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3

勇敢面對教育典範的轉移

李錦旭 中國時報 2007.11.13

台灣自解嚴以來,整個社會經歷了巨大的轉變,教育也不例外,我們都經歷了一場「教育典範」的轉移。怎樣來評價這場還在進行的台灣教育典範的轉移呢?從貧富家庭(和城鄉)的處境來切入,當然是非常簡單明瞭的方法。

無庸置疑地,家庭背景確實深刻影響孩子的學習經驗,身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我們都必須警惕階級和區域的威力,而思有所補救。然而,這畢竟是個相傳已久的「古典」問題,我們所能求於教育制度的,也只能盡量縮小雙方的距離。在這方面,要挑戰的,與其說是教育制度,倒不如說是整個社會體系的性質及其運作模式。而回歸、尊重教育專業,也許是一個最起碼的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理念的轉移雖屬抽象層次,但其影響層面則是比較廣泛而深遠的,那麼,台灣近二十年來的教育受到那些理念的影響呢?這兒只能舉出四個主要的理念來說明。

首先,是國家認同糾纏。辦教育首重目的、目標,遺憾地,由於國民對於國家定位的紛歧,在教育上往往化身成為全球化與在地化(本土化)熟先熟後的爭議。主張全球化的往往高談對外競爭力的提升以及國際視野的擴寬,而強調在地化(本土化)的人,則常基於危機社會的顧慮,不斷強化向內挖掘的在地(本土)認同。學理上,這兩者並沒有必然的衝突;但是,台灣近二十年來的教育改革,逐漸從中國本位滑向台灣本位,則是明顯趨勢。

平實而言,在教育學理上,「由近及遠」、「具體到抽象」和「詳今略古」等等原則,都有其堅實的根據。這在義務教育階段,尤其適用。至於高等教育則更適合從全球的眼光來觀照,但是,學術研究未能朝台灣本土深化,屢被詬病,也確有其深意在。

其次,是民主化、自由化的浪潮。解除戒嚴以來,社會多元化的力量趁勢興起。例如:各種教師團體和家長團體的興起,縣縣有大學已成事實,校園選舉優劣並呈,教科書開放民間編輯,內容反映多元力量,教科書編輯權及其內容的去國家化有好有壞,學校和教師課堂教學更能發揮所長但顧忌也漸多等等。教育民主化、自由化,總的來說,是應該的,至於其衍生的問題,終究還是得靠民主的精神來解決,懷念威權的做法即使不是開倒車至少也非長久之計。

台灣社會(特別是公領域)現在所欠缺的,或許就是那一份「愛、信任與共生」的胸懷,其實,這不就正是教育所一再提倡的另一種古典精神、傳統之美嗎?

第三,是被誤植的市場化。在西方,市場化主要在解決經濟方面的問題,但在國內則是與政治的解嚴和鬆綁更為相關。市場化的基本假定在於透過供需雙方的自由選擇,以提高效率。台灣的教育部門確有提高效率的空間,但是,該恢復的應是教育的公共性,而非要求國家退出教育。市場化的邏輯直接應用到教育上,衝擊的不只是權力運作方式的改變,更徹底扭轉了教育的基本價值觀。師資培育多元化,多元入學制度,家長選擇權,大學的商品化、實用(甚至庸俗)取向,與技職體系的區隔漸趨模糊,評鑑制度的雷厲風行,公立學校教師搶退休再闢第二春衍成風潮,對學界晚輩形成另外一種「身教」,這些現象多少都與市場化有關。

最後,是競爭的壓力。政府為了趕上全球化的趨勢,提高國民(國家)競爭力,將英語和電腦列入小學課程,凸顯了孩子家庭背景和城鄉差距的影響力,卻沒有足夠的配套措施去解決;換言之,政府為了追求「卓越」,忽略了「平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各級學校的膨脹,再加上少子化的現象,以及政府財政的日絀,使許多學校面臨招生的困難。考上高中、大學,不稀奇,「你考上國立還私立?」才是現代人的口頭禪。無壓力的學習,原本就是特例而非通則,現在在高度競爭的壓力下,離孩子、老師和學生甚至家長,只能愈來愈遠了。

時代在變,潮流也在變。變,不一定好或壞。也許我們就正處在一個難得的創造機遇的轉捩點上,不去引領時代的人,終究只能被時代拖著走,甚至碾壓過去。

(作者為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 教育城鄉差距將重創孩子及國家前途

工商社論 工商時報 2007.11.13

針對台灣國民教育改革的坎坷路,本報系中國時報台灣希望專題系列之十─兩個世界的孩子,具體陳述了最近幾任教育部長雖然相繼推出國民教育改革方案,也撥用可觀資源推動,但十年來的成果卻令人失望,不但孩子們的升學壓力未見減輕,明顯擴大、惡化中的教育城鄉差異更讓台灣的兒童,面對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我們認為,如果教育城鄉差距不能儘快改善,屬於弱勢族群的孩子將無法藉由教育而提升社經地位,貧窮勢必成為台灣社會的遺傳現象,整個國家的前途也將因而沉淪。

專題引用了今年國中基測成績結果,「位於台北大安區的金華國中,成績果然如預期亮麗,全校平均分數為二一九分,半數學生的PR值超過九○(前十%);但同一份試卷拿到台東,全縣廿二所國中,卻沒有一校平均分數可以達到一五○,瑞源國中全校平均分數甚至只有六十二分,新竹五峰國中更只有五十七分」,證實城鄉之間因為家長所得懸殊,受教育背景歧異,以及城鄉教育資源豐富與貧瘠,乃至城鄉學校間的師資強弱不同,城鄉國民教育的結果,至少在考試及升學等形式檢驗上出現明顯的差異。事實上,類似的差異在大學教育的受教機會上也很明顯。例如,台大的學生來自台北、新竹、台中、高雄的高中畢業生為主,鄉下的高中生進入台大的機會明顯較低,很多窮鄉僻壤更是掛零。

主要原因之一當然是鄉下孩子的家庭通常經濟上屬於弱勢。去年的行政院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即指出,二十三縣市中,台北市、新竹市、桃園縣屬於最富有的縣市,台北與新竹兩市去年的平均可支配所得超過一百萬元,相對之下,如台東、高雄、嘉義等最窮的三縣,可支配所得只有台北市的一半,約六十二萬餘元。家庭所得如此懸殊,當然提供給孩童的教育、養育資源相對貧乏,甚至很多鄉下孩子,根本不敢有升學的想法,更別提利用參加補習班等校外教育來強化自己的課程或學識競爭能力,自然在考場上比不上城市的孩子。另外,必須指出,除了原先已存在的城市與鄉村家戶所得懸殊影響國民教育成果外,在很多鄉村及偏遠地區,很多求學中的孩童,都是來自隔代教養、單親或外籍配偶的家庭,這些家庭或經濟能力低落,或根本不懂得知識、教育的可貴,孩子早就輸在起跑點上了。

另一個原因在於城市、鄉村的教育資源與設備天地懸殊。因為都市的預算較多,居住都市的市民所得較高也較能體會教育的重要性,乃至包括學校、補習班、才藝教室林立,設備及師資又好等諸多因素,城市中的孩童,在追求知識及享受教育資源上,當然比偏遠地區的競爭者擁有更好的機會。何況,譬如多元入學的新方式的引入,更讓金錢在升學中的角色更重要。缺乏多元機會,不識音樂、繪畫、圍棋,未曾出國見識廣大新鮮海外世界的窮鄉僻壤小朋友,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說服面試考官相信他們應該比城市孩子優先入學。

以前的聯考制度,雖然飽受批評,甚至被指責是填鴨教育,但至少公平,絕對不會因為家長的金錢及社會地位不同而影響孩子的考試成果。現在,十年來的教育改革雖然標榜教育自由化,但教育自由化明顯對社經地位較佳的家庭有利,城鄉學生的學習落差明顯呈現M型。如果政府再任由這種現象發展下去,我們憂慮貧窮弱勢的孩子,根本沒有機會追求更高、更深的知識。雖然,不繼續在學校追求知識不代表就會無知或沒知識,但社會競爭力將會輸給一般城市出身,可以順利進入知識殿堂深造的都市人,殆可斷言。其結果是,貧窮弱勢將會變成遺傳現象,拖垮一個社會的力爭上游意願及努力。

長此發展下去,受制於知識、教育門檻的官場、工商企業體系,將會因為角逐者只限於城市出身者而形同減少一半參與者,發展機會及可能成就自必嚴重受限。當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講究知識經濟的大國,利用民族大熔爐觀念吸引全世界優秀人才參加國家建設之際,台灣因為國民教育失策及教育城鄉差距而陷入死胡同,豈非作繭自縛、自毀長城?

※ 以上文章不代表本人立場。

* 中時電子報...台灣大希望:兩個世界的孩子
http://hot.chinatimes.com/

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
新研究挑戰城市起源的先前認知
誰在乎城鄉差距?
移民農村,可行嗎?
國家角色已式微?
社會資本與政府再造

孩子沉淪 吸毒染黑很迷網
學童閱讀評量 台灣落後港星
校園安全 近4成中學生搖頭
幼兒時期看電視會構成行為問題的風險
1小時電視新聞 電腦10秒看完
消費時代的政治和媒體之病
研究:觀看暴力媒體可造成大腦改變
未受監督的小孩更好交際也更活潑
從晚睡到家庭衝突增多

T型人才 縱橫Web2.0時代
翻身先翻書 知識農夫拚出頭
素質低落 源於學習態度差
誰的地理,誰的知識
學齡前計畫證實能改善關鍵認知功能與自我控制
線上圖書館讓讀者存取 150 萬本書
YouTube知識版「大思想」到環境教育蠻荒期

先正視台灣內部的聯合國
從男性頻遭家暴到台灣少子化日趨嚴重
棄養兒逐年增 每天一.四名
醫生傲慢沒口德 更令患者吐血
從物價上漲、理財人權到治安
道德放兩邊:從亞力山大到企業肅貪與邪惡指數
從米契爾大聯盟禁藥名單到食物藥檢不合格
守門人123 防自殺

忘了M型吧

9 則留言:

fsj 提到...

富孩子vs.窮孩子 貧富差距19倍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07.11.15

十一月廿日是世界兒童人權日,兒童福利聯盟完成「台灣兒童貧富差距」調查,發現台灣兒童人權也出現M型的兩極化發展。前百分之五的「富孩子」,與後百分之五的「窮孩子」,貧富差距達十九倍,而且有持續惡化的趨勢。

兒福聯盟在十月上旬對台灣本島廿二縣市的四、五、六年級國小學童進行問卷調查,先設計「家庭財富量表」,有效樣本有兩千零廿七份,施測分數最高與最低的各百分之五定義為「富孩子」和「窮孩子」,樣本數各為一百零一人和一百零四人。結果發現,窮孩子與富孩子簡直活在兩個世界。

在富孩子方面,百分之百家裏有兩部以上電腦,九成以上家中有網路、有卅本以上課外讀物、每年全家要出去旅行兩次以上、每天都會吃早餐。八成一生病就會去就醫,七成八有人指導家庭作業,半數除了上學還要去才藝班,甚至百分之六已學騎馬與學打高爾夫球。

在窮孩子方面,百分之三點五常要把營養午餐剩菜帶回家當晚餐吃、一成四家裏曾被討債、約四分之一無法每天吃早餐、三成二是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三成八生病了未必能馬上就醫。近四成常常無法按時繳學校各項費用,還常要自己料理三餐。超過半數根本沒有書桌、沒有電腦,更別提架設網路。

兒福聯盟指出,窮孩子與富孩子的區域分布也呈現相當的城鄉落差:富孩子有四成住在台北市,一成四在高雄市,桃園縣與台北縣各佔百分之八;而在台東縣,樣本中有一半屬於窮孩子,南投縣的樣本有三分之一是窮孩子。



◆ 3萬學童 搶包營養午餐「養家」

林倖妃/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15

物價漲翻天,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孩子的壓力也日漸增加。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三.五%的四到六年級學童、推估超過三萬人把營養午餐帶回家當晚餐。以五口之家為例,近來每月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二千三百元,窮困人家承受痛苦指數為一般家庭六.四倍,幾乎快活不下去。

台灣貧富不均日漸惡化,孩童也受影響。兒童福利聯盟針對全國廿二縣市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童進行「台灣地區兒童貧富差距現況調查」,發放二三九四份問卷,有效樣本二二○七份,正負誤差值三%。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物價持續上漲,基本生活開銷暴漲,很多原本已陷入貧困的家庭,如今更吃不消,紛紛打電話向該會探詢是否可提供白米或奶粉,讓子女不要餓肚子。問卷調查更發現,三.五%的學童坦承,經常把營養午餐帶回家當晚餐吃。

需要打包的有激增傾向

還有孩子說,班上需要帶營養午餐回家的同學,最近有激增傾向,有時還要大家一起搶。以國內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童一百萬人推估,至少三萬多人不得不放下自尊,搶著將學校營養午餐的剩菜剩飯包回家,當成一家人共同的晚餐。

快被物價逼得活不下去

兒盟研發人員邱靖惠指出,根據主計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動分析表」,針對家庭必須的奶粉、尿布、肉類和沙拉油等十一項,和去年十月同期相較,以仍在撫養嬰幼兒的五口之家計算,家庭支出增加二二七八元,對國內平均月收入四萬二千元的一般家庭來說,「物價上漲痛苦指數」(支出增加率)約七.九%,是不小的負擔和開銷。

對收入僅萬把元的貧困家庭更是重大打擊。邱靖惠說,兒盟常協助的弱勢家庭每月扣除房租、瓦斯和水電等,生活費用常僅有四千五百元,多增加近二千三百元,物價上漲痛苦程度就暴增五十.六%,對照一般家庭,兩者差距達六.四倍。



◆ 中產變貧戶 半數非裔比上一代更窮

【世界日報╱本報綜合十三日電訊報導】 2007.11.14

布魯京斯研究院13日公布最新研究顯示,在一九六○年代後期中產家庭成長的非裔美國人,將近半數在成年後,生活卻比上一代更窮。

此外,雖然30年來家庭收入普遍增加,部分也因更多女性投入職場所致,但這並未縮減白人與非裔收入差距。以2004年為例,中等非裔家庭年收入3萬5000元,同年齡白人則為六萬元。而有將近四分之一非裔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也超過白人三倍。

這項研究作者朱莉雅‧艾薩克(Julia Isaacs)說:「來自中等或更高收入非裔家庭孩童,歷經世代性收入下降,這與傳統美國人寄望下一代生活更好,形成強烈對比」。

艾薩克發現,在1968年身為孩童的美國人,三分之二成長後比父母親收入更高,但非裔不到三分之一有此能力。事實上,許多30多歲非裔成人的收入,比上一代少12%。

艾薩克說:「有45%非裔孩子的父母親為穩定中產收入,自己卻淪為貧窮人口,而有同樣情形的白人孩子僅占16%」。



◆ 英教育無聲革命 2萬學童在家上學

江靜玲/專題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15

「在家上學」(Home Schooling )並不是才剛開始的教育嘗試,但根據最新的調查,這幾年來,英國「在家上學」的學童人數激增,目前共有2萬1000千名4歲到16歲英國學童「在家上學」,這個數目是1999年的3倍。

「英國在家上學組織」宣稱,到2015年,全英「在家上學」人數可望突破15萬人。

制度宗教環境 3大原因造成

調查分析,造成此另類教育現象有3個主要原因。第一,是家長對學校教育質量的不滿,認為英國學校教育傾向官僚化,教學方式刻板,缺乏彈性和靈活度。沈重課業和考試壓力以及水準普遍下降的學習環境,無法讓學生有最大程度的發展。

第二,是宗教信仰的維持與承傳。英國,尤其是倫敦,近年來已成為一個多元化種族與宗教背景的社會。學校教育原是縮小差距促進融合的途徑之一。但對具有強烈宗教信仰者來說,保持宗教生活和習慣是首要之事,如果孩子未能進入特別的宗教學校,如猶太學校、印度教學校,他們寧可選擇讓子女在家接受教育。

第三,日益危險的校園環境也是家長決定放棄學校教育的一大因素。校園裡的霸凌現象、暴力與毒品文化以及節節昇高的校園犯罪率,在在使家長決定把孩子帶回家裡,親自承擔教育責任。

參與鑑定考試 可獲資格證明

在英國,達到學齡年紀後而「在家上學」是完全合法的。父母有權利選擇讓子女接受學校教育或採取其他教育方式。當孩子達到一定年齡,以便求職和升學時,也可以參與鑑定考試,以取得資格證書(GCSE)或學習水平(A Level)證明。

「在家上學」的家長和學生,對這種另類教育方式大都覺得滿意。英國杜漢姆大學羅德梅爾教授針對「在家上學」進行系列研究後,發現「在家上學」的孩子學習成績普遍良好,80%的孩子讀寫水平可以達到學校同齡學童的優等標準。這項追蹤調查同時發現,「在家上學」的孩子與接受學校教育的孩子,在人格發育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在英國,愈來愈多的組織與團體提供「在家上學」諮詢和協助,選擇把子女從校園帶回家自己教學的家長們,彼此間也建立有良好的互動網。一家專門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網站的負責人形容英國本世紀這股「在家上學」新學潮,是教育領域的一場「無聲的革命」。

家長取代老師 批評聲浪升高

然而,隨著「在家上學」學生與日俱僧,爭論與批評聲也逐漸升高。這些聲音主要來自於英國教師和教師工會,以及「在家上學」的督導人員。

他們質疑家長是否足以勝任教育者角色而取代經過專業訓練的教師,而如何監管「在家上學」的教育品質,確保孩子可以獲得適當的教育和身心發展,也是個問題。

英國約有四分之一「在家上學」的學生並未得到良好教育。這些學生多屬被迫離開學校,不得不留在家中上學者,像是遭勒令退學或有其他學習、肢體障礙,無法獲得學校協助,只能選擇「在家上學」。這些學生的家長通常沒有時間,也缺少意願承擔子女教育。

國家監管寬鬆 不若北歐嚴格

此外,相較於北歐國家,例如瑞典,英國「在家上學」規範顯得寬鬆許多。瑞典的社工人員得以在督察下,帶走不合宜的「在家上學」學童,譬如碰到極端宗教分子把孩子滯留在家中自我教育的情形。英國政府則不具這種公權力。部分瑞典家庭也因此移居英國,以利實踐其「在家上學」的決心。

目前要求英國政府加強監管呼聲四起,英國教育部門已表示將對「在家上學」現象進行一項廣及全國的調查,以便重新評估是否應加強對英國「在家上學」的監管和干預。

※ 地球人太多了,讓其他人可以踩在他們頭上?

fsj 提到...

國中生搞黑幫 鬧械鬥抓35人

【聯合報╱記者饒磐安/台北縣報導】 2007.11.19

台北縣板橋及樹林地區一些男女國中生組成學生幫派「保聖幫」,不僅在校園滋事,並組陣頭參加廟會或黑道公祭。最近幫內兩派成員內訌,台北縣警局昨天在雙方談判時逮捕卅五名男女幫眾。

警方查出,以王晴陽(廿歲)為首的「保聖幫」去年十月成立,據點設在板橋市溪崑地區崑崙公園涼亭,並在網路以「保聖企業」為名成立部落格,以骷髏頭做為圖騰,吸收國中生入幫,目前至少有六十多名成員,且有十二名國中女生加入組成女生隊,並有一名女隊長。

台北縣警局少年隊及板橋分局人員本學期訪查校園,發現校園出現「保聖幫」。不少學生反映幫徒打著「保聖」名號在校園內橫行霸道,看誰不順眼就糾集幫徒圍毆,當地許多國中生聽到有人嗆「保聖」的名號,嚇得噤若寒蟬,挨揍也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幫眾儼然成為校園小霸王。

警方查出,王晴陽擔任會長,另有副會長和女生隊長及各校連絡人當幹部,「保聖企業」部落格留言板中並發現幫徒涉及多起校園暴力,還洋洋自得地在部落格中描述怎麼毆打看不順眼的學生,且還說創幫之初,為了「打天下」,打了多少人等。

王晴陽還利用幫國中生組成鑼鼓陣頭參加廟會或黑道公祭,他從中牟利,天道盟同心會部分成員與王晴陽經常連絡,並曾向「保聖幫」調人參加黑道公祭和出陣頭參加廟會。

最近幫內兩派成員內訌,分裂成「新保聖」和「舊保聖」,雙方頻頻當面嗆聲或在網路放話,自認是幫中「正統」,準備械鬥。王晴陽為平息雙方戰火,昨天下午召集兩派成員到崑崙公園涼亭內談判。

警方調派大批警力趕往,逮捕王晴陽和卅四名男女幫徒,發現幫眾全都是國中生,因人數眾多,警方還動用大巴士載他們回警局。警方訊後依組織犯罪罪嫌將全案移送法辦。

fsj 提到...

3偏鄉自殺死亡率 全台最高

黃庭郁/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19

自殺死亡常被視為「個人」無法應付生活壓力導致的悲劇。但社會學者調查從一九九六年到二○○五年全台三五八個鄉鎮市區,統計自殺死亡率最高為屏東縣滿洲鄉、高雄縣茂林鄉和桃園縣復興鄉,且「嬰幼兒死亡率」和「十五到十七歲不在學率」都異常偏高,幾已成為高自殺死亡率的預測指標。

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教授楊靜利、研究人員楊嘉芬進行「台灣鄉鎮自殺死亡率差異分析」研究,分析一九九六年到二○○五年,台灣地區三五八個鄉鎮市區的自殺死亡率。

根據該研究,最近十年平均自殺死亡率,以每十萬人計算,桃園縣復興鄉六○.一一六人;高雄縣茂林鄉六一.九一一人;屏東縣滿州鄉六三.四二一人,居全國鄉鎮市前三名,比衛生署最新統計,全國平均自殺死亡率每十萬人十九人高很多。

在所有參考指標中,三鄉鎮「十五到十七歲不在學率」、「嬰幼兒死亡率」均顯著偏高。低教育程度背後呈現出短期可見的就業障礙,長期則為高失業風險;高嬰幼兒死亡率凸顯偏遠鄉鎮公共衛生資源不足。

該研究指標包括,象徵生活壓力與應付能力的「失業率」、「就業成長率」、「依賴比」;象徵社區內家庭聯繫與支持網路強弱的「獨居人口比」;象徵社區內家庭型態、個人家庭歷程與挫折支持度的「離婚率」;象徵支持系統剝奪程度的「農林漁牧業人口比」、「十五到十七歲不在學率」與「嬰幼兒死亡率」,分析高自殺死亡鄉鎮社區狀況。

結果顯示,台灣自殺死亡率最高的前廿個鄉鎮市區中,以「十五歲到十七歲不在學率」偏高現象最普遍(即受完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國中畢業即未繼續就學),通常象徵這個區域各項發展落後。楊靜利指出,該指標近程僅反映教育資源缺乏,遠程則影響就業。

研究具體分析屏東縣滿州鄉、高雄縣茂林鄉與桃園縣復興鄉特性。滿州鄉位於墾丁國家公園,茂林鄉、復興鄉都在「森林遊樂區」周邊,三鄉鎮都仰賴觀光客。滿州鄉不在學率達五○%,其他二鄉鎮不在學率也接近四○%,都在全台鄉鎮前廿名之列。

學者提醒,研究凸顯了自殺事件發生非「個人」、個別家庭應付能力而已,還有更上游的資源網絡亟需建置,值得主政者重視。



◆ 教育中斷 高自殺率鄉鎮共通點

黃庭郁/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19

學者分析顯示,高自殺死亡率鄉鎮有「教育中斷」的共通點。衛生署醫事處科長許景鑫表示,過去自殺分析少有針對教育狀況,但趨勢顯示,偏遠鄉鎮到外地謀生人口多,打拚壓力大易受挫折,又缺乏社區支持系統協助,自殺死亡風險相對較留在鄉內發展者高。

他指出,自殺事件的發生往往就在一瞬間,衛生署推廣「守門人」制度,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多多關心身邊的人。

衛生署官員指出,近幾年來,台灣各鄉鎮自殺死亡率前廿名幾乎都集中在固定地方「輪來輪去」,且多數是資源較缺乏的偏遠鄉鎮。

過去就有專家研究認為,偏遠鄉鎮因為資源相對較少,極易產生「全面性健康挫折」,而受限於生活壓力,繼續受教育的機會因此中斷。

官員指出,偏遠鄉鎮原本人口數就很少,個案數在統計上的意義被加重;而現在的自殺死亡統計是以個案「戶籍地」統計,與一般人認知的「發生地」會有一點落差。但這樣的數據背景,在這項研究上反而更能呈現個案「成長環境」的特質。

fsj 提到...

校園彩虹樹 點出危險角落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 2007.11.20

台北市成德國小日前經WHO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評鑑通過,成為市內第一家獲頒「國際安全學校」認證學校;學校保健中心有一棵「偵」安全彩虹樹,可觀察學生傷害發生概況,有效找出危險角落,全校學生畢業前都通過CPR心肺復甦術的檢定。

成德國小校長楊銘雄表示,學校從93年執行教育部委辦健康促進學校,當時大家對健康促進的概念很籠統,學校提出「安全發展」的主題,針對學生在校受傷率訂出逐年下降目標,找出可以具體落實的辦法。

學校護理師謝慧妙在保健教室設計了一棵「偵」安全彩虹樹,每片樹葉記錄了各班學生傷害發生的概況,小朋友到保健室後,必須在樹上註明班級日期,用不同的貼紙註明是外傷、內科或舊傷,每個月進行統計。

另外在學校平面位置圖,用小紅色貼紙標出受傷地點,經過一段時間,就可觀察出,操場的籃球場、教室走廊、樓梯轉角處的小紅點特別密集,潛在的危險地點無所遁形。

楊銘雄說,歸納分析,學生在校受傷原因主要是硬體設施,還有學生的行為;硬體的部分,由校方進行改善,例如籃球場不鏽鋼柱上加上厚護套,改善積水地點的排水設施,減少學生滑倒、摔跤。

針對經常受傷的小朋友由輔導老師行為輔導,校護帶小朋友回到受傷現場進行「保護NBC(脖子、腦部、胸部)」教育,改善衝撞的行為,此外,檢傷過程還可發現一些常會欺侮同學的霸凌,進行特殊輔導。

經過有效預防,學生受傷情形大幅降低,93學年度在運動場的受傷人數2629人,95學年降低到1244人,降低率超過50%。

fsj 提到...

全民中檢預試 學子文學不佳

陳至中/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29

台灣師範大學對三千名國小到大學學生進行「全民國語文能力分級檢定測驗」(簡稱全民中檢)預試,發現台灣學生缺乏閱讀、理解完整文章的能力,遇到和文意脈絡有關的題型,許多人甚至跳過不寫。除了國小不明顯,各級閱讀測驗題型,「文學性」答對率比「知識性」低近一成。

負責開發閱讀題型的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鄭圓鈴表示,台灣的國文教科書都在教「文學性作品」,但測驗結果顯示,學生對「文學性作品」的掌握能力,比「知識性作品」還差。

文學閱讀測驗 僅六成九答對

除了國小階段的初級受測結果較不明顯,其他各級兩種閱讀測驗題型的答對率都有顯著差距,「文學性」答對率比「知識性」低近一成。

中級(國中)對知識性文章理解的平均值為七一%,文學性文章為六二%;中高級(高中與大學)差距更大,知識性平均答對率七九%,文學性只有六九%。

推究原因,鄭圓鈴認為缺乏理解文章脈絡的能力,是答錯率偏高的關鍵。

她舉例,中高級(高中畢業程度)一題出自《搜神記》「合抱樹」故事:韓憑之妻何氏被宋康王看上,強行奪走,韓憑因此自殺,何氏也動了輕生的念頭,準備在登高台時跳樓自盡。

但古時的衣擺長,韓氏怕跳樓時被人抓住衣擺,於是預先「陰腐其衣」,將衣擺朽爛。後來何氏跳樓時,宋康王的隨從想拉住他,卻因為衣服已朽爛禁不住拉,何氏如願墜樓身亡。

不能通篇思考 前後文難連貫

題目問「其妻乃陰腐其衣」的目的,答案應是「避免墜臺獲救」,但四二%考生竟選擇「準備下葬壽衣」,可見沒有讀懂前後文。此類例子多不勝舉。

鄭圓鈴認為,台灣各級學校的國文教育多注重修辭、語法教學,較少訓練學生理解全篇的能力;考試也往往只考部分文句、詞性等,不考通篇思考,產生「見樹不見林」的缺點。

她表示,升學試考多考三百字的短篇,學校也跟著重視短篇。久而久之,學生碰到長文章就害怕,缺乏「閱讀策略」,尤其是文言文,沒辦法理解脈絡,抓出文中人物、情節的精髓。

鄭圓鈴建議,國文教育應讓學生閱讀多元的課外讀物,一本一本的讀,而不是只讀課本上一小篇摘錄的文章。如此才能幫學生找到閱讀策略,增進閱讀能力。



◆ 全民中檢 98年上路

陳至中/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29

最快後年,台灣就會有「全民中文能力檢定」!台灣師範大學規劃「全民國語文能力分級檢定測驗」,目前已完成小規模預測,明年先建立範例題本,再擴充題庫,預計九十八年可推出一級考試,隨後分級逐步推出。

台師大規劃的中文檢定比照全民英檢,分初級、中級、中高級、高級,分別代表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國語文程度。考題設計著重生活及職場需要,涵蓋聽、說、讀、寫四部分,考生可依需要自行選擇考試。

台師大國文系教授王開府表示,中檢的潛在市場極大,如房屋仲介、媒體、導遊等行業,都需要一定的國語文能力。目前各考各的,缺乏統一的標準,也缺乏可信度。

※ 多看小說練習中文吧... 雖然也有不少錯字... :p

fsj 提到...

李嗣涔建議 大學分3類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7.12.16

台大校長李嗣涔昨天在一場研討會中建議,大學可以大學生人數比率分成「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型」3類。

其中,「研究型」的大學生比率占所有學生數的65%以下、「教學研究型」在65%到85%間,「教學型」則是在85%以上,比率可加減5%。

李嗣涔是在「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策略:大學分類」學術研討會,作了上述表示,但他強調,教育部對任一類的大學都要補助。

教育部高教司指出,教育部不強制大學分類,但鼓勵各校自我定位,至於分幾類,只要各校取得共識即可。但學校建立分類後,不應排序,應摒除「研究型」比「教學型」頂尖的偏見,大學分類只是幫助學校找出最適合的教學方向。

李嗣涔指出,根據他的分類,目前拿到5年500億的12所大學,應該都屬於研究型,但他表示,還需訂定各類型大學明確的評鑑指標,以及每一類型大學表現的標準以及退場條件,讓大學知道努力的方向。

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贊成贊成李嗣涔的分法,清大校長陳文村表示,美國柏克萊大學如以此分類,還不算是「研究型」,因有73%的大學生,但以台灣的大學現況來看,他可以接受。

私立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表示,他認為李嗣涔的分類,是討論大學分類「最好的起點」,可依此討論,再看要加什麼條件,例如研究型的大學應再加上在國際上和對台灣影響力等具體指標。

中興大學校長蕭介夫表示,分類應該以博士生的比率來分比較恰當,而非博碩士生一起,因為不少碩士並不做研究。

中研院副院長劉兆漢指出,大學分類可健全不同類型大學的發展,有利資源分配及有效利用,也有助於大學定位,發展特色,學生也可依照大學的分類,適情適性考量。

但劉兆漢也說,應該要提高轉學生的比例,以加州大學系統為例,就有30%轉學生,大學分類後,要讓各類型大學的學生有機會自由移動,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大學就讀。



◆ 成大校長批:選擇題壓抑創意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7.12.16

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昨天指出,台灣現行的是非選擇題考試方式,是壓抑學生創意最大殺傷力的武器,而創意的培養是現代大學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才能提升下一代國民競爭力。

成大昨天舉行台北校友會20周年慶,賴明詔發表「現代大學教育的新目標」演講,他表示,台灣人人可上大學且可畢業,幾乎沒有競爭淘汰機制,但大學入學考試壓力有增無減。

他表示,從幼稚園到高中、大學,甚至研究所,都有補習班專門為學生演練考試技巧,但訓練出來的大學畢業生,並不是社會要的,也不是能適應未來的世界公民。

他說,台灣的教育生存在補習制度及升學壓力下,年輕學子花在記憶背誦以及學習回答標準答案的反覆練習中,創意思維很不幸地被壓抑。

賴明詔強調,成大正為發掘及培育創意學生的辦法而努力,96年度起開始推動學士學位菁英班制度,除甄試成績外,申請人必須經過面試,以了解學生的性向及創意的能力。

成大也思考提早入學決定的制度,學生高三開學不久後,大學即可利用高一、高二學業成績、面談等方法來接受次年的新生,被錄取的學生有近1年不必準備考試,可從事有創意的活動,並在大學重燃學習熱忱。

賴明詔也指出,大學馬上可改革的,就是把所開的課程數目減少,把各系所類似及重疊的科目合併,當授課時數精簡,教學品質就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會提升,學生會有時間跨領域學習。

此外,賴明詔認為台灣的大學科系分得過細,分散研究資源,讓教學負擔加重,更嚴重的是,高中學生被迫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必須選擇系所,過早被侷限在狹窄的領域,且些選擇還是受分數所選,非依自己興趣。

fsj 提到...

網路開放教學 MIT老教授勒溫爆紅

楊明暐/紐約時報十九日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2.2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71歲的物理學教授瓦爾特.勒溫(Walter H. G. Lewin)在校內原本就擁有一票崇拜追隨他的學生,拜該校所辦網路「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所賜,他現在成了桃李滿天下的巨星級「大師」。

勒溫錄製的物理學教學影片,透過「開放式課程」免費供學子上網觀看學習,結果勒溫不僅在全美擁有眾多弟子,還吸引不少外國人奉他為師。他的電子郵件信箱經常收到來自各地的推崇和感謝信件。

一名17歲印度學生在寫給他的電子郵件中說:「透過您激勵人心的教學,我才曉得物理學很美,讓人既感到驚奇,也覺得很簡單。」

聖地牙哥62歲的花店老闆史帝夫.博根則寫道:「我跨出的步伐有了新的活力,我現在用充滿物理學色彩的眼睛來看待人生。」

勒溫運用電視名廚茱莉雅.蔡爾德(Julia Child)指導觀眾法式烹調的誇張技巧,以及類似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熱門短片的滑稽戲劇手法,讓學習者對其教學內容留下深刻印象。

「開放式課程」網站(ocw.mit.edu)提供的勒溫教學影片裡,他曾用貓毛拍打一名學生,來說明靜電原理。為了解釋物體在自由墜落時的軌跡,勒溫穿短褲、拖鞋還戴了一頂遮陽帽,開砲發射一顆高爾夫球,射向一隻穿著防彈背心的玩具猴子。儘管年逾七旬,勒溫卻成了網路新一代學術明星之一。蘋果公司今年5月透過iTunes Store線上商店開辦iTunes大學提供免費課程,勒溫的教學影片一度在下載排行上名列第一。如今越來越多教授向他看齊,透過網路開班授徒。

上星期,耶魯將大學部若干受歡迎的課程和教授們的教學錄影免費公布上網,如查爾斯.貝林(Charles Bailyn)的「天體物理學中的爭論」,朗登.哈默(Langdon Hammer)的「現代詩」和克莉絲汀.海耶斯的「舊約導論」。

麻省理工學院最近增設一個針對高中生和高中教師的網站。勒溫是該網站「名師」之一。有些來信將勒溫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相提並論。費曼透過出書、演講和上電視,積極推廣物理學(《別鬧了,費曼先生》是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

勒溫雖沒有諾貝爾獎光環加持,但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卻令學生獲益匪淺。這位身高188公分,滿頭白髮的教授,為了介紹鐘擺的週期與吊掛物體的質量無關,曾躺在從天花板垂下的吊索上,讓自己像鐘擺一樣擺盪。「各位請看,這可是鐘擺之母。」接著他在講台上盪來盪去。然後喊道:「物理學果然不假!」教室立時爆出歡呼聲,這個畫面透過網路傳遍全世界,使他成了萬千學子頂禮膜拜的對象。

fsj 提到...

估欠1.7兆 大學「地雷」南北連環爆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專題報導】 2008.01.27

去年,大陸規模最大的大學──吉林大學,公開欠債逾卅億元人民幣(約一百卅億台幣)的消息後,大陸各大學的財務黑洞和危機有如地雷般逐一爆開,社會才驚覺,作育英才、培養國家棟梁的眾多大學,竟然瀕臨破產邊緣。

大陸學者警告,若不立即採取行動,大學債務危機將演變成大學教育體制的危機。

債台高築的大學並非只有吉林大學,曾任南昌大學副校長的邵鴻透露,南昌大學、廣東工業大學、鄭州大學,負債均在廿億元以上。而大陸人民銀行統計,截至二○○五年底,全大陸大學貸款總額達二千零一億元,部分大學因債務問題,影響到學校正常運行。專家認為,二千億的數字低估大學債務危機,大學的欠債,應在四千億(約一兆七千億台幣)到五千億(約兩兆兩千億台幣)元之間。

部屬大學 欠了三百億

以經濟最發達的廣東省為例,去年省政府免除省內大學一百卅多億元的貸款,但絕大多數的大學還是處於債台高築的窘境。廣東省政協委員調查,省內大學欠債平均是五億(約二十二億台幣)元,每年利息負擔高達三千到五千萬元的學校,比比皆是。

各省的省屬大學欠了一屁股債,中央教育部所屬的重點大學,也是債台高築。據教育部二○○六年公布的數字,十八所部屬大學,負債達七十二億七千五百萬元(約三百億)。

猛蓋館舍 借錢「圈地」

大學向銀行貸款的錢,都用到哪?東北的黑龍江省,省內有十七所大學,約向銀行貸款逾六十億元,大部分的錢都花在基礎建設:學校整體搬遷、漂亮的教學辦公大樓、學生餐廳,現代化的圖書館、體育館、游泳館等,有的大學還建博物館。這些正是各大學的主要負債來源。

一些大學熱中「圈地」,興建大學城,舉債多達數十億元。例於,河北廊坊的東方大學城,投資規模五十億元、廣州某大學城投資一百廿億元,這些投資,百分之八十來自於舉債。

長期欠薪 好老師閃人

大學的債務纏身,已嚴重影響到教學品質,一些大學為了清還貸款,大幅壓縮學生經費、辦公經費,或拖欠教師工資。湖南省政協委員朱傳宏近日公開指出,湖南文理學院至少欠債五億二千萬元,長期拖欠教職員工的薪水,導致許多優秀教師流失。

學校沒錢,索性將學生當成搖錢樹,把欠債負擔轉嫁到學生身上。負債廿億的南昌大學,每年利息要一億一千萬元,全校年收入不到三億元,無法還債;當地政府為讓學校還貸,允許校方對在新校區上課的學生,加收百分之五十的的學費。為增加收入,學校乾脆把二萬五千名大學生都轉移到新校區。

提高學費 向學生榨財

提高學費,產生另一後果,學生負擔過重,交不起學費,欠費的學生年年增加,該校每年有三千多萬元學費無法收回。

今年,許多負債的學校將陸續進入還息還款高峰。哈爾濱理工大學校長趙奇直接挑明說:「如何償還貸款,現在是第一要務。」成為各大學校長當前最頭痛的事。

隨著還息還款高峰期到來,無法還錢、瀕臨破產邊緣的大學數目愈來愈多,它們將何去何從,大學體制如何承受衝擊,令大陸教育界人士憂心忡忡。



◆ 大學與政府 千算萬算…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專題報導】 2008.01.27

大陸各大學的債務危機,有人認為是「大學擴招」政策引起;部分校長推給政府投入不足:即各校擴大招生後,共投入五千億元人民幣,政府僅投入五百億元,其他都是大學自籌和貸款而來。

中共財政部官員則大喊冤枉,認為把大學債務黑洞完全推給政府,不負責任,大學債務危機是多種原因造成,除了擴招,經費不足、大學盲目擴建和投資都有關係。

北京大學「大學負債問題研究」指出,大學負債問題,應是擴招推出後,政府財政支持不足、學生數量急增的雙重壓力下,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大學三方各打如意算盤,促成大學辦學「大躍進」造成的後遺症。

大陸大學貸款始於一九九九年,即大學開始大規模擴大招生的第一年。一九九八年,大學招生一百零八萬人,到了二○○二年,招生人數擴大到二百七十五萬人,數目成倍增長。

自二○○○年起,大學出現學校合併的風潮,講究的是學校規模愈大愈好,於是,各地爭相開發「亞洲第一大」、「中國第一大」的大學城。加上教育部門規定,每名學生要占多少校園面積,每個專業要達到一定招生量,達不到這些指標,一些專業就被停招,所以,各大學不斷圈地,擴大學校規模。

當時,地方政府想借由大學城建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一些地方政府向大學承諾,未來 可協助學校償還銀行貸款,具體的補助方式有政府全額還本付息,大學還本、政府還息以及大學還本、政府部分貼息幾種。

地方政府的盤算是,大學向銀行貸款建設,替當地政府解決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也帶來經濟增長效益和促成當地房地產市場榮景。於是,在地方政府鼓勵和引導下,許多大學直接向銀行大量貸款,擴張操場、教學樓、辦公樓乃至圈地。

長期以來,身負重債的各大學,並沒有放慢貸款的步伐,銀行也沒有拒絕貸款。原因在於,大學不像企業,沒有財務報表,無法作信貸風險評估。

銀行認為,大學有政府部門當靠山,沒有太大風險,因此,競相與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把錢借給已是債務累累的學校。

原本估算應是地方政府、大學和銀行「三贏」局面,卻因各大學高估自身能力,舉債過多,龐大的債務和可能引爆的大學破產潮,成為三方難以解決的燙手山芋。

※ 小心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呀!

fsj 提到...

教改不能回頭 但要重新出發

朱敬一 中國時報 2008.02.25

自一九九六年行政院「教改諮議報告書」提出至今,匆匆已十二年。當初,該會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五大方向(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國際化)與五項建議(教育鬆綁、帶好每位學生、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學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坦白說,這些方向與建議可挑剔之處不多。教改諮議報告書完成以後,即提交行政院轄下之教育部推動執行。十二年來的教改模式,基本上就是劃分為前述的「理念鋪陳」與「政策推動」兩大塊。

乍看之下,這樣先理念、後政策的教改步驟,並沒有任何不妥。但是不必諱言,在過去十多年之中,台灣社會對於教改確實有普遍的失望。不只是失望,甚至有將「教改」汙名化的傾向。在汙名化之外,根據許多媒體報導,在最近數年推動教改之後,中小學生的功課壓力反而比之前更重,而補習班的生意比以往更興旺。這樣的升學競爭情況,當然與教改「讓孩子們快樂學習」的理念相牴觸。此外,幾乎所有的升學補習都是強化對智育筆試成績的競逐,這樣的一元化填塞,無論如何也是有悖教改會「多元化」理想的。為什麼教改推動了十多年,卻在若干面向得到相反的結果呢?這是我們要省思的出發點,也是後續建議的起始點。一九九六年教改諮議報告書涵蓋的面向很廣,但是社會上爭議較大、反彈較大的,則是中小學教育的部分。因此,以下析論的重點,也是集中在這一方面,暫時不論高等教育的議題。

就中小學教育而言,如果要對當前教改的困境一言以蔽之,也許可以用以下之描述涵蓋:「教改多元化的理念與政策,和當前台灣社會普遍的升學價值取向,有相當程度的扞格」。就教育理念而言,一九九六年的教改討論,有部分背景是相應於解嚴不久的台灣社會,因此諸多的教改方向,都有從壓縮一元邁向開放多元的影子。無論是教科書一綱多本、師資培育管道開放、大學高中的開放設立、終身學習的推廣等等,都有邁向制度設計多元或生涯規畫多元的傾向。就許多方面而言,「多元化」走向都沒有爭議。但是就課綱設計、教材內容、升學取向、學校選擇等與升學有關的政策而言,多元化卻經常有四處碰壁的跡象。

以教科書「一綱多本」政策為例,我們就能看出其中的困境。「一種課綱、多本教材、分校採擇」是全世界先進國家的應然模式,也是教育多元化的理想。然而,台灣教育的實然環境,卻是家長希望孩子升學、都想讓他們進入明星學校、都期待子女成龍成鳳。在明星學校名額有限的客觀環境下,前述父母的期待,就以激烈升學競爭的形式呈現。於是,教材越是多元,考試範圍就越廣,學生的升學壓力就越大。簡言之,應然面的教材多元,就與實然面的學習痛苦產生了衝突。

有人說,家長們不該只重視升學、讀書也不是子女唯一出路。這些大道理都沒錯、都言之成理,但是聽不聽得進去、接不接受,卻是學生家長的思想自由,完全勉強不得。以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的哲學理念來說,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念,是有相當的歷史淵源與情境背景的。華人千餘年來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浸淫,再經歷數百年來科舉考試的唯一進階機會,升學文化的社會情境幾乎已深入民心。在民主社會,「人民最大」;如果家長的想法堅定不移,教育行政主管就只能迂迴設法、溝通再溝通,做廣泛的、長期的、有深度的對話;一方面彼此交流觀念,另一方面也能了解雙方的落差,進而調整方向、甚至調整政策。

過去數年教育當局許多的改革,都是集中在考試方式、招生名額比例、計分等等面向。這些方向不是不重要,但是比較集中在技術面,與學生家長的升學觀念極少交集。準此,基測或學測成績組距的細節調整或部分資訊揭露,都只是技術細節,不應是教改的主體。將來的教改方向,不能僅在考試科目、計分、組距落點等片段性、局部性細節上打轉,而要著重觀念性、根本性的溝通與對話。不久之前教育部宣布新的九八課綱,旋即受到許多知名高中校長的評論,顯然也表示當局溝通不良。教改要能成功,必須要政策得到學生、家長、老師的廣泛支持。少數的細節教育政策,或許可以直接推動,但是大多數教育政策則不能如此莽撞,必須要著重對話與溝通的平台。

就歷史來看,溝通平台的重要性國內外其實也有不少先例。許多「社會運動」的研究都指出,當民間的挫折與抗議無法有效傳遞給執政當局時,那就會有相當的不安。若教育當局的政策沒有平台與民間溝通討論,又要強行推動,則又必然會形成阻力與挫折。過去數年,教育主管當局與廣大中小學學生、家長與老師之間,沒有制度性的溝通平台。我不敢說這是教改唯一的問題,但相信這絕對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在全球化的衝擊、對岸的競爭、社會變遷的多重影響下,台灣的教育改革不但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更是要積極前進、不宜迴轉的。因此,我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教改必須要再出發,才能讓台灣社會的教育跟得上時代的需求。希望將來的教改推動,能夠改變以往從理念到政策的直接跳躍,而著重中間一層的溝通與對話銜接。具體而言,或許可以朝以下方向推動教改的重新出發:

一、建立平台:請教育部協調設置教改溝通平台,結合各級中小學的資深教師、教育行政同仁等關心教育人士,定期對政策與問題提出檢討。

二、多元討論:對於有助於多元價值推廣的事例,前述平台也應有系統性討論的機會。文化多元並非憑空而降,必須要輔之以實體事例,理念才能漸漸融入社會。

三、穩定變革:對於目前推動的諸多教改方案,暫時不要貿然更動,先求家長學生對制度預期之穩定,再透過前述平台逐一檢討改進。

四、觀念推廣:不論是文化多元、通識教育、終身學習、教師進修、家長期待、學生心理、價值取向等方面,社會都有持續對話的必要。這樣的持續對話,必須有耐心的推動。

教改是一條漫長的路、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由於教育活動牽涉到數百萬的學生與家長,它涉及的意見一定很分歧。因此,基於民主觀念或現實考量,這數百萬的基層聲音都不能輕忽。正因為如此,乃提出了以上的省思與淺見,供將來主事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