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5

咖啡王子分享經驗 阿里山飄香

◆ 咖啡王子分享經驗 阿里山飄香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2092400051,00.html

呂妍庭/嘉義報導 2012-09-24 中國時報

在台灣咖啡界頗負盛名的鄒族咖啡王子方政倫,近年積極參與國際賽事,讓世界肯定台灣生產咖啡豆的技術之餘,大力輔導族人產出好咖啡,靠另類產業合作,創造出經濟規模。

五官輪廓鮮明的方政倫在二○○七年首度拿下台灣精品咖啡豆評鑑特等獎後,被冠上「咖啡王子」稱號。但他未原地踏步,繼續深研咖啡豆種植與烘培,經過無數挫折,今年榮獲世界級Coffee Review專業評鑑網站肯定,拿下九十三分成績,是台灣自產咖啡參賽以來新高分。

照慣例,在Coffee Review拿到九十分以上,就會有各國盤商爭相收購,方政倫自己也經營咖啡品牌和咖啡店,光是應付國際訂單就自顧不暇,他卻選擇「分享」,不藏私地幫族人上課,用自己的經驗教大家如何種好咖啡以及加工技術。

多數族人只懂種植,對後續處理程序一知半解,方政倫將種植、選豆、烘豆、行銷及技術等專業知識,開課傳授給族人,也和各地湧入的粉絲分享成功祕訣。

經過這幾年與族人間的教學相長,阿里山上除了方政倫的咖啡品牌名氣響亮,也有族人逐漸建立自己的品牌。

隨著台灣高山咖啡豆市場占有率節節攀升,國外市場逐漸打開,方政倫希望有朝一日能與同業結盟,建造咖啡豆中央處理廠,大家一起拚外銷,用高品質的咖啡豆與進口貨競爭。

方政倫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族人同業合作、學習,無形中塑造出督促的力量,阿里山咖啡才有競爭力。

※ 相關報導:

全球糧價飆漲 窮人斷糧威脅升高
* 一夕爆紅魚池咖啡魔豆國際裁判長驚豔 

24 則留言:

fsj 提到...

尋著咖啡香 朱克明找到非洲心跳

【盧金足/台中報導】2012-09-25 中國時報

玩樂團的朱克明,三年前深入衣索匹亞本來只是要尋找咖啡豆,發現貧瘠的衣索匹亞被咖啡財團剝削,他以一己力量投入咖啡公平交易,發起「心跳計畫」,帶了四千棵咖啡種苗、十噸有機肥料援助當地農民,希望能讓非洲農民對世界的信心再度悸動。

最近衣索匹亞種咖啡達人阿奇.提沙薩遠從非洲來台灣,驚訝台灣咖啡廳密度之高,熱愛咖啡的風氣,簡直像非洲天氣一樣熱,當初朱克明以「一顆咖啡豆的旅程」,到衣索匹亞想找好喝的咖啡豆,從此愛上這塊世界咖啡的發源地。

朱克明說,台中一中畢業後,他到英國讀錄音工程,十六年前開始和藝人施文彬組樂團表演,三年前非洲行改變他的人生,開設「貨圓甲」咖啡館,和衣索匹亞人結下不解之緣,還帶著咖啡種苗到荒蕪的非洲大陸種植。

昨天他帶著衣索匹亞朋友阿奇,到台中市政府響應「好咖」活動,阿奇興奮地帶著非洲鼓到場助陣,也感動他們種的咖啡,能創造台中這座城市經濟的心跳之聲,大家在品嘗咖啡時,就是間接幫助遠在非洲的農民。

※ 相關報導:

* 台中最好「咖」 城市美味千萬產值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0/112012092500283.html

繼珍珠奶茶揚名世界,台中市還要打造咖啡的新城市美味!昨天由市長胡志強登高一呼,集合全市咖啡館,推行「好咖」的飄香地圖



◆ 喝出驚喜 自釀啤酒蔚為風潮

【實習記者石婉婷/綜合報導】2012-09-25 中國時報

「自釀啤酒就像化學實驗,步驟不同、味道自然不同,有刺激也有驚喜!」盡管大型商業啤酒主導消費市場,卻有一群同好,以DIY方式,釀出自己專屬的啤酒,舉凡「咖啡啤酒」、「黑糖啤酒」、「柳丁啤酒」等,各種稀奇口味應有盡有。

廿八歲釀酒師段淵傑表示,自台灣加入WTO後,政府開放民間釀酒合法化,只要低於一百公升且不出售,人人都是釀酒師,以美國為例,自釀文化興盛,不僅帶動酒廠經濟,甚至也成為休閒娛樂的一種。

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也自釀「白宮蜂蜜艾爾啤酒」,網友還瘋狂連署,希望公布配方,最後白宮在官網上公開,由此可知,美國自釀啤酒的風潮。

自釀啤酒的過程很長,一瓶酒從煮麥汁、啤酒花調味、冷卻過濾、發酵到裝瓶需要歷時一個月,這種搬桶、裝水、加熱、冷卻的繁瑣過程,就像下廚做菜一樣,有刺激也有驚喜。

像段淵傑這樣愛玩自釀啤酒的「酒痴」,在台灣約有一百人,他們各自有不同背景,有咖啡烘培師、電子工程師、普通上班族,他們架設 「HomebrewTW」網路資料庫,將國外教學資料無償譯成中文,還成立「自釀啤酒狂熱份子俱樂部」的臉書社團,開班授課傳授技巧。

透過免費公布配方,大家互相學習,成為自釀啤酒運動的主要精神。段淵傑笑稱,自己喜歡花花草草,有次想調配「洋甘菊啤酒」,但因為加了太多,喝起來就好像喝感冒藥水,上網看了別人配方,才知沒人加這麼多,也讓他學次經驗。

今年六月底,他們在八里河岸的媽媽嘴咖啡店,開辦「第一屆自釀啤酒大賽」,共有四十支酒參賽,邀請民眾免費試飲,並且約定公開得獎配方,希望讓這經驗法則傳承下去,新手更順利上手。「自釀啤酒很像做化學實驗,每次都有不同驚喜。」段淵傑說,第一次釀酒是從自家廚房掏出簡單器材,用電磁爐、膠帶捆洞洞盆當過濾器、大湯鍋,就這樣完成了自釀處女作,一點都不難。

自釀啤酒花費也不高,只要購買過濾保溫鍋套件、磅秤、封蓋器即可,成本大約在五千元上下,跟大型商業酒廠動輒數億元的機器相比,可說是「小蝦米與大鯨魚」的差別,但香醇風味、配方的自由度,卻是商業酒廠做不到的地方。(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無心插柳 海大海藻風味酒 喝了會回甘

【陳雨鑫/基隆報導】2012-09-25 中國時報

全球糧食逐年短缺,為尋找替代的生質能源,海洋大學近年來不斷研究海洋醞釀最豐富的「海藻」,除現有的海藻錠等保健食品外,海藻經分解也能萃取出酒精,且每款海藻酒風味都不錯。

研發海藻酒的食品科學系教授蔡國珍表示,當初會想到利用「海藻」來釀酒,全是因為生質能源的關係,海藻在海中的角色,就像陸地上的石頭一樣普遍。

因此,院內的教授紛紛利用自身專長,投入研究,而從澱粉中萃取酒精,則是她最熟悉的領域,所以找來幾位學生一同研究,沒想到無心插柳之下,還真的研發出風味良好的海藻酒。

蔡國珍教授說,因為海藻中還有醣類,所以利用「酵母菌」將其醣類發酵分解後,萃取出酒精,為保有海藻原有的風味,溫度控制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幾天的萃取後,最後成功生產出「紫菜酒」及「石蓴酒」,且酒精濃度高達十四%。

之後,透過動物體內試驗,發現海藻酒的酒精濃度雖高,但竟可預防或降低酒精對肝臟及血脂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研發成功後,校方就曾廣邀民眾試喝,幾乎所有人都說,這款酒雖然有淡淡的海藻味,但喝了居然會回甘,令人嘖嘖稱奇。

這項「活性海藻酒生產技術」目前已可轉移,現階段僅等候具有慧眼的廠商能與海大接洽,將此產品量產販售。

※ 相關報導:

* 堅持特色 民營酒廠水果酒 朝地產地銷邁進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092500522.html

亮著紅寶石顏色的紅肉李酒,漫出甜甜果香,位於宜蘭縣三星鄉的中福酒廠,為了尋求差異性,發揮創意結合地方農特產品,販賣獨特「水果酒」。原料品質講究、堅持鮮果釀製,不添加食用酒精,雖然消費者仍是少數,但他們認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特色。



◆ 首屆台中芋頭節10月18登場

【陳世宗/台中報導】2012-09-25 中國時報

外埔區農會獲市府農業局補助,將於於十月十八日隆重舉辦第一屆「台中芋頭節」!農會總幹事李錦東表示,台中市種植芋頭面積宏大,品質也都不錯,這次全市芋頭競賽要把台中的芋頭向外推銷,讓全市的芋農都能身受其惠。

大甲區農會上周六才舉辦芋頭節活動,外埔區農會職員李香玲為了解芋頭節承辦細節,到場仔細觀摩,並到芋頭評鑑場觀察農政人員評鑑參賽芋頭情況;一度引起芋農的質疑,以為是他縣市的「細作」前來刺探。原來是農業局經費補助外埔區農會,將舉辦全台中市的芋頭節,經過籌備及多次協商後,決定十月十八日進行全市芋頭比賽,由各區農會配合提供品質最佳的芋頭參賽;並將邀請果菜市場負責人參與,得獎的芋頭將獲高價收購。

李錦東指出,台灣目前芋頭最有名的是種植水芋的大甲、甲仙,及種山芋的公館等三大產地;希望大甲芋頭之名能擴展為台中市,讓種植芋頭都能獲得利潤,才決定舉辦縣市合併後的首屆「台中芋頭節」。

外埔區種植有近百公頃的芋頭,面積雖比大甲少三百多公頃,但同是引用大安溪水種植,品質也穩定,雖比不上大甲芋頭風光,農會為增加芋農收益,「外埔芋」將以大甲東來命名為「大甲東芋頭」,提升知名度。

※ 相關報導:

* 麻豆紅柚上市 果肉生吃皮燉湯
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209250063.aspx

緊接文旦柚之後,台南麻豆紅柚陸續採收上市。農會研發具養生概念的紅柚皮燉品,讓民眾知道果肉、果皮都很有價值。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副局長郭伊彬表示,果農多稱麻豆紅柚為「紅文旦」,為果農栽種文旦柚過程中發現的變異品種,果形較文旦柚大一些,全台栽種面積約50至60公頃,其中約45公頃集中在台南麻豆、善化等地。



◆ 巨人高中研發 適合溫、網室栽培 太陽能水霧系統 農民好幫手

【張朝欣/雲林報導】2012-09-25 中國時報

北港巨人高中致力研發太陽能發電,最近將太陽能與水霧系統結合,模擬山區霧氣環境種植蔬菜,不僅蔬菜生長情況良好,充分的水霧還可減少芽蟲等蟲害,未來計畫運用在溫、網室農業,協助農民發展精緻農業。

巨人高中校長林山章,對於綠色能源非常有興趣,自行研發太陽能控制系統,供電給教室LED日光燈與電風扇,每年省下兩萬餘元電費,面對雲林縣政府明年將舉辦「農業博覽會」,林山章動腦筋把太陽能運用在農業方面。

林山章表示,他從室外常用水霧降溫系統得到靈感,把太陽能與水霧系統結合,模擬山區雲霧環境,用噴灑水霧來種植蔬菜,半個月來發現高麗菜生長情況非常好,芽蟲與毛蟲也因水霧幾乎消失,只需注意蝸牛的啃食。

他說,水霧系統一般都用在溫、網室,小面積的開放空間也適用,配合太陽能發電,長期下來可省下不少電費,他研發的「雙核心交替太陽能電力控制系統」已獲兩岸專利,成本低、效率佳,希望日後運用在農業上,協助農民發展精緻農業。

太陽能最大的好處是免除繁複的電線聯結,且取之不盡,最近電費高漲,太陽能愈來愈受到重視,推廣綠色能源的最大阻力在於「成本與效用」,希望他這套太陽能控制系統,能提供給大家參考。

fsj 提到...

毛豆新產品 冰心泡芙受歡迎

【中廣新聞/劉怡伶】2012-09-27

台南市新市區農會將於10月6日,推出系列「毛豆產業文化」活動,展出歷年來研發的毛豆副產品,其中還有新研發的毛豆蛋糕、毛豆冰心泡芙等產品,盼搶攻年輕族群及小家庭市場。

新市區農會總幹事李朝塘表示,新市農會推出的原味毛豆莢保冰袋伴手禮,已連續2年獲選為農漁會百大精品,在市場上頗受歡迎,研發多年的毛豆糕點系列產品也在今年有初步成果;包括適合彌月誌喜的毛豆香鬆蛋糕、及適合年輕族群或小家庭的毛豆椪、毛豆冰心泡芙等糕點系列產,及毛豆米粉、毛豆香酥脆等小包裝伴手禮。

他說,毛豆的蛋白質含量不比乳、蛋、肉類來得差,並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必須胺基酸,營養價值很高;新市農會將在10月6日起推出毛豆產業文化活動,有毛豆公主選拔,還有毛豆農村體驗營、創意料理推廣等活動,希望使毛豆產品銷路更好。



◆ 搶救高山植物 農委會設種原中心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南投報導】2012.09.27

中研院院士周昌弘昨天指出,合歡山有16種高山植物受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影響,生存環境逐年往上推移,有6種已達生命極限高度,面臨滅絕;分別是玉山抱莖籟簫、細葉山艾、巒大當藥、玉山金絲桃、玉山當歸、阿里山薊。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昨天召開「植物種原蒐集與保育國際研討會」,宣布將成立東南亞第一座高山植物種原保護中心,保存瀕危高山植物。

周昌弘在會中表示,研究單位調查氣候變遷對合歡山植物的影響,發現多達16種植物因氣候變遷每年往上推移3.6公尺,一百年往上推360公尺,推估玉山當歸等6種特有種植物,如環境繼續惡化將消失。

特生中心調查台灣四千多種維管束植物生長情形,發現約有四分之一約1000種特有種植物瀕臨滅絕危機,高山植物就占了500多種,將列進新出爐的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依急迫性排序列管。

特生主秘楊嘉棟說,邀專家成立植物保護委員會推動「台灣諾亞方舟」計畫,先鎖定紅皮書所列前500種瀕危高山植物,以及合歡山特有與稀有種植物做最有效保護。



◆ 日月潭紅茶決選 獎項出爐

【沈揮勝/南投報導】2012-09-27 中國時報

日月潭紅茶大賽廿五日決選,王阿素、石茱樺及黃明通從近五百件茶樣脫穎而出,分獲台茶十八號、大葉種及山茶組特等獎。昨天清晨,有不少入圍茶農請託魚池鄉農會幫忙推薦行銷,供銷部以「虎鼻獅」精神嚴格把關,期能提供消費者最佳的品質保障。

總幹事王威文表示,輔導農民並保障消費者權益,是鄉農會最重要的工作和任務,包括契作茶園及協助農友推薦行銷的茗品,除落實農藥檢驗,對其香氣、滋味、外觀、水色和茶底也都須細心、反覆品鑑,透過嚴格管控,才能強化「日月潭紅茶」公信力。

前天的日月潭紅茶評鑑分台茶十八號、台茶廿一號、阿薩姆大葉種及台灣山茶等四組評選,其中新推廣的台茶廿一號因只有四十七件參賽,特等獎從缺,由洪金土等七人分獲金質獎。

其餘獲獎者包括山茶組金質獎洪堂竣等十人、優質獎葉建宏等卅人;大葉種金質獎陳彥權、石敏玲等十七人、優質獎蕭鎮周等四十四人;送件最多、競爭最激烈的台茶十八號金質獎包括李國鎮等四十二人、優質獎有石佩宜等八十九人。



◆ 全球食物銀行 台灣將成會員

中央社 2012.09.27

外交部今天表示,「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總裁兼執行長克雷恩即將訪台,正式將台灣納入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第24個會員。

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執行長吳榮泉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表示,「全球食物銀行網絡」(The Global Food Banking Network)總裁兼執行長克雷恩(Jeffrey D. Klein)將訪台,出席10月1日舉行的「台灣全民食物銀行與全球食物銀行結盟典禮」。

吳榮泉表示,台灣食物銀行組織「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即將成為「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第24個會員,作為台灣連結國際食物銀行的平台。

吳榮泉說,各國對「食物銀行」作法不同,美國推廣鼓勵民眾將過期食物放置郵箱旁讓專門組織收集分配;台灣食物銀行組織則是跟大賣場協調收集即期食物;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總裁訪台可進一步交流、經驗分享。

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由加拿大、美國、阿根廷和墨西哥等食物銀行組織在2006年共同發起創立,目標包括改善全球糧食資源整合及分配、減少食物浪費、落實國際人道關懷。



◆ 法莊園新幫手 修葡萄藤機器人

法新社 – 2012年9月26日

(法新社法國梅崗26日電) 一名新葡萄園工人正在法國找工作,它有4個輪子、2隻手、6部攝影機、一天能修剪600株葡萄藤,還永遠不會請病假。

它是布根地(Burgundy)發明家米利奧(Christophe Millot)所發明的瓦力(Wall-Ye)V.I.N.機器人。瓦力是全球專門針對葡萄園缺工問題,而開發的機器人之一。

瓦力負責的工作包括修剪葡萄藤、拔除不具生產力的嫩枝,以及收集像是土壤、葡萄及葡萄樹幹等活力和健康狀態的重要資料。

機器人銷售示範即將展開,波爾多(Bordeaux)的法國著名酒商第一級木桐酒莊(First Growth ChateauMouton-Rothschild),願意提供他們的葡萄園,作為20公斤機器人的展示場地。

瓦力運用追蹤科技、人工智慧以及繪圖技術,使它能遊走各葡萄藤間,辨識植物特徵,捕捉和紀錄資料,記載每株葡萄藤,同步運轉6部攝影機,以引導它的手臂使用各項工具。

除此之外,50公分高60公分寬,全白鍍紅邊的瓦力,內建安全機制,可防阻竊賊偷機器人。

米利奧表示:「瓦力配備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若它發現不在指定的葡萄園內,它不會動工。它還裝有陀螺儀,可以判斷是否被抬離地面。」

米利奧指出,「若是發生這類的情況,它會自毀硬碟,並向葡萄園主發出「求救」信號。」(譯者:中央社林芝)

fsj 提到...

獨特肉桂香 巫家紅茶橫掃11金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南投縣報導】2012.09.29

日月潭紅茶年度評鑑出爐,南投縣魚池鄉巫姓一家是最大贏家,十五件樣茶全部入圍,囊括特等、金牌、優等;得獎茶都出自巫家么兒巫嘉倫之手,他原是水保工程師,三年前轉行製茶,魚池鄉長陳錦侖說:「這是年輕人勇敢築夢的典範。」

年僅廿五歲的巫嘉倫,是當地最年輕的製茶師。

三年前他在名間鄉承做駁崁工程時,夜宿松柏嶺,晚間休息時一陣茶香飄來,覺得整個人舒暢起來,循著香氣拜會製茶主人,一席茶談下來決定拜師學做茶,白天做工程,晚間學製茶。

一頭栽進茶的世界,巫嘉倫想起爸爸巫慈彬在魚池鄉鹿嵩山區有座一公頃半紅茶園,加上鄉間製茶師年紀老化,決定捨工程就紅茶產業,父母支持他的決定,他就從自家紅茶玩起。

「嘉倫學做茶之後,整個人變得有氣質。」巫慈彬說,兒子砍除茶園的檳榔,專心用草生栽培管理台茶十八號,再拜老紅茶師賴萬國等人研習製作心法,邊摸索邊試做,做好就請人品嘗,找出缺點再改善,經常熬夜。

辛苦有了回報,巫嘉倫做出來的台茶十八號散發出特有肉桂香,香醇不澀,深受好評。俗話說「磨刀三年總得一試」,他決定今年參加紅茶評鑑,沒想到巫家紅茶一舉出名。

巫慈彬與王阿素夫妻,次子巫嘉智與次媳陳珮菱、老么巫嘉倫五人,報名十五件茶樣,全部入圍;計得一件特等獎、十一件金牌獎、三件優等,成為地方美談。

魚池鄉農會總幹事王威文說,一家五口囊括特等、金牌到優等,相當不容易,顯示魚池鄉紅茶製茶技術深化,這是紅茶產業之光。



◆ 綠金產業復興 新市毛豆種植破百公頃

自由 2012.09.28

〔記者吳俊鋒/新市報導〕新市七○年代以毛豆栽培遠近馳名,因休耕政策而逐漸式微,區農會推動「產業復興」,鮮食之外,也研發系列加工品,搶攻內銷市場,廣受歡迎,這季的播種面積公頃數再度破百,為當地創造二十一世紀的綠金經濟。

去年毛豆外銷金額高達十八億元,居各農產品之最,「台灣綠金」享譽全球。

新市區農會昨天舉辦產業新品發表活動,邀請各界分享成果,副市長顏純左指出,毛豆具豐富的蛋白質,含量比豬、牛等肉類還高,有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須胺基酸,可促進血液循環,防失智、老化,值得推廣。

新市毛豆雖僅種植百餘公頃,規模無法與屏東縣的專業區相比,農會拚研發,推出系列加工產品以及伴手禮,今年業績上看千萬。

新市農會四年前開始開發鮮食的原味毛豆莢之外,還有毛豆麵、毛豆米粉、毛豆香鬆、毛豆沾拌醬等,成功製造行銷話題。

今年鎖定小家庭,為毛豆米粉推出精巧的方便包,另外,還研發出毛豆香酥脆,以及甜點系列的毛豆椪、毛豆蛋糕與毛豆泡芙等,琳琅滿目。

昨天的新品發表活動中,更以創意料理形式讓毛豆入菜,包含涼麵、手捲、珍珠丸、海鮮盅、蒸石斑魚與牛蒡燉雞湯等,令人食指大動,贏得應邀指導的農業局極高評價。

區農會總幹事李朝塘說,過去輝煌時期,新市的毛豆產地有上千公頃,今年推廣成績才達到以往的十分之一,將持續遊說農戶,投入栽種,找回昔日的綠金盛景。

※ 相關報導:

* 工研院助行銷 竹炭救回龍崎小鎮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396340.shtml

台南今龍崎區80%土地種竹子,居民曾因竹繁榮,也因竹沒落;在導入竹炭產業,工研院協助行銷下,竹子漸成為在地產業主力,年創上千萬營收。

* 斗六文旦不能說的祕密…漫畫呈現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2092900286.html

斗六種植文旦有四、五十年之久,有段時間充當山寨版麻豆文旦,直到民國六十八年斗六市農會總幹事張捷芳創立「斗六文旦」品牌。這段原本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不能說的祕密」,在斗六市公所尋根下,忠實呈現在雲科大學生所繪的漫畫《斗六文旦歷險記》。



◆ 南庄段木香菇 鮮的嫩、乾的香

【聯合報╱記者江詩筑/南庄報導】2012.09.28

南庄鄉農會輔導農民種植段木香菇有成,提供新鮮香菇及乾香菇,農民楊雅嵐表示,新鮮香菇口感滑嫩,營養價值高,建議選購外型圓包、菇面粗糙有細毛者為佳。

「段木香菇」是將菌種種在切成一段段、長約一百多公分的原木,農民需定期為段木澆水,保持濕度,才能讓菌絲順利成長,一根段木約可採收50 朵以上的香菇。

楊雅嵐在南庄鄉加里山種植段木香菇4年,她說香菇平均5天至7天可採收,但每根段木培養香菇的速率不同,天一亮,她就到菇寮巡視、採收,第一期採收完成後,要替每根段木頭尾翻轉,讓菌絲徹底「走菌」,才能有下一期的好收成。

鄉農會總幹事陳乾安表示,生鮮香菇口感滑嫩有彈性,烘乾的香菇則香氣較濃厚,各有不同的消費者擁護,但段木香菇的營養價值高,在多醣體含量多,生香菇適合拌炒青菜,更能提出餐點的鮮味。

新鮮香菇1台斤約100至150元,而10台斤的香菇烘乾後剩下1台斤,每台斤依品質800元至1600元,電洽(037)824156南庄鄉農會。



◆ 冬瓜蓉加香精 水果月餅傳餡料都一樣

【世界日報╱北京28日電】2012.09.28

中秋節來臨,近年興起的水果月餅大賣,但這些月餅卻被揭發都是以廉價的冬瓜蓉為主料製成,再加入食用香精冒充水蜜桃、鳳梨、草莓等口味作水果月餅出售。

華商網報導,西安市豐慶路的食品批發市場內,店舖堆滿各款水果月餅,包括鳳梨、獼猴桃、草莓等味道月餅,但這些月餅的包裝竟然一樣,連配料成分也幾乎相同,都是冬瓜蓉、白砂糖、食用植物油、食用香精等。

據報導,行業對水果類月餅有明確要求,餡料中水果及其製品的用量不可低於25%。對於水果月餅全部用冬瓜作原料,月餅店老闆說,「可能冬瓜帶有甜甜的味道吧。」他又說,「月餅都是送人呢,自己吃的少,要是都拿水果做,那就賠慘了。」

一位食品加工業內人士郭女士表示,果味月餅選冬瓜做餡料是因冬瓜多纖維,做月餅餡料易成型,但味道主要靠食用香精。

fsj 提到...

6成假農民 領休耕補助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09.29

根據統計,全台一年休耕地高達20萬公頃,政府一年花100億補助休耕。其中一年兩期連續休耕多達5萬公頃,農委會近期完成這5萬公頃農田地主身份清查,發現將近6成不是農民,非農民也領到補助,真正的農民沒受惠,不符合公平正義。農委會計畫明年起,僅允許農地休耕一期,另一期需由農委會和地方政府輔導轉作其他作物,否則不提供休耕補助。

陳保基:一味提供補助 遲早會拖垮財政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休耕農地不事生產,也沒創造就業機會,但政府過去為了解決各種農業問題,一味提供各種補助方案,造成各種補助如同加掛車廂,政府財政遲早被拖垮。因此他表示,寧可將這些經費用來鼓勵農民盡可能生產,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健全農業產業鏈。

農委會透過跨部會合作清查發現,5萬公頃連續休耕地的地主約有16萬人,其中有58%沒有農保,本身從事與農業完全不相干的行業。

這些地主有人原本就有其他職業,因繼承長輩留下的土地,本人不可能回去耕作,只好放任土地荒廢,領取每期每公頃4.5萬元休耕補助。還有人為了「炒地皮」買農地,等農地上漲後賣出。有地主就曾透露,領政府的休耕補助來補貼買地貸款利息還綽綽有餘。

65歲以上老農可請代耕 月補助2千元津貼

陳保基說,另外42%農民若要休耕,政府將補貼、鼓勵其轉作替代作物、雜糧作物、地方特色作物,或是具有外銷潛力作物,如飼料玉米、大豆、毛豆等。

若65歲以上老農已無力工作,可請代耕業者幫忙,也可將土地出租給新農領租金,政府補助每月2000元離農津貼,老農還可領每月7000元的老農津貼,透過出租、轉作等,農民仍可獲利。而少數低收入戶、土地貧瘠不適耕種者,農委會將細查後專案輔導處理。

明年起將推動四年計畫活化休耕地

陳保基表示,農委會規畫明年起至105年,以四年時間逐年活化休耕地,不允許農地連續休耕。新制上路後,農民擁有農地若不轉作、出租,進行各式農業利用,將無法領取政府的休耕補助,要從體質改變真正解決台灣農業問題。

陳保基強調,政府活化休耕地,應看成台灣新農業的開始,因應貿易自由化,台灣農業重新改造再上路,從根本的農業結構開始調整,才能真正活絡農村經濟。



◆ 作物歉收 明年豬肉、培根恐短缺

自由 2012.09.28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相關機構近日一致警告,由於乾旱造成大豆、玉米等飼料作物歉收,導致養豬成本攀升,明年全球豬肉、培根等肉品恐將出現短缺現象。

飼料短缺 豬肉產量減少

豬肉產量減少與飼料短缺有密切關係。美國農業部上月警告,由於美國中西部夏季乾旱,導致玉米、大豆等豬隻飼料產量減少、價格上漲,進而影響豬肉產量。據洛杉磯時報報導,美國上月豬肉供應量創新高,便是因為豬農刻意縮短小豬上市時程,以降低飼料成本所致。

英國豬農組成的全國養豬協會(National Pig Association)也說,英國豬農向來依賴進口玉米及豆類來飼養豬隻,由於這類農產品歉收導致價格飛漲,成本驟升只好減少飼養豬隻,明年全球將出現培根和豬肉短缺且價格飛漲現象。不僅英國如此,全球豬農也都遭遇類似困境。歐盟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歐洲豬隻數量已大幅減少,豬肉產量從去年開始持續下降。

加拿大豬肉委員會(The Canadian Pork Council)也警告,民眾應做好明年豬肉價格上漲的心理準備。該委員會表示,儘管商店應該不會出現豬肉和培根斷貨現象,但由於豬肉供應量有限,四到六個月後豬肉價格將大幅飆漲。而由於飼料成本增加,豬肉市場價格卻未同步反映,豬農等於是賠本在賣,加國養豬戶最近出現一波申請破產的風潮。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平均每磅四.六一美元的培根,八月份的價格比七月上漲二十五美分。美國政府近日已宣布一個豬肉購買計畫,以協助豬農度過難關。

不過,農業部表示,來自英國的乾旱導致豬肉短缺與價格上揚的恐懼過於誇張。美國豬肉業者也說,美國人不必擔心沒有培根可煎。美國肉品出口聯盟的經濟學家波洛爾說,歐洲地區也許出現豬肉短缺,在美國並沒有這種情況。

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國際研究所執行長米寇博士也說,若把短缺定義為找不到產品或必須排隊才能買到,則答案是否定的。



◆ 賴索托歉收 面臨飢荒威脅

中央社 2012.09.28

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今天表示,位於南非境內的賴索托王國,今年全國糧食歉收,人民面臨飢荒威脅,迫切需要援助。

據南非網站「時報即時消息」(Times LIVE)今天報導,賴索托人民主食的玉米收成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7%,小麥收成也下降52%。

世界糧食計劃署聲明稿指出,適逢賴索托耕作季節,但由於乾旱,預期中的雨季遲遲不來,導致兩大主食收成急遽下降。在耕種季節前,又因為氣候變遷,異常的豪大雨造成洪水氾濫,使農地難以生長作物。

8月,賴索托政府正式向國際要求緊急食物救助。

世界糧食計劃署預計籌措3800萬美元採購糧食,幫助賴索托人民渡過糧荒危機。

賴索托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萬,其中約40%人口日收入不足1.25美元,屬於貧困國家。

fsj 提到...

休耕補助 明年降為每年一期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2.09.30

休耕補助政策將有重大變革。全台約有十六萬人領有連續休耕地補助,但農委會調查,其中近六成是「假農民」。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十月將端出「活化休耕地四年計畫」,明年起休耕補助將從一年兩期降為一年一期,降低誘因,讓地主把農地從「休耕轉出租」,擴大租地面積,吸引年輕人回農。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政府每年花一百億補助廿萬公頃休耕地,既無生產力,也無法創造就業機會,實在不合理。

農委會最近完成五萬公頃連續休耕地地主身分清查,發現超過一半不是農民,可能是繼承農地的上班族、炒地皮的投資客,但每年至少可領二期九萬元的休耕補助。陳保基說,這不符公平正義,「這是農委會失責」。

當年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農委會開放民國八十三年至九十二年種水稻、雜糧、甘蔗的地主,即使不具農民身分,或非以農耕為主業的兼職農,都可領休耕補助。但農委會認為,他們也早已不事農業生產,應把農地釋放出來。

陳保基說,明年一月起,休耕補助限領一期四萬五千元新規上路,並搭配「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轉型,鬆綁限民國九十五、九十六年的休耕地補助限制,擴大納入民國八十三年以後的休耕地,推廣農業企業化,打造「還鄉幸福」的新農業。

若六十五歲以上無力耕作的老農,陳保基說,老農把休耕地出租,每個月可領每公頃兩千元的「離農津貼」,最多可領六千元,加上租地補貼及每月七千元的老農津貼,「不會比休耕補助來得少」。

但吸引年輕人回農耕作,產銷問題如何解決?陳保基說,休耕地活化後,未來至少多出十五萬公頃的休耕地,預計吸引八千名年輕人回農;藉由低利貸款、農機具補貼等「大佃農」計畫,「未來年輕人回鄉不再只是守著祖父留下來的土地」,而是輔導企業化經營,打造專業農民。

農委會也將鼓勵新農民凡是休耕地種植「進口替代」、「外銷潛力」、「地區特產」、「有機作物」這四種轉作作物,最高可領四萬五千元到兩萬多元補助。

※ 相關報導:

* 「被過去375嚇到」 休耕轉出租意願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398215.shtml

對農委會推動「休耕轉出租」,很多農民意願不高,宜蘭農民吳明鴻直言:「被過去的『三七五』嚇到了!」他說,早期政府的三七五減租政策,租佃的農民耕作久了,可以跟地主分地,這個陰影下,農民怕有一天政府再搞這一套,且出租農地簽約都是三年、五年,萬一有什麼不利地主的新政策出現,農民權益不保。



◆ 活化休耕地 為台灣農業加值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2.09.30

農委會預計四年內活化至少廿萬公頃休耕地,並吸引至少八千名新農民回農,為台灣農業「加值」。學者肯定方向正確,否則台灣農業沒有前景;不過,二四八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說,「笨蛋,問題在產銷!」農政單位根本搞錯方向。

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說,台灣農地「毗鄰」太多,也就是說,單一作物大規模生產不大,導致產值不高;他舉例,農民租了一百公頃的地種胡蘿蔔,但卻「分散在一百個地方」,隔壁可能是種花生,農委會應鼓勵「毗鄰」合併生產,降低檢驗、肥料成本。

徐世勳表示,農委會百分之六十三的經費花在「福利補貼」,像休耕、肥料補助及老農津貼,占去農業經費大半,讓農業的刻板印象淪為「弱勢」、「夕陽產業」, 再這樣下去台灣農業「會完蛋」。

但楊儒門說,農政單位一直搞錯方向,不把產銷機制搞好,一味降低休耕補助,「倒果為因」;認為把休耕地「空」出來,就能改善台灣農業問題。但關鍵是,「台灣農業沒有通路、產銷失衡」,才無法吸引年輕人回農,重點不在「補助」。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說,農委會鼓勵休耕地復耕,「大方向是對的!」但另一方面,國有地不斷釋出、台糖上千公頃地「非農」使用也很嚴重,也該檢討。

她建議借鏡德國「土地儲備制度」,讓農地不再是私人營利間轉移,而是由政府收購,優先租給年輕農民使用,有效確保農地農用,配套整頓農地才是上上策。

fsj 提到...

政院平抑物價 進口水果關稅減半2個月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2012.10.02

受到颱風影響,水果批發價創五年新高,為了平抑物價,行政院下午宣布對蘋果、甜桃、奇異果等進口水果,實施關稅減半措施、為期兩個月。希望11月椪柑等本土水果進入盛產季前,面對水果產量青黃不接的時候,能減輕消費者負擔。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昨天召集穩定物價工作小組,推估國內主要水果,包括香蕉、椪柑、柳丁等,必須等到10月下旬或11月中下旬,才會進入盛產期。為減輕消費者負擔,充裕市場水果供應,決定選擇國內需求量高,非生產期或我國非產地的水果,採行關稅減半措施。

減半項目包括蘋果、甜桃、奇異果等,為期二個月,未來也再視整體供應及價格情形,決定是否延長。

根據農委會資料,今年果樹生產受到6月豪雨、蘇拉颱風及天秤颱風連續來襲影響,台北果菜批發市場8月、9月水果平均每公斤交易價格超過40元,9月平均高達47.2元,較去年同期上漲六成,創下近五年最高。台北果菜批發市場9月水果交易量1萬5675公噸,較去年減少16%,也創下五 年來最低,使得水果價格持續維持高檔。

農產品供需調節機制只包含蔬菜,未包含水果,江宜樺指示農委會會同財政部,著手修訂海關進口稅則相關規定,當遇颱風或豪雨等不可抗力災害,可緊急進口以調節國內供需的項目,除了蔬菜之外,增列水果,希望未來能對穩定民生物價達到更好效果。



◆ 「海稻米」重現 睽違20年 石梯坪復耕成功

自由 2012.10.02

阿美族取名為「米粑流」 指互助合作之意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睽違廿年後,豐濱鄉石梯坪「海稻米」豐收,「海梯田」風光再現,當地阿美族還為稻米取了一個響亮、有意義的「米粑流」名字,強調透過族人的「互助合作」,讓東海岸的「海稻米」克服萬難重新問世。

推動「海稻米」和「海梯田」重現的舒米.如妮指出,十七年前她回到豐濱鄉港口部落,發現祖先留下的土地逐漸荒蕪,民宿卻越蓋越多,為找回消失廿年的部落農耕文化,五年前來她開始勸族人復耕,希望消失的東海岸海梯田美景重現,當時她發現關鍵就在「水源」,水的問題沒有解決,稻田根本無法耕作。

打通水圳 栽種台稉4號

她說,海梯田是東海岸美麗的特殊景觀,稻浪與海浪共舞的壯闊畫面,讓人無法忘懷,但受限於年輕人出外工作,逐漸地水圳的水源斷了,梯田上金黃稻穗隨風搖曳美景不再,她決定對外尋求援助,經二年奔走後,巧遇林務局推動水梯田濕地復育計畫,透過林務局補助花蓮縣政府經費共同修復水圳,去年一月水圳再度貫通。

今年在花蓮農改場協助下,選定適合海濱栽種的「台稉四號」品種,從耕種前的土壤環境分析、品種評估、栽培輔導、支援農機具等,最後再由光豐地區農會協助烘乾及載運,在各單位協助下克服困難,一期稻作雖然只有六公頃、產量約一萬八千公斤,但已讓部落的活力再現。

香氣濃郁 口感風味佳

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林泰佑說,「台稉四號」是香米,具有穀粒飽滿、株高較矮、口感佳及香氣濃郁的特色,剛好適應海岸風大的環境,因為休耕多年土壤累積豐富的有機質,不施用任何肥料進行栽培,榖粒不會因為重氮肥使蛋白質增加而變硬,口感及風味更佳,煮出來的飯濃郁的香氣縈繞,入口口感極美,試吃時有人連吃五碗,讓部落居民對第二期稻作的品質更有信心。



◆ 名間山藥盛產 嘗鮮正當時

自由 2012.10.02

〔記者陳信仁/名間報導〕中秋是名間鄉「山藥」成熟時,南投縣八卦山台地山藥專業區出現一片挖山藥熱鬧風情畫;今年雖雨水多,不過,八卦山台地幸運卻未受颱風嚴重災損而維持不錯品質,產地行情每斤約四十元,價格與去年行情差不多,嘗鮮正是時候。

山藥被譽為名間鄉三寶之一,尤其是名間八卦台地的紅土壤、日照充足等天然環境,相當適合栽培種植山藥,轄內面積最多曾高達五、六百公頃,雖曾因供需失調滯銷而導致種植面積萎縮,但目前仍還有兩百多公頃,依舊是全國主要產地,每年九月起至年底為採收季節,十一月更是盛產季節,八卦山台地最近即可見到農民賣力採收的農村情景。

南投縣農產品加工合作社主席楊長維指出,名間山藥品種以大汕種居多,其他品種亦很常見,若栽培管理良好,每公頃約有六、七萬台斤的產量,而今年生長期間的雨水充足且未受到豪雨災損,因此,產量穩定,價格同樣平穩。

產地行情每斤約40元

楊長維說,山藥營養豐富,今年產量與去年差不多,產地行情每斤約四十元上下,跟去年相較亦未出現大幅波動下,消費者將可買到平價且優質的山藥產品,尤其是國人養生意識抬頭,山藥更是格外搶手的健康食材無論煮成甜湯、磨漿煎餅或入菜料理,現在嘗鮮正是時候。

fsj 提到...

植物工廠 室內栽培無毒蔬菜

【羅浚濱/竹縣報導】2012-10-03 中國時報

原從事半導體業的林銘村,三年多前運用綠能科技結合農業,改良仿日光五波長LED燈,投入植物工廠的研發和生產成功,並開發出在客廳就能種菜的平價式家庭設備,他也成為新竹縣首位科技公司董座變植物工廠的「達人」。

「景氣不好的時候,做吃的最好!」原在湖口鄉開半導體耗材科技公司的林銘村說,九十七年台灣經濟不好,半導體業很難做,發現食衣住行都能賺錢,尤其是做吃的,每個人每天都要吃蔬菜,就用科技專業研究種菜。

他改良LED燈成仿日五波長,也就是紅橙黃綠藍五色的白光LED,把家裡客廳當做試驗水耕蔬菜的植物工廠,成立研發團隊製造的營養液,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檢驗外,更含有機質○.二%。

林銘村在新豐鄉鳳坑村租一百坪大的廢棄餐廳做植物工廠,運用環控技術,讓水耕蔬菜在類似無塵式的環境成長,一天可生產七百包蔬菜,以高品質乾淨無毒蔬菜做訴求,在竹北市設門市銷售,生意不錯。

林銘村說,運用LED燈源種植五十多種蔬菜,完全不用農藥,不受天候影響能提高產量,價格與市售差不多,但要賺錢必須擴大規模,在楊梅投資一億元設的新廠,每天可生產一萬二千包蔬菜,已和大賣場合作銷售。

林銘村提供技術協助六家廠商成立植物工廠外,更開發出長寬各七十五公分、高八十公分的家庭式設備,每月如種一百五十棵水耕蔬菜,能讓一家四口食用。

林銘村說,這套全自動化設備只要插上菜苗即可成長,已有廠商訂購六萬多台,下周將在台北世貿的綠色產業展展出,讓喜歡自己種菜又沒農地的民眾,日後就能在客廳種菜,不用再到市場買菜。



◆ 新竹縣長訪植物工廠 吃萵苣「好鮮脆」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2012.10.03

新竹縣長邱鏡淳昨天偕縣府主管、縣議員參訪楊梅元通光電科技植物工廠和新豐野菜工房,兩地都以LED燈源種植蔬果;邱鏡淳認為很有未來性,值得推廣。

元通綠能科技董事長毛鑫等人,9月間曾拜訪新竹縣,希望有5公頃供建銷售商街、精緻農業用地,有意擴遷到新竹。縣長邱鏡淳、副縣長章仁香、縣府一級主管和縣議員上官秋燕等人昨天前往參觀。

元通植物工廠以200坪無塵室,配和LED燈源種植約50種蔬果,成長最快的蔬菜約15天,邱鏡淳當場試吃萵苣,認為鮮又脆;接著走訪新豐野菜工房,認為全球暖化,未來糧食缺乏,植物工廠受外在環境影響少,前景看好,縣府會全力支持。

「它不受天災影響,有機、無毒」元通綠能技科副總吳宇建說,元通植物工廠朝生產、生活、生態、觀光休閒農場發展,運用科技結合在地農特產業,發展精緻農業,創造商機和就業。

野菜工房創辦人陳銘村說,運用綠能LED燈源種植蔬果,可減少能源損耗,減少肥料、藥劑施用及人力效率,並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成本,也不受氣候影響,生產出高品質、乾淨、無毒的果蔬,符合國際市場需求。

邱鏡淳等人參訪後,認為農業結合科技,以省能、低碳生產果蔬,值得推廣,新竹縣將積極規劃及籌設,以引領台灣農業向上提升,並進軍國際。



◆ 蔬菜登記預警失靈 高麗菜超產價恐崩跌

中廣新聞/李河錫 2012-10-03

颱風過後大宗蔬菜大漲,促進不論山區或平地農民在災後紛紛搶種高麗菜,儘管農糧署一再推動「蔬菜登記」,但種苗場質疑「誘因不足」,難抵農民「賭徒心態」,高麗菜已超產四十多公頃,產地市場憂心下月起,將提前浮現價崩跌危機。

受先前蘇拉颱風與豪大雨危害,使得各類蔬菜行情大漲,尤其是包心白、花椰菜與高麗菜,俗稱的三項大宗蔬菜,每公斤平均還一度創下四、五十塊新高價,促進災後山區與平地農民紛紛搶種,儘管農糧署一再推動「蔬菜登記」,但各種苗場卻質疑耕除補助「誘因不足」,難抵農民賭看看心態,已嚴重浮現超產危機。

如種苗場農友預測,高菜價真的好景不常,拜天氣持續穩定所賜,葉菜類因量產早已回跌,部份還跌破十元大關;緊接著大宗蔬菜的包心白菜,到貨量激增三倍,均價也只剩十塊;高麗菜更龐大,全台已超產四十多公頃,彰化溪湖果菜市場總經理張秉源憂心,農民再不節制、調整產期,從下個月起,菜價將提前浮現崩跌危機。

市場人士表示,菜金菜土似乎是看天吃飯農民的宿命,但蔬菜登記制度推展已十多年,效果卻不彰,似乎不瞭解民心、推動也太消極,值得檢討與思考改進方案。

※ 去超市看,現在台灣產的很少?

* 農委會:3水果零售每斤應降3至12元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7405729.shtml

為平抑水果價格,政府決定進口的蘋果、奇異果、甜桃等水果關稅減半,恐衝擊國內果農。農委會今天表示,這三種水果關稅減半,政府稅收將短少1.15億元,三類水果零售端每公斤至少應降價3至12元,計算方式近期內會公布給消費大眾。若政府降了關稅,零售端卻沒有反應價格,消保會、公平會與農委會將啟動聯合查價機制。

* 中市農業局長:進口水果降關稅 恐衝擊果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7405008.shtml

陳文德表示,進口的甜桃、奇異果、蘋果等水果,原本國內就有進口,原本進口關稅高達20%,行政院規畫減半為10%,對台灣果農衝擊相對較小。

* 品質不輸中部 日本甜柿 台東結果上市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2100300519.html

前海端鄉長余夢蝶卸任鄉長職務後全心務農,在霧鹿村種植一點五公頃的日本甜柿,目前已陸續採收。余夢蝶說,台東甜柿比中部產期早約半個月,可供迫不及待的民眾嘗鮮。



◆ 農會開辦採茶訓 僅5人受雇

【楊明峰/桃園報導】2012-10-03 中國時報

龍潭鄉農會意識到在地採茶工老化凋零,人數嚴重不足問題,龍潭鄉農會今年還開辦採茶訓練活動,特請「老資格」的採茶婦現場教茶,希望為龍潭注入在地的採茶新血。

採茶教學針對轄內精緻茶業「東方美人茶、桃映紅茶」進行摘採茶菁傳授,共有廿位民眾參與,包括毫無採茶經驗的年輕人、想回味當年的老年人,由龍潭鄉農會推廣股專員陳孟文擔任主要講師,協請有數十年經驗的採茶婦擔任分組助教。受訓為期五天,期滿合格者獲頒結業證書,並將合格名單提供給茶農。

今年廿位學員全數合格,卻只有五人願意受雇採茶。茶農廖學通表示,通過受訓的學員技術不輸職業採茶工,但「耐熱」才是關鍵,要在烈日悶熱工作長達八小時,一般人很難接受,「要能持續堅持下去的人不多」。

龍潭鄉農會坦言,報名人數不多,好不容易湊齊開班人數,特別在東方美人茶產季特別悶熱無風,因此就算通過訓練,實際下去採茶的人寥寥可數。

fsj 提到...

棄農藥 不丹打造第一個有機國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法新社新德里3日電】2012.10.04

喜馬拉雅山的不丹王國,以為國人謀求「幸福」聞名國際,不丹的新目標,是在10年內,將自己打造成全世界第一個自產食物與農民百分之百有機的國家。

位於中國大陸和印度之間的佛教小國不丹,在追求經濟發展上,擁有與眾不同,或說令人羨煞的模式,特別側重環保與幸福感。

該國從「國民幸福毛額」(Gross National Happiness),而非國內生產毛額(GDP)出發的經濟模式,曾獲聯合國討論,並獲得法、英等國領袖公開支持。

直到1999年,不丹才對電視解禁。不丹還限制觀光人數,避免文化受外國影響,最近則將每周二訂為「行人日」,嚴禁私家車在市鎮中心行駛,車主必須走路或以大眾運輸系統抵達目的地。

不丹的有機王國新政策,顯示不丹決心走不同的路。他們將在未來10年逐步淘汰用於農耕的人工化學物,讓主食如小麥、馬鈴薯、水果,變成百分之百有機。農業部長嘉措從首都定布受訪時說:「鑑於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巨大壓力,不丹決心追求綠色經濟。」不丹去年即通過有機國度的實施策略。

嘉措解釋,不丹森林密布,用來種植作物的土地不到3%,多數農民已是有機農民,以腐葉或堆肥作為肥料,僅那些與道路銜接,或交通便利地區的農民會使用化肥。



◆ 推無毒農作 黃子騰闢古早田

【張朝欣/雲林報導】2012-10-04 中國時報

北港鎮年輕農民黃子騰嘗試友善土地與種植健康無毒好米,利用六分地開闢「古早田」,完全不施肥、不用藥,把水稻種植密度減少,讓稻子以土地自然養分成長,雖然收成量僅一般農田的六成,但黃子騰表示會持續下去,提供大家另一種農耕思考。

卅六歲的黃子騰原本在北部擔任油漆工,十年前回到北港故鄉接手家中農耕,充滿創意的他,與附近東榮國小合作進行無毒農作,讓小朋友了解如何友善土地,今年初透過友人認識浩然基金會人員,雙方理念契合,展開「古早田」友善農業計畫。

黃子騰利用六分地種植水稻,與一般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的「慣行農法」不同,耕種期間完全不施肥、不用藥,僅引水灌溉與人工除草、除蟲,再減少稻作種植密度,完全依靠土地自然養分生長,其理念與有機農業類似,只是未經過有機認證。

黃子騰表示,這種「古早田農法」,生產的稻米稱為「自然日曬米」,訴求友善土地、健康自然,價格比有機米便宜一點,兩公斤包裝兩百廿元,他還特別設計一個布質手提袋,一包米加上手提袋為四百五十元。

黃子騰說,「自然日曬米」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是宣導友善土地與提升米食品質的理念,「希望未來的農業,能夠走向高品質、永續發展的方向。」

※ 相關報導:

* 「英九,我不是吵著要糖吃」 楊宇帆再貼文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09030.shtml

在部落格發表文章向總統馬英九建言的年輕農民楊宇帆今天說,已接到總統府回函,但覺得好像沒有抓到他提出的問題重點。

* 楊宇帆部落格/親愛的英九,我不是吵著要糖吃的小孩。
http://why160why.pixnet.net/blog/post/93112610

* 做產銷履歷 價格沒比較好 黃瓜農心酸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4/today-center5.htm

彰化縣溪州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黃瓜農,有鑑於瓜果栽種常大量使用農藥,因此接受政府輔導無毒栽培,好不容易取得產銷履歷認證,可是努力了近三年,他們發現經過認證的農產品賣到拍賣市場,價格竟跟普通農產品無異,一路走來令他們十分沮喪。



◆ 龍鬚菜新商機 變身海菜醬原料

自由 2012.10.04

〔記者陳燦坤/口湖報導〕口湖特色產業龍鬚菜因巿場萎縮,日益沒落,養殖業者曾煥佾提煉多醣體,無意間開發出低成本、口感佳的海菜醬原料,香味濃郁且較海苔醬成本低,潛在商機極大,曾煥佾有信心未來巿場打開,不僅可穩定龍鬚菜價格,也能夠減少對中國出口的巿場依賴。

口湖氣候水質適合龍鬚菜生長,曾煥佾表示二十餘年前國內掀起高單價水產九孔養殖風潮,當成主要飼料的龍鬚菜搶手,栽種面積廣達四百多公頃,隨著九孔產業沒落,過剩的龍鬚菜無法消化,多數只能在冬季出口到對岸,賣給九孔養殖業者,價格曾跌到每台斤五毛,龍鬚菜種植面積也萎縮至二十五公頃。

為了振興產業,曾煥佾十餘年前開始收集資料,得知龍鬚菜含高量多醣體,可用於醫學、美容領域,兩年前砸下六百餘萬元利用萃取、分離技術,順利提煉出高濃度多醣體,但曾煥佾喜出望外的是剩餘龍鬚菜泥成了海菜醬原料。

成本低 口感不輸海苔醬

曾煥佾表示,海菜醬香氣濃郁,口感綿密,不輸海苔醬,成本更低,目前台灣巿場進口海苔醬佔了九成八,未來海菜醬商機值得期待,目前技術五百公斤龍鬚菜僅產出五十公斤菜泥,一旦新巿場打開,需求量提升,龍鬚菜價格可望穩定,將重新燃起產業生機。

曾煥佾同時將龍鬚菜與烏魚子結合,開發出高檔XO醬─龍鬚魚子醬,搶攻金字塔頂端消費族群,曾煥佾指出,龍鬚菜唯有朝高技術加工發展,產業才能在台灣站穩腳步並降低過度依賴中國巿場風險。

雖然龍鬚菜多醣體尚未進入實用階段,但曾煥佾表示,位在嘉義巿的工業金屬研究發展中心相當感興趣,正洽談合作萃取濃度更高的多醣體,相信龍鬚菜能夠走出夕陽產業的陰影。



◆ 中埔樹藝盆栽展 催生苗木專區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中埔報導】2012.10.04

嘉義縣中埔鄉的園藝種苗業相當發達,鄉公所和農會整合盆栽業者和園藝玩家成立產銷班,催生成立園藝苗木專區,帶動中埔鄉的觀光和產業,昨起到周日在鄉公所前廣場舉辦樹藝盆栽創作成果展。

鄉長李文錦表示,中埔鄉是園藝苗木培育重要產地,生產面積約40公頃,年產值4億元以上。此外,中埔鄉喜愛盆栽造景人士72年成立「樹石藝研究班」,培育許多奇特的盆景,最近還有業者將平地茶花培育成功。

鄉公所和農會向農委會爭取經費,將苗木業者和樹石藝研究班結合成花卉產銷班第五班,目前班員30多人,由前鄉長鄭炳琨擔任班長,同時請園藝專家吳錦棟上課。

鄭炳琨說,有的盆景是主人精心培育了一、二十年,甚至出再高價都不賣,他建議民眾下班後可去觀賞,因為每天展到晚上9點,而盆景晚上無烈日照射,長得更好看。

fsj 提到...

陳保基:農民老了就把地交出來

【侯俐安/台北報導】 2012-10-05 中國時報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活化休耕地」政策,面對立法委員陳明文質詢,竟脫口說出「老了就把土地交出來,六十五歲就有老農津貼了...」,遭立委痛批心態可議有如共產黨,言論「令人直冒冷汗」。

會後記者詢問,陳保基才解釋,他的原意是老農年紀已大,還在田間耕作讓人於心不忍,應該釋出土地,好好休息,把土地租給年輕農民,也能增加就業機會。

雖然陳保基百般解釋,這句話沒有惡意,不過聽在《無米樂》崑濱伯的耳裡還是「不太舒服」,他說「我七十八歲身體還勇,為什麼要交給別人?」

七十一歲老農李信武也說,他務農五十年,看著綠油油的稻田覺得活著很有意義,「這句話...聽起來心酸酸的。」

今年九月,陳保基到雲林視察青蔥產量,農民陳情肥料價格高漲吃不消,陳保基看著撒在溝中的肥料,指正農民放太多,要「省著點用」。

昨天民進黨立委陳明文質詢時,以廣告台詞「腳麻了要怎麼走?」告訴陳保基,老農當然知道要合理施肥、別撒進溝裡,但七、八十歲了哪有體力揹肥料,只能放在水源頭,順水流進田埂。

陳保基緊接著說「所以就不通阿,嘸通安內阿!」陳明文又問,「嘸通安內嘜安怎?」陳保基脫口說:「老了就要把土地交出來活化,六十五歲以上就有老農津貼啊!」立委高志鵬要求他收回、承認口誤,陳保基則堅持,「這是我個人,也是農委會的政策。」

陳保基認為,國內農業結構需要調整,所以明年元旦才要推出「活化休耕地政策」,希望透過休耕補助限領一期,讓老農或非專業農民釋出土地,增加年輕人從農機會;另一期作由農委會補貼轉作玉米、牧草、小麥、毛豆等進口替代作物,不但五年內可增加四.五萬公頃耕地,還可望增加十萬人就業機會。

陳保基解釋,國內連續兩期休耕地有五萬公頃,地主總計有十六萬六千多人,其中有九萬六千人未參加農保,「是地主、但不是農民」,而大佃農由政府補貼種稻又可繳交公糧,具有雙重補貼,隨著財政負擔增加,「這些補貼如加掛的車廂,火車頭已拉不動。」



◆ 農產價格 也要反應成本

【徐世勳】2012-10-05 中國時報

電價合理化、油價合理化、水價合理化等呼聲不絕於耳,但我們要甘冒大不諱,斗膽幫農民聲援提問:農產品價格是不是也應該適度合理反應成本?

問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很荒謬的。因為電價、油價、水價等均歸台電、中油、自來水公司等國營企業管理制定,農業並非國營企業,農產品價格本應由市場供需決定。但事實並非如此。由於我國相對於美國、日本、法國等已開發國家,過度高估農產品價格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而消費者物價指數又是政府施政的重要參考指標,以致於農產品價格的漲跌變得相當敏感,幾為代罪羔羊,一直由農委會及公平交易委員會密切監控管制,且幾乎不惜任何代價地靠各種名目的補貼來支撐。也因而造成幾乎半數農地休耕、水資源浪費、過度施用肥料、漁業用油流入地下油行等怪異現象。

食物價格改變背後所反映的不只是農產品價格的改變,運銷成本之改變亦會影響到食物價格,特別是加工、運輸、儲存等成本,加工程序愈複雜,食品安全的要求愈嚴,農場價格相對於最終零售價格的比例就會愈小。一般而言,在已開發國家中,農場價格大約占最終零售價格的二十五~三十五%,比重雖然不輕,但當中生鮮產品的比重要比加工食品來得小。

有鑑於我國消費型態近年來因人口老化、婦女就業、家庭結構改變等因素,外食人口比例迅速增加,消費者在傳統菜市場之採購量不斷萎縮,逐漸被大型量販店、便利商店及超市所取代。因此,政府應參考已開發國家的作法,按照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之最新資料來調降生鮮食物(尤其是蔬菜與水果等易腐且庫存成本高之產品)之權重,以減少因權重過高而高估農產品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影響,進而避免政策制定的偏差。

其次,農產品從產地搖籃經過漫長的價值鏈(包括食品安全的確保),轉變成餐桌的食物,這其中有多少農業從業人員的小心呵護,創造多少附加價值,值得消費者大眾的肯定與尊重,這是最起碼的尊嚴。刻意壓低農產品價格,不讓農產品價格適度合理反應成本,似乎弱勢的農業注定該當消費者的犧牲品,該扮演悲情農業的角色,以便現身說法為「市場失靈」見證,讓大有為的政府順勢介入,再漫天喊價索取各項福利及各項補貼,造成更可怕的「政府失靈」。

君不知,農委會一○一年可用之公務預算為一三○九億元,其中福利及各項補貼高達八四四億元,福利支出占可用預算的份額已提高至六三%,在各國農業預算分配相當罕見,可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經建會日前報導,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二○一二年五月出版的「二○一二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我國「企業家精神指標」問卷調查評分,全球排名第一,遠優於其他亞洲三小龍之香港(第三位)、南韓(第十六位)及新加坡(第二十三位),為台灣競爭力細項指標最具優勢項目之一。這企業家精神在我國中小企業產業界活龍活現,反而在我國農業「政府失靈」的綁手綁腳、作繭自縛下幾蕩然無存。

農產品價格若不能依市場機制適度合理反應成本,占我國農業就業人數五十四.三萬人之比重達八十四%的雇主、自營作業者及無酬家屬工作者,如何養家活口、自立經生?如何幫廣大消費者把關食品安全?難道要農委會繼續加碼提高福利及各項補貼,要農業國營化,落難到需靠農委會這個「大雇主」的基本工資過活?(作者為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 推廣農業DIY 10業者拚創意

自由 2012.10.05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吸引遊客下鄉動手做體驗農業,台東縣農會首度舉辦「休閒農業創意體驗活動競賽」,業者結合在特色飆創意,昨天初選共選出十家業者,將於十八、十九日由遊客、專家實地體驗票選最好玩的活動。

縣農會專員張淑煖指出,希望透過親身體驗,讓民眾更認識台東休閒農業發展成果,因此由全縣六大休閒農業區會員申請參加,提出一份約兩百元的DIY體驗遊程,昨天先以簡報審查,選出十名業者進入決賽,由專家學者及旅遊家庭共四十人投票決定,最高獎金一萬元。

這十家業者各具特色,太麻里金針山農友溫吉賢提出遊客採茶菁、再以「手炒茶」方式體驗製茶樂趣,並製作客家米苔苜;關山鎮草莓農友賴善能則設計以稻殼、糙米、白米、碎米、稻稈等拼貼在光碟片上,製成特色小時鐘。

其他還包括池上鄉業者林建宏推出米比薩、卑南鄉咖啡農友阮勇光推出咖啡活性碳DIY及福袋製作,池上鄉業者張天助計畫引導遊客探訪阿祖的豬寮及稻田文化,大武鄉洪玉琴設計親手種段木香菇活動,卑南鄉九鳥陶燒業者廖夏子則以小花蔓澤蘭做為窯燒材料,讓「綠癌」變成綠金,遊客可手做綠金吊飾帶回家。

※ 相關報導:

* 山水米有機稻場 月底收割體驗
http://www.udn.com/2012/10/5/NEWS/DOMESTIC/DOM3/7409835.shtml

苗栗縣苑裡鎮山水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5年前投入有機稻米栽培,已有4個產銷班,栽培面積125公頃,也成立有機稻場,舉辦各種體驗活動,推廣有機概念,10月底將舉辦二期稻作收割體驗活動,電洽(037)743000。

* 柯湖里擁綠色夢 要開農夫市集
http://www.udn.com/2012/10/5/NEWS/DOMESTIC/DOM3/7409750.shtml

「要圓農夫市集的夢想!」新竹縣竹東鎮柯湖里和新竹科學園區只隔一座山頭,仍保有純樸山景和農地產業,有農產地理優勢,柯湖里長黃宏堡和里民決定農夫市集在11月開辦,要吸引竹科人上門。

* 《10月啡常柑甜》東山青皮椪柑上市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5/today-south17.htm

「Eye台南,田園文化生活圈—啡常柑甜體驗行」十月推出四場次文化之旅活動,引領民眾深入東山咖啡園區、採椪柑,探訪東山產業文化。

* 電腦選土豆 虎尾農會打開港、星市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5/today-center7.htm

虎尾鎮農會提升花生品質,建構一套全國最大的電腦篩選花生系統,精挑細選每一粒花生,還要再次透過人工篩選,確保每一粒花生飽滿的品質,「電腦選的土豆」贏得市場口碑與銷路,每年創下八千萬的產值,並成功打開香港、新加坡等外銷市場。

fsj 提到...

雙溪山藥比美 「輸贏都一級棒」

【聯合報╱記者阮南輝/雙溪報導】2012.10.06

新北市雙溪區第1屆山藥冠軍爭霸賽昨天登場,為今天開幕的山藥節暖場。評審認真打分數,成績揭曉前,不少農友圍住參賽的山藥「評頭論足」,農友表示,不管誰拿第1,雙溪的山藥絕對一級棒。

雙溪區第1屆山藥賽昨天在農會禮堂舉行,共有18名農友參賽,評審們依山藥的外觀、肉色、黏液度及重量打分數,參賽農友則在場外等候結果。

雙溪區長陳世銘表示,雙溪區每年山藥產量約6萬台斤,因為品質好,很受市場歡迎。雙溪山藥節以往主打一日遊,今年增加山藥比賽,未來將推廣成為新北市的特色活動。

評審結果獲前三名的農友分別為林滿鐘、陳清火與魏秋林,農友葉俊郎獲優勝獎。得獎農友將在今天的雙溪山藥節開幕式上領獎。

陳世銘說,今天上午10時在雙溪東榮街三忠廟廣場的山藥節開幕式有踩街、調酒大賽、節目表演。今天的一日遊360個名額已滿額;10月13日、20日及27日的一日遊3個梯次,同樣是秒殺額滿。雖然山藥節一日遊已額滿,歡迎民眾到雙溪玩並參加今天的開幕儀式,交通、餐廳、景點等相關資訊可上官網http://www.2c3y.com.tw/查詢。



◆ 獎勵種大豆 農糧署將納入契作

【聯合報╱記者張家樂/南投報導】2012.10.06

隨著養生風氣興起,很多消費者都指名要買「非基因改造」的大豆(即黃豆、黑豆);農糧署自今年第二期作起,將種植大豆納入契作獎勵,每公頃45000元。國內的「丸莊」、「瑞春」和「大同」等醬油大廠,都已和農民契作,契作面積逾300公頃。

農糧署副署長黃美華說,國內大豆的市場一直很大。最近國際糧價上漲,國產和進口大豆價格接近,國產豆較新鮮,品質又好,國內的醬油業者偏愛用國產的大豆。

雲林縣大豆契作農民謝明拴說,國產大豆的外皮無拋光,香氣較濃郁,且不是基因改造,品質比進口大豆好,且國產大豆顆粒較小,容易散發豆香,這也是很多講究品質的餐飲業者,寧可多付一點成本,也要使用本地大豆原因。



◆ 下營產業文化節 強打黑豆茶

【聯合報╱記者呂筱蟬/下營報導】2012.10.06

下營區農會將於10月13、14日舉辦「下營農情產業文化暨米食推廣」活動,下營三寶鵝肉、黑豆、蠶絲等各項農特產品,活動期間祭出8折優惠,農會昨天趁勢推出最新產品黑豆茶,甘醇滋味讓民眾直說讚。

下營區農會總幹事曾丁祥說,農會為推廣種植黑豆與農民契作,以保證價格1公斤50元收購,增加大家收益,現約有50戶農民參與,種植面積30公頃,主要集中在宅內、後街地區。

曾丁祥表示,黑豆富含蛋白質、脂肪酸等營養素,很適合坐月子的婦女食用,可幫助體內排毒,但有民眾覺得需長時間浸泡、熬煮很費事。農會因此推出最新產品黑豆茶,使用在地黑豆,由農會人員焙炒、加工,民眾買回後只需以沸水煮開或直接沖泡飲用,養生又方便。

為期兩天的產業文化節將在下營農會遊客服務中心舉行,活動內容有蠶絲秀、米食創意料理品嘗、黑豆腐製作體驗、蠶繭花DIY等。下營區公所自上午9點半至下午5點,提供免費觀光巴士,每隔30分鐘發車,由下營產業文化展示館發車,行經白鵝教育農場、顏水龍紀念公園、博奕休閒農場及上帝廟。

fsj 提到...

政院打造「黃金廊道」 要砸40億

【經濟日報╱記者吳泓勳、王淑以/台北報導】2012.10.07

行政院拚「有感經濟」,明(8)日上午將由行政院代表與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公布「黃金廊道」經濟動能推升方案,預計將分8年投入40億元,在雲林縣、彰化縣中間的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區,發展農業節水生產專區與樂活農業示範區,轉型高科技農業。

對於行政院推出的第一道有感經濟政策菜單,大華投顧董事長杜金龍說,生技、食品族群可望受益,同時在周邊沿線設有工廠及土地的公司資產,將有機會上揚。

馬英九總統指示行政院在1個月內繳出有感經濟成績單,市場都在觀望,行政院到底會推出甚麼亮點?

據了解,行政院決定率先推出的是農委會「黃金廊道」計畫,由政府出資,分8年共40億元,在雲林縣與彰化線中間,高鐵沿線的地層下陷土地,作為試點,並整合農委會、經濟部、交通部及地方政府政策資源,輔導農民從事低耗水性農業與觀光休閒農業。

根據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內容,黃金廊道計畫可提高農民收益,目標作物採契作方式,輔導獎勵農民、開設產銷班等,除輔導節水耕作技術外,也藉此擴大經濟規模與人力結構改善,降低成本,協助農民轉型,發展新農業形態與高科技農產業。

該方案還可提升糧食自給率,並配合黃金十年計畫,建立樂活農業示範區。未來將視成效推廣到其他需要轉型地區。

對於黃金廊道方案,杜金龍說,政府出資40億,金額不大,但可以看出來政府確實已經慢慢在動了,一點一滴政策累積的政策牛肉仍然可觀。

杜金龍說,生技股是近期台股主流股,也是馬英九總統黃金十年政策之一,政府此時針對高科技農業端出牛肉,將再加速提升產業競爭力,也會引起生技類股一波漲幅,與生技有關的食品及農藥類股也會沾光。另外,黃金廊道將在雲林到彰化一帶高鐵沿線發展,對在雲林彰化附近設有工廠或者有土地的上市上櫃公司,也是一大利多。

不過,原定出席周一「黃金廊道」經濟動能推升方案記者會的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昨(6)晚向行政院院長陳冲提出口頭請辭,陳冲表示尊重其意願允許請辭。



◆ 休耕補助凸槌 農村世代斷層

【管婺媛、侯俐安/台北報導】2012-10-07 中國時報

農民高齡化問題嚴重,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直指,政府休耕補助措施正是罪魁禍首!政府自民國八十六年開始施行休耕補貼措施,每期每公頃農地可獲得四萬五千元補貼,但出租轉作收益遠低於休耕補貼,導致老農轉型不易,寧願休耕也不願租田,讓年輕農民沒田可耕,老農又抓著農地不放,造成農業青壯人口嚴重不足。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日前一席「農民老了就把地交出來」言論,雖引發一些老農反彈,但陳保基確實點出農業人口高齡化問題。

據農糧署統計,我國農林漁牧業經營管理者,平均年齡已高達六十一.七歲,且有高達五成六的農業從業人口,年齡都在四十五歲以上,凸顯我國農民高齡化問題嚴重,農業技術若無法世代傳承,台灣農業競爭力恐下滑。

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台灣自加入WTO後,為因應農作過剩壓力,從民國八十六年起實施休耕補貼措施,每一期每公頃休耕農地,可獲四萬五千元補貼,遠比出租轉作收益高,導致許多老農不願釋放土地,寧願休耕也不願租田,讓年輕人無田可耕,老農不捨釋放農地,讓台灣農民高齡化問題嚴重。

為了解決此一問題,陳保基上任後積極調整休耕政策,農委會表示,目前研擬「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將推動耕作制度調整,針對五萬公頃之連續兩期休耕農田,從明年開始休耕補助限領一期,另一期作需恢復生產,種植進口替代作物如玉米、大豆,或毛豆、結球萵苣、胡蘿蔔等具外銷潛力作物,或可維護農田生態之有機作物,以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預計五年內可增四.五萬公頃耕地,增加十萬人就業機會。

農委會強調,現有兩期連續休耕之地主,其中五.五萬人為六十五歲以上,對於無力或無意願續耕者,可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將自有農地租給大佃農,除有租金收入及可領取老農年金與離農津貼安享離農後生活。

※ 願意出租的,休耕補助給多一點。相關報導:

* 離農津貼沒人領 7.2億預算白編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081/112012100700096.html

大選前兩黨大打老農牌,朝野在激烈廝殺中推出「離農津貼」,農委會因此在今年大舉編列七.二億離農津貼,但迄今仍無人申請。國民黨立委王惠美指出,據現行規定,參與農保者,一旦領取離農津貼後可能影響醫療、身心障礙給付等權益,因此不願申請離農,「這筆預算等於白編了!」



◆ 種有機、搞通路 農業當志業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2.10.07

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雷立芬表示,年輕人返鄉務農,重點是熱忱跟決心,因為當農夫就是自己當老闆,除了大量勞動,還要能撐過青黃不接的耕耘期,先確認能把農業當志業,才可能成功。

雷立芬說,台灣年輕人普遍不願當黑手,但從農不比黑手輕鬆。如果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返鄉務農,恐怕很難持之以恆。

她也提醒農委會,要吸引年輕人回農,「通路先想好」,讓年輕人返鄉種這些農產品,國內有沒有業者願意買,或是可增加出口產值,否則到時又淪為政府「保價收購」,「能留下來的年輕農民有多少?」

返台務農的張智傑指出,台灣水稻在國內已生產過剩,但「有機」是國際趨勢,一方面符合環保、對生態友善,「有機稻米一公頃可以賣十八萬元」,比一般稻米收益「漲」一倍。

他建議農委會,吸引年輕人回農,除協助少走冤枉路外,也要鼓勵新農民,培育品質好的農產品,讓中日可相互承認台灣的有機認證,省去認證費用及程序,讓台灣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為台爭光」。

※ 相關報導:

* 台幹返鄉種田 誓當農的傳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7414051.shtml

曾是年薪百萬的台商主管、四十一歲的張智傑,厭倦每天泡在酒裡、應酬的業務生活;三年多前他返回苗栗老家,種起有機稻米、小麥及黃豆,雖曾窮到吃泡麵、啤酒過日子,但他誓言要當「農的傳人」,今年首批有機水稻的收成,也將讓他擠進「百萬農青」行列。



◆ 中國廉價菊花大量傾銷 合格銅鑼杭菊恐受衝擊

自由 2012.10.07

〔記者傅潮標/苗栗報導〕消基會調查市售花草茶,其中九件菊花樣品被檢出農藥殘留。全台主要杭菊產地苗栗縣銅鑼鄉的菊農,質疑有毒產品應是來自大量廉價傾銷台灣的中國,憂心會衝擊藥檢合格的銅鑼杭菊產業。

銅鑼鄉農會總幹事曾義孝說,銅鑼杭菊產期不到一個月,每年十一月採收期的前、中、後期,都會採樣送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檢驗,去年全數合格,今年並獲得吉園圃標章。

曾義孝說,中國每年進口到台灣的杭菊數量多達幾百噸,銅鑼杭菊的年產量卻僅二、三十萬斤,相差懸殊。雖然台灣杭菊品質好也安全,但中國杭菊一斤只要二、三百元,甚至還有一百多元的低價品,銅鑼杭菊一斤則要六百到一千元。

曾義孝擔心,中國廉價杭菊大量傾銷台灣,已衝擊到銅鑼杭菊的市場,昨天消基會公布的抽驗結果,恐會造成消費者對菊花茶製品卻步,使檢驗合格的銅鑼杭菊遭受池魚之殃。



◆ 花草茶選購及飲用安全小提醒

自由 2012.10.07

1.選購地點:信譽良好的雜糧行、中藥店或商家。

2.外觀品質:選擇包裝完整、標示清楚,產品本身乾燥、無化學藥劑等刺鼻異味。

3.飲用方法:花草茶(特別是乾菊花)第一次應先沖泡熱水後倒掉,第二次再泡飲,如有異味,勿再喝。

資料來源:消基會、園藝教授鄭正勇

整理︰記者楊久瑩

fsj 提到...

6成農業預算 花在各項補助及福利

自由 2012.10.08

花一元創造的產值不到五元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農委會每年的預算超過六成花在福利與各項補貼,導致預算的使用效率不彰。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分析,政府每支出一元農業預算僅創造不到五元的產值,十六年來減少六成。若農業預算無法提升效率、做合理分配,不僅可能造成浪費,也無法提升農業競爭力。

今年農委會公務預算加上非營業基金合計一六○三億元,扣除撥充基金預算二九四億元後,可用預算為一三○九億元。不過,福利支出包括老農津貼、農糧與休耕補助,以及肥料、漁業用油、水利會會員補貼、農漁民子女獎助學金等,高達八四四億元,佔所有農業預算六十三%,真正可以做產業調整的僅七%、九十三億元。

至於明年度農委會編列公務預算為一一七三億元(包括撥充基金預算二九○億元)、非營業基金三八七億元,實際可用預算約一二七○億元,其中福利與補貼仍佔六十二%,約七八五億元。

福利與補貼支出遠逾785億元

事實上,整體政府的農業福利與補貼支出遠超過七八五億元,明年度農委會編列四六五億元的老農津貼,但不包括直轄市必須負擔一半的老農津貼,此外,已虧損一千三百億元的農保,中央撥補的預算則編列在內政部。

陳吉仲統計,一九九五年農業預算約三二七.六億元,而政府公布的農業產值達四千一百多億元,等於「政府每支出一元可創造十二.五元產值」;但去年農業預算九五六.六億元,產值為四七五五億元,等於投入一元經費僅創造近五元產值,二○○九年為三.八元、前年為四元。至於去年產值增加,並非農業競爭力提升,而是原物料上揚結果。陳吉仲指出,政府應照顧弱勢農業,但「錢要花在刀口上」,農業預算是否用在照顧真正農民向來遭質疑,尤其農保與老農津貼「假農民」充斥,卻始終未解決,造成財政沉重負擔。

台大農經系教授吳榮杰認為,農業補貼有存在必要,但先進國家早以食品、糧食安全及環境等名目做為補貼,而我國思維落後,僅以生產要素補貼,讓納稅人忽略農業的多元價值。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強調,農業預算在補償性措施太多,促進產業發展太少,反映政府的不作為。農委會解釋,各項補助法定預算都是固定,很難變動。



◆ 地方政府:若沒誘因 難打動農民轉作

【聯合晚報╱記者劉金清、高堂堯、陳文星、簡慧珍/連線報導】2012.10.08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對農委會提出的雲彰黃金廊道政策,表示樂觀其成,但地方更關心的是具體措施如何,如果只是提政策,沒有具體措施,要輔導農民轉作,可能不容易。雲林環保團體則認為政策大方向正確,但應先更新農用水資訊、透明化,解決地表水分配不均沉痾。否則如果未來推動節水農作,農民卻還是得抽地下水,那將是天大笑話。

縣府農業處官員指出,目前高鐵沿線多種植水稻,農委會計畫輔導農民轉作低耗水的小麥、高梁、玉米等,但如果沒有相當的誘因,不容易打動農民轉作。希望農委會提出政策後,也能盡快提出有具體內容的作為,否則可能淪於空談。官員表示,之前農委會與地方討論黃金廊道時,地方提出不少建議,希望農委會提出的具體措施能貼近民意,輔導農民轉作就比較容易成功。

雲林環保聯盟前理事長陳清圳則指出,「不只濁水溪沿岸鄉鎮,連古坑農民都在抽地下水!」濁水溪水量從50年前就以45%、55%分配給雲彰兩縣,如今雲林耕地灌溉面積已擴大甚多,水利署和地方農田水利會卻未重新清查計算、調整用水比例,導致地表水不足、農民才必須抽地下水。

彰化縣溪州鄉長黃盛祿說,「黃金廊道」沒有對症下藥,「如何提振有感經濟?」,政府有心解決但作法必須更具體有效。他舉例說,就像一個人生重病了,不是先醫治疾病,反而是常常安排一些健康飲食、唱歌娛樂等課程,沒有對症下藥又浪費金錢資源,搞錯方向了!

溪洲農民認為政府應該解決超抽深層地下水的問題,而非只想拿弱勢農民開刀;輔導轉作旱作等配套也得看實際內容是否與農民耕作習慣、收入衝突,應多聽取農民意見再決定。鄉長刀黃盛祿也認為地層下陷根本問題在於深水井超抽地下水,農民被迫使用地下水也都是淺層水。



◆ 農耕隊拚外交 老兵凋零無人問

【聯合報╱記者雷光涵/台北報導】2012.10.08

六○年代創造「沙漠種出水稻」奇蹟的農耕隊,當年由政府派遣到友邦國家,以農耕技術協助外交,但農耕隊成員一直是體制外人員,使得相關福利也跟著「身分不明」。立委蕭美琴為當年的農耕隊抱不平,她說,政府不該遺忘這群外交老兵。

六○年代,我國與中國大陸爭外交合法地位,鞏固友邦為首要任務,陸續以先鋒計畫、中非技術合作等名義,派農技專家到落後國家種稻。

外交部將此業務交給「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海外會),但農耕隊成員一直是體制外人員,海外會後來也被立委批為「黑機關」。

一九九六年「財團法人國際發展合作基金會」(國合會)成立,援外計畫才算合法進行。不過外派人員仍在二○一○年以後,才適用勞基法。

蕭美琴表示,農耕隊、援外技術團未編入國家體系,「但他們是歷史產物」,不能忽略、說他們不存在。

她在花蓮參加過一位農耕隊員的告別式,第一次知道,這批七、八十歲的長者,部分或因經濟、或與家人疏離,老後生活令人鼻酸。

她說,這批外交老兵在偏鄉工作,比在首都上班的外交官更辛苦;但當年沒勞健保,也無離職、退休後的保障。國合會應編列預算,給予重病、喪葬補助。

國合會秘書長陶文隆說,當時外交割喉戰,農耕隊本是「急就章」,後來卻變成常態。他指出,國合會一九九六年成立,法律上,沒有依據可編列預算,「等於是師出無名」。

陶文隆說,有些農耕隊員靠豐碩薪水及在地人脈,留在當地經商有成,當然也有人不善理財。

他非常同情部分老隊員的境遇,國合會每年也撥廿萬元,補助聯誼會活動,「這塊死角,應該運用其他機制彌補」。



◆ 光波植物廠 全年種菜、中草藥ok啦

【記者李蜚鴻/台北報導】2012-10-08 旺報

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系主任謝昌衛,運用先進的LED光源技術,搭配環境溫控,成功打造「光波植物工廠」,讓農產品能全年度定時、定量、定質、定價供應,種菜不需再看老天臉色。相關技術未來可望應用於中草藥種植。

這項研發成果已技術轉移給台美農業科技、固泰電子以及板橋區農會,並即將技術轉移給花蓮縣壽豐鄉農會。

每當颱風來臨,民眾就會面臨菜價飆升,或者無菜可買的情況。3年前謝昌衛主任開始開發「光波植物工廠」,他說,過去他一直致力於美妝產品和保健食品的研發,然而市面上中草藥重金屬污染、農藥殘留等問題層出不窮,促使他著手研發如何培育無毒的原料,以確保產品品質和消費者安全,因而有了「光波植物工廠」的出現。

謝主任強調,植物工廠不僅打破了以往靠天吃飯的農業魔咒,更有助於作物邁向科技化、精緻化。與傳統的土壤種植相比,植物工廠需要電力來維持光源和溫度,雖然成本較高,但品質穩定,還可逆勢操作,栽培非當季蔬果,因此售價可以提高,而且全年均價,不受市場波動影響。

「光波植物工廠」不使用農藥,培養液經紫外線殺菌處理,不僅可避免土壤重金屬汙染與病蟲害問題,更是對環境無汙染的永續農業。

※ 相關報導:

* 有機專班結訓 添160農業生力軍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15266.shtml

為培養專業農民,雲林縣政府陸續開辦短期的安全農業推廣教育訓練、中期的有機專班、長期的農民大學培訓等。有機專班結訓典禮昨天在雲林科技大學舉行

* 有機山蘇正夯 部落掀栽種潮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415419.shtml

有機飲食大為流行,台東南迴地區許多原民部落族人,在自有農地上栽種「山蘇」;被視為清潔蔬菜之一的山蘇,頗受民眾歡迎,不僅帶來收入,也帶動部落一股山蘇熱潮。

* 鑽研18年 吳俊宏種長壽花 產量冠全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8/today-north1.htm

曾拍過痠痛噴劑廣告的八德市花卉產銷班長吳俊宏,從建築業轉入園藝界,鑽研栽植長壽花,十八年來種出心得,除了建立標準作業流程,還研發出國家專利認證的「滴灌」裝置,目前長壽花產量居全國二分之一的龍頭地位。

fsj 提到...

「黃金廊道」可別搞成了「黃土廊道」

【經濟日報╱社論】2012.10.09

行政院拚有感經濟發布的第一個亮點,是農委會規劃的「黃金廊道」,將在8年期間由各相關部會投資33億元,在雲林彰化間的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地區發展節水專區與樂活農業示範區,轉型為高科技農業區。

乍看之下是一個對的方向、好的策略;但是仔細一看,其主要內容大概就是下列3項:一、輔導種植省水耐旱作物;二、設立植物工廠;三、發展觀光休閒農業。這項政策規劃不夠精確,做為「亮點」令人有些懷疑。農委會應更慎重周全地進行規劃,否則「黃金廊道」到最後如果變成「黃土廊道」,在當前政府財政困窘之下,可別再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高科技農業可以發展的東西不少,包括輔導農民種植國人耳熟能詳的蘭花、高價花卉、稀有菇類、高級木耳、香菇、奇異果、愛文芒果、高級香瓜、巨峰葡萄、高級木瓜、有機蔬菜、蘆筍、鳳梨、釋迦等,只要品質好,單價都可以拉高。

主管機關只要對鄰近的農改場委以重任,輔導轄區農民以高科技方式種植(包括滴漏灌溉方式或室內有機栽培),再協助農會組織打通國內外行銷通路,其掌握國內外高價農產品市場的利基是可以預期的。然而,若因為目前國際糧價高漲,農委會就要輔導農民大量增種省水耐旱的玉米、高粱、小麥,卻是一種風險極高的決策模式;未來如果糧價下跌,已經寅吃卯糧的國家財政將要如何處理善後?是否有能力進行善後?恐怕都是事先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依照世界銀行的資料,玉米的價格指數如果在2005年是100,則1970年就是215;如果農民在1970年聽了「新馬爾薩斯」論者,例如提出「成長的極限」的「羅馬俱樂部」之成長悲觀論調,預期糧價大漲而開始大種玉米的話,那麼隨著玉米的價格一路下滑到2005年只剩不到一半,要一直等到2011年才能超越1970年的價格。如果現在是另一個類似1970至2011周期的起始點,那麼政府是否要以契作大量補貼種植玉米的農民40年,目的就只是要提高牛隻和豬隻所吃飼料的「家畜糧食自給率」,放棄原來從國際市場低價進口的模式?

高粱也是一樣,1970年的價格指數是191,一路跌到2005年的100後,才在去年回升到219。在1970年聽信「大有為政府」鼓勵而種植高粱的農民將熬40年,才等到「價格上漲」。何況台灣是一個農業機會成本過高的經濟體,諸如巴西、阿根廷、泰國,甚至永凍土解凍後的俄羅斯等資源豐富的國家,都可以隨著糧價漲跌而調整生產面積,但台灣卻幾乎確定是在做虧本生意;國家財政有大量盈餘時還可以享有這種高風險施政的餘裕,可是今天可以繼續如此揮霍嗎?

更糟糕的是,台灣已經設定目標,即將在8年後加入國際間自由化程度最高的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農產品市場幾乎要完全自由化;而在TPP之前我們還想要和更多的東南亞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農業的進一步自由化已經箭在弦上,既有的農業屆時不知道要如何調處,此時此刻還要擴大完全沒有比較優勢的穀物生產,以8年的時間投資33億元增產穀物,然後在8年後進入TPP之時立即面臨開放農產品市場的毀滅性衝擊,讓接受政府鼓勵種植的農民無以為繼,這將是一項不負責任的政策。農委會可別忘記當年農民蛋洗國貿局長蕭萬長的畫面,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有感經濟」需要更深入精確的規劃,可別把「幸福有感」搞成了「痛苦有感」。



◆ 雲縣嗆:否決的舊案 拼貼變黃金

【聯合報╱記者劉金清、高堂堯、陳文星、簡慧珍/連線報導】2012.10.09

行政院推出「黃金廊道」的「亮點」後,雲林縣府官員說,「這是把雲林縣兩年前所提的『綠林造地』計畫,拼貼出爐」,根本是換個名詞「新瓶裝舊酒」。

雲林縣水利處長林榮川表示,由於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嚴重,經建會在二○一○年三月召開跨部會協調會,縣府即提出「高鐵沿線綠林造地計畫」,內容包羅了節水設施、推動旱作、輪作休耕等方式,但討論了大半天,最後仍被農委會以「計畫不可行」否決。

雲林縣農業處副處長許永瑜表示,雲林農民普遍年紀大,若要農民改種低耗水的小麥、高粱、玉米,因收穫損耗率偏高,農民不會願意冒險;更何況還不知轉作的契作商人在哪裡?

竹塘鄉長蔡永稽表示,黃金廊道計畫正好畫過「濁水米」主產地,中央轉作旱作、鼓勵新世代回鄉等計畫,農民看不到誘因,「種玉米收成會比種稻好嗎?」

溪州鄉長黃盛祿說,工業用的深井濫抽地下水,才是地盤下陷禍首;農民灌溉只抽淺層地下水,「黃金廊道計畫本末倒置,亂拿農民開刀」,他批農委會規劃的新技術、新農民、新產業,「聽起來更像是作文比賽」。

※ 香奧倒:

* 黃金廊道「外行話」 農民不埋單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417974.shtml

埤頭農民許永林說,種稻有一定專業與經驗累積,不是說種就種,改種玉米、高粱、小麥等旱作,說起來很容易,但老農民必須重新學習技術,且田地是否適合栽種?更要考慮收成、產銷配套問題。

* 水稻轉旱作 利潤不足 老農意願不高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9/today-life4-2.htm

種植水稻一期稻作每分地約有七、八千元利潤,二期稻作也有四、五千元,種植玉米(飼料用)、高粱一期頂多只有二、三千元,根本無法維持生計,農友們普遍沒有意願轉作。



◆ 推廣水稻直播 當選模範老人

【聯合報╱記者陳崑福/萬丹報導】2012.10.09

屏東縣萬丹鄉高氏宗親會理事長高章輝,教導子女有成,自幼務農的他,看到農民栽種稻作,過度施肥、噴灑農藥及使用太多水灌溉,指導農民採取水稻直播法栽種,收成比傳統插秧法多,更減少農藥、肥料及水的使用量,當選今年全國模範老人。

74歲高章輝,曾任萬丹國中教務主任等職務,後來進修取得碩士學位,退休後到大仁科技大學擔任技術老師。

他看鄉親採用插秧法種稻,病蟲害不少,生長過程中必須多次噴灑農藥並施肥、灌溉,成本高且不符合環保及節能減碳的要求。

他自掏腰包協助農民張進村試行「水稻直播栽培法」,選用台梗5號種子進行播種,因株壯且抗病性強,有效降低噴藥施肥成本,吸引許多農民加入水稻直播行列。



◆ 柚子吃不完 柚醋、清潔劑DIY

自由 2012.10.09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中秋節過了一星期,還為家裡堆滿柚子困擾嗎?八里區一家農場研發柚子創意副產品,用柚皮自製清潔劑,環保又不傷玉手;吃不完的果肉用陳年醋浸泡,DIY健康養生柚子醋,備妥材料,十分鐘就可輕鬆搞定!

桃樂絲森林負責人林炳昌說,從父親林進興那一代起在八里種植文旦柚、水蜜桃及甜桃等水果,至今已五十三年。十五年前,他放棄業務工作,從熱鬧的台北回歸山林,慢慢學習果樹施肥、接枝、套袋及採收,一步一腳印,堅持不噴灑農藥。

林炳昌談到,秋節後總是剩一大堆柚子賣不出去,自己也吃不完,於是他腦力激盪,開始研發附加產品,像柚子醋、柚子果醬、柚子茶、柚子果凍、柚子餅乾、柚子醬油及柚子清潔劑等,並成立加工廠,讓柚子從頭到尾、從裡到外都能充分運用!

林炳昌說,柚子剝開後,外皮佔去一半體積,丟掉很浪費,他發現柚皮富含精油,去漬力強,於是他把柚皮浸泡酒精,放置一週後,濾除果皮,加入適當比例的冷開水、椰子油起泡劑及鹽巴,純天然的環保清潔劑就大功告成。

柚子醋製作過程更是「超簡單」,選擇水分較少的柚子,只取果肉,並剝除白色薄膜,避免苦味,裝在乾淨玻璃瓶內,加入純米醋、陳年醋、果醋等不含糖分的醋,鎖緊蓋子放置三個月,取用前加水稀釋五倍,添加蜂蜜或果糖,或冷藏後飲用,酸酸甜甜,風味絕佳。

fsj 提到...

推廣有機農法 仰山要赴日取經

【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2012.10.10

仰山基金會推動「有機台灣」要到日本取經,日本自然農法大學前校長木嶋利男昨天拜訪宜蘭有機種子社區,仰山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強調,宜蘭農民除了學習有機農法栽培技術,還要懂行銷,如果只有生產而銷不去,大家也沒興趣。

仰山文教基金會的「有機宜蘭」、「有機台灣」推動計畫,日前已在宜蘭評選出4個社區做為「有機種子社區」,將正式啟動輔導機制,本月10月15日到19日組團赴日研習,到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所屬的大仁農場等地觀摩。

台日雙方有機農業的交流,MOA極為重視,日本自然農法文化事業團理事暨MOA自然農法大學前校長木嶋利男來台訪問仰山基金會,與有機種子社區居民座談,實地參訪中山、八寶、行健、大吉等有機種子社區。

「是該推動有機的時候了!」木嶋利男說,地球暖化、環境汙染之際,更是推動有機與生活的適當時機,台灣與日本是鄰居國家,兩地透過有機交流,推動到全宜蘭、全台灣;日本大仁農場發展30年,推動有機農園、有機種花,完全沒用農藥。今年台灣到日本,明年將安排日本農民到台灣,透過交流,互相成長與發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游錫堃說,日本發展有機很進步,尤其是自然農法深受國際肯定,累積30年的經驗,值得學習;仰山基金會帶人到日本觀摩,除了學習有機農法的技術與心得,還包括如何行銷,才能帶動有機栽種風氣。

游錫堃說,宜蘭4個有機種子社區有3種類型,有的是水稻為主,有的是生產茶葉與水果,有的是推動有機生活、綠色生活,透過到日本交流,把學習到的帶回來教給社區居民與農民,落實打造宜蘭有機村。



◆ 亞大超級稻可望紓解世界糧荒

陳界良/台中報導 2012-10-10 中國時報

亞洲大學健康學院院長林俊義以大陸的秈稻品種與台稉九號、益全香米雜交,培育出「亞大一六八號超級稉稻」,不但具香氣,且抗倒伏、抗病蟲害、栽培期短,產量比一般水稻提高七○%,更比泰國米提高二倍以上,高居世界之冠,將有助解決世界糧荒。

由前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所長林俊義歷經五年培育出的世界超級稉稻,亞大昨天發表並命名為「亞大一六八號超級稉稻」,且正在台灣、大陸申請品種權。林俊義指出,新品種稉稻,若能在全世界大面積推廣,如大陸北方、北韓與越南北部等,將可解決部分糧荒。

林俊義表示,亞大一六八號是以大陸F九七○一秈稻品系為親本,這個親本雖有高產量,但米質不佳,因此拿來與台灣的台稉九號品種雜交,其雜交一代再與台梗七十一號(益全香米)雜交的後代進行選育,經過八代選拔、純化固定後的新品種。

林俊義說,亞大一六八號兼具台稉九號的口感、益全香米的香氣,穗桿較粗,不易倒伏,米粒大而飽滿,有玉米清香,食味值(Q度、腹白度等)高達八十;春季的栽培期也只要一百天,較台稉九號等品種縮短約廿天,可減少受到惡劣氣候的影響。

「這是革命性的水稻品種!」林俊義指出,經田間試種,亞大一六八號春季平均產量高達每公頃十二至十三噸,比台稉九號的七噸提高七○%以上,更比泰國米的四到五噸提高二倍以上,包括日、韓等地,全世界的稻種都沒有這個新品種的產量來得高。

全球糧食危機已提前浮現,林俊義說,泰國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產國,由於產量減少,近年水稻價格已漲價約二成,亞大新品種的產量高,預估可為台灣農民提高七○%收益,且能紓解世界糧荒問題。



◆ 班對夫妻 獲德紅點設計大獎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內埔報導】2012.10.10

天然純釀醋飲「福釀坊」由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校友「班對」蔡福良、張毓萱夫妻,一手創辦,堅持用天然素材,結合台灣特有農特產品,研發各式養生醋,產品包裝設計一舉拿下2012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與2012 pentawards比利時設計獎奢華類組銅獎,躍上國際舞台。

蔡福良與張毓萱是屏科大食品科學系二技同學,蔡福良研究所畢業後,被公司派到大陸負責製油廠管理,才剛到大陸2個多月,8個月大的兒子竟罹患罕見疾病川崎症,讓他心急如焚,3年前辭去大陸高薪工作回台。

他深覺健康重要,加上屏科大學弟許哲榕碩士論文研究洛神花製醋,而對醋產生興趣。

有一年高樹鄉種植的蜜棗供過於求,果實大小不一,良莠不齊,由於不想浪費,他將剩下的蜜棗用來釀醋,第一桶「福釀坊」蜜棗醋由此誕生,更以此獲得2012六堆精品獎殊榮。

「研究醋的這3年,都是靠老婆養」,蔡福良感謝太太全力支持。

「福釀坊」的包裝設計,簡樸、天然的環保概念,與他們製造的養生醋,堅持天然素材的理念相符,設計師採用清水模紙包裝、鋼板印刷,並以大豆油墨印製。

「福釀坊」養生醋有6種口味,搭配台灣特有農特產品,包括台東金峰鄉洛神花、金崙鄉咖啡、台南梅嶺梅子、台北三峽抹茶、彰化花草,與屏東高樹蜜棗。

fsj 提到...

黃小玉急漲 油價飆高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2.10.12

美國農業部(USDA)11日指出,全球穀物庫存量縮減幅度將大於市場預期,玉米、小麥和黃豆行情應聲飆高。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12月期貨11日盤中急漲4.85%至每英斗7.725美元,創2周來新高;小麥12月期貨也漲2.33%至每英斗8.9美元,連5日走高;黃豆11月期貨漲2.94%,成為每英斗15.68美元。

USDA最新報告估計,截至10月1日(本收成年度起始日),全球玉米庫存將為1億1,727萬公噸,低於上月預估的1億2,395萬公噸。

截至明年5月31日,全球小麥庫存預估為1億7,300萬公噸,也不如上月預測的1億7,671萬公噸。

敘利亞和土耳其緊張情勢升溫,紐約西德州輕原油11月期貨一度漲1.7%至每桶92.77美元;倫敦布侖特原油11月期貨漲1.1%至115.59美元。



◆ 操控菜價 長沙菜霸判死刑

中央社 2012.10.12

中國大陸一個長期操控菜價十餘年、41名成員組成的犯罪組織,今天遭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首要分子湯軍輝被判死刑。

中新社報導,此案是長沙中院近5年來審理的涉案人員最多、案情最複雜、社會影響最大的刑事案件。

法院審理認定,這個集團犯下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以及故意傷害罪、開設賭場罪、非法持有槍械罪等多項罪名。他們被捕後,長沙市場菜價一度驟降。

報導說,長沙馬王堆蔬菜市場是湖南主要蔬菜集散地,承擔湖南省約60%蔬菜供應量。1998年以來,被告人何軍、湯軍輝等在市場及周邊地區打架鬥毆、開設賭場,蒐羅無業人員形成惡勢力集團。

這個集團2006年後設立非法「蔬菜」公司,糾集或以暴力脅迫馬王堆及紅星蔬菜市場部分蔬菜經營戶加入公司經營蔬菜交易,打壓競爭對手,透過有組織的違法犯罪非法獲利人民幣1400餘萬元(約新台幣6518餘萬元);其中,1209餘萬元透過壟斷蔬菜經營獲取。

報導說,部分集團成員還有命案在身。

經過數天庭審,法院一審判處被告人湯軍輝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何軍等32名被告被判處16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周志明等8被告因罪行較輕,是初犯,被免予刑事處罰。



◆ 農漁百大精品 花蓮6伴手禮入選

自由 2012.10.12

3項是米禮盒 還有養生飲品、蜂蜜及煙仔平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由農委會辦理的「二○一三台灣農漁會百大精品」評選結果出爐,花蓮地區共有花蓮市農會、富里鄉農會、花蓮區漁會共六項產品入選,其中以良質米三項最多,十二月底將參加博覽會精品展售,由農委會協助擴大行銷。

「二○一三台灣農漁會百大精品」評選結果前天出爐,全國逾百家農漁會推出特色農產禮品,經農委會邀集相關領域專家進行二階段嚴格評選後,最後共有八十四家農漁會、共百項農產精品入選,花蓮地區計有花蓮市農會、富里鄉農會、花蓮區漁會,共六項產品入選;花蓮市農會入選的產品是「土地之歌有機米」、「養生飲品放山雞精與蜆精」、「優質蜂蜜系列」;富里鄉農會「禾奏曲」與「富里尊爵米」禮盒;花蓮區漁會首次以「煙仔平」參選就入選。

花蓮市農會總幹事曾元德說,「放山雞精」與「麥飯石黃金蜆精」從九十七年起迄今,已連續六年入選,「放山雞精」採五個半月以上的花蓮健康放山土雞,完全採放牧飼養,用在地生產原料,所萃取原液精華,保存原味製成,無任何添加物;「麥飯石黃金蜆精」引用花蓮秀姑巒溪地下湧泉,並在池底鋪上麥飯石淨化水質所養殖,生產黃金蜆萃取原液精華。

「土地之歌有機米禮盒」為第五年入選,由花蓮市農會有機米產銷班,以友善土地理念,採用自然農法有機栽培方式,並通過有機驗證,不施用化學肥料及農藥;今年首度入圍的「土地之歌純天然蜂蜜」系列,包括有豐草蜜、蔓花蜜、龍眼蜜、綜合花蜜等,百分之百由花蓮無毒農業養蜂產銷班員產製。

富里農會入圍的「富麗禾奏曲」禮盒,是由農會辦理稻米競賽第一名的精選冠軍尊爵米,並結合養生的黑糯米、紅糯米等所組合成的精緻米禮盒;另外「富里尊爵米禮盒」也是經過每年度稻米品質競賽挑選最優質的米,食用口感佳、軟Q,外觀、口味均為特優等級。

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鐙億說,「煙仔平」漁產品禮盒,由鰹魚製成,魚貨上岸後立即由專業人員進行分類及側身切片,並真空包裝急速冷凍,保藏魚的新鮮度,共有辣味、味增、日式佃煮、蜜汁等四種口味。



◆ 行銷好包裝美 花蓮米紅到國外

記者游太郎/特稿 2012.10.12 自由

花蓮地區所產的稻米,經過十餘年來的行銷及包裝,早已與「良質米」劃上等號,今年的十大經典好米選拔,玉里鎮的稻農鍾錦海再度入選,而入選「台灣農漁會百大精品」的富里鄉「尊爵米」禮盒,更被視為良質米中的極品,早已在國內外打出名號。

富里「尊爵米」每包重一點三五公斤,價格為五百元,為一般市售米的二至三倍,曾獲八十八年優秀食品評鑑金牌獎、二○○○年日本北九州參展、二○○一年香港、美國紐約、日本東京參展、二○○二年上海國際食品展,年節時更成為搶手禮盒。

「尊爵米」由富里鄉農會精選富麗米中最頂級的優質好米,內有良質米一包,配上竹製餐具,高貴不貴、送禮體面,數度參加日本食品展,深獲米商及消費者青睞,日本米商及官員還專程前來花蓮實地抽驗,通過五百七十九種農藥殘留標準檢驗,也獲得「米之珍品」美名。

不僅花東縱谷沿線出好米,花蓮市農會的「土地之歌有機米」,強調得天獨厚純淨無污染的土壤環境,為生產有機米絕佳條件,花蓮市有機米產銷班堅持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和農藥,活化土壤,生產出優質的有機米,煮出來的米飯,格外香Q好吃!

近三年來,花蓮縣各級農會所產銷的良質米,在包裝上均精進不少,陸續推出禮盒包裝,價格翻上兩倍以上,也讓花蓮縣的良質米,逐漸發展成為送禮時的精品。



◆ 牛心柿餅日光浴 週末照得住

自由 2012.10.12

〔記者彭健禮/公館報導〕公館鄉牛心柿進入產季,位於福星村、全縣唯一的柿餅加工廠也忙碌起來,並趁著好天氣,讓去皮的黃澄柿果做「日光浴」,週末開放民眾拍攝;開礦社區也將在十三、十四日舉辦「牛心柿仔節」,邀請民眾品嘗柿餅雞湯,體驗客家風情。

加工廠負責人林海明說,早在日治時代,公館鄉就以產製牛心柿的柿餅聞名,由鄉農會輔導的柿餅加工共同經營班,投入柿餅生產已十九年,每年十月過後,牛心柿進入產季,加工廠每天都有大批柿果運入。

新鮮柿果先經過清洗、去蒂、削皮,逐一擺在圓形鐵臺上日曬風乾,再送進風乾機內乾燥、脫水,取出後捏壓、烘乾、再捏壓,重複多次程序,歷時八到九天才完成。

林海明說,自然風乾的做法現已少見,廣場上一片金黃亮澄柿果的壯觀景象,總吸引喜好攝影人士拍攝,苗栗攝影學會就一再請託,去年頭一次開放,今年週六、日也仍開放,可電洽:229-292。

「牛心柿仔節」十三、十四日也將在開礦社區河排生活廣場登場,有牛心柿展售、農村技藝傳承、客家技藝表演、柿餅雞湯免費品嘗及農村再生成果展等。

開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添華說,除了牛心柿,目前也是白柚成熟期,民眾在品嘗鮮美雞湯時,還可呼吸清新香濃的白柚香,並順道一遊百年羅家三合院及亞洲第一口油井出磺坑石油文化園區。可洽發展協會總幹事傅屏華0935-204210或公館鄉柿果二班班長羅萬章0961-223957。

fsj 提到...

貧瘠農地休耕 一年仍可領兩期補助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10.14

農委會計畫明年起改變農地休耕補助,僅允許農地休耕一期,否則不提供休耕補助,引起部份立委和農民反彈。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如果台灣一年20萬公頃的休耕地不逐步活化,未來將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首先要活化的是全台5萬公頃一年兩期都休耕的「連續休耕」農地;真的「不能耕」的貧瘠土地,就當作環境涵養用地,一年兩期每公頃仍可領6.8萬補助,連綠肥都不用耕。

農委會即日起將下鄉舉辦說明會,「請大家不要擔心」。陳保基強調,全台5萬公頃連續休耕地共約16萬名地主中,有58%沒有農保,不具農民資格,土地也沒有生產、無法創造就業機會,地主卻年年領取休耕補助,不符合公平正義。農委會已透過地方政府與農會彙整出這16 萬人的名單,要透過千場說明會當面溝通接觸,協助解決問題。

陳保基表示,台灣確實有部分農地因為地層下陷、缺乏農水路、土地鹽化、極度貧瘠完全無法耕作。農委會將與環保署透過跨部會協商,將這類土地當作涵養水源的土地使用,這類環境涵養用地,每年仍可領兩期作每公頃6.8萬元補助,且農民無須翻耕、種植綠肥,但可耕作土地絕不能「放空」,農委會將輔導轉作其他作物。

農委會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這類「風頭水尾」的貧瘠土地全台約1300公頃,九成在雲林。

陳保基表示,年長已無力耕作的老農,政府鼓勵把土地出租給年輕人,民國83年以後休耕的土地,全納入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讓年輕農民可取得更大的耕作面積,老農不僅可領取老農津貼,明年起也可領離農津貼,再加上租地收入,老農可以輕鬆享受退休生活。

休耕補助金可能下調

【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

國民黨籍、出身雲林的立委張嘉郡說,農委會休耕補助減半政策可望有轉圜空間。她轉述農委委會主委陳保基的話表示,會積極協調一套標準,讓低地力的農地維持一年兩期休耕補助,但因為農業基金的困窘,一年兩期的休耕補助無法維持一年每公頃9萬元的補助費用,可能會向下調整至6到7萬元。

※ 相關報導:

* 崑濱伯贊成政策「但不能說改就改」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429011.shtml

農委會為了活化農地,決定將休耕補助從一年兩期減為一期,引起南部農民反彈,台南市長賴清德更抨擊,中央為了省錢就將一年兩次休耕補助,減少為一次,將造成嚴重社會問題,要靠休耕補助的老人怎麼辦?但也有不少有意返鄉務農的新農鼓掌叫好,他們說年輕人如果能承租土地,會有更多人投入農耕,讓農地更活化,「有何不可?」

....「無米樂」的「崑濱伯」黃崑濱贊成政府政策,但他也說新政策需循序漸進,不能說改就改,讓農民有心理準備,並加強宣導轉作。今年十大經典好米得主賴承麟才23歲,他說「政府如果沒有配套措施」,釋出的土地如果又種稻的話,稻米產量會增加,對稻米市場絕非好事。



◆ 活化農地創造新商機

【經濟日報╱社論】2012.10.14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日前說:「農民老了把田交出來」,激起軒然大波,農民與社會輿論嚴厲抨擊,餘波至今仍盪漾不已。然而在此過程中,儘管有人試圖為這句唐突的話做種種溫和的詮釋,卻未見對此一主張的深刻思索與積極回應。

農民老了把田交出來,聽來的確十分冷酷無情,而且有欺凌弱勢、巧取豪奪之感;但農民老了,早已無力也不該每每餐風宿露甚至遭受職業傷害,田當然遲早會交出來,這本來就是殘酷的現實。不過,要如何心甘情願地雙手奉上,而非痛苦憤怒地被迫交出,其中差距不可以道理計。陳主委的話會聯想到後者;但前者才是執掌公權力,以為農民、農業造福的農委會應司之職。

其實,若不將農業、農民及農地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聖牛」,則農民本應與一般軍公教人員以及職場中的勞工一樣,該享有足以安享天年的退休給付。只是由於台灣農業平日以來飽受公權力干預、扭曲,使農地的價值極其詭譎奇特,農民的身分又受到種種管制與保護,農民既非市場中可自由經營進退的經營者,又完全不符合軍公教等公職人員的資格,乃建構出一個十分複雜而獨特的狀況,才使簡單的問題繁雜到幾乎無法處理的地步。

今天的農業主力多為在農田中辛勤工作一輩子的長者,何以到耋耆之年仍要力保片甲之地?首要的原因,就是欠缺妥善的退場機制。如果手中還有一畝半畝可耕田地,一方面多少還會有些收成或供自用或供販售得到些許收入;另一方面,政府多年來迫於選舉考量,不斷加碼為農民提供種種優厚的福利、補貼,一旦農地離手,恐怕都難有持續。除此之外,由於農地長年受到嚴格的管制,而農業收入占GDP的比重日低,已達到1%上下幾乎可以忽略的水準,使得農地明顯過多,即使在各種休耕補貼之下,供過於求的農地其地價已降無可降,不論租售,其收益都有若雞肋。但同樣一筆農地,若經有力人士上下其手忽然間變身為建築用地,則身價立時百倍、千倍。隨著國人生活的富裕,建地價格一日數漲。因而手中握有一片田的老農夫婦,猶似握有一張樂透彩券,有朝一日土地用途變更,也可同享點土成金的幸運;這樣的彩券又豈可輕易讓人?

如果這兩方面不能兼籌並顧,提出更有吸引力的安排,要老農交出田地,不僅會群情憤慨,根本就是火中取栗。解決的辦法就是,首先,將農地變更為建地的特權自政治人物手中取回,完全交付給農地的主人,硬性規定,除農民所擁有者外,一概不准變農田為建地,將中樂透大獎的夢塞到農民手中。但必須配套規定,農民要以其農地參與政府協助成立的土地合作社,依土地作價取得的股份,分享未來農地用途變更出售、農地租賃所得等所創造的紅利。與此同時,政府可以保護,凡以農地參與合作社的老農夫婦,符合一定條件者,不但可續保過去務農時的種種補貼,尚可依其貢獻農地價值高低,給予退休年金,其待遇應比照軍公教人員及勞退給付。只有在此制度下,老農的疑慮可以全然消除,而農村中的長者也無需再櫛風沐雨與烈日搏鬥,真能含頤弄孫、安享天年。

不過,獲利最大的,還是整個國家,因為除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外,絕大部分農地都可以彙整在合作社之中,透過專業經營有效運用,或補建地之不足,或從事精緻農業的推廣,或變更為生態公園、綠地、森林以保護環境、涵養水源;更要緊的是,從此以後,政治人物將永久失去手中點土成金的聚寶盆,則政風將為之丕變,政治人物不再翻雲覆雨牟取暴利,國之大害乃可從根剷除。

※ 可以考慮子孫不務農,將無法繼承農地,以利土地重分配。

fsj 提到...

繼蘋果、甜桃後 蔥也可望降關稅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10.14

青蔥雖不是主食,卻是國人飲食中很重要的配料。也因此每次颱風過後,青蔥價格總會因供給量銳減而大漲。為了平抑災後青蔥價格,農委會決定比照蘋果、甜桃、奇異果降關稅作法,研議機動調降進口青蔥關稅機制,當青蔥價格因災損居高不下、且後續沒有充足貨源可支應時,進口青蔥關稅減半,最快明年颱風季實施。

農委會規畫,當產區受到天然災害,青蔥每公斤平均批發價連續3天超過100元、或交易量少於25公噸,且評估青蔥短期內無法恢復正常供應時,就會立刻啟動進口蔥關稅減半機制,將進口蔥關稅由原先的20%減半為10%,再觀察後續蔥價機動延長或縮短降稅時間。

農委會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降稅平抑物價將由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評估決定,但農糧署正規畫在桃園、苗栗等地設置青蔥專區,初步推估「幾十公頃就夠了」,不僅可活化當地休耕地,分散農作物受災風險,網室栽培或立體栽培也都是調節青蔥產銷未來可思考的方向。

根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統計,今年8月受到蘇拉和天秤颱風影響,品質最好的特級青蔥有長達10天每公斤平均批發價飆破200元,8月29日青蔥每公斤平均批發價還高達235元天價。直到10月特級青蔥每公斤批發價仍在150元上下,今天才跌破100元。

農委會農糧署主秘蘇茂祥說,民國94年也曾因颱風重創農作物產區,造成國內蔬菜短缺,政府緊急調降青蔥、甜椒、胡蘿蔔等多項進口農產品關稅供應國內市場需求。今年夏天業者也曾緊急從韓國、越南進口青蔥應急。

國內青蔥一年產量約10萬5000多公噸,日蔥以宜蘭為最大產區,產期在夏季,北蔥則產在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地,秋冬為盛產期。未來若在桃園、苗栗成立青蔥專區,將有助於分散豪雨或颱風季後造成蔥價飆漲的風險。



◆ 降稅 農民、消費者都怨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10.14

農委會研議明年起要機動調降進口青蔥關稅平抑蔥價,國內蔥農聽到紛紛表示,蔥價低時政府沒介入,蔥價高時就要減半進口關稅,嚴重影響農民權益,根本是在「打擊農民」。消費者也說,政府每次降稅,零售市場價格仍然文風不動,平時也買不到平價的農產品,農產品降關稅常是農民與消費者雙輸。

三星蔥蔬菜產銷班第6班班長張浩增表示,每年農曆過年前後蔥價最低,每公斤批發價約在30元上下,但青蔥基本耕種成本每公斤要40元,這時農民仍要咬牙便宜賣,他不解,「那時候政府在哪裡?」

今年夏天宜蘭蔥因為颱風、大雨受災,青蔥量少價格水漲船高,但張浩增說,即使價格這麼貴,蔥農幾乎「三天就把庫存賣光」,價高時因為青蔥受損,農民也常是「無蔥可賣」,根本沒賺到多少,這時若政府為了平抑物價降低進口蔥的關稅,將嚴重打擊國產蔥農生計,聽了真的「心在淌血」。

三星蔥蔬菜產銷班第7班班長徐進裕也表示,物價不斷上漲,農藥、肥料、資材也不斷漲價,農民耕作辛苦利潤又低,實在很難做。他說,政府用調降關稅平抑物價,只是讓進口商賺走差價,零售市場的價格根本降不了,中間商人兩頭賺,苦的是農民和消費者。

徐進裕反問,最近政府調降3種進口水果關稅,「消費者在市場買水果有比較便宜嗎?」他批評降關稅政策根本就在「打擊國內農民」。

今天周日傳統市場交易熱絡。家庭主婦張太太表示,之前政府宣布調降進口水果關稅,但市場裡一顆智利蘋果要45元、奇異果一顆也要大約30至35元不等,和沒降稅前價格差不多,既然消費者買不到平價農產,「不知道降稅要幹嘛」。



◆ 水林鄉山葡萄 做成養生茶包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水林報導】2012.10.14

水林鄉農民黃文振引進日本山葡萄,栽植成功,並透過當地春埔社區產業發展協會與生技公司合作,成功研製養生山葡萄茶系列產品,為農業轉型找到新出路,昨天產品發表,鄉長陳怡帆代言並期待能發展成為水林鄉繼番薯之後的第二項農產伴手禮。

水林原是藥草之鄉,近年產量減少,黃文振為重振藥草農業,從日本引進「細本」品種的山葡萄試種。

黃文振說,日本專家研究山葡萄含葡萄鞣質、胺基酸等成分,中醫也認為山葡萄具清熱消炎功能,台灣種的山葡萄是「白梗」,日本種是「紅梗」,都不易培育,為防止雜草破壞山葡葡生長,整塊田都得鋪塑膠布且要保持一定溫、濕度,才有成功機會。

合作推廣的陳明鎮說,山葡萄根莖葉與果實都能吃,和決明子、白鶴靈芝草、甘草等調製成茶包,不僅清香甘甜,用來燉煮肉類,營養又好吃,該茶包已獲食品安全認證,頗具市場潛力。

「農業需要尋找新出路!」春埔社區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嚴山上說,引進新的作物,注入科技研發,是農業發展新方向,老農懂得種植,年輕人懂得行銷,只要能合作,水林藥草農作一定可翻身。

※ 相關報導:

* 斗六白柚飄香 甜帶酸像初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428313.shtml

甜度12度以上、又帶點微酸的雲林縣斗六市白柚進入採收期,市長謝淑亞昨天參觀並品嘗曾景斌兄弟生產的白柚後表示,甜中帶酸、酸中帶甜的口感,有如初戀的感覺,太棒了!

fsj 提到...

台灣水果傳奇-雜草踩一踩 種出愛宕梨

【梁貽婷/台中報導】2012-10-15 中國時報

「十三年前,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台中東勢區,天搖地動嚇壞了女兒們」,蜻蜓谷生態農場負責人劉興健一家五口在貨車上住了一個月,也讓他認真思考起與土地共生共榮、共同面對氣候劇變的想法,致力以「恢復生態、草木共生」方法務農,從此他的高接梨園不除草,果實更香甜。

走進劉興健的梨園,只見滿地雜草,完全看不見黃色土壤,若是在雨季來訪,雜草還長到成人胸部一般高,不知情的民眾會以為果園荒廢了,但手中拿著口感媲美高山雪梨、最重達三斤的新大型果品種「愛宕梨」,可騙不了人,滿園子雜草只是邁向「有機栽培高接梨」目標的必經過程。

十八年前,劉興健從父親手中接下一甲三分大的梨園,一家五口賴此維生,當時他和一般果農同樣噴農藥、除草劑、用化肥,利潤卻因原物料漲價不斷下降,回頭看兒女可能不會再務農,他埋下求變的種子。

當年九二一大地震,劉興健和妻子抱著三名女兒逃出家門,全家人在貨車上住了一個月;這時他驚覺傳統農業再不思變,屆時恐來不及改變了。

於是,他第一步先做好梨園的水土保持,砍除陡坡上廿年老欉,栽種無產能卻能保護土壤的大樹,再砍部分緩坡梨樹建水塘,吸引兩棲類、蜻蜓等昆蟲及鳥類棲息,並規畫種不同農作物分散病蟲害風險,一頭栽入生態種植倏忽已十年。

劉興健表示,恢復生態不是一蹴可幾,必須考量最實際的養家問題,貿然不噴農藥,水果被蟲啃光,全家就沒飯吃了,且以有機栽培法種高接梨更是難上加難,「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他說,農民用嫁接梨穗技術,突破溫帶梨高海拔地區種植限制,面臨更多病蟲害,他花十年時間逐年減少農藥用量,原本一年需十餘萬元的農藥開銷,現在四萬有找,過去百分百用化肥,目前只用三成,七成改用黃豆漿發酵有機肥。

「最重要的是果園終年不除草!」被農民視為會吸收果樹養分的雜草,在劉興健眼中是最好的肥料,他自創草木共生法種梨,雜草只要「踩一踩」就好,踩倒的草腐爛變養分,同時遮蔽日照、保溼土壤,土壤更鬆軟、透氣,唯一的缺點只有工作走路不方便,何樂不為?

※ 相關報導:

* 料理篇-百果之宗入菜 清爽開胃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135/112012101500390.html

水梨向來有「百果之宗」的美譽,營養成分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蘋果酸、檸檬酸、果糖及維生素A、B1、B2、C等有機成分,營養豐富、清脆多汁;高接梨從幼果期至收獲期均受套袋保護,果農正研發梨酒,還將梨用來烹飪成美食佳餚。



◆ 舞鶴蜜香紅茶 征服法國客

【聯合報╱記者邱立雅/瑞穗報導】2012.10.15

14名來自法國巴黎的旅客昨天來到花蓮縣瑞穗舞鶴台地茶園,進行品茗會,他們除了親自到茶園體驗種茶,還參觀茶葉工廠烘茶,不少人用攝影機記錄過程,還有人認真抄了滿滿的筆記。

「最喜歡蜜香紅茶,非常棒!你聞聞味道,太特殊了。」一名巴黎退休的物理系教授莫漢表情認真的推薦,「這種茶喝起來有韻味」,他還強調,「從來沒喝過這種茶,要買回去給懂茶的人喝」。

喝完茶後,他們到旁邊的工廠看烘茶的過程,聚精會神聆聽領隊翻譯製茶的過程,有些人用相機跟DV拍個不停,一名法國高等社科院的退休數學系教授抄了滿滿的筆記,笑稱:「老了!不寫下來會忘記」,邊說還害羞的呵呵笑。

這團14人多是高知識分子,不少人是退休大學教授,很嚮往東方文化,特別在巴黎專門展出東方文物的紀玫博物館上課,這趟旅程就是由他們的老師高雅璐擔任領隊率團來台參訪。

※ 相關報導:

* 坪林2農「哥倆好」 包辦製茶冠、季軍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429657.shtml

「2012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昨天在南投頒獎,新北市坪林區兩位「哥倆好」的五年級茶農蔡瑞陽、李志忠,分別獲得冠軍、季軍,傳為佳話。



◆ 濁水米變蛋糕 埤頭推F4農特產

【聯合報╱記者陳文星/埤頭報導】2012.10.15

彰化縣埤頭鄉農會推廣在地優質濁水米,精心推出包含濁水米、包心白菜、青蔥、平地寄接梨的「F4」特色農產品,更推出各種創意米食料理,創造話題與口碑。

溪湖鎮陳信仁帶著全家參與,他說,米食蛋糕顏色繽紛,讓人食指大動,「白米飯的創意變化出特色料理很有看頭」,讓他想進一步認識埤頭其他優質農特產。

舊濁水溪帶來肥沃黑土,孕育出埤頭優質的「濁水米」、「有機米」,埤頭鄉農會在「米鄉巡禮」中展示家政班研發的創意米食蛋糕、米漢堡、糙米脆片等料理與食品,吸引許多民眾嘗鮮。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長張致盛說,埤頭七成以上農業面積生產優質「有機米」、「良質米」,米粒飽滿,米飯香Q,農民積極參加研習,讓稻米品質保持精良水準,農會創新行銷可增加市場的新鮮感。

埤頭鄉農會總幹事王宋民說,國內優質農產品競爭激烈,「F4」是埤頭農特產品的新亮點,除了好吃濁水米以外,平地寄接梨也受到日本市場青睞,今後會整體行銷擴大宣傳,讓民眾更熟悉在地優質農特產品,創造農民收益。

fsj 提到...

農遊花東 吸引百萬人潮

中央社 2012-10-16

4個月的「農遊花東.尋寶好食光」系列活動今天開跑,今年擴大結合在地餐飲業者辦理,預期將吸引超過110萬人次參觀人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以「食材旅遊」為主題的農遊闖關活動,自10月16日至民國102年2月15日,除整合花東兩地的休閒農業資源外,還希望讓遊客到花東體驗農事、認識在地特產、參與食材加工與利用。

此外,還有多位知名美食專家指導、遴選出花東10個農遊重鎮必吃的15款創意便當,及多家特色料理飲食店或餐廳,總計推出80個尋飽(寶)點。

農委會說,這項活動去年首度結合相關旅遊資源,自9月起推出「農遊尋寶趣活動」,長達5個月的花東花海系列活動,吸引遊客超過100萬人次,創造產值新台幣13.7億元,較99年成長87.8%。

農委會指出,今年擴大結合在地餐飲業者舉辦尋飽(寶)活動,預期將吸引超過110萬人次參觀人潮,估計將為花蓮及台東地區帶來超過14億元產值。

※ 相關報導:

* 老家梅子+南投鳳梨 旺梅酥創造商機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0/112012101600312.html

從信義鄉遷居到南投市神木社區永久屋的侯圓中、李月華夫婦,以老家的梅子結合南投市的鳳梨(旺來),製作「旺梅酥」;並自創品牌「微醺彩虹」,希望彩虹連結新、舊故鄉。

* 說故事賣農產 莿桐農會文創包裝 打開銷路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6/today-center2.htm

莿桐鄉農會提升鄉內農產品價值與行銷通路,設計多款兼具文創與人文風情的包裝禮盒,一舉將蒜頭、楊桃、白米推上伴手禮市場,不僅多項產品入選農委會百大精品,銷路與利潤也增加二成以上,農產變身,開創無限商機。



◆ 協助香菇種植 日有意技術合作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2012.10.16

「願提供技術合作,來提高菇農產值」日本鳥取縣前議長、香菇研究所創辦人山根英明,日前勘查段木香菇時,發現新竹縣產量只有40%,認為能提升產值,同意派種植香菇技術人員來新竹了解、評估,交流合作。

昨天,縣長邱鏡淳頒發新竹縣榮譽縣民給山根英明,並邀請鳥取縣各界參加2013台灣燈會,山根欣然應允,表示將帶領三朝町的太鼓隊、三味線、笛子隊伍包機來台,共襄盛舉

山根英明、鳥取大學香菇研究所所長也是現任議員常田淳參、香菇專家福井教授等人,日前在新竹縣農業處長范國銓陪同下,參訪尖石鄉、芎林鹿寮坑、關西錦山等地段木香菇產業。

山根英明見尖石部落優質環境,但卻缺少培養香菇菌種,希望透過日本技術、協助改善當地經濟效益,「讓山區居民所得提高」。

鳥取縣有日本最大蕈類研究所,香菇種植技術精湛,保存上千種香菇種源。也曾移植梨穗技術,大大提升台中東勢水梨品質。

在邱鏡淳陪同下,山根英明等人品嘗仙草茶、柿餅、改良葡萄柚等農產加工,認為台灣農民收入太少。邱鏡淳希望透過產銷班結合,「日本的經驗將對新竹有所幫助」。

關西鎮代表徐聰明感念山根等人協助,徐說山根還叮嚀「有需要幫助再告知邱縣長聯絡」。

※ 相關報導:

* 控管蘿蔔產量 農會賣優惠種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432248.shtml

美濃白玉蘿蔔季下月登場,近日農民忙著採買與下田播種,美濃農會積極推動種植登記制度。農會表示,為避免蘿蔔滯銷,農會販售品質較佳、價格又便宜的蘿蔔種子,可望將全美濃的種植面積控制在120公頃以內,希望農民多來農會購買。



◆ 綠肥大豆種果園 能省除草費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新化報導】2012.10.16

「農民可以不必再辛苦除草了。」台南區農改場推廣在果園栽種「綠肥大豆」台南7號,可省下除草費、提高根群養分利用率,如以1年除6次,1公頃果園可省下除草人工費7萬5千元;綠肥大豆還可當肥料,一舉兩得。

台南區農改場表示,適合進行綠肥大豆台南7號草生栽培的果園,以約2、3年生的柑橘、棗子、芭樂、火龍果等較為理想,此時果樹樹冠不大,雜草容易生長,綠肥大豆台南7號能有效控制雜草。

綠肥大豆台南7號有自播特性,農民在2、3月間播種後生長至9月植株乾枯,植體自然風化分解,種子自播再生,10月發芽生長至1月植株乾枯再自播生長,達到周年栽培模式。

農改場指出,雲林縣古坑鄉莊姓農友利用此方法,達到周年不用除草效果,以0.2公頃每次除草費用約2500元,一年可省下6次僱工除草費用,約省下1萬5000元,每公頃每年經濟效益達7萬5千元。

高雄高樹區棗子園,也有農友在2、3月棗子枝條修剪後,利用種綠肥大豆台南7號有效控制雜草,每分地可減少約2700元除草費,5、6月再進行綠肥大豆翻耕,每分地可省下2000元肥料費,每年經濟效益每公頃達4萬7000元。

台南區農改場將舉辦觀摩會,讓農友了解綠肥大豆栽培模式與做法,省下果農除草費、提高果樹根群養分利用率,有興趣農友可聯絡農藝研究室吳昭慧,電話5912901轉505。

fsj 提到...

我見我思-食物與人的奇幻旅程 (上)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1016000049&cid=1206

張安平嘉新水泥董事長 2012-10-16 工商時報

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但對人類而言,食物的意義不只是為了延續生命而已,它是人類社會演進的主要推手,也是歷史變遷的起因。兩百萬年前,懂得用火烹煮食物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最大轉折點,從草食大猩猩演化成雜食人類,人改良了食物及飲食方法,但由食物與新的飲食方法所獲取的營養素也使人類得到更多能量,強化了人體結構及頭腦,從而改變了人。

文明的基礎 歷史進化推手

食物可說是人類文明的基礎,人類對食物的追求塑造了今日的社會。初民的社會結構建立在糧食的生產和分配上,而祈求農作物豐收的儀式則可能是最早的宗教原型(archetype)。無論東方或西方,宗教的起源,其實和倫理或道德無關,甚至也不談論對與錯。它們充其量只是一種心理依託的工具,人們相信四季、陽光、雨水和自然界的秩序是可祈求而來的,並使人類有好的收成。遇到心存善念的神,如果我們膜拜祂,可讓糧食盛產;兇神則導致歉收、旱災、瘟疫或傳染病。在新石器時代,天上的神與開天闢地、人類源起及萬物肇始等創世神話有關,要不然就是復活(例如解釋土地逐年衰亡與再生)或生育的故事。直到大約西元前6世紀瑣羅亞斯德(Zoroaster)在波斯頒布祆教教義時,才出現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對抗。

在古代,食物是財富,誰掌控食物,誰就掌握了權力。食物不僅促使商業誕生,也強化了文化和宗教的交流。食物也一直是戰爭最有效的武器,從亞歷山大到拿破崙、乃至於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冷戰,成功的軍事戰役必須仰賴充分的食物補給。18、19世紀英國擁有超強的軍隊和海軍卻輸掉美國革命戰爭,敗給了幾乎毫無訓練的美洲殖民地農夫,原因就是英國無法提供有效的食物運補。有名的軍事家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曾說:「要達成你的目標,你得先吃飽。」

在20世紀之前,食物是各國政府的心頭大事,因為它可以興邦,也可以喪邦。即使20世紀開始後糧食的重要性已經降低,許多政治學家仍然把蘇聯在1991年的瓦解,歸咎於糧食短缺和1989~1990年全球穀物歉收。雖然18世紀馬爾薩斯理論所言的「人口成長陷阱(Malthusian Trap)」(即主張農業的生產力無法趕上呈幾何倍數成長的人口)並沒有發生,但今天世界上,仍然有許多人還飽受饑荒與營養不良之苦。食物的演化,在過去、現在及未來都影響著人類發展的方向。

農耕能力躍進 人類命運改變

大約在11,000年前,狩獵的覓食社會(hunter-gatherers)開始試圖掌控自然生態系統,以獲取更多的食物,人類從此有意識地栽種糧食。最早的農夫,可算是史上第一批「摩登文明人」,因為從西元前11,000年一直到西元前4,000年,是現代文明孕育的期間,考古學、人類學、古生物學及古植物學和歷史學,都算不上是嚴謹的科學,人類農耕能力的進步才是造成科學技術上最大的躍進,因為可以耕種的都是已經改良過品種的植物。亞當史密斯曾說工業化是「農業的子孫(the offspring of agriculture)」,實際上,人類在有記載的歷史之前,已經有相當能力去栽種植物和飼養動物。現代我們所吃的大部分食物,在西元前2,000年以前的人類早已懂得如何栽植或豢養,並被人類完全改良過。

時至今日,幾千年前改良過的小麥、水稻和玉米依然是我們每天所需消耗的主要熱量來源。而很多現在的食物,品種經過不斷改良,甚至可以說是人類創造的。例如,胡蘿蔔原本是白色和紫色的;今天大家吃到的橙色(orange)胡蘿蔔,是荷蘭人在16世紀為了討好英國國王William of Orange進貢而創先成功培育的。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經過栽種的植物或飼養的動物,今天可以不經人工照料而野生存活。

小麥、水稻和玉米為人類文明奠定基礎,連今日所使用的語言也是早期的農夫流傳下來的。世界上90%的人所說的語言,可區分為7個語系,分別來自歷史上7大農業發源地。到西元前2,000年以前,大部分人類都已經從事農耕了。人類改造了食物的基因,人類的基因也受食物影響而改變。馴養、栽培和育種是一條人與食物交互影響的雙向道。

農業是人為的,它對世界造成的改變遠遠超過人類其他的任何行為。一萬年前,農耕讓人類可以定居生活並從事生產,但農業發展也導致社會的階層化。狩獵覓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平等,物品和食物為集體共有,並自由分享。進入農業時代後,私人所有權和財產的觀念才漸漸出現。

19世紀,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共產主義宣言,或許一部分就是受到Lewis Morgan對狩獵覓食社會中「原始共產主義(primitive communism)」描述的啟發。不管是否如此,從農耕獲得的糧食盈餘使人類可以朝向專業化發展,例如不同手工藝的工人、士兵和抄寫員,後兩者尤其讓統治菁英如虎添翼。(上篇,明日刊下篇)

fsj 提到...

我見我思-食物與人的奇幻旅程 (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2101700570.html

【張安平嘉新水泥董事長】2012-10-17 工商時報

隨著文明演進,食物繼續影響著人類的歷史。西元一世紀,釀酒的技術從近東傳到中國,而麵食的知識則從中國傳回近東。

食物大探險 世界版圖擴張

古時候,香料是東西方之間最重要的貿易商品之一。大約西元一世紀,一年有多達120艘羅馬的船舶航行到印度去買香料。香料還透過陸路進行貿易,跨越不同大陸連接中國與地中海區羅馬的路徑則走絲路,雖然稱做「絲路」,但香料卻是所有載運商品當中最大宗的一項,根據紀載,當時羅馬和東方因香料產生的貿易逆差每年高達一億羅馬幣(sesterces),約與10噸重的黃金等值。西元641年回教徒佔領亞力山卓後,香料貿易落入回教徒之手,而他們在歐洲的「經銷商」威尼斯人也趁勢興起。但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鄂圖曼土耳其人攻陷後,海路和陸路的香料貿易就完全被鄂圖曼人掌控。於是有人說香料貿易啟動了大探險時代。

事實上,哥倫布在1492年9月6日從嘉納利島(Canary Islands)啟程到美洲前,葡萄牙的大航海家亨利(Henry the Navigator)早已展開到非洲西海岸的探險。1488年結束前,狄亞士船長(Captain Bartholomeu Dias)已經繞行過非洲南端,而1497年底達伽馬船長(Captain Vasco da Gama)則航行至非洲東岸,並雇用一位回教領航員航向印度。他在1498年5月20日抵達印度,在接近Calicut處靠岸,正式開啟了歐洲殖民時代。歐洲人一廂情願地瓜分了全世界,他們把全世界的土地拿來爭戰、佔領和買賣,完全不考慮其他民族,就像是拿全世界作版圖來玩大富翁遊戲一樣。

舉一個有趣的例子,在Breda條約中,荷蘭人只是為了壟斷肉荳蔻的貿易,就拿北美洲一個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的小島和英國交換一個叫Run的小島,Run是Breda島的一部分,在今日的印尼。新阿姆斯特丹則是現在的紐約曼哈頓,由此可見香料在當時的重要性,以及荷蘭人對殖民地的不在意。

發現新大陸 哥倫布交換影響深遠

哥倫布終其一生並不知道他從來沒有到達亞洲,但是他所發現的美洲卻為全世界帶來了許多新的食物。實際上,有一說是,如果沒有玉米和馬鈴薯,世界人口無法成長到今天的水準。歐洲人口在1650年是1億3百萬、1850年到達2億7千4百萬。在中國,1650年有1億4千萬人、1850年增加到4億人。蕞爾小島愛爾蘭的變化卻居全球之冠,人口從1660年的50萬增加到1860年的900萬,主要關鍵就是馬鈴薯,因為它連在愛爾蘭的不毛土地上都可以種植生長。歷史學家Alfred Crosby把這場美洲植物與舊大陸的流動,稱為哥倫布交換(Columbian Exchange)。

歐洲人稱頌馬鈴薯是老天給他們土地上所能生產作物最大的恩賜、是農業的奇蹟。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也提到馬鈴薯是比小麥更優良的植物。如果沒有這些在美洲發現的新糧食(玉米和馬鈴薯)讓歐洲可以從農業釋出額外的人力,18世紀的工業革命也許就無法發生。

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經常會問:「為什麼工業革命會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彼此速度也不同?」最簡單的答案就是農業生產力。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進行經濟改革,除非他能讓老百姓先吃飽。

馬鈴薯幾乎可在任何地方種植,只需3~4個月就成熟。一粒玉米種子種到土裡可以生產100~200顆穀粒,而小麥則只有4~6倍的收成。

古希臘作家Theophrastus(西元前321~287年)的植物彙編只有500種植物、1596年瑞士植物學家Caspar Bauhin的書中臚列了6,000種植物,1680年代John Rays出版的「Historia Generalis Plantarum」一書,已經蒐集到18,000種植物。

殖民主義、商業、糧食與科學的新發展,彼此相互配合,造成了17世紀以來西方霸權的興起。食物仍持續被人改變,也在改變人。總結回顧歷史,人類的第一個文明約在西元前3~4千年產生,當時世界人口大約有1千萬人。西元前500年,農耕技術改良了,世界人口增加到1億人。到了1825年,也就是農業萌芽後大約1萬年,世界人類到達第1個10億人的紀錄。當人類到達第2個10億人時,整整花了另一個世紀的時間。但到了上一個千禧年1999年,世界人口已達到60億。今年2012年,全世界已達70億人。

聯合國在2007年預測,2075年世界人口將到達到頂峰的92億,然後開始下滑。此一21世紀的趨勢才將真正測試「馬爾薩斯陷阱」理論,食物問題勢必再一次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挑戰。而當人類致力於處理可能出現危機的同時,食物將繼續改變我們,我們和我們的社會也因食物而改變。

(下篇,全文完)

fsj 提到...

新品種本土高麗菜 夏天吃得到

【聯合報╱記者何烱榮/大村報導】2012.10.18

用「菜金菜土」來形容高麗菜是最恰當不過,冬季常盛產價跌,路邊一個10元隨你挑,夏天卻貴的驚人,讓人買不下手。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花32年研究,昨天發表適合夏天栽種的高麗菜新品種,命名「台中2號」,除了可增加農民收益,也能讓颱風雨季期間,菜價更趨穩定。

「新品種高麗菜,一分地收5000公斤,1公斤賣60元,一分地收30萬元,以後夏天也可以種高麗菜了。」粘姓農民說,這兩年他接受台中農改場建議,試種兩期的新品種高麗菜,賣相和收成都很好。

台中農改場場長張致盛說,國內栽種的高麗菜(甘藍),是50年前從日本引進的「初秋」品種,因不耐熱,所以夏天吃不到高麗菜,冬天又經常盛產價跌,農民血本無歸,被迫整園廢棄耕鋤。

近年興起的甘藍228品種,雖是最耐熱,但賣相和食用品質都有缺陷,市場反應不佳。前年4月,農改場在彰化縣二林、竹塘、溪州等鄉鎮,和農民合作試種台中2號,農民收益和消費者的反應都很好。

台中農改場豌豆專家郭俊毅研究培育甘藍新品種廿多年,5年前退休時叮嚀副研究員蕭政弘接棒研究,4年前蕭政弘成功找到最佳的品性組合,2年前開始請農民試種,今年9月提出植物品種權申請,命名「甘藍台中2號」。

張致盛說,新品種甘藍,可在平地的4到10月間種植,生長期55到60天,產期比「初秋」品種少一星期,平均每顆約重1.7公斤,每分地收成多一到二成,品質與產量均佳,可說是國內夏天平地甘藍的「新希望」,也有助颱風或雨季期間菜價穩定。

台中農改場最近將品種專利和技術,移轉授權給民間的宇辰農業生技公司,因極具商業價值,授權金達282萬元,創下品種移轉授權的最高紀錄。



◆ 羅農有機糙米奶 喝到爆米香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2012.10.18

宜蘭縣羅東鎮農會養生奶工廠的產品多元化,最近利用農會有機米產銷班生產的糙米,製作有機糙米豆奶,經過有機認證,21日將舉辦促銷會。這是羅農第10種豆奶系列產品,當天羅董文化館全面產品打9折。

羅東鎮農會是目前國內生產養生奶的少數工廠之一,不僅持續保有古早味養生奶的口味,也不斷推陳出新。因應有機養生潮流,最近還利用羅東鎮農會有機米產銷班生產的糙米,推出全新產品「有機糙米奶」,每瓶35元。

鎮農會總幹事黃智庸表示,有機糙米奶經過有機認證,除了添加糖調味外,沒有添加其他東西,健康有保證。由於很天然,糙米粉口感是淡淡的米香,很像「爆米香」的香氣。

羅東鎮農會訂21日上午9時起到下午2時,在羅東鎮倉前路14號「羅董養生觀光工廠」,舉辦有機糙米奶發表會,當天並將推出創意料理展示秀。只要在農會購物,不限金額發票即可兌換皮蛋飯團等小吃,農特產品展售館當天全面9折,每滿1000元即送240元折價券,可在當天於攤位上使用,享有現金折扣。



◆ 6歲小不點 種出92公斤南瓜

中央社 2012.10.18

英國6歲男童邁克斯為萬聖節種南瓜,結果長出92公斤巨無霸大南瓜,重量足足是他體重的4倍多。

英國「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報導,邁克斯(Max Jones)每天悉心照料南瓜,夜間甚至用毛毯包裹南瓜,讓它保持溫暖。

邁克斯的媽媽珍(Jane)說:「孩子們每年都比賽誰可以為萬聖節種出最大的南瓜。」

「邁克斯今年種出的南瓜是我們看過最大的,要3個人才能把它抬起來,真的超大。」

珍說,邁克斯超開心,尤其因為他是家裡3個孩子當中的老么。他絕對是最佳園藝好手。

珍說:「過去數星期,邁克斯每天晚上都把南瓜包起來,就是為了讓它長更大。一開始,南瓜似乎沒有長大,但到了8月,它們真的開始長大,孩子們興奮極了。」

珍說,每個經過的人都會來看看南瓜們的情況,也會到店裡來問,這些南瓜是真是假。

邁克斯說:「我的南瓜最大,我好開心。」

fsj 提到...

柳橙皮再利用 再生紙飄香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金門報導】2012.10.19

時序入秋,又到了柳橙盛產季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整合高中、國中小等人力,研發出用柳橙皮製紙的技術,不僅將節能減碳教育與日常生活結合,同時也達廢物利用的目的,為保護地球環境盡一分心力。

這項看似簡單的技術,獲得國科會能源人才培育計畫的青睞,並入選今起在金門舉行的「行動科技,低碳金門」活動,成為展場亮點之一。

計畫主持人、彰化師大生物系教授王瑋龍表示,目前國際紙漿價格節節上漲,原生樹卻越來越少,顯見自然資源已被超限利用,如果再不積極保護自然環境及資源,後果堪虞,因此他們才選定再生紙為題材。

他們嘗試過稻桿及高麗菜葉等材料,但稻桿過於堅硬,纖維分離不容易,而高麗菜葉的葉肉居多,纖維較少,效果都不如預期。幾經波折,他們最後選上榨過汁的柳橙果皮,不用花錢買,取得容易,且經果汁機打碎、浸泡及煮沸過程後,就可將纖維打散,是造紙的好材料。

王瑋龍和國小師生聯手實驗,分別採用純再生紙漿、純再生紙漿與純果皮漿1:1、純再生紙漿與純果皮漿10:1、純果皮漿等4種選項進行實驗,最後發現純再生紙漿與純果皮漿10:1所製成的紙張,雖然還有一些果皮顆料,但可使用毛筆來寫字,也可做為藝術裝飾之用。

王瑋龍表示,用柳橙果皮製紙並不難,任何人都可在家輕鬆DIY,首先是將這些果皮泡水軟化、剪碎,放入果汁機加水打成碎片,濾掉較粗柳橙渣,加入9倍量的紙漿,以抄紙板成型,再經陽光曬光即完成。製作出來的紙張,帶有淡淡的柳橙香味與顏色,可用於書寫、製作卡片等創意作品。



◆ 推動豬廁所 環局:明年設6300座

自由 2012.10.19

也將爭取設置「沼氣中心」 提供發電、有機肥

〔記者詹士弘/ 二崙報導〕雲林縣新虎尾溪、八角亭大排等河流污染嚴重,其中養豬廢水是污染主要來源,環保局長葉德惠表示,明年度環保局推動「豬廁所」政策,總數達六千三百座,可減少污染,並向環保署爭取設置「沼氣中心」,只要減少豬糞尿排入溪中,污染即可大幅改善。

養豬大縣 河川污染嚴重

環保局表示,雲林縣河川污染源,主要來自牧畜廢水及家庭廢水,由於豬口數是人口數的二倍以上,而豬排泄物污染又是人的六倍,所以更是污染來源,目前雲林污染最嚴重的河川為北港溪下游及新虎尾溪流域八角亭大排、大義崙大排,都是養豬戶群聚之處,就算是符合排放標準的畜牧廢水,一排入溪中,就足以造成河川重度污染。

環保局長葉德惠表示,雲林是養豬大縣,為在環保與地方經濟間尋求平衡點,環保局引進「豬廁所」概念,明年將由農業安定基金補助豬農設六千座豬廁所、另環保署再補助三百座,可減少養豬廢水,所收集的豬糞尿,由於濃度較高,較適合沼氣發電,環保局也將爭取設置「沼氣中心」,服務五至十公里內的養豬戶,可以進行沼氣發電,供附近農戶運用,副產品有機肥,也是最好的肥料,一舉數得。



◆ 高粱酒糟製麵包 抗氧化益健康

自由 2012.10.19

〔記者劉力仁/金門報導〕金門高粱遠近馳名,金門高粱酒糟則可能成為金門下一波生財利器!

國科會在金門舉辦「行動科技、低碳金門」展覽會,金門大學與嘉義大學合作,將金門高粱酒製造後殘留的高粱酒糟,以水萃取製造高粱酒糟粉末添加在烘焙產品之中,製成麵包、餅乾等,散發出酒糟淡淡香味,另外高粱酒糟可以製成活性碳、釀成醬油,用途相當大。

酒糟活性碳 可幫食品防潮

金門酒廠每年製造高粱酒之後產生的酒糟估計十萬噸,目前都是標售當飼料;嘉義大學環境機能材料研究室教授林翰謙研究,高粱酒糟進行水蒸氣活化之後,一百公斤絕乾酒糟,經過高溫裂解之後可以製造出約二十五公斤的活性碳,由於高粱酒糟體積小,在適當的環境下可長期保存,未來可以用於食品級防潮材料。

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賴盈璋表示,高粱酒糟每公噸市價不到二百元,但製造成活性碳產品,價格提升十倍以上,目前正申請專利;另外用高粱酒糟製成的麵包、餅乾,具有抗氧化功能,亦有益人體健康。

金門下一波生財利器

由於酒糟比較酸,容易弱化麵筋結構,製作麵包過程容易造成麵包無法膨脹,加入餅乾烘焙,餅乾味道容易偏酸,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林志芳研究調配出酒糟烘焙粉末,成功添加在烘焙產品之中,有酒糟的香氣,但口味不會太酸。這些研究成果,學者正尋求廠商合作,提高商品價值,也讓離島金門多一些特色產品。



◆ 森永部落有機泡菜 明年上市

【聯合報╱記者尤聰光/台東報導】2012.10.19

台東縣達仁鄉森永部落「VuVu有機野菜園區」推展有成,利用自產有機野菜,研發自製泡菜1年多,日前在合作餐廳首推,大受消費者好評,目前採預購方式,預計明年3月上市販售,可望成為園區另一項附加產業的發展,增加部落經濟收益。

園區研發出來的泡菜,是以「蕗蕎」來製作,都是無毒有機栽培,製作過程完全不加任何人工添加物;蕗蕎泡菜不僅可直接食用,也能搭配火鍋或成為主食的配料。

※ 相關報導:

* 魚池鄉咖啡飄香 盼成立產銷班
http://www.udn.com/2012/10/19/NEWS/DOMESTIC/DOM4/7440028.shtml

南投縣魚池鄉繼紅茶之後興起咖啡風潮,鄉公所昨首度舉辦休閒農業研習,希望引領咖啡農友與民宿業者走出一條觀光休閒之路。



◆ 貝母蘭新品種 花朵像瀑布

中央社 2012-10-19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今天起舉辦蘭花新品種發表展,數百花朵如瀑布般垂掛而下的貝母蘭、藍紫花色的朵麗蝶蘭令人驚豔。

科博館與台灣蘭花育種者協會從19日起到21日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舉辦「101年度秋季蘭花新品種發表巡迴展」,展出10多品種的278盆多樣品系蘭花。

科博館表示,台灣蘭花品種豐富,在國際花卉中享有盛名,蘭花產業蓬勃發展,為了帶領民眾深入認識台灣蘭花的優良品種及培育成果,科博館每年都會和台灣蘭花育種者協會共同舉辦新品種發表及授獎銘花巡迴展。

科博館植物學組副研究員李勇毅表示,現場展出的蘭花品種包括蝴蝶蘭、嘉德麗雅蘭、仙履蘭、石斛蘭與其他蘭屬等共278盆各類蘭花參與選拔,經過評審委員評比,選出各類蘭花的分組冠軍。

李勇毅指出,榮獲全場總冠軍的「貝母蘭」,超過450朵花朵垂掛而下,有如瀑布一般,相當壯觀;擁有罕見藍紫花色的「朵麗蝶蘭」,是首次公開展示;呈現藍紫花色的「萬代蘭」,高約150公分,至少培育10年才長成現在這樣。

fsj 提到...

新疆大旱全球番茄醬看漲2成

【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2012-10-21 工商時報

中國大陸新疆是全球3大番茄產地之一,也是大陸最大的番茄醬加工與出口地,今年受到旱災的影響,新疆當地的番茄歉收,番茄醬產量也創下2003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可能導致全球番茄醬價格上漲超過20%。

華爾街日報指出,大陸的原料性番茄醬主要產自新疆地區種植的番茄,但因新疆北部遭遇40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使得種植番茄的農場土地乾裂,預計將使得加工番茄的產量減少到43.5萬噸,不但比原先預估的產量減少5成,而且也是近10年來的最低水準。

對此,世界番茄加工協會預估,受到新疆乾旱的影響,今年全球的加工番茄產量將減少11%,這意味著番茄醬的價格可能因此提高。

英國商品研究機構Mintec的商業開發經理Nick Peksa表示,從今年6月份以來,新疆番茄減產已經導致全球番茄醬價格上漲10%。等到廠商的番茄醬庫存用盡,全球番茄醬價格可能還會再上漲20%,這代表許多人喜愛的義大利麵、披薩等食品的價格也會被推升。

據了解,新疆是全球3大番茄產地之一,番茄的產量與加工總量僅次於美國與義大利,約佔全球番茄製品總產量的四分之一。目前新疆有116番茄製品出口商,已建成番茄加工生產線317條,最高年產量上看160萬噸。



◆ 雲林全國農機展登場 首日破萬人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2012.10.21

全國農機展昨天在雲林虎尾高鐵特定區登場,首日就擠進上萬人潮,氣氛強強滾,從巨無霸農機到小螺絲,琳瑯滿目,小農工具最搶手,各種噴灌器、剪鋸特賣品秒殺,正夯的有機農業是業餘農民的最愛,連老外都來參觀,陸客也聞訊而來,更有不少農民揪團團購。

巨舞霸耕耘機上,清涼的秀Girl最吸睛;6個展場將近500個攤位,從巨型農機到有機肥料館全擠滿人潮,預估3天展期超過10萬人次參觀,會場交易金額可望突破1億5000萬元。小到農機螺絲釘,大到3層樓高的現代烘乾儲倉,樣樣新奇,精密科技農機讓人大開眼界。

不論是剪樹的小鋸子或電控式除草機,全是世界一流品牌,賓士級的耕耘機,烈日當空犛田也舒服;除了國內許多領導品牌企業研發的新品展示,鄰近的日本也來參展,數千樣農機比好用、比實惠,讓人目不暇給。

「選果機可分辨大小,連酸甜度都能算出來,太神奇了。」來台訪問的大陸農業人士,驚嘆台灣農業發展精進,來自歐、澳等國的「阿兜仔」農民也來參訪。

今年展場增加許多生機肥料,是業餘農民的最愛,如何讓木瓜結果率成長10倍,如何讓一般人認為農藥殘留最多的玉米也能生吃,有機蔬果外觀不再是一副「醜相」,農民就在展場聊開來。

「7年的成長看得見」雲林縣長蘇治芬全力推銷明年的農業博覽會,她說,雲林開辦農機展7年,把國內農業帶往新境地,年年都有新發展,從農機展可看出台灣農業的走向,明年「農博」將結合軟體,打造一個生態農業的園區,讓大家到雲林看頂尖農業科技的進程,也享受到有機生態的芬芳,請大家拭目以待。



◆ 2米木桶醃漬 鹹菜飄古早味

【聯合報╱記者呂筱蟬/將軍報導】2012.10.20

47歲將軍區居民林煌津,傳承父親的手藝,循傳統古法,以高達2公尺、直徑達1公尺多的檜木桶醃漬鹹菜,他擁有40個鹹菜桶,每年40萬台斤產量,都被盤商預訂搶購一空,堅持讓古早酸味持續飄香的他,被當地居民稱為「鹹菜大王」。

林煌津說,醃漬鹹菜只需人力及成本很低的鹽,人人都可做,但要吃以木桶醃的鹹菜,「幾乎是找不到了。」他說,因家中世代務農生活清苦,父親為增加收入,種植生長期短又易照顧的芥菜來醃漬鹹菜販賣,全家人從小就要幫忙,「我是在大木桶裡踩著鹹菜長大的。」

林煌津說,芥菜在冬天採收,每年就在冬至前製作鹹菜,人力分工,1人站在桶外牛車上,桶內則有2人,接力將芥菜丟入桶內,裡面的人忙著撒鹽,並將芥菜一粒粒緊實排密,還得用腳不斷踩踏減少空氣,「好吃與否,靠的全是經驗。」

鹹菜桶是林煌津父親專門到木材行,挑選檜木再請木工師傅打造而成。林煌津說,醃漬鹹菜時,木桶底部必須堆砌石頭、木板,除防止無法承重塌陷外,另一功能是要完全隔離地氣,秉持古早味,才會飄香更好吃。

林煌津說,鹹菜桶年久會遭腐蝕,現在也找不到會製作或修復的木工師,這也是鹹菜桶文化逐漸消失的主因之一。因製作鹹菜是與家人最美好的回憶,口味也受到許多老主顧喜愛,「有一股責任,就是要繼續做下去。」

※ 相關報導:

* 大場併小場 田中酪農區 僅剩7牛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0/today-center6.htm

彰化縣田中酪農專業區全盛時期曾有四十家酪農戶,但近十年來受到大環境衝擊,老一代退休,由年輕一代接棒,區內酪農戶開始汰弱換強,大場併小場的情形時有所聞,如今專業區內的養牛總頭數雖然未減少,但酪農戶卻僅存七場,這些「養牛郎」認為,只要政府多加輔導協助,台灣酪農業仍有可為。

* 養蜂玩創新 首次蜂蜜評鑑奪大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443813.shtml

屏東市養蜂產銷班成立不到一年,產銷班班長陳國昌今年首度參加全國蜂蜜評鑑大賽,就獲得特等獎。陳國昌家中養蜂事業傳了3代,此次獲得養蜂界的最高榮譽,讓阿公和爸爸也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真的很棒!」



◆ 有爆米花香氣 「希望米」獲金牌

自由 2012.10.21

〔記者謝佳君/新北報導〕米Q香甜,散發濃郁爆米花香氣,又帶點芋頭清香的「希望米」,日前在「二○一二年中華民國第廿四屆優良食品評鑑會」,從來自全國上百件參賽品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口味金牌獎」;這款「金牌米」現正促銷,民眾也訂購得到!

金牌米現正特價促銷

新北市農業局與鶯歌區農會合作辦理的「心希望農業示範推廣計畫」,所生產「心希望米」就是「桃園三號新香米」。鶯歌農會表示,一般香米帶有芋頭香和茉莉花香,蒸熟後的「新香米」則多了一股爆米花香,而且米粒更大,外觀及品質均優。

新香米的育成地是位在桃園縣新屋鄉的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香米經過十年育成,誕生了新品種「新香米」,從試種、試吃、試銷到正式推出上市,又經歷了近兩年。

農會表示,心希望農場也栽種三公頃的「桃園三號新香米」,學員不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要讓大家品嚐無毒環境中的好米。

農業局農牧經營管理科科長劉淑芬表示,慶祝「希望米」獲獎,一.五公斤包裝、原價一五○元的「希望米」,現在特價一一○元;三.五公斤包裝則從原價三五○元,特價二五○元,數量有限,意者可於週一至週五電洽心希望農場:02-26709793。



◆ 日本出口蘋果 近9成銷台灣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210210153.aspx

中央社 2012.10.21

日本青森縣蘋果產量占日本總產量逾半數,比例逐年提升。日本出口的蘋果將近9成銷往台灣,青森縣幾家業者新成立1家貿易公司,打算以台灣為首,擴大海外出口量。

19日甫成立3個月的青森貿易公司專務經理大(土屈)秀郎在青森縣弘前市的弘果綜合地方批發市場,對著來訪的台灣媒體表示,至今都是台灣主動訂貨,青森的蘋果業者認為今後應主動出擊。

他表示,正積極尋找像台灣這樣深愛青森蘋果的國家,以開拓海外市場。

他說,新公司是由13家蘋果業者組成,除了衝高銷往台灣的數量,也考慮開拓馬來西亞、印尼等市場。

日本出口農產品當中,蘋果占42%。2011年出口蘋果總量約9788噸、2010年為1萬7940噸、2009年為2萬3867噸。其中約9成銷台灣。

日本官方統計顯示,2011年蘋果出口到台灣由2010年的1萬5912噸減至8457噸,減幅為47%。出口到香港的減幅為23%,出口到中國大陸的減幅為62%。

一般認為,2011年蘋果出口量大減,是受到日圓飆漲及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後的不實風評影響。

原本要出口的蘋果如果流入已呈現飽和的日本市場,將破壞行情。

多次訪台、自稱是「半個台灣人」的青森縣蘋果出口協會理事長太田一民認為,青森蘋果未受到輻射影響,現在較擔心的是日圓升值,使出口競爭力降低。

十月初,日本青森縣知事三村申吾才率團到台灣行銷。青森縣計劃十二月再組團訪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