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7

考夫曼:合體金融巨獸…野性大發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2007.08.17

權威經濟學家考夫曼(Henry Kaufman)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文說,次級房貸風暴擴散全球,暴露信用金融工具過度發展,市場紀律失靈與政府無力加以節制的弊端,而跨國金融機構規模龐大,難以約束,已成為破壞市場紀律的金融巨獸。

信用刷到爆

考夫曼表示,目前的災情只是長期趨勢的冰山一角。傳統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與投資銀行的界線已經瓦解,合體金控巨獸的業務無所不包,一面扮演投資人角色,一面又諮詢客戶投資自己提供的金融資產。這不但造成利益衝突的潛在道德風險,也使金融機構變得太過龐大,沒有央行敢坐視其倒閉。

當金融機構躲在「大到不能倒」的保護傘下時,往往就漠視風險。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金融機構不斷發明新穎、奇異、複雜難解的衍生性信用金融商品,把許多原本無法在市場流通的商品證券化後,轉賣出去,賺取手續費。

這波證券化風潮使傳統的「流動性」觀念受到挑戰。依照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傳統觀念,流動性是指現金收益、可迅速變現的資產、企業庫存以及到期票券等等。而現在,證券化使任何資產、任何信用工具都可以變成在市場流通的商品,今日的「流動性」被等同於「信用額度」,幾乎不需以實際的資產做為擔保。

全球金融資訊網路的緊密相連,也對流動性氾濫推波助瀾。資金調度與資產變現的快速便利,使所有人都以為信用額度隨時垂手可得,而且總能保持在低廉的價格。資訊科技的進步,使任何金融商品似乎都能訂出價格。

大到不能倒

但是替這些複雜金融商品定價的模型,卻是建立在市場基本面穩固的前提上。一旦市場結構迅速改變,原本的風險定價模型就會失靈。對於次級房貸、垃圾債券這類高風險資產而言,市場快速變動時,原本的定價很快會與實際的交易狀況脫節,定價模型完全失效,損失變得難以評估。

市場力量原本扮演制約的功能,可以懲罰過度擴張信用風險的金融機構,使其虧損倒閉。但金融機構過於龐大,任其垮台可能造成系統性危機,因此「大到不能倒」的保護傘使市場約制失靈。小型金融機構也加速合併,希望能獲得這樣的保護傘。

各吹各的號

另一方面,各國央行目前似乎只小心翼翼地採取技術性的因應措施,對如何邁向更有效的金融監理卻欠缺明確的遠見,深怕過度干預會扼殺市場活力。於是市場機制與政府約束兩頭失靈,金融紀律蕩然無存。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當代經濟學缺乏像亞當斯密、凱因斯與傅利曼這樣的人物,無法提出綜合金融市場行為與經濟行為的整體架構。學術分化,經濟學家與財管學者各吹各的調。

因此,考夫曼呼籲Fed儘快擬定合適的貨幣政策,在市場紀律與政府管制之間取得平衡,否則更大的金融動盪還會繼續發生。一旦企業獲利開始下降,低於投資等級以下的垃圾債券,可能將是另一場大地震的震央。

※ 自由經濟,真自由...

* Our Risky New Financial Markets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18714343807498116.html?mod=googlenews_wsj

By HENRY KAUFMAN
August 15, 2007; Page A13

Tremors from America's quaking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have spread throughout the financial world. This latest disturbance in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is neither isolated nor idiosyncratic. It points to deeper, enduring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our markets -- changes that have profoundly altered the behavior of market participants in ways that tend to encourage risk-taking beyond prudent limits. Just as troubling is the failure of official policy makers to effectively rein in such excesses, leaving our financial system vulnerable to similar turmoil in the future.

The principal structural driver behind this and similar financial tribulations is the massive growth of financial markets, combined with a plethora of new credit instruments. By any measure, current financial activity -- new financing or secondary market trading volume -- dwarfs the past. The outstanding volume of nonfinancial debt now exceeds nominal GDP by $15 trillion, compared with $6 trillion a decade ago. Traditional credit instruments such as stocks, bonds and money-market obligations have been joined by a long and diverse roster of new obligations, many of them extraordinarily complicated. Along with the arcane tranches of mortgages that recently garnered attention are a myriad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ranging from those traded on exchanges to tailor-made products for the over-the-counter market.

Lead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grown rapidly as well. More importantly, they have evolved to become integrated, diversified, global enterprises that bear little resemblance to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investment banks or insurance companies. As these giants grow and dominate the market, they carry enormous potential for conflicts of interest -- they simultaneously act as investors of their own massive assets and as dealmakers and consultants on behalf of their clients. And their reach into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so broad and deep that no central bank is willing to allow the collapse of one of these leviathans. They are deemed "too big to fail."

These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have, in turn, encouraged a new understanding among market participants of liquidity. In the decades that followed World War II, liquidity was by and large an asset-based concept. For business corporations, it meant the size of cash and very liquid assets, the maturity of receivables, the turnover of inventory,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assets to total liabilities. For households, liquidity primarily meant the maturity of financial assets being held for contingencies along with funds that reliably would be available later in life. In contrast, firms and households today often blu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iquidity and credit availability. When thinking about liquid assets, present and future, it is now commonplace to think in terms of access to liabilities.

This new mindset has been abetted by the tidal wave of securitization -- the conversion of nonmarketable assets into marketable assets -- that swept across the financial world in recent decades. This flood of marketable assets not only has eroded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liquidity, it has stimulated risk appetites and fostered a belief that credit usually is available at reasonable prices.

Technological change also has bolstered the easy-credit outlook now commonplace among investors. As markets have been linked globally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s, financial information flows nearly instantaneously, computerized trading is spreading, and transactions are executed almost without delay. Investors can access financial data and participate in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and around the clock.

These two developments -- securitization and the seamless interconnectivity of markets -- have brought intricate quantitative risk modeling to the forefront of financial practices. Securitization generates market prices, wh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ers the power to quantify pricing and risk relationships. Few recognize, however, that such modeling assumes constancy in market fundamentals. This is because modeling does not adequately account for underlying structural changes when attempting to calculate future risks and prices.

Nor can models take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growing financial concentration in the making of markets and in the pricing of securities that are traded infrequently, or that have tailor-made attributes. And what about the risks to financial markets of a major military flare-up, the ravages of a pandemic flu, a terrorist attack that would immobilize computer networks, or even shifts in the broader monetary environment? Do the models quantify these and other profound risks in any meaningful way?

Then there is the question of asset pricing.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successful risk modeling is accurate pricing of the securities used in the analysis. Here, again, the strictly quantitative approach shows its weaknesses. Accurate pricing is a thorny challenge. In rapidly moving markets, the price of the last trade may be invalid for the next one. The price a dealer is prepared to quote may be no more than an indication of a potential trade. And the price quoted may be valid only for a small quantity of assets, not for the full amount in the investor's portfolio.

These problems are especially germane to securities of lower credit quality, where liquidity and marketability are often blurred in the mark-to-market process. Again,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s revealing: Quantitative modeling proved to work poorly in pricing those lower-quality assets. We can expect major problems of this kind in the below-investment-grade corporate bond market once corporate profits begin to decline.

Risk modeling -- with its clear-cut timeline and aura of certainty -- has encouraged investors to seek near-term profits while pushing aside more qualitative approaches to risk assessment that rely more heavily on judgment and reason. The appetite for near-term profits showed itself plainly in the environment leading up to the subprime mortgage debacle -- lead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re unwilling to pull back from aggressive lending and investing tactics. To do so, they feared, posed a number of risks, from loss of market share and underperforming earnings to shareholder discontent and a failure to meet the bonus expectations of employees.

The Federal Reserve cannot walk away from its responsibility to limit financial excesses. The central tenet of monetary policy i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Central bank policies and actions attempt to do this by providing just enough reserves to constrain the price of goods and services at acceptably low levels. But how can the Fed achieve this objective when widespread financial excesses are disrupting the functioning of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us threatening economic prosperity?

At the heart of the long-term underlying challenges that face the U.S. financial system i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enforce discipline. One way is to let competitive forces discipline market participants: The manager who performs well prospers, while those who do not fail. This is the central precept of free market economies. But this approach is compromised by the fact that advanced societies typically do not allow the process to follow through when it comes to very lar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fear is that the failure of behemoth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ll pose systemic risks both here and abroad.

Therefore, market discipline falls more heavily on smaller institutions, which in turn motivates them to merge into larger entities protected by the too-big-to-fail umbrella. This dynamic has driven financial concentration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for years to come. As financial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it will undermine marketability, trading activity and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f competition is not allowed to enforce market discipline, the most viable alternative is increased supervision ov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 In today's markets, there is hardly a clarion call for such measures. On the contrary, the markets oppose it, and politicians voice little if any support. For their part, central bankers do not possess a clear vision of how to proceed toward more effective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eir current, circumspect approach seems objectively technical, whereas greater intervention, they fear, would seem intrusive, subjective, even excessive.

What is missing today i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that pulls together financial-market behavior and economic behavior.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has become highly specialized and compartmentalized with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is, of course, another reflection of the increasingly specialized demands of our complex civilization. Regrettably, today's economics and finance professions have produced no minds with the analytical reach of Adam Smith, John Maynard Keynes or Milton Friedman.

It is therefore urgent that the Fed take the lead in formulating a monetary policy approach that strikes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market discipline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Until it does so, we will continue to see shocks of even greater intensity than the one now radiating outward from the quake in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 2007國際十大新聞頭條

美國乙醇計畫導致糧食價格飆升
10年內世界將遭遇糧食危機
衝擊全世界環境的煤
石油危機演習油價飆到150 美無計可施
科學家強調「生物燃料」的環境衝擊
投資新策略 Google打造低價再生能源
環保未來屋 預防「明天過後」

化石記錄支持全球暖化將會造成物種大滅絕
氣候暖化 亞洲經濟與社會發展將倒退
史上最大暖化會議召開
糧荒 一顆黃豆恐整垮世界

核心物價創8年半新高 通膨壓力加大
道德放兩邊:從亞力山大到企業肅貪與邪惡指數
美國之音年終報導:美中關係到亞洲城市化
「自由與繁榮之弧」的崩解
社會資本與政府再造

2025 年 12 大技術創新領域
阻礙科技進步的 10 大障礙

29 則留言:

fsj 提到...

可靠資訊不足 釀成風暴

【經濟日報╱編譯 吳國卿】 2007.08.20

美國的次級房貸泡沫破滅在極短的時間演變成全球性風暴,令各國央行措手不及,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可靠的資訊,導致驚惶的投資人撤出部分市場,引發前所未見的流動性危機。

雖然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藉挹注市場資金,和降低重貼現率,已暫時穩住市場人心,然而資訊不足的問題仍會是市場回穩的一大阻礙:如果投資人不信任資產的價值,不管融資成本多低,也不會冒險買進。

美林經濟學家羅森伯格在17日的報告中指出:「金融機構普遍因為資產價值的資訊缺乏而陷於癱瘓…這場危機最終還是要靠更好的資訊透明度來化解。」

次級房貸危機源於金融機構對抵押貸款的授信日趨寬鬆,使許多信用次佳的借款人也能借到高額貸款。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信用市場假設今日的資訊已遠比以前充足,因此可以精確預估違約的風險,並從抵押貸款衍生出更多複雜的抵押債務憑證(CDO)商品。

投資人如今發現,這類倉促組合的抵押貸款債券價值都被高估,而且無法明確估算其真正的價值,因此不敢冒然借錢給大量投資這類債券的銀行和避險基金,導致市場流動性凍結,業者慘遭套牢。即使是美國最大、最賺錢的抵押貸款業者全國金融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也必須仰賴銀行團的115億美元緊急融資,才能度過眼前的難關。

三位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艾可羅夫、史班斯和史迪利茲說,當資訊出現「不對稱」,例如賣方知道的資訊多於買方時,市場可能因而失靈。買方發現資訊不足時,會堅持支付較低的價格,甚至低於賣方願意賣出的價格,導致交易停頓,市場凍結。

現在的情況正是如此,尤其是抵押貸款擔保證券與商業本票市場陷於停頓,因為就是投資人無法正確評估擔保資產的價值。相較之下,垃圾債券市場反而較穩定,原因是垃圾債券的發行公司至少每季發表財報,有實質營運可以保證償付現金,投資人可以合理評估清償債務的風險。

「風險」和「不確定性」有明確的分別。當投資人有充分的資訊了解現實情況,知道其中有某些隨機性或運氣成分,他面對的就是風險。但不確定卻是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一頭栽進渾沌中。目前的金融市場就是一片渾沌,不知道接著會發生什麼事。



◆ 債信破產危機恐燒到明年秋

陳碧芬/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 2007.08.20

包封次級房貸債務的點子,到底怎麼來的?一點都不新奇,就是來自財務工程的數學模型。複雜且相互佐證的公式群,包封出完美的衍生性商品,卻儼然是共犯結構,一經某個角落的鬆動,立即讓全世界的帳面資產,在十天之內縮水了一五%。美國學界也開始辯論,調查殺人嫌犯的同時,要不要查一查手槍販子?

以紐約大學為首的美國財金學界,現正在界定此次的次級房貸危機。Nouriel Roubini教授說,一九九八年的LTCM事件是流動性風暴,此次是債信破產危機,一件又一件的債信或拖延或破產,會持續到明年第三季,即使如此,還是無法看清最嚴重的損失底層。

不過,知名金融財務公司多很快就算出持有基金的損失。巴克萊全球投資公司說,一個月結算的損失率約七%,澳洲基準資本公司則說,有些投資人十天以來已損失八○%,他們銷售的投資商品都有共同特色:內含複雜、跨洲國界的衍生性商品。如此龐大的差距,讓外行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台大財金系教授陳聖賢表示,新型衍生性金融商品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歷史資料可循,全都依賴數學模型計算,金融學術圈裡稱為「風險裡的風險」(risk of risk),不要說現在大家搞不清損失的部位,連當產品要問世時的定價(pricing)都是大學問,歷經損失後,要再定價更是大麻煩。

國內財金學界目前還未對次貸風暴提出回應,陳聖賢說,因為衍生性商品多是歐美先進市場設計,亞洲金融機構的能力不及,甚至分辨商品價值或能否投資的認知亦偏低,反映國內學界和金融機構的進步不夠快。

國際財金學界認為,待及這一波危機稍為平息後,將會陸續整理出許多研究議題,包括總體經濟與債信風險、美國聯準會利率政策、企業財務槓桿極限與關聯,以及債信危機後的解決方法、法規釐定等。

fsj 提到...

經濟趨緩?嚇壞美消費者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美聯社紐約七日電】 2007.09.08

美國8月就業人數低於預期,這是美國經濟溫和趨緩,還是美國經濟即將跌入全面衰退的徵兆?關鍵在消費者。經過數年大方消費之後,美國消費者現在會不會嚇壞了,收起信用卡,深鎖不用?

消費者不吝支出 維持經濟榮景

聯邦勞工部7日宣布工作流失四千個,是美國經濟禍不單行的又一壞消息。這個夏天是惡耗頻仍之季,包括抵押貸款的房屋違約被查封的數字沖天而上、房價一落千丈、金融界緊縮信用,以及股市三不五時狂瀉。不過,一片黯淡之中,消費者不吝支出一直維持光明面。

但現在畫面變得十分曖昧。許多公司的報表繼續顯示獲利表現強勁,並且預測2007全年成長紮實,但蘋果、全球最大辦公室用品商歐迪 (Office Depot)、哈雷機車等企業說,他們為消費者支出的情況擔心。

緊縮現象 恐引起骨牌效應

納那洛夫經濟顧問公司(Naroff Economic Advisors)首席經濟學家那洛夫說,在美國經濟中約占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支出已出現緊縮。如果消費者繼續惜買,「幾乎一定會引起骨牌效應」。

蘋果似乎也感覺到寒意,6日將8GB款i-Phone的價格從599美元(台幣1萬9800元)降為399美元(台幣1萬3100元)。7日,旗下品牌包括Calvin Klein的服裝業巨擘凱爾伍德(Kellwood)預期消費支出將減少,調降2007年盈餘預測。

豪華建商 降價促銷消化餘屋

上周宣布連續四季虧損的豪華建商Hovna-nian祭出新招,宣布9月14日開始連續三天降價,以減少待售房屋。

哈雷機車7日下修2007年業績預測,並已減少向經銷商出貨,公司執行長席莫解釋理由表示,「這是消費者面臨困難之際」。

韌性十足 預言衰退似乎嫌早

芝加哥名牌時裝代售店Daisy Shop說,8月初以來,上門客人只看不買。轉過街角,芝城平常人聲鼎沸的商店街「華麗一英里」,三天兩頭一片寂靜。

有人預測美國產業正在急遽收縮,經濟就要急轉直下,但新澤西洲「經濟展望組織」執行長包莫爾等人認為,過去兩年,油價高漲、利率連續17次調升,但經濟依然韌性十足,現在打賭美國經濟要衰退,「實在太早」。

fsj 提到...

◆ 次級房貸衝擊 英北石銀爆全國擠兌潮

江靜玲/倫敦十六日電 中國時報 2007.09.17

受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崩盤衝擊,英國第五大貸放款機構、北石銀行(Northern Rock )上周緊急向英國中央銀行調借300億英鎊(約600億美金)。消息傳出後,引發英國前所未見擠兌風暴。專家擔心,「北石」事件,將在英國造成銀行連鎖效應。

以房地產貸放款為主的北石銀行,是隨著英國近年房地產升值,業務持續擴大的英國金融機構之一。不同於一般傳統銀行,混合多種類業務,房地產貸放款業務,佔北石銀行總業務的百分之八十。

借調300億英鎊 引發信心危機

同樣的,有別於一般銀行,傳統以客戶儲蓄做為銀行貸款資金,北石銀行是以向金融市場上其他業者進行短期貸款,做為提供其客戶長期貸款基金。

月前當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傳出崩盤危機,英國金融專家即預料,英國市場可能受到波及。只是,無人料到,衝擊來的如此快速,造成英國社會前所未見的焦慮景象。

從上周末有關北石銀行向英格蘭中央銀行緊急借款300億英鎊(約600億美金)消息傳出後,全英75家北石銀行分行門口即大排長龍,在北石銀行放有存款的客戶,紛紛要求提領存款,或將存款轉到其他金融機構。

儘管英國政府,包括英國財相達林即時出現在第一線上,向大眾提出保證,進行信心喊話,並呼籲民眾切莫惶恐,但大批人群仍然聚集在北石銀行門口,表示不拿回自己存放在該銀行的錢,決心不準備離開。有些地方,甚至必需出動警察維持秩序。

不到48小時內,北石銀行150萬儲蓄戶,提走15億英鎊(約30億美金)存款。北石銀行的網路被擠爆,電話線路持續佔線,愈來愈多客戶,加入在北石銀行各個分行外排隊行列。迫使原本在周六只營業到中午十二時的許多分行,開放到下午二點,有的地方則被迫加班到晚間十點半。

財相出面喊話 難撫人民焦慮

平時業務安靜位於倫敦西北部猶太區內的北石銀行,是最好的例子之一。許多把終身儲蓄或養老金存放在此的退休人士,惶恐但堅定的站立在銀行外,繞著街角另一端的長隊中,一對老夫婦表示,他們有100萬英鎊(約200萬美金)放在北石銀行,「我們是老客戶了,或許這次的風波會過去,但我們寧可先把錢提出來。」。

預料,明天(周一)上班時間,還將有更多人湧入北石銀行提款。

英國中央銀行同意提供給北石銀行救急用的300億英鎊借款,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反倒像是一個「糖罐子」,反而吸引大眾急切把錢領走。

英國過去不是沒有出現過銀行危機,像是霸菱銀行曾因操作員李森案引發危機。可是,像這次北石銀行危機引發的全國性擠兌現象,英國媒體和財經專家表示,為「前所未見」。

一般認為,過去十年,英國房地產市場雖持續上揚,但時有崩盤傳聞,美國市場月前崩盤後,使英國社會益發不安,北石銀行事件的演變,顯然已成為英國社會對英國布朗政府信心的一項指標。



◆ 英銀求援 金融回穩夢碎

【經濟日報╱編譯 林聰毅】 2007.09.17

英國北岩銀行向央行求援事件重創歐洲股市與英鎊匯價,不僅粉碎了金融市場會迅速回歸正常的希望,也說明延燒至全球信用市場的次級房貸風暴,恐將再持續數月之久,甚至殃及明年的世界經濟成長。

在未來一、兩個,國際金融市場恐怕很難撥雲見日。現在最令投資人傷透腦筋的是,北岩銀行申請緊急資金紓困,究竟是整個信用市場危機的最後一章?還是情勢惡化的開始?

由於各國決策官員至今始終拿不出根本的解決辦法,這場危機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可能比1990年代後期亞洲金融危機,或是俄羅斯無力償債風暴之後的幾波市場動盪更嚴重與深遠。美國財政部長寶森上周警告說,市場信心受損導致短期借貸成本增逾半個百分點,且不會很快回復正常,歐洲中央銀行也呼應他的看法。

在信用市場發生信心危機後,金融機構的融資成本急遽攀升。次級房貸問題遲未解決的不確定性,使銀行逐漸普遍使用的資產抵押融資,在過去這個月日益吃緊。現在,銀行須付更高成本以維持資金流動的疑慮,迫使他們蓄積現金,市場現金流量變少,則導致倫敦銀行間拆放利率(Libor)扶搖直上。

為恢復信用市場信心,銀行可能被迫將某些贊助性投資工具列入資產負債表作為抵押品,以向央行及主管單位要求緊急現金紓困,結果將抑制總放貸金額。總貸款金額減少,加上市場借款利率升高,將進一步削弱經濟活動,除非對資產抵押融資和金融機構市場借款地位的信心在瞬間恢復,否則拆款利率將居高不下,並將很快轉嫁到企業與消費者身上。

各國央行無法立即壓低三個月拆款利率至其目標水準,說明了問題所在及其經濟成長的傷害。各國央行能控制非常短期的隔夜拆款利率,但不能在未解決根本原因的情況下,強迫各銀行壓低一個月、三個月,以及六個月期的拆放利率。

鑑於民間銀行的利率實際向上攀升,國際貨幣基金上周坦承,可能須下修明年美國、歐洲與日本的經濟成長率。路透上周發布的調查也下修七大工業國的經濟預測,認為美國明年有三成機率出現經濟衰退。(綜合外電)



◆ 美經濟 衰退訊號浮現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紐約十六日電】 2007.09.17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債券市場與就業統計已經聯手發出罕見的警訊,預告國經濟即將或已經開始衰退。

2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嚴重反轉、就業總人數比半年前下降,這兩項指標過去曾精準預測1990年與2001年的經濟衰退,如今兩項指標再度同時發出警告,代表的是雙重的警訊。

可想而知,兩項指標分開來看時,都可能代表錯誤的警報,但從來沒有同時誤報過。

第一項指標是2年期美國國庫公債殖利率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的差距,在正常情況下,國庫公債利率通常高於聯邦資金利率目標。

以債券市場的行話來說,公債利率低於聯邦資金利率時,叫做負殖利率曲線或負斜殖利率曲線,如果負值很大,等於預先警告經濟衰退。

以10日利差最大時來看,2年期公債殖利率降為3.854%,聯邦資金利率目標為5.25%,差距為1.396個百分點,是2001年1月以來最大的利差。

2001年1月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意外把聯邦資金利率目標降低0.5個百分點,驚喜萬分的股市曾經短暫慶祝,卻無法挽回從3月開始的經濟衰退。

第二個指標是全美就業人數和六個月前相比的變化,這項統計由勞工部家計調查發布。如果經濟成長,勞動人口增加,全國就業人數總是會增加。

但近日發布的8月就業報告中,全美就業人口為145,794,000人,比2月減少125,000人,就業人口數減少是經濟減緩的警告。

這項指標1990年7月出現過,當時正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第一個月,2001年7月再度出現,但沒有多少人當一回事。

當然,20年來,美國只碰到兩次經濟衰退,不足以證明任何指標的正確性,但如經濟衰退來臨,Fed會遭到忽視殖利率反轉、降息太慢、過於重視通貨膨脹的指責。

有時候,上述兩種指標中的一種會顯得相當疲弱,後來經濟卻沒有衰退,例如,1995年時就業人口總數表現疲軟,但利率指標並沒有相應的表現,不能預測經濟衰退。

同樣的,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瀕臨崩潰時,利率指標幾乎發出警告,但當時利差根本沒有高到1.3個百分點,何況當時就業人口指標一直維持強勁成長。

現在兩項指標都走弱,不保證美國經濟一定會衰退,卻或許可以說明Fed本周為什麼要改弦易轍、降低聯邦資金利率。

fsj 提到...

美國經濟大戲第三幕:美元危機

【經濟日報╱編譯 林聰毅】 2007.09.24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上周一口氣降息2碼後,市場恐慌情況似乎暫獲撫平,但緊接而來的外匯市場劇變,也讓最近的美國經濟大戲,由次級房貸風暴、利率焦點,正式邁進第三幕:美元貶值危機。

最近以來的情勢發展宛如一齣三部曲,首先是次級房貸風暴衝擊美國經濟;其次是信用市場危機造成的金融市場動盪,並在Fed 大幅調降基本利率0.5個百分點後暫時落幕;第三是美元劇烈貶值。市場人士擔心,若利率太低,恐將使外國投資人對美元失去信心,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就會升高。

目前,Fed主席柏南克和其他Fed事理都忐忑不安地觀察市場的後續反應。初步結果是股市止跌回升,短期利率下滑,但銀行資金吃緊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這些發展都在預料之中。真正會讓柏南克憂心的是,10年或30年期公債殖利率等長期利率上升,以及美元過去幾天劇貶1.5%。

長期利率走高可能是反映市場某些預期,包括Fed降息將穩定經濟、成長回升,以及利率不會如先前預期那麼低。另一更可能的解釋則是擔心通膨。無論是長期利率走高或是通膨惡化,對Fed 都沒好處。由於房貸與長期利率的連動關係比基本利率密切,Fed降息可能升高某些新房貸的成本。

美元若能緩慢貶值當然最好,但若外國投資人預期通膨惡化並且開始拋售美國公債,恐將演變成動盪與混亂。最糟的情況是,外國投資人拋售公債會反映在長期利率的走勢上,Fed對貨幣政策的控制力將減弱,經濟會陷入衰退。

美元持續走貶也會對世界其他地區造成影響,歐元升值的速度幾乎和美元貶值一樣快,因出口競爭力減弱而苦不堪言的歐洲企業,勢必要求降息以補償匯差損失,但歐洲中央銀行不願照辦。公開或暗地釘住美元的亞洲國家也會有麻煩,中國大陸將大舉買進美元,但無法維持太久,否則就得讓人民幣升值,外匯存底勢將蒙受鉅額損失。

美元貶值只是Fed降息的副作用之一,柏南克與其他Fed在大幅降息以減低經濟衰退機率之際,可別忘記美國對世界各國都是淨負債,就債務人身分而言,打擊通膨的信譽對美國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美元的威脅關係重大,Fed若要再降息,應該三思而行。(綜合外電)

fsj 提到...

美元猛跌 美企業遭歐亞大併購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7.10.03

美經營主權恐會旁落

美元跌跌不休,給了歐、亞、加拿大公司撿便宜的良機,趁機併購美國公司,讓美國寫下企業出售最快紀錄。美國經濟學者擔心,如果美元繼續下挫,可能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減價拍賣」,美國將面臨工作機會減少、經營主權旁落的危險。

供購總額已高達8.4兆

今年迄今美國企業被外國買主併購的總額已達2574億美元(約台幣8.4兆),這項金額比2000年以來歷年全年總額都高;最新一筆交易是加拿大多倫多道明銀行以85億美元併購銀行控股公司Commerce Bancorp。

在外國併購最盛的新英格蘭地區,今年前九個月已有69家公司被外國企業買下,總金額308億美元也創下七年新高。其中包括台灣晶片設計公司聯發科技以3.5億美元收購模擬器件公司(ADI)手機晶片業務。

併購美國公司讓外國企業得以打入美國市場,同時也可取得美國的先進技術。外國企業的來勢洶洶讓美國經濟學者十分憂心,科技是美國經濟最有價值的一塊,外國可能藉此掌控美國的未來。

美國人工作機會將減少

學者指出,多國企業併購行動是全球化不可避免的趨勢,就某些方面來說,外國企業可能比美國買家願意加碼投資;比起避險基金,歐洲和亞洲企業也比較有長遠投資計畫,這是有利之處。不過,萬一出現風險,外國企業可能迅速縮減美國業務,讓美國人面臨失業。

荷蘭的飛利浦電子在6月間以7.14億美元併購美國照明系統公司Color Kinetics,做為飛利浦的全球研發中心,ColorKinetics業務因此更加成長。但是遭外國企業併購的命運可能天差地別,法國通訊設備大廠Alcatel去年買下美國對手Lucent,已在上個月宣布將大幅裁員數千人。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Caritor以8.5億美元收購波士頓技術服務公司Keanem後也決定裁員四分之一。

美國學者指出,外國企業坐鎮歐洲、亞洲或中東,在當地決定對美國設廠或經營計畫,美國工人和社會都可能受制外力。

fsj 提到...

觀念平台:誰該捍衛美元?

沈雲驄 中國時報 2007.10.10

美元又跌了。除了上周創新高的加幣、英鎊、歐元,本周才過兩天,澳幣與新幣也雙雙跟著漲到歷史新高。看著自己國家的貨幣不斷升值,有些國家看起來老神在在,有些,開始急了。

先說澳幣。本周一,澳幣兌美元就創下二十三年來的新高。現在想換一塊錢澳幣,得花九○美分。當次級房貸風暴在八月中旬肆虐期間,外匯市場上七○美分就能換到一澳幣。才短短兩個月,升值了快三成。

隔天,換新加坡幣登場,上演匯率創新高的戲碼。一塊錢美元,周二當天只能換到一.四新幣。這是新加坡獨立以來,兌美元匯率第一次這麼高。光是過去一個月,就漲了三.六%,如果從二○○四年四月算起,更是升值了一四.二%。假如你在當時買了新幣,到新加坡放定存,除了賺利息,還能賺匯差。

表面上,美元雖然一跌在跌,大部分國家都顯得老神在在。首先,許多外匯存底雄厚的國家,包括台灣在內,央行總裁們都在各顯神通,用自己的方法與崩壞中的美元周旋。而目前為止,似乎也還沒傳出有哪個國家,因為對美元匯率猛漲而陷入危機或困境的例子。

而且,樂觀的分析師基本上仍然相信,美元就算崩壞,程度也有限。因為美元如果繼續跌下去,受害的也不是美國,而是這些外匯存底中握有大量美元的國家。換言之,萬一美元真的面臨更大的危機,這些國家會比美國更用力捍衛美元。「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美國前財長約翰.康納利多年前這句說給歐洲人聽的名言,現在也居然也常被用在亞洲人身上。

不過,也別因此就輕忽了美元繼續崩壞下去的後果。目前最擔心美元繼續崩壞的,是好不容易經濟才有點起色的歐元區。許多歐洲企業最近也急了,動作頻頻地向正在召開的財長會議施壓,希望能在月底召開的七大工業國高峰會中,找出不讓歐元繼續升值、傷害歐洲出口產業的方法。

另外,目前許多國家的經濟雖然不錯,卻未必足以支撐過高的匯率。特別是那些一年來貨幣快速升值並造成資產價格膨脹的國家,已經在防範金融風暴在自己身上重演。

一些新興國家其實心裡也知道,美元的崩壞並不是沒有傷害的,只不過目前為止傷害還沒有很明顯而已。例如,許多擁有龐大外匯存底的國家,所擁有的美元資產就在這波崩壞潮中嚴重遭到侵蝕。拿印度為例,從二○○二年至今,若從美元兌歐元的匯率來換算,超過一千七百億美元的印度外匯存底,帳面上整整就蒸發了近四分之一,相當於超過三百二十億美元。

這也就是為什麼,從中東到中南美洲,許多國家都在暗中盤算著,要怎樣不讓自己好不容易掙來的外匯資產,不會被這波美元崩壞給拖累。中國今年打算用外匯存底來投資,委內瑞拉不斷放話說要改買歐元,俄羅斯也將撥出高達一千兩百億成立穩定基金,都是幾個今年才發生的例子而已。

美元崩壞的源頭,是一九七○年代以來美元本位制的實施,讓美國可以豪爽地印美鈔來買進世界各地的商品,然後再發行債券換回外銷國家手上的美鈔。多年來,從日本到墨西哥到東南亞,這個機制已經造成了無數的傷害,最近還沒完全落幕的次級房貸風暴,更讓火苗回燒到美國。誰說,美元只是美國的貨幣,只是「別人」的問題?

fsj 提到...

新興市場 恐引發另一場泡沫

【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綜合華盛頓二十二日電】 2007.10.23

重量級國際銀行家警告說,尋求高報酬率以及躲避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投資人,最近紛紛轉戰新興市場,過多熱錢的湧入,恐將引發另一場泡沫。

國際金融協會(IIF)21發布報告說,新興市場大致逃過撼動美國與歐洲金融市場的次級房貸與結構型融資危機。由全球數百家銀行組合的IIF說,今年流入新興市場的私人資本,將由去年5,730億美元增至6,200億美元,明年的資本流入將再創另一高峰,約達6,000億美元。

IIF並預測,在今年底全球30大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外匯存底總額將達到3.46兆美元,首度超越新興市場國家約3.3兆美元的外債總和。這30大新興市場國家今年的外匯存底將上升7,560億美元,高於去年的5,540億美元增幅,明年預估會增加7,070億美元。

IIF說,新興市場經濟體明年將出現龐大的經常帳順差。今年中國大陸的經常帳順差可能有3,800億美元,明年會有4,500億美元,且明年底前的外匯存底可能達到1.9兆美元。

花旗銀行執行長兼IIF副主席羅德斯說:「現階段全球經濟滿佈風險,且將蔓延至新興市場。」「我擔心對新興市場有信心的投資人,可能將資產價格推升至難以為繼的水準。」「市場可能過熱,當修正到來,將會有一場硬著陸。」

IIF執行董事達拉雷說:「現在他們幾乎成為資金的避險港,有演變成為資本泡沫的風險。」

羅德斯表示,對商品的強勁需求也帶動新興市場的股市表現。但商品行情居高不下,可能助長通膨。中國大陸已經出現通膨跡象,羅德斯呼籲中共當局採取「更多措施」以冷卻過熱經濟。阿克曼說,「只要次級房貸市場與相關結構型融資引發的金融動盪」,對總體經濟的衝擊不再惡化,已開發國家股市應可獲支撐。

fsj 提到...

美卡債9,150億美元 下波浩劫?

【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綜合紐約三十一日電】 2007.11.01

美國的信用卡債已膨脹到9,150億美元的空前水準,不斷攀升的違約率尤其令銀行業忐忑不安,深恐會演變成繼次級房貸之後的另一場金融核爆。

財星雜誌(Fortune)30日報導,非常巧合的是,次級房貸風暴涉及的證券債務也約有9,000億美元。如今,消費者債務鏈的另一環節信用卡,也開始顯露緊張跡象,花旗、美國運通和美國銀行(BOA )等大型金融機構,對信用卡債可能釀成的風暴感到憂心忡忡。

美國各大銀行上月發布2001年以來表現最差的財報,除次級房貸外,信用卡違約率升高的疑慮也出現在財報上。花旗集團說,消費者信用成本加重造成獲利下滑57%,並表示將提列22.4億美元放款損失準備金,以因應未來的信用違約。

花旗集團財務長柯瑞騰說,信用卡欠款或預支現金的情況首次開始增加,經驗告訴他,未來可能出現麻煩。美國運通也看到「緊張跡象」,並將核心的美國信用卡部門損失準備金提高44%。

第一資本公司(Capital One)、美國銀行,以及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均表示,他們中長期的信用卡損失可能增加20%,甚至更高。

美國信用卡債是震撼金融市場的另一顆未爆彈嗎?德意志銀行的美國銀行分析師梅約說:「我們正高度警戒監視潛在的骨牌效應。」

研究業者TowerGroup公司分析師莫洛尼預期,信用卡呆帳將會升高,因為之前用房屋淨值信用額度(HELOC)繳納信用卡支出的消費者,其信用卡債開始逐漸攀升。當房價上揚,消費者很容易靠房屋的增值繼續貸款,但隨著房價崩跌,高槓桿的消費者可能很難繼續償債。

最後,信用卡債就像擔保債權憑證(CDO)和其他資產抵押證券一樣,被切割成好幾塊,再包裝成證券出售。呆帳增加不僅傷害銀行以及由信用卡應收帳款擔保的證券,隨著消費者無力償債,這些證券的價值減損,導致銀行、避險基金的投資組合、機構法人,以及持有這些證券的退休金基金蒙受損失。

若損害的擴散範圍夠廣,對經濟的傷害程度可能不下於次級房貸危機。

fsj 提到...

美元如果崩跌 全球跟著剉? 台股市值蒸發2.8兆

◆ 美元如果崩跌 全球跟著剉

【聯合報╱記者劉永祥/綜合報導】 2007.11.13

近來美元以出乎市場預期的幅度貶值,外界開始擔心,過去一甲子肩負穩定全球金融體系的美元,是否會成為引爆全球經濟危機的禍首?

上周美元兌歐元匯率再創歷史新低,對英鎊匯率也達26年低點。2002年以來,美元兌歐元匯率已下跌41.2%,兌英鎊下跌32.8%。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指出,近年來,美元危機一直是全球經濟最害怕的發展;一旦外國投資者突然放棄美元資產,造成美元崩跌,屆時美國聯準會面對美元狂跌,將無法再以降息手段來促進經濟發展,全球金融市場將崩盤(crash)。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Bar-clays Capital的David Woo指出,次級房貸引發的信用危機,已讓美元失去避風港的角色;一些評論者甚至說,市場的反應好像是美元已失去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美元不會在一夕之間失去儲備貨幣地位,但全球信心確實已動搖。」

金融時報表示,上周美元貶值,伴隨著股市下跌及借貸成本上揚,可能是巧合,但也可能是外國投資人期望美元資產提供更高收益的徵兆。最壞況狀是,對美元前景的擔憂將促使投資人瘋狂賣出美元,屆時美國經濟需要降息來提升景氣,但聯準會卻必須升息來支撐美元及遏制通膨。

金融時報說,這種極端的狀況,目前還不會發生。但近來發展顯示,在一些特定狀況下,聯準會無法拯救美國經濟及金融市場;持續相信聯準會是全能的投資人,應認清這個事實。

「經濟學人」分析,目前看起來,大家擔憂的「美元夢魘」還不太可能發生。儘管中國官員的談話引發市場猜測,但近年來各國外匯存底持有美元比率只是逐漸減少,各國央行突然大幅減持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金融時報仍提醒,一個或更多國家放棄緊釘美元匯率政策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一旦成真,國際美元需求就會減少。另外,美國銀行迄今仍在釐清投資次級房貸相關商品造成的損失,也已動搖投資人對美國股市的信心。



◆ 保住現金 海外基金狂贖800億

李國煌、林志昊/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 2007.11.13

亞洲股市昨天災情慘重,市場信心崩潰。統計自十一月上旬,國內投資人贖回的海外股票型基金,累計超過八百億台幣,創五年來單周最大贖回金額。台股共同基金在同一期間,亦因淨值減損而縮水五百億。投信人員建議,投資人應增加現金部位,提高流動性。

銀行投資顧問部門主管指出,日圓匯價昨天衝高到一一○,十年美債殖利率跌到四.二%,意味著獲利了結的全球資金,都在往避險的方向走,在一片驚恐氣氛中,海外股票基金申購金額急凍,昨天單日縮到十數億。

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說,今年股市震盪愈來愈大,股災發生次數愈來愈密集,二月、七月、十月、十一月連續爆發股災,經過數次教訓,銀行理專一有風吹草動,都告訴客戶「先撤再說」。包括中國信託、台北富邦銀、花旗銀、台新銀、荷銀、渣打銀、匯豐銀,以及其它多家大型本國民營銀行的財富管理客戶,海外基金贖回金額連日上升。

統計十一月海外股票基金贖回潮,和七月底、八月中全球股災期間相比,速度更快、金額更大。金融界人士說,十一月至十日為止,各式海外基金加上投信台股基金,金額遽減一千三百億以上。

在台股基金部分,十月底基金總規模約五千億以上,而上周五已大減五百億,縮減幅度約一成。投信業指出,受台股暴跌一千多點影響,基金淨值開始縮水,如果行情再跌,可能引爆一波台股基金贖回潮。

一家外商銀行主管說,全球資金潮大流竄的方向很明顯,大舉逃離股市,轉向償還日圓借款,避入美國公債,在國際資金潮洶湧帶動下,日本經濟不振、股市疲弱,日圓匯價卻一路升值到一一○價位。

另外一股資金洪流躲入美國公債市場避險,影響所及,美國公債殖利率明顯大跌,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昨天已掉到四.二一五%,二年期公債殖利率昨天更跌到三.四一%。

不論二年、五年、十年期美債殖利率,都比七月股災還低,大批資金緊抱美國政府公債,外商銀投資顧問部主管說,從二年期公債殖利率來看,市場預期,聯準會三度降息,勢不可免。



◆ 次貸虧損 恐添千億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綜合紐約十二日電】 2007.11.13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15日將實施新規定,華爾街銀行與券商須以市價認列第三級資產,屆時恐將對多達4,000億美元的高風險資產認列減損,使次級房貸風暴再添1,000億美元的損失。

FASB第157條新會計法規的實施,對已經焦頭爛額的華爾街銀行與券商而言,簡直是雪上加霜。在此之前,第三級資產的估價是由這些金融機構自由心證,新法實施後,花旗集團(Citigroup)、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無法再以自行「假設」的價格來認列次貸抵押或其他形態債券的價值,必須以市價反映,而市價通常遠低於先前的估價。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首席信貸策略師簡朱亞(Bob Janjuah)說,這項新法規可能迫使各銀行在各類不良債信損失高達5,000 億美元之外,再增列1,000億美元的資產減損。第三級資產的黑洞究竟有多大?光是華爾街六大銀行總共有3,650億美元,包括花旗集團的1,28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的880億美元、高盛的720億美元,以及雷曼兄弟的350億美元在內。

蘇格蘭皇家銀行分析師認為,金融機構沖銷金額可能再添1,000億美元,信用危機全部浮上檯面後的虧損可能在2,500億至5,000億美元。英國皇家資產管理公司分析師薩吉夫則認為,光是花旗和美林已承認的損失就達200億美元,1,000億美元還是保守估計。他並警告說,銀行可能必須出售股票以彌補虧損,進而連累股票投資人。

雖然第三級資產的交易量很小,但從ABX指數可大略窺知市值1.2 兆多美元次級房貸證券的真貌。ABX指數顯示,最低等級的2006年債券形同廢紙一張,BBB等級的價值已貶至1.8折,AA等級的價值約剩六折,而AAA等級接近85折。

此外,在規模3兆美元的全球擔保債權憑證(CDO)市場,CDO的價值也直直落,例如美林持有的CDO已貶值三成。



◆ 10天跌1139點 市值蒸發2.8兆

王宗彤/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13

慘,台股十二日再重挫三百點,自十一月以來,十個交易日跌了一一三九點,跌幅達十一.六一%,市值蒸發約二.八兆。十天內股民平均減少約三十五萬元,相當於一個月三萬月薪上班族一年的年薪了。昨單日跌逾三百點,每位股民單日損失約九.三萬元。

受到次貸、油價等利空風暴擴大下,上周五(九日)美股尾盤下殺,再創波段新低,再加上大陸調升存準率,黑色星期一風暴再度重創亞股,日、韓、台 、港、陸股市全面低盤開出,無一倖免,跌幅均超過三%以上。

每位股民 平均賠三十五萬

台股十二日開盤即重挫二一五點,盤中一度重挫三四四點,跌幅高達三.八三%,終場下跌三○○.三一點,以八六七○.六一點作收,成交值一四二八.七二億元,跌幅三.三四%,為此波自十月三十日高點九八五九點回檔以來新低水準。十二日外資單日賣超二一六.二二億元,只有投信還逆勢買超三.五億元。

根據統計,今年有三次美、亞股股災,二月股災美、亞股主要股市跌幅都在十%以內,其後一個月的復原能力,除了美股漲幅超過一成外,新加坡和上證綜合指數漲幅相對搶眼;接下來七月次級房貸股災爆發以來,只有上證綜合指數逆勢走強、不跌反漲一成以上,接下來漲幅還逾二十六%,最為強勢。不過,十月底以來的股災,以台灣和上證綜合跌幅最凶,超過一成。

全球股災 台灣上海跌最凶

到底何時才能止跌,是投資人最關心的話題。匯豐中華投信表示,台股受美股重挫,短線已有超跌情況,短線可望出現一波反彈,投資人不必急於停損或進場,反而可趁修正時,布局具基本面且跌深的族群。

匯豐龍鳳基金經理人黃世洽表示,除了次級風暴影響持續外,另一個讓市場擔心的就是美元走弱,而亞幣走強影響出口類股獲利。

黃世洽認為,隨著Fed降息,次級房貸風暴問題似乎已獲控制,但近期美國銀行獲利數字不佳,多少都會衝擊投資信心;不過,整體而言,台股基本面相當強勁,近期瑞銀證券還調高面板、手機與筆記型電腦第四季出貨量,花旗環球將台股企業獲利由三十一%調高到三十八%,二○○八年還有近兩成的成長。

大盤築底 個股可能見反彈

因此,黃世洽建議投資人,短期跌深的台股,指數應會嘗試築底,個股可能上演跌深反彈行情,因此,仍可趁修正期間,尋找具基本面的個股,少量布局。

日盛投信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陳舜津表示,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餘波持續擴散,投資人出現恐慌性賣壓在所難免,但預期次貸餘波近期在金融機構陸續提列虧損金額後,負面衝擊可望逐漸淡化,預料這波拉回修正幅度應不致比今年七月股災還大。只是短期市場仍難脫震盪整理,投資人還是要靜觀其變。

fsj 提到...

OPEC烏龍 秘會對美元歧見曝光

◆ OPEC烏龍 秘密會議變直播 對美元歧見曝光

東森新聞報/記者陳國華/編譯 2007-11-19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高峰會16日晚間的部長閉門秘密會議,各會員國對於美元走貶的疑慮,是否要列入最後的宣言中爭執不下。更糟的是,由於工程人員的疏失,這場秘密會議竟然對外直播半小時之久。

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舉行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高峰會16日晚間的部長閉門會議傳出了大烏龍,會議中各國部長對於美元持續走貶憂心忡忡,但是否要列入最後宣言則各有不同的意見,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長還警告,光是讓媒體得知部長們在討論美元走貶,就可能促成美元貶值。

誰知道這段原本應該是秘密討論的內容,因為工程人員的疏失,讓閉門會議竟然對外直播了半小時之久。

美元持續走貶,OPEC會員國因為以美元計價的油品損失慘重,伊朗總統艾瑪丹加更是抓準機會大肆抨擊。艾瑪丹加說:「美元一直貶值,所有OPEC的會員國對此都相當不滿。」

不過在最後宣言中,OPEC還是做出承諾,會充分供應市場所需,以滿足全球對石油的需求。

但分析師表示,這次烏龍直播事件除了透露出OPEC會員國都看跌美元之外,也勢必影響到周一國際金融市場開盤後的美元表現。美元如果持續下跌,已經居高不下的油價恐怕還會再度順勢上漲。



◆ 美元疲軟 OPEC擬一籃子貨幣計價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07.11.19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元首高峰會18日宣示,將為全球市場提供「適當、及時和充足的」原油供應,但對於美元疲軟問題,OPEC峰會帶著尖銳的政治分歧落幕。伊朗主張原油停止以美元計價的建議未過關,不過OPEC將成立委員會研究以一籃子貨幣計價。

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上周升到創紀錄的每桶98.62美元,不過美元疲軟,OPEC成員國在國際市場中的購買力下降,反美國家因而出現檢討美元計價傳統的聲音。

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在閉幕記者會說:「他們得到石油,卻給我們廢紙。美元一直跌,元首們都不滿。與會元首對改用某個可靠的強勢貨幣表示興趣。會議決定成立石油部長和財政部長組成的委員會,探討以其他貨幣計價的可能性。」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也應和說:「美元帝國必須終結。大家沒看到,美元像沒有降落傘的自由落體嗎?」他認為,歐元是比較好的選擇。

阿馬丁加德另外提議,OPEC創造自己的強勢貨幣,這樣對該組織和全世界都有益。

伊朗、委內瑞拉兩國與美國關係惡劣,如果原油不以美元計價,將使美國遭遇政治重創,但伊、委顯然還未能說服足夠OPEC會員國支持。

伊朗是OPEC僅次於沙烏地的第二大產油國,已要求石油進口國用伊朗幣(里爾)付款。

伊朗16日提議,在閉幕聲明提到美元走弱的疑慮,遭美國盟邦沙烏地反對,但從OPEC的聲明可看出,沙國已妥協。聲明中說:「OPEC將研究提升會員國金融合作的方式,包括部分國家元首和政府的提議。」

伊拉克石油部長沙里斯塔尼18日表示,OPEC石油及財長委員會將提出一籃子貨幣的建議,供會員國定奪。沙里斯塔尼並未提出時間表。

油價逼近一百美元天價,促使石油消費大國呼籲OPEC增產,但13個國家組成的OPEC上周表示,增產問題要等到12月5日在阿布達比舉行的會議才可能決定。

fsj 提到...

資金恐撤出東亞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路透倫敦、香港二十二日電】 2007.11.23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持續蔓延,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估計,次貸問題造成的整體損失可能高達3,000億美元。而亞洲開發銀行(ADB)也警告,次貸造成的全球金融動盪可能使資金掉頭流出東亞,造成信用緊縮問題。

OECD在21日發表的報告中說:「借款成本墊高對企業或消費者的影響,通常要好幾個月才會完全展現,加上衝擊往往是一波波來襲,由此可見市場最近的修正,可能只是長期下滑的序曲。」

亞銀表示,儘管新興東亞市場成長強勁,受次貸風暴衝擊較輕,但「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盪,避險心態增強,加上風險價格重估,可能使原本流進該地區的資本(尤其是「套利交易」資金)出現逆轉。」

OECD的市場趨勢報告指出,花旗、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聯合成立超級基金(Super Conduit),打算收購岌岌可危的結構式投資工具(SIV)部位,有助於避免這類證券資產的價格因持有人拋售而暴跌。但OECD表示,及早行動十分重要。

OECD報告認為,明年春可能才是災難的頂點。報告估計,8,900億美元的美國次級房貸將在2008年重設為更高的利率,還不起錢的貸款戶紛紛違約,法拍屋價格又面臨下滑,會造成以這些房貸擔保的資產價格崩落。2008年3月將是利率重設的最高峰。

OECD假設,這些次級房貸將在2008年的利率重設潮中損失14%,那麼放款者合計將損失1,250億美元。若是算進「Alt-A」等級的「次優級」房貸,累計損失總額「似乎可能」達到2,000億到3,000億美元。

銀行、基金與銀行設立的SIV的曝險資產,主要是抵押債權憑證(CDO),以及把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包入的合成型抵押債務憑證(Synthetic CDO;CSO)。CDO是以複雜方式包裝房貸、卡債後,銷售給金融機構的一種投資工具。OECD估計,在今年6月,也就是最嚴重的次貸危機爆發前,這類CDO/CSO資產的總值接近3兆美元,同月銀行持有的SIV總值約4,000億美元。

這些CDO/CSO中,約46%由避險基金持有,總值約1.4兆美元;銀行持有25%,價值約7,500億美元;資產管理公司持有19%,保險公司持有10%。

fsj 提到...

感恩節消費成長無濟於事 專家:美國經濟衰退輪廓已成形!

鉅亨網/程宜華/綜合外電 2007年11月27日

美國感恩節消費較去年同期增加4.8%,但假期後平均消費反而比去年減少了3.5%,而且假期間的物價指數大升7.9%,顯然,在一頓美味溫馨的火雞大餐後,美國經濟的烏雲密布仍未褪去。

根據《路透社》和民調機構 《Zogby》最新的調查顯示,受訪的美國人中,有 40%認為明年度全美經濟將步入衰退,遠超過一個月前的 31%。而自從 7月以來,美國有50萬名失業人口,遠超過2001年的數字。

《Fortune》 資深主筆Colin Barr表示,在經過多年來的奢華生活後,現在是美國人該付出代價的時候了。民生所需的能源價格不斷上漲,意味著未來暖氣和瓦斯的成本將提高。就業人口成長將放緩,薪水也跟著縮水。

最近忽跌忽漲的股市,金融類股的陰霾始終揮之不去。最重要的是房價,這個美國消費者最具價值的資產,也正逐漸失去昔日的光芒,連消費者信心漸漸消失殆盡。

消費緊縮的證據,從許多消費相關行業的財報中可瞧見端倪。

美國第二大連鎖大型商店Target(TGT-US)第 3季財報中的獲利意外下滑,聲稱因為利潤高的服飾和家用商品銷售業績不佳。而連鎖咖啡店Starbucks(SBUX-US)日前表示顧客人數有減少的趨勢。零售業巨頭Wal-mart(WMT-US)也無法倖免於難, 9月時股價一度滑落至 6年新低。

消費支出佔美國的經濟活動達 1/3,而經濟衰退一般定義為兩季以上的經濟萎縮。有些經濟學家認為無可避免的,種種跡象都顯示美國經濟在未來一年中將停止成長,也是2001年來首見。現在最重要的疑慮不是在於經濟是否會衰退,而是衰退的嚴重性。

不過也有人認為,美國聯準會 (Fed)將會扮演好這條經濟大船的舵手角色,美國雖見緩慢成長,但並不至於到經濟衰退。事實上, Fed已經 2次降息,期權市場顯示投資人預期 Fed將在下個月11日將再降息至 4.25%。

但美林北美首席經濟學家 David Rosenberg等人卻表示懷疑,對於眼前這一大堆個人、企業和政府的債務, Fed光靠降息來解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年前任 Fed主席Alan Greenspan為了挽救經濟,一連串的降息舉動,信貸市場充裕富彈性,在2003年時利率一度曾僅有1%。對此 Rosenberg表示,低利和寬鬆的貸款環境,也是引起這一次經濟衰退的關鍵因素。現在隨著企業壞帳不斷出現,信貸市場緊縮,投資者紛紛逃往比美國政府債券還具風險的地區,因為他們已經漸漸對美國失去了信心。

更糟的是,美國的銀行體系也受到沉重的財務壓力。華爾街上的銀行共計今年已認列超過 400億美元的損失,追根究柢後,肇禍者就是已變質的次級房貸和抵押債券憑證 (CDO)。這些金融業者早些年為了增加收益和分散風險,將債務包裝過後,再推出以次級房貸為擔保的金融商品。現在這些商品的鉅額虧損,導致銀行和券商不再貸款給企業和個人,進而引發經濟發展停滯。

而由聯邦政府資助的貸款融資公司 Freddie Mac(Fre-US),上周宣布第 3季虧損達20.2億美元,並預估年底至2008的信用損失將會持續擴大。

「這場來自房市的病毒,正在散播至各地。抵押貸款占美國銀行資產收入的 63%,這場風暴將席捲美國。」北美信託(Northern Trust)的首席經濟學家Paul Kasriel表示。

抵押貸款佔銀行資產如此高的比例,當然金融機構會不斷傳出虧損的消息,Paul Kasriel認為聯準會主席Ben Bernanke正處於一個無法與當年葛老相比擬的困境裡。

「我懷疑Bernanke是否有相同的降息自由空間。」經濟學家Paul Kasriel指出,當年 Greenspan大刀闊斧地降息,其實美國的金融業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銀行依然能夠持續擴展次級信貸的業務。而現在不一樣了,基於金融體系的壞帳不斷,美元又持續走貶,低利環境將會更惡化現況。

Paul Kasriel進一步指出,他並不希望看到貸款標準又重新寬鬆。相反地,他期盼有更大風險的轉變,遏止信貸成長以及降低資產價值,例如房地產。比如說,美國中等房價中位必須得下降 17%,回到2001年的水準,如此大的跌幅將進而削減房屋抵押貸款的盛行,打擊消費者的荷包。

結合消費衰退和沉重金融體系,有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的金融界以後的日子恐怕很難過。

「簡單來說,現在金融市場正處於一個臨界點,縱使仍有人願意繼續投資,但我相信在未來幾個星期內,投資人將會真正面臨美國經濟衰退的事實。」基金公司 Hussman的經理人John Hussman表示。

一位來自紐約大學 (NYU)的經濟學教授看法更直接。這位早在多年前就已預言美國房市將走入泡沫的教授 Nouriel Roubini,最近撰文寫道經濟衰退已無法避免,認為惡化中資金和信貸緊縮所帶來的風險,將導致廣義上的金融體系出現首見的崩潰。

「這種崩潰,將包括像之前在英國 Northern Rock銀行出現的擠兌現象,以及更多券商交易公司宣布破產。」 Nouriel Roubini在文中警告。

當然此種較危激進的言論,信與不信者參半。替 ING壽險集團撰寫投資周刊的經濟學家 Jim Griffin並不想去預測經濟是否衰退,他相信多數關於國家和金融體系的分析大多只是危言聳聽,言過其實罷了。

Jim Griffin 認為,今年秋天的這場風暴其實是全球經濟「未來歷史的一個階段」,美國只是從領導世界經濟的角色,變成了助長新興國家成長的動力。他預估美國的出口將出現成長,數據顯示過去 7個月美國的月出口額頻創新高記錄,對經濟成長貢獻度不斷提高,藉此可以緩和房市衝擊和累積債務的衝擊。

美林北美首席經濟學家 David Rosenberg雖然沒有如此樂觀,但對於一昧看空的說法也不完全贊同。

「我們歷史上曾發生過消費衰退的事件,但經濟發展並沒有因此畫下句點。」

fsj 提到...

南方銀行要提回存在北半球的錢

郭篤為/巴拿馬九日電 中國時報 2007.12.11

南美洲六國元首九日在阿根廷首都簽署協議,「南方銀行」正式宣告成立,提供替代歐美主導的國際金融組織的另一選擇。提供主要資金來源的委內瑞拉,將藉此進一步推動拉丁美洲整合反美的「玻利瓦革命」。

由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厄瓜多、巴拉圭和烏拉圭簽署成立的「南方銀行」,總部將設於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啟動資金為七十億美元。該銀行將提供六國條件更為寬鬆且不附帶政治條件的融資,擺脫「國際貨幣基金會」和「世界銀行」向這些國家提供貸款時附加的經濟政策指導方針。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在儀式後強調,「南方銀行」是南美洲朝向單一貨幣跨出的第一步,在南美洲政制與經濟改革的歷史時刻成立,更有特殊的意義。他期待二○○八年起該銀行即可發揮作用,對地區內國營與民營企業提供幫助。

巴西總統魯拉強調,「南方銀行」的誕生將可消彌區域內國家不均衡現象,他說:「南美洲大部分國家已加入這家銀行,巴西期望區域內其他國家盡快參與這關鍵性的金融組織。」

厄瓜多總統柯瑞亞聲稱「南方銀行」將可替代「國際貨幣基金會」且不在貸款下附加經濟政策條件。巴拉圭總統杜瓦德認為,「南方銀行」的成立對傳統的國際金融組織是一項警訊,這些組織在向南美洲國家貸款時頤氣指使,完全不考慮對方的文化背景。

八年前首度就職時推出「南方銀行」計畫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說:「誰說南美洲沒有錢?當然有,都存在北方的銀行裡、美國財政部的債券,或是歐元、日圓,現在是把這些錢調回區域內的時候了。」他日前宣布該銀行正式運作後,將把存在國外的一半外匯四百億美元抽回。

fsj 提到...

葛老示警 美經濟明年成長停滯 「正漸漸接近失速」

劉聖芬、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工商時報 2007.12.15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葛林史班發出警告,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已從三成提高到五成。這是他自八月美國次貸風暴爆發以來,對美國經濟前景提出最為悲觀的看法。他認為,美國經濟成長「正漸漸接近失速」,甚至可能停滯不前。

葛老的警告,加上週五美國公布十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月上揚○.八%,較去年同期躍增四.三%,增幅都創兩年來最高,顯示通膨增溫,聯準會近期內再度降息希望趨淡,導致週五美股早盤大跌,道瓊指數重挫百點。

掌管聯準會長達十八年半的葛老,接受美國全國公共電視台(NPR)晨間新聞廣播「Morning Edition」訪問,談到他對美國經濟的看法。

被問到美國經濟是否將陷入衰退,葛老回答,「機率正明顯增加。」

葛老表示,「美經濟成長正漸漸接近失速」,好比一個人免疫系統不太好而易受各種疾病攻擊,美國經濟因目前的成長率過低而容易受到打擊。

葛老在房貸風暴爆發之初,還曾信誓旦旦地表示,美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不過隨著情勢日趨惡化,信用危機也告擴大,葛老對美經濟陷入衰退可能性的看法也不再像之前那麼篤定。

他在十月時曾表示,美國經濟應不會陷入衰退,之後又改口,表示美國經濟有三成到五成的機率陷入衰退,如今則指出,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已達五成。

專家指出,美國房市重挫、信用危機陰霾不散、加上華爾街股市震盪,皆對美國經濟不利。美國今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可望下滑至只剩一.五%、甚至更低。經濟學家們,包括葛老在內,都認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愈來愈高。

另外,美國房貸融資業者對美國房市明年前景都感到悲觀,Fannie Mae預測,美國成屋明年銷售會減少一二%,房價會下跌四.五%;雷曼兄弟預測,美明年將有近一百萬件房貸案會違約,高於今年的三十萬件。雷曼兄弟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哈里斯說,「美國房市的這波跌勢才只走了一半而已。」

fsj 提到...

美經濟不會衰退!專家舉五理由

【經濟日報╱編譯 劉道捷】 2007.12.18

華爾街日報訪調的經濟學家舉出五大理由,判定美國經濟不會衰退,原因包括Fed努力對抗衰退、全球經濟成長等,但大家認定衰退機率達到38%,是三年多以來最高水準。

經濟處在轉捩點時預測經濟趨勢特別困難,而且美國經濟發出的各項訊息好壞雜陳,但經濟學家除了寄望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和全球經濟成長外,也指出美國經濟繼續創造就業、支撐所得;房市衰退危害經濟成長最嚴重的時刻已經過去,而且政府支出仍然強而有力。經濟學家的五大理由如下:

第一、Fed已努力對症下藥。從8月至今,Fed已經把短期利率降低一個百分點,而且在明年中前,會繼續降息,減輕房市與金融問題,同時官員正在試用新工具,希望減輕信用危機,鼓勵銀行繼續對信用良好的客戶放款。

Fed的行動可能已經產生效果,衰退通常不會在利率這麼低的時候發生,Fed事前防範和低利率是防止衰退的有力因素。

第二、強勁的全球經濟成長支撐美國經濟。全球經濟成長會提升外國對美國產品的需求,抵銷國內消費疲弱的影響。美元疲軟會提高美國產品的國內外競爭力,同時外國企業可能利用美元進一步下跌的機會,加強投資美國。

第三、美國經濟仍然繼續創造就業,支撐所得。接受華爾街日報訪調的經濟學家預測,未來一年內,美國每個月平均可以創造8.4萬個非農業就業機會,這樣會促使所得與消費者支出繼續成長。

第四、房市下跌的痛苦會繼續存在,但對經濟成長的傷害已經過了高峰。住宅營建原本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但從去年起,住宅營建嚴重衰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度已經降到極低水準,沒有多少能力可以進一步抑制經濟成長。

第五、政府支出仍然強而有力。美國經濟還有聯邦、州與地方政府的支出可以依靠,今年州與地方政府支出對GDP成長率的貢獻度達到25%,到了選舉年,官員更不願意削減支出,而且州與地方政府支出通常落後聯邦政府支出,應該會延續到明年。

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雖然升高,經濟展望陰影重重,但預測美國經濟有機會在明年中以前恢復艷陽高照。

(取材自華爾街日報)



◆ 葛老警告 全球面臨停滯性通膨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工商時報 2007.12.18

包括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史班在內的多位知名經濟學家發出警告,全球正面臨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升溫並存的停滯性通膨危機。葛林史班週日警告,他已見到停滯性通膨的初期徵兆。與此同時,摩根大通的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費爾斯與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費德斯坦也都表示,令市場談虎色變的停滯性通膨可能捲土重來。

葛林史班週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This Week」節目專訪時表示,他已看到停滯性通膨的警訊。他表示,雖然目前美國與全球並未陷入停滯性通膨,然而已有若干停滯性通膨的初步徵兆。他表示,中國出口產品價格上揚與美國和其他地方的生產力成長率下降,都是停滯性通膨可能再起的徵兆。

他指出,冷戰時代結束後全球出現一段通膨減緩的時期,然而現今此一時期可能已近尾聲。這是葛林史班過去一週來第二度對美國與全球經濟發出警告。他日前曾經表示,美國經濟成長陷於停滯,衰退風險大增。

費爾斯則表示,已開發國家可能即將面臨停滯性通膨的危機。他指出,全球經濟本季與明年首季的成長率可能是四年來最低,然而與此同時,通貨膨脹率卻可能達到十年最高。

此外,費德斯坦則表示,全球經濟可能再現一九七○年代與一九八○年代初的停滯性通膨危機。當時,油價上漲九倍,全球失業率與通膨率雙雙突破一○%。不過他也強調,即使全球陷入停滯性通膨,但是應不若一九七○年代時的嚴重。但是儘管如此,此一情勢也將為包括聯準會在內的全球央行帶來兩難,到底該降息以支撐經濟,還是升息以壓抑通膨。

摩根大通駐紐約的全球經濟分析師韓斯利表示,面對通貨膨脹上升和需求放緩並存的現象,央行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靈活性。他預測經濟本季和明年首季的經濟成長率都在二.四%,通貨膨脹率則為三.五%。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一九八二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僅○.七%○,通貨膨脹率為一三.七%。

fsj 提到...

美卡債拖欠率遽增 專家發出警告

【世界日報╱美聯社舊金山二十三日電】 2007.12.24

美國人遲付信用卡帳單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過去這一年未按時付帳單(delinquency)和不履行還款義務(default)的比率增加到兩位數字,專家並警告未來情況將更嚴重。

美聯社(AP)分析了美國最大信用卡發卡公司的財務資料,發現拖欠還款超過90天的信用卡帳戶增加最多。專家說,許多屋主財務情況惡化,部分是次級房貸危機的副產品。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也是信用危險專家的克里夫‧譚(Cliff Tan,譯音)說:「債務最終會滲透到其他領域,可能從房貸開始,滲透到信用卡,也可能反其道而行。」

AP審查了17家大信用卡信託基金,發現遲付信用卡帳單至少30天的帳戶金額,今年10月比去年同期增加26%,達173億元,占全部信用卡未還本息的4%以上。這些信用卡的發卡公司包括美國商業銀行、Capital One和零售商家庭站(Home Depot)、華爾市場(Wal-Mart)等。

根據各信託基金向證券管理委員會提出的報告,不履行還款義務的比率10月也上升18%,達9億6100萬元。不履行還款義務是指貸款公司基本上已放棄借款人會還款的希望,並沖銷虧損。

嚴重的拖欠還款也大幅上升,一些全國最大的貸款公司,包括Advanta、GE Money Bank和匯豐銀行(HSBC),都報告拖欠還款至少90天的帳戶金額,比去年同期增加50%以上。

AP分析了由信用卡信託基金控制的3億2500萬個個人信用卡帳戶,這些信託基金是由信用卡發卡公司設立的,旨在把信用卡債務出售給投資人,類似許多銀行把次級貸款加以包裝和出售,出售給投資人的信用卡債務,占聯準會認定美國人信用卡債務9200億元的45%。

即使最近變壞的貸款大增,信用卡業務仍是非常非常賺錢的,這主要是由於其利率最高可達36%,再加上延遲還款的罰款和其他罰款。但各信託基金21日提出報告,顯示遲付信用卡還款的趨勢延續到11月,11月拖欠還款和不履行還款義務的比率都比去年同期增加,許多也比10月增加。

許多經濟學家預測,拖欠還款和不履行還款義務在節日購物季過後,將進一步增加,Economy.com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和共同創辦人贊迪說,房貸問題是造成拖欠信用卡還款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還包括中西部、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區疲弱的工作市場,這些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已受重創。此外,專家也表示,美國長期以來認為債務,即使是高利率的信用卡債務,都不是大問題,消費者無窮的欲望和花費,是美國的經濟基礎,但人們將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fsj 提到...

美經濟衰退機率過半 歐元區經濟隱憂浮現

◆ 歐元區 經濟隱憂浮現

【聯合報╱記者劉永祥/台北報導】 2008.01.08

美國經濟前景引發關注,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提醒,儘管表面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體質仍健全,但部分成員國房市走弱及企業資金短缺,歐元區已面臨經濟惡化風險。

最近持樂觀看法者認為,歐元區與美國不同,既沒有次級房貸問題,也沒有經常帳赤字或房市泡沫,應能順利克服次貸風暴引發的金融市場混亂。但經濟學人指出,進一步分析後發現實際狀況並不那麼樂觀。歐元區內的西班牙及愛爾蘭過去十年房價飆漲幅度高於美國,但兩國的房市已走弱,西班牙的經濟若因此被拖累,也將影響歐元區整體經濟表現。

德意志銀行的Thomas Meyer估算,歐元區四大經濟體過去五年增加的消費支出、投資總額及工作職缺中,西班牙占的比重分別達1/3、1/2及2/3。

但這樣的榮景可能告終。西班牙過去一段時間的經濟擴張,建基在源源不絕的貸款;但次貸風暴造成的信用緊縮增加借貸困難度,該國經濟體質因此變得脆弱。法國及義大利房市降溫,也勢必對這兩個國家的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另外,歐元區還必須應付成員國間金融不平衡的狀況。歐元區經常帳數字不難看,主要歸功於德國龐大經常帳剩餘,抵銷其成員國赤字;依OECD估算,2007年德國經常帳剩餘達國內生產毛額的6%。

德國企業資金自足率極高,但其他歐元區國家企業高度依賴貸款支應資金需求,受金融市場變化影響極大;Dresdner Klein-wort公司指出,若不計算德國,去年歐元區企業支出與收入財務落差,約國內生產毛額的6%。

如果德國經濟成長持續強勁,且消費者增加支出,歐元區或許能克服這些難題,但前景仍有隱憂。德國出口增加與新興國家旺盛的需求有關,但Thomas Meyer表示,過去兩年的出口表現不會再出現;強勁的歐元及走弱的美、英兩國經濟,意味不能再依賴出口市場。

目前歐洲央行仍聚焦在居高不下的通膨率,思考重點是要不要升息,但若歐元區經濟前景明顯惡化,屆時該行可能得追隨英國及加拿大,加入降息行列。



◆ 三名嘴唱衰》美經濟衰退 機率過半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彭博資訊七日電】 2008.01.08

有三位大師齊聲唱衰,美國不陷入衰退也難。判定景氣興衰的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局長費德斯坦說,美國經濟衰退機率超過五成;世界最大債券基金經理人葛洛斯更說,就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再降息一個百分點,也無法阻止經濟衰退。

一向看衰美元的投資專家羅傑斯7日也預測,美國會陷入「一段時間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投資人應該放空美元。

美國經濟衰退陰影7日籠罩亞洲股市,造成亞股幾乎全面重挫,MSCI日本以外亞太股價指數下跌2.2%,跌為152.7;香港、新加坡、雪梨股價都重挫2%以上。

費德斯坦5日接受專訪時指出,政府公布12月失業率激升後,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已經過半,「我原來一直說衰退機率大約五成,現在已經升高到超過五成。」

美國政府上周宣布12月失業率升到5%,遠高於11月的4.7%,是兩年來最高的失業率,新就業人口增加1.8萬人,是2003年8月以來最少的一次。

費德斯坦說:「12月就業幾乎毫無成長,消費者對未來會變的更不安,更不願意消費,進一步拖累2008年的經濟成長。」

Fed從去年9月18日以來三度降息,聯邦資金利率已從5.25%降到4.25%,下次決定利率政策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定本月29至30日開會。費德斯坦說:「他們必須繼續降息。」利率再降半個百分點「不是壞事」。

但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創辦人兼投資長葛洛斯說:「我不知道Fed把利率降到3.5%、甚至3%以下,是否能夠阻止經濟衰退。」

美國總統布希3日指出,他考慮提出振興經濟措施。費德斯坦也認為,光是降息可能不足以維持經濟成長,美國國會可能必須減稅,以便刺激消費者消費和恢復信心。

以作多商品聞名的羅傑斯同樣對美國經濟毫無信心,認為各種貨幣承受的壓力會愈來愈大,全世界通貨膨脹會愈來愈厲害,大家都會受害。

不過,號稱「末日博士」的投資專家麥嘉華則認為,美股已經超賣,未來三到六個月內,表現可能優於新興市場,但他仍然建議投資人不要買股票。

麥嘉華雖然認為美股可能有較佳表現,卻反對投資人買股票,認為股票會跌到新低點。他也預測黃金和商品下周會漲到新高峰,然後開始大幅修正。



◆ 前財長桑默斯警告:美經濟陷廿年來最大衰退危機

謝錦芳、陳一姍/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1.08

美國最近就業報告等一連串壞消息出爐,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警告美國經濟面臨二十年來最大衰退危機,由於國際油價徘徊在一百美元高點,聯準會再大幅降息空間相當有限,他認為美國政府應及時針對低所得者採取短期、必要的財政措施,規模約五百到七百五十億美元。

而同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主席費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昨日也表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機率已經超過五成。費德斯坦十二月中旬曾公開表示,陷入衰退的機率是五五波,但上周五,他示警:「現在陷入衰退的機率比不陷入衰退來得大。」

美國上周五公布的就業報告顯示,十二月新增就業只有一萬八千個,創下四年來單月最差的記錄,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將走入衰退。

桑默斯六日在倫敦《金融時報》專文中以「嚴重的衰退」來形容美國經濟面臨空前危機,除了就業情況太糟,還有耶誕假期民間消費低迷;此外,國際油價創歷史新高,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銀行壞帳居高不下等。他認為美國經濟衰退危機迫使布希政府必須慎重推出暫時性的財政政策刺激景氣,不能完全依賴聯準會的貨幣政策。

桑默斯指出,由於美國陷入嚴重衰退危機大增,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可能還會再大幅降息,不過,國際油價位於歷史高點,如果聯準會大幅降息,將助漲通貨膨脹,且使得已經很弱勢的美元進一步走軟,因此他主張布希政府應採用財政措施來分擔貨幣政策的壓力,而且避免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低利率引發新一波的泡沫。他建議這項短期的財政措施目標以低收入家庭為主。

費德斯坦則說,攀高的失業率將打擊消費者信心。一旦沒有了工作,消費者會開始憂慮未來,會比較不敢花錢,拖累今年的經濟成長。他認為,由於房地產價格持續下滑,房地產價值縮水,會讓人民不敢消費,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機率大增。他提議,本底二十九日聯準會再降息○.五個百分點,不是壞事。降息還不夠,國會應該思考減稅,以恢復消費者信心。

不僅是美國,昨日公布的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掉到一○四.七,創下兩年以來新低。另一份報告顯示,十一月製造業價格年增率四.一%,創下近十一個月新高。顯示高油價與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也讓歐洲進退維谷。

fsj 提到...

經濟復甦 等待五徵兆

【經濟日報╱編譯 湯淑君】 2008.01.17

美國銀行業與零售業最近疲態畢露,加深全球最大經濟體陷入衰退的顧慮。

但在利空頻傳、股市跌聲四起時,投資人更須冷靜觀察,伺機等候復甦徵兆出現,就是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

花旗銀行第四季大虧98.3億美元,美國12月零售銷售又意外下滑,暴露出美國大型銀行及一般消費者此刻財務狀況吃緊。投資人擔心這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消費者財務惡化造成銀行虧損,銀行隨之緊縮放款,進一步打擊消費意願。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濟爾斯說:「這是個雙向迴路。金融業疲弱,一部分反映實質經濟趨緩;而實質經濟趨緩,又有一部分是金融業疲弱造成的。」他上周即指出,美國經濟可能已陷入衰退,而這波衰退期預料會持續兩、三季。

有趣的是,去年年初,經濟學家幾乎一致預言,2007年全球經濟將在低利率環境下持續穩健成長,不料下半年美國颳起次級房貸風暴,全球經濟烏雲罩頂。

如今,經濟學家又幾乎異口同聲預言,2008年美國經濟可能陷入一片愁雲慘霧。失業率升高、製造業景氣滑落、房市與金融業情況繼續惡化。大環境低迷,可能迫使企業和消費者撙節支出。

或許經濟晦暗期將到來,但情況總會好轉。對投資人而言,關鍵在於如何抓住經濟否極泰來的轉折點、搶得先機進場布局。

美國商業周刊列舉出值得觀察的五大經濟復甦指標:

一、振興經濟措施。華府可能在大選年推出振興經濟方案,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也可望降息,藉財政與利率寬鬆措施聯手提振成長。

二、油價與消費者信用。能源與食物漲價,削弱購買力。油價最近飆上每桶100美元,但最近已跌向90美元,且會隨經濟轉弱進一步回檔。

三、就業。就業數據是落後指標,但仍值得參考。如果失業率持續攀升,勢必造成消費支出進一步縮手;如果就業數據不再惡化,甚至開始回穩,就可能是吉兆。

四、房市。分析師預測,2008年美國房價還會再跌一成。但若房市出現止跌回穩跡象,或許顯示貸款購屋者信心增強,可能協助撐起經濟。

五、全球成長。西歐經濟可能在降溫,但拉丁美洲、亞洲可望持續成長,給予美國出口商亟需的支持。(綜合外電)

fsj 提到...

美金融危機 外國政府基金搶進

王嘉源/專題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1.23

由於國內信用緊縮,失業率攀升,以及擔心經濟步入蕭條,美國企業與政府領袖正賣力向外國資金招手,寄望借助外資之力支撐美國經濟成長。趁著美國面臨經濟難關,加上美元疲軟之賜,外國政府投資機構伺機低價搶購美國企業,增加全球市場影響力。

去年,外國投資者總共傾注4140億美元,透過私人交易和購買公開交易股票等方式,收購美國企業、工廠及其他資產股權,手筆之大為前所未見。上述投資金額便較前一年增長90%,是過去10年來平均值的2倍以上。

全球經濟強勁成長 資金充沛

光是今年頭兩星期,外國企業又再同意斥資226億美元收購美國企業股權。經濟學者指出,如果美國真的步入經濟蕭條,美元匯價也進一步走跌,這一走勢可能還會加速。

由於美元持續走疲,美國企業與資產在全球相對上變得更便宜,尤其是對歐洲與加拿大等地的買家來說。而當美國面臨經濟蕭條陰影之際,全球經濟仍維持強勁成長,使得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等產油大國及中國與德國等出口大國,全都累積了充沛的外匯資金。

這些國家原本多半是持有美國國庫券這種低風險的債券,並以此心滿意足,但現在拜所謂「主權財富基金」(國家控股投資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WF)規模水漲船高之賜,它們紛紛搶進華爾街金融市場。

中東亞洲400億美元 相繼挹注

近來美國若干最大型金融機構由於次級房貸業務虧損累累,為了彌補資金缺口,全都仰賴中東和亞洲地區的外國政府基金挹注。過去數個月,主權財富基金總共斥資逾400億美元,收購華爾街多家大型金融機構股權,包括摩根士丹利、美林公司、花旗集團、瑞銀集團及貝爾斯登等等。

全世界約有20多國設立主權財富基金,其中不僅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其他像利比亞、伊朗、科威特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中東國家,也是不落人後。雖然有關這些基金的總規模究竟有多大,精確數據很難取得,但華爾街分析師大多認為,這些基金的全球總值已達到2兆美元左右,到了2012年還可能成長至少5倍。

據統計,去年主權財富基金總共對美國企業挹注215億美元,投資對象不限於金融機構,還跨及房地產、鋼鐵製造、能源及嬰兒食品等諸多領域。

主權基金在美國的投資大動作早就引發美國部分人士的憂心。分析師指出,這些基金可能會利用其投資行為強化本國公司的競爭優勢,從而對市場造成扭曲,甚或帶有政治目的。

恐將扭曲國內市場?看法分歧

美國國會議員與金融監理當局即呼籲對這些基金的投資案加強審核,以防外國對美國金融體系或軍事相關科技取得影響力。在總統黨內初選中,民主黨參選人也已開始聚焦於主權財富基金的活動,紛紛呼籲制定國際規章,促使這些基金的運作更透明化。

然而,在另一方面,若干支持境外資金的人士指出,主權基金在美國的投資金額,其實只占境外資金流入美國的一小部分而已。而目前流入美國的境外資金還是以來自歐洲、加拿大及日本等地居多。

這些人士又說,外國人相中美國市場,藉由投資行為創造經濟活動,這並無值得大驚小怪之處,因為美國人為了追求利潤,同樣也在全世界投資。據美國財政部統計,2006年美國人持有外國股票與債務的總值即超過6兆美元。

※ 企業真的要併購國家了...

fsj 提到...

自由市場 拜錯偶像?

【聯合報/王先棠翻譯】 2008/01/25

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主導美國與全球多數地區經濟政策的最重要概念,是市場聰明顛撲不破。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保持距離,不要去碰如油井般自己會噴油的財富之井,任由財富像魔術般湧出,市場聰明到自會涓涓滴滴澤及社會每個階層。

這種想法頗得人心,政府對產業的管制鬆綁,稅賦減輕,政府監督權也變弱。受市場機制的信念支配,保險公司因此能擋下擴大政府醫療照護補助的呼聲,銀行也創造了金融網路,把原來只有住宅功能的房屋,變成能像網路公司股票一樣交易的資產。

不過,最近大家談話已經顯示對市場力量極度不安。世界各國面對的問題治絲益棼,後果難料,從次級房貸危機引發信用緊縮,到全球暖化的威脅。許多原本無法料到的地方如今忽然需要管制。

最近幾星期,布希政府與聯準會把自由放任主義擱在一邊,插手不動產,採行他們聲稱能保護美國民眾不受掠奪成性的銀行業者傷害的新規則與新交易;才不過一年前,美國當局還稱讚同一批銀行業者很有創意。布希政府現在表示,聽任市場自生自滅,數百萬美國人將失去他們的房產。

大西洋兩岸的中央銀行正在協調各種把大筆現金投入全球經濟的計畫,唯恐擔驚受怕的放款人積存資金,扼殺成長。亞當斯密用「看不見的手」這個隱喻形容市場應如何運作:放任每個人自由爭逐私利,市場按照各種需要分配貨物與資本,使大家獲利最大化。雷根政府之後,這種想法成為名副其實的神聖誡律,經濟學家傅利曼則被奉為這套學說的摩西。

冷戰結束,共產主義勢力消褪,「看不見的手」似乎壟斷了經濟學思想。就算名義上由共產黨掌控的中國,也庇護私人創業家與外國投資。在拉丁美洲,國際貨幣基金會金援那些擁抱市場力量的政府,故意避開那些抵抗市場力量的國家。

然而,現在有人要求看不見的手對它一手造成的結果負起責任。歷經長達20年令人失望的經濟成長,幾個拉丁美洲國家已經斷然拒絕國際貨幣基金會,也開始擁抱委內瑞拉表明支持社會主義的領袖查維茲的財金政策和思維。中國領導人雖然還對「改革開放」相當執著,卻也嚴格管制人民幣幣值,還把資金導入財大勢大的國有企業,他們擔心市場更自由後,數百萬農民會失業。

綜觀歷史,自由企業失控後,嚴格管制又抬頭。如今,次級房貸風暴與債權銀行取消大批房貸借款人的贖回權,促使許多人呼籲建立新規則。

華盛頓自由派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資深經濟學家伯恩斯坦說:「我們正以一種應有的審慎眼光重新看待市場流動問題。過去數十年來,經濟學家和政治菁英都主張,無論何時,只要政府管制經濟任何一個層面,就是為看不見的手戴上手銬。從很多角度看,這個觀念明顯錯誤。」

那些希望看不見的手持續發揮作用的人則指出,假如市場力量會帶來痛苦,馴服市場的手段所帶來的傷害通常更加嚴重。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主張自由放任體制的經濟學家大衛‧韓德森說:「每一種管制都會減損人的自由。管制越多越慘。」

韓德森對布希政府凍結房貸利率政策,及聯準會提出旨在遏止不良借貸的新規定大加撻伐。他說,政府破壞契約的神聖不可侵犯,也使每個人更難取得房貸。

韓德森說:「他們辯稱,你必須保護那些看不懂契約的笨蛋。但他們把每個人都當笨蛋。」

不過,在華盛頓,以及那些價格比一年前低的許多民宅中,大家對管制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因為事態惡化時,更多人要求政府撥亂反正。

經濟政策研究所的伯恩斯坦說:「脫韁的市場力量勢必招致惡果。你絕對不能單靠意識型態管理美國這麼複雜的經濟體。」 (譯自紐時週報)

fsj 提到...

美次貸風暴 G7估虧13兆

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工商時報 2008.02.12

倫敦金融時報周一報導指出,上周末期間舉行的七大工業國家(G7)財長會議結束後,七大工業國財長與央行總裁在一項名為金融穩定論壇的討論中對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表達嚴重關切。德國財長史丹布克表示,G7擔心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損失金額,可能高達到四○○○億美元(約合新台幣近十三兆元)。這段話強烈暗示,美國次貸風暴的殺傷力可能遠超過原先預期,金融機構的相關損失未來還將繼續增加。

四千億美元的天文數字,遠高於華爾街銀行及其他機構近幾周來已轉銷的一二○○億美元損失,也遠高於美國聯準會去年估計的約一○○○億到一五○○億美元。

G7財長們同時坦承,次貸風暴大部分的損失,最後到底會延燒到哪裡,還不清楚,部分是因為信用緊縮的發展路徑,迄今仍不明確。史丹布克及其他財長籲請金融機構,「立即且完全揭露」損失,以恢復信心。

義大利央行總裁德拉吉補充說:「未來十天到兩周將是關鍵,因為危機開始以來第一波(來自金融機構)經稽核過的財報,將陸續出爐。」

G7財長指出,他們支持個別或集體的行動,以確保金融穩定及避免衰退。他們也承認,這些經濟體的經濟成長速度很可能減緩,因為這個世界正面臨美國財長鮑森所謂的「挑戰性及不確定性的環境」,而此一環境是源自於信用緊縮、美國房市惡化、油價上漲及通膨升高。

鮑森表示,G7的討論聚焦於「降低因資本市場信用緊縮對整體經濟成長的衝擊,把信用緊縮的溢散效應降至最小。」

他聲稱,並不會對日本及歐洲國家拒絕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卡恩的提議而感到失望。卡恩建議各國共同以擴張性的財政措施提振經濟。鮑森形容若干經濟體可與美國脫鉤的說法是一種「迷思」,暗示其他國家逃不開美國經濟的逆轉。



◆ 下一波震央 日次貸未爆彈三千億美元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工商時報2008.02.12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導指出,日本很可能是美國次貸風暴的下一個引爆點,日本金融界可能有高達三千億美元的相關損失都還未曾公布。

報導指出,根據估計,次級房貸風暴所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四千億到五千億美元,其中,美國與歐洲金融業已招認的損失在一千二百億到一千三百億美元左右,而這表示還有大約三千億美元的次貸相關損失尚未有人招認。有人懷疑,這批三千億美元左右的損失可能就是在日本金融業身上。

法國巴黎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師瑞迪克表示:「我們認為這將是下一個大問題所在。」他並且指出,根據日本央行的調查顯示,日本銀行界目前都已緊縮放款,其中一定有什麼情況發生。全球市場可能正面臨下一波風暴,而這場風暴有可能是來自亞洲。

此外,被視為日本企業信用違約風險指標的日本iTraxx指數,日前已升至七七.五點的歷史新高。

報導指出,日本金融業目前所公布與次貸相關的損失相當有限,然而,真正所蒙受的損失可能遠超過原先預期。至於是否真是如此,答案很快就會揭曉,因為根據日本的新審計法規,本會計年度將在今年三月底結束,日本銀行業必須進行結算。

專家指出,日本經濟復甦自去年十月急轉直下,衰退已使日本經濟產生立即的危險,景氣領先指標重挫,企業庫存卻是快速累積。有分析師並且預測,日本央行可能在今年中就會開始調降利率。

※ 相關報導:

* 東亞經濟評論 - 誰會成為金融業的恐龍
http://www.e-economic.com/info/12349-1.htm

fsj 提到...

次貸黑洞 45家金融機構虧5.7兆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03.11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黑洞有多大?從去年到上周為止,全球逾45家大型金融
機構因為次貸造成的虧損及資產減損總共高達1880億美元(約台幣5兆7587
億元)。金融業資優生高盛證券受次貸風暴波及,第一季收入可能大跌61%


美林資產減損高達245億美元,是次貸風暴的最大輸家。花旗集團及瑞士銀
行也慘兮兮,分別減損224億及181億美元。

歐洲銀行業因為次貸資產減損的金額增至860億美元,加拿大銀行業也已警
告,第一季需要勾銷更多資產。

彭博社報導,由於信貸市場持續緊縮及投資銀行業務表現不佳,去年在次貸
風暴中仍獲得116億美元破紀錄的高盛,本季可能至少要勾銷15億美元。高
盛下周公布本會計年度第一季財報,彭博調查的專家預計,高盛淨收入可能
下降61%至12.4億美元,為1999年上市以來最差表現。

美國銀行分析師赫希特表示,高盛去年賺錢的業務也開始受波及,今年業績
不樂觀。高盛過去兩年收入主要來自槓桿收購貸款、抵押證券及企業投資,
但這些業務收入縮水,加上房市、股市下滑,業績當然好不起來。

美林過去兩個月已因次貸虧損籌資128億美元補充資金,執行長沈約翰上周
接受訪問時表示,不需要進一步融資。但他表示,次貸問題尚未了結,已擴
展至汽車貸款、市政債券及商業信貸市場。

※ 還有數量最多的個人信貸

fsj 提到...

妓院…比華爾街更懂風控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十二日電】 2008.03.13

涉入嫖妓醜聞的紐約州長史匹哲(Eliot Spitzer)12日宣布辭職。彭博資訊專欄作家安提拉(Susan Antila)說,仔細審視,會發現史匹哲光顧的賣淫集團,其經營與管理值得成為商學院討論的個案。

史匹哲12日宣布,將從17日起離任州長一職,副州長派特森繼任。這位曾強力掃蕩華爾街金融犯罪的前檢察總長,10日召開記者會向家人與公眾「表達歉意」,沒有否認紐約時報對他嫖妓的報導。

史匹哲已聘用他擔任檢察總長時的助手賀許曼(Michele Hirshman)作為代表律師,面對任何可能出現的刑事訴訟。49歲的賀許曼目前在紐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專長是白領犯罪。史匹哲目前未遭起訴任何罪名。

史匹哲光顧的「皇帝俱樂部」是一個跨國賣淫集團,該公司堅持召妓必須事先付款。史匹哲2月13日召妓之前,在該俱樂部的戶頭裡只剩400美元。即便史匹哲貴為紐約州長,「皇帝」堅持等到史匹哲付清款項後,才送出「宮女」。

相較之下,華爾街的次級房貸業者,往往只拿一張貸款戶任意填寫的申請表,就批准數十萬美元的房貸。這顯示「皇帝」比次貸業者更有風險控管意識。

皇帝俱樂部也懂差別定價與折扣促銷。兩個妓女四小時的服務,現金價3,600美元,刷美國運通卡則需4,140美元,就和在光華商場買電腦一樣。該妓院還提供「一次買斷」,如果客戶特別青睞某位妓女,可用相當款項,換取直接和該妓女交易的權利,略過中間人。

皇帝俱樂部也需訓練、管理人力資本。他們必須教導妓女正確的刷卡機使用技巧。有的妓女是「職場母親」,會提前溜班接小孩放學,也成為公司管理的的項目。

安提拉指出,皇帝俱樂部有嚴密的風險控管、精明的市場意識,加上嫻熟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實在應該成為哈佛管理學院的經典討論個案。



◆ Spitzer Sex Saga Offers MBA Case Study Lessons: Susan Antilla
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20601039&sid=a2XWYB4XZjNY&refer=home

Commentary by Susan Antilla(詳見原站...)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凱雷中箭 市場恐捲起更大風暴

【聯合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十三日外電報導】 2008.03.14

全球信用市場緊縮的擴散效應,使近日多檔高槓桿操作的避險基金相繼淪陷,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雖再祭出挹注市場短期資金的措施,金融市場卻仍風聲鶴唳,唯恐捲起更大的風暴。

信用危機從美國次級房貸延燒到高品質信用市場已有一段時間,信用違約交換合約、美國市政債券等金融工具無一倖免。而近日新一波違約主因是,資產價格暴跌與追繳保險金形成的惡性循環,使高槓桿操作的基金難再支撐。凱雷資本倒閉只是較知名的例子,市場預期還會有更多基金不支倒地。

信用惡性循環的受害業者還不只凱雷等避險基金:高盛投資銀行預料將發表龐大的虧損,貝爾斯登也傳出資金耗盡。另外,雷曼兄弟已宣布將裁員百分之五,業界盛傳最後裁員比率可能高達到百分之廿。日前有分析師警告,金融業從房貸、商業房地產、取消的併購貸款和其他違約的總虧損,可能高達一兆美元。

為解許多金融業者週轉不靈的燃眉之急,FED與其他央行十一日聯手挹注逾兩千四百億美元進入金融體系,提供以三A等級抵押擔保證券(MBS)擔保的廿八天期貸款,暫時穩定MBS市場,但就整體市場看,投資人的去槓桿操作(deleverage)將需要更長的時間。

十三日的金融市場反映對FED的救援措施仍然信心脆弱:股市大跌、原油價格再創新高,美元兌主要貨幣全面走低,公債價格則大漲。

FED的短期挹注無法解決房價持續滑落的問題,而房價下跌才是銀行體系虧損的根源:房價下跌使房貸證券及房貸擔保證券隨之滑落,造成持有這類證券的投資人虧損。

這波信用危機何時落幕仍有待繼續觀察,部分分析師預期,市場可能還得再經歷幾波下跌,且FED會再採取更多救援措施,順利的話也許到秋季就能度過危機。



◆ 預防動盪… 美頒布新金融監理方案

【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華盛頓十三日電】 2008.03.14

美國財政部長寶森、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等財金高層,13日公布一套強化金融監理方案,以免重蹈目前威脅美國與全球金融市場的信用緊縮危機。

寶森說,主管官員將加強監管貸款銀行、房貸經紀商和債信評等機構,以恢復投資人對房貸業的信心,並支撐遭信用危機重創的金融服務業。

寶森說,總統金融市場工作小組建議方案的主要重點包括,要求聯邦和州主管官員加強對房貸業者的監督,以及建立房貸經紀商的「全國發照」標準。這個由寶森主持的工作小組,成員還包括Fed主席、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主席,以及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等人。

寶森說,建議方案的目標是規範房貸、信用產業,以及華爾街銀行的作業。分析師說,華爾街銀行業過去的作法導致信用緊縮全面惡化,鬆弛的放貸標準也造成部分房貸業者濫發貸款給無力償款的房貸戶。

柏南克稱這套方案「針對造成當前金融市場動盪的金融結構缺失,作出適當且有效的回應」。SEC主席柯克斯說,SEC將動用職權處理評等機構問題,以恢復投資人信心。

寶森13日在華府全美記者協會發表演說指出:「我相信今天發布的方案,將使我們步上更透明、功能更佳,以及更能管理的市場道路。金融監理方案的目標是使市場回歸平衡。法令需跟上金融改革,既要恢復投資人信心,又不能過頭,以免製造新問題,阻斷需要者的信用來源。」

他並表示,這套方案包括要求信用評等機構改革風險評估過程,以使對複雜的房貸投資風險評估更精確。

另外,美國13日公布數項經濟數字,包括2月零售銷售意外下滑0.6%,上周全美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攀至兩年半最高的283.5萬人,2月進口商品物價較一年前飆漲13.6%,以及1月企業庫存創近兩年最大的0.8%增幅。這些數字都顯示房價與就業市場仍不景氣,能源成本高漲,企業也不看好未來景氣,這些利空數據已將美國經濟進一步推向衰退。

fsj 提到...

救經濟 70年來首見 美Fed借錢給券商

陳一姍/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3.18

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在台北時間十七日凌晨緊急宣布,開放二十家主要交易商未來六個月,可以持債券向聯準會抵押借錢,資金無上限,同時降低重貼現率○.二五個百分點。過去,央行穩定金融市場向來透過銀行,這是金融史上,少見直接借款給券商。

業界認為這是三○年代之後僅見的大動作挽救金融市場行動,而這也是自去年中次貸風暴爆發以來,聯準會第三度對金融市場施打新種強心針。

美國總統布希也在美國時間十七日,邀集包括聯準會主席、財政部長在內的金融市場工作小組召開會議,研議新一波振興經濟方案。

而在金融市場動盪之中,美股道瓊工業指數昨日開盤大跌超過一百點,其中貝爾斯登大跌八七%,雷曼兄弟股價重挫二五%,摩根士丹利下跌八.二%,花旗集團下跌六.九%。但受雷曼兄弟主張聯準會的新措施可有效解決金融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的影響,指數迅速拉回。兩小時後,道瓊工業指數反向上漲二三點,不過大型股S&P500指數依舊小跌近○.八%,那斯達克指數則下跌二二點,跌幅超過一%。

去年八月十七日次貸風暴以來,聯準會堅持不降主要利率,一方面挹注資金三三○億美元,象徵性的動作就是調降重貼現率○.五個百分點。之後隨著景氣趨緩,聯準會開始一次一碼(○.二五個百分點)降息。

但問題到去年十二月下半起開始惡化,去年十二月中起,聯準會與全球央行聯手開始主動拍賣資金,提供四百億美元供銀行調頭寸,直接把錢注入市場。不過,截至此時為止,整個救援體系還是透過銀行。

而昨日的動作,宣示次貸問題已經蔓延到第三波,聯準會必須直接融通給券商,來避免全球金融市場垮台。

聯準會昨日宣布,為了避免信用市場緊縮對經濟可能產生的衝擊,聯準會緊急會議決定兩項新措施。第一,聯準會同意紐約分行以重貼現的方式,融資給二十家主要交易商。這項措施將持續至少六個月,視情況需要延長。交易商可以用各種投資等級的債券進行融資,利率為重貼現率。第二,立即調降重貼現率,由現行三.五%降至三.二五%。重貼現融資天期,由現行最長三十天,延長到九十天。



◆ 信用危機 全球蔓延

李鐏龍、王曉伯/綜合報導 工商時報 2008.03.18

昨天歐亞多國央行再下重手釋金,但全球信用危機加速蔓延,支撐國際金融市場的對沖基金與私募基金,因為槓桿過度使用,加速從金融市場退潮,全球股市被殺到血流成河,美元匯價幾乎是直線滑落,兌歐元匯價再創新低,兌日圓匯價也墜至創十二年來的谷底。

過去幾年以投資手法靈活在全球叱吒風雲的對沖基金與私募基金,在這一波的信用危機首當其衝。美國凱雷私募集團旗下凱雷資本昨天宣布將清算其房貸基金;百世通(Blackstone)去年第四季每股盈餘僅剩八美分;私募基金龍頭KKR旗下金控發行的商業本票,則遭標準普爾調降信評。

昨晨摩根大通以超低價收購貝爾斯登及美國降息的舉動,令市場擔心危機還將繼續擴大,迫使歐亞多國央行週一進場對銀行體系挹注資金,以抑制市場利率走高及強化流動性。

在亞洲地區,日本央行緊急挹注四千億日圓進入東京短期貨幣市場,澳洲央行周一也對市場,挹注三.八三億澳元。

惠譽評等公司資深銀行分析師泰伯特表示,原本亞洲的銀行還能承受這場信用危機,但貝爾斯登案一出,使這場流動性災難更加深不可測,將改變亞洲銀行的基本面。

歐洲方面,英格蘭根行周一早上額外挹注五十億英鎊。這是該行去年九月以來第一次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以美國為首的各國央行救市作為,通常維持不了幾天榮景,因此國際股市昨天依然混亂,金磚四國中的中國上綜指數及印度股市昨天分別跌掉五%、六%,港股也下挫一千多點,歐股開盤後也重挫,只有美股開低拉高,力圖站上一萬二千點。

在國際匯市,美元對日圓、歐元分別向九五、一.六的關卡測試。美元跌勢深重,市場盛傳工業國央行可能會聯手進場干預,上一次的干預是二千年九月。

美國總統布希週一在與其金融市場工作小組召開會議後表示,目前美國面臨艱難挑戰,他支持聯準會為安定市場而果決採取的措施。他強調,美國與全球目前都面臨難關,美國更是首當其衝題首當。他表示,美國金融機構體質強健,資本市場運作順利,白宮將密切注意市場情勢發展,必要時會迅速果決地採取行動來穩定市場。



◆ Fed救銀行原則 因為太大 所以不能讓它倒

王曉伯 工商時報 2008.03.18

美聯準會伸手馳援貝爾斯登行動雖屬罕見但是並非空前,一九九八年,當時的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決定援助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就是一例。而聯準會拯救貝爾斯登與LTCM,所抱持的都是同一原則:「因為太大,所以不能讓它倒」。

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引發俄羅斯盧布與債務危機,美國公司債與住宅抵押債券市場也受到波及,主要從事公司債交易的LTCM受到重創。該基金的投資是採高槓桿操作,客戶投資有四十億美元左右,然而其透過高槓桿操作卻使其資產膨脹至一千二百億美元左右,等於其每一美元的資金要承擔三十美元的債務。

隨著市況惡化,LTCM的債權銀行紛紛要求其還款。LTCM在逼債壓力下,被迫大肆拋售其資產,結果不但造成本身流動性緊縮,同時也在國際間引發一波波的拋售潮,使得整個資本市場出現只有人賣,沒有人買的流動性凍結危機。美國聯準會眼見大勢不妙,於是透過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組織包含十四家華爾街業者的銀行團,對LTCM挹注三十六億五千萬美元,使其免於倒閉,進而穩定市場。

聯準會金援貝爾斯坦也是基於此一原則,因為像貝爾斯登這類的大型銀行已是美國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一環,必須加以保護。

事實上,聯準會也曾對一些銀行的倒閉袖手旁觀。一九九一年,當時美國公債市場霸主所羅門兄弟公司因爆發違規投標公債醜聞,遭到重創,面臨倒閉危機。當時華爾街曾期待聯準會救援,但是聯準會卻置之不理。最後是由巴菲特的柏克夏海瑟威公司伸出援手,然後而轉售給現在的花旗集團。

由此觀之聯準會拯救貝爾斯登行動既非空前也非絕後,只要有金融機構發生問題,造成引發系統性危機的危險,聯準會就會挺身扮演最後綠洲的角色。



◆ 搶救貝爾斯登 驚魂16小時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工商時報 2008.03.18

本月十五日美國聯準會與摩根大通銀行緊急金援有八十五年歷史,以市值論為美國第五大銀行的投資銀行貝爾斯登。當時,貝爾斯登因陷入流動性緊縮危機,情勢危急,而搶救過程更是十萬火急,聯準會甚至冒著觸犯法律的危險。

過去兩週來,華爾街與市場一直盛傳貝爾斯登出現財務危機,儘管該銀行一再澄清,但是其客戶都大為緊張,證券商不再接受貝爾斯登抵押擔保品,而要求現金支付,透過貝爾斯登進行交易的對沖基金也紛紛自其帳戶抽出現金。

十三日上午,由於員工士氣低落,貝爾斯登執行長舒華茲還特地錄製一捲錄影帶,為紐約總部的員工打氣。然而到了十四日,客戶抽回資金的情況大為惡化,下午四時三十分,舒華茲發現大勢不妙,立刻找來財務長、風險長與律師召開緊急會議尋求對策。他們也打電話給在底特律的董事長凱尼。根據了解,當時凱尼正參加一項橋牌比賽。

舒華茲在會後決定,貝爾斯登情勢之惡劣,必須尋求援助。六時三十分,他致電摩根大通銀行執行長狄蒙。舒華茲之所以找上摩根大通,因為後者是貝爾斯登清算銀行,對其情況相當了解。狄蒙立刻打電話給摩根大通投資銀行部門總裁布萊克。兩人決定通知聯準會官員。

七時三十分,由於確信貝爾斯登已無法自救,聯準會決定介入,與證管會、貝爾斯登舉行電子會議。在會議上舒華茲承認貝爾斯登當天所失去流動性部位遠超過他的想像。聯準會立刻派員進駐貝爾斯登。

十五日清晨五時,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蓋斯納、財長鮑森舉行電子會議,而在七時左右,他們決定對貝爾斯登進行援助。鮑森並且立刻打電話給總統布希,向他進行簡報。

然而此時聯準會卻面臨難題,根據聯邦準備法中的一條法律,聯準會的貼現窗口只能直接對商業銀行融資,若是對如貝爾斯登等這類不屬於商業銀行的投資銀行融資,必須經過其七位理事中至少五位的同意。這條法律制定於一九三二年,自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後就不曾動用。然而此時的聯準會理事,有兩位空缺,還有一位在海外旅遊,根本找不到人。

最後,柏南克決定由紐約聯邦準備銀行透過摩根大通銀行對貝爾斯登進行金援,因為以市值論為美國第二大銀行的摩根大通是商業銀行,可以直接自貼現窗口取得融資,如此一來,聯準會也不必冒著違反法律危險對投資銀行進行直接金援。週一,在聯準會的支持下,摩根大通宣布併購貝爾斯登,貝爾斯登可能就此走入歷史,然而就當前信用危機持續惡化的情勢來看,誰也難保不會有第二家貝爾斯登出現。



◆ 美股 陷40年來最慘跌勢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彭博資訊十七日電】 2008.03.18

美股瀕臨40年來最嚴重跌勢,標準普爾500種股價指數(S&P 500)十大類股全面潰敗,將近20年來最強勁的買進信號已經出現,投資人卻不動如山,認為後市繼續看跌。

S&P 500指數從去年10月9日高點已下跌18%,也比2000年代開始時的價位低了12%。這次暴跌類似1970年代與1930年代的跌勢,過去六次S&P 500下跌超過20%的例子中,只有1987年紐約股市崩盤出現過這麼全面的賣壓。

管理第一老鷹全球基金的艾維拉說:「我通常同意這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投資人如果認為上半年美國經濟會減緩、然後就會好轉,很可能是在做夢。」這檔基金管理213億美元資產,持有大約25%現金與黃金,比率超過持有的美國股票。

目前S&P 500成份股預測本益比降到超過18年來的最低水準,和10年期美國公債相比,價值降到至少20年以來最低點。

不過,投資人面對傳統買進信號卻毫不理會,因為美國正處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房市衰退,銀行業虧損高達2,000億美元,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必須靠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和摩根大通銀行紓困,才免於沈淪。

上周貝爾斯登需要緊急紓困的新聞傳出後,美股跌勢加重,但瑞士信貸資產管理公司副董事長派克說:「融資必須進一步減少,股票價值的底部才會浮現。」

巴黎格魯巴馬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雷古爾說,投資人懷疑美股價值,是因為美國經濟可能陷入停滯膨脹,現在S&P 500指數成份股平均預測本益比為13.4倍,上次歷史本益比降到這種水準是1989年。

根據彭博資訊的資料,以1月的美股獲利為準,美股股利率比10年期公債殖利率高出1.62%個百分點,至少是1986年以來的最大差距。

管理1,400億美元資產的雷古爾說:「股市現在已經比較便宜,但真的便宜嗎?我可不敢這樣說,還會有更多的壞消息要出來。」

※ 過去的繁榮都如夢幻泡影,到底還有多少未爆彈呢?

fsj 提到...

熊熊出事,政府埋單

沈雲驄 中國時報 2008.03.19

一年多前,巴爾幹半島上的馬其頓,有位蜂農發現農場裡的蜂巢老是被攻擊、蜂蜜老是被偷。經過追查,才知道原來嫌犯不是人,而是隻愛吃蜂蜜的熊熊。為了嚇跑熊熊,蜂農想盡了各種方法,例如,在晚上開大燈、大聲放音樂,但都沒用,只要發電機沒電、音樂停擺,熊熊又來了。不勝其擾的蜂農,決定一狀告上法院。

馬其頓地方法院上週宣判,這隻熊熊有罪,必須賠償蜂農十四萬元馬其頓幣,相當於十萬元新台幣。不過,熊熊沒有主人,而且是受到法律保護不得獵殺的野生動物,所以,法院只好判決,要當地政府代為支付這筆賠償金。

路透社說,這隻熊熊,現在已不知去向,只留下被牠偷吃了一年多蜂蜜的蜂農,及最後為牠付出代價的政府。

同一時間的全球金融市場上,也有一隻熊,同樣把大夥搞得雞飛狗跳,同樣讓政府被迫出來善後。這隻熊,就是最近出事的貝爾斯登(Bear Stern,美國五大券商之一,華爾街上常用Bear來稱呼這家公司)。七個多月前,貝爾斯登旗下的兩檔基金倒閉,使得悶燒中的次貸之火再也包不住,從此禍延全球。前天,聯準會強力介入滅火,硬是讓摩根大通吃下貝爾斯登的股權。

然而,躲進摩根大通麾下,並不等於先前所闖下的滔天大禍,就能一筆勾銷。貝爾斯登很可能只是第一隻被次貸大火所逼出來的惡熊,繼續燒下去,勢必還會逼出更多隻。這些熊自食惡果,不值得同情,必須追究的是:是誰讓這些惡熊,坐大至今天?是誰縱容牠們,藉由一個又一個的衍生性商品,嚴重攪亂全球金融秩序?假如市場還有正義,就不能輕易放過這些縱容者。

眼前已知的受害者,多到數不清。首先,是原先對這些金融業者們,抱持希望與信心的投資者。你們不是說,經過你們聰明的計算,這些都是評等AAA、信用良好的金融商品嗎?不是說,藉由你們萬無一失的槓桿操作,就能以小博大,輕鬆財富入袋嗎?怎麼轉眼間,這些原先被你們捧上天的商品,全都成了沒價值的廢紙?

另一群受害的,是那些原本以為自己捧著金飯碗的金融業員工。這兩天,在貝爾斯登公司裡氣氛低迷,一萬四千名員工又急又氣。急的,是可以想見即將到來的飯碗不保,氣的,則是整個身家化為烏有。貝爾斯登的股權中,有高達三分之一是屬於這些對金融投機有信心、願意拿錢買公司股票的員工。如今赫然發現,原來業者們所謂的財富,竟如此虛妄。

更無辜的,是多年來被這批惡熊搞得心情七上八下的老百姓。這些惡熊,一方面把所有的投機市場與房市炒得高高的,讓所有人曝露在動盪不安的投機風暴之下;另一方面,則把全球利率踩在地上,使得數以萬計靠著利息過活的退休族頓失所依。本來應該安心存錢、努力工作的人,經不起惡熊們一再的搧惑,紛紛把手邊的工作放下,轉而跳入分秒鐘都在起伏的投機市場。

這些惡熊,以及跟著惡熊起舞的人群,所犯最大錯誤,就是過度迷戀金融創新,蔑視風險。對於長期衍生性操作的危機,不是狂傲視而不見,就是在貪婪中自欺欺人。

貝爾斯登出事當天,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指出,人類是不可能「完美地管理風險的」,「風險管理」他說,「最終都會失敗」,進而導致「沮喪事實」的發生。說得好,但怎不早說?為什麼在他任內,眼睜睜看著投機市場節節高張,聯準會任由業者們漠視風險、置數以萬計把財富託付給這些業者的散戶利益於不顧?為什麼政府要等到惡熊們接連出事,才像馬其頓那樣,用納稅人的錢來埋單?

fsj 提到...

柏南克救市措施 專家質疑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工商時報 2008.03.20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面對美國經濟衰退、信用危機可能引爆系統性風暴等問題,近來連連大手筆地推出救市措施,包括降利率與挹注市場資金,甚至伸手救援陷入流動性緊縮危機的貝爾斯登銀行,然而這種作法也引發專家對聯準會角色扮演與能力的質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利茲表示,美國經濟目前面臨近八十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降息對解決這個問題的助益不大。他表示,這顯然是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問題。

柏南克為減輕信用危機對消費者及企業的衝擊,週二降低聯邦基金利率○.七五個百分點至二.二五%,是去年八月來第六度降息。

然而史蒂格利茲表示,這次降息對止血的幫助不大。問題非常深。降息不足以處理造成金融部門崩解的根本問題。

史蒂格利茲把美國當前的問題歸咎於聯準會前主席葛林史班。他說:「葛林史班說得對,這是過去五十年來我們面臨最嚴重的經濟問題。但從他口中說出有點諷刺,因為這個問題的根源大多源自他。」

此外,聯準會前主席伏克爾表示,美國政府應該一肩擔起重振金融市場信心的重責大任,避免經濟瀕臨崩潰邊緣,而不是把這個燙手山芋丟給聯準會。

伏克爾說:「聯準會原本的功能是提供銀行融資,但目前他們卻是介入去做以前央行不會做的事。我不認為應該坐視央行插手扮演救火隊的角色。」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 Total Return Fund的經理人葛洛斯則表示,聯準會應致力阻止房價下跌,否則會打擊消費能力,引發經濟不景氣。

他表示,原物料價格上漲,但房價卻以更快的速度下跌,美國經濟當前的病症在通貨緊縮而非通膨。

※ 史蒂格利茲的那段話,可以參考這本書:

* 葛林斯班的騙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3936

fsj 提到...

聯國示警 美金融風暴恐重創星韓台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法新社日內瓦二十七日電】 2008.03.27

聯合國的一項報告指出,亞洲太平洋經濟正進入一個「高度不安」的階段,當前的美國金融風暴可能重創新加坡、南韓與台灣等出口導向國家。

概述2008年亞太經濟與社會情勢的聯合國報告27日指出:「如果美元加速貶值及美國陷入最嚴重衰退的情況,亞太地區將遭遇嚴重的衝擊。」

報告說:「最脆弱的將是輸出電子等高科技產品到美國的出口國:新加坡、南韓與台灣。」

美國利率大幅下降以及需求萎縮造成的美元貶值,將使亞太出口國遭受雙重的打擊。

不過,即使在信用緊縮讓出口導向經濟體蒙上陰影的情況下,金融風暴同時也帶來不少的機會。

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提出的報告表示:「該地區的強勁成長預估,會大為提升亞太資產的魅力。」此外,積弱不振的歐美銀行業也不斷尋求亞太主權財富基金的金援。

報告指出:「亞太公司激劇擴張海外投資活動,明顯反映金融勢力的轉移。」亞太企業因坐擁豐沛的現金,而且未從事「高度的財務槓桿操作」,所以對美國的信用危機有相當的適應彈性。

此外,中國與印度兩個亞太地區的經濟火車頭,都將維持高度的成長率,提供其他出口導向國家更多的機會,也可望提升亞太地區的經濟韌性。

印度今年預料將維持9.0%的成長率,而中國政府提高支出則有助刺激國內需求。

整體而言,亞太地區的新興經濟體今年的成長率預估將達7.7%,亞太地區已開發國家的成長率則從去年的2.0%降到1.6%。

※ 快則數月,慢則一、二年

fsj 提到...

中國經濟出現放緩警訊

【李書良/綜合報導】工商時報2008.03.29

一年多來狂飆成長的中國經濟,如今在出口減緩、成本增加、美國次級房貸危機與雪災肆虐的影響下,終於出現放緩訊號。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今年前二月,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成長幅度僅一六.五%,遠遜於去年同期的四三.八%,也低於部分機構預測的三四%的水平。

儘管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預警信號圖」顯示,自去年九月以來,大陸的宏觀經濟已連續六個月「偏熱」,但前(廿七)日公布的工業企業利潤成長幅度僅一六.五%的訊息,仍是驚動市場,並被解讀為是中國經濟成長速度終於開始放緩的前兆。

今年前二月大陸工業企業利潤成長幅度會大幅下滑的原因,在於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表現不佳,企業利潤成長幅度下降了五.六%,而去年同期國企的利潤成長還高達四九.三%。

從行業上來看,石化業和電力行業是國企獲利大降的重災區,石化業今年前二月虧損了二○二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去年同期還盈利一五六億元;電力行業獲利負成長六一%,去年同期則是成長六六.七%。

對此,花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指出,除了雪災等短期因素之外,大陸宏觀調控引發的融資成本提高與產能閒置,對企業獲利造成很大影響;通膨則導致企業生產成本與人力成本的上升;同時,美國次級房貸危機也造成中國出口減緩。

事實上,大陸此前所公布的貿易順差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等數據,在今年二月分都顯著下滑,早已引發各界對於大陸經濟成長趨緩的關注。

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招商證券等機構近期也陸續作出「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減緩」的判斷;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近日則發表報告,將大陸今年GDP成長預測,由原來的一○%調降至九.七%。

外商投資機構更是翻臉無情,由原先的「熱捧中國」轉為「看衰中國」,各大券商紛紛開始調降大陸A股各行業的利潤成長預測,按照高盛中國首席策略師鄧體順的估算,今年A股利潤成長將從去年的三○%以上,下滑到一五%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