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2

歐巴馬上台 國際關係重開機

【聯合報╱劉必榮】 2009.03.12

3月6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在日內瓦與俄國外長拉夫洛夫會談。雙方談笑風生,拉夫洛夫也一改以往會見賴斯國務卿時的撲克臉,和希拉蕊有說有笑。希拉蕊送給拉夫洛夫一個象徵意義極濃的紅色按鈕做為禮物,表示美俄關係從此刻開始,像電腦一樣「重新開機」(reset)。一個月前,美國副總統拜登在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演說時,就用了reset來象徵美俄改善關係的契機,現希拉蕊接續這個比喻,以紅色按鈕正式將其落實。

如果從大格局來看,911之後,國際關係已經重新開機過一次。最明顯的就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過去與阿富汗的神學士關係密切,但神學士卻包庇賓拉丹。反恐戰爭號角吹起後,隔鄰印度立刻響應。當時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一想,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若印度加入美國反恐,巴基斯坦卻仍與美國意欲打擊的神學士相善,豈不讓巴國成為眾矢之的?於是政策一百八十度轉彎,加入美國反恐。這就是典型的重開機。

這次美國與俄國的重開機也是國際關係的轉變。去年俄國與喬治亞打了一場戰爭,布希政府加以譴責,美俄關係一下倒退好幾步。現美國主動示好要重設美俄關係,自有背後的考量。原因是歐巴馬上台後,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仍是外交重點,而伊朗和阿富汗都需要俄國幫忙。

以阿富汗為例,美國增兵阿富汗,所有的後勤補給是一大問題。從巴基斯坦這邊運過去,屢屢遭到恐怖份子攻擊,從吉爾吉斯的馬納斯空軍基地運過去,又碰到租金談不攏,吉爾吉斯關閉馬納斯基地。於是美國只有改從波羅的海過去,從拉脫維亞的里加出發,經俄羅斯、哈薩克、到阿富汗。這條鐵路運補路線較為安全,但需要俄國點頭才行。

伊朗的問題也是一樣。伊朗的核電廠是俄國幫忙建造的。建成之後,防衛核電設施的飛彈,也是向俄國買的。所以要說服伊朗放棄核武計畫,或不要發展長程飛彈,可能也只有俄國有辦法。那俄國為什麼要幫美國?就阿富汗而言,俄國也希望美國和北約能夠成功,因為萬一阿富汗情勢失控,也會燒回來影響俄國南部的安寧。至於在伊朗問題上幫忙,俄國想要換的是美國放棄在中歐部署飛彈防禦系統,因為俄國認為這都是衝著抵銷俄國戰力來的。

其實美國和伊朗的關係也可能重開機。歐巴馬在競選時就表示要和伊朗對話,現美國也邀請伊朗參加重建阿富汗的會議。伊朗為阿富汗西鄰,沒有伊朗相助,重建阿富汗不可能克竟全功。伊朗目前反應也很正面。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當然,所有的重開機不可能真像電腦一樣,一開問題就解決了。許多老問題還在那兒,所以現在美國是選簡單的,雙方有共識的議題先開始,然後逐步改善關係。但在重開機時,還得注意老關係:比如要是真的放棄在波蘭、捷克部署反飛彈系統,美國還要設法安撫中歐這些國家,表示仍會與她們保持密切關係。而要是真和伊朗和解,也要安撫沙烏地等阿拉伯國家,以維持中東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平衡。重開機,意味著重布局,以及敵我關係的微調。新的局面會很精彩,但也考驗美國外交的細緻程度。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今起搭機赴美安檢更嚴 須脫大衣與鞋

【聯合報╱陳俍任】 2009.03.12

依據美方要求,民眾赴美安檢又變嚴了,包括從台灣出境起的安檢從一道增為兩道,旅客所穿的鞋子與大衣必須脫下受檢。

此外,旅客所攜帶的電子用品,包括手提電腦、相機與攝影機都要一一接受檢查,飛美國線的旅客須提前兩個半至三小時要機場報到,並儘早進入候機室。

今起飛美班機加強安檢 請旅客提早報到

【中央社 桃園機場11日電】民航局接到美國運輸安全署 (TSA)通知,自今晚起所有飛往美國班機必須加強安全檢查,除例行的安檢外,進入候機室的旅客必須脫去鞋子和外套,隨身3C產品需接受2次安檢。

由於這項新措施可能會延遲旅客的時間,航空公司已經開始通知,請旅客及早到機場報到,並及早通過2次安檢,以免影響班機正常起飛。

今晚多家航空業者都比正常登機時間提早2小時,開始在內候機室展開2次安檢措施,但由於旅客動輒200至300人,平均每人要花費1分鐘左右,等候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民航局請旅客要有心理準備。

雖然民航局並未要求前往美國的旅客必須要在班機起飛前3小時到航空公司櫃檯報到,但根據實際經驗看來,旅客還是早一點抵達機場,並早一點報到進入管制接受2次安檢,比較不易延誤行程。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歐巴馬時代 從邪惡軸心到希望軸心?

31 則留言:

fsj 提到...

歐巴馬vs.華府政客 誰贏?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 2009.03.13

在華府喊「改變」,的確需要勇氣!對看慣華府政治運作的人而言,理想向現實妥協,福國利民的口號夾帶政治分贓的戲碼,幾乎換湯不換藥般天天上演。

3月11日的華府,泛著同樣政治霉味的戲碼和湯藥,一個理想不敵現實,見怪不怪的尋常天。

美國總統歐巴馬這天頗不開心地簽署總額達4100億美元,他稱為「不完美」的政府開支法案。同一天,知名中國通、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提名人傅立民(Charles Freeman) 也因遭以色列和猶太遊說團體強力阻撓,怒而自請撤回提名。

這兩件事是夢魘般的預告:華府眾多等著「改變歐巴馬」的政治鐵板,將不斷上場和歐巴馬較量「改變」的功力。歐巴馬稱開支法案「不完美」,主因其中夾有讓國會議員給選區金主和樁腳作人情的地方建設分配款。歐巴馬競選時抨擊共和黨政府濫編分配款,並稱當選後必予大砍。如今迫於形勢,卻只能妥協。

歐巴馬所謂「改變華府」,包括改變遊說團體影響政策的文化。但傅立民案明顯受猶太遊說團體動員影響,直接挑戰歐巴馬的承諾。

傅立民是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大陸時的傳譯,後來做過駐北京公使和國防部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並曾出使沙國。傅立民有這些背景,又一直與中、沙關係密切,在情報總監布萊爾提名他擔任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後,就被傅立民所稱的「以色列遊說團」 盯上,終致打退堂鼓。

傅立民事件後更令人懷疑,未來歐巴馬處理敏感的中東問題時,是否也會讓以色列遊說團,或美國國內強大的猶太利益團體牽著鼻子走?

分配款和傅立民兩件事,對依然享有高人氣的歐巴馬而言,是否已經預告了什麼?是歐巴馬改變華府,還是華府的政治,終將吞沒任何企圖改變華府的人?



◆ 華府看天下-勇者 傅立民

【傅建中】2009-03-13 中國時報

在美國,猶太人和以色列是不能碰撞的禁區。美國不少有識之士認為恐怖主義對美國的威脅,實淵源於數十年來美國對以色列無條件的支持,他們心裡雖這樣想,卻不敢公然講。當然有少數的例外,甘冒大不韙批評以色列和美國親以的中東政策,但他們的結局都很慘。三十年前美國會審議台灣關係法時,力主強化台灣安全條款的前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裴西(Sen. Charles Percy,現任參議員洛基菲勒的岳父),就因主張巴勒斯坦應有自己的家園(homeland),而被在美的猶太人和以色列遊說集團圍剿,遂在競選連任時中箭落馬,失去參議員的寶座。

按說前車可鑑,但已被歐巴馬政府提名為「情報委員會」主席的傅立民大使(Charles W. Freeman, Jr)顯然不信邪,本著道德良知和美國的終極利益直言不諱,主張美國的中東政策必須改弦更張,不能為了以色列和整個阿拉伯世界為敵。

為著他的言論和主張,傅立民還沒上任,就遭親以遊說團及國會山莊上的猶裔議員們抨擊,說傅不適任。他們指控這位前美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太親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有先天的成見,由他擔任「情報委員會」主席,有失客觀和不偏不倚的立場。

除了親阿之外,這些批評者還說傅也親中,二十年前天安門事件時,傅甚至為文批評趙紫陽沒能果斷的對付示威群眾。親阿加上親中,再加上他擔任主席的「中東政策委員會」接受沙烏地的金錢支援,而他個人在沙烏地和中國又有商業利益,在此萬箭齊發的情形下,終於使傅立民出師未捷身先死。他已在十日那天主動撤回出任「情報委員會」主席的職務。

傅立民主動撤回自己的新職,固然是以色列遊說團和猶裔參、眾議員們強力反對發生了作用,更重要的因素是白宮沒有出面力挺,光靠國家情報總監布萊爾海軍上將獨撐,終於無法過關。傅立民的任命盡管無須參院批准,只是他知道勉強上任,未來的日子必不好過,與其將來被迫下台,不如現在急流勇退。

由於雙方已撕破了臉,傅立民臨去強烈批評親以集團對他惡意毀謗,而這些反對者使用的手段則是「不名譽和低下的」,包括「人格謀殺」在內。以色列遊說團則認為傅知難而退,是他們的一大勝利。從長遠看,以色列和其在美外圍組織必欲去傅立民而後快並不智,須知像傅這類WASP白人,終歸是美國社會的主流和菁英,猶太人干犯眾怒,會得不償失的。

老實說,WASP和美國猶太人在宗教及文化上是格格不入的,雖說在語言和認同方面WASP與 Jews不分軒輊,可是猶太人不承認耶穌基督,完全否定新約聖經和WASP所信奉的新教,尤其他們不慶祝聖誕,聖誕夜猶太人社區一片漆黑,是讓WASP 非常感冒的。

猶太人經歷了德國納粹的大屠殺,應該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淺顯道理,但看看他們對巴勒斯坦人的趕盡殺絕,使巴人流離失所長逾六十年,而居然從不反省,只怪巴人是恐怖分子,威脅以國的生存。

傅立民正本清源、主持正義,指出以色列強佔原為阿拉伯人的土地,摧毀他們的家園,本質上就是暴力,巴人以暴易暴,是很自然的事。美國的政策百分之百的認同以色列,阿拉伯國家怎不把美國當作敵人呢?久而久之,甚至相信他們所有的苦難和屈辱都因美國替以色列撐腰而來,美國人自是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成為十惡不赦、不共戴天的敵人。「九一一事件」因此而變得不可免。傅立民說,美國歸罪於恐怖分子之前,應先自我反省,而非盲目的反恐;否則,阿拉伯世界對美國的仇恨將永遠無解。

傅立民本是美國務院的中國通,尼克森一九七二年訪華時的首席中文翻譯,他也是國務院極少數會說台語的官員,他雖能以台語和台灣本地人直接溝通,對台獨非但不同情,還極力反對。陳水扁當政後,程建人出任駐美代表,程和傅為舊識,亦有多年友誼,豈知程到任後拜訪傅時,傅竟對程說:「在你擔任駐美代表期間,我們最好不要有來往。」可見傅立民早已看穿陳水扁的台獨真面目,甚至不惜中止與扁任命的老友程建人的交往,以示其對台獨的絕決。

傅立民的兒子傅瑞偉(Charles Freeman, III)也是中國專家,不過父子的政治取向南轅北轍。父為自由派,親中;子是保守派,曾是親台的阿拉斯加聯邦參議員穆考斯基的外交助理,現為華府 CSIS 智庫的中國講座負責人。每逢有人在老傅面前提起這位寶貝兒子時,傅立民總禁不住說一句: He's nuts.(他瘋了!)



◆ 北韓預告 下月4-8日射衛星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3.13

北韓官方媒體12日報導,平壤預訂在4月4日至8日之間發射試驗通信衛星。

這是北韓官方首度預告確切的衛星發射日期,不過國際間普遍猜測北韓要發射的其實是長程飛彈,日本曾揚言說如其安全受到威脅,就要加以攔截。

北韓中央社12日報導說,北韓太空技術委員會將用銀河2號火箭發射光明星2號衛星,當局並已向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海事組織通報訊息,在4月4日至8日期間飛機和船隻要避開相關領域以策安全。

報導並聲稱,北韓已於近日加入聯合國《外太空條約》和《關於登記射入外太空物體的公約》。

南韓聯合新聞社12日引述南韓情報部門的消息稱,在北韓花台郡舞水端的導彈發射台尚未看到安裝導彈,但搬運導彈相關設施的幾輛貨車和人員正在發射台附近頻繁活動。

※ 日本也發射一顆「衛星」,然後因為不小心「擦撞」意外,導致北韓發射失敗。



◆ 法重返北約軍事指揮體系

【聯合報╱國際中心/報導】 2009.03.13

法國總統沙克吉11日宣布法國將重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指揮體系,尋求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為美國和其他大西洋盟國的全面性夥伴。

43年前,戴高樂將軍宣佈法國退出北約組織軍事體系,僅保留政治會員身份。

沙克吉在巴黎表示:「單單一個國家沒什麼影響力,若想具有重要性,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將自己與盟國結合在一起。」沙柯吉指出,自戴高樂總統於1966年決定退出北約組織軍事指揮體系以來,如今法國已愈來愈接近在北約組織軍事任務與委員會中,扮演全面性角色。他說:「結束這漫長的過程後,法國將更強大、也更具影響力,為什麼?缺席總是不對,因為法國必須是共同領導者,而不是服從於其他國家。」



◆ 諷網路審查 中國網民高歌草泥馬

編譯陳成良/特譯 2009.03.13

自從一月間橫空出世以來,「草泥馬」在中國迅速竄紅,這頭「網路神獸」已不再只是一種現象,而是成了中國網民嘲諷、抵抗當局網路審查制度的象徵。

視訊分享網站YouTube的草泥馬兒歌點閱人次已高達一百四十萬,關於牠習性的紀錄片有逾十八萬人次觀看;商店正在出售草泥馬玩偶;連知識份子也撰寫草泥馬的社會意義,「草泥馬」(操X媽)大戰邪惡「河蟹」(暗喻胡錦濤所提倡之「和諧」社會)的故事正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草泥馬在中文諧音中的意思特別低級齷齪,這也正是它想要表達的,顯示網民對當局的不滿和憤怒,主因之一是去年底中國網路出現聲援連署「零八憲章」的聲音後,北京當局開始積極執行所謂「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至二月中旬為止,已經關閉了一千九百多個網站及兩百五十個部落格,不只色情網站,連涉及政治與其他敏感議題的線上論壇與即時通訊群組,甚至手機簡訊都遭查禁。

中國部落格界因言論尺度較開放而備受讚譽的「牛博網」,也遭封網,原因可能是有許多自由派思想的部落客在此高談「零八憲章」細節。

在中國極權體制下,「草泥馬」被視為破壞性舉動的例子之一,但卻能以諧音躲過嚴密審查。這種惡搞雙關語不僅凸顯中國政府審查制度之荒謬,也使北京嚴控網路資訊流通的能力面臨考驗。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中國互聯網項目主任蕭強指出,草泥馬已成了反抗中國審查制度的標誌。「這種表達與卡通影片或許是對不合理統治做出幼稚反應,但事實卻是廣大的網路人口,從正經八百的學者到向來對政治冷感的都會白領階級,都加入了這個大合唱,顯示出這種感受有多強烈。」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人類學家詹姆斯.史考特所著的《弱者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一書,描述了無力的農人如何反抗獨裁政權。中國知名部落客、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於華就把草泥馬比喻為網路時代的「弱者武器」。

中國網民把當局整肅網站、限制言論自由,演繹為一場「草泥馬」與「河蟹」的戰爭,而眾多中國網民深信,草泥馬終究會戰勝邪惡的河蟹。

(取材自紐約時報)

* A Dirty Pun Tweaks China's Online Censors - NYTimes.com
http://www.nytimes.com/2009/03/12/world/asia/12beast.html?_r=1&ref=world

※ 這報導真辣,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俄轟炸機進駐美國後院 民主只是藉口

* 新版古巴危機》俄轟炸機 進駐美國後院
* 恐怖的過往 再度籠罩北愛
* 北愛領袖團結 歐巴馬的大禮
* 北愛Q&A
* 美艦南海偵察爆衝突 中美互控違法
* 行動維權 中國最大漁政船今抵西沙
* 歐巴馬會中共外長 促高層軍事對話
* 善用戰略角色 維繫兩岸關係
* 國際瞭望-美國鷹派警告歐巴馬
* 凱子當慣?軍方開天價軍購清單
* 憲兵裁定了 將領急謀出路
* 國防部硬幹 考驗與馬關係
* 東協筆記-民主只是藉口

◆ 新版古巴危機》俄轟炸機 進駐美國後院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3.15

俄國空軍高階將領揚言要在古巴和委內瑞拉這兩個美國「後院」國家使用空軍基地訓練戰略轟炸機,以便於在此一地區進行長程巡邏。新版「古巴危機」似蠢蠢欲動。

俄國空軍戰略飛行部隊參謀長齊哈列夫(Anatoly Zhikharev)接受俄國通訊社訪問時表示:「此一構想在古巴有可行性。」

齊哈列夫的談話顯示,儘管國防預算吃緊,硬體設備在許多方面也被專家視為過時,俄國仍有意將軍力投射到全球各偏遠角落。

齊哈列夫表示,俄羅斯目前只希望偶爾使用古巴和委內瑞拉的空軍基地,而非建立永久性基地。

他指出,委內瑞拉憲法禁止外國在其領土設立軍事基地,並稱俄國可能使用該國設施的方式是「降落、完成飛行和起飛」。

齊哈列夫說,古巴有若干空軍基地具備重型轟炸機起降所須的長距離跑道,並表示那些設施有「十足能力」提供俄羅斯飛機長程巡邏任務所需:「如果兩國有此政治意願,我們就準備飛去古巴。」

他還提到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曾建議俄羅斯使用該國西岸外海拉奧契拉島(La Orchila)上的軍事機場:「如果相關的政策決定完備,這也不無可能。」

俄羅斯2007年起恢復中斷15年的戰略轟炸機長程巡邏任務。當時俄羅斯表示,這只是仿效冷戰結束也從未停止轟炸機全球巡邏任務的美國。俄國去年曾派遣核子巡洋艦「彼得大帝號」至加勒比海與委內瑞拉共同演訓,當時的布希政府視為「作秀」,而非具體的軍事威脅。

美國軍方則有不同反應。美國空軍參謀長史瓦茲去年7月曾警告,假如俄國在古巴部署裝載核彈頭的轟炸機,就是「跨越美國的紅線」。

※ 古巴危機可以看《驚爆13天》這部電影,唔... 甘乃迪 vs. 歐巴馬



◆ 恐怖的過往 再度籠罩北愛

【聯合報╱國際中心/林沿瑜、王麗娟】 2009.03.14

北愛爾蘭已有11年的和平歲月。現在卻因接連發生兩名英軍遇襲身亡,一名警察遭誘殺,恐讓時空倒轉。北愛爾蘭的回應將反映這個半自治區的穩定程度。

有人立刻回到歷史的洪流。英國小報太陽報表示,「如果黑手黨在紐約被賦予權力,可以期待他們改邪歸正嗎?」之後補了一句:「愛爾蘭共和軍和北愛爾蘭的情況亦復如此。」

不過,對於最近死亡案件的強烈回應呈現了敵對雙方的團結。10日晚上,北愛爾蘭聯合政府的領導人:代表新教「民主統一黨」的第一部長羅賓森,代表天主教「新芬黨」的副第一部長麥金尼斯,和警察總長歐德肩並肩站在一起。本身是前愛爾蘭共軍司令的麥金尼斯表示,凶手是「愛爾蘭的叛徒」。他也要求天主教徒打破沉默,坦率向警方提供情報,以避免另一波關於宗教派別上的暴力事件。

10日晚上團結的場景11日在北愛 爾蘭大街上再度出現。數千人出席北愛首府伯爾發斯特及全國大城市的和平祈禱守夜活動。天主教會和新教教派的領導人都呼籲大眾譴責凶手。

這些自發的活動顯示出北愛情勢的變化。在1998年達成和平協議之後,不同教派之間的激烈暴力衝突終止,沒有人想回到過去,但這也顯示恐懼如何揮之不去。

不過最重要的是,人民一直普遍懷有恐懼的情緒。一個原以為已死的幽魂突然再度出現,喚醒了人們對於內戰的記憶。兩個不同團體宣稱犯下的攻擊行動本身,似乎就是為了勾起那些恐懼。7日,當4名英國軍人外出安特林軍營向達美樂披薩店的外送人員拿披薩時,一個自稱「真正愛爾蘭共和軍」的團體向這4名英軍開槍。兩人因此死亡,而另有4個平民受傷。9日晚上,一名在克雷加文鎮的警察坐在巡邏車內被槍殺死亡,自稱為是「傳承愛爾蘭共和軍」的團體宣稱犯下此案。

安全部隊24小時內迅速反應,周二就逮捕了克雷加文鎮槍擊案的兩名嫌犯,兩位嫌犯分別為17歲和37歲。雖然這會增加民眾對警方的信心,但緊張關係不會因此結束。泰晤士報周三報導,前述兩個團體可能合謀了這些攻擊事件。此外,泰晤士報指出,他們使用的步槍可能是非法走私的武器,顯然更多暴力事件威脅仍然存在。

根據英國情報單位的消息,發起攻擊行動的兩個團體(「真正愛爾蘭共和軍」、「傳承愛爾蘭共和軍」)各由數百名激進分子組成。這兩個團體的界線曖昧不明,外界相信兩者都有前「愛爾蘭共和軍」的核心理念。對專家而言,這解釋了兩個團體在犯案時冷血又專業的手法。

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報導,克雷加文鎮的統一派成員和共和派成員的關係緊張,但沒有人希望回到過去敵對狀態。英國和北愛爾蘭政治人物迅速表態,強調和平進程不可走回頭路。一般相信,北愛大多數的人支持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共組聯合政府,而此願望已隨著1998年的協定而付諸實現。

確實,各黨派都呼籲勿重犯過去的錯誤,這些錯誤不斷強化了人們恐懼的印象。在那個麻煩的70、80和90年代裡,超過3500人在脫離英國(主要支持者為天主教徒)與加入英國(主要支持者為新教徒)爭戰中死亡。

如同70到90年代一樣,再度有人警告英國不要派兵進入北愛。這是一個令人不解的警告,因為至今無人提議英國派兵進入北愛。

類似的意見正在媒體上反覆出現。最先提出意見的觀察家已經批評了這實際上讓過往再現的趨勢。眾議院反恐小組主席梅瑟向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說,「如果我們持續談論70年代,我們事實上可能就會停留在那裡。」梅瑟本人是國會的保守派成員,他曾經親身到北愛爾蘭的街頭巡視,認為應該以一個具洞察力的觀點看待事情。

英國政治人物和評論家對於前「愛爾蘭共和軍」以及新芬黨領導人亞當斯的行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亞當斯沒有迅速和攻擊行動撇清關係。英國保守黨領袖卡麥隆嚴詞抨擊亞當斯,認為這位新芬黨領導人最近提議英國情報人員部署北愛,是導致這次攻擊行動的原因。



◆ 北愛領袖團結 歐巴馬的大禮

【聯合報╱國際中心/ 林沿瑜、王麗娟】 2009.03.14

在因北愛爾蘭發生暴力事件而兩度推遲後,北愛天主教─新教聯合政府的兩位領袖麥金尼斯與羅賓森12日抵達洛杉磯,展開外交訪問。兩人在暴力事件後展現空前政治團結,捍衛北愛和平進程與安定的魄力,意外成為帶給美國新總統歐巴馬的大禮。

北愛天主教「新芬黨」領袖麥金尼斯與新教「民主統一黨」領袖羅賓森訪美,原本僅是尋求政經支持的例行造訪,在北愛安全部隊成員接連遇襲,而兩位領袖破天荒同台譴責暴力後,北愛政府有了新的形象,得來不易的北愛和平也通過了一次考驗。

分析家認為,異議分子升高暴力,與北愛兩位領袖赴美行程有關,旨在離間麥金尼斯與羅賓森,但此計適得其反,反讓兩人展現空前的「團結」。北愛警察首長歐德強調會信守承諾,繼續讓英軍遠離北愛街頭。



◆ 北愛Q&A

【聯合報╱國際中心/林沿瑜、王麗娟】 2009.03.14

Q:北愛政府現狀?

A:依1920年愛爾蘭政府法,北愛為半自治政府。1998年,北愛根據和平協議組成新聯合政府,英政府將權力移交北愛議會。後因暴力衝突不斷,英政府4度中止北愛自治。北愛於2007年5月正式恢復分權自治政府,由新教民主統一黨與天主教新芬黨共治,英軍隨後亦結束在當地維持治安的巡邏任務。

Q:何謂愛爾蘭共和軍?

A:反英武裝組織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 IRA)成立於1919年,為新芬黨的軍事羽翼,旨在建立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成員分布於南北愛爾蘭。

1921年英國與愛爾蘭簽約,同意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實施自治,北部6郡劃歸英國,即北愛爾蘭。1937年愛爾蘭獨立,北愛仍歸英國統治,共和軍為尋求愛爾蘭統一而發動暴力抗爭,並在1954年宣布停止南愛的軍事活動,僅將矛頭對準北愛的英軍。2005年正式停止武裝鬥爭。



◆ 美艦南海偵察爆衝突 中美互控違法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林寶慶/綜合報導】 2009.03.11

五艘中國船隻8日在海南島南方海域接近一艘無武裝美國海軍海洋偵察船「無懈號」(USNS Impeccable)事件,升高為外交和軍事爭端,中美互罵對方違法。這是美國新總統歐巴馬上任以來滿首次遭逢美中軍事摩擦。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惠特曼9日表示,「無懈號」8日在海南島南方約120公里的公海,執行例行任務時,遭中國海軍情蒐艦等五艘中國船隻靠近跟隨,其中兩艘接近「無懈號」相距僅15公尺,船員揮舞中國國旗,要求「無懈號」離開該區域。

「無懈號」為了自衛,向其中一艘船用消防水龍噴水。而中國船員脫得只剩內衣,繼續近距離尾隨,最近時相距僅8公尺。

中方兩艘船朝美國船航道正前方的海裡扔下一些木頭,並試圖用桿子擋住無懈號拖行的陣列聲納,雙方險些相撞。其中兩艘更直接停在無懈號的路徑上,迫使無懈號停止前進。

美方表示,中方在本月已多次干擾美軍船隻作業。先前中共偵察機曾11次飛越「無懈號」上空,中共艦艇刻意在「無懈號」船頭處駛過。另外,美軍偵察船「凱旋號」4日也在黃海海域遭中共偵察機飛越,並被中方巡邏艇以探照燈騷擾。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9日表示,「無懈號」是在公海上合法執行任務,並將繼續在該海域執行任務。美國國防部也批評中國船隻違反國際法,美國駐北京大使館也因這項「不當騷擾」,向中國外交部抗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10日反批美國的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和錯誤的」。

馬朝旭表示,事發地點在中國的兩百海浬經濟海域內,「無懈號」並未經中國允許在中國經濟海域進行「非法活動」,違反了國際法和中國法律。 馬朝旭說,美方有關說法嚴重違背事實,顛倒黑白,中方完全不能接受。

關於外國船在中國經濟海域活動問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法律均有明確規定。中國政府一貫嚴格按照上述規定處理此類活動,中國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有關活動。

中國駐美大使館官員說,中國此前曾多次透過外交管道,要求美方停止在中國專屬經濟海域從事非法活動,中國執法部門也一直派船隻前往進行執法行動。

不過儘管如此,中方宣布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仍按訂計畫於9日至13日飛抵華府訪問。

美國海軍發言人告訴本報,五角大廈在9日發布新聞,是因為這些動作距離太近,而且是最危險的一次。前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官員告訴本報,中方過去也曾派機船做出類似動作,而美軍曾出動神盾驅逐艦護航。國防部發言人惠特曼說,美國認為中國船艦的迫近行動,是毫不專業和危險的,也違反國際法。



◆ 行動維權 中國最大漁政船今抵西沙

【黃淑嫆/北京報導】2009-03-15 中國時報

南海主權歸屬一直紛擾未定,在美國海軍監測船「無瑕號」的摩擦之後,中國最大漁政船今日抵達西沙。大陸專家稱,中國是以最柔性、理智的方式來展現其維護南海主權的決心。

本月八日中國船隻與「無瑕號」發生摩擦後,中國最大的漁政船「漁政三一一號」十日從廣州前往三亞,並在昨日從三亞啟航,前往南海西沙群島,預估今日抵達。而美國也在十一日派遣導彈驅逐艦「鍾雲號」前往南海海域,為「無瑕號」的監測任務護航。

《文匯報》引述中國外交學院亞太研究中心主任蘇浩的話表示,由於近日以來,相繼發生菲律賓、馬來西亞和美國等國侵害中國南海主權的紛爭,「對中國在南海的海洋權益造成了很大損害,中國完全有必要採取行動,明確表明維護海洋權益的決心,同時展示維權的能力」。

蘇浩認為,菲律賓等國敢於公然違背其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所做出的相關承諾,背後一定有美方的支持與慫恿。而「無瑕號」風波及其後續發展意味美國更是直接跳到了前台。

二月中旬,菲律賓國會通過了「領海基線法案」,將中沙群島的黃岩島以及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畫為菲律賓領土。三月,馬來西亞總理巴達威則登陸南沙群島的彈丸礁和光星仔礁,藉此宣示馬來西亞的主權。

蘇浩表示,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台後,中美雙邊關係總體上有著良好、穩定的互動,相互依存度也日益加深。「但是,最近的一連串事件也反映出美國等國對中國和平發展的猜嫉與不安,美方一方面以類似行動對中國進行試探和摸底,同時也是在盡可能地拓展美方利益。」

蘇浩表示,中國有幾種不同的手段來維護自身在南海的權益,例如派出漁政船,或是派出海監船,甚至是軍艦。最後,中國選擇由農業部派出漁政船至南海宣示其對南海諸島的主權,「這是中國最柔性的選擇」。



◆ 歐巴馬會中共外長 促高層軍事對話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林寶慶/12日電】 2009.03.14

美國總統歐巴馬12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見中共外長楊潔篪(ㄔˊ)時,強調兩國應提高軍方對話的層級與頻率,以避免未來發生事端。歐巴馬並表示期待即將在倫敦G20金融高峰會上和胡錦濤主席會晤,強調中美兩國應加強合作,因應國際金融危機。

在兩岸議題上,歐巴馬表示美方歡迎並支持兩岸關係改善。他重申,美方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這一立場不會改變。

歐巴馬也提到人權的重要,並重申中國政府應與達賴喇嘛的代表對話。

楊潔篪強調,中美雙方要切實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避免傷害對方核心利益,台灣問題是中美間最敏感的核心問題,涉及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

他說,兩岸關係正朝正面發展,並將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繼續提升兩岸關係。而不論將來兩岸關係如何發展,中方絕不會在「一個中國」原則上動搖,也不會接受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是台灣獨立。希望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扮演正面和積極的角色。

楊潔篪12日上午先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瓊斯會談,再由瓊斯與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陪同會見歐巴馬。瓊斯曾向楊潔篪提出美國海軍偵測艦無懈號在南海發生的事件。

白宮表示,歐巴馬與楊潔篪都同意,中美作為世界兩大領頭經濟體,必須密切和迫切合作,透過刺激國內與海外的需求並讓信用市場流通,來穩定全球經濟。在北韓議題上,歐巴馬感謝中國主持六邊會談扮演重要角色,美國也會與其它夥伴合作,確保北韓去除核武計畫,並強調北韓飛彈計畫所帶來的危險。

據新華社報導,歐巴馬也表示應增加中國等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

楊潔篪說,攜手應對金融危機是當前中美合作的重點。兩國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抵制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深化經貿和投資合作,在能源、環保等領域培育新的合作增長點。



◆ 善用戰略角色 維繫兩岸關係

【王銘義/特稿】2009-03-14 中國時報

美中台之間始終存在著「大三角」與「小三角」兩組多邊複雜的互動架構;隨著台灣與美國相繼政黨輪替,馬英九政府處在美中兩大強權軍事、外交較量過程,應善於運用台灣獨特的戰略作用,才能維繫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

在美中台「大三角」互動過程,台灣是兩大強權之間「敏感的、核心的」問題,也是美中經常拿來運用的「台灣牌」。但這張牌被陳水扁政府玩到極致之後,基本的戰略價值幾已損耗殆盡,甚至還成為美中合作管束的對象。

馬政府上台後,重新採行戰略模糊路線,與美中維繫「等距關係」,有效地修補了「大三角」的架構。但相對的,兩岸三通的快速發展,讓國共兩黨與民進黨的「小三角」矛盾,呈現更激化的對立情勢,對發展進程形成掣肘。

美中互動關係,在歐巴馬上台後,雖延續布希時代的基調,但近日在美軍派遣驅逐艦護航監測船的過程,針鋒相對,解放軍將領還發出警訊,顯見北京與歐巴馬仍處在敏感磨合期。台灣應慎防軍購議題成為強權妥協的犧牲品。

同時,兩岸關係在馬政府上台後雖穩定成長,談判進程也取得務實成果,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北京也有意採取更彈性的因應作為,但中國外長楊潔箎在華府演說,仍不忘嚴詞對美方宣告:「北京不會就台灣問題向美國讓步!」

美中關係正常化卅年來,美國新總統上任初期,美中互動已建立「衝突/對話/合作/發展」的務實規律。尤其,在大國外交的現實趨勢下,台灣能夠產生干擾與影響的程度愈來愈有限,唯有善用台灣的戰略角色,與兩大強權維繫良性互動,才是台灣應有的生存之道。



◆ 國際瞭望-美國鷹派警告歐巴馬

【本報訊】2009-03-15 中國時報

歐巴馬政府上台後的外交行動顯然較布希時代要溫和,希拉蕊的「巧實力」外交是軟硬互用,而範圍似乎觸及政治、經濟乃至軍事安全,如果這是歐巴馬的方向,那麼引發國內所謂鷹派的反對是必然的。須知共和黨新保守主義的那派頭頭雖然已不在,但國會、軍方持強硬對外立場者依然存在,五角大廈的勢力一度超過國務院,現在當然不願見國務院主導了一切對外事務。

希拉蕊訪華後,美國國內有不少反對聲浪,認為她對華太過軟弱。南海圍艦事件被大大炒作,軍方發言非常強硬,暗示美國受了委屈,然後是國會眾議院通過對所謂西藏的人權案,知華的傅立民在壓力下婉拒出任「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可以說是對歐巴馬政府的警告,唯恐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讓步,所以先下手為強。這種反動勢力盤踞國會、軍方與新聞媒體,他們不一定完全反華,而是冷戰思維未棄,只要涉及意識形態便惱怒,對朝鮮半島事務又何嘗不是如此,軍方製作的今年美(南)韓聯合軍演規模特別宏大,軍方對北韓將試射人造衛星的態度非常嚴酷,這些不是為歐巴馬未來解決朝核問題製造障礙嗎?

軍方的這一套是很顯見的,他們必須製造一個巨大的假想敵,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敵人,軍人還有什麼可玩的?國防工業還有什麼生意?而政客如果不危言聳聽,又如何能吸引選民?

美國經濟壞到目前這個程度,歐巴馬當然知道中國與朝鮮半島的重要,而所謂鷹派的這一輪恐嚇能否阻止他推行溫和外交政策?按理說不太可能。因為總統的行政權利太大,他決定推行的政策,尤其是外交政策,無人有力阻攔。歐巴馬不會允許意識形態破壞了實際的國家利益,對華政策以及朝核政策、中東政策、對俄政策都應作如是觀。



◆ 凱子當慣?軍方開天價軍購清單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2009.03.15

馬英九總統任內第一本國防總檢討明天出刊,國防部撰寫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拋出幾乎是天文數字軍事採購清單,空軍購買空中加油機,配合戰機攻擊大陸內陸,外界質疑馬政府沿襲扁政府時期挑釁大陸的軍事策略。國防部對於為何要買加油機,說法反反覆覆,更顯可疑。

國防部扁規馬隨,沒有考量金融海嘯可能為政府未來數年造成巨額財政負擔,沿用扁執政提出的天文數字軍購清單,空軍買二代戰機與三代戰機間的過渡機種(F-16C/D)、電戰機、空中加油機,還有具備電子戰、匿蹤、空中加油、短場起降、視距外攻擊、對地精準攻擊能力的三代戰機(F-35),還要買無人飛行作戰載具。

空軍不僅要反輻射飛彈,還要反反輻射飛彈。過去由聯勤與新加坡合作研發40防空砲,淘汰空軍老舊的35快砲,扁政府受軍火商壓力,暫緩此案,現在空軍正式將自行研發的防空砲廢棄不用,找軍火商對35快砲提升性能。

有關加油機用途,引發最多爭議,空軍出身的國防部軍事發言人虞思祖先後兩版本說法不一。

一個版本說,空軍戰機在戰事爆發後,機場受損,無法降落加油,需要空中加油。不過,即便是戰機完成空中加油,但空中無法進行彈藥補給,仍無法持續作戰。

第二個版本說,採購加油機是為了人道救援,因為空軍運輸機與直升機將來都有空中加油功能,透過空中加油,可以延伸任務時間。不過,這在一般國家是較少的例子。

空軍過去採購救難機,卻變成總統專機,這次採購加油機動機,外界懷疑別有用心。立委指稱,戰機使用空中加油機,是加大行動半徑,用在攻勢作為上,扁政府規畫F-16透過空中加油,攻擊大陸內陸,擺出挑釁態勢。軍方對加油機的使用方式說法,前後改來改去,也非尋常。

陸、海軍也提出高價採購清單,陸軍買新戰車、自走砲、裝騎戰鬥車、高效能反裝甲飛彈、近程反裝甲火箭彈。海軍要新建遠洋油彈補給艦、救難艦、採購空中掃雷直升機、空射遙攻精準攻艦武器、執行快速反應任務的空中輸具。



◆ 憲兵裁定了 將領急謀出路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2009.03.15

國防部公布馬英九總統任內第一本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國防組織有重大變革,國防部裁撤憲兵、後備、聯勤三個司令部,併入陸、海、空軍。國防部推動裁撤憲兵過程中,國安局特勤中心扁系將領極力反對,憲兵扁系將領知道大勢已去,積極找高層安排去處。

據指出,馬英九上任後,府方積極推動裁減軍方員額,為了不影響三軍主戰兵力,國防部忍痛併編憲兵、後備、聯勤。

未來憲兵回歸陸軍,裁編憲兵隊,保留指揮部,以國軍軍法法紀維護及中樞警衛任務為專責,回歸軍事本務。憲兵執勤因為在扁政府時期屢屢因為缺乏專業判斷,加上長官逢迎拍馬,引發許多爭議,國防部與國民黨團對於裁撤憲兵共識極高。

上周,後備憲兵出身的國民黨立委呂學樟、陳根德找馬英九請命,希望不要裁憲兵,馬英九未置可否。國安局特勤中心扁系將領也反對裁撤憲兵,扁系將領提出反對意見,希望保留憲兵司法警察身分,擔任總統維安中衛勤務。但國防部堅持,憲兵應回歸軍事本務。

據指出,扁系將領幫憲兵請命,是不想讓警察擔任更多維護元首安全的任務,加上警政署長王卓鈞與高層關係匪淺,若外衛、中衛都由警察取代,過去社會觀感極差的特勤中心,就有可能逐漸被檢討取代。

相較於國安局扁系將領為憲兵爭權,憲令部扁系將領忙著向高層找出路,受扁提拔的憲兵將領知道時日無多,積極運作到其他司令部任職,沒有力保憲兵,讓基層幹部非常氣餒,生氣的說,難道將來要投民進黨,才能恢復憲兵嗎?



◆ 國防部硬幹 考驗與馬關係

記者許紹軒/特稿 2009.03.15 自由時報

國防部計畫裁撤憲兵、後備與聯勤司令部,動作既大,態度也十分堅決,但政府高層首長卻希望軍方謹慎從事,雙方認知有所差距。裁軍案已成為繼參謀總長人事案後,第二個考驗三軍統帥馬英九與國防部長陳肇敏之間信任關係的事件,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農曆年後,軍方確立裁軍規模,並政策決定裁撤三個司令部。二月間,在一場由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主持,副秘書長李海東與諮詢委員鍾堅在場的會議中,國防部副部長張良任率戰規司長李喜明等將領報告裁軍案進度。

當蘇起聽到三個司令部的裁撤案時,曾當面問說三單位是否都同意裁撤?裁軍規劃時是否問過三單位意見?蘇起當時還指示國防部,要把反彈降到最低。

之後在二月底舉行的軍事會談,國防部長陳肇敏向馬總統報告「四年期國防戰略總檢討(QDR)」內容時,馬總統更當面裁示,司令部裁撤不是小事,三單位意見一定要問清楚;由於憲兵反彈甚鉅,三月十二日,同為後備憲兵身分的立委陳根德與呂學樟還曾面見馬總統,力陳憲兵不可裁的理由,總統為此在十三日告知陳肇敏務必要「慎重處理」。

然而國防部裁撤憲兵司令部的心意已決,日前在部內一場會議中,憲兵代表以必須保護總統為由,反對裁撤。憲兵與國防部官員你來我往,僵持不下,國防部官員在激動之下,甚至說出「保護總統不是戰訓本務」的話來,立刻語驚四座。

裁軍計畫已在後備憲兵與後備司令部退伍人員系統引發不滿,二系統總計超過四十萬名退役軍人,甚至揚言國民黨既在勝選後就過河拆橋,二○一二年不排除支持綠營候選人,到時就會再恢復憲兵與後備二個司令部。

農曆年後的參謀總長人事異動案,是三軍統帥對陳肇敏堅持下給予尊重的結果,如今裁軍計畫面臨激烈反彈,在穩定軍心與軍心動盪之間,陳肇敏如何處理,馬英九是否否決軍方規劃,將嚴峻考驗統帥與軍事首長間的信任關係。



◆ 東協筆記-民主只是藉口

【梁東屏】2009-03-14 中國時報

泰國的「為泰黨」十二日正式對才上任不滿三個月的總理阿披實提出彈劾動議,總共提出七項指控,包括指控阿披實經由非法手段以及特定政治領導人的支持,並且與反政府的「人民民主聯盟(黃衫軍)」配合達到少數從多數手中攫取權力的目的等等。

「為泰黨」是遭政變推翻前總理戴克辛手創「泰愛泰黨」兩度遭解散之後的「變身」,提出對阿披實的彈劾動議當然是有「王子復仇」的動機。這個事實再加上支持戴克辛的「紅衫軍」這陣子幾次重大的動員、示威,都顯示出有號召大批群眾的能量,使得許多人對泰國政治的前景充滿悲觀。

有這種擔憂也不令人意外。因為「為泰黨」對阿披實提出的指控並非空穴來風,紅衫軍確實也展現出動員的力量。但是政治上的鬥爭,勝敗的關鍵往往在於表面上看不到的實力。

以阿披實來說,他最為人知的政治「履歷」,就是擔任「民主黨」黨魁後,帶領的兩次大選都敗在戴克辛手下,第二次的失敗甚至是在戴克辛已被政變推翻,本人都不在泰國境內的情況下。

結果三轉兩轉,總理之位竟然就這樣到手,「為泰黨」哪裡嚥得下這口氣。

問題是,嚥不下也得嚥。而且看起來,阿披實總理之位並沒受到很嚴重的威脅,只要折衝得當,順利做完任期都極有可能。

這是因為不論「為泰黨」還是「紅衫軍」,背後少了那個看不到的力量。

泰國這次甚至包括上次的政治搬風,很多人特別是外界的很多人,認為是「黃衫軍」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實這只是霧裡看花。

「黃衫軍」當然曾起過一定的作用,但絕非關鍵的作用,充其量也只是發揮了「作球」的效果,真正的殺手是在後面有能力左右軍方、法院的那股力量。

而「為泰黨」和「紅衫軍」所欠缺的,恰好就是這個力量。這也說明了為何「紅衫軍」每次的示威都是雷大雨小,雖然擺出張牙舞爪的架勢,最後卻都草草收場。

現在,早已成為過街老鼠的戴克辛處境已經愈來愈艱難,連一向待他十分友善的香港也傳出準備和泰國簽署引渡協定。原因很簡單,他的大勢已去。

戴克辛以照顧窮苦大眾的政策贏得民主大選,阻斷其他人政治前途,這些人聯合反撲的一個主要理由,就是指稱戴克辛所實施的是收買貧苦選民的「民粹政治」,所以為了「真正的民主」、為了泰國人的長遠幸福,一定要把戴克辛弄垮。

結果現在權力到手,實施的卻幾乎全是戴克辛的那一套。突然之間,戴克辛從前被批評得體無完膚的腐敗政策,全都政治正確起來。

現在痛失權力的戴克辛,還在困獸猶鬥,舉著的,也是民主的大旗。實則究竟是不是「真民主」,跟民主本身沒什麼關係,跟被當著棋子擺來擺去的老百姓也沒什麼關係,對於政治人物而言,只要能取得權力,那就是「真民主」。

因為「民主」只是藉口而已。

※ 民主一直都是藉口。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歐巴馬的一心多用 不開第一槍

* 陸以正專欄-歐巴馬的對歐外交
* 阿、伊戰爭啟示 美作戰策略將改「一心多用」
* 克宮換血 普廷、梅德維傑夫權鬥檯面化
* 兩岸軍事交流 陳肇敏首提3要素
* 兩岸和平協議 化繁為簡易達成
* 守勢國防定調 「不開第一槍」
* 憲兵併陸軍 元首維安警察接手
* 新一代戰機 相中F-35

◆ 陸以正專欄-歐巴馬的對歐外交

【本報訊】2009-03-16 中國時報

歐巴馬就職到今天還未滿兩月;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位史無前例的黑人總統已經迫不及待地派遣了五位特使,分別前往各個敏感地區與友邦乃至敵對國家,全盤檢討並探索新路線的可能性。這樣做等於不信任前朝遺留的常駐使節,國務院老人雖不以為然卻不敢批評。

希拉蕊國務卿自然全力配合,不在話下。美國要對歐洲盟國加壓,要它們與華盛頓亦步亦趨,除同文同種的英國義不容辭,有求必應外,北約其餘各國自顧不暇,就沒那麼方便。更難打交道的是宿敵俄國,梅德維傑夫總統對內正嚴防普丁喧賓奪主,對外則自恃為核武大國,雖受金融海嘯與石油跌價的雙重衝擊,仍然不肯賣歐巴馬的帳,早就擺好架式,等候美國來和它談判,如何畫分雙方在歐洲的勢力範圍。

與歐洲息息相關的中東,更是癥結所在。西歐國家礙於美國情面,同意由北約派遣部隊在阿富汗協助清剿「蓋達」窩巢,因而陷入泥淖。伊拉克、伊朗、阿富汗、敘利亞、黎巴嫩、乃至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糾纏不清的仇恨,都是歐巴馬的頭痛,考驗他的外交政策。

與布希相比,歐巴馬沒有過去的負擔,願意試探一切可能解決中東問題的途徑。他一方面加派一萬七千官兵投入阿富汗戰場,另一方面卻在三月六日接受《紐約時報》專訪,坦承在阿富汗遭遇困難,因此美國不排除與「塔里班(神學士組織)」談判的可能性。

也就是同一天,國務卿希拉蕊在日內瓦出席北約部長級會議時,送給俄國外長拉福若夫(Sergei Lavrov)一枚電腦的「重新啟動(reset)」徽章,充滿象徵意義。它等於在告訴俄國,歐巴馬總統有心在對俄關係上,丟棄過去的意識形態爭執,另起爐灶,一切從頭做起。國際媒體爭相報導這則花邊新聞,令世人耳目一新。但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困難重重。

布希總統任內,美國一面力推「彈道飛彈防禦系統(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簡稱BMD)」,要在俄國四周築起一面無形的偵測網,受到舊蘇聯附庸國家的全力支持。另一面,他意圖把喬治亞和烏克蘭納入北大西洋公約。這兩件事都侵犯到俄國的安全感,有道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不管俄國總統是梅德傑夫或是普丁,絕對無法容忍。

歐巴馬會在這兩件事上讓步嗎?他還只在考慮,美國右派人士已有強烈反應,稱之為「雅爾達會議」的歷史重演。先據傳上月歐巴馬曾有密函給梅德維傑夫,試探如果美國放棄在波蘭與捷克構建北約MND系統,俄國會承諾使伊朗停止製造核武計畫嗎?三月三日的《紐約時報》和《華府郵報》都有報導,但所引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的說法頗有出入。

為避免傳說紛紜,那天傍晚,歐巴馬藉接待英國首相布朗的機會,證實他確實寫過一封長信給俄國總統。嗣後國防部長蓋茲(Robert Gates)和副國務卿勃恩斯(William Burns)也都承認了。那封長達數頁的總統親筆信內容究竟如何,外間大費猜疑。

歐巴馬上任伊始,他要走一條與前任完全不同的道路,未可厚非。替他著想,如此重大的議題,與其交給國務卿希拉蕊去向拉福若夫試探,不如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地直接問梅德維傑夫本人,對美國並無任何損失,只會令俄方相信他確有誠意。

美俄兩強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到極點:為限制並減少核子武器,曾簽訂兩次「減少核子武器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簡稱START I與STATT II)」。俄國為重啟STATT 談判,曾准許美方非軍用物品假道中亞地區運往阿富汗。但美國想用暫緩推動BMD,交換俄國阻擋伊朗發展核子武器想法,似打碰到了磚牆,原因不明。

歐巴馬正因金融風暴坐困愁城,他挽救經濟危機的表現,四十九名經濟學家只給他打五十九分。如要突圍,只有另闢戰場一途。我敢大膽預言,歐巴馬下次出國訪問的首選目標不是中國,而是找個機會和梅德維傑夫面對面談話。地點並非關鍵,能在第三國最好,否則去莫斯科也不無可能。



◆ 阿、伊戰爭啟示 美作戰策略將改「一心多用」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 2009.03.16

美國20多年來一直以至多只需同時應付兩場戰爭為作戰策略核心前提,但同時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讓美軍人力物力嚴重吃緊,分身乏術。學到教訓的美國政府正考慮大幅調整既有作戰策略。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同時打阿富汗、伊拉克戰爭超過6年,已長過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目前駐這兩國美軍總數超過17萬人,人力和軍備嚴重吃緊。美國目前雖沒有對俄國、北韓、中國和伊朗等潛在威脅國家開戰之虞,但已難再進行其他重大軍事行動。

美國國防部正進行4年一度的國防策略通盤檢討,部長蓋茲上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訪問時坦承,國防部正思考,以舊有的兩場戰爭思維作為戰略規劃、軍事預算和軍購指南,「在21世紀是否還行得通」。

4年前布希政府制定的政策,已要求美軍除了作戰,還須進行打擊暴力極端分子、保衛國土、防範恐怖分子和敵人取得生化、核子武器等任務。

美國國防部思考的問題之一,是未來作戰重點在於阿富汗、伊拉克戰爭這類主要反暴亂戰,還是持續在於中國、伊朗等軍力強大的傳統對敵。

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國防政策專家唐納利(Thomas Donnelly)表示,相信歐巴馬政府會尋求「多戰、多行動、多對立且一心多用(walk-and-chew-gum )」策略架構。

美國防部一名資深官員表示,作戰策略一旦改變,將涉及數千億美元、軍隊規模、航空母艦和長程轟炸機數量等決策。

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歐漢龍(Michael O'Hanlon)表示,國防部高層已意識到,國家安全不能全靠國防部,應加強政府其他部門分擔相關職責。



◆ 克宮換血 普廷、梅德維傑夫權鬥檯面化

自由時報 2009.03.16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就在外界質疑俄羅斯政局可能暗潮洶湧之際,英國媒體報導,暱稱「娃娃臉」的俄國總統梅德維傑夫已草擬一份取代政府強硬派的新人名單,藉此一方面剷除效忠前總統、現任總理普廷的政府官員,一方面逐漸建立與鞏固個人勢力。

英國每日電訊報十四日報導,這份被稱為「黃金一百」(Golden 100)的總統心腹名單顯示,隨著梅德維傑夫與普廷之間的嫌隙漸深,過去被視為普廷傀儡的梅德維傑夫,已打定主意要維護身為總統的權限,以及建立個人的權力基礎。

消息人士透露,值此克里姆林宮想為俄羅斯的經濟困境尋找代罪羔羊之際,梅德維傑夫準備開革大批高官,包括普廷任命的地方首長,然後從「黃金一百」名單找人填補遺缺。莫斯科卡內基中心分析家席薇特索娃說,梅德維傑夫正試圖建立自己的奧援基礎。

這份總統心腹名單只是梅德維傑夫打算延攬的一千名愛將中的第一批,凸顯出梅、普二人在用人偏好上的差異。曾從事情報工作的普廷主政時任用大量情報人員,以及來自故鄉聖彼得堡的親信;至於梅德維傑夫,迄今僅任命少數親信,多半是母校列寧格勒州立大學法學院的教職員。「黃金一百」名單上的人物都是五十歲以下的自由派,而且沒有人曾任職於前蘇聯情報單位KGB,或其衍生而來的聯邦安全局(FSB)。

「黃金一百」成員之一、斯科爾科沃商業學院院長沃爾科夫說,克宮的這些努力在於為政府、國營企業與國立大學的高階職位儲備人才;當克宮需要人才時,就不愁無處可尋,「這顯示政府及克宮的政策與人事變化」。沃爾科夫還說,梅德維傑夫本月初還召集「黃金一百」名單上的二十八人前往克宮交換意見。斯科爾科沃是莫斯科新成立的一所商業學院,校董會主席就是總統梅德維傑夫。

普廷發言人佩斯科夫則否認普廷與梅德維傑夫之間存有齟齬,「人們想在暗室中找黑貓,但根本就沒有黑貓。」



◆ 兩岸軍事交流 陳肇敏首提3要素

【吳明杰/台北報導】2009-03-16 中國時報

對於大陸官方接續拋出有意推動兩岸軍事交流的談話,我國防部長陳肇敏首度提出,國軍與對岸進行軍事交流的前提,必須包括中共先放棄對台動武、撤除對台飛彈、去除「一中」框架等三要素;陳肇敏認為,中共方面現在只是「口惠說說而已」,解放軍在此議題上還沒有具體善意。

對於如何看待包括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近日有關推動兩岸軍事交流的喊話?陳肇敏表示,我方評估現在還不到可以軍事交流的時候,中共只是拋出球來,但沒有看到善意的回應和具體動作。

陳肇敏強調,我方不是在拖,但中共方面也只是「口惠說說而已」。

陳肇敏也首度提到,由於中共還不放棄武力犯台,也沒有撤飛彈、並且有「一中」框架,所以現在還不能交流,因為沒有釋出真正善意,同時軍事互信機制過去國軍談了十幾年,當初他在擔任空軍總司令時就曾去和美方談過這項議題。

陳肇敏說,現在並非兩岸軍事交流最好時機,因為互信機制走出去就沒有回頭路,加上牽涉國家安全,必須很慎重,要國家安全先確保後,再一步一步走,國防部將先做好份內的人員訓練工作。

另據國防部十六日將公布的我國首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指出,台海之間的「信心建立措施」至今仍進展有限,目前兩岸僅有各自片面的採取宣誓性、透明性或若干默契措施,例如公布國防報告書、公布重大演習計畫,及機艦活動範圍自制等,而未能進一步推展至溝通性(如建立熱線)、規範性(如訂定海峽行為準則、雙方機艦遭遇協定等),或限制性措施(如限制特定兵力部署與軍事活動、裁減兵力等),使得兩岸仍存在軍事意外和衝突風險。



◆ 兩岸和平協議 化繁為簡易達成

【亓樂義/專題報導】2009-03-16 中國時報

截至去年十二月,國共兩黨共舉行四次經貿論壇,有關「和平論壇」何時召開,至今傳聞不斷,卻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知情人士說,「和平論壇」太過敏感,動輒得咎,近期恐怕辦不成。就他的觀察,馬總統願與大陸簽「和平協議」,並非不可能,只要目標放低,把「兩岸現況具體化」,應可達成。

一位勤走於兩岸的消息靈通人士認同上述觀點,認為胡錦濤任期只剩幾年,對「和平協議」念玆在玆,抱以高度期待,胡有可能化繁為簡,以大三通的現狀為基礎,設定某種易於達成的「和平協議」,對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做出象徵性宣示,作為初期目標。

執行難度高 國共和平論壇停擺

國共倡議「和平論壇」,起於二○○五年四月的「連胡會」,雙方達成五點願景,包括「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知情人士說,按原先構想,雙方每年各舉行一次經濟與和平論壇,一次在大陸,一次在台北。著手時,我方發現舉步艱難。

「和平論壇」尚未籌備前,風聲四起,國民黨「賣台」帽子滿天飛。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和平論壇」反而更不能談,外界說你「黨政不分」,國民黨百口莫辯。

熟知內情的人士說,要做到國共經貿論壇那樣的盛況,根本不可能。所幸兩岸關係由緊張轉向緩和,有了起碼的互信,國共「和平論壇」雖難推動,但雙方的智庫交流則是「管道暢通」。

現況具體化 有利避開敏感議題

簡易版的「和平協議」達成之前,兩岸關係該如何定位?知情人士表示,既然雙方認同協議內容係「兩岸現況具體化」,就不會涉及敏感問題,必要時,也是「各說各話」。雙方都很清楚,任何強壓對方的做法,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激化對立。

另外,兩岸「和平協議」必須經過立法院通過認可,否則在野黨不吵翻天才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況且如此,更不用說「和平協議」。

假設民進黨重新執政,翻臉不認帳又該如何?消息靈通人士認為,只有「訴諸全民公決」,國民黨在總統大選時,把「和平協議」作為核心政見,存廢與否,由全民投票決定。民進黨若要翻案,亦應在下屆總統大選時訴諸全民公決,不能說廢就廢。

一位重量級學者最近結束北京訪問返台時說,中共高層對「中華民國」的態度歷經三個階段,從最初的「討厭」,到民進黨執政時變成「喜歡」,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又感到「麻煩」,如洗三溫暖,落差很大,對於如何處理「中華民國」的問題,北京高層似無定論。

交全民公決 預防新執政者翻案

面對現況,兩岸交往除了務實,更需要誠意和智慧。知情人士透露一段秘辛,一九八九年財政部長郭婉容以亞洲開發銀行理事身分,率團到北京參加第廿二屆亞銀年會,為兩岸分隔四十年後,台灣官員首次登陸,大家都在看會議開幕演奏大陸國歌時,台灣官員如何應對。

對於這個棘手問題,有關單位做了多次沙盤推演,最後決定開幕式奏完大陸國歌後,郭婉容再率團進場,低調處理,避免外界過多聯想。情況就像目前國家兩廳院音樂季開幕前演奏國歌時,大陸表演團也是在奏完我方國歌後進場。

沒想到,郭婉容未按既定規畫,竟提前進場,在大陸國歌演奏時,起身並雙手交叉胸前,以示不與對岸官方接觸的立場。內行人一看便知,這代表我方承認對岸是個國家,台灣也是一個國家,「如果不是層峰授意」,郭不可能自作主張,顯示李登輝前總統「早有想法」,北京當然是看在眼裡。



◆ 守勢國防定調 「不開第一槍」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09.03.16

馬政府「守勢國防」戰略定調,國防部今天出爐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中明白指出,兩岸關係改善使台海安全產生微妙變化,國軍將建構「預防性國防」政策,不主動挑釁或發起攻擊,徹底揚棄扁政府時代的先發制人、積極防禦的攻勢國防戰略。

QDR宣布,將於民國一○三年底前,以總員額廿一萬五千人為目標,把現行的陸、海、空、聯勤、後備、憲兵六大司令部,整併為陸、海、空三軍司令部。

相關官員表示,QDR的戰略構想,是從馬英九總統歷次講話綜整而出,理論基礎在於「預防性國防」,也就是「不打第一擊,絕不開第一槍或第一砲」,希望以接觸、溝通、談判,達到保國衛民目的,強調軍事「軟實力」。

國防部今天召開中外記者會,公布我國首部QDR。

報告指出,在「固若磐石」的戰略指導下,現階段的國防戰略目標依序是:預防戰爭、國土防衛、應變制變、防範衝突及區域穩定。國軍將發展「承受第一擊」後的持續戰力,也就是置重點在建構第二擊能力,強化戰力保存與基礎設施的防護能力。

報告指出,若戰事終不可免,也會讓敵人「咬不住、吞不下、打不碎」。透過三軍聯合戰力,以聯合截擊阻滯敵人接進本土,再以地面防衛及全民動員的總體力量,建構全縱深的防禦體系。

官員說,QDR就是要告訴全世界,台灣是和平愛好者而非麻煩製造者。以國際政治現實來看,台灣想在區域安全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是有點困難」,但重點是「先接觸」。未來會透過建立二軌或其他機制,達到先接觸再瞭解的實質交往目的。

【國際中心/路透華盛頓十四日電】台灣已再度爭取購買美國製造的先進F十六C/D型戰機,這將使美國總統歐巴馬必須作出棘手的決定。

自歐巴馬上任後,台灣駐美代表處首度向美國提出軍購清單,指出台灣現有的戰機已不足以因應中國可能造成的威脅。

※ 武字怎麼寫?



◆ 憲兵併陸軍 元首維安警察接手

【吳明杰/台北報導】2009-03-16 中國時報

憲兵將正式去除總統維安任務!也將擺脫司法警察和政治色彩!未來不僅總統出席的場合外圍將看不到理平頭的憲兵站崗,也將看不到憲兵夜間持槍臨檢。據透露,未來四年憲兵將從目前的一萬三千人大砍到只留六千人,至於過去負責元首維安中、外衛的勤務,則將轉交警政署負責。

國防部昨晚則發表聲明強調,兵力結構調整仍在規畫未定案,憲令部也發表新聞稿表示,元首維安任務並未改變。不過對此軍中人士透露,憲兵已確定去除元首維安任務和司法警察角色。

憲兵角色更易 衛護機場

國防部十六日將公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正式宣布憲兵司令部將併入陸軍司令部,內容雖強調憲兵將保留「中樞警衛」任務,但據了解,國防部規畫的「中樞警衛」並不含元首維安任務,而是負責機場和基地等警衛工作。

據指出,目前憲兵在大台北地區負責「中樞衛戍」的兵力約有四千六百人,主要包含憲兵二○二指揮部下轄十個憲兵營,軍方規畫初期仍保留部分憲兵兵力維持「中樞衛戍」能力,但在修法去除憲兵司法警察身分後,憲兵將全面退出數十年來的元首維安任務,正式卸下「禁衛軍」和「御林軍」的角色。

對於過去曾經多次鬧出維安風波的憲兵回歸戰訓本務,憲兵將領仍然積極爭取可能的緩衝空間,憲兵將領指出,目前義務役憲兵每月薪資才五、六千塊,就算未來志願役憲兵每月也才三萬多塊,從人事成本角度來觀察,未來憲兵的維安任務交由每月薪水五、六萬塊的警察負責,維安的人事預算恐將大幅成長五至十倍。

未來軍紀事件 恐難處理

此外,憲兵也擔憂未來併入陸軍司令部,將改名「陸軍憲兵」,不知日後「陸軍憲兵」將如何對海、空軍執行憲兵任務,同時若去除司法警察身分,未來軍中軍紀和刑案問題恐會難以處理,因此至少應該設立一個專責的刑事調查小組,並保留一憲兵指揮部由參謀本部直接指揮較為理想。

據指出,由於早年存在軍事政變的風險,因此過去的執政者通常會培養不同體系的「禁衛軍」,美其名是讓其能相互合作,但背後目的是預防有人謀反時,至少仍有一支忠貞部隊能出面制衡,以降低遭到來自軍事力量謀反的風險。

不過這套設計是過去專制和封建時代的思維,以台灣目前的民主化進程,軍事政變的風險已幾乎不存在,但維護元首安全的這套架構卻仍繼續運作,反而導致各單位間有時只有互相制衡,彼此之間卻又有權無責或有責無權。



◆ 新一代戰機 相中F-35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2009.03.16

國防部最近再次向美方提出採購F-16C/D戰機,據指出,我方獲得訊息,美國國務院以台海情勢穩定,所以對於是否出售戰機仍未定案。台灣採購F-16預算約為新台幣1600多億元。F-16還未獲美方同意,空軍司令部又發布新聞稿,把F-35戰機列為下一代戰機籌獲選項。

美方從未正式同意對台出售F-16C/D戰機,民進黨執政時期,國防部自行編列預算戰機採購,國務院評估台灣不需要新戰機,不同意出售,造成台灣千億元國防預算被閒置數年,無法使用。國防部駐美單位仍持續與美方交涉,遲遲沒有獲得正面回應。

美方還未同意台灣採購F-16C/D戰機,空軍又發布新聞稿表示,F-35型戰機因具備垂直起降、匿蹤功能,符合未來作戰需求,納為下一代戰機籌獲選項參考。據指出,這型戰機每架約6000萬美元。

空軍在國防部今天出版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中,提出未來要採購空中加油機,空軍坦承我方運用加油機有窒礙之處。空軍指出,採購加油機是民國95年(民進黨執政)威勝兵推的結論,是為了戰時延伸空中作戰縱深及延長F-16戰機留空時間,以有效發揮空中戰力的構想。

空軍說,加油機戰時存活不易,部署基地選擇有其困難度,故待相關考量窒礙若能全般克服,始再檢討籌建可行性。

※ 日本也才拿到 F-22,F-35 可能要等十年後吧。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俄羅斯將大幅擴張軍備 歐巴馬陷兩難

* 俄羅斯總統下令2011年起大幅擴張軍備
* 北韓若發射火箭 歐巴馬將陷是否擊落之兩難
* 聯合國官員:690萬北韓人民未獲糧食援助
* 絕大多數伊拉克人贊成美軍如期或更早撤離
* 爭取南海主權 學者籲加強威懾力
* 美國防專家:台利用裁軍省錢 解放軍會很樂
* 憲兵併入陸軍 繼續保護元首

◆ 俄羅斯總統下令2011年起大幅擴張軍備

法新社╱楊超寰 2009-03-17

(法新社莫斯科17日電)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今天以北約(NATO)組織持續尋求擴大在俄羅斯邊界部署軍力,因而下令自2011年起大幅擴張軍備。

俄羅斯媒體報導,麥維德夫在與軍事將領開會時表示,「2011年起,陸軍與海軍將開始大幅擴張軍備。」

他要求更新俄羅斯核武庫存,並表示北約正企圖擴大在俄羅斯邊界附近部署軍力。

麥維德夫指出,「根據對世界政治與軍事情勢的分析,部分地區存有嚴重衝突的可能。」

他指名地區性危機與國際恐怖主義是持續不斷的安全威脅,並表示「北約擴大在俄羅斯邊界部署軍事設施的企圖一直在進行中」。

麥維德夫說,「首要任務是增強部隊的應戰能力,尤其是戰略核武部隊,他們必須能完全承擔確保俄羅斯安全的責任。」(譯者:楊超寰)



◆ 北韓若發射火箭 歐巴馬將陷是否擊落之兩難

法新社/蔡佳敏 2009-03-17

假如北韓政權下個月發射火箭,美國總統歐巴馬將面臨是否該運用飛彈防禦武器擊落這枚火箭的兩難問題。

擊落北韓火箭的決定,建立在美國飛彈防禦武器效能符合設計初衷的假設上,這也是懷疑論者質疑之處。

就算美國確定能成功攔截火箭,歐巴馬也必須權衡可能引起北韓報復、激怒國際輿論的風險。

歐巴馬僅有數分鐘的窗口來下這個決定。

火箭發射早期屬於「助推階段」(boost phase),外界將無法判斷它是否如北韓所說,在執行載運衛星進入太空的任務。

位於加州的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研究人員班奈特(Bruce Bennett)說:「那個階段,你無從判斷火箭彈道路徑是往太空、往美國、還是別的地方飛。」

在早期這幾分鐘之中,美國總統基於火箭可能對日本安全構成威脅為由,下令在日本海配備神盾作戰系統的美國海軍驅逐艦和巡洋艦擊落可疑飛彈。

火箭發射一段時間後,將不難判斷它是飛往太空,還是將沿著洲際導彈的低軌道飛行。

歐巴馬在這個階段即可採取第二道防線,也就是利用座落在阿拉斯加州和加州的陸基攔截飛彈擊落北韓飛彈。儘管外界激烈爭論這套系統的可信度,美軍表示,47次測試,它37次運作正常。

由於俄羅斯反對,聯合國安理會(SecurityCouncil)尚未對北韓4月發射火箭一事發布明確警告。華府當局與國際盟友表示,北韓發射任何火箭都將違反安理會決議。

沒有安理會支持,華府在外交上將很難扣下板機,尤其歐巴馬曾批評前總統布希支持採取單方面行動的決議。

總部位在華府的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分析師歐漢倫(Michael O'Hanlon)表示,華府在公開聲明方面,似乎尚未為發射飛彈一事奠下基礎。

他告訴「法新社」,除非北韓的飛彈直接威脅日本,或華府得到安理會合法支持,否則「我很懷疑美國將會、或應該發射飛彈」。

※ 前面曾說過,歐巴馬需要的是意外。



◆ 聯合國官員:690萬北韓人民未獲糧食援助

法新社/譯者:賴秀如 2009-03-17

今天提交聯合國的一份報告顯示,大約690萬北韓人民未收到亟需的糧食援助。

該報告還敦促全球對這個共產國家種種人權傷害,提出「預防行動」。

聯合國對北韓人權情勢特別記錄員維帝特(Vitit Muntarbhorn)提出的報告說,「大約有870萬人民食物來源不穩定,需要外援」。

他說,「但是在2009年初,資源嚴重短缺,只有180萬人獲得糧食援助。」

今天送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這份報告,是根據各國政府、民間組織和聯合國各機構所提供資訊而成,因為平壤政府拒絕和維帝特合作。

維帝特說,除了缺糧嚴重之外,「當局對一般人民的苛政,近來已出現荒謬的情勢。」

維帝特形容整體北韓人權現況「既悲慘又危急」。他說,「頂端是一個暴虐政權,一心只想苟延慘喘,下面的老百姓受苦受罪,不知哪年哪月才能解脫。」

「鑑於北韓當局全面且系統性的國家暴力和侵害,造成數百萬無辜人民無窮盡痛苦受害」,他呼籲國際社會應該「提出更多預防措施,透過整體性的解決辦法,以使北韓人民受到多一點保護。」



◆ 絕大多數伊拉克人贊成美軍如期或更早撤離

中央社 2009.03.17

美國總統歐巴馬已決定在2011年底前撤回所有駐伊拉克美軍。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發現,伊拉克民眾已較不擔心暴力與不安全,也對前途更感到樂觀,絕大多數贊成美軍如期或更早撤離。

美國廣播公司(ABC)、英國廣播公司(BBC)與日本廣播公司(NHK)在今年2月針對隨機抽樣的2228名伊拉克人進行訪問的這項民調顯示,2006與2007年宗派暴力導致伊拉克人普遍感到絕望的情況業已逆轉。

根據這項民調,84%伊拉克人現在認為他們居住的地區相當安全,78%表示他們已不受犯罪的威脅,這些比率都是2007年8月兩倍左右。3/4伊拉克人說,他們可以安全的前往想去的任何地方,這更是過去的三倍。

只有少數伊拉克人將安全改善歸功於人數超過14萬的駐伊美軍,80%伊拉克民眾贊成美軍如期在2011年底前或是更早撤離。不過在此同時,64%伊拉克人現在表示,民主是他們想要的政治制度。

儘管如此,ABC指出,伊拉克仍面臨諸多嚴重挑戰:暴力攻擊雖顯著減少但仍持續不斷;醫療照顧與乾淨用水等基本服務業已改善但仍不足;遜尼派即使信心大增,但還是容易受到攻擊,也對政治懷有疑慮。

此外,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更加隔閡,庫德族與阿拉伯人的關係依然緊張。從貪污、選舉舞弊到政治僵局等問題仍使伊拉克的前景蒙上陰影。

然而,最新的民調發現,認為安全是他們生命最大威脅的伊拉克人,已由2007年3月的48%減為目前的20%,認為安全是伊拉克最大危險的民眾,也由兩年前的56% 降至35%。

覺得在自己的社區非常安全的伊拉克人已由1年前的37%增加到現在的59%,報告當地宗派武力之間仍不時爆發戰鬥的伊拉克民眾則由22%降至6%。

樂觀與信心也隨之而來。65%伊拉克人表示他們的生活情況良好,這個比率雖仍低於2005年的高峰,但已高過2007年的39%。58%認為整個國家的情況良好,遠高於2007年的22%。尤其是在海珊統治時代享有各種資源而在海珊垮台後感到疏離的遜尼派,現在已重新融入伊拉克社會。

根據這項民調,57%伊拉克民眾認為,現在已是逃往國外躲避宗派暴力的數百萬難民重返家園的時候。1年前只有45%伊拉克人持此看法。

在另一方面,2007年美國增兵加強伊拉克安全以及帶頭努力促成遜尼派加入安全部隊,顯然並未消弭伊拉克人對先前暴亂頻仍的憤怒。2007年3月時1/6伊拉克人表示已有家人在暴力中死傷,半數以上有親朋好友受到傷害。

最新民調顯示,56%伊拉克人認為美國領導聯盟在6年前入侵是個錯誤。只有1/3伊拉克民眾表示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對伊拉克會有幫助,30%認為美軍與聯盟部隊在伊拉克克盡職責,27%對美軍具有信心,18%對美國懷有好感。

在美軍逐步將大權交還伊拉克之際,53%伊拉克人認為美國「仍在控制我們國家的事務」。不過59%表示,伊拉克部隊現在已準備在沒有美軍與聯盟部隊協助的情況下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其他人認為,伊拉克部隊會在外國軍隊撤離前做好維護國家安全的準備。



◆ 爭取南海主權 學者籲加強威懾力

【亓樂義/綜合報導】2009-03-17 中國時報

近月以來,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先後就南海主權問題與中國嗆聲,使南海局勢產生微妙變化。大陸學者建議,中國有必要在爭議地區加強威懾力,但要避免兵戎相見。

由於時間緊迫,為宣示南海主權並保護漁業資源,中國上周首度派出由軍艦改裝的大型漁政船311號,負責大陸專屬經濟區的巡航任務,並於十六日抵達西沙群島。該船同時肩負西、中、南沙的護漁護航,以及北部灣聯合監管和漁業突發事故等救援任務。

解放軍海軍副參謀長張德順指出,最近周邊一些國家相繼挑起海洋權益爭端,除有複雜的歷史遠因,另一個急迫因素係聯合國關於海洋劃界委員會,要求各國在今年五月底前上報各國對海洋島嶼和管轄海域的主權申請。

張德順說,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最近借此機會提出非法要求,「企圖將侵占我國海洋權益的行為合法化」,如果對方捷足先登,聯合國對島嶼和領海制度一旦確立,將涉及島礁周邊數百萬平方公里海域的管轄權,對中國在南沙群島現有的主權海域將構成極大挑戰。

對此,復旦大學地理歷史研究所教授葛劍雄認為,對菲律賓的非法舉動要堅決反對,必要時中國應「在爭議地區加強威懾力,但兵戎相見不是合適的方式。」

葛劍雄指出,中國在爭議地區保持威懾力,可使那些覬覦中國領土的國家不敢輕舉妄動。對菲律賓而言,中國除要表明自己堅決的反對立場,還要努力促使它改變立場,回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上來。

中國對南海主權問題,長年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為原則。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會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吳稼祥則認為,爭議不是想擱置就能擱置的,眼前就出現一個無法擱置的情況,「聯合國關於海洋劃界委員會」要求各國在五月底前,上報各自對海洋島嶼和管轄海域的主權申請。

吳稼祥說,一旦某些國家對屬於中國的南沙群島中的某些島嶼的主權申請,得到聯合國認可,「擱置在樹上的果子就落在人家筐子了,誰還願意和你共同開發?」



◆ 美國防專家:台利用裁軍省錢 解放軍會很樂

【林克倫/台北報導】2009-03-17 中國時報

前美國副總統錢尼辦公室亞洲安全顧問葉望輝,昨在「從台灣關係法卅周年看台美中關係」座談會表示,兩岸軍事自二○○○年起開始失衡,「想利用軍隊(裁軍、不軍購)省錢,解放軍會很快樂」,台灣國防安全須依靠自己,而今年中國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在大陸的台灣企業與兩岸經貿關係都將面臨衝擊。

針對國防部昨日公布裁軍方案對台灣國防安全的影響,葉望輝(Stephen J. Yates)指出,兩岸軍事從二○○○年起開始失衡,而○一年美國提出歷年最大對台軍售案,結果台灣竟然不願購買,美國未料到台灣的民主化,會對台美安全關係帶來負面衝擊,也讓許多國會議員質疑,「台灣不買武器保護自己,為何美國要保護台灣」。

對於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的爭議,葉望輝表示,過去廿年,北京對台政策的真正立場並未改變,只是用字遣詞、口號出現不同。



◆ 憲兵併入陸軍 繼續保護元首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09.03.17

國防部長陳肇敏昨天至立院報告「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對於六部併三部的組織精簡案引發爭議,陳肇敏強調憲兵併入陸軍的方向不會改變,但憲兵移編後,衛戍中樞和與保護元首安全工作依舊維持,不會調整。

國防部規畫精簡憲兵員額,將現行的憲兵司令部併入陸軍司令部,在其下成立一個指揮部,此舉引發憲兵大動作反彈,近日透過後備憲兵系統動員立委,希望能改變國防部的政策。

上周國民黨立委呂學樟、陳根德面陳馬英九總統為憲兵請命,昨天立委楊瓊瓔更以國民黨黨團名義,向陳肇敏表達強烈反對裁撤憲兵。立委張顯耀也認為,至少應把憲兵保留一個指揮部,直屬參謀本部由國防部指揮。

支持憲兵簡併的立委帥化民也提醒陳肇敏,不可忽視憲兵動員能力,甚至直言:「再這樣下去,恐怕只能改裁陸海空三軍!」

由於QDR揭示台灣未來將採守勢國防,有立委質疑這與研發雄二E飛彈似有違背。陳肇敏表示,雄二E還是會做,但用來防衛,「距離不是太重要」,因我們絕不會攻擊非軍事目標。若中共不攻擊台灣,台灣也不會用。

【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國防部昨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據轉述,馬英九總統日前聽取相關報告,府院黨五人小組昨例會觸及國軍兵力結構調整,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轉述,國防部規畫憲兵從一萬三千人,降至九千八百人,幅度不到四分之一。

五人小組也提到,憲兵司令部與後備司令部未來合併到陸軍,主官仍是中將缺,沒降級問題。

fsj 提到...

歐巴馬好忙? 海洋興國組織需套裝化

◆ 歐巴馬好忙? 專家促先救經濟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3.18

歐巴馬上任不到兩個月,已有不少人擔心他一口氣做太多事,卻沒有全神貫注處理最重要的經濟問題。再這樣下去,可能會步上前總統卡特後塵,上任一年就聲望重挫。

當全世界都在等著歐巴馬推出拯救美國銀行業的完善方案時,他卻在健保、稅務、環保、能源、教育等諸多議題上忙得不亦樂乎,不是提出大刀闊斧的改革想法,就是頒布命令推翻前總統布希的政策。

這還不只,歐巴馬還成立「白宮婦女與青少女委員會」這類不怎麼急迫的新組織,並每周拜訪不同關鍵州,好像還在競選,忘了自己要認真治國。19日,歐巴馬還要到加州談經濟,同時上脫口秀主持人傑李諾(Jay Leno)的新節目,推銷經濟計畫,讓他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上脫口秀節目的在任總統。

不少專家認為,如果他再繼續樂此不疲,他恐將成為下一個卡特總統。當年卡特一上任時,就以言談穿著不拘、不定時舉辦記者會、減少排場而聞名,同時他也大量推行各式計畫,結果在理想難與現實融合下,他在一年內就聲望重挫。

為此,前英特爾總裁葛洛夫(Andrew Grove)日前就投書「華盛頓郵報」,催促歐巴馬把焦點集中在拯救銀行上。葛洛夫表示政府雖已努力拯救金融機構以期恢復金融秩序與信心,「但這目標未達到,除非歐巴馬能達到這目標,否則不應試著修復其他主要經濟問題」。

連民主黨的國會議員也擔心歐巴馬會變下一個卡特。

然而,歐巴馬仍堅持他應該一次進行所有事務。



◆ 中共最大漁政船 南海宣主權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2009.03.18

大陸最大漁政船「中國漁政311號」,昨抵永興島,在中共南海海域,履行宣示國家海洋主權和捍衛漁業、漁民權益的任務。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天重申,中共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島嶼,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菲律賓與中共關係,因南沙群島主權問題現緊張,原訂今天訪菲的中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建國,突然無限期延後行程。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雷蒙迪昨天在一場記者會上說:「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依然穩固,整體而言,中國和美國都是菲律賓最大的貿易夥伴。」

北京認為,菲律賓目前非法侵占中共南沙群島的九座島嶼。今年一月二十八日,菲律賓參議院以十五票贊成、零票反對,通過「菲律賓群島領海基線議案」,將中共擁有的兩組島嶼—南沙群島和黃巖島,劃為菲律賓所屬島嶼。

中共駐菲律賓大使劉建超,這個月十三日拜會菲律賓外長羅慕洛時,強調黃巖島和南沙群島歷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共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中國漁政311號」船原屬中共海軍南海艦隊,06年調撥給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該船總噸位4450噸,最大航速可達廿節。今後一段時間,該船將主要執行專屬經濟區巡航管理、西南中沙的護漁護航、北部灣聯合監管,以及漁業突發事故救援等工作。

自菲律賓將中共主張擁有主權的兩組島嶼劃入菲律賓後,中共一方面透過外交交涉,一方面派出大型漁政船護漁和宣示主權,雙方的南海主權爭議持續升溫,引起南海各國高度關注。

對於中共強勢宣示主權的行動,先前菲律賓總統府表示,可能將向傳統軍事盟友美國及其他東協國家尋求幫助,解決南海爭端。菲律賓議員則敦促政府利用所有外交途徑解決爭端。

閱報祕書》永興島 南海諸島最大

在西沙巡航的大陸最大漁政船,昨天在永興島登島。

永興島又名巴島、武德島,位於海南省西沙群島東部的永樂群島中部,是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駐地,在島上生活人員包括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島工作委員會和辦事處工作人員,共軍駐島部隊等。

永興島是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面積約一點八五平方公里。島上有水產店、商店、氣象台、郵局等,附近海區盛產各種魚類,每年漁汛期,約有一百艘漁船,一千多漁民來此海域捕撈作業,多在永興島停舶。 (記者汪莉絹)



◆ 北京觀察-派漁政船宣示主權 中國高招

【亓樂義】2009-03-18 中國時報

從目前情勢看,南海周邊國家對南海主權立場毫不退讓,崛起的中國更沒有退縮的理由,在眾目睽睽之下,中國派出漁政船而非軍艦到南海宣示主權,同時為漁船護航,是非常高明的一招。

南海諸國對島嶼主權急於表態,主因之一係聯合國關於海洋畫界委員會,要求各締約國在今年五月十三日前,上報各國對海洋島嶼和管轄海域的主權申請,供委員會審議畫界。一旦各國在事實上占據爭議島嶼,在討論中將有利於其占有地位。為此,南海諸國無不趁此宣示主權。

其二,這和中國近期遠洋艦隊到亞丁灣護航,及參與巴基斯坦舉行的「和平–09」海上多國聯合軍事演習有關。中國海軍以驚人發展速度,展現強烈境外海上生命線的護船行動,想必給南海周邊國家帶來極大壓力,因此趁中國尚未著力解決南海問題之前,先下手為強,為日後談判累積籌碼,或逼中國先出手,使局勢愈發複雜而難解。

中國當然看出各國用意,派出漁政船而非軍艦前往南海,做法「高明」,海軍退役中將蘭寧利認為,中國顯然不想把問題搞大,最後問題還得透過談判解決。



◆ 海洋興國 組織需套裝化

【聯合報╱游乾賜/海洋大學海資所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2009.03.18

海洋事務多元繁雜,若欲有效治理與發展,恐非單純設一海洋事務專責機關或協調性的委員會可以竟其功。

析言之,一,如要將浩繁之海洋事務統整成立一超級機關,過於龐大,難以管理,目前亦無任何國家成立此種機關。因而,海洋事務必然散置於數個部會,故於部會之上需要建立海洋事務協調及決策之機制。二,需有一個機關主導海洋政策發展,並負責政策執行。三,海洋事務涉及各種專業及科技,需有不同領域之政府與民間諮詢小組。

海洋事務組織需要的「套裝」,即是協調與決策機構、專責海洋事務機關及專業與科技諮詢小組,其中,協調與決策機構最為重要。在海洋國家中,「套裝」較完整的首推澳洲。澳洲設「環境與遺產部」,主導海洋政策,下有海洋處,負責海洋規劃及海洋政策執行;「海洋管理委員會」由海洋有關之政府部門首長組成,討論協商相關議題,重大決策則提「澳洲政府議會」決定,成員包括首相、州總理、地方政府首長等;另有國家海洋諮詢小組、海洋政策科學諮詢小組及規劃與諮詢委員會等。

日本並無專責海洋事務機關,其海洋事務散置各部會,惟二○○七年制定海洋基本法,成立「綜合海洋政策本部」,由內閣總理大臣擔任本部長,所有國務大臣為本部員,強力推動海洋政策事務,並聘請學者專家為諮詢性質之「參與會議」成員。雖「套裝」尚未組成,然海洋事務之發展,已見端倪。

我國在九十三年成立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通過了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及國家海洋政策發展規劃方案,並發表海洋政策白皮書,發揮決策功能;二○○八年七月改為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小組,協調及決策功能有待強化。海洋事務分置於各部會,尚無專責海洋事務機關。目前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承擔大部分海上事務之執行,然其主管之海洋事務幾乎付之闕如;該署成立十年,專業及能量均已提升,應足堪主管一些海洋事務,以逐步轉型為專責海洋事務機關。另海巡署設置之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屬專家諮詢性質。我國目前海洋事務組織,僅粗具「套裝」雛型,組成套裝的三個「單件」,皆有頗大的改進空間,尤其,首應強化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小組的組織及功能。

馬英九總統曾宣示「海洋興國」的決心,在海洋事務組織架構上,似宜立於既有的高度與規模上,強化精進,以竟其功。

fsj 提到...

兩韓窮緊張?兩巴亂中有序?兩岸外交攻防?

* 北韓拒美援糧 升高兩韓緊張
* 巴基斯坦情勢 亂中有序?
* 國際觀察:巴勒斯坦團結政府還有多遠?
* 國際瞭望-南海衝突與美國幕後因素
* AIT主席薄瑞光 籲中共撤飛彈
* 薄瑞光:台美關係 溫暖又尊重
* 薩中建交?外長:循巴拉圭模式努力
* 兩岸外交 攻防戰再起

◆ 北韓拒美援糧 升高兩韓緊張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18日外電報導】 2009.03.19

南韓國防部18日表示,北韓可能在4月初發射火箭,同時在南北韓邊界製造有限的衝突。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與援助機構「美慈組織」(Mercy Corps.)表示,北韓已經拒絕接受美國提供的援糧,並要求北韓境內5個救援組織的人員3月底前全數離境。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伍德表示,北韓並未解釋不接受美國糧援的原因。這是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升高跡象之一。

南韓國防部在提交國會兩韓關係委員會的報告中指出:「北韓可能在飛彈發射作業引起國際關注後,在某些地區採取挑釁行動。」報告說,北韓挑釁意在引起南韓不同政治派系衝突。報告指出:「北韓似乎企圖製造南韓內部衝突,同時迫使美國歐巴馬政府早日與它展開雙邊談判。」

北韓最近表示將在4月4日至8日之間發射一枚通信衛星。南韓與美國認為,這是北韓試射理論上可達阿拉斯加的現有最長程彈道飛彈的託辭。觀察家認為,這是北韓為引起美國總統歐巴馬注意而採用的手法。



◆ 巴基斯坦情勢 亂中有序?

【聯合報╱劉必榮】 2009.03.19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台後,打贏阿富汗的反恐戰成為他第一個外交重點。看美國增兵阿富汗,再看周邊國家對阿富汗的政策,可以發現19世紀英國與俄國爭奪阿富汗、印度棉花與領土的大博奕,已在這個世紀重現,成為美、印、伊、中、沙爭奪阿富汗自然資源與運輸路線的新一輪大博弈。

要打贏阿富汗戰爭,東鄰巴基斯坦情勢穩定,及確保巴基斯坦為親美政權,是個重要關鍵。但巴基斯坦最近情勢混亂,讓南亞充滿不確定的變數。

巴基斯坦總統札達里,是人民黨前黨魁碧娜芝.布托的先生。布托夫人被暗殺後,原本默默無聞的札達里被推出來,代表人民黨參選總統。札達里和另一位海外流亡歸來的前總理沙里夫聯手,打敗意圖三連任的總統穆沙拉夫,登上總統寶座。

但札達里和沙里夫本是兩掛人馬。札達里溫和親美,沙里夫卻和回教基本教義團體過從甚密,過去一直不得布希政府信任。唯一相同的是兩人身上都有案子:碧娜芝過去擔任總理時,就被指其夫札達里利用身份收受賄賂,碧娜芝垮台後夫妻兩人也因為這些案子流亡海外。沙里夫則是被穆沙拉夫發動政變推翻,當時穆沙拉夫也指其貪汙腐敗,致使經濟衰敗。

前年穆沙拉夫意圖三連任,但必須先修憲,由於其政黨在國會席次不足以修憲,乃和碧娜芝談判,同意讓她回國,特赦其貪汙罪,交換人民黨在國會支持修憲。碧娜芝則要求以擔任總理作為條件。

但巴基斯坦大法官反對穆沙拉夫三連任,其中尤以聲望極高、身為巴國改革指標人物的首席大法官丘德里為甚。穆沙拉夫於是乾脆將其免職,重新任命一批大法官,然後參選。誰知事與願違,一連串槍響,碧娜芝被刺殞命,巴國情勢丕變,穆沙拉夫敗選黯然下台。

沙里夫和札達里合作,扳倒穆沙拉夫,條件是要讓首席大法官丘德里復職。這讓沙里夫改善形象。但札達里認為背後有陰謀,因為丘德里復職,極可能重新調查札達里貪汙案,最後是沙里夫得利。所以上台後雖恢復其他大法官職務,但獨缺丘德里。沙里夫因此與之決裂,加入法官與律師的街頭抗議,要求丘德里復職。

就在這時,法院也判決沙里夫及其弟(旁遮普省首席部長)有案在身,不得擔任公職。沙里夫認為這是札達里的陰謀,札達里則乘勝追擊,將旁遮普省收為中央直管,這下引起支持沙里夫的群眾與法官律師聯手示威,情勢一發不可收拾。

巴國軍方與美國這時介入勸說,希望兩派儘速解決紛爭。終使札達里讓步,16日同意讓丘德里復職。全國抗議行動雖然稍緩,巴國問題未解。札達里退讓,沙里夫聲勢衝高,札達里是否能穩坐總統寶座,仍充滿變數。

倒是沙里夫已經開始悄悄改變態度,表示願意跟歐巴馬政府往來,美國南亞特使郝爾布魯克也到沙里夫農場與其會談,相談甚歡,可見美國已經開始重新布局。而美國也發現,就算影響不了沙里夫,透過與美國友善的沙烏地阿拉伯(沙里夫曾流亡沙國),還是可以找到影響沙里夫的管道。於是巴國政局混亂中,似乎又有一點可以掌握的頭緒。(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國際觀察:巴勒斯坦團結政府還有多遠?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楊玉國 2009-03-17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曉羽):正在開羅參加對話的巴勒斯坦各派別15日達成一致意見,定於2010年1月25日前同時舉行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和立法委員會選舉。這一消息被看做有利於巴勒斯坦政局盡快走向穩定。然而,談判仍未能就組建團結政府及其相關的一系列問題達成一致,這又給未來的巴政局走向增加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今年2月,巴各派別和解對話在開羅重啟。對話各方決定成立5個工作委員會負責巴內部和解的各項議題,其中包括組建民族團結政府、改組安全部隊、改革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舉行大選等。這5個委員會從3月10日開始在開羅工作。負責討論改組安全部隊、改革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促進巴勒斯坦人民團結的3個委員會的工作已經結束。但是,另兩個核心問題--組建團結政府和舉行大選目前除了大選日期被確定以外,其它關鍵性問題仍舊懸而未決。巴勒斯坦各派別代表13日在開羅達成一致,同意從15日起結束這5個工作委員會的工作,並組成最高監督和指導委員會完成接下來的工作。由於新的團結政府的組成直接關乎到明年大選和加沙重建是否能順利進行,因此,巴各派能否如期在3月底前組建成民族團結政府,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首先,在組建團結政府問題上,主要兩派——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分歧包括對以色列的立場和新政府的人員構成。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15日表示,未來的團結政府必須「遵守」巴解組織之前與以色列達成的協議,包括承認以色列、放棄使用暴力、通過對話解決巴以爭端。哈馬斯則表示它將堅持不承認以色列、不放棄武裝抵抗的政策,並表示其將「尊重」而不是「遵守」巴解組織的原則。另外,新政府內閣成員的構成也是各方爭論的焦點。究竟新政府中的主要職位由各黨派人士擔任,還是滿足國際社會的要求由獨立人士和專家學者擔任,目前還沒有定論。有報道稱,隸屬於巴解組織的巴勒斯坦人民黨的一位代表阿瓦德說,人民黨已經提出了一項建議,由獨立人士擔任總理和其它6個部長,包括負責外交、內政、重建事務、教育、信息和財政部門的部長;其它的職務則在各黨派之間分配。

在大選的問題上,負責討論大選議題的工作委員會15日已經結束工作。除了確定大選日期,該委員會還同意在舉行大選的同時,選舉新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新的巴全國委員會將選舉產生由18名成員組成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但是,參加會談的巴勒斯坦解放陣線總書記瓦西爾·阿布·尤素福當天表示,各派還沒有就選舉法的具體內容達成一致,包括採用比例代表制還是單一選區制。此外,哈馬斯也不會接受原選舉法中要求「所有立法委員會和民族權力機構主席的候選人必須接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代表」的條款。

尤素福透露說,剛剛組成的最高監督和指導委員會計劃於3月22日前就上述問題達成協議。如果這一努力失敗,明年如期舉行大選的不確定性將大大增加。隨著3月底的期限日益臨近,巴各派的和解努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 國際瞭望-南海衝突與美國幕後因素

【本報訊】2009-03-19 中國時報

說南海風雲也好,是南海事端也好,總之中國已不得不派一艘驅逐艦改裝的四千五百噸漁政船赴南海,於是菲律賓一時又由高昂而變成慌亂。這一切似乎有點玄機,於是便有說法認為這是美國設下的陷阱,有意讓中國墜入其中。

背景是這樣的:中國的東南政策已經收效,與東南亞的自由貿易協定將於明年開始,東協的經濟將日益依賴中國大陸,中國的大國影響力絕對會超過美國對這地區的影響,而東協是構成亞洲地緣政治的重要部分,美國不能坐視自己被排斥,但卻無法阻止這個趨勢。美國空有龐大的太平洋武力,卻無計可施,於是便想製造東協與中國之間的矛盾。

中國與東協的經濟關係日益密切,但卻存在著南海領域的矛盾,從當年的「杭州會議」及至二○○二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國可以說是「委屈求全」,一則自己沒有建立起海上武力,無法充分在南海獲權,二則不願與東南亞國家捲入武力對抗,因中國如與東協對抗,得利的便是美國,美國又可以堂而皇之地活躍在這地區。

美國能公然助日抗中,因為他們是盟國,也能衛台抗中,因為有個國內的《台灣關係法》,但卻找不到能助東南亞抗中的藉口,便只能用巧計了。既然東協許多國家垂涎南海能源,何不幕後推動他們與中國爭執?而最易鼓動的是菲律賓,菲律賓如成功,也會引起其他國家的連鎖反應,屆時中國如不節節退讓,便會與他們發生衝突,而這些國家力量薄弱,最後只有求救於美國,美國的勢力便又將重返東南亞。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的話就很耐人尋味,她說:「如果我們真的需要尋求盟友及其他東協國家的幫助,我們可能不得不這樣做。」這不就等於說:中國如來硬的,我們就找美國來對付。其實菲律賓與美國目前沒有協防條約,只有一個《美菲軍事參訪協定》而已,如果菲國想升級,美國當然求之不得,這便值得中國憂慮了。

且看「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所發表的文章〈南沙群島─美國領導權在南中國海面臨挑戰〉,它說:「南沙之爭不僅是菲律賓的問題,還是美國以及在亞太依賴美國領導權的所有盟國的問題,如果美國不對中國的南沙立場提出挑戰... 。」

「無暇號」在南海積極活動並偵察中國海軍基地,不就是挑戰嗎?過去美中有衝突時,雙方總是不願公開聲張,而這一次美國軍方卻主動發表且態度強硬,這不是鼓勵對南海有野心之國家的表演嗎?



◆ AIT主席薄瑞光 籲中共撤飛彈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09.03.19

馬政府任內首度訪台的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薄瑞光昨天與媒體茶敘時指出,當前的台美關係極好,美國對兩岸關係的現況也感到放心(comfortable),兩岸持續對話有助於彼此穩定和避免誤解。從經貿面向來看,兩岸三通符合美商期盼,兩岸若能達成緊密的經貿關係,對美商確有實質助益。

薄瑞光進一步指出,如果要問美方什麼時候對兩岸關係不放心,「去年五月之前就是不放心」,因為那時兩岸中止對話,台海升高緊張。美國一直希望兩岸能以和平方式解決歧見,但任何解決方案都要尊重兩岸人民的意志,「特別是台灣人民的意志」。

媒體詢問薄瑞光對中共對台部署千餘枚導彈的看法,薄瑞光承認「那是個威脅(threat),我們也希望它們撤走(go away)」。這是美國行政部門罕見的公開呼籲中共撤除飛彈。

薄瑞光強調,美國能做的,就是依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自我防衛的武器和相關訓練。

馬政府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薄瑞光說,在他看來,台灣與大陸的經濟整合已歷時十年,兩岸形成的生產供應鏈是全球典範。他表示,兩次江陳會簽署的協議是個開始,兩岸要達成更緊密的經貿關係,還需要更多步驟。這樣的態勢在美國看來,不只可以降低兩岸緊張氣氛,美商也能實質獲益。

薄瑞光說,不管是ECFA還是其他國家之間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美國都會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檢視,評估對美國利益的影響。

對於兩岸協商台灣如何參與世衛組織,薄瑞光說,美方不適合、也沒有立場去猜測台灣應如何與中國大陸談判,但「台灣想獲得觀察員,不考慮北京立場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大陸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世衛又是聯合國的專門組織,「這是事實」。



◆ 薄瑞光:台美關係 溫暖又尊重

【聯合報╱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 2009.03.19

馬政府推動兩岸外交政策獲美方高度肯定,馬總統昨天接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薄瑞光連續兩度以「溫暖感覺(warm feelings)及高度尊重(high regard)」形容台美關係。

馬政府上台十個月,這是薄瑞光首度來訪。薄瑞光強調,這不只是他在馬總統就職後首度訪台,也是美國歐巴馬總統就職後,他首次台灣行。他從華府聽到清楚訊息(clear message),就是各方對馬政府改善台海關係有著高度評價,認為此舉符合台美利益,更有助於促進穩定、避免錯估情勢。

薄瑞光兩度形容台美關係是「溫暖感覺及高度尊重」,馬總統昨天也特別注意到,府方評估「這就是台美恢復互信的重要訊號」。

據轉述,訪台前夕,薄瑞光曾主動表達希望透過媒體,傳達華府對台政策的最新立場,避免遭特定媒體扭曲。他昨天提到,「兩岸實施大三通與恢復對話,不僅符合台海雙方人民利益,更符合美商利益」,傳達極為正面的訊息。

馬總統接見薄瑞光時,細數他上任後美中台三邊關係的變化,從兩岸大三通,降低緊張關係,台美更恢復高層互信,包括對台軍售順利過關。

總統認為,兩岸關係改善,台海議題不再是美中爭議的焦點。

馬總統表示,改善兩岸關係,有助於區域穩定,台灣推展國際空間也出現轉機,等於是美中台三贏的局面,希望此一趨勢持續發展下去,尤其,美方高度肯定,更讓台灣有信心推動既定的兩岸外交政策。

不過,馬總統也向薄瑞光提到,台美合作雖有進展,但仍有許多議題尚待努力,包括自由貿易協定、引渡協定、台灣人民赴美免簽證措施、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等。

薄瑞光則表示,未來雙方可以繼續協商努力,希望台美雙方共同努力,穩定進步。

薄瑞光中文溝通毫無障礙,昨天拜會過程,翻譯一度準備將馬總統談話翻成英文,薄瑞光馬上接話「我聽得清清楚楚」,儘管拜會時間不長,但和馬總統互動十分熱絡。



◆ 薩中建交?外長:循巴拉圭模式努力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 2009.03.19

我友邦薩爾瓦多變天,台薩邦交可能生變的傳言已甚囂塵上,薩爾瓦多總統當選人傅內斯(Mauricio Funes)今天表態考慮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對此,外交部長歐鴻鍊上午表示,外交部不會主動跟薩爾瓦多斷交,我國爭取的是我國跟薩國維持邦交,會循巴拉圭模式努力。

歐鴻鍊上午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時,最初表示台薩邦交沒有問題,安排總統出訪並非因邦誼出現問題,又表示傅內斯是由左派推舉出來的,但他本人不是左派份子,傅內斯出任候選人後,大使館也積極與他聯繫,建立相當暢通管道,傅內斯對我國與薩爾瓦多合作情形已經充分了解。

立委蔡煌瑯追問是否有把握不會斷交?歐鴻鍊表示,外交部評估不會,他有自信。蔡煌瑯追問,若有友邦斷交,就形同活路外交破功,歐鴻鍊是否下台負責,歐鴻鍊表示,他我相信不會,外交政策不能以單一事件論成敗,新外交思維要跳脫數字迷思。

對立委楊麗環質詢,歐鴻鍊表示,我方關心的是薩國跟我國維持邦交,楊麗環追問不會像過去友邦與中共建交就斷交?歐鴻鍊連說了兩次「不會、不會」。楊麗環追問,若我與中國同時跟薩國建交,是否宣示兩岸是兩個對等國家,我國應爭取這樣的可能性?歐鴻鍊仍舊說,我國爭取的是薩國與我國維持邦交。



◆ 兩岸外交 攻防戰再起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特稿】 2009.03.19

薩爾瓦多總統大選結束,左派候選人當選,表達與中國大陸發展正式外交關係的積極意願,兩岸外交攻防看似又將出現。馬英九總統宣示的外交休兵與活路外交路線,去年在巴拉圭才經歷一次考驗,薩爾瓦多新政府又將是一次考驗。

台灣過去許多友邦,都在大選後選擇與中方建交,大陸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總是要求這些國家不能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儘管台灣公開表示可以維持邦交,建立雙重承認模式,但都沒成功。

去年馬英九總統就任後,兩岸關係和解,過去八年失敗的烽火外交路線,改為外交休兵與活路外交,經過巴拉圭新政府成立的考驗,穩住了邦交,但是許多國家都希望積極與大陸發展經貿關係,爭取廣大的市場,使得台灣必須屢屢面對友邦轉向的壓力。

巴拉圭一役,中方十分克制,沒有下手,沒有拋出重利拉攏,使得巴拉圭仍與台灣保持官方關係。薩爾瓦多大選結果,又讓台灣必須面對一次外交考驗,台灣的態度十分明確,不會反對薩國與大陸發展經貿關係,但對於外交關係延續,則取決於北京與薩爾瓦多雙方的主觀意願。

若北京決定不顧兩岸關係,出手拿下薩爾瓦多,並非難事,這將對馬英九的外交路線產生嚴重傷害,讓台灣內部反對兩岸關係和解的力量更大,北京必須謹慎思考,奪下薩國,卻強化台灣分離的力量,究竟是否划算。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歐巴馬向伊朗示好 募兵制六任國防部長全唱衰

* 印度海軍警告:亞丁灣海盜擁有刺針飛彈
* 歐巴馬向伊朗示好:重新開始
* 猛灌迷湯 伊:認錯再說
* 國際瞭望-美國攔截北韓飛彈的困擾
* 美籍記者北韓被扣 台灣母親擔心
* 中國防部長 表明將造航母
* 參與WHA 我不接受副會員安排
* 兩個警訊考驗兩岸關係
* 全募兵制 6任國防部長全唱衰

◆ 印度海軍警告:亞丁灣海盜擁有刺針飛彈

中央社 2009-03-22

印度海軍接獲情報顯示,在阿拉伯海亞丁灣肆虐的海盜擁有可攜式地對空刺針飛彈,將使得國際護航艦隊的直昇機在執行營救商船任務時,面臨被擊落的危險。

印度媒體今天引述未具名海軍官員報導,搭載突擊隊員的直昇機,是嚇阻和反擊海盜掠奪船隻的最有效工具,但今後執行任務時恐將面對更大的風險。

報導說,海軍接獲情報指出,在阿拉伯海亞丁灣活動的索馬利亞海盜,最近掠奪過往船隻的範圍遠達肯亞東方500浬水域,因此懷疑海盜背後可能有一個龐大的犯罪集團組織在操控並提供財務援助。

海軍官員說,情報同時指出,海盜已從這個集團獲得刺針飛彈,可以攻擊低空飛行的任何目標,包括海軍艦隊執行救援任務的直昇機。在此之前,亞丁灣水域海盜據說只擁有AK-47衝鋒槍和肩射型火箭而已。

去年11月,印度海軍一艘飛彈巡防艦在亞丁灣巡邏時,曾利用一艘艦載直昇機搭載海軍突擊隊員,成功的救出兩艘險被海盜劫持的商船,一艘是印度籍商船,另一艘是沙烏地阿拉伯籍船隻。

軍事專家表示,配備突擊隊員的直昇機,是最佳的反擊海盜工具,因為直昇機可以低飛,行動靈活,可以在軍艦與遇險船隻之間來回,並且可以護衛商船直到軍艦趕抵現場為止。

專家說,面對乘坐快艇行動迅速的海盜行為,僅靠緩慢且龐大的軍艦執行救援任務,將是緩不濟急。

※ 下次是巡弋飛彈?還是核彈?



◆ 歐巴馬向伊朗示好:重新開始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20日外電報導】 2009.03.21

美國總統歐巴馬20日透過錄製的影帶,直接向伊朗人民進行歷史性喊話,尋求打破兩國數十年來的不信任和敵意,解決雙方歧見,與德黑蘭當局在外交接觸上迎向「新的開始」。伊朗已有正面回應。

歐巴馬的影帶在伊朗新年透過少數幾個中東電視台播出,他說,伊朗新年是慶祝新開始的時刻,他希望「向伊朗領袖清楚表達」,兩國有必要進入「基於相互尊重和誠實交往」的新時代。

他說:「我的政府承諾以外交途徑解決我們眼前的所有問題,並尋求在美國、伊朗和國際社會之間建立建設性的關係。」歐巴馬未直接提到美國對伊朗支持恐怖活動或發展核武的指控,他很技巧地說,「美國希望伊朗能在國際社會取得合法正當地位」,但「靠恐怖活動和武器無法取得這個地位,而是要靠和平行動」。

這是歐巴馬上任以來最重要的外交政策聲明之一,專家認為,歐巴馬與伊朗恢復交往的大目標是為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帶來和平與穩定,並防止核武擴散。防止核武擴散專家塞林西翁說:「伊朗是解決歐巴馬外交政策最大挑戰的核心。」

在歐巴馬發表與伊朗和解的聲明後,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尼的高級顧問賈凡費克歡迎歐巴馬對伊朗遞出的橄欖枝,但籲歐巴馬以實際行動支持他的言論,以改正過去錯誤。

他說:「美國總統希望拋棄過去的歧見,我們歡迎,但方法不是要伊朗忘掉美國過去的敵對和侵略態度,美國政府必須承認過去的錯誤,並加以修正,藉此拋棄歧見。」



◆ 猛灌迷湯 伊:認錯再說

【聯合報╱國際中心/田思怡】 2009.03.21

美國總統歐巴馬選在伊朗新年對伊朗人民傳達和解訊息,當然也是說給伊朗當局聽的,歐巴馬顯然話中有話,到底傳達了什麼訊息?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說,想要了解歐巴馬在字裡行間說了什麼,必須先了解美國要什麼,伊朗要什麼。美國要伊朗放棄鈾濃縮計畫、停止供應武器給黎巴嫩的真主黨和加薩的哈瑪斯組織、停止威脅以色列。

伊朗則要美國接受伊朗發展鈾濃縮的權利、解除聯合國和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美國放棄「殖民主義心態」。

歐巴馬在談話中技巧地表達了美國想要什麼,也提供伊朗「機會」去得到他們想要的。他先灌伊朗迷湯,拉近與伊朗人民的距離,他提到「偉大的伊朗文明」,他選在伊朗新年傳達訊息,掃除伊朗人認為美國人瞧不起他們的疑慮。

他說,美國希望伊朗在國際上取得正當地位,但無法靠恐怖活動和武器取得,這裡說的是伊朗提供真主黨和哈瑪斯武器。

歐巴馬說,伊朗應展現伊朗人民和文明真正的偉大,但「偉大不是以毀滅能力來測量」,他暗指伊朗發展核武和飛彈。

歐巴馬也提供伊朗機會,他暗示聯合國和美國可能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他說,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發展夥伴關係和商業往來」。

最後歐巴馬祝福伊朗人和所有鄰居能在更安全的環境中生活。伊朗的所有鄰居當然也包括以色列。

歐巴馬的談話面面俱到,但伊朗當局也不是省油的燈,要美國別光說不練,先承認過去的錯誤再說,反將他一軍。



◆ 國際瞭望-美國攔截北韓飛彈的困擾

【本報訊】2009-03-21 中國時報

歐巴馬與北韓似乎都在為對方將如何出手而心神不定。北韓非強硬到底不可,但是從大戰略來說,與美國妥協仍是上上策,但如何在強硬中取得妥協,這便不簡單,歐巴馬方面同樣也是這種情況,在劍拔弩張之時,錯不得步驟。

北韓有必要非在此時試射長程飛彈或是發射人造衛星嗎?在技術上講當然無必要,但是為了增加談判籌碼,為了對應美國、日本、南韓的共同強硬姿態,則非要有所表態不可。斷絕與南韓的交往不夠轟動,中止「朝核六方會談」也不夠勁,進行核爆又過於張揚,那麼發射飛彈或人造衛星便是適當方式。但是,美國如果予以攔截並摧毀,那豈不是要玩真的?

歐巴馬方面已一再放話不容忍北韓試射長程飛彈,那就只有付諸實現,但實行時卻有些問題,北韓發射的究竟是飛彈還是人造衛星?當運載火箭垂直將衛星推升上去,那就是發射衛星了,但如果上升一段後又改為拋物線飛行,那就變成發射飛彈了。

當火箭垂直上升時,美國可以日本海神盾艦上的防空飛彈將其擊落,按以前測試的情況,成功率很大,但問題是:此時還不能判明北韓究竟是發射飛彈還是衛星。歐巴馬可能不會魯莽到將衛星擊落,但是要等到運載火箭射入太空而改為拋物彈道,神盾艦就無能為力了,美軍只能動用第二道防線,即部署於阿拉斯加州及加州的陸基攔截飛彈,但這個系統的可靠性卻不高,能否奏效在兩可之間。

摧毀衛星固然不妥,陸基攔截如未收效,那更是尷尬,而是否攔截的考慮時間只有幾分鐘。不攔截會引發示弱的批評;攔截成功會惹怒北韓,增添朝鮮半島緊張,使六方會談破局;攔截若失敗,便成為笑話。



◆ 美籍記者北韓被扣 台灣母親擔心

【聯合報╱本報系記者陳盈霖/洛杉磯報導】 2009.03.22

北韓日前逮捕包括華裔凌志美(Laura Ling)在內的兩名美籍記者,引發國際關注。凌志美住在南加州的母親王美燕20日不願發表意見,僅低調感謝各界關心。

朝鮮半島情勢不斷升溫,日本打算下令自衛隊準備攔截北韓下月初發射的「衛星」之際,凌志美等兩名美籍記者17日在吉林省圖們江,大陸與北韓邊界附近拍攝北韓影像時被捕,使東北亞情勢益形緊張。

據悉,凌志美所屬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加州有線新聞台Current TV,20日下令台員工不得對外發言,而住在布班克附近Coluca Lake的王美燕,對女兒情況也低調不願多言,僅再三對記者表示「現在無可奉告,但謝謝關心」,焦慮溢於言表。

據悉,家屬在此敏感時刻不便多說,主要是美國駐韓人員正在交涉。由於美國與朝鮮並無正式外交關係,家屬希望政府出面,透過歐洲與中國建立溝通管道,也希望剛從北京回來的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能儘速了解情況。

北韓官方媒體中央通信社21日表示當局正在調查非法入侵北韓的案件,並未提供其他細節。

北韓另宣布重新開放對南韓的軍事熱線和邊界通行。

王美燕來自台灣台南,曾任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洛杉磯分會副會長,2003年任白宮總統亞太裔顧問委員會華裔委員,現為華美博物館理事。

凌志美與Discovery頻道主持人的姊姊凌志慧(Lisa Ling),都以身為「半個台灣人」為榮(其父為廣東移民)。兩姊妹在沙加緬度長大後,雙雙在傳播界打出一片天。凌志美曾任洛杉磯教育電台CHANNEL 1的世界新聞製作人。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攝影記者暨電視工程師李若表示,北韓一直是西方記者最想去的三個國家之一,但北韓對領土主權維護甚嚴。北韓與中國邊境相對開放,中國人進北韓比西方人容易得多。

李若說,不知凌志美入境身分是否合法,若文件不齊全,北韓很可能會用移民法定罪,若他們拍了北韓不想公開的影片,北韓更可能藉機大作文章。



◆ 中國防部長 表明將造航母

自由時報 2009.03.22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二十一日報導〕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二十日對正在訪問中國的日本防衛相濱田靖一表明,「中國不可能永遠不建造航空母艦」,此為中國國防最高層首次對外國政要明言中國決定建造航母。

日本各主要媒體二十一日報導指出,中國如果保有航空母艦,將影響東亞的安保環境,周邊國家將再度燃起「中國威脅論」。

報導說,梁光烈在與日本防衛相濱田靖一會談時表示,「世界中的大國沒有航空母艦的只有中國,中國不可能永遠都沒有航空母艦」,梁光烈又說,「中國有廣大的海域,有保護海域的責任,但是中國海軍力量很弱,必須要發展,不過也要考慮很多要素」。

日媒又說,中國國防部發言人黃雪平曾表示,「航空母艦是中國國力的表現,對中國而言,航母除了有軍事目的之外,也代表大國的威信」。

技術能力仍不足

中國是在一九八○年開始研究建造航空母艦,由於預算與技術上的問題,只能強化潛艦。但為了要進一步確保遠洋海域權益與作戰能力,近年傾向於積極建造航空母艦。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的國產航母不會是核子動力,而是柴油推動的一般型航母,在艦載機製造技術與飛行員的訓練上,仍然是重要課題。

濱田靖一在與梁光烈的會談中,對於有關北韓以發射「人造衛星」為由決定發射長程彈道飛彈的問題表示,「這是違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的」,梁光烈對此認為「北韓應該自制」,他說「最好不要發射」,但未要求「停止發射」,對日美將採攔截的態勢,他希望「相關各國應保持冷靜」,暗示不要對北韓的導彈發射進行攔截或事後採追加制裁。

對此,濱田靖一強調,「飛過我國領土、領空、領海就要處理」。他表示,中國二十一年來每年的國防預算都以兩位數的比率增加,中國的國防經費應該更進一步透明化。

濱田靖一事後對日本隨行記者強調,對北韓發射長程飛彈可能落到日本的處理方法,「應該乾脆俐落」,日本會遵照內閣會議的決定,採取攔截態勢。



◆ 參與WHA 我不接受副會員安排

【陳洛薇/台北報導】2009-03-21 中國時報

兩岸下月將就我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議題協商,馬英九總統昨日表示,WHA是大家觀測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不會接受副會員的安排,因為那會變成大陸團的一部分,那就是主權矮化;至於名稱,最優先的當然是中華民國,其次台灣、中華台北。

馬英九表示,台灣要重返國際社會或加入國際組織,但不會為了參加而犧牲主權及尊嚴,不會以「大陸團的一部分」身分爭取成為WHA觀察員。

馬英九說,去年五月又碰壁之後,我積極聯絡各方,目前為止不論友邦或無邦交國,都願意支持我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活動。

馬英九說,我們的姿態其實是蠻低的,沒有說用台灣名義變成會員國,而是希望二千三百萬人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活動的權利能受到重視,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也表示「審慎樂觀」,他也很審慎會繼續努力。

兩岸下月何處協商?如何談?馬英九表示,在哪裡談、如何談,主管機關正在規劃中,地點不是那麼關鍵,待有眉目之後會向大家說明,現在確實沒有把很多問題思考清楚,但應該會在下個月進行。

至於談判代表,馬英九說,因為涉及專業,以江陳會四項協議為例,最後階段是海基會、海協會,但前面的業務溝通,都是主管部門,周末包機延伸到每日包機的談判過程,雙方交通民航單位將先進行業務溝通,這是一個模式,技術面上,一定非要這樣做不可。

馬英九強調,兩岸參與國際社會有關所謂的主權問題,在一九九二年已有共識,就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是我們參與的很重要原則,「在任何有涉及主權問題時,九二共識就是兩岸的解決方案」,這點我方一定會堅持。



◆ 兩個警訊考驗兩岸關係

【聯合報╱社論】 2009.03.21

外交戰線傳出警訊。一是台灣參與WHA進入攤牌階段;二是薩爾瓦多新政府揚言與中國建交。

我們寧可認為這只是杯弓蛇影、風聲鶴唳而已。因為,台灣方面固然不願變生肘腋,中國方面當亦不容兩岸如今得來不易的「機遇」遭到摧毀。如果令台灣在WHA及薩國邦交上再受屈辱,兩岸當局現在的這一套劇本即可當眾撕碎丟到字紙簍中。

兩岸出現當前「機遇」,在台灣方面,是因馬英九回歸「一中憲法」,主張「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及倡議「不統/不獨/不武」,且這一套政策又經二○○八大選民意背書,於是出現「雙贏共榮」的憧憬;在大陸方面,則是北京改採「法理台獨」的底線,主張「維持現狀」,甚至在布胡熱線中接納「一中各表」,又以「胡六點」強調台灣的國際空間,而將兩岸關係建構在胡錦濤的「和平發展框架」之上。

所以,如今的兩岸關係,在表象上是噴水迎接直航包機,或安利公司的煙火晚會,吸引了視聽;但在內蘊中,兩岸關於主權思維的轉化、軟化或包容化,以及因此形成的理解與默契,雖不能言宣,只能意會,卻是兩岸形成今日「機遇」的根本基礎。

這類的思維變化顯然正在發酵,而如何使這類的思維變化在兩岸皆能接受的狀態中找到出路,正是雙方可以共同努力的課題。就此而言,外交及國際空間,當然是最直接與最敏感的介面,而WHA及薩爾瓦多則是已經端到眼前的題材。

倘若珍惜現今的「機遇」,北京無疑應有更高的瞻矚並負更大的責任。如果北京確有「與卿共舞」的思維,而無「引君入甕」的計算,北京當知如何因應WHA及薩國事件。基本的思考應當是:以這兩個題目與台灣人民對話。

以WHA言,據稱北京因顧慮民進黨可能再執政,所以傾向「逐年參與」,亦即形同「逐年控管」;但是,對台灣而言,兩岸未來的走向其實未必是操在民進黨或國民黨手中,而是決定於台灣人民的感情與意念。北京倘若以「逐年參與」用於具有兩岸融冰象徵意義的WHA議題,難道不必顧慮台灣人民的感受?至於傳出可能由北京轉交邀請函等作法,那還不如繼續封殺。至於薩國事件,自是薩方在兜售邦交、討價還價;但畢竟北京可以充分決定後續發展。去年此際巴拉圭也出現類此情勢,但因台北與北京存有默契,很快也就風停雨歇。北京若珍惜兩岸「機遇」,自不會讓薩國有機可乘。

兩岸關係的磨合與重建,一方面應從調整思想來改變互動行為,另一方面也要從改變互動行為來調整思想。我們屢次申論,對台灣而言,兩岸關係的兩大支柱是尊嚴與利益,而尊嚴本身即是利益,且台灣人民亦不會接受有辱尊嚴的利益。準此以言,WHA非但涉及台灣能否參與的行為層次而已,更應反映「和平發展」的思想;而薩國事件若思及兩岸「和平發展」的原則,即不應有破壞此種氛圍的行為。

其實,現今兩岸關係的互動準則,只是一部共跳探戈的「劇本」,而距成為一個「方案」尚遠。倘不能言顧行、行顧言,亦即不能思顧行、行顧思,一旦失去章法,也就更難期有真正的遠大方略可言。

WHA與薩國事件是警訊。這不只是台灣的警訊,同樣也是北京當局的警訊。現今兩岸關係充滿憧憬,實際上卻是建構在頗不成熟的新思維與頗難拿捏的新作法上;一念一行可使之更上層樓,一念一行也可以使之倒退破局,不可收拾。



◆ 全募兵制 6任國防部長全唱衰

【呂昭隆/台北報導】2009-03-22 中國時報

馬政府將推全募兵制,監察院最新出爐的「募兵制專案報告」卻顯示,前任國防部長、高階將領們都認為要慎重。前參謀總長劉和謙與前行政院長唐飛分別指出,「精實案只是減肥,但募兵制是根本上去波動下層」;「若陸軍士兵募不到或人數不夠,整個戰力就沒有了,會影響到存亡」。

監察委員黃煌雄等四人月前完成募兵制專案報告,並於上周完整公布於監院網站。這分報告計訪問六任國防部長及十餘名退役上將,由各個層面探討募兵制。由於報告內容知無不言,引起總統府、國安會與國防部高度重視。

監院在有關募兵制專案報告中指出,國軍缺乏足夠的專業官、士、兵,很多武器裝備無法發揮,甚至操作失當損壞,發生諸如戰機、飛彈掉落、艦艇擱淺等事件,造成浪費,無法形成戰力。某軍艦曾因義務役兵員經常損壞武器裝備,還實施由兩名志願役軍人,緊盯一名義務役的作法,拖累戰力。儘管如此,在這些情勢下,募兵制似已不得不然。

監委訪談 憂少子化危及兵源

不過,根據監委訪談包括柏村、陳履安、唐飛、伍世文、李天羽、蔡明憲等六位部長的訪談,看得出這些部長都擔心募兵制實施後的兵源問題。

陳履安與郝柏村均提及社會「少子化」,不易募到所需兵源。陳履安發揮其曾任經濟部長的專長,詳盡準備數據,分析國軍一年可募到的兵源。

前國防部副部長、陸軍總司令朱凱生則說,很多人說做過問卷絕大部分支持,但是他的問卷只問到:你同不同意募兵制?你願不願意參與募兵制?卻沒有問,同意募兵制的動機有很多,是募兵的時候,我可以不當兵,很多人是因為我可以不當兵,所以他同意募兵。假如下一個問題問他:你要不要參加募兵制?他馬上給你一個NO!

劉和謙更表示,「今天這不是馬英九未兌現支票被罵的問題,這是國家生存!」第一階段要先把士官做好,老百姓也可以接受,士官是軍中的骨幹,之後再來考慮士兵改成募兵。

劉和謙說,「搞募兵就是錢、錢、錢。」要搞募兵制,沒有錢,三%只是維持軍隊正常戰力的基本,沒有把募兵的錢放在裡面。

唐飛則表示:「我在國防部服務期間,副總長快三年,總長一年,部長一年多,老實說那時真的沒有想到募兵制。我服務期間,首要工作目標,是希望把人員維持費壓低到五十%以下,因為國防預算不夠。」

退役上將 擔心戰力青黃不接

劉和謙說,「台灣局勢不一樣,你不能一天鬆弛,因為主動不在你,你怎麼曉得對岸何時要打?什麼時候有狀況?你要長時間保持警覺,若要搞募兵制,要很慎重,青黃不接時怎麼應付?」

劉和謙還表示,「募兵,美國人的遭遇,你前面募進來都是社會... 他無法生存,吸毒、鬧事的,... ,你要忍耐三、五年,慢慢上軌道,正規青年才會來參加,這都是將來募兵要考量的問題。」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與美會談能搞定中亞? 徵來的兵還能打仗?

* 阿富汗、巴基斯坦與美會談 能搞定中亞?
* 韓媒:消瘦一圈的金正日
* 帥化民:規劃募兵 拒絕三次推不掉
* 沈國禎:高司單位 裁得部隊吱吱叫
* 不募兵 徵來的兵還能打仗?

◆ 阿富汗、巴基斯坦與美會談 能搞定中亞?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364&f_SUB_ID=3480&f_ART_ID=185615

楊仁賢 2009/03/22

美國、阿富汗及巴基斯坦代表團,在2月24日至26日連續三天的華盛頓會議中,首度共同針對安全、發展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對照2006年阿富汗總統哈米德‧卡爾札伊 (Hamid Karzai)、巴基斯坦總統穆夏拉夫 (Gen. Pervez Musharraf) 和美總統布希 (George W. Bush) 在一場晚宴上的無語尷尬,這次含括三方各自情報、軍方及行政部門代表的高層會議顯得有意義多了。

會議中到底談論或達成了哪些具體事項,美國務卿希拉蕊沒有在26日會談結束後的記者會中透露,但她自信地說:「我們會在這新的三邊基礎上定期舉行高層會談... 下次會談將會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舉行... 對更多具體議題進行討論。」

這場三邊會議是繼歐巴馬政府決定增援阿富汗1萬7千名士兵後,所做的另一項明智之舉 (至少目前看起來是如此)。怎麼說?NATO聯軍在阿富汗戰事已陷入僵局。由於聯軍近年的傷亡人數不斷攀升,阿富汗南方情勢也急遽惡化,NATO對阿富汗戰事已不抱樂觀態度,各會員國愈來愈難說服國會及民眾繼續支持阿富汗政策。

荷蘭及加拿大已經放話於2011年撤回軍力,NATO壓力日增。「聯軍目前的窘境已讓塔里班感受到勝利的果實」。上個月,NATO會員國國防部長在波蘭古城克拉科夫 (Krakow) 聚會,第二大軍援國英國在會議上疾呼,NATO必須投入更多軍援。但在金融風暴籠罩各國的情形下,恐怕是聽者藐藐。

塔里班不僅在阿富汗南方,鄰巴國南方俾路支省 (Balochistan),再次茁壯,控制區域日漸擴大,也使得邊境鴉片貿易和走私活動興盛不絕。而美國目前也被經濟情勢搞的焦頭爛額。所以,與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美國的確需要三邊一起坐下來,仔細想想如何來解決問題。

然而,三方的定期高層會談是否能帶來新氣象,時間自會給予解答,但以下幾點或許可當做我們判斷時的參考。首先,阿富汗及巴基斯坦須解決兩國的國界問題。

杜蘭線 (Durand Line)

曾任職CIA、五角大廈以及國家安全會議,現任職白宮領導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政策團隊的布魯斯‧雷德爾 (Bruce O. Riedel),在就職新任務前接受外交委員會 (CFR) 訪問時說,「如果我們要巴基斯坦提供邊境安全,最好的方向就是要讓雙方針對目前的國界達成協議。」

這條「杜蘭國境線」是1893年由當時英人任職印度殖民政府的外交部長亨利‧杜蘭 (Sir Henry Mortimer Durand) 與被人稱為現代阿富汗之父的阿布‧可汗國王 (King Abdur Rahman Khan) 共同劃定的。英國爲了鞏固自身利益,對抗俄國深入的勢力,也把當時位於兩國邊境上的許多部落土地劃入巴基斯坦。現在這些土地即是巴國西部邊境的聯邦行政部落區 (FATA)。

資深中亞問題專家,魯賓教授 (Barnett R. Rubin) 說的貼切,「英國政府設置了三條防線來抵禦俄國勢力」。第一條即是在普什圖人佔多數的FATA土地與英國直接掌控的區域作劃分。第二條「杜蘭線」,也就是現在阿巴兩國的國境線;最後的一道就是阿富汗本身與伊朗、俄國、中國等的國境線。

族裔關聯

對上世紀所劃定的邊境,後繼的阿富汗政府始終拒絕承認。原因就是各族裔權力上的不對等。普什圖人 (Pashtun) 是阿富汗境內最大的族群,約有45%左右,他們與其他少數族裔也散居在邊境的土地上 (包括FATA與俾路支省)。然而,對巴基斯坦而言,普什圖人僅佔其20%左右的人口數而已,50%左右的旁遮普人 (Punjab) 才是最大族裔。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中心主任胡珊‧哈克尼 (Husain Haqqani) 說:「對這些沿著杜蘭線邊境居住的人來說,國境是彈性的 (soft border)。他們可以保持著選擇要向哪一邊效忠的彈性。」

對於這些邊境地區,巴基斯坦政府從未有過實際的管理,而中央政府長期以來,都是由東南地區佔優勢的旁遮普人掌控。某種程度來說,「旁遮普人從不認為巴基斯坦是一個多民族所組成的國家」。各政黨僅代表自己區域內的族裔利益,換句話說,沒有一個政黨能夠站在全國的利益上發聲。現在更因礦場、石油、天然氣、水和財政資源的分配問題,各區域勢力之間搞得很不愉快。

阿富汗的情況更是不遑多讓。現任總統卡爾扎伊的現況,根本就是政令出不了首都喀布爾 (Kabul)。雖說他是第一位民選總統,但他的當選完全是派系、軍閥、族裔權力協議的結果。雖說西方國家近幾年對卡爾扎伊的無能領導與充滿妥協的政治態度,極度不滿,但也無奈無其他合適的人選。今年九月總統選舉,卡爾扎伊應會順利連任。

根據CFR資料,塔里班目前特別活躍位於俾路支省的奎達市 (Quetta)。分析家猜測,由於南方省份及邊境地帶獨特的高山、沙漠及鹽狀地形,要犯賓拉登有可能藏匿在此區域。「一些美國軍事官員相信,塔里班組織利用此區域的走私活動,支援地方游擊軍,對抗美國與NATO聯軍。」由於俾路支省以普什圖人為主,也是塔里班組成的主要族群,現在更有追求獨立建國的聲音出現。

印巴心結

印巴雙方的長期敵視,使得阿富汗成為兩國互相較競的場所,皆不願阿富汗成為對方利用的棋子來對付自己。911以前,特別是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期,巴美兩國擁有共同的戰略利益。這不僅是給予伊斯蘭馬巴德 (Islamabad) 當局可以對抗印度的戰略深度,也讓巴國軍方支援邊境部落勢力和地方游擊軍等活動,獲得美方支持。

然而911之後,美國便開始要求巴國軍方切斷這些傳統的曖昧關係,以利反恐戰略,打擊塔里班組織,但過程並不順利。因為巴國軍方認為,對抗印度,阻止其拉攏阿富汗進行圍堵意圖,才符合自身利益。例如,印度政府1月宣佈,她已幫助阿富汗政府完成10億美元的高速公路建設計劃,可連接伊朗的公路網,直達阿拉伯海。雖是好事一樁,但看在巴國軍方眼裏,肯定又是新德里的陰謀。因此,美國會如何說服巴國軍方,並與印度當局溝通,讓人關注。

經濟發展

貧窮是恐怖主義的溫床。外交政策雜誌 (Foreign Policy Magazine) 評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皆屬「失敗國家」(Failed State),發展不僅落後,政府也無法提供基礎服務。根據美國務院資料,巴基斯坦的人均收入僅2千6百元;而阿富汗更低,才1千塊美元左右。以巴國為例,她投入教育的資源不到GDP的2%,而健康資源,更不到GDP的0.5%。雖然自然環境不佳,無太多農耕土地,但巴國至今仍不允許多數人民擁有私人土地的作法,導致貧窮問題無法解決。「75%的巴國窮人皆是沒有土地私產的人民。」。打擊貧窮也已成為阿巴美三國討論的主要課題。

挑戰著實不輕且複雜。但從阿巴兩方願意一起與美國定期地展開高層會談,中亞局勢的穩定,甚至改變,不是無法期待。或許,阿巴兩國高層已了解到,一起坐下來討論問題,尋求出口,不僅有益他人,最終也有益自己。

【2009-03-22 聯合新聞網】



◆ 韓媒:消瘦一圈的金正日

中央社 2009.03.21

北韓「中央通信社」20日公開的北韓國防委員長金正日身穿藍色列寧裝,視察平壤金日成綜合大學新建游泳館的照片,首次公開金正日中風後極度消瘦的相貌。

這張照片中,金正日比以前瘦了很多,腹部贅肉也明顯變少。由於脖子部位也消瘦,右耳下方到下巴的皺紋變得更加明顯,下巴中間到胸前部位的肉也變得下垂。

照片中,他緊抓著游泳池的台階扶手,右肩非常瘦削,肩膀到胸部的部分也明顯消瘦。從右邊衣袖裡面的輪廓來看,小臂肌肉也明顯瘦了很多。

南韓「朝鮮日報」指出,這種狀態表明金正日體內的脂肪量都有所減少,胳膊和肩膀的肌肉也變小。他過去穿著外套時,根本看不出這種情況。

據推測,金正日去年8月份前後曾患中風,去年11月份又公開了左手行動不便的照片。

報導引述南韓神經科和復健科專門醫生的推測,金正日明顯變瘦,是因難以吞嚥食物的「下咽困難」的中風後遺症。

由此判斷,金正日患上中風後出現下咽困難的症狀,快則2、3個月,慢則6個月才會逐漸消失。

定居南韓的「脫北者」經營的網路媒體Daily NK,日前據北韓消息人士的話報導,金正日於上月底視察接近中國邊陲的會寧時,上樓梯還需要別人攙扶,在平地,也有兩名護衛軍官貼身跟隨。可以佐證金正日的體能狀態確實較差。



◆ 帥化民:規劃募兵 拒絕三次推不掉

自由時報 2009.03.23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全募兵制政策從何而來?立委帥化民接受監委黃煌雄諮詢時透露,高層曾多次請他協助募兵制規劃,他大概拒絕了三次,「到第四次,蔡勳雄轉過來的命令是一定要做的。」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指出,「這麼重大的政策,應由總統自己親自主持,但研究卻是由下往上。」

監委黃煌雄、黃武次、尹祚芊與葉耀鵬完成「國防部擬實施全募兵制對政府財政與國軍戰力之影響」調查研究報告,並在上週公開報告全文,專案小組邀請多位前國防部長與軍中現、退役將領與談,幾乎所有人士對募兵制都語多保留,內容甚為辛辣。

在政策形成方面,多位與談者不能理解為什麼非要在四到六年內完成全募兵,前海軍總司令苗永慶上將就說,「不知道四到六年,是不是有很好的論證,國軍十幾年來制度變革,沒有經過很好的認證,都是長官一句話一個想法。」

前行政院長唐飛認為,「應在四到六年間訂個時間來檢討能否繼續推動募兵制,…例如兩年,應訂個時間檢討,因為現在社會狀況,役男不斷減少,募兵可能無法滿足全部國防的基本需求。」

丁渝洲說,三個月訓練只是讓老百姓變成兵,還要有第二階段專長訓練,否則作戰時動員來沒有用;而且動員問題,「瑞士二天可以動員四十八萬人。我們的動員,有時點召一天,最多教召一個禮拜,新加坡平均每年動員廿一天,我們現在都是表象」。



◆ 沈國禎:高司單位 裁得部隊吱吱叫

自由時報 2009.03.23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募兵裁軍牽涉高層單位精簡,前空軍司令沈國禎接受監委諮詢時坦率指出,「高司單位都會吃部隊,我在國防部工作很久,我們很清楚,都會欺負部隊,結果他(高司)該裁他不裁,他把別人裁得一塌糊塗,別人吱吱叫,他也叫,但是還是比人家裁的員額少。」

國軍部隊規模要多大?備役海軍中將蘭寧利說,「我們國軍真正可以擔任防衛作戰的最底限是廿二萬人。」

將官過多與政戰是否應該存在也被討論,立委帥化民說,「軍隊的結構應該是金字塔型的,尉官多、校官少、將官更少,我們的比例倒過來…」,「當年與中共搞思想作戰,你搞了個政戰系統,全世界都沒有的一個系統,現在你還搞不搞?」

蘭寧利也說,「國軍一向官士兵的配比是不合理的,官員太多,…我們有政戰制度,政戰有官無兵,精實案前,政戰軍官員額占全國軍官員額的一成七,僅次於步兵,現在比例仍遠超過其他官科。」



◆ 不募兵 徵來的兵還能打仗?

【聯合報╱李貴發/備役空軍中將(台北市)】 2009.03.23

報載,監委黃煌雄等四人於最近完成的募兵制專案報告中,有六位前任國防部長不贊同國軍現在所欲實施的募兵制。民進黨執政八年,將兵役制度一改再改,徵兵而來的士兵幾乎已無戰力的情況下,除了募兵制外,您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募兵制是有可能兵員不繼,但據了解目前招募的情況甚佳,未來前景也並不悲觀。現在的徵兵制僅服一年的兵役,正是所謂「鐵打的營房流水的兵」,心不在軍中又缺時間訓練,那有戰力可言?浪費了畢業學子一年的青春,不能繼續為前途衝刺,卻又對國軍戰力無益,何不放了他們。

當然募兵制對國防人事費用是會增加負擔,但看看國軍現在和未來欲採購的武器,不符台海戰場所需者所占額度頗大,軍購案所浪費的錢遠大於募兵制所需,怎不見大家關心?「作戰失敗才是最大的浪費」,如募兵制能保國家安全,這些支出是值得的。

對募兵制可能讓社會上的不良份子進入軍中的憂慮,確有可能。其實徵兵制進入軍中的不良份子也不少,但以往因服兵役是憲法責任,對不滿意的義務兵員不能讓他提早退伍,募兵制則不然,只要法制完備,不良分子可請他提早退伍。美國是募兵制,君不見這個國家的戰力多麼強大嗎?

※ 唔... 台灣沒綠卡可以換。

* 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較
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def5-2-020123.htm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海外應變行動 全球反恐戰新名稱

* 海外應變行動 全球反恐戰新名稱
* 看懂天下事》伊朗核威脅 考驗歐巴馬善意
* 墨西哥毒禍 美重兵宣戰
* 北韓飛彈上發射台 美發飆
* 防範遭中國攻擊 印度舉行秘密軍演
* 美眾議院通過涉台決議 中國抗議
* 美國防部報告:依台灣關係法持續提供台武器
* 美國防部報告:北京持續發展武器威脅台灣
* 美報告:中國致力太空與網路等非對稱戰力
* 國防部長:教召將延長為7天

◆ 海外應變行動 全球反恐戰新名稱

自由時報 2009.03.26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美國政府改朝換代,歐巴瑪政府似乎也打算把象徵前任布希政府正字標記用語的「全球反恐戰」一併換掉。華盛頓郵報二十五日報導說,國防部安全檢討辦公室在本週以電子郵件發送的備忘錄中提到,「本政府寧可避免使用『長戰』或『全球反恐戰』(GWOT)一詞。請使用『海外應變行動』(Overseas Contingency)一詞。」

備忘錄寫道,這項指示來自「管理暨預算局」(OMB)。此一行政部門機關負責在政府官員公開聲明發表前,先予以審查。

不過,OMB發言人比爾二十四日表示,不是這麼一回事。他說:「沒有備忘錄,沒有指示。這是一名公務員的意見。」

無巧不巧,在這封電子郵件寄出前,政府高層官員已公開在文句使用「海外應變行動」一詞,像是OMB局長歐薩格,以及主管人力資源的空軍助理部長杜林。

布希政府是在九一一恐怖攻擊過後九天採用此一詞彙,布希國會演說時說「我們的反恐戰要一直到(我們)找到、阻止並擊敗每一個全球恐怖團體才會結束。」

但包括若干美軍內部人士的美國國內外批評者指出,這項措詞對於敵人本質及能力的描述有失精確。若干軍方人士就舉例說,把開打恐怖組織與其他反美好戰團體歸類在一起,是過分高估其勢力。



◆ 看懂天下事》伊朗核威脅 考驗歐巴馬善意

【聯合報╱劉必榮】 2009.03.26

3月20日凌晨12:01,當鐘剛敲12下,伊朗進入12天波斯新年假期,白宮發布歐巴馬對伊朗人民與政府的新年祝福,期待美國與伊朗關係跌入谷底30年後能「重新開始」。

歐巴馬的錄影講話充滿善意,讚美波斯文化的偉大,也引用古波斯詩人的詩句,說大家都是亞當的子孫,都是手足,理當團結;更史無前例地,兩度稱伊朗為「伊斯蘭共和國」,顯示美國已經接受伊朗1979年革命的正當性,並放棄布希時代「改變伊朗政權」(此即所謂regime change)的政策。

伊朗初步反應相當審慎,表示美國光講話不夠,後面得有具體改善關係的行動才行。但毫無疑問的,歐巴馬示好,將在伊朗6月總統選舉時,為改革派候選人加分。

從歐巴馬的外交政策脈絡觀之,這段新年祝詞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歐巴馬在角逐黨內提名時就表示,應與伊朗展開對話。去年11月當選後,伊朗總統立刻來電祝賀,但歐巴馬謹守分際,表示美國一個時間只能有一個總統,當時總統還是布希,所以他沒有回應。但美伊關係調整已在醞釀中。

今年1月歐巴馬上台後,美國國務院就邀請伊朗參加月底在海牙舉行的重建阿富汗會議。畢竟伊朗是阿富汗鄰國,伊朗缺席,阿富汗重建無法克竟全功。接著就是這次新年講話。據報導,美國正在考慮中的下一步行動,還包括開放美國低階外交官與伊朗外交官在國際場合接觸,及歐巴馬和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米尼直接對話。

這些歐巴馬色彩極濃的政策轉彎,在國內外贏得掌聲也引起辯論。美國國內對如何與伊朗接觸就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應該把更大誘因擺在桌上,然後給伊朗一個期限:要接受,這些都是你的;不接受,期限一到,就有嚴厲的懲罰。這是傳統胡蘿蔔與棍棒的思維。另一派則認為應該循序漸進,一步步接觸,最後把大家的重要利益、安全顧慮等包括核武問題在內,來個包裹談判,一次談完。

但無論哪一種意見,後面都有個爭論:到底伊朗核武威脅有多大?有的認為威脅迫在眉睫,歐巴馬的溫和外交手段根本來不及改變伊朗,有的則認為不該過於緊張,太強調時間的急迫,只會限縮歐巴馬的外交選項。這些辯論會不會擴大,稀釋歐巴馬新伊朗政策的效果,及最後該用哪些指標評估歐巴馬此一政策的成敗,都還值得觀察與討論。

國際間歐巴馬需要說服或安撫的則是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和沙國,一個波斯一個阿拉伯,剛好是中東權力平衡的天平兩端。美國向德黑蘭示好,自需同時對利雅德作更多安全保證。

以色列的問題比較棘手。以色列總統裴瑞斯也在同一天對伊朗發出新年祝福(歐洲外交官批評此舉根本是在稀釋以國對歐巴馬講話的關注)。以色列一直提醒白宮,伊朗最遲年底就會有核武,也不斷呼籲要增加對伊制裁。在裴瑞斯新年祝福中,他也預期「伊朗人民終會起來推翻少數宗教狂熱分子」。這些都明顯與美國不同調。4月初以色列新的右派政府就會上台,屆時美、伊、以三邊關係會如何調整,也成為我們觀察的焦點。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墨西哥毒禍 美重兵宣戰

自由時報 2009.03.26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有鑑於墨西哥毒梟幫派因搶地盤、毒品走私的血腥拚鬥已經威脅到美國和墨西哥兩國的邊境安全,美國政府二十四日宣布將加派數百人力和兩億美元,加強打擊美墨邊境的毒品和武器走私,以及從而衍生的洗錢活動。

砸兩億美元 加強邊境緝毒

這項跨部門的加強邊境安全計畫,是以布希政府時期展開的行動為基礎並予以擴大,目標是要掃蕩墨西哥勢力越來越龐大的販毒幫派,這些毒梟走私毒品到美國,獲得不法利益後再換取武器走私回墨西哥,根據執法部門統計,走私進入美國的毒品約有九成來自墨西哥,墨西哥查獲的犯案或走私槍枝九成來自美國;此外,毒梟爭地盤火併不僅去年造成墨國六千九百多人喪生,更令美國擔心會蔓延到境內。

墨毒梟武器裝備 不輸軍隊

自二○○六年十二月墨西哥總統卡德隆動員軍隊掃蕩國內六大販毒集團以來,迄今已有上萬人喪生在這場毒品大戰之中。卡德隆曾指出,墨國毒品問題的根源在美國。美國緝毒單位也曾指出,墨國毒梟的人馬配備精良,以排為單位,擁有夜視設備、潛艇、直升機、反坦克火箭、地雷和機關槍,他們利用這些購自美國的武器來對付墨國軍隊綽綽有餘。

國土安全部長納波里塔諾二十四日在白宮召開的記者會上說,打擊毒梟不僅要在墨西哥,也要在美國境內,因為「有供應問題,也有需求問題」,需要強化邊境安全避免暴力持續惡化。歐巴瑪總統在同日晚間的全國電視記者會上也對此議題表示:「如果我們已經做的無法收效,那麼我們將會有更多行動。」

美增派幹員進駐邊界和使館

美國政府將從聯邦移民、海關、緝毒和反武器走私部門調派五百多名幹員進駐邊境和美國駐墨西哥大使館,並撥出逾兩億美元(約新台幣六十七億元)經費支應地方相關執法行動,同時強化對墨國毒梟的情蒐分析,加強檢查從美國前往墨西哥的人車,鐵路列車一律盤查、汽車則以手提X光設備臨檢。之前國會已通過撥款七億美元(約新台幣兩百三十七億元)協助墨西哥掃毒。

這項計畫宣布時間正值國務卿希拉蕊二十五日將訪問墨西哥,納波里塔諾和司法部長霍德也將在四月初與墨西哥官員會晤。納波里塔諾說,政府還在考慮是否應德州和亞利桑納州長要求,派國民兵進駐邊境。歐巴瑪也將在四月中訪問墨西哥。

墨西哥一度對美國加派執法人力,尤其是國民兵部署邊境有所疑慮,但是這次卻大力讚揚這項計畫,墨西哥外交部長艾斯皮諾札形容,這是「兩國合作新紀元」。

該國前任首席緝毒檢察官岡薩雷斯認為,納波里塔諾的談話顯示,這個問題對美國來說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外交問題,也攸關美國國家安全。



◆ 北韓飛彈上發射台 美發飆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3.26

美國官員25日證實,北韓已經把長程飛彈安裝在發射台上,顯示可能即將發射。國務卿希拉蕊也對北韓發出警告。

日本媒體日前報導指稱北韓已經把一枚長程飛彈安裝在發射台上。美國一位不願具名的反武器擴散官員表示,這項報導「正確」。

官員指出,這枚據信是「大浦洞2號」長程飛彈,其射程理論上可涵蓋美國阿拉斯加州。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也引述美國官員的話在報導中指出,發射台上可以見到飛彈下方兩節,但彈頭部分被起重機吊起的覆蓋物遮住。

北韓曾表示,將於4月4日至8日之間,發射一枚衛星,並在越過日本上空後,進入地球軌道。不過,美國、南韓和日本都懷疑,北韓這次所謂發射衛星,只是為其飛彈試射做掩飾。

正在墨西哥訪問的國務卿希拉蕊說,不論北韓目的為何,發射飛彈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是一種「挑釁行為」,會帶來嚴重後果。她並表示,如果北韓一意孤行,美國將訴諸聯合國。

另外,日本首相麻生太郎25日也表示,一旦北韓飛彈威脅日本,將予以摧毀。但北韓已聲稱,攔截火箭將被視為戰爭行為。

北韓上次發射「大浦洞2號」長程飛彈是在2006年7月4日,但飛彈在發射後幾秒即失效。如果這次試射成功,表明北韓核子飛彈攻擊能力可遠及阿拉斯加州。



◆ 防範遭中國攻擊 印度舉行秘密軍演

中央社 2009-03-26

印度「印度斯坦時報」今天報導,印度軍方擔心10年之內可能遭到中國侵略,一項代號為「Divine Matrix」的秘密軍事演習,即假設擁有核武的中國在2017年之前攻擊印度。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在報導中,引述一名參加這項演習軍方人士的話說:「在北京試圖扮演地區唯一大國的情況下,極可能發生這種由中國引起的不幸。」

軍方人士又說,雖然不至於發生核子戰爭,但一場短暫快速的戰爭,也會對印度造成危險後果。

這項為期三天的秘密演習已在昨天結束。報導說,印度軍方在演習之前曾經花了六個月時間,研究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最後根據評估,認為中國在發動正式攻勢之前,會先以信息戰癱瘓印度的戰力。

報導指出,對有關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作戰部隊,以駭客入侵方式蒐集軍事情報、癱瘓通訊系統、威脅航空安全、破壞銀行體系和瓦解電力輸送網路的能力,參與演習的軍方高級將領都顯露了極大的關切,並表示,需要加強提升信息作戰能力。

這項演習時也去除了一種想法,即認為中國要建立能夠越過印度東北前線的兵力,至少要先花上一年的時間。但報導引述軍方人士的話說:「中國已大幅改善了在新疆地區的基礎設施。」

軍方人士指出,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可以發動一場「極為快速而毫無任何預警」的戰爭。

除此之外,報導指出,印度軍方高級將領也假設,巴基斯坦可能加入中國發動對印度的戰爭,甚至緬甸和孟加拉也都可能和中國聯盟,試圖改變地緣戰略環境。

※ 毫無預警的戰爭?雖然可以,但中國不會笨到這麼做。



◆ 美眾議院通過涉台決議 中國抗議

中央廣播電台/黃啟霖 2009/03/25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紀念「台灣關係法」30年決議案,表示對保證台灣的安全「不動搖的支持」。這項決議案重申了美國確保台灣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決議案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美國眾院「台灣連線(Taiwan Caucus)」共同主席柏克利(Shelley Berkley)女士指出,台灣擴展民主、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以及建立與美國緊密的經貿關係,這些是令人鼓舞的。

民主黨籍的柏克利認為,這項決議案是要在兩岸關係進入新時期之際,發出一個重要的信號。柏克利在國會發言時表示,美國必須盡其所能繼續保護台灣,確保台灣的生存。

美國是在1979年前總統卡特和中國大陸建交後,美國國會隨即在當年通過了「台灣關係法」。

在最新議案通過以後,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曾經表示,美國會少數議員不顧中國的明確反對,執意提出這項決議案,中方表示強烈不滿,並且已經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則是發表聲明表示,台灣非常感謝美國兩黨以及國會的一致支持。

中國曾經警告美國國會,不要重申「台灣關係法」,中國認為,這違反了美國只承認北京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則。



◆ 美國防部報告:依台灣關係法持續提供台武器

中央社 2009-03-26

美國國防部今天下午公布2009年度中國軍力評估報告指出,台灣近來提高軍費強化防衛,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將持續提供台灣防衛需要的武器。

美國國會在2000年通過立法,要求五角大廈每年三月提交評估報告,說明中國解放軍最新發展。

國防部發言人莫瑞爾(Geoff Morrell)表示,今年的報告內容與去年差別不大,中國雖在軍事透明化方面有所改善,但仍不願全面接受外界檢視。

今天公布的報告是針對2008年中國解放軍的各項發展提出分析,並推估中國軍事現代化未來的方向。報告第6章記錄了2008年兩岸的主要事件。

報告指出,自去年三月台灣總統大選馬英九當選後,台灣海峽情勢進入紓緩期,北京與台北都強調加強雙方人民往來及擴大經濟關係。

但報告指出,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中國方面採取行動具體降低對台灣的軍事威脅。

報告說,台灣去年三月大選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訴求,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馬英九在5月就職演說中也正面回應表達推動開放的政策。

報告並說,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及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中斷9年互動之後,去年6月恢復這個半官方的交流管道,第一輪的對話進行了不具爭議性的議題,包括周末包機直航常態化及開放大陸觀光客訪問台灣。這次對話並未包含敏感性的主權與台灣國際空間等政治議題。

報告還記載,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去年11月訪台,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共同簽署兩岸客機直航、海運直航、通郵以及食品安全等四項協議。台灣主要反對黨民主進步黨在陳雲林訪台期間進行抗議。

去年12月31日胡錦濤在除夕演說中,放棄自1979年以來慣用的武力解放台灣用語,改以和平解放。他提出「胡六點」作為未來兩岸關係的指導,主要內容為: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達成兩岸和平協議。

有關台灣針對外來軍事侵犯的嚇阻能力面臨哪些新挑戰,這份報告指出,去年台海地區並沒有任何軍事意外事件,且整體情勢跟2007年一樣維持穩定,然而,中國針對台灣的軍事擴建及部署更先進的戰力,並沒有停止。

軍力報告說,台灣近來改變了過去幾年降低軍費的趨勢,針對特定戰力需要進行現代化,並強化訓練,改進整體因應緊急事件的能力。但兩岸軍事平衡持續向有利中國的方向傾斜。

報告在這部分結語強調,台灣藉由強化危機管理架構、軍事體制改革、提升聯合作戰能力及裝備系統現代化,來持續提升防衛能力。而美國依據1979年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規範,將持續提供台灣防衛性物資、後勤以及訓練,確保台灣維持足夠的防衛能力。



◆ 美國防部報告:北京持續發展武器威脅台灣

中央社 2009.03.26

美國國防部預定於今天下午公佈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指出,儘管台海兩岸緊張關係已顯著降低,北京仍繼續發展威脅台灣的武器。

這項向美國國會提出的年度評估報告節錄版指出,近程而言,中國軍隊正發展脅迫性武力,嚇阻台灣追求獨立。中國也可能使用其軍力,壓迫台灣在北京的條件下解決問題。同時企圖在萬一發生衝突時,嚇阻、延遲或阻絕任何美國可能對台灣提供的支援。

報告說,中國在台海對岸部署短程飛彈。

在中國軍力方面,報告指出,中國正在更快速提升其軍力,並發展新的「擾亂性科技」,改變亞太地區甚至區域外軍力平衡。

報告說,美國歡迎一個穩定、和平和繁榮中國的崛起,並鼓勵中國負責任地參與國際事務。「然而,許多不確定性圍繞著中國的未來走向,尤其有關它將如何使用其正在擴張中的軍力。」

報告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進行一項廣泛的改革,從在其領土上進行長期消耗戰的大量人力軍隊,轉變為在其週邊迎戰高科技敵人,速戰速決的軍隊。



◆ 美報告:中國致力太空與網路等非對稱戰力

中央社 2009-03-26

美國國防部今天下午公布2009年度中國解放軍軍力報告,指中國致力提升太空軍事以及電子網路等技術與能力,發展非對稱戰力。中國駭客入侵全球許多國家的電腦網路系統。

美國國會在2000年通過立法,要求五角大廈每年3月提交評估報告,說明中共解放軍最新發展。國防部發言人莫瑞爾(Geoff Morrell)表示,今年的報告內容與去年差別不大,中國持續快速軍事現代化,而美國與其它國家持續敦促中國全面軍事透明化。

今年的報告說明中國解放軍發展非對稱戰力的新成果,強調中國快速發展太空及反太空戰力,包括衛星的偵察、導航、通訊與情報能力,用以支撐解放軍在太空的軍事力量。中國的商用與民用衛星雖有研究功能,但也能充分轉為配合軍事用途。

報告統計,中國去年共發射11次,放置了15個衛星在地球軌道上,包括4枚遙控探測衛星。去年4月更發射第一枚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一號」,用來協助「神州七號」載人火箭升空。 此外,報告說,中國開始測試「長征五號」火箭,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火箭,負載能力是美國的低軌道衛星的兩倍多。中國為了完成這些火箭,在海南島的文昌建造發射基地。

中國在2007年發射的「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至今繞行月球運作良好,預定今年發射「嫦娥二號」進行月球表面探測。中國計劃在2012年登月漫步。 在電子網路戰能力方面,軍力報告指出,過去一年,美國政府許多部門與許多國家的政府電腦遭到來自中國的入侵。雖然這些電腦入侵目的是竊取資訊,但入侵的方式與技巧非常類似執行電腦網路攻擊,目前無法確定這些入侵之舉是解放軍或中國政府教唆,但解放軍的出版品持續談到網路戰力。 其它國家受中國駭客入侵的案例還有:去年4月,印度政府確認外交部的電腦系統遭到來自中國的入侵。去年5月,比利時政府稱數度遭到中國駭客鎖定。去年5月,美國商務部長訪問中國時,一部美國政府的筆記型電腦內容遭中國秘密複製,中國並使用這些內容侵入美國商務部電腦。美國政府正在調查此事。



◆ 國防部長:教召將延長為7天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09.03.26

國防部長陳肇敏昨天表示,未來改為募兵制後,後備軍人教育召集將從現有的5天延長為7天。

陳肇敏昨天在台南市參加「傾聽民意列車」座談會時,針對地方要求把現有的教召縮短時,表示募兵後不僅不會縮短,為了戰術考量,教召還會延長。

台南市民政處長戴鳳隆表示,教育召集從原有的3天延長到5天,很多民眾打電話反映,認為時間過長造成不便,要求縮短。

據了解,不景氣也引發民眾對教召的怨言,擔心5天的教召後,飯碗不保。

軍方指出,主要是目前的義務役服役時間短,短短1年的訓練實在不夠;根據法令的規定,義務役後備的時間為8年,在8年內可以做4次的教育召集,總天數不能超過20天,目前的教召並未違反法令。

軍方表示,有些後備軍人以不景氣的理由,不願意參加,認為影響生計,目前針對家庭有變故者可以申請免徵;同時在參與教召時,從軍官到士兵每日有900到700元不等的加給,還有交通津貼等,應該不會影響生計。

陳肇敏則稱,目前1年的義務役時間,真正訓練的時間只有8、9個月,對國家戰力來說根本不夠,才需要教召的協助,未來實施募兵制後,每次教召的時間應該會延長到7天。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北韓「飛彈」上膛 美國記者恐成北韓籌碼

* 北韓「飛彈」上膛 預料近日發射
* 北韓若發射飛彈 日下令擊落
* 美國記者 恐成北韓籌碼
* 震災救援 看出解放軍快速集結能力
* 中共國防部:美方渲染對台軍事威脅
* 林中斌:中國或不需戰爭即可掌控東亞

◆ 北韓「飛彈」上膛 預料近日發射

【陳文和/綜合首爾廿六日外電報導】2009-03-27 中國時報

南韓《朝鮮日報》廿六日指出,美國與南韓情報部門分析間諜人造衛星偵察照片後確認,北韓已將可酬載洲際彈道飛彈彈頭或人造衛星的「大浦洞二號」改良型火箭安置於發射台。南韓政府已成立對策小組,全天候警戒、監視。

雖然平壤官方一再堅稱即將發射的是通訊試驗衛星,但美國、日本與南韓當局均認為,北韓將再度試射遠程導彈,並警告北韓此舉將牴觸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相關決議。

美日南韓 全天候警戒監視

南韓國防部發言人廿六日宣布,南韓政府有關部門已成立以韓美聯合防衛體系為基礎的「北韓發射導彈對策小組」,全天候警戒、監視北韓一切相關動向。軍方並已決定派遣配備神盾作戰系統的「世宗大王」驅逐艦,前往東海公海執行針對北韓相關活動的偵察與追擊任務。而美日兩國目前也各有兩艘神盾驅逐艦在東海地區巡弋。

此外南韓總統府也緊急邀集外交通商部、國防部、統一部等有關官員,召開外交安全政策實務調整會議,研商在外交等領域應採取的因應舉措。而中方面表達(南)韓中雙方有必要共同採取應對措施的立場。

北韓執意 要發射態度強硬

《朝鮮日報》說,北韓射程達七千至八千公里以上的「大浦洞二號」改良型火箭,廿四日已在鄰近東北海岸的咸鏡北道花台郡舞水端里火箭組裝暨發射場,裝載上火箭發射台。該報認為,此事有兩點值得關注,首先,雖還未能確認北韓是否已開始為火箭注入燃料,但北韓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執意要發射火箭的決心已顯露無疑。其次,北韓準備作業推展速度較外界預期還快,專家原推測的時間在卅日至下月一日間。

北韓日前已正式通報「國際海事組織」與「國際民航組織」,表明將於四月四日至八日間發射運載火箭,將「光明星二號」試驗用通訊衛星送入地球軌道。而隨著上發射台的作業加速完成,專家考量燃料裝填所需時間等技術問題後推測,北韓最快可能提前在三至四天內發射「大浦洞二號」改良型火箭。

不過,南韓政府消息人士指出,鑒於國際輿論等壓力,北韓提前發射火箭的可能微乎其微。

燃料裝填 刻意遮掩難偵察

北韓去年著手將舞水端里發射台的燃料供給設施改良為地下化自動系統,從而有效縮短了發射火箭的準備時間,並使美國「KH─12」等偵察衛星很難確認燃料裝填情況。而目前在發射台上的火箭之鼻錐部分,被起重機撐起的帆布篷遮掩著,也讓間諜衛星難以偵察酬載內容。

北韓先前曾於二○○六年試射「大浦洞二號」導彈,但未成功。目前南韓與美國情報部門正依據「KH─12」衛星的偵察照片,縝密分析比較大浦洞二號改良型火箭與當年發射失敗者之間的異同。據悉,北韓今年一月底利用特製火車將大浦洞二號改良型火箭從平壤附近的山陰洞工廠運出時,費心遮蓋了車體,讓美方難以偵測。



◆ 北韓若發射飛彈 日下令擊落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09.03.27

北韓可能4月初發射衛星,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今天發布命令,准許自衛隊在北韓發射的飛彈或殘骸威脅到日本時,予以擊落。日本國會預料稍後通過決議,呼籲北韓取消發射行動。

北韓將在4月4日至8日發射飛彈,把通訊衛星送上太空,並說任何攔截飛彈的動作將被視為戰爭行動。外界則認為,北韓其實要試射長程彈道飛彈,展現其實力。北韓可能發射的是大浦洞二型飛彈,射程遠及美國阿拉斯加。

濱田今天一早與首相麻生太郎等內閣官員召開安全會議後,宣布准予攔截北韓飛彈的決議。這是日本2005年修改自衛隊法以來,首度下達攔截令。

按照北韓宣布路線,發射衛星的火箭將飛越日本秋田縣、岩手縣上空。日本和美國已部署戰艦準備攔截。

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在日本海部署搭載海基型標準三型 (SM3)防空飛彈的神盾艦「金剛號」、「鳥海號」。航空自衛隊也將平時部署在靜岡縣濱松基地的愛國者三型 (PAC3)防空飛彈,移防陸上自衛隊秋田、岩手縣的兩個基地。為了保護首都地區,陸上自衛隊位於東京、埼玉縣、千葉縣的基地也都將提高戒備。

北韓發展核武能力,為朝鮮半島的安全、穩定,美國、南韓、日本、俄羅斯、中國近年和北韓舉行「六方會談」,希望說服北韓放棄核武,換取援助和安全保障。

北韓2006年曾以發射衛星之名試射彈道飛彈,落在日本海,聯合國安理會後來決議,禁止北韓再試射彈道飛彈。美國揚言,北韓如果真的再度試射,將提交安理會處置。北韓則反嗆,此事提到安理會,「六方會談」就不用再談。



◆ 美國記者 恐成北韓籌碼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報導】 2009.03.27

北韓可能在4月初試射長程飛彈,南韓分析家認為,日前被北韓逮捕的兩位美國記者,可能成為北韓與美國談判經濟援助、核武或飛彈試射的籌碼。

包含華裔記者凌志美在內的兩名美籍記者17日在中國與北韓邊界拍攝北韓影像時被捕,已送往北韓首都平壤,軍方正在調查兩人是否為間諜。

美國華盛頓郵報26日報導,南韓國民大學北韓事務專家蘭可夫表示,北韓會將他們遣送回國,但不會這麼快,「北韓要讓世人知道非法入境無法容忍,並且逼美國在政治和經濟上讓步」。

同樣鑽研北韓議題的東國大學教授高育晚(音譯)說,兩名記者遭逮捕是北韓在飛彈試射爭議中一張「意外」的談判牌,「兩人在飛彈試射前獲釋的機會微乎其微」。



◆ 震災救援 看出解放軍快速集結能力

【劉屏/華盛頓廿六日電】2009-03-27 中國時報

去年五月十二日,四川大地震,死難慘重,美國軍方也伸出援手,包括派遣運輸機運送救援物資。不過美國軍情人士悄悄注視的,是解放軍的表現。這項觀察反映在美國國防部發布的「解放軍軍力報告」中。

這項年度報告已堂堂進入第十年。不過今年的報告頗為特殊,因為過去一年出現了諸多重大變化,且許多都是前所未有-例如共軍有了「醫院船」。

最令美國印象深刻的是震災後的動員能量。「十小時內,二萬解放軍及武警到達災區」。不過,美國隨即注意到,人到了,可是給養不夠,救災設備也不足,因此美國的結論是:「雖然解放軍證明其有能力快速部署大量部隊到達目標區,但後勤支援有問題」。

去年最受矚目的變化之一,是中共的航母計畫逐漸浮現。報告說,「造船業可能在明年底前即動工建造航母」。相關例證是「海軍決定開始訓練五十名飛行員,練習在航母起降固定翼飛機」。

保守派的華盛頓時報今天拿「不對稱戰力」作標題。因為報告說,去年一年不論美國政府或其他國家的電腦均遭來自中國的入侵。目前無法確定這些入侵之舉是否與解放軍或中國政府有關,不過「解放軍的出版品確實持續談到網路戰力」。



◆ 中共國防部:美方渲染對台軍事威脅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2009.03.27

針對美方發表中國軍力報告,中共國防部發言人胡昌明昨天指出,美方報告無視客觀事實,對中國正當、正常的國防建設橫加指責,渲染所謂大陸對台「軍事威脅」,中方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胡昌明說,中美兩軍關係發展中存在的諸多障礙,仍然沒有排除,兩軍關係仍未完全走出困難時期;在此情況下,美方發表中國軍力報告,只會給兩軍關係恢復和發展,增添新的消極因素。

他強調,中方要求美方停止發表中國軍力報告,立即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報告造成的惡劣影響,以免給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發展造成進一步損害。

同一天在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秦剛說,美方發表的這份報告,嚴重歪曲事實,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堅決反對,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 林中斌:中國或不需戰爭即可掌控東亞

中央社 2009-03-27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今天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快速蛻變,對台灣乃至於全球帶來新的挑戰,他預言,中國也許不需要發動戰爭就可以掌控東亞地區。

林中斌今天應邀在英國知名智庫「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RUSI),以「台灣所面臨新的解放軍挑戰及其對世界的意涵」為題,發表演講。

林中斌指出,現在的中國解放軍早已不同於以往,他們願意與政府其它部門共同合作,擴大與外國交流,持續不斷學習,鼓勵士官和軍官學習藝術、文化等,開拓國際視野,以圓熟的外交手法處理事務。

林中斌以「微笑好學的戰士」形容現代的中國解放軍,短期內台灣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北京將推動建立與台灣軍事對軍事的關係,如果台灣拒絕,台灣可能被批評不願意促進區域和平。

但如果台灣接受與北京建立軍事對軍事的關係,北京可能透過官方管道說服美國政府停止對台軍售,同時透過非官方管道讓華府起疑,美國在台灣的軍事科技機密可能被洩漏。

這位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進一步分析,長期而言,台灣面臨的解放軍挑戰包括:解放軍被鼓勵參與外交、公關及學習;北京如果對台灣動武,將先制阻美軍,再拿下台灣。

他說,人民解放軍對台灣的軍事行動將是打「癱瘓戰」而非「殲滅戰」,快速解決而非持久戰。

針對蛻變的人民解放軍,林中斌認為,台灣的軍隊必須加強人文方面的學習,提高國際視野,以提升在資訊時代作戰的能力;台灣的國防必須是整體戰略的優先;台灣必須和解放軍打一項不對稱的戰爭,不讓敵人有快速取得勝利的機會。

至於其它國家,林中斌說,必須接受亞洲多極(multipolar)情勢的發展,中國由於經濟及軍事實力等日益增強,將展現更多的影響力。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俄宣示北極主權 美阿富汗新戰略

* 俄建軍事基地 宣示北極主權
* 歐巴馬首會俄總統 可望裁武
* 北韓將射飛彈 日令摧毀
* 飛彈發射之爭 就怕擦槍走火
* 攔截北韓飛彈 日恐白忙一場
* 美參謀首長主席:北韓飛彈 可達夏威夷
* 墨邊界毒品暴力 美不再坐視
* 墨西哥毒販軍事化 可和軍方硬幹
* 阿富汗新戰略 歐巴馬擬再增兵
* 東協筆記-美對緬甸政策正鬆動
* 林中斌:陸客訪台回中 可能散播台民主種子
* 鬼網密布 103國遭電子間諜滲透

◆ 俄建軍事基地 宣示北極主權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09.03.29

俄羅斯展現對爭奪北極礦產志在必得的決心,總統麥維德夫已批准一項國家安全戰略,將在北極海北岸建軍事基地,並在俄羅斯的北極區建立一支專屬海防部隊,在此爭議性極大的地區巡邏。

這項由俄羅斯安全委員會擬定的戰略,將取得北極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列為2020年之前的國家重要目標。根據這項戰略文件,北極區必須在2020年之前成為俄國的「首要戰略資源基地」。建立巡邏隊旨在「確保在任情況下的軍事安全」。

前身為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的聯邦安全局轄下海岸防衛單位,將執行俄國的北極政策。這項戰略並建議建立情報網,「有效掌握北極區的經濟、軍事和生態活動」。

俄國並準備立法,嚴密管制北海岸航道。在北極海的冰因氣候變遷而不斷消融後,此地區航道更便於船隻通行。俄國將立法授權海防隊攔下外國軍、民用船隻,並視結冰狀況收費,要求船隻使用俄國的破冰船和駕駛。

根據科學評估,北極富藏數以十億噸計的石油和天然氣,在北極冰帽縮小、打開新航道後,更易於開採。在科學評估北極石油和天然氣很快就可以開採後,北極爭奪戰進入白熱化。

俄羅斯是在加拿大表示將投入數十億美元成立海軍巡邏隊後披露這項戰略。根據國際法,北極海岸線屬於5個國家,加拿大、丹麥屬地格陵蘭、挪威、瑞典、俄國和美國。俄國毫不掩飾其在北極擴展勢力的野心。



◆ 歐巴馬首會俄總統 可望裁武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綜合28日外電報導】 2009.03.29

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的外交政策顧問普瑞荷德科28日表示,麥維德夫下個月1日將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共同聲明,內容鎖定美俄雙邊關係以及戰略武器裁減問題。

麥維德夫與歐巴馬下周將出席倫敦的G20經濟高峰會,兩人將藉此機會單獨會晤。普瑞荷德科指出,除了美俄關係和戰略武器裁減議題,麥維德夫還會提出俄羅斯對美國在中歐地區建立飛彈防禦系統的擔憂。

這是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首次和俄羅斯領導人會晤。普瑞荷德科說,兩國領導人也會在會談中敲定下一次見面的日期。

此前,歐巴馬政府的官員已經表示,協商新的戰略武器裁減協約是兩國關係的優先議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還說,美俄兩國關係將「重新開機」。現行的美俄戰略武器裁減條約簽訂於1991年,今年年底到期。

美俄商訂新的武器裁減條約在前美國布希政府時期已經開始,不過因俄羅斯去年介入喬治亞內戰、布希計畫在中歐建立飛彈防禦系統,導致兩國關係惡化而中斷。此外,北約東擴問題也是兩國爭議的焦點。

俄認為,美在捷克建立雷達基地、在波蘭裝設攔截飛彈,目標乃指向俄羅斯。但美堅稱是為了對付伊朗。



◆ 北韓將射飛彈 日令摧毀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二十七日電】 2009.03.28

日本政府廿七日召開安全保障會議,決定由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正式向自衛隊下達「摧毀措施命令(即攔截北韓飛彈命令)」,在北韓以「衛星」名義發射的長程彈道飛彈可能落到日本領域時,在空中攔截。

在此同時,俄國副外長波洛達夫金也罕見發表聲明,呼籲北韓取消發射行動,避免東北亞緊張局勢升高。

命令要到四月十日以後才會解除,這是日本自2004年開始逐步部署飛彈防衛系統以來,首次發布攔截令。防衛大臣濱田說,採取攔截措施是為確保國民安全,以因應北韓發射出現意外。

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河村建夫說,只有掉落到日本領域的飛行物,日本才會予以摧毀,如果只是飛越日本上空,日本將不予理會。他說,政府會迅速向國民傳達正確訊息,呼籲國民冷靜。

濱田並要求北韓自我克制,不要發射。他說,如果是人造衛星,有可能會在較高的空中飛越,但也有失敗的可能。不論如何,飛越別人領土的發射總令人很不愉快。

防衛省在下達此一攔截命令後,部署在靜岡縣航空自衛隊濱松基地的「愛國者三號」(PAC3)防空飛彈,也將於廿八日移防至陸上自衛隊在秋田和岩手的駐地。

日本首都圈的空防,則委由東京都的防衛省總部和埼玉縣的陸上自衛隊朝霞駐地,以及千葉空中自衛隊習志野基地等處部署的PAC3負責。

在海上,搭載海基型攔截飛彈SM3的神盾艦「金剛」和「鳥海」將於廿八日從長崎縣佐世保基地,駛往日本海戒備。太平洋這邊,則由另一艘神盾艦「霧島」號擔綱。

美國海軍同樣出動五艘神盾艦在日本周邊戒備,美軍並且出動了可以追蹤飛彈的飛機與船艦,從海上與空中同時監視北韓發射的動向。

※ 相關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歷史新聞》北韓飛彈風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4815390.shtml



◆ 飛彈發射之爭 就怕擦槍走火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 2009.03.28

北韓飛彈已經架設妥當,只等注入燃料後就可發射。

對日本來說,這彷彿1998年北韓發射大浦洞一號飛彈夢魘的重演,不同的是上次北韓飛彈飛越日本上空時,日本毫無防備能力,這次日本已與美國合作建立飛彈防衛系統,北韓的挑釁正考驗日本的飛彈防衛能力。

照過去的說法,攔截飛彈就像「用子彈去擊落飛行中的子彈」,幾乎不可能。但是近年美國追蹤飛彈雷達技術精進,美日共同研發的結果,15次攔截試驗有12次成功,攔截飛彈不再是天方夜譚。

現在美日飛彈防衛網至少有兩套保險,一是由海上的神盾艦探知來襲飛彈位置,先以SM3海基飛彈攔截,若失敗,再由陸地上的陸基愛國者三型飛彈。美國技術更驚人,據說在夏威夷與阿拉斯加還部署著陸射THAAD攔截飛彈,可在極高高度擊落來襲的飛彈,比日本更多一層保險。

據稱,北韓沒有長程轟炸機,發展長程飛彈是為取得攜帶核彈攻擊遠方目標的唯一工具。北韓已被「承認」為擁有核彈國家,也因此才有六國會談出現,如果這次飛彈發射成功,北韓將擁有更多籌碼,可在國際社會繼續恫嚇美日,獲取更多利益。

日本下達攔截令,前提是北韓飛彈發射失敗掉落日本領域,日本才會攔截。問題是若攔截不到,五年的準備前功盡棄,難免會招致批判。

北韓飛彈上架,日本也箭在弦上,尖銳對立,就怕擦槍走火,就連國際仲裁機構聯合國也阻止不了這場飛彈發射之爭,其他國家更只有看著這齣緊張劇上演的份了。



◆ 攔截北韓飛彈 日恐白忙一場

編譯張沛元/特譯 2009.03.29 自由時報

北韓的鄰國從沒對這個共產國家試射其火箭科技如此緊張:日本派出兩艘神盾艦前往日本海加入南韓與美國的艦隊,愛國者防空飛彈也已被移往日本北海岸;美軍追蹤雷達二十四小時待命,遠在加州與阿拉斯加的陸基攔截飛彈與海基飛彈亦已蓄勢待發。

但到頭來,這一切準備恐怕只是白忙一場,特別是已誓言攔截北韓飛彈的日本,將面臨沉重的落實承諾的壓力。相較於稍早誓言會擊落任何飛彈的誓言,日方高層已改變說辭,防衛相濱田靖一廿七日下令,倘若北韓發射失敗,為避免飛彈碎片危及日本國土,日方將採取迎擊攔截措施;但倘若只通過日本上空,則自衛隊將停止攔截。平壤當局已警告,攔截發射形同戰爭行為。

高層坦承 什麼也做不了

然而,即便是攔截碎片也構成一定的科技挑戰。日方高層坦承,他們屆時恐怕什麼也做不了。外相中曾根弘文日前坦承實際攔截確實會有困難,因為完全不清楚飛彈會怎麼射過來。日方高層於是改口說,飛彈試射危及日本的可能性很低。內閣官房長官河村建夫表示,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有碎片落入日本。日本去年曾成功測試攔截中程飛彈,但過去也曾有一次失敗紀錄。此外,日本從未測試過其攔截類似北韓這次即將發射的長程飛彈的能力。

攔長程飛彈 從未實測過

在此同時,北韓堅稱將發射的是人造衛星,以及有權發展和平太空計畫的說辭,讓此事更加複雜。二○○六年的一份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明文禁止北韓涉及彈道活動,美國及其盟邦宣稱這包括以火箭將人造衛星送入太空,因為運載人造衛星的火箭可以被改造為飛彈,以及發射人造衛星的數據也可運用於改善飛彈科技。除了試驗演習,迄今沒有任何國家攔截他國的人造衛星發射,或在太空擊落他國的人造衛星。

發射角度 判斷衛星或飛彈

飛彈專家蓋特林說,倘若北韓屆時試射的是人造衛星,沒有人會想去進行攔截;攔截人造衛星形同攔截和平用途的航空器。蓋特林說,要分辨北韓發射的是不是人造衛星很簡單;人造衛星並非針對日本,但會飛越日本上空進入太空,所以可以從其各種發射角度即刻做出判斷。

美國蒙特利國際研究所的「防擴散問題研究中心」的東亞負責人袁勁東說,倘若一九九八年的上一次北韓飛彈試射提供任何線索,那就是「我們肯定有更強烈的理由相信這是飛彈試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發射人造衛星的可能性,我們沒有資訊證明是或不是。」

專家:日觀測力大幅改善

日本已警告會在北韓發射後加強對平壤的制裁,南韓與美國也表示會在安理會上提出此事。但除此之外,北韓的鄰國目前只能靜候旁觀。不過,蓋特林說,日本的觀測能力在一九九八年的試射後已大幅改善。美日斥鉅資打造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讓日本如今已能從陸地或船艦上監測飛彈的飛行,而這在過去是做不到的事。

(取材自美聯社)



◆ 美參謀首長主席:北韓飛彈 可達夏威夷

【聯合晚報╱法新社華盛頓二十七日電】 2009.03.28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穆倫今天表示,北韓準備在下個月發射的火箭,其射程可能達到夏威夷。

CNN報導,穆倫被問到北韓火箭射程是否可達到美國夏威夷州或阿拉斯加州時,穆倫回答:「是的,在某種情況下,它們的射程或許可以達到夏威夷。」他拒絕評論美國對北韓發射火箭的可能反應。

北韓宣布將在4月4日至8日發射通信衛星後,國際社會的關切升高。美國、日本與其他盟邦認為,平壤當局其實想利用這次發射,測試理論上可飛越太平洋,達到北美地區的彈道飛彈。

穆倫指出,北韓飛彈尚無法攻擊美國本土西岸。此外,武器專家認為,北韓尚未展現它擁有將核彈頭裝置到飛彈上的能力。

不過,穆倫說,就算北韓這次確實是發射通信衛星,此舉仍能協助北韓政權發展長程飛彈的實力。穆倫表示,讓人擔心的是,衛星火箭的導航、工程、發動機技術,和彈道飛彈沒兩樣。

北韓上次是在2006年7月試射大浦洞二型飛彈,幾秒後就宣告失敗。



◆ 墨邊界毒品暴力 美不再坐視

【聯合報╱國際中心/田思怡】 2009.03.28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25日訪問墨西哥時,坦承墨西哥販毒組織暴力活動升高,美國有責任。她直言美國人「對毒品需求無度,助長毒品交易」,「我們無力阻止(美國)武器從邊界走私,造成警察、軍人和平民喪生」。

希拉蕊的坦率言論獲得墨國媒體大幅報導,華府終於重視美墨邊界的毒品暴力問題。希拉蕊承諾將請國會撥款8,000萬美元,提供墨國3架黑鷹直升機緝毒。白宮前一天已宣布撥款2億美元加強邊界執法,並增派450名執法人員,掃蕩毒品和武器走私。

墨西哥販毒集團過去以走私大麻為主,在90年代哥倫比亞兩大販毒集團卡利和美德因集團式微後,墨西哥集團接手古柯鹼買賣,勢力開始壯大。現在墨西哥集團控制美國九成的毒品市場,墨國總統卡德隆兩年前向販毒集團宣戰,逮捕一些頭頭後,這些集團為了搶奪進入美國的去私路線,火併得更血腥暴力,在美國境內的犯罪也升高,華府再也不能坐視。

過去14個月,毒品戰爭已奪走7,000多條人命,無辜的人也受害。美國駐墨西哥蒙特雷領事館兩度遭榴彈攻擊,單是亞歷桑納州鳳凰城就有500多件與毒品有關的綁架案。在2004年到2006年間,有60名美國公民在美墨邊城拉里多被綁架。墨國販毒組織在美國230個城市有分銷網,他們透過「細胞」運送錢、毒品和武器,「細胞」互不認識,執法人員難以查獲。

華府已將毒品暴力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美國司法部長、國土安全部長和歐巴馬總統下月將陸續訪問墨國,討論如何聯手打擊毒品犯罪。



◆ 墨西哥毒販軍事化 可和軍方硬幹

【聯合報╱國際中心/田思怡】 2009.03.28

墨西哥總統卡德隆2006年對販毒集團宣戰之後,「戰爭」真的爆發了。彼此火併搶地盤的販毒集團火力全開,除了與敵對的販毒集團作戰外,也與擋他們財路的執法人員硬幹。他們並升高「軍備競賽」,取得並擴增各式軍用武器,包括手榴彈、榴彈發射器、穿甲彈、反戰車火箭和AK-47攻擊步槍等。

今年2月21日,沿海城市芝華塔尼歐警局遭手榴彈攻擊。4天後,4名警察在路上遇襲喪命,狙擊手除了用AK-47和AR-15攻擊步槍外,也用火力強大的點五零口徑狙擊步槍,並發射榴彈將警察座車炸毀,顯示販毒集團已邁向軍事化,甚至準備與墨西哥軍隊作戰。

該市一名發言人說:「這是作戰的武器,我們只在戰爭片中看過。」墨國政府一名安全顧問說:「販毒集團正在進行軍備競賽,你有火箭彈,我也要有。」

6個月來墨國有10省發生軍用武器攻擊事件,攻擊對象有警察局、市政廳、美國領事館、電視台和高級官員。至少一次榴彈攻擊在美國境內,德州一家美國警官常去的夜店遭到攻擊。

美國執法官員說,他們大約在一年半前偵察到大批軍用武器走私到墨國,這類武器約在半年前開始被大量使用。



◆ 阿富汗新戰略 歐巴馬擬再增兵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綜合報導】 2009.03.28

美國總統歐巴馬27日公布阿富汗戰爭最新作戰計畫,表示將增派4000美軍到阿富汗,「瓦解、拆毀、打敗」窩藏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神學士和凱達恐怖組織。歐巴馬表示無意主導阿富汗內部政局,阿富汗政府對此表示歡迎。

在此之前,歐巴馬已承諾增派1萬7000美軍至阿富汗。新增加的部隊將協助訓練阿富汗的安全部隊,並設立包括伊朗在內的聯繫組織,將目標鎖定在藏匿於巴國境內的恐怖分子。

歐巴馬同時敦促巴基斯坦在合作對抗恐怖分子上,扮演更強而有力的角色。歐巴馬也籲國會通過預算,未來5年提供巴基斯坦15億美元,協助其興建新學校、公路和其它基礎設施。

歐巴馬的聲明說:「我希望美國民眾了解,我們有一個清楚、焦點明確的目標:瓦解、拆毀、打敗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凱達恐怖組織,且避免他們未來回到任何一個其它國家。」

歐巴馬向恐怖分子喊話:「對那些反對我們的恐怖分子,我的訊息是相同的:我們將把你們擊敗。」歐巴馬表示,各項情報指出,凱達恐怖組織正在巴基斯坦的安全藏匿地點「積極計畫」對美國的攻擊行動,「我們必須將凱達恐怖組織隔離在巴基斯坦人民之外」。

不過就在歐巴馬宣布對阿富汗戰略之前,伊朗外交部副部長阿罕德扎德在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洛夫會晤時表示,「我們需要一個解決方法。在這個方法中,阿富汗的鄰國應該扮演處理阿富汗問題和減輕人民苦難的主要角色。」

拉夫洛夫也說,由眾多阿富汗鄰國組成的「上海合作組織」應該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 東協筆記-美對緬甸政策正鬆動

梁東屏 2009-03-28 中國時報

緬甸官方媒體《緬甸新光報》刊出報導,指稱美國「東南亞大陸事務部」主任史提芬。布雷克正在該國首都奈比都進行四天的正式訪問,並且已經與該國外交部長烏年溫進行了「關於雙邊利益及雙邊關係的友好會談」。

美國與緬甸的關係一向緊張,但是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蕊曾在上個月公開表示「美國正在研究如何影響緬甸政府,以求能更有效地幫助緬甸人民」。使得許多人認為美國可能會改變一直以來對緬甸軍政府的強硬態度。

不過,前述布雷克正在緬甸訪問的消息傳出之後,美國國務院發言高登杜奇德立即出面「消毒」,指稱布雷克訪問緬甸並不意味著美國將改變對緬甸的政策。

他甚至指出,「近年以來,像布雷克層級的官員,包括他的兩位前任在內,都曾經訪問過緬甸,也都曾與緬甸方面的官員晤面。

杜奇德的說法也許是事實,也許不是。問題的關鍵在於,緬甸方面為什麼要這麼高調的宣布。如果美國官員真的不是第一次到訪,就意味著從前是有不張揚的默契,那麼,為什麼這次要張揚?

緬甸的外交,從來不按照牌理出牌,所有的作為,只有一個目標,就是達成自身的利益,什麼約定、協定,對他們都不是能算數的。

緬甸方面顯然很重視布雷克到訪。軍政府方面的官員強調布雷克是首位到緬甸首都奈比都推動兩國關係的美國高官。他們也特別強調,美國大使館為布雷克舉辦的招待會,也是外國使節在奈比都首次舉辦類似的招待會。

這樣的表態很難讓人相信雙方的關係不是在往和緩的方向走。特別是歐盟的決策機構「歐洲理事會(Europe Council)」已經計畫在下個月投票表決,決定是否鬆綁對緬甸的制裁。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還會堅持制裁到底?緬甸自一九六二年起就由軍政府統治,一九八八年發生血腥鎮壓,造成至少三千人死亡。美國及歐盟隨即展開對緬甸的制裁。

此次布雷克到訪,緬甸官員也反常地喜歡發言。一位官員就對《緬甸新光報》表示,其實緬甸跟美國從來關係都很好,美國還是緬甸在一九四八年脫離英國獨立後,第一個承認緬甸的國家,只不過「美國在一九八八年那次『動亂(外界稱之為『起義』)』後對我們國家的狀況有所誤解,我們(指美國和緬甸)不對話的話就無法增進瞭解,這是第一次有主任級的美國官員前來會談,美國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事」。

美國這麼長久以來對緬甸採取制裁的方法,已經證明行不通,而且直接受到制裁的其實是老百姓,如今現出改弦更張的跡象,應當是好事。



◆ 林中斌:陸客訪台回中 可能散播台民主種子

中央社 2009-03-28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說,台灣民主未來可能使北京有機會弱化台灣獨立;另一方面,陸客訪台返回中國後,可能散播台灣民主的種子,促進中國政治改革。

林中斌今天在英國知名智庫「皇家國際事務協會」(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以「台灣民主對兩岸關係的意涵」為題發表演講,吸引一百多位關心兩岸關係的專家學者參加,中華民國駐英代表張小月、副代表牟華瑋等官員也都到場聆聽。

林中斌說,自1996年起,台灣進行4次總統直選,兩次政黨輪替,過程未發生流血衝突。台灣的民主給北京領導人上了一課,他們將兩岸政策從過去的威壓(coercion)轉為求愛(courtship),整個過程變化至為重要。

他進一步說,2008年大選前,兩岸與西方觀察家都低估北京與台灣政策的靈活度。

林中斌舉例,馬英九在當選總統後做了三件被認為冒犯北京的事,包括: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有生之年將很難看到兩岸統一;任命前台聯立委賴幸媛主掌大陸委員會;並在去年3月14日西藏發生暴動時表示,不排除杯葛北京奧運。

當時許多台灣人預測,北京可能因為馬英九的這些言行,取消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在博鰲亞洲論壇與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會面;取消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的大陸訪問;及延後或取消兩岸訂7月4日展開的直航。但預測全部失準。

這位前陸委會副主委指出,北京對台灣的政策已從1995到1996年的文攻武嚇,改為更柔性的方式,調子變軟是因為北京希望以最低的代價贏得台灣民眾的心,進而達成最後統一的目標。

針對中國政治改革的問題,林中斌表示,據他私下詢問中國知識份子,台灣的「自由」最受他們讚揚。到台灣觀光的大陸旅客晚上在下榻飯店觀看台灣電視的政治性談話節目,對節目主持人和來賓批評台灣政府和高層官員,都緊盯著看,未來這些陸客回到中國,可能會問「如果台灣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能」。

他認為,大量訪台的陸客將把台灣民主的元素帶回中國,未來中國也許會隨著時間的發展進行類似新加坡而非美國模式的政治改革。

林中斌進一步預測,台灣民主政治可能給予北京透過在台灣內部塑造民意的方式,弱化台灣獨立的力量。

※ 人權是一個重要的目標。



◆ 鬼網密布 103國遭電子間諜滲透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9.03.29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最近兩年內,全球103國至少有1295部政府和民間機構電腦曾遭電子間諜滲透,許多政府機構的機密文件遭竊取,研究人員稱這項龐大的電子間諜作業為「鬼網」(GhostNet),相信是首次破獲如此大規模的電腦間諜系統。

達賴喇嘛辦公室疑遭入侵

「鬼網」的曝光是由於達賴喇嘛辦公室懷疑電腦遭入侵,委請電腦安全專家專家檢查,多倫多大學蒙克國際研究中心(Munk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發現,不僅達賴喇嘛在印度的流亡政府、布魯塞爾、倫敦、紐約辦公室的電腦遭祕密植入惡意軟體,長達10個月的相關調查並揭發了更廣泛的電子間諜活動,研究人員已把調查發現通知國際司法機構。

不到兩年期間,有103國的至少1295部電腦遭到滲透,其中包括許多大使館、外交部和其他政府機構的電腦。而且「鬼網」目前仍然猖獗,每周有十餘新電腦遭入侵和監視。

台、韓、印、泰使館也遭到滲透

鬼網主要目標是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政府,包括伊朗、印尼、菲律賓、汶萊等國的外交部,印度、台灣、南韓、泰國、羅馬尼亞等的領使館也遭滲透,北約組織一部電腦曾遭監測半天,但迄未發現美國政府機構遭滲透的跡象。

中國政府介入?無法斷言

蒙克中心29日在網路發表「追蹤鬼網:調查網路間諜網」報告指出,控制這個電子間諜系統的電腦幾乎全部設在中國,控制鬼網的4部伺服器有3部在中國的海南島、廣東和四川,第4部則在美國加州南部。但研究人員表示,無法斷言中國政府介入其事,主謀者有可能是與政府無關的營利組織、或是中國民間所謂的「愛國駭客」。

情報分析家表示,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等許多政府及其他機構,均利用電腦軟體祕密收集情報,但新揭發的電子間諜作業是迄今所知規模最大的間諜活動。

研究人員指出,鬼網已非隨機竊取電腦使用者資料的網路「釣魚」(Phishing),而是有系統的對特定對象進行「鯨吞」式攻擊,而且具有監視能力。研究人員循線追查出遭滲透電腦接到的指令,並查出遭竊文件的名稱,可是無法判定多數失竊檔案的內容。不過,他們發現達賴組織的特定通訊遭到竊取,電郵伺服器也被侵入者控制。達賴辦公室曾以電子郵件邀請外國外交使節訪問,這位使節隨後遭中國政府勸阻;一位為西藏流亡政府居間聯絡的中國女性也在返回西藏途中被中國情報人員攔下,把她的網上對話內容記錄拿給她看,警告她不要再從事政治活動。

中國駐紐約領事館發言人駁斥中國涉及間諜作業的說法,宣稱「中國政府反對、並嚴格禁止任何網路罪行」。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贏得阿富汗戰爭的夢囈 國際紅十字會的喊話

* 國際瞭望-談可以贏得阿富汗戰爭的夢囈
* 炸彈客攻擊 血洗巴基斯坦警校
* 北韓射「衛星」 日緊張、美不主動攔截
* 北韓將起訴越境的兩名美籍女記者
* 追緝黃芳彥 台美協商引渡條約
* 配合募兵制 大專集訓將恢復
* 戴克辛點名政變黑手 垂死之搏
* 菲南人質危在旦夕 國際紅十字會緊急喊話

◆ 國際瞭望-談可以贏得阿富汗戰爭的夢囈

【本報訊】2009-03-31 中國時報

盲目樂觀是失敗的根源,美國對阿富汗戰爭先是樂觀,現已非常謹慎。但美國竟然有些媒體輿論樂觀到癡人說夢的程度,譬如廿七日《國際前鋒論壇報》的文章〈可以贏得戰爭〉,有七點理由美國必勝。

第一個理由說「阿富汗人憎恨極端份子,並堅定支持美國」。阿富汗人是否憎恨極端份子是一個問題,但說堅定支持美國卻是無稽之談,連阿富汗總統卡札都不敢支持美國的政策,美軍濫炸阿境,阿人痛恨之至,如何會支持美國。

第二個理由說「最艱難階段已過,已吸取了教訓,正艱難地走向勝利」。如果最難時期已過,歐巴馬為何還要增兵?蘇聯兵敗阿富汗,「塔里班」反撲順利,這些遠近教訓何曾被吸取,勝利的曙光在哪一處可發現?

第三個理由「改革警察部隊、加強法庭建設、培訓地方行政人員、建設監獄,都在致力完成上述任務」,這政策當然是對的,但是目前政令出不了喀布爾城,搞來搞去只不過在喀布爾自己過癮而已,城外還有法律秩序嗎?

第四個理由是「改革派正領導最重要的政府部門,重要省份正在有能力的省長治理下」,國際間連美國都承認阿富汗政府是個腐敗之至的政府,哪裡來了改革派?是誰在改革?能舉出幾個有能力的省長嗎?他們是被派的還是被選的?

第五個理由是「美國終於認真對待這場戰爭了,現在承諾增兵一萬四千」。美國從前不認真嗎?增兵一萬四千就算認真?

第六個理由「巴基斯坦問題終於被提上議事日程」,這是指塔里班在巴境庇護問題,這已是老問題,這不是提上議程的問題,而是如何解決的問題,提上議程就算是解決了問題?

第七個理由是「這個國家在被蘇聯占領前擁有較為健全的組織機構,阿富汗擁有團體協商文化傳統,阿人一直熱切地盼望民主」。其實蘇聯從未占領阿富汗,只是阿富汗有過一個親蘇政權而已,就如以前的英國扶植政府一般,這個國家是軍閥割據互鬥,何來團體協商。阿富汗人盼望民主就等於美國的對阿政策有了希望?以前說伊拉克人民盼望民主,但現在伊拉克人為何要趕走美占領軍?

這些夢囈幾乎一無是處。



◆ 炸彈客攻擊 血洗巴基斯坦警校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 2009.03.31

10多名好戰分子30日攻進巴基斯坦拉合爾市郊一所警察學校濫殺,開槍、丟手榴彈並挾持多名人質,殺害至少11人,另傷及90多人,8小時後才在巴國安全部隊陸空夾擊下屈服。這場血腥攻擊造成至少19人死。

巴國官員表示,暴徒有6人落網,8人死亡,其中兩人以自殺炸彈攻擊而斃命。軍警則有90多人掛彩,多名暴徒身穿警察制服。

尚無任何好戰團體出面坦承犯案。拉合爾被視為巴基斯坦文化之都,近來卻頻發生好戰分子集體攻擊事件,這起警校濫殺案凸顯巴國面臨的安全威脅非同小可,巴國最高平民安全官員指出,好戰團體正「動搖巴基斯坦」。

暴徒趁拉合爾「馬納萬警察學校」晨操時發動攻擊,在場的有數十名警官和約900名學生。受傷警官亞錫夫說:「我們被炸彈攻擊,四周都是濃煙,眾人驚恐四散。」

安全部隊包圍警校後,遣裝甲車和直升機兩路夾擊,爆炸不時震撼天地。幾名暴徒退到校園一座大樓屋頂,挾持多名警官在內的30多名人質頑抗,現場屍塊、血跡和彈殼紛飛,記者目睹有頭顱部分被炸飛,黏在警校外牆上。

人質之一沙曼餘悸猶存,說這8小時有如800年,「我像死了好幾次一樣」。

拉合爾本月初甫發生斯里蘭卡板球隊在車水馬龍下遭槍手攻擊、造成7死事件。這起攻擊、警校事件、去年11月底印度「孟買版911 事件」都是遭火力強大的背包槍手同步攻擊。

巴國近年發生數十起自殺炸彈等攻擊事件,各大城市無一倖免。內政部長馬利克(Rehman Malik)坦承,巴國警方裝備不足以對抗恐怖主義,「武裝、刺針飛彈、火箭發射器和重裝備仍從各國邊界源源不絕湧進巴國」。

巴國穩定備受美國關切,美國官員抱怨巴國情報機構與暴動團體掛勾,日益施壓要求巴國當局肅清凱達組織和神學士勢力。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周矢言進一步援助巴國安全部隊,但警告並非提供「空白支票」。拉合爾警校攻擊事件對近幾周捲入政局亂局、總統札達里的脆弱政府構成嚴重威脅。



◆ 北韓射「衛星」 日緊張、美不主動攔截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30日電】 2009.03.31

北韓預告要在4月4日到8日發射「人造衛星」,日本政府卻認為北韓發射的可能是危及日本安全的彈道飛彈。

國防部長蓋茲29日已表示,除非發現北韓的飛彈或其組件飛向美國領土,美國並不打算先發制人予以攔截。這是美國軍方迄今對北韓發射飛彈的最明確回應。

究竟北韓發射的是衛星還是導彈?

日本的一些報導稱,1998年8月北韓發射大浦洞一號長程彈道飛彈時,在發射之後才宣布是人造衛星。推進裝置後來掉落在日本的太平洋側的三陸沖,讓日本嚇出了一身冷汗。

美國與南韓後來分析說,「這是一次發射失敗的人造衛星」,不過日本的觀點不同,認為是「為了要延伸飛彈射程的一次技術測試」。

2006年7月北韓又發射了「大浦洞二號」飛彈,一部份掉落在俄羅斯沿海地區南方的日本海,也不是成功的發射。

這次北韓將發射的大浦洞二號改良型,一些觀察說是推進裝置使用兩段式液態火箭,也有傳聞稱是三段式的改良型,第三段採用固態燃料等。

專家指出,如果發射衛星,需要第三段推進裝置,衛星搭載在第三段。不過多段式火箭,途中分離時的失敗機率將隨著增大。

衛星與飛彈在發射時,通常是垂直發射,然後在數十秒後才開始進行姿勢與方向的控制,日本的H2A火箭通常在發射十秒後開始變換方向。變換方向時火箭如果大幅傾斜,那就是飛彈的可能性很大。

北韓這次如果是發射衛星,美國會有一個專門監視地球周遭人工物體的組織,從地上以雷達追蹤。北美航空司令部將會把這些人工物體作成目錄,衛星若成功分離,會盡快把軌道的情報公開在網路上,之後日本的觀測設施也可進行追蹤。

※ 相關報導:

* 北韓發射火箭 美國為何不再強硬? - 當強權遇上北韓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187010



◆ 北韓將起訴越境的兩名美籍女記者

中央社 2009-03-31

北韓「中央通信社」今天指出,對於兩名越境的美國女記者進行調查後,根據各種證據和本人陳述,當局已確定其非法入境和敵對行為的嫌疑。

「中央通信社」今天還宣稱,北韓當局在調查過程中,根據相關國際法允許了領事接觸。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引述「中央通信社」消息指出,在進一步調查的期間,有關單位在根據已確定的嫌疑,正準備以「敵對行為」的罪嫌,對前述兩名美籍亞裔女記者進行起訴。

據悉,北韓以「敵對行為」的罪嫌報導有關起訴並懲處美國女記者的作法,被南韓專家們解讀為,除了非法越境,可能還會附加其他罪名。

至於「敵對行為的嫌疑」是否指間諜行為,目前尚無從查詢。但該嫌疑至少會使早日獲釋的可能性,變得更加複雜。

美國加州「時事電視」(Current TV)的兩名女記者韓裔Euna Lee和華裔羅拉.凌(Laura Ling),與電視台編導和朝鮮族導遊,3月17日在中國圖們江附近的邊境地區採訪時,誤入北韓境內而被捕。



◆ 追緝黃芳彥 台美協商引渡條約

【聯合報╱記者陳金松、蕭白雪/台北報導】 2009.03.31

總統馬英九昨天說,台灣正與美國協商簽署引渡條約,做為台美未來合作追緝跨海逃犯的依據;另外也與中國大陸積極磋商,希望有更完整的「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機制。

警政高層證實,已透過管道與美國協商簽署引渡協定的可能性,卻受限台美沒有邦交、兩岸複雜情勢,難度不低;如果能獲突破,目前滯留美國的王又曾、黃芳彥等重大逃犯或被通緝者,都可望引渡回台。法務部則表示,打擊犯罪無國界是國際潮流,簽署引渡條約等相關工作都在進行中,希望儘速能有成果。

馬英九總統昨天上午出席國際警察首長第十屆亞太地區年會開幕時,以英文向與會卅個國家、兩百多名各國執法官員致詞時做出以上表示;他並希望與會各國未來也能與台灣建立交流管道,共同打擊跨國犯罪和反恐。

馬總統說,台美六年前簽訂「刑事司法互助協定」,有利推動雙方追緝海外逃犯,目前正朝簽訂雙方引渡條約目標努力;另與日本也會朝刑事司法互助方向邁進。

至於和中國大陸的關係,馬總統說將在第三次江陳會時,針對「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議題進行磋商,建立制度化協商機制,共同遏阻兩岸犯罪問題。

法務部說,截至今年一月止,六年多來台灣共請求美國司法協助卅七件、完成廿四件;美方請台灣協助卅二件、完成廿七件,雙方請求件數差不多,顯示雙方都有共同需求。互助項目有貪汙、洗錢、毒品、詐欺等案件,協助方式則有請求提供文件、確定關係人地點、取得證言、凍結當地資產等。

警調與大陸都有對口單位,檢察官協會也逐步建立與對岸檢察機關的對話,檢方曾偵辦一件貪瀆案時,就透過管道遣返一名在大陸落網的要犯,使案件順利偵辦。



◆ 配合募兵制 大專集訓將恢復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2009.03.31

為了配合將來全募兵制實施,役男僅需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行政院院會上周通過兵役法修正草案,允許軍事訓練採取分階段實施,未來立法院完成立法後,國防部將恢復停辦10年的大專集訓,大專役男可分兩階段完成軍事訓練,一般役男則是入營後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

根據國防部規畫實施全募兵制後,徵兵檢查合格役男僅需服4個月的軍事訓練。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說,經向國防部查詢,將來規畫大專兵軍事訓練分入伍訓練與專長教育。入伍訓練採以往大專集訓模式,大約是在大學一年級的寒、暑假實施,為期6周,畢業後再入營接受10周專長教育,期滿後即以後備役列管至除役為止。

過去的大專集訓是在民國48年成立,民國88年停辦,前後有133萬名大專學生參加,尤其暑訓第二梯次沒有專科生,都是剛錄取公、私立大學的新生,經常由總統或是行政院長親臨主持開訓或結訓典禮,是國內軍事教育史上讓人懷念的盛事。

過去大專集訓是集中在台中烏日成功嶺基地進行,由於成功嶺目前是替代役訓練中心,未來恢復大專集訓後,不一定集中在成功嶺,可能分布在各地的新訓中心。

上周行政院院會通過兵役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第20條之1規定,允許大專兵的軍事訓練可分階段實施,至於一般役男則在入營後接受一次4個月軍事訓練。

林郁方說,為了推動募兵制,行政院最遲將在民國102年年底前發布「停止徵兵」命令,大專集訓最快可能在民國103年或102年恢復實施。



◆ 戴克辛點名政變黑手 垂死之搏

【梁東屏/曼谷卅日電】2009-03-31 中國時報

支持泰國前總理戴克辛的「紅衫軍」從廿七日開始示威並仿效反戴克辛的「黃衫軍」包圍總理府,戴克辛本人連續幾天利用視訊連線爆料,首度公開點名樞密院大臣普勒姆以及曾在二○○六年九月政變後接任總理的蘇拉育為當年政變的幕後主使者。

戴克辛也公開呼籲支持他的群眾參與「紅衫軍」示威,拉倒現在的民主黨聯合政府,解散國會重新選舉。

不過這一切,看起來都更像垂死之前的「天鵝輓歌」。「紅衫軍」是否有足夠的能量,也大有疑問。

戴克辛最近活動相當頻繁。根據一本新上市的書《戴克辛,你還好嗎?》他現在居無定所,光是電話卡就有卅張,也斥資十五億泰銖買了一架可以長程飛行的私人噴射機,以利他四處流竄。

《戴克辛,你還好嗎?》書中透露,現在戴克辛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杜拜。目前,英國及日本都已禁止戴克辛入境,泰國也正在跟香港商談引渡,絕了戴克辛一度企圖以香港為基地之路。泰國外交部長卡席也在日前宣布,將盡一切力量把戴克辛抓回國內面對司法,甚至已開始與杜拜方面接洽引渡管道,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戴克辛決定反撲。

不過,如果早一點甚至半年前作出這樣的指控,都會是對泰國政局投下一枚威力巨大的震撼彈,但如今戴克辛已是強弩之末,現在才說出來,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泰國反政府的「紅衫軍」雖然還持續在總理府示威,但顯然無法造成聲勢。



◆ 菲南人質危在旦夕 國際紅十字會緊急喊話

中央社 2009-03-31

菲律賓南部的阿布沙伊夫恐怖組織威脅明天就將殺害1名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人質,ICRC今天再度緊急呼籲阿布沙伊夫放人。

瑞士人諾特(Andreas Notter)、義大利人瓦格尼(Eugenio Vagni)以及菲律賓人拉卡巴(Mary-JeanLacaba)女士等3名ICRC工作人員,1月15日在菲律賓西南部蘇祿省(Sulu)被綁架。

據菲律賓方面的報導,阿布沙伊夫今天放話說,如果菲律賓軍方不按指定時間和地點撤走對他們的包圍,他們將在明天(當地時間)下午2點將其中1名人質斬首。

先前的報導說,第1個目標是兩名外國人之一。

ICRC主席凱倫伯格(Jakob Kellenberger)在今天的聲明中向阿布沙伊夫喊話,要求饒過這3名人道工作者性命,並釋放他們。「他們所做的都是為了幫助你們那個地區需要幫助的人民,殺害他們是任何意識形態或宗教法則都無法加以正當化的」。

3名受害者原本在蘇祿監獄進行一項改進飲用水與衛生的計畫,他們是在離開監獄途中被擄。

凱倫伯格說,ICRC將盡一切所能拯救這3名同事。ICRC上週五(27日)表示已請求菲律賓政府考慮綁匪提出的撤軍要求。

據報導,菲國軍方已進行部分的撤退,但菲國內政部長普諾(Ronaldo Puno)今天表示,要按綁匪指定的24小時內完全撤出指定的村莊,實際上已做不到。他還說,如果綁匪傷害人質,政府軍將發動攻擊。

阿布沙伊夫已有多次綁架和殺害本國及外國人質的紀錄。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美俄馬桶「冷戰」 兩岸軍方八月接觸

* 林博文專欄-拜登影響力 與日俱增
* 太空馬桶不准共用 美俄「冷戰」
* 無國界記者組織:美記者恐在北韓勞改10年
* 國際瞭望-對攔截北韓飛彈美早掀底牌
* 中共證實 兩岸軍方八月接觸
* 裁軍容易 然後呢?
* 新式迷彩 被發現率少5成
* 像馬賽克拼接 數位迷彩更保命
* 兩項國際人權公約 三讀通過

◆ 林博文專欄-拜登影響力 與日俱增

【本報訊】2009-04-01 中國時報

歐巴馬的外交及國安團隊陣容充斥了鷹派與鴿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能言善道,欠缺外交經驗的歐巴馬,過去兩個多月在國安會議和阿富汗問題專案討論會上,認真聽取兩派意見,他要求每個與會者都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左右兩派的腦力衝激下,歐巴馬對外交政策(特別是阿富汗問題)採取了折衷立場,這很符合他的個性,但也引發一些鴿派的不滿。

每次召開國安會議或阿富汗討論會,鷹派的力量常壓倒鴿派,但在重要關頭,副總統拜登總會發揮「臨門一腳」的威力,左右局面,並影響歐巴馬的決策,而使鴿派鬆一口氣。拜登比歐巴馬大十九歲,從政經經驗豐富,做過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對外交與國安事務嫻熟無比。他雖在二○○二年秋冬投票贊成布希侵略伊拉克,但他基本上是鴿派大將。

三月二十日那天,歐巴馬在白宮親自主持阿富汗問題辯論,在一個半小時的激辯中,美軍駐阿富汗指揮官請求歐巴馬在已答應的一萬七千增兵之外,再多派新隊;國防部長蓋茲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則要求另派四千美軍赴阿專事訓練阿軍;國務卿希拉蕊和處理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問題的特使郝爾布魯克,一致建議擴大介入阿富汗事務,其中包括對付阿國政府的貪腐,加強培訓阿國地方官員、改造農業以根除罌粟(鴉片)種植。

從辯論內容中可以看出來,軍方的意見代表了鷹派,而國務院則是介於鷹派與鴿派之間。在辯論時,拜登提醒鷹派,如增派美軍和擴大介入,則必須考慮到國會與民意的反應,因民調一再顯示美國人民不希望介入太深。拜登亦強調不要讓阿富汗又變成美國無法脫身的泥淖,同時應對增援美軍的任務,予以明確規範。拜登說他在一月二十日就任前訪問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時,每個人都對美軍的使命與任務有不同看法。他對歐巴馬說:「你問十個人,就有十種意見。」白宮官員說,拜登這句話對歐巴馬起了相當作用。

歐巴馬權衡利害,決定採取比較溫和的決策,即美國決定揚棄協助阿富汗「建國」以期這個中亞伊斯蘭國家成為民主聯營的布希政策。歐巴馬將減縮美軍的任務,只限於打擊賓拉登的基地恐怖組織和具有敵意的神學士武裝分子,而不再重蹈過去在伊拉克所犯的目標太遠大、政策太糢糊、任務太艱鉅、損失太慘重的錯誤。可以這麼說,在拜登的雄辯下,歐巴馬終於走上折衷主義路線,在鷹派與鴿派的你來我往中,找到了妥協方案。

拜登對歐巴馬的影響力,不僅在外交方面,亦旁及經濟。歐巴馬已要求副總統監督七千八百七十億美元紓困款項的分配,以及主導白宮的「中產階級專門小組」。每周五中午,歐巴馬和拜登一起吃中飯(希拉蕊與拜登每周二共進早餐),而兩個人的辦公室又相距不遠,經常通電話。拜登的毛病是話多而又講個不停,常跑野馬,喜歡自誇,但其長處則是深諳華府政治的複雜與微妙。

酷愛打籃球的歐巴馬用籃球術語稱讚拜登,他說拜登的貢獻在「計分表」上看不出來,他有許多額外的籃板球和傳球,以及發動攻勢。

希拉蕊亦承認拜登在白宮的份量與日俱增,她說拜登已成為歐巴馬的「首席顧問」。歐巴馬去年挑選拜登為競選伙伴,即是「重其所長而輕其所短」,除了外交專長之外,拜登常會很清楚地表達他自己和別人的想法,而又有勇氣把別人只敢在私底下議論而不敢公開倡議的意見講出來。歐巴馬說,拜登就有活絡討論場面(stirring the pot, 攪動茶壺)的本事。

歐巴馬仿效林肯組成「政敵團隊」,但他的運氣比林肯好太多了。林肯的政敵入閣後仍一直吵個不停,史家形容第一年每逢內閣開會,又亂又吵,他們都看不起林肯;其中以財政部長蔡斯(Salmon P. Chase)態度最壞,對林肯敵意最深。寬容大度的林肯用他四年,最後還任命他為首席大法官。

歐巴馬外柔內剛,他知道如何用人,怎樣對僚屬取長補短;而他的「政敵」也懂得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在歐巴馬前面多增一點影響力。

※ 歐巴馬或許該看看「驚爆13天」。



◆ 太空馬桶不准共用 美俄「冷戰」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2009.04.01

美俄太空人針對國際太空站內的糧食、飲水甚至廁所制定「敵我分明」的使用規則,楚河漢界嚴禁跨越,對峙情勢讓人回想起美、蘇當年的冷戰。

俄國「新報」30日刊出俄國資深太空人帕達卡(Gennady Padalka)的專訪,他抱怨原本在太空站相處和睦的各國太空人,收到包括美俄兩國等各國太空官員的諭令,以後只能吃本國的糧食,廁所也不得共用。這種狀況對俄國太空人不利,因為美國太空廁所比較先進好用,帕達卡也承認美國太空食物通常比較好吃。

現年50歲的帕達卡已出過兩次太空任務,他表示曾徵詢是否能使用美國的健身腳踏車,一開始對方說可以,後來又說不行;開過會後告訴他沒問題,升空前又改口。「他們甚至建議我們最好只用本國的馬桶。這種做法對團體士氣與作業都有不良影響。」

帕達卡說,自俄國2003年開始向美國收取太空人使用俄國裝備的費用後,太空任務日益商業化,是今天問題的主因。 太空站一向只有三名太空人,如今加上花大錢升空的太空旅客,空間勢必更加擁擠。「太空人都受過良好教育、循規蹈矩,可以用腦子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無法達成協議的是政客與官僚,不是我們。」

在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2003年空難後,俄國太空船「聯合號」和「進步號」成為與太空站「唯二」的聯繫,不斷運送人員和補給到太空站,因此俄國開始向美國收費。帕達卡還抱怨俄國在1980年代中期興建太空站,在太空科技許多方面落後其他國家7到30年。



◆ 無國界記者組織:美記者恐在北韓勞改10年

法新社/譯者:賴秀如 2009-04-01

國際新聞自由組織今天呼籲北韓放棄起訴兩名被捕的美國記者,並指出如果她們被定罪,可能獲判最長勞改10年。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同時說,3月17日兩名女記者被北韓邊境軍警逮捕時,「完全無法確定」她們是在北韓領土境內。

美國國務院說,他們仍透過在北韓代表美國的瑞典,爭取兩名記者獲釋。

韓裔美國人李雲娜(Euna Lee)和華裔美國人凌志美(Laura Ling)在17日拂曉前被扣押,當時她們在隔著中國和北韓邊界的圖門江邊採訪。

為加州時事電視台(Current TV)工作的兩名記者是在採訪有關北韓難民的故事。

北韓國營媒體昨天說,兩名記者因「敵對行動」以及非法入境北韓罪嫌,可能遭到起訴。北韓打算發射火箭,已經和美國關係緊張,此舉更進一步升高兩國對峙情勢。

報導說,根據證據和兩人供詞,確認她們非法入境北韓,且進行敵意活動。

但是RSF根據該組織在中國的許多消息來源表示,北韓邊界軍警可能是在李凌二人在中國江邊拍攝採訪時,越過邊界逮捕她們兩人。

他們呼籲與兩名記者去邊界的美國攝影師柯史(Mitch Koss)出面說明事實真相。據報,柯史當時逃過追捕,然後從中國飛回美國。

RSF在聲明中說,兩名記者如果被定罪,可能要服5到10年的勞改刑期。南韓專家估計也和RSF接近。RSF呼籲北韓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對北韓施加外交壓力,促其儘快釋放李凌二人。

但是一些首爾分析師認為,北韓會利用兩名記者當籌碼,和美國針對即將在4月4日到8日之間的火箭發射計畫討價還價,等到火箭發射了,兩名記者最後還是會被釋放。

平壤當局宣稱這個和平的太空計畫,只是發射火箭送一枚人造衛星上空。

美國、日本和南韓則認為,這只是北韓試射長程飛彈的藉口,且此舉違反聯合國決議案,應該送到安理會討論。



◆ 國際瞭望-對攔截北韓飛彈美早掀底牌

【本報訊】2009-04-01 中國時報

本欄上周就分析關於攔截北韓彈道飛彈或運載火箭一事,美國、南韓與日本三國利害不同,絕難產生共同步驟,現在分歧情勢果然出現了,美國不打算攔截,使韓日尷尬而無可奈何。

儘量美國軍方還嘴硬,但國防部長蓋茨的話講得很明白;除非北韓飛彈偏離彈道,「看起來要飛向夏威夷」,美國方「或許考慮」實施攔截。國防部長是制定及執行國防政策者,政策宣示的權威性僅次於總統,當然非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之信口所說能比。

歐巴馬當然懂得政策絕不能因小失大,小不忍則亂大謀,倘若因攔截一事令北韓如本欄前所分析而退出「朝核六方會談」,並進行第二次核試爆,美國就將不知所措,至少美方現還擬不出對付方案。目前為止美國還是要使六方會談延續下去,直到它與北韓關係有了新突破。這是遲早的事,要日本政府及南韓李明博政府失望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日本政府何嘗不知道美國的底牌,外務大臣中曾根弘文的言論便非常低調,說日本攔截也未必有效,這話還引發防衛省大臣的反駁。首相麻生太郎當然也知道,攔截能否成功仍在未定之天,但為了自己的聲望不能不表示強硬態度。但想不到美國過早就自掀底牌,使日本尷尬,追隨不是,不追隨也不是,自己的攔截架勢已擺得十足,屆時龜縮嗎?還是不管美國的佈局,逕自行事?

至於南韓李明博,他立即就改口說:「政府最終目標是促使北韓放棄核計劃,並實現南北合作,因此強硬舉措不一定有幫助。」

南韓及日本的媒體反而怪中國「隔岸觀火」而不予攔阻,但中國的理由也很清楚:「聯合國很難就主權國家和平利用宇宙的權利問題進行制裁。」這就關閉了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可能有新制裁之門。



◆ 中共證實 兩岸軍方八月接觸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9.04.01

中共軍方人士向英文「中國日報」透露,今年八月,兩岸軍人將首次同時參加美國亞太安全研究中心在夏威夷舉辦的跨國資深官員安研班,實現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軍事人員的首次接觸。

大陸官方新華網轉載「中國日報」報導。「中國日報」引述聯合報前天獨家報導,在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邀請下,大陸今年首度同意派遣現役共軍參加兩岸在夏威夷的交流。中共軍方人士當天即向「中國日報」確認這一消息。有關軍事專家進一步透露,兩岸的軍事接觸今年可能不限於這次夏威夷的交流,甚至可能更早實現。

北京軍事專家彭光謙獲悉有關消息後表示,八月的接觸,雖然不是兩岸的直接雙邊對話,但仍然是兩岸首度公開接觸。他表示,這次接觸是兩岸軍事安全互信的一次試水。

彭光謙說,「所謂兩岸軍事安全互信,當然有別於國與國間的軍事互信,本次交流,將是兩岸告別過去的回避和勢不兩立的時機」。他強調,兩岸軍事關係,將從過去的「背對背」,轉變為「面對面」,爭取將來還能「心連心」。



◆ 裁軍容易 然後呢?

【謝國榮】2009-04-01 中國時報

六任國防部長唱衰募兵制,也對國軍不斷精簡有所批評。其實,組織精簡與再造是營利與非營利組織現在與未來的連續進行式,所以國軍組織、科技、戰術、戰略不斷因應相對敵情、國內外環境與科技演變而隨時做調整與改變,以確保國防優勢,是每個民主國家正常作為,而國軍組織精簡與伴隨著推動募兵制只是其中一環而已。國軍在勇於改革的流程上,歷任部長批評與檢討相關缺失,但也勿忘這些政策與工作的延續性,歷任部長也是與事者之一。裁軍並不難,問題是 --
然後呢?

國軍總員額精簡容易,組織要簡併也應無問題,要推動募兵制其實也不難,關鍵在於是否有有堅實的訓練與嚴格的軍紀,而不在於是募兵制或徵兵制。

例如,英國實施募兵制,陸軍步兵服役四年,含三個月入伍訓練,六個月步兵基本訓練;而海軍航海工程兵,含十八周入伍訓練,海上訓練一年,服役至少兩年六個月,可志願延長服役至二十二年,所以英國軍隊士兵有一定的養成與訓練時期,才能成為堅強的國防武力。以色列是徵兵制國家,年滿十八歲要當兵,男生服役陸海空軍一律三年,女生要服役一年半至兩年。以色列驍勇善戰的國防軍,國際馳名,維持三年的兵役役期是最基本的條件。

近日海軍九個膳勤小兵集體出走鬧罷工,小兵聯手整垮總司令,也算是另類台灣奇蹟。不要等中共打台灣,國軍可能就先自我潰敗了。近年來部隊軍紀不振層出不窮。「鐽震案」的發生,導致國防部長及總政戰部主任兩位上將的下台,弊案至今依然混沌不清。從尹清楓命案、拉法葉弊案、劉冠軍案、飛官戴扁帽案、憲兵巧克力案、上將送佳餚給院長案、鄭立中、程士瑜、陳友武等中將涉貪案,其它如:洩露軍機給中共案、經營地下錢莊與應召站案、盜賣槍械案、集體對未成年少女買春案等。國軍要面對的問題,恐怕不僅僅只是裁軍就可以解決的。

國軍要重振武德教育,必須要從軍校的品德與倫理教育開始,然後貫穿整個軍官團的教育,特別是將領們,尤應以身作則。最近國軍雷厲風行體能訓練,有不少高階幹部卻挺個啤酒肚,引為諷刺。筆者曾參訪德國軍事基地,裡面設有軍官專屬健身房,看到軍官們常常去運動,因為德國嚴格要求軍官的身材與體能,每年檢測,達不到標準者,隨時要提前退伍,原因無他,因為軍官是士兵的表率。

國軍的軍紀教育應從軍校開始做起,美國軍校有傳統的品德教育課程,是「國家、榮譽、責任」信念的核心教育,稱為「軍事專業倫理」(Military Professional Ethic Education, PME)課程,涵蓋一至四年級大學教育,內涵是:軍紀教育、價值觀教育、品德倫理教育、軍官團教育與領導統御教育,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思考能力。然而,台灣目前軍校教育尚未重視此專業倫理與領導統御的課程與實踐。

軍人要培養杭亭頓所言專業化軍隊為職志,從軍是服務國家,有品德的軍人,應以服務人民與國家、忠於憲法,服從軍紀為目的。國軍的品德與倫理教育,透過道德的判斷力與個人的價值觀訓練,分辨是非與對錯,知道犯法、不服從軍紀或集體離營,是軍人之恥辱,更要教導官兵,忠於法律與國家,遵守紀律,堅持品德與倫理,遠比汲汲於營利與升遷更重要。

如此,上行下效,國軍的組織文化、軍紀與武德,才能改變與再造,國軍才能建立如學者沃澤所言的「正義之師」,贏得台灣人民之尊敬與信賴,相信,這比推動募兵制或徵兵制還重要。(作者為高苑科大經營管理所助理教授,曾任陸軍營長)



◆ 新式迷彩 被發現率少5成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 2009/03/25

早期的步兵強調穿著帥氣,現在想來或許很不可思議,但歐洲幾世紀前就曾流行過鮮紅色的軍服,看起來高大英挺又亮眼,但作戰時卻很容易被敵人發現,變成超極大標靶。

但亮眼的紅軍服,可不是人人都穿得起,沒什麼錢的民兵,只能穿深色或棕色等灰暗破舊的軍服。不過幾次大戰下來,軍方發現衣著顏色越不起眼的士兵,在戰場的生存率反而越高。

在發現這點後,為了增加作戰士兵的隱蔽性,作戰時的衣服逐漸改成與戰場環境相似的顏色,讓敵人較難用肉眼快速分辨出目標。

迷彩的功能,主要是破壞人體外型的輪廓,降低與周邊環境的格格不入感,目的就是要與環境相容,形成保護色,藉此增加戰士在戰場上的存活率。換句話說,在可見光下,要達到目視的隱蔽效果,在不可見光下,則要使紅外線偵測失去辨識作用。

迷彩的顏色和色塊設計,要隨著周遭的環境因地制宜,配合地形、地物及戰術需求,靈活運用。若搭配太過突兀,反而會產生反效果,變成「萬綠叢中一點紅」。舉例來說,如果在叢林作戰時,卻穿上城市迷彩服,就可能成為標靶。

另外,有溫度的物品,就會散發紅外線,像是動物、汽車等。所以一般在迷彩布料上,都會加上防水的抗紅外線塗料,讓士兵本身所散發出的熱能,與所處環境的溫度不會相差太多,夜間出擊遭遇紅外線偵測時,較不會出現明顯的人形輪廓。

美、中等國軍隊近幾年作戰服才開始採用的數位迷彩,是由許多微小的彩色小方塊或圓點組成,傳統的迷彩則是由不同顏色斑點組成。美國軍方的研究顯示,穿著數位迷彩作戰服的士兵,比著傳統迷彩者,少了五成的被發現率。

數位迷彩的原理在於,這些比傳統細小的迷彩色塊,更容易騙過人的大腦,將之誤認為是植被和地貌。

早在30多年前,一位美國西點軍校的工程心理學教授就發現數位迷彩的效果,當時還做了野外測試的完整實驗,但不被重視,後來只用在少部分裝甲車的偽裝,一直到2003年才開始應用在軍服上。

※ 熱光學迷彩何時出現?



◆ 像馬賽克拼接 數位迷彩更保命

【聯合報╱本報記者王光慈】2009/03/25

「咦?這迷彩服怎麼長得怪怪的?」日前有民眾至台北市國軍英雄館用餐時,發現一樓軍品販售店的櫥窗裡,一個模特兒穿著一款「異常」的數位迷彩服。

仔細看才發現,原來衣服上的迷彩圖案,不像平常看到的迷彩服是由弧型色塊銜接而成,而是像馬賽克般「一塊一塊拼成的」。

其實,這就是現在世界各先進國家戰鬥部隊都在穿的數位迷彩服。乍看之下,數位迷彩和傳統迷彩沒什麼不一樣,但越近看越覺得,數位迷彩上的圖案「好像都糊在一起了」。沒錯,數位迷彩就是要給人視覺上的模糊感,藉此達到隱蔽欺敵的效果。

除此之外,數位迷彩和傳統迷彩並無不同,都是給戰鬥部隊在作戰中使用,而且為了因應作戰地形和任務需要,數位迷彩和傳統迷彩一樣,都有分「叢林迷彩」、「沙漠迷彩」、「城市迷彩」、「雪地迷彩」等。

顧名思義,叢林迷彩就是在叢林作戰中使用,所以底色是綠色(和森林顏色近似);沙漠迷彩的底色是褐色及土黃色(和沙土顏色近似);城市迷彩是灰色(和水泥顏色近似);雪地迷彩的底色則是白色(和白雪顏色近似)。總而言之,就是要以戰場環境來決定迷彩服的主色。

數位迷彩的迷彩色塊,是由像馬賽克般的小方格組成。其直線條與方塊交叉相疊,可以解決傳統迷彩弧型色塊間銜接處不自然的問題,讓迷彩的隱蔽效果更佳。

而且由於馬賽克方格聚集產生的效果,會造成視覺上的模糊,讓敵人從偵測系統的銀幕上,更難以肉眼察覺出目標。有些技術更好的數位迷彩,甚至直接具備防紅外線偵測的功能。

在2003年之前,數位迷彩的技術,從未應用到軍裝設計上。過去頂多只有在1978年至1980年時,駐歐洲的美國陸軍第二裝甲騎兵團,曾經在裝甲車的塗裝上,使用過這種數位迷彩圖案。

2003年,美國軍方率先決定在新式軍服上使用數位迷彩圖案,藉此達到更佳的隱蔽欺敵效果。最早使用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在2004年底首度穿著「數位迷彩」亮相,美軍其他軍種則從2005年開始陸續換裝。現在美國軍方幾乎都已經換穿數位迷彩,不過在少數駐外基地,偶爾還是可以看到美國軍人穿著傳統迷彩服,像是在美國夏威夷海軍基地,有時候還是可以看到美國軍人穿著傳統迷彩服的身影。



◆ 兩項國際人權公約 三讀通過

自由時報 2009.04.01

〔記者曾韋禎、彭顯鈞、范正祥/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項人權公約及其施行法,讓兩項人權公約直接具有國內法效力。

人權公約案歷經第四、五、六三屆立院,但過去在野的國民黨反對,去年二月,政院再送至本屆立院,也遭國民黨團在程委會杯葛。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對本案表關切,還一度誤解進度,要求行政院「再提案」送立院審議。

民進黨團幹事長李俊毅指出,馬英九搞不清楚狀況,選前把人權公約列為競選政見,上任後又惺惺作態要行政院重提此案,殊不知國民黨才是一再阻擋人權公約的元凶。

對過去反對、現在支持,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認為,不同的政黨執政,民眾信任度自然不同,有的議題明明是人權保障,民進黨執政就可能操弄為族群對立。

加入書將送聯合國存放

總統府昨也表達,總統對此案通過感到欣慰。發言人王郁琦表示,總統希望法務部在公約施行法生效前,通盤檢討國內各項法規,務必落實這兩項公約。

兩項國際公約的加入書未來將送聯合國秘書處存放,據了解,當局研判,公約不是政治議題,和過去向聯合國政治叩關不同,只要低調,不敲鑼打鼓,預料中國不會阻擋。外交系統並未規劃以特殊方式送件,屆時將以一般正常程序向聯合國遞件。

台灣過去曾發生將國際公約送聯合國秘書處存放,但因「中國因素」遭聯合國拒絕的前例。前年三月立法院通過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委託友邦諾魯向聯合國提交正式存放條約文本,卻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拒絕。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G20鋪展的國際政治格局 單邊主義的結束

◆ 看懂天下事》G20鋪展的國際政治格局

【聯合報╱劉必榮】 2009.04.02

這個禮拜國際上最受矚目的大事,應該就是4月2日在倫敦登場的G20峰會了。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翹首企盼,希望峰會能撥雲見日,為金融危機找到一個出路。所以峰會一定會有結果,即便沒有太大突破,各國領袖也會設法讓世人認為他們有在做事,否則大家對國際經濟的信心將永遠無法恢復。

但要觀察G20峰會,除了看對國際經濟產生的影響外,更要看峰會後面所牽動的國際政治格局,一個順著下面四個方向所鋪展開來的嶄新格局:

第一個鋪展出去的方向,是美國領導地位的衰退。儘管歐巴馬一再強調G20團結的重要,從就職演說以來,也不斷強調美國仍有能力、也有意願繼續領導世界,但各國反應都很冷淡。美國式資本主義及歐巴馬的振興經濟處方,在各地都遭到質疑。所以G20或可團結,但絕不是團結在美國一國的領導之下。

除了參加G20之外,歐巴馬此行還要參加北約峰會,以及歐盟與美國的峰會。經由這三場會議,希望能重建美國在國際上領導地位,但一般並不看好。不但歐洲國家質疑美國這個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憑什麼再對他們下指導棋,歐巴馬利用G20峰會之便與中俄領導人的個別會面,也因兩國想要侵蝕美國的領導地位,而倍感壓力。所以歐巴馬這一趟會很辛苦,當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不再成為大家共同目標的時候,美國與世界的關係就面臨調整。

第二個鋪展出去的方向是歐洲權力板塊改變。金融海嘯之後,美國要求歐洲要同步增加振興經濟支出,歐洲則要求重建金融監理制度,是美歐衝突的大致輪廓。儘管歐巴馬稱此二者毫無衝突,但一般都認為美歐芥蒂已深。但這個「芥蒂已深」的圖像並不精確,因為歐洲並非一體,內部也還有分歧:歐洲的對美嗆聲,主由法德主導。法德兩國遭遇金融海嘯衝擊的程度並不對等,兩國的振興經濟方案也不相同,法國總統沙克吉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兩人個性也不一樣,面對大選的壓力也不同,但金融海嘯卻把兩國團結在一起。他們都反對盎格魯薩克遜式的經濟,也都主張建立一個新的跨國金融監督與規範機制。

這個主張因為直接威脅到紐約與倫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所以美國反對,英國不愛。這是否會影響歐盟日後的發展,「法德同步」的現象又能維持多久,也都是我們觀察的重點。

第三個鋪展出去的方向,是中國的角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峰會前十天,丟出了在美元之外建立另一套國際儲備貨幣的議題,在國際上引起一陣波濤。雖然在現實環境中,周小川的建議成功機會不大,但卻可先發制人,避免中國在G20遭受攻擊,並讓世人注意到,中國應在IMF中有更大的發言權。

這三個方向交織之下,就出現第四個觀察點:國際規範與制度的建立。新一套金融遊戲規則(這就是學者所稱的「建制」)的建立,牽涉到相關國家的聯盟、談判及利益交換。這個過程裡面誰會勝出?折衝妥協之後,所出現的規範又是什麼模樣?而這樣一個建立規範的過程,是該交給G20負責,還是如一些學者建議,最終還是應放在聯合國架構下,成為G192?這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國際瞭望-單邊主義的結束

【本報訊】2009-04-02 中國時報

英國外交大臣米利班說:「從四月二日起單邊主義將告結束。」狹義來說,是美國超強獨霸全球的日子已結束。而從廣義來說,也可以說是「七國集團」(G7)國家主宰全球經濟的日子已告結束,因為G7可以被視為一個單邊。

「廿國集團」(G20)的集會當然也不能代表全球,但就經濟來說,有九○%的代表性,其中的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都在放話發言,而觀點與G7是不同的。

中國、俄國、巴西都已就創造新的國際儲備貨幣提出了建議,G7並不認可,即使這建議非常切合時弊,但要達到這個目標還遠,至少要等「金磚四國」的經濟再上一層方行,譬如中國超越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巴西超過加拿大,印度趕上西班牙,俄羅斯把對能源出口的倚賴轉為工業生產之後。

儘管這些新興經濟體還不能推翻G7國家多年來所搞成的經濟原則,但由於G7已是失敗的集團,全球經濟復甦將有賴於新興經濟體,所以這些國家的話語權必然會加強。事實上,中國在經濟範圍內已不再韜光養晦,先是宣示對美元債權不放心,然後建議「國際貨幣基金」改組,甚至提出以新創貨幣代替美元為儲備之議。而在發出建言的同時,中國已在進行人民幣國際化工作,是代替美元的初步行動,去年十二月,中國與南韓、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尼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上月底又與阿根廷簽訂了七百億人民幣的相應協議,目的在減少國際貿易中對美元的依賴,而拉丁美洲有許多國家對此十分感興趣。

在放話方面,巴西總統魯拉最激進,他直言「西方競爭力的光環已經嚴重毀壞。」當西方缺乏競爭力之後,還能再陶醉於單邊主義嗎?



◆ G20/倫敦維安規模 英史之最

自由時報 2009.04.02

〔編譯鄭寺音/綜合一日外電報導〕二十國集團(G20)倫敦高峰會前夕,八十多個打著「瓦解G20」(G20 Meltdown)旗號的抗議團體,一日在倫敦市區展開為期兩天的大規模示威行動。為因應這場倫敦「前所未見」的抗議場面,英國警方從各地抽調警力支援,維安規模堪稱英國史上之最。警方表示,共一萬多名警力參與執勤,投入經費高達七百五十萬英鎊(約台幣三億六千四百萬元)。

蘇格蘭皇家銀行窗戶遭砸

示威人士將四月一日訂為「金融愚人節」,至少四千名無政府主義者、反資本主義者、宗教人士霸佔倫敦街頭,阻撓交通,並朝鎮暴警察丟擲雞蛋與水果,在拒馬前與警方對峙;他們試圖闖入英格蘭銀行未果,轉向千夫所指的蘇格蘭皇家銀行,搗毀窗戶,高喊「這些街道是我們的!這些銀行是我們的!」還在銀行牆上噴上「階級戰爭」、「小偷」、「人渣」等字樣。

這八十多個抗議團體包括氣候變遷陣營、反戰組織,連動物權利保護組織也來參一腳。儘管大多數示威活動預料將平和進行,但警方擔心,倫敦市區一百三十多個重要地標將遭到假遊行之名、行暴力之實的無政府主義者攻擊,甚至發生大規模暴動。多個西藏(圖博)團體也將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倫敦後,在他下榻的文華東方酒店對面集合抗議,並自晚間六時起展開二十四小時的絕食行動。

倫敦上班族 被告之不要穿西裝

英國警方也首度使用電擊棒,消防隊則在鎮暴車上待命。倫敦市區包括銀行、會計公司、法律事務所、能源公司等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公司要求職員提早上班,不要穿著西裝,盡量低調;也有些銀行員工擔心遭到攻擊,請假不上班;部分公司禁止員工在白天離開辦公室,一些大膽的員工把頭探出窗外,朝示威者揮舞十英鎊鈔票。

目前已有八人在示威活動中被捕。當局擔心,小型激進組織可能利用示威活動為掩護,藉此製造混亂,重演二○○○年與○一年勞動節時的反政府示威。當時無政府主義者從和平示威中脫隊,砸破商店櫥窗、破壞戰爭紀念碑等。



◆ 加國DJ捉弄白宮 獲機密專線

【聯合報╱國際中心/法新社渥太華31日電】 2009.04.02

加拿大廣播電台諧星31日爆料,他們曾於2007年打電話捉弄布希政府,成功騙到美國官員提供直通白宮「戰情室」的專線電話號碼,好與美國總統布希通話。

加拿大電台搞笑2人組「蒙面糾察」中的歐迪特說,他們當時假冒新任法國總統沙克吉的助理。他說:「我們在巴黎有幫手,將我們自加拿大打出的電話轉成透過法國總統府附近的電話線路,以備對方追蹤電話來源。

談話一開始,諧星之一要求白宮總機將電話轉接至橢圓形辦公室,安排沙克吉與布希總統通話。白宮幕僚詢及為何沙克吉1天內要2度致電布希?因為兩人1小時半前才通過電話。

諧星回答說,沙克吉之前告訴其他國家領袖,他支持布希,現在他想要與布希再多談點這方面的事。這個假沙克吉助理的諧星說:「我現在就和他(沙克吉)在一起,他想和布希總統說句話。」一名白宮幕僚說:「先生,電話已接至白宮戰情室。」



◆ 愚人節 各國媒體猛報假新聞

法新社/譯者:江今葉 2009-04-02

趁著4月1日愚人節(AprilFool's Day),各國媒體大開讀者玩笑,從中國買下澳洲板球隊、協和號(Concorde)飛機再度起飛,到德國電台宣稱總理梅克爾以54歲高齡懷孕,各式各樣的假新聞在全球媒體亂爆。

許多假新聞不屬於普世接受的幽默,其中有些還低俗到不堪重述,但其中最高明的,是用恰到好處的事實騙過讀者,有時候讓讀者看了新聞還會發火。

利用中國正打算買進澳洲煤礦開採權的敏感時機,澳洲「前鋒太陽報」(Herald Sun)在網站上刊登一則新聞,指出極具象徵性意義、能夠容納10萬人的墨爾本板球場(Melbourn Cricket Ground)將重新命名為「湄公(Mekong)」。

這篇報導引述的消息來源叫April Fulton(AprilFool的諧音),但不到中午,就有約200人上網發表評論,其中大半表達不滿。

一名自稱為「大師先生(Mister Master)」的讀者回應說:「我們乾脆把整個國家都讓給亞洲人算了。」

巴黎航空博物館(Paris Museum of Air andSpace)館長費德澤(Gerard Feldzer)昨天晚間承認,博物館網站上宣布協和號將在6月再度飛行2個小時的新聞是假的。

費德澤告訴法新社說:「博物館開這個玩笑是希望能激發點子,讓夢想持續遨翔。」

協和號在2003年停飛。費德澤說,協和客機再度啟航可能要花費200萬歐元(260萬美元)。

德國廣播電台FFH則向聽眾宣布,舉世皆知沒有子嗣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以54歲高齡懷孕。梅克爾過去總是說她「太忙」,沒法組織家庭。

幾位聽眾聽到消息後,還打電話到電台向正在倫敦參加G20會議的梅克爾致賀。



◆ 美指北韓射「衛星」 日韓仍要求制裁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2009.04.02

北韓預計的「衛星」發射進入倒數階段,南韓總統李明博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表示,即使北韓發射的真是衛星而非長程飛彈,他們也要提報聯合國安理會要求制裁。

北韓宣稱將於4日至8日間發射「光明星2號」通訊衛星,但美日韓均懷疑北韓可能暗中測試發射長程飛彈的能力,射程最遠可及阿拉斯加。

但是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說,透過商業衛星所拍攝的大浦洞2號飛彈頂端覆蓋燈泡型彈頭,和商業衛星相似,不同於武器彈頭。

換言之,北韓發射的可能真的是商業衛星。

不過,人在倫敦準備參加G20峰會的李明博與麻生太郎均表示,即使北韓發射人造衛星,仍舊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號決議。安理會在北韓2006年首度進行核試後,火速通過該決議,禁止北韓從事任何與彈道飛彈相關的活動。

北韓已揚言,如果安理會有動作,北韓將退出六方會談。

總部設在華府的「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 (ISIS)3月29日將商業衛星拍攝到的燈泡型彈頭影像公布在網站上。官員說,位於俄亥俄州岱頓的美國航空與太空情治中心專家分析,燈泡型頭錐與軍用和商用衛星比較符合。

華府智庫「科學暨國際安全研究所」(ISIS)資深分析師布瑞南說:「看來他們是要發射衛星。但重點是,從這一步看來,他們有發射衛星的能力也就等同有其他能力。」

北韓指控美國為了確認發射內容,派出RC-135偵察機前往北韓東北角海岸上空作業,北韓空軍司令部已揚言將予以擊落。南韓智庫估計,這次發射的整體花費約5億美元。

讓緊張局勢升高的是,北韓已宣稱要起訴在中國邊境遭到逮捕的兩名美國記者。北韓指控這兩名任職於美國電視台的女記者凌志美和李雲娜從事「敵意活動」。

無國界記者組織呼籲北韓不要起訴兩人,並指出如果她們被定罪,可能獲判最長勞改10年。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同時說,3月17日兩名女記者被北韓邊境軍警逮捕時,「完全無法確定」她們是在北韓領土境內。

fsj 提到...

美中協調時代已來臨 批准兩公約的時代意義

* 美中協調時代 已來臨
* 修補美法關係 中國是最大贏家
* 歐胡會》胡:堅持一個中國、反台獨
* 中挾金融優勢 成制約「雙T」籌碼
* 國際瞭望-北韓將發射的應是人造衛星
* 日本前海將:台灣有必要提升現代化作戰能力
* 批准兩公約的時代意義

◆ 美中協調時代 已來臨

【聯合報╱陳欣之/成功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2009.04.03

很多媒體都說,這次G20高峰會其實是G2高峰會,即美國與中國領導人的高峰會。從峰會前的歐胡會後發表的聲明,決定建立新的美中戰略暨經濟對話,並誓言共同恢復全球經濟回穩成長決心來看,確實已可嗅出美中關係的轉變,我們可能要有迎接美中協調時代來臨的心理準備。

金融海嘯改變了各國對全球權力分配的認識,中國與美國在衡量自身權力起伏,與美中之間緊密的經貿暨金融互賴關係後,催生出共同努力建設廿一世紀積極合作的共識,已揭開中美協調合作共治全球時代的序幕。

未來國際政經暨安全制度將由中美兩國協調後共同定調,次等強權的迴旋空間將日益縮減,更限定了未來台海局勢的變化方向。

美國在歷經伊拉克戰爭暨金融海嘯重創後,已經無法獨霸全球,單邊統治全球霸業的維持成本正日益上升,急需尋求共治夥伴,以爬出經濟泥沼的困境。歐盟雖是美國爭取合作的最佳選項,不過歐盟金融實力衰竭不振,無力回應美國增加投資,挽救美國暨全球經濟的訴求。相較之下,中國龐大的貨幣儲備潛力,以及中美間複雜的經貿暨金融互賴關係,將是美國振衰起蔽的有力依靠。

美中共治天下,滿足了中國利用國際現狀,提升國際決策地位的需求。快速崛起的中國,正面臨實力上昂與決策影響力低落的落差,過往國際新興強權,解決此種不對稱關係的途徑,不外乎是透過霸權戰爭的一決生死,但中國眼前並無必勝的把握,而且金融風暴尚未停歇,中美間的緊密互賴更禁不起劇烈的國際變革。

相對之下,中美透過協調,共同決定國際經貿制度運作暨能源、氣候暖化、人權以及國際安全等議題,不單滿足中國參與國際決策權的訴求,更規避霸權更迭必經一戰的歷史宿命。

全球格局正從美國單極稱霸走向中美共治全球的霸權協調機制,美國未必衰落,中國可能和平崛起。相較之下,中美協調機制將對政經實力日趨下降的歐盟暨日本等國產生不利的影響,一般小國更面臨急速邊緣化的危機。中美協調將會進一步強化台海穩定,但是亦增加了台灣在維持議題主導權的壓力。



◆ 修補美法關係 中國是最大贏家

【江靜玲/倫敦現場觀察】2009-04-03 中國時報

四月二日一大早,國際媒體聚集在一起準備搭乘英國政府準備的巴士,到倫敦東部的Docklands去採訪「廿國集團」(G20)峰會。

倫敦四月清晨,依然充滿涼意。巴士好不容易來了,卻是連座位都不夠。大家拎著沉重的電腦和其他器材,站立在巴士裡,擠沙丁魚一般的顛簸到峰會議場。峰會尚未正式開始,眾人已很疲憊。沈默,是此刻最有禮貌的表現。

出席G20峰會的領袖陸續抵達,新聞中心裡超過二千名的世界媒體,逐漸熱絡起來。消息不斷湧入,打擊避稅天堂、反對保護主義,是第一個證實已達成共識的議題。「國際貨幣基金」(IMF)準備基金的額度增加五千億美元,將整個額度提高到七千五百億美元,是先前的三倍,是第二個傳出的消息。第三個意外的訊息則是,在世界貿易上,與會領袖同意投注二千億美元貿易信貸,以期活絡市場。

然而,大家最關心的還在於,二日下午三點半的峰會聯合公報是否能順利簽署,最後的結論會是什麼?各國政府增加支出,刺激財政措施的數額有多大;整頓銀行和金融體系的新監管法規有多嚴。

G20二日簽署的聯合公報,將影響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時間,如果未能成功縮短危機,全球經濟持續惡化,世界將陷入更大的危機。而會議之後,最重要的是將如何落實和是否可有效執行的挑戰。否則,投注再多的金錢也枉然。

無論如何,在這場英、美聯盟和「老歐洲」德、法勢力角力的世界峰會中,中國藉著這個多邊外交場合達成諸多新雙邊協議和共識,應是最大的贏家。

中國提出以一個超主權準備貨幣取代美元的構想,雖未能在這次峰會中列為議題,但中國的想法和聲音已廣泛傳達。在IMF改革方面,中國爭取提高發言和投票權的目標也實踐了既定的時間表。

在政治層面上,胡錦濤這次到倫敦啟動了中美新關係,強化中俄六十年友誼,修補中法裂痕,收穫可謂滿籮筐。

值得注意的是,台海議題雖敏感,但海峽兩岸關係在國際上顯然已獲得趨於緩和的共識。胡錦濤甚至以「逐漸步入和平」向歐巴馬表達當前兩岸關係。反而是西藏問題成為中國這次著力的重點,並不斷重申「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句話,聽來是否十分耳熟?

胡錦濤這次到倫敦,面子裡子十足。G20倫敦峰會未能完全化解各國歧見,解決全球金融危機,而未來也還有許多未知。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重要的峰會已確定中國在國際上的新地位。關於這點,沒有人比歐巴馬所謂「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的說法更清楚、直接了。



◆ 歐胡會》胡:堅持一個中國、反台獨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2009.04.03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倫敦首度會談,台灣及西藏問題是重點之一。胡錦濤向歐巴馬強調,無論台海局勢如何變化,中共都堅定不移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反對「一中一台」和「兩個中國」。

新華社報導,胡錦濤說,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是確保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

他說,當前台海局勢繼續緩和改善,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軌道。中方讚賞美方多次重申支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反對台獨,反對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希望美方恪守承諾,妥善處理台灣問題,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報導說,歐巴馬向胡錦濤表示,美國堅定承諾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堅持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這一立場不會變化。美方歡迎並支持兩岸改善關係,並希望取得更大進展。

談到西藏問題,胡錦濤說,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美方恪守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西藏獨立的承諾,充分理解並尊重中方立場。

歐巴馬回應,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美國不支持西藏獨立。



◆ 中挾金融優勢 成制約「雙T」籌碼

【王銘義/新聞分析】2009-04-03 中國時報

美國白宮前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三月底在「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舉行的西藏戰略問題研討會上說,他最近與中國官員談話中,西藏安全問題已超過台灣,成為中國領導人首要關注目標。

葛林形容說:「在我還任職於國安會,北京官員把對安全問題的憂慮程度排出順序時,依序是台灣、新疆、西藏。不過,現在在和中國領導人的對話過程中,他們對安全問題的憂慮順序,已經變成西藏、新疆、台灣了。」

葛林對中國處理安全議題的權威觀察,在胡錦濤出席廿國集團(G20)領袖倫敦峰會時,獲得即時印證。尤其,在胡錦濤與法國總統薩科奇會晤時,中國運用金融經濟議題的優勢,迫使法國調整了原先所關切的西藏人權議題。

薩科奇堅持會見達賴喇嘛,不惜賠上外交關係與龐大商業合約,但在中方強烈杯葛後,薩科奇卻迫於中國在金融危機表現優越的現實形勢,在廿國峰會期間妥協讓步,竟表態「台灣和西藏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灣與西藏的「雙T問題」,曾是中國與各國爭議的焦點。但馬英九政府執政以來,兩岸已不再是衝突地區,相對的,風波不斷的西藏則成為國際強烈關注焦點;而中國藉其主導處理國際金融問題的經貿優勢,迫使美法等國對西藏問題妥協表態,更值得台灣警惕。

儘管兩岸已建立「擱置爭議,務實協商」的談判機制,兩岸兩會並已先後簽署六項協議,啟動多項經貿交流的互動新局,但不可諱言,隨著兩岸協商議題的複雜化,兩岸執政當局努力維繫的「九二共識」談判基礎,恐怕已無法滿足今後兩岸政治談判之所需。

胡錦濤從發表「胡六點」,以至會晤美法領袖時,重申堅持一中原則,雖然對「九二共識」的兩岸談判基礎仍沒動搖,但在台灣參與世衛大會(WH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議題陸續登場後,如何模糊化處理一中問題,將使兩岸協商進程愈形困難。



◆ 國際瞭望-北韓將發射的應是人造衛星

【本報訊】2009-04-03 中國時報

北韓即將發射的究竟是人造衛星還是彈道飛彈?本欄認為它可能是人造衛星。美國方面應該也了解,只有日本別有用心,故裝糊塗。

北韓曾於一九九八年八月卅一日十二時零七分發射了一枚名為「光明星一號」的衛星,發射四分五十三秒後進入軌道,沿近地點二一八.八二公里,遠地點六九七八.二公里的橢圓軌道運行,週期為一六五分六秒。這是為了慶祝其建國五十周年而發射,衛星還播送了歌頌「偉大領袖」的樂曲。

但美國及日本、南韓咬定這是假的,實際發射的是「大浦洞一號」飛彈。

十年之後,北韓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所以要發射「光明星二號」。而這次為了避嫌,它很早就宣布發射日期,而且加入相關國際公約,並向有關國際機構通報了詳情。

中國對北韓這次發射所發表的看法是:「聯合國很難就主權國家和平利用宇宙的權利問題進行制裁。」可見中國方面已認為北韓即將發射的是人造衛星,這當然是北韓已經通報北京了,北韓會對中國說謊嗎?

北韓的「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曾發表談話說:「如果此次通信衛星發射成功,北韓宇宙科學技術將向經濟發達強國的方向邁出一大步。」有理由相信北韓確實有個宇宙夢,果然,則其「明星三號」、「明星四號」將來也會發射。

態勢如此明朗,日本為何還是咬定北韓將試射彈道飛彈?這就是日本詭詐之處,且以美國「太平洋論壇」的文章作證:「當年北韓特務綁架日人事件已成為挑動日本民族情結的象徵,日本媒體為了商業利益而大肆炒作,借此妖魔化北韓,在日本輿論導向下,反北韓成為政治正確。」當然像這次又是媒體炒作,而政府也跟著強硬,目的無他,只是製造威脅,以便日本加速其軍事大國化,最終恢復軍國主義。日方不斷炒作中國軍力的用意也在此。

※ 上面很辣。



◆ 日本前海將:台灣有必要提升現代化作戰能力

中央社 2009-04-03

「第36屆台日亞洲太平洋研究會議」今天在東京舉行,日本前海上自衛隊將領金田秀昭表示,台灣有必要提升足以遂行現代化作戰的能力,尤其是提升海軍及空軍方面的能力。

由日本「大陸問題研究協會」和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合辦的這場會議今天在東京私學會館舉行。上午探討的題目為「經濟危機的衝擊」、下午探討「美國新政府的東亞政策」和「西太平洋的和平與安全」。

現任岡崎研究所理事的金田秀昭在評論時表示,中國在2020年之前想擁有三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這點已有某些中國的政治人物或軍方幹部證實。

他說,中國提升海上戰鬥能力,將使得東亞地區的軍事均衡達到一個危險的水準,也可能發展成政治上的冒險,變成領導階層無法掌控軍方,尤其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國總理溫家寶等人都非軍方出身的。

所謂無法掌控軍方動向,譬如2004年曾發生中國「漢級」核子動力潛艦入侵日本領海的問題。

金田說,對美日而言,維護海上航路(sea lane)的安全,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都一樣重要,美日必須加強戰略三角洲海域(日本列島、西南群島、美國關島)的防衛。

美日有必要加強海洋同盟關係,日本應提升海上防衛能力,美日也有必要與台灣建立合作關係,讓台灣本島成為戰略三角洲海域的一翼。未來,美日台還需加上值得信賴的國家,譬如澳洲、印尼等國的合作。

他強調,台灣應培養遂行現代化作戰的能力,尤其是提升空軍、海軍的作戰能力。今後在戰略上的反潛戰、廣泛的情報蒐集能力、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等的配備方面都應加強。

他說,有關中國想擁有三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一事,有人說可能是在2012年或2020年或2030年之前,但軍事專家分析,以2020年之前的可能性較大。至於航母的用途,中國說是為了防衛近海或領海,但這令人百思不解。另外,中國的國防經費在這20年來都呈兩位數的成長,也值得關注。

一向對台灣很友好的金田說,他很想了解馬英九政府上台之後對中國的具體戰略為何。

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表示,對台灣而言,如何用有限的經濟建立「小而美」的軍隊是當務之急。台灣的國防是屬於防衛性的、預防戰爭的性質,什麼樣的軍隊符合「小而美」的標準,台灣正在討論這問題。

這場會議的日方代表團團長是大陸問題研究協會會長高野邦彥,台方代表團團長是政治大學副校長林碧炤。

林碧炤在閉幕式時表示,亞太的崛起,戰略的領導很重要,經濟的問題比政治的問題還更難處理。締造和平的問題比戰爭的問題更難處理。一般認為多邊主義比雙邊主義還要好,但實際上,多邊主義很難推動。

他說,在亞太地區,美日安保絕對是個核心,但中國、印度、印尼也在崛起,期盼這些國家能替亞洲的和平帶來美好的未來。



◆ 批准兩公約的時代意義

■ 黃文雄 2009-04-03 中國時報

三月三十一日立法院審查通過了兩項國際公約。這種事在比較文明的國家都是大事,但是次日的我國中文報紙卻只有一家刊了一小則。本文將嘗試填補這個令人難以了解的漏洞,並稍作評論。

這兩個公約是《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英文是covenant,不同於其他公約的convention),並與《世界人權宣言》,合稱國際人權憲章。相對於其他的人權公約,具有某種母法的地位。重要性可想而知,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個締約國。國際公約之生效,通常必須經歷三道程序,亦即簽署、批准(國會審查通過並由國家元首簽署批准書)、以及送到聯合國秘書處存放。我國雖於一九六七年簽署,以後的程序卻一路走來,極盡坎坷。

首先是,威權時代對走完程序的顧忌極深,和其他不少人權公約一樣,幾乎是做完簽署的國際公關之後,墨跡未乾,即鎖入外交部的檔案櫃。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之後,更為政府和社會所遺忘,九十年代後期才被民間人權組織挖掘出土,開始推動。前任政府接手進行,經歷三屆國會,未有結果。

這次國會審查終於通過,有幾點值得讚許:首先,不像之前,雖然兩任政府之行政院都主張全文通過,立法院卻保留了三個重要條文,並對兩公約共有的第一條(人民自決權)附加「宣示」(北京於批准經濟社會與文化公約時也不曾有此作法)。這次全文通過,不能說沒有進步。

第二,更重要的是,立法院於兩公約之外,並通過一個施行法,明訂兩公約送或不送到聯合國存放都有國內法的效力;優先編定落實的經費預算;各級政府機關並應於兩年內檢討法令措施,有不符兩公約規定者必須完成修法或改進等等。為以後之批准或加入(accede)其他國際公約,開闢了一個新模式。

第三,施行法也明定,依兩公約之規定,定期針對施行成效,建立國家人權報告制度。一旦實施,我國民間人權組織將可像其他文明國家一樣,提出反報告或「影子」報告,對政府的成績進行監督。

第四,良好的政府政策,應有持續性與累積性。兩公約由前任啟動,現任完成,是一個良好的示範。前任已有國家人權「試行報告」,此後將有正式報告,即是一例。

但是這個難得的成績,也有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地方。前文提及,威權時期簽、批人權公約時,「自由中國」之國際公關的成分居多;退出聯合國後,更和國際人權體系斷絕了連繫,政府有關人權事務的知識和資訊,尚不如民間(連最最基本的兩本國際人權法彙編也是人權團體努力的成果)。前述施行法將檢討廢現有法令措施的工作交給「各級政府機關」,其成效品質如何,不難預測。解決之道,應該是成立一個聯合國已經提倡多年,連北京也在籌備成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前任政府曾經有相關設置草案,可惜受阻於立法院。下周民間聯盟即將開會討論已經完成的新民間版草案,政府也應該思考設立人權專責機構的問題。

民間人權組織已經在準備個案,以測試兩公約在國內的使用了。媒體公器至少也應該盡點報導的責任吧?

(作者為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理事長、台灣人權促進會顧問)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北約六十周年思考新定位 北韓射飛彈中國冷處理

* 北約六十周年 峰會登場思考新定位
* G20峰會再唱雙簧 德法軸心成形
* 防制更多北韓?美想造極機密間諜衛星
* 北韓將射飛彈》左右為難 中共冷處理
* 胡錦濤與沙克吉的擁抱與口角
* 溫總欽點 曾培炎掌超級智庫
* 泰柬邊界2度交火 雙方各有2兵死亡

◆ 北約六十周年 峰會登場思考新定位

【閻紀宇/綜合三日外電報導】2009-04-04 中國時報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立六十周年,成員國峰會三、四日在法國史特拉斯堡及德國的巴登巴登、開爾舉行,慶祝北約成立一甲子,並正式迎接法國重返北約指揮體系。

美國總統歐巴馬,三日飛抵史特拉斯堡,與法國總統薩科奇舉行會談;隨後轉往巴登巴登,會見德國總理梅克爾。北約廿八個成員國領袖三日將在巴登巴登共進晚餐,峰會正式揭開序幕。

歐巴馬三日在記者會上呼籲歐洲盟邦,要為阿富汗戰爭提供更多資源,並對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他警告:「恐怖組織『基地』因為有地利之便,在歐洲發動大規模恐怖攻擊的可能更高於美國。」

歐巴馬上任後兩度對阿富汗增兵,到今年秋天駐阿美軍將增至六萬五千人,但北約駐軍可能仍將維持三萬兩千人。去年美國前任總統布希一直敦促北約盟邦增兵,但各國反應冷淡。現在歐巴馬顯然死了這條心,只希望盟邦能加強對阿富汗的民政與經濟援助。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在去年喬治亞戰爭期間跌落谷底,但近來頗有起色,俄羅斯同意北約利用其領土對駐阿部隊進行補給,不過仍堅持北約不應招納喬治亞與烏克蘭加入,也強烈反對美國在波蘭與捷克設立彈道飛彈防禦基地。歐巴馬對這兩大爭議的立場,均較布希更有彈性。

荷蘭籍的北約祕書長夏侯雅伯將在今年七月底任滿,因此峰會也將討論繼任人選。目前最被看好的是丹麥現任總理拉斯穆森,然丹麥在二○○六年發生侮辱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漫畫事件,拉斯穆森以尊重言論自由為由拒絕道歉,讓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極為不滿。

一九四九年的四月四日,美國、加拿大與十個西歐國家成立北約,對抗以蘇聯為首的東歐共產集團。

六十年後的今天,蘇聯早已解體,「華沙公約組織」早已解散,北約反而面臨定位與方向不明的危機,這或許是廿八個成員國領導人在為北約「慶生」時,最該省思的問題。



◆ G20峰會再唱雙簧 德法軸心成形

中央社 2009-04-04

攸關全球金融新秩序的20國集團(G20)峰會才剛在倫敦落幕,慶祝成立60週年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高峰會緊接著就登場。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與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在倫敦峰會上聯手施壓,迫使各國達成監管金融市場和制裁避稅天堂的共識,成功拒絕英美擴大振興經濟支出的提議。歐陸兩大國組成的德法軸心成形,未來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這次倫敦峰會最戲劇性的一刻,莫過於在白金漢宮正式揭幕前,沙柯吉和梅克爾聯合召開的記者會。兩人一搭一唱警告與會領袖不能只滿足宣示性的空談,還必須達成具體的結果,高分貝的喊話聲勢驚人,讓東道主英國大為緊張。

事實上,沙柯吉和梅克爾個性迥異,德法兩國不論民族性、政府體制、和受金融海嘯衝擊的程度都不盡相同,在峰會上攜手出擊,其實有跡可循。

兩年前,才上任沒幾小時的沙柯吉馬上就飛至柏林會晤梅克爾,兩人見面熱情擁抱,延續兩國領導人一上任就率先互訪的慣例。德國當時身兼歐洲聯盟和八大工業國集團(G8)的輪值主席,不論領導歐洲走出憲法危機或約束工業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都急需法國的奧援。

果真,在次月舉行的G8高峰會上,沙柯吉在談判的關鍵時刻威脅離開談判桌,終於迫使美國前總統布希讓步,同意由聯合國主導京都議定書後的減排談判,算是幫了梅克爾大忙。

北約組織(NATO)去年4月在羅馬尼亞舉行高峰會,柏林圍牆倒塌後歷經兩次東擴,北約內部正為是否接納烏克蘭和喬治亞鬧得不可開交。由於曾遭前蘇聯坦克的入侵,東歐國家普遍對烏克蘭和喬治亞受俄羅斯威脅的處境感同身受,布希也急於將北約集體防衛的保護傘擴張至前蘇聯的勢力範圍。

反之,與莫斯科關係密切的德國,卻不願因為北約東擴到俄羅斯邊界,而得罪當時的俄國總統蒲亭,開始拉攏西歐國家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線。

結果,在梅克爾和沙柯吉兩人的主導下,西歐各國在峰會上成功把烏克蘭和喬治亞擋在門外,讓即將卸任的布希碰了一鼻子灰。

德國與法國不願屈就於橡皮圖章的角色,成功挑戰美國在北約的主導地位,反映美國的國際地位正在走下坡,同時也象徵歐洲權力版圖的位移,德法代表的「老歐洲」再度爭回主導權。

這兩天,德法兩國將在萊茵河的兩岸,盛大主辦北約成立60週年的高峰會。沙柯吉屆時將站在橫跨萊茵河的橋中央,親自迎接從德國對岸的凱爾(Kehl)步行到法國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開會的各國領袖,為法國背離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以來的獨立外交路線、重返北約的歷史性時刻寫下見證。

這充滿象徵意義的一幕,向世人展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法告別世仇走向和解的歷史成就,也再度證明兩國唇齒相依的友誼。

由於梅克爾和沙柯吉兩人,同樣是近年來對美國最有好感的德法領導人,渾身洋溢著樂觀和自信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歐洲的超人氣也絲毫沒有止歇的跡象。德法軸心未來如何在國際舞台上與美國互動,開啟大西洋兩岸關係的新頁,也就特別令人期待。



◆ 防制更多北韓?美想造極機密間諜衛星

【聯合晚報╱美聯社華盛頓三日電】 2009.04.04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國家情報總管布萊爾和國防部長蓋茲要求歐巴馬政府批准新的極機密間諜衛星計畫,該計畫預算超過100億美元(台幣3338億元)。

該計畫要求建造兩枚精密的衛星,性能等於或優於目前已在軌道運行的高解析大型機密衛星。另外,美國當局也將投入足夠經費在商用衛星影像計畫,以支應建造和發射兩枚新商業衛星的費用。

布萊爾和蓋茲都支持這個被稱為「二加二」的計畫,兩人並否決國防部建議以其他衛星替代的方案。

一些國防部官員希望未來發展及發射的新衛星,能擁有比商業衛星更佳的解析度觀察目標。軍方認為,他們支持的衛星比「二加二」計畫中較大型的衛星成本更低,製造速度和容易度較高。

據了解,由於美國現有兩枚間諜衛星的壽限將屆,因此「二加二」計畫目的在防止美國照相衛星全球涵蓋範圍出現空窗期,而新衛星也必須在未來10年內完成發射,以免造成戰力間隙。

美國防部每年投入太空計畫的經費約200億美元。一位匿名官員指出,新的間諜衛星可望在2021年開始服役;但國家情報總管辦公室及中情局 (CIA)則表示,不願評論機密計畫。

「二加二」計畫已引發國會議員不滿。參院軍事委員會資深共和黨委員龐德一向主張由情報當局建造實驗系統,以便能以較低的成本,來提供相同等級的衛星影像。不過,建造衛星的業者及部分官員強調,商業和軍方所建議的較小型系統,都可提供類似品質的高解析影像,但「二加二」計畫的較大型衛星,能傳送更遠的距離。



◆ 北韓將射飛彈》左右為難 中共冷處理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4.04

20國集團日前在倫敦舉行高峰會,與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會談時,對北韓飛彈問題僅表示應冷靜對待以免事態升級,對於飛彈發射後聯合國安理會如何因應,沒有明確表態。

日本共同社分析,對中國來說,一邊是合作應付飛彈問題的日、美、韓,一邊是友好國家北韓,中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確面臨兩難選擇。

美國總統歐巴馬總統在美中高峰會上表示,一旦北韓發射飛彈,美國將在安理會上提出這一問題,胡錦濤對此也持保留態度。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只是表示,兩國領袖就努力解決朝鮮半島等不穩定地區的問題達成共識。

在中日元首會談中,胡錦濤表示中國已透過各種途徑呼籲各方冷靜應對。有專家認為,「雖然中國長期向北韓提供援助,但北韓的獨立意識非常強烈,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沒有想像的那麼大」,要讓北韓放棄發射並非易事。

共同社還引述多名聯合國外交消息人士說,如果北韓以「人造衛星」名義發射長程彈道飛彈,日美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討論中,將不堅持要求對北韓實施新的制裁,而是提出旨在強化現有制裁措施效果的決議案。

消息人士表示,考慮到北韓表示發射的是「人造衛星」,且安理會針對北韓核試驗而通過的1718號決議案已涵蓋制裁措施,日美認為要求切實執行現有決議,比追加制裁更有意義。



◆ 胡錦濤與沙克吉的擁抱與口角

【聯合報╱吳東野/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2009.04.04

法國總統沙克吉本周三才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發布一份不尋常的聯合公報,法方藉此找到下台階,再次強調西藏隸屬中國領土的立場,中方也算討回面子。不料事隔一天,兩人又在G20峰會上為規範避稅天堂問題再度發生口角。法、中關係真的冰消瓦解了嗎?

去年底北京推遲中歐峰會,表面理由是警告沙克吉會晤達賴,實則究竟是不滿沙克吉搖擺的立場,或為防範西方新一波的人權攻勢?

一年半前德國總理梅克爾會晤達賴後,加、英、美、澳領導人隨後跟進。去年十月,歐洲議會刻意選在亞歐會議開幕前,宣布把「沙卡諾夫獎」頒給中國著名的人權鬥士胡佳,接著聯合國「反刑求委員會」的報告又揭發中國「秘密監獄」虐待政治犯和一般罪犯的事實。

此時沙克吉執意會晤達賴,就很難不讓胡錦濤聯想到沙克吉曾重話抨擊北京鎮壓西藏暴動,又揚言將抵制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之後奧運聖火傳遞至巴黎,果真遭遇強烈的抗議行動。

法國向來被中國視為「聯歐制美」策略的關鍵角色。北京對沙克吉的不友善言論反應強硬,用的是「嚴重警告」與「法國必須抉擇」的威脅語氣,顯見中方自認手裡握有經濟籌碼,足以讓法國考慮支持藏獨的嚴重後果。

不只是沙克吉疑惑,歐盟成員國朝野普遍百思不解,為何美英德領導人可以接見達賴,唯獨沙克吉不准?歐洲輿論更憤而不平指出,歐盟政要想見一位宗教領袖還需要北京同意嗎?

這次法中領導人對峰會公報的口角,雖因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居中協調,讓沙克吉與胡錦濤各自取所需而平息,但不表示未來雙邊關係的小插曲不會重演。沙胡兩人短短一天從相互擁抱,至出言不遜,證明國際間沒有絕對的事。

沙克吉一九九一年擔任巴黎近郊小市長迄今,已五次造訪中國,一九九三年任預算部長時,還促成巴拉杜總理訪華,紓緩了因法台幻象戰機交易而陷入低潮的法中緊張關係,去年沙克吉四度訪華,更帶回兩百億美元的商機,誰能料到雙方關係會從火熱走向冰點?

法國外交政策向來務實,沙克吉更是實用主義者,這種人難免因國家利益而經常改變立場,但從胡錦濤在G20峰會的表現,誰能說他不是個務實派人物?



◆ 溫總欽點 曾培炎掌超級智庫

【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綜合報導】 2009.04.04

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大陸成立橫跨產官學部門的新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這是由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批示,71歲的前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擔任理事長,囊括產官學重要成員,被稱為「中國最高級別智庫」,意在快速對應複雜的金融危機。

國經中心不尋常的豪華陣容,引發注目。國經中心有八位執行副理事長、十位副理事長與多位理事,囊括大陸發改委、國資委等現職官員,及大陸金融機構、大型國企領導人,也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香港國際商會主席馮國經等港界代表,被大陸媒體稱為「超級智庫」。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這個智庫是溫家寶親自批示,整合中共國家發改委下屬的國際合作中心和對外開放諮詢中心等兩大智庫。3月20日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由曾培炎擔任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是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秘書長魏建國是中共商務部原副部長。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暨專任副教授張五岳分析,國經中心成員囊括產官學界,非常少有,更特別的是,把多位香港學者和專家也納入,相對來說,大陸智庫多隸屬官方部門之下,多是學者組成。

張五岳說,現任領導人不適合擔任智庫理事長,由曾培炎出任,具備一定威望,可以發揮整合之效,整合有兩方面,一是可以聽取民間、業界和學者聲音,快速反映作為施政參考,對應快速變化的金融危機。

同時,透過國經中心,更可打破發改委、國資委、商務部及重要國企等部門,發揮跨部門整合之效。

國經中心成立,列出今年要重點研究的19個課題,包括:金融危機第二次衝擊波的可能性、構建國際金融新秩序、中美戰略經濟合作、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中俄中亞能源資源合作研究、各國政府決策機制及智庫在政府經濟決策中的作用等。

首次重大活動是計劃6月下旬在北京舉辦的「全球智庫峰會」,將邀請200到300家全球知名智庫和全球500強企業領袖,為擺脫金融危機和中國經濟平穩增長出謀劃策。

大陸媒體指出,大陸學者和智庫機構近年來頻出洋相,經濟預測錯誤百出,招致大量輿論批評。國經中心的成立,就是中共中央想透過產官學結合的人事布局,取得更為精準的情報,以對應複雜的金融危機情勢。



◆ 泰柬邊界2度交火 雙方各有2兵死亡

中央社 2009-04-04

泰國與柬埔寨邊界今天爆發兩次交火,雙方各傳出兩名士兵死亡,泰國外交部將向柬方提出抗議。泰國總理艾比希說,將致電柬國總理洪森,也會表達泰方有保護主權的權利。

「泰國通訊社」(Thai News Agency)報導,泰柬官員證實,兩國下午在邊界第二次交火,四死數傷。

兩軍以火箭彈、機槍交火,雙方都宣稱邊界土地是自己的領土,也指責對方先開火。

泰國軍方向媒體證實,第二次衝突中,兩名泰國士兵死亡、七人受傷。

「法新社」(AFP)也引述柬埔寨政府發言人喬甘哈迪(Khieu Kanhadith)的話證實,柬國也有兩名士兵在交火中死亡。

泰柬第一次發生交火是今天早上,衝突的地點是普里維希(Preah Vihear)神廟西方三公里。

柬埔寨去年向聯合國申請普里維希神廟時,泰柬雙方就針對邊境劃界不清問題多次爭執,也曾交火,造成多名士兵死亡。

柬方指控泰國士兵昨天進入柬國領土,誤觸地雷損失一條腿,泰軍跨越邊界。不過,泰國外交部否認。

泰國外交部指出,泰軍巡視爆炸地點時,與闖入的柬國20名軍人遭遇,他們侵犯泰國領土,雙方溝通失敗後,柬軍撤離卻又忽然回頭開火,泰軍為了自衛被迫回擊。

外交部發言人塔力(Tharit Charungwat)說,泰國政府將向柬埔寨政府提出抗議。

泰柬邊界委員會預定近日將召開,雙方卻發生交火衝突,兩國關係再陷入緊張。

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參加G20峰會返泰途中告訴媒體,他準備致電洪森(Hun Sen),將表達泰國有權保衛領土;但這很可能是誤會或意外。

東南亞協會加六(Asean+6)高峰會4月10日將在巴達雅召開,屆時艾比希與洪森都會出席,雙方有機會再就邊界問題會談。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美調整武器研發計畫 北韓一魚多吃

* 美調整武器研發計畫 削減飛彈防禦經費
* 日朝的特別「夥伴」關係
* 北韓發射火箭 南韓、日本應變
* 北韓發射火箭》聯合國將開緊急會議
* 看問題》北韓 射了火箭多了籌碼
* 紐時:搶在南韓之前發射衛星 北韓一魚多吃
* 新阿富汗戰略 法德敷衍美
* 中科院轉型 可輸出軍火
* 國防自主不落實 中科院難覓出路
* 泰南多事 華人紛紛遷墳避難

◆ 美調整武器研發計畫 削減飛彈防禦經費

【尹德瀚/綜合報導】2009-04-05 中國時報

據《紐約時報》四日報導,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將於六日宣布他對調整國防預算的規畫,預料多項軍事計畫將受到影響,包括「未來作戰系統」和飛彈防禦系統的發展經費可能縮減,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數量可能暫時減少。

外界認為,這是歐巴馬政府重塑軍方武力結構的第一步,旨在把軍事支出重點從因應傳統對手的大規模戰爭轉移到以反制叛軍為主,在此目標下,針對中國或俄羅斯的高科技武器計畫可能擱置,改而發展在伊拉克或阿富汗對付叛軍的較簡單系統。

通常國防部長在宣布預算規畫前,會先將正式建議送交白宮預算管理局,國防工業說客也會知悉內容,但這回蓋茨決定不將建議案先送預算管理局,並要求屬下嚴格保密,六日由他本人公布。

但風聲多少還是外洩。國防專家說,陸軍「未來作戰系統」的發展經費將大幅削減。該計畫要將新型作戰載具透過機器人感應器連結成一個作戰系統,總經費預定一千六百億美元,但研發至今挫折連連。專家說,國防部仍將發展「感應器網路」以保護戰場上軍人。

專家預測飛彈防禦計畫的發展經費可能被蓋茨砍掉十億至廿億美元;波音公司發展中的空中雷射系統(安裝在改裝的波音七四七飛機上,以摧毀飛彈為目標)可能被淘汰。波音以摧毀長程飛彈為目標的陸基防禦系統也會削減經費。

兩位武器業顧問說,空軍希望在未來兩年至少增購四十架F-22「猛禽」匿蹤戰鬥機,蓋茨會讓空軍明年先買廿架。空軍打算新造一架總統直升機因成本超支,蓋茨可能打消計畫。

海軍計畫花卅億美元興建一艘隱形驅逐艦,也可能被蓋茨封殺。海軍發展下一代航空母艦的計畫碰到技術障礙,致其誕生將延後一年。在這段期間,海軍航母戰鬥群的數量可能低於十一。

上述推測如果屬實,多家國防包商企業都將大受影響,從而引發爭議。依過去經驗,國防部長要封殺武器計畫很難落實,過去多位部長曾宣布要終止某計畫,後來不是在國會干預下捲土重來,就是假借新名字復活。



◆ 日朝的特別「夥伴」關係

【蔡增家】2009-04-05 中國時報

北韓政府宣布將在本月四至八日發射火箭,以測試其自製的長程彈道飛彈是否有能力飛越太平洋,到達北美的夏威夷或阿拉斯加。這將讓北韓的戰略縱深從日本海擴大到太平洋,成為名副其實的太平洋國家。北韓此舉當然引起周邊國家的關切,特別是日本。

北韓這個國家非常奇特,它的國內經濟雖然凋敝,卻又異常的好大喜功,它也喜歡恫嚇鄰國,卻又不怕丟臉,大家對二○○六年北韓試射大浦洞二型飛彈,只有不到三十秒還沒出國境就落海,可能還仍然記憶猶新。

它每隔個兩三年總要試射一次長程彈道飛彈,來喚醒世人對它這個邊陲小國的注意;北韓最主要的敵人是韓國,但是它試射飛彈卻老喜歡往東邊,常常讓日本人看得心驚膽跳。其實北韓發射長程飛彈並不足為奇,最重要的是北韓飛彈若想要投射到太平洋,則必須要穿越日本的上空,過程當中一旦有個閃失,例如零件碎片掉到日本領土境內,都會引起日朝兩國的劍拔弩張,這是北韓喜歡三天兩頭就試射飛彈的主因。

而從一九九○年代以來,北韓向來擅長玩弄「泡綿戰略」,喜歡一開始便將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拉到極大化,引起世界強權的矚目以及周邊國家的緊張備戰,當在獲得它想要的政治目的與經濟利益之後,它又會回到過去如同小羊般的溫馴,彷彿甚麼事情都從來沒有發生過。這就像是將泡綿放在水中,使勁地吸滿了水膨脹到最大,當在獲得該有的養分之後,便再快速拿出水面,把水擰乾立刻恢復原狀。北韓政府所具有的「異常」彈性,似乎完全無關乎人性。

也就是北韓常常喜歡恫嚇日本,來讓嚇阻的邊際效應極大化,而近年來日本也習慣於北韓式的恐嚇,乾脆利用人民的恐懼來達到邁向正常國家的目的,日本與北韓就像是個特別的「夥伴」關係,兩國都想利用對方來達到本身的政治利益。試想假若北韓的飛彈不穿越日本上空,則幾乎不會引起任何國家的注意,其所發揮的邊際效應幾乎趨近於零;假若在六邊會談當中北韓缺席了,則日本也幾乎無法發揮任何的作用,北韓的人質問題,雖然只是老梗,但是也讓日本在六邊會談當中,過足了當政治大國的癮。

但是隨著時空的轉換,北韓的招式卻仍然一成不變、沒有與時俱進,而世界強權與周邊鄰國也早就看穿北韓的老把戲而不忍拆穿,而被恫嚇的日本也由當初的滿是恐懼轉為滿心喜悅,因為日本早非過去的吳下阿蒙,經過這幾次的北韓飛彈危機,日本早已成為正常國家,它不但在首相官邸成立「危機處理中心」,隨時向日本人民報導北韓發射火箭的最新進度,同時由美國採購的愛國者飛彈三型飛彈早就部署在全國九個軍事基地蓄勢待發,另外日本在「金剛號」及「海鳥號」兩艘神盾艦上布建最新型的飛彈防禦系統,也早就在日本海上待命了,它們隨時可以將北韓飛越領空的導彈準確的擊落下來。因此這次北韓不但要踢到鐵板,還可能成為日本政府測試飛彈防禦系統命中率的免費標靶。

另外美國也早就準備好了,它不但在北韓外海部署雷達及戰艦,隨時監控北韓的動態,同時也聯合英國、法國與日本等三國共同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加強制裁北韓的新議案,北韓在逞一時之快之後,可能要接連面臨來自國際間更嚴厲的經濟制裁。

由此可見,日本與北韓這種相互綁架式的特別「夥伴」關係,讓日本成功的從二次大戰後的被保護國,逐漸轉化成為區域的軍事大國;反觀北韓,卻還仍然不脫試射導彈、核武試爆的陳年老把戲,也許今後北韓可能要先做做功課,調查一下鄰國日本的軍事能力。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亞太所長)



◆ 北韓發射火箭 南韓、日本應變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9.04.05

北韓發射火箭 日本追蹤未攔截

南韓總統府青瓦台宣布,北韓在當地時間今天上午11時30分15秒(台北時間為今天早上10時30分15秒)發射了一枚長程火箭,並獲得美國國務院確認,日本政府也立刻在11時32分發出簡訊,宣布北韓已發射疑似長程彈道飛彈的飛行物。日本防衛省官員透露,在日本海執行任務的海上自衛隊神盾艦開始探測並追蹤從北韓發射的飛行物,但未進行攔截。

美國衛星立刻監測到發射的火箭,日本政府說,北韓發射的火箭通過日本東北地區上空,火箭第一節上午11時37分(台北時間10時37分)落在日本海,第二節於11時43分(台北時間10時43分)落在日本以東127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日本首相府為北韓發射計畫特別成立的「危機處理中心」在今天上午11時32分立刻傳出北韓發射行動的電子郵件警訊。

南韓:是人造衛星 發射物非導彈

南韓官員表示,經證實,北韓發射的長程火箭是人造衛星。該官員表示:「從火箭的飛行軌道看,發射物並非導彈。」至於衛星是否發射成功,還有待觀察。

北韓事先宣告,將在4月4到8日發射衛星,如果發射,時間在上午11時到下午4時 (台灣上午10時到下午3時)之間。

南韓聯合新聞網今天稍早報導,跡象顯示,北韓火箭發射在即,北韓舞水端里導彈基地的火箭上端覆蓋物已被掀開,追蹤雷達也正式啟動。南韓總統李明博立刻在11時(台灣時間上午10時)召開國家安保政策會議(NCS),討論如何因應。

北韓國營新聞社4日就廣播:「用運載火箭銀河2號發射『光明星2號』實驗通訊衛星的準備工作,已在東海岸的衛星發射台完成。衛星即將升空。」日本政府4日一度政府向媒體及民眾發布北韓已發射「飛行物」的資訊,後來證實是錯誤消息,但日本政府仍保持高度警戒。

北韓一再表示是發射通訊衛星,但華府、首爾和東京都疑心,北韓真正動機是測試長程飛彈科技,並認為北韓發射的可能是「大浦洞─2」型彈道飛彈,並對北韓提出警告。美、日、韓認為,北韓的試射行動是第一步行動,以發展射程可達美國阿拉斯加州、甚至更遠的長程,而且能夠安裝核彈頭。



◆ 北韓發射火箭》聯合國將開緊急會議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9.04.05

北韓發射火箭再次製造出國際危機,同時也再次對國際社會可能端出的制裁行動嗤之以鼻。

聯合國這回會提出什麼樣的制裁計畫呢?就如北韓和其他違規政府這幾年來早已發現的結論,規避制裁的途徑總是存在的。最近的一項國際報告就說,2006年北韓進行核子試驗後,國際間對北韓實施的制裁根本沒有什麼效用。

軍事行動呢?對一個叫囂要動用核武的頑強國家來說,這一招顯然更沒有施展的空間。北韓最密切的盟邦中國,仍然樂於以北韓作為與南韓民主政體之間的緩衝,所以一直呼籲各方冷靜,避免升高緊張情勢。

南韓、日本與美國已準備召開聯合國的緊急安全理事會議,高談要採取最嚴厲的懲罰行動,希望國際社會採取一致的回應。

問題是中國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過去也一直阻撓制裁行動。同樣擁有否決權的俄羅斯,雖然樂於對美國釋出一點善意,但可能也只傾向於溫和的斥責。畢竟,俄羅斯對平壤的影響力已經所剩無多,太過嚴厲的措施恐會讓殘存的籌碼就此蕩然無存。

此外,北韓也巧妙地利用發射火箭與飛彈之間的模糊地帶,宣稱他們有和平利用空間的權利。聯合國的決議雖禁止軍事用途的彈道飛彈,但如果北韓發射的真的只是衛星載具,即使這項科技實際可以挪用來發射核子彈頭,國際社會恐怕也很難拿出強勁對應措施。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北韓不顧國際反對聲浪,於今天上午發射火箭,美、日、南韓立刻同聲譴責北韓的「挑釁」行為,美國總統歐巴馬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此一危機。聯合國外交官員表示,緊急會議將在5日稍後舉行。

美、日、韓均認為北韓的發射行動違反聯合國安理會2006年通過的第1718號決議案,該決議案要求北韓停止所有和彈道飛彈相關的活動。安理會官員透露,目前並無國家提出對北韓實施新制裁,但可能討論新決議案,對之前的制裁措施從嚴執行;聯合國外交人員表示,美、英、法、南韓官員已開始針對決議案展開磋商。俄羅斯和中國之前已表示,反對對北韓採取新制裁。



◆ 看問題》北韓 射了火箭多了籌碼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特稿】 2009.04.05

北韓5日成功地發射長程火箭,可能提振領導人金正日在國內的威望,讓他多出一個在國際間討價還價的籌碼,至於美日韓倡議的制裁,恐將仍是雷聲大雨點小。

北韓現在擁有能將射程延伸到美國的武器,可以首次直接威脅這個死敵。

據信可能是「大浦洞-2」飛彈的長程火箭,具有粗糙的多階段設計與貧乏的導引系統,美國間諜衛星可以輕鬆地偵測發射工作,必要的話,也可輕易地在發射前加以摧毀。

分析師說,成功發射火箭對北韓的安全威脅並沒有重大提升作用,但能讓窮困的北韓多出一張好牌,利用軍事威脅逼迫全球強權多所讓步。

火箭的發射勢必會被描述成金正日的偉大功績與理念,北韓將撩撥民眾的愛國情緒,另一方面則讓美國總統歐巴馬瞭解,北韓是不容忽視的國家。

南韓、美國與日本表示,北韓發射的是火箭或飛彈並無區別,因為使用的都是和「大浦洞-2」相同的技術。他們認為此舉已違反聯合國的禁令,正尋求安理會採取行動加以制裁。但要求匿名的聯合國外交官說,沒有任何國家考慮對北韓實施新的制裁。

火箭發射成功對北韓還有一個潛在的經濟含意。因為飛彈與相關科技是北韓少數能向海外出口的產品之一,火箭發射成功將有助向伊朗等傳說中的客戶推銷「大浦洞-2」飛彈,為北韓賺進一些迫切需要的外匯。



◆ 紐時:搶在南韓之前發射衛星 北韓一魚多吃

中央社 2009-04-05

「紐約時報」今天在北韓發射火箭之後分析,北韓此舉迫使也想要發射衛星的南韓受挫,又可在國際軍火黑市上撈一筆。

紐時分析,儘管北韓一再聲稱此次發射升空的是一個通訊衛星,但是任何人都知道此次發射具有政治與軍事等多重意涵。

紐約時報說,自從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Sputnik)以來,世界上大部分的國際彈道飛彈都是從發射人造衛星而演變來的。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布萊爾(Dennis Blair)說,北韓希望透過發射衛星,展現其發射洲際彈道飛彈能力。

由於南韓近來也加緊腳步想要加入太空俱樂部,原本這個月就要宣布發射升空的衛星計畫硬生生被北韓搶先一步。紐時引述美國私人機構「國際安全組織」(GlobalSecurity.org)資深研究員布朗(Tim Brown)指出,「北韓後來居上,擊敗南韓」。

此外,北韓過去透過出口飛彈到伊朗、敘利亞和巴基斯坦等地,頗有獲利。如果此次長程火箭測試成功,可能在國際軍火黑市會更搶手。

在政治面,紐約時報分析,對剛上台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是個挑戰。歐巴馬預計將在布拉格發表演講,說明美國對於北韓威脅擴散的因應之道。

紐約時報透露,以國防部長蓋茲(Robert Gates)為首的一派主張,如果北韓確實發射人造衛星,就不必攔截。歐巴馬首席幕僚也表示,美國將透過本週末召開的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要求對北韓強化國際制裁。

但是歐巴馬的北韓特使鮑斯渥斯(StephenBosworth)也強調,六方會談應該恢復舉行,以促使北韓放棄核武計畫。(譯者:賴秀如)



◆ 新阿富汗戰略 法德敷衍美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外電報導】 2009.04.05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60周年高峰會刻意強調的團結象徵,4日籠上陰影。法國與德國4日一面舉雙手支持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新阿富汗戰略,一面對美國虛應故事,不願多派遣作戰部隊前往阿國。

歐巴馬希望北約領袖能繼續敞開大門歡迎新成員,預料也將遭遇阻力。德、法等多個成員國認為,進一步東擴也會進一步破壞北約正致力與俄羅斯修補的關係。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4日說,北約盟國承諾加派5,000軍事人員前往阿富汗,歐巴馬「非常滿意」。但是個別來看,英國派900人,德國600人,西班牙600人,義大利與法國也承諾派兵,數目恐怕也不會太多。

4日高峰會進行之際,身穿黑衣的一批示威者於銜接法德的「歐洲大橋」附近攻擊警方,並對一家飯店與一個海關站縱火。示威者並放火焚燒輪胎,濃煙竄起。為安全起見,歐巴馬夫人蜜雪兒與其他領袖夫人取消一所癌症醫院參訪活動。約有千名示威者聚集在醫院附近。

高峰會舉行前,德國總理梅克爾與北約的另外24位領袖,從橫跨萊茵河的「歐洲大橋」的一端,步行至橋中央與法國總統沙克吉會合,藉此象徵諸國拋開一度造成歐洲分裂的敵意,以及至少有短暫幾分鐘,北約國家將歧見擱在一旁。

阿富汗問題為此次高峰會焦點,北約能否合力解決這項問題,將是北約力量與團結的一道考驗。歐洲的領袖與國民仍十分懷疑,增派作戰部隊前往阿富汗真能協助這個數十年來戰事不斷的國家恢復穩定。



◆ 中科院轉型 可輸出軍火

自由時報 2009.04.05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中科院將轉型為行政法人,國防部已完成相關規劃,知情人士透露,賣軍火將是中科院的法定業務,未來台灣製造的飛彈、雷達系統等大型軍事裝備有機會在其他國家服役,不但進口軍用零部件免徵貨物稅,「賣軍火利潤還免營業稅」,以增加競爭力。

消息來源也說,以中科院具備的能量,也可以賣技術協助買家自製武器系統,這都不是問題,只要法令能夠鬆綁,中科院自然找得到活路。

一位曾在中科院服役多年的退役軍官表示,中科院在國際間主要以飛彈技術聞名,包括短、中程空對空飛彈、地對空飛彈、反艦飛彈、多管火箭與可超音速飛行的衝壓發動機技術等,都是國家投入大量資源研發而得,如能向其他國家出售降階版本,有助平衡成本。

據了解,曾有某國透過非正式外交與信使等管道私下接觸,希望台灣輸出雄二反艦飛彈,內容包括整合該國的海軍艦艇,並建立整套後勤體系,該國還允諾協助台灣與該區域其他國家發展關係,但台灣評估認為,雄二射程一百五十公里,該國周邊並無明顯敵對國家,只好婉拒出售以防爭議。

據透露,類似案例並不少,台灣常自我設限拒絕輸出武器,但只要需求存在,台灣不賣,其他國家還是會賣,尤其中國製造的裝備價格低廉,就算外銷型號性能平平,仍可拿下訂單。

退役人員說,賣軍火與買家可建立長期聯繫,在第三世界或發展中國家,軍方勢力足以左右政局,若善於經營軍事關係,對台灣有實質幫助。

對機密技術外流問題,他說,武器輸出國通常會出售降階版本,或在軟、硬體上設定來因應,若有國家想買雄二飛彈,中科院有能力提供八十公里的版本,或不賣成品改輸出技術,幫助買家發展其國產飛彈,亦可降低敏感度。

至於人員去留,據指出,中科院全盛時期有二萬餘名員工,現在約八千餘人,區分成軍職、文職與約聘僱人員。現有人員若不願跟隨轉型,並決定退伍、退休與資遣者,都加發七個月慰助金,慰助金為退休當月的俸給總額,包括本俸、專業加給與主管加給等。

※ 名字也要改一改,科學≠軍火。



◆ 國防自主不落實 中科院難覓出路

記者許紹軒/特稿 2009.04.05 自由時報

中科院轉型行政法人只是挽救日漸萎縮研發能量的第一步,政府如果還是無法確立自主國防的界線而依循舊習大舉外購,內部管理依然僵化,轉型僅是治標,中科院前景依然堪慮。

高科技研發單位性質原本就與部隊相差很多,軍方長期以帶部隊方式管理中科院,引發許多反彈,更惹來研發人員「太多人靠嘴巴做事,只想當好人」的抱怨;也有中科院約聘僱人員不諱言,軍中靠關係的惡習早已滲透,許多特殊關係的介入,讓基層只好陽奉陰違才能推行工作。

研發人員很受不了被當成小兵管,一天到晚填不完的表格,像在營調查表、安全調查表、政治教學、保密切結書等。也發生過某計畫管制室因前一個月的人事預算執行進度不佳,由所長帶領副所長以下一、二級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花費計算,結果延誤研發工作。

國防自主政策的搖擺不定打擊更深,每年國防部花費上千億元的預算在軍事投資項目,分配給中科院不到二成,外購為主的建軍政策,讓中科院員工覺得大環境日漸萎縮,有前途茫茫之感。

與同樣性質的工研院相比,中科院表現較弱,雙方同樣執行經濟部科專計畫,中科院平均專利獲得與專利應用的成本都是工研院的三倍,但平均獲得的授權與權利金卻只有工研院的八成;顯見中科院確實老態龍鍾,再不改革恐將無以為繼。



◆ 泰南多事 華人紛紛遷墳避難

【梁東屏/曼谷四日電】2009-04-05 中國時報

泰國南部因為鄰近馬來西亞,一直有不少華裔居民,但近幾年來泰國南部三個府陶公、北大年、也拉的回教分離分子一直鬧事,許多華人為了安全紛紛遷離,致使清明掃墓活動一年比一年冷清。甚至在遷離的時候,也把先人葬在當地的骨骸帶走,使得當地墳場經常出現空墳的現象。

往年,位於也拉府「華環寺」的墳場,每到清明節都相當熱鬧,然而現在盛況已不復現。不少墳墓看起來很久無人打理,更有許多空穴,都是已逝者住在外地的後代,不敢再冒生命危險來掃墓,乾脆把先人的骨骸遷葬,或是住在當地的華人,為了安全而搬離時一併把先人遺骨帶走。

此外,北大年府有一座遠近馳名的華人廟宇「林姑娘廟」,香火一向鼎盛,每年的傳統祭拜活動都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不過,自從二○○四年回教分離分子開始動亂以來,前往參加林姑娘廟祭典的遊客也漸減少。

fsj 提到...

無核武世界歐巴馬帶頭推動 制裁北韓?

* 無核武世界 歐巴馬帶頭推動
* 觀天下》歐巴馬歐洲行 誠意多成果少
* 恐怖份子軟硬不吃 挑戰歐巴馬反恐新策略
* 金正日壽命≠北韓命運
* 制裁北韓? 安理會討論3小時沒結果
* 北韓勒緊褲帶搞飛彈
* 北韓為何向東射? 避開中俄
* 北韓火箭 6分鐘飛越日本
* 我衛星拍到銀河火箭發射場
* 中印帶頭 亞洲軍費競賽火熱

◆ 無核武世界 歐巴馬帶頭推動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 2009.04.06

美國總統歐巴馬5日承諾,美國將帶頭實現全面除去核子武器的無核武世界,他呼籲各國合作,舉行核子安全全球高峰會,並組成新夥伴關係阻止核武擴散。

赴歐洲參加美歐高峰會的歐巴馬4日深夜抵達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首都布拉格,5日在布拉格城堡外向3萬人演說,大談核武問題,提出無核武世界的長程目標。

歐巴馬說,美國是唯一動用過核武的強權,有道德責任,將帶頭促成無核武世界。他說:「今天,我明白宣示並堅信,美國承諾並有意尋求無核武世界和平安全的意願。」

他表示,將敦促美國參議院儘快通過柯林頓總統已簽署但參院10年前封殺的「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並呼籲明年就核子安全議題,舉行全球高峰會。

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已有140餘國簽署,但美國等9個核武國家拒絕簽署或通過,條約無法生效。這9國還包括中國、北韓、印尼、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以色列和埃及。

歐巴馬抨擊認為核武擴散終難遏制的「宿命論」,卻不敢把話說死,表示只要核武威脅繼續存在,美國「將保留核武能力」。他也說,無核武世界並非一蹴可幾,「或許在我有生之年都無法達成。」

北韓在歐巴馬演說前幾小時發射火箭,歐巴馬呼籲聯合國安理會緊急集會、強硬制裁北韓。

歐巴馬也藉伊朗發展核武,強調在捷克、波蘭部署反核武的飛彈防禦系統的重要性。俄國視此系統為威脅。

美俄戰略武器裁減條約效期只到今年底,歐巴馬表示將與俄國總統麥德維夫討論新版條約,兩人稍早在英國倫敦20國高峰會,已同意重新談判裁減核武彈頭問題。

歐巴馬將在布拉格和歐盟27國領袖會談,高峰會重點包括:鞏固改善歐美關係,加強抗暖化、能源安全等的合作,及因應全球經濟危機。歐巴馬6日將轉往土耳其訪問,這是他這次歐洲行程的最後一站。



◆ 觀天下》歐巴馬歐洲行 誠意多成果少

【聯合報╱國際中心/林沿瑜】 2009.04.06

美國總統歐巴馬連日來參與在歐洲舉行的20大國家集團(G20)高峰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高峰會,6日則將前往伊斯蘭教國家土耳其。數天的行程中,歐巴馬的言行透露出歐巴馬上任後的美國新方向。

在經濟和外交議題上,歐巴馬一方面願意承擔責任,一方面尋求和歐洲國家合作,態度較前布希總統軟化。在G20高峰會後,歐巴馬表示,「在承認我們也許並不總是有最好解答的同時,我們盡力行使我們的領導權。」歐巴馬也承認,美國擔負著氣候變遷的最重大責任。

在歐洲行中,歐巴馬試圖解決經濟問題,也希望在外交事務上傳達「現在是急迫的時刻」的訊息。歐巴馬的幕僚形容,歐巴馬帶往歐洲的解決方式,是所謂的「已到期,但尚未兌現的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是美國前總統布希在逐總統寶座時,曾經對世界做出的類似承諾。布希2000年10月與高爾辯論時說:「如果我們是一個傲慢的國家,他們將憎恨我們;如果我們是一個謙遜但強大的國家,他們將歡迎我們。」不過2001年九一一恐怖事件後,布希政府採取了一個往往與盟邦疏離的外交政策。

歐巴馬就任總統後,下令關閉位於古巴關答那摩灣的軍事監獄、向伊朗伸出雙手,在歐洲之行中,他在經濟和國家安全議題上向G20和NATO尋求協助。歐巴馬說:「我們無法獨自解決這些問題」。

不過,儘管歐巴馬擴大與其它國家的接觸,在重要的領域上尚未獲得成果。

例如,歐巴馬未能說服歐洲國家領袖展開新一回合的刺激經濟支出、法國無意增兵阿富汗、德國也未承諾在阿富汗提供新的支援。



◆ 恐怖份子軟硬不吃 挑戰歐巴馬反恐新策略

中央社 2009-04-06

美國總統歐巴馬3月26日宣布軟硬兼施的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反恐新策略之後,至今不到兩周時間,巴基斯坦已發生4起嚴重的自殺攻擊事件,顯然恐怖份子軟硬不吃,蓄意挑戰歐巴馬。

3月27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部落城鎮賈姆魯德,一座擁擠的清真寺發生自殺炸彈攻擊,至少50人喪生,近百人受傷。據說伊斯蘭教極端保守派塔利班集團和蓋達恐怖組織的武裝份子,在當地出沒頻繁。

3月30日,毗鄰印度邊界的巴基斯坦東部城市拉合爾,發生警察學院遭武裝份子自殺式突擊,18人喪生、95人受傷。巴基斯坦塔利班頭子馬赫蘇德承認這是懲罰巴基斯坦政府支持美國的報復行動。

4月4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的一個安全部隊營地,遭到一名潛入營地的恐怖份子引爆身上炸藥,造成8名安全人員喪生,多人受傷。至今尚無任何組織或個人聲稱為此一攻擊行動負責。

4月5日,在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一座伊斯蘭教什葉派清真寺,一名16-17歲男孩在清真寺入口遭到警衛攔阻時,引爆身上炸藥,造成至少30人喪生、200多人受傷。據說男孩如果進入1000多人正在集會的清真寺引爆,傷亡將更為慘重。

美國總統歐巴馬3月26日宣布的「阿富汗暨巴基斯坦(Af-Pak,簡稱阿巴)」反恐新策略,將在南亞反恐戰爭的主戰場,從阿富汗擴大到巴基斯坦,並將兩者合而為一統籌處理,以利美國集中打擊阿、巴境內的塔利班極端份子和蓋達恐怖組織。

他承認,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聯軍在阿、巴的反恐戰爭情勢愈趨險惡,塔利班和蓋達組織的活動勢力範圍已有蔓延整個南亞地區之虞。他的話說也暗示了,美國依賴的巴基斯坦軍方,已無力壓制恐怖活動的猖獗,也失去了美國的信任。

歐巴馬也承認,光靠軍事不能贏得反恐戰爭,必須調整美國前布希政府的強硬政策,改以軟硬兼施的方式,包括在增兵阿富汗及加強巴基斯坦反恐軍備的同時,協助兩國興建學校、公路和其他基礎設施,爭取地方人民的支持。

歐巴馬的「阿巴」新策略,改變了前布希政府將反恐金援用於兩國軍人和政客的作法。例如他宣佈今後5年每年向巴基斯坦提供的15億美元援助,將是直接用於經濟和社會發展之用,不會像以往一樣,落入軍方或是貪瀆腐化的政客手中。

歐巴馬在宣布新策略時說:「為避免重蹈過去的錯誤,我們必須明確表示,美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是建立在巴基斯坦民主機制與巴基斯坦人民支持的基礎之上。」顯而易見,歐巴馬政府的反恐新策略,將是以爭取巴基斯坦民心為戰場。

英國布萊德福大學(University of Bradford)巴基斯坦安全研究部門主任葛瑞格里(Shaun Gregory),最近在「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也撰文指出,如果巴基斯坦政府無法提供人民安全與基本需求,那麼任何派系的恐怖份子和極端份子都會乘虛而入。

相對地,歐巴馬的新策略,勢必造成恐怖份子和極端份子的活動空間遭到壓縮,結果是引發更強烈的反撲。同時,也不能排除其他反美勢力,包括既得利益損失的政客和對美國立足南亞抱有疑慮的外在勢力,可能縱容恐怖份子,讓歐巴馬難看。

歐巴馬政府體認阿、巴境內的塔利班和蓋達組織是國際恐怖亂源之一,也是美國最大的安全威脅,因此宣布要靈活運用軟、硬實力,希望根本解決恐怖主義問題。但最近自殺攻擊加劇,顯然恐怖份子軟硬不吃,蓄意挑戰歐巴馬。



◆ 金正日壽命≠北韓命運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 2009.04.06

北韓領袖金正日下令發射火箭,意在鞏固權力基礎、延續政治生命、向美國新總統歐巴馬爭取援助和讓步;然而,金正日大病初癒,自己的生命似乎都不易維持,隨時可能告別人間,預料金正日一旦去世,北韓應該還是一切如常。
一般認為,金正日去年8月心臟病突發後,雖然順利復原,恢復統治北韓2,300萬人民,北韓宣傳機構發布的領導人活動照片卻顯示他疲弱無力、病體支離。

金正日臥病期間代為統治北韓的高官顯然十分驚恐,希望對本國國民、對全世界宣示:金正日仍然是北韓最高領袖。逮捕美國兩位電視記者、驅離國際援助人員,都是希望宣示強硬態度。發射長程火箭更是重大表演。

發射火箭或衛星,也可以在宣傳戰中,擊敗預定下半年發射衛星的南韓。

不過金正日的主要觀眾是歐巴馬,北韓和立場強硬的前總統布希打交道八年後,希望能夠和歐巴馬政府恢復相當熱絡的關係。

歐巴馬也聽到了北韓的話,北韓發射火箭後幾小時,歐巴馬就發表談話,敦促北韓充分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北韓沒有什麼資產可以和外界交換,多年來,一直把核子武器計畫當成王牌,承諾要放棄核子野心,交換外援,如果需索不成,就將再度揮舞核子威脅利器。

到目前為止,此一策略相當有效,過去發射飛彈就曾經把美國拉回談判桌。

北韓主張「自力更生」思想,卻經濟困頓,是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1990年代的大飢荒還曾餓死將近100萬人民。近來的經濟危機使北韓處境更艱難,和中國大陸的貿易額急劇減少,原因之一是北韓出口的鋅與鐵礦砂價格暴跌。

北韓迫切需要外國援助,過去十年來,南韓曾經無條件援助北韓,但南韓保守派的李明博就任總統後,切斷了對北韓的金援,北韓自己又切斷美國的糧食援助,使情況雪上加霜。

這一切再度勾起金正日一旦去世,北韓政權是否改變、是否可能像過去東歐國家一樣內爆的問題。

美國與南韓的北韓問題專家一致認為,不要把金正日政權結束和北韓國家命運混為一談,不要低估北韓政權的耐力。(綜合外電)



◆ 制裁北韓? 安理會討論3小時沒結果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4.06

北韓昨天上午發射一枚長程火箭,引起世界各國的譴責,在日本的要求下,聯合國安理會5日下午召開緊急會議,但在三小時的閉門會議中,會員國間對北韓是否違反聯合國禁止其發射飛彈的決議案,有嚴重的分歧,美、日、南韓認為北韓違反此決議案,主張對北韓提出明確、強烈的回應;而中國與俄羅斯則認為北韓發射的是衛星,並呼籲各方克制,以致安理會並未就應做出何種回應達成協議,只決定繼續討論此議題。

安理會本月主席、墨西哥駐聯合國大使希勒在會後告訴記者:「鑒於這個議題的急迫性,安理會的理事國同意根據其職責,就本會應採取的適當行動繼續討論。」

北韓在2006年發射飛彈和進行核子設施測試後,安理會通過1718號決議案,要求北韓停止進一步的核子測試與發射彈道飛彈。

外交家說,安理會15個會員國一般同意,對北韓發射火箭表達關切,並呼籲北韓回到六方會談和尊重聯合國決議案。美國、日本和南韓說,北韓發射火箭違反聯合國決議案,要求安理會提出「明確、堅定和一致」的回應。受到英國和法國支持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蘇珊‧萊斯施壓對北韓加以強烈譴責。

但中國和俄羅斯認為北韓發射的是衛星,不構成違反聯合國決議案,利比亞、烏干達和越南也支持這種看法。一位外交家說,目前情況是10對5。

※ 有結果才是奇聞。



◆ 北韓勒緊褲帶搞飛彈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4.06

北韓蔑視國際反彈執意發射火箭,聯合國官員五日說,赤貧的北韓由於嚴重饑荒,數百萬人現在捱餓受困。

連年欠收,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估計,北韓四成人口、約八百七十萬人民未來幾個月內亟需糧食援助。

WFP駐北京發言人薩布里說,希望國際社會記得北韓仍處於糧食危機之中,她說,「目前是缺糧季節,距離下次收成還有好幾個月」。

去年九月,WFP發動全球募款,希望為北韓籌到五億美元糧食援助。但到目前為止,只收到百分之十一。她說:「我們希望提供給最需要糧食的老人、幼兒、孕婦等,但我們的資源不夠提供他們足夠糧食,大約只能提供他們需要的百分之十五而已。」

她說,已造成孕婦營養失調,對孩童發育也有不良影響。

自一九九○年代中期欠收造成饑荒以來,北韓是接受WFP糧食援助最多的國家,但專家估計這段時間,仍有數百萬人因缺糧餓死。去年北韓拒絕最大援助國美國的糧食援助,更讓饑荒雪上加霜。



◆ 北韓為何向東射? 避開中俄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4.06

北韓五日向東方發射火箭飛越日本上空,日本視為挑釁,事實上北韓是因為不願得罪俄羅斯和中國,無法向西方和北方射火箭,向南發射落入日本本土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只能向東太平洋方向發射。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這次北韓發射的大浦洞二號火箭,的確可能是發射一枚六百至七百公里高度的低軌道人造衛星的運載火箭。北韓堅稱搭載在火箭頂部的是人造衛星「光明星二號」,可能所言不虛。

北韓如果要讓「光明星二號」進入軌道,向北極或南極方向發射是最簡單的,成功率也高。就算使用二節火箭也可完成。

但北韓不願向北射,因為受到俄羅斯和中國的牽制。

大浦洞二號發射之後,第一節和第二節火箭燃料用盡後會先後在空中脫離。如果向北射,火箭將墜落在中國或俄羅斯國境上,可能會傷及中俄居民。這是中國和俄羅斯不允許北韓火箭向北射的理由。

如果北韓向南發射,火箭將經過南韓浦項和日本北九州上空,在空中分離的第一節火箭將墜落在日本北九州。這明顯將被看作是對日本的直接挑釁。因此,北韓為了讓第一節和第二節火箭落入海中,只能選擇向東方發射,並且是日本秋田縣方向。



◆ 北韓火箭 6分鐘飛越日本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4.06

北韓在台北時間昨日早上十時卅分十五秒發射一枚長程火箭,不到六分鐘即快速飛越日本領土,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日前曾下達對北韓「飛彈」的摧毀令,但最後沒有出手,日本防衛省官員坦承「如果將飛彈防禦系統比喻成一個人,日本現在大概只處於國中生階段」。

言下之意,就算北韓飛彈真的出狀況落在日本領土,現在日本反飛彈技術還不成熟,恐怕很難將其擊毀。

北韓宣稱火箭上搭載的「光明星二號」衛星成功進入環繞地球軌道,傳回革命歌曲訊號,美國和南韓則表示發射失敗,衛星未進入軌道。日本政府說,飛行體飛越日本東北秋田與岩手縣上空,第一節掉落在日本海,第二節則掉落太平洋。因為沒有掉入日本領域,日本反飛彈系統並未攔截。

為了因應北韓火箭發射,日本的飛彈防禦系統首度全開。日本從二○○三年十二月開始架設飛彈防禦系統,這次神盾艦、愛國者飛彈等陸海空彈防部隊精銳盡出,最後還是沒出手。

北韓的言語威脅是日本不得不謹慎的原因。北韓一再表示發射的是人造衛星,並警告攻擊搭載衛星的火箭將被視為戰爭行為。連美國也在北韓發射火箭前放消息說,北韓的確可能發射衛星。雖然各方都知道,即使北韓真的是射衛星,骨子裡還是測試長程飛彈技術,但有了這層顧忌,日本不敢貿然出手。

外有北韓威脅,本身的反飛彈技術又不牢靠,日本只能祈禱北韓的火箭技術管用,不要讓整枚火箭或殘骸落在日本。

在北韓發射火箭時,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設置了對策室,召集相關閣員舉行安保會議,後來聽說飛彈只是飛越日本上空沒有掉落,所有與會閣員都鬆了一大口氣。



◆ 我衛星拍到銀河火箭發射場

【李宗祐/台北報導】2009-04-06 中國時報

北韓昨日以銀河二號火箭發射通訊衛星,我國國家太空中心接受國安系統委託,三月底開始透過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密集監測北韓發射場動態,昨日順利拍攝到大浦洞火箭發射前的地面動態,正進行處理及分析影像中。

據透露,最近除了國安系統透過福衛二號每日監測北韓發射場動態,「國外買家」也透過福衛二號國外影像代理商法國史巴特影像公司向國家太空中心下單,指定購買北韓相關發射場最近幾的衛星影像。

國家太空中心相關主管透露,「過去幾天,只要我們拍到北韓,他們(國安系統和國外買家)就會拿圖去看。」

國家太空中心副主任吳岸明指出,飛彈發射前,發射場一定會把發射架等設備「搬出來」,以及異於平常的人員活動,以福衛二號的解析度,若天候條件良好,可透過地面活動的變化,監測北韓發射場動態。吳岸明表示,福衛二號飛越北韓領空時天氣不錯,因此成功拍到影像。



◆ 中印帶頭 亞洲軍費競賽火熱

【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法新社新加坡五日電】 2009.04.06

北韓5日不顧強大國際反對壓力悍然發射載運衛星的火箭,亞洲軍備競賽再度受到矚目。但儘管亞洲也遭受金融海嘯衝擊,各國軍事經費卻有增無減。中國、印度兩國持續增加軍費,迫使其他亞太國家跟進,形成一場軍費競賽。

根據國防研究機構詹氏資訊集團(Jane's Information Group)統計,涵蓋中亞到澳洲在內的亞洲國家,對外防禦及國內安全的總支出逐年增高,從2008年的2,200億美元到2009年的2,390億美元,2010年還會再升高。

詹氏區域國防專家葛雷瓦特說:「印度和中國迫使其他國家必須認真思考他們的戰略防禦能力。」他強調, 雖然亞洲各國財政吃緊,「但縮減軍事成本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因為中印兩國在此地區有龐大的軍事影響力」。

即使未和中印接壤的國家也不斷進行武力升級。例如新加坡,雖然遭逢嚴重經濟衰退,仍將在4月起的會計年度增加國防經費6.0%至75.3億美元。葛雷瓦特表示,鄰近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都將跟進。他說:「東南亞現在就像進行小型軍備競賽,比潛水艇、裝甲車等裝備能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RSIS)資深研究員畢辛格認為,這反映出亞洲國家長期的目標和野心,不受短期經濟因素影響。

詹氏的研究顯示,中國去年的國防經費接近590億美元,首度超越日本,居亞洲之冠。中印兩國在累積多年財富後,現在開始積極採購軍備,展現他們有能力捍衛財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軍隊必須全面現代化,打算將今年國防經費增加15.3%至690億美元。為此,中國面臨來自美、日的強大壓力,要求中國在軍力建構上更加透明。

印度同樣在全球經濟衰退之際砸下重金擴充軍力。印度自4月起的會計年度,國防經費陡升24%至294億美元,是1947年獨立以來最大增幅,將全面用於軍隊現代化。目前印度120萬陸軍正採購直昇機、火砲、裝甲及步兵裝備等,空軍更可能簽下高達120 億美元的軍機採購合約。海軍研究機構AMI副總裁努真說:「去年11月的孟買恐怖攻擊,是亞洲各國海上安全的一大警訊,印度的立即反應就是重整軍隊和海上安全的相關結構。」

一樣擁有核武的巴基斯坦,也不甘落後,根據詹氏的統計,巴國今年的國防預算將由去年的59.3億美元增至62.1億美元,2010 年將達67億美元。

※ 有沒有這些國家的男女比例資料?

fsj 提到...

北韓大贏家 索馬利亞海盜挾持我船

* 國際瞭望-贏家是北韓
* 痛心發射火箭費用無法移作民用 金正日落淚
* 美將停造F-22A 日被迫重選下一代主力戰機
* 飛3200公里 射程倍增 「不算完全失敗」
* 索馬利亞海盜挾持 我30船員陷賊窟
* 「我已向英美求助」
* 另3艘漁船 逃命中

◆ 國際瞭望-贏家是北韓

【本報訊】2009-04-07 中國時報

北韓的衛星發射完畢,與一九九八年情況相同,北韓說衛星發射成功,美日韓則說根本沒有衛星,而是試射飛彈。總之冷戰雖已結束,但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它仍然存在,就連一個衛星發射也會挑起滿天雲霧,這不能不使人懷疑有些國家其實並不希望朝鮮半島和平無事。

北韓說它的「光明星二號」正在軌道上飛行(近四九○公里,遠一四二六公里,傾斜四○點六度角),照例播放勝利歌曲,頻揚自己「值得自豪的成就」。這調子如同十年前一般。

站在北韓這邊的是中俄兩國,中國方面,外交部長說,注意到北韓宣布發射了試驗通訊衛星,這表示相信這是衛星發射。

俄國外交部聲明較肯定,說軍用雷達偵知,北韓發射了一枚「攜帶有衛星的火箭」。

但美日韓的說法就不同了,美國雖早已判定北韓此次發射的是衛星,但絕口不提衛星,只說發射的是「大浦洞二號」飛彈,正如九八年它說北韓發射的是「大浦洞一號」。這很簡單,如果是衛星,那就不違聯合國一七一八號決議案,如是是飛彈,那就是北韓違法,美日韓可以請安理會予以懲罰。安理會懲罰是美國唯一能施展的對付辦法。

果然向安理會請開緊急會議,但中俄既已有了主意,會中只是「暫不處理」了事。

南韓官員說,從發射的一系列特徵看,這是火箭而非飛彈,可能是發射衛星。但政府正式表態仍不承認是發射衛星。

日本既不能鐵口說是飛彈,又不能承認是衛星,但卻強辯說,即使是衛星,我們也認為等同彈道飛彈測試。可見各方都離開軍事科學的立場,將它視為政治事件了。

轟動國際的事,就這樣閉幕,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因為牌都在北韓手裡,大家都說贏家是北韓,大約就是吧。



◆ 痛心發射火箭費用無法移作民用 金正日落淚

法新社 2009-04-07

在稱頌發射火箭「歷史成就」的同時,北韓國營媒體今天仍不忘報導,國家領袖金正日由於遺憾無法以此經費幫助人民,而不禁傷心落淚。

執政的共產黨機關報「勞動新聞」(RodongSinmun)報導,「儘管成就了這項偉大勝利,他仍深切感傷無法將更多錢花在人民生活上,以致抽噎落淚。」

勞動新聞說:「我們的心因將軍(金正日)的話而抽痛。」

由於本週將有重大政治活動登場,因此儘管首爾、東京及美國軍方都表示未偵察到任何衛星,平壤官方媒體仍堅持衛星已在軌道上運行。

南韓分析家估計北韓衛星計畫約花費5億美元。南韓統一部則認為,這個金額可支應今年預估將欠缺的100萬噸糧食。

北韓新選出的國會將於9日集會,將正式推舉金正日連任「國家國防委員會」 (National DefenceCommission)委員長。這個全國最具實權的職務主掌全國120萬大軍。(譯者:楊超寰)

※ 有種非常深切的感覺...



◆ 美將停造F-22A 日被迫重選下一代主力戰機

中央社 2009-04-07

美國最先進的F-22A猛禽式隱形戰鬥機,是日本最中意的下一代主力戰機候補機種,美國空軍將停止訂購而可望結束生產這種戰機,迫使日本必須重新檢討新的候補機種。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在華府時間6日表示,F-22A交機或美國空軍持有187架之後,將結束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的F-22A生產線。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河村建夫今天在記者會表示,能否獲得F-22A並不會影響日本的防衛構想。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在另外的記者會表示,將經由獲得的情報適當地決定下一代主力戰鬥機的機種。

日本為因應中國和俄羅斯空軍戰力的提升,已著手選擇下一代主力戰機,以取代目前約90架老舊的F-4。

日本看上F-22A,原計畫在現行五年防衛計畫(2005年至2009年)下先引進七架,由於美國國會擔心軍事機密外洩禁止這種戰機出口而計畫受挫,但仍未死心。

日本防衛省列入考慮的下一代主力戰鬥機種,包括美國F-35、F-15FX和F/A-18E戰機及歐洲聯盟造的EUROFIGHTER,F-22A則是日本的最愛。

美國開發中的F-35性能僅次於F-22A,在後者面臨停造的情況下成為日本矚目的機種。這種機種的隱形能力僅次於F-22A,但距離完成開發尚有數年,價格和交機時間尚不明。

英國已積極向日本推銷EUROFIGHTER,航空自衛隊幹部曾於去年7月前往英國考察,但是,由於設計構想有異於日本一向採用的美國戰機而造成日方態度慎重。F-15FX是F-15E的改良型,F/A-18E主要是作為航空母艦的艦上戰鬥機。

防衛省目前藉由減少F-4的使用來延長使用年限,並改良F-15的雷達性能來增強航空戰力。但是,早日決定下一代主力戰鬥機種已成為日益迫切的課題,由於列入考慮的機種各有長短,選定恐將非易事。



◆ 飛3200公里 射程倍增 「不算完全失敗」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6日外電報導】 2009.04.07

軍事專家表示,5日的北韓火箭發射作業並未完全失敗,因為這枚火箭飛行的距離是北韓此前所發射任何飛彈的兩倍。這使北韓鄰國如坐針氈。

5日的發射結果顯示,北韓的火箭或飛彈技術已獲得明顯進展。北韓稱發射的是通信衛星,南韓、日本及美國則認為,這是北韓驗收長程飛彈技術的遁詞。

雖然美國和南韓都表示北韓火箭搭載的衛星並未成功進入軌道,而是和火箭一起墜海,但北韓官方新聞社仍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日5日親自督導火箭發射作業,對北韓科學家「運用智慧及國產科技,成功發射衛星」的成就感到「極為滿意」。

美國與南韓情報官員說,火箭第2節掉落於距離北韓舞水端里飛彈基地約320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距離美國本土則仍然遙遠。

部分分析家另有見解。首爾「國防分析研究所」的金泰佑表示,發射火箭將使北韓取得朝鮮六方會談的另一個籌碼。他表示:「以軍事及政治層次而言,這次的發射作業並未失敗,因為火箭的射程大幅提高。」



◆ 索馬利亞海盜挾持 我30船員陷賊窟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陳金聲/連線報導】 2009.04.07

台籍漁船再被索馬利亞海盜挾持。外交部昨晚緊急召開記者會,證實我國高雄籍漁船「穩發161號」遠洋延繩釣漁船,昨天上午在印度洋塞席爾群島附近海域遭海盜挾持。

穩發161號為「穩集漁業有限公司」所有,負責人是謝龍隱,船上卅名船員,除船長顏順男、輪機長董麟祥為台籍,另有五名大陸船工、六名印尼船工、十七名菲律賓船工。至截稿為止,船東和外交部尚未接到海盜要求贖金等消息,卅名船員至今仍失聯。

索馬利亞海盜猖獗,包括美、日、中共等廿多個國家自一月起,陸續派遣艦隊在海盜出沒頻繁的亞丁灣護船。被劫的穩發161號漁船,長年在塞席爾島捕捉鮪魚,漁貨由搬運船在外海就直接轉運,已出港近四年,原預定兩年後才回高雄整補。

外交部非洲司長張雲屏表示,昨天上午外交部接獲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農委會漁業署及海巡署勤務中心通報,「穩發161號」漁船在南緯一度五十一分、東經五十五度五分的印度洋海域作業時,疑似遭海盜登船挾持,漁業署並通知英國海事貿易組織請求協助。

張雲屏指出,外交部第一時間洽請英國海事貿易組織、美軍第五艦隊駐巴林海事聯絡辦公室、美國交通部海洋總署、索馬利亞柏培拉港務局及塞席爾漁業局等單位協助處理。

英國海軍指揮部已回覆表示,該國目前並無軍艦在附近海域,會通知其他單位前往救援。

張雲屏說,外交部已透過駐南非代表處及其他管道,掌握船隻的行進方向,該船目前離陸地已有一千多公里遠。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指出,過去已經有四艘我國船隻在非洲附近海域遭海盜挾持,但距離陸地這麼遠還是第一次。外交部會提供所有協助,務使「穩發161號」早日平安歸來。



◆ 「我已向英美求助」

【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蔡佩芳、唐孝民/台北報導】 2009.04.07

隸屬高雄籍遠洋鮪釣船「穩發161號」在東非塞席爾群島海域遭海盜登船挾持,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表示,目前外交部已掌握船隻行徑方向,行使速度相當緩慢,但尚未能做進一步聯繫,並已透過船東向家屬表達關切之意。失事海域還有三艘台灣漁船,已經加快駛入塞席爾海港,我方已經尋求英國、美國、索馬利亞等國協助處理。

穩發161號漁船昨日上午於西印度洋賽席爾島國附近進行海域作業時,遭疑似索馬利亞海盜強行登船挾持,據了解,目前船隻以緩慢速度向西北方向前進,預計兩天後到岸。

國際海盜事件頻傳,我國國軍曾探討派遣軍艦協助一事,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表示,當時國防部信誓旦旦要派遣軍艦護漁船,現在卻連一條小艇也派不出海港,何來護漁之說?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林鴻池表示,政府的外交與國家安全機關應積極因應,全力營救。2005年至今,已發生5次類似案例,遺憾國安單位未積極研究如何護漁。

國防部上午回應表示,國軍有能力護漁,但該海域距離台灣約5500海浬,途經海域又多屬非邦交國海域,事涉複雜國際因素,國防部將就派艦至索馬利亞海域護漁一事,做進一步研究。

※ 中國呢?台灣的特種部隊練實戰?



◆ 另3艘漁船 逃命中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法新社肯亞內羅畢6日電】 2009.04.07

雖然各國紛紛派遣軍艦前往印度洋護航,索馬利亞海盜卻擴大作業範圍,在48小時內先後劫持五艘船,包括台灣、英國、法國、德國和葉門船隻。

這些駕駛小艇用槍枝和抓鉤作案的海盜,目前至少劫持了17艘船和超過250名人質。

塞席爾群島政府說,它接到台灣「穩發161號」漁船6日在它的經濟區內遭到劫持的求救呼叫。台灣方面表示這艘船上共有30名船員。報導表示另有三艘台灣漁船正試圖逃避海盜攻擊。運輸部長摩根說,他們已調派軍力前往攔截海盜。

歐洲聯盟對抗海盜的「亞特蘭大」軍事行動新聞中心,證實一艘由義大利公司操作的3萬2000噸英國貨輪,6日上午在亞丁灣遭到劫持。

監督當地非法海上活動的Ecoterra國際環保團體說,一艘法國遊艇4日在索馬利亞東北外海約400哩被劫持。據悉船上有一對夫婦和一名三歲男孩。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美加強反恐戰 譴責北韓但又何奈

* 美國防重大變革 加強反恐戰
* 專機急轉彎 歐巴馬訪伊拉克
* 林博文專欄-全球譴責北韓 但又何奈
* 索國叛離區:純海軍反海盜策略 注定失敗
* 我漁船遇劫 中宣稱將營救
* 海巡艇騎上龜山島 拖救中沉了
* 潛艦國造 提升戰力刺激產業
* 我升官你發財
* 鑽研兩棲作戰 中向台將領取經
* 不懂跨海登陸 共軍古寧頭挫敗

◆ 美國防重大變革 加強反恐戰

【陳文和/綜合華盛頓七日外電報導】2009-04-08 中國時報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六日宣布二○一○會計年度國防預算規畫案,揭櫫美國自五○年代以來範圍最廣泛的軍事戰略思維調整。總額五千三百四十億美元的預算計畫中,大幅刪減傳統大規模戰爭的戰備武器系統開支,增加因應阿富汗、伊拉克與巴基斯坦等反恐戰爭的經費。

因應未來挑戰 增加反恐經費

蓋茨大舉調整國防支出的優先項目與比重,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新政府全面重新思考整體軍事戰略的第一步。據蓋茨規畫,美國將額外挹注廿億美元添購反恐戰區的敵情偵監軍備,包括目前用於阿、伊、巴等地對付恐怖組織與武裝民兵的「掠食者」與「死神」遙控飛機,也將增加特種部隊及提升外國軍隊反恐戰力的經費。

蓋茨指出,增加反恐戰爭開支比重是因應當前與未來幾年主要軍事挑戰的必要調整,而在尋求軍事戰略新平衡之際,美國仍會維繫傳統大規模戰爭的備戰能力。調整後的美國國防預算,肆應傳統威脅的經費比重仍達五○%,配置給非正規戰爭的占一○%,其他四○%則可同時運用於傳統與非傳統戰爭。

多項軍備研發 建置計畫喊卡

受到影響的包括外界熟悉的多項軍備計畫,例如海軍「DDG-1000」匿蹤驅逐艦卅億美元造艦計畫暫停;波音公司與「科學運用國際公司」(SAIC)主導的二千億美元陸軍「未來作戰系統」研發計畫、機器人感測器連結作戰網絡及通訊能力提升等將持續推展,但八百七十億的新世代裝甲載具研發經費則全額刪除;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建置計畫將刪砍十四億美元;洛克希德承造的F-22猛禽匿蹤戰機總上限為一百八十七架,喬治亞州等F-22戰機相關生產線的二萬五千工作人員,在二○一○會計年度將裁為一萬九千人,次年再減至一萬三千人,並於該會計年度結束後全面解雇。

而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F-35「閃電」聯合打擊戰鬥機購置總架數則維持在二千四百四十三架,美國防部並於二○一○會計年度增列一百一十二億美元經費,期能加速此型戰機的生產時程。F-35戰機的相關生產線已雇用三萬八千工作人員,明年計畫增為六萬四千人,後年將增至八萬二千人。

美國「戰略暨預算評估中心」軍事專家克里平維奇指出,新政府國防預算規畫案雖刪減了若干傳統武器系統的經費,但也增加了其他項目的支出,因此前布希政府高達二百五十億至五百億美元的軍事經費超支問題,並不會隨之迎刃而解,當局未來很可能還需進一步縮減國防開支。

美國國防預算專家研析,新政府對國防預算的調整勢將引發軍事工業界為保住既得利益而無所不用其極。相關利益團體對國會施壓料將牽動府會間激烈攻防。目前聯邦參議院已有兩黨六名議員聯名致函歐巴馬,反對刪減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經費。



◆ 專機急轉彎 歐巴馬訪伊拉克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2009.04.08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後的第一次出訪在畫下句點前冒出驚嘆號,歐巴馬七日離開土耳其後突訪伊拉克,親自慰勞美軍官兵並頒發戰鬥勳章。歐巴馬還想搭直升機與伊拉克總統和總理面對面會談,後來以能見度不佳為由,改成電話會談。

歐巴馬對美軍官兵講話時表示:「我們在這裡還有許多工作必須完成。我們必須運用所有的影響力鼓勵各黨派以公平方式解決問題,我認為我的出現應有助於此。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改善阿富汗局勢,但伊拉克同樣重要。本人在返回華府途中特別在伊拉克停留,就是要感謝各位的卓越貢獻。」

到歐洲參加廿國集團領袖峰會和北約六十周年紀念活動的歐巴馬,七日結束在土耳其的兩天行程後,原定返回華府,總統專機「空軍一號」卻在當地時間七日下午四點四十二分左右(台灣時間七日晚間九時四十二分)降落在巴格達國際機場。軍方層層戒備,並事先關閉機場。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在「空軍一號」上告訴隨行記者,歐巴馬決定造訪伊拉克而非阿富汗,主要是因為土耳其就在伊拉克附近,且僵局的突破有賴政治解決。吉布斯表示:「無論在伊拉克或阿富汗,我們的人都身處險境,值得我們最高的敬意。」

歐巴馬造訪前,巴格達附近的什葉派區域六日連續發生六起汽車爆炸案,造成卅四死。七日中午北邊的什葉派聖殿再度發生汽車爆炸,奪走九條人命。當局研判凱達組織應為主謀。美軍自2003年三月入侵伊拉克迄今,至少已有4266名官兵喪命。

目前駐伊美軍約十三萬九千人,歐巴馬會見了六百人,並頒發戰鬥勳章給其中十人。

這是歐巴馬第三度造訪伊拉克,也是就職總統來的首次。



◆ 林博文專欄-全球譴責北韓 但又何奈

【本報訊】2009-04-08 中國時報

北韓又發射火箭!每隔兩、三年,平壤總是要激怒世界,試爆核彈或發射火箭以測試長程(洲際)飛彈能力。專家說這次發射的「大浦洞二型」火箭,並未把「光明星二號」衛星送進地球軌道,不像平壤所吹噓的那樣成功。北韓早已擁有核彈,她不斷測試的目的是想發展能夠攜帶核彈頭的洲際飛彈,可以打到阿拉斯加和美國本土。包括此次試射在內,北韓仍未達到目的。(美聯社)

北韓又發射火箭!每隔兩、三年,平壤總是要激怒世界,試爆核彈或發射火箭以測試長程(洲際)飛彈能力。專家說這次發射的「大浦洞二型」火箭,並未把「光明星二號」衛星送進地球軌道,不像平壤所吹噓的那樣成功。北韓早已擁有核彈,她不斷測試的目的是想發展能夠攜帶核彈頭的洲際飛彈,可以打到阿拉斯加和美國本土。包括此次試射在內,北韓仍未達到目的。

儘管日本、南韓和美國一再警告及譴責,北韓仍我行我素。老實說,北韓誰都不怕,連中國也不敢得罪她;反過來說,對北韓的蠻橫霸道,全世界一點辦法也沒有,即使軟硬兼施,北韓亦不領情,願意伸手拿糧食和石油,讓步則談不上。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連霸朝鮮半島一甲子,可說是全世界碩果僅存的專制集權朝代,也是最獨裁、最閉鎖的共產國家,古巴卡斯楚兄弟已慢慢走向開放改革道路,人民也可以買手機了,北韓還是保持對內壓制、對外敵視的作風。

卡斯楚從艾森豪時代開始掌權,金日成則自杜魯門時代起攪動亞太地區版塊,金正日克紹其裘,盡得乃父真傳。不論是聯合國安理會或是六方會談,都對平壤束手無措,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官員都在私底下承認「拿北韓沒辦法」。歐巴馬指責北韓「破壞規則」、「應該受懲」,問題在於如何懲處北韓,靠禁運和經濟制裁,已沒有什麼效果;金正日連百姓生活與生命都視如草芥,根本不懼任何形式的制裁。

也許只能等到金正日「壽終正寢」以後,北韓也許會改弦更張,但也不能對一個厲行六十年高壓統治的專制國家,抱存過度期待。當年像史達林、毛澤東這麼厲害的高手都很難應付金日成,而今天的中俄日韓美亦被金正日弄得頭痛不已。國際間充斥了不守遊戲規則的獨夫,比較笨的獨夫像伊拉克海珊,明明沒有核武,卻自吹有,而慘遭布希政府使用國家暴力所推翻。金正日所以如此神氣,唯一的原因是他已有了核彈,而軍力又強,故華府始終不敢動武。要吃柿子,也要撿軟的吃,海珊外強中乾、狐假虎威,終致父子慘死。

事實上,北韓並不是真正讓歐巴馬頭痛的國家,白宮新聞祕書吉布斯半夜四點三十分把歐巴馬叫醒,告訴他北韓已發射火箭,但歐巴馬並未被嚇到,因這是預料中事。真正會讓歐巴馬在今後四年或八年傷透腦筋的乃是伊朗發展核武以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動亂的問題。北韓和伊朗最大的不同是,北韓已是核武俱樂部成員,而伊朗則是一心一意要建核;美國、以色列及一些西歐國家想盡辦法阻止伊朗建核,歐巴馬和希拉蕊最近不斷向德黑蘭釋出善意與軟性訴求,希望伊朗不要觸犯眾怒。

伊朗肯定會發展核武,但在國際壓力和以色列的武力威脅下,也許會放慢腳步,一面敷衍以應付美以等國,一面祕密發展。任何一個地處敏感戰略地帶的開發中國家,都想建核以自保或要脅別國,伊朗自然不例外。歐巴馬能否在任內達成阻止伊朗建核的目標,無人能夠預料,但前景似乎不太樂觀。歐巴馬在布拉格說希望舉世成為一個無核世界,這是一個崇高但又難以企及的理想,問題還是在於這個世界存在太多不守遊戲規則的獨夫。其實,歐巴馬擔心伊朗更遠甚擔心北韓,因還有機會阻止伊朗發展核武;而對北韓,除了「嚴密注視和防範」之外,盟國已無計可施。

伊朗問題雖嚴重,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局勢更加危急,巴基斯坦擁有六十至一百枚核彈,只要有一、二枚核彈落入基地組織或神學士恐怖分子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而巴基斯坦內部又呈四分五裂之態,政府無能為力、軍方便宜行事、情報單位與恐怖組織關係密切,全國幾乎沒有一個能夠正常運作而又能發揮管理效率的統治機構。阿富汗問題和巴基斯坦情勢息息相關,不可能一治一亂,要就兩治或兩亂。照目前的局面演變下去,巴阿兩亂的可能性最大。

歐巴馬強調解決阿富汗問題,不能單靠軍事,外交亦相當重要,但又一面增兵阿富汗。巴基斯坦政局深深左右阿富汗的安危,不幸的是,目前巴基斯坦已成為全世界的一座大火藥庫,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美國特使郝爾布魯克如果能旋乾轉坤,安定南亞次大陸,則諾貝爾和平獎非他莫屬。



◆ 索國叛離區:純海軍反海盜策略 注定失敗

法新社 2009-04-08

索馬利亞東北部叛離區域普特蘭(Puntland)今天表示,如果不對陸地上的地方當局提供更多協助,各國海軍企圖剷除索馬利亞海盜的努力終將失敗。

普特蘭是亞丁灣(Gulf of Aden)海盜的主要根據地。在海盜於48小時內連劫5艘外國船隻後,普特蘭安全部長薩馬塔(Abdullahi Said Samatar)呼籲國際提供援助。

他告訴法新社(AFP),「儘管各國增派許多艦艇,但國際聯合部隊打擊索馬利亞外海海盜的任務並未成功。海盜所劫持的船隻並不比過去少。」

從上週六到本週一,海盜連劫一艘英國貨輪、一艘德國貨櫃輪、一艘台灣鮪釣漁船、一艘葉門拖船,以及乘客包括三歲幼童的一艘小型法國遊艇。

2008年共有近150件索馬利亞海盜攻擊案,其中大多數位於亞丁灣。這是全球最繁忙海運路線,每年約有1萬6000艘船隻通過這個瓶頸進入紅海。

海盜最新戰利品船隻大多在印度洋被劫持,而非有各國艦艇密集巡邏的亞丁灣海運路線。

海盜最新的劫持行動打破今年初以來的相對平靜。如今看來,這項平靜與冬天惡劣海象更有關連,與海軍嚇阻力量較少關連。

代號「亞特蘭塔」(Atalanta)的歐盟反海盜行動已進行一個月,估計每年將耗費超過3億美元。薩馬塔警告,如果他的政府未獲扶助,這些錢恐怕都將浪擲。

他在電話中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們應該協助我們,設法解決陸地上問題,好讓我們可以聯手解決海盜問題。」(譯者:楊超寰)



◆ 我漁船遇劫 中宣稱將營救

【李翰、朱建陵、吳明杰/高雄-北京連線報導】2009-04-08 中國時報

高雄籍漁船「穩發一六一號」疑遭索馬利亞海盜挾持,船東謝龍豐已赴日本尋求管道援救;他透過越洋電話表示,根據經驗,海盜通常在回到老巢後才會對外聯絡勒索贖金,目前公司仍未接到任何訊息,保險公司會透過賽席爾當地船務代理商協助援救。

針對台灣「穩發一六一號」遠洋漁船在非洲賽席爾附近海域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一事,雖然台灣並未向大陸提出協助請求,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七日表示,中國將設法安全營救被劫持的船員和船隻。

漁船遭海盜挾持,因我國邦交國少,漁業界並不指望政府,都私下尋找管道談判後,再請求駐外單位人員陪伴交贖款,船公司也擔心觸怒海盜而危害人員生命,處理也非常低調。

台灣鮪魚公會昨天說明穩發一六一號遭海盜挾持情況。船東謝龍豐說,海盜可能一個月後才有進一步消息。

他表示,穩發一六一號向明台產物保險公司投保,船公司與當地的賽席爾島國有入漁合作,保險公司與當地的船務代理商有往來,公司也會透過保險公司請當地船務代理商設法援救,目前只能以時間換取空間,海盜不要船、人,只要錢,公司一定會盡力維護人船安全。

據了解,與穩發一六一號在相同水域作業的漁船回報,海盜船偽裝成民船靠近漁船,從遠方看,海盜船只是艘小帆船。同水域作業的五、六艘漁船,在穩發一六一號遭挾持後,紛紛返回賽席爾等港口。

昨日漁業署官員到船長顏勝男、輪機長董麟祥家中慰問,並說明政府援救情形;家屬希望政府一定要將人救回,並強調只要人安全回來就好。



◆ 海巡艇騎上龜山島 拖救中沉了

自由時報 2009.04.08

〔記者楊宜敏、黃敦硯/綜合報導〕蘇澳海巡隊一艘編號5005巡艇,前天清晨4時許,因主機故障失去動力,加上鋒面南下海象變差,被大浪打上龜山島的龜尾沙灘上擱淺,昨天下午4時滿潮時雖然成功拖離沙灘,但隨後卻在拖回蘇澳港途中沉入大海。

擱淺巡艇昨天下午4時許被拖離龜尾沙灘後,立刻由保險公司負責的拖船要拖返蘇澳海巡專用碼頭,原本以為一切順利平安,沒想到,下午5時28分才拖離龜尾1.9浬遠,卻傳出巡艇因風浪過大導致該艇進水沉沒。

10年前 5500萬打造

海洋總局表示,這艘50噸巡防艇是於10年前,花了5500萬元建造,此次沉沒,由保險公司負責理賠;海巡署決定嚴懲失職人員,分別給予記大過至申誡不等的處分,情節嚴重者,還將調往他地服務。

8人員 平安獲救

海巡說,這艘巡艇船上有8名人員,前天清晨做例行性巡防任務,途經龜山島附近海域,左右側主機先後當機,無法重新啟動,巡艇完全失去動力;不巧,又碰到鋒面南下,浪高6到7級,陣風高達9級,失去動力的巡艇不敵大浪,沒多久就被推漂,打上龜尾沙灘擱淺。

海巡接獲通報後,立即派遣編號6001巡艇前往現場瞭解狀況,並作適當處置;同時,海巡總局船務組也派員隨艇前往察看,聯繫保險公司實施拖救作業及後續相關理賠事宜。

海巡隨後除對外說明,5005巡艇上8名人員都平安,武器彈藥裝備清點無誤。海巡署昨指示海洋巡防總局進行檢討,認為巡防艇人員執行勤務確有疏失,雖然當時海象惡劣,但巡防艇駕駛應注意而未注意,導致巡防艇不慎擱淺。

海巡署重懲 駕駛記大過

據了解,海洋總局昨天下午召開海事評議委員會,對該艇值班游姓副艇長、林姓當班駕駛予以記大過一次、林姓艇長則記過2次處分,而3人均被調往他地服務,至於該隊其他相關幹部、該艇次執勤人員也依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記過、申誡懲處。

另外,海巡署也要求海洋總局將這次意外列為案例教育,深入檢討勤務疏失部分,不得再出現同樣錯誤。



◆ 潛艦國造 提升戰力刺激產業

【聯合報╱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高雄市)】 2009.04.08

六日聯合報報導國安會對是否採購潛艦、是否國造,仍無最後定論。

反對建購潛艦者,主因在於兩岸緊張關係和緩不願碰觸敏感軍售,且美方提出建購潛艦需求經費過於龐大。前者,有自廢武功之嫌;後者,則由於美國內外諸多因素干擾所產生的天價,實際上僅需現行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報價即已足夠。

澳洲建造潛艦模式與台灣目前環境極為類似,澳洲原規劃潛艦船體至少百分之七十由澳洲建造,共有七十個澳洲及海外廠商參與,除了創造約二千個就業機會外,更幫助超過一百家澳洲公司獲得ISO 9000品質保證標準認證。而整個造艦計畫船體部分最後竟達成百分之七十三點五的自製率,戰鬥系統則達百分之四十五。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於二○○六年提出「國造小型潛艦之策略建議」,以德國二○六A型潛艇為基本構型自行研發建造五百噸級原型艇。

小型潛艦的研發具有五項重要的利基:潛艦除軍事用途外,平時尚有其他非軍事用途之價值,如監偵、情蒐、國土安全、海洋科研及護漁與緝毒等(澳洲與加拿大已經驗證運用);潛艦於平時擔任假想敵之責,目前潛戰隊已現窘境更無法充分扮演假想敵之角色,若無足夠潛艦協訓水面作戰艦與空中反潛兵力,台灣的反潛戰力等於是華麗不實。

此外,潛艦自力研發能夠將軍事投資與後續的作業維持轉化為內需,刺激相關產業與提高國民就業,有助落實民生與國防合一;潛艦的關鍵技術如「燃料電池」與「永磁馬達」的獲得與轉移,可大幅提升民間能源產業技術與自足需求;研發的啟動與投入可表明台灣長期發展潛艦的決心,當關鍵技術獲得突破或完成原型艇的造艦工作,美國或其他具建造能力的國家即可能釋放採購管道。

台灣潛艦採購案延宕超過八年,反潛作戰能量日漸衰退,台灣海上交通存在衝突時遭切斷風險,政府與國安高層應立即做出明確決策。

※ 國防很諷刺的,是促進科技發展的重要推手。



◆ 我升官你發財

【聯合晚報╱社論】 2009.04.08

誇不誇張?中華民國不少現役將領,肩上掛的星星居然可能是花錢買來的。據說還有公訂「價碼」:少將一百萬,中將三百萬,上將五百萬。照這種行情,各級軍官何必兢兢業業,不如「拚送錢」就搞定了升遷情事。根據調查,已有確實事證證明幾位現役將領就是這麼升官的。

千萬別低估這樁弊案的傷害性。先前已有黃芳彥介入軍方人事升遷的傳言,如今又傳出一個半大不小的掮客就能主導這麼大的買賣,如何不令人觸目驚心?軍方要如何從這樁弊案中恢復對外形象和對內士氣?所有那些肩膀上掛星星的將官們,不論是確有隱情還是無端被波及,難道真避得了外界的質疑?難道真躲得過屬下的目光?對那些一路苦幹實幹升上來的將領,這種質疑的傷害有多大!

看看傳言中掮客的行徑,簡直有如軍中版的「無間道」,若干軍官從低階起就開始接受「供養」,晉升成功之後再以「軍事採購」回饋。檢方甚至懷疑,不少軍事機密就這樣流出去了。想想有多可怕,政府還要對小學生宣導什麼「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看來再大的機密也能用錢買,只要花銀子,要什麼就有什麼!

更離譜的是,這麼嚴重的事,相關傳言在軍中瀰漫多年,甚至外界亦有耳聞,居然從未被國防部認真處理過。整件事還是在檢方偵查軍事工程弊案的時候,「順便」發現的,而且不發現則已,一清查就攤出牽連廣泛。特別是扁政府執政年代所晉升的將官,現在變成人人有嫌疑,難怪外界譏諷「七百顆星星都是買來的」。軍中多年辛勤佈建的內部監察與保防機制,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如果說是「習焉不察」,不也證明了早就「相沿成習」!

馬劉團隊不管誰在第一線、第二線,清查這件事不能客氣,務必慎重並有效率地處理。雖說軍方向來是個封閉體系,但不管門禁深深深幾許,一定要投入人力查個徹底,只要事證明確,馬上嚴懲,否則不但是軍方的整體形象要賠進去,光想像那後果就夠可怕了:如果花五百萬就能買一個上將,那花不到一億,將整個高階將領買下來都綽綽有餘了。這樣的軍方,還可能保國衛民嗎?



◆ 鑽研兩棲作戰 中向台將領取經

【亓樂義/專題報導】2009-04-08 中國時報

今年是「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當年國軍在金門古寧頭全殲九千多名渡海進犯的共軍,史稱「古寧頭大捷」,這一仗守住金門,也保住台灣。此後中共一再檢討作戰失利原因,積極鑽研兩棲登陸作戰,並把觸角伸向台灣。海軍退役中將、擁有諾曼地登陸作戰經驗的葛敦華,成了對岸統戰的目標之一。

一九四四年,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地登陸,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歷史的偶然,促成廿五名中國海軍軍官登艦參戰,葛敦華名列其一,隨著老兵凋零,至今在台灣擁有諾曼地登陸作戰經驗僅剩葛敦華一人。

參與諾曼地登陸 葛敦華受重視

葛敦華說,當年國民政府派出廿五名海軍軍官到英國深造,不久遇上諾曼地登陸,為吸收「戰場經驗」,他們奉命隨艦參戰,他本人登上英國護衛航空母艦,從法國北部一路打到南部。回首前塵,歷歷在目。

戰後,這批軍官先後返國,分派在不同單位,又遇國共內戰,情勢急轉直下。撤退來台的這批軍官約有十位,據葛敦華記憶所及,其餘都留在大陸,他們都不是共產黨員,而是來不及撤退,或基於個人因素不願來台。

這批擁有「特殊經歷」的軍官,分隔兩岸,即便兩岸開放探親亦無聯誼。眼看歷史逐漸被人遺忘,孰料,葛敦華近年突然接收到對岸請託,希望他能為諾曼地登陸留下親身記錄,大陸方面還打算將其拍成電影,廣為宣傳。

獲邀分享親身經歷 多次婉謝

對方再三力邀,葛敦華始終未返鄉探親,並婉謝對方盛情。據他估計,大陸邀他寫諾曼地兩棲登陸回憶,可能出於二點理由。一、大陸要向世人證明,中國軍人不但參加對日抗戰,也加入盟軍在歐陸的反法西斯(納粹德國)戰爭,具有濃厚的政治涵意。

葛敦華從未與大陸家人聯繫。某年,他意外收到大陸外甥的家信,由台商輾轉而得。原來是外甥在圖書館,翻閱大陸出版的《中國海軍名將錄》,查到葛的下落,可見中共統戰之細膩,只要有價值,不論恩怨或黨派,或當事人同不同意,都視為自己人。

對岸找葛的第二個原因,應該和「研究兩棲登陸作戰」有關。

葛敦華曾擔任多項重要軍職,如果他的「回憶」,有助於中共提升兩棲登陸作戰,並危及台海安全,對任何一位國軍退役將領來說,都是一項沈重之罪。葛敦華寧願淡泊以對。

無意返鄉 只想在台平靜度日

對岸雖未能如願,但對葛敦華依然敬重有加。葛早年畢業於海軍官校(福州馬尾),二○○六年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到福州訪問,並參觀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走到四樓展廳,忽然看到一張圖文並茂的名人介紹,感到十分眼熟。

未等講解員說明,連戰看清介紹中的名人,脫口而出「這個人我認識,是葛敦華,人在台灣!」全場為之訝然。在短短幾行的介紹中,寫著「葛敦華...參加過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地登陸。」

年事已高的葛敦華,目前是「國防部顧問」,持續關心軍務,在一些內部研討會中偶見其身影。問他是否有返鄉探親的打算?他俏皮地說,年紀大了,「消費券也花完了」,在台灣平靜過日子吧!



◆ 不懂跨海登陸 共軍古寧頭挫敗

【亓樂義/特稿】2009-04-08 中國時報

台灣有今天,不能忘記一九四九年十月廿四日的「古寧頭戰役」。短短三晝夜,共軍共三個團,九千多人渡海進犯金門,遭國軍迎頭痛擊,是國民政府挫敗退守台灣後起死回生的一仗。

大陸稱為「金門戰役」,正好是新中國成立後第廿四天,此一慘敗使中共犯台幻滅,並顯示兩棲登陸作戰之難,非共軍短時間內能克服。這段痛苦記憶解放軍甚少提及,直到○四年中共空軍副政委劉亞洲中將,為紀念其父寫下《金門戰役檢討》,才公開敗因。

劉亞洲說,挫敗始於輕敵,包括毛澤東在內,沒把金門放在眼裡,而這一輕忽,恰恰是改變兩岸歷史的轉折。除此,共軍主帥葉飛一進廈門,就把母親從家鄉接來同住,說明在他心中,國共已無大戰。大敵當前,主帥自我鬆懈,焉有不敗之理。

另一主因是,共軍將領不了解何謂兩棲登陸作戰,以為攻打金門,是「由岸至岸的水上運動」,如同渡江過河,觀念錯誤種下敗因。

在劉亞洲的檢討中,對國軍破釜沈舟著墨甚少,但他提到戍守金門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在臨戰前當晚七時,向金門防衛司令胡璉報告,稱廈門一帶共軍船隻停止活動,入夜後全面燈火管制,一反常態,研判共軍有大動作。果然,當晚零時,共軍趁夜搶灘登陸。

葛敦華說,高魁元現已一百零二歲,躺在床上不能行走。高是古寧頭戰役第一功臣,他的機警,爭取到「三小時的預警」,使守軍有備應戰。除此,國軍船隻有限,難以撤退,大家只好置之死地而後生,沒想到大獲全勝,台灣得以確保。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一個火箭各自表述 泰10萬紅衫軍再起

* 精通瑜伽? 歐巴馬身段軟
* 看懂天下事》一個火箭 各自表述
* 泰10萬紅衫軍 嗆總理下台
* 美貨輪遭劫 21船員擊退海盜
* 海軍護航 操兵兼刺探敵情?
* 國際瞭望-不犁庭掃穴難使海盜絕跡
* 回 響-諾曼地戰役資料 不難取得

◆ 精通瑜伽? 歐巴馬身段軟

【聯合報╱巴黎特約撰述 郭乃雄】 2009.04.09

G20峰會和北約60周年慶標榜了世界的若干變化,一向遵循戴高樂獨立路線的法國,似乎變得開始親美,長期奉行單邊主義的美國,也變得不再唯我獨尊,走向世界融和!

事實真的這樣嗎?從法國總統沙克吉在G20峰會前威脅不惜退出峰會來捍衛法國改造資本主義的主張,誰能否認這不是戴高樂精神再現?尤其法國主張拉攏新興國家參與峰會,和戴高樂當年拉攏第三世界,豈非雷同?

說實話,法國重返北約指揮部,並非美英集團所樂見。正如法國報紙一張政治漫畫所繪,沙克吉大搖大擺走進指揮部,幾個美英指揮官叫苦:「天啊,戴高樂的人又回來了!」這說明美英才不相信法國會真正親美,法國念茲在茲就是想爭歐洲主導權。

參加完G20峰會,歐巴馬飛赴布拉格出席美國歐盟峰會,這時候的他做回世界地緣政治的最高仲裁者,力促歐洲要對土耳其大開方便之門,同時也給歐洲人「上課」,要歐洲視穆斯林是「朋友」、「鄰居」、「伙伴」,到了安卡拉,他更毫不掩飾,強烈支持土耳其加入歐盟!

歐洲人如夢初醒,發現溫和謙恭,開明妥協的歐巴馬,其實是另一個布希,只是他好像精通瑜伽術,身段非常柔軟,但這並不代表他會放棄當個強權總統的架勢,他的歐洲行重申美國要在歐洲布建反飛彈網,加強國際反恐力量,並堅決捍衛美元的領導地位,更欲拉住土耳其這枚橫跨歐亞的戰略棋子。

歐巴馬在峰會上儘管與歐洲人妥協,但厲害的歐巴馬還是會回馬槍扳回一城,最主要是提醒沙克吉,當今世界還是由山姆大叔說了算!



◆ 看懂天下事》一個火箭 各自表述

【聯合報╱劉必榮】 2009.04.09

4月5日早上,北韓不顧國際勸阻,硬是發射了一枚火箭,在國際上引起一陣譴責,也在東北亞輻射出一圈漣漪。

之所以沒說在國際上引起一陣「震撼」,是因為整個事件似乎都在預期之中:北韓並不是突然發射火箭的。在發射前2周,平壤就表示為了飛機和船舶的安全,特別向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海事組織,提供了發射的相關資料。(南韓方面表示,北韓過去從來沒有這麼規矩過,這次表現得像個模範生,顯然是想為萬一事後遭到制裁時辯護,並為日後的談判留餘地。)發射當日,北韓也通知了中美俄3國。發射後,大家又發現北韓軍事科技,和1998年發射大浦洞一號時並沒有太大突破,因此國際上一陣喧嘩後,又暫時回歸了平靜。

但是整個事件,從頭到尾仍相當耐人尋味。

先談北韓的動機。一般歸納,北韓發射火箭的動機有四:第一是展現軍事科技(這點顯然失敗),第二是凝聚內部支持。1998年北韓遭遇飢荒,加上第一屆金正日政府上台,所以用發射大浦洞一號,凝聚內部支持。今年金正日第三屆政府要上台,但金本人卻健康狀況成謎,加上事前傳聞的接班佈局又沒有出現,所以更需要用「軍容壯盛」,來凝聚全民向心力。

第三個動機是用「戰爭邊緣」戰略,引美國新政府與其談判。過去北韓只要談判陷入膠著,或對方有新政府上台,都會用這種戰略,引對方來談,並獲得更多利益。這次也是一樣,何況北韓手中又扣了兩名美國記者,更多了談判籌碼。第四個動機,是想在太空計畫上,和南韓較勁。因為南韓也在發展太空計畫,所以希望先跑贏南韓。四個動機並非互相排斥。

但是美國顯然並沒有「中計」。1998年發射大浦洞一號時,美國之所以緊張,是因為當時北韓所展現的軍事能力,超出美國預期。加上柯林頓一直想把解決北韓核武問題作為外交的重大成就,也好掙脫纏身的緋聞事件,所以趕緊跟北韓展開對話。今天情勢已大不相同,歐巴馬不急著處理北韓問題,所以除要求安理會制裁外(歐巴馬應也知道,有中俄反對,新制裁案根本過不了關),對北韓還是冷處理。也許終會和北韓直接對話,但不是現在。

所以要看的是周邊國家的反應。日本的反應在北韓發射之前相當激烈(其中多少有麻生首相拉抬支持度的目的),但發射之後,只說北韓發射的是「飛行物」(中國和南韓說是衛星、美國說是飛彈),也就平靜下來了。但南韓媒體卻指平靜後面暗藏危機,因為日本一度誤報,說北韓已經發射飛彈,好在5分鐘後更正,萬一再晚2分鐘(按鈕啟動攔截系統的期限是7分鐘),後果就嚴重了。韓媒批日本故意升高緊張,甚至質問日本還是如此輕舉妄動,是想製造另一次蘆溝橋事件嗎?日韓的猜忌可見一斑。日本學者自己也鬆口氣,說還好沒有飛行物落在日本,不然日本鷹派的建軍聲浪將更強。

同樣的,南韓內部也有發展長程飛彈的聲浪。中國大陸則呼籲各方冷靜,極力想防止新一波東北亞軍備競賽。「一個火箭、各自表述」,火箭發射後各國反應,與其輻射出的漣漪效應,應是我們現在觀察的重點。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泰10萬紅衫軍 嗆總理下台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8日外電報導】 2009.04.09

超過10萬名泰國反政府「紅衫軍」8日於首都曼谷集結,要求總理艾比希下台,迎回前總理塔信。泰國政治動盪不僅可能衝擊本周即將舉行的東南亞國協高峰會,更將減少慕「潑水節」之名造訪泰國的觀光客人數。

反現任總理艾比希的泰國民眾穿著紅衣,聚集在一名泰國王室官員的宅邸外示威,他們相信這名官員主導2006年的政變,使得前總理塔信下台。紅杉軍也在艾比希的辦公室外抗議,此處的靜坐抗議活動自上月26日以來,已持續兩周。紅杉軍不時高喊「塔信復位,艾比希下台!」要求艾比希辭職,重新改選。示威民眾揚言抗議活動將持續到10日。

數千名泰國維安部隊人員已駐守在曼谷市區幾處重要地標,目前尚無暴力衝突。艾比希拒絕要他下台的要求,並表示倘若抗議民眾訴諸暴力,當局將採取強烈行動反制。艾比希7日至芭達雅開內閣會議,討論10日將於當地召開的東南亞國協高峰會時,座車遭支持塔信的民眾攻擊。

4月13日至15日是泰國知名的潑水節(Songkran),每年都會吸引許多外國遊客,亦為泰國人的新年假期。泰國英文報「民族報」8日頭版引述旅遊協會的數據指出,潑水節期間,外國遊客到泰國人數比去年預估減少40%,國內遊客減少20%至30%。



◆ 美貨輪遭劫 21船員擊退海盜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8日外電報導】 2009.04.09

美國海軍表示,索馬利亞海盜8日在索國外海挾持一艘懸掛美國國旗的丹麥貨櫃輪,但貨櫃輪短暫遭劫後,船員已趕走數名海盜,重新取回控制權。

「東非船員協助計畫」協調人姆萬古拉表示,配置21名美國籍船員的「麥司克阿拉巴馬號」貨櫃輪排水量1萬7,000噸,台北時間8日下午1時許在索國首都摩加迪休東方約645公里的印度洋海域遇劫。這艘貨櫃輪載運一般貨物,一說是

駐巴林美國海軍發言人表示,「麥司克阿拉巴馬號」於當地時間上午7時半被劫,船長緊急通報表示在索國艾爾港東南方440公里處的海域遭到海盜接續攻擊長達5小時,海盜接力分乘3艘小型快艇攻擊貨櫃輪,船員雖全力設法擺脫,海盜最後仍然登輪挾持船員。這是索國海盜首次挾持船員悉屬美籍的貨輪。

軍方表示,該輪遇劫時,最近一艘美國海軍護衛軍艦相距300浬之遙,鞭長莫及。美國當局對付國人被綁架的政策,一向是不付贖金,若談判無法奏功,就採取軍事救援行動。目前該船船東已表示要談判,後續發展如何值得注意。

這次事件有兩點特別之處:一是海盜刻意避開多國護航艦較集中巡弋的亞丁灣海域,拉大作案範圍,跑到印度洋攻擊,最遠達到距索國一千多公里的塞席爾群島海域,台灣漁船「穩發161號」日前就是在那兒遇劫。二是,海盜沈寂一段時期後,近來又變活躍,近一周來更是變本加厲。美國海軍第5艦隊7日發表聲明,提醒各國商船行經索國外海時,提高警覺。

「麥司克阿拉巴馬號」全長78公尺,由台灣在1998年建造,可裝1,399個TEU貨櫃(每個長40呎)。

除了「穩發161號」,這幾天被索國海盜挾持的船舶遍及各種類型和國籍,包括英國、德國貨輪,葉門拖船,還有一艘小型法國遊艇,船上3歲小男孩也成為人質。

海盜多來自北部邦特蘭準自治區,目前扣住至少18艘船與250多人質。



◆ 海軍護航 操兵兼刺探敵情?

【聯合報╱黃偉傑/軍事雜誌編輯(北縣板橋)】 2009.04.09

我漁船「穩發161號」疑似遭劫,派遣海軍前往護航的討論再起。

從軍事角度來看,如果能利用這次機會派遣艦艇前往索馬利亞及亞丁灣海域從事護航作業的話,對於久未與外國海軍實兵聯訓的海軍來說著實是一次極為難得的經驗。而且「一天實戰抵十年訓練」,雖然對付海盜並不算是高強度正規作戰,但對於久未經戰陣的我國海軍來說依然是極為難得的經驗。

過去我國海軍經常前往南非進行敦睦遠航,部分海軍中階軍官更曾親赴南非海軍指參學院受訓,對於索馬利亞周邊海域的狀況相對熟悉。除了水面作戰之外,海軍甲級特勤隊也可利用這次機會隨艦進行實兵實彈反劫船演訓,加上過去海軍對抗中共快艇和沿岸作戰的經驗豐富,前往該海域清勦海盜應不困難。

除了難得的實戰經驗之外,由於海軍向來沿用美式教範和裝備規格,因在必要時可以直接尋求美軍第五艦隊或其他西方國家的後勤支援,省去運補需求。而且如果能藉此機會和美軍艦隊共同驗證聯合操演程序,對於我國海軍來說更是高司兵推圖演所無可取代的寶貴戰訓。

更重要的是,軍方可以藉此難得的公開機會觀察中共海軍現役一級艦在實兵作戰中的表現,另外中共海軍官士兵和海軍陸戰隊在應付非傳統海上作戰時的表現也是觀察重點。畢竟中共海軍也已多年未經戰事,這次海外護航任務其實對於中共當局來說兼有宣揚國威的重大意義,因此裝備和人員必定都是一時之選,在臨場表現上正可作為指標部隊的參考。

但從國際政治現實的角度來看,美國和中共是否首肯我國海軍派遣艦隊前往索馬利亞仍是未知數。再者我國海軍肩負台海防衛任務,雖然抽調兵力相對有限,但對於已經捉襟見肘的各戰隊海軍一級艦戰訓本務需求來說仍是不小的負擔。

打擊索馬利亞海盜已成國際共識,但決定未來我國海軍能否前往索馬利亞的關鍵其實並非戰力,而是國際實力。

※ 相關報導:

我漁船索馬利亞遭劫 外交部提出說明



◆ 國際瞭望-不犁庭掃穴難使海盜絕跡

【本報訊】 2009-04-09 中國時報

印度洋海盜這幾天又猖狂起來,一則海上季節風已結束,再則停頓了一個時期,手中所劫持的船隻減少,「船質」減少就等於是金錢勒索減少,所以要趕快活動。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劫持的招數增加,海盜的手段也在增強,沒有徹底的犁庭掃穴作法,海盜永無剿滅之時。

「國際海事組織」開出了不少防盜招數,譬如在船體周邊裝上帶刺的鐵絲網,使海盜不易攀爬上船,讓海員多訓練使用船上水龍的技術,以噴射水柱阻攔海盜上船,要船隻避開索馬利亞海岸,維持離岸六百英里的航行等等。結果是,商船都認為缺少效果而不認真聽從。

商船之所以對輕武裝的海盜束手無策,只因為船員手中沒有自動武器,否則駕駛小艇的海盜很易被迫離開,但國際規定商船上不能有武裝,即使自衛也不行。商船不能武裝當然是合理的,否則就變成炮艇了,但似乎應該允許船員擁有手持的輕武器自衛,而如果國際規範修訂,海盜肯定不易登船。

最重要的是海盜不可能在海上漂流,它必須有陸上根據地,如果將索馬利亞海盜的陸上巢穴摧毀,就能根本解決問題。西方國家為九一一美國受襲的事件攻打阿富汗,動員數十萬軍隊「樂此不疲」,而海上許多國家的商船遇襲,西方國家卻不願摧毀海盜巢穴,儘管索馬利亞政府自己也不反對這樣做。

現在這海域有十五至廿艘各國的軍艦巡弋,但遠遠不夠,也許增至百艘戰艦方可,倒是,這樣又有什麼作用呢?抓到海盜不能處決,只能送交索馬利亞或肯亞法庭審判,而即使判刑也未必很重。這能嚇阻海盜猖獗嗎?請注意今年至今,那麼多軍艦只抓獲十六名海盜而已。

※ 之前曾報導過索馬利亞海盜興起的根本原因:

索馬利亞戰事 (2006年至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回 響-諾曼地戰役資料 不難取得

【張力/北市(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2009-04-09 中國時報

昨日貴報亓樂義先生〈鑽研兩棲作戰,中向台將領取經〉的報導,我有幾點不同看法,謹提出以供參考。

一、諾曼地登陸戰在執行前雖屬機密,但依美、英兩國檔案管理規定,相關文件在數年後就會降低密等,改為「限制閱讀」。事隔六十五年,大部分文件應早已開放。任何人想要調閱諾曼地登陸戰檔案,並不困難。

二、歐美國家重視軍事傳統,參與過某次戰役的人員,會留下回憶錄,甚至每年聚會,共同懷念戰爭生活,累積戰時記憶。由於軍事檔案的方便參閱,不論撰寫回憶錄,或是研究戰史,均非難事。諾曼地登陸為二次大戰重要戰役,現有之相關著作極多。

三、葛敦華將軍是一九四二年考上第一批赴英實習參戰人員,該批共錄取二十四位海軍軍官,名為參戰,實際上只能算是觀戰,也就是隨艦出航,在一安全處所觀看盟軍行動,絕無可能參與登陸戰的規畫和執行。

四、其中一位出身青島海校五期軍官黃廷鑫住在杭州,是大陸參加諾曼地戰役的唯一倖存者,。據他回憶,諾曼地登陸消息,他是在六月六日艦上早餐時,聽BBC報導才得知的。

因此,若說中共希望為葛將軍留下諾曼地參戰的紀錄,只是說明其不再迴避國民黨領導抗戰的史實,並積極掌握歷史的解釋權而已。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FBI將與海盜談判 五十年維和的可行性

* 國際瞭望-泰國已失去和解機會
* 自願當人質 勇哉船長救船員
* FBI將協助談判 要求海盜釋放船長
* 聯國分析:想根除海盜 先改善索國政局
* 當海盜 擁華屋、名車、美女
* 伊拉克戰費遠超出發動戰爭時的估計
* 台灣關係法30年 夏立言:台美關係基石
* 新一代學者信強: 建構命運共同體 大陸對台新戰略
* 五十年維和的可行性

◆ 國際瞭望-泰國已失去和解機會

【本報訊】2009-04-10 中國時報

泰國被納為「廿國集團」成員,經濟方面是應有些作為,東協高峰會延遲後仍在泰國芭達雅舉行,泰國確實應趁此機會在東協中扮積極的角色,謀求讓東協在金融海嘯危機中脫困。但是阿披實政府卻正受困於「紅衫軍」的示威集結,窮於應付,當然也顧不了籌劃經濟策略了。

「黃衫軍」罷兵,代之以紅衫軍,說明泰國這兩股人馬已成勢不兩立。而在可見的將來,不可能有穩定的局面,原因是戴克辛決定要反撲。

早先,戴克辛還持較慎重態度,但司法的判決以及政府吊銷其護照並圖謀引渡,已使他非破釜沉舟一戰不可,於是不停地在國外放話,並公開號召支持者反抗現政權。二○○六年泰國軍事政變後,本欄就首先報導政變內幕,說是樞密院院長普瑞姆在幕後指使軍方發動政變,而其目的是保皇,也就是阻止民主勢力侵犯到王權。

在泰國談論王室是一種禁忌,泰國媒體即使知道普瑞姆與王室合謀之事,也不敢報導。雖然民間對此瞭然,但政界還是無人敢說出來,以致幾乎沒有對普瑞姆發動政變的指控。戴克辛當然完全知道,但他不說,因為點破了就難免涉及王室。直到上個月,戴克辛終於耐不住而公開說出普瑞姆是政變主謀,所以這幾天紅衫軍除了對付阿披實之外,也包圍普瑞姆的住所,並要他辭職。

普瑞姆歷任陸軍總司令,是軍界前輩,又擔任總理八年,政界故舊晚輩很多。而他之所以在泰國這樣政情變化不停的局面中長保勢力不墜,原因就在於他與王室關係密切,至今仍是王室的最高顧問。普瑞姆已八十八歲且榮華富貴,何以還要插手政局搞政變?原因無他,忠於王室而已。

戴克辛之挑明普瑞姆,也間接透露了王室在上次政變中的角色。如果他不是已被逼到不得已,可能不會這樣挑明。以政治來說,就是豁出去了。

泰王蒲美蓬年邁多病,是風燭殘年,他普獲人民敬重,但如果證明插手政變,那就會失去民心,在這樣情形下,戴克辛的支持者可能不會妥協。而一旦蒲美蓬去世,軍方及司法界是否還那樣擁戴王室,也是值得注意的。尤其正值國家經濟走下坡,爭民主的反抗勢力不會後退,戴克辛仍有財力,也有其聲望,在海外遙控反抗行動是不會鬆手的。

只有兩股勢力妥協,方有些安定,但兩派纏鬥至今,似已失去和解機會,這真是泰國的一大不幸。



◆ 自願當人質 勇哉船長救船員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9日外電報導】 2009.04.10

索馬利亞海盜8日在索國外海挾持一艘懸掛美國國旗的丹麥貨櫃輪,數小時後美國船員又奪回貨輪的控制權,但是船長菲利普斯為免船員再遭到海盜攻擊,自願當人質跟隨海盜搭上救生艇,由於油料不足,正在海上漂盪。

美國海軍驅逐艦和其他船隻已於9日趕抵現場,為談判放人做後盾。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密切注意此事發展。這是索國海盜首次挾持船員都是美籍且掛美國國旗的貨輪。

有20名美國籍船員的「快桅阿拉巴馬號」(Maersk Alabama)貨櫃輪8日清晨7時30分遇劫。船長緊急通報表示在索國艾爾港東南方440公里處的海域遭到海盜攻擊,海盜接力分乘三艘小型快艇攻擊貨櫃輪,船員雖全力設法擺脫,海盜最後仍然登輪挾持全部船員。據信這是19世紀初北非巴巴里戰爭(Barbary Wars)以來,第一艘美國商船被挾持。

部分船員透過衛星電話向媒體敘述,海盜一度將全體船員扣為人質,後來船員趁機抓住一名海盜,並以此要挾海盜釋放其他船員。船長菲利普斯(Richard Phillips)說服4名海盜登上該輪的救生艇離開,不過船長為確保船員安全,自己做為人質被海盜帶走坐在救生艇內。

船員釋放被綑綁12小時受傷的海盜,希望交換船長但未成功。不過船長利用無線電與船員保持連絡。在當地的CNN記者採說,海盜和船長乘坐的救生艇就在軍艦視線可及之處。

美國官員說,海軍驅逐艦USS Bainbridge和至少六艘其他船隻馳往該地援助。Bainbridge已於9日清晨抵達現場,一架海軍P-3飛機飛掠該地區,看到救生艇。

船東快桅公司(Maersk Line)發言人史彼爾表示,海盜尚未提出贖金要求,目前他們以船長平安歸來為首要考量。

貨輪上有400多個滿載食品的貨櫃,其中有232個是聯合國提供索馬利亞和烏干達難民的食品援助。貨輪已奉船東之命離開現場前往肯亞。

索國北部布撒索(Bossaso)125海浬的亞丁灣海域,9日再度發生海盜攻擊事件。海盜企圖劫持一艘掛有馬紹爾群島旗幟的散貨輪,攻擊一小時未果後撤退。

索馬利亞海盜橫行造成船公司人人自危,不僅運輸保險費暴增,往來亞洲及歐美的船隻航行路線也繞道南非,不再經由蘇伊士運河。



◆ FBI將協助談判 要求海盜釋放船長

自由時報 2009.04.10

〔編譯張沛元/綜合九日外電報導〕美國海軍驅逐艦「班布里奇號」(USS Bainbridge)九日破曉時分已抵達日昨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的貨輪「馬士基阿拉巴馬號」(Maersk Alabama)所在的水域;儘管貨輪上的美國籍船員抵抗海盜的攻擊,並已奪回船隻控制權,但美籍船長菲力普斯卻被搭乘救生艇逃逸的四名海盜當作人質擄走,目前情況不明。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表示,軍方已要求FBI支援,協助處理與海盜談判放人。

這是近一週來第六艘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的船隻,也是美國船員兩百年來首度遭遇海盜攻擊挾持。船公司「馬士基」發言人史皮爾斯表示,班布里奇號已抵達非洲東北部「非洲之角」外海,海盜搭乘的救生艇仍在阿拉巴馬號附近海面上漂浮,該公司當前第一要務就是讓菲力普斯安全獲釋,但海盜目前並未對船公司提出任何要求。史皮爾斯還說,據信搭載船長與海盜的救生艇已用罄油料,目前在海面上自由漂浮。

阿拉巴馬號的二副昆恩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菲力普斯被海盜劫持,船員們正試圖與海盜就釋放船長的條件進行談判。CNN還說,搭載逃逸海盜與船長的救生艇,就位於阿拉巴馬號視野範圍內的海域上。不過,肯亞的「東非船員協助計畫」協調員姆旺古拉說,他們接獲的消息是阿拉巴馬號已前往安全水域,但船長的情況不明,不清楚他仍遭海盜挾持,或已安全重返阿拉巴馬號。

菲力普斯的家人齊聚他位於佛蒙特州的家中,焦急地邊看電視新聞、邊接聽來自國務院的電話,以了解菲力普斯的情況。菲力普斯之妻的姊妹吉娜說,「我們希望也能很快聽到李察的消息」。

英國智庫「王家國際事務研究所」 的海盜專家密道頓認為,這些海盜手上只有一名人質,他們既沒地方藏匿人質,也無法與馳援的軍艦對抗自保,何況他們還在距離索馬利亞數百公里遠的海面上漂浮,處境相當艱難。阿拉巴馬號隸屬丹麥但懸掛美國國旗,船上載有援助索馬利亞和烏干達的數千噸糧食,八日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以東六百一十公里海域上遭遇劫,船上有二十名美國籍船員。



◆ 聯國分析:想根除海盜 先改善索國政局

【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8日電】 2009.04.10

懸掛美國旗的丹麥貨船8日遭索馬利亞海盜襲擊,讓索國海盜再成國際焦點,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指出,經各國合作,已大幅遏止索海盜行動,但根本解決之道,須索國改善政治局勢。

聯合國發布國際海事組織聲明,指國際針對索馬利亞海盜問題,展開三項關鍵行動:為世界糧食計畫署運糧船護航;確保通過亞丁灣戰略運輸航線安全;加強逮捕與追究海盜刑事責任。

自軍艦為糧食署糧船護航來,沒有一艘運糧船遇襲;自多國海軍巡航亞丁灣航線後,此一海域海盜襲擊數量大幅減少,海盜被迫改變戰術,轉向索馬利亞海域或更遠的印度洋海域。

但國際海事組織指出,索國海盜活動仍未平息。因索馬利亞海域廣闊,國際無法出動足夠軍艦與戰機充分保護。據美海軍估計,至少需61艘軍艦才能確保航道安全,但目前僅約12至16艘軍艦。

海盜問題是索國缺乏法治導致的惡果,要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需索政府改善治理,建立管理本國領海能力,促進工業與漁業發展,消除索人從事海盜活動需要。

國際海事組織建議,途經亞丁灣各國船隻,應事先與在此海域巡邏的多國海軍登記,當夜間駛入時,應在海軍護衛下與其他船隻結隊航行;並至少距離索馬利亞海岸600海哩,保持高度警惕。



◆ 當海盜 擁華屋、名車、美女

【聯合報╱國際中心/美聯社肯亞內羅畢8日電】 2009.04.10

對索馬利亞年輕人而言,做海盜可為他們提供冒險和豪奢生活,在海上他們擁有自動武器、火箭發射器和手榴彈;在陸上他們擁有華屋、名車和美女。

索國生活極端貧苦,平均壽命只有46歲,四分之一兒童不滿5歲就夭折,當海盜成為男丁的好出路。

索馬利亞毫無法治的環境和戰略地位,也使其成為海盜天堂。亞丁灣名列全球最繁忙的航道,每年有兩萬艘往來蘇伊士運河的商船通過此地,還有無數漁船在盛產鮪魚、鯛魚和梭魚的索馬利亞海域作業。

一名海盜接受「美聯社」電話訪問說:「幾年前我們靠捕魚過活,現在我們非常有錢,我們的濱海小村名車豪宅應有盡有,就像個小天堂,根本不理會索馬利亞其他地方的問題。」

去年有42艘船隻在索馬利亞外海遭到劫持,估計勒索到8000萬美元贖金。當地海盜今年迄今已發動66次攻擊,目前還控制了14艘船和260名船員。

雖然外國政府同聲譴責,索馬利亞人卻很感激海盜為當地港市帶來繁華。海盜甚至答應興建學校和道路,可是尚未兌現。



◆ 伊拉克戰費遠超出發動戰爭時的估計

中央社 2009-04-10

曾經反對增撥戰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已要求國會增撥834億美元支應伊拉克與阿富汗戰事及外交作業。分析家指出,這顯示伊拉克戰事所需支出已遠超出布希政府發動伊戰時的估計。

歐巴馬9日致函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表示:「將近95%的這些經費將用來支持我們的軍隊協助伊拉克人民為他們自身的前途負起責任,並且致力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擾亂、拆散與擊敗蓋達組織。」

白宮發言人吉布茲坦承,歐巴馬一直批評前總統布希利用同樣的特別立法支付戰費,但這次是確有必要,因為政府在今年夏天國會可能完成正常撥款程序之前需要這筆經費。

吉布茲又說:「這將是最後一次為伊拉克與阿富汗要求額外經費。總統已討論以往幾年挹注戰費的程序,也會予以改變。」

國會預算處去年 3月中旬指出,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的直接成本已達7520億美元,到2009年底時戰費支出將超過1兆美元,其中大約80%是花在伊拉克。

然而,許多經濟學家表示,伊戰的間接成本更高。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與哈佛大學預算專家畢姆斯(Linda Bilmes)進行研究的結論是,伊戰成本可能至少高達3兆美元。

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史提格里茲說,金額如此之高是因為它包括官方估計並未納入的成本,例如負傷的6萬5000名美方人員終生醫療照顧費用,以及他們無法投入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

政府派遣成千上萬國民兵上戰場,他們未能擔任原有民間工作已使經濟產值減少大約4000億美元。

他又說,在伊拉克服役後退伍的75萬戰鬥部隊中有10萬人經診斷有心理問題。根據過去衝突的明顯證據,派駐過伊拉克的其他美軍將來也會發生各種生理和心理問題。

此外,美國政府在未來許多年還得為這些退伍軍人編列殘障給付和健康照料預算。

史提格里茲估計,美國政府靠借貸支應戰爭花費勢必要支付利息,金額將達6000億美元。以赤字預算挹注戰爭,又可能造成高達 1兆9000億美元的長期宏觀經濟成本。

他認為,伊戰的總成本正接近美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支出,以當今的價格計算約為5兆美元。

其他分析家表示,伊拉克戰爭的花費遠超出預期是由於戰事拖延太久,使得政府採購武器、補充彈藥與汰換裝備、乃至部署大批軍隊的支出不斷增加。

但是布希總統去年 3月19日在五角大廈指出:「沒有人辯稱這場戰爭不會付出高昂的人命與金錢代價,但在我們考慮敵人在伊拉克贏得戰略勝利的代價時,這些付出都是必要的。」

分析家認為,由於歐巴馬宣布明年 8月底結束戰鬥任務後,仍會有3萬5000到5萬名美軍留駐伊拉克協助訓練安全部隊直到2011年底,加上他未明訂增派美軍協助阿富汗平亂的期限,歐巴馬政府明、後年顯然還得為派駐這兩個國家的美軍要求戰爭經費。



◆ 台灣關係法30年 夏立言:台美關係基石

中央社 2009-04-10

外交部次長夏立言今天指出,今年是台灣關係法立法30週年,「台灣關係法」是台美關係基石,更可顯示美國對台灣的特殊情誼,希望藉系列活動讓新進美國國會議員了解其重要性。

「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TRA)於1979年4月10日由美國前總統卡特簽署後實施,並回溯到1979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當時台美斷交情況下,台灣關係法對台灣提供安全承諾,並成為台美各層次的交流基礎。

夏立言受訪時表示,美國在台美斷交後制定「台灣關係法」,特別的是,它是一個以美國國內法來規範雙方關係的法條,法案的內容是在保障台灣安全與各種權利。

他認為,TRA是台美關係的基石,它的存在十分重要,美國是全世界唯一用法律來規範與台灣交往關係的國家。

夏立言表示,過去台灣也曾在加拿大與日本等國嘗試推動制定該國的台灣關係法,但引起許多爭議,也未成功,「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國對台灣的特殊情誼」。

關於台灣關係法的位階議題,夏立言認為,美國跟中國高層談到台灣議題時,都會提及「3公報及台灣關係法」,但3個公報僅為行政部門簽署,未經國會審議,TRA卻是經過參眾兩院表決通過,法律位階上高於3個公報。

他說,TRA的文字雖然是死的,但在實際適用上卻是非常靈活及「與時俱進」,因應時勢變遷而有不同詮釋,不需在文字上多做修飾。

另外,夏立言強調,30年來因為有TRA,台灣與美國得以維持良好關係,且雙方交往愈趨緊密,絕對不輸任何與美國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TRA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承諾,以及提供台灣足夠防禦武器的條文,這是維持台海平靜的重要因素。

夏立言說,TRA經過30年來的施行後,參與當年制定TRA的國會議員只剩30餘位,「新的議員需要現在有人告訴他們台灣關係法的意義與重要性」,因此,外交部與駐美國各個代表處都規劃系列紀念活動,彰顯TRA的重要意義。



◆ 新一代學者信強: 建構命運共同體 大陸對台新戰略

【亓樂義/台北報導】2009-04-10 中國時報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在香港《中國評論》月刊四月號撰文指出,隨著兩岸關係的緩和,大陸對台政策也不斷進行調適,今後兩岸關係將以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為新的戰略定位,這不僅體現大陸「以民為本」的對台戰略思考,也是對「一個中國」涵義的進一步發展和闡釋。

信強在《建構命運共同體,大陸對台戰略之重構》一文中指出,馬政府接受「九二共識」,為兩岸關係回暖創造契機,而大陸對台戰略思維的調整,則為兩岸開創新局提供動力,舉凡近期大陸推出一系列加強兩岸經貿人員交流等措施,均為實現此新戰略的註腳。

他表示,大陸對台政策從最初的「武力犯台」到「和平解放」,再從「葉九條」、「江八點」到「胡四點」的宣示,顯示大陸逐漸揚棄傳統和對抗性質的對台戰略,把焦點轉移到提升兩岸人民福祉之上;兩岸關係的定位已走出「敵我矛盾」,大陸希望能通過「特定的制度化安排」,推動今後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最終以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

這位年輕學者強調,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是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的一個嶄新概念,體現大陸「以民為本」的對台戰略思考,兩岸統一不存在「誰吃掉誰」的問題,因為「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同時,此一概念向世人宣示,台灣的前途和命運,決不僅僅掌握在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手中,大陸十三億人民亦擁有不容置疑的發言權。

信強指出,兩岸因長久分裂對峙,導致台灣人民對兩岸統一的前景持有疑慮和恐懼,大陸方面已經深切體認台灣問題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因而及時在對台戰略上做出新的規畫和部署,包括促成兩會復談和開啟「大三通」,使得兩岸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趨勢益發不可逆轉。

卅四歲的信強是大陸新一代學者,專精台美(國會)關係,是大陸首位赴美國國會實習的博士生,曾二度來台交流。他在文章中仍不時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對台政策的基石,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實現。



◆ 五十年維和的可行性

【李丁讚】2009-04-10 中國時報

中國的崛起,對台灣構成嚴重的影響,金融危機之後,整個世界甚至把希望擺在中國,更加擠壓到台灣的生存空間。這次希拉蕊訪問北京,倫敦G20歐胡會談,胡錦濤對「台灣問題」甚至不提一字。這種「信心」好像,台灣連「棋子」的功能也逐漸失去了。連一直都支持西藏的法國,也主動宣告西藏(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際局勢越來越險峻了。

「這塊土地的上空,好像覆蓋著厚厚的陰霾,我們看不到願景,我們沒有將來,不知大家有無意識到,我們正一步步走向沒有光的所在。」這是黃武雄「五十年維和方案」中的一段話,其所代表的意象,經常浮現在我的腦中。尤其讓我擔心的是,我們的下一代要從這種沒有光的地方開始。想到這些,總讓我陷入無名的焦慮之中。

藍綠對抗,把台灣撕裂成兩個社會,分別有自己的報紙、廣播、電視和人際網絡。政治人物和媒體名嘴的講話,是「表演」給「自己人」看,沒有論述分析,只有情緒、象徵與對立。再複雜的事情,也被簡化成兩元對立。我們的認知與判斷力逐漸萎縮、僵化,而不能用細緻、動態、多元的態度來思考現實。在充滿變化的世局中,台灣越來越沒有能力面對。這不只是外部問題,也是內部問題。

在這種內外交相衝擊循環的狀態下,台灣陷入多重的漩渦中,變成一種「離散」的狀態,完全失去方向,更無自主動能,而一步步走向無光的所在。黃武雄的「五十年維和方案」正是在這種困境中提出。對統、獨任何特定立場的人來說,這個方案都無法滿足他們的期待。但從長期的、整體的觀點來說,這個方案卻最有可能突破當前各項困境。在無奈中,我更看到積極、冷靜和智慧。

維和方案目前正在網上引起討論,其大體內容是:(一)透過中間選民的認同,催生「五十年維持現狀,不統不獨,非軍事化」的社會共識,並明列於憲法中。(二)在「不統不獨、非軍事化」的基礎上,與中、美簽署「五十年兩岸和平協定」,並以「過渡時期台灣或中華民國」(Taiwan/ROC in Transition)的名義,加入國際組織。(三)五十年後台灣主權歸屬,可以交由那一代人視當時狀況決定,我們這一代人心結太深,不必再為這個盤根錯節的問題煩惱。

對外而言,「維和方案」提倡「和平」的普世價值,積極與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權領袖建立關係,進而打開國際生存空間,擺脫孤立狀態。台灣國際主權的爭取,不能只靠別人同情,而是要建立積極正面的價值來贏得尊重與承認。

對內而言,「維和方案」可以讓公共政策步入正軌,進而建立政治認同的情感基礎。政治認同必須以文化認同為基礎,否則只是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強加和壓迫,必然充滿暴戾之氣,不能賴以建立成國家的精神基礎。五十年的休養生息,讓我們療傷止痛,進而建立信任與合作關係,台灣才會變成真正的共同體。

從歷史來看,一九七○年代各種進步價值剛萌芽時,社會就陷入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辯論中,後來又轉變成統獨的爭戰。一直到現在,我們對民主、自由、人權的認識都很粗淺,對其他普世價值,如和平、人道、世界主義等,更是缺乏。台灣需要沉澱。和平、清明的社會心靈,才能累積出豐厚的精神基底。

這是一個公民運動,也是國際和平運動。在國內討論達成基本共識後,要把問題國際化。先把問題拋向北歐等以和平立國的國家,爭取這些國家,以及所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等世界級領袖的支持後,再利用這些網絡傳向歐美、亞洲、中國等知識界,製造輿論,取得民間支持後,再轉向政治,最後與中國官方對談,一切定案後再入憲。透過這個過程,台灣的國際主權才有希望。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摩國美俄新爆點 台灣船員成海盜肉盾

* 摩爾多瓦「推特」革命 美俄新爆點
* 「玫瑰」凋謝 喬治亞萬人逼退總統
* 海盜抗美 台灣船員成肉盾
* 美戰艦出動 監控海盜船
* 紅衫軍包圍 東協+中國峰會延後
* 東協筆記-泰國嘗到民主苦果了
* 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
* 再造中國 歷史給台灣的新選擇


◆ 摩爾多瓦「推特」革命 美俄新爆點

【聯合報╱國際中心/張佑生】 2009.04.11

烏克蘭、喬治亞、哈薩克,現在是摩爾多瓦?

蘇聯時期的附庸國接二連三脫離共黨統治,爭先恐後投向西方國家的懷抱。玫瑰革命、鬱金香革命還不夠,蘇聯解體後第一個出現共黨籍總統的獨立國協成員國摩爾多瓦,本周又爆發年輕人藉網路串聯發起的「推特」革命(Twitter Revolution),導火線是上周末舉行的國會大選被批評出現舞弊。摩國國會和總統府都遭到攻擊,警方逮捕近200人,90人受傷。

摩國總統沃羅寧(Vladimir Voronin)昨天宣布,將指示憲法法庭對上周末進行的國會大選重新計票,試圖維持政局穩定。沃羅寧和俄國總理普亭都是國安局出身。同志有難,俄國外長拉夫洛夫說話了,他呼籲美俄雙方不該逼迫前蘇聯加盟國在白宮和克里姆林 宮之間選邊站:「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二分法是假的選擇,令人無法接受,否則將引爆各方影響力在此區域的全面競逐。」

拉夫洛夫否認俄國有意插手摩國政局,也說將摩國的抗議暴動和導致政局變天的烏克蘭、喬治亞和哈薩克相提並論,並不恰當。分析家指出,假如摩爾多瓦當局挺不住政局變天,將是俄國最不願意看見的骨牌效應。

歐巴馬政府宣示要「重新啟動」美俄關係,拉夫洛夫順勢呼籲兩國之間不該「玩陰的」。摩爾多瓦局勢倘若處理不當,恐怕將成為俄國與美國和歐盟間「擦槍走火」的新爆點。



◆ 「玫瑰」凋謝 喬治亞萬人逼退總統

【聯合報╱國際中心/張佑生】 2009.04.11

喬治亞首都提弗利司街頭,前天至少湧入六萬名示威群眾,要求總統薩哈希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下台。沒得到回應,示威者昨天(10日)再度集結兩萬人,不僅包圍國會,更揚言準備衝總統府。

喬治亞反對陣營的領袖,包括薩哈希維利奪權成功的「玫瑰革命」昔日戰友,例如前喬治亞駐聯合國大使阿拉薩尼亞(Irakli Alasania )。眾人誓言只要薩哈希維利在位一天,就要街頭抗爭到底。

自從喬治亞去年和俄國交戰慘敗後,反對薩哈希維利的勢力便開始茁壯。包括昔日擔任他高級幕僚的人士,指責他處理不當。薩哈希維利在2003年的「玫瑰革命」登上權力頂峰,他承諾要讓喬治亞和歐洲統合,終結蘇聯時期的貪瀆與專制。批評者指控薩哈希維利背叛了「玫瑰革命」的價值,打壓異議人士,封鎖媒體。

國安官員表示警察不會強力驅散示威群眾,以免重蹈2007年11月覆轍;當時鎮暴警察發射橡膠子彈、催淚瓦斯並且噴水柱,驅散上萬名示威者。

薩哈希維利去年提前舉行總統大選,又可再當五年總統。支持者表示薩哈希維利的人氣仍高,反對陣營純粹是因為輸不起才走上街頭。反對陣營宣稱將號召十萬人上街頭,動員結果遠不如預期,分析家認為反對陣營還沒有足夠籌碼扳倒薩哈希維利,雙方必須協商,但是反對陣營堅稱會和薩哈希維利討論的議題就是他辭職。

或許是從摩爾多瓦的「推特革命」得到靈感,喬治亞政府也成立一個推特帳戶,定期報導最新政情發展。

打著親西方旗幟起家的薩哈希維利已經許多歐洲國家被看破手腳,但是各國仍對俄羅斯的企圖有所防備。



◆ 海盜抗美 台灣船員成肉盾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十日外電報導】 2009.04.11

索馬利亞海盜八日企圖挾持懸掛美國旗幟的商船後,四名海盜帶著自願當人質的船長登上救生艇,迄今仍與美國海軍對峙,並揚言若美軍發動攻擊,他們一定還擊。

據說海盜準備把日前劫持的台灣漁船穩發161號開往對峙海域,並把台灣船員當成人肉盾牌。美國傾向以放海盜一條生路加上贖金換回船長,讓此事和平解決。

來自海盜大本營艾爾,自稱曾參與劫持一艘英國船隻的薩瑪說,已有四艘被海盜劫持的船正往對峙海域駛去,其中兩艘載了五十四名各國人質,包含台灣船員,據稱其中一艘即為六日被劫的穩發161號。海盜準備在衝突發生時,拿這些人質作為人肉盾牌。

索國海盜透過衛星電話向路透記者說:「我們不怕老美,如果他們攻擊,我們一定還以顏色。」海盜表示,有兩艘滿載武器的小船在救生艇附近,準備接應,但畏於美國海軍而不敢靠近。

被挾持的船長菲利普斯曾試圖跳海逃生,但被海盜抓回。不願具名的國防部官員表示,從驅逐艦上可見到菲利普斯在救生艇上移動並與海盜交談,研判他狀態良好,未受傷害。

「東非船員協助計畫」協調人姆萬古拉說:「其他海盜想要幫助同夥,但靠近那裡無疑自尋死路。」據悉載著船長與海盜的救生艇燃料已經用完,海盜的情緒亦因此緊繃。海盜為向美軍示威,甚至把先前劫來的其他船隻開到對峙海域示威。

美國驅逐艦艦長已在聯邦調查局談判專家的指導下,和救生艇上海盜展開談判,並用衛星電話和其他海盜對話。

美國海軍除了九日抵達現場的驅逐艦,另調派一艘飛彈巡防艦及其他艦艇支援。咸認此對峙局面仍有解決空間,只要美方付贖金及保證海盜全身而退,就能讓船長平安歸來。

一度被挾持的商船「快桅阿拉巴馬號」,已按照原訂行程繼續航行,載運的援助食品預計十二日抵達目的地肯亞蒙巴薩港。



◆ 美戰艦出動 監控海盜船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9.04.11

美國貨輪「快桅阿拉巴馬號」船長菲利普斯被索馬利亞海盜挾持,跳海逃生後雖然被他們抓回,但可能由於美國願出高額贖金而保住性命,而海盜看來也勢必留他活命,自己才有活路。在非洲外海執行防盜巡邏任務的美國海軍軍官潔蜜琳‧德科斯特表示,海盜問題在國際間鬧大,以及美國戰艦逼近,索國海盜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

美船長被擄 台灣漁船成盾牌

海盜和贖人者各據籌碼,8日開演的這場對峙戲如何落幕,端看雙方如何拿捏下台階。海盜有意把四艘劫來的船隻,包括台灣漁船穩發161號,當成擋箭牌,情勢變化詭譎難測。海盜目前要求200萬美元贖金。

美國國防部表示,美國兩棲攻擊艦「拳師號」即將前往出事海域。拳師號有如小型航空母艦,配備千名水兵、飛彈發射器、約24架直升機與戰機,並附設醫院。另外,包括「班布里吉號」在內的兩艘驅逐艦已抵現場,「班布里吉號」以無人飛機逼近監控救生艇,另一艦「哈利波頓號」則配備直升機。

海盜的算盤:活人質拉高贖金

她說,最主要的一點是,四個海盜在陸地上有主子,他們必須向主子交代,而那些主子打的主意可能是,用一個活菲利普斯拉高贖金。

德科斯特表示:「如果他們仍然需要他,如果他們覺得所受威脅不太嚴重,如果他們還能理性行動和理性決定,我認為菲利普斯就比較安全。關鍵在我們無法完全確定他們現在怎麼想。」

海盜挾持菲利普斯登上一條救生艇。根據麻州海軍官校的樣品資料,貨輪攜帶的救生艇有頂篷,船身約八公尺長,質材是玻璃纖維,翻了船能馬上回正,但「像軟木塞般漂浮」,時間久一點的話,坐起來非常不舒服。

美海軍:四海盜無路可逃

該校校長古爾能認為,時間在美國海軍這邊,因為海盜窩在又擠又熱的救生艇裡,容易筋疲力竭,而且美國海軍擋開其他海盜船,這四人無路可逃。克爾能說:「我想,這四人心裡會害怕,他們面對隨時可能開火的美國砲管。他們手裡有個美國人質,以為可以予取予求,結果撥錯算盤。他們搞砸了,能打的牌沒有幾張。」



◆ 紅衫軍包圍 東協+中國峰會延後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9.04.11

泰國官員表示,因反政府的「紅衫軍」包圍東南亞國協(ASEAN)高峰會會場,中國、日本、南韓三國外長原定今天上午7時舉行的早餐會議臨時取消。接著,中國和東協原定9時舉行的「東協+1 」高峰會,也由於官員到不了會場而宣告延後。

中國與東協的11日會議,可能簽署「貿易協議」,這是「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ACFTA)的最後一環。

要求總理艾比希下台的示威群眾在芭達雅包圍會議飯店,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不得其門而入。三國代表團官員表示,中國外長楊潔箎和南韓外長柳明桓等了一小時,眼看無法解決,只好取消早餐會。

三國外長的11日之會,本來設定的議題為北韓5日試射飛彈問題,以及全球經濟危機。

約二千多名紅衫軍10日包圍東南亞國協年度會議及接下來的「東亞高峰會」的飯店會場。紅衫軍10日表示,他們不是要干擾高峰會,而是要取代目前的泰國政府來出席高峰會,因為目前由總理艾比希領導的泰國政府沒有代表性。

紅衫軍派代表進飯店遞送抗議書後撤退,但11日上午又回頭,目擊者說,他們用計程車和大卡車堵死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議飯店外的道路。泰國安全部隊為避免流血,大致上形同撤守,沒有強硬驅散。



◆ 東協筆記-泰國嘗到民主苦果了

【梁東屏】2009-04-11 中國時報

泰國反政府的「紅衫軍」從上星期三開始在位於曼谷的該國總理府前進行示威,至今已進入第十天。

八日當天,發動了一場總人數近十萬、號稱「最後一戰」的大示威,更有小部分的示威者在芭提亞堵到總理阿披實的車隊,對阿披實加以辱罵,其中一名示威者還用機車安全帽把阿披實所乘坐車輛的後窗擊破。

九日當天,「紅衫軍」出奇兵癱瘓曼谷市內幾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之後,造成市區內交通大亂、嚴重塞車。十日更分兵前往正在舉行「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與對話伙伴高峰會的芭提亞,一度包圍了會場所在地的「皇家崖海灘酒店」,直到當天下午五時左右,由「東協」祕書處人員出面接受示威領袖所遞交給峰會領袖的抗議信後,示威人群才散去,不過他們誓言十一日還會再到會場示威,逼迫現任總理阿披實下台。

「紅衫軍」這種無法無天的作為,很熟悉吧!就僅僅在三個多月前,反「當時政府」的「黃衫軍」也同樣無法無天,且還猶有過之,不但非法佔領總理府達四個月之久,最後還在舉世不敢置信、驚詫不已的注視之下,把曼谷素旺納普機場封閉了七天。

其實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在「黃衫軍」或「紅衫軍」動員能力多強,而在為什麼他們可這樣為所欲為。

外界的人不太瞭解,總以為泰國的示威者多麼強悍,為了民主,性命都可拋,連機場、總理府都說佔就佔。

實際的狀況是,示威者當初進佔總理府,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沒有遇到任何阻擋,就是爬個牆而已。封鎖素旺納普機場也是一樣,軍、警根本就是眼睜睜地看著示威者走進去,把驚惶失措的旅客擠出來。

泰國的軍、警在「黃衫軍」無法無天時無所作為,現在面對「紅衫軍」的無法無天,又哪裡能有所作為?更何況「紅衫軍」還沒「黃衫軍」作得那麼過分呢。

「黃衫軍」鬧事時無所作為,是因軍方雖口稱中立但實際並非中立,最後也順利導致前政府垮台。只是此例一開,自覺受盡委屈的「紅衫軍」也如法炮製,他們的策略也就正是要逼軍、警動手,凸顯出不平等待遇。

二○○六年九月遭政變推翻的前總理戴克辛,就在日前與示威群眾進行視訊連線時,酸溜溜地指責陸軍總司令阿努蓬,為何不也像黃衫軍鬧事時一樣,也公開要求總理辭職呢!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紅衫軍」的動員能力並不下於「黃衫軍」,但是其能量卻不如「黃衫軍」,主要的原因是後者「後邊有人」。

現任總理阿披實面對的「敵人」只有「紅衫軍」,不像戴克辛除了「黃衫軍」之外,還得面對甚至包括法院在內的各種勢力夾殺,雖然兩度通過民主程序贏得選舉,最終還是不免被殲滅。

現在被逼到死角的戴克辛已無計可施,只好根據叢林法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泰國的民主退化到這一地步,才是真正的悲哀。



◆ 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

【聯合報╱社論】 2009.04.11

今日兩岸關係的指導原則有兩大框架:馬英九推倡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胡錦濤楬櫫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在這兩大框架下,兩岸關係的主題是:「和平」與「經濟」。亦即,以和平促進經濟,以經濟滋養和平。

「反攻大陸」或「解放台灣」的標語已成過去,軍事解決的思維已告退潮;也就是說,主政者要讓兩邊人民流血火併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而改弦易轍為訴諸和平及經濟,其實就是訴諸人民,訴諸人本、民本、民生與民主。

兩岸當局經歷六十年的爭衡,尤其經歷過去二十年的衝撞,如今似乎皆已領悟到:不應、不能也不必再驅使兩岸人民相互仇恨廝殺,反而應以和平及經濟來報效人民。這樣的兩岸思維,已隱隱然改變了過去以兩岸主政者的政權鬥爭為本位的模式,而改以人民的福祉為本位。

中共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北京接待聯合報系參訪團時表示,今年兩岸關係的三大工作是:經濟合作、文教交流及民間往來。我們認為,這三大工作皆是訴諸人民的,也是訴諸人本、民本、民生與民主的。倘若這樣的思維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演化而生,則希望今後能在高度的自覺意識中繼續發揚光大。

兩岸形成今日分裂分治的局面,其實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百餘年的內憂外患所致;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救國理念分歧與政權鬥爭糾纏在一起,最後中共贏得了軍事鬥爭,但救國理想卻一度落空。主要因素,可能就在「以主政者為本位」,而不是以「人民為本位」。土高爐是這種思維,文革也是這種思考。一直要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釋放了人性及民力,始漸覓得「救國須先救民/不救民不能救國」的方向。今日胡錦濤這一代,當然不會走回頭路,而且更應將眼前這條路拓寬拉直走下去。

所謂「中國特色」,其實是自鄧小平以來近幾代中共領導人的修正主義之總稱。而此種修正主義的核心,我們認為,就是前文所說的「救國須先救民/不救民不能救國」。從「階級鬥爭」轉化到「和諧社會」,這應當就是從「主政者本位」,轉化到「人民本位」。統治者認知到不再使役人民,而是以增進、改善民生與民主為職志。救國的目標在改善民生、民主,而增進民生、民主即是救國的具體方案。我們相信,這樣的理想即使在現實上不是一蹴可幾,但胡錦濤這一代領導人應皆有這樣的思想高度。

所謂的「中國崛起」的動能,應當即是源自這類思維與信仰的變化。倘無這類思維及信仰的變化,即不可能有方向、目標、方法與境界。相應而言,中共當局在處理兩岸關係時,也應當有一個思維及信仰的重建工程,而且事實上此一重建工程儼然亦正在進行之中,那應當就是賈慶林所言的「正視現實/面向未來」,也或許正是前文所說的「以和平促進經濟/以經濟滋養和平」,將兩岸關係回歸到人本、民本、民生及民主的思考上來。

胡錦濤一代在內部治理上的思維變化,「改革開放/和諧社會」,帶動了在兩岸政策上的思維變化;反過來說,在兩岸關係上的思維變化,「和平發展/共創雙贏」,亦會反饋在內部治理上的思維變化。

我們曾多次強調,兩岸互動,應當建立在一套共同追求的價值與信仰上,而不應有短線操作的權謀。也就是要「與卿共舞」,不要「引君入甕」。就大歷史而言,兩岸不是誰吃掉誰的問題,而是應當透過兩岸互動,共同為兩岸的「人本/民本/民生/民主」相互激勵提攜;倘若這能做為兩岸互動的信仰體系,賈慶林所祝願的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自會受兩岸人民所期待及支持。

如果用這個角度來看本文所稱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即可謂只有一個框架,那就是:「以人民為本位的框架」。



◆ 再造中國 歷史給台灣的新選擇

【聯合報╱南方朔/作家】 2009.04.11

二○○九年是國民政府內戰失敗,播遷台灣一甲子,但換個角度而言,它也是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六十周年。這六十年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個偏安的終點,而是個複雜的旅程。過去的已成過去,那還未劃下休止符的未來,才是六十年後終究無法迴避的考驗。

過去六十年,從更細一點來分,其實可分為上下各卅年。在前卅年裡,兩岸仍處於「冷戰」結構之中而維持著高度的軍事對峙。台灣對大陸地面的軍事突襲到一九六四年停止,空戰則到一九六七年止,海戰則到一九六九年,金門相互射擊則到一九七八年。而後卅年則進入「冷和」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九七八年實施改革開放,今年是改革開放進入第卅一周年,也是它和美國關係正常化卅周年,由六十年的這上下各卅年,它所代表的其實是雙方的消長,對台灣它已成了最急迫而嚴峻的考驗。

在這六十年裡,由於情勢的演變,台灣的意識形態先後有過一九五○至一九七○中期的「反共抗俄」,一九七○中期至一九九○中期的「革新保台」,以及一九九九後的「兩國論」與「台獨論」,以及二○○八年後的「不統、不獨、不武論」及「承認現實,互不否認論」。這四種意識形態,由於本質上都是一種偏安思維;而且愈到後來愈傾向於為了選舉考量,它不但不可能改變台灣內部政治,也無助於將兩岸關係從「冷和」的困境裡向上提升。

因此,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一甲子的此刻,台灣其實已面臨極為艱鉅的考驗。過去長期以來基於偏安心態,而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及策略,已完全不足以回應外在環境的變化,而真正足以使台灣致命的,乃是當台灣的政治人物,特別是領袖級人物只為了選票考量,對未來的方向與共識不嘗試,也怯於去做努力,而只是忽焉討好這個、忽焉諂媚那個。它只會讓台灣的內部政治更加混亂與對立,也更加的標準多重和最後搞到是非混淆。今天台灣的內部政治日益混亂,過去六十年所累積的成果正一點點的被腐蝕,最後不但輸了外面,也會輸了裡面。

因此,在國民政府遷台六十周年的此刻,人們在緬懷過去之際,真正重要的毋寧是從一個大歷史的架構下來為這六十年重新定位。兩岸分立,乃是過去千年積弱,百年內憂外患所造成結果,也給了台灣暫時偏安的機會。而到了今天,過去那種列強的結構業已鬆弛。台灣依憑列強庇護而圖謀僥倖的時代業已不再,這等於歷史已給了台灣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積極參與中國事務,去「重新創造」(Reinventing)中國,這才是台灣「新主體性」的出現,也只有如此,台灣那種被扭曲的悲情心態才可被超越昇華。

無論個人或社會,都必須去做一些雖然艱難,但卻偉大的事業。此刻的台灣,必須去創造六十年後的自己!歷史上有個最成功且偉大的先例,那就是僻處高地的蘇格蘭,在它和英格蘭「合一」後,開始主導英國,造就了工業革命、自由民主,以及整個大英帝國,甚至進而影響了美國。因此人們才說,「現代」是蘇格蘭人發明的。而台灣呢?

摩國美俄新爆點 台灣船員成海盜肉盾

* 摩爾多瓦「推特」革命 美俄新爆點
* 「玫瑰」凋謝 喬治亞萬人逼退總統
* 海盜抗美 台灣船員成肉盾
* 美戰艦出動 監控海盜船
* 紅衫軍包圍 東協+中國峰會延後
* 東協筆記-泰國嘗到民主苦果了
* 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
* 再造中國 歷史給台灣的新選擇


◆ 摩爾多瓦「推特」革命 美俄新爆點

【聯合報╱國際中心/張佑生】 2009.04.11

烏克蘭、喬治亞、哈薩克,現在是摩爾多瓦?

蘇聯時期的附庸國接二連三脫離共黨統治,爭先恐後投向西方國家的懷抱。玫瑰革命、鬱金香革命還不夠,蘇聯解體後第一個出現共黨籍總統的獨立國協成員國摩爾多瓦,本周又爆發年輕人藉網路串聯發起的「推特」革命(Twitter Revolution),導火線是上周末舉行的國會大選被批評出現舞弊。摩國國會和總統府都遭到攻擊,警方逮捕近200人,90人受傷。

摩國總統沃羅寧(Vladimir Voronin)昨天宣布,將指示憲法法庭對上周末進行的國會大選重新計票,試圖維持政局穩定。沃羅寧和俄國總理普亭都是國安局出身。同志有難,俄國外長拉夫洛夫說話了,他呼籲美俄雙方不該逼迫前蘇聯加盟國在白宮和克里姆林 宮之間選邊站:「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二分法是假的選擇,令人無法接受,否則將引爆各方影響力在此區域的全面競逐。」

拉夫洛夫否認俄國有意插手摩國政局,也說將摩國的抗議暴動和導致政局變天的烏克蘭、喬治亞和哈薩克相提並論,並不恰當。分析家指出,假如摩爾多瓦當局挺不住政局變天,將是俄國最不願意看見的骨牌效應。

歐巴馬政府宣示要「重新啟動」美俄關係,拉夫洛夫順勢呼籲兩國之間不該「玩陰的」。摩爾多瓦局勢倘若處理不當,恐怕將成為俄國與美國和歐盟間「擦槍走火」的新爆點。



◆ 「玫瑰」凋謝 喬治亞萬人逼退總統

【聯合報╱國際中心/張佑生】 2009.04.11

喬治亞首都提弗利司街頭,前天至少湧入六萬名示威群眾,要求總統薩哈希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下台。沒得到回應,示威者昨天(10日)再度集結兩萬人,不僅包圍國會,更揚言準備衝總統府。

喬治亞反對陣營的領袖,包括薩哈希維利奪權成功的「玫瑰革命」昔日戰友,例如前喬治亞駐聯合國大使阿拉薩尼亞(Irakli Alasania )。眾人誓言只要薩哈希維利在位一天,就要街頭抗爭到底。

自從喬治亞去年和俄國交戰慘敗後,反對薩哈希維利的勢力便開始茁壯。包括昔日擔任他高級幕僚的人士,指責他處理不當。薩哈希維利在2003年的「玫瑰革命」登上權力頂峰,他承諾要讓喬治亞和歐洲統合,終結蘇聯時期的貪瀆與專制。批評者指控薩哈希維利背叛了「玫瑰革命」的價值,打壓異議人士,封鎖媒體。

國安官員表示警察不會強力驅散示威群眾,以免重蹈2007年11月覆轍;當時鎮暴警察發射橡膠子彈、催淚瓦斯並且噴水柱,驅散上萬名示威者。

薩哈希維利去年提前舉行總統大選,又可再當五年總統。支持者表示薩哈希維利的人氣仍高,反對陣營純粹是因為輸不起才走上街頭。反對陣營宣稱將號召十萬人上街頭,動員結果遠不如預期,分析家認為反對陣營還沒有足夠籌碼扳倒薩哈希維利,雙方必須協商,但是反對陣營堅稱會和薩哈希維利討論的議題就是他辭職。

或許是從摩爾多瓦的「推特革命」得到靈感,喬治亞政府也成立一個推特帳戶,定期報導最新政情發展。

打著親西方旗幟起家的薩哈希維利已經許多歐洲國家被看破手腳,但是各國仍對俄羅斯的企圖有所防備。



◆ 海盜抗美 台灣船員成肉盾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十日外電報導】 2009.04.11

索馬利亞海盜八日企圖挾持懸掛美國旗幟的商船後,四名海盜帶著自願當人質的船長登上救生艇,迄今仍與美國海軍對峙,並揚言若美軍發動攻擊,他們一定還擊。

據說海盜準備把日前劫持的台灣漁船穩發161號開往對峙海域,並把台灣船員當成人肉盾牌。美國傾向以放海盜一條生路加上贖金換回船長,讓此事和平解決。

來自海盜大本營艾爾,自稱曾參與劫持一艘英國船隻的薩瑪說,已有四艘被海盜劫持的船正往對峙海域駛去,其中兩艘載了五十四名各國人質,包含台灣船員,據稱其中一艘即為六日被劫的穩發161號。海盜準備在衝突發生時,拿這些人質作為人肉盾牌。

索國海盜透過衛星電話向路透記者說:「我們不怕老美,如果他們攻擊,我們一定還以顏色。」海盜表示,有兩艘滿載武器的小船在救生艇附近,準備接應,但畏於美國海軍而不敢靠近。

被挾持的船長菲利普斯曾試圖跳海逃生,但被海盜抓回。不願具名的國防部官員表示,從驅逐艦上可見到菲利普斯在救生艇上移動並與海盜交談,研判他狀態良好,未受傷害。

「東非船員協助計畫」協調人姆萬古拉說:「其他海盜想要幫助同夥,但靠近那裡無疑自尋死路。」據悉載著船長與海盜的救生艇燃料已經用完,海盜的情緒亦因此緊繃。海盜為向美軍示威,甚至把先前劫來的其他船隻開到對峙海域示威。

美國驅逐艦艦長已在聯邦調查局談判專家的指導下,和救生艇上海盜展開談判,並用衛星電話和其他海盜對話。

美國海軍除了九日抵達現場的驅逐艦,另調派一艘飛彈巡防艦及其他艦艇支援。咸認此對峙局面仍有解決空間,只要美方付贖金及保證海盜全身而退,就能讓船長平安歸來。

一度被挾持的商船「快桅阿拉巴馬號」,已按照原訂行程繼續航行,載運的援助食品預計十二日抵達目的地肯亞蒙巴薩港。



◆ 美戰艦出動 監控海盜船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9.04.11

美國貨輪「快桅阿拉巴馬號」船長菲利普斯被索馬利亞海盜挾持,跳海逃生後雖然被他們抓回,但可能由於美國願出高額贖金而保住性命,而海盜看來也勢必留他活命,自己才有活路。在非洲外海執行防盜巡邏任務的美國海軍軍官潔蜜琳‧德科斯特表示,海盜問題在國際間鬧大,以及美國戰艦逼近,索國海盜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

美船長被擄 台灣漁船成盾牌

海盜和贖人者各據籌碼,8日開演的這場對峙戲如何落幕,端看雙方如何拿捏下台階。海盜有意把四艘劫來的船隻,包括台灣漁船穩發161號,當成擋箭牌,情勢變化詭譎難測。海盜目前要求200萬美元贖金。

美國國防部表示,美國兩棲攻擊艦「拳師號」即將前往出事海域。拳師號有如小型航空母艦,配備千名水兵、飛彈發射器、約24架直升機與戰機,並附設醫院。另外,包括「班布里吉號」在內的兩艘驅逐艦已抵現場,「班布里吉號」以無人飛機逼近監控救生艇,另一艦「哈利波頓號」則配備直升機。

海盜的算盤:活人質拉高贖金

她說,最主要的一點是,四個海盜在陸地上有主子,他們必須向主子交代,而那些主子打的主意可能是,用一個活菲利普斯拉高贖金。

德科斯特表示:「如果他們仍然需要他,如果他們覺得所受威脅不太嚴重,如果他們還能理性行動和理性決定,我認為菲利普斯就比較安全。關鍵在我們無法完全確定他們現在怎麼想。」

海盜挾持菲利普斯登上一條救生艇。根據麻州海軍官校的樣品資料,貨輪攜帶的救生艇有頂篷,船身約八公尺長,質材是玻璃纖維,翻了船能馬上回正,但「像軟木塞般漂浮」,時間久一點的話,坐起來非常不舒服。

美海軍:四海盜無路可逃

該校校長古爾能認為,時間在美國海軍這邊,因為海盜窩在又擠又熱的救生艇裡,容易筋疲力竭,而且美國海軍擋開其他海盜船,這四人無路可逃。克爾能說:「我想,這四人心裡會害怕,他們面對隨時可能開火的美國砲管。他們手裡有個美國人質,以為可以予取予求,結果撥錯算盤。他們搞砸了,能打的牌沒有幾張。」



◆ 紅衫軍包圍 東協+中國峰會延後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9.04.11

泰國官員表示,因反政府的「紅衫軍」包圍東南亞國協(ASEAN)高峰會會場,中國、日本、南韓三國外長原定今天上午7時舉行的早餐會議臨時取消。接著,中國和東協原定9時舉行的「東協+1 」高峰會,也由於官員到不了會場而宣告延後。

中國與東協的11日會議,可能簽署「貿易協議」,這是「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ACFTA)的最後一環。

要求總理艾比希下台的示威群眾在芭達雅包圍會議飯店,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不得其門而入。三國代表團官員表示,中國外長楊潔箎和南韓外長柳明桓等了一小時,眼看無法解決,只好取消早餐會。

三國外長的11日之會,本來設定的議題為北韓5日試射飛彈問題,以及全球經濟危機。

約二千多名紅衫軍10日包圍東南亞國協年度會議及接下來的「東亞高峰會」的飯店會場。紅衫軍10日表示,他們不是要干擾高峰會,而是要取代目前的泰國政府來出席高峰會,因為目前由總理艾比希領導的泰國政府沒有代表性。

紅衫軍派代表進飯店遞送抗議書後撤退,但11日上午又回頭,目擊者說,他們用計程車和大卡車堵死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議飯店外的道路。泰國安全部隊為避免流血,大致上形同撤守,沒有強硬驅散。



◆ 東協筆記-泰國嘗到民主苦果了

【梁東屏】2009-04-11 中國時報

泰國反政府的「紅衫軍」從上星期三開始在位於曼谷的該國總理府前進行示威,至今已進入第十天。

八日當天,發動了一場總人數近十萬、號稱「最後一戰」的大示威,更有小部分的示威者在芭提亞堵到總理阿披實的車隊,對阿披實加以辱罵,其中一名示威者還用機車安全帽把阿披實所乘坐車輛的後窗擊破。

九日當天,「紅衫軍」出奇兵癱瘓曼谷市內幾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之後,造成市區內交通大亂、嚴重塞車。十日更分兵前往正在舉行「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與對話伙伴高峰會的芭提亞,一度包圍了會場所在地的「皇家崖海灘酒店」,直到當天下午五時左右,由「東協」祕書處人員出面接受示威領袖所遞交給峰會領袖的抗議信後,示威人群才散去,不過他們誓言十一日還會再到會場示威,逼迫現任總理阿披實下台。

「紅衫軍」這種無法無天的作為,很熟悉吧!就僅僅在三個多月前,反「當時政府」的「黃衫軍」也同樣無法無天,且還猶有過之,不但非法佔領總理府達四個月之久,最後還在舉世不敢置信、驚詫不已的注視之下,把曼谷素旺納普機場封閉了七天。

其實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在「黃衫軍」或「紅衫軍」動員能力多強,而在為什麼他們可這樣為所欲為。

外界的人不太瞭解,總以為泰國的示威者多麼強悍,為了民主,性命都可拋,連機場、總理府都說佔就佔。

實際的狀況是,示威者當初進佔總理府,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沒有遇到任何阻擋,就是爬個牆而已。封鎖素旺納普機場也是一樣,軍、警根本就是眼睜睜地看著示威者走進去,把驚惶失措的旅客擠出來。

泰國的軍、警在「黃衫軍」無法無天時無所作為,現在面對「紅衫軍」的無法無天,又哪裡能有所作為?更何況「紅衫軍」還沒「黃衫軍」作得那麼過分呢。

「黃衫軍」鬧事時無所作為,是因軍方雖口稱中立但實際並非中立,最後也順利導致前政府垮台。只是此例一開,自覺受盡委屈的「紅衫軍」也如法炮製,他們的策略也就正是要逼軍、警動手,凸顯出不平等待遇。

二○○六年九月遭政變推翻的前總理戴克辛,就在日前與示威群眾進行視訊連線時,酸溜溜地指責陸軍總司令阿努蓬,為何不也像黃衫軍鬧事時一樣,也公開要求總理辭職呢!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紅衫軍」的動員能力並不下於「黃衫軍」,但是其能量卻不如「黃衫軍」,主要的原因是後者「後邊有人」。

現任總理阿披實面對的「敵人」只有「紅衫軍」,不像戴克辛除了「黃衫軍」之外,還得面對甚至包括法院在內的各種勢力夾殺,雖然兩度通過民主程序贏得選舉,最終還是不免被殲滅。

現在被逼到死角的戴克辛已無計可施,只好根據叢林法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泰國的民主退化到這一地步,才是真正的悲哀。



◆ 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

【聯合報╱社論】 2009.04.11

今日兩岸關係的指導原則有兩大框架:馬英九推倡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胡錦濤楬櫫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在這兩大框架下,兩岸關係的主題是:「和平」與「經濟」。亦即,以和平促進經濟,以經濟滋養和平。

「反攻大陸」或「解放台灣」的標語已成過去,軍事解決的思維已告退潮;也就是說,主政者要讓兩邊人民流血火併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而改弦易轍為訴諸和平及經濟,其實就是訴諸人民,訴諸人本、民本、民生與民主。

兩岸當局經歷六十年的爭衡,尤其經歷過去二十年的衝撞,如今似乎皆已領悟到:不應、不能也不必再驅使兩岸人民相互仇恨廝殺,反而應以和平及經濟來報效人民。這樣的兩岸思維,已隱隱然改變了過去以兩岸主政者的政權鬥爭為本位的模式,而改以人民的福祉為本位。

中共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北京接待聯合報系參訪團時表示,今年兩岸關係的三大工作是:經濟合作、文教交流及民間往來。我們認為,這三大工作皆是訴諸人民的,也是訴諸人本、民本、民生與民主的。倘若這樣的思維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演化而生,則希望今後能在高度的自覺意識中繼續發揚光大。

兩岸形成今日分裂分治的局面,其實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百餘年的內憂外患所致;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救國理念分歧與政權鬥爭糾纏在一起,最後中共贏得了軍事鬥爭,但救國理想卻一度落空。主要因素,可能就在「以主政者為本位」,而不是以「人民為本位」。土高爐是這種思維,文革也是這種思考。一直要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釋放了人性及民力,始漸覓得「救國須先救民/不救民不能救國」的方向。今日胡錦濤這一代,當然不會走回頭路,而且更應將眼前這條路拓寬拉直走下去。

所謂「中國特色」,其實是自鄧小平以來近幾代中共領導人的修正主義之總稱。而此種修正主義的核心,我們認為,就是前文所說的「救國須先救民/不救民不能救國」。從「階級鬥爭」轉化到「和諧社會」,這應當就是從「主政者本位」,轉化到「人民本位」。統治者認知到不再使役人民,而是以增進、改善民生與民主為職志。救國的目標在改善民生、民主,而增進民生、民主即是救國的具體方案。我們相信,這樣的理想即使在現實上不是一蹴可幾,但胡錦濤這一代領導人應皆有這樣的思想高度。

所謂的「中國崛起」的動能,應當即是源自這類思維與信仰的變化。倘無這類思維及信仰的變化,即不可能有方向、目標、方法與境界。相應而言,中共當局在處理兩岸關係時,也應當有一個思維及信仰的重建工程,而且事實上此一重建工程儼然亦正在進行之中,那應當就是賈慶林所言的「正視現實/面向未來」,也或許正是前文所說的「以和平促進經濟/以經濟滋養和平」,將兩岸關係回歸到人本、民本、民生及民主的思考上來。

胡錦濤一代在內部治理上的思維變化,「改革開放/和諧社會」,帶動了在兩岸政策上的思維變化;反過來說,在兩岸關係上的思維變化,「和平發展/共創雙贏」,亦會反饋在內部治理上的思維變化。

我們曾多次強調,兩岸互動,應當建立在一套共同追求的價值與信仰上,而不應有短線操作的權謀。也就是要「與卿共舞」,不要「引君入甕」。就大歷史而言,兩岸不是誰吃掉誰的問題,而是應當透過兩岸互動,共同為兩岸的「人本/民本/民生/民主」相互激勵提攜;倘若這能做為兩岸互動的信仰體系,賈慶林所祝願的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自會受兩岸人民所期待及支持。

如果用這個角度來看本文所稱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即可謂只有一個框架,那就是:「以人民為本位的框架」。



◆ 再造中國 歷史給台灣的新選擇

【聯合報╱南方朔/作家】 2009.04.11

二○○九年是國民政府內戰失敗,播遷台灣一甲子,但換個角度而言,它也是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六十周年。這六十年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個偏安的終點,而是個複雜的旅程。過去的已成過去,那還未劃下休止符的未來,才是六十年後終究無法迴避的考驗。

過去六十年,從更細一點來分,其實可分為上下各卅年。在前卅年裡,兩岸仍處於「冷戰」結構之中而維持著高度的軍事對峙。台灣對大陸地面的軍事突襲到一九六四年停止,空戰則到一九六七年止,海戰則到一九六九年,金門相互射擊則到一九七八年。而後卅年則進入「冷和」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九七八年實施改革開放,今年是改革開放進入第卅一周年,也是它和美國關係正常化卅周年,由六十年的這上下各卅年,它所代表的其實是雙方的消長,對台灣它已成了最急迫而嚴峻的考驗。

在這六十年裡,由於情勢的演變,台灣的意識形態先後有過一九五○至一九七○中期的「反共抗俄」,一九七○中期至一九九○中期的「革新保台」,以及一九九九後的「兩國論」與「台獨論」,以及二○○八年後的「不統、不獨、不武論」及「承認現實,互不否認論」。這四種意識形態,由於本質上都是一種偏安思維;而且愈到後來愈傾向於為了選舉考量,它不但不可能改變台灣內部政治,也無助於將兩岸關係從「冷和」的困境裡向上提升。

因此,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一甲子的此刻,台灣其實已面臨極為艱鉅的考驗。過去長期以來基於偏安心態,而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及策略,已完全不足以回應外在環境的變化,而真正足以使台灣致命的,乃是當台灣的政治人物,特別是領袖級人物只為了選票考量,對未來的方向與共識不嘗試,也怯於去做努力,而只是忽焉討好這個、忽焉諂媚那個。它只會讓台灣的內部政治更加混亂與對立,也更加的標準多重和最後搞到是非混淆。今天台灣的內部政治日益混亂,過去六十年所累積的成果正一點點的被腐蝕,最後不但輸了外面,也會輸了裡面。

因此,在國民政府遷台六十周年的此刻,人們在緬懷過去之際,真正重要的毋寧是從一個大歷史的架構下來為這六十年重新定位。兩岸分立,乃是過去千年積弱,百年內憂外患所造成結果,也給了台灣暫時偏安的機會。而到了今天,過去那種列強的結構業已鬆弛。台灣依憑列強庇護而圖謀僥倖的時代業已不再,這等於歷史已給了台灣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積極參與中國事務,去「重新創造」(Reinventing)中國,這才是台灣「新主體性」的出現,也只有如此,台灣那種被扭曲的悲情心態才可被超越昇華。

無論個人或社會,都必須去做一些雖然艱難,但卻偉大的事業。此刻的台灣,必須去創造六十年後的自己!歷史上有個最成功且偉大的先例,那就是僻處高地的蘇格蘭,在它和英格蘭「合一」後,開始主導英國,造就了工業革命、自由民主,以及整個大英帝國,甚至進而影響了美國。因此人們才說,「現代」是蘇格蘭人發明的。而台灣呢?

摩國美俄新爆點 台灣船員成海盜肉盾

* 摩爾多瓦「推特」革命 美俄新爆點
* 「玫瑰」凋謝 喬治亞萬人逼退總統
* 海盜抗美 台灣船員成肉盾
* 美戰艦出動 監控海盜船
* 紅衫軍包圍 東協+中國峰會延後
* 東協筆記-泰國嘗到民主苦果了
* 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
* 再造中國 歷史給台灣的新選擇


◆ 摩爾多瓦「推特」革命 美俄新爆點

【聯合報╱國際中心/張佑生】 2009.04.11

烏克蘭、喬治亞、哈薩克,現在是摩爾多瓦?

蘇聯時期的附庸國接二連三脫離共黨統治,爭先恐後投向西方國家的懷抱。玫瑰革命、鬱金香革命還不夠,蘇聯解體後第一個出現共黨籍總統的獨立國協成員國摩爾多瓦,本周又爆發年輕人藉網路串聯發起的「推特」革命(Twitter Revolution),導火線是上周末舉行的國會大選被批評出現舞弊。摩國國會和總統府都遭到攻擊,警方逮捕近200人,90人受傷。

摩國總統沃羅寧(Vladimir Voronin)昨天宣布,將指示憲法法庭對上周末進行的國會大選重新計票,試圖維持政局穩定。沃羅寧和俄國總理普亭都是國安局出身。同志有難,俄國外長拉夫洛夫說話了,他呼籲美俄雙方不該逼迫前蘇聯加盟國在白宮和克里姆林 宮之間選邊站:「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二分法是假的選擇,令人無法接受,否則將引爆各方影響力在此區域的全面競逐。」

拉夫洛夫否認俄國有意插手摩國政局,也說將摩國的抗議暴動和導致政局變天的烏克蘭、喬治亞和哈薩克相提並論,並不恰當。分析家指出,假如摩爾多瓦當局挺不住政局變天,將是俄國最不願意看見的骨牌效應。

歐巴馬政府宣示要「重新啟動」美俄關係,拉夫洛夫順勢呼籲兩國之間不該「玩陰的」。摩爾多瓦局勢倘若處理不當,恐怕將成為俄國與美國和歐盟間「擦槍走火」的新爆點。



◆ 「玫瑰」凋謝 喬治亞萬人逼退總統

【聯合報╱國際中心/張佑生】 2009.04.11

喬治亞首都提弗利司街頭,前天至少湧入六萬名示威群眾,要求總統薩哈希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下台。沒得到回應,示威者昨天(10日)再度集結兩萬人,不僅包圍國會,更揚言準備衝總統府。

喬治亞反對陣營的領袖,包括薩哈希維利奪權成功的「玫瑰革命」昔日戰友,例如前喬治亞駐聯合國大使阿拉薩尼亞(Irakli Alasania )。眾人誓言只要薩哈希維利在位一天,就要街頭抗爭到底。

自從喬治亞去年和俄國交戰慘敗後,反對薩哈希維利的勢力便開始茁壯。包括昔日擔任他高級幕僚的人士,指責他處理不當。薩哈希維利在2003年的「玫瑰革命」登上權力頂峰,他承諾要讓喬治亞和歐洲統合,終結蘇聯時期的貪瀆與專制。批評者指控薩哈希維利背叛了「玫瑰革命」的價值,打壓異議人士,封鎖媒體。

國安官員表示警察不會強力驅散示威群眾,以免重蹈2007年11月覆轍;當時鎮暴警察發射橡膠子彈、催淚瓦斯並且噴水柱,驅散上萬名示威者。

薩哈希維利去年提前舉行總統大選,又可再當五年總統。支持者表示薩哈希維利的人氣仍高,反對陣營純粹是因為輸不起才走上街頭。反對陣營宣稱將號召十萬人上街頭,動員結果遠不如預期,分析家認為反對陣營還沒有足夠籌碼扳倒薩哈希維利,雙方必須協商,但是反對陣營堅稱會和薩哈希維利討論的議題就是他辭職。

或許是從摩爾多瓦的「推特革命」得到靈感,喬治亞政府也成立一個推特帳戶,定期報導最新政情發展。

打著親西方旗幟起家的薩哈希維利已經許多歐洲國家被看破手腳,但是各國仍對俄羅斯的企圖有所防備。



◆ 海盜抗美 台灣船員成肉盾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十日外電報導】 2009.04.11

索馬利亞海盜八日企圖挾持懸掛美國旗幟的商船後,四名海盜帶著自願當人質的船長登上救生艇,迄今仍與美國海軍對峙,並揚言若美軍發動攻擊,他們一定還擊。

據說海盜準備把日前劫持的台灣漁船穩發161號開往對峙海域,並把台灣船員當成人肉盾牌。美國傾向以放海盜一條生路加上贖金換回船長,讓此事和平解決。

來自海盜大本營艾爾,自稱曾參與劫持一艘英國船隻的薩瑪說,已有四艘被海盜劫持的船正往對峙海域駛去,其中兩艘載了五十四名各國人質,包含台灣船員,據稱其中一艘即為六日被劫的穩發161號。海盜準備在衝突發生時,拿這些人質作為人肉盾牌。

索國海盜透過衛星電話向路透記者說:「我們不怕老美,如果他們攻擊,我們一定還以顏色。」海盜表示,有兩艘滿載武器的小船在救生艇附近,準備接應,但畏於美國海軍而不敢靠近。

被挾持的船長菲利普斯曾試圖跳海逃生,但被海盜抓回。不願具名的國防部官員表示,從驅逐艦上可見到菲利普斯在救生艇上移動並與海盜交談,研判他狀態良好,未受傷害。

「東非船員協助計畫」協調人姆萬古拉說:「其他海盜想要幫助同夥,但靠近那裡無疑自尋死路。」據悉載著船長與海盜的救生艇燃料已經用完,海盜的情緒亦因此緊繃。海盜為向美軍示威,甚至把先前劫來的其他船隻開到對峙海域示威。

美國驅逐艦艦長已在聯邦調查局談判專家的指導下,和救生艇上海盜展開談判,並用衛星電話和其他海盜對話。

美國海軍除了九日抵達現場的驅逐艦,另調派一艘飛彈巡防艦及其他艦艇支援。咸認此對峙局面仍有解決空間,只要美方付贖金及保證海盜全身而退,就能讓船長平安歸來。

一度被挾持的商船「快桅阿拉巴馬號」,已按照原訂行程繼續航行,載運的援助食品預計十二日抵達目的地肯亞蒙巴薩港。



◆ 美戰艦出動 監控海盜船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9.04.11

美國貨輪「快桅阿拉巴馬號」船長菲利普斯被索馬利亞海盜挾持,跳海逃生後雖然被他們抓回,但可能由於美國願出高額贖金而保住性命,而海盜看來也勢必留他活命,自己才有活路。在非洲外海執行防盜巡邏任務的美國海軍軍官潔蜜琳‧德科斯特表示,海盜問題在國際間鬧大,以及美國戰艦逼近,索國海盜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

美船長被擄 台灣漁船成盾牌

海盜和贖人者各據籌碼,8日開演的這場對峙戲如何落幕,端看雙方如何拿捏下台階。海盜有意把四艘劫來的船隻,包括台灣漁船穩發161號,當成擋箭牌,情勢變化詭譎難測。海盜目前要求200萬美元贖金。

美國國防部表示,美國兩棲攻擊艦「拳師號」即將前往出事海域。拳師號有如小型航空母艦,配備千名水兵、飛彈發射器、約24架直升機與戰機,並附設醫院。另外,包括「班布里吉號」在內的兩艘驅逐艦已抵現場,「班布里吉號」以無人飛機逼近監控救生艇,另一艦「哈利波頓號」則配備直升機。

海盜的算盤:活人質拉高贖金

她說,最主要的一點是,四個海盜在陸地上有主子,他們必須向主子交代,而那些主子打的主意可能是,用一個活菲利普斯拉高贖金。

德科斯特表示:「如果他們仍然需要他,如果他們覺得所受威脅不太嚴重,如果他們還能理性行動和理性決定,我認為菲利普斯就比較安全。關鍵在我們無法完全確定他們現在怎麼想。」

海盜挾持菲利普斯登上一條救生艇。根據麻州海軍官校的樣品資料,貨輪攜帶的救生艇有頂篷,船身約八公尺長,質材是玻璃纖維,翻了船能馬上回正,但「像軟木塞般漂浮」,時間久一點的話,坐起來非常不舒服。

美海軍:四海盜無路可逃

該校校長古爾能認為,時間在美國海軍這邊,因為海盜窩在又擠又熱的救生艇裡,容易筋疲力竭,而且美國海軍擋開其他海盜船,這四人無路可逃。克爾能說:「我想,這四人心裡會害怕,他們面對隨時可能開火的美國砲管。他們手裡有個美國人質,以為可以予取予求,結果撥錯算盤。他們搞砸了,能打的牌沒有幾張。」



◆ 紅衫軍包圍 東協+中國峰會延後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9.04.11

泰國官員表示,因反政府的「紅衫軍」包圍東南亞國協(ASEAN)高峰會會場,中國、日本、南韓三國外長原定今天上午7時舉行的早餐會議臨時取消。接著,中國和東協原定9時舉行的「東協+1 」高峰會,也由於官員到不了會場而宣告延後。

中國與東協的11日會議,可能簽署「貿易協議」,這是「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ACFTA)的最後一環。

要求總理艾比希下台的示威群眾在芭達雅包圍會議飯店,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不得其門而入。三國代表團官員表示,中國外長楊潔箎和南韓外長柳明桓等了一小時,眼看無法解決,只好取消早餐會。

三國外長的11日之會,本來設定的議題為北韓5日試射飛彈問題,以及全球經濟危機。

約二千多名紅衫軍10日包圍東南亞國協年度會議及接下來的「東亞高峰會」的飯店會場。紅衫軍10日表示,他們不是要干擾高峰會,而是要取代目前的泰國政府來出席高峰會,因為目前由總理艾比希領導的泰國政府沒有代表性。

紅衫軍派代表進飯店遞送抗議書後撤退,但11日上午又回頭,目擊者說,他們用計程車和大卡車堵死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議飯店外的道路。泰國安全部隊為避免流血,大致上形同撤守,沒有強硬驅散。



◆ 東協筆記-泰國嘗到民主苦果了

【梁東屏】2009-04-11 中國時報

泰國反政府的「紅衫軍」從上星期三開始在位於曼谷的該國總理府前進行示威,至今已進入第十天。

八日當天,發動了一場總人數近十萬、號稱「最後一戰」的大示威,更有小部分的示威者在芭提亞堵到總理阿披實的車隊,對阿披實加以辱罵,其中一名示威者還用機車安全帽把阿披實所乘坐車輛的後窗擊破。

九日當天,「紅衫軍」出奇兵癱瘓曼谷市內幾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之後,造成市區內交通大亂、嚴重塞車。十日更分兵前往正在舉行「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與對話伙伴高峰會的芭提亞,一度包圍了會場所在地的「皇家崖海灘酒店」,直到當天下午五時左右,由「東協」祕書處人員出面接受示威領袖所遞交給峰會領袖的抗議信後,示威人群才散去,不過他們誓言十一日還會再到會場示威,逼迫現任總理阿披實下台。

「紅衫軍」這種無法無天的作為,很熟悉吧!就僅僅在三個多月前,反「當時政府」的「黃衫軍」也同樣無法無天,且還猶有過之,不但非法佔領總理府達四個月之久,最後還在舉世不敢置信、驚詫不已的注視之下,把曼谷素旺納普機場封閉了七天。

其實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在「黃衫軍」或「紅衫軍」動員能力多強,而在為什麼他們可這樣為所欲為。

外界的人不太瞭解,總以為泰國的示威者多麼強悍,為了民主,性命都可拋,連機場、總理府都說佔就佔。

實際的狀況是,示威者當初進佔總理府,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沒有遇到任何阻擋,就是爬個牆而已。封鎖素旺納普機場也是一樣,軍、警根本就是眼睜睜地看著示威者走進去,把驚惶失措的旅客擠出來。

泰國的軍、警在「黃衫軍」無法無天時無所作為,現在面對「紅衫軍」的無法無天,又哪裡能有所作為?更何況「紅衫軍」還沒「黃衫軍」作得那麼過分呢。

「黃衫軍」鬧事時無所作為,是因軍方雖口稱中立但實際並非中立,最後也順利導致前政府垮台。只是此例一開,自覺受盡委屈的「紅衫軍」也如法炮製,他們的策略也就正是要逼軍、警動手,凸顯出不平等待遇。

二○○六年九月遭政變推翻的前總理戴克辛,就在日前與示威群眾進行視訊連線時,酸溜溜地指責陸軍總司令阿努蓬,為何不也像黃衫軍鬧事時一樣,也公開要求總理辭職呢!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紅衫軍」的動員能力並不下於「黃衫軍」,但是其能量卻不如「黃衫軍」,主要的原因是後者「後邊有人」。

現任總理阿披實面對的「敵人」只有「紅衫軍」,不像戴克辛除了「黃衫軍」之外,還得面對甚至包括法院在內的各種勢力夾殺,雖然兩度通過民主程序贏得選舉,最終還是不免被殲滅。

現在被逼到死角的戴克辛已無計可施,只好根據叢林法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泰國的民主退化到這一地步,才是真正的悲哀。



◆ 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

【聯合報╱社論】 2009.04.11

今日兩岸關係的指導原則有兩大框架:馬英九推倡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胡錦濤楬櫫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在這兩大框架下,兩岸關係的主題是:「和平」與「經濟」。亦即,以和平促進經濟,以經濟滋養和平。

「反攻大陸」或「解放台灣」的標語已成過去,軍事解決的思維已告退潮;也就是說,主政者要讓兩邊人民流血火併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而改弦易轍為訴諸和平及經濟,其實就是訴諸人民,訴諸人本、民本、民生與民主。

兩岸當局經歷六十年的爭衡,尤其經歷過去二十年的衝撞,如今似乎皆已領悟到:不應、不能也不必再驅使兩岸人民相互仇恨廝殺,反而應以和平及經濟來報效人民。這樣的兩岸思維,已隱隱然改變了過去以兩岸主政者的政權鬥爭為本位的模式,而改以人民的福祉為本位。

中共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北京接待聯合報系參訪團時表示,今年兩岸關係的三大工作是:經濟合作、文教交流及民間往來。我們認為,這三大工作皆是訴諸人民的,也是訴諸人本、民本、民生與民主的。倘若這樣的思維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演化而生,則希望今後能在高度的自覺意識中繼續發揚光大。

兩岸形成今日分裂分治的局面,其實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百餘年的內憂外患所致;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救國理念分歧與政權鬥爭糾纏在一起,最後中共贏得了軍事鬥爭,但救國理想卻一度落空。主要因素,可能就在「以主政者為本位」,而不是以「人民為本位」。土高爐是這種思維,文革也是這種思考。一直要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釋放了人性及民力,始漸覓得「救國須先救民/不救民不能救國」的方向。今日胡錦濤這一代,當然不會走回頭路,而且更應將眼前這條路拓寬拉直走下去。

所謂「中國特色」,其實是自鄧小平以來近幾代中共領導人的修正主義之總稱。而此種修正主義的核心,我們認為,就是前文所說的「救國須先救民/不救民不能救國」。從「階級鬥爭」轉化到「和諧社會」,這應當就是從「主政者本位」,轉化到「人民本位」。統治者認知到不再使役人民,而是以增進、改善民生與民主為職志。救國的目標在改善民生、民主,而增進民生、民主即是救國的具體方案。我們相信,這樣的理想即使在現實上不是一蹴可幾,但胡錦濤這一代領導人應皆有這樣的思想高度。

所謂的「中國崛起」的動能,應當即是源自這類思維與信仰的變化。倘無這類思維及信仰的變化,即不可能有方向、目標、方法與境界。相應而言,中共當局在處理兩岸關係時,也應當有一個思維及信仰的重建工程,而且事實上此一重建工程儼然亦正在進行之中,那應當就是賈慶林所言的「正視現實/面向未來」,也或許正是前文所說的「以和平促進經濟/以經濟滋養和平」,將兩岸關係回歸到人本、民本、民生及民主的思考上來。

胡錦濤一代在內部治理上的思維變化,「改革開放/和諧社會」,帶動了在兩岸政策上的思維變化;反過來說,在兩岸關係上的思維變化,「和平發展/共創雙贏」,亦會反饋在內部治理上的思維變化。

我們曾多次強調,兩岸互動,應當建立在一套共同追求的價值與信仰上,而不應有短線操作的權謀。也就是要「與卿共舞」,不要「引君入甕」。就大歷史而言,兩岸不是誰吃掉誰的問題,而是應當透過兩岸互動,共同為兩岸的「人本/民本/民生/民主」相互激勵提攜;倘若這能做為兩岸互動的信仰體系,賈慶林所祝願的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自會受兩岸人民所期待及支持。

如果用這個角度來看本文所稱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即可謂只有一個框架,那就是:「以人民為本位的框架」。



◆ 再造中國 歷史給台灣的新選擇

【聯合報╱南方朔/作家】 2009.04.11

二○○九年是國民政府內戰失敗,播遷台灣一甲子,但換個角度而言,它也是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六十周年。這六十年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個偏安的終點,而是個複雜的旅程。過去的已成過去,那還未劃下休止符的未來,才是六十年後終究無法迴避的考驗。

過去六十年,從更細一點來分,其實可分為上下各卅年。在前卅年裡,兩岸仍處於「冷戰」結構之中而維持著高度的軍事對峙。台灣對大陸地面的軍事突襲到一九六四年停止,空戰則到一九六七年止,海戰則到一九六九年,金門相互射擊則到一九七八年。而後卅年則進入「冷和」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九七八年實施改革開放,今年是改革開放進入第卅一周年,也是它和美國關係正常化卅周年,由六十年的這上下各卅年,它所代表的其實是雙方的消長,對台灣它已成了最急迫而嚴峻的考驗。

在這六十年裡,由於情勢的演變,台灣的意識形態先後有過一九五○至一九七○中期的「反共抗俄」,一九七○中期至一九九○中期的「革新保台」,以及一九九九後的「兩國論」與「台獨論」,以及二○○八年後的「不統、不獨、不武論」及「承認現實,互不否認論」。這四種意識形態,由於本質上都是一種偏安思維;而且愈到後來愈傾向於為了選舉考量,它不但不可能改變台灣內部政治,也無助於將兩岸關係從「冷和」的困境裡向上提升。

因此,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一甲子的此刻,台灣其實已面臨極為艱鉅的考驗。過去長期以來基於偏安心態,而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及策略,已完全不足以回應外在環境的變化,而真正足以使台灣致命的,乃是當台灣的政治人物,特別是領袖級人物只為了選票考量,對未來的方向與共識不嘗試,也怯於去做努力,而只是忽焉討好這個、忽焉諂媚那個。它只會讓台灣的內部政治更加混亂與對立,也更加的標準多重和最後搞到是非混淆。今天台灣的內部政治日益混亂,過去六十年所累積的成果正一點點的被腐蝕,最後不但輸了外面,也會輸了裡面。

因此,在國民政府遷台六十周年的此刻,人們在緬懷過去之際,真正重要的毋寧是從一個大歷史的架構下來為這六十年重新定位。兩岸分立,乃是過去千年積弱,百年內憂外患所造成結果,也給了台灣暫時偏安的機會。而到了今天,過去那種列強的結構業已鬆弛。台灣依憑列強庇護而圖謀僥倖的時代業已不再,這等於歷史已給了台灣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積極參與中國事務,去「重新創造」(Reinventing)中國,這才是台灣「新主體性」的出現,也只有如此,台灣那種被扭曲的悲情心態才可被超越昇華。

無論個人或社會,都必須去做一些雖然艱難,但卻偉大的事業。此刻的台灣,必須去創造六十年後的自己!歷史上有個最成功且偉大的先例,那就是僻處高地的蘇格蘭,在它和英格蘭「合一」後,開始主導英國,造就了工業革命、自由民主,以及整個大英帝國,甚至進而影響了美國。因此人們才說,「現代」是蘇格蘭人發明的。而台灣呢?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6強譴責北韓發射火箭 「泰胡鬧」沒贏家

* 北韓發射火箭 美俄日6強譴責
* 泰紅衫軍直闖 東協峰會取消
* 宛如電影 峰會各國領袖搭直升機撤離
* 觀光損失2千億 「泰胡鬧」沒贏家
* 穩發船員成肉盾?外交部:不是事實
* 「穩發一六一號」人肉盾牌危機暫解 海盜再劫義船 美增派兩艦馳援
* 美艦圍堵下 海盜再擄美拖船
* 船長有難! 美與海盜 談判破裂
* 美中印 互爭印度洋主導權
* 美中台正三角 60年來最穩定
* 當年秘辛... 卡特曾反對簽訂
* 沒有尊嚴與榮譽的軍隊如何保國衛民?

◆ 北韓發射火箭 美俄日6強譴責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法新社紐約聯合國總部11日電】 2009.04.12

外交官員表示,六大國際主要勢力11日在譴責北韓發射長程火箭的聲明草案上取得共識。這份文稿預計13日就能獲得聯合國安理會的一致採納。

英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與美國這五個常任理事國與日本舉行閉門會議後,擬出這份不具約束力的聲明。文稿並在稍後提交給10個非常任理事國成員。

墨西哥駐聯合國大使、同時也是本月安理會主席的海勒向記者表示,這份由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萊斯在安理會臨時會議提出的折衷文案,「是安理會取得共識且發出明確訊息的良好基礎」。

他表示,安理會15個成員國現在必須在預定13日下午舉行的理事會會議之前,與各國當局協商,「批准」這份日本尋求的「聲明」。

他說:「重要的是,安理會的態度必須一致。我希望這個目標能在週一(13日)正式通過這份草案後達成。」

這份影響力不若聯合國決議的聲明草案,將譴責北韓在5日發射火箭、「違反聯合國安理會1718號決議」的行為。



◆ 泰紅衫軍直闖 東協峰會取消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記者古鎮榮╱綜合報導】 2009.04.12

上千名泰國反政府紅衫軍十一日「侵門踏戶」闖入東南亞國協(ASEAN)與區域伙伴的高峰會會場,撞破芭達雅皇家克利夫海灘度假村的門窗,甚至逐層搜索泰國總理艾比希,原定十一、十二日舉行的高峰會被迫取消。

泰國政府起初宣布峰會延後一日,後來決定取消,宣布芭達雅進入緊急狀態,並派直升機把外國領袖撤至會場附近的軍用機場。等到外國領袖離境後,艾比希才解除緊急狀態,但他的內閣還能持續多久,出現問號。泰國在最近十五個月以來已經產生四位總理,政局始終不穩。

台灣旅行業者表示,紅衫軍僅針對舉行高峰會議的場地包圍抗議,對一般觀光客並無影響,目前沒有台灣旅行團傳出在芭達雅受困的情形。

紅衫軍領導人之一龐克艾爾在曼谷表示,「我們贏了,我們讓他們無法舉行高峰會。但我們還沒有達成目標,我們會持續在曼谷抗爭,直到艾比希下台。」

曼谷法政大學前校長差恩威特表示:「局勢已經完全失控,隨時隨地都可能爆發流血衝突。泰國陷入非常分裂的狀態,恐怕已經走上不歸路。」

人數遠多於維安警力的紅衫軍闖入高峰會會場,砸破玻璃門、翻桌、鳴笛示威,還揮舞泰國國旗,大喊「艾比希下台」,現場且留下血跡。紅衫軍表示,他們原打算採取平和的抗議行動,不過當一群支持政府的藍衫軍帶著棍棒、磚塊和彈弓抵達現場時,他們群情激憤。

紅衫軍闖入高峰會會場時,九位東南亞國家領導人還在會場附近的一家飯店,政府於是派出直升機協助撤離。泰國外交部發言人塔利特表示,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安然無恙。



◆ 宛如電影 峰會各國領袖搭直升機撤離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9.04.12

泰國出動直升機,降落在東協高峰會會場的屋頂,把與會各國領袖撤出,一名揮舞泰國國旗的示威者遙送直升機離去。

反政府的紅衫軍11日聚集在曼谷一處政府部門外,聆聽前總理塔信透過電話所發表的談話,並不時報以熱烈的歡呼。
美聯社

泰國反政府紅衫軍昨天衝進東南亞國協(ASEAN)芭達雅高峰會會場,泰國政府緊急用直升機把各國領袖撤離,場面仿佛電影情節,讓泰國政府在國際媒體鏡頭下顏面盡失,泰國人民期待總理艾比希能結束政局動盪的希望也宣告落空,由於暴力指數急劇升高,各方擔心可能出現軍事鎮壓的結果。

艾比希12日表示,將在數日內對破壞東協高峰會的主事者探險法律行動。他並強調,未來三、四天是政府是否能恢復和平的關鍵。

泰國當局出動海陸空三軍來保衛峰會安全,道路設下四道由陸軍士兵把守的鐵絲網與路障,會場皇家克利夫海灘度假村附近海面也部署三艘大型軍艦。但示威者仍在中午過後突破保安防線,衝入東協會場,占據新聞中心。

泰國政府出動直升機,到下午5時30分才把最後一位東協領袖安全送走。高峰會流產,為晚宴準備的美食便宜了士兵、記者和低階官員,侍者在容納700人的大廳為這些意外的客人上菜。泰國外交部官員說,反正晚宴已經付了帳,不如用來慰勞幕後工作人員,讓他們享受鯰魚沙拉、龍蝦、鮮蝦沙嗲和紅白酒。

船隻接載溫家寶 失敗!

紅衫軍的30多部巴士也包圍了中國總理溫家寶下榻的酒店,讓中國和東協的「10+1」高峰會宣告延後,泰國政府一度考慮用船隻接載溫家寶到場,但未能成功,以致10+1峰會終告取消。溫家寶到下午才得離開酒店,提前返國,艾比希趕到機場送行,兩人匆匆談了一陣子。澳洲總理陸克文則在飛往芭達雅途中就聽到示威者包圍會場的消息,立即掉頭飛返澳洲。

有泰國媒體報導,政府派出8000軍警負責東協高峰會的保安,但面對紅衫軍卻手軟,顯示警方偏袒曾任警官的前總理塔信。也消息人士說,軍方高層事前已下達命令,決定不對示威者採取強硬手段,以免落入塔信挑起暴力衝突的圈套。

紅衫軍在鬧場後宣布「勝利」,但總理艾比希態度轉趨強硬,昨天傍晚發表談話,強調不會下台,並指責示威者為「全民公敵」。

政治分析師擔心,泰國可能步向流血攤牌。泰國知名的歷史學家查恩特說:「情況已經完全失控,極可能演變成暴力和流血衝突。」

政治評論員貝克爾說,如果親塔信支持者把示威升級,就可能引發暴力衝突,並導致軍方干預。他說:「軍方對支援塔信的紅衫軍和對反塔信的黃衫軍,態度明顯不同。軍方從一開始就已經表示,不會像去年對待黃衫軍那樣,任由紅衫軍示威,對紅衫軍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 觀光損失2千億 「泰胡鬧」沒贏家

【聯合報╱國際中心/莊蕙嘉】 2009.04.12

泰國紅衫軍包圍舉辦東亞高峰會的度假勝地芭達雅,逼得總理艾比希不得不取消峰會,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紅衫軍看似達到目的,卻使地主國顏面盡失,觀光人潮亦因而銳減,國家形象和實際利益均受重創,面子、裡子都丟光光。紅衫軍力挺的對象,流亡海外的前總理塔信也許在某個角落偷笑,但這場鬧劇其實沒有贏家。

峰會取消,使東協失去和區域貿易伙伴討論實質議題機會。艾比希臉丟大了,總理寶座岌岌可危。紅衫軍支持的塔信或許得到一時快感,卻可能沒有察覺,這樣做只是把紅衫軍推上不歸路,也讓他返鄉之路益發迢迢。

泰國13到15日的潑水節是泰國年度觀光重頭戲,原本是創造觀光收入的大好時機,現在觀光客紛止步,觀光業受到重創,估計今年至少損失2,000億泰銖(近2,000億台幣)。

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一次比一次激烈。你包圍總理府,我就癱瘓整條馬路;你占領機場,我就搞砸峰會;你為反對貪腐政客的民主理念示威,我也要捍衛為窮人發聲的民主理念。現在又冒出藍衫軍,情勢更混亂。

芭達雅圍城事件將這個篤信佛教、民性和平的國家再一次撕裂,人民不敢冀望傷口很快癒合,但求別再有人往上頭撒鹽。紅衫也好,黃衫也罷,再鬧下去,全民皆輸。



◆ 紅黃藍三軍 壁壘分明

【世界日報╱香港新聞組香港12日電】 2009.04.12

香港東方日報報導,泰國政治對壘向來色彩分明,親前總理塔信的示威者穿紅色衫,被稱作「紅衫軍」,而黃色向來是泰國民眾對泰王表示尊敬的顏色,去年底占據曼谷機場時穿黃色衫的示威者,被媒體稱為「黃衫軍」;而在11日示威衝突中,還出現一批聲稱親政府的「藍衫軍」。

「紅衫軍」由「抵制獨裁民主統一陣線」成員組成,支持塔信並反對軍政獨裁。他們大多是來自泰國北部和東北部的農民和城市裡的低收入群眾。而「黃衫軍」則由「人民民主聯盟」領導的示威者組成,成員主要來自曼谷及泰國南部的中產階層。而最新出現的「藍衫軍」,打出的也是親政府旗號。紅衫軍指藍衫軍是由軍人假扮而成,藉以打擊紅衫軍。

※ 這些黃紅陣營背後的老大原本是好友。詳見以前報導。



◆ 穩發船員成肉盾?外交部:不是事實

【中廣新聞/張德厚】2009-04-12

高雄籍漁船「穩發161號」日前遭索馬利亞海盜挾持,有媒體報導「穩發161號」已淪為海盜對抗美軍的「人肉盾牌」,對此外交部指出,相關的報導不是事實,外交部持續掌握漁船的狀況,但尊重船東保持低調的意願,以免影響未來與海盜的談判。

「穩發161號」漁船6日遭索馬利亞海盜挾持,媒體日前報導說,索馬利亞海盜為對抗美軍,將以綁架來的多艘船隻當做人質,因此「穩發161號」將會淪為「人肉盾牌」。對此,外交部表示,媒體的相關報導不是事實,外交部掌握訊息顯示,「穩發161號」目前並沒有成為「人肉盾牌」,而船上船長、輪機長2名台灣人,以及其他28名船員目前都很平安。

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這個事情根本就沒有,所謂媒體的報導並不正確。」

陳銘政強調,外交部與船東保持密切聯繫,船東盼低調處理,以利未來談判,外交部充分尊重船東意願。

陳銘政:「因為我們尊重船東,所以對這個船東希望低調,所以我們對這個事情不大發言,就是為了未來的談判可能比較有利。」

而「穩發161號」的船東公司也表示,所謂「淪為人肉盾牌」的新聞「未經查證」,不但對公司造成困擾,對已經很難過的船員家屬來說,更是傷害。



◆ 「穩發一六一號」人肉盾牌危機暫解 海盜再劫義船 美增派兩艦馳援

【閻紀宇/綜合十一日外電報導】2009-04-12 中國時報

挾持美籍貨櫃輪「快桅阿拉巴馬號」(Maersk Alabama)船長理查.菲利普斯(Richard Phillips)的索馬利亞海盜,目前仍在印度洋上與美國海軍艦艇繼續對峙中,揚言美方如果採取行動,將會有「災難性後果」。

索國海盜十一日再度出擊,在亞丁灣又劫持一艘設籍義大利的美國拖船,十六名船員被擄。不過海盜所屬部落的一批長老,十一日從內地前往海岸地帶,表示準備出海與美方談判如何化解僵局。安全專家指出,這些海盜並非極端分子,而是「生意人」,要的也只是錢財與人身安全。

索國海盜頭目十日從自家巢穴「撂人」,要同夥駕駛四艘先前劫持的外國船隻,連同充當肉票的船員人質,趕赴菲利普斯船長與四名海盜搭乘救生艇所在的海域,試圖將菲利普斯接駁上岸。然而在美軍嚴陣以待下,四艘增援船都無功而返。救生艇則已燃料用完。

美軍除了原本坐鎮的勃克級飛彈驅逐艦「班布里吉號」(USS Bainbridge)之外,也增派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拳師號」(USS Boxer)與巡防艦「哈利波頓號」(USS Halyburton)馳援。

拳師號排水量超過四萬噸,可搭載四十二架飛機與直升機,相當一艘小型航空母艦。拳師號是「一五一聯合特遣艦隊」(CTF 151)的旗艦,這支多國艦隊負責掃蕩海盜,指揮官霍華德少將曾是美國海軍第一位黑人女性艦長。

被海盜調派增援的船隻包括台灣高雄籍的「穩發一六一號」遠洋延繩釣漁船。穩發一六一號本月六日遇劫,船上有卅名船員,船長與輪機長為台籍。但船上海盜找不到菲利普斯救生艇的位置,且懼怕美國海軍動武,已返回母港哈拉迪爾,「穩發一六一號」被當成人肉盾牌的危機暫解。

十日上午,菲利普斯趁海盜不注意時跳海朝美國軍艦班布里吉號游去,可惜距離太遠,海盜拿起自動武器掃射,美軍只能看著他被抓回。

菲利普斯現年五十三歲,有廿多年行船經驗,友人表示他性情平易近人,工作時一絲不苟。老友威克菲爾德得知他跳船求生時表示:「我一點也不訝異,他的直覺非常靈敏,而且意志非常堅定。」

快桅阿拉巴馬號八日遇襲時,菲利普斯自願當人質,換取廿名船員平安脫困。快桅阿拉巴馬號是由台灣的中國造船公司(現已改名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廠建造。



◆ 美艦圍堵下 海盜再擄美拖船

自由時報 2009.04.12

美增援戰艦 對峙海盜船

〔編譯俞智敏、管淑平/綜合十一日外電報導〕索馬利亞海盜挾持美籍船長菲力普斯的人質危機十一日進入第四天,其他海盜分駛數艘載有數十名人質的被劫船隻前往救生艇附近海域,打算用人質與船隻當「盾牌」以營救同夥。美軍則除已有班布里吉號驅逐艦在現場監視救生艇動態外,其他增援艦艇也紛紛趕往當地,美軍船艦與空中偵察機並阻止增援海盜船隻與救生艇接觸,雙方對峙氣氛緊張,海盜更嗆聲若遭攻擊就會殺害菲力普斯。

又一船遇劫 16船員被擄

另外,索馬利亞海盜在亞丁灣又劫持一艘美國拖船。「東非水手協助計畫」組織負責人馬萬古拉十一日指出,該艘掛義大利旗的拖船十一日上午十一點(台灣時間十一日下午四點)拖著兩艘駁船行駛在亞丁灣時遭海盜攻擊,船上有十六名船員,據信人員平安。

這十六名船員中有十人為義大利籍,義大利駐奈洛比大使也證實「有一艘船被劫」,研判是被索馬利亞海盜挾持。在亞丁灣巡邏的葡萄牙戰艦上的北約盟國官員說,該艘「海賊號」(MV Buccaneer)拖船曾發出求救訊號,但是六分鐘後即斷訊,戰艦馳援不及。

根據一名去年曾協助被劫的烏克蘭貨輪船主與海盜順利達成贖金協議、目前仍與海盜首領有接觸的匿名索國人士透露,海盜的策略是要聯合挾持有俄、德、菲律賓及他國人質的其他同夥,想辦法把菲力普斯帶到索馬利亞藏匿,讓美軍難以營救人質,同時也讓海盜握有更多談判籌碼要求高額贖金。

菲力普斯 美推測未受傷

對於菲力普斯脫逃失敗一事,美國國防部官員說,菲力普斯跳海後,海盜隨即朝菲力普斯射擊,菲力普斯只好再游回救生艇上。數百碼外的班布里吉號水手可清楚看見菲力普斯返回救生艇後還能活動並與海盜交談,推測他應未受傷。

另一名住在索國海盜主要巢穴埃爾、自稱對六日遭劫的英國船隻握有「股份」的海盜同路人薩茂則表示,海盜已駕四艘遇劫船隻前往救生艇所在海域,其中兩艘船自埃爾出發,船上五十四名人質分屬中、德、俄、烏克蘭、菲律賓、吐瓦魯、印尼與台灣等國人質,第三艘遇劫船隻自哈拉代雷港出發,第四艘船則是六日遇劫的台灣籍漁船,距救生艇只有四十八公里遠。

但海盜又向路透表示,他們原本駕駛載有二十四名人質的德國貨櫃輪出海,但因找不到救生艇位置,只好又返回哈拉代雷港。

FBI派員 與海盜談判

美國官員也說,班布里吉號艦長正在聯邦調查局談判專家協助下,設法與海盜溝通。另一艘兩棲攻擊艦拳師號(USS Boxer )也將在短期內駛抵現場,拳師號為反海盜任務的旗艦,艦上官兵逾千人,並配備有行動醫院、飛彈發射器及數十架直升機與攻擊機。

索國海盜目前共挾持超過兩百六十名人質,其中數量最多的為菲律賓籍人質,而海盜目前挾持了約十六艘船隻。據一名匿名外交官員表示,唯有美國涉入人質危機時,全球強權才會認真看待海盜問題。

另據搭乘葡萄牙軍艦參與反海盜任務的北約官員十一日表示,索國海盜十一日曾試圖攻擊另一艘巴拿馬籍輪,但被船員用水槍擊退。



◆ 船長有難! 美與海盜 談判破裂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4.12

美國「麥司克阿拉巴馬號」貨櫃輪在海上逃過海盜魔掌四天後,11日安全抵達肯亞蒙巴薩港,船上的19名美國船員對重獲自由欣喜不已,並稱讚船長菲利普斯自我犧牲以保全船員性命。據了解,協商釋放美國籍船長菲力普斯的談判已破局,因為美國官員堅持,擄人的索馬利亞海盜在放人後,必須遭到逮捕。

據指出,這場與代表海盜的索馬利亞長老進行的談判破局數小時前,一艘小型美國海軍船隻在印度洋企圖接近菲力普斯船長所在的救生艇時,遭海盜鳴槍示警,這艘美軍船隻因此掉頭返回鄰近的班布里吉號驅逐艦。

之前另有一艘義大利拖船Buccaneer在索馬利亞北部的亞丁灣被海盜劫持。羅馬外交部證實船上的16名船員有10名義大利人,另有五名羅馬尼亞人和一名克羅埃西亞人。

菲利普斯指揮的「麥司克阿拉巴馬號」貨櫃輪8日遭到海盜攻擊,而劫持他的海盜正與趕來赴援的美國軍艦對峙。在美國官員正考慮對策之際,他的船員已安抵港口。這些船員描述事發經過,表示海盜搭乘小船,用鉤子和繩索從船尾爬上貨櫃輪,一上船就向空鳴槍。船長指示船員躲進艙房,讓自己成為人質,以換取手下的安全。

這些船員表示他們曾制伏一名海盜,想用以換取船長,可是他們放掉人質後,海盜卻帶著船長搭乘一艘救生艇逃走。一名船員表示整個經過是場「惡夢」,他一回到美國就要到教堂祈禱。



◆ 法攻堅擊斃海盜 疑流彈誤殺人質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4.12

美國和索馬利亞海盜對峙僵局持續之際,法國突擊隊10日出動,在索馬利亞近海對劫持法國帆船的海盜發動攻襲,救出包括一名兒童在內的4名人質,擊斃兩名海盜、逮到3名海盜,但突襲過程中1名人質中彈喪生。

法國向來強硬對付海盜,這是第三次解救被海盜劫持的人質,也是首次有人質在過程中死亡。法國國防部長摩罕11日受訪時表示,不排除遇害人質係在官匪駁火時遭到突擊隊流彈誤殺的可能性,當局將展開調查並進行驗屍釐清責任歸屬。

法國遊艇Tanit號4日被挾持,船上有兩對夫婦和1個幼童。法國總統府發言人表示,當局先禮後兵,向海盜提出多項解決條件,包括交一筆贖金,用1名軍官換回一名女人質和她的3歲幼子,並承諾讓海盜安全回港。「但所有條件全被一再拒絕」。

法國國防部長莫林在記者會上表示,兩天的談判毫無進展,海盜越來越強硬,威脅要處決人質和炸毀Tanit號,,而且海盜有意將帆船押去索馬利亞,終於觸動法國忍受的「紅線」。法國總統沙克吉的「紅線」底線是:絕對不容海盜把人質帶上岸。

沙克吉下令軍方在巴黎時間下午3時30分發動突擊救人,此時。法國部隊9日晚上先將船帆射穿,以制機先,整個過程約只3分鐘,4名獲救人質已送往吉布地。死者是Tanit號船主拉瑪康,他在雙方交火時試圖躲進船艙,卻不幸被擊中。獲救人質中為拉瑪康的妻、子,以及2名隨行友人。

法國總統府聲明表示,遺憾人質喪生,但4人安返,而且「總統也證實了法國不向勒索低頭的決心」。

2008年來,法國多次行動,至少逮捕51個索國海盜,其中12人在法國送交法辦,至少36人轉交索國當局。



◆ 美中印 互爭印度洋主導權

【聯合報╱國際中心/報導】 2009.04.12

印度和中國去年起陸續派遣軍艦前往印度洋打擊海盜,兩國軍艦阻擊海盜、救援陷入危機的商船表現積極,卻不屬於由美國率領的多國聯合艦隊。「時代」雜誌認為在美中印的這場博弈中,美國終將取得中心地位,並將中印納入,成就新的印度洋安全聯合體。

文中指出,美國率領多國聯合艦隊由14到15艘軍艦組成,與總部設在巴林的美國第五艦隊密切合作。中印軍艦的表現已經明白展現北京和新德里在世界第三大洋的經濟和戰略利益。

中、印都極其依賴經過亞丁灣和荷莫茲海峽的石油運輸路線,保衛這些原油供應成為兩國發展越來越強大海軍的理由之一。實際上,艦艇超過300艘的中國海軍有可能很快就超越美國,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軍。北京毫不吝惜地為海軍配備先進武器。與此同時,印度也擁有數艘核動力潛艇,讓它擁有155艘軍艦的海軍軍力在印度洋上名副其實。

新德里和北京的海軍戰略似乎已各自專注於本身的發展。中國在印度周邊大力建設軍港和燃油補給港口,這些港口分別位於緬甸、斯里蘭卡,以及印度的死敵巴基斯坦。印度則將南部卡納塔克邦一個港口改為設施先進的軍港。歷史上,中國曾是這片海洋的統治者。

分析家說,即使這一地區潛伏衝突,依然可以構建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印度洋新秩序。美國新安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卡普蘭(Robert Kaplan)在3、4月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雙月刊上發表文章認為,即使海軍實力有所下降,美國能壓制中印,構建安全聯合體。



◆ 台親中? 包道格:非美政府看法

【聯合晚報╱記者彭淮棟/台北報導】 2009.04.12

馬政府上台後致力改善兩岸關係,但綠營質疑馬政府太過向中傾斜,已讓美方高度憂心。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中午在台灣關係法30周年研討會午宴上,駁斥相關的說法和媒體報導,他強調,根據他從廣泛的個人和專業經驗做成的審慎判斷,這些看法不是美國政府高層文職和軍職官員的看法。

包道格說,有些媒體報導說,美國人現在愈來愈擔心台灣走得太靠近大陸。另外,這些報導說,美國應該有以台灣為軍事基地的計畫,以備萬一美國對大陸的戰略疑慮轉變成對峙。這些報導也說,美國不可能任由台灣當局實現和中國的再統一,這樣會使中國武裝部隊進駐台灣,成為對美國及其盟邦的更大威脅。有報導還說,中國已有突破「第一島鍊」的能力。

包道格表示,他要利用這個機會指出,無疑有美國人抱持這些看法,這當然是他們的權利,而且其中有些人在政府部門裡任職,但是,雖然如此,根據他從廣泛的個人和專業經驗做成的審慎判斷,這些看法並不是美國政府高層文職和軍職官員的看法。

包道格強調,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是,現代武器的速度、隱密和射程,已經降低台灣等前哨基地在現代衝突裡的重要性。這是今天和1979年的另一差異。此外,美國或中國在台灣部署武力的好處,相較於此舉所影射的雙方戰略競爭或武裝衝突的代價 (這些競爭或衝突,範圍將遠遠超出台灣地區),微不足道。

包道格指出,中國如何演化其對台灣的政策,之所以可以視為中國打算如何和美國及世界互動的戰略信號,是因為中國有些人明顯仍然相信,統一台灣將是中國新興海權的一個重要成分,中國領導人如何處理這些看法,以及如何推動和台灣比較好的關係,也將是中國戰略之圖的指標。

另一方面,包道格說,美方也會在北京如何因應台灣加入世衛大會等國際組織的願望上,尋求了解的證據,同時中國如何縮減其對台灣的軍事態勢,也將是中共長程意圖的另一重要信號。

因此,包道格表示,從政治、經濟和戰略角度,美國都維持其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互相連帶的堅強、但內涵多變的利益。台灣關係法這件利器,將配合台灣人民透過選票民主所表現的自信和智慧,確保美國和台灣往前走。



◆ 美中台正三角 60年來最穩定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特稿】 2009.04.12

當年美台斷交、美中建交後,美國以訂定台灣關係法,作為台美關係、台灣利益的保證;這30年間,美、中、台關係迭生波折,並在台灣歷經二次政黨輪替後,美中台三角關係達到有史以來最平順、最穩定的階段。這樣的成果,與三方新的領導人的態度有關,也和世界局勢變化有關。

蘇起曾以三角形三邊的長短、實虛,形容美、中、台三方關係60年來的變化;其中美台斷交、美中建交,美台、美中關係出現實線與虛線互換。代表兩岸的三角形一邊,則在扁政府上台後由虛線變回空白,而當時的美中台關係更成等腰三角形:美中關係逐漸拉近,台灣反而被擠成和美、中最遠的那一點。

但兩岸、美台關係,在馬政府上台捨棄峰火外交後大幅緩和;在此同時,美國新總統歐巴馬上任,美外交政策也有了劇變,尤其全球金融風暴讓美國陷入空前危機,美中關係反而出現新局。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日前在美國亞洲協會演講,談到她的首次中國行時,以「同舟共濟」表達對美中關係的期待;前美國務卿季辛吉也呼籲,美中應建立命運共同體關係;在歐巴馬競選時期的國際關係顧問布里辛斯基更認為,中美兩國應定期舉行元首峰會。

不同於過去美中會晤,台灣問題總形成橫亙在美中間的鴻溝,日前歐胡會,台灣問題竟未搬上台面,很多觀察家認為,這凸顯海峽兩岸已走出扁政府時代的衝撞危機,正朝向和解與正和的良性互動前進。

美國現在所做的,是確保兩岸問題能夠以和平方式、通過對話化解彼此歧見,顯然兩岸目前已走向這樣的軌跡,從而過去因民進黨追求法理台獨與台灣正名,造成兩岸關係緊張、激化對岸武力威脅,進而導致華府與北京齟齬的惡性循環,已充分被化解。

蘇起因此也形容現在的美中台關係,已變成一個正三角形,並且三邊關係都呈現良好互動,這樣的關係是維持台海和平最穩定的架構;也就是說,任何一方都不會在加強與另一方關係的同時,犧牲了與第三方的關係,這樣的良性互動是一個三贏結構,也就是美方中國問題專家形容的三方正和關係。黨政人士直言,台灣政府現在致力的,就是全力維持這個正三角的穩定。

但兩岸關係還不可避免的牽涉到台灣國際空間問題。美國積極支持台灣加入WHA,但北京始終緊咬著是讓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活動,相對中國在國際上的強勢,台灣在國際事務上更需要美國的協助,所以實際並不存在綠營所指控的、兩岸和解會傷害美台關係;相對的,在可見的未來,美台關係只會更穩固。



◆ 當年秘辛... 卡特曾反對簽訂

【聯合晚報╱記者王正寧/台北報導】 2009.04.12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包瑞嘉(R.Baum )上午表示,當初美中關係正常化時,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要求停止所有對台灣的軍事援助,此舉引發美國國會強烈反彈,草擬台灣關係法,卡特擔心建交生變,一度表達反對立場,但在國會多數支持下,才誕生這部難能可貴、及時扮演維持台美關係的重要法律。

在「台灣關係法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美國陶森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費世文(S.Phillips)也指出,卡特政府決定要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後,引發輿論譁然,尤其在當時圍堵共產主義的年代,老布希曾經批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會影響美國的國際信譽,當時的國會議員更是以「冷血」、「聲名狼藉」、「背叛友邦」來形容此一外交政策。

費世文表示,「台灣關係法」是卡特與美國國會關係緊張的導火線之一,讓卡特成為眾矢之的,支持度降到僅30%,反共甚至幫助雷根總統勝選。事實上,「台灣關係法」的用意是增加國會權力,凸顯台灣在區域安全的重要性,他說,從日本殖民時代,台灣地位的重要性就逐漸提升,而透過這部法律,也代表兩國斷交不會影響台灣人民的權益。

儘管當時立法背景錯綜複雜,但包瑞嘉也同意,美國國會以壓倒性的多數通過訂定「台灣關係法」,主要就是為了鞏固並實現對中華民國的安全承諾。儘管卡特有意見,但在國會多數支持下,又無力否決的情況下也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



◆ 沒有尊嚴與榮譽的軍隊如何保國衛民?

【聯合報╱社論】 2009.04.12

國軍將官升遷爆發買官案,陳水扁所升七百餘顆星星,被懷疑有無價碼,此種氛圍映襯出一個難堪的圖像,戍衛台澎金馬安全的中華民國國軍,難道是一支形神俱毀的部隊?

今日軍隊受到議論,從上到下,從內而外的各層面都出現問題。軍人的面貌儼然已從堅毅果決、綱紀嚴明,滑落至如今的上下交征利,節操與胸懷俱皆受到質疑的境地。

一支國家的防衛力量,絕不僅是武器與人員的堆砌。戰力之計算,除了有形的裝備質量,與兵士之戰技訓練,無形的精神戰力往往更是戰爭的勝負關鍵。而今日的中華民國國軍,卻似正好與此相悖,在無形戰力上的傷病至足憂慮。

概略而論,一支國防武力的組建,差可分魂、氣、體三層結構。魂者,神聖不可褻瀆也,其與民族與國家乃密不可分,發動亞洲戰爭的日本皇軍之軍魂就是繫於大和魂,而與之抗衡最終取勝者,也正是以「一寸山河一寸血」號召整個中華民族總動員的國軍部隊。

在台整軍後,國軍仍是以「反共」為其精神砥柱。然而自李登輝掌權之後,國軍所倚恃的傳統信仰與價值,遭到刻意的掏空與剝蝕,卻並未替這支軍隊建立新的信仰價值。

軍人之節操無非是「執干戈以衛社稷」,但這支國軍的軍魂,卻在所保衛之「社稷」發生了定義的動搖。李登輝所掀起的國家認同爭議,對於軍魂信仰製造了強烈的傷害。到了陳水扁更達狂亂之境,一方面操作「正名制憲」,一方面說「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對軍魂的戕害尤是不言可喻。

而氣者,殆可稱作軍人之武德。孫子兵法稱「兵者,死生之地」,軍人於戰時,在戰場的思維武裝就是一種「捨身取義」的氣概。為一種價值體系或生存制度,乃可慷慨赴死,是一種必須長久韜勵的志節,方可以在死亡的威脅下,果決向前。但在國家認同撕裂的政爭環境下,軍人沒有真正的精神填補,大約就形成一種犬儒的虛無心態,國軍要如何回答「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問題?

最底端的「體」,則是部署與建制。國防部每年以數千億預算,用於處理台海與區域之戰略構想,因應對岸軍力之變遷,以及國軍應採購孰種武器,以維持兩岸軍力之相對平衡,並釐清究竟要決戰於境外,還是用天價購置飛彈防禦系統,及究竟應繼續徵兵,還是全盤改採募兵。更細微處,就是阿兵哥每天的吃喝拉撒,操演訓練,然後,就是軍官尤其是將官的升遷。

但由於近十餘年來軍隊上層結構的空洞化,在下焉者的部署建制,不過就是一種上班打卡;軍人的心思,就貫注於何時可以與如何升將官,因此結黨朋營,攀龍附鳳;無可升遷者,軍紀亦告鬆弛。因此,李登輝任內,發生了尹清楓命案,以及各種軍購弊案。而圍繞於陳水扁周旁的集團,更是變本加厲,他們看穿了這樣無神無魂的國軍幹部,因而制定價格,欲從校官升到將官,欲由一顆星添加另一顆星者,或由二星躍至三星,都有一個曖昧的路徑與清晰的價格,終而爆發了這種舉世無雙的軍隊賣官鬻爵的奇案。畢竟,將官是軍隊棟樑,亦是國之重器。鬻售將星軍階,不啻就是賣國。

解嚴前,在政治上這支軍隊被指為統治者禁衛軍,而職業軍人則受到如社會邊緣人的歧視;那時的軍隊,缺少尊嚴。至解嚴後,陳水扁八年來則打著軍隊國家化的口號,把將官染綠,把將官當商品鬻售,更以錯亂的國家認同窒息軍魂;這樣的軍隊,沒有榮譽。軍人保國衛民,原應具有高度的尊嚴與榮譽。但舉世之內,恐再無任何國家之軍人,如中華民國軍人之無尊嚴與榮譽;而沒有尊嚴與榮譽的軍隊,如何保國衛民?

軍隊賣官已是膏肓之病,但今日國軍中,其病恐有更甚於賣官者。軍中袍澤應猛醒,國家與人民需要你們!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泰鎮壓紅衫軍 海盜:我們會復仇

* 泰鎮壓紅衫軍 爆流血衝突
* 泰政府稱控制亂局 紅衫軍退守總理府
* 分析家預測 泰國動盪將持續數年
* 總理艾比希 軟硬之間... 兩難
* 美軍惡夜狙擊3海盜 救出船長
* 成功救出船長 歐巴馬也「獲救」
* 衝突升高!海盜:我們會復仇
* 連胡,突破國際空間關鍵
* 紀念蔣經國:恩典與憂思

◆ 泰鎮壓紅衫軍 爆流血衝突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9.04.13

泰國軍隊今天清晨展開驅離紅衫軍的行動,泰軍在曼谷勝利紀念碑附近的十字路口發射催淚瓦斯、並對空鳴槍數百發,示威者報以汽油彈和磚塊,軍民衝突造成至少77人受傷。

紅衫軍迫使東南亞國家高峰會取消後,大批人馬在昨天轉回首都曼谷,總理艾比希宣布曼谷與附近五省進入緊急狀態,軍隊在下午即開始在50處據點部署兵力,公車和火車站都有軍隊駐守。軍方調動裝甲車,紅衫軍則以巴士設置路障。

今天清晨4時(台灣時間5時),第一波鎮壓行動在勝利紀念碑附近的丁登(Din Daeng)十字路口展開,數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向大約300名示威群眾推進,一時槍聲大作,催淚瓦斯瀰漫,紅軍衫撤退到附近的巷子曈。至7時30分情勢大致恢復平靜,政府發言人宣布,驅離行動已完成,並逮捕數人。

泰國今天開始三天的新年假期,許多外國觀光客急忙趕搭計程車前往國際機場,但也有泰國人和觀光客不受緊張情勢的影響,照樣進行潑水節活動。

第一波鎮壓行動展開後,紅衫軍領袖之一即叫醒主示威場地總理府前的示威者,準備迎接泰軍驅離行動。總理府距丁登路口4公里,大約2萬紅衫軍聚集,但泰軍並未對這裡的示威者展開行動。

在曼谷市區,汽油彈的火焰在數處街道燃燒,救護車和消防車在一旁待命,騎著摩托車的警察則在紅衫軍和泰軍之間穿梭斡旋。警方表示,曼谷市區大約有3萬紅衫軍散布。

紅衫軍領袖對軍方武力驅散十分憤怒,痛責艾比希沒有人性,對無武裝的民眾開槍;軍方則反指紅衫軍先開槍,投擲汽油彈、並企圖開車衝撞士兵。軍方發言人強調,會按照政府命令,儘量避免死傷,但手段會愈來愈強硬。

艾比希昨天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禁止5人以上的集會,並可動員軍隊鎮壓。艾比希為強調政府的團結,特別在內閣閣員和軍警高階主管簇擁下發表聲明。但執政4個月的艾比希政府顯得岌岌可危,他的座車遭紅衫軍圍堵,鎮暴警察卻袖手旁觀。艾比希的座車在兩名安全人員受傷後,好不容易才脫困。

泰國自1932年以來共有18次軍事政變,政論家擔心,紅衫軍的示威可能促使軍方介入。

※ 相關報導:

* 泰國國賓大逃離 國際外交史上難找先例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40&f_SUB_ID=1665&f_ART_ID=189372



◆ 泰政府稱控制亂局 紅衫軍退守總理府

中央社 2009.04.13

泰國紅衫軍今天在曼谷多數地段發動抗爭、縱火、燒公車封鎖交通事件,政府動員軍隊力量控制情勢。這群游擊示威的紅衫軍傍晚撤回總理府,打算迎戰軍隊下一波的鎮壓行動。 

曼谷與周圍五省昨天進入緊急狀態,今天清晨軍方在勝利紀念碑(Victory Monument)附近的丁登(DinDaeng)路口對紅衫軍展開第一波鎮壓,以催淚瓦斯驅離抗議群眾。

然而,示威群眾並不死心,開來公車圍堵勝利紀念碑圓環,並劫持兩輛瓦斯車停在路口,引起周圍居民恐慌,抗議群眾以瓦斯車威脅軍隊不能以武力鎮壓,否則可能因此發生爆炸。

記者於曼谷時間中午12時30分抵達勝利紀念碑圓環時,捷運鐵門拉下,僅開一小門給乘客使用,荷槍士兵站在門口守衛。站在人行陸橋好奇觀望的群眾,後來也被士兵趕走。

從人行陸橋往勝利紀念碑圓環望去,約100多名軍隊荷槍持盾牌封鎖往丁登方向的路口,而軍隊對面的路口有兩輛沒有著火的公車,紅衫軍刻意封鎖交通。

一名目擊者告訴中央社,早上軍隊朝天空鳴槍四次,向抗議民眾示警,並以推進方式驅離百名紅衫軍;當時推擠場面混亂,又聽到槍響,有人在推擠中跌倒,讓他感到十分害怕。

不過,軍隊顯然已控制勝利紀念碑,雖然路口忽然又出現一團火焰,因抗議民眾焚燒輪胎,以致黑煙頓時瀰漫天際。一名紅衫軍拿著清晨鎮壓的照片告訴在場的記者,有人在衝突中死亡。不過這項消息未獲得證實。

曼谷時間下午2時30分,勝利紀念碑附近知名免稅商店「King Power」約300公尺處路口又傳出紅衫軍與軍隊對峙,記者趕到現場目睹一輛正在焚燒的公車,消防人員趕忙滅火,附近電話亭玻璃也被打破。

現場許多圍觀民眾與各國媒體,目睹約200名軍人荷槍持盾牌,對面好幾百名紅衫軍高聲叫罵,幾次試圖往軍隊方向衝進,軍隊敲擊盾牌以聲勢喝阻紅衫軍前進。帶頭領袖在載滿紅衫軍的卡車上不斷以擴音器抗議。

不過,這場對峙最後未發生衝突,眼見紅衫軍沒有衝破防線的打算,軍人們開始輪流坐下來用餐。這批紅衫軍退回總理府固守,準備下一波行動。

對峙附近的路口也燃起一團熊熊火焰,一名騎機車的紅衫軍很高興地讓外國媒體拍攝他與火焰的合照。

曼谷捷運勝利紀念碑站前一站皮亞泰(Phaya Thai)站的路口,是通往外交部的要道,現場有軍隊防守。

紅衫軍在曼谷多處製造混亂,軍隊陸續控制情勢,但傍晚仍有教育部、陸軍總部傳出遭投擲汽油彈縱火,以及一群憤怒民眾與紅衫軍對罵、開槍等事件,迫使軍隊對空鳴槍制止。

對於紅衫軍指控軍隊朝示威者開槍,泰國政府表示,軍方只是使用空包彈對空示警,並未開槍射殺抗議群眾;陸軍也表示,除非自衛否則不會使用武器,也會盡速依法恢復秩序。

根據泰國媒體引述醫院統計,政府鎮壓抗議群眾造成94人受傷,其中24人情況嚴重,但無人死亡。

另外,支持紅衫軍的電視台訊號一度中斷,外界推測可能是政府切斷訊號制止更多人加入集會;而紅衫軍領袖表示不保證媒體安全後,已有記者撤離總理府的報導地點。

曼谷傍晚似乎恢復平靜,但紅衫軍領袖仍號召更多人參與示威,一起固守總理府前的示威地點,準備迎戰政府下一波行動。

向來熱鬧的潑水節,民眾瘋狂潑水的景象,在這個地區完全看不到,馬路也因為管制而顯得人車稀少。不過,稍微遠一點的觀光地帶,還是有人到處潑水,與不遠之外的勝利紀念碑附近,有著強烈的對比。

而一向熱鬧、外國遊客相當多的百貨公司包括「Siam Paragon」、「Central World」都停止營業至15日,暹羅廣場商家幾乎全部關門,比起往常人潮洶湧的景象,今天相當冷清,讓特地來曼谷購物的觀光客不知何去何從。



◆ 分析家預測 泰國動盪將持續數年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4.13

分析家說,在泰國軍隊驅散群眾行動造成流血後,泰國註定未來幾年將會面臨政治動盪和前途難卜。

隨著示威活動愈演愈烈,曼谷街道今天出現戰車部署,並且出現流血衝穾,讓人回想起2006年,前泰國總理塔信在軍事政變中被推翻的情景,泰國也從那時候起陷入3年的政治混亂。分析家表示,在巴達雅舉辦的高峰會取消後,未來只會導致更多分歧。

泰國著名學府「法政大學」學者宋采表示:「這次高峰會事件只會加深社會的裂痕,泰國未來幾年將變成分歧不一和動盪不安。」



◆ 總理艾比希 軟硬之間... 兩難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 2009.04.13

泰國反政府的「紅衫軍」大鬧東協高峰會,導致峰會緊急喊停,讓主辦國顏面盡失,總理艾比希成了國際笑柄,對這位上任未滿四個月的牛津高材生而言,政治生涯中的第一場大考才開始。

艾比希是泰國這一年多來選出的第三位總理,2008年12月當選時,誓言要在幾個月內恢復國民信心,讓政局回穩。當時外界就預言,艾比希若真要達成目標,首要任務就是瓦解塔信的支持群眾。從這次高峰會緊急喊停來看,艾比希顯然招架不住支持塔信的紅衫軍,也凸顯他缺乏危機處理能力。

艾比希12日宣布曼谷及鄰近區域進入緊急狀態,並在電視演說中警告,將不惜動用武力,鎮壓在首都集結不散的示威群眾。

他說:「接下來三、四天非常關鍵,政府會證明自己有能力恢復國家和平與秩序。」

曼谷當局12日逮捕帶頭的滋事份子,但已有政治分析師開始擔心,最後可能變成流血攤牌。知名歷史學家查恩特說:「情況已完全失控,極可能演變成暴力和流血衝突。」

艾比希強調,軍警維安人員已接到指令,避免採用武力手段驅散示威群眾,除非他們明顯違法,且危及無辜生命。這麼做是避免落入塔信挑起的圈套,防止進一步引發內戰。

但艾比希若不「硬」起來,也會落人口實。抗議群眾11日竟能突破封鎖線,直接闖入峰會會場,印證不少人先前對他「軟弱、優柔寡斷」的印象。塔信去年10月已遭法院判定貪瀆罪名成立,處以兩年徒刑,不得緩刑。但他至今仍逍遙法外,還能時時「遙控」支持者,不斷在國內挑起衝突,再次凸顯艾比希當局的無能。

紅衫軍能長驅直入會議地點,也讓人質疑軍警的態度,有人甚至質疑軍方是否站在艾比希這邊。萬一軍方並未堅定支持這位年輕總理,而鎮壓方式又引發更大的反彈,後果更不堪設想。

艾比希出生於英國,父母均為醫學教授,他在牛津大學取得政治、哲學及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年當選國會議員時,是泰國歷來最年輕的國會議員。2005年出任民主黨黨魁,被視為政治明星。(綜合外電)



◆ 美軍惡夜狙擊3海盜 救出船長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09.04.13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授權下,美國海軍特種部隊狙擊手大膽在夜色中開槍,擊斃三名索馬利亞海盜,毫髮無傷地救出被挾持五天的船長菲利普斯,讓他的家人得以歡慶「復活節」。

美國海軍中央指揮部表示,菲利普斯在當地12日晚間7時19 分 (台灣時間13日零時19分)獲救,突擊隊攻擊前,他有遭到殺害的「迫切危機」。

當時,美國驅逐艦「班布里吉號」正拖著海盜和菲利普斯乘坐的救生艇駛往海象較平靜的海域,而海盜派出一人至驅逐艦上談判。現場指揮官發現,談判海盜回到該艦後方20至30公尺的救生艇後,局勢迅速惡化,一名海盜以AK-47步槍瞄準菲利普斯,當機立斷下令開槍救人。

美國「海豹」突擊隊瞄準海盜頭部和肩膀開火,沒幾分鐘就解決三名海盜,另一海盜束手就擒。菲利普斯被接上「班布里吉號」,再轉送兩棲攻擊艦「拳師號」做健康檢查,已和家人通電話。

一位不願具名美國官員透露,國防部兩度向歐巴馬總統請令,希望以軍事行動營救菲利普斯。歐巴馬簽署公文,同意國防部在菲利普斯面臨危險時,可採取「果決行動」。

海盜攻擊「快桅阿拉巴馬號」時,菲利普斯自願當人質,讓貨船和船員免遭毒手。海盜帶著菲利普斯乘救生艇逃逸,但因油料用完,在接近攝氏50度的高溫漂流數日。

歐巴馬說,菲利普斯的勇氣是「所有美國人的典範」,對救援成功表示欣慰。他並表示,美國需要其他國家協助,解決海盜的威脅,將海盜繩之以法。

快桅海運公司總裁兼執行長雷恩哈特說,菲利普斯打電話向他報平安時表示:「我只是名義上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海軍、『海豹』突擊隊,是那些把我救出來的人」。

「快桅阿拉巴馬號」脫離險境後,已抵達肯亞蒙巴薩港。菲利普斯獲救消息傳來,船員們高興得又叫又跳,有人揮舞美國國旗,還有人發射信號彈慶祝。一艘法國遊艇月初在索馬利亞外海遭海盜挾持,法國部隊日前攻堅,救出四名人質,但船主在行動中喪生。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在被劫為人質的美國籍貨櫃輪船長獲救之前就向美軍投降的一名索馬利亞海盜,12日被美國海軍監禁。FBI發言人米勒12日說,這名海盜「目前被軍方監管。這是一起刑事案件,而不是軍事事件,因此軍事監管將會改變。」

根據美國法律,海盜和綁架人質均將被判處終身監禁。



◆ 成功救出船長 歐巴馬也「獲救」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4.13

美國12日成功援出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的貨櫃輪船長,也援救了美國總統歐巴馬,使他不必面對一個棘手的外交政策問題。

在援救船長的敏感談判進行期間,歐巴馬政府審慎地不讓危機變得太醒目,面對從北韓到伊朗到阿富汗的其他外交政策挑戰的歐巴馬總統,直到海盜劫持人質案的最後,都沒有做任何評論,試圖淡化這個事件。

歐巴馬逃過了柯林頓總統在1993年遭受的政治尷尬,當時美軍在索馬利亞試圖追蹤軍閥艾迪德,而發生一場災難性戰鬥,造成18名美軍士兵死亡。這個慘烈的戰鬥故事後來出書,並拍成電影「黑鷹計畫」。

如果這次海盜事件的結局不是如此,將可能使歐巴馬的國家安全信譽受損,並給批評者 (特別是反對黨共和黨人)把柄,把他描繪成在維護安全和打擊恐怖主義上太軟弱。而船長的獲救,使歐巴馬能在安全問題上展現強硬姿態。

目前並不清楚歐巴馬在援救工作上投入多少,但他在事後的聲明顯示,他相信華府必須在對付海盜上,扮演更堅強的角色。

由於在劫持現場部署大批戰艦的現行策略成效不大,歐巴馬未來計劃要怎樣做,仍有待觀察。對海盜藏匿地點的陸地攻擊是可能性之一,雖然此舉可能危及270名來自世界各國、被海盜在亞丁灣和印度洋繁忙的水道劫持的人。一項更積極行動的政策也有危險性,它可能把美國吸回索馬利亞,而外交政策雜誌稱索馬利亞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 衝突升高!海盜:我們會復仇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4.13

在法國和美國接連對海盜發動攻擊、解救人質,造成至少5名海盜死亡後,索馬利亞海盜12日誓言報復,許多人因此更擔心未來發生更多海上喋血事件。

美國海軍中央指揮部也警告,美國成功拯救人質、殺死數名海盜的行動,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升高該海域的暴力衝突。

一位名叫胡森的海盜透過衛星電話表示:「法國人和美國人將後悔開始這場殺戮。我們不殺人,只取贖金。我們從現在開始會對法國人和美國人報復。我們不知道在救生艇上的同伴如何或是否死亡,但這不會阻止我們繼續劫船。」

海盜為了得到更多贖金,通常善待人質,最嚴重的暴力事件是偶爾毆打人質。但美國軍方12日突擊拯救美國人質,加上法國上周的突擊行動,已經升高索馬利亞外海船運航道的風險。索馬利亞國內呈現無政府狀態,海盜與外國海軍對抗。

另一名海盜艾登說:「我們會復仇。」

部分人士擔心美國和法國的行動,可能促使現代海盜走上他們凶殘前輩的路。

「東非海員援助計畫」的馬萬古拉說:「海盜從現在起會知道,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法國這麼做、美國也這麼做,情況從現在起會變得更暴力。這對海盜而言是一大覺醒,提高船隻風險。」

【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歐巴馬兩度授權軍方行動,救援菲利普斯船長,菲利普斯獲救後,歐巴馬表示,美國遏止索馬利亞海盜的決心不變。

要求匿名的美國官員表示,歐巴馬10日和11日兩度簽署授權美國海軍動武的公文。菲利普斯重獲自由,官員立刻呈報身在白宮的歐巴馬,歐巴馬已打電話恭喜菲利普斯及他的家屬。

歐巴馬表示,為打擊海盜,美國必須繼續和友邦合作,以免海盜攻擊事件再度發生,美國必須做好阻止海盜行為的準備,確保犯下此等行徑的歹徒受到制裁。

根據統計,2008年全球約有150艘船隻遭海盜攻擊,為此付出巨額贖金,今年迄今攻擊事件和攻擊成功率下降。不過,索馬利亞海盜手上有十幾艘船隻,被挾持船員達兩百多人,包括台灣漁船「穩發161號」的船員。



◆ 連胡,突破國際空間關鍵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特稿】 2009.04.13

在馬政府上任即將滿一周年之際,我爭取今年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傳出兩岸協商獲致具體結論的正面訊息。此一議題五年前在連胡公報首度觸及,歷經台灣二次政黨輪替、兩岸重啟協商,如今終於可望獲致成果,這既是多人共同努力的成績,也是兩岸在國際空間談判上的新進展。

世界衛生大會WHA去年在520馬英九就任前召開,台灣像往前一樣無法以觀察員身分與會,也使得今年的WHA大會形同是馬英九兩岸外交休兵政策的檢驗。不過就像任何兩岸達成的協議,都不可能是一夕達成共識,台灣參加WHA,早在五年前就兩岸就透過國共平台開始交涉,可以說,如果最後有成果,羅馬真的不是一日造成。

據透露,當年在連戰決定赴大陸展開破冰之旅前,連戰派副主席江丙坤到北京先期磋商,當時就交代江丙坤務必提及台灣無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問題;之後連戰登陸,與胡錦濤舉行歷史性的連胡會,會後共同發布的五點連胡公報第四項,就是台灣民眾最關切的參與國際活動問題。

當時明文記載在連胡公報的共識是,兩岸恢復協商後,應「討論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問題,包括優先討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問題」;據了解,即使當時仍為民進黨執政,但在連胡會後不久,大陸即放寬對台灣的限制,台灣自此得以派專家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資訊交流活動,相關人士統計,至今曾與會的可能已有幾百人。

去年國民黨重新執政,馬政府兩岸政策重回交流開放的軌道,也讓我爭取加入WHA,成為政府、執政黨多線管道交涉進行;只是相關問題除了我能不能參與,還有以什麼名字參與、以什麼身分參與,此事除了兩岸彼此的善意,還涉及世衛的章程,以及我是否為主權國家的認定,情勢的複雜,絕非民粹的操作或口號喊喊就可以。

也因此,如果今年我們的能在參加WHA上有所突破,應是兩岸以智慧克服障礙的成果,除了再次確認了兩岸接續往良性的互動邁進,也為兩岸後續在國際空間的協商,奠下更多有利的根基。



◆ 紀念蔣經國:恩典與憂思

【聯合報╱社論】 2009.04.13

今天是蔣經國百年冥誕,社會上瀰漫著一股懷舊追思的氛圍。蔣經國成為一種「政治典範」,這對台灣而言,可謂既是恩典,也是憂慮。謂為「恩典」,是因台灣畢竟也有這麼一位讓多數人民感動認同的政治典範,成為人民衡量政治境界及領導效能的真實標尺,這誠是珍貴的歷史資產;至於所謂「憂慮」,則因蔣經國終究是威權時代的人物,如今在他謝世二十一年後,國家已經三易領導人,而蔣經國的典範非但無人超越,亦且一度出現了禍國殃民的政治妖孽。

台灣畢竟曾有蔣經國,這是恩典;但在解嚴後民主法治的新台灣,卻未見在政治境界及領導效能上超越蔣經國的新典範,這則是台灣的憂慮。

蔣經國當然也有爭議性。但他最大的特徵是隨著時勢的變遷,改善自己,修正自己;以至於最後他能開創時勢,領導時勢。他的名言,「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所反映的其實正是蔣經國自己與時推移的改善及修正。他非但未使自己成為時代與潮流的絆腳石,而終使自己成為時代與潮流的領航人。

蔣經國可謂是一苦命人,在他的人生歷程中,可以見到父子齟齬、加入蘇聯共產黨、流放西伯利亞、與孔宋集團對抗、親赴大陳主持撤退、履勘橫貫公路路線、親上八二三砲戰火線、美國遇刺、石油危機、十大建設、退出聯合國、中央民代增補選、中壢事件、半夜美使告知斷交、高雄事件、江南案、坐上輪椅、解嚴及開放赴大陸探親等崎嶇坎坷的剪影,最後則吐血死在七海寓所窄小的單人床上。

但從另一角度看,蔣經國亦可謂是一好命人。畢竟他能在生命油盡燈枯的前一刻,親手實現了解嚴(將台灣帶入民主時代),也親口宣示了大陸探親(為兩岸和平交流揭開序幕),使他一生奉獻國家人民的志業得以畫下一個自我完足的句點,也使他已然成為後世認同的政治典範。

蔣經國一生集其大成的功業,就在毅然實現解嚴及開放兩岸交流;這正是他油盡燈枯、嘔心瀝血之作。如今回顧蔣經國的施政治國,雖亦不無猶豫曲折之時,但大體上則可謂是其道如矢、一往無前;他的每一重要步履,可說皆是為「民主進階」及「兩岸和解」在做積蓄及準備,而最後他在向國家及歷史繳卷時,也交出了解嚴及兩岸開放的漂亮成績單。

例如,倘非蔣經國嘔心瀝血將台灣帶上「亞洲四小龍」的有利地位,台灣如何能有迎對解嚴及兩岸開放的條件?又如,蔣經國自中央民代補選,及推動「吹台青」政策,雖經中壢事件、高雄事件,但他在阻擋家人接位、放逐王昇、蔣孝武,及拔擢李登輝等大動作上(相信蔣經國是真心拔擢李登輝的),均可見他始終一貫地為民主晉階作政治準備。試問:倘蔣經國未親自宣布並主持解嚴及兩岸開放,其後繼者將如何面對內外亂局?再問:倘蔣經國未苦心孤詣地為台灣的政經條件做好解嚴開放的積蓄與準備,解嚴開放後將是何種亂局?

一生背負「政治威權/兩岸對立」的蔣經國,最後將他嘔心瀝血打造的「民主台灣/兩岸和平」的鑰匙交給了後世。解嚴與兩岸開放,其實有一體兩面的效應。不開放兩岸關係,不可能解嚴;不解嚴,無以應對兩岸關係。民主的台灣,一定會面對兩岸開放的問題;而兩岸開放的問題,亦唯賴民主機制始能保障台灣。在蔣經國謝世二十一年後的今日,台灣的主政者固然不能偏離蔣經國所設的架構,違者必會誤國傷民;且大陸的領導人也不能跳脫這個框架,亦即不可能罔顧台灣的民主機制來處理兩岸關係。

當然不可神化蔣經國,且蔣經國亦有不能塗銷的重大爭議性紀錄,但對蔣經國的評價,倘若竟是落到「外來政權」四個字,恐怕亦非正常人所能接受。然而,諷刺的是,蔣氏辭世後,台灣卻因「外來政權」擾攘折騰內耗空轉了二十餘年。

今天,在二十餘年後,追憶紀念蔣經國,國人應可認知:像蔣經國那樣的治國理念,不能稱為「外來政權」;像蔣經國那樣的領導風格,也不能說是不愛台灣的「賣台集團」。回想過去近二十年,整個國家竟然陷於那樣的爭議,真是可笑、可悲、可惡,亦復可恥。

蔣經國「政經解嚴/兩岸開放」的集大成之作,與禍國殃民的後繼領導者形成強烈對比;蔣經國一襲夾克的素樸風範,更與後繼者「窮到只剩下錢」的腥臭貪腐形成尖銳對照。蔣經國的威權身影旁,出現過尹仲容、孫運璿、李國鼎、陶百川等幾代英豪;但在民主時代的李登輝及陳水扁身邊,劉泰英、馬永成之輩卻是熠熠明星... 。時代對蔣經國極其吝嗇,他卻成就極大;時代給盡了李登輝陳水扁百般恩寵,他們卻負盡蒼生。

紀念蔣經國,是在追憶典範;紀念蔣經國,亦是在為國家典範的後繼無人而低迴傷懷!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美以擬飛彈防禦演習 當中國大陸台灣化

* 防伊朗核武化 美以擬聯合飛彈防禦演習
* 紅黃都亂 泰媒:人民徹底失敗
* 泰軍曼谷鎮暴 2人遭射殺
* 美特種部隊斃三海盜 遭挾船長獲救
* 法營救搞烏龍 薩科吉臉上無光
* 索馬利亞海盜 當地的英雄
* 贖我漁船 估百萬美元
* 台美測繪東沙礁層 遭中驅趕
* 軍事地圖外洩 天兵複印流出
* 國際專欄-當中國大陸台灣化

◆ 防伊朗核武化 美以擬聯合飛彈防禦演習

中央社 2009-04-14

因應伊朗持續發展核武計畫的威脅,美國與以色列將在今年下半年舉行號稱最大規模的聯合飛彈防禦演習,測試三種不同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

「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報導,這項代號為「杜松眼鏡蛇」(Juniper Cobra)的演習將在以色列舉行,擬測試以色列最新研發的飛箭2型(Arrow 2)反飛彈系統。

以色列軍方在7日第17度成功測試飛箭型反飛彈系統,而改良的飛箭2型反飛彈,更是以色列軍方聲稱,攔截伊朗流星(Shahab)系列遠程彈道飛彈的利器。

測試項目另包括,美國研發攔截遠程飛彈的戰區高空防衛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以及艦載的神盾防空飛彈系統(Aegis AirDefense Missile System)。

報導說,參與演習的三個軍事單位分別為,以色列空軍的空防部門、美國飛彈防禦署,以及駐歐洲美軍司令部。

報導表示,以色列國防部官員說,盼藉由這項演習,使以色列與美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軟硬體設備可相容,以便日後美國在以色列部署反飛彈裝備,可與以色列軍方協同作戰,防範伊朗的挑釁。

美國飛彈防禦署長歐瑞利中將(Patrick J.O'Reilly)向美國眾議員撥款委員會的小組委員會成員報告時表示,這是美以兩國第五度舉行杜松眼鏡蛇聯合反飛彈演習,但今年的規模與演習受測項目均超過以往。

此外,報導說,美國於去年9月底在以色列尼格夫沙漠地區(Negev)部署高威力陣列式的X波段早期預警反飛彈雷達,也將參與這次的反飛彈演習。



◆ 紅黃都亂 泰媒:人民徹底失敗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4.14

這次紅衫軍大鬧東南亞國協峰會和曼谷,使泰國內政紛爭一躍而成國際新聞,泰國輿論紛紛痛心疾首批評說,無論是紅衫軍或是黃衫軍,這次最大輸家是「我們泰國人」。

泰國「民族報」表示,「無論人們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今天,我們泰國人徹底失敗了,失去了一切。」

另有評論指出,時至今日,泰國政局「亂象在本質上已經結束」,未來最終歸為兩種結果,一是無情鎮壓「紅衫軍」,但紅衫軍隨時會找機會捲土重來;二是解散國會,但兩種形式都可能導致一種結果,那就是政府倒台。

支持前總理塔信的人,通常身穿紅色衣服,被叫做「紅衫軍」;反對塔信的人,通常穿象徵王室的黃色衣服,被叫做「黃衫軍」;支持現任艾比希政府的人被叫做「藍衫軍」,11日首次出現街頭,塔信稱他們都是軍人和警察扮裝的假民眾。

無論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他們都攻占總理府,占領飛機場,封鎖高速路,突襲峰會,他們都高呼為了民主,為了反貪,為了扶貧。

但這讓泰國這幾年來不斷上演示威、政變和政府換人做,國家利益在無形中嚴重受損。

「紅衫軍」雖然暫時被驅散,但他們和政府的對抗不會結束。

「紅衫軍」曾表示其政府集會不會出現暴力手段,但近來自「藍衫軍」出現後,「紅衫軍」也開始手持鐵棍、彈弓、磚塊或更暴力的武器。泰國媒體並報導,針對「紅衫軍」近來的施暴行為,已偃旗息鼓數月的「黃衫軍」表示可能再度出山。

泰國各報多半認為,東協峰會取消比歷次曼谷示威更丟臉,外國領導人一定都在想,泰國政府還能有什麼作為?他們連一個小小的芭達雅都控制不了!



◆ 泰軍曼谷鎮暴 2人遭射殺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曼谷14日電】 2009.04.14

連月來的泰國街頭政治抗爭終於流血。自13日凌晨泰國部隊展開驅散盤據市區的紅衫軍以來,已有兩人中彈死亡,另有113人受傷。

據路透報導,反政府的紅衫軍14日已開始撤離總理府,結束對總理府將近三周的包圍。紅衫軍一名領袖稍早時說,他們正與軍方談判如何讓紅衫軍平安散去,在紅衫軍13日凌晨與軍隊發生衝突以後,數以百計的軍人團團圍住紅衫軍。

泰國總理艾比希12日下午宣布曼谷等地進入緊急狀態,數千名泰國部隊13日拂曉在勝利紀念碑(Victory Monument)附近的鬧區鈴丹(Din Daeng)路口對紅衫軍展開第一波鎮壓,以催淚瓦斯驅離抗議群眾。紅衫軍不死心,開來公車圍堵勝利紀念碑圓環,並劫持兩輛瓦斯車停在路口,引起周圍居民恐慌,抗議群眾以瓦斯車威脅軍隊不能以武力鎮壓,否則可能因此發生爆炸。

中央社報導,示威民眾稱,13日早上軍隊朝天空鳴槍四次,向抗議民眾示警,並以推進方式驅離百名紅衫軍;當時推擠場面混亂,又聽到槍響,有人在推擠中跌倒,亂成一團。但鎮暴部隊在中午已控制勝利紀念碑。

到下午2時30分,勝利紀念碑附近知名免稅商店「King Power」約300公尺處路口,又傳出紅衫軍與軍隊對峙,有一輛公車遭人縱火焚燒,消防人員趕忙滅火,附近電話亭玻璃也被打破。所有主要商店全部關門歇業。這三天是泰國傳統新年潑水節,但曼谷商家損失慘重。

大約100名女性示威者盤坐在距離總理府不到二公里的泰國皇家廣場,與現場的數百名軍警對峙。部分婦女高喊「兄弟,請住手」。一名婦女表示:「如果有助於泰國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我不在乎今晚犧牲個人的生命。」紅衫軍以非法上台為由,要求艾比希下台。紅衫軍並要求當局重新大選。

軍方發言人表示,士兵對示威群眾使用空包彈,對空鳴槍則使用實彈。紐約時報14日報導,醫院稱兩人中彈死亡,有113人受傷送醫,大部分是因催淚瓦斯受傷。其中有23人是鎮暴士兵和政府人員。泰國政府下令曼谷市中心暫停販售汽油,以防示威者用來做土製炸彈,泰國軍方則矢言會盡一切手段結束暴亂。泰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宋吉迪(Songkitti Jaggabatara)表示,部隊將以「各種手段收拾亂局」,但不會用武過當。



◆ 美特種部隊斃三海盜 遭挾船長獲救

【楊明暐/綜合十三日外電報導】2009-04-14 中國時報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指令下,美國海軍十二日晚出動特種海豹部隊(SEALs),突襲索馬利亞外海一艘救生艇上的海盜;狙擊手開槍擊斃了三名海盜,也成功解救被挾持的貨櫃輪「快桅阿拉巴馬號」船長理查.菲利普斯,結束了五天來的對峙。

海盜對遭受攻擊大感憤怒,揚言將對美國及法國進行報復。

美軍第五艦隊的戈爾尼中將宣布,在索國外海與海盜對峙的勃克級飛彈驅逐艦「班布里吉號」(USS Bainbridge),艦上特種部隊接獲歐巴馬總統命令:被挾持的菲利普斯生命若受到威脅,就採取行動。

戈爾尼說,這些海盜擁有AK四七步槍和小口徑手槍,當時他們拿AK四七對著船長,指揮官研判海盜意圖加害船長,下令狙擊手瞄準海盜頭部和肩膀並開火,四名海盜中三人遭擊斃,一人被活逮。美軍官員則透露,海軍海豹部隊(SEALs)數十名成員參與了這次行動。他們於十一日晚在夜色掩護下跳傘並登上「班布里吉號」展開營救作業。

連日來,「班布里吉號」一直透過無線電和救生艇上的四名海盜連繫,並派出小艇運送食物和飲水給他們。不過海盜越來越焦躁不安,十二日當天,他們一度向接近的美軍小艇開火。

由於風浪漸大,救生艇燃料已用罄,「班布里吉號」向海盜提議,讓該艦將救生艇拖到風平浪靜的海域,海盜們同意了。「班布里吉號」拋出纜繩,拖著救生艇移動。兩船距離約廿三至廿五公尺。救生艇上的菲利普斯這時被海盜綑綁著。上周五(十日)他躍入水中企圖逃跑,被海盜捉回船上痛打。

救生艇被驅逐艦拖著,駛向離岸更遠的外海。這時一名年約十六至廿歲的海盜要求登上「班布里吉號」,他一隻手日前在和「快桅阿拉巴馬號」上的船員打鬥時遭到割傷,需要治療。

軍方官員說,這名海盜等於自投羅網,驅逐艦上的美軍允許他與救生艇上另三名海盜通話,希望他說服他們放棄。三名海盜怒不可遏,揚言若得不到所要的贖金,將殺害船長。

救生艇上兩名海盜接著來到艙口,另一人則以AK四七步槍抵著菲利普斯背部。驅逐艦上觀察員認為海盜即將「槍決」人質,這時部署在船尾的狙擊手已分別瞄準好三人,一聲令下同時開火,擊斃三名海盜,也結束了五天來的對峙。



◆ 法營救搞烏龍 薩科吉臉上無光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2009-04-14 工商時報

相較美軍將索馬利亞海盜挾持的美籍船長菲利普斯安全救出,法軍上週五突擊營救同遭索國海盜武裝劫持的法國遊艇時,卻發生人質可能死於法軍槍火下的烏龍憾事,令法國總統薩科吉顏面無光,艾麗榭宮已下令就此事展開司法調查。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法國國防部長毛林(Herve Morin)上週六表示,本月4日遭到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的法國遊艇「塔尼號(Tanit)」船主雷馬松(Florent Lemacon),在法國海軍的營救行動中身亡,很可能是被法軍的槍彈擊斃。毛林在廣播訪問中指出,「將就此展開司法調查及後續驗屍工作。」

法國特種部隊上週五為營救遭挾持的雷馬松一家3口與另2名友人,登船攻堅與索國海盜正面交火,雷馬松的妻子與3歲兒子等4人雖獲救,但雷馬松自己卻不幸喪生,這對在與索國海盜談判不成後下令攻堅的法國總統薩科吉而言,無異是項打擊。

艾麗榭宮解釋說,由於海盜拒絕法方一連串提議,包括交付贖金及以一名法國官員交換船上的母子,若遊艇被海盜劫持到索國海岸,法國海軍將難以確保人質安全,迫於情勢因而做出攻堅救人的決定。

薩科吉下達攻堅令營救遭索馬利亞海盜綁架的法國公民並非第一次,去年4月在法軍成功搭救下,30名落入索國海盜之手的法國豪華遊艇人質重獲自由。



◆ 索馬利亞海盜 當地的英雄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 2009.04.14

「當世界遺棄你的時候,就只好自己伸手奪取」—這就是為什麼索馬利亞海盜被世界當成土匪,卻在當地被視為英雄。

索馬利亞長年內戰,近20年來陷入無政府狀態,民生凋蔽。在沒有海軍巡曳海岸線的狀況下,當地漁民抱怨外國船隻經常到索國傾倒有毒廢棄物,非法捕撈梭魚、紅鯛與鮪魚,毀掉漁民的生計。

他們的解決之道是武裝起來,下海「維權」。這些海上武裝「維權團體」很快就成了勒贖外國船隻的海盜。直到現在,索國海盜仍經常強調他們是在捍衛他們的海岸「權益」,但他們最後瞄準的,已是每年通過合恩角的2.5萬艘無武裝民船。勒取贖金要比捕一輩子魚來得好賺多了。

這些配備自動步槍、火箭發射器(RPG)與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海盜,不是傳統想像中神氣昂揚、掛著骷髏旗的金銀島海盜。他們衣衫襤褸,裝備火器經常是破舊不堪的古董,雖然同樣致命。

根據上個月一份提交給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備忘錄,索馬利亞部落一開始是「聘請武裝幫派以阻擋外國船隻。」但後來,「這些幫派轉化成劫持商船,贖金變成替代性的收入來源。」

根據國際海事(IMB)估計,索馬利亞海岸遇劫的船隻從2007 年的41艘大幅增至2008年的111艘。今年以來,遇劫數字已達66起;目前仍有逾200名外國船員被海盜挾持。

眾議院的備忘錄說,索國海盜去年「賺」得3,000萬美元贖金,其他估計則有高達8,000萬美元者。

備忘錄說,平均每艘船的贖金在100萬到200萬美元間。其中執行攻擊的海盜分得30%,20%幫派老大抽取,30%交給當地部落領袖。剩下20%用於「資本支出」,像是購買槍枝、彈藥、糧食、燃油與香菸。

最近的夜間攻擊顯示,海盜可能也開始「投資」夜視裝備。

東非海員救助組織(EASAP)的馬萬古拉,把索國海盜形容是「一群絕望的群眾採取絕望的措施,希望能夠餬口」。馬萬古拉估計,索馬利亞海盜五到七年前約只有近百人,現在應有逾1,500人,而且高額的贖金收入吸引人「每天都在加入」。

海盜為地方社區帶來資金,受到歡迎。一位干恩村的長老阿美德說:「當海盜並不可恥,這被看成崇高的行業。」阿美德說,村民以前靠捕魚維生,現在只剩海盜是唯一的收入。



◆ 贖我漁船 估百萬美元

【聯合報╱記者謝龍田/高雄市報導】 2009.04.14

高雄籍漁船「穩發一六一號」遭索馬利亞海盜挾持已七天,衛星定位顯示停泊在距離索國數浬的海域;漁業界人士認為海盜這一、兩天就會有消息,勒贖價碼可能在美金一百一十萬元左右。

漁業署遠洋漁業組官員透露,穩發一六一號已泊在索國外海錨地,並未如外電所說遭海盜押去當與美軍對抗的「人肉盾牌」。

穩發一六一號船東謝龍豐強調,無法證實「人肉盾牌」一事,公司未與船員或海盜取得連繫,但公司全天候注意人船有否音訊。

漁業界人士說,依照勒贖案例,約一星期後開始談判。穩發六日被劫,這一、二天應有音訊。

不過,連日來法國及美國相繼突擊索國海盜,造成多名海盜死亡;會否因此引發海盜報復行動,頗令船員家屬憂心。何況前年高雄籍漁船「慶豐華一六八號」遭挾持後,一名大陸漁工就遭索國海盜槍殺。

穩發一六一號船公司財力雄厚,事發後許多掮客表示有救人管道,想撈仲介費;漁業界一位重量級人士則提供大陸救援管道。

這位人士說,去年有艘噸位與穩發一六一號相當的大陸船遭索國海盜劫持勒贖廿一天救出人船,價碼約一百一十萬美元。

他表示,穩發一六一號船齡十四年,單超低溫鮪釣的漁業執照就值一千多萬元,預估勒贖價碼將逾百萬美元。



◆ 台美測繪東沙礁層 遭中驅趕

【李宗祐/台北報導】2009-04-14 中國時報

為趕在今年五月十二日完成台灣周圍海域大陸礁層測繪,向國際主張我國經濟海域主權範圍,美國最近派遣海洋研究船協助內政部進行大陸礁層測繪任務,引發美中台緊張氣氛。據可靠消息透露,台美科學家上周六搭乘美國研究船在東沙島海域進行測繪任務時,突遭中國海軍船艦以非法入侵為由加以驅趕。

這起事件是美國海軍監測船「無瑕號」日前在南海遭到中國漁政船包圍後,美國船艦支援亞洲國家進行大陸礁層測繪任務,再度引發中國介入干預的第二起風波。相關人士透露,我國國安高層已接獲相關通報,這起事件也驚動美國國務院。

指非法侵入海域 我科學家反駁

據指出,美國研究船搭載台美科學家於上周六下午在東沙島海域進行大陸礁層測繪時,中國海監船突然向研究船逼近,並透過無線電警告美方,該研究船已進入中國二百浬經濟海域範圍,未經中國許可,不准在東沙島附近從事研究工作,要求研究船盡速駛離。

我方隨船科學家不甘示弱,嚴重反駁表示東沙島是我方管轄的經濟海域,美國研究船已獲得台灣許可,合法在該海域進行研究。

相關人士表示,當時美國研究船所在海域介於台灣海峽南部與東沙島之間,「很明顯是我們的經濟海域,中國海軍沒有權利驅趕我們!」因台美科學家堅持繼續執行研究任務,中國海監八十一號未進一步採取行動,但沿路跟縱監控美國研究船。相關人士研判,中國海軍的舉動很可能是衝著美國研究船而來,這樣的舉動極可能與雙方上個月在南海引發的衝突有關。

三方自制 菲律賓海域測繪完成

據透露,為避免場面失控,我方科學家隨即透過衛星電話與任務指揮中心連繫,向海巡署艦隊指揮中心通報,就近派遣海巡艦前往支援;美國研究船也在第一時間向美國國務院報告。在三方各自約束克制下,彼此皆未採取進一步動作。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台美科學家昨日已完成菲律賓海域測繪作業,準備北返途中。但面對中國一再挑釁,美國國務院頗有微詞。



◆ 軍事地圖外洩 天兵複印流出

【聯合報╱記者劉峻谷、王光慈/台北報導】 2009.04.14

陸戰隊砲兵營楊姓營長誤認弄丟軍事地圖,為防遭到懲處,而指示部屬攜地圖找印刷廠製版複印,卻導致機密外洩。軍事檢察署依瀆職罪嫌將楊姓營長、林姓情報官、陳姓副連長起訴;案發前已退伍的李姓觀測下士,則由士林地檢署偵辦後依偽造文書罪嫌起訴。

調查局是九十六年十二月接到檢舉,指稱機密軍事地圖外洩。調查局查出,海軍陸戰隊砲兵營在九十四年三月間向旅情報科請領北部地區軍用地圖十六份(每一份有九張地圖)。

事後幾經交接,砲兵營無法確認領了幾份北部地區軍用地圖,誤認已弄丟四份(卅六張)地圖。九十六年五月間,楊姓營長為了避免遭到懲處,指示負責保管的林姓情報官、陳姓副連長、李姓觀測下士設法複印。

同月中旬、廿四日,下士和情報官兩次到台北縣永和市一家印刷廠,以製版複印方式複製九張軍事地圖,其中有幾張屬於「密」字等級的地圖,並由林姓情報官、陳姓副連長、李姓觀測下士分擔複製費用三萬六千元。

去年四月間,立委江連福質詢國防部指出,在電腦網路使用分享軟體,鍵入簡體字搜尋,可以在中國網站取得被翻譯成簡體字的國軍旅級兵推機密資料。

外洩的資料有桃園縣林口台地、南崁、大園一帶的駐防部隊陣地位置,甚至標出軍用地圖座標,六軍團數個單位的番號一覽無疑,洩密的情況十分嚴重。

這件軍事地圖洩密案,是否與去年立委質詢的玉山兵推資料外洩案有關,軍方不願證實。不過,軍方當時回應,已經逮捕涉嫌洩密的三名軍官,未透露當事人的階級及如何懲處。



◆ 國際專欄-當中國大陸台灣化

■ 張瑞昌 2009-04-14 中國時報

二○○四年十二月下旬,在東京西池袋的立教大學,即將轉任東京大學的高原明生帶著我做最後的校園巡禮,鐘樓、教堂等著名的日劇(如木村拓哉主演的《長假》)景點映入眼簾。聖誕節的腳步已近,濃烈的節慶氣氛瀰漫立大,夜色低迷,寒意襲人,我在趕搭地鐵的途中,驀然想起與高原初次見面時的一段對話。

「中國大陸已經是一座世界工廠,甚至是世界市場,象徵著龐大的經濟利益,但軍事擴增卻又對亞太和平帶來不確定的影響。你認為,這樣的中國究竟是機會還是威脅?」二○○二年夏天,在立教大法學部教授研究室,我向四十出頭的年輕學者高原明生請教。

「儘管尚未民主化,但是中國在軍事力量的增強與經濟交流的頻繁兩個雙重影響下,整體的綜合國力已愈來愈大」,高原分析說,「不過,戰略對抗與經濟合作兩者之間是有矛盾的」,在他看來,如何看待中國軍事力量的擴展,以及各國進軍大陸市場的現象,需要找到一個能維持各方利益的「平衡點」。那時的高原明生,努力研究中國問題,關切兩岸局勢,試圖在「對抗」與「合作」尋求平衡。

再次見面,高原剛結束為期一年的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自美返日,而我恰巧作客東京,兩人聊起台灣時局,他要我代為問候時任立委的「同學」賴幸媛。高原曾留學英倫,與賴幸媛是英國蘇薩克斯(Sussex)大學開發問題研究所的同窗,早些年還常有聯繫往來。此後,高原明生憑藉著長期在中國大陸的調查研究及歐美求學訪問的歷練,成為日本頂尖的中國問題專家。

二○○七年十一月高原在一份名為「日本對中綜合戰略」的政策建言中指出,中國到了二○二○年將處於「成熟大國、霸權大國、未成熟大國、不安定大國」這四種可能狀態之一,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未成熟大國」。他倡議永田町應及早與北京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並考慮定期舉行日美中三國峰會,這一年溫家寶訪問東京,以「融冰之旅」回應前一年安倍晉三的「破冰之旅」,日中雙方達成以經濟合作為核心所發展的「戰略互惠」關係。

「戰略互惠」是否就是高原追尋的平衡點,我沒有再確認,二○○九年春天,高原與我在霞山會館重逢,他對台灣的關注一如以往,但論述的視野與高度,卻更勝從前。我們站在高處俯瞰被蓊鬱林木包圍與護城河環繞的巍峨皇居,從日美中的三角關係談到台海問題。

「誰也不好防止中國的崛起,何況十年以後,它的經濟發展空間還很大。既然如此,那就要利用它的崛起」,高原認為,「從事戰略對抗,進行軍力擴展競爭,日中美三方最終都會受不了,不太可能繼續下去」,「與其對抗不如共生,就是所謂的『戰略共生』,但這需要彼此有信任,因此必須開始對話,找尋共生之道。」

高原表示,日中雙方談戰略效果較少,需要美國參與,「日美中三角對話機制」應該要建立。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接受《朝日新聞》記者船橋洋一的訪問時,也強調贊成三方對話機制的建立,高原順勢闡述自己主張說,對話應是多層次的架構,最上層是首腦,其次是國防、外交部長的「二+二+二」,然後從最底層的局長級開始著手。

「那麼台灣呢?」我問高原這是否會取代日美同盟,「台灣與大陸之間,無論就長期構想或未來目標,統一或獨立都不能見,但台灣有自己特別價值,應該要傳達這些價值去影響大陸」,高原形容這就是讓中國大陸「台灣化」,相較於香港「大陸化」,台灣有這樣的實力與條件。

「兩岸長期來看,不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的問題,而是兩個社會的問題,但這需要時間」,高原說,「台灣有自己的民主體制、生活格式、言論自由、學術自由、信仰自由...,這些都是台灣的價值」,「未來政府能起的作用不會太大,重要的是社會力量,而我相信這個力量,因為那是一個成熟的社會所擁有的。」

前後七年,高原明生依舊展現他對台灣社會的信心,「台灣現狀能維持多久、兩岸是否走向統一,完全取決於台灣人的信心,以及對自己認同的強度而定」,高原談的是「中華認同」與「台灣認同」的拔河,然而,他也說個人並不擔心,「因為台灣人最自由了!」這個生猛有力的結論令人莞爾,我抬頭發覺那一天的東京晴空萬里,彷彿可以望見大陸「台灣化」的美麗想像。

fsj 提到...

北韓退出六方會談 美開古巴小門

* 不爽安理會譴責 北韓退出六方會談
* 衛星實戰能力差 日人氣餒
* 紅衫軍抗議結束 泰國重新籠罩潑水節氣氛
* 泰紅衫軍解散 警拘留3示威領袖
* 塔信威脅仍在 艾比希忌自滿
* 開放探親、匯款、寄包裹 美古解凍
* 美開小門 古巴人興高采烈
* 參與WHA這一步是該踏出去了

◆ 不爽安理會譴責 北韓退出六方會談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14日外電報導】 2009.04.15

聯合國安理會13日譴責北韓本月初發射火箭,北韓14日揚言準備再次啟動核子設施,並抵制意在促其放棄核武計畫的朝鮮半島6方會談。

安理會在一致通過的聲明中要求北韓取消後續的火箭發射計畫,遵守安理會1718號決議案,中止全部的彈道飛彈活動,放棄所有的核子計畫。安理會並表示,如有必要,它將擴大對北韓的制裁。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這項聲明清楚表達北韓發射火箭之舉違法,而且必將引起嚴重後果的訊息。北韓5日自稱順利發射一枚通信衛星,美、日等國則認為,北韓發射火箭意在檢驗其長程飛彈技術。

北韓外交部表示,這項聲明侵犯北韓的主權,嚴重傷害北韓人民尊嚴,北韓無法接受,並將永久退出6方會談。

聲明中強調,北韓不受6方會談所敲定任何協議的約束,並將於適當時機重新啟動寧邊核子反應爐及其他相關設施,繼續處理廢燃料棒,同時「積極考慮」興建一座輕水式核子反應爐。北韓去年6月銷毀寧邊核子反應爐的冷卻塔,表達放棄核子野心的誠意。

北韓最近表示,如果安理會批評北韓的通信衛星發射作業,北韓將不再參與6方會談。前述聲明指出:「我方別無其他選擇,只能繼續強化核子嚇阻武力,以肆應敵對國家額外構成的軍事威脅。」聲明並暗示,北韓將繼續發射衛星,行使利用太空權利。

分析家認為,北韓似乎意圖以要脅充當談判工具,適當時機即可能與美國等國家恢復接觸。首爾東國大學朝鮮問題專家郭宇環表示,北韓將靜觀美國的後續反應再定行止。高麗大學教授俞浩越(譯音)表示,北韓現階段似乎深感苦惱,最後將發現難以抵制6方會談,否則將孤立更甚。北韓2006年實施一次地下核試爆,據信可能已握有製造數件核武所需的鈽。

局勢緊張 中共籲冷靜

【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北韓昨天宣布退出六方會談,並將加強核武力量,東北亞局勢更趨緊張。中共外交部昨天呼籲各方著眼於大局,保持冷靜、克制,共同維護六方會談進程,通過協商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昨天在例行記者會說,安理會的反應應著眼於維護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大局,維護六方會談和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中方不贊成安理會就此次北韓發射問題通過決議,更不贊成對北韓實施新的制裁。

姜瑜說,中方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共同維護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致力推動六方會談和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發展。



◆ 衛星實戰能力差 日人氣餒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14日電】 2009.04.15

日本政府這幾天檢證這次對北韓火箭情報蒐集的成果,結論令日本國民氣餒,因為日本為了因應北韓飛彈所部署的4枚間諜衛星,在這次飛彈防衛戰中幾乎沒用。

在這次北韓發射火箭過程中,美國的民間軍事研究機構多次公布了北韓火箭基地的衛星照片,但日本的4枚間諜衛星,沒有公開任何資訊。

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真正原因是日本的衛星能力不夠,到現在還是得依賴美國提供情報。

日本原本對間諜衛星技術頗有信心,但這次試驗的結果,卻發現日本衛星拍攝照片的解析度遠不如美國衛星。消息人士說,日本所拍攝的照片,只能夠辨別到發射台側的火箭模樣,但美軍照片可解析到15公分見方範圍,連美國的民間衛星也都有60公分見方的解析能力,結果日本花了6000億日圓發射間諜衛星,還是要靠美國衛星提供情資。



◆ 紅衫軍抗議結束 泰國重新籠罩潑水節氣氛

中央社 2009.04.15

泰國反政府紅衫軍昨天結束抗爭行動,曼谷部分被迫停止潑水節活動的地區,今天重新籠罩在潑水的歡樂氣氛中,即使緊急狀態還未解除,潑水活動的地區仍湧入萬人慶祝。

曼谷市中心是隆路(Silom Road)昨晚已經封街,展開潑水慶祝活動,湧入潑水的人潮眾多,來來去去可能超過1萬人;原本被迫暫停的高山路(Khao San road)地區、皇家都市大道(RCA)潑水活動重新展開,並將延長至17日。

泰國軍隊13日展開驅離紅衫軍行動,曼谷好幾個路段當天發生暴力事件,為了安全起見,背包客與外國旅客眾多的高山路潑水活動因此喊停。

隨著抗議活動的結束,慶祝的氣氛昨晚再度籠罩曼谷,各地都沉浸在潑水節的泰國新年氣氛中,馬路上到處可見開著小卡車、載著水桶到處打水仗的泰國民眾。

昨天晚上數千人湧入RCA 慶祝潑水節,市中心的是隆路13日就沒有停止過潑水活動,但在紅衫軍示威活動結束後,氣氛更達到高潮,昨晚大批民眾就湧入封街地段大打水戰。

出現在潑水活動上的多半是年輕的臉孔,是隆路整條路擠滿人潮,沿路都是賣水、小水桶、香粉的攤販,大家互相潑水、往不認識的人臉上猛塗香粉漿,消防車也參與活動,不斷向群眾噴水柱,引來陣陣尖叫。

雖然到處都在潑水,但路邊小吃攤販卻不為所動,照常賣食物給潑水的民眾,攤販也沒有被潑濕。

潑水節在泰國稱為「宋干」(Songkran),傳統過節方式是到佛寺、往佛像上灑水,並徹底清掃佛寺;後來增加非宗教的慶祝方式,過往路人互相潑水,泰國人相信潑了滿身濕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

許多泰國民眾也會到寺廟拜拜,祈求國泰民安。

這段放假期間經常出現車禍意外,根據災害防治減緩部(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Depart-ment)今天最新統計,泰國10日至14日共發生3375件道路意外,至少272人死亡,因為不少人喝酒上路肇事。



◆ 泰紅衫軍解散 警拘留3示威領袖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曼谷14日外電報導】 2009.04.15

泰國紅衫軍14日結束對曼谷總理府的3星期包圍及街頭示威抗爭,及時化解一旦與泰國部隊爆發激烈衝突,必定血濺街頭的危機。

14日泰國刑事法院,對包括塔信在內的14名示威活動領袖發出逮捕令。

13日的軍民街頭追逐與衝突造成2死100多人輕重傷之後,泰國軍警14日展現必要時準備鐵腕鎮壓的姿態,迫使包圍總理府的近三千名紅衫軍自動解散離去。一名堅定支持泰國前總理塔信的紅衫軍表示:「我們暫時停止抗爭,但並未停止對民主的追求。這場運動將持續不輟。」另一名紅衫軍領袖表示:「我們必須暫時罷手,因為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支持者。」

紅衫軍解散後,數名示威領袖自動接受警方訊問,隨後三名領袖遭警方控以非法集會、煽動群眾犯法、違反交通法規等罪名拘留。

曼谷與周圍地區的緊急狀態仍未解除,購物商場則迅速重新開張。泰國政府將3天的新年假期延長兩天,16日與17日也放假,以「確保公共安全,並清理受到影響的地區」,股市和銀行則宣布周四恢復交易。當局派出一百部公車免費接運紅衫軍返鄉。

大批全副武裝的泰國部隊13日強力驅散聚集在數個地點的紅衫軍後,14日拂曉向總理府前進,裝甲運兵車及其他車輛則阻斷全部的出入口。軍方以擴音器警告群眾及時解散離去,否則後果自負。在總理府外紮營的紅衫軍領袖見勢不可為,決定收手。

紅衫軍以未經民主選舉程序為由,要求泰國總理艾比希下台,延續數星期的抗爭使泰國政局動盪不安。示威和平結束是艾比希的勝利。上台4個月的艾比希因取消原訂在芭達雅舉行的東亞高峰會,顯得地位岌岌可危。

倫敦「經濟學人智庫」的經濟學者理查斯表示:「我認為,這不是故事的結尾。危機並未完全解除。」標普信評機構降低泰國的貨幣主權評等。



◆ 塔信威脅仍在 艾比希忌自滿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曼谷14日外電報導】 2009.04.15

專家表示,有驚無險的化解紅衫軍抗爭及軍民流血衝突的危機後,泰國總理艾比希的地位似已比較穩固,此後卻須面對如何化解紅黃兩軍嚴重對立的棘手課題。

有識之士呼籲艾比希以具體措施解決紅衫軍生活困頓的問題。他們指出,除內政問題之外,艾比希另須盡速恢復泰國的國際信譽,並再次伸張泰國的東協領導地位。

朱拉隆功大學的政治學者泰迪南表示:「抗爭平和落幕暫時鞏固艾比希的地位。他必須切忌自滿。後續發展繫於他從這次抗爭中記取什麼樣的教訓。如果將這次勝利視為理所當然,他將面臨其他挑戰。紅衫軍可能暫時偃旗息鼓,背後的廣大民瘼仍然未解。」泰國現任東協輪值主席。

流亡在外的泰國前總理塔信是紅衫軍精神領袖。在延續3星期的抗爭期間,他以各種方式隔海指導甚至煽動紅衫軍的情緒,並呼籲紅衫軍堅持到底。紅衫軍自動解散或許不利於塔信,然而專家認為,他對泰國政局安定構成的威脅並未消失。新加坡國際研究學院的廖約瑟表示,艾比希必須解決正當性受到紅衫軍質疑的問題。

東南亞研究所訪問學者蒙迪沙諾表示,艾比希迫在眉睫的最大挑戰是,設法弭合紅黃兩軍之間的裂痕;這是艱鉅的任務。幸好泰國軍方並未在紅衫軍抗爭過程中製造嚴重傷亡,節制的表現值得肯定,軍方未來仍將是泰國政府的「夥伴」。

金融市場可望對抗爭和平落幕出現正面反應,不過中期而言,外資將靜觀後續發展。分析家指出,紅衫軍迫使艾比希臨時取消東亞高峰會,以及曼谷市區叫囂抗爭的場景顯示,足以影響投資人的取捨。

※ 先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吧。



◆ 開放探親、匯款、寄包裹 美古解凍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09.04.15

美國白宮13日宣布,將取消古巴裔美國人匯款回古巴及返回古巴探親的限制,允許美國電訊公司在古巴營運,並開放古巴裔美國人郵寄衣物用品到古巴。此舉代表歐巴馬總統履行競選承諾,50年來首次讓美、古關係解凍。

白宮是在歐巴馬即將前往千里達托貝哥出席美洲國家高峰會前做此宣布,揮別1959年古巴革命以來華府的強硬政策。

儘管美國對古巴的貿易禁運仍大致維持不變,但白宮表示,如果古巴當局能擴大民主權,白宮將考慮進一步放寬,包括開放商業客機直飛古巴。

古巴前領導人卡斯楚13日呼籲美國結束對古巴的禁運。他說,古巴不要求「施捨」。

卡斯楚在官方「古巴辯論」網站上發表文章,指白宮聲明「沒有一個字提到禁運,而禁運是所有行動中最殘忍的。目前情況可讓歐巴馬運用他的才幹提出建設性政策,結束已失敗近50年的禁運」。

歐巴馬曾表示,他願意與古巴共黨政權交往,但也明瞭必須顧及美國的古巴流亡人士,他們對佛羅里達州的選票影響極大。因此,歐巴馬未親自宣布美國放寬對古巴的限制,而是由主管拉丁美洲事務的官員在白宮記者會中宣布。

卡斯楚1959年建立共黨政權以來,美國即對古巴實施制裁,47年前更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歐巴馬13日的行動並未取消禁運。

白宮新聞秘書吉布斯說,這項宣布旨在向古巴人伸出友誼之手。歐巴馬將用他的行政權力在三方面改變對古巴政策。歐巴馬競選總統時曾說:「古巴裔美國人將是自由的最佳大使。」估計全美有150萬名古巴裔美人。

根據新政策,古巴裔將獲准自由到古巴旅行和匯款給古巴親人,數額不受限制,但不得匯款給古巴政府高級官員或共黨。美國政府將允許美國電訊公司在古巴營運,建立古巴與美國間的光纖與衛星連結,支援當地的手機、衛星電視和電腦服務。歐巴馬也將推翻布希2004年設立的限制,准許古巴裔郵寄衣服、個人衛生用品、釣魚設備到古巴。



◆ 美開小門 古巴人興高采烈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13日外電報導】 2009.04.15

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取消禁令,讓古巴裔美國人可以無限制自由返回古巴和匯款回去。雖然紐約時報稱這只是美國開了一扇小門,但許多古巴人仍興高采烈歡迎美國的新政策,也有人感慨這項政策來得太遲了。

37歲的古裔美人龔薩雷茲在邁阿密住了6年,剛好返鄉探親,正準備回邁阿密。他在哈瓦那機場聽到新聞高興地說,「這個宣布真是太棒了,既可讓家人團聚,又可以協助他們改善經濟困境」。他說:「非常高興歐巴馬落實了選前承諾」。

但哈瓦那72歲的婦人席拉則遺憾這項政策晚了一個月。她丈夫今年3月過世,她在美國的兒子要求辦緊急簽證回國見父親最後一面,還沒辦下來,父親就過世了。席拉說:「要是歐巴馬能早一點宣布就好了。」

美國在2004年對古巴實施廣泛貿易禁運以來,大約150萬在古巴有親戚的古裔美人只能每3年回古巴探親一次,而且每3個月只能匯款300美元給古巴親戚。歐巴馬一月上任以來,美國國會已經放寬限制,改為可以一年一訪。

美國宣布新規定後,馬上就在古巴傳開。人們口耳相傳,或從邁阿密打電話,也有人透過非法衛星電視得知這個消息。

古巴旅行社員工耶南德茲表示,「這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希望這是古巴和美國重建友好關係的新開始」。

經濟危機和去年的兩個颶風重創古巴,古巴人平均月薪是17美元。

在哈瓦那機場,自稱尼爾森(Nelson)的古裔美人說,「這麼快就發生真是令人難以置信!能夠想見家人就見,能幫他們就幫,這真是好極了。新規定會讓這裡很多人受惠」。

任職於古巴國營石油公司的司機馬查多在機場接機,等待從邁阿密回來的80歲祖父。他說,「對能夠多匯一些錢來的人而言,沒什麼不好」。



◆ 參與WHA這一步是該踏出去了

【本報訊】2009-04-15 中國時報

兩岸關係回溫下,傳出台灣可望出席下個月的世界衛生大會(WHA),此事如果順利成真,對長久以來渴望重返國際社會的台灣,可謂一次令人振奮的歷史性進展。

雖然它只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次年會,雖然我國只是以觀察員身分列席,但是這一步仍然意義重大,因為中華民國自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就連帶被聯合國的附屬組織、乃至幾乎所有國際官方組織拒於門外,在國際重大事務中毫無發言權,既無法保障自己的權益,國際交流合作也受到重重限制。這樣封閉邊陲的地位,以及不斷受到壓制輕貶的處境,不只影響台灣的實質權益,更深刻傷害了台灣人對國家的自尊心。

數十年來,重返國際社會、提升國際地位,一直是台灣民眾的深切渴望,而且從不曾因為失敗挫折而氣餒放棄。現在,台灣如果能獲得邀請,以觀察員身分列席世衛大會,將是卅八年來首次正式參與聯合國組織活動,這個先例不但對台灣參與世衛組織意義重大,更希望能從特例變通例,逐漸建立一個模式,進一步爭取適用於其他國際組織。就像把腳先卡進門了,一次、兩次大會後,也許接著把頭探進去,再來身子也擠過門。等進了門,便可以到處走動探路,尋找通往其他地方的道路。能夠進門,總比在牆外探頭探腦有更多機會。

以當前的國際現實,參與的模式必然無法令台灣完全滿意。據報導,政府對名稱的優先順序是「中華民國」、「台灣」、「中華台北」,而且絕對不能附屬於中國代表團,這雖有妥協,但也守住了底線,對於獨立主權地位的堅持,是台灣不可能讓步的。

其實這些年來,「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稱,已經逐漸在國際社會建立了一種半官方乃至準官方的地位。它的適用範圍比較廣,從參與非官方的奧運,到性質「逼近」官方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都是使用這個名稱。即使我們是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加入世貿組織(WHO),但也以「中華台北」作為簡稱。「中華民國」出門一定要抬頭挺胸,所以常常被國際現實擋住,「中華台北」姿態比較隨和,反而能到處趴趴走。

也許綠營仍會持反對立場,而且對台灣主權地位的憂慮也有其道理,但台灣的狀況是國際間一個特例,不能只以傳統國際法的概念理解及框限。我們的主權地位主要是靠台灣存在的事實支撐,因此與其堂堂正正但是只能關在家裡,還不如吃點眼前虧多往外跑。這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而是在不同的國家利益裡排出優先順序。參與先?國名國格先?主權地位包涵了許多層面,哪些必須堅持、哪些可以讓步、以什麼方式讓步到哪裡?

台灣能夠參與世衛大會,當然是中國的善意表現,只是善意中有鬆有緊。參與世衛組織還是不行,遑論聯合國或其他官方機構;一年一度的世衛大會則放鬆了,來年是否放行,中共手上仍舊握有可否權,隨時可以收回。

其實這對北京當局,也是有點政治風險的,因為台灣不可能一年參加一次世衛大拜拜就心滿意足,一定會藉此尋求擴大國際參與,而且慣例建立後也可能尾大不掉,將來台灣如果政治立場又有變化,送出去的國際空間還得再花力氣追回。但如果中共又忍不住搞些小動作,在世衛大會上製造些台灣隸屬中國的印象,讓台灣人感覺掉進了陷阱,主權地位比之前更糟,那麼善意不但倒扣成負數,對兩岸關係更會造成衝擊,也將讓決定出席的國民黨政權付出慘痛代價。

「解鈴還須繫鈴人」,台灣遭受國際孤立,源頭是中國,因此,想要解除這種孤立,從對岸下手並沒有什麼不對。或許有人認為,由北京施惠的國際空間,宛如嗟來之食,對台灣主權尊嚴也是一種折損,而且會更讓中國對台灣的國際空間有發言權。何況一年一邀,可能會對台灣造成無形的箝制。

然而評價事情,得放下情緒,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考量。現實是,台灣必須藉由有智慧的處理兩岸關係,才能有效導向符合台灣利益的方向。孱弱孤立的台灣,只會陷入更難面對的生存危機。眼前是一個新的機會,雖然有風險,但要生存發展,就要有挑戰未知開創新局的勇氣與魄力。

※ 世貿組織是 WTO。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希拉蕊提抗海盜計畫 泰式民主與泰人眼淚

* 佛里曼專欄》「中道」外交行不通
* 國際瞭望-北韓為何退出六方會談
* 希拉蕊提抗海盜計畫
* 索國海盜拿贖金 靠中間人「喬」
* 煽動示威 塔信護照被註銷
* 看懂天下事》泰式民主與泰國人的眼淚
* 裝備航母? 中共研製殲-11BS戰機
* 國軍下一步 重建專業倫理

◆ 佛里曼專欄》「中道」外交行不通

【經濟日報╱陳世欽譯】 2009.04.16

我最近一直在想著開辦一所美國外交官訓練學校的事。按照我的構想,這所學校非常簡單:只有一間教室,一張桌子和椅子。教官坐在椅子上,扮演一名外國領導人。學生走進教室後,必須設法說服對方做一件事,例如拉拉這個或那個槓桿。這名領導人猛點頭,表示同意,伸手向後拉槓桿;牆上的槓桿落在他手裡。或者領導人會猛點頭,說「是,是。我一定會拉槓桿」。然而他只是假裝準備拉而已。

學生必須想想接下來該怎麼做...。

我好奇的是,歐巴馬總統與希拉蕊‧柯林頓國務卿是否就是這些學生,不斷試著與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北韓的領導人打交道。我這麼說不是意在批評,而是表達同情。

「媽媽,別讓妳的孩子長大以後當外交官。」

這不是從事外交工作的好時候。

一位國務卿與外國層峰敲定協議的唯一先決條件是,對方準備或者力足以做到。

冷戰時期,大國主宰一切,針對重要問題敲定協議,同時有效掌握穩定的附屬國。在這個時期,美國國務卿握有許多這種機會,無論是與蘇聯之間的武器管制談判,或者在全球各地的個別附屬國之間斡旋和平。當前是海盜、失能國家、非國家的各種角色與建國運動占據舞台的時代,是狙擊手、無人飛機與將領上台表演的時代。外交官沒份。

這使我們再次想起美國外交政策品質的問題。我們會認為,若是提到我們的幾個重要課題(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韓與伊朗),我們只是四處閒蕩,向同樣的人購買同樣的地毯,不斷重複。然而什麼都沒變。

約翰霍普金大學外交政策教授孟德邦(Michael Mandelbaum)表示:「我們打交道的國家與領導者若不是無法履行諾言,就是根本無意於此。他們對我們構成的問題不像可以解決的問題,倒是比較像我們必須設法處置的狀況。」

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領導人無法踐履諾言。這種人承諾做各種好事,拉各種槓桿,到最後,槓桿從牆上崩落,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政府能力有限。

伊朗與北韓是不願意實踐諾言的國家。它們不斷地說:「沒錯,我們必須談判。」可是到最後,由於與美國或西方世界的敵對關係是其政權求生策略的核心,是它們掌握大權的正當性所在,以致它們不可能追求真正的和解,只是佯裝願意實現諾言。

唯一可以改變這種局面的關鍵是,美國與盟邦加倍發揮實力。以阿富汗與巴基斯坦而言,美國與盟邦必須以這種實力自內重建這些國家,使它們成為現代化國家。我們必須協助它們成立有如滑輪與輪子的國家機構,期在它們的領導者拉槓桿時真的能作到一些事,槓桿也不會在他們的手裡斷裂。

以實力比較雄厚的國家─包括伊朗與北韓─而言,我們必須自外產生更有效的槓桿作用,以促使它們改變行為,並符合我們的標準。在這兩個例子中,成功的先決條件是,美國必須投下更多更長久的資金與實力,當然還要盟邦的合作。

我擔心的是,我們採用中道策略:做得剛好足夠,以免瓦解,但卻不足以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目標是建設國家,期使它們擁有足以自立的溫和政府,那麼我們現在動用的兵力或資源都還不夠。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想要改變伊朗與北韓政權的行為,我們從外部產生迫使其改變的力量也還不夠。北韓悍然發射飛彈以及伊朗持續追求核武是佐證。

整體而言,當前的美國外交政策必須面對四個有問題的國家。我們不願也不能漠視它們,卻似乎缺少有效扭轉局面所需的力量或盟邦。

如果這些國家有夠多人民與我們有相同渴望,奮起領導抗爭,就像伊拉克局面改善那樣,這會是一張天大的王牌,可惜我仍未看到。我因此擔心,我們對阿富汗與巴基斯坦許下諾言,卻並未針對目標、手段或如何脫身的問題進行內部辯論。這形同自找麻煩。

歐巴馬總統一上台就面臨如麻國事,我們不能責怪他尋求中道:不願放棄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進步分子及婦女,卻也不願介入太深。然而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中道可能引起嚴重後果。想想美國增兵之前的伊拉克:不足以獲勝或失敗,但剛好夠使我們受困其中。

(作者Thomas L. Fried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著有《世界是平的》一書)



◆ 國際瞭望-北韓為何退出六方會談

【本報訊】2009-04-16 中國時報

北韓的政策宣布有時是非正式的,有時則是較嚴肅的,黨方面發表的較有彈性,政府發表的則鐵定不會變,尤其是外交部的正式聲明,所以如果將北韓這次「永遠退出六方會談」視為玩花樣那就錯了,看來北韓對這個六方會談已毫無興趣,甚至有點討厭,那就很難使它再回去,除非得到重大回報。

其實北韓退出六方會談早就有了預報,只是其他國家漫不經心而已。三月廿六日,平壤外交部便發表聲明稱,如果發射人造衛星一事,被訴諸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不管是有決議也好,有聲明也好,從此將不會再有六方會談,核設施也將恢復原狀。昨天外交部的聲明只是兌現它廿天前的預告而已。

相關國家如果認為北韓是空言恫嚇,那就未免愚蠢,聯合國安理會如果明知其結果而還要發表不痛不癢的「主席聲明」,那也是無聊。本欄早就警告說北韓手中有牌,退出六方會談及再次核試爆都是,相關國家如沒有反擊的預案,最好還是冷靜些較妥。如今各國紛紛說希望北韓再回到六方會談,這就更無聊了。

美國、日本與南韓手中有牌嗎?唯一可以算是牌的只有「經濟制裁」,然而這有效嗎?須知美國與北韓根本就沒有經濟關係,日本也不過是韓僑匯款回國而已,至於南韓,自從李明博上台而採取反北政策後,北韓已主動斷絕兩者一切經濟關係,試問即使再「加重制裁」,還有什麼作用?

唯一有資格說制裁的只有中國,北韓與中國的貿易去年已達廿七億九千萬美元,北韓的能源、糧食都依賴中國,而中國在北韓也在大量增加投資,礦業、紡織業、建築業都有投資,中國製消費商品更是北韓市場的搶手貨。然而,中國肯附和美、日、南韓而對北韓進行制裁嗎?

北韓之斷然宣布退出六方會談,一則顯示它的決心,言出必行,二則它要在核談判方面另起爐灶。

朝核問題說白了其實是北韓與美國的談判,美國政府為了掩飾其拖延政策而搞出了六方會談。美國的利益在於:一、北韓手中最好沒有核武器,萬一有了則希望其不擴散;二、南北韓之間最好不要和解,維持一個緊張局面最符合美國利益。而這些最好由六方會談作為表面掩蓋,但美國也知道,關鍵都在於它與北韓的關係,兩者關係正常化了,一切都好商量,不然永遠是拖局。

北韓呢?拖也好不拖也好,拖則會有更多時間不受限制地發展核武,不拖則要美國與它關係正常化。現在北韓覺得沒有拖的必要了,因為六方會談中的南韓已完全倒向美國,日本在會談中只是阻撓,搞題外文章,俄中兩國則不必計較。而美國歐巴馬新政府諒必不會不妥協,則趁此時節擺脫六方會談,直接與美國打交道豈不更符合自身利益?歐巴馬若真的想解決朝核問題,也只有如此一途。



◆ 希拉蕊提抗海盜計畫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4.16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15日提出四點以外交途徑為基調的對抗索馬利亞海盜計畫,呼籲國際合作,起訴並凍結海盜資產,制定策略以確保海盜挾持的船隻和人質獲釋,同時協助航運公司和保險業者改善船隻自衛。

希拉蕊指出:「這些海盜是罪犯,他們是海上的武裝幫派,我們必須阻止那些策畫擄劫行動之徒,將執行擄劫者繩之以法。」

希拉蕊提出的四點計畫包括:擴大國際努力,在亞丁灣對抗海盜;比照對付毒梟和恐怖組織的辦法,追蹤並凍結海盜資產;推動船隻部署防衛機制;改善索馬利亞本土的情況。

希拉蕊表示將盡快召開「對抗索馬利亞外海海盜聯絡小組」(CGPCS)會議,以討論四點計畫。另外,美國將派特使參加23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援助索馬利亞會議,協助加強索馬利亞過渡政府的職能。

同時,美國國務院將促請索馬利亞的官員和部落領袖制裁從他們土地出海作案的海盜。希拉蕊沒有暗示動武,但她提到「追擊」海盜的陸地巢穴,聯合國安理會去年12月通過的決議案允許這種做法。

希拉蕊說,外交措施不見得能解決海盜橫行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索馬利亞國內不穩定和不安全,但由於海盜挾持船隻事件增加,這些步驟很重要。

※ 相關報導:

* 索馬利亞海盜竟讓國際束手無策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47&f_SUB_ID=3582&f_ART_ID=189950



◆ 索國海盜拿贖金 靠中間人「喬」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2009.04.16

直到法國和美國突擊隊動手鬧出人命前,索馬利亞海盜的「生意」幾乎是穩賺不賠。所謂「盜亦有道」,索國海盜意在謀財,而非害命,收取贖金方式具有高度戲劇性,可拍成好萊塢電影。

英國廣播公司索馬利亞分析家穆沙表示,索國海盜拿贖金必定透過中間人。搶到船以後,海盜首先會以衛星電話或簡訊方式聯繫船老闆,告知「噩耗」。

曾與海盜磋商過贖金問題的哈山說,重點在於海盜並不親自出面,而是由信得過的中間人負責「喬」,中間人可能是某名海盜的親戚,有時會跟著上船,有時則在岸上。要讓船老闆和海盜都滿意,任務相當艱鉅。不過一旦錢到手,中間人和每一名海盜分到的錢一樣,以示公平。

哈山表示,以前拿贖金是靠轉帳,現在船老闆會找第三者直接交錢給海盜,可能是第三者登上海盜船,或海盜登上第三者的船。交付贖金後,第三者先行離開,讓海盜點收。海盜不但有數鈔機,有些還能辨識偽鈔。第三者通常是英國或澳洲特勤隊的退伍隊員,南非也不少。

由於人命關天,所以當事人通常都守口如瓶。扣掉贖金,救援行動通常得花費100萬美元,10萬美元是第三者的酬勞。確保船公司不會上司法麻煩的律師,可拿30萬美元。倫敦是主要交易地點,有時候在杜拜。



◆ 煽動示威 塔信護照被註銷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5日外電報導】 2009.04.16 0

泰國外交部15日表示,該國已於12日註銷前總理塔信持有的外交護照。泰國政府指控塔信是煽動紅衫軍示威抗議,造成東協峰會取消及警民衝突的始作俑者。

泰國外交部發言人塔利特說:「假使持有本國護照的人可能做出危害國家安全的事,政府就有權利註銷他的護照。」塔信曾表示,有幾個國家願意發給他護照。

2006年泰國軍方發動政變,推翻塔信政權,並指控他涉及貪腐,塔信夫婦因此流亡海外。塔信盟友「人民力量黨」2007年底贏得大選後,他與妻子於2008年2月先後返國,因涉及貪汙罪被帶往法院訊問,隨即交保。但塔信於8月棄保潛逃,曾於中美洲、倫敦、杜拜及香港等地出現。

支持塔信的紅衫軍3周前開始包圍總理府示威,在首都曼谷街頭遊行抗議,11日更直搗位於芭達雅的東協高峰會會場,迫使總理艾比希取消峰會。12日泰國政府以強硬姿態鎮壓紅衫軍,混亂中2人中彈亡,123人受傷。

紅衫軍領袖14日宣布結束街頭示威抗爭,當局則對包括塔信在內的13 名紅衫軍分子發出逮捕令,警方已逮捕3人,另10人在逃。

泰國政府指出,曼谷與周邊5省仍維持緊急狀態。但紅衫軍解散後,街頭已平靜許多,曼谷背包客集中的考山路也熱鬧起來,該區計畫將潑水節活動延長至17日。



◆ 看懂天下事》泰式民主與泰國人的眼淚

【聯合報╱劉必榮】 2009.04.16

泰國紅衫軍連續進行數周示威,造成東協峰會喊卡,各國領袖倉皇搭直升機撤離,但這個星期二(4月14日)軍方進行驅離之後,紅衫軍突然宣布結束行動,撤出曼谷。並由政府派巴士把還在現場的兩三千名群眾,送回北方省分的家鄉。

示威者顯得疲憊、失望,偶而揮舞手中勝利的標示,但眼中卻噙著淚水。軍方溫情喊話:「等巴士的時候請站在樹蔭底下。請照顧好老弱婦孺,有任何問題我們都會協助各位。」每個人心中都藏了一個問號:沸沸揚揚的紅衫軍抗議行動,就這樣結束了嗎?

當然不是。

從去年的黃衫軍發動街頭示威,迫使機場關閉,成千上萬觀光客被困泰國,到今年紅衫軍有樣學樣,搞砸東協峰會,並在曼谷演變成兩天暴動,泰國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社會的嚴重分裂。一個微笑的國度,竟有這樣深層的不滿與挫折,真的令人驚訝。

這次示威的紅衫軍,多半是來自泰國北方省分的農民與小商人。他們經濟上相對弱勢,居於社會底層。長久以來覺得受到歧視,甚至他們北方的方言,也被曼谷人嘲笑。他們是前總理塔信的支持者。

塔信是華裔,出身北方清邁,本身非常有錢,卻深獲農村與窮人的支持,視其為代言人,代表他們與曼谷的既得利益抗爭。

塔信擔任總理時,憑藉其魄力與執行力,讓農村經濟起飛。每村發一百萬泰銖助其發展經濟的作法,更在當時掀起「塔信經濟學」的旋風,但民粹風格卻與曼谷的傳統政治格格不入。加上他的「泰愛泰黨」支持度高,可以一黨單獨組成政府,不必與他黨分享權力,更破壞了曼谷政壇的潛規則,因此樹敵眾多。

塔信四缺點不少。成功企業家從政,總是政商關係不清,公私利益不分,加上逃漏稅,這是他遭受抨擊第一點。

而他在泰南掃毒時雷厲風行,造成無辜平民死亡,是另一個被人抓在手上的小辮子。於是反對塔信的民聯,聯合城市白領、退役將領、知識份子等組成黃衫軍,要求塔信下台。

政治對峙之下,終演變成2006年的軍事政變。

軍方一年多後還政,泰國舉行選舉,又是支持塔信的政黨獲勝。於是黃衫軍再起,包圍機場,要求總理下台。最後法院連續判決兩位總理沙馬克和宋猜下台,並由國會選出民主黨的艾比希擔任總理。

這下輪到支持塔信的紅衫軍不滿。他們雖然支持塔信(塔信也在海外煽動人民革命),但表示更關切的是泰國的民主。

他們指出,前面三位總理,一位是政變被拉下來,兩位是法院判下來,現在的艾比希又是國會間接選舉出來,這置泰國人民意見於何地?他們要求的是真民主,所以艾比希要下台,泰國政局交由大選決定。

本來過去泰國遇到政治僵局,都是由泰王出面調解。可是泰王年事已高,臥病在床,因此這次也沒出面呼籲團結。

所以現在要看各派政治勢力如何自己解決僵局了,先要看警方怎麼處理逮捕的紅衫軍領袖?接著是看艾比希願不願意舉行大選?舉行大選未必能立刻修補泰國社會的裂痕,但總有一個開始。

要是不選,紅衫軍仍會再起,到時政治不安拖垮經濟,還是會面臨政治危機。艾比希怎麼選擇,也因此成為關注焦點。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裝備航母? 中共研製殲-11BS戰機

【亓樂義/綜合報導】2009-04-16 中國時報

據大陸《中國空軍網》消息稱,中國已研製一種新型殲-11BS戰機,為殲-11B雙座衍生型戰機,近期在西安閻良試飛中心進行展示。消息指出,殲-11B的衍生型戰機,有可能作為中國日後發展航空母艦的艦載機。

報導指出,殲-11B被認為是俄製蘇-27SK的複製品。目前,中國的科研人員正以該機為基礎,力圖研製一系列衍生型號,其中包括用於裝備航空母艦的殲-11型戰機,技術將借鏡蘇-33,而後者正是目前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現役艦載機。

據報導,殲-11BS是一種雙座型多用途戰機,研製工作將於今年內全部結束,二○○七年六月,一架殲-11BS的模型曾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展示。該型戰機為殲-11B衍生型戰機,是否就是中共日後發展航母的艦載機,至今未有權威性說法。

去年九月曾有消息指出,解放軍高層基本剔除殲-10作為航母艦載機的可能,入選者為殲-11戰機,且不排除從俄羅斯引進蘇-33,搭配成為中國發展航母的兩把利劍。不過,究竟是哪型戰機雀屏中選,各界眾說紛紜,一個比較可靠的說法,應為二○○六年三月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汪致遠中將披露,中國航母艦載機基本上由中國現役軍機改型而成。

據稱,殲-11BS很可能安裝國產WS10A(太行)新型渦扇發動機,以及新型機載火控雷達、機載電子設備和國產新型武器裝備。專家認為,該型戰機的用途和性能可能非常接近美國F-15E戰機。

※ 中國已否認它是蘇-27SK的山寨版,那麼,殲系列戰機有沒有山寨版?



◆ 國軍下一步 重建專業倫理

【謝國榮】2009-04-16 中國時報

國軍在最近的工程貪瀆與賣官案中,飽受媒體輿論之批判,相信絕大部分的軍人都是奉公守法與犧牲奉獻,社會也應不吝於為其加油打氣。愛之深,責之切,國軍自應虛心接受並深自反省,將這些嚴厲之指責,當成是自我鞭策之動力。

軍隊是一封閉的組織與體系,自成一套價值信念與生活方式,講求絕對服從與勇猛剽悍。民國四、五十年代,三軍唯一目標就是要反攻大陸,軍隊並無如現在的法治觀念,所以軍隊常以不擇手段,達成任務,凸顯軍人勇猛剽悍作風,甚至養成老粗之習性而不自覺。軍閥式的大官,倘權與利薰心,且保防與監察機制又不彰,自然有上下其手的貪瀆機會。這種獨特的組織文化是傳統,透過學長帶學弟,一代傳一代至今,仍見其後遺症。

軍官團都是學長學弟所組成,每一個人要晉升或派職,一定是其長官決定,軍隊精簡,缺額少,競爭更激烈,就會產生走後門或逢迎拍馬的現象。這種嚴重的人事不公,由來已久,亦會打擊軍人的士氣。每一個主官,都有一群部屬為他賣命,主子若高升,自然會破格提拔他的人馬,自然形成「某家軍」,如果總司令或參謀總長任期過長或作風太過強勢,亦會造其他派系軍種或將領之不服與反彈。一旦改朝換代,又會形成另一派的「某家軍」,前朝官員即紛紛失勢,所以軍隊裡的派系鬥爭,屢見不鮮,如果將領們都短視近利,缺乏大公無私的胸襟,國軍要如何團結與清廉呢?

所以要防止國軍弊案發生的關鍵因素,還是在於領導軍官們的正確觀念,與不斷地自我節制與反省,並強化如企業董監事會之客觀與獨立的監督機制。武德與軍紀是任何民主國家對軍隊最基本的要求,國軍在痛定思痛之餘,應從根本的軍校教育做起。

筆者曾訪問歐美軍校,西點與維吉尼亞軍校,其品德教育課程,是「國家、榮譽、責任」信念的核心教育,稱為「軍事專業倫理」課程,教授編撰軍隊的個案,讓軍校生研究與思辯。英國皇家陸軍官校的軍事領導與倫理課程,是請全陸軍最優秀之領導軍官,著軍服並佩戴勳獎章,來給學生授課,學生可以耳濡目染,學習典範。德國部隊的連長與營長,每一年要到陸軍官校參加講習班,不斷接受軍事、法治與武德教育,以充實軍官的知識與視野。

如何教育我們的軍人,分辨是非與對錯,維持個人與組織的操守與榮譽,是國軍領導人必須要時時戒慎恐懼的。職業軍人要將良心與品德置於個人升官前途之上,在任何一種情況之下,行為與決策不應該有損良知與道德。將領們要想成為官兵真正尊敬的長官,除自己要以身作則之外,就必須要使自己具有成熟的道德信念與正確的價值觀。如何提高軍人的倫理道德思考能力,是國軍各階層必須要嚴肅面對與強化之課題。

(作者為高苑科大經管所助理教授,曾任國軍營長)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美國與北韓直接會談 印度大選血腥揭幕

* 美國與北韓直接對話轉達立場
* 日經新聞:中國歡迎美國與北韓直接會談
* 泰國黃衫軍領袖遇刺 腦部中彈
* 印度大選血腥揭幕 16死
* 海盜放話:鎖定美船殺船員
* 哥國頭號毒梟落網 「狼狽像狗」
* 歐巴馬訪拉美修好:平起平坐
* 美槍枝彈藥 掀搶購潮
* 國際瞭望-歐巴馬對伊朗政策原則

◆ 美國與北韓直接對話轉達立場

星島日報 2009-04-17

北韓近日表示不會再參加六方會談,並下令國際原子能機構驗證小組撤離北韓。就此,美國國務院與北韓直接進行對話,轉達了美方立場。美國務院副發言人羅伯特·伍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與北韓進行了對話,並將我方立場傳達給了北韓。」伍德拒絕回答,美國與北韓接觸是否通過紐約渠道進行,以及對話的具體內容。這意味著,儘管由於北韓發射遠程火箭,美國與北韓關係非常緊張,但雙方之間的對話渠道仍然有效。據韓聯社報道,美國務院還表示,在北韓寧邊核設施開展工作的4名美國驗證小組人員,將於數日內離開北韓。



◆ 日經新聞:中國歡迎美國與北韓直接會談

中央社 2009-04-17

(中央社東京17日法新電)國際社會努力說服北韓結束其核子計畫之際,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在訪問中暗示,中國歡迎美國與北韓直接會談。日本「日經新聞」(Nikkei )今天刊登這篇訪問。

日經新聞昨天在北京專訪楊潔篪,並在報導中引述他的話說:「我們希望美國與北韓能改善並發展雙邊關係。」

報導引述他的話說:「如果是雙邊或多邊,會談能給他們彼此前進的動力。」

日經新聞報導,楊潔篪誓言努力保住六方會談,指稱「維持這項進程符合與會各方的利益」。

專家表示,中國喪失某些對北韓的影響力之後,希望美國針對北韓的核武計畫,採取更直接的角色。(譯者:何世煌)



◆ 泰國黃衫軍領袖遇刺 腦部中彈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4.17

泰國黃衫軍核心領袖林明達(Sondhi Limthongkul)今天清晨遇刺,腦部中彈,情況嚴重,立即送到醫院開刀。泰國政府指出,暗殺行動旨在製造新的不安。

去年帶領黃衫軍占領總理府、封鎖國際機場的人民民主聯盟核心領袖林明達,清晨上班途中遭人開槍襲擊。泰國警方在現場發現多顆彈殼,林明達座車被射成蜂窩。歹徒使用AK47、M16攻擊,打了一百多發子彈。林明達被送往醫院救治,根據院方表示,林明達腦部中彈,正接受手術,預計中午可完成。

林明達經營的媒體「經理」(Manager)網站稍早表示,他僅受到輕傷。民盟發言人潘得也指出,林明達安全無礙,要支持者不要擔心。不過,醫院表示,林明達腦內出血,情況嚴重。他的司機也重傷,但情況已經穩定。

潘得表示,至少有兩人開著小卡車阻擋林明達座車,將車子輪胎射穿,並朝車內連開多槍。根據目擊的公車司機表示,兩人向林明達座車開槍後,另一輛車出現,並與攻擊者交火,隨即逃離現場。

泰國政府發言人帕尼坦說,暗殺行動目的是要製造新的混亂。分析師表示,林明達領導的黃衫軍與紅衫軍之間的緊張對立,可能因此升高。

林明達曾是前總理塔信的好友,塔信2005年連任總理後,兩人卻反目成仇,林明達不但公開批評他,並發動反政府示威遊行,最後促成2006年9月的軍隊政變。

※ 那張照片最好打上馬賽克。



◆ 印度大選血腥揭幕 16死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綜合16日外電報導】 2009.04.17

全球最大規模的民主投票行動以腥風血雨揭開序幕。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16日展開國會大選投票,選前威脅民眾投票將被砍手的毛派叛軍,當天就炸死5名選務人員和11名警察,另綁架8名選務人員。

印度國會選舉投票從16日到5月13日間共有5個投票日,幾乎長達1個月,方便讓7億1,400多萬選民在全國82萬8,804個投票所,針對1,000多個政黨進行投票。政府雖派出600萬警力維持治安,反政府的毛派武裝分子仍伺機作亂。叛軍選在投票的頭一天對四個省的投票所展開攻擊,共有16名選務人員和警察遭到殺害。

在印度北方的查爾肯特省,武裝分子使用手榴彈襲擊了拉提哈爾地區的投票所,炸死7名維安人員,隨後還襲擊了一輛運送選民的公共汽車。在一些地方,武裝分子還搶走了維安人員的槍枝和彈藥。

大選在印度北部和東部等地區揭開序幕,此地區為2萬2000 名叛軍的大本營,光是去年就製造1,000多起襲擊案,共200多名維安人員和300名平民喪生。

武裝攻擊事件已經影響選舉的進行,部分民眾因為投票所遭叛軍襲擊而不敢前往投票,因為叛軍揚言要切斷投票者的雙手。

由於印度多數政黨未能在選前達成結盟協議,導致上千個政黨在這次大選中角逐543個下議會席次。一般預料,印度執政黨國大黨和最大在野黨人民黨,都無法取得過半席次。

屆時,掌握席次較多的大黨將被迫小黨組成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投票結果將在5月16日後陸續揭曉,屆時各政黨將依照獲得席次進行合縱連橫,6月2日前完成內閣籌組。

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當下,經濟議題及底層百姓的生活成為此次大選一般人關心的議題。商業大城孟買去年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則讓都市選民對治安問題特別關心。

※ 民主代價何其高。



◆ 海盜放話:鎖定美船殺船員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4.17

再度攻擊美國運輸船但未成功的海盜集團15日說,他們專挑美國船為攻擊目標,並準備殺死美國船員。習慣從印度洋航經地中海到歐洲避暑的億萬豪華遊艇,可能是索國海盜下波鎖定的獵物。

海盜14日用火箭彈和自動武器攻擊裝載援助食品的「自由太陽號」(Liberty Sun)運輸船,但船員成功封鎖住他們藏身的船艙。受損的船隻逃出虎口後,在美國海軍軍艦的護衛下駛抵肯亞。

一名海盜承認,他們的目標是美國船隻和水手。這名海盜說:「我們專挑美國人,逮到他們就處死。」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15日提出以外交途徑對抗海盜的四點計畫,包括:擴大國際努力,在亞丁灣對抗海盜;比照對付毒梟和恐怖組織的辦法,追蹤並凍結海盜資產;推動船隻部署防衛機制;改善索馬利亞本土的情況。



◆ 哥國頭號毒梟落網 「狼狽像狗」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 2009.04.17

哥倫比亞頭號大毒梟藍登(Daniel Rendon Herrera)旗下殺手多達1,500人,政府懸賞200萬美元抓他,他則開出每殺一名緝毒員警就打賞1,000美元的價碼對抗,非常囂張。

歷經9個月的跟監布線,哥國警方15日清晨2時收網,出動300名突擊隊菁英追捕,在東北部納科克利(Necocli )的叢林中、一棵棕櫚樹下發現蜷縮成一團的藍登。國防部長桑多士說,藍登躲在該處已有兩日,落網時「狼狽地像條狗」。

綽號「馬利歐閣下」(Don Mario)的藍登現年43歲 ,名列哥國頭號毒臬,不但動輒走私數百公噸古柯鹼,更是極右翼武裝組織的頭頭,提供賞金給手下殺手,鼓勵暗殺警察。他趁哥國掃蕩毒品、逮捕其他毒梟之際,有計畫地接收毒品走私地盤,建立起龐大組織,集團運作企業化。

藍登的大本營位於巴拿馬、哥巴兩國邊境叢林,掌控中美洲毒品走私路線,據信和墨西哥毒梟亦有往來。他生活奢華,每天手上戴的勞力士表從不重複。

哥國總統烏利貝稱藍登為「全球最令人畏懼的毒販」,懸賞200萬美元給提供逮捕藍登線索者。總統發言人表示,人在巴西參加拉丁美洲世界經濟論壇的烏利貝,聽到警方抓到藍登的消息,「滿意地大大鬆了口氣」。

藍登與哥國著名右翼半軍事化組織「聯合自衛軍」(United Self-Defence Forces)領導人交情匪淺,他也擁有自己的軍隊「黑鷹」,光過去一年半,就有3,000條人命斷送在他的組織手中。凶殘的作風讓人回想起1990年代與美國全面開戰,1993年被射殺身亡,哥國史上最惡名昭彰的毒梟艾斯柯巴(Pablo Escobar)。

藍登的兄弟佛萊迪也赫赫有名,因鐵血領導而有「德國佬」的綽號。兄弟倆和其他軍閥2003年和政府達成協議,以認罪協商換取減刑,不料藍登落跑,躲入叢林招兵買馬。

藍登的魔掌也伸入美國,走私入美古柯鹼近100公噸。美方表示要把藍登引渡到紐約,以販毒罪名受審。



◆ 歐巴馬訪拉美修好:平起平坐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16日外電報導】 2009.04.17

美國總統歐巴馬16日訪問墨西哥,接下來將轉往千里達及托貝哥出席美洲國家高峰會。他這次拉丁美洲之行除了討論經濟危機、毒品武器走私和貧窮等重大議題外,也將試圖與拉美國家修好,做好睦鄰工作。他行前說,他將與拉美國家領袖平起平坐討論事情。

歐巴馬接受CNN訪問說:「時代改變了。」他將與巴西總統魯拉會晤:「我和魯拉總統的關係是兩個大國領袖的關係,我們試圖為人民解決問題和創造機會,我們是夥伴,不分大小的夥伴。」

歐巴馬首站抵達墨西哥,也是他除了峰會以外唯一訪問的國家,對墨國總統卡德隆積極對抗販毒集團和加強美墨邊界安全,表達敬意與支持。白宮官員說,歐巴馬訪墨極具象徵意義,因為墨國正在掃蕩空前的毒品犯罪暴力,這些罪行已擴及美境。此行象徵美國與其南鄰團結,並證明美國對阻止毒品和武器走私十分認真。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15日任命在柯林頓政府時期擔任「邊界事務總管」(border czar)一職的貝爾辛(Alan Bersin)回鍋,督導美墨邊界對抗販毒集團行動。

美國邊界以南各國的犯罪、絕望和政治動亂,都影響美國的利益,歐巴馬出席美洲高峰會,將設法安撫布希主政時自覺受漠視的領袖。

歐巴馬也避免批評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爾的領袖。這三國總統藉修憲延長任期。歐巴馬說:「我認為美國不應告訴別國如何實行民主、他們憲法的內容應由其國民決定。」



◆ 美槍枝彈藥 掀搶購潮

【經濟日報╱編譯游宜樺/綜合外電】 2009.04.17

歐巴馬政府可能再度實施攻擊武器的聯邦禁令,加上不景氣使治安變差,在美國已引發一波搶購武器和彈藥的熱潮,許多人甚至把買賣武器當作投資標的。

門窗批發商張伯斯與許多槍枝愛好者一樣,認為歐巴馬與民主黨國會議員很快會修法,再度禁止民間持有所謂的攻擊武器。如果成真,張伯斯估計他足以組裝30支AK-47與AR-15自動步槍的軍火收藏,價值至少翻漲為現在三倍。

美國各地正掀起一波槍枝與彈藥搶購風潮,據聯邦調查局統計,今年前三個月購買槍枝前所需的背景調查,比起去年同期增加27%。沒人知道槍枝銷售暴增的真正原因,有人是害怕禁令再實施後有錢也買不到,也有人因為不景氣使治安變差而買槍防身自衛。

有些人與張伯斯一樣,買槍是為了投資理財。由於買氣居高不下,槍枝售價水漲船高。許多熱門款式在客人下訂後得等一年以上才能拿到貨。一些槍枝製造商的生產線則24小時運作,不停趕工。據2009槍枝行情藍皮書,歐洲製AK-47自動步槍的平均市價,去年9月到12月間從350美元飆至700美元。

亞特蘭大商業不動產仲介經理柯林斯,最近買了兩支AR-15步槍,每支進價1,600美元。他把其中一支原封不動鎖在櫃裡,希望國會修法再度施行禁令後,轉售可賺上一筆。他說:「這項投資絕對強過我的退休帳戶績效。」

密西西比州經營槍枝專賣店的桑德斯表示,他有很多醫生客人是在理專建議下,大量購進軍火,他們說:「這比貨幣市場或定存強太多,軍火投資一年內就可以翻一番。」

儘管白官與國會目前還看不出跡象可能重啟禁令,但在製造商、專賣店與投資客哄抬下,美國的槍枝庫存大幅減少。喬治亞州經營大型槍枝專賣店的沃克斯,眼看市場行情愈炒愈高,自己也進場套利。他表示,店裡的業績自從歐巴馬當選後已經成長30%,「AK系列是特別搶手的投資標的。」

張伯斯估算,過去幾年內已投入4萬至5萬美元購買軍火,此刻若出清所有收藏,獲利足供全家過一年。他說:「我把軍火收藏當儲蓄存款。」



◆ 國際瞭望-歐巴馬對伊朗政策原則

【本報訊】2009-04-17 中國時報

傳說的歐巴馬對伊朗新政策終於有些透露,但卻未必能立即解決問題。

在布希時代,美國政府的對伊政策原則非常僵硬,只有伊朗停止提煉濃縮鈾,方肯與伊朗直接談判。這個先決條件等於是關閉了談判之門,伊朗如果同意這個條件,豈不等於是未談先投降?而美國如不直接與伊朗談判就表示沒有誠意,伊朗對美國懷有很大的疑問,試問伊核問題能有進展嗎?

美國這種拖字訣真的是害了自己。朝核談判拖到北韓有了核武器,伊核問題拖到伊朗有了近萬部濃縮鈾離心機在作業,但布希政府就是不肯放下身段,硬要對方先行投降。

歐巴馬的新政策是撤消了這個先決條件,美國不但願意連同其他國家與伊朗談判,也考慮進行雙邊的談判。

如果要想以談判解決,那就不要有其他不切實際的想法,譬如轟炸伊朗核設施。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陸戰隊大學」演講時就說:「如果我們或以色列或其他任何人對伊朗濃縮鈾工廠發動軍事攻擊,以我看來,可令伊朗核計畫延擱一段時間,但只能拖延時間,很可能是一到三年,但將促使伊朗團結一致,更加強化他們擁有核計畫的決心。」

歐巴馬如果徵詢國防部長的意見,答覆必然就是上面這段話。而蓋茨如此說,當然是知道歐巴馬政府的伊朗政策原則。

美伊談判未必能夠順利進行,然而如果談都不能談,則肯定是一大錯誤。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泰黃衫軍領袖命大 美CIA刑求手法曝光

* 座車被射百餘槍 泰黃衫軍領袖命大
* 林明達塔克辛恩怨 泰國政爭縮影
* 美CIA刑求 手法曝光
* 美洲峰會 歐巴馬期與拉美修好
* 中國錢進拉美 擴張影響力
* 我漁船遭撞沉 11獲救2失蹤
* 海巡攔截三船 TOSA肇事嫌疑大

◆ 座車被射百餘槍 泰黃衫軍領袖命大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報導】 2009.04.18

去年底帶領泰國黃衫軍霸占國際機場、長期封鎖總理府的華裔泰籍媒體大亨林明達(Sondhi Limthongkul)17日遇刺,座駕被轟逾百槍,林明達頭部中彈,經急救手術從頭部取出子彈碎片後已無生命危險。泰國總理艾比希宣布延長曼谷的緊急狀態,並誓言緝兇。

泰國當地時間17日清晨5點左右,林明達乘車前往自己的ASTV電視台錄製節目途中,在中央銀行附近一個油站遇襲,至少兩名殺手開了超過100槍,司機和保鑣也受傷。

警方在現場找到AK-47、HK-33與M-16步槍的彈殼共84顆,以及在附近一輛巴士上發現一枚M-79炸彈,目前不知道槍手是軍人或平民,因為在泰國一般平民也有途徑購得這些軍用武器,尤其在南部省分。

曼谷瓦吉拉醫院院長蔡雲指出,61歲的林明達被子彈碎片打中左邊頭顱,導致腦出血,醫師用了兩個小時為他取出子彈後,已無生命危險,目前仍在加護病房,須住院觀察一周。

醫師說,子彈碎片打穿了林明達的頭骨外層,被打碎的頭骨壓向腦外膜,但沒有打入腦部。他目前情況良好,可以開口說話。林明達的司機瓦尤帕傷勢也很嚴重,經過急救後情況已經穩定,其保鑣僅受輕傷。

軍方一名指揮官說,當時至少有兩名槍手隨後抄過林明達的汽車,分別用AK-47及M-16朝他們掃射。一名現場目擊的巴士司機查隆表示,當時他看見有一輛無牌照的藍色小卡車堵住林明達的座車,兩名躲在卡車內的槍手開始向林明達座車開槍掃射,緊接著另一輛汽車趕到與之駁火,最後兩名槍手成功逃脫。

電視新聞畫面顯示,林明達座車兩邊窗玻璃被打至粉碎。警方說,事發當時,林明達座車附近還有兩輛巴士也被子彈擊中,造成一名乘客受傷,襲擊動機還在調查當中。報導指出林明達事前曾接獲警告,但他掉以輕心。



◆ 林明達塔克辛恩怨 泰國政爭縮影

編譯張沛元/特稿 2009.04.18 自由時報

電訊大亨出身的泰國前總理塔克辛,與媒體大亨兼反塔克辛的「人民民主聯盟」(PAD)創辦人林明達之間的私人情誼,彷彿是近年來泰國政局動盪的縮影。

林明達與塔克辛過去不但是商場夥伴,當塔克辛二○○一年成功轉戰政壇時,林明達還讚揚塔克辛是「泰國歷來最佳總理」。稍後隨著兩人關係惡化,林明達不但口徑丕變痛斥塔克辛政府貪瀆歪風橫行,並於○五年成功凝聚反塔克辛勢力創設PAD。○六年,人在國外的塔克辛,終於在軍方發動不流血政變後遭罷黜。

經過一年軍事統治,不樂見塔克辛人馬在大選中重新執政的PAD,披上象徵泰王蒲美蓬的黃衫重回街頭,林明達再率眾發動無限期大規模集會。去年底「黃潮」甚至一度癱瘓曼谷機場,導致大批外國旅客受困,觀光業蒙受極大損失。親塔克辛的頌猜政府最後因選舉舞弊而下台。

部分人士認為,林明達之所以轉變為反塔克辛急先鋒,完全是出於私人恩怨。塔克辛就指控林明達跟他翻臉的原因,是為了報復政府的管控導致林明達斥資成立新電視台的投資案失敗;但林明達堅稱反塔克辛是出於憂國憂民。

父出身黃埔 曾來台求學

六十一歲的林明達生於曼谷,祖籍海南島,父親是出身黃埔的國民黨軍官,他在高中畢業後曾到台灣求學一年,再轉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接受教育,稍後憑藉炒股炒房資金打造媒體王國,旗下有商業報紙Phujadkarn、ASTV電視台,及英文報Thai Day。此外,林明達也一度企圖買下知名通訊社「合眾國際社」。

林明達一九九五年接受「亞洲週刊」雜誌訪問時表示,他希望自己死時是以「首名挺身對抗西方媒體的亞洲人」的先鋒者之姿告別人世;林明達同年創辦在泰星港印行的區域性英文報「亞洲時報」(Asia Times),企圖與亞洲華爾街日報抗衡,但該報稍後因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停刊,目前僅存網路版。



◆ 美CIA刑求 手法曝光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09.04.18

美司法部十六日公布備忘錄,詳載布希時期中央情報局(CIA)用來對付恐怖分子嫌犯的殘忍刑求手法,不過歐巴馬總統已保證不會起訴負責刑求的中情局人員。

歐巴馬說,美國不會再用這些刑求手法,要走出「我國歷史上痛苦黑暗的一頁」。他反對花冗長時間調查這些案情:「我們花時間精力去算舊帳,將一無所獲」。

司法部公布2002年到2005年間的四份備忘錄,這些文件以圖解方式詳述布希政府授權用來對付凱達組織高層的十四種逼供手法,包括剝光衣服、讓囚犯十一天不能睡覺、把他們長時間關在冰冷的牢裡或黑暗狹小的空間裡,甚至把毛毛蟲和有恐懼症的囚犯關在一起,讓他們痛苦求饒。其他逼供手法還有灌水、長期捆綁、不給固體食物和恐嚇囚犯的親人等。

根據備忘錄,中情局人員共對廿八名恐怖分子嫌犯使用這些殘忍的逼供手法。

歐巴馬保證不起訴中情局的刑求人員,但不保證不起訴中情局以外的人員,包括同意讓中情局使用這些「加強版」刑求手法的布希政府官員,或是使用備忘錄所載手法以外刑求的中情局人員。若有受刑人欲興訟,司法部將提供協助。

布希政府當時將這些逼供手法列為最高機密,司法部公布的備忘錄是迄今對這些手法最完整的紀錄,不過仍有些部分被塗黑。

中情局前、現任官員事前都向白宮施壓,希望不要公布這麼多內容。現任中情局長潘尼達說,揭露這些資訊,將為未來公布情報來源和方法開了危險的先例。布希時期的中情局長海登說,中情局人員會變得畏首畏尾,盟邦也不願與美分享情報。

中情局最關切的是,公布這些資料可能導致對布希時期反恐措施的全面調查和起訴。人權組織則認為,歐巴馬不應保證不起訴刑求的中情局人員。



◆ 美洲峰會 歐巴馬期與拉美修好

【鍾玉玨/綜合十七日外電報導】2009-04-18 中國時報

美國總統歐巴馬本周再度出訪,前往「後院」拉丁美洲,重頭戲為十七日在加勒比海島國千里達托貝哥首都西班牙港召開的第五屆「美洲國家高峰會議」,除會商如何對應全球經濟危機,也將試圖和拉美國家修好,改善布希任內雙方漸行漸遠的關係。

與會的卅四國拉美領袖不只希望能走出被美國邊緣化的處境,更要求拿回主動權,重新界定與美關係。

這次峰會共舉行三天,旨在通過一系列經濟、環保政策,以及減少貧困、實現能源安全與永續發展。最讓外界好奇的是,歐巴馬與以「反美總司令」自居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會擦出何種火花?唯一未受邀參加的古巴會有何反應?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說,不會有歐、查會談,但若查維茲把歐巴馬拉到一邊聊天,他應該不會拒絕。

政論家表示,歐巴馬當選後,在拉美的人氣居高不下,鋒頭甚至在查維茲之上,因此這次峰會席間,查維茲不可能公然和美國唱反調,也不太可能語出挑釁。

查維茲昨天揚言,由於美國施壓,古巴未能出席,因此他將杯葛峰會的最後聲明。其他拉美領導人則希望歐巴馬敞開胸懷,勿再迴避古巴議題。白宮官員表示,歐巴馬歡迎討論古巴問題,但美既已宣布解除古巴裔美國人到古巴旅遊和匯款限制,並無進一步解除對古巴經濟封鎖的打算。

這次峰會首次在加勒比海小島國舉行,東道主全力動員嚴加戒備,美國也派出一艘航空母艦在附近海域巡弋,保護歐巴馬與其他政要安全。雖然峰會讓千里達十五年來首見赤字,卻提高其在拉美的影響力,因此該國認為「物超所值」。



◆ 中國錢進拉美 擴張影響力

自由時報 2009.04.16

〔編譯管淑平/紐約時報十五日報導〕正當歐巴瑪政府準備重建美國與拉丁美洲的緊繃關係之際,中國已趁機透過增加貸款、換匯等方式,用大把、大把的錢拉攏正為經濟問題苦惱的拉美國家,擴張中國在拉丁美洲的勢力。

討好拉美各國 侵蝕美國勢力

最近幾週中國與拉美國家的經貿合作案包括:對委內瑞拉的開發基金倍增到一百二十億美元,提供厄瓜多至少十億美元貸款興建水力發電廠,貸款給巴西國營石油公司一百億美元,也與阿根廷達成一百億美元的人民幣、披索換匯協議。這十年來中國與拉丁美洲的貿易迅速成長,現已是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美國。從中國金援規模透露出北京要在歐巴瑪政府著手處理華府在拉美已受侵蝕的影響力之際,加強與拉丁美洲國家交往。

柯林頓政府時期商務部官員羅斯科夫說:「這可看出危機時期權力平衡如何悄悄轉移」,「這些借貸是全球支票簿強權朝向新區域發展的一個例子。」

中國迅速增加對拉美貸款,不僅鞏固長期取得當地原物料,作為美國國債之外的另一種外匯投資,與阿根廷的換匯協議也可能為人民幣日後成為美元之外國際間另一種儲備貨幣鋪路。

去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市場,美國與全球多國央行敲定換匯,但包括阿根廷在內的拉丁美洲較小經濟體卻被排除在外。布宜諾斯艾利斯Abeceb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席卡說,「整個布希政府任內美國對拉丁美洲展現出的忽視態度」,才讓中國這些合作協議成為可能。

中國也掌握了美國握有一些影響力的傳統借貸組織,如美洲開發銀行手頭吃緊的機會,趁虛而入,中國貸款巴西國營石油公司一百億美元,規模將近美洲開發銀行二○○八年核貸總額度一百一十二億美元。美洲開發銀行去年因金融危機損失近十億美元,歐巴瑪本週末與拉美領袖峰會,討論議題就包括補足美洲開發銀行銀彈。

或許考量到中美關係仍極為重要,中國並未張揚在拉丁美洲的布局,但是情況不會一直如此,多倫多約克大學政治學家Gregory Chin說,「中國玩的是長期競爭」,「如果這些經貿活動最終要轉化成政治影響力,遊戲方式就是如此。」



◆ 我漁船遭撞沉 11獲救2失蹤

【梁鴻彬、洪祥和、劉尚昀/綜合報導】2009-04-18 中國時報

蘇澳籍漁船「新同泉八十六號」,十七日凌晨在釣魚台附近海域進行扒網作業時,遭不明貨輪撞擊翻覆。船上有三名台籍、兩名大陸籍、六名印尼籍及兩名菲律賓籍共十三名船員,友船「新同泉八十二號」救起十一人,台籍船長何西川與輪機長許聰文失蹤,我海巡及日方創下在釣魚台海域合作救難首例。

外交部表示,新同泉八十六號遭撞,海巡署勤務中心接獲通報後,在凌晨一時左右通知外交部,我方隨即聯繫駐那霸辦事處,向日方海上保安廳求救。

釣魚台海域 台日首度合作救難

日方獲報後要求附近保安廳巡邏艦趕赴救援,日艦凌晨兩點抵達失事地點,台灣海巡署的艦艇也在兩點四十分趕抵現場,目前失聯兩人仍未尋獲。

海巡艦艇在花東外海攔檢三艘外籍輪船,發現巴拿馬籍「TOSA輪」涉嫌重大,但船長以要趕往新加坡卸貨為由拒絕受檢,一度執意繼續航行,海巡艦艇只能環繞監控並攝影搜證。TOSA晚間已在花蓮石梯外海五十浬處停船,海巡署正與船東聯絡,希望能登船蒐證。

蘇澳區漁業電台通報記錄顯示,新同泉七十八號漁船十七日凌晨零時三十分向電台通報,新同泉八十六號漁船在東經一百二十三度度○六分、北緯二十五度四十七分,也就是距釣魚台二十海浬、三貂角八十海浬處,遭不明貨輪撞擊後翻覆。

海洋巡防總局接到通報後派連江艦、基隆及蘇澳海巡隊巡邏艇分別前往搜救,蘇澳海巡隊警艇、花蓮艦和海軍九三二軍艦也前往搜求,並追尋肇事貨輪,日本海上保安廳也派艦艇協助搜救失蹤漁民。

蘇澳海巡隊表示,蘇澳藉新同泉八十六號漁船九十九噸,十五日上午六時三十分報關出港。失蹤的船長何西川(六十一歲)及輪機長許聰文(四十一歲)都是相當資深的漁民,家屬十分焦急,昨都趕到蘇澳區漁會等候進一步消息。

海象太惡劣 未尋獲船長輪機長

根據日本海上保安本部提供的照片,新同泉八十六號船底朝上整個翻覆,船長及輪機長疑卡在船艙。昨日下午三時許,蘇澳籍宜安六號救援船搭載一名潛水人員趕抵現場,但因海象惡劣無法下水,只能等風浪減弱時再救援。

海巡署則表示,根據貨輪撞漁船的時間和情況研判,船長何西川與輪機長許聰文出事時,應該是位在艙底,才逃生不及,昨日事發當地天候及海象不佳,我方派遣的潛水人員,一度無法進入船艙搜尋救援,後來台、日潛水人員展開合作救援,可惜仍未發現船長和輪機長的蹤影。

因出事地點位於公海,日方在第一時間也派出船艦及直昇機趕往搜救。昨日傍晚六時,日方三位「特殊救難隊」隊員,協同我方「宜安六號」上的潛水人員共同進行水下勘查救援作業,並由潛水人員進入船艙、輪機艙內搜尋。



◆ 海巡攔截三船 TOSA肇事嫌疑大

【梁鴻彬、洪祥和/綜合報導】2009-04-18 中國時報

新同泉八十六號昨天凌晨在釣魚台海域發生遭貨輪撞沉後,海洋巡防總局立即掌握十六萬噸巴拿馬籍貨輪「TOSA輪」、八萬噸馬紹爾籍貨輪「福星輪」與八萬噸香港籍貨輪「CHSWORLD」等三艘可能肇事船隻位置,經過蒐證比對研判,以巴拿馬籍TOSA輪撞沈漁船的嫌疑最大。

案發不久,海巡總局隨即鎖定船隻方位,三艘船當時由北而南航經花東外海,海洋總局指揮艦艇攔截。昨天中午,台東海巡隊艦艇先後在台東外海攔獲馬紹爾籍「福星輪」與香港籍CHSWORLD。海巡隊研判這兩艘貨輪航行位置與事發海域相距甚遠,已排除肇事可能性。

東部機動與花蓮海巡隊昨天下午在花蓮石梯外海五十浬海域,攔截巴拿馬籍TOSA輪。要求停船接受調查,船長卻拒絕受檢。海巡艦艇只能環繞四周攝影蒐證。比對TOSA輪航跡與航向,認為她撞沈新同泉八十六號可能性最大,聯絡船東要求接受調查。

※ 檢查船身就知道了。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古巴難題 美還有長路要走

* 美洲峰會 歐巴馬:美不再當老大
* 觀天下》古巴難題 美還有長路要走
* 美國、古巴開放探親 華人悲喜
* 沉默半世紀 中國核試受害老兵控訴

◆ 美洲峰會 歐巴馬:美不再當老大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 2009.04.19

查維茲18日送一本「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Las Venas Abiertas)給歐巴馬。他幾周前揚言要幫歐巴馬上一堂拉丁美洲遭殖民剝削的歷史課。
法新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17日出席美洲高峰會,與會國家焦點反而集中在缺席的古巴上面。歐巴馬態度謙遜幽默,並伸出友誼之手,承諾將致力與古巴「展開新頁」,願接受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的提議,廣泛討論議題,包括古巴曾視為禁忌的政治犯問題。

歐巴馬在34國領袖齊聚的高峰會上承諾,美國不會再以老大哥姿態對待鄰國。他說:「我們有時不相往來,有時想支配你們,但我向你們保證,我們將尋求平等的夥伴關係,不分老大老二。」此言獲得熱烈掌聲。

歐巴馬在千里達及托貝哥舉行的美洲峰會首日展現親和力,致詞前主動與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握手。記者問歐巴馬向曾稱美國前總統布希為「魔鬼」的查維茲說了什麼?歐巴馬說:「我說,como estas(你好)。」

歐巴馬也與美國昔日敵人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握手。美國雷根政府曾企圖推翻奧蒂嘉。美國官員說,奧蒂嘉主動走向歐巴馬自我介紹。

奧蒂嘉隨後在演說中譴責美國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是美洲苦難的根源,並提到1961年美國入侵古巴豬灣,不過他說,美國新總統不必為此負責。歐巴馬致詞時脫稿回應道:「多謝奧蒂嘉總統沒把我3個月大時發生的事怪到我頭上。」歐巴馬以幽默化解尷尬,博得滿堂采。

不過他承諾與古巴展開新關係,獲得更大掌聲。古巴是唯一未受邀出席峰會的美洲國家,與會的查維茲、奧蒂嘉、巴西總統魯拉、阿根廷總統克莉絲汀娜.基希納都呼籲歐巴馬取消美國對古巴的禁運。

與會領袖表示,看到歐巴馬對古巴表達善意,感覺見證歷史的改變。時值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歐巴馬承諾設立美洲成長基金。



◆ 觀天下》古巴難題 美還有長路要走

【聯合報╱國際中心/田思怡】 2009.04.19

歐巴馬此番出席美洲峰會有備而來。白宮事前得知拉美領袖會要求美國改變對古巴政策,如果歐巴馬不面對,整個峰會都得圍繞古巴議題,因此歐巴馬行前就宣布解除古巴裔美國人返鄉探親和匯錢回國的限制。

但拉美領袖要的比歐巴馬能給的多。應美國要求,美洲國家組織(OAS)1962年開除古巴會籍,古巴未受邀出席這次峰會。會前就有巴西官員說,巴西總統魯拉將在會上提議讓古巴重新參與。OAS秘書長米蓋爾也表示將在下月OAS會議中要求恢復古巴會籍。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說,他在古巴不能出席的情況下出席峰會,讓他很羞愧。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更揚言,由於古巴未出席,他不會簽署峰會的會後聲明。

拉美領袖也要求美國解除對古巴的禁運,他們在峰會上公開對歐巴馬施壓。阿根廷總統克莉絲汀娜.基希納稱美國對古巴數十年的貿易禁運是「時代謬誤」,早已不合時宜。

但歐巴馬雖承諾與古巴展開新關係,卻始終未鬆口讓古巴恢復OAS會籍或解除對古巴禁運。白宮顧慮到古巴流亡人士在美國的政治影響力,打算謹慎處理古巴關係,先要求古巴開放政治和個人自由,再解除禁運。

目前還不清楚古巴是否願意接下歐巴馬的橄欖枝。儘管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表示願意與美國談「任何議題」,包括人權、言論自由和政治犯。但專家說,勞爾言論了無新意。他的老哥、古巴強人費德爾.卡斯楚前幾天和幾位拉美左派總統會晤時,還大罵美國。勞爾也要求美國釋放在2001被美國以間諜罪名定罪的5名古巴「年輕英雄」。

歐巴馬雖已跨出第一步,但要與古巴恢復交往,並化解美國與拉美國家幾十年的愛恨情仇,可能還有長路要走。

※ 相關報導:

* 歐巴馬能否挽回南美國家「親中國」之心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40&f_SUB_ID=1670&f_ART_ID=190363



◆ 美國、古巴開放探親 華人悲喜

【世界日報╱記者張經義紐約18日報導】 2009.04.19

古巴華人羅耀麟從沒想過,在他1971年逃離古巴那晚,是他看到自己妻子和兩個兒子的最後一眼。

隔開美國與古巴的,雖僅有一灣碧水,但羅耀麟卻苦苦等了38年,才等到美國政府同意開放古巴裔美國人返鄉探親。初聞這一消息興奮到眼眶泛紅的他,略帶激動地說:「現在終於可以回去,看看妻子,看看兒子,不用只是通電話了。」

語畢,只見現年79歲已滿頭鶴髮的他沈默半刻,接著才幽幽地說:「我想,我應該會回去吧。」令他遲疑的,其實是他的近鄉情怯。分離多年,離開時才牙牙學語的兒子,現在都已經當了父親,而妻子,想必也早已變了容顏。

彷若當年的台海,在共產黨執政後,一條海峽讓親人兩地分離,只不過台海開放探親等上40載,而美國開放古巴自由探親卻耗盡半世紀。

4月13日,歐巴馬總統取消美國自1961年來設立的禁令,讓150萬古裔美國人得以無限制返回古巴探親,其實這些人當中,有為數不少是像羅耀麟般的華人。據2000年首度讓民眾圈選族裔的人口普查結果,全美有高達25萬至30萬的拉丁美洲華人,而歷來遷美的拉美華人,多半是因為政治因素,從古巴而來。

古巴,是拉丁美洲有最久遠華人移民歷史的國家之一,從1847年起,華人就已在古巴的土地上生活著,純華人血統者最盛時一度多達20萬人,居拉美各國之首,古巴更先後出了三名華裔將軍,目前在古巴領導人拉烏‧卡斯楚(Raul Castro)身邊,仍有一名華裔將軍。

時過境遷,雖然今日不諳華語的混血華裔在古巴仍有10多萬人,但純華人已不到千人。主因是出在1960年代起,古巴全面實施國有化,善於經商的華人們,無論是鉅商還是小販,財產全被收歸國有,於是為求生存,一波波華人出走潮就此湧起,直至1980年代才歇。

隨著政治情勢丕變,今天在美古巴華人終能自由返鄉,不用再受限於過去每三年僅能回鄉探親一次、每三個月只能匯款古巴300元的嚴格規定。

拉美歷史最悠久的僑團之一,成立於1893年的古巴「中華總會館」總書記周卓明在越洋電訪中對本報表示:「在古巴的華僑聽到消息時也很高興,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他說目前在古巴要赴美,尚需向當局申請,並等待批准,他相信美國解禁,古巴方面的限制「也將很快解決」。「這裡的華人也希望能跟親人團聚,度過晚年。」

不過,不少古巴華人慨歎:一切來得太遲。

古巴僅存、已有80年歷史的中文報紙「光華報」總編輯蔣祖樂在電話中說,當地華人平均已達70歲,想離開古巴是有心無力,現年83歲的他苦笑著說:「像我這樣的老人,實在無法旅遊了。」

在海岸這一邊的美國,部分古巴華人也有同樣感慨。在紐約「古巴華僑留美聯誼總會」,來自各地、不同時間來美的古巴華人,40年多來日復一日地聚在一起看報、打牌消磨時間,用廣東話緬懷過去。就在等待中,成立伊始即掛上的國父遺像已漸漸泛黃、會所裡的五張方桌已慢慢陳舊,而他們的一頭黑髮也全已斑白。

1963年離開古巴,現年78歲的容國文在聽到美古關係解凍後,沒有興奮,只有漠然,他淡淡地說:「我在古巴早已沒有任何親戚,50年了,該離開的早已離開,這地方再也沒什麼值得留戀的了。」



◆ 沉默半世紀 中國核試受害老兵控訴

自由時報 2009.04.19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戈壁沙漠中的核子測試場已回歸塵土,但垂垂老矣的退伍軍人,最近才開始吐露中國熱切追求核武所付出的慘痛代價。

核試32年 19萬人死於輻射相關疾病

週日泰晤士報十九日報導,日本札幌醫科大學高田純教授最近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一九六四到九六年間的核武試爆禍害無窮,造成多達一百四十八萬人接觸到核落塵,其中十九萬人最後因輻射相關疾病辭世;報告指出,中國三次最大型核試產生的輻射物,為一九八六年俄羅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意外的四百萬倍,奪去的人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核試造成的死亡人數,高田甚至將核落塵形容為「空氣海嘯」。

老兵爆料 當年徒手撿拾輻射殘骸

當時派駐新疆羅布泊核試場的八○二三部隊老兵,吐露當年他們負責徒手撿拾輻射性碎片、清洗曾飛過蕈狀雲的飛機、士兵因為怪病或罕見疾病早死、孩子得到不知名癌症的故事,這些老兵目前約五十到七十來歲,身體都不是很好,甚至禍延子孫:一名士兵現年三十七歲的兒子,因長期患有慢性免疫疾病不良於行,數十年來他們家人花費大筆金錢動手術,兩、三代都病痛纏身。

中國決心不計任何代價加入核子俱樂部,艱苦與冒險一點也不重要,士兵們策馬追逐蕈狀雲,臉上僅戴著防毒面罩;科學家揮舞著毛語錄興奮地又叫又跳時,核碎片在天空中正熱得發燙;工程師甚至在戈壁沙漠的塵土下,按原尺寸複製了北京地鐵站,並將動物、坦克、飛機與建築物等放置在測試場附近,試驗如果中俄爆發大決戰,什麼會倖存下來,而收拾這些東西殘骸的就是八○二三部隊。

禍延三代 中亞哈薩克也發現畸形嬰

核試產生的巨大核沙被風往西吹,沿著絲路一路吹到偏遠地區,漢族、維吾爾族與藏人受害甚廣,高田最遠在哈薩克都發現過畸形嬰兒。高田估計,核試使得十九萬中國人死於癌症或白血症,三萬五千個胎兒流產或畸形。至今中國內部未曾對核試發表過獨立科學研究,不過這些老兵的控訴,在一個為核子地位自豪的國家,將會引起最大的回響。事實上,中國政府已迫於壓力,於二○○七年公布補貼辦法,新疆農民與勞工代表也向中國衛生部請願,要求成立特殊醫院,治療暴露輻射或曾誤入測試區的病患,但未獲官方批准。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