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3

石油危機演習油價飆到150 美無計可施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法新社華盛頓二日電】 2007.11.03

美國一日舉行石油危機演習,假想兩年後,國際油價達到每桶一百五十美元,伊朗的一座鈾提煉廠曝光,以及伊朗、委內瑞拉減少原油出口量達七十萬桶,以報復西方國家的制裁。

參與演習的人士發現,果真如此,美國將無計可施,充分暴露它在面對全球性的重大危機時,無力領導各國妥為因應的窘境。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國家經濟顧問史柏林在演習中擔任美國財長,他表示:「在這種充滿敵意的局面下,伊朗與伊拉克勢將占上風。」他又說,演習中的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甚至無法利用美國的戰略儲備原油舒緩衝擊,「這讓我們看起來很無能。」

已退役的前美國中央指揮部司令阿比塞德表示:「這種假想狀況可能明天就會開始發展。」

為期一天的沙盤推演旨在凸顯全球原油產能與需求之間的驚險落差,以及美國對進口原油的高度仰賴,結果暴露美國軍方無力同時在幾個地區投射力量的窘境,以及小國掀起全球性政治與經濟危機的能力。

演習假想2009年五月四日,亞塞拜然的油管遭到破壞,導致國際石油市場的每日供油量減少一百萬桶,不僅引起區域緊張,並導致國際油價自原有的每桶九十幾美元漲至每桶一百一十五美元。

在股市狂洩下,國家安全會議必須向美國總統獻策,卻因為伊拉克戰爭產生的極度壓力與國內政治因素而無法施展。在演習中擔任能源部長的前美國環保署長布羅納表示,美國總統可以下令釋出戰略儲備原油,以壓低油價,並採取其他配套措施。阿比塞德則認為,戰略儲備原油必須僅供軍用。

國防與情報官員指出,他們無法確定破壞亞塞拜然油管的歹徒來歷,除保持高度警戒外,其實無計可施。前海軍部長李曼表示:「我們將戰力投射到這個領域的能力相當有限。美國的資源非常吃緊。」他又說,在對阿富汗與伊拉克用兵多年後,美國軍方仍未恢復元氣。

※ 相關報導:

* udn全球觀察 - 封面故事 - 一場「屠殺」 掀起土美外交戰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88568

藝術館鑿裂縫 雕刻家:鴻溝沒有底線

不理美伊反對 土耳其國會授權出兵伊拉克
譴責亞美尼亞屠殺 土耳其揚言與美斷交
美國乙醇計畫導致糧食價格飆升
從政院掃蕩哄抬物價到俄羅斯限價
從物價上漲、理財人權到治安
化石記錄支持全球暖化將會造成物種大滅絕
氣候暖化 亞洲經濟與社會發展將倒退
群 - 現在進行式?

鐵皮屋頂可變成能源

MIT 與台灣研發小巧的可攜式電動摩托車
MIT 發展免用火星塞的省油引擎
紐倫堡發明展 屏科大多燃料引擎奪金
馬鈴薯輪胎+甜菜油 環保賽車飆240公里
紐約計程車 5年內改油電混合
零汙染氫氣車 不是夢
獨特物質讓電容器存更多能量
電動車 Tesla Roadster 4 秒時速達 100
印度將生產『零污染』的 Air Car (空氣車,以空氣為能源)
足球場大的風箏為大貨船提供動力
可攜式核能電池?

2025 年 12 大技術創新領域
阻礙科技進步的 10 大障礙

7 則留言:

fsj 提到...

生質燃油需求大 糧價也飆高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2007.11.04

倫敦衛報三日報導,由於氣候劇變及燃油短缺,促使糧價飆高,加上對生質燃油的需求殷切,引發政治動盪不安的隱憂,使全球面臨糧食危機。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中國大陸(百分之十八)、印尼和巴基斯坦(百分之十三)、拉丁美洲、俄羅斯、印度(百分之十)的糧價均大幅上揚,而由於全球糧食儲備已達到廿五年來最低點,預料未來幾年,糧價仍將居高不下。里華達民調中心的沙維爾耶夫表示:「窮人是商品價格大漲下的主要受害者。」

印度、葉門、墨西哥、布吉納法索與其他部分國家,去年因糧價偏高而出現或險些出現暴動,委內瑞拉等國則因當局試圖壓抑糧價波動而致出現牛肉、雞肉、牛奶短缺的現象。

抵制日趨普遍;阿根廷人近因番茄價格高於肉類而發起拒買番茄運動。義大利人短暫拒買麵糰,以抗議物價不斷上漲;德國左派政客也呼籲政府提高福利給付。

聯合國表示,糧價上漲肇因於國際油價飆漲,美國農民改種可提煉生質燃料的作物,氣候極端化,及中國大陸和印度的需求量大增。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展望計畫主任葛康表示,最近十數年,全球穀物儲量不斷降低,目前約僅可供支應五十七天,如果出現國際危機或重大天災,糧食供應將岌岌可危。

華府智庫「全球觀察」總裁布朗指出,美國農民去年種植一千四百萬噸可供提煉車用乙醇的玉米,約占全部玉米產量的五分之一,扭曲國際市場,因為此舉導致數百萬公頃農地無法生產糧食,玉米價格並因此提高近倍。

國際貨幣基金一名發言人表示:「如果生質燃料繼續增產,糧食供應將出現嚴重問題。」巴塞隆納糧食資源組織「穀物」(Grain)表示,由於許多農民準備改種可創造豐厚利潤的生質燃料,局面可能更加惡化。

fsj 提到...

生質柴油料源 明年自由輸入

劉朱松/台中報導 工商時報 2007.11.05

國際油價飆漲,已帶來替代能源之一的生質柴油及生質酒精龐大商機。農委會農糧署宣布,明後年種植能源作物的面積,將由今年八千公頃,大舉擴增至二萬公頃,可製成的生質柴油年產量為四萬五千公秉;另生質酒精,農糧署明年規畫能源作物種植面積,仍維持三十公頃,可製成生質酒精年產量為七百七十公秉,藉以擴大台灣生質柴油與生質酒精產業規模。

加碼生質柴油推廣量

農糧署並透露,台灣明年、後年的生質柴油推廣量,設定至少為四萬五千公秉以上,且將全面採取B1(柴油中需含一%生質柴油)措施,為因應此局面,政府有意自明年起,開放生質柴油的料源,可自由進口,不再指定以國內料源為主,以擴大生質柴油料源的取得管道。

值得一提的是,行政院經建會主委兼政務委員何美玥,日前鑑於國際油價已飆漲至每桶九十多美元,已緊急與農委會、經濟部等高層磋商加強再生能源方案應急。因此,農糧署與經濟部能源局本周還會開會討論明年是否還要額外加碼生質柴油、生質酒精的推廣量,以及擴大能源作物種植面積等方案。

擴大能源作物種植面積

農糧署表示,從二○○六年開始推廣生質柴油與種植能源作物之後,今年生質柴油的能源作物種植面積,已從去年的二千公頃,再增至八千公頃,並先後搭配環保車試行、綠色公車,及綠色城市等多項計畫的推動,全面地推廣生質柴油。

農糧署說,國內種植能源作物的休耕農田,均分布在台灣西部的雲林、嘉義及台南等地,並以種植大豆與向日葵等能源作物為主。其中,大豆種子的含油率為二○%至二五%,可榨油率為一五%,作物栽種天數約一百天,每公頃產量約二至二.五公噸;同樣地,向日葵種仁的含油量為五○至六○%,可榨油率為三五%,作物栽種天數約一百天,每公頃產量為一.三噸。

規範採用國產品比例

農糧署表示,國內除了在石油管理法中,立法規定,生質燃料的添加比率外,也應規範採用國產生質能源的比例,以確保未來國產料源的去化。據了解,目前國內生質柴油業者,包括愛之味集團旗下台灣新日化、積勝企業、承德油脂,及玉弘企等四家業者,目前除新日化持續擴產外,玉弘也正在彰濱工業區,設立新廠。



◆ 每公升成本10.5元 農作廢棄物提煉酒精 具競爭力

劉朱松/台中報導 工商時報 2007.11.05

在油價高漲之下,各國推動生質柴油與生質酒精的動作,更為積極,且種植能源作物與生產成本,也不盡相同。農糧署表示,台灣生質柴油的生產成本,若以廢食用油或大豆提煉,每公升成本均高於歐盟。不過,以農作廢棄物提煉生質酒精,未來每公升生產成本可望降至一○.五元,與歐美相近,頗具市場競爭力。

國內生質柴油預定二○一○年將強制推動「B2」(柴油中含二%的生質柴油),推廣量為十萬公秉,以生產成本評估,國外進口成本每公升約二十七至三十一元;但國內若以廢食用油為料源,每公升生產成本在二十七至三十二元之間;若以大豆及向日葵,每公升生產成本為四十至五十元以上。

農糧署表示,生質柴油在能源產業效益方面,年產值可創造二十億元;另在農業經濟效益,不但可活化農地面積達八萬公頃,也可增加農民收益六億四千萬元;甚至還可兼顧帶動觀光休閒遊憩產業的發展。

至於酒精汽油,政府已計畫二○一一年全面推動E3(汽油含三%生質酒精),數量為十萬公秉。農糧署將針對澱粉用的甘藷、甘蔗進行品種選育、田間管理技術,及副產物等開發工作。因此,該署未來將優先利用農作廢棄物,作為料源,並以開發纖維素(如蔗渣、稻桿、芒草),轉製酒精的前瞻性技術為主,進而建立我國酒精產製技術的國際競爭力。

fsj 提到...

新車將裝OBD 部分對酒精「過敏」

【聯合報╱記者朱淑娟/台北報導】 2007.11.06

明年元月起將實施汽車四期排放標準,所以明年出廠的汽油車必須加裝「車上診斷系統OBD(On Board Diagnostics)」。環保署實測時意外發現,部分進口車對酒精「過敏」,一摻入酒精就會干擾OBD,由於經濟部正大力推廣酒精汽油,環保署將於近日邀車商討論解決之道。

OBD車上監測汙染排放系統,一套OBD系統約兩萬多元,明年部分新車將因此上漲兩萬多元。

過去我國從未有生質能源的長程實車測試,為了解生質酒精的效能,環保署從今年五月起,選了卅部國人常用的車輛,使用E1到E3(無鉛汽油中摻配百分之一到三的酒精),行駛三千公里後實測油耗及汙染排放。

初步結果顯示,其中一部進口車一加入酒精,OBD系統就會出現參數混亂而亮故障燈。由於明年起強制新車須加裝OBD,為求慎重起見,近日環保署將邀所有車廠討論因應。

初步猜測原因,可能是當初設計OBD系統只考慮汙染偵測,並未考量對酒精汽油的可能影響。OBD會偵測車子的含氧感知器,而酒精的含氧量高,會使車子含氧量增加,而有些高級房車配備的OBD系統比較靈敏,因此才會對酒精有「過敏」反應。

油耗測試方面,檢測報告指出,理論上酒精汽油熱值較低油耗應增加,但實測發現摻入酒精的汽車與一般汽油車油耗差異性不大,有些車種還更省油,測試的車種市區油耗每公升可跑八公里到十四公里。

另外環保署指出,目前能源局推動的酒精汽油,摻配比例是E3,與日本一樣,但與多數國家的摻配比例不同,例如巴西使用E20到E30、E100,美國使用E10、E85,歐盟、德國、泰國、中國大陸都使用E5以上。

‧車上診斷系統OBD

用以偵測車輛空氣汙染防制設備使用狀況及故障情形的車內電腦監控系統;在車子汙染排放超過管制標準前,就會出現故障訊號,提醒車主進廠維修。

OBD也可偵測含氧量感知器、油氣蒸發洩漏、引擎點火問題、觸媒轉化器以及其他汙染排放相關元件。

※ 如果是軟體參數設定,應該比較好處理。



◆ 用酒精汽油 臭氧反增

【聯合報╱記者朱淑娟/台北報導】 2007.11.06

油價飆漲,政府鼓勵民眾使用酒精汽油,並提供每公升一元補助,但民眾接受度仍待考驗,且環保署實車測試汙染排放卻發現,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雖有減少,但氮氧化物卻上升。

天母的周小姐開三千五百西西的休旅車,車廠建議她用九八無鉛汽油。她說,連九五無鉛汽油都不敢加,更何況國內沒有實測資料的酒精汽油,在沒有安全保證前,她不想冒險。

台北劉先生則表示,他買車時曾詢問車廠是否可加酒精汽油,車廠回答,最好加九八,如果因為加酒精汽油而產生的故障,無法保固。他認為政府不能只叫民眾用酒精汽油,應要求車廠提供保固,同時提出讓民眾放心的實測數據。

環品會董事長劉銘龍也表示,氮氧化物是臭氧的兩大前驅物之一,近十年來,台灣地區空氣汙染物唯獨臭氧不降反升,已成最主要的空氣汙染物。政府在推廣酒精汽油前,應先進行完整的模擬測試評估。

環保署的測試結果顯示,使用傳統汽油排放的氮氧化物,市區每公里排放零點零一到零點九三公克,摻入酒精的車種排放零點零四到二點一四公克。

環保署指出,酒精汽油排放的氮氧化物濃度較高,未來如政府推動酒精汽油的數量增加,勢必對臭氧控制造成衝擊。而氮氧化物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必要針對不同汙染物做模擬測試。

fsj 提到...

國際油價96.37收盤 英汽油1公升1英鎊

◆ 美國儲油減少幅度較市場預期縮小 油價稍緩

法新社╱紀錦玲 2007-11-08

(法新社紐約七日電)美國公布近一週原油儲量減少八十萬桶,較市場預期減量一百八十萬桶來得小,今天國際油價盤中曾飆過桶九十八美元,紐約與倫敦交易市場主要原油期貨盤中均創歷史新高,但收盤價格仍雙雙回軟。

紐約交易市場,低硫原油十二月交割期貨今天盤中創下歷史新高價,每桶來到九十八點六二美元;隨後價格趨緩,以每桶九十六點三七美元收盤,較前一交易日價格,每桶略降三十三美分。

倫敦布侖特原油十二月期貨價格,收盤價每桶九十三點二四美元,較前一交易日略跌兩美分;盤中曾創下九十五點一九美元歷史高價。

倫敦原油經紀商Sucden公司分析師戴維斯表示,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已經接近三位數字,每桶一百美元大關將會測試油價上漲力道有多麼強勁。



◆ 英汽油價格首次衝破每公升一英鎊 將再續漲

中央社 2007-11-08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七日專電)受到國際油價上漲,加上英國政府提高汽油稅率雙重影響,英國平均油價今天創歷史新高記錄。每公升汽油由昨天的九十九點六八便士,衝上一點零八英鎊(約新台幣七十四元)歷史高價,柴油每公升更高達一點三二二英鎊(約新台幣九十元),未來油價還可能再升高。

汽車協會指出,與去年同期每公升八十六便士的價格相比,汽油價格至今已上漲百分之十七,隨著全球油價逼近一百美元大關,英國的油價還可能再攀升。

除了受到國際油價牽動,今年十月一日財政大臣達林宣布每公升收取二便士汽油稅的新稅制,也造成油價飆升。

汽車協會指出,英國每天用油量達六千九百萬桶,每天政府的汽油稅進帳就有一百七十五萬英鎊,十分驚人。

汽車協會道路安全部主管霍華德表示,油價不尋常的單日漲幅,顯示除了市場的因素,愈來愈多消費者開始接受每公升一英鎊的心理關卡,未來平均油價還會再上漲。

霍華德警告英國駕駛人,短期內油價將「居高不下」。

汽車協會發現,部分駕駛人為了省錢,使用最便宜但不適當的汽油,可能影響汽車駕駛安全,提醒駕駛人不要省了銀子,賠了安全。

fsj 提到...

迎接後石油時代

紀舜傑 中國時報 2007.11.21

近來因為油價屢創新高,帶動物資及民生相關產品的漲價成了朝野攻防戰的焦點,甚至有人說大家掛在嘴邊的「什麼都在漲,只有薪水不漲」這句話可能變成壓垮民進黨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事實上,全世界各國的執政者都在面臨這波油價上漲的難題,石油及能源是全球性的問題,是整體人類的共業,台灣政府和人民應該嘗試將視野提升及以較宏觀的層面來看待問題。

石油價格上漲是整個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也是人類永續發展的必要手段。

首先,石油自從在十九世紀中葉起開始取代煤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能源,石油世紀裡人們因為這項能源大幅提昇物質生活水準,大家都要更舒服的空調、更舒服便捷的交通工具、更廉價且實用的商品。但是石油也帶來相當多的負面結果,例如環境的破壞、氣候的異常變遷、國際紛爭和衝突,當今最令人擔憂的全球暖化和中東和平問題都跟石油有密切關係。

石油的供給趕不上全球的需求也是問題所在。早在一九九○年代有識之士便提出警告,如果發展中國家要求(或事實上達到)已開發國家三分之一的生活水準,那將嚴重地破壞地球的生命承載量,意即地球將無法供養所有的人口。現在金磚四國的崛起所帶動的能源需求已經逐步接近此項預言。試想如果每十個中國人中有一個人擁有汽車,那中國最少會有一.三億輛汽車,這需要多麼龐大數量的石油可想而知。

英國石油研究機構 The Oil Depletion Analysis Centre也在二○○四年時根據全球原油的供給及需求量,計算出全球將在二○○七年開始進入一個嚴重供需失衡的局面,加上近年來石油供應國如伊朗、伊拉克、委瑞內拉、和奈及利亞等國的震盪不安,讓投資者擔憂,也給投機客有可乘之機,恐慌加上市場炒作油價便居高不下。

面對這些石油問題,主張開源者有之,也有許多人鼓勵大家節流。在開源方面,石油的能源替代品開發成了許多國家的發展目標,在認知未來過度依賴石油必將降低國家競爭力的前提下,而且相信科技研發必能找到石油的替代品,因此許多人將重心擺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現在全球石油替代能源大約占總能源供應的十七%,專家預估到了二○二○年全球消耗的能源有三十%來自石油替代能源。歐洲各國也陸續重新檢討上個世紀末被排斥的核能效益,許多人在全球暖化的陰影下甚至將核能歸類為最乾淨和環保的能源。

至於在節流方面,許多人大力提倡儉約的生活型態,試圖降低人們的物質慾望和改變消費習慣,就像一九七○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機後,大家才警覺節約能源的重要,因此汽車工業有了革命性的改變,省油節能的考量經常超越以往一味追求的舒適。有些環保人士非常欣慰現今全球媒體相當重視整個地球暖化和氣候變化的議題,但是擔憂到頭來只淪為社會的時尚話題,就像把「永續發展」掛在嘴邊,但是從不認真實踐永續的作法一般。

思索石油的未來,應該是檢討過往這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對地球和自然資源的掠奪的開始,二○○五年,一項關於地球生態系統的調查報告指出,地球二十四個生態系統中有十五個系統都遭到人們的破壞,或是以不永續的方式對待,雖然不能說都是因為石油而引起,但是石油的使用必須負起相當的責任。

所謂危機就是轉機,端視面對問題的態度與方法。與其每天在油價上上下下的口水戰中,不如討論國家長期的能源政策,未來全球能源的爭奪將更加激烈,世界大國們為了自己將來的能源處心積慮地全球部局,甚至發動戰爭以掌握主導地位,在石油供給及需求都將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台灣應該及早準備迎接後石油時代的來臨,不只是政府該有長期規劃,人民也需做好心理準備。(作者為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fsj 提到...

油貴燒材 空污350倍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07.11.22

原油價格節節高升,取暖用油過去一年漲價83%,改燒木材取暖的美國家庭因而增加,但燒木材雖可節省一半燃料費,空氣污染程度卻是燃油的350倍,對環境傷害很大。

新罕普夏州記帳員溫蒂‧威爾斯兩年前花3700美元 (近台幣12萬元),把燃油暖爐改成燃油、木材雙用爐,一年可省下2500美元 (約台幣8萬1000元)燃料費。

維吉尼亞州火爐及烤肉爐用品協會表示,1999年以來,以人工木炭為燃料的暖爐銷量增加兩倍,去年賣出13萬3105組。麻州木材業者歐菲德說,取暖用木材銷量比一年前成長15%到18%,「油價逼近一百美元,取暖木材銷量大增,兩者必定相關」。木材烘乾爐賣況也升溫,新罕普夏州業者拉杜利說,烘乾爐8月底、9月初開始暢銷,「大家聽到油會愈來愈貴,就開始買烘乾爐」。

木材價格漲勢小於石油,因為木材供應充裕,而且民眾可以自己收集木材、劈木,特別是美國東北部。

美國環保署資料顯示,2005年以木材為主要取暖燃料的家庭只有1.3%,比20年前的7.1%少很多。7%家庭燒油,58%燒天然氣,30%使用電暖爐。

燒木材取暖最大的缺點是空氣污染。以木屑壓縮成的人工木炭,在所有木材類燃料中污染最小,但產生的微粒分子仍高達燃油40倍。

※ 這些人在殺人。

fsj 提到...

地中海輸油管 改變供油生態

【聯合報/編譯楊清順/綜合二十五日外電報導】 2007/11/30

費時逾十年、耗資卅六億美元興建的裏海通往地中海輸油管於2005年5月25日啟用,西方世界今後可以減輕對中東石油的依賴。

這條輸油管從亞塞拜然的巴庫,經過喬治亞的提弗利司,通到土耳其的港口吉漢,全長一千六百多公里,直徑只有一百零五公分,但可能永遠改變全球石油市場,幅員遼闊的中亞地區現在已經感受到它的影響。

這條管線每天最多將從蘊藏量多達兩千兩百億桶的中亞地下油田抽取一百萬桶原油,占全球產量的百分之一點多。不過,這條管線可裝一千萬桶石油,光是填滿油管就要好幾個月。

這條輸油管的設計者及投資者宣稱,它可以使美國和歐洲的能源供應五十年不虞匱乏。西方世界可以維持大量耗油的生活方式,同時減輕對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紹德家族的依賴。

這條管線穿越地球上一些最不安定、飽受戰亂摧殘的國家,油管使用土地似乎不多,只有五十公尺寬,但所有障礙全部排除,舉凡森林、勞動法令、民主示威抗議均被犧牲。

這項名為BTC的大膽計畫還導致美國和俄羅斯發生齟齬,油管通過國家及其鄰國政局出現動盪,環保人士憂心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2001年的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西方世界對中東石油的依賴愈來愈引起關切。就美國而言,這條輸油管的啟用值得慶祝。25日在巴庫附近油港和四位國家元首共同主持啟用典禮的美國能源部長波德曼說:「我們認為,這代表這個地區向能源安全邁出重要的一步。」

BTC計畫使曾經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小國亞塞拜然總統艾力耶夫變成美國的堅定盟友。

這條輸油管也改變另外一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喬治亞的面貌。美國為了和俄羅斯爭奪控制權,大力支持喬治亞兩年前推翻謝瓦納茲總統的「玫瑰革命」,把留美的薩哈希維利拱上台。布希本月開美國總統造訪喬治亞的先河,美、喬兩國新關係之密切可見一斑。

輸油管的終點土耳其是美國的老盟友,而且石油是直接輸送到地中海,避開壅塞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美國在英瑟立克的空軍基地緊鄰吉漢港,不是沒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