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9

消費時代的政治和媒體之病

南方朔 中國時報 2007.10.29

過去,菲律賓獨裁者馬可仕當政時,他的妻子「鐵蝴蝶」伊美黛喜歡穿著豪華名牌服飾到貧民窟巡視。難以理解的是,她的這種行徑不但沒造成窮人心理及道德不平衡,反而是讓人們產生一種羨慕及崇拜的「自我較差論」的心態,認為伊美黛是天仙下凡,能摸到她的裙襬就是至大的幸福。

也正因此,當一九八六年馬可仕夫婦被罷黜流亡,人們在馬坎拉南宮他們的住宅,赫然發現伊美黛竟然有數千雙高級鞋子,她的離譜豪奢也就不難理解了。在一個權力絕對化的社會,權力會讓人變成神,並讓凡人臣服認命,於是愈窮愈慘的人反而變得愈認命和愈保守,成了保守反動政治勢力的最大支柱。

而菲律賓這段往事,到今天卻以另一種很奇特的方式,成了包括台灣在內絕大多數國家的常態。歐洲由於從文藝復興到理性啟蒙,人道主義的悲憫、正義、社會意識等價值傳統深厚,公共領域還不至全軍覆沒。而歐洲之外的地區則全變了樣。就以台灣為例,下述這些情況已成了常態。

例如,由於內政失修,政策偏差,我們早已成了一個相當M型的社會,每年因為貧窮而跳河上吊燒炭的以數千計,對這些不幸者,我們以前會認為這是社會或政治問題,但現在卻逐漸被看成是他們自己的「私人問題」,甚至還被認為是他們競爭力不足的下場。「公共問題」裡的公共性被抽離,一切都成了「私人問題」,這當然意謂人們社會意識逐漸凋零。掌權者在這種變化裡,也就愈來愈不需要為失政和民困負責了!

再例如,由於公民意識日益瓦解,並代之以自我認命的意識,於是公共政策的討論日益缺乏市場。吃喝玩樂成了新主流。媒體連篇累積或整個時段都在報導其某新貴新富住甚什麼豪宅,開甚麼名車,用甚麼名牌,去那個高檔餐廳用餐之類的八卦瑣碎新聞,我們崇拜這些新富新貴的態度,其實已和當年菲律賓窮人崇拜伊美黛的珠光寶氣沒甚麼兩樣。媒體做為公共平台的功能早已蕩然,而成了八卦瑣碎的表演舞台。

其次,則是前述那些對比已激發不出人們要求公平正義之心,反而滋長出一種「仿冒式的學樣」。上焉者追求豪宅豪車豪牌手提包,普通市民階級則以「平價奢侈」這種似是而非的口號來自我安慰和自我逃避。這是一種怪異的扭曲,彷彿吃喝玩樂外,再沒別會引起人們的關心。當這種價值取向成為主流時尚,我們在媒體更看到台灣似乎除名婆名模的罩杯、化妝品、男女關係、八赴誹聞等之外,再沒甚麼應去傷腦筋的課題。最近台灣百物騰貴,許多物價問題其實都和政府的能力有關,但我們除抱怨外,主要談論的卻是如何去買便宜貨之類的建議。瑣碎、八卦、名人取向的這些價值,對我們社會多數為人父母的,或許會造成一種心願:如果也能生一個俊男美女當名模名婆該有多好!

也正因此,不久前台灣曾有一個對大學生做的民調,有卅多萬大學生有嚴重憂鬱症,需要找人協談,其中有四分之一認為是「被不乾淨的東西附身」或「被不可控制的力量所左右」。台灣大學生在這個高學歷失業的時刻,確有太多問題會讓人憂鬱,但他們已說不清憂鬱的原因,於是遂將問題「私人化」,認為是被附身。這是奇怪的鬼神論,在它背後所隱藏的無力感和認命論,或許更值得警惕!

而有關上述問題,近代思想界早做過觀察與分析。甫去世未久的法國後現代著名學者布希亞(Jean Bandrillard)在談到當今人們意識改變時這樣說過:

----「消費者對真實世界,對政治,對歷史,對文化等的關係,不再有興趣,投入,責任感,也不是完全漠不關心,而是驚於好奇。...人們必須去碰每一件事情,事實上在一個消費社會裡,人們正受到恐懼失去某些事情的折磨...主導人們的不是慾望,不是個人的品味,或者某種特殊的癖性,而是受到廣泛焦慮激發而產生的普遍化的好奇。」

布希亞所謂的「普通化的好奇」,已指出了當今人們,包括媒體在內的意識變化。人們對一切沉重的公共問題早已不再有興趣,於是這種時代擁有權力的人遂有福了。古代有權如帝王,也都必須承受到整個社會要求是非公義的壓力,而現在的有權者則無論出了多大的敗德問題,都可有倖免的可能。這樣的時代,人們已把一切都看成是消費品,而最好的消費品當然就是瑣碎的八卦、緋聞、表演,以及可以佔住版面和時段的東拉西扯。

也正因此,目前的媒體,特別是影音媒體,已到了讓人徒嘆奈何的程度。今天的台灣百孔千瘡,百廢待舉,但這些公共問題卻鮮少受到重視。公共領域日益飄零,名人名模,吃喝玩樂,八卦緋聞等瑣碎化的事務成了滿足好奇心的重點,這是一種自我逃避的耽溺。而就在我們耽溺於此的同時,我們也就對世界快速的變化無動於衷!台灣的百姓在被政治人物欺騙的同時,也在瑣碎的自我耽溺中自我欺騙,這是可怕的雙重欺騙,它使台灣一切公共問題加速的崩壞。

看看目前的選舉,只看到各式各樣鑽縫隙,扯口水的瑣碎小道,它很能佔領版面,讓人們像看潑夫潑婦罵街一樣看政治人物在表演,沒有那個人是在以台灣整體利益出發談前瞻,談未來,談全球化時代台灣的因應之道,談油價百元後我們的對策,談如何解除M型社會這個病灶?瑣碎化的時代,台灣已看不到格局和視野,甚至連政治競爭也都變成了雞零狗碎。或許要解除困局,只有靠選民自己對公共問題的自覺了,當公民有了公平正義的意識,才可免於被騙和自欺!

※ 很簡單,因為政治與媒體關係匪淺,而人民或多或少受到媒體的洗腦。



◆ 林蒼生:全球都在動 台灣不動

張瑞昌、邱順斌、楊淑芬、陳鳳英/專訪 中國時報 2007.10.29

二○○八總統大選持續加溫,曾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熱門副手人選的統一總裁林蒼生,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批評當前政治人物師心自用,國內充斥投機的假理念,真理念付之闕如。朝野惡鬥內粍,在國家缺乏願景(vision)之下,人民自然感受不到希望。

自稱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的林蒼生,對國內藍綠拉扯,台灣競爭力原地不動的「共業」,難掩憂心。他坦承,台灣的現況讓他既著急又無奈,「有一種想使力卻使不出力的無奈,這種無奈又比著急還更麻煩」。

朝野內耗 競爭力原地轉

與總統大選國民黨副手擦肩而過後,林蒼生笑說,知道自己現在講話很敏感,很容易被貼標籤,「我一提,那個敏感的問題就跑出來了。」但眼見朝野內耗,有些話還是不吐不快。

統一集團以引進麵粉等大宗物資起家,成立至今恰好滿四十年。林蒼生認為,「統一在台四十年,剛好是台灣關鍵的四十年,統一很有幸恭逢其盛。前二十年,我們幾乎每年蓋新工廠;後二十年,每年有好幾個公司誕生」。

然而,商界打滾四十年,以史為鏡,鑑往知來,林蒼生直言,「看了這麼多企業變化,真的有很多感嘆,而且都和動機有關」。如同許多企業家喜歡研讀三國並當作商戰教材,林蒼生也愛談諸葛亮的「隆中對」。他以古諷今,「『隆中對』不會錯的,問題在人。劉備因個人情緒問題,為了復仇出兵,而違反了整個方向」,歷史印證「人沒有私心,就不會歪曲」。

師心自用 投機理念充斥

記者追問,當前國內藍綠對立,誰不是各懷私心?那個政治人物又不是以理念號召呢?「依我看,這裡有真理念,也有假理念」,林蒼生如此回應。

林蒼生說,所謂真假理念的差別,就在於「動機」二字。「動機很重要,一定要純正。過去革命拋頭顱、灑熱血,這是真理念;後來加入者,可能就有一些西瓜偎大邊的投機者,現在很多政治人物不就是如此?」他捉狹地說,「我看,目前真正在台灣為理念奮鬥的人,大概都已經過去了。台灣現在假理念太多,民眾分不清真假理念,很麻煩!」

對於藍綠惡鬥導致台灣原地踏步的現象,林蒼生無奈表示,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國家願景不清楚,「我也主張,兩黨要好好平衡競爭。但現在兩黨理念詮釋差距太大,完全往不一樣的方向走」,也因而抵銷了前進的動能,「台灣不動,但別人都在動!」

悖離潮流 回到十九世紀

隨著全球化貿易漸次開展,各國關稅降低,共同市場逐漸成形,林蒼生直言,兩岸間的發展當然也得置於沒有國家界線的大環境脈絡下觀察,「無國界時代下,台灣為什麼要回到十九世紀,以國家界線為思考的窠臼?」在他看來,這種做法似與世界潮流相悖。

「歐盟已經變成一個共同市場,使用共同貨幣,沒有什麼法國人、德國人的區分了。台灣卻往反方向走,只能說都是政治作祟!」

「當年法國總統密特朗為推行歐洲共同市場,致力化解法德兩國的歷史宿怨,也因此做出很多妥協,現在台灣就是缺少這樣沒私心的人物」,林蒼生感嘆。

三通不通 氣脈筋絡難通

他進一步以企業界念茲在茲的三通為例,美國開國之初,積極建設公路;中國改革開放也是如此,大力改善基礎設施,三通對台灣企業絕對是好的。「路通了氣就通,三通不通,所以台灣氣就不通」。他強調,三通不是政治上好不好的問題,「氣不通筋絡就難暢通」。面對中國崛起及具亞洲區域經濟整合指標意義的「東協十加一(中國)」工程啟動,林蒼生認為,「台灣、大陸與東南亞市場,早就是一個『隆中對』,亞洲將來會是一個共同市場,這是跑不掉的!」

亞洲區域經濟整合列車上路,台灣卻面臨外有邊緣化、內有分裂化的雙重危機。林蒼生說,「對台灣現況,著急一定會有,但無奈啊!有一種想使力卻使不出力的無奈。」這番話彷彿像他談「隆中對」的開場白,看見台灣身處進退兩難的歷史關卡,焦慮全寫在臉上。



◆ 人像水蒸氣 腦力外流擋不住

張瑞昌、邱順斌、楊淑芬、陳鳳英/專訪 中國時報 2007.10.29

全球化浪潮席捲各地,區域經濟巨浪又迎面而來,台灣如何破繭而出?統一集團總裁林蒼生表示,「台灣的機會永遠走在大陸前面」。只要與國際合流,台灣有很好的機會,能夠帶著亞洲經濟往前走,成為亞洲的資訊或設計中心。

面對詭譎多變的兩岸情勢,林蒼生也明確建議,台灣與大陸應多從事經濟、文化、體育等形而上方面的交流,有交流就不容易有隔閡,也不容易打仗,兩岸關係才能更融為一體。

「全球化時代,人在旅行流動,就像水蒸氣跑來跑去,哪有界限?」他認為,未來國家或市場的界限都將日益模糊,「如果台灣還是堅持不參與政治協調,不進入東協(ASEAN)十加一或十加三」,他很擔心,台灣的競爭力將因此受損。

學理工的林蒼生認為,在國際形勢由液體變形為蒸氣的時代,台灣也應該採用蒸氣式的引導,「政府現在限制的,很多是二十世紀競爭的東西,如關稅。但政府能限制腦力外移嗎?腦力不在戒急用忍範圍,現在多少一流的腦力已經外流,太多了…連台灣農業都到大陸種一大堆了…。」

「既然政府管不了,又何必管?政府應該引導腦力,往更高層的境界發揮。」他如此建言。

以地理位置而言,林蒼生指出,台灣位在南北亞的中心,「日本國民所得約三萬美元,台灣約一萬六千美元,東南亞是幾百塊美元,台灣剛好位在中間,可以充當中介的橋樑」,台灣應儘量往設計等價值上游鍊走。

「台灣在物質層面已相當有競爭力,現在要往物質更高層提升,而且要訓練得比大陸快」。

在林蒼生看來,深陷藍綠拉扯漩渦的台灣,始終拼湊不出國家願景圖像,反觀對岸加緊腳步,要以二○○八北京奧運,重塑中國在國際社會的新樣貌。

「去年連戰訪問大陸發表演講時,央視直播;中共剛閉幕的十七大,開始引進一些黨內民主等種種跡象」,林蒼生下了一個註解「我看到中共當局,想要藉北京奧運,秀給世界一個不同的形象」。

「大陸故意用北京奧運讓所有硬體建設往一個方向走,這叫做vision,絕不能小看。」以北京奧運為舞台,林蒼生觀察,中國背後的動機,可能就是「為將來有步驟的開放鋪路」。

北京以奧運凝聚全球目光,擘劃國家願景,林蒼生透露,「我曾提議,明年北京舉辦奧運時,台灣為什麼不辦一個文化的奧林匹克呢?他們是肢體的競爭,我們是腦力的競爭,比大陸更高一級」。

曾隨南懷瑾修習《易經》的林蒼生感嘆,易經上說「登其高嶺」,要登上高山,在那個視野,才有那個胸懷,包容不同族群。台灣的將來絕非寄望國與國的爭奪,而是文化、運動與經濟的交流,台灣應該往這樣的第三條路走才對。

※ 相關報導:

* CEO講堂 11位遠見領導人物的前瞻觀點:林蒼生(統一企業總裁)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cb302/p_03.asp

精神病趕流行 網路妄想症入侵
媒體競爭全球化 內容是王道?
BBC計劃裁減兩千人 工會將罷工
網路之父溫瑟夫:行動通訊平台 下波網路浪潮
研究者完成 25 年來首度「網際網路普查」
1小時電視新聞 電腦10秒看完
政治語言與經濟語言都瘋狂了
道德放兩邊:從亞力山大到企業肅貪與邪惡指數
研究:觀看暴力媒體可造成大腦改變
歐美獨立書店 紛吹熄燈號
今年全球遇害記者64人 創十年新高

化石記錄支持全球暖化將會造成物種大滅絕
10年內世界將遭遇糧食危機

不理美伊反對 土耳其國會授權出兵伊拉克
歐盟憲法翻版 里斯本條約草案通過
愈難瞭解的中國
緬甸的「血」色寶石
越南台商問候語:被罷工了嗎
巴基斯坦實施戒嚴 媒體批總統二度政變
阿富汗史上最大一起自殺式爆炸事件
芬蘭校園槍擊事件死亡9人 包括女校長
未受監督的小孩更好交際也更活潑

世界性就在台灣
先正視台灣內部的聯合國
台灣走到第11個小時
文化翻譯 讓創意產品起飛
T型人才 縱橫Web2.0時代
阻礙科技進步的 10 大障礙

3 則留言:

fsj 提到...

電子媒體的「精神錯亂症」

許又方 中國時報 2007.11.12

最近幾天,國內幾家電子媒體不斷在放送民眾嗆扁、嗆呂,卻得到主政者揶揄、質疑的新聞,不僅主播以嚴肅的口語播報,畫面上顯示的標題也多半是「不知民間疾苦」、「對民瘼充耳不聞」之類帶有強烈批判性的字眼,試圖告訴民眾,眼下台灣民生已瀕臨凋敝,而執政的大官們卻依然大搖大擺、裝聾作啞。電子媒體如此關心民生、監督政府,乃至「修理」政客,相信多數百姓都是讚許的。

只是,在激憤地陳述民生危機、批評主政者無法體恤百姓痛苦之後,電視新聞接下來播報的卻多是某家知名百貨公司周年慶的消息。這時主播收起嚴肅的神情,改以歡欣的面容告訴閱聽人,百貨公司如何人潮洶湧、顧客如何出手闊綽、業者宣誓短短數天內要衝破五十六億台幣業績等等,為了取信觀眾,鏡頭也帶到專櫃前大家搶著購買的畫面。這一來讓人心下實在不解,現今台灣社會究竟是「活不下去了」,還是「購買力強」呢?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平衡報導」的結果。但既然是平衡「報導」,似乎只要將新聞內容據實以報就好了,實在沒必要加入任何批判性(對政客)或吹捧性(對百貨業者)的字眼,一下子讓人覺得媒體所看到的確實是台灣社會快要窮死,官員卻不聞不問的事實;過一會兒卻又令人相信媒體所言,咱們的經濟能力其實還是不容小覷的,彷彿是在幫政客「活不下去還看展覽」的言論背書般。

如此看來,電視新聞得了「錯亂症」了嗎?筆者以為,這種接近自打嘴巴的報導,其實都因媒體自甘受「外力」介入所致。因為受政治力介入,因此為特定的政治團體發聲;因為受商業力介力,所以替特殊的公司行號廣告。換言之,這些新聞媒體並未真的把「民瘼」放在心上,也未能真正地去追究台灣社會的問題,說穿了,他們所關注的,最終還是自身的利益罷了。關注自己利益的媒體,有何顏面去批判他人呢?

台灣目前經濟不景氣是事實,但這究竟是全球性、結構性的問題,抑或僅是單一「爛黨」造成的?物價飛漲,究竟是供需失衡,還是人為哄抬?為何二十年前國際原油每桶只有三十四、五元美金時,中油一公升汽油賣到二十七、八元台幣;如今原油迫近每桶一百美元,人事費用也提高,中油油價每公升三十元出頭,卻仍可以維持「法定盈餘」,還Arnold Toynbee準備發給員工半年以上的年終獎金?中油過去究竟從百姓口袋裏「A」走多少錢了?又為何很多人喊生意做不下去,卻仍有商家賣一個五元的麵包、水煎包,以及一個一元的水餃?為何有人僅做紅豆餅小鋪,一年仍有數百萬台幣的業績?菜價高漲,為什麼菜農反而大嘆根本沒有賺到錢?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讓看新聞的百姓迷惑,而這也才是新聞媒體最該去挖掘的真相。

總之,做個有深度、有格調的新聞專業媒體,千萬別淪為政治力、商業力拉扯下患了「精神錯亂症」的打手呀!

(作者為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本文不代表本人力場。或許主播們得學學央視或 NHK 正經八百起來... XD

fsj 提到...

媒體弱化 知的權利看黨政臉色

張慧英、黃菁菁/專題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2.03

雖說日本是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但或基於不喜公開對抗的文化,或受到長期一黨執政的制約,是否享有完全的新聞自由、發揮監督揭弊的功能,恐怕有些疑義。

歐美媒體常強調「知的權利」,但日本是政府透過記者俱樂部決定哪些媒體有知的權利。能加入記者俱樂部的大報及電視台,報導便顯得「客氣」;競爭激烈的周刊雜誌火力雖猛,但往往訊息不夠正確。

外國特派員協會FCCJ會長、IDG News Service的東京支局長馬丁.威廉斯(Martyn Williams)表示,日本企業、政府、媒體關係緊密,從西方觀點來看是很怪的。尤其記者俱樂部,「這是所有外籍記者心中之恨」,因不加入就拿不到新聞,加入了就不想破壞關係,「日本媒體表面上獨立,與採訪對象的連結,卻是其他國家看不到的。」

一位日本資深媒體人指出,日本放送協會(NHK)是公共電視,應客觀公正,但預算需要國會通過,因此不敢得罪自民黨。富士、TBS、日本電視等台寬鬆一點,但廣電執照需政府批准也不敢罵太凶。

「戰後幾乎都是自民黨的天下,所以批評只能點到為止。媒體的作用主要還是監督政府,這點我們就沒有了。」他坦率地說。「自民黨壟斷政權造成媒體弱化,媒體弱化讓自民黨能壟斷政權,這是惡性循環。」

其實論媒體水準及採訪認真,日本勝於歐美,「問題在對新聞專業的看法不如歐美,比較重視老闆和讀者的看法,新聞人的批判理念較薄弱。」這位媒體人指出,日本記者薪資很高,有產階級通常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日本大媒體少且托拉斯化,市場競爭壓力不大,有線電視普及率低,形成不了威脅。一億多人口只有六家無線台,全國性電視台、廣播電台和報紙都集中於少數媒體集團,四、五家公司就可以壟斷所有聲音。

民主黨黨魁小澤一郎與首相福田康夫密商聯合政權,幕後推動者竟是讀賣集團會長渡邊恒雄,讓人見識到日本媒體涉入政治的程度。

日本資深記者便指出,媒體更大的問題,是「政治記者和政治家組成戰鬥共同體」,雖新聞界也有反省之聲,但長期問題不可能一夕改變。

※ 日本媒體正經八百,批判火力不足,頗像是宣傳工具。

fsj 提到...

慢新聞 回到閱讀和思考原點

江靜玲/倫敦 中國時報 2007.12.23

過去兩年到三年間,英國報業發生很大變化。傳統英國質報,從《獨立報》開始,《衛報》和《泰晤士報》,紛紛改頭換面。

《獨立報》率先以小報開數發行,《泰晤士報》跟進。《衛報》秘密策畫實驗後,以全新的柏林版面貌上市。仍堅持以傳統質報大報方式出刊的《每日電訊報》,雖未變裝,卻指派了年僅38歲、小報出身的李維斯擔任總編輯,徹底顛覆電訊報的編採文化。

不論內容或版面改革,或人事更易,這些英國傳統質報面對的壓力,與全球其他平面媒體是一致的,在資訊爆炸的e時代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讓大家的士氣都很低落。

大量快速訊息 不乏垃圾充斥

「記者和新聞報導的位置在那裡?」《每日電訊報》的資深國會記者為配合報社編採新政,抱著隨身電腦,趕發給該報電子報的新聞後,還要錄製語音,這時還沒開始替報紙寫稿,這位老兄已疲憊不堪。李維斯主掌電訊報後,期望吸引年輕讀者,全力拓展網路和電子報,線上記者個個有苦難言。

e媒體、新科技,大量快速的訊息,甚至所謂的《公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ts),真的可以取代傳統新聞報導嗎?傳統新聞報導當今價值何在?最重要的是,新聞報導和記者都非得被迫跟著如此大量快速的資訊而滾動嗎?

有垃圾食物,當然也有垃圾新聞,現在在倫敦搭地鐵,每天可以拿到三份免費報,《地鐵報》、《倫敦報》和《倫敦Lite》,裡面有許多訊息圖片和八卦,大家看畢,隨手一扔,造成紙張滿地的困擾。

為什麼沒有人把這些免費報帶回家呢?英國《快報》前總編艾德斯認為,答案不在這些報紙是免費的,而在於「沒有什麼值得帶回家仔細閱讀或與家人分享的內容」。

「資訊、圖片,搭車無聊,看看就可以扔了。」艾德斯因此從一年半前開始著手規畫一份免費質報。在平面媒體一片不景氣中,他這種反其道而行的作風和企圖,令人側目。

「就是簡單地讓大眾回歸到閱讀和思考的軌道上。」艾德斯的觀點,逐漸獲得回響。《慢新聞》運動便是其一。

「慢新聞」(Slow Journalism)這個名辭今年十一月出現在《衛報》,引發諸多討論。《慢新聞》的靈感來自由義大利發起的「慢食」(Slow Cooking),及其衍生出的「慢活」(Slow Movement)。

慢一點想一下 新觀點獲回響

「『慢新聞』涵蓋的不僅是深度新聞報導,還有具有思考空間的專欄與寫作。」四年前在《金融時報》率先開設「慢道」(Slow Lane)專欄的艾爾斯表示,他的讀者從僧人到百萬富豪,最終回到的都是閱讀和思考的原點,「我們是不是可以花一點時間想一下看到的資訊,慢一點回應接收到的訊息」。

實際上,《金融時報》也是英國目前上市日報中唯一沒有周日報的媒體,僅在周六出版一份《周末金融時報》。《金融時報》未出周日報固然與股市休市有關,但它的周末版在文化藝術和生活的深度報導,遠超過英國其他周末媒體。根據《周末金融時報》編輯戴維斯,許多固定讀者,周六買一份報紙,可以享受整個周末。而在幾乎都賠錢的英國周末報中,《金融時報》反而一枝獨秀。

因調查英國航宇系統(BMI)軍售沙國案,獲得新聞調查獎的《衛報》記者連甫和伊文斯也認為,在什麼都求快速的時候,新聞記者和讀者都需要有「慢一點」警惕。

「慢一點」和「想一下」,不僅是支持「慢新聞」運動者的主張而已。連在英國報業間發起電子報大戰的《每日電訊報》總編李維斯,最近也坦承「報紙仍是未來」。在訊息混沌、揣測紛云,電子郵件充斥的世界,李維斯認為,人們最後終究要問,「是不是有一批真正的聰明人可以告訴我 ,什麼是我該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