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林怡秀 2010/05/04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腸病毒病情開始大流行!疾病管制局今天表示,根據急診監測資料,腸病毒就診比率已連續四週上升,上週急診就診率6.66 ‰,已突破警戒區,進入流行期,特別於中區、東區、北區及台北區,均超過全國就診平均值,預估6月中、下旬將進入今年疫情的高峰期。
疾管局表示,今年腸病毒分離出最多的病毒株為克沙奇A病毒,約佔陽性檢體的84%。而截至5月3日為止,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數累計已達7例,雖較去年同期15例來的低,但因輕症疫情規模較去年大且已進入流行期,呼籲民眾仍應提高警覺,小心防範。
為防範腸病毒入侵,疾管局呼籲家長以及教育機構,應隨時注意個人、嬰幼兒及學童個人衛生,加強洗手習慣,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若出現疑似重症前兆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應儘速轉送大醫院就診,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另外也提醒家長,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不要上學,且儘可能不讓病童與其他幼童同室,並儘量減少接觸,病患的排泄物如糞便、口鼻分泌物等應小心處理,且處理完畢也要立即洗手。
※ 相關報導:
* 研究者發現輪狀病毒治療方法的漏洞
* 動物實驗 治C肝藥可抗腸病毒71型
* 逾四分之一家長缺乏腸病毒警覺
14 則留言:
腸病毒流行期 嗜睡、嘔吐…快到大醫院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2010.05.05
腸病毒疫情持續增溫,衛生署昨天指出,國內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預估六月中下旬就會達到疫情最高峰,一旦幼兒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要盡快到大醫院就醫。
疾管局監測發現,腸病毒就診比率已連續4周上升,且不管是門診或急診,上升速度都非常快。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說,今年重症個案已有7例,雖然比去年同期的 15例低,不過,輕症疫情規模卻比去年大,家長要提高警覺。
疾管局日前針對1130名5歲以下幼童照顧者的調查發現,有兩成五的人仍不知道這年齡層幼童較易併發重症,且對腸病毒重症前兆認知不足,三成二的人就不知道肌躍型抽搐是重症前兆。
林頂說,洗手對腸病毒預防非常有效,但這次調查卻發現,不到七成照顧者的洗手步驟正確,很多人洗完手後隨便把手甩乾,甚至有人乾脆在衣服上抹乾,手未保持乾燥容易沾到病原,有洗等於沒洗。
值得留意的是,就算幼兒已經出現嗜睡、持續嘔吐、呼吸心跳加快及肌躍型抽搐腸病毒重症前兆,仍有近半數照護者選擇到診所就醫,只有兩成會到醫學中心。林頂提醒,一早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務必前往大醫院治療。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訂定今天(五月五日)為「拯救生命:清潔雙手」活動日,呼籲全球醫療院所及醫護人員重視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控制,並以清潔雙手為措施,衛生署長楊志良也簽署響應。
腸病毒拉警報 府城進入高峰期
洪榮志、廖素慧、周曉婷、許素惠、鄭光宏/綜合報導 2010-05-07 中國時報
腸病毒來勢洶洶,雲嘉南五縣市以台南市、嘉義市疫情比較重,其餘三縣市也有零星疫情。台南市衛生局統計,從今年三月下旬以來,台南市各國小、幼稚園及托兒所,共有高達廿五個班級,因學童感染腸病毒停課,尤以幼稚園及托兒所占多數,還好尚未出現重症病例。
衛生局指出,台南市一至四月因腸病毒停課的班級,共有廿六個班級。其中,不僅有廿五個班級集中在三月下旬至四月底停課,幼稚園及托兒所更占了十六班,顯示府城腸病毒疫情已經進入高峰期。
衛生局還表示,腸病毒停課的標準為:如果一周內出現兩名學童感染腸病毒,國小三年級以下停課十天;國小三年級以上則停課七天。
雲林縣自從上月初發布一病例後,迄今未增加通報病例,縣衛生局歸功於媒體大力幫忙宣導奏效。
嘉縣四月份曾通報一起疑似重症病例,惟檢驗後已排除,目前尚無確診個案;至於停課方面,目前共有兩校兩個班級實施停課,預計本月十日與十三日將陸續復課。
嘉義市目前沒有腸病毒重症病例,各醫院通報的一般病例門診人數本周一至周四,有四十二人門診、十人住院,上周四月廿五日至五月一日,有四十人門診、七人住院,疫情均嚴密監控中。
台南縣衛生局疾管處表示,全縣今年以來尚無重症病例,僅三月通報一起疑似重症,但已排除,因衛生署疾管局發布今年腸病毒可能大流行,防疫工作仍不能掉以輕心。
腸病毒71型快篩劑 20分鐘驗出結果
台灣醒報/林怡秀 2010/05/25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腸病毒讓不少家有幼兒的父母聞之色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發出腸病毒71型快篩試劑,短短20分鐘即可知道檢驗結果,並且在一般診所即可進行。傳統檢驗方式必須在專業實驗室由專業人員操作,要花3到4小時的鑑定時間。如今疾管局研發的快篩試劑問世,未來可望更快驗出腸病毒71型,以爭取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高峰期來臨,家長們嚴陣以待,其中最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更是威脅小朋友健康的頭號敵人。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為儘快診斷出腸病毒71型,疾管局成功開發出腸病毒71型快篩,因為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一般診所也可以使用,短短20分鐘,就能知道診斷結果。
目前各國對於腸病毒的診斷,仍須依賴傳統的病毒分離方法,大約要7到14天才能知道結果;其中針對腸病毒71型,雖然有核酸快速檢測方法及酵素免疫分析快速檢驗法,但也要花上3到4小時,而且以上的檢驗方法,都需要專業的實驗室與技術人員才能進行。
除了台灣,林頂說,韓國也研發出腸病毒71型快篩。未來出現腸病毒症狀的患者送到診所,診所即可先使用快篩確定,再判斷是否要轉送大型醫院、以免錯過搶救的黃金時機。
林頂表示,腸病毒71型快篩試劑,目前已與台大兒童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台中榮總、彰化基督教醫院及高雄榮總聯繫,協助評估該試劑的臨床應用價值,如果未來商品化,一個售價約200元左右。
北縣腸病毒升溫 1周334人成長3倍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板橋報導】2010.05.29
北縣腸病毒疫情疑有迅速升溫現象!衛生局統計5月16日至5月22日,北縣共129校、334名學童被通報感染腸病毒,與去年同期42校、59名學童成長3倍以上,研判今年夏季腸病毒疫情可能飆高。
此外,衛生局日前接獲民眾檢舉,指板橋市「快樂貝比」托兒所1名幼童疑似感染腸病毒請假在家休息,但托兒所未依規定通報教育局及衛生局,經衛生局調查證實,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處3千元至1萬5千元罰鍰。
衛生署統計今年元月1日至5月24日,全國共通報49例腸病毒重症病例,8例確診病例均為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病例;樹林市1名2歲女童今年2月確診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已病癒出院返家,為北縣今年目前止的唯一重症病例。
腸病毒紅了眼 小學群聚感染
中央社 2010.06.01
腸病毒正流行,有3所小學群聚感染輕症的腸病毒型別,數十人都紅了眼睛。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注意到,全國紅眼症病例近4週持續上升,腸病毒正是病因之一。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今天指出,這3所國小分別位於中部2縣市與北部1縣市,各造成34、26、29人出現症狀,分布在不同的小學年級與附設幼稚園,部分家長也受到感染,地方衛生局分別抽檢,驗出腸病毒。
林頂指出,造成重症的腸病毒型主要是71型,腸病毒中的其他亞型,例如克沙奇A24型腸病毒,則有可能造成紅眼症。這次在中部某小學檢出克沙奇A24型,與2007年9至10月間,造成校園爆發學童感染紅眼症疫情的病原體相同。
至於其他2所學校的腸病毒陽性病例檢體,將待疾管局做進一步分型。
依據疾管局對學校傳染病監視通報系統資料顯示,近4週全台紅眼症占總通報病例數的罹病人數,呈現上升趨勢,依序為千分之0.03、千分之0.07、千分之 0.14、千分之0.16,尤其最近1週明顯高於歷年同期。
紅眼症可由多種濾過性病毒引起,包括腸病毒、腺病毒等,如果是腸病毒引起,潛伏期一般為12至48小時,症狀主要為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有異物感、眼睛產生大量黏性分泌物。嚴重時會有眼瞼顯著腫脹、結膜下水腫或出血,病程約4到6天。
林頂說,暑期將至,民眾如家中有病童,應盡速就醫,按照醫生處方用藥,且盡量在家中休息,注意處理眼睛分泌物,勤用肥皂洗手,並避免出入游泳池等公共場所。
腸病毒 北市立托兒所全淪陷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台北報導】2010.06.03
台北市議員李文英、王孝維上午再爆台北市12所市立托兒所全部「淪陷」!發生腸病毒群聚感染,台北市衛生局根據區型醫院、診所通報腸病毒人數,截至 5月29日,多達2772人,台北市腸病毒疫情拉警報;因此衛生局疾病管制處為遏止腸病毒群聚感染蔓延,已就腸病毒列為公告強制通報進行公文簽呈,預計最慢下周實施,屆時未通報者將處以3千到1萬5千元罰緩。
台北市上周才爆發公辦民營的東湖托兒所因隱匿腸病毒疫情,導致發生30名幼兒群聚感染;市議員李文英、王孝維調閱一月到五月底腸病毒群聚感染的資料,赫然發現台北市12所公辦公營托兒所全部中鏢!其中市立信義托兒所短短五個月內爆發了11次的群聚感染,感染學童達42人。
李文英指出,相對於市立托兒所層出不窮的群聚感染事件,私立托兒所不管在爆發次數或整體比例上都低很多,李文英質疑同一套防疫機制、同一套通報標準,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李文英、王孝維也指出,近來接到不少家長反映,托兒所因群聚感染而停課,政府卻未有相關的配套措施,雙薪家庭的爸爸媽媽無法請假照顧孩子,只能將孩子留在托兒所,造成疫情無法有效控制。
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指出,為遏止腸病毒群聚感染蔓延,已就腸病毒列為公告強制通報進行公文簽呈,預計最慢於下周實施,屆時未依法通報者將處以3千到1 萬5千元罰金。
◆ 頻感冒又久咳不癒 免疫力下降警訊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0.06.03
有些人感冒出現久咳不癒的情形,以為過一陣子就會好,殊不知這可能代表健康已亮起了紅燈。中醫師陳志言表示,很多患者會問:「醫生,怎麼又感冒了呢?不是上禮拜才好嗎?」的確,一般感冒後都會獲得短暫的免疫能力,不容易再感冒,但免疫力不足的人卻可能反覆感冒,也可稱為反覆性呼吸道感染。
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免疫力差、正氣虛弱者容易反覆感冒生病。陳醫師指出,二度感染症狀可能出現在鼻竇或肺部,前者會產生鼻子、眼睛痛等症狀,後者則會出現像清喉嚨一樣的深咳,而且通常會咳出顏色愈來愈深、愈來愈濃的痰,民眾千萬不要大意,應審慎以對比較好。
一般感冒發作症狀輕微且會適度發動人體的免疫系統,不僅無害,反而有強化身體免疫力的作用;一年感冒二、三次應屬正常,但次數過度頻繁時就須注意是否為免疫力低下或抵抗力不足,同時也代表身體開始不健康。
陳志言表示,傳統中醫透過辯證論治來治療感冒及其所產生的各種症狀,但恢復健康後仍要從遠離感染源並強化免疫力著手,做好預防保健的措施,如此即可遠離感冒。
陳醫師指出,反覆感冒、久咳不癒,可視個別體質、症候用藥,選用大青龍湯、小青龍湯、杏蘇散、參蘇飲、補中益氣湯、百合固金湯、養陰清肺湯、荊防敗毒散、九味羌活湯、清氣化痰方、川芎茶調散、清咽利膈湯、銀翹散、定喘湯、射干麻黃湯、桂枝、麻黃等方加減使用。
很多中藥對預防感冒、強化免疫力、促進發育等都有不錯的效果,例如容易流汗感冒可用桂枝湯、玉屏風散加減;疲倦口乾、容易反覆發熱者則可用小柴胡湯、粉光參;增強免疫促進發育則可服用靈芝、冬蟲夏草、粉光參等;反覆性氣喘可服用冬蟲夏草、粉光參等以便減少發作次數。
預防之道除了遠離感染源之外,建議民眾可以多從事戶外活動或運動、充足睡眠、避免貪風受涼、感冒流行旺季時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飲食上可多吃點益氣固表的食品。吃得飽、睡得好、多喝水、飲食均衡,並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都有助於阻絕感冒病程延長,並減少罹患感冒的機會。
遏止蔓延 北市腸病毒強制通報
【聯合報╱記者黃驛淵/台北報導】2010.06.04
為遏止腸病毒群聚感染蔓延,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處昨早緊急送出公文簽呈,將腸病毒列為公告強制通報,最慢下周實施,各學校屆時發現疑似腸病毒案例未通報,將開罰3000至1萬5000元。
這是繼97年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腸病毒強制措施以來,北市首次公告強制通報。
衛生局表示,北市4月23日已進入腸病毒流行警訊「橘燈」,目前出現一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診個案。根據北市衛生局統計區型醫院、診所通報腸病毒人數,截至5月29日,更達2772人。
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長顏慕庸表示,公辦民營的東湖托兒所上周因隱匿腸病毒疫情,導致幼兒群聚感染,疾管局檢討相關通報機制後,決定公告強制通報,讓第一線學校及市府能確切掌握疫情趨勢,必要時第一時間做出停課等處置。
腸病毒疫情拉警報,市議員李文英、王孝維統計1至5月底腸病毒群聚感染資料更發現,北市12所公辦公營托兒所全部都發生群聚感染,市立信義托兒所5個月內更爆發11次群聚感染,感染學童達42人。
李文英指出,相較私立托兒所,僅佔少數的公立托兒所竟有339人次高達七成感染,她質疑同一套防疫與通報標準,為何落差如此大?
社會局表示,依「北市托育機構腸病毒通報及停托作業規定」,橘燈警示期,托育機構1周內同1班級有2名以上兒童為腸病毒症狀,或出現1名腸病毒71型個案,即需停托。但公立與公設民營托兒所早在4月底橘燈警訊前,1月就先以同樣的標準執行停托,標準較私托嚴格,以致停班數較高。
另因公立、公設民營托兒所收托數原本就較私托多,例如信義托兒所高達270人,多數私托則多在30至40人以下,群聚件數才會偏高。
心衰竭藥物 可治腸病毒重症
【聯合報╱記者林宜樟/台南報導】2010.06.12
腸病毒疫情進入高峰期,成大醫院研究團隊和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率先使用milrinone藥物進行重症病患治療,成功挽救生命,並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採用。
感染腸病毒71型重症易引發肺水腫,成大醫院累積8年經驗,發現用心衰竭藥物磷酸雙酯抑制劑(milrinone),可以在危急時刻維繫小朋友心臟功能,有效降低重症小朋友死亡率。
成大醫院研究副院長蘇益仁的研究團隊、成大醫學院及國衛院長期研究,找到重症腸病毒治療方式。蘇益仁表示,以milrinone藥物可有效治療腸病毒71 型腦幹腦炎併發肺水腫的病童。
蘇益仁領導的團隊發現,感染腸病毒死亡主要原因是腦幹腦炎引發肺水腫導致心肺衰竭。如果能在病人發生肺水腫或肺出血、心肺衰竭之前,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腸病毒患者即能存活且不會惡化成肺水腫。
成大醫院表示,腸病毒的治療經驗成功協助越南胡志明市控制及治療腸病毒流行。成大所訂定的臨床分期與治療準則也獲世界衛生組織採用,作為全球腸病毒治療準則。
腸病毒疫苗 最快明年初問世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0.07.01
讓家長聞之色變的腸病毒,出現突破性的防疫發展!國衛院研發多時的腸病毒疫苗即將於今年9月進入臨床階段,測試安全性。主持人蘇益仁指出,研究團隊已克服疫苗製作瓶頸,如有需要,只需四個月,就能順利製造疫苗。
國衛院感染症研究組教授蘇益仁建議,日本、中國、越南、台灣等幾個腸病毒流行的亞太地區應該盡快成立腸病毒網路資訊平台,交換實驗室監測資料,預測下年度腸病毒可能會流行哪一種型別,這樣才能製造出交叉保護力效果最大的疫苗。
疾病管制局上午舉辦局慶暨業務展望研討會,蘇益仁應邀演講,發表「腸病毒疫苗研發」。他表示,國衛院腸病毒疫苗已經完成動物及體外實驗,免疫力相當強,減毒作用也很理想。
蘇益仁指出,台灣過去10年腸病毒重症的基因型一直改變,未來疫苗病毒株也必須機動調整,如同流感疫苗一樣,以求達到最佳的交叉保護效果。研究團隊預計9 月進行腸病毒疫苗第一階段人體試驗,有30名成人接受測試,暫訂在台大醫院、台北榮總進行,目的是觀察疫苗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第二期、第三期則會針對幼兒接種後的保護效果。
若成功 4個月內就能製造疫苗
蘇益仁說,研究團隊製造腸病毒疫苗的技術已經純熟,一旦疫情嚴重,可以針對某特定病毒株,四個月內就能製造疫苗,提供國內幼童保護力。
除了疫苗之外,國衛院在治療腸病毒的藥物研發上,也有不錯成績。蘇益仁表示,研究團隊已經研發出兩種藥物,動物實驗結果相當好,可有效抑制病毒以及腦幹發炎。只可惜,與流感病患相較,腸病毒病童人數較少,儘管國衛院研發出新藥,但藥廠似乎興趣缺缺,接受意願不高,以致後續臨床研究難以持續下去。
北市紅眼症疫情高峰 紅眼病人爆增
中廣 2010/07/19
衛生署疾管局最新的疫情監測,紅眼症現在正值高峰,台北市衛生局也發現,台北市紅眼症患者的急診就診率,從4.31%,上升到5.94%,上個月20號之前,紅眼症人數每週2-3人,不過20號之後,每週出現10多名患者,第三週暴增到30多名,病例增加十多倍,衛生局疾管處提醒,這一波的紅眼症疫情,發現是「克沙奇病毒」作怪,屬於腸病毒的亞型病毒。(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醫院,這連續四周急門診發現,紅眼症的疫情快速升溫,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副處長歐佳齡表示,台北市6月20號之前,紅眼症的通報病例,從原本每週 2-3位,6月20號之後,急遽增加每週10多人,到第三週一週就有30多名病例。副處長歐佳齡表示,這一波紅眼症感染病毒類型,發現是克沙奇病毒,這一類型病毒與腸病毒有關,這個週日已經上升到700多個病例,至於腸病毒的疫情,過去經驗,暑假期間,腸病毒的高峰應該會下降,不過今年還沒有出現下降的趨勢,不過還好今年台北市的通報腸病毒個案,都屬於輕症,唯一一件重症,也屬境外移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說,這一波紅眼症是藉由多種濾過性病毒引起,以腸病毒、腺病毒最多,傳染力相當強,甚至門診病毒也發現,有一家人5、6個人包括孩子、父母、祖父母都被感染的例子。醫師提醒,紅眼症主要是透過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感染,潛伏期12個小時到數日不等,嚴重的病症,有眼瞼腫脹、結膜下水腫或出血,提醒紅眼症流行期,更要注意手部清潔,不與他人共用毛巾。
這波腸病毒 成人病患激增
自由時報 2010.08.25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別以為小孩才得腸病毒。醫師觀察,今年感染腸病毒的成人病患明顯增加,醫師也覺得奇怪;病患多為30、40歲,普遍出現感冒、發燒、手足口症,疹子甚至長到嘴巴外,苦不堪言。醫師分析,今年的病毒株可能久未在台灣流行,成人沒有抗體,才導致病例激增。
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昨天指出,今年腸病毒兩個特徵,包括出疹的疹子較大,甚至大到像「水痘」,疹子也較多,出現於嘴巴周圍;成人患者也明顯增加。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文豪說,過去成人即使感染腸病毒,症狀也較輕微,但今年病患症狀明顯,疹子密度高。
成人沒抗體 多由孩子傳染
開業小兒科醫師林建輝解釋,腸病毒71型於12年前大流行時,不僅奪走幼童性命,也有零星成人感染腸病毒,不過,成人病患近幾年幾乎絕跡,門診頂多只看到國中生病患,但今年他已接獲10餘例成人病患,約5成由孩子傳染給家長。
不過,也有病患家中的幼童沒有感染腸病毒,一名翁姓病患說,上週他出現感冒、頭痛、發燒的症狀,醫師以為是感冒,但隔了兩天,手腳、臉部就長出疹子,再度就醫確定感染腸病毒,由於臉部長了疹子,也不敢上班怕嚇到旁人。
出疹像水痘 從腳底長到嘴邊
林建輝形容,今年成人病患的疹子幾乎「到處都有」,手部、小腿、膝蓋、腳底,甚至長到嘴巴外面,整臉疹子,有的病患也發燒到39度。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儒說,今年門診看到10餘名成人病患,除了疹子外,也出現喉嚨痛、喉嚨破的症狀。
吳宗儒說,成人腸病毒治療與小孩一樣,均針對症狀治療,也要戴口罩;李秉穎提醒,若有發燒代表體內病毒量多,容易傳染,盡量不要上班,退燒24小時後再上班,疹子也不要亂抓,以免細菌感染。
林建輝說明,臨床觀察,有些病患足底疹子大到壓了會痛,類似情況者應避免走路。另外,喉嚨破、喉嚨痛難以進食,可多吃涼的食物,例如冷稀飯、布丁、豆漿或果汁。
吳文豪建議,成人洗手的習慣未必比小孩好,不只小孩要勤洗手,成人也不能忽略,才能確保傳染病不上身。
染腸病毒 幼兒指甲片片脫落!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0.08.27
感染腸病毒後,手指、腳趾的指甲全脫落!小兒科醫師發現,最近有幼兒在腸病毒快痊癒時,指甲卻開始一片片脫落,讓家長看了很心慌。醫師表示,這是手腳因手足口症,長出水泡乾裂後引起,這段期間要特別注意清潔,以免引起指甲長期發炎。
最近是腸病毒高峰期,台北馬偕小兒遺傳科主任林達雄表示,這波腸病毒有家長著急的帶著孩子來就醫,因為孩子沒有碰撞、受傷,手腳的指甲卻一片片脫落,幾乎變得光禿禿。
林達雄說,這些3到5歲的幼童,因為感染手足口症,於手指及腳趾部位出現許多的水泡,當腸病毒漸漸痊癒時,水泡會乾裂、脫皮,再長出新的皮膚,但水泡若正巧長在指甲、趾甲附近,引起甲溝發炎,就會造成脫落。雖然脫落過程中,小朋友不會感到疼痛,但因為看起來很嚇人,讓家長很擔心,看了皮膚科卻找不出病因。
林達雄說,造成手指及腳趾指甲脫落的腸病毒,以克沙奇B 型病毒居多。2008時克沙奇病毒曾於西班牙及芬蘭造成手足口症大流行,六成患者發生手指及腳趾指甲脫落,小於6歲的幼兒更高達95%。
幸好指甲脫落是屬於良性,但林達雄說,由於指甲完全長出需時一到兩個月,因此這段期間要勤洗手,而且不要讓孩子去摳或拉扯快脫落的指甲,以免流血或引發傷口細菌感染。另因下周即將開學,家長更要留意可能發生腸病毒的群聚感染。
最新研究:家中人口太擁擠 易得腸病毒重症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2010.09.27 自由時報
最新研究顯示,在人口數較多的大家庭中,較易出現腸病毒重症病例,鄉村區比都會區風險高,專家呼籲,大家庭更需注重腸病毒防治,不只要勤洗手,家中幼童更要與發燒、生病者做好隔離,以免交互傳染。
根據衛生署疾管局疫情統計資料,今年以來國內已有15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9月至今有15例通報病例,其中9例已排除,6例正在檢驗中。
台大醫院兒科研究團隊在第六屆全球華人臨床微生物暨感染學會年會上發表新研究,研究分析比較1998年到2006年間的腸病毒重症病例,發現家庭中人口擁擠度、低社經地位,是腸病毒重症的兩個最重要危險因子。
第二個孩子感染 風險提高
研究顯示,腸病毒重症與桿菌性痢疾的感染並無相關,台大兒科副教授李秉穎指出,糞口傳染的痢疾主要經飲水感染,台灣自來水加氯則可殺死腸病毒。而鄉村的重症風險比都會區高,與鄉村大家庭較多有關,大家庭有好的情感支持,但也因親人間親密接觸機會高,比小家庭居多的都會區,更易發生重症病例。
李秉穎表示,有些人誤以為腸病毒只是單純糞口感染,其實腸病毒比較類似流感與呼吸道病毒,飛沫與接觸感染也扮演重要角色,卻容易被忽略。勤洗手預防腸病毒的口號,多數人已耳熟能詳,但洗手只能防接觸傳染,無法完全防止飛沫傳染。
李秉穎建議,一旦家中有人感冒發燒,特別是兒童,就應與其他孩子隔離在不同房間,儘量避免接觸,兩公尺內都有可能相互傳染,若第二個孩子被感染,往往易感染到比較高的病毒量,提高了重症的風險。
腸病毒人數增 醫師:越看越不懂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0.09.30
目前腸病毒正在大流行當中,臨床小兒科醫師表示,今年腸病毒人數比往年增加二到三成,除了6歲以下的小孩外,十多歲的青少年、甚至20歲以上的成年人患者增多;且手足口症的疹子長到其他部位,有如水痘般全身亂長,症狀非常不典型,常讓醫師無法在第一時間就判定患者得了腸病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任李銘峻表示,當了20 年兒科醫師,今年看腸病毒是「越看越看不懂,實在太奇怪了。」
李銘峻說,6月時的一波腸病毒大流行因為放暑假減緩,現在開學後又開始蠢動,學校感染案例多。而且過去都是6歲以下小孩得病,今年卻有好多國中生、高中生也罹病,甚至還有20歲以上的成年人也染上,從內科轉介到小兒科來看診。
成人染腸病毒喉嚨會疼痛不堪,且會長水泡,這種水泡類似疱疹與水痘的綜合體,醫師看診時非常容易混淆;而今年小兒腸病毒症狀也不典型。
李銘峻說,過去小孩多得手足口病,大多有如豬隻口蹄疫,疱疹長在口腔、手掌、腳底,偶爾會長在膝蓋、與屁股,但今年的腸病毒,孩子的水泡好大一顆,甚至會長滿整個腳底,且侵犯到軀幹、身體,長在口腔以外。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腸病毒患者甚至會染上紅眼症、結膜炎,甚至指甲一整片脫落,這都是過去幾年較少見或醫師沒發現的症狀。
李銘峻表示,今年腸病毒患者雖多,但值得慶幸的是大多都是輕症,經過治療、稍加休息都可以恢復健康。也提醒家長,勤洗手、戴口罩、不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仍是預防腸病毒的不二法門,若孩子高燒三天不退、不能吃、不能睡,且睡覺有抽搐現象,即是腸病毒重症的初期症狀,應立即送孩子赴大醫院救治。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