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1

自然的反撲

◆ 美堵伊波拉 西非旅客強制量體溫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0272.shtml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2014.10.10

賴比瑞亞男子鄧肯感染伊波拉病毒,上月在美國發病後,本月八日死亡。數小時後美國宣布,將在五大機場加強篩檢,強制西非三國旅客測量體溫,但專家指出,此一創舉頂多安撫民心,實質的預防效果不大。

全美五個規模最大的機場將對來自西非疫區的旅客強制測量體溫,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率先自十一日起實施,新澤西州紐華克、華府杜勒斯、芝加哥歐海爾和亞特蘭大等四個國際機場,則於下周陸續跟進。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表示,來自西非三大疫情國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的旅客,百分之九十四是自上述五大機場入境,其中四成三由甘迺迪機場入境,另兩成二從杜勒斯機場入境。

自五大機場入境美國的西非三國旅客,平均每天僅約一百五十人,在國際旅客中比率很小。但CDC表示,這項新措施可讓美國更安全。

西非旅客入境查驗護照後,將由海關護送至篩檢區,由專人觀察是否有類似症狀,詢問健康情況與接觸伊波拉的風險程度,再用儀器測量體溫。若旅客發燒,將送至機場隔離區,由CDC官員親自評估與追蹤。

體溫篩檢本就是各大機場既有的防疫措施。專家指出,鄧肯上月廿日自賴比瑞亞飛往德州達拉斯入境時並未發病,加上伊波拉的潛伏期可長達廿一天,體溫篩檢也無法發現。

范德堡大學預防醫學系系主任夏夫納說:「此刻這個措施能阻止焦慮擴散,勝於防止伊波拉擴散。」

加拿大八日也宣布跟進加強篩檢,但未透露具體做法,且西非三國並無直飛加拿大的班機。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迄五日為止,確診、疑似及可能感染伊波拉者為八○三三人,死亡三八六五人。世界銀行估計,若伊波拉傳遍西非,迄年底的經濟損失最高恐達三百廿六億美元。

我擬捐非十萬套防護衣

【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會晤來訪的西非布吉納法索總統龔保雷時表示,我國計畫對非洲地區提供十萬套防護衣,並規畫捐贈一百萬美元,以及派遣醫療專家到當地支援。

馬總統表示,布國鄰近疫區國家準備工作已經展開,我國已先由駐布國大使館提供援款購買裝備,協助強化防疫機制;中華民國樂於繼續與布國合作,防制伊波拉疫情持續擴大。

馬總統也說,前年他赴布國訪問時,恰遇馬利內戰,該國難民紛紛越過邊界至布國避難,造成安置與補給的問題。面對此嚴峻情勢,我國特援贈布國一百萬歐元執行人道救援任務。

※ 相關報導:

* 英男疑感染伊波拉 在馬其頓猝死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0871.shtml

一名疑似感染伊波拉的英國男子9日在馬其頓死亡,當局已封鎖他住的旅社,並將這名男子接觸過的所有人隔離。

馬其頓衛生部表示,英國男子送到醫院時病情嚴重,症狀包括嘔吐和內出血,加上他送醫數小時後猝死,因而懷疑他有伊波拉症狀。

* 全球機場港口 防伊波拉「入境」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0074.shtml

在美國第一個感染伊波拉確診病例過世後,全球各國紛紛加強機場與港口的入境程序,以遏止疫情從西非疫區蔓延至世界各地。

....美國政府8日宣布,自11日起,在五座主要國際機場(紐約甘迺迪機場、紐華克機場、華盛頓杜勒斯機場、芝加哥歐海爾機場和亞特蘭大機場),實施伊波拉病毒篩檢,凡是來自西非疫區的旅客都必須接受測量體溫。

加拿大同日也宣布加強機場篩檢措施,以防堵旅客將伊波拉病毒帶入境內。

同時,巴西、阿根廷和美國等國政府也在主要港口加強入境把關程序,特別鎖定西非來的船隻進行篩檢。

....西非是鐵礦砂、原油、鋁土礦和可可豆等原物料的主要供應源,隨著伊波拉疫情肆虐促使世界各國實施更嚴格的機場與港口篩檢措施,不僅可能造成這些西非生產的商品運輸大受影響,也將衝擊南美洲穀物、糖等商品的出口。

*  伊波拉疫情,又是吃肉惹的禍!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008/410644.htm

....伊波拉的傳染過程歷經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果蝠為主要的病毒散播源,再由野生動物互相傳染。
第二階段,再從動物傳給人類。8月剛果一位孕婦在處理丈夫打獵帶回的獵物時遭到感染病故,並傳播病毒導致剛果爆發疫情。
第三階段是人類間互相傳染。



◆ 伊波拉危機 台灣主動跨境出擊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90207.shtml

【聯合報╱林泰和/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所副教授(嘉縣民雄)】2014.10.10

全球正遭受兩大非傳統安全挑戰,一是伊拉克、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區域性威脅;另一是伊波拉病毒的肆虐,後者造成的威脅與風險,比前者嚴重許多,必須嚴肅面對。

從非傳統安全觀點看,若一國之內有相當數量的人口被傳染病感染,將會有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後果,健康問題迅速轉化成國家安全問題。一九一八至一九年歐洲爆發的流行性感冒,造成四千萬到一億人死亡,遠比一戰作戰死亡的一千萬人,多出許多。二○○三年SARS,波及廿四國,造成八千人受到感染,七百名死亡。

大型傳染病爆發,各國將嚴格執行檢疫,並對疾病發源地商品管制,對該國的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一九九四年印度爆發的瘟疫,遭國際管制出口,損失廿億美元的收入。SARS爆發期間,對泰國觀光業的衝擊,遠大於二○○六年的政變。

這次伊波拉防疫網疏漏,美國境內首起伊波拉確診案例已在八日病逝。一名西班牙女護士,六日確診感染伊波拉病毒,引發歐洲爆發疫情的恐慌。CNN快訊,一名從非洲獅子山返澳洲的女護士,因出現類似伊波拉症狀,已被當局進行隔離檢測。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五日資料,包括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共和國、奈及利亞、塞內加爾與美國在內,共發現確診、疑似與可能的伊波拉病例達到八○三三例,其中三八七九人死亡。

美國歐巴馬政府四日仍呼籲,民眾不必反應過度,強調伊波拉在美國蔓延的風險很低,顯然低估問題的嚴重性。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高達九十%,目前尚無可靠有效的疫苗,而且能夠透過人際傳播在人群蔓延。在全球化快速擴張的現在,這種以傳染病擴散為代表的負面全球化現象,肯定會比一九七○年代的疫情,更加嚴重。

美國政府表示,此次伊波拉疫情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美國甚至已經動用軍事力量,在西非增兵至四千人,以軍醫及醫療人員,協助西非對抗伊波拉疫情,明顯傳達與落實「防疫等同作戰」的精神。與此同時,美國五大機場開始實施額外的伊波拉篩檢措施。

目前伊波拉疫情仍侷限在西非,我國與西非無邦交、也沒有直飛航班,病毒犯台風險不高。但目前疫情有擴散到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的可能性,兩岸三地往來互動頻繁,我國仍須嚴加注意,確實做好防疫工作,針對各種想定,研擬對應措施。

最後高危險傳染病爆發,隨著全球化速度與範圍擴大,將嚴重挑戰國家安全。國家間貧富差距與衛生條件的加速擴大,是造成國際衝突的潛在因子。境內防疫措施,僅是戰術上的消極作為,更積極的戰略性思考,應是主動跨境出擊,積極改善開發中國家的公衛條件,在此意義下,台灣或許能向外展現自己的「醫療軟實力」。



◆ 登革熱擴散兩岸 廣州病例破2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0000857-260301

旺報 2014年10月10日 記者吳冠瑾/綜合報導

登革熱疫情擴散!兩岸確診病例數不斷攀升,創歷年新高。截至10月8日止,疾管署統計台灣已累計4356例登革熱個案,今年累計確定病例死亡數7人;大陸累積破2萬名確診病例,防疫工作刻不容緩。

9日,大陸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指出,今年登革熱疫情來得較早且較為嚴重,主要原因有三方面:感染的病患未即時就診,導致傳染、大陸與東南亞地區居民互動頻繁、南方省分氣候適宜病媒蚊生長。

宋樹立說︰「登革熱患者大多數症狀都屬輕微,部分患者因認識不夠,未及時就診,導致疫情傳播擴散的風險進一步提高。截至10月8日,大陸全國的登革熱確診病例是27219例,死亡6人,比去年同期疫情明顯上升,其中廣東、廣西、福建和雲南就佔了99%的病例數。」

宋樹立同時表示,大陸政府連續印發了相關防治登革熱工作的通知給地方政府,並要求民眾進行自我衛生保健;對廣東、雲南、福建等重點省分展開了工作督導和技術指導,務必落實各項防疫措施。

在南部省分中,尤以廣東省廣州市最嚴重,據廣東省衛計委通報顯示,單8日一天,廣州新增登革熱確診病例就破千例,已累計20788例;在大陸國慶黃金周期間,廣州累計新增8111例確診病例,比去年同期暴增20倍以上,大陸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國強7日就曾警告過,廣東省登革熱疫情防控仍存在盲點。

※ 相關報導:

地球生病了
穩定的世界
科學期刊: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伊波拉死亡人數 達4033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2512.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10.11

伊波拉病毒死亡人數快速增加,世界衛生組織10日宣布,目前已有4033人死亡。

聯合國特使表示,伊波拉的傳播迅速,感染者每三、四周便倍增,如果不採取大規模的全球行動,伊波拉病毒將永難消滅。

世界衛生組織10日表示,截至本月8日,伊波拉疫情在七個國家累積的確診、疑似與可能病例達到8399例,並造成4033人死亡。其中,醫護人員感染病例約5%。

在美國與西班牙相繼發現伊波拉病例之後,國際更加關注伊波拉疫情的蔓延情況,擔憂引爆大規模擴散。

醫護感染人數擴大

醫護人員的感染人數持續擴大,讓世衛組織相當擔憂。據統計,包括西班牙因為照護染病傳教士被傳染的全球第一例西非以外感染病例在內,已經有416名醫護、志工人員確診、疑似或可能感染伊波拉病毒。

聯合國伊波拉應急特使納巴羅表示,對抗伊波拉還要付出20倍的努力。聯合國副秘書長艾里森呼籲各成員國採取迅速和慷慨行動,加大資金、衛生人員和設備的投入。

納巴羅說,如果不在各國廣泛動員,爭取慈善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支持,將不可能迅速控制伊波拉病毒,病毒將永遠在地球存在。

聯合國的抗擊伊波拉機構負責人表示,如果不能協助最嚴重的西非三國戰勝伊波拉,只要三國還有一個病例,世界上就沒有一個國家能逃脫致命病毒的危險。

非洲足球賽將延期

2015年非洲國家杯足球賽主辦國摩洛哥表示,由於伊波拉傳染病肆虐,非洲杯應該延期舉行。兩年一次的非洲國家杯預定明年1月17日到2月8日之間舉行,摩洛哥衛生部已向非洲足球聯盟 (CAF)提出延期舉辦的要求。

※ 相關報導:

* 抗疫加碼 潘基文:20倍援助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0957.shtml

伊波拉疫情擴大,不僅歐美各國提升警戒層級,深恐伊波拉成為下一個愛滋病,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9日更強調,抗災需要「20倍的國際援助」。

疫情慘重的西非三國幾內亞、獅子山共和國和賴比瑞亞總統,透過視訊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華府的會議,表示目前正急需資金與醫療資源對付疫情,指國際社會的反應,,趕不上伊波拉疫情的蔓延速度,發出緊急呼籲,請各國加快援助。

* 巴西出現首例疑似伊波拉病例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2085.shtml

巴西出現首例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患者,來自非洲幾內亞。巴西衛生部長邱洛今天表示,檢驗結果將於24小時內出爐。

* 伊波拉入歐 巴黎傳可能病例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1556.shtml

西班牙近日發生1起護士確診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案例,目前病情嚴峻但穩定,巴黎今天也傳出可能有1名女性感染,已經入院診治。

* IS恐藉伊波拉 發動生物攻擊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0956.shtml

伊波拉疫情擴散也引發恐怖分子藉此發動生物攻擊的隱憂,軍事專家表示,恐怖團體「伊斯蘭國」(IS)有可能把伊波拉病毒作為自殺生物武器,用大規模傳染方式,來攻擊西方國家。

伊波拉是藉由直接接觸有症狀的病患而傳染,恐佈分子染上病毒,再前往他們想摧毀的國家並不困難。

....不過,英國皇家聯合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e)研究員珍妮佛.柯爾(Jennifer Cole)雖然承認恐怖分子有可能利用伊波拉作為武器,但認為現在不是運用這種戰略的最好時機。

柯爾說,目前每個人都在注意伊波拉的蹤跡,所以恐怖分子不大可能避人眼目。



◆ 特強氣旋風暴 印將撤50萬人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0110342-1.aspx

中央社 2014.10.11

孟加拉灣的特強氣旋風暴「胡德胡德」(Hudhud)預測明天上午登陸印度東部安德拉省海岸地區。省政府計畫將撤離逾50萬人。

印度氣象局今晚發布最新警報,胡德胡德下午中心位置在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中西部,距安德拉省(Andhra Pradesh)維沙哈巴南(Visakhapatnam)巿東南方250公里;距奧里薩(Orissa)省甘賈姆(Ganjam)縣戈巴爾布爾(Gopalpur)鎮南南東方340公里。

氣象局預測,繼續朝西北方向前進的胡德胡德明天午前將在維沙哈巴南附近的安德拉省海岸地區登陸。

氣象局指出,安德拉省北部、奧里薩省南部多個縣未來48小時將出現特大豪雨。胡德胡德沿著安德拉省北部海岸登陸時,將出現時速170到180公里的強風,瞬間風速可達時速195公里。

「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網站即時報導,安德拉省政府計畫撤離51萬4725人,今天已自5個海岸縣份撤離約11萬1000人到安全地區。當局計畫設置370個收容中心安置遭撤離民眾。

除省長納依度(N. Chandrababu Naidu)坐鎮指揮防災,未來一旦出現災情,陸軍和海軍也已待命執行救援行動。另外,6架飛機已在維沙哈巴南附近的印度海軍德加(Dega)航空站待命出動執行救援和物資空投任務。

特強氣旋風暴「斐林」(Phailin)去年10月11到14日肆虐相同地區,奧里薩省和安德拉省共撤離100萬人,創印度歷來最大規模撤離行動的紀錄。那次風災造成23人死亡。

1個超級氣旋風暴1999年10月29到31日重創奧里薩省,帶來時速300公里強風,奪走約1萬條人命。

※ 相關報導:

* 海水灌義竹 百頃田5年無生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91724.shtml

義竹鄉平鎮村、埤前村等地的農田,昨天清晨疑因新店大排未施作堤防,導致海水倒灌,受害面積將近百公頃,預估受損金額達千萬元,農民個個愁容滿面,希望縣府儘速興建堤防並補償他們的損失,因為泡到海水的農田至少要5年才能復耕。

縣府水利處副處長林谷樺說,新店大排的堤防已經做到很上游了,怎會海水倒灌,他懷疑可能是大排支線的閘門沒關好釀禍,將實勘後再提解決方案。

fsj 提到...

海研五號澎湖沉船 45人全救起、2送醫不治(節錄)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8/8992080.shtml

【聯合報╱本報記者/連線報導】2014.10.11

國慶舉國歡騰的日子,澎湖外海昨驚傳在從事大氣汙染監測的「海研五號」研究船,在湖西鄉北寮村外海四點六海里處沉沒,船上四十五人落海,到凌晨全數救起,惜兩人送醫不治、十八人輕重傷。

海空暗夜搜救困難

沉船意外發生後,國軍與海巡單位共調派四架直升機及九艘軍艦、巡防艇疾赴現場,但當地海象惡劣,受黃蜂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風浪高達七級,加上晚上一片漆黑,搜救困難。

隸屬科技部、沉沒的海研五號研究船,可搭載四十八人,前年八月才下水,就船齡而言仍屬新船。救援的海巡人員表示,意外發生前,並未接到船身觸礁的通報,只知船艙進水,事故原因仍待了解。

澎湖港務局下午近五點左右,接到求救電話,八點十一分研究船完全沉沒,船上人員待援時間「只有短短三小時」,救援船艦抵達現場時,船尾已沉沒,船上四十五名人員全擠在船首待援。

救援人員在暗夜中,分海空兩路搜索,因海上一片漆黑,救援船艦不斷施放照明彈,在海上來回搜尋落海人員。有四人由直升機吊掛救起,其餘卅三人被軍艦、巡防艇救起,連夜送回位在北寮村的海巡龍門所。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表示,海研五號研究船這次執行「海域大氣粒狀汙染物監測及傳輸模擬先導」計畫。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拚命三郎許世傑罹難 同事不捨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8/8992593.shtml

「海研五號」昨天發生船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許世傑與國研院海洋研究中心佐理工程師林怡君不幸罹難,同事都感到不捨;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前主任劉紹臣難過的說,許世傑專長是研究大氣懸浮微粒化學成分與來源,是「非常努力的拚命三郎」,不幸發生意外,是中研院非常大的損失。

* 海況差 15億研究船毀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1000280-260102

台灣耗資15億打造的科學研究船「海研五號」不敵強颱「黃蜂」展翅,遭逢劫難嗎。中央氣象局表示,昨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在強烈東北風「加乘」效應下,澎湖海域一度出現9至10級強陣風,浪高2.5米,海況可說非常糟糕。

....顏增璽指出,除了受「黃蜂」颱風的外圍環流影響,加上台灣昨天吹東北風,和逆時針轉的颱風呈現「加乘作用」,加上台灣海峽屬於狹長,風力容易形成「管道效應」,風力更加不容小覷。

所謂的「管道效應」,顏增璽形容就像風經過兩棟高樓的縫隙時,風力會瞬間加大,民眾經常走路不易,甚至快被風吹到跌倒,撐傘也會容易開花的狀況。可見船隻如果開到台灣海峽,剛好遇到8級以上強陣風,那風力真的是「大黃蜂」等級。

* 15機艦出動 海空大搶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1000276-260102

雙十國慶慶典的同一天,「海研五號」傍晚驚傳在澎湖外海發生船難,國防部、海巡署、空勤總隊三單位聯手展開海、空大搜救,累計出動15艘船艦與飛機。參謀總長高廣圻上將也進駐衡山指揮所,海、空軍司令分別進駐戰情中心,全面啟動救援機制,最後成功的將所有落海人員救起。

* 船長、輪機長、機組員 海研五號全外包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8/8992573.shtml

....科技部長張善政上午表示,科技部參考日本作法,評選專業的船務團隊,從五家公司評選由裕品得標,船長也曾在長榮的貨輪任職,資歷沒有問題;此外,「海研五號」出海時的天候符合出航規格,失事原因靜候海事調查,若有人為疏失也會釐清相關責任。

* 「聽到爆炸聲 船艙就開始進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8/8992594.shtml

「先是聽到爆炸聲,接著船艙即開始進水,隨後失去動力。」

海巡署漏夜調查海研五號沉船原因,船上有多人提到,在海難發生前聽到一聲爆炸聲;但到底是什麼引起,因船已沉沒,必須等船上的「黑盒子(航程紀錄器)」等儀器打撈起來,才能判讀。

根據港務公司掌握的海難通報過程資料,海研五號先是通報「失去動力」,緊接著「沒電」,稍後「發電力全沒了」 (一艘船通常至少有2至3部發電機),緊急發電設施也失靈,更離譜的是VHF(特高頻無線)也掛掉了。

海難水域有20至30公尺深,從海圖看,也沒有礁石區,過去未發生海難;海研五號吃水深只有5公尺,沒有礁石,不可能觸礁擱淺,遑論碰到海底擱淺,失事原因更令人不解。

* 專家:海研五號恐因強浪偏航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410110083-1.aspx

海研五號科研船昨晚在澎湖外海沉沒。船舶專家今天表示,澎湖周邊屬多礁石的複雜淺水海域,颱風環流造成的強浪與海流極易讓航向偏離,昨天船上人員的緊急應變已算合格。

....備役海軍潛艦上校王志鵬表示,澎湖是珊瑚礁地形,周邊海域多礁石,是複雜的淺水海域。他推測昨天船難若是觸礁,很有可能因颱風外圍環流,強浪與海流造成海研五號偏離航道。

王志鵬指出,儘管船上裝有GPS,但強浪與海流會讓定位困難,若定位頻率不足,易造成航行誤判,在惡劣天候與海象時,應提高船上GPS定位頻率。

fsj 提到...

強颱黃蜂直撲日本 結構厚實太空人也傻眼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128889

自由 2014-10-11

〔本報訊〕颱風黃蜂目前正在琉球海面上,將挾帶強風豪雨直撲日本,更被CNN氣象主播稱為怪獸級颱風,一位在美國NASA服務的太空人,從國際空間站拍下黃蜂颱風的照片,顯示出颱風厚實的雲層結構,並表示雖然自己已從外太空看過許多颱風經過,但從沒看過這麼驚人的!

強颱黃蜂的颱風眼非常清晰,結構紮實,擁有厚實雲層,美國和日本的氣象單位都預測,將是今年地表最強颱風,預估12日行經琉球群島鄰近海面,13日至15日直撲日本。

《每日郵報》報導,一位美國太空人偉斯曼(Reid Wiseman)在國際空間站拍下黃蜂的照片,上傳到推特,說雖然已經看過許多颱風的雲層結構,但黃蜂颱風實在太驚人,第一次看到這種景象。

※ 相關報導:

* 「黃蜂」襲日 近30人輕重傷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0120076-1.aspx

日本媒體報導,威力強大的颱風「黃蜂」昨天接近沖繩(琉球)本島,今天凌晨偏東前進,明天可能登陸九州。已知近30人受傷,逾15萬人將疏散到安全地點避難。

* 巴西80年來最慘乾旱 咖啡、糖產受波及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128319

巴西遭遇80年以來最嚴重乾旱,這場已持續9個月的旱災,使水庫水量僅剩5%,聖保羅州州長已緊急發布命令,要求將剩餘水量抽出,以解救日漸乾枯的城市。受乾旱波及,糖和咖啡市場也出現缺口,價格飆升。

巴西過去水資源豐沛,但今年雨季(2013年12月-2014年2月)降雨量卻只有往年的3分之1,導致全國各地面臨供水危機。



◆ 無國界醫師 伊波拉抗疫打前鋒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3505.shtml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4.10.12

伊波拉疫情幾個月前在西非國家獅子山共和國爆發之後,該國政府官員便向「無國界醫師」(MSF)組織求助。如今疫情擴散,各國也都希望MSF能夠馳援。

紐約時報報導,MSF在獅子山的前負責人羅倫齊說:「他們(獅子山官員)請我們到各地幫忙,他們不知道如何應對。」MSF最早在獅子山東部卡拉洪砍樹闢地,花十二天建造一間診療中心;三周前又在南部博城區建造另一間診療中心。MSF醫護人員分三班輪值,日夜照顧病患。

MSF是伊波拉疫情在西非爆發以來最早回應的組織,目前仍是對抗伊波拉的主要國際醫療團隊,在美國派軍人赴西非協助之前,MSF已蓋好六間醫療中心,並計畫蓋更多。西非出現疫情國家本身的醫療體系幾已崩潰,包括美軍在內的各國際團隊卻尚未發揮作用。

MSF團隊對伊波拉的快速蔓延感到震驚。獅子山政府十日表示,病床短缺,新增病例多採居家治療。幾內亞的兩間醫療中心的床位也趨近飽和;賴比瑞亞的MSF團隊盡力改善首都蒙羅維亞的醫療品質。為對抗伊波拉疫情,MSF最近增加三倍人力,並首次對外開放MSF位於布魯塞爾的訓練中心,招募對抗伊波拉的新血。

※ 相關報導:

* 伊波拉釀4033死 英全國防疫演習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3504.shtml

....美國與西班牙相繼發現伊波拉病例後,國際更加關注伊波拉蔓延情況,擔憂疫情大爆發。英國、美國與加拿大在主要機場和火車站量測入境旅客體溫,英國更於十一日舉行全國性演習,演練疫情爆發的因應措施。

....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美國聯邦疾病防制中心(CDC)官員及西非疫情國首長九日在華盛頓開會,聯合國副秘書長艾里亞森說,對抗伊波拉需要募集十億美元,目前各國承諾提供的金額僅及此一目標的四分之一。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對抗伊波拉疫情的資源必須增加廿倍;CDC主任佛萊登說:「我們必須立刻採取行動,伊波拉才不會變成下個(肆虐全球的)愛滋病。」

* 俄國研發伊波拉3疫苗 6個月內可生產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3962.shtml

俄國衛生部長維蘿妮卡‧斯科沃索瓦11日表示,俄國已研發三種伊波拉疫苗,而且未來六個月內可以生產。

斯科沃索瓦在俄國國營電視「第一頻道」說:「我國已研發三種疫苗,其中一種已經準備臨床試用。」

* 英美研發伊毒疫苗 在馬利試驗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3127.shtml

馬利衛生部長柯奈(Ousmane Kone)表示,馬利已在科學研究人員身上開始試驗伊波拉病毒疫苗。

柯奈昨天晚上說:「這純粹是科學研究的1步,試驗對象是自願的研究人員。」

馬利目前並無伊波拉病例,但與疫情源頭幾內亞毗鄰。



◆ 伊波拉來勢洶洶 台灣須準備好防疫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993557.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10.12

美國德州首位伊波拉病患鄧肯不幸死亡,經確診的西班牙護士羅梅洛近日病情則不甚樂觀;伊波拉病毒跨出西非原始疫區,連續侵襲北半球,各地紛傳疑似病例。包括台灣,也傳出一名奈及利亞女性疑似感染,所幸經過檢驗,證實是虛驚一場,也證明台灣醫療體系對伊波拉頗有警覺。

美國疾病管制局警告,明年一月前全球至少會再增一百萬個確診病例;美國學者則預言,透過頻繁的飛機航班傳播,伊波拉病毒可能在三週內即傳入中國大陸。這些並非危言聳聽,各國無不如臨大敵,提升防疫準備;台灣經歷十一年前的SARS一役,公衛、防疫有一定水準,但仍應高度戒慎恐懼。

這波疫情之所以引起全球緊張,因為這是國際防疫網首次面對伊波拉離開西非後的正面挑戰;而且,從美國和西班牙的例子看,防疫網頻頻因欺瞞或人為疏忽而出現漏洞,診療上也備顯艱難。這局面,就像花了十多億的台南港尾溝溪疏洪道工程,首次上陣就崩潰,當初設計時應該經過水工模型驗證程序,且自認萬無一失,但試驗模型不可能全然反映工程實境,只有實際上陣,才能確認工程是否經得起考驗。各國的伊波拉防疫網過去沒有實證機會,第一次碰上病毒就遭突破,接下來自是要設法補強。

從公衛的角度看,過去伊波拉疫情其實不比SARS可怕,但這一波的情況似乎不同。伊波拉一九七六年首次在西非出現,到去年為止總數不過一千八百例,但因死亡率超過九成,被稱為「世紀黑死病」。也因為感染者幾乎全數死亡,病程到遺體處理均在醫院完成,病毒沒有太多機會散播。

今年爆發的這一波,情況卻極為凶猛。首先、是病毒傳播速度遽增,至十月上旬已超過八千例,為過去的五倍;其次、死亡逼近三千九百例,為歷年死亡病例總和的兩倍以上,但死亡率降到五成以下。這個現象,反讓防疫人員毛骨悚然,認為痊癒者增加,可能反而助長病毒的擴散。最新的發現,伊波拉病毒能在男性痊癒者的精液中存活至少九十天,透過性行為傳染,讓防疫工程備感吃力。

就擴散途徑看,目前防疫網顯然漏洞不少。美國首位伊波拉病患鄧肯為了回德州探親,欺騙防疫關口說他「不曾接觸過伊波拉患者」,因此把病毒帶入美國本土。但鄧肯不是特例,新澤西州紐瓦克機場日前全力攔截另一位入境的賴比瑞亞人,此人在比利時轉機時也以同樣方式瞞過海關。旅客不誠實或不自覺,都可能造成防疫漏洞,波及無辜。

對此,歐美國家開始在機場、港口針對西非旅客實施入境篩檢;但問題是:伊波拉病毒是否只能經由「人流」傳播,尚未可知;為此,不少國家已經加強港口貨櫃輪的查驗,以防伊波拉經由「物流」闖關。再者,伊波拉潛伏期最長可達二十一天,患者未發病前,都可能經由空路或陸路讓病毒四處傳播,這是稍早的防疫網未曾考慮到的。

美國、西班牙的兩例確診過程,都暴露出醫療網警覺之不足。鄧肯因發燒上醫院,醫師只開抗生素就讓他離開,四天後才確診感染伊波拉,這四天造成病毒擴散到什麼地步,仍無法確知。西班牙護士羅梅洛因防護手套碰到臉部而遭感染,她九月底即向衛生機關反映可能感染,但數度通報都未獲重視,亦未隔離,導致其間有近百人與她接觸過。

與此同時,西班牙動保人士企圖挽救羅梅洛的愛犬「石中劍」免於一死,卻未如願;這對主管機關也是艱難的決定。研究已確認,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狗不會有症狀,至於牠身上的病毒是否會經尿液、唾液、糞便傳染給人,則無法確定。「料敵從寬、禦敵從嚴」是防疫鐵律,為此,「石中劍」只能犧牲。

再看防疫器材的整備和使用,也有不足之處。西班牙醫療人員認為,羅梅洛照顧伊波拉患者時所使用的隔離手套,長度、材質都不足以隔離病毒。也基於同樣的憂慮,紐約拉瓜迪亞機場清潔工發起罷工,理由是工作器材不能保證他們免於遭到感染。類似的問題未來必然會隨恐慌而擴大,這是防疫實務上必須面對的事。

台灣多年來應對SARS、登革熱、狂犬病等的侵襲,公衛防疫有一定的水準。面對伊波拉疫情的流竄,我政府和醫療體系必須戒慎恐懼,步步為營。

fsj 提到...

救生衣上LED燈 搶回43條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2000259-260102

2014年10月12日 陳可文/澎湖報導

「惡浪、暗夜、強陣風又挾著霧氣」,真是再惡劣不過的救援環境了!海上執勤逾20年、救難經驗豐富的澎湖海巡隊長薛耀倉,回憶搶救海研5號海難的成功關鍵,是落水者穿著新型LED燈救生衣,微弱的燈光訊號在一片漆黑大海中,讓救援人員找到每一位落海者。

漆黑大海 能見度差

薛耀倉指出,災難現場海域是海流匯集的三角浪區及險礁區,潮流非常複雜,搜救過程驚險,一度還擔心搜救艇開不到現場。

澎湖海巡隊的4艘巡防艇,頂著浪流、風流、海流向前衝,一個接一個6、7公尺高的浪頭迎面打來,根本看不見方向,眼睜睜地看著「海5」船頭翹起,然後整艘船成90度下沉。

一個光點 救一條命

一片漆黑的汪洋大海,除了幾枚照明彈瞬間發亮確認大方向,但真正能找到遇難者的關鍵,薛耀倉強調,那就是每位落水者救生衣上的LED燈,那載浮載沉一點點光點,讓救援人員確定每位落海者的正確位置,然後拋出救生圈將人一一拉上船。

薛耀倉說,這次救難過程是他一生最難忘的經驗,所有遇難者都順利救起,回想著短短5個小時內完成的最驚險、最完美的不可能任務,心中感到驕傲。

遇難者平安上岸脫下救生衣,結束搜救行動的海巡人員檢視救生衣的結構,都說第一次看見附掛有LED燈的救生衣,很羨慕海研5號配置這款目前海巡隊都還沒有的救生設備,這小小的燈,及時救起43條寶貴生命。

※ 相關報導:

* 許世傑引導逃生 忘了救自己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8/8993561.shtml

海研五號這次出航的研究團隊領隊許世傑、成員林怡君不幸罹難,生死關頭許世傑不顧自己,忙著指揮所有人穿救生衣、引導逃生,直到最後船沉,不幸罹難,犧牲生命守護學生。

....研究員許家綸說,船要沉時所有人迅速往船頭移動,有的人沒把手可握,許世傑一邊引導,「他還伸手把人一個一個拉過去,卻最後一個離開船」,大家後來依船長指令跳海,他與不認識的船員在海上相依為命。未來,「我不想再上船了」,許家綸說,希望老師一路好走。

....鄰居說林怡君是孝順乖巧的女孩,為了照顧因病失明的父親和失智的八旬祖母,林怡君每天從台南家中通勤到高雄工作,並擔起家計。林父親林憲忠說,愛女很會游泳,「大家都跳海,為何偏偏她這樣不幸」,平時家裡大小事都由女兒打點,「以後不知道該怎麼辦」。

* 懸浮微粒專家許世傑罹難 中研院大損失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8/8993563.shtml

「海研五號」沉沒,帶走兩名重要科技人才。其中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研究員許世傑,十多年來發表過七十七篇論文;參與的研究團隊曾發現金門每年冬天懸浮微粒重金屬含量是台北的三倍,來源是大陸工業汙染,居民罹患肺癌的風險七十年內會提高十倍。

* 鍾曉緯攀上吊籠 又被吹落甲板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8/8993569.shtml

成功大學博士生鍾曉緯前晚歷經海上驚魂,一夜兩度面臨生死關頭。他原是第一個攀上海鷗直升機吊籠的人,卻遭強風由從兩公尺高度吹回甲板。摔落的瞬間,他以為「完了」;落回甲板,命還在,他想起家人和女友,強忍痛楚跳海,攀上最後一艘待援的救生艇。歷劫歸來,鍾曉緯下月將與交往七年的女友步入禮堂,展開新人生。



◆ 海象惡劣 為何還去? 團隊要出海 船長擋不住(節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2000243-260102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12日 陳可文、潘杏惠/綜合報導

「海研5號」為何沉沒?船長黃余發暗指執行團隊硬要出海研究才釀禍;國家實驗研究院副院長綦振瀛則表示,要不要出航必須船上包括船長等三組團隊一起同意才能出航。澎湖地檢署昨天偵訊黃余發、大副林家威及探測長林嘉向,訊後以黃余發涉及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諭令1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其餘2人請回。

....至於海研5號是否因為觸礁而沈沒?船長黃余發應訊時表示,海圖顯示附近海域都有超過20公尺的水深,應該可安全通過,除非有未標示的暗礁,這需要進一步比對航跡來釐清;至於當下聽見巨大聲響疑似觸礁,這也需要再確認。

第1個發現船艙進水、右手臂骨折的輪機長許祖雄在醫院受訪時表示,船底出現了一個開腸剖肚般的大缺口,他懷疑可能就是造成船迅速下沉的主因。

※ 有沒有可能是水雷之類的爆裂物?全文詳見原站。



◆ 海研五號為何沉… 船員與好船員的差別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93492.shtml

【聯合報╱田文國、徐元和/台灣海洋大學商船系教授、助理教授】2014.10.12

海研五號船難,研究員罹難、研究船及儀器及資料隨船沉沒,這對我國海洋探測技術上,實在是難以估計的損失。

船舶意外沉船,包括天候、船體結構及船員技術實力,都是可能原因,謹藉個人專業經歷及媒體公布資料,評估如下:

一、天候因素:對一艘遠洋作業船舶來說,黃蜂颱風外圍環流,絲毫不具任何威脅,只是會使船員及研究作業比較辛苦;由現場救援的公務船舶,包括海巡和海軍船艦,很多噸位皆比海研五號小,且能在艱辛的海況下,完成危險的海上救護作業,充分證實排除了天候因素。

二、船體結構:為何船舶沉沒如此之快速,海研五號具公務船舶之特性,安全係數要求比照軍艦規格。由海戰史記載海上作戰整艘船都被破壞,但因具備足夠隔艙而不易沉沒,這一點日後應由專家們調查及檢討。

三、船員實力:船長、輪機長身負全船安危的重大使命,這一點是個人的專業,我必須講幾句實話。海研五號在二○一○年準備召募船員時,主事人員曾與個人有多次接觸,但我對其所開待遇與現實行情的差異,認為要找到優秀管理級船員困難重重,且幾乎是不可能。最後交由人頭代理公司以較低價格外包承辦。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找具有船員資格的人不難,但要找一個具有職責的忠誠與責任心的船員,是要付出某種程度的成本及心血。但萬萬想不到後果會造成如此大之國際笑話。

四、工作心態:公務船舶任務絕對與商船不同,船舶損壞管制在商船的操練,由於人員編制及流動性偏高,有其實質能力的限制及盲點。海研五號造價及任務,有其必要比照軍艦規模,對船舶損壞管制操作,日後應詳細評估及檢討。

五、海上意外事故是因人而起:據統計超過八成的海上意外事故,是因人而起,職責的忠誠與責任心,絕對不是一張考試後的船員適任證書可以證明的,必須是企業花時間及心血,用心栽培出來的。這一點我願提一典型人為疏失的實例證明。

一九八九年油輪「Exxon Valdez」在美國阿拉斯加外海因船長酗酒造成船舶擱淺,造成嚴重汙染。美國迅速立法通過OPA油汙法,提高船舶的強度要求雙層船殼。但英國人極力反對抵制,最後英國在平面媒體強烈警告美國:「事故原因在於船長人為因素酗酒造成,結論是當一艘三層船殼的船舶遇上酗酒的船長,後果將如何?」

最後,實戰工作確立了我國海上救助的實力,但損失船舶及人員,似乎是太高的代價。

※ 相關報導:

* 船務外包闖禍?張善政:船長經驗豐富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8/8993568.shtml

造價十四點六億、啟用才兩年的「海研五號」因船難報銷,有人將肇因指向將船長及機組人員「外包」的決策。科技部長張善政表示,委外就是希望找專業團隊經營,船長曾有超過十年船長經驗,資歷沒有問題。

* 人事外包 「包」出什麼問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994145.shtml

【聯合晚報╱午後熱評】2014.10.12

....科技部長張善政說,各國海洋研究船委外經營是常態。海研五號沉船後,至少13件重大研究受影響,張善政說,涉及國安問題,不考慮租用國外研究船。但海研五號涉及國家安全機密,為何機組人員可以雇用派遣人力?

海研一號、二號、三號的船務人員都是自聘,船體及設備耗資16億的海研五號卻委外經營,科技部承認是因為船員達18人,為有效運用公帑,外包裕品公司,說穿了是為了省錢。

* 浪高四、五米 苗栗消防海訓翻船2溺斃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0/8993573.shtml

苗栗縣消防局昨天下午在竹南龍鳳漁港進行IRB救生艇訓練,消防員及救生教練分搭八艘遊艇出海,出海沒多久六艘橡皮艇被大浪打翻,黃姓消防員及賴姓教練不幸溺斃,三人受傷,家屬痛罵前天才剛翻了一艘船,為什麼昨天還要出海,直呼太離譜了。

* 釣客不穿救生衣 開罰成效差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8993550.shtml

去年十一月東北角龍洞地質公園發生瘋狗浪吞噬八名遊客慘劇後,新北市政府當時即宣示要對未著救生衣、防滑鞋的釣客開罰。但近日來五名在東北角、北海岸等處出事的釣客及遊客,都沒有穿救生衣,相關單位執行成效令人質疑。

* 衝海救5歲孫 勇嬤遭浪捲走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820808

....當地民眾說,內埤海邊經常出現大浪,加上近岸有深不可測的海溝,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捲進海溝失去蹤影,最近東北季風來襲更是危險,外地人不熟悉狀況,很容易誤闖遭浪捲走。

fsj 提到...

伊波拉擴散 波士頓現蹤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6027.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徐偉真/綜合報導】2014.10.13

美國衛生官員12日表示,麻塞諸塞州一名男子最近到賴比瑞亞旅遊,回國後出現頭痛和肌肉痠痛等症狀,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如果這名男子被證實感染伊波拉病毒,將是在美國出現的第三例伊波拉病例,也代表伊波拉疫情已在美國擴大。

該名男子目前正在波士頓的貝絲以色列醫療中心接受檢查,醫院品質中心主任杉德斯說,目前不能證實他是否感染伊波拉。該名男子12日下午到波士頓郊外的「哈佛前鋒醫療中心」急診室就醫,表示自己出現疑似伊波拉的症狀。醫院隨後將他隔離,並由警車護送至貝絲以色列醫院。該醫院是國際知名的醫療中心,也是哈佛醫學院主要的教學醫院,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評為全美最好的醫院之一。

波士頓當局在接到報告後如臨大敵,立刻派出警方巡邏車、消防車和救護車趕往「哈佛前鋒醫療中心」,警車和消防車在醫院前的街上排開,警燈閃爍,醫院的停車場也被警方封鎖,拉起黃色警戒線,供救護車停泊。

趕到現場的消防人員說,他們啟動了伊波拉應急程序,禁止就診病人離開診所,「儘管我們不知道是誰染上伊波拉」。疑似感染伊波拉的男子身穿手術服,坐在擔架車上從醫院出來,被推到等候的救護車上,向貝絲以色列醫院駛去。

哈佛先鋒醫院在送走男子後一度關閉,貝絲以色列醫院表示,這名男子送來後,被安排在專門的病房,與其他病房完全隔離。

哈佛前鋒醫院的傳染病科主任克魯斯凱說:「我們非常謹慎並立刻通報當局,再將病人送上救護車前往貝絲以色列醫院。」他也表示醫院和美國公共衛生部密切合作,該部會決定下一步如何進行。

杉德斯說,該院醫生可能和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合作,對病患進行一到兩天的檢測。

貝絲以色列醫院將隔離該名男子,不但病房外有設柵欄隔絕,空調系統將被防護,醫護人員也將穿上「訓練時穿的防護裝備」。杉德斯說:「為了因應可能的伊波拉患者,我們和波士頓衛生局合作,做足所有必要的預防措施。」

※ 相關報導:

* 護士患伊波拉 美境內感染首例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5259.shtml

美國德州衛生官員十二日表示,一名曾在德州醫院照顧賴比瑞亞籍伊波拉病患鄧肯的醫護人員,初步檢驗對伊波拉病毒呈陽性反應,若經再次檢驗確認,將是美國確診的第二例及境內感染的首例。官員說,這名醫護人員穿了全副防護裝備仍感染,顯然是在某個步驟上出了差錯。

衛生當局應家屬要求,未公布這名醫護人員的姓名和性別,但CNN報導是一名女護士。

德州衛生資源公司診療長瓦爾加醫師在記者會上說,這名醫護人員是在鄧肯第二度進入德州長老教會醫院時,與鄧肯有多次密集接觸,當時該員完全遵照疾病防治中心(CDC)的防護措施,穿了防護衣、防護罩,並戴手套和面罩。他說,衛生官員對於該員遵守防護措施仍被感染「極為關切」。

CDC主任佛萊登表示,這名醫護人員顯然違反了安全程序,CDC將調查該員如何脫掉防護裝備,脫的方法不對,或是搶救鄧肯時的洗腎和插管,都可能導致感染。現在所有照顧過鄧肯的醫護人員都應被視為可能感染。

* 全套防護仍中鏢 歐巴馬下令抓漏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6029.shtml

....新的病例讓該醫院的處理方法遭到抨擊,令美國開始檢討安全措施是否有環節出了問題。白宮12日表示,美國總統歐巴馬要求CDC調查護士受到感染的原因,第一線調查人員要快速且廣泛地通報收到的訊息。歐巴馬也下令聯邦當局採取額外行動,確保美國的醫療系統已準備好遵照正確的方式對抗伊波拉病毒。

不過歐巴馬在下達指令後就趕往維吉尼亞州的高爾夫球場打球,受到美國與論批評,認為美國最近身陷與伊斯蘭國的戰役,國內恐爆發伊波拉感染潮,他不應該在這時候還去打小白球。還有媒體算出這是他當總統六年以來第200場練習,揶揄這是他「任內具象徵性的里程碑」。

* 聯合國:三個月內控制疫情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5260.shtml

美國紐約甘迺迪機場十一日啟動伊波拉防疫篩檢,強制從西非入境旅客測量體溫,另四座主要機場下周將陸續啟動篩檢措施,防堵伊波拉疫情。聯合國特使樂觀表示,伊波拉疫情可望在三個月內獲控制。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發言人說,從西非賴比瑞亞、幾內亞和獅子山三疫區國家入境甘迺迪機場旅客查驗護照後,將由海關護送至篩檢區,由專人觀察是否有類似症狀,詢問健康情況與接觸伊波拉的風險程度,再用儀器測量體溫。

....CDC主任佛萊登說,體溫篩檢並非萬無一失。專家指出,本月八日病故的鄧肯九月廿日自賴比瑞亞入境德州時未發病,加上伊波拉的潛伏期可長達廿一天,體溫篩檢也測不出來。

....聯合國伊波拉病毒特使納巴羅說,「新病例增加之快讓人恐懼。西非國家許多社區起初不知道伊波拉是傳染病,但經過衛教宣導,我相信三個月內能控制疫情。控制疫情定義是,每周新增病例較上周減少。」

fsj 提到...

中國乾旱嚴重 南水北調不治本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1013-NJvA

台灣醒報 張芮瑜 2014.10.13

極端氣候影響世界各地,今年中國北部乾旱為6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據估計,中國農民今年已因乾旱農損12億美元。雖然主要是因久未降雨,但水資源匱乏並非一時,中國人口過剩、快速都市化、水資源管理不當等因素,也都是導致長期水資源危機的原因。

中國今年夏季乾旱程度破紀錄,中國東北和中部一些地區的地下水水位已降至歷史新低,農業大省河南許多水庫已乾涸,居民被迫關閉洗車行和澡堂,甚至必須在水庫底部挖井取水。

【乾旱影響農工業】

位於香港的研究機構「中國水務危機」(China Water Risk)水利分析師胡鋒表示,北京、上海及其他周邊省份的人均水資源缺乏的程度,和以色列、約旦等國相近,中國家庭每戶平均可得水資源量,僅為美國每戶的1/5。

胡鋒表示,「如果我們繼續傳統模式,到了2030年中國水資源將供不應求。」據估計,中國農民今年已因乾旱損失12億美元(約新台幣360億元),同時,中國在水資源缺乏地區的頁岩氣計畫被迫暫緩,耗水量大的煤炭發電也受影響。

大雨雖可解一時之渴,卻是治標不治本。據《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內蒙古農民嚴淑琴表示,即使還有降雨的時候,她所在地區的地下水水位已從多年前的地下20米,今年降到地下80米,「雖然農田的糧食和蔬菜仍夠自給和銷售,但產量明顯下降。」

【北京解渴地方受害】

為解決缺水窘況,中國當局亟思應對對策,除了提出食品進口方法,以降低農作耗水量外,也寄望於預計今秋完工的南北縱向運河,以求南水北調能有效一解北京之渴。

耗資62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8600億元)的南水北調工程被認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礎建設,將湖北丹江口水庫的水利用1500公里的運河,調至河南、河北和北京,將能為北京提供所需供水的1/3以上,但這項開發卻不被看好,批評者認為抽調大量河水將進一步損及已漸漸枯竭的河川,且對地方今後投資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南水北調工程缺乏可持續性,如果北京能夠回收生活廢水、收集並利用雨水,則可取代南水北調工程。研究中國水利政策的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布里特克勞米勒也批評,中國目前的發展模式非常短視,「為了維持發展不惜一切代價,把後果留給未來承擔。」



◆ 草根力量集結 推「環境滅絕」列國際法制裁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1015

自由 2014-10-13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由環保人士推動的「終止地球環境滅絕」(End Ecocide on Earth)運動,13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大會,希望能集結草根力量,促使各國政府推動將「環境滅絕」(ecocide)列為國際法明訂的違法行為,以便國際刑事法庭(ICC)能起訴各種破壞環境的惡行。

End Ecocide運動人士指出,大規模破壞生態系統的惡行一旦與種族屠殺、戰爭犯罪等並列違反國際法,ICC即可起訴犯下大規模污染環境的大企業,像是殼牌石油在非洲尼日河三角洲(Niger Delta)漏油,導致當地遭污染達半世紀。

事實上,聯合國曾認真考慮將環境滅絕列入ICC據以成立的「國際刑事法庭規約」(羅馬規約)所涵蓋的5大刑事犯罪,規約草案中也載明環境滅絕,稍後卻在協商過程中神秘消失,最後沒被列入,詳情連曾對此進行研究的學者也不明,懷疑是核能業者遊說成功所致。

End Ecocide運動人士希望能有一個規約簽署國(包括英國與大多數歐盟國家),願意提出將環境滅絕列入國際法的構想;但若要將其列入規約,就得說服3分之2的規約簽署國(超過80個國家)。若環境滅絕被列入國際法,不僅能依法懲罰導致尼日河三角洲漏油事件的石油公司,加拿大油砂鑽油以及類似2010年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鑽油平台爆炸導致污染等事件的罪魁禍首,亦難逃法網。

End Ecocide運動目前在歐洲已收集超過17萬個簽名,支持在歐盟國家立法,將環境滅絕列為違法;這份連署請願書將送交歐洲議會,期盼能獲得議員支持,進而說服歐盟執委會頒佈命令。



◆ 滅鼠戰慘敗 紐約市府被罵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3000701-260108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13日 陳文和/綜合報導

美國紐約市鼠患嚴重,在這個人口約840萬的城市裡,老鼠的數量據估計達到人口的2倍,也就是可能超過1500萬隻。而在市府當局開始進行大型滅鼠計畫後,紐約地鐵迄今接獲的鼠患投訴仍持續上揚,民眾罵翻天。主計長憂心說,紐約在這場人鼠大戰中,已經遙遙落後。

滅鼠一直是紐約市府的重要方案,但據最新公布抽查結果顯示,老鼠不減反增,恐怕是衛生部門的衛檢人員,在對抗鼠患上沒有遵循作業準則所致。

《紐約每日新聞報》指出,紐約市主計長史村格辦公室稽核發現,市府的老鼠數量控管人員,對於被抽查的311件市民抱怨鼠患的投訴案,有24%未依規定在最初10天內回應處理。160個案例未實地調查,14個案例直到3月還沒解決,效率讓人搖頭。

紐約市在2013會計年度共計接獲近2萬5千起市民投訴鼠患案件,竟然比前一個會計年度多出2千2百多件。

史村格說,紐約市在這場「鼠戰」中快要打敗仗,當市民發現家中或街區老鼠為患時,民眾期望市府能快速有效地處理,但市府管控鼠患的計畫卻沒有效率。

fsj 提到...

錯推染伊波拉護士 美專家批卸責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1290

自由 2014-10-14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德州衛生長老教會醫院一名曾照顧已故伊波拉患者女護士證實遭感染,由於她照顧患者時依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指示穿戴防護裝備,現在衛生單位和聯邦政府亟欲瞭解她的感染途徑。部分專家不認同CDC第一時間怪罪這名女護士違反安全程序,主張應交由具備專門隔離設備的醫院處理這類患者的聲浪也隨之高漲。

該名女護士照護的患者鄧肯,是在美國確診感染伊波拉的首例,而她則是在美國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第一人。該名女護士目前狀況穩定,她居住的公寓12日已遭警方封鎖,同時逐戶通知周邊4個街區內的民眾,要居民放心感染風險僅限於曾與患者密切接觸者。

CDC指「違反安全程序」

CDC主任佛萊登表示,這名護士「違反安全程序」,但仍不確定哪裡出錯。白宮說,總統歐巴馬12日指示CDC加速調查感染途徑,也要求聯邦官員確保全國醫院和醫護都「做好準備,在因應伊波拉病患時遵守程序」。

CDC調查重點將放在是否正確卸除防護裝備,以及為病患透析、插管的過程,這些環節都可能散佈病毒。不過,賓州州立大學公共衛生防備專家麥奎格-史基納(Gavin Macgregor-Skinner)認為,「違反安全程序」的說法只是將責任推給護士,「這是不對的」。

美國最大護理師工會「全國護理師聯合會」災難救助專家卡斯帝洛(Bonnie Castillo)說,「爆發疫情時不要找代罪羔羊」,呼籲全國醫院都要配備從頭到腳的全身式防護裝。

CDC和德州官方指出,這名護士照料伊波拉患者時都按照建議穿戴防護裝備。德州衛生長老教會醫院所屬「德州健康資源集團」資深副總裁瓦加(Daniel Varga)也說,該名護士「遵照CDC的全套防範措施」,包括手套、防護衣、口罩和護目鏡。

僅4醫院有高階防護專區

專家認為,應考慮每個區域都指定一家伊波拉專門醫院。目前美國只有4家醫院擁有高階防護專區,用於隔離危險性傳染疾病患者,其醫療團隊也受過處理伊波拉類似疾病的密集訓練和演練。

另外,一名剛自賴比瑞亞返美的男子,因出現疑似感染伊波拉症狀,被轉送麻州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12日晚間排除感染,證實虛驚一場。

WHO︰史上最嚴重公衛緊急事件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伊波拉已成為「現代史上最嚴重、急迫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90%因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來自公眾為避免感染而出現的不理性和失序」,因此若民眾適當獲知訊息,即可遏止經濟受損。

※ 相關報導:

* 伊波拉擊敗全套防護 美醫療「落漆」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7585.shtml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十二日證實,德州一名曾照顧賴比瑞亞籍伊波拉病患鄧肯的護士感染伊波拉病毒,這名護士與鄧肯接觸時,都穿戴全副防護裝備,仍被感染,令人質疑即使在醫療最發達的美國,醫院是否有能力安全無虞地照護伊波拉病患。CDC主任佛萊登十三日表示,將重新思考控制疫情方法。

這名護士不知道她為何感染,美國媒體報導,這名護士是廿六歲的妮娜‧范(Nina Pham)。CDC主任佛萊登十二日在她初步檢驗感染後,就斷言她「違反安全程序」,一些專家批評佛萊登太快把責任推給護士,並認為這件案例顯示美國各醫院尚未確實訓練醫護人員如何照顧伊波拉病患。

* 冒死抗「伊」 賴國醫師受訓1天就上場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5955.shtml

美聯社報導,賴比瑞亞伊波拉疑似及確診病例達4076例,已有2316人死亡。賴國醫護人員疲於奔命,平均月薪卻只有約200至300美元不等,他們為爭取醫療與照護伊波拉病患危險加給,13日起展開罷工。

* 世衛:東亞慎防疫情爆發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7591.shtml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陳馮富珍十三日呼籲東亞和太平洋國家加強預防伊波拉疫情爆發,她警告,全球都有風險。



◆ 驚!登革熱 上周再增881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99839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10.14

登革熱疫情延燒,疾病管制署最新資料顯示,上周新增881例本土病例,今年入夏以來已累積4750例,預估下周就會突破2002年的5500例,創有紀錄以來新高。

上周新增六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均發生於高雄市,其中包括一名家住鳳山的4歲女童,10月1日發病、身體不適,隔天至急診就醫,3日病情惡化,送至加護病房,直到13日才轉至一般病房,目前仍住院中。

其餘五名分別為新興區59歲男性及85歲男性、橋頭區66歲男性、三民區57歲女性及前鎮區52歲女性,五人在9月18日至10月5日間發病,且有高血壓、糖尿病、末期腎病、高血脂症或痛風等慢性病史,與個案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國內共累計47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其中36例出院、6例死亡、5例住院中。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指出,上周新增881例本土病例仍高雄市最多,共855例,且病例數持續增加;今年截至10月13日,本土病例4750例,入夏後本土病例4736例,高雄市就有4614例,令人擔憂。

周志浩指出,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第一至四型登革病毒都曾在南台灣流行過,如重複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病毒,可能導致登革出血熱,增加死亡風險,民眾務必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避免蚊蟲叮咬。

※ 相關報導:

* 高市登革熱疫情爆表 今年已有4560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997475.shtml

高雄市本土登革熱今年已有4560例病例,近期短短一周增加8百多例,包括41例登革出血熱,並有8例死亡(2例典型登革熱死亡、6例登革出血熱死亡)。衛生局已動員各科所有人力投入疫區防治,並協調軍方支援化學兵群在重點區域支援戶外噴藥,以降低病媒蚊密度。

....衛生局指出,登革熱主要病媒蚊為埃及斑蚊,高雄市又是全台密度最高的區域,由於埃及斑蚊每次吸血循環(約8至10天)約可叮咬5個人以上,登革熱疫情發生後,必須降低病媒蚊數量,否則病例數將呈爆炸性成長擴散,登革出血熱感染率及死亡人數隨之攀升,提醒民眾做好防蚊措施,並積極清楚積水容器。

fsj 提到...

防伊波拉 查克柏格夫婦捐7.6億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0978.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10.15

為協助全球防治伊波拉病毒,臉書創辦人查克柏格14日宣布,他與華裔妻子普莉希拉捐款2500萬美元(約台幣7.6億元)。

查克柏格在自己的臉書頁面表示,必須在短時間內控制伊波拉,避免病毒進一步擴散,成為長期的全球醫療危機,以免如同HIV愛滋病毒或是小兒麻痺症,導致必須耗費數十年大規模地防堵病毒。

查克柏格透過「矽谷社區基金會」捐款給疾病防治中心(CDC)基金會,他表示:「相信我們的捐獻是讓CDC與該領域專家得以避免上述結果的最快方式。」基金會14日表示,這筆錢協助疾病防治中心在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國和其他有疫情的國家對抗伊波拉。

查克柏格指出,伊波拉傳染病正值關鍵轉折點,目前已有8400人受到感染,並且非常迅速地傳播,他也提到,若不盡速對抗,預測顯示未來數個月內感染人數可能突破100萬人,使得防堵病毒更是難上加難。

查克柏格夫婦迄今貢獻的慈善捐款超過10億美元,他表示,捐款可以直接幫助站在第一線的人員,在現場成立照護中心,訓練人員並且加強病毒篩檢。

※ 相關報導:

* 越裔護士染伊波拉 痊癒醫生捐血急救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8796.shtml

美國第二名伊波拉確診病患身分曝光,26歲越南裔女護士范妮娜(Nina Pham,音譯)目前已被隔離接受治療,病情穩定。另據報導,范妮娜並已接受感染伊波拉病毒痊癒的美國醫生布蘭特利的捐血,布蘭特利也曾捐血給另兩位伊波拉美國患者,其中一人病癒,一人病情改善。

此外,醫療紀錄顯示,范妮娜曾照顧的美國首位伊波拉病患鄧肯,在垂死之際,器官衰竭,無力行動,甚至得哀求醫護人員為他穿上尿布。

德州衛生長老醫院(Texas Health Presbyterian Hospital)護士范妮娜是照顧病患鄧肯的醫護人員之一,她在10日量體溫發現輕微發燒,自行前往醫院,經驗血確認感染後接受隔離治療,是美國第一起境內傳染病例。「每日郵報」報導,由於她的血型與布蘭特利相同,布蘭特利專程至德州衛生長老醫院,於12日晚上捐出有伊波拉病毒抗體的血液,同樣受布蘭特利捐血之恩的另兩人─沙克拉醫生和國家廣播公司攝影記者穆克波,沙克拉目前已病癒,穆克波的病情則漸有起色。

* 不像西班牙…染伊護士的狗 美國不殺
http://udn.com/NEWS/WORLD/WOR1/8999544.shtml

西班牙染伊護士的愛犬被政府強制執行安樂死。而日前確診染伊波拉的美國護士妮娜也養了一隻狗,美國政府表示,不會將牠安樂死。

* 美76醫護 暴露高風險中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0988.shtml

美國衛生當局14日表示,共有76位醫護人員在達拉斯醫院照顧賴比瑞亞籍病患時,可能曾曝露於致命伊波拉病毒的風險之中。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主任佛利登說,新的風險名單包含曾經進入病人房間或處理病人血液樣本的所有人員。

* 美伊波拉又增一例 德州醫護人員感染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9001463.shtml

美國境內感染伊波拉病毒又增一例,繼德州長老教會醫院護士范妮娜感染後,同一家醫院又有一名醫護人員感染。

這名醫護人員也曾照顧過賴比瑞亞籍伊波拉患者鄧肯。醫院內護士爆料,院方並沒有告知他們照顧伊波拉病患的規則。

* 如果伊波拉入境 台灣準備好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00103.shtml

【聯合報╱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新北市)】2014.10.15

....至今包括中國在內,已有很多國家派遣醫療團隊深入西非疫區收容病人的簡陋醫院照護病患,他們或可將此醫療經驗帶回自己國家以備不時之需。疾管署雖曾派遣兩位醫師赴疫區鄰近國家奈及利亞訪問,但未到疫區醫院實地觀察,對日後防疫工作助益不大。

目前全球研究人員對本病病毒認知仍有限,對該病的控制束手無策。不難想像,若真有病患入境台灣,當必讓疾管署和收治醫院忙得雞飛狗跳,其造成社會的恐慌,絕不小於十一年前的SARS疫情。台灣應預為綢繆,嚴陣以待。



◆ 本世紀前 水平面恐上升1.8公尺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1015-d0i1

台灣醒報 莊瑞萌 2014/10/15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全球水平面最高可能上升1.8公尺。在2013年,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曾預估未來水平面可能繼續上升,但最新研究指出,由於全球氣候暖化導致冰山溶解,最糟情況,本世紀結束前,全球水平面恐怕會上升至1.8公尺。

哥本哈根大學尼斯博研究所冰床與氣候中心副教授格林斯特在報告中表示,「我們想要計算出海平面上升的界線,但目前面臨最大問題,在於不清楚冰床融解最快何時發生,而且IPCC是基於過去每項研究海平面變化的研究,而總結出來的。」

格林斯特表示,目前評估海平面上升最大不確定因素,在於該模型只能確定某一部分冰床變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他與英國及中國大陸學者共同合作擬定新計算方法,結合IPCC冰床專家所發表的公開數據與南極洲冰床融解機率,以及此現象發生的時間點等數據。

「未來全球水平面大致會上升80公分,要上升到180公分的可能性不到5%,而上升超過2公尺是不可能發生。」報告指出,導致水平面上升的原因,是陸地結冰的冰床,經融化後流入海水,其中包括格陵蘭島與南極洲兩公里厚的冰床以及高山冰川。

本次研究僅是預測本世紀結束前可能發生的結果,往後全球水平面持續上升將成為無可避免的現象。研究結果已刊登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

※ 相關報導:

* 尼泊爾暴風雪導致十多名登山者身亡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4/10/141015_nepal_trekking_disasters

當地官員說,在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麓發生暴風雪導致至少12人死亡,許多人失蹤。

登山者在莫斯坦(Mustang)地區的安娜普納環線的Thorung La 山口返回時遇大雪被困。

報道說,死者當中有尼泊爾、波蘭和以色列公民。將近40人獲救。

* 美國中南部暴風雨 釀2死、多傷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999583.shtml

新華社報導,一場威力巨大的暴風雨13日襲擊美國中南部,造成至少兩人死亡、多人受傷。

當地媒體援引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消息說,這場暴風雨波及德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馬州和阿拉巴馬州。

fsj 提到...

伊波拉 兩種變種肆虐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3372.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徐偉真/綜合報導】2014.10.16

剛果、西非來源不同

科學家15日指出,今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的伊波拉病毒疫情,來源和目前肆虐西非的伊波拉來源不同。

雖然兩地伊波拉病毒來自不同物種的動物,但這篇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報告,仍引起外界關切這個肆虐非洲大陸的致命出血熱疾病。

該報告由一群科學家共同完成,包括在加彭、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專家,和專門研究生物學、疾病的法國巴斯德研究院以及加拿大公共衛生局。

伊波拉病毒在1976年首度發現,之後數度出現感染潮。目前西非的疫情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自從年初以來,已有超過4400人喪命。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指出,剛果民主共和國在今年夏天爆發疫情,疫情來源不同,規模也較小;從7月底到本月初,共有69起病例,49人喪生。

伊波拉病毒的分析報告顯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病毒屬於伊波拉病毒屬(Genus Ebolavirus)下的薩伊伊波拉病毒(Zaire ebolavirus),有三個不同的變種,99.2%接近1995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基奎特(Kikwit)爆發流行的伊波拉,較不像西非的薩伊伊波拉病毒(近似度96.8%)。

報告中表示,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病毒的病原體是當地的伊波拉病毒變種,來源動物和目前西非的不一樣。該報告也證實了世衛對於兩邊情況沒有關聯的假設,主要是因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患者沒有前往西非的紀錄。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疫情源頭是一位村落的懷孕婦女,她在處理丈夫外出打獵帶回的獵物時遭到感染,8月11日病故。西非疫情源頭是染病蝙蝠。

※ 相關報導:

* CDC先見之明 6年前提議防伊毒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0160494-1.aspx

根據備忘錄,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008年就告訴行將上任的歐巴馬執政團隊,應該在全球建立18個區域疾病偵測中心,充分保護美國避免受到像是伊波拉等健康威脅。

「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報導,但6年後致命的伊波拉在國內外爆發,歐巴馬政府戮力遏止其帶來的後果,CDC仍只有10座中心,且沒有1座設在遭伊波拉嚴重衝擊的西非區域。

* 美境內第二例 德州醫院再爆伊波拉感染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2518.shtml

美國德州長老教會醫院又有一名護士初步檢驗呈現伊波拉病毒陽性反應,這是繼同一家醫院的護士范妮娜之後,美國境內感染的第二例,兩人都照顧過賴比瑞亞籍伊波拉病患鄧肯。而這家醫院的一些護士爆料,院方沒有提供照顧伊波拉患者的明確規範,這與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的說法大相逕庭。

....衛生官員迄今仍不知道第一位感染的護士范妮娜為何會感染,CDC主任佛萊登在第一時間表示,范妮娜「違反安全規範」,可能在脫防護衣時不慎感染,但現在又出現第二例,顯示醫院的疏失不只是未按規定脫防護衣那麼簡單。

佛萊登十四日承認,政府在得知鄧肯感染伊波拉後,對防疫不夠積極,「我們應該在第一天就派一個堅強的醫院感染控制小組進駐這家醫院,也許能防止院內感染。」他表示,CDC將建立伊波拉反應團隊,並加強全國醫護人員的訓練。

* 歐巴馬:要從源頭消滅伊波拉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3371.shtml

歐巴馬表示,對伊波拉處置遭到批評的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監控伊波拉疫情的措施必須更積極,如果境內發現病例,當局必須在24小時內派小組前往任何出現伊波拉感染病例的醫院和醫療照顧設施,現場協助執行標準程序,快速反應。另外,他也強調對醫師和護士的保護,至關重要。

* 日本防疫 緊急修法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2519.shtml

日本政府緊急修法因應伊波拉疫情,未來若有感染伊波拉病毒、禽流感等高危險性的傳染病之虞,各地政府得不經患者同意,強制做必要的抽血、驗尿檢查。修正案預定在本屆國會臨時會通過。此外,首相安倍晉三十五日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進行電話會談,討論合作防堵伊波拉病毒擴大感染。

* 西非多鎖國 災民幾絕望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1513.shtml

伊波拉疫症在西非肆虐,不少國家透過封鎖疫區來控制疫情,縱使這可能是有效的手段,當地居民卻陷入絕境。封鎖地區驟變死城,病人和死屍隨處可見,居民不僅隨時面對生離死別,糧食等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亦瀕臨崩潰,人們每天都活在恐懼和憤怒之中。

* 世衛:伊波拉死亡人數達4493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2582.shtml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截至12日為止,全球伊波拉死亡人數達到4493人。

* 噴藥滅蚊阻登革熱 140國軍集火征鳳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02197.shtml

高雄市登革熱累計已4811例,短短一天內確定病例又暴增近兩百例,即將突破五千大關,面臨12年來最嚴峻的疫情挑戰。其中,鳳山區病例數已有821例,國軍39化學兵群昨天動員140名軍力,集中火力在一天內完成鳳山區戶外噴藥。

....由於今年登革熱病例數破表,出血熱個案也隨之增加,衛生局提醒,曾感染過登革熱,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及罹患癌症的民眾,應做好防蚊措施,一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目前民生醫院周一至周五上、下午及周六上午設有「登革熱特別門診」,有疑慮的民眾可前往就醫諮詢。



◆ 尼泊爾雪崩 17死百人失聯
http://udn.com/NEWS/WORLD/WOR4/9002523.shtml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4.10.16

尼泊爾官員十五日表示,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一個受歡迎的健行路線十四日發生暴風雪和雪崩,造成至少十七名徒步旅行者和嚮導喪生,其中有九名外國人和八名尼泊爾人,另有逾百人失聯。

橫掃印度東岸的「哈德哈德」颶風尾所引發的惡劣天氣,十四日襲擊安納普爾納大環線上的徒步旅行團,以及想要攀登道拉吉里峰的登山客。

偏遠的穆斯丹區和馬南區十五日已放晴,在雪深及腰的雪地裡長途跋涉的搜救人員,找到廿七名受困的徒步旅行者,但大約有一百六十八名外國觀光客登記在這兩區健行,搜救人員繼續尋找其他健行者。

在穆斯丹區,搜救直升機找到十二具遺體,其中有兩名以色列人、一名波蘭人、一名越南人和八名尼泊爾的徒步旅行者和嚮導。

直升機並在鄰近的馬南區找到遭遇雪崩的五名健行者遺體,其中四人是加拿大人,一名印度人。

另外在道拉吉里峰基地紮營的兩個登山隊,十四日晚間遭遇雪崩,兩名斯洛伐克登山客和三名尼泊爾嚮導失蹤。

當地員警拉伊說:「這個區域近來一直下大雪。」官員班達里說:「電話通訊不佳,無法和失蹤的健行者聯繫,希望能找到他們。」

fsj 提到...

染伊波拉發燒 美仍准她搭飛機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4952.shtml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4.10.17

美國衛生官員十五日表示,德州長老教會醫院第二位感染伊波拉的護士在出現症狀前一天曾搭飛機,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主任佛萊登說她根本不該搭飛機,但幾小時後,CNN和華盛頓郵報引述聯邦官員的話說,這名護士上飛機前已向美CDC通報她有輕微發燒,體溫攝氏卅七點五度,但CDC官員認為未達攝氏卅八度門檻,還是讓她上飛機。衛生官員前後說辭矛盾,顯示美國對伊波拉的防疫已亂了套。

這名護士是廿九歲的安珀.文森。CDC官員在她已出現發燒症狀,仍讓她上飛機的消息,引起華爾街和華府政壇強烈反應,航空公司股價大跌,共和黨籍國會議員要求禁止疫區的西非國家人員進入美國。

白宮已進入「危機模式」,歐巴馬十五日取消兩天的助選行程在白宮坐鎮,CDC主任佛萊登十六日出席國會聽證會,肯定會被釘得滿頭包。美國即將於下月四日舉行期中選舉,民主黨憂心民眾對政府的伊波拉危機處理,可能拖累選情。根據本月第一周的民調,歐巴馬施政滿意度跌到百分之卅九。

伊波拉患者出現症狀前,不具傳染力。佛萊登表示,文森在機上未嘔吐,也沒有出血,同機乘客感染的機率非常低,但她曾與伊波拉病患接觸,根本不應該搭飛機。

文森曾在德州長老教會醫院照顧賴比瑞亞籍伊波拉病患鄧肯,為他抽血和插導尿管。她的同事范妮娜十二日確診感染,文森十四日通報發燒,十五日初步檢驗感染,當天晚上即被轉送到亞特蘭大的艾默里大學醫院,這家醫院具有防治伊波拉的專門設備,總共治療三名伊波拉患者,其中兩人已出院。范妮娜也將轉送到馬里蘭州國家衛生院所屬醫院。

文森是被列為自主監控的醫護人員,她在鄧肯八日病逝後,返回俄亥俄州與家人團聚,十三日從克利夫蘭搭乘邊疆航空公司班機回達拉斯,這架飛機隔天又飛五趟,直到十五日凌晨一點才停飛和消毒,兩名機師和四名空服員放有薪假。

與文森同班機一三二名乘客已獲警告,德州三所學校十六日停課,因為兩名學生與文森同班機;克利夫蘭郊區也有兩所學校停課,因為一名教職員雖未與文森同班機,但搭同架飛機從達拉斯返回克利夫蘭。

德州長老教會醫院的母公司德州衛生資源公司臨床長瓦爾加首度為醫院的疏失道歉:「我們沒有正確診斷出鄧肯的伊波拉症狀,我們深感抱歉。」

※ 相關報導:

* 對抗伊波拉 歐巴馬召後備軍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5862.shtml

美國總統歐巴馬16日授權國防部召集後備軍人和國民兵,支援對抗西非伊波拉疫情的人道援助行動。

歐巴馬並表示,指派「伊波拉沙皇」負責指揮美國防疫行動,或許是個好辦法;有些共和黨國會議員呼籲暫時禁止西非疫區民眾入境,歐巴馬認為,此舉可能促使民眾逃避篩檢,反而不利防疫。



◆ 甘肅再現鼠疫 3死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10170297-1.aspx

中央社 2014.10.17

中國大陸甘肅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方網站今天對外通報,酒泉市衛生局14日報告1起疑似鼠疫病例,已確診為肺鼠疫病例,目前這名病人已經死亡。

針對這起病例,官方另對22名密切接觸者,採取醫學隔離觀察,尚未發現異狀。

中新社報導,這是甘肅省今年第三次發現的鼠疫病例,共造成3人死亡。

甘肅省之前先後在地處河西走廊的玉門市、肅北縣發現鼠疫。該地區靠近喜馬拉雅旱獺鼠疫自然疫源地。

甘肅酒泉市衛生局報告的這起鼠疫病例,死者為一名50歲男性,漢族人,為放牧人員。10月16日,經確診為肺鼠疫病例。

目前大陸官方已派出專家趕赴現場指導疫情處置,官方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及實驗室檢測檢驗,將縣醫院、馬場村三個窪疫源地劃定為隔離區,實施封鎖隔離和消毒處理。

※ 相關報導:

* 屈公病逼近墨西哥 恐爆大規模疫情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9006371.shtml

以病媒蚊為傳播媒介的「屈公病」近來逐漸蔓延至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島嶼。現在,疫情甚至可能擴散到墨西哥,墨國當局正嚴陣以待。

....屈公病是一種經由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傳播的傳染病,病徵包括會突然發燒、頭痛,約有半數病患會出現皮疹,症狀會持續3到7天。還有七成患者發病後,會出現嚴重關節痛,症狀可能長達數週,甚至數年。



◆ 海研5號船難 「比查空難棘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04747.shtml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2014.10.17

海研五號研究船國慶日晚間在澎湖外海沉沒,造成兩名研究員罹難,事故原因尚待打撈船舶黑盒子解讀,惟黑盒子未記錄駕駛艙對話,澎湖地檢署坦言,「比空難調查棘手」,檢察官只能盡可能蒐集所有證據拼湊,還原真相。

澎湖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王鑫健說,飛機黑盒子能記錄塔台與飛行員,及周遭人員對話,有助釐清事故原因,但船舶黑盒子沒有這種功能,因此最關鍵的部分,就在事發當時海象差,為何還要出海,黑盒子完全沒有錄音紀錄,加上研究團隊的領隊許世傑不幸罹難,加深事故調查困難度。

澎湖地檢署朝人為過失偵辦,偵訊船長黃余發、大副林家威、探測長林嘉向、船副江政育及船員10多人,裁定黃1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至於會不會起訴,要等船舶黑盒子判讀,及最後整個證據調查的結果,才能確認。

他表示,外界指海研五號因「偏離航道觸礁」,地檢署不便評論,但不能單憑「航跡圖」就斷定是人為疏失,對當事人並不公平;包括船長怎麼畫航線、實際航跡、水文資料,都口說無憑,最明確的證據全在黑盒子。

檢察官希望儘快打撈黑盒子,航港局也很著急,不過,連日海象都不理想,何時下海作業,還是要尊重當地潛水夫的判斷。

有海事人員從航跡圖研判,海研五號觸礁前,以每小時11到12浬速度航行,在龍門外海撞上「外淺石」暗礁區,速度驟降到7浬,最後以剩不到1浬的速度漂流,很有可能顧著閃大浪,沒考慮到暗礁問題。



◆ 海研5號失事原因 海大教授:觸礁失速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2207

自由 2014-10-17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攸關海研五號失事原因的黑盒子尚未打撈上岸,但失事原因已可確定與海研五號先誤入淺礁區、加上當時潮汐屬於最低潮,造成「海研五號」高速觸礁後瞬間失速、失去動力有關。

依AIS資料 張淑淨貼文研判

外界連日來對「海研五號」失事原因爭辯不休,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系主任張淑淨十二日晚間在臉書貼文指出,根據沿岸AIS(台灣海域船舶動態資訊系統)資料顯示,海研五號十月十日下午以約十二點六節速度高速行駛,進入出事的澎湖水道中;這條航道並非當初「海研五號」北上的航線,四點四十四分經過北淺石,八分鐘後整艘「海研五號」高速撞上水深僅二至五米的外淺石,船速驟降到五節,最後船隻失去動力,隨風浪整艘船打橫,隨波逐流。

張淑淨說,AIS資料是沿岸接收站透過無線電,大約每十秒直接從海研五號的航儀取得航行動態數據,傳送出來,大約每十秒傳送當下的船位、航向、航速、船艏向....,只要套疊在電子海圖上,就可以清楚看到船隻航行動態。

海軍出版紙海圖清楚標示淺石

張淑淨表示,由於我國標準的電子海圖在民國九十八年完成後遲未發布,不知道海研五號到底是使用哪一種電子海圖,一般而言,海研五號本身配備的「電子海圖顯示與資訊系統」(ECDIS),可透過自動航路檢核與航路監視,來降低人員疏失造成觸礁擱淺的機會。

報載海研五號的船長事後表示,無論從「電子」海圖或是紙海圖都看不到礁石;張淑淨對此則指出,在我國海軍大氣海洋局出版的紙海圖清楚標示,或是航行指南都有提醒,澎湖島東北方四浬各有內、外淺石,五浬處有北淺石。

張淑淨表示,為了避免近海船難事件上演,台灣應儘快公布電子航行圖,落實安全管理與人員訓練,檢討航路標誌航道規劃,提供岸上系統偵測並預警,以避免憾事發生。

fsj 提到...

伊波拉失控 凸顯WHO三漏洞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7028.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彭博資訊17日電】2014.10.18

伊波拉病毒蔓延好幾個月,如今疫情幾乎失控。追究原因,溝通不良、缺乏領導和資金不足,都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無法迅速防堵疫情的原因。

公衛專家指出幾個問題。首先,支援防堵疫情的50萬美元資金,因為官僚問題而卡關;醫療人員尚未有效動員,因為護照還沒發下來;負責追蹤接觸者的人員擔心無法領到薪水,拒絕工作。

WHO 3月就從幾內亞獲報第一起伊波拉病例,卻在三個多月後才召集區域主管機關開會並設立協調中心。但直到6月底WHO總幹事陳馮富珍接到一份直指組織缺點的備忘錄,才察覺到危機愈滾愈大。數據顯示,6月第三周回報的病例超過500名,其中338名死亡。接下來的新增感染人數每隔24天就倍增;八周後,病例激增至2,914名。本周總數達到9,000人。喬治城大學全球衛生法律教授哥斯汀說:「WHO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無法大膽思考問題的癥結,把自己視為技術性機構、而非全世界的領頭羊。」

※ 相關報導:

* 伊波拉疫情擴大 賴國:再給8.5萬屍袋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6106.shtml

伊波拉疫情持續擴大中,死者人數越來越多,「重災區」之一的賴比瑞亞政府近日指出,屍袋已經不夠用,未來半年還需要8萬5000個屍袋,希望外界能給予協助。

CNN報導,世衛統計指出,西非國家依舊是重災區。但單就疫情最嚴重的賴比瑞亞來看,有4249人感染伊波拉病毒,其中有2458名病患喪命,占全球總數的一半。其防疫資源遠遠不夠用。賴比瑞亞衛生部就表示,未來6個月還需要8萬5000個屍袋,但現在只有4900個。另外,賴比瑞亞需要240萬盒防護手套,但現在僅有1萬8000盒。賴國需要120萬套防疫裝備,但現在只有16萬5000套。

* 摸過患者體液 美還給出境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7197.shtml

美國政府對於接觸過伊波拉病毒者的搜尋工作出現漏洞。國務院十七日說,可能接觸過伊波拉病患體液樣本的德州長老教會醫院一名員工,已和一個旅伴搭郵輪離開美國,兩人目前都被隔離在船艙中,相關單位正「萬分謹慎」設法把他們送回國。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指出,歐美國家該清醒了,應投入更多人力與資源防止伊波拉病毒擴散。

* 抗伊波拉 歐巴馬指派抗疫總管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7740.shtml

致命傳染病伊波拉引起的恐慌快速蔓延,美國總統歐巴馬17日任命親信顧問克雷恩(Ron Klain)擔任抗疫總管,主持全美對抗伊波拉因應大計。

....許多共和黨人士立刻發聲,批評歐巴馬指派毫無醫學經驗的政治密友主持可能釀成健康巨災的緊急計畫。

....詢以白宮何以挑選沒有醫學經驗的人擔任這個職務時,白宮發言人恩尼斯特說:「我們找的不是伊波拉專家,而是執行專家。」

* 奈及利亞抗「伊」有方 世衛:歐美快學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6103.shtml

西非國家奈及利亞只要一周內沒有新增伊波拉病例,便達到世衛界定的42天無新增個案期限,可正式宣布為無伊波拉地區。世衛官員指出,奈及利亞成功抗疫經驗值得西方學習。

....奈國快速應變,在第一時間限制病人活動,即時消毒,當局並頒布緊急總統法,准許官員取得病患手機紀錄追蹤可能接觸者。

....此外,奈及利亞動員數百家私人診所受訓分辨患者,即時把他們從社區分隔,再送往隔離醫治。

* 奈及利亞男子來台兩天 赴寧波發燒留院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7195.shtml

大陸浙江寧波衛生局通報,一名五十五歲的奈及利亞籍男子前天搭華信航空,從桃園機場前往寧波,入境被檢查出發燒,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男子留院觀察,昨天已退燒。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昨天證實,該名男子曾在台停留兩天。行政院考慮提升防疫層級。



◆ 登革熱嚴重 疾管署長:應研發疫苗、基因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9006675.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2014.10.18

南台灣登革熱疫情嚴峻,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郭旭崧昨表示,現在要達到「零病例」已不可能,過去常用防治方法如打掃、噴藥等不見得有效,當務之急應該好好思考疫苗、基因蚊的研發。

談到登革熱疫情嚴重,郭旭崧說,天氣是一個問題,高雄遇到氣爆,之後又是豪雨,「這怎麼可能會不嚴重」,幸好中央動作很快,行政院長立即撥3千萬元準備金,補助地方做登革熱防治。

「既然蚊子不能一下子就滅絕,至少要顧好醫療端,要想辦法減少重症及死亡病例。」郭旭崧說,之前發現病例及轉診的速度確實慢了點,現在改用健保資料庫來加強登革熱個案通報及篩檢,例如每天約有100多名住院資料,再從這些資料中去盯,他認為用這種「人盯人」的方法是有用的,希望能降低登革熱的死亡率。

他說,一直在注意高峰期何時會過,只要搭高鐵一到高雄,就會觀察天氣是否轉涼,因為天氣不轉涼,蚊子依然還是很多。

過去幾年來因全球暖化,他也已認知到,登革熱病媒蚊一直在往北傳,過去觀念總以為登革熱是夏天、高雄才會有的季節性短暫疾病,但現今情勢已慢慢轉變,現在要達到「零病例」,已不太可能。

郭旭崧說,打掃、噴藥已不足以打贏這場戰,尤其噴藥效果有限,現在該好好思考疫苗、基因蚊的研發,疾管署的研發團隊也會針對國內需求來「客製化」疫苗;至於國內今年登革熱病例是否會突破1萬例,郭不敢把話說死,強調「很難講,要看天氣」。

※ 按照目前防疫狀況來看,登革熱只是序曲。

fsj 提到...

觀天下/伊波拉 考驗歐巴馬歷史定位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8731.shtml

【聯合報╱張佑生】2014.10.19

美國疾管當局對伊波拉病毒的防疫機制頻頻出現漏洞,讓總統歐巴馬一連兩天取消下鄉輔選募款的行程,坐鎮白宮與幕僚商議對策。儘管白宮發言人表示歐巴馬對CDC主管佛萊登有信心,但從歐巴馬另行派親信出任總監專責督導疫情判斷,歐巴馬對佛萊登還有多少信心,顯而易見。

距離美國期中選舉不到三周,歐巴馬帶領的民主黨選情本來就不甚樂觀;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疫情,民主黨可能會輸得更慘,甚至危及他的歷史定位。

美國網路媒體Daily Beast列出任內遭逢重大流行病的美國總統。威爾遜碰上西班牙流感,他以一戰為優先,要求總統為公衛議題負責當時也還不是主流意見。

艾森豪任內碰上小兒麻痺大流行,好在沙克疫苗問世,而且史家認為民眾選艾森豪當總統,是要應付冷戰的。因此,儘管在疫苗研發和注射時出過紕漏,艾帥的聲名和歷史評價並未受到影響。

雷根上任時,認為總統要對重大傳染病負責的輿論已成主流,雷根也因為太慢宣布愛滋病為法定傳染病而飽受批評。

歐巴馬就職時曾說,每個危機中都有轉機。伊波拉在美國民眾對政府信心崩盤之際到來,恢復民眾信心的一招是好好完成一件大事。

如果歐巴馬抗疫成功,足資證明美國政府再怎麼失能,終究還是能辦點事的。對於面臨食安危機,一心追求歷史定位的馬總統來說,何嘗不是如此?

※ 相關報導:

* 伊波拉入侵 美掀旅遊禁令論戰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8649.shtml

美國首例伊波拉病患死亡、並導致兩名護理師感染後,美國社會掀起是否禁止西非疫區人民入境的辯論。白宮表示,總統歐巴馬抱持開放的態度,但目前不考慮實施禁令。

* 「黑天鵝」作者 憂美太輕敵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8647.shtml

「黑天鵝」(Black Swan)一書作者泰力布(Nassim Taleb)表示,許多評論伊波拉疫情的人士並不了解這種病毒,也不明白病毒增殖過程的嚴重性。

泰力布接受財經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訪問時指出,有些人主張美國應該更擔心癌症這種疾病,理由是所謂「感染率比目前的伊波拉病毒更穩定」,但他批評這種邏輯是「白痴的經驗主義」。

※ 先見之明。



◆ 黃介正/「伊波拉病毒」的風險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9008654.shtml

【聯合報╱黃介正】2014.10.19

上周五帶領幾十位政府官員進行災害防救兵棋推演訓練時,新聞傳來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召開記者會,指獲大陸浙江省寧波市衛生局通報,一位非洲的奈及利亞籍男子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且曾在台停留兩天才搭機前往大陸。

利用兵推剩餘時間,我立即請各部會的受訓學員思考:如果該名有發燒症狀的奈及利亞男子,經確診感染伊波拉病毒,行政院多少部會將受到影響?不到三分鐘,同仁們已經將一半以上部會列入,從衛福部到外交部,從內政部到陸委會,從國防部到財政部。

大家一致認為:老天爺已經給了預警,事不宜遲。伊波拉病毒既然無法完全阻絕於境外,緊急醫療應變的跨部會兵棋推演,應該立即啟動!

近來衛福部為了食用油品引發食品安全的風暴,焦頭爛額。在民眾對於政府安全與風險管控能力的信心不足時,在國人普遍對伊波拉病毒致病的認知還僅止於外電報導的程度,新任衛福部長又甫獲任命,且在九合一選舉戰況已然緊湊時刻,我們真的有值得擔憂的脆弱與困境。

值得慶幸的是,台灣有經驗與素質均優的醫療救護隊伍,有比大部分國家良好的國民教育與衛生習慣,有較完善的國境病徵篩檢設備與機制,更有十年前全國抗SARS經驗,凡此都是可以讓我們稍微放心的理由。面對廿一世紀層出不窮的大規模傳染疾病,我們應該比其他國家更有能力因應。

美國發生伊波拉病毒感染首位病患時,我正好赴美國華府參加會議,距離病患所在德州很遠,當然沒有切身憂慮。然而,美國電視新聞有關伊波拉病毒感染媒介、歐巴馬政府派遣三千名美軍到非洲醫治防堵、以及訪問隔離病患家屬的種種報導,仍會讓人感到一絲鬱悶。

令人更為擔憂的則是,十多天來連續三個壞消息:那名德州伊波拉病患死亡,他的護理師確診感染,以及另一名照顧過病患的醫院工作人員也被感染。讓人驚覺美國設備完善,且高標準的防護,仍然沒有辦法隔離病毒;也令人警惕疾病監控與標準醫護程序的確實執行,不能有絲毫誤差。

相信國人對當年SARS傳染造成的心理壓力,仍記憶深刻,我國緊急醫療應變體系,也因之改善了標準作業程序,以現階段而言,我們沒有理由心生恐慌。但是,還是要謙卑謹慎的思考:以往舊病毒的防治作為,能否套用到伊波拉病毒?十年前抗SARS醫護人員的經驗,曾否教育傳承予現在年輕的一線醫護人員?目前在網路與社群網站到處轉貼、來源不明的治病養生資訊,將否混亂未來政府的防疫工作?萬一有伊波拉病毒境外移入確診案例,撰寫新聞稿與開記者會能否應付網路懶人包的傳播速度?

面對可能來襲的伊波拉病毒風暴,當然不是衛福部疾管署一個機關的責任。在緊急醫療與疾病防治之外,我們還必須思考對國際的衛生合作、對政府公務的執行、對入出國及兩岸人員往來、對國內交通與人口移動、對工商產業的經營運作、對經濟發展與金融秩序、對民眾防疫知識的先期教育、對網路時代疫情資訊的傳播等,應否趕緊預做推演,統籌規劃。

伊波拉病毒誠然可怕,但是民眾的心理恐慌,會帶來更大的風險,更何況我們正在辦選舉!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 有沒有考慮過伊波拉與登革熱的交互作用?相關報導:

* 彭博資訊專欄/人口密集國若染伊 恐成浩劫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08650.shtml

【經濟日報╱麥卡朵(Megan McArdle)】2014.10.19

....但對世人而言,真正的危機是,伊波拉擴散至奈及利亞人口更多的地區,或傳進印度等人口密度高、公衛體系脆弱的國家,最終演變為第三世界大流行。西非疫情發展至今,可能演變至難以阻止第三世界大流行的地步,這使得發生更大規模人類浩劫的風險大為升高,對美國民眾的威脅更嚴重。」

好消息是,奈及利亞成功控制並終結先前在首都拉哥斯爆發的伊波拉疫情。這不代表許多開發中國家設立的旅遊禁令能滴水不漏、阻絕任何伊波拉帶原者。伊波拉病毒還是可能跳出非洲農業區,攻擊人口更加稠密、同時缺乏資金實施有效防疫措施的國家。



◆ 西班牙現新病毒 兩棲類動物不保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1019-Qz0P

台灣醒報 莊瑞萌 2014.10.19

科學家最近在西班牙發現一種會讓兩棲動物嚴重致命的新病毒,正侵襲兩棲類類動物,包括青蛙、蟾蜍與蠑螈都受害。研究人員擔心,新病毒將讓面臨絕種的兩棲動物更受威脅,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指出,41%兩棲生物已面臨絕種命運。

2005年研究人員在西班牙歐羅巴國家公園內發現死去的兩棲動物,從中發現兩種屬於類CMTV的Ranaviruses病毒會大量兩棲類動物受感染,出現皮膚潰爛以及內出血,該病毒也會在青蛙、蟾蜍和蠑螈動物身上逐漸擴散,最後導致死亡。

倫敦大學史蒂芬‧布萊斯博士表示,「直到疫情爆發前,我們還真不知道這病毒的來歷。但是蛙類已一隻隻死去,包括中國大鯢以及法國與荷蘭也出現類似狀況。」

布萊斯博士說,「歐羅巴國家公園的野外蟾蜍、平地蟾蜍和高山蠑螈3個物種數量大量減少,我們同時發現,國家公園內的兩棲動物都可能出現染病或死亡,而且該疾病有極高致死率,病毒可使幾種受感染宿主物種的數量急速減少。」

令人擔憂的是,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病毒可能蔓延到魚類和爬蟲動物,甚至讓美洲、歐洲、亞洲及澳洲兩棲動物致死。布萊斯博士指出,科學家甚至目睹蛇被餵食遭感染的兩棲動物後,也感染了病毒。

科學家擔心,如果新病毒散播,將會加劇惡化已面臨生存危機的脆弱動物生存條件,目前在國家公園物種數量下降的趨勢,也絲毫沒有好轉跡象。

這項研究是由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倫敦動物協會、馬德里自然科學博物館和西班牙歐羅巴山國家公園的科學家進行,結果已發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



◆ 百慕達颶風連發 屋頂飛、被斷電(節錄)
http://udn.com/NEWS/WORLD/WOR3/9008593.shtml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4.10.19

颶風龔薩洛十七日晚間通過百慕達,捲走部分建築物的屋頂,並且讓這個大西洋小島逾八成民房斷電。

龔薩洛的颶風眼通過百慕達之前,威力略減,不過邁阿密的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仍然提醒島民「勿在颶風眼通過期間冒險外出,因為具有破壞力的強風很快就會再度出現」。

島上愛德華國王紀念醫院舊院區的部分屋頂在強風侵襲下倒塌,新院區則出現淹水。全島約有三萬零六百戶人家斷電。

颶風威力十七日降為二級,以將近一百八十公里的時速直撲全島。百慕達總督佛古森稍早在狂風暴雨開始侵襲時說:「祝各位好運。記得彼此照應。」

※ 詳見原站。

fsj 提到...

西班牙護士 戰勝伊波拉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1190.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徐偉真/綜合報導】2014.10.20

西班牙政府表示,全球首位在西非以外感染伊波拉病毒的西班牙護士羅梅洛(Teresa Romero),19日病毒檢驗呈現陰性;只要第二次檢測也是陰性,羅梅洛就算戰勝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無國界」,賴比瑞亞總統呼籲全球團結。

賴比瑞亞總統瑟利夫女士19日在BBC上公開呼籲,希望全球一起對抗伊波拉。瑟利夫說,伊波拉沒有國界之分,每個國家都要盡最大的力量對抗它,需要的是「每個有能力的國家的奉獻,不管是緊急資助金、醫療設備還是臨床專業知識。」

羅梅洛在馬德里的卡路士三世醫院接受治療,施打含有伊波拉生還者抗體的免疫血清。西班牙政府說,羅梅洛的情況「發展得很順利。」

丈夫仍隔離,病房錄影片:非常高興!

44歲的羅梅洛在照顧兩名染病的西班牙傳教士後被傳染,本月6日住院接受隔離治療。羅梅洛的丈夫和其他14個她曾接觸過的人仍被隔離觀察中,不過他在醫院錄了一段影片表達開心的心情,他說:「我很高興,因為我們可以宣布羅梅洛戰勝病魔。」

羅梅洛自己認為,她應該是在照顧完病人後脫下防護服時不慎感染;醫生認為她也許在還戴著照顧病人用的手套時摸自己的臉,因此染病。

伊波拉目前在全球奪走超過4500條人命,幾乎都在西非;賴比瑞亞的死亡人數已接近2500人。

伊波拉主要的傳染途徑為透過患者的體液傳染,如血液、汗水或排泄物。目前沒有經過認證的治療藥物和預防疫苗,目前使用的藥物都在實驗性階段。

※ 相關報導:

* 美軍組30人醫療小組 支援抗疫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1191.shtml

CDC修訂指南 照顧規定更嚴格

面對伊波拉病毒造成的人心惶惶,美國國防部19日宣布將成立一支30人的醫療小組,以迅速支援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在美國境內因應伊波拉病毒。另外,CDC將修訂指南,以對照顧伊波拉病患的醫療人員採取包括「皮膚不外露」在內的更嚴格防護規定。

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表示,國防部長海格已下令北方司令部,「準備和訓練30人成立一個遠征醫療支援小組,在有需要時,於臨時通知下對國內民間醫療專業人員提供協助」。

* 曾赴伊波拉疫區 入台要申報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0374.shtml

國際伊波拉疫情蔓延,預計最快周三上任的衛生福利部部長蔣丙煌昨天表示,為避免伊波拉入侵,台灣的邊境防疫措施除發燒篩檢外,也推動「藍卡」制度,要求自歐洲及杜拜入境旅客,需填寫是否去過疫區的相關資訊。

蔣丙煌說,所謂的藍卡就是伊波拉入境申報卡,因為此卡的顏色是藍色,才簡稱為「藍卡」;由航空公司在飛機上發給所有的乘客,確認入境旅客是否在廿一日內曾造訪過伊波拉疫情流行的疫區,例如幾內亞、奈及利亞等國。



◆ 海研5號不見了 油汙恐失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0000348-260114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0日 黃天如/台北報導

國慶日傍晚,國內最大研究船海研5號在澎湖外海沉船,也讓國人的心沉到谷底。海研5號沉船第10天,昨天檢調才首度帶隊重返現場,潛水員也試圖下海探勘船體現況,卻因海象不佳,連船都找不到;不少民眾擔心,這樣下去可能重演13年前的阿瑪斯號油汙事件,造成國內海洋生態浩劫。

海象不佳 除汙大挑戰

對於外界的質疑,環保署水保處處長許永興表示,雖為保險起見,環保署與船主科技部都認為海研5號沉船內的餘油應盡快抽出,但近日海象一直不好,昨天潛水人員嘗試下海探勘就無功而返,更不要說動手抽油、除汙了。但根據環保署以人造衛星嚴密監控的結果,海研5號事故海面除了些許疑似機械潤滑油流出的「油花」,目前並未發生明顯的漏油情況。

國民黨立委、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說,海研5號跟2001年在墾丁近岸造成重大油汙事件的阿瑪斯號情況不同,海研5號沉船的地點在澎湖與本島間的深海海域,該處海底地勢相對平坦,油箱破裂機率較低;就算油箱破裂漏油,以深海洋流的巨大衝擊力,應該也會很快被沖散、消化。

經驗豐富 民眾可放心

更甚者,許永興強調,海研5號是油電船,使用的是高級柴油,與一般漁船或貨輪採用的燃料油不同,具有黏滯度低、揮發性高的特性,就算不幸漏油,油也會浮在海面上,快速被蒸發或隨著洋流沖掉。大家印象中沉船事件後,一層厚厚的黑色浮油覆蓋在海面上的情況,並不會發生。

事實上,阿瑪斯號油汙事件後,根據統計,台灣海域近13年來,大大小小的船難暨卸油浮筒飄散事件,累計就多達29起,即每年平均就有2件以上類似事件,「環保署、海巡署等相關單位處理能力可謂身經百戰、經驗豐富,民眾大可放心啦!」

找到沉船 才能抽餘油

海研5號船主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副院長綦振瀛強調,科技部也想盡快將海研5號的餘油抽出,但抽油不是說抽就抽,該部會加強定位把沉船找到進行探勘,然後擬訂除汙計畫報請交通部同意後,才能進行抽油,「若抽油過程稍有不慎,造成更大規模的海洋汙染甚至意外,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fsj 提到...

我防伊波拉 今召開國安會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9012584.shtml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陳嘉寧、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10.2

伊波拉病毒疫情擴大、全球警戒。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全方位檢視政府伊波拉病毒防疫計畫,要求相關單位做好萬全準備。

馬總統昨於府內召集副總統、行政院長、國安會、國安局、衛福部、外交部等單位開會,會中裁示今為伊波拉召開國安高層會議。

馬總統指出,雖國內並未出現伊波拉病例,但政府高度重視,除已提升國內應變等級,並強化出境衛教、入境檢疫、國內整備演練、國際合作等四大策略;以既有傳染病醫療網與指揮體系為基礎,整合往年包括對抗SARS在內的防疫政策作為。

衛福部為防範伊波拉病毒入侵,今天起將執行入境旅客「藍卡」申報制度,由歐洲、中東地區入境航班,將在機上發「藍卡」給旅客填寫申報;其他航班也會在飛機上廣播,呼籲旅客誠實申報。

另外,疾病管制署宣布,昨天清晨接獲大陸通知,一奈及利亞男子十月十四日入境台灣,十六日由桃園機場前往大陸寧波,經檢驗確認為伊波拉陰性。二名服務過該旅客的空服員,昨也解除自主健康管理。



◆ 美擬推機器人 對抗伊波拉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3211

自由 2014-10-21

美軍組醫療團隊支援抗疫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讓全球聞之色變的伊波拉病毒入侵美國,遭批防疫不力的歐巴馬行政團隊再度祭出應變新招!美國國防部19日宣布,軍方將建立一支由30名醫護專家組成的「備戰」團隊,在美國本土出現新病例時快速投入。白宮也預計在下月初與各界專家催生「伊波拉戰鬥機器人」,加入抗疫陣線!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Chuck Hagel)下令,由主責捍衛美國國土安全的北方司令部(Northern Command)籌組30人的軍方醫療隊,並於下週在德州聖安東尼奧市進行訓練。

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指出,軍方決定在聯邦衛生官員防疫措施外另闢戰線,這支特別成立的醫療支援隊將由5名軍醫、5名訓練員及20名護士組成,希望對美國本土後續任何新增病例做出「快速、有效、安全」的反應。

北方司令部發言人戴維斯(Jeff Davis)表示,軍方支援隊可直接照料伊波拉患者,且將與民間醫師共同執行任務。鑑於伊波拉潛伏期為21天,該支援隊將處於30天的備戰狀態;只要接獲政府指示,72小時內即可抵達新病例現場。

下月催生 取代部分防疫人力

為防範無孔不入的伊波拉病毒,美國也開始思考以機器人取代部分防疫人力。白宮將於下月7日召開研討會,邀請醫護人員、救援人員與機器人專家,共同商討修改現有機器人做為抗疫生力軍的可行性,期能快速因應這波瞬息萬變的伊波拉疫情。

依據初步構想,「伊波拉戰鬥機器人」將接收遠端監控指令,代為執行消毒環境、遞送補給物資及埋葬染病遺體等工作。規劃團隊強調,設計將以避免身體接觸、降低傳染機會為出發點,但無意以科技取代照護人力。

※ 相關報導:

* 伊波拉是武器? 陰謀滿天飛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2654.shtml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伊波拉病毒從西非傳到美國德州,引發了另一種傳染病:陰謀論。

陰謀論從九月爆發,賴比瑞亞的「觀察家報」刊出一篇文章,指伊波拉病毒是美國軍方設計的生物武器,用來減少地球人口。不久後,網路上出現一種說法,指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已將伊波拉病毒申請專利,準備讓該單位與美國製藥業合作研發的疫苗大賺一筆。

另一個陰謀論,指意圖霸占全球權力和資源的菁英分子組成神秘組織「世界新秩序」,創造出伊波拉病毒,以實施隔離、旅遊禁令,最終實施戒嚴。

* 伊波拉恐慌 經濟嚇出病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2478.shtml

全球對伊波拉病毒的恐懼,已連帶衝擊許多無辜國家。例如西非小國甘比亞雖然未出現任何伊波拉病例,卻也飽受遊客及飯店訂房數減少之苦。

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的伊波拉病毒恐慌對經濟的衝擊,超越治療伊波拉病患的直接成本。經濟學家將民眾對伊波拉的恐懼稱為「逃避行為」。

fsj 提到...

日抗「伊」藥物 下月人體試驗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5094.shtml

【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二十一日電】2014.10.22

法國政府廿一日宣布,下月中旬在西非幾內亞讓日本企業開發的流感藥物Favipiravir進行臨床試驗,確定它對伊波拉病毒的療效;日前有兩名感染伊波拉病毒的護士服用該種藥物痊癒了。

法國國立保健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巴黎的記者會指出,選擇這種藥物進行人體試驗的理由是Favipiravir已量產到一定數量、口服投藥容易。最初將對五十名患者試驗性投藥,預計明年一月結果出爐。若藥效獲得肯定,二月以後會有大規模臨床試驗,確認效果及安全性。

由富士軟片集團旗下公司研發出的這種流感藥,曾讓一名感染伊波拉出血熱的法國女護士服用,現已痊癒出院;西班牙籍護士羅梅洛最新的血液檢驗報告顯示,血液內已沒有伊波拉病毒。由於兩人在醫院治療時同時接受多種實驗性藥物,法國政府必須確認Favipiravir單一藥物的療效。

※ 相關報導:

* WHO:伊波拉實驗疫苗 最快明年用於西非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5185.shtml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21日表示,只要確認安全性,數萬劑伊波拉實驗疫苗最快可於明年1月在西非施打。這些實驗疫苗來源有兩處,一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葛蘭素史克藥廠合作的疫苗,由大猩猩感冒疫苗及伊波拉病毒蛋白改良而成。另一疫苗是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的「VSV-EBOV」,已在美國施打於志願者,確定安全性。

* 防堵伊波拉 西非旅客 赴美設限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5875.shtml

國土安全部部長強森21日宣布,從伊波拉疫情最嚴重的西非國家飛抵美國的旅客,將限定只能從五個機場入境美國。

* 我防堵伊波拉 最憂「鄧肯型病患」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5100.shtml

伊波拉疫情全球警戒,馬英九總統昨天主持因應伊波拉疫情的國安高層會議,疾管署長郭旭崧在會中指出,初步將可能感染伊波拉的患者分為五類,其中最擔心入境前未通報,爾後發病自行就醫的「鄧肯型」病患,必須全力防堵。

郭旭崧分析,國內可能出現的疑似伊波拉感染病患有五類,第一類是境外後送的醫護或台商,第二類是在飛機上或入境前已出現發燒症狀者,第三類為誠實通報自疫區入境者;第四類為入境時未通報,在台卻出現症狀,主動打電話通報防疫專線一九二二者;第五類則是入境時未通報,之後發病自行就醫,所謂「鄧肯型」病患。

郭旭崧表示,台灣若出現伊波拉病毒感染者,前四類都在掌控範圍內,最擔心的是第五類「鄧肯型」病患,由於患者可能在就醫過程中接觸許多人,所以必須極力防堵。疾管署在機場推行「藍卡」,就是希望及早發現來自疫區的旅客,降低病患未通報且自行就醫的可能性。



◆ 空氣傳播伊波拉?免驚!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15085.shtml

【聯合報╱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新北市)】2014.10.22

最近伊波拉疫情由西非疫區傳入美國、西班牙,世人對這種致命性病毒更加恐懼。美國有很多民眾擔心,該病毒會成為像SARS或新型流感一樣,通過空氣傳播而造成大流行。日前美國總統歐巴馬還因此呼籲該國民眾「不要對伊波拉病毒歇斯底里和感到恐懼」。昨天馬總統也表示,伊波拉不像SARS,不會經由飛沫傳染,國內會做好防疫工作,國人不用恐慌。

究竟伊波拉病毒會不會藉空氣傳播造成大流行呢?美國哈彿大學研究人員曾對本病作了社會調查發現,大多數美國民眾認為該病毒可藉打噴嚏或咳嗽傳播,有三分之一受訪者擔心會因此受感染。該大學研究人員則明確表示,目前該病毒不會因演化而成為藉空氣傳播的新病毒,並責怪美國衛生部門對民眾防疫宣導的不足。那麼,有科學資料可說明本病不會藉空氣傳播嗎?

一、病毒由眼、鼻、口等部位粘膜,或皮膚傷口侵入人體,立即在肝、腎、脾、淋巴結等器官細胞中繁殖且破壞細胞,並釋放大量病毒和細胞激素於體液中,造成該器官嚴重的損傷。隨即循環和消化器官的上皮細胞也因病毒侵入增殖而遭破壞,造成全身性的出血,及嚴重的嘔吐和下痢症狀,病人的血液和排出液中則存有高量的病毒,是傳播本病的主要病毒來源。

二、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發現只要少量病毒就足以讓猴子發病,而病人一毫升體液中至少有可讓百萬人發病的病毒量。

三、該病毒在攝氏廿度以下的環境中可存活數天,而目前西非疫區正值雨季,濕度高讓病毒能在外界存活更久時間,所以病人體液或其汙染的物品是最主要的傳染源。

四、目前尚無研究報告顯示病毒會在人體上呼吸道大量增殖,也沒有報告提及病人有咳嗽、打噴嚏的臨床症狀。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在病人肺臟細胞中可檢出病毒,但認為由呼吸器官內病毒引起的飛沫空氣傳染可能性很小,縱使會發生,也不是該病毒重要的傳播方式。

總之,坐飛機旅行,若和病人同坐在密閉的機艙中,只要不接觸病人體液或其汙染物品,會因空氣傳播而感染本病的風險極微。



◆ 疾管署:登革熱若失控恐破萬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15095.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10.22

登革熱疫情大爆發,上周新增本土病例一千一百六十四例,創下單周病例破千的紀錄,疾管署指出,若疫情無法順利控制,今年本土病例可能破萬。

累計至今,今年登革熱本土病例已有五千九百一十四例,加上境外移入病例,已逾六千一百例,超越二○○二年的五千三百三十六例的最高紀錄,登革出血熱病例也已累計五十五例。

登革熱疫情嚴重,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昨天說:「孳生源清除不全仍是主因。」疾管署在疫情最嚴重的高雄市三民區發現一些養有孑孓的水溝,高雄市政府正積極噴藥、地毯式清除孳生源,尤其注意工地、市場、學校等處,希望盡速消滅病媒蚊、防止疫情升高。

疾管署九月調查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澎湖縣等,共二千二百位十八歲以上民眾,發現八成以上知道台灣南部出現登革熱疫情,九成以上民眾認知 「未清除積水容器是登革熱流行主因」。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民眾認知與行動有落差,請大家主動清除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

另外,疾管署昨公布今年第一例克沙奇B5型腸病毒重症個案,患者是居住北部的男嬰,出生第七天出現發燒,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肝炎及心肌炎等症狀。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目前已過腸病毒流行期,此為偶發病例。

※ 相關報導:

* 高雄疫情暴走 登革出血熱增8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15067.shtml

高雄市登革熱疫情大爆走,目前已累計至5758例個案,上周更新增8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幾乎集中在三民區和鳳山區。衛生局表示,登革出血熱發病到死亡平均5到10天,患者超過八成為中高齡族群。



◆ 海研五號 黑盒子找到了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9015074.shtml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縣報導】2014.10.22

海研五號研究船國慶日晚間在澎湖外海沉沒,造成兩死,船舶黑盒子(航行數據紀錄儀)昨在查坡嶼東方一點七浬處打撈上岸,澎湖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王鑫健表示,待黑盒子判讀後,將進一步偵訊相關人,釐清有無人為疏失。

國研院組長楊文昌說,以科學儀器掃瞄得知海研五號在海底的狀態是船頭朝台灣方向,船身呈東西走向,右傾在礁石上,桅杆朝南方,船身完好,可惜研究的電子資料泡水後都已經毀壞,後續是否打撈沉船,還需國研院會與保險公司協商處理。

港務公司馬公港務科指出,船舶黑盒子可記錄事故前十二小時資料,資料庫套上解讀軟體後,會顯示航儀畫面,包括雷達、AIS(船舶自動辨識系統)、經緯度、航向、航速及錄音檔,一小時內就能完成拷貝。

海研五號沉船後,由於海象持續不佳,澎湖地檢署直到十九日才首度赴外海探勘,卻連船體都找不到,前天才在國家實驗研究院指派專家協助下,利用精密儀器定位,確認沉沒位置。

王鑫健表示,澎湖地檢署昨上午會同海巡署、航港局、港務公司等單位出海,潛水員三次下水搜尋、拆卸,經過約兩小時,順利打撈到黑盒子,儘管黑盒子在沉沒過程有部分受損,並不影響判讀。

檢察官確認黑盒子外觀無遭受重大損害,立即扣押送往航港局南部航務中心專業判讀,最後交由台北海事評議委員會進行責任歸屬鑑定。

至於有民眾擔心海研五號沉入海中,油汙可能失控擴散,王鑫健強調,目前現場只有極少許油汙,海巡署及環保署隨時監控。

fsj 提到...

世衛:伊波拉死亡逼近5000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7494.shtml

中央社 2014.10.23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公布最新的伊波拉疫情統計,截至19日為止,確診、疑似與可能的伊波拉病例逼近1萬大關,達到9936例,死亡人數也攀升到4877人。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截至19日為止,向世衛組織通報的確診、疑似與可能的伊波拉病例累積達到9936例,並已有4877人死亡。這項統計包括已經分別在17日與19日宣告脫離疫區的奈及利亞與塞內加爾,以及美國與西班牙。

伊波拉疫情目前仍以幾內亞、賴比瑞亞與獅子山共和國等3國的疫情蔓延情況最為嚴重。其中,獅子山共和國所有省分至少都發現1個以上病例,全面淪陷。賴比瑞亞則是只剩下一個省分尚未發現疫情。

另方面,醫護人員的感染與死亡率仍持續偏高。截至19日為止,共有443名醫護人員感染,造成244人死亡。



◆ 不滿漠視暖化 南佛州提案當美51州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9018602.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10.23

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平均海拔不到15公尺,比佛州北部低了21公尺,位處南部的南邁阿密市,不滿州府漠視全球暖化引發海平面升高的問題,將威脅他們的生存,提案要成為美國第51州,但仍待州議會通過。

太陽哨兵報報導,由南邁阿密市長和該市委員會提出的議案,呼籲把佛羅里達州分割為兩個州。分割出的州稱為「南佛州」,一旦成立將成為美國第51州。不過,該決議案還必須經過州議會批准。

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是這項提案背後的動機。南邁阿密市長斯托達德諷刺地說:「佛州北半部的態度,很顯然樂見該州一分為二,而讓南半部漂入加勒比海。」

這項決議案市委員會月初已通過,副市長哈瑞斯表示,該州首府當局對於因應全球暖化的問題,做得不夠。

該決議案指出,北佛州平均海拔36公尺,而南佛州卻不到15公尺;而且估計未來百年海平面將再升高2公尺。

fsj 提到...

伊波拉入侵 紐約淪陷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0741.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10.24

曾到幾內亞協助治療伊波拉病患的紐約醫生史賓賽23日檢驗出感染伊波拉病毒,成為紐約市第一個、美國第四個確定病例,再度引起疫情擴散的憂慮;與他親密接觸的未婚妻和兩名友人已接受預防隔離。

33歲的史賓賽送到貝爾維醫院隔離治療,衛生人員也分散到紐約市各地追查最近幾天可能曾與他接觸的人;他在哈林區的住所也已封鎖。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正進行複驗,結果24小時內出爐。

美國總統歐巴馬23日晚間分別和紐約州長郭謨、紐約市長白思豪通電話;歐巴馬表示,聯邦將提供更多防疫方面的協助;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官員已抵達紐約。

史賓賽感染的消息衝擊美股期貨和美元,但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市民無需恐慌。

有關官員早就表示,紐約出現伊波拉病患只是遲早之事,他們也已準備了幾個月,可是一旦真的出現患者,要遏制病毒擴散仍然構成挑戰,尤其是在人口擁擠的大都會區。

史賓賽22日晚上曾從曼哈坦坐地鐵到布魯克林前往一家保齡球館,然後搭計程車回家;23日上午他通報自己發燒到華氏103度(約攝氏39度),令人懷疑他在群眾之間活動時,病毒是否已經發作。

感染伊波拉病毒的人出現症狀後才有傳染性,而且只會經由接觸患者體液傳染,不會空氣傳染。

史賓賽與「無國界醫生」組織合作,到幾內亞協助治療伊波拉患者,14日離開幾內亞,經由布魯塞爾飛回美國,17日抵達紐約。

他告訴有關當局,他不認為自己治療伊波拉病人時用的防護裝備有問題,不過他還是密切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他說,21日開始感到倦怠,可是23日上午才開始發燒,上午11時他發現體溫達到華氏103度,立刻通報「無國界醫生」人員;後者連絡紐約市衛生局,衛生局馬上通知消防隊。

貝爾維醫院是伊波拉指定治療醫院,已多次進行演習,也曾治療疑似病患,後來發現只是虛驚。

賴比瑞亞籍男子鄧肯是美國第一個境外移入伊波拉病例,他10月8日去世,照顧他的德州達拉斯醫院先後有兩名護士發現受到感染,還有數百人隔離檢疫。

※ 相關報導:

* 抗伊波拉 美聯邦支援紐約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0240289-1.aspx

歐巴馬昨晚和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及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交談,白宮表示,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某些官員已身在紐約,另1團隊也應在深夜抵達當地。

* 西非馬利爆首例 2歲童感染伊波拉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0571.shtml

馬利衛生部23日表示,一位來自幾內亞的2歲女童接受伊波拉病毒檢測呈陽性反應,是該國第一個確診病例,也使馬利成為第六個遭伊波拉侵襲的西非國家。

* 西非疫區旅客 赴美須監控21天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19828.shtml

美歐正多方設法防堵伊波拉病毒入侵,美國繼限制從西非疫區飛美,僅能從五大機場入境後,廿二日又宣布來自西非疫區乘客,必須接受廿一天的最長潛伏期監控,機器人科學家則在思考將救災機器人技術改用於抑制伊波拉的可行性。

....世界衛生組織(WHO)廿三日邀集國際組織及藥廠開會討論伊毒的疫苗規畫、生產及財務融資等問題,希望能加快治療藥品的問世;歐盟則宣布投入兩千四百四十萬歐元(約九億四千萬台幣)進行相關研究,歐盟高峰會晚間則將討論歐洲防止伊毒入侵之道。

* 抗疫大漏洞 美防護裝備嚴重不足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0569.shtml

美國政府23日公布一項稽核報告,顯示美國國土安全部缺乏工作人員的防護裝備和藥物,碰到疫情爆發時,可能無法維持運作。

* 伊波拉入侵紐約 我國內防疫等級暫不提升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0568.shtml

美國紐約出現醫師自疫區返美後,確認感染伊波拉的病例;疾病管制署副署長周志浩說,該個案仍屬於境外移入,國內防疫措施不會提升;一旦歐美國家有社區感染,國內防疫等級就會提升至衛福部,如果中國、香港、東南亞等鄰近國家出現確定病例,即使是境外移入,就會提升至行政院層級。

* 看護伊波拉病患 津貼才1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4000440-260102

為提高醫師、醫護人員協助治療伊波拉疫情意願,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台灣若出現伊波拉病例後,遭徵調的醫護人員,除原有薪資外,醫師每日再補貼1萬元,護理師每照顧患者1班(每日3班)另加津貼5000元,其他協助的醫事人員也可獲得2000元的津貼。

....消息一出,不少醫護人員反彈,認為「人命才值1萬元?」、「我給你1萬元,你不要叫我去好嗎?」



◆ 加給合理報酬?惹道德爭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4000443-260102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4日 蔡鵑如/綜合報導

伊波拉在西非肆虐,第一線醫療人員折損慘重;而在美國和西班牙等國,陸續發生護士在境內感染案例。醫護冒性命風險跟病患接觸,部分疫區國因此撥發危險加給(Hazard pay),美國官方則傾向不給。不過,美政府包商為機場篩檢徵急救員,開出時薪近台幣600元高價徵人。

美國22日起在紐約甘迺迪機場等5座機場,加強非洲三國旅客篩檢。據《紐約郵報》報導,承包徵才業務的機構對急救人員開出時薪高達19美元,約台幣580元的薪資,護理人員時薪則調高到29美元(約台幣887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2名德州醫院護士因照顧美國首位伊波拉病患鄧肯而染伊,關於防疫訓練和薪酬等議題成為關注焦點。明尼蘇達州某護士工會組織表示,工會成員要求短期壽險和額外津貼的相關資訊。

紐約西奈山醫院等醫院指出,不打算支付額外酬勞給照顧伊波拉病患的醫護。勞工律師威爾森說,發給醫護危險加給不是好辦法,但之後發獎金勉強可行,但仍可能引發道德爭議,因為其他人在被分派危險、具挑戰性任務時,恐怕也會索討獎金。

美國國務院日前表示,被派往西非3大疫區國支援的政府人員,在服務42天之前都不能領取特殊酬勞,要從第43天起才可領「駐地艱苦差異津貼」,也就是領取原薪資35%的加給,而且每天只能以8小時計算。

瑞典知名公衛專家、卡羅琳學院的施瑞伯則認為,應為從事防疫與治療的醫護提供高工資和保險,如果冒生命危險工作卻得不到合適的保護和報酬,醫護恐怕都會跑光。

在賴比瑞亞,第一線抗疫護士和醫生助理已要求政府提高每月危險加給至700美元,並從13日起罷工。他們原本的每月危險加給不到500美元,月薪僅200至300美元。伊波拉隔離病房的醫師,每月發給1500美元薪資,但首都蒙羅維亞JFK醫院伊波拉中心的醫師說,已2個月沒領到薪水,別說加給。為因應醫護罷工,政府趕緊提撥每人1000美元。



◆ 本土登革熱 新北爆首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19718.shtml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板橋報導】2014.10.24

新北衛生局昨確定新北市首例在地感染本土型登革熱的病例,中和一名35歲的林姓男子,日前出現發燒、後眼窩痛等症狀,經就診確認感染本土登革熱,而他在這期間沒有前往中南部或是國外,成了新北今年首例感染本土登革熱案例。

衛生局疾管科長李佳琪表示,林男18日在家突然出現發燒、肌肉痛及後眼窩痛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感冒,拖到21日才去就診,當天醫師認為林男應該是感染本土登革熱,馬上通報給衛生局,展開疫情調查。

22日晚間確認感染,由於本土登革熱多發生在中南部或東南亞國家,調查林男的生活,並沒有離開過中永和,推測應是新北市今年首起在地感染本土登革熱。

昨天衛生局已到林男近期生活的區域進行消毒,李佳琪表示,新北市已聯繫區公所、環保局及里長召開會議,且對於鄰近住戶進行室內外孳生源清除、衛教及消毒,並訪視住戶。

fsj 提到...

廣州非裔20萬 嚴防伊偷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5000888-260301

旺報 2014年10月25日 記者簡立欣/綜合報導

廣州成為大陸防控伊波拉最嚴峻的第一線!由於地理氣候、商機發展及城市包容度等因素,廣州約有20幾萬名非洲人聚集,成為亞洲最多非洲人聚集地;伊波拉來襲,也使廣州口岸防「伊」如臨大敵。

1990年代末由於中共中央的計畫性開放政策,第一批非洲人來到廣州,將廉價中國商品運往非洲,此後愈來愈多非洲人湧入。目前非洲每月直航廣東航班160餘架次,出入境人員約4.1萬人次。

除了從廣州直接入境,還有大量來自非洲的人員經香港、卡達等境外國際機場中轉入境,或是來自非洲的國際船舶、貨物、貨櫃等經海港進入廣東。這使得廣東口岸面臨極大的伊波拉疫情風險,檢疫防控任務特別重大。

大陸很早就意識到廣東阻擊伊波拉的嚴峻形勢。本月稍早廣東省副省長便「傳達貫徹中央及廣東省防控伊波拉出血熱指示」,宣布近期廣東有多起大型經貿活動和體育賽事,伊波拉入境風險增加,必須高度重視。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廣州海關及相關衛生部門除了建立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也加強機場檢測旅客體溫、醫師篩查等;廣東檢疫局還研發伊波拉病毒檢測試劑盒,3小時就可以檢測出結果。



◆ 她痊癒了! 歐巴馬擁抱伊波拉護士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2331.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10.25

感染伊波拉病毒而在馬里蘭州國家衛生總署(NIH)接受治療的越南裔護士范妮娜24日出院,並獲美國總統歐巴馬接見。

范妮娜24日中午前在研究院外露面表示,「今天能站在這裡,我覺得既幸運又有福氣」。

在家人和治療她的醫生圍繞下,范妮娜感謝治療期間捐血清給她的布蘭特利醫生。布蘭特利是在賴比瑞亞治療病人期間感染病毒的美國醫生,他8月回到亞特蘭大接受治療康復。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佛奇說,范妮娜已沒有病毒,並趁機提醒民眾,伊波拉病毒並不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只有直接接觸病人的體液才會染上。他還指出,一般民眾與治療伊波拉病人的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危險,是兩回事。

在白宮連絡NIH表示歐巴馬總統有意會見范妮娜後,歐巴馬下午在橢圓辦公室接見范妮娜。白宮發言人厄尼斯特說,范妮娜治療病人和她本身的康復,是對她和醫護界的肯定,「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醫療基礎設施」。

此一接見未讓記者採訪,但是攝影記者獲准觀看歐巴馬向范妮娜打招呼,並擁抱她。

26歲的范妮娜在達拉斯「德州衛生長老會醫院」照顧賴比瑞亞病人鄧肯而染上伊波拉。她的愛犬被隔離,但本周檢驗報告顯示,牠沒有病毒。

同家醫院另一名感染護士文森也被感染,治療她的亞特蘭大艾莫利大學24日表示,檢驗已找不到她血內有病毒,但她出院日期尚未確定。

※ 相關報導:

* 怕「伊」 紐約客嚇得不敢搭地鐵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5000308-260102

伊波拉引發紐約人恐慌。33歲醫師史賓塞從西非疫區幾內亞返回紐約,未完成21天自主隔離即搭地鐵趴趴走。22日共搭3條地鐵,先從曼哈頓哈林區住家前往布魯克林保齡球館,繼而轉往餐廳、「高架空中公園」(High Line)等人多公共場所,最後坐計程車回家。沒料到次日發病住院隔離。消息曝光後,引發紐約人恐慌,有人甚至嚇得「不敢再搭地鐵」。

* 乘地鐵→打保齡球→搭小黃 追蹤接觸者 紐約傷透腦筋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4448

....專家指出,史賓塞是熟諳伊波拉疫病的醫師,這一點令人慶幸,因為他遵照「無國界醫師」組織對結束伊波拉任務返國的成員的規範,定期自我監測染病跡象,返國後還沒有回醫院看診,且在一出現症狀就自我隔離,因此人際接觸圈縮得非常小。

紐約還有一項值得慶幸的事,即是借鏡達拉斯的例子,美國首位伊波拉確診病例鄧肯在病逝達拉斯醫院後,2名照顧他的護士隨後感染。這次當局不敢大意,2輛救護車到場,2名醫務員穿著全套防護衣將史賓塞帶出住家,另2名沒穿防護衣者則負責駕車。當醫務員離開醫院,穿戴的防護衣噴灑消毒劑,然後由特別單位接手處理,救護車也全面淨化消毒。送醫過程嚴謹普獲各界肯定,未來這些醫務員必須每天量體溫2次,直到病毒潛伏期21天後結束。

* 美國兩州 強制隔離高風險旅客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2333.shtml

紐約州長郭謨和新澤西州長克利斯蒂24日宣布,來自西非伊波拉疫區並接觸到受感染病人的旅客,抵達甘迺迪(紐約州)和紐瓦克國際機場(新澤西州)時,將強制隔離21天。

* 歐盟抗伊波拉 13億美元上膛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1731.shtml

紐約市爆發首宗伊波拉確診病例,再度引發疫情擴散疑慮,歐亞股市也受震盪。歐盟24日緊急宣布撥款13億美元來防止伊波拉蔓延。

* 伊波拉疫苗 12月將測試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2332.shtml

公共衛生當局24日表示,他們希望最快12月時就開始在西非試驗伊波拉疫苗,可能明年4月左右就會知道疫苗是否有效,並為未來的大量生產奠定基礎。

世界衛生組織(WHO)24日宣布,如果順利研製完成,將優先提供給在西非地區服務的醫護人員,2015年底前將生產100萬劑疫苗。

fsj 提到...

全球伊波拉患者 破1萬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3604.shtml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4.10.26

世界衛生組織(WHO)廿五日指出,感染伊波拉病毒者已超過一萬人,其中四千九百廿二人死亡。

紐約州及新澤西州政府廿四日下令,曾在西非疫區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直接接觸伊波拉病人者,搭機回國後須強制隔離廿一天。紐約時報報導,這項防疫措施比聯邦政府實施的和公衛專家建議的更嚴格,顯示這兩州政府試圖在紐約市出現第一個伊波拉確診病例史賓塞醫師後,安撫民心。

首位適用新規定的是一名照顧西非伊波拉病人、廿四日返回新澤西州的護士,在強制隔離後開始發燒,雖然檢測結果為陰性,但仍須繼續隔離。

紐約市府曾派警員封鎖史賓塞位在哈林區的住家,不過,英國每日郵報記者廿四日拍到,兩名警員將使用過的手套、口罩、封鎖線丟到附近的垃圾桶,引發爭議。紐約市警局澄清表示,兩人從未進過史賓塞家。

紐約郵報報導,收治史賓塞的貝爾維尤醫院人手不足,許多醫護人員怕感染伊波拉,紛紛請病假,有些人甚至佯稱中風,到班的護士「工作繁重又怕得要死」。

西非國家馬利廿三日出現第一個伊波拉確診病例,一個兩歲女童跟祖母從疫區鄰國幾內亞搭客運回國,女童途中流鼻血,廿四日死亡。

※ 相關報導:

* 馬利染「伊」童死亡 至少300人曾接觸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2552.shtml

馬利境內伊波拉病毒感染首例的一名2歲女童今天身亡。世界衛生組織(WHO)不久前才警告,由於女童發病後在國內旅行數百公里,恐怕有很多人曾暴露於病毒。

* 伊波拉 讓陸企遠離西非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3877.shtml

非洲的內戰和不斷上演的軍事政變,並未阻止中國發展成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但致命的伊波拉病毒卻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目前已迫使中國企業相繼撤出西非,中斷許多重大的計畫,當然也讓當地經濟陷入更窘困的境地。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與伊波拉疫情最嚴重的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幾內亞三國2013年的雙邊貿易額達51億美元,大約是美國與該地區貿易額的10倍。雖然中國經濟仍需要非洲的資源,但對疫區國家重要大宗商品的需求已大為減弱。

* 醫師:勤洗手 防感染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2453.shtml

與飛沫傳染的SARS不同,伊波拉病毒透過體液、血液接觸傳染,醫師提醒民眾無須恐慌,與感冒等疾病預防一樣,準備酒精基底的洗手液及消毒液,勤洗手便能防範伊波拉。

* 遺世獨立 仁武古寺7人染登革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23319.shtml

高雄市登革熱疫情突破6000例,全市展開滅蚊大作戰,偏偏仁武山區一處寺廟遺世獨立,防疫觀念不足,結果10月間有7人染上登革熱,仁武區公所人員無奈地說,壓根都沒想過佛門會成為防疫漏洞。

高雄市登革熱發燒,病例數超過2002年同期的5336例,分居前3名的三民、前鎮、鳳山3區已突破1000例,疫情仍未見完全控制。而過去鮮少出現例病的旗山、仁武等區,今年也未倖免。



◆ 夏威夷火山噴發 岩漿流近居民疏散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9024007.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10.26

夏威夷大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島上的基拉韋厄火山噴發出岩漿,岩漿流到帕霍瓦鎮的邊緣,當局已經要求民眾準備緊急疏散。

有些火山的岩漿已經流到平地,甚至產業道路上也有岩漿蹤跡,顯示岩漿非常靠進社區的邊緣,火山周邊也有濃煙冒出。

由於岩漿流動的速度已經達到每小時9公尺,對民眾生命財產造成威脅,當地民防部門宣布,可能在接下來的三到五天進行緊急撤離。

基拉韋厄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自從1983年以來就一直在不斷噴發。



◆ 雅典暴雨街道變河 車輛沖進店家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9023973.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10.26

希臘首都雅典當地時間25日突然下了一場大暴雨,由於瞬間雨量實在太大,導至下水道無法即時疏通洪水,市區的街道和商家地下室全被大水淹沒,多處地區因豪雨成災而遭到斷電。

雅典市的街道瞬間變成湍急的河流,路邊的車輛被沖得東倒西歪,甚至衝近鄰近店家,幸好目前還沒有傳出死傷消息,大水來的快去的也快,只留下遭洪水摧殘的雅典市街道。

希臘總理薩馬拉斯目前人還在比利時參加歐盟峰會,預計回國後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救災措施。

fsj 提到...

護士返美被隔離 「待遇有如囚犯」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5168.shtml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4.10.27

從西非獅子山共和國返美的護理師凱西‧希考克斯廿四日成為新澤西州要求從伊波拉疫區返國,且與伊波拉病患直接接觸者,必須接受廿一天隔離新規的頭號隔離者。她投書媒體,抱怨自覺受到「罪犯」、「囚犯」般的待遇,這種可怕經驗,可能讓醫務志工未來視西非為畏途。

從幾內亞返美的紐約醫生史賓塞確診感染伊波拉病毒後,紐約州、新澤西州廿四日宣布強制隔離新政策,伊利諾州跟進。希考克斯的抱怨,引來人道與人權的關切與辯論,而且中央與地方明顯不同調,地方也各自為政,多數的州已表態並無強制隔離措施,華府地區也是。

白宮與衛生部表示,伊波拉病患在發病後才會傳染,三州實施的隔離措施並無科學根據,可能引來寒蟬效應,讓亟需人手的西非疫區無法獲得美國醫護人員協助。美國總統歐巴馬於每周例行演說中,呼籲國人應「接受真相的指引,勿被恐懼牽著走」。美國期中選舉將屆,隔離政策也成政黨攻防戰的議題。

卅三歲的希考克斯目前在紐華克大學醫院外的一個營帳內接受隔離,帳內並無暖氣,而她只穿紙製的病人服。她廿五日投書「達拉斯晨報」,呼籲讓協助對抗伊波拉疫情的醫護人員受到「合理、公平」對待,勿再讓從疫區返美的人,見到「雜亂無章、恐懼和最令人恐怖的隔離經驗」,她不希望再有人和她相同際遇。

她說,她在機場測量體溫攝氏卅六點七度,沒有發燒,但被帶到辦公室隔離。她「既累又餓又搞不清狀況」,在辦公室隔離七小時,只獲得一根穀麥條充饑。她的體溫一度升到攝氏卅八點三度,最後被送上警車,「護送」到醫院檢查,她說她是被自己受到的待遇「氣昏了,才會體溫升高」,並非真的發燒。希考克斯兩次檢驗結果都呈陰性,但仍要被隔離廿一天,因為伊波拉病毒在潛伏期可能驗不出來,她仍有感染機率。

※ 相關報導:

* 美第4州 佛州跟進伊波拉隔離政策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5975.shtml

佛羅里達州長史考特26日下令每天監控兩次所有從西非伊波拉疫區返國的人,為期21天 (伊波拉病毒的潛伏時間),使佛州繼紐約、紐澤西、伊利諾之後,實施這項隔離監控政策的第四州。

但隔離還是不隔離? 已迅速成為白宮與州政府、專家與選舉壓力下表現心切的政治人物之間的激烈爭議。「紐約時報」報導,白宮連日與民主黨籍紐約州長郭謨、共和黨籍紐澤西洲長克利斯蒂磋商,希望他們修正政策,兩人到27日仍堅持立場。

* 美特使親赴疫區 批國際防疫不力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5170.shtml

為能了解伊波拉疫區實況,以及找出全球協同抗疫失靈的原因,美國總統歐巴馬派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莎曼莎.鮑爾擔任伊波拉特使,鮑爾廿六日抵達幾內亞首都柯那克里展開實地訪察,未來還將走訪另外兩個受害最烈國家獅子山與賴比瑞亞。她對國際至今的支援程度發出抨擊,指出有些國家「失責」,尚未提供援助與醫生。

* 防堵伊波拉 亞洲面臨嚴重考驗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5191.shtml

西非伊波拉疫情肆虐愈久,染病旅客將病毒帶到亞洲的機會愈大,能夠多快查覺病例,以及採取什麼措施因應,將決定病毒是否進入這個有數十億窮人而且公共衛生體系脆弱的地區。

美聯社報導,亞洲各國政府紛紛加強應變計畫,提升機場的檢測措施,並考慮實施隔離措施。不過,這個地區較低度發展國家的衛生專家仍擔心,一旦爆發伊波拉疫情,將奪命無數,而且難以遏止。



◆ 等海研五號調查出爐…張善政:願負政治責任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9025973.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4.10.27

立委喊凍結預算

海研五號疑似偏離航道觸礁沈沒,今天上午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審科技部預算,立委孔文吉說,如果沒人對海研五號沈沒負責,將凍結國家實驗研究院所有預算。科技部長張善政表示,希望能保留明年度海研五號購置儀器設備三億元,作為建造新船或打撈舊船更新用途。

張善政表示,海研五號能承受12級浪,當天風浪7級,從速度和航跡顯示,已偏離航道,至於是人為或其他原因,必須等交通部航港局的調查出爐,肇事責任一出來就會有人負責,有政治責任他一定負責。

孔文吉說,科技部和國研院浪費納稅人的錢,要先凍結國研院所有預算,等到調查結果出爐究責後,才能解凍。

科技部盼保留預算助打撈

張善政希望海研五號的預算先保留或凍結,已經組成小組研究打造新船的規畫,或打撈舊船的維修,幾個月內會有結果,盡快讓台灣有另一艘可以長期在海上作業的大型研究船。

台灣目前仍有新船需求

張善政表示,海研五號下水後已經出航50次,研究計畫排到明年8月,顯示台灣有建造新船迫切需求,航港局打撈黑盒子時,下水拍攝船體損害狀況,將會評估打撈可行性。如果船體損失嚴重,打撈比新造還貴時,可能會造新船。



◆ 洋流造成氣候變遷 與碳一樣嚴重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1027-cRIn

台灣醒報 莊瑞萌 2014.10.27

在過去,氣候變遷議題往往鎖定與溫室效應息息相關,最近《科學》雜誌研究發現,海洋洋流循環對地球氣候影響也扮演相當重要關鍵角色。

美國羅格斯大學研究人員認為,在270萬年前,地球曾出現明顯冷卻現象,當時恰逢一陣海洋環流出現轉換,洋流的變化並將大西洋熱氣與二氧化碳一起吸進深層海水內,再從北方一路往南方傳送,最後在太平洋釋放出來。

科學家相信,在冰川大規模融化後,海洋輸送系統必定也產生變化,且當時南極冰層切斷了海洋表面的熱流交換,並將熱流吸入深層海水內,才導致當時出現氣候變遷,並非一直以來所認為是大氣二氧化碳增多造成。

研究人員伍達德表示,「270萬年前,觸動北半球冰層擴張的原因,主要是現代深層海洋環流的形成,而非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出現變化所造成。」

學者研究是從250萬到330萬年前海洋沉積物為基礎,認為了解海洋盆地熱能分佈,對於了解未來氣候變遷相當重要,但科學家仍無法正確預測,在今日若二氧化碳從大氣再被吸入海洋,會對氣候造成甚麼影響。

儘管如此,科學家仍認為,近200年來釋放的二氧化碳,比過去地質學有史以來所有時期還多。因此,二氧化碳、溫度變化、降雨量和海洋環流之間交互作用,對氣候都會產生極大影響。

羅格斯大學的羅森塔教授指出,「我們研究說明,儲存在深海的熱能改變,對氣候影響與其他假設條件一樣重要,可能造成了過去3,000萬年前出現明顯的氣候轉變。」

※ 相關報導:

* 研究:日本可能毀於火山爆發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0270003-1.aspx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神戶大學專家分析了日本火山的噴發模式,並觀察九州島一個大型火山口,這座火山過去12萬年間共噴發過7次。

他們預測,九州萬一再次火山爆發,熔岩將吞噬當地700萬居民,而西風將大量火山灰帶至本州島,毒雲將使當地無法居住,島上1億2000萬居民將「無望」獲得拯救。

鈴木惠子(Keiko Suzuki)及另一名教授推算,未來100年內出現這種毀滅性火山爆發災難的機率約為1%。

* 火山爆發!夏威夷籲緊急撤離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26002986-260408

美國夏威夷基拉韋亞火山(Kilauea)從1983年來,已經多次爆發,而近日火山又再次爆發,高溫的熔岩於當地凌晨3時50分,流至陵園路(Cemetery Road)附近車道上的帕霍亞(Pahoa)墓地,將持續擴散至草原,當局宣布民眾必須隨時撤離。

fsj 提到...

強制隔離挨轟 美國喊卡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8233.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徐偉真/綜合報導】2014.10.28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27日向全美各地政府機構發出伊波拉病毒應變新方針,建議自西非返國,有極高可能感染伊波拉病毒的高危險群民眾進行自發性的監測,無須隔離。

自發性監測的項目包括在伊波拉潛伏期的21天內天天量體溫,即便沒有出現症狀,也禁止禁行商業旅遊,以及不到公共場所和人多的場合。

其他監測方式包括中央或地方衛生局官員每天追蹤官查對象的體溫,每天通話確認有無出現伊波拉症狀,和檢查觀察對象當天的所有活動。

疾病防治中心主任佛萊登說:「這是很健全的公共衛生措施。」不過,疾病防治中心並沒有實權執行這些措施,他們尊重各層級實施的方式和時程。

先前,紐約和紐澤西的州長宣布,從伊波拉肆虐的三個西非國家返國的醫療人員必須強制隔離;伊利諾和馬里蘭兩州則要隔離那些高風險患病的醫護人員,例如曾在未穿戴防護裝備的情況下觸碰伊波拉患者體液者。

疾病防治中心之前的措施是在機場量從西非返國旅客的體溫,並持續21天追蹤他們的體溫。

疾病防治中心27日將可能患病者分為四大類。高危險群為直接接觸伊波拉病患體液者,例如醫療人員在照護過程中,被針刺或眼睛、傷口直接接觸患者體液就有可能被傳染。另外三類為:未穿戴護具處理患者體液者、觸摸患者屍體者,和照顧患者的家屬。

對於未出現症狀者,疾病防治中心建議避免進行商業旅遊和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建議聲明中沒有指出隔離的場所,但有官員表示不是在家就是在醫院。

持不同看法的專家認為,伊波拉只有在患者出現如發燒、嘔吐和腹瀉等症狀時才會感染,強制隔離沒有症狀的人非必要,甚至可能使得有志到西非服務的醫療人員卻步。

※ 相關報導:

* 虛驚一場!日記者排除感染
http://udn.com/NEWS/WORLD/WOR1/9028236.shtml

一名曾在西非伊波拉疫區待過的日本男性記者昨天搭機抵達東京羽田機場時,因出現發燒症狀送醫檢查。今(28日)檢驗結果出爐,日本厚生勞動省證實,病毒檢驗結果為陰性,該記者沒有感染伊波拉病毒。

* 南台灣登革熱疫情發燒 病例創新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28192.shtml

南台灣登革熱疫情延燒,疾病管制署指出,上周本土確定病例高達1525例,今年累積7425例,單周和累積病例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新增病例近九成七在高雄市;上周有四人罹患登革出血熱,一人出院、三人仍住院觀察,死亡個案則增加一人,死者是家住鳳山的76歲男性。

天氣逐漸轉涼,但高雄地區登革熱染病人數屢創新高,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出重話,批評部分政府機關、公司漠視疫情,連自家都無法有效清除病媒蚊,以致病媒蚊孳生,感染人數不斷累積。

被點名的機關,包括高雄市立美術館、台鐵鳳山機廠保養廠、中華電信小港服務中心、交通部航港局前鎮區房舍地下室,周志浩指出,這些單位辦公大樓周遭有積水容器被開罰,最多罰6000元。



◆ 拾起淚水 速建海研六號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27436.shtml

【聯合報╱陳振川/台大土木系教授、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長(台北】2014.10.28

很遺憾,使用僅二年的海研五號在風浪中於澎湖海域沉沒,今天在立法院及各界探討追求沉船原因之際,我國最具功能滿載任務之海洋研究調查工作卻已頓時中止。

台灣四面環海,但過去在海洋方面投入研究資源及建設經費甚少,對臨近海域之生態、洋流、地質地理環境、資源及防救災,更無法掌握。致最近無論興建金門跨海大橋或南沙太平島碼頭工程,均面臨缺乏大型海上施工機具之困難。而欲利用海域進行洋流、太陽能或風力發電,亦因無法掌握海域地質水文情況,而難以規模化推動。

因氣候變遷,全球環境問題正達到一個臨界階段,占七十一%地球面積的海洋及深層洋流正是控制溫度上升之核心關鍵。加上海域資源探測及開發,世界上可用之海上相關船舶設施是一船難求。綜觀世界,日本行政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就擁有八艘研究船,其中五艘均超過百米長而大於海研五號之七十二點六公尺長,其中有艘近十年使用之深海鑽探船長達二一○公尺,可搭載二百工作人員。另歐盟贊助進行之深海資源開發計劃MIDAS、ARGO海面即時觀測國際合作計劃、歐盟推動歐洲海洋觀測資料網EMOnet,及GOBI世界海洋生物多樣性國際計劃等,均熱絡進行中。

規劃興建新研究船需數年期間,大家應同舟一心拾起淚水,建議科技部及行政院儘速動用預備金啟動海研六號興建計劃工作,同步強化配套管理體制,以免錯失國土保安及我國海域資源之調查及開發契機。

※ 相關報導:

* 南韓世越號船長 遭求死刑http://udn.com/NEWS/WORLD/WOR3/9027407.shtml

南韓檢方廿七日就今年四月發生的「世越號」客輪沉船事件,向庭上求處船長李俊錫死刑。檢方稱李俊錫在船難發生時遺棄乘客導致三百零二人罹難,且事後說謊毫無悔意。

光州地方法院廿七日就沉船案十五名被告進行最後一次庭審;檢方同時要求判處大副姜某、二副金某、輪機長朴某三名高級船員無期徒刑,另外十一名失職船員十五到卅年不等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