機指出,台灣未來食品技術研發關鍵以確保安全品質,健康維持與增進,在地資源活用等為主軸。而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國民營養調查顯示高齡者在膳食纖維及多種營養素攝取普遍不足,未來將強化高齡食品機能技術,建構長者飲食新服務社群平台,因應高齡與保建食品需求,帶動新興產業發展。

此外,近年來食安風暴接二連三發生後,食品安全概念已擴大至食品防護,即涵蓋食品品質、安全、造假及防禦,因此技術研發在建構食品品質與安全為基礎的食品防護平台。

消費者對食品添加物也多有疑慮,未來將強化開發潔淨標示趨勢食品技術研發,導入新穎性複合加工技術,創造添加食品中不具備之健康促進因子,去除健康風險危害因子,並優化設備及製程,讓食品保持原味原貌。

吳明機說,台灣食品產業發展有點遲滯,且國內食品市場囿於二千多萬人消費,有必要發展除強化科技創新研發,帶動重點食品產業發展,並優化食品產業供應鏈,強化國際市場競爭力,帶動產業規模大幅成長。

食品主力產業將聚焦在調理、烘焙、飲料/乳品/罐頭,保健機能及高齡食品,2020年產值攻上8,227億元,主力產業達4,459億元,外銷1,115億元;2025年產值邁向9,000億元大關達9,196億元,主力產業會達5,076億元,外銷1,437億元,就業人數達15.9萬人。(工商時報)

fsj 提到...

農舍爭議/農舍辦法改革 為子孫留生機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77553

聯合報 王瑞興/內政部地政司前科長(南投市)2015-09-10

如果連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與游錫堃都擁有豪華農舍,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及宜蘭縣秘書長陳鑫益有同樣作為,就不足為奇,更別提農委會前主委蘇嘉全在屏東引發物議的農舍。

上行下效,全台由北到南,從山上到海邊,假農民假農舍無所不在,造成農地快速流失,國土保育失控,這就是民國八十九年農經博士李前總統主導農地政策開放,肇致今日國安危機。

依農業發展條例規定,農舍係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之農業用地,農民則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自然人,換言之,農舍農有理所當然。問題是如何認定農民身分,土地法原規定農地承受人應有自耕能力,也在八十九年配合政策刪除。

筆者於八十三年擔任前台灣省政府地政處科長,「農民自耕能力認定」是主管業務之一,當年曾全面清查假農民,令人震驚的是查獲單一自然人非法取得農地就達三百餘筆、六十餘公頃。當時堅持「農地農有農用」政策,尚且如此,農地開放自由買賣,卻無相對控管機制,衍生嚴重後果。

其一,山坡地占全台土地四分之三,有人買進大批山坡地,整地規畫分割成可建農舍最小單位面積○.二五公頃出售,化整為零,供個人興建農舍,這類位處環境敏感地區,破壞水土保持至鉅,危害程度不下於平地,國道一號沿線偏鄉山坡地不乏此例。

其二,大量農舍竄起田中,自覺世外桃源,但生活排放汙水,影響周邊農業生產環境,早已千瘡百孔,蘭陽平原觸目可及。

其三,農舍毫無控管,刺激農地價格飆漲,短期而言,農民出售農地獲利,但他人興建農舍後,已失去農業用地本質;而隨著農地價格不斷上漲,有心從農已無能力購買,長此以往,台灣將無農業可言。

此時中央推動「農舍農有」,內政部並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亡羊補牢仍有可為。只是正值總統與立委選前,究竟是要向利益團體靠攏,或為後代子孫留條生路,在在考驗決策者的智慧。



◆ 全年均一價 網栽蔬菜買氣飆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77197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2015-09-10

採慣行農法栽種的一般蔬菜價格飆漲,讓家庭主婦及自助餐業者吃不消,但採網室有機栽培的蔬菜「全年均一價」,嘉義市東市場專賣有機菜攤商,生意強強滾,連平常不吃有機菜的婆婆媽媽也來買,形成「搶菜」現象。

「高麗菜、小白菜每斤50元,平日及颱風天都一樣!」王姓有機攤商說,他們農場種有機菜自產自銷,培養忠實愛吃有機客群,雖風災有損失,但有機菜颱風不漲價,一般蔬菜遇風災就喊漲,有機菜全年均一價,這幾天買菜人數增加。

陳姓婦人說,「有機菜整年價格一樣,吃不用農藥化學肥料的有機菜卡放心!」

嘉大有機市集自治會會長葉宗瑋說,目前採慣行農法栽種蔬菜價格與有機菜差不多,許多平常買一般菜的菜販及消費者也來搶有機菜,需求量大增,卻因部分有機菜農也受災損,無法充足供應。有機菜復耕期比一般菜長,生產不施用化學農藥及肥料,上市要取得有機認證,成本較一般蔬菜高,但為建立與消費者信任關係,常年均一價。

嘉大農業推廣中心為協助拓展有機農產品行銷通路,讓消費者買到有機農產品,98年在嘉大新民校區設有機農產品市集,每周六上午8點到中午開賣,吸引大批愛用有機農產的消費者。

※ 相關報導:

* 頭份文旦優 多汁甘甜飽滿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77154

苗栗縣頭份鎮文旦雖受颱風摧殘減產三成多,但許多農民用心管理,文旦品質不錯,甜度維持在13度左右,多汁甘甜又飽滿,為了留住老顧客的心,雖然產量減少,也不漲價。

* 宜大檢驗把關 推出優質蜂蜜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77223

今年蜂蜜減產,國立宜蘭大學蜂蜜與生技系教授陳裕文結合12家中下游產銷商及養蜂業者,組成「2015台灣優質純蜂蜜驗證聯盟」,透過宜大實驗室檢驗,為通過驗證的純蜜貼上標章,即日起上市。



◆ 全仙禾千味茶館 萃取千種中藥
http://udn.com/news/story/7334/1177138

聯合報 苗君平/東莞報導 2015-09-10

大陸經濟突飛猛進,如何養生成為民眾課題;東莞市全仙禾千味茶館,以千種以上天然中藥草提取物(萃取物),帶進民眾的日常茶飲生活中為號召,開幕三個月中,核心會員就7有萬人以上,每月營業額上億,不少台商都是該公司的會員。

總經理張喬贊表示,現代人追求養身之道,但缺乏正確方法,有的人脾胃消化系統有問題,仍拚命吃補品,身體無法吸收也白費,館內有中醫師,先把脈對症調理身體,再食用保健食品增強體健。

他說,館內最大特色是有上千種中藥材提取物,是透過科學方法,將各種中藥提取物,萃取成粉狀,在日常生活中飲用,易吸收易攜帶,效果可達兩、三倍以上,「喝下去的都是精華」,「本草綱目的各種藥材都有」。

館內還提供中藥汁飲用,有雲南空運而來的新鮮石斛,切段現榨成汁,立刻現場飲用,知名中藥材都可現打現喝、現煮現喝,不用自己累得半死,花時間熬煮,就有專人供應;另還有醫學講座,知名醫師演講保健專題,教導如何養身,都是難得的課程。

該公司另一特色是,核心會員消費到一定金額,公司每個月發放回饋金,讓消費也能成資源,介紹新會員也有提成,「就是不搞傳銷」,現在不用宣傳,新會員都是主動加入。

他表示,該公司有農場、工廠,專營中藥提取物,每種藥材都獲核發合格證照。

※ 相關報導:

* 山西神池 超大月餅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77172

「月餅之鄉」山西神池打造的48公斤重大月餅,吸引民眾矚目。山西神池月餅製作工藝獨特,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fsj 提到...

星巴克精品咖啡 掀第三波革命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179932

經濟日報 記者黃冠穎/台北報導 2015-09-11

統一星巴克昨(10)日宣布咖啡全新概念店「星巴克龍門咖啡棧」將在10月開幕,主攻精品咖啡市場,總經理徐光宇表示,看好第三波咖啡革命興起,今年引進美國星巴克最新概念,打造「龍門傳奇」,定義為台灣的精品咖啡文化,預估典藏門市單店業績將成長五成至一倍。

1998年星巴克進入台灣市場,掀起第一波咖啡革命;2007年便利商店開賣義式濃縮咖啡,是第二波革命。統一星巴克從2013年引進典藏系列的精品咖啡,今年再開設全新概念店,正式啟動第三波咖啡革命。

全台有18家星巴克典藏門市,今年將達到20家,咖啡師從一開始介紹咖啡豆風味、故事,讓消費者先聞豆香,現場研磨再聞咖啡粉香味,透過溫杯、手沖滴濾等程序,使用不同器材搭配咖啡豆特色,整個沖泡過程宛如一場表演,因此有「咖啡劇院」的概念。

龍門咖啡棧將典藏門市精品咖啡概念升級,斥資逾2,000萬元打造「全感精品咖啡體驗」,從設計裝潢、咖啡設備、音樂數位服務等細節將創新作法一次到位,例如甜點菜單由知名大師青木定治量身打造,聯名商品則攜手德國iF設計獎藝術家王旋「bi.du.haev」,預估單店業績將成長五成至一倍。

徐光宇指出,龍門咖啡棧將引進源自美國星巴克Roastery and Tasting Room概念,打造全方位,不只能吸引星巴客迷,也歡迎各地各地競爭對手、咖啡高手前來指教,帶動咖啡產業升級,未來進一步發揮品牌效應,帶動全台星巴客356家門市業績。

龍門咖啡棧位於台北市東區忠孝東路、敦化南路口,占地115坪,有超過130個客席。

徐光宇表示,龍門咖啡棧人力較一般門市人力增加八成。

最大特色是吧台就是舞台,也是靈魂所在,將吧台動線延伸,專業的咖啡製作,使用獨家精品級器具進行手沖服務,如同藝術表演在舞台區展開,帶出全新層次的典藏體驗。



◆ 農二代創業賣蜂蜜 食安推一把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180762

聯合晚報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2015-09-11

近期食安問題不斷,農二代回家鄉創業大不易,遇到天災人禍衝擊更大;文誠蜂蜜執行長陳政誠表示,食安問題對於產業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以原物料品質為生命的生產者而言,反而真金不怕火煉,訂單也明顯增加。

七年級生陳政誠回高雄家鄉打拚創業,成立公司,設立品牌「精品蜂蜜」,努力漸受注意;他回憶,當初在市場擺攤被「洗臉」是家常便飯,但靠著政府的輔導以及多參展,反在食安恐慌之中,打出名號。

陳政誠說,近兩年食安風暴問題不斷,許多農二代發現訂單增加不少,因為餐飲業者與民眾開始尋求更有保障的原物料供貨廠商,契作合約也逐漸增加,而文誠今年營收更可望較去年成長30~40%。農二代創業不僅產品品質掌控是重中之重,在策略合作也是一大轉變。

陳政誠表示,打入運輸轉運站高鐵左營,以及進入敦南誠品設專櫃都是重要關鍵;食安問題爆發後,許多餐飲業尋求與原物料生產商合作,因此在公司展開策略聯盟後,打入餐飲行業的供應鏈,目前更與30家餐飲業者合作,包括咖啡廳、餐廳等,在食安問題中反倒殺出一道自己的路,不排除明年戰場跨足海外、插旗日本。

※ 相關報導:

* 柚皮做清潔劑 榨出畢業旅行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79677

五結鄉孝威國小為籌措11月的畢業旅行旅費6萬7千元,全班募集柚子皮製成清潔劑販賣。學校表示,藉此機會教育,讓學生在畢業前學會獨當一面,解決問題,及落實廢物再回收利用的觀念,希望民眾幫忙,捐柚子皮給學校。

....「從來沒有想過柚子皮可以做成清潔劑,覺得很神奇。現在家裡有水果都會要求爸爸媽媽把果皮留下來,因為想要再好好利用。」學生陳昕妤說,希望清潔劑可以順利賣出去,留下畢旅的珍貴回憶。

李文芳表示,藉此機會刺激學生的創造力與解決問題能力,也落實環境教育,讓學生知道廢物回收再利用一樣是寶。希望民眾提供柚子皮或購買清潔劑。柚子皮清潔劑,每瓶500西西,1瓶200元。電話:(03)9503804。

* 文旦研習 開發醜柚子附加價值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79658

苗栗縣西湖鄉湖東社區發展協會開辦文旦附加產品研習課程,邀請嘉義大學退休副教授蔡榮哲教四十餘居民利用文旦DIY果醬、軟糖、精油,「原來柚子裡外都是寶!」好吃又實用。

....柚子除了鮮食,柚子皮含有油包,適合萃取純精油或加工製作成清潔劑;鮮白的中果皮纖維粗,也含有3%果膠質,可以用來製作果醬、軟糖等,整顆果實都有用處,但文旦柚苦味重,食品加工必須將果皮去苦味,葉榮哲說,將果皮切丁、切塊汆燙後加鹽搓揉,反覆泡水、脫水至少6次苦味才能去除。

居民對精油及軟糖DIY充滿興趣,葉榮哲說,萃取精油只要以95%酒精浸泡數日就能完成,軟糖則是取鮮白的中果皮,以糖、檸檬酸調味後烘乾即可。

* 農銀力挺 特色農業正夯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79923

農業銀行江蘇徐州分行創新服務模式,支持特色種植、瓜果採摘等特色農業。小額農戶貸款支持徐州地區16個特色產業發展,也讓遊客享受到農業觀光園採摘樂趣。



◆ 熱門話題-農民買不起農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1000517-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11日 張智傑/苗栗青年農民

我是一個耕作約10公頃有機作物的農民,既不是農家子弟,也非相關科系畢業,民國100年用有限的資金復耕休耕地,因為我買不起農地。

台灣的農地價格是南韓的10倍,日本的6倍,可是我們的農作物價格是日本的6倍嗎?是南韓的10倍嗎?答案是沒有,那為何我們的農地這麼貴,原因就是人為炒作。

只要有錢就可買得到,沒有限制身分,農地最後就成了權貴的豪宅用地,耕種作物的功能消失了,因為耕種賣農產品的錢不及賣農地來得多,再笨的人也想賣地。

但台灣若沒有農地,我們吃什麼過日子?如果國際糧食產量不足,發生天災、戰爭,航道不通,怎麼辦?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社稷」是國家的意思,而「社」是土神,「稷」是農神,古人尚知農業跟農地的重要,請立法院的諸公們別為了短暫的利益,為害子孫跟國家。(中國時報)

fsj 提到...

營養師把關 屏縣35店家推學生健康早餐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14313

自由 2015-09-10

解決校園小胖 縣府推健康飲食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屏縣國中小學生近三成體位過重及肥胖,縣府推動校園周邊健康飲食輔導示範計畫,由營養師輔導鄰近學校的早餐店、超商設計健康早餐,現有三十五個店家加入,共有六十六套餐點,開賣後反應不錯。縣府呼籲有興趣的店家加入,將有營養師協助輔導。

根據衛生局最新資料,國小學生體位過重及肥胖率,屏東縣為二十九.五七%,國中學生過重及肥胖率,屏縣為二十九.六二%,縣府認為提高早餐的品質,兼顧均衡營養、控制熱量是第一步。

輔導標示熱量 縣長向家長說明

教育處營養師許玉玲說明,過去一個月來,輔導業者建立營養標示、熱量規範的概念,從業者現有食材中,設計套餐組合,已有三十四家早餐店、一家超商接受輔導,推出符合學童熱量的早餐,有漢堡、三明治、蛋餅等,內含六大類食物營養。

衛生局保健科長呂孟倫指出,國中小學生早餐的熱量建議,國小一至三年級約三百至四百大卡、四至六年級三百五十至四百五十大卡、國中生三百五十至五百大卡,經過營養師的協助,業者設計出的套餐,有主食加上飲料,每份價格平均約四十到六十元,價格有競爭力。

縣長潘孟安表示,近三成國中小學生有體位過重及肥胖情形,比例偏高,由專業營養師輔導業者推出套餐組合,期待在產官學合作下,營造健康成長環境,希望未來有更多業者加入,一起為下一代的健康打拚,為此,他也親自寫了一封信向所有家長說明,透過學校聯絡簿傳達,希望家長為孩子選購健康營養的早餐。



◆ 健康當道 台灣咖啡豆正搶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3000357-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9月13日 周麗蘭/雲林報導

健康喝咖啡取向使得台灣咖啡果從去年起開始缺貨,今年缺得更嚴重,雲林縣古坑鄉公所農經課長孫旺田表示,古坑的咖啡業者追到阿里山、南投採購,死纏爛打拜託咖啡農,還不一定買得到足量。

古坑鄉農會每年10月到11月間舉行台灣咖啡節,大量使用台灣咖啡豆,2007年的咖啡節全台生豆還過剩,台東一帶咖啡農曾拜託協助行銷。

孫旺田表示,咖啡豆需求量情勢已完全改觀,去年台灣咖啡節採購作為烘焙比賽用的脫殼豆,1公斤已飆到1000元,今年同樣品質的豆子又漲200至300元,台灣咖啡從復興到興盛,不過短短7、8年。

孫旺田說,台灣的喝咖啡文化從即溶咖啡、連鎖咖啡,走入健康莊園咖啡豆的時代,歷經多次食安風暴,喝咖啡也講究健康,喝黑咖啡的人愈來愈多,台灣咖啡豆因為新鮮備受青睞。

「黑咖啡的時代到了!」孫旺田指出,以前莊園咖啡豆不易取得,網路時代全世界不論何處的咖啡莊園咖啡豆現在都能買到,影響所及,台灣咖啡農開始自行發酵、乾燥、脫殼,找專業咖啡師代烘,樹立品牌。

目前全台不只咖啡業者需求高品質的生豆,咖啡農為了行銷「莊園豆」也惜售,台灣咖啡豆行情水漲船高。

古坑鄉山海觀咖啡莊園負責人張景科,在南投、阿里山一帶和咖啡農搏感情,以取得足量的咖啡果或生豆,去年他的麝香蜜咖啡奪得農糧署台灣精品咖啡豆評鑑特殊處理組的優勝,連大陸也下訂單,但好的生豆大缺貨,不得不婉拒。

今年台灣咖啡節又將登場,為了節省精緻的好豆子,古坑公所將只在咖啡烘焙、花式咖啡競技上使用本土咖啡豆,DIY、教學改用進口豆代替。(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日月潭咖啡評鑑叫好 座談交流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81892

近年打響名號的日月潭精品咖啡,今年首辦評鑑反映超好,南投縣魚池鄉公所昨天邀咖啡農民舉辦座談,決定明年每名農戶或商家報名不限件數,評鑑分數84分以上都頒發特等獎。

魚池鄉長陳錦倫與農經課長莊志堅昨天一起主持座談會,聽取咖啡農民對未來經營管理的看法,盼能找出更精進的做法,包括辦理咖啡研習課程規畫、明年咖啡評鑑規則修正方向。



◆ 醜芭樂有機栽種 紅到香港去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83457

聯合報 記者程遠述/石岡報導 2015-09-13

醜水果出頭天。石岡區57歲農民謝美麗「半路出家」務農,她堅持有機栽種,不灑農藥化肥,種出的水晶芭樂外觀不討喜,甜度、產量也不穩定,但在有機商店賣翻天,甚至吸引香港水果商來批貨,想買還不一定買得到。

就一般人眼光,謝美麗的芭樂實在「不美」,表皮有螞蟻、介殼蟲爬咬痕跡,個頭不渾圓,甜度不算最高,但在生產履歷卻無懈可擊,這是謝美麗務農獨特的堅持。

謝美麗家中原本經商,結婚後開始務農。她說,從小媽媽說農藥對人體有害,她決定種水果後,就堅持有機栽植,她到處上課、自修,摸索出獨特的生態管理農法,即使有機農法使用的生物製劑,她也不使用。

謝美麗原本一竅不通,又堅持不噴藥,光是蟲害、整枝不當就損失慘重,「好幾百株芭樂苗,收成卻沒幾顆」,前8年都在賠錢;附近農友笑她天真,咬著牙靠丈夫當水電工支持家計。

她說,試遍各種有機農法,找出用生態、人力種健康芭樂的方法;以蟲害為例,椿象專吃芭樂,她了解食物鏈後,讓草蛉、蜘蛛克敵,避開蟲蟲生長期育苗,芭樂好好生長,再算準幼蟲期以人力捕蟲,「抓幾天蟲,後來就很少出現了」。

謝強調,如果灑農藥1天就能除草,但她和丈夫得花好幾個月反覆割草,幾乎天天清晨5點起床到果園報到,從早忙到天黑才種出醜芭樂。

為了賣醜芭樂,她一開始在路上擺攤,被顧客嫌棄「這麼醜才不敢吃」,後來有機通路找上門,才打開銷路,售價比普通芭樂高1倍,上架隔天就賣光;今年醜芭樂還名揚香港,有香港盤商慕名來訪,空運三百斤到港試賣。

她強調,想買醜芭樂,她要求對方來果園看看,「不只賣水果,更要傳達理念」。



◆ 醜蔬果大翻身 籌設電商行銷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83464

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陳秋雲/台中報導 2015-09-13

買蔬果講究大又甜,但並非完美蔬果才是好蔬果,國外超市有專區販賣奇形怪狀的醜蔬果,避免食材浪費;國內也有團隊推廣「醜蔬果大翻身」,募資成立電商平台,為醜蔬果平反。

山城地區農業發達,常有阿公、阿嬤在人潮較多的路邊擺攤賣菜,豐原黃昏市場、東勢林管處圍牆邊、豐勢路石岡往社寮腳路口,不同時段常有人擺攤賣菜。這些菜的特色是「賣相不好」,地瓜葉被蟲咬得體無膚,南瓜形狀自由發揮,細長粗胖都有。

在國小任教的林姓老師說,這些菜攤上蔬果種類不少,但數量不多,都是熟了才拔出來賣,吃起來相對安全。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執行委員許欣欣說,台中市區的農夫市集有醜蔬果專區,其貌不揚的蔬果成箱擺設,每個都是銅板價,甚至沒人看管,由消費者自己拿自己投錢;她買過木瓜、蘿蔔,洗乾淨烹煮吃下肚,口味沒有不同。

她強調,法國有連鎖超市透過創意行銷,搭配折扣價格,把外型不佳的蔬果擺在顯眼處,反而意外帶動業績。

國內有團隊推動「醜蔬果大翻身」計畫,調查發現有3成蔬果因外型問題無法銷售,他們正透過群眾募資,要架設電子商務平台,讓農友賣不出去的醜蔬果,透過網路直接出貨給消費者。

※ 相關報導:

* 美人腿節「公主」走秀 行銷茭白筍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83365

邁入第9年的南投美人腿節昨天結合百香果節,在埔里鎮農會熱鬧開幕,8名歷屆美人腿公主展示埔里頂級茭白筍走秀最是吸睛,將選出年度美人腿公主,還有美腿健走、茭白筍小旅行、茭白筍DIY等精采內容,值得各地民眾一遊。

* 小番茄生產撞期 嘉義農民憂大跌價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181871

蘇迪勒颱風上月襲台,帶來的連綿大雨除影響蔬菜種植,每年8月開始育苗植栽的小番茄,也因溫室受損、土壤濕度太高等因素,延至本月開始種植。農民擔心,年底小番茄收成可能過剩,市場價格將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