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5

終結農地 農業還剩什麼?

徐世榮 中國時報 2007.12.14

據報載,林樹山等立法委員於日前成功修改了重要的農業發展條例第十八條條文,將農舍坐落之農地面積下修,由○.二五公頃降低至○.一公頃,此修正條文倘若不幸通過三讀,如同是農地的全面釋出,必將造成國家重大的傷害,因為此條文所牽連的議題並非僅是農舍(或別墅)之興建,而是關係著我國是否還需要保有農業。

眾所皆知,農地農有及農地農用為過往台灣農地政策的二大核心,惟隨著台灣社會的轉型及農業經濟產值的低落,此二大政策皆面臨嚴峻之挑戰,並作了根本的變革。農地農有政策已經於民國八十九年農業發展條例的全面修正而被突破,農地之承買人並不需要具有農民之資格,農地產權因此是可以自由的移轉;而農地農用政策也在農舍興建的龐大壓力之下,屢次的退卻,此番農發條例第十八條倘若再作下修,大概是可以宣告農地農用政策終結的時候了。

因此,我們所面對的嚴肅課題是,農地若不再堅持作農用,那台灣的農業還剩下什麼?

我們有可能不要農業嗎?農業的價值在哪裡?由於工商業化的結果,農業的生存是相當的艱難,但若是以先進國家的經驗為例(德國、荷蘭、及日本),他們無不積極在維護及創造他們的農業及農村的景象,而台灣更是需要做這方面的努力,為什麼?這是基於糧食部分自給的國家安全考量、農業龐大的環境及生態價值、及農業具有文化及休閒美觀的價值等因素,讓我們必須堅持繼續擁有農業,無法純然由狹隘的經濟產值面向來予以對待。

此外,管制農地繼續作農業使用,會限制農地無法作為他用,然這是基於公共利益及社會義務的考量,並無侵害或剝奪了憲法所保障之私人財產權。

再者,農地在未經整體良善規畫之前,就作全面的釋出,雖然在基地內興建了美輪美奐的別墅,但就能夠保證獲得優良的生活品質嗎?回顧台灣過去的城鄉發展經驗或許就可以得到答案,在民國六十三年「區域計畫法」及「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制定之前,農地的開發基本上是不受到限制的,許多的房屋建造於道路的兩旁,形成了蛙躍式的無秩序發展。

當時,房屋建築硬體是密密麻麻的蓋了起來,但相對的,卻是非常欠缺生活機能所必須的許多公共設施,進而在土地沒有適當規畫的情況下,人們的居住環境品質並未隨著改善,甚至於是每下愈況,後來竟被德國《明鏡雜誌》形容為「豬舍」。如今,處於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我們還要重蹈覆轍嗎?

由於時代的演變,部分農地的釋出是必然的現象,但這是需要良善的規畫與妥適的審議,而不是企圖經由農舍的興建,變相的解除農地的管制。此刻,修法之議倘若通過,每一塊農地幾乎皆可興建農舍,其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實在是讓人難以想像。

以往,主政者信誓旦旦以永續發展的追求來作為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歸,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開放是否符合台灣的永續發展?台灣是否要繼續擁有農業?人民生活品質得否因此釋出而提升?政府是否有能力提供後續相當龐大的公共設施建設的支出?這都是在作修法決定之前,相當值得深思的課題。

(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 農業終結,非農民原罪

林樹山 中國時報 2007.12.15

針對徐世榮教授批評本人等所提開放農舍興建限制之修正,將終結台灣農業。對此,徐教授未免言過其實。因為,台灣農業發展的問題,不在農舍而在願景與信心;因此,農業會不會被終結要看農委會是否積極規劃農業發展願景,是否足以提昇國人對農業競爭力的信心、對農產品安全的信心。至於農舍林立妨害農業發展,問題在管理不在管制。農政機關不善盡管理責任,而要求無殼小農民不能蓋農舍、卻對有能力的非農民毫無辦法,這樣合理嗎?合法嗎?

翻開台灣農地興建農舍的歷史。在民國八十九年農業發展條例大翻修之前,農地興建農舍根本沒有任何基地面積大小的限制,是因為後來新修正第十八條開放一般非自耕農民眾可以自由買賣農地後,為了防堵「假農民蓋別墅」才有零點二五公頃之最小面積的限制。八九以前,沒有面積限制,農民可以自由蓋農舍,農地種的一樣是農作物,不是學者眼中的豪宅、房子;再從宜蘭經驗看,蘭陽平原上的豪華農舍別墅有幾間是真正無自用住宅的真農民蓋的?以農地面積限制農舍興建,其實是綁死小農民而放了大富翁,因為,有錢的大爺只要敢花錢肯花錢,面積門檻再高都不是問題。所以,問題就出在農政官員的把關與管理,而不是立法管制。

學者拿理論當願景,理想性理當尊重,但立委關心農民的現實問題,從農民角度協助解決問題,也不應動輒被汙名化。徐教授等研究台灣土地政策與發展,應該充分理解,台灣農地早期因為宗族的共業關係,許多農地必須以「真繼承、假買賣」的方式,才能順利分割給下一代子孫的無奈。尤其,八十九年農發條例大翻修,農委會一句「放寬農地農有、落實農地農用」美麗口號,讓非農民身分可以自由買賣農地,卻讓無殼小農因無法跨過零點二五公頃門檻而永無立錐之地。幾年來,農地農有是放寬了,但農地農用卻因官員管理無方,乾脆立法從嚴,以致犧牲農民權益去成就財團。

徐教授說,「管制農地繼續作農業使用,會限制農地無法作為他用,然這是基於公共利益及社會義務的考量,並無侵害或剝奪了憲法所保障之私人財產權。」但憲法也有權利義務對等基本精神,課以義務,難道不需提供相對權利補償?更離譜是,經建會張景森副主委竟然口出恫嚇,說開放興建農舍,將使台灣房市崩盤,有這麼嚴重嗎?如果是真,那經建會早該開放農舍興建才能讓台灣區域重整、城鄉均衡發展,而為人民之福,不是嗎?即使預言可能成真,那是小農民的原罪嗎?限制農民權利成就台灣房市,合理嗎?如有政策需要,對受政策限制的農民補償了嗎?

最後,要再次強調的是,民國八十九年以前無限制年代,我們的農地沒有種房子、或長出很多房子;蘭陽平原上一塊塊大農地上的大別墅農舍,也不是這次修法後才冒出來的。因此,修法時我們特別強調「僅限無自用住宅的農民」,主張的,就是把農舍興建問題回歸到八十九年以前農有農用狀態,課以官員管理責任,而不是把管理責任轉化為政策管制,而讓農民去承擔苦果。

(作者為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 以上文章不代表本人立場。

糧荒 一顆黃豆恐整垮世界
IMF示警 糧價飆漲恐引發戰爭
「環保」生物燃料的新來源
經濟新民族主義崛起 世界不再是平的
北極搶能源浩劫來了 能源氣候糧食列三大挑戰
造林不是減碳萬靈丹 藻類正夯
台灣只能看天吃飯?
世貿杜哈談判破局 不利台灣
食品安全檢驗 刻不容緩

無米樂啟示 農地→膿地→瘌痢
新研究挑戰城市起源的先前認知
油亮的美國:甜甜圈,消費文化的象徵

何以農村後繼無人
一場農地大浩劫?
農村的致命坑洞
大地無陷好 》供水不足 私井難封
國土淪陷 現在進行式
從NGO河流會議到重罰亂丟垃圾
立委放「污」水開後門 痢疾確定病例53人
力推公民否決票制 促使國會改革

產銷失衡 一車白菜只賣千把塊
從賤價收購香蕉到精緻農業
下沉的農產品旗艦
吃香蕉 大家一起來
從吃水梨的拉不拉多到台東賞鯨業
食在厲害 觀光客聞香來台
菜蟲禍害 非一日之寒
用資訊化和保險制改革農業
鐵皮屋頂可變成能源
植物如何輸送糖的研究攸關全球暖化

慢活與慢遊正流行
翻身先翻書 知識農夫拚出頭
想種田 農委會幫你喬農地
有機村才能救農業
從瘦肉精、氯黴素到雙酚A
研究:每個人身上至少有一種殺蟲劑
研究:抗菌化學製品會擾亂荷爾蒙活性
台灣孕婦體內塑毒超濃
法國養蜂者擔憂蜜蜂大批死亡
自然農作法 少汙染 多健康
陳保基 無毒農業幕後推手
從樂活到綠活地圖到綠葬
從北縣保護丹頂鶴棲地到全球紅樹林減少1/5
生態系統「非線性」的回應指出環保解決辦法

都會周邊農地 將鬆綁建住宅
高鐵、科園週邊農地 大解禁
關心農地必須切合實際
從農村改建千億基金到濫倒廢土
農地逾25公頃可變更建地
從農村改建條例到開發金控
移民農村,可行嗎?
誰在乎城鄉差距?
選前弱勢發聲 選後常被犧牲
搶救大眾運輸 刻不容緩

從台灣建築博物館到誰的開放空間?
房價太高 台北人外移跑第一
當心,房市泡沫化
從美房貸風暴到大陸經濟過熱
考夫曼:合體金融巨獸…野性大發
核心物價創8年半新高 通膨壓力加大
道德放兩邊:從亞力山大到企業肅貪與邪惡指數

14 則留言:

fsj 提到...

當農地成為一種商品

楊儒門 中國時報 2007.12.18

日前,農業發展條例第十八條修正案通過初審,贊成與反對的意見,都只著重在:修正前,允許建築面最小要在○.二五公頃以上,而修正過後只要○.一公頃。我想強調的是:這對農民有什麼影響?

當農民日子過得下去的時候,不管規定「二分半」才可以建房子,還是「一分」,這對農民來說,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他們不會賣土地,賣袓產,賣掉賴以維生的家園。但是,農民在種植方面得不到溫飽或是應有的生活條件時,管你是改為一甲、十甲或是十坪、二十坪就可以建房子,對農民利益而言,完全沒有任何分別。

日子過不下去,才會走上出賣袓產的一途。那是所有對土地、家園有情感的人,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其中的傷痛,並不是外界所能想像的。

二○○○年通過「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時,已經打開農業末路的大門。當時開放農地自由買賣,非自耕農可購買農地。現在「農發條例第十八條修正案」:申請建造自用農舍,其農舍座落的之農地由「二分半」變「一分」變革,只是加速惡化農業的困境。

不管農發條例怎麼修改,最直接有利益關係的人,就是官員、建商、民意代表、地方勢力。而受惠最多的,也是他們。對於那些無法再靠種田過活的農民,在被迫賣地、離農之後,是否真的能靠賣地所得的錢,重新尋找另一種生活的模式?卻不是上述受惠最多的人所關心的。

鄉下,農舍。在主體構造建好之後,拍照,使用執照下來之後,再去增建廚房,搭車庫、倉庫,造個花園,填平房前的地,鋪上水泥或柏油。不管是農發條例第十八條修正前或後,車庫、倉庫、花園、空地…都還是一樣會建。因為,這是一種生活。需要有車庫放車輛。倉庫放工具、農機。空地停車、曬稻穀、菜圃。花園種點花花草草來欣賞…。

修改「農發條例第十八條」,最大的利益在哪?真正有影響的人是誰?設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一個建商要建房子來賣。「一甲」的土地,在修正前,依「二分半」的條例,只能建「四棟」房子,而且還有扣除掉土地的成本,建材的費用和人事的支出。修正之後,「一甲」的地,就能建「十棟」房子。相對來說,能建更多的房子,都一定比修改前要好康的多。

農民會有的好處,不外乎就是土地價格的上漲。前題是要賣掉土地才會成立。不然也只會是「紙上」、「牆壁上」那數字不同而已,並不代表什麼。

而對於真正要永續從事農業耕作的農民,那一定會是個最難過的消息。有人居住就有汙染產生,家庭的廢水(洗衣粉、洗碗精、洗髮精、廢油、廁所清潔劑…等)。建築物本身造成遮蔭效應,使農作物日照不足。農村景觀全面性被破壞。農地更加零碎化,不利農耕機械的操作。外來居民和原居民的缺少溝通…等等問題的產生。

農地,被當成一種商品,而不是與我們生命、生存、生活相關的條件,這樣的立法修正及其後的行政執行,您覺得台灣的農民、農村及農業還有什麼樣的未來?您覺得台灣社會中有誰能夠不需要農民及農業繼續生存、生活的嗎?(作者為農民權益工作者;文山社區大學「我們的糧食由哪兒來──台灣『三農』的困境與出路」課程講師)

fsj 提到...

高麗菜殘留農藥毒死鴨 禁藥錫蟎丹黑心商偷賣4年

◆ 食在不安/高麗菜毒死鴨 農藥殘留量超標

TVBS/張子銘 2007-12-18

2個星期前,民眾檢舉台中市場買的高麗菜,毒死鴨子,這些高麗菜送到衛生局檢驗,確定這些高麗菜中,含有4種農藥成份,其中1種超量,至於另外3種,竟然全都是禁藥。

台中市衛生局長林永賓:「這就是他們在養鴨場所,剝給鴨子吃的。」

就是這包高麗菜外葉,被驗出含有過量殘留農藥,台中一名婦人拿來餵鴨子,沒想到鴨子才吃了幾口,口吐白沫,當場暴斃。衛生局官員:「這些都是要拿回去化驗,人類來講,第一我們會清洗,如果有清洗吃下肚子,對身體上或多或少會有影響,但沒有立刻的危險性。」

高麗菜檢驗後,證實農藥殘留超標,包含加保伏0.79ppm,超過安全容許量0.5ppm,另外亞滅培、因得克、和逮滅芬,殘留量不多,但這3種農藥,依規定根本不能使用在高麗菜上,衛生局說吃含農藥高麗菜,對人體有影響,但沒有立即危險,回到市場,仍有家庭主婦在挑選高麗菜。民眾:「外面在賣的菜都比較有農藥。」記者:「有農藥那怎麼辦?」民眾:「都嘛要浸泡一下,再洗很多次。」

有人買高麗菜,也有老婦人撿拾外葉,回家當肥料,市場菜販說,蔬菜全部來自彰化溪湖果菜市場,但上游源頭,根本沒辦法追查。市場菜販:「這麼多菜商一天買了這麼多菜,怎麼會清楚是跟誰買的。」

菜農說,種高麗菜每10天就要噴一次農藥,採收期前就會停止,請民眾放心,但究竟那些菜販,賣過量農藥高麗菜,衛生局暫時查不出來源,只能先對菜販開罰3到15萬,並提醒民眾剝掉外葉清洗,就可以放心食用。



◆ 恐致癌生畸胎!禁藥錫蟎丹 黑心商偷賣4年

東森新聞報 記者陳佳鈴、陳政棟/台中報導 2007/12/18

早已經被各國禁用、會造成精神錯亂的農藥,竟被台灣的黑心商人拿來大賺黑心錢,調查局中機組破獲70公噸的「錫蟎丹」,被不肖商人長期進口,再調配出售賣給不知情的農民使用,這種農藥無論是吸入或是不小心吃到,都可能造成肝腦免疫系統損害,孕婦吸入也可能生出畸形兒,業者已經非法進口4年,還刻意隱匿流向,讓檢調人員查緝困難。

檢調人員來到台南郊區一處農化工廠,一桶桶準備送出的農藥,竟被查出是已經被各國禁用18年、含有劇毒的錫蟎丹,調查人員各個戴上口罩、手套,就怕吸入影響身體健康。

算一算,整個倉庫將近70公噸,枋姓黑心商人以假申報偷進貨的方式,賣了4年劇毒農藥,檢調上門,他還一副無關緊要。

錫蟎丹專門用來殺塵蟎、紅蜘蛛,由於吸入人體會嚴重損害肝腎免疫系統功能,甚至造成畸胎或長腫瘤,早在18年前就已經禁用,但業者枉顧人命,從新加坡偷渡錫蟎丹,在一個沒有精密儀器和消毒設備的簡陋工廠內,自行用手工的方式加以稀釋,再賣給不知情的農民使用,業者還刻意隱匿出貨管道和流向。

中機組副主任張彥文指出:「因為錫蟎丹的部分,它是屬於禁藥,所以業者在錫蟎丹的販售上面,並沒有刻意去登載這方面的販售狀況,所以我們還要再深入了解,它販售到哪裡,私底下又跟誰有這方面的交易。」

含有劇毒的錫蟎丹從業者的帳冊上估算,一年營業額就達到2000萬,非法販售4年,流入市面數量驚人,除非業者良心發現吐實,否則要追賣給哪些無辜農民,恐怕是難上加難。

※ 這些農藥有可能用於茶葉、水果。

fsj 提到...

食品安全年 農產品掛履歷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07.12.19

黑心食品新聞總會引起社會恐慌,日前有毒高麗菜事件更使菜價雪上加霜。農委會宣布明年是「食品安全年」,開始推動農產品生產履歷制,目標是一年內讓市面上的農產品有百分之十通過驗證,兩年內各政府機關、部隊、學校的團膳,都要使用有生產履歷保證的食品,在八年內完成全面生產履歷認證。

農委會主委蘇嘉全以有毒高麗菜事件為例,指出若有了生產履歷制就能「冤有頭債有主」,馬上可以知道問題農產品的來源,生產者與核發驗證者都必須要負法律責任,其他的無辜農民就不會被拖累,不會整個產業都遭殃。蘇嘉全說,年初立院三讀通過「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其中包括實施「自願性驗證制度」、「自願性產銷履歷驗證制度」、以及「標示有機農產品」,政府特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報,宣示我國實施相關安全農產品的決心。

農委會特別推出三種標章:生產履歷(TAP)、有機農產(OTAP)、優良農產(UTAP)。生產履歷需要經過農委會認可的公證機關核發,目前全台已經有九個單位可以核發生產履歷標章,一百七十二個產銷班已經加入。明年的目標是達到市占率百分之十。

農委會將維持三年全額補助業者或農漁民產銷履歷驗證的費用,預計到民國一百零四年全面建構產銷履歷農產品的銷售平台。

fsj 提到...

搶救菜價多管齊下、產地菜價止跌稍回穩

中廣新聞網/李河錫報導 2007/12/27

受到颱風過後,農民眼看菜價高漲而一窩蜂搶種,加上暖冬,導致大宗蔬菜提前大豐收,不料卻遭逢毒鴨子事件衝擊,造成冬季蔬菜提前大崩跌,在彰化地區農民發出怒吼,以摔菜、棄收表達強烈抗議後,農政單位緊急從採取購存、加工促銷,立即將輔導政策大轉彎,改行啟動彈性耕鋤措施之後,產地菜價終於在多管齊下的搶救下,稍微止跌回穩﹔以彰化溪湖果菜市場為例,市場總經理洪金安表示,高麗菜到貨量約減少兩成,不少北部承銷人得知中南部有便宜貨,紛紛轉而南向採購,使得買氣明顯回溫,滯銷高麗菜與大白菜幾乎被一掃而空,讓慘跌菜價終於止跌小幅回穩。

市場人士分析,因包心白、高麗菜與花椰菜等大宗蔬菜,後續產量還是相當龐大,因此大漲空間並不會太大,呼籲農民不要在盲目搶收,才不會持續血本無歸。



◆ 菜價破底 大白菜、高麗菜耕鋤無上限

自由時報 2007.12.27

〔記者鍾麗華、林相美、劉曉欣、廖淑玲、莊育鳳/綜合報導〕颱風過後菜農同步復耕,加上天候溫暖蔬菜生長良好,近日各類蔬菜供過於求,菜價持續下跌。大白菜、高麗菜的產地價格近日已跌到每公斤三點一到三點三元之間,農委會農糧署昨天啟動耕鋤措施,每公頃補助七萬元。

預計下月上旬回穩

農糧署說,耕鋤數量沒有上限,直到問題解決為止。農糧署估計這波將耕鋤一百公頃、約五千噸的大白菜、高麗菜,預計下月上旬菜價可望回穩。

今年十月十四日,菜價創下三十三年的新高,台北果菜市場每公斤批發價達五十三點六元,但不到兩個半月,菜價跌到僅剩十二點八元,跌幅七十六%。

台北果菜市場昨天整體蔬菜的批發價格為每公斤十二點八元,較前一天的十三點七元,又下跌六點六%,創下今年最低。而高麗菜、大白菜也持續走跌,分別為五點五、四點一元,大白菜已跌破監控價格五點二元。至於青江菜、小白菜也僅剩六點二元、五點九元,蘿蔔更是只有三點五元。

西螺果菜市場二十六日到貨量突破一千二百公噸,每公斤平均價格十點五元,同樣是跌落到今年以來的最低價。彰化縣溪湖果菜市場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更低,每公斤只有七點六元,跟前天相較又下跌了零點三元。

每公頃補助七萬元

農糧署主任秘書許漢卿表示,從十五日起以九五機制收購大白菜、高麗菜加工與購貯,目前已收購一千二百噸,但為了促使菜價早日穩定,昨天啟動耕鋤做有機肥的措施,每公頃補助七萬元,農民可向轄內農民團體提出申請。

許漢卿說,以往該署監控菜價,是以台北果菜市場批發價格為準,注意是否低於不敷成本的監控價,但這次高麗菜並沒有跌破監控價四點八元,就啟動相關機制,主要是考量到農民的感受。而高麗菜、大白菜等大宗蔬菜佔每日交易量二、三成,預計此大宗蔬菜回穩後,整體菜價可望回復常態。

避免菜價持續下跌,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主任鄭嘉男說,農糧署啟動產地彈性耕鋤計畫,耕種大白菜、高麗菜的農民若不想採收,經現場會勘後一公頃可領取七萬元補助,預估可減少高麗菜、大白菜到貨量。

供應量短期恐仍多

西螺果菜公司副理江禮源指出,農政單位雖啟動購貯,但因產地供貨數量龐大,對菜價無力止跌,更讓人憂心忡忡的是,二期稻作收割後,許多農民改種菜,數量一時之間恐怕不會減少。

不少農民寄望冷峰早點報到,因為天氣冷,民眾吃火鍋頻率高,蔬菜消耗量才會提高。



◆ 蔬菜政治經濟學

■ 何志峰/自由時報 2007.12.27

今年夏季颱風季節,蔬菜價格飆漲,據媒體報導高麗菜價格飆到每顆三百元;近日蔬菜價格急落,高麗菜每公斤只剩兩元。菜價飆漲與狂跌,農政單位都引來一片罵聲,民意代表更是漲也罵跌也罵,媒體從中跟著起舞,最後苦的還是弱勢的農民。

颱風季節蔬菜價格往往是颱風未到價格就先漲著等,其原因其實只是消費者的「預期心理」,這時候往往就有所謂關心消費者的立委諸公們開始破口大罵,一下子逼著農委會主委追問菜價,一下子拿著蔬菜到國會殿堂高談闊論,媒體也很捧場跟著大篇幅報導,這時候悄悄的市場供需也開始運作,首先消費者「預期」蔬菜價格被大家一吵還會更貴,所以開始習慣高菜價然後繼續搶購蔬菜。

而供給端的農民開始捨其他作物而改種蔬菜,因為農民也「預期」菜價會一直維持高檔,搶種的結果必然有利可圖,於是等到蔬菜下種後一、兩個月陸續採收上市之後,市場供給大增而需求不變的狀況下,略有經濟概念的人都知道菜價必定大跌。

菜價漲,北部都會區民代開始不安,因為它的選民都是蔬菜消費者,菜貴他的選民會不高興,所以都會區民代開始給農政單位壓力,農委會就開始計畫進口蔬菜平抑價格。農業縣民代這時候悶不吭聲,農政單位也任由農民搶種蔬菜而不及時提出警語,如果這時候有人提出價格會下跌的警訊也會被冠上「唱衰農業」罪名,大家都不管農民搶種的結果是菜價果真崩盤,這時候換成農業縣民代出場大罵政府漠視農民,甚至是「糟蹋農民」的批評都出來了,不過這時再吵為時已晚於事無補。

以上劇情宛如八點檔肥皂劇一演再演,演員跟觀眾都樂此不疲定期演出,沒有劇本卻各就各位無人脫稿演出,真可以說是台灣怪談!

怎麼解決?歸根究柢還是「教育」,一場全民「經濟學教育」。首先風災水災之後,菜價必然上漲,這時候首要「增加供給穩定需求」,農政單位儘快幫助農民復原受損設施,視市場需要適當進口蔬菜,消費者儘量少買價格飆過頭的蔬菜,民代這時最好閉口,即使民代開罵大家都不要聽。這時候農政單位要「一再」提醒農民不要搶種高價蔬菜,警示農民幾週後菜價會有崩盤的可能,一方面農政單位也要全盤掌握生產狀況,一發現有生產過剩的可能就要立刻發布警訊。總之,農政單位要主動掌握供給狀況,不要老是等到菜價崩盤再提收購措施,為時已晚矣!(作者為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系副教授)



◆ 稻米收購 農民未獲利

張靜貞、陳吉仲 中國時報 2007.12.27

行政院昨日做了一項政策,將從明年第一期作起,提高各項稻穀收購價格,包括計畫收購、輔導收購及餘糧收購價格每公斤均提高兩元。行政院長張俊雄指出,這項政策實施後,可直接讓現有稻農二十三萬餘戶受益,估計每年每公頃約可增加二萬一千元的收入。然而說實話,身為農業經濟的研究者,非常難以接受這樣的決策。

從國際的規範(WTO的境內支持措施之削減)、稻農的收入、稻米產業的競爭力之提升等,我們都可以找到反對此收購價格的調漲。

首先,我們不妨模擬此新的收購政策實施之後,可能的稻米生產面積和產量的變化。由於計畫、輔導及餘糧皆提高每公斤兩元的收購價格,故其收購的價格將分別為二十三、二十及十八.六元,而收購的數量,以第一期的每公頃為例,將分別為一九二○、一二○○及三○○○公斤,而去年的第一期稻穀平均產出為六一三八公斤。

根據過去八年的第一期的稻穀價格的數字來看,從未高過十八.六元的價格,約在十五.六二至十八.○四元。假設稻農因為政府的收購價格提高而增加生產面積,那未來的國內稻穀市場價格低於十八.六元,則稻農會將全部的生產量出售給政府,可預期的是在未來的第一期,政府將全面收購稻穀的數量將高達百萬公噸以上,請問政府的庫存空間夠嗎?如此是否要演變為民國六十二年代的全面收購?若每年持續的實施,請問政府的經費要從何處去尋找?

若上述的情形發生,接下來會使得政府的收購支出由目前每年七十或八十億的收購支出增加至二九二億元,政府的收購支出將增加至少二百億元,此還不包括庫存的管理等費用。

由於稻穀的保價收購是對稻米的生產與價格之干預,這是被世界貿易組織規範為必須削減的境內支持措施。此政策和國外的農業政策之趨勢完全相反。請問,未來如何在新回合談判中回應其他的國家之質疑?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觀點是稻農的收入,短期來看,此項政策可能會增加稻農的收入,但長期而言,卻是造成稻農收入減少及降低稻米產業競爭力的一種不佳政策。

舉例而言,由於此稻穀的收購政策已實施達三、四十年,誠如行政院所說,已有十四年未調整相關的收購價格。就計畫收購的價格而言,過去十四年來是訂在每公斤二十一元,且是限量收購。由於此收購政策的實施,即使稻米的生產成本(如肥料、機油和工資)等上漲,稻穀的價格就是不上漲。依國際的小麥、玉米和稻米國際價格而言,在一九九八年的價格分別為每公噸一三○、九十五及二四○美元,而在二○○六年時皆已上漲至二○○、一六○及三三○美元,國際糧價的上漲幅度分別高達五十四%、六十八%及三十七%。

我們反過來檢視為何國內的稻穀價格,以產地價格為例,一直停留在每公斤的稻穀十七或十八元,從未隨著國際價格的上漲而上漲,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政府執行了收購政策和休耕政策。亦即此政策的實施使得國內的稻米價格難以回歸到正常市場機能運作下的價格水準。所以收購政策的實施表面上是為了增加稻農的收入,實際上反而降低了稻農的收入。

要照顧農民和讓台灣的農業永續發展的政策和做法可以有很多的選擇,直接給付政策即是一種,如「無米樂」記錄片男主角黃崑濱表示應對農民直接補貼較好。但是提高稻米的收購價格是完全令人難以接受的一種最糟糕的一種做法。請政府再仔細考慮吧!

(張靜貞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吉仲為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

※ 最近幾年類似事情一再發生,相關單位有輔導農民該種什麼,不要種什麼嗎?

fsj 提到...

稻米不收購 農民更難過

蔡木章/台中市(管理師)中國時報 2007.12.28

昨日貴刊〈稻米收購 農民未獲利〉一文,本人有不同經驗。

一,本人係農家子弟,了解政府早期以每公頃九七○公斤計畫收購貼補農民的苦心,其用意係遏止糧商對農民的嚴重剝削。二,由政府收購公糧兼具穩定穀價及平衡機制。

三,每公斤僅提高兩元後,難道真如文中所述,農民會將全部的稻穀出售給政府嗎?這也不盡然。殊不知,繳給政府的稻穀其水分要求較嚴,品質要求較高且路途較遠(運費),糧商則較寬鬆,況且,糧商為了現實也被迫必須要提高價錢來跟政府爭搶稻穀,穀價一拉近之後,在比價效應之下自然不會全部出售給政府了。

四,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照顧弱勢,農民長期以來基於弱勢地位,無人代為發聲,過著「靠天吃飯」、懷著「今年壞冬望後冬」的無奈心情辛勤耕種。他們不需要政府的補貼施捨,他們只求能有起碼的尊嚴及合理的榖價就心滿意足了。

農業問題最主要問題不再政府補貼多少(農業補貼各國皆然,日本即是如此),而是農村從業人力嚴重老化(平均年齡近七十歲)、農業傳承斷層及耕作面積太小以致無競爭力等等,這些才是核心之處。



◆ 農作也可品牌導向

朱雲鵬 中國時報 2007.12.28

政府決定從明年起,提高各項稻穀的收購價格。此項政策的用意或在於改善農民生計,但是否真能達到預期成效,則有待商榷。日前本論壇張教授及陳教授即提出議論,指此舉有違WTO對農產品補貼政策所作相關規定的精神,應當重新考慮,而改採更好、更具前瞻性的救助方式。

國內農民所得偏低確實是不爭的事實,種植水稻的農民更是所有農民中收入最低者,而這類農民占有最大比例。假如政府確實有心協助農民改善生活水準,最好的方式為建立一套善用市場機制,且具有誘因系統的措施。

本校日前曾在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下,邀請一九九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里斯爵士來校訪問;莫里斯爵士本是主修數學,但有感於開發中國家許多人民所得不足導致其生活條件困苦,促使其毅然決定轉而專攻經濟學。另一方面,溫世仁先生在生前以資訊科技協助弱勢團體,備受各界佳評,二者相互輝映。而不論是莫里斯爵士的學術理論,或溫先生的實際行動,兩者有著相同的特色:提供弱勢民眾釣竿,而非直接給他們魚,並且讓釣竿符合市場機制,內含有效的誘因體系。

本於這個道理,若要實際改善台灣農民的生活,我們建議以下幾種可行的方法。

第一,如同農業專家所建議,推廣「小地主大佃農」制度。意即目前擁有土地的稻農不再繼續耕種,而將土地長期租賃給專業的農場經營人,後者以現代化的方法,在大面積的農地上種植具有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政府則藉此機會建立農民退休制度,也就是由政府作利息補貼,將農地長期租佃的所得一次給付予農民;這將使農民有退休金,但仍保有土地所有權。

第二,鼓勵並協助農民從事高價值、品牌導向的耕作,如花蓮著名的有機無毒農業,產品外包裝上載有農夫名號,且能透過網路購買,如此在銷售過程中去除了中間的得利,農民直接獲取銷售的利潤,其價值將遠超出政府補貼的效果。

最後,若政府真要採取補貼措施,不應補貼生產,而應針對稻農家庭直接補貼,然後由農民自行決定津貼的使用方式。根據我國加入WTO的協定,從入會第一年起,就必須逐年進口愈來愈多數量的稻米,如果又用提高收購價格提高生產,將導致政府糧庫堆放大量收購和進口的稻米,屆時只會苦了國軍弟兄的伙房,有時甚至還必須將舊米作廢,在全世界均擔憂糧食日益短缺的危機之際,此現象顯然並非國家社稷之福。

台灣稻農的所得不能再長期低迷下去,我們誠摯地希望政府能提出真正長期而有效協助農民的策略,改善稻農的生計。(作者為中央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兼台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fsj 提到...

請重新考慮稻米收購措施

黃萬傳 中國時報 2007.12.29

近日貴報有多篇關於政府將從明年第一期稻作起,對稻穀收購價格每公斤提高二元的討論。持反對理由者,認為該項措施違反WTO境內支持措施削減之規範;而贊成者認為此舉可增加稻農的收入。於此,筆者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稻穀保價收購於民國五十年代末期起實施,其價格係依生產成本加上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而得,在當時確實可保障稻農收入。自此之後,農政單位雖曾調高收購價格,並將收購價格分為計畫收購、輔導收購及餘糧收購三種,但已偏離確保稻農百分之二十的利潤的原意,也就是政府透過不同類型收購來主導或穩定市場米價,因糧商向稻農收購時均以政府收購價作為基準,此為我國多年來米價穩定的主因。然而,自八十二年迄今,稻穀生產成本已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以名目成本為準),收購價提高二元僅較原價提高百分之十左右,對稻農而言是杯水車薪,獲益不大徒增國庫支出。

關於是否違反WTO的規範,則須進一步瞭解農政單位因應境內支持措施削減的做法。在台澎金馬地區加入WTO前後,農政單位為力保稻穀收購措施,已經將有關保價收購如玉米、黃豆與相關平準基金如糖、糧食平準等予以廢除,並配合其中的綠色盒子採生產與所得分離政策,對地補貼而不對生產者補貼,如農地休耕與獎勵造林。凡此,皆在維持國內可能違反境內支持的總和支持水準;準此,此番調高價格是否違反WTO規範,則端視農政單位如何增加綠色盒子的措施而定,如增加休耕、對地補貼或農村綠化與環境保護。

近年來,我國因加入WTO,農作的國際競爭力減弱,又因能源價格高漲帶動生產成本驟增及農產品產銷失調(如因颱風影響產量與價格)等使農村經濟嚴重衰退。農民的老化,近日又逢蔬菜價格崩盤,農民收入真是雪上加霜。為解決稻農經濟問題,本文依回歸稻米市場與減少政府負擔原則,提出下列可行途徑:

首先,採用存糧於民的策略。此為美國對玉米、黃豆及小麥農民所採取的策略,主要機制有三,其一是依自由市場的上一期價格水準訂定一個保障收益的價格標準,其二是農民可依此標準在採收農產品前可先預估產量,在採收後可立即用此產品向主管單位質押(農產品證券化),可在收穫前後立即獲得現金,但產品是存放在農民的倉庫;其二是規定在產品收穫後三個月,若市場價格高於標準,農民可出售產品來償還質押金額,若低於標準,農民可不用償還,但產品歸政府所有。依美國經驗,通常農民因此一存糧於民的政策而獲益。

其次,結合碾米廠與稻農的策略。於國內稻米之產製儲銷,碾米廠居有重要角色,尤其目前農政單位推動產銷履歷,碾米廠是幕後推動的主力,碾米廠與稻農產銷班之間的合作,除透過田間技術指導與對稻農教育訓練外,主要是碾米廠和稻農之間的契約關係,以比市價高的價格收購稻穀。依筆者最近研究,顯示此一策略對稻農經濟具實質效益,且另有提高稻穀生產技術及其品質之效果。準此,重振稻農經濟有效途徑是落實碾米廠協助稻農的功能,如強化目前八個主要稻作專業區內兩者之間的合作關係,尤其落實透過碾米廠的履歷驗證。

總之,稻農收入的好壞是台灣農村經濟榮枯的指標,欲使農民增加收入,仍需農政單位、農業行庫及碾米廠共同來協助維持,尤其農政單位的政策與策略之正確性才是確保稻農生計的關鍵,所以,我們要請農政單位重新考慮稻米的保價收購措施,是否仍能滿足我國的糧食安全及還給稻農一個公平合理的產銷平台。

(作者為中州技術學院教授兼學術副校長)

fsj 提到...

綠海計畫 休耕地變活氧機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2008.01.22

行政院會明(23)日將釋出綠海計畫利多,五年內投入新台幣70餘億元在平地造林2萬公頃。鼓勵休耕農地造林,每公頃每年平均補貼9萬元,期限20年,獎勵總額180萬元,並降低獎勵面積門檻至0.5公頃。

平地造林2萬公頃,主要是以休耕地為主,預估造林8,000公頃,一般農地造林4,000公頃,台糖土地7,000公頃,空地綠美化1,000公頃。

目前休耕農地達22萬公頃,政府希望休耕地不要閒置,多種植生質能作物及經濟性林木,一方面讓土地休養生息,一方面提高經濟效益,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行政院會明天將聽取林務局報告「綠海計畫」,配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高峰會決議,至2020年APEC會員的森林覆蓋面積須至少再增加2,000萬公頃,明年起至101年政府將大力推動平地造林。

APEC預估,造林2,000萬公頃,可以吸收掉14億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2004年時全球排放量的11%。官員表示,台灣分配到的造林面積是1萬3,500餘公頃。

鼓勵休耕地造林,將比照現有休耕地種植景觀作物獎勵方式,每公頃農地造林一年平均補貼9萬元,比原農地造林多1萬元,由於經濟性林木成長需20年,因此獎勵期限20年,可獲得180萬元獎勵金。獎勵種植面積門檻也由原規定至少2公頃以上降低至0.5公頃。一般農地造林也可享有相同獎勵。

由於種植經濟性林木合約需綁長達20年,擔心農民可能有處分土地需求,意願恐不高,將由農業金庫、農漁會信用部協助農民取得長期低利貸款,並由農業信用保證基金提供保證。

去年度提供的長期低利造林貸款,利率是年息1.5%,最高貸款期限20年,每戶最高貸款金額新台幣500萬元。官員強調,條件會比去年優渥。

fsj 提到...

1顆番茄 造就社區無毒酸菜

許素惠/大埤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2.03

雲林縣大埤鄉南和村尼姑庵社區阿公、阿嬤,從清掃環境開始,逐漸意識到自然生態與健康的重要,尤其是前年有村民誤食噴了農藥的番茄而身亡,血淋淋的生命泣訴,震撼村人,從無毒米種起,如今連酸菜也無毒,成為社造亮點。

尼姑庵社區二日展現社區總體營造成果,把大埤特產酸菜發揚光大,端出香噴噴的酸菜鴨、酸菜捲、梅菜扣肉、酸菜水晶餃等美食。

義賣成搶手貨 老人家樂開懷

酸菜那麼多,這裡特別不一樣,全都是沒有噴農藥、灑化肥的無毒芥菜醃漬而成,完全無防腐劑。居民DIY精緻小罐裝酸菜,天然芥菜香,不必烹煮,可直接入口,風味一流,顛覆酸菜傳統產製與包裝行銷方式。

縣長蘇治芬、縣議員謝淑亞、沈銘恭與林再添等人品嘗,讚不絕口,佩服社區以產業為社造出發點。

限量的精緻酸菜,每罐義賣1百元,作為社造與成立關懷獨居老人據點基金,昨日一推出,民眾搶購,阿公、阿嬤笑逐顏開,高興親手醃漬的酸菜搶手。不同於他其社區由年輕人掛帥,這群「白頭翁」就是尼姑庵社造主力。

誤食噴藥番茄喪命 震撼村民

古坑華南國小校長陳清圳也是居民,引領著社區營造方向。他說,尼姑庵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社區義工隊從打掃環境開始,為了烘托環境的清潔美麗,於是投入更多心力,豐富各項軟、硬體。

前年一村民在田間工作,誤食噴了農藥的番茄而往生,活生生的生命控訴,宛如暮鼓晨鐘震撼村民,大家意識到健康的重要,唯有自然生態才可長可久。

從試種無毒稻米開始,今冬藉大埤名產酸菜來照亮社區,不灑化肥、不噴農藥,以人工和「費洛蒙」生態法抓菜蟲,雖然都是華髮斑斑的「白頭翁」,卻也有股傻勁兒,不計成本地投入,尼姑庵的無毒酸菜,讓大埤酸菜的故鄉招牌更閃亮。

fsj 提到...

騎單車採玉米風行 老農輕鬆笑呵呵

楊秀員/埔鹽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4.29

埔鹽鄉推出「騎單車.採果趣」自行車休閒風,讓老農李清河種的玉米,賣到供不應求,他也第一次嘗受到農業休閒的好處與樂趣;更有農民向他討教種玉米的方法,讓他一夕間成為「玉米達人」。

公所本月十六日推出騎單車採果趣活動,2星期來,都將重點放在老農李清河的玉米田,民眾參觀他的玉米田、採玉米,吃最新鮮的玉米,也買玉米回家,讓老農不必出門,不必在果菜市場等候菜販,即將所有玉米銷得精光。

公所祕書梁秀琴說,李清河的玉米種得好吃,新鮮也看得見,加上他為了要與民眾建立感情,也賣得便宜,因此供不應求,可以採收的玉米已在短短時間內採得精光。

更意外的是,有10多年種作經驗的李清河,也成為其他農民討教的對象。李清河說報紙刊載出來後,有不少遠地農民來問如何種出好吃的玉米,他也不藏私的說出自己的種作經驗,希望大家都種出好吃的玉米,賣給民眾,也增加自己的收入。

他說,10多年來種的玉米都載到市場賣,價格不穩定,而且還要花時間等候交易,說有多苦就有多苦;如今經過公所安排自行車休閒活動,即能夠把玉米賣掉,他真的是很高興;也決定採取農業的休閒風經營。

埔鹽鄉長陳慶煌說,台灣的農民很會種作,農產品品質好,但不會行銷,因此無法保障收益,公所推動騎自行車風氣,除了運動,也是希望帶動農業產業的升級,為農民創造利益。

※ 下一任農委會主委是否會推廣這類行銷?



◆ 花農忍痛踐踏菊田 淚如雨下

沈揮勝/南投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4.29

埔里廿八日大雨,花農葉天溪、賴梓昇穿戴著斗蓬、雨衣,一腳踩進他們所栽培的大理菊田。花兒是盛開著,但農民臉上毫無喜悅,反倒是皺著眉,拚命地摘採花朵往地上丟。滿地花瓣混合著泥濘,腳踩著自己的心血,花農滿臉溼漉漉地,分不出是雨水或淚水。

兩農友苦心栽植的大理菊,因禮儀習俗改變賣不出去,3個多月來,百萬朵落地。昨天雖下大雨,但「摧殘自己心血」的工作依舊不能停,因為已開的花朵若不摘除,後續的花苞將綻不出來。再怎麼不捨,還是得忍痛踐踏。

賣不出去 心血全泡湯

近午,台北的齊云生活館傳來訊息。他們在兩周前從《中國時報》獲知花農的苦境,想拋磚引玉,期盼花藝界出來幫忙花農。

連絡人賴麒泰說,五月初有大型活動,將嘗試著使用大理菊設計會場。當他聽說花農正冒雨忙著將自己的心血摘除時,直呼「好可惜!讓人不忍,想必農友的心在泣血。大家應該趕快幫忙想想辦法!」

71歲的葉天溪和另名農友賴梓昇,今年共同栽植有半公頃的大理菊,預估開花兩百萬朵,依往年每朵5到6毛錢的田邊價預估,毛利約百萬元,扣除材料成本30多萬元,每人每年可分得30多萬元的工錢,剛好夠一家溫飽。

不敵塑膠花 收成慘綠

不過近兩年因禮儀習俗改變、塑膠花和百合花搶攻廟會及喪葬市場,花期已過半,總收入才1萬多元,慘況讓人同情。

葉天溪說,鄉下地方很多民宅都植有大理菊美化庭園。它只是湊巧被用來當喪葬或廟會花排,屬性上與吉不吉利無關。大理菊花豔而不俗,適插瓶花。不過當作花藝材料必須連花苞花莖整枝剪取,價格必須重新衡量。

fsj 提到...

鑽研農業技術 張洲府樂分享

自由時報 2008-05-03

〔記者陳建志/烏日報導〕雖然是黑手出身,中年轉業的張洲府,卻一腳跨進農業領域,鑽研花卉、水果栽種,獲「神農獎」殊榮。不藏私的他,常帶著手提電腦、攝影機,四處分享他最新的栽培技術、經營理念,不希望台灣的農業就此沒落。

在烏日鄉溪尾村經營花卉休憩園區的張洲府,國小畢業後,學習機車修理,後來也經營機車買賣,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得知一棵檳榔居然可賣到十三元後,發覺農業竟然也可以是一個賺錢的行業。

張洲府說,卅七歲時從零件堆走進泥土堆,因為自己對農業一竅不通,只要聽到哪裡有研習課程,一定出席參加,還全程錄音,深怕遺漏重要的技術。

在全心投入下,深具創新研發精神的張洲府,致力種苗種植,利用冷凍方式,打破種子休眠,讓原本二年才能出售的桃樹幼苗,縮短至八個月就能出售。

推廣農技當作做功德

一開始他因為種苗比別人小、一棵價格多了五十元而乏人問津,直到種苗繁殖場發現他的技術突破,大力向果農推廣,才一炮而紅,並獲「神農獎」殊榮。

近年來,為了讓民眾不用大老遠跑到高山賞櫻花,他致力研究櫻花栽培,透過馴化技術,讓櫻花也能在平地綻放,目前園區種植河津櫻、楊貴妃等十多種櫻花,從十二月起至隔年四月都可看到綻放的櫻花。

張洲府將推廣農業視為做功德,常帶著電腦、攝影機,將最新農業技術和農民分享。他說,不希望看到台灣農業沒落,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投入農業領域。

fsj 提到...

農家所得破百萬 不是夢!

李武忠、陳郁蕙 中國時報 2008.05.11

馬蕭於總統大選時曾端出四年內讓農家所得突破百萬元的牛肉,而內定的農委會主委再次提出相同的願景。然而根據二○○五年統計資料顯示,目前農家所得平均為八十七萬二六七七元,其中農業所得僅十七萬元,占農家所得的二四.五七%;反觀非農業所得卻占了七五.四三%,顯然農業所得並非一般農家所得的主要來源,農民必須仰賴非農業所得的挹注才能養家活口,因此想要達到農家所得突破百萬的目標,除了冀望台灣整體景氣復甦,帶動非農業所得部分成長外,如何透過政策、科技、法規、人才及產業結構等調整,以嶄新的思維與作法,讓台灣農業充滿朝氣、農村繁榮富裕、農民生活有尊嚴,絕對是高難度的挑戰。

分析二○○五年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可以看出,目前每一農家平均可耕地面積僅○.七二公頃(較二○○○年減少○.○七公頃),與國外大規模經營相較,確實無法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特別是為配合加入WTO後稻米進口,推行休耕政策以使稻米產業供需平衡,政策實施至今,國內休耕面積不斷成長,稻作休耕戶數更占了稻作栽培家數的三成,休耕面積已經高達廿三萬公頃,就土地資源利用而言是一種浪費。經營農耕業的農家,占全國農家戶數比例最高(九二.三七%),在各別農耕農家經營項目中,除了食用菇菌栽培業(只占農家總數的○.一三%)平均每戶收入達一五八萬元外,其他均低於百萬目標,尤其是屬於農業經營主體的稻作栽培業(占農家總數的四三.三一%),平均每戶收入僅八萬八千元,果樹種植業(占農家總數的二三.三九%)平均每戶收入為二十一萬六千多元,其他如花卉栽培業(平均每戶收入達七十二萬五千多元)與甘蔗栽培業(平均每戶收入達三十八萬五千多元)雖然收入較高,但僅占農家總數的○.八六%與○.三六%。前述的資料分析點出了,如何提高稻作與果樹種植之農家所得可能成為農家所得可否邁入百萬門檻的關鍵。

從整體角度來看,政府必須順應國際消費趨勢,積極調整國內農業產業結構,透過「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的推動,讓生產效率差、繼續從事耕作意願低的農民,交出土地經營權,讓有效率的經營者能擴大經營規模(可參考斗南農會的作法),增加營收。在提高稻農收入方面,即使提高現行保證價格對所得提升的幅度有限,卻可能大幅增加我國AMS水準,亦悖離目前新回合農業談判的趨勢;反觀直接給付措施措施可以提高農家所得,符合WTO規範,並做為改善經營結構之誘因故較為可行。

此外,面對國際糧價上漲,國內部分糧食自給率不足的情況,鼓勵休耕農地復耕亦是重要的施政方向。為了鼓勵復耕,除了應調降休耕補貼金額,有效降低農民休耕意願外,亦應端出其他的獎勵措施,鼓勵農民種植對進口依賴較深的作物,讓農家所得有長足成長。

另外,對於果樹農的收入,隨著種植種類不同而有極大的差距,目前台灣所生產的許多果品如黑鑽石蓮霧、金煌芒果、金鑽鳳梨、巨峰葡萄、牛奶芭樂、玉荷包荔枝、香蕉、網狀哈蜜瓜、上將梨等在國際間已經獲得極佳的評價,而這些果品售價也高出一般同類產品甚多,未來若能持續在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治、衛生安全認證、運輸及倉儲技術改良投入更多精力,並讓這些優質產品的生產能達到一定規模,進而成為台灣水果的主體,才有機會改善果農的所得。另國內食用菇菌之栽培雖已達百萬所得門檻,但目前主要栽種種類為香菇、木耳、草菇、金針菇等,至於冬蟲夏草、巴西洋菇、牛樟芝、杏鮑菇、秀珍菇等更高價值的種類,在商業化生產上仍有些技術尚待克服,由於進入障礙高(初期投入資金大、技術層次高、風險大),需要政府政策性的輔導。

百萬所得是台灣農家長期以來的期盼,千頭萬緒,整個農業部門必須上緊發條,透過產官學研一起努力,才可能讓美夢成真。

(作者李武忠為大學兼任教師,陳郁惠為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

匿名 提到...

"尤其是屬於農業經營主體的稻作栽培業(占農家總數的四三.三一%),平均每戶收入僅八萬八千元"

很難想像種稻可提升到一年百萬,一年做兩穫賺 15 萬就很厲害了,種稻不種別的有時候是受限於體力,種別的東西要技術要體力,種稻的年齡層老年農夫居多。

既然 2005 年農民家戶平均所得已經到了 87 萬了,要破百萬也只是數字遊戲而已了。 (很懷疑這個數字有把養殖業算進來)

fsj 提到...

讓休耕地復活吧

【黃萬傳】 2008-08-01 中國時報

報載,行政院打算自今年第二期稻作開始,將原已休耕的廿二萬公頃農地來種植稻米、飼料玉米及青稞飼料等農產品。在目前油糧價格高漲之際,此一政策看似可確保糧食安全並降低養豬成本,但未來復耕過程的配套措施與可能面對的難題,則仍是影響這項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休耕地要復耕,首先便是農民要有復耕的意願。目前休耕地可獲得優厚的補助,若農民將其休耕地依政府計畫種植上述三項作物,是否每年淨收入(利潤)將高於補助金額?以農委會九十三年度統計發布的稻穀平均生產成本與收益(名目價格)為例,每年一、二期稻作每公頃總費用約為廿萬三千元,年產量為一萬一千餘公斤/公頃,各按當季產地價格計算,則每年淨收入僅有約為九千八百餘元/公頃。出力耕作收入反而短少,由此可見引不起農民參與復耕意願。

再來要面臨的難題是休耕地原本就地力較差,且現在已種植樹木或草皮,於復耕之初,農民須將地上物加以剷除,而這些整地經費是由政府補助或是農民自付呢?因地力較差,致一、二年前政府為發展生質能源作物,已有部分休耕地加入生產,但產量很差,若休耕地種植上述三項作物,可能在這些土地須多投入更多的化學肥料與農藥,不但增加成本,也破壞生態。

難題之三,國內農業生產向來成本較高,飼料的生產成本可能高於進口成本,業者(飼料廠、豬雞農)願意購買嗎?又利用休耕地後之玉米或青稞產量又可提高多少自給率呢?原本稻米在國內就可以自給自足,利用休耕地來種稻,必定提高稻米供給量,若為糧食安全考量,當然可以提高安全程度。然而稻米是不易久存(過期米),且國人稻米消費量正逐年下降,那麼多出來的供給是否將影響目前稻米市場運作,且增加倉儲壓力,這些都應有事先的規劃。

不論如何,筆者對復耕計畫提出下列建議:

第一、需要審慎評估休耕地種植農作物的種類。因總體目的(糧食供給)與個體目的(農民利益)是不一致的,特別是農民參與復耕後可獲得的利益是什麼?畜牧業者購買國產飼料的意願又如何?因此,筆者建議宜將休耕地種植非糧食作物並作為生質原料(biomass),如非食用之高梁、玉米等,因為這類作物可以生產生質酒精,或混合動物排泄物、有機廢物來生產生質沼氣。

第二、若政府執意種植上述三項作物,則須有足夠的誘因來誘發農民種植意願,最直接的方式是保証收購或補貼,但此舉有違WTO規範,因此農政單位應輔導非農企業與農民來實施契作。如國內生產飼料的廠商可以與玉米農、碾米廠與稻農契作。農政單位不妨借鏡目前企業與農民契作的成功例子,如卜蜂之與肉雞農、興農公司之與果菜農、早期食品加工廠之與洋菇農的契作等,研訂類似非農企業之獎勵投資參與條例,以鼓勵非農企業之參與投入。

第三、休耕地原本地力欠佳,又已休耕多年,建議農政單位可將此等土地朝有機農業發展方向來規劃。原本有機作物之產量就較低,而有機農產品的售價就比非有機者高出許多,可以高售價來彌補其低產量(或許成本亦高些),由資料顯示,有機作物之淨餘皆比非有機者來得高些。

第四、就有意投入休耕地的農民而言,農政單位可鼓勵其採用「小地主大佃農」的方式,如斗南農會與中埔農會之模式,透過「農地銀行」一方面讓有意願的農民,尤其青年農民易於取得農地,另方面可結合零星耕地達到經營規模,以降低生產成本(如二百公頃)。再者,輔導農民成立合作社,並結合當地運銷商、加工廠,達成產製儲銷一貫化,降低生產成本。

在當前油糧雙漲的大環境下,在加上考量農村復甦,休耕地復耕是有其必要性。但農政單位真的準備好復耕的配套了嗎?

(作者為中州技術學院農業經濟教授兼學術副校長)

※ 政府其實可以大力推廣有機農業,讓大地恢復生機。



◆ 轉種甘藷 替代能源有錢景

自由時報 2008-08-01

〔記者顏宏駿/北斗報導〕全球能源短缺,石油終有耗盡的一天,彰化縣有一群農民看準生質能源產業,成立「彰化縣生質能源共同生產合作社」,全力推動農民改種甘藷,目前已有50位農民加入,運作一年來已供應超過20噸甘藷給工業技術研究院進行研發生質能源之用。

合作社經理許金主表示,組織成立的目的主要做為國內發展「生質酒精」替代汽油的後盾,目前全世界以甘藷作為生質能源原料的國家並不多,與玉米、大豆、油菜等原料相較,甘藷不會與人類食用的穀物相衝突,價格預料較穩定,而國內研究單位以甘藷作為生質能源原料的研究遠較其它國家成熟進步。

許金主樂觀地認為,台灣早晚會走向生質能源之路,未來民間產油廠一旦設立,昔日棄之如敝屣的甘藷,勢必鹹魚大翻身,而甘藷栽種容易,可吸引棄耕的老農種植,改善老化農村的經濟。

法令未鬆綁 需求不大

雖然栽種甘藷利多不少,但仍存在一些隱憂,許金主指出,目前合作社生產的甘藷都交給工研院,工研院農業機械所經理張恆睿告訴他,國內生質能源的技術、人才都不是問題,惟產油相關法令鬆綁遙遙無期,一時還無法擴大甘藷的需求,所以合作社暫時先搭配栽種有競爭力的「食用級甘藷」。

昨天該合作社在田中鎮公所公開成果,展示食用的新品種「紫玉甘薯」,吃起來口感綿密、纖細、甜味十足,農民還以精緻禮盒包裝搶攻農產送禮市場,顛覆甘藷予人粗俗的印象,紫玉甘藷的價格高出一般甘藷一倍以上,目前交易透過市場共同運銷。

※ 這點子不錯,必要時可以當作糧食使用,不會產生與農爭地的問題。

fsj 提到...

農村拚再生 農地將整合重劃

* 農村拚再生 農地將整合重劃
* 整合重劃 農地建蔽率解限

◆ 農村拚再生 農地將整合重劃

【聯合晚報╱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2008.09.01

台灣部分農村老舊破敗,農委會最近完成「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決定由政府編列1500億元的農村再生基金,協助農村興建整體社區,活化再生;法令更授權地方政府辦理「整合型農地重劃」,可整合重劃農田和農舍建地,必要時還可擴大鄉村社區範圍,更嚴禁危害農業的開發行為進入農村。

這項法案一旦立法實施,將有60萬農戶、4000個農村受惠,部分農村周邊土地也會面臨土地重劃和區段徵收的衝擊。

農委會表示,農村再生條例的主要精神,在於透過整合規畫概念,協助農村打造全新風貌。第一種做法是「由下而上」,由農村社區的在地組織或團體,提出整體建設和活化再生計畫,經縣市政府審查核定後,再由中央主管機關補助社區進行整體環境整建、公共設施、個別宅院整建和產業活化等建設。

第二項配套做法則是「由上而下」,由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選擇適當的農村社區及其周圍地區,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實施「整合型農地重劃」。官員解釋,整合型農地重劃是一種全新的農地規畫手段,因為目前的農地重劃只以生產田區為劃設目標,並未納入農民的居住空間,但未來整合型農地重劃則要整合農地和農舍,把農舍的建地、周邊公共設施全部納入農地重劃。

也因此,這項法案明訂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農村再生基金1500億元,專款用在補助農村活化再生和整合型農地重劃。官員說,1500億元的來源包括逐年編列預算撥入、捐贈或捐助、農地變更回饋金收入、基金孳息。

農村再生條例更賦予政府擴大鄉村社區的權限,對農村周邊土地可能產生衝擊。草案中規定,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得依據農村社區發展需要,擬訂計畫報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將既有鄉村區範圍擴大。而鄉村區範圍的擴大,得以區段徵收、土地重劃或協議價購方式辦理;或是以土地交換方式,由所有權人同意取得二分之一建築用地,二分之一土地捐贈作為公共設施使用。



◆ 整合重劃 農地建蔽率解限

【聯合晚報╱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2008.09.01

為改善農村風貌,農委會推出全新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這是馬英九總統在大選前喊出的重要農業政策,也是他提出的「美麗農村」願景。農委會表示,透過這項法案,老舊的農村農舍可全面翻修成具有美麗景觀、公共設施、生態保育、產業文化的全新風貌,再也不會受限於用地取得和經費不足的困境。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表示,農村再生條例是幫農民打造一個美麗家園的夢想,因為過去政府對農村建設多偏重在少數地區或重點式的硬體建設,造成農村公共設施不足,結果長久以來農村老舊、人口外移,文化特色也逐漸消失。

農村再生條例的立法,便是要由政府帶頭並提供協助,鼓勵農民打造自己的美麗農村社區。因此陳武雄說,農委會將以全台四千個農村社區為目標,協助農村社區的村里長、社區主委以居民的需求為優先考量,提出農村再生計畫,向政府申請專案補助。

而農民提出的計畫中,應包括社區整體環境改善、公共設施建設、個別宅院整建、產業活化、文化保存與活化、生態保育、土地取得與維護、更要提出具發展特色的推動項目。

農委會官員解釋,因為以前農地的劃設只以「農田」為主,並不考慮農民居住的農舍和周邊公設;但未來再生條例立法施行後,地方政府可以進行「整合型農地重劃」,可以結合農舍用地、公設用地、生產用地,三者合併考量重劃,突破農地10%建蔽率的限制, 讓農村社區順利翻新

農委會表示,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已在上周送到行政院審查,這項法案已被列為執政黨優先推動法案,順利的話,最快立院本會期就可立法通過。

※ 這與民進黨執政時的「農村改建條例」有何不同?除了加碼 500 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