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魯曼專欄/南歐危機的真相
【經濟日報╱克魯曼(Paul Krugman)/陳家齊譯】2010.02.11
大部分對歐元區問題的報導集中在希臘,這很可以理解,因為希臘的財政問題的確最為嚴重。但希臘也是個很小的經濟體,經濟規模大得多的西班牙,恐怕才會是危機的核心。雖然許多人都會跟你說西班牙的問題出在不負責任的財政支出,但我已多次撰文表明,至並非實情。西班牙的問題不是財政揮霍,而是歐元區內的「非對稱衝擊」。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已談過,但實際發展卻比他們憂慮得更嚴重。
故事要從西班牙的房地產泡沫說起。西班牙就像美國與許多其他國家一樣,房地產價格在2000年之後一飛沖天,造成鉅額的資本流入。根據IMF的統計資料,德國累積了鉅額的外貿盈餘,但西班牙與其他周邊國家卻承受了鉅額的外貿赤字。
這筆龐大的資本流入造成了典型的轉移問題:西班牙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因此增加,造成西班牙的通貨膨脹明顯高出德國與其他外貿出超國。從IMF統計的國內生產毛額平減指數(GDP deflator)可以看到,西班牙的通膨增速遠高於德國。而請注意,由於西班牙與德國的貨幣都是歐元,西班牙貨品變貴的幅度是的確大於德國。
但是隨著經濟泡沫破滅,西班牙的國內需求大幅減少,而西班牙產品由於連年的漲價在歐元區內失去競爭力。如果西班牙還有自己的貨幣,那可以在經濟興盛時升值,泡沫破滅時貶值,調節西班牙的國際商品競爭力。但由於西班牙已經沒有自己的貨幣,它只好「國內性貶值」——經歷數年的痛苦通貨緊縮與高失業率。
那財政赤字怎麼來的?西班牙的財政狀況在經濟興盛期非常優異。現在西班牙政府的鉅額赤字不是造成今日危機的原因,而是經濟危機的結果:稅收銳減時,政府卻必須擴大支出以減緩失業的痛苦。從IMF的數據你可以看到,2001到2007年間西班牙的財政盈餘還優於德國,是到了經濟泡沫破滅後才急轉直下。
歐盟的政治菁英要負起責任:他們拚命推動單一貨幣,卻對這種「非對稱衝擊」的警告充耳不聞,結果這種問題真真確確地發生了。
所以我在呼籲歐元應該解體嗎?不,這樣作的後果將非常慘重。我認為歐洲應該繼續挺住歐元,但也應該儘快進行財政與勞工市場的整合,讓單一貨幣更為可行。但現在,唉,一片狼籍。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 德國擬出手救希臘 歐股樂
http://udn.com/NEWS/WORLD/WORS4/5421180.shtml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2010.02.11
歐盟領袖11日將召開緊急峰會,討論希臘的債務危機。消息人士指出,德國已經找出紓困希臘的辦法,可能擔保或者收購希臘公債。歐洲股市10日盤中大漲逾2%,但消息指出救援辦法尚未成案,穆迪也警告希臘債信可能連降兩級後,使漲勢縮小,歐元匯價也震盪走低。
參加德國政府簡報的人士說,德國財長蕭伯樂指出紓困希臘的空間「意外寬廣」。德國執政聯盟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記者說:「這還沒有敲定。目前,我們正在多方討論能夠採取哪些作法。」
儘管有所觀望,市場人士仍多認定歐盟最終會設法援救希臘。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首席經濟師克雷莫說:「希臘紓困案明顯即將到來。歐盟看來已傾向及時行動,而不是拖到最後一分鐘再做。」
現行歐盟法規禁止歐盟對單一國家進行財政紓困。歐洲央行或者成員國央行,都不能直接收購財政危急國家的債務,或者直接提供貸款。這使得歐盟要救援希臘必須另闢蹊蹺。德國政府因此在近日進行研究,看德國能否以單一國家的身分,來援救希臘。
研究結果近日已經出爐,德國財長蕭伯樂對國會議員簡報了研究結論。參加簡報的匿名人士指出,蕭伯樂說,可能的作法包括對希臘公債提供擔保,也可以動用德國的國營銀行去收購希臘公債。其他德國執政黨聯盟的成員則說,紓困希臘也有可能由多國共同執行。至於參與國家與紓困金額的數額,可能在11日的高峰會中敲定。
但其他消息指出紓困案可能來得更快。法國世界報報導說,德國最快10日就會提出救援辦法。路透的消息來源說,歐洲財長10日下午將召開視訊會議。要求匿名的歐盟官員也向彭博資訊表示,紓困作法可能10日就會發表。
德國總理梅克爾要求友黨議員全力支持對希臘的紓困案。但是德國國內的失業率目前居高不下,假如德國單獨出面紓困希臘,可能引發國內反彈。與梅克爾的基民黨合組執政聯盟的自由民主黨就已發出保留意見。
◆ 脆弱的復甦… 歐洲債信地雷恐炸到美國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美聯社華盛頓十日電】2010.02.11
將全球帶進衰退的美國,目前漸有重振跡象,但現在輪到這脆弱的復甦可能反過來被連串全球變局拖累。
希臘和其他好幾個國家高到不行的外債,可能引爆一波倒債潮,破壞歐洲復振,波及美國。其次,中國最近連採步驟冷卻經濟,使歐巴馬以增加出口來打擊高失業率的算盤橫生變數。
金融市場已在提心吊膽,只怕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甚至義大利的債務危機傳染其歐洲鄰邦。歐元區是美國的關鍵貿易夥伴,如果債瘟傳遍歐洲,美國五年將出口增加一倍,從而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勢必落空。
中國對美國是愈來愈重要的出口市場,但北京最近對內連續抑制銀行放貸,對外則擺出和美國強硬周旋的架勢,都增加雙方關係緊張。
美國衰退始於2007年12月,危機迅速擴及歐洲和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但中國不曾陷入深層衰退,而且由於政府巨額公共支出並主導銀行放款,很快就回升,恢復強勁的成長。經濟學家一般認為美國的衰退已在去夏結束,但復元至今仍屬零星,失業率一直在10%上下打轉。
歐巴馬政府多次表示,要擺脫靠大量消費者支出和進口支撐的經濟模式,走向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桑莫斯所說「以投資,也就是以出口、也就是以儲蓄為基礎的經濟」。
然而所有主要經濟體也都在全力脫困,而且脫困之路也是擴大出口。人人都想達成這個目標,談何容易。
再說,歐洲債瘟和主權倒債的危機引人擔心側目,但全球也重新審視同樣浮腫的美國預算赤字。希臘國債占GDP的12.7%,是歐洲允許上限的四倍,卻沒有比美國10.6%的赤字/GDP比例高多少。
根據歐巴馬的新預算,今年赤字將飆到1兆6000億美元新高,2011年也會有1兆3000億。美國連年赤字,已累積國債12兆3000億美元。
歐洲的金融亂象,美國也許有個幸災樂禍之處:美元可能對各大貿易夥伴升值。但升值有一好無兩好,將造成美國貨在海外市場走貴,打擊正在掙扎的製造商和出口商。
即使歐洲的債瘟國沒有倒債,歐洲的巨大預算赤字也可能導至那些國家的債信被進一步調降。美國也難以免疫。穆迪最近警告,美國的財政體質如果不改善,美國政府的信用評等終將陷入危境。美國國庫券的信用如果被降級,美國政府借債的成本勢必狂飆。
前國際貨幣基金 (IMF)首席經濟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管理系教授強森說,歐元區陷困,美國可能喘一口氣:前提是美國認真清理自家的財政爛攤子。
※ 相關報導:
* 近2000億美元! 美二房將買回不良貸款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422065.shtml
* 社論-全球經濟問題在華爾街,不在北京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10021100215,00.html
◆ 陶冬:縮減順差 寧可調薪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2010.02.11
中國大陸不少省市近期紛紛調高或打算調高最低薪資,瑞士信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預期,大陸官方可能透過這種手段,而非讓人民幣升值,來降低外國要求減少龐大貿易順差的壓力。
陶冬8日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表示,勞動成本提高將降低大陸出口業的競爭力,刺激國內消費能力並維持經濟成長。美國與歐洲最近一再要求中國大陸,結束19個月來的人民幣匯率緊盯美元做法,以舒緩全球貿易及投資的失衡現象。
陶冬說:「調高薪資是比較好的做法,這對中國工人有利。貨幣升值只會使得出口商面對墨西哥與馬來西亞等國家時敗下陣來。」他說,這麼做可以將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限制在3%。
2008年名列全大陸第三大出口大省的江蘇,本月起調高最低工資13%,排名第二的上海將於4月跟進。北京、浙江與廣東等多個省市,都已經打算提高當地的最低薪資。
陶冬指出,這意味中國大陸在調整快速發展的經濟成長模式時,提高薪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區策略師Ben Simfendorfer本周在研究報告中寫道,提高最低薪資是希望把一次大幅調升人民幣匯價的想法打回票。
大陸海關總署昨(10)日公布,由於1月進口年增率創下85.5%的歷史新高,遠超過出口年增率的21%,使得1月貿易順差縮減為141.6億美元,低於 12月的184.3億美元。
歐美國家近期要求人民幣升值的炮火四射,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周明言將對美中貿易及匯率採取更強硬態度,大陸外交部反駁說,人民幣匯率趨近合理水準,也不是大陸對美國龐大貿易順差的主因。
陶冬指出,歐美壓力只會讓人民幣更晚升值,北京當局不希望被外界視為在外界壓力下讓步。
他說:「北京將繼續抗拒來自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壓力,並在促進全球重新調整經濟均衡同時,找出有利於本身經濟的方式。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相關報導:
* 搞垮經濟的十個辦法
* 歐巴馬救民調 揮金改大刀
* 歐盟憲法翻版 里斯本條約草案通過
* 當企業悄悄接管了國家
29 則留言:
隱憂!歐盟伸援手 只聞樓梯響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2.12
歐盟領袖高峰會11日聲明支持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信誓旦旦雖然響亮,卻不見任何援助計畫的細節,一切丟給下周的歐盟財長會議。領袖們可能以為,11日發表一紙精神支持的政治宣告,就不必真掏腰包了,但金融市場的初步反應顯示他們可能撥錯算盤。
希臘等債瘟國倒債之憂已攪亂市場數周,歐盟不作為的消息傳出,外匯市場再度波動,美元上挺,峰會前寄望歐盟和歐洲央行積極行動而微幅上揚的歐元再度走軟,一度直降2美分,跌到1歐元兌1.3630美元,接近九個月新低。
希臘的債信當然繼續走低,結果是借貸成本勁升,而在倒債陰影籠罩之下,希臘債務的擔保成本也隨之劇增。歐元危機的惡化仍是進行式。
專家指出,當前希臘等債瘟國的形勢對歐元仍然「有毒」,歐洲的主要走向仍是「往下」,除非市場相信希臘情勢不會惡化,否則歐元永遠有壓力。
歐盟首任主席范龍佩首次主持歐盟高峰會,在高峰會後的記者會說,歐盟領袖清楚表示「要和希臘團結在一起」。歐盟27國領袖聲明說:「必要的話,歐元會員國將採取果決、統合的行動來捍衛整體歐元區的穩定。」
但范龍佩形容這項支持希臘的承諾只是「政治聲明」。稍早有消息說,歐盟即使伸援,也要等到歐盟財長下周開會之後才會有進展。
希臘政府的立場也鼓勵歐盟不急著具體行動。范龍佩表示,雅典迄今不曾正式向歐盟求助,因此歐盟現階段沒有辦法提出具體援救計畫。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說得更明白。高峰會前,外界一直流傳歐盟救希臘的各套行動版本,但巴洛索11日表示:「希臘政府迄今不曾要求任何財務支持,意思就是說,希臘政府自信不需要我們的財務支持」,他因此呼籲各界,「不要再猜測目前為止根本不存在的劇本」。
歐盟首富德國立場差不多,總理梅克爾表示歐元國家「和希臘肩並肩」,但強調希臘沒開口求援。法國總統沙克吉表示,「我們保留進一步觀察後重新檢討辦法的可能性」,但也拒絕說明歐盟國家可能如何行動。
專家分析,歐盟不願掏腰包,一大原因是希臘多年經濟管理拙劣,又假造帳本美化赤字,歐盟不想太便宜這個國家,以免壞蛋學「債多不愁」的樣。
◆ 歐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希臘要靠自己解決債務
中央社 2010.02.12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2日專電)歐洲聯盟各國領袖昨天在峰會上承諾援助債台高築的希臘,不過沒有批准具體措施,歐洲中央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史塔克呼籲希臘靠自己解決問題,反對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出手援助。
身兼歐洲央行執行理事會成員的史塔克(Juergen Stark)接受最新1期「明鏡」(Der Spiegel)週刊訪問時直言,各界提出的援助希臘方案,「不符合貨幣聯盟的基準和原則」,他反對經濟實力強的國家例如德國,直接金援希臘。
史塔克認為,希臘政府應該靠自己解決財政問題,執行更多開源節流的計畫,他反對以歐盟名義貸款給希臘,因為「完全無法解決像希臘這樣國家的結構性問題」。
他說,而且「其他嚴格控制預算的歐洲國家,利率將會上揚」。
史塔克也認為,最好不要由國際貨幣基金(IMF)出面紓困,因為「希臘的預算不會因此而重新回到量入為出」。
鑑於希臘債務危機重挫投資人對歐元區的信心,史塔克建議歐元區汲取教訓,未來接納新成員時,應該採取更嚴格的標準,「歐元區擴張,不能導致貨幣聯盟四分五裂」。
史塔克在專訪中,還抨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他說,「好在我們不允許這樣做,這條路歐洲央行不能走」。
歐盟沒有批准援助希臘的具體措施,讓不少投資人失望;「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今天分析說,如果1國的債務可由其他成員國來承擔,西班牙、愛爾蘭和義大利等負債累累的國家都可能跟進,將帶來危險的後果,這也是歐盟目前不願意援助希臘的原因。
1名外交官說,「我們不急著當救火隊」。
◆ CPI低於預期 大陸短期不升息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2010.02.12
中國大陸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意外低於預期,讓大陸央行近期再度祭出貨幣緊縮手段的機率大降,但同期新增信貸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仍居高不下,意味北京當局仍將密切注意大陸的信貸與通膨風險。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1)日公布,1月CPI年增率為1.5%,低於去年12月的1.9%,也低於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2.1%,讓市場觀察家鬆了一口氣。
路透及彭博資訊報導,中國大陸每年初的經濟數據不易解讀,因為為期一周農曆新年假期的日期不定,例如去年是在1月,今年在2月。
上海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姜超說:「央行可能要等到季節性因素在一兩個月後逐漸退去,才會有進一步動作。當CPI 升破2.25%(人行規定之基本存款利率)時,才會有進一步的貨幣緊縮措施,時間可能在3月之後。」
報導指出,若通膨率超過基本利率,大陸將進入實質負利率時期,引發民眾提出在金融機構的存款,轉進股市與房地產市場,以賺取更高的報酬率,導致大陸資產泡沫的情況更形惡化。
瑞士銀行中國區經濟學家汪濤指出,1月CPI數據意味大陸決策高層不再有需要立即採取行動的壓力,但預期2月CPI年增率將接近3%,肯定會突破2%,因此大陸央行第二季調高利率的壓力將非常大。
另一項未知因素,是中共官方不確定是否能將節節升高的貨品出廠價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也公佈,1月PPI年增率躍升至4.3%,不僅超過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3.5%,更高於去年12月的1.7%,顯示輸入型通貨膨脹對大陸的威脅可能上升。
報導提到,目前在大陸PPI與CPI之間尚無密切關聯,部分原因是市場競爭激烈,加上生產力穩步上升抑制了單位成本。
※ 相關報導:
* 人行透露 救市政策將退場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5423547.shtml
◆ 中國調高存準率 專家:防範資產泡沫化
中央社 2010.02.12
中國一個月內兩度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專家表示,中國的銀行業新增貸款激增,房地產價格上揚,人民銀行此波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主要在防範資產價格泡沫化的危機發生。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在網站公布,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從 2月25日起調高50個基點。目前中國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6%,小型銀行為14%。
瑞士銀行台灣區財富管理研究部主管蕭正義指出,今年1月中國銀行業新增貸款逾1.39兆人民幣,高於去年第4季新增貸款餘額,顯示人民銀行一個月內兩度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主要在抑制過熱的資產價格。
他表示,中國大陸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5%,通膨尚屬溫和;此波人民銀行的措施已非為經濟降溫及打擊通貨膨脹,主要在打擊過熱的房市。
蕭正義指出,中國大陸銀行業的存放比不到70%(台灣約為80%),儘管中國緊縮存款準備金率,但中國大陸的銀行業仍有放款能力。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調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是意料中事。為防範資金流入過熱的房市,預期人民銀行今年將持續調升存款準備金率,下半年人民銀行將升息。
他說,今年1月中國新增貸款 1.39兆人民幣,已較去年 1月的1.85兆元降溫,顯現人民銀行對銀行的收縮措施已發揮效果。
◆ 糧價續揚 亞洲通膨危機再起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02.12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來亞洲糧食價格開始上漲,使亞洲面臨另一波通膨竄升危機,印度可能首當其衝。但各國央行目前仍按兵不動,以免貿然升息威脅經濟復甦。
近幾月來,亞洲稻米、白糖與牛奶價格持續上揚,部分地區的蔬果和食用油也不斷漲價,導致通膨壓力升高。亞洲目前雖不至於爆發類似2008年的糧食短缺危機,但仍有分析師警告,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因素尚未消失,通膨升高危機蠢蠢欲動。
在印度與越南,光是米價的變動,對通膨的影響就超越能源。滙豐估算,米價上漲20%,通膨就增加1.5個百分點;米價漲50%,通膨跳升3.7個百分點。
物價對印度的衝擊尤其大,該國2009年發生嚴重旱災,稻米和甘蔗歉收,導致食物通膨率竄升到二位數。
11日出爐的數據顯示,到1月30日止的12個月內,食物價格上漲17.9%,是連續第三周上漲。
但印度央行副總裁卻澆熄市場認為會升息的期望,表示除非發生完全出乎預料、不合理的事件,否則到4月的貨幣決策會議前,央行都不會有任何舉動。市場解讀央行擔心升息會阻礙經濟復甦腳步。
亞洲2007和2008年爆發糧食不足危機時,曾引發民眾囤積糧食,甚至因此發生暴動。泰國和菲律賓一度動用武裝警衛保護糧倉,印尼還派遣官員到邊界防止糧食走私。
所幸到目前為止,糧價還沒高到造成混亂的程度。例如泰國稻米出口商協會資料顯示,目前曼谷稻米每噸要529美元,低於去年底的618美元。
不過價格仍在上漲,兩年前因食物價格增加而受創的企業,也開始感受到壓力。麥格理集團分析師日前調降香港速食業者大家樂集團的評等,理由就是食物價格上漲。大家樂發言人也坦承,物價對公司確實是個挑戰。
亞洲各國政府,莫不希望今年農糧豐收,有助減輕糧價上漲壓力。目前看來情況還不錯,但真正的考驗是在主要的收割季節秋天。一旦歉收,可能引發政府囤糧或限制糧食出口,屆時糧價不漲也難。
中國提高存款準備率 全球市場震盪
中央社 2010.02.13
中國昨天再度宣佈上調存款存款準備率後,歐洲和美國股市、大宗商品、原油及黃金價格明顯下跌。分析人士說,市場擔心此舉將使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從而累及對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
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從2月25日起上調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這是中國央行今年第2次上調存款準備率,希望遏制房地產、股市等資產泡沫及可能出現的通貨膨脹。
美國之音指出,此舉激起全球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的憂慮。
穆迪經濟網站中國經濟分析師程旭說,由於美國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及歐元區的希臘、愛爾蘭、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的主權債務危機,中國已被視為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因而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他說,世界市場為什麼反應這麼大,主要是因為大家都認為中國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中國有任何的舉動,不僅僅是把準備金提高50個基點帶來的影響,而是預期接下來會有一系列舉動要讓通貨膨脹或是資產泡沫降溫等。
瑞士再保險 (Swiss Re)公司經濟學家柯特.卡爾(Kurt Karl)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一舉一動自然會引起全球關注,星期五股市拋售更多是出於市場對中國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他說:對全球經濟增長及前景來說,這是非常不確定的時期,特別是對發達經濟體來說。中國的舉動並不是大家期待中的動作。所以,當這個舉措發生時,市場就會有反應,因為投資者還無法確定這將如何影響股票和債券的價格。
程旭指出,由於國際原材料價格,特別是鋼材和銅的世界價格基本上是由中國經濟所決定。中國任何試圖控制經濟過熱增長的舉動也會影響國際原材料的價格。在中國宣佈上調準備率後,銅、大豆、玉米及小麥的價格均下跌。
中國上調存款準備率的消息對美元走強也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並促使投資者拋售股票及石油和黃金等商品。石油期貨下跌1.15美元至每桶74.13美元,黃金價格下跌4.7美元至到每盎司1089.50美元。
※ 相關報導:
* 人行上調存準率 全球金融打哆嗦
http://www.udn.com/2010/2/13/NEWS/MAINLAND/MAI3/5425363.shtml
◆ 中國通膨正在浮現…/工資上漲 江蘇開第一槍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2.13
中國出口大省江蘇省日前宣布提高最低工資,據研判,中國新一輪上調工資即將來臨,並可能引發中國通膨普遍上漲壓力。江蘇省上星期將月最低工薪標準提高13%,至人民幣960元,這是兩年來中國首次調整最低月薪標準。
美國之音報導,受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影響,中國地方政府一直不願意提高最低工資,以免給陷入困境的企業增加額外負擔。不過現在中國地方官員相信,出口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他們願意解決工人們關心的工資問題。
據分析,江蘇省上調最低月工資反映出,為了吸引春節假期後返城的民工,各地區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上海市將從4月1日起,將最低月薪水平上調至少10%。
同時,北京和廣東的城市也在考慮在未來幾個星期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廣東省人大代表甚至建議將最低工資和消費者價格指數掛鉤。
報導說,中國政府推出的4兆元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成功幫助中國實現保八的計劃。但適度寬鬆的貨幣和貸款政策也引起各方對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的擔憂。
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商業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約9.6兆元。這些貸款不僅讓股市和房市泡沫越吹越大,還帶動消費者物價水平在去年11月的同比漲幅結束負增長,當月上漲0.6%,12月份進一步猛漲1.9%。一些經濟學家因此認為,這是總體通膨上漲的開始。
不過,穆迪經濟網站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程旭預測,中國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他認為,即使中國實行緊縮貨幣政策,今年的GDP仍然會超過去年。
◆ 希臘債信難解 歐元續貶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2.13
希臘最近坦承捏造數字,使其天文赤字好看一點,引起歐盟不悅,希臘政府12日宣布2009年第四季經濟萎縮比原先預測的更厲害,並且大幅下修前三季的經濟數據,各界因此更加懷疑希臘危機有沒有解,歐元對美元也隨之續貶,陷入將近一年新低。
11日結束的歐盟領袖高峰會,決定給希臘精神支持,但沒有具體紓困的承諾,一切留待周一到周二(15至16日)的歐盟財長會議定奪。財長會的籌備人員透露,兩天的財長會議,主題仍然不是討論救希臘的具體步驟,而是對雅典施壓,要雅典落實其削減預算赤字的承諾。不討論救希臘的具體措施,代表歐盟拿不出辦法來防止希臘債瘟打擊全球金融市場對歐元的信心。
高峰會決定不對希臘伸援,所舉理由之一是希臘自己沒有開口求援,但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12日反擊,表示希臘已變成「歐洲和國際市場鬥爭中的白老鼠」。他表示,歐盟鬧內鬨,才遲遲無法援助希臘。他表示:「歐盟內部機構之間缺乏協調。歐盟執委會、歐盟會員國、歐洲央行之間,甚至這些機構內部,都鬧不同的意見。」
希臘問題無解,歐元危機就持續,12日跌到1.3529美元的八個月新低。
◆ 金融風暴 重挫矽谷創新力
【聯合報╱編譯彭淮棟/法新社華盛頓十一日電】2010.02.13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經濟危機對加州矽谷帶來嚴重傷害,矽谷作為美國科技創新核心的地位已開始動搖。
「2010矽谷索引」報告指出,「有一些很清楚的警兆,顯示矽谷已進入一個新的不確定階段,其充滿競爭力的原有地位出現風險」。這份報告由「矽谷產業社群基金會」等非營利組織製作。
報告檢視的數據和趨勢包括鄰近矽谷的聖塔克拉拉等四郡的經濟發展、勞動力、住房、教育、公共衛生、土地利用、環境和公共行政。報告說,從2008年第二季到2009 年第二季,全球經濟危機在矽谷造成九萬人失業。「合資事業」總幹事杭克聲明表示:「過去60年來,矽谷的創新力一直在推動本地區的繁榮,但目前我們陷入停滯。」「矽谷產業社群基金會」主席卡爾森說:「這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後,本地區進入一個新的不確定時代,我們已經不再保證能吸引到最好的人才。」
報告說,外國人才是矽谷的命脈,但矽谷已不再能吸引那些人才。透過地方募資和政府挹注來支持創新,也不再理所當然做得到。
實際情況是,矽谷愈來愈需要外來人才,尤其是科學和工程方面的人才,但911恐怖攻擊以來美國的種種做法,以及全球其他地區的崛起,在在使矽谷不再那麼容易接近,對外界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 郭台銘嗆立院:把自己孩子當草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5425404.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李立達/台北報導】2010.02.13
對於立法院提案有意修改「產業創新條例」,跨國企業在台設立營運總部得享15%營所稅租稅的優惠,將排除內資企業適用,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昨(12)日拍桌氣憤表示:「這是把自己的孩子當草。」「如果立法院通過,我會馬上把鴻海企業總部遷離台灣。」
鴻海昨天舉辦尾牙旺年會,郭台銘特別抽空,與群創董事長段行建一起接受媒體訪問。在談到群創與奇美電合併成為「新奇美」後,躍居全球第三大面板廠,將為鴻海集團今年營運帶來新的成長動能,他感謝這次群創、奇美電、統寶「三合一」合併案,政府給予相當大支持,行政效率相當快。
不過,他隨即話鋒一轉,批評最近立法院有意修改產創條例,將原本跨國企業在台設立營運總部可享15%營所稅優惠的規定,適用範圍排除內資。郭台銘特別重砲抨擊,如果立法院真的通過讓外資企業可享優惠,卻排除內資企業適用,將馬上把鴻海企業總部搬離台灣。
他說,看看三星(Samsung)、樂金(LG),他們國家是怎麼樣支持企業,「人家都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寶,我們卻是把自己的孩子當草」。
郭台銘認為,面板產業秩序已慢慢穩定,鴻海此時大舉跨入正是時候。鴻海不論市值、營收規模都比新奇美大許多,現在有能力做這個事。
另外,電腦、手機、電視等3C產品都需要用面板,新奇美將有鴻海集團龐大的出海口做後援。
他表示,「三合一」案在歐盟的反托拉斯審查時進度還算快,但又暗諷,如果是另外一家(意指友達)就不一定會過,除了有反壟斷問題,「德國人不會忘記那一段歷史」,因為已經留下不良紀錄(按編:意指明基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一案)。
救希臘 歐元區擬金援337億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0.02.21
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20日報導,德國財政部已擬定一項計畫,將由歐元區國家聯合提供200億至250億歐元(270億至337億美元)援助希臘。
報導說,根據德國財政部的「初步構想」,各國金援希臘的額度將依照在歐洲央行(ECB )持有的資金比重而定。德國財政部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只表示將以提供貸款和擔保債務的形式提供希臘財政援助。
報導指出,所有歐元區國家將共同擔起援助希臘的重責大任,而身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將為此挹注40億至50億歐元,由國營復興信貸銀行(KfW)負責。明鏡周刊說,根據德國的計畫,這項注資行動將附帶嚴格的條件限制,需在符合所有要求的前提下,德國才會支付貸款。
即使外界憂心希臘財政危機將危及歐元前景,但截至目前德國梅克爾政府始終不願承諾救援陷入財政困境的希臘。
德國公開表示,如果對希臘等有倒債疑慮的歐元區國家過於仁慈,會降低他們刪減財政赤字的意願,不過德國國會議員私下表示,如果最終仍得出手救援希臘,柏林當局已備妥因應措施。
一位執政聯盟的資深財政部官員上周表示,德國政府正在考慮透過KfW收購希臘公債。也有官員提議,由KfW為收購希臘公債的德國銀行提供擔保。
但明鏡周刊的報導也警告,依照德國金融市場監管機構聯邦金融管理局(BaFin)的內部報告,如果希臘或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歐元區國家真的違約,德國銀行將受到嚴重波及。
針對希臘違約疑慮,德國焦點雜誌(Focus)引述德國經濟資家訊研究院(Ifo)主席辛恩(Hans-Werner Sinn)說,希臘需要外界為其債務提供融資,才能避免引發歐元區國家違約的骨牌效應和引發經濟再陷衰退。
但辛恩表示,由國際貨幣基金(IMF)出面挹注希臘較為理想,因為可避免歐盟各國政府強制要求希臘政府採取緊縮政策。
◆ 調查顯示 美國各州經濟持續惡化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2.21
正在華府舉行年會的全國州長協會,20日公布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各州已經很惡劣的財務情況還會繼續惡化。
上周對美國50州中的45個州進行的調查,發現這些州在本會計年度已採取各種措施,總共減少870億美元預算赤字,可是仍有188億元財務缺口。
預計明年有536億美元赤字
它們為2011年度擬定的預算計畫,預計將有536億美元赤字,2012年度也會有616億美元赤字。
現任州長協會會長的佛蒙特州長道格拉斯表示各州稅收已連續四季銳減。他說:「經濟學家宣布全國經濟衰退已經結束,可是對於那些仍然失業或失去房子的人,我們要脫離困境顯然還路途遙遠。」
由於州政府為了協助失業者而增加開支,加上稅收減少,各州經濟復甦通常落在全國之後。
除了佛蒙特之外,美國各州都規定必須平衡預算,因此在經濟衰退之時,它們必須大肆削減對基本計畫的開支、裁員,以及藉著提高稅捐和各種費用增加收入。
國會一年前通過的7870億美元刺激經濟法案,把空前多的聯邦經費轉移給各州,可是許多州這種經費將在今年底用盡。新澤西州長克利斯蒂即表示,刺激經費使問題延緩爆發,可是沒有解決問題。
道格拉斯說,他們這些州長22日到白宮拜會時,將敦促歐巴馬總統提供更多協助。
38州實際稅收低於預估
調查結果也發現,本年度有38個州實際稅收遠低於當初的估計,有21個州把預算削減5%以上。各州預算捉襟見肘,偏偏又碰上醫療照顧需求激增造成的危機。
面對聯邦推動的健保改革在國會擱淺,州長會議本周末將討論如何減少醫療開支。
醫療補助是沉重負擔
戰後最嚴重也持續最久的經濟衰退,造成大批民眾失業,使聯邦與各州共同為貧民提供的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參加的人激增,對大部分州的預算造成沈重負擔。
◆ 大陸避免經濟硬著陸首部曲:緊縮信貸
中央社 2010.02.21
中國大陸從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以來所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在 2008 年推出高達人民幣 4 兆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後,達到了最高潮,今年似乎到了改弦更張的時刻。
大陸連續多年的高經濟增長速度,在 4 兆元的擴大內需方案推動下,已初步形成中國國內投機性資金橫流、房地產飆漲和盲目投資等經濟過熱的現象。以房地產為例,目前全國就有 300 億平方米的建案,平均每人可分得 25 平方米,泡沫化的跡象十分明顯。
著名的美國對沖基金經理查諾斯(James Chanos)接受美國財經電視台訪問時就說,中國飆漲的房地產市場是靠投機性資金支撐,房地產泡沫化比杜拜嚴重1000倍以上,而辨識泡沫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信貸擴張,現在沒有比中國信貸泛濫更嚴重的國家。
中國國務院 1 月 10 日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後,對過去近 2 年主要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大陸來說,這項控制房市的政策一旦導致地價和房價急劇下跌,不僅靠國有企業和融資平台取得貸款的地方政府無法承受,銀行和地產開發商也會哀鴻遍野。
在銀行、地產商和地方政府這一大陸 GDP 增長「鐵三角」的反彈下,俗稱「國十一條」的通知並沒有起太大的作用,1月中旬以前,新增人民幣貸款仍達1兆3900億元的天量,而貸款的對象還是以地方政府和土地開發商為主,讓房地產的調控很難落實。
內容包括 11 條意見、只對個人投資性買房有影響的「國十一條」,在大陸出現窒礙難行的現象後,迫使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1 月 18 日和 2 月 12 日接連出手,分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各 0.5 個百分點,從源頭上收回商業銀行過剩的資金。
雖然大陸央行今年仍將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認為,金融危機的風險讓央行投鼠忌器,一方面擔心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上揚的預期心理加強,另一方面調控手段又可能會讓貨幣從資產市場擠到商品流通市場,反而導致通膨提前到來。
更關鍵的是,劉煜輝說,銀行只要獲得地方政府意志上的許可,信貸擴張的「動物精神」就會極度張揚,而這種信貸資源的動員能力不是市場經濟所能比擬的,從這一點看,央行更像是危機救援的協同者而非主導者。
幾乎和央行同一時間點出手的大陸銀行業監督委員會(銀監會)頒布施行了「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管理辦法」、「流動資金貸款管理辦法」、「個人貸款管理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專家認為,從全年來看,未來新增貸款需求並不樂觀,信貸增速逐漸下滑的可能性很大。
全年經濟增長率預計高達 8% 到 10% 的大陸,如何避免經濟出現過熱後的硬著陸,將是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召開期間熱烈討論話題之一,而在這場政府與市場的博奕中,如果緊縮信貸這顆經濟降溫特效藥仍然不靈的話,別忘了,中國政府手中還有利率和匯率二項行使貨幣政策的工具可用。
觀念平台-消費者至上的幻覺
【黃宗慧】2010-02-22 中國時報
年節前,一則關於郵購年菜七天內也可退貨的新聞,在超商及飯店業者間引起譁然。消保會援引消保法第十九條,認為若郵購商品可在七日內無條件、無須負擔任何費用退貨,則郵購的年菜也適用此法,所以若是消費者認為「口味不合」要求退貨,業者就必須接受,但可以要求消費者負擔已經吃下肚部分的費用。
不單是業者,或許不少人面對此則新聞都會發出「如今真是個消費者至上的年代」這樣的驚嘆吧?郵購、網購等新型態的消費方式早已為消費者帶來了過去所沒有的便利:二十四小時皆可下單、上網貨比三家也完全不用擔心遭店員白眼、還可以避免在店員遊說下糊里糊塗買了不必要的商品,而「下好離手」之後貨品就宅配到家,七天內不滿意又能退貨;如今可退貨的商品還擴及已拆封試吃的食物,也難怪業者會抱怨此舉有過度保護消費者之嫌了!
然而以上的這些便利,真的完全是「消費者至上」使然嗎?或是消費主義下的一種必然?社會學家包曼的《消費生活》一書指出,在消費主義下,個人不再只是為滿足某種需要才從事消費活動,而是隨著社會整體的趨勢,不斷加速地使用與汰換各種號稱可以滿足慾望的產品,於是新的商品不斷製造出新的欲望、新的欲望又召喚新的商品不斷出現。
在消費主義的洪流中,商品的供應早已呈現過剩的現象,而為了讓這個模式可以持續運作,勢必要靠消費者自願地消耗掉這些過多的商品,因此有越來越多廠商避免製造出太過耐用、足以讓買家購買一次就一勞永逸的商品,以免不利消費,也有越來越多商家不惜以「免運費」來吸引買家。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宅配到府、七天鑑賞期、可退換貨品等政策,就未必完全是「以客為尊」,也同時是為了鼓勵與刺激消費─特別是原本不需要的消費─才應運而生的。
面對不斷湧現、不斷承諾要帶給我們美好生活的大量商品,消費者看似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竟擁有這麼多的選擇,而且彷彿只要動動滑鼠或走一趟超商,這些承諾就能夠立刻實現。只是這「說好的幸福」並不會來到,因為大多數的商品都誇大了它們的承諾;而透過購物所得到的終極幸福,其實也根本不可能來到,因為一旦我們對購得的商品感到心滿意足,就暫時不會有消費的欲望,那麼消費主義的運轉豈不就卡住了?
如果「消費者至上」是一種幻覺,那麼消費者真正的面貌是什麼呢?不同的論者自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當今的消費行為其實是麻木的、強迫症式的;有的更認為是憂鬱的,因為看似選擇眾多,但其實任何選擇又都是無關緊要的。
總之消費主義所仰賴的,就是消費、失望、對新的商品燃起希望、汰換、再失望、再汰換…。這樣聽來雖有些悲觀,但生活在消費社會中畢竟是個不可逆的事實,所以我們至少得對於消費主義的運作方式有所理解,才不會對各種促銷手法照單全收,而當新的商品又出現、企圖給予新的承諾好讓我們淡忘前一次的失望時,也才不會那麼急於投入下一個購物循環之中。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 彼岸工資漲 吸引台商回流良機來了
【經濟日報╱記者林庭瑤、林海/台北報導】2010.02.22
中國大陸高工資時代來臨,台資首家在上海證交所A股上市的晉億實業董事長蔡永龍呼籲,台灣政府應該把握大陸新形勢,以政策吸引落腳大陸的台資科技與設備業者回台投資,發揮台灣的優勢條件。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昨(21)日舉行的「2010年大陸投資趨勢與展望座談會」,「年後缺工潮」成為台商圈最頭痛的難題。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長陳明璋直言,當前「大陸台商普遍缺工有三至四成。」
海基會財經法律顧問蕭新永更宣稱,「大陸高工資時代已經來臨」,最近大陸基本工資,江蘇調到人民幣960元,上海調到人民幣1,100元,他預估,最近「大陸最低工資調整在15%至20%之間。」
蕭新永提醒,大陸台商不只面臨缺工問題,還有土地成本增加,原物料成本增加,缺水缺電等問題,過去的惡夢可能重演,台商應未雨綢繆,提前防範,將人力成本化為資本。
晉億實業董事長、山東德州台商會長蔡永龍在會中指出,從事傳統產業的台資企業在大陸生存固然不易,但在升級中的台企仍面對大陸對手高度威脅,研發新技術在短時間被複製,或旗下技術高手被挖角。
但他表示,如果台灣政府把握大陸內需起飛的時機,以政策吸引在大陸站穩腳根的科技廠或設備廠回台投資,這些台資企業不僅在台灣較能避免上述市場威脅,還能創造地方就業機會。
蔡永龍提醒,土地成本、稅負與進用境外勞工等問題懸而未決,是台灣無法創造大陸台商回台投資理想環境要因。
政府需要先解決這些老問題,才能吸引較高技術水準的台資企業回台投資。
以勞工為例,蔡永龍認為,若政府開放回台投資廠商進用外勞,他估計每引進100人,就能連帶創造20至30個地方就業機會,有助舒緩偏高失業率。他更斷言,「五年後大陸中高層薪水會比台灣還要高。」
◆ 長期失業及中高齡失業者 繼續惡化中
【中廣新聞/張雅惠】2010-02-22
一月份失業率雖然微幅下降到百分之五點六八,不過,長期失業和中高齡失業問題卻還在惡化當中。有十一萬五千人失業超過一年,創歷六年多來最高,只差一千人,就要破歷史記錄;平均每五位失業者,就有超過一位屬於「中高齡失業」。企業端的用人需求,去年底和去年初相比,「臨時工作」增加人數,甚至大於「經常工作」人數。
主計處公布一月份失業率百分之五點六八,看似好轉,連續五個月下降,也是最近一年來最低,不過,多項就業指標仍然令人擔憂!
包括失業率降幅開始縮減,代表失業率要再明顯降低愈來愈難,台灣目前也進入「失業型復甦經濟」;失業期間超過一年的長期失業人口十一萬五千人,比上個月增加一千人,連續第三個月增加,創九十三年這六年多來的最高,也是歷年一月的最高,距離九十二年十二月十一萬六千人的歷史新高只有一千人;中高齡失業人口有十四萬兩千人,平均每五位失業者,就有超過一位是中高齡失業者,雖然只比上個月小幅增加一千人,但距離去年七月的歷史高峰也只相差一千人。
「他是屬於戰後嬰兒潮的人口,慢慢進入了中高齡,雖然失業人數有在增加,但是,就業人數也增加滿大的」。企業端的受僱人數統計,去年十二月底有六百四十一萬人,雖然是一年來的最高,比十一月增加兩萬四千人,不過,增幅並不明顯,和去年年初相比,臨時工增加人數兩萬四千人,比經常性的工作人數兩萬初頭、增加約三、四千人。企業雇用臨時工,有些是季節性需求,有些是訂單還不穩定的彈性措施,主計處並沒有針對這個部分評論用人需求型態的優劣。
索羅斯專欄/政治分歧 歐元危機難解
【經濟日報╱索羅斯(George Soros)】2010.02.23
歐元創始元老之一易辛(Otmar Issing)上周正確地道出單一貨幣建立的原則:歐元區是一個貨幣聯盟而非政治聯盟。參與國建立共同的中央銀行,但並未把向國民徵稅的權力交給共同的政治當局。這個原則在馬斯翠條約獲得確立,並屢次被德國憲法法庭援用。但歐元這種獨特性和不尋常的架構,正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這個結構有著明顯的缺陷。成熟發展的貨幣需要央行和財政部,財政部不需每天向國民課稅,但必須在危機時派上用場。當金融體系面臨崩潰的危險,央行可提供流動性,但只有財政部可以處理償債問題。這是每個參與創建歐元的人都應很清楚的事實。易辛承認他也相信「創設貨幣聯盟卻未建立政治聯盟,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歐盟是以本末倒置的方法建立的:設定有限度、但政治上可達成的目標和時間表,但很清楚這還不足夠、在未來某個階段還必須更進一步建構。然而基於種種原因,這個程序漸漸停頓下來。歐盟現在已大體上凍結在目前的狀況。
歐元的情況也一樣,2008年的危機暴露其架構的缺陷,成員國必須救援各自的銀行體系,希臘債務危機則把問題推到最高潮。如果成員國無法再跨進一步,歐元可能分崩離析。
歐元的初始架構假定成員國會遵守馬斯翠條約的限制,但前希臘政府嚴重違反了限制。去年10月當選的巴本德里歐政府肩負整頓的重任,並在今年初公布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12.7%的預算赤字,也震驚歐盟當局和市場。
歐盟當局接受希臘在第一階段減少占4%GDP赤字的計畫,但市場疑慮未消。希臘政府債券的風險溢價仍徘徊在約3個百分點,抵銷希臘身為歐元區成員的大半利益。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很可能使希臘無法逃過這劫。進一步削減預算赤字會壓抑經濟、降低稅收,並使債務對國民生產毛額(GNP)比率惡化。基於這種風險,如果不靠外力協助將難以降低風險溢價到以前的水準。
投資人趁債務危機在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從事投機,更使情勢雪上加霜。在CDS作多如果錯誤,風險會自動降低。這和賣空股票相反,賣空股票如果錯誤,風險會自動升高。CDS投機交易可能使風險溢價升高。
由於認清這種需求,歐盟經濟與財政部長理事會(Ecofin)在上次會議首度宣示將「保護歐元區整體的金融穩定」。但他們尚未找到怎麼做的機制,因為目前的體制並未提供。最有效的辦法將是共同發行、並個別擔保的歐元債券,用以再融資75%的到期債券,其餘債券則由希臘自行設法清償。這將大幅降低融資的成本,達到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有條件提供貸款一樣的效果。
但這在目前的政治架構下不可行,因為德國堅決反對動用雄厚的財力來為揮霍無度的鄰國解決問題,因此必須再找其他權宜方案。
巴本德里歐政府決心矯正過去的弊端,並已獲得可觀的公眾支持。儘管遭遇群眾示威和執政黨舊勢力的抗拒,但社會大眾似乎願意接受撙節政策,只要能在矯正弊端上有進步—而能夠矯正以展現進步的弊端確實很多。
所以,權宜的協助應該足以解救希臘,接下來就是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和愛爾蘭。它們加起來占歐元區的比重大到無法用這種方式協助。希臘度過危機仍會留下歐元前途堪虞的問題。即便歐元區度過目前的危機,下一個危機呢?歐元的需要很明顯:更強力的監管和體制,以提供有條件的協助。建立完備的歐元債券市場將大有助益。問題是,有沒有足夠的政治意志來促成這些措施。
(作者George Soros是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編譯吳國卿)
◆ 歐債粉飾太平 靠華爾街換匯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2010.02.23
希臘債務問題掀起了一波風浪,然而,更多的歐洲債務可能藏在與華爾街的交易中,歐洲赤字的規模可能比官方數據更為嚴重。
由於歐元區訂有嚴格的限制,財政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總政府負債不得超過GDP的60%,許多歐元成員國早就在採用各種「積極性」的會計操作,以符合及格標準。例如,葡萄牙把里斯本的地鐵補貼費用列為「股權」,不是負債;希臘堅持大部分國防支出屬於「機密」,所以不列入負債。
不過,最近問題聚焦在各國與華爾街銀行進行的「換匯交易」(currency swap)。這種交易原本指的是各國政府用外幣舉債,然後利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對匯率波動避險。但是,這些操作也同樣可以拿來偷偷舉債,掩蓋赤字。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高盛公司與希臘在1998到2001年間進行了至多12次換匯交易。彭博資訊報導,高盛在2001年的一次換匯交易就幫希臘偷偷舉債 10億美元;目前希臘外債總額約為3,000億美元。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高盛在2001年這筆換匯交易就賺到約3億美元手續費。而且,在希臘危機爆發前夕的去年11月,高盛還在對雅典兜售另一筆以債養債的交易。
以2001年高盛的那次交易為例,當時擔任希臘公共債務管理局局長的薩德列斯(Christoforos Sardelis)說,高盛當時承攬總額約100億美元的債券發行,以美元與日圓計價,向國際市場兜售;但當得款換回歐元時,採用的「優惠匯率」等於讓希臘額外獲得一筆約10億美元現金。
紐時報導說,為了獲得這種隱匿性貸款,希臘把國家抵押掉,就像美國人拿房子去貸款套現,好付其他欠債。希臘未來數年的樂透發行收入以及機場收入,都已經握在銀行手裡。
類似的換匯交易不只在希臘一國,也不只高盛一家銀行承作。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瑞士信貸也都有類似交易;義大利有類似安排,很可能其他歐元國家也有同樣作法。
這種換匯交易的成本並不透明,還隱藏了負債狀況,歐陸政壇正憤怒地要求調查銀行扮演的角色。德國總理梅克爾說,希臘「長年偽造統計數據」,而如果有銀行幫希臘作假,就是一件「貪污醜聞」。
◆ 高盛女主管 希臘舉債幫兇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0.02.23
歐盟主管機關上周開始調查希臘是否利用換匯合約隱藏實際的赤字規模。內情人士指出,曾在高盛集團倫敦子公司任職的某女性高階主管,是其中一筆主要交易的幕後牽線人。
熟悉內情人士指出,希臘曾與15家券商擬定交換合約,從銀行獲得的部份款項可能用來隱匿實際的赤字金額。高盛集團曾在一筆2001年的交換合約中提供希臘約10億美元的融資,這很可能是所有合約中規模最大的一筆。
這項消息讓負債累累的希臘再度成為全球焦點。消息人士指出,一手促成這起冗長複雜交易的幕後推手,是現年46歲、曾任駐倫敦高盛主管的勞迪亞蒂絲(Antigone Loudiadis)。消息來源說,愛好瑜伽的她其實是聽命於希臘政府行事。
勞迪亞蒂絲現為高盛旗下保險公司Rothesay Life的執行長,這位牛津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1994年離開摩根大通、進入高盛,2000年成為高盛的合夥人,後來被任命為高盛歐洲投資銀行的共同主管,年薪高達1,200萬美元。
勞迪亞蒂絲手下有些員工很怕她,在她經過的時候假裝講電話以免遭痛斥,不過Rothesay董事雪伍德卻對她讚譽有加,「她很聰明、思慮周密,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熟識勞迪亞蒂絲的人說,她雖是英國公民,卻出生在遙遠的奈及利亞,家族成員與希臘也有淵源。另有內情人士說,她與雅典來往頻繁,因此很快就能掌握一些獲利可觀的交易。
擅長銷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勞迪亞蒂絲,1990年代為高盛牽線與希臘擬定數宗換匯交易,2001年時,勞迪亞蒂絲基於會計目的,再度為希臘擬定另一筆交易,為高盛賺進多達3億美元的手續費。
內情人士說,勞迪亞蒂絲為希臘政府提供的10億美元融貸規模,在當時的主權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並不容易達成,使她從此平步青雲。
◆ CPI年增率1.27% 溫和漲
【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2010.02.23
行政院主計處昨(22)日預測,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27%。主計處第三局長蔡鴻坤說,這是溫和的物價上漲。學者也認為,不會出現實質負利率的現象,而且既沒有日本的通縮問題,也不會有大陸過熱的擔憂,「央行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主計處認為,全球需求增溫及貨幣流動性充沛,將推升原油及若干農工原料價格,帶動進口及國產內銷品價格上揚,預測今年躉售物價指數(WPI)上漲 4.78%。CPI方面,隨原物料價格上漲壓力,漸次傳遞至下游產品,預測今年上漲1.27% 。
蔡鴻坤指出,初步統計去年CPI年下跌0.87%,是歷來最大的跌幅,在基期因素下,預測今年CPI上漲1.27%,「不能算通貨膨脹」,可以說是「溫和的物價上漲」。
中國信託首席經濟顧問劉憶如認為,CPI預測看起來「還好」,只要民間消費跟投資都能起來,薪資成長一定可以超過1.27%,不會出現實質負利率,「1.27%是合理的數字,央行不需要用升息去壓抑物價」。美國如果下半年開始升息,台灣也不必跟太緊。
※ 相關報導:
* 糯米價飆漲 創5年新高
http://udn.com/NEWS/LIFE/LIF1/5434370.shtml
復甦未穩 全球央行暫不退場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道瓊社紐約二十三日電】2010.02.24
全球景氣才稍有起色,市場已開始臆測各國央行退場的時間,不過,有鑒於金融情勢尚未穩定,加上經濟復甦步履蹣跚,全球央行未來數月內預料將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
儘管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8日宣布提高重貼現率1碼,但仍無意調升基準利率。就連快速擺脫全球經濟危機衝擊的國家,也因為擔憂復甦嫩芽枯萎和經濟出現二度衰退,遲遲不敢推動退場機制。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葉倫(Janet Yellen)日前說:「現在還不是撤除貨幣刺激措施的時候。」因為失業率仍居高不下、商用不動產市場面臨嚴峻挑戰,且目前通膨沒有升溫跡象。
不過,澳洲的情況不同。該國1月失業率意外降至5.3%,澳洲準備銀行(RBA)本月初以需要時間觀察升息效應為由,宣布基準利率維持不變,暫緩連續三個月的升息腳步。雖然官員暗示未來會繼續升息,但央行會議紀錄卻顯示當局對經濟展望保持謹慎。
挪威央行同樣小心翼翼,雖然該國經濟體質穩健,失業率也只有3.2%的水準,但央行本月初也暫停升息步伐,宣布利率按兵不動。
歐洲央行也對經濟情勢存有疑慮。去年該行一度敦促各國盡速執行退場機制,但受到希臘和西班牙等國爆發債信危機影響,如今也堅持寬鬆貨幣政策立場。
此外,中國央行雖然不時祭出緊縮信用手段驚動市場,但對經濟年成長率高達8.7%的國家來說,顯得格外小心翼翼。
紐約美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分析師指出,各國央行對經濟情勢的關切,清楚反映經濟仍面臨下滑風險。金融風暴期間,各國政府推出的振興經濟措施讓商品、股市和其他高風險資產成為最大受益者。
另一方面來看,央行暫時不考慮退場也有其理由。Amundi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專家凱勒指出,央行投入許多政治和金融資本避免經濟出現二度衰退。
那麼,還有什麼因素會促使央行退場?
答案也許是通膨威脅。雖然目前通膨仍無升溫跡象,但鷹派人士擔憂,央行出於政治考量執行紓困策略,遲早會引發通膨復熾。
◆ 歐洲罷工連環爆 天地大亂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莊蕙嘉/綜合外電】2010.02.24
歐洲工潮一波接著一波,不滿減薪與「勞動條件鬆綁」的公民營雇員,紛紛發起罷工。希臘工會24日起開始聯合大罷工,關閉學校,醫院與大眾交通系統也遭波及。來自工團的「兩百壯士」23日封鎖雅典證交所。德航機師22日罷工後同意復工,重啟談判,但法國機場的航管人員23日起開始罷工,歐洲空中交通繼續遭受衝擊。
飽受債信危機打擊的「兩牙一希」,因政府宣布撙節開支計畫,打算對公務員減薪,引起三國公僕不滿,醞釀罷工抗議。
希臘500萬公務員與民營雇員計畫在24日聯合大罷工,大眾運輸系統及航班將受影響,讓歐洲空中交通雪上加霜。代表35萬公務員的葡國工會聯盟「共同陣線」發起在3月4日舉行全國大罷工,逼政府讓步,放棄公務員凍薪政策,西班牙工會也定23日展開抗議。
23日一早,來自工會團體的200多名抗議人士在雅典證交所拉起布條,封鎖入口,指控希臘危機只讓「金融寡頭」大撈油水,不讓證交所人員上班。不過雅典證交所另在別處啟用備援系統,讓希臘股市仍能正常開市。
德航機師工會22日同意暫緩罷工,延至3月9日,並已於23日陸續返回工作崗位。德航發言人則指出,所有航班得到26日才能恢復正常。22日的罷工已導致德航被迫取消近半航班。
五個代表法航航管員的工會23日起罷工四天,以抗議法航加入歐洲航管網絡。航管員擔心一旦加入該網絡,他們將喪失公務員身分,失去工作保障。
法國民航局警告搭機旅客,自巴黎戴高樂機場起降的航班中,四分之一可能取消,歐里機場取消航班高達一半,部分地區機場可能關閉。
無獨有偶,英航空服員工會22日表決,逾8成會員贊成通過新一波罷工案。去年耶誕節前,英航空服員因不滿資方欲刪減人力及薪水,計畫罷工,但被英國高等法院阻止。
該工會表示,他們也不是「沒血沒淚沒感情」的人,罷工日期將不會選在復活節假期。
◆ 陶冬︰十年內美英法國債或引發新金融動蕩
【經濟日報╱記者邱詩文/即時報導】2010.02.24
知名分析師陶冬今天在部落格撰文指出,金融海嘯最壞時期已過,但各國政府未來勢必得努力償債;他認為,下一個潛在的全球性危機將在十年內發生,並且由美、英、法等大國的國債市場開始。
財華社報導,陶冬指出,歐洲的主權債務困境,希臘只是冰山之一角。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四國的財政赤字,幾乎是IMF安全底線和歐盟財政守則所規定水平的三到四倍。
他說,希臘問題拖至今日,反映出歐洲聯盟的結構性缺陷,不過希臘債務總額畢竟不大,無論歐盟或IMF出手,情況都可以得到紓緩;西班牙這樣的大國面臨支付與償還困境時,歐盟以及歐元才面臨更大的考驗。
陶冬預測,接下來會出事的,可能是美英法三國國債。
為拯救銀行、刺激經濟,美英法不僅是財政開支需要維持在高檔,經濟不景下稅收困難會滯後浮現,等到央行開始加息時,國債利率上揚財政負擔更重。
陶冬稱,這些國家債務負擔佔經濟的比重,預計會在今後幾年內持續上升,在兩年後主權評級遭到質疑的可能性頗大,英國評級被調低似乎難以避免。
◆ 中國地方政府負債累累 已至危險境地
中央社 2010.02.24
中國官方新華社今天報導,中國地方政府負債累累,已到了危險境地。
報導說,中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地方政府往往通過多個融資平台,從多家銀行獲得信貸,形成「多頭融資、多頭授信」的格局,銀行有時難以把握地方政府的總體負債和財政擔保承諾情況,導致債務管理混亂。
一名國有商業銀行省級分行負責人表示,在信貸大量開閘之際,部分銀行資金以固定資產投資、虛假貿易合同等途徑,拐彎抹角進入股市、房市,不僅吹大資產泡沫、增加通脹風險,也埋下壞賬隱患。
他說,目前各銀行已被要求嚴格執行「實貸實付」,以確保貸款流入實體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顯示,2009年中國大陸房地產貸款新增量超過2兆元,佔各項貸款新增額的20.9%;全大陸3800多家地方融資機構,管理總資產達 8兆元,地方政府負債達5兆元,平均負債率高達60%以上。
中國為因應國際金融危機,提出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來,警示銀行壞賬風險的聲音就一直出現,2009年中國新增貸款達創紀錄的9兆5900億元,接近 2008年全年新增貸款的2倍。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規模仍然高達1兆3900億元。
北京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高速增加的房地產貸款,各地方積累的鉅額貸款等,都可能潛藏較大壞賬風險。
為減少壞帳風險,中國銀監會已要求大型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率從原來的8%提高至11%,中小銀行則提高至10%。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預計各地方政府融資會有所收縮。
北京專家同時希望今年人大會議,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因應壞帳問題作出更明確的部署。
◆ 金融帳+經常帳 喜見雙順差
【經濟日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2010.02.24
中央銀行昨(23)日公布去年國際收支,代表投資資金進出的金融帳和反映貿易收支的經常帳,三年來首度同步出現「雙順差」,並雙創新高;整體國際收支順差大增至541.3億美元,是歷來最高。
銀行主管指出,觀察央行本次公布的國際收支,特色是前年「內資回流,外資出走」的情形,去年大逆轉,內資再度「錢」進海外,外資則重返台灣。反映金融海嘯過後,國際資本的機動性大幅提高,資金短期大量進出將成為市場常態。
國際收支是指一定期間(通常是一季或一年)內,資金在一國進出的「總帳」,主要項目包括進出口貿易為主的經常帳、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的金融帳,還有代表價格移轉的資本帳。國際收支大幅順差,指資金大量從國外流入,通常會帶動貨幣升值。
央行官員表示,去年經常帳的商品貿易、服務及所得順差均增加,顯示國內景氣已自金融海嘯復甦;至於金融帳順差,主要是外資淨匯入投資台股,加上遺贈稅調降使國人海外資金轉回台灣,代表台灣資本市場對資金具有誘因。
官員提醒,比較去年和前年國際收支表現,可發現金融帳變動較大,前年國人投資海外證券資金淨回流32.9億美元,外資單年則淨匯出157.8億美元;但去年外資對台證券投資淨匯入213.7億美元,是歷年第四大量,國人投資海外證券淨匯出則創下316.6億美元的第五大量。
官員表示,這代表金融海嘯之後,全球資金移動模式已出現變化,擺脫追求高報酬的邏輯,轉為重視風險,因此只要投資地區有任何風吹草動,資金移動速度會比以往更快速。
官員強調,台灣因為是小型開放經濟體,資金快速進出常衝擊整體金融環境穩定,央行去年底開始透過各種管道嚴防熱錢,希望降低資金快速出入產生的波動;但資金大額高速移動勢所難免,未來金融行情波動勢必較過往更劇烈。
市場人士認為,國人過去投資習慣「錢」進海外,外資則將台灣視為重要投資市場,前年的金融海嘯雖讓投資情勢大轉彎,在金融海嘯和緩後,國際資金也很快重新布局,再度呈「內資出走、外資重返」的局面,可看出經海嘯洗禮,相關投資操作靈活性大幅提升。
西班牙 歐元下一個考驗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道瓊社馬德里二十五日電】2010.02.26
希臘點燃了震撼整個歐元區的倒債危機,但西班牙卻能決定歐元的生死存亡。
西班牙是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目前正面臨19%的高失業率、房市泡沫破裂、政府債台高築以及預算赤字擴大等衝擊。去年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 3.6%,預估今年可能進一步下滑,使西班牙陷入半世紀以來最久、最深衰退。
由於歐洲尚未擺脫歐元1999年問世以來最嚴重的金融風暴,西班牙和歐元的前景仍充滿問號。希臘爆發倒債危機後,市場恐慌氣氛迅速波及其他體質較弱的國家,連西班牙也無法倖免。不過,身為歐元區會員國卻使西班牙缺乏有效矯正經濟的方法。
西班牙不能藉貶值貨幣來提振出口和觀光收益,因為歐元的價值取決於更強大、更具競爭力的德國經濟;馬德里政府也無法降息或增加貨幣供給來刺激借貸和消費,因為歐洲央行才是決策者。
當然,西班牙能夠利用減稅和擴大公共支出的方式刺激經濟成長,但該國先前積極推出振興經濟方案,已讓去年預算赤字占GDP的比重飆到11.4%,未來還必須發行新債籌資。
美國企業研究院(AEI)學者拉克曼說:「西班牙是歐元最大的考驗。如果西班牙陷入大麻煩,歐元可能難以為繼…我的看法是,西班牙的麻煩很大。」德國和法國已承諾必要時馳援希臘。但如果替西班牙紓困,成本將高得令人咋舌。
◆ 亞洲經濟 點燃全球復甦熱火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2010.02.26
美國引爆了全球經濟衰退,而全球經濟復甦則正由亞洲領頭帶動。
本周重點新聞正好呈現出兩者的強烈對比:泰國第四季經濟成長年率達15.3%,台灣更高達18%。
同期的德國毫無成長,幸賴德國成功對經濟較健全的國家增加工業出口,才免於經濟萎縮。
看看全球經濟的復甦情況。首先是富裕的成熟經濟體:美國的經濟正在成長,但相較於過去復甦的速度而言,成長的速度並不快。
歐洲更顯得病息懨懨,經濟衰退更嚴重,財政與貨幣政策刺激效果遠不如美國與中國;歐洲企業較美國企業更依賴銀行,但歐洲銀行在公開虧損上仍不如美國銀行,也未迅速補充資金。
這些經濟體的問題各不相同,卻都面臨一個重大問題:當刺激經濟方案淡出、各國央行的低利政策退場時,消費者與企業的需求能否支撐復甦?
再看看正在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亞洲新興市場,不但已脫離病塌,且已回到工作崗位。
為首的中國展現了獨裁政府的優勢,迅速抑注大量刺激資金,並命令銀行放款,這些政策的成效大到中國央行現在必須限制銀行放款,以避免經濟過熱引發資產泡沫。
其他周邊國家也因而獲益,透過增加對中國出口,或吸引更多中國觀光客,抵銷了對美國出口疲弱造成的部分影響。
亞洲各經濟體中,與中國關係較緊密的台灣、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成長最為快速。
亞洲的消費者也作出貢獻,馬來西亞1月汽車銷售較一年前成長33%,印度汽車市場更成長50%,相較之下,1月美國汽車銷售僅成長6%。
這次金融危機中,全球已不知不覺跨過一個新里程碑:比20 年前數量更多、也更富裕的新興市場消費者,在現代史上首度超越美國消費者的支出。
今年新興市場消費者將占全球消費的34%,美國消費者僅佔27%;20年前,兩者比率分別為23%與29%。
然而亞洲無法獨自推動全球經濟成長。
亞洲的經濟仍倚賴外銷,這表示亞洲各國仍在觀望、等待,並希望成熟經濟體的消費支出與企業投資能夠復甦。
※ 相關報導:
* 巴西存準率 狂升6碼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440786.shtml
巴西是最近一個開始緊縮信用的新興市場國家,中國與印度早先都已提高銀行準備率。
◆ 國際施壓 中共常反其道而行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東旭】2010.02.26
西方國家近來要求人民幣升值壓力愈來愈大,人民幣是否重新升值已是近來國際間的大事。
二○○五年七月廿一日,中共允許人民幣一次升值百分之二,並放棄釘住美元政策,這項「出其不意」作法,震驚國際市場。中共趁各界熱烈討論人民幣議題意興闌珊之際,突生驚人之舉。
中共歷來面對國際間對其內政壓力,往往反其道而行,人民幣升值亦復如此,「你要我升我偏不升」。等話題冷卻了,中共才出手!
二○○五年上半年,西方國家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當年七月十八、九日(中共宣布人民幣升值前三天),大陸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才剛召集各分行開會,重申人民幣匯率改革必須堅持主動、可控和漸進三大原則。
在這時間稍早七月初,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和財長史諾認為,北京不久將改變人民幣匯率,但人行立即否認,並稱「有關人民幣匯率問題,我們從未作出預估,沒有重估人民幣的時間表」。
更早一點的六月底,中共總理溫家寶在第六屆亞歐財長會議開幕式上強調,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適合自己國情的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
但就在一連串否認人民幣即將升值、外界質疑與壓迫聲浪暫歇之際,中共宣布了人民幣匯改新措施。自四年多前宣布匯改迄今,人民幣累計已升值百分之廿,現今西方國家仍嫌不夠,認為人民幣至少應再升百分之十以上。
◆ 大陸奶粉漲12% 物價蓄勢飆
【經濟日報╱記者林茂仁/綜合報導】2010.02.26
農曆春節過後,大陸嬰兒奶粉調漲價格,包括雀巢及澳優等品牌嬰兒奶粉平均漲幅達12%,其他品牌嬰兒奶粉醞釀在3月或4月集體漲價,新一波物價上漲風潮蓄勢待發。
南方日報報導,廣州嬰幼兒商品專賣店部分品牌奶粉產品已全面上漲,平均漲價幅度為12%,其中澳優、雀巢品牌在春節前後悄悄漲價,業界人士指出,近期乳業成本壓力大增,在嬰兒奶粉大廠漲價後,其他嬰兒奶粉企業也將跟進。
早在春節前,可口可樂就調漲旗下碳酸飲料、果汁及茶飲料出廠價格5%,隨後包括農夫山泉的天然水、農夫果園和尖叫系列飲料出廠價也跟著上漲5%,理由都是成本增加,帶動飲料業者紛紛跟進調漲價格。
廣州一家連鎖專賣店日前向各地加盟店發出公告,「接獲廠家通知,×××奶粉於2010年2月1日全國性漲價,漲價幅度為5%至10%不等,總部建議各店做好儲存工作」。該奶粉品牌中國公司證實,確向各經銷商發出漲價通知,全線產品提價,平均漲幅為8%。
但大陸記者在終端市場發現,該品牌奶粉漲幅平均達到12% 。
澳優表示,嬰兒奶粉在元月時全線產品上調價格,零售終端漲幅為12%至15%,澳優是乳業中最後漲價的,其他公司早就漲了。
大陸嬰兒奶粉漲價潮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從未間斷,去年7月包括惠氏、雅培率先發起一輪漲價潮,當時惠氏品牌出廠價統一上調7%,雅培以推出新品名義上調 10%。第二波漲價是雀巢在今年初將成人奶粉漲價5%至10%,包括澳優、貝因美也跟進調漲。
廣東一家嬰兒奶粉企業負責人指出,成本上漲太快,企業毛利率直劇下降,從去年下半年至春節前,進口奶源成本漲了14%,毛利已下跌到4、5個百分點,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嬰兒奶粉採用的是去年8、9月採購的奶源,去年11、12月採購的奶源將在今年5、6月時上市,去年8、9月時進口奶源瘋狂上漲。
嬰兒奶粉企業表示,進口奶源成本上漲是綜合成本中的一項,其他成本包括運輸、能源、糖等也都上漲,現在政府對嬰兒奶粉生產、產品品質要求嚴格,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
◆ 四大基金存款 3.6兆擬導入建設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2010.02.26
為減輕舉債壓力,政府研擬將四大基金存放金融機構的3.6兆元資金導入公共建設,銀行公會昨(25)日也通過相關評估報告,但建議採取分批、緩步方式轉出,以降低對部分金融機構可能的衝擊。
規模近6兆元的政府四大基金,過去資金多數是用來買股票、債券,或存放金融機構定存,收益報酬不穩定。財政部提出「引導中長期資金參與政府公共建設」措施,建議將四大基金導入公共建設,讓基金有穩定收益,也可協助推動國家建設。
目前四大基金資金轉存金融機構的比重達62%,一旦從金融機構轉出,勢必影響金融體系安定,金管會因而指示銀行公會,評估相關措施對銀行業的衝擊。
銀行公會昨天理監事會議原則支持政府方案,但為避免對部分金融機構造成衝擊,建議四大基金調度資金時,宜參酌個別金融機構現有存放比率、基金存款占總存款比率等因素,審慎處理,減緩對個別金融機構流動性的影響。
由於四大基金存放金融機構金額龐大,公會也建議,銀行宜主動了解四大基金轉出時間表,預先因應;且銀行得視需要,改善存款資金來源結構,加強吸收一般客戶存款、調節投資部位、調整牌告利率,以調度資金。
銀行公會表示,四大基金資金若要導入公共建設,以目前市場資金水位來看,整體影響不大,但仍可能影響個別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因此需要給銀行時間,讓銀行從別處找資金來填補。
根據財政部規劃,未來四大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導入公共建設,包括修改四大基金資金運用相關規定,准許投資政府重大公共建設,或購買自償性公債等。
財政部指出,推動中長期資金導入公共建設,是要提高政府財務效能,降低負債,並解決市場游資過多的問題。
財政部官員表示,有關四大基金導入公共建設案,目前尚在研議,且將四大基金資金從金融體系導入公共建設,由參與公共工程的廠商取得資金後,最後還是會再回到金融體系。
南方朔:中產階級為何變成了戰神?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440778.shtml
【聯合報╱南方朔】2010.02.26
一九八○年代末,美國出現了一個新辭彙以及配對的新政治社會現象,那就是中產階級這個社會的中堅主力階級,愈來愈覺得蒙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及不滿,甚至開始憤怒,於是他們自稱「中產美國激進派」(Middle American Radicals)其縮寫就是「戰神」(MARs)。這些戰神及他們的後輩,就是今天在美國日益受到注意的「茶黨」;以及最近在歐洲德法英西以及希臘等國蔓延的罷工示威人群。
無論任何社會,中產階級都是最主要的穩定力量,他們由於多半是有點技術的上班及上工族,而且經濟條件尚可,他們的價值觀遂比較個人傾向,他們不會去煩人,也不希望被政府煩。他們權利義務分明,多半都希望就這樣平安幸福的終其一生。但這種卑微的願望,現在卻已變得愈來愈遙遠:
———目前全世界絕大多數政府,都早已形成「政—商一體」的再封建化體制,政府圖利財團及超級富人已無所不用其極,而無限擴大的政府債務,或者即由中產者的後代來背負,或者就是因此而搞壞的經濟惡果由中產者承擔,當今歐洲各國罷工示威潮不斷,所反映的就是這種憤怒。
———一九八○年代末起,美國債務暴增,美元持續貶值,中產階級受害意識開始出現,「戰神」形成;後來這股不滿力量凝聚在裴洛旗下,現在形成的「茶黨」則是它的新表現。它對政府慷慨用公帑救肥貓和大財團最為憤怒。中產階級「戰神」由於分眾程度嚴重,它很難凝聚成改變現狀的力量,但它散漫卻又龐大,的確足以造成有效的施政干擾甚或破壞,最近歐巴馬政府由於陷入動輒得咎的窘境,整個政府在重大問題上已形同停擺,當一個社會的中產階級開始激進化,其可怕程度由此可知。
因此,由歐美的現況,無論執政者或一般人,對中產階級的概念已需改變了。在過去的政治社會學理論裡,都把中產階級視為穩定的力量,這是從前的事實,但到了現在,由於政府該有的職能日益荒廢,對中產階級而言,他們已開始視政府為新的剝削者,這時中產階級即開始激進化。在中產階級變成「戰神」的社會,由於穩定的力量被大幅削弱,政治與社會的失控即隨時都有可能出現。
近年來,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的民調早就做了調整,對政治不再是簡單的「支持」或「滿意」與否,而多出一項「國家是否走錯了方向」。認為「國家走錯了方向」的人,並不意謂他們有清楚的方向,而只是反映了他們的不滿已到了更加本質化的程度。一般而言,認為「國家走錯了方向」比例愈高的,「戰神」的比例也同比愈高。從「戰神」到「茶黨」,有人認為他們是一種中產階級新右派,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新的道德公平運動,甚至還有人認為它是一種溫和的法西斯主義或新民粹主義。這些說法各有其理,反而顯示出它其實是一種模糊不清的中產階級受到傷害後的憤怒運動,它有些會駕著飛機去撞政府的國稅局,有的會搞罷工示威。當中產階級一旦變成「戰神」,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會發生。
中產階級受到不公平待遇而趨向激進化,已成當前嚴肅課題,這對各國政府也是嚴重警告;維持社會公平正義的起碼標準極為重要,否則一旦中產階級感到受害而成「戰神」,後患會無窮!
(作者為作家)
◆ 全球觀點-歐元危機其實是思想危機
【林佳誼】2010-02-26 工商時報
美國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史蒂文斯(Bret Stephens)周三撰文指出,希臘、乃至於整個歐元區的危機,從表面看來是一場經濟危機,然而究其根本而言,這其實是一場思想危機。歐洲學界的結構性問題,使其難以有效地對症下藥。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上月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曾經表示,希臘危機是「部分特定利益、政治或經濟力量對於歐元區所進行的一次攻擊。」無獨有偶,媒體也報導指出,西班牙政府已授意情報單位調查美國投機客是否與媒體串通,企圖打壓該國經濟。
史蒂文斯批評,各國政府陰謀論再起,只是歐洲知識份子病入膏肓的症狀之一。
對於希臘問題,另有一派看法主張,這正是歐盟當局拓展徵稅與管制範圍的絕佳良機。然而史蒂文斯認為其背後邏輯只是讓官僚階級擁有更多推卸責任的特權,根本沒有考慮到根本問題。希臘經濟問題是導因於該國政府開支浮濫,又未能推動經濟成長。 法國經濟學家索爾孟(Guy Sorman)說過:「歐洲所有經濟政策都是一個主流觀點下的文化衍生物,亦即近乎極權國家主義意識形態地認為:政府是好人,市場是壞人。」
美國對於市場功能的信仰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靠著大學院校經濟學系、智庫機構如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或資金贊助者如考夫曼基金會(Kauffman Foundation)等處的研究著述,以及報章雜誌的評論,方得以維繫。當然,還有美國共和黨亦以此為其立場之一。
相形之下,歐洲智庫單位卻幾乎一律是由政黨贊助,只是銜命辦事。歐陸主流保守政治勢力有時雖也支持商業活動,卻絕少對市場表示善意。前法國總統席哈克在12年任期內皆大力抨擊所謂「英式極端自由主義」。
至於媒體部分,上周德國外長兼自民黨黨魁威斯特威勒(Guido Westerwelle)才在德國「世界報」上哀歎,德國低薪勞工的收入竟然比領取社福救濟的人還少。他說:「過去太長時間我們極力做好德國(財富)的重新分配,卻忽略了經濟繁榮的源頭。」
威斯特威勒的見解雖是老調重彈,卻招來廣泛批評,輿論指其「(污衊)成千上萬的社福救濟對象」,強烈要求他道歉。
史蒂文斯譏諷,這就像是一個「國王的新衣」的帝國,與21世紀福利國家的綜合體。正是由於知識份子功能喪失,才會任憑媒體挑起亂象。
不過觀念上的專斷則不易突破,尤其是歐洲國家食君之祿者又在政治上佔有多數(從大學學生、政府雇員到接受補貼的企業主),改革更形困難。史蒂文斯指出,目前美國或許也正逐漸演變為此一狀態。
史蒂文斯最後仍援引索爾孟,將希望寄托於歐陸自由派身上。如孟德斯鳩、托克維爾等學者,他們原皆出自歐陸本地。只要歐洲學界能夠振作,則歐洲的復甦也將指日可待。
◆ 從產創卅條談企業社會責任
【聯合報╱社論】2010.02.26
立法院為產創條例卅條的版本而爭執不休,其源頭出在某位立委新增的「五百大國際企業」營運總部設台的稅率優惠。依未來稅法規範,一般企業的營所稅率已由廿五%降至廿%,但產創卅條修正案主張,若是大企業營運總部設在台灣,則稅率還要再降至十五%。這樣的新增條文其目的當然是為了吸引大型企業來台設營運總部,卻也引發「厚大薄小」的爭議與紛擾。
最新的進度顯示,此一「五百大總部條款」已經喊卡,這個及時出現的政策轉彎,堪稱合情合理。平心而論,在稅法條文中明文獨厚大企業,本來就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思維。三家中型企業加起來就是一家大企業,大家都一樣對台灣經濟做出貢獻,憑什麼彼此的稅率要不同?其次,大企業營運總部設不設台灣,除了「門面效果」之外,我們很難看出有多少實質貢獻的差別;論就業人數、論產值增加,都不見得有什麼值得特殊獎勵的理由。再者,若以降營所稅率的手段爭取在台灣設營運總部,區區降稅至十五%也於事無補,還是比不過港星,更不用提開曼群島、維京群島了。
就租稅學理而言,中華民國預算法明文規定,立委提出降稅法案,要同時揭示其減少稅收的替代財源。但是由於這個法律沒有強制性,歷年來都形同具文,也是促使朝野立委不負責任地競相減稅的源頭。經年累月下來,台灣的稅制早已支離破碎。只要立委敢要、利益團體敢搶、官員懦於據理力爭,降稅就成為「列強」爭食國家資源的利器。法律學者常在課堂上嘲笑所得稅法四條之一洋洋灑灑的十數種所得免稅,是標準的「琳瑯滿目,全無道理」,正是利益遊說立法的典型。倘若如今還要再添一條不合理的租稅減免,恐怕未來也是課堂上多一則笑柄。
我們也要從這件降稅案的爭議,談一談企業的社會責任。資料顯示,前述大企業減稅條款,適用的本土企業其實只有四家公司而已。先前在立委提案修正之前,這些企業適用廿%稅率,也沒人講話抗議。但在條文提出之後,其中卻有本土企業講出「不通過就把總部搬走」、「有五、六個國家在吸引我們去設總部」的話,非常令人遺憾。我們倒不是說企業出面爭取自身利益有什麼不對,也不是計較產創卅條過與不過的稅收損失,而是感慨這些大企業家何以如此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
以電腦業為例:當今的產業潮流,就是要把電子產品儘量做到節能、材質回收、減碳。電腦公司們這樣努力,是因為孕育他們的地球受到了傷害,而企業社會責任(CSR)驅使他們要對孕育其茁壯的地球盡一份努力。企業善盡社會責任不只是付出,也會使消費者回過頭來增加對企業產品的認同與購買。相反的,如果企業對於孕育自己的社會出言恫嚇,那麼不但傷害了愛護他們、孕育他們的廣大人民,也斲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形象。
名列五百大的企業都對台灣的貢獻很大,但不可諱言,台灣這塊土地對於這些企業的貢獻也很大。大企業當然要為股東牟利潤,但廣義而言,台灣人民不也是這些生根台灣、揚名國際企業的「社會股東」?台灣目前的處境並不好;稅收不足、赤字龐大、大陸崛起、國際孤立、社會民粹、官員效能不佳、藍綠對立嚴重、未來產業前景不明。沒錯,外頭有上打的國家吸引台灣的本土企業出走;不論降稅與否,企業大老闆永遠可以高姿態走人,台灣人民莫可奈何。但是,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無論如何,我們也不願見這些企業家說出這類傷害台灣人民情感的話。
在概念上,企業「大到不能倒閉」與「大到不能出走」是相通的,都表示這些企業與其所處社會有相倚相生的密切關係。但也正因如此,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才格外重要。不是有人說「做生意是一時的、做人是永久的」?要詮釋台灣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這句話應該是極佳的註腳。
美元之外 IMF計畫推新全球準備貨幣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美聯社華盛頓二十六日電】2010.02.27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史特勞斯卡恩26日說,IMF未來或許會被要求提供一項全球性的準備貨幣,以作為美元的替代選擇。
史特勞斯卡恩26日以IMF未來的使命為題,在華府發表演說。他說:「這個日子尚未降臨,但我認為,現在探討這類構想,是明智而健康的。」
他說,新的通貨和IMF現行的的特別提款權 (SDR)有些類似,但又截然不同。SDR是計算會員國在IMF內擁有資金的會計單位,以主要通貨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為基準。史特勞斯卡恩說,美元替代貨幣「可以減少國際貨幣體系對單一國家政策與環境的依賴」。
他說,在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機中,美元扮演了「避風港」資產的角色,而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也展現了適當的韌性。
包含中國、俄羅斯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曾呼籲創立一項準備通貨,作為美元的替代工具,他們也都建議把SDR納入考慮。
史特勞斯卡恩說,IMF在追蹤流竄於全球經濟中的風險方面,必須做得更好。他說,「我們必須加強監督幾十個複雜的大型金融機構,因為這些機構是全球資金流通的『管線』」,至於督導個別機構償付能力的工作,就交給各國的主管機關負責。
◆ 雷響 雨還會遠嗎?
【經濟日報╱社論】2010.02.27
上周美國聯準會(Fed)在美國股市盤後,突然宣布調高對銀行緊急融資的重貼現率,結果引起全球股市下挫;顯示全球投資人對於貨幣利率的可能變動,有如驚弓之鳥。大家都知道,一旦調升利率,就是此波寬鬆貨幣於不景氣下卻形成泡沫的趨勢將反轉;大家也都知道,利率在未來一定會調升,只是不知什麼時候而已。也因此,一旦聯準會有動作,大家也得跟著快速反應。
這樣的情形,逼得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24日國會作證時,重申長期維持低利率的必要性;不過,柏南克也表示,聯準會也準備好隨時撤出刺激政策。而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博拉德則指出,聯準會最快下半年才會調整利率,而且升息前會先給訊息。這些說明,真能安定投資人之心嗎?只怕未必。
去年底及今年初,國際所有重要的研究機構都判斷,今年美國財政政策或會減緩,但寬鬆貨幣政策不會改變。但還不到兩個月,不僅調升重貼現率,雖說最快下半年才會調整利率,但這不就也是說下半年可能調升利率?放眼美國之外,澳洲早已升息,而其他A咖的國家,如新興市場的金磚四國,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及巴西,則不斷以調升存款準備率來抑制泡沫。看來,大家還是以美國聯準會的動向為馬首是瞻。
美國利率動向,不僅影響各國的貨幣政策,更直接牽動國際熱錢流動及美元走勢,而美元的走勢又直接影響油價及各國進出口情形,因此,美國利率變動堪稱牽一髮動全身。從年初至今,歐元與英鎊相對美元分別已貶值了5%及6%左右;這樣的發展趨勢,除了顯示歐元區希臘及西班牙的貨幣危機外,也多少反映未來美國利率的走向。
去年,當美元相對歐元貶值時,人民幣由於釘住美元;以致也形成對一籃子通貨貶值,引發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等學者的批評,指稱中國刻意操縱匯率、維持外匯存底的高水準,在全球經濟依舊頹靡的當下,這實在是壓榨其他國家的作法。但今年,情勢可能恰恰相反;隨著美元的可能升值,人民幣若持續釘住美元,將形成對一籃子通貨升值。不過,據媒體報載,中國大陸有可能會採與美元脫鉤的政策。但這樣脫鉤的政策結果,會是避免隨美元升值呢?還是在美國或進口通膨的壓力下,相對美元進一步升值?
不隨美元升值,勢必引來不僅美國,甚至歐洲的批評;但若相較美元更進一步升值,不僅可能引發熱錢進一步流入,推升泡沫,也將對已因為缺工問題而焦頭爛額的出口製造業,造成更進一步的衝擊。這樣的趨勢,似乎已無逆轉的可能,缺工問題只是一葉知秋。「調結構」已連續三年是中國大陸重點政策,日前商務部甚至指出未來中國大陸進口增速將明顯高於出口,貿易順差規模將進一步縮小,而且不排除個別月份會出現貿易逆差。
人民幣升值,就像美國利率升息一樣,注定會發生,只是不知何時而已,屆時將牽動亞洲經濟完全不同風貌。屆時,我們將看到大量的中資馳騁亞洲與全球;屆時,中國大陸也將展現驚人的消費能力,當然也會吹起更大的經濟泡沫。推論起來,猶如當年日本及台灣泡沫經濟的翻版:美國不斷施加壓力、貿易摩擦頻傳、國內缺工、工資上漲、股市房地產飛漲,及匯率的蠢蠢欲動;這不也都是當年日台的徵兆?2010會不會是關鍵的轉折年?我們且拭目以待。
◆ 稅收大縮水 年底總預算恐欠4兆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2.27
日前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寫信給各部會會計單位,指明年度政府收入縮減,預算案面臨大幅緊縮,請各機關提出重大新興計畫之前,先確實評估過,別亂開支票,以免政府形象受損。
石素梅在信中提到,因為金融海嘯衝擊,去年度稅收「嚴重短徵」,造成總決算短絀,也連帶影響今年度總預算籌編。依目前初步估計,明年度整體收支安排會比今年「更為嚴峻」。
信中援引財政部和主計處初估認為,明年度稅收難有成長空間,「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中央政府實質財源更少。
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年底可能會欠下四兆六千一百多億,是歷年新高。
而且明年還要編列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治水、石門水庫整治、莫拉克災後重建等,債務規模達四兆八千九百多億,舉債離法規上限只差三千兩百多億了。加上以前年度剩下的錢,全都拿去填去年決算短絀,顯示政府財政已經面臨大幅緊縮。
石素梅在信末請各會計人員向部會首長或業務單位說明當前政府財務狀況,避免向外界開了大支票後,政府無力負擔,或沒辦法排進明年概算中,政策跳票,反而引發更大民怨,也影響政府整體形象。
◆ 財經漫遊-政府別想靠賭賺錢
【沈雲驄】2010-02-27 中國時報
今年的農曆新年,愛賭的新加坡人多了個新去處。剛剛開幕的聖淘沙名勝世界,人潮多到不行,從大年初一開市起,人群進去後就捨不得出來,逼得賭場一度不讓遊客入場。
這樣的盛況當然讓經營賭場的雲頂集團樂翻天,光是前兩天就進帳四千萬新元。不但讓投資者吃了定心丸,更證明了政府當初開放賭場的政策沒錯。金沙集團迫不及待的宣布,新加坡的第二家賭場將會在四月開張;台灣的交通部也趕著研擬博弈專法,都想趕快嘗到開賭場的甜頭。
但誰都知道,賭場賺錢,國家有甜頭,不代表賭的人也一本萬利。相反的,那些沒什麼存款,卻以為自己能以小搏大,成為賭場幸運兒的人,往往正是開放賭場政策的受害者。負責的政府,不會讓人民陷入這種風險。
這也就是為什麼,新加坡政府想盡辦法,就是不讓自己的人民跑到賭場去爛賭。外國人來,歡迎;本國人,進場得多付兩千多台幣的費用,還有多道「禁門令」。賭場開幕前,該國衛生部長許文遠特別帶領了一群基層領袖去聖淘沙,給大家上一堂賭場經濟學。「你看,」他說:「他們才幾張賭桌就能支持這個算幾十億的投資,你認為你贏得過賭場嗎?」尤其那些經濟條件不好的人,他說,千萬不要以為可以從賭博賺回一筆錢,「沒有這個可能」,「老老實實做一份工作…才是最實際的。」
許文遠說得一點沒錯,一系列打擊人民去賭場意願的措施也很好,就算未必真的嚇阻賭性堅強的人,多少能達到宣揚「賭博真可怕」的效果。但問題是,既然如此,為什麼又要開賭場呢?難道外國人就活該在賭場中賠錢?新加坡做為東南亞重要的觀光門戶,這又是哪門子的待客之道?
說到待客之道,老牌賭城拉斯維加斯最近上演的戲碼,也讓人看了搖頭。上星期五,歐巴馬到拉斯維加斯訪問,該市市長古德曼卻拒絕跟歐巴馬見面,還不斷公開嗆聲。不只古德曼,這次歐巴馬去協助造勢的內華達州民主黨參議員哈利瑞德,照樣不給面子,也跟著數落歐巴馬的不是。
古德曼與哈利瑞德的不滿,起因於歐巴馬上任以來,不只一次在談話中拿拉斯維加斯開刀。最近的一次,是在新罕布夏州的一場演講。在那次演講中,歐巴馬跟新加坡的官員一樣,大聲呼籲人民不要去賭博,不要去賭場,應該好好把錢存起來。「當時機不好,」歐巴馬說,你應該勒緊褲帶;不要連房貸都付不起,還去買遊艇;不要把未來的學費,拿到拉斯維加斯揮霍。還有去年,在撻伐金融業肥貓的時候,歐巴馬罵得興起,也脫口拿拉斯維加斯祭旗。「你們不能買專機,」他對肥貓們說:「你們不能去拉斯維加斯!」
身為市長與參議員,古德曼與哈利瑞德的生氣不能說完全沒道理。一來,拉斯維加斯,乃至於整個內華達州,本來就是以賭為生,賭場養活在地人,更替外地來的勞工創造了就業機會;二來,剛剛過去的金融風暴,拉斯維加斯是美國受創最重的城市之一,賭場生意衰退,飯店住宿率滑落,處處可見法拍屋,失業率到現在都居高不下。毆巴馬身為總統,不幫忙解決問題也就罷了,居然還要人們少來拉斯維加斯花錢,豈有此理。
但問題是,歐巴馬說的話,無論怎麼看,都一點也沒錯。別說時機不好,就算時機大好,每個人都該量入為出,尤其不能把關乎自己未來的儲蓄,拿到賭場試手氣。古德曼與哈利瑞德自己沒爛賭,也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拿著學費到賭場博殺,怎麼居然堂而皇之的把賭場利益擺中間,是非丟一邊呢?
任何城市都一樣,拉斯維加斯要把經濟搞好,要維持勞工的就業權益,應該著眼於創造人們願意消費的產業,努力開發新的商業活動才是,而不是老想著開賭場,要靠人們拿血汗錢來賭場消費,好養活自己的經濟。
古德曼說,歐巴馬不是拉斯維加斯的朋友。老實說,像古德曼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
(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波羅的海三小國 窮,不怕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2.28
各國人民對貧窮的反應互不相同,南歐那邊,例如希臘,天天籠罩在民眾罷工抗議而使國家困境雪上加霜的陰影裡;在北方,過慣苦日子的波羅的海三小國,最大特色是人民隱忍待變,他們共體時艱,沒有示威,也不見抗議。
國際知名債信評鑑公司穆迪最近微幅上修立陶宛的評級,從BBB升上Baa1。但這個調升對大多數人民幾無意義。
全身綁緊「金融繃帶」
在立陶宛首都維紐斯,當過店員的嘉爾妮帶著四個2到13歲的孩子,住處只有一個房間。她回憶頭一遭向慈善單位討東西給孩子餬口時,心中的絕望:「當時我說不出口,一開口就哭了。」32的她說:「我不是感到可恥,而是難過,難過自己沒本事餵飽自己的子女。不過,我忍下一下,還是開了口。」
希臘等南歐國家發生債務危機,金融市場一片恐慌,波羅的海諸小國早就在歐洲最嚴重的衰退中全身綁緊「金融繃帶」,但這些國家民性馴良,接受政府的撙節措施,因此可說是窮而不亂。
就算某種復甦正在降臨,復甦潮也必須非常高,才能牽引許多人脫離困苦。拉脫維亞有個誰也不願上身的「第一名」:它寫下兩年之內經濟萎縮超過24%的世界紀錄,比美國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的縮幅還大。
只能以「脆弱」形容經濟
波羅的海諸國的因應之道是撙節,而不是將國幣貶值來促進成長,而人民面對政府厲行削減開支,也大多鼓起勇氣,逆來順受,2009年1月立陶宛的小波抗議活動幾乎是唯一比較激烈的反應。
穆迪上修立陶宛的債信評級,主因就是當局在危機之後執行嚴格的撙節措施。據「歐洲重建/發展銀行」 (EBRD)之見,撙節的結果,「回升比任何人的預測都快」。
不過,即使希望裡的微幅復甦在2011年成真,波羅的海諸國的經濟最好也只能以「脆弱」來形容,拉脫維亞甚至還在萎縮,而且必須大削公共支出,才能換到國際貨幣基金 (IMF)的75億歐元貸款。
人民被迫處「窮」不驚
拉脫維亞2009年經濟活動下滑18%,愛沙尼亞下滑14%,立陶宛是15%。經濟活動下滑的跡象,在大都市到處可見,店面招租的牌子,對折甚至清倉的標誌,舉目皆是。但咖啡至和餐館還是經常客滿,最苦的是市郊,這裡的房地產、營建業、商店、汽車經銷商遭受打擊最大。
不過,你還是要佩服這裡一般人民的耐心。希臘等地的人看到政府宣布撙節或凍結薪資的消息,就心頭火起,明知示威無補大局,還是要走上街頭。波羅的海的百姓見識過被蘇聯統治時衣食住行都得排隊等配給,而且經常空等的日子,他們處「窮」不驚。
波羅的海小百科/取材自維基百科
波羅的海國家是指波羅的海東岸的三個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因其地理和歷史極為相似,在國際上慣稱「波羅的海三小國」。
俄羅斯帝國自18世紀起佔據三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脫離俄羅斯獨立,到1940年又被蘇聯吞併,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這三個加盟共和國相繼於1990年之後脫離蘇聯獨立,2004年成為北約及歐盟成員國。
◆ 風雪接連肆虐 經濟如履薄冰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紐約26日電】2010.02.28
東北部入冬以來已遭到三場暴風雪侵襲,不只導致交通大亂和構成安全問題,也可能使已經很脆弱的經濟受到另一種衝擊。
雖然政府26日公布的資料證實去年第四季經濟快速成長,可是酷寒天氣把進入新年後的經濟情況攪得一塌糊塗。Mesirow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Diane Swonk說:「如果經濟情況好一點,這沒什麼大不了,可是經濟仍然如履薄冰,因此天氣關係重大。」
由於進入新年後經濟成長已經減緩,入冬以來天氣比往常惡劣,可能對經濟雪上加霜。首先,下雪天太多勢必影響員工生產力。
暴風雪造成的一大衝擊,可能反映在受到密切注意的2月份失業報告,因為這項預定3月5日公布的報告,是在暴風雪肆虐之時進行調查。上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在 1996年1月。政府資料顯示在連續六個月平均每個月增加14萬3000個工作後,那一年2月份的報告卻少掉20萬1000個工作。鑑於當前經濟情況比當年惡劣得多,天氣對就業資料的影響更難預測。天氣惡劣也可能影響已重現疲態的房市。
暴風雪對企業的衝擊利弊參半。出外用餐的人減少,把雪鏟和雪刮銷售量增加的利益全部抵銷。航空公司和零售業可能損失最慘。商家預測研究公司執行長Dan Hess說,像今冬這種暴風雪,可能使當周的營業額減少10%到25%。
不過,被大雪困在家裡的消費者通常會上網採購,為零售商的網路業務衝高業績。滑雪場、酒莊、五金店的當令用品也生意興隆,水電工生意也應接不暇。
◆ 智利地震 衝擊兩銅礦場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02.28
世界最大銅產國智利中部26日凌晨發生芮氏規模8.8強震,首都聖地牙哥傳出房屋倒塌、電話與電力中斷,道路與機場封閉,至少有85人死亡。主要銅礦場仍正常運作,但中部的礦場因斷電暫時停工。
路透引述一位工會領袖報導,智利最大銅礦Escondida由於位在北方,仍正常運作。Escondida工會總裁莫卡多說:「這裡一切運作如常。」必和必拓的Escondida銅礦是位在智利北方的主要礦區。Escondida另一個股東是力拓公司(Rio Tinto)。
Los Bronces安全官員說,通往南方Los Bronces銅礦的道路因地震受到阻隔。英美礦業(Anglo-American)的Los Bronces礦區與Codelco的El Teniente礦區是最接近地震震央的礦場。
英美礦業公司已宣布,Los Bronces與El Soldado兩處礦場暫時停工,因為地震造成電力供應中斷。兩處礦場年產量均各為28萬公噸。
智利國家急難署負責人弗南德玆說,Codelco位於智利中部的全球最大地下銅礦El Teniente沒有遭到破壞。
智利銅產量占全球產量的34%,主要集中在北部。智利是一個南北狹長的國家,從最北邊的沙漠到好望角,全長4,300公里。而這次地震震央位在中部 Maule省的智利第二大城Concepcion東南方90公里處,距離地面約35公里。據美國地質研究網站(USGS),其後又發生了19次餘震,其中五次規模都在六級以上。
專家警告,智利地震引發太平洋地區的海嘯,亞洲沿岸國家、澳洲、紐西蘭與夏威夷等地都可能受到影響。
受到美國需求回升和美元下滑影響,紐約銅期貨價格本月創下8月以來最大漲幅。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最活躍的5月期貨26日上漲2.3%,收每英磅 3.284美元,使2月份累計漲幅達到7.6%,逆轉前一個月下跌8.8%的頹勢。
不過,由於上海交易所銅庫存比兩周前激增28%,是2002年9月以來最大增幅,加上中國減緩銅進口,可能對銅價形成壓力。
◆ 麵粉油脂價 下半年看漲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0.02.28
政府機動降稅制度擬退場,國內麵粉大廠聯華、飼料大廠泰山等都表示,包括麵粉、油脂與飼料等相關產品,下半年將面臨強大漲價壓力。
大宗物資業者受惠政府機動降稅項目,主要包括營業稅與關稅兩大類。其中,針對大宗物資停徵5%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將在3月9日到期,政府傾向不再延續。
此外,政府也機動調降包括小麥、其他小麥或雜麥、小麥粉、玉米粉等八項大宗物資關稅,部分由6.5%降至3.25%、部分更直接降至零。不過該政策也將在 5月底到期,政府同樣傾向不續延。
泰山表示,政府重新課徵營業稅對產業的影響,並不在稅率多寡,而是業者能不能反映成本。
政府課徵營業稅,直接增加業者成本,若下半年全球黃豆、玉米價格下跌,回檔空間足以彌補恢復課徵營業稅的5%,業者可以自行吸收,不會影響售價,反之,還是必須反映在售價上。
目前全球黃豆每英斗約900多美分、玉米約400多美分,都處於合理價格區間的低檔,但觀察近期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未來幾個月的期貨走勢,特別是玉米,下半年價格應該會明顯上揚,業者成本會愈墊愈高,加上政府重新課徵營業稅,國內飼料、油脂等產品下半年漲價機會大增。
聯華進一步表示,麵粉業者的成本結構,以原料占比超過80%最高,目前麵粉業者都處於打平或小賺局面,若政府呼喊卡兩項機動降稅政策,麵粉業者將直接增加 8.25%的成本,加上下半年國際小麥價格同樣看漲,屆時勢必得反應成本。
聯華分析,目前美國高筋小麥FOB每公噸價格約260美元、中筋小麥約240美元,雖然全球小麥庫存仍多,但價格卻不見大幅回檔,顯見有穩健買盤支撐。小麥的收成期約8月至9月,由於全球需求提升,近年全球氣候異常,更增加收成季節與未來價格走勢的變數。
通縮幽靈 悄悄撲向歐元區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2010.03.03
歐盟統計局(Eurostat)2日公布歐元區2月通膨年增率意外降至0.9%,是去年9月以來首見下滑,意味歐元區除了財政窟窿過大的債務危機以外,現在可能又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
歐元區16國2月通膨率下滑出乎市場意料,道瓊社訪調的經濟學家預估,通膨率應可保持在1%不變。官方數據也顯示,雖然歐元區1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受能源價格遽升的影響,比前一個月高出0.7%,創17個月新高,但與去年同期相較仍下降1%。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對西班牙與愛爾蘭在內的歐元區國家而言,物價持續下跌的威脅真實存在,希臘等國則長年維持非常低的通膨率,這可能使體質孱弱的政府更難修復預算、減少發行公債。
倫敦資本經濟公司(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麥珂恩指出,隨西班牙及愛爾蘭的房市泡沫持續爆破,兩國將面臨非常漫長的通貨緊縮期。
歐元區邊緣國家的債務高築加上物價下滑,將影響歐元區出現廣泛復甦的機會。西班牙及其他邊緣國家過去十年來,一直是歐元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Markit Economics公司1日公布的採購經理人調查也發現,西班牙、希臘和愛爾蘭製造商上個月再度調降貨物銷售價格,延續了逾一年來的趨勢。由於「激烈競爭限制廠商的定價能力」,希臘出現八個月來的最大降幅。
愛爾蘭的消費者物價已經在下滑,比去年同期低2.6%,降幅為歐元區最大。經濟衰退推升愛爾蘭2009年底的失業率增加近三分之二至逾13%,導致消費者支出大減。許多經濟學家說,歐元區失業率最高的西班牙也面臨物價下滑風險。
對企業而言,物價及服務價格下滑通常意味獲利縮小,對政府來說則是稅收減少。歐元區國家將深受衝擊,因為在他們的政府稅收中,銷售稅和增值稅的比例很高。消費者與企業還可能因為通貨緊縮,期待未來的成本可能更低,而推遲消費、投資或聘雇決定。
希臘、愛爾蘭及其他國家在努力減少預算赤字時,通貨緊縮的壓力恐將使經濟停滯、財政益發困窘。
※ 相關報導:
* 赤字炸彈一觸即發 希臘將下猛藥!
http://www.udn.com/2010/3/3/NEWS/WORLD/WOR2/5451421.shtml
* 升息一碼 澳洲央行:可能繼續升
http://www.udn.com/2010/3/3/NEWS/WORLD/WOR2/5450170.shtml
◆ 社論-15%、17.5%與20%的迷思
【本報訊】2010-03-03 工商時報
產業創新條例(產創條例)的爭議,從過年前一直延燒到現在,行政院已宣示將在下次立法院審議時,刪除產創條例第30條所給予「全球國際級跨國企業」在中華民國境內設立營運總部的低稅率優惠。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即便遭到相關企業負責人的激烈反彈,其中以宏碁董事長王振堂的言論最具代表性。王董事長一方面強調吸引「龍頭」企業來台設立營運總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堅持營所稅稅率降至15%的「魔術」效力,甚至「威脅」考慮將宏碁總部搬離台灣。王董事長一連串的媒體發言與動作,誠然對行政院造成莫大的壓力。回顧行政院產創條例的訂定過程,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政府決策反覆猶豫的無能表現。
我國的營所稅稅率原來是25%,從99年度開始才調降為20%。這其實是賦改會為因應促產條例98年底落日所提出整套改革方案之一部分,其他內容尚包括取消除研發、人培、物流中心與營運總部等四項以外之租稅優惠,以及搭配綜所稅的改革,提高標準、薪資、教育、殘障等扣除額,並調降最低三級距之稅率各一個百分點。賦改會的改革原則是在維持政府稅收不變的情況下,以取消減免擴大稅基後所增加的稅收,來調降營所稅的稅率。若促產的租稅優惠項目廢除的越多,營所稅稅率的降幅就能越大。經過估算,如果前述研發等四項租稅優惠也能取消的話,則營所稅稅率就能降至17.5%。換言之,即使在20%的稅率下,那些得以繼續享受四項減免稅的企業,其實際的平均稅率一定遠比17.5%還低。然而,由於我國企業對租稅優惠依賴甚深,一下子全數廢除引起的反彈必大,政治成本過高,因此行政院乃決定採行較為折衷的做法,保留四項「功能性」的減免稅,而營所稅稅率則只降至20%。
綜觀世界各國的租稅改革趨勢,大都以「降低稅率、擴大稅基」為基本原則,就此而言,行政院的改革做法與方向,尚符合國際思潮,值得肯定。根據財政部的資料分析,全國近80萬家的申報營所稅企業中,享受促產條例租稅減免的只占2.2%,其中又以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業、石油及煤製品業等所享受的減免稅金額最高。這些產業實際的有效稅率皆偏低,例如電子零組件業的有效稅率僅有5%。這種高度集中於少數廠商與特定產業的租稅減免制度,不但扭曲了資源的使用效率,更造成租稅負擔的嚴重不公。這次產創條例能夠一舉把產業別與地區別的租稅優惠全部取消,只留下功能別的減免稅,不啻是一項稅改上難得的突破,而營運總部的租稅減免即係因此才被保留下來。政府在做稅改時的這項用心,似乎有必要讓企業界有更正確與充分的了解。
其實,政府之所以給予營運總部租稅減免乃是基於其所發揮的全球統籌管理「功能」,不該因企業種類、規模大小,甚或國外或國內公司而有別。平心而論,產創條例第29條對於營運總部真正從事運籌功能所取得的三類所得(包括對國外關係企業之管理研發、權利金及投資收益等所得)所給予的免稅,已足以達到鼓勵企業進行全球布局的目的與效果。今若只因其為「全球國際級跨國企業」,就另給予與營運總部功能無關之其餘所得營所稅15%的低稅率優惠,實不符合這次稅改所宣示功能性獎勵的宗旨與精神。宏碁王董事長以企業立場的發言,我們可以理解,但個別企業利益者的意見,可能與社會整體利益有所衝突,此時,政府應該秉持冷靜的態度,在與企業界充分溝通之後,以政策專業的考量為重,權衡輕重利害,堅定地做出正確的抉擇。
產創條例爭議發展到現在,似乎有益愈激烈的趨勢,惟導致這種結果,政府與企業雙方都有責任。行政院錯在一開始就不應棄守專業,接受黨團立委的壓力,將第30條納入,這反映出行政院的決策欠缺中心思想與價值,此毋寧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警訊。至於企業,則錯在未能準確體認政府稅改的方向與作為,並過度誇大「龍頭」企業的重要性,以致引發社會輿論的反彈。尤有甚者,更把企業的競爭力與租稅減免做唯一掛勾,強調沒有租稅優惠,企業便難以發展與生存,反而造成社會大眾對其要脅政府的不良觀感。其實20%的營所稅已是世界偏低的稅率,企業與其把精力花在要求政府給予更低的稅率,還不如將心思用在督促政府做好其他更重要的投資環境與制度的改善。畢竟,當投資環境與制度變好後,營所稅稅率是15%、17.5%或20%根本就不再是問題了。
救財政 希臘大砍66億美元赤字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0.03.04
希臘政府3 日提出規模48億歐元(66億美元)的削減赤字方案,展現當局解決財務困境的強烈決心。歐元受此利多激勵,兌美元匯價上漲0.6%,希臘公債和德國公債利差也縮小至2月中以來最低水準。
希臘公民保護部副部長武亞斯(Spyros Vougias)在內閣會議後表示,新的撙節措施包括減少公共支出,並藉由調高香菸和酒類等商品的銷售稅,達到減輕政府債務負擔的目的。政府估計,增稅今年將為國庫帶來40億歐元進帳。
同時,政府也準備把公務人員的三項假期獎金大砍30%。對此工會已警告不排除再發起抗爭活動。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說,下這些決定很「困難」,但卻是攸關國家的存亡和經濟發展的必要手段。內閣官員並透露,如果希臘無法取得其他國家和歐盟的必要援助,巴本德里歐考慮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討救兵。希臘追加提出削減赤字方案,讓市場暫時吃了一顆定心丸。歐元兌美元匯價3日應聲上漲0.55%至 1.3664美元。希臘10年期公債和德國公債的利差也縮小20個基點至291個基點,為2月11日以來最小。
巴本德里歐為了爭取歐盟的援助,不惜提出更大規模的削減支出計畫,但這也可能引發國內更大反彈聲浪。他本周末將分別會晤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法國總統沙克吉,商討如何解決希臘的財政危機。
據了解,新節約方案的規模相當於GDP的2%,措施包括把增值稅調高兩個百分點至21%、提高燃油和菸酒的稅率、將公務人員聖誕節、復活節和暑假的假期獎金砍掉三成,並減少特殊福利金,希望藉此讓政府縮減24億歐元的開支。
益華證券公司(Evolution)信用研究部門主管詹金斯表示,希臘政府今天發布的聲明,讓其他歐盟國家有較多政治資本馳援希臘,「他們能告訴國內納稅人,希臘已遵照歐盟指示進一步削減赤字」。
這是希臘提出的第二套節約方案。該國1月15日已向歐盟提交一份削減赤字計畫,打算今年把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從12.7%降至 8.7%。新方案3日已轉交國會,訂5日進行表決。
◆ 防堵房市泡沫 亞洲出手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2010.03.04
亞洲正全力擺脫金融危機,但也擔心會發生美國式的房市泡沫,現正全力防堵,包括新加坡、中國、澳洲、印度與越南都已採取行動。
亞洲各國政府擔心房市過熱會過度哄抬房價,連帶拖垮大舉放貸的銀行與舉債買屋的民眾。新加坡上個月實施防止房市過熱的新政策,對購屋一年內就轉手的賣家加收印花稅,也將購屋貸款的上限從房價的90%降為80%。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防堵泡沫發生,要比坐視情況惡化、被迫採極端手段來的好。」
新加坡是1997年至1998年爆發金融危機的亞洲國家之一。當時亞洲金融危機在房市崩盤後爆發,各地充斥未完工殘破景象,不少銀行也命在旦夕。
據法新社報導,低利率、強勁需求與投機心態造成今日許多亞洲城市房價飆高,甚至超越2007年的顛峰價格。
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東南亞區域研究部主管蔡炎亮指出,中國、香港與新加坡等地的資產泡沫風險極高,若銀行與投資機構過度暴險在房地產時,房市泡沫將使經濟成長脫軌。
據統計,中國70個大城市的1月房價已創21個月來新高,香港部分毫宅也漲回1997年的高峰價。去年10月恒基兆業地產在香港推出的複合式豪宅,就以每平方英尺8.8萬港幣的高價(1.13萬美元)創下世界紀錄。
中國政府已縮緊借貸,要求二度購屋的民眾先支付至少40%的頭期款,同時也調高他們的房貸利息。香港政府將在4月調高房市交易在2,000萬港幣(260 萬美元)以上的印花稅,從3.75%增至4.25%。
澳洲央行2日也提到房價「強勁回漲」是升息的因素之一。2009年雪梨中等價位的房價較前年上漲12.1%,墨爾本更大漲18.5%,觀察家認為房價仍持續看漲。
信評機構標準普爾提出警告,亞洲政府若為了刺激國內經濟需求,而將利率維持「太低太久」,可能冒上製造資產泡沫與高通膨率的風險。
由於經濟成長恐加速通膨並提高資產泡沫的風險,中國、印度與越南已採貨幣緊縮政策。標準普爾預測,資產價格飆高已成隱憂的南韓、香港與新加坡也將收緊銀根。
◆ 社論-台灣超額儲蓄5年5兆的隱憂
【本報訊】2010-03-04 工商時報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的資料,我國去年的超額儲蓄達1.5兆元,累計近5年的超額儲蓄更高達5.2兆元。如此鉅額的超額儲蓄顯示,台灣閒置的資金已超越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在外有熱錢湧入,內有游資氾濫的大環境下,從歷史經驗研判,如今台灣經濟處境可謂隱憂重重、危機四伏。
探討超額儲蓄問題之前,得先談談儲蓄。18世紀法國經濟學家薩伊(Jean -Baptiste Say)認為儲蓄愈高對經濟愈有利,但這一論述受到不少質疑。從家庭經濟的觀點而言,儲蓄愈多當然是好事,但是若從總體經濟來看,儲蓄愈多恐怕就不值稱道了。它代表民眾不願花錢逛百貨公司、買汽車、上館子、喝咖啡、看電影,如此商業活動冷清,自非好事,遺憾的是,台灣近年來的處境正是如此。
台灣的儲蓄率在1986-1990年平均為34.0%,1991-1995年降至28.1%,1996-2000年續降至 26.0%,2001-2005年微升至27.5%,2006-2009年已升至29.3%。從近20多年數據可以清楚發現,台灣近年儲蓄率正加速回升,這項數據恰恰可以說明了近年來台灣民間消費長期疲弱不振的原因。
儲蓄如果可以透過銀行貸放給企業進行投資建廠,其實儲蓄的升高還不至令人太憂心,因為閒置的資金又可以被引導到市場上採購設備或從事建設,對一國經濟自當有提振的作用。惟偌大的國民儲蓄至終仍乏人問津,那麼這筆儲蓄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游資,對經濟而言當然有害無益。
為檢驗一國游資到底有多少,因此國民所得統計會以儲蓄毛額減去投資毛額加以衡量,所得到的數據即稱為「超額儲蓄」。超額儲蓄為零,就表示儲蓄被充份運用,社會上沒有閒置的游資;若超額儲蓄升高,就代表一國的資金沒有被有效使用,是嚴重的警訊。
薩伊所提出的儲蓄有利經濟的邏輯,顯然須建立在儲蓄能被引導到投資的前提。若失去這個前提,就表示存在超額儲蓄,而超額儲蓄太多對一國而言,勢將帶來嚴重的泡沫風險。以1984-1987年為例,台灣的超額儲蓄率(超額儲蓄占GNP比率)連續4年升逾1成,平均高達16%。這麼高的超額儲蓄,導致游資氾濫,國內股市因此自1986年底的1千點升至1989年9月已逾萬點,短短3年間股價與房價狂飆,國內陷入前所未見的泡沫危境。果然這個泡沫於1990年幻滅,股價於該年10月跌破3千點。多少家庭財富一夕灰飛煙滅,多少人因而揹負沉重債務,社會不安、失業升高、景氣下滑紛至沓來,總體景氣出現連續14個月的黃藍燈及藍燈,經濟重創之大,於此可知。
如今台灣連年超額儲蓄狂升。超額儲蓄在去年升至1.5兆元,超額儲蓄率升至11.5%,創下近22年以來最高,並且近5年的超額儲蓄累計已逾5兆元。以此觀察,今天台灣「超額儲蓄率」升高的情況與1984-1987年極為雷同,這麼龐大的閒置資金,無疑對台灣經濟社會同樣將帶來嚴重的經濟風險,政府決策高層,不能不防。
台灣超額儲蓄這麼多,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景氣因素?或是來自結構性的因素?我們認為,結構性因素才是導致台灣超額儲蓄升高的根本原因。雖然有幾年確實是因為景氣低迷導致消費、投資不振,從而使得超額儲蓄升高,但是這並非根本原因。造成超額儲蓄升高的根本原因,在於台灣貧富差距近年來急速擴大。
台灣的儲蓄率升高,其實只是富有家庭儲蓄升高所致,龐大的中產家庭儲蓄這些年反而持續下滑。以五等分位家庭儲蓄情況觀察,最有錢的第五等分位在2008年的平均每戶儲蓄(當年可支配所得扣除消費支出後的餘額)達68萬元,儲蓄率高達36.9%,而最低所得家庭10年前每年仍可儲蓄2萬元,如今已入不敷出,需舉債才能生活。其餘中產家庭的儲蓄也都比10年前少了2成到5成。總體儲蓄的分配如此不均,占經濟消費份額最高的中產家庭自然難以如 10年前一般盡情的消費,如此民間消費自然低迷,儲蓄及超額儲蓄又豈能不升高?
台灣這些年來財富集中,所得分配不均的情況日趨嚴重,這不但是一個社會正義的問題,更是攸關台灣經濟能否穩定成長的問題。如今全球熱錢虎視眈眈於外,而超額儲蓄氾濫於內,內憂外患不容小覷。決策當局應以歷史為鑑,盡力由根本解決這個讓超額儲蓄氾濫的問題,切切不可再重蹈當年覆轍。
溫家寶要大砍放款 抑制炒房
http://www.udn.com/2010/3/5/NEWS/MAINLAND/MAI1/5456061.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3.05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全國人大報告中表示,中國今年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其中一大重點是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抑制投機性的投資,以預防房市泡沫化,及滿足民眾的基本住房需求。
關於「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溫家寶解釋,首先意指國內「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充裕」。他表示,今年廣義貨幣成長目標為17%。全國銀行的貸款總額應該減少五分之一,削減到7 兆5000億人民幣(約台幣35兆5950億)。
溫家寶表示,上述兩個指標都低於去年的實際執行結果,但仍然是適度寬鬆的政策指標,應該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同時有利於管理通漲預期,提高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永續性。
溫四招抑炒房
-- 繼續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財政計畫安排保障性住房補助金632億人民幣,比上年增加81億。
-- 繼續支持居民自主性住房消費,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型普通商品房用用地供應。
-- 抑制投機性購房,擴大差別化信貸、稅收政策執行力度。
-- 大力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抑制土地價格過快上升。
◆ 財團標地不開發 政府將收回
【經濟日報╱記者吳碧娥╱台北報導】2010.03.06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5)日指出,將來政府利用區段徵收取得的土地,標售給企業時會訂定包括具體投資計畫、可創造的就業機會、完成開發的年限等條件,並增訂「退場機制」。
若業者未在一定年限內完成開發,政府將會用原價購回或其他方式收回,杜絕業者取得土地後「養地、圈地」。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日在立法院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行政院正在推動國有土地活化計畫,公有土地活化計畫由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擔任召集人。例如機場捷運A7站區段徵收的土地,未來業者欲標售時,需制訂具體的產業投資計畫,才有資格投標土地。
吳敦義昨日也點名,四年前某一企業標到台北市一塊很大的公有土地,但取得土地之後不開發,轉賣出去便賺進數十億元,「財團沒有一分的努力,靠『圈地』就坐收龐大利益,這豈是符合社會公平?」若政府能在五年前就暫停500坪以上國有土地標售,即使土地有不合理的漲價,利益也應該歸於全民。但吳敦義未明講,他點名的企業集團是哪一家。
吳敦義指出,朱立倫說過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如果國有財產局只是做財產列帳的工作,只是國有財產的「登錄局」;政府一定要有國有財產「經營局」或「活化局」的觀念,讓效益發揮到最大,又符合公平正義。
另外,有關衛生署規劃調整健保費,在健保投保的薪資上限,擬從現行的13.17萬元,調高到18.2萬元,吳敦義表示,健保費率調整非做不可,但要有完整配套,且75%的民眾將不受影響。
吳敦義指出,月薪5萬元以上才受調整健保費率影響,只是構想的一部分,現階段也還沒定案。
衛生署長楊志良說,現行投保薪資上限13.17萬 元,將調高到18.2萬元。依照新辦法,政府不是要讓受薪階級負擔最重的健保費,而是健保費是以薪資為基礎計算,健保費六成還是由雇主和政府負擔。台灣現在最底層的族群,出1元健保費可以得到5元的照顧,如果沒有健保,民眾萬一生病更負擔不起。
◆ 杜絕圈地暴利 吳揆:採原價買回
中央社 2010.03.06
行政院長吳敦義今天表示,未來政府標售土地至少要做到資格標和價格標審核,如果沒有在一定年度或期限依照原定計畫進行開發並實現承諾,將採取「原價買回」的機制。
吳敦義下午出席「中華中興菁英發展協會」成立大會致詞後受訪,做了以上表示。
吳敦義重申,財團若從政府手中標到土地,取得土地後不開發,靠「圈地」就坐收龐大利益,不符社會正義。
他說,若商人買地能夠達到繁榮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目的,賺錢是應該的;但若商人藉由標售政府土地轉手獲利,就違背平均地權條例中所規定「漲價歸公」的理想,而且也不符社會正義。
吳敦義進一步表示,以前許多土地編入風景區,幾十年來政府沒有辦理區段徵收,累積很多民怨。政府將取得若干抵費地作為開發的成本,這些大區塊的抵費地或是產業園區的土地標售,至少要做到「資格標」與「價格標」兩層的審核。
他說,第一關「資格標」將規範有意參與投標的廠商必須提出產業發展計畫,包括設立研發中心或營運總部等藉此帶動國家進步與繁榮;最重要的是創造就業機會且全民分享,有這樣的規劃才能通過第一關資格標的審核。
他指出,第二關「價格標」將規範如果沒有按照標售的須知,在一定年度或期限依照原定計畫進行開發並實現承諾,政府將採取「原價買回」的機制。
吳敦義說,假如法律不夠周延,將會研議訂得更周延,這樣才能達到「地利共享,漲價歸公」,而不是「漲價歸私或歸財團、甚至某個人」。
吳敦義說,若干區段徵收計畫如機場捷運A7站已接近成熟、東北角風景區也將辦理區段徵收。
財政災難!美未來10年赤字驚人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0.03.06
國會預算處 (CBO)5日表示,美國未來十年的政府預算赤字,將比歐巴馬政府的估計多出1.2兆美元。
歐巴馬最近提出的預算估計顯示,美國在2011-2020年間的累計赤字將達8兆5320億美元,但CBO指出,實際赤字將達9 兆7610億美元,「比政府預期的數字多出1.2兆美元」。
CBO說,每年的政府赤字近期未來將繼續維持在國內生產毛額(GDP)4%以上的水準,整體債務到2020年將膨脹到20.3 兆美元,相當於GDP的90%。到那個時候,每年支付的利息將四倍於目前,達到9000億美元。
歐巴馬政府上月則說,每年的赤字比重將降到GDP的3.6%,到2020年時,赤字總額相當於GDP的77%。
經濟學家一般都認為,赤字超過GDP的3%時將難以維續,因為代表債務的增加速度已超越政府的償還能力。
眾院預算委員會主席萊恩說:「CBO報告傳達的訊息很明確,總統的預算會繼續把我們的國家帶進財政災難,而且情況比總統自己的數字還要淒慘。」白宮預算管理局發言人貝爾則說:「這項報告凸顯預算推估的敏感與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以往政府的不負責任作法,才讓國家陷入難以為繼的軌道。」
CBO的報告並且估計,在2011年9月30日結束的下一會計年度,預算赤字將比白宮自己推估的數字多出750億美元。白宮最近的預算案推測,2011年度的赤字將從2010年度的1 兆5560億美元空前新高,降到1兆2670億美元。
◆ 中國前審計長:很擔憂中國地方政府負債問題
中央社 2010.03.05
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前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今天在「兩會」政協分組討論時表示,很擔憂中國地方政府當前的負債問題。
中新社報導,在李金華發言之前,吉林省政協主席王國發指出,地方政府負債問題應引起各界高度重視。他說:「我看過的材料(文件資料),(地方負債總額)有的說是6兆(人民幣),有的說是4兆。」
李金華說,現在許多省、市、縣級政府都在借錢,透過所謂融資平台向銀行借錢。據他的瞭解,有些縣市的負債額已經超過當地財政收入的數倍,金額很龐大。
這位曾掀起多次「審計風暴」爭議的前審計署審計長建議,由財政部、審計署等有關部門調查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他說:「我在審計署工作的時候,曾經調查過,確實存在著嚴重的財政風險。」
李金華並表示擔心金融風險問題,「地方政府借的錢究竟哪裡去了?我建議對銀行的這部分貸款也要調查,很多貸款是以政府的名義借的,將來到底要怎麼樣處理?不能把這代的問題留給子孫。」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作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切實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增強內外部約束力,有效防範和化解潛在財政風險。
李金華指出,這句話講得很重,有關部門應進行專項研究。
◆ 「兩會」報告:中國財政赤字創歷史新高
中央社 2010.03.05
中國政府宣佈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後,準備把赤字規模推向1兆又500億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不過,大陸媒體引述中國財政部說法指出,這個數額仍在國際安全界限內。
中新社報導,這一赤字計劃如能獲得全國人大會議批准,中國的赤字規模將首次突破一兆人民幣,比受人關注的2009年還要擴大近1000億元。不過,這一增幅仍遠遜於2009年。
去年,對經濟增長前景顧慮重重的中國,加碼促進經建,使中央財政赤字規模猛增5700億元,達到7500億元。此外,中央政府還允許地方政府發行2000 億元的債券。
前述總和9000多億元的中央政府公共投資,再加上9.5兆元的新增銀行信貸和增長15.5%的消費,迅速彌補「外需缺口」,終於讓中國2009年的 GDP增長8.7%。
報導分析,儘管已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回升,但中國政府認為,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固,仍有必要繼續實施包括積極財政政策在內的經濟刺激政策。
報導說,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天強調,決不能把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等同於經濟「運行根本好轉」;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今年繼續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完成在建項目、加強薄弱環節、推進改革、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等都需要增加投入。
溫家寶同時表示,需要有效防範和化解潛在財政風險。
報導引述中國財政部預計,今年全國財政收支差額將占GDP的2.8%,與去年相比基本上持平。如果財政部的這項預期能夠實現,中國的赤字率將控制在3%,也就是仍在國際安全界限內。
※ 相關報導:
* 搜狐-期待統計數字裡有老百姓身影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71703+112010030500531,00.html
◆ 全球觀點 日本的慢郎中危機
【蕭美惠】2010-03-05 工商時報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周四在韓國時報撰文表示,在美國、歐洲甚或中國領袖口中,日本的經濟前景被說得一文不值。
在推銷大規模振興方案和銀行紓困案時,西方領袖告訴他們的人民:「我們一定要這麼做,否則就會淪為日本,至少10年深陷於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
中國領導人則喜歡以日本為例,做為不允許人民幣大幅升值的主要理由。「1980年代下半,西方領袖強迫日本讓日圓升值,瞧瞧他們的下場。」
是的,沒人想要成為第二個日本;該國保持全球成長最快速經濟體的地位達30多年,卻在過去18年減速至近乎停頓。
沒人想要和日本人一樣不斷活在通縮的陰影下。
沒人想要面對日本沈重的政府債務負擔;日本公共債務,即使以外匯存底相抵,仍超過GDP的100%。
可是,到東京去的人看到是滿眼繁華。商店與辦公大樓熙來攘往,餐廳高朋滿座,比紐約或巴黎更加衣著入時。
即便歷經將近20年的「經濟衰退」,日本的人均所得仍然超過4萬美元(以匯率現價換算)。
日本仍是全球第3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在「失落的十年」,日本失業率大多時候都維持在低水平,即使最近上升,也不過才5%。
重點是什麼?首先,在距離東京2個小時的地方,像是北海道,事情就沒那麼美好。這些偏遠地區極為依賴公共工程來創造就業。
隨著政府財政逐漸惡化,就業機會越來越少。儘管各地都有平整的道路,卻哪兒也去不了。老人家隱居在村莊,自給自足,子孫老早就遺棄他們到都市去發展了。
即便在東京,正常也是一種假象。20年前,日本勞工可以領到豐厚的年終獎金,相當於薪水的三分之一以上。如今,獎金已縮水到零。儘管因為物價下跌,日本勞工的所得仍維持一定的購買力,但至少已下降10%。
雖然尚未陷入危機,日本的財政日益令人擔憂。迄今,日本政府只要支付微薄的利率,就能在國內融通龐大的債務。
驚人的是,日本儲蓄者承擔約95%的政府債務。或許是被80年代股價和房地產泡沫破滅給嚇壞了,儲蓄者寧可選擇他們認為安全的債券,尤其是因為物價下跌,公債報酬比起正常通膨環境之下好太多了。
不幸的是,儘管日本目前都撐得住,但仍然面臨艱困挑戰。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勞工供給不斷減少,主因是生育率超低和日本死命抗拒外國移民。
日本還需要設法提升既有勞工的生產力。日本的農業、零售和政府是出了名的沒有效率。即使在日本首屈一指的出口公司,由於不願與公司內部的傳統勢力發生衝突,公司很難裁汰獲利不高的產品和負責生產的勞工。
隨著人口老化和萎縮,退休人士將增加,並開始拋售他們現在囤積的日本公債。總有一天,日本會面臨希臘的危機,債市將要求更高的利率。
以往唱衰日本的投資人都落得悲慘的下場,因為他們低估了日本人的彈性與毅力。可是,日本財政前景並不樂觀,而且近年來朝野愈來愈難取得共識。
那麼,外國領袖是不是不該拿日本去嚇唬老百姓?當然,他們是誇大其辭。不過,支持赤字的人也不該用日本做為鉅額振興方案的範例。日本在逆境中求生的能力固然令人欽佩,但將來爆發危機的風險已遠高於債市所能體認的。
歐元的未來…還會往下貶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2010.03.06
希臘標售公債獲市場超額認購,暫時度過難關,但接下來歐洲各國將陸續發債,使希臘後續籌資難度變高。分析師並警告說,若全球央行或退休基金也開始看空遭希臘危機拖累的歐元,並且減持部位,歐元恐會長期走貶。
雅典當局4日發行50億歐元(68億美元)10年期公債,超額認購金額達三倍之多,顯示市場樂觀看待希臘不會出現債務違約,同時也代表歐盟處理希臘危機時,未直接介入、僅仰賴對市場喊話的策略發揮效果。然而希臘為吸引資金,支付的票面利率高達6.25%,比歐元區內公認經濟次差的葡萄牙高出2個百分點,更比德國高一倍。
希臘很快必須再回資本市場籌集10億歐元,應付4月的再融資及付息之需。希臘國會5日通過嚴苛的削減預算赤字案,包括減少48億歐元的公務支出在內,將有助於恢復市場對希臘償債能力的信心。
希臘債信危機導致歐元兌美元匯價過去三個月重挫10%,短期投機炒家被視為狙擊歐元的原凶,美國司法部已就避險基金是否聯手作空歐元展開調查。
然而分析師警告,包括各國央行及退休基金等影響力較大的長期投資者,也有可能因為看空歐元而減持部位。尤其是如果德國出面擔保希臘債務,甚至將擔保擴大至其他歐洲弱國時,德國公債將承受重大壓力,投資人恐自歐元區撤資,歐元可能再跌10%。
藍金資產管理公司(BlueGold)董事總經理任永力說:「問題是退休基金、壽險公司及中央銀行都可能看空歐元,如同他們2002年至2008年間看空美元一樣。他們必須處理現在危機可能導致歐洲貨幣聯盟解體的情況。我認為,當更多人拋售歐元,可能促使歐元長期走跌。」他警告投資人注意歐元可能下滑至 1.20美元。
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申報的每周數據顯示,押注歐元走跌的部位已累積至破紀錄的90億美元。
雖然這只占歐元每日交易量3兆美元的一小部分,但仍有指標意義,因為全球央行握有的7.5兆美元準備金中,有三分之一是歐元,而央行投資策略通常與其他長期投資者一致。
◆ 新版百元美鈔 4月21日亮相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3.06
為打擊偽鈔,美國財政部將在4月21日公布新版100美元紙鈔設計。
百美美鈔是流通廣泛的美元紙鈔中面額最高者,因此成為偽鈔集團的目標,財政部表示,百元美鈔改版,是為了領先偽鈔集團,保護民眾。
財政部新聞稿指出,新美鈔開始流通之前,美國財政部、聯邦準備理事會及美國特勤局必須先通知持有者改版消息,公布新設計是第一步。
預定4月21日在財政部現金室(Cash Room)舉行的儀式,將有財政部長蓋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特勤局局長蘇利文參加。
在新鈔流通之前,美財政部並將展開全球多國政府機構、民眾宣導計畫,從4月21日開始,可以從www.newmoney.gov下載新版100美元紙鈔的訓練材料與教育資訊,共有25種語言可以選擇。
美國財政部表示:「民眾對美鈔有充分認識,是打擊偽鈔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佳防範之道。」
目前流通的百元美鈔是在1996設計,已納入防偽設計。根據1928年的規定,新版百元美鈔設計正面仍將包括開國元勳富蘭克林肖像、背面仍為獨立宣言簽署地點費城獨立廳。
美國自2003年以來先後發行了加入防偽設計的新版5元、10元、20元和50元美鈔,只有1元和流通不廣的2元紙鈔未重新設計。
◆ 馬來西亞升息 四年來頭一遭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0.03.05
歐洲央行(ECB)、英國央行(BOE )和印尼央行4日皆一如預期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動,馬來西亞央行則以經濟復甦「確立」為由,四年來首度升息。
ECB宣布,歐元區16國的基準利率將維持在1%不變,符合預期;經濟學家預測,ECB至少要到今年第四季才可能升息。ECB總裁特里謝認為,目前利率水準「合宜」,通膨率也低於目標區間,但「必要時」將收緊市場的流動性,避免因物價波動危及經濟復甦。
特里謝表示:「歐元區走在經濟復甦的軌道上,但很可能崎嶇難行。我們預估,在大環境充滿充滿不確定性下,今年歐元區經濟將以適度的速度成長。」他說,ECB現在預測歐元區今年將成長0.4%到1.2%,2011年可成長0.5%到2.5%。
根據歐盟統計局4日公布的最新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數字,歐元區16國經濟上季只成長0.1%,遠不如前季的0.4%,與一年前相比則萎縮 2.1%,主要受德國去年第四季經濟停滯不前拖累。
針對市場傳出陷入倒債危機的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特里謝以「荒謬」形容,並表示由國際貨幣基金(IMF)提供金援的作法並不恰當。
英國央行4日也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5%不動,並維持上個月的決議,不再透過債券收購計畫注資。英國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已為金融市場挹注達2,000億英鎊(3,010億美元)資金。
儘管英國上季的經濟表現略優於歐元區,GDP成長率為0.3%,但在此之前的18個月經濟減退6.2%,2月房價更下滑1.5%,房市復甦動能可能趨緩,顯示英國短期內仍難擺脫經濟「逆風」。
印尼央行因考量國內通膨前景尚屬溫和,連續第七個月將利率維持在6.5%的低點,並暗示未來幾個月不會貿然升息。該行表示,目前貨幣政策足以控制通膨率在 4%至6%的目標區間,並刺激經濟成長。
為刺激放款,印尼央行自金融海嘯以來已將基準利率大砍300個基點,但商業放款利率平均只減少150個基點。該行希望維持超低利率,以刺激放款。
馬來西亞央行則是唯一例外,決議升息1碼至2.25%,是四年來首度升息,希望讓貨幣政策邁向正常化,避免造成資產和信貸泡沫等財政失衡風險。
◆ 美零售銷售 連六月成長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03.05
美國2月零售業績強勁、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也減少,印證聯準會(Fed )最新發表的褐皮書內容,即儘管美國東部上個月遭暴風雪襲擊,但整體經濟活動持續增強。
Retail Metrics公司估計,美國零售業者2月同店銷售整體成長3%,為連續第六個月成長。湯森路透的統計也顯示,70%的零售業者上個月的同店銷售業績優於預期。
已發布銷售成績的業者中,維多利亞的秘密母公司Limited Brands公司表現搶眼,同店銷售增加10%;梅西百貨(Macy's)也有3%的成長,雙雙超越市場預期。
另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上周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2.9萬人至46.9萬人,與華爾街預期的47萬人相差無幾,顯示美國經濟緩慢復甦之際,裁員情況逐漸趨緩。
聯準會3日在褐皮書中指出,轄下12個地區中有九個地區報告經濟活動在1月和2月時增強,但受2月兩場雪暴影響,經濟活動大多呈現溫和成長,呼應前面兩項最新經濟數據。
聯準會說,許多地區的消費支出增加,生產活動也更活絡,尤其是高科技設備、汽車及金屬業。但商業不動產、貸款需求及就業市場仍「疲軟」,「許多地區的消費支出小幅改善,但2月的暴風雪限制部分地區的經濟活動」,其中亞特蘭大和聖路易地區的經濟活動「好壞參半」,里奇蒙地區多數行業的經濟活動「放緩或維持疲軟」,主要受惡劣天氣拖累。
紐約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費羅里指出,這份褐皮書可能促使決策官員本月集會時重申,將再繼續維持超低利率一段時間。
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洛克哈德(Dennis Lockhart)、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和達拉斯聯邦銀行總裁費雪(Richard Fisher)3日都表示,聯準會應長期維持低利率,因為美國經濟復甦疲軟、失業率居高不下、且通膨溫和。
上個月的惡劣天氣,預料已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但衝擊應該相當短暫。分析師相信,訂5日出爐的2月失業率報告將顯示美國持續流失工作,因為美東上月遭異常惡劣的暴風雪侵襲,而本月的就業情況應該會改善。
德國總理梅克爾:希臘不須金援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03.07
德國總理梅克爾說,希臘不需要財務援助,現在需要的是限制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濫用,以防「投機客」利用希臘財政危機牟利。
梅克爾5日在柏林會晤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會後舉行聯合記者會,她以幫鄰居加保的房屋險比喻信用違約交換(CDS)這種衍生性金融商品,認為CDS幫助不懷好意的投機客炒作希臘公債市場。
歐盟執委會(EC)5日會見歐洲各銀行,要求說明CDS的定價機制以及與主權債券的連結關係。儘管銀行為主權違約交換市場的正當性辯護,但主管機關仍密切注意這類金融商品扭曲市場、導致有些國家籌資困難的問題。
梅克爾強調,希臘從未向德國或其他歐盟成員國請求紓困。「希臘沒有要求財務支援。」她讚揚希臘政府「全力」通過48億歐元(65億美元)的緊縮財政計畫,她因此感到樂觀,認為金援並不需要。
希臘國會5日通過84億歐元的最新一輪削減赤字方案,巴本德里歐也前往盧森堡、柏林、巴黎以及華盛頓各國進行溝通。
梅克爾說,希臘已做了該做的事,歐洲及美國則必須確保金融市場的投機客不會進一步傷害希臘或其他國家。
梅克爾說,必須成功制止投機客玩主權國家的遊戲,「我們不允投機客利用希臘的艱困環境牟取暴利」。她說,儘管「技術上並不容易做到」,但包括CDS在內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必須受到約束。
巴本德里歐對於將焦點導向規範投機表示歡迎,表示希臘「並未要求任何金融支援」。梅克爾說,金融援助並不需要,因為歐元區「很穩定」。
德國被視為是最可能伸出援手以避免希臘違約的國家,但國內輿論強烈反對德國援助希臘。
◆ 憤怒的冰島!公投拒還債務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3.07
冰島6日就是否向英國、荷蘭償還巨額債務舉行公投,最新計票結果顯示,高達93%的選民投下反對票,只有不到2%的人贊成賠償。
這項公投要求冰島選民決定,冰島政府是否應遵守去年底達成的協議,給付英荷兩國39億歐元(53億美元),以賠償「冰島網路儲蓄銀行」(Icesave)2008年倒閉時,英、荷政府為Icesave向34萬存款戶代墊的存款損失。這家網路銀行以高利吸引海外存款戶,海外存款總計約 600億美元,但在全球金融風暴中不支倒地。
按照三國協議,冰島需在2024年前賠償英國政府35億美元、荷蘭政府18億美元。這項計畫獲得冰島國會通過,但總統葛林森拒絕簽署,總理喬安娜‧塞格達杜迪則宣示政府償債決心,不肯退讓,因此交付全民公決。
葛林森參加了投票,但塞格達杜迪以公投對解決棘手問題「毫無意義」為由拒絕參加,並表示公投結果「在意料之中」,冰島政府將努力儘快完成與英荷談判。荷蘭政府發言人表示,這是冰島「國內事務」,但表示荷蘭財政部長耶格感到失望。
冰島合格選民約23萬人,據冰島電視台統計,投票率55%。由於英荷兩國後來已退讓,同意將原來相對較高的固定利率改為可調整利率,所以今天公投結果早在各方意料中。
許多投票所外都有民眾示威,反對賠款,也有人表示,不是反對賠錢,而是反對嚴苛的還款條件。希望在國家經濟復甦之前,政府能與有關國家達成更加合理與公平的解決辦法。
依據有關方案,34萬冰島人首先要在未來8年間每人每月償還100歐元,將給冰島普通家庭帶來不小的財政壓力。
※ 相關報導:
* 為何公投/收拾銀行家爛攤 冰島人難堪不平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459325.shtml
◆ 天災攪局 就怕通膨接手使壞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3.07
美國東岸2月間遭遇「末日雪災」,多州進入緊急狀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桑莫斯表示,失業率因此受到影響,國會議員紛紛抨擊白宮意圖把未能拯救失業的責任推給暴風雪,但多數經濟學家卻站在桑莫斯這一邊,指出「天災」的確和經濟息息相關。
今年以來,歐洲和美國相繼被數十年來規模僅見的暴風雪襲擊,北半球地寒地凍,南半球卻水災頻仍,加上1月海地芮氏規模7.7的地震、智利2月8.8強震,大自然的威力令尚未走出金融危機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氣候異常首當其衝的是農作物生產,DAX全球農金指數在去年上漲63.59%,今年恐將持續走高高,歐洲經濟因雪災蒙受嚴重損失,光是英國因消費減少和農業寒害帶來的經濟損失估計就達130億英鎊。
美國首都華盛頓在雪災中僅維持緊急服務,政府部門多停止運作,政府每天都承受至少1億美元損失,航空公司因天候取消航班,收入銳減,暴風雪效應並擴及石化業,因當地各裂解廠紛紛減產,乙烯行情兩周內大漲20%。惡劣的天氣導致許多行業陷入癱瘓,就業機會也隨之減少。
震災、風災、水災、雪災、旱災,種種自然災害,除了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對地區經濟都會造成短期影響,包括刺激通貨膨脹,食品、建築材料等價格因重建所需而暴漲,例如美國卡崔娜颶風過後,材料等建材漲幅達50%。
災害發生的地點也會影響商品價格,智利震災一度讓銅價創11個月來最大增幅,而震災影響智利石油生產,可能需要進口燃料,也使國際油價攀上每桶80美元。預料智利損失高達300億美元,占GDP的15%。
但經濟學家指出,天災對經濟的影響多屬短期,但重建和政府的復甦措施,對長期經濟卻有正面效應。
2008年5月中國四川發生芮氏規模7.9的強震,造成6.9萬人喪生、500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8451億。但中國政府投下鉅資重建,預料最後對中國經濟的效益可超過地震的損失。而造成20萬喪生的南亞大海嘯5年後,世界銀行也宣布,70億美元的重建計畫「成功」。
今年天災頻仍,在歐美經濟仍呈弱勢的情況下,預料各國振興計畫不會輕言退場,不過多數分析師多也認為,全球經濟不會陷入二次衰退。
◆ 網路型錄業者 7/1個資法規範
中央社 2010.03.07
經濟部與法務部日前公告,無店面零售業(以網際網路及型錄方式零售商品的公司行號),為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的「非公務機關」,自7月起適用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規範。
經濟部商業司長葉雲龍下午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舉凡網路商城或以型錄方式零售商品的公司行號,都將自7月1日起適用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確保消費者個人隱私不外洩。
經濟部官員說,雖然以型錄方式零售商品,可能不涉及電腦,但只要大量利用個人資料行銷,與蒐集個人資料有關,就納入法律規範範圍。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非公務機關非有特定目的,並經當事人書面同意者、與當事人有契約或類似契約關係而對當事人權益無侵害之虞者等,不得蒐集或電腦處理個人資料。
非公務機關未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法登記並發給執照者,不得蒐集、電腦處理或國際傳遞及利用個人資料。若違反規定,導致當事人權益受損害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凱伊專欄/英國恃強凌弱 冰島造反有理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2010.03.08
當蘇格蘭兩大銀行在2008年接受政府救援時,兩家銀行的總債務規模,平均會讓每個蘇格蘭人承擔逾50萬英鎊。大多數蘇格蘭人都沒有50萬英鎊,事實上,許多蘇格蘭人一輩子都賺不到50萬英鎊。不過這無所謂,因為蘇格蘭銀行的欠債不是蘇格蘭人民的欠債,蘇格蘭人民沒有法律或道德義務承擔。就算蘇格蘭有個獨立的政府,狀況還是相同。這道理很明確,幾乎不需要解釋。
回頭來看冰島在6日舉行的公投。狀況複雜一點,但是道理相同。歐洲聯盟要求會員國允許讓國民到其他成員國的銀行去存款。如果這家銀行在其他國家開分行,銀行母國要負責監管,存款保障由母國的存款保險機制提供;如果銀行是在他國開設子公司吸收存款,那麼子公司業務必須接受在地國監管,所在國存戶受本國存保機制的保障。
冰島兩大銀行之一的Kaupthing在英國是透過子公司吸收存款,而Landsbanki是透過分行經營業務。遠在雷曼兄弟倒閉前,兩家銀行都明顯面臨問題,無法在金融市場籌到所需資金,於是兩家銀行都拚命用高利在英國吸收存款。
當這些冰島銀行倒閉,依照歐盟法令,存戶應各自找本國或冰島的存保機制獲得理賠。但是歐盟卻忘記規定,各國存保應該備妥相當的基金。冰島的存款保險基金少得可憐,而且金融體系已徹底瓦解。英國則是在2008到2009年間支付了199億英鎊(308億美元)的的存款保險金,卻只額外開徵到1.7億英鎊的費用。
兩國的存保都入不敷出,都只好轉而向納稅人要錢。冰島政府短缺35億英鎊,英國的存保缺口也高達200億英鎊。但是英國有5,600萬人民,冰島只有32 萬人。英國的存保短缺可以藏在整體政府借貸中,冰島卻不行。
宣稱Kaupthing或者Landsbanki的存戶有權向那些根本沒錢存款的納稅人要錢,或者向那些謹慎不去可疑銀行存款的納稅人討錢,在法律或公義上都站不住腳。要在冰島存戶權益的問題上煽動民眾之前,英國與歐盟應該要先承認過去的錯誤,並提出不再犯錯的辦法。
歐盟的跨國存保機制第一次測試就完蛋。放任營運不佳的銀行用高利吸收貪婪存戶的資金,然後拿納稅人當墊背,這是不能饒恕的錯誤。唯一解決辦法,是要求銀行必須在吸收存款的司法管轄區內備足準備金。以為加強歐盟27國各自的監管體制,就能防範未來的存款災難,這種提案只能說是貽笑大方。
我們英國人霸凌冰島人民的理由,和其他霸凌行為一樣,只是因為我們能,或者以為我們能夠欺侮他們。冰島6日的公投是這個國家首次有機會宣告世界,人民沒有義務承擔失敗銀行的債務。這就是為什麼英國與荷蘭隨後忙著和冰島重啟談判。我們英國人該為這種恃強凌弱的行為感到可恥。(作者John Kay是蘇格蘭出生的經濟學家,現為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 搶救歐元危機 靠德刺激消費
【黃文正/綜合報導】2010-03-08 中國時報
希臘人揮霍無度掀起歐元區成立十一年以來最大危機,至今暗潮洶湧。不過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出,歐元區面臨的另一個難題,雖較不引人注目,卻可能更難以處理,那就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百姓的節儉成風。
分析師表示,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高額消費,其實對德國的經濟成長貢獻卓著。相較之下,近年來德國因薪資調整停滯,民眾消費保守。因此希臘等國的奢華,恰好可彌補德國國內需求不足。
如今,有愈來愈多經濟學家認為,此一問題亟須改變,方可確保歐元區經濟持續成長。倘若希臘得撙節開支以存活下來,那麼德國人也必須購買更多本國和鄰國的商品。在對抗全球金融海嘯期間,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公開呼籲德國、中國和日本等全球高儲蓄率國家,應多鼓勵人民消費。
不過,這對勤儉的德國人來說,恐怕有點不容易。以四十歲的單親媽媽蘿西為例,從事幼教工作的她跟許多德國人一樣,過去十幾年來,因企業大砍成本,薪水調升幅度極小,因此平日省吃儉用。她沒有信用卡卡債,不想買車,音響用了十二年,家具也有廿幾年的歷史,對這種生活不僅樂在其中,也引以為傲。
德國的貿易順差目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而過去十年來,德國對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家的貿易順差分別大幅增加六六%、五九%和三○%。近來,如同中國增持美國公債,德國也大量購買希臘等國的公債,不過,自這些國家進口金額仍相對微小。
「德國就像是在歐元區承辦大型宴席,販售食物並借貸給賓客們」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湯姆斯.梅爾說:「不料賓客們狼吞虎嚥,吃太多,也喝醉了,所以沒人買單,德國被倒帳了。這件事告訴我們,歐元區的經濟模式必須調整。的確,希臘人需要改進,但德國人也必須改變。」
◆ 放眼兩會/大陸經濟政策退場 隨時可出手
【聯合報╱特派記者李春】2010.03.08
大陸全國人大會議,今天起議程由審議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轉入審議選舉法修正案階段。但這次北京「兩會」最大的焦點「中國的政策退場」仍懸而有疑。
中國的政策退場,之所以是最大的焦點,一來是是,中國已成經濟大國,去年中國經濟規模已與日本相差無幾。全球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加。
另方面,中共祭出四兆人民幣投資等「一攬子計畫」,去年經濟成長成功「保八」,但大投資、大項目之下,流動性氾濫、資產泡沬、產能過剩、通膨壓力等問題紛紛出現,經濟風險及社會矛盾逐漸突出。
因此由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四個著力」、「八大任務」,要點是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繼續實施核心的宏觀調控,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同時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
政策思路出爐後,各方解讀不同。有人認為,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基本保持不變,暫時沒有退場安排,是以不變應萬變;有人認為溫家寶不再提新的經濟刺激政策,本身就是一種退場安排;還有人認為,中國的退場安排,備而未用,要看自己的經濟走勢,和協調國際主要經濟體後再採取行動。
摸索中國的政策退場之路,最終仍要看中共決策層的形勢判斷和決策手法。中共決策層對形勢的判斷,包括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對國際形勢的評估。對國內經濟走勢的判斷,大致是以溫家寶的「絕不能把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等同於經濟運行根本好轉」為標誌。
對國際形勢的判斷,卻有極大的爭議和重要轉變。先前中國主要智囊機構提出步入「後危機時代」的概念,其決策也以「處理後危機」為重心。所謂「後危機時代的處理」,就是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場,重點則是「早退或晚退」、誰先退、誰後退等。
但中共決策層新的判斷,是同意去年部份經濟學者的預言:近來的歐洲之變,擔心國際金融和經濟領域還會出現「二次危機」。由於國際經濟仍可能有重大影響和重大衝擊,中國經濟還得要防「二次下滑」。
國內回升尚不穩固,外部表現極度脆弱。因此,在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中,可看出,中共決策層的思路是綜合了各種判斷:不再推出新的刺激政策,顯示刺激政策不再擴張;宏調政策基調不改,以求政策的穩定;還包括政策退場,預作準備,隨時出手。
簡單說,中國的政策退場安排,大致的原則是,確保穩定,留有餘地,適時應變,隨時出手,有收有放,分步而行。
※ 相關報導:
* 抑炒樓出狠招 央行擬調高存準率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612+112010030800114,00.html
社論-透視中國新興起的「尊嚴經濟學」
【本報訊】2010-03-10 工商時報
今年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中,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新採用了「尊嚴」一詞,來表述中國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標。這樣的新講法,引起海內外專家學者的重視,咸認中國民生經濟的內涵,已因此而改弦更轍。當然,它也會全面改變中國的經濟生態,乃至企業營運的生意經。相關的政策動向,殊值關注。
作為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該報告中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其中的尊嚴一詞,是今年新強調的概念。它充分顯示,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的程度,已不再以整體的壯大為足,而要開始並行注重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處境,不能再讓一部份人在社會的鄙視下生存。
這是一個值得加以肯定的理想。人們應當很容易理解,政府經濟建設的目標,最終就是要讓每個民眾都能抬頭挺胸、活出自己。但是,以中國的現況來看,此一目標的達成,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主要的癥結在於:
第一,失業情況待改善。眾所周知,社會上任何一個人的生活尊嚴,最大的憑藉在於擁有一份工作,及一份薪酬收入或退休金。如無此項條件,即難有尊嚴可言。可是,關於這方面,大陸整體的表現長期以來頗有缺失。實際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近一、兩年來,雖大陸內陸經濟轉好,就業機會增多,導致沿海地區缺工,讓台外商頭痛不已。但整體上看,大陸就業問題並未根本解決。其中,大學應屆畢業生求固定、理想工作之困難,至今依然形勢嚴峻。
第二,醫療保險尚未完善。個別民眾生活上的尊嚴,既不能困於失業的「窮」,也不能困於因病痛的失去健康。有病痛理當得到國家的適度照顧,這是現代化國家的施政法則,今天中國也正大力從事這項工作之建構。但截至目前為止,中國這方面工作僅是起步,醫療保險尚未「全民一體化」,保障程度亦有待提升,還需要假以時日,才能讓廣大民眾享有「醫療尊嚴」。
第三,城市住房問題緊張。人們常說的「安居樂業」,其與個人生活尊嚴最是息息相關。其中,「安居」尚排在「樂業」之前,實凸顯了「住者有其屋」的重要性。可是,近來大陸這方面的實際表現,似是「反其道而行」。如其中,沿海城市房價競飆,內陸中心城市房價亦急於迎頭趕上。這些現象,都使欲購房的普羅大眾卻步、興嘆。而更值得關切的是,當前甚受大陸社會各界關切的「蝸居族」和「蟻族(窄居的無業或低收入之大學畢業生)」兩種人,恐怕短期內均難以翻身,
無論如何,溫家寶既提出「尊嚴」的講法,表示中國政府已高度重視上述問題,並尋求儘速加以解決。如此一來,大陸經濟氛圍將有大幅度的改變,此並將影響到企業的經營面,連台商經營也會受牽動。對此,台商們應未雨綢繆。
相關的商場效應,最重要的是,低工資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因為政策面要講人民生活的「尊嚴」,就不能讓基層勞動者繼續處在低薪的環境。企業經營者心理上要有準備,大陸的基本工資將年年持續上調,相關的社會保險規定,也會嚴格執行,很難再有以往的『網開一面』之通融。
除此之外,各種企業的經營,包括台商之經營,應配合政策上的強調「人的價值」。例如,能提升社會就業的業種、業態,像服務業,因其能多僱用謀職人員,自然會成為中國政府下一階段政策扶持的重點
還有,「個性化商品」也是民眾生活尊嚴的來源。對此,中外廠商包括台商,應努力研發,創造新的及有品牌的「差異化」、「個性化」商品,以協助消費者藉此展現自我、突出尊嚴。
中國改革開放30幾年來,經濟建設目標持續「與時俱進」。最早是追求食衣住行等民生基本需求的滿足,第二步是致力育樂方面的提升,下一步要講的是個人生活的尊嚴。而尊嚴這個名詞,帶有很多的經濟意涵及商機效應,頗值得關心中國政經及社會發展動向者細細觀察、深入瞭解。
防歐債危機 歐盟將嚴控CDS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2010.03.11
歐盟執委會9日呼應德國與法國的要求,宣稱要對規模40兆美元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嚴加控管,甚至不排除下達禁令,以對抗投機客對虛弱國家落井下石的行為。
歐盟主席巴羅索9日在歐洲議會上表態,會支持德法管制CDS市場的建議,不惜直接禁止某些純屬投機的CDS合約。他說說:「這些市場不透明又難以捉摸。執委會將在國際場合上與外國夥伴討論這個問題,尤其是在20國集團(G20 )的層級上。」
匿名官員表示,歐元集團(Eurogroup)16日將集會商討管制CDS的作法。
德、法領袖認為CDS市場的投機行為加深希臘的債務危機,進而威脅到整個歐元區。德國總理梅克爾9日稍早表示,管制CDS的迫切程度勝過成立專責紓困歐元區的歐洲貨幣基金(EMF)。
梅克爾在與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總理容克爾會面後說,歐洲希望能和美國一同規範CDS市場。但如果美方沒有合作,歐洲將先一步開始執行。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9日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面時,籲請華府規範CDS市場,但未獲得承諾。
CDS基本上可被視為一種對債券保險的合約,即便沒有持有債券的人,同樣可以買進CDS,因此也能用來當作純粹投機的工具。目前全球CDS合約的面額估計已逾40兆美元。
以往CDS都是私下搓合的交易,沒有中央清算交易所,因此市場資訊非常不透明。不持有希臘公債的投資人一樣可以認為希臘將會倒債,而買進對希臘公債避險的 CDS,好在希臘債務違約時賺到理賠金。這種純屬投機的交易以及不透明的市場狀況,成為歐盟當局打擊的焦點。
歐盟去年10月已宣布要研擬立法,要求買賣CDS合約的銀行如果不在中央清算交易所交易,仍堅持要私下搓合,就必須提列更高的準備金。英國金管局長特納則質疑,開放沒有持有債券的投資人一樣去買CDS是否合理。
※ 相關報導:
* 知易行難 歐盟硬著頭皮幹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467798.shtml
* 希臘資金大逃亡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11050401x122010031100186,00.html
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周三報導,由於擔憂債務危機,希臘已出現資金大舉逃往國外的情況。根據希臘和塞浦路斯的私人銀行業估計,過去兩個月來約有高達100億歐元的資金由希臘的銀行匯出到瑞士和塞浦路斯的分行。
◆ 6兆游資 政府擬導向公建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467795.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何孟奎、蕭志忠/台北報導】2010.03.11
政府為解決房價高漲問題,決定引導國內6兆元游資轉向公共建設,標的包括愛台12建設和六大新興產業,經建會昨(10)日表示,政府積極促進民間參與新興產業,未來三年約可帶動民間投資新台幣4,000億元。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決議,金管會、財政部應配合經建會,提出具體獎勵辦法,引導國內銀行、保險業者資金支持愛台12項建設和六大新興產業。據了解,相關措施包括推動無形資產鑑價,讓銀行將過多的資金拿來融資;經建會則提供投資訊息,讓保險資金可投入公共建設。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請相關部會專案報告房價飆漲因應措施。針對市場游資到底有多少,金管會主委陳冲表示,游資不容易定義,但若以中央銀行可轉讓存單(NCD)未到期餘額來看,約有6兆元。
央行副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定義的游資或炒匯熱錢是1,500億元;目前外資買公債約2,000億元,活存有2,000億元,但其中放在周轉帳戶的資金僅 2,500億元,顯示有1,500億元是可能炒匯的熱錢。
游資太多被視為炒作房價重要因素,包括金融業資金、外資及陸資等,其中龐大的保險資金更還有2兆元空間可投資不動產。
陳冲說,保險業除了買公債參與公共建設,也可以根據保險法投資公共建設,金管會已兩度去函經建會,希望提供機會,讓保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
經建會也表示,政府積極促進民間參與新興產業投資,未來三年約可帶動民間投資4,000餘億元,其中愛台12建設設定民間投資比重達三成,可投資項目包括北中南捷運及鐵路地下化、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航空城、自由貿易港區、高鐵站區、中科、高等研究園區等。
◆ 博智入主南山案 立院:7年內不得轉讓持股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0.03.11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在下午1時41分做出主決議,要求南山人壽受讓案,經濟部必須將「適格性」、「七年內不會轉讓持股」等七項納入審查要件。
這項主決議,是蕭景田提出,主要原因是鑒於博智南山投資控股公司併購南山人壽案,引發社會各界諸多疑慮,該案事涉國家經濟安全、金融市場穩定、產業長期發展、公眾利益的關心、南山人壽保險公司財務安全、保戶權益及員工保障,經濟委員會遂做出決議,請經濟部投審會及相關主管機關,除了就「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第三條第二項」、「外國人投資條例」、「保險法」、「適格性」及「永續經營」…等相關法令及規定審議外,應另將以下幾項疑慮納入審查要件,應儘速依法嚴格審查:
第一、大股東(持股超過10%)適格性。
第二、股東結構穩定性及長期經營的決心,英商博智承諾持有南山人壽的大股東,七年內不會轉讓持股,但英商博智背後又有大股東,是否得以承諾亦不會轉讓持股。另外對於中策發行可轉換公司債部份,因將來可轉換債可換持普通股而成為股東,因此亦應納入審查要件。
第三、團隊經營能力。
第四、具體承諾維持台灣3萬餘位員工及400萬保戶權益。
第五、是否有代拍或借殼,有無中資或外資股市炒家聯手設局?
第六、該案未經政府核准,無視台灣是法治社會,中策集團擅自與中信金控簽訂備忘錄,亦應納入審議。
第七、投審會18位委員應全數出席。
除此之外,投審會實質審議後應另向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專案報告。
◆ 下月起超商購物 可用悠遊卡
自由時報 2010.03.11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消費者手中的悠遊卡,從四月一日起將變身為一卡買透透的電子錢包。不僅能搭捷運,還可在四大連鎖超商、咖啡店、藥妝店、披薩店、電影院等十餘家通路、超過一萬家的特約商店,直接扣款消費。
能使用悠遊卡的店家,包括四大超商,頂好、松青超市,以及屈臣氏、康是美藥妝,必勝客、達美樂披薩店,另有Dunkin Donuts、Yamazaki麵包店、星巴克、Mister Donut、Afternoon Tea、Cold Stone新東陽、天仁茗茶、美麗華影城、無印良品等。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表示,目前悠遊卡活卡數達八百多萬張,成長空間還很多,強調除了已經談妥的通路外,也正與百貨公司洽商美食街能使用悠遊卡支付,同時希望與加油站合作,讓機車族加油也可使用悠油卡付費。
不過,悠遊卡裡面的錢若用光了,目前還是只能在捷運車站的服務櫃台、悠遊卡加值機,以及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等標示有悠遊卡標誌的商店儲值,最高儲值金額不超過一萬元。不記名的悠遊卡遺失後,無法補救。
統一超商昨日搶先以代言人OPEN小將為主角,推出一套六張的icash悠遊卡預購,分別是OPEN 小將搭乘台北捷運六條不同路線,遊遍總統府、圓山飯店、碧潭、動物園等各大景點的套卡,預購價每套六百元,單卡則於四月一日起開始銷售。
大陸CPI激漲 可能提前升息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林則宏、記者劉煥彥/北京、台北報導】2010.03.12 03:47 am
中國大陸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7%,是近一年半來新高,並高於現行基本存款利率2.25%,出現實質負利率,加深金融市場對中共官方加速升息,與提早退出經濟刺激政策的預期心理。
部分市場人士推估,中國人民銀行兩個月內就會調高利率,以調整社會大眾的通貨膨脹預期。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1)日公布,2月CPI年增率2.7%,高於彭博資訊調查29位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2.5%,不只是16個月以來僅見,也逼近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宣示的通膨率目標3%。至於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2月為5.4%,高於預期的5.1%,也超過1月的 4.3%。此外,大陸今年前兩個月工業產出年增率為20.7%,創下五年多來最大漲幅。
大陸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指出,由於民眾搶搭政府政策補助購車機會,2月大陸汽車價格年增率增至1.49%,是四年來最高單月漲幅,助長2月CPI大升。這可能是單月季節性現象,後續有待觀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2月初預期,若大陸通膨率超過現行基本存款利率2.25%,人民銀行將會升息,甚至比美國聯準會還早,以抑制國內節節升高的通膨預期。
香港券商SJS Markets首席投資策略師Dariusz Kowalczyk說:「通膨在4月前突破3%的政策目標,必將引發更進一步的政策緊縮,基準利率最快這個月就會調高。」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接掌世界銀行工作後,這幾年都無法參加大陸兩會,使得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成為今年兩會中經濟學界的媒體明星。
李稻葵昨天接受本報訪問時分析,大陸2月CPI上升原因,是去年2月時,春節已經過去,物價回落;反觀今年2月剛好是農曆春節,物價比較高,一低一高就出現2月CPI上漲2.7%。
李稻葵說:「這麼一個比較高的物價指數,可能會引起市場與老百姓預期的改變,我想針對預期的改變,加上未來兩、三個月國際原材料價格可能上升,工資也可能上升。」
他預期,大陸央行可能在一、兩個月之內採取行動,適當微調存款利率,以管理及調整大眾的通脹預期。
※ 相關報導︰
* 大陸人每月收入45%儲蓄 亞洲最高
http://udn.com/NEWS/MAINLAND/BREAKINGNEWS4/5471869.shtml
* 歐巴馬向中國喊話:人民幣匯率應市場導向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470952.shtml
* 社論-霸權對峙:中國與美債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11050401x122010031200202,00.html
中國持有近8,000億美元的美債是鐵的事實,如果真的在市場上拋售出來,絕對是全球金融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屆時美元會巨幅貶值,而美元每貶值1%,中國外匯存底的價值就會減損240億美元。所以,如果以美債做武器,中國開戰後定能重創美國,但是也會斲傷自己... 人民幣升值的空間持續放大,中國再也不能堅持現行的匯率政策和匯率水準。所以,台灣必須作好準備,如果認為人民幣升值是外國事務,屆時一定措手不及。中央銀行、經濟部、金管會與勞委會都必須明白。
◆ 美國貿易逆差 意外縮小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03.12
美國1月貿易逆差意外縮小,主要是因為進口石油和汽車的需求減少。但政府2月預算連續第17個月出現赤字,且再度改寫歷史新高。
美國商務部11日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1月貿易逆差比去年12月減少6.6%至373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410億美元。出口比前個月減少0.3%至 1,426.6億美元,是去年4月來首度下滑;進口減少1.7%,成為1,799.5億美元。
儘管1月的國際原油價格每桶平均上漲69美分至73.89美元,但當月進口金額從202.8億美元降至181.2億美元,數量從2.7707億桶銳減到 2.4527億桶,創1999年2月來最低水準,也是1月貿易逆差意外縮小的主因。
汽車和相關零件的進口金額也驟降14.8億美元,但食物和飼料進口成長1.23億美元。商務部也下修去年12月的貿易赤字,從401.8億美元減少到 399億美元。
美國和中國的貿易赤字持續擴大,從去年最後一個月的181.4億美元增至183億美元,對歐元區、日本和墨西哥則同步萎縮。勞工部也於11日發布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比前一周減少6,000人至46.2萬人,比市場預期的46萬人稍多一點,代表隨著經濟復甦,企業裁員已近尾聲。
不過,美國的預算缺口持續擴大。據財政部10日發布的資料,2月預算赤字增加到2,210億美元,是史上最高,但稍優於市場預估的2,220億美元。國會預算局(CBO)日前估計,2月預算赤字約為2,230億美元。不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赤字連兩個月減少。
上個月美國政府支出暴增17%,達3,284.29億美元,創歷來2 月最高紀錄,也是推升預算赤字的一大原因。
據此推算,到9月底結束的本會計年度,預算赤字可能突破1.4兆美元的空前紀錄。
美國財長蓋納表示,預算赤字雖高,但能在不傷害民間貸款的情況下助經濟復甦。
歐巴馬當局此時仍在設法刺激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且改革健保體系,不斷攀高的赤字凸顯他們的挑戰艱鉅。
◆ 冷眼集/6A級央行 如何6A級退場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特稿】2010.03.12
搶在3月25日央行理監事會召開前,中央銀行強勢要求銀行針對房貸投機客和豪宅客採取「授信管控」動作,已讓央行理監事的討論內容更顯多元化。不過,從近期國際間各國央行討論「退市」議題來看,央行此次理監事會關切的,不是央行是否調高存準率、或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等作為,而是央行將如何漂亮「退場」、讓台灣浮濫的資金導入真正投資生產事業,解決資金浮濫對台灣市場帶來的潛在危機。
從各國央行採取一連串的貨幣政策工具來看,全球央行都面臨低通膨下、量化貨幣政策退場問題,而相較於歐、美目前面臨的高失業率、債信疑慮,台灣問題相對不大,但台灣面臨的卻是錢淹腳目、民間游資只圖賺取股市、房市等資產泡沫化商品的投資報酬,卻無人願意將資金導向重大公共建設投資或是對產業長遠發展的重大建設開發投資,這也是目前央行真正面臨最大的危機,錢滿為患、卻無處消化、不願投資的困境。
加上今年以來亞洲經濟表現優於歐、美,亞洲貨幣、股市面臨升值壓力,資金潮將是央行永遠擋不了的客人,但在央行手中握有6兆多央行定期存單、及銀行錢放不出去的兩難下,央行如何成功引導資金由純靠資產升值的財富,轉入對台灣整體產業、實質經濟發展有力的生產事業,或許是央行在營造寬鬆貨幣政策退市前,最需思考的,如何解決台灣目前過多游資問題,或許才是6A級央行總裁彭淮南為台灣央行打造更具代表價值的重要轉折點。
※ 相關報導︰
* 匯豐個資外洩 客戶心慌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470142.shtml
財經漫遊-愛恨電影期貨
【沈雲驄】2010-03-13 中國時報
再過不久,這世界又將增加一種新的金融工具:電影期貨。看好一部電影的票房,你可以買進;看壞,可以放空。
最快在下個月,紐約Cantor Fitzgerald集團,將會推出史上第一檔「電影衍生性金融商品」。最低只要五十美元,你就可以進場押注。另一檔由Veriana公司推出的「趨勢交易」期貨,預計也將在今年上路。
這種期貨的玩法不難懂。比方說,假設即將上演的《鐵面人二》票房目標是一億元,而你用一百元買進,那麼,到時候的實際票房收入是兩億,你就可賺進一百元;相反的,假如票房奇慘,只有五千萬元,那麼你將會賠掉五十元。以此類推。而按照目前兩家業者的規劃,你能押注的還不只是票房。包括製作風險(最後是否真的能成功拍完)、預算風險(實際上是否會超出預算)、檔期風險(能否如期上檔)等,你都可以賭賭看。
業者很得意,都說電影期貨是種很棒的發明。一來,以後所有投資電影的人,都能夠有避險的工具,不至於因為誤判而血本無歸。誰都知道,電影的投資風險越來越高,難以掌握的消費者口味,無法估計的盜版與下載,都可能讓一部花好幾千萬美元拍出來的片子,上映沒幾天就草草下片。假如可以透過這種期貨來降低可能的損失,當然再好不過。
二來,也是更重要的,比起石油、大麥、柳橙等期貨,電影在一般投資者眼中,有趣且容易理解。大麥收成好不好,多數人不懂,但一部電影好不好看,多數人都願意猜,也會更勇於下注,電影期貨的交易量,自然不在話下。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這兩家業者從去年底開始舉行說明會以來,電影期貨就引起好萊塢熱烈討論,電影公司財務長們,都在研究各種對自己有利玩法;知道這消息的電影迷,也在好奇著如何把興趣變現金,在電影期貨賺一票。
且慢這麼想。因就像近年來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推出時候,大家都只看到好處與機會,對風險與問題視若無睹。電影期貨聽起來很好玩,實際上的問題,卻遠超出散戶的想像。
首先,對一般散戶來說,要事先判斷票房好不好,當然沒那麼容易。從《海角七號》到《艋舺》,誰能預見票房?周董的《刺陵》,全至賢的《血戰》,誰又料到票房不如預期呢?平常猜著好玩可以,但要拿血汗錢去賭,就不是件可以鼓勵的事了。
其次,電影業畢竟與農業不同。農產品的價格受天候影響,而沒有人能操縱天候。從預算到檔期,電影業處處都有人為操作的空間。即便是票房,要硬炒高也許不容易,但要讓票房差,卻不是太難的事。尤其,這年頭要搞假消息也很容易,比方說,有意在電影期貨上撈一票的業者,可以透過大量的宣傳與報導,營造大熱門片的假象,誘騙不知情的散戶上鉤。一般散戶,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掉進業者的圈套之中?
更重要的是,這種電影衍生性金融工具假如被不當操作,最後真能幫助電影業,而是回過頭來害了電影,就很難說了。就像剛剛害慘全世界的所謂「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s,簡稱CDS),照理說,這種工具很好,能讓「違約」的風險,「交換」給願意承擔的人──例如,承擔房貸的銀行,能把風險轉移出去;買了希臘公債的人,也能用這種方式,降低自己的可能損失。
但是現在大家都看到了,這些原本立意很好的衍生性工具,最後反而害人。房貸的CDS──也就是次級房貸──倒過來害了很多人丟了房子;希臘公債CDS,現在正害得希臘人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才能借到錢。
同樣的道理,電影衍生性金融商品假如沒有較好的規範,杜絕各種人為操作,電影業必將反過來身受其害──有錢人不再單純投資電影,而是同時想著在期貨市場上獲利;散戶們再也不單純地看電影,而是懷著賭的心態。
有人比照次級房貸,將電影期貨稱為「次級電影」(subprime movie)。真怕有一天,看電影會成一門染著投機氣息的「次級」娛樂。(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 調查報告:一連串人禍 搞倒雷曼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2010.03.13
耗資3,800萬美元的報告出爐:高層主管作怪、會計事務所失職、銀行討錢補上最後一刀…
美國破產法庭11日公布的調查報告指出,雷曼兄弟高層主管刻意操弄資產負債表,誤導投資人。而負責審計雷曼財報的Ernst & Young會計事務所沒有盡責提出警告。加以花旗銀行與摩根大通追討擔保金的推波助瀾,導致雷曼兄弟破產。
法院指派調查員瓦魯卡斯(Anton Valukas)針對雷曼兄弟倒閉事件進行一年多的調查,耗費3,800萬美元,作成這份長達2,200頁的報告。
瓦魯卡斯表示,有足夠證據顯示,Ernst & Young會計公司未能「質疑並挑戰雷曼兄弟不當隱匿實情」,使這家跨國會計事務所可能被控執業不當;雷曼前執行長傅德(Richard Fuld)、前財務長歐米拉(Chris O'meara)、卡蘭(Erin Callan)與羅維特(Ian Lowitt)恐被控失職。
此外,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前數日,花旗銀行與摩根大通要求雷曼兄弟提供更多擔保品,並修改保證協定,直接影響雷曼兄弟的現金流動,從而加速破產。
瓦魯卡斯的報告可能成為雷曼破產清算管理人的依據,代表雷曼債權人與股東,根據這項報告向雷曼主管與Ernst & Young會計事務所求償。
報告指出,雷曼兄弟自2001年起利用「附買回交易105」(Repo 105)這項「毒品」,美化負債累累的資產負債表,並於2007年底大量使用。2008年第二季,雷曼兄弟利用Repo 105將500億美元資產移出資產負債表。
附買回是售出與買回的協定,是將資產轉移至另一方以換取現金,並同意之後付款取回資產,一般僅為期數日,屬於短期融資的操作。用來融資的資產也會留在資產負債表上。
但由於雷曼兄弟提供105%以上的資產去取得100%的現金,Repo105因而得名。Ernst & Young同意把這種交易視為資產「出售」,使雷曼拿來換現金的資產不會在資產負債表中出現,而雷曼兄弟也可將取得的現金償付其他債務。
2008年第一季末,雷曼公布的淨槓桿(舉債)比率為15.4%,但據瓦魯卡斯計算,如果不是Repo 105的操作,比率將為17.3%。
傅德的律師寫信說﹔「調查員獲得的證據顯示,附買回105 交易均符合內部審計政策,並獲得Ernst & Young的法律意見支持與批准。」Ernst & Young會計事務所說:「我們認為雷曼兄弟該年的財務報表完全合乎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
※ 相關報導:
* 歐元已敲喪鐘?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472223.shtml
◆ 出國團費喊漲 美加飆最多
中央社 2010/3/12
每年4到6月是旅遊淡季,但今年想利用淡季撿便宜出國的民眾恐怕要失望。品保協會今天公布今年4到6月團費參考價格,與去年同期相較,漲幅從15%起跳,美、加團團費更上漲1倍。
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下午公布「99年 4-6月旅行團參考價格」。品保協會表示,與去年相較,東北亞地區的韓國團費漲10%、日本30%、東南亞漲 15%到20%、歐洲30%,中國大陸地區團費漲幅平均 15%,視地區不同而有些微差距。
品保協會指出,漲幅最多的是美國、加拿大地區,與去年同期相較,漲幅高達1 倍,約新台幣1萬元到2萬元。
南半球的紐西蘭、澳洲開始進入秋季,團費雖較春節期間少5000元到1萬元,但仍較去年同期漲15%左右。
品保協會旅遊糾紛調處委員會主委陳屬庄表示,歷經去年的不景氣,今年景氣逐漸復甦,不過,隨著全球商務活動增加、原油價格高漲及弭平過去2 年的虧損等因素,航空公司大幅調漲機票價格,導致團體旅遊價格淡季不淡,全年可望持續看漲,「高團費時代來臨」。
雖然各旅遊路線團費一致喊漲,美、加漲幅卻多達1 倍。品保協會美加線發言人陳崇銘指出,除了機票調漲因素,3、4月是美國報稅季節,不少旅居外國的美國人都要回美國報稅,航班需求增加,也是原因之一。
陳屬庄說,由需求與供應來看,今年出國旅遊團費上漲趨勢確定,「想搶便宜出國的民眾不必再等了」,應及早規劃行程,還比較有機會搶到機位。
陳屬庄表示,過去機位供過於求時,旅行社往往流血競爭,導致旅遊品質低落,客訴事件不斷。團費提高,旅行社服務品質也會跟著提高,對消費者並不算是壞事。
大陸工資成長 列十二五規劃
【經濟日報╱記者林海/綜合報導】2010.03.14
大陸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指出,大陸的收入分配不公到了確實需要解決的地步,並且已成為經濟持續良性發展的障礙。與此同時,發改委正醞釀提出一份關於「我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調整對策」的文件,將在近期上報國務院。
張梅穎昨(13)日在全國政協提案辦理協商會上表示,解決收入分配的關鍵在政府,而國家收入分配體系很不健全,關鍵在於政府在宏觀領域的不作為。
因此他建議,必須從宏觀層面,將勞動者工資的具體增長比例納入「十二五」規劃,同時調整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權,限制地方政府賣地賣礦。
在此之前,發改委主任張平就曾經表示,在目前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仍然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如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改善國富民窮
京華時報報導,張梅穎認為,國家收入分配體系很不健全,現在完全是「國富民窮」,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呈現向政府傾斜的態勢,主要是由於政府收入中各種非預算收入比重上升所導致。
發改委規劃將提出關於收入分配的這份文件,對於政府的非預算收入,特別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做出規範。
華夏時報報導,此文件明確提出要規範政府的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讓收入,減少非稅收入,並將部分預算外收入專案轉化為稅收形式,納入預算內加以規範管理。
此外,這份文件中,還將在居民個人所得稅部分,著力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而對於企業所得稅,會考慮對部分壟斷行業超額利潤徵收高額所得稅。
張梅穎強調,「在壟斷行業成為既得利益集團情況下,改革的勇氣比政策更重要。」
展現改革決心
而「改革收入分配」不但成為本次兩會會議討論的熱門議題,還首次寫入3月5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並且,今年上半年全國人大將展開的多項專題調查研究中,國民收入分配就排在第一位,顯示大陸亟欲妥善處理這項問題的決心。
※ 相關報導:
* 中國升息機率? 數字告訴你!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5474063.shtml
* 日光節約魔咒 恐波及股市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473781.shtml
美國與加拿大14日開始實施日光節約時間,時間將提早一個小時,不過,股市可能遭受「日光時間魔咒」波及而下跌。
◆ 專家:ECFA協商若延後 遇5都選舉更複雜
中央社 2010.03.14
總統府經濟諮詢委員林建甫今天說,ECFA二次協商據說要延後到月中以後,這讓人很著急,感覺沒有預期順利,他擔心拖到7月以後簽署會遭遇台灣5都選舉,問題會更複雜。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天在人大、政協「兩會」記者會上表示,兩岸商簽ECFA要讓利給台灣,「這種讓利,比如通過減免關稅,通過早期收穫實現。另外,也要做出讓台灣農民放心的事情。」
對於台灣媒體提問,今年6月兩岸是否可以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溫家寶則沒有回答。
林建甫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5、6應簽署ECFA,如果拖到7、8月,甚至更晚簽署ECFA,因為會面臨台灣5都選舉,這樣問題會更複雜。
林建甫說,兩岸商簽ECFA的關鍵在於兩岸商談早期收穫清單,因為兩岸的產品將得以免關稅進入兩岸的市場,雙方如果沒有共識,會踩到各自相關的既得利益。
他說,兩岸商談ECFA可能是市場利益談不攏,應不是政治問題,因為ECFA只談經濟,不談政治。
至於溫家寶的「讓利說」,林建甫表示,大陸是釋出善意,但是在台灣有中南部民眾的解讀是大陸故意可憐我們,中南部民眾很強調尊嚴,「讓」字變成是祈求人家可憐的意思。
還有,大陸採購團來台是大企業受惠,一般老百姓沒有得到好處,未來兩岸在經貿議題上的操作應該要更細膩一點,讓民眾能得到好處,不是只有大財團得到好處,這樣一般民眾就會擔心,也會起反感。
不過他基本上認為,讓利可以創造更大的紅利。
※ 相關報導:
* 社論-ECFA的讓利或讓步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3x122010031400276,00.html
...正是中國的讓利之舉突破了部分東協國家心防,包括上述的部分農漁產品關稅率先減免、承諾以國家力量推動對東協大規模投資,以及優先「配送」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觀光客等優惠措施,方才造就中國完成第一個「東協加一」FTA,同時也讓中國在跟日本競逐東亞區域領導權的過程中取得優勢。
換句話說,藉由短期利益犧牲來換取長遠利益的策略性行為,中國可說頗富經驗,但要如法炮製到兩岸ECFA談判,恐怕另須考量兩岸經貿的現實情勢。
◆ 游資導向公共建設 只是口號
【經濟日報╱社論】2010.03.14
政府最近為不動產價格上漲的問題傷透腦筋。而由於不少人認為國內有大量游資沒處去,才會群起投資不動產而造成房價地價的上漲,因此政府提出了一個把六兆元游資引導到公共建設的構想。這種構想好像是一舉兩得,但政府只要稍有評估研究,就會知道這是行不通的,只能說來讓人以為政府不是束手無策而已。
我國金融機構所收的存款有大約六兆未能用於放款或投資,這筆無用途的錢若被用於不動產投資,確實會造成不動產暴漲。然而這種資金過多的現象已存在多年,卻並未造成不動產價格的暴漲,所以把最近的漲價全歸因於資金過多並不正確。比較可能的情況是以往不動產價格較為平穩,投資不動產不見得划算,因此過剩資金雖存在,人們卻寧願把錢放在金融機構裡面。但最近因為種種因素,人們預期的不動產價格上漲率大幅提高,所以很多人想投資不動產以獲得增值利益,這筆資金才被動用而造成不動產價格的上揚。
這即表示,若人們目前預期不動產價格年上漲率為10%,則公共投資很可能要提供超過10%的報酬率,才能把資金從不動產市場吸走。但絕大部分公共建設都不太可能提供這麼高的報酬率。而不動產漲價的預期似乎更高。
就算有報酬率夠高的建設,它們用於取得資金的方式,也可能受到甚大的限制。若由政府直接借錢或發公債來做公共建設,則因為我國政府負債已逼近法定上限,所以能再借的金額極為有限。政府說要用各種政府設立的基金來借款以突破法定舉債上限的限制,但這種借款實際上仍和公債一樣是要由政府償還的負債,只是逃避了法律規範而已,是很不恰當的做法。
政府也想過用BOT和其他民間投資的方式為公共建設吸引資金。但這種方式能提供的報酬率以前就難以吸引民間投資,現在當然更不可能勝過不動產市場偏高的預期價格上漲率。
就算我們真的有辦法為公共建設吸引到民間資金,也絕不表示不動產市場會失去投機購買的資金。即使我國公共建設的資金全部來自民間,每年也不過數千億,但目前金融機構過剩的資金卻達六兆,所以還有很多資金可流向不動產投資。那怕中央銀行把金融機構的過剩資金全部凍結,也只是讓金融機構不能再提供資金給不動產市場而已,一般人民還是可以將存在銀行的近30兆存款提領出來買不動產,政府無法禁止。
簡單地說,政府目前很難提供高於不動產預期漲價率的報酬率來吸引資金,可能吸引到的資金量也不足以讓不動產市場得不到資金。所以這項說要把資金引導到公共建設以平抑不動產價格的政策,只是空話。由於政府不久之前也曾因政府資金不足,而打算要用政府控制的四大基金來從事公共建設,而那種做法與平抑不動產價格沒有什麼關聯,所以我們可以合理懷疑,這次要把民間資金引導到公共投資的政策之真正目的,恐怕仍是要逃避政府舉債上限,安定不動產市場或許是個藉口而已。
在價格上漲的心理形成後,這種心理預期的投機報酬率常遠高於大多數投資機會所能提供的合理報酬率。這就是泡沫經濟能吸引大量資金而讓泡沫更大的主要原因。所以政府無法藉提供夠多高報酬的投資機會來抑制泡沫,政府必須直接設法降低價格上漲的心理。引走資金,課重稅,增加供給等政策有一點點降低漲價預期的作用,但對MOU、ECFA、和陸資來台會讓不動產暴漲等等帶動房價大幅上漲心理的廣告,政府仍似樂觀其成,所以政府引走資金以平抑地價的口號,恐怕沒什麼效果。
雷曼死因報告 嚇醒金融業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03.14
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倒閉調查報告出爐,震撼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重創銀行業信譽。各大金融機構人人自危,紛紛出面澄清絕無非法的作帳行為。
這份長達2,200頁的調查報告,完整揭發雷曼前高階主管和Ernst & Young審計員的惡行,也讓原來已聲名狼藉的銀行業更難堪。
倫敦MF全球公司分析師莫根說,不管是哪種銀行家,給他們一寸,他們就進一尺,雷曼是進好幾尺。
其他華爾街銀行紛紛跳出來自清,聲稱他們也對雷曼操弄會計帳目的手段相當驚訝。高盛、巴克萊資本和其他銀行12日表示,未使用附買回交易(Repo),隱藏資產負債表上的債務。
倫敦金融時報駐華爾街特派記者貝爾指出,大量使用Repo 市場的多是獨立投資銀行,現在獨立的投資銀行已較少見。其他銀行表示未參與這種交易,前雷曼員工和其他接受調查者也相信,雷曼是唯一使用Repo 105交易的公司。
不過報告指出,到2007年底左右,一般「普遍相信」雷曼是唯一使用這類交易的公司,但報告引述的部分電子郵件顯示,之前可能也有其他公司進行這種交易。
雷曼調查報告還指,雷曼是華爾街上以Repo瞞天過海的機構之一,但它能在美國和歐洲找到交易對手,協助其捏造財務部位,雖然這些交易對手可能不知情,但此事實也足以讓許多觀察家寒心。
一名華爾街資深主管說:「我看了這份報告後簡直快吐出來,讓我十分厭惡這個產業。」
不過,雷曼的交易對手從來不曾質問雷曼,或懷疑和雷曼進行附買回交易時,何以能得到比傳統更優惠的條件,這也不免啟人疑竇。
調查報告點名七家雷曼交易對手,名稱在報告中大多數只用簡稱表示。報告寫道:雷曼在2007到2008年的交易對手主要是瑞穗、巴克萊、瑞士銀行(UBS)、三菱和KBC,代表的是瑞穗金融集團、巴克萊公司(Barclays PLC)、瑞士銀行集團(UBS AG)、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和KBC集團旗下的部門。名稱比較完整呈現的是德意志銀行集團(Deutsche Bank AG)和荷蘭銀行控股公司(ABN Amro Holding NV)。
※ 相關報導:
* 雷曼倒閉前 也學恩龍造假?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473667.shtml
◆ 看懂經濟學/經濟復甦 為何我薪水沒漲?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2010.03.14
主計處上個月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4.72%,改寫近3年新高,看似走出前年金融海嘯的陰霾。但去年國內上班族每月平均薪資只有42,509元,比前年44,424元減少4.31%,減幅又創歷史新高。
為什麼一般上班族辛苦工作,卻無法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
道理很簡單,第一:許多大企業雖然總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的6成左右,但所雇用的員工人數約僅占全體勞動力的37%,表示感受春燕來臨的上班族其實不算很多,例如營收突破新台幣1兆元的鴻海,在台員工人數約5,000人左右,占國內全部受雇員工人數的比率不到0.05%。
因此,仍有超過6成的勞動人口,到現在仍感受不到景氣「守得雲開見月明」。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的最新資料顯示,2008年中小企業雇用員工人數為796萬人,是大型企業雇用人數147.9萬人的5.39倍。重要的是,中小企業8成以上是服務業,吸納了勞動力中最容易失業的中高齡與低學歷族群。
第二,公司賺錢,不代表老闆就一定會替員工加薪。
主計處定義,國內上班族日常所得可概分為三種,一種是每月領取的固定薪水,稱之為「經常性薪資」;一種是非按月發放的報酬,如年終獎金、紅利、績效獎金等,稱為「非經常性薪資」;第三是雇主幫員工上繳給政府的勞退、勞保、健保費用,稱為「非薪資報酬」。
根據主計處最新「受雇員工動向調查」資料顯示,民國97年上班族平均全年收入61.6萬元,有71.0%來自於經常性薪資、15.6%是非經常性薪資、 13.4%是非薪資報酬。
和10年前的數字相比,經常性薪資的比率下滑0.33個百分點,非經常性薪資下滑1.29個百分點,但非薪資報酬上升1.6個百分點。
也就是相比於10年前,平均年所得只多了40,765元,成長率為10.28%;獎金只多了2,188元,成長率為2.33%,皆遠低於近10年累計物價成長率11.05%,10年來物價上漲吃掉薪資成長;只有雇主幫員工提撥的各種保險費用明顯增加。
雇主提撥的非薪資報酬不直接進入員工口袋,員工也不覺得有加薪的感覺;但這筆費用逐年增加,難免影響雇主為員工加薪的幅度與頻率,甚至因為雇主必須相對提撥退休金等費用,人事成本仍加重,也會影響是否增加人力的意願。
前年發生的金融海嘯,讓許多人的退休計畫泡湯或是儲蓄重傷。國人的平均薪資水準更倒退回5年前的水準,工作難找、加薪不易,非薪資報酬又年年提高,自然只有少數人能真正感覺到春燕來了。
◆ 社論-「選舉考量」讓台灣走不出停滯循環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2x112010031400039,00.html
【本報訊】2010-03-14 中國時報
...民進黨政府把選舉操兵當執政,該做的事不做,引起人民厭惡,最終他們也失去了政權;國民黨政府在所謂的庶民議題下,還是一樣天天在選舉,一樣被只關心下一次選舉,卻從來不關心下一個世代的政客所綁架,施政像鬼打牆,完全讓人看不到長遠的規畫在哪裡、看不到出路在哪裡──儘管國民黨輪替了民進黨,但台灣卻依然還是走不出停滯消極的輪迴。
美金改法案 聚焦保護消費者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0.03.15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陶德(Christopher Dodd)15日將公布影響層面廣泛的金融改革計畫,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大為擴權,可以接管解散「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
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A)也將設在聯準會轄下,還將允許股東經由諮詢性投票表達對主管薪酬的意見,並讓股東透過委託書投票來提名董事。
紐約時報14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上述提升股東權益的提議已引發許多企業與共和黨人士強烈反對,此案可能無法獲得任何共和黨人投票同意。這使得美國金改法案的前景仍舊懸而未決。
陶德版金改法案以在聯準會轄下成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提議最受矚目,自由派民主黨人士認為聯準會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幾年未善盡保護消費者的職責,因此不樂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成立在聯準會之下。
在尚未取得在野共和黨的支持下,陶德的金改提議勢必會遭遇重重難關。知情人士說,陶德即將公布的提議大致上與白宮去年夏季推出的提案相似。陶德上周表示,民主黨過去數月斷斷續續與共和黨進行協商與妥協,但幾乎毫無進展,民主黨決定自行推案。
知情人士說,根據參院助理在上周末加班草擬的法案,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會設立一名由總統指派的局長,該局也有權制定法規來規範房貸、信用卡等各種金融商品。
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也將具有確保各界確實遵守法規的能力,而如何執法一直是兩黨最大的歧見之一。如同眾院去年12月採納的監管改革,陶德提議的法案在某些情況下會限制各州自行制定更強力的消費者保護法。
陶德的提案在數日前有了一項重大改變,加入讓聯準會監管任何資產總額超過500億美元企業的條文,無論是不是銀行。雖然這個500億美元的門檻將使聯準會把小銀行的監管權讓給其他機構,卻使聯準會對美國主要金融機構的控制權更為牢牢確立。
由聯邦政府特許、且規模較小的金融控股公司將由美國通貨監理局(OCC)成立出的新監管單位監督,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監管州特許銀行的權限將進一步擴大。
陶德法案讓股東得以影響主管薪酬,象徵公司治理可能出現重大轉變,對股東維權人士及大、小投資人而言會是一大勝利。
◆ 憂通膨貪腐 溫家寶引離騷明志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5475254.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李春/北京報導】2010.03.15
貪腐、通膨、高房價、貧富差距是中國大陸近年日趨嚴重的問題。中共總理溫家寶昨天在記者會坦言,這些問題讓他感到非常擔心。若發生通膨、收入分配不公,及貪汙腐敗,足以影響大陸社會的穩定,甚至政權的鞏固。
溫家寶在記者會一開場時,就引離騷「亦余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表達他對中國的深厚情感。他說,今後幾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滿荊棘,要堅定信心,華山再高,頂有過路,解決困難的唯一辦法,在於自己的努力。
談到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房價居高不下、經濟泡沫化等問題,溫家寶說,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貪汙腐敗,足以影響社會的穩定,甚至政權的鞏固。
在經濟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取捨時,溫家寶說,「我認為,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他直言,中國社會還存在許多不公平現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都應該引起重視。
溫家寶說,經濟工作和社會發展都要更多地關注窮人,關注弱勢群體,他們在社會中還占大多數。
溫家寶表示,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並使每個人有自由和全面發展的機遇。
溫家寶強調,中國的現代化絕不僅只有經濟發達,還應包括社會公平、正義和道德力量。他表示,在任內的最後三年,將為此盡最大的努力。
他也認為,「處理好經濟發展、調整結構和管好通脹預期這三者的關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對此,他提及,貨幣政策要保持貨幣流動性的合理充裕,要保持利率的合理水準,並管好通貨膨脹預期,這些是貨幣政策的精髓。
其次,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鞏固經濟企穩回升的大好形勢。
溫家寶表示,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力度和效果。
◆ 產地價跌零售價不跌 農委會擬查中盤蛋商
中央社 2010.03.15
雞蛋產地價每台斤跌破新台幣20元,零售價仍30多元;漁產加工品傳出將漲價,均受立委關注。農委會主委陳武雄今天表示,會調查蛋商中盤是否有問題,並呼籲吃秋刀魚因應漲價。
陳武雄今天到立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報載漁產加工品將調漲,以及近日雞蛋產地價大跌,零售價卻站穩30多元,未隨產地價跌,引發朝野立委關注。
蛋價部份,陳武雄回覆立委李慶華(國民黨)時表示,主因與老母雞未淘汰(撲殺)產量增加有關,使得產地價大跌,預計在要一到兩個月間陸續淘汰、處理掉老母雞,以穩定價格。
立委潘孟安(民進黨)則質疑,雞蛋產地價大跌是因為老母雞太多,所以要撲殺處理是很奇怪的理由與因應對策;因為去年莫拉克風災光屏東縣就死了130萬隻雞,復養最快要2、3個月時間,怎麼可能會有太多老母雞,原因應該是供需控管有問題。
陳武雄回覆,去年莫拉克風災的蛋雞損失約30%,災損地區之外還是有老母雞。
立委吳清池(國民黨)也質疑老母雞過多是造成雞蛋產地價大跌的原因。陳武雄回覆,會設法調查中盤商是否有控制價格問題。
李慶華另提問,農委會是否掌握海產加工品4月1日起將漲價的訊息?農委會有何對策。
陳武雄表示,鰻魚是漲價了,因為鰻苗少了;花枝丸則是使用進口魚漿,很多國家都有,進口可以多元化運用,不過98年的進口價是比97年上漲10%;呼籲民眾可以多吃量多價廉的秋刀魚。
不過,李慶華反問,「不能叫我們一直吃秋刀魚!」
潘孟安則說,鰻苗原本一條才50幾元,春節過後才漲到100多元,價格上到100多元也才上個月的事,而且鰻魚起碼要養一年才能賣;而且台灣鰻苗產量是減少的,反而是中國大陸生產,透過大、小三通進口量增加,去年不含轉口的直接進口量就達6公噸;鰻苗價格還漲,與中盤商有關。
「二次探底」非危言聳聽
【經濟日報╱社論】2010.03.15
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天在全國人大閉幕記者會上,強調了他對經濟情勢可能出現「二次探底」的憂慮;他的憂慮來自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歐元區出現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大宗商品和主要貨幣的匯率不穩定、通貨膨脹的預期增加了政策選擇的難度,凡此種種,都可能使經濟復甦形勢反覆。溫家寶的憂慮談的是世界經濟,但批評的是金融海嘯後各國凌亂的政策步伐。這確是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信心不足的最大隱憂,希望大型經濟體的領袖們聽得進去。
自去年第四季起主要經濟體出口、消費、投資出現明顯好轉的情勢以來,所有經濟學家或預測機構都上調今年世界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2%以上,咸認2010年將是復甦之年;但在樂觀之餘,多數也不忘預示二次衰退走W型復甦的風險,提醒各國要審度形勢、審慎行事。因此,二次探底的風險原是預期中事;但當預期成真的可能性愈來愈高時,這就成了必須嚴正以待的事。尤其今年開春以來,主要股市不僅未展現經濟重現成長活力應有的如虹氣勢,反而是對景氣提心吊膽的疑慮重重;再對照去年3月起全球股市重回牛市的篤定及隨後而至的景氣回升,以預期未來進行投資決策的市場,顯然也有著與溫家寶相同的憂慮。
主要經濟體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南歐主權債務危機,都已是顯現於外的景氣尚未全面回穩的證據,兩者都是金融海嘯對實體經濟造成強大破壞後的結果,非短期所能復元,需要一定時間的療程;例如準備緊縮政府預算、削減工資甚至加稅的希臘,這段痛苦的調整期必定漫長。對景氣復甦的不確定,還來自疑慮去年底到今年初的經濟指標好轉,是否為2008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後全球需求大萎縮下的低基期暴衝效應,因而關鍵是成長幅度及絕對值是否超越金融海嘯前水準,但近期公布的數據卻難以令人樂觀。
事實上,歐、美、日等三大成熟經濟體的經濟指標,如失業率、消費者信心指數、新屋銷售、採購指數、零售業銷售等,都像打擺子一樣時好時壞;美國情況好一些,但主要還是得力於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外部支持,內生性復元能量尚待蓄積;歐洲國家的刺激政策運用受限於歐元區的一致行動,力度及廣度都不如美國,加上主權債務問題纏身,經濟依然是病懨懨的;至於日本,既有的通貨緊縮未解,再受美國需求疲弱之害,復甦之路更顯顛簸。
即使是去年全球經濟表現一柱擎天的中國,今年前二月指標亦顯露成長遲滯的跡象;究竟是季節性因素導致的失真,還是復甦無力的先兆,要等待3月數據來確認。舉例來說,1-2月工業增產成長率達20.7%,增速高於去年12月,但發電量增幅卻低於去年12月,兩者走勢背離引發工業增產不穩定或各業差異大的疑慮;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看,前二月增加17.9%,看似驚人,但只略高於去年12月,以農曆春節的消費旺季水準而言,實不符預期;相對的,大陸出口未因季節因素而放緩,但2月消費者物價漲幅達2.7%,卻高於市場預期,對照出口速度,物價漲勢可能持續,這將升高通膨預期心理,加深決策難度。
各國步調不一的復甦,讓全球的政策協調也變得困難;金融海嘯後20國集團(G20)領袖齊商救市大計的畫面不復見,甚至基於經濟自利而揮刀相向,美國將人民幣匯率問題升高為全球經濟失衡的元凶,正是其一;而不一致或彼此矛盾的經濟政策,不只抵銷政策效果,更可能再次將全球經濟推向衰退。溫家寶的二次探底說,實非危言聳聽。
※ 相關報導:
* 溫家寶:ECFA讓利 聚焦減稅早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475228.shtml
* 盛產魚列清單?陳武雄動怒!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475987.shtml
立委丁守中上午要求農委會主委陳武雄,直接將鮪魚、秋刀魚、石斑魚等八項台灣盛產魚獲,列入第五次江陳會的免關稅項目,實際對大陸提出「讓利清單」,陳武雄則罕見動怒表示,兩岸談判不能盲動,會用其他管道提出。
* 不靠中國市場 踏入國際!/台灣鞋業 走出自己路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r/15/today-e3.htm
在台灣經濟不景氣、中國鞋大量傾銷台灣之時,尊揚鞋業、Fair Lady董事長王伸長竟在二○○五年,花上億元進駐台南市科技工業區,興建全新大樓、廠房,並開始拓銷百貨專櫃市場。「我相信,我們不是夕陽產業;我希望,有一天觀光客會說,來台灣買雙鞋回家吧!」王伸長充滿自信地說。
◆ 周遊華爾街/希臘後座力撞傷亞洲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2010.03.15
希臘的麻煩成了韓國、台灣、俄羅斯與巴西的好消息,但希臘的好消息恐怕也將成為這些國家央行的麻煩。
在希臘債信危機爆發之前,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貨幣都對美元猛烈升值,使出口商抱怨競爭力大降,尤其是面對把人民幣釘緊美元的中國,於是央行紛紛被迫出手,大買美元以壓低本國匯價。
但隨著希臘事件在1月爆發,避險錢潮重新湧入美元,新興市場貨幣回跌。這讓出口商鬆了一口氣,央行干預也大致喊停。
然而,希臘債市的緊張局面已經開始舒緩,這些出口國的貨幣又開始回漲。現在韓元對美元只要再漲1%,就會回到危機前的高價位。巴西匯價也已漲破1.8里爾兌1美元的心理關卡。
這表示新興市場央行又要面臨干預匯市的壓力,但是他們也面臨通膨的攪局。這從中國在2月的2.7%消費物價年增率可見端倪。
長年看好新興市場的Ashmore投資管理公司經理人博斯(Jereme Booth),與其他投資專家認為,這使得這些央行可能願意忍受貨幣升值。
博斯說,不像2008到2009年間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現在的新興市場央行更願意利用匯價上漲,作為實質的貨幣緊縮工具。他認為,這是全球貿易再平衡的一環,以往倚賴出口、極力儲蓄的經濟體,現在轉而希望讓國內消費扮演更重要的經濟角色。
但是央行必須能抵擋政治圈的壓力。
上周南韓央行意外把利率維持在空前低點,許多人因此猜想,即將卸任的央行總裁的李成太已向青瓦台的政治壓力低頭。李明博政府一直認為,升息會導致韓元大漲,侵蝕出口力。
除了馬來西亞央行意外在本月初升息,其他新興市場央行都只採取政策面的微調作法,沒有升息。
例如,中國與台灣都要求國營銀行減少放款,沒有太大成效。同時,中國官員也只是迂迴地暗示會讓人民幣日後升值,而台灣則繼續努力壓低新台幣匯價。
分析師指出,新興市場央行仍舊很擔心經濟復甦後繼無力,對本幣升值非常不安。這使他們在升息時投鼠忌器。
從冷戰結束以來,新興市場的央行已經獲得了長遠的進展,但是這來不易的獨立性現正遭受嚴峻的考驗。
全球經貿均衡並非空談可及,需要實際的政策行動。但是這些政策能否執行尚待觀察。
換句話說,希臘危機消緩帶來的新興市場貨幣上揚,很可能仍將遭遇央行的干預。(取材自華爾街日報)
※ 相關報導:
* 房屋稅分級 四成民眾降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475213.shtml
財政部今(15)日邀地方稅捐機關研商,住家用房屋將從單一稅率1.2%,改採分級課稅,稅率擬自1.1%到1.8%分五級課稅,房屋評定現值超過100 萬元就會加稅。豪宅帝寶等高價房屋,房屋稅負一年恐將多付逾8萬元。
美國會施壓歐巴馬 要人民幣升值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3.16
在中國總理溫家寶14日否認中國為出口而故意低估人民幣之後,美國國會15日向歐巴馬總統施壓,要求以強硬態度對待中國操控匯率問題。
130名國會眾議員15日聯名給財政部長蓋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寫信,信中說:「聲稱中國操控匯率、影響美國經濟,這決不是誇張的說法。(中國)維持人民幣被低估的匯率,為中國公司提供補助,並不公平地使外國公司處於劣勢。」
議員要求商務部對政策進行重大修改,同意以個案方式對操縱貨幣的國家制定平衡稅,同時呼籲財政部長在4月15日公布的報告中,把中國列為操縱貨幣國。
眾院歲出入委員會主席李文(民主黨,密西根州)宣布,該委員會將於24日舉行聽證會,調查中國匯率政策對美國以及全球經濟復甦、美國創造就業問題的影響,以及美國可能採取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措施」。
許多經濟學家估計,中國人民幣被低估25%-40%,其效果是補助自己的出口業,對進口貨徵收一筆稅,使中國獲得巨大的貿易優勢。
溫家寶表示,他認為人民幣沒有被低估,並批評美國對匯率的抱怨「不具建設性」。白宮表示,美中兩國關係的「狀況良好」,但在某些問題上雙方存在分歧。
但國會議員的這封信顯示,歐巴馬受到要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許多美國國會議員認為,美國製造業就業機會的減少、美國對中國的巨大貿易逆差,人民幣被低估就是原因之一。
國會眾議員米喬德(民主黨,密西根州)說:「如果政府對這個問題不採取行動,我國的經濟復甦會被推延,美國小企業和製造業提高生產、打開大門、創造工作機會的能力將受到傷害。」
白宮顧問貝德表示,歐巴馬下周的印尼與澳洲之旅,議題之一就是中國對亞太地區的越來越大影響。
◆ 克魯曼專欄/人民幣問題 美國該硬起來了
【經濟日報╱吳國卿譯】2010.03.16
中國經濟政策引發的緊張日益升高,而且理應如此:中國壓抑人民幣匯率的政策已變成拖累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因素。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
先概略談談這個問題: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賣出人民幣並買進外國貨幣,藉以壓低人民幣匯率,用人為方式讓中國出口產品更有競爭力—引來各方抱怨大約始於 2003年,當時中國每個月增加約100億美元外匯存底,2003年的經常帳順差達到460億美元。
今日,中國的外匯存底高達2.4兆美元,每月還增加逾30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中國2010年的經常帳順差將超過4,500億美元—是 2003年的十倍。歷來大國的匯率政策最扭曲的莫過於此。
而中國的政策已嚴重傷害世界其他國家。大多數主要經濟體正深陷流動性陷阱—嚴重衰退、卻無法藉降低利率來刺激復甦,因為基準利率都已接近零。中國以人為方式製造貿易順差,實際上是對這些經濟體施加它們無法抵銷的反刺激。
那麼,我們該如何因應?首先,美國財政部必須停止搪塞推托和打迷糊仗。
法律規定,財政部必須每年兩次報告哪些國家「為規避收支調整的有效平衡,或為在國際貿易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而操縱其貨幣與美元間的匯率」。這項法律的目的很明顯:報告應呈現事實的界定,而非政策說明。
不過在實務上,財政部沒有對人民幣採取行動的意願,也不想遵行該法律的要求,亦即向國會解釋為什麼不採取行動。財政部過去六、七年來只是假裝看不到擺在眼前的事實。
4月15日要出爐的下次報告會因循這個傳統嗎?請讓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財政部確實發現中國操縱匯率,那又如何?談到這裡,我們得先解決一個常見的誤解:我們拿中國沒輒,因為我們不敢刺激中國拋售美元資產。
你必須問的問題是,如果中國嘗試賣一大部分美國資產會發生什麼狀況?利率會暴升嗎?美國的短期利率不會改變:聯準會把短期利率壓低到接近零,除非失業率下降,聯準會不會升息。長期利率可能小幅攀升,但它們主要取決於市場對未來短期利率的預期心理。此外,聯準會可以藉擴大購買長期債券來抵銷中國撤資的衝擊。
中國若拋售美國資產,美元兌歐元等主要貨幣的匯價確實會下跌,但這對美國是好事,因為美國產品會更有競爭力,貿易逆差會減少。另一方面,這對中國反而不利,其持有的美元將大幅虧損。總之,現在是中國拿美國沒輒,而不是反過來。
所以我們沒有理由怕中國。但我們該怎麼做?
有人仍然主張我們必須好言和中國講理,不要硬碰硬。但我們已和中國講理幾年卻毫無進展,中國的順差仍然大幅膨脹。中國總理溫家寶14日荒唐地宣稱,人民幣匯價並未被低估。(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估計,人民幣被低估約20%到40%。)他還指控其他國家也和中國一樣壓低貨幣匯價,「目的只是提振它們的出口」。
如果好好講理行不通,有什麼替代辦法?美國在1971年曾藉對進口產品課徵10%暫時性附加稅,解決了情況類似、但輕微得多的外幣低估問題;德國、日本等國提高美元兌換它們貨幣的匯價後,美國隨即取消只實施幾個月的附加稅。現在除非中國面對類似的威脅—這一次附加稅必須高得多,例如25%—否則北京當局恐怕不會輕易改變政策。
我並非以輕佻態度提議改採強硬政策,但中國外匯政策正讓原已病情嚴重的世界經濟問題變得益加危急,該是我們採取立場的時候了。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 關係緊張之際 中國連3個月減美債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0.03.16
人民幣匯率以及美國對台軍售等問題導致美、中雙邊關係緊張升高之際,美國財政部表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庫券已連續三個月減少,降到八個月來最低點。
美國財政部的國際資本流動最新資料顯示,中國今年1月底持有的美國國庫券金額從去年12月的8948億美元降至8890億美元,減少58億美元。
中國已連續三個月減少美國國庫券部位,元月份部位是去年6月以來最低點,當時持有部位是9158億美元。
不過儘管一連三個月調節,中國仍是美國國庫券的最大持有國。其次是日本,但和中國差距甚大,金額為7654億美元,比去年12月的7657億美元只少3億美元。中國政府在2008年9 月首次超越日本,從此一直保持美國最大債主地位。
歐巴馬總統日前演說時呼籲中國,應採取「市場導向」的人民幣匯率,中國總理溫家寶14日在人大閉幕記者會上反駁人民幣低估,指中國主張自由貿易、反對各國相互指責,用強制的辦法來迫使一國的匯率升值。他說,「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溫家寶並對美元資產再度表示憂慮。中國擁有2兆美元以上外匯存底,溫家寶說,中國一定要用好、保護好這筆巨大的金融資產,中國對外匯存底的要求首先是安全,其次是流動性,第三是保值增值。他說,美國作為國際貨幣的主要發行國,「幣值的不穩定引起我們很大憂慮。美國國債是以美國國家信譽做擔保,希望美國以實際行動讓投資者放心」。
溫家寶還說,歐巴馬總統入主白宮後,中、美關係有良好的開端,但歐巴馬近來在白宮接見達賴喇嘛又宣布對台軍售,觸犯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使雙方關係受到「嚴重干擾」,責任在美方而非中方。
消費者是沒人要的孤兒
【經濟日報╱社論】2010.03.16
民主政治最大的罩門,就是它永遠在剝奪庶民的利益。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不論理論還是實務,可以立刻舉出許多顛撲不破的證據。
眼前就有一個殘酷的事實。金融海嘯之後,世界各地充斥著為拯救危機而瘋狂揮灑的資金,已經到了全球錢淹腳目的地步。氾濫的資金瘋狂湧向每一個可以投機炒作的標的,其中房市與股市乃其最大宗。股價狂飆,許多政客與民眾尚樂在其中,因為政客攢到了虛幻的政績,散戶則好不容易得以解套,令其手中股票的價值大增。
但房價狂漲,情況就不可同日而語。因為住者有其屋,乃是政府基本的職責,當大批薪資所得者抱怨不吃不喝十餘年仍不足以覓一安身之處,那就成了民怨,選票可要大量流失。而且能有雄厚的財力乘勢炒作,投機房產而暴得大利,畢竟不是一般小市民可以奢想,要不是以此為其專業的建商,就是腰纏萬貫、口袋深如褲管的富豪,對大多數投票者而言,分不到什麼好處,自不會隨之起舞。
台灣情況尤其嚴重。一方面我們除了金融海嘯的後遺症,又多了兩岸紅利、鮭魚回流這些題材,讓資金更加氾濫;另方面,我們的金融機構最諳經營之道,因而便宜了富商巨賈,卻以小市民為犧牲。
就拿銀行放款來看,那些投機高手、投資大戶進出金額動輒上億,與銀行往來密切,因而可取得利率低到令人咋舌的資金買賣房地產。但一般升斗小民,連吃奶的力量都用盡,利率仍比前者高上幾倍,貸款金額還要七折八扣。
把目光擴大到所有的企業,更清楚可以看到,儘管資金氾濫,一般的中小企業向銀行爭取融資,可是難之又難,不但貸款利率甚高,能貸到多少都要求爺爺告奶奶。然而那些坐擁雄厚資本的大企業,則利率壓到極低。更不公平的是,這些融資輕而易舉的大企業,對合作小廠商則極盡剝削之能事,貨物已然付清,還將貨款盡情積壓,小夥伴被融資壓得喘不過氣。
其故安在?經濟理論一句話就道盡其中玄機:交易成本不同。一筆上億的放款額,如落到小企業、小薪資所得身上,其身家不值幾文,與銀行關係疏遠,代表銀行要承擔極高風險,豈可與一家大企業、大建商的風險相比!上億的貸款,一家大企業一次即可搞定,種種徵信、書電往返、談判交涉、撥款匯款成本等,都低到不行。但換成是二、三十家小企業、小客戶,那麻煩簡直多不勝數。簡言之,兩者的交易成本如天淵之別,銀行當然偏愛富商巨賈,而冷落刁難小老百姓。
不僅銀行如此,政府部門亦莫不然。對官府來說,那些雄霸一方的大銀行、大企業,不但手握巨大資源,而且其經營者常相往來、稱兄道弟,為他們服務一次,勝過為千百個小老百姓服務無數次,其中的冷暖親疏何自?無他,也不過是交易成本高低而已。君不見,從獎投條例到促產條例,50年來,吃香喝辣的幾乎全是富商巨賈,一般小企業、小百姓何敢奢求?更可怕的例子是卡奴風波,與雷曼兄弟連動債。政府機構面對銀行睜隻眼、閉隻眼,給予最大的寬容乃至支持,因而金融機構乃能巧施妙計、上下其手,誘來無數衣食父母。
交易成本這種大客戶偏低而廣大的庶民群眾偏高的本質,就決定了民主政治專門剝奪庶民利益、偏愛富豪大戶的本質。美國算得上是全球民主政治的領導者、先行者,最近為了是否設置消費者保護局爭得不可開交,國會金融紓困監督委員會主席華倫女士不由得喟歎,消費者權益是流落到地下室、沒人要的孤兒。那台灣呢?
◆ 央行示警 輸入性通膨壓力增
【經濟日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2010.03.16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明(17)日將赴立法院報告,根據央行送交到立院的書面報告,彭淮南在報告中指出,今年以來,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漸增;新台幣對美元升值,有助減緩輸入性物價上漲壓力。
這顯示央行關注焦點已從單一房市價格,提升到整體物價,報告中更三度強調,國內「輸入型通膨壓力逐漸增加」,為今年的貨幣政策定調,將以防止出現通膨為主軸。央行強調輸入性通膨壓力,引發外界關注央行是否暗示若國際油價再漲,新台幣可適度升值。
彭淮南明天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昨天央行將書面報告送交財委會,他在書面報告中除了說明房市政策外,也對輸入型通膨示警。所謂輸入性通貨膨脹,是指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已對國內一般物價產生漲價壓力。
報告中指出,因為國際原油等原物料價格止跌回升,主要國家通膨壓力逐步增加,尤其,除日本外,多數國家消費者物價指數皆已由負轉正,其中,國際貨幣基金(IMF)更預測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今年通膨率為6.2%。
面臨以部分地區房產價格上揚的資產價格高漲,及漸增的輸入型通膨壓力,央行下周四(25日)理監事會議會採取何種措施,更備受關注。
報告中並提及,主計處月初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出現2.35%的高水準,加上國際油價已經回升到每桶約80美元的價位。消息人士分析,央行貨幣政策出現轉向跡象,未來可望以維繫物價平穩為優先舉措,升息納入選項之一,「小車還沒轉彎,但『方向燈』已經先打」。
值得注意的是逐步現身的通貨膨漲隱憂,尤其這段時間,國際油價攀高,一旦引發輸入型通膨,以貨幣政策有半年發酵期來看,央行必須及早因應。
另外,對於北部地區房價不斷飆漲,引發民怨,近來各部會連番出手。一直保持沉默的央行在報告中重申,央行會密切關注資產價格的變化,並適度調節市場資金,維持金融穩定。
報告指出,最近數月央行亦對房市採取五大項因應措施:除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發行定期存單(NCD)等方式調節市場資金外,央行還要求銀行積極強化房貸風險管理。
7000億美元垃圾債 2012恐釀災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03.17
馬雅人預言2012年世界將走向末日,不管你相不相信,但2012年的確有一個災難可能降臨:逾7,000億美元的垃圾債券將陸續到期。
據紐約時報統計,從2012年起,三年內總計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所謂垃圾債券將陸續到期。分析師擔心,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公司債再融資的需求激增,超過市場胃納。
由於全球企業與政府同時間都準備大舉發債,因此債信評級較低的企業可能難以取得再融資,這將導致違約大增,甚至引發新的破產潮。
光是美國政府,在2012年就準備舉債近2兆美元,才能夠支應當年的預算赤字並再融資現有貸款。
這種論調已不再侷限於以往的空頭派與末日論者,連穆迪也發出警訊。
穆迪資深信用研究員卡希笛說:「如果企業不能事先想妥出路,2012年起雪崩隨時會發生。」
私募基金與許多非金融企業在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都可以輕鬆地舉債,但這些危機前發動的槓桿收購與其他交易要到2012年才是算總帳的時候。
據標準普爾全球固定收益研究部主任瓦查,理由是這些金額創紀錄的債券與貸款通常借款期間為五至七年。此外,2009年與2010年到期的債務很多獲得展延,也加重了2012年以後的負擔。
債券分析師警告,結果可能是金融末日,也就是所謂的「到期牆」(Maturity Wall)。2012年到期的債務總額為1,550億美元、2013年增加到2,120億美元,2014年更增至3,380億美元。相較之下,今年只有 210億美元債務到期。
儘管信用市場已逐漸恢復正常,但問題是市場吸收得下大增的信用需求嗎?
就像次貸危機爆發前一樣,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引爆高風險公司債危機中將扮演關鍵角色,這次兇手是一種稱為擔保貸款憑證(clo)的金融工具。和次貸擔保債券一樣,clo也將公司債重新包裝出售,使得市場上的垃圾債暴增。
◆ 美中人民幣匯率大戰 開第一槍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0.03.17
選舉年壓力 同聲逼「升」
面臨選舉年壓力的美國參議員16日推出法案,威脅如果人民幣仍不升值,將對中國的若干出口品課徵嚴苛的懲罰關稅。
參院推出的兩黨法案,整合了過去為逼迫中國改變人民幣政策而推行的各項努力。這項法案很難得地融合兩黨的共識,也反映美國高失業率引發的普遍憂慮。
很多美國議員相信,人民幣匯價被低估25%到50%,讓中國企業在貿易上占盡不公平的價格優勢,這樣的情勢在美國經濟急著擺脫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衰退之際,也更顯得尖銳。
「不改變 就逼他們就範」
民主黨參議員史塔布腦在記者會上說:「匯率低估兩成或三成,讓進口價格大為下降,這不公平,也是欺騙。」共和黨參議員布朗巴克則說:「如果他們不改變,我們就要逼他們就範。」
一位財政部官員說,財政部和參議員一樣,「嚴重關切中國的匯率政策」。他說:「中國經濟成長與出口的回升,加上龐大外匯準備的持續累增,都明確說明中國應該讓人民幣恢復升值。」
參院的新法案由民主黨的舒默與共和黨的葛拉漢提出,兩人在2005年也曾聯手提出法案,要求對所有中國進口品課以27.5% 的關稅,並獲得67位參議員的支持。該法案當時已在參院通過,但後來中國開始讓人民幣升值,舒默與葛拉漢隨後也擱置該法案。
新法案要求財政部在每年的9月和3月,挑出匯率有偏差的國冢。而且,如果遭標定的國家未能在90天內採取行動調整匯率,財政部在計算特定產品的反傾銷稅率時,可以將失準的匯率納入考量。
此外,如果遭標定的國家未能在360天內重估匯率,美國貿易談判代表便必須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控訴。而財政部也必須和聯準會與其他國家的央行諮商,考慮在外匯市場採取補救的干預行動。
※ 相關報導:
* 美中匯率大戰 一觸即發
http://www.udn.com/2010/3/17/NEWS/WORLD/WOR1/5479728.shtml
中國總理溫家寶否認中國為出口故意壓低人民幣匯率,顯然激怒美國國會。
* 海外能源戰 印度向中國下戰書
http://www.udn.com/2010/3/17/NEWS/WORLD/WOR2/5480631.shtml
印度官員表示,印度可能成立一個主權基金,用來協助印度的國營公司和中國的國營企業競購海外能源資產。
◆ 金改怎麼改 歐美不同調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美聯社紐約十六日電】2010.03.17
究竟該如何改革銀行體系才能避免再次發生金融危機,不僅美國國內吵翻天,歐美兩洲也有歧見。
歐美都倡言金融改革至關重要,但改革規劃卻互有衝突。由於金融業者勢必進行比較,將業務轉往法規寬鬆的地區,專家警告,歐美不同調將引發另一波危機。
歐美主要歧見有二,一是歐巴政府想限制銀行規模,並遏止銀行因自營交易而過度涉險,但歐盟官員批評不可行;另一是歐盟希望打擊衍生性金融商品,指其惡化歐洲債務危機,但美國官員只願意增加交易透明度,不肯限制交易。
美國破產法院調查雷曼兄弟公司倒閉的報告上周出爐,顯示主管當局未注意雷曼操弄會計帳目,也提醒歐美各國金改的急迫性。但雷曼破產已18個月,歐美仍未達成任何協議,對於如何監管銀行帳戶及貸款,以及銀行能否進行自營交易等議題,雙方看法大異其趣。
前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家、現任哈佛大學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懷疑歐美能取得共識。他說:「兩邊的會計準則、政治制度,以及銀行系統都有差異,很難創造一體適用的法規。」
華爾街銀行的全力遊說也使歐美難以化解歧見。銀行業者堅稱,美國法案將使海外競爭對手獲得不公平的優勢,尤其新設機關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A)未來將規範各種金融商品,會使問題更嚴重。
英國商務大臣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說:「要以同樣法規規範銀行的結構、內容和活動內容,太困難了。」
歐盟官員希望限制部分與政府公債連結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稱為無券放空的信用違約交換),已要求美國協助,但美國參眾兩院只可能要求更多衍生性金融商品透過票據交換所進行結算,以增加透明度。
另一項歧見與避險基金有關,這種私人投資工具目前很少受到法律規範,但歐盟可能要求在歐洲運作的大型基金定期揭露交易及曝險。美國財務部長蓋納發言指出,這可能阻礙美國避險基金或私募基金業者進入歐洲市場。
美國參議院的金改法案只要求大型避險基金繳費給紓困基金,以便關閉周轉不靈的公司。
※ 相關報導:
* 美國金改 Fed權力更大了
http://www.udn.com/2010/3/17/NEWS/WORLD/WOR6/5479747.shtml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版金融改革提案15日出爐,明定由財政部長領導一個九人小組,監督系統性風險,並指揮聯準會(Fed)監管大型金融機構,嚴控其獲利和資本水準。
消費者保護權力也歸Fed,但受限更多的華爾街勢必會和華盛頓出現一番角力。
◆ 春燕?七成求職者沒看到
中廣新聞/張雅惠 2010-03-17
景氣逐漸復甦,不過,勞動市場的感受度卻相對落後!調查指出,七成的求職者還沒看到春燕,順利轉換跑道的上班族不到一成。
yes123調查,換工作比想像還難,年後只有百分之七點六的上班族成功跳槽,只有百分之六點六的失業者找到工作,四成三、將近一半的上班族繼續在現職等待景氣春天來臨;和三個月前的調查相比,當時只有兩成四的上班族決定要繼續「宅」在原來的公司,經過三個月之後,真正能成功跳槽的人,比想像中還少!
調查也指出,求職者平均花一點八個月找工作,平均丟出二十七點五封履歷;但有四成的求職者,只寄了不到十封就找到新工作,將近五成的上班族看好未來一年的景氣會好轉。
陶冬:中美歧異 五年來最緊張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2010.03.19
瑞士信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警告,隨著美中雙方對人民幣的爭議再起,兩國接近貿易大戰的程度,已經達到過去去五年來的最高點。
陶冬昨(18)日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說:「由於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政治關係緊張,近期不太可能看到人民幣升值。如果美國發動貿易制裁,中國可能會報復。」
他指出,美國經濟狀況比五年前還糟糕的多,而歐巴馬政府沒有對中國大陸了解夠深的官員,足以影響美方決策。
陶冬2月曾提到,大陸不少省市紛紛調高或打算調高最低薪資,而中共官方可能透過這種手段,而非讓人民幣升值,來降低外國要求減少龐大貿易順差的壓力。
陶冬說:「調高薪資是比較好的做法,這對中國工人有利。貨幣升值只會使得出口商面對墨西哥與馬來西亞等國家時敗下陣來。」
【記者鄭惠元/綜合報導】美國駐中國大使洪博培昨(18)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發表演講指出,對近期中美「一觸即發的人民幣匯率大戰」,美國財政部未必會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為了考量兩國長遠的貿易關係,未來幾周內,中、美之間可能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進行重大磋商。
16日美國參議員舒默提案,若中國不調升人民幣匯率,美國將對中國出口產品課以重稅平衡。結果,獲得許多參議員支持。前天更傳出,美國將可能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中美宛如展開一場貿易戰。
洪博培說,他不便猜測如果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是否會導致雙方出現貿易戰。他認為,美國政府和財政部最終會做出符合兩國利益的決定。
洪博培說,「我猜想接下來幾周裡,會有很多重要的談判,這些談判會非常非常重要。」人民幣問題,將對美國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相信這個問題最終將得到解決。」
◆ 測試人民幣升值3% 大陸上千企業不支倒地
中央社 2010-03-19
在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下,中國重新啟動升值壓力的測試。北京消息人士說,測試結果並不樂觀,一旦人民幣升值3%,將重創眾多勞力密集型企業,服裝加工、機電等外貿企業也可能大量倒閉。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財政部的人民幣壓力測試調查研究,3月下旬將在廣東、浙江、江蘇3省及上海市展開。
不同於2月份針對勞力密集型行業的調研,這次將對貿易、加工貿易、中國企業以及在中國經營的外資企業進行範圍更廣、分類更細的調研,以期掌握不同貿易類型行業、不同貿易企業在因應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差異。
同時,中國國際商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正在對上千家企業展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測試,共涉及12個行業,測試報告預計4月27日公布。
中國國際商會、貿促會副會長張偉表示,相較於外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大陸內部反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要大得多。
張偉說,人民幣升值影響最大的將是機電行業,因為機電產品中大型成套設備的出口期限非常長,完成整個收匯過程,短期需要1至2年,中期需要2至4年,最長達到7至8年。目前機電行業拿到的訂單已達1500億美元,假設人民幣升值3%,損失將達人民幣300億元。
此外,一旦人民幣升值,服裝和家具製造等勞力密集型行業也將滅頂。
張偉指出,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21%,這些企業的出口利潤率已低到僅3%,一旦人民幣升值,這些公司將面臨倒閉的風險。他認為,「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還應該給這些企業更多的準備時間。」
中國商務部、工信部也已展開針對勞力密集型行業因應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測試。
大陸相關部門和行業商會展開升值壓力測試,是否暗示人民幣匯率即將鬆動?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王超回應說,對進出口企業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調查屬常態性。
報導說,王超的話顯示壓力測試並非匯率鬆動的信號,而是立足穩定匯率。近來大陸官員及監管部門的表態證明中國決心維持匯率穩定。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4日在中外記者會上嚴厲抨擊別國指責或強制人民幣升值,並指人民幣幣值並未低估。
早先溫家寶會見全國政協經濟組委員時承諾,中國不會屈從於任何壓力,並希望給予企業和民眾有關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預期。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說,人民幣升值不能解決經濟失衡問題,中國歷來不同意把人民幣匯率政治化,也不同意把一國的事情讓別人解決;中國也不主張太大的順差,而應追求貿易基本平衡。
※ 相關報導:
* 人民幣升壓測試 緊鑼密鼓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5484626.shtml
中國大陸不斷為人民幣匯率政策辯護,而且內部也已展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測試。繼上月大陸商務部和工信部對勞動密集產業進行調查後,財政部本月更擴大範圍到一般外貿企業。一個月內,三大部會連番出手,透露人民幣可能重啟升值的信號。
◆ 歐盟遲不伸援 希臘擬向IMF討救兵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03.19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18日向歐盟喊話,要求各國領袖在下周高峰會上同意提供備用貸款。華爾街日報報導,希臘官員揚言,如果一直等不到回應,可能於4 月2日至4日間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援。
巴本德里歐在歐洲議會表示,希臘不排除任何選項,但仍然比較希望得到歐盟而非IMF的協助。他說,若能得到歐盟支持,能讓希臘更有餘裕推動改革。
他說,這項工具到位後,就足以讓市場停止投機炒作。目前希臘10年期公債殖利率比德國高3個百分點。
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希臘匿名官員說法報導,雅典當局鑒於本周歐盟財長會議並無具體結論,對下周的領袖高峰會也不抱太高期望,可能會在4月2日至4日復活節周末期間向IMF求救。
希臘財政部稍後出面駁斥此報導,但華爾街日報指出,希臘經濟、競爭力與海運部長卡蘇里17日告訴當地媒體,向IMF求援的機率是70%。
歐元區無法自行解決希臘問題的疑慮再起,歐元18日在紐約早盤持續走軟,兌美元匯價最低下跌0.7%至1.3648美元,兌日圓跌1.7%,報 122.66日圓兌1歐元。雅典ASE綜合指數跌2.8%至2,031點。
歐盟遲遲無法提出具體方案,德國的態度是一大關鍵。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同屬基民黨的議員麥斯特表示,如果希臘需要外援,就該向IMF伸手;除IMF,無人握有協助希臘重返資本市場的工具。沒有IMF參與就逕行援助希臘,「是非常大膽的實驗。」
德國總理梅克爾17日也公開呼籲,應考慮把倒債違約國逐出歐元區。她說歐元區應訂定一項協議,如果成員國一再違反預算和債務規定,則可開除之。許多觀察家認為,梅克爾這番話只是政治語言,無非是要轉移焦點,淡化德國在這場債務危機中的角色。要開除任何成員,需經27個會員國無異議通過。
歐盟去年底也曾表示,要開除歐元區任一成員國,依歐盟現行法律幾乎不可能,自願退出者可能也得退出歐盟。
但德國政府內部對該不該由IMF援助希臘也有歧見。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與歐洲央行(ECB)總裁特里謝和歐元集團主席容克爾等人的立場較一致。蕭伯樂17 日接受周日世界報訪問時說,接受IMF協助相當於「承認歐元區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容克爾說過,希臘問題需要IMF提供「技術性協助」,但不需IMF「帶頭」。特里謝也曾說,讓IMF介入並不妥當。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