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TPP聲勢大 當心後座力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5454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17
經歷五年的艱辛談判,亞太區12國終於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達成協議。除了具有傳統自由貿易協定所涉及的降低關稅與開放市場之外,TPP的最大特點是希望能制定全球貿易的新規則,進而使全球經濟活動在相同的規範下運作。
TPP是採取「秘密談判」方式,許多細節要在數周之後才能揭露。依據國際媒體所報導的資訊,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項特色:一、涵蓋範圍宜再擴大,進一步發揮經濟擴張效益:TPP最具震撼性的數字,是涵蓋的經濟規模占全球約40%,但經濟規模並不能與貿易額劃上等號,而全世界最大貿易國─中國卻被排除在外,使經濟效益大打折扣。依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最權威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時TPP能使12國的總經濟規模擴大2,850億美元;但如把中國、台灣、南韓、泰國及菲律賓也涵蓋進去,而成為17國,則所創造的經濟擴張效益將提高一倍以上。
二、地緣政治意義濃厚:TPP使美國與日本領先中國先行建立亞太經濟區。TPP是歐巴馬政府「轉向亞洲」戰略的經濟骨幹,藉此使美、歐、日跨國企業將更多投資移往中國以外的亞洲國家,以反制中國在亞太區經濟勢力的崛起。
三、降低關稅之外,著重打破貿易壁壘:TPP不僅是各會員國間的關稅大幅降低,也為日本的農產品貿易壁壘打開缺口,尤其是稻米進口從700%以上的阻絕性稅率,改為實施配額內零關稅,牛肉及豬肉稅率也將逐年大幅下降到9%,真正落實市場開放。紐、澳乳製品也靠TPP打入美國、加拿大及日本市場。
四、制定貿易規則,擴大涵蓋領域:美國一心藉由TPP成為21世紀全球貿易的「規則制訂者(rule maker)」,而非「規則接受者(rule taker)」,並以「美國價值」打造全球貿易規範。因此TPP涵蓋智財權保護、跨國資訊交流、電子商務、國營企業經營及「投資者國家爭議解決機制」等領域,並為勞工、環保等規則打下基礎。中國及印度等若要加入,須接受TPP的既定條件;即使進行其他自貿協定談判,也不得不採用與TPP相同的規則;同時也為美、歐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TTIP)協定」談判劃出底線,對歐洲造成壓力。
儘管TPP對全球自由貿易及經濟成長有一定的貢獻,但也存在重大缺憾。TPP與其他多邊式區域性自貿協定一樣,都會扭曲貿易流向,使各國不需要充分發揮比較利益及生產能力,只在區域性架構下尋求最佳的關稅組合,而把最有效率的生產者排除在外。此種作法實際上卻違反自由貿易的基本原則,且距離全球性多邊貿易協定的理想也愈來愈遠。
再者,美國在操作TPP議題上,「策略」的意味過重。先把中國排除在外,使美國在一些高度爭議的問題上,能充分掌握談判的主導權,例如國營企業競爭條款等。TPP談定之後,中國無論是否後續加入,都將陷於被動地位。
然而中國是全球最大貿易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製造業;把中國最有效率的企業排除在外,是TPP的最大漏洞;而且中國正逐漸成為亞洲供應鏈的中心,從紡織業的纖維原料到電子、汽車零組件,中國都是重要的供給來源。因此TPP可以沒有中國,但亞太區域貿易卻少不了中國。
另外,TPP聲勢愈大,反制力量也會愈強。例如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夥經濟伴協定(RCEP)」,也開始加快談判腳步,未必就會訂出與TPP相同的規則;又如TPP雖規定跨國自由資訊流動,但歐洲法院近日卻判決美國企業不得把客戶資料傳回美國,且歐盟民眾抗議TTIP的聲浪也升高。如此TPP推動自由貿易的「銀邊」,卻有可能被全球塊狀壁壘的「烏雲」所掩蓋。
◆ 經長老實說:敲定貨貿 才能加入TPP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52295
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 2015-10-16
經濟部長鄧振中昨(15)日表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不是台灣主觀說「要參加、就能參加的」;想搭上TPP第二輪談判,除了市場自由化、內部法規調整,須兩岸貨貿協議先「敲定」,才能讓台灣加入TPP有較好的國際環境。
TPP第一輪談判底定了,各界關注我國能否成為TPP第二輪談判的成員國。鄧振中本周二在立法院會答詢時,首度「老實說」想加入TPP就要開放美豬進口,昨日再度「老實說」TPP與兩岸貨貿談判的關係。
鄧振中坦言,過去一段時間密集向各個TPP成員國打探台灣想加入TPP的「條件」,結果得到一個訊息,對方表態,讓台灣加入TPP談判的前提是,「大陸不要反對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如此我們才不會有太大的異議。」
由於TPP談判採「合議制」,也就是台灣想加入第二輪談判,必須獲得當前12個成員國的全數同意。經長二度「老實說」也意味著台灣若想加入TPP,依舊跳脫不了「中國因素」的國際政治現實。
鄧振中坦言,國內許多反中人士,對「TPP」與「貨貿」兩者之間的關聯存疑,認為兩者應該是切開的。但國際關係是無法用科學、數學來證明的,判斷錯了,影響就很大。
◆ 拚產業轉型 陸催生新工業革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6000863-260301
旺報 2015年10月16日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
在「互聯網+」的概念下,大陸政府近期結合各領域,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的力度持續加大,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該院常務會議上就表示,未來大陸中央將會把「互聯網+雙創+中國製造2025」三者緊密結合,進行工業創新,催生出一場「新工業革命」。分析人士指出,李克強的談話顯示大陸未來集中火力為這三大領域的轉型升級提供資源,並為大陸製造業開創新局。
李克強指出,在消費領域,大陸的「互聯網+」創新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今後在工業和製造業領域,也要把「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和「雙創」(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緊密結合起來,為即將出現的「新工業革命」加緊布局。
互聯網 整合社會資源
針對李克強的談話,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以及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傳統製造業正在被顛覆與重構,製造業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無論是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還是德國的「工業4.0」,甚至是李克強宣示的「新工業革命」,都正在經歷這個過程。
針對這個過程,李克強指出,過去外界一談推動工業發展和技術改造升級,就覺得應該是政府切一塊資金分給企業,由企業內部的工程師苦苦攻關。但今天的情形不一樣了,而互聯網則給大陸的產業創造了一個充分整合全社會資源的廣闊空間。
市場化 推進企業重組
李克強以大連一家創客企業為例指出,該企業用網上註冊平台匯集了28萬名工程師,為3萬台機床的技術改造升級提供解決方案;李克強認為,「創客」講的不是互聯網消費,而是利用互聯網推動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這才是一場真正的「新工業革命」。
李克強說,「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就是智慧升級,是工業化與資訊化的高度結合。這也是大陸政府要全力將「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和「雙創」緊密結合起來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大陸的工業增長嚴重乏力,李克強強調,大陸各有關部門必須積極轉變發展思路,拓展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新途徑。在創新技術改造方式的同時,也要加快企業自身的體制機制改革,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等重大改革。(旺報)
※ 相關報導:
* 鴻海昆山廠 機器人大軍上工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254512
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的機器人製造大軍加速集結。中國大陸媒體報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示,富士康將打造全球頂尖精密製造人才的「黃埔軍校」,同時昆山廠已導入2,000多台自主研發的機械手臂。
.... 郭台銘表示,鴻海全球上百萬員工也將逐步培訓、指揮機器人工作,員工將有更多時間設計軟體,這些研發投資都為鴻海轉型及未來成長奠定基礎。
郭台銘先前多次強調,機器人的開發「並非單純取代人力」,而是產品製造愈來愈精密,已非人手可以負擔,透過雲端與機器人協作,能讓研發製造人員節省更多時間,投入開發更高價值的新創應用。
* 憂 無薪假人數 飆20個月新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7000029-260202
出口冷,無薪假再現警訊,勞動部昨(16)日最新公布統計,至10月中旬共1,239人實施無薪假,電子業居半數,人數除了是去年同期的2.6倍,也是今年連續第二個月飆上千人大關,更是20個月以來的最高峰。
* 經濟轉型
22 則留言:
點子農場/物聯網時代 共有共享共創
http://udn.com/news/story/7244/1257608
經濟日報 吳仁麟 2015-10-19
物聯網正快速的改變世界,生活中有愈來愈多人事物都和物聯網有關,在這樣的情勢下,物聯網會把我們帶向什麼樣的新時代?
知名的未來學學者傑瑞米.瑞夫金(Jeremy Rifkin)用「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來預言未來的物聯網社會。他說,物聯網讓所有人都可以幾近零邊際成本,分享自身的資訊、娛樂、綠色能源、3D列印商品和網路課程,甚至還能分享汽車、房子、工具與衣物。
而且他認為共享經濟將完全解構所有的產業,未來,群眾募資將取代銀行貸款,線上課程將取代正規教育。「使用權」將戰勝「擁有權」、「合作」會取代「競爭」而「分享」則會徹底取代了「交易」,既有的市場經濟規則與典範,將全面遭到顛覆。
瑞夫金預言,未來人們主流價值將不會再是追求金錢利益,而是更專注創造高品質的分享價值;不沉迷於擁有物品,而更在意互惠與共用;善用地球資源,更努力維持生態永續。
他並以兩個例子來佐證自己的預言。
全球金融體系在2008年時幾近瓦解,當時資金凍結,美國政府不得不金援國內最大金融機構,理由是這些機構「大到不能倒」。此舉引發美國大眾群情激憤,銀行業者本身在金融業務上的輕率,政府卻拿7,000億美元稅收金援,而幾百萬名美國人卻因為本身「小到無關緊要」,只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房子被查封。
在這波銀行體系幾近瓦解的事件後,網路上出現一種名為點對點借貸(peer-to-peer lending)或社群募資(social lending)的新借貸機構。像 Zopa、Lending Club 和 Prosper 等線上銀行平台,把錢直接借給個人和計畫。這些線上金融機制去除掉中間商和大型金融機構的高額固定成本(以較高的借款利率轉嫁給借款人),因此正逐漸取代傳統銀行,成為受歡迎的借貸工具。
此外,在物聯網基礎架構上,許多新創事業開始利用群眾募資來踏出第一步。像美國Mosaic公司,就是利用群眾募資為12項太陽能計畫募得1,100萬美元的款項。Mosaic當初推出第一項太陽能投資計畫時,提供投資者4.5%的投資報酬率,而且最低投資金額只要25美元。
該公司創辦人比利.派瑞許(Billy Parish)原本預計如果事情進展順利,就能在一個月內募到31.3萬美元的初期投資款項。想不到他透過募資網站,在不到24小時內就獲得435名投資者的青睞並達成募款目標。
很明顯的,在物聯網的推移下,我們的世界感知和整合的能量正不斷的提升,把我們帶向一個「共有、共享、共創」的明天。 「共有」、「共享」與「共創」這三股力量有如三根大支柱也像三支利箭,把我們帶向下一個物聯網社會。
※ 相關報導:
* 黃金亮點/美中經濟轉弱 激勵金價一路衝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56470
上周金價延續前一周漲勢,買氣更加熱絡,引領金價不斷攻高,一度突破每盎司1,190美元關卡,並改寫15周新高,而多頭積極表態的主因有二,一是聯準會(Fed)官員的鷹派發言,令升息預期難以抬頭;另外則是中國經濟透漏的放緩訊息,拉動避險情緒增溫。
◆ 「帶路」沿線國 交投熱絡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256101
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2015-10-18
被視為大陸外貿風向球的廣交會,參展和接單雙雙下滑,進出口前景蒙上陰影;不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投卻逆勢火熱,隱現新商機。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大陸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指出,今年到會採購商總人數明顯下降,但有2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53家企業參展,占總數近六成;沿線國家採購商逾8萬人參展,占總採購商近一半人數。「最特別是,巴基斯坦採購商參展人數暴增72.13%」,對中亞外貿商機已經預熱暖身。
徐兵透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採購商,在廣交會臉書(Facebook)平台上,粉絲已達33萬人,互動率超40%。顯見「一帶一路」外貿新商機炙手可熱。
「一帶一路」外貿新商機恐將成為大陸進出口的新亮點,根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三季大陸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值約人民幣4.5兆元,占外貿總值超過四分之一,表現勝過總體出口水準。
※ 相關報導:
* 經長:台灣誠實 加入TPP具優勢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56235
經濟部長鄧振中表示,台灣要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很有優勢。雖然台灣與十二個TPP會員國沒有邦交,但是台灣企業誠實、透明,別國喜歡跟台灣做生意。他說:「我們坐在金山上,不要在金山上喊窮」。
* 內外交迫 台商憂5年內大潰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8000631-260301
華信統領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袁明仁是大陸台商圈最知名的「張老師」,最近他密集跑了上海、蘇州、無錫、昆山等地的十數家台資企業,發現台商今年面臨的問題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還要嚴重。台商反映,金融海嘯是外部因素,訂單沒有了,今年則是內外交迫,除了訂單沒了,還面臨大陸各種成本上升,內部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一些有產業鏈保護的台商還可存活外。袁明仁預估,不出五年,很多台商會大潰敗,台灣經濟也將大受影響。
別以為只是製造業台商叫苦,就連以創意見長的服務業台商也頻遭滅頂之災。打著「專為女性設計的美食」旗號的台資連鎖餐飲「代官山」,早在2006年就落戶上海中環廣場,曾經一度是滬上許多饕客們小聚小酌的必選場所,以其時尚唯美的唐風陳設給食客們留下風雅印象。但從今年5月開始,上海、南京、無錫等地「代官山」門店相繼關門,6月初因有供應商舉牌討債上社會新聞,震驚台商圈。
當然,製造業台商處境最慘。今年十一大陸黃金周,一家台灣上市電子代工企業的昆山工廠悄悄讓更多員工休長假,不再輪班,把多餘的人力轉移到其他廠區,以因應將來的生產基地轉移。
◆ 《經濟教室》七年來的窮人物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8000204-260209
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18日 于國欽
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於1971年說:「慢性通膨,雖不像過去外界誇大的那樣壞,但也不如那些為通膨辯護者所說的那麼好。」
■通膨對社會各階層的影響相同嗎?曾有美國學者研究指出,通膨並沒有使哪個階層只受到傷害,而沒有得到好處,惟一的例外,就是老年人,因為他們被固定的養老金綁住了。
馬總統日前的國慶演講提了不少七年來台灣經濟社會的變化,七年來政府確實做了不少努力,在其演說也提到了一些,但若干關鍵的施政成績及問題卻反而沒有提及。
他提到台灣七年來競爭力、人均所得排名的進步、所得差距與痛苦指數的改善,但卻未提及不動產實價登錄、兩岸直航這兩項措施所帶來的改變,前者讓房市資訊透明難以再哄抬房價、後者使我國旅行收支由逆差轉為順差,其貢獻無人能否認,可惜講稿中未置一詞。
至於講稿中提及我國去年痛苦指數在108個國家中名列第四低,從總體平均數來看,確實如此,但若我們依各階層的情況來觀察,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痛苦指數係通膨率加上失業率,之所以取這兩個數據,是因為物價上揚、失業升高都會讓人難以維繫生活,因此兩項數據相加愈高,就表示這個社會愈痛苦。
藍領失業率遠高於白領
台灣去年的通膨率1.2%,失業率3.96%,合計5.16%,這個數字較之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時明顯改善,然而若分別觀察低所得家庭、高所得家庭的通膨率,則會發現自2012年以來,連續四年窮人面臨更高的通膨率。
觀察失業率也同樣會發現,藍領失業率遠高於白領,以去年而言,基層勞工的失業率仍達4.06%,比起白領的專業人員1.97%、專業人員2.40%要高出許多,今年以來台灣失業率雖持續下滑,但營造業勞工的失業情況卻反而升高。
由此可知,馬總統所說的痛苦指數下滑,對窮人、甚至小康家庭很難產生共鳴,這原因在於算術上的平均數,不必然會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尤其當這個社會家庭所得、財富差距愈大時,算術平均數就更難以適切地呈現民眾的感受。這也是何以馬總統援引這麼多統計敘述七年政績,卻反而在立院遭砲轟的原因。
我們以馬總統執政首年到今年的消費者物價變化做個簡單比較,從2008年9月到2015年9月台灣的消費者物價(CPI)漲了5.66%,這是個平均數,事實上,後五分之一低所得家庭七年來所面對的CPI漲了7.6%,而前五分之一高所得家庭的卻只漲了約5.1%。
窮人之所以比富人面臨更高的通膨率,是因為窮人的消費有三成花在食物,富人僅兩成花在食物,而七年來食物類價格大漲20%,如此對窮人的衝擊自然較大;另外七年來雖然油價大跌、資通訊產品降價,但窮人交通通訊及教養娛樂兩項花費占消費不及兩成,而富人占了近四成,是以七年來降價的好處澤及富人者多,為窮人分享者卻僅杯水車薪。
薪資增幅追不上通膨率
近年全球物價雖不像昔日出現可怕的通膨,但仍續呈上漲,七年來窮人的物價漲了7.6%高不高?一定會有人說不高(他們認為通膨高一些可活絡景氣),但看看七年來藍領薪資微增5.1%(製造業藍領者更只增1.7%)而言,薪資增幅明顯追不上通膨率,其對政府的失望與埋怨,並非沒有原因。
執政者只追求施政的平均數,而忽略各階層經濟條件處境日益擴大,這正是追求指標忘了目標,而這也是以數字治國最大的毛病。(工商時報)
經濟/新常態下的大陸「十三五規劃」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5993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20
即將在10月26日召開的中共第18屆五中全會將通過「十三五規劃」(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作為下一個五年(2016~2020)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布署的重要藍圖。在大陸經濟遭遇強勁逆風之際,「十三五規劃」能否為大陸帶來新的經濟活水及改革動能,備受矚目。
五年前大陸公布「十二五規劃」時,正值全球經濟處於金融海嘯後重新洗牌的「新常態」(New Normal),美、歐等工業國家緊縮消費及政府支出,成長停滯,對世界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大幅削弱。相對上,中國經濟仍維持8%至9%的高速增長,國內生產毛額(GDP)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成長率的貢獻逾五成以上,因而各國政府期待大陸必須加速經濟轉型,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
在備受期待和與日俱增的內外壓力下,「十二五規劃」核心任務在啟動大陸經濟轉型工程,對內推動全方位的市場改革,對外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經濟體系的角色;其政策主軸則是將過度依賴出口的經濟增長模式,逐漸轉變為以內需為主,期待大陸角色能從「世界工廠」晉升為「世界市場」;同時,從擴大消費、加速城鎮化、調整產業結構、改革收入分配等途徑著手,期能實現兼顧成長、分配、永續發展的「包容性增長」。
在習李上任後,於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路線,配合「十二五規劃」推動,全力打造大陸經濟的升級版。但總結過去五年「十二五規劃」的實施成效,和原先預期目標落差極大;現在「十三五規劃」所面對的內外形勢,與五年前比較,已出現巨大轉變,因而其承擔的任務更為艱鉅,政策主軸定調也更加困難。
首先,大陸經濟已進入到習近平所楬櫫的「新常態」,近年GDP增速已明顯放緩,未來幾年可能進一步降到6-7%,甚至於更低的水準。不僅如此,近月大陸股市崩盤及人民幣驟貶,引發全球金融動盪,迫使習李須在國際場合不斷澄清中國經濟仍然穩健,不會是世界經濟風險的來源。相較於美國經濟的穩健復甦及美元重返強勢,美中經濟實力差距已再次拉開,國際情勢對大陸轉趨不利。
其次,大陸經濟增長動能持續減弱,因為世界貿易趨緩及近年人民幣大幅升值,出口已不再是大陸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但要轉換到以內需為主的經濟結構,卻非一蹴可及,尤其近年大陸仍相當依賴製造業、基礎設施及房地產三大部門投資帶動經濟成長,在三者同步走緩趨勢下,未來如何如達成「穩增長」目標,可說考驗重重。
再者,大陸內部多年累積的深層次矛盾,尤其是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包括體制內的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員,以及和利益糾結不清的國有企業等,已成為大陸深化改革的最大阻礙。
今年5月習近平在浙江召開的「十三五規劃」座談會中特別提示,當前世界經濟環境複雜,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但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任務艱巨。習近平並提出十大目標包括: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改革體制機制、推動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扶貧開發等,要求取得明顯突破。
如果和五年前「十二五規劃」作比較,上述十大目標並無顯著差異或突破處,這充分反映出,處於「新常態」下的「十三五規劃」,在內外尋求突圍的困難和挑戰。習近平多次強調,改革沒有回頭路;最近在一場重要演說中他強調,未來5年將使大陸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小康不能有人掉隊。從這裡看,堅持改革及追求社會公平將是未來政策主調,也是爭取大陸13億民心的最大憑藉。
※ 相關報導:
* 陸第3季GDP破7 創6年半新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0000876-260301
大陸國家統計局19日公布今年第3季(7到9月)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成長為6.9%,正式跌破7的「穩就業紅線」大關,並為金融海嘯後、2009年第2季以來最低紀錄;進出口、工業與投資全線放緩,研究機構認為下滑趨勢還沒觸底,今年會繼續降息降準,外媒則憂大陸恐將成為動搖世界經濟的大風險。
* TPP光環 「越南製」將成主流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259877
在中國因薪資高漲和勞動持續短缺而漸失吸引力之際,越南卻挾帶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光環,以年輕勞動力和僅約中國一半的薪資水準,吸引大批外國製造業者前來,也使得「越南製」商品在全球日益普及。
* 緬甸飯店超市 禁用美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59777
緬甸中央銀行19日突然宣布要撤銷飯店、餐廳、超市等業者的外匯兌換許可證,以抑制緬甸國內經濟對美元日益高升的需求,提升緬甸貨幣基亞(kyat)的地位。
* 社評-台灣經濟已非財政政策所能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0001032-260310
....經濟動能急凍,連帶壓縮商品價格上漲空間,通縮疑慮急遽升溫。與物價走勢息息相關的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9月來到-5.9%,逼近6年來的新低,距離上次出現正成長數字,已有43個月之久。對照過去經驗,PPI長時間負成長,僅有出現在1997-1998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2009全球金融海嘯期間。但即使是這兩個號稱近世紀對亞洲經濟傷害最大的金融危機,大陸PPI也未曾連續高達3年半時間負成長。毫無疑問地,通縮壓力正逐漸在大陸蔓延開來。
....對比大陸積極推動財政政策挽救經濟的做法,台灣也一直有這樣的聲音存在。早先央行總裁彭淮南及財政部長張盛和都曾公開表示,擴張性財政政策是救經濟的重要管道之一。不可否認,財政政策對於提振經濟確實有幫助,但這樣的做法是否適合台灣,值得進一步討論。特別是台灣目前在連年赤字財政的施政下,債台高築,一旦全面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勢必引發債留子孫疑慮。更不用說,在選舉考量下,財政政策大餅往往淪為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禁臠,資源誤置情況十分嚴重,苗栗財政收支瀕臨破產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 數位浪潮來襲 銀行現金櫃台消失了
http://udn.com/news/story/6/1260320
中央社 台北20日電 2015-10-20
因應數位金融時代來臨,外商銀行匯豐銀行東門分行首創不再設置傳統現金櫃台,並設立數位專區,方便客戶體驗網路銀行服務。
數位浪潮來襲,包含渣打銀行、匯豐銀行以及合作金庫銀行等業者,或因過去合併,使得分行間距離過近、或基於成本考量等,今年首見有銀行繳銷分行執照。
匯豐銀行個人金融暨財富管理事業處資深負責人葉清玉表示,匯豐引進新型態分行進入台灣市場,專注於滿足客戶的財富管理服務與自主性更高的數位金融使用需求。
葉清玉進一步指出,看到客戶對於理財專業建議的需求成長,特別在新型態的東門分行延長營業時間到下午5點,提供客戶專屬的財富管理諮詢服務。
同時,有鑒於數位金融的快速發展也逐步影響消費者行為,匯豐東門分行特別設有數位專區,客戶可自由使用平板電腦進行網路銀行服務與體驗,相關問題亦可隨時諮詢行員,讓數位金融使用經驗更輕易地融入客戶的日常生活中。
◆ 趙薇老公司機冒充黃有龍 賣掉千萬豪宅
http://udn.com/news/story/8/1260385
中央社 台北20日電 2015-10-20
中國大陸知名藝人趙薇老公黃有龍最近被告上法庭,原因是有人買了他的房子,卻遲遲無法入住。沒想到,竟是司機冒充黃有龍,到公證處透過人臉識別技術,辦理委託公證證明,賣掉豪宅。
大陸最高人民法院主管的人民法院報旗下微博「中國法治」今天報導,上述案件預定22日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
報導說,武姓民眾買了黃有龍的房子,卻遲遲無法入住,因而提告,要求黃有龍騰退房屋。不過,房子卻不是黃有龍賣掉的,而是他的司機賣掉的。
這名司機冒充黃有龍到公證處,透過人臉識別技術辦理委託公證證明,委託另一人將房屋賣給武姓民眾。
大陸部分公證處引進人臉識別技術,此技術採用最新人臉識別方法,結合最新第二代身分證閱讀器應用技術,透過攝影鏡頭捕獲到的人像或指定人像與資料庫中已登記的某一對象作比對核實,確定是否為同一人。
報導說,要騙過人臉識別系統不是容易的事,目前並不清楚為何這名司機能冒充黃有龍通過人臉識別。
黃有龍經營飯店、餐飲和紅酒等事業,投資阿里巴巴影業,成為第二大股東。他2009年與趙薇註冊結婚。
※ 相關報導:
* 防詐騙、不怕忘密碼 英銀行業推自拍付款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60518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倫敦銀行業者正在測試新的行動支付防弊措施:要求用戶以連接社群網站帳戶的手機自拍,藉由比對生物特徵,確定交易者是否為本尊。
為了確保行動載具線上交易安全,自拍照也會拿來和用戶的臉書、推特、LinkedIn帳號內容比對,如果發現有問題,系統會發出警告。
這套線上付款身分查核系統名叫Perceive(察覺),由紐約的Socure公司研發,會檢查自拍照人物的特徵並評分認定他 (她)是本尊的可能性。
直言集/指台灣干預匯市 美量化寬鬆無責?
http://udn.com/news/story/8857/1262409
聯合報 本報記者吳苡辰 2015-10-21
美國財政部在半年一度的國際經濟與匯率政策報告中,點名台灣與南韓央行干預匯市,直指台灣央行於尾盤阻升新台幣,並指韓國央行過度干預匯市,導致韓元被低估,日本央行則被批評不應維持弱勢日圓。
美財政部報告的弔詭處在於,美國過去幾年因經濟重度疲弱,多次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大量印鈔票的結果,導致熱錢四竄,QE不論實施或退場,都嚴重影響國際金融情勢,台灣也身受其害。
「現在全球經濟如此動盪不安,美國要負很大的責任,」金融人士直批,美國批評台灣,卻忘了其餘四根指頭回指著自己。他說,台灣現階段出口那麼差,央行適度調節匯市以挽救經濟,相當合乎常理,若台灣央行無所作為,才是失職了。
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今年五月到訪台灣,我央行總裁彭淮南更直嗆柏南克,「你的QE(量化寬鬆)帶來很多副作用,讓我們很煎熬(suffer)」。當時,對彭淮南的當面抗議,柏南克也難以辯解。
美國財政部指日本央行維持弱勢日圓,立場也顯得薄弱,過去幾年大量採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就是美國,簡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最佳代表。
反觀,中國大陸四月時,還被美國財政部批評人民幣匯率被「大幅低估」,但本次卻取消此說法,美國財政部似乎完全忽略了,中國大陸央行才在八月時大幅調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導致人民幣重貶。
美國財政部重批台、韓、日,輕放中國大陸,不免讓人合理懷疑,美國是否是柿子挑軟的吃?抑或剛剛落幕的歐習會,讓美國只記得要多做中國大陸的生意,而在匯率報告避重就輕,忘記中美兩大國應有的國際責任。
◆ 潘思亮:別太關心政治 多想經濟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62401
聯合報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 2015-10-21
晶華集團董事長潘思亮昨天指出,日前他跟日本參與經濟振興政策的企業顧問團接觸,發覺日本企業界著力經濟改革政策,比首相安倍剛上任時還用力,且與政府間逐漸取得「共識」。他說,這值得台灣思考,「大家太過關心政治」,應該一起關心經濟,思考振興之道。
國內景氣走弱,經濟成長率面臨「保一」困境,潘思亮卻不悲觀。他說,台灣經濟不是不好,是「信心」出了問題,從晶華剛開幕的牛排館來觀察,最便宜的餐都沒人點,反而都點最貴的,顯示內需消費還是很有實力。
潘思亮指出,新牛排館有平價的餐,但也提供高價餐點,滿足各式消費者;但他發現,便宜的竟都沒人點,消費反而集中在頂級菜色,顯示高端消費市場一直都在,重點是「有沒有達到消費者要求的品質」,讓他們願意掏錢。
儘管今年全世界景氣走緩,尤其中國大陸放慢成長力道後,牽動韓國、香港經濟跟著疲軟,只剩美國一枝獨秀。值此景氣低檔時刻,潘思亮說,更應該好好投資自己,反求諸己,「做一些自己可以去改變的事」,去想想企業如何轉型、再生。
潘思亮還說,日本現在卯足勁推動國際化,重視人才的英文教育,舉辦很多海內外交流活動,甚至推動公務員去海外受訓,直接赴海外培養國際視野,協助公務部門擬訂策略可以對準國際趨勢。
由於台灣沒有礦產等天然資源,最主要的資源就是「人才」,潘思亮指出,台灣一定要培養國際化人才,在國內加強英文教育,更建議企業將重點栽培人才送去海外歷練,尤其政府公務員更應去海外,才能懂現在國際上在做什麼。
另一方面可學習新加坡,很多國際人才會去新加坡上課,新加坡塑造出亞洲國際人才教育的搖籃。潘思亮認為,台灣也可扮演這個角色,建立成為國際化人才的教育重鎮,做到只要國際企業想找亞太人才,第一個就想到台灣,這對台灣的內需也有加分效果。
※ 相關報導:
* 製造業產值大減 創金融海嘯來最大
http://udn.com/news/story/6/1262794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今天公布2015全年製造業產值預測,成長率為負的7.36%,減少產值約達新台幣1.07兆,創2009年金融海嘯、最近6年以來最大減幅。
IEK進一步指出,且因比較基期影響,蘋果光可能無法帶動第4季製造業產值,衰退現象落底恐要到明年第 1季。
* 許勝雄:台灣投資環境5缺 加缺德
http://udn.com/news/story/6/1262985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今天表示,台灣投資環境不佳,包括缺水、缺電、缺地、缺工及缺人才外,還「缺德」,要如何塑造好的投資環境,政府和朝野都要努力。
許勝雄今天出席三三會時指出,台灣企業海外布局部位愈來愈大,顯示台灣企業在台灣投資意願不高,相當令人憂心,如果繼續下去,經濟活動產生的動能及效益無法全民共享,只是幫股東賺錢。
如何改善、提升投資環境是政府的任務,只不過,台灣除了過去一直都有的「5缺」外,現在還多了「缺德」,在相互競爭之際,也需要相互尊重、容忍,才能塑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
◆ 台灣過度重視陸客 觀光成長陷停滯
http://udn.com/news/story/9/1264011
台灣醒報 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 2015-10-21
少了陸客,即便政府花了19億元做國際宣傳,國外觀光客人次卻只成長4%,朝野立委都焦慮台灣觀光的未來。民進黨立委李昆澤21日質詢觀光局時表示,「去年觀光客成長24%,今年花了19億卻只成長4%?」
交通部長陳建宇解釋,交通部自2013年5月開始,就採取陸客優質團管制,每天團體客開放5千人、自由客開放4千人能夠來台觀光,所以成長較少。
李昆澤21日在立法院質詢觀光局時表示,觀光局的盲點在於把陸客列為台灣主要觀光客,「日本推動64國落地免簽,今年就增加了47%的觀光成長,衝到1340萬以上觀光人次,我們只成長了4%,部長難道不急嗎?」
國民黨立委羅淑蕾也拿出數據,質疑觀光局太過重視陸客,陸客在2007年只占旅客比例5%,2015年卻攀升到48%,她引述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柯牧洲所說,「12月16日起到明年1月15日,大陸官方將限縮陸客來台數量,大砍95%。」,羅問,到時觀光局該怎麼辦?觀光局長謝謂君則回應,「以往經歷,大選期間大陸都會限縮來台陸客,但不會到95%那麼高。」
針對日前財政部將取消商店小額退稅的動作,李昆澤再舉日本去年10月推動新版退稅優惠政策,刺激觀光客購物的動機,目前日本超過1萬家退稅商店能替觀光客退稅,「台灣卻只有財政部規劃的1400家退稅商店,財政部現在還要取消小額退稅?」
謝謂君表示,「因使用退稅商店人數過少,所以財政部才取消現實退稅的制度,改採電子化退稅,會再收集日本案例作相關研議。」
民進黨立委陳素月批觀光局只花錢,卻沒做好配套,觀光局花這麼多預算爭取國際觀光客,但日本來台的觀光人次卻呈現負成長。「連觀光局製作的『旅行台灣』APP,連結到高鐵局及鐵路局等網站,也只有中文沒有英文!」謝謂君則表示,「前陣子因為受日幣貶值影響,日客減少來台,但現在已回復持平。APP部分會再回去檢討。」
經濟/經濟失靈多由政治謀算堆砌而成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6466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22
近來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狀態,諸如輕忽風險、過度投機、信貸過度膨脹、經濟成長失衡、全球儲蓄過剩等現象層出不窮,貌似下一場重大危機的開端。各界大感納悶,為何在充分反思金融海嘯成因過後,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仍未學乖,還是陷在相同的經濟困局中?關鍵即在於金融海嘯前後的各種經濟失靈只是表象,政治失靈才是最深層的毒瘤。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錯誤的經濟模型讓主政者與投資人輕忽市場警訊,甚至認為資產價格已充分反映包括全球經濟失衡在內的風險因素,因而持續冒進,終導致美國次貸風暴一發不可收拾;馬丁.沃夫(M. Wolf)於新書《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The Shifts and the Shocks)中,援引明斯基(H. Minsky)的「金融不穩定假設」(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指出,當市場穩定的時間愈長,它的基礎就可能變得愈脆弱,一點點外生衝擊讓市場稍微偏離常態,就可能引發始料未及的大災難。因此,全球會陷入危機有一部分的理由,在於90年代後期至21世紀初期的大平穩(great moderation)時代,讓經濟掌舵者根深蒂固地認為經濟的韌性足以承受房市下滑的外生衝擊,完全不相信經濟會跌入深淵,以致於在危機爆發前缺乏風險意識,事後又窮於因應。
然而,若將時光倒帶至金融海嘯事發前幾年,時任聯準會主席的葛林斯班雖因美國陷入無就業復甦及通膨率低的狀態,而將利率長時間維持在低檔,卻也早在2005年於國會聽證時,就倡議要對可能引發房市泡沫的房地美、房利美公司加強監管,但未獲議員支持。只因當時這兩家公司透過各種遊說管道,將自己打造成協助美國民眾得以負擔自住房屋的慈善機構,讓華盛頓政治圈裡斤斤計較選票的議員們,視其為重要盟友,致使原可防患於未然的房市問題,愈演愈烈。
而本意在更有效監管銀行體系,降低發生系統性風險機率的巴塞爾協定,也同樣受到政治影響,效力大打折扣。該協定將各國公債認定為無風險資產,使其不必計入銀行須計提的風險性資產中,各國公債因而有了更多買盤,殖利率也比其他券種低,讓各國政府在容易發債且成本偏低的情況下,債務過度膨脹;金融業者也得以做大營運槓桿,美化財報數據。以歐豬五國為核心的歐債危機爆發,便成了意料中的事。
再加上歐洲領導人雖欲透過共同貨幣區降低各種交易限制,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卻又不願意放棄財政政策主權,故未納入能適時導正失衡狀態的常態性機制,導致共同貨幣區難以順利運作,種下日後經濟失衡的惡果。同樣地,當希臘政府債務高到不可持續時,為顧及德、法債權國選民的敏感神經,歐洲領導人始終不考慮以相對有效的債務減計方案處理,使希臘經濟陷入混沌、難見天日。對此,歐元集團主席榮克(J. Juncker)坦言:「我們一直知道該怎麼做,我們唯一不知道的是,如何在我們做了正確的事情後,還能夠再選上。」點出了經濟政策始終得在政治屋簷下低頭的現實。
時近年底,台灣的選舉味愈來愈重,政治人物們無不摩拳擦掌,希望能在接下來的選舉中取勝。然而,從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的實例可知,經濟失靈固然有其本身的因素,但將其從風險進一步推落懸崖者,往往是政治的謀算。
在當前台灣經濟已是千瘡百孔的窘態下,實在承受不住政治人物總以自身政治利益為優先,一而再再而三地漠視對國家整體經濟有益的發展策略。真正值得民眾交付未來的,是那些仍抱持理想、願意犧牲短暫政治利益,帶著國家走向正確方向的政治人物。畢竟,光陰不待人,若台灣繼續困在政治僵局當中,將難脫離日漸耗弱的命運。
※ 政治:把自己的事變成眾人的事。相關報導:
* 投資惡化 最大風險在政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2000419-260102
繼五缺後,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喊出第六缺「缺德」,呼籲朝野相互容忍、尊重,創造好的投資環境;經濟部官員說,目前立法院審議中的自經區、產創條例、政府組織改造等重大財經法案,若遲遲不過,對台灣經濟發展衝擊很大,主因是公務員是依法行政,若無法令授權,政策工具是無法推動與落實。
* IMF警告:沙國國庫 5年內耗盡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64596
國際貨幣基金(IMF)警告,沙烏地阿拉伯若維持當前財政政策,受國際油價重挫拖累,五年內財政資產將有耗竭之虞,凸顯沙國削減預算赤字的迫切性。
IMF 21日出爐的報告預測,沙國今年的預算赤字將擴大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0%以上,明年的赤字比率是19.4%。沙國為支撐財政,政府已計劃縮減支出,官員也多次信心喊話,強調沙國經濟能挺過油價暴跌的衝擊。
* 陸公司債泡沫 愈吹愈大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264612
熱錢在中國掀起的泡沫,先前從房市轉到股市,如今再次移向另一次資產類別:公司債。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姚偉(Wei Yao)說:「公司債已經變成另一個融資管道,年成長率一直在20%以上。債券殖利率已經大跌,信用利差也顯著縮小。」
姚偉說,公司債之所以飆漲,一方面是因為熱錢逃出股市、轉進債市,另一方面,債券投資的槓桿大增也有助益。第3季債券附買回總額為人民幣155.8兆元,創單季最高紀錄,代表季增13%、年增更達81%,從這一點就可看出金融系統風險進入全新階段,投資人不可不慎。
* 內外需皆冷 Q3 GDP負1.01%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31000332-260102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今年第3季GDP概估值負1.01%,較8月預測0.1%大幅下修1.11個百分點,不僅是近年首現單季衰退,也是金融海嘯後(2009年Q3為負1.24%)表現最差一季;主計處綜合統計處視察王淑娟形容,目前經濟是「外需依舊冷、內需也降溫」。
王淑娟說,汽車、手機買氣大不如預期,Q3新車掛牌數,負成長7.88%,加上汽柴油價格續跌,及其他消費性產品買氣衰退,零售業營業額年減1.93%,為近6年首次負成長;另股票交易值、觀光遊客人數皆明顯減少,概估這季民間消費成長只剩0.89%,遠低於先前預測2.94%。
* 海嘯來最慘!製造業產值 今年蒸發1.4兆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64686
出口動能減緩、原物料價格維持低檔,今年製造業產值不樂觀。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昨調降製造業產值預測,預估全年將衰退百分之七點三六,產值較去年蒸發一點四兆元,為二○○九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差表現。
這是IEK在半年內三度下修今年製造業產值,這次一口氣下修五點六二個百分點,產值預估僅剩下十七點五九兆元。IEK資深研究員陳志強指出,今年面臨全球景氣驟變、出口受阻,加上大陸經濟減速及在地供應鏈競爭,不利出口去化,使今年製造業成長趨緩風險上升,也讓製造業處於谷底盤整。
◆ 國外創新模式…汽車版YouBike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64653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5-10-22
在國外車聯網的應用已經激盪出共享經濟的初步成果,民眾透過手機App,不只可以24小時自助租車,甚至還可以共用轎車,不必買車就可以享受擁有汽車的方便,省去停車費用、汽車維修與加油、繳稅等費用。
德國賓士集團旗下的Car2go就成功在全球30個城市建構的汽車共享的模式,幾乎每個城市都能獲利。他們強調任何時間、地點、簡單的應用,結合智慧型手機、汽車與GPS的服務,在德國的街頭,經常可見有人拿著手機或卡片,放在這些汽車擋風玻璃上的感應器「嗶」一聲後,就把車門打開,發動車子開走。
民眾可以租用車,但不用買車,達成共享經濟的效果。這類服務快速在歐美崛起,有如汽車版YouBike。
Car2go中國總裁暨亞太區業務發展總監白悅仁因為台北市政府對這種營運方式有高度興趣,曾來台簡報。未來Car2go是不是有機會能進入台灣,就要看市府態度。
專家傳真-全球科技整合 台灣何去何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2000089-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22日 黃齊元
高啟全跳槽紫光、戴爾併購EMC、新帝(SanDisk)求售,這些事情,有甚麼共通性?第一、他們都和近期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的整合相關;第二、這也和互聯網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的快速發展有關;第三、中國大陸是促成這些事件直接或間接的推手。
7月中,大陸紫光集團計畫以230億美元併購全球第三大DRAM廠美光,被美國拒絕,三個月後,美光在台子公司董事長高啟全宣布加入紫光,轟動業界。
許多人沒有注意,紫光在最近幾個月,又完成了兩筆重大交易,一是5月中以23億美元併購惠普(HP)在中國的伺服器、儲存與技術服務公司新華三(H3C)51%控股股權,然後再接再厲,10月初以38億美元入股全球第一大硬碟供應商威騰(Western Digital)15%股權,這些都和雲計算及雲服務息息相關。
隨著互聯網和物聯網快速發展,對於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大為增加,包括資料中心、雲儲存和技術服務。EMC雖屬於傳統硬體儲存,不同於Google和Amazon這些新興儲存方案提供者,但仍有一定市場地位,對於急欲從PC轉型企業服務的戴爾來說一拍即合,以670億美元併購,乃科技業有史以來最大個案,新加坡政府投資基金是共同投資者,因為新加坡原來就有完整的硬碟製造供應鏈。本案說明面對中國大陸充滿野心的全方位布局,歐美業者亦不得不加速整併以求自保。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快閃記憶體大廠新帝有意出售,美光和威騰居然同時登門求親。美光本身即有快閃記憶體業務,威騰(紫光為第一大股東)則以生產傳統硬碟為主,和用於固態硬碟(SSD)的快閃記憶體不同。
兩家公司背後都有中國的影子,代表大陸正在積極廣泛的布局記憶體產業,鞏固未來大規模建立資料中心的零組件來源,而且涵蓋傳統硬碟和快閃記憶體,兩邊一起押寶。
大陸紫光雖併購美光不成,但並未死心,邀請高啟全加入,可促進中美台三方策略聯盟,繼續以其它形式維持和美光的關係,並在大陸建立記憶體製造基地,共同對抗韓國三星。台灣如果不加入這場賽局,和大陸合作,未來難免面臨被邊緣化的命運,這也是為何聯發科最近憂心忡忡,呼籲政府開放陸資參股台灣IC設計產業的原因。連IBM都同意對中國政府開放原始碼,並表示將幫助中國打造IT產業,而非只將中國作為一個銷售市場或製造基地,說明全球科技大廠為了市場,都紛紛化敵為友改與中國大陸結盟。
英特爾現在已策略持有紫光集團20%的股權,雙方緊密合作;高通和中芯國際策略聯盟,並移轉技術給中芯,中芯下一步據報導可能會併購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9月時高通更和中芯共同入股中芯長電,其母公司江蘇長電成功併購星科金朋,躍居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封測業者,可算是中美聯手共同對抗台灣(日月光和矽品)。紫光與美光合作雖然是中台美聯手抗韓,但南韓和中國大陸的關係遠比台灣好,三星已在西安投資75億美元建立快閃半導體廠,未來中韓在特定領域合作也不無可能。
不論是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的整合,或各大廠切入雲儲存相關市場布局智慧物聯網,台灣都不在其中,基本在狀況外。我們的半導體產業有不少大老均是圍棋高手,雖然大局尚未完全底定,但台灣半導體產業已被新的全球產業鏈布局快速包圍,未來前景堪憂,應積極思索突破之道,以免日後陷入孤立無援的危境。(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英特爾若結盟紅軍 威脅更大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264668
大陸產業分析機構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認為,英特爾藉由大連廠擴大記憶體晶片業務之餘,若這家國際指標大廠能進一步結合大陸官方力量,在記憶體領域有所作為,將能讓外界更正視大陸發展記憶體政策。
* 世界工廠褪色 東莞釀新倒閉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2000896-260309
大陸經濟新常態下,早年有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的東莞,正醞釀新一波倒閉(出走)潮,據市場推估,去年就有高達4000家企業倒閉,而且新一輪倒閉潮正燒向電子製造業,不少工業城淪為鬼城,台商無可倖免;外界甚至悲觀認為,沒有品牌與技術的代工時代已結束,東莞這場大地震還會持續很多年。
◆ 社論-Bank 4.0「去實體分行」浪潮的挑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2000050-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22日 主筆室
7年前,踩到金融海嘯最大地雷的美國銀行業,掀起一波從本土到各國分支單位的裁員潮。事過境遷,美國經濟帶頭重返復甦正軌,當前金融市場熱絡程度也幾乎與次貸危機爆發前無異,但對銀行從業人員而言,嚴酷的挑戰或許才要來臨。因為,當年衍生性商品操作及風險管理失序的人事成本撙節,充其量只能算高高舉起、輕經落下,而當前銀行業為因應數位金融時代進行的人力調整,可謂在金融的根本上動刀。
今年以來,全球銀行業加快分行裁撤步伐,將資源轉移到網路銀行服務,位居美國第2大的美國銀行,在近2年內關閉本土逾500家分行;法國第3大的興業銀行,計畫在2020年前關閉本土分行達400家。其他如英國匯豐、渣打、美國摩根大通…等跨國銀行,也都有大規模關閉分行及裁員的計畫,以便大步跨進「去實體分行」(De Banked)的Bank 4.0時代。
博傑思(A. Berges)與蓋倫(M. Guillen)所著的《銀行業新時代》一書中提及,當客戶可用智慧型手機獲取資訊、搜尋資訊、完成交易、支付帳單等服務後,傳統以「關係」經營銀行業務(relationship banking)的形式,便逐漸被以「客戶行為資訊」驅動業務運作所取代。未來銀行不僅是金錢和風險的管理者,更有機會成為數位經濟和電子商務的訊息中心。
然而,以當前購物等一般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去想像數位金融願景雖美,但金融服務要全面搬上網路,門檻相對較高。除了現行金融法規在數位金融環境的適用性及資訊安全的考量之外,在行動網路平台上,重新建構客戶與銀行間的關係,也不是容易的事。試圖將現有銀行服務原原本本的搬至網路上,如騰訊持股30%的微眾銀行,透過手機鏡頭的人臉辨識功能,讓民眾不用走進實體銀行,即可線上申請小額貸款是一種模式;而德國數位銀行領先者Fidor Bank鎖定高數位化用戶、中小企業與開發商等對象,結合社群、遊戲、電商業者與行動等元素,透過網路提供金融業務與服務,並開發新客戶群,則又是一種樣態。
只是,若細究目前已常態式運作的數位金融業務,可發現多半還是實體金融服務的網路化,少有如阿里巴巴旗下餘額寶般的網路原生性金融服務,更遑論餘額寶為中國金融管制環境下的產物,難以重現在其他較成熟的金融市場。換言之,即使行動通訊等技術快速發展,讓與銀行打交道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侷限,客戶可以更便利的運用各項金融服務,但博傑思與蓋倫所預言的銀行新角色(數位經濟和電子商務的訊息中心),還未真正粉墨登場。而Bank 4.0「化被動為主動」,隨時預測客戶的需求,提供客製化資訊與服務的戰役,也才正要開打。
因此,數位金融推展起步較晚的台灣,還是有機會跟上這台顛覆金融業經營環境的列車,尤其是台灣消費者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經驗相對成熟且頻繁。根據統計,2012年台灣民眾利用手機購物比例為28.2%,但至2014年已高達62.6%,成長幅度居亞太區之冠,屬高度使用手機購物地區,讓許多產業虛擬通路表現比實體通路還好,亦成為數位金融極佳的發展基礎。
除了金管會應加快現有數位化金融環境3.0計畫的進度,像是儘速完成法規修正,開放銀行、保險、證券可百分之百轉投資FinTech(金融科技)相關公司,如大數據資料處理公司、行動支付或生物特徵認證公司等外,業界也應在力推已開放的銀行存放款理財及共同行銷、保險網路投保、證券網路下單等業務之餘,試著找出與網路生態更為親近的商品或經營模式,以免受限於金融服務網路化的框架中,錯失開展數位金融業務的先機。
更重要的是,隨著國內行庫也開始裁撤分行,人力需求的重新配置與規畫,將成為一大挑戰。除了利用未來3年的緩衝期,讓實體分行的既有人力能透過職能適性評估、網路消費行為分析相關教育訓練,順利過渡到數位金融業務,同時也應打破傳統金融從業人員選用思維,吸納熟稔電商運作模式者加入,將不同領域的人才融為一爐。因為,「人」才是金融服務最重要的關鍵。
如此一來,無論「去實體分行」的腳步有多快,諸如中國螞蟻金服的非傳統金融電商業者的挑戰有多激烈,台灣銀行業也能左手以現有金融法規及業務範圍為基礎,打造具有網路親近性的服務,讓不太習慣藉由網路使用金融服務與輕度網路金融使用者,可藉此成為銀行的客戶;右手則可完全從網路行為模式下手,開發具有網路原生性的金融商品,滿足中、重度網路金融使用者的需求。雙管齊下,讓有數百年歷史的銀行業也能在網路時代中,翻轉出屬於自己的新樣貌。畢竟,就算未來實體銀行(Bank)不見得會存在,但銀行業務(Banking)一定會在。(工商時報)
李嘉誠又贏了 搶先陸買下英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4000914-260309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24日 記者勵心如/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與英國簽署了約400億英鎊的商業合約,讓中英貿易急速升溫,但英媒更關注的是,在這個合約之前,香港富豪李嘉誠早有先見之明,其在英國的投資規模是大陸在英投資規模的近2倍,英媒更戲稱,「這位亞洲富豪快買下大不列顛帝國了!」而先前大批李嘉誠撤資一事的陸媒則大讚,「李嘉誠又快人一步!」
李嘉誠的投資重心近期從陸港轉向歐洲,其中英國是主要戰場,新浪財經即指出,目前英國天然氣近3成市場、電力分銷四分之一市場及供水約5%的市場,皆由李家控制,而港口、機場與金融市場業務也在其收購範圍之內。
習近平訪英期間宣布的400億英鎊交易,將讓英國成為大陸在歐洲的最大投資目的國,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提到,本周之前,大陸在英國的投資總額只有141億英鎊,而李嘉誠集團已在英國投資250億英鎊(約合1兆2555億元新台幣),「除了李嘉誠以外,很少有人能夠如此悄無聲息地進行上百億英鎊的投資。
投資金額已達上億元
英國銷量最大的報紙《每日郵報》甚至評價,「這位亞洲富豪快買下大不列顛帝國了!」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遍布眾多公共事業,包括2011年,其斥資24億英鎊買下Northumbrian自來水公司,這是英國主要供應水和汙水處理公司,及今年以102.5億英鎊收購英國第二大的電信商O2等。
遠見戰略目光和膽識
李嘉誠在英國投資最早約從2000年開始,近5年最為集中,這恰好是希臘債務危機引發歐債危機爆發的5年,歐洲經濟在這期間可謂焦頭爛額,而李嘉誠一筆又一筆投資扔進去,確實需要戰略目光和膽識;如今大陸企業代表團來到,英國經濟也正逐步復甦,李嘉誠當初在低價時購入的資產,價值預計將逐步回升。
李嘉誠這一系列大手筆投資,外界預測其在英的投資,將讓他再賺進一大把鈔票,而其精準眼光,連日前因撤資一事對其大肆撻伐的陸媒也不得不大讚。外界認為,李嘉誠對世界潮流和商機敏銳判斷與把握,讓他又贏了。(旺報)
◆ 聯合筆記/潛行中的台灣經濟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69180
聯合報 聯合筆記/黃昭勇 2015-10-24
出口連續三個月二位數衰退、信義區土地流標、台積電調降資本支出…,近來,台灣幾乎看不到也聽不到跟經濟相關的好消息,整體的經濟成長率更陷入能否「保一」的困境。
保一大作戰不只台灣,遠在歐洲的法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法國十月商業景氣數據已攀升至一○一,高於長期平均值一○○,且為一○○年八月以來之最高值,顯示法國經濟景氣自本年第四季開始出現復甦跡象。但法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也還在為保一奮戰。
其實,經濟成長率是百分之一,還是百分之○.九九,數字上的差別實在是微乎其微,真正影響的是國人的信心。
尤其,在媒體放大檢視下,曾經左右台灣出口成長的宏達電智慧手機、受惠中國大陸家電下鄉的面板廠、筆記型電腦等科技產業,由於景氣大幅起落的特性,更會左右民眾信心。
或者,來聽點好消息吧。
在彰化的織襪園區,有一家在台灣創立超過卅年的台灣手套博物館觀光工廠,不僅走過產業大量外移的低價競爭,始終堅持在台灣製造與落地生根,現在更朝向觀光工廠轉型,明年就要開始營運。
這家手套工廠,在F1賽車手套、自行車手套等高單價的運動休閒手套的市場占有率都相當高,而且堅持在台灣就地轉型升級,提升自己產品的價值,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唯一不走的就是去海外找便宜的生產基地,用維持價值的痛苦途徑,提升了競爭力。
在高雄岡山的滷味博物館,從路邊的滷味攤開始,現已成為許多國道休息站內銷售滷味的專業代工廠,低溫的特殊技術,讓滷味保持風味又免去防腐劑等不明添加物的風險,同樣是一個素負盛名的觀光工廠。
傳統產業的台灣水泥,在中國大陸已經成為環保與再生電力的供應商,不再只是消耗資源、電力的高汙染產業。
就在你我身邊,就在台商征戰世界的全球各地,爭氣的台灣企業一直都在,面對世界的挑戰與低價的競爭,始終有堅持品質與合理價格的企業在努力、在拚鬥著。
這些,或許不常在媒體鎂光燈下出現,卻實實在在的往前行,潛行的台灣經濟,正以一股暗流湧動,為台灣的經濟信心添加柴火。
別再擔心保一不保一了,把自己的企業競爭力做好,把對自己的投資做好,即使在可能的經濟冰河期,也可以靠著不斷的潛行,破冰前進。
◆ 死抱「破碎」模型…Fed做繭自縛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69065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2015-10-24
經濟學家認為,美國聯準會(Fed)因為墨守已「破碎」的模型,已自陷困境,官員們10月底開會時將只會「各說各話」,「基本情況」是於12月首次升息,下次升息最早也要等到2016年6月。
坎伯蘭顧問公司經濟學者艾森貝斯指出,Fed主席葉倫等人「墨守」已經「破碎」的「菲立普曲線」學說,一直在等待失業率下降能帶動通膨回升,以決定升息時機。
曾任Fed經濟學家的艾森貝斯說,Fed使用一種純粹的菲立普曲線,而這已是一種破碎的模型,但他們又沒有其他替代的模型,「當他們無法得到模型中所預期的通膨率時,就使自己陷入了不知道何時行動,或乾脆不行動的困境。他們一直等待勞動市場愈來愈緊俏,直到理論破滅,或發生其他情況為止」。
他表示,「他們表示一切看數據來決定,卻又不告訴大家看那些數據,及如何依據這些數據來做決策,結果只會造成不確定性。我不認為他們能夠找出任何一套數據,能為這次升息提供合理性」。針對Fed將在10月27至28日召開的決策會議,他認為「他們將花許多時間來討論勞動市場情況,然後再談通膨。決策官員無論持何種立場,都能各說各話」。
他預測,12月首度升息是「基本情況」,若失業率下降、又不想在12月升息,Fed必須全盤改變策略。下一次升息最早要到2016年6月。
※ 相關報導:
* 歐元面臨「完美風暴」 兌美元12月恐貶至1:1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69172
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吉暗示擴大現行的量化寬鬆(QE)政策規模,匯市專家預測,若ECB十二月進一步放鬆信用,執意讓歐元對美元匯率走軟,將讓預告年底前升息的美國聯準會(Fed)面臨更艱鉅的挑戰。
而且,如果Fed選在當月升息,歐元將面臨「完美風暴」,兌美元匯率跌到一比一平價的可能性將再度出現。
* 陸垃圾債盛行 似金融危機前的美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4000882-260301
「東協+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曾多次警告,亞洲新興市場恐面臨資金流出風險,無獨有偶,在亞洲新興市場擔心美國升息,恐加速資金流出下,外媒開始唱衰大陸,認為中國投資者正面臨著所謂的資產饑荒,因為收益率下降,迫使他們追逐高風險的資產,而大陸垃圾債發行大增,與金融危機之前的美國很類似。
....在經濟增速跌至25年以來最低水準的同時,大陸企業債違約案例不斷增加。在最新一起違約案例中,直屬國務院的央企中鋼股份未能在20日如期支付20億元、利率5.3%、2017年到期債券的利息。
* 大陸再祭「雙降」 全球市場巨震
http://udn.com/news/story/7850/1269193
為化解經濟成長放緩的壓力,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天宣布,自今(廿四)日起存放款降息零點二五個百分點(一碼),同時調降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二碼),這是人行在四個月內第三度祭出「雙降」,估計釋放人民幣七千億元(約新台幣三點五兆元)流動性,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大陸央行昨天宣布雙降,帶動全球市場巨震;富時中國A五十指數和中概股大漲,歐洲股市漲幅擴大,美股也大漲。黃金上漲,人民幣重挫。
* 第三方支付 五方尬腳程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269402
台灣第三方支付大躍進,競爭將於年底前更趨白熱化!遊戲廠商歐買尬、橘子、智冠、網路大廠網家、藍新等公司近期消息頻傳;其中歐買尬、遊戲橘子已取得國內第三方支付執照,智冠旗下智付寶、藍新旗下ezPay台灣支付緊追在後,可望第4季啟動營運;網家(PChome)則計畫月底由支付連旗下《國際連》送件申請執照。
看好支付業務潛能,《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5月上路後,台灣遊戲、網路、銀行業者態度積極;其中歐付寶及樂點行動支付動作最快,歐買尬上周率先宣布已取得國內第一張專業專營的電子支付執照。
陸十三五 訂10大目標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272266
經濟日報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 2015-10-26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昨(25)日公布大陸「十三五」規劃十項任務目標,包括保持經濟成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
中共18屆五中全會今(26)日在北京召開,將一連舉行四天,會中可望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昨晚,搶先公布「十三五」規劃十項任務目標:一、保持經濟成長;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三、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五、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六、改革體制機制;七、推動協調發展;八、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九、保障和改善民生;十、推進扶貧開發。其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首度寫入五年規劃。
環保將是「十三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外界預測,要實現大陸2020年GDP比2010年翻倍的目標,年均增速維持在6.6%。此外,人事調整議題可能也是中共18屆五中全會的議題之一,將追認中共中央政治局開除多名黨政官員黨籍的決定。
此外,新華社昨晚發表社評「贏得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定性五年—寫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內文指出,「十三五」時期是中國民族復興進程中至關重要的五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共確定的「兩個一百年」(中共建黨100年建成小康社會、中共建國10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鬥目標的首個目標。
※ 相關報導:
* 經濟/大陸降息難解經濟長短期困境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7064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25
中國人民銀行自昨天起調降存放款利率1碼及存款準備金率2碼,估計釋放人民幣7,000億元流動性,這是人行今年第五度降息,第四度全面降準,也是6月下旬陸股大跌後第三度祭出「雙降」。人行頻密降息降準,料是為減緩大陸經濟持續下滑的壓力,也顯示北京正加強政策力道以應對超乎預期的嚴峻經濟情勢。
* 希臘:歐元區像香腸 早知就不碰它
http://udn.com/news/story/5/1271623
「如果你知道香腸內含許多不好物質,你就不會去碰它,而歐元區就像是香腸。」反對撙節方案的爭議性人物、希臘前財政部長瓦魯法克斯日前受英媒訪問時,又對歐元區提出批評,同時也重申自己反對撙節的立場。
和執政黨同屬「激進左翼聯盟」的雅尼斯‧瓦魯法克斯,是希臘前財政部長。今年7月,希臘人才在公投中對歐盟撙節方案說「不」,但隨後就因為執政黨和歐盟談判失敗,被迫接受嚴苛的撙節方案以換取紓困資金。
* 祕魯的經濟困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5000197-260209
....3年前,當國際貨幣基金(IMF)選定祕魯(Peru)做為其2015年年會的召開地點時,是要彰顯拉丁美洲在經濟上的成功。
但當這個年會於今年10月9日在祕魯首都利馬市(Lima)正式登場時,與會全球財長及央行總裁們的聚焦點卻是:新興市場經濟已從多年的強勁成長急轉而下,墜入遲緩中,這是何等諷刺的對照!
祕魯現已是新興國家經濟前景逆轉的象徵,來自於商品價格崩跌、中國大陸經濟倒退、美元走強等的衝擊。
◆ 名家觀點/負利率 全球新常態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72233
經濟日報 丁予嘉 2015-10-26
全球正緊密關注美國景氣復甦力道與聯準會拖拉反覆的升息態度時,美國短期1個月期與3個月期國債,卻出現標售利率為零的情況。在過去數個月,歐洲如德國、法國與芬蘭等國的2年期國債一直處在負殖利率水準,甚至瑞士長期國債殖利率在10月也出現負的現象。自金融海嘯後,主要經濟國家的利率水準並未返回歷史軌道,過去幾輪的全球寬鬆貨幣政策,對於提振全球經濟有一定的成效下,成熟國家連續性出現負殖利率的弔詭現象,正全面性的成為一種新常態。
當然,美國短債零利率現象原因之一,可能來自於美國國債總供給量正逐年下降。美債發債規模跟去年相比縮減近7%之多,短天期國債僅占整個國債發行量不到5%,但這接近1兆美元的規模,給存款戶帶來幾乎零收益,更凸顯出長期利率的失真。
美國發債供給量下降,主要來自於政府刪減財政赤字。觀察美國財政赤字的改善,大概是金融海嘯以來最佳的時期,2015年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為2.5%,低於3%的國際警戒線,這個比率是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也低於40多年來的年平均水準。
數字證明聯邦財政赤字改善,但每年底,仍免不了再次面對11月初觸及18兆美元債務上限所產生「財政懸崖」的老問題。年年上演的共和與民主兩黨政治博弈引發的國債違約戲碼,多次讓金融市場風險情緒高漲,在2013年的10月還曾導致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16天的荒腔走板劇情。今年,「財政懸崖」鬧劇般的劇情仍將再度困擾金融市場。
美債最大債權國—中國,是影響美債利率走向的關鍵因素之一。新興市場國家如巴西、印度等在第3季紛紛降低美債持有之際,中國到目前為止似乎還看不出有明顯改變持有美債的動作。但預期人民幣貶值壓力是影響中國持有美債的一大變數,因為在阻止人民幣貶值預期心理下,中國人行一旦干預,拋出美元、收回人民幣,減持手中持有的美債機率將大幅提高。
一旦人民幣壓力再現,中國真的啟動減持美債策略時,恐將掀起連鎖的骨牌效應,全球流動性將面臨更多的震盪,股、債、匯市資金大移動,更可能帶來新一輪的全球系統性風險與災難。
長期以來,成熟國家的物價無法溫和上揚,只能企圖以更低的資金成本,即負利率手段,來刺激通貨膨脹,以激勵經濟成長的可能。
歐元區在2014年下半年起,已施行一年多的負利率政策,正式宣告歐洲通貨緊縮時代的來臨,反觀美國總體經濟結構,目標利率與市場名目利率、預期通貨膨脹與實際通貨膨脹的差距都顯得問題難解,而這棘手的通膨問題相較於市場放大觀察美國充分就業問題,更顯得複雜許多,這也是為何部分官員面對美國經濟逐步邁入成長軌道之際,對於負利率的政策思維手段仍未放棄。
不論是歐洲、日本或是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負殖利率結構將不會在短期間消逝,全球利率結構已非歷史軌跡的常態可循,負利率狀態將成為全球新常態。(本文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 相關報導:
* Google掀熱潮 全球大企業瘋回購股票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71894
Google母公司Alphabet上周發布亮眼財報,並宣布以5,099,019,513.59美元回購股分,回購金額正好是英文字母總數「26」的開根號,掀起話題。事實上,除了Google,全球各大企業也瘋回購股票,其中台、美、韓三個市場今年累計的回購金額都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名家縱論/數位金融浪潮的機會與衝擊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70682
聯合報 簡立峰(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2015-10-25
網路蓬勃發展,除帶來生活便利,也對產業造成衝擊。例如電子商務興起,提供更方便購物,卻威脅到傳統零售通路。這樣的網路與數位化浪潮還未停歇,正湧向金融產業,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等,究竟會對台灣造成多大衝擊,還很難預估。
銀行創新教父Brett King在《Bank 3.0》中,提及網路正改變客戶行為,客戶透過網路與手機辦理業務,實體銀行只是服務管道之一,「銀行」將不再是一個「地點」概念,而是一種「行為」。一個實例是,以手機進行金融交易與購物漸普及,但全球五十億手機用戶,真正擁有銀行帳戶者只有約三十%。像印度八億手機用戶裡,僅有二.五億人有銀行帳戶。很多以手機進行消費、購物,甚至保險與借貸,都可透過預付卡、第三方支付、電信帳單等支付方式,在第三方平台進行,不需要銀行處理。這樣的行動支付預估今年會成長達一萬億美元,銀行的危機感可以想見。
為了因應數位金融衝擊,不少歐美銀行已開始裁減實體分行及臨櫃人力,轉而投資新興金融科技與行動網路服務,包括金融交易、借貸、保險、投資、理財等創新服務,對金融業而言,是衝擊、也是機會。從趨勢看,未來成功的銀行更像是朝網路高科技公司發展。
舉例說,從中國大陸到美國可看到P2P個人借貸(Peer-to-Peer Lending)服務日益風行,讓需要資金與有閒置資金的個人跳過銀行,透過網路第三方平台相互借貸,去年美國市場已約有五十五億美元規模。想像中銀行應該不支持這類看似缺乏徵信的服務,但由於網路具長尾效應,借貸者多是傳統銀行不易觸及對象,美國越來越多銀行開始透過這類平台進行放款。
另一方面,銀行長期來是透過理財專員協助客戶進行投資,但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黑石基金收購新創公司FutureAdvisor,希望以機器人取代理專,透過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分析,為用戶進行更全面性的投資組合管理。此舉若成,將開啟全新藍海市場,銀行能以少數人力服務龐大的中產階級族群,對個人理專這項人數不少的金融服務,無疑是一大衝擊,同樣概念也可能出現在保險業。
面對這波浪潮,政府與金融業也轉趨積極。金管會正加速推動「金融3.0」,包括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設立推動基金打造創新基地、建立大數據資料庫並開放更多數位金融業務,如線上辦理開戶、信用卡、證券戶、擴大線上投保險種及金額、發出第三方支付營業許可等。不少銀行已取得兼營電子支付業務許可,將加入第三方支付經營。另外,國泰產險在大陸攜手阿螞蟻金服,打算跨足中國互聯網產險龐大市場,受到市場關注。
危機往往帶來轉機。這波金融業變革,也可能為產業注入新動能。過去,擁有龐大資金的金融業與台灣網路、科技業者,鮮少直接連結,這或許也是台灣錯過對網路產業投資的原因之一。隨著銀行成立數位金融部門,網路業者也積極搶攻數位金融大餅,異業間或許能創造合作契機。例如網路交易與行動支付普及,對資訊安全要求將更嚴苛,包括安全晶片、行動安全軟體等技術研發與提升,都需要金融與科技業緊密合作。其次,因應P2P借貸,全新網路徵信模式崛起,利用電商交易紀錄、社群網路關係、大數據分析等針對個人信用進行風險評估,在國外已是顯學。台灣新創產業也可把握這難得機會。
創新服務也將帶來新的人才需求。未來金融業者除對雲端、大數據、行動應用等需求大增,擅長網路行銷的跨領域人才也炙手可熱,如今年「Google數位火星計畫」,報名銀行就開出相關職缺尋人,具備網路背景與軟體技術年輕人,有機會開創另一片天。由於網路正夯,最近創業圈出現軟體工程師難找困境,金融業要與各大學合作加快人才培育,以免落差加大。
金融產業競爭力關係台灣的未來。台灣只能加緊腳步趕上這波浪潮,法規調適也是一大課題,特別是如何避免弊端又兼顧產業發展。不少銀行已紛到國外擴點,若能同時搶攻數位金融市場,以台灣科技實力與人才作後盾,相信在數位金融浪潮中會有一席之地 。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美麗中國」首納陸5年經濟計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7000865-260301
旺報 2015年10月27日 特派員盧素梅/北京報導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26至29日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會議預料審議通過攸關大陸未來5年經濟決策部署的《十三五規畫》;為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健康中國」有望成為大陸國家戰略,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下,「美麗中國」也將首度寫入5年經濟計畫。除擘畫經濟藍圖,高層人事變動也備受各界關注,會議將追認落馬的中共中央統戰部前部長令計劃等多名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的開除黨籍案。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26日起召開,為期4天的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畫的建議》。這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八大掌權以來,大陸新一屆領導班子首個完整的5年經濟計畫,備受關注。《十三五規畫》成敗,也牽動大陸達成全面小康社會第1個「百年目標」進程。
深化改革 建小康社會
據央視26日報導,歷屆五中全會,制訂5年規畫都是主要議題,本屆五中全會略為不同的是,到「十三五」期間尾聲,大陸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當明確。《十三五規畫》涵蓋2016至2020年間重要經濟方針,全面深化改革將取得決定性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最後衝刺。
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公布《十三五規畫》要達成10個任務目標,包括保持經濟成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是前三大目標;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中國」則是首度寫入5年規畫。
軍改方案 不排除討論
有分析指出,要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必須進行環境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得犧牲高汙染企業的GDP貢獻度,因此「十三五」期間的GDP增速可能低於「十二五」的增速。《中國證券報》預估,6.5%是經濟成長底線。
除《十三五規畫》,高層人事變動也受各界矚目。《京華時報》報導,按慣例,本屆五中全會或將追認令計劃、太原市前市委書記陳川平、濟南市前市委書記王敏、廣東省政協前主席朱明國、南京市前市委書記楊衛澤、雲南省委前副書記仇和等人開除黨籍的決定,並撤銷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的資格,同時由新人選來填補空缺。
香港《明報》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稱,自9月3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宣布將裁軍30萬後,外界再次關注軍改問題,而傳聞已近一年的軍改方案,不排除在此次全會公布及討論;至於中央軍委是否有人士變動,到時也將揭曉。(旺報)
※ 相關報導:
* 十三五拚轉型 確保經濟不失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7000870-260301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定調《十三五規畫》政經施政方針,對大陸在全球經濟新常態下是否能維持成長動能,各界看法大相逕庭,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能否「保7」更是眾說紛紜。不過,國際貨幣基金(IMF)與大陸國家統計局最近相繼駁斥看衰大陸經濟發展的論調,強調大陸經濟不存在失速風險,為大陸經濟發展前景與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心針。
* 陸十三五 挑戰全球最大經濟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8000845-260301
大陸《十三五規畫》即將在明年上路,這是大陸經濟全面脫胎換骨的關鍵性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揭櫫十三五的10大目標,其中有6大目標包括經濟轉型升級動力、國企改革、走出去戰略、資訊經濟、教育現代化和海洋生態文明等都是首次喊出的新政策,顯見習李政權冀望在十三五期間將全面打造新中國,並有機會挑戰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王座。
* 9月營業氣候 三大產業全跌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74376
台經院昨(26)日公布9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服務業、營建業三大產業均下跌,營建業更結束連三個月反彈走勢。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營建業如同被打趴的拳擊手,只能等待倒數。
◆ 名家觀點/人民幣加入SDR後的時代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74385
經濟日報 陳冲 2015-10-27
半年前,當亞投行的議題在新聞上仍聚焦於名稱及創始會員爭議時,我在東吳大學科際整合研討會中專題演講,指出亞投行應該是中國大陸實現四大戰略的交集點,而這四大戰略包括:瞄準全球基礎設施的需求、去化國內過剩的產能、重塑和平崛起的形象,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企圖。
這四項戰略或許是可各自獨立的擘畫,實質上卻是互為犄角,彼此呼應,最終匯流為國家長期發展的基調。
去年4月在北京三經論壇開幕致詞時,我曾預告今年大陸會在匯率改革上有所動作,這不僅是基於複製台灣經驗而有的推論(台灣是在1989年取消施行十年的中心匯率,而大陸自2005年推出中價匯率亦滿十年),更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一個自然的發展。
談起人民幣的市場化,必須回溯至1993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通知」,開始跌跌撞撞的匯率變革,其間也引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但也造就連續大量順差所累積的外匯存底。
大陸全國上下投入環境、土地、低薪等成本,透過經年累月的貿易順差,最後換得美國的貨幣及債券,是否划算?這是國家的選擇。但2009年3月23日人行行長周小川在自家網路的專文,凸顯人民幣的市場化進程其實涉及更高的戰略層次。這篇「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文章中,周小川認為當時的全球金融危機曝露出國際貨幣體系的缺失,從而呼籲另設一能與國家主權脫鉤且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準)備貨幣。此一建議隨即引發討論,甚至有勞歐巴馬親自出面澄清美元的穩定,足見確有打到痛點。
但周小川的倡議無非是凱恩斯1944年在布列登森林會議所提Bancor構想的1.5版(還說不上2.0版),以凱恩斯當年的聲望都不敵國際現實,周小川為何仍慷慨陳詞?在文中,周小川也自承此提議實現不易,其真正目的「項莊舞劍,志在沛公」,應在特別提款權(SDR)的大目標,也就是文末所提「將SDR定值貨幣擴大到世界主要經濟大國」。這篇文章的妙處是隻字未提美元,但美國反應相當強烈;也隻字未提人民幣,但舉世皆知其意圖在使SDR納入人民幣。凡此我在2014年5月「人民幣藉凱因斯布局」及「躋身人民幣四大離岸中心的機會」二文略有闡述,於茲不贅。
上月習近平藉聯合國大會之便訪問美國,雙方聯合聲明提到在符合國際貨幣基金(IMF)評估標準的前提下,美國支持人民幣成為SDR的準備貨幣,一改8月5日SDR暫緩納入IMF議程的氛圍,一般預期在11月IMF董事會中可能就此進行討論。
人民幣納入SDR,也許只是時間問題,但對中國大陸言,卻又只是問題的開始。因為做為國際準備貨幣,必然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加深國家利益與全球利益衝突的可能性,而且因資本帳的開放以及資金的自由流動,國內經濟的穩定必然要付出代價。可以想像未來大陸會在維持幣值穩定、推動人民幣投融資、拓展國際政經影響力及展現國際承擔方面積極投入。
對於台灣而言,2009年4月簽訂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同年底完成銀行、保險、證券三項監理合作MOU,至於貨幣清算MOU則於2012年完成。至今人民幣存款雖已達3,000億元,但僅占離岸人民幣總額的十分之一,而離岸人民幣占境內人民幣不過約2%,因此台灣在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雖慢,但仍具相當的空間及潛力,現階段應藉大陸願意承擔更多國際責任之時,積極推動2009年框架中已有的回流機制,以及我在任內所期望的貨幣互換協議,進而創造躋身離岸中心(或籌資中心)的有利環境。(作者是總統府資政、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 相關報導:
* 金融業跨界轉型 最需數位人才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76213
未來哪種人才是金融業領袖最需要的人才?資誠(PwC)2015全球CEO調查發現,金融業現在最需要的不是經濟或金融高手,有78%認為最需要的是數位人才。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今年首次針對台灣金融業進行企業領袖調查,訪談了台灣11位金融業領袖並同時參考PwC的全球觀點,出具《資誠2015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調查報告》。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暨策略長吳德豐指出,調查顯示,不只在科技業,在金融產業中跨界(Transboundary)及轉型(Transformation)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經濟/工業4.0浪潮下的商機與挑戰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7930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0-29
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於10月22日授旗啟動,行政院將於九年內投入360億元,鎖定電子、金屬、機械、食品、紡織、物流及零售服務業、農業等七大產業,目標是製造業人均產值從611萬元提升到1,000萬元。行政院長毛治國表示,生產力4.0概念是來自德國提倡的工業4.0,除了工業與製造業,也可應用到農業、服務業與商業。行政院已核定今年起至2024年將聚焦人才培訓、科技研發以及廠商輔導。
在德國提出「工業 4.0」的發展藍圖之後,新一波工業革命浪潮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日本、韓國都有類似的智慧製造推動計畫,中國大陸更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建構「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希望以30年為期,在2045年打造中國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製造強國。在先進及競爭國家交互夾擊的過程中,台灣投入生產力4.0有其背景及必要性,尤其面臨勞動人力不足,以及人均產值成長趨緩的壓力,如何有效突破現今的困境,的確是現階段需要關注的課題。
除了可以提升產業自身的競爭力之外,工業4.0風潮也帶來新興科技應用的商機,值得產業界積極投入。首先是虛實整合的商機。工業4.0提出虛實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CPS)的建置,而虛實系統的發展需要能夠在數位或虛擬的服務場域之間進行順暢的接軌與整合,其中數位的服務即是工業雲服務。以台灣多數為中小企業規模的特質,工業雲的應用預期將成為雲端服務的新興機會。
而人與人之間的協同合作,人與系統之間的協同互動,以及系統與系統之間的協同作業,也需要緊密整合。換言之,人與人、人與系統、系統與系統之間都要能夠整合運作,也就是所謂「人機一體化」,因此也衍生了協同整合解決方案的軟體應用商機。此外,虛實系統以及智慧工廠的建置與維運則是需要多種資通訊產品的整合,這提供了系統整合的服務需要,政府目前力推的系統整合輸出推動計畫應有著力之處。
其次是實體面的需求。工業4.0訴求的是產業的升級,其中的實體物件包括了用以進行製造的機器設備,以及原料和成品,這些當然都是實體面的物件。
不過實體面在工業4.0有更為深廣的意涵,其強調對於實體環境的保護,以及對於實體資源的節約使用。透過物聯網的應用,可以即時感測實體環境的變化,以及實體資源的使用量,進行有效的資訊回饋與參數調節,達到實體生態的平衡與和諧發展,這對於環境永續的維護,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再者,是機敏性的提升。這是指即時應變、快速調整及靈活調度等彈性。工業4.0要達到機敏性的智慧製造目標,就需要能精確掌握包括供應商、合作夥伴與顧客的各種大數據,並進行精準的未來變化預測,才能敏捷地因應需求的改變,其中所隱含的是機敏開發流程、行動即時通訊、巨量資料分析等應用商機。
最後,智慧製造除了要能夠實現大量客製化所需的機敏性,更要能夠兼顧環境永續的精實性。
因此除了精簡流程、縮短時間、節約物料、降低庫存等重要的生產績效指標,還有節能減碳、省水省電的社會責任議題,而這也是過去台灣產業相對較弱的環節,也可藉此機會進行升級。
綜言之,工業4.0的理念是透過大智移雲(大數據、智慧化、移動及雲端運算)與物聯網的新興科技應用,達到對於人力、生產製造與系統及服務的翻轉與提升。此波商機與產業升級實為一體兩面。錯失行動與網路世代的台灣資通訊產業若能進一步掌握,在自我提升的同時,也協助各級產業掌握生產力升級的契機,就有機會在工業4.0浪潮共創雙贏大局。
※ 相關報導:
* 經商環境大躍進 台灣衝第11名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79360
世界銀行昨天公布《2016經商環境報告》,新加坡蟬聯經商最友善國家榜首。台灣排名第十一,比去年進步八名,創下歷年新高,也是亞太地區的第五名。
* 陸雙降點燃寬鬆潮 危及美經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9000895-260309
美國聯準會(Fed)10月分的議息台北時間28日登場,專家指出,面對包括中國、歐洲在內的全球央行正集體推動新一波的貨幣寬鬆潮,美元可能因此走升,甚至危及美國經濟,在此情況下,外界對於美國此次是否會為穩住美國經濟基本盤,進而採取升息動作反而有越來越高的預期,Fed此次如何接招,正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美銀美林全球經濟學家Ethan Harris因此提出不同見解。他指出,Fed在此情況下,就必須衡量其升息與否的利弊得失,在歐洲央行擴大量寬的情況下,加上中、日兩國央行不斷推出刺激政策,Ethan Harris認為,每個人都認為Fed將會因此停止升息動作,「但我認為相反的,這更可能加速Fed採取(升息)行動」。
◆ 刺激消費方案將宣布 預計動用50億元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79298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5-10-29
為了確保今年經濟成長率能「保1」,行政院最快明(30)日出手刺激消費方案,三大重點措施包括,補助2G手機族換購4G手機;提供全民車票、住宿費補助,激勵國內旅遊;以及推動第三波補貼購買節能冰箱、冷氣與洗衣機等。
政府曾在2009年國際金融海嘯肆虐時,舉債800多億元,發放每人3,600元消費券。這回政院再度推出刺激消費方案,據了解,政府預計動用50多億元經費,盼「槓桿」出近千億元民間新增消費。
國發會日前公布9月景氣燈號,連續四月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主計總處明天也有可能宣告第3季經濟成長率轉為負數,為避免經濟數據繼續壞下去,影響國人投資、消費意願,政院決定本周提前出招,防止國內景氣繼續下陷。
據了解,先前跨部會呈報的刺激消費方案,約有十來項,這幾天,閣揆毛治國密集與財經幕僚討論後,篩選出最具乘數效果的三措施,即補助電信消費、換購節能家電與刺激國內旅遊。
知情官員形容,錢花的不多,卻能明顯製造買氣,並兼顧推動中的政策。
舉例來說,政院打算補助全台130多萬2G手機族幾千元,換購4G手機,除了激勵買氣,還能協助政府早日清出2G頻段,並加速在年底前實現千萬4G用戶目標。
在刺激國內旅遊方面,交通部規劃補助全民購買高鐵、台鐵車票,及提供住宿費補助,可帶動其他購物、餐飲消費,兼回應政院推動中的千萬觀光大國政策。至於補助購買節能家電,則可附帶創造節能減碳效果。
據了解,政院本次刺激消費支出,將主要動用第二預備金,因不需追加預算或舉債,也不需經立法院程序。
為了避免外國政府告上世貿組織,本次換購手機、節能家電等,也不會限定只買國產品。
至於經濟部原先提報,加碼補助購買新車措施,因財政部已先一步推動中古車出口汰舊換新補助5萬元,為了避免政策競合,政院決定不推動;環保署提議加速汰換二行程機車,也考慮目前已有類似補助,決定取消。
※ 相關報導:
* 支付寶掃碼支付 Q4強勢返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9000030-260202
曾閃電來台開通支付業務、卻遭金管會喊卡的大陸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寶,昨(28)日其母公司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宣布,已獲得金管會同意,將與玉山銀行合作,第4季重返台灣,包括超商、百貨,甚至夜市都將能使用支付寶掃碼支付。
螞蟻金服昨天表示,支付寶為大陸第一家獲得金管會核准,與台灣在地銀行拓展「掃碼支付(掃描QR碼進行支付)」業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同時,玉山銀行昨天也指出,該行為台灣第一家獲得金管會核准、可承作跨境電子支付業務的金融機構。在雙方合作下,未來陸客到台灣旅遊,將可直接使用支付寶掃碼支付,免去兌換新台幣的手續。玉山銀行數位金融處協理劉美玲表示,提供陸客在台灣實體店家更便捷的消費方式,將對於國內產業及經濟有所助益。
紫光放話 逼我開放晶片業 台灣半導體面臨嚴峻挑戰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281605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2015-10-30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昨(29)日在北京呼籲大陸官方,應向台灣施壓開放晶片產業,否則就應禁止既是台灣品牌又是台灣製造晶片和相關產品在大陸銷售。
紫光是大陸發展半導體業的國家隊重量級成員,官方對其提出的政策發展建言頗為重視。目前台灣仍禁止陸資投資我IC設計業,大陸半導體內需市場商機大,業界憂心,若官方接納趙偉國的建議,台灣半導體業將受重創,台積電、華亞科、南亞科、聯發科等指標廠都將面臨嚴峻挑戰。
對於紫光建議大陸官方施壓,國內廠商昨天多低調不願回應。有廠商認為,大陸晶圓代工、封測偏弱,目前台灣IC設計業多在台灣投片生產,若紫光成功說服官方,限制台灣品牌在台製造的產品登陸銷售,恐造成台灣IC設計、代工、封測、通路等半導體供應鏈大地震。
「2015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昨天登場,趙偉國應邀以「借力資本、整合全球資源、發展中國微電子產業」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在他準備的投影片上,秀出對大陸官方提出的五大產業建言,意外揭露他對於兩岸半導體產業開放的強硬態度。
趙偉國建議大陸官方,國家重大專案應更大力重點支持重點企業,也應該向台灣施壓開放晶片產業,否則應禁止既是台灣品牌又是台灣製造的晶片及其相關產品在大陸銷售。他強調:「商業上要對等,不要怕。」
趙偉國並建議,對於今年初大陸官方甫對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開罰約新台幣300億元的反壟斷罰款,應用於資助大陸行動晶片企業的研發,也就是將這筆罰款轉為投入展訊等業者。
※ 相關報導:
* 從外圍下手… 紫光其實最想娶美光
http://udn.com/news/story/8358/1283913
中國大陸紫光集團鎖定記憶體產業,相繼以入股和合作方式,取得製造、封測和應用領域,布局記憶體產業一條龍的拼圖全數到手。雖然紫光最心儀的美國美光尚未點頭下嫁,紫光已開始由外圍開始逐步包圍。
市場分析,紫光在十月挖角華亞科技總經理高啟全後,這次再度入股記憶體封測廠力成,不但是向台灣半導體產業尋求合作的第二步棋,也補足記憶體從製造、封測到應用的完整供應鏈。
* 經部:不會讓IC業綁死在台灣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281601
有關大陸重金扶持IC設計業、衝擊台灣業者,並試圖以「技巧性」的貿易障礙,迫使台灣開放陸資參股。經濟部表示,已密切監看陸方一舉一動,不會讓業者「綁死」在台灣,但也要審慎研擬「有利無弊」鬆綁策略。
官員表示,已注意到包括紫光集團等大陸業者,正挾銀彈在全球四處併購、參股。政府正在擬定合適的因應策略,但不宜提早曝光。
* 打台灣不如買台灣 陸購台廠一波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31000604-260110
大陸紫光集團捧194億元入股力成,業內人士感嘆,現在「打台灣不如買台灣」,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更示警,這只是中資併購台灣的序幕,台灣企業本益比嚴重被低估的情況下,根本就是給別人「有機可趁」的大好時機。
謝金河說,大陸股市大漲下,本益比大幅提高,以紫光來說,本益比約158倍,來併購一個僅10幾倍的力成,易如反掌,且這絕對不是單一個案,以大陸發展半導體的企圖心,這只會是個「序幕」而已。
* 堅守三原則 台積電超歐趕美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281521
台積電昨(29)日蟬連台灣創新企業冠軍,獲獎原因主因台積電積極投入研發,建立技術自主,更以開放創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概念,結合相關供應商組成大聯盟,坐穩全球晶圓製造龍頭寶座,且打造出更堅強的物聯網生態系統。
....台積電從早期落後歐美大廠,最後迎頭趕上,到站穩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寶座,就是堅持創新,包括專注晶圓代工,堅守客戶信任、技術和產能領先三原則。
◆ 十三五的中國夢 怕是場空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81629
聯合報 康榮寶/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客座教授 2015-10-30
中國甫在昨天的五中全會中通過十三五規畫,是習李體制接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畫,其主軸與國家法制、打貪反腐、一帶一路相關。依照中國目前現況,是一個五年內難以達成的藍圖。
中國經濟目前主要面臨下列數個問題:(一)、二○○八年底推出之「四兆人民幣擴大內需方案」創造之龐大地方債、資產泡沫之疑慮。(二)、習李打貪反腐已改變中國原來消費型態,甚至逼迫龐大資金外流。(三)、中國之出口經濟,在歐美疑似通貨緊縮與消費不振下,有氣無力。中國只能以「假出口、真套匯、真退稅」,粉飾出口數字。(四)、中國貨幣與匯率政策失當,在國際貨幣戰爭下產生「國進民退」現象,嚴重傷害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的私有經濟。(五)、中國過去的經濟發展,是以破壞環境交換而得,其中北京的陰霾、到處的水汙染,都是很好的例子。(六)、中國原有基礎建設與房地產產業高速發展作依賴,是世界工廠經濟奇蹟後的另一個經濟奇蹟,可是迄今仍不存在具中國特色之產業政策與焦點,供接續發展。(七)、中國股市甫於今年六月發生嚴重股災,一般老百姓、企業營運資金血本無歸,多數集中在上市公司與股市作手手上。未來經濟動能將缺乏全民資金之普遍性。
中國政府深知,除了實質貿易的出口經濟,金融開放可以是另一個經濟成長動能。全球金融資金活動與創新創造的成長率,遠高於實質貿易的成長率。中國擁有龐大外匯存底為後盾,如果透過資本帳開放、網路金融與創新,或許有不錯的機會,讓中國發展成為全球金融經濟大國。唯中國缺乏專業視野與經驗,從股災、國際貨幣戰爭中,可見一斑。此外,金融資本帳開放,中國當局擔心會帶來社會動亂,所以,態度相當謹慎。
中國經濟一向苦於國有企業績效低落,國企也是官商勾結與貪腐之源。中國要良善處理國企改革,一定會面臨「賤賣國有資產之問題」。在國進民退的經驗中,至少卅九位知名溫州大老闆因資金鏈斷裂而跑路,迄今中小微企業又未被扶起來。在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國紐約IPO後,中國互聯網經濟與網路金融創新如雨後春筍,是否能有效創造中小微企業發展之契機?是一個很好的議題與方向。
十三五規畫也點出,中國將進行農業改良。中國擁有逾九億人口的農業經濟,以小農為主,參與人口多數為老弱婦嬬,是中國主要的弱勢人民。中國的農業改良一直規畫創造大規模生產、標準化產品、建立農業品牌的環境,並擬透過商品期貨市場影響全球糧食價格,影響中國農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實力。但從實務的角度觀之,不知中國在五年內,農業改革目標可以走多遠。
中國十三五規畫的目標,整體而言太過陳腔,沒有創新的目標藍圖。
因此,中國中央不敢再強調高經濟成長率,只以小康社會自許。中國需更明確、更恢宏的策畫,否則步調將可能眼高手低。
※ 相關報導:
* 經濟/人民幣「入籃」進入倒數計時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83870
國際貨幣基金(IMF)上周已強力暗示,人民幣「很快」就會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最快是在今年11月便由IMF執行理事會通過,其次是在明年初,最慢也將在2016年9月底敲定。此舉無論對人民幣匯率,中國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以及中國的經濟改革速度,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 GDP保1變-1 史上3度負成長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82397
主計總處公布第三季經濟成長率衰退1.01%,為自2009年第三季之後,再度出現單季衰退;相較於前幾次經濟成長率現衰退都可明確找出原因,本次衰退的原因較不明確,主要就是全球降溫。
* Fed轉鷹派 12月升息機率高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81617
美國聯準會(Fed)28日按兵不動,但意外明示下次會議將評估是否調高利率,並且從會後聲明刪除警告全球金融與經濟風險的措辭,使12月升息議題重新攤在檯面上。
* 漏開發票現行犯 最高罰百萬
http://udn.com/news/story/7243/1281354
漏開發票現行犯有法可管了。財政部修法,在營業稅法定申報期限前被查獲的漏開發票行為,未來將按漏稅額處五倍以下的行為罰鍰,罰金最高以100萬元為限。
行政院會昨(29)日通過財政部所提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調整目前稅捐機關藉由檢舉、站崗查稅等方式,查獲營利事業在申報營業稅之前的短漏開統一發票行為,完全無法可罰所出現的漏稅漏洞,增訂稅捐機關在法定申報日前,查獲營業人漏開發票時,即可按其漏稅額處五倍以下罰鍰。
全球大併購案肆虐 加劇貧富不均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87020
聯合報 編譯陳韋廷、陳韻涵/綜合報導 2015-11-02
市場研究機構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全球破百億美元的併購和收購案多達四十五件,為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新高,總額高達一點二兆美元(約台幣卅九兆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十九。紐約時報在社論中警告,併購案在過去幾十年中增加了大型企業的市場力量,但最新研究顯示,併購令消費者受到傷害,並使收入不均情形加劇。
由於美國、歐盟、日本都採取零利率等極度寬鬆政策,導致市場資金充斥、借貸成本超低,今年市場不斷傳出大型併購案最新的是美國輝瑞大藥廠本周宣布有意購買愛力根,市值逾一千一百億美元(約台幣三點六兆元)。輝瑞製造威爾剛,愛力根則生產肉毒桿菌素。全球最大啤酒製造商安布英博日前也以一千兩百多億美元(約台幣三點九兆元),收購對手SABMiller公司及其債務。
紐約時報卅一日發表社論警告,根據福爾曼與奧茲沙格兩位經濟學家最近的研究,合併恐會使一些企業賺得比平均利潤大上十倍左右的「超額利潤」,遠高於一九九○年代初期的三倍。這種趨勢可能已藉由增加執行高層與企業股東收入的方式,使得收入不均程度升高。
另據兩位美國南加大金融系教授的估計,在二○一三年,近三分之一美國產業呈現高度集中趨勢,比一九九六年的四分之一大幅攀升。
例如,即便惠而浦與美泰格這兩家公司在部分家電領域的市占率高達四分之三,美國前總統布希政府仍允許兩者合併,完全忽略托拉斯問題。另外,美國無線電信業者家數也在小布希執政時自六家合併成剩下四家,造成前兩大業者威瑞森與AT&T壟斷了全美約七成用戶。
隨著競爭者數量的減少,合併後的企業更能輕易漲價,並能與同業聯手操縱價格或是生產,完全不害怕會因此失去顧客。
此外,若是一個產業由少數大型企業主導的話,創業者將很難在該領域內開創新事業。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整體經濟中的新創事業比率自一九七○年代以來便一直穩定下滑,成長率從一九七七年的百分之十七點一走降至二○一三年的百分之十點二。
◆ 全球貿易成長減速…供應鏈在地化 台灣新危機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85434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2015-11-01
「全球貿易成長幅度過去高於經濟成長,金融海嘯後,開始低於經濟成長。」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鈺泰點出了出口導向經濟體的新危機—全球貿易成長減速。
他說,為創造就業,美國、中國主要經濟體推動製造回流以及在地供應鏈,減少部分貿易量,導致全球貿易成長率下降。
金融海嘯發生在2008年,就以海嘯前2004年、海嘯後的2013年為例,比較其變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2004年全球經濟成長5.19%,全球貿易成長幾近兩倍,達11.02%,貿易是商品出口和進口;同一年台灣出口成長21.10%,又幾近是全球貿易成長的兩倍,經濟成長6.51%,高於全球經濟成長。
201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3.31%,全球貿易成長3.33%,兩者成長相當;同年,台灣出口成長1.41%,比全球貿易成長低,經濟成長率2.33%,也比全球經濟成長率低。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日前在經濟成長預測的記者會特別提到這一點,他認為是個極大的警訊。他指出,3%以上的全球經濟成長算是正常,外在環境沒有大變化之下,台灣經濟成長竟然可能不保一。
簡單地說,台灣經濟成長跟不上全球腳步。
這意味著,在全球經濟版圖中,台灣越縮越小。
「台灣貿易依存度超過100%,」蔡鈺泰表示,全球貿易成長沒有像以前那麼高,對台灣影響很大。
怎麼個影響法?來看2013年數字,當年經濟成長率是2.23%,輸出貢獻了2.48個百分點,輸出部門占國內生產毛額(GDP)69.51%。沒了出口成長,單靠內需,蔡鈺泰表示,台灣經濟很難有亮眼表現。
「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結構中,輸出占約六成。輸出包括商品出口和服務輸出,服務輸出占的比重不大,僅一成多,商品出口占近九成。」蔡鈺泰解釋。
梁國源指出:「全球貿易成長情況已經對台灣不利,台灣又有自己的結構性問題。」包括一、出口價格受匯率影響,台幣並不是貶最多;二、很多國家搶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台灣在圈圈外;三、技術優勢正在流失,目前僅剩電子零組件尚有優勢。
中國和東協需求增加的同時,也在拓展出口市場,但相同的產品,台灣品質卻沒有明顯區隔。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統計,全球ICT產品製造重心轉向亞洲,中國ICT產品、電腦及周邊設備以及通信設備出口占全球比,2000年都在個位數,2013年已分別突破三成、四成和接近四成的表現,但台灣相同產品出口全球占比都在下降,僅電子零組件從8.1%成長近4個百分點,仍具備出口競爭力。
梁國源指出,台灣逐漸喪失技術優勢,是產業面臨的重要危機。
※ 相關報導:
* 社論-杯水車薪救經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2000018-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02日 主筆室
....上述各方案可以看出,各個規劃部會一廂情願、沾沾自喜的心態。國發會認為與消費券方案相較,民眾拿到消費券3,600元,頂多買個4,000、5,000元的東西,經濟上僅發揮一倍多的槓桿效果;另以經濟部的「節能省水」方案為例,民眾購買一台節能冰箱,僅獲得2,000元補助,消費者自己還需要再花2萬多元,對經濟產值的「槓桿乘數是10倍」,刺激效果遠超過消費券。這個邏輯的前提假設是民眾非常貪小便宜,會為了一點小補助就去花大錢,此點顯然不符經驗法則。
更不可思議的是「數位生活」方案,2G手機消費者換購4G手機每支補助上限2,000元;升級後的電信資費每月補助200元,最多補助3個月。以為這樣就可以帶動買氣,更是一廂情願。首先,迄今仍使用2G手機者,主要是中老年人,他們已習於使用傳統手機,如何讓他們改變用機習慣,已經大有疑問,而且改用4G手機後的電信資費將大幅提升,手機加上電信資費補助總額才2,600元,卻帶來未來長期高電信資費的負擔。「固網寬頻升級」計畫也是如此,補助3個月最高總額900元,未來須長期支付更高額的電信資費,民眾真的都這麼短視近利,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實在太低估民眾的理財智商了。
* 經濟/大陸持續以變形QE穩經濟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85411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11-01
....在經濟下行趨勢下,市場預期,短期內大陸的貨幣寬鬆政策不會改變。未來是否進一步降息,主要看物價走勢。依目前PPI的跌勢,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GDP平減指數的表現看來,的確存在降息的空間;但因存款基準利率已降至1.5%,未來降息空間受到限制。就數量指標而言,是否進一步降準,主要看基礎貨幣變化,未來若資金流出速率不變,則為彌補基礎貨幣流失,預期將繼續降準以穩定流動性;目前法定存款準備率仍高達18%,顯示降準的空間相當大。
此外,最近人行決定擴大實施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由山東、廣東兩省推廣至上海、天津等九個省市,同時增加再貸款合格抵押品涵蓋的項目。這一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與美國、歐元區所採取之量化寬鬆(QE)政策比較,操作方式非常相似,市場人士認為,堪稱為中國版的QE。
人行否認實施QE,並表示新措施不意味人行將大規模釋放流動性。但可以確定的是,人行可以透過對信貸資產設置不同的抵押率,及調整再貸款的利率,控制放水的節奏,引導商業銀行貸款流向,對信貸資源配置將具更大影響力。在宏觀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為「穩增長」,未來除了運用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人行變形的QE,可能扮演更重要角色。
* 歐洲》誰說通縮一定不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1000191-260209
....瑞士並未因通縮而陷入衰退泥淖,多少要歸功於瑞士央行敢於打破另一個流傳已久的金科玉律:為緩和物價直直落的衝擊,央行不宜祭出負利率政策。
瑞士法郎受熱錢湧入帶動而漲不停,瑞士央行為阻止幣值持續飆升,今年初讓瑞郎與歐元脫鉤,將存款利率調降到負0.75%,意味金融機構把錢存在央行還得支付利息。
儘管瑞士的薪資增長趨緩,第2季只年增0.6%,但與物價下跌合併來看,薪資呈現實質性成長,因而推升購買力。另一方面,瑞士的1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僅約2%。
美日歐央行想方設法要達成通膨目標,以免落入通縮陷阱,就怕物價跌跌不休,讓消費者基於物價還會再跌的預期心理而支出縮手,企業也因營收前景不明而暫緩投資。
....蘇黎世Raiffeisen Schweiz銀行經濟學家柯赫(Alexander Koch)表示:「你必須懂得區分好的通膨與壞的通膨。瑞士經濟未崩盤,製造業失業率也不見竄升,其他產業未爆發泡沫化之下,內需與勞動市場仍保持相當彈性。」
最快明年初 手機可ATM提款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87030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5-11-02
國內用手機到ATM(自動櫃員機)提款的時代即將來臨,最快明年初,只要智慧型手機內建「行動金融卡」,就具有提款功能,屆時不必再帶實體的「金融卡」,透過一只手機就可命令ATM吐鈔。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總經理潘維忠表示,已有十五家銀行發行「行動金融卡」,行動金融卡目前已可轉帳、繳費,明年第一季將補齊「提款、繳稅」功能。
台灣行動支付與銀行和電信業者合作,去年底上線,全面進軍行動支付市場,主要產品包括「手機信用卡及行動金融卡」。
所謂行動金融卡,就是把實體金融卡內建在手機中。民眾只要用有4G上網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先下載台灣行動支付的「t wallet錢包」App,再選擇一家銀行的金融卡透過空中傳輸(OTA,Over the air)方式,將金融卡功能內建在手機中。
潘維忠表示,最快明年初,民眾持有已內建「行動金融卡」的手機,到ATM前,選擇「手機提款」,再依照畫面指示,輸入手機號碼、銀行交易驗證碼、提款金額、金融卡密碼後,就能讓提款機「吐鈔」。亦即,未來只要一機在手,就能做到「無卡」也能提款。
「行動金融卡」提款功能,還可以遠端遙控,幫父母親掌控給子女的零用金。
潘維忠舉例,假設張小明在高雄念書,打電話給在台北的父親,希望支援五千元生活費。此時張小明只要在高雄找到一台ATM,輸入張爸爸的手機號碼,張爸爸再透過電話告知小明「銀行交易驗證碼」,讓小明在ATM上輸入,並輸入提款金額,小明即能從爸爸帳戶中提錢。
如果小明臨時動了「貪念」,擅自將提款金額提高到一萬元,張爸爸該怎麼辦?由於ATM與手機畫面同步,人在台北的張爸爸,會透過手機立即發現,若老爸覺得一萬元太多,可不按「確認」鍵,張小明就無法領到。
台灣行動支付正趕工測試「行動金融卡」提款功能,財金公司也將配合修改ATM程式,預期最快明年第一季,行動金融卡提款功能可正式上線。
※ 相關報導:
* 新版百元人民幣 閃閃「土豪金」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84696
「新版百元人民幣終於出來了」。央行將發行2015年版100元紙幣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據中國廣播網報導,網上列出了新版紙幣樣張和技術圖解等細節,據中國經濟網記者觀察,票面中部數字增加了光彩光變效果最受關注,網友直呼:「土豪金版人民幣」。
◆ 個人信用報告查詢 11月起聯徵網站申請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287644
聯合晚報 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2015-11-02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配合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打造有利數位金融環境,為方便民眾取得各金融機構報送聯徵中心信用報告,11月1日零時起,開放民眾使用網際網路查閱個人信用報告。推廣前六個月,提供民眾查詢免費的優惠。
以往民眾要瞭解自身的信用狀況,需要到全國各地1300多處郵局儲匯窗口或聯徵中心櫃台(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2號16樓)申請,或是郵寄申請。
民眾須年滿20歲 並有自然人憑證
金管會積極推動數位化金融環境,由聯徵中心開發個人線上查閱信用報告服務系統,提供年滿20歲民眾可以使用內政部核發的自然人憑證,在聯徵中心網站查閱個人信用報告,提供PDF檔下載及列印功能,有效擴大民眾取得信用報告的管道。
聯徵中心個人線上查閱信用報告服務,在推廣期間6個月(民國104年11月1日到105年4月30日)內,不論查閱次數皆不予收費。105年5月1日後,每年第一次查閱免費,第二次之後查閱,僅須支付50元費用,服務網址為https://apply.jcic.org.tw,如有疑義請致電02-2316-3232洽詢。
金管會今天下午邀集產官學各方專家,舉行金融科技諮詢委員會會議,研議政策推動金融科技發展;聯徵中心表示,個人線上查閱信用報告服務為初步配合主管機關推動金融科技相關領域之服務,未來將不斷提升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提供社會大眾及金融機構更便利及有效率的服務。
陸十三五規劃 看見經濟新勢力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291565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 2015-11-04
中國大陸公布「十三五」經濟與社會規劃建議,洋洋灑灑約2萬字。要從其中找出商機與投資標的,可把握「從數量到質量」、「從舊經濟到新經濟」及「從閉鎖到開放」等原則著手,具體而言,商機存在於消費、服務、養生、送老、醫療、科技、環保、金融、保險等相關產業。
大陸的十三五規劃,將未來五年的年均經濟成長率從7%降為至少6.5%,代表當局決定為中國經濟成長建立溫和成長的「新常態」,聚焦於國內消費、服務及策略創新活動等「新經濟」,以取代出口及政府投資為主的「舊經濟」成長模式。
因此,商機的重點將由「物(製造)」轉為「人(服務)」,由「大量、一致」變為「少量、多樣」,中間也包括產業重點的轉換,與經營理念的轉型。
「十三五」規劃最引起重視的,在於全面實施「二胎化」政策,商機涵蓋生育、養育與教育,重點包括婦幼醫療、嬰兒食品、童裝玩具,乃至托兒、學校等。「生小孩、促經濟」,不僅是中國經濟永續發展的關鍵戰場,也創造無限商機。
同樣具有潛力的,則是因應人口高齡化而興起的「養老」產業,醫療、美容、保健、物流等相關產業當然也將蓬勃發展。
十三五規劃的另一重大意義,是中國將隨著人民幣即將或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展開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的進程,提出「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幾乎就是一張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清單,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境外投資管理、放寬人民幣兌換、外匯管理從正面表列轉為負面表列,以及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等。
對中國股市的投資,也轉到與科技、金融、零售、醫療等產業組成的「新經濟指數」上。今年來投資中國股市績效最佳的,是台灣「元大新中國基金」,今年迄今的報酬率達25%,高於其他中國基金平均報酬率的3%。這不僅充分展現新經濟勢頭的力道,也為「十三五」的商機勾勒出明確的願景。
※ 相關報導:
* 受惠陸十三五規劃…九大類股 嘗甜頭
http://udn.com/news/story/7251/1291574
中國十三五規劃內容出台,不但帶動資金追捧中國資本市場主流,台股的「十三五受惠族群」也浮上檯面,法人認為,包括新能源車、節能環保、物聯網、電子商務、國企改革、二孩商機等九大族群,都是台股受惠對象。
* 珠三角再現倒閉潮 76企業關門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288695
廣東珠三角地區倒閉潮持續蔓延。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來珠三角被公開點名倒閉的大中型工廠共有76家,主要集中在陶瓷、家具、紡織鞋子、玩具、紙品包裝、電子、LED等七大行業,均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
* 經濟/如何面對中國大陸的併購潮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9162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1-04
我們無意特別凸顯面對陸方投資的商業風險,也無意貶低自由市場的價值。然而,即便是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都曾提出在壟斷性市場下,市場之獲得與否關係到大量「獨占租」(超額利潤)時;政府干預補貼下的企業競爭,在搶占對方市場後,可獲得比自由競爭更高的社會福利,因此政府的干預或補貼是對社會有利的,稱為「策略性貿易政策」;此種推論已寫入國際貿易理論教科書中,成為經濟專業學生的必讀。
半導體市場顯然是壟斷性市場,紫光公司是一家官方背景的企業,其資源和競爭策略很可能受官方支持來完成某些私人企業不會追求的目標。例如,它可能祭出超過市場行情極多的價格,來購買台灣擁有關鍵技術的企業;由於是超行情價格,台灣企業樂於高價出售。然後,陸企再將獲得的關鍵技術低價轉移給多家陸企,再從台灣挖角關鍵團隊,讓多家陸企迅速升級,很快就打垮根留本地的優異台商,甚至衝擊到台灣的整體出口。
兩岸技術差距逐漸縮小,以上情節愈來愈有機會上演。因此,對應此類具官方色彩的大陸企業入股或購併台灣廠商,我們的思維應該和面對一家純然民間的公司,只會思考企業本身利潤者不同。此時,正是政府凝聚智慧、重新審視對陸資之開放態度,找出對台灣最有利政策的關鍵時刻。
* 財金三巨頭:核心技術,不外流
http://udn.com/news/story/8928/1289204
大陸清華紫光集團有意入股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財政部長張盛和昨表示,兩岸產業合作可以擴大市場,但核心技術不能外流,以留住國家競爭力。央行總裁彭淮南強調經營權不可失;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則說,贊成合意購併。
◆ 名家觀點/金融創新…狼與哈士奇的戰爭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91510
經濟日報 盧希鵬 2015-11-04
金融科技(FinTech)對台灣的金融業產生了破壞的效果,這一點,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也這麼認為,所以很謙卑地親自打電話,邀請了14位諮詢委員,成立了金管會科技金融諮詢委員會,委員中除了金融界的代表如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也包括了網路界的專家,如網家董事長詹宏志、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及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等,也包含了學者史欽泰與我,當天都親自出席第一次會議。
會中我開玩笑地說,這場金融科技的毀滅創新,是一場狼與哈士奇的戰爭,狼是野蠻人,銀行是文明人,這群野蠻人衝撞法律,所以形成破壞式創新。我們要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破壞式創新一開始都違法,當初電子商務的賣家違法不開發票;現在的Uber違法,因為司機沒有牌照;Airbnb也違法,因為房東不繳稅;互聯網金融也違法,因為金融業是一個被強制監理的業務。
我們到底是要用過去的法律規範破壞式創新的未來,還是要修改法律來幫助破壞式創新步入正軌,普惠更多數人?這是難解問題。
金融科技的破壞式創新又可以分作由金融業主導的金融互聯網,與電子商務業者主導的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電商主導)是狼,因為他們必須創新,才能生存。 金融互聯網(銀行主導)是哈士奇,在模仿狼的行為,但是他們並不餓。
狼,是肚子餓了,才尋找食物,為了求生存。哈士奇,只是在玩一場遊戲,反正餓了,還有主人的飼料吃。金融互聯網,看的只是錢的轉帳。但互聯網金融看的卻是生活,是為了生存,才發展第三方支付。
目前的金融業的破壞創新,像是一隻被狼驚嚇的哈士奇,銀行要從「哈士奇」變成「狼」,狼餓了才會自己找食物吃,但是很多金融業只是害怕,沒有餓,甚至會覺得互聯網金融帶來的產值,沒有傳統通路來得多。
會議中就可以看見詹宏志的狼性,首先他直指資策會過去20年在網路發展上繳了一張白卷,毫無貢獻,認為資策會應該直接解散再重組,這段言論,開啟了另一段與今天主題無關的辯論。
在金融科技發展政策白皮書中,詹宏志也指出要增列法律政策在基礎建設之中,並提出要將電子支付比率五年倍增計畫的詳細數字目標,寫在標題之上。
狼能聞到血的味道,直指要害。我私下跟坐在我旁邊的李紀珠戲稱,你看,詹宏志是隻狼,資策會是哈士奇,妳的銀行公會也是哈士奇,不管妳同不同意,至少長相是這樣。
其實,我也是一隻哈士奇。我當天上午才在行政院開會,審查台灣的創業基地,當時我也戲稱,台灣的創業基地都像是寵物醫院,提供免費的諮詢、車庫裝潢的辦公室、提供社群串聯服務、提供活動策展服務、提供國際連結服務……我說台灣第一代創業家是狼,餓了會自己找食物,現在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像是一所哈士奇學校。因為,狼是放養的,哈士奇是豢養的,已經失去狼性。
曾主委也關心金融業人員的就業,會後我與曾主委說,十年後,台灣每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將從現在30萬降到20萬人,不要憂心金融科技對銀行就業的衝擊,如果這場革命需要十年,正好解決了台灣少子化的問題。
對了,這場狼與哈士奇的戰爭,誰會贏?我覺得是哈士奇耶,因為哈士奇背後的主人,有槍。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專任特聘教授)
專家傳真-工業4.0落地之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4000134-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04日 王建彬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所長
我國自動化計畫自1980年代開始,由工廠自動化啟動,歷經生產自動化、產業自動化與智慧自動化三個過程,進入工業4.0階段。早期,由工研院電子所負責半導體產業,工研院機械所負責生產自動化。造就今日台積電、聯電、聯發科等電子業發展;在自動化方面,由工研院機械所徐佳銘博士,以德國式嚴謹與追根究底精神,向下紮根,在1980年代推出A型、U型機器人,帶動風潮,是國內第一波機器人發展熱潮。國內機器人使用量成長率,多年居全球第一名。在工具機方面,整機由傳統工具機、NC工具機至CNC工具機循序發展:零組件則由66關鍵零組件計畫支持,國內工具機出口排名進步至全球第五、第四名。此外,在產業機械方面,木工機械出口世界第三、塑膠機械出口世界第六,紡織機世界第七。自動化輔導團,則由石滋宜博士領軍,建立了各種經營管理制度,深耕各產業。
近年來國內機械與自動化業者,積極朝中堅企業與全球化發展。友嘉集團藉併購,向世界第一加工中心邁進;安口食品機械發揮網路行銷專長,銷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博凱木工機械透過整案輸出,附加價值高;上銀集團線性馬達打入全球價值鏈,成台灣之光:東台精機以客製化機器聞名全球:佰龍紡織機械的針織機紡織,高居世界第一。台灣機械產業也成兆元產業。
面臨物聯網、雲端、大數據、互連網+時代的來臨、產業發生巨大變革,新的S曲線出現,如何利用物聯網與大數據連結各不同機器間資訊,預測客戶端使用與客製化需求,俾利供給端可更彈性進料、生產與維修,是未來產業發展趨勢。
此次「生產力4.0」參與單位包含教育部(人才培育)、科技部(基礎研究)、經濟部技術處(應用研究)、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發展)。是一次完整的國家級規劃。
筆者自1986年參與此過程,並在工業3.0(智慧自動化)產業技術策略方面擔任引導者與白皮書主筆,建議透過下列作法建議,讓工業4.0可具體落地:
一、各學校可發展核心機種,由一條龍方式,以市場規模結合區域、本身優勢,決定發展機種(產品)、關鍵零組件或資訊化能耐,與研究機構、業者結合,一併解決市場需求→商品化→應用研究→基礎研究→人才培育的發展路徑。
二、在產業技術發展方面,建議以總計畫觀點,由法人與業者以總計畫、分項計畫,依Bottom up與Top down內容討論,收斂而成。討論內容包含使命、願景、產業現況與趨勢(市場分析、SWOT分析、標竿分析)、關鍵成功要素、價值鏈缺口,以導出定位、目標、策略(國家競爭力提昇策略、產業技術發展策略、基盤環境建構策略),進而決定技術研發方向。
三、在產業推動方面,以創新營運模式為核心(目標市場與價值主張為導向),帶動中堅企業、隱形冠軍與供應鏈的發展,並由機械自動化、資訊電子、經營管理三構面切入,提昇附加價值,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四、發展策略建議:1.以設備使用者與終端使用者需求為核心,滿足需求並發掘其未滿足之需求;2.發展關鍵模組技術,找出利基,創造隱形冠軍,並提高國產品性價比與優質平價口碑;3.集中力量突破價值鏈缺口,建構完整價值鏈與生態圈;4.發展跨領域平台技術,便利國內廠商在平台上加值發展所需差異化技術;5.以出海口為導向,思考雲端服務網絡,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將系統、服務與軟體帶入研發概念;6.思考營運模式,扮演價值整合者,整合其他價值鏈成員需求,掌握制高點,扮演最具價值者,並結合台灣機械品牌優勢,擺脫紅色供應鏈的威脅;7.透過驗證/示範系統展示成功經驗,引導廠商投入,並複製成功典範;8.推動產業聯盟,促成先導廠商出線,協助成為具國際競爭優勢之專業廠。
(工商時報)
專家傳真-世界經濟的嚴重悲觀與輕微樂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6000103-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06日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站在2015年第四季將要過去一半的時間點上,抬眼看世界經濟的前景,真是處處充滿了乖違與弔詭。
英國的經濟研究機構的最近判斷看法認為,世界經濟正走到一個歧岔路口上:向左走的一條下坡路,所映現的全世界經濟狀況,將會是從2015年的「平庸經濟」(mediocre economy),在2016年更進一步墜落為「拙劣經濟」(crummy economy);而向右走的另一條路,則有可能會映現出,自從2008-09年世界金融海嘯危機以來的「經濟正常化進程」,可以幸運地得到延續,全球經濟有可能在2016年向好扭變,成為更加平衡,也更具有可持續性(conventional economy)。
人民幣逆轉貶值的大震撼
2015年夏天中國人民幣的突兀逆轉貶值,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了莫大震撼:一方面突顯出,全球市場普遍對中國「新常態」經濟前景急遽直墜惡化的高度不放心,另一方面也同時對於不久之前猶然被視為「救世主」的其他新興市場經濟明星的「金磚國家」(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經濟衰退情勢加深的莫大擔憂。全球股市因為如此,在2015年夏天,也經歷了2011年以來,表現最糟糕的一個季度。
股市震盪、外匯市場匯價戰爭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的疲弱不振,國際資本又因此紛紛撤到先進經濟社會的「世界資金避風港」,更加上2015年春天以來包括國際油價等大宗商品價格的腰斬折半墜落,以及世界商品貿易成長的急遽緊縮停滯,立即帶給全世界經濟前所罕見的急冷寒凍。一時之間,全球一片悲觀風盛。
由於今天中國GDP已經高佔全球總產出的16%、也佔有全世界預期經濟成長貢獻率的將近30%,才在不久之前,猶然被視為應該是新世紀全世界經濟最可靠引擎的中國,到了2015年第四季,卻被主要國際機構視為是「當前世界經濟的新痛腳」。有先進國家俱樂部之稱的經合組織OECD,在最近的一份全球經濟觀測報告中就直指認為:當今全球經濟成長的最主要風險,祇是因為中國超乎預期的經濟成長大放緩!IMF的報告則認為,全球經濟前景持續下行之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放緩風險更高;在這一全球「艱困且複雜時刻」的經濟情勢下,主要先進經濟體領袖,應該儘早形成必要對策,以有效應對當下的挑戰。
國際機構對於即將到來的2016年,所最為擔心的是極可能爆發的新全球性經濟大危機的到來,也就是繼2008-2009年世界金融海嘯危機,以及2011-2012年歐債危機後,極可能發生的廿一世紀第三場全球性危機:「國際債務破頂危機」。2016年極可能爆發的「國際債務破頂危機」,恐怕是要溯源於2008年以來「中國債務」「暴漲」所帶來的全球危險。
根據調查統計,在歐洲呼籲政府「財政撙節政策」( austerity),並擴及民間家庭、企業也須要跟隨勒緊腰帶之前,早在2007年,美國民間私人非金融債務水準,就已經達到了GDP的160%,英國這一比例,亦接近20%。
然則,國際清算銀行BIS調查,中國地方債務及民間對外債務,則早已超越美英兩國,更遠超過國際警戒天花板界限的300%。以今天中國經濟規模之龐巨,與全球其他國家貿易及金融聯繫之緊密,這場危機的可能性,當然不容忽視。
幸有曙光微微閃爍而起
儘管今天在歐洲、亞洲及北美洲社會所普遍存在,諸多看似已然具體化,至少相當可信的令人擔憂事件,但現實世界則還未真正遭到新型的經濟風暴所撞擊。
但倘若務實具體檢視一下,今天全世界主要大型經濟體境況及經濟數據顯示的,都不算太糟。長期擔綱世界火車頭的美國經濟,正向復甦態勢已趨穩固;歐洲的許多關鍵性經濟指標,也比2009年歐債危機後,任何時期數據都更正向積極。
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油市的向下崩跌,許多治理不錯的大宗商品出口國,則受益於其本身貨幣貶值,在未見明顯促升通貨膨脹率情況下,已有效抵消了「大宗商品崩跌」對其國內經濟的衝擊。這使得全球消費者,都能享受到「前所少見的」消費者家戶及個人「淨所得增加」,或即民間購買力的挺增,正意味著,2016年全世界消費者部門,或許還有可以貢獻全球經復甦的不小作用力。
整體而言,2016年全球經濟前景看似仍然板蕩不休,甚至於仍有危疑驚聳的所謂「21世紀第三場全球性危機」之可能橫亙在前,但是,仍有不少,包括我個人在內的,保持樂觀預測判斷的經濟學家,還願意作出這樣的全世界經濟預測:「2016年前景道路必然會更加崎嶇不平,但是整體情況應該還會落在合理可控範圍之內。」
(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歐洲負利率 趨勢擴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6000106-260203
倫敦金融時報報導,負利率席捲全歐洲,目前全球債市共有13個國家出現負殖利率,當中有12個是歐洲國家,而鑒於歐洲央行(ECB)已暗示將擴大寬鬆貨幣的政策力道,歐洲的負利率情況還會進一步深化,市場已在預測ECB年底會將目前在0.05%的基準利率調降10個基本點。
報導指出,負殖利率幾已攻陷全歐洲,瑞士2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最低一度下探負1%,甚至連經濟幾乎零成長、負債比全球前幾高的義大利也以負利率發債。
◆ 統一砸150億 打造4.0示範工廠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6000184-260204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06日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行政院在10月舉行生產力4.0誓師後,各產業亮點將百花齊放,其中食品業龍頭統一企業扮領頭羊,將斥資150億在湖口建置食品業第一個4.0示範工廠,完工生產效率提升8成,產值提升1.5億元。
此外,電子業的英業達也和德國西門子簽訂合作協議;航空業有長榮航、漢翔,和工具機業者宣布共組產業與技術大聯盟,透過跨域合作加足馬力推生產力4.0。
工業局長吳明機表示,電子資訊金屬機械設備食品紡織等六個公協會均已成立委員會,五個規畫中,政府結合公協會成立重點產業跨域服務團,以加強系統整合,深化媒合平台,目前專家顧問團決定優先建立航空、自行車二大產業4.0供應鏈體系。
食品業方面,統一企業已建置首個4.0示範工廠,官員說,統一投資150億以上資金,在湖口建置智慧工廠,規畫以生產力4.0技術,建立從原料供應商、生產製造、通路商到消費者之聯網服務製造系統。
統一未來將透過物聯網建立生產履歷,縮短生產紀錄查詢時間,從三天縮短為0.5小時以內;並透過大數據分析,建立食品安全快速回應機制,讓消費者的疑慮在第一時間就能得到解答。
航空業12/10日將在台中舉行產業與技術大聯盟簽約儀式,屆時長榮、漢翔、工具機業者及台中市政府都會共襄盛舉,生產力4.0的產業亮點會在全國各地百花齊放。
(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華映放無薪假 衝擊3,000員工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296582
面板業提前過冬,華映總經理林盛昌昨(5)日證實,在不裁員下,下周二(10日)起,間接人員實施每周一至二天、長達14個月的無薪假,估計影響近3,000人,直接人員則調整輪班,減少工時。華映開了面板業實施無薪假的第一槍。
* 中華電信推出手機一卡通服務,憑NFC手機就能搭捷運、小額消費
http://www.ithome.com.tw/news/99805
中華電信與一卡通公司聯手推出OTA一卡通服務,具有NFC手機的4G用戶將能透過OTA空中下載一卡通到手機,以手機搭乘捷運、購物。
這項服務以中華電信4G用戶為主,用戶只要使用支援NFC的手機,向中華電信申請OTA一卡通服務,更換SWP SIM卡,在手機中安裝中華電信電子錢包app「Easy Hami」,就可以勾選一卡通,以OTA方式將一卡通下載到電子錢包,開始儲值使用。
美就業意外強勁 升息機率更高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7000034-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07日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勞工部周五公布10月就業報告,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遠優於預期且是今年來最高,前2個月人數也獲上修,10月失業率降至5.0%,是2008年4月以來最低,平均時薪也告增加,顯示就業市場擴張加速,聯準會(Fed)今年內升息的機率大增。
受此刺激,美元大漲,兌歐元與日圓都告上揚1%左右,美元指數升至7個月高點,美債下跌,2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5年高點。與此同時,歐美股市周五盤中全面揚升,顯示投資人美經濟信心增強。金價則跌到3個月的低點,來到1,087美元。
經季節調整後,美非農就業人口在10月新增27.1萬人,遠優於市場預測的18.3萬人,也是今年來單月最高,同時9月、8月的新增人數上修,合計較原先公布人數增加1.2萬人。
美10月失業率則從9月的5.1%降至5.0%,是2008月4月以來最低,與市場預期相符。另較廣義的失業率,即加計非正職者及怯志求職者後的失業率,在10月降至9.8%,是2008年5月以來最低。
10月就業人數強勁擴增,加上前2個月人數上修,使美國過去3個月的新增非農人數平均值彈升至18.7萬人。
美10月就業擴增主要集中在民間部門,多達26.8萬人,反觀政府部門則僅增加0.3萬人。
專業及商業服務部門的就業者在10月增加7.8萬人,顯著高於先前12個月的每月平均5.2萬人。
健康照護部門的就業者持續擴增,在10月增加4.6萬人,使這個部門的就業者過去1年來已增加49.5萬人。
美民間部門工作者的10月平均時薪為25.20美元,較上月增加0.09美元。若和去年同期相較,平均時薪已上漲2.5%,高於這6年經濟擴張期間的平均增幅2%。10月的每周平均工時則持平在34.5小時。
美10月的勞參率維持在62.4%,仍是1977年來的最低水準。
聯準會今年內升息的機率已大增,因其主席葉倫的談話似已表明,做決策時將可排除外部因素,將回歸考量美國的就業成長與通膨走向。
聯準會在12月將召開今年最後1次利率決策會議,屆時美11月的就業數據也已出爐。
◆ 中國製造2025 推網路強國戰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7000942-260303
旺報 2015年11月07日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
大陸中央推動「中國製造2025」即將進入實質落實的階段。大陸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將以圍繞落實「中國製造2025」制定一個包含33個專項規畫的體系。苗圩指出,上述規畫除了要推動高端裝備製造業等產業發展外;還要在網路基礎設施等方面全力推動「網路強國」戰略,相關規畫預計明年陸續出台並實施。
事實上,有關推動「中國製造2025」的部分,工信部目前已有包括5大工程(智慧製造工程、製造業創新建設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製造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在內的11項計畫在推動,這些計畫將以對接「十三五」規畫建設「製造強國」為目標來加以落實。
帶動新興產業崛起
而這33項專項規畫則是較側重在網路及新興產業等重點行業和領域,苗圩指出,這些行業和領域包括高端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工信部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表示,33項規畫是「中國製造2025」的一部分政策落腳點。他指出,「十三五」規畫是落實「中國製造2025」的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將基本完成大陸的工業化,「十三五」可能就此設置目標,並按照「中國製造2025」的願景來規畫更長遠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工信部在33項專項規畫中將「網路強國」列為推動重點。對此,苗圩表示,「網路強國」戰略至少包括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資訊通信產業新的發展和網路資訊安全3個方向。
搭建資訊「高速公路」
苗圩強調,大陸要搭建一個資訊的「高速公路」,只有將做好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一途,這樣才能在設施的基礎上推動通訊發展、互聯網發展,而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也才有茁壯的可能,並進而帶動其他新興產業的崛起。
中國社科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祕書長、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姜奇平表示,建設「網路強國」是一個將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起來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進程中新興產業將會蓬勃發展,這將為大陸的經濟孕育新的動能,也為商業模式的轉變,及產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提供了新機會。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新聞分析-若成真 台廠將無力抗紅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7000042-260202
大陸紫光集團大動作籌資,可能採用銀彈攻勢,投資入股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雖然這個傳言尚未獲證實,但一旦紫光真的入股美光,仰賴美光技轉的台灣DRAM廠將無力對抗紅潮,只有加入紅色供應鏈,才不會被迫出局。
* 對岸崛起 是競爭力問題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300615
紅色供應鏈對台灣產業形成威脅,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昨(7)日表示,紅色供應鏈不是議題,只是全球供應鏈的移動而已;群創董事長段行建、和碩總經理程建中則認為紅色供應鏈就是企業競爭力的問題。
◆ 網路經濟 科技巨擘一把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7000082-260203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07日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網路經濟日益龐大,向來擔任企業營運重要支柱的運算硬體,也逐漸走向虛擬化,如今企業或消費者經營事業,幾乎都涵蓋在網路經濟龐大生態系統內,而掌握此生態系統的是數家科技巨擘如臉書、亞馬遜、谷歌,也因此身價大漲,創造出驚人價值。
科技巨擘們推出線上搜尋、即時通訊、廣告、應用程式、運算和儲存,不只使其業務蒸蒸日上,也帶動身價不斷增長。
這些網路大廠近來亮眼的業績以及節節攀升的股價就是證明。以臉書(Facebook)為例,周三公布上季營收勁升41%,歸功行動廣告收入大幅增長。該社交網路股價周四大漲5.4%,以108.76美元締造歷史新高,市值突破3千億美元。
臉書的其他網路同業例如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也同樣交出漂亮財報以及股價攀升。
網路業者所打造的線上平台,幾乎已是企業或消費者開拓業務的必要工具。舉例來說,任何人若想要打造品牌,就不能忽視臉書每日使用人數高達10億人的龐大勢力;若想創業,則必須確保產品在谷歌可搜尋到;若想要銷售商品,就希望能在亞馬遜網站購物販售;任何行銷商想要宣傳影片,就必須上谷歌的視訊分享網站YouTube;音樂、電影、電視業者若想推銷自己的作品,則需要透過蘋果iTunes或亞馬遜的Amazon Video。
這些科技巨擘斥資數十億美元投資於運算硬體以及打造自家資料中心,讓愈來愈多新創公司或許多大企業能取得免費或低成本的服務。許多矽谷資深高層相信,這些企業已成為商業環境不可或缺的元素。
如今網路進入新的成長階段,網路巨擘擁有的數位世界就如同過去的鐵路。此外,隨著手中銀彈不斷增加,科技巨擘們較對手更有能力砸下重金提升服務。
現任貝恩資本創投高層、前賽門鐵克執行長執行長沙蘭(Enrique Salem)表示,「你會發現目前生態系統都是圍繞著這些企業建構。這是平台轉移的現象。」
※ 相關報導:
* 華晶科董事長夏汝文:雙鏡頭模組只是開始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300823
數位相機產值雖連年衰退,但華晶科董事長夏汝文仍看好影像市場產值逐年增長,尤其產業競爭對手少了日商,而創新應用領域卻如雨後春筍般展露頭角,他認為,公司在市場與產品端均具備發展潛力。
....夏汝文表示,早期在開發雙鏡頭影像應用,採用半導體技術的陣列相機,並使用4顆與9顆感測器,但鏡頭放上去後,卻無法對焦,華晶科於2年前解決問題後,推出雙鏡頭產品;由於雙鏡頭技術門檻高包含::光軸平行、影像訊號重組等均較單顆鏡頭困難。
華晶科目前除了提供相機模組外,更提供影像產品解決方案,今年中國市占率快速提升的手機品牌華為,即在強大的相機功能吸引消費者買單;華為第3季於中國銷售首度擠下小米拿下龍頭寶座,華為雙鏡頭手機即採用華晶科影像處理晶片。
* 晶片廠高通移除技術路障 雙鏡頭應用看升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300826
....法人表示,由於雙鏡頭光學技術門檻高,鏡頭與鏡頭間必須做到光軸平行,且手機出廠後,若手機碰撞則雙鏡頭需能自動校正光軸,考驗光學廠技術能力;據了解,目前雙鏡頭尚未能廣泛導入,主要因模組廠校準以及軟體技術、硬體整合尚待克服,因此目前尚未能大量生產,但雙鏡頭趨勢,促使晶片廠高通(Qualcomm)規劃推出處理器技術支援。
槓桿ETF是市場亂源 Fed認會引連鎖反應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30875
自由 2015-11-09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今年成為市場顯學,各家投信及證交所莫不卯勁強推ETF,投信尤其偏好槓桿型、反向型ETF,目前34檔ETF就有8檔為槓桿型、反向型ETF,成交值更是佔了ETF全部成交值的7、8成以上,證交所今年並開放ETF可以當沖,不過美國聯準會卻對槓桿型ETF發出警告,認為槓桿型ETF將使市場震盪更為劇烈。
所謂的ETF,大家初步印象就是投資一籃子股票,不用去研究各股財報,屬於被動式投資,是避險的工具,然而,槓桿型、反向型ETF也是如此嗎?
反向ETF不適合長期投資
今年8月金融時報一篇報導指出,美國聯準會經濟學家Tugkan Tuzun表示,為回應市場的劇烈波動,槓桿型ETF為追蹤與指數之倍數連動,其交易活動可能因此讓市場震盪更為劇烈,迫使槓桿型ETF需要再次進行交易,以達追蹤指數倍數效益之目的,這也可能觸發串聯式的反應。
美國監管機構多次表示,槓桿和放空ETF不適合長期投資者,而由美國聯準會所做的這些分析,更彰顯了槓桿型ETF風險尚未完全地被了解。
今年10月,金管會才委託證交所主辦投資台股ETF說明會,對象是財團法人,希望他們把閒置的資金拿來投資台股ETF。不過當時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講得很清楚,ETF有些波動大、有些會虧損、有些流動性差,不建議這些財團法人投資相關的ETF,仍以台灣50ETF為優先考量。
台灣ETF成投機工具
今年5、6月,中國A股大漲,國內A股槓桿型、反向型ETF大受歡迎,一個月周轉率超過400%,也就是一張ETF換手超過4次,屬於高投機工具,但證交所卻找來2009年的資料,說美國上市的一般型態ETF,在2009年周轉率即已達2200%,槓桿/反向型ETF則高達16400%,還解釋槓桿型ETF不適合長期持有,因此換手率高乃是必然的現象。
除了A股ETF外,今年以來有越來越多的投信將申請發行國外的ETF在台灣掛牌,但從已經掛牌的A股及日股ETF來看,多數投信都選擇發行槓桿/反向型ETF,顯然要不要讓投資人長期投資已經不是投信的優先考量,能不能賺到手續費才是投信最關心的事。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美企狂發巨債 市場吃不消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304156
美國跨國企業紛紛搶在聯準會(Fed)升息,拚命發行「巨無霸(發行額超過100億美元)」公司債以進行企業購併,發行額衝到空前高點。從殖利率上揚來看,市場開始消化不良,今年投資總報酬率也已呈負值。
....金融時報指出,今年公司債市場的特色是高評等企業大舉發債,總金額達6,330億美元;垃圾債券發債額則為1,820億美元,尚低於2012年所創的高峰2,460億美元。這些資金用於企業購併、買回庫藏股及配發股利。
* 山姆叔拋QE未爆彈 先刮彭老鬍子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30882
美國財政部10月利用半年發布一次的「國際經濟及匯率政策報告」,砲轟台灣中央銀行常在尾盤干預匯率;然而,山姆大叔每次總是忘了刮別人鬍子之前,要先把自己的刮乾淨。....事實上,從Fed於2008年11月推出第一輪量化寬鬆(QE)以來,到現在何時啟動金融海嘯後首次升息決策,都為全球埋下一枚又一枚的「政策炸彈」,並嚴重衝擊台灣等新興市場穩定。
* 銀行爛頭寸多 技術性拒收存款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303743
銀行資金太多,無處去。市場又傳出有銀行「技術性」拒收民眾存款,有讀者投訴指近日到合作金庫銀行台北市某家分行存錢,行員說「只能存6個月定存,不接受1年期定存」。另外,多家行庫都不歡迎超過300萬元以上的大額存款,也有民營銀行考慮調降大額存款門檻,以管控成本。
* 錢進俄羅斯 貿協:先貿易後投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9000497-260110
前進俄羅斯?受歐美經濟制裁、盧布狂貶、國際油價重挫影響,俄羅斯今年經濟表現不佳,俄羅斯台商會長張碧玉認為,俄羅斯國力雄厚,經濟終將再起,現在是布局俄羅斯巿場好時機;但曾駐俄多年的外交部與貿協主管說,與俄國做生意是「高利潤、高風險」,應「先貿易、後投資」,謹慎為上。
* 台灣好米好茶 今年大陸最吸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9000103-260204
台灣的好米、好茶,將成為今年阿里巴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的亮點。天貓首度與台灣農民達成稻米及紅茶的契作合約,準備在今年的雙11大力促銷,賣給大陸的消費者。
天貓東南亞區負責人胡瑜玲日前表示,根據大數據顯示,台灣的鳳梨酥、太陽餅、牛軋糖、面膜、美妝、台灣零食等,都是大陸消費者非常喜歡的台灣暢銷產品。
在胡瑜玲的努力下,今年度台灣的稻米及紅茶都將以契作的方式,由天貓銷售給中國大陸消費者;以稻米來說,Payeasy是負責為台灣稻農和阿里巴巴天貓牽線的重要中間人。Payeasy在過去7年當中,以公益的立場,推動台灣企業與台灣稻農的契作,不少台灣企業都將契作的優質稻米,當成企業贈禮,而Payeasy則是稱這項活動為「我的一畝田」。
社論-密切關注第四季物價指數的變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1000030-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11日 主筆室
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首席經濟學家日前在該組織的年度會議上表示,全球通貨膨脹率的持續下跌,令人感到憂心;因為從金融海嘯之後,物價便持續下滑,而近期受到油價等原物料價格崩跌的衝擊,造成市場上投資支出和消費力道大幅度減弱,全球正面臨「低通膨成長」甚至是「通縮」的嚴重問題。
國際貨幣基金的擔心有其背景因素,日本央行於十月底前召開了貨幣政策會議,宣示繼續維持目前的寬鬆貨幣政策不變,同時下修今年和明年的經濟成長和物價預測。今明年的經濟成長分別從原來預估的1.7%和1.5%,下修為1.2%和1.4%;今年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則從0.7%,下修為0.1%,距離其2%的通膨目標似乎愈來愈遠。
接著是上周二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公開放話說,通縮和通膨一樣,只會不停的破壞經濟的繁榮和穩定;因此他認為,若有需要,歐洲央行會在十二月檢討是否有必要擴大貨幣量化寬鬆規模來對抗通縮。而同時剛公布的九月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0.1%,德拉吉談話後,歐元匯率就走貶。在歐洲央行執行貨幣寬鬆的這段期間,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目前全球債市有13個國家出現負殖利率,其中12個是歐洲國家,例如瑞士2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最低曾下探負1%,德國2年期殖利率約為負0.3%左右。這也可以說明何以德拉吉放話要擴大寬鬆政策了。
日本和歐洲經濟成長低迷,並且持續執行貨幣寬鬆政策,全球投資人頗能了解。目前只有美國經濟成長差強人意,而且是唯一可能調升利率的主要已開發國家。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上周三在國會作證時表示,如果通膨率可望在中期內達到2%的設定目標,FED就有可能在十二月發表升息聲明。不過她在答覆質詢時卻也鬆口指出,若經濟前景明顯惡化,聯準會也不排除實施負利率,可見美國的經濟成長尚不夠穩定。
至此,我們了解美日歐央行無不想方設法,就是要達成通貨膨脹的目標,以免落入通貨緊縮的陷阱。因為物價若跌跌不休,在消費者預期物價還會下跌的心理下,勢必減少支出,企業也會因營收不佳而暫緩投資,如此惡性循環下去,真的就會步入經濟衰退的漩渦,此時就更難以挽救了。
不過許多經濟學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現階段甚低的通膨率,是因為去年第四季至今年年初的油價暴跌,以致今年以來至九月的通膨率,在與去年相比時都會偏低;但目前的油價大致和去年同期相差不多,油價暴跌的因素去除之後,消費者物價指數可望回歸正常局面。換言之,十月以後公布的各項數據,才能夠反映經濟成長和物價的真實狀況。這也可以了解歐洲央行和美國聯準會都要等到十二月,看情況來調整貨幣政策了。
再來看看台灣。觀察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其實從千禧年之後,國內的通膨率除了2005年的2.3%和2008年的3.52%以外,均未超過2%,而且央行也一直採取貨幣寬鬆政策。金融海嘯後,基本上也是追隨已開發國家的低利率和貨幣寬鬆措施,其間由於美元的大量挹注市場,美元下跌,油價上漲至每桶一百美元以上,但台灣的CPI年增率均在2%以下,這應該是台幣對美元有相當幅度的升值,以致CPI年增率得以維持在低檔,而央行也可以維持低利率至今。
不過自今年以來,台灣的CPI年增率開始連續出現負值,從一月以後分別是-0.94%、-0.2%、-0.62%…一直到八月的-0.45%,直至九月才轉為正數0.28%,一至九月平均則為-0.52%。許多專家認為,台灣也和歐日等國一樣,正在出現通縮危機。
由於我國幾乎是完全的能源進口國,國際油價從去年第三季的110美元快速滑落,至今年第一季最低來到50美元,其後在50美元至65美元之間上下波動,油價幾近腰斬,反映在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呈現1%以內的負值,應該是相當合理的。因為物價指數是與去年同期比較,去年第四季油價已來到60多美元,如前所述,今年第四季的油價與去年同期差異不大,因此油價對消費者物價已無負面的影響。反而是下半年台幣匯率兌美元明顯貶值,對物價有支撐力道,因此預料十月以後物價指數年增率,應該會繼九月之後持續呈現正數,屆時通縮的憂心即可解除。
原本去年投資人預測油價大幅下跌有利於完全進口能源的台灣,並且預估經濟成長率將會提高,然而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卻1%都不到,進而擔心台灣也要陷入通縮的窘境,而前八月的物價指數也的確出現月月負值。和其他國家一樣,在去除油價因素,加上台幣走弱,第四季的物價指數變化值得政府和企業深入掌握,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迎接明年新的局勢。
※ 相關報導:
* 新興國 恐爆信用緊縮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309125
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與家庭債務已累積至令人擔憂程度,明年可能爆發信用緊縮危機,可能使各國政府拉抬經濟成長的努力偏離正軌。
聯準會(Fed)升息在即,美元再度上揚之際,包括中國、馬來西亞、俄羅斯、土耳其、墨西哥及巴西等新興國家過去五年累積的債務已引發疑慮。
* 陸CPI續跌 通縮危機拉警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1000031-260202
肉、菜等食物類價格走低,中國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近5個月新低水準;同時,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也連續第44個月出現萎縮,顯示通縮風險仍高,未來中國官方仍有可能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在CPI表現低迷之際,10月份PPI也比去年同期下滑5.9%,此是連續第44個月年增率負成長。
* 一張圖看懂台灣拚加入的TPP
http://udn.com/news/story/8873/1307725
◆ 雙11啟動 阿里京東近身肉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1000872-260301
旺報 2015年11月11日 特派員陳曼儂/北京報導
今年的大陸「光棍節」不只網路購物,還要眾星雲集隔空PK!阿里巴巴集團一年一度的24小時網上購物節,3分鐘賺10億(人民幣,下同)已經不稀奇了,今年結合湖南衛視、名導馮小剛打造華麗十足「購物春晚」,但京東也不甘示弱,走央視正統派演唱會一較高下。
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2013年的網路零售交易額超過1.85兆元,而阿里巴巴就占8成市占率;從2009年開始舉辦的11月11日網路購物節,如今已成兩岸三地都總動員的購物狂歡節。
問候 李克強「電賀」
今年甚至獲得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電賀」,李克強辦公室表示,總理對雙11的創舉和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和鼓勵,並向所有電商和廣大網購消費者表示問候。
今年也是阿里首度離開老家浙江,在宣布杭州+北京「雙中心」戰略後,第一次把大型活動移師北京,除了進軍華北市場、直取京師中央的象徵意義外,外界也認為,是要與總部在北京的京東做電子商務的正面肉搏戰。
所以今年不再是網路上的虛擬煙硝,而是雙方都砸下重金打造「新版本」的「實體」購物狂歡節,除了阿里有線下18萬商店合作外,也要搭配明星、藝人作大型晚會,除了明星行銷吸納人氣,也展現阿里近年積極進軍影視產業的雄心。
晚會 京東早半小時
阿里選擇最會做商業綜藝節目的湖南衛視,並找來馮小剛執導,推出4小時的「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球互動直播,將綜藝內容、明星遊戲、手機購物融為一體,並與全球粉絲實現多場景互動,被笑稱「雙11春晚」。
京東則舉行「11.11京喜夜」晚會,故意比阿里早半小時,8點就開始活動,且選擇大陸官媒「第一品牌」的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CCTV3、騰訊視頻播出,並與《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的製作公司燦星製作為自己站台,以蒙面歌手為主題,過程中也有互動遊戲環節,「叫板」意味濃厚。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旺報觀點-只做電商 過時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1000884-260301
馬雲成功打造出雙11「光棍節」購物狂歡節慶後,迄今雙11購物節已進入第6年,耐人尋味的是,阿里天貓已不再把焦點放在總金額,相反的,在大陸內需消費進入到平緩發展期時,他們華麗轉身,不再甘於只做電商,他們清楚,網路購物不再只有虛擬,而是必需線上、線下結合,他們現在要做的是「全方位通路商」,只做電商,過時了!
* 老大吃老五 超市整併 全聯買松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2000028-260202
全聯併購松青超市,拍板定案!據了解,全聯福利中心將出資近5億元收購松青全台65間門市的設備資產,並允諾接收所有門市人員,此交易可望在今(12)日味全董事會通過。屆時,全聯總門市將一舉跨過800店大關,穩居超市龍頭,觸角並將藉由松青進入百貨通路,為國內流通市場投下一顆超級震撼彈。
* 新聞分析-林敏雄買松青 一舉數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2000040-260202
....市場人士分析,松青雖然經營不好,但一開始以高檔商品搶市,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品牌形象良好,除了獨立門市,也開進百貨通路,且培養了許多經營生鮮的人才,全聯買松青,確實可以加分。
辜朝明示警 全球市場波動更激烈
http://udn.com/news/story/6/1311990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即時報導 2015-11-13
日本野村綜合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最高顧問辜朝明今天表示,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後,未來全球市場波動「只會加劇、不會平緩」。他呼籲,QE退場千萬要謹慎,否則經濟會有更負面的影響。
辜朝明今天出席「第32屆ABA年會暨研討會」,分享其多年在美、日金融經濟的觀察,分析低利率促使經濟面臨衰退,QE落入陷阱,並提出警告和建議。辜朝明並提出「資產負債表的不景氣」新的經濟學觀念。
辜朝明指出,景氣熱絡的時候,企業大量舉債,「愛借多少錢就多少錢」,使資產泡沫快速膨脹。但當泡沫破裂後,企業還不出錢,進入所謂的「去槓桿」的時期。
舉例來說,日本仍維持貿易盈餘,但日本相機公司都很慘,台灣、美國企業都有這樣問題。原因在於,這些公司賺了錢,都在償還之前大量舉借的債。
在這種情形下,即使央行印再多鈔票,錢也會堆積在金融體系,無法流入私部門,因為不論是企業或投資人,都在拼命還錢,根本沒有借錢需求,這是為何QE無法帶動景氣復甦,零利率政策完全失效,反而造成通貨緊縮,這就是「資產負債表的不景氣」。
辜朝明表示,像是日本1990年房市泡沫破裂,經濟陷入衰退,當時日本央行將大量流動性注入金融體系,但企業完全不願借錢。這時,日本政府取代企業,擴大政府支出,以解決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雖然維繫經濟沒有崩潰,但造成日本嚴重的財政赤字。
辜朝明預測,美國終究要執行貨幣政策正常化。QE退場後,世界高達2.5兆美元的存底,會回流美國,在資金挪移的過程中,全球市場波動只會加劇、不會平緩;QE退場稍不謹慎,對經濟會有更負面的影響。
辜朝明建議,QE可以將資金注入金融體系,但不會進入實體經濟。要克服通縮,政府必須擴大財政政策,讓GDP保持一定水位,以修補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等私部門償清債務後,政府再修補自身的資產負債表。
※ 相關報導:
* 北京瞭望/阿里巴巴狂歡…華爾街冷眼看衰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315325
....華爾街的投資者為何不給阿里巴巴面子,反而有「利多出盡」的擔憂呢?
首先是中國大陸經濟持續下滑的陰影揮之不去,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雙十一」當天表示,對未來五至十五個月的大陸經濟並不看好,這一判斷,更加深投資者對大陸經濟前景的疑慮。
其次是對「雙十一」這種短期透支消費的商業模式,並不看好或不具信心。
「雙十一」的許多訂單大多是提前下單,只待「雙十一」就開搶。近人民幣千億元的交易額看似很驚人,其實是透支其他時間的消費,並不是一個真實的銷售。
* 大陸人民幣新增貸款 腰斬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311576
中國人民銀行昨(12)日公布10月人民幣新增貸款5,136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人民幣4,767億元雙雙大幅下挫,遠遠不及預期,且均較上月「腰斬」,創下2014年7月以來近15個月新低。顯示降息、降準效果不佳,並未帶動信貸金額走高,大陸經濟放緩情況加劇。
* 新版人民幣100元鈔 登台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311580
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表示,中國人民銀行發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昨(12)日,該版首批人民幣現鈔調到台灣,金額人民幣160萬元(約新台幣800萬元)。
◆ 聯合筆記/馬習會後,貨貿行不行?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13730
聯合報 聯合筆記/李莉珩 2015-11-14
馬習會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兩岸貨貿、互設辦事處,雙方可以抓緊商談,爭取早日一致」。原本陷入停頓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談判似乎重露曙光,月底雙方將重上談判桌。
不過,即使習近平釋出善意,但是因為時間和形勢,都不站在有利貨貿談判的這邊,貨貿的前途依然不樂觀。
先前貨貿談判卡關,表面上的理由,是大陸對我方最在意的出口主力產業,如石化、面板、工具機,以及產業關聯性大的汽車等四大項目,降稅幅度有限,不符我方預期;而且大陸方面對跟馬政府談貨貿也意興闌珊,「因為談了也沒有用」。這次馬習會雖讓貨貿重現契機,但從現實面分析,即使這次大陸方面願意進一步讓利,對貨貿的實質幫助還是非常有限。
首先,月底談判即使我方獲得了我們大致想要的成果,但在大選只剩下倒數一個半月的關鍵時刻之內,儘管談判可能獲得重大進展,在選舉對手可能刻意操弄下,對選情影響會是正向還是負向,非常難料。因此,在選前,政府部門敢不敢宣布對貨貿拍板定案?
如果選前不收尾、等到選後才收尾,到時的「新民意」,會再支持「看守政府」做這項重大決策嗎?
再者,明年五二○後,如果執政團隊全部換人,對於兩岸是否要簽貨貿可能就有一番爭論;就算要決定願和對岸重啟開協商,現月執政團隊談下來的基礎是否會被接受?還是要全部重新來過?至少要再花上幾年討論。
綜合分析,不管有沒有馬習會,貨貿議題在台灣應該還是會被繼續冷凍。
但是,令人憂慮的是,今年以來,高貿易依度存度的台灣出口已經連續九個月負成長,全年經濟成長率也可能無法「保一」,台灣經濟接連亮出警訊,產業面臨的困境遲遲無解。
雖然台灣出口的競爭對手南韓,今年出口也連續衰退,但南韓已簽了五十七個自由貿易協定,台灣迄今只簽了七個;中韓自由貿易協定今年已經生效;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攸關一萬多項貨品的貿易卻沒有撤除關稅壁壘障礙。一旦全球景氣復甦,經濟功能恢復,自由貿易協定發揮的效力將十分驚人,到時候台灣產業將面臨更殘酷的硬戰。
貨貿行不行,最大的問題是:挽救台灣的經濟疲況,我們還能等多久?
※ 相關報導:
* 入世15年 陸解除反傾銷緊箍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3000914-260309
大陸產品出口價格競爭力強,讓許多國家對大陸商品課徵「反傾銷」稅,來保護自己的市場及業者。不過,從明年底開始,大陸將獲得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解除逾15年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緊箍咒待遇,這意味對大陸產品課徵反傾銷稅的做法,將越來越不可行,可以預見,未來大陸商品將進一步席捲全球。
◆ 採新會計準則 企業不會多繳稅
http://udn.com/news/story/7243/1311458
經濟日報 記者郭珈爾/台北報導 2015-11-13
影響80萬家中小企業的新商業會計法和商業會計處理準則將於明(105)年元旦上路。有企業擔心轉換新的會計準則可能因此增加稅負,賦稅署署長吳自心昨(12)日表示,不會因為採用新的會計準則就讓大家多繳稅。
企業按明年上路的新會計準則編製財務報表,在損益科目上有所差異,外界疑慮編製會計成本增加、還要多繳營利事業所得稅。賦稅署署長吳自心在商業會計法啟動大會強調,「政府不會因為採用新的會計準則就讓大家多繳稅」,和過去推動上市櫃公司適用新會計準則時的課稅原則一致。
此外,也有中小企業主擔心採用新的會計準則會影響向銀行籌措資金。銀行公會全聯會授信委員會副主委王銓說,對於金融機構來說,企業採用新會計準則的優點在於能夠用共同的會計基礎,在財報上公允表達資訊。中小企業採用新的公報,要調整的會計科目差異不大,在銀行實際執行授信時不會有太大影響。且銀行是全面性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財務報表只是參考項目之一。
經部次長沈榮津指出,新修正的規定將和國際會計準則(IFRSs)接軌,確保國內公司的財務報表會計項目一致。
短 評-恐攻的金錢遊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6000372-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6日 主筆室
巴黎發生震驚全球的協同恐怖攻擊,同時也傳出上周全球主要股市的空單異常增加。其實,這種恐怖攻擊中的金錢遊戲,早在911就開始,這次,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在911發生之後,市場人士回溯之前的市場交易後發現,在911之前的4個交易日,竟有人大手筆地押注美國航空與聯合航空的股價會下跌(即所謂作空),導致市場在沒有特別利空或利多的消息時,出現異常的波動。而美航與聯航正是飛機被挾持而撞毀的兩家航空公司。
攻擊發生後的第1個交易日,美航與聯航股價都暴跌4成,作空者全部大賺一筆。很明顯是有些人事前知道恐怖攻擊的消息,提前在金融市場布局;這些人大概是跟恐怖組織有關的人,甚至不排除基地組織「順便」賺一票。
他們因為事前掌握恐攻的消息,而能據此作投資判斷並獲利,某個角度而言,這是另一種型式的內線交易。美國中情局為此事曾找來華爾街的專家研究,並建立一個「預警模型」。而由這次恐攻也出現異常大量的空單,隱然也看得出其間的關聯。
趨勢專家都認為未來的戰爭,已不再限於傳統的炮火戰場,而是涵蓋科技、網路、資訊、到商業、金融、資源的整體戰爭。俄羅斯吞下克里米亞,歐美盟邦並未出一兵一卒,但利用金融與能源戰,造成俄羅斯經濟掉入衰退,國力大受影響。中美之間雖然號稱「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但隱約之間,檯面下的金融與資訊戰早已不斷過招。
面對未來各種新型態戰爭,台灣有多少準備呢?
※ 相關報導:
* 我見我思-全球假貨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6000377-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6日 陳敏郎
....雙11全球購物節確實可以再做100年,但馬雲應該立即解決雙11嚴重的假貨問題,否則雙11恐怕會從全球狂歡購物節變質為「全球假貨節」。馬雲打造了全球速度最快、假貨品項最多的網路交易平台,無疑成為侵犯國際智慧財產權的幫凶,這是馬雲無可逃避的責任與挑戰。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近年來美國服飾零售商極力呼籲美國政府將淘寶列入反盜版黑名單。據中國工商協會及市場管理監督部門表示,相較於2013年,網路購物的投訴量在2014年成長了356%,中國國家工商總局也根據近年的報告指出,網購商品中的假貨比例高達4成。
去年中國大陸的網路銷售總額約為4500億至5000億美元,阿里巴巴占6至7成;如果以4成是假貨計算,1年的假貨金額最高可達2000億美元,再以阿里巴巴的市占率估算,經由這個平台賣出的假貨可能高達1400億美元。
◆ 趨勢無法逆轉…數位金融 消滅分行?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316278
聯合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2015-11-16
科技金融浪潮衝擊,機器人、面部辨識系統出現,銀行員擔心失業。金融業高層直言,科技進步是無法逆轉趨勢,呼籲銀行業必須要訓練人員,培養第二專長,減少就業衝擊。
亞洲銀行家協會今年年會暨研討會日前於台北舉行,吸引吸引東協各國、中東及遠自俄羅斯、西班牙等超過22國銀行等各界領袖菁英代表出席,探討亞洲銀行區域整合以及數位與網路化浪潮,出席的國內高層包括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等人。
外銀曾向金管會報告,指出到2020年為止,全年目前3500家銀行分行,將有5成會消失,由ATM取代,ATM甚至可以做開戶、發卡等取代傳統分行多數功能。金融與科技激盪,加上數位金融浪潮,掀起的分行消失以及失業浪潮也成為會中焦點。
李紀珠表示,數位化可降低銀行營運成本、擴大客戶群,未來到海外營運不見得要設這麼多的分支機構等,並可協助銀行掌握市場以及取得商機。
但面對詢問,分行消失衝擊就業工作怎麼辦?吳一揆表示,科技進步是無法逆轉趨勢,銀行必須藉由科技金融開拓更多潛在客戶,以因應下一代成長後的數位環境改變。
亞洲銀行家協會諮詢委員會主席Dong-Soo Choi是韓國出生,他說,為因應科技金融衝擊,韓國銀行業鼓勵員工提早退休。
※ 相關報導:
* 信用卡遭盜刷 網路占 8成
http://udn.com/news/story/6/1317642
聯卡中心總經理林棟樑表示,台灣2014年整體信用卡遭詐欺損失比率低於亞洲平均水準,不過,網路詐欺卻逐年攀升,占整體信用卡達8成之多。
◆ 驚!最新無薪假人數暴增4倍 多達5292人
http://udn.com/news/story/6/1317570
經濟日報 記者陳素玲╱即時報導 2015-11-16
勞動部公布最新無薪假人數,截至11月中旬,無薪假人數由上月底的1218人,暴增為5292人,暴增四倍多,讓人對景氣寒冬是否已屆,更趨悲觀。
上月底無薪假人數33家、1218人,但才半個月,無薪假人數暴增為45家、5292人,家數及人數都暴增數倍。
據了解,此次暴增最大宗為面板大廠華映通報的2千餘名員工無薪假,是否還有其他大廠也在通報之列,備受關注。
日經濟衰退 缺工百萬是難題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319099
聯合報 編譯劉品佳/綜合報導 2015-11-17
日本上季經濟連續第二季萎縮,代表陷入技術性衰退,不僅是首相安倍晉三上任來經濟第二度陷入衰退,更是七年來第五度衰退,加重安倍政府推出新一輪經濟刺激措施以支撐復甦的壓力。
日本內閣府十六日公布,七到九月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化後,比上季萎縮百分之零點八,幅度比市場預估的百分之零點二還大,也是連續第二季萎縮,符合經濟衰退定義。
鑑於中國大陸成長減緩和全球經濟展望疲軟,促使獲利創新高的日本企業暫緩投資和生產,導致企業投資疲弱、庫存下滑,是日本上季經濟萎縮的原因之一。
不過,儘管大陸需求趨緩和進口食品價格攀升衝擊一般家庭,上季民間消費和出口回升,仍為日本經濟帶來擺脫谷底的曙光。政府審慎樂觀看待經濟前景,表示儘管部份經濟數據表現不如原先預期,但就業和收入好轉仍顯示,經濟將溫和復甦。
勞動力短缺對主打經濟牌的安倍政府來說,一直是燙手山芋。日本適齡工作人口每年萎縮約百分之一,大幅抑制經濟成長動能。為因應此問題,政府近來已放寬外國勞工入境的限制,但目前未見顯著效果。
大和總研一份研究指出,日本今明兩年累計缺工人數預期將達約一百萬人,包含技術性和非技術性勞工,日本可能得因此付出約八百六十億美元代價。
◆ 手指一點就被盜 歹徒難追查
http://udn.com/news/story/9000/1319075
聯合報 記者李奕昕/台北報導 2015-11-17
過去盜刷信用卡的手法是歹徒買通店家,側錄民眾刷卡資料,數位年代線上購物盛行,網路購物詐欺風險高,往往「手指一點就被盜刷了!」
警方說,歹徒以駭客入侵電子商務網站,直接擷取民眾線上刷卡資料,或架設釣魚網頁引誘民眾點擊,趁機植入惡意程式抓取資料,或傳送「信用卡回饋紅利」的電子郵件,誘騙民眾填寫卡號。
歹徒得手卡號、銀行碼及使用年限資料後即可盜刷。早期信用卡為磁條,容易複製偽卡盜刷,現今改為晶片卡後,複製難度提高,但上網盜刷的比例激增。
高雄從事保全的鍾姓男子在家上臉書,歹徒假冒官方臉書傳來私訊,通知「確認帳戶真實性」,他點擊連結誤觸釣魚網頁結果卡號被盜買遊戲幣,他立刻損失美金一五○元(約新台幣五千元)。
警方指出,以往信用卡盜刷採「三角詐騙」模式,例如上網拍賣手機,要買家匯款到指定的人頭戶,歹徒再另外線上盜刷買手機,近年捨棄實體商品,改為購買遊戲點數後轉賣,警方很難掌握金流。
刑事局三年前查獲范姓男子,短短四個月盜刷逾兩千萬元,他宣稱向駭客購買信用卡資料,再操作盜刷;警方發現駭客的IP網址均設在國外難以追蹤。警方呼籲民眾網路使用信用卡時,最好參考一六五反詐騙官網,避免網路購物被詐。
◆ 偽卡數位化 網路盜刷金5年飆5.3倍
http://udn.com/news/story/9000/1319084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5-11-17
大陸雙十一光棍節創下九一二億人民幣的紀錄,讓人見識網購驚人能量;線上購物年代,以往持卡按鍵詐財金額下滑,網路盜刷金額逐年竄升,根據統計,到去年底台灣銀行業通報的網路盜刷信用卡詐欺金額已達四點六二億台幣,較五年前增加五點三倍。
數位金融年代,線上購物盛行,包括網購、網拍、郵購等各式「非面對面刷卡交易」詐騙風險也大幅提高。以往持卡臨櫃按鍵詐財的手法,漸為「開電腦、點滑鼠」甚至手機掃瞄等方式取代。
銀行業者指出,這類網路詐騙盜刷模式,大多是民眾傳輸信用卡卡號等資料時,遭駭客「攔截卡號」,再到境內、外網路商店盜刷。銀行業者嘆,駭客坐在冷氣房裏只要攻破各大網路商城資料庫,就能輕而易舉「搶銀行」。
根據各大國際信用卡組織規定,目前包括網購在內的「非面對面」刷卡交易詐騙損失,只要持卡人能舉證,並非自己刷的,損失全由發卡銀行負擔。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總經理林棟樑表示,台灣信用卡市場早年曾被「實體」信用卡詐欺拖累,但在銀行業將磁條卡換成晶片信用卡,且修法加重製造偽卡刑責後,到去年底台灣偽卡損失已降至萬分之零點三,即每刷卡一萬元,因偽卡詐欺行為平均損失零點三元,幾乎是亞太區最低。
但林棟樑也表示,隨著線上購物盛行,「網路盜刷」信用卡詐欺金額正逐年攀升中。
據統計,五年前,銀行業通報網路盜刷信用卡詐欺金額只有七千三百卅三萬多元,但到去年底,已提高到四點六二億多元,五年內增加五點三倍,詐欺總筆數也有十多萬筆。但電子商務規模只會不斷擴大,信用卡網路詐欺金額,恐怕也會一路升高。
銀行業者指出,據經驗,在線上遊戲平台刷卡,持卡人卡號最易被盜,建議持卡人刷卡買遊戲點數時,不要同意儲存卡號,或回到帳號內移除已登錄的信用卡卡號,避免信用卡資料外洩。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