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4

歷史洪流中的旅人

◆ 文化之旅 沒有政治偏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3001067-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03日 (王江濤/中國地質大學學生)

2014年7月底,我同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的同學和老師們,一起進行了一場以漢字為主題的體驗之旅,整個行程中,體驗營一行循著漢字發展演進的步伐,不惜在行程的安排上走回頭路,也要嚴格按照漢字發展的年代順序來進行體驗和學習,其間的深意和內涵是極其豐富的,也能看出擬定行程的老師們的良苦用心。

直觀來說,嚴格按照年代發展順序來體驗文化,合乎人類對事物的有序的基本的認識習慣,但是,對於一次文化之旅,這種對次序的尊重,其意義卻並不止於此,至少還體現出對文明演進的尊重,以及對文化傳承的重視與感恩。基於此,我滿懷期待,開始了為期八天的行程。

情緒不自覺被牽引

第一站,也就是活動一開始,體驗營一行在人文始祖黃帝故里舉行了拜祖大典,「天地玄黃,東方曙光,文明始祖,中華炎黃。薪火相傳,盛世未央,華夏各族,中原家鄉。」隨著歌曲《黃帝頌》在寬闊的廣場上響起,以及來自台灣高雄師範大學的陳琬茵同學抑揚頓挫地念著祭文,祭祖現場變得更加肅穆莊嚴。不少台灣同學後來表示,當時有一種想要哭出來的感覺,說不出原因,只隱約感覺是一種被感動到的氛圍,在那樣的氛圍裡面,情緒不自覺被牽引激動。

的確,在那樣的情況下,早已分不清是觸景生情,還是為情所動,總之,心懷感動的同學,或而從心裡尋找到了文化和歷史上的歸屬,或而為文明的發展感到榮耀與自豪,總之,都或多或少地從儀式中收穫了情感上的滿足。

不過,有的台灣同學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自己絲毫感覺不到黃帝跟自己有什麼關係,也不感覺他創造的文明跟自己有關係。所以,理性來說,祭祖的意義似乎不大。原因有三:一是黃帝距今太過遙遠;二是空間距離有些大;三是政治與文化相統一,文化具有唯一性,由於兩岸現屬異質政體,所以也存在異質文化。

我仔細一想,頗感是個問題,這樣的觀點雖不完全認同,但是卻也可以理解。其一,黃帝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之前,確實歷史久遠,別說是4000年了,就算是100年前,甚至自己剛出生時的事情,又有什麼感覺呢?其二,黃帝所在的新鄭市,雖然離我的家還比較近,但是我卻沒有去過,對於其他遠處的同學來說,更是如此,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在一個地方,最起碼來說,地理環境就不一樣,空間距離產生心理距離,同樣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三,政治與文化確實有一定聯繫,從宏觀上來講,其實政治也屬於大文化的範疇。

喚起感恩遠祖情懷

但是通過這樣的論述來推導結論,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則是有待商榷的。首先,事實與感覺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據史書記載和實物佐證,黃帝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撫萬民,度四方,被尊為中華民族始祖,直到今天,華夏兒女仍稱自己為炎黃子孫,以黃帝為代表的遠古文明開創了中華文明之源,這一事實不以我們的感覺為轉移。

其次,文化具有多樣性、繼承性和發展性,文化不是一個點,不是一個孤立的具體的物體。今天我們的文明,以及華夏民族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各種形態的文明,包括遠播全世界的四大發明、儒家思想等,在產生之後,但凡沒有消失的,大多是因襲而創新,進而迸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因此,形態不同並非本質不同,無視文明的沿襲,無異於無恥的背叛。

再者,文化一定是一個比政治、權力更大,更有生命力的事物,歷史上雖朝代更迭,但儒家文化卻不斷地得到發展繁榮,一些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的技術更是越來越先進,因此,政治與文化並非一一綁定的關係,在文化的傳播中,先進文化福澤萬里,綿延四海,是文化之幸,也是全人類之幸。

體驗營中,這些思考對我產生了不小的衝擊,也促使我不斷思考著此次活動的意義。文化之旅既是知識之旅,又是情感之旅,就好比欣賞自然風景,只有情感上移情入境,情景交融,方能感受到山河之美,自然之美,這是一項極其純粹的精神活動。就祭拜黃帝而言,至少喚起了我對祖先所創造文明的感恩,喚起了我對於「我是誰」、「從哪裡來」等的思考。

敬佩台生思路開闊

同時,也對一些隨行台灣同學的思維之理性,思路之開闊感到由衷的敬佩。台灣同學身處的環境與我們大相逕庭,他們習慣批判權威,而我們相對會信任。想來自己雖也有批判的意識,但對於一些既有的傳統的東西,仍然缺乏足夠的思考,而這可能會影響自己從歷史事實中得到更多的東西。當然,從這些思考之中,感受最大的還是對文化之旅純粹性的認識,我想,它應該與政治偏見無關。

正如同我們與台灣同學的交流過程,那種純粹的熱情和友誼,與任何政治偏見,自然也沒有關連,因為那是一種最自然、坦誠的互動,因此令人格外珍惜。



◆ 歷史系教授:吳鳳確有其人 歷史未定論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75208.shtml

【聯合報╱記者林伯驊/中埔報導】2014.10.04

吳鳳為了革除原住民出草的習俗而「捨生取義」,經過社會運動抗爭,早已不復於教科書,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李明仁指出,吳鳳確有其人、曾任「阿里山通事」,但如何死亡,仍舊未解,和睦國小社會老師林來則說,若有學生詢問,會告知「歷史尚未定論」。

李明仁說,多部正史有記載吳鳳,明確指出任職「阿里山通事」,如同地方首長,對於死因,僅清朝光緒20年出版的「雲林縣採訪冊」表明,由於奉勸原住民別殺人,卻反遭殺害。

他說,學術界研究,日治時期吳鳳的故事列在台、日,甚至同為日本殖民的朝鮮教科書,直到光復,仍持續存在。

李明仁表示,學術界共識為,日本人當初認為吳鳳是良好公務員典範,將故事強化,列入課本,國民政府沿用,但一經考察,「台灣通史」、「雲林縣採訪冊」對於吳鳳死亡時間都不同,真實性令人存疑。

「7年級生,都不知道吳鳳了!」教書20餘年的林來說,吳鳳事蹟原本列入國語、生活與倫理,77年移除後,便鮮少主動提及此段歷史,但嘉義充滿紀念吳鳳痕跡,包括「吳鳳南路」、「吳鳳成仁地」,若學生問起,該如何解釋?

林來表示,他會說吳鳳當年與父親從大陸來台,常上阿里山做生意,受任通事後,有天半途遭原住民殺害,至於如何遇難?則會回答「歷史還沒有定論」。

※ 相關報導:

一個神奇的存在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30公里返故鄉烏坵之路 高亞美65年走不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977414.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家蓁/湄洲、烏坵調查報導】2014.10.04

民國卅八年的烽火,兩岸山河變色,流落大陸湄洲的烏坵人,走過這段歷史長河,至今仍無法踏上暌違六十多年的故鄉。時代的悲劇,不該由他們承受這樣的宿命,開放人道探親的枷鎖,這麼難嗎…。

六十五年前,十四歲的高亞美帶著家人期望,到湄洲島求學;一夕間山河變色,成了流落「異鄉」的邊緣人;六十五年了,渴望歸鄉的少年已白頭,依舊只能在記憶裡捕捉故鄉烏坵身影。

軍事管制 似近卻遙遠

湄洲到烏坵單程距離只有卅多公里,但人為阻隔,烏坵至今被列為軍事管制區,這卅多公里的距離「似近還遠難見盡頭」;高齡已八十歲的「望鄉人」高亞美,還有多少餘光,等待返鄉圓夢的這天?

高亞美的遭遇並非烏坵島上的特例,當年和他一樣淪為異鄉邊緣人的學生,歲月淘洗,如今只剩四人還在遙望大海一嶼痴等;他們的故事是時代悲劇,卻未必是小人物難以扭轉的宿命。

隸屬金門的烏坵,原是大陸湄洲島的自然村,島民多來自湄洲,最早只有五戶人家。高亞美出生在島上歷史悠久的燈塔家族。

一個選擇 親情兩地隔

因為喜歡念書,十四歲那年,他與弟弟結伴到湄洲上私塾,他記得很深刻,當時念的是「幼學瓊林」這本書。一九四九年中秋,弟弟溜回烏坵探望父母,他選擇留下讀書。

這個選擇像把利刃,一刀造成親情兩隔。秋節過後,湄洲島被「解放」,當年的時空環境,對一個才十四歲的孩子,「回家」簡直是不可能,在湄洲他成了孤立的邊緣人。

兩岸軍事對立,湄洲家戶都很慘,高亞美雖有親戚在湄洲,卻無力接濟,只能有一餐沒一餐的度過,「活著就是一種幸運」。只會講比溜話(湄洲話)的高亞美,沒有怨天尤人,覺得「一切都是命」。

廿四歲那年,為了生活他入贅,這決定在當時保守的年代,讓他不見容於家族。這道鴻溝,直到卅年後,他的母親踏上湄洲島才化解。

買通漁民 只為見胞弟

高亞美回憶母親因他入贅不願到家中小坐;母親離去那天,他到碼頭相送,母親示意要他扶著進艙,入贅被誤會的心酸在這一握間化開。母子相擁淚別,這是母子闊別四十年,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這一別,讓高亞美思鄉情再次被勾起;幾年後,他買通漁民載他出海到烏坵,事先約好的弟弟高金振,一在礁岩、一在漁筏隔空對話;這是兄弟唯一一次見面。

高亞美一生困阨,皆因「幼學瓊林」而起,前年侄女高丹華前往大陸「探親」,特地買了本「幼學瓊林」給他。高亞美把書念完的抉擇,「延遲」半世紀終得實現。這本書成了他撫平鄉愁的慰藉。

侄女請命 盼人道省親

如今,高亞美只有一個卑微心願,希望有生之年重回烏坵,看看故鄉、祭拜父母。

高丹華表示,為了這些烏坵長輩,她曾向立委柯建銘辦公室陳情,希望幫老人家圓夢,柯找來各單位協商,卡在軍方不同意,至今無解。她說,現在兩岸交流頻繁,為何不能開放「人道省親」,圓一個老人家終其一生的夢想。

烏坵不該是一九四九年的禁忌,不該是兩岸三通被遺忘的孤島。

※ 相關報導:

* 小船藏石縫 家族驚心動魄相會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977415.shtml

「有時覺得爸爸是悲劇、伯伯是喜劇、烏坵是悲劇、湄洲是喜劇」,身為燈塔守護者家族成員,高金振的女兒高丹華做出這樣感傷的註解。

* 那夜,摸黑逃離烏坵 從此故鄉夢裡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977416.shtml

九十一歲的蔡亞華與小他二歲的妻子蔡亞鳳,戰亂讓他們被迫離開落腳生根的烏坵,一晃走過半個世紀;蔡亞華說,現在是想回去也到不了,只能神遊回鄉了。

....新婚期間日軍占領烏坵,耳聞日本人的凶殘,蔡亞華安排妻子逃到湄洲,為了生活他繼續留在島上打漁。二個月後,受不了日本人欺凌,決定也逃離烏坵,船剛駛出不久就被捕....



◆ 在台灣 讓自己變得勇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4001070-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04日 (Yolanda/台灣大學中文所陸生)

第一次給《聯合文學》寫書介的那一期,主題是「但願返鄉」。收到刊印出來的雜誌,封面上,有小小一人站在灰色荒蕪的水泥地上,車轍鉤織成斑斕交錯的畫面,他背對著身後冰冷的霧氣,面容在瀰漫的水霧中變得模糊,沉靜。

這封面的意象和構圖讓我立刻想起兩年前看過的一部台灣文學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當時的海報同樣是灰藍的冷色調,也像是霧氣尚未消散的清晨,一個黑色的背影,提著行李箱,背對陸地,面朝海洋,如同孤絕的勇者。我一直覺得,這畫中的背影,就是台灣。

回憶穿過時間罅隙

那張海報被我從台灣帶回家裡,小心翼翼地貼在房間牆壁上一個不太起眼卻十分好看的位置。在很多日子裡,那個安靜的角落,總是帶我穿過時間的罅隙,勾連起與台灣有關的所有溫柔的回憶與印象,並且讓我明白,有一天,我會再次回到這裡。

於是,看到那一期的《聯合文學》,我恍然像是完成了一場時光旅行,卷首語如是寫道:「我們要用什麼樣的過去,完成如今自己的樣子?」

年少時對文學的景仰,很單純地來源於閱讀和寫字的快樂,後來真正進入中文系之後,才發現做研究根本不是我想的樣子,我不得不花很大的力氣終於把論文寫得不像散文,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卻也把最初寫字的那種心情遠遠拋在的身後那個屬於少年的青澀時光裡。

如此說來,我擁有的台灣記憶,雖也有許多遊山玩水的見聞,甚至也有跨越海峽「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但如今回想起來,最深處其實是在平淡生活的滋味裡,回到文學的初心,並在這裡遇見曾經自己的模樣。

重回島嶼尋找溫柔

曾有半年的時間,我在成大中文系交換,那時我的導師是教現代散文的敏逸老師,交換的那段日子,我常跟老師在書房裡聊天,聊魯迅,聊史鐵生,聊我寫的文章,聊台灣的過去和現在,也聊各自曲曲折折的生命經驗。回國之前,她知道我喜愛夏曼.藍波安,便送了我一套蘭嶼的書籤,另附一封信給我說:「我們何其幸運,在苦澀人生中能夠有文學的陪伴和療癒」,並一再囑咐我,無論如何,不要輕易放棄寫作,因為那是我們化解這個世界的力量。

所以,我大概是尋著老師的指引,在離開台灣一年半後,重又回到這座島嶼,也或許唯有這樣溫柔的所在,才最能懂得那樣的自己多麼珍貴。

有很多人問我:「後悔嗎?」站在選擇的關口,我也曾無數次問過自己:「會後悔嗎?會嗎?」我列過一張表,條列寫下留在復旦和去台灣念研究所,各自的所有的好與壞。復旦的那欄有許多許多;但台灣那欄,只有兩個被父母斥為虛幻不實的東西:「愛情」和「冒險」。在這場力量懸殊的對決之中,我卻最終選擇了後者。

老實說,在台灣這一年的生活,不是沒有想過「後悔」這兩個字,每一次親身經歷台灣對陸生的種種限制和差異對待時,還是無數次深感沮喪和無奈。我很明白兩岸接受這樣的變化,都需要一些過程和時間。只是,我也會問自己,在沮喪失望之餘,我可以做些什麼?

於是,在給文學雜誌撰稿的間隙,我也開始嘗試寫社會評論性的文字。那是我之前很少去觸及的寫作形式,因為從小到大我已經太習慣了對這個龐大的社會體制逆來順受,我總覺得政治既吵鬧又無情,充滿文人式的不屑。但在台灣,朋友們卻一再鼓勵我,「你要用你最擅長的方式去表達和爭取啊。如果每一個人都不去關心,台灣怎麼可能變得更好?」

受啟發學會爭自由

當然,在這寫作的過程之中,我得到了許多善意的迴音,也曾受到一些無情的攻擊。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讓我明白,我所能改變的其實比想象中更多,而正因為身處這樣的困境中,我也才領悟文學的意義,不僅僅為了療癒人世間的哀愁,也可以成為我們抵抗這個世界黑暗與殘忍的武器。並且懂得,那些靠自己爭取來的自由和改變,多麼珍貴。

當然,所有這些心酸,都不足以掩蓋那些我所感受的美好。一個台灣的作家朋友寫信給我:「我想人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們說,最美好的事物,像是愛情、空氣、陽光、善良等等,都是免費的,也跟政府無關。」

剛來台灣不久時,很想家,有朋友帶我去松山機場後側的一片空曠的草地看飛機起降。小時候每次看到飛機在空中飛翔的姿態,都會不由自主想象它們載著哪些人,他們懷著怎樣的心情,去往世界上哪個神奇的國度,它們曾無數次讓我感到世界的遼闊和動人。我們坐在草地邊緣,看一架架飛機從我們的頭頂滑翔而過,巨大的氣流與引擎的熱浪中,城市的光影仿佛幻覺中的海市蜃樓。在那一刻,飛機降落的轟鳴把這個吵嚷的世界擋在了外面。

充滿詩意旅行台灣

我在一片默然中,恍然明白,其實人生的任何一種選擇,並沒有更好或更壞的區別,因為無論如何,我們最終都可以努力把一條路走得從容而充滿詩意。就像我無數次扛起背包,開始一場旅行一樣,在台灣這條「冒險」的路上,我想我終將會與那個更勇敢也更真實的自己,相遇。

fsj 提到...

民國女神蕭紅 人生複雜勝小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5000835-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05日 記者李怡芸/綜合報導

1942年,香港。31歲的蕭紅在此間病逝,59歲的呂碧城在此間度過最後的歲月,22歲的張愛玲在此間醞釀她的「傾城」。

與蕭紅同時代的張愛玲,倆人常被人端出來做比較,但《漂泊者蕭紅》作者林賢治認為,蕭紅的文學成就,超過張愛玲。但不論是蕭紅的傳記或近日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等影視作品,世人的眼光多半集中在蕭紅的作品本身,而是更為關注蕭紅複雜的情感與飄泊人生。

身為女人 最大的不幸

蕭紅在臨死前曾說:「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因為我是一個女人。」蕭紅的一生,經歷5個男人、3次婚戀、2次失子,有人認為她從被魯迅看好的「民國女神」到最後落寞逝於香港,源於她個性裡對男人太過依賴,但林賢治等近代學者認為,蕭紅一生為自由而努力,她的柔弱一方面是出於身體狀況不好,同時也是出於當時風氣不接受女性單獨闖蕩社會。

蕭紅故事的開始,一如《黃金時代》電影海報上的小字,始於「一切都是自由的」,呼蘭呼小鎮,本名張迺瑩的蕭紅,初中畢業後為了逃婚繼續讀書,與表哥一起離家出走成為「北漂」,家人與她斷絕關係,走投無路之際,她逃婚的對象追到北京,於是兩人回到哈爾濱同居,在她懷孕後男方又自覺無力撫養而將她拋棄,她差點被房東賣入妓院,幸而她經常投稿的報社編輯前來相救,而此人正是蕭軍。

情感流離 病逝於港

有人說,沒有蕭軍,就沒有蕭紅。與蕭軍同居後,蕭紅也正式走上寫作之路,1934年在青島完成的長篇小說《生死場》,魯迅作序稱「女性作者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蕭紅由此蜚聲文壇,魯迅更曾說,將來取代丁玲成為女作家中佼佼者的必定是蕭紅。但蕭紅的文學成就並沒有讓蕭軍更愛她、呵護他,蕭軍不斷出軌並對蕭紅的嫉妒反感。蕭軍後來對這段6年感情描述:「我與蕭紅,是偶然地相遇,偶然地相知,偶然相結合而必然分開的偶然姻緣。」

蕭紅離開蕭軍後,選擇與另一位東北文青端木蕻良在武漢結婚,1940年兩人為避戰火輾轉赴香港,也遠離了紅色中國的文藝核心,在這裡蕭紅寫下她最成功的回憶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1年日軍進攻香港,蕭紅因病及避難前後輾轉十處,又因誤診而病況加劇,於1942年1月22日病逝,年僅31歲。

「灑滿著白月的當兒,我願意關了燈,坐下來沉默一些時候,就在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鐘似的來到我的心上: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從蕭紅1936年在日本寫給蕭軍的信,看出她一生都與所處時代格格不入的反諷。



◆ 蕭紅傳記逾70部 葛浩文掀研究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5000838-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05日 記者李怡芸/綜合報導

「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遭盡冷眼……身先死,不甘,不甘。」1942年1月22日,31歲的蕭紅臨終時,手書此句,成為絕筆。這位身世飄零的天才作家始料未及的是,在她身後70餘年間,自己生前的遭盡冷眼,正全然被熱情四溢的影視及文學傳記作品所取代,據統計,近年來有關蕭紅的傳記,已經達到70多部。

蕭紅稍縱即逝如曇花般綻放的人生和才情,成為後來者們唏噓感歎的描摩對象。實際上,關於蕭紅的研究,早在20世紀30、40年代就已開始,至今跨越70多年。美國翻譯家葛浩文的《蕭紅評傳》在1979年便譯成中文在香港出版,可以說,沒有葛浩文的研究,就沒有後來中國大陸的「蕭紅熱」;若非《呼蘭河傳》對葛浩文的吸引而令他走上文學翻譯之路,也就沒有今日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

葛浩文在書中多提出自己對蕭紅作品的看法:「《呼蘭河傳》必定作為蕭紅的代表作而存在,它是她最具個人色彩和藝術性的創作,也是她藝術天賦的永恆的證明。」香港導演許鞍華講述蕭紅的電影《黃金時代》,多數人認為是以葛浩文此書為基本脈絡。

在各版本的蕭紅傳中,王小妮的《人鳥低飛:蕭紅流離的一生》對其人生際遇有著大量感性的描述,葉君於2009年出版的《從異鄉到異鄉:蕭紅傳》亦從她先後流徙過的每個城市,看她追求愛情、幸福、理想的過程,本月並在台推出繁體版。

曹革成站在家人的角度詳述蕭紅生平的《我的嬸嬸蕭紅》及經歷20多年考證,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創作心理學、審美社會學對蕭紅作品進行分析定位的《跋涉生死場的女人蕭紅》,對蕭紅研究中諸多疑案進行梳理,是對她的文學研究頗具分量的作品。

fsj 提到...

范雲/新政治、新經濟、新社會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19228

自由 2014-10-06

范雲/公民組合理事長、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請與我們一起 打造政治新時代!

這個週末的兩場大型街頭抗議:巢運以及婚姻平權圍城行動,恰恰見證了台灣既有的政治體系,對弱勢者權益的系統性忽略。多數中產與勞動大眾皆為房價或房貸所苦,但是,藍綠執政期間卻有志一同地不曾認真解決薪資與房價比的問題。同志族群所關切的多元成家議題也是。根據調查,台灣有超過一半的民眾支持反歧視與同志平等權,但,國會內部也只有幾位少數進步立委願意支持婚姻平權的法案。這些現象不是特例,而是常例,也不是少數有理想有能力的立委或政治人物所能夠改變的。我們要說的是,目前的台灣,需要的是整體政治生態的系統性改變!

今年春天爆發的三一八運動,讓我們看到了公民社會企求改變的龐大動能,卻也深刻地感受到既有的政治生態,已經無法應付台灣所面臨的內外挑戰。幾經思慮,我們的結論是:面對台灣的未來,現在不介入,就會太遲。要改變國會與政治生態,不再是投藍或投綠的含淚兩難,而是主動支持一個行動積極、價值堅定、不為利益收買的關鍵力量!

貧富差距的急速擴大,讓我們感受到改造台灣經濟體質的首要與急迫。中國因素的步步進逼,讓我們明瞭深化民主刻不容緩。弱勢群體的平等權益、照顧與社會安全體制的長期被忽略,更讓我們深覺必須積極地改變政治體系。

「公民組合」上週末正式成立。我們的目標,就是要以公民參政,來推動新政治、新經濟與新社會的願景。
新政治

新政治是公民參與及不被利益綁架的政治。我們將提出積極作法,來改變從總統到國會,選上之後無法被監督的民主困境。公民組合追求的是合作政治,而不是非藍即綠的對立。面對中國崛起後的機會與威脅,我們主張以深化民主來面對。我們也相信,民主要保障的不只是人民的政治權利,它最終守護的是所有公民的社會與經濟權利。我們將推動修改公投法、選罷法及憲法,降低公民參政門檻與透明化政治,讓政治出現新時代。
新經濟

追求經濟的民主與正義,將是公民組合的核心議題。我們相信新經濟,是能夠兼顧經濟成長、平等共享及地球永續繁景的經濟。這樣的經濟應當符合民主及公平的原則。新經濟應以保障人民的勞動權與居住權為發展的前提。

為財團服務的政客與經濟學家經常宣稱,經濟成長與公平分配是相互矛盾的。然而,以芬蘭為例,它可以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也是全世界貧富差距最小的社會之一。我們認為,面對全球化與跨國跨海峽政商集團的糾結侵蝕,新經濟是唯一的解方。我們將透過賦稅平等、年金改革、反思台灣產業與土地政策等具體作法,來達成這樣的願景。
新社會

新社會應是一個不分年齡、階級、族群、性別、性傾向、身體失能等差異,人人都有平等追求幸福與個人發展的社會。一個新社會應當是讓幼有所長、老有所終,國家積極協助家庭與個人承擔照顧責任的新社會。

隨著人口的老化及女性大量步入職場,幼兒照顧與老人安養,成了每一個家庭與個人最大的負擔與憂慮。我們反對國家放任照顧工作及老年生活保障的市場化或私有化。我們主張年金制度的改革及照顧工作公共化。

我們的成立,並不是為了區分誰是藍色選民、綠色選民或是第三勢力的選民。我們所期待的公民組合,是一個兼容並蓄、像彩虹般多元美麗的公民組合。我們相信,理念比顏色重要,成為進步政策與制度改革的關鍵推力,比選舉席次的多寡更為根本。

未來不會自動更好,如果會變得更好,是因為在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我們每一個人都一起伸出了手,加入了與未來的集體拔河,讓我們所愛的家園,往更好的方向移動。回顧台灣的歷史,從日治時期到戰後,每隔二十年,就會出現一次新的組黨運動,這些集體努力,將台灣歷史推向了更好的高點。

就在二○一四年的秋天,公民組合成立了,一群過去在台灣性別、司改、環境、土地、文化、勞動與弱勢人權等各個領域努力的公民們已經伸出了自己的手,開始了這場並不容易、但充滿希望的歷史性拔河。誠摯地邀請您加入我們的行列,與未來拔河,共同打造台灣政治的新時代!

(公民組合相關訊息請見公民組合臉書專頁taiwancitizenunion)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社評-中華傳統文化力量在民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7001063-260310

旺報 2014年10月07日 本報訊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最近有兩度談到「孔子」,9月25日孔子誕辰2565周年紀念會上,習近平發表了5000餘字的講話,高度肯定了儒家思想和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他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他認為,「對傳統文化中適合於調理社會關係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

9月27日全球孔子學院建立十周年以及首個全球「孔子學院日」前夕,習近平致信向全球孔子學院表示祝賀和問候。習近平致信的對象是孔子學院,但眾所周知,孔子學院是大陸向海外輸出中國文化、中國語言和中國道路的機構,這樣的機構以「孔子」為名,就代表了重大的意義。

習近平在信中說,「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燦爛文化,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通過交流互鑒和創造性發展,使之在當今世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孔子學院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對習近平來說,孔子學說、儒家文化絕對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傳統,需要加以繼承和發揚。

百年來,儒家思想與政權和民間力量的關係始終轉折,有政權扶持、民間批判,也有政治打擊、民間傳承,可說是變動不居,這中間有許多值得深思之處。

大陸領導人重新重視傳統文化,一些大陸學者做出評斷,認為這是大陸官方「要從文化上為中國道路尋找理論支撐,為中國軟實力崛起尋找方向」,也顯示「中國夢」非常「需要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支撐」。這正是習近平強調「古為今用」、「以古鑑今」的真正意義。

這樣的作法會成功嗎?或者如何能成功?台灣的經驗或者是個參照點。1966年,大陸發生文化大革命,對當時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來說,文革代表動亂、也代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摧殘。蔣中正於是開始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希望同時達成對外抗共、反共甚至動搖中共統治的作用,對內也有統一思想,強化社會秩序的意涵。

這場由上而下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就其反共的目標來說,是失敗了,如今若有人提起這段往事,多半將之視為國民黨的八股教條與官式宣傳。

然而在另一方面,「中華文化」確實在台灣得到了保存延續,只不過這多數存在於政權力量沒有、或者無法摧毀的民間社會之中,例如中國傳統宗教、民間信仰與家庭傳統,尤其宗教與傳統信仰,無論從信仰的對象到教義的內容,以至於宗教活動的各個方面,其根源幾乎都在於廣泛意義上的「中華文化」,而且生生不息,在現代化、科學化、工業化的當今社會,依然在社會生活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其實也是兩岸之間在生活方式與思維意識方面非常大的差別。

由台灣經驗可知,文化由上而下的灌輸,最終淪為僵死的教條,由下而上的發展,反而生根茁壯,這是中國大陸官方在推動傳統復興時,非常重要的經驗教訓。另一方面,綠營人士推動的所謂「本土化」、「台灣化」,甚至「去中國化」,將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進行人為對立,不但分裂了社會,更造成台灣社會發展目標的模糊與分歧,滋擾不斷。這是中國大陸在面對外來文化、西方文化影響時,可以慎重參照思考的。

當前的中國大陸,一方面呈現多元思想格局,中央權力後退,對思想的控制不再徹底有效,民間的思想空間增加,二方面,社會經濟利益的多元化,也帶來了思想的多元化,三方面,對外開放引進了大量外來思想,卻也挑動了若干政治敏感神經。更重要的問題是,雖然大陸官方仍然試圖進行思想的控制,但卻不再如同過去年代,能夠提供社會有足夠號召力、凝聚力的思想資源,不少學者指出當前大陸「執政黨意識形態急劇衰落,國家缺失核心價值,無論是執政者還是社會群體,對中國本身的發展懷有巨大的不確定感」。

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上而下單方面的強力推動回歸傳統、詮釋傳統,要如何避免八股教條、任意剪裁、強迫灌輸的流弊,確實是大陸當局需要思考與面對的。

事實上,大陸與世界今日面對的各種課題,恐怕已經沒有單一的解方,也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更不存在永遠正確、唯一正確的「至聖先師」。開闊視野,開放心胸,多元思辨,去蕪存菁,在尊重個人選擇的前提下,努力凝聚社會共識,可能才是比較容易通行的康莊大道。



◆ 回應聯合報/金門個案協助 幫烏坵人回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82849.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家蓁/金門縣報導】2014.10.07

聯合報日前報導一九四九年的戰火,導致當年到大陸就讀的烏坵鄉民高亞美等人,至今仍無法返鄉人道探親,金門縣長李沃士昨表示,考量人道關懷,縣府願全力協助老人家圓夢。

烏坵至今仍為「要塞堡壘」法管轄地區,不在兩岸開放三通之列,李沃士也盼國防部能「網開一面」,以個案共同來促成「人道破冰」之旅。

李沃士表示,早期很多金門鄉親滯留大陸,現在都透過小三通回來了,類似案件,發生在烏坵這幾位老人家身上,縣府義無反顧積極協助;他也感謝媒體發掘這樣感人的案例讓外界知道。

李沃士說,烏坵雖是軍事要塞,但這些年邁的鄉親返鄉,可以基於人道角度用個案方式處理,讓苦盼了六十多年的鄉親得以返鄉祭祖。

他認為從湄洲島直航烏坵,路程雖簡單,但牽涉兩岸交流,恐怕曠日廢時,從務實的角度,可先由家屬向烏坵鄉公所提出申請,縣府再居中協調國防部,讓老人家以個案登島。

「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行動」,李沃士說,老人家離開家鄉這麼久,站在人道角度,相信兩岸都樂意促成。若國防部同意,縣府可安排老人家先到金門,縣府再協助安排縣府交通船「仙洲號」直航烏坵,不必再繞經台中港。

※ 相關報導:

* 李嘉彬 當年娃娃兵 如今83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83840.shtml

看到世界日報上 「中國遠征軍」尋人啟事的廣告,83歲的李嘉彬百感交集,11歲加入國軍於緬甸抗日、15歲進入解放軍,曾為保家衛國流過血,但從不敢讓妻子、兒女知道。「是時候該講一講了」,在紐約長島Hempstead的政府樓居處,他不時激動拭淚,回憶趣事也露出笑容,說出這個埋藏了60多年的秘密。

* 楊道傑 掃蕩日軍 伴屍睡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83831.shtml

移民加拿大20餘年、現居萬錦市、1926年出生的楊道傑,在二戰期間,正是「中緬印」(China-Burma-India,簡稱CBI)戰區的中國遠征軍新一軍50師教導營下士。現年88歲的他回憶,該師其後奉派轉進東北作戰,生還者無幾,即便生還戰士,至今亦多已老成凋零。

* 楊一立 戰火「遠征」半世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83713.shtml

1939年,不滿18歲的楊一立考入財政部稅警總隊。他來不及回家拜別父母,就趕往部隊報到,從此展開半世紀的「遠征」生涯。

1941年,稅警總隊改編為新38師,總隊長孫立人擔任師長。次年4月,新38師入緬助戰,雖在仁安羌解救友軍,但仍不能阻擋盟國的頹勢。隨著英軍全面潰敗,國軍部分退回雲南,孫立人則率新38師向西進入印度。

....由於孫立人不墨守上級要求的路線,一路上又保持機密,只花了半個多月,全師6400多人就撤到印度的英法爾,損失輕微。同時入緬的第五軍,則在歸路被日軍截下,被迫退入蠻荒不毛的野人山區,不僅重裝備全部損失,人員犧牲也極慘重,三個月後才有3000多人抵達印度。

* 孫立人參謀于漢經 曾獲美自由勳章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83606.shtml

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于漢經老先生,精神矍鑠,甚至還在經營自己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公司。談到遠征軍,他思維縝密,記憶清晰,不但感謝孫立人將軍對他的器重和提攜,也感歎自己幾經砲火洗禮而僅受輕傷的幸運。他在接受本報及美國中文電視記者的聯合採訪時,想起故去的戰友和同袍,不禁眼眶濕潤,他表示,直到現在,他還能經常夢到那砲火紛飛的陣地,以及老友們的音容笑貌。

....1944年,在印度的中國軍隊為打通滇緬公路,自印度向緬北的日軍進攻。戰鬥中于漢經和另外兩名戰友被敵人的砲彈碎片擊中,另外兩人陣亡,而他腿部受傷。他說,多虧一位美軍朋友送給他一個印度手工製作的打火機,裝在褲兜中的那個打火機為他擋住了部分碎片,使他倖免於難。

fsj 提到...

兩岸史話-李香蘭與川島芳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8001941-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08日 文/趙國材

編者按李香蘭是日本名藝人,生前常為身分問題困擾,被日本人歧視,遭中國人斥責,她也曾痛斥冷血的軍國主義催生了日本人的妄自尊大和種族歧視,為她的祖國日本及生長地中國,帶來悲慘傷亡的戰禍。晚年,稱「日本為父,中國為母」,聊以自我安慰。作者為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長年關注大陸與國際事務,李香蘭去世正屆滿月,特別為文紀念。

她加入「滿映」的條件是必須隱藏日本人身分,以中國人李香蘭公開示眾。

李香蘭死了,2014年9月7日因心臟衰竭死在東京千代田區的家中,享年94歲。

有人說:「心之所在,即家之所在。」對李香蘭而言,中國是她土生土長的地方,日本是她遙念的祖國。她曾生活於、居住於、成長成名於中國大地,中國人沒有排斥她、虧待她,感謝她曾經唱過的甜美歌曲,願她一路走好!

征中必先滅亡滿蒙

李香蘭,日本人,1920年生於中國奉天省撫順市,祖籍日本佐賀縣杵島郡北方村,原名山口淑子,父親山口文雄在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工作,因工作關係,全家遷居撫順。她13歲那年,再遷至奉天,為瀋陽銀行總裁李際春認淑子認作乾女兒,為她起中文姓名「李香蘭」。

李香蘭自小生長於中國,那時日本軍國主義者認定:「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惟欲征服支那,必先滅亡滿蒙。」日本要征服中國,先要滅亡滿蒙,日本人認為滿蒙是日本的生死關鍵,而日本所謂的滿蒙,包括奉天、吉林、黑龍江以及內外蒙古。

日本經略滿洲,恃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一半以上控股權,操控、運用外資,經營該會社附帶經營的產業,包括鋼鐵、煤油、農肥、曹達與曹達灰,鎂及輕銀,以產業供日本國防及經濟的建設。舉凡在滿蒙欲進行的事務,必須集中由東京全盤考量、決策。

日本拓植滿蒙的政策,獎勵日本人、朝鮮人移民滿蒙,而阻撓中國人遷入。為方便將來實現「日滿一體」,滿人、日人、俄羅斯人、朝鮮人在東北比鄰而居,各國文化交融共處,習以為常。

李香蘭的父親在工作餘暇,教她「漢語」,她從小就跟著學習用中、日兩種語言。小時候患肺病,痊癒後很虛弱,為鍛鍊身體,她隨一位原籍義大利女高音瑪達姆學習西洋聲樂,從此便與歌唱結緣,擅長美聲唱法。爾後被發掘,擔任「放送局」下歌手。

在那烽火年代,日本軍國主義者業已征服台灣和朝鮮,為了不可告人之目的,「滅亡滿蒙以征服支那、南洋及亞細亞全帶」。日本借「自衛」之名攻占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四省之後,策劃滿蒙獨立,把滿蒙從中國分割出去,建立偽滿洲國,日本正式承認「偽滿」,取得「偽滿」的「自由無限駐兵權」和「共同國防權」。

中國抗議日本違反國際法的基本原則,破壞中國領土的完整,篡奪中國的政治與行政權。日本為繼續侵占中國土地,以《滿洲國歸化法》積極推動日本人往東北移民,凡在東北的日本人都得入籍滿洲國,稱為滿洲國人,仍然保有日本國籍,享有滿洲國國民的一切權利,但沒有同樣義務。關於滿洲國國民,不分種族,以居住滿蒙時間長短久暫為準。於是,日本人、朝鮮人就成了國民。

感受日人狂妄自大

「放送局」令山口淑子隱藏自己的日人身世和姓名,使用「李香蘭」的中國人姓名,在滿洲為日本侵略者所謂的「國家利益」服務。自1932年起,山口淑子便以「中國人李香蘭」的國籍和姓名在電台演唱滿洲新歌曲。

18歲時,李香蘭被日本操縱策畫設立的偽滿洲國宣傳機構「滿洲映畫協會」網羅,該協會主要是製作符合「日滿親善」、「五族協和」宗旨的文宣電影。她加入「滿映」的條件是必須隱藏日本人身分,以中國人李香蘭公開示眾,先捧為「歌手」、再捧為「電影明星」。

18歲前,山口淑子從未踏入日本本土。當她第一次踏入日本港口下關時,精神上心理上受到無比震撼。海關人員從護照中知悉她是日本人後,竟大聲斥責她的中式衣著。對本土日人而言,穿「中國服裝」、說「漢語」是莫大恥辱,這時她才真正感受到日本人的狂妄和自大。

李香蘭是著名演歌雙棲明星,在早期中國電影史上,是不願被提及又繞不過的人物。她被譽為銀幕上的「金魚美人」,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蜜月快車》奠定其「懂日語的中國少女影星」地位。後來又演出《支那之夜》、《熱砂的誓言》和《白蘭之歌》等,幾乎場場爆滿,座無虛席。但這些影片中皆有辱華及媚日情節,輿論曾譴責這些辱華電影片。

她唱的歌曲《夜來香》、《支那之夜》、《何日君再來》、《蘇州夜曲》等吸引無數歌迷。

當她第一次應北京記者俱樂部邀請,在北京開記者會,有位不知深淺的年輕記者問道:「李香蘭小姐!你為什麼拍攝《支那之夜》、《白蘭之歌》等拙劣的日本電影呢?那是侮衊中國的片子。有損我們中國人自尊的電影。你不是中國人嗎?為什麼參加那種侮衊中國人的電影呢?今後是否還打算參加這些電影的拍攝?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

(待續)

※ 相關報導:

* 伍濟武憶遠征軍:瓦魯班勝戰 小兵奪大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983889.shtml

曾參加印緬戰爭的前台灣陸軍總司令部情報署署長、95歲高齡的伍濟武將軍,目前旅居在德州達拉斯。38年的戎馬生涯、15塊榮譽勳獎章的榮耀,練就了老人家平和不驚的心態。提起那段難忘的歷史,伍將軍思路清晰娓娓道來。

....戰車第一營在瓦魯班之戰直接搗毀了日本18師團司令部,擊斃聯隊長山崎大佐、作戰課長石川中佐及官兵數百人,奪得18師團司令部大印。此戰被人稱頌為:小兵奪大印立大功。一個在印度蘭姆伽成立不到千人的戰車第一營,卻搗毀了戰力強大的日軍18師團的司令部。為了紀念這場戰爭,蔣緯國將軍把每年的3月3日定為國軍「裝甲兵節」。

fsj 提到...

盛治仁/變動的世局 解讀兩岸維持現狀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985252.shtml

【聯合報╱盛治仁】2014.10.08

隨著選舉逐漸逼近,各項民意調查數據陸續公布,今天不是要談選舉民調,因為相對而言,選舉民調反而是最單純的,候選人在同一平台上競爭,面對同樣一群選民,競爭時間也是一段明確的區間。但是,有許多的民意調查,在解讀時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去思考詮釋,還不一定有辦法能夠精準解讀調查結果。讓我舉幾個近期看到的例子。

世代之間的差異,是近期的熱門話題。如果方法上只是把年輕人和中老年人的看法分開呈現,就解讀為世代差異,恐怕很有問題。世代和生命周期兩個因素其實同時存在。不同世代的成長環境和經驗當然不同,例如現在的年輕人是網路原住民,跟上一輩生活習慣完全不同。但另一方面,每一個人廿歲時的熱情、視野和看法,跟五十歲時肯定不一樣。所以某些「世代差異」的價值觀,其實只是不同的生命周期循環,要設法區分。如果是相同問卷題目每隔十年重複詢問並作跨時比較,才能分別出世代和生命周期的影響。

另外一類常見的調查則是跨地區的比較。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台灣最幸福的縣市、表現最好的縣市首長評比等等。舉台灣為例大家容易有本位主義,美國蓋洛普公司最近公布的全球幸福感報告,第一名是巴拿馬、第二名是哥斯大黎加,生性樂觀的中南美洲國家普遍排名不錯。

身為當地居民覺得很幸福當然是件好事,但是據此調查推論他們比其他國家的人民幸福,其實是不成立的。如果用實際數據為例,墨西哥有四成一受訪者覺得自身健康良好,但客觀的肥胖率數字卻相對高。

簡單地說,我們不會認為台灣的職籃冠軍能夠跟NBA戰績殿後的球隊抗衡,也不會把不同鄉鎮的不同學校學生考卷排名拿來做比較,因為知道影響的因素和差異性太大,但是我們卻經常毫不遲疑地把不同母體對不同縣市長的主觀評價放在同一個天平上,並加以排名。這個排名對預測個別的連任機率有幫助,但如變成首長之間表現的成績單排名,則並不周全。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統獨民調。一方面,複雜的公共政策如國家前途,本來就很難簡化成二元化的選項。另一方面,更大的問題是如何去解釋調查出來的結果。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一九九四年開始用相同的題目追問台灣民眾的統獨傾向,已經累積了廿年的寶貴資料。廿年來,台灣的政治局勢面臨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台灣民眾對此問題的看法卻相對穩定,主張維持現狀者始終是最多的,近十年來都在五成五到六成之間,堪稱台灣主流民意。

但是值得解讀者深思的是,就兩岸關係的發展來看,現狀指的是李登輝第一任期時的現狀、兩國論時期的現狀,還是陳水扁時期的一邊一國現狀或是馬英九時期的兩岸交流現狀?受訪者希望維持的是那一個現狀?在不斷變動的世局裡,維持現狀究竟是什麼意思?而回答維持現狀的民眾裡,有多少比例是在選擇一個不表態的安全回答,還是真的希望維持被詢問當下的現狀。如果不去深思這些差異,而停留在民眾就是要維持現狀的結論,這樣的調查結果作為學術研究或是選舉預測參數或有其價值,但要據以理解或預測民眾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則用途極為有限。我們對數據的蒐集分析和解讀,都可以再思考更多可能性。

(作者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 相關報導:

* 內褲旅行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8001763-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08日 ⊙陳栢青

旅行意味一場冒險,但這連遭逢危險都談不上,一切僅僅是洗衣袋裡陰錯陽差混進來的內褲,是我們不安的小小總和。

飯店送回的洗衣袋裡,夾著一件他人的內褲。

多上的茶點會讓人以為是招待,錯送的餐點真想揩個油縱然不下筷但沾點味道總可以吧,「還是我點的那道好吃」,這樣舔著唇回味,心裡又飽了幾分。多領收的薪水倒願意爽快繳回去其實只是怕從下月扣。但是,多出來的內褲呢?

.....全文詳見原站。

評審意見
敗給一條別人的內褲

什麼是好的散文呢?對我這樣年紀的人而言,應該就是超乎自己想像的或是超乎自己能力的,就是給了老舊生命經驗中不曾有過的全新領悟和理解的。依此標準,我挑中了〈內褲,旅行中〉,給了它最高分。我本來想,這次的好作品真不少,可能不會有人和我投一樣。

結果我錯了,四個評審都給了它最高分,穩穩的拿到第一名。然後評審們忽然發現自己都「中計」了,我們全都被這個作者「騙」了,因為他「可能」是個參加文學獎的高手,他用對了「策略」。這個策略便是出奇兵,從一個非常微小的事件和物件,卻小題大作地扯上了人生很大的主題。文章中從一條飯店送錯的內褲,談旅行的本質,慢慢變化出人生的其他主題,最後又回到旅行,也回到人生的取、捨和執念等等。

票已經投下去,不能後悔,大家都認了,因為遇到了一個真正厲害的角色,文字的魔術師。

這篇文章對我更大的影響便是,從此每天要洗澡時,都會在挑內褲時多想三秒鐘,然後搖搖頭嘆口氣說,哎,中計了。(小野)

※ 全文詳見原站。

fsj 提到...

劉屏專欄-陸軍上將的眼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9000837-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09日 劉屏

年度「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在美落幕。今年的氣氛很不一樣,在會議上,國軍明快告訴美方:「不管你賣不賣,我們自己要造潛艦了」。會議外的記者會上,中華民國首席代表邱國正幾句感言,聲至哽咽,令人動容。

已有決心潛艦國造

先談潛艦。美國2001年宣布出售8艘傳統動力潛艦給台灣,迄今13年過去,沒有著落。美國潛艦早已全面核動力化,停產柴電潛艦已55年。近幾年,美國有些聲音主張恢復建造柴電潛艦(因為成本、靜音等因素,俄羅斯已恢復),但未成主流,也就不大可能因為台灣而重開生產線。

美國沒有貨源,沒有藍圖;其他有能力承製潛艦的國家又受限於國際現實,不願接台灣訂單。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再等幾個13年恐怕也沒有著落。於是台灣決定自力更生。

一位國軍將領透露,海軍司令陳永康上將指示屬下,藉著這次會議,一定要把國軍立場清清楚楚的告訴美國,就是「我們固然期待美國出售,但我們也有決心潛艦國造」。這位將領比著大姆指,直誇「陳永康這就對了」。必須一提,這位將領不是海軍。

從「潛艦國造」令人想起「經國號」戰機。當年美國拒絕提供新戰機給台灣,反倒促使台灣成功研製「經國號」。然而最初的艱難險阻,正如當時的參謀總長郝柏村所說,「豈是千辛萬苦一詞所能形容」,尤其不能忘記試飛官伍克振上校(後追贈少將)壯烈殉職。因此在原型機的出廠及命名典禮上,郝柏村報告研發經過時,不禁哽咽落淚。

典禮上,前行政院長孫運璿說,決定研發之時,「沒有把握能夠成功」,但既然下定決心要做,唯有全力以赴。如今戰機翱翔於藍空,「我看著,好高興,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海軍上將陳永康的指令,使今年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有了清晰的思路。與會的民進黨祕書長吳釗燮的記者會上,議題圍著潛艦。邱國正的記者會上,潛艦也是主要議題。

不是凱歸便是成仁

陸軍上將邱國正剛接任國防部副部長。他在會議上的講話有一段至情至性。幕僚說是出自他本人之手:1999年本人於貴國就讀陸軍戰爭學院時,曾與當時一起受訓的同學談及兩岸發展與戰爭問題。我告訴他們,身為軍人,為了維護國家的生存與人民生命,絕不怕犧牲生命。1996年台海發生飛彈危機,戰爭幾乎一觸即發,我告訴我的孩子,你將只面臨兩種情況,第一,是歡迎父親凱旋;第二,是到戰場尋找我戰死的遺體。在場的聽者又問到:多少人有像你一樣的想法?我回答,「不在少數,大多數。」

記者會上,有人問起這一段。邱國正說,飛彈危機時,他在野戰部隊擔任上校參謀長,兒子正在念國中二年級。「同學知道他父親是軍人,要他問問父親。我是那麼答的。」邱國正說,回答以後,「他掉眼淚,我也掉眼淚,我永遠忘不了。」

說到此,邱國正哽咽了。他說,身為軍人,「國家養我們這麼多年,一旦有了狀況,如果我們逃避責任,我們算什麼?」邱說,美國陸軍戰院的格言是「不追求戰爭,但確保和平」;至於如何確保和平,是要「以智慧的及充分的準備,對侵略者予以迎頭痛擊」。「準備」者也,包括以身殉國的勇氣,所以邱國正說,不是凱歸便是成仁,「沒有第3種選擇」。

令人想起梁啟超筆下的「亙古男兒一放翁」──陸游。陸游將近70歲時還寫下「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豪邁磅礡,正是男兒本色。



◆ 兩岸史話-李香蘭與川島芳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9001008-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09日 文/趙國材

川島芳子與李香蘭在飯店偶遇,午夜時分,芳子留了封信給她,訴說兩人遭遇何其酷似?

類似指責還成為戰後呈堂罪證,讓她以「漢奸」罪名拘禁。當時,李香蘭很想對記者告白自己是日本人,但她不能這麼說,只好說道:「我錯了!當時我沒有考慮很多。那種電影的演出,我後悔極了。我在此向各位請罪。今後我再也不會做同樣的事。請原諒我的愚蠢。」有好幾次,李香蘭想公開身世,但在「滿映」及日本政府壓力下,以「中國人身分」演出,電影更有說服力,只得接受。

異國同命惺惺相惜

在日本政治勢力運籌下,刻意塑造美化日本侵華,讓李香蘭連上階梯,從捧紅的抒情女高音,逐步臻至演藝生涯的巔峰,成為國際級著名電影明星與歌手。

那個時代,在日本軍國主義者驅使下,李香蘭曾目睹許許多多離鄉背井的日本優秀青年士兵,他們在異鄉的生命像蟻螻般渺小,當螞蟻雄兵平白犧牲於槍林彈雨中,受傷無助者拚命哭喊著大叫:「媽媽!」在中日武裝衝突時,周邊中國友好紛紛投入抗日活動,她內心深處有著痛苦的、無所適從的撕裂感。

李香蘭因日本間諜山家亨的關係,認識當年大名鼎鼎的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1906年-1948年)。川島芳子,滿族鑲白旗人,1906年5月24日生於北京,是滿清王室肅親王善耆的第14位女兒,滿姓:愛新覺羅氏,名顯玗,字東珍,號誠之,漢姓名:金壁輝。她父母都是中國人,具中國血統,依中國《國籍法》是中國人。

1913年,她6歲時,其父未能依循《身分法》程序,便私下交由日本浪人川島浪速收養,她隨養父東渡日本,改名川島芳子。人面獸心的日本養父川島浪速自比「勇者」,說芳子的生父耆善是位「仁者」,他和芳子交配,生個「智仁勇者」,必將有助滿清皇朝復辟大業。芳子亭亭玉立時便慘遭養父強暴姦汙,她自殺未遂,從此性情丕變,女著男裝,裝扮成男人,雞姦男女,恣意肆虐人。

日本支持滿蒙獨立,出於政治需要,21歲時,川島芳子與蒙古獨立運動主將、巴布紮布長子、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甘珠兒紮布,在中國旅順完婚。這段欠缺愛情的政治婚姻,維持沒多久便不歡而散。

川島芳子能說流利的英、法、日語及標準的北京、廣東和上海話,是位女扮男裝的日本間諜。在抗戰期間,她為日本從事特務工作,被日本帝國主義者用作策動滿蒙獨立,遂行日本侵華國策的執行人之一,是「大東亞共榮圈」的活躍分子,參與日本侵華的重大秘密活動,包括「皇姑屯事件」、1931年「九一八瀋陽事變」,1937年親自導演了震驚中外的「一二八淞滬事變」。

使用金蟬脫殼伎倆,把滿清遜帝溥儀皇后郭布羅.婉容,號慕鴻,從天津速送新京(今吉林長春),及時參加偽滿洲國1932年3月1日開國大典,穿和服粉墨登場。她歷任偽滿洲國女官長、安國軍總司令,參加熱河戰役等,多次發揮重要作用,受到特務頭子田中隆吉、土肥原賢二等的讚賞。

李香蘭回憶道:「川島芳子也是我極為懷念的一個戰前好友。她長得很英俊,喜歡打扮成男人。」川島芳子愛穿男裝,是位男裝儷人,她一開始就喜歡上李香蘭。李香蘭本名「淑子」,與川島名字的「芳子」日語讀音一樣,兩人格外投緣。於是,李香蘭認川島芳子為乾姊,兩人互稱兄妹,關係甚佳。川島芳子常穿日本軍服,讓李香蘭叫她「哥哥」,李香蘭對川島芳子的稱呼,一直是「哥哥」。有一段時間,川島芳子經常與李香蘭同進同出,兩人關係曖昧。

川島芳子當時在天津有個酒館,叫「東興樓飯莊」,李香蘭到天津時,常到那兒吃飯,芳子周邊總圍繞許許多多漂亮的女跟班。川島芳子與李香蘭香相識時,她的權勢其實已漸走下坡,當初她以為日本真會助她復辟滿清帝國,孰料溥儀竟是個被日本人操控的傀儡,軍政大權全操諸日人,毒死其蒙古妃子,又迫立日婦為妻,計畫生出個日本小兒繼承香火,永續帝位。

兔死狐悲鳥盡弓藏

偽滿洲國獨立,川島芳子立了大功,顯露出飛揚拔扈,目空一切的姿態,誰都敢惹。此時,對日本人而言,「偽滿」已定,鳥盡弓藏,她可供日人利用的價值業已不多,反成猜忌對象,陸軍參謀多田駿中將一度計畫除掉川島芳子。

一次,川島芳子與李香蘭在飯店偶遇,午夜時分,芳子留了封信給她,訴說兩人遭遇何其酷似?生於中國,發跡於中國,裝扮「男人」,冒充「中國人」,感嘆造化弄人,命運坎坷,同病相憐更相惜,兔死狗烹,萬般無奈,以自己為例,為了存活,只有設法再提高自己的被利用價值,讓自己更像一顆泯滅人性、跨過楚河漢界的卒子。她也提醒李香蘭,失去利用價值後的悲哀淒涼。此後,隨李香蘭在上海忙於拍攝電影,彼此間相見少了,自然而然地慢慢疏遠了。

抗戰勝利,舉國歡騰,國民政府採取「以德報怨」政策,對日本人一律寬大為懷,既往不究,逕自予以遣送回國。相反地,對待「漢奸」,則不肯憫恕,依法嚴懲不貸。(待續)

fsj 提到...

在大陸體會民主修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9001017-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09日 (查查/上海)

我在北京讀研時,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民主修養」。那時碰到了一群讓我暢所欲談的老師同學,剛到北京的我從原本的一點戰戰兢兢,變成什麼都敢說。同學問,很多台灣人認為自己是個國家?我說,對呀;同學問,台灣人到上海真是叫出國?我說,是呀。很多類似問題,我向來都據實回答,老實得要命。

所以我格外感激我的好福分,兩年多來,我被人教訓的次數屈指可數,我碰到的大陸人總是對我笑臉以待,大家平和分享彼此看法,在過去的生活中沒有人對我說「滾回台灣」或「你這個民進黨/國民黨的就是不懂」;沒有人對我說:你在大陸所以你應該怎樣。

前陣子共諜案鬧騰時,大陸同事問我,都什麼時代了,共匪、共諜這種詞老百姓真的會說?什麼時代了,我們應該聽聽對方怎麼想的。

「你們有你們的想法,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立場不同而已沒有對錯。」「你們台灣人環境自由,多好。」這都是在台灣媒體所形容的「被洗腦的」的大陸人給我的善意。

或許我只是好運,但在我眼中的大陸八○後、九○後,聰明有主見,資訊涉獵廣泛,生長在大陸崛起的年代仍然時時警惕。

他們知道自己哪裡不好,講起台灣總是提到台灣的優點:「台灣人的素質好,該學!」他們或許不能投票、不能用臉書,但總是聽我講那些亂七八糟的話,沒叫我滾蛋;總是先聽完我講什麼,再和我分享看法。

離開台灣兩年多一點,有些事情我漸漸不明白。大陸交換生朋友說,一開始來台灣還會在臉書發表意見,久而久之,閉嘴了。因為台灣同學說:「你是共產黨你不懂」、「你們被洗腦你們不懂」、「你們沒有民主你們不懂」。

而我呢?因為我在大陸讀書生活,我有我愛的大陸朋友。和台灣朋友談起之前的學運,對方冷回一句:「你也被洗腦,不愛台灣了。」

從那之後,我也不敢和台灣朋友聊政治了,說什麼話都還要「我愛台灣」誓死效忠一番。台灣所引為豪的民主,似乎淪為「你不同意我,就不愛台灣」?

我非常不學無術,就是個只會吃喝玩樂、只希望日子過得更好的笨蛋老百姓,所以說不出什麼書上的道理。我只是單純認為民主是要用來選出優秀的領導人,讓人民生活越來越好,讓人人都可以暢所欲言,不會因發表不同意見就被人扣帽子。民主不是用來秀優越感的武器──「我有民主你沒有,所以我比你好!」

批評大陸人沒素質、並不能解決台灣低薪、人才外流等現實問題。所謂的民主修養,或許就是「就算我對你說的話不爽,仍會認真聽完你的話,不會因為立場不同就叫你滾出台灣,不會因為你支持馬英九就說你賣國賊」,如此而已。



◆ 台灣不小 大陸不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9001018-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09日 (洪鑫誠/台灣大學政研所陸生)

對於大陸人來說,台灣絕非一個陌生的語彙。多數人早在孩提時代便開始形塑對於這片土地的印象,其中最深入人心的,除了「寶島」的美稱之外,想必當屬家喻戶曉的那句「台灣是中國神聖而不可分割的領土」吧。

提起一水之隔的這座美麗島,不同背景的大陸人們難免褒貶不一。但他們或許都不會承認:自己其實不太了解她,或者說,沒有自以為的那般了解。

事實上,台灣海峽的距離,遠過多數人的想像。經由兩岸長期分治而形成的種種隔閡,並未隨著「三通」的開放而煙消雲散。與此同時,全新時期的交流,同樣伴隨著全新的衝突和挑戰。而太多人,對於對岸的全部認知,無非來自教科書上的官方說辭、媒體一些碎片化乃至一廂情願的報導,又或者加上一些道聽途說。

八月直飛回台時,同機的有不少旅客。從他們不太平靜的一舉一動不難看出,飛躍海峽對他們來說,都是第一次。坐我前排的小男孩,頗有些坐立不安。而有些年輕人,則守著牆上的小窗,不時張望。

飛機約莫到了接近台灣本島的海域,零星的外島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勉強維持的安靜,終於被一名手持相機的男子率先打破:「看!台灣好小啊!」我吞下最後一口咖啡,朝窗外望去,卻分明只看到一個袖珍小島,想必還不如蘭嶼的大小。而乘客們已經開始眾說紛紜,有一位年紀稍長者便發言了:「台灣也沒有這麼小。」

最後平息疑慮的是一條一望無際的海岸線,即時身處萬米高空,它依然漫長無垠。「媽媽快看!台灣好大啊!」前座的小男孩難掩欣喜,眼睛都快貼到窗戶上去了。而那位手持相機的男子已經不再作聲,當時我或許該找他聊聊的。

有趣的是,「台灣太小」,這幾乎是我從大陸朋友那裡聽來的,對於台灣的最大共識。不過,台灣真的太小嗎?從面積來看,台灣全境約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在全世界排名第137位。從人口總量來看,台灣排在世界第51位,與澳大利亞不相上下。而從經濟指標來看,台灣2014年人均GDP位居世界第27位……台灣或許「不大」,但也絕非「太小」。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別人「小」,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大」罷了。萬里長城、三江五嶽,這些中國人從小耳濡目染的「祖國印象」,似乎總是以「威武雄壯」的姿態,給我們留下「大」的印象。所以我們不止喜歡「比大小」,而且看別人家的東西,也總是覺得小。

正如有陸客看到心心念念的日月潭後便大失所望,僅僅因為覺得小。可是,日月潭何曾以大著稱呢?所謂的「大小」,在旁人看來,恐怕從來都不是重點。

台灣和大陸都不是鐵板一塊,兩岸亦不只存在尺寸上的差異。如若雙方總是囿於固有的邏輯,換位思考談何容易?那麼我們在觀察、乃至親歷對岸的時候,為何不超脫成見,帶著對另一片土地的同等敬畏,去看見彼此呢?畢竟生而為人,比起偉大,我們都更接近渺小。



◆ 「筷子」在日本食膳中扮演的角色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20120

自由 2014-10-09

◎ 戶倉恆信

台日中韓幾個使用筷子的國家中,只有日本的筷子是專屬於個人,而台灣與中韓則是與家人及客人混用。在日本的傳統食膳文化中,有所謂「塗箸」(ぬりばし),指表面上漆、甚至施與華麗樣式的筷子,是相對於無上漆而隱喻清淨的「無垢箸」(むくばし)之對義詞。「塗箸」屬於在家庭內使用,而且家庭成員每人都有其專用的筷子;相對地「無垢箸」則是用於餐廳或節日儀式的場合。塗箸在家中重複使用,而「無垢箸」基本上於主人款待客人時僅使用一次,所以無論塗箸或無垢箸,筷子在日本的傳統食膳上皆專屬於個人而不與他人混用。

至於在台灣的食膳文化,無論家中或餐廳,筷子非專屬於個人且重複使用,所以必然會導致與他人混用的情形。一九八○年代所謂「免洗筷」的出現,與筷子共用且清潔不佳而涉及的衛生問題有關。然而,不像無垢箸以具有芬多精的針葉樹做為材料,免洗筷多半以無抗菌能力的竹子製成,因此難免產生添加防腐劑、漂白劑的問題。

不過,「竹筷」在日本的傳統食膳,尤其懷石料裡中,有所謂「菜箸」(さいばし)的存在。主人把新鮮的青竹削製成的「菜箸」,是指將料理分給客人碗中時使用的筷子。竹筷在日本的食膳中,因而發展成多樣的「菜箸」。例如,主人處理魚類,尤其將生魚片放置於皿上時使用的,比一般筷子細長的「真菜箸」(まなばし)。因為「菜箸」未碰觸人的嘴巴,所以並不屬於個人,因而在料理店裡是可被重複使用的筷子。

台灣部分的高級日本料理店,店家可能不了解各類筷子在日本食膳中的特殊意涵,而採取重複使用並與他人混用的作法;於是積極提供家庭用的精美「塗箸」給客人,再者有些店家可能對於「竹筷」的一種親切感,將原來不碰觸嘴巴的「菜箸」,挪用為客人用餐的筷子。因此,一般消費者無法理解「無垢箸」與款待客人(所謂「おもてなし」)的文化因素,甚至誤解了「塗箸」的文化涵義。如同吃西餐時有該用的餐具一般,日本的傳統食膳中有該用的食器。享受美味料理與理解料理文化,確實有一段距離的。

(作者為在台日籍飲食文化研究者,http://ttokura.blogspot.tw/)

fsj 提到...

塵封國家記憶 15日起在華府展覽解密 (節錄)
http://www.udn.com/2014/10/3/NEWS/WORLD/WOR6/8976725.shtml

曾在台海兩岸引起廣泛迴響的「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二戰中緬印戰場影像解密」展,下月將回歸檔案存放地的美國,以「國家記憶——中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合作」為題,自10月15日起在華府雷根國貿會展大樓(Ronald Reagan Building)的威爾遜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展出一周。

這項展覽係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威爾遜中心共同主辦,百人會、史迪威將軍獎學金及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等單位協辦。除主辦單位代表外,參加過中緬印戰區(China-Burma-India Theater)作戰的美軍、遠征軍代表及後人,也將應邀出席定15日午間舉行的揭幕儀式。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章東磐:銘記並肩作戰歲月 遲到70年感謝
http://www.udn.com/2014/10/3/NEWS/WORLD/WOR6/8976760.shtml

2010年,中國民間學者章東磐整理出版了「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二戰中緬印戰場影像」一書,書中照片由美國通信兵第164攝影連的攝影兵在1943年至1945年期間拍攝的,內容為當年中緬印戰場上國軍與美軍合力抗戰的情景。

章東磐從這些照片中挑選出了一批,在世界各地巡迴展覽。下月,這些照片將重回美國,參加在華府舉辦的「國家記憶展—緬懷二戰中緬印戰區盟友情」展覽。談到為何要將這些照片重新帶回華府展覽,章東磐說,把這個展覽帶回美國,是「國家記憶」團隊多年的願望,要把遲到了70年的感謝與致敬送到美國人家裏,讓美國人知道,中國人沒有忘記與他們患難與共,並肩作戰的歲月,沒有忘記他們的父輩為中國所做的貢獻與犧牲,並且用這種行動宣示:忘記與割斷歷史的事情並不被中國人接受。



◆ 兩岸史話-李香蘭與川島芳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0000892-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10日 文/趙國材

川島芳子是中國人,中國法庭依《刑法》「叛逆罪」,判定她漢奸罪名成立,法網難逃。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李香蘭與川島芳子相繼被國民政府以漢奸罪名拘捕,經過法庭審判,李香蘭因係日本人無罪釋放;川島芳子則被判處死刑,執行槍決。

感慨命運緣分已盡

川島芳子因漢奸罪在北京監獄等待判決。同時,紅遍中、日、韓的一代歌后李香蘭,也以同樣罪名被拘禁在集中營等候判決。這兩個身世相近,遭遇近似的女人,有過短暫的友誼交心,同樣受日本政府操弄利用的命運,最後因國籍不同,生死殊途。川島芳子被槍決,李香蘭則以戶籍證據被國民政府法庭採信,死裡逃生。

日本投降後,1945年10月10日,川島芳子以漢奸罪名在北京九條胡同34號被拘捕。1947年2月8日審判,在軍事法庭上,她拒絕說「漢語」,而以「日語」應答詰問,自認是日本人,卻提不出日本國籍證明書或文件,日本法未定其為日本國民,因此,無法證明其是日本人或具有日本人身分,但中國人身分的事實卻無從抵賴,漢奸罪名成立,同年10月22日被判處死刑。川島芳子臨刑前,囑託將平時最愛聽的一張李香蘭黑膠唱片轉交李香蘭。1948年3月25日執行槍決,終年42歲。

李香蘭收到「哥哥」(芳子)遺物,感慨「命運緣分」已盡。在回憶錄中,李歎息說道,哥哥「最後卻被送上了絞刑台,我至今都感到難過。」這段回憶並不準確,川島芳子不是絞死,是槍斃,執行槍決時,山口淑子已在遣返日本途中。

《國籍法》對於個人國籍的認定,是以「血統主義」或「出生地主義」辨別。人出生前不能為自己選擇國籍。川島芳子生來就是中國人的國籍,中國《國籍法》採「血統主義」,以父母親的血統為斷,她的父母親都是中國人,因為她有中國血統,所以她是中國人。日本《國籍法》也採「血統主義」。

即使根據「出生地主義」,她出生地也在中國北京城,也是中國人。無論適用大陸法系的「血統主義」或英美法系的「出生地主義」,川島芳子都是中國人。中國人,但凡要出籍,須依中國《國籍法》規定,辦理出籍申請,經政府同意、批准並公布,取得出籍許可,始得放棄或喪失中國國籍。不然,中國人,倘未依《國籍法》申請出籍,並取得出籍許可者,其在法律上仍舊是中國人,自《國籍法》視之,仍與一般國民無異,負有須向中國效忠及盡國民義務的責任。川島芳子並沒有按照《國籍法》規定,申請辦理出籍手續,未能放棄或喪失中國國籍,故她生來就是、依舊還是中國人,仍負有效忠及盡國民義務的責任。

川島芳子名義上雖被日本浪人川島浪速收養,實際上也在日本成長居住多年,但在法律上,她的父親和日本養父未曾為她辦理收養手續。在日本,日本養父既未為她辦理戶籍登記,也未為她辦理申請歸化入籍手續,沒有取得日本國籍,所以她始終提不出自己的「日本國籍證明書或文件」,無法證明她是日本人。

當中日兩國處於戰爭狀態,國際法上個人的「敵性」是辨別「敵國國民」或「非敵國國民」的標準。川島芳子生來就是中國人,既然未曾依日本《國籍法》辦理申請歸化,也沒有日本國籍證明書或文件,沒有雙重國籍,只有單一的中國國籍,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不論國內或國外,若有通敵或叛逆,為敵偽國家效命,損害並危害國家安全與民族利益情事,罪證確鑿,罪無可逭,由於川島芳子是中國人,中國法庭依《刑法》「叛逆罪」,判定她漢奸罪名成立,法網難逃,依法懲處,這項判決在法律上沒有瑕疵。

有法不公有冤訴誰

從法律的嚴格解釋而論,川島芳子不可能出示其「日本國籍證明書或文件」,因為她沒有。日本《國籍法》不容許雙重國籍。中華民國《國籍法》則容許雙重國籍。中日兩國國民沒有也不發生雙重國籍問題,因日本《國籍法》不容許雙重國籍,目前台北《國籍法》承認雙重國籍,而北京《國籍法》不承認雙重國籍。

兼具雙重國籍者,並非其一半是甲國國民,另一半是乙國國民,而是同時兼具甲,乙兩國國籍的國民,兩國皆得視其為本國人,是甲國國民,也是乙國國民,錈對兩國皆須效忠並盡其國民義務。倘若兩個國籍國處於戰爭狀態,雙重國籍者對其兩個國籍國都有效忠的義務,即使為甲國對抗乙國,或為乙國對抗甲國,皆不因其兼具有敵國國民身分而得免除《刑法》上「叛逆罪」(內亂罪、外患罪)的懲處。

川島芳子為什麼當漢奸?死心蹋地為日本帝國主義者效命,凶狠地殘殺中國同胞,究是賣國求榮?或利慾薰心?其實兩者皆非,她是妄圖借助外力復辟滿清王朝,日本也用她執行「偽滿洲國獨立」和「征服支那」的任務。一枝紅杏慘遭受日本養父強暴姦汙摧殘,是川島芳子生命中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痛,令她終生難忘,常常反覆吟誦著她遭汙辱時作的《辭世詩》,這首小詩如同讖語,一直神祕的伴隨著她,向她昭示:「有家不得歸,有淚無處垂,有法不公正,有冤訴向誰?」(待續)

fsj 提到...

社評-李光耀的兩岸統一預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0000904-260310

旺報 2014年10月10日 本報訊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他的新書《李光耀觀天下》一書,談到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李光耀說,「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事實上,台灣的國際命運早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就被確定了。」

李光耀更進一步指出,李登輝當總統時,發起台灣化進程,「強調該島脫離中國。但是這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台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

近年來,「統一」一詞在台灣,似乎變成政治上說不出口的禁忌。然而,做為台灣長期友人、被稱為「新加坡之父」、有著成功的新加坡治理傳奇的李光耀,如此「直言不諱」地說出統一必然論,聽在台灣許多人耳裡,特別是獨派支持者的耳中,不知如何辯駁?

從李光耀書中揭露的兩岸觀察、統一預言。我們真的得好好分析與論辯這中間的道理何在?李光耀為什麼如此篤定?因為,統獨問題的糾葛已如附腳藤蔓綁住台灣實在太久了,讓台灣長期陷入內耗,一點一點地耗蝕了台灣的競爭力,讓台灣從經濟上充滿活力、欣欣向榮的國家,變成今天停滯不前、被世界邊緣化的艱難處境。從這一點來說,李光耀說的「更加痛苦」,已不是預言,而是進行中的殘酷現實。

要怎麼從李光耀的言論看統一問題呢?可以從「想不想」、「會不會」、「該不該」三個切入點來分剖。首先,「想不想」?這個切入點最簡單,也最困難。簡單的是,想不想是一種情感偏好,不需要道理,不必附理由。想統一就是想統一、想獨立就是想獨立,這種各自的擁護,嚴格來說也沒有對錯可論,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而已。難的地方也在於,當統獨擁有了接近信仰的色彩,意謂著在統獨立場上選了邊,彼此說服甚至溝通的空間就會縮小,甚至,由於過分的正當化自己的立場,對不同立場的持論者,也就容易用情緒性語言攻擊對方。這也是為什麼馬英九這6年半說了幾百次的「不統」,得到的還是獨派人士對他扣上「賣台」的評價。因為他每次說「不統」時也必說「不獨」(或者倒過來,他說不獨時必說不統)。非我「獨」類,其心必異。

拉回李光耀的統一預言,獨派通常採取的是不交集的回應法,比方說,回批李光耀的發言叫「干涉內政」,「台灣前途不容外人說三道四」,或者乾脆進行國格汙蔑,譏笑「新加坡是鼻屎大的國家」。

其次,「會不會」?想不想是個人心中的主觀,會不會是對未來的預測,李光耀的統一預言,討論的不是想不想的個人意願選擇,而是會不會的趨勢大局判斷。在李光耀的看法裡,不想統一並不會阻卻統一。當被問到「台灣當地的調查顯示,支持獨立的人比要統一的人更多。」李光耀直言「(這種民調)是毫無意義的……台灣的前途不是根據台灣人民的意願確定,而是由台灣與中國力量對比的現實,以及美國是否打算進行干預來確定的。這不是以民意調查來決定。」

這個篤定的預言基礎則來自於他對「經濟」與「國際局勢」的判斷。「逐步和不可阻擋的經濟整合將把這兩個社會(台灣與大陸)連接在一起。……兩岸不斷發展的互相倚賴關係,將使台灣無法實現獨立。」

而在國際局勢面,他也指出獨派依靠美國的祈願是不會成真的,因為「美國在台灣的影響力,最終將會衰退」。更不要說,「美國不會願意為了台灣獨立而與中國交戰。」「即使中國在第一戰打輸了,也會返回來打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不斷地打,直到勝利。」

第三,「該不該」?想不想,是一種阿Q的心理模式,會不會是一種無可改變的宿命論。那該不該呢?我們認為,該不該某種程度,應是「會不會」的延伸。

也就是說,如果李光耀的統一預言為真,那麼對台灣來說正確的問題就不再是「要不要統一」、「如何阻擋統一」,而是「如何在最有利的狀況與時間下統一」?這又可以回到「想不想」的層次去反掘「為什麼不想」?再找出如何降低讓台灣「不想」的因子,例如,對政治制度的疑慮,那麼追求兩岸政治制度的進步與相容性,就會變成一個功課,或者一個統一的條件。

不管獨派喜不喜歡李光耀的統一預言,李光耀的話就算不當暮鼓,也至少是一記警鐘。我們應該理性面對「李光耀預言」,讓不可逆轉的歷史道路平順進行,才符合台灣人的利益,也是全體中國人所應該追求的。

fsj 提到...

大陸吹「民國熱」 環球時報批病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992054.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2014.10.11

昨天是我雙十國慶,大陸「環球時報」發文批評大陸的「民國熱」是病態,並指這是少數人用來挑戰大陸社會的主流史觀和政治現實。

環時的文章引來不少批評,大陸網友直指,懷念民國是民眾對大陸當前的貪腐集權不滿,現在連「憲政」都不敢提,才是侮辱歷史。

環球時報這篇題為「病態的『民國熱』是對歷史的侮辱」社評,一開始以矮化中華民國的語言稱:「今天是台灣地區的『雙十節』」,「中華民國」的記憶符號,這些年因種種緣由又浮現出來。

社評稱,在大陸網路社區的一些角落,以及在少數知識分子之間,出現了一種「對『中華民國』的病態緬懷,以至於一些小圈子裡甚至形成『民國熱』。」

文章承認「民國熱」在大陸日益盛行稱,一些大陸民眾不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十一國慶日」,只過「雙十節」。

文章宣稱,讚美民國是一些人表達對現實不滿的一種方式,是對舊時代的一種純懷念,就像有一些人懷念「文革」時代一樣,都有複雜的社會原因及心理原因,成熟社會對它們的態度應是能寬容時則寬容。

但有些人把「民國熱」當成一個意識形態甚至政治工具,挑戰大陸社會的主流歷史觀和對現實政治的認識,是在搞惡意欺騙,必須毫不客氣地予以揭穿。

文章稱,民國真的好嗎?如果它真好,當初就不會被成立之初才幾十個人的中共,只用廿八年動員全中國的老百姓,摧枯拉朽把國民黨的龐大國家機器打得七零八落。如果不是當時的國民黨政權爛透了,爛得難以想像,徹底失了民心,這一切怎麼可能奇蹟般發生!

環球時報的這篇批判「民國熱」文章,雖然有網友支持,但更多地是引起大陸網友的批判,不少網友不客氣地指出,這麼多人讚美民國,表示人們對某黨統治下的集權、腐敗與劣跡表達不滿。

有網友甚至質問說,「民國經歷了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時期,現在你敢提憲政嗎?你在窯洞時拍著胸脯的那套、在牆上刷的那套標語,哪條兌現了?別說憲政了,連官員財產公示都不敢。」

也有網友提醒該社評「雙十節」與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稱,「作為中共黨媒,不應忽略辛亥革命紀念日這第二個基本意義,更不應否認辛亥革命的意義,否則作為喉舌也未免太失態了。」

※ 相關報導:

* 上海民國風餐廳 8主題說故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992055.shtml

大陸民間近幾年颳起「民國熱」,上海第一家民國主題餐廳就在雙十節前開業。餐廳老闆楊子江說,開業近兩周來,在沒有刻意宣傳下,晚餐時段餐廳幾乎客滿。他表示,「民國風」在大陸已不僅是懷舊,而是一種時尚。


....楊子江是一九八八年移居香港的上海人,九十年代末期回到上海後,二○○一年將國民政府前行政院長孔祥熙位於徐家匯的別墅改裝為餐廳-「孔家花園」,開啟他與民國的不解之緣。

對於何以選在淞滬路上開設這家民國主題餐廳,揚子江說,根據國民政府一九二七年提出的「大上海計畫」,原是要將此處建設為南京之外中華民國的第二首都。在對日抗戰全面爆發前,國民政府陸續在這裡修建了江灣體育場、博物館、圖書館、上海市政府大樓等許多迄今看來依然宏偉的建築。

楊子江說,他希望在這裡重現當年的「海派民國」風味。因此,餐廳裡的八個包廂分別以八個上海老建築為名,各自講述八個那個年代的「民國故事」。



◆ 兩岸史話-李香蘭與川島芳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1000871-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11日 文/趙國材

李香蘭的一生就是傳奇,她是一名在中國出生、受教、成長、成名的日本「文化特工」。

世間事,真是多麼的不平?那些本該列入靖國神社的野鬼被摒除在外,那些不該列入靖國神社的亡靈卻躲在裡面,川島芳子被摒除在外,儘管她曾為日本軍國主義效力。

文化特工逃過一劫

相對於川島芳子,李香蘭的命運迥異。身為日本人,自小生長在中國,李香蘭在抗日烽火年代度過演藝生涯巔峰,戰後因「漢奸罪」被捕,迫於無奈,只得曝露自己的日本人身分,死裡逃生。

日本戰敗是李香蘭恢復日本人「山口淑子」的關鍵。1945年8月間,日本投降後,李香蘭因曾拍攝過《支那之夜》、《白蘭之歌》等親日宣傳電影,演唱《台灣派遣軍之歌》、《大東亞勝利之歌》等,被控以漢奸罪名逮捕。在舉國抓漢奸的氛圍下,「槍斃李香蘭!」聲音不絕於耳。面臨被槍斃的生死關頭,李香蘭只有如實說出自己是日本人的真相,拿出戶籍謄本,證明自己的的確確是日本人。

1946年2月間,中國法庭確認李香蘭是日本人山口淑子的事實,對她撤除漢奸指控。法庭表示,「這是處罰漢奸的法庭,如果是日本人就無罪。」但仍告訴她:「在理論上和道義上,妳是有問題的。妳以中國人的藝名演的那些電影,在法律上雖不適用於漢奸審判,但本法庭卻認為這是件很遺憾的行為。」

李香蘭的一生就是傳奇,她是一名在中國出生、受教、成長、成名的日本「文化特工」,刻意隱瞞日人身分,一直偽裝成中國人,以親善的笑臉終身為日本軍國主義的國家利益服務。平時雖說國籍不重要,但面對中國法庭裁判生死的一瞬間,未能「守口如瓶」,揭開自己戴著的中國人假面具,出示持有的戶籍登記,證明具有日本國籍,漢奸罪名不成立。獲釋後恢復日本人身分,改回原名山口淑子,遣返日本本土。

回日本後,1950年代初,李香蘭到好萊塢參加《East is East》(《東方是東方》)的拍攝,在百老匯參加歌舞劇《香格里拉》演出。在美國,她結識了卓別林。正好他在這個時期拍攝《Limelight》(《愛炫》)。李香蘭喜歡其中的插曲《Eternity》(《永遠》),徵得卓別林同意,灌錄日語版《永遠》。

之後,在香港也灌錄中文版《心曲》。不久,又應香港片商之邀,到香港拍攝了幾部國語電影,包括1953年長城電影公司的《天上人間》,邵氏電影公司的有:1955年《金瓶梅》、1957年《神祕美人》、1958年《一夜風流》等片。其中《金瓶梅》的插曲《蘭閨寂寂》,《一夜風流》的插曲《三年》,更是流行一時的名曲。

李香蘭走過兩段婚姻:1951年在美國與日裔雕刻家野口勇結婚,因性格不合,兩人於1956年離異。兩年後,李香蘭與日本駐聯合國大使的祕書大鷹弘結婚,冠夫姓,成為大鷹淑子,並告別舞台轉而從政。嗣後,李香蘭任日本參議院參議員18年,晚年擔任「亞洲女性基金」副理事長,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當年戰爭受害的慰安婦道歉賠償。

日本軍國主義者錯誤地以為,倘若日本要永遠生存,只有遂行兩種政策:一是併吞支那,二是親善支那。這兩種政策,看似矛盾,其實相輔相成,併吞是硬力量,親善是軟力量,硬軟兼施,互為表裡。

李香蘭和川島芳子都出生於日本軍刀在中國領土上任意揮動的年代,成長成名於中國,時代和時空環境籠罩她們的心情、感受和體驗,這些都影響到她們所愛所憎所恨,都埋藏在她們心靈深處。

當時日本在其管轄範圍內積極推行種族歧視薰育,相對於「西洋人」,以「東洋人」自居,普遍歧視「中國人」。但李香蘭不歧視、不憎惡「中國人」;川島芳子則因漢族「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政權被奪,對「中華民國」,要報「家仇族恨」,暗中勾結外力,襄助滿蒙獨立,陰謀復辟滿清皇朝,日本將計就計利用她。她倆都是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謂的國家利益獻身的出色藝人。

助紂為虐不能自拔

她倆在日本政府推行侵略滿蒙的積極操盤下,分別扮演不同角色:李香蘭,代表的是「軟力量」,扮白臉,笑臉親善;川島芳子,代表的是「硬力量」,扮黑臉,凶神惡煞;兩個人血統不同:一是日本人;一是滿族中國人。「以德報怨政策」的結果,下場不同:前者從監獄中釋放,遣返;後者漢奸罪名成立,槍決。

李香蘭前半生隱匿日本人身分,假裝中國人,美化日本,矇騙世人,自己也有被政治撕裂的苦痛,後半生或還有些樂趣和甜蜜感覺;川島芳子的生父和養父係「害人精」,兩隻衣冠禽獸毀她一生,日本養父姦汙摧殘;生父教唆她勾引外力,搞滿蒙暴力獨立,復辟滿清皇朝。

歸根究柢,她倆都樂為日本軍國主義殖民者運用,是其隱蔽的祕密武器,遂行:(1)柔性的「文化薰育」,培育親日人才;及(2)剛性的「征服支那」,為虎作倀的螞蟻。李香蘭助紂為虐而不自知,固是莫大悲哀;川島芳子自知助紂為虐而不能自拔,更是莫大悲哀。(全文完)

fsj 提到...

兩岸新生代 年輕沒包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1000875-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11日 (蕭昱遠/台灣大學博士生)

先前政大陸生在新生說明會的時候對台灣學生有不禮貌行為,除了會場對台灣學生比中指之外,事後又有另一位陸生以「小女生心態」形容台灣普遍心態。近幾天,一位政大教授在臉書上針對此事發表評論,認為原本就該稱呼陸生為中國學生,要求該名比中指的陸生道歉,而且加碼說若不接受中國留學生的稱呼,就別來修課了。

連這位一向關心土地正義的政大教授都加入戰局,事情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在校園裡面出現對陸生有敵意的現象,除了經常可在政大的facebook上看到相關討論,並且有源源不絕的留言嗆聲,走在校園內,在餐廳和球場,有同學在閒聊的時候,也常常可以聽到關於這件事情的討論。

用同理心為對方想

由於大陸學生來台灣以後,有許多人也都習慣使用臉書,和台灣同學以及在台陸生建立聯絡管道,於是這一兩周以來,為了這件政大陸生比中指的事情,臉書上的各種意見紛呈,幾乎可以說是炸翻了天,各種意見紛紛出爐。

其中,除了由身分決定立場,無論是台生陸生,都採取支持自己陣營同學的一面倒聲浪,可喜的是,看到有些陸生選擇尊重台灣學生政治認同,順帶也譴責那位大陸同學的行為無禮;也有些台灣學生認為,既然大陸學生來台灣對這些稱謂問題容易敏感計較,那台灣人何不就避開關鍵語詞,盡可能的使用中性字眼,這樣兩邊都不生氣……

在這麼多紛雜的意見當中,難能可貴的是開始出現「站在對方立場、為對方著想」的同理心態。先不論這心態所支持的對象是哪一方,但能夠不為己甚,不以自我群體依歸為唯一的、定性的思考,確實是校園裡值得肯定的思想進步。如果台灣人只能支持台灣人,大陸人只能支持大陸人,那麼兩岸的距離只會越拉越遠,重蹈上一代兩岸封閉互斥,無法交心對話的覆轍。

其實,台灣政府從2011年開始開放陸生來台念書,美其名是為了解決私校過多而學生數量卻因少子化問題而面臨的招生困境,但事實上,這的的確確就是為了兩岸大和解政策當中的重要一部分:讓大陸新一代的青年透過來台長期求學、生活、成長的過程,除了讓陸生見識台式民主生活與現代台灣,也讓台灣學生從陸生身上看到現代的大陸。

兩邊的學生歷經三年磨和,已從初始的陌生好奇到現在的熟稔「馬吉」(好朋友),當然,難免有個別的台生或陸生因個人因素而使雙方產生衝突,但那自然是少數情形,畢竟無論從我自己親身經驗或從其他學校朋友口耳相傳中,陸生與台生結成莫逆至交的友誼故事,不斷在不同的大學裡上演。

青年跨海建立友誼

甚至,幾乎每所校園當中,只要有陸生在,幾乎都會存在著兩岸情緣,無論是女陸生和男台生,或是相反過來。這些台陸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這三年當中,其跨步的幅度範圍,遠遠超越了過去六十年兩岸從兵戎相見到冰封冷凍的阻絕時期,其往來互動之頻繁快速,更是應該讓許多政策主事者、官員們自嘆弗如。

套句《雙城記》的名言:「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兩岸民間的交流互動,只要是透過活生生、真真實實的「人」的演繹,雙方就能夠深切感受到那真摯和溫暖,即便在價值觀上有所出入,但也能夠透過溝通對話,取得彼此的諒解與共識,這形成了兩岸最好的時代,一種建基在默契和相互尊重之上的平等關係。

求同存異別分敵我

然而,所謂最壞的時代,往往出現在雙方政府高層之間的打高空,以及對於根本立場的堅定不移,再搭配網路上頭許多只看立場、不看是非的鄉民網友,時常刻意謾罵、挑起爭端仇恨,自然會產生看似滔天巨浪的假性民意反應,即使一開始不多,但是這些訊息經過流通,很自然的會產生蔓延效果,讓許多人不自覺被洗腦,開始形成新的刻板印象。

於是,人在台灣第一現場的陸生們往往成為替罪羔羊,他們承受了許多的誤解和罵名,只要有少數陸生、陸客作了什麼出格的不文明事情,陸生群體便被迫承擔這個「歷史共業」。可是,說真的,這些來台追求台式生活的年輕陸生們,不過就是跟我們同一代的青年,我們原本應該是最沒有包袱、最能夠坦率直視彼此的一群人,為什麼要任由他人分化、甚至是自己從內部裂解?

我和自己研究所的幾個台生、陸生朋友們在開讀書會討論到近日事件時,會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兩邊的學生都有自己選擇的既定立場,立場沒有對錯,只是認同有差異,因為這樣而起爭議,其實並無必要,若從一開始就先劃分敵我意識,之後怎麼求同存異,建立相互溝通的管道呢?」

新生代要珍惜朋友

既然我們是兩岸的新生代,當我們還能夠在校園裡較無負擔的認識朋友、追求相互對話的時候,便應該好好珍惜,並且在他人試圖以過度政治化的想像來破壞這個對話場域的時候,能夠拿出勇氣予以譴責。陸生是我們的朋友,也是台灣的客人,如果我們連這些在我們校園裡活生生出現的少數群體都不願意正視、協助,又怎麼好意思自詡為文明社會的一份子呢?

fsj 提到...

韓國企業的歷史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2000122-260209

工商時報 2014年10月12日 譚淑珍

■歷史,成為韓國企業徵才的顯學,各大企業不但在招聘新人時,將歷史列為必考項目,面試時也必問歷史。

■Hyundai Motor is also putting more weight on loyalty and views on the Korean government and history.

在韓國問安重根是誰?就像是在台灣問蔣渭水是誰?

雖然,不知道現在台灣的高中生還有多少人知道蔣渭水,但是,韓國高中生普遍都不知道安重根,甚至以為他是「醫生」,因為韓國都稱呼他為安重根「義士」,而義士與醫生音同。

在韓國民間稱為「625戰爭」、官方稱「朝鮮戰爭」的「南北韓戰爭」,韓國每年都會針對高中生進行調查,結果,年年都有近7成的高中生不清楚那是什麼戰爭,甚至認為那是一場由韓國發動的戰爭。

不知道安重根,不瞭解「南北韓戰爭」,在在凸顯韓國高中生對韓國史普遍「無知」,也讓每任青瓦台(韓國總統府)的主人,都想要改革「教育」,而改革的方式,就是加重「韓國史」的課程。

但是,加重了「韓國史」的課程,相對的又壓縮了世界史或其他學科,其至引發不同的爭論,例如,在韓國近代史的選題上,不同史觀就會有不同論述。

韓企徵才 必考歷史

而這場因高中生普遍「無知」而掀起的「史戰」,近來也成為韓國企業徵才的「顯學」,包括三星、現代汽車、樂金(LG)、鮮京(SK)、GS、浦項鋼鐵(POSCO)等集團不約而同的在今年徵聘新人的招考或面試時,不是將歷史列為必考項目,就是在面試時必問與歷史相關的議題,這也讓韓國歷史學者讚揚為是「國家丟掉的歷史,企業來保護它」。

現代汽車在招考的試題中,會有一道「時事申論題」,應試者要以史觀書寫其論述;三星,則是在面試時以提問的方式,要求應聘者說出觀點以確認是否知道某個歷史事實。

SK、LG、GS、CJ等集團都在筆試中將韓國史納入考題,其中,韓國史部分占到LG筆試考題的10%;浦項集團甚至對持有韓國史相關證照的求職者給予加分,同時,在職務能力評等時也會加入「歷史」主觀的評分。

韓國企業不約而同的重視起「韓國史」,依照官方說法是:「希望員工對自己國家有基本知識」、「對歷史有深入瞭解的人,對組織的適應能力更好」、「是因為社會對人文學方面的素養要求變的比較高了」等等。

了解歷史者 忠誠度較高

「希望員工有自己國家的基本知識」固然是事實,不過,真實的原由,應該是像一家企業主管私下所坦言的:「對歷史認識深的人對組織的忠誠度更高,如果不知道歷史,只有技術面的知識,就只會看著薪水高低而跳槽了。」

從歷史試題中,從應答者的史觀中,試圖找到現代「忠良」,才是韓國企業的「歷史觀」吧!

fsj 提到...

王正方/默默的守護者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995234.shtml

【聯合報╱王正方】2014.10.13

志勵哥和我是一塊長大的好朋友。他自幼家境困難,離婚的媽媽為了生活,帶著他天南地北地跑,就學總無定所,影響他的學業成績。早期台灣的升學競爭就異常激烈,志勵哥的大專聯考成績不理想,照理應該認真補習一年重考。志勵媽媽同她先生提了,做繼父的悶聲不答。恥於寄人籬下,志勵哥決心去考空軍。他老娘嚇壞了,當飛官兒多麼危險,不准!後來母子妥協,考空軍機校,畢業後做地勤工作。

我陪他去考試、體格檢查,放榜結果卻是空軍官校錄取了他。怎麼回事?他說:「我就是要當那個天上飛的!」怎麼向你老娘交代?沒關係,她會答應的。

志勵哥在空軍官校的表現優異,教官、長官都對他期許有加,寄以厚望。每逢周末或假期,年輕飛官穿上裁剪合身的軍服,最時髦的美軍墨鏡,足踏小馬靴,泡妞兒的範圍涵蓋甚廣。好幾次我在台大女生宿舍門口等女朋友,與他不期而遇,撈過界了吧!怎麼說呢?姐兒愛俏,人家飛官兒就是帥嘛!畢業典禮,志勵和他母親在一架嶄新閃亮的噴氣戰鬥機前合影,老娘一臉驕傲。

看了李崗導演的新片「想飛」,講空軍官校學生學飛的故事,打開了我深藏數十年的記憶庫。「想飛」的拍攝嚴謹,空軍全力協助,特技效果頗可觀,幾位年輕和資深演員的表演在水準之上,有好幾場戲甚為感人。故事的主線:「就是要當天上飛的」,這股子執著延續至今,觀後感觸良多。

飛官兒的職業危險性太高。即便在承平時期,執行例行巡防任務,每次進了駕駛艙,就得有「回不來」的心理準備,真是名副其實的出生入死。飛官兒通過了嚴謹的智力與體能訓練,掌握高難度的技術操作,機智勇敢應變能力強,個個都是國之菁英。

志勵哥在飛行時出過意外,地靶射擊比賽,為求好成績飛得太低,被擊中的石頭彈回來,撞碎擋風玻璃,駕駛員頭部受重傷。他做了完善的緊急降落,飛機安然無損。去醫院看他,頭腫得和肩膀一樣寬,門牙碎了兩顆。退下來吧!因公負傷國家會安排上好大學,你老娘一定會很開心。答應考慮,傷好了他又一飛衝天。不久聽說他入選為雷虎小組第二隊。

電影「想飛」有一段戲,飛行官男主角出任務,遇上惡劣氣候,歷經多重驚險終於安全返航。志勵哥的遭遇不如編寫的劇本那麼圓滿,他某次巡航回程,要求緊急降落,然後就失去聯繫,人機都沒有再出現。

捍衛領空的飛官兒們,數十年來朝朝暮暮起飛降落,從未間歇,以生命相許,執行高危險度的例行任務。和打火兄弟、為子女犧牲而無怨無悔的母親一樣,他們都是默默的守護者。

現代人每日忙得眼花撩亂,多數都忽視了默默守護者的貢獻。膚淺而刻薄的政客們議論:軍人退休俸、撫恤金過於優厚,還有十八趴利息,罪該萬死,退伍軍人居住在國外不准領退休金等等。國家做出的承諾,應當信守,對國家社會作過貢獻的人,必須尊敬。

默默的守護者,默默的離開了我們,志勵哥殉職走了幾十年,有誰記得他?留下的是他母親永遠的痛。老朋友想起當年的帥哥飛官兒。

(作者為電影導演)

※ 相關報導:

* 老兵回顧…岡山大空襲 650噸炸藥翻地轟炸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994903.shtml

二戰末期美軍曾大規模空襲高雄市岡山區,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等團體,昨天舉辦「岡山大空襲70周年紀念會」,將與會民眾帶返70年前的情境,當年在岡山日本61航空廠的台籍老兵回憶,直指是「翻地轟炸」。

針對這次岡山大空襲,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電影「KANO」導演馬志翔,也在9月26日聯合報系與中鋼舉辦的校園座談會上,表示要把這段岡山的故事,拍成電影。



◆ 毒蟲希特勒 狂嗑74種藥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3000699-260108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13日 張嘉浩/綜合報導

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祕辛何其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事情報局彙整的檔案顯示,希特勒耽溺毒品,服用包括結晶甲基安非他命(結晶甲安)等74種藥物,是個十足的「毒蟲」。

這份47頁檔案也洗刷希特勒乃「單睪同性戀」的汙名。二戰坊間傳言,「希魔」1916年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會戰「索姆河之役」受傷,摘除一顆睪丸,而他也是弱肉強食的同性戀者,為隱藏性傾向,曾屠殺150人。但檔案有一則1945年11月登載,本於希特勒就醫紀錄及與其私人醫師莫雷爾的訪談,確認希特勒「不是(性)反常者,也非同性戀。生殖器官無異常。」

希特勒的吸毒史則源自1936年,為醫治胃痙攣向莫雷爾求診,而開立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劑Mutaflor後,希特勒就上癮。往後數年,莫雷爾供應巴比妥酸鹽製劑Brom-Nervacit、嗎啡製劑Eukodal、公牛精液、甲安製劑Pervitin、以及人工合成興奮劑給希特勒,助其提振雄風;而為抑制興奮劑作用,莫雷爾也開立更多鎮靜劑。

1943年,希特勒依賴藥物已成癮,尤其嗜愛甲安。據信是年夏天,他與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會面前,就曾服用甲安,導致在會中咆哮2小時。1945年4月希特勒在柏林元首地堡自殺身亡前,還施打了9劑內含甲安的Vitamultin。

這些檔案係由美國收藏家帕納戈鮑洛斯發現,英國第四頻道電視台依其中內容製作紀錄片《希特勒不為人知的毒癮》,將在19日播出。

另外,英國知名作家艾米斯,最近推出探討納粹奧許維茨集中營猶太人之惶懼的鉅著《Zone of Interest》。艾米斯在打書時,竟然放言稱,他認為希特勒因潔癖過重,當年與愛人伊娃做愛,兩人從未寬衣解帶,也未曾觸碰彼此身體,而希特勒光看伊娃揚起裙子就達到性高潮。

艾米斯又稱,希特勒是「無性戀者」,他跟外甥女格莉‧勞巴爾之間的性關係,或許與伊娃類似。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fsj 提到...

聯合筆記/台式民主能作未來中國範例?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97565.shtml

【聯合報╱沈珮君】2014.10.14

國慶日,馬英九對大陸喊話:「民主政治可以包容歧見,促進對話,化解紛爭,帶來社會穩定」,並指「中華民國提供了最好的範例」,壯哉斯言,但,是嗎?

包容歧見,這是相互的,需要雙方都退一步、想一下、修正一點,這要教養、文明,和一顆謙卑學習的心,否則任何一方以成見、偏見、有限的知識、狹窄的視野,悍然站在自己的位置,只看肚臍,不知世界天高地厚,永遠像個釘子戶,反對、阻擋一切事,公權力則一味「包容」,政府近乎空轉,這樣的「民主」是範例嗎?

促進對話,我們看到三種情形,一是廢話版,雙方都說大門是敞開的,但對方沒誠意;二是相撲版,在立院吵、罵、打,就算協商,也沒共識;三是兒童版,朝野領袖在總統府,對著電視,像兩個老男孩在鬥嘴。我們給大陸的典範是這種「對話」嗎?

化解紛爭,這就更好笑了,我們永遠有一個實境秀叫作「紛爭」,沒有紛爭,哪叫民主?朝野理所當然搏命演出,執政黨、內閣也不甘寂寞,兄弟鬩牆的劇碼始終不下檔,腳本離奇,內容粗陋。而這個紛爭秀,始終沒有一個元素叫「真誠」,也不會有一種結局是「化解」。「揖讓而升,下而飲」,缺少這種基本的民主禮儀,我們要人家大陸學什麼?

至於社會穩定,我們要哭了,不僅連出外吃飯不安心,現在連在家作飯都可能用到飼料油,民以食為天,食安不安,談什麼社會穩定?賣那種油給我們吃的老闆家族有九戶帝寶,而被騙吃到黑心油的小民,卻可能奮鬥一輩子買不起一間帝寶廁所。孟子說,「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貧富懸殊,若再加上富者不仁,小民的相對剝奪感將更嚴重,當「放僻邪侈」成為絕望的發洩方式時,社會怎可能穩定?

馬英九的國慶談話充滿光榮感、優越感,國台辦當天立刻不客氣的回擊,還不著痕跡捅一下我們痛處:「對於台灣政治發展道路對其自身社會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大陸無意評論」,這話拗口,換成白話的意思是,台灣社會不穩定、政策不確定,經濟不具競爭力,就是政治帶來的惡果,台灣還想「指三道四」作他們的範兒?

很多國家都講民主,美式民主和英法、北歐不同,新加坡另有一套特立獨行的民主,極權國家也有選舉也說民主,中共憲法更是堂而皇之明明白白寫著「民主」。這幾年大陸富起來了,標榜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XX主義」,話語權就是這樣,它永遠屬於強者,若台式民主真的想作未來中國的範例,先要自己有傲人成績,試問我們民主的價值是什麼?效益是什麼?它讓我們更文明、更富強、更有競爭力?若以上皆非,我們為何值得大陸學習?

中國需要「民主」仙藥,但,是我們現在這個樣兒嗎?

※ 其實對某些人來說「中華帝國」才是王道。



◆ 如果我是大陸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4001130-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14日 (小不點/輔仁大學學生)

政治上的切割,讓兩岸從六十多年前的強勢對立,演變到如今意識型態及網路上的各種交鋒。多年的交涉並沒有放棄讓我們改變對方的思想,只是從戰場上的干戈相對到如今言談中的字字珠璣,而多年來深植在我們心中的刻板印象,揮之不去。

隨著政策的改變,兩岸交流被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各種形式舉辦的研討、營隊,不一定能夠改變彼此的看法,但卻真實的加深了彼此的摩擦。各種的限制、抑或是不公平的機制,無形之間,讓我們有了階級的劃分,有了顯而易見的距離。

撕開那層遮羞布吧

如果把那層誰都不願提起的遮羞布撕開,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大陸人,我一定會希望兩岸統一。也許在這樣的情形下,來到台灣念書不會有這麼多限制,不用被當成像想要非法移民的不良公民一樣緊緊相逼得各種審核,才能夠在台灣念書,能夠像許多來到台灣念書的非大陸籍的學生一般,享受全民健保帶來的便利性,而不是看一個小病,卻要花大錢付上醫療費用。在這邊讀四年的學位生,可以像一個普通的台灣學生一樣,參與學生社團,也許透過選舉、推選等方式公平的競爭學生會會長,為自己的學校盡一份心力,而不會被貼上一個「洗腦台灣人」或是「反攻台灣」的標籤。

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在大陸念書的大陸學生,想要申請到台灣當一名交換學生,我希望我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明明是大陸一流的大學卻只能申請在台灣排名是三流的學校,我們能夠比照從台灣到大陸交換的學生,也許不用到成績非常優秀,卻可以輕易的交換到我們的重點學校念書。如果在大陸念完書後想要再精進自己,跨海申請來台念研究所,不用因為我不是211或985工程重點學校的學生,就被抹滅了四年在大學中揮灑的青春,拒之門外。

近年來大陸學生來台唸書的人數逐年增加,開口說話時,與台灣截然不同的口音常常會遭到側目,而在一些敏感場合出現時,當面的大聲的或者是竊竊私語的人更是不在少數,進行兩岸交流時,尖銳的問題也不免俗的重覆出現在我們的話題裡,但陸生被扣帽子的事情卻經常占了多數。也許真正讓我們產生距離的不是明面上的政策或是新聞媒體的鼓譟,而是以偏概全的一廂情願。

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大陸人,我會像諸多熱愛台灣的台灣學生一樣,熱愛我的國家,熱愛孕育我生長的土地跟讓我快樂、平安成長的生活環境,同樣像世界上任何一個對自己的國家有認同感的人一樣,對於存在於我腳下每一吋的土地,滿溢感情;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大陸人,不代表我熱愛我的國家的同時,也必須要熱愛我政府的每一政策,或是加諸於我們的限制;更不代表我們認為不能隨心所欲的發表言論、禁止閱讀不同立場的書籍等行為,還聲稱這是一種保護。

愛國不等於愛政府

我們並不會無知的只相信別人灌輸於我們的思想,我們同樣質疑、同樣的追求真理、具判斷力。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大陸人,我會以身為大陸人為榮,但不代表我必須要以大陸政府為榮。

而今天,我是一個台灣人,對於很多台灣同胞對大陸紛紛擾擾的偏見、情緒化的攻擊,早已不像剛開始的錯愕,而是轉為一種麻木,甚至覺得可惜。曾經在大陸生活過一段時間的我,確實認為對岸有很多習慣我無法接受,很多事情難免尷尬,有些細節真的讓人無話可說,但就像我們來到其他國家一樣,我們同樣都會感到衝擊,但同樣在磨合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好奇,還有友善的話語。

善待別人不囿國家

也許是受到選舉時意識形態的影響,又或者是在我們心中隱隱埋藏著抵觸,對於兩岸事務,我們經常跳脫不了情緒化的指控,常常理直氣壯的要求爭取更多的利益,卻又矛盾的對於對岸土地的人民,充滿攻擊。如果今天,我們熱愛的台灣,真的讓我們如此的驕傲,又或者對於我們得自身素質充滿自信,認為自己具備著強勢的條件,又為何不依不饒的要求大陸對我們讓利?

為何我們大聲的訴求兩岸平等對話,面對經濟上的往來時,卻又想要占更多的便宜?願意進行交流,卻又用諸多的限制,讓大陸真正想要透過自由行深度了解台灣的人,幾乎難以達到這些要求。

如果今天,我們真的對自己(台灣)的競爭力充滿自信,又為何用近乎像對待敵人的方式對待大陸,苛刻的一再要求,卻同時也笑容滿面的邀請他們來台呢?善待每一個人,不需在乎他是什麼國家,畢竟,是文明讓我們有差異,而綁住我們的那條無形疆界,從來都不是國家。



◆ 波國一國兩制 難解政治死結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997144.shtml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2014.10.14

有號稱「世界最複雜」政治體系之稱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12日舉行大選,但2大政治實體有各自的政、軍組織,加上政府組織龐雜腐敗,選民對於國內政治前景並不看好,投票率低迷到只有54%。

波國境內種族繁多,有波士尼亞克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少數羅姆與猶太人。1992年民族間爆發波士尼亞戰爭,雖然在國際的調停下簽了《岱頓協定》,卻將波國分成「塞族共和國」與「波赫聯邦」並立的聯邦國,各自擁有政治與經濟主權,民族間的分野延續至今。

這也導致波國擁有複雜的政治組織。在國家層級,3大族群波士尼亞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分別推派總統,光是總統一職就是「三足鼎立」;國家也有參、眾議會,部長則由總統團提名、參議院同意;還劃分10個行政區,有各區的地方政府。而2個行政實體「塞族共和國」與「波赫聯邦」分別有自治政府,也有獨立的政府、軍隊與議會。

龐大的組織卻不免藏汙納垢,一份民間統計顯示,2004年國家掌握了64%的稅收,卻沒有任何道路、學校或醫療的興建。今年5月波國發生嚴重水患,雖有許多外援湧入災區,許多殘破的村莊依舊百廢待舉,波國人民嘲諷「八成進了政治人物口袋了」。

波國是歐洲數一數二的貧窮國家,失業率44%,青年失業更達72%,一般人平均月薪僅400歐元,但官員卻是每月坐領3至5千歐元。2月波國境內有一場「小革命」,多個城市都發生千人暴力示威,但時間一長,媒體與警力的壓力讓騷動消弭於無形,事過境遷後政府改變甚微。

12日的大選已經是1992年戰爭後的第7次,國內貧富差距、行政腐敗都迫切需要改變,許多候選人卻依舊大打「民族主義牌」。塞裔候選人高談「塞族共和國」獨立,波裔候選人雖然訴求團結,卻仍以宗教拉攏穆斯林選民,與以往的選舉並無兩樣。

2大政治實體無法順利達成修憲共識,波國政體繼續反映過去民族的壁壘分明,許多選民心灰意冷。《法新社》表示,12日大選投票率僅54.14%,數字比上一屆大選低了2%。即使是投下一票的選民,也不期待政治上會出現什麼改變。

fsj 提到...

台式民主 有亂流、不翻船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00091.shtml

【聯合報╱廖元豪/政大法學院副教授(新北市)】2014.10.15

馬總統於國慶演說中,對台灣的民主憲政相當自豪,並且表示樂意與中國大陸分享民主經驗。然而,昨日「台式民主能做未來中國範例?」一文,指出台灣民主政治的許多缺陷,對馬總統以及台灣許多「以民主為傲」的朋友,潑了一盆冷水。

這些對台式民主的批評,許多人都深有同感。解嚴以來,花了超過廿年走過的民主憲政之路,是不是真的在倒退?

猶記二○一○年底五都大選之際,大陸有一批學者來到政大法學院參與研討會。他們看到台灣選舉競爭如此激烈,甚至發生連勝文槍擊案。但第二天投票仍然有條不紊,結果風平浪靜,一點兒也不「亂」。那次經驗,讓他們津津樂道台灣民主的成熟。然而今年三月,他們再次造訪,看到學運「占領立法院」與「衝撞行政院」的行為,卻皺起眉頭:「這讓我們很難鼓吹『民主學台灣』!」

不過,民主之路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美國的政府不時出現僵局,在黑人總統治下依然黑白衝突不斷;歐洲各地的反移民極右派甚囂塵上,世界各地的認同與獨立風波此起彼落。而近年來阿拉伯之春或其他藉由激烈社會運動而做政治改革的國家,也不斷出現政變、軍事衝突等問題。民主國家面臨的統治危機,舉世皆然。我們這個解嚴不到卅年的國家,偶有亂流,又何必對民主喪失信心?

在沒有經歷民主的國家,知識分子或社會運動者,往往對民主有著過分理想的憧憬。他們以為實施普選,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解嚴前台灣的民主鬥士,或是當今許多年輕的學子,或許也有類似的夢想。因此,一旦沒有看到「最理想」局面出現,就會急躁、挫折、失望。有的因為過激而逾越分際,有的則出於失望而否定民主政治。

但我們這些經歷過解嚴前後,看到台灣街頭從經常衝突到逐漸和平,看到政黨輪替時的激昂終究可以回到正常,就更能體會民主的不完美:民主很沒有效率,經常要妥協與拉鋸。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數出「台式民主」無數的缺點。但我們卻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沒效率的體制,雖然有亂流,但比較不會翻船。很吊詭地,也許有幸親身經歷民主政治的平凡與瑕疵,正是台灣人幸福之處。

再說得直接一點。在兩岸此消彼長的局勢下,我們除了民主憲政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自豪的?還有什麼能夠在競爭中領先的?香港到現在還在爭取普選,我們在一九九二年已經全面改選立法院,一九九六年直選總統。二千年與二○○八年更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我們或許仍有許多待檢討之處,但絕不需要自卑或自貶。

真正的民主逆流不在台灣,而是中國大陸的「中式民主論」:中國式的民主,雖然欠缺自由、制衡、競爭,仍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與生活方式;台灣甚或歐美的西方民主,其實不值得學習。

面對這種聲音,我們該做的,不是犬儒式的自嘲,而是讓「台式民主」更上軌道,更符合憲政與法治,成為有效率、秩序,同時充分開放競爭的政治體制。大陸有許多人等著看台灣民主發光,也有不少人等著看台灣的笑話。期待我們還能有機會做為華人民主的燈塔,而不是負面範例!



◆ 江南案30年 遺孀崔蓉芝等待真相慢慢浮現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9000198.shtml

【世界日報╱記者陳運璞/舊金山報導】2014.10.15

「真相只有一個,我心裡很清楚。只是還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究竟是誰授意。我不求任何人查明真相,求了也沒用。」

江南(劉宜良)命案即將屆滿30周年,回憶起1984年10月15日,當警察抵達命案現場,遺孀崔蓉芝拿著剛寄達的「蔣經國傳」,告訴警方,江南就是因為寫這本書而遇害。當時華倫警官一臉難以相信,但後來發展讓他不得不信,的確有這樣的事情。

崔蓉芝13日在舊金山家中細說從頭,她說江南當年蒐集許多獨家資料,「蔣經國傳」中透露蔣介石曾將元配毛褔梅踢下樓;蔣經國在莫斯科時曾寫信給父親要斷絕父子關係。崔蓉芝是江南第一個讀者,但並沒想到要勸江南筆下含蓄些。

崔蓉芝說:「當時我們都太天真,總覺在美國享有言論自由。別的太太會想到勸先生,我這個人向來天不怕地不怕,從沒想到江南因此惹來殺身之禍。」

1984年4月,江南到喬治亞州沙凡納市專訪「民主先生」吳國楨。吳是前台灣省主席,也曾歷任國府要職,但與蔣經國不合。吳國楨親口告訴江南,他與妻子到日月潭,但司機被換,車胎螺絲都鬆了,吳國楨很擔心遇害。

江南將吳與蔣不合,以及差點遇害這段經歷寫進「吳國楨八十憶往」,投稿紐約「台灣與世界」月刊,全文被陳鼓應轉載到台灣「夏潮」,當然該期「夏潮」被禁。崔蓉芝說,吳國楨1984年6月忽然過世,同年8月江南跟吳國楨太太簽約寫「吳國楨傳」。

崔蓉芝記得,殺害江南兇手之一,竹聯幫領袖陳啟禮後來自己說了,他在同年7月就被通知去情報局受訓,說再不去就來不及了。崔相信,「吳國楨傳」是江南案真正的導火線。蔣經國本人當時已病重,或未授意,但應知情。

江南命案20周年,陳啟禮在寮國受訪,曾透過記者公開向崔蓉芝道歉。崔蓉芝說:「記者給我陳啟禮的電話,但我沒打給他。因為不曉得要講什麼,且我相信陳啟禮也不知究竟是誰授意。因為他是跟情報局中下級官員聯絡,並不知道他們口中的『大老闆』是誰。」

崔蓉芝回憶江南生前是「調皮」的人,官員與上級犯錯,他據實報導,並不隱晦。例如師大校慶,他報導師大校長貪污。周書楷任駐美大使期間,江南寫「憂鬱的雙橡園」,將他對周書楷任內不滿意的表現一五一十寫出來。結果「害他當時任職的台灣日報老闆,經常被警總叫去。」

崔蓉芝跟江南差11歲,江南在台北復興廣播電台製作「幸福家庭」節目時,崔還在政大中文系讀二年級,去應徵節目主持人被錄取。當時江南剛離婚,崔蓉芝對這個很有見地,見聞極廣的製作人印象深刻。

崔蓉芝說,江南從小看「申報」,口才很好,對海峽兩岸的歷史都十分熟悉。17歲赴台。崔蓉芝表示,江南一生有許多貴人。就連在漁人碼頭開禮品店,都有拉斯維加斯市長與聖地牙哥州眾議員幫忙爭取拿到店位。

江南過世後,崔蓉芝繼續經營禮品店,直到1987年租約到期才結束營業。「那幾年我開車出門總流淚不停,進到店裡就要擦乾眼淚,微笑面對客人。」後來她才知道,當時親人非常擔心她的安危。她出門時堂弟會在後面跟著,以免她也遭遇不測。

崔蓉芝很感激王靈智教授等人熱心成立「江南事件委員會」,她當時感覺自己孤軍奮鬥,一個人在對抗「整個國家機器」。1994年,崔蓉芝將江南骨灰帶回她的家鄉,安葬安徽黃山,景色優美的龍裔公墓。當時夢中曾見江南表示,骨灰留在美國或回中國都好。

記者陸鏗因採訪江南事件,跟崔蓉芝發展出一段黃昏之戀。許多人頗不諒解陸鏗離開髮妻,追求崔蓉芝。但陸鏗晚年罹患失智症,則是崔蓉芝一手照顧終老。今年6月,崔蓉芝90高齡的母親因肺癌過世,她再度經歷喪失親人的錐心之痛。

走過人生風風雨雨,崔蓉芝再也沒什麼擔心之事。上周還參加旅遊團到黃石公園走一趟,順道參觀當年江南告訴她的大提頓國家公園。如今的她,「就是等待歷史讓真相慢慢浮現。」

※ 相關報導:

* 史迪威外孫訪台 見到孫立人次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998994.shtml

二戰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的外孫、美國陸軍退役上校伊斯布魯克(John Easterbrook),現住在加州聖荷西市旁的小城薩拉度加。他從未被派駐中國,但走進他的家中,立刻會發現擺設充滿了中國風。多半是外公史威迪過去駐紮中國時購入的收藏品。

....1997年母親過世以後,他接下傳承家族歷史的工作,更深入瞭解外公的一生,也深深感到保存史料的重要。透過史迪威,重現美軍在中國扮演的角色,以及美國人民對中國的友誼和幫助。

伊斯布魯克指出,國家記憶展對於戰爭史的貢獻極大,而身為將士的後人,他更感到驕傲。去年3月,國家記憶展在台北展出,他應邀參加,在展覽中見到陸軍新編第一軍38師師長李鴻的兒子李定安、陸軍新編第一軍軍長孫立人次子孫天平,上一輩過去在戰場上並肩,近70年後兒孫輩在紀念展見面相識,「那種感覺很奇妙」。

fsj 提到...

社論-檢視人民是否享有「四大自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6000021-260202

工商時報 2014年10月16日 本報訊

美國羅斯福總統在他1941年1月6日致國會的年度咨文中提到:「我們人民對政治和經濟制度的基本期望十分簡單,它們是:給青年和其他人以均等機會;給能工作的人以工作;給需要保障的人以保障;終止少數人享有的特權;保護所有人的公民自由權;在生活水平更普遍和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享受科學進步的成果。」他更進一步闡述:「這些簡單、基本的東西,是在我們這個混亂和極端複雜的現代世界裡,須臾不可忽視的。…我們盼望有一個建立在四項人類基本自由之上的世界。第一是言論和表達意見的自由…第二是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的自由…第三是不虞匱乏的自由…第四是免受恐懼的自由。」這是有名的「四大自由」的由來,也是衡量一個民主政府是否履行人民託付的標竿。

拿這四個自由來衡量當今政府是否履行人民託付,可以看出在「言論和表達意見的自由」,以及「宗教信仰的自由」方面,外觀上應可拿高分。然而在第三個「不虞匱乏的自由」和第四個「免受恐懼的自由」方面,恐怕就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羅斯福總統的四大自由主張,在美國還沒有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已提出(美國在該年12月7日珍珠港事變後才加入同盟國),可以看出他的高瞻遠矚。這四大自由已成為今日全體人類的普世價值,也成為民主國家政府的核心理念。多數資本主義民主國家政府更將言論自由和信仰自由視為基本人權,常用以批判社會主義集權國家忽視人民基本人權。直到2010年11月「維基解密」與全球傳媒集團合作,發佈了帶有部分刪節的數萬份美國外交電報,引發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間的爭議;隨後史諾登在2013年6月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關於「稜鏡計劃」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披露給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更赤裸裸地揭露美國政府侵犯人民言論自由保障的事實。因此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間的拿捏,反而成為歐美各個民主國家政府不能公開的秘密,曾有白色恐怖紀錄的台灣政府是否更能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也讓人不得不打個問號。

在信仰自由方面,歐美民主國家在經歷清教徒革命等宗教改革運動後,對信仰自由原本已經沒有限制。反倒是近幾年來社會盛行多元文化價值運動,日益讓傳統宗教感受到被節節進逼的壓力。歐美國家政府在公立學校普遍限制教師在教學時傳遞個人信仰的自由,社會上更以多元文化,包括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等衝擊傳統天主教、基督教的信仰理念。這個潮流,也逐漸傳入台灣,所謂「多元家庭」的支持者,在立法院上個會期提案修改民法972條,引發贊同者與反對者之間的尖銳對立,行政部門則作壁上觀,免得「順了姑情逆嫂意」。

至於在「不虞匱乏的自由」方面,政府應使民眾「過著健康的、和平時期的生活」。對於台灣民眾而言,從中秋節前先有強冠餿水油事件,讓民眾過著膽顫心驚的「中秋佳節」;接著在雙十假期間,更大咖的頂新集團飼料油摻雜事件出包,更讓家家戶戶在「國恩家慶」的假期中氣憤難平。以頂新集團事業範圍的廣泛、產品項目的龐雜,有誰能幸免於外?只是嚴重程度的差異而已。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頂新集團要角魏應充因而辭了頂新製油、味全、正義三公司的董事長,原本是公司負責人,辭掉了反倒不必再依法繼續為善後問題負責,這算是負責任的表現嗎?

政府部門一開始仍是「依法處理」,從瘦肉精事件以來,都告訴民眾只要不是短時間大量食用就都死不了。直到最近民怨沸騰,才召開國安會議,甚至馬英九總統還出面呼籲民眾抵制頂新集團。原本是食安事件,泛政治化的結果,頂新集團的非黑心食品事業,例如資訊業台灣之星等也被抵制,矯枉過正員工何辜?

至於「免受恐懼的自由」,羅斯福總統提出此說原本係指「任何國家都無法對他國發動武裝侵略」的安全感,後來被廣泛指為個人生活環境的無虞受到威脅。就前者言,目前台灣仍處於對岸一千多枚飛彈的威脅;就後者來說,台北捷運發生隨機殺人事件,以及接二連三爆發黑心事件,都讓台灣人民籠罩在越來越不安的陰影之下。

雙十假期間,台北天氣是淒風苦雨偶而出現陽光。已經是普世價值的四大自由,對台灣民眾而言,也是淒風苦雨偶而見陽光;尤其是食安事件,更是讓民眾不知什麼食物可以買,在此淒風苦雨當中,「源頭管理」原本是其中偶而出現的陽光,然而到目前為止仍只是個裝飾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心愛的上海 請為過客想一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6001060-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16日 (葉志輝/台北市)

昨天在Facebook上看到一位在上海的台灣朋友的動態:「司機對著我大喊上海話 ,他指著車門邊的寶特瓶,我以為要我幫他撿,旁邊一位小姐說:『你聽不懂嗎?他要你踢下去!』最後我把那撿起來的寶特瓶帶回家丟了……」

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遭遇到過,在我初到上海時也因為聽不懂銀行行員或超商大媽說的上海話,讓生活變得困擾多多。時至今日這個問題當然不存在了,我已經學好上海話,甚至比許多上海人更了解上海。但是,像這樣因為不懂上海話而遭遇困難的情況還是造成許多外來人口、遊客的不方便。

其實,朋友的心情貼文讓我有蠻深的感觸,畢竟八年的上海生活,藉由報章雜誌電視、微博等等媒體,我非常清楚「上海話」這個議題在上海這個城市引起的正反兩方攻防戰。人稱「魔都」的上海,其實有著跟台北被戲稱為「天龍國」類似的情境:大量的外來人口繁榮建設了上海,也衝擊了上海,再怎麼海納百川也難免有「領域被侵蝕」感覺,這一點不只是上海,近幾年香港對陸客的反彈情緒其實有類似的癥結點,於是,內在的矛盾與反彈就產生了。

當政府鼓勵上海民眾在外多使用普通話的時候,許多上海人跳出來表示上海話式微是一種地方文化消失的警訊。我覺得能刺激出這樣的反思是件好事,但卻未必夠宏觀。

畢竟對於眾多在上海工作、旅遊的華人過客來說,明明人在中國,卻在公眾服務場合無法受到普通話的服務,豈能沒有抱怨?終究不是每一位喜愛上海,願意在上海生活、工作、旅遊的人都具備這麼快就能聽說上海話的能力啊!

對於傳統方言的保留、保護有許多的形式,像是我也介紹過周立波開創了「海派清口」的表演形式,而電視節目「老娘舅」更是我當時學習上海話的必看節目,保持一定程度比例的滬語節目或是在街坊親友間用在地方言溝通,才更顯親切並保留了上海里弄那種雞犬相聞的鄰里互動。

但是,作為中國大城市,不論如何以一種足以與14億人溝通的語言作為基礎服務的基本語,理應毫無懸念。真的無需把部分情緒性的反彈注入這個議題內,終究把心放開才能把距離拉近,這兩條線本身併行真的不該產生無謂的漣漪。

以台北捷運為例,列車上的廣播會播報四種語言:國語(普通話)、英語、台語、客家話,兼顧了官方語言與重要群族方言。而在台灣中南部旅行時你會有很多機會遇到先說台語的店家,或是在廣州旅行時先說粵語,但是一旦你露出不解的神情或是表達聽不懂,他們就會切換為流利的中文來服務你。

上海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從租界年代以東方明珠之姿吸引全世界的人前來,到友善的展開雙臂接納二戰時的猶太難民,乃至於目前超過五十萬的台灣人長駐,任何人若以「排外」來形容上海人,我都會從各種數據或歷史來捍衛上海,卻也在同時想提醒我心愛的上海:把心放開,多為這些廣大的上海過客想一想,公眾服務用普通話並不會讓上海話就此消失。



◆ 榮民來講古 「走過烽火望春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02191.shtml

【聯合報╱記者梁雅雯/高雄報導】2014.10.16

高雄市大寮區中興里共約三千戶,其中七成是眷村居民,中興社區發展協會希望將老兵故事保留,召集當地居民花了近半年時間,記錄口述歷史集結成冊,昨天發表「走過烽火望春風」中興老兵青春記事。

當年喊著「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小伙子,都成了白髮老翁。「走過烽火望春風」書中九位主角,昨天有人拄著拐杖,也有人坐著輪椅前往中興社區活動中心,見到老朋友非常開心,邀大夥有空到家裡串門。

「七十年寒暑在台灣,我們都是一家人。」中興里長蘇建明表示,童年青春歲月在眷村竹籬笆裡度過,眷改後許多老鄰居都搬到馬路對面的中興社區,這裡和過去沒什麼不同,但眷村後代陸續離開,守在眷社的第一代老兵也逐漸凋零,令人不甚唏噓。

高雄市大寮區中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英美表示,受限於時間、人力及經費,社區發展協會請里長蘇建明等提出建議採訪名單,拿著計畫書多次拜訪展現誠意才獲信任,希望這本書讓後輩了解歷史,也效法老兵樂觀豁達的生命態度。

王英美說,社區向文化局申請新故鄉營造計畫,獲補助7萬,社區再自籌4萬元,請專人上課、教大家採訪及撰稿等,並做美編,是社區居民嘔心瀝血之作,每一則故事都反映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真實生活。

大寮區長王宏榮表示,高雄許多眷村因為改建,原來的樣貌已不見了,過幾年也許就蓋新房子了,過去生活的故事和回憶如果沒有人保存,再過一、二十年也許沒人記得,他看了這本書覺得很感動,也很感謝大家的用心。

fsj 提到...

「送不出去的國書」 揭開滿清祕辛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04954.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0.17

清末國勢衰微,清廷有意仿效君主立憲制。光緒卅一年(一九○五年)清廷派遣五位大臣準備向英法等九國遞送「考求政治」的國書,卻因革命黨人阻撓成了「送不出去的國書」。

這九件「送不出去的國書」當中,原擬送往英、法兩國的國書,輾轉典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故宮昨天發表「送不出去的國書」紀錄片追溯這段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歷史,為清末的君主立憲與民主革命之爭揭密。

目前在故宮「古籍與密檔」院藏珍品展裡,呈現了上述兩件富麗堂皇的國書,書匣上面以包金線繡有蟠龍,華麗無比。

故宮院長馮明珠說,這兩件國書兼具政治與藝術雙重價值,就工藝而言,已臻刺繡藝術極致,完全看不出「大清就要結束了。」這兩件國書也見證了清廷曾試圖實施君主立憲,卻與革命黨人主張的民主憲政衝突。

光緒卅一年九月,清廷擬派遣載澤等五名大臣分別赴東、西洋九國考察各國憲政。革命黨人吳樾得知此事後,在北京正陽門東車站以炸彈襲擊五大臣搭乘的火車,造成載澤、紹英受傷;清廷只好另派人取代。

九件原版國書中,致英法兩國的國書來到台北故宮,致比利時的國書則由北京故宮移撥給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其餘六件下落不明。

「送不出去的國書」片長約廿三分鐘,動畫穿插學者訪談、文物實拍及歷史人物圖像,由作家張大春擔任旁白,在故宮網頁可點閱精華版觀賞。「古籍與密檔」目前以「國書」為專題,尚涵蓋慈禧皇太后七旬生日時,各國向慈禧呈遞的慶賀國書;以及安南輓乾隆帝金箋等國書。將展至明年元月十一日。



◆ 習近平談文藝 批陸劇不尊重歷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9004995.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2014.10.17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十五日主持文藝工作座談會,除了要大陸文藝不要沾滿銅臭氣外,還點評大陸影劇,指現在一些諜戰電影或戲劇不尊重歷史,他還談到建築藝術說,「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築」。

人民網報導,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談話內容包羅萬象,在與作家麥家握手時,習近平跟麥家說,「我看過你的暗算、風聲,你是諜戰劇第一人,歌頌的是愛國主義的精神,但是現在也有不少諜戰影視劇不尊重歷史,給觀眾造成了不良影響。」

習近平愛看電影眾所皆知。在座談會上,習近平還談到現正上映的「黃金時代」,認為「五四」以後在新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出現了一大批燦若星河的大師,留下了文藝精品。

習近平認為,沒有競爭就沒有生產力。他指出,在電影領域,以往有觀點認為進口幾部外國大片就覺得是擠占大陸市場,很糾結,能否擴大美國電影進口配額,一度上升到考驗中美關係的程度;但經分析後,大陸當局認為利多弊少,雖會有衝擊,但也會激發大陸國產影片的發展,現在看來對開放持積極主動姿態是正確的。

談到文學作品時,習近平說,俄羅斯的經典名著對他影響很深。他喜歡普希金的愛情詩和萊蒙托夫的「當代英雄」;在杜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之間,他更喜歡托爾斯泰,更喜歡「戰爭與和平」。他很喜歡蕭洛霍夫,說「靜靜的頓河」對大時代的變革,反映人性非常深刻。

習近平對法國作家和藝術家,也相當推崇,他說,最受震撼的是雨果的「悲慘世界」和「九三年」,他同樣喜歡法國畫家塞尚和德加。

此外,習近平也喜愛英國、德國和美國作家,例如,英國的拜倫、雪萊、蕭伯納、狄更斯;德國的歌德、席勒、海涅;美國的惠特曼、馬克吐溫、傑克倫敦、海明威等的作品,他都看過,很喜歡傑克倫敦的「海狼」、「野性的呼喚」。

因為喜歡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習近平第一次訪問古巴時,還專程去海明威當年寫「老人與海」的棧橋邊;第二次訪問古巴時,更抽空去海明威經常去的酒吧,點海明威愛喝的蘭姆酒配薄荷葉加冰塊。

除了文藝作品外,習近平一句評論建築的話,也在網上成為討論焦點。習近平說,「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築」。由於北京有不少奇怪的建築,諸如央視大褲衩、大劇院水煮蛋等,習近平此話一出,外界就預測,未來北京的建築物會回歸「正常」了。



◆ 50年前陸核爆成功 台曾計畫攻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7001082-260309

旺報 2014年10月17日 記者張國威╱綜合報導

10月16日是大陸核爆試驗成功的50周年紀念日,在大陸高調慶祝的同時,美國日前解密了部分政府文件。美國的解密檔案指出,50年前大陸首次成功核試後,當時的總統蔣介石曾計畫對大陸核設施發動攻擊,並向美國詹森政府請求支援反攻大陸。

日本共同社報導,1964年10月16日大陸首顆原子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試爆成功,成為繼美國、前蘇聯、英國、法國之後,全球第5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多次接觸美政要

解密的美國政府文件顯示,蔣介石在大陸核試後不久多次接觸美國政府要員,曾於1964年10月24日在台灣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一名最高幹部會談時,明確表達了對大陸核試的危機感,稱大陸此舉的最大目的是擊潰他以及中華民國。

同年10月29日,時任美國駐台大使的賴特,寫給美國國務卿魯斯克的電文顯示,蔣為避免被大陸擊潰,希望美國能支持台灣對大陸核設施的破壞工作。

當時美國政府一直以「美國的核威懾將是防禦中共核武器的最大保證」來安撫蔣。蔣介石則認為,若中共對台灣實施核打擊,整個亞洲都將受到威脅,到時美國再來幫忙已毫無意義,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美國修改對中共的「遏制」戰略,幫助國民黨「反攻大陸」。

美方迫蔣放棄反攻

該年11月3日,詹森當選美國總統,國民黨想藉此機會進一步向美靠攏,蔣介石甚至想前往美國與詹森進行領袖會談,但美國國務院以「19屆聯大未開,時機不當」為由,拒絕了蔣的要求。

11月23日,蔣介石還寫信給詹森,一方面祝賀其成功當選,一方面轉達了對大陸情勢的憂心;12月21日,詹森的回信透過駐台使館轉到蔣介石手中,詹森在信中幾乎拒絕了蔣提出的所有要求。

有分析指出,若美國支援台灣攻擊大陸的核設施,駐亞洲美軍可能會成為報復攻擊的對象。因此,美方對蔣介石施壓,迫使他放棄上述計畫。

fsj 提到...

大陸人在台灣-在台北 不問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9000812-260306

旺報 2014年10月19日(星橙/交通大學交換生‧陸生)

你一個人走進一條深巷,古舊的建築幽幽的望向你,日式的窗後連個人影都沒有。天氣潮溼悶熱,你覺得喘不過氣。前方出現一個岔路口,街景一樣的混亂和陳舊。這時候,一個人迎面走來,你會問路嗎?

設計台北這座城的人,好像是個迷宮愛好者。似乎這裡,每一條街道裡面都有著無數的小巷,每個小巷又有著無數的岔路口。對於一個標準路癡來說,在台北生活一定是最難的人生挑戰之一。所幸,這裡有最熱心的人和最好用的Google地圖。

好啦,每個路癡都可以在找不到路的時候定位自己,或者在迎面而來一個人的時候主動地諮詢。沒有人不會告訴你路,也沒有地圖找不到的小地點。然而,我卻建議你不要問路。

如果你和我一樣有閒心的話,不妨讓自己迷路一下。

只是看,你就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台灣宗教發達,各派宗教紮根於此,哪裡都有教會,佛堂等等。台北某名校校區裡,還有「xx大學教會中心」這樣的字眼,看過一篇文章,說一些邪教也能存活於此地,政府不加干預卻也沒有過多的危害當地人的生活,這一切歸功於宗教界的自淨能力很強。

「您好,我可以為你傳福音嗎?」路上常常會被我們看來「奇怪的人」所攔下。西門町捷運站口有基督教的人用擴音器放著音樂演講。繞開這些信徒,你可以看見一個小版的三里屯。這麼形容西門町商業區會不會不太恰當?這裡的特點似乎是大陸大城市再也不會被擁有的。

沒有那麼寬的街道,也沒有幾個大商場氣派的林立於此,到處都是小小店鋪,店裡賣的商品和百貨公司裡的精緻櫥櫃裡的東西價格相差無幾。這裡是很少有假貨的。

有的地方有著夜市風格,熱賣的美食區前吃貨們排起了長龍,然而,又喝飲料又吃炸雞,人們腳下的街道卻乾乾淨淨的。

在夜晚,這個城市似乎才醒過來。但在清晨,這個城市又沉沉睡去。明明已經是太陽曬到屁股了,街道上卻沒幾個人,你又迷路了。然而,你試著走走。居民區都是幾層樓而已,看起來有著日式的風格。違章建築隨處可見,掛著髒兮兮的看板,跟遠處商業區幾十層的高樓形成鮮明對比。

除了早餐店以外,大多數的店家大門緊閉。晨練的大爺大媽在這裡極其少見,有的只是騎著機車匆匆而過的上班族。走過羅斯福路三段,你拐進一條深巷,卻驚奇的發現一家正在營業的書店。走進去,發現裡面的書籍竟然都是關於台灣原住民歷史的。迷路變成了尋寶,只有在白天,你才會發現那些個破舊的小招牌背後,才是這個城市的「趣兒」。

天氣熱的讓你不想再動了,走進路口一家小小的早餐店,你自動自覺的排隊,老闆柔聲問你,到底是要熱豆漿、溫豆漿還是涼豆漿。這裡雖小,但是總能找到你喜歡的那一款生活。



◆ 閻錫山墳前 有瓶思鄉山西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9008720.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君碩/台北報導】2014.10.19

大陸著名作家葉永烈昨天發表新書「叩開台灣名人之門」,他走訪台灣包括蔣介石、張學良、梁實秋、胡適等多位名人故居,以一九四九年為界,對照民國初年風雲人物在大陸的前半生,與來台的後半世。葉永烈認為,名人故居是城市的名片,也對台灣修復故居的用心大為感動。

曾鑽研四人幫歷史,寫作領域橫跨歷史傳記、科普、遊記的大陸著名作家葉永烈,昨天在台北舉辦的兩岸圖書交易會上發布新書「叩開台灣名人之門」。

足跡遍及台灣廿二縣市和離島的葉永烈,在尋覓台灣名人故居過程中,與大陸故居作對比。張學良在大陸被視為民族英雄,其瀋陽故居「大帥府」前,不只豎立挺拔的軍裝銅像,裡面還有蠟像館重現西安事變談判的一幕;而在陽明山上的「禪園」也是張學良故居之一,目前已改經營餐廳,葉永烈發現,大陸觀光客時常指定到禪園用餐緬懷張學良,倒是台灣人相當無感。

「山西王」閻錫山分別在兩岸的故居,原本在太原的家,號稱「山西第一府」,來到台灣卸下行政院長後,即隱居陽明山。葉永烈當時沿路探問,費了不少時間才找到,他透露蔣介石曾拜訪隱居的閻錫山,確認他沒有政治野心;而最讓葉永烈感動的是,在閻錫山墓碑前,放著一瓶專程從山西帶來的名產─紫林陳醋。



◆ 70年重返南女 日校友淚盈眶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9008458.shtml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2014.10.19

台南女中88歲日籍校友秋山澄子、佐藤文子,畢業70年後,昨坐著輪椅、拄著拐杖回母校參訪。雖然校園景致已改,但紅樓依舊,往事歷歷在目,感動中濕了眼眶。

兩位老校友這次專程回台南,再看他們年少時生長、求學的第二故鄉,特別是常思念的母校台南女中前身第一高等女學校,受到學妹李秋月及校友會、校長許修平與學生熱情接待。

校友會總幹事蕭夙雯表示,兩位學姊很懷念母校,安排了台南之旅,由家人陪同到台南,探詢過去的記憶。昨回到母校時看到紅樓依在,讓她們觸景生情,年少青春的往事都湧上心頭,懷念中有著喜悅與安慰。

4位高三學生代表全校學生贈送寫滿祝福的日文卡片,問候遠道而來的學姊;秋山澄子、佐藤文子迫不及待地細細閱讀,不禁感動落淚,校友會也贈送學校老師創作的陶製花瓶。兩人與校友會相約3年後參加百年校慶,且看到更多日籍校友回母校。



◆ 開封懇親大會 兩千客家人尋根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9008716.shtml

【聯合報╱大陸特派員王玉燕/河南開封報導】2014.10.19

世界客屬第廿七屆懇親大會「根在中原‧開封」祭拜儀式,昨天在開封市古色古香的守望閣舉行,來自台灣及世界各地近兩千名客家鄉親參加活動。

開封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與客家人有著特殊的歷史淵源和深厚感情,有「客家祖居地」和「河洛文化沃土」之稱,被譽為「全球華人最嚮往的十大懇親文化聖地」之一。客家人歷史上有五次大遷徙,其中第三次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這一次就發生在北宋時期的開封。世客會通過「根在中原‧開封」祭拜儀式,增強客家人對開封祖根地的歸屬感。

客家人在世界分布範圍廣闊,全球一億多客家人分布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吃苦耐勞、勇於開拓、民族意識、溯本思源、克勤克儉、精誠團結,是客家人精神。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被稱為「客家人的奧運會」,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華人盛會之一。

開封市今年雙喜臨門,除了世客會本月十七至十九日在開封市舉行,本月十八日至十一月十八日,還舉行中國開封卅二屆菊花文化節。

開封是一座菊花名城,菊花文化歷經千年不衰,有「開封菊花甲天下」的美譽。開封種植菊花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到北宋時期,開封菊花的品種、數量、栽培技藝獨領風騷,誕生了中國第一部「菊譜」和世界第一部菊藝專著。明清以後,開封養菊賞菊之風綿延日盛。

一九八三年開封把菊花定為市花,每年舉辦一屆菊花花會,迄今已成功舉辦了卅一屆;從去年開始,上升為國家級節會。本屆菊花文化節以「菊韻開封,美麗中國」為主題,菊花布展突出「熱烈祥和、喜迎客家、夢圓開封」的特色;主會場設在龍亭湖風景區,分會場八個,全市布展菊花一百八十萬盆。文化節期間,還將舉辦金氏世界紀錄創建暨菊花新品種展示、國際菊花展、中華菊王爭霸賽、中國菊花插花藝術展、鬥菊大賽等活動。



◆ 為「灣生」日人尋根 賣屋拍紀錄片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08732.shtml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花蓮縣報導】2014.10.19

「日本來不及記錄,而台灣忘了記錄」,二戰戰敗的日本近四十萬人被遣返,半數是在台出生的「灣生」,台日混血作家田中實加花十二年為灣生尋根拍成紀錄片,昨在花蓮首映會,上百人專程趕來,看著影片、聽著灣生故事,大家都哭了。

田中實加說,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近四十萬日本人被遣返回日本,一半以上是在台灣出生,他們想留在台灣,多數仍被迫上了遣返艦,她的管家奶奶夫婦也是灣生,兩人先後過世,她答應要幫他們尋找早年在台灣的家,自此賣屋、賣畫籌錢為灣生尋根。

田中實加說,花蓮縣吉安鄉舊名是「吉野村」,西元一九一○年日本大量移民時建立的第一個日本移民村,這也是她選擇以花蓮為全台巡迴發表會首站的原因。紀錄片是四年前她協助灣生返回花蓮尋找人生的故事,與時間賽跑的壓力非常沈重,許多灣生請她幫忙找回先人的遺骨,至今只完成兩件。

留在台灣的灣生片山清子,原本和母親片山千歲在花蓮居住,片山千歲是花蓮港的藝妓,為改善家計,將清子託付給郭石頭照顧,此後,母女分離、失聯。田中實加去年找到片山千歲在日本的墳墓,清子臥病,由丈夫和孫兒女代她返日祭墳,清子看著家人拍回來的影片激動落淚。

十多年來,田中實加為一百四十二名灣生申請到戶籍騰本,灣生在台大醫院拿到出生證明時,放聲痛哭。田中實加說,灣生的感動,是終於找到在人間出生的證明;這分感動也是她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紀錄片主角之一松本洽盛很懷念在花蓮快樂的童年,他說,記憶中的水牛是他最好的玩伴,名字中的「洽」是台灣和尚為他取的名字,每次只要在台灣遇到有這個字的人,就倍感親切。他回來台灣廿多次,最愛的還是台灣。

※ 相關報導:

* 灣生回家/22段愛之味 鄉愁與初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08734.shtml

「我家在郵便局那裡,現在看得見嗎?」九十七歲的清水靜枝兩年前由兒子清水一也陪同返回花蓮尋根,在吉安鄉找到當年的故居,半年後去世,看不到紀錄片殺青。他的兒子昨天代表她出席首映會,清水一也說她母親無憾回天國了。

田中實加說,「灣生回家」有廿二段故事,吉村爺爺與謝奶奶這一章是寫謝奶奶....

fsj 提到...

水門案關鍵人物 《華郵》前總編辭世
http://udn.com/NEWS/WORLD/WOR6/9015979.shtml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4.10.22

曾經指揮水門案報導、最終導致美國總統尼克森下台的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布萊德利(Ben Bradlee),21日以93歲高齡在家中去世。

布萊德利1968到1991年擔任華盛頓郵報總編輯期間,曾是華府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更是新聞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華郵在他掌舵下,從一家枯燥的日報,蛻變成全美最有活力、最受尊敬的媒體。

華盛頓郵報表示,布萊德利是在華府家中安然過世。

去年獲歐巴馬頒自由獎章

布萊德利是遇刺身亡的甘迺迪總統的多年好友,歐巴馬總統去年頒發總統自由獎章給他,歐巴馬說,布萊德利主持下的華盛頓郵報提醒我們,美國的自由是建立在我們的新聞自由之上。

布萊德利1972年指揮華郵兩位年輕記者伍華德與伯恩斯坦,追蹤設在水門大廈內的民主黨總部被不明人闖入的事件,透過美國政府內部代號「深喉嚨」的消息來源協助,把調查方向指向白宮,1974年8月迫使尼克森在面臨國會彈劾的壓力下,辭去總統職務。

布萊德利授權伍華德和伯恩斯坦詳細追蹤這件醜聞,允許他們使用秘密線民「深喉嚨」,在前後28個月期間,華郵總共刊出約400篇的水門報導。

水門案報導獲普利茲獎

這個事件的追蹤報導,讓華郵贏得普利茲獎,整個醜聞成為新聞學院的經典教材,並被搬上銀幕,由達斯汀霍夫曼與勞勃瑞福主演,激發一整個世代記者的追蹤調查精神。

布萊德利曾經告訴「美國新聞評論」說,「我認為水門案件的最大教訓,在於華郵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面對艱難的情勢,並堅持到底,這對於出版者也是個美好的教訓。」

布萊德利主持華郵期間,也面臨過一次極其尷尬的事件。1981年,華郵退回記者庫克(Janet Cooke)贏得的普利茲獎,因為庫克寫作的一位8歲毒癮兒童報導,最後被證實是杜撰造假的。



◆ 深喉嚨始祖布萊德利 代表一個新聞世代的結束
http://udn.com/NEWS/WORLD/WOR6/9016008.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徐偉真/綜合報導】2014.10.22

水門案時擔任美國華盛頓郵報總編輯的布萊德利逝世,代表一個新聞世代的結束;當今平面媒體從盛而衰,網路媒體興起,傳統媒體的美好年代已難復返。

布萊德利支持報導水門案,導致尼克森總統下台。水門案的調查報導,帶動美國媒體調查採訪盛行,水門案成為調查報導的經典範例,兩名記者也變成調查報導的同義詞。

水門案爆發當時,華盛頓郵報記者伍華德和伯恩斯坦在法庭採訪時,認為案情不單純,之後靠著「深喉嚨」提供關鍵線索追查,以一系列報導從闖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的嫌犯收取金錢的來源,一路追查到與尼克森競選有關的組織,讓外界發現水門案與白宮有關係,加上白宮後來干預司法的作為,引發眾怒,讓尼克森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辭職下台的總統。

除了華郵對水門案的報導,紐約時報在新聞調查報導也有奇功。1971年,美國正身陷越戰泥淖。當時紐約時報從曾經任職美國國防部,後來轉任蘭德公司研究員的丹尼爾‧艾斯伯格手上,取得五角大廈檢討越戰的報告書。發行人薩茲柏格刊登報告內容,使政府顏面無光。

進入21世紀後,網路興起,逐步取代了報紙的部分功能。由於政府資訊應該更公開透明的想法仍未減退。2006年,澳洲記者亞桑傑創辦維基解密網站,專門公開匿名者提供的政府機密文件。網站在2010年透過媒體公布美軍在阿富汗戰爭的機密文件,讓美軍在阿富汗的惡行呈現在世人面前。研究網路技術專家的美國作家舍基2010年時曾說,「維基解密三年來披露的獨家,比華盛頓郵報30年的還多。」

在西方,調查報導常被視為媒體專業的象徵。全球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新聞獎中就有調查報導獎項,每年的作品都會引起話題。2010年,網路媒體首度獲得這個獎項。今年得獎者來自網路,是美國公共誠信中心關於律師和醫生聯手操控,使得罹患塵肺病的礦工,無法獲得賠償的報導,並引發要求相關法案訂立的聲浪。



◆ 「賣身契」探時代軌跡 米換人、通膨…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9014936.shtml

【聯合報╱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2014.10.22

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陳益源蒐藏上百張賣身契,發現閩南地區早年除了賣兒女外,連公公賣媳婦、大伯賣小嬸,都曾出現,還有人「以米代金」交易,他透過考據賣身契,了解大時代的經濟背景與氛圍。

陳益源長期研究閩南民俗學,研究範圍包括兩岸與南洋移民文化;他說,過去很多華僑到南洋奮鬥時膝下無子,會買族人子女帶到南洋續香火,也有華僑回鄉娶妻生子,因祖父母捨不得孫子離家,只好另買族人的孩子,帶回僑居地。

他曾看過一分有趣的契約,內容寫到第5個小孩要給親戚帶到馬來西亞,但第3子也要一併帶走,且需提供工作與薪資,透露出人口交易的算盤,先人也打得很精。

陳從契約中看見當時通貨膨脹的現象,像是民國36年的賣子契約,出讓價格是2百多萬元,另分37年的賣子契約,因通膨身價飆到6千萬元,還有「用米換人」,以米糧取代現金的現象,都能反映大時代的經濟狀況。

他認為,「人口交易」在過去很常見,相關研究卻不多,研判應該是涉及家族隱私,導致資料蒐集不易。他說,人口販賣不一定只有負面觀點,「賣身」以現代人眼光看來很殘忍,但若是出身窮苦人家,或許是當事人得到較好發展或翻身的機會。

fsj 提到...

65年前開第一砲 他重回古寧頭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9017419.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家蓁、程嘉文/金門─台北連線報導】2014.10.23

紀念古寧頭大捷六十五周年,馬英九總統昨天飛往金門,到太武山公墓祭拜當年犧牲官兵。他致詞時指出,古寧頭戰役成功阻擋中共奪島作戰,確保了中華民國的命脈,貢獻無與倫比。

今年活動邀請近三百位當初參戰的官兵與眷屬,他們與總統一起在太武山公墓,向墓園內的「千人塚」獻花,高喊「中華民國萬歲」。

馬總統說,當年中共攻下廈門,準備奪取金門,情況非常危急。但國軍在古寧頭全殲來犯共軍,不但保住金門,也鼓舞了民心士氣,奠定九年後八二三砲戰的勝利基礎,使國家轉危為安,也才有兩岸分治六十五年的格局。

在昔日戰場,敲響用國共交戰時的砲彈製成的和平鐘,和平鐘上所書寫不同語言的「和平」兩字,讓與會的官兵與鄉親感觸都很深刻。

馬總統說,台海已相對的從過去的「殺戮戰場」轉變為「和平大道」,希望台灣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而這不只侷限在兩岸,甚至是在東海、南海的和平,用對話來取代對立,用協商來取代衝突。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期盼藉嘹亮的和平鐘聲,提醒大家歷史的錯誤可以原諒,但歷史的教訓不能遺忘。

當年參戰老兵如今已是八、九十歲高齡。對共軍打出第一砲的戰車射手熊震球回憶,民國卅八年十月廿四日下午,自己的戰車在壠口海邊演習時突然故障,困在沙中動彈不得,全排三輛戰車只好一起留在現場。到了半夜,共軍就在面前登陸,正好迎頭痛擊。

重回戰場,熊震球感慨表示,「對不起躺在後面這些人」。他自認畢生沒什麼建樹,但是多活了六十五年,所以才能在此發表意見。「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他說,兩邊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