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7

人口問題的衝擊

◆ 台灣第1份百歲人瑞大調查 成長率直逼日本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817/1243148

聯合報 記者魏忻忻/台北報導 2015-10-12

根據統計,台灣人瑞成長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當高齡成為國人生活常態,我們應如何做好準備?聯合報願景工程歷經一年多籌畫,首度與政府、學界合作,完成全台第一份人瑞大調查,期由這群跨世紀百歲長者的生活樣貌,提出對未來超高齡社會的啟發與建議。

二○二五年兩成是老人

台灣正快速老化,預估二○二五年時,全台兩成是老人。目前全台人瑞約三○四三位,相當每十萬人近十三位。根據聯合國統計,二○一三年,台灣的人瑞比率低於日本與美、德等西方國家,但二○一○年至二○一五年,八十歲以上人口持續攀升,百歲以上老人的成長率更逼近日本,高於美、德、瑞典、澳洲等國。國內人口高齡化的現象,必須正視。

深度訪談三十多位人瑞

「台灣百歲人瑞老化之研究」今天將於衛福部公開發表,調查的人瑞,指民國三年十二月卅一日以前出生的百歲以上人口。這項研究經衛褔部社家署、退輔會、各地社會局協助,委託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楊培珊及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完成近一百九十位百歲人瑞問卷。

聯合報願景工作室同時動員報系各地記者,全台從南到北,甚至澎湖、金門、馬祖,深度訪談卅餘位人瑞,記錄他們百年人生長河的生命智慧。

人瑞「男力」不容小覷

調查發現,人瑞「男力」不容小覷,男性只要活過九十五歲,成為人瑞機率大增;人瑞的父母及兄弟姊妹也多長壽,間接證明長壽確受基因影響;人瑞少看病,六成自評健康良好,但日常生活需要協助;人瑞飲食多元但潛藏智慧,有人飲食清淡,有人無肉不歡,但吃得節制,且愛吃自家餐食。

老年隱憂:缺理財能力

人瑞教育程度高,但缺乏理財能力及財務規畫,成為老年隱憂;七成以上的人瑞有七十歲以上的子女,且主要照顧者以親屬居多,顯示中老、老老照顧的問題正在發生。

聯合報願景工程於二○一四年推出「活躍老化」四部曲,喚起社會重視熟齡價值,引起熱烈回響。根據人瑞大調查的內容,今年推出「活躍老化2.0/百歲新世力」系列報導。關心超高齡社會議題,我們不應視高齡為負擔與負債,透過鼓勵銀髮產業呼應熟齡需求,以青銀共創促成世代正義,我們現在還有機會建構更好的未來。

今起一連四周推出報導

「活躍老化2.0/百歲新世力」今起一連四周,每周推出兩天,報導同步於聯合新聞網、udv tv、聯合報Plus、聯合報Foucs、願景工程官網呈現;我們並蒐羅人瑞的生命智慧加上訪查專家,提出廿種安老提案,出版「安老覺醒:你會呷百歲」新書,將在近期推出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這代頂老族 近7成滿意現在生活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817/1245318

根據聯合報委託「台灣百歲人瑞老化之研究」,發現這群年齡在金字塔頂端的長者,雖然早年遭遇戰亂,可能曾經僥倖逃生,可能與家人生離死別,但目前近六成自認健康,近九成與家人同住,且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晚年平安。

「這群人瑞是最辛苦的一代,可能也是最幸福的一代。」研究主持人、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表示,近代社會家庭結構改變,加上少子化,不婚、不生,雖然高齡人口增,人人都有機會變成人瑞,但未來是否子孫滿堂,實在是個大問號。

* 老人照顧老人 超高齡台灣無可迴避的問題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817/1245339

台灣高齡化速度幾乎是世界之冠,根據全台第一份人瑞大調查,七成人瑞由七十歲以上子女照顧,「老老照顧」逐漸顯現;目前政策設計對老人家看病與照護獨立,未把生活照護及失能一併考量。專家認為,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我們對高齡者的照護需要全新思維。

....陳亮恭則指出,多數醫師依據專科看診,但失能與疾病互相交錯,疾病加重失能,失能也影響疾病控制與治療,困擾超高齡民眾日常生活的不是癌症等重大疾病,而是感染症、退化等。陳亮恭建議,醫療及照護體系應同步考慮老人所遭遇的各種問題,包括多重疾病、身心失能等。

* 專家:長照政策 應著重老人疫苗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817/1243692

感染症是影響人瑞健康的重要因素,一項分析健保資料庫的研究顯示,人瑞年平均住院次數為0.9次,一年住院一次以上的占49.8%,不論住院或死亡原因,感染症均是關鍵因素。因此,專家建議政府的長照政策應考量感染症問題,且著重老人疫苗政策。

* 人瑞啥條件?基因一級棒 戰爭活過來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817/1240995

人瑞活過一世紀以上的歲月,什麼原因使他們成為長壽勝利組,存活比一般人久?答案是基因,基因,還是基因,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遍。不過,人生除了基因,還要靠際遇,醫療照護進步,戰爭倖存者等效應也不容忽視。

....「人瑞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人瑞自評健康狀況尚可。老人醫學專家、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林正介說,人瑞是老人中的老人,多半經環境篩選,存活下來比一般人健康。

另外,戰爭是人瑞生命中無法避免的一部分,幾乎所有外省男性人瑞都是抗戰老兵,在台灣的一百零四歲老鄰長黃德成年輕時也曾去過菲律賓打仗,從戰爭中倖存,或許這也是他們老而彌堅的原因。



◆ 願景-活躍老化/日本的無緣社會、下流老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47766

聯合報 董莊敬/文藻外語大學日本語文系副教授(高雄市)2015-10-14

台灣高齡化速度幾乎是世界之冠,儼然已是當前重要的課題之一。反觀亞洲與台灣有相同問題的日本,也因高齡化問題而受到社會各界注目。在此,從近年來受關注的兩個話題,高齡者無緣死的「無緣社會」,以及高齡者貧窮化的「下流老人」的社會問題談起。

「無緣社會」一詞廣泛受到各界重視,乃起於二○一○年日本NHK「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特別節目。在日本,一年約有三萬二千具沒有認領的遺體,節目中將此「孤獨死」的現象稱之為「無緣社會」。隨著單身世代到來,血緣、地緣、社緣的喪失,「無緣社會」也已悄然到來。二○一一年高齡者單身家庭高達四百七十萬戶,根據日本都市再生機構統計顯示,在租賃住宅孤獨死的人數,一九九九年有二○七人,六十五歲以上者占九十四名;二○○九年的六六五人中,六十五歲以上者更占四七二人。此外,東京廿三區內在自家孤獨死的六十五歲以上單身高齡者為二一九四人。

在高齡化社會急遽發展的日本社會,「無緣社會」的概念已深刻地烙印在高齡者的身上;而年金、醫療及看護等的費用支出,對高齡者而言是生活上最大的不安。

「下流老人」一詞來自藤田孝典於今年六年出版的「下流老人:一億總老後崩壞的衝擊」一書。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用、沒有足夠的儲蓄(經濟的孤立)、沒有可仰賴的親人(社會的孤立)的高齡者,成為所謂的「下流老人」。下流老人多屬於貧困,尤其是單身高齡者,貧窮比例更高。

下流老人的問題不僅是當事人的問題,更是與眾人相關之社會問題,置之不理的話,將會因為經濟問題造成親、子間世代的崩解,高齡者也會喪失其尊嚴,因過度擔心老後生活而抑制個人消費,進而加速少子化現象的產生。

在無緣社會的無緣死、下流老人增加的情況下,日本社會正積極思考如何將無緣社會轉變為「有緣社會」,除強化健康、看護、醫療等領域的各項基本措施外,並加強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與社區居民相互合作,推動以居民為中心相互支援合作體系的生活援助等。

當我們探討台灣高齡化社會問題之際,對於「無緣社會」的無緣死、孤獨死及「下流老人」的生活照料等問題,也需提出相對應的策略,因為或許下一個「無緣社會」、「下流老人」也將會出現在台灣。

※ 相關報導:

* 願景-活躍老化/第二人生 追愛、追夢、尋新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47767

聯合報 沈政男/醫師(台中市)2015-10-14

內政部調查發現,台灣百歲以上「頂老族」已超過三千位,可見越來越多人將有機會活到一百歲,而此數字將是一九四五年台灣人平均餘命五十歲的兩倍,等於擁有兩個人生。

「活躍老化」近來成為熱門議題,其意涵正可用「兩個人生」來詮釋。老年期不是「剩餘的人生」,而是「另一個人生」,這第二個人生不僅不必「視茫茫、髮蒼蒼」,甚至可以過得比先前更好。

* 東京物語/日本熟齡男 帶存摺找「第一春」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47683

熟年、老年婚活(透過相親、聯誼尋找結婚對象的活動)在日本正熱,以往投入這類「婚活」女多於男,如今熟齡未婚男性大舉進入婚活市場,尋找人生「第一春」,改變過往配對的不平衡。

日本男人六十歲以前生命被工作占滿,退休後「社緣」(公司人脈)被切斷,不知道怎麼開始與鄰居打交道、培養新的興趣,甚至不懂得與妻子、小孩相處。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小谷綠形容,日本男人是「少了名片就喪失社交技巧」的物種。

是誰霸凌了孩子?
活著的意義
文明病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國小通報家暴 家長衝來打校長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249990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徐庭揚/花蓮縣報導 2015-10-15

花蓮一所國小通報女學生疑遭家暴,女童父親不滿校方多管閒事,昨到學校理論時,涉嫌掐著校長脖子去撞牆,校長受傷報警;女童父親警詢時承認管教女兒打她一巴掌,縣府社會處昨晚替女童聲請保護令並緊急安置。

女童來自單親家庭,與父親同住;十二日上學時,老師發現她眼睛周圍明顯瘀青,懷疑遭父親施暴,通報社會處。社工當日下午帶女童驗傷,隔天再到女童家中訪談;父親否認打女兒,指她臉上的傷是在市場自己跌倒造成的。

女童父親不滿校方多管閒事,讓他遭社會處調查,昨天下午酒後衝進校園,與校方人員在辦公室外走廊理論。校長對女童父親解釋說,看到女童臉受傷很心疼,大家都是為她好;女童父親聽不進去,怒罵校方的音量愈來愈大,還突然伸出雙手掐校長,推他去撞辦公室外牆,一旁的老師急忙攔阻,衝突才未擴大。

校長說,這名家長過去有多次管教女兒施暴紀錄,六月間女童又被打傷,校方關切,家長到學校理論時就作勢毆打學務主任,昨天換他遭暴力相向,決定不姑息,到醫院驗傷後報案,告女童父親涉嫌傷害罪。

女童父親昨晚接受警方偵詢時改口,坦承管教女兒時有打她一巴掌;此外,到校理論時只推了校長一把,否認掐著他的脖子去撞牆。

社會處原本打算評估女童身心狀況,再決定是否聲請暫時保護令,但因女童父親出現失控行為,昨晚已替女童聲請保護令,並將女童帶離住處加以安置。

教育處學務管理科長翁書敏表示,學生家長到校園施暴,此風不可長,教育處尊重校長提告的決定,也會提供法律協助。

※ 相關報導:

* 幸福國度丹麥的4個育兒習慣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236864

西歐小國丹麥多次被選為「地表最幸福國度」,丹麥媽媽有何幸福育兒祕訣?長期旅居丹麥的美國媽媽克麗絲汀·波都卡(Kristen Podulka)觀察丹麥文化,學會了四個幸福育兒習慣。

1.托兒托育之必要
2.安全防護是多餘
3.簡簡單單的午餐
4.早早下班,享受家庭生活



◆ 陸拐賣智障女 囚豬場任人選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49087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4日電 2015-10-15

一些僻遠地區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礙的婦女,成為人販子的覬覦目標。她們被千里轉運,甚至被囚禁在養豬場內供人挑選,最終淪為他人傳宗接代的「生育工具」。近日,江西贛州鐵路公安部門破獲的一起系列拐賣智障婦女案件,引發社會關注。

新華網報導,組織嚴密的販賣婦女「流水線」後,有一條層層「抽紅」的黑色「利益鏈」。法律專家和社會學家指出,公安部門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政府部門和全社會對這一群體的關注和保護刻不容緩。

2月8日,從南寧開往長春的列車上,一名精神異常、舉止怪異的婦女廖某引起乘警的注意。同時,兩名與之形影不離的男子形跡非常可疑。警方調查發現,這名有智力障礙並伴有殘疾的婦女,是他們在廣西防城港市從他人手中買來的。在這團夥中,犯罪嫌疑人分工明確,儼然形成一條依據「訂單」販賣智障婦女的「流水線」。

警方調查,在這個鏈條中,三名媒婆韋某、賴某、藍某充當「供貨人」角色。犯罪團夥拐賣的多為二、三十歲的未婚女子。這些媒婆熟悉當地情況,並能利用其職業身分輕而易舉實施拐賣。「一般給個三、五千塊的『奶水錢』,然後以『介紹個好人家』的名義把女孩子帶走,獲利逾十倍。」

在山東的孫某開辦了一家養豬場,「中間人」范某和傅某送來的婦女,經常被非法囚禁在此,等待買主上門挑選。據孫某交代,買主多為山東偏遠山區的大齡男子,多因家庭貧困娶不上媳婦;他們大多明知是智障女子也會「下訂單」,買媳婦的主要目的是傳宗接代。

「買主下單—媒婆誘拐—千里轉運—豬場囚禁—非法販賣」,2013年以來,這個團夥以這種形式,先後拐賣十名廣西、廣東籍婦女,帶至山東省聊城市等地賣出,非法獲利共計60餘萬元。



◆ 國家政策做後盾 法生育率台灣2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5000385-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15日 (執筆:劉永祥)

許多國家深受低生育率困擾,但法國總生育2014年高達2.08,幾乎是台灣的2倍。若趨勢不變,2050年法國可望成為歐洲人口最多國家,也將享有「人口紅利」,可能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說明,法國能維持高生育率有幾個因素,首先是設定高目標的家庭政策,相關措施除考量促進生育外,也是為了達成社會正義,照顧生育小孩的弱勢家庭。整體投入經費占法國GDP的4%,遠高於歐盟平均的3%及日本的1.5%。

他指出,托育服務及學齡前教育是法國家庭政策的重要組成,提供多元托育選項,小孩3歲就能進學齡前教育機構,讓所有家庭都能兼顧工作及育兒。法國用於照顧0至5歲幼兒的費用高達GDP的1.1%,由於有足夠的育兒支持,法國25至49歲婦女就業率超過8成。另外,法國政府也對育兒家庭提供育兒津貼、減輕所得稅負等優惠。

紀博偉強調,法國家庭政策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讓婦女有選擇權,可以選擇要不要生育、何時有小孩、在家照顧小孩或繼續工作。他點出,「法國女性積極投入工作,也不會因為把小孩放在托育中心被批評,性別平等也能讓父母分擔育兒責任,這些文化及社會因素對生育率也有助幫助。」

他提到,18世紀的法國人口3000萬人,是德國的2倍,但法國大革命後生育率就因複雜原因下降,導致法國很早就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因此法國是最早推行家庭政策的國家,有助後來政策的推動。

紀博偉表示,法國社會對現行家庭政策有很高共識,只有兩點會引發辯論。一個是成本,但因法國社福赤字不算特別高,這個問題不大,真正引發關注的是社會正義。他說明,「育兒家庭不分收入,在小孩出生後都能享有各項福利,獲益最多的卻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最富有的10%家庭拿到10億歐元,最貧窮的10%卻只拿到1.2億歐元。」

因此,從今年起,育兒津貼改為依家戶收入調整,收入超過6,000歐元的家庭津貼金額就減半。紀博偉說明,這項調整是希望把更多資源用在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他以單親家庭為例,政府發放的津貼可能占到家戶收入的12%。

台灣正面臨超低生育率的難題,紀博偉提醒,考量鼓勵生育措施成本的同時,也要想到如果什麼都不做,其隱藏成本可能更高;一旦人口結構失衡,將嚴重衝擊國家長遠發展。(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3箭5亮點 政府力扮送子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5000382-260102

....近年來,政府推出許多促進生育措施。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覃玉蓉批評,相關政策缺乏統一規畫,呈現零碎、甚至相互矛盾的狀況。她質疑,「政府希望提高婦女就業率,但花在未就業育兒津貼的金額,卻是托育補助的4、5倍;另外,政府花了很多錢補助托育,卻沒有發展公共托育服務。」

....覃玉蓉指出,「改善托育這一塊,生育意願會增加」。她強調,政府應把資源投入公共托育,落實職場性別平權,讓媽媽享有選擇就業、在家育兒或兼顧的自由。同時,應該考慮到學生懷孕生育的需求,協助解決就學年限、宿舍、育兒等問題。

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強調,中央政府一年用在促進生育措施經費超過200億元,但「我國平均租稅負擔率僅12.8%,不能全靠政府」。政策能做的是營造氛圍,促成友善環境,現金補助就是一種表態,展現政府的重視,帶動民間共同投入。

fsj 提到...

把挫折變機會 黑幼龍:無法想像順境人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49989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10-15

「在我的生命中,每個挫折都是轉折點。」將卡內基訓練引入台灣的黑幼龍,昨發表自傳「黑暗中總有光」。「面對生命的挫折與轉折,你要拒絕、逃避,還是緊緊捉住它?」黑幼龍選擇「捉住」,將挫折轉成了「機會」。

在外人眼中,黑幼龍是充滿正能量的「成功人士」。黑幼龍卻說,他的一生充滿挫折與陰影,「我無法想像順境的人生」。當年和他一起主持光啟社節目「新武器大觀」的前主播沈春華表示,這本自傳讓她想到許多電影,包括「風中家族」、「貧民百萬富翁」、「當幸福來敲門」等。

「我一直是學校教育的失敗者。」黑幼龍回憶,讀小六時被老師誣賴作文抄襲。歷經初中聯考落榜、遭同學霸凌、高中念一年就遭留級,走投無路進了當時沒人想讀的軍校。

但黑幼龍並不自憐自艾。他說從不因沒考取好學校,便自覺矮人一截。他在軍旅生涯中累積良好的英文能力,趕上台灣急需語文人才的經濟起飛年代。服役空軍時對飛機累積的專業知識,也成為他日後主持光啟社節目「新武器大觀」的能量。

四十六歲時,黑幼龍為了逃避人生的低潮,離開宏碁選立委,卻連提名都沒有。偶然在美國報紙上讀到卡內基訓練的報導,他決定孤注一擲,將全部身家投入引進卡內基,人生從此轉向。

剛過七十五歲生日的黑幼龍,回顧一生,認為自己最珍貴的特質是不自卑、懂得感恩。十五歲時他向霸凌他的同學說「謝謝你」。因為自己了解「暴力對施暴者的處罰、比受暴者還要大。」

「人類最需要的能力,都是考試考不出來的能力。」黑幼龍想以自傳鼓勵讀者,「多學一些學校不教的事」,如學會聆聽與溝通。



◆ 正念減壓療法 改善國三女焦慮症狀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3973

自由 2015-10-15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一名15歲的國三女生,因為課業壓力、同儕交往問題罹患泛焦慮症,出現嘔吐、腹痛、頭暈等症狀,一個月不能上課,就醫後,練習「正念減壓」療法,以呼吸法、瑜伽、靜坐、冥想等方式,轉移專注力改善症狀,重新上學。

澄清醫院身心科醫師陳怡如說,「正念減壓」療法以呼吸法、瑜伽、靜坐、冥想等方式,將專注力轉移至當下,不要煩惱過去,也不要擔心未來,引導患者適應現在狀態,學習接受,達到身心平衡。

這名少女就醫前有長達半年時間吃東西嘔吐,今年5月病情加重,持續反胃、嘔吐、腹痛和頭暈,身體檢查也無異樣,其實這名少女是生理反映心理問題,對課業、人際和親子關係焦慮,安排她練習正念減壓療法,兩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

另一位35歲職業婦女,工作和家庭壓力大,加上自我期許高,罹患「泛焦慮症」,淺眠、易疲勞、冒冷汗、呼吸不順,服藥後無法忍受藥物引起的昏沉和頭痛,練習正念減壓法也改善。

民眾如有焦慮症狀也能自我練習簡易的呼吸法正念減壓。

陳怡如建議,睡前5至10分鐘利用呼吸法,閉眼、深呼吸,放鬆身體,把專注力移至呼吸上,注意氣息的改變,能減少煩惱,但焦慮症狀嚴重者仍要就醫治療。



◆ 被追、溺水… 6夢境含意義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48938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13日電 2015-10-15

英國心理學家華拉斯(Ian Wallace)研究過20多萬個夢,他認為探索在夢境重複出現的主題,有助瞭解清醒時碰到的一些問題。以下是他分析最常見的夢及其意義:

被追趕。這是全球各地民眾最常做的夢,跨越國家、宗教或文化。夢到自己被追趕,意味你追求完成某一目標,碰到挫折或挑戰;被動物追趕,代表難以控制某種本能衝動;被怪物追趕,反映你有個顯著的才華,但是難以開展和雕琢。

房子失火。當你夢到房子失火,往往代表你需要採取創意性的行動,來改變目前的處境。但是不論你多麼努力,你發現你很難把精力導向建設性的結果。

溺水。夢到自己溺水,顯示你在情緒上極為投入某種情況,但是這些情緒可能強烈到把你淹沒。若你夢到自己沉入水底,意味你沉浸在自己的感覺裡,回應你在情緒上的體驗。

伴侶不忠。夢到伴侶出軌,與伴侶可能有小三無關,而是意味你開始對自己的性感和吸引力失去自信,反映你漠視自己某些基本需要,而覺得自己失去吸引力。

恐怖攻擊。這種夢在高壓工作環境特別普遍,顯示有人對你的時間和資源突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恐怖攻擊的主要元素是趁人不備和震驚,而你常對向你提出的要求感到震驚和意外。

錯過重要活動或遲到。這種夢顯示你開始覺得即將失去完成某一目標的機會,夢裡的約會或期限,往往代表你為達成某一目標而制定的時間表,例如生孩子或取得專業資格,但你發現完成目標的時間不多了。

※ 相關報導:

* 吃辣、喝酒… 6情況噩夢多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48939

我們都經歷過活生生的夢境,有時令人害怕,心跳加快,早上醒來覺得沒睡好。但你可能不知道,做惡夢或怪夢,有時是這六種情況引起的:

處方藥
發燒
吃辛辣食物
喝酒
糖尿病/低血糖
懷孕

※ 詳見原站。

fsj 提到...

華航飛美機上產子 台女被「送回台灣」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255513

世界日報 記者陳盈霖/洛杉磯報導 2015-10-17

日前在華航從桃園飛往洛杉磯班機高空上產女的台灣婦女案峰迴路轉,據悉,該婦女16日已從洛杉磯,遭美國相關單位「送回台灣」。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16日證實,當天中午接獲美方相關單位聯繫,得知此事後,派遣官員至洛杉磯國際機場提供協助,該名婦女隨即搭乘中午班機返回台灣。

至於是否因違反美國法律遭「遣返」,返台原因為何,甚至女兒是否跟隨母親一同返台,經文處表示「無可奉告」。華航洛杉磯辨公室16日對此稱「無可奉告」,表示「一切發言均透過台北總部」。

然而,根據當天同班飛機乘客與相關人員私底下透露,該名婦女機上生產原因似不單純。據悉,該婦女飛機上產子後,送往安哥拉治醫院,之後再從安哥拉治飛往洛杉磯,下機後卻遭相關單位逮捕,將其移至拘留病房,兩天後被遣送返台,至於被逮捕原因不得而知。然而這項說法,並未獲得相關單位證實。

「高空產女」事件發生,隨著機上空姐生產影片曝光,引起兩岸華人,甚至國際關注,「孩子國籍為何」的議題,更在媒體、社群網站中引發熱議,網路上還流傳,該婦女實際懷孕周數的不同說法,如今生產一周左右,又被送回台灣。

不少人認為,來美生產並不違法,因此是否另有隱情,尚待釐清。

※ 相關報導:

* 台女機上分娩 華裔女醫師蜜月旅行回程幫接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253720

美國洛杉磯加大(UCLA)華裔女醫師Angelica Zen(安吉莉卡‧曾,音譯)可能永遠無法忘懷她的蜜月旅行,不只是因為在浪漫的峇里島度假。上周在飛回洛杉磯的途中,遇到飛機上剛好有乘客分娩,使她第一次在無人協助下負責接生。

由台北飛往洛杉磯的中華航空公司班機,為此只好改道阿拉斯加降落。產婦和剛出生的女嬰被送往醫院,班機繼續飛往洛杉磯。曾醫師15日返回洛加大醫院上班,她笑著說,寶寶健康出生,她鬆了一口氣。擔任第四年住院醫師的她,先前曾接生過兩名嬰兒,但都是在資深醫師指導下。通常她看的是年齡較大的成年患者和小兒科的小孩,這次接生完全不在她的工作範圍內。

* 美國護照有多好,讓大家搶破頭?真正的理由是這個啊!
http://oops.udn.com/oops/story/6698/1258043

最近網路上有一則新聞非常熱門:一名懷孕36週的產婦,爲了讓肚子裡的小孩在美國出生拿護照,不僅隱瞞懷孕週數登機,在飛機上開始陣痛還說自己只是「脹氣」,但最後孩子還是在華航的班機上出生,消息傳出後不少民眾都痛批「讓台灣丟臉」,不過,這也讓不少鄉民想問:「美國護照到底有哪些好處?」為什麼一大堆人冒這麼大風險,也要去美國生小孩?

* 15歲母5樓拋下 新生兒奇蹟輕傷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53595

東莞年僅15歲的廣西女孩阿珍與19歲的江姓男友同居不慎懷孕,並在租住的公寓洗手間裡產子。疑因男友的冷漠和不管,阿珍一時失去理性,竟然狠心地把剛剛出生僅10多分鐘的兒子從公寓五樓洗手間的窗戶扔下。

廣州日報報導,慶幸的是,剛出生的男嬰奇蹟生還,目前生命體徵平穩,左手肱骨骨折,頭部有水腫,臉部有點擦傷。母親阿珍被警方控制,而男嬰的父親不知去向,警方正進一步調查中。



◆ 恐怖酷刑!全球380萬少女燙乳逃性侵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53610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15日電 2015-10-17

非洲多國存在駭人聽聞的「胸部熨燙」習俗,目的是避免青春期少女胸部發育,藉此防止遭受性侵或性騷擾。根據聯合國報告,世界各地多達380萬名少女飽受其害。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施虐者會用煤炭烤得滾燙的大石、鐵鎚或鐵鏟,用力壓在青春期少女的胸部上,破壞胸部組織,好讓少女「減少女人味、避免引誘男人犯罪」。這項習俗在非洲國家喀麥隆、奈及利亞與南非十分普遍。58%案例中,少女的母親是「施虐者」。

受害少女的母親通常點頭答應執行這項習俗,目的是避免女孩在11歲至15歲間胸部發育。他們認為,不招惹男性目光就能避免未婚懷孕,如此一來女孩接受教育的時間就能久一點,而不是「準備嫁人」。

和女性割禮一樣,燙胸被視為另種形式的隱藏酷刑。

總部設於倫敦的婦女與女孩發展組織,與警方、社會服務、健康機構與學校一同在英國與喀麥隆喚醒民眾對「燙胸」酷刑的重視。

該慈善組織在網站上寫道「燙胸成了女兒與母親間的祕密,連家中的父親都被蒙在鼓裡」、「女兒相信母親這麼做是為她好,因此會保持沉默,而沉默讓這種陋習得以延續」。

除了抑制胸部發育外,燙胸儀式也可能讓女孩面臨各種健康問題,像是癌症、高燒、膿腫、搔癢、無法泌乳、感染、兩邊乳房不對稱、甚至一邊或兩邊乳房完全消失的情況。

※ 相關報導:

* 電擊治同性戀?英紀錄片惹怒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6000934-260301

英國又出現與中國大陸有關的紀錄片!繼BBC《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中國學校》、《中國的秘密》引發熱議後,Channel 4《未報導的世界(Unreported World)》,透過安排「臥底」、偷拍下的「中國同性戀的電擊療法」,得出大陸媒體、網友「頗難認同」的結論:中國「要認識到『同性戀不是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陸媒指出,事實上,1997年中國法律認可同性戀不是犯罪,2001年法律定義同性戀不是精神疾病。至於電擊療法,更算不上是「中國的秘密」--2014年12月,中國首例電擊治同性戀案由北京海淀法院宣判,心理中心在其網站首頁,持續向「小振」道歉48小時,並賠償經濟損失3500元。

* 調查:娘子軍進陸戰隊 全隊更帶勁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54571

美國陸戰隊對於五角大廈解除女性參與戰鬥任務的禁令一直有異議,擔心會打擊士氣、影響戰力,但女權團體十五日公布的陸戰隊調查報告內容顯示,讓女性加入戰鬥部隊並不會影響士氣。



◆ 名家觀點/千億長照險 帶動銀髮商機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52230

經濟日報 馮燕 2015-10-16

立法院已通過長照服務法,為我開辦長照保險跨出一步。依照規劃,長照保險規模約是健保的五分之一,政府將以長照保險開辦第一年1,100億元規模作為火車頭,帶動長照服務產業、銀髮商機的發展。

行政院現正在規劃「高齡社會白皮書」,將揭櫫兩大願景:一是減少失能比率;二是延長健康餘命。台灣社會有兩個快速成長,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很快,二是平均餘命延長得很快。老人的失能率較年輕人明顯偏高,為使失能老人受到照顧,開辦長照保險亟為關鍵。

以社會保險推動長照服務,有三大好處。首先是,財源穩定,且實行不難。在台灣已有健保制度的實施,大家都習慣繳健保費,健保補充保費也收得很好,已建立基礎,未來再加上長照保險,行政的可行性很高。健保當年實施時,準備了六年之久,長照保險則在兩年內即可上路。

第二,面對高齡社會,長照保險就是失能保險,跟汽機車意外保險一樣,強制要投保,但期待不使用。因此以保險推動長照,可以誘發出很多幫助人們不使用長照服務的產業,就是銀髮商機。

此外,政府並期望,台灣作為科技島,未來我科技產業要升級,就是要升級為健康養生產業。長照保險財源十分穩定,一年可收到1,100億保費規模,可做為火車頭,帶動銀髮商機。

第三,長照保險到位後,將可以涵蓋所有人口失能風險。在野陣營說,全國只有2%人口會使用到長照制度,卻要雇主為所有勞工負擔四成保費,增加企業負擔。然而,長照是否使用到,是看機率,而非比率,可能是你家,也可能是我家,可能落在這家企業勞工,也可能落在別家企業勞工,這是看機率的事,所以池子要大,每個人出一點點,風險共同分攤,當失能落在哪家人時,那家人才不會垮掉,這是文明社會理應要建立的制度。

長照開辨後,的確老年人使用比率會比較高,尤其是85歲以上老人使用率更明顯高出許多;但是,人人都有機率用到長照,以社會保險開辦長照,這是一種社會安全連結,使用的人雖少,只有2%人口,但受惠的是2%家庭和家族,因為失能照顧都是家族和家庭在負擔。

在野黨主張用稅收制來開辦長照服務,但現在台灣要加稅,幾乎是不可能。台灣租稅負擔率為12.8%,中國大陸為18%,美國是20%,英國約26%,北歐則高達35%;台灣以如此低的租稅負擔率,要以稅收制開辦長照,只能以舉債因應,轉由下一代來負擔。

若以稅收制開辦,意味著,有多少錢做多少事。以目前「長照十年計畫」一年最多編50億元,再加上殘障失能社會福利約有70億元預算,再加上其他預算,長照的餅仍有限;最後政府只能負擔中低收入戶的失能照顧,政府所能照顧失能者,其涵蓋率將僅約三成,其他人則要自己去購買,但在市場上可能買不到服務,如果政府沒有先把1,100億市場叫出來,民眾根本就買不到服務。

長照若用稅收開辦,就像「長照十年計畫」,長年下來,既沒有規模,又沒有帶動產業。

台灣迎接高齡社會,可以是喜劇,而不是悲劇,更不是鬧劇。現國內約有75萬失能人口要照顧,還會逐年增加,2022年就會逾90萬人,惟有以社會保險開辦長照,帶動健康服務產業和銀髮商機發展,建構完善長照服務市場,才能使失能者獲得照顧,產業也有生機。

(本文由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口述,記者江睿智整理)

fsj 提到...

華航飛美機上產女 乘客親耳聽到「懷胎9個月」
http://udn.com/news/story/8845/1256862

世界日報 記者陳盈霖/洛杉磯報導 2015-10-18

「我親耳聽到她說,懷胎九個月。」日前在華航飛洛杉磯高空上產女的孕婦,隨著17日被美國政府相關單位從洛杉磯「送回」台灣,再度引發各界關注。一名與該婦人同班機乘客18日表示,親耳聽見婦女說自己「懷胎九個月」,對該婦人不顧小孩安危,相當不以為然。不少同機乘客因此行程被延誤,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大廳上枯坐等候了一整夜。

「上飛機不到30分鐘,還沒開始送餐,就聽見機上廣播」,計畫來洛城與紐約朋友會合旅遊的徐小姐說,機組人員廣播詢問機上有無醫護人員,表示有人不舒服,坐在最後排鄰近機組人員工作茶水間的她,隨口問他們發生什麼事,「機組人員跟我說,有人肚子脹氣」。

大約飛行六個多小時後,突然聽見後方空姐們交談「根本是懷孕」、「地勤都不知道」,還有空姐說「她故意穿寬鬆衣服」,「剛開始也不跟醫師說自己幾個月」、「找醫師也不老實」等對話,口氣似乎有些氣憤。與此同時,走道上也有不少機組人員忙來忙去。

隨後,機上廣播再度出現,表示因現在有一位乘客羊水已破,因此飛機需轉降最近的阿拉斯加安克拉治機場。

徐小姐說,聽到廣播後,她走過去該名孕婦所在經濟艙中段位置看情況,只見數名空姐,用毛毯將周圍圍成一個方形,毛毯內隱約聽見孕婦叫聲,也聽見空姐「不要緊張」、「妳羊水破了,深呼吸慢慢來」,等安慰話語。隨後又有說話聲音,徐小姐聽見該孕婦說「九個月了」。

羊水破 用完毛毯

老人喊冷 沒毯禦寒

後來,飛機在安克拉治機場降落,徐小姐說,乘客被要求在飛機座位上等待,但因安克拉治氣溫僅攝氏六度,坐她後面的老人、孩子紛紛向空服員索取毛毯,但空服員頻頻道歉,表示「因剛剛孕婦羊水破,所有毛毯都被用完了」。

大約在安克拉治停留一個多小時,將產婦與孩子送醫後,飛機才重新起飛,原定晚間8時30分抵達的班機,因此延遲至半夜12時多才抵達。

不少人因此打亂既定計畫。原定的租車公司,半夜12時已打烊,徐小姐與友人,只能在機場大廳坐著一直等到隔天上午7時等公司開門,她說,她原本租車的預約也被取消,只能四處打聽重新訂車,且當天重新再租,還得多花250美元。

不少人與徐小姐一樣,下機後繼續坐在機場大廳等待,「我們還不是最倒楣的」她說,另一對華裔母子,因需轉機到芝加哥,地勤人員向他們告知「等待隔天下午1時的候補機位」,若未候補上「將再等一天」。

※ 相關報導:

* 隱匿產期機上生「美國人」 同機旅客可提告
http://udn.com/news/story/8845/1257799

....簡女被遣返的原因,相關人員推測,美國移民單位可能認為簡女出發前填寫免簽證申請書時沒有據實填寫,讓美國移民單位懷疑她想以詐騙的方式在美國生產,好讓小孩取得美國公民身分。

有網友在社群網站上爆料,簡女在機上出現陣痛時,一直詢問機組人員「飛機進入美國領空了?」具醫師資格的旅客為她接生時,簡女才告知已懷孕卅六周,等於足月生產。

據指出,簡女雖沒有違反相關法令,但如有同機旅客認為因簡女隱匿懷孕足月,仍靠詐術上飛機迫使班機飛行途中臨時轉降,致飛機延誤五個小時造成旅客的損害,或航空公司因班機臨時轉降增加額外的費用,若提出民事賠償請求,簡女仍要面臨訴訟。

* 婦機上產嬰 華航請保險公司代位求償
http://udn.com/news/story/1/1258204

交通部長陳建宇今天表示,將要求華航向日前隱瞞懷孕週數而在機上產子婦女求償。華航說,由保險公司代位求償,金額核算中。

* 機上出生免費搭機? 航空公司都搖頭
http://udn.com/news/story/9/1258975

....華航說,不會給機上誕生的嬰兒任何搭機優惠;長榮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商國泰航空有限公司也不認同機上產子要給優惠,孕婦超過一定懷孕週數,又未經醫生許可機是冒險行為,呼籲孕婦為自身及胎兒安全,千萬別冒險。

* 國外生的也一樣!飛機上產子也有健保補助3萬6
http://udn.com/news/story/8845/1258578

華航機上產子新聞鬧的沸沸揚揚,引發雙重國籍話題,媒體報導每年到美國生產後回台申請健保醫療給付的高達400人,健保署長黃三桂不願證實這個數字,只說按健保法規定,即使在國外生產,回國後也可申請3萬6000元的醫療給付。



◆ 街友暴增 夏威夷進入緊急狀態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24620

自由 2015-10-18

〔編譯周虹汶/美聯社檀香山17日電〕美國夏威夷州目前深陷遊民危機,為加速興建收容設施,州長伊藝(David Ige)16日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並祭出130萬美元(約台幣4200萬元)打造庇護所,矢志幫助無家可歸的民眾走出困境。

做出這項重大宣布前夕,夏威夷政府才整頓當地遊民一處大本營,約有300名街友被請入收容所或永久住宅,其中包括25個無家可歸的家庭。伊藝指出,為了確保遊民住進收容所,以及收容所空間足以為「家」,才祭出緊急狀態,以便有效因應當前危機。

夏威夷自去年以來,無家可歸的人口暴增23%,總數達7260人,比率居全美之冠,無處棲身的家庭更大幅成長46%。

州政府4200萬建庇護所

州政府目前確定的130萬美元預算,將花在無家可歸之個人及家庭身上。部分資金將用來興建一處過渡性的遊民收容所,地點目前有4個方案,其中有兩處位於日前才被掃蕩的遊民集散地附近,預計可讓15個家庭進駐。

另有「住房優先」計畫,對於長期在外流浪的民眾,不再要求其必須先保持清醒或接受心理治療,就讓他們有房可住;至於無家可歸的家庭,州政府會幫忙支付租屋訂金與租金。

加運貨櫃屋幫助街友

收容地點敲定前,當局也加緊運送新的一批貨櫃屋,以便遊民儘快有棲身之處。以16日拼裝在野生動物棲息地桑德島(Sand Island)的一間「雙人房」為例,面積達73平方英尺(約2坪大小),比遊民過去風雨飄零的帳篷大上不少;房間有窗有門很通風,屋頂覆有幫助隔熱的白色反光塗層,屋外也有遮陽棚,室溫可保持在攝氏30度以下,達到「自然涼」;屋外還有盥洗室拖車,備有5間浴室,可供沖澡及如廁,殘障人士則有一處專屬獨立的盥洗空間。

※ 相關報導:

* 千蟲啃食女街友 打火弟兄除蛆救人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24881

弱勢者的悲歌!年約50歲、綽號「阿美」的蔡姓女街友,因乳癌的開刀傷口潰爛,又延誤就醫數月之久,躺在桃園市中壢區中正公園的公廁內奄奄一息,大批蒼蠅圍繞著她散發惡臭的胸口飛舞,好心的女學生見狀通報救護,送醫後發現她的傷口已長滿上千條蛆,急救後,因細菌感染導致敗血症,日前不幸死亡。

....「阿美」被送抵醫院後,急診室就傳來護理人員尖叫聲,陳信呈、吳宗宇聞聲衝入,原來護理人員剪開「阿美」的上衣,驚見她的左胸口有大片創傷,周邊肌肉組織已發黑壞死產生腐肉,因而吸引蒼蠅產卵,上千隻蛆正在「阿美」的左胸口、窟窿大的傷口內鑽動、啃食。

護理人員當場嚇壞、作嘔,在護理人員請求下,陳、吳只好硬著頭皮穿上隔離衣帽,將「阿美」送到隔離間清創,花了快20分鐘除蛆後,再由護理人員接手治療。

fsj 提到...

矛盾的韓國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8000074-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18日 譚淑珍

朴,兩周前才退伍,因為國、高中是在澳洲讀國際學校,進而英語聽與說都很流利,因此,比起一起退伍的同期,他算幸運,至少他還有個翻譯的打工機會,其他一起退伍的同期都窩在家裡,無所是事。

過去一周,朴每天早出晚歸,每天平均工作至少10小時,但還沒有拿到一毛工資,這是因為雇主都說要等1個月後,才會將所得匯到他的戶頭裡,雖然,他打工的薪資,有的是以小時計,有的是以1天8小時計,但是,雇主都是1個月後才匯薪資,「所以,我要記得時間到了,要去刷本子。」

朴說,很多前輩依據經驗告訴他「自己的薪資所得,要自己顧」,因為,雇主的記性「常常不好」。

朴,是韓國眾多青年人的縮影。但是,他又因為青少年時期是在澳洲長大,進而比其他同年齡的韓國年輕人,對韓國社會的現況,有更多的「難以理解」,在他看來,整個社會就是個矛盾。

矛盾之一是:當兵與保國衛家無關。朴的當兵同期們都窩在家裡,除了就業市場艱困外,最大的理由是:頭髮太短,一看就知道是剛退伍。

這有什麼問題?朴說,軍人,其實很被韓國社會所嫌棄,軍人與警察常畫上等號,被說是「穿制服的強盜!」(註:與過去韓國有很長時間是軍政獨裁有關。)

然而,從朴的角度看,是因為韓國人當兵,是義務,是不得不,並不是「真心」想要保家衛國而想要當兵,所以,「我們討厭軍人和當兵。」

雖然,社會普遍討厭軍人還有當兵這件事,可是,朴說,組織內的男性「資深」人員,又會瞧不起沒當過兵的人,只要發生爭論,又爭不過時,就會說:「我可是當過兵的人」或是「沒當過兵,還敢大聲講話」之類的。

矛盾之二是,結婚的基礎不在相愛,在經濟。朴說,韓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早點結婚,可是又要求得有經濟基礎才能結婚,而所謂經濟基礎,在韓國就是有一間房。

他說,在韓國社會,不管男、女,到了27、28歲,父母就會開始催婚了,可是,就算一切順利,大學畢業就已經22歲了,男生再當兩年兵,就24歲了,「怎麼可能在3、4年內,就擁有可以結婚的經濟基礎?」

他覺得最為矛盾的是,韓國的每個父母都會催子女要快點結婚,但是,如果家有子女大學一畢業就說要結婚,又沒有一個父母會同意,父母反對的理由是:沒有房子、沒有工作,沒有經濟基礎,以後要如何生活?如果有了孩子,要怎麼養?

如果回答說,「我們可以一起努力賺錢。」朴說,幾乎所有的父母們會持反對意見的問:「那為什麼不等到有經濟基礎再結婚?」或是「為什麼不找有經濟基礎的人結婚?」

說得連朴都感得累了,揉了揉前一天因睡不到4小時而有點睜不開雙眼,露出疲憊但渴望的神情說:「我好想去玩,」但是,為了能早點擁有經濟基礎,「我得打起精神來!」(工商時報)



◆ 超高齡台灣 「老年」重新定義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56248

聯合報 楊文山/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台北市)2015-10-18

台灣百歲人瑞大幅成長,不久將與日本同步,六十五歲以上高齡人口增加快速,成為聯合國所定義的「超高齡」社會。面對社會老化的趨勢,台灣人如何看待老人,男女幾歲算是老人,可能是個有趣也需要回答的問題。目前台灣民眾如何看老,我們利用中研院社會所的社會意向調查,諮詢台灣一般民眾對於老年的想像。

根據二○一二年中研院社會意向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台灣民眾認為,女性六十至六十四歲以上、男性六十五至六十九歲以上即可稱為「老人」。相較於二○○六年和○七年的歐洲社會調查結果,英國有半數以上的民眾認為七十歲以上才堪稱老人,台灣僅不到兩成的民眾將七十歲設定為老人年齡的門檻,台灣民眾對老人的定義遠較英國年輕。參照內政部統計處內政國際指標,二○一二年台灣與英國的平均餘命分別為七十九.五歲與八十.二歲,雖然英國人平均餘命較台灣略長,但如此些微的差距似乎很難解釋兩國對於老人年齡認知的顯著差異。

目前西方人口學文獻嘗試重新建構人口老化的概念,人口學者Jacob Siegel顛覆過去以「生理年齡六十五歲以上」定義老人,嘗試根據平均餘命回推估算合適的老人生理年齡,主張最適切的老人門檻為生命表中「平均餘命為十或十五歲的生理年齡」。若按照此一標準,二○一四年台灣男性老人應落在七十七歲至六十九歲的區間,女性老人則落在八十歲至七十三歲的區間。即便是採用最低的標準,該年齡門檻仍然遠高於台灣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與平均實際退休年齡。

政府目前傾向將年金請領年齡由六十歲提高至六十五歲,似乎是不失常理、較符合國民認知與平均壽命,亦是順應世界趨勢作為。在高齡化快速進程中,重新根據人類生理發展的動態過程,定義適切的老年年齡,取代缺乏學理根據的硬性年齡規定,可能是規畫與評估未來高齡社會政策的首要任務。

醫學進步與基因科技是影響人類壽命增加的主因。根據預測,千禧年世代出生的嬰兒將活得更長,平均壽命可能增長至一二○歲左右,甚至更高。人類壽命大幅度增加是廿世紀中葉以後的近代現象,但其增加之快速、幅度之大,也令人咋舌。

台灣一九○五年建構第一次全台生命表時,男、女的平均壽命才廿九與卅歲;六○年時,男、女為六十二與六十六歲;目前男、女為七十七歲與八十四歲。一百年間,男、女平均壽命幾乎增加了五十歲。

六○年代台灣著手規畫退休制度,所制訂退休年齡算得上合理。屆時嬰兒潮世代的祖父母輩,尚未享受到醫學進步帶來的壽命增長結果;直至嬰兒潮世代的父母,壽命才大幅度增長。台灣社會年長者大幅度增加不過是近四、五十年間的重要社會現象。

目前我們的家庭安排與退休、養老制度,大致上是以人類壽命為六十歲左右的制度設計,由於平均壽命增長,已不符合社會現狀;如果未來人類平均壽命逐漸增加,大家活得更長,就需要重新思考社會制度的規畫模式,包括生活方式、家庭關係、工作模式與退休年齡等,這無疑是台灣社會也是全體人類面臨的一大議題。



◆ 洪蘭/簡單的快樂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257766

聯合報 洪蘭 2015-10-19

一位新來的同事的心情常常不好,我們都知道早上不要找她開會,免得掃到颱風尾。熟了以後才知道,她家住郊區,每天早上必須先送女兒去台北上學,才能來上課。她女兒早上起床後,就在廁所對鏡梳頭髮,梳一個小時也不出來,常常弄得來不及吃早飯。為了怕女兒遲到挨罰,她只好開快車,一不小心就超速,每個月的薪水一半繳了罰單。她嘆氣說:真懷念以前有髮禁的日子,大家專心讀書,誰也不嫌誰醜,因為大家一樣醜!說得大家都笑起來。的確,選擇多時,反而煩惱,有實驗發現太多的選擇會增加心智的負擔,減低自我控制的能力。

這個實驗是在明尼蘇達大學做的,他們先請學生填一個問卷:你喜歡白色的襯衫還是紅色的;你喜歡薰衣草還是肉桂味道的蠟燭;你喜歡登山還是騎自行車。控制組則是填:你有沒有用過這個產品,1是從來沒有,5是常常在用。填完問卷後,他們要喝難喝的橘子水(每喝一盎斯給五分美元);或把手浸在冰水中六十秒。結果發現控制組的學生表現得比選擇組的學生好了很多。那些被迫在許多不同產品間作選擇的學生,後來的自制力明顯的低於只要隨意回答一些問題的學生,因為耐心、意志力和創造力都會消耗大腦的資源,使後來的自我控制的能力減低。

我記得六十年代在美國讀書時,宿舍的冰箱一律都是白色的,後來可以用電腦噴漆了,就開始有不同的顏色出來,什麼酪梨綠(avocado green)、橄欖綠(olives green)…,有一年的耶誕節,我去美國同學家過節,他父親是GE家電的代理商,他說他最怕耶誕節時先生買家電送太太,因為是耶誕禮物不能先問太太喜歡什麼顏色,常常貨送到了,太太卻說它和廚房的窗簾不配、和牆壁顏色不配…一直換。他說冰箱是保存食物用的,實用就好,酪梨綠和橄欖綠在實用上有差別嗎?他反而抱怨製造商弄出那麼多顏色,替他們找麻煩。

其實有點規範反而比較容易做,容易想。以前上作文課時,最怕老師出「無題、隨筆」,大家都愣住不會寫,因為題目太空泛了反而無從下筆。管教孩子也是一樣,實驗發現規矩和限制並不會使孩子難受,反而使他們有安全感,因為知道底線在哪裡。我們是透過被人管理才學會管理自己,一開始沒有外在的控制,內在的控制也不會產生。一個朋友正在裝修房子,每天去挑磁磚和廚具,挑到最後晚上失眠,因為選擇太多,太耗神了。其實「選擇只是個開始,圓滿的完成它才是目標」,生活越簡單,心越不煩。

從精神健康來講,「以簡馭繁」是生活的道理。我有一個朋友是美國某大學商學院的院長,他說現在已經不叫學生寫報告了,因為上網去抄太容易了,他叫學生看完一篇論文後,找出五個關鍵字來,當學生進步到用一個關鍵字就可以囊括整篇論文的精神時,就可以畢業了。他說簡化才能創新。是的,簡單也才能快樂!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fsj 提到...

懷孕逾28周搭機 母嬰都危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0000376-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20日 廖珮妤/台北報導

許多航空公司不接受懷孕28或32周以上孕婦搭乘,或要求提出醫師證明。婦產科醫師建議,懷孕未滿13周或超過28周,非必要少搭飛機。

醫師表示,懷孕早期胎兒不穩定,過度勞累或移動,將增加流產風險;而28周後屬第三孕期,子宮開始規律收縮,若氣壓突然改變,可能早產。

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李奇龍表示,懷孕早期、大約13周以前,有10分之1的孕婦,會出現「早發性出血」,一旦出血嚴重,就可能流產。通常建議孕婦不要太過勞累或長途移動,腹部也不要過度用力。搭飛機過程,有許多不可預期因素,若發生意外,風險極高。

如果孕婦想出國、旅遊,李奇龍說,在沒有異常出血、收縮或前置胎盤的情況下,13周到28周間是最合適的時間。一旦超過28周,就建議不要再搭飛機長途旅行。

李奇龍表示,懷孕28周、約7個月開始,子宮已經會規律收縮,若環境不適應、氣壓突然改變,都可能增加子宮異常收縮的頻率,甚至破水、早產、急產,此時飛機上沒有專業醫護人員與醫療設備,對產婦、胎兒都非常危險。

北醫婦產部不孕症科主任王家瑋則說,通常7個月以內旅行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孕婦要搭飛機或長途旅遊前,一定要先經過醫師診斷,確認子宮收縮狀態、子宮頸長度,排除早產跡象,確保母嬰平安。(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去年357人 飛美「生美國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0000373-260102

華航班機產子事件引起爭議,其實國人赴美生產並不罕見,健保署統計,去年有447人出國生產,8成以上、357人是到美國。醫師提醒,出國生產有一定風險,若不幸早產,新生兒的醫療、照顧費恐達5、600萬元,建議有出國規畫的民眾,在懷孕5個月左右就前往定居,適應當地環境。



◆ 外配寫信回娘家 紅了眼眶
http://udn.com/news/story/8811/1259651

聯合報 記者蘇郁涵/楠梓報導 2015-10-20

楠梓戶政事務所昨天舉辦別開生面的「思親之旅」,發卡片幫外配寄信回娘家。有些外配想起父母眼眶泛紅,邊寫邊掉淚,新住民二代寫印尼文、越南文問候外公、外婆,讓每張卡片都裝著滿滿的思念。

「我好想念爸媽」,越南籍外配瑞芳說,她20年前嫁來台灣,因經濟狀況不好,所以不曾回娘家探視雙親。現階段雖然還無法回娘家,但會教小孩寫越南文,讓下一代記得「根」在哪裡。

越配裴氏梅的小孩寫越南文問候外公、外婆,字體工整。裴氏梅說,有些出身東南亞的外配自卑,不讓子女學自己的母語,但她不這麼認為,「每個國家都有值得學習的優點」。為了讓孩子提升競爭力,她有空就教子女寫越南文。



◆ 兩韓團聚禁忌 「不能問父親怎麼死的」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59883

聯合報 編譯陳韻涵/報導 2015-10-20

八十六歲的安允俊廿日將前往北韓金剛山和離散六十多年的兩個妹妹見面,但很多話題他們不能談。

有幸中籤和分離的家人見面的南韓老人家,都分到一本參考手冊,包括一長串會面時可以做和不能做的事,大部分都是不能做的。他們和家人因韓戰分隔兩地。

沮喪的安允俊說:「你不能想問什麼就問。這根本不是團聚,只不過是安排好的會面。」他過去幾次參加團聚抽籤都沒中,這次終於在排隊等抽籤的六萬六千人中幸運中簽,但諸多限制澆熄了他對此行的熱忱。

由主辦單位「南韓紅十字會」提供的小冊子建議參加團聚的南韓民眾,不要對北韓政治領袖及或生活水準等問題追根究柢。本子中建議,「如果你的北韓家人高唱政治宣傳歌曲或發表政治評論,請約束他們,並試著轉移話題」。

安允俊希望詢問他父親怎麼死的,但他知道這個政治敏感問題可能讓他的妹妹難以回答。他們的父親在北韓成為軍權社會主義國家前,是個富裕的地主。

安允俊說:「我能做的只有記下雙親忌日。沒什麼其他的事能做。」韓戰爆發後,擔任國小教師的他擔心被北韓共產黨徵召或殺害而逃離家鄉。

宿敵南北韓嚴格來說仍處於戰爭狀態,雙方在重兵防守的邊境協商結束了一場對峙後,同意舉行二○一四年二月以來首次離散親屬團聚活動。華爾街日報報導,自從一九八五年兩韓首度舉行這類活動以來,主控權幾乎都掌握在北韓手上。北韓經常提出種種條件,包括南韓停止軍事演習、不得批評北韓領導人等,交換活動舉行。

根據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北韓試射導彈和核子試爆的決議,南韓人只能贈送北韓親屬價值十萬韓元(約台幣三千元)以下的禮物。

安允俊起初想送兩個妹妹一人一條金項鍊,但珠寶屬於違禁品,他只好帶藥品和牙膏去。

fsj 提到...

甩巴掌虐印尼看護 7旬嬤稱輕輕的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25491

自由 2015-10-21

〔記者張瑞楨、李忠憲/台中報導〕來台照顧7旬毛姓阿嬤的印尼女看護西堤(Siti),慘遭阿嬤以甩耳光、扯頭髮、抹布摀口鼻等手段虐待,初次來台的她,人生地不熟,只好用手機偷拍虐行,傳到香港向表姊求救,表姊聯繫上桃園的移工組織,查出雇主家在台中市潭子區,昨天終於報警救出;毛阿嬤承認打耳光、捏臉頰,但都「輕輕的」,仍被警方依傷害罪嫌送辦。

向仲介反映 沒下文

21歲的西堤說,她是首度離鄉背井來台工作,須洗腎的毛阿嬤是第一個雇主,第1週互動不錯,後來卻180度大轉變,生氣就打罵,每週3、4次,除了甩耳光、扯頭髮、掐臉頰,還用抹布摀她口鼻,把她關在陽台、不准進屋;她向仲介反映5、6次,仲介卻說沒證據,告訴阿嬤的兒子,只回應要她「忍一忍,幾個月就好了」。

西堤說,照顧阿嬤約3個月,其中1星期阿嬤不供餐,連衛生紙都不給,她只好自費買飯、衛生紙等盥洗用品。

跨海向香港表姊求救

豐原分局表示,前天深夜獲報前往現場時,西堤沒說清楚,且身上沒有傷痕,加上阿嬤也否認,於是查核身分後離去,後來移工庇護中心強調有施暴影片為證,員警昨晨即把西堤帶回潭子所,隨後也帶回雇主訊問,毛阿嬤的兒子說,媽媽不是故意打人,而且年紀大了,希望能跟西堤談和解。

嚇到不想再當看護

西堤表示,父母務農,她在印尼工廠工作,來台是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希望繼續在台打工,但不願為毛阿嬤工作,也不想再當看護,盼到工廠當工人。移工庇護中心主任林柔安則說,西堤暫由他們安置,將協助轉介給其他仲介,讓她到工廠上班;林柔安昨陪同西堤驗傷,控告毛阿嬤傷害。

※ 相關報導:

* 打人很給力 「有資格請看護?」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25492

外界質疑,虐待印尼女看護西堤的毛姓阿嬤據指稱病況只有洗腎,她行動自如,看似沒失能,為何有資格申請外籍看護?申請的過程有沒有問題?衛福部表示,會再了解這名雇主身心狀況,看看是否仍符合資格、甚至需否重做一次巴氏量表評估。至於僱用西堤過程是否合法?警方表示,將由檢方繼續了解。



◆ 洗腎嬤虐看護 丟臉丟到國際上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25493

自由 2015-10-21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印尼看護工西堤被老婦人凌虐畫面,在印尼與台灣網路不斷流傳,讓台灣形象蒙受極大損害,不過,只見影片卻找不到人,經香港與台灣熱心人士聯手花1天時間奔走拯救,過程雖一度告危,警察最初甚至誤判情勢,讓西堤陷入被報復的險境中,但終能脫離苦海,結局圓滿。

西堤受不了被阿嬤虐待,又擔心沒證據,只好偷偷錄影,大前天(18日)她錄到比較完整的畫面,當晚8時許,透過通訊軟體Whatsapp,傳給在香港當看護工的表姊,不過,西堤不懂中文,無法描述地址,表姊只好透過在台灣的印尼朋友,把影片上傳到臉書的印尼人社團,有人誤以為西堤是菲律賓人,這段影片也被上傳到菲律賓人社團。

前天(19日)深夜10時許,印勞團體ATKI-Taiwan主席Cahyo,透過「挺移工(TIG)」社團,向從事勞工保護的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求救,該協會雖取得影片,卻不知西堤下落,也不知雇主身分,立刻在臉書發起「肉搜」,希望各界提供雇主地址。

同一時間,Cahyo聯絡到西堤在香港的表姊,西堤不懂中文,於是將雇主信封上的地址,拍照傳給表姊,表姊把照片轉傳給協會,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呂衍坡拿到住址,迅速向台中潭子分駐所報案。

員警前天深夜11時許抵達毛宅,因雇主就在身旁,西堤嚇得不敢講實話,員警又不見明顯傷痕,誤判情勢而折返,協會擔心西堤會被報復,一方面由協會常務理事杜光宇,聯絡擔任自由時報記者的好友幫忙,另一方面,呂衍坡拿影片給警方看,證實西堤身陷險境。警於凌晨1時許強制將西堤帶回保護,歷經1天奔波,港台聯手救援,任務圓滿達成。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印尼看護掌嘴摔上床 癱婦求女兒:救我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25494

新北市76歲曾姓癱瘓老婦向女兒求救「我被毆打」、「救救我」、「想死」,女兒暗中裝設遠端監視器,才發現印尼女看護娃蒂(原名Relli Ernawati)竟將老人家摔床、抓頭甩盪,施以粗暴虐待;家屬前天報警,並將施虐影片公布,揭發惡行。

警方依傷害罪嫌函送法辦,將娃蒂責付仲介公司候傳。

警方調查,31歲的娃蒂已婚,在印尼家鄉育有1子,多次受僱來台工作,總計長達6年,能說流利的國、台語。今年4月,娃蒂再度來台擔任看護,24小時專責照顧患有阿茲海默、帕金森氏症、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多重疾病的曾婦,疑因工作太辛苦,常虐待曾婦發洩情緒。



◆ 買家家酒給2歲兒遭辱 父親回應引熱讚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262690

聯合新聞網 特約記者侯品如/綜合報導 2015-10-21

對於男孩玩小汽車、女孩玩芭比娃娃的刻板印象是否還存在?美國愛荷華州一名父親為了實現2歲兒子的生日願望,自己動手完成一個小型的廚房,並得意的將自己精心製作的成品Po上網,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木工技巧,想不到卻引來不友善的回應,直指男孩不應該玩家家酒,讓這位爸爸憤怒反擊,捍衛自己孩子的舉動引發熱烈迴響。

鏡報報導,一位社群媒體用戶SixStringHook將自己完成的小廚房PO上網,敘述自己是如何親手做完這個禮物,並形容2歲兒子看到禮物時有多麼開心,原本是想小小炫耀自己的成果以及分享兒子收到禮物的喜悅,想不到卻收到許多負面的評論,戲謔地說兒子應該改名為 Caitlyn Jenner,美國前田徑運動員,同時也是跨性別女性。

惡意評論不僅如此,甚至有人語帶威脅的說:希望你的孩子在學校被打,更戲稱他的孩子是女兒、同性戀,讓這名爸爸相當憤怒,原本只是刪除不友善的評論,想眼不見為淨,但這樣的負評並沒有減少,於是他決定反擊,表示每當帶兒子到科學中心、兒童博物館,發現孩子總是喜歡在小廚房玩耍,也喜歡和爸媽一起做飯,選擇這個禮物並沒有不妥。「如果我的孩子想要一個芭比娃娃我會給他,因為這就是他想要的。」

這名爸爸的回擊引發熱烈迴響,許多網友對他的回應給予高度肯定,認為烹飪無關性別,孩子有這樣的父母真的很幸福,SixStringHook也補充說明自己的想法,認為應該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玩自己想玩的玩具,別加諸過多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身上。

※ 相關報導:

* 跨性別男學生可用女浴 華人媽直呼:失去道德底線!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61109

美國聯邦教育部民權辦公室(OCR)日前裁定伊利諾州211學區,必須允許「跨性別」(transgender)學生,不受限制使用異性更衣室,引起學區數以千計家長強烈反彈,女兒就讀跨性別爭議學區高中的華人媽媽朱小蕾憂心表示,「這項裁定已經失去道德底線,更擔心造成孩子性別混亂」。

根據維基百科,所謂的「跨性別」,是指那些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性別,相信自己應該是屬於另一種性別者。

「念高二的女兒說,同學曾與爭議中的高中男生一起使用更衣室,真的讓人很不舒服」,洪嫚憶兩個女兒都就讀伊利諾州211學區,也是這次跨性別爭議中心的佛瑞姆德高中(Wm Fremd High School),針對聯邦教育部民權辦公室的裁定,她表示,「我尊重每個人的性別選擇,但也請教育部尊重大部分家長的心聲」。

* 荷蘭禁止童婚 敘利亞難民新危機
http://udn.com/news/story/5/1263719

荷蘭即將嚴格限制入境的敘利亞難民必須18歲以上才能結婚。中東難民潮使得歐洲各國不只在政治經濟上,在文化和倫理價值上也面臨考驗,越來越多的敘利亞兒童新娘嫁到荷蘭,受到身體和精神上的虐待,迫使荷蘭近期將修法,嚴格管理難民婚姻登記,必須達18歲才承認跨國婚姻。

今年敘利亞有34名15歲以下的女童,以結婚為由入境荷蘭,至今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從今年7月起,每週平均有3個兒童新娘向荷蘭申請庇護。這些嫁入荷蘭的童媳引發大眾激辯,有些人認為這會縱容戀童癖,荷蘭政府也擔心童媳受虐的問題加劇,決定從12月起,嚴格限制雙方必須皆達18歲才能結婚。

荷蘭工黨議員考肯說,「一個12歲的女孩與一個40歲的男人結婚,這不是婚姻,是凌虐。」她們不過是12、13歲的小女孩,還必須被保護。政府應該考慮用寄養的方式保護他們,因為在新的法律生效之前,她們仍可能受到侵犯。

fsj 提到...

擁抱優雅老化 何必羨慕不老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62346

聯合報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新北市)2015-10-21

今年重陽節似乎冷清多了,至少在媒體上的活動報導變少了。或許,它正反映著當前老人在自我定位和社會認同上的曖昧與尷尬。

在急遽高齡化社會中,「老人」正處於如何重新界定,與矛盾社會意像的窘境。在青春崇拜的主流價值下,媒體不斷歌頌「不老」的神話,類似「不老騎士」的團體如雨後春筍,老人變成「青春的啦啦隊」,無法進行具有主體性的自我建構,只能模仿年輕人樣態的生命存在。因此,很多老人會排斥、否定自己是「老人」,陷入自我認同上的混淆與困局。

社會大眾也常在老人是資產或累贅的矛盾認知中徘徊、掙扎。雖然,敬老崇老是華人社會美德,長壽也是人們普遍的生命期待,但是,在許多人心中,老人只是社會福利的食客,更是未來拖垮財政的主要禍首。

在「老人」是一顆未爆彈的恐慌下,產生的大眾焦慮不言而喻,「老」變成社會中愛憎交加的矛盾符號。每個人都希望可以活久一點,但都不想變成「老人」。因為,很多人不知如何面對老化的事實。

從個人積極面看,老是上天的恩賜。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活到老。唯有建構、創造老年階段的生命價值,讓老人不只迷戀、依附青春的尾巴,才能活出自我的人生。

從國家政策發展而言,為掙脫老年的生命困境,消除「恐老」的社會焦慮,政府應該走出殘餘式、福利性的消極思考,不能只偏重年金、保險、醫療、照顧,或休閒服務的福利照顧,更應重視健康促進、教育機會、工作就業與社會參與,甚至家庭生活權的積極人權。讓老人可以在獨立、尊嚴、參與和自我實現的前提下,「優雅的老化」。其中,工作權的保障,更是維護老年生活品質的主要關鍵。

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七條明訂,人人有權享受公平與良好之工作條件,但老人卻往往被排除在工作職場之外,甚至被強制退休。姑不論工作是維繫生命價值、社會角色的重要指標,事實上,也並非每個老人都可以安然享受退休生活。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台灣近半數貧窮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來自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尤其在中南部與東部縣市特別明顯。

然而,台灣就業市場氛圍,不管公家機構或私人企業,對於老年人並不友善,有能力、有意願工作的老年人,能真正落實其工作權者有限。因此,我國老人勞動參與率歷年來皆低於十%,落後日本的逾廿%一大截。說來好笑,我們制度性的剝奪老人的工作機會,然後再怪罪老人是社會的累贅。

根據經建會報告,二○一二年台灣有四十四.七%的老人,全年可支配所得,落在五等分位的第一分位,屬於最低所得組(年收入低於廿七萬元),比前一年續增一個百分點,老年貧窮化的情況,非常明顯。工作權的維護,可以讓老人擁有基本的收入,保有生命的尊嚴,不致淪為日本所說的,沒錢卻必須養家活口的「下流老人」,最後只能走上犯罪一途。

※ 相關報導:

* 我國百歲人瑞 首度突破三千人
http://udn.com/news/story/9/1263940

我國超高齡人口逐年增加,據內政部統計,今年我國百歲以上人瑞人數首度突破三千人,9月底為3,079人,20年來約增五倍;因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歷年女性百歲以上人瑞數多高於男性,不過性別比例(女性=100)今年9月底為 92,已較1995年53及2000年67高出許多。



◆ 願景/長照進社區…他們從反對到歡迎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62350

聯合報 張國輝/社會工作者(台中市)2015-10-21

聯合報願景工程「活躍老化2.0/百歲新世力」,其中報導「住在家附近…爺奶樂,在地老化好照顧」,筆者頗有同感。

順著中山高南下,沿途可看到一些頗具規模的老人安養機構,大多在遠離人煙的郊外,我常想,家屬要來探視路程不容易啊!但在看過數篇以「鄰避」為由抗爭老人、身障設施進社區的新聞,我才了解老人安養機構很難社區化的原因。

民國八十六年間,我到彰化山區訪友,在友人住家附近發現一群臥床老人躺在通風不佳的農舍內,聽到老人呻吟,恍惚看到日片「楢山節考」的情節,此景象久久不忘。

民國九十五年,我到社政單位服務時,第一樁棘手的問題就是老人照護中心的社區化。這家照護中心是承租廢棄工廠改建的小型照護機構,竟引起當地居民的抗議。

與同仁到里長辦公處協調,居民稱半夜會有救護車進出影響安寧,有的說會影響房價,里長也勸我多考慮,我請機構多與社區溝通,該案經專家審核,最終同意立案。

一年後,我路過里長家了解該照護中心的運作情形,里長告訴我,同意設立的決定是正確的,照護中心收了很多社區老人家,尤其機構的左鄰右舍就有幾戶老人住在那裡,子孫早晚過來陪伴,親友探視也很方便,年節帶他們回家只稍幾步路而已,老人住得習慣,家屬也安心。他說,這樣的機構應該普遍在社區設置,才是造福老人。

長照不僅要社區化,尚可利用閒置空間及學校閒置教室,開辦社區關懷據點或長青大學,延緩老化速度。在長照法通過後,我國的老人學才是真正的開始。



◆ 邵族沒道德、過很爽?導覽員錯誤解說 族人怒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62143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魚池報導 2015-10-21

日月潭有些遊艇導覽員解說邵族時荒腔走板,引發邵族不滿,情勢有點緊張;日月潭碼頭遊艇育樂事業總經理劉啟帆前晚率所屬船隊卅多名船務人員至伊達邵,與邵族耆老座談溝通,化解文化認知歧異。

邵族文化人馬蓋丹指出,日月潭有些遊艇業者在導覽時,往往為了創造笑點,大開邵族玩笑說德化社是因「過去祖先沒有道德,沒有文化才需要被感化」等說詞,被遊客PO上網,以訛傳訛傷害邵族。

也有人在「搭船日月潭附解說」影片中PO文,無中生有指邵族人口相當稀少,每結一次婚政府補助20萬元,生小孩一個補助6萬。

另有導覽說邵族是母系社會,只要入贅,每天早上起來喝酒,晚上只要陪老婆大人睡覺生小朋友,從此過著幸福王爺般生活,這些錯誤的玩笑話隨影片散播,讓邵族人很受傷。

馬蓋丹指出,邵族沒有結婚補助,生育津貼是生一個小孩憑證明領5000元,船家導覽解說錯誤訊息,族人很反彈,希望還邵族清白。

劉啟帆獲知後,與昔日同學馬蓋丹聯繫研商補救,前晚率旗下船隊卅多名船務人員到伊達邵碼頭與馬蓋丹、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高榮輝、邵族氏族代表陳忠駿座談。

雙方決議碼頭遊艇每三個月與邵族代表座談,帶頭推動了解邵族文化,促成良性溝通,船家定期訓練,由邵族指點正確訊息,避免再汙名化邵族,減少不必要紛爭。

日管處秘書蘇翰彰說,錯誤解說傷害族群情感不應該,將再辦船東與助手訓練導正,避免造成族群的傷害與敵意,帶動觀光正向發展。

fsj 提到...

調查:父母吵架讓孩子最不安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5657

自由 2015-10-22

肯愛協會日前和南湖國小、天母國小合作,以201名高年級同學為對象,進行兒童安全感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媽媽是兒童票選「最能帶給安全感」的人、比例達51%、投爸爸者僅佔26%,至於「什麼地方最能帶來安全感?」82%兒童選自己「家」,其次是學校、僅8.4%。

此外,家中的什麼樣環境會讓小孩感到安全感不足?第一名是父母吵架(32.8%)、其次是家人情緒失控(16.9%),也可見家庭任何成員其實都會影響到小孩。

肯愛協會秘書長蘇禾表示,從調查可以發現,孩子如果安全感不足時,一個人在家就會顯得發慌,所以家庭除了對兒童的生活照應外,心情照顧也不可忽視,平常更要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記者陳炳宏)



◆ 庇護所溫暖如家 受虐移工避風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2000555-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22日 楊明峰/桃園報導

台中印尼籍看護希娣遭老婦掌摑,錄下影片對外求援,20日經桃園群眾服務協會人員救援,安置在桃園移工庇護中心。幕後功臣之一的中心主任柔柔(化名)說,過去見同鄉受雇主不當對待,卻幫不上忙,現能開心幫到同鄉,「再累都要做下去」。

23歲印尼籍柔柔來台5年,在台中仲介服務時,常見同鄉遭雇主不當對待而求助無門,難過自己無能為力。1年多前,柔柔應徵於桃園移工庇護中心擔任主任,因中文流利,能夠協助受雇主凌虐、剝削的同鄉,進行法律訴訟,並找尋適合的雇主。

柔柔當天結束澎湖旅行,一下飛機就獲報,即展開救援任務,陪同希娣驗傷、面對媒體,幾乎整天未闔眼,但見希娣平安抵達庇護中心,她露出微笑說:「一切都值得!」

柔柔與中心裡的同鄉,彼此視作兄弟姐妹。柔柔說,有次身體不適,反而獲受安置勞工們的熱切關心,感動不已。而有的勞工離開中心後,不時會買糕點食物前來分享,彼此向心力強。

庇護中心自去年成立至今,約安置近300人次,提供免費食宿、法律扶助等,定期也會有手工藝、戲劇工作坊等課程,讓勞工在找到合適雇主前,無後顧之憂生活,是在台外勞的避風港。

另外,桃園群眾服務協會成員成立「挺移工(TIG)」社團臉書,約有2500名網友加入,是這次救援希娣的重要管道。協會成員蕭函青說,社團提供給外籍移工,一個尋求協助的對台窗口。(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外籍看護遭虐 家庭照顧巡守隊有必要
http://udn.com/news/story/9/1265172

近日發生多起外籍看護工遭雇主施暴事件,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說,22萬名外籍看護工易處於猜忌、爭執、衝突的處境,建議推動成立「家庭照顧巡守隊」。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表示,近日發生多起外籍看護工遭受雇家庭施暴,而這些都不是個案,這暴露了全國22萬個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每日提心吊膽的窘境。



◆ 印度上層種姓 燒死賤民幼童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63593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20日電 2015-10-22

印度德里近郊一村落20日發生疑似種姓衝突事件,一戶賤民(Dalit)階級家庭的兩名幼兒被活活燒死,父母也受傷;據悉是由上層種姓者趁他們在家中熟睡時放火燒屋。

據「新德里電視台」(NDTV)報導,案件發生在凌晨2時許的德里郊區桑裴(Sonped)村,攻擊者趁受害家庭成員熟睡時,以汽油澆灌屋子並縱火焚燒,導致2歲半的斐跋夫(Vaibhav)和11個月大迪比雅(Divya)被活活燒死。母親瑞卡(Rekha)全身有70%的灼傷,目前在醫院接受治療,父親吉坦德(Jitender)也因試圖拯救家人而受傷。

吉坦德證稱,攻擊者是來自上層種姓拉傑普特(Rajput)家族成員,這個家族10月因一起案件被登錄在案後,就不斷與他們發生衝突,「他們(拉傑普特家族)曾威脅我,要我永遠離開村子,否則要殺光我全家…我拒絕,但請把我的孩子還給我。」

警方表正在調查本案示,並加強村裡安全。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印度燒死賤民幼童案 逮捕7人
http://udn.com/news/story/5/1266458

印度哈雅納省桑裴(Sonped)村發生賤民(Dalit)階級幼童遭上層種姓者活活燒死案,警方已逮捕7名嫌犯。

此外,哈雅納省(Haryana)省長哈塔(ManoharLal Khattar)在昨天因當地示威,取消前往探視被燒死賤民幼童家庭後,由於飽受批評,今天前往燒死案家庭探視,並保證犯罪者一定會受到懲罰。

* 嚇阻性侵犯 印尼祭化學去勢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25755

印尼近來發生一連串震驚社會的性侵兒童案之後,印尼總統佐科威決定簽署法令,授權使用化學去勢懲罰孌童犯。

全球目前有波蘭、俄羅斯、愛沙尼亞、美國數州允許使用化學去勢懲罰孌童癖,南韓二○一一年跟進相關措施,為亞洲首例。俄羅斯參議員也在草擬相關議案,允許法院可以下令對孌童犯化學去勢。目前在俄羅斯,化學去勢僅適用於自願者,凡是性侵十四歲以下兒童的孌童犯如果自願接受化學去勢,則可獲得減刑。

* NCAA名校 驚爆性招生
http://udn.com/news/story/7002/1263897

NCAA名校路易維爾大學的性招生疑雲,昨天出現重大轉折,多名球員遭到指控確有其事,其中不乏已經進入NBA的知名校友。

上個月一名名叫鮑葳兒的女性,出書爆料她曾在前路易維爾大學管理麥基牽線下,幫忙物色應召女郎和對路大有興趣,但還沒加盟的高中球員一起開脫衣舞會,並可以發生性關係。

雖然路大校方一開始矢口否認,但鮑葳兒證據愈來愈多,不僅明確表示當時麥基給她的「行情價」為1萬美元(約台幣32.6萬),對曾參與的球員指證歷歷,甚至還有包含她女兒在內的應召女出面指認球員。鮑葳兒說:「我都把當時的對話紀錄和簡訊留著,相信一定會有這一天。」

fsj 提到...

法部推動意定監護// 老人自定監護人 不限血緣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26121

自由 2015-10-23

修民法訂權利義務 減少爭議

〔記者項程鎮/台北報導〕施行已八十多年的民法,將有重大變革,鑒於台灣已邁向高齡化社會,法務部將修法推動「意定監護」制度,未來可讓老人自己預先決定未來失能後,誰來當他的監護人,即使是沒有血緣關係者也可以。

依現行監護制度,監護人幾乎都是子女或親屬,新制則是讓老人在神智清醒時自行選定監護人,不限有無血緣關係,且權利義務都有明文規範,或可減少家庭爭議和社會負擔。

王永慶大房爭產案 糾紛可免

例如,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大房妻子王月蘭生前繼承了王永慶超過百億元遺產,一旦有了「意定監護」制度,就能在意識清楚時,事先選擇她信賴的人,協助管理她失能後的財產和生活起居, 不致在她失能後,姪子郭文通和王永慶二房的王文洋都爭著聲請想當監護人,連王月蘭胞姊的孫女黃浿綺,也以「王詹樣慈善基金會」名義搶當監護人,徒然造成親人糾紛。

法務部近期密集邀集相關部會及學者專家等召開修法會議,已達成修法共識,規劃「意定監護」制度兩大修法方向,分別是「最小變動現行成年監護制度」和「尊重當事人自主意思」。

受任人意圖不軌 可聲請終止

如當事人已選擇「意定監護」制度,法院優先尊重當事人意願;但如法院基於當事人利益,發現受任人不適任,例如意圖不軌、掏空被監護人財產等,當事人及利害關係人均得聲請法院終止意定監護,且法院有權改為法定監護,另選監護人。

法務部初步擬具意定監護制度增修條文共八條,將納入民法親屬編內,所謂「意定監護」契約,指「本人與受任人約定,於本人受監護宣告時,受任人允為擔任監護人之契約」,也就是當事人和指定的監護人約定,如當事人日後失能時,由被指定人擔任監護人。

意定監護人可以單獨一人,也可為二人以上共同監護,還可指定先後順序,選定意定監護人時,當事人和意定監護人都須在場,並由公證人完成公證程序。

此外,意定監護契約需經法院監護宣告後才生效。意定監護契約成立後、還沒生效前,當事人得隨時撤回;若生效後,當事人想要終止,須聲請法院許可。

※ 相關報導:

* 長青族最希望晚輩做的事…常問候勝送禮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68930

中山大學民調平台,針對高齡社會網路調查結果顯示,比起送大禮或包紅包,長輩最需要的其實是兩三天一次的簡單問候、適時給予生活費以及生病時能有家人親自照顧。

「我當然希望孩子多關心,而且是主動關心。」 75歲劉女士說,雖然時時掛念著孩子和孫子,但也知道老人不能要求太多否則會被嫌「煩」,家庭聚餐也儘量掏腰包請客;子孫過得好,長輩才沒煩惱。

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的吳太太說,「以身作則」很重要,讓孩子多看到爸媽對爺奶噓寒問暖、侍奉湯藥、奉上零花錢,以後比較有可能會「比照辦理」。否則孩子也會覺得:你們都沒有孝順爺奶,我幹嘛孝順你們?

* 日勞動力不足 7成企業續聘65歲員工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267061

日本厚生勞動省廿一日公布高齡雇用現況調查,續聘七十歲以上員工的公司首次突破兩成,顯示日本勞動力不足及老員工的能力獲重視。

* 美嬰兒潮世代積蓄 與退休所需差很大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68240

接近退休年齡的美國人,未來的黃金歲月似乎很有問題。最新調查顯示,這些人的退休需求,與他們的實際積蓄有很大的差距。

進行這項年度調查的黑石投資公司總裁卡皮托說:「民眾比上次調查時顯得更有自信,可是他們仍體認自己沒有足夠退休積蓄。壽命延長表示他們得繼續工作更多年。」



◆ 經濟拖累家庭教育 監獄能不擠嗎?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69130

聯合報 謝文貴/退休教師(台北市)2015-10-24

監獄擠滿人犯,於是有放寬酒駕入監服刑標準、放寬假釋門檻的思維;何以監獄會人滿為患?仔細推敲,其問題根源在家庭經濟問題。換句話說,如果能照顧全民家庭經濟(如創造充足就業機會、合理的薪資所得),就能健全家庭教養功能,則社會犯罪率自然會下降,監獄不致人滿為患。

從教育現場看小一生的問題,或許可以告訴我們這個社會怎麼了!

案例一:小明的媽媽一早到校向導師投訴,小明昨天被同學推了一下(沒受傷),他覺得很不舒服,但報告老師後,老師只對大家宣導不能隨便推人,小明覺得沒受到老師重視,於是家長親自到校。

案例二:小慧媽媽告訴老師,小慧是個特殊的孩子(並非情緒、智力或肢體上的問題),希望老師特別照顧,特別是她早上爬不起來,也無法在上學前吃完早餐,所以會常遲到或需要到校吃早餐。

目前社會小家庭居多,父母都是上班族,早上匆忙將小孩送到學校,放學後孩子到安親班,父母下班後再接回家。如果家庭收入提高,讓父母其中一人可照顧孩子,提升家庭教育功能,相信在孩子的營養健康、課業學習、人格成長等都會有正向的影響,往後犯罪機率也會降低。

只是政府的「振興經濟」喊得震天價響,卻未見有效對策…

※ 你認為呢?



◆ 大陸教授談光棍危機 要窮人合娶老婆
http://udn.com/news/story/4/1270098

中央社 台北24日電 2015-10-24

浙江財經大學教授謝作詩日前在微博發文談大陸的3000萬光棍危機,其中提到「收入低的男人該怎麼辦」時說,「一種辦法是幾個人合起來找一個老婆」,遭強烈批評,但謝作詩23日再發文反擊。

受到計劃生育政策及重男輕女觀念影響,大陸社會男女比例失衡,媒體根據統計數據報導,預計到2020年,將會出現大約3000萬名光棍。

謝作詩的文章運用經濟學術語指出,光棍的存在會增加女性的相對稀缺性,提高其價格,收入高的男人因為出得起高價,所以會優先找到女人;對於收入低的男人,他則提出上述「解決辦法」。

謝作詩還強調,這並不是他異想天開,在一些偏遠窮困地方,「就有兄弟幾個合娶一個老婆的,而且他們還過得其樂融融」。

這篇文章在網路上被轉載並掀起批評聲浪。謝作詩反擊說多數人只會揮舞道德大棒,他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要說我破壞了古早道德,你能不能找到一個不破壞古早道德的解決辦法?」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引述女權組織「婦女傳媒監測網絡」經理表示,性別比例失衡問題基本上是來自於男尊女卑的教育,而謝作詩的這個「所謂解決方法仍然是以男性為中心的,這是極其荒謬的事情」。

※ 相關報導:

* 不祭祖就不登記 婚宴後的戰爭
http://udn.com/news/story/7321/1267049

黃姓工程師與余姓女友舉辦婚宴後,兩人卻因「祭祖」起爭執;黃要求余女祭拜黃家祖先才肯辦理結婚登記,余女拒絕,雙方大打出手,互控傷害、妨害自由,將對簿公堂。

黃姓男子卅三歲,余女小他一歲,兩人今年六月舉行婚禮、宴請親友,但事後遲未辦理結婚登記。

余女催促男方登記,黃拿出婚前協議書,要求女方簽字全盤答應祭祖等要求,余女覺得荒謬拒絕,雙方鬧得不可開交。

....新竹縣文史工作者黃有福說,傳統婚禮女子出嫁前,要向自家祖先報告「出嫁了」,抵達男方家後,隨男方祭拜祖先,代表成為一家人;若新娘因信仰不拿香,可以鞠躬、合十方式替代。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美華表示,時代已轉變,建議雙方基於性別平等,彼此尊重,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fsj 提到...

全責護理 不再1人住院全家倒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70518

聯合報 記者連珮宇/三峽報導 2015-10-25

台灣社會高齡化快速,長輩一旦住院,家屬照護壓力大,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前副院長周照芳推動「全責護理」,病人住院期間,醫院負責一切醫療和日常照護,減少感染風險,且每日照護費1200元,幾乎一般看護費用的一半,大受病患和家屬歡迎,全台已有8所醫院推行。

「全責護理」是由護理師和擔任助手的「照顧服務員」共同合作,照服員負責病人坐輪椅、膳食、身體清潔等基本照護,護理師負責打針、測量血壓、抽痰等專業護理工作,家屬只進行短時間探訪與關懷,作為病人心理支柱。

周照芳說,英、美、日、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國家,早已全面實施「全責護理」。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管制局專家訪台時,皆曾質疑台灣醫院「菜市場」般的住院環境,病人無法得到專業照護,院內感染風險與速度也大幅增加。

三峽恩主公醫院1997年創院起,近500床病人都由院方聘請的37名照服員全權照護,不需病人自費,其中30人領有照護服務員丙級執照,扣除部分家屬和看護照顧者,平均護病比1比10。

院方目前再開放8個床位,試辦護病比1比4的全日照護「陪病員」,病人1天只需要負擔1200元,幾乎只要一般全日看護1天費用2200元的一半費用,推出後供不應求,平均1天有5名病患等待。

家屬林昭吟表示,以往聘請看護,不僅費用高,且往往對患者病情置若罔聞、一問三不知。長輩轉入恩主公醫院後,陪病員與護理師對病況瞭若指掌,照顧專業,拍痰、排尿到清洗都一絲不苟,出院時長輩沒有一點尿布疹,更無一絲「老人味」。

周照芳指出,替病人餵食、翻身、拍痰與身體清潔等,都是護理人員基本技能。但現今台灣多數醫院卻將基本護理工作交由家屬一肩扛起,忽視基本護理的專業性,因此面對台灣社會快速老化,全責護理更應全面制度化。



◆ 電玩鍛鍊老人腦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5000191-260209

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25日 蕭麗君

雖然一般人批評打電玩會導致青少年的注意力變差,不過根據研究發現,打電玩卻有助老年人腦力回春,協助他們的記憶力與專注力獲得改善。

■Videogames for seniors boost brainpower.

打電玩已經成為現代青少年的日常娛樂。儘管部分人士憂心,經常打電玩可能容易引發注意力缺失;但也有研究人員發現,有另外一個族群很可能因電玩而提升他們的注意力,那就是老年人。

注意力是有限的資源。大部分人通常一次只能專注一件事,而難以一心多用。不過幸運的是,針對重要任務,我們的大腦會學會透過降低干擾而提升效能。只不過針對大腦在快速轉移焦點時,如何分配注意力,迄今外界還了解不多。

20歲後 難一心多用

目前我們所知,人類到了20歲後,進行多工處理的注意力轉移效率將會開始穩定下降。這也意味我們在同時處理兩項工作速度與準確性將低於單一任務。不過根據近來研究發現,這樣情況並非沒有方式可以獲得改善。

舊金山加州大學神經學家高薩利(Adam Gazzaley)與其他助理就發現,打有挑戰性的電玩遊戲,的確有助於強化我們的專注力。

這篇刊登於2013年《Nature》期刊的報告,高薩利研究室找來了老年人,教導他們玩「神經賽車」(NeuroRacer)的電玩遊戲。這是一款專為銀髮族量身訂做的實驗電子遊戲。

玩這項遊戲需要同時做兩件事。第一是志願者在沿著蜿蜒的山路開車時,必須使用搖桿控制方向與速度。第二是前進畫面會出現不同彩色標誌,當特定的綠色標誌出現,玩家必須按一個按鈕。

由於分數計算是根據志願者對綠色標誌的反應速度與準確度而定。為確保參與研究的老年人不會因為成績不佳而感到挫敗,因此遊戲難度程度因個別而有所調整。

這項研究主要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研究人員找來174名年齡介於20到79歲的實驗者接受測試,結果發現年齡愈大者,在開車時對於標誌的反應能力愈差,這項結果確認了遊戲可以測試老年人的腦力。

打電玩 有助腦力回春

第二個部分則是專門針對16名年齡介於60到85歲的老年人進行培訓。經過1個月、共12個小時的練習後,大多數人的注意力轉移效能較剛開始玩時大幅提升1倍,而且他們的新分數甚至比第一次玩該遊戲的年輕人還要高。

訓練期間,老年人必須頭戴感應器,以用來觀察腦波活動,並且評估腦力變化。經過遊戲訓練,研究人員還意外發現老年人的多工處理技能、對乏味任務的專注力,以及工作記憶力都出現增強。在訓練結束6個月後,這些人仍維持當時改善後的腦力。

相較之下,只玩單一任務電玩遊戲的老年人,雖然反應能力變佳,但工作記憶力與長期專注力卻沒有獲得提升。

過去也曾有類似研究發現,老年人腦力的確能透過訓練而得到改善。不過包括高薩利等人的一些專家還是抱持謹慎看法,強調要評估電玩遊戲是否對老年人的腦力運作有所幫助,研究規模可能還要擴大。(工商時報)

校正編輯:黃柳璟



◆ 「當成志業」七年級生教你性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6000341-260106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26日 林欣儀/台中報導

2個七年級女生,竟不約而同選擇了擔任性治療師作為職業,在台中市開業,提供有性障礙困擾的男女心理諮商與物理治療,她們說,這不只是事業,更是一項志業,盼幫助更多人得到「性福」。

35歲的沈子棨原本就讀夜校企管系,白天則在學校幼保系擔任行政職員。她說,當時到國小兼課時,有就讀小三的學生詢問關於「按摩棒、性關係」等問題,感到相當驚訝,有感於網路發達,學生看了後會衍生許多問題又無法獲得解決,決定到樹德科大念性學研究所。

34歲的朱瓊茹與沈子棨是研究所同學,她原本在南部念護理科系,畢業後考取公務員,在衛生局擔任性病防治講師。朱瓊茹說,當時負責的是愛滋病防治,因接觸到許多個案,希望更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決定進入性學研究所深造。

從決定朝性學方向學習,沈子棨一路受到家庭的反對與壓力,直到畢業後擔任性治療師,家人仍不贊同,但自己屢屢以病人的情況與母親溝通,分享幫患者治療後的成就,才終於獲得母親認可。她說,從事這個工作已7年多、治療過3000多人。

為了幫助更多人,沈子棨與朱瓊茹還到美國學習情緒治療、性學相關知識,並首創「自助療法」。她們說,一般的性治療只著重於生、心問題,自家則結合慾望與親密關係,並引進台灣從未見過的陰道啞鈴、早洩治療器等儀器,希望以正面態度幫助更多人。(中國時報)



◆ 不敢拒絕…被迫當通譯 新住民自殺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272309

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15-10-26

在台新住民、移工破百萬人,專業司法通譯制度卻至今未建立,導致不少問題。台灣司法通譯協會創辦人陳允萍指出,司法通譯往往不受尊重、酬勞低,最糟的是部分新住民被迫當通譯,曾有人因而遭家暴,甚至可能因環境壓力而尋短。

陳允萍說,過去警方常找附近新住民當通譯,新住民顧及警方負責核發居留證、管戶口,往往不得不去。有位菲律賓商店店主被要求擔任某案通譯,雖憂心地方人士都認識她,仍得奉命,結果到現場發現被告是來往顧客,或許因擔心遭報復,最後自殺身亡。

陳允萍坦言,他擔任外事警察時,也曾找熟悉的新住民當通譯,未料審案太久,對方回家遭老公家暴,從通譯變成提告人。如今成立協會,他特別注意通譯權益,要求官方不得對通譯予取予求、態度惡劣,「不能讓通譯空等十個小時,才說輪到對方翻譯」。

過去規定通譯做一分筆錄五百元,近年勞動部改成一案五百元,也讓通譯深感受剝削。陳允萍說,通譯做一分筆錄待數小時已很常見,現在一案作十幾位被告人筆錄,也只拿五百元,太不合理。「我們希望建立公正客觀第三者的制度,來保護新住民和移工,但通譯也該受保護。」

台灣司法通譯協會新竹辦事處主任陳鑀枚來自馬來西亞,深感通譯必備司法專業重要。她說很多外國人不熟悉台灣法律,比如偷/搶、蓄意謀殺/意外致死的刑責差別。也曾有幫傭屢遭雇主性侵,卻以為雇主是性騷擾、不會被罰,以致遲未提告,都造成不少遺憾。

她也指出,現行通譯費實在太低,官方甚至把逃逸移工、家暴案都包在一起只給五百元,還得隨傳隨到,「要不是幫助受害者,誰要為了五百元半夜出門幾個小時?」要建立專業司法通譯制度,首要提高費用,專業者才會感興趣。

※ 相關報導:

* 大陸開放二孩 小的隨母姓意外成趨勢
http://udn.com/news/story/4/1271565

大陸一胎化的計劃生育政策逐漸鬆動,包括「單獨二孩」等新規已成大勢,但「多出來的小孩」卻意外引發「姓氏革命」,因為不少媽媽要求,既然大的已經隨夫姓,那「小的就該隨母姓」。

* 寵過頭!陸保母賓士開到校 當街炒菜給兒吃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73033

媽寶的極致!大陸湖南省武昌一戶有錢人為怕小孩上學太累、午餐吃不好,派了自家賓士保母車到學校旁當臨時旅館,還請了保母直接在路邊炒起菜來,遭到交警驅離。

fsj 提到...

東京物語/日本寺廟 比超商多2.5萬間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76867

聯合報 東京記者雷光涵 2015-10-28

日經Business記者鵜飼秀德對駐日外國記者簡報,是這樣破題的:「各位知道日本全國有七萬七千間佛教寺院,比超商還多嗎?」日本有五萬兩千間超商,沒想到佛寺神社比超商還無所不在。

據估計二○四○年全日本恐有近五成的市區町村會因人口外移、少子化等徹底「消失」,所在地的佛寺神社也有三到五成隨之廢院。如今看來「一村一寺」是莫大負擔。「朝日新聞」統計過,沒有專任住持由他寺僧侶代管或沒住持的佛寺,全日本有一萬兩千多處。福島縣會津坂下町有淨土宗佛寺住持甚至兼管十三處寺院,近年各地佛像被竊的事件頻傳。

鵜飼說,「住持收入低,願世襲繼承的人也少。」他本人是正覺寺的副住持,得靠媒體工作維持生計。有人覺得日本和尚很有錢,他說是錯誤印象。東京佛寺神社家大業大,與不動產業合作,坐收租金就經濟無虞,地方偏鄉居民高齡化或搬到都市,固定納香油錢、墓地管理費及葬儀布施的「檀家」(信徒)減少。像鵜飼一樣兼差的管理人愈來愈多。

面對寺院消失危機,首待解決的是繼承人。福井縣的真宗本願寺二○○七年起為單身的和尚辦相親,希望他們盡快找到另一半好生出繼承人;臨濟宗妙心寺派降低修行門檻,比如允許修行人有單人房、晚上開放用手機、偶爾可打電腦,招攬經濟無虞的退休企業家當住持。開源方面,嶄新的空間利用如租借為演奏會、落語(單人相聲)表演場地,還有佛寺接受「宅配骨灰」好留住信徒。

然而年輕一代的日本人生活與宗教連繫愈來愈淡泊。鵜飼說,不少朋友覺得死後不必這麼麻煩辦葬禮,雖然現在逢重要節日小孩會跟父母回鄉祭拜已故的爺爺奶奶,但不一定有祭拜祖先觀念;家裡放佛壇的都市年輕家庭快絕跡。他警告,「人在做、天在看」的約束力將弱化,三一一震災地區四年來治安惡化,「我認為與東北寺院大量傾廢有關。」

※ 相關報導:

* 日本社會仍有300萬賤民 藏身「不潔」行業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274511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日本是單一種族的國家,很少外國人,表面上也沒有階級之分,是相當和諧的社會,但有一例外,日本社會隱藏了封建時代遺留下來的「賤民」階級,他們是從事屠宰業、殯葬業等「不潔」行業的人,在封建時代屬於「部落民」階級,即使明治維新後已廢除種姓制度,部落民後代至今仍受到歧視。

....屠宰場內的許多工作人員都是「部落民」後代。「部落民」可追溯到封建時代,從事與死亡有關而被認為「不潔」行業的人,例如劊子手、屠夫和殯葬業者,他們居住在對外隔絕的村落,被稱為「穢多」,是最低階級的人。當年「穢多」階級若犯罪,武士階級可以殺了他們而不受懲罰。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還有地方官員宣稱,「穢多的命只值一般人的七分之一。」

種姓制度在一八七一年與封建制度一併廢除,但「部落民」仍難以融入社會。在應徵工作時,雇主會要求家族的戶籍地,「部落民」常不被聘用。

在一九七○年代,一個爭取「部落民」權益團體發現,一本三百卅頁、手寫的「部落民」姓氏和社區地名透過郵購秘密賣給企業主,許多大企業用這本名單剔除「部落民」。日本已立法禁止這種行為。

Google Earth在二○○九年提供東京和大阪的歷史地圖,竟標出封建時代「部落民」的村莊,引起公憤。現在還有多少人居住在歷史上的「部落民」村莊已難以查證。政府在一九九三年的調查中列出近一百萬人住在全國四千多個「部落民」村莊。「部落民解放聯盟」估計有六千個「部落民」村莊,總人口近三百萬。

聯盟人員說,現在仍有人私下買「部落民」姓氏和居住地名單,但用途不同。「有些個人買來調查未來的女婿或媳婦是否為部落民,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嚴重歧視之一。」



◆ 老殘悲歌 請讓大家幫你忙吧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76898

聯合報 張筱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台北市)2015-10-28

新北市又見照顧悲劇。六十七歲高姓男子攜精障子燒炭亡,可見家庭照顧者(照顧失能家人者)其照顧技巧、照顧壓力與情緒都需要多方協助。

當家人患病,家庭照顧者在承擔照顧過程中,其身體、心理、社會互動、經濟、家庭關係等都備受考驗,但壓力之大卻易被旁人忽略。在我的服務經驗中,老年照顧者的反應和需求有別於其他年齡層的照顧者,呈現多元問題,需要協助的角度更為廣泛。

老年照顧者(六十五歲以上)其身體已逐漸退化,甚至本身可能患有各種慢性疾病,需要他人照顧或協助,卻還要照顧中年失能的子女,身體負擔是一大考驗。

原本應是享清福的時刻,卻面對繁瑣與沉重的照顧問題,也會使其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無力感、挫折感、罪惡感等都會浮上心頭,加劇壓力的感受,心理健康漸弱。

老年照顧者(父母),多半其子女都處中年階段,也要面對工作和自己的家庭,分擔照顧手足也非易事,在支持度和喘息機會少的狀態下,許多家庭都是老年照顧者獨自撐著照顧失能的孩子,照顧的孤單感更會將老年照顧者推向黑暗之處。

老年照顧者同時也會面對死亡議題,擔憂未來無法照顧生病的孩子,也擔心未來是否會造成其他孩子們的壓力,因此寧願獨攬照顧工作,承擔壓力,也不願放手。

對老年照顧者而言,這些照顧壓力倍增,因此選擇激烈手段的機會大幅提升。也提醒留意,通常悲劇多發生在家人離家期間,如白天外出工作或刻意支開妻子去採買,要求處理各種事務,若家人發現照顧者態度或行徑與平時不一樣,也要提高警覺,尋求協助。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開辦免付費專線0800-507272,協助照顧者獲取資源,避免照顧壓力不斷累積,造成憾事;親友、鄰里都可通報社區中的照顧家庭,盡早讓資源介入,不要遺憾。



◆ 印度性侵犯猖獗 法官提議閹割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75836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26日電 2015-10-28

印度近來不斷傳出婦女和孩童遭性侵,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印度馬德拉斯(Madras)高等法院的法官建議,應對性侵者施以閹割的刑罰,以杜絕更多兒童被性侵。

在發生婦女在公車上遭輪暴後,新德里近來更發生多起兒童遭性侵案;連新德里南郊古爾岡(Gurgaon)市副市長卡塔里亞(Parmindar Kataria)26日也傳出遭婦女控告性侵。

面對嚴重而無法遏止的性侵案,馬德拉斯高等法院法官庫魯巴卡仁(N Kirubakaran)已下令執行中心考慮對性侵、性虐待兒童的罪犯施以刑罰,「德里10月發生的冷血、殘暴、恐怖且令人震驚的幫派虐待兒童案,證明本庭對虐待兒童者,特別是性侵兒童犯,建議給予閹刑的附加懲罰是正當的。」

庫魯巴卡仁表示,法院數據顯示,2008到2014年的性侵兒童案件成長2.4%,但針對兒童的犯罪增加了400%。不僅本地歹徒,外國惡徒也會到印度虐待兒童。

※ 相關報導:

* 網路性勒索趨增 鎖定年輕女性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73369

年輕女性在網路和社群媒體受到性騷擾和性勒索日益增多,美國辛辛那提三名男子最近被聯邦提控,指他們在網上威脅多名女子,強迫她們提供性裸露照片,如果不從就報復和殺死她們。

丕優公司去年的調查顯示,在18至24歲的年輕女性中,逾半數在網上受到某種程度的騷擾,四分之一在網上被跟蹤,尤其是年輕女性更易成為性勒索的對象。

....史密斯說,有經驗的性獵手在社群媒體上仔細觀察,評估年輕女性的心態和希望交朋友的心理,他們常向她們提供忠告,和如何交朋友的方法。

網上的約會程式也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了一種應用程式,可把約會程式隱藏起來,但家長對子女面臨的網路威脅卻沒有察覺。史密斯認為,家長應了解新技術,並知道子女社群媒體的帳戶密碼。

fsj 提到...

窮人悲歌 你聽過香港「麥難民」嗎?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79752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5-10-29

據BBC中文網報導,在10月時香港麥當勞內發現伏屍,死者是一名年約50.60歲的婦人,被發現時已經死去了一段時間,BBC記者深入了解這些被稱為「麥難民」的人,了解他們背後令人心酸的故事。

「麥難民」這詞始於日本,用來形容長期在麥當勞留宿者,他們通常收入太低無法負擔房租,所以把光線良好、消費便宜、有著空調、座位,服務又良好的麥當勞充當暫時旅館,這個現象普遍出現在東南亞,但香港因人口老化、房產價格高和工資停滯不長等情況,「麥難民」的情況特別嚴重。

「麥難民大部分都是老人家,他們的笑容似乎遮掩了背後傷感的個人故事」。BBC來到香港訪問這群麥難民,54歲曾經當過警察的阿陳接受採訪,他於1970年末代大學畢業後加入警隊,1996年離職後做生意,在大陸投資,商業夥伴卻捲款潛逃,他打了三年官司,2006年返回香港,身無分文,目前則靠打工餬口,大部分晚上都在麥當勞度過,他說這是熟悉的地方,常遇到熟悉的人,他們常都是無家可歸。

66歲的何大衛則無奈的說,不要以為他很懶惰,他很渴望得到工作機會,但因為年齡的侷限總是失望而歸,現在靠著政府救濟;而雖然香港設有公共房屋,但供應短缺,他只能在深圳月租一個房間,掛念香港的他大約每周會坐火車回到香港這家麥當勞一次,當起數天「麥難民。」

印度裔攝影師蘇拉傑·卡特拉在2013年開始拍攝香港「麥難民」,他認為這個明亮背景前的老人露宿者或窮人,簡直是一大諷刺。香港是全球貧富最懸殊的地方之一,根據政府數字顯示,在七百多萬人口中,有五分之一是貧困者。而長者中更有三分之一人生活於貧窮下。



◆ 綑醉漢成木乃伊 警嬉笑拍照惹議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27749

自由 2015-10-29

〔記者顏宏駿、黃敦硯/綜合報導〕彰化警方前晚將63歲酒醉鬧事的賴姓男子帶回派出所,因他哭鬧且撞牆,員警將他上銬,賴男卻拉扯手銬致手腕挫傷,警方惟恐傷口加劇,竟用膠帶將他全身綑綁,彷彿木乃伊般綁在長凳上,3名員警還持手機拍攝,現場照片po出後,網友質疑警方執法過當,如「ISIS(伊斯蘭國)行刑」,特別是現場員警還笑笑以對,太冷血。

照片PO網 被轟執法過當

警政署昨表示,此舉未違法,但社會觀感不佳,將要求各縣市警局避免,若要保護酒醉失控對象,建議採用醫院綁綑失控患者的束帶,材質較軟,不會傷人,也不致留下不好觀感。

警署:未違法 但觀感不佳

至於多名員警拿手機拍照,警政署認為,員警拍照應是蒐證自保,但只須1人即可,將要求該單位檢討,避免再發生。

臉書「彰化踢爆網」昨有3張「警方執法」照,po相片的小魏稱,賴男像木乃伊似的被綁在長椅上,4、5名員警在一旁觀看,疑似用手機拍攝。如同「人犯木乃伊」的照片po網後,網友譁然,員林警方展開調查。

警方指出,賴男前晚9時帶著酒意走進員榮醫院急診室,對多名病患咆哮侵擾,院方報警,員警像「扛死豬」方式把他抬進派出所看管,但賴男躺在地板扭、滾、踢、踹,員警拿他沒辦法,只好扣上手銬並幫他戴上安全帽。

因賴男並非嫌犯,警方讓他坐著,但他躁動不已,警方把他帶到候訊區上銬,見他情緒激動,雙手猛扯手銬,還踹踢辦公桌,致使手腕出現傷痕,警方情急下拿出膠帶,將他的雙腳綁綑在長椅上,再綁住全身,賴才被制伏,酒醒後被送回家。

員林警分局長蔡鴻謀表示,現場有5名員警,1人抓手、1人抓腳,其他3人協助,3人有拿手機拍照、錄影,但經查,流出的照片非3警所拍,當時派出所內正處理1件車禍,2名當事人在作筆錄,警方昨晚問他們,2人都說沒拍醉漢,但現場另有6名家屬,警方不排除照片可能出自其手,不過,當時也有其他員警跑近觀看,也可能有拍照。

po照的小魏是房仲業務,警方表示會持續追查,若查證是員警流出,會適當懲處。

警:沒醫療束帶才用膠帶

彰化警方解釋,當時賴男全身躁動,警方因無醫療用束帶,迫不得已才用膠帶,坦承畫面不雅,執法方式有改進空間;圍觀員警是「下意識」拿出自己的手機蒐證;至於臉露嬉笑,並非見獵心喜,而是覺得一個大男人,怎會失態至如此不堪?員警神情呈現的是「無法理解,搖頭歎息」。

據了解,賴男常喝得醉茫茫而流落街頭,家人已不理他,昨一整天也未回家。

※ 相關報導:

* 白人警教室摔非裔女生 引民權調查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77758

南卡羅來納州一名非裔高中女生拒絕要她離開教室的要求,被白人警察動武將她連人帶椅摔倒地上,接著又將她身子甩到一旁,再用手銬銬住她,過程被人錄下送上網路,在警方執法過當廣遭質疑之際,再度引發軒然大波,司法部27日火速表達立場,宣布將展開民權調查。

....拍攝衝突影片的羅賓森說,事件源起於這名女生上課中掏出手機,數學老師試圖沒收,被她拒絕,並且口出惡言,老師告知學校行政當局,校方隨即召來警察。羅賓森說:「校方人員試圖要她起身離開,她說自己沒做錯事,只把手機拿出幾秒鐘,她再三懇求、道歉。接著就是校方召來警官菲爾德斯,他要求女生:『請妳離開』,她回答:『不,我沒做錯事。』」



◆ 跨國賣淫 數十藝人、女模捲入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27789

自由 2015-10-29

進出頻繁 驚動美國土安全部

〔記者謝君臨、邱俊福、吳昇儒、黃欣柏、錢利忠/台北報導〕台灣女子戴君儀為首的跨國賣淫集團,因進出頻繁而驚動美國國土安全部,透過美國在台協會(AIT)向我國通報,檢警調近日收網,查扣一冊賣春筆記本,記載數十名陪睡的女藝人、小模身分,檢警調昨以證人身分先約談七人協助調查,近期將約談其餘女藝人,本案恐釀成影藝圈大風暴。

檢警前天發動首波搜索、約談,昨凌晨依涉《人口販運防制法》諭令將賣淫集團首腦戴君儀以五十萬元、共犯鍾宜姿以二十萬元交保,而太陽花女王劉喬安(現名劉依函)因同罪名以五萬元交保;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外事站,昨以證人身分約談名列筆記本內的多名女藝人,其中一女曾代言產品;昨外傳「雞排妹」鄭家純被約談,但辦案人員強調未約談她。

辦案人員說,被約談者不代表就是被害人,有些是證人,協助釐清主嫌犯案手法及聯繫對象。

免費出國當餌 誘騙小模陪睡

「戴姊」戴君儀為首的賣淫集團,遊走中、港、台、美,兩、三年來物色具姿色的小模或藝人,以免費出國旅遊為號召,誘騙她們陪富商「吃飯、睡覺」,並將她們分級,喊價從七、八萬元至廿萬、卅萬元,甚至分天數及旅程,最高喊價到「一趟」五十萬元。

檢警調調查,戴女不只外銷應召女至中、港、澳、美國、新加坡,甚至國內也有接單,部分女星以為只是單純陪吃飯,到現場發現有些富商毛手毛腳,甚至要求陪睡,若是國內的飯局,還能打電話向朋友求援,若是國外的飯局,因人生地不熟,只得在半強迫下配合,回國後礙於名聲也不敢聲張。

遊走中港台美 最高喊價50萬

美眉出國和買春富商吃完飯後,集團就故意說只有一個房間,要求美眉須跟富豪同房,進而要求陪睡,等睡完一晚,第二天又要求陪睡其他客戶,若不從,就扣住第一天陪睡的錢,身在國外的美眉只好就範。

引人注目的是,劉喬安也捲入本案。據了解,劉女去年底被媒體報導涉援交後,經濟陷入困境,擔任飯局經紀人的集團共犯鍾宜姿,聘劉女任助理,但經調查,劉女近半年無出境紀錄,帳戶金流無異常,初步認為僅協助幫忙帶人出席國內飯局,涉案程度仍待釐清。

AIT今年初通報我國司法單位,指有戴姓台灣女子專門帶團,到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場,疑仲介跨國賣淫,台、美合作偵辦。

檢警從戴女筆記本發現許多疑似買春嫖客與賣淫女子名單,名單中有港、澳與中國富豪,也有多名藝人、模特兒,但哪些只是單純陪吃飯、哪些涉入陪宿過夜,尚待釐清。

fsj 提到...

一胎化解禁 大陸開放生2孩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281704

聯合報 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2015-10-30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開放二孩的重大決策,將改變當前大陸人口、家庭及社會結構,也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消息一傳出,大陸社會沸騰,禁錮大陸民眾卅多年的一胎化政策也宣告終結、走入歷史。

四天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昨在北京閉幕,據會議公報,全會提出,「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即全面開放二孩。由於此一政策重大調整,影響到每個人,大陸官媒早在公報全文披露前,就以快訊發出。

大陸的一胎化政策始於一九七九年,當時中共中央發表「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標誌著中國大陸的生育政策轉向嚴格控制二胎和獨生子女政策。卅多年「一胎化」政策在控制人口的同時,也釀下苦果,諸如:男女比例失衡、民工荒、少子化、人口老齡化等。

二○一三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首度大幅鬆綁一胎化,啟動「單獨兩孩」政策,然而符合夫妻任何一人為獨生子女條件的「單獨」夫婦,僅十分之一申請二胎,遠低於官方預期。

事實上,大陸的人口紅利從二○一○年開始逐漸消失,即使執行單獨二胎政策,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趨勢,令不少人口學家憂慮,力陳應儘快從現有的單獨二胎政策過渡到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今年七月,大陸國家衛計委首次對「全面放開二孩」鬆口;十月底一份「中國未來人口發展報告」,上呈中共決策層,建議立即全面放開兩孩政策。

大陸學者測算,全面放開二孩後,約有六千萬人受益於新政策。澎湃新聞引述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喬曉春指出,全面二孩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估計只有六百至八百萬,加上目前一千六百萬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年出生人口峰值在二千二百萬左右,但預計只會持續一、兩年,很快就會一路走低。

※ 相關報導:

* 二孩政策/軟硬體投資 商機大增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281595

36年前中國平均每位婦女生育三個子女,當時鄧小平認為此將嚴重拖累經濟成長,於是實施「一胎化」政策。36年後的今天,「一胎化」政策終於劃上休止符,目的則是重振經濟成長的活力;如果順利施行,將是中國最有力的「擴大需求」措施,不但能刺激民間消費,政府也非擴大投資不可。

* 育兒人民幣百萬起跳 中國父母患「恐二」症
http://udn.com/news/story/8908/1282600

中國宣布全面開放二孩,但由於育兒成本占中國家庭平均收入近半,在城市養育一個孩子,成本在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519.9萬)以上,不少父母都患上「恐二」症,生育二胎的意願缺缺。2013年底中國「單獨二孩」政策頒布後,一年內全國僅有不足1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不及預期一半,最終實際生育的人數更少。

網易報導,一個名為「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帖子最近在網上熱傳。算帳的生育成本包括懷孕、產後養子、教育經費、生活費用等。其中,北京排名第一,養育一個孩子到成人的成本約276萬元;其次是上海247萬元;緊隨其後的深圳和廣州育兒成本也在200萬元以上。



◆ 死亡28年被催繳健保 陸正除籍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28071

自由 2015-10-30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九歲男童陸正二十八年前被綁票殺害,遺體始終沒找到,陸正的父親陸晉德本月五日到新竹市東區戶政事務所詢問如何替愛子除籍,但因沒有死亡證明書,向戶政單位與法院求助連連碰壁,內政部經開會認定,陸晉德檢附最高法院的判決書可做為死亡證明,以證明陸正在被綁票當天即遇害,內政部同意可為陸正除籍。

陸正的除籍案正式解套,內政部戶政司司長張琬宜表示,全案已在十月十五日辦妥死亡登記。

據了解,陸正案的主謀至今仍未伏法,陸晉德不捨愛子,始終沒將兒子除籍,政府機關卻認定陸正還「活著」,甚至寄發催繳健保費用通知單,陸晉德大動肝火,決定為愛子除籍。

張琬宜表示,根據「戶籍法」第十四條規定,辦理死亡登記要出具相驗屍體證明書或死亡證明書,陸正是在七十六年被綁票,其遺體一直都沒有找到,檢調單位與醫療院所因此無法開立相驗屍體證明書或死亡證明書。

張琬宜說,陸晉德在十月十二日向新竹市東區戶政事務所申請替陸正除籍,但因只提出最高法院的判決書,無法出具陸正的相驗屍體證明書或死亡證明書,竹市東區戶所認為有疑問,因此報請內政部裁示。

內政部經開會認為,行政機關可以根據法院判決書所載的事實理由,來判斷事情的真偽,因此告知竹市東區戶所,陸晉德檢附最高法院的判決書,可做為陸正的死亡證明,陸正的除籍案因此解套。



◆ 孩子,你媽媽是… 用汗淚醃漬的驕傲大陸妹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83825

聯合報 劉愛玲/家管(台中市) 2015-10-31

日前有新住民第二代國中生因故跳樓,為受傷孩子惋惜。依筆者經歷,不管是新住民或新二代,多少都會遇到這事。

剛來台灣時,聽到別人叫我「大陸妹」,心中不是滋味,有時還會大聲說,「我是台灣郎的媽」反嗆回去。後來轉念一想,「大陸妹」這種蔬菜白白嫩嫩,人見人愛,有何不好呢?如再有人問我籍貫時,我還會主動介紹並自我調侃說:我是大陸妹,但是有經過汗水和淚水醃漬過的大陸妹喔。

某天,孩子回家委屈說:「媽媽,今天有同學罵我是中國人,我氣憤打了一下他的頭,老師要我們互相道歉。」我說:「再有什麼委屈,先動手打人就是不對,道歉是應該的,要虛心接受。」孩子又說:「誰叫他先罵我是中國人。」我又問:「你覺得中國人很丟臉嗎?為何要生氣呢?」孩子想一想說:「是喔,每次去舅舅家,看他們房子很漂亮,食物又好吃,我和表哥表弟們都玩得很開心,其實我還蠻喜歡那邊耶。」我趁勢開導說:「這是你的自卑心作祟,覺得中國人不好才生氣。現在的中國,你應該自豪才對啊。」孩子點點頭。

一周後,孩子對我說:「媽媽,又有同學罵我是中國人,我笑笑地將上次那話說給同學聽,他們聽完後,跟我道歉呢,說下次再也不講了。」

有次外子接孩子放學,一位同學故意說:「你阿公來接你喔」,孩子不高興,我對孩子說:「別人的爸爸和你爸都一樣賺錢養家,只不過是年齡大一點才生你,證明你爸爸有愛心,又有勇氣承擔養育責任,你應該感謝爸爸的辛苦,哪有生氣的理由呢?」一席話把孩子心結打開了。

常聽新住民孩子受同學排擠和歧視,甚至有些老來得子的爸爸,自卑得不敢參加學校親子活動。筆者認為,如果有父母老師在旁正確引導,先排除父母自己和孩子心中障礙,問題會迎刃而解。

※ 相關報導:

* 被領養中國10歲女孩想選美總統 作證盼修憲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82333

十歲的艾莉娜‧穆赫(Alena Mulhern)覺得將來有一天冠上總統的頭銜似乎是個不錯主意,但這位麻州金士頓(Kingston)居民沒法成為美國最高元首;她是從中國領養的兒童,非美國出生公民,根據憲法不能競選總統。然而艾莉娜不肯善罷干休,28日她到麻州州議會,呼籲修改這個「不公平」的憲法條款。

艾莉娜在麻州州議會一個委員會作證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參選總統。」她不希望只因自己出生中國,就被剝奪爭取這個位子的機會。

fsj 提到...

8不良習慣… 孩子跟你學的!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282734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9日電 2015-11-02

編譯宋凌蘭/綜合29日電

身為父母,我們忙著撫養孩子,卻常忘記身教的重要性。孩子就像監視錄影機,好的壞的都會拍下來。以下這些不健康的習慣,可能是你在不知不覺中教給孩子的。

1.嘮叨:你的嘮叨不會推動或鼓勵任何人去做你想做的事,不但浪費精力,還造成更多衝突。與孩子溝通時,先想好你要表達的重點,避免碎碎唸。

2.悲觀:觀點負面的人會傷害人際關係,也不利你的情緒和身體健康。對生活有均衡觀點,注意自己何時會變得負面而怨天尤人。

3.憂慮:不論我們如何努力,都無法保護子女免受痛苦。頻頻查看孩子,使我們變成直升機父母。擔心每個小細節,會使孩子焦慮,只會導致思維充滿恐懼。

4.憤怒:若是表達得當,憤怒可以是健康的情緒。孩子藉著觀察父母如何管理情緒來瞭解情緒,你是否會對芝麻小事火冒三丈?先處理自己的憤怒,孩子不應是亂發脾氣的對象。

5.被動攻擊(passive-aggressiveness):你是個憤怒的人,只是假裝不生氣。你以被動攻擊的方式作為藉口,逃避家庭關係的挑戰或衝突。跟孩子冷戰,無法教導他如何適當處理衝突。

6.過於縱容:不論是錢花太多或吃太多,任何過度都不好。孩子需要規矩,太多好東西並非好事。家長應設限制和界線,並以一貫態度執行規定。

7.壓力:孩子會提升父母的壓力,他們也會注意父母如何管理壓力。你是否會找時間放鬆,或是壓力大時會說出來?

8.漠視憂鬱症:太多家長都漠視或未好好解決憂鬱症,將其淡化為沮喪或難過。想打破憂鬱症的循環就要尋求幫助,坦白承認你的需要。

※ 相關報導:

* 南美》巴西剖腹產熱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1000195-260209

在巴西有錢家庭當中,剖腹生產是標榜奢侈豪華的流行趨勢,這也導致該國私立醫院剖腹產比率超過8成。儘管巴西政府企圖遏止這波剖腹熱潮,但社會觀念不改,想要降低剖腹產比率恐怕不易。

* 生育13大福利懶人包,勞工爸媽千萬別錯過!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287310



◆ 同志遊行7.8萬人相挺 看見彩色的凱道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85440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11-01

亞洲最大同志遊行、第十三屆台灣同志遊行,昨天在台北景福門圓環展開。主辦單位台灣同志遊行聯盟表示,本屆共吸引七萬八千人,破去年六萬五千人的紀錄,創歷屆新高。

遊行主題「年齡不設限:解放暗櫃.青春自主」,希望打破社會規範對年齡與性別的情愛限制。沿途有「彩虹樹」、「彩虹Puzzle」活動。台灣同志遊行聯盟總召小白表示,聯盟以彩虹樹為精神象徵,邀請民眾在葉片上寫下對同志運動的期許,讓繽紛葉片聚成六色彩虹樹。「彩虹Puzzle」邀請民眾找街上出現的彩虹字母合照。

參加的民眾大玩「彩虹接力」,接力傳遞彩色布條,喊出「解放暗櫃.青春自主」口號,將象徵枷鎖的柵欄拉倒。活動高潮則是包覆彩虹旗的歌手溫嵐,勁歌熱舞唱出祝福。她指出,同志遊行象徵社會文明的速度、人民心靈的寬度,她許願一定要站上此舞台「看見彩色的凱道」。

遊行開場前,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在臉書表示「支持婚姻平權」。今年參與遊行的政黨數也創新高,包括民進黨、綠黨社民黨聯盟、時代力量、自由台灣黨、樹黨皆組隊參與。呂欣潔、苗博雅、許秀雯等六位公開出櫃的立委參選人,也宣示以參政爭取「同志平權」的決心。

由家長組成的「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也參與。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執行秘書陳玫儀表示,曾在挺同志的場合,遭反對同志團體質疑「你們真的是家長嗎?」這番話讓成員決定帶孩子參加。

陳玫儀說,女兒年幼時曾問她:「我是男生還是女生?」當她反問:「妳想當男生還是女生?」女兒答:「女生。」她告訴女兒「若妳長大後想當男生,也可以。」她將這段對話放上臉書,引來親友質疑,「但這就是我想給女兒的教育。我要給她的不只是性別平權的觀念,還有人權的觀念,人人有選擇的權利。」

※ 相關報導:

* 姦殺女工程師 印度狼判絞刑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84758

印度孟買去年1月發生女工程師遭姦殺棄屍案,法院30日判處強姦犯賽納(Chandrabhan Sanap)絞刑。

據印度媒體即時快訊報導,承審本案的特別法官喬許(Vrushali Joshi)表示,這起案件非常罕見,因此判處被告死刑,被告必須被吊著脖子直到死亡為止。

* 陸新刑法 穿恐怖主義服飾有罪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285503

大陸新版刑法修正案今起實施,大陸最高法院與最高檢察院昨發布「補充規定(六),指第六次補充」,新增廿個罪名、修改十三個原罪名,刪除嫖宿幼女罪;而新罪名多與恐怖、極端主義等行為有關。但像穿戴恐怖主義服飾罪名,恐招致侵害人權爭議。

....此次司法解釋新增的廿個新罪名,與恐怖、極端主義相關的有: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利用極端主義破壞法律實施罪,強制穿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誌罪,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等五罪。



◆ 「不同世界」 少數族裔在美貸款遭歧視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84631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30日電 2015-11-01

美國幾十年前就立法禁止銀行貸款有任何歧視,可是這種做法近年來卻有死灰復燃之勢。在爆發金融危機後,銀行大肆減少向少數族裔提供房屋貸款,使管制當局感到關切。

僅只過去12個月,聯邦和州市官員就在紐約州水牛城和羅徹斯特、密爾瓦基、羅德島的普洛維頓斯、聖路易,對貸款歧視案件成功的達成和解,規定銀行擴大對少數族裔的貸款計畫,甚至繳付罰款。

有關官員說,司法部七年來從未如此積極對付貸款歧視,而且有更多銀行面對調查。

「紐約時報」報導,貸款歧視可能對少數族裔社區造成深遠影響,而最近一些案子顯示貸款歧視也在演變。銀行不再公開談論拒絕貸款給非洲裔申請人,只是悄悄的刻意避免在少數族裔社區設立分行、派駐經紀人或提供房貸服務。

銀行主管通常對這類決定的用意避而不提,可是新澤西州哈德遜市儲蓄銀行接受聯邦當局問話時,明白表露他們不願涉足少數族裔社區。一名貸款主管向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解釋他們何以沒有接到少數族裔社區任何貸款申請時,宣稱這些社區有如「完全不同的世界」。

這家新澤西州最大的儲蓄銀行,去年在新州、紐約和康乃狄克州核准了1886件房貸,只有25件的貸款人是非裔。它否認有任何不當作為,可是上個月同意支付將近3300萬美元,解決消保局和司法部對它提出的告訴。這是這兩個聯邦機構歷來對貸款歧視案達成的最大筆和解金額。

貸款歧視重現與次級房貸泛濫引發金融風暴的影響有關。銀行界為了避免高風險貸款,紛紛提高信用貸款標準,導致非裔和西班牙語裔貸款申請獲得核准的比率劇降。

銀行通常會設法避免借錢給似乎可能賴債的貸款人,可是管制官員宣稱有些銀行逾越紅線,把整個社區都給排除。

聯邦準備銀行的資料顯示,2006到2014年,非裔在全國房貸占有的比率從8.7%銳減到5.2%,西語裔也從11.7%銳減至7.9%。聯邦和州方官員說,貸款歧視問題有多廣泛很難斷定,他們相信絕大多數銀行都依法行事,可是最近這些告訴透露顯著的失衡現象。

fsj 提到...

生育給付增為36564元 最快明年初實施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89198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 2015-11-03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環委員會昨討論修正「國民年金法」,初審通過提高生育給付增至二個月,產婦一胎可領三萬六千五百六十四元的生育補助金,兩胎以上則按比例增付。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曲同光表示,若草案順利於本會期三讀通過,最快明年初可望實施。

曲同光說,考量到現行的軍保、公保、勞保的生育給付皆是一胎兩個月,社會保險生育給付應根據公平原則,,也有鼓勵生育意義。

目前國保投保人數約三百六十萬人,一年約有一萬八千人申請生育給付,若以按月投保金額一萬八千二百八十二元計算,一年支出約三點三億元。若提高生育給付至兩個月,政府一年支出逾六點五億元,對國保財務影響有限。

曲同光說,現行國保生育給付金額是按被保險人分娩或早產,當時的月投保金額發放一個月,若是雙胞胎或第二胎以上者,則以比例增付,例如雙胞胎給付兩個月、三胞胎給付三個月。

不過,若是被保險人同時符合其他社會保險生育給付或補助條件者,必須擇一請領。例如國保被保險人分娩,其配偶為農保被保險人,並已請領農保生育給付,則國保被保險人不得以同一生育來重複請領國保生育給付。

立委陳節如指出,現行法規有漏洞,欠繳國民年金者,生產時只要補繳一千元,就可以請領一萬八千多元的生育給付,經追查發現,過去已有一百八十八件欠費者利用法規漏洞而領走生育給付,總金額達三百零八萬元,這次修法必須一併修正。

曲同光說,國民年金開辦七年來,確實發現該情形,去年已修改分期付款辦法,從一期一千元調升至六千元;且修法後國保欠費者,仍可採用分期付款或延遲付款,但至少要繳交國保生育給付的五成,也就是一萬八千二百八十二元,才能請領給付。

※ 相關報導:

* 收養刻板印象 這些話養父母聽了刺耳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289847

「這小孩好可憐,你們真是有愛心。」「孩子以後回去找他親生的爸媽,你不就白養了?」兒盟今天發表養父母最常受到冷言冷語排行榜,由於社會對「收養」的刻板印象,收養家庭時常會面臨到旁人帶有偏見或歧視的用語,令收養父母很受傷。

* 二孩政策下 百萬計生官員恐失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4000961-260309

大陸在中共十八大五中全會宣布全面開放生二孩政策,卻有一群人面臨失業,就是數以百萬計的計畫生育部門官員。這群盡責執行獨生子女政策的人,是最貼近民眾的公部門人員,但他們也是公眾最反感的一群。

....公眾對計生官員的敵意很深,至今仍受民眾痛恨,甚至與仇恨侵略中國的日軍相比擬。

報導說,大陸的人口能得到控制,公認要歸功於計生官員的參與。中國進入新的生育時代並非意味著人口控制的完全結束。夫婦只被允許生2個孩子,而且還得申請批准才能生育第2胎,因此官僚仍有否決的權力。此類權力滋生腐敗。



◆ 台灣獨居老人 女多於男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289869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11-03

台灣人口老化,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的統計,截至今年6月為止,台灣65歲以上的長輩共有286萬8163人,其中獨居長者有4萬7716人,占65歲以上長者人口的1.7%。衛福部社家署表示,將會透過電話問安、訪視、陪同就醫等社會協助,關懷這些沒有家屬陪伴的獨居長者。

這些獨居長者中,以今年6月的最新統計看來,男獨居長者有2萬1263人,女有2萬6453人,女性略多於男性。

社家署署長簡慧娟表示,超過65歲的弱勢獨居長者,都會由各地方政府列冊關心,並且由社工定期訪視,只要有需求,就會立刻介入,比如和資源連結或轉介,若有經濟陷入困頓、欠缺照顧者,也會適時的介入。

除了社工外,還有些志工、社會團體也會定期關懷,不會放著長輩有需求卻不管。政府的服務包括關懷訪視、居家服務、餐飲服務、陪同就醫等等。

※ 相關報導:

* 南韓孤死人數驟增 臨終最怕「遺體變垃圾」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89864

在一個喪禮往往要持續三天,賓客動輒好幾百人的文化裡,宋仁植(譯音)最近的後事辦得真夠寒傖。只有一人致唁,而且是一位素未謀面的關心者。

朴姓弔客在首爾聖愛醫院太平間遺體冷藏櫃前的几子上擺水果、魚乾和人造花,燃香,鞠躬,一臉不耐的太平間主任迭迭催他趕快完事打包走人。

47歲的宋仁植7月去世,死後三天,遺體才在租住的小房間裡發現,已經開始腐化。

他有此將就式喪禮,已算幸運。愈來愈多南韓人孤零死去,沒有親人相認。

「紐約時報」報導,南韓孤死者從2011年682人劇增到去年1008人,足窺南韓人悠久珍視的傳統家庭結構變遷之巨。南韓人大多從最近數十年的旺盛經濟中受益,但經濟與人口動盪也對家庭造成壓力。

* 日本沒有身分證 驗明正身靠什麼?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89392

香港人隨身帶身份證是很理所當然的一件事,不過在日本卻是另一回事。日本人本來是沒有也不用帶身份證的。那日本人怎樣證明身份?他們行之已久的另一套制度:戶籍。

....可是制度總有不完善的地方。戶籍以戶主地址為依歸,如果戶主的兒子搬到其他城市生活,兒子可以在他租住的地方申請「住民票」(じゅうみんひょう)。只要有住民票,便可申請銀行戶口(甚至公司)、電話、上網、醫療服務等作地址證明。不過住民票沒有戶籍嚴格....

簡而言之,戶籍的資料就算多詳細也不能完全掌握國民的資訊,例如他有多少個銀行戶口?資產?他現在住在那裏?他死了沒有?

....逃稅、未能全面掌握國民資料、福利被濫用等等,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日本開始討論引入My Number制度。

....然而日本人對My Number卻不太歡迎。有人覺得一人以一個號碼代表,本來就有點「非人性」-人不是畜生何以要以編號來命名、證明自己?有人覺得政府引入My Number主要都是想收稅,那有其他方法卻不一定要引入My Number,因為My Number也有其缺點....

* 東京物語/日本長照缺口 苦等外勞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91612

....「很遺憾,景氣愈好,想做這個工作的人愈少。」培訓長照員的湘南國際學院理事長新井智代說,在日本人心中介護還是三K(骯髒、危險、辛苦)工作,是最後的選擇。「安倍經濟學」帶動景氣回溫,這兩年因人手不足,規模小的日照中心、到宅看護業者破產數明顯增加。通過EPA引進外籍幫手杯水車薪,業者要求開放「純勞動力」、門檻低的外籍看護工。



◆ 校警摔非裔女生被炒 反獲學生聲援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88185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1日電 2015-11-03

南卡羅來納州春谷高中的校警菲爾德斯(Ben Fields)日前在教室摔打非裔女生的影片曝光後,隨即被開除,但現在有100多名學生舉行支持菲爾德斯的抗議集會,並要求恢復他的工作。

34歲的菲爾德斯是在上個月26日於教室內,把一名16歲非裔女生從座椅上猛力摔到地上,再進行逮捕。事發後,南卡州哥倫比亞市春谷高中先是決定對菲爾德斯處以停職和停薪的懲罰,但不久即宣布開除。

不過,校方的決定也引起許多學生不滿,這些學生從30日開始走出教室,表示支持菲爾德斯,並要維護他的聲譽。學生們呼喊菲爾德斯的名字,很多學生穿的T恤並印有「釋放菲爾德斯」和「恢復他的職務」等口號。

一名高年級學生說,菲爾德斯是好人,他們的示威是要表達對他的支持,不希望看到26日發生的事情玷污了他的聲譽。

看到學生不願回到教室,校長最後出面表示,說校方願意聽取學生的意見,但要求學生回到教室上課。

校長在給學生家長的信中表示,約100名學生罷課以示抗議,但十分鐘後返回教室。校長對學生表示理解他們是想表達自己的心聲,但也提醒學生說,學校是學習的場所,到上課的時候就要上課。

菲爾德斯擔任校警十年,體重300磅,他摔打女生的行為至少被三名學生用手機錄下。菲爾德斯目前在接受南卡州和聯邦的調查,學區主任表示,校警為何採取這種處理方式,他們要認真審查。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非裔男協助奴隸逃跑 168年後「免罪」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90713

美國非裔男子布瑞斯 (Samuel Burris)1847年因協助奴隸逃跑而罪成,被判10個月監禁,以及本人被販為奴隸14年的處罰。如今在獲罪168年後,德拉瓦州長馬克爾2日宣布,免除對布瑞斯的定罪,並在他的家鄉豎立街牌以示紀念。

布瑞斯生前是自由人,他在德拉瓦州中部通過地下鐵道協助奴隸逃跑。後來他被棄奴組織以500美元的黃金買下,避免當奴隸的命運,得以回到費城與家人團聚。

馬克爾州長在布瑞斯當年受審的法庭說﹕「在布瑞斯為反對奴隸制而獲刑168年後,我們今天要糾正這一歷史不公。我宣布赦免布瑞斯被定的罪。」

fsj 提到...

不丹更幸福了 但孤立感漸增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93753

Upaper 中央社 2015-11-05

地處偏遠的不丹以重視幸福聞名,首創國民幸福總值。總理托杰昨天公布2015年調查結果,顯示不丹人幸福程度提升,但也開始出現一些問題。

托杰指出,隨著國家現代化和生活水準改善,雖然整體幸福感提升,但農村社會瓦解,有些不丹人感覺被拋在後面,社會孤立現象也增加。

2015年的調查訪問不丹各地7153位民眾,是歷來第二次公布國民幸福指數。結果顯示,幸福指數由2010年的0.743上升到0.756。

托杰表示,不丹的目標是讓每個國民都「深感幸福」,而目前只有43.4%國民有此感受。不丹衡量幸福的指標包括是否睡飽,比起2010年,2015年覺得睡飽的不丹人多了7%。

他表示:「我們見到生活水準、衛生和時間使用等方面略有改進,但在社會活力和心理幸福等指標方面,其實似乎退步了。」



◆ 美新版移民指南 綠卡並非保險箱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93281

世界日報 記者高夢梓/紐約報導 2015-11-05

多年來,無數華裔移民為了獲得一張綠卡、成為美國永久居民而不懈排隊、採取各種辦法,有些人甚至為此付出一生。但是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近日發布的最新版新移民指南(Welcome Guide for New Immigrants)強調,綠卡並非保險箱,離開美國過久或犯下重罪者的綠卡很可能被撤銷,而綠卡被廢者甚至會被立刻遞解出境。

新版的新移民指南明確指出,離開美國超過一年者將不能再使用其綠卡入境,而一些移民認為,只要至少每年回一次美國,便可在居住於其他國家的同時維持其永久居民身分,這一想法是錯誤的。「即使綠卡持有者離開美國的時間在六個月至一年之間,但若有證據顯示其無意將美國當成永久的家,那麼其綠卡也可能作廢。」

不過指南也表示,若確有重要事項耽誤返美時間,綠卡持有者可準備好證明理由的文件,向移民局進行解釋。同時,如果綠卡持有者打算離開美國超過12 個月,應該在離境前提交I-131表格申請回美證(reentry permit,即再入境許可),有效期為兩年。離開美國時間不超過兩年的綠卡持有者在返美入關時,應出示再入境許可而非簽證或綠卡。但是持有回美證僅是其短暫離境後返美的最有利證明,並不能保證其將被允許入境美國。因此,指南提醒綠卡持有者,切莫離美時間過長。

另一個最可能令綠卡失效的原因是犯下被定義為惡性重罪的犯罪行為,包括被判以一年有期徒刑的暴力重罪、謀殺、強姦、兒童性侵害、非法販賣毒品、槍械或人口。此外一些道德敗壞的犯罪行為也很可能導致綠卡失效,例如意圖偷盜或詐欺,因疏忽魯莽而導致他人身體嚴重傷害的行為,以欺騙方式為自己或其他人謀取移民福利,謊稱自己是美國公民,在僅向美國公民開放的聯邦、州或地方選舉中投票,慣性酗酒、或使用違禁藥物,同時與多人結婚等。

指南同時指出,不撫養家庭或不支付法定子女或配偶贍養費者,因施行家庭暴力被捕者,以謊言或假文件取得社會福利或詐欺任何政府機構者,沒有按照規定申報所得稅者,年齡在18至26歲之間的男性卻故意不在兵役登記局登記者,還有幫助其他非美國公民非法進入美國者,他們的綠卡也都很可能被撤銷。

該指南再三向新移民強調,雖然綠卡能讓其享受很多益處,包括在美國任何地方永久居住、工作、擁有資產,就讀公立學校,加入軍隊,獲得社會保障、社安輔助金以及醫療保險,申請配偶和未婚子女來美國生活,返美時較為自由等,但它絕不是保險箱,持有者依然要遵守所有聯邦、州和地方法律,繳納聯邦、州和地方所得稅,並真正把美國當做永久的家。



◆ 英新版護照 重男輕女惹議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96687

Upaper 綜合報導 2015-11-06

英國護照五年一換,加強安全與防偽機制,新版護照有34頁,設計宗旨在「頌揚五百年來的(英國)藝術與文化成就」,結果只有兩位女性上相,引起抗議。

「創意英國護照」冊頁上的人物,有發明經緯儀的哈里遜,畫家康斯塔柏 ,建築大師史考特,以及數學家兼計算機先驅巴貝吉 。

引起抗議的是英國護照署宣布新護照頌揚英國五百年來在創新、建築、表演等方面的成就,成就獲得承認而肖像印上護照的女性卻只兩位。

一是莎翁故居史特拉福「皇家莎翁劇院」的建築師伊莉莎白‧史考特,二是詩人拜倫之女,艾妲‧洛夫雷斯。

工黨國會議員史黛拉‧克里希在推特說:「我厭透了這狗屎:內政部只找到兩個英國女人來慶祝五百年的歷史。」



◆ 美調查:290萬華語民眾 逾半英語不流利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93121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華盛頓3日電

聯邦人口普查局3日指出,全美民眾在家說的語言超過350種,而幾個最大城市的居民在家說英語的人數則愈來愈少。報告並指出,在家說亞洲語言的民眾,英語流利程度不如西語裔,290萬說華語民眾,英語流利的僅占44.7%。

「華盛頓時報」報導,洛杉磯都會地區居民有54%左右在家使用的主要語言不是英語,紐約市都會地區此比率為38%,邁阿密占51%,舊金山占40%,華府地區占36%。

前述資料突顯出,美國民眾在家使用的語言,範圍之廣,令人訝異,其中印第安人的語言就有數十種。普查局統計專家維克史楚說:「美國多數人口在家說英語或西班牙語、華語等少數外國語言,但美國社區調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顯示,美國民眾在家使用的語言非常多元。」

在說外國語言的群體中,在家說西班牙語者占最大多數,五歲以上民眾約有3750萬人在家說西班牙語,但他們學說英語學得很好,其中超過56%說,他們說英語很流利。

相反地,在家說亞洲語言的民眾就略遜一籌。普查局報告指出,說華語的290萬民眾,僅44.7%英語說得流利,140萬在家說越南語的民眾,更只有40%自承英語說得非常好。



◆ 30分鐘爬2400階 小二童身心重創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6000525-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06日 林志成/台北報導

人本教育基金會昨揭露,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一名8歲的二年級A生,在桌球隊練習時,被教練處罰半小時爬上下樓梯60趟(共2400階次),身心嚴重受創,現在看到樓梯還會害怕。教育部初步認定,這是不當體罰,將督促北市教育局妥善處理。

童嚇壞 看到樓梯都怕

人本昨召開「假訓練,真體罰」記者會,5月25日早上8時,國北教大附設小學桌球隊練習時,干姓教練以「訓練時嬉鬧」為由,處罰A生與B生上下樓梯20趟(每層20階,上下一趟40階);之後,A生與C生又被教練以相同理由處罰上下樓梯40趟。也就是,A生在半小時內被處罰上下樓梯60趟、爬了2400階。

A生的母親也是國北教大附設小學的老師,她表示,小孩當天早上練習完後,跑到她辦公室說:「很不舒服,快撐不下去了」,傍晚放學時連走路都走不動,要叫計程車回家。晚上在家吃飯時,小孩要上二樓,竟然不敢爬樓梯,還要她牽著手慢慢爬。

A生的父親則說,事情發生後,他去找校長,校長也認為「這樣的處罰是不對的」,但因為教練是家長後援會聘的,學校管不到。他向學校申訴,但學校調查結果竟然是「這是正當訓練,沒有不當體罰」,他們難以接受。

教部認定:不當體罰

A生的父母表示,小孩5月被教練罰爬樓梯後,發生小腿肌筋膜發炎,一直到現在還持續治療;小孩心理也嚴重受創,現在看到樓梯還會害怕,甚至還到台大醫院看兒童心理科。

台師大運動科學所退休教授謝伸裕表示,依目前分析,教練是在體罰A生,已不是合理訓練。教部初步認定,這是不當體罰。

(中國時報)

fsj 提到...

人口快速老化 芬蘭健保體系大翻修
http://udn.com/news/story/5/1304417

中央社 赫爾辛基9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5-11-10

芬蘭今天公布健保改革計畫,預計削砍人口快速老化節節攀升的成本;而政府也力圖振衰起敝,希望擺脫連續3年經濟衰退的泥沼。

芬蘭健保改革總舵手之一的波伊斯提(Tuomas Poysti)告訴記者說:「這是歷史性的重大改革,關係到超過200億歐元(215億美元)的組織重整開支,及25萬名員工和民眾的日常生活。」

芬蘭3黨執政聯盟歷經挑燈夜戰和密集協商,加上總理席比拉(Juha Sipila)揚言辭職,最後才於7日凌晨順利達成改革協議。

芬蘭政府說,這次健保改革,是芬蘭數十年來最重大的政策翻修,到了2029年將可撙節近30億歐元(32.3億美元)的財政支出。

芬蘭人口快速老化,已導致手術等保費最高的專科醫護成本飆升,單是2012年就上漲5%。

芬蘭全國人口540萬,65歲以上老人所占人口比重到了2030年,將從目前的19%,攀高到26%。

※ 相關報導:

* 今年41女遇害 西班牙2萬人上街反家暴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03513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成千上萬來自西班牙各地的民眾聚集在首都馬德里,譴責對女性施暴。今年來,已發生高達41起家暴死亡案例。

眾多示威者7日回應超過400個性別平權團體的號召湧入馬德里,他們高舉著標語上面寫著:「停止『男性沙文主義』暴力!」,大聲呼喊:「我們不是所有人都在這裡,有些人已經死了!」

* 巴西女性暴力受害嚴重 每天13人被殺
http://udn.com/news/story/5/1304408

巴西拉丁美洲社會科學院(Flacso)今天發表2015年「暴力地圖」數據指出,巴西女性遭受暴力傷害的問題嚴重,每天約13人被殺。

非政府組織「巴西女性」代表賈斯曼(Nadine Gasman)表示,調查結果顯示,2003至2013年,巴西黑人女性的凶殺案增加54%。

2013年,巴西共有4762名女性被殺,人數在全球居第5位,僅比薩爾瓦多、哥倫比亞、瓜地馬拉和俄羅斯少。

* 扛200萬學貸 日女大生賣淫人數增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30749

日本社會觀察作家中村淳彥最近出版新書指出,在風化場所打工的女大學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主要原因是為了支付學費。一名女大生如果憑藉助學貸款完成學業,畢業時將負債約883萬圓(約台幣237.6萬元);畢業後若以每月償還3至5萬圓的速度計算,必須15至20年才能還清。

中村長年採訪日本風化業和成人錄影帶業,發現不管哪種風化行業,都可能遇到打工的女大生,且近幾年來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他在新書《女子大生風俗娘》中指出,日本泡沫經濟瓦解後,家庭收入大不如前,加上大學學費飆漲,愈來愈多家庭付不起學費,迫使有心向學的女大生下海賺學費。

* 找認「同」 她的中性衣 紅到海外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301948

外表看來秀氣的賴紫綸,總被認為是花美男,其實「他」是不折不扣女兒身,自幼意會自己的性向與眾不同,成長過程中飽受批評挫折,但她決定擦乾眼淚,勇敢做自己,開起專賣小版男裝、中性服裝的服飾店,連東南亞都有同志顧客跨海訂購。

....他說許多客人受困於自己的性向,缺乏自信,服飾店也因此成了同志好友們的心靈歸屬,在這裡鼓勵彼此、勇敢做自己,也希望能獲得更多人的理解和認同。

* 染愛滋成遊民 紀錄片說幸福
http://udn.com/news/story/7319/1302683

....目前全台共有三萬多名愛滋感染者,為了讓民眾對愛滋病有更正確認知,台灣預防醫學學會委託紀錄片導演陳永旭製作「我會幸福的」,透過感染者的生與死,見證愛滋30年。

陳永旭指出,紀錄片中有兩位主角,一名是去世多年的田啟元,他在1986年考取師大美術系,但因感染者身分而引起校園恐慌,被迫休學,又無法回到眷村,最後投靠愛滋中途之家,1996年病逝,在罹病期間創作了多部膾炙人口的舞台劇作品。

陳永旭說,每個個案背後都有一個故事,眾多故事串連成國內愛滋病30年歷史,隨著抗病毒藥物的精進,感染者希望透過自身故事,告訴大眾「我會幸福的,請別擔心我們」。

吳文豪表示,唯有透過教育做好防治愛滋病工作,讓民眾了解此疾病的嚴重性,自我約束,才是防止愛滋病繼續蔓延的最根本做法。

* 送禮、機器人、警察監督… 來看各國如何「催生」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03034

幾乎所有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都面臨一樣的人口問題,逐年減低的出生率與老年人口逐年增長,形成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結構,大陸廢止已經已經實施了3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日本、丹麥、新加坡、俄羅斯、芬蘭、法國等,各個國家也嘗試了不同政策來提升國民的生育意願。



◆ 蘇女崩潰:她每年生日都回來找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0000386-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0日 陳淑芬/台中報導

「女兒每年生日當天,都回來找我!」蘇女崩潰痛哭向警方認罪,她說,3年來每天都會夢到當時分屍時,女兒眼珠突然掉下來的恐怖噩夢,讓她毛骨悚然;11月7日破案當天竟是女童4歲冥誕,歷經3年多終沉冤大白,讓承辦員警相當訝異,直說應該是「緣分到了吧!」

警方破案當天借提許男,許男最初雖否認犯案,但心中卻自知罪惡難逃。原來,許男在6日晚間即夢到被借提調查他案,獄友告訴他,除非大案,否則,一般不會在假日借提受刑人,結果獄友一語成讖,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許男終於俯首認罪。

警方接獲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通報女童失蹤後,查覺為何在女兒失蹤2個月後才會報警,極為不合常理,因此直覺蘇小妹可能已遭不測。再加上蘇女報案後,翌日、不但再搬家到精誠3街租屋,手機停用,還關閉臉書及line,更讓警方懷疑蘇女心理有鬼,但心裡也暗自為女童的性命擔憂。

警方探訪蘇女的手帕交及閨密,發現蘇女並未向友人透露曾生下這名女嬰,友人對蘇女有女兒失蹤這件事也都非常驚訝;女嬰彷彿人間蒸發,不見蹤影,更讓專案小組偵辦腳步不敢鬆懈,積極過濾交友圈、調閱通聯及相關監視器。

在11月6日終於找到她借住在霧峰區的朋友家,讓她俯首認罪,才讓這懸宕3年的陳冤得以昭雪。

※ 相關報導:

* 狠母與男友虐殺嬰 燙熟分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0000379-260102

台中市警方昨偵破發生在3年前的虐嬰分屍案!蘇姓女子與許姓男友涉嫌虐殺11月大的親生女兒,不僅放任其抽搐至死,更殘忍地燙熟屍體再以利剪分屍,屍塊分4袋丟進大樓垃圾子車,內臟則搗碎沖入馬桶,手法凶殘。警方依殺人、偽造文書罪及違反兒少法,將兩嫌移送台中地檢署聲押獲准。

* 都是媽媽施暴 癱兒側錄 還菲傭清白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931077

男子阿德(化名)因車禍造成下半身癱瘓,家人雇用菲籍女看護拉蒂(化名)照料,不料7旬的阿德母親林婦卻指控拉蒂對她施暴、不給她喝水,還弄壞水龍頭,提告傷害、毀損等罪;台北地檢署調查期間,案情大逆轉,阿德拿出4段蒐證影片,指控母親才是痛打拉蒂的元凶,他還為此聲請保護令獲准,檢察官因而認定林婦指控不實,將拉蒂不起訴。
打跑多名女看護

據悉,林婦不知為何,常痛罵、毆打照顧阿德的女看護,已經打跑好幾人;今年5月,林婦兒子因不滿母親惡行,已與妻子、拉蒂搬出住家。

fsj 提到...

晚熟世代漫全球 台灣也難逃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309870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2015-11-12

國外調查發現,美國年輕成年女子和父母或親人同住比率創歷來最高紀錄;國內學者指出,現在歐美、日本都逐漸出現像這樣的「晚熟世代」,晚熟世代就業機會沒有父母好,寧可待在家;台灣也因就業環境差、少子化、父母供養得起,慢慢出現大家同住節省開銷,「一起度小月」的現象。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明燁表示,美國人成年後離家是獨立的表現,即使未婚也以追求獨立為目標;但華人則重視家庭血緣關係,除非工作地點限制,否則多會住在家裡。

但目前全球這批18至34歲的人口多為晚熟世代,這個世代的人,父母多是戰後嬰兒潮出生,歷經經濟起飛的環境,經濟力足以供養孩子;但他們的孩子一出社會卻面臨就業環境差,因此養成依賴。

以亞洲來說,少子化、父母有能力讓孩子不離家生活,加上子女晚婚,形成家人同住、一起「度小月」的方式來對抗經濟不景氣,吳明燁表示,日本甚至比台灣更早就出現「寄居世代」,結婚前都賴在家讓父母供吃供住。

東吳大學社會系系主任石計生表示,年輕人和家人同住問題,其實不能斷然和經濟問題脫鉤,甚至是全球性問題。台灣的台北、台中、高雄等大都會區來說,因地租高,和父母親同住情況比其他地方更普遍,加上學費逐年高漲、出社會只領22K,年輕人寧可和家人住更省錢。

另一方面,石計生指出,台灣普設大學造成人口流動率降;十多年前,台北市的東吳大學還有很多中南部學生,如今大多是新竹以北孩子,中南部學生消失了,學生習慣在地理鄰近處就學,北部歸北部,南部歸南部,地理位置固定化趨於嚴重。

石計生表示,當求學也在住家附近甚至住家裡,會養成習於待在舒適圈的心態,但網路社會跨域流動增加資訊文化刺激和創新非常重要,他憂心過低的流動率,會讓年輕人求生存和奮鬥意志降低,不利國家競爭力。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美國賴家女 去年比例創新高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309884

去年和父母或親人同住的年輕美國女子創下歷來最高紀錄,而且這種現象和經濟狀況並沒有太大關係,主要因素是教育程度提高、不結婚女性變多以及晚婚趨勢。

華盛頓皮尤(Pew)研究中心1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有36.4%介於18到34歲的美國女子和父母或親戚同住,創1940年開始做這項統計以來的最高水準。

....鑑於現今的經濟狀況和就業市場都比過去改善,年輕人照理都能賺到更多錢維持自主生活,這種現象令人困惑。報告中提出幾點可能促成這種趨勢的長程因素加以解釋。

首先,年輕人接受更多的教育。

其次,年輕女子結婚的機率變小。

第三,趨向晚婚。

* 東京物語/日青年不返鄉 五百城鎮快消失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06828

去年增田寬也著作「地方消滅」,直接點名五百廿三個市町村若再不做點什麼,二○四○年就要從日本地圖消失。有人說他的論點危言聳聽,但被點名的地方都市不敢視為戲言,住民人口確實在流失減少。

拜訪過幾個地方城鎮的首長,除日本全國共通的低生育率問題,他們都說,當地年輕人到大都市求學後往往「一去不復返」,苦思如何把年輕人召喚回家鄉。

整體而言,日本地方就業還是「賣方市場」。日本大學生都在升大三的三月份開始找工作,要窮學生特別回家鄉一趟很傷荷包,有地方城鎮想出妙招,直接開免費的長途巴士把學生載回故鄉。今年三月福井縣配合縣內的企業求職說明會,從東京、大阪各發一班車。新潟、鳥取縣等也有免費專車。另一種方式,像學生有一半是外地人的立命館大學,二○一二年起與地方縣市合作,在校園開求職說明,如今有三成學生回鄉工作。

....年輕人在意的是,畢業回老家代表脫離過往的朋友圈,因為朋友都留下來工作,回家反而沒有認識的人;還有人絕望地說,窩在鄉下一間小公司,很難找到結婚對象,可能孤老一生。



◆ 大學生拍電影 揭陸「同妻」內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1000999-260309

旺報 2015年11月11日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大陸社會中堪稱最隱祕的弱勢族群之一,與男同性戀結婚的異性戀女性,所謂的「同妻」目前約有1600萬人;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大學生拍攝以「同妻」為主題的電影《同行》,13日即將在校內首映,用影像揭開逾九成的「同妻」遭遇過家庭暴力,三成在婚姻中沒有性生活,卻僅有三成選擇離婚的驚人內幕。

大陸人口中的「同妻」,為同性戀人口的衍生族群。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第五部學生原創電影《同行》,選擇大陸時下備受社會關注的「同妻」族群為題材,可說是相當新穎、大膽;也使得《同行》的預告片首次推出時,就頗受校內師生的廣泛關注。

矛盾衝突 觸觀眾神經

《同行》劇情描寫一對年輕夫妻,婚後丈夫態度冷淡,引發一場婚姻中的信任危機。正當夫妻關係看似緩和時,老婆卻發現老公原來是個同性戀者。全片以女主角為主線,刻畫出一個錯綜複雜的愛情故事,充滿著強烈的矛盾衝突,不時觸動觀眾的神經。

《同行》的學生編劇李曉林表示,她在高中時曾經閱讀過關於「同妻」族群的報導,當時就受到極大的震撼,也從而引起她的思考:現代女性遇到此類問題時,究竟應如何處理?

反映校園思想開明

李曉林指出,許多大陸女性發現自己的另一半為同性戀者後,往往迫於家庭與社會的壓力而選擇沉默,而過去這些女性往往未能得到應有的關注。研究資料顯示,超過九成的「同妻」曾遭遇家庭暴力,並有三成在婚姻中沒有性生活,但也只有三成選擇走上離婚一途。

導演杜樂煉則認為,以往學生拍攝的電影多半聚焦校園生活,《同行》可說是一部「自我突破」的電影,針對社會話題進行探討。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思政部老師張龍也強調:「大學生拍一部這樣題材的片子,我覺得是勇氣可嘉,這恰恰反映了校園思想的開明。」就電影的尺度上來說,主題本身已是最大的突破。



◆ 女兒弒母悲劇/長照不加強 悲劇會再重演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09320

聯合報 葉宓章/社會工作者(台中市) 2015-11-12

才納悶朋友怎不約而同LINE我,是否應付得了照顧丈夫中風後的生活?原來電視播出不堪長期照顧中風母親的女兒弒母悲劇新聞。

先生四個月前中風,家中還有高齡婆婆、念書孩子,我疲於奔命,加上自己身體不好,顧不來時還要請看護。

除了要應付突來的併發症,學習病人不同狀況的照護技巧,又因健保規定每個月還得先去掛號排下一個醫院病床換醫院;尚未順利銜接到下一個醫院時,這個醫院就開始趕人,如果沒有關係請託,先回家等病床是常見的事。

混亂時,還要開始把握時間跑區公所等公部門,申請各樣相關補助和文件,但相關補助不僅無法一站辦齊,有些還不一次講清楚或給齊資料,讓民眾必須再跑一趟。

如果我是一個支持體系很弱的主要照顧者,或許已經有精障疾病了,但連看病時間都沒有,我實在不敢說我不會…。還好有親友和教會朋友在後面撐著,否則靠我們三個母女後果無法想像!

在社會的韃伐聲中,你也覺得這事件只是一個大逆不道的不孝女兒殺了母親的人倫悲劇嗎?社福制度及醫療制度其實還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否則這樣的人倫悲劇恐怕仍是避免不了的。

※ 相關報導:

* 病人顧病人 她推中風母落溝亡
http://udn.com/news/story/7315/1306858

卅歲林姓女子昨天涉嫌在媽媽身上潑汽油點燃後推落水溝致死;林女弒母後報警,供稱照顧中風的媽媽壓力大「要幫媽媽解脫」,警詢後依殺人罪嫌移送,檢方聲押獲准。

台中市衛生局指出,林姓女子患有憂鬱症,讓憂鬱症患者擔負照顧病人的責任,可能因太勞累或壓力過大而激化情感和情緒障礙,讓受照顧的病人承受高風險;以本案為例,林家應安排其他家人照顧中風的媽媽,不要把兩個病人「綁」在一起。

* 85歲以上輕度失能 續聘、重招看護免評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306837

八十五歲以上的輕度失能者,只要符合聘雇外籍看護資格,期滿續聘或重新招募移工時,被看護者將可免再赴醫院進行醫療評估,勞動部預計近日公告上路。

初步估計八十五歲以上輕度失能者約有三萬多人,受惠人數須視實際續聘和重招情況。

另外,勞動部已公告,開放雇主聘用看護、幫傭或製造業移工時,可透過網路申辦聘雇許可,審核作業時間可望從七天縮減為三天,十一月十六日起試辦,明年起正式上線;除聘雇許可,離境報備和移工失聯通報也能線上申請。

fsj 提到...

未婚懷孕安胎期間 可請婚假
http://udn.com/news/story/7269/1312194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15-11-13

為保障勞工請假安胎休養期間請假權益,勞動部今天針對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發布函釋,明定受僱者安胎休養請假期間,遇有結婚或產檢、或有親屬喪亡,可改請婚假、產檢假、喪假。

勞動部表示,女性僱者來函詢問安胎休養期間,若有結婚或產檢必要,能否改請婚假或產檢假,減少病假請假時間。

勞動部表示,安胎休養請假期間較長,若受僱者在安胎請假期間,辦理結婚、須產檢或遭逢親屬身故,若無法轉換假別,可能無法在各個假別請假期限內請假,影響權益。基於勞雇權益衡平考量,函釋若受僱者確有相關事宜。



◆ 加強性教育 求助社工 避免添憾事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11444

聯合報 本報記者蔡昕穎、葉建宏、張念慈、羅緗綸、莊旻靜、林 2015-11-13

「新竹地區民眾遇到未成年懷孕,其實很抗拒社工體系介入。」勵馨基金會新竹中心主任邱連枝感嘆,校園不談性觀念,家庭體系認為家醜不可外揚、不願讓其他人幫忙,都讓想伸出援手的社工很無奈。

衛生福利部調查,15至19歲有性經驗比例,女性為11.5%,男性為15.6%。內政部統計,去年竹縣15到19歲女性中,每千人就有6人懷孕;但今年以來新竹縣市僅有8案少女來求助,與其他縣市動輒數百人相比,新竹向外尋求支援體系風氣顯得保守。

以此案為例,壯壯的爸爸在國小、國中時就接觸過社工、諮商師,但他一直覺得對方是來找麻煩的,心裡很排斥。壯壯和妹妹出生後,雖有社工來訪視,多交由小媽媽獨自面對,兩人都不想被社工聯絡上。

勵馨督導張秀筠表示,求助少女中許多人國中就有性行為,但避孕常識不足,靠體外射精、算安全期、吃事後丸,也不願戴保險套,把性當作「愛的討好;最常聽當事人說:「我怎麼知道會那麼衰?」顯見校園性教育宣導重要性。

邱連枝強調「性是美好的,但性行為值得等待。」青少女懷孕生下的孩子容易早產、死亡,未來小媽媽受教權、經濟、親職教育都需要有人陪伴協助;與其讓青少年透過口耳相傳、網路搜尋不正確性觀念,校園更應加強宣導身體界線拿捏、性行為風險承擔觀念。

她也鼓勵,小爸媽和親友主動求助,和專業人員討論孩子要留養、出養或是流產;孩子生下後的親職輔導、托育、就業、經濟補助怎麼做?縣市政府也能串連衛生、戶政、社會、醫療院所等單位,「多問一句、主動提供資源,就可以幫助小爸媽的路不會那麼崎嶇坎坷。」

※ 相關報導:

* 美自閉症孩童比率倍增 45人有1人
http://udn.com/news/story/5/1313330

今天公布的調查指出,美國45名孩童中有1人受到自閉症影響,比數年前高出將近一倍。這項調查是以新方法評估受影響比例。

* 這所幼稚園童超難馴 1年攻擊11老師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14600

美國賓州西部艾吉伍德小學(Edgewood Primary School)的幼稚園班學生刁鑽難馴,即使校方特別闢設「冷靜區」,並增聘專家管教這些愛撒潑的學生,他們照樣不受約束,這個學年至少有11名老師遭到學生攻擊。

林地崗學區學監強森說,一名幼稚園學生12日在全班經過走道時拉下火警警鈴,另一名幼稚園學生則因為不滿,把手繞住老師脖子,幸好這名老師沒有受傷。



◆ 智障人口高齡化…老父母怎顧老孩子?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11666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 2015-11-13

衛福部統計,十五年來,國內四十五歲以上智障人口增加近九成,智障孩子與照顧他的父母一樣髮蒼、齒搖、視茫茫,一起變老。老父母無力照顧老孩子,是國內智障兒照顧的最大挑戰。

「心智障礙者樂齡服務國際研討會」昨天舉行,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樂齡組主任劉佳琪指出,國內智障者九成住家中、一成住機構,平均家中有一點三名障礙者,中度以上智障者心智年齡平均不到五歲,幾乎都要從旁協助照顧,照顧者大部分是父母。但父母老後照顧乏力,連照顧自己都有問題。

劉佳琪說,雖然有些智障者有手足,可接替父母照顧,但過去多次出現冒領補助款事件。她見過一名老媽媽死後,留下一千多萬元財產,哥哥帶智障弟弟辦理拋棄繼承,捲走財產後棄之不顧,十分惡劣,智障者財務管理也是一大問題。

另外,智障者對照顧者依賴性大,曾有一名九十歲老媽媽過世,她照顧了六十年的智障兒突然失去依靠,不肯吃飯睡覺,整天喊「我媽媽在哪裡」,無法理解「媽媽死了」是什麼意思,社工、心理師哄了半天才肯吃飯。

劉佳琪認為,要解決智障者和父母雙老的問題,社工、心理師應早期介入,追蹤家庭所需社福資源,教智障者了解生死問題,甚至協助照顧者喪後服務等,避免老父母過世後老孩子無人照顧。日本、香港比台灣更早一步邁入雙老階段,發展出許多對應的服務模式,經驗值得參考學習。

衛福部社家署長簡慧娟表示,根據統計,約三分之一的智障者在六十歲以前罹患失智症,唐氏症者提早到卅五歲。過去長照十年計畫雖納入身心障礙者,但限五十歲以上,今年通過的長照服務法將全面納入,照顧各年齡障礙者。

對於雙老問題,簡慧娟說,衛福部去年起推動「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網絡服務計畫」,連結社政、警政、醫療及社區單位資源系統,社工按智障者家庭需求專案追蹤、提供服務,減輕老父母負擔,包括財產信託及各項社會福利。該計畫目前在桃園、台中、高雄等九縣市試辦,預計最快兩年後推行至全國。

※ 相關報導:

* 30年老夫老妻離婚 20年增加4倍
http://udn.com/news/story/9/1312071

台灣「晚年離婚」近年快速攀升,尤其是結婚30年以上夫妻離婚數增加最多,1994年全國僅509對,去年來到2538對,20年增加了4倍。

以占比來看,結婚30年以上離婚對數,占全國離婚對數,20年來也從1.6%上升到4.78%。

* 南韓熟齡離婚 比率激增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12167

離婚的汙名在南韓保守社會中逐漸稀釋,加上法院的裁決讓年長婦女有較大的財務獨立空間,結婚逾20載後仍走上離婚之路的南韓夫妻如今正快速竄升。

54歲的金樂允(譯音)和先生結婚25年、生下兩個兒子後,兩年前毅然決定擺脫沒有愛情的婚姻。



◆ 「瘋德」熱潮 你盲從了嗎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13732

聯合報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新北市) 2015-11-14

近來不管媒體、專家或流傳網路文章,都掀起一股「瘋德」熱潮。德國人的生活習性、行為模式,幾乎成為台灣人聖典式的崇拜;尤其對於小孩教養的理念與態度,更成為許多父母傳頌的準則。

網路流傳一篇探討親子關係的文章,文載:一位華人學者前往德國進修,某天到當地教授家中作客,進門看到教授的五歲女兒,禁不住誇獎:「妳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沒想到卻引來德國教授的不悅,當場要這位學者向她女兒道歉,直說這種稱讚是對她女兒一大傷害。因為漂亮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並非她個人的努力,不值得讚美。一旦她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她可能會看不起長相平凡、甚至醜陋的孩子,無形中型塑她對美醜的偏見。

這位華人學者聽到德國教授一番道理,趕忙連聲致歉。這篇短文的真實性或許有待考證,但在網路上幾乎一面叫好,網友紛紛按讚。

這種文化差異所形成的不同行為模式,原本雙方應有「互為主體性」理解,但在網友的反應中,沒人在意德國教授的傲慢,卻一味指責華人教授的由衷讚美,顯示弱勢文化面對強勢文化的無奈和悲哀。

另有周刊一篇文章「德國老師禁止父母做的五件事」也在網路瘋傳,其中包括看見孩子作業有錯誤,要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孩子不會造句,不要協助他,讓他自己去思考等。姑不論這些文章、報導,可能對德國文化只是片面性的理解,如果缺乏反思照單全收,恰恰違反德國人所重視的批判精神。

德國,絕對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但並不是盲目跟從。每個社會的信仰、價值與行動,都有其文化生成的歷史脈絡和社會條件。

日耳曼民族崇尚理性、遵守規矩、講究精確,但性格冷淡、缺乏幽默;與華人世界重視情感、喜歡溫暖的文化特質完全不同。德國人具有相當濃厚的「種族中心主義」心態,總認為自己文化是世界最理想的標竿。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和法國企業兼併,不可能成功的原因。

何況,每個國家都有其必須面對的社會課題。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一○三年發表的全球調查報告,德國青少年每七人中就有一人對自己的生活狀況不滿。在所調查的二十九個已開發國家中,青少年幸福感從六年前排名第十二,滑落至第廿二位。

委員會德國成員貝爾特拉姆(Hans Bertram)認為,原因在於過度關注成績及表面上的成功,導致許多青少年感覺被孤立;德國之聲、BBC也報導,愈來愈多的德國老人,因為感受不到社會溫暖,紛紛想要移居他國。

許多人常常藉由強勢文化的餵養來虛胖自己。這種缺乏主體性者,面對外人容易自卑,看到自己人則會自傲。然而,東抄西抄的結果,台灣的教育變成一輛拼裝車,很難走出自己的道路。

※ 相關報導:

* 日人70年尋根 大讚台灣戶政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311403

帶著1張手繪地圖、手寫筆記,還有封存70年的記憶,日本人西里良輝二度來台尋根,在員警、民眾及戶政人員協助下,終於在父親生日這天「找到台灣的家」,大讚台灣戶政「一級棒!」

fsj 提到...

在一起15年 那一刻… 她們是陌生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6000355-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6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和女友在一起15年,我們親密生活,但在法律上我們卻是陌生人。」媒體工作者、作家瞿欣怡寫下陪伴罹癌女友的心路歷程,以私密日記形式出版《說好一起老》,訴說伴侶間最日常真實的情感,筆下也點出醫療與法律體制對同志的歧視和壓迫。

女友罹癌 瞿欣怡寫心境

瞿欣怡女友在2013年6月檢查出罹患乳癌,讓她們的感情面對考驗,一連串不公平待遇也讓她決心出書,同時正式「出櫃」。瞿欣怡說,「女友罹癌後,不管是手術簽署同意書,填寫保險受益人等瑣事,讓我們驚覺彼此在法律上一點關係都沒有,親身體驗同志婚姻爭取的正是這個。」

瞿欣怡說,本來日記只在朋友間的私密群組分享,「寫作時我沒有想太多,直到送印時才覺得恐怖。」瞿欣怡也問女友:「我要把日記出版了嗎?出版對同志婚姻合法會有幫助嗎?」女友則鼓勵她,讓她充滿勇氣出書。

書中,瞿欣怡以直白文字訴說身為陪伴家屬的心情,從初發現女友罹癌的驚慌失措,後續治療的辛苦歷程與面對生離死別的心境,瞿欣怡描寫在白色診療室中,看著女友熟悉溫暖的乳房,成為醫生手上黑白的X光片,白色星點則顯示惡性細胞正侵入女友體內,瞿欣怡感慨著,「我們常說人生無常,那一刻才知道無常這麼苦。」

受不公平待遇 決心出書

瞿欣怡說,住院時馬上面對醫療人員詢問:「妳們是什麼關係?」當下,瞿欣怡只能說,「我們是好朋友。」進入手術階段,醫院需要家屬簽手術同意書,瞿欣怡說,「現行同志伴侶可以根據醫療法第63、64條,以關係人身分簽署,然而實際情況是醫生害怕被告,還是會要求家屬來簽。」

《說好一起老》爭同志權

瞿欣怡說,同志運動經歷13年,現在每年有8萬人上街頭遊行,台灣看似已經是亞洲對同志最友善的國家,卻仍不受法律保障,「我認為現在同志婚姻的戰場不在街頭,而在立法院。」

瞿欣怡說,她不只是一個女同志,「我同時也是一個女人、女兒、伴侶和記者,寫這本書是想告訴大家,人生有很多艱辛挑戰,面對人生課題,我們都一樣。」瞿欣怡說,長大後體會幸福的愛情就是陪伴,「我真心覺得現在最尋常的幸福,就是女友每天晚上幫我打蚊子。」



◆ 名家觀點-人性恐怖的一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6000368-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11月16日 彭懷真

當無數觀光客帶著朝聖的心情來到巴黎時,極少數的人卻帶著悲壯的心情來此從事人生最後一次行動。觀光客期待享受巴黎的美,恐怖分子期待透過破壞巴黎的美來宣示強烈的不滿。他們攻擊巴黎特殊的美,以鮮血灑向花都,要把最美的變成傷心之地。

這些恐怖攻擊者的心理是怎樣想的?我試著用研究人類破壞性的泰斗、心理學家佛洛姆的觀點加以探究。他探討平日溫馴的年輕人為何投入瘋狂的大規模殺人行動,結論是:「對破壞者而言,完全感覺不到活著的意義,對活著,沒有共鳴。」破壞者渴望恢復自尊,是透過激烈的復仇手段,復仇的意念停不下來,否則認為自己會崩潰。

每位身上綁著炸藥的攻擊者當然知道自己會死,以佛洛姆「戀屍症」觀點來剖析此種破壞心理。屍體沒有生命,不能算是「人」,只是「物」,既然是「物」,就可以任意處置。「生之本能」原本主導理性的人,如今被「死之本能」所壓制,所作所為根本不理性。屍體曾經是活的人,把活的摧毀成死的,成就感更強烈。恐怖分子先把他人「物化」,再將自己「神聖化」,自己尋死,找尋別人一起死,而且是先看著對方在痛苦中死亡,心中有莫名的快樂。

快樂是關鍵的動機,殺很多人的片刻有如吃迷幻藥的狂歡。恐怖分子用激烈的手段追求片刻的快樂,理性被瘋狂的心態淹沒。「死」超越「生」,成為他們認定最有意義的人生目標。

惡性侵犯者在心理上「尋根」,他們對自己的人生充滿焦慮,對自身艱困的處境充滿憤怒,因而渴望透過某些行動尋找與民族、對宗教、對傳統、對光榮昨日的關連。但不是透過建設性的行動,而是肆意的傷害。在恐怖行動中,他們與這些代表「根」的過去,有了連結,甚至認為自己能因此進入永恆。個人的扭曲性格被偏差的社會文化信念所強化,交錯出難以彌補的悲劇。

此次巴黎恐攻是紐約911事件之後最大的悲劇,也是10年前7月倫敦7起爆炸案造成56人死亡後歐洲最多死傷的攻擊。這3個代表西方當代文明的首善之都,世人羨慕、旅客湧入,在此享受生命裡珍貴的片刻,但只要少數包藏禍心、任意妄為的恐怖分子就破壞了。凶手不僅破壞這些城市,更是對當代文明的挑釁。當世人羨慕與探究美麗城市的美麗建築之時,是否也能多了解人性不美麗甚至恐怖的那一面呢?(作者為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 文明必然衝突? 重點是包容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16820

聯合報 陳復/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宜縣冬山) 2015-11-16

巴黎爆發慘絕人寰的恐怖攻擊事件。恐怖攻擊事件是令人髮指的反人類行徑,任何文明國度都無法容忍有團體能主張將自身信念加諸到他人,只因自覺長期遭到某種迫害,就不惜聲稱要恢復正義,將痛苦移植到無辜民眾身上。

更值得省思的問題莫過於:恐怖主義的溫床到底在哪裡?如果我們將視野拉開來觀察,耶和華信仰(包括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與東正教)與伊斯蘭信仰長達千年因不斷爭論「誰是唯一真神」,使得某些激進份子相互仇視彼此文明成果,政治人物藉機激化牟取政治利益,這個問題實無法再漠視。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杭亭頓主張「文明衝突論」,他覺得由於世界已縮短距離,不同文明接觸會產生大量衝突,但現代化歷程並不能解決文明衝突,且宗教會填補人從傳統中跳脫後的真空,世界文明衝突終將無可避免。杭亭頓一九九三年提出這個看法,經過廿年後來檢視,難免給人有不幸言中的印象。

但筆者覺得杭亭頓只說對一半。文明並不必然導致衝突,宗教信仰是個人對生命終極議題做出的抉擇,本與別人無關,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信仰被人蠻橫干預,但問題就發生在如果人家覺得你的信仰屬於異端,並希望你改宗,這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和解。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是孔子對於「仁」的詮釋,從造字來看,「仁」就是「二人」,表示兩人相互作揖禮敬,其表現具有相對性,意即如果不希望在家中與國中招來人與人的相互怨恨,自己不希望人家如何對待你,你就不應該那樣對待人,這是深受中華文化圈影響的社會普遍獲得認同的道理。

可惜,這樣淺顯易懂的道理,並不容易被自持具有「真理」的人給輕易接受。華人社會自西學東漸而降,長達一百六十餘年深受西洋文化全面的劇烈衝擊,使得中華文化花果飄零,政治發生天翻地覆的巨變,卻沒有豢養出恐怖分子,而是「三省吾身」,發展出港台新儒學,甚至在這些年來逐漸引領出華人本土社會科學思潮,冀圖會通中西再啟文明新里程,這不能不說是「從容中道」獲得的成果。

徵諸台灣社會對宗教體現的相互尊重,我們從中華文化做主體來觀察人類各大文明的異同,有別於對「何謂真神」的不同信仰施加於他人激化劇烈的文明衝突,中華文化的兼容並蓄實屬值得人類共同珍視的資產。



◆ 社經地位低 比利時成聖戰士搖籃
http://udn.com/news/story/5/1318130

中央社 布魯塞爾16日專電 2015-11-16

巴黎恐攻案情逐漸明朗,焦點也轉到布魯塞爾。比利時內政部長詹彭坦承,對穆斯林社區失去掌控,失業遭歧視的年輕穆斯林,前往中東接受訓練,再回頭攻擊歐洲本土。

巴黎恐怖攻擊的槍手中查出其中1人住在布魯塞爾莫倫貝克(Molenbeek),讓這個穆斯林移民社區再次躍登國際焦點。8月從荷蘭開往巴黎的高速列車攻擊未果的槍手,傳出也是在這裡取得武器。

這個和布魯塞爾最熱鬧的觀光區僅一個運河之遙的破落社區,惡名昭彰。

事實上,不光是莫倫貝克,比利時許多穆斯林聚集的區域逐漸成為極端份子的大本營,招兵買馬,吸引挫折的年輕穆斯林前往中東地區參戰,接受訓練,再回到歐洲本土進行恐怖攻擊。

比利時雖然是個人口不過1100萬的小國,但聖戰士的比重高居全歐洲之冠,據估計約百萬人中,有40人前往中東接受聖戰士訓練。

會有如此高比例的聖戰士,和年輕穆斯林難以融入主流社會有關。以莫倫貝克為例,這裡的失業率超過30%,是比利時整體失業率的3倍之多。

911事件之後,穆斯林或多或少會遭遇到歧視眼光、不公平待遇。對熱血沸騰的年輕穆斯林來說,只要再有「良師益友」從旁慫恿,很容易就會被美化的聖戰所吸引,從單純的年輕人一變成為身穿自殺炸彈背心、帶著衝鋒槍的恐怖份子。

比利時政府不是不知道這些年輕穆斯林容易被吸收,也想盡辦法打擊極端組織,這兩年,比利時司法機構大規模起訴Sharia4Belgium成員,希望一舉殲滅極端組織網絡。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極端組織越來越隱密、小心,連比利時內政部長詹彭(Jan Jambon)都不得不坦言,對莫倫貝克這樣的區域「已經難以掌控」。

fsj 提到...

離異爸媽別吵 孩子心聲聽見沒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318695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2015-11-17

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昨天出版第五本繪本《好吵!好吵!》期盼引起民眾重視「離異父母共享親職」,保障兒少權益,呼應本月20日即將到來的國際兒童人權日。

《好吵!好吵》繪本內容是,狐狸爸爸與兔子媽媽離婚了,他們常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不好,擁有狐狸與兔子特質的孩子,常常很困惑,自己是不是很糟糕?家裡一直好吵、好吵,有一天孩子終於受不了,把父母吞進肚子,結果父母依然吵個不停,竟然把孩子肚子炒爆了,父母很緊張,開始分工合作縫合孩子肚皮,救活了孩子。

兒家協會理事林秋芬說,故事內容詮釋孩子在離異父母中的心理衝突,希望能夠讓更多人關注,當父母在處理離婚、監護子女或探視等事件時,應該聽聽孩子的心聲,成為合作式父母,以保障子女不受傷害。

縣長夫人徐榛蔚昨天出席兒家協會宣導品發表會時表示,今年3月她得知最新繪本《好吵!好吵!》經費募集困難、與加印「家暴議題」繪本的經費未獲中央補助通過,熱心引薦贊助團體協助。

包括花蓮縣蓮花獅子會長張色娥、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灣省花蓮縣支會組長張錦全、國際崇她花蓮社長邱金妹等人群起響應,包括她擔任縣兒童照護暨家庭成長協會長,昨天都在發表會上發心捐款或答應贊助再版,協助印製宣導品。

※ 相關報導:

* 查理辛爆感染愛滋毒 傳知情後依舊縱慾
http://udn.com/news/story/8/1319672

....「每日郵報」網站引述「國家詢問報」(National Enquirer)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曾3度步入婚姻、和多人訂婚或同居過的查理辛「知道愛滋病毒檢驗結果後,仍與多名伴侶發生性行為,而且沒有告訴她們自己感染可能致命的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

....查理辛一度高居美國電視圈收入最高的男演員,演出影集「男人兩個半」(Two and a Half Men)8季期間,據說每集進帳180萬美元。

他多年來多次傳出毒品和酗酒問題,曾經1年內3度進勒戒所,最後1次出院後還向「男人兩個半」製作單位要求更高片酬,最終遭開除。

2009年耶誕節他在科羅拉多州阿斯本(Aspen)對當時的妻子布魯克穆勒動粗,女方後來向警方表示,查理辛拿刀頂著她的喉嚨,威脅如果要離婚就殺了她。



◆ 自由廣場》45萬未婚維族女性的故事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32943

自由 2015-11-17

◎ 吳傳立

你知道中國曾強制將四十五萬個維吾爾族的青年女子遷移到中國沿海嗎?你知道新疆的維吾爾族在一九四九年派人搭飛機與中共談判,結果飛機直接「被失事」嗎?

關於這些,網路廣播節目「深音」有一集訪問的來賓是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的副主席伊力哈木。這位僅次於熱比婭女士的維吾爾族第二號人物,分享了一段讓人頭皮發麻的歷史故事。

很慚愧的是,我從來都不知道「新疆」曾經兩度獨立成為國家:「東突厥斯坦第一共和」(這個國家存活了一年)、「東突厥斯坦第二共和」(存活了五年)。從清朝、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的幾次反抗未果,歷史太長、就不話說從頭了。只說,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國共產黨建國後,維吾爾族派出七個談判代表,結果「據稱」飛機在經過蘇俄領空時發生意外(至於怎麼個意外法,沒有任何官方說明)。不久「新疆省人民政府」隨即成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區。

新疆擁有豐富的石油、煤礦,可是所有的礦區統統都是漢人,維吾爾人找不到工作;中共宣稱為了增加就業,把四十五萬個維吾爾族十五至廿五歲的未婚女性遷移到沿海城市,也就是四十五萬的維吾爾族青年男子娶不到自己的族人當老婆、或是「自然地」與漢族通婚;也就是這四十五萬名女子「自然地」嫁給漢族男子。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年之內,新疆當地的維吾爾族人口比率,從八十七%下降到四十三%,而漢人從四%上升到四十一%(如果加上駐紮在當地的漢人軍隊,恐怕高達六十%)。

在這個脈絡下,維吾爾族與漢族間的衝突勢不可免。二○○九年,廣東一家工廠,七千個漢人與二百個維吾爾族人發生衝突,又因中共的後續處置引發了維吾爾族的不滿,於是爆發了著名的「烏魯木齊事件」,世維大會估計死亡人數在六百至八百人之間。

如果能夠有更多的台灣人知道這些故事,就會有更多的台灣人認識什麼叫做「中國共產黨」。但是,究竟有多少台灣人知道中國正在「稀釋」台灣?有多少人知道台灣「被統一」的後果將是如何?

沒了「各表」,只剩「一中」的馬習會後,維族四十五萬女性的際遇,更值得台灣人深思。

(作者任職金融業,台北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