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站/兩岸66年 密使、密函穿梭不斷
http://udn.com/news/story/8940/1299330
聯合晚報 記者高凌雲/特稿 2015-11-07
馬英九總統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午以兩岸領導人身分會面,1949年國府自大陸遷台以來,兩岸一直有人穿梭推動和談,1958年10月金門砲戰戰火暫歇,就有曹聚仁、章士釗代表中共,向台北傳達和談訊息,1959年國府降將傅作義透過當時副總統陳誠夫人譚祥的親戚譚德,轉信給陳誠。
1945年抗戰勝利後,美國調停內戰,延安的毛澤東代表共黨到重慶與蔣中正會談,一年後調解破裂,內戰全面爆發;美國調解國共失利,引發1950年代美國共和、民主兩黨黨爭,指控民主黨造成中國赤化,中國的失敗讓美國後來的越南政策也受到影響。
1945年毛蔣雙十會談後,國共雙方即無領導人會面,直到1950年代,北京透過國府降將與台灣廣泛接觸,包括張治中、傅作義等人都寫信勸說和談,當時國民黨降將康澤也寫信給在台家人,藉故要家人幫他寄軍服回大陸,希望與台灣搭上線。
香港的蔣經國友人曹聚仁與另一位文人章士釗分別代表毛澤東、周恩來寫信給台灣。他們是當時兩岸最出名的中間人。章士釗在823炮戰後草擬信件,周加了「遙望南天,諸希珍重」八字;曹聚仁甚至傳出來過日月潭,但從蔣中正日記、陳誠日記比對,應是訛傳,且曹聚仁可能還假造蔣經國信件。早期的兩岸密函,蔣經國顧忌美國,多轉交美方,以表示台灣沒有與大陸私下交易。
台灣也透過在港親國民黨人士雷嘯岑與大陸接觸,國民黨降將宋希濂哥哥宋宜山是立委,曾由港赴大陸,但宋未獲授權,不代表兩蔣,宋希濂1980年代到美國推動海外黃埔軍校同學會,對台灣發動和平攻勢。
1979年美國與北京建交,對台灣衝擊大,1981年葉劍英發表葉九條,希望兩岸談判。1982年,國民黨元老廖仲愷之子廖承志,致函蔣經國,表達和談意願。台灣剛經歷美麗島事件衝擊,蔣經國拒絕與北京對話。數年後,因應兩岸情勢巨大轉變,1987年蔣經國成立國民黨大陸工作指導小組。
1988年李登輝接任總統後,推動國統綱領,設陸委會、海基會,兩岸對話在1993年新加坡辜汪會談後,出現樂觀謹慎前景。1995年,新黨立委郁慕明揭露,李登輝指派蘇志誠,透過南懷瑾傳話北京。但李登輝言行引起北京疑慮,才有1996年首次總統民選時的台海危機。
後來的兩國論,讓兩岸中斷對話,2000年大選民進黨勝選後,兩岸對話停滯八年,直到馬英九2008年勝選才恢復。2004年,陳水扁總統曾經拿出一張紙條,宣稱是對岸「有力人士」傳來的,證明他有中間人代為向北京傳話,但這個人的身分未公開。
2005年連胡會是自1945年以來,首次國共兩黨領袖會談,其實2003年就有人建議連戰訪問大陸,連有顧忌,直到2005年,連戰友人在第三地與大陸代表溝通協調,才迅速促成了連胡會。2008年後,兩岸事務協商不少,政黨領袖會面也多,但是兩岸領導人始終無緣碰面,直到今天。
◆ 反殖民與台灣光復 圖文說歷史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300344
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 2015-11-08
知名作家藍博洲策展的「反殖民與台灣光復」─日據時期台灣歷史圖文展,即日起在苗栗縣國際文化觀光局展出,昨天下午辦開展說明會,邀來吳湯興、姜紹祖、丘逢甲、林朝棟、賴來、莫那魯道等多位歷史事件人物及抗日志士的後人座談、緬懷先祖,眾人會後合影留下十分特殊的「歷史一刻」。
這項圖文特展在中興畫廊展至15日,展出的圖片、文字影像從一八九五馬關割台到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時間跨度超越半世紀,展出分為序言、誓不臣倭、始政與恥政、反占領之戰、武裝抗日、殖民統治與教育、文化抗日、霧社起義、呼喚祖國、參加抗戰、民族純血的脈動、回歸祖國、台灣光復與煞尾等14個單元,共有90幅掛軸,包括許多難得一見的珍貴的歷史圖片。
藍博洲指出,台灣有許多年輕人對歷史完全無知,卻又有很多意見,如果不了解歷史,做許多事都是沒有意義的,他從事台灣歷史研究多年,希望藉由史實、圖片的呈現,讓年輕人能認識、接觸台灣歷史,這項展出苗栗是第一站,未來將巡迴全島。
藍博洲邀請多名抗日志士的後人參與座談,暢談個人或家族在先祖參與抗日事件後的影響、生活衝擊和感受,為這次展出增添特色。
包括霧社事件主角莫那魯道的曾外孫莫那巴萬、乙未抗日志士吳湯興的後人吳武斌、姜紹組的後人姜文滉及抗日志士賴來的後人賴文鑫等多人,不同年代武裝、文學抗日志工及歷史人物的後人相聚一堂,藍博洲強調這才是「歷史時刻」。
莫那巴萬說,原本他們有兩千多名族人,霧社事件後死了一千多人,存活者被移居約束,對群族文化、語言傳承都造成衝擊,但族人仍必須生存延續,從反殖民的歷史省思,他認為台灣這塊土地是各族群生存的土地,大家應好好珍惜,一步步走向未來。
◆ 228新聞受難者 記者險槍斃、20多家報紙停刊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98618
聯合報 記者吳思萍/台北報導 2015-11-07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策畫「新聞受難者紀念特展」,回顧戰後初期台灣解除日本的言論高壓統治,200種雜誌刊物、20多份報紙如雨後春筍萌發。228後許多報人受難,透過珍貴史料,讓民眾了解他們對台灣所做的努力。
90歲的二二八紀念館志工蕭錦文回憶,18歲到緬甸當兵,國民政府來台後,他在《大明報》擔任記者。他因記者身分入獄,在獄中險遭槍斃,死裡逃生後,報社解散,他從事印刷業。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長蕭明治說,228事件期間,有20多家報紙遭停刊,許多媒體菁英在事件後逮捕受難,因此特展透過歷史緣起區、重點報社區、哀悼牆、零星報社、互動區等單元,展示珍貴史料,讓民眾緬懷這些新聞界受難者。
展覽也展出館內典藏1947年228事件發生後,於3月2日由9家報社聯合提出新聞界對228事件的立場與建言的《號外》。
特展即日起至明年1月6日,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特展訊息可查詢官網http://228memorialmuseum.gov.taipei/,或洽(02)2389-7228分機22胡小姐。
※ 相關報導:
* 文明的興亡
8 則留言:
兩千年前的火鍋 江西南昌出土
http://udn.com/news/story/4/1304734
中央社 台北10日電 2015-11-10
距今2000多年的火鍋長什麼模樣?位於中國大陸江西省南昌市的西漢海昏侯墓日前出土一個火鍋形狀的青銅器,鍋裡還有食物殘留痕跡。考古專家研判,這不是火鍋就是保溫器。
新華網今天報導,海昏侯墓考古專家小組副組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仲立說,這個三足青銅器上端是個肚大口小的容器,便於蓋上蓋子;下端連接一個炭盤,之間沒有連通。
張仲立認為,這是「實用型火鍋」,因為有被用過的痕跡,炭盤裡留有炭跡,鍋內也有使用過的跡象,甚至還有板栗等殘留物。
他研判,這很可能是墓主生前用過的物品,墓主生前可能喜歡吃火鍋,也可初步推測當時貴族已經在使用青銅火鍋。這個火鍋造型優美、作工精緻,一般平民百姓用不起。
不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胡東波指出,從炭盤裡能承載的炭量觀察,很難直接將食物煮熟,這個疑似「火鍋」的青銅器可能只是食物保溫器,而非真正的火鍋。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將委託專家採集青銅器內壁上的殘留物,透過科技檢測手段進一步考證。
西漢海昏侯墓位於南昌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東南約1公里的墎墩山上,歷經5年考古發掘,已出土各類文物逾1萬件。
大膽!誰偷了包公遺骨?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306887
聯合報 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 2015-11-11
大膽!誰偷了包公遺骨?十月卅一日,在安徽省肥東縣包公鎮大包村的包氏宗祠內,上海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團隊人員,小心翼翼地打開十一個塗著紅漆的木箱子,除看見一尊舊瓷器外,眾人驚呼:「空的!」
需要包拯親自出面,源自包氏血緣複雜。現代人類學實驗室文少卿博士指出,安徽合肥境內的包氏後人,主要分布在三個區域,現已採集四、五十名包氏後人血樣,但初步的DNA研究顯示,三地後人的DNA的遺傳類型,並不完全一致。
文革時期 挖出墓葬
一九七三年四月安徽省博物館搶救挖掘包公墓葬,四個月共挖掘出包拯家族墓十二座,其中「包公墓誌」出土,結束了河南和安徽多年的「包公之爭」。
考古人員當時共清理出包公及夫人董氏等六人的墓誌、十一副遺骨。今年近九十歲親眼見證過程的程如峰指出,合鋼二廠做了很多小棺木,每一副遺骨放一個小棺木,沒有遺骨的墓、就在棺木裡放一鍬墓土,「包公的遺骨全部被放進了一口小棺材」。
封建衛道 禁葬老家
當時才八歲、跟著父親坐在遺骨卡車上的包公第卅六代後裔包訓安回憶說,包氏後人將遺骨運回肥東文集大包村下葬,但「聽老人說,公社書記說包公是封建王朝的衛道士,不能安葬到老家,讓我們把遺骨帶走。」包氏後人經商討後,交由包公第卅四世孫包遵元看顧。
包遵元在自家屋子的外牆、搭建一間簡陋小屋(披廈),將包拯及夫人董氏、兒媳崔氏和子孫遺骨的箱子,全部搬了進去,並蓋上油氈布防水;程如峰透露說,由於小披廈漏雨又潮濕,後來聽說又偷偷把遺骨運回了大包村。
偷葬龍山 墓穴成空
一九八六年新包公墓在包公祠旁邊建成。當地族人想將遺骨遷葬至新落成的包公墓園。令人意外的是,當挖開偷葬在肥東龍山的墓穴後,發現裡頭的陶罐、竟然是空的!自此,包公遺骨在人世間音訊全無。
肥東龍山墓穴、包氏宗祠等均無包公遺骨,當年包氏後人是否刻意隱瞞、成為謎團。目前研究團隊將目標鎖定安徽省博物館,據傳館內藏有部分包拯頭蓋骨,希望能在遺骨上取樣,建立包公DNA的遺傳類型。
◆ 美韓戰老兵 南韓視如神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309304
聯合報 編譯田思怡/報導 2015-11-12
本月十一日是美國退伍軍人節,紐約時報報導,韓戰在美國有如一場被遺忘的戰爭,華府的韓戰老兵紀念碑基金會和其他與韓戰有關的組織在美國募不到款,得靠南韓企業捐助才能維持。
華盛頓國家公園內的韓戰老兵紀念碑是最震撼人心的戰爭紀念碑之一,雖名為紀念碑,其實是一個三角形的園區,裡面有一群準備出戰鬥任務的七呎高不鏽鋼軍人雕像,總共十九座,而深灰色的花崗石牆上,刻著贊助者的肖像。
雖然有三萬六千多名美軍死於韓戰,歷史學家常稱之為「被遺忘的戰爭」。如今,韓戰老兵紀念碑基金會想設立紀念碑的維護基金,並建一座「緬懷牆」,需要五百萬美元,募款卻很困難,有再度被遺忘之感,僅獲得來自海外的支持。
基金會主席韋伯說:「我們最大的支持來自韓國企業,沒有美國企業承諾捐款。」
十月中,三星捐一百萬美元(約台幣三千萬元)給韓戰紀念碑維護基金,現代汽車公司今年七月為韓戰紀念碑廿周年活動付了兩萬多美元。
三星電子執行副總裁金沅經(譯音)說:「他們的財務狀況真的很不好,我們要幫忙維護紀念碑。」他說,由雕塑家法蘭克.蓋洛德(Frank Gaylord)設計的紀念碑,對「南韓社群意義重大」。韋伯說,美國韓戰老兵去南韓,「被當成神一般崇敬。他們知道他們的自由來自於打韓戰的人。」韋伯說,許多美國人對戰爭和退伍軍人問題採取「眼不見為淨」的態度。二戰、韓戰和越戰的退伍軍人深感他們的貢獻逐漸被公眾淡忘。
收集韓戰老兵口述歷史和文物的「韓戰遺產基金會」總幹事韓宗宇(譯音)說,他有兩個讀高中的女兒,發現美國歷史課本幾乎沒提韓戰,令他非常吃驚。
他說:「通常只有一段,而且沒什麼內容。我很驚訝教科書裡對韓戰的描述頂多只有一頁。」
國家公園內其他戰爭紀念碑的財務問題較小。越戰退伍軍人紀念碑基金會主席諾特斯說,他們獲得海外的慷慨捐助,也有來自南韓和澳洲政府的捐款,美國大企業也大力支持,例如時代華納和可口可樂。基金會要建地下兩層的教育中心,已募到近三千萬美元,其中六百萬美元為海外捐款。「二戰國家紀念碑之友」基金會所有捐款都來自美企業。
韓戰老兵紀念碑基金會希望國會能通過建造「緬懷牆」計畫,將列出在韓戰中喪生、受傷或失蹤者的名單。法案已送交眾院。
韋伯說:「許多立法的人開始了解,許多在韓戰中犧牲的美軍仍是無名英雄,或未被認出來,我們不會如此對待陣亡官兵。」
◆ 古風再起 陸人愛送錦旗表謝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1000987-260301
旺報 2015年11月11日 記者洪肇君/綜合報導
大陸同胞在表達對公部門或個人的感謝時,很習慣送紅底鑲黃邊的錦旗,而且要大張旗鼓宣告周知;駐大陸的國際媒體認為,在網路速食文化的時代,如此「古風」實在令人感動。
《杉磯時報》報導,浙江台州53歲農婦蔣敏愛騎電動車載3歲孫子趕集時,被拖拉機撞倒。路過事故現場的法官范宏來等人將他們送到了醫院。蔣敏愛的家人隨後向范宏來表達謝意,但禮物不是鮮花、果籃,也不是裝滿現金的紅包。而是一面繡著金邊流蘇的紅色錦旗,上面寫著「救死扶生,熱心為民」八個大字。
象徵光榮行為的獎狀
美國記者認為,在這個觸屏時代,表情符號正在取代手寫的致謝卡片,中國仍保持著送錦旗的傳統。
「收到錦旗是非常光榮的。它就是一張可以展示的獎狀,人們由此可以知道你是多麼傑出的醫生、工人或員警。」一家禮品行的鄭姓老闆這麼向美國記者解釋。禮品行的生意除了錦旗,還包括獎杯、獎牌及一些合成樹脂製品。
在1980、1990年代,大陸的醫生辦公室、公車站和學校,牆上常可看到錦旗,但在網路時代,錦旗逐漸受到冷落。過去幾年盛行的賄賂和腐敗現象也讓錦旗格格不入,紅包、禮品卡、手錶和其他「意思意思」的東西,成為表達謝意的普遍方式。隨著中共近年大規模反腐,錦旗再度流行起來,「現在你不能再送紅包了,但人們收到錦旗還是會很高興的。」禮品店的老闆娘補充了一句。
文字需合當事人身分
訂製錦旗送人,要注意到文字需配合當事人身分,中國人又特別講究文采。不過,這也毋須擔心,禮品店有整整37頁可供參考的語句。送給老師的錦旗「春風化雨,教書育人」,送給銀行職員的錦旗則可以說「慧眼識騙,忠於職守」等。
從醫生轉行的商人張玉勝說,雖然很多醫生主要關心自己在網路上的聲譽,但他們收到錦旗還是很高興的。「醫院每月會統計醫生得到了多少錦旗,這是升職評價標準的一部分。」
若習大大做的是「中華民國」夢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15327
聯合報 華昌宜/台灣大學退休教授(台北市) 2015-11-15
蔡英文批評馬習會中「看不見中華民國的存在。」「中華民國」在台灣從來沒有這樣風光過,連民進黨也要熱烈擁抱。
這個殼自孫中山於一九○五年創造出來後非常硬朗,不僅以後是國民黨的廟宇,也是不同寄生蟹廁身居所,包括北洋政府、抗日戰起前的各地割據軍閥、抗日戰中的汪精衛政權。如果民進黨在台灣明年再度執政,也不會立即放棄,要耐心等到世局劇變,真能安全帶來台灣獨立,那時才敢換殼。
在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毛澤東對國號本有雙名建議,亦即加括弧(簡稱中華民國);而後在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中因幾個過度為新局面激動的次要人士反對,毛未再堅持,刪去了此簡稱。此事後為毛終身所悔,三度在不同場合說他當時不該不留「中華民國」,否則台灣問題早自動解決。
李登輝也曾說過毛失算,並謂:「如果他們還叫中華民國,我們就麻煩了!」據說鄧小平不知是出於厭惡「人民共和國」,有隨東歐蘇聯附庸國之嫌,還是要為統一台灣,一度考慮過要改國號為「中華共和國」;後經人提醒如是則英文當同「中華民國」之Republic of China而作罷。
如果不考慮政治,純就語法而言,「中華民國」是再好不過。「中華」表文明和文化,「民國」是政體,比「共和國」還少一個字。(「人民共和國」疊床架屋是最糟。)魯迅曾誤認「中華民國」四字為出於章太炎大師之手,但經查確為中山首創,不僅他曾得意自道其經過,也經他人記述;而且他指出「民國」較「共和國」為優,因為後者還包括了兼有貴族奴隸階級之專制共和如羅馬。
假如有一天習近平一覺醒來,想起孫文、毛、鄧、台灣、要去復興的「中華民族」、還有語法,說不準會向全國人大建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改為「中華民國」。果真如此,對台灣的衝擊如何?敬邀我讀者想像臆測。
◆ 落水泰雅族少女 譜出「月光小夜曲」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315341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5-11-15
六○年代紅遍港、台的流行歌曲「月光小夜曲」,在名歌手蔡琴翻唱後紅遍兩岸,甚至有人誤以為它出自「樂聖」貝多芬。殊不知,這首歌源自日本軍國主義底下的殖民樣板。
歷經時代淘洗、改造,它從真人實事變成一幅畫、流行歌、舞台劇、舞蹈、電影…距離史實也愈來愈遙遠。
「月光小夜曲」的原型出自沙韻(莎勇)的故事。相傳,泰雅族少女沙韻在一九三八年為了「送日本老師從軍、不幸跌落山谷殞命」。「南國.虹霓.鹽月桃甫」(雄獅美術出版)作者王淑津,經多方考察提供另一個版本─沙韻等女子青年團成員,幫日本警員田北正記搬運行李下山,半途遇暴風雨、沙韻失足落水身亡。原本單純的意外事故,因田北奉召從軍,在日本軍國主義宣傳下,沙韻被塑造成「為恩師犧牲」的「愛國」少女。一九四一年四月,沙韻故鄉南澳利有亨社獲台灣總督頒贈刻有「愛國少女莎勇之鐘」的銅鐘。日本畫家鹽月桃甫在親訪利有亨社後,創作了莎勇的系列油畫。日本名作曲家古賀政男也為「沙韻之鐘」譜曲。
以沙韻為主題的舞台劇、舞蹈、小說、電影紛紛出籠。五○年代,名作詞人葉俊麟將「莎勇之鐘」填詞改編成台語歌「殉情花!紗蓉」,沙韻搖身變成「為情愛犧牲」的「純情花」。
根據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黃裕元界定,「沙韻之鐘」是台灣在日本戰爭時期傳唱的愛國流行歌,屬於廣義的日本軍歌。
由於出身日本軍歌,六○年代「殉情花!紗蓉」一度遭禁,但愈禁愈紅。不久後,名作曲人周藍萍將它改造成國語情歌「月光小夜曲」,從香港紅回台灣、再紅到大陸,至今傳唱不輟。
松山機場被掩埋的歷史 師大教授說給你知
http://udn.com/news/story/1/1322609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5-11-18
近日松山機場遷移爭議不斷,但許多人不知道松山機場明年就要80歲了,承載台灣許多時代的故事。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洪致文在個人部落格中,細數松山機場的歷史,掀開日治時期那段被遺忘的時光。
其實松山機場其實在日治時期已經開始啟用,當時叫做台北飛行場。但民航局認定這段時間機場為軍機所用,否定松山機場在民國政府遷台之前的歷史,因此松山機場在官方介紹上只有60多歲。洪致文問到,「如果不是1950年之前就有這座機場,實在不知道國民政府的高官(包含蔣總統),在民國三十八年撤退時,是怎麼從中國來台灣的!?」。
此外,預計在2030年桃園機場將蓋成的第三跑道,他表示早在日治時期松山機場就有第三跑道,但戰後被國民黨廢除了,「只留下了民生社區以南的街路紋理。」
而他也提到,當時日本政府為了避免影響台北市的發展,而將松山機場選在市區最北端靠近基隆河岸的城市邊緣用地。他總結,盛行風、機場跑道、城市布局,深深的影響城市街道的軸線,「而烙印下長久而難以改變的歷史刻痕。」
他認為,每到選舉時期,松山機場的問題就會被拿出來。如果2020年真的廢松山機場,跑道問題將會是桃園機場最大挑戰,「廢掉松山機場只是畫大餅」。他更點出,往後離島的交通該如何因應,還有若是民眾們都去桃園搭飛機的話,當地居民的意願也是很重要的。
◆ 見倉頡千歲古柏 遙想司馬遷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322241
聯合晚報 大陸特派員王玉燕/陝西渭南報導 2015-11-18
渭南有兩位中國傳說及歷史上的名人,前者是中國神話人物倉頡,後者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太史公司馬遷。
倉頡相傳為黃帝史官,創造了文字。從白水縣出發,祭祀倉頡的廟宇坐落在縣城東北35公里的史官鄉境內。倉
頡廟廟碑記載,早在東漢延熹五年(西元162年)就已頗具規模,此廟至今已有1800多年。古建築以元、明、清三代為主,有照壁、山門、東西戲樓、報廳、前殿、中殿、後殿等古建築70餘間。在這些古建築的上面,有刀法細膩、形象逼真的磚雕、木雕,以及歷代眾多官宦文人所留文采飛揚的題匾、楹聯,讓人歎為觀止。
廟內現存古碑18通,早期的有東漢延熹五年「倉頡廟碑」、五胡十六國時的「廣武將軍碑」、唐「倉公碑」、宋代「大宋倉公碑」等。其中「倉聖鳥跡書碑」最為特別,碑面刻有倉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之本形,上刻28字,字形若圖若畫,其字義至今仍未有定論。
倉頡廟後有48棵古柏樹,樹齡均已上千年,其中年齡最大的是那棵,傳說是倉頡手植柏,已有5000餘年歷史;樹身細看,就像一掛瀑布瀉在石頭上,再流入大河。倉頡廟古柏是中國三大古柏群之一,樹齡比山東曲阜孔廟、黃帝陵的古柏更久遠。這些古柏枝葉覆蓋交通,虯枝盤旋,各因姿態而得名「二龍戲珠」、「丹鳳朝陽」、「奎星點元」、「柏抱槐」等。
司馬遷生於韓城,亦長眠於此,祭祀他的祠堂位於城南10公里芝川鎮南(左土右原)梁山東麓的坡頭上。1600多年前(晉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柏,此為司馬遷祠修建之始。而據「韓城縣志」記載:「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縣令尹陽曾集芝川鄉民修砌墓垣,建起寢宮和山門。」現在的山門和寢宮,就是宋代建築的遺存。元明以來雖幾經重修,仍保持著原有規模和古貌。
遊客登上99級台階,身臨山巔,身後便是司馬遷祠墓。墓為磚砌,呈圓形,周圍嵌以八卦磚雕和金、清兩代碑
石,墓頂有古柏,枝幹蒼勁,猶如巨掌撐天,蛟龍擎雲。墓前立有石碑,上有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提「漢太史司馬公墓」。
清朝文人魏源曾這樣描述過司馬遷祠墓:「蕭瑟嵯峨地,牛羊樵牧登。」可想這裡曾經是一派祥和之境。時過境遷,昔日的樵夫與牛羊已變為巨大的廣場與雕塑,而司馬遷祠墓依舊靜靜地聳立山頂,和他的著作一道,與山河日月同輝。
考古發現14面骰 周朝就有桌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2066-260309
旺報 2015年11月20日 記者洪肇君/綜合報導
山東青州一座戰國古墓被盜超過26次,考古學家在盜墓者不取的剩餘陪葬品中,找到一顆骰子,有14面,與現在的骰子完全不同,配合旁邊21支標有數目的小旗子,據信是中國人最早的局戲之一「六博」。
青州這座大墓早在2005年開始發掘,當時是為了要修建臨淄區高速公路旁一段舊公路,工人於無意間發現。但考古學家進行搶救性發掘後,光是盜洞(盜墓者進入古墓所挖的路徑)就有26個。
由動物牙齒製成
雖然被盜多次,但這是一座大墓,從墓室坡道推算,墓葬坑總長約100公尺,至少是齊國王候級別的大墓,山東在戰國為齊地。經多年發掘、篩清出土文物,很意外的找到爐渣、炭灰、鐵器殘塊等煉鐵痕跡,之後,在角落土堆出土一種古代桌上遊戲的零件。
是一顆由動物牙齒製成的14面骰子,21支標有數位的矩形旗子,以及一塊破損的棋盤。從外表看,這些應是古代歷史記載中的遊戲,名叫博戲,又名六博。
篆體數字僅占12面
14面的骰子該怎麼玩?現在人一定弄不明白,上標有從1到6的篆體數字,每個數字各出現兩次,共占了12面。另外兩面則是空白。考古報告中提到,在重新拼湊、整修之後,破損的棋盤上「飾有兩隻眼睛,周圍圍繞著雲和雷電的圖案。」
這種局戲在戰國簡及秦漢的記載中出現過,玩法已經失傳。戰國時期,宋玉寫下「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宋玉是戰國時期辭賦家,這些文字除了字義跟現代漢字不同,可能也摻雜發聲詞,以致現代漢語學者無法完全考證出遊戲的規則。
小 靈 通 六博
也可寫作陸博,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一種擲骰行棋的博戲類遊戲,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稱為六博,以吃子為勝。由於和象棋一樣要殺掉特定棋子才獲勝,被推論是象棋的前身。但這種遊戲在唐朝以後就失傳,唐以後未見記載。
六博是雙人對弈,判斷其玩法大概是兩人對坐,擲骰子定數目,再依照棋盤上的9個棋位移動棋子,在特定規則下吃掉對方的子,直到吃掉對方的「梟」,換取對方的博箸,拿到一定的博箸為勝。(洪肇君)
◆ 秦漢貴族遊戲「六博」唐代後失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2070-260309
旺報 2015年11月20日 記者洪肇君/綜合報導
六博雖然失傳已久,但秦漢的古墓中屢有發現這種遊戲的棋子、零件,而且似乎隨時代、地域不同,又略有差異。
綜合陸媒報導,北京市豐台的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當年發掘時,出土了8顆象牙六博棋。用象牙來製作棋子,這必然是貴族間的高貴遊戲。
1970年代中期,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和13號秦墓中都發現六博棋局。11號墓出土的六博棋局接近方形,長32公分、寬29公分,局面陰刻道紋、方框和4個圓點。這副棋局,讓考古學家對六博的基本局面有一定認知。
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以及銅鏡紋飾中,也有許多反映當時六博的圖案。四川成都市郊出土的《仙人六博》畫像磚,兩仙人肩披羽飾,相對博弈,背景有仙草、鳳鳥為陪襯。這類《仙人六博》是漢畫中的常見題材。人們把玩六博看成是神仙過的日子,可見六博棋戲在當時影響之深。
東漢以後,據信六博的玩法又有了變化。晉人曾引《古博經》提到,六博分為大博、小博,小博的棋盤中間有一道「水」。這看起來很像現在象棋盤中間的楚河漢界。可惜《古博經》現已不存,少數文字是其他古籍中引用過,才得以留傳。
有趣的是,隨著漢朝往外開拓,有證據顯示,六博跟著漢朝的使節、商人,沿絲綢之路流傳,在東晉以後,已流傳到印度一帶。甘肅的河西走廊,魏晉時期的彩繪墓磚,也出現過六博的身影。
◆ 定陵3千文物回家 龍袍碳化碎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1001023-260309
旺報 2015年11月21日 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
北京明十三陵地宮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包括絲織品、宮廷衣冠器物、喪葬儀器等,經歷8個多月的「搬家工程」,19日終於重回保存條件更好的地下庫房。可惜的是,其中一件萬曆皇帝穿過的龍袍,已經因為碳化嚴重碎裂發黑。
自從1956年定陵地宮被打開,這3000多件稀世珍寶便一直被存放在地面上的老庫房。歷經半個多世紀,今年終於回歸「地底」──官方斥資3000多萬人民幣修建的地下文物庫。明十三陵地面庫房建於1960年代,用於存放明神宗萬曆皇帝、皇后的隨葬物品,包括宮廷服飾、宮廷器物、喪葬儀物。由於保存條件有限,加上內部無恆溫、恆溼裝置,這些文物歷盡寒暑,各有不同程度毀損。
環境變化對出土絲織品影響最大。其中一件年代久遠的萬曆龍袍,出土後就開始逐漸碳化,現在已碎裂、失去原有色彩。今年3月27日,十三陵文物開始「搬家」,從地表搬回地底,挪動這件龍袍就花了工作人員整整一天。
替文物搬家是個大工程,從文物清點、拍照、包裝、裝箱、運輸、分類,至少要經過6個環節。由於3000件文物不是小數字,加上這種已經碳化「酥掉」的文物必須特別裝箱、小心移動,雖然從「地上庫房」到「地下庫房」僅100公尺路程,整個文物搬遷工作竟長達8個月。
※ 相關報導:
* 低價買百年屋 地板下藏海報寶藏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27406
一名男子低價買下百年老屋,他的兒子卻意外在地板下發現價值不菲的寶藏-17張完整無損的好萊塢海報,價值高達24萬元(美元,下同)(約新台幣785.9萬)。
56歲的建築工人巴斯塔(Robert Basta)在拍賣會上,以低價買進一棟135年歷史的六臥老屋。在重新裝修過程中,赫然發現這些珍藏。
◆ 中壢事件38年 照片回顧當年肅殺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325929
聯合報 記者賴佑維/中壢報導 2015-11-20
56歲的獨立工作者邱萬興,從桃園機場事件開始,用相機記錄台灣社會、政治運動至今。包含首次總統直選、國會全面改選到太陽花學運。他說,想把台灣的轉變記錄下來,將來打算捐出照片,讓後人了解台灣政治發展。
昨天是中壢事件第38周年,市府文化局在中壢藝術館舉辦「從中壢事件到桃園機場事件展」,曾拍下桃園機場事件許多照片的邱萬興現身說法。他回憶當時,遊行是一片肅殺之氣,相較之下,現在的遊行自由、開放許多。
民國75年,為了迎接許信良返台,群眾沿著國道二號步行到桃園機場,政府出動憲兵、裝甲車,甚至直升機空投傳單,要求群眾解散。邱萬興說,當時憲兵手持盾牌、防毒面具,在國道阻擋遊行隊伍,還一度用有紅色顏料的水柱衝向遊行者。
邱萬興表示,群眾都很緊張,後來找女性成立糾察隊,站在遊行隊伍第一排與憲兵遙望,舒緩了緊張氣氛,但是政府不准許信良入境,入夜後遊行隊伍逐漸散去,沒有發生大規模衝突。
他說,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像,遊行時旁邊有裝甲車、憲兵的壓力。
他說,從機場事件後,開始記錄台灣重大社會、政治運動,用手中的相機見證台灣民主轉變。5、6年前退休後,仍持續記錄政治、社會運動。
他說,將來照片將集結成冊,並捐出成為公共財,讓後人了解台灣民主發展。
中壢、桃園機場事件主角許信良也到場說,若沒有中壢事件,就不會有美麗島事件,更不會有現在的民進黨。
太強了!陜西110年前清代鋼軌仍在用
http://udn.com/news/story/4/1334191
中央社 台北24日電 2015-11-24
「1902漢陽鐵廠造」、「M.C.-1906-A.T.…」,有網友近日在陝西一座大橋上發現仍在服役的數根鋼軌是清代製造,讚嘆上百歲的鋼軌「太堅強了」。
華商報今天報導,發現鋼軌的地方位於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陝西省略陽縣城南邊跨越嘉陵江的略鋼鐵路專用線。這條專線鐵路仍在使用,平時行車較少,常有人去鐵路橋上散步觀光。
有網友近日發現,在大橋的輔軌中,有數根鋼軌上鑄有凸起的數字和字母:「M.C.-1906-A.T.」、「COCKERLL-1908-AT」、「KTPE-RSW1909」、「OUGREE-1906AT」、「NORD-EST-04-AF-B」等字樣。
網友根據這些資訊查詢,這段鋼軌竟是清代製造。
經網上檢索,在北京、湖南衡陽、河北石家莊、四川達州有過類似的新聞報導。經專家鑑定,這種鋼軌是清末民初漢陽鐵廠製造的,鋼軌上的「1902」、「1909」等數字是生產年代,在陜西省應該是首次發現。
報導說,已知最早的「漢陽鐵廠造」鋼軌珍藏於中國鋼鐵博物館,為1899年生產。
中國鐵道博物館收藏了一塊長0.7公尺的鋼軌,上面有凸起銘文「1902漢陽鐵廠造」,被定為大陸的國家二級文物。這次在略陽發現的「漢陽鐵廠造」鋼軌應屬於同一批,也屬於大陸國家文物。
略陽發現百年前製造的鋼軌每根長度約7.5公尺,外表呈深灰色,銹跡很少。這種非行車的輔軌稱為「護輪軌」,是鐵路防護設施,鋪設在正常行駛的兩股鋼軌之間,主要安裝於橋梁和道岔,對鐵路線有加固牽制作用。
資料顯示,漢陽鐵廠由清代湖廣總督張之洞主持創建於1891年,1894年建成投產,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官辦鋼鐵企業,規模在當時的亞洲首屈一指。
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在1908年合併組成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改官督商辦為完全商辦,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在辛亥革命前夕,鋼鐵產量占全國產量的90%。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鋼鐵價格急劇下跌,漢冶萍公司迅速衰落。1924年,漢陽鐵廠所有高爐全部停產。
◆ 長平古戰場 屍骨坑弔千古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334334
聯合晚報 文/大陸特派員王玉燕 2015-11-24
兩千多年前的長平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規模最大、戰況最慘的一場戰役,這場戰爭奠定了秦一統中國的格局。此役至今在高平市內保存著大量遺址、遺跡,永祿鄉長平之戰屍骨坑,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處遺址。
1995年5月,永祿村農民李珠孩、李有軍父子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處屍骨坑。10月,山西省考古所、晉城市文化局、高平市博物館,聯合對屍骨坑進行發掘工作,考古發掘編號為1號屍骨坑和2號屍骨坑。
1號屍骨坑長11米,寬4米,深1.2米,坑內大概有幾百具屍骨,呈不規則狀態堆放,層層疊壓,有的仰面,有的俯身,有的頭與軀幹分離,有的頭部有鈍器、刃器、石塊造成的創傷等,觸目驚心。此坑出土刀幣17枚,箭頭2枚,帶鉤一副,一銅,一鐵。
1號坑西側有一個寬3至4米、長55米的大屍骨坑,考古專家將其編為2號坑。此坑和附近的1號坑均為深坑,不像秦軍專為掩埋戰俘屍體所挖,更像是天然的深溝大壑。當年,秦軍將戰俘屍體拋入溝內,再填上一層薄土掩蓋。兩千多年的滄桑歲月,才使這些屍骨深埋地下,專家們得出結論:此屍骨坑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原始、最完好、規模最大,並最具有文物價值的長平之戰古戰場屍骨坑遺址。它的發掘,是大陸近年考古工作的重要成就,有力地印證了長平之戰秦軍屠殺趙國戰俘這一歷史事實。
為了保護屍骨坑,2003年由高平市政府出資在永祿鄉永祿村西北方向修建長平古戰場永祿遺址展示廳;去年7月,又進行全面修繕,更名為「長平之戰紀念館」。
位於高平市西2.5公里穀口村的骷髏廟,始建於唐。相傳長平大戰秦將白起於此坑殺40萬趙將卒,每天夜半常聞鬼哭悲泣之聲。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十一年(723)巡幸高平時,看到白骨遍野,怵目傷心,於是令高平縣修蓋廟宇,以祭祀戰爭的亡靈,把村南之山改名為頭顱山。廟建成後,「擇其枯骨中巨者」立像封為骷髏王,廟亦名「骷髏王廟」。此廟為中國唯一的一座祭祀戰爭的廟。
宋、元、明、清各代對骷髏廟屢有修葺,明代將塑像改塑為趙括夫婦,故又稱趙王廟。
◆ 宜蘭頭城發現菁礜遺跡 台灣最大座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333402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2015-11-24
蘭陽博物館委請學者調查蘭陽地區藍染產業,在頭城鎮福德坑溪上游發現六圓二方的「菁礜」遺跡,是截至目前台灣發現最大一座,證明在清代時期,頭城地區藍染產業盛極一時。
「菁礜(音同確)」有兩種,台灣和大陸採用的是「浸藍和攪藍共用」,以二圓一方(兩個圓型浸泡池和一個方型沉澱池)最普遍。池子均是砌石而成,中間相連,作用是先將藍染植物大菁放在浸泡池中蓄水浸泡。
18世紀,台灣天然藍靛染料曾居外銷品第3名,但隨著化學染料發明,藍染產業盛況不再,甚至消失,直至最近幾年,民間開始展開天然染的推廣,透過研究才發現宜蘭曾有豐富的藍染產業。
2006年,專門研究藍染產業的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李瑞宗,在頭城老街發現染布時使用的「踏石」,被遺落在庭院一角,原本應像元寶狀,卻被倒過來當作石椅。
蘭陽博物館委託李瑞宗從2013年起進行「蘭陽地區藍染產業調查研究」,研究人員在宜蘭山區發現,仍有許多採藍植物「山藍」,即大菁的蹤跡,頭城老街上的源合成米店,振成布行、呂石記,以前都是染坊,「呂石記」保有「踏石」,振成布行收藏著「踏石盤」。
透過耆老帶領,研究人員在頭城鎮福德坑溪上游的山區,發現至少3處菁礜的遺跡,其中一處是六圓二方,是目前台灣發現最大座的菁礜遺跡,讓研究人員很興奮。
蘭陽博物館指出,菁礐規模和大菁產量的多寡有關,福德坑溪發現的菁礜遺跡為六圓二方,顯見當時頭城鎮一帶,種植大菁的數量很多,藍染產業十分盛行,這項發現也見證藍染在頭城鎮政經發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
周嘉私藏品 兩岸故宮皆驚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5000820-260309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5日 特派員陳曼儂/上海報導
「我很喜歡去台灣,台灣的中華文化沒有『斷根』!」上海翥雲藝術博物館館長周嘉在當地是個奇人,每天喝5升的酒,開吉普車通勤,花了上億元收藏家鄉的藝術品,居然願意作成博物館,讓自己私藏品被政府列冊,等於是貢獻給國家。
大陸國務院今年公布新版《博物館條例》,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等社會力量依法設立博物館,被視為是對民間博物館的利好消息,但是真正能成為博物館的,對展品要求很高,且變成博物館,象徵著自己的私藏品會被政府列名在冊。
儘管朋友們都反對,但他還是把自己的藝術館申請為博物館,成為上海嘉定第一個民辦博物館,因為對周嘉來說,他當初辭掉穩定的博物館工作出來創業賺錢,就是想盡自己的力量,把失散在全世界的嘉定文物、「國家寶藏」收集回來。
收集國家文物寶藏
周嘉出生於文化世家,金庸的老師、集結原字寫下岳飛「還我河山」的周承忠,就是他家的老太爺,他說,老家是明代時留傳下來的庭園,從小就拿玉石當玩具玩,耳濡目染下,也對藝術文物相當有興趣,但在博物館工作時,覺得政府身分受限太多,薪水也只能望著國際拍賣會興歎,所以才出來創業,作過拍賣行、文化公司、房地產,都是為了獲得在全世界尋寶的能力。
讚台保留中華文化
除了詩畫,他的館藏也有不少竹雕,他說,目前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竹雕,90%以上都是「嘉定風」,所以竹雕是代表嘉定文化的重要元素;他曾準備五百萬(人民幣,下同)去佳士得拍賣搶一件竹雕古物,原本認為可以一百萬得標,沒想到最後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一千萬買走。
他還有一款康熙年間的竹雕東方朔,兩岸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都來看過,讚嘆他的藏品比故宮的好,因為竹雕藝術品製作與保存不容易,過程中很容易裂開,都收在箱子裡,但周嘉的收藏品因為經過人手的長年把玩,讓表面呈現自然光潤的亮紅色。
周嘉為尋寶,光在出國機票,每年就要花上百萬,他常常到台灣,除了尋寶、也跟文人雅士們交流,他說,台灣留著中華文化的根源,除了表現在藝術文化上,也體現在生活談吐間,要復興中華文化,台灣絕對是最重要的一環;但他也吐槽台灣對他們這些長年奔走兩岸的文化人不太友善,來台一趟都要準備一大堆資料。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不開車,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 哈佛研究員談蔣介石:佯裝要反攻大陸以穩台灣內政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334614
世界日報 記者洪群超/紐約報導 2015-11-25
作為透過新史料「蔣介石日記」研究蔣介石的第一位西方學者,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陶涵(Jay Taylor)指出,蔣介石是傑出的大戰略家,深謀遠慮,在與列強周旋時為維護中國國家利益,在對內維護中華文化與道統時,往往不擇手段。陶涵認為蔣介石在遷台不久就放棄「光復大陸」的計畫,準備在台灣生根,但一直佯裝要反攻大陸,來穩定內政,且作為同美國交涉的籌碼。
陶涵作為美國外交官曾派駐台北,在美中建交後又任職北京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後專任美國國務院情報處副處長,目前是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兼有外交家實務和中國通的學術底蘊,是研究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的權威,也是最早開始研究蔣介石日記的西方學者。
在23日「世界歷史中的孫中山、蔣中正與宋美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陶涵指出,根據新公布的蔣介石日記及檔案資料,都佐證蔣介石眼光宏大,是深謀遠慮的大戰略家,超過同時代的大國領袖。
「蔣介石一生不易,以不強的實力,與蘇俄、日本、中共和美國等強大對手交鋒」。陶涵指出,不論是抗戰時期下令黃河決堤以對抗日軍,還是戰敗遷台後建立起警察國家,蔣介石都是以守衛國家利益,從大戰略考慮而作出的「非做不可」的決定。陶涵認為,蔣介石作為基督徒,盡畢生之力守護中國傳統儒道,是毋容置疑的「愛國者」,但為保護中國的國家尊嚴與利益,也不惜採用殘忍手段,以國民慘重傷亡做代價。
陶涵指出,蔣介石戰略眼光高瞻遠矚,以國家大業為重,比如明知請蘇聯紅軍相助,可能導致中共坐大,但為了抗日這一首要目標,仍做出該後患無窮的決定;而蔣介石對國際局勢的前瞻,也高於同時代的大國領袖如羅斯福、邱吉爾等,對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等成功預判,連對蔣介石多有抨擊的「親共」國務院顧問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當年就此也不吝讚許。
陶涵也重申其認為蔣介石和周恩來之間有「密使」直通的觀點,指出在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破冰訪中、美中建交之前多年,周恩來便透過在香港的代表,提前告知蔣介石美國和中共之間的秘密互動和恢復建交準備。蔣介石也在美台斷交之前,著手穩定台灣社會,減少與美國斷交帶來的動盪衝擊。
陶涵指出,蔣介石在抗戰勝利,接收台灣後,第一件事便是在台灣發行新貨幣,同時切斷台灣與大陸的經濟、交通等聯繫,在1946年內戰剛爆發時,便著手準備若戰敗遷台的準備。部署撤退至台也是一個大戰略,陶涵認為,蔣介石當時的計畫便沒有想過重回大陸。陶涵指出,蔣介石在1953年時,便清晰認識到將在台灣待一輩子,光復大陸沒希望,並對美國屢屢擔憂其軍事進攻大陸感到不悅,認為美方不理解其「反攻大陸」的姿態僅是為穩定內政,維持一種「希望」,但總是「對牛彈琴」,最終直接告訴美方「別擔心,我沒有能力去攻擊大陸」。
而對未來兩岸關係,陶涵表示樂觀,認為若民進黨執政,北京會先致力讓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隨後透過簽訂漁業、產業等更多經濟交流相關小型協議,大概「用30年左右時間」,從下往上,來逐步推動兩岸更大框架上的正式協定,美國、中國和台灣的三方關係仍會保持穩定發展。
「台灣百姓故事」 介紹台灣人在大陸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340853
聯合報 胡明揚/上海報導 2015-11-27
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中國華藝廣播公司承辦的「創富人生,贏在大陸--台灣百姓故事匯」活動於11月23日在深圳舉行,活動現場並首發介紹台商、台生、台灣文化人在大陸成長發展故事「台灣百姓故事」叢書。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方靖淞,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艾克,廣東省台辦副主任陳林佐、深圳市台辦主任麥林光等,及大陸台商、台灣文化人代表,以及就讀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等大陸知名高校的台灣學生代表,約120餘人出席活動。
從2012年起,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和中國華藝廣播公司推出「台灣百姓故事」三部曲系列報導,即「大陸台商財富故事」、「台灣文化人在大陸」、「台生大陸求學就業記」。活動現場首發「台灣百姓故事」叢書,這套叢書是三部曲採訪故事的呈現。
艾克總經理表示,「台灣百姓故事」三部曲自2012年啟動以來,利用4年時間,採訪了107名台商、45名台灣文化人、63名台生,走過了31個省市自治區、行程20餘萬公里,108人次記者參與採訪,播發稿件萬餘篇,完整形象地記錄了台商、台灣文化人、台生的成長發展歷程。
方靖淞副會長在致辭中表示,「台灣百姓故事」三部曲用一種嶄新的視野,以多媒體連動講故事的方式,首次對台灣同胞代表性群體在大陸的生活求學創業等情況,通過全景式關照和嵌入式掃描,進行生動深入的採訪報導,形成獨具特色的田野調查。
為了方便往來兩岸的台灣同胞更方便了解大陸兩岸政策、相關資訊,以及更加便利在大陸求學、就業、創業、生活、旅遊等各種政策資訊和服務,由中國華藝廣播公司負責設計製作的「台胞大陸服務二維碼」當天在活動啟動儀式上正式啟用,這是大陸第一家專門為台胞提供服務的微信服務平台。
◆ 俄土恩怨數百年 因素錯綜複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7000477-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27日 劉屏
編按: 最近國際局勢動盪,先是歐洲出現大難民潮,「伊斯蘭國」(IS)策動的恐攻事件接踵發生,俄、土又為了戰機擊落事件鬧翻,美歐主導的舊國際秩序有崩解之勢。本報駐美、英特派員特別撰文剖析,今起以系列方式刊出。
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使兩國關係驟現緊張。500年來,「緊張」幾乎是俄、土兩國關係的常態。其中有千絲萬縷的種族因素,也有帝國擴張的地緣因素,還有冷戰年代的東西對抗因素。
古巴飛彈危機因為蘇聯撤走在古巴的飛彈而告落幕。其實當時美國秘密承諾了交換條件,是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中程彈道飛彈-那些飛彈是瞄準了蘇聯的。從這一件事即可窺知俄、土間的恩怨。
東羅馬帝國在公元1453年滅亡後,俄國人自認是「第三羅馬帝國」,以捍衛東正教為己任;偏偏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擴張的目標之一是巴爾幹半島,是東正教信徒斯拉夫人的地盤;俄、土間的磨擦從那時就開始了。
十餘次戰爭,若干結果一直影響到今天,例如俄羅斯在黑海取得出海口,又例如希臘獨立等。也有的幾經變化,例如克里米亞曾是獨立公國,也曾是鄂圖曼土耳其的附屬國,後來併入俄羅斯,再後來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去年重回俄羅斯懷抱。
一戰期間,土耳其擔心境內的亞美尼亞人扮演「第5縱隊」角色,開始大規模迫害,殺戮、強暴、流放,估計數百萬人死難。而俄羅斯直到今天依然指責土耳其那段歷史是種族屠滅,致令土耳其非常不滿。
一次大戰導致俄、土兩個帝國都告終結,兩國更新體制,歐洲版圖也大幅重組,兩國關係一度改善。然未幾,在英、法等列強主導下,蒙特勒(Montreux)公約賦予土耳其管控博斯普魯斯海峽之全權;實力強大的蘇聯黑海艦隊能否出入地中海,全看土耳其臉色,兩國關係又趨於惡劣。尤其是二戰期間,土耳其保持中立,不限制納粹德國的艦隻使用海峽,使正在打「護國戰爭」的蘇聯至為不悅。
二戰結束後,蘇聯要求以戰勝國的身分管理海峽,美國不同意;美國反倒拿土耳其做為防堵蘇聯的重要基地。土耳其在1952年加入北約,擺明了站在西方一邊與蘇聯抗衡,兩國關係當然無從好轉。蘇聯解體後,俄、土關係改善,能源、製造業在兩國經貿中占了重要地位,俄羅斯成為土耳其第2大貿易夥伴。所以這次戰機遭擊落事件,俄方說不排除對土國實施經濟制裁,但一般認為俄方會審慎行事,免得俄國自己也受傷害。
這2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又干預烏克蘭,俱令土耳其感受威脅。敘利亞內戰,俄國支持阿塞德總統,土耳其支持反抗軍,兩國形成對立。俄國以打擊伊斯蘭國(IS)為名,實則空襲反抗軍,令土耳其不滿。
這次戰機遭擊落一事,俄國總統普丁說「猶如被恐怖分子同路人從背後捅了一刀」。普丁之如此說,是因為俄國一直指控土耳其資助IS,又說IS持續供應石油給土耳其。普丁與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的風格都很剛猛,各方正在觀察兩國的下一步。而北約會支持土耳其到什麼程度,北約與俄羅斯間的關係會如何變化,美國會扮演什麼角色等等,都足以影響國際局勢與抗IS行動。(系列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