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6

歐巴馬:美俄陸 對伊核武達共識

◆ 歐巴馬:美俄陸 對伊核武達共識

中央社 2011.11.15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在夏威夷亞太領袖高峰會閉幕時說,美國、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立場一致,都認為有必要阻止伊朗取得核子武器。

美國之音(VOA)報導,歐巴馬表示,他與中國大陸和俄國領袖會談後,三方就1項主要目標達成共識。

歐巴馬說:「我們3方一致同意這項目標,就是確保伊朗不會利用核能製造武器,而我們3國也不能刻意引發區域核武競賽。」

歐巴馬指出,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最近的報告證實,伊朗目前雖未擁有核子武器,但仍在從事違反國際法的活動。

他強調,美國、中國大陸、俄羅斯將密切商討可行選項向伊朗施壓,以便透過外途徑加以解決。

※ 相關報導:

八年伊戰 年底正式終結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德國新納粹 10年殺10餘人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報導】2011.11.15

德國政府官員13日表示,一群新納粹恐怖分子犯下一連串罪行,時間可溯自10多年前,至少10人遭謀害,其中包括移民開設的商店老闆和警察,這個團體還涉嫌10幾件銀行搶案及德國科隆的1宗炸彈案。

這些案件中的兩名主嫌已自殺身亡,一人向警方投案,另一人在13日落網。

警方針對這個名叫「國家社會主義地下組織」的團體所掌握的證據,大多來自幾名主嫌曾住過的一棟德東公寓,公寓現場在本月4日曾爆炸起火,嫌犯當時顯然是想滅跡。但德國警方找到了一把可能是行凶工具的武器,以及一捲15分鐘的宣傳錄影帶。影帶畫面顯示幾名受害者血淋淋的遺體,部分死者是在國外出生且在烤肉攤工作的小販,還有「射殺土耳其人」等字眼。

德國內政部長佛里德里克13日在柏林說,上述一連串殺人案是「極右恐怖主義的新形式」。德國總理梅克爾則說,這些罪案透露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組織」,這些謀殺案是德國之恥。

這個新納粹恐怖組織的幾名成員可能曾在德國情報部門做過線民。警方發現幾份使用假名的身份證明文件,跟線民和地下情報人員使用的文件類似。



◆ 沖繩美軍遷關島 擬保留司令部

【世界日報╱東京13日電】2011.11.15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駐日本沖繩(琉球)美國陸戰隊當中約8000人要遷往關島的草案概要曝光,有鑑於中國軍力增強,美軍司令部要員遷走部分將修改。

報導指出,駐琉球美軍陸戰隊約8000人要遷到關島的草案概要曝光。原本要遷到關島以「司令部要員為主」的方針現在有所改變,改為將部分戰鬥部隊等要員遷走。司令部功能仍留在琉球,以維持前線調度的能力,變成從關島與琉球都可派遣遠征部隊的布局。

這主要是考量西太平洋地區,中國軍力逐漸提高妨礙美軍行動能力,美軍希望降低因陸戰隊據點分散可能遭重創的危險性。另外,藉駐琉球戰鬥部隊部分遷至關島,以回應琉球居民的要求。

報導指出,美國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琉球約有1萬7600名陸戰隊員,美日兩國政府於2006年達成協議,以陸戰隊司令部要員為主,8000人將遷到關島。

這次曝光的草案概要顯示,將遷到關島的陸戰隊總數8000人不變,但內容有所改變。不僅是司令部要員,步兵、航空、後方支援的各部隊都有要員將遷到關島。

指揮駐琉球陸戰隊的第三陸戰機動展開部隊司令部的中樞機能將遷到關島,司令官也將遷到關島。但是,旗下的第一陸戰航空團的司令官留在琉球,航空團司令部進行改編後,也可能留在琉球。

目前這份遷軍草案還需美國國防部長潘尼達批准。



◆ 英國:不排除部署飛彈以確保奧運順利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1-11-15

英國國防部長「韓孟德」表示,在明年「倫敦」舉行奧運期間,當局將採取一切措施以確保大倫敦地區的安全,其中不排除部署地對空飛彈。

英國國防部長「韓孟德」(英國時間)週一在答覆國會質詢時表示,為確保2012年「倫敦」奧運順利舉行,當局不排除部署全面軍事防衛,其中包括部署飛彈,以遏阻攻擊。

「韓孟德」表示,國防部與有關單位在討論評估奧運安全問題後,認為光是部署一萬名安全人員還不夠,當局考慮再增加六千名軍隊以確保奧運安全。

在此同時,英國官員駁斥「衛報」報導,美國關切2012年「倫敦」奧運安全可能不夠,考慮派遣一千名美國聯邦幹員到英國的說法。

英國「倫敦」大都會警局表示,英國會負責奧運所有維安任務,並否認與美國意見相左,同時強調,不考慮美國派員的建議。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趕緊說明,英國對奧運維安的安排美國有絕對信心,兩國討論相關問題也是很平常的事。

自從1972年慕尼黑奧運發生以色列選手教練遭到屠殺事件後,歷屆奧運的維安不僅費用高昂,而且頗受批評。這次倫敦奧運一直被認為面臨高度安全威脅,尤其英國政府計畫以國家恐怖威脅的等級處理,意味著,2012年「倫敦」奧運面臨攻擊的可能性確實很高。

英國當局已計畫在明年7、8月舉行奧運時,要動員1萬2千名警力維護大倫敦地區的安全。



◆ 佳冬戰備跑道 首次軍演

【林和生/屏東報導】2011-11-15 中國時報

佳冬戰備跑道十七日上午將進行全台首次的平面戰備道軍事演習,當天會有八架各式戰機及直升機現場降落,為了慎重起見,軍方昨日在跑道上空進行勘查地形的衝場演練,但因雲層過低、影響視線,戰機稍稍偏離航道;軍方表示,會在預演後立刻進行修正。

民國七十六年興建的佳冬戰備跑道是全台五處戰備道中唯一一處的平面道路,其餘都是高速公路,這次配合「長青一二號」演習的旅對抗,預設陸戰隊在佳冬附近奪取地形後,將由戰機及直升機進行油、彈料的補給。

空軍昨日上午八點許在跑道上空一千六百英尺進行衝場、認識地標的演練,分別各由兩架F十六、幻象二千及IDF等主力戰機率先通過,接著再由一架E-二K空中預警機收尾完成預演。

但昨日跑道上空能見度不高,軍方坦承戰機稍稍偏離航道,會與飛行員進行修正;對此任務,空軍四三九聯隊政戰主任譚誌銘表示,困難點在於平面道路附近貓、狗等動物多,管制難度較高,為此,軍方已在道路旁架設圍網。

十七日預計將有三架主力戰機、一架空中預警機及四架直升機參與,政戰副主任徐永昌說,軍演本是不對外開放,但因為是佳冬戰備道首次有飛機降落,民眾詢問度高,軍方目前規劃佳冬睦鄰公園預定地的疏導區及媒體採訪區後方平台,可供民眾觀賞。

fsj 提到...

打海盜 海軍組護漁艦隊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2011.11.17

據透露,經國安會協調國防部,海軍正組成護漁艦隊,最快本周六出發,前往索馬利亞海盜猖獗的印度洋,執行國軍史上首度遠洋巡弋任務。護漁艦隊將行經南海海域,順道宣示主權,再一路航抵印度洋海盜出沒頻繁的水域,執行為期約兩個月的護漁任務,保護我國漁民。

我國漁船今年多次遭到索馬利亞海盜攻擊綁架,日春財68號因遭海盜劫掠,不但綁架人質,還用我漁船作為海盜母船,造成船長吳來于遭美軍誤殺;金億穩號漁船也一度遭海盜登船,幸而船員自力反擊奪回船隻,在被海盜緊追時,外交部協調英軍船艦攔截才能擺脫。

月前外交部曾舉行跨部會反海盜會議,包括國防部、農委會均與會研討,國安單位建議由海軍派艦前往索國海域執行護漁任務,國防部接獲命令後,下令海軍開始整備,以補給艦與戰鬥艦組成特遣支隊,艦上置放小艇,搭配海軍陸戰隊特勤中隊反恐人員與武器裝備,最快本周六出發,計畫航線將經南海進入印度洋。

據了解,我國並未參與印度洋周邊國家任何區域漁業協定,軍艦對可疑船隻,應無登檢權。不過,海盜為萬國公罪,公海上一經各國被害漁船求救,經過國際海事局海盜通報或各國反海盜機制協調,我國軍艦仍可對海盜船執行緊追或攔截。如果是我國漁船求救,我軍艦更有權採取強勢作為直接介入,搶救漁船或阻止海盜。

對海軍派艦出海執行反海盜的護漁任務,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表示,護漁事宜由外交部研議,國防部將依政府政策及國安會指導辦理。軍方資深核心人士說,此事三天內可確認。外交部高層人士對於這項訊息,沒有證實,但也沒有否認。

※ 相關報導:

* 佳冬戰備道首度操演 戰機低空重飛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6723878.shtml

空軍上午首度啟用台一線省道屏東佳冬段戰備道,實施戰機起降演練,由於恒春半島上午降雨不斷,新舖設戰備道含水量過高,軍機無法降落,改以100呎(30公尺)低空重飛。原本操演裡擔任配角的陸軍航空旅意外爆紅,負責吊掛物資的CH-47SD契努克直升機降落後,以雙旋翼全馬力大傾角進行戰術起飛,雙旋翼近距疾速交錯的機影,搶走空軍風采。



◆ 美增駐澳軍 專家憂美陸陷冷戰

中央社 2011.11.17

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加強美國在澳洲駐軍的計畫後,引發北京方面強烈反應。中國等地一些分析家說,他們擔心此舉會導致適得其反的後果,冒著與中國出現冷戰式對峙的風險。

根據「紐約時報」,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資深研究員瓦倫西亞(Mark Valencia)說:「我不認為他們會很開心。從長遠來看,我對結果並非那麼樂觀。」並說美國這項新政策花了數月擬定。

歐巴馬結束坎培拉的訪問行程後,預計將飛到北方的達爾文(Darwin),即隔著帝汶海(Timor Sea)與印尼相望的邊境港市和軍事前哨站,也是未來部署行動的中心。

歐巴馬與澳洲總理吉拉德表示,首批200至250名陸戰隊士兵明年將抵澳,經過輪調,最後兵力將達2500人。

美國不會在澳洲建立新的軍事基地,而會使用澳洲設施。歐巴馬說,陸戰隊將輪調與澳洲士兵進行聯合訓練和演習,美國空軍也將擴大在澳洲北領地(NT)的使用範圍。歐巴馬說:「我們將能夠更有效地加強我們兩國和此區的安全。」

但以刊登國家主義和激進評論聞名的中國大陸官方「環球時報」(Global Times)在社論中強烈回應,認為澳洲應該謹慎提防美國使用軍事基地「傷害大陸」,小心可能會有「捲入戰火」的風險。

分析家說,大陸領導高層猝不及防,認為美國此舉是在亞太地區挑起不滿。他們說,大陸也許在近年藉由重申領土主權以擴南海發展權利上失算,但他們認為,北京當局並未企圖將軍事力量遠遠投射到海外,而且也一再提議透過談判解決領土爭議。

美聯社說,排除在亞太地區削減兵力的可能性後,歐巴馬政府有3個主要能夠削減兵力的地區:歐洲、中東和美國。

美國年底前將從伊拉克全數撤軍,但五角大廈最近曾說,美國將維持在中東地區的主要部署,以箝制伊朗的侵略和影響力。削減兵力比較可能的地區是歐洲,但美國尚未宣布任何決定。



◆ 甩意識形態 卡達成中東小巨人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1.11.17

國土面積1萬1586平方公里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一,人口數85萬比屏東縣還少,卡達卻能合縱連橫,推動孤立敘利亞強人阿塞德、推翻利比亞的格達費、調停葉門僵局,儼然成為中東地區的小巨人。

紐約時報報導,在阿拉伯地區陷入動盪之際,卡達成為最活躍的國家,其意圖連盟友都摸不清。有人稱為「拿破崙情結」,也有人懷疑卡達暗中推動伊斯蘭化。無論如何,憑藉全球數一數二的天然氣存量、中東最具影響力的半島電視台、與許多伊斯蘭組織的交情及大權獨攬的國王哈邁德,卡達向國際社會示範一個小國如何運用自身條件,將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敘利亞反對派領袖庫馬尼表示:「卡達是否填補了權力真空?沒錯,卡達填補了其他國家沒有承接的空間與角色。」

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兩大死對頭之間,卡達卻左右逢源,讓自身分量擴大到極點。卡達試圖讓水火不容的各方並存,美國在卡達有兩座基地,人員超過1萬3千,同時,和美國不大對盤的埃及和利比亞伊斯蘭組織領袖,甚至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領袖,在卡達都有寓所。

黎巴嫩的政治分析家艾崔西表示,卡達是一個「沒有意識形態的國家」,才能和各路人馬都有交情。不管哪一邊勢力崛起,對卡達都沒有壞處。

財力當然是卡達的優勢。卡達的經濟成長率和國民平均所得都是全球第一,媒體嘲諷說:「把各路人馬都找來這裡,只要給錢就都搞定啦!」

卡達統治者為了權力,連親情都擺一邊,當然不會太堅持何種意識形態。卡達前國王哈里發於1972年推翻胞兄後,自任國王。1995年王儲哈邁德則是宣布罷黜父王,自任國王至今。



◆ 敘國頑強鎮壓示威 土國斷電制裁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1.11.17

敘利亞鎮壓「阿拉伯之春」示威,死傷人數持續增加,敘國因此日益遭到國際孤立。繼「阿拉伯聯盟」宣布將敘國停權、約旦國王呼籲敘利亞總統下台後,土耳其15日揚言停止供應敘國電力。

此外,敘國反對組織說,軍事叛變者15日對首都大馬士革附近一個重大軍事基地發動攻擊。由於外國記者無法接近,攻擊與暴力衝突報導難以獲得證實。

阿盟上周末以敘國不執行阿拉伯國家的和平建議,宣布將把敘國停權,並要求敘國總統阿塞德立刻下台,頑強的敘國以抵制出席16日在摩洛哥舉行的阿盟外長會議回應。阿盟的22國外長將在會中正式通過對敘國停權。

土耳其15日加強施壓,除宣布與敘國在6個井的聯合勘油行動暫停,還將停止供應敘國電力。美國表示樂見土國對敘國實施能源制裁。

土國匿名官員表示,土國每年平均供電20億度給敘國,約占敘國用電的10%。



◆ 德東地區 新納粹主義溫床

中央社 2011.11.17

德國聯邦憲政保護局的資料顯示,極右派的德國國家黨(National Partyof Germany)主要的勢力在德東地區,而極右派份子當中最危險的是一些打著新納粹主義旗號的年輕人。

德國情治單位指出,在全德各地都有不到10個人的新納粹主義的小組織。在一些地方民俗活動或是戰技運動會常常會看到穿著黑衣的光頭族,不少人身上還有納粹標誌的刺青。

這些自稱是「自主國家主義者」(AutonomenNationalisten)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政治理念基礎,他們聚眾示威喊的口號就是對抗法治和反對體制。

新納粹份子暴力殺人事件震驚德國社會後,德國國家黨負責人趕忙撇清與涉案的新納粹份子並沒有關連。不過,德國政界人士指出,德國國家黨鼓吹排外思想就是散播毒素。

兩德統一至今,德東地區的發展仍無法趕上德西地區。經濟凋敝的德東地區成為極右派國家主義的溫床,不滿現實的失業年輕人會把「外國人」當作敵人,而許多生活在挫折中的民眾對於極右派的滋事、甚至暴力行為保持緘默,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也默認他們的排外思想。

根據憲政保護局資料,德國國家黨在德東地區的地方選舉仍有一定的號召力。薩克森邦(Sachsen)2009年8月的選舉,德國國家黨得到5.6%的選票;今年9月麥克倫堡-福爾波門邦(Mecklenburg-Vorpommern)選舉,德國國家黨得到6%的選票。在這兩個邦的議會裡,極右派都有席位。

過去兩年,在薩克森-安哈特邦(Sachsen-Anhalt)及圖林根(Thuringen)邦議會選舉,德國國家黨也分別得到4.6%和4.3%的選票,差點跨過門檻。

今年9月柏林市議會的選舉,德國國家黨的得票率只有2.1%。柏林週邊的布蘭登堡邦在2009年9月的邦議會選舉,它的得票率也只有2.6%。

在德西地區的地方選舉,德國國家黨從來沒能跨過5%的選舉門檻,最高的得票率也只有1.5%,是在2008年元月的下薩克森邦議會選舉中獲得。

fsj 提到...

美試飛超高音速飛行炸彈成功

中央社 2011.11.18

美國防部今天成功試飛超高音速飛行炸彈,未來美國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花費時間都不用1個小時。

國防部聲明說,火箭在格林威治時間11時30分從夏威夷發射先進超高音速武器(Advanced Hypersonic Weapon,AHW),AHW以「超高音速」滑過太平洋上空的高層大氣層,之後擊中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瓜加林島(Kwajalein)環礁上的目標。

先進超高音速武器是一種超高音速飛行載具。

瓜加林島位於夏威夷西南方約4000公里處。美國防部沒有說明這個載具最高速度達到多少。這種載具不像彈道飛彈,無法控制其動作。

科學家所謂的超高音速必須超過5馬赫,相當於1小時飛行6000公里。

國防部發言人說,這次測試目的在收集「空氣動力、導航、引導與控制及隔熱保護技術」數據。

美國全球即時打擊計畫(Prompt Global Strike)中有一部分就是AHW。全球即時打擊計畫讓美國軍方有一個小時內將傳統武器投射到世界任何角落的工具。

全球即時打擊計畫是利用洲際彈道飛彈、超高音速飛行載具,運送精確導引常規彈頭,攻擊全球任何一個地點。

美國防部8月11日試飛另一個超高音速滑行器HTV-2。HTV-2飛行速度是每小時2萬7千公里,但試飛失敗。

國會研究處(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在報告中說,AHW的射程短於HTV-2,但沒有說明細節。

CRS說,美國防部今年在全球即時打擊計畫投資2億3990萬美元,包括今天的6900萬美元飛行炸彈測試。



◆ 美駐軍澳洲 制中三考量

自由 2011.11.18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針對美國強化與澳洲軍事合作以制衡中國,澳洲國立大學戰略與國防研究中心學者恩瑞克斯,在「外交學者」(The Diplomat)雜誌撰文指出,中國軍力擴張已開始威脅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獨霸地位,美國駐軍澳北港市達爾文,就制衡中國而言有軍事科技、戰略、政治等三大考量,並稱此舉是一高招。

第一個考量和軍事科技有關。恩瑞克斯指出,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已累積可觀的精準導引攻擊能力,包括長程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等,涵蓋陸海空三度空間。一旦美中爆發衝突,日本、南韓,甚至關島的美軍基地,都將面臨中國飛彈的威脅,不再是可供美國投射軍力的可靠憑藉。東南亞若加入美國軍事計畫,恐會成為中國的攻擊目標。選在澳洲駐軍,將可重拾在東北亞已然喪失的時間和空間,也遠在中國飛彈的射程之外。

為反制中國,美國正在發展一套印度—太平洋作戰計畫(Indo-Pacific war plan),駐軍澳洲的第二重考量,便涉及中國在印度洋的弱點,包括地理位置不利、對包括中東能源在內的印度洋海運的依賴等。此外,美軍第五艦隊和第七艦隊分別部署在中東和東北亞,一旦爆發戰爭,美軍可藉由封鎖或摧毀中國的商業海運,使其經濟陷入癱瘓。在和平時期,則可以箝制北京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重考量則是要擴展美國在澳洲的政治影響力。華府很清楚中國對澳洲經濟的重要性,美國軍事戰略專家也承認澳洲享有特殊地理優勢,華府就是要利用坎培拉目前對美國的戰略依賴,鞏固澳洲對美國的政治與軍事支持,進而將未來澳洲與其他國家結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 歐巴馬的「亞洲祭」

【梁寶華】2011-11-18 工商時報

過去一個星期,和往後幾天,可說是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亞洲祭」。他首先在夏威夷檀香山的亞太經合會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中,大力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之後隨即走訪澳洲,並緊接著出席即將於今天在印尼峇里島召開的「東亞峰會」。

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細看歐巴馬帶有緊迫感的亞洲行程,觀其背後目的,不外是力圖重振美國在亞洲日漸衰退的政經勢力。

近年來,受困於自身經濟危機的美國,幾乎無暇經營其在亞洲既有勢力版圖。也因此,過去十幾年間,未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以來的全球金融海嘯太大衝擊的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逐步排擠並取代了美國在亞洲新興市場的龍頭地位,不但漸進式的主導了東協勢力,甚至在這次歐元區債信危機中,還跨界發揮影響力,大大擴增其在國際貨幣組織(IMF)發言地位之勢。

中國始終在世人半信半疑之間崛起;以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為例,人民幣的堅持不貶,讓中國在區域勢力大增,不但有餘力援助東協各國貨幣競貶之時的外貿困境,同時趁勢主導東協組織,成為東協十加一的核心力量。

再以2008年9月15日美國雷曼兄弟倒閉之後,未受金融機構過度槓桿操作之禍的中國(或許該說受惠於金融開放不足),在G20會議期間勢力雄起,成為各國仰賴的救世主。

兩相對比,美國在過去幾年間,受困於自身經濟環境的困頓,尤其自次貸風暴發生以來,自救尚有不足,也就更無暇他顧了。

因此,面臨這種中美勢力前未所見的快速消長,美國如再不強化其在亞洲影響力,這個區域的戰略利益與地位,恐將自此主客易位。

這也是為何歐巴馬近來大談亞洲議題,並走訪亞洲盟國的原因了。

當然,面對美國如此大動作的亞洲巡禮,中國明顯有其面對天敵時的戒慎恐懼。中美之間的亞洲勢力爭霸戰,看來在歐巴馬大動干戈的直搗黃龍後,肯定會遭受中國無比強烈的對抗與回擊。



◆ 義閣員專家出任 台灣難求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許玉君/台北報導】2011.11.18

義大利新閣組成,幾乎都由專業人士出任,包括銀行執行長及律師等。學者指出,台灣政府也有國內債務等財政問題,內閣若能加強財金專業人士,會是不錯的加分;但政府公務員薪水低,能否請到專家出任閣員,將是問題。

政治大學教授殷乃平指出,從義大利情況看台灣,台灣政府財政赤字不低,且國內金融環境過度競爭,許多金融業者打不開經營困境,金融體系早應該強化。他說,台灣政府是該加強專業人士出任閣員,但關鍵在能否出現「有魄力」政府主導。

殷乃平說,早在廿多年前,當時的中央銀行總裁謝森中即主張台灣應做為「國際金融中心」,當初提出這個構想時,政府就應開始強化財金專業人士入閣;但廿年過去,台灣金融環境沒有太大長進。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表示,歐洲的狀況與台灣不一樣,南歐國家的政治人物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但台灣的國情與南歐國家不同,台灣內閣專業要求是基本條件,但也不能與人民距離太遠,要適度與人民情感連結,才有可能成為稱職的政府。

這兩年台灣開始積極打「肥貓」,殷乃平說,許多台灣的高階金融人才,就因為薪資不如人,轉而投效香港和大陸金融業,台灣金融業的待遇已經相對主要亞太市場都低,而政府公務員的薪水更低,能否用這樣的薪資,請到專業入士入閣,也要打問號。

※ 相關報導:

* 人氣天后成過街老鼠 菲前總統艾若育被捕
http://www.udn.com/2011/11/19/NEWS/WORLD/WOR3/6728022.shtml

菲律賓中選會18日正式控告現任眾議員的前總統艾若育選舉舞弊,馬尼拉地方法院隨即發出拘票,警方目前派員在艾若育的病房門口戒護,移動無安全疑慮時將把艾若育送往看守所。

* 西班牙大選 反對黨領袖將任新總理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29866.shtml

西班牙20日大選,面對債務危機和高達23%的失業率,反對黨人民黨獲得普遍支持,在國會350席可望拿下198席,寫下30年來席位最多紀錄,人民黨領袖拉霍伊預料將出任新總理。

fsj 提到...

敘利亞讓步 同意阿盟觀察團進駐

自由 2011.11.20

〔編譯張沛元/綜合敘利亞大馬士革十九日外電報導〕阿拉伯聯盟要求敘利亞政府停止血腥鎮壓抗議人士的最後期限十九日截止,但敘利亞安全部隊卻在同日殺害包括兩名孩童在內的至少十六名平民。稍早,敘利亞已原則上同意阿拉伯觀察員入境監督落實停止血腥鎮壓的和平計畫,但敘利亞反對派質疑,這只是阿塞德政權的拖延之舉。

反對派批阿塞德拖延戰術

此一停止屠殺抗議人士的要求,在格林威治時間十九日二十二時(台灣時間二十日早上六時)截止,敘利亞資深官員十八日表示,敘利亞政府原則上同意觀察員入境監督與協助落實和平協議;阿盟主席阿拉瑞比則表示,已接獲大馬士革當局就觀察員任務所提出的幾點「修正」,阿盟正在檢視中。預料會是觀察團成員的阿拉伯醫療聯盟埃及成員札法拉尼指出,觀察團人數原本達五百人,稍後已減至四十人。

阿塞德本月初與阿盟簽署一項由阿盟提出的和平協議,同意將軍隊撤出騷亂城市、釋放政治犯,及開始與反對派對話,但阿塞德政權顯然並未遵守和平協議內容,且持續血腥鎮壓抗議人士。在阿盟決定中止敘利亞會籍後,十六日更強力施壓阿塞德政府,要求敘利亞在三天內決定是要接受觀察員入境,還是面臨經濟制裁。

除阿盟,國際社會也進一步施壓阿塞德政府。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十八日表示,有可能演變成內戰。俄羅斯、土耳其皆將敘利亞動亂視為內戰,土、美還呼籲各國驅逐敘利亞外交官。英國外相海格二十一日在倫敦會見敘利亞反抗軍領袖,俄羅斯總理普廷十八日在會晤法國總理費雍後,呼籲雙方審慎與克制。

此外,反阿塞德政權聯合組織「地方統合委員會」指出,政府安全部隊十八日在數個省份,包括反政府勢力要塞荷姆斯與哈那等射殺至少十六人,使得官方每逢週五當民眾離開清真寺時就大開殺戒的暴行已成常態。



◆ 蘇格蘭的獨立夢

【顏嘉南】2011-11-20 工商時報

■蘇格蘭國民黨黨魁薩拉蒙打算在2015年前舉行獨立公投,目標是讓蘇格蘭全面獨立,從此握有經濟大權。

■There was a rediscovery of the importance of Scottish nationhood. That rediscovery was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decline of British identity at the end of the empire.

主張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國民黨(SNP)在今年的議會選舉拿下多數席次,再度挑起蘇格蘭獨立議題。該黨黨魁暨現任蘇格蘭首席部長的薩拉蒙(Alex Salmond)主張在2015年前舉行獨立公投,讓蘇格蘭掌控自己的命運和經濟大權。

薩拉蒙表示,獨立後的蘇格蘭仍以女王為國家元首,同時考慮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結盟;蘇格蘭可能加入歐盟,並將效法愛爾蘭,凡是能證明祖先根源來自蘇格蘭,便可申請公民身份;持續使用英鎊,直到加入歐元的適當時機來臨,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蘇格蘭將留下所有的稅收。

發現石油 經濟大振

薩拉蒙宣稱蘇格蘭獨立是1770年代美國獨立宣言的更新版,希望稅收停止上繳國庫。事實上,蘇格蘭在5年前仍需接受英國資助,貢獻國庫的稅收甚至低於收受的金額,但隨著蘇格蘭發現石油和天然氣,以及威士忌、鮭魚和觀光業興盛,大力提振蘇格蘭的經濟。

現年57歲的薩拉蒙推動獨立已逾20年,他計劃在2015年任期結束前舉行獨立公投,他正做出一切努力確保公投過關。上個月薩拉蒙宣布擬將投票年齡降至16歲,因為年輕族群對獨立議題更感興趣。

公投將包含2大主題,第1,是否希望蘇格蘭獨立?第2,蘇格蘭是否應握有全部的財政權,例如課稅能力。薩拉蒙本人支持全面獨立,給予蘇格蘭國防和外交權力。

不過蘇格蘭的獨立之路離終點仍有距離,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稱薩拉蒙的計畫「瘋狂」,現任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也誓言「動用每分力量捍衛英國領土完整。」

蘇格蘭國民黨在政壇迅速崛起,在議會的席次由2005年的6席,到今年占絕大多數的69席。儘管薩拉蒙和蘇格蘭國民黨聲勢如日中天,但民調結果顯示,支持全面獨立的民眾一直未超過40%。

不過據周日鏡報於10月中旬的調查顯示,49%的蘇格蘭人和39%的英國人支持全面獨立,比率大幅高於5個月前的11%和6%。

不分裂 拉攏中間選民

薩拉蒙拉攏中間選民最主要的策略,就是他並非主張「分裂」,但曾擔任牛津大學政治學教授暨憲法專家波格丹諾(Vernon Bogdanor)表示,薩拉蒙模糊了留在英國和捨棄英國之間的區別,企圖欺騙蘇格蘭選民。

波格丹諾認為薩拉蒙誤導民眾,蘇格蘭不是選擇獨立就是不獨立,重點在於蘇格蘭的議員如果不在英國的議會服務,這就是分裂。波格丹諾表示,不管薩拉蒙如何重新定義他的憲法藍圖,事實終將導致分裂。

薩拉蒙最常提出的觀點就是蘇格蘭可以握有財政掌控權,並藉此提升蘇格蘭的經濟成長率。不過波格丹諾指出,蘇格蘭的經濟最終仍持續受到英格蘭影響,不管是決策或是其他方面。

薩拉蒙認為蘇格蘭走向自治是無法避免的,「看看那些自2次大戰起脫離英國獨立的50個國家,當時尋求獨立時皆被告知獨立將是災難,但現在沒有1國要求重返英國懷抱,就是最好的證明。」

fsj 提到...

支持凱達炸彈客被捕 紐約虛驚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美聯社紐約21日電】2011.11.21

紐約市官員20日說,一位密謀爆破警察、郵政辦公室與歸國美軍的「凱達支持者」,已因多項與恐怖主義相關罪名遭到逮捕。

紐約市長彭博在記者會上說,27歲的皮蒙特爾是多明尼加共和國裔的美國公民,他因為憎恨美軍駐紮阿富汗與伊拉克,並受恐怖主義宣傳影響,而成為凱達組織的支持者。

彭博市長說,皮蒙特爾「密謀爆破警察巡邏車、郵政設施,並設定海外歸來的軍方成員為目標」,但當局沒有證據顯示嫌犯曾與其他人共謀。彭博說:「他似乎只是一隻孤狼,不是海外陰謀組織派來的成員。」

不過,彭博表示,在美國勢力逐漸阻止怖分子執行大規模攻擊之際,皮蒙特爾代表的是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穆勒警告的一種特定威脅。

紐約警察局長凱利在記者會上表示,皮蒙特爾雖不屬於國外組織,卻是激進教長奧拉基信徒。奧拉基今年稍早死於美軍突擊。

凱利說,「他提及要改名『歐薩瑪‧海珊』,以紀念他心目中的英雄—歐薩瑪‧賓拉登和海珊。」

凱利並指出,皮蒙特爾具有美國公民身份,自2009年5月起受到監視。他按照阿拉伯半島蓋達組織所發行的奧拉基線上雜誌Inspire文章「如何在你媽廚房做炸彈」,嘗試自製炸彈。

凱利說,皮蒙特爾「揚言殺害從伊拉克、阿富汗返國的士兵,特別是陸軍和陸戰隊人員。他還說要炸掉曼哈頓華盛頓高地(Washington Heights)周邊的郵局、紐約市警車,還有紐澤西州1間警局。」

皮蒙特爾19日遭逮捕時,被控持有爆裂物,意圖施用在別人與若干產物上,以對民眾造成驚嚇。

當局對他的指控罪名,至少可以追溯到2010年10月,包括一級持有武器的恐怖罪行,對恐怖行為籲求支持等。

紐約市警察局的情報處參與這次逮捕行動,警察局長凱利說,皮蒙特爾多數時間待在曼哈頓,在謝尼特迪住過五年。

凱利說,嫌犯意圖把炸彈丟進郵箱引爆,以測試爆破的威力。當局曾複製皮蒙特爾設計的爆裂物,在一個安全的地點引爆。警方播放給記者看的影片顯示,該裝置炸開了一部小汽車。



◆ 埃及軍警實彈鎮壓 釀13死

中央社 2011.11.21

反軍事委員會統治的埃及抗議民眾與安全部隊連續2天爆發衝突,死亡人數已來到13人。這是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Mubarak)下台以來最慘烈的暴力衝突。

抗議民眾18日開始在埃及首都開羅和平集會,但19日警民爆發衝突。抗議民眾夜宿解放廣場(TahrirSquare),今已進入第3夜。

埃及人民先前以解放廣場為中心發動28天抗議活動,迫前總統穆巴拉克結束30年執政生涯。

為了結束最新這波抗議活動,埃及警察和軍隊試圖用警棍、催淚瓦斯和鳥彈(birdshot)來驅散廣場中數千名抗議民眾。雖然警方否認使用實彈,憤怒的抗議民眾昨天卻揮舞著用過的獵槍彈匣和彈殼,反駁警方說法。

埃及軍方對民眾齊射催淚彈支援警方,並在昨晚夜幕降臨時對廣場發動猛攻,迫使民眾暫時逃離現場。

不過示威民眾迅速在周邊街道重整旗鼓,返回廣場取得控制權。

法新社記者昨天晚間看見抗議民眾在街上朝軍方裝甲運兵車和鎮暴警察扔擲石頭和汽油彈,憲兵則用獵槍和橡皮子彈反擊。憲兵攻勢轉穩時,部分民眾開始逃跑,其他人則高喊「堅守!堅守!」「我們不會離開!」

軍方和警方焚燒抗議標語,還有網路影片片段顯示,警方持警棍敲打抗議民眾、拉扯民眾頭髮,甚至在地面上拖行1具遺體,最後棄置垃圾堆旁。不過無法一一查證影片內容。

抗議民眾要求軍方將權力移交民選政府,因此把抗議活動目標鎖定曾在穆巴拉克麾下擔任國防部長長達20年、現領導軍事委員會的譚他威(Mohamed HusseinTantawi)。

埃及1週後即將舉行數十年來首場自由國會選舉,在開羅和其他城市卻開始出現對立態勢,引發大選能否順利舉行的關切。



◆ 衝突未歇 埃軍方堅持如期大選

中央社 2011.11.21

埃及內閣表示,在抗議民眾與警方在開羅爆發衝突後,埃及執政的軍事委員會與軍方挑選的內閣20日舉行緊急會議,討論警民暴力衝突以及確保下週大選如期舉行事宜。

埃及內閣發言人赫加吉(Mohamed Hegazy)告訴路透社,這場會議是在討論「政治與安全情勢、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衝突的後果,以及控制局勢的各種努力。」

詢及預定28日展開的國會選舉是否如期舉行,他說:「我們全都堅持讓選舉準時舉行,政府、政黨與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Supreme Council of the ArmedForces)都是如此。」

埃及軍方提出時間表,將權力轉移定在2012年年底或是2013年年初,但抗議人士希望軍隊宣布確切日期。不過,有越來越多人希望軍方立即下台,支持由文人組成的過渡委員會。

埃及衛生部今天說,全國各地過去3天來的警民衝突死亡人數,已攀升到22人。

官方「中東新聞社」(MENA)報導,衛生部今天發表聲明說,埃及19日爆發警民衝突以來,「首都開羅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和其他省分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22人。」

在開羅、亞力山卓(Alexandria)和蘇伊士市(Suez)爆發的示威抗議,也造成數百名民眾受傷。



◆ 日本沙林毒氣案告終 13名主嫌全判死刑

中天新聞 2011-11-21

纏訟16年的日本地鐵沙林毒氣案,終於落幕。犯下這起案件的奧姆真理教主嫌遠藤誠一上訴案,日本最高法院駁回,並維持他在二審被判死刑的決定。

1994年松本沙林毒氣事件,造成8人死亡,140人受傷,1995年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更是造成13人不幸喪生,幕後主謀日本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在東京地鐵事件的兩個月後,在真理教聚會所的密室被逮捕。

一位在車裡坐了一名穿著紫色教服的人,疑似就是麻原彰晃而畫面上這12名麻原彰晃的信徒,就是毒氣殺人事件的執行者,其中這名戴眼鏡,留著三分頭的遠藤誠一,是最後一名接受最終審判的人。

製造毒氣的遠藤,在一、二審中都被處以死刑,但辯護律師以,不知製造毒氣目的為何的理由再上訴,而日本最高法院則駁回了這項說法,維持死刑原判。

罹難者家屬哀傷的說:「我到今天還是不知道誰說的才是事實,就算審判結束,我的兒子還是回不來。」

這場纏訟16年的事件,在最後一名主嫌遠藤誠一死刑定案後,宣告落幕,但由於策劃者麻原彰晃,自使至終都沒有說出事件的動機與目的,也讓這16年來的案件真相,至今仍舊石沉大海。

fsj 提到...

埃及軍方低頭 加速還政於民

中央社 2011-11-23

數以萬計埃及民眾今天湧進首都開羅解放廣場,連續第4天示威抗議,要求軍方還政於民,執政的軍事委員會終於低頭,同意成立救國政府,並於2012年7月將權力移交給文人政府。

示威民眾響應百萬人上街頭的號召,湧入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集會,他們反覆呼喊口號,怒罵執政當局和警方,要求終止軍事統治,將權力轉移給文人政府。廣場上的人數在午後增加到約3萬人,港市亞力山卓(Alexandria)也有約5000人上街遊行,聲援原已聚集在軍方指揮部外的約2000名群眾。

群眾要求執政的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SCAF)主席譚他威(Hussein Tantawi)下台。這個軍事委員會在統治多年的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 )於2月遭罷黜後接掌政權,如今遭逢幾個月來最嚴重的危機,致力要抑制群眾抗議風潮和暴力衝突。

醫療人員表示,軍民4天來的衝突至少造成36人喪生,1250人受傷,也導致內閣向軍方提出總辭。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因此廣邀「所有政治和民族勢力」於今天會談,希望早日化解眼前危機。

獲看好的總統人選之一艾瓦(Selim al-Awwa)告訴中東新聞社(MENA):「由最高委員會副主席艾南(Sami Enan)主持的這次會議,同意成立救國政府,落實革命的目標。」

他又說,會中也同意「至遲於2012年6月底將權力移交給民選的文人總統」。

極端保守派光明黨(Nour party)的黨魁蓋佛(Emad Abdel Ghafour)也表示:「總統大選將在6月底舉行,然後進行最後準備,於7月1日前移交權力。」

蓋佛又說:「我們同意於7月將權力移交給文人總統。」這位新的國家元首將於6月的總統大選後宣誓就職,自軍事委員會接掌大權。

消息人士透露,會談討論的焦點包括總理夏拉夫(Essam Sharaf)內閣總辭之後的問題,也討論到可否由前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艾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或福圖(Abdelmoneim Abul Futuh)出面籌組新政府。福圖是總統熱門人選,曾是勢力龐大的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成員。

這些在開羅參與會談的政界人士也表示,預定11月28日展開的國會大選將如期舉行。近日反對軍事委員會的抗議風潮期間爆發暴力衝突,使得選舉能否如期舉行出現疑問。

埃及國會選舉28日登場,上、下議院都要選,但選舉過程繁複且兩院投票日期錯開,一直要到明年3月中才會完全落幕。



◆ 國際瞭望-埃及為何發動「二次革命」

【本報訊】2011-11-23 中國時報

埃及在三天內的示威衝突中就有數十人死亡,千餘人受傷,較同時間敘利亞鎮壓示威的死傷數目還多。埃及革命成功了嗎?答案竟完全否定。

國際原子能總署前任署長、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艾巴拉迪說:「如果我在一月廿四日革命之前離開埃及,現在回來,我會看不出來埃及曾經發生過革命,只看得出治安和經濟更加惡化。」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客觀地報導,埃及穆巴拉克時期的腐敗現在依舊,而經濟卻一落千丈,失業率從九%升至一二%,數月來至少一萬二千名平民被送上軍事法庭受審,遠多於穆巴拉克過去卅年統治的成績。

這就直接說明埃及革命的「成果」是什麼?主導革命後局勢的是軍隊,人民痛恨的目標也是軍方,他們知道革命結果只是獨裁者由穆巴拉克換成軍方而已,軍隊竊取了他們的革命,於是他們不得不發動「二次革命」。

軍方宣布國會選舉一定要在本月廿八日舉行,這不就是還政予民嗎?人民為何還要反對呢?原來其中大有文章,臨時政府日前發布「憲法原則」,算是半正式的憲法基礎文件,限制伊斯蘭教派組織未來在國會的權力,同時賦予軍隊特殊權力:「無論戰時或和平時期都享有最高仲裁權,軍費開支不受國會節制。」



◆ 台灣單車勇士 阿根廷遭困獲助

中央社 2011.11.23

以單車環遊世界實踐夢想的台灣年輕人吳時暢,正以驚人的意志力及高昂的鬥志,在幅員廣大的阿根廷,展開單車環遊世界第19個國家的壯舉。

3週前吳時暢騎過智利邊境來到阿根廷,向世界盡頭烏斯華雅(Ushuaia)一路挺進,但遇到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的強勁風力、綿延不斷地修路及顛簸路況、更不時碰到斜坡或逆風,讓阿暢沿路吃盡苦頭。

阿根廷地廣人稀,早晚溫差過大,平日依賴露宿的帳篷嚴重毀損無法使用,身體狀況及生活條件讓駐阿根廷台北商務文化辦事處同仁擔心不已,先期僅能盡量提醒阿暢小心,並提供僑胞資訊,以供不時之需。

恰巧於阿國南部訪問的駐阿根廷代表李世明得知阿暢身體狀況及艱難旅行環境後,臨時更改行程,16日(當地時間)沿路尋找阿暢的下落,終於在距離巴瑞洛契(Bariloche)約250公里的234號公路上,找到歷盡艱辛、身體狀況略顯虛弱的阿暢。

李世明除立即協助阿暢駛離火山灰彌漫的公路,協助住宿旅館後,立刻轉達外交部長楊進添問候關懷之意,提醒注意健康與安全,同時提供零用金阿幣1000元(約新台幣7118元);並委請在當地訪問的中醫陳進財,協助阿暢調理運氣、整脊推拿,並清理早前於墨西哥翻車時仍隱隱作痛的傷口。

另外對於當地情況熟悉的宋世豐,更提供智利火山灰不利呼吸道、如何避開石頭路段與入境火地島省等訊息。

阿暢對於身處距離台灣2萬公里外的阿根廷,卻仍能感受到來自駐外人員及僑胞猶如親人般溫暖的照顧,一度哽咽無法言語。

吳時暢帶著駐阿人員與旅阿僑胞滿滿的祝福,繼續在阿根廷拉潘帕(La Pampa)大草原挺進。

fsj 提到...

部署飛彈防禦系統 美俄槓上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3日電】2011.11.24

美俄兩國似乎又要進入冷戰時期。俄羅斯23日警告西方,如果無法就反飛彈防禦計畫問題與美國達成共識,那麼俄羅斯將在本國南部和西部部署遠端導彈,目標是美國在東歐地區建立的飛彈防禦設施,美國必須提出明文保障此一系統不是針對俄羅斯。

白宮則在23日針對俄國的警告迅速做出不讓步的反應。白宮表示,美國不會改變在東歐部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飛彈防禦系統的計畫,並重申此飛彈防禦系統並非針對俄羅斯,目標是伊朗。此一爭議,重新展現出美俄之間的間隙。

俄國總統麥維德夫23日說,該國準備在毗鄰歐盟會員國波蘭和立陶宛的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部署伊斯坎德飛彈(Iskander)。官員透露,此型飛彈射程最長達500公里。

麥維德夫的措辭具冷戰色彩,他說,如果西方執意實施反飛彈計畫,「俄羅斯聯邦將在西部和南部部署現代化武器系統,以摧毀美國在歐洲建立的飛彈防禦系統分件。

麥維德夫在電視談話中強烈譴責美國及盟友完全不顧及俄國的憂慮。他說,如果沒有文字協議式的保證,俄國將可能是在加里寧格勒部署伊斯坎德飛彈系統。他已下令俄國國防部,「立即」在加里寧格勒安裝可在備戰狀態下針對飛彈來襲發出警告的雷達系統。

他說,俄國已多次要求美國就此提出「明確的法律文字」保證,但屢遭漠視,「光說是不行的」。俄國過去曾提議與北約共同操作這套飛彈防禦系統,但遭北約拒絕。

他進一步說,俄國將繼續觀察美國的部署進度,「如果情勢發展不好,那麼俄羅斯保留停止繼續裁軍和相應武器管制的權利」。

他並說,此一問題可能導致俄國放棄與美國間的「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ART)。這是麥維德夫和美國總統歐巴馬2010年4月簽定的條約。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費艾托(Tommy Vietor)堅稱:「針對我們在歐洲的飛彈防禦計畫,美國一直對俄羅斯採取公開和透明作法,這項計畫反映出我們的盟邦面臨來自伊朗的威脅日增,且我們決心加以制止。」

費艾托又說:「透過多重管道,我們已向俄羅斯官員解釋,計畫在歐洲部署的此飛彈防禦系統,不是也不會威脅到俄羅斯的戰略嚇阻力量。」

他又說:「但在尋求這項合作上,我們絕不會限制或改變我們在歐洲的部署計畫。」



◆ 葉門總統沙雷下台 流亡沙國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1.11.24

葉門總統沙雷23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簽署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為他量身打造的下台協議,將政權立即移交副總統,終結葉門長達10個月的政治危機。沙雷下台,成為「阿拉伯之春」民主浪潮倒下的第四塊骨牌。

沙雷過去數度同意移交政權,也數度變卦。沙烏地和葉門電視台23日播出畫面,顯示這次他終於簽署下台協議。葉門總統府發言人說,沙雷出席在沙國首都利雅德舉行的葉門政權轉移協議的簽署儀式後,將永久居留沙國。

69歲的沙雷在位33年,根據他與GCC的協議,沙雷簽署後,葉門政權即移交副總統哈迪,且「立即生效」。沙雷將維持總統職稱,直到葉門3個月內舉行大選新總統出爐,且沙雷將獲得起訴豁免權。這段期間,葉門的反對黨將與沙雷政黨的成員,合組新團結政府。

沙雷是繼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在「阿拉伯之春」抗爭中下台的第四位長期執政者。儘管沙雷同意交出政權,挑戰仍在,成千上萬的年輕抗議者可能對沙雷的免訴條款不滿,繼續占據各城市的廣場,要求沙雷以及政府相關官員為死亡的示威者受審。沙雷與反對黨領袖離開國門僅數小時,首都沙那再度爆發暴力衝突。

美國在內的國際強權一再催促沙雷下台。



◆ 軍方軟功無效 埃及衝突不止

中央社 2011.11.24

埃及軍事統治者雖承諾提早在明年中將權力移交給民選總統,今天仍有數以萬計民眾擁入首都開羅的解放廣場,要求終止軍事統治,連續第5天與警方爆發衝突,死亡人數增至約40人。

陸軍元帥譚他威(Hussein Tantawi)昨天罕見透過電視發表談話,他承諾將在明年6月底前舉行總統大選。譚他威是前朝國防部長,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今年2月下台後,暫時接掌政權。

譚他威還說,他也準備好遵照人民的希望,立即透過公投移轉權力。不過,譚他威的說法逐漸傳開後,在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參與反軍方集會的數萬名民眾交相斥責,表示對他的說法隻字不信,堅持要他下台,還政於民。

警民之間的衝突也持續。埃及人權團體昨天表示,自19日以來在衝突中喪生的抗議民眾人數已達38人,比衛生部統計的人數多出9人。另外有至少2000抗議群眾受傷,大都是因為吸入催淚瓦斯或遭軍警發射橡膠子彈擊中。

開羅今天又有3人喪生,據國營的中東新聞社(MENA)報導,西北部的馬楚港(Mersa Matruh)也有1人遭槍殺。1位醫師表示,在開羅喪命的3人像是被實彈擊斃,但他沒有機會檢查屍體。另有1個10歲兒童頭部據稱也疑似遭子彈擊中,但不清楚他是生是死。

警方否認動用實彈,但今天有警員使用橡膠子彈直接對準示威者眼睛射擊的嚇人影片曝光,內容震驚全國,引起全民公憤。

畫面顯示,警察在通往內政部的穆罕默德馬穆德街(Mohammed Mahmud)與民眾衝突時,用槍瞄準示威者眼睛射擊,而且互相叫好。影片中有1名員警告訴同事:「正中他的眼睛!子彈正中他的眼睛!太棒了,我的朋友!」

或許是為了緩和情勢,當局今天在內政部周圍的容易爆發衝突地點派駐軍隊,取代一再與示威群眾衝突的鎮暴警察。鎮暴警察則退入內政部裡。

解放廣場上的示威民眾堅持不退,表示只會接受軍方宣布還政於民。1名50歲的民眾說:「我們無法相信譚他威的說法。幾個月來主動權一直操在執政的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SCAF)手中,但他們始終無所作為。」

1名35歲的會計師說:「譚他威根本就是穆巴拉克的翻版。差別只在譚他威身上穿的是軍服。」

分析家則指出,埃及下週國會選舉已進入倒數階段,儘管軍方昨天承諾,儘快過渡到文人治理狀態,但街頭示威民眾與軍事政府間的衝突仍可能惡化。

分析家表示,如果群眾持續抗爭到下個星期,激烈的示威活動很可能使28日的國會選舉蒙上陰影。這次選舉有2/3的席次將由政黨取得,另外1/3留給無黨籍參選人。



◆ 埃及兩次革命運動 悲劇英雄分失左右眼

自由 2011.11.24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繼年初推翻執政三十年的獨裁總統穆巴拉克後,埃及人民連日再度走上街頭抗議軍事統治,民主運動人士阿梅德.哈雷拉都沒缺席,卻在兩次運動中失去左、右眼,現在兩眼都失明的他,仍堅持繼續示威,成為埃及人民爭取民主自由運動的象徵,也是這波「阿拉伯之春」風潮中的悲劇英雄。

哈雷拉先是一月二十八日抗議穆巴拉克政權時,在解放廣場被安全部隊發射霰彈槍彈擊中右眼失明。本月十九日,他回到廣場加入抗議軍政府行動,又被擊中左眼。左眼還包著繃帶的哈雷拉,二十三日由父親阿梅德和友人帶著回到廣場,眾人圍上來給予祝福,並急切想看看這名民運英雄。

解放廣場這波「二次革命」爆發短短五天以來,迄今已有至少三十八人喪生,另有兩千人受傷,許多人都是眼睛受傷。根據埃及獨立報紙「今日埃及報」報導,有目擊者指稱安全部隊刻意對著示威民眾頭部發射塑膠子彈和催淚彈,也有示威民眾拍到影片,當中可聽到部隊接獲命令對準示威者眼睛開槍,致使失明。警方則否認使用實彈。

是否提早釋權 軍方建議公投

儘管「最高軍事委員會(SCAF)」同意提前舉行總統大選,但示威民眾顯然不買帳,二十三日持續與安全部隊街頭混戰,並要求SCAF主席坦塔威立即下台,還政於民。坦塔威二十二日晚間宣布接受總理夏拉夫內閣總辭,但指示繼續擔任看守內閣,直到新政府成立,他也與政黨領袖會商訂出總統選舉日期,還建議透過公投決定是否應提早結束軍事統治。

紐約時報指出,穆巴拉克舊秩序留下的殘餘勢力:軍方、「穆斯林兄弟會」和其他伊斯蘭或零星自由派、左派人士,抑制新埃及的誕生。前一晚與軍方會商的「穆斯林兄弟會」,是這波示威的最初發起者之一,卻退出後續抗議行動,他們著眼選舉利益而與軍方妥協。因此,「阿拉伯之春」也是「伊斯蘭聖戰之冬」。在解放廣場臨時醫院救治傷患的艾特曼說:「這次是真正的革命。」

fsj 提到...

緬甸國會立法 允和平示威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4日電】2011.11.25

由軍方掌控的緬甸國會24日通過法案,允許民眾舉行和平示威。而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所屬全國民主聯盟的幹部則表示,25日將申請重新登記為政黨,正式重返政壇。

緬甸新領導階層採取許多改革措施,讓許多觀察家感到驚訝。緬甸顯然是試圖化解國際孤立而著手改革。

若開民族發展黨上議院議員埃貌指出,國會甫通過的法案要求示威者提前五天知會當局。這項法案需總統添盛簽署才能成為法律。



◆ 日皇族漸凋零 擬設立女宮家

中央社 2011.11.25

日本宮內廳擔心女性皇族結婚,減少皇家人口,以「火急案件」要求首相野田佳彥研討設立皇家「女性宮家」的可能性。

官房長官藤村修今天上午在記者會表示,宮內廳長官羽毛田信吾上個月向野田說明皇族目前適婚年齡女性的現狀,並表達對今後皇族人口將隨著女性皇族的結婚而逐漸減少的憂慮。

「讀賣新聞」報導,宮內廳同時還要求野田實現穩定的皇位繼承制度。

目前日本的皇室典範規定,女性皇族與一般男性結婚後,將脫離皇籍成為一般平民,如果能夠設立女性宮家制度,女性皇族結婚後可以成為宮家的戶長,也可以保有皇族的身分,但是這必須要修正目前的皇室典範。

目前日本皇家的成員為日皇明仁與22位皇族,男性皇族7人中有4人已經超過60歲。

未婚的女性皇族有皇太子德仁的女兒愛子、二皇子秋篠宮夫妻的兩個女兒真子與佳子3人,加上日皇昭和之弟三笠宮的孫女彬子等人一共8人,其中有6人已經超過20歲,陸續進入適婚年齡。

宮內廳擔心,今後隨著適婚年齡女性皇族的結婚,相繼脫離皇籍,皇室人口會更加凋零,將會對皇家整體的活動產生影響,希望能緊急研擬對策。



◆ 動亂的埃及 找前總理組閣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11.25

埃及近日爆發第二次抗議風潮,民眾再度聚集開羅「解放廣場」,抗議軍方統治,警民衝突五天來造成41人喪生、3000多人受傷,迫使內閣總辭。埃及媒體報導,執政的軍事委員會委託前總理甘蘇瑞組織新政府。

埃及軍方在推翻前總統穆巴拉克的群眾運動中掌權,組成軍事委員會執政,但抗議群眾不滿軍方打壓和抹黑反對運動人士,把1萬2000多人交付軍事法庭審判,要求結束軍事統治。軍事委員會則拒絕下台,表示當初受人民信託執政,下台等於「背叛」民眾的信任,表示會如期於28日舉行國會大選,並希望新政府在大選前成立。

埃及電視播出軍事委員會主席坦塔威和甘蘇瑞會面的鏡頭,據報導,甘蘇瑞已同意組閣。但在解放廣場的示威群眾立刻對高齡78歲的甘蘇瑞發出噓聲。有人高喊,埃及現在需要的是年輕領袖,不是「老爺爺」,也有人諷刺說,與其由甘蘇瑞組閣,不如請出英年早逝的古埃及法老圖坦卡門,至少圖坦卡門是年輕人。

甘蘇瑞曾於1996至1999年擔任總理,推行經濟自由化措施,在埃及民主運動初起時和穆巴拉克劃清界線,許多埃及人認為他是清廉派,但他曾為穆巴拉克效命,這層關係恐怕難以切割。

示威群眾誓言捍衛革命成果,號召百萬人在25日大遊行,迫使軍方交出政權,勞工團體並發動罷工。自穆巴拉克下台9 個月來,埃及的情況仍動盪不安。軍事委員會原本承諾在6 個內交出政權,但後來訂定大選時間表,並修憲把軍方執政時間延至明年年底或2013年年初。

近日爆發的反軍方示威,當局採取強力鎮壓,經過五天警民衝突,才在宗教人士調解下達成警民停火協議,雙方隔著鐵絲網對峙。

※ 相關報導:

* 埃及示威39死 軍方罕見道歉
http://www.udn.com/2011/11/25/NEWS/WORLD/WOR3/6740626.shtml

埃及軍政府的兩位高官23日晚間在電視上露面,形容在動亂中喪生的39人是「烈士」,且「就所發生的悲劇表達軍方的歉意」。他們敦促民眾不要把軍方和前總統穆巴拉克相提並論,且堅持軍方並不戀棧權位。



◆ 3號人物遭擊斃 印毛派大挫敗

中央社 2011.11.25

印度非法組織毛派共產黨第3號人物拉奧,在西孟加拉省1場遭遇戰被安全部隊擊斃,使毛派招致重大挫敗,也是安全部隊2009年6月開始追剿毛派行動以來的最大進展。

參與毛派武裝叛亂逾30年的拉奧(MolajulaKoteswar Rao),昨天在西孟加拉(West Bengal)省西密拿波(West Midnapore)縣庫西波尼(Kushboni)叢林的槍戰中,遭安全部隊擊斃。當地接近加爾克漢德(Jharkhand)省邊界。

58歲的拉奧是泰盧固人(Telugu),是又稱「納薩」(Naxalite)的印度毛派共產黨(Communist Partyof India-Maoist)政治局成員,也是第3把手,毛派游擊隊自2009年起的武裝行動由他當家做主。

「印度新聞信託社」(Press Trust of India,PTI)24日引述安全部隊官員說,槍戰落幕後,人稱季珊吉(Kishanji)的拉奧屍體業經確認。

內政部次長辛赫(R.K. Singh)則在首都新德里表示,拉奧遭擊斃的可能性高達99%,由於他是毛派共黨第3號人物,這場遭遇戰也是毛派共黨的重大挫敗。

安全部隊在接獲情資,得知拉奧和若干黨羽,以及跟拉奧相好的1名毛派前遭擊斃領導人的妻子蘇姬特拉.馬哈托(Suchitra Mahato)藏身庫西波尼叢林後,前天部署包圍並發動這場遭遇戰。

官員指出,他們從屍體手上握著AK-47突擊步槍確認拉奧的身分,毛派組織僅資深領袖才會獲配這種步槍。蘇姬特拉和其他叛亂份子則逃脫。

「印亞新聞社」(Indo-Asian News Service,IANS)24日報導,拉奧過去經常接受媒體訪問。背對鏡頭的他,頭上總是纏著圍巾,單肩掛槍。

若屍首真是拉奧,這將是安全部隊自2009年6月,在西密拿波、班庫拉(Bankura)、布魯利亞(Purulia)3個縣展開剿毛行動以來的最大進展。

信奉毛澤東思想的毛派共黨,被視為印度最大的內政安全威脅之一。武裝份子在西孟加拉省、北方省(Uttar Pradesh)、奧里薩(Orissa)省、加爾克漢德省、恰蒂斯加爾(Chhattisgarh)省、比哈(Bihar)省、安德拉省(Andhra Pradesh)鄉間活動,使當地素有「紅色走廊」之稱。

2006年,印度總理曼莫漢(Manmohan Singh)曾表示,毛派共黨是印度國內最大的威脅。2009年6月22日,執政聯盟團結進步聯盟(United ProgressiveAlliance,UPA)將毛派共黨列為恐怖組織。



◆ 解放軍東風21D太快 美難攔截

【記者徐尚禮/綜合報導】2011-11-25 旺報

據日本外交家網站22日刊發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副教授霍爾姆斯文章稱,美國海軍水面艦艇先進艦載反導系統,例如近程防禦武器系統(CIWS),無法輕易攔截中國東風-21D導彈。

東風導彈秒速2.5英里

文章稱,在美國及其許多盟國艦艇上,都加裝有格林機關炮,它是近程防禦武器系統的構成部分。雖然這種技術的確先進,可以每分鐘4500發的射速發射雷達制導砲彈。

不過,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技術產品並非永遠無往不利。近程防禦武器系統每個彈夾發射時間僅能維持20秒。更重要的是,該系統是名副其實的「近程」防禦系統,據估計其有效射程僅有幾英里。在當今極超音速威脅下,這可謂是艦艇的最後一道防線。

據估計,東風-21系列導彈終端速度達到10至12馬赫,相當於時速8000至9000英里。這就意味著該系統導彈分速高達150英里,或是秒速高達2.5英里。面對這種速度,近程防禦武器系統僅有約一秒鐘時間應敵。

即便對於計算機控制武器而言,這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就算迎擊成功,來襲彈頭被引爆,在爆炸中,導彈碎片也會沿著大致相同的軌跡繼續飛行,很可能一些彈片會向艦艇襲來。以超高速飛行的金屬彈片保留有巨大的動能,足以使之穿透現代艦艇的裝甲外殼,造成人員傷亡。

不過,面對反艦彈道導彈威脅,美軍艦艇也不能坐以待斃。美國海軍在對解放軍戰略競爭中贏得主動,而一些新硬體系統也的確正在成形。目前,美國正在研發如「遠程反艦導彈」等增程導彈。這種武器系統可使美國太平洋艦隊對中國水面戰艦構成遠距離威脅,進而降低美國艦艇面臨的導彈威脅。

不過即便新技術開發成功,反艦彈道導彈威脅也不易應對。的確反艦彈道導彈或其相關傳感器的性能可能達不到預期標準。蘇聯努力過,但以失敗告終。

fsj 提到...

中日破冰 火影忍者打前鋒

【林克倫/綜合報導】2011-11-27 中國時報

中日破冰從動漫開始!知名的《火影忍者》、《死神》等日本卡通,自十二月一日起,可在大陸網站合法播放,而中日合資的《藏獒多吉》、《敢達》等動漫片也將在日本亮相;專家稱,動漫外交有助於打破雙方「官方冷、民間熱」的僵局。

此次史無前例的「合法授權」播映,據香港《經濟日報》引述日本東京電視台透露,具體作法是每一集動漫在日本播出一個小時後,立即在大陸「土豆網」上播放普通話字幕版本,上線時間為十二月一日。

《火影忍者》、《海賊王》乃至《哆啦A夢》等日系卡通,早在大陸青少年族群擁有龐大收視群,然因官方強力護盤,晚上五點至八點黃金時段只能播國產動漫,導致年輕粉絲們只能買盜版或上網免費看。

日系動漫收視市場龐大,許多大陸「專業」網站不僅自組編輯團隊按動作、冒險與科幻分類、提供故事大綱、人物介紹,更有網友自發進行日文字幕翻譯或配音,速度快到日本放映,晚上就能欣賞中文版。

東京台台長島田昌幸透露,合法網路播映是為了防止大陸非法侵權視頻的蔓延,「觀眾沒必要再看非法網站」,並強調,未來將增加熱門動漫的播映數量;此外,多部中日合資製作的動漫也競相進軍日本市場,例如首部合資卡通《藏獒多吉》將於明年一月七日在日本上映。

明年是中日建交四十周年,動漫外交似乎是改善中日關係的良方。日本外務大臣玄葉光一郎日前訪中首場活動,即是參加在日本大使館舉行的「二○一一日本動漫節」,日方計畫用廣受中國民眾歡迎的《哆啦A夢》、《一休和尚》等卡通,拉近對日情感。

盜版動漫業內人士則認為,大陸網友已習慣經由「地下管道」看動漫,正式授權版對市場的實際意義並不大,但中國「首次」容許滲入日本文化的動漫作品公開在大陸上映,具有對日釋出善意的重要象徵。



◆ 中國富豪要買地 冰島政府拒絕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11.26

冰島政府25日拒絕大陸富豪黃怒波在冰島北方購買大塊土地的要求,表示這類的土地轉移不符該國的法律。

冰島內政部的聲明表示,不允許黃怒波透過他的北京中坤投資集團,收購北方的300平方公里土地。聲明出指出,冰島法律對公司取得冰島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有嚴格的規定,該公司顯然不符合其中的條件。

黃怒波準備斥資2億美元在這片土地上興建旅館、高爾夫球場與賽馬場。黃怒波9月間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說,他正在洽商要以880萬美元的價格向一群農民收購這塊土地,但還在等當地政府的許可。根據「富比世」雜誌的估算,黃怒波推有10.2億美元的財富。

黃怒波並且表示,他打算未來五年內,在丹麥、芬蘭與瑞典等國興建這類度假中心。他表示,這筆購地案是歷來外國人在冰島買地的最大一樁交易。

冰島政府25日宣布拒絕這項購地交易頗令人意外,因為兩周前,冰島經濟事務部才說,他們贊同黃怒波的計畫,且建議內政部同意這項請求。

黃怒波為消除冰島的疑慮,曾保證放棄所有流經當地的水權;但由於當地地處重要戰略位置,黃怒波的計畫宣布後,批評者擔憂此案可能讓北京在北大西洋戰略要地取得一席之地。



◆ 美國歐盟 要埃及還政於民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5日電】2011.11.26

埃及掌權的最高軍事委員會25日內憂外患排山倒海而來,首都開羅解放廣場前超過10萬名示威群眾反對軍委會提出的新總理人選,抗爭情勢升高,美國及歐盟皆表態要求軍方盡快還政於民。

軍事委員會25日選定現年78歲、前總統穆巴拉克時期的總理甘蘇瑞組閣,接替22日辭職的總理夏拉夫。甘蘇瑞25日說,軍政府給予他的權力遠大於前任。

但甘蘇瑞的任命案一發布,解放廣場前就響起「非法!非法!」的呼喊聲,示威者發起「周五是最後的機會」遊行,號召百萬民眾上街頭。

埃及將於下周一(28日)舉行國會大選,示威者將周五視為向軍方施壓的最後時間點。軍委會25日宣布,投票日將由一天延長為兩天,原因不詳。

白宮發言人卡尼發表聲明說:「我們認為,埃及民眾的正當渴望必須獲得回應,以合理且包容的方式,盡快把權力移轉給文人政府……美國深信,埃及新政府必須立即具備實權,加速推動各項選舉。」

歐盟外交政策發言人柯契姜琪克25日也表示,歐盟譴責埃及當局對民眾施加的極度暴力,他說:「我們強烈主張埃及將政權迅速移交給文人政府,過程必須透明、公平,各項選舉必須尊重已宣布的時間表。」

此外,繼美國知名埃及裔專欄作家艾塔哈維控訴在埃及遭惡警性侵後,法國公共頻道第三電視台(France 3)記者也表示,在採訪埃及抗議行動之際遭痛毆及性侵。

辛茲告訴法新社,她和她的攝影阿葛拉比在解放廣場往內政部路上和群眾遭遇,這裡是埃及警方和要求民主變革抗議群眾數天來發生致命衝突地點。

辛茲說:「我們在穆罕默德馬穆德街拍攝畫面時遭約14到15名年輕人圍攻。」

她指出,接著一群男人將她和她的攝影拖往解放廣場,兩人走散了。

她說,「我們後來被一大群男人攻擊。我被一群青少年和成人毆打,他們撕我的衣服」,且以「一般被視為性侵」方式猥褻她。

她說:「有些人試圖救我沒成,我被凌虐長達1小時45分才被救出,我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她的攝影記者也遭毆打。

辛茲最後被一群埃及人救出,返回飯店接受法國大使館保護,再就醫。

無國界記者組織已呼籲新聞媒體,暫停外派女記者到埃及採訪。這個媒體權利組織發表聲明說:「開羅現在各處都很混亂,常有嚴重侵犯人權情事,如同1、2月革命初期最黑暗時刻一樣糟糕。」



◆ 墨國毒梟殺紅眼 兩天斃50人

中央社 2011.11.26

墨西哥西部過去兩天一共發現50具屍體。他們都是墨國政府和販毒集團之間惡戰之下的犧牲品。

墨國第2大城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昨天在1處熱鬧的路口附近,發現有3輛汽車內棄置26具年輕男性屍體。

西北部西納羅亞州(Sinaloa)的古里亞坎市(Culiacan)前一天也發現24具屍體。

26具男性屍體24日被發現棄置墨西哥瓜達拉哈拉3輛車內,販毒集團齊塔斯還在遺體上簽名。專家認為,這代表墨西哥兩大販毒集團希納洛(Sinaloa)和齊塔斯(Zetas)爭搶地盤的戰爭只會越演越烈。

希納洛和齊塔斯這兩個墨西哥勢力最大的販毒集團一直試圖侵入對方地盤。

內有26具遺體的3輛棄置汽車,包括2輛箱型車、1輛貨車,於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的千禧年拱門(Millennium Arches)紀念碑附近高速公路發現。死者皆被塞住口鼻、身體遭綑綁。

哈里斯科省(Jalisco)官員今天下午告訴記者:「總共有26具遺體,死者皆為男性,年紀介於25歲至35歲之間。」瓜達拉哈拉是哈里斯科省首府。

古茲曼指出,大部分死者死因為窒息,部分死者全身赤裸,部分死者胸膛寫著「千禧年」(Milenio)和「齊塔斯」2個販毒集團的名字。

齊塔斯黑幫成立於1990年代,據稱已犯下多起勒索、綁架與謀殺案,作案範圍包括墨西哥各地且正不斷擴大,而千禧年黑幫是地方幫派,最近與齊塔斯結盟。



◆ 除越南未爆彈 需時百年

中央社 2011.11.26

根據專家估計,完全清除越南境內戰爭遺留的各式未爆彈藥,所需花費的時間將超過100年,所需經費將近10億美元。

越南拆除未爆彈行動委員會與來自美國和瑞士的專家,於25、26日在河內進行了兩天的研究和討論,針對越南境內的未爆彈藥拆除工作評估,提出以上結論。

根據會議結論,目前仍有數以萬計的的各式未爆彈遍布越南各地,總面積約660萬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0.12%。

會議中,專家一致認為,必須採用高科技方法才能完全而有效清除這些未爆彈。

目前越南仍採用落後的方法清除這些未爆彈,不但效果不彰,而且對除爆人員極危險。要靠一些國際機構協助提供先進的除雷除彈技術。

fsj 提到...

阿盟19國 經濟制裁敘利亞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11.28

鑑於敘利亞政府對異議人士八個月來血腥鎮壓,「阿拉伯聯盟」今天史無前例的通過對敘利亞實施經濟制裁,顯示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愈來愈孤立。但阿塞德政府毫無屈服跡象,反指制裁行動背棄阿拉伯國家的團結,堅持反政府活動是外國指使的陰謀,顯示鐵腕政策將持續。

伊拉克和黎巴嫩棄權

阿拉伯聯盟數十年來一直避免對成員國進行制裁,但27日在開羅召開外長會議時,22個成員中有19國表決通過制裁,伊拉克和黎巴嫩棄權。

制裁內容包括立即凍結政府資產、終止與央行業務、停止阿拉伯政府對敘利亞的投資;下一步考慮的行動包括停止飛往敘利亞的航班、限制敘利亞官員旅行等。

在「阿拉伯之春」運動中,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政權相繼垮台,但在敘利亞執政41年的阿塞德家族獲得軍方強力支持,至今仍牢牢掌權。

敘利亞政府採取的鎮壓手段最為血腥,據估計已造成3500多人喪生,但由於阿塞德禁止外國媒體採訪,詳情無法得知。

敘利亞政府早先同意阿拉伯聯盟的斡旋,阿盟所所提要求包括把戰車撤離街頭、停止對百姓使用武力,但阿塞德政府卻未在期限前同意阿盟派遣觀察團入境監督。阿盟秘書長艾拉拉比表示,如果敘利亞執行協議,阿盟可以重新考慮制裁措施。

支持阿塞德富商可能動搖

卡達總理兼外長哈馬德說:「敘利亞政府如果無所行動,阿盟責無旁貸,必須設法停止殺戮。」他並指出:「統治者如果殺害自己的人民,權力就毫無價值。」

哈馬德並表示,阿盟希望盡力避免外部干預,不願重演在安理會決議下北約對利比亞空襲的局面。之前歐盟和美國已對敘利亞實施製裁,預料阿盟的行動將對敘利亞經濟構成更大打擊,可能動搖富商對阿塞德的支持。



◆ 葉門總統下台 還頒特赦令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11.28

下台總統簽發特赦令! 葉門總統沙雷23日在波斯灣合作理事會 (GCC)見證下簽署政權轉移書,將權位交給副總統,並永久居留沙烏地阿拉伯,但簽字墨瀋未乾,他就在26日晚上回國,次日宣布特赦,赦免所有在葉門十個月「阿拉伯之春」裡「犯錯的人」。

葉門的在野團體立即痛批,表示沙雷既已交出權力,就不能再視事。反對黨發言人馬許胡德表示:「此舉違反GCC協議,依照該項協議,總統將權力移交副總統,他已沒有視事的權利、特權、職能。」

沙雷23日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當天簽署GCC為他量身打造的下台協議,將政權立即移交副總統,「立即生效」。他以下台換得起訴豁免權,並永居沙國。下台協議如果兌現,沙雷將是「阿拉伯之春」漲潮沖倒的第四個中東領袖。

69歲的沙雷在位33年,過去數度同意交出政權,次次食言,這回難道要老戲重演? 下台協議書讓他保留「總統」頭銜,直到明年初大選。他25日從沙國發函向葉門武裝部隊賀年 (伊斯蘭新年),他有個獨子和三個外甥在安全單位擔任要職。27日,他會見支持者。

國營電視播出的說法是沙雷實施general amnesty(全面特赦),其實特赦也不全面,因為下一句話是特赦「不包括犯罪,以及參與總統府清真寺攻擊事件者」。沙雷6月3日遭受炸彈謀刺,受傷到沙國求醫。

往好的方面看,沙雷27日對副總統哈迪多有稱讚,後者並宣布任命反對黨領袖巴辛德瓦為臨時總理籌組新政府,希望平息民間的抗議潮。巴辛德瓦1993到1994年擔任外長,後來加入在野黨。

不過,民眾不滿沙雷享有豁免權,繼續抗議,多起衝突在北部總共造成至少25人喪生,包括六個外國人。



◆ 埃及「瞳孔獵人」 槍擊示威者眼睛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1.11.28

埃及一名警官涉嫌在近日首都開羅的示威潮中,屢次對抗議者眼睛開槍,檢察總長25日要求他接受訊問,示威者已封他為「瞳孔獵人」(eye hunter)並懸賞有關他的資訊。

根據CNN報導,民眾拍到的影片顯示,這名警官希那偉(Mahmoud Sobhi El Shinawi)至少槍擊5名示威者的眼睛。

示威者封他為「瞳孔獵人」,四處張貼與當街發送他的畫像,註明名字與官階,並懸賞5000埃及鎊(約台幣25300元)換取他的資訊。

埃及內政部發言人說,希那偉是一名「訓練有素的神射手」,但拒絕評論有關他的指控。

埃及內政部長25日聲明,警方並未對抗議者使用實彈、橡膠彈或霰彈,但衛生部發言人則說,許多抗議者都是由於上述原因而死傷。

「瞳孔獵人」的受害者之一是雙眼遭槍擊失明的哈雷拉,今年1月28日他上街反對前總統穆巴拉克時右眼遭射擊,本月19日參加反軍政府示威又被射中左眼,子彈卡在眼窩。他說:「我的精神依然昂揚。」並打算赴瑞士開刀治療。

埃及近日警民衝突已造成41人死亡、3250人受傷。

埃及28日舉行國會選舉,這是穆巴拉克下台、軍方接掌政權後首次大選。軍事委員會領導人譚塔威27日除了鼓勵選民踴躍投票以外,更強硬地說不會容忍在抗議者施壓下下台。

fsj 提到...

許知遠:停滯的年代

【聯合報╱許知遠】2011.11.30

我仍記得去年秋天中國知識界短暫的興奮。

先是深圳、然後是聯合國總部,接著是面對CNN的鏡頭,中國總理溫家寶都談到了政治改革,他說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沒人清楚溫家寶的確切動機與目的。它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改革意願,還是象徵了黨內的派系分裂,或僅僅是一個缺乏能力也失去權力的總理的自我標榜—他在國內政策上乏善可陳,但至少是個政治上的開明派,語言是他唯一的武器。

再或者如我的一些自由派的朋友們期待的,總理在向社會尋求呼應。至少在外表上,溫家寶一直是權力中心的異類,他的親民作風與其眾不同。

在知識界,各種討論會一時盛行,人們樂於相信,中國的進步從來都緣於上層的開明派與社會力量結合,此刻正如此。

在這股興奮情緒中,你當然可以聞到某種一廂情願、甚至是幼稚。但這一切也容易理解,它也與中國的現實輿論環境有關。相較中國在全球地位日漸興起,經濟與社會的迅速變化,中國的政治卻陷入可怕的停滯,在一些方面,它甚至出現倒退。毛式的意識形態再度浮現,新聞管制的增強,法治精神更趨微弱,員警力量更普遍介入公共生活。

在官方的話語中,政治改革不僅成為了禁忌,甚至在合法性上都存在質疑。在北京鍾愛的「中國模式」、「北京共識」的這套語言系統中,甚至「民主」、「自由」、「人權」這些基本概念都被扭曲,它們再度被貼上了「西方的」標籤。在這樣的背景中,一位領導人只要提及「政治改革」這樣的辭彙,甚至不需要檢討它的更深含義、表明具體的措施,就足以引發強烈的共鳴。

一年多來,當初的興奮早已散去。中國不僅沒有任何政治體制改革的跡象,甚至連類似的談話都消失了。對於溫家寶本人,即使最富同情心的評論者也承認,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個表演者,他的角色與俄國的麥維德夫不無相似,他們談論的「民主」、「自由」、「法治」與現實沒有太多關係。

國家繼續增強對社會與個人的控制,更為嚴酷的打擊異議的聲音。從知名的藝術家艾未未到鄉村的盲人律師陳光誠,他們的遭遇折射了這股控制潮流。至於中國叢生的各種危機,北京的上層政治採取了一種徹底的迴避態度,一切全等明年的中共十八大召開後。

如今,中國知識界喜歡談論的蘇聯的布里茲涅夫年代。在經過殘酷與輝煌並存的史達林時代、異端式的赫魯雪夫政權之後,蘇聯來到了布里茲涅夫時代。這是個平庸的官僚時代,掌權者中斷了所有改革措施,唯一的興趣是如何讓這台龐大的黨國機器繼續運轉下去,他們在其中謀取個人利益最大化。為了捍衛這些利益,他們還擴充了一支龐大的員警系統。

在外來者看來,這個年代的蘇聯穩定而繁榮。借助高投資與石油價格,蘇聯的經濟規模不斷增加,令當時的西方黯然失色。但在蘇聯社會內部,卻是一股驚人停滯。官僚系統徹底變成了社會財富的掠奪者,依靠單純投資與石油,帶不來技術上的創新,敏感的頭腦心靈要麼保持沉默,要麼選擇流亡。普通人被政權物質收買,社會陷入道德癱瘓。當然,這些弊端都掩藏在蘇聯巨大的規模之下了。

倘若中、俄像是歷史兩條平行線,很多人感覺到過往的十年,像是中國的布里茲涅夫年代。

但停滯之後呢?蘇聯是崩潰。中國的命運可能不同,但它已讓這個民族付出了太大的經濟、社會與道德代價。

(作者為北京作家)



◆ 日本二皇子 贊成天皇退休

【聯合晚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30日電】2011.11.30

日本皇室的二皇子秋篠宮30日渡過他46歲的生日,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日皇年歲已大,還要進行繁忙的公務,他認為應該要制定讓日皇可以提前退休的「日皇定年制」。

這是日本皇室成員首度提到讓日皇可以退休的制度,將在日本引起許多的討論。日皇明仁日前因為過勞而罹患支氣管炎住院,日本國內開始出現讓日皇退休的意見。

秋篠宮說,人的年齡超過一定的限度以後,做起事情就會有困難。他認為,日皇夫妻今年都已屆77歲的高齡,讓他們及早安養天年應該有必要。

對於日本政府宮內廳最近向首相提案,讓皇族的女性即使與一般平民結婚也可以保有皇族身分的「女性宮家制」,秋篠宮表示贊成。他說,維持皇族一定的數量很有必要。

日本新一代的皇室,現在只有五歲的悠仁是男子,其他都是女性,讓未來日本皇室的存續出現困難的局面。



◆ 美專家:歐巴馬對北京立場丕變

中央社 2011.11.30

美國過去幾任總統在當選前常對北京擺出強硬立場,上任後卻一改先前的態度,但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1位專家指出,歐巴馬的情況正好相反,他上任時對中國滿腔熱情,如今卻有了180度轉變。

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曼(Walter Lohman)說,歐巴馬2009年到中國訪問時對北京恭順的態度,讓印度和台灣等區域內的國家感到憂心。

但他說,歐巴馬2010年開始轉向,隨著最近到亞太地區的訪問,歐巴馬立場已經徹底扭轉。

羅曼在日前發表的分析報告中說:「再清楚不過。這次訪問成功地把美國利益投射到亞太地區。」他接著說,歐巴馬政府接下來需要在幾個關鍵議題上採取動作。

一是歐巴馬要注意國防預算問題,不要因為國會的超級委員會未能就刪減預算達成共識而讓國防預算大幅縮水;二是中國要求美國海軍減少在中國沿岸12浬之外的海域活動,美國不能接受,而要繼續以實際行動強調航行自由權。

三是為菲律賓提供第3艘海防巡邏艦;第四、積極促成日本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第五、依台灣要求,出售66架F-16C/D戰機。

羅曼說,歐巴馬最近訪問澳洲和印尼,需要周密的事前準備以確保訪問成功,這並非出於明年總統大選的考量。他又說,面對中國帶來的挑戰,歐巴馬政府在研擬「真正的戰略回應」,未來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 凱恩爆婚外情 總統美夢恐不保

自由 2011.11.29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凱恩總統夢再遭打擊,繼四名女子指控性騷擾之後,廿八日再有一名亞特蘭大女商人懷特出面爆料她與凱恩有過一段長達十三年的婚外情,兩人長期私下會面,關係持續到八個月前、凱恩宣布參選才結束。凱恩雖堅決否認與該名女子有不倫關係,但專家預料,由於凱恩聲勢已經落後其他對手,此次的桃色風暴,很有可能是壓垮他參選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

懷特廿八日告訴亞特蘭大地方電視台「福斯第五電視台」:「情況很單純,並不複雜。我知道他已婚,也了解自己涉入不倫關係。」她透露,兩人一九九○年代中在肯塔基州美國餐館協會(NRA)的一個場合邂逅,凱恩做完簡報後,兩人一起喝一杯,之後凱恩邀她回下榻飯店,就此展開不倫關係。懷特並拿出手機帳單,展示她與她宣稱為凱恩手機號碼的通聯紀錄。電視台記者撥打後表示,這支號碼果然聯絡到凱恩。

懷特說,她之所以主動出面,是因為已經有知道這段關係的人士把她的姓名給了記者,被揭發只是早晚的事。

凱恩在懷特現身前就先消毒說,有名女子即將現身,指控和他有長達十三年的不正常關係。凱恩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這名女子將指控我長時間外遇。」他強烈否認與懷特發生任何性行為,只說「這人我認識,我以為是個朋友」,並表示不會放棄爭取黨內提名,「只要妻子支持我,我不會退選」。共和黨策士羅林茲表示,這起最新指控恐對凱恩造成致命一擊,「我想這會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fsj 提到...

9成陸人讚「民主」 它是啥…莫宰羊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台北報導】2011.12.02

大陸環球時報昨天公布一項最新數據,內容指出大陸有高達八成七的民眾認為民主是好東西,七成七的民眾認為民主是未來的大趨勢;但對大陸能否比照辦理目前較普遍的西方式民主,六成民眾持反對意見。

對於阿拉伯之春是否能帶來中東的民主問題,四成一的受訪者認為「不能」,將近百分之十六的受訪者肯定,但更多人民選擇迴避問題,將近四成二的人表示「說不清」。

報導指出,這次調查是十一月廿五日至廿九日,針對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成都、西安、瀋陽等七個城市市民進行,有效問卷為一千零九份。

北京獨立智庫世界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凡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樣的數據並不客觀,因為九成民眾說要民主,實際上大家對民主卻不明其意。中國大陸現在是民主集中制,官方讓民眾發言,很多人就誤以為這叫「民主」。

對於阿拉伯之春多數大陸民眾認為「說不清」,李凡表示,這是大陸資訊不夠多元的結果,很多民眾認為,那些事件就是一團亂,自然對民主的發展沒有太多幫助。

李凡表示,如果單純問一個大陸民眾,「你要不要民主?」,當然大家都回答「要」。比起台灣,大陸民眾對民主還需要更多的認識,目前的基層人大選舉,很多也只是形式主義。

環球時報則報導,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楊光斌認為,中國的革命到處都喊民主,那麼民主肯定是個好東西。他說,理論上,民主是普世價值,民眾都接受,但以什麼樣的方式實現,無論是過去的蘇聯解體還是近代的阿拉伯之春,大陸民眾都展現務實的一面。

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曾經在著作「民主是個好東西」中,闡述民主的實質和內涵,但他強調,目前大陸要實施民主,還必須具備相應的經濟、文化和政治條件,否則會帶來災難。

對於西方民主,俞可平今年一月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這無法適用於目前的中國。當時他說,「早年去西藏,有個鄉比縣還要大,但只有一戶人家,如果這裡也搞人民代表大會搞的下去嗎?」「如果中國廢除死刑又准許民眾帶槍,那你們還敢去(中國)嗎?以後我們會這樣做,但現在做不到。」



◆ 希拉蕊會緬甸總統 恩威並施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報導】2011.12.02

半世紀以來首位訪問緬甸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1日先後與總統吳登盛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民權領袖翁山蘇姬會晤。希拉蕊要求吳登盛擴大政經改革,與翁山蘇姬相談甚歡。針對緬甸,北京與華府仍持續交鋒。

希拉蕊與吳登盛會面時送上三項大禮:宣布美國將允許緬甸參加美國支持的湄公河國家組織、不再阻止緬甸與國際貨幣基金的合作,且支持強化聯合國在緬甸的衛生、微型貸款及反毒計畫。希拉蕊說,她此行主要是要評估此時是否是美緬兩國翻開歷史新頁的時機。吳登盛用「雙方關係展開新的篇章」形容這次歷史性會面。

希拉蕊同時要求吳登盛持續擴大近來的多項改革、釋放所有政治犯、結束鎮壓少數族裔,終止與北韓的軍事關係。希拉蕊會後表示:「我們認為,任何地方的任何政治犯都應獲釋,一個政治犯都嫌太多。」

希拉蕊晚間與翁山蘇姬單獨餐敘,並轉交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親筆信,表示「無論何時,美方都支持」的態度。雙方將於2日正式會談。

希拉蕊抵達緬甸前警告開發中國家,接受外國援助時,要提防援助者貪取資源的意圖,部分金援或許有助於填補短期預算赤字,但無助於那些國家的長期自立。希拉蕊並未點名要注意哪個國家的外援,但緬甸的多數經濟援助正是來自中國大陸。

大陸學者則批評,美國在歷史上的外援更別有意圖,別五十步笑百步。大陸外交部表示,樂見緬甸與西方國家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改善關係,但大陸主張有關國家解除對緬甸的制裁,促進緬甸的穩定發展。另有國際學者認為,緬甸看見阿拉伯之春運動中,獨裁者的下場,希望藉由改革拉近與美國的距離,實際上是向華府和北京兩邊靠攏。

針對美國改善美緬關係有部分是基於制衡中國大陸影響力的說法,希拉蕊表示:「我們不把此事視為與中國競爭,而是視為美國在緬甸再度參與的機會。」她還說,美國歡迎中國及其鄰國的正向、建設性關係,符合中國及其鄰國的利益。

※ 相關報導:

* 與緬關係破冰 美考慮再遣使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132011120200648.html

美國首度針對緬甸推動改革表達將予獎勵,50年來首位訪緬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今天表示,美國將支持提供緬甸更多援助,並考慮派遣懸缺20年的大使,甚至是放鬆制裁措施。



◆ Myanmar還是Burma? 希拉蕊乾脆稱「這個國家」

自由 2011.12.02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有人稱它「Myanmar」,有人習慣叫它「Burma」,不管用哪個名字,都有一派人不滿,身為五十多年來首度造訪緬甸的美國官員,這對希拉蕊‧柯林頓來說,更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一九八九年緬甸軍政府掌權後,軍方認為,「Burma」這個國名,不僅讓人想起被英國殖民的可悲,也因為這個詞帶有「緬族」之意,有排擠他族的意味,因此將官方名稱改為「Myanmar」。不久後,聯合國認可新國名,中國與德國也選擇以新國名稱呼,不過反對派與流亡人士認為,改名等同成立新國家,因此強烈反對。美國也認同這種說法,因此一直以來仍以「Burma」稱呼;其他英語系國家如英國、加拿大、澳洲,也仍沿用舊名。

希拉蕊的幕僚表示,造訪時稱呼「Burma」可能對地主不敬,如果稱呼「Myanmar」,似乎又會惹惱美國議員及流亡人士。因此卅日希拉蕊在緬甸首都奈比多發表演說時,只有幾次用了緬甸的舊名「Burma」,大部分時候,她都以「這個國家」(this country)輕輕帶過。

即使部分親民主人士認同「Burma」似乎會讓其他少數民族感覺遭到排擠、「Myanmar」一詞更具包容性,但「重點不在名稱本身,而是改名的方式,沒問人民要什麼、沒有公投」。如民主領袖翁山蘇姬等民運人士所說,軍政府以為改了名,就可以把緬甸的過去全盤改變、忘記軍方屠殺歷史;一個屠殺少數民族的政府,竟以種族包容做為改名的論點,未免太過諷刺。

從語言學觀點來說,這兩個名稱間的差異很模糊,緬語中,「Myanmar」常用於書寫,口語則以「m」音轉化為「b」音的「Bama」較為常用。不僅緬甸國內持續辯論,國際間也未有定論,就連人權組織也不同調,國際特赦以新名稱之,人權觀察選擇沿用舊名。



◆ 無政府535天後 比利時組新閣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法新社布魯塞爾30日電】2011.12.02

已有535天沒有政府的比利時,在參與協商的六個政黨於上月30日就組成執政聯盟的藍圖達成協議後,可望在下周組成新政府,將由說法語的狄魯波(Elio Di Rupo)擔任總理,結束史上最長的無政府狀態。

熟知協商過程的人士說,各黨針對國家改革、社經問題和政府平台達成全面協議,180多頁的政綱細節將於1日公布,可望在這個周末敲定閣員名單,下周宣誓上任。

參與協商的六個政黨有三個來自荷語區,三個來自法語區,政治立場分歧,經過幾天的密集協商後,狄魯波面帶笑容走出協商地點。

60歲的狄魯波將是比利時30年來第一位說法語的總理,也是自1974年來比利時首位社會黨總理,是在保守派領袖居多的歐盟中的少數中間偏左領袖之一。狄魯波以往只需要面對南部法語區的450萬人,擔任總理後得面對北部荷語區的650萬人,必須說荷語將是全新挑戰。

不過,比利時的最大黨、主張荷語區與法語區各自獨立的新法蘭德斯聯盟並未參與協商和執政聯盟。

比利時自2010年4月就沒有政府,打破伊拉克創下的248天無政府紀錄,國王亞伯特多次任命協調,在今年8月新法蘭德斯黨魁德韋佛被趕下談判桌後,才出現轉機。

隨著歐元區債務危機如星火燎原,比利時借貸成本在上周創新高,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將比國債信評等從AA+調降到AA,比國的政治人物感到組新政府的急迫性,才停止爭吵,在上周末敲定2012至14年的預算,去除組政府的最後障礙。



◆ 埃及兩大伊斯蘭政黨 估得票逾7成

【尹德瀚/綜合報導】2011-12-03 中國時報

埃及「穆斯林兄弟會」所屬的「自由正義黨」一日宣稱,該黨在人民議會(國會下議院)第一階段投票的得票率至少四○%;另一伊斯蘭政黨、薩拉菲派「光明黨」也自稱得票率達到三○%;世俗派「埃及聯盟」則表示可拿到二○%。

如果兩大伊斯蘭政黨的說法獲證實,且接下來的投票結果維持此一趨勢,埃及可能變成由伊斯蘭政黨執政的國家。

上述投票在十一月廿八、廿九舉行兩天,由於投票率高達七○%且計票過程緩慢,到二日才能正式公布結果,第二及第三階段則將分別在十二月四日及明年一月三日舉行。明年一月廿九日舉行協商議會(國會上議院)選舉,也是分成三階段。總統大選預定明年六月舉行。

穆斯林兄弟會在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任內被禁,穆巴拉克垮台後,該會以「自由正義黨」名義投入選舉,由於知名度高,加上基層經營紮實,獲得不少選民支持。

光明黨則是強調伊斯蘭基本教義的政黨,原本不被看好,但後來聲勢看漲,支持度超過其他世俗政黨,顯示埃及人民對伊斯蘭政黨有所期待。但伊斯蘭政黨的崛起可能和目前統治埃及的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出現矛盾。該委員會宣稱,在選出新總統前不會放棄權力。

fsj 提到...

台灣愛心 深入泰國偏遠災區

中央社 2011-12-04

中華民國政府送愛心到湄南救災,雖然以台灣為主、台商優先,但受災台商幾乎都將愛心轉贈給泰國人,深入偏遠災區送出軍用口糧、肉罐頭時,有些災民拿到物資時忍不住泛淚。

來自台灣的救災物資從11月16日陸續送達,包括防護衣、N95口罩、蚊帳、口糧、肉罐頭、噴霧器、環境消毒手冊、防疫宣傳手冊等,消毒劑近日也將送到泰國台商手上。

受災台商多半經濟能力不差,多數人只留下消毒用品和清潔工具,口糧、肉罐頭則轉贈給受災泰國員工,或請各地商會轉贈給更需要的泰國災民。

拉加邦台商聯誼會會長洪新宗深入災區多次,親自把救災物資送到災民手上。洪新宗表示,泰國人拿到來自台灣的物資都非常感動,有老人家都哭了。

洪新宗說,有些災區位處偏遠,受水患阻擋難以進入,沒有撤離的災民在積水環境中生活三個月,鮮少接到外界支援物資。

台灣的軍用口糧加上台商購買的泡麵等糧食,讓貧苦災民不用再涉水覓食。

在台商受災最多的地區吞武里(Thonburi),當地台商聯誼會成立救援中心,募款約新台幣170至180萬元,不但援助台商,更開上大卡車、船,深入暖武里省(Nonthaburi)的積水災區發送物資。

吞武里台商聯誼會會長張坤河說,他們挨家挨戶發送物資,許多泰國災民看到卡車上的中華民國國旗,忍不住感嘆說,還沒等到政府人員來,台灣有人先來救災了。

由於水患地區地處偏遠,民間團體的救援行動可彌補政府機構的不足之處。

張坤河表示,吞武里救災中心11月初開始救災,已經送出近4000袋民生物資,未來還會每天進入災區賑災,直到水退。



◆ F-35戰機缺點多 美延緩生產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1.12.04

美國史上最昂貴的武器採購項目─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承造的F-35型戰鬥轟炸機(原名聯合攻擊戰機),在進行測試及分析後,發現飛機骨架可能出現多處裂隙,而且「缺點」持續增加,因此國防部宣布將延緩此型戰機的生產。

美國國防部計劃採購三種F-35型戰機,總共超過2,440架,預估總金額達3,825億美元,採購期間直到2035年。

負責F-35戰機生產計畫的海軍中將范雷特指出:「過去12個月間,分析出來的缺點不斷增加;必須修改的地方之多、成本之高,大出我們意料之外。」

他指出:「雖然都是小缺點,但全加在一起,並檢視缺點的位置以及修理的困難度,則成本負擔之重令人倒抽一口涼氣。因此延緩生產應是明智的決定。」國防部計畫署也證實范雷特的確發表上述談話。

F-35型戰機採購計畫目前處於初期、小批量生產階段。過去幾年間國防部已兩度重新建構生產計畫,明年的產量已由原訂42架減為30架。

受此一消息影響,為F-35戰機生產引擎的奇異公司及勞斯萊斯公司也減緩引擎生產速度。

F-35的競爭機種包括瑞典Saab公司的Gripen型,法國達梭公司的「狂風」型,俄羅斯的米格35型與蘇愷35型,以及英國製造的「歐洲颱風」型。



◆ 安哲秀熱潮

【譚淑珍】2011-12-04 工商時報

■一個不太上網,也幾乎不怎麼用手機的首爾大學教授,卻在韓國政壇刮起了如颶風般的旋風,不僅讓政治圈中人如芒刺在背,也都不懂,為什麼?

■Ahn Cheol-soo to Donate W150 Billion to Charity;he said"I'm only fulfilling what I decided to do a long time ago."

在韓國社會與政壇,都刮起了一陣颶風式的「安哲秀旋風」,別說非韓國人不懂,即使是韓國政治圈中人也有很多都不懂。

政治圈中人不懂,是因為首爾大學教授安哲秀從來沒有就踏入政壇表態過,卻得到很高的支持率,首爾市長補選時,只是傳聞就獲得過半數選民的支持,即使最後本人沒有出馬,代理人一樣獲得超過40%的支持。

從未表態 卻有超人氣

同樣的,安哲秀從來沒說要競逐大位,卻一樣獲得近4成的支持率,還一度超越執政黨的朴槿惠...。安哲秀為什麼這麼受到支持?甚至有不少人自稱是「安迷」?韓國政壇中人在不懂的同時,也都感到如芒刺在背。

若細觀安哲秀在韓國政壇、社會所引發政治旋風,主要是因為,他每次的決定都是讓多數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就像他當年棄醫從商,也就像當政界人士遞出「邀約」時,他是以「捐出半數股票」用於資助低收入者子女的教育費用為回應。

雖然,韓國多數人都「猜」這是安哲秀準備競逐大位所傳遞出的訊息,然而,誰都不敢說他一定會出馬,這就是安哲秀,雖然很多人都支持他,卻也都猜不透他。

安哲秀讓人猜不透,與他很少露面,不用在韓國很盛行的Twitter,而且,也幾乎不怎麼用手機有關,也因此,很多事,當下無法得知他的真正想法時,只能猜,但是,他又常有異於常人的舉動。

讓人猜不透的安哲秀,每次露面發言,又都會強烈的觸動民心,例如他批評韓國的經濟結構是動物園結構;三星、LG、SK是動物園,中小企業只能選擇其中之一,成為被關在動物園裏的動物,「只有死了才能出去」。他還說,不管是三星、還是LG等財團,都只是市場的快速追隨者(fast follower),而不是先行者(first mover)。

他也抨擊韓國的政黨,老是拘泥於過去的框架,雖然,國民已經改變,但是,政黨還在逆歷史的潮流而動...。句句說出國民們的心聲。

其實,安哲秀的發言,是典型386世代的言論,386世代,是指1960年代出生、80年代進入大學,也是電腦386剛問世時,韓國的386世代就有如台灣的民運世代,都經歷過學潮、走上街頭示威...。

人民要的 是一個希望

就因為當權者,曾經是他所示威抗議的對象,過去10年來,執政圈多次想邀他入閣,結果都為他所拒,他寧可舉辦「青春音樂會」的方式,聆聽時下青年的苦悶,也試著找出可以解決的方案。這也讓安哲秀多年來一直成為韓國年輕人最想要成為的人、也是最為尊敬的CEO。

然而,這樣的安哲秀,就算真的入主青瓦台後,能否保有原來的「清新」,不只是政治圈中人已經在唱衰,即使是最支持他的「安迷」們,也擔心沒有政黨奧援,獨木難支。

況且,安哲秀長期以來所關切、所感到憤怒而抨擊的經濟結構、社會貧富不均的問題,事實上,也是韓國過去幾十年來、每任政府也都會提出種種方案的「老問題」。

面對根深蒂固的結構性的問題,安哲秀是否能提出突破性對策,其實,不只是政治圈中人有所懷疑,「安迷」們也認為,很難。

但是,有一個事實很清楚,「安迷」相信安哲秀的道德,能捐出一半股份的安哲秀,絕對不會有貪污行徑,更重要的是,安哲秀的夫人金美暻,據稱,是比安哲秀更為「方方正正」的人,所以,也不會發生因家人而有貪瀆之事,而且,相對於現有的政黨都不可信,他卻有可以讓人期待的希望。

喜歡問「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的國內政壇中人,明白了嗎?安哲秀在韓國掀起的政治旋風的答案是:國民要的是一個希望,有未來的希望。



◆ 刺青、熱舞、海量…日女皇族生活曝光

【黃菁菁/東京三日電】2011-12-04 中國時報

最新一期《週刊文春》揭露了日本未婚女皇族的私生活,包括佳子公主在高中文化祭大秀性感舞姿,快滿卅歲的彬子女王(授予天皇直系三代之後女皇族的稱號,現有五位女王都是大正天皇的曾孫女)」有個交往已久的男友,瑤子女王則天生海量,大學後輩不曾見她喝醉過。

為女性皇族創設宮家引起議論,女皇族也受到矚目。皇太子德仁的東宮家有個十歲的愛子公主,日皇次子秋篠宮家則有兩位引發宅男遐想的少女公主真子與佳子。剛滿廿歲的真子就讀國際基督教大學,同學說她會化點妝在眼角塗亮粉。十六歲的佳子就讀學習院女子高中,非常時髦,修眉毛,上髮捲,連制服的裙子都短到膝上十五公分。佳子還在文化祭時表演勁舞,扭腰擺臀十分性感。

日皇明仁的叔父三笠宮家有兩位「女王」─彬子和瑤子。廿九歲的彬子在衣笠總合研究機構當研究員,傳說在研究所有個交往已久的男友,是大她五歲以上的學長。

廿八歲的瑤子在日本紅十字會工作,作風很平民,同事看到她中午在公司吃泡麵還嚇了一跳。瑤子具有劍道四段的水準,而且天生海量。

憲仁親王高圓宮家則有三位女王─承子、典子、絢子。廿五歲的承子染金髮、穿短裙,留英時刺青、寫部落格,但就讀早稻田大學後已比以往端莊。廿三歲的典子個性最強,高中時參加話劇社演大家都不想演的惡魔。廿一歲的絢子就讀城西國際大學,與同學一起租房子住,還一起作飯、逛優衣酷呢。

※ 相關報導:

* 中國強押藏人遊街示眾 照片曝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4/today-int2.htm

位於倫敦的自由西藏運動組織三日公布了藏人遭中國安全部隊逮捕後,脖子上被迫掛上寫有漢文姓名和罪行的牌子示眾的多張照片。

fsj 提到...

比利時 終於有政府了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5日電】2011.12.06

比利時在歷經500多天創世界紀錄的無政府狀態之後,新內閣終於組建完畢,將在7日宣誓就職。

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5日正式任命了新一屆聯邦政府內閣成員,迪魯伯(Elio Di Rupo)將擔任首相。

現年60歲的迪魯伯為比利時法語區社會黨人,2010年7月9日曾經被國王任命組閣事務協調人。據悉,迪魯伯在近一年半時間裡三次請辭,除第一次獲國王接受外,第二次遭到國王拒絕,第三次又被責成繼續協調組閣事務。

迪魯伯將成為比利時30多年來首位說法語的首相,這也是社會黨人自1974年來首次出任首相一職。他將領導一個三大政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從現在開始,新政府內閣必須快馬加鞭,處理荒廢了1年多的政務,特別是經濟問題。

比利時在去年6月國會大選後,歷經多次組閣失敗,無政府狀態持續時間之長創世界紀錄,到目前已累積達到541天。

儘管一切工作在過渡內閣主持下如常運作,10天前,標普以比利時遲遲不組建新政府,有可能影響國家在金融變局下的應變能力為由,調降比利時的主權信用評級。

歐盟也發出警告稱,如果比利時不能在這個月向歐盟遞交明年的年度預算,歐盟將進行重罰。

這終於警示比利時各政黨,他們在信用評級被調降的第二天就針對明年度預算達成了共識。



◆ 俄執政黨支持率降 普亭想選總統警鐘響

【經濟日報╱編譯朱小明、王麗娟/綜合外電】2011.12.06

根據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的開票結果,執政黨「俄羅斯團結黨」以近半數的得票率在國會選舉領先,卻遠不如上次選舉超過60%的得票率,對計劃明年3月再度出馬競選總統的現任總理普亭來說是一大警訊。

分析師推斷,普亭為了拉抬支持度,可能提高政府支出,例如調高公務員薪俸等,這可能進一步推升俄羅斯公債的殖利率。此外,普亭日後也可能透過國營事業強化對經濟的控制。

在開出96%選票後,執政黨得票率49.54%,遠遜於2007年的64%,在450席的國會取得238席,也遠低於2007 年大選的315席。執政黨於選後喪失修憲所需的國會三分之二絕對多數地位,同時反映普亭以往所向披靡的人氣正式微中。

愈來愈多俄羅斯人對普亭11年統治的幻想破滅,抗議票轉給共產黨,使共產黨得票率由四年前不到12%飆至19.15%,獲得92席。民粹主義的正義俄羅斯黨以13.13%排名第三,取得64席。極端民族主義的自由民主黨得票率11.66%,獲得56席。

中央選委會表示,這次合格選民約1.1億人,投票率由上次的64%降至60%出頭。

共產黨領袖朱加諾夫表示:「這是對普亭的當頭棒喝。」

普亭則宣稱:「選舉結果可確保國家穩定發展。」法新社說,他的表情看來絕非發表勝選演說。總統麥維德夫立於一旁。普亭與麥維德夫達成協議,明年3月總統大選由普亭代表執政黨參選;普亭肯定當選,六年後再連任,俄國2024年前都將是普亭的天下。

普亭5日面對媒體時仍有笑容,但返回總部面對支持者時則臉色鐵青,幾乎不發一言。

※ 相關報導:

* 印度零售「搞鎖國」 政經雙輸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62871.shtml

印度暫緩實施零售市場擴大開放外資的計畫,使腹背受敵的總理辛哈(Manmohan Singh )飽受強烈批評,遭指責領導無方。產業界更是盛怒以對,警告如果推動改革失敗,將危及經濟成長。



◆ 社評-美緬新局打亂中國與東協關係

【本報訊】2011-12-06 旺報

美國務卿希拉蕊訪問緬甸,揭櫫了美緬關係的歷史新頁,也為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構築重要的一環。華府雖聲稱希拉蕊之行非針對圍堵中國,但此舉難免產生制衡中國的效應,繼而衝擊到中緬傳統的盟友關係,也會打亂中國在東協的政經戰略布局。

美國加強與東協國家經濟與安全關係的意圖明顯,主要動機是為削弱中國在東亞日益擴增的影響力。歐巴馬總統掌握住緬甸處於變革且設法擺脫被國際孤立的契機,期望藉緬甸全面性的改革,進一步催化東亞威權政體和平演變。希拉蕊此行似乎只為試探緬甸軍政府的改革誠意,美方對緬甸的善意與援助承諾,顯然也以緬甸的政治改革為要件。

美緬新關係難免會壓縮中國在東亞的影響範圍。面對緬甸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北京官方的回應算是冷靜,乘勢還呼籲國際社會盡速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但中方媒體的評論,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北京領導人的焦慮和不安。《環球時報》社論對「美國挖中國的牆角」,就公開表達不滿。

就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而言,緬甸疏離中國轉而親美的可能性不高。近日西方媒體把美緬新關係視為華府外交政策的賭注,多半是不看好緬甸的民主改革,也不預期中緬關係會有劇變。其實,緬甸軍政府的變革,無非是受到利比亞、埃及和敘利亞民主革命風潮的警惕,此刻改採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既能減輕國際制裁的壓力,也可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強權。

今年9月間,緬甸對內宣告暫停中國投資36億美元的密松電廠工程,對外強化與印度、越南等國關係,就是意在傳達不再單方面依賴中國的訊息。但緬甸的多元外交,未必表示中緬關係必然生變。中國長期支持獨裁統治的緬甸軍政府,過去緬甸軍方高層出訪,通常會首選北京。上個月召開的東亞峰會上,緬甸就刻意不提衝撞中國核心利益的南海問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蘭選在希拉蕊來訪前夕,專程前往北京會晤習近平,同時宣布與中國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緬甸的戰略地位重要,其與中國的地理和歷史關係,難以被他國取代。民主派領導人翁山蘇姬最近就強調,緬甸在尋求與美國緊密合作的同時,也要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中國是緬甸的最大投資國,主要集中在能源、電力和基礎建設等領域。中國目前正出資興建從緬甸西部港口直達中國境內的石油與天然汽管線,今年再與緬甸協議修建一條從中國西南直通印度洋的鐵路,以紓緩北京對南海衝突可能影響馬六甲海峽運輸安全的隱憂。

以往因為沒有競爭對手,中國可以輕易從緬甸獲取大量的原木、石油、天然氣或翡翠玉石等資源,但緬甸的環境與居民生活,並未因此獲利,隨著緬甸人民高漲的反中國情緒,中緬關係隨之出現裂痕。軍事強人敏昂蘭今年訪問越南時,就毫不掩飾他對中國擴張東亞勢力的憂心。

隨著中國崛起效應的擴散,東協國家與中國的潛在衝突明顯增多。近年來,東協內部不斷出現反自由貿易區的聲浪,針對的就是東協市場充斥中國廉價商品,導致當地國的工廠倒閉,失業率激增。去年3月東南亞的乾旱,導致泰寮間的湄公河水位下降至30年來新低,稻米產量銳減,百萬餘人因此缺水,東協國家輿論將其歸咎於中國在上游(瀾滄江)建築4座水庫,影響下游國家的漁業、航行、發電與調節峰洪。

目前美國利用東協對南海自由航行權的共同認知,重新建構與東協傳統成員的盟邦關係,並設法與過去甚少接觸的柬、寮、緬等國建立新關係。2009年美國與緬甸復交後,先與東協簽訂《友好合作條約》,再提出湄公河下游發展計畫,協助相關國家改善環境與基礎建設問題。去年10月希拉蕊訪問柬埔寨,進而明示中國崛起對東協的安全威脅,暗喻柬埔寨發展應避免依賴中國。

緬甸目前的改革希望,多半還寄託在總統吳登盛和翁山蘇姬的互信與口頭承諾,未來的政治民主化進程,其實相當脆弱。儘管如此,美國打亂中國與東協關係的用心並未鬆動,緬甸外交政策的兩面討好,是華府用來制約北京的籌碼。

緬甸的民主改革,其實未必是決定美緬關係前景的關鍵因素。美國逐步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似乎亦可預期。因為,經濟制裁若逼使緬甸與中國關係愈趨緊密,並不符合美國亞洲戰略的目標,更何況緬甸的民主改革,理論上可能催化中國的政治改革。依照美國的政治價值觀,緬甸軍政府釋放政治犯、放鬆對媒體管制或恢復自由普選等改革,對中國可能的影響,應該遠比圍堵來得更實際。

※ 相關報導:

* 郭崇倫專欄-多變的人民聖戰士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120600559.html

在國家機器與國際政治夾縫中,有很多團體與民族竭力求生存,但沒有一個政治團體有這樣多變的面貌,一下子是恐怖團體,一下子又是推翻伊朗神權的自由鬥士,它是伊朗的流亡團體「人民聖戰士」(People’s Mujahideen 或波斯語音譯MEK)。 ...美國外交政策的錯誤,其來有自,歸因到這樣的小團體,老實說,是不負責任的,人民聖戰士的名字也許會給人誤導,但它們真正的目的,不就只是為了自己的生存。

fsj 提到...

重慶90後少女 尋訪文革真相

【世界日報╱北京7日電】2011.12.07

重慶一名90後美少女,有感歷史課本及老師對文革歷史記載語焉不詳,遂親身尋訪文革真相,走訪重慶紅衛兵墓園,訪問百姓和同齡人的看法和感受,並將經過放上網。不少網民狠批當局對歷史選擇性失憶,刻意迴避責任。

南方都市報報導,「為甚麼其他的歷史都講得一清二楚,唯獨這件事卻讓人覺得遮遮掩掩?」18歲的葦子在博客「90後的天空」發表「高中女生調查紅衛兵運動」文章,慨嘆歷史課本和老師提及文革都似有忌諱,不敢面對歷史。

據報導,葦子今年夏天前往中國目前僅存的紅衛兵墓園、重慶沙坪壩紅衛兵墓園尋找歷史,卻發現墓園門庭冷落,氣氛壓抑,有如看鬼片。墓園平日不開放,只有在忌日時才允許家屬入內拜祭。葦子跟曾親歷文革的百姓交談,感慨不已。

葦子也訪問身邊多位同學,發現大家對文革歷史十分陌生,有人被問及若生在當時會如何做時竟回答:「我可以在家上網。」淡漠無知令人震驚。



◆ 專家:中國可襲美導彈 不足50枚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廣州6日電】2011.12.07

喬治城大學的研究報告日前指出「中國核彈頭已達3000枚」,對此,「美國科學家聯盟」網站12月刊登核信息項目負責人漢斯‧克里斯滕森(Hans Kristensen)的文章稱,3000枚的數字顯然是不太可靠的估計。文章稱,只有中國政府才知道擁有多少核武器,但即便如此,「我們仍能夠最大限度的估計該國的核武器規模」。文章認為,中國核彈頭約240枚,可襲美導彈不足50枚。據了解,該機構在2006年曾表示,「中國目前約有100多枚核彈頭」。

大洋網報導,文章指出,「儘管我們並不知道中國核武器的確切數量,但我們可以確定,它不會有那樣大規模的核武庫,喬治城大學的估計似乎應該降低該數字。」

文章稱,沒有公開的證據能證明中國生產了足夠製造如此規模核武器的核裂變材料。據了解,擁有製造3000枚30-50萬噸熱當量熱核武器,需要9-12噸武器級的鈽和45-75噸高濃縮鈾。以人們對中國現有核裂變材料的了解,它能夠製造多少核武器?據國際核裂變物質專家組表示,中國可能擁有2噸武器級鈽;其中一些已經用於核試驗,因此剩下的約為1.8噸;這個數字與美國政府所估計的450-600枚核彈頭一致。

此外,中國的高濃縮鈾約為20噸,而且其中一些已經用於核試驗和反應堆燃料的研究。剩餘量約為16噸,從理論上來說,這也足夠製造640-1060枚核彈頭。另一個重要的材料就是氚,它主要用於製造熱核武器。中國目前能夠生產足夠製造300枚核武器的氚。而據美情報部門2009年結論,中國可能已經生產了足夠的武器級裂變材料,以便在不遠的將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說,中國目前還沒有製造大量的核武器。

以中國現有的裂變材料估計,它能夠擁有多少核武器?文章稱,目前的估計是:中國約有240枚核彈頭,能夠進行核武器投遞的手段包括180枚導彈和一些飛機;其中約有140枚陸基導彈,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則少於50枚,「我們的估計與美國國防部情報機構的估計一致」。



◆ 5萬大軍擋示威 俄在野黨黨魁被捕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1.12.07

俄羅斯5日爆發近年來最大抗爭,首都莫斯科有上千人示威,抗議執政黨「俄羅斯團結黨」在國會選舉舞弊,第二大城聖彼得堡也出現示威,一名總理普亭的支持者甚至遭人拋下橋。

俄國內政部6日派出部隊進駐莫斯科待命,示威者與警方爆發衝突,在野的雅布羅科黨黨魁米特洛金被捕。

俄國執政黨在此次國會下議院選舉中,不論得票率或席次都比上屆大幅滑落,總理普亭6日回應選舉結果與抗爭事件說,明年3月總統大選後「將有重大的政府改組」。

民調顯示,普亭明年篤定當選總統。

上千民眾響應社群網站的號召,5日晚間聚集莫斯科,高呼「我們不要普亭」、「普亭該去坐牢」。

莫斯科警方已逮捕約300名示威者,聖彼得堡也有約120名抗議者遭逮,知名異議人士亞辛6日因違抗警方遭判處15天徒刑。

俄國內政部已派出5萬1500名部隊進駐莫斯科,並提升安全部隊的警戒層級,力求穩定秩序。

內政部發言人說,需要多少部隊就派多少,安全部隊將提高警戒,直到計票完成。莫斯科警方表示,任何人若未經批准發起抗議活動將遭逮捕。

在這次國會選舉中得票率僅3%、未能贏得席次的雅布羅科黨黨魁米特洛金說,派兵顯示當局準備武力鎮壓抗議者,「這是第一個徵兆,表示當局對抗爭極度煩惱,最後可能會演變成不利國家社稷的結果。」

曾任部長、現為普亭批評者的尼姆佐夫(Boris Nemtsov)說:「這是普亭最大的騙局,人民不會再相信他了。俄國人的想法正在轉變,耐心漸漸耗盡。」

親政府的青年團體Nashi準備發動大規模集會,號召數千人在克里姆林宮附近用力擊鼓,表達支持執政黨。

※ 相關報導:

* 俄鎮壓示威 近五百人被捕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65627.shtml

俄羅斯警方今天在莫斯科和另外至少兩個主要城市,與抗議國會選舉舞弊的示威者衝突,將近500名示威者被捕。



◆ 珍珠港事變70年 美國人不忘

中央社 2011.12.07

美國今天紀念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70週年,各地紛舉行紀念儀式,政府機構降半旗,追思當時喪生的官兵與民眾,以示不忘這起導致美國投入第2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性事件。

從夏威夷的珍珠港到美國東岸的華盛頓特區都安排儀式,紀念在1941年12月7日殉難的2400名美國人,當時日本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發動毀滅性的偷襲行動。

美國總統歐巴馬要求全國各地聯邦機構大樓,在全國珍珠港紀念日(National Pearl HarborRemembrance Day)將國旗降半旗。

歐巴馬今天說:「70年前一個晴朗無雲的星期天早晨,珍珠港的天空因日軍的炸彈變得黯淡無光,這次偷襲行動考驗我們武裝部隊的韌性,以及我們國家的意志力。」

他說:「在我們的港口遭到轟炸,太平洋艦隊遭到摧毀後,有人聲稱美國已經淪為三流國家。」

他說:「但這起攻擊事件沒有削弱我們國家的精神,反而讓美國人凝聚在一塊,強化我們的決心。全國各地的愛國人士都響應號召,挺身而出,在國內外捍衛我們的生活方式。」

在這個不幸日子的上午7時55分,日本轟炸停泊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2小時內擊沉或摧毀約20艘軍艦,摧毀164架飛機,驚醒美國這「沉睡的巨人」。

在2400名陣亡官兵中,有近一半是在幾秒鐘內在美國海軍「亞利桑納號」(USS Arizona)軍艦上喪生。當時一枚炸彈引爆艦上的彈藥庫,大火連燒3天。

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當時譴責,「這一天將遺臭萬年」,隨即對日本宣戰,在許多美國人希望避免衝突時,讓美國投入二次世界大戰。

根據美國國家檔案局(National Archives)的新聞資料,珍珠港事件發生時,首都華盛頓正在舉行美式足球華盛頓紅人隊(Redskins)對老鷹隊(Eagles)的賽事,紐約市則舉行巨人隊(Giants)與布魯克林道奇隊(Brooklyn Dodgers)的比賽,兩場比賽都吸引爆滿的觀眾。

比賽期間,紐約賽程因珍珠港事件特別廣播而中斷,全場上萬觀眾啞然無聲,當時插播的消息說,「我們得中斷廣播,插播重要新聞快報,白宮宣布日本攻擊珍珠港,請繼續收聽報導,會有更新的消息。」

70年來,始終有人認為在1941年日本攻擊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前,羅斯福已接獲情報得知此事,但卻刻意不作為,任由事情發生。

持這種說法的人主張,羅斯福認為日本攻擊所產生的震撼能說服美國人民,美國必須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夏威夷「珍珠港紀念館」(Pearl HarborNational Monument)服務的軍事史家馬蒂內茲(Daniel Martinez)說:「這是個傳說。這是為了寫書而編造出來的那種陰謀論。」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變發生前,羅斯福關注的是納粹橫行的歐洲戰場,而非太平洋。馬蒂內茲說:「他想要對德國宣戰。他最不需要的就是兩面作戰。」

※ 相關報導:

* 「美國之音」中文廣播慶祝70周年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4/132011120701035.html

「美國之音」今天慶祝中文廣播70周年。美國國會議員紛紛讚揚「美國之音」中文廣播的貢獻,並希望中國大陸早日民主、自由,不再需要「美國之音」的服務。

fsj 提到...

觀天下/俄國版阿拉伯之春?

【聯合報╱張佑生】2011.12.08

俄國國會大選雖已落幕,餘波仍盪漾,警方已逮捕500多名示威者。蘇聯末代共黨總書記戈巴契夫呼籲總理普亭和總統麥維德夫坦承選舉確有舞弊情事,據此宣告選舉無效,重新投票,才能平息民怨。

戈巴契夫究竟是想給兩位小老弟由衷的建議或是幫倒忙,恐怕只有他自己心裡有數。看見莫斯科爆發近年來最大的示威活動,內政部調遣部隊進駐,已經有人聯想到「阿拉伯之春」。

華盛頓郵報的社論認為,俄國當前情勢可能是俄國民眾開始覺醒的徵兆,「如同穆巴拉克,普亭並未強化改革,反而停滯不前,以致引發民怨」。

華郵認為,俄國民眾受夠了普亭,對他技術性封殺在野黨、不讓親西方的自由派政黨註冊,更是火大。華郵表示,大選後爆發的示威,希望是俄國民眾覺醒的開始。

「富比世」雜誌對此解讀頗不以為然,批評華郵的觀點「草率且懶惰」,反映出華郵的主筆群已成為「新保守主義的重鎮」。富比世雜誌認為,俄國與埃及大不相同;民眾上街不是因為親西方的自由派受到打壓,而是對普亭在九月宣布和現任總統麥維德夫職位大風吹、私相授受國家名器的做法表達不滿。富比世雜誌指出,在為所謂的俄國民眾「覺醒」喝采之前,最好先搞清楚當地局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普亭走下坡的情勢已經很明顯,連選舉舞弊都還無法衝破五成得票率。不過,街頭示威並不代表民眾渴望俄國採行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俄國民眾的不滿主要來自經濟。

CNN指出,普亭結合民粹與威權的施政風格,在俄國經濟情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民眾很樂意買帳,對他打壓異己也不是很在意。全球經濟不景氣,俄國也遭到波及,普亭的那一套就吃不開了。



◆ 網路武器攻伊 傳中情局是推手

中央社 2011.12.08

駭入伊朗核子設施的電腦病毒Stuxnet,號稱是全球第一個網路「超級武器」,專家聲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可能是幕後推手。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Stuxnet在2010年問世,代表病毒轉型成戰爭武器。專家認為,這種病毒精密到只有國家資助的設計師才發明得出來,美國政府間諜部門被懷疑是幕後影舞者。

Stuxnet是設計來攻擊伊朗的布什爾(Busehr)核子設施,覆蓋並操控核子設施內的電路,以造成實質損害。這是第一個真正稱得上「網路武器」的惡意軟體。

追究Stuxnet攻擊的安全專家朗納(Ralph Langner)說:「Stuxnet讓我們開啟人類歷史的新頁。現在我們沒有方法可以阻止或控制網路武器擴散。

美國遭點名對伊朗下手並不意外,「洛杉磯時報」日前也報導,多位前美國情報官員和伊朗事務專家認為,上個月德黑蘭近郊1座軍事基地爆炸事件,是美國和以色列等國所執行的秘密行動,目的是摧毀伊朗的核子和飛彈計畫。

伊朗革命衛隊基地11月12日的爆炸事件威力相當強大,幾乎夷平所有建築物,並造成17人喪生,包括主導伊朗彈道飛彈計畫的1名將領。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伊朗安全計畫主任克勞森(Patrick Clawson)說:「這看起來就像21世紀的戰爭型態,似乎包括暗殺行動、網路戰爭,以及秘密破壞活動。」

報導說,美國與盟國多年來一直在設法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具體作法包括秘密提供瑕疵零件、計畫和軟體等等。



◆ 巴西抗毒 推快克計畫

中央社 2011-12-08

巴西政府今天推出一項抗毒品快克(crack)計畫,將透過衛生部與司法部以整合方式和各州、市政府共同行動,至2014年將投資40億元巴西幣(約720億元新台幣)。

巴西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在計畫宣告儀式上表示,對抗毒品是巴西成為已開發國家所需經濟成長的必要措施;能否成功不光是靠公權力,必須眾志成城。

巴西政府的行動主要分成3方面,包括醫療照護、預防和行政。

醫療照護方面包括:改善專業人士素質、擴大毒品使用者治療規模、設立街頭診療室和24小時醫療保健服務中心。政府將投資6億7060萬元設立2462個毒品使用者專用病床,每位患者花費也將從57元提高至200元。

衛生部長巴迪哈(Alexandre Padilha)表示,毒販和販毒才需要制壓,吸毒者需要的是開放式服務。

在預防方面,巴西政府將聚焦於學校、社區及民眾間的溝通,培訓21萬名教育工作者和3300名軍警在4萬2000所公立學校執行預防吸毒項目。社區領導人也將在2014年底前接受培訓,協助推動防治宣導活動。

在行政方面,政府希望強化警政,與地方、聯邦和公路警察在邊境、調查及情治等範圍採取整合行動。

總統府高原宮也計劃向國會提出一項變更刑法的法案,目的是加速銷毀警察緝獲的毒品和拍賣毒販被沒收充公的資產。

警察行動將集中於邊境和毒品消費中心,特別是加強城市販毒堂口的制壓行動,振興因吸毒猖獗而沒落的地區。

司法部長卡多佐(Jose Eduardo Cardozo)表示,巴西毒品尤其是快克氾濫是眾人須面對的真相,唯有同時對吸毒者進行社教防治宣導和打壓毒販行動,雙管齊下,才有可能扭轉乾坤。

fsj 提到...

俄網民臉書連署 發動週末舉行革命抗爭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1-12-09

俄羅斯總理「普丁」指控美國大放厥詞,助長俄國反對黨對日前國會大選的抗爭。而白宮回應說,華府會持續對俄羅斯的民主與人權表達關切。過去三天,「莫斯科」當局已經逮捕了一千名俄羅斯抗爭民眾,而俄羅斯網友透過臉書號召週末革命抗爭,已經獲得兩萬多人連署。

俄羅斯總理「普丁」在正式登記參選明年三月總統大選後,嚴辭指控美國鼓動俄羅斯選民對日前的國會大選發動抗爭,他指責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日前呼籲俄羅斯調查選舉舞弊的說辭,是對反對黨傳遞訊息,鼓動支持俄羅斯民眾抗爭。

「普丁」透過電視發表演說指出,「希拉蕊」對俄羅斯國會選舉的抨擊是在取得國際觀察員的報告之前就發表。他暗示美國陰謀策動俄羅斯民眾的抗爭。

過去幾天,俄羅斯民眾持續發動示威遊行,抗議周日的國會大選舞弊作票。光是在「莫斯科」就有一千人被逮捕。

但抗爭持續,這幾天,已有超過2萬人透過Facebook連署,響應反對黨號召,週末在「莫斯科」革命廣場舉行抗爭。如果這些連署的網友真的現身參與示威,這將是俄羅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抗議行動。

除「莫斯科」之外,俄羅斯境內90多個大城市也都計畫週末舉行示威,同時在海外,舉凡「倫敦」「紐約」「巴黎」「日內瓦」及烏克蘭首都「基輔」,也都將同步響應抗議。

近年來,俄羅斯民眾對於政府貪腐及經濟停滯的不滿日益沸騰,這是導致「普丁」所屬執政黨在這次國會大選中未過半的主因之一。雖然「普丁」表明將進行內閣改組,但顯然無法平息眾怒。

※ 相關報導:

* 嚴震生:憤怒的2011、選舉的2012
http://www.udn.com/2011/12/9/NEWS/OPINION/OPI4/6770444.shtml

帶領國民黨爭取連任的馬英九是明年登場的第一棒,若是他能獲勝,或許可以讓其他在位者略為安心,因為選民並不見得會將國際經濟因素和國內政治連結。反之,若是他競選連任失利,是否會引發骨牌效應,讓二○一二年成為變天年,值得關注。



◆ 國際瞭望-美難以顏色革命推倒俄國

【本報訊】2011-12-09 中國時報

幾年前東歐的「顏色革命」都是由選舉觸發的,以選舉不當為主題,發動人民推翻政府,從美國觀點來看,這是最廉價的戰爭,只要花點錢策助其他國家的不滿群眾,就可以剷除其政權。

對俄羅斯這個龐然大物,打它是打不垮的,如果能像以前顏色革命一般讓它窩裡反,豈不是好事?因此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公開指稱俄羅斯這次國會選舉不公不義,西方媒體似乎想再渲染一個俄式顏色革命。這當然非常困難,但不試試看怎知辦不到?

這種想法可能是不太了解俄國人目前的心境,俄國人有其大國沙文主義的情結,他們懷念蘇聯時代的榮耀,直到現在還為蘇聯解體痛心,戈巴契夫在俄人心目中的不屑就是明證,他們認為戈巴契夫向西方靠攏,引導北約東擴到俄國家門,俄羅斯現在還能維持一個聯邦,如果像蘇聯一般解體,那就萬劫不復。

普丁為什麼能得俄國人大力支持?原因就在於他堅持俄國團結,即使不夠民主也無所謂,絕對要維持大國的地位,東歐國家與俄國不同在於,前者長時間是被統治者,後者則是統治者。東歐一些國家經過顏色革命向西方靠攏,結果一無所獲,民意又往回轉,獨聯體最近活耀起來,就是明證。

中俄關係之能維持良好,主要原因是彼此都希望團結安定,中國希望有個團結安定的俄羅斯,俄國也希望有個團結安定的中國,這對彼此都有利,但與美國關係就不同了,美國希望俄國分崩離析,希望中國瓦解倒退,這當然難以維持良好關係。後冷戰時期的東西衝突就是這樣。



◆ 東協筆記-希拉蕊、翁山蘇姬淪為棋子

【梁東屏】2011-12-10 中國時報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十一月三十日到緬甸作了兩天的訪問,這是五十六年來首次這麼高層級的人物訪問緬甸,媒體也大事報導,給人的印象是緬甸對於「上國」來訪應該感激涕零、欣喜欲狂。

不過,實際上的情況是,希拉蕊抵達時僅有緬甸外交部一個小代表團接機,進入市區的路上,連最起碼的歡迎標語都沒有。

希拉蕊和緬甸總統添盛見面之後,並未如預期舉行聯合記者會,而是各自對媒體發表不痛不癢的會面感想。倒是希拉蕊與緬甸「民主象徵」翁山蘇姬接著的兩度會面相當轟動,引起大篇幅報導,兩人也舉行了聯合記者會。

那麼,難道是緬甸政府不重視希拉蕊的訪問嗎?

當然不是,但他們重視的是將希拉蕊往訪,以及翁山蘇姬同意與政府合作的訊息傳播出去。因為,不論希拉蕊也好,翁山蘇姬也好,都是緬甸政府在這一場政治大戲中的棋子,而這齣戲至今為止,都完全按照目前已隱身幕後的緬甸軍頭,特別是丹瑞大將所預定的劇本、進程演出。

緬甸去年十一月舉行大選,成功地把翁山蘇姬及其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排除在外而建立起完全由軍方掌握的政府及國會。換句話說,與其說是緬甸政府讓步,倒不如說是翁山蘇姬讓步,因為整個態勢就是,如果翁山蘇姬或「全民盟」仍然像過去一樣鐵板一塊,那就永遠沒機會了。

有關這一點,一九九六年緬甸大規模學生運動的領導人妙延琅添說得比較實際、直接。他表示緬甸抗議示威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他已和在獄中結交的同志決定組成一個民運組織聯盟,支持翁山蘇姬,開始在體制內活動。他說,「打不過對方,就加入對方吧」。

「全民盟」現在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參加四十八個國會議席補選,翁山蘇姬本人也將親自在仰光披掛上陣,開始在「體制內」參加遊戲。

翁山蘇姬在會見希拉蕊之後說了一句可能是很重要的話,就是「有了我們(指她和美國)攜手合作推動緬甸走向民主,就不太可能再走回頭路!」這應該是蘇姬的期望,也是她的擔心。

因為她太明白,如果情勢不利,緬甸絕對可能走回頭路。

美國的接觸,蘇姬的參與,都是換穿西裝的緬甸軍頭要的「背書」,現在也都如願了。

但是蘇姬應該不會忘記,她領導「全民盟」在一九九○年贏得壓倒性大選,當時的軍政府悍然不交出政權,反而多次將她軟禁,去年大選前,更公然宣布一九九○年那次大選無效。

現在緬甸政府所有的控制都已到位,釋出一些議席給蘇姬陣營,其實是不能不接受的態勢。從一九九○年到現在,二十一年的光陰過去了,蘇姬除了令名,什麼也沒爭取到。配合演出,恐怕也是不得不然的無奈。

※ 相關報導:

* 雅子妃48歲生日 60%支持她「解脫」
http://www.udn.com/2011/12/9/NEWS/WORLD/WOR3/6770723.shtml

日本皇太子德仁的妻子雅子妃今天過48歲生日,媒體今天報導日前她透過宮內廳所發出的生日感言。醫療小組指出,雅子罹患適應障礙症,病情時有起伏,需持續療養。AERA進行網路民調,回答的有男性83人、女性109人。結果,支持雅子的佔28%,批評雅子的佔13%,支持雅子「解脫」的則佔約60%。



◆ 港人對台好感度 創5年新高

【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2011.12.09

香港最新民調顯示,港人對台灣人的好感,創五年來的新高,對大陸人的反感也創新高。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公布一項關於港人對兩岸四地政府和民眾的好感度調查指出,港人對香港人自己的好感比率為百分之五十三,對台灣人好感比率為百分之四十九,對澳門人好感比率為百分之四十四。結果顯示,香港人除了自我認可,對台灣人最有好感,且是二○○七年以來的最高。

香港人對大陸人的好感比率則只有百分之二十三,反感則高達百分之三十三。香港對大陸人的反感,創下二○○七年以來的新高。負責調查者認為,這值得深入研究。

有趣的是,香港民眾對大陸政府的反感比率最高,但是對台灣政府同樣也沒有好感。香港人對台灣政府的好感比率,是兩岸四地最低的,還低於對大陸政府的好感度。

調查數據顯示,香港人對大陸、台灣及澳門政府的好感比率,分別是百分之三十三、百分之二十八及百分之四十五;反感比率為百分之二十八、百分之十九及百分之九。

調查還顯示,香港巿民對菲律賓、美國、泰國、義大利、日本及法國政府都是反感居多;而除了對菲律賓人與對中國大陸人一樣反感,對其他國家人民都是好感居多。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自一九九七年開始調查香港人對各地政府觀感;二○○七年開始,加入香港人對各地人民的觀感,調查每年至少一次,香港大學民意網站昨天公布最新的調查結果。

fsj 提到...

反普亭 俄50城串連白絲帶遊行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1.12.11

數以萬計群眾10日湧現莫斯科街頭,抗議4日舉行的國會大選舞弊叢生,要求總理普亭下台,重新舉辦選舉。這次名為「公平選舉」的示威,為普亭統治12年來最大的全國性示威,也為意圖明年回鍋當總統的普亭敲響警鐘。

從太平洋岸到西南地區,全俄國10日至少有50個城市串連示威,連普亭的老家聖彼得堡都有成千上萬示威者上街。在莫斯科,當局出動約5萬名鎮暴警察與部隊維安,以數百輛的安全卡車對市中心的數個廣場進行封鎖,包括紅場的出入口,直升機持續於空中盤旋巡邏。

莫斯科的示威者冒著嚴寒,在警察圍起的警戒範圍中,前往獲得當局批准的示威場地波洛納亞廣場。隔著莫斯科河與克里姆林宮相望的廣場萬頭鑽動,示威者多為年輕人,主辦者宣稱有15萬人上街,警方則稱只有2萬5千人。不論確實的人數究竟多少,就連一向忽視反對黨動態的國營電視台,10日也以相當的時間報導這次示威。

這場全國大串連示威,是俄國1990年代以來最大抗爭行動。示威是否可能開啟「俄羅斯之春」,一如發生於北非與中東的「阿拉伯之春」,目前尚難逆料,但參與民眾表示,他們感覺俄國的政治覺醒已經展開。有示威者呼籲眾人繫上白絲帶以示支持,有媒體因此稱這波反普亭行動為白絲帶遊行。

普亭的「俄羅斯團結黨」於國會大選得票率約五成,但各地都傳出做票,連總統麥維德夫都承認可能有違反選舉法規的情事。

10日的示威從遠東地區城市如伯力等地開始,在伯力,約有400人在攝氏零下15度的低溫下參與未批准的示威,逾50人被捕。數百人在太平洋港市海參崴高喊「讓選舉結果作廢」,在烏拉爾和窩瓦區,集會群眾高喊「讓俄羅斯沒普亭」。



◆ 網友發起示威 俄駭客攻擊推特

法新社法新社 – 2011年12月10日

(法新社莫斯科9日電) 觀察家說,俄羅斯反對派活躍人士對當局在上週國會大選的所作所為越來越憤慨,而俄羅斯駭客近日來鎖定推特(Twitter),阻礙反對人士間的聯繫。

電腦安全公司趨勢科技(Trend Micro)研究人員岡察拉夫(Maxim Goncharov)說,最近有幾個網路「機器人」(bot)創造出來,當有人使用「熱門標籤」(hashtag)的關鍵字時,假推特帳號就會傳出大量資訊,阻礙抗議活動主辦單位間的聯繫。

這些熱門標籤包括勝利廣場(Triumfalnaya),以及「革命」的俄羅斯單字Revolyutsiya。莫斯科勝利廣場6日有500多人在反對選舉結果的集會上被捕。

岡察拉夫說,「6日每幾秒鐘就有高達10則熱門標籤勝利廣場的訊息」,訊息量在莫斯科時間下午4時到5時暴增,也就是在抗議活動預定展開前幾小時。

慕尼黑的安全專家岡察拉夫說,這表示使用推特搜尋抗議活動資訊時,反而會找到羞辱反對人士的內容或是胡言亂語。(譯者:中央社張曉雯)1



◆ 發起示威被逮 部落客成革命象徵

【尹德瀚/綜合報導】2011-12-11 中國時報

俄羅斯最知名的部落客納瓦尼十日在首都莫斯科的反政府示威活動中缺席,因為他被關在牢裡,然而他卻是促成這場抗議活動的關鍵,靠著他在部落格的鼓吹,號召了成千上萬群眾走上街頭,甚至可能為俄羅斯帶來另一場革命。

卅五歲的納瓦尼已婚,有兩個小孩,是商業法律師,但政治才是他的熱情所在。二○○八年他開始在網上揭發政府和國營企業弊端,逐漸累積一批忠實讀者,目前他的部落格每天點閱人次超過六萬,推特粉絲超過十三萬。

納瓦尼曾加入自由派的「蘋果黨」,五年前退出,因為他支持俄羅斯民族主義,其意識形態頗具爭議。納瓦尼參與過新納粹的活動,還拍過一段影片,片中他把深膚色的高加索民兵比喻成蟑螂,還說一般蟑螂可以用拖鞋打死,但要消滅人類蟑螂,「我建議用手槍」。

但納瓦尼的政治魅力不在於他的意識形態,而是敢於批判體制的自信,他甚至把總理普丁領導的「團結俄羅斯黨」形容為「騙子暨竊賊黨」,這個形容詞如今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年輕世代不分左派、右派或自由派,都欣賞他的勇氣。

本月四日俄羅斯舉行國會下議院改選,隔天納瓦尼透過網路串連,發起莫斯科多年來最大規模反政府示威,納瓦尼遭警察逮捕,被判入獄十五天,但也因此讓他聲望暴增,成為全國反對運動象徵。



◆ 毒不死的經濟

【林國賓】2011-12-11 工商時報

■墨西哥毒品戰爭雖愈演愈烈,經濟幾乎不受影響,今年表現成為拉丁美洲的亮點。

■But fears that the violence would sink the broader economy have proved ungrounded, at least for now.

墨西哥毒品戰爭的罹難者持續飆升,好在該國經濟並未慘遭毒手,顯見民眾對毒梟惡勢力的問題怕歸怕,該花的錢一樣照花,經濟活動還是熱滾滾。

墨西哥日前公布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1.34%,年率增幅更達5.5%,以此推估,全年成長率可達4%的高水準。

數據一出,各界驚呼連連,一來是國際經濟情勢因歐債危機惡化普遍呈現走疲,再者該國以毒品為主的組織犯罪早已到了無法無天的失控狀態,專家憂心內需將因民眾恐慌而受抑,內憂外患夾攻下,該國經濟可能慘遭「毒」害。

說來會嚇死人,自現任總統卡德隆上台後向毒梟宣戰以來,與毒品有關的社會暴力死亡人數直線飆升,根據政府與媒體的統計,卡德隆上台迄今5年總死亡人數已來到4.6萬人,1年平均葬送近1萬條人命。

經濟已處處偵測到毒品反應。根據民調結果顯示,有多達近7成的墨西哥民眾表示已有好一陣子沒有出遊或買大筆金額的產品,理由是怕引來犯罪集團的覬覦。在墨北大多數地區經商的企業則都必須繳交保護費給販毒集團,吃掉一部份的獲利。犯罪問題同時嚴重到增加運輸成本與其他保全費用。

有些專家甚至憂心,毒品犯罪問題已惡化到經濟成長跟著陪葬。墨西哥最大的銀行BBVA商業銀行的研究報告預測,毒梟殺紅眼的因素每年估計砍掉1個百分點的經濟成長。

消費信貸增長

但到目前為止,毒害並沒有外界想像的嚴重。根據數據顯示,就業創造穩步增加,消費信貸持續擴增,包括汽車與平面電視等產品今年的銷售也還有2位數以上的成長率。

金百利克拉克墨西哥分公司董事長岡薩雷茲(Claudio X. Gonzalez)說:「考量這裡有嚴重的流血暴力事件,以及包括美國等國家的國際情勢都不是太好,墨西哥經濟表現確實格外優異。」

墨西哥最近5年的經濟平均年成長率僅1.55%,比拉丁美洲的整體平均水準還低,不過這主要是因為2009年金融危機時全年衰退逾6%,去年開始已經強勁復甦。

外資持續湧進

另一個經濟指標─外國直接投資,也指向毒品犯罪問題的影響不大。今年全年墨西哥估計可吸引20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金額追平去年創下的高檔。投資最熱門的產業部門是航太與汽車工業,日本馬自達與合資伙伴住友集團正斥資5億美元在墨西哥中部地區設立一座新廠,本田汽車今年稍早也宣布要花8億美元在墨西哥蓋第2座廠房。

對於毒品犯罪問題可能影響外資投資,該國經濟部長費拉里前不久才予以駁斥,他說:「大宗的投資計畫可不是根據電視新聞做決定。」

根據政府的官方報告,墨西哥目前是全球平面電視第2大製造國,同時是全球資訊科技委外第4大國。

外資對墨西哥的投資心態明顯比墨西哥的本土企業還要樂觀,全球保險巨擘法商安盛(Axa)公司執行長凱斯崔(Henry de Castries)表示:「墨西哥有新興的中產階級,為數可觀的民間儲蓄,經濟管理良好,在這裡經營一家企業比在他國還要來得容易。」

外國企業對於墨西哥的犯罪問題也自有一套因應辦法,以安盛來說,該公司就不承作特定款式汽車的保險,像是毒梟愛用的大型休旅車,同時要求員工身上不要攜帶現金。

fsj 提到...

剛果選舉不公 暴力衝突恐趨烈

中央社 2011.12.12

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選舉爆發舞弊爭端,甚至引爆流血衝突,美國組織發布報告譴責選舉不公,法國外交部長居貝則對情勢一觸即發感到憂心忡忡。

美國非營利機構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昨天發布聲明指出,剛果現任總統卡比拉(Joseph Kabila)在家鄉地區得票率近乎100%,反對派領袖齊塞克迪(Etienne Tshisekedi)的票倉金夏沙(Kinshasa)有超過2000個投票所開票結果神秘失蹤,顯示這場選舉有「嚴重舞弊」行為。

「多處回報…投票率高達99%至100%,而且所有選民,或說幾乎所有選民都投票給現任總統卡比拉,這是不可能的。這些和其他觀察結果顯示選舉開票過程處理失當,危及選舉的誠實性。」

歐洲聯盟(EU)和其他國際與當地觀察單位也指出這次選舉有嚴重問題,包括投票所混亂失序與灌票。

反對派宣布下週初將發起和平示威活動,抗議選舉不公。齊塞克迪發言人莫勒卡(Albert Moleka)表示,齊塞克迪希望國際社會能為這場危機居中斡旋,找出解決方案。

莫勒卡說:「我們堅持非暴力抗議…人民知道這會是一條非常非常漫長的道路,但他們準備好了。」

法國外長居貝(Alain Juppe)對法國TV5電台和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表示,很難確切得知剛果選舉內情,巴黎當局已呼籲雙方陣營停止暴力、開啟對話,但雙方都聽不進去。

居貝說:「我非常清楚,狀況已經一觸即發。由於訴諸暴力的誘因非常強烈,我們正在盡一切可能避免演變成那種局面。」

警方表示安全部隊9日和昨天對所謂「搶劫匪徒」噴射催淚瓦斯、開槍鎮壓動亂時,4人被殺;聯合國(UN)Okapi電台則說死亡人數為6人。

剛果政府警告齊塞克迪,自行宣布當選總統是違法行為,可能引發更多暴力衝突,英國、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及其他勢力則呼籲冷靜。

選舉委員會(CENI)表示將對舞弊傳聞展開調查。最高法院預計12月17日前正式批准選舉結果。

※ 相關報導:

* 俄國示威 強勢普亭也心驚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76031.shtml

領導俄羅斯12年的俄國總理普亭,執政期間一向是「我說了算」,但在這個網路時代,他得學習適應「人民說了才算」。在距離下屆總統大選不到90天之際,全國各地60多個城市出現大規模示威,顯然是衝著普亭而來,5萬示威群眾甚至逼近克里姆林宮,讓這位準備捲土重來再選總統的強勢領袖也為之震驚。

* 俄總統臉書駁作票 民噓騙子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76030.shtml

俄羅斯民眾大規模抗議國會選舉舞弊,總統麥維德夫11日晚間在臉書網頁回應,已下令調查選舉舞弊傳聞,但斷然拒絕重新選舉。...許多人回應,示威大會的口號是「誠實選舉」,麥維德夫難道反對這個訴求嗎?更有人質疑,由誰來調查選舉舞弊,是涉嫌作票的俄羅斯團結黨嗎?有人乾脆辱罵麥維德夫是「騙子」、直言「我們不相信你」。



◆ 俄電視台 反常播出示威畫面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1.12.12

俄羅斯10日的大規模抗議行動和平落幕。而最令俄羅斯一般民眾感到好奇的,是在收看晚間電視新聞時,螢光幕上竟然直接播出數以萬計的反執政黨抗議民眾湧入莫斯科市中心廣場,並高喊著「重新選舉!重新選舉!」畫面。

總理普亭的新聞秘書發表聲明指出,政府理解人民對選舉的「不滿」。他說:「我們尊重抗議者的意見,聽到他們的聲音,而且會繼續聽取。」警方的表現也很自制。

由政府控制的NTV電視台夜間新聞主播皮佛伐洛夫在報導頭條新聞時說道:「數以萬計的人民走上街頭,表明對最近國會選舉結果的反對,認為執政的俄羅斯聯合黨靠舞弊獲勝。」

政府控制的電視台竟然播報群眾對政府抗議的新聞,的確讓許多觀眾大吃一驚。

已被電視封殺近十年、訴訟纏身的1990年代俄羅斯前副總理尼姆索夫說:「他們讓我在第1頻道亮相,說我是反對派領袖,這是一大突破。已經有人從華盛頓打電話問我是怎麼回事了。」

一個多星期以來,莫斯科爆發多年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運動。但在12月10日之前,大部分政府掌控的電視頻道就算報導有關遊行的新聞,也都指抗議者是叛亂份子或違法者,且不止一次警告民眾要注意炸彈攻擊。

十多年來,電視新聞一直被用來支持普亭領導的政府,夜間新聞充斥著政府官員從事各種活動的畫面,例如普亭會晤交通部長、衛生部長、教育部長等等。凡是批評政府的人,都被描述成激進份子或小丑。但最近抗議行動的規模愈來愈大,尤其是10日晚間,似乎已迫使當局必須面對抗議的蔓延,以及人民日益明顯的不滿情緒。

電視新聞內容的轉變,顯然與俄羅斯的網路迅速普及有關。許多消息都在推特、臉書及部落格上塞爆,還有專業的新聞媒體網站,因此不可能把抗議行動遮蓋掉。

fsj 提到...

敘利亞鎮壓 逾5千死萬人逃

中央社 2011.12.13

敘利亞今天舉行地方選舉,同時聯合國宣布敘國安全部隊迄今殺害超過5000人,敘利亞人決定透過罷工罷課對總統巴夏爾‧阿塞德施壓,期盼結束流血鎮壓。

敘利亞今天舉行地方選舉,選舉委員會負責人艾札維(Khalaf al-Ezzawi)說「投票正在進行,符合民主精神」,並表示投票率「良好」。

與此同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皮勒(NaviPillay)今天對聯合國安理會簡報,表示鎮壓已造成超過5000人死亡,包括至少300名兒童喪生,逾1萬4000人被拘禁,1萬2400人逃往鄰國。

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Human Rights)也宣布,荷姆斯(Homs)和伊德利布(Idlib)等情勢緊張地區至少又有15人被殺。

皮勒在安理會建議由國際刑事法院(ICC)調查該國政府是否犯下違反人道罪行。

歐洲聯盟(EU)、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和土耳其實施一連串經濟制裁打擊敘利亞經濟,藉此升高國際壓力,但阿塞德(Bashar Assad)的鎮壓仍沒有放鬆跡象。

現在連敘利亞商家也把目標對準敘國搖搖欲墜的經濟,展開無限期罷工。罷工目的是削弱阿塞德主要支持群,也就是阿塞德近幾年開放經濟後,受惠最多的新興商人階級。

若經濟繼續走下坡,阿塞德境內的盟友就會日益減少。

反對派希望持續罷工,直到政府軍撤出各大城市、釋放數千名被囚人民為止。



◆ 遭自殺攻擊 阿富汗哭泣女孩成焦點

【潘勛/綜合報導】2011-12-13 中國時報

阿富汗十二歲女孩塔蘭娜.阿克巴里(Tarana Akbari),六日站在首都喀布爾市阿布法札爾清真寺遭遇自殺炸彈攻擊的現場,身旁死傷枕藉,她裙子滿沾血漬,一臉驚恐哭泣著,這個畫面被人拍下來,連日登上國際媒體頭版,已使她成阿國自殺炸彈攻擊受害者象徵。

這起自殺攻擊發生在伊斯蘭教「阿舒拉節」,當時清真寺擠滿朝聖人群,造成至少七十人喪生,其中包括塔蘭娜十一歲的弟弟,她另兩名手足也受重傷。塔蘭娜的家族總計有十五人參加節慶活動,結果七死八傷,橫遭巨變。

塔蘭娜在炸彈客自殺攻擊時小腿、手臂及腹部遭彈屑劃傷,經治療後現已出院。她在現場的照片相繼獲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及《華爾街日報》頭版刊用,當時她幾乎崩潰,綠裙滿沾血漬,令人為之不忍。

塔蘭娜出院後首度接受訪問表示,她相信自己看到自殺炸彈客穿過人群,往阿布法札爾清真寺走去,該名年輕男子要求清真寺長者開門,接下來沒多久男子身纏的炸彈便爆炸開來,她身旁死傷枕藉,觸目驚心。

位在巴基斯坦的好戰團體「Lashkar-e-Jhangvi Al-Alami」已宣稱這起自殺攻擊案係他們所為;該團體針對伊斯蘭什葉派信徒發動攻擊已有時日。

※ 相關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LuapByBy3Y



◆ 悼屠殺 中日逾百僧人南京祈福

中央社 2011.12.13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74週年紀念日,中日兩國近百名僧人在南京舉行和平法會,悼念遇難亡靈。

據新華社表示,這場和平法會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遇難同胞名單牆前舉行。

到場悼念日本僧人包括來自東本願寺、靈雲院、瑞雲寺、本光寺等10多座寺廟,近30名日本僧人參加。

此外,還有大陸南京毗盧寺等50多名僧人、佛教信徒,以及30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及遇難者遺屬也出席和平法會。

一名參加法會的日本僧侶表示,作為那場戰爭的加害國,他們深表歉意,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讓逝者安息,同時警醒世人牢記歷史。

現年82歲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則說,每逢重要紀念日,她就格外想念當年被日軍屠殺的親人,「希望歷史不要重演。」

報導形容,在和平法會上,兩國僧人及佛教信徒高聲唱頌香讚、經文,以獨特的宗教形式悼念遇難者,以祈求和平。

紀念館自2003年以來,是第15次舉行和平法會。



◆ 我見我思-絆我者未必災

【晏山農】2011-12-13 中國時報

歷東日本大震災,及隨之而來的大海嘯、核能災變,慘兮兮的複合浩劫讓世人極其好奇:日本人如何以意義濃縮的文字(特別是漢字)理解這一切,並做為這一年的總定調。千呼萬喚聲中,「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昨日公布了年度漢字,並由京都清水寺森清範貫主大筆揮毫寫下一個「絆」字,這樣的答案沒掉入窠臼,反提供人們更多的複合視野,極值一談!

其實,常人會聯想到的「災」與「震」,也分居第二、三,但終歸是「絆」字出頭天,這使得這項活動十七年來從未有重覆字眼出現──震、食、倒、毒、末、金、戰、歸、虎、災、愛、命、偽、變、新、暑、絆。真得佩服日本人於漢字方面的巧思深鑿!須知,今日一般日本人駕馭漢字的能力是日趨艱困,惟其不易,所以凡針對重大事件、大趨勢作詮解時,凝思而得的漢字獻舞,常令人驚豔不止。綜觀「「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自一九九五年發起是項活動以來,不但蔚為年度大戲,也讓南島我輩的眼睛為之一亮。惜乎,東施效顰者,不但未見金玉外貌,敗絮卻如雪紛飛,餘下再表。

然而,日人關於漢字的凝聚,常是多義觸探、正反面皆有之,所以習於漢字表述的我輩可得留意,莫墮入「想當然耳」的陷阱裡。好比這個「絆」字,通常會讓人萌生「絆腳石」、「絆倒」的負面意涵。確實,東日本大震災引發的超級災變,致使好不容易走出經濟困頓的東瀛,這下又慘遭絆倒,更重要的是人心失序,日暮他鄉茫無路!然而,「絆」字還有諸多正解,這才是它雀屏中選之因。

緣於東日本大震災,人們才深切體受到親友間的牽絆照應,是何等重要,且受災戶與外界救援者的關係也密切相繫,畢竟,人與人彼此若無牽絆,災厄就永恆不竭;日本女足在驚訝聲中奪冠,若非團隊精神匯為心連心的牽絆,不可能的任務怎成!再者,複合式災變消息的傳輸,以及中東、北非「茉莉花革命」的訊息放送,社群網路的功用、效能亦是牽絆表意的新武器。

凡此,「絆」字包含了聯繫、所屬、聚焦諸深義。於是,視漢字表意如吃雞肉飯的我輩,這才驚覺文字理解過於單面向,正是思考力不足、畏難苟安的明證。

但看此間某媒體結合商業操作,四年來大搞所謂的「台灣年度代表字大選」,「亂、盼、淡、讚」的精心擘畫,其政治意圖不但鮮而明之,背後的商業操作亦極淺薄可議。當然,它也忠實反映了虛偽的中產價值和刻意隱惡揚善的偏頗,而這較之「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的孜矻作為,真是差之遠甚!

fsj 提到...

伊戰告終 歐巴馬:非凡成就

中央社 2011.12.15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歡迎由伊拉克撤離的美軍返國,象徵性終結長達近9年的伊拉克戰爭。這場戰爭使美國軍事緊繃,也撼動其國際地位。

歐巴馬推崇美國於伊拉克的「戰鬥和捐軀、流血與建設」,並將他曾稱為「愚蠢」的戰爭,讚頌為「非凡成就」。

歐巴馬在北卡羅來納州機棚高喊「歡迎回家,歡迎回家」,並在歡呼聲中,迎接戴著紅色貝雷帽的第82空降師(82nd Airborne Division)。第82空降師為本月撤離伊拉克的部分部隊。

尋求將連綿衝突寫入歷史脈絡,歐巴馬表示:「我們知道這天終將到來。我們一直清楚這個時間點會出現。但終結這個歷時多年的戰爭仍有一些深刻的意義。」

2003年3月美軍展開「震懾行動」轟炸巴格達,為伊拉克戰爭揭開序幕。歐巴馬將負責任的解決伊拉克戰爭作為自己的核心政治承諾,並表示:「結束戰爭比發動戰爭更困難。」

歐巴馬說:「不可否認的,美軍在伊拉克從事的每一件事-戰鬥和捐軀、流血和建設、訓練與合作-都締造此刻的成功。」

他表示:「我們創造了一個主權獨立、穩定和自立的伊拉克國家,以及1個由伊拉克人民選出的代議政府。」

歐巴馬也說:「我們與伊拉克建立新的夥伴關係。我們不是以最後戰役讓戰爭畫下句點,而是以返鄉終結戰爭。」

歐巴馬說,儘管伊拉克並不「完美,但這是經過近9年奮鬥而獲得的非凡成就」。

儘管輿論對於美國是否應入侵中東國家仍抱持懷疑,歐巴馬表示,最後撤離的美軍「將昂首挺胸撤出伊拉克」。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回應2001年911攻擊事件發動伊拉克戰爭,在戰爭高峰時,美國曾派17萬大軍進駐伊拉克,而截至本週,僅約5500名美軍留駐伊國。



◆ 美已準確定位 中網路間諜組織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12.15

美國情報機構已準確定位竊取美國情報的中國網路間諜團體,並表示這些中國網路間諜團體共有20個,其中12個與中國軍方有關。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瞭解美國情報調查的人士表示,美國情報機構已確定許多對美國進行網路間諜活動的中國組織,這些組織大部分獲得中國軍方的資助。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已確認許多這類組織參與人員的身分,這是一項很重要的進展,美國可藉此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與中國政府對質,或採取反制措施。

針對這項報導,日本「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楊中美對「美國之音」說,他對此並不感意外。

楊中美說:「美國在網路方面應是很有優勢的,我相信美國在網路部隊的組建和網路的防衛能力等方面,是世界上最領先的。中國有感於網路的巨大威力和潛力,所以在這方面加緊推進。我們知道中國軍方已成立了藍軍的網路部隊,這是在一年前建立的。但這個網路戰思想,早在十幾年前就提出來了。」

今年11月初,美國反間諜活動負責人發表報告,不尋常地明確指責中國是全球最活躍、最堅持不懈地從事經濟間諜的國家。美國國會議員也指控中國實施日益廣泛的網絡間諜活動。

儘管如此,出於外交考慮,美國可能不會採取更加對抗的做法。因為確定網路間諜活動中的敵人十分困難,美國反應的能力也因此受到限制。

對此,楊中美建議相關國家應坐下來談,制定有關網路的國際法或國際準則。



◆ 人權觀察:敘軍下令射殺示威者

中央社 2011.12.15

「人權觀察」組織今天發布一份報告,報告依據與敘利亞倒戈軍人的訪談內容,揭露敘國軍方指揮官下令部隊對手無寸鐵的抗議人士,不分首從開火攻擊。

法新社報導,「人權觀察」(Human RightsWatch, HRW)在聲明中表示,倒戈官兵指名74位軍方和情報官員「涉嫌下令、授權或容許四處可見的殺戮、刑求與非法逮捕」。

人權觀察表示,部隊受命「以一切必要手段」鎮壓反政府示威,包括致命武力。HRW說,受訪倒戈官兵約半數直接接到命令,對抗議人士和旁觀者開火。

HRW緊急事務副主管奈斯塔(Anna Neistat)在聲明中說:「倒戈軍人說出了下令開火與格殺的官員姓名、官階或官職。」

名為安加德(Amjad)的倒戈軍人表示,他的部隊部署在南部德拉省(Daraa),部隊指揮官4月25日下令對抗議人士開火。

路透社報導,人權觀察今天表示,敘利亞部隊指揮官命令「以一切必要手段」阻攔反對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的抗議活動,通常直接下令對示威人士開火。

報告引述1名特種部隊士兵的話說,他所屬部隊4月在南部德拉省受命對抗議人士「盡情發射你們認為必要的子彈」。

1名先前部署在荷姆斯市(Homs)的狙擊手表示,他的指揮官下令死亡人數必須達到示威人數的特定比例。他告訴人權觀察:「舉例來說,如果5000人抗議,目標是15到20個人。」

聯合國表示,阿塞德政府自鎮壓3月爆發的抗議以來,已造成5000人喪生。阿拉伯世界的起義,已經迫使3位領袖下台。

這份名為「以一切必要手段」的報告,是總部設在紐約的「人權觀察」組織訪問超過60名敘利亞倒戈軍人後所撰寫。



◆ 新冷戰來臨 台灣怎生存

【聯合報╱辛翠玲/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高雄市)】2011.12.15

這是一個改變的年代。世界在短短廿年間劇烈地變動。大選將至,選民們有權也有必要,瞭解候選人們準備如何帶領國家走向未來。

國際政治環境正在改變。當我們猶習慣以後冷戰思維來看待國際局面時,新冷戰卻已悄然來臨。從東北亞、南海、南亞、中亞到非洲諸多紛爭的處理;從軍事安全部署、貨幣金融市場,到經濟貿易區域的關係整合,美中互以對方為假想敵的權力對峙佈局,正不斷開展。

冷戰,台灣一度不陌生。舊冷戰時期,台灣以反共之名,選擇委身美國陣營,尋求大國庇護下的生機,藉此維繫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存續機會;但是新冷戰呢?

台灣的策略是什麼—尋找下一個可以依靠的大國?還是,在大國之間尋找生存的夾縫?還是,發掘大國間的交集點與共同需求,扮演橋梁的角色?抑或,自外於世,杜絕國際紛擾於境外?

一種思維、一種作法;不同的自我定位、不同的準備。我們的選擇呢?執政的國民黨、在野的民進黨、伺機再起的親民黨,各有何想法與打算呢?選民們從來沒聽說過。

國際經濟環境,更是翻天覆地的改變。台灣在國際生產分工體系的位置,有後起直追的開發中國家激烈競逐。中共尋求經濟轉型的過程,政策性逐退大批曾構築台灣底層堅實經濟實力的台商企業。金融風暴之後,受創的各國對於開放國際貿易環境轉趨保守觀望,自我保護漸為主流,一度蔚為風潮的環境議題與WTO議題逐漸退燒;為了拯救歐美國債與金融爛帳,各國一再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一波的國際熱錢潮眼看又將湧現。

我們該怎麼辦?民進黨說,追求幸福的在地化經濟、繞過中國走向全球化經濟;但沒有告訴選民,外向型的台灣經濟體,如何能創造出兼具質量的在地化經濟;繞過中國走向全球化時,我們的經濟連結點在哪裡?如何面對衰退的歐美消費經濟?

國民黨說,擴大台灣外貿產能、增設境外自由貿易區,運用中國市場;但他們也沒告訴選民,外在貿易環境改變,世界生產消費體系移轉,中國市場中,台灣是邊緣者,還是核心引領者,還是仰賴中國政策的依附者?

如何應付國際熱錢下的通膨壓力?如何處理新台幣長年以來的低幣值政策?當我們仍全心擁抱九○年代風行的大規模、自由化與全球化的資本市場法則,努力攀附於歐美資本主導的國際生產分工體系,管控股市以安撫寄望於股價的升斗小民時,外在環境卻早已今非昔比。

民進黨畫了個美麗的空中樓閣,但是我們不知道樓梯在何處;國民黨告訴我們努力走回過去曾經看似成功的模式,但我們不知道,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斷裂真能如此輕易的銜接?候選人與政黨們看似說了,但是真正的關鍵處,我們依然沒有答案。

小國,受制於國際環境之瞬息萬變甚劇。或許早已習慣選季激情的你我可淡淡地說,這些議題選民不懂,也無助投票熱情。是的,或許選票不會理會這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卻會深刻影響台灣的生存機會與方式。所以,讓我們問問候選人們吧,未來的台灣,您將掌往何方?

fsj 提到...

抗議廣東貪官 示威領袖被捕猝死

公視 2011.12.15

中國廣東有一個小漁村,烏坎村,因為不滿貪官違法徵地盜賣,兩個多月來不斷抗爭。而中方則出動武警封鎖全村,村民已經面臨斷水斷糧。

廣東省烏坎村民,不滿地方貪官幾年前盜賣三千兩百畝公有地,所得七億人民幣全被瓜分私吞,今年九月起多次到陸豐市上訪抗議。其中一名示威領袖薛錦波,11號在被捕羈押期間猝死,外傳他遭刑求,全身傷痕累累,但官方不發還遺體,還稱相驗結果一切正常,群眾的不滿爆發,當地最後一名官員在12號逃走,兩萬人口的烏坎村,至此完全脫離中央掌控,是中共建政以來首次出現的情況。

上千名武警曾以事件背後有「境外勢力」介入為由,多次半夜突擊烏坎村,逮捕示威者,但被村民合力逼退,現在改採全面封村,漁民不能出海,小孩不能搭校車到隔壁村上學,全村面臨斷水斷糧,群情激憤。

烏坎村的個案已經在網路上傳開,鄰近村落和廣州,都有人醞釀遊行聲援。對此,陸豐市政府已經決定,凍結當地一間公司,和大地產商碧桂園的合作開發計畫,改由市政府主導規劃,徵求多數村民同意再進行開發,對涉案貪官則施以雙規,也就是隔離審查,釐清責任。

※ 相關報導:

* 中國‧陸豐烏坎村事件升級‧千警催淚彈攻村民頑抗
http://www.sinchew.com.my/node/229937?tid=2

星洲日報 2011-12-12

到(星期日)清晨6時,特警暫時撤退,大批村民砍倒樹木試圖在村口佈置路障,但特警掉頭返回,並向村民施放數十枚催淚彈,引發草地大火,逾千特警在水炮車開路下驅散村口的村民,衝入村內。不過,入村後即遭到逾萬村民包圍,部份村民用磚塊投擲特警,在一輪衝突後,特警終在7時許撤走。雙方都有人受傷。



◆ 抗議貪官賣地 廣東烏坎村遭封鎖

地方脫離中央掌控 中共建政首度

自由 2011.12.1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廣東陸豐市的濱海漁村烏坎村村民為抗議貪官賣地,兩個多月來發動示威,至今沒有平息跡象,十一日更傳出遭拘捕的民眾代表薛錦波被刑求致死,引爆新一波抗議,村民連續兩天包圍村委會討公道,迫使該村最後一名官員在十二日逃離,寫下中共建政以來,地方首度完全脫離中央掌控的紀錄。

上千名武警圍村 切斷糧食、飲水供應

有報導指出,鎮暴武警十一日就與村民發生衝突,警察施放催淚瓦斯,驅散群眾。中國當局為防事態擴大,已全面封鎖烏坎村,並切斷糧食飲水供應,但村民矢言為捍衛土地正義繼續奮戰。

英國每日電訊報指出,隨著烏坎村十二名官員中最後一名於十二日逃離該村,中國共產黨權完全失去對這個兩萬人口漁村的控制,創下中共建政以來首見紀錄。

私賣村民三千兩百畝土地 暗槓30多億

據報導,烏坎村民不滿當地官員數年前私賣村民三千兩百畝土地,所得七億多人民幣(約三十多億台幣)均被官員私吞,於九月起多次抗議。這也是中國經濟重鎮廣東省最新爆發的一起民眾抗暴事件,凸顯出當地民眾對政府強徵土地作法的不滿日益升高。

烏坎村民透過電話告訴法新社記者,當地網路連線也遭切斷,估計當局至少出動一千多名武警封村,而且警力還不斷增加中。自八日封村以來,只有少數婦女及兒童經盤問後,獲准進出,漁民無法出海討生計,也完全禁止記者入內採訪。在新浪微博上進行搜索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烏坎」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美聯社引述另一村民的話說,警方從上週末開始封鎖進入烏坎的交通,禁止食品運進該村。「沒有人敢離開村子。如果要離開,必須簽名才行。連到附近村子去上學的孩子也留在家中,因為校車也無法進村。」

法新社一名攝影記者十四日試圖進村,但在距離村子數公里外的檢查站被攔阻,押送回深圳。現場已有全副武裝配備催淚彈的鎮暴警察駐守。

英國每日電訊報一名記者十三日突破嚴密封鎖,成功進入烏坎村採訪,目睹數千名憤怒的村民連續第二天聚集在戶外示威,他們揮舞拳頭,哭喊「還屍放人」,要求中央徹查官員腐敗,及釋放被扣留村民。村民還為維權人士薛錦波設置臨時靈堂,排隊向死者遺照鞠躬致哀,部分婦女啜泣、激動下跪。

村民代表薛錦波被捕 疑遭刑求致死

據報導,官方通報指事件背後有「境外勢力」介入,十日逮捕薛錦波等五名參與抗議的村民代表,引發村民堵路抗議。薛某十一日猝死,官方稱死因為心臟衰竭,家屬卻向香港媒體控訴,死者屍身遍布傷痕、頸有勒痕、拇指被折斷,且腰部有被踐踏痕跡,死前可能遭酷刑。香港東方日報報導,村中流傳還有兩名代表已死亡,而且指甲被拔掉,腳筋也被挑斷,另兩名代表也被刑求致殘。

※ 相關報導:

* 大陸人士:烏坎人 不孤獨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205660-1.asp

「當地農民是怎麼說的,不是想和當局作對,只是想拿回土地,有飯吃,有田耕,這麼單純的訴求,你當局沒有滿足反而鎮壓,這根本是非常典型的官逼民反。」

* 烏坎村民抗議事件引網民熱議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205728-1.asp

由於當局開始對有關抗議消息進行控制,烏坎村民在新浪微博上發佈的有關抗議消息都被很快刪除。在微博上,網民如果搜索「烏坎」、「薛錦波」和「陸豐」,都不會得到任何結果,一些網民則以拼音縮寫「WK」作為「烏坎」的替代詞。

* 廣東烏坎抗議信息從微博「消失」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1/12/111215_china_wukan_protests.shtml

在中國廣受歡迎的各大門戶網站的微博上,網民如果搜索「烏坎」、「薛錦波」和「陸豐」,不會得到任何結果。但網民會看到一行字:「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烏坎」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 網頁下面有 BBC 對此事件的報導。

* 英記者進烏坎 示威全球曝光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16790074/article-%E8%8B%B1%E8%A8%98%E8%80%85%E9%80%B2%E7%83%8F%E5%9D%8E-%E7%A4%BA%E5%A8%81%E5%85%A8%E7%90%83%E6%9B%9D%E5%85%89-?instance=news_pics

廣東陸豐市的濱海漁村烏坎村村民為抗議貪官賣地,兩個多月來發動示威,至今沒有平息跡象。英國「每日電訊報」一名記者13日突破嚴密封鎖,成功進入烏坎村採訪。他的採訪內容立即為國際媒體轉載。這名記者報導目睹數千名憤怒的村民連續第二天包圍村委會,聚集示威,他們揮舞拳頭,哭喊「還屍放人」,要求中央徹查官員腐敗,及釋放被扣留村民。

* 土地問題給中國穩定帶來挑戰
http://chinese.wsj.com/big5/20111215/hrd133135.asp

這類事件並不少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沖突問題專家於建嶸估計﹐中國農村每年發生的數萬起糾紛中有65%與土地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