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經濟轉型

◆ 社論-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1000048-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9月21日 主筆室

唐朝詩人劉禹錫「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用後面兩句,來形容東西方主要股市得知美國聯準會不升息後的不同反應,可說十分貼切。在亞太主要股市,除了日本外,普呈0.20%至0.38%的上漲,韓國甚至大幅上揚0.98%;而在歐美主要股市,除了美國道瓊指數大跌290.16點,跌幅達1.74%以外,歐洲各國跌得比美國股市還更嚴重,跌幅甚至超過2%以上。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東西方股市得知美國聯準會不升息後,會有「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截然不同迴響呢?先從美國聯準會9月不升息的官方說法探索:聯準會主席葉倫決定暫緩升息的理由,一是國際情勢發展的不確定性,導致全球股市還處於震盪期;二是美國通膨仍低於預期目標(2%)。由這些說詞可見,美國聯準會提出全球景氣的憂慮,對於在美國三輪QE及歐洲近一年歐版QE豐沛資金挹注下,原先將鉅資相對大量配置於歐美股市的國際投資機構,當然是醍醐灌頂的警示,先落袋為安乃為上策,因此歐美股市呈現顯著跌幅,尤其歐洲經濟至今僅只稍有起色,更是拋股的重心。至於亞太股市一向是外資的「提款機」,對於國際機構而言,先拉升再拋售才有利可圖,因而面對聯準會未升息,操作上拉高亞股且出脫歐美股,是因應未來不確定性的第一步。

對「東邊日出西邊雨」現象,另有以先進國家股市與新興國家股市「同為股市不同命」來解釋:兩類股市先天八字本就不同,先進國家股市的主要參與者為機構投資人,新興國家股市仍以散戶居多;機構投資人的操作長期看勢,短期看氣,散戶則盲目追價,並且常因「羊群效應」而助長股價追高殺低。因此,先進國家股市長期波動率較低,大致與基本面成正相關變動,但先進國家機構投資人的短期調節毫不手軟,因此對於聯準會不看好國際情勢,機構投資人的反應就是殺出股票。新興國家散戶投資人總認為聯準會升息對股市是利空,只要聯準會不升息,就可以安心入場。換言之,先進國家機構投資人是消化所有相關訊息作決策,新興國家散戶投資人則憑著最新的氛圍採取行動。

還有一種解釋,從最近幾個月以來的國際資金配置做說明:由於美國升息已經喊了好幾個月,對於新興國家資本市場早已發生「裸泳效應」-當潮水後退時,才看出誰穿著褲子。最近由於原油及大宗物資價格走跌,以出口原油及大宗物資為出口主要產品的新興國家,例如巴西、俄羅斯、澳洲等,其基本面都不被看好,巴西甚至被調降評等而稱為「生鏽的金磚」,從而資金大舉流出,轉為配置於歐美股市。此次聯準會對國際經濟情勢不看好,不會單指新興國家,也包含歐洲國家;既然如此,全球資金配置宜有修正,從歐美回流部分至新興國家,但像巴西、俄羅斯這些明確被定位為屬於「裸泳」的市場,在上周五顯然仍不被國際投資人青睞,甚至持續大幅下跌,國際資金只回流至亞太「還穿著褲子」的市場,作為避險的資金調配,從而導致「東邊日出西邊雨」。

更有一種看法,認為中國大陸8月外匯存底餘額降至3.56兆美元,減少939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月下降,且單月減少額度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背後主要原因是人行為阻止人民幣持續下跌,大幅賣出美國政府債券所致。美國政府公債大幅賣出,勢將導致美國公債長期殖利率上升,既然中國政府已經使美國長期利率上升,美國聯準會何須再多此一舉去升息。整體以觀,美國不升息顯示「東風壓倒西風」,中國的影響力已經在某些方面逐漸滲透到美國及全球經濟;從而若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使人民幣仍有貶值之虞,則中國政府仍可能再以出售美國政府債券方式,阻止人民幣貶值,也導致美國長期利率再提升。換言之,中國的匯率政策將影響到美國的貨幣政策,此種趨勢對長期看勢的機構投資人而言,攸關風險的規避,也使他們對歐美股市做緊縮調控,酌增中國大陸相關市場的投資,因而造成「東邊日出西邊雨」。

綜言之,雖然投資不能只看一天,但「一葉落而知秋」,從東西方股市對聯準會不升息在第一時間的反應,可以看到肇致「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種種原因,同時確定其影響可能「道是無晴卻有晴」。國內投資人需要格外留心的是,台灣股市之所以被青睞,並不是因為基本面良好,以今年經濟成長率主計總處之預測值僅1.56%可見一斑;資金所以流入台灣股市,是因為國際投資機構將台灣股市做為資金抽離其他新興市場後的避風港,而且台灣股市有政府基金與國安基金護盤,沒有下檔風險,進可攻退可守,最適合炒作,因而「道是『有』晴卻『無』晴」。(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出不出手 金融高層論戰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199926

中央銀行周四理監事會是否終結已連續16季維持不變的政策利率?銀行、票券、證券、投信等四大金融高層看法分歧;不願具名的大型民營銀行主管則說,央行若降息半碼,打政治牌的意味濃厚,「總是要讓大家知道我有在做事」。

* 國民經濟信心 創希債來最低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00640

國泰金控經濟研究處今發布9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國內信心持續下滑,幅度稍緩,民眾對景氣樂觀程度已連6月下滑,降至2012年希債危機以來最低水準,約74.5%民眾認為經濟景氣較上半年稍有或明顯惡化,估未來半年續惡化的也有58.2%;股市樂觀指數續創歷史新低,風險偏好續處低檔,57.5%民眾認為未來半年台股將下跌。

* 比特幣…美列大宗商品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199898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日前宣布,正式將比特幣歸類為大宗商品,與黃金和石油的分類一樣,意味著將這種虛擬貨幣納入可以課稅與管制的管轄範圍。CFTC並已開始取締未登記以這種加密貨幣作為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的公司。



◆ 全球40大創投 10月台北齊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1000107-260204

工商時報 2015年09月21日 記者何英煒/台北報導

來自美國、大陸、日本及台灣本土等全球40大創投,將於十月上旬齊聚台北,除了介紹旗下的近年投資成果外,也會舉辦1對1的媒合會。據了解,已經有不少台灣的新創團隊已報名參加,積極爭取飛上枝頭的難得機會。

該項活動是由MOSA公益組織所籌辦,MOSA負責人之一、同時也是阿瑪科技創辦人黃耀文表示,這是專為創投者所舉辦的大型活動,也是第一次由台灣所舉辦。

此次將出席的創投業者,包括有矽谷創投橡子園台灣(Acorn Campus Taiwan)的合夥人瞿志豪、矽谷的創業加速器500 Startups大中華區合夥人馬睿、創投合夥人Robert Neivert;美國黑石集團總監Robert Yang;日本的樂天創投合夥人Saemin Ahn、日本知名遊戲集團DeNA策略投資辦公室資深副總深澤優壽、Infinity Ventures共同創辦人田中章維。

另外,台灣也有不少創投參與,如之初創投AppWorks就由共同創辦及合夥人林之晨出席、交大天使俱樂部則是由合夥人杜彥宏代表、華鑫資本投資(華遠資本)創辦人戴偉衡、心元資本台灣代表成之璇,還有阿瑪科技創辦人、目前擔任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公司Proofpoint副總的黃耀文,以及美商中經合集團合夥人陳儀雪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40家創投將於10月7日上午,分別上台發表六分鐘的談話,重點將介紹自己的創投,在過去一年之間的投資,在過去兩年的成功出場的案例,以及接下來一年所要尋找的團隊。

而當天下午,這40家創投將與台灣的創業團隊,在華山藝文區的咖啡廳進行一對一的媒合配對。

黃耀文表示,這次活動最大的特色在於,來參與的創投,都是這一年當中有實際投資新創團隊的創投業者,規模為歷年最大,另一方面,台灣的新創公司可以在短時間內,傾聽40家創投的理念,在一對一媒合時,更可以深入詢問要如何獲得創投的資金。

該活動於10月7日及8日兩天舉行,而行政院長毛治國、台北市長柯文哲,都會以貴賓身份出席。(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供需失衡 
問題背後的問題
那個不平靜的夜
物聯網的進擊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富比世:台灣經濟有兩出路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01965

經濟日報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 2015-09-22

六成仰賴外銷的台灣經濟何去何從?富比世分析,會有以下兩種發展:

首先是政府力挽出口頹勢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引導經濟邁向多元化。行政院長毛治國 8月提出「五箭拚經濟」的計畫,其中一箭為推動「工業4.0」,主要為鼓勵企業連結物聯網和巨量資料儲存兩大產業。

儘管預算短缺擔憂日益增長,明年政府基建支出仍將增13.1%。政府也將推動產業轉型,讓台灣可從「中間商品出口者轉為系統產品服務的供應者」。最後,政府將以國安基金來穩定股市。

另一發展是,就算政府推動措施不足以達到目標,台灣經濟也能找到自己新軌道。例如與其拉攏中國遊客,企業可轉向日本推展觀光;企業也可配合美國高科技需求變化,來發展出口產品。

凱基證經濟學家蔡耀德指出,中國供應鏈快速成長,加上美科技服務需求升高,是台灣出口減緩兩大主因。

※ 相關報導:

* 8月外銷連5黑 全年恐負成長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02059

景氣冷颼颼,經濟部昨天公布,八月外銷訂單僅有三百五十點三億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達百分之八點三,是連續第五個月衰退,減幅更創下二○○九年九月以來最大跌幅,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

* QE出現抗藥性 全球央行換招救市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01895

全球主要國家央行雖大力推動寬鬆貨幣政策,但在恢復經濟成長及拉高通膨方面的效果顯然已達到極限,因而使一些高級官員主張採取更大膽的政策思維,以打通資金傳輸系統中的障礙,「把資金趕出銀行大門」,其中「負利率」是主要思考方向之一。

經濟學家指出,美國聯準會(Fed)的作法是希望藉由「貨幣政策正常化」帶動「經濟運作正常化」,以升息來打擊資產泡沫,使企業增加本業投資,帶動就業及經濟成長,間接拉高通膨。



◆ 降息?彭總裁報告:台灣資金「量多價低」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02063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5-09-22

中央銀行本周理監事會議前最重要一份報告內容,昨天出爐。央行總裁彭淮南指出,全球經濟面臨風險,僅靠貨幣政策難達平衡成長;中國大陸經濟走緩與人民幣貶值的外溢效應、美元強勢使新興市場債務負擔更加沉重、美國升息未決等不確定性,是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三大風險。

中央銀行周四(廿四日)將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在「救經濟」呼聲中,外界高度關注是否降息。央行周三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昨天送達立法院五十頁的書面報告指出,全球經濟風險「僅靠貨幣政策難竟其功」,且台灣目前資金「量多、價(利率)低」,已可充分支應經濟活動。

彭淮南在報告指出,今年多數國家都採行寬鬆貨幣政策激勵景氣,例如歐洲與日本央行維持貨幣寬鬆措施,部分國家進一步降準或降息,藉此提振景氣。

例如,大陸人民銀行已四度調降基準利率共一個百分點,以及調降大型金融機構存準率兩個百分點;紐西蘭及印度央行分別調降政策利率零點七五個百分點,另南韓、泰國及澳洲等國央行也分別降息零點五個百分點。

但彭淮南表示,在目前全球經濟風險下,各國僅依賴貨幣政策「難竟其功」,也難達平衡成長,還需要財政政策及結構改革配合,主要經濟體更須審慎調整並清楚溝通其重大貨幣決策,以降低負面外溢效應帶來衝擊。

全球景氣復甦緩慢,也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動能。彭淮南指出,台灣對外貿易依存度高,更易受國際景氣波動影響,且與南韓、新加坡相較,台灣對大陸出口比率極高,在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及供應鏈在地化前提下,台灣受到衝擊更大。

在台灣出口不振前提下,為提振經濟,並讓市場流動資金充沛,彭淮南指出,央行已積極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彈性調節市場資金,今年前七月的M2(廣義貨幣供應量)年增率達百分之六點四一,遠高於主計總處對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百分之一點五六,可見目前市場資金「量多」,已可充分支應經濟活動。

至於台灣市場資金「價低」,彭淮南指出,台灣長、短期利率低於多數國家,若跟美國、南韓及中國大陸相比,台灣長短期名目利率都維持相對低點,目前環境也有利企業籌資。

※ 相關報導:

* 央行報告/貨幣政策 難獨撐經濟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02011

....彭淮南將於央行理監事會議前一日(23日)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書面資料昨日曝光,成為金融圈關注焦點,紛紛從中探詢央行是否降息的蛛絲馬跡。在近50頁報告裡,央行詳盡分析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但詳讀報告後的金融圈人士,卻出現兩種不同解讀。

....央行並指出,大陸經濟走緩與人民幣貶值,會產生龐大外溢效應,恐助長商品價格跌勢與金融市場波動,衝擊新興市場經濟發展;美元強勢,將使大量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務負擔更加沉重;美國升息未決等不確定性,也增添全球經濟波動風險。

....不過,央行在報告中也指出,國內貨幣寬鬆,資金量多價低,足以支應經濟活動所需。理由是M2持續成長,前七月平均年增率6.41%,高於經濟成長率預估值1.56%,且台灣長短期利率低於多數國家,有利企業籌資

* 央行報告/談房市 管制措施將再鬆綁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02018

中央銀行業務報告指出,金融機構不動產授信風險已有改善,房市投機炒作減少、交易趨緩,房市漸趨穩定,因此,央行8月中首度鬆綁管制,刪除六個特定地區,並調整部分受限戶的貸款成數,未來將持續檢視措施執行成效、適時調整。亦即房市管制措施,未來仍有機會鬆綁。

* 彭總裁示警:台灣產業過度集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2000030-260202

外銷不振、景氣低迷,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示警,認為台灣出口高度集中於電子資通訊產品,受單一產業景氣榮枯影響大,相較南韓尚有運輸設備,新加坡還有礦產及化學品,台灣的產業發展與出口結構不夠多元。

* 加工絲成衣製鞋 旺季到
http://udn.com/news/story/7251/1201394

歐美運動休閒風持續興盛,台股在產業供應鏈群聚效應顯現,加工絲、成衣、製鞋等族群業績將受惠,法人機構看好第4季旺季效應,將成為台股接下來挑戰季線反壓的攻堅主軸。

fsj 提到...

亞銀:台灣已陷入通縮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04498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鍾詠翔/綜合外電 2015-09-23

亞洲開發銀行(ADB)22日更新2015年亞洲開發展望報告,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值調降至1.6%,低於3月預測的3.7%,也大幅低於7月預測的3.4%,明年成長率預估值也從3.6%下修至2.6%,亞銀並警告台灣前八個月通膨率淪為負值。

根據亞銀的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不保2」,並且在「亞洲四小龍」墊底,不如南韓的成長2.7%、香港的2.4%與新加坡的2.1%。

亞銀指出,台灣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僅成長2.1%,主要是因為出口大幅萎縮,反映中國成長減緩,以及內需僅溫和提高。亞銀指出,赴台觀光客減少,尤其是陸客銳減,但物價下滑與薪資、就業成長帶動民間消費成長3.2%,政府支出則萎縮1%。

亞銀指出,調降台灣今年GDP預估的主因是出口訂單萎縮,第2季出口訂單萎縮3.7%,並降至2013年同季來最低。此外,有跡象顯示消費者信心下滑,可能抑制內需。亞銀也以全球和中國需求持續走軟的理由調降台灣2016年成長率預估值,還指出政府在2015年8月宣布的產業與出口支撐措施尚未發揮經濟成效。

亞銀指出,台灣前八個月通膨率跌入負值,物價比一年前下跌0.6%,原因是燃料、潤滑油、汽油與電力價格下跌。

亞銀特別指出,台灣、新加坡與泰國已陷入通縮。

亞銀的最新預測報告中,台灣今年通膨率為負0.5%,泰國為負0.7%,新加坡為負0.2%。亞銀指出,台灣經濟展望的主要風險來自中國成長減緩的幅度超越預期,以及電子業競爭愈來愈激烈。內需可能會因股市與房地產價格下跌而進一步轉弱。

亞銀表示,台灣經濟展望的主要風險,包括了中國經濟趨緩與電子產品的競爭激烈。

※ 相關報導:

* 為何台灣沒QE? 彭淮南:沒看過小國QE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05234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上午表示,他推測美國聯準會可能在年底升息,且升息幅度約一碼,但即使外資因美國升息全部撤出,央行也能因應,彭淮南強調,台灣擁有充沛的外匯存底,目前外資占外匯存底約59%,跑了一半還是承受得起,但外資不可能全部跑光。

明天央行理監事會,央行是否會以降息來提振台灣經濟?彭淮南始終堅持「會前緘默期」不願表態。但對於近來全球與亞洲央行頻頻降息,台灣一直未加入量化寬鬆QE的行列,彭淮南上午用小漁船妙喻,「只有航空母艦駛過才有波浪,小漁船(台灣)全速開也沒有波浪。」

* 紅潮來襲 陸被動龍頭收購光頡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204398

上櫃被動元件晶片電阻廠光頡昨(22)日公告,已接獲大陸深圳上市公司廣東風華高新科技(風華高科)公開收購邀請,擬以每股29.8元、溢價25.7%收購最高40%股權,收購規模近14億元。光頡持股約17%的大股東光磊已率先表態參與應賣。



◆ 迫切的國家危機:經濟領土正在縮小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04501

聯合報 黃丙喜/台灣科技大學管研所教授(台北市)2015-09-23

出口連七衰,振興產業和強化出口當然是兩帖藥方,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國家「經濟領土」的縮小,此一病灶不解,貿易要振衰起敝,談何容易。

「經濟領土」是指一國可以和他國貨品和服務自由貿易的區域,其中具體的代表是近年美國主導的TPP、東盟十國發起的RCEP。這些大幅興起的雙邊和多邊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讓簽約國家之間可以經由互相的關稅減讓、非關稅障礙的撒除和市場的關放,有效地促進彼此貿易及投資的開展。

TPP和RCEP是我國目前想積極進入的區域多邊貿易協定;但是兩者遭遇一個共同的問題,我們的貿易和投資的市場開放程度都不夠。貿易部分,只想出,而不願進;投資部分,只想守,而不願開;所以,現在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貿易金額僅占我國貿易總額的七%。

提高國際貿易和投資規範是全球區域貿易的趨勢。TPP方面,美國總統歐巴馬兩次對國會演講都明確指出,不再滿足於貨品貿易和服務貿易的自由化,還要將貿易相關的國際和國內經濟活動法規,包括投資、環境、勞工標準、政府採購、政商關係以及國內技術標準也納入監管的範圍。RCEP方面,人家則強烈要求我國除了稻米之外其他農產市場的全面撤除保護措施。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區域性貿易安排有貿易創造的積極效應,但也有貿易移轉的負面衝擊,有得也有失,不可能是一個全贏的拔河。當前民意反市場開放的氣氛高漲,加上政治的無端操弄,想進TPP和RCEP,實不容易。

經濟領土縮小導致產業想返國投資的障礙也提高的後遺症。韓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四十九國占其貿易總額的四十三.○三%,已簽署未生效的有四個,談判中七個,研議中六個,預估最終將占其貿易總額九十%。人家跑得快,我們卻仍拔劍四顧。出口衰退現象中,我們也要同時看到投資衰退事實。投資才是經濟成長的根源和引擎,出口只是它發出的動力之一。我們何時才能在經濟領土縮小的睡夢中甦醒?

※ 相關報導:

* 美國紐約州釋出第一張比特幣交易執照
http://www.ithome.com.tw/news/98941

....就在比特幣(Bitcoin)風生水起的這幾年,NYDFS也在2013年開始替虛擬貨幣建立適合的規定,在2014年相繼舉辦公聽會並發布BitLicense規範框架以供外界評論,再於今年6月釋出BitLicense的正式版。

fsj 提到...

台灣通縮? 彭淮南批亞銀不了解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06892

聯合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2015-09-24

亞洲開發銀行(ADB)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台灣、新加坡與泰國已陷入通貨緊縮。對此,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否認台灣陷入通縮,他認為,亞銀根本不了解台灣情況,對於亞銀的評論「我深表遺憾」。

亞洲開發銀行報告指出,台灣前八個月通膨率跌入負值,物價比一年前下跌百分之○點六,預測全年通膨率為負百分之○點五,點名台灣已陷入通縮。而主計總處對台灣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預估值則為負百分之○點一九。

彭淮南昨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備詢,立委引述亞銀資料,關切台灣是否真的進入通縮?彭淮南打臉亞銀說法,否認台灣陷入通縮,他指出,台灣物價跌入負值,主要受油價下跌所致,如果把油價下跌因素扣除掉,核心物價指數還是上漲。

彭淮南在給財委會的業務報告書中,羅列影響今年一至八月平均物價指數的主要項目,其中油料費、電費與燃氣等三項對物價指數的年增率,影響即達負一點四三個百分點。報告書中說明,物價指數年增率雖連續八個月為負值,惟三七○個查價項目群中,各月漲價商品項目及權重均明顯大於跌價商品,顯示「物價並非普遍走低,尚不致構成通縮」。

彭淮南表示,由於全球景氣復甦緩慢,原油、穀物等原物料價格走軟,且國內經濟成長也同樣減緩、需求不振,主要機構陸續下修台灣今年對CPI年增率預測值,不過明年則可望回升。

根據主計總處於上月的預測數據,台灣今年物價指數年增率估值為負百分之○點一九,明年可望轉正為百分之○點七四。



◆ 彭淮南開藥方 三招救經濟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06850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2015-09-24

選在央行理監事會議前一天,立法院邀請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前往報告,如何挽救台灣低迷的經濟景氣,成為立委最關心的話題。彭淮南昨(23)日除指出因應全球經濟面臨風險,貨幣政策須財政政策及結構改革配合,方能對症下藥外,並點出的具體做法,可以朝PPP(公共私營合作制(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設置石化工業區、成立資源能源整合平台等方向推動。

彭淮南強調,台灣並不缺錢,台灣的真正問題在於:如何將超額儲蓄導入投資。

彭淮南還說,目前的台灣正面臨紅色供應鏈的威脅,最好的方法,是產業間進行技術合作,並分散市場。他說:「我很佩服一位IC產業董事長(按:指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跑到印度、印尼去拓展市場,不能全部Focus(聚焦)在中國大陸,要到別的市場去。」

彭淮南進一步闡釋他的主張時說,台灣有一些財政政策空間,應推動PPP,例如機場航廈不夠用,就發行公司債推動公共工程基礎建設。研究顯示,貨幣政策寬鬆的時候利率不會上升,推動基礎建設對經濟成長的效果,將會很顯著。

話鋒一轉,彭淮南接著說,目前的台灣投資率遠低於儲蓄率,加上經常帳呈現順差,因此產生超額儲蓄的規模相當大;台灣應排除投資障礙,讓這些資金轉向國內的投資,並可創造就業。

彭淮南強調,超額儲蓄導入投資很重要,投資不振不是利率的問題,台灣利率夠低了,工總理事長許勝雄提出的問題才是關鍵。

據了解,工總7月提出的產業白皮書指出,產業環境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以及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的「六失」。

彭淮南也倡議設置石化工業區、成立資源能源整合平台。

他舉例解釋說,資源能源整合平台是指在工業區裡,有家廠商排放二氧化碳廢氣,可以蒐集起來,提供給需要二氧化碳的廠商,以達成零廢料的目標。

彭淮南還說,「台灣錢很多,不是要把國外的錢引進台灣,這樣更麻煩,假如沒去投資,跑去炒房地產更糟糕。」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彭淮南對抗紅色供應鏈 佩服某IC董座設廠雙印
http://udn.com/news/story/8665/1206887

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嚴重威脅台灣出口,也對台灣經濟造成龐大壓力,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提出三項因應對策,包括產業與技術合作、分散市場、加入國際組織等。

.... 彭淮南表示,中國大陸不可能一直維持最高成長,未來將面臨投資、消費雙雙減少,還有產業在地化、進口替代的問題。面對紅色供應鏈興起,他建議,台灣除了提升產業與技術合作、分散出口市場外,更應快速加入國際區域整合,才能對抗紅色浪潮。

彭淮南舉例,「我很佩服有位IC產業的董事長,跑去印度、印尼設廠」。他認為,面對中國大陸供應鏈問題,台灣需要去「面對」,另也要「分散」,不能全部focus(聚焦)在中國大陸。

* 「紅色」風暴 台灣5大主力產業保衛戰
http://udn.com/news/story/8665/1206911

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衝擊我國產業,經濟部所列五大主力產業中,包括半導體、面板、機械都與紅色供應鏈有強烈競爭關係,被列為「受災戶」。經濟部展開保衛戰,預計十月十五日前要針對五大主力產業逐一提出「競爭優勢鞏固措施」,昨天的半導體因應措施只是第一步。

* 陶冬:大陸經濟拐點 投資人要把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4000042-260202

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23日表示,大陸經濟正式出現拐點,大陸經濟從投資拉動型轉向消費拉動型的格局成型,這是無可取代的大趨勢,當中會遇到周期性上升、下降,大陸以投資、出口為導向的成長模式差不多走到盡頭,經濟轉變的大帷幕已經拉開,投資人要掌握當中機會。

陶冬說,大陸經濟進入消費為主的後工業化時代,這是無可逆轉的變化,也因大陸對於大宗商品及生產資料的需求縮減,因此原物料的價格下滑,但大陸對於旅遊及服務的需求有顯著增長,新的消費熱點產生,資訊科技、影視、旅遊服務等需求將會顯著增長。

他強調,今後大陸經濟的最大受益者,將不是過去的新興國家,而是已開發國家。

* 全家取貨日本網購划算嗎? 運費公式這樣列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07037

全家便利商店宣布與日本轉運商tenso合作,未來在日本購物網站買東西,可以直接在全家超商取貨,恐衝擊代購市場。

全家表示配送包裹限重5公斤,長寬高合計限105公分,由國際快遞EMS發貨,但跨境包裹可能會被課關稅,而且消費者還要另外負擔tenso的服務費、EMS運費跟全家店取手續費,有民眾質疑這樣是不是會比網拍代購不划算許多?

....有不少消費者表示這樣的服務可以省去找代買的麻煩,以及遭到詐騙的風險,但也有人指出tenso的手續費與運費太高,像在淘寶1公斤轉運費只要不到100元,還有網友指出tenso會把買的東西通通報關,所以買太多會被課稅課到哭。

※ 計費方式詳見原站。

fsj 提到...

學者批 拿貨幣泡沫補經濟泡沫
http://udn.com/news/story/8669/1209156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2015-09-25

中央銀行昨(24)日宣布降息半碼,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批評:「雪上加霜,完全錯誤政策。」他認為,此舉是堆疊新的泡沫去延緩舊的經濟泡沫破裂,等到美國升息,實體經濟伴隨泡沫破裂的情況就會發生。

邱俊榮表示,央行降息是在大家對經濟信心不足時再踢一腳。外界認為,經濟情勢造就政府不得不降息救經濟,但像歐洲量化寬鬆,正面解讀是政府出手救市,另一角度則是政府已祭出最後手段,讓一般民眾覺得「經濟真的爛得不得了」;目前台灣政府救經濟作法看來,更是完全沒法解決問題。

「我猜測央行會決定降息半碼,一定是受到外在壓力,應該不是最理想決策」,邱俊榮認為,目前局勢是政治因素凌駕經濟因素,希望藉此提振民眾信心,作出宣示效果,表達「政府有在努力」。邱俊榮解釋,台灣、中國日前股市大跌,顯現經濟不振不只是實體經濟的問題,而是經濟衰退伴隨泡沫破裂;現在降息,只是去製造新泡沫去遞延舊泡沫產生危機。

台灣結構面臨出口差,且沒有投資、沒有消費的慘況,一般認為降息會有效刺激投資消費,但邱俊榮直說:「在台灣,這兩種事情都不會發生。」他解釋,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環境,資金水位高漲,但投資消費一直沒法增加,不會因為降息便對實體經濟有助益。邱俊榮也說,台灣出口表現不佳,要提振經濟,必須建構好的內需。但台灣最大問題是薪資低,利息收入過去勉強可以挹注內需,現在又降低利息,讓消費動能進一步下降。

※ 相關報導:

* 房貸戶 有望爭2%以下低利
http://udn.com/news/story/8669/1209188

央行昨天降息零點一二五個百分點,廣大房貸戶三個月內將可感受降息實惠。

銀行業者指出,中華郵政定儲利率通常在央行調整利率後的三個月內跟著調整,各大銀行房貸的指標利率即會反映,因此只要不是辦理固定利率房貸的民眾,不論新舊戶,年底前就會看到利息減少,且有機會爭取到百分之二以下的低利。

* 活水來了 台股吞五定心丸
http://udn.com/news/story/7251/1209165

受到國際金融情勢不穩與中央銀行理監會議不確定因素干擾,昨(24)日三大法人調節台股91億元,台股摜破月線。分析師認為,八大公股行庫強力護盤、國安基金鎮住台股、外資台指期增近2萬口淨多單、央行不確定因素消除、與經濟數據利空已在8月股災反應等五大支撐,台股後市不悲觀。



◆ 安倍新三箭! 這次射育兒、社福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09103

聯合報 東京記者雷光涵/廿四日電 2015-09-25

日本政府通過安保法,悖離民心,如外界預期,安倍內閣立刻轉攻經濟,藉以轉移焦點。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安倍經濟學邁向第二階段」,「新三支箭」包括經濟、育兒、社會福利三面向,目標是創造「一億總活躍社會」。

七○年代調查顯示,總人口約一億的日本,九成自認是「中產階級」,當時用「一億總中流」形容人民的均富意識。安倍沿用這個名詞,宣示建立「一億總活躍社會」,延緩少子高齡化進程,五十年後人口維持一億,在家庭、職場及地方均能有所發揮。

第一箭強化經濟,訂出二○二一年國內生產總額(GDP)六百兆日圓的目標。二○一四年日本名目GDP四百九十兆日圓,政府試算以實質GDP成長百分之二、名目成長百分之三以上的速度,二○二一年GDP可望達六一六兆日圓;增加雇用、薪水,擴大消費,吸引世界各國人才。

第二箭是育兒支援,出生率要從現在的一點四提高到一點八。

第三箭是社會福利,日本一年有十萬人為照顧臥床或失智老父母而被迫辭職,安倍說,「要打造工作與介護(長照)兼顧的社會,零介護離職。」

媒體問明年四月消費稅從百分之八調高到十的政策是否改變,安倍回應,為「債不留子孫」,以及確保市場及國際社會對日本的信賴,目前沒有打算調整政策。

被問及修憲問題,安倍說,「修改憲法是自民黨基本方針」,會努力取得國民理解及在野黨的合作,明年參議院選舉把修憲列入全黨政見。安倍內閣以釋憲解禁集體自衛權,進而通過配套的安保法,超過六成民眾反對,全日本有規模不一的示威,但不影響安倍推動修憲的意志。

安倍本月初同額登記競選,不必投票連任自民黨總裁(黨主席),廿四日舉行兩議院總會確認安倍的連任。

※ 相關報導:

* 安倍新三箭/舊三箭脫靶…經濟無感復甦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09105

「擺脫通貨緊縮就在眼前了。」日本首相安倍廿四日在記者會間接承認,「安倍經濟學」目標沒達成,日本民眾對經濟復甦沒有「實感」,連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日前也調降日本主權債信評等一級。

fsj 提到...

名家縱論/學日救經濟 民俗活動國際化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13017

聯合報 徐重仁 2015-09-27

促進國內經濟、拉高內需消費,若要短期有效,可從舉辦國際活動下手。

前陣子,參加日本名古屋的真中祭傳統祭典,民俗加入創新作法,吸引海內外約二百隊參加,台灣樹德科技大學也組隊前往參加。祭典期間,共吸引二百萬名遊客湧進名古屋,炒熱城市生命力。

從祭典的表演舞蹈來看,其實不會覺得很傳統,反而都是年輕人組成團隊,改編融入現代舞步,連音樂也傳統中見現代元素,展現傳統祭典「新活力」。

祭典期間,晚間各組要比賽,白天則是各隊繞街遊行,萬人空巷,大小街道都擠滿了當地人跟遊客在觀禮。

舉辦這類國際活動,不只讓國內民眾知道,更要讓國外人士知道,讓外國人願意來台灣,展現國際級活力。例如,每年固定舉辦的台北一○一登高賽,或地方縣市的迎神賽會,若每年持續舉辦,讓有興趣的國外人士,每到固定時間點,就想到台灣有個定期國際型活動。

常舉辦國際級活動,可吸引外國人,促進國內城市活力,進而充滿希望;且因有外國人參與,經濟規模通常較大。同時也要雙管齊下,鼓勵國人留在國內觀光,像過去九二一大地震後,國內經濟蕭條,我曾舉辦「跟著7-ELEVEN一起去旅行」,亦為振興國內經濟盡點心力。

政府既然標榜要做觀光國,對外國旅客有利的政策絕不能吝嗇,例如免簽證、免稅額等,都是可行工具之一;甚至針對優質的國外旅客,或許可創造出一塊「供國外旅客long stay」的環境,國外旅客不必為了簽證效期,幾個月後就必須離開台灣。

日本新瀉縣有個村落人口流失嚴重,後來實施地方創生計畫,在該村舉辦「大地藝術季」,每三年辦一次活動,由五十名藝術家在戶外、廢校區展示藝術品,台灣畫家幾米也有去,幾米就在其中一個車站繪畫了車廂,這類活動自然吸引外國旅客前去探訪,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地方創生(創造生命),亦即地方再生,是為了挽救日本鄉村人口流失,想出的法子。台灣鄉村亦有人口流失問題,如何振興地方繁榮,台灣或可參考學習。且要長期規劃,不是想到才做,只做一次。像日本辦東京馬拉松,定期舉辦讓國外愛跑人士,每年時間到了就會想去跑。

數年前,國內推消費券,一次花完就沒了,較為可惜;倒是國民旅遊卡,給予一定補助金額,鼓勵民眾在國內旅遊,刺激地方消費。其實亦可以採用減稅的方式,鼓勵國人多多國內旅遊,像消費滿一定金額,就給予減稅優惠,看似政府稅收因此短少,其實不然,因為民眾消費金額一旦增加,反而整體稅收的規模會變大。

在日本針對購買電子產品的消費者實施減稅,假如消費者因可減稅而購買電冰箱,業者業績就會成長,賺錢後給員工加薪,員工會增加消費支出,政府整體稅收反而增加,形成消費善循環。否則「沒有消費就什麼都沒有,不花錢、社會就停在那邊」,或是國人跑去國外消費,這樣也無益國內經濟。

日本刺激內需消費,還推「家鄉免稅制度」,購買家鄉的農特產,自己食用或贈送友人都好,例如買魚產達一定金額以上就可減稅,藉此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同時宣揚自己家鄉的農特產。

如果沒有刺激消費,就沒有資金替員工加薪,這是循環的道理。建議別讓遊客綁手綁腳到哪都不方便,最好能給無線上網免費、大眾運輸免費,把觀光環境建置好,讓國外旅客都願意來玩。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射出三支箭救經濟,成效雖有爭議,但國外旅客倍增,卻是不爭的事實。像是日本銀座的十字路口,現在幾乎全是大陸人,連路邊原本不能停車,也通融讓陸客的巴士稍停,希望他們願意停留久一點、多消費一些。

要刺激經濟的短效藥,其實有很多,政府別想得太複雜;一旦複雜,很多事情就做不來。把觀光環境做好,例如鄉間景點區有清潔的廁所,或是景點區附近方便停車地方;還有各地老街商店,應有整體規劃,各具特色,才會吸引人去。

(作者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 相關報導:

* 滙豐:貶值救經濟 出現抗藥性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11227

滙豐銀行(HSBC)經濟學家表示,貨幣貶值對刺激經濟成長的效果已大不如前,寄望藉貶抑本國幣值振興出口的貨幣決策者,可能會大失所望。

彭博資訊報導,滙豐經濟學家亨利和波默羅伊在研究報告中寫道,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極少證據顯示,有任何主要地區在任一段時期,受惠匯率貶值」。

....當國內經濟減弱時,想借助外部需求帶動成長,可能促使一國央行擴大貨幣寬鬆措施。但亨利和波默羅伊引用世銀的研究指出,一國因匯率貶值而導致的貿易餘額改善,主要是透過進口壓縮獲得,而不是出口擴增。

貨幣貶值的國家若是因為進口減少而導致貿易餘額改善,按邏輯推論,出口成長勢必更難取得。在各國都設法藉貨幣貶值提振出口、為經濟找出路的大環境下,也是如此。

* 薩夫特專欄/安倍新三箭…可能不痛不癢
http://udn.com/news/story/8673/1211189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策劃出一套堪稱完美的當代經濟計畫:僅有積極目的、卻無時程表且缺乏細節。

....要在缺乏人口成長的情況下提高生產力,需要提高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日本有七成女性在第一個孩子誕生後長期離開職場,而且常離開超過十年。要讓職場對家庭更友善的立意良善,但由於計畫缺乏細節,加上日本職場文化改革紀錄素來不佳,投資人很可能會認定現況將不會有太大變化。

* 數位存款帳戶 最快下月底開辦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10777

數位存款帳戶來了,最快10月開辦。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詹庭禎昨天說,估計最快今年10月底前,就會有銀行開辦「數位存款帳戶」(即民眾在線上直接開立存款戶)。根據金管會了解,目前開發線上業務動作較快的是民營和外商銀行,包括玉山、中國信託商銀、花旗銀行等,都相當積極。



◆ 10億大支票 憂看有吃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8000060-260205

工商時報 2015年09月28日 記者郭建志/台北報導

社會企業經營艱辛,國發會祭出10億元盼促成投資潮,助他們一臂之力。然而社企卻看法不一,有人直言「樂觀其成,卻不敢奢望」,也有人認為「看得到、吃不到」。之初創投就表示,政府應清楚說明社企定義、獲利門檻等疑點,否則輕易讓錢進去卻卡住,反而是問題。

多扶接送執行長許佐夫說,創業初期雖曾獲得青創貸款與創新創業貸款共200萬元,但一台巴士就要價200萬元,另得負擔30至40萬元改裝費,若要買好幾台車,政府援助可說是杯水車薪。

一路走來,多扶絕大多數的資金都靠許佐夫抵押房子、車子拿去二胎貸款及跟親友調頭寸才撐過來,總計5000多萬元的債務,至今才還了2000多萬元。這也是為何至今沒有任何一家國內創投敢投資多扶的原因,因為財報「很不好看」。

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也有類似困境,不同的是他們具有非營利組織(NPO)身分。協會理事長王晴紋說,過去曾申請過勞動部多元就業補助案,雖有視障者教材、教具、鋼琴調音的事業,但每年賺來的900萬元僅占總收入的35%,剩下的還是得靠募款、政府補助支撐。

王晴紋說,由於協會具有社團法人身分,依法不能接受創投等業者投資,僅能透過「業者捐贈款項、協會承諾執行」的模式合作。她也曾評估過把事業部門獨立成公司的可能,但協會受惠於NPO身分,是學校的優先採購對象,台北地區有三分之一學校都是老客戶,一旦獨立為公司,反將流失客源。

漢光創藝公司也還在摸索獲利模式,為推廣漢學文化,漢光教育基金會自99年另外創立這家公司,盼透過樂團以無音樂伴奏「A Cappella」方式吟唱古典詩詞,獲取表演收入,並將獲利全數回饋基金會與公益。但總經理朱玉昌說,因為市場接受度不高,公司經費還是得靠基金會贊助,一來影響了其他贊助者意願,二來這種「獲利全數回饋公益」的理念,也使創投者卻步。

因此,對於國發基金10億元的美意,朱玉昌直言,雖是好事,但就怕落於「看的到、吃不到」的困境,申請者拿不到錢一樣是白搭。王晴紋也說,政府應明確定義社企,納為政府優先採購、委託申請的名單。

之初創投合夥人詹益鑑認為,這需回歸創投設立的本質、民間投資社企的意願,還有社企的定義來思考。首先,創投投資社企是否要以獲利為優先;其次,外界多認為社企就是非營利組織,但像是Google協助資訊弱勢族群找工作,這對國發基金來說算是社企嗎?社企的範圍又在哪?

第三,資金投入後若要出場、獲利了結,究竟國發基金要求的獲利門檻,與一般企業的差別在哪?詹強調,政府應釐清相關模糊地帶,否則出於善意去投資,卻讓資金卡住,反造成問題。(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挺社企 國發基金首投資10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8000057-260205

向來只協助產業轉型升級的國發基金,日前訂定「協助社會發展投資作業要點」,匡列10億元,協助社會企業從事公益,創下投資社企的新里程碑。國發基金即日起受理申請,凡投資於社會企業的創投基金,政府出資比例上限可提升至四成。

....蘇來守說,由於社會企業迄今並沒有一致的定義,狹義的社會企業係指該企業非以營利為目的,需拿出盈餘的三成從事社會公益,由於符合狹義社會企業的案源太少,未來國發基金將視個案認定。

fsj 提到...

美態度放軟 人幣納SDR邁大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7000727-260301

旺報 2015年09月27日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這次赴美進行國事訪問,終於讓美國對中國爭取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態度明顯放軟。在「歐習會」後所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中,美國表態支持人民幣加入SDR,這與先前美國堅持要求大陸進行金融改革,才會支持人民幣加入SDR大不相同,可說是習近平訪美的重大成果之一。

根據中美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在人民幣滿足IMF現在SDR評估標準的前提下,美國支持人民幣加入SDR,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歐習會」後所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中均強調了這一點。

陸須70%投票權支持

這意味著美國在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問題上的立場有所軟化,此前美方堅持要求中方進行金融改革、放鬆匯率政策後,才有可能贏得其支持的立場。

不過,歐巴馬政府一位未具名官員透露,上述聲明中的新措辭顯示,美方對先前的立場已做出修正,並指明IMF對人民幣是否符合該組織SDR標準的評估,將是美國決定否支持的關鍵因素。

事實上,IMF執行董事會最快在今年11月就人民幣加入SDR議題做出決定。外界估計,此事若要過關,大陸至少需要得到70%的投票權支持。由於美國在IMF僅有約17%的投票權,但因美國在IMF的投票上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力,因此,美國態度的轉向,對於人民幣加入SDR具有很重大的指標意義。

陸全球匯市地位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在此事的立場發生轉變,可能與在此前歐巴馬政府阻止盟國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未果有關,當時美國前財長鮑爾森等前任決策高官都認為,歐巴馬政府在亞投行的策略存在錯誤,從而導致美國在面對大陸爭取人民幣加入IMF特別提款權一事上重新加以思考。

分析人士並指出,在美國就此事做出支持的表態後,人民幣加入SDR的勝算將大幅提高,一旦IMF點頭人民幣成為其儲備貨幣,等於為習近平推動更具市場導向政策的努力提供背書,更有利於大陸明年主辦20國集團(G20)會議之際提升自己的聲望。

渣打銀行則預計,如果人民幣加入IMF的儲備貨幣籃子,至少會有價值1兆美元的全球外匯儲備將轉移成人民幣資產,在此情況下,大陸很快會在全球貨幣市場中分得一杯羹。(旺報)

※ 相關報導:

* 習力邀加入亞投行 美隻字不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7000731-260301

從促進國際性多邊金融合作的角度來看,此次「歐習會」的確擦出不少火花,不過,面對習近平先前熱情邀請美國加入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一事,美方在此次中美聯合聲明中隻字未提,在「歐習會」的過程中也從未提及,顯然在加入亞投行這件事上面,美方冷處理的立場不言可喻。

* 全球30大銀行 該倒就倒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19278

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已達成一項草案協議,將要求全球前卅大銀行必須持有足夠的自有資本,避免爆發金融危機時,納稅人得被迫買單;這項草案若順利獲得通過,代表未來不管銀行規模有多大,應該自負盈虧,該倒就該倒,不能再拿納稅錢來填錢坑。

這個草案協議是將「整體性損失吸收能力(TLAC)」納入銀行金融檢查標準,擔任FSB主席的英格蘭銀行總裁卡尼形容這個標準,是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不少國家政府被迫得紓困銀行業的最重要改革。

這項規定將適用於被FSB點名對全球金融體系影響前卅大的銀行,包括高盛、德意志銀行及匯豐銀行。

* 拉美五國貨幣重貶 重創PC市場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214154

拉美五國貨幣重貶,讓三大個人電腦(PC)品牌廠聯想、華碩、宏碁傷透腦筋。據了解,以巴西為首的貨幣重挫,重創剛露出一絲曙光的PC市場;聯想為降低虧損風險、攻擊策略轉向其他區域,台灣雙A在巴西手機或個人電腦的衝量計畫也恐暫喊卡。

* 製造業存貨攀升 海嘯來新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8000020-260202

經濟部統計處甫完成的調查顯示,受到景氣趨緩,庫存去化速度放緩的影響,7月製造業存貨率升至71.3%,概估8月更將升至逾72%,此為連續第四個月超過七成,排除農曆春節因素,創下民國98年4月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

* 歐習經貿概念股 商機引爆
http://udn.com/news/story/7251/1214509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雙邊簽署了包括航太、高鐵、潔淨能源等各項大單。由於中、美向來與台灣製造業與零組件供應鏈關係密切,伴隨著習近平訪美商機題材的發酵,預期相關台系概念股也將成為盤面焦點。

.... 習近平此次出訪,除了建構新型態的大國關係外,外界的焦點多集中在經貿商機,包括:與波音洽簽的新機訂單、中國高鐵輸出(美國西部高鐵:拉斯維加斯至洛杉磯)、以及中美合作建置非洲風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02兆瓦)等。

台灣的製造業與零組件供應鏈享譽全球,與中、美相關產業及廠商也合作密切,包括波音、奇異、中車等。市場普遍預期,「歐習經貿概念股」,如漢翔、中興電、千附、榮剛、奇鋐、博大、健和興、東元、上緯、F-永冠等,將有機會成為市場交投追捧的標的。



◆ 手機信用卡 消費通路變多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14153

聯合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2015-09-28

手機信用卡上路,國內已有22家銀行開放民眾申請,可透過臺灣行動支付公司「行動支付」共用平台介接,及t wallet數位皮夾APP,可以在全球260餘萬台「感應式POS機」交易。

目前累積刷卡總額並不多,但手機信用卡愈來愈夯,結合的消費通路也愈來愈多,國內有4萬餘台「感應式POS機」,舉凡新光三越全台13家分店、大潤發、家樂福、台灣大車隊、OK便利超商等知名企業都可以使用。

善於比較優惠的Money101網站指出,現有手機信用卡的優惠可從現金回饋、紅利點數、首刷禮比較,其中現金回饋排行前三名分別為日盛、元大iGO卡與合作金庫。

日盛行動鈦金卡可以享有10%現金回饋,只要每月指定通路以消費累積999元,但每月回饋上限500元。台新、永豐、元大銀、華南的手機信用卡也都有現金回饋,其中元大銀主打現金回饋1.2%,回饋無上限。

國泰世華則推出年底前持「NFC行動信用卡」刷卡消費,不限消費類別皆享紅利三倍回饋,另有Yahoo!奇摩週三網購單筆刷滿888元送刷卡金100元;6月底前每週三於頂好超市單筆刷滿888元同樣送刷卡金100元。

比較紅利點數,華南銀的美饌紅利卡鈦金卡每消費25元可以累積紅利一點,最高有機會享有5倍紅利回饋,海外消費也有3倍紅利回饋,上海商銀贈送點數終身有效。

首刷禮中,日盛的行動鈦金卡相對吸引人,核卡後3個月內,每月新增1筆消費,送首刷禮2,000元,合庫的新戶核卡60天內刷卡消費3,000元,送刷卡金100元。永豐銀則推出新戶網路申辦手機信用卡,核卡後30日刷滿3,990元送「Rebecca 20吋行李箱」乙只,還享好禮10選1。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消費市場低迷,百貨周年慶成為今年業者最後一波衝刺期,銀行為衝刷卡量,與業者共同推出刷卡消費回饋,民眾最高有機會拿到19%回饋。

銀行業者提醒,要拿到高刷卡回饋要把握三大要點。第一是比較百貨公司與銀行信用卡合作的持卡滿千送百回饋,第二則是銀行自己針對自家卡友單獨推出的滿額贈,第三則是如果是聯名卡卡友會再加贈回饋。

比較這三大要點,目前最划算的信用卡,包括富邦廣三SOGO聯名卡,持卡到廣三SOGO周年慶消費,最高有機會享回饋19%。假設卡友在周年慶一開跑上門購買化妝品,刷滿10萬元,可以享有「化妝品滿2,000元送200元」,特定期間內刷卡滿額贈以及富邦廣三SOGO聯名卡卡友當日累計消費逾5,000元,還可獨享百貨禮券100~2,000元不等的刷卡滿額禮等等,加計回饋率最高有機會達19%。

fsj 提到...

聯合/頭埋在「減稅救經濟」沙堆裡的經濟部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1668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2015-09-29

經濟部工業局最近提出《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其內容了無新意,基本上就是以「減稅」包裝呈現。再仔細看看,這些減稅內容,又與四年半前舊版的《產創條例》相似,包括投資抵減營所稅、人才訓練減免稅等。外界一直批評經濟部懶惰、不長進,振興經濟永遠只有「減稅」一招,看來並非無的放矢。既然《產創條例》修訂的內容只是「舊酒」,我們就得話說從頭,把四年多前「舊瓶」的背景解釋一下。

二○一○年《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原本促產條例中的若干租稅減免停止,預計政府稅收會因此增加;當時,愛好「減稅德政」的行政院立刻著手研議因應之道,隨即得出「維持部分研發抵稅獎勵,營所稅率降至廿%」的減稅方案。但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接受了若干企業的遊說,又無法化解立委的民粹壓力,於是決定改採「大幅取消研發抵稅獎勵,同時營所稅率降為十七%」的修正案,並經立法院通過。簡單地說,今天研發與人才培育的租稅抵減之所以減少,是當年營利事業所得稅大幅降低的「配套」。

因此,今天如果要重新檢討獎勵投資及人才培訓的租稅優惠是不是該調高,並不是不能談,但一定要與營所稅率一併討論,因為當年兩者就是在配套下所做的相應調整。經濟部不能在五年前欣然接受「降營所稅」以換取停止促產優惠,如今卻在已經大降營所稅前提下,又重新要求擴大促產抵減;如此首鼠兩端,占盡便宜,心態殊不可取。

其實,台灣經濟弄成今天這樣產業外移、轉型不成、薪資停滯、經濟成長連「保一」都有困難的慘狀,坦白說,最該負責的就是經濟部與國發會。儘管台灣近幾年有核四爭議、有民粹壓力下難以調漲的油價電價扭曲、有人才法規僵硬的種種綁手綁腳,但經濟部仍有許多發揮的空間,卻少有作為。

例如,七年前行政院喊得震天價響的綠能產業,如果七年來經濟部推動著有成績,如今還輪得到蔡英文再來喊綠色能源?如果經濟部所推的電動機車獲致具體成果,又怎麼會有民間的電動機車廠後來居上?如果經濟部對高科技產業真能扶持,國內電子與半導體的龍頭公司為什麼會嫌經濟部所屬法人機構礙手礙腳?如果該部對推動新創事業真當回事,為什麼創新創業方案會轉由科技部去推動?如果經濟部真的了解《公司法》有限合夥與股票面額限制對新創事業造成的不便,又怎需另勞駕政務委員去解決經濟部主管的《公司法》問題?如果經濟部真的關心《營業秘密法》對台灣科技公司的保護不善、不周,那些業者又怎麼會無奈而向其他部會陳情求援?

質言之,經濟部主管業務甚多,其中有許多都涉及台灣的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但過去幾年,該部似乎失去了政策引領的動力和瞻矚,決策上變得消極,卻只是一再開出「減稅」的處方單。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居全球倒數第五,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如果低稅率真的有助於振興經濟,那麼台灣今天經濟應該是活蹦亂跳,而不會面臨低薪、保一的窘境。事實上,我們過去十年拚命減稅,但經濟卻持續沉淪,此一事實,已清楚證明了「減稅救經濟」之荒謬。令人遺憾的是,這種老嫗和童子都理解的淺顯道理,似乎只有經濟部仍不明白。

工業局官員說,《產業創新條例》已有五年未修了,所以今天要檢討修正;然而,事實卻非如此。兩年前,在行政院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時,經濟部就試圖將《產創條例》的諸多租稅減免塞進自由經濟區,希望產創條例能以偷渡方式借屍還魂,「在特區內免稅」。兩年前偷渡未果,兩年後重整旗鼓,又重新揮舞「減稅救經濟」的旗幟。這樣鍥而不捨的減稅招式居然一使再使,令人訝異該部人才與策略的乾涸。

我們的結論很簡單:「減稅救經濟」這種爛招數,不能再耍了。它既救不了經濟,也絕對不可能變成二○一六大選的「新變數」,更不會是救選情的仙丹。沒有用的招數一用再用,只會增加人民反感,流失選票。經濟部把頭從沙堆裡拔出來吧!

※ 相關報導:

* 央行降息 市場解讀「短多長空」
http://udn.com/news/story/7251/1217066

中央銀行在上周四(24日)宣布降息半碼,終結16季利率不變的局面,台股上周五勉強收紅,投顧人士表示,這次央行降息屬於短多長空,雖有助資金寬鬆,卻也凸顯對台灣經濟的憂心。

* 郵局將降息 政策貸款更優惠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16597

中央銀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宣布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牽動一系列政策性放款的中華郵政定期儲金利率,近期將跟進調整牌告利率。如果中華郵政也以台灣銀行的定存利率降幅0.07個百分點估算,青年首次購屋優惠貸款,每申貸100萬元,年省384元;自第三年起適用利率,將降至2%以下。

* 經濟/台灣也需要經貿談判「透明長」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166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9-29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本月初宣布任命了史上第一位「透明長」(Chief Transparency Officer),負責落實未來貿易政策及經貿談判的透明化工作,這個具創意的新職位,反映出美國各界對解決經貿談判黑箱問題的重視。美國經貿透明化的作為及內容,幾乎也都是台灣各界所一直期待的,所以透明長這個點子值得我們效法。

USTR設立透明長一職其實並非自願,而是應美國國會在今年6月通過的「貿易促進授權法」(TPA)的要求而不得不然。按照TPA法案的規定,透明長的任務在於協助總談判代表,負責與國會討論協調經貿談判的透明化問題,並負責確保落實對公眾及國會的透明化義務。

美國目前正在同時推動好幾個大型經貿談判;除國人熟悉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外,還有跟歐盟的自貿協定(稱為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協定TTIP)、國際服務貿易談判(TISA),以及環境商品協定(EGA)。這些談判每個都有其敏感及爭議性,美國內部也有很多不同聲音,而程序的不透明問題也一直受到質疑。因此早在今年初,歐巴馬政府便主動提出談判透明化準則,以降低反對壓力。

※ 詳見原站。



◆ 印度…科技業大咖眼中的「新中國」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16588

經濟日報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 2015-09-29

兩年前,很難想像印度將崛起為數位國家,但目前美國各網路企業已將「新中國」印度及其12.5億人口視為最火熱商機。

相較在中國遭禁或面臨政府諸多限制,臉書、Google、Twitter或新創企業及投資人,均視印度是未來最佳發展地點。

曾於Google服務,目前回到印度擔任電商龍頭Flipkart產品長的索尼表示:「大家觀察印度,心想五年前錯失了在中國的機會,如今機會在印度浮現。」

印度同樣需要美國各網路巨擘的協助,總理莫迪訪美行程拜訪了微軟、Google及臉書高層,他表示:「印度想持續進步,必須成為網路的領導者。」莫迪參訪矽谷傳達的訊息,整體來說就是「協助印度成為網際網路大國」。

兩年前,印度的網路覆蓋率中等,行動電話網路速度緩慢,智慧手機數量遠不如傳統手機。然而,自2013年以來,印度智慧手機使用者的數量急速攀升,今年將達1.68億,網路使用者人數預計將達2.77億。

印度使用網路從事生活、通訊、購物及娛樂服務的人數大幅成長。以臉書為例,印度用戶數已達1.32億,僅次於美國;Google行動搜尋的使用量,印度也排在美國之後,居全球第二。臉書正深耕印度市場,他們去年併購的WhatsApp已成為印度最受歡迎的通訊應用程式。

※ 相關報導:

* 鴻海搶灘印度 零組件供應鏈不挺
http://udn.com/news/story/7253/1215895

國內電子代工廠為全力降低中國大陸製造的比重,近年來積極向印度、巴西、印尼、東南亞等地區評估設廠的可能性;鴻海(2317)、英業達更選擇進駐印度,攜手客戶拓展新市場,並呼朋引伴,希冀零組件供應鏈一同前往,但至今成效不彰。

* 紓困模範生 愛爾蘭減債速度驚人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16581

愛爾蘭先前在銀行業爆發破產危機的拖累下,債務飆升,如今債務縮減的速度遠比預期快上許多。華爾街日報報報導,愛爾蘭一直是歐元區接受紓困國家中的模範生,即便是如此,該國近期的經濟數據仍強勁得驚人。



◆ 手機當電子發票載具 三好一利多
http://udn.com/news/story/7243/1216554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15-09-29

載具百百種,財政部北區國稅局力薦手機條碼,指出選擇以手機條碼做為電子發票共通載具,可享「三好一利多」的優惠與便利。

國內平均每人持有1.5支手機,普及性高,國稅局表示,申請以手機條碼做為電子發票共通性載具,即可將儲存在其他載具(如悠遊卡、icash等)內的發票集中歸戶,享有:上網查詢消費資訊、政府主動通知中獎並自動匯入獎金、發票不遺失且可集中管理全家發票的「三好」便利;以及電子發票專屬百萬大獎的「一利多」優惠。

電子發票載具分為共通性及非共通性兩種,手機條碼即屬共通性載具,非共通性載具包括會員載具如全聯福利卡、HappyGo卡及非會員載具悠遊卡、icash卡等,但僅共通性載具擁有歸戶其他載具發票資訊的功能。 北區國稅局表示,只要有手機號碼與電子信箱帳號,就可以申請一組專屬條碼,自行列印並黏貼在手機或隨身物品上,在不同店家購物均可用手機條碼收受電子發票。北區國稅局也將舉辦多場體驗營活動,協助民眾申辦手機條碼。

fsj 提到...

經濟/產業創新 須兼顧市場秩序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1889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9-30

知名學者Samuel P. Huntington在1969年出版「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一書,闡述西方大國在二戰後對開發中國家推動現代化的觀察,並推論「過多政治參與」與「政治體制」將無法匹配,恐造成國家的衰敗與失序,因此力陳政治秩序穩定的重要。但後來諸多強人政治所維持的穩定秩序卻對國家發展帶來傷害,不僅推翻Huntington的預測,也讓人對其執著於政治穩定提出質疑。

全球高科技市場現今亦面臨一場比以往資訊革命更巨大的變革,不僅止於工作、娛樂的數位化,而是食衣住行育樂全盤的智慧化。高科技正逐漸深入成熟市場消費者的生活細節,並延伸至新興市場新鮮使用者,開始蠶食原有產業強人的地盤,讓市場結構為之鬆動,例如網路購物走向第三方支付衝擊原有的金融體系,行動叫車走向Uber服務而影響到原有的運輸市場。

在新興市場,價格僅100美元的低價智慧型手機正與國際大廠超過600美元的旗艦產品爭奪暢銷排名,資訊應用與服務正跳過個人電腦或機關學校而透過低價手機受到廣泛新興市場使用者的青睞,預期將對更多人民帶來生活上的改變。

在百元產品與千元旗艦相互競爭之際,跨國大廠亦試圖維護其原有產業版圖所建立的競爭優勢,如Intel嘗試將其影響力轉移至行動市場,並揮軍創客(Maker)領域;Samsung持續維持垂直整合之路,並企圖從記憶體優勢延伸到邏輯晶片,再連結到下游手機與電視等系統市場;Apple除了進一步強化硬體的垂直整合,也積極從軟體跨入服務,提供生活到育樂甚至保健、醫療等應用服務。

除了自身努力構築強大的防禦火線之外,國際強人間更是透過合縱連橫,希望能進一步藉由技術、標準來維持原有的地位,如透過5G等通訊技術標準或智慧家庭聯盟,企圖結合跨國業者之特長,共同維繫產業地位與競爭優勢,防禦新創業者與新興國家廠商的侵襲,維護原有利益,並穩定市場競爭下的秩序。

然而新一代科技所帶來的巨大變革卻已非國際大廠所能預料與阻擋,主要在於其變革如上述所言,是來自於跨領域的整合應用或是未開發市場的區域需求,其範疇已超越產業強人所預設的應用領域,或者原來所熟悉的市場空間。

例如現今使用者可購置約400美元的Apple Watch作為首款穿戴裝置,亦可用不到15美元採買小米手環,雖然規格、功能有所不同,但同樣瞄準穿戴、健身和感知等新創需求。

於此同時,即使以高性價比訴求而向Apple挑戰的小米手機,也受到眾多新興中國大陸廠商的叫陣,與其一起競逐市場新創需求。

展望未來,不論在傳統產品或新興領域,在智慧化基礎建設逐漸完備的支撐下,預期都將有超級的新星崛起。

Huntington力圖政治穩定而帶來的迷思已在後續國際政治之中獲得驗證,因此其在1993年發表「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試圖從不同文明角度再次分析穩定世界秩序的可能性,並認為全球化、西方化並非等同現代化,主要文明將走出自己的路,而世界秩序也將在衝突中重整。

高科技產業亦在現今面臨不同區域市場需求,一如主要文明在全球各地所面臨的衝突。

當Huntington認為過多「政治參與」將衝擊「政治體制」之時,就如高科技產業面臨「新創服務」擾亂「市場秩序」一般,因此第三方支付法規遲疑、Uber服務備受挑戰,政府主事者在市場強人與新創業者之間難以平衡競爭,尤其是在市場變動之際,維護產業秩序不僅是取捨難題,甚至可能是緣木求魚。

回顧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歷程,遵循大廠路線並戮力提升效率是以往成功之道,然而瞻望未來市場前景,是否亦然,也是值得政府及廠商深入思考的關鍵議題。

※ 相關報導:

* 比去年下滑1名 全球競爭力我排15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19670

世界經濟論壇(WEF)30日公布2015至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瑞士、新加坡和美國和去年一樣,仍然占據排行榜的前三名,台灣排名15,比去年下滑一名,香港排名第7、中國28,都維持去年的排序。

WEF依據113項攸關國家生產力的指標,評鑑全球140個經濟體的基本條件、效率提升、創新及精緻因素等三大項目。



◆ 製造轉向創造 世界工廠拚轉型
http://udn.com/news/story/7334/1218533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09-30

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昨審議通過最新政府文件,提出促進該市創意設計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中新報導,東莞是世界聞名的製造業城市,改革開放以來,東莞以外向型經濟起步,匯聚了眾多製造企業,被稱為「世界工廠」。當前東莞正力推製造業升級轉型,實現從「東莞製造」向「東莞創造」轉變。

按照規畫,到2020年,東莞全市創意設計產業發展水平和服務水平將顯著提高,製造業工業設計水平明顯增強,實現與家具、服裝、玩具及動漫衍生品、3C產品、智能硬體、珠寶黃金等東莞市優勢產業高度融合發展。

東莞還將提升DiD Awards(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獎賽,培育2類園區載體,培育3至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意設計工作室,建成5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等。

東莞市長袁寶成指出,對東莞來講,離開製造業,創意設計就沒有生命力;離開創意設計,製造業就沒有高附加價值。正因此,二者要捆綁融合。

袁寶成表示,政府將通過強化政策引導和支持,激發創新設計需求,發揮創意設計的社會力量,依靠社會組織、研發機構、創意設計院和市場主體,推動創意設計與製造業高度融合、健康發展。

fsj 提到...

巴隆:全球匯率戰 中、美是贏家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18881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道瓊社電 2015-09-30

全球匯率大戰究竟誰是贏家?據巴隆金融周刊指出,歐元及日圓雖對美元大幅貶值,但德國及日本反而是出口的輸家;人民幣與美元雖然強勢,中、美卻是出口的贏家。德國出口增加只是虛胖,中國出口減弱也並非真瘦。

巴隆周刊指出,德國的出口是以歐元計價,中國則是以美元計價,但歐元匯率重貶,美元卻勁升,因此根本無法藉此來比較兩國的出口表現。巴隆建議用美元、日圓及歐元組成的「三種貨幣籃(3CY)」為基準,來計算各國的出口額,便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如果把美國、歐洲、日本及亞洲新興10國四大出口區塊(G4 )的出口總額以3CY計算,2011年元月以來一直是以接近直線的形態持續成長,平均年增率為5.6%。2014年中美元開始猛升,以美元計算的出口額雖劇減,但以3CY計算的出口額仍持續穩定成長;雖無驚喜,但也不值得驚嚇。

G4究竟誰贏?誰輸?以3CY計算,四年半來亞洲新興10國與美國力拚第一,兩者的出口一直維持年增6.5%-7%;德國第三,平均年增4.5%,歐元重貶並沒有用;最差的是日本,四年半來日圓雖重貶38%,但日本以3CY計算的出口額卻下降。這種結果與一些強調「匯率戰」人士的看法背道而馳。

至於靠誰帶動全球進口需求成長?還是亞洲10國第一,美國第二。四年半來全球進口成長有59%靠亞洲,33%靠美國;歐洲只占7%,日本毫無貢獻。

巴隆周刊提出的結論是:歐元貶值對德國或歐洲的出口其實並沒有太大幫助,日圓愈弱反而使日本出口更遜。

※ 相關報導:

* 美公司債現泡沫 陸恐步後塵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30000875-260303

最近美國公司債再現泡沫危機,很可能蔓延至中國大陸。美國不少基本面不錯的企業發行公司債,與美國國債的利差正在逐步擴大中,跡象顯示這是一項警訊,利差愈大,泡沫信號愈強。更令人憂心的是這股泡沫風暴,有機會延燒至大陸債市,很可能步美債後塵。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的公司債與美國國債的利差正不斷擴大,這是經濟預警的信號。根據巴克萊數據,投資級公司債的收益率已連續第2年上漲,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前2次還是發生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 美研究機構︰大宗商品 邁入20年超級熊市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19766

自由 2015-09-30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暴跌,至少將拖累出口國經濟下滑一個百分點,原油等能源出口國經濟成長更恐放緩二.二五個百分點;美國研究機構Ned Davis估計,大宗商品指數自二○一一年高點來已下跌五成,預期將經歷長達廿年的「超級熊市」,暗示大宗商品價格還有得跌。

4年來指數已狂跌5成

Ned Davis表示,大宗商品價格如自由落體般直直落,類似金價在一九八○年代走勢,但估計「超級熊市」主要跌幅將集中在前六年。據統計,黃金價格自二○一一年高點來下跌四成,包括原油、煤和鎳礦等商品價格同期更跌約六成;全球礦業指數週二跌到近七年新低,總計自五月來下滑四十一%。

IMF︰重創出口國經濟

花旗銀行預測,今年第四季西德州及布蘭特油價將達每桶卅九美元及四十七美元;金價同期估達每英兩一○五○美元;鐵礦砂達每噸卅八美元。IMF預期,二○一五年至二○一七年間,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成長恐較二○一二年到二○一四年減一個百分點,呼籲出口國政府要推動結構性改革。

大宗商品交易巨擘嘉能可股價週二在港股續跌,加上福斯造假醜聞持續發酵、中國農業銀行股大跌,造成卡達主權財富基金損失一二○億美元;該基金規模約達二五○○億美元。

※ 相關報導:

* 新聞分析-礦業雷曼危機恐爆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30000028-260202

全球商品龍頭嘉能可(Glencore)負債累累的負面消息造成股價狂瀉,專家發出警告,若嘉能可控制不住滾雪球般的債務,其所帶來的金融衝擊恐擴及整個採礦與金屬業,釀成礦業界的雷曼危機。

美國全球投資者公司(US Global Investors)執行長霍姆斯(Frank Holmes)指出,嘉能可的困境宛如華爾街雷曼兄弟的翻版,因為煤、銅、鐵礦砂等金屬,都有極其複雜的交易系統,一旦有什麼閃失,恐造成全球性衝擊。

霍姆斯進一步解釋,嘉能可當初為確保高收益,使用很高的槓桿比例,恐怕會將整個市場拖下水,更何況這牽涉到很多該公司的交易對手,所引發的骨牌效應令人擔憂。



◆ 員工平均57.8歲退休 創歷年新高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19694

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15-09-30

主計總處今公布最新受僱員工動向調查,國內員工平均退休年齡57.8歲,為歷年最高,45歲以上員工占31%,也是近年最高,顯示勞動人口年齡老化。

主計總處公布2014年受僱員工動向調查,受僱員工平均年齡39.4歲,較前一年增加0.1歲,其中公營單位員工平均年齡44.9歲,比民營廠商員工的39.3歲年長。

員工平均退休年齡為57.8歲,較前一年又增長了0.4歲;去年有9.3萬人退休,受到勞基法強制退休年齡由60歲延長至65歲,近年來退休年齡逐漸延後,到去年為歷年最高。

在薪資方面,雖然按月計酬比重仍占最高,但有逐年減少趨勢,去年按月計酬者占74.2%,績效制則逐年提升。

受僱員工總報酬65.9萬元,較前一年增加2萬3070元,不過屬於底薪性質的經常性薪資比重下降,獎金類的非經常性薪資比重亦下降,但是包括勞健保、職工福利和退休金等非薪資報酬比重則逐年提升,去年占總報酬13.9%,為歷年新高。

※ 相關報導:

* 寒冬提早到 科技大廠爆裁員潮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219724

台灣外銷訂單連5個月衰退,今年經濟成長率難保1%,顯示台灣電子科技大廠的寒冬已然到來,不少品牌大廠及零組件廠首當其衝,陸續爆發裁員潮,宏碁、華碩、晶電、宏達電、群創、友達等廠商,都傳出裁員消息,其中以中秋節前後傳出裁員的宏碁最受人矚目。

雲端筆記應用軟體Evernote周二也透過官方部落格宣布,將關閉海外3個辦公室,裁員47人,相當於解聘13%員工。據公司發言人透露,關閉的3處是台灣、新加坡及俄羅斯公司,這也是今年第二波,新任CEO Chris O’Neill上任以來第一波裁員。

* 裁員潮…金融、精密機械 恐跟進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18890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李健鴻昨(29)日表示,國內實際非自願性失業勞工絕對比勞動部統計還要多;這波裁員是全球性,國內是從科技業開始,未來要擔心的是金融業及精密機械是否會跟進裁員。

李健鴻表示,實務上,很多非自願性失業勞工不知道要去請領失業給付;其次,科技業還會採行「無預警資遣」,亦即公司會給員工一筆錢做為補償,這種情況下,有些公司就不會發給員工「非自願離職證明」,因此,國內實際非自願性失業勞工絕對比官方統計多。

* 又爆無薪假 勞動部200億銀彈備戰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19717

國內又出現裁員與放無薪假的不景氣訊息,勞動部長陳雄文今天指出,裁員問題不只科技業,傳統產業也有很多裁員或停業現象,8月初次請領失業給付9千多人,較7月增加近4000件,顯示出口減緩對產業衝擊相當大。他表示,勞動部已備妥200億銀彈因應,若無薪假人數明顯增加,就會實施充電計畫等方案協助勞工。

下半年國內景氣不如預期,景氣燈號連續亮出代表低迷的藍燈,陳雄文上午表示,原本決定第四季召開會議決定明年基本工資,目前看起來經濟數據不佳,11月基本工資工小組會議會再討論,「調整機會不大。」

fsj 提到...

全球製造業引擎 9月熄火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23772

經濟日報 編譯劉品佳、葉亭均、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5-10-02

全球經濟9月失去動能,美國製造業景氣擴張步調為逾兩年最慢、歐元區成長力道也減至五個月來最弱,亞洲各國製造業景氣大多陷入衰退泥淖,顯然都是需求趨緩的受害者。

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1日公布,9月製造業指數為50.2,儘管指數高於象徵景氣分水嶺的50,但明顯低於8月的51.1和經濟學家的50.6,是連續第三個月下滑,且為美國2013年5月以來最小的擴張幅度,反映美元走強和海外市場衰退衝擊。

由於中國和歐元經濟都未見好轉,出口需求仍陷於2012年7月來最低水準;雖然美國強勁的消費者支出有助支撐製造業,但美元走強使得美國商品對外國買家而言變得較為昂貴。此外,新訂單擴張步調也是自2012年11月以來最小。

FTN金融公司經濟學家莫瑞洛克表示,美製造業前景「一言以蔽之,黯淡」,「如果需求減緩和美元走強同時發生,出口就遭重擊」。

而據Markit經濟學公司的資料,歐元區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2,低於8月的52.3,落至五個月低點。

德國的製造業9月因就業減少而失去成長動能,考量到日前福斯醜聞的衝擊,預料10月將進一步降溫;西班牙9月增幅為近兩年來最小;法國則出現三個月來首度成長。

亞洲製造業景氣整體而言欠佳,原因大多是新訂單劇減。儘管日本與印度製造業景氣維持擴張,但景氣都下滑;中國、台灣、印尼、越南與馬來西亞的製造業景氣全都萎縮。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自49.7回升至49.8。但財新公布的PMI終值自47.3下滑至47.2,為六年半最低。

※ 相關報導:

* 專家預言匯市…美元看升25% 人民幣貶7%
http://www.udn.com/news/story/6811/1223722

儘管金融市場詭譎,幾位專家仍大膽預測,美元未來三年至少漲25%,日圓明年可能升至100日圓水準,但其他貨幣幾乎都偏弱,人民幣可能再貶7%。

* 搶救雷曼兄弟 柏南克:恐怖、如臨深淵…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24529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前主席柏南克的回憶錄預定5日出版,他在書中回顧2008年9月搶救雷曼兄弟公司失敗的歷程,就像是段「超現實的恐怖時刻」。



◆ 經濟/進TPP 該認真準備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2379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02

今年以來我國出口連續衰退,經濟成長率落到2%以下,加上周邊國家陸續簽署新的區域貿易協定(如中國大陸和澳大利亞),或將貿易協定升級(如東協蛻變為東協共同體),台灣經濟前景著實堪憂。

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是突破困境的最佳途徑,但「兩岸服貿協議」在立院被擋下,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也擱置不前;目前較有希望的途徑,是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成之後的第二輪入會談判,以獲得占我國貿易額35%的免關稅貿易機會。政府完全了解TPP對我國的重要性,也認真地在推動此事。但是,依目前狀況看來,一旦真到了TPP邀請我國入會談判時,恐怕會變成另一個「服貿協議」,屆時將會棄甲曳兵、全面潰敗。但協定簽不成事小,經濟遲滯不前、被競爭國狠拋在後,才真是令人扼腕。

綜觀目前推動的罩門,在於三個重大關鍵未能處理:一是「研究不足」,二是「溝通不足」,三是「應變方案不足」。在「研究不足」方面,因貿易協定內容非常複雜,且TPP有不少新議題,每個項目都需要深入研究探討,才能獲得清楚結論,例如貨品部分甚麼可以完全開放、甚麼可以限量開放、甚麼是完全不可開放?可以開放的部分要如何開放?立即免稅完全開放、逐年平均降稅開放,還是以鋸齒狀分次降稅開放?保留一段時間維持現狀,拖延到某個年度一次開放?這些其實都會和產業的調整方案連動。

服務業更為複雜,155個次產業項目中,每項的內容都不一樣,都要蒐集本國和對手國的產業和廠商資料,進行深入研究後才能得知產業能夠承受的程度;再來擬定開放的模式和速度。各種服務業開放的模式都可以設定某些規範,其最後的開放狀況就千變萬化,沒有投入資源蒐集充足資料後進行深入研究,不可能設計出最佳的開放模式。前國策顧問郝明義對兩岸服貿協議的批評,就是認為將出版業分成三段,分別大幅開放卻沒有在大陸獲得對等的待遇。這就是沒有深入研究,也缺乏和產業界深入溝通的結果。

在負責貿易協定諮商準備的「國際經貿策略小組」設置要點中,明列的任務都沒有「預定簽署協定的研究工作」;這意味著各種協定的擬定、審議、諮詢、溝通都不需要以研究為基礎。於是,各部會完全隨性決定要不要進行研究,或看預算多寡來決定做多少研究,而由於各部會預算都捉襟見肘,所以必要的研究工作多是局部而零碎的,甚至有研究還在進行時,協定已經簽署的狀況,實在令人痛心。

理想上,研究工作宜由行政院統一規劃,指定各部會就其主管內涵,研究那些必要的內容,以及上述的開放模式,屆時談判小組才有參考基礎,不會臨時找業界徵詢,甚至盲目地進行開放諮商。

在「溝通不足」方面,上次服貿協議是在問題惡化之後才進行溝通,這次政府學到教訓後已提早和產業界溝通;但是,目前看到的都是和「產業公會」溝通,這是遠遠不足的。參加產業公會者通常是有規模的企業,會出來反對的企業通常是競爭力較弱的非公會企業;和產業公會溝通有如「向牧師傳道」,是無法達成目的的。另外,絕大多數的農產品都要開放—包括越南農產品將大量出口到台灣,請問已經向農民宣導溝通了嗎?還是要等到農民包圍農委會之後,再展開溝通?

這些當然涉及第三個不足—「應變方案不足」。因為沒有適當規劃的產業應變方案,所以主管官員無法說服農民及弱勢產業。行政院千萬不能讓各部會抱持著「在位一天混一天,混不下去就退休」的心理,否則TPP將會是另一個「兩岸服貿協議」。



◆ 產業智囊:矽谷計畫與航空城衝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2000384-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02日 王玉樹、康文柔/台北報導

「集中桃園,反而把計畫做小了!」工研院競爭力中心主任杜紫宸提醒,蔡英文的亞洲矽谷計畫,和桃園原來的航空城定位發展衝突,他認為大家必須問小英一個問題:「航空城還做不做?」如果做的話,資源如何調配問題必須面對。

杜紫宸說,所謂「矽谷」,是一個生態聚落群概念,像美國矽谷並不是集中在一個城市,而是從舊金山橫跨10幾個城市,如Google在山景城、Intel在聖塔克拉拉,不同大公司位在矽谷的不同位置帶,「矽谷,並不是一個行政界線。」

因此他強調,矽谷計畫放在北台灣原則是可以的,但蔡英文的亞洲矽谷計畫的敗筆在於「強調設在某個縣市」,畢竟地方並不負責產業推定,集中一個縣市,其實就是選舉考量。

杜進一步說,亞洲矽谷概念之前就有人提,新加坡更是已經推動並基本上做到。我們在規畫時,必須把「比較優勢」考量進去。相對於新加坡,在人才、資金的開放、教育、產業的配置上,要找出對我們有利的部分去推動,「不是關起門來自己做。」

另外,他特別提醒,馬英九執政8年,已將桃園定位為「航空城」發展,雖然目前進展不理想,但計畫還在。因此我們必須問小英,「航空城還做不做?」畢竟,航空城與亞洲矽谷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如果要兩個一起做,有能力嗎?」一個縣市不可能搞3、4個大型產業計畫,這是資源調配的問題。

聽到蔡英文提出亞洲矽谷計畫中有關鼓勵新創產業部分,Muzik Online副營運長徐有鍵說,「只有畫大餅,不見具體措施。」創業所需的助力,不外乎資金,國發會天使基金現行的運作,也算小有成績,如果蔡英文要做得更好,須針對目前的缺失來改善。

徐有鍵指出,國發會天使基金最大問題是,交給不對的人管理。舉例AppWorks營運績效不佳,只敢挹注資金在規模夠大、已有初步成績的企業身上,未能真正發揮天使的作用。

引進國際人才方面,徐有鍵認為根本是假議題,應以良好政策鼓勵外商來台招募員工,不要一直想把國外人才吸進來,台灣其實不缺人才,人多到外移中國大陸,關鍵在於台灣企業付不出夠高的薪水。(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選定桃園 蔡英文提亞洲矽谷計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2000381-260102

繼「綠能科技創新產業」政策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昨天再發布「創新研發計畫」第二彈:「亞洲矽谷」計畫,宣示將以桃園作為矽谷潛力企業的高成長發展基地、亞洲區域創新交流樞紐、智慧應用研發中心與試驗場域,以及亞洲青年創新IPO(首次公開募股)中心。

* 一卡通 刷進全聯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4484

目前發卡量670萬多張的一卡通票,今天起挺進全國有750家店的全聯福利中心,雖然比起發行量5000多萬張的悠遊卡還有得拚,高雄巿長陳菊期盼高雄一卡通能成為「全民生活卡」;不過,因為比悠遊卡晚了一步,刷卡須「併機」,「一卡通」每年要付1000萬手續費給悠遊卡公司。

* 銀聯卡助詐騙 半年在台領走百億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20288

「假檢警」詐騙集團橫行兩岸,今年上半年在台使用銀聯卡提領的贓款就高達百億台幣(一年相當於兩百億台幣),規模驚人,中國、台灣警方雖已逮八百七十六名嫌犯,但為釜底抽薪,中國人民銀行昨天起大幅限縮銀聯卡在境外領款的額度。

fsj 提到...

社論-經濟五大困境 蔡英文如何面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4000311-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04日 主筆室

後2016台灣經濟由內到外將面臨五重壓力與困境,其中當然包含有國際景氣不振、大陸自主供應鏈崛起、台灣產業升級頓挫與創新能力不足等多重因素,馬政府固然因應無方,至少方向還算是正確,蔡英文要帶領台灣走的道路是否正確?或是反而加深了困境呢?

蔡英文要面對的第一個經濟困境是經貿邊緣化的危機,明年可能加深並發酵,讓台灣出口壓力更大。今年台灣對外出口已連續7個月衰退,原因固然是大環境的全球及中國經濟走低,但其中也看得到台灣經濟邊緣化的衝擊,似乎逐漸發酵中。明年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上路,鑑於大陸占我國出口的4成之多,且韓國與台灣的出口產品有7成重疊,是台灣主要的競爭對手,明年台灣出口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但短期內,我們看不到台灣能與主要大國簽訂FTA、或加入重要區域自由經貿組織的可能性,台灣經貿邊緣化並非恐嚇之詞,而是正在發生的趨勢。蔡英文寄予厚望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美國尚未允諾讓台灣加入,而在此之前,蔡英文必須先解決美豬牛進口問題;即使美國終於表達支持台灣加入,鑑於第一輪參與國家的談判仍未完成,台灣頂多排在第二輪加入國家中。即使台灣與TPP的12個會員國談判非常順利,到正式加入時,最快也在2020年之後。坦白說,遠水救不了近火。

兩岸洽簽中的貨貿協議,是唯一有可能在短期內就能紓緩危機者。但除非馬政府任內能完成談判並簽約,否則待明年蔡英文如執政後,貨貿是否能再談下去並順利完成,是一個大問號。兩岸甫結束第11次貨貿談判,雙方都表達希望年底完成的意願,但能否成真仍待觀察,即使談判結束並簽署協議,國內是否重演服貿之爭、能順利實施與否也有疑問。如果貨貿不能如期實施,台灣經貿邊緣化問題將會惡化,出口恐將受到更大的衝擊。

第二個經濟困境則是民間投資衰退問題。經濟表現差時,投資必然少;而傳統上企業界對民進黨的信任度較低,蔡英文如不能說服企業界、贏得業界的信任,相信他們的投資可以有回報,蔡上台後民間投資恐怕會低迷一陣子。而經貿邊緣化加劇,又會更進一步減少民間投資;業界為取得FTA或區域組織的優惠關稅,會把投資設廠移到享有優惠的國家。

第三個經濟困境是國內市場景氣問題。房地產已居高思危久矣,明年必然再下滑,到底會是價量逐步減少的軟著陸,還是崩盤式的硬著陸,仍有待觀察,而蔡的當選亦有可能影響房市走勢。此外,來台觀光客已有千萬人次,陸客占超過4成,蔡當選後,確實有可能影響陸客來台人數。如果房地產崩盤、觀光客減少,對國內市場殺傷力必大,這股衝擊力道會與出口衰退一起席捲就業市場。蔡英文是否有對策?

第四個是能源──即供電的困境。蔡英文公布的能源政策中,是完全廢核,並以再生能源(或稱綠電)占供電20%為目標。不過,我們必須指出,今年電力備載容量曾跌到個位數,接近限電危機邊緣。而蔡的規畫中,廢核是短期完成,核一、核二很快就要除役,但再生能源供應量卻絕非短期能增加──看看苗栗苑裡風電之爭議即可知,電力缺口很可能在兩年內就出現。

更何況蔡的能源政策中,既要廢核以再生能源替代、又說不提高電費,同時又要增加火電作為基載供電,卻又說要減碳──蔡要如何調配這麼多彼此矛盾衝突的需求與目標?依照蔡的能源政策,除非台灣經濟表現差,讓電力需求減少,否則其任內必然很快可看到限電危機出現。

最後一項是政府的財政困境,政府預算中已有7成屬法定支出,預算如「殭屍」,彈性靈活度全失;而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已接近33%,雖然尚有舉債空間,但也所剩無幾。蔡英文的20萬社會住宅支票、大幅增加再生能源、長照經費採稅收制等,全部都需要龐大的經費;萬一經濟陷困境,又需要增加公共建設的擴大財政支出政策。蔡英文不論要開源或節流,都必須有解決方案,但以現狀看,財政困境難突破。

如前所提的5項經濟困境,部分是病因已在,但蔡英文執政可能加深加劇,部分則是民進黨的政策可能造成者。但無論如何,一旦執政後,蔡英文與民進黨都要面對、解決。蔡英文看到這些經濟困境了嗎?解決方案真的可行嗎? (本系列完)(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伊爾艾朗專欄/全球景氣萎靡 美國躲不過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27379

9月非農就業人口的新增人數不如預期,顯示美國經濟無法自外於全球經濟趨緩。這份令人失望的數據,也降低聯準會(Fed)10月升息的可能性。儘管如此,讓央行延續讓利率接近零、以刺激經濟的貨幣政策,還是不太可能解決美國和世界各地的問題。

* 李克強拚保七 推「中國式刺激」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227436

大陸經濟失速,連「克強指數」的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及貸款發放量也欲振乏力,「中國式刺激」因此再現江湖;最近一周,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導,密集在樓市、車市和基建推出系列財政刺激措施,發力衝刺GDP「保七」目標。

* 滑商機!手機購物超越PC
http://udn.com/news/story/7098/1226351

「滑」近來的消費新商機發威,台灣行動支付市場今年不但進入發展期,使用手機購物更已超越PC(個人電腦)購物;YAHOO副總裁王志仁與創業家兄弟創辦人郭書齊都說,兩種購物方式的消長,今年二月使用行動裝置購物人數超過PC,出現黃金交叉,且近半年成長超過90%,手機購物時代已經來臨。

....郭書齊說....手機購物族群多半於移動時進行消費行為,且使用時間短,屬衝動型購物,所以「精選商品」與「有效排序」,是迅速搶佔手機購物族群荷包的成功關鍵因素。

王志仁表示,根據YAHOO調查發現,手機直接掃Barcode或QRcode,就能比價或購買,讓37.1%的手機購物族更想使用購物APP;38.4%的手機購物族期待透過手機商品定位功能,幫助其在實體店面找到想要的商品直接購買;甚至有51.6%的手機購物族會收集商店實體與網路的優惠折價券比較,更可加速交易。



◆ 經濟/紡織與自行車業轉型 成為典範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2745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04

近來台灣電子業陷入轉型困境與焦慮,電子股也屢屢創下股價低點,但已歷經十餘年調整後的傳統產業,例如紡織業及自行車業,業績表現卻有如脫胎換骨,股價並屢創新高成為盤面上的贏家。傳統產業的轉型路徑,相當值得電子業參考。

以紡織業為例,近年來抓到全世界的快時尚潮流,在機能服及球鞋等國際運動風潮中大放異彩,多家國際大廠均仰賴台商提供的原料與技術,形成緊密的上下游聯盟,也因為台商創新技術成功卡位高階產品,讓獲利大幅提升,紡織股股王儒鴻股價甚至創520元天價,超越絕大多數電子股。

紡織業的轉型在十多年前就已開始,當時紡織業也因紅色供應鏈引發激烈淘汰賽,與現在電子業的情況完全一致,不過十餘年來,台灣紡織業從高峰8,000家,如今僅剩4,000家,但產值及銷售單價卻反向提升,主因就是企業捨棄低階市場,並將研發重心移回台灣,開發出目前中國大陸等許多國家都做不出來的創新機能布料。

不僅產品技術提升,許多紡織業在生產製造上也大幅精進,早期紡織業也赴大陸設廠,但不少公司很早就返回台灣投資,在工廠自動化的更新完全不輸電子業,也因此當大陸同業積極擴廠,產能規模甚至都是台灣十倍大,卻只能接單生產中低價標準品,在高單價的利基產品上,完全無法與台灣廠商競爭。

此外,另一個與紡織業很類似的就是自行車業。早在90年代,台灣自行車業一樣面對大陸低價競爭,在高階市場又有日本及歐美等領先業者,但是國內兩大龍頭巨大、美利達決定往高階品牌市場發展,甚至捐棄成見攜手上下游供應鏈形成A-team,一起建構合作的生態體系,如今不僅脫離紅色供應鏈的糾纏,甚至打敗過去最強的歐美及日本廠商。

傳統產業的成功路徑,如今正是電子業轉型的最佳參考,值得電子業老闆細究效法。

首先,紡織業與自行車業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行業巨頭間除了激烈競爭外,也懂得何時該攜手合作。事實上,早期許多紡織業老闆創業時彼此都很熟識,雖然產業競爭也很緊張激烈,但有的交互投資,有的則是合作愉快且經常聚會,不像電子業老闆長期隔空叫陣、王不見王,彼此合作聯盟的空間就少了許多。

更重要的是,如今電子業面臨的困境是,當中低階市場被紅色供應鏈追上後,要如何走下一步路?有沒有更高階的技術及產品可以競爭?很顯然地,規模與產能的競賽,台灣已沒有優勢,只有朝向利基型的技術與產業發展,例如新型態的物聯網、雲端大數據及智能工廠等,才能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

另外,在半導體及面板業領域,如今日本已很難在量產上與韓、台與中國大陸競爭,但日本在這兩大產業的材料及設備上仍有很強的表現,因此即使夏普面板廠可能面臨賣掉或被收購的命運,但日本的面板材料與設備一樣賣給台灣與大陸業者,仍在產業供應鏈上扮演重要角色。

日前Skype共同創辦人普瑞提斯來台,特別提及台灣現在的情況與五年前的芬蘭很像,因為傳統電子業已不再需要那麼多人才,釋出的人力可以進行更多的創新創業,正如諾基亞解體後許多人才去創辦更多新公司一樣,他勉勵台灣應找到自己的創業模式,才能再創一波新的成長。

其實,產業從來沒有科技或傳統之分,經營者必須與時俱進,若不知進取,再高的科技也會淪為傳統產業,而傳統產業也可以因為創新而變成高科技。

企業必須追求創新提升競爭力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如今電子業遭逢挑戰,正是效法過去紡織業與自行車業不服輸的精神,抓緊機會反敗為勝的最佳時刻。

fsj 提到...

社論-全球製造業引擎熄火的警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5000026-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05日 主筆室

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1日公布,9月製造業指數為50.2,仍高於象徵景氣分水嶺的50,但明顯低於8月的51.1和經濟學家預測的50.6,是連續第三個月下滑,且為美國2013年5月以來最小的擴張幅度;歐元區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2,低於8月的52.3,落至五個月最低點;英國9月份製造業PMI為51.5,為近3個月最低點,遜於8月份的51.6;德國9月製造業PMI從8月的53.3降至52.3,低於預估的52.5;日本9月製造業PMI的終值,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為51,低於8月的51.7,為3個月來首度下跌;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份製造業PMI自49.7微幅回升至49.8,但仍低於象徵景氣分水嶺的50,才新公布的PMI終值則自47.3下滑至47.2,為六年半最低。台灣9月的製造業PMI為53.3,較上月下跌2.1,擴張速度連2月趨緩,也是今年3月以來的最低。

前述美國、歐元區、英國、德國、中國、台灣,各國的PMI指數大多呈下滑的趨勢,甚至有跌破景氣榮枯線者,顯示從西半球到東半球,各國的製造業引擎幾乎都呈現熄火的態勢。對台灣而言,是個極大的警訊,難怪中華經濟研究院用來判斷未來景氣的的另一項指標「製造業全體企業判斷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指數」,本月也大幅下跌6.5個百分點,來到54.1,打破連續8個月維持60以上的擴張速度,也是2013年4月以來最大的跌幅,顯示台灣製造業者對未來景氣判斷的轉變。

除了PMI指數,我國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9月也連續第2個月呈現緊縮,指數續跌2.2個百分點至45.3,為2014年8月指數創編以來新低的連續下跌。再加上出口、股市等指標表現都不佳,主計總處主計長石素梅表示,第3季經濟表現比預期差,會是負成長,因此今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要「保一」有困難,但主計總處認為應能保住「正」成長;換言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能略高於「平盤」,就符合主計總處的預期了。

全球各國官方都將製造業引擎的熄火歸咎於需求趨緩,其中美國振振有詞強調強勢美元導致美國商品對外國而言變得較為昂貴,因而使9月新訂單指數降為50.1,低於8月的51.7,是2012年11月以來的最低;歐元區則歸咎於內需疲弱,導致9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意外下滑0.1%,是歐洲央行(ECB)3月啟動公債購買計畫以來首見;日本則將PMI下跌歸咎於出口新訂單創近3年最大跌幅所致。至於亞洲各國,包括中國、台灣、印尼、越南與馬來西亞等國製造業景氣,幾乎全都萎縮,其主要原因大多由於新訂單劇減。由此可知,除了歐元區是因內需不振,其他國家幾乎都是因為出口萎縮(外需劇降)的影響。

國際貿易有一個特色,就是貿易夥伴會因reciprocal demand(相互需求)而互蒙其利;亦即因本國的進口成為他國的出口,他國的進口成為本國的出口,再根據比較利益理論,各國都可以出口本身具有比較利益(無須具有絕對利益)的產品,而國際貿易的結果,可使貿易雙方之消費點落在「生產可能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之外,亦即消費點會落在較生產可能線更高的無異曲線(indifference curve)上,顯示因國際貿易而帶來較高的滿足,而有所謂的柏來圖效率(Pareto efficiency)。鼓吹國際貿易與全球化者更據以提出論述,強調貿易夥伴間若互相擴大進口,將帶來更多的相互出口,出口增加促使所得增加,而有能力再增加進口,如此將產生良性循環。

世界三大經濟體,美國、中國、歐元區,原本是帶動良性循環的三大源頭,亦即美國、中國、歐元區若擴大進口,可促使貿易對手國出口增加及所得提高,也因而有能力增加對三大源頭的進口;而且根據「雁行理論」,歐美日生產高端產品,台韓港星生產中階產品,中國及東協各國生產基本用品(中國近幾年來積極向前,已直逼台韓港星)。全球貿易大致在這樣的運作下隱然有序,且因良性循環使全球貿易額逐年成長。

因此,9月全球製造業引擎呈現熄火的最大警訊,在於前述井然有序的良性循環出現鬆動跡象。若美國、日本、亞洲各國,都因出口新訂單大幅下跌而使製造業引擎熄火,則意味良性循環可能轉為惡性循環;亦即因出口減少導致所得減少,從而降低進口成長之增速,彼此降低進口增速則使彼此之出口成長更為降低,而使各國所得成長更為趨緩,進口增速也從而更為放緩…惡性循環乃因而發生。歐元區復甦遲緩,導致通縮威脅罩頂,內需不足已經自顧不暇,更遑顧增加進口以帶動全球貿易與所得成長。台語俗諺「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當各大國力求自保而使進口增速放緩,有可能是另一個全球蕭條的開始。許多國家已經簽訂FTA或區域合作協定,可以在彼此間或區域內相互提攜,台灣無論是FTA、RCEP、TPP,都沒有顯著進展,一旦全球貿易惡性循環形成,台灣可能成為最嚴重的受災戶。(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景氣直落 五大隱形冠軍救出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5000027-260202

台灣經濟景氣拉警報,8月出口「連七黑」,但仍有保健食品、隱形眼鏡、自行車,機能服飾等四大產業,出口值創下歷史新高;而水產養殖若加計已列入ECFA早收清單的石斑魚,也呈現正成長表現,此五大隱形冠軍產業已成出口救命仙丹。



◆ 世銀:貧窮人口 首次跌破10%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29514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 2015-10-05

世界銀行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極端貧窮人口的比例今年首度掉到10%以下,雖然非洲仍有許多人值得「重大關切」。

世銀總裁金墉說:「這是今天世界最好的故事:報告中的預測顯示,我們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能夠結束極端貧窮的世代。」

根據世銀的最新預測,今年將有7億200萬人生活於貧窮線以下,占世界人口9.6%,大多數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亞洲。

2012年,貧窮線以下人口有9億200萬,占世界人口13%。1999年是29%。

金墉表示,極端貧窮人口逐年下降,原因包括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活躍,加強衛生與教育投資,以及社會安全網改善,這些安全網保障無數人不再淪回貧窮。

金墉說:「極端貧窮人口的比例下降到個位數,使我們更加鼓舞,而且有助我們更清楚聚焦於最有效的策略來終結極端貧窮。」

「生活於極端貧窮之中」,早先的定義是每天生活費1.25美元(台幣39元)或不足此數。為了反映通膨,現在已改為1.90美元(台幣59元)。

上月,世界領袖承諾在今後15年內終結極端貧窮,他們採納聯合國研擬的一套遠大目標,承諾投入數兆美元來支援開發。

世銀雖然發表樂觀的報告,但還是希望各界審慎,因為要在2030年以前終結貧窮「仍有重大障礙」。

世銀聲明說:「全球的貧窮愈來愈集中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這一點值得重大關切。」

聲明表示:「這個地區,有些國家在減少貧窮方面已有可觀的成果,不過,整體而論,在減少貧窮的步伐上,這地區落後世界其他地方。」報告說,特別堪憂的例子是馬達加斯加和剛果民主共和國。

相形之下,亞洲的極端貧窮明顯下降,尤其印度。另外一個地方是南美。

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巴舒提出另外一個警報:全球新興市場的經濟普見減緩,特別是拉丁美洲。他說:「前面有些亂流。」

巴舒說:「在最近的未來,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成長可能難以令人太印象深刻,這將對打擊貧窮和關懷弱勢構成新的挑戰。」弱勢者,指那些社會的下層40%人民。

知名非政府組織「樂施會」對10%以下的里程碑數字表示歡迎,但也表示,拉拔7億200萬人脫離極端貧窮,還需要一番苦工,「需要很多資源,以及政治上的根本變革」。

fsj 提到...

合理人口10億 陸專家掀論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5000713-260301

旺報 2015年10月05日 記者王揚宇/綜合報導

正當中印2國比拚經濟實力時,人口總數也被拿來做比較,掀起一番論戰。有學者認為,不需和印度搶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名譽,也稱中國人口在10億人以下是合理數字,二胎化政策可延後8年至10年推動;另一派專家認為,印度人口超越中國是遲早的事,這是假議題,要開放生育讓增加人口成長,維持人口紅利,才能保持經濟成長競爭力。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曹和平,日前在《中國經濟學人》發表大陸人力資源相關看法。曹和平認為,印度的傳統人口紅利比中國有優勢,但就「工業4.0」能力就輸給中國;中國目前還是全球最大國,印度要花20年才能趕上中國,因此開放二胎化可等7至8年或8至15年再做,用不著和印度搶人口第一大國。

不過,有網路部落客提出另一個觀點,認為印度人口超過中國是遲早的事,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印度成為第一大國會比中國具有基礎性優勢,當每個家庭按自主意願選擇孩子數量,這時的人口數量才是最優的、適度的,從各方面看,人口眾多是中國最核心的優勢之一。

例如,近期東北幾省的超低出生率、年輕人口大量流出,導致整體經濟下行局勢加劇,也誠實反映在經濟成長全國墊底慘況,因此,握有龐大人口數量時,就能擁有更大的內需市場,也才能讓本土企業蓄積走出去的能量。

此外,中國面臨的不是人口無限成長問題,而是未來的一路下滑危機,爭論人口是否越多越好根本沒意義,反到要關注人口老化、萎縮問題,這已威脅中國發展。(旺報)

※ 相關報導:

* 陸人口紅利將盡 步入搶人時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5000711-260301

面對大陸低生育率、人口老化局面,外界斷言大陸持續10幾年的「人口紅利」將消失,這將威脅到國家整體社經發展,成為「人口負債」;學界疾呼政府要果斷中止計畫生育政策,全面開放二胎化,而當豐沛的人力資源變成稀少資源的情況下,各城市無可避免將上演搶人大作戰,這也牽動台商布局。



◆ 周小川:大陸金改應盡快「補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5000716-260301

旺報 2015年10月05日 記者戴慧瑀/綜合報導

談及大陸金融改革的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日前要繼續推動市場化、國際化和多元化改革;但與此同時,過去未做好的部分也應盡快「補課」,像是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政策性銀行改革等。他也提醒,改革勢必會面臨困難,但如果不下定決心,去執行強有力改革措施,那麼大陸銀行體系將很難存續。

周小川是在5月27日北京舉行的中共政協機關幹部系列學習講座上發表上述談話。日前演講內容於大陸媒體曝光,全文近萬字,文中不僅回顧大陸80年代以來的金融改革發展史,更對未來的改革方向做出預示。

周小川認為,大陸金融改革現在已經到了邁向「市場化、國際化、多元化」的階段;而多年來未完成的改革也應盡快「補課」。

線上發展成趨勢

首先,對於存款利率和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雖已有成果,但步伐可再加大;其次,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資本專案和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應加速推動,還有加強金融機構對企業海外布局的支援。

最後,網路時代下,金融業線上發展成趨勢,近來大陸中央也持續推進、做出規範,顯現大陸金融改革多元化的一面。周小川稱網路金融發展必然存在風險,唯有打穩金融體系的基礎,即完成「健康化、規範化和專業化」的改造,才能充分發展。

開放具很強邏輯性

周小川肯定大陸歷任總理的改革成果,表示其功績為當前改革奠下良好基礎;並細數過去金融改革歷程,稱大陸的金融改革開放有著很強邏輯性:趙紫陽任內4大國有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陸續建立或復建,此後人行則專使央行職能。李鵬任內打開大陸證券市場,建立了上交所、深交所和證監會等機構;爾後也成立3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接著,朱鎔基跟溫家寶任內適逢全球性金融風暴,展開了大陸第一波的經濟改革和金融秩序整頓,如國企改革、大型金融機構財務重組。其中,溫家寶更於2008年提出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方案。(旺報)

fsj 提到...

台灣搶TPP第二輪入場券 沒時間了
http://udn.com/news/story/8751/1231088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何孟奎、吳馥馨/台北報導 2015-10-06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達成協議,政院高層昨(5)日指出,內閣在明年元旦總辭後,會有五個月看守期,目前政府能加速與各國敲門、談判時間只剩下幾個月,台灣要爭取第二輪「入場券」,壓力變得無形巨大。

昨天12個成員國宣布完成TPP談判並達成協議後指出,後續將交由律師檢視法律文字;這意味著談判文本可能還要數個月後才能正式對外公布。熟悉國際經貿談判官員分析,按慣例,這可能要費時數個月到半年,但在成員國「加速」完成的共識下,不排除在今年11月中旬對外宣布。

至於政院有無把握,在近期化解國內壓力並尋求美國諒解,爭取「接近」TPP?高層坦言,沒把握,但必須全力衝刺,「加入TPP是全民的事,行政、立法部門及各產業,要方向一致才能推得動」。在TPP12國中,美國及日本已表達歡迎我參與TPP意願。

TPP12個談判國昨天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部長會上,達成基本協議,這意味著,規模占全球四成的巨大區域經濟整合,將應運而生。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轉述閣揆毛治國說法指出,我國樂見美國等12個TPP談判成員國,將促成泛亞太地區最大的區域經濟整合。為儘早達成加入TPP第二輪參與談判目標,我國將主動向現有成員展現,我國不只是準備好,並且願意並能夠達到TPP的高標準的決心,以爭取各成員的認同。

為了參與TPP,行政院去年起展開準備工作,至今已召開九次專案小組會議,完成我國法規與國際規範落差盤點,並針對較複雜的雙邊議題,逐項由毛治國及副閣揆張善政召開小型會議討論處理方式及配套。

孫立群表示,目前已有機械公會等十餘個重要產業公會,表達支持我早日加入TPP,以進一步拓展海外商機。

他也說,未來政院將督導經濟部及相關部會在現行盤點結果基礎上,進一步檢視我國經貿體制,為與成員國展開談判預作準備,我國也將持續透過現有各種可行的雙邊對話及APEC等管道爭取TPP各成員國支持。

政院指出,TPP成員國均為我國重要貿易夥伴,去年我國出口至TPP成員國金額達1,030億美元,約占我國總出口三分之一。

※ 相關報導:

* 新興市場 恐拖累全球陷衰退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31136

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即將召開年會前夕,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與金融時報共同發布的全球經濟復甦追蹤指數(Tiger指數)顯示,新興經濟體成長趨緩、金融市場動盪,「可能引發全球經濟墜入衰退」,預示景況可能比IMF本周稍後提出的預測更悲觀。

布魯金斯研究員普拉薩德指出,多數較貧窮經濟體的經濟數據疲弱,已導致「經濟成長模式歧異、需求不足和通縮風險」變成一種危險組合。

* 4個理由 嘉能可不會變雷曼兄弟翻版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31080

嘉能可恐成為雷曼兄弟翻版,甚至可能導致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的說法不脛而走,然而經濟學家皮龍(Craig Pirrong)在富比世撰文指出,稍加對照便能發現這兩家公司全無相似之處。



◆ 成衣產業鏈斷 五分埔年倒200店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1364

自由 2015-10-06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五分埔商圈以往為知名台灣成衣批發集散地,曾是年輕人、觀光客購衣的好去處,如今滿街衣服有八至九成都是中國、韓國製造,五分埔業者感嘆,從製造、批發到零售都不是「台灣製造」,店面租金又高,商圈一千一百家業者,去年初至今粗估換了近二百家,「看不見台灣衣業未來,大家都剉咧等。」

商圈促進會︰有設計師 沒縫紉師

「台灣有設計師,沒縫紉師。」五分埔商圈促進會會長謝龍昌說,三十年前台灣成衣品質優於中、韓至少三十年,但近二十年來僅培育「設計師」,未輔導成衣業與縫紉師,導致「有流行觀念卻無力製造」。

近15年 房租漲破3倍

謝龍昌指出,五分埔批發、販售當季流行服飾,潮流變化快,鄰近許多商圈與店家又削價競爭,只能薄利多銷,「大家都在搶賺那○.五%的利潤。」台灣成衣產業鏈中斷,逼得店家不得不往外國批貨。當地林姓業者抱怨,「如果台灣還有可賣的流行成衣,誰要出國批貨繳關稅,差一點差很多。」

產業鏈中斷、批貨成本漲,五分埔近十五年來房租也漲破三倍,二○○○年時每坪租金約三千元,現最高每坪已破萬元,曾在五分埔開店的吳小姐說,成衣利潤低、房租高,早轉型做網拍,也有同業轉行做跨國衣飾代購。

商業處︰擬訂銷售輔導計畫

五分埔面臨消失危機,北市商業處公司輔導科長林建彣說,已擬訂銷售輔導計畫,未來將開工作坊凝聚在地共識,輔導店家升級、轉型,也將改善既有閒置、遊逛空間,盼留住客源。

※ 相關報導:

* 台灣布市萎縮 業者嘆成死水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1365

市長柯文哲日前出席TLC舉辦的台北野餐日,看到藝人Janet身穿低胸小洋裝,直問「台灣布料很貴嗎?」對此,永樂市場自治會三樓會長周睿麟無奈道:台灣布料市場早萎縮成死水,連做文創都很難,布料價格近十年來都「凍漲」,流行服飾早進口外國布料或成衣,市長的話當作開玩笑,「聽聽就好」。

周睿麟說,台灣布料以往多外銷中國、美國,近幾年布料多由中國進口,目前市面上布料多為外國布,許多成衣也是外國進口,台灣布市場早已萎縮,全台僅剩一兩家沒欠錢的工廠「加減做」,他舉例,二十年前自家布行一年營業額超過一億七千萬,現在剩不到四百萬。

* 迪化布街尋生機 「衣戲院」傳承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1366

「這裡的每間房子都曾經輝煌過,年收破千萬,現在都剩老人加減做。」唸機械、做「黑手」出身的蘇光展,靠著對服裝設計的熱情自學打版,還一度投身布業業務,走遍台北服飾商圈,經歷創業失敗,現已成服飾研發公司「頭家」,二十多年來公司隱身在迪化街前的小巷內。有感於迪化「布街」沒落,蘇光展成立「衣戲院」,要利用在地布材、台灣創意為台灣布業「回春」。

fsj 提到...

經濟/加入TPP 跟時間賽跑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3353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07

雖然爭議不斷,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仍然突破萬難,在前天完成談判。從現在開始,台灣加入下一輪成員國的倒數碼表正式起跳。加入TPP可能是繼13年前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台灣最重要的自由化契機,只有全力把握一途。

TPP的內容有二大特徵,一是範圍包山包海,從關稅、投資到健保給付與藥品專利都涵蓋其中;第二是自由化程度極高,不但以「超越WTO」的自由化義務起跳,還有如環境、公營事業、法規調和等眾多WTO從未觸及的議題。美國說得很明白,TPP是為了因應21世紀貿易新型態而設計的協定,而且為了發揮領頭作用,自由化程度不能妥協。這個性質意味著雖然TPP成員國可以毫無疑問成為下世代全球貿易秩序的先行者,但也要付出相當多的調整成本。

對台灣而言,改變現狀需付出成本及代價,但不改變現狀的傷害或許更重,特別是以我們目前產業及法規結構調整太慢,出口受阻,投資又不來的困境,不改變現狀已經不是選項。現在TPP倒數碼表已經起跳,討論是否加入的時間已經過去,當務之急是如何捲起袖子加緊準備,讓加入TPP成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任務。TPP下次開門的時間快則一年,慢也不會拖過兩年,台灣要如何打贏這場關鍵戰役?

第一個工作是建立清楚的推動組織架構。日本為了加入TPP,新創設了「TPP主管大臣」並建立TPP對策本部,當成申辦奧運般來進行加入的準備。台日體制不同,自然無法比照為了TPP新設一個部長,但重點是參考其精神,組成我們在加入WTO時曾成立過的類似作戰組織,不但授權要充分,並且作戰目標要具體明確,更重要的是指揮官要瞭解TPP的意義與難關所在。

第二個是排定準備工作的優先順序。加入TPP難題不少,但輕重有別。目前看起來最大的困難有四點,分別是農業的擴大開放、健保/食安等民生議題的影響、弱勢企業及勞工的輔導協助,以及政府本身的改革動能。以日本加入TPP的經驗為例,未來進口稻米、豬肉乃至於其他相對脆弱的農產品部門,恐怕很難繼續拒絕降關稅或擴大配額。健保的核價與給付程序也將需與TPP有利於進口品的規則接軌,而美豬美牛的瘦肉精問題,更是難以迴避。政府行政程序也需要按TPP的規定大幅強化透明化、合理化的義務。

以上這四點,目前政府是否有輕重緩急的排序,又每個難關準備如何因應處理,外界都不得而知。理想的狀況是都已掌握就緒只是沒有公開,令人擔心的是仍然停留在美國談豬肉開放,我們還是只有「牛豬分離」四個字繼續跳針。

第三是建立廣納意見的民主程序。加入TPP在政治上共識遠高於兩岸經貿協議,但其民主透明程序一樣重要;特別是如何讓國會有效參與,如何讓社會及產業瞭解發展,並使公民社會能持續表達意見,也是TPP之戰能夠成功的重要基礎。重要的是,政府必須要說實話,而不是說好話,要讓大家清楚知道,由於台灣是第二輪「加入」TPP,所以如關稅、投資與服務開放等問題可能還有談判的空間,但是像政府透明化、專利藥的保護、健保核價與公營事業改革等問題,只有接受與否的問題,談判改變的空間極小。

第四是發揮創意,排除已知的外部阻礙。明年開始,加入TPP的準備工作勢將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但不巧的是,從1月選完總統內閣就正式進入長達四個月的「看守期」,新政府又要花相當時間才能就位。TPP快速前進,台灣政府反而開始放長假,是第一個阻礙;其次,北京的立場也對TPP各國可能有所影響,因此如何讓看守政府中的TPP作戰本部繼續打仗,又如何讓北京理解台灣加入TPP對大家有利,阻攔加入絕對無助於兩岸關係的意義,也是準備工作重要的一環。

總之,開始TPP大作戰吧,台灣!

※ 相關報導:

* 社論-TPP大國博弈下的新南向政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7000423-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07日 主筆室

....處在此大國博弈夾縫中的台灣,既有風險,又是機會。對台灣而言,上上之策當然是如東南亞國家、紐澳等國一樣「左右逢源」,兩邊都不得罪、全部經貿組織都能加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如果作不到左右逢源,至少也要不開罪任何一邊,甚至把賭注全押一邊,一旦押錯則全盤皆輸。

* 人幣首超日 躍第4大支付貨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7000825-260309

大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又有更大的進展,8月人民幣超越日元,成為全球第4大支付貨幣。過去3年人民幣已先後超越7種支付貨幣,目前排名僅次於美元、歐元及英鎊。渣打銀行分析師Chris Knight指出,5年前人民幣交易幾乎不存在,如今人民幣已成為全球交易最多的貨幣之一。

* 人民幣貶國銀陸分行驚見虧損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33552

金管會昨(6)日公布國銀最新營運概況,本國銀行大陸分行8月傳出虧損8.5億元,這是國銀進軍大陸市場以來首度出現虧損,今年前八月大陸分行獲利也衰退三成,金管會表示,主要是人民幣貶值所致。

* 打擊企業海外避稅 G20財長達共識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21713

在經過2年努力並獲得逾60國同意後,全球首份共同打擊企業避稅的行動方案於週一公布。最新研究顯示,美國500大企業在海外共藏匿逾2.1兆美元現金,若這些累積獲利匯回美國,將可為美國帶來6200億美元稅收。

20國集團是在2年前的高峰會上針對越來越多民眾不滿企業避稅行為,呼籲訂定這份打擊企業避稅的行動方案,目的是為了改善透明度、解決法規漏洞、限制企業利用避稅天堂。



◆ 台灣電商滲透率11% 全球第3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7000622-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07日 洪凱音/台北報導

首屆亞太電子商務展昨登場,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詹宏志昨於開幕致詞時指出,台灣電商市場非常熱鬧,產值約占總體零售金額的11%以上,這樣的高的滲透率在全球是名列前茅,僅次於韓國、英國,已超越美國,實力是具指標性,期望藉由電子商務展活動向世界展示,有助於讓台灣電商走向全球市場。

詹宏志分析,台灣的電子商務不被國際市場熟悉,主要是台灣缺乏大型內需市場,也沒有巨大規模的公司,導致缺乏焦點,大部分國家不知道台灣是電子商務蓬勃的市場。

因為台灣電子商務還沒有出現大型公司,如歐美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讓台灣電子商務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詹宏志說,台灣市場就是參與者眾,由多種模型、多種平台、多種型態的商業模式共同組成,讓台灣電商發展得以更民主、更平均、更大量,且有大量中小企參與,讓他感到驕傲。

對於藝人黃立成投資開發的手機交友APP《17》,因染黃下架、移送法辦一事,詹宏志認為,下架速度太快了,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因為新平台內容產生過程,難免會有脫序、著作權爭議等問題,本身不是壞東西,否則像Youtube、eBay當初就不會上來。

詹宏志所帶領的網家團隊,也積極開拓網路支付工具的多元化;網家昨於亞太電子商務展中,現場展示「Pi行動錢包」也能買汽水的功能,透過飲料自動販賣機業者合作,推出「自動販賣機QRcode付款服務」,簡單的「開、點、付」3步驟,就能從Pi行動錢包中扣錢,連結到信用卡付款功能,讓消費者透過手機也能買飲料、汽水。(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張善政:鏈結矽谷考卷 台灣僅寫1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7000043-260202

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6日表示,台灣鏈結矽谷,「整張考卷現在才寫了第1行,要填滿答案還有99行要寫」,後續還有很多工作及公私部門資源都必須加碼注入。

他指出,政府鼓勵創新創業推動國際鏈結,特別是全球創新中心的美國矽谷,目前已完成「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台灣矽谷科技基金」及「台灣創新快製媒合中心」,為年輕人透過國際接軌方式,獲取國際資源、進行創業,這「二中心、一基金」算是完整的政策架構,有助台灣重拾矽谷關係。

* 上班族理財/資產配置 跟著景氣走
http://udn.com/news/story/7244/1233451

對金融證券從業人員而言,由於自身對股市行情熟稔,伴隨市場起伏變化,隨之殺進殺出、賺取短線利潤的理財方式,頗受歡迎;但瑞士信貸副總裁夏倫偉卻不喜如此,他說,從大處著眼、視景氣做資產配置調整,是達成穩定報酬率的理財不二法門。

....在投資策略上,夏倫偉常建議,手中有100萬元的客戶,可以試著把金額劃分,比如每次投資10萬,按月投資,若是積極型客戶,甚至每月投資兩次也可以。

「而且愈高金額的投資人,比如擁有500萬,甚至1,000萬元的客戶,更會積極提醒及規劃分散風險的資產配置,因為愈有資產力的投資人,投資金額愈可觀,若是不慎套在高點,勢必承受莫大的壓力。」夏倫偉如此形容。

fsj 提到...

不是要封鎖你 美喊話:歡迎中國加入TPP
http://udn.com/news/story/8751/1236649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10-08

在南韓訪問的美國務院副國務卿布林肯昨天表示,TPP並非要全面封鎖中國大陸,若中國有興趣且能滿足各種標準,美國歡迎中國加入TPP。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布林肯昨天在首爾峨山政策研究院發表演講時表示,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成功和發展表示歡迎,中國經濟影響很多層面,其繁榮對美國和南韓都有利。

他表示,美方雖然歡迎中國發展,但要看中方未來怎麼走,「70多年來,我們制定了國際制度和原則系統,保持和發展這個標準有利於各方」。

另外,中央社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艾斯7日在華府雙橡園國慶酒會致詞表示,為確保美台經貿發展,希望在TPP談判桌上見到台灣的席位。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大陸首度鬆口 將啟動加入TPP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9000773-260301

....事實上,在美、日等12國達成TPP共識之後,中國內部就出現其對外經貿可能遭到孤立的擔憂,尤其美國總統歐巴馬更放話「不會讓中國來書寫全球貿易遊戲規則」,更讓美國企圖用TPP圍堵中國的說法,甚囂塵上。

....中國官方對於TPP的態度似乎正在出現轉變。包括大陸商務部、外交部均在近日先後呼籲應對TPP抱持開放態度,易綱更是公開場合直接表態中國有意加入TPP陣營,這是中國官員首度在國際場合中對TPP發出正面回應,分析人士稱,一旦中國果真啟動加入TPP,以美、日為首的TPP會員國要如何接招,將是未來觀察焦點。

* TPP大洗牌 美製造業憂競爭不過中國
http://udn.com/news/story/8751/1235018

紐約時報報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成,美國各大產業幾家歡樂幾家愁:酪農業將能開拓加拿大與日本兩個重要市場;藥廠雖然沒爭取到全體參與國適用12年的專利期,但仍能在相當程度上維持壟斷的生意模式;製造業則擔心競爭不過中國。

....藥品專利期是TPP談判時各方爭執的焦點。各方最後同意藥品至少享有5年專利,各國可選擇延長。美國藥廠在談判過程中力推12年專利期,與2010年通過的「歐巴馬健保法」的專利期相同,不過最後只適用於美國。

美國藥品研究及製造商協會主席卡斯特拉尼說,「生技藥品是本產業下一波創新的重點,我們對各國部長沒能確保12年專利感到失望」,12年能鼓勵研發,又不會讓學名藥等太久才上市。

有人批評說,TPP雖然縮短專利期,卻仍讓人們無法以平價購買藥品,尤其是對TPP中較落後的國家。

* 世界下一顆未爆彈 離中國很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8000981-260303

「過去看中國臉色的國家可能要遭殃了!」大宗原物料商品價格下滑,已經導致不少新興國家大受打擊,包括巴西、馬來西亞等,但澳洲的情況可能還要再更慘,澳洲對大陸市場的依賴過去幾年不斷加深,而隨大陸經濟放緩,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指出,「世界的下一顆未爆彈,就是澳大利亞。」

....大陸的投資驅動型成長模式對大宗商品有強勁需求,讓澳洲因此受益,大陸是澳洲的最大出口國,且59%的出口商品是鐵礦砂。

* 名家觀點/台灣經濟轉骨…明年是關鍵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35995

從國際上幾個重要地區發展來看,國際經濟不確定因素首先是能源價格。能源價格去年中開始大幅下降,對美國而言,能源支出少一點應該有好處,但是能源價格下跌,原物料價格也往下走,如此靠能源和原物料出口的國家受影響也大。

....其次是美國升息的後續效應。美國可能考量低通膨、就業市場表現不亮麗、復甦腳步尚不穩健等因素,而將升息時程往後挪,但今年底到明年總會升息,對國際經濟來講一開始實質效應不大,但慢慢地壓力會浮現,對國際市場仍然有影響。

....目前國際經濟成長趨緩,日本出口遭受很大壓力,還在調整期,日本經濟成長力道往下滑,預估明年日本經濟頂多就是撐在那邊,無法有亮麗表現,將呈現遲緩格局。

歐元區已脫離谷底,但敘利亞難民問題,將使各國花費一些資源,對國際經濟復甦也會有一點影響,但不至於扭轉歐元區經濟慢慢復甦的步伐。

金融市場方面,美國明年如果升息,產油國和新興國家貨幣將貶值、通膨更嚴重,資本市場的風險仍然非常高,動盪可能加劇,對投資人、社會大眾來說不是很有利,對國際經濟甚至會產生負擔。

台灣經濟主要靠出口,在此國際情勢下,明年難有強勁表現,今年基期較低,明年數字應該會稍微好一點,但是就成長力道而言,內需正在轉型,房地產可能持續低迷,對內需不利衝擊,外需則因國際市場動能不足,整體經濟成長無法暢旺。明年台灣的經濟將是一個結構調整的年度。面對經濟變化大一點的時候,國人應該沉穩應付變局,提高產業競爭力,不要太過急躁,對國際經濟的變化謹慎加以應對。

(本文由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口述)

* 社論-生產者物價下跌潛藏的警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8000033-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08日 主筆室

....別以為這一天,還遠在天邊。近期已開發國家已開始感受到通縮的陰風陣陣,美國以通膨交換衡量的5年後5年期通膨預期,於9月28日起首度跌落至2%以下,10月5日收在1.965%;歐元區與日本也分別從7月2日的1.86%及1.30%,下滑至10月5日的1.59%及0.83%。這一波波通縮的壓力,不只正挑戰美國、歐元區、日本央行各種非傳統性貨幣政策的成效,也對這些央行的可信度造成威脅。當各界開始對主要央行不信任,目前已偏離基本面的金融資產價格也將被質疑,進而形成市場風險。



◆ 經濟/以電子商務促進出口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3599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08

9月出口再度衰退,已經是連八衰,政府的提振措施已捉襟見肘,全民全力推動電子商務,是有效且可行方案。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現代商業的必備工具。任何商品只要具有優良的性價比,透過電子商務平台,就可以一夕爆紅,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若當地有良好的物流體系,還可迅速成為全球性的熱銷產品。這完全顛覆了過去必須耗用大量資源建立行銷管道、進行廣告宣傳的銷售模式,因此幾乎所有專家都認為缺乏電子商務能力的企業,即將被市場淘汰。

以電子商務為主的虛擬零售,目前在所有零售的全球占比約為5%,估計十年後的2025年可以快速提升到20%,增速極為驚人。

拜中國大陸後發先至之賜,亞太區電子商務之發展更為迅速,今年會以33%的成長率大幅超越全球成長率15.6%,並將以全球占比三分之一超越北美,成為全球電子商務之首要地區;未來幾年,亞太區每年還是會以25%的高成長率擴張。台灣電商的營業額近年皆以兩位數的成長率扶搖直上,若包含B2C(企業對顧客)和B2B(企業對企業)的營業額,去年已經達到新台幣8,909億元,今年可望成為新的「兆元產業」。

政府當然極重視這種發展趨勢,行政院成立了「電子商務發展指導小組」,致力推動將新興科技應用於電子商務、協助業者前進中國大陸與東協市場、鼓勵觀光客網購台灣商品等措施。第三方支付法也已經上路,解決了電子商務的支付問題。以台灣手機的普遍程度,加上手機購物比例之高(亞太第三),電子商務在可預見的未來在台灣仍然會大幅成長。

然而,我們觀察到一種現象,也就是能夠建立或參與網路銷售的企業,迄今僅有4.5萬家,若以全台130萬家企業來看,這代表著僅有3.5%的企業有能力利用電子商務進行銷售,這仍然是一個相對偏低的比例。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在使用電腦或上網的能力上存有巨大的差異,經常被稱為「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那麼一家企業是否具備建構網站,或利用網路平台開店的能力,就可以被視為「電子商務落差(E-commerce Divide)」。很快地,我們將看到國際競爭力評比中,會以一個國家電商數目占全國企業數的比例,做為衡量該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不止是國際競爭力指標,它很快就會是一個現代企業的存活能力指標。一般認為農業是沒落的夕陽產業,但日前聯合報報導,花蓮玉里的稻農已經規劃在今年阿里巴巴集團的「雙十一」光棍節活動上,以B2C的跨境電商模式,直接銷售台灣米到大陸消費者手中,直接造福40多位農民和他們的500公頃農地。而在此之前,八年來他們已經和網購平台合作,以自我品牌銷售了近新台幣2億元的稻米。

如果這個模式可以成功地推廣,那麼台灣優秀的農民,以及眾多的製造及服務業者,何懼於「兩岸服務(或貨物)貿易協定」,乃至於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其實是有助於我國整體出口的外來競爭呢?而經常出現的「菜金菜土」現象,也可以藉由電子商務讓廣大的國內外消費者,以迅速的網購消費反應,來化解農民收入巨幅波動的痛苦了。

遺憾的是,政府尚未將這個議題提升到「全國運動」的層次,讓行政院的決心展現在相關部會的施政計畫上,所有的相關計畫都只能示範性地嘉惠於極有限的樣板企業。因此,我們看不到農委會培訓所有的種植班隊擁有電商能力,也看不到經濟部培育所有有需要的業者成為電商。我們的出口衰退,但可以大幅提升出口的電子商務能力,還是僅限於少數企業。

在促進出口的措施中,必須增加「全面提升企業電子商務能力」,並做為施政主軸來全力推動。

fsj 提到...

經濟/如何有效減稅救經濟?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4002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10

第3季GDP負成長,今年保1都有困難,行政院趕緊推出減稅救經濟方案,將從研發創新、延攬人才與促進投資三管齊下,提供減稅獎勵,主要為企業及個人的海外獲利在三年獎勵期間內回台實質投資即給予免稅;關鍵影響力高階員工之限制型股票可以淨值課稅、分紅配股500萬元以下緩課所得稅;技術作價入股緩課五年、研發投資抵減二擇一等。財政部也表示支持,並贊同洪版的證所稅。

由於全球經濟再度面臨衰退風險,各國依賴央行的貨幣寬鬆和降息政策已經彈性疲乏,台灣也不例外,因此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透過增加政府支出,例如推動各項公共建設或是減稅,從而帶動民間投資及消費,以刺激總體需求,就時機和政策工具的選擇而言,實有必要。

持平而論這些減稅內容,研發創新給予投資抵減或緩課,海外收益回台實質投資享有所得稅減免,攬才方面也有稅基從寬或緩課的優惠,基本上屬於「功能別」的獎勵,且有限期,尚稱合理。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先前本報社論也曾指出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高達45%,與營利事業所得稅17%的稅率差距擴大,而兩稅合一抵減率減半,造成企業分配盈餘稅負遽增,又拉大內資與外資的稅負差距,更使得高階人才(有特殊專長而取得高薪者)的稅負相對於國外加重,徒然導致資本外逃,人才外流,反而成了影響投資和攬才的最大罩門。

換言之,綜合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太高,才是最需要檢討之處。政府或許可以考慮將綜所稅最高稅率45%以及抵減率減半凍結或延後實施,是當前最急迫且務實的作法。長期仍應檢討調降綜所稅至國際平均水準,才可能攬才或吸引投資。

但是受限於「租稅法律主義」,租稅減免仍須經過立法程序,我們很擔心在當前「政治掛帥」的生態和即將大選的影響下,立法院反而是最大阻力或變數。實際上,上述三項減免稅的獎勵條款當初即訂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中,卻至今仍未完成立法;又如洪版的證所稅方案,最合時宜,反對黨仍以協商名義延遲審議,確實令人憂心。因此,建議立法院以拚經濟為要,在不影響財政健全的前提下,趕快審議這些租稅減免法案。

其次,健保在補充保費的挹注下已經超收,7月底止健保安全準備金已破2,000億元,足以支應4.5個月的健保支出,超過法定三個月的上限,本報社論也曾主張立即退費,在效果上等同於減稅,從而增加國民可支配所得,對於刺激消費不無小補,也應納入減稅救經濟的方案之一。當然,長期而言,在健保財務自給自足的前提下,可以檢討調降健保的一般費率和補充費率,以回饋民眾減輕負擔。

此外,經濟景氣如果持續低迷不振,長期如有陷入通貨緊縮的疑慮,不妨考慮未來提高營業稅的稅率,以短期刺激消費,帶動內需,長期可健全財政。此舉有不必修法的優點,行政院可以在最高不得超過10%的範圍內訂定徵收率,比上述減稅方案更有彈性。當然未減少「累退性」,可考慮擴大民生必需品的範圍不加稅,或能在符合公平原則下刺激消費。

最後,可能更重要的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應考量增加基礎建設的投資,以吸引游資,帶動民間投資,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近年來因為財政困窘,政府的基礎建設呈現負成長,政府固定資本形成占GDP比率已經降至2015年的2.6%,所幸明年中央政府將擴編公共建設預算為近3,600億元(成長13.1%)以及科技預算增為1,033億元(成長約5%),這些都是具體作法,希望能夠提高執行率,儘速發揮刺激投資的效果;必要時,甚至可透過追加預算方式,增加水利、交通和環境設施的興建。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羅格夫專欄/全球經濟 陷入債務迴圈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41516

全球經濟已病懨懨多年,到底病因是什麼?各家眾說紛紜。金融危機已過七年,國際貨幣基金(IMF)仍繼續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如今已降至2009年來最低水準。

有人認為現處於需求不足、注定往後數十年的慢性停滯(secular stagnation)的時期。但另一種可能是,全球經濟正處於債務「超級周期」的後期。這個周期是被多年來管制鬆散、金融過剩所累積的負債壓垮所形成的。

不論診斷如何,都會想找最有力的解方。大幅增加優質的基礎建設投資是不錯的構想。不過,這並非表示就要一味盲目地大舉支出。

* 全球經濟弱 青年就業告急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40020

國際勞工組織(ILO)表示,去年全球年輕族群的失業問題終於略有起色,但今年受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連累,青年失業率可能再度上升。

ILO的青年就業報告顯示,全球年齡介於15至24歲的年輕人,去年共有7,330萬人失業,比2009年金融海嘯高峰時期少330萬人。然而,由於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是金融海嘯後最差勁的一年,ILO敦促各國政府,協助年輕族群找到穩定工作。

ILO說,全球有43%年輕人若非失業,就是從事不足以擺脫貧窮的工作。ILO主席萊德指出,隨著全球經濟成長減緩,大家都承受不起讓年輕族群就業率下滑的代價,良善的立意必須要轉變成能創造就業、並發展年輕人技能的連貫政策。



◆ 不敵外國平價品牌 MIT成衣苦撐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239724

聯合報 記者陳靖宜/台北報導 2015-10-10

東南亞成衣代工取代台灣多年再加上近年外國平價知名服飾品牌進駐台灣,更讓萬華艋舺服飾街區生意直直落。在萬華區經營成衣工廠10幾年的黃文彬說,過去訂單一次都可做到1000多件,現在減到只剩100多件,目前只能咬牙苦撐。

黃文彬說,近年中國製造的衣飾傾銷,讓台灣衣飾販售市場供過於求,導致售價越來越低,現在一天下來「手機都不會響」,根本沒生意。再加上艋舺服飾商圈附近幾乎找不到停車地點,許多外來的批發客人都要「違規停車」才能搬貨,實在不方便。

在艋舺服飾商圈經營服飾業12年的吳佳蕙說,自家衣服都是台灣製造,品質好可是成本也高,根本不敵這些平價外來品牌,今年生意比往年掉了6成左右,賣出一件褲子,平均賺不到50元。

前陣子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到艋舺服飾商圈買洋裝給夫人陳佩琪,希望可以藉此帶動買氣。艋舺服飾商圈促進會長洪傳雄說,市長來的那陣子,零售服飾生意好很多,不過現在又慢慢掉了下來,未來希望多舉辦各項活動,讓人潮走進商圈。

北市商業處表示,近年服飾商圈生意榮景不再,明年將於艋舺服飾商圈投入800萬元,為期3年的補助計畫,包括舉辦國際論壇,加強電子商務學習,改變傳統行銷手法等,將艋舺服飾商圈重新包裝,強化當地服飾品牌形象,往韓國東大門、泰國創意中心方向發展。

※ 相關報導:

* 艋舺服飾商圈 房東降租盼留店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239723

五分埔商圈日前因店面租金不斷喊漲,導致商圈業者走了200多家,艋舺服飾商圈促進會長洪傳雄憂心的說,同為服飾業,擔心骨牌效應影響商圈士氣,商圈店家與店面房東都「毛毛的」,紛紛調降店租,深怕艋舺服飾業者「走光光」。

洪傳雄說,五分埔商圈新聞一出,許多店家與房東人心惶惶,部分店面房東們怕攤商離開,紛紛開始調降租金。像過去在艋舺出租店面,一間店面租金就要8萬起跳,不過最近生意不好做,怕攤商出走,最後一毛錢也賺不到,因此開始調降租金,到現在已降到7萬以下。

* 「冰雪奇緣」不退燒 這家台廠水漲船高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242165

迪士尼卡通「冰雪奇緣」不退燒,周邊商品熱賣,主角艾莎(Elsa)、安娜(Anna)簡直成了全球最會賺錢姐妹花,台灣髮飾廠弘帆靠迪士尼授權髮飾這股有力財源,業績水漲船高。

「Let it Go~Let it Go」這個旋律響起,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兩句,2013年出品的迪士尼卡通「冰雪奇緣(Forzen)」已成為有史以來最高票房的動畫片,打造影史上空前紀錄。

fsj 提到...

經濟/王道思維PK競爭企業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452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13

全球景氣低迷,各國都為大環境不利而奮力自救,連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也戰戰兢兢、步步為營,不敢稍有閃失。在這樣鬱悶而緊繃的氛圍下,兩位頂尖企業家對企業領導人經營理念的辯論,受到高度關注,其中也蘊含著深長的意義。

宏碁榮譽董事長施振榮設立的智榮基金會主辦「新時代、心王道」論壇中,施董事長秉其一向鼓吹的王道思維,主張企業領導人應積極「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認為王道的利益平衡有如數千年來思想家所描繪的烏托邦,很難做到,因為人性是競爭的,力求利己,除非經濟高度富裕、社會非常和諧,大家利益平衡幾乎只是一個崇高的理想。

在不利的大環境、企業個個奮力求存時,相信張董事長的主張會得到壓倒性的支持;尤其宏碁雖也有過光芒萬丈的時刻,到底在資訊電子的新時代,台積電獨領風騷,因而追求最高獲利的競爭思維,聲勢自非王道思維所能撼動。

為此施董事長又特撰文辯解,強調一國追求烏托邦理想固難實現,但在小組織內以烏托邦與社會主義為終極目標的王道,則相對易行。他又指出,其具體做法是以人利己的天性,設計各種誘因讓利害相關者共創價值、達到利益平衡,而王道也未忽視競爭─競爭如何能以有限資源創造最高社會價值。

將雙方的說法等量齊觀,一極簡、極客觀,經營只需面向市場、根據市場走向定出獲勝的政策全力以赴。另一則目標崇高、切合當前需要,但隨領導者主觀設定,更要進行極複雜而精密的籌計與設計,建構一套引導各方利害關係者共同創造價值而其利益復可達到平衡的誘因機制,此若非極高明如施董事長的領導者恐難勝任。而且,這些都必須付出代價,即難免損及企業獲利;除非股東全力支持,企業經營者不易一意孤行。這些問題若無法妥善解決,支持張董事長論點者恐難投向王道陣營,殊為遺憾。

事實上並非沒有解方,但要對症下藥,逐一找到答案。首先,企業經營必須面向市場,獲利的目標仍為首要;其次,求取利益關係者的利益平衡,既不能由一、二領導人主觀認定、全盤掌控,也非一蹴可幾,必須逐步漸進,因而無需好高騖遠,只要方向正確,就成功了第一步;第三,以有限資源創造更高社會價值的競爭,勝負的判定必須客觀、超然而且為各方共同接受。

針對這些需求確有一解方。首先,參與行動者不應是一、二最高領導人,而是企業整體;其次,企業對社會的最高價值其實不假另求,早有共識,例如,維護環境生態永續、營造幸福工作條件、不欺瞞作偽生產黑心商品、關懷弱勢扶持社區、與上下游廠商共謀其利等,幾已涵蓋所有利益關係者,因此只要努力以赴,即能共創社會價值,而隨彼此利益的增進,趨向平衡;第三,由於民智大開,上述價值正逐漸成為消費者對企業的期待,倘能清楚判別企業是否起心動念全力以赴,市場自會選擇購買或拒絕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企業的獲利乃與價值創造密切相連,企業的方向與股東的期望亦可契合無間。

這種既能趨向「王道思維」,又與市場競爭沒有矛盾的企業,不妨稱之為「王道企業」,以與針對領導人的王道思維有所區隔。這樣的企業所在多有,在台灣也如雨後春筍,各界響應。事實上,台積電除了專業的超強競爭力之外,在環保節能、員工福祉、扶助弱勢各方面的優異表現,多為人所稱道,因而在某種程度上,亦可稱之為「王道企業」;這很可能對其市場競爭力也發揮了可觀的成效。在口舌上,張、施兩位頂尖企業家針鋒相對;骨子裡,卻殊途同歸。

※ 相關報導:

* 臉書在英繳稅 僅6,600美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43043

英國周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報導,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英國分部員工的平均薪酬加獎金雖高達21萬英鎊(約32萬美元) ,臉書去年卻僅向英國政府繳納4,327英鎊(約6,632美元)稅款。

從帳面上來看,臉書倫敦分部2014年發給旗下362名員工價值達3,540萬英鎊的股票,導致英國分部帳面虧損2,850萬英鎊。由於高額的虧損,臉書只需繳納企業的最低稅負額。

臉書對英國國庫的貢獻甚至低於一般英國勞工。以英國平均年薪2.65萬英鎊來看,年薪在此水準的勞工每年需繳納3,180英鎊的所得稅,以及2,213英鎊的國家保險年金。

* 網友讚台積電工程師:用生命做晶片 難怪會爆肝
http://udn.com/news/story/8594/1243794

iPhone 6s系列台積電、三星大戰延燒成退貨潮,陸港台三地網友給台積電按讚。但如果手機功能如果一切正常,果粉可能無法退貨。

這幾天不少網友在網上熱烈討論,有網友測試後貼文說,台積版比三星版的處理器,續航時間多2小時,引發市場熱議。

....對於近期各網路版本測試結果與蘋果官方給予的回應,網友表達太誇張,更有激烈網友表示,應該發起拒買或要求退貨,給蘋果打臉才行。大部分入手三星版網友表達,兩者效能差距,未來一定影響二手市場行情,不容易賣掉。也有網友給予台積電肯定,說台積電工程師真是用生命在做晶片,難怪工程師會爆肝。



◆ 聯合/矽品案所暴露的治理與監理問題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431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2015-10-12

日月光與矽品都是國內半導體大廠,最近因為前者欲敵意併購後者,而掀起不小的波瀾。先是日月光宣布以特定價格公開收購矽品,預計目標為矽品股票的廿五%;然後是矽品在該公司與鴻海達成換股協議,意圖一則稀釋日月光持股,二則讓鴻海變成最大股東,以壓制日月光的聲勢。但是要達成這樣的目的,矽品原本的資本額尚不足夠,必須要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增資。雙方爭議自此即白熱化。

臨時股東會定在十月十五日舉行,但是過戶截止日定在日月光公開收購完成日之前,使得「即將」成為最大股東的日月光公司,因為八天之差而無法參與臨時股東會。日月光為此遂向法院聲請假處分,要求禁止召開股東會。一般認為法院禁止公司開股東會的機率不高,因此十五日的股東會應該會如期進行。但是日前股東服務公司ISS罕見地對占有近半持股的外資發表公開建議,表示不支持矽品鴻海的策略聯盟。事件發展至此,連外資都提出公司治理質疑了,我們主管機關金管會卻仍然噤聲不語,委實令人不解。

我們無意介入兩家公司之間的併購攻防,也無意對鴻矽結盟或日矽結盟的廠商合作綜效做評論。但是到目前為止,矽品、日月光、鴻海之間的攻防,都是經營權的爭奪。政府主管機關與媒體不應對競爭雙方站邊,但是卻絕對要維護投資人、小股東的權益,這樣才符合證券交易法第一條所列的立法宗旨。

證券交易法特別強調投資人權益,這正是「公司治理」精神之所在。雖然敵意併購一定是億萬富翁之間的經營權爭奪,但是這些爭奪不能侵犯到小股東的權益,更不該淪為雙方律師玩弄法條空隙的競技場。外資顧問公司的質疑其實都是相當明顯的困擾:為什麼臨時股東會要刻意排除八日後成為股東的參與?小股東對此無權置喙,但這符合小股東的利益嗎?為什麼矽品與鴻海的換股溢價低於日月光的收購溢價?這又符合小股東利益?為什麼矽品要增資稀釋原股東權益?這究竟是為了股東還是為了經營權?

前述這些問題,依據證券交易法原本應該是由矽品公司的獨立董事來提問。證交法十四條之二要求獨立董事不得與公司有直接或間接利害關係,就是希望獨立董事能夠為多數小股東維護權益。當公司經營者有行為偏差之虞時,就該適時表示異議。而證交法卅八條更規定政府主管機關為保護投資人利益,可以介入調查公司數據。

但是矽品案所呈現的新聞卻與證券交易法規範的內涵相距甚遠。矽品要與鴻海結盟退敵,報載是由某獨立董事拉線,但這是獨董該做的事嗎?連外資顧問公司都表示此案將為公司治理帶來風險,難道矽品的獨董不該對小股東表示意見?所有媒體都質疑矽鴻換股的溢價,是不是矽品獨董該有些客觀可信的見解?當外資明白發新聞稿質疑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我們的主管機關還能再做壁上觀?

矽品併購案發展迄今已經一個半月,大家在媒體上看到的,都是大企業家之間的較勁。這些公司派、併購派持股其實並不多,加起來也不過四成;其他百分之六十都是持股零散的小股民。國家之所以要制定證券交易法、之所以要設置金管會為主管機關、之所以要在上市公司設獨立董事與監察人,就是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數眾多但個別持股微小的投資人。如果矽品公司的案件發生在華爾街,且有外資公開質疑上市公司的內控與治理,那麼美國的主管機關SEC大概早就介入調查了。但是台灣呢?

我們要提醒行政當局的有以下四點:金管會服務的對象是台灣人民,而不是財團億萬富翁。金管會該維護的是一般投資人的權益,而不是「經營權」之誰屬。金管會的任務不只是替業者開闢道路,更要注意業者的公司治理。證券交易法的操作不能變成律師之間的法律攻防,更該有行政部門應有的監督與管理。

※ 相關報導:

* 財經觀點/P2P網貸危機浮現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44743

阿里巴巴集團的成功經驗,讓電子商務及金融業者都對P2P(個人對個人)的網路信貸充滿興趣。大陸P2P網貸平台發展很快,但風險很高,當規模成長停止之時,可能就是問題爆發之日,危機可能明年就會出現。

....P2P網貸成本低、利率好,可彌補傳統金融機構無法有效滿足不同層次客戶與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領域。但徵信機制是否健全,中間帳戶的監管及平台提供的擔保是否適當,則是P2P網貸面臨的挑戰。

包括信用、洗錢、非法吸金及流動性等,都是P2P業務的風險。現在是靠參與規模不斷擴大將問題掩蓋住,一旦業務停止成長,問題恐將爆發。

fsj 提到...

高盛:新一波金融危機來了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47687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2015-10-14

高盛表示,近來新興市場動盪,但這並非僅是另一場單純的市場震盪,可能繼美國房市崩盤、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之後,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第三個波段,而新興市場的成長前景也可能不太妙。

高盛上周在報告中指出,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趨緩、商品價格下跌及美國可能升息,導致市場面臨的變數增多,進而促使投資人擔憂資產價格是否能持續上漲,並形成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機。

高盛認為,金融危機以來幾波動盪其實互有關聯,先是美國房市崩盤引爆,接著美國危機擴散到歐洲,造成主權債務危機,接下來是新興市場動盪加上大宗商品價格崩盤。

投資人擔憂聯準會(Fed)即將升息,引發資金大舉撤出亞洲等新興市場,但Fed上月開會卻決議利率按兵不動,許多分析師也將Fed的升息預測時機延至明年。這讓受重創的新興市場趨於穩定,但分析師強調這僅是暫時減輕壓力。

令高盛擔憂的因素之一,是全球的利率處於低檔,點燃新興市場的信貸成長,並造成債務居高不下,這點在中國特別明顯,這種局勢可能拖累未來的經濟成長。高盛說,新興市場的經濟與企業獲利展望被降評,讓投資人擔憂經濟將長期陷入停滯,利率長期偏低,股票收益也下滑。

德意志資產與財富管理公司也在10月展望報告中表示,新興市場的趨勢經濟成長率持續下滑,並因過去十年缺乏結構改革而進一步惡化。

德意志說,已開發國家祭出超寬鬆貨幣政策後,投資人轉向享有利率優勢的新興市場,但事實是這種有利的融資環境遮掩了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的弱點。

德意志指出,寬鬆的貨幣環境引發過度投資,如今新興市場企業面臨的不光是債務增加,債務的利息也可能令人吃不消,企業倒債與破產的風險可能升高。高度投資、債務增加及經濟成長降溫等因素,造成新興市場比以前更脆弱。

※ 相關報導:

* 經長認了:加入TPP須開放美豬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47634

台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經濟部長鄧振中昨(13)日在立院答詢時坦承,美國一直要求台灣開放美豬,否則很難支持台灣加入。



◆ 社評-台商無需讓利 只要公平競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4001078-260310

旺報 2015年10月14日 主筆室

早期大陸在經濟發展起步階段,為吸引外資並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加速工業化來帶動產業發展、拓展外貿、累積外匯,乃大量提供優惠措施給予外資企業(包括台商),如兩免三減半(前兩年免稅、後三年減半徵收)、自用貨物可免進口關稅及工商統一稅、股利分配免稅、土地配合徵收等,成功吸引外資並帶動經濟成長,進而建立全球經濟霸權地位。

隨著經濟發展到達一定階段,吸引外資策略已逐漸轉變,從原本不加設限的招商引資漸次轉化為招商選資。亦即,從早先彌補內部資金及外匯缺口的「量化」考量,轉變為引進技術、管理經驗及人才的「質化」思維。在量化到質化的轉變過程中,原先提供給外資企業的大量優惠措施,也開始提高申請門檻,甚至直接取消。這不只影響到外資企業,也對台商在大陸的經營與獲利產生高度衝擊。2014年大陸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簡稱《62號文》),大幅限縮台商的賦稅優惠,就是一個鮮明案例,也嚴重損及台商權益。

除此之外,近年來隨著大陸積極推動經濟及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同時強力實施自主供應鏈政策,使得逾十萬家的台商開始面臨大陸本土企業的強力競爭,台商處境也變得愈來愈加艱困。各個地方政府為了扶植本土廠商,開始出現一些潛規則,例如融資項目限縮、稅費項目標準不一的課徵行為、只有陸廠可做而台廠不能做的業務及品項(產業保護措施)、甚或資訊不對稱下的市場進入障礙等,對台商造成不公平待遇。

為了消除潛規則導致的陸廠與台商間不公平競爭,台商透過各種管道如海基及海協兩岸兩會、台企聯等,向北京中央政府爭取國民待遇,希望將台商視作陸資企業,讓台商享有與陸廠相同的權利及義務。只是這樣的訴求,在《服貿協議》及《貨貿協議》陸續擱置後,似乎無法引起大陸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鳴,至今未獲得突破性進展。無疑讓許多台商在大陸的投資產生進退兩難的抉擇,無形中破壞兩岸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互信及合作基礎。

公平而論,台商爭取國民待遇並非要求讓利,而是一種可以與陸資站在平等起跑線、符合情理法的公平競爭行為。以金融服務業為例,由於大陸資本市場發展相對滯緩,為了保護本地證券業者,避免外資券商奪取市場,即使加入WTO已經十餘年,仍不允許外資獨資設立證券公司,僅能合資經營,持股限制也需在半數以下。

證券相關業務更是大幅限縮,這就是一種不公平待遇。雖然這個限制已在《兩岸服貿協議》文本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台灣卻因意識形態對立,讓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遲遲無法推動,僅能重新繞道自貿區對台優惠,另闢渠道。但這似乎又重新回到大陸對台特殊讓利的老路,長期來看,不是正規的做法,也容易引起其他非經濟層面的聯想。

其實,無論是2010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或是在ECFA框架下的服務貿易及貨物貿易等協議,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協助台商取得與大陸本土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而不會因為歧視或保護等相關原則與規定,傷害台商在大陸的競爭力。特別是在服務業方面,撇除金融業及特殊領域如國際物流業不談,相較於傳統大型製造業,大多數服務業台商的資本規模都相對偏低且側重在地化服務,因此更需要與大陸本土企業一樣的公平待遇。

站在同一起跑線,允許公平競爭,才是大多數台商真正想要的。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2014年接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提出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強調兩岸若能將心比心、以誠相待,則沒有甚麼心結或困難不能化解及克服。這樣的理念是對的,對於兩岸互信及合作有極大的幫助。今年8月第六屆兩岸和平創富論壇在台北舉行時,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向陸方建言,要求將兩岸一家親理念延伸至實際政策,讓台商得以比照陸資取得基本國民待遇。

換句話說,兩岸一家親不能僅流於口號,或僅僅建立在兩岸人民薄弱的主觀情感上,必須要有實際作為及客觀利益基礎,比如給予台商基本國民待遇,將台商視作大陸本土企業,大陸企業能做的,台商也可以做。如此一來,才能贏取台灣人民的認同,也才能實現真正的兩岸一家親。(旺報)



◆ 新會計準則 不會有兩套標準
http://udn.com/news/story/7243/1247518#prettyPhoto

經濟日報 記者郭珈爾/台北報導 2015-10-14

明年1月1日、140多萬家中小企業將適用新的商業會計法與商業會計處理準則,會計師公會和相關單位已擬定公報,據參與公報修訂的政大會計系教授盧聯生表示,預計發布的22項公報多半為舊公報的更新,只有生物資產和投資性不動產是新增的內容,會計從業人員應該特別注意法條的前後差異。

對於部分企業有子公司該適用何種會計準則的疑問,盧聯生回應,母公司為上市櫃公司的子公司,可以選擇和母公司相同的IFRS(國際會計準則)方式作帳,並不會有部分公司擔心的兩套會計標準問題。

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劉克宜補充,這次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公報」,以和國際接軌的IFRS為基礎,適用於非公開發行企業,和舊公報的差異不到兩成。公報中明定各項會計項目的入帳方式,刪除與非公開發行企業較不相關的主題,法條盡量從簡,還附有釋例和問答集,用以解釋商業會計法不足的細節,將會有助於減輕國內中小企業的編製成本,避免企業適用的困難。

此外,劉克宜說,公報中也有設有豁免條款,實務上無法達到法令要求或所耗成本過高的企業,就可以豁免。而主管機關在法條推動初期將會以輔導的態度為主,「不會對企業太過嚴厲」。因此中小企業適應制度變革的壓力應該不至於太大。

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富煒則說,公開上市公司遵循的IFRS會計原則,因為涉及資本市場運作,所以金管會的要求會相對嚴格。國際的會計準則不斷在修正,會計師也必須趕上腳步。至於這次針對中小企業的會計準則公報,雖然修改幅度較小,但應用的對象範圍較廣,遍及140萬家中小企業,因此會計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相當重要,這是會計師公會持續推動的目標。

fsj 提到...

經濟未爆彈… 世銀示警:全球年輕人難找工作(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50058

聯合報 編譯組/綜合報導 2015-10-15

世界銀行十三日就青年就業問題發表報告,表示全球十五至廿九歲年輕人,不論是男是女,住在突尼西亞或是美國,都得為找工作奮力掙扎。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將會重創全球經濟。

報告強調,全球經濟未來十年估計須創造六億個工作機會,也就是每月需五百萬個,才能跟上青年就業需求的速度

世界銀行夥伴機構「解決青年失業(S4YE)」全球聯盟指出,未來十年有十億青年將進入職場,但預估其中僅有四成能夠得到目前既有的工作機會。

該聯盟發表的「動手解決青年失業:二○一五年基準報告」中指出,全球十八億青年中,目前有三分之一皆未就業、在學或接受職訓,且女性的就業情況愈來愈惡化。

這些年輕勞工,在過去十年的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中受到最大衝擊,因為他們的工作通常是臨時性質,比較沒有保障。

這份一百五十五頁的報告指出,全球雇主要找的人才不僅要具備技術和學術技能,而且要有開放、負責或做事有條理等素質;許多年輕勞工不是條件太好讓雇主不敢雇用,就是資格不符。

報告說:「在新興經濟體,服務業機會增加,但雇主在勞動市場找不到具備所需技能的人力。其他國家的問題卻是,許多失業人口曾受過高等教育,但市場需要的是不同技能,或是更具技術性或專業性的技能。」

這種情況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前景。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沒有工作和收入,將陷入貧窮;而延後進入職場或屈就低薪工作,將使許多人一生可賺取的財富縮水。同時,當年輕人沒工作,政府少了他們的稅收,企業也會流失顧客。

報告並指出,青年失業問題會讓「社會付出的代價節節升高」,例如許多阿拉伯國家的不安局勢即是由年輕人主導,而全球經濟動亂和年輕極端分子的興起也都是明證。報告說:「我們看到的是經濟危機的一代。」

※ 只要各國政府願意限制投資槓桿上限,應可解決。詳見原站。

* 亞洲「通縮低氣壓」 殃及全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49908

通縮陰影正壟罩亞洲各國,從中國、日本、印度到南韓、新加坡和台灣,亞洲多處的生產者物價都已下滑一段時間,這不只衝擊企業獲利並導致裁員,也將危及歐美地區的成長動能。

亞洲通縮成因不在消費者物價上(目前大多地區的商店生意仍興隆),生產者物價才是關鍵,也就是工廠、礦區、農場等生產者靠販售大宗商品或加工產品與零組件所收取的費用。

亞洲三大經濟體的生產者物價已疲軟一段時間,中國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寫下破天荒的連跌43個月紀錄;日本9月PPI則連跌六個月,並寫下2009年11月來最大跌幅。即便是經濟相對穩健的印度,過去一年來也陷入生產者物價通縮。

....亞洲製造業產能過剩、貿易需求蒸發和生產力貧弱,在在證明亞洲各國日益陷入通縮循環。歐洲和日本剛落回通縮,美國則在設法因應企業營收走軟問題,種種因素使亞洲物價下滑顯得非同小可。

* 陸通縮危機升高 恐再「雙降」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249909

....由於通貨緊縮引發物價下跌的預期心理,廠商減少庫存,消費者延緩消費。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振鑫指出,在產能去化和需求找到新增長點之前,PPI短期難擺脫低迷。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認為,雖然PPI轉正還遙遙無期,但將漸步入降幅收縮區間,必須藉助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化解通縮。



◆ 聯合/台灣趕得上TPP二號車嗎?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500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2015-10-15

經過五年談判,包含美、日在內的亞太地區十二個國家(美、日、澳、紐、星、馬、越、汶、智、秘、加、墨),完成了「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談判。國發會主委杜紫軍認為,台灣非加入TPP不可;民進黨也宣稱,蔡英文若執政,推動加入TPP可以「無縫接軌」。然而,台灣能否如願加入,有重重難關要過。

TPP受到重視的原因有三:第一,TPP成員國經濟規模很大,占了全球經濟產值的卅八%,超過歐盟的廿五%,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而且,包括消費能力、技術領先程度、吸引外資及對外投資能力等各方面,也都是世界第一。尤其,TPP對於數位貿易、電子商務等所謂「新世代」貿易行為,均訂出新的規範,可能逐漸成為未來世界貿易的新典範,當然受到注目。

第二,是TPP的目的與野心與過去的自貿區不同。傳統自貿區是以消除邊境的關稅及投資障礙為主,強調提升本國產品在國外的競爭力。TPP則更進一步,要消除會員國對於原料、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移動的障礙及成本,使得各國彼此間的供應鏈及合作關係更加緊密、也更有效率。因此,在協定有很多深入各國內部的法規透明、公營事業改革要求,也有中小企業與競爭力提升專章。如此,不僅要有利於成員國間的貿易投資成長,也有助於會員國對全球經濟競爭力的提升。

第三,是對「非成員國」的衝擊。以原本就是亞太供應鏈一分子的台灣為例,若無法搭上TPP這班列車,不但出口至美、日等主要市場的貿易可能受到影響,更嚴重的是產業合作與供應關係將受到挑戰,企業可能加速外移至TPP國家,而且經濟將因改革緩慢而導致競爭力衰退、外人投資持續落後,而陷入困境。

由於TPP會員國間彼此的產業強弱項目不一,再加上經濟整合的義務深入境內各層面,觸及如專利藥/學名藥保護、健保核價及資料傳輸等敏感議題(台灣還有美豬美牛問題!),談判起來當然非常困難。僅在最傳統的關稅及投資限制消除的問題上,例如,日本想要打入各國的汽車市場,美、澳則要日本擴大開放稻米及豬牛肉;越南要求美國給成衣零關稅待遇,美國也期待越南對外人投資繼續鬆綁。十二國都有利益、也有衝擊,在得失之間,需要有強烈的決心才能突破。這種決心的展現,也是TPP完成談判的亮點。

尤其,諸如強化對專利藥、著作權的保護,對資料傳輸的鬆綁,到公營事業的規範及投資開放等,明顯都是向美國、日本等領先群國家傾斜;也因此,對於像馬來西亞、越南等國而言,可能就要在短期內付出代價「強迫升級」,以追求長期競爭力的強化。簡單地說,各國決定是否參加TPP,其決策考量永遠在尋求「整體、長期」的利益,而不是個別議題的輸贏。同時,政府必須提出有效的對策,協助那些為成就「整體利益」而可能受到衝擊的企業、勞工及經濟弱勢族群。

對台灣而言,能否在明年下半年搭上「TPP二號車」,事關至鉅。問題是,台灣內部是否能達成上車的共識,以及是否買得起這張車票,則仍未可知。事實上,真正的挑戰只有一個:在有利有弊的情況下,政府是否有能力說服台灣產業及社會,為了追求TPP帶來的長期利益,大家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和成本。

時機不巧,就在我們需要拿出強烈政治決心的時候,台灣卻遇上政治黑暗期。目前台灣的政治已全面進入選舉模式,在選舉模式下,任何可能衝擊經濟弱勢族群以達成「整體利益」的議題,沒有任何政黨膽敢觸碰。此外,從明年一月十六日總統大選過後,到五二○新政府就職前,政府又進入漫長的「看守期」;而看守內閣的特徵,絕不在展現強烈政治決心,而是低調再低調。更何況,五二○新政府上任後,至少還需要好幾個月的磨合期,才能真正掌握情況。

TPP這班車,還有韓國、菲律賓等國在排隊,時間到了,列車就會開走。那麼,綁手綁腳的台灣能否趕得上車子,實在令人憂心!

※ 相關報導:

* 我加入TPP 製造業受惠、農業受創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250065

國民黨籍立委李貴敏昨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時,引用經濟部「推動我國加入TPP之影響評估報告」指出,我加入TPP後,農產及其加工業產值將少掉十九點六八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六百四十億元),就業人數會減少一萬六千人。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農業結構必須要調整,若農民感受到一開放就受損,農民就會怕,必須調整到農民能感受到開放市場後有競爭力,才會接受。

* 大突破!歐盟報告 提將與台灣貿易談判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50068

歐盟十四日公布新貿易策略報告,首度提到將與台灣展開雙邊投資協議談判,對台灣政府而言,這是繼爭取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外,敲開與歐洲自由貿易的重要關卡。

fsj 提到...

經濟/正確透視中國GDP的三個關鍵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5228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16

世界正在激辯中國大陸的經濟。「中國偉大的增長神話破滅了」「中國經濟免不了硬著陸」「中國經濟感冒了,世界經濟有藥醫嗎」…,不僅國際社會,大陸執政當局也高度關注經濟的下行,擔心增長能不能穩得住,也在猶豫「十三五」規劃要怎麼設計,能繼續保七嗎?還是應調低到6.5%,所有這一切操心,容我們坦率地說,其實都是一個「偽命題」。

之所以說「偽命題」,是因為各方關注與討論的主角GDP,或它的增長率,無論是過去35年的年均增長9.8%,或今年可能的7%,或未來五年可能的6.5%,其實都不是一個正確的概念或估計,而是一個經常被高估了,也可能低估了,甚至忘估了之後的扭曲概念。

先論高估。從過去35年的年均9.8%到目前的約7%,中國的經濟增長其實都包括了兩種被高估的成分:一是因透支而帶來的增長。因為長期大量地透支了資源、環境、廣大弱勢者的權益,中國大陸較之於競爭對手,享受了極大的低成本紅利。由此而反映在GDP上的增長,嚴格地說,是不健康的。另一種,是過度或不當投資,形成了巨大的、毫無效益的過剩產能,這也會反映在GDP上,當然也是一種不健康的增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穩增長」,就很容易成為一個誤導的概念,一味強調穩增長,結果很可能是「穩」住了許多不該穩的那些不健康的增長。這就好比是膽固醇,有好(高密度)、壞(低密度)之分,必須有所區別,否則,無論健康與否,只關心GDP的高低,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次論低估。無論過去35年的年均9.8%或今年的7%,中國的經濟增長其實都存在著兩種嚴重的低估──意思是有產出,卻未準確地被估計在統計數字之中。低估之一是「地下經濟」。一個國家,地下經濟規模的大小往往跟政府體制現代化的程度有關,現代化程度愈高,所有經濟活動及其產值被納入政府統計的比重即愈高,換言之,有經濟活動也有產出卻未被納入政府統計中的部分,即所謂「地下經濟」的比重就愈低。中國大陸向市場經濟轉軌,引入現代經濟統計並有效掌握迄今不到35年,再加上中國大陸從中央到地方,現代行政管理的水平參差不一,可以想見「地下經濟」的規模相當可觀,換言之,中國的GDP明顯地是被低估的。

再一個低估的來源是「新經濟」。新經濟活動通常還來不及被納入政府統計,這在各國都一樣。新經濟在今天的中國明顯地較之於所有其他國家更大,如網路經濟或「互聯網+」經濟。今天大陸實體經濟增長緩慢甚至萎縮,已反映在GDP之中,但相對應的,網路經濟的爆發式發展恐怕很大部分還未計算到GDP之中。

考慮了兩個高估,9.8%與7%就「不應該」是9.8%或7%;考慮了兩個低估,9.8%與7%就「不只是」9.8%或7%。除了這兩個,一般看中國未來長期的GDP增長,往往容易忽略另外兩個巨大的潛力,不妨稱之為「忘估」。

忘估之一與需求有關,忘估之二與供給有關。

國家經濟增長,一靠需求,二靠供給。過去35年中國經濟的需求面主要靠的是全球化大形勢下的外需拉動。2008年世紀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很可能已進入「長期停滯」階段,所有國家都面臨外需疲弱的困擾,必須依賴內需拉動。中國理論上有13億人規模的巨大內需市場,遠遠還未充分開發,所以「改革是中國下一階段的最大紅利」,而且只有中國才有。

另一方面是供給面,過去中國靠的是人口紅利,即低廉的勞力,這個優勢相信今後將與時俱減,但中國還有另類的人口紅利,即高素質的腦力,也遠遠還未充分開發,只要認真改革,優勢巨大。

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中國已高速增長30多年,依國際經驗,今後步入中高速甚至中速增長,勢所必然。是耶,非耶?根據以上分析,也許就可以有一個比較明朗的判斷了。

※ 相關報導:

* 「超級地租」效應 陸製造業出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6000867-260301

大陸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但也正在面臨一個更多風險的時期。受到「超級地租」效應的影響,不少大陸的製造業正出現資本出逃的窘境,專家指出,從前幾年的江浙一帶的企業老闆大量撤離,到現在最熱門的香港首富李嘉誠出走,其背後的因素都與此一效應有關,換言之,大陸的全產業鏈在「超級地租」效應下,斷鏈危機正不斷加劇。

所謂「超級地租」,指的是指在隱藏於土地及其相關資產價格之內的類稅性收入。例如,一個家庭賺10000元(人民幣,下同),用於居住的支出應不高於3000元,一旦在市場炒作、政府政策作用下,因房價高漲而使得居住支出超過3000元,其超出的部分就是所謂的「超級地租」。

* 以房養老重啟 合庫、土銀挺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54467

老齡人口活化資產的「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政策,決定捲土重來,銀行公會重啟研究並列為明年工作重點。據了解,目前合庫、土銀等房貸業務量大的銀行,有非常高的承作意願,業務性質會從現在偏公益性,轉向偏商業性。

....所謂的逆向抵押貸款,是指民眾將自身的房屋抵押給銀行,銀行每月支付一筆金錢給民眾,類似年金的概念。民眾過世後,銀行停止支付金錢,並將設押的房屋賣掉,償還本息。由於現金流向和先跟銀行借一筆錢、再每期償還的一般貸款相反,故稱之為「逆向」抵押貸款。

* 美元癱軟的三個原因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52307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升息的可能性下降,投資人對亞洲市場資產的需求轉強,美元對多數亞幣15日走貶,亞幣中以馬元、韓元走勢最強勁,印尼盾與泰銖分別升至四個月與兩個月高點。

....目前利率期貨顯示,市場認為Fed在12月升息的機率僅27%。日本外匯交易網站Gaitame.com資深研究員神田拓也指出:「我們所見到的美元賣壓是與升息預期消退有關,而非新建立的美元空頭部位。」

* 日經濟數據難看 衰退風險升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52299

日本8月工業生產遭大幅下修,製造業信心也連續第二個月下滑。兩項數據倒退,不僅升高日本經濟步向衰退的風險,也加重當局擴大實施振興措施的壓力。

日本經濟產業省15日公布,8月工業生產減少1.2%,較初估值0.5%下調一倍有餘。身為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場的中國需求驟降,加上日本內需不振拖累,使製造業者受到嚴重衝擊,紛紛減產汽車、電子機械和電腦記憶體等產品。

* 安倍經濟學…機器貓漫畫神預測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54500

從股票策略師搖身變為基金經理人與漫畫家的塔斯克(Peter Tasker),2011年在以機器貓為主角的漫畫著作中,描述日本傾全力打擊通縮,用霹靂手段拉抬生育率,透過招徠外國觀光客與賭場合法化等政策喚醒沉睡經濟。一年多後,「安倍經濟學」出爐,漫畫情節居然一一實現,而塔斯克操盤的基金從成立迄今報酬超過230%。

這部漫畫名為「我是數位貓:日本人的未來」(I am a Digital Cat: A Japanese Future)。塔斯克說從未想過政府政策會這麼快反映他的建議。他並押注8月以來走跌的日股將恢復漲勢。

* 馬來西亞 恐成下個地雷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54531

馬來西亞在19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風暴中幾乎一蹶不振,之後致力維持政局穩定,實施對投資人友善的政策,逐漸蛻變成為商品大國。但如今總理納吉弊案纏身,大馬可能淪為下一個巴西,經濟恐將陷入「失落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