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6

政治語言與經濟語言都瘋狂了

南方朔 中國時報 2007.11.26

政治是一種會讓人瘋狂的事業,瘋狂到最後,就會錯亂到和馬路上失智叫囂者相差無幾。最近有些人被選情所逼,瘋得愈來愈厲害,威脅兩階段投票的選務人員「小心退休金」,祭出「違憲」、「法辦」的恐怖帽子;同時又睜眼說瞎話宣稱「台灣經濟就是比韓國好」,讓人想到的是他們已經不是在把台灣比南韓,而是用台灣比北韓!

而這些都是瘋狂的政治語言,而更嚴重的,其實是經濟語言。當今的台灣,早已出現一種百年未見的怪現象,那就是有權力的人可以把台灣經濟搞衰,卻不准別人說衰,說衰的就是「唱衰論」,就是「不愛台」;於是搞衰台灣有理,唱衰台灣則有罪。當經濟的「唱衰論」成了一種新的意識型態,更可悲的「經濟數據政治化」遂告出現,日前行政院主計處上修預估成長率到百分之五點四六,讓經濟學家看得一臉愕然,而這其實已非第一次了,如果我們不健忘,當記得稍早前百物飛漲,漲幅動輒在百分之十到廿之間,主計處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五月居然是負百分之○點○三,六月則是百分之○點○一,似乎不管物價如何上漲,我的數字就是不動。

其實,經濟上的統計數字原本就和語言一樣,是一種說明及表達的工具。不久前,當代著名經濟史和經濟修辭學家黛德莉.麥克隆斯凱(Deirdre McCloskey)在《經濟學的秘密之罪》這本小冊裡即指出,經濟學搞理論,搞數字都不是罪,但經濟及與其相關的領域,如果「搞理論而沒有去看,搞數據卻和現實脫節」,就成了最嚴重的兩種罪。

當今許多國家,當然包括台灣在內,玩弄並隱藏物價上漲的數字魔術即是最明顯的一種罪。近年來由於能源及食物價格變動幅度加大,許多政府為了預防出現「物價│工資循環上漲」的現象,刻意將能源及食物的上漲排除在物價指數之外,而這種統計伎倆的出現,當然也和當今各國政府愈來愈懶得理會窮人這種潛在的意識型態有關,這也是全球M型社會形成的原因之一,它也造成了工資在國民生產毛額裡的比例日益降低。

這種刻意壓低物價上漲率的作法,今夏在美國即引發一陣撻伐。上任不久的聯準會理事主席柏南克七月間發布《經濟展望半年報》,當時美國已物價飛騰,而他仍大談經濟樂觀的前景,結果引發一陣撻伐,我印象最深刻的乃是「美國商業周刊」上經濟分析家古柏(James C Cooper)的評論。古柏指出「經濟預測應本於切實的知識判斷而為,不能只是描述聯準會一廂情願的目標」,因此柏南克的經濟展望根本不切實際,尤其是百物騰貴,卻仍掩蓋物價上漲率,「這種話去跟馬路上的老百姓說吧,他們的所得裡,可是百分之廿都必須花費在石油和食物上的」!而七月間仍宣稱前景一片光明的柏南克,現在又如何呢?一個多星期前他到參院作證,終於承認美國從第四季起,「經濟將會疲軟而通貨膨漲也將持續相當的一段時間」。

而台灣行政院主計處從壓低物價上漲率,到最近的將總計數字政治化的情況則更嚴重了。它除了可能涉及人為操縱統計數字外,也涉及數字意義的故意曲解,甚至還涉及用數字來合理化政策,以致於它所謂的前途一片光明,也就成了大可懷疑的數字魔術。

首先就數字的編排而言,多家媒體業已在報導中指出,它有若干重要數字如消費等,乃是訪問廠商所得。當總計的數字遊戲羼雜了這種主觀而非客觀的因素,它讓人起疑也就不言可喻了。由於經濟展望的判定,對人民的福祉有著密切的連動關係,這也是許多人認為非官方的計量經濟學家必須對這些數字的原始資料加以查核的原因。

其次數字的解釋也有許多疑點。就以台灣日益增加的所謂「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為例,它更確切的解釋,可能並非「台灣廠商的全球布局」,而應看成是「台灣接單,台灣生產」到「大陸接單,大陸生產」的一種無可奈何的過渡。完全不同的解釋,會出現全然相反的展望。

再其次,這些數字還必須放到更大的財經現象上去理解。以「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為例,為了追求速效式的成長,在整個政策上遂採取了「對投資者友善」的策略,包括持續壓低利率,放寬短期外資進入,讓國民的儲蓄被轉化成股市、房市及消費的動力。過去五年印度股市漲了四倍,房價也節節攀高,進口赤字亦告大增,物價特別是能源及食物價格則快速上漲,由於國家有限資源投入基礎建設對成長率的貢獻有限,因而多數資源都被用於與房地有關的領域,教育、鄉村道路、水電等公共投資遂在排擠下加速倒退。

在過去這一年裡,印度發生多次窮人、市民的暴動,政府為了圖利建商並炒高房價,也持續在都市邊緣強徵窮人土地,引發多起土地流血暴動。印度追求速效式的成長,在亮麗的統計數字裡躲藏著的是一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最近英國「經濟學人」在排比經濟風險時乃是第一名「最危險的國家」。由印度的例子看台灣政府壓低匯率和利率,讓國民在利率趕不上通膨率的負利率情勢下被迫炒股炒房,政府也偕同財團加入煽風點火的行列,這不正和印度有相似性嗎?

因此,由「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持續增加,台灣投資者裡聰明的將資金流入港股陸股,台灣公司赴港上市的日增,再加上台灣財政赤字的惡化,台灣經濟其實在唱衰前就已被搞衰了。這時官方仍獨自在玩著數字遊戲,以及用國民納稅錢來製造就業的假象,再這樣下去,台灣經濟誰知將伊於胡底?

前面已想到的經濟學家黛德莉.麥克隆斯凱指出,無論研究或決策經濟,都必須理論有品質,數字有意義,不能搞得太不相干,這些話或許正值得我們警惕吧!

※ 本文不代表本人立場。老百姓不是笨蛋。另外,請媒體多關心生活、科技、人文層面的新聞,政客們要瘋就隨他們吧!

社會資本與政府再造
消費時代的政治和媒體之病
研究發現「記憶」會受到「照片」操縱

半數30歲上班族 年薪不到40萬
南韓經濟沉痾 挑戰CEO總統
亞洲四小龍 窮人翻身成絕響
從山寨文化到台灣「幸福指標」
先正視台灣內部的聯合國
台灣走到第11個小時
生活優先,政治閃邊
別再滿腦子政治算計 給我們財務計畫
終結農地 農業還剩什麼?
長征300里印度貧農怒:還我土地
法罷工一波波 沙克吉不吭聲
道德放兩邊:從亞力山大到企業肅貪與邪惡指數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 2007國際十大新聞頭條
美國之音年終報導:美中關係到亞洲城市化
九歌雲門重演 依舊哀政治
「自由與繁榮之弧」的崩解
忘了M型吧

YouTube知識版「大思想」到環境教育蠻荒期
美國青年才俊的史盲症?學術風骨何處尋?
勇敢面對教育典範的轉移
棄養兒逐年增 每天一.四名
從藍領小孩科展奪冠到雙胞胎教師動漫人生
群 - 現在進行式?

6 則留言:

fsj 提到...

連續五年 77%企業沒調薪 薪資負成長嚴重

彭漣漪/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27

上班族最害怕的「凍薪」處境,恐怕成常態。主計處昨日公布九五年「受雇員工動向調查」及「勞動報酬調查」,結果,有七七%企業沒給員工調薪,是連續第五年維持在近八成的高檔。而且,薪資負成長情況嚴重,服務業比製造業慘,有約三分之二的服務業行業負成長,製造業為近一半。

今年薪資也不樂觀。一○四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表示,這個調查數字符合實際情況,而且今年的狀況也是如此,一○四人力銀行詢問廠商今年的調薪打算,結果,只有兩成表示會加薪,四成表示會採取依績效決定的「浮動薪制」。

金融保險業 68%調升薪資

主計處調查指出,薪資未調比例最高的行業,第一名是礦業,九五%廠商表示沒調薪水;其他服務業八五%,次之;醫療保健服務業八三%,第三。但也不是所有行業都慘,理財當紅,金融及保險業就有六八%廠商表示有調升薪資,最多;水電燃氣業占四○%居次;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占廿六%,第三。製造業亦廿五%。

至於勞動報酬方面,主計處指出,九五年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每人每月平均薪資(含每月領的經常性薪資與包含加班費、分紅等的非經常性薪資)為四萬四一○七元,較上年增加一.一%。其中,製造業比服務業好,製造業部門每人每月平均薪資為四萬二二九三元,較上年增加一.三%;服務業部門每人每月平均薪資四萬五五八四元,只較上年增加○.八%。這都沒算上物價因素,如果扣除物價上漲,薪水族其實薪資沒動。

服務業薪資 多數都倒退嚕

但仔細觀察個別行業,進一步發現支撐台灣近七成產值的服務業,薪資沒調也就罷了,很多薪資還「倒退嚕」。有三分之二的服務業薪資負成長,其中,不動產及租賃業負成長二.三%,運輸倉庫及通信業負成長○.九%,吸納最多就業人口的批發及零售業負成長○.○一%。「一枝獨秀」的行業,只有拜今年股市熱、理財熱的金融及保險業,成長六.二%。

製造業薪資「M型化」情勢明顯,有一半行業負成長,最慘的是印刷及輔助業,薪水只有三萬六,還負成長二.七%。另人不意外的,電腦、通訊及視聽電子產品業,薪資有五萬元,還正成長三.八%,化學材料製造業薪資有六萬四五四八元,也正成長四.二%。

服務業普遍性薪資欠佳,但卻容納最多就業人口。主計處表示,九五年工業及服務業全年新進員工一八四萬兩千人次,各行業新進員工中的初次就業者以住宿及餐飲業與醫療保健服務業最高,均占廿八%。

方光瑋指出,台灣製造業因為出口暢旺,產生「薪資連動效應」,其實是有加薪空間,但服務業在內需不振的情況下,加薪困難;而根據調查,「只有業務、研發這類與績效連動、知識密集型的行業會加薪。」他說。

他指出,台灣製造逐漸成熟,能增加的就業機會有限,加上年輕人普遍學歷愈來愈好,已經不願意再到黑手製造業,往往會選擇朝服務業發展,這是社會流動和社會價值的改變,和先進國家一樣。



◆ 233萬歹命勞工 去年超時工作

陳怡慈/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27

台灣勞工超時工作舉世聞名,據主計處昨公布統計,我國工業及服務業部門去年共有廿九個行業、逾兩百卅三萬名勞工,平均每月工作時間超過法定工時,其中,美髮及理容業以平均每月工時二一五.七小時,勇奪第一歹命行業。

據主計處昨發布統計,包括:美髮、汽車、紡織、支援服務、其他個人服務等十大行業,去年平均每月工時介於一九三到二一五小時,遠超過「每兩周八十四小時、平均每月一八二小時」的最長法定工時時間。

對此,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黃麗璇表示,我國兩千年六月倉卒實施最低法定工時,一舉從每周四十八小時,降成每兩周八十四小時,緩衝期只有半年,很多行業沒法調適,變成一個人作兩個人的工作,或兩個人作三個人的工作,造成兩百多萬名勞工,實際上工作時間超過勞基法規定。

黃麗璇說,台灣勞工超時工作,在世界是有名的,以中國大陸為例,大陸勞工平均每周工時只有四十小時,比台灣低;歐洲國家中,德國與法國平均每周也只工作卅八小時。

儘管勞基法兩千年下調基本工時,但實際上仍有兩百多萬勞工,辛苦工作超過法定時間。

黃麗璇說,可能跟這幾年台灣景氣不好,勞工不敢跟老闆抗議超時工作,不敢向勞委會舉發雇主,加上勞委會勞動檢查處只有幾名人員,就算查超時,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低雙率政策 肥了出口 瘦了內需

彭漣漪/特稿 中國時報 2007.11.27

政府壓低匯率、利率雙率,造就了出口榮景,衝高經濟成長率,但真正獲利的只有出口業,從此次主計處統計可發現,只有少數與出口有關的行業,才有調薪的可能,而且,台灣經濟由農業往工業再往服務業發展的步調,現在竟出現服務業萎縮情況,和先進國家逐漸轉向服務業的趨勢背道而馳。

根據主計處資料,九五年全年就業者的流向,進入工業部門者占卅八%,較上年卅三%明顯增加五個百分點;進入服務業部門者占六二%,較上年六七%減少近五個百分點。這表示,台灣走回製造老本行的趨勢,這五個百分點的就業人口,追逐著高就業機會、高薪資表現流動。

對全台六○四萬受雇於工業及服務業的薪水族來說,要擠進「有加薪一族」,變得非常困難,只有二一%廠商有調薪,而且有十五%企業是只針對部分人員(通常是績效好、或屬於核心人員)調薪;全面調薪的企業只有六%。至於薪資調很多的就更鳳毛麟角,只有○.二%的廠商調薪幅度超過十二%。

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各行業的薪資差距越拉愈大。服務業有近三分之二沒加薪,這群人薪資往往只有兩萬、三萬。說得殘酷一點,有加薪跟沒加薪其實差別也不大,只能自己勒緊褲帶。

加薪一族多半是屬於科技新貴,如電腦、通訊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就業人數只有廿三萬;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也只有卅八萬人,即使他們對消費有助益,可以買豪宅名車,吃鮑魚熊掌,但畢竟人數過少,帶動效果有限。

批發和零售業的就業人數高達一百三十五萬人,卻屬低薪資、沒加薪的那群人。 台灣經濟,早已是出口喜、內需憂的「跛腳型經濟」。而根據主計處最新的經濟預測,出口比預期中更好,但內需依然在低檔徘徊,這表示,出口繼續暢旺,這個領域的廠商可能有能力繼續加薪,而內需行業則繼續低迷,離加薪又更遠了一些,未來薪資可望繼續「M型化」。

政府的低雙率政策,加上對特定行業的租稅優惠,維持了一個相對漂亮的經濟成長率,但結果肥了出口,瘦了內需,大多數的人要承受低薪、凍薪的苦果。

fsj 提到...

龜型社會的真相

徐順英 中國時報 2007.11.28

主計處統計,有接近八成的企業在過去連續五年沒有給員工調整薪水;而且有約三分之二的服務業與一半的製造業薪資成負成長。相較於日前公布的九十六年年成長將達五.四六%,出超大幅成長,以及民間消費成長三.五%。這兩種數據似乎有很大的落差。而實際上是,民間哀鴻遍野,苦不堪言,完全感受不到經濟是在「成長」。

其實要解讀這些這些數字都不難,重點也不在於這些數字的真假,而在於這些數字表達了多少台灣真正的現況。我認為台灣的經濟的問題不是出在表面的總體數字上,而是出在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失衡上。

就拿上面的幾個數字來說吧,出口暢旺但近一半是在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出口仍只是集中在電子業及少數產業,這種經濟效益無法澤及大部分的人。金融保險業受惠於股市及共同基金交易活絡,成長了十二.五%,也只是反映交易熱絡的情形,又有多少人實質資產成長了。

總體的就業人數增加了,但增加的都是集中在少數幾個行業,特別是資訊通訊科技產業和金融業,平均薪資也是同樣的道理。總體數字表達的只是一個平均值,假設平均都是3,但11+1+1+1+1 跟 3+3+3+3+3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很不幸,台灣已經快接近第一種情形了。

事實上,台灣已經陷入嚴重的「龜型社會」:左邊中低所得階層增加的人口遠遠大於右邊高所得增加的人口,而產業結構轉型及社會結構失衡。從主計處二○○○年至二○○五年的家庭所得分配資料,就可以發現幾個現象:中低所得的戶數的比率是在增加、中高所得的戶數的比率是在減少、高所得的戶數的比率在增加。

台灣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知識經濟與非知識經濟兩個不同產業群體的所得分配差異拉大,而全球化更擴大了這差距。這固然受知識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全球化的影響,但個別國家地區開放的程度,產業創新的積極度,以及租稅政策和社會福利制度,也會對龜形社會的形成有助長或減緩的作用。

知識經濟越發達,經濟自由化越高及全球化程度越深的國家,龜形社會越明顯;租稅政策偏向有利於企業者,會助長龜形社會的成形。反之,如果是偏向一般傳統工作者,社會福利較完備的國家,龜形社會比較不明顯。

由於比較優勢原則的作用,台灣許多在本地生產製造不敷成本的產業紛紛外移,同時由於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助長經濟活動能夠在全球規模之下即時運作與整合。然而,知識經濟產業的發展,也使得經濟發達國家勞動力市場以及工作型態產生結構性的變化,造成結構性失業、工作彈性化等問題叢生。

而這種結構性的改變,也反映在社會結構的變動上。很明顯的,在產業轉型、全球化佈局及中國大陸的磁吸效應下,工作機會逐漸流失,首當其衝的是中間所得階層,這一類家庭占總戶數的比率逐年在降低,有的則落入中低所得階層。但有一小部分的人,因處於優勢產業,所得在增加,加上租稅政策的不公平,高所得階層的戶數的比率逐年在成長。

面對這轉型的困境,政府應採取開放的政策,以平衡資金,商品勞務及觀光的進出,改變「出遠大於進」的現況,以增進消費與投資。嚴格講,政府現在採取的是半開放的政策,而非全然的鎖國政策,也就是我們享受了經濟向外擴張的好處和壞處,然而,這好處集中在資訊產業及少數的知識經濟產業上,而壞處卻是另一大批非知識經濟產業的人在受苦。

現在的局面是,沒有外資和重大經建擴張來帶動經濟效益,沒外來觀光的勞務收益,同時內需又嚴重不足,只剩下一個龜頭區域欣欣向榮。然而,政府的租稅政策還一昧地偏向企業,弄得無能也無力來建制更完整的社會福利制度。今又聞六大工商團體又提自肥的減稅方案,是可忍孰不可忍。

明白了這些數據的背後因素,也不難知道為什麼經濟有成長,卻有七成以上的企業沒有調薪而民眾的感覺是苦哈了。

(作者曾任職金融業,目前為管理科學博士候選人)

fsj 提到...

閃跳族 去年82萬人新高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許韶芹/台北報導】 2007.12.02

國內上班族對工作「從一而終」的觀念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動不動就開除老闆的「閃跳族」,主計處最新調查發現,去年有八十一萬八千人工作未滿一年就離職,創下歷年新高。

最近大陸流行「閃跳族」這個新辭彙,形容一年到頭不斷換工作的人;在台灣,閃跳族同樣數量龐大,這批對工作忠誠度不高的求職者,一旦被老闆說兩句,離職;職場氣氛不佳,二話不說,掛冠求去;與同事相處不好,更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不幹了。

主計處官員分析,受雇員工脫離原有公司分成自動辭職、被解僱或資遣,及退休離職三大類,又以自動辭職比率最高,近年來維持八成,去年更創下八成九新高。其中工作未滿一年就「自願走人」的人數,從六年前的五十一萬九千人,快速攀升到去年的八十一萬八千人。

1111人力銀行最近訪問五百名卅歲以下上班族,受訪者平均工作年資四點九四年,平均轉職年限卻只有二點八四年,代表六、七年級上班族,約每兩年八個月就轉職一次。而媒體出版從業人員更是每二點一二年就轉職一次,是閃跳最高的產業。

104人力銀行發布的「七年級就業實情調查」報告也顯示,有三成五的七年級生,計畫現任工作只做「一年半」;有二成四計畫「一年內」閃跳,閃跳比率最高的職位為行政、法務、教育輔導類。

「閃跳族」存在的原因很多,像是勞退新制讓國人可自由攜帶工作年資、進修管道多元,或受高薪吸引到國外工作。

104人力銀行經理方光瑋認為,六、七年級閃跳情況明顯,和在學期間養成的「速成文化」有關。一旦就業馬上面臨企業不能馬虎的考驗,職場和學校間落差太大,抗壓力過低的人,就會選擇逃避。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指出,閃跳族沒有累積豐富職場經驗,工作能力有待加強,閃跳後很有可能薪水越換越低,甚至淪為在家吃爸媽的米蟲。

Career就業情報總編輯臧聲遠分析,勞動人口不再信奉「終生雇用」觀念,「隨時就走」的職場文化逐漸蔓延。他擔心若閃跳現象形成「社會風氣」,公司將無法建立完整傳承文化,產業競爭力會受到影響。



◆ 超閃跳 6年換8個工作

【聯合報╱記者林韋任、孫中英/台北報導】 2007.12.02

媒體及出版業從業人員最會閃跳,平均兩年左右就換一次工作,但也有人更會跳,四年可以換三個媒體工作,有媒體人跳到企業後平步青雲,但也有閃跳族,愈跳其實愈糟。

今年四十五歲的陳先生是某上市公司發言人,他原在媒體工作,是朋友口中標準的「閃跳族」,四年換了三個媒體,平均一個工作待一年,直到後來獲得老闆賞識,投筆從商,從此在企業界平步青雲,還成為公司發言人。

陳先生總是告訴後輩,「進媒體工作就是要跳、薪水才會跟著跳」,他的人際關係不錯,在業界口碑極佳,也總能執行他的閃跳哲學。入行以來不算,光是近四年他就換了三個媒體,而且薪水、職位愈跳愈高,不過後來他選擇離開媒體,到企業界工作,朋友取笑他「怎麼不跳了」?他只會回說:「閃了腰、跳不動啦。」

但事實上,陳先生因為與現在的老闆極為投緣,進企業界後不但領到許多工作獎金,職銜也一再往上爬,陳先生脫離閃跳族後,現在正努力在一間公司裡往上爬。

原先在一家平面媒體工作的小莉,原以為可以在公司領到退休金,但大環境不佳,她待了三年後決定當閃跳族,但一開始跳,就不停的跳下去。

小莉先轉到一家周刊,在兩年內,又換一家,現在是她第三個工作,才剛做滿三個月,六年內換了三個工作。小莉說,還好有勞退新制,年資可以帶著走,不然跳來跳去,薪水沒多多少,還真有點虧。

在中南部擔任工讀生的Andy就屬於愈跳愈糟、最後只能接短期工讀工作的閃跳族。

龍年出生的Andy,學歷其實不錯,從小備受家人呵護,但出社會工作,卻無法承受壓力,如今年過卅的他,從「貿易公司、投資顧問公司、百貨公司、學校、餐廳、補習班到打字員」,六年換了七、八個工作,但總是待不久,一個工作最短只待三個月。

Andy每次換工作的原因,不是跟老闆、同事處不來憤而辭職,就是拿到年終獎金後就遞出辭呈說要休息一下,雖然他拿出來的履歷表,工作經驗相當豐富,但沒有一個長久的,現在只能接些短期工讀的案例來餬口。



◆ 擺脫閃跳生涯 她們選擇創業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台北報導】 2007.12.02

六年三班的吳靜宜曾經當過閃跳族,她一路從攝影、造型師換到美容師,最後確定美容事業是她的堅持,決定出來創業;潘雪慧念的是資管,畢業後換了幾個平面設計的工作,因為並非科班出身,做不到核心階層,最後也從閃跳族變成創業一族。

吳靜宜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出生在宜蘭鄉下的她,自有記憶以來學會第一件事就是養豬,但兒時的美術老師卻啟發她對「美」的追求,她不想再做農家子弟,決定往「美」的事業邁進。

就業以後,為了更靠近「美」的事業,吳靜宜從攝影、造型師做到美容師。在確定自己最想做美容事業後,因為結婚生子暫緩了她的行程。吳靜宜在產後復出,因為非科班出身,雖然進入國際大型美容機構,但沒有證照只能從零開始,追趕那些在學生時代已考取專業資格的競爭者。

吳靜宜雖然家庭、工作、補習三頭燒,但在兩年中考取美容乙、丙級證照,並靠親切與專業,有了一批死忠客戶。有了基礎客源,吳靜宜決定擺脫閃跳生涯,與同事合作出來創業,經過約一年半的籌措,她現在已開啟夢想中美的殿堂。

潘雪慧原本念的是資管系,但從小對與美麗相關的產業很有興趣,畢業後,她連換了幾個平面設計相關工作,卻因為非科班出身,讓她一直不得其門而入,一直做不到公司的核心。

這讓潘雪慧很沮喪,她也在卅多歲時決定出來創業。她一開始選擇在夜市擺攤,先賣首飾及髮飾,因為價錢公道、產品精緻,賺足資本後,潘雪慧現在早已不再閃跳,她先前進大型量販店,最後真的開了一家店面,目前每月有三十萬的營業額。



◆ 開除老闆 先確定學到東西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台北報導】 2007.12.02

閃跳族愈來愈多,學者認為這代表勞資關係「淡薄化」與「功利化」的趨勢,企業花大錢培育新人的時代已過去,勞工只有自我投資,才能增加自己在職場的優勢。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所長成之約認為,閃跳族激增可能指出幾個社會趨勢,第一是就業市場較過去幾年活絡,工作機會增加,愈來愈多人可以不斷跳槽。第二可能與近年派遣工作增加有關,受限於承攬專案時間的限制,短期換工作成趨勢。第三從勞資雙方關係解釋,可能是資方提供的條件不夠優渥,勞方也覺得工作與所學有落差或不合期待。

成之約表示,這些都可以標示出勞資關係「淡薄化」、「功利化」。愈來愈多勞務派遣的增加,可為企業減少人事成本,是企業為因應比過去更瞬息萬變的艱困環境不得不然的功利化選擇。但當企業選擇功利導向的同時,員工也對雇主愈來愈斤斤計較,只要企業提供的環境不合期待,員工也不再有「再試看看」的心情,而是直接「開除老闆」。

成之約的研究發現,最近失業人口中,非自願性失業的人較少,「自己開除老闆」的摩擦性離職人口較多。

成之約說,現在的勞資互動已從過去的「忠誠」、「照顧」變成「淡薄」、「功利」,這不光是在台灣,而是世界價值觀的轉變。過去一生換兩、三個工作已算多,但現在一年換兩、三個工作已不足為奇,勞退新制即是因應這個趨勢而產生。

成之約認為,未來企業不會再做太多教育訓練的投資,職業教育訓練的責任,將由勞工及政府來分擔,不做投資的人,將漸失競爭優勢。

成之約建議年輕勞工,雖然換工作是摸索及學習的過程,但一直更換會讓雇主對工作穩定度有疑慮,還是在一個地方待兩、三年,「確定自己學到東西了」,再跳槽比較適合。



◆ 閃跳族、飛特族

【聯合報╱記者林韋任】 2007.12.02

「飛特族」(Freeter)泛指就業機會眾多,卻選擇不就業的年輕自由工作者,年齡在十五至卅四歲間,不包括家庭主婦與學生,他們不喜歡朝九晚五的制式職場工作,只在需要錢的時候才去做短期工作,也稱作「低度就業者」。

「閃跳族」是從大陸流行到台灣的辭彙,意指一個工作做沒多久就離職的人,與飛特族最大的差別是,閃跳族願意在職場工作,卻做不久就炒老闆魷魚,不斷尋找跳槽機會。

fsj 提到...

勞動乳酪 10年來流失3.3兆

陳怡慈/專題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2.17

你從早工作到晚嗎?你生產力不差,薪水卻不動如山嗎?十年來,國內生產毛額(GDP)從八兆增加到十二兆,但屬於受雇階級的你,分到的比重卻倒退。據統計這六百萬人應享的基本勞動乳酪,十年流失三.三兆,他們說你是「頭家」,你覺得自己更像無力抵抗悲慘命運的查理跟阿珠。

市井小民查理跟阿珠因物價漲、錢不好賺,生活變苦了,忍不住向阿扁、秀蓮嗆聲,其實感到無奈與憤怒的何止他們倆人,主計處的國內生產及要素所得統計顯示,六百萬受雇人口在全球化浪潮及政府錯誤政策下,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個十年,遠不如上個十年。

查理與阿珠的悲歌普遍存在

每一國家每年經濟成長果實,亦即GDP,扣除企業繳給政府的間接稅,以及按規定攤提的折舊,理應由受雇勞工,及資本家共享。其中,資本家包括有能力提供資金、土地或企業才能創造生產價值的人。

不過,主計處資料卻顯示,民國八十六到九十五年,國內受雇人口總薪資,占該年GDP比重,十年平均值四七.二八%,相較七十六到八十五年平均的五○.三三%,減少了三.○五個百分點。代表這十年間,我國若生產一百元,勞動部門過去可分配到五十元。但現在這部分比重近十年卻持續下降,九五年只剩四五.五八%。

勞工分的經濟果實每況愈下

三.○五%有多大?我國近十年平均每年GDP約十兆元,三.○五個百分點的短少,代表受雇階級應分配到的經濟成長果實,平均每年有三千多億流落他處,十年下來就是三.三兆,規模逾兩家台積電市值。

中研院院士于宗先就說,若把上個十年的五○.三三%當及格標準,算算這十年短少的勞動分額,可發現勞工分到的果實每況愈下。于宗先說,這意味著:「台灣的勞動階級越來越痛苦、越來越貧窮」,而受雇報酬沒增加,可支配所得有限,連帶削弱消費意願,長此以往將重創經濟動能。

勢必衍生所得分配惡化問題

相較下,代表利息、地租、企業利潤的營業盈餘,占的比重逐年攀升。主計處國民所得評審委員會創始委員、前經建會副主委葉萬安說,勞動報酬占GDP比重下降、營業盈餘占GDP比重卻提高,代表台灣社會「用錢賺錢容易,用勞力賺錢難。」

因享受資本報酬者多為有錢人,依賴受雇報酬者多為中低所得者,葉萬安認為,受雇人員報酬佔GDP比重下降,營業盈餘占GDP比重上升,勢必衍生所得分配惡化問題。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說,總薪資占GDP比重下滑,完全透露這幾年的經濟成果快速且集中少數人身上,數百萬勞動階級沒得到好處,他建議應加強勞工在董事會的角色,仿效德國,連民營企業都應強制設勞工董事,讓勞工在「兩本帳」的文化下,有更多資訊得知公司實際營運狀況。



◆ 獨厚科技業、出口商 害慘多數勞工

陳怡慈/新聞分析 中國時報 2007.12.17

看夠這些數字,是該重新檢討整個財經政策了!政府產業與財稅政策長期向科技業傾斜、匯率政策完全向出口靠攏,結果是:大部分台灣受雇勞工受害,應該屬於勞工的乳酪不斷流失。這種政策,難道不該檢討嗎?

大學經濟學原理第一課談到的「經濟成長」,就強調「經濟成長不是為了數字好看,而是為了增進全體民眾的福祉」。台灣過去十年(九七到○六)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四.三八%,比起新加坡四.九八%、韓國四.三一%、香港四.一六%,表現不差;然而多數人感受不到,「薪情」很差,他國的薪資成長率數倍於台灣。台灣的經濟成長動力與分配內涵,顯然是出了問題。

據主計處資料,過去十年,我國工業及服務業經常性平均薪資,平均每年漲約二%,但兩千年來,平均每年漲幅只有一%,凸顯加薪越來越不容易。不僅如此,若對照過去三年來,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每年漲一.五一%,可以說,經常性薪資處於「負成長」,辛苦賺的,最後都被物價上漲吃光光,五、六百萬勞工的痛苦感,不言可喻。

台灣經濟成長不差,受雇階級沒分到好處,大環境部分,主要是因為企業全球布局,及中國、印度、東歐等釋出大量廉價勞動人口,這部分因素,屬於無法操之在我的變數。

然而,針對可操之在我部分,實證結果,政府產業政策不但沒發揮平衡作用,反倒讓科技業盡享好處:幾乎沒繳稅,所得分配不公義,而且,因為科技業折舊金額大,讓我國GDP表面好看、實際虛胖。台灣科技業代工特性濃,利潤微薄,我政府產業政策、匯率政策長期向其傾斜,等於去補貼歐美國家人民享用廉價品,而一般民眾反而受害。

政府厚愛科技業、出口商,但過去四年,台灣的貿易條件在惡化。據主計處資料,我國對外貿易條件變動損益,二○○三年起,連續四年呈現損失。金額從一千三百多億元,到去年暴增到八千八百多億,佔GDP比重從一.二%劇增到七.二%。

貿易條件變動損益呈現負值,代表經濟成長的果實,無法轉化成國民所得與福利。

當貿易條件變差,意味一國出口品能換到的等值進口品變少了,表面上,GDP因進口減少、數值變亮麗,實際上,出口值沒增加,國民所得沒撈到好處。國民所得跟不上GDP的亮麗,受雇階級預期生活痛苦,不敢消費,內需提振不起來,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經濟成長變成,只能仰賴出口「單引擎」。

當多數受雇者的痛苦感到了極致,勢必追尋新希望。選情冷清清,怨氣不會長期久憋,對上百萬受雇階級而言,「選票就在薪水裡」,誰有能力替人民加薪,票就投給誰。



◆ 政策大小眼 加重贏者圈效應

陳怡慈/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2.17

對於「勞動乳酪」不斷流失,學者指出,全球化是主要因素,且此一趨勢將持續難以逆轉;但,政府多年來的政策,卻惡性的助長了這股趨勢。

中經院研究員吳惠林認為,受雇薪資佔GDP比重下滑,跟全球化現象有關。全球化後,中國、東歐等地釋出大量廉價勞動人口,原應被迫升級的產業不必升級了,這裡活不下去,就到他處找尋第二春,連動所及,勞工對企業主的議價能力大降。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江豐富以「必要之惡」形容全球化浪潮。他說,美國倡導全球化,台灣跟在美國後面走,一定碰到產業外移、企業委外等問題,勞動生產力與薪資差距自然會拉大,得靠財政手段、社會福利來平衡困境。

不過,十年來,台灣的產業與財政政策,似乎在深化「贏者圈(Winner Circle)」效應,讓已經不公平的,更加不均。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表示,我國產業政策重科技、輕傳產,但科技是「高成長、低就業」的產業,政府租稅減免、拿社會資源補貼科技業,補貼結果讓「高成長」與「高就業」分離了。

辛炳隆說,「高科技業在台灣是『櫥窗產業』,中看不中用,可讓GDP撐在那邊,有一個較好看的數字,但創造不了多少就業機會跟稅收,員工分紅費用化也是明年才要開始實施。」

經濟成長果實分配不均,中研院院士于宗先以「三高一低」形容科技業在分配過程中占盡好處。他說,電子業跟資訊業多年來「薪資報酬高、營業盈餘高、折舊(固定資本消耗)高、間接稅低」,正好跟傳產業形成對比。

于宗先舉例,電子零組件行業過去兩年來,繳納的間接稅淨額,占該行業的生產毛額比重不到○.四%,等於沒繳稅;反觀石油及煤製品業,其間接稅淨額占生產毛額比重維持五○%到六○%高檔,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也有二○%水準。

政府政策重科技、輕傳產,但于宗先提醒,科技業有三個特性:繳稅少、創造的就業機會少、創造的出超比傳產業要少,因為進口金額大,他呼籲政府勿一昧偏執關愛。

勞工團體則直陳,政治權力結構持續向代表資方的「公會」,而非代表勞方的「工」會傾斜,是讓處於弱勢的勞工更加弱勢的主因。

全國產業總工會祕書長謝創智說,資本家在政治領域的發言權原就比較大,過去七年來,人民還是看到總統、院長、部長或總裁在參加六大工商團體的早餐會報,「跟國民黨時代沒兩樣嘛,勞工燒炭、上吊自殺會有人來理你嗎?」



◆ 韓國逆勢上揚 又把台灣比下去

陳怡慈/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2.17

跟韓國比,這一次,又再讓台灣氣結。台灣的受雇人員報酬佔GDP比重如溜滑梯般的下降,但韓國自兩千年後,受雇報酬比重止跌回升,二○○六年攀抵四五.四%,已逐步恢復亞洲金融風暴以前水準;雖然其比例才與台灣相當,但其上揚趨勢卻讓台灣勞工只能望洋興嘆。

中國、印度、東歐近年釋出大量廉價勞動人口,拉低美國、日本、歐盟、台灣、新加坡等國的受雇人員報酬佔GDP比重,韓國寫下「逆勢上揚」的傳奇紀錄。

專研韓國經濟,在經建會內部被戲稱「大統領」的經建會國際經濟研究組組長吳家興說,韓國的表現,可能跟韓國企業體質改善、賺了不少錢,韓國工會又強悍,公司不敢對員工太苛等因素有關。

吳家興表示,一九九七、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很多韓國人失業,公司為度過艱困時期,紛紛減薪,連動所及,韓國的受雇人員報酬佔GDP比重,從九七年的四六.一%大幅下滑到兩千年的四二.九%。

吳家興說,二○○二年後,韓國企業幾乎恢復元氣。

企業的自有資金比例,從金融風暴期間的二○%到三○%的低水平,快速成長一倍,因為企業賺錢,加上韓國工會很強悍,公司不太敢反對勞工的加薪要求。以現代汽車為例,現代的工會為了加薪,去年不惜宣布罷工兩個月。

反觀台灣,吳家興說,台灣的高科技業很賺錢,傳產業不好,中小企業主經營困難,加薪不易,加上台灣跟大陸只有一峽之隔,生產要素快速移動下,兩岸漸漸出現「薪資均等化」現象,台灣勞工薪資漲幅縮小,大陸勞工薪資漲幅快,兩岸不但同文同種,薪資結構也快要拉平。

fsj 提到...

全球化生產下,GDP統計編製的迷思

工商社論 工商時報 2007.12.26

近日以來,有關第三季經濟成長直逼七%,各界質疑聲浪四起,而經濟成長率係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實質增幅,換言之,第三季經濟成長如此之高,全是因為第三季的GDP高於外界預期,於此看來,有關GDP的編製是到了該徹底檢討的時刻了。

自二戰結束後,為讓各國的經濟實況能具體呈現,聯合國在經濟學家史東(Richard Stone)所領導的團隊研究下,發布了國民經濟會計體系(SNA),這套體系透過生產、支出、所得三面核算勾稽,以使所編算的數據能正確的呈現經濟實況,各國如今皆是在這一基礎上編算GNP及GDP,並據此估算經濟成長率。

國民經濟會計的編算極為複雜,其中許多難以掌握的統計則有賴推估,最終再透過生產、支出及所得三個層面相互核算,以讓GDP的誤差降至最低。我國行政院主計處係自生產、支出兩面分別編算,最終兩面統計出來的結果再以專業調整,期能使國民所得統計呈現雙面平衡。以今年第三季為例,最終不論從生產面觀察或支出面觀察,GDP皆是三兆二千六百億元。

國民所得統計雖有一定的編算準則,但由於統計範圍龐大,地下經濟難以掌握,其中仍有許多灰色地帶有賴推估,如此便難免有誤差,這也是今天許多國家編算出來的GDP難以取信於國際的原因。而歷年台灣所公布的經濟成長率一直為國人及國際深信不疑,何以近年以來質疑聲浪漸起?這可以分兩方面來看,第一是經濟成長與民眾感覺脫節,近四年平均經濟成長五.二%,同期間實質經常薪資平均年增率竟為「負○.二%」;第二是主計處自二○○五年起有關三角貿易統計,放棄近四十年來所採用的匯款統計而改依調查估計編算。

近四十年台灣任何一個年代,大概找不到經濟成長與薪資增幅背離如此嚴重的時期,這也是為什麼近年官方數據連連創新高,民間信心調查連月創新低的原因,兩者長期背離,編算GDP的單位自己難道沒有任何疑惑?更令人不解的是,三角貿易在主計處的對外貿易帳編算準則裡明明寫的是「三角貿易匯入款」,何以自二○○五年起竟改為依調查估計而得?而據此所估出來的對外貿易帳順差首年即高於央行同一統計達三十八億美元,足可使經濟成長調高一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主計處所估算的對外貿易帳順差較央行統計更高出三十六億美元,全年差距勢將升逾五十億美元,對今年經濟成長的貢獻,自然不在話下。

國民所得統計之所以需要透過生產、支出兩面進行核算,目的是避免任何一方過於高估,而使GDP與經濟實況脫節,如今「生產面」由於企業帳面上海外收入激增而升高,理應會同「支出面」進行檢視,當發現央行國際收支帳三角貿易匯入款不如企業帳面這麼龐大時,主計處理應審慎調整,而非揚棄採行四十多年的匯款統計基礎,逕行調高三角貿易淨匯入以符合生產面的數字。惟如今主計處此一作法即令無美化數字居心,但看在薪資停滯、百業凋敝的民眾心裡,豈能無惑?尤其主計處這一處理方式並未被央行接受,主計處雖為國民所得統計的編算單位,但在編算對外收支帳上,豈不應獲得央行的同意再行更動,於法理上更站得住腳?

三角貿易統計若依現行主計處編算方式,只要調查時企業說有這筆海外收入便計入,未來會發生什麼狀況?簡單推論是:企業生產線留在台灣與移至海外,最終呈現在GDP上沒有太大差別,因為所失去的生產收入,最後全數轉為海外收入進了GDP的帳,有朝一日當國內僱用萬人的大廠全數移至海外,國內僅留下百人負責接單運籌,其結果是失業大增、薪資大降、百業蕭條,但依主計處的編算方式,由於企業海外收入帳仍持續增加,不管它匯不匯入台灣,GDP依舊持續高成長,試想,這樣合理嗎?

全球經濟成長率的計算,自一九九○年起即改以GDP取代GNP,主因跨國投資增加,GNP已難以準確反映國內經濟實況,依此一精神,三角貿易是該依央行匯款數計算抑或是依企業帳上數計入,不言自明。

經濟學家凱因斯為國民所得統計提供了核算的基礎,他曾宣稱:「藉由國民所得統計,我們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黃金時代」。但願政府相關單位能審慎處理這項統計爭議,只有一個正確的統計才能讓台灣進入黃金時代,否則統計失真,除了令國家信譽掃地外,更將使得政府失去因應經濟困境的先機。

fsj 提到...

高學歷高失業/74%受訪民眾:學生不願低就

自由時報 2007.12.28

56%認為找不到工作仍應念大學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台灣師範大學民調中心昨天公布「高學歷=高失業?」調查報告,七成二受訪者同意「高學歷、高失業」趨勢嚴重。另有五成六受訪者同意,就算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還是應該念大學。

但學者直指,文憑面臨「通貨膨脹」貶值,也出現「排隊效應」必須越高越好,文憑是就業必須門檻,卻不再是就業保障。此外,許多大學生焦慮前途茫茫,但真正拿出行動積極改善外語能力、專業技能的人,卻少之又少。

至於「高學歷高失業」成因為何?三成四認為,「大學把關不嚴,學生素質低落」,其次是經濟不景氣、學生自願失業與大學太多,凸顯民眾最關切大學生的「質」。

若針對各單一原因剖析,五成受訪者同意大學所教東西不符合就業市場需求,造成高學歷者失業;但也有高達七成四的受訪者認為,學生本身不願低就,也是大學生失業率高的主要原因。

若要解決高學歷高失業的問題,各有九成受訪者認為須培養學生競爭力、大學控管學生品質、政府改善就業環境。另有八成主張「政府應淘汰辦學不理想的大學」。

這項調查是針對台灣二十三個縣市、二十至六十五歲的抽樣訪問,總計完成一千一百零五份有效樣本,調查時間為十一月下旬。受訪者大學以上學歷者約三成。

台師大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彭森明表示,以美國為例,幾年前博士班成長快,許多人找不到工作,後來各大學自行管控學生數才解決問題;他到埃及開會時也發現,計程車司機竟是醫學院畢業生。

學生憂前途卻不努力加強能力

台師大大傳所所長胡幼偉則說,他在教育現場發現許多大學生面對未來,焦慮卻不積極,如全國五十幾個傳播系所,少有學生培養一天規律閱讀兩份報紙習慣。他常提醒學生要主動去企業見習、加強英文,多數學生「沒有任何反應」。在不景氣時,企業獲利率低,相對謹慎求才,面對更大競爭力,應及早準備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