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建築史料 找到家了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7.11.27
台灣將擁有自己的建築博物館!文建會昨天舉行「戰後台灣經典建築設計圖第一階段移交典禮」,主委翁金珠表示,將先挪用台中TADA中心一棟大樓做為台灣建築史料典藏中心,等藏品齊全後,未來將成立「台灣建築博物館」。
美、德、荷、日、義、中國大陸等都擁有建築博物館;在建築界多年的奔走下,文建會所屬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去年底邀請淡江建築系主任吳光庭擔任主持人,開始「二次戰後台灣經典建築設計圖徵集研究計畫」,為台灣建築博物館奠下基礎。
第一階段徵集的建築師包括王大閎、漢寶德、王秋華、潘冀等四位。王大閎移交八百多張設計原圖,包括國父紀念館、外交部、台大慶齡中心等卅個案子。漢寶德則捐贈南園、救國團之天祥、墾丁等多座青年活動中心的施工圖。台灣前輩建築師中少見的女建築師王秋華,則捐出雪舍自宅、中研院歐美研究所,以及其與潘冀合作的中原大學圖書館施工圖。
吳光庭表示,目前正持續接洽的還包括沈祖海(君悅飯店、世貿等多棟信義計畫區內建築)、吳明修(師大教學大樓等多棟學校建築)、陳邁(溪頭竹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人的設計圖。
至於台灣建築博物館的落腳地點,文建會目前屬意台中的TADA中心,因為它成立的定位即為「建築、設計與展演中心」。台博館館長蕭宗煌建議,台博館正積極進行多項古蹟修復計畫,將古蹟「轉型」為博物館展場,如「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如果建築博物館在這些本身即為經典建築的的古蹟中落腳,展品與展場將相得益彰。
展場在TADA
全名為「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的TADA中心,前身為台中舊酒廠,位於台中市的後火車站附近,占地六點四公頃。
台中舊酒廠原為公賣局的第五酒廠,一九九八年歇業迄今,是目前國內現存五大酒廠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二○○二年,政府推動「挑戰二○○八發展計畫」,將台中舊酒廠移撥給文建會,規畫為文化創意園區,從原有的四十棟酒廠建築挑選出其中八棟,規畫為工作坊、展覽空間、小型實驗劇場及多功能會議展演中心。
未來,TADA除將成立「台灣建築博物館」,也將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建立結盟與合作關係。
◆ 誰的開放空間?
■陳柏偉 中國時報 2007.11.27
報載台北市信義區豪宅住戶擬發起串連抗爭,抗議即將蓋起的廿層高樓,將嚴重影響鄰近房屋的日照權及都市景觀。而這建築之所以蓋到廿層而不是鄰近豪宅的十四層,拜的是建築物容積轉移獎勵:該建商購買了大稻埕古蹟的容積,移轉到信義區蓋超高大樓。身為升斗市井小民看到這則新聞,不禁啞然失笑。
台北市信義區附近豪宅林立,政商名流莫不以居住在此一區域彰顯其多金及社會地位。建商也紛紛以哪位名人進住來做為社區尊榮的廣告。坊間也盛傳,所得稅扣繳憑單是參觀豪宅樣品屋的入場券,收入不到一個程度,進不了場。
筆者幾次路經傳言中歌壇天后,工商鉅子居住而聞名的某大豪宅社區。此豪宅拜開放空間容積率轉移之賜,在周遭五至七層建築物環伺之下,鶴立雞群,與遠處的一○一大樓相望。社區入口處有剽悍的駐衛保全人員,原本應開放公眾使用的「開放空間」入口,被放置了橙紅色的警示三角椎。
我隨步走入這個開放空間,想體驗置身豪宅群的奢華感,沒想到拿著無線對講機的保全人員亦步亦趨,深怕筆者是危險份子,想不經意地侵入豪宅。這種感覺令人極為憤怒:「不明明是法定的開放空間嗎?為什麼市民行走於此,還要被當做嫌疑犯對待?」納稅人以爭取更多的都市開放空間,允許豪宅蓋起大樓,但豪宅社區竟還是小鼻子小眼睛,視開放空間為私有財產。這套都市發展的法令 ,到底服務了誰?
魯迅知名的小說狂人日記,藉由狂人之筆,寫著:「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這些都市設計規畫的相關法規,就像魯迅文中的寫滿「仁義道德」的書,在進步的都市規畫理想的包裝下,寫的其實就是「人吃人」的歷史,人吃人的法則。透過都市更新,例如大安森林公園將十四十五號公園中的貧民、中下階層所在的老舊社區、違章戶趕走;透過都市計畫,不斷地翻新翻高市區的地價房價,讓一般的薪水階級負擔不起房租與房價,被迫遷往路程遙遠的市郊。這是排除窮人排除新貧的都市「仕紳化」的歷史。
富豪們在意的當然也不只是日照權,他們更在意的是在這個不斷競逐「誰是第一」的賽局中,自己是否永遠位居頂端吧?「登泰山而小天下」,廿樓的視野當然比十四樓優異許多,如果財力許可,誰不想蓋起一棟比一○一更高的雄偉建築?只是豪宅居民們不知有沒有想過,當他們進住十四層的建築時,可曾意識到這些建築物矗立在曾是一片荒蕪的信義計畫區,同時也改變了天空線,改變了都市景觀?
(作者為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團長)
※ 本文不代表本人立場。
* 為何收入不均事關緊要?
* 世代正義
* 當心,房市泡沫化
* 大台北「超載」 連3年沉陷
* 他住頂級豪宅 你吸二氧化碳
* 建大巨蛋程序未走完 移植老樹已枯死百棵
* 古蹟殼牌倉庫 上億修到倒
* 史跡蒙難 台東富山遺址蓋度假村
* 終結農地 農業還剩什麼?
* 九歌雲門重演 依舊哀政治
* 影像就是力量 台灣催生攝影博物館
* 節能大作戰 省電燈泡每戶年省1.3萬
* 鐵皮屋頂可變成能源
* 環保未來屋 預防「明天過後」
* 文化創產需要觀念革命
* 從「游擊園丁」到「神農街」
* 經濟新民族主義崛起 世界不再是平的
4 則留言:
觀念平台:漫步麥克豪宅
沈雲驄 中國時報 2007.12.19
有兩個字,最近讓我很倒胃:豪宅。只要有名人搬家,在媒體筆下,這新家一定是「豪宅」;如果從房地產廣告認識台灣,你可能也會覺得這個國家遍地豪宅,地點好的,叫頂級豪宅,偏遠山區的,自稱景觀豪宅,連小面積的,都要給自己冠上「小豪宅」。
很多「豪宅」,坦白說,沒什麼好「豪」的。雖然建商們自許,豪宅要有豪宅的樣子,例如:要有「景觀環境」,要有「頂級生活配套」,還要有「私密的居住空間」等等,但實際上,在台灣,很少有標榜豪宅的建物能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近來所謂的「豪宅」,有些設計平庸且棟棟相連到沒多少私密空間可言,有些所謂的景觀只是小小的中庭花園,有些的坐落地點鳥不生蛋甚至又髒又亂。
這種豪宅,充其量,只是比周圍的房子好看一點、部分建材(真的,只有部分)比較好一點、管理大廳看起來高檔一點的房子罷了。而為了這「好一點」的房子,購屋者卻得付出「高很多」的代價。在台北的木柵,一般公寓的房價每坪不到三十萬,標榜豪宅的建案,開價最高超過六十萬;小S住的帝寶,據說現在每坪一四○萬,但附近的房子,我去問,很少有超過七十萬的。
豪宅風,並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從美國、歐洲到亞洲,半世紀來房子也在愈蓋愈大,愈來愈以奢華包裝。在美國,建商公會的統計顯示,一九五○年代新屋的平均面積為二七坪(九六三平方呎),現在則高達六七坪,去年每五棟新屋當中,就有一棟超過八十三坪(三千平方呎)。澳洲官方的調查也發現,二十年來新成屋的平均面積暴增了四○%。
為什麼?因為購屋者想要。研究顯示,很多國家的購屋族,對房子的胃口都撐大了。拿美國來說,想買房子的人當中,九成希望至少有三個臥房(近五成甚至要有四房以上),八成五的人想有獨立的更衣間,近八成要獨立的淋浴間,六成以上要有一間「居家辦公室」。既然購屋者想要,建商當然也敢蓋。豪宅風中,各國建商都賺到荷包滿滿。
看在許多建築學者眼裏,這股豪宅風是既荒謬又讓人痛心的。荒謬的是,明明生育率在降低,要那麼大的房子幹嘛?不是說要節約能源,又為什麼要買會耗更多冷氣與暖氣的大房子?痛心的,則是有些地方原本的建築很有特色,這幾年卻冒出許多沒特色的大型住宅;有些社區明明地小路狹,卻硬是突兀地蓋出一棟棟龐然大物。牛津辭典前些年收錄了一個單字:McMansion(麥克豪宅),就是用來形容這些一昧求大卻沒有特色、破壞景觀卻不斷大量複製──就像速食漢堡一樣──的建築。
這些「麥克豪宅」,如今也正在讓許多擁有它們的中產階級叫苦連天。一來,被豪宅兩個字所誘惑而背負高額貸款的家庭,現在隨著利率上揚,全都捉襟見肘;二來,相較於真正稀有的豪宅,麥克豪宅大多脫手不易,長期投資價值也令人質疑。這就是為什麼,台灣銀行業者現在對於三千萬以上的房貸,也紛紛謹慎起來。
如果你買得起,不認為麥克豪宅的建築沒特色,也不在乎房子太大又耗費能源,那就好好享受吧;但如果買這種房子會給你帶來龐大的財務壓力,那你最好拋棄豪宅迷思。「住小一點,」《小地球上的小房子》作者索蘿門說:「可以讓你的心靈、財務更自由。」美國有個「小房子協會」,專門幫助大家打破迷思,由「豪」轉小,買個讓自己與家人更輕鬆自在的窩。
至於豪宅,以及麥克豪宅,漫步經過就好。
※ 豪宅是不是豪宅不重要,重要的它能炫耀主人的撒錢能力... XD
尋求台北的全球新座標
楊沛儒 中國時報 2008.04.16
亞洲幾個主要的城市,正透過城市核心區的改造,力爭在新一輪全球化佈局中的定位:包括新加坡濱海灣的新都心計畫、韓國首爾的青溪川整治、上海黃浦江沿河的改造與二○一○ 世博會計畫、北京城東的中心商務區、深圳福田特區、廣州珠江沿岸類似於「新陸家嘴」的更新計畫等。相對而言,台北的城市規畫與城市遠景擘畫的腳步近年來似乎悄然無聲,只聽得到族群認同的政治喧囂。
有關於兩岸開放與否對於台灣的城市發展與都市經濟的影響,筆者七年前在美國求學時,曾就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城市規畫系的教授Tunney Lee先生,他的回答簡潔卻發人深省:紐約雖然因其中心性地位一枝獨秀,其他城市如芝加哥、舊金山、亞特蘭大等並沒有因此而衰落。相對而言,上海的高度與快速發展,其他城市 (如新加坡)也趁勢而起,透過人才、資金、文化與訊息的開放與交流,注入城市的嶄新活力,台北自然不應脫落於變動中的亞洲城市網絡之外。
亞洲著名的新加坡建築學者 Tay Kheng Soon 曾經對於新加坡如何應對中國崛起的時勢,提出以下評語:「二十世紀見證了新加坡作為印度與中國航運樞紐地位的確立,代表了十九世紀麻六甲港地位的隕落;二十一初世紀上海的崛起,是否代表了二十世紀新加坡衰落的開始?」
這種深刻危機感,反應在新加坡政府在城市產業、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方面的不斷調整,以創新的城市發展策畫,深怕脫落於這一波的亞洲城市區域發展網絡之外。今年度更以自身在水資源與城市規畫的經驗,向中國與中東國家推銷輸出「花園城市」經驗甚至「生態城市」構想,並藉此招商引資,創造城市自身發展更多的機會。
有關全球化以及資訊化對於城市與社區空間的影響,過去十多年來的學術辯論,如今已有定論:雖然「距離」與「區位」因網路時代而不再起關鍵作用,但「地點」的塑造與「城市空間形式」及其魅力,扮演著新的關鍵作用,決定了該城市在全球網路節點中的策略性位置。因為全球流動空間中的資金以及人才,已經成為所謂的「地點消費者」,當流動以及成為一種必要,該城市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有魅力的地點與商務、生活、旅遊的場所,遂成為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議題。
台北不同於新加坡與香港,後兩者深受西方殖民文化的影響,為全球化港埠,訊息與交流快速而多元且包容度大。然而在許多面向上,在文化上卻很淺碟。
台北所具有的優勢,例如其精彩的流行、創意與文化產業,具有深厚的華人文化以及各個時期來台住民(與殖民影響下)的根基,這種多重歷史與多重社會所凝聚而成的台北城市空間,散發一種獨特的地點感,以及街巷的迷人尺度與活力,為許多亞洲城市所遠遠不及。台北應充分發揮此優勢,以更大的開放來激發新的創意與活力,成為具全球化以及地域化雙重身份的城市。
最近由建築與都市規畫學者夏鑄九教授所提出的「遷移總統府」構想,或許正是在這個新的時勢下的歷史機會。可以為這個覆蓋著重重歷史符號、認同以及沈重記憶的地區,重新定位台北城市。我們需要從全球廣徵具有創意的設計構想,並積極結合主市民參與的動能,在過程中形成新的社會共識:以總督府/總統府及中正紀念堂/中正廟/自由廣場為起點,逐步改造周邊地區,如植物園成為多樣化的都市生態核心、西門町與萬華地區再開發讓台北軸線翻轉、重新整治淡水河岸成為大台北都會區的核心區…等等。台北舊有的城市結構,需要新的定義、不同的都市功能以及有創意的城市空間形式。
以創意的大博愛特區,尋求台北的全球新座標,然而如何能跳脫殖民、威權、封閉式的認同政治,需要社會與公共參與重新凝聚能量、激發創意、開展方向。(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去殖民化? 又是意識形態治國
于倉和/北市(研究生)中國時報 2008.04.19
媒體報導,馬英九上任後將總統府遷移,筆者認為,推動轉型正義、去殖民化、或是更進一步的空間解嚴雖然是好事一件,但是否有必要在這個時間點推動搬遷總統府之事呢?
民進黨執政八年以來,民生凋敝、百廢不興,再加上扁政府弊案連連,民眾極度不信政府。因此新總統上任後,首要之事應是振興經濟、恢復民眾對政府之信心,一切應以務實為主。去殖民化、轉型正義、空間解嚴等事項雖然對促進我國族群融合有幫助,但絕非當務之急,且轉型正義、去殖民化等行動也非遷移總統府如此單純而已。民進黨政府就是過於熱衷於操作轉型正義、去殖民化等議題,置人民的基本需求於不顧,才會在今年的立委選舉和總統大選中接連慘敗,這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況且,遷移總統府牽涉到國土規畫、都市計畫、國防安全、財政負擔以及其他政府機關是否配合搬遷問題等方面,恐非馬總統四年或八年任期之內能完成,因此搬遷總統府一事顯然不是時候。
所以,筆者衷心希望馬總統上任後,應以我國百姓實際需求為施政依歸,而非像民進黨一樣追求不切實際的意識形態施政,才是國家之福。
綠建築,恐是夢一場
林憲德 中國時報 2008.05.12
講求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綠建築」,是現代國家永續政策最重要的一環。當今的環保名著「由搖籃到搖籃」一書,也把「綠建築」當成拯救地球環境危機的重要對策。然而,我們要知道,推行「綠建築」政策,只是減少傷害地球的彌補措施而已,只是緩和人類鯨食蠶吞地球的杯水車薪而已。蓋「綠建築」已經是現代營造的基本道德而已,既不是拯救地球的萬靈丹,也不是什麼偉大的功德,更不應該以「綠建築」為幌子,去進行更大的環境破壞。
最近,因為油電價上漲的壓力,有些房地產投資商假借「減碳」之名,開始慫恿一些政府官員去訂立「容積率獎勵綠建築」的辦法,想要藉「綠建築」發一筆地球環境危機的「災難財」。他們知道,政府現在為了鼓勵「綠建築」所訂的門檻很低,任何一個建設案均可不增加成本而輕鬆得到「綠建築標章」,假如能借「綠建築」之力而得到容積率獎勵(就是可以多蓋很多房子賣錢),簡直是一本萬利、財源滾滾。有些官員也不知其對環境破壞的嚴重性,漸漸配合演出,讓「容積率獎勵綠建築」的風聲四起。
然而,本人身為我國「綠建築制度」的催生者,基於環境良心,不得不在此鄭重呼籲相關單位,應該立即制止這種糟蹋環境、禍延子孫的暴行。坦白說,處於大量耗能、嚴重浪費的時代,現行「綠建築標章」只是以節能、節水百分之二、三十為目標而已,但是容積率獎勵所帶來的資材消耗、能源負擔、二氧化碳排放、交通超荷、公共設施不足、擴大城鄉差距等,其危害程度是千萬倍於「綠建築」之貢獻度的。
本來「容積率」是以環境容受量來訂定的,當然「容積率獎勵」是不應以破壞環境為導向的。據本人研究,在台灣每蓋一平方米鋼筋混凝土辦公建築所消耗的建材,約相當於排放四百公斤的二氧化碳,其每年所消耗的用電量約相當於排放一百四十公斤的二氧化碳,但有「綠建築標章」的辦公建築每年每平方米大概也只能減少二十八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已。
另外,在台灣的商業區每公頃的平均年用電量約為一千萬度,相當於每年排放六千兩百公噸的二氧化碳,必須有二十公頃的森林才能抵銷這些碳所造成的地球暖化效應,亦即每獎勵商業區一公頃的容積率,相當於毀掉地球二十公頃的森林。「綠建築」再怎麼鼓勵綠化,也趕不上「容積率毀林」的速度於萬一。你說「容積率獎勵綠建築」是不是造孽?
過去在濫用「容積率獎勵」之下,台灣的空屋率已高達二成,國家資源所受的糟蹋莫甚於此。本人在此哀求覬覦「容積率獎勵」的諸公,別讓「綠建築」成了造孽的工具。「綠建築」只是對於人類破壞環境的一點點療傷而已,別讓它成為破壞環境的白手套。同時也呼籲政府官員,寧可不要執行「綠建築政策」,千萬不能讓「容積率獎勵」造成子孫的浩劫。不論新舊政府,不分藍綠,均不應坐視如此糟蹋「綠建築政策」的暴行。(作者為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