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0

歐盟憲法翻版 里斯本條約草案通過

閻紀宇/綜合十九日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0.20

歐洲聯盟(EU)成員國領導人19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第二天的「政府間會議」(IGC),並通過攸關歐盟發展前景的《歐洲聯盟條約與建立歐洲共同體條約之修訂條約》草約,預訂今年12月13日在里斯本簽署,然後送交27個成員國批准,如果一切順利,將在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成為歐盟的根本大法。

這項條約簡稱《改革條約》,簽署後將以《里斯本條約》(Treaty of Lisbon)之名行世。

仍需成員國一一批准

《里斯本條約》代表歐盟全面整合修訂現有各項條約(包括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條約》與2001年的《尼斯條約》),取代2年前胎死腹中的《歐洲憲法條約》,但仍需全體成員國一一批准。

葡萄牙是歐盟今年下半年的輪值主席國,總理蘇格拉底擔任政府間會議主席,他說:「這項條約顯示歐洲整合計畫仍然繼續前進,我們對前景充滿信心。」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也欣慰表示:「《改革條約》是一項偉大的成就... 歐洲民眾要求看到成果,要求歐盟以實際行動改善他們的生活。」

增設虛位元首與外長

《改革條約》長達250頁,內容廣泛複雜,最受矚目的是增設兩項新職:相當於歐盟虛位元首的「歐盟高峰會議主席」(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簡稱「歐盟主席」;相當於歐盟外交部長的「歐盟外交事務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其他要點還包括:精簡歐盟執委會組織、修改成員國投票表決計算方式,以及擴大歐盟執委會、歐洲議會與歐洲法院的職權。

整合現有條約保留彈性

2005年法國與荷蘭先後在公民投票中否決極具爭議的《歐洲憲法條約》,導致歐盟體制改革陷入50年來前所未有的危機。後來各方亟思補救之道,並由德國主導提出新方案,不再以「制定歐洲憲法」為主要訴求,轉而整合修訂現有條約,盡量保留《歐洲憲法條約》宗旨。

這種作法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各成員國有更大彈性來決定如何批准新約,大幅降低新約遭公民投票封殺的風險。目前歐盟27個成員國中,只有愛爾蘭幾已確定會在明年夏天針對新約舉行公投,且分析家多認為過關是意料中事。其他成員國除荷蘭與丹麥變數較大之外,絕大部份都將透過國會表決來批准新約。



◆ 大國小國各為己利 協商分外艱辛

閻紀宇/特稿 中國時報 2007.10.20

歐洲聯盟《改革條約》從今年6月正式浮上檯面以來,各方雖然有共識一定要推動通過,然而27個成員國各有自身考量,對於某些涉及國家內政與利益的議題,不願輕言讓步。而且大國與小國的立場有基本歧異,大國要求與其政經實力相當的權利,小國則擔心大國壟斷歐盟政策主導權。這些糾葛複雜的因素,導致《改革條約》的協商過程分外艱辛。

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就是歐盟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這個組織與歐洲議會同為歐盟最高立法機構,目前表決時最常用的機制是複雜,但對小國有利的「有效多數」,未來將簡化為「雙重多數」,亦即議案若要過關,投贊成票的成員國數目至少是歐盟全體的55%(15國),而且其人口總數要佔全體的65%。

新機制對大國較為有利,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五大國的人口加起來,就佔了歐盟約62.6%。因此以波蘭為首的小國集團群起反對,雙方一度僵持不下,最後各讓一步,雙重多數機制從2014年11月啟動,但設有2年5個月的新舊機制並用緩衝期,而且各個小國還可以結合為「阻擋少數」,暫時阻擋議案過關。

在涉及國家內政的議題上,《改革條約》較受關注的作法是賦予2000年《歐盟基本權利憲章》法律約束力,要求全體成員國遵循。但英國與波蘭等國深懷戒心,不樂見歐盟的「歐洲法院」藉此「干涉」其內政,因此協商取得一定程度的豁免權。

此外為了平息成員國對於喪失主權的憂慮,《改革條約》也讓各國國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日後歐盟各機構在推動法案立法之前,需在8星期之前知會各國國會,讓他們表達意見。而且法案通過之後,如果有三分之一成員國的國會提出異議,歐盟就必須重新審議。

最後一個高度爭議性問題是:未來歐盟的定位到底是一個「國際組織」,還是一個「超級國家」?

《改革條約》增設了歐盟高峰會議主席(歐盟主席)與歐盟外交事務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歐盟外長)兩個新職,擴大歐盟執行委員會、歐洲議會與歐洲法院的權限,並增列了許多共同政策目標,似乎讓歐盟越來越有「國家」的架勢。

但是分析家認為,整體而言,未來歐盟的型態仍然比較接近國際組織,各成員國仍然是不折不扣的主權國家。歐盟主席頂多只是一個虛位「元首」,而所謂的「歐盟外長」也只能執行得到成員國一致同意的政策。

先前英國與法國的「疑歐派」擔心,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將被歐盟取代。如今看來實屬過慮,因為《聯合國憲章》第4條明文規定,唯有「國家」才能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



◆ 不滿只需國會通過 英要求公投聲浪高

江靜玲/倫敦十九日電 中國時報 2007.10.20

攸關歐洲聯盟前途的歐盟《改革條約》19日上午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歐盟高峰會議中達成協議。該約將在今年12月正式簽署,並計畫於2009年1月生效。

2年前遭法國和荷蘭兩國人民投票反對之《歐洲憲法條約》,現在又要以歐盟改革條約「借屍還魂」,英國國內反對聲浪四起,要求就此進行全國公投的聲音高張。英國輿論甚至呼籲,所有歐盟成員國人民都應要求政府舉行公投,表達意願。

基本上,歐盟改革條約就是在取代2005年為法國和荷蘭選民投票拒絕的歐盟憲法條約。當時有4國舉行了公投,即西班牙、法國、荷蘭和盧森堡,結果竟在法國和荷蘭未能過關,給予歐盟莫大震撼。原先準備就歐盟憲法條約舉行公投的其他6國,捷克、丹麥、愛爾蘭、波蘭、葡萄牙和英國,立刻煞車停辦。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後來坦承,歐盟憲法條約已經「死亡」。歐盟各國元首隨後同意根據歐盟現有的《羅馬條約》和《馬斯垂克條約》,進行修改,制定一個改革條約取代憲法條約。

改革條約不是憲法,基本上,不一定需要全國人民同意,只要獲各國國會批准即可。如此可省卻等待27國公投全部過關的繁複過程。

但是,關鍵在於歐盟改革條約的內容與先前的歐盟憲法條約相似程度高達90%到95%。內容包括設立一名任期兩年半的歐盟主席,取代目前歐盟主席由各國輪替6個月的方法,並設立一名歐盟外長,以期賦予歐盟更大的外交權。

儘管英國首相布朗保證,英國的國家利益,尤其在司法、內政和外交政策上不會受到歐盟改革條約束縛,但英國大眾對此仍感質疑。

繼英國最大反對黨保守黨在此次歐盟里斯本高峰會前強烈要求工黨政府舉行公投,英國影響力最大的小報《太陽報》也表態支持公投。

如今取代歐盟憲法條約的歐盟改革條約簽署在即,英國工黨政府卻全無履行承諾的跡象,英國最大反對黨黨魁卡麥隆抨擊,英國政府「失信」於民。但英國首相布朗反駁,政府沒有必要就歐盟改革條約舉行公投,因為工黨政府承諾的是就歐盟憲法舉行公投,「不是條約」,條約只要在國會討論通過即可。工黨在下議院中擁有多數席位,通過將不成問題。

布朗的說辭,在法理上固然可以過關,在政治道德上,卻是有缺陷的。批評者認為,在民主國家中,透過民主程序表達意見是人民的權利,尤其歐盟改革條約牽涉到的是每個國家的憲政架構,沒有經過公投,就實質修憲,這項跨世紀的政治工程,遲早會失去意義。



◆ 政治「大家庭」 歐盟有本難念的經

江靜玲/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0.20

持續擴大伸展的歐洲聯盟,好比是一輛一旦啟動,只有不斷向前行駛的火車。從1951年的最初6國,到今天,歐盟已是一個擁有27國的「政治大家庭」。

就歐盟擴張的速度和範圍,即使當年發表追求歐洲統合以謀求歐洲穩定發展的法國外長舒曼,看到如今的現象,恐怕也要憂喜參半。

歐盟到底要擴大到什麼地步,歐盟邊界在那裡?這樣的問題自上世紀90年代柏林圍牆被拉倒,西歐東歐界線泯除後,就一再反覆出現。

這種困惑,到了21世紀依然沒有解答。走在歐盟位於布魯塞爾的大樓內,英語明顯的比過去普遍,但大部分歐盟官員,包括新聞官在內的電話答錄機內,仍然以法文為主。

「這裡就像個小聯合國,可是,氣氛比紐約親切。」一位曾經在聯合國工作過的歐盟官員私下這樣說。

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網頁」,歐盟官員板起手指來,自己都數不清到底有多少語言在歐盟內部使用,「現在有21或22種了吧!」。難怪翻譯總署在歐盟的份量(和工作量)愈來愈吃重。

歐盟日常行政事務工作的煩瑣,並不是最令人頭痛的一環。真正的麻煩,在於關起門來協商的時候。27國聚在一起,各有一個算盤,「有時候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煩」,一位英國歐盟官員說,「可是,你必需告訴自己,不斷的告訴自己,「耐心、耐心、耐心。」

這位官員透露,在歐盟,有時連排個坐位,都要協調大半天。覺得歐盟拖拖拉拉的不只是英國官員,拿同樣的問題詢問法國官員,他們總是開笑的說,「這要問英國人囉!」

彼此不對盤,英法之間是有悠久歷史傳統,並不稀奇。如今在歐盟裡,令大家最頭痛的,則非波蘭莫屬了。

波蘭是歐盟擴大後,新成員國當中,人口最多,土地最廣的國家。仗著這個事實,波蘭大有以新歐盟成員向老歐盟成員,尤其是西歐主要國家挑戰的味道。

「可是,波蘭的提議或反對意見,往往只是浪費大家的時間」,一位荷蘭歐盟官員舉例,在大家好不容易談判達成的歐盟新條約協商過程中,波蘭堅持把改革內容放在新約內文裡,硬是拒絕以附加修正條文方式另貼舊條約後。

這種無關主題的小枝節,耗時費事。但在歐盟施行「全體一致決」的決策模式下,波蘭有權利提出這樣的要求。

加入歐盟必須同意廢除死刑,波蘭雖然同意廢除死刑,但在今年的歐盟日,波蘭依然拒絕明示反對死刑,只願意承認人權。類似情況層出不窮,令人捉狂。

波蘭只是特例。義大利的南歐風格飆起來也很厲害。歐盟擴大為25國時,新加入的10國中有許多前共產國家,歐盟因此加入許多新語言,身為舊成員的義大利立刻抗議書面文件沒有義大利文,硬是要求歐盟將義大利文列入。既有義大利先例,西班牙也跟進要求,搞得大家人仰馬翻。

在這次舉行的歐盟里斯本高峰會期間,義大利和波蘭也是在最後一刻反對歐盟改革新條約的國家,直到義大利獲得在歐洲議會中增加一個席位,波蘭取得保證對未來歐盟決策更有影響力,協商才達成,眾人也才可以喘口氣。

歐盟持續擴大,除新舊歐盟的間隙待溝通外,原本以意識形態為主體的歐盟,看來有逐漸走向建制化的趨勢。創造性的模糊,顯然已不再適用於本世紀的歐盟。

※ 相關報導:

歐盟推出《聯盟運作條約》

重溫歐美在伊問題歷史
布希的「新中東和平計畫」?
沙烏地自爆客

中俄聯手軍演 中亞運籌全球戰略
從美關島最大軍演到台灣短線外交
從美俄中爭能源到瑞士刀中國製

美歐本週將達成 GPS-Galileo 協議
考夫曼:合體金融巨獸…野性大發
反壟斷罰微軟 法院挺歐盟

普丁一人之下 俄掌權集團錢權通吃
義大利黑幫 惡勢冠全球
百日無政府 比利時陷分裂危機

全球7大不穩定因素加劇 國際衝突難免
生質柴油 險釀貿易大戰
不理美伊反對 土耳其國會授權出兵伊拉克
法罷工一波波 沙克吉不吭聲
經濟新民族主義崛起 世界不再是平的
從擴大內需、物價上揚到歐元升息抗通膨

反全球化「百哩飲食」正夯/語言快速死亡
新數學模型預測:未來的微生物會更致命
第二代人類遺傳變異單體型圖出爐

藝術館鑿裂縫 雕刻家:鴻溝沒有底線

16 則留言:

fsj 提到...

申根地區擴大 9歐盟國家12月加入

【中央社╱布魯塞爾七日專電】 2007.11.08

歐洲聯盟輪值主席國葡萄牙政府今天宣佈,九個歐盟會員國將自十二月起,加入目前已擁有十五個國家成員的申根地區。

目前已加入申根地區的國家包括德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西班牙、芬蘭、法國、希臘、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瑞典等歐盟國家,以及挪威與冰島。

即將加入申根地區的則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匈牙利、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及捷克等九個於二零零四年加入歐盟的國家。

葡萄牙政府指出,九個歐盟國家加入申根地區後,相互間的海陸邊境檢查將於十二月取消,但航空邊境管制需至明年三月才會取消。

依據一九九零年簽訂的申根條約與一九九五簽訂的申根公約而形成的申根地區,簽署協議加入這一地區的國家,不但取消相互邊境對人員進出的管制,同時也建立共同的對外邊界。

此外,申根地區成員國並在發放簽證政策等管制第三國人民進入申根地區,以及強化相互間警察與司法合作上進行協調;非歐盟國家人民也可持有任何申根地區國家發給的簽證,前往其他申根地區國家旅行。

※ 申根公約的簽約國都要更換具二代生物辨識晶片的電子護照。

fsj 提到...

東協簽憲章 邁向歐盟化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新加坡二十日外電報導】 2007.11.21

東南亞國家協會年度高峰會廿日在新加坡召開,各國領袖簽署具畫時代意義的東協憲章,準備將東協整合為一個類似歐洲聯盟的法定組織。中共、日本和南韓領袖也宣示推動「東亞共同體」,並將澳洲、紐西蘭和印度納入。

東協憲章若能正式生效,將使東協取得國際談判及來往的法律地位,憲章臚列貿易、投資、環保及其他領域的共同談判守則,目的在使東協成為單一市場及生產基地,讓會員國之間的貨物、服務、投資、資本可以自由流通。

憲章還確定各會員國互不干預內政的傳統,呼籲成立一個新機構監督並檢討各會員國的人權狀況及案例,並未賦予東協懲處侵害人權之機構及個人的權力,僅規定類似案例應交由各會員國領袖裁奪。這顯然是緬甸軍事執政團的一項外交勝利。

美國十九日說,由於緬甸九月間武力鎮壓民主抗議活動,東協的可信度和名聲都面臨重大考驗,歐盟已對緬甸軍事執政團實施新制裁,包括禁止緬甸原木,寶石及金屬進口。菲律賓也警告,如果緬甸不能支持民主與人權原則,釋放長年失去自由的緬甸民主領袖翁山蘇姬,菲國國會可能不會批准。

峰會東道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為使東協更強大,我們必須加速並深化區域整合。東協憲章是我們開展這個過程的重要步驟。」憲章同時要求各會員國全力維持東協非核化的狀態,扶持窮人,致力保護環境。

東協費時兩年半才擬訂此一憲章草案,與會各領袖簽署後,必須交由經各國以內閣討論、公投或國會批准之形式同意後才能定案。

東協已成立四十年,會員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中共總理溫家寶、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和南韓總統盧武鉉,廿日也趁著在新加坡參加東亞高峰會之便舉行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同意繼續推動建立「東亞共同體」,而澳洲、紐西蘭和印度將可納入其中。

但這份聲明也指出,「東協加三(中、日、韓)」十三國領導人仍堅持,在「東亞共同體」的長遠目標中,「東協加三」仍會扮演主要的角色。包括東協十國、中、日、韓和印度、澳洲、紐西蘭的東亞高峰會,將在廿一日召開。

中國原本拒絕紐、澳與印度納入「東亞共同體」,但東協和日本都支持加進這三國,如今中方的態度顯然出現軟化。



◆ 東協憲章的意義

本報訊 中國時報 2007.11.21

東南亞國家協會10國領導人20日簽署了「東協憲章」,對東協國家來說,這當然有特殊意義,那就是:東協畢竟要由一個鬆散的組織往緊密團結之路進行。

東協當然是嚮往歐洲聯盟的組織,但這很不容易,歐盟是個具有法律性質的組織,它有一定的強制性與約束性,一個憲法不但要各國政府及國會批准甚至一些成員國辦公民投票來決定,法國政府那樣支持歐盟,但上次公民投票便沒有批准條約。

但東協的構成分子的複謀性遠超過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的歧異使它很難成為堅固的一體,以往,東協只是一個鬆散團體,連一個共同市場都難搞成,雖然表面上它的聲勢很壯,東西方都在極力拉攏它,但那只是由於地緣政治及貿易市場不應被忽略的原因,現在有了一部「憲章」,不但揭櫫了目標,也對內部架構和溝通機制進行了修正與補充,不過雖然這也是一部有法律的文件,卻也予各成員國法人地位,但缺少強制約束。

大體說來,東協國家的民主性較差,且不說中南半島3國,就緬甸、汶萊甚至泰、印、菲等國家無不是軍隊動向影響政府。在這份憲章中,開始就說「支持民主法制和憲政」,這當然是好事,但能貫徹到什麼程度卻也難說。要成立一個人權機構致力於改進本地區人權狀況,這頗有意義。本地區人權一直被西方批評,但這也是很難說有改進的可能。不過有這樣一個組織總是好事。

按憲章,許多重要事將交由東協首腦會議解決,而首腦會議改為一年2次,可見峰會的重要性大為提高,但如新加坡外長楊榮文所說,10國領導人將在峰會前夕聚餐,他說:「這是家庭聚餐,不會有其他官員在場,也不會有閉路電視」,可見首腦會仍看重東方式的人情聚會,將來解決重要問題時,「人情」將可能是很大的因素。

fsj 提到...

東協簽訂憲章 10+3從此定型

陸以正 中國時報 2007.11.26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東協)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上周二在新加坡慶祝成立40周年,並簽訂了憲章,賦予本身法人地位。相形之下,有50幾年歷史的歐洲聯盟,問題遠較單純,卻為法國、荷蘭公投未能通過,擱淺了2年,至今未決,應覺慚愧。

這份長達39頁的憲章,共分8章55條,鉅細靡遺。除制訂東協旗幟、徽章、與盟歌(尚待徵求)外,並且定下信條:「同一願景、同一個體、同一社會」(One vision, one identity, one community),充分表現豪情壯志,贏得西方若干掌聲。

場面上雖然風光,骨子裏東協仍有它自己的打算。國內媒體似乎未曾點出新憲章有下列幾項值得注意之處。

首先,東協既想朝統合之途邁進,就牽涉到各國放棄部分主權的敏感問題。

菲律賓總統艾若育在各國元首晚宴席間演講時,大罵緬甸軍人專政的獨裁壓制,甚至說,假如緬甸不釋放翁山蘇姬,菲律賓國會可能拒不通過這份憲章。但是憲章第2條「原則」第2項(e)款仍然明定東協與各會員國應遵守「不得介入其他會員國內部事務」。此次會議本已邀請聯合國派往緬甸特使甘巴里(Ibrahim Gambari)來報告與緬甸軍政府談判經過,臨時也被取消,可見在權衡輕重後,不干涉內政仍是最高原則。

其次,東協雖不曾說出口,但它最重要的顧慮,就是維護這個組織的獨立自主性,不受超強如美國、俄羅斯,或強鄰如中國、印度等左右。憲章第3章第4條列舉現有10個會員國名稱;第6條雖有新會員加入的規定,但限制申請者必須位於東南亞區域內,外人休想問津。申請加入者必須以現有10會員國皆予承認者為限,顯然只在為原葡屬的東帝汶(Timor)預留地步,還要逼它先與印尼達成協議,才有資格提出申請。

再次,新憲章把當初申請加入的區外國家實際上一筆勾消了。中共早已簽署加入《東協友好合作條約》(ASEAN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下一步應該成為正式會員。影響所及,澳洲、紐西蘭、印度也排隊等候加入。現在有了新憲章,舊約自然失效,從此大門緊閉,請君止步,這招實在高明。

更其次,憲章也完全封鎖了東協步上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二合一的舊路。它向全世界顯示,東協沒有假想敵,更無意與任何國家或集團締結軍事聯盟。東協以地區與世界和平為己任,過去冷戰時期的思維在東南亞沒有市場。

最後,各國要加入的動機原以經貿利益為主,東協雖然關起大門,卻把貿易夥伴作為補償,巧妙轉移了各國的注意力。這次在新加坡除東協40周年紀念大會外,附帶的大小會議名目繁多,使人眼花撩亂。以中國大陸為例,溫家寶總理除參加第3屆東亞峰會外,還出席了第11屆「10+3」會議、中國與東協領導人會議、和第8屆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溫家寶也利用機會,與南韓總統盧武鉉、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越南總理阮晉勇、印尼總統尤多約諾、柬埔寨總理韓森、紐西蘭總理克拉克女士、緬甸總理登盛、和菲律賓總統艾若育單獨會談。單獨拜會星國總統納丹與李光耀資政是免不了的。他還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題為「只有開放兼容,國家才能富強」的演講,李光耀和黃根成副總理都到場聆聽。在中華總商會歡迎晚宴席間,他預測中星雙邊貿易將成長到每年500億美元。

就東協整體而言,緬甸軍政府仍是無法解決的難題。國際間針對東協也對中國大陸的縱容態度,嘖有煩言。美國閣員級的貿易代表施瓦柏(Susan Schwab)上周也在新加坡,但只能列席東協主管經貿官員的會議。她坦言只要緬甸政治情況不改善,美國不會與東協商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可能性。如此直言談相,對東協其餘9國自然會造成衝擊,但以東協慢吞吞的個性,這個警告恐怕要到明年才會發酵。

美國人對東協新憲章的估價,可以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遠東事務專家柯薩(Ralph A. Cossa)為代表。他認為制訂憲章只踏出了一小步,好比「舊瓶裏裝的仍是舊酒」(same old wine in the same old bottle),了無新義。除非東協向世界顯示,它有能力也有決心清除害群之馬,否則都是廢話連篇。

fsj 提到...

申根公約擴大 1張簽證24國通用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2008.03.31

申根公約的適用範圍自30日午夜起擴大,9個新成員國機場海關對申根區全面開放,該國公民前往其他公約國及來自申根區的旅客,都不必出示護照。這些新成員多是前共黨國家,這使得申根公約區已有4億人不必出示護照即可在24個簽署申根公約的國家自由旅行。

馬爾他與2004年加入歐盟的波蘭、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匈牙利、斯洛伐克與斯洛維尼亞,全部取消對申根公約國公民搭機檢查護照的規定。

這是申根公約範圍擴大的最新進展。去年12月20日,這些國家不再在陸地與海上的邊界檢查站檢查來自申根區民眾的護照。多數國家都利用這個機會改善機場設施,自加入歐盟後,許多國家的旅客人數都大為增加。華沙機場的一座新航站大廈上個星期及時開放。機場主管馬塞克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我們已完成加入申根公約區的程序。」新航站大廈啟用後,估計每年的旅客吞吐量可達1,200萬人次。

愛沙尼亞的塔林、波蘭華沙、捷克布拉格與匈牙利布達佩斯均擴充現有機場設施,根據申根公約的相關規定興建新航站大廈,其中最明顯的改變就是畫分不同區域,用以區隔來自申根公約國與非會員國的旅客,便於檢查。部分機場因未能採取這項措施而無法獲得相同待遇。

新會員國加入前必須採取多項配套措施,包括為意欲進入公約區的他國公民制訂單一的簽證辦法,建立更密切的邊警合作關係,擴大整合的犯罪資料庫及成立聯合巡邏警力,期使非法移民無法利用全長9,000公里的對外國界偷渡入境。

申根公約區目前由22個歐盟會員國與仍未加入歐盟的冰島、挪威共同組成。2004年加入歐盟的塞浦路斯與非歐盟會員國的瑞士預定今年底之前加入申根公約。

台灣民眾只要取得任何一個申根國家的簽證,就可在申根區24國自由往來。

fsj 提到...

愛爾蘭拒絕里斯本條約 歐盟再陷政治危機

【中央社╱布魯塞爾十三日專電】 2008.06.14

愛爾蘭十二日舉行公民投票,今天傍晚結果揭曉,選民拒絕支持「里斯本條約」,已使歐洲聯盟再度陷入政治危機。

根據此間媒體報導,僅百分之四十六點六愛爾蘭選民投票支持批准「里斯本條約」;百分之五十三點四選民反對。

因法國與荷蘭二零零五年相繼表達反對歐盟憲法條約草案後,歐盟二十七國幾經協商,才得以「里斯本條約」取代大部份歐盟憲法條文草案內容,並希望歐盟所有會員國批准後,於明年生效實施。

「里斯本條約」的內容,主要在改革已老化及不再適宜歐盟發展所需的制度,其中較重要的條文包括減少執行委員會委員人數、設置歐盟理事會主席、制訂更有效率的決策投票制度、監督歐盟基本權利的規定及提升會員國國會在歐盟立法程序中的權限等。

除愛爾蘭因憲法規定需經公民投票批准「里斯本條約」,其它歐盟會員國僅需國會通過就可批准該約。至今已十八個歐盟會員國的國會批准「里斯本條約」。依據歐盟規定,必須所有會員國批准,這項條約才能生效實施。

在獲知愛爾蘭公民投票結果後,歐盟輪值主席斯洛維尼亞總理詹沙表示對這一結果感到遺憾。

在剛發布的聲明中,詹沙並說:「已有三分之二歐盟會員國批准里斯本條約,同時這一條約對使歐盟更有效率、更民主及更透明化是必要的。」

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巴洛索今天傍晚也指出,在愛爾蘭人民拒絕里斯本條約後,愛爾蘭及其它歐盟會員國政府現在必須評估,這一結果對歐盟進程有何影響,「因為這項條約是所有歐盟會員國簽署的,因此也有共同責任解決問題」。



◆ 愛爾蘭否決歐盟條約 歐洲各國震驚

法新社╱陳昶佑 2008-06-14

(法新社巴黎十三日電)愛爾蘭選民今天否決關鍵歐洲聯盟改革條約,讓歐洲各國深受震撼,不過法國與德國領袖認為,如果其他歐盟國家繼續推動批准條約,便能維繫條約於不墜。

愛爾蘭公投結果造成重大打擊,捷克總統克勞斯堅稱里斯本條約「完了」,盧森堡總理榮科坦承,最少明年一月一日條約生效的目標已無法達成。

奧地利說,愛爾蘭公投「否決」,對歐洲是十足的「失敗」。

奧地利外長普拉斯尼克說:「你無法以其他方法來粉飾太平。」西班牙外長莫拉提諾坦承,這「不是好消息」。

其他領袖與歐盟高級官員均拒絕為條約敲響喪鐘;這項條約將設立全職歐盟主席與外交政策首長,其目的在於讓歐盟運作更有效率。

法國總統沙柯吉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發布聯合聲明說:「恕我們直言,即便我們感到遺憾,但我們已注意到愛爾蘭公民的民主決定。」

聲明並指出,里斯本條約已獲得十八個歐盟會員國批准,他們並稱希望其他國家「繼續批准程序」;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也提出類似呼籲。

巴洛索說:「歐盟執委會支持條約,希望能見到另一種的結果。然而我們尊重公投結果。」他並稱剩下的批准工作應該「順其發展」。

英國等國也立即承諾將繼續推動通過條約,英國外務大臣米勒班說「我們繼續我們自己的程序是正確的做法」。

荷蘭也矢言,儘管在愛爾蘭遇到挫敗,他們仍將批准條約;荷蘭選民三年前因否決這項條約的前身歐盟憲法草案,讓歐盟陷入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但克勞斯認為,「再也無法」一如以往繼續進行批准工作。即將於明年一月接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捷克,與其他國家都還沒批准條約。

目前歐盟輪值主席斯洛維尼亞說,條約仍為努力讓歐洲「更有效率、更民主且透明」的關鍵基石。

多數國家說,他們接受愛爾蘭的公投結果,但都可以發現他們對結果相當失望。

愛沙尼亞總統艾維斯說:「愛爾蘭人民投下否決票,讓歐盟發展踩了煞車。愛爾蘭的否決影響了我們所有人。歐盟的競爭力將受到傷害。」

丹麥說,它尊重愛爾蘭選民昨天的選擇,但公投結果意味著歐洲的未來將不再明朗;愛爾蘭是唯一一個針對條約舉行公投的歐盟國家。

根據瑞查新聞社報導,丹麥外長莫勒說:「我對此結果感到遺憾,因為里斯本條約是好的條約,是歐洲各國間多年談判的結果。」

莫勒說:「我們顯然處於一個不確定的情勢中。」

其他國家則計畫在布魯塞爾舉行危機高峰會,希望歐盟領袖能提供必要的指引。

葡萄牙則感到樂觀,認為未來的路將更為明朗,且歐洲仍渴望克服主要障礙;這份條約便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為名。

葡萄牙外長阿馬多接受路沙新聞社採訪說:「我們必須一起評估情勢,特別是與愛爾蘭政府一起,看看哪些選項能讓我們擺脫歐洲已經陷入的危機。」

他說:「我們相信,政治意願仍然存在,將促成里斯本條約的折衷。」



◆ 歐洲聯盟里斯本條約要點

法新社╱陳昶佑 2008-06-13

(法新社布魯塞爾十二日電)範圍廣泛的歐洲聯盟里斯本條約的目的在於更新區域制度,並注入新生命,同時也取代闖關失敗的歐盟憲法。

然而對歐洲統合持懷疑態度的人認為,這份條約代表朝向建立歐洲聯邦邁出重要一步。

條約內文約兩百五十頁,若成功經由所有二十七個會員國批准,將於明年正式生效。以下是條約若干主要面向。

●是條約,而非憲法

原先歐盟希望制定首部憲法,取代一九五七年羅馬條約、一九九二年馬斯垂克條約、一九九六年阿姆斯特丹條約與二零零零年尼斯條約等關鍵歐盟條約,但二零零五年荷蘭與法國選民在全國性公投中予以否決,致使通過歐盟憲法的計畫胎死腹中。

新的「改革條約」將補充並修正,而非取代先前的條約。

這份條約的設計採經由國會批准。僅愛爾蘭根據憲法規定,必須將條約交付公投。

●歐盟公民新權利

條約中將制定具約束力的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但英國與波蘭已取得不參與的權利。

一百萬歐洲公民可以連署「請求」歐盟執委會在特定領域內提案立法。

●新政策

條約包括共同能源政策與對抗全球暖化策略等新目標。

在貿易政策上,公平競爭成為確保內部市場適當運作的必要條件。

在安全問題上,條約引進一旦發生恐怖攻擊可適用的「團結」條款。會員國遭攻擊或其他災害,如果提出要求,將獲得其他會員國協助。

●組織與職位

在輪值主席職位上,目前由會員國每隔六個月輪流出任主席,未來由二十七個會員國組成的歐洲理事會,其主席將由各國領袖選出,任期兩年半。

主席將籌備高峰會,並在世界舞台上代表歐盟,但希望能不侵犯到新職位「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的職權。

這個新的外交政策職位將結合目前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最高代表與對外關係執委兩個職務,前者目前由索拉納出任,後者則由費瑞羅─華德納擔任。

擔任此職者也將出任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協調歐盟一切對外行動。

而未經民選的歐盟行政部門歐盟執委會,為了增加效率,從二零一四年起將減少執委人數。目前每個歐盟國家可出任一個執委職位,未來執委人數則為歐盟國家的三分之二。

新條約也增加歐盟法案必須取得歐洲議會民選議員與會員國批准的政策領域數,特別是司法、安全與移民等敏感領域。

同時條約也將歐洲議會議員人數從七百八十五席減為七百五十席。

條約並首度賦予各國國會在歐盟立法過程中的發言權,各國國會將直接收到歐盟新法案,以判別提案是否侵犯其權限。

如果三分之一的國會反對,提案將退回由執委會重新檢討。

●表決制度

透過多數決而非一致同意的決策領域將增加,大部分是司法與警政領域。

英國與愛爾蘭已取得權力,可依照他們的希望,在這些領域執行決策,但不可妨礙他們的歐洲夥伴。

條約也引進新的表決制度。根據新的「雙絕對多數」方始合格表決制度,法案要通過,必須經過最少五成五的會員國代表、至少六成五的歐盟人口批准才行,就目前歐盟二十七國而言,這代表十五國。

這套制度將從二零一四年起實施。

●退出條款

條約也提出會員國可根據與夥伴國磋談的條件,退出歐洲聯盟的可能性。

fsj 提到...

英報:英相布朗擬犧牲里斯本條約

【中央社╱倫敦十五日專電】 2008.06.15

愛爾蘭日前舉行公民投票,結果否決歐洲聯盟「里斯本條約」,引發歐盟政治新危機;「星期泰晤士報」今天報導,首相布朗私下準備放棄「里斯本條約」,不讓歐盟陷入分裂的風暴。

報導引述首相府消息來源指出,就法律層面來看,如果二十七個會員國沒有全部批准,「里斯本條約」將無法施行,布朗寧可整個條約被犧牲,也不要讓個別的國家造成歐盟因對新條約意見不同而分裂成兩個陣營。

報導說,在野的保守黨主張,英國應舉辦公投,讓民眾決定是否要施行「里斯本條約」,如果條約最後被撤除,可以紓解布朗面臨的國內政治壓力。

一位資深官員指出,如果任何人認為可以忽略愛爾蘭的公投結果,無異與現實脫節。

不過外相米勒班今天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表示,目前歐盟並沒有要求愛爾蘭再針對「里斯本條約」進行另一次公投,應由愛爾蘭首相高溫決定將採取何種下一步行動,「尊重」愛爾蘭公投結果是正確的做去,但是英國也應該「做出自己的決定」。

米勒班說,儘管里斯本條約在愛爾蘭受挫,英國將繼續核准,但允諾會針對此事進行辯論。

根據歐盟規定,必須二十七個會員國都批准,目的在簡化歐盟決策的「里斯本條約」才能正式生效,目前包括奧地利等十八個國家的國會已經核准通過。

歐盟二十七個會員國領袖本週將在布魯塞爾開會,愛爾蘭政府已表示,不會再舉行第二次公投;即將於七月擔任輪值主席的法國總統沙柯吉樂觀認為,愛爾蘭公投的結果不至於導致政治危機。

fsj 提到...

歐盟擬遣送非法移民 拉美翻臉

【郭篤為/巴拿馬廿日電】 2008-06-21 中國時報

歐盟議會通過全面遣送非法移民綱領,主要移民來源的拉丁美洲國家瞬間風雲變色。南美共同體成員國以前所未見強硬態度回應,委內瑞拉更揚言將以切斷石油供應回敬。

歐洲聯盟議會27成員國19日通過《移民遣返綱領》,給予歐盟成員國境內非法移民7天至30天自動離境期限,同時規定對非法移民監禁最長6個月,最長可以延至18個月。保守估計,每年有50萬非法移民進入歐盟國家尋求居留和工作。

被遣返者5年內不得再度申請進入歐盟國家,該綱領將在2010年中正式生效。

拉美主要移民國家反應極其強烈。厄瓜多總統柯瑞亞說:「這是歐洲的恥辱,假使拉丁美洲對被迫離鄉背井的西班牙人採行相同的政策,不知道他們會吃多少苦頭。」目前有80萬厄瓜多人在西班牙居住,大多為非法移民。

巴拉圭總統當選人魯戈聲稱,8月15日就任後將推動拉美反對該綱領的聯合陣線。巴拉圭外交部也宣布,7月1日「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年會上將尋求各國共識,發表聯合聲明對應。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雷斯稍早前宣布將對歐盟成員國公民入境要求簽證,《移民遣返綱領》無異使雙方關係雪上加霜。烏拉圭政府則揚言將聯合拉美各國採取法律行動,將歐盟告到聯合國去。巴西政府強調該綱領將對移民造成負面的形象,巴西是南美洲接受外來移民最多的國家。

阿根廷外交部在聲明中強調,移民並非犯罪,反對歐盟將「非法」字眼加諸移民身上,「限制、長期羈押和以種族、宗教、信仰、性別、年齡設定關卡,都違反了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基本人權。」

反應最為激烈的,非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莫屬。他在全國聯播節目中警告任何歐盟國家一旦實施該「恥辱綱領」,他也將「遣返」該國在委內瑞拉的投資,意即不排除沒收投資,還揚言將同時切斷對這些國家的石油供應。

fsj 提到...

南美12國夢醒 成立本地區聯盟

陸以正 2008-06-30 中國時報

去過華盛頓的人,一定曾路過憲法大道和17街口的「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簡稱OAS)大廈。這是世界第一個區域組織,理論上它的起源可追溯至1823年12月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那是因為19世紀初,西班牙喪失制海權,歐洲強權紛紛想染指南美,美國端出大帽子「美洲屬於美洲人」,外人休想染指,以資抗拒。

當年只是理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8年OAS才正式誕生。60年來,OAS似乎也做過點事。問題在美國把它當作附庸機構,有閒時陪大家玩一下,忙時就擱置一旁。以保障人權為例,OAS早在1959年就成立美洲人權委員會,10年後才簽署美洲人權宣言,又拖到1978年才生效,前後浪費了20年。

類此事例不勝枚舉:到了1970年才確立年度大會的制度;直到1991年,才規定會員國如發生軍事政變,祕書長應於10日內召集常務理事會討論;1994年,才首次在邁亞密舉行高峰會議。總之,OAS處理任何問題,都比其他區域組織慢了好幾拍。這60年來,歐洲聯盟、東南亞國家協會、非洲聯盟、甚至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和位於南美的安地斯條約組織(Andean Community)都蓬勃發展,唯有OAS還在慢吞吞地原地踏步。

但南美洲的12國終於夢醒,了解求人不如求己。2004年底在祕魯庫斯科市(Cuzco)舉行第一次元首會議,發表宣言。2006年底,也在玻利維亞舉行第二屆高峰會。今年5月24日,「南美國家聯盟」(西班牙文Union de Naciones Suramericanos,簡稱UNASUR)終於在巴西總統魯拉(Luis Inacio Lula da Silva)主持下,在巴西里亞(Brasilia)正式成立。

UNASUR號稱團結南美洲大陸12國,依英文字母為序,有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蓋亞那、巴拉圭、祕魯、蘇利南、烏拉圭和委內瑞拉。

這些國家的總面積,加起來有1771萬5336平方公里,總人口達3億8243萬3000人。國內生產毛額(GDP)總值名為2.3兆美元,如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則有3.92兆美元。每人平均生產值是6005美元,按PPP計算則為1萬378美元。

南美國家聯盟成立大會通過了許多重要決定:目前由智利女總統巴契列特暫代主席,以後每年輪流一次。UNASUR的總部將設在厄瓜多首都基多(Quito)市,尚未選出的祕書長就在那裏辦公。未來的南美統一國會,則選在玻利維亞的科恰班巴市(Cochabamba)。至於南美銀行(Banco del Sur)預定以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為總部,雨露均霑。

為促進南美整合,2年前首次峰會設立的特別委員會究竟改稱政治委員會或代表大會,還在研究中。但這12國的外交部長,每6個月必須開會一次;南美洲所有合作機構,如南美共同市場(Mercasur)理事主席等人,均將列席外長會議。其他部長級會議,如能源部長等,則隨時視需要召開。

讀者們請暫勿著急,到今天為止,UNASUR還只是紙上談兵。計畫一大堆,看起來很嚇人,但以南美洲人的性格,與各國間錯綜複雜的恩怨關係,能否實現,仍有待事實證明。

南美國家聯盟本預定在今年3月成立,為何拖到5月底呢?因為就在3月5日,哥倫比亞總統烏里貝下令陸空軍越界進入厄瓜多,攻打反政府的左派游擊隊「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基地。這兩國吵得不可開交,怎能談合併統一?

哥國政府宣稱,在FARC基地擄獲的文件顯示,委內瑞拉左傾的查維茲總統曾撥款3億美元,資助游擊隊活動。據傳哥國軍機支援地面攻擊行動時,曾使用美國在厄境內租用曼塔空軍基地,因而美國也被捲入爭議。第二天拉奧.卡斯楚掌權的古巴立即與哥國斷交。可見高談闊論掩蓋不住根深柢固的裂痕。

從另一方面看,南美經濟統合是勢在必行之路。UNASUR預定6年後互免部分關稅,再等5年就全部免稅。現在這12國的人民,只要持有本國身分證,已可免簽證自由進出其餘11國。南美洲還有些遺留的英國殖民地,則讓它們自生自滅。

在計畫中的還有能源合作,將12國供電系統連結起來,互通有無。明年底,第一條從大西洋岸到太平洋岸的兩洋公路(Interoceanic Highway)就可完工。各國基礎建設也將統一標準,學歐盟一樣,走向整合的不歸路。

fsj 提到...

歐盟里斯本條約 波蘭拒簽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1日外電報導】 2008.07.02

波蘭總統卡欽斯基1日表示,旨在簡化歐盟決策流程的里斯本條約上個月在愛爾蘭公投中遭否決後,波蘭簽署該項條約已「不具意義」,目前他不會簽署。

這項條約意在強化歐盟的領導中心,提升歐盟外交政策的效率及決策過程的公平性。卡欽斯基在大力促成此約的法國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首日如此表態,使歐盟面臨更多問題。波蘭如不簽署,里斯本條約將無法如期於明年元旦生效施行。條約必須獲得歐盟27個會員國全數通過始得生效。

波蘭國會已於4月批准條約,但仍須卡欽斯基簽署。詢以是否可能簽署里斯本條約時,卡欽斯基表示:「簽署已失去意義,但也很難預測最後的結果。」

波蘭國會眾議院議長柯莫勞斯基批評卡欽斯基的談話。他說:「這項表態使我既驚且憂,因為卡欽斯基曾經親自參與條約協商和草擬的過程。」他又說,卡欽斯基必須懸崖勒馬。

法國與荷蘭選民2005年相繼在公投中否決影響更深遠的歐盟憲法,各國多番折衝後,推出里斯本條約。法國總統沙克吉曾經居中促成里斯本條約,沙克吉30日深夜在巴黎向全國發表電視演說,闡釋他對歐盟的期許與規畫,表示:「歐盟已經出現一些問題。建構歐盟的過程出現某些失誤。」他又說,部分歐盟國家的公民認為,國家機構可能比歐盟更能保護他們免於受到全球化浪潮的衝擊,這是倒退的想法。

fsj 提到...

瑞士今起加入申根區

中央社 2008.12.13

瑞士今天加入申根區,取消和周圍申根國家間陸地邊界的人員護照檢查。

至於機場,因航廈動線需要時間調整,瑞士和其他申根國家機場間起降的班機,旅客護照檢查將持續到3月29日。

另由於瑞士並非歐洲關稅聯盟的一員,貨物進出邊界的限制沒有改變。

對台灣旅客來說,最重要的差別是:即日起欲赴瑞士,到瑞士駐台商務辦事處申請的即是申根簽證,可赴申根區其他國家。在此之前,台灣旅客就已可持申根簽證造訪瑞士,但不能僅持瑞士簽證前往申根國家。

不屬歐洲聯盟的瑞士已和其他申根國家加強打擊恐怖主義和犯罪的合作,透過「申根資訊系統(SchengenInformation System)」,各國警方可以共享可疑人員、贓物等資料。

瑞士鄰近德、法、義、奧四個申根國家,唯一特例是列支敦斯登,這個小侯國還沒有加入申根,因此瑞士和它之間原本就沒有檢查的邊界反而成為申根邊界。瑞、列為此在本月初簽訂協定,處理護照核發等問題。

瑞士在2004年簽署申根協定,2005年的全國公民投票以54%票數贊成加以追認,上月27日,歐盟內政部長會議通過接受瑞士加入。

fsj 提到...

7月1日起 遊愛爾蘭90天免簽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09.06.25

外交部昨天宣布,愛爾蘭政府自七月一日起,提供台灣民眾九十天非工作性質的免簽證待遇。這是繼英國之後,第二個給我免簽的歐洲國家,累計至今共有卅二個國家(或地區)提供台灣免簽證優遇。

目前申請愛爾蘭單次簽證費為兩千七百元、多次簽為四千五百元。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指出,免簽優遇更便利國人前往愛爾蘭旅遊、洽商、探親及求學。外交部也決定同步放寬愛爾蘭人民來台免簽證期限至九十天。

外交部表示,與英國免簽待遇相同,國人只需備妥相關證明文件,直接入境愛爾蘭在海關審核,愛爾蘭移民官會視個案的停留需求,核給九十天內停留期限。建議國人備妥所有文件,並明確回答欲停留時間,較易獲准較長期限。

外交部建議,除工作之外,無論赴愛爾蘭之目的為何,若能備妥來回機票、訂房紀錄(住宿地點)、財力證明、保險證明、當地連絡人及其他與旅行目的有關之文件,都會有利爭取到最長停留時間。

比英國免簽更便利的是,至愛爾蘭求學超過九十天以上,也享有免簽證待遇,只要在入境時提出完整的證明文件,移民官會先給予短期入境期限,入境後再赴愛爾蘭移民警察局申辦居留登記卡。

另外要提醒國人注意,英國與愛爾蘭屬共同旅遊區,曾遭英國拒絕入境者,也無法入境愛爾蘭;反之亦然。

泰國駐台貿易經濟辦事處昨天也宣布,國人赴泰免收觀光簽證手續費的優惠措施,將延長至明年三月四日。

外交部表示,未來會繼續積極爭取歐盟或其他國家予我免簽待遇。



◆ 愛爾蘭議員:台灣獲免簽證 跨歷史性一步

中央社 2009.06.25

愛爾蘭國會友台小組主席裴利今天說,愛爾蘭政府宣佈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是對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及馬英九總統推動兩岸關係的肯定,對台愛兩國關係跨出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裴利(John Perry)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過去12個月,他與數十位國會議員,與中華民國駐愛爾蘭代表李南陽、愛爾蘭當地大學等共同積極推動,非常高興台灣民眾免簽證待遇終於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

曾兩度前往台灣訪問的裴利指出,愛爾蘭政府提供台灣民眾免簽證待遇,是對台灣的重要肯定。台灣的民主政治成熟,馬總統就任後致力改善兩岸關係,雙邊關係暖化,今年台灣獲邀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 這些都是正面的發展。他認為,台灣獲得愛爾蘭免簽證,是很好的肯定。

裴利指出,免簽證待遇實施後,將有助提昇台灣與愛爾蘭的經貿關係,吸引台商到愛爾蘭投資。他並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台灣學生到愛爾蘭求學,目前台灣每年到英國留學的人數約1 萬5000人,希望能爭取到其中的10%到愛爾蘭就學。

今年九月裴利將再次訪台,可望與馬總統會面。裴利強調,免簽證待遇是台愛關係的重要和歷史性一步,揭開了新頁,深信雙邊的關係將穩健成長。

根據愛爾蘭統計局資料,台灣是愛爾蘭第21大貿易伙伴、第14大進口來源國和第33大出口市場;台愛雙邊貿易額去年約7.6億歐元(約新台幣351.4億元),愛爾蘭自台灣進口總額為5.36億歐元,出口2.24億歐元。

根據愛爾蘭司法部的規定,未來台灣留學生到愛爾蘭求學,可以不必事先在台灣申請學生簽證,可以直接持入學許可等文件直接入境;如果停留超過90天,則需赴移民警察局(Garda National Immigration Bureau)申辦居留登記卡(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和過去冗長的手續及等待時間相比,方便許多。

※ 相關報導:

* 台灣旅客免簽國家及停留期限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4982088.shtml

fsj 提到...

里斯本條約愛爾蘭將通過 明赴加拿大可望免簽

◆ 里斯本條約 愛爾蘭將通過

【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2009-09-09 工商時報

《里斯本條約》被視為歐盟新憲法條約,帶領歐盟擴張和建制化。去年被愛爾蘭公投否決後,讓歐盟未來發展陷入危機。但隨著愛爾蘭經濟惡化,急欲尋找有力依靠,加上英特爾等大企業紛紛跳出來支持,這項條約過關機率因此升高。

《里斯本條約》必須由歐盟27個成員國一致批准才能生效,讓歐盟在新憲章制度下選出歐盟主席,和建立單一的歐盟外交部等重大改變。但目前只剩愛爾蘭反對,因此該國在10月2日舉行的第二次公投就極受關注。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工商界領袖已打破過去的沉默,包括英特爾在愛爾蘭的最高負責人奧哈拉(Jim O'Hara)以及歐洲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Ryanair)執行長奧雷萊(Michael O'Leary),分別拿出20萬歐元以及50萬歐元,發起支持《里斯本條約》的宣傳活動和廣告。

奧哈拉認為,歐盟是一個巨大的出口市場和有一套發達的貨幣,可以讓愛爾蘭從一個歐洲窮國變身為富國。

根據愛爾蘭時報的民調,目前有46%民眾同意《里斯本條約》,29%民眾反對。雖然同意與反對的差距正在縮小,但似乎難以阻擋民意的趨向。

去年6月,愛爾蘭反對《里斯本條約》的時候,失業率在5.9%,經濟可望軟著陸;但是現在失業率已經升破12%,不動產價格大跌逾三分之一,愛爾蘭第三大銀行盎格魯愛爾蘭銀行被國有化,政府計劃以相當於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即900億歐元從銀行體系買下有毒資產。經濟今非昔比,民心開始思變。

歐盟成員國也作出讓步,讓愛爾蘭這個保守天主教國家可執行其反墮胎政策,和保有國防上的獨立性,以減輕疑慮來爭取支持。

若是愛爾蘭仍然繼續反對,不是被歐盟孤立,就是讓《里斯本條約》胎死腹中。



◆ 明年 赴加拿大可望免簽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2009.09.09

外交部昨天表示,爭取加拿大提供免簽待遇一事已有進展,目前正待加拿大內部取得共識,希望年底前達成目標。

據了解,七月底全案有突破性發展,加拿大移民部支持給予台灣免簽待遇,但由於加拿大是少數政府執政,政策必須獲得所有黨派同意才能推動。經過我駐加代表處遊說,目前全案已到最後階段,最快九月底、十月初可公布,預計明年元旦實施。

外交官員說,去年底馬英九總統下令外交部,爭取全球各主要國家提供我國免簽待遇,歐洲首要目標是英國,美洲是加拿大。繼英國於三月三日開放半年免簽證、愛爾蘭在七月一日開放三個月免簽證後,外交部目前重點鎖定加拿大。

官員指出,由於二○○五年加拿大國會議員推動台灣事務法,曾引起大陸強烈反彈,致使加拿大對台政策因而趨於保守,因此對開放台灣免簽證一直持保留態度。但眼見兩岸關係持續好轉,且英國、愛爾蘭提供台灣免簽證並未遭致中共抗議,讓加拿大政府決定重新評估,從經濟效益去考量提供台灣免簽證的好處。

官員表示,明年一月加拿大將舉辦冬季奧運,在此之前開放台灣免簽證,對加拿大的觀光業將有相當幫助。至於是否開放加拿大牛肉全面進口,高層說,這是兩個不同的議題,不能混為一談,加拿大也很清楚這一點,相信加拿大會正視台加共同利益,讓免簽待遇早日上路。

台、加每年雙邊貿易額達五十二億八千萬美元,台灣是加拿大在亞洲的第四大貿易夥伴,每年有十多萬台灣人前往加拿大旅遊,是加拿大第七大客源,加拿大也是台灣第四大留學國。

※ 相關報導:

超值自由行 背包客大馬全攻略

fsj 提到...

愛爾蘭公投里斯本條約 歐盟主席選舉在望 布萊爾呼聲高

【江靜玲/倫敦二日電】2009-10-03 中國時報

愛爾蘭二日就《里斯本條約》舉行第二次全民公投,愛爾蘭人民的選擇,將牽動歐盟邁向建制化進程。

取代協商十年歐盟憲章的《里斯本條約》,必須經過歐盟廿七會員國一致批准後,方能生效。《里斯本條約》一旦生效後,歐盟體制將產生大變革。歐盟將有一名由會員國領袖選舉出來的歐盟主席,取代目前由各會員國六個月一輪的歐盟輪值主席制度。

新歐盟主席任期為兩年,是歐盟最高政治元首。現階段以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出線呼聲最高。法國總統薩科奇已表態支持布萊爾,德國總理梅克爾先前因英國非歐元區國家,對支持布萊爾有所質疑,但現傳出因無其他更合宜人選,梅克爾態度已出現軟化。

消息來源透露,若愛爾蘭二日公投過關,一切進行順利的話,最快在十月廿九日布魯塞爾歐盟高峰會上,歐盟領袖就可能提議布萊爾出任首任歐盟主席。

除歐盟主席外,歐盟並將產生一位新外長,負責統合處理歐盟對外關係。歐盟的表決制度也將以會員國人口為依據採取多數決,取代目前的不記名投票方式。歐洲議會的權力也將擴大,在某些特定議案上與歐盟執委會共享決定權。例如台灣爭取申根免簽證,《里斯本條約》通過後,歐洲議會的著力點將比過去強。

目前歐盟廿七國中,只剩下波蘭、捷克和愛爾蘭尚未批准這項條約。愛爾蘭則是廿七國中,唯一決定就《里斯本條約》舉行公投的國家。



◆ 歐盟:愛爾蘭通過里斯本條約 是投信任票

路透 2009/10/03

(路透布魯塞爾3日電)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巴洛索(Jose Manuel Barroso)今天說,愛爾蘭選民批准歐盟里斯本改革條約,顯示歐洲因應全球經濟危機的作法正確。

愛爾蘭政府官員宣佈昨天的公投通過,反對團體里博泰斯(Libertas)承認失敗後,巴洛索發表談話,表示歐盟的援助幫助愛爾蘭度過經濟衰退,歐盟各國政府也紛紛挹注資金,採行振興經濟的做法。

巴洛索說:「條約的順利通過展現歐洲團結一心的價值,我對愛爾蘭公投的結果感到欣慰。」(中央社翻譯)

fsj 提到...

歐盟免簽證! 最快明年初 遊歐省3千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220715.shtml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2009.10.29

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塔諾克廿五日應邀來台訪問,昨天他發表「台灣與歐盟」專題演講時主動表示,他目前正積極推動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目前也獲得進展,最快明年初,歐盟會同意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

對此外交部歐洲司長邱仲仁證實,現在確與歐盟洽談開放免簽事宜。若一切順利,台灣可望在明年四月至六月間獲得歐盟免簽證。外交部表示,申根簽證費用調漲為六十歐元,折合台幣約二千八百八十九元,未來國人到法德義等國旅遊每人可省下近三千元的簽證費。

塔諾克在演講中指出,歐洲國家與台灣是重要的貿易夥伴,歐盟雖和中國大陸維持正式邦交,但與台灣的友好程度不會減少。台灣與歐洲國家共享許多普世價值,包括言論自由、自由市場、尊重民主人權等,希望台灣的民主觀念可帶給大陸正面影響。

塔諾克去年曾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為我發言,支持台灣以會員國身分加入,他昨天在演講中也重申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並讚賞馬總統的活路外交政策,讓一貫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的大陸能夠接受,是非常務實的作法。

歐洲議會友台小組於今年六月改組,此次訪問團是新的友台小組產生後首次訪台,也是塔諾克首度來台。塔諾克強調,取代歐盟憲法的里斯本條約雖於今年一月通過,但不會對台歐關係帶來太大影響,歐洲議會的對台政策也不會出現改變。

fsj 提到...

加捷克條款 里斯本條約掃除障礙

【江靜玲/倫敦卅日電】2009-10-31 中國時報

為期兩天的歐盟高峰會議,卅日在布魯塞爾告一段落。歐盟各國領袖同意針對尚未同意《里斯本條約》的捷克,提出一項特別條款,以期掃除歐盟整合的最後一道政治障礙,預料捷克可望在今年底之前批准《里斯本條約》。

攸關歐盟建制與發展的《里斯本條約》,必須經過歐盟廿七國批准後方能生效,捷克是唯一尚未批准的國家。動用國家元首權杯葛這項條約的捷克總統克勞斯擔心該條約生效後,將導致二戰後被逐出捷克的少數德國人,據此向捷克提出歸還土地的要求。

歐盟各國領袖於是在此次峰會中,一致同意在條約中就捷克問題加註特別條款,如同愛爾蘭也有特別條款同意其禁止墮胎政策。與會的捷克總理表示,克勞斯總統對該條款內容滿意,目前只待捷克憲法法庭下周裁定批准《里斯本條約》未違背捷克憲法後,捷克便可望在今年底前批准。

歐盟各國也同意,為因應氣候變遷,到二○二○年之前需花費一千億歐元,因此每年應有二百至五百億歐元的經費,由全球已開發國家共同分擔,資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溫室效應問題。

但波蘭、保加利亞和波海三國等九國組成的聯盟強烈反對,表示他們比一些開發中國家─如巴西─貧窮,為什麼要出錢支助巴西?會議最後並未對各國的分擔數額作出決定。

在歐盟主席人選上,缺乏歐盟社會黨聯盟支持,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出線機率已大幅降低。新主席人選紛紛浮上台面,包括盧森堡總理容克、荷蘭總理巴克南德、拉脫維亞前總統維克費柏加、西班牙前總理崗薩拉茲、愛爾蘭前總理包頓等。

fsj 提到...

最後障礙捷克點頭 歐盟新憲 可望12月運作

【江靜玲/倫敦三日電】2009-11-04 中國時報

捷克共和國憲法法院三日裁決,歐洲聯盟(EU)的《里斯本條約》並未違反捷克憲法,為歐盟進一步整合清除了最後的障礙。捷克總統克勞斯隨即簽署批准,攸關歐盟未來建制與發展的《里斯本條約》,可望於今年十二月一日起正式運作。

《里斯本條約》須經歐盟廿七會員國批准通過,方能落實,捷克是唯一尚未批准的國家,因為反歐盟的克勞斯動用元首否決權予以杯葛,十七名質疑歐盟的國會議員亦向憲法法院申訴該條約違反捷克憲法。

上周的歐盟峰會因此特別通過的一項捷克條款,化解克勞斯對《里斯本條約》施行後,少數德裔族群據此向捷克要回二戰前失去土地的擔憂。

《里斯本條約》主旨,在於改革逐漸擴大的歐盟,使歐盟的運作更有效率,而十年協商彷彿一場冗長的政治馬拉松。條約實施之後,未來歐盟將設立一名任期二年半的主席(President),取代現行由各國輪流擔綱半年的制度。另外,還將設立一名類似歐盟外長的外交政策最高代表,以提升歐盟在國際的實質影響力。

《里斯本條約》將重新分配歐盟會員國投票權力,逐步實施條件性多數決,得以在達到會員國五五%以上、歐盟人口六五%以上的「雙重多數」條件下作成決議。

歐洲議會和歐洲法院的職權將因而擴大。多數歐洲領袖承認,《里斯本條約》維持了歐洲憲法的主要精神。

落實《里斯本條約》所有程序,至少要需要另一個十年。而從現在開始,歐洲各國政客關注的焦點,將是歐盟主席和歐盟外長兩項新職,花落誰家?

歐盟主席的實際權責,雖不若歐盟外長,但畢竟是歐盟最高盟主。先前呼聲最高的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出局後,新人選紛紛浮上檯面,包括盧森堡總理容克、荷蘭總理巴克南德、拉脫維亞前總統維克費柏加、西班牙前總理崗薩拉茲、愛爾蘭前總理包頓等。

具野心的國家和政客們,則把目標放在掌有實權的歐盟最高外交代表職務,英國外相米利班為其中之一,未來數周競爭將逐漸白熱化。十二月一日《里斯本條約》實施前,歐盟主席提名人選應可出爐。

若一切順利,今年耶誕節鐘聲響起時,歐盟也將邁入另一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