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3

7小時最剛好 多睡少睡都傷身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2010.08.02

最新研究顯示,連打盹在內,每天睡眠超過或不滿7小時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心血管疾病是美國的頭號殺手。

西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報告指出,連打盹在內,每天睡不滿5小時的人,罹患心絞痛、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病發或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報告刊登在《睡眠》期刊。

該報告表示,睡眠超過7小時同樣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發現,每天睡眠時間達9小時以上的受訪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7小時睡眠者的1.5倍。

最危險的族群是60歲以下、每晚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與睡滿7小時的人相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超過3倍。

每天連小憩在內睡不到5小時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一般的2.5倍。

研究顯示,睡得太少會引發心絞痛。心臟病、中風則與睡太多或太少都有關。另一項同樣發表於《睡眠》期刊的研究報告顯示,對不得不睡得少的人而言,偶爾睡個飽頗有益處。

賓州大學醫學院睡眠與時間生物學單位負責人丁吉斯發現,一星期5個工作天睡得少的142位受試者反應比較慢,注意力也比較不集中。但經過一晚好覺之後,這些睡眠不足的受試者出現顯著進步。每晚睡4小時,然後再睡上10小時的受試者效果最明顯。

丁吉斯說:「長期睡眠不足後,早上補眠1到2小時有助於恢復行動的靈活性。」



◆ 黃金睡眠時間 7小時剛剛好

自由時報 2010.08.02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根據1日發表的最新研究,一天睡眠時間(包括打盹)少於或超過7小時都不好,有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之虞。如果一天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一天睡7小時者的1.5倍。

睡太多太少 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

西維吉尼亞大學醫學系的研究人員指出,一天睡少於5小時(包括打盹)者,罹患心絞痛、冠心病、心臟病或中風的機率倍增;至於睡眠多於7小時者,則有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之虞。這篇發表在「睡眠」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最危險族群,是60歲以下、每天睡眠5小時或更少的成年人;這些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每天睡足7小時者的3倍。女性若每天只睡5小時或更少(包括打盹),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增加2倍半。該研究指出,睡眠持續時間過短與心絞痛有關,而睡太少與太多則與心臟病及中風有關。

同樣刊載於「睡眠」期刊的另外一篇研究指出,對那些不得不縮短睡眠時間的人而言,偶爾好好睡一覺對健康也有幫助。賓州大學醫學系睡眠與時間生物學小組負責人丁吉斯發現,142名睡眠時間持續5天遭嚴重剝奪的成年人(即多數人每週5天因工作犧牲睡眠),其反應時間較慢,且很難集中精神。

但在好好睡了一覺之後,該研究受試者的警覺性明顯改善,其中改善最大的是那些歷經一週5天每天只睡4小時、之後好好睡了10小時的人。丁吉斯說,在經過一段睡眠不足的期間後,額外多睡1、2個小時對恢復行為警覺性確實有所助益。



◆ 科學家:週末多賴床 工作表現好

中央社 2010.08.02

最新研究顯示,如果星期一早上起床覺得頭腦不夠清晰,很有可能是因為週末沒有好好賴床。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網站報導,科學家發現多賴床一下不僅是奢侈享受,它還提升腦力,足以迎接未來一週的工作挑戰。

研究發現,那些在前1天好好賴床,獲得充分休息的人,星期一回到工作崗位的表現會比那些週末不賴床的人還來得好。

該份研究表示,1次賴床就足以讓1個禮拜睡眠時間受限的腦充分休息,提高精力、警覺力和注意力。

但對那些總是蠟燭兩頭燒的人來說,週末即使睡10個小時可能都還不夠,因此他們應該睡得更久一點。

科學家們也對那些週末整夜狂歡的人提出警告,表示如此將嚴重影響接下來1週的工作表現。

領導這份研究的「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Pennsylvania)睡眠與時間生物學部(Division ofSleep and Chronobiology)主管丁基斯(DavidDinges)說:「長期睡眠不足後,能在早上多睡1、2個小時,對行為警覺性的持續恢復真的有很大幫助。最主要是,充分休息對長期睡眠受限的大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這份研究針對平均年齡30歲的159名健康成人進行睡眠剝奪實驗。



◆ 睡眠若不足 「破嘴」機率高

【台灣醒報╱記者莊雅茜╱台北報導】2010.08.02

「嘴破不是病,痛起來卻要人命。」嘴角或嘴唇內破一點小傷,外表看起來無傷大雅,但是若一次破了好幾個洞,疼痛程度不僅讓進食變得困難,甚至是「有口難言」。醫師對此表示,維持足夠的睡眠和充足的水分,是避免嘴破的關鍵。

嘴破又叫口瘡,是許多民眾的切身之痛,在臨床上也可稱作「復發性口腔潰瘍」,其症狀主要是口腔或喉嚨等處,出現白色或灰白色膜狀的斑點,通常伴隨著疼痛和口乾舌燥等副作用。

台北市立忠孝醫院牙科主任陳立愷表示,口瘡的主要原因是人體的自體免疫反應機制所造成,睡眠不足或者免疫力低的人,比較容易有這樣的問題。

為甚麼嘴破這麼痛?陳立愷說,破皮的黏膜使得表皮神經外露,導致該處對外界的刺激變得敏感,因此造成劇烈疼痛感,建議民眾可使用口內藥膏來減輕疼痛,並且注意飲食的均衡,以提高免疫力。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林神佑也說,缺乏維生素B群、壓力太大或太常熬夜都會造成嘴破,而且嘴破也是代表身體免疫力降低的警訊,因此,民眾在這時候特別容易感冒,需要注意身體健康。

林神佑還說,免疫力降低,病毒容易感染口腔上皮細胞,而水泡化的細胞黏膜會變得薄弱,破皮的機率自然就變高。

「預防勝於治療。」陳立愷和林神佑都提醒民眾,只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正常的飲食和足夠的水分,免疫力自然就會提高,進而遠離口瘡之苦。

※ 相關報導:

* Sleep Dur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http://www.journalsleep.org/ViewAbstract.aspx?pid=27857
Charumathi Sabanayagam, MD, PhD; Anoop Shankar, MD, PhD
SLEEP 2010;33(8):1037-1042.
成人睡眠:量比質更重要
專家:睡得飽,不如睡得巧
骨骼代謝 可治療糖尿病

15 則留言:

fsj 提到...

夜晚難落眠原因多 簡易藥膳不少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0.08.03

民間有不少驗方,簡單易做,適合當作助眠藥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葉家豪指出,桑椹糖水、菊花飲、龍眼茶等皆有其安心神,改善睡眠的作用。但建議患者別上床前才喝,以免頻跑廁所或造成腸胃不適,反而不利熟睡。

中醫師葉家豪在一場養生講座中指出,在夏天或秋天,較適合菊花飲,主要以白菊花3錢,加少量冰糖,用開水沖泡,10分鐘後飲用,每天早餐前服用,傍晚5-6點再飲用1次即可。另,醫師指出,可取桑椹1兩,加水1碗,煎至半碗後酌加糖飲用,可改善心、腎衰弱造成的不寐。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中醫師葉家豪表示,民間常飲用的龍眼茶、菊花茶都是有助安定心神、情緒的養生茶飲,龍眼茶適合較虛寒體質的民眾,相對比較適於冬、春時飲用;菊花茶有輕微清熱、發散的效果。

但龍眼茶煮得濃時稍甜,需留意飲用量;同時,任何茶飲不建議就寢前一次喝太多,以免猛跑廁所,影響睡眠。

醫師進一步指出,龍眼助安神滋養,整體上相當溫和,但最適合的對象仍是偏虛寒體質的民眾。此外中藥當中的茯神也可改善失眠、心悸等症。酸棗仁則具有平息焦躁情緒、安定神經的作用,不過,使用方劑或藥材前仍建議先諮詢醫師。

感冒、過敏氣喘、流感、肺炎常造成咳嗽痰多的現象,即使病情好轉也常殘留喉嚨發癢、夜咳等問題而難熟睡。北市聯醫中醫師葉家豪指出,發熱後夜咳痰多影響睡眠者,中醫常用竹茹溫膽湯加減方治療改善。

除感染導致夜咳痰多影響睡眠,中醫師葉家豪表示,凡大病初癒,工作勞累,心情抑鬱,逢小事便緊張者,可考慮溫膽湯加減方,酌加黃連、酸棗仁等藥材。具體用藥則須由醫師診斷後決定。

同時氣喘也可能誘發咳嗽,溫度的變化等非過敏原的刺激,可能讓氣喘患者症狀發作,故醫師提醒,天熱時進出溫度設定較低冷的氣房時也必須注意。

患者會因為接觸到過敏原如塵蹣、灰塵、寵物毛、絨毛玩具、花粉等或非過敏原如氣溫、天氣變化、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刺激而隨時可能發作。症狀包含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喘鳴、夜間呼吸不順。

醫師提醒,若雙親本身有氣喘或病童本身有異位性過敏體質,且喘鳴經常發生、無季節性,合併夜咳就要高度懷疑是氣喘問題。

尖峰呼氣流速測定則是氣喘病人能自主監測肺功能的方法,醫師指出,由規則記錄流量變化,可作為醫師治療依據及病患自我照顧參考,尖峰呼氣流速應維持在理想值80%以上,若低於80%,表示有氣喘急性發作可能,在60%以下,可能發生嚴重呼吸道狹窄。

改善睡眠障礙及增進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從日常生活、食療等方面著手。醫師建議戒掉不良的睡眠習慣如白天補眠。更別晚上做激烈運動或刺激的活動。醫師建議傍晚最好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同時別進食太豐盛的晚餐。而太晚進食或睡前喝太多水或飲料、空肚子上床或在上床前1小時喝飲品、酒都不利於正常睡眠。

fsj 提到...

夜貓族 小心心臟抗議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0.08.06

每天喜歡拖到凌晨兩點才睡覺的人,小心心臟抗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動物研究發現,凌晨兩點後才入睡容易打亂生理時鐘,對身體脂質新陳代謝帶來嚴重影響,容易增加心臟病風險。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唐斯泰特醫學中心的穆罕默德‧海珊(M. Mahmood Hussain)也參與研究。他解釋,太晚入睡、旅行都會讓生理時鐘、身體晝夜節律變混亂,導致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三酸甘油脂是血液裡的脂肪酸,濃度過高容易引起心臟疾病。

穆罕默德‧海珊表示,研究時,老鼠分為兩組,一組作息正常,另一組作息晝夜顛倒,結果顯示,作息正常的老鼠三酸甘油脂濃度一天只會升高一次,而作息顛倒的老鼠三酸甘油脂濃度整天居高不下。

研究人員指出,新陳代謝症候群患者和肥胖者很容易新陳代謝失調,血漿往往帶有高濃度脂質。而新陳代謝系統負責調控血漿脂質濃度,視情況製造、清除血漿脂質。研究人員發現,生理時鐘受光照調節,這種調節機制不但和基因有關,也會影響血漿三酸甘油脂起伏。

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細胞新陳代謝」期刊(Cell Metabolism)。研究人員認為,用藥時機應該也要跟隨生理時鐘節奏,希望未來可以找到一天最佳用藥時機,幫助控制疾病。

fsj 提到...

熬夜玩臉書 銀行員猝死

【鐘武達/綜合報導】2010-08-07 中國時報

台灣第一個「非死不可」?北市某家外商銀行張姓行員,五日凌晨熬夜上網透過「Facebook」與同事聊天時,疑因突然心肌梗塞猝死電腦前,同事原以為他是下線,直到上班才得知死訊。震驚的同事隨後上網周告好友,呼籲千萬不要沉迷「非死不可」,否則這肯定不會是最後一例。

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部長周志中醫師指出,長時間的坐姿、失眠、壓力過大、少運動及在冷氣房中的水分流失,是時下「網民」的共通毛病,而這些都是釀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絕對不能輕忽。

阿米(化名)與張姓行員,是同一家外商銀行的同事,她說,五日凌晨她與包括張姓行員在內的多名同事,在臉書上聊天,時間約在一時卅分左右,後來張突然就不再發出訊息,大夥都以為他是累了已經悄悄下線,不料,五日上午到銀行上班,沒看到張的蹤影,隨後內部就傳出銀行幹部已接獲家屬通知,指張在凌晨猝死在電腦前,死因就是心肌梗塞。

阿米說,張才卅歲,進到銀行工作的資歷約五年,屬健美型男,表面上健康,但常被上級要求加班,工作壓力非常大,所以下班回家後,經常熬夜透過網路與同事聊天紓壓。

「這應該是台灣第一起,玩到真的非死不可 !」得知張姓同事可能是在網路臉書聊天時猝死的消息後,阿米及所有同事都極為震驚,立即利用臉書爭相走告,希望網友們要知所警惕,不要太沉迷網路、不要玩太兇。

阿米還說,張姓行員已經有女友,家中還有父母,實在令人不捨。她也懷疑,張的沉迷網路想要紓壓,是銀行給的工作壓力太大所造成,因為該銀行的板橋分行,上個月也有一名同事燒炭自殺,只是事情都沒曝光。



◆ 吸菸 影響心理健康

文/柯俊銘 2010.08.07 自由時報

以往研究證實,抽菸或吸二手菸都有害身體健康,比方說哮喘、心臟病、肺癌或中風等疾病,都和菸有關。近期有兩份報告更指出,菸似乎也會影響心理健康,值得民眾參考。

今年6月「英國精神病學期刊」刊出紐西蘭奧塔哥大學David Fergusson博士針對1265位男女所做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哪個年紀的受訪者只要菸癮越重,越常有憂鬱症狀。

進一步的統計顯示,有尼古丁依賴的人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居然高出無尼古丁依賴者的2倍以上。

研究者推測,可能是尼古丁干擾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但詳細因果仍有待深入探討。

另一份報告發表在6月的「一般精神病學檔案」,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Mark Hamer博士,針對8000多名男女進行6年以上的追蹤,目的在了解吸二手菸和未來得精神疾病,或因此住院之間的相關。

結果發現,吸二手菸較多者因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等住院治療的比例是吸二手菸較少者的近3倍。

建議喜歡吞雲吐霧的癮君子們,為了自己與周遭親友的身心健康著想,還是早點戒掉才是。若不行,也請抽菸時,慎選地點,避免二手菸污染他人。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fsj 提到...

研究:容易一覺安眠 關鍵在丘腦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0.08.11

你睡覺容易一覺到天亮嗎?恭喜你這可是腦部幫了你大忙!根據最新美國研究顯示,人類腦部的丘腦會阻隔噪音功用,不讓睡著的人被聲音驚醒,而且研究發現紡錘型睡眠波(sleep spindle)越多,越不容易受到聲音干擾睡眠。

研究也顯示,容易造成睡眠中斷的原因,包括中途起床多次、電器用品的嗶嗶聲,因此科學家未來將繼續研究如何讓失眠者,對噪音獲得更強「抵抗力」,真正達到一覺到天亮的夢想。

美國哈佛醫學院邀請12名民眾參與睡眠實驗3天,研究人員讓民眾第一天待在相當安靜的屋內睡覺,第二天與第三天則大量播放飛機隆隆引擎聲與沖馬桶聲音,並觀察民眾的腦部反應變化,結果發現,人類腦部的丘腦會發揮阻絕外界噪音功能,不會讓睡到一半的人因聲音而突然驚醒。

研究人員艾倫柏根表示,「丘腦主司控制訊息進入讓腦部,辨別聲音的部位,另外人的紡錘型睡眠波越多,越容易不被聲音吵醒。」

研究人員同時指出,透過分析人類的紡錘型睡眠波,也可以及早預測出是否容易受到聲音干擾,而導致失眠產生。

本次研究同時刊登在最新一期《Current Biology》期刊。

※ 相關報導:

* 胸口悶悶的…到身心科看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5779760.shtml

如果是食道發炎,問題倒還好解決,要是還找不出答案。那應該至身心科就診,因為這極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呼吸障礙。有時藥物不見得有用,心病還是心藥醫。

fsj 提到...

體內濕氣不排出 永遠睡不飽

康健雜誌 2010/08/12 文.李雪雯

夏天是最好的體內除濕機會,透過適當運動,幫助排出「寒」與「濕」。

夏天大家躲在冷氣房裡圖涼爽,造成「陽氣未宣發,反而在體表生出寒氣」,因為一分寒氣,常伴有一分濕氣,體內聚集的濕氣沒有排出去,在體表就會形成皮膚水腫,或皮膚長濕疹、發癢;在關節(筋骨)處則會造成四肢痠痛;在腸胃道則會形成拉肚子及吸收不良的問題,久而久之則會造成營養不良,常常覺得身體沉重。

甚至產生「睡再久也都睡不飽」的感覺,因為陽虛(陽氣不升發),頭腦所需要的能量無法向上供應,所以會思緒不清、頭腦不清醒。

【中醫比西醫重視出汗】

具有中西醫師執照的張哲慈指出,依中醫理論,夏天提供人體最好的「除濕」機會。經過了秋天的涼、冬天的寒、春天的濕,身體陽氣已被壓抑了半年以上,累積許多寒氣、濕氣。所以應該在夏天時,透過適當的運動,身體體表的溫度上升、正確發汗,讓末梢的微循環打開,幫助體內排出這些寒與濕。

從西醫看,出汗的生理功能只是用來「調節體溫」,因為流汗後,皮膚溫度平均可降低攝氏4度左右,新光醫院家醫科主任陳仲達指出。

比較起來,中醫較重視出汗,並且會依據出汗的時間與狀況,判定身體的健康與否,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理事長蘇三稜表示。

【夏天多些自然流汗,冬天避免大出汗】

此外,中醫養生理論也講究「出汗要依照四時(季)做調整」:春夏養陽,可以運動出點汗。秋冬養陰,不宜過度運動,汗應該流少一點。

從「正常出汗」及養生的觀點來看,張哲慈建議夏天最適合運動的時間是早上5~7點,太陽才剛出來的時候,以及下午3~7點陽氣開始轉弱的時候最佳。

而在運動出汗之後,一要調整呼吸,吸氣吸到腳底,吐氣吐到頭頂,且速度要慢,最好能到每分鐘呼吸6次,甚至是一個呼吸循環達半分鐘;二是不要馬上喝太多水。

【不流汗易與肥胖形成惡性循環】

體型較胖的人因為比較容易流汗,夏天更不願意運動,只想待在冷氣房裡。中醫師勸胖子多動,以免形成惡性循環,身體不但愈來愈不健康,身材也將愈來愈胖。

張哲慈指出,胖的人多半屬於「陽氣虛」的體質,很容易累積「濕」而成「痰」。由於人體出汗時,必須靠陽氣的鼓動,而陽氣虛的人陽氣已經不足,所以一旦出汗之後,反而不容易停止,而發生汗出太多的情況。如此一來,大量出汗會帶來不舒服的感覺,另一方面更會消耗已經過少的陽氣(能量)。

不過,雖然胖的人在運動時,會因為陽氣虛而氣喘,但是運動確實可以帶動陽氣的循環,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所以,張哲慈建議如果胖的人想要健康減肥,一是要靠運動持之以恆,另一個則是要透過「補氣」的方法來調理身體。

fsj 提到...

用眼過度 易虛耗氣血 影響健康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0.08.23

長時間盯著電腦,讓很多民眾眼睛滿佈血絲、視力模糊且乾澀難受。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中醫師黃裕昌指出,如果用眼過度,加上不留意飲食作息,易虛耗氣血,影響心神,整體健康都會出問題。

黃裕昌表示,臨床尚一名32歲的男性上班族,從事電腦軟體設計,長時間使用電腦。因為常覺得眼睛不適,常佈滿血絲,乾澀模糊,口乾舌燥,平常飲食多辛辣及冰飲,睡眠差,常需1~2小時才能入睡,眠淺多夢,前來就診。

黃裕昌指出,經診斷後,給予黃連阿膠湯加細辛、菊花、枸杞、生地等藥。並囑咐應調整飲食,平常可針對眼部周圍穴道按摩。治療後,患者眼睛不適改善許多,同時睡眠品質也改善了。

中醫治療上,黃裕昌指出,可用天王補心丹、歸脾湯、杞菊地黃丸、八珍湯,清肝明目湯等方加減,但需視個別體質不同給藥。平民眾平常也可用菊花、枸杞、決明子等煎煮茶水飲用,對眼睛可發揮保健調養作用。

黃裕昌表示,過度用眼使眼睛周圍毛細血管血流變差,供給眼睛營養及氧也相對變少,同時水晶體周圍負責調校對焦的肌肉過度疲勞、僵硬,眼睛便會出現腫脹、充血、乾澀、流眼淚及視力模糊等症狀。

民眾還可能因此出現肩膀痠痛、頭痛,甚至引發注意力減退及全身疲勞等不適。

黃裕昌解釋,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長時間用眼過度,勞傷影響心神、虛耗氣血,或本身體內肝血腎精不足,會使眼睛無法獲得充分的滋養,易造成眼睛疲勞。臨床治療針對體質證候的不同,主要可採養心健脾、調理肝腎、或補益氣血等方式。

黃裕昌建議,平常多做閉目、眨眼、仰望俯視、遠眺近觀、按摩眼周或足心,都可消除或減輕眼睛疲勞。閉目時,眼球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作旋轉,可有效舒緩眼球肌肉緊張。並可按摩眼睛周邊穴位如睛明、攢竹、魚腰、絲竹空、承泣等穴,或足心湧泉穴來緩解眼睛疲勞;或按摩位於手部的明眼、鳳眼穴也能改善。

※ 相關報導:

* 向猝死說 NO/猝死自於「缺氧」多為慢性疾病引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66438

許多醫學專家認為猝死,是沒有任何病症的健康身體,心臟電位突發異常,引起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最後心跳完全停止。此外,另一種較罕見的起因,在於心房之間的電力傳導受阻或緩慢,導致心臟停止跳動。

事實上,這些現象是「果」,猝死真正的「因」,來自於腦部或心臟突然嚴重「缺氧」。每個人都知道,腦細胞缺氧5分鐘,即能引發腦死而亡,或成為喪失運動及感知功能的腦癱「植物人」。而心肌細胞嚴重缺氧時,將引發心臟電位異常或電力傳導受阻的現象,並在數分鐘之內,造成胸口劇烈疼痛、心臟停止收縮。

fsj 提到...

慢性疲勞和病毒有關 恐經輸血感染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0.08.25

科學界早就懷疑「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與病毒有關,美國一個研究小組23日公布他們在患者身上找到的第二種與老鼠有關的病毒,進一步證明這種疾病與病毒有關。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食品藥物管理局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他們在15年間收集的37名病患的血液採樣,其中32名病患,也就是 86%的病患採樣驗出有鼠白血病病毒(murine leukemia virus),但這種老鼠致癌病毒出現在健康人血液樣本中的比率只有6.8%。

由阿特爾(Harvey Alter)領導的團隊說,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決定這種病毒在人體內的普及率,以及它究竟是致病原因,或只是無辜旁觀者。

不過研究人員強調,他們的研究增加了這種使人衰弱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證據。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這是第二個被認為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的老鼠病毒。2009年另一項研究發現,部分患者身上帶有一種逆轉錄病毒「異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xenotropic murine leukemia virus),或稱XMRV。

美國大約有100到400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症狀是長期和極度的疲勞,以及身體疼痛等,過去不少人認為這些症狀都是心理疾病,雖然有專家懷疑是病毒引起,但直到最近才發現這兩種病毒和這種病有關。

病患的支援團體認為這項新研究結果對患者是一大福音,可望找出病因和治療方法。

這兩種可能和慢性疲勞症有關的病毒,和愛滋病毒一樣,都是屬於逆轉錄病毒。一般而言,逆轉錄病毒並不會通過空氣或飛沫傳播,而是透過性行為、母嬰之間或血液傳播。

因此,這種病毒可能因輸血感染。有鑑於此,加拿大和澳洲已自今年4月起要求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不要捐血,美國還沒有這種規定,但美國疾管局等單位已在考慮是否將這類病毒列入捐血篩檢名單。



◆ 老鼠實驗成功 調生理時鐘有望

路透 2010/08/24

(路透倫敦23日電)科學家已經利用美國輝瑞藥廠(Pfizer)研發的實驗性藥物,重設並重啟實驗室老鼠的生理時鐘。科學家同時表示,這項研究也許可以提供了解人體出現時差、躁鬱症等生理失調的相關線索。

這些藥物發揮作用的方式,是靠改變一種有助設定生理時鐘速度的酵素活動。此種藥物仍屬實驗階段,可能要多年後才會研發出供人類使用的藥品。

研究人員表示,新藥物可能有助恢復人們因輪班、憂鬱症等精神疾病而被打亂的生理時鐘,甚至可能對肥胖等代謝問題產生作用。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Manchester University)的勞敦(Andrew Loudon)表示:「我們已經發現,我們可以控制與設定生理時鐘速度有關的一項關鍵分子,我們藉此可以設定新的節奏。」這項研究的參與者還有英國醫學研究會(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的科學家和來自瑞輝的研究員。

勞敦透過電話專訪表示:「如果有人的生理節奏嚴重受擾,這些藥物也許可以有效調節生理時鐘功能。它們也許是第一批可以產生此種效用的藥物。」中央社(翻譯)



◆ 上班族30歲出現視網膜病變 不可不防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0.08.26

上班族陳小姐近視度數達1500度左右,屬高度近度,她在懷孕時有妊娠高血壓,血壓最高到170、180,加上長期外食,蔬菜、水果吃得較少,營養攝取不均,兩眼先後出現視網膜出血,30歲出頭就面臨退化性視網膜病變威脅,目前視力只剩下0.2左右,由於視力影響,迫使她必須轉換工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蔡景耀醫師表示,陳小姐不但有高度近視,還有高血壓,加上生活習慣不注意,都是視網膜病變危險因子。在台灣視障人口中,近五成的人是因視網膜病變引起視力障礙。

蔡景耀醫師指出,根據多篇國外權威研究報告,有益眼睛的營養素包括抗氧化劑、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以及必須脂肪酸omega3等,被稱為「眼睛營養金三角」,藉由這三大類營養成分,才能完整保護靈魂之窗。

眼睛黃斑部含氧量最大,因此很容易成為自由基攻擊目標。醫師分析,「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A、C、E以及鋅、銅等礦物質可幫助視網膜、黃斑部對抗自由基攻擊;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可將自由基傷害降到最低;不飽和脂肪酸omega3也是視網膜必要營養素。以葉黃素來說,若眼睛視網膜已有初期病變或出血症狀,更要適量補充葉黃素。除了攝取均衡營養外,也要注意眼睛防曬。

蔡景耀醫師強調,攝取營養補充品時,「均衡」應是最高原則,補充營養素時,千萬不要掉入「劑量越高越好」的迷思。美國FDA以及多篇學術報告顯示,每日葉黃素建議攝取量為6毫克(mg)左右,即可達到日常保健效果,深綠色蔬菜多半含有葉黃素。另外,像維生素A、D、E、K與葉黃素、玉米黃素等都是脂溶性物質,攝取過量甚至會累積在體內,造成肝臟負擔。

醫師也提醒,營養補充還是自然食物最好,千萬不要把營養補充品當成「仙丹」,聽信坊間傳言療效,使用時應該聽取醫師建議,並使用有信譽藥廠的產品才較有保險。



◆ 葉黃素補眼 不宜過量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2010.08.25

醫師在臨床上發現,現代人用眼過度、「三高」疾病盛行,使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眼睛提早退化,甚至出現視網膜病變,醫師提醒民眾可多吃深綠色蔬菜保護眼睛,若要補充葉黃素食品也不要超量,每天只要6毫克就足夠,多吃無益,徒增肝臟負擔。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指出,他近年收治最年輕的黃斑部病變患者只有25歲,近視高達1500度,因高血壓又長期外食,導致單眼視網膜眼底出血,經過治療後,卻在30歲時,另一隻眼睛也出血,如今兩眼視力只剩0.2。

根據統計,國內失明原因有近半都是源自視網膜病變,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剝離,就連過去是銀髮族比較需要擔心的退化性黃斑部病變患者,都有年輕化的趨勢,可能原因包括:生活型態改變、用眼需求增加、使用電腦時間增加、近視人口比例偏高、高血壓、糖尿病年輕化、臭氧層破洞,使得眼睛對紫外線的暴露增加等。

蔡景耀表示,過去認為補充葉黃素有助於預防黃斑部病變,但近年研究顯示,若加上抗氧化劑(維他命C、E與B群)、玉米黃素以及必須脂肪酸Omega3(DHA、EPA),更有助降低自由基對於視網膜的傷害,並可補充視網膜的色素流失。

多吃深綠色蔬菜

他並指出,美國進行中的大型研究發現,對於單眼眼底已出血的患者,長期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抗氧化劑等營養素,有助保留殘存視力。民眾不妨多吃深綠色蔬菜或黃色與橘色的水果,如花椰菜、甘藍菜、菠菜、玉米、奇異果、西瓜等,也可考慮服用葉黃素、玉米黃素的食品。

不過,蔡景耀提醒,這些營養素屬脂溶性,會在體內堆積、不易排出,民眾需注意不要過量。

根據美國FDA建議,每天只要吃6毫克就足夠,門診有部分病患因求好心切,每天吃到30毫克之多,若眼部疾病已穩定,或只是為日常保養,吃太多不但不會更有效,反倒徒增肝臟負擔。

fsj 提到...

夏季美白小撇步 丑時修復再生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0.08.27

夏季陽光強烈,適當的進行美白可讓皮膚白裡透紅,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洪盈蒂醫師表示,除了做好防曬措施外,從子時到卯時(夜間十一點到七點)的正確睡眠不但可讓身體達到充分休息,同時也有美容效果,尤其是丑時(凌晨一點到三點),這段時間可讓肌膚修復再生,所以一定要休息,要有充足的睡眠。

夏季陽光強烈,適當的進行美白可讓皮膚白裡透紅,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洪盈蒂醫師表示,除了做好防曬措施外,從子時到卯時(夜間十一點到七點)的正確睡眠不但可讓身體達到充分休息,同時也有美容效果,尤其是丑時(凌晨一點到三點),這段時間可讓肌膚修復再生,所以一定要休息,要有充足的睡眠。

洪醫師指出,傳統中醫認為,丑時為肝經循行的時段,這是人體進行修復和再生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段,若人在這段時間內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則容易導致臉色暗沉的產生。接下來,是肺經行循行的時間寅時(凌晨三點到五點)。古籍《黃帝內經》有云:「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所以在這段時間休息,可以讓肺將體內的精氣帶到體表,滋潤營養人的肌膚。

卯時(凌晨五點到七點)為大腸經循行旺盛的時候,這人正準備起床上廁所。她強調,大腸的主要作用就是將身體消化代謝完的廢物排出體外,而排便不正常的人,長時間下來會導致許多的廢物堆積在體內,皮膚自然會長出許多青春痘。人在睡眠時身體同時也會進行修復和排毒的工作,久之有美容效果。

中醫也有傳統美白古方。洪盈蒂醫師表示,早在還沒有化妝品的時代就有許多美容古方流傳在宮廷,例如「益母草澤面方」、「太真紅玉膏」等,能使皮膚紅潤有光澤,使肌膚更滋潤、更有彈性。

洪醫師指出,像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所用的「益母草澤面方」,後世的醫書中也曾經收錄並改名為「神仙玉女粉」,這個方的做法較為複雜,必須採集全株的益母草,將其曬乾、粉碎後過細篩,然後加入適量的麵粉和水,調成雞蛋的大小,在曬乾之後還要放入爐中用微火燒製,做出潔白細膩的藥丸。

使用益母草澤面方來洗臉,不但會使覺得肌膚變得潤滑,臉上也變得有光澤,持續使用面色會逐漸變得紅潤,長期使用,會使皮膚看起來更年輕。

洪盈蒂醫師進一步指出,另外,也可以用配合少許白芷、三七、人參、珍珠等打成細粉,以牛奶或蛋清調勻,於臉部清潔後敷在臉上,同樣可以達到美白及祛斑的效果,傳說武則天長期使用這個美容方,所以到了中年時仍像青春少女一樣年輕,仍可維持著美麗如玉的容顏。

唐代楊貴妃所用的「太真紅玉膏」也使後來清朝的慈禧太后愛不釋手,太真紅玉膏為楊貴妃的美容秘方之一,原方是以杏仁浸泡後研成細末,和珍珠粉、滑石粉各等份,經蒸過後加入少許的冰片,以蛋清調成膏狀,每天早上洗臉後敷在臉部,使用後可使肌膚更潤澤、更有彈性。

洪醫師指出,傳統中醫認為,丑時為肝經循行的時段,這是人體進行修復和再生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段,若人在這段時間內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則容易導致臉色暗沉的產生。接下來,是肺經行循行的時間寅時(凌晨三點到五點)。古籍《黃帝內經》有云:「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所以在這段時間休息,可以讓肺將體內的精氣帶到體表,滋潤營養人的肌膚。

卯時(凌晨五點到七點)為大腸經循行旺盛的時候,這人正準備起床上廁所。她強調,大腸的主要作用就是將身體消化代謝完的廢物排出體外,而排便不正常的人,長時間下來會導致許多的廢物堆積在體內,皮膚自然會長出許多青春痘。人在睡眠時身體同時也會進行修復和排毒的工作,久之有美容效果。

中醫也有傳統美白古方。洪盈蒂醫師表示,早在還沒有化妝品的時代就有許多美容古方流傳在宮廷,例如「益母草澤面方」、「太真紅玉膏」等,能使皮膚紅潤有光澤,使肌膚更滋潤、更有彈性。

洪醫師指出,像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所用的「益母草澤面方」,後世的醫書中也曾經收錄並改名為「神仙玉女粉」,這個方的做法較為複雜,必須採集全株的益母草,將其曬乾、粉碎後過細篩,然後加入適量的麵粉和水,調成雞蛋的大小,在曬乾之後還要放入爐中用微火燒製,做出潔白細膩的藥丸。

使用益母草澤面方來洗臉,不但會使覺得肌膚變得潤滑,臉上也變得有光澤,持續使用面色會逐漸變得紅潤,長期使用,會使皮膚看起來更年輕。

洪盈蒂醫師進一步指出,另外,也可以用配合少許白芷、三七、人參、珍珠等打成細粉,以牛奶或蛋清調勻,於臉部清潔後敷在臉上,同樣可以達到美白及祛斑的效果,傳說武則天長期使用這個美容方,所以到了中年時仍像青春少女一樣年輕,仍可維持著美麗如玉的容顏。

唐代楊貴妃所用的「太真紅玉膏」也使後來清朝的慈禧太后愛不釋手,太真紅玉膏為楊貴妃的美容秘方之一,原方是以杏仁浸泡後研成細末,和珍珠粉、滑石粉各等份,經蒸過後加入少許的冰片,以蛋清調成膏狀,每天早上洗臉後敷在臉部,使用後可使肌膚更潤澤、更有彈性。



◆ 鼻炎沒改善 會反應遲鈍、無精打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0.08.27

暑假進入尾聲,許多學子即將在9月再回到學校,但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反應遲鈍,無精打采,擔心即使開學後也無法專心於課業。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醫師吳宗鴻昨日指出,部分注意力不集中問題,與鼻塞、流鼻水等鼻炎症狀長期無法改善有關。

吳宗鴻表示,臨床上有位罹患過敏的女學生,從小早上一起來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水,平時常常鼻塞,用嘴巴呼吸,所以容易口乾舌燥,上課時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讀書成績不佳,曾在附近耳鼻喉科診所求診,但療效欠佳。

吳宗鴻指出,病患平時喜喝冷飲、暴飲暴食、常覺疲倦、身重、大便軟,中醫稱此為脾肺氣虛,也就是腸胃及呼吸系統功能不佳。

當發作嚴重時,醫師給予給予桂枝湯、麻黃湯加減;但症狀較減輕時,以治療脾氣虛體質為主,以小建中湯加減方為主。經3個月的治療後,患者過敏情形已大幅改善,注意力能較集中,囑咐多保暖,多運動。中醫認為,如果患者脾虛,也就是腸胃功能不足,產生水濕,使流鼻水清涕更加嚴重,可用小建中湯,五苓散加減用藥。

吳宗鴻進一步表示,過敏患者常有鼻癢、打噴嚏、流清鼻水、鼻塞的症狀,輕微者可能天氣變化大或季節交替時易發作,嚴重者幾乎一年四季都會發作,長期下來容易頭重、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反應也變得遲鈍。

長期為鼻塞、流鼻水所苦的患者,吳宗鴻建議按壓兩眉中央的印堂與鼻旁的迎香穴,能輔助改善不適症狀,迎香穴位於鼻翼外側和法令紋的中點,可左右按壓2-3分鐘,早晚各一次,主要可以通鼻竅,使鼻塞可以較緩解;印堂穴位於兩眉頭的中間,按壓可用以清頭明目,通鼻開竅。

醫師也建議,可用指關節或兩手大拇指及魚際部位在鼻樑兩側上下摩擦,使鼻子周圍溫暖,以雙手指腹對風池、印堂及眼鼻周圍進行指壓按摩,以輕微酸脹但不疼痛為佳。以雙手指腹對風池、合谷按壓也有助益。

因過敏性鼻炎影響而在開學前出現焦躁感學子,吳宗鴻建議少食冰品及寒涼的食材;想改善抗壓性,精神科醫師則建議,多補充B群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及五穀雜糧、深綠色葉菜、當季水果、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益生菌、烤地瓜等食物。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指出,即將進入幼稚園,或者準備升小學3年級、5年級的學童,將要面臨一群完全陌生的老師與同學,內心難免都會有焦慮與擔心,食用過多油炸、煎烤等高熱量食物及甜飲,很可能增加孩童的焦躁,建議以五穀雜糧、深綠色葉菜、當季水果等天然均衡的飲食為主。

若是過敏引起不適症狀,導致祝意力不集中,吳宗鴻表示,患者體質通常比較偏向虛寒,發作時,可戴口罩,溫暖鼻腔,避開過敏原,使發作減緩。平日宜忌食或少食寒涼、生冷的食物,如冰品、冰飲、瓜果,大白菜、苦瓜。可以多做運動如慢跑、游泳等,增加身體能量循環,調節免疫力,也可減輕症狀。

fsj 提到...

青少年睡太少容易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

中廣新聞/夏明珠 2010-09-02

美國的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慢慢改變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增加肥胖的機率,每天睡不到八小時的青少年,容易被垃圾食品吸引,女性所面臨的風險,又高於男性。

過去就有許多研究發現,睡太少容易變胖,新公布的研究則告訴你這多餘的熱量是從哪裡來的。

波士頓婦幼醫院的研究團隊,追蹤240名16到19歲青少年的睡眠模式,透過戴在手腕上的儀器,計算他們睡眠的時間,然後以訪談的方式,紀錄他們每天吃進去的食物,他們發現,相較於每天睡足八小時的青少年,睡眠不到八小時的人,平均多攝取百分之2.2來自於脂肪的熱量。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女孩因為睡眠不足而猛吃垃圾食品的現象又特別明顯。研究人員說,有可能是女性比較容易用吃來解決情緒問題。



◆ 睡不到8小時易改變飲食習慣 吸收高油脂而變胖

自由時報 2010.09.02

美國研究作者瑞德蘭(Susan Redline)今天表示,在240名16至19歲的青少年中進行睡眠研究,結果顯示,每晚睡不到8小時的青少年,比睡超過8小時的青少年吃更多油脂食物和零嘴,研究人員指出,睡眠不足會造成飲食慢性改變,增加肥胖機率,特別是青少女。

之前就有研究報告指出,睡不好會導致體重增加,而此次新研究說明了多餘的熱量來源,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睡不到8小時的青少年從脂肪獲得的熱量高出超過8 小時的2.2%,從碳水化合物取得的熱量則少3%。另外,研究小組也發現,每增加1小時的睡眠,有21%的受測者會降低進食高熱量的零食。

瑞德蘭指出,睡眠較少的人每天指脂肪攝取相對增加2.2%,長期下來會導致累積攝取變多,而罹患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機率也大幅提升。

瑞德蘭也指出,只有34的%受測者平均睡眠時間為8小時以上,美國睡眠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研究指出,青少年只每天至少要睡超過9小時,才算睡眠充足。

fsj 提到...

床上看電視、書 影響入眠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0/09/08

睡前應避免在床上看電視、看書,以免造腦部過度刺激,影響睡眠。三總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醫師張耀文表示,平常要避免失眠,應維持規律上床、起床的時間。同時,應避免睡前在床上看電視、或看書,以免不斷刺激腦部,不想睡覺,也影響入眠後的品質。

家醫科醫師張耀文表示,一般人對於睡眠,應有正確的認知,也就是睡眠充足即可,不一定硬要睡到七或八小時。還有,中午適當的午睡有助於恢復精神與體力,但是不宜睡太久,以免造成晚上反而睡不著。同時應維持規律的睡眠習慣,盡量維持固定的時間上床與起床。另外,應避免在床上看電視或是書籍,尤其電視節目的高聲光刺激作用,更可能造成夜晚睡眠品質的影響,最好讓臥房及床的功能僅提供睡覺使用為宜。

張醫師表示,白天充足的日曬,適度的體能運動,也能幫助舒緩交感神經的作用。以及避免睡前喝太多的水、晚餐吃得太飽、或是晚上作劇烈的運動,也會影響睡眠;但是緩和的運動是可以的。也提醒,適度的飲酒雖然可以有舒緩緊張焦慮的功用,但是喝酒並不會改善睡眠品質,過量的飲酒甚至會影響到睡眠。因此並不建議因失眠而飲酒。



◆ 24節氣/白露到了 注意養肺保暖

【聯合報╱本報訊】2010.09.08

今天(8日)是24節氣裡的「白露」,即將進入典型秋天節氣,白天覺得熱,入夜後轉涼,中醫師提醒,秋燥容易傷肺,不妨多吃養肺潤燥食物,且要留意保暖。

青春期學童服用轉骨方,白露正是合適調整體質的時候,但還是要看孩童體質,若氣血充足,睡眠、營養及運動都夠,不見得要吃轉骨方。

秋天萬物凋零,憂鬱情緒可能導致免疫力降低,要儘可能培養樂觀心情、維持規律生活。

fsj 提到...

焦點新聞-愛當夜貓族 小心熬 出一身病

邱俐穎 2010-09-19 中國時報

現代人習慣熬夜,易造成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罹心血管病機率高,高血糖、高血脂也伴隨而來

晚睡是現代人的通病,不論是熬夜工作、開夜車念書,還是上網聊天、打電玩,12點過後才上床的夜貓族愈來愈多,似乎愈晚精神愈好。

一項網路調查顯示,半夜1點過後才入睡的台灣民眾高達27.3%,1天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者占36.4%,真正睡滿8小時的民眾只有 8.2%。早睡早起身體好,熬夜傷肝、傷身每個人都知道,但在醫師眼中,超過晚上11點還沒入睡、或成人1天睡不滿6到8小時就算熬夜。

1天睡不滿6小時 就算熬夜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說,晚間11點身體開始產生內分泌激素,修復身體組織,分泌持續到凌晨1點半結束,所以超過11點入睡就算熬夜;中醫最忌諱熬夜,認為是對身體傷害最大的行為。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何一成也表示,好的睡眠能增強身體免疫力,長期熬夜睡眠品質不佳,容易影響身體內分泌跟免疫系統,造成身體跟心理疾病。

熬夜對人體的自律神經影響極大,交感神經興奮會影響內分泌,容易造成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達20%到30%;熬夜也容易使人體血糖代謝差,加上交感神經刺激,造成白天食欲增加,高血糖、高血脂很容易伴隨而來,造成肥胖;長期熬夜使大腦處在過度興奮狀態,容易情緒暴躁,該休息時,持續亢奮,長久下來很容易造成不易入睡的惡性循環,更會加重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

晚睡傷肝傷身 難「養陰存陽」

黃中瑀說,中醫典有「養陰存陽」之說,「陽」是激發身體動能;「陰」指儲備能量,為人體的動能提供能量來源,晚上人體氣血經絡循環走到膽經、肝經,膽經、肝經即是養陰的基礎,夜晚若沒有充足休息,就無法提供白天需要的能量。

熬夜容易造成過敏性鼻炎、筋骨痠痛,而肝火旺,讓人容易疲勞、口乾舌燥;熬夜尤其對女生影響遠大於男生,中醫說女生「以肝先天」,男人「以腎先天」,熬夜傷肝,造成人體含氧量不足,容易臉黃、暗沉,產生黑斑、雀斑,頭皮和臉易出油,卻呈現乾油狀況,容易脫皮,還可能造成荷爾蒙出現問題,造成生理痛、經期紊亂。

晚上11到3點熟睡 修復身心

要幫助睡眠,黃中瑀建議平時應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肝火大、便秘,睡眠量一定要充足,晚上11點到3點之間要達到深層睡眠,人體修復才會啟動,睡前半小時可按摩腳底的湧泉穴,能幫助身體放鬆。平時可多做慢而長的運動,如氣功、太極拳或是簡易的伸展操,過於激烈的運動反而會造成睡不著的反效果。

很多人挑燈夜戰一整晚,以為隔天或假日連睡十幾小時就可以一次補回來。何一成提醒,這樣極可能造成人體生理時鐘紊亂,日夜顛倒情形。如果要補眠,可以一天多睡1小時,或隔天中午小睡片刻,慢慢補回來。



◆ 常熬夜 應多補充維他命B群及C

邱俐穎 2010-09-19 中國時報

現代人夜貓子生活型態普遍,如何把熬夜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萬芳醫院營養室副主任魏賓慧提供日常飲食訣竅。預防保健可由日常飲食著手,關鍵在於補充維他命B群和C。

魏賓慧說,人體缺乏維他命B群容易感到疲累,長期熬夜容易緊張、焦慮、記憶力不佳等,平時可多吃富含維他命B群食物。維他命B群包含B1、B2、B6、B12及葉酸和菸鹼酸等,是人體細胞代謝的能量來源,還能保護神經組織細胞,安定神經,降低焦慮緊張的心情。

柳橙、草莓及深綠色蔬菜和豆類食品含有豐富葉酸,紅肉、乳製品中豐富的維他命B12,都能避免記憶力衰退,有助細胞修復和預防身體遭受疾病感染。長期熬夜容易造成皮膚乾燥、毛孔粗大,就要多補充維他命B6或菸鹼酸,在五穀雜糧、肝臟、大豆製品、蔬果中都可攝取到。

人體壓力大,身體氧氣消耗增加,如果想提神、提升體力,可多食用含維他命C的白蘿蔔、蔥蒜和洋蔥,天然的辛味具有不錯的提神效果。多吃柑橘、芭樂和奇異果等含維他命C蔬果,可幫助修復壓力對細胞的傷害,並提升身體防禦力。

長時間熬夜打字、上網,眼睛負擔不小,可從深綠和紅黃色蔬果中攝取「顧目」的β胡蘿蔔素,像綠花椰菜、胡蘿蔔、木瓜、甜椒、番茄等。

適合熬夜當下的食物,魏賓慧說,鈣質有助神經傳導穩定,喝1杯營養價值高的牛奶遠勝於高熱量的鹹酥雞、泡麵。蛋白質是人體精力來源,富含優質蛋白質和胺基酸的雞精、雞湯能幫助人體修補組織,並恢復體力。

fsj 提到...

黑眼圈除了睡眠不足 阻塞性鼻病也是肇因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0/09/21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陳曉鈞表示,黑眼圈問題除了常見的睡眠不足,還有常見的阻塞性鼻病,如鼻瘜肉,鼻中膈彎曲等所致。中醫也認為這雖屬局部病變,也與臟腑氣血失調有關。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黑眼圈可見眼睛下方的皮膚暗黑,如同熊貓眼,絕大多數有黑眼圈的人,可能患有阻塞性鼻病,如肥厚性鼻炎、鼻瘜肉、鼻中膈彎曲等所造成。原因是鼻塞的人,常是由於鼻子過敏導致鼻甲肉腫大,周邊組織靜脈的血流變緩,靜脈血液滯留在下眼瞼或色素沉澱而造成。且吸入的氧氣不足,動脈血帶氧不足便會呈暗紅色。

醫師指出,若本身又加上缺少運動,靜脈更瘀滯不通,也會使顏色更深。中醫認為,黑眼圈雖屬局部病變,也與體內臟腑氣血失調有關。在血瘀的前提下,黑眼圈患者體質多可見肝鬱化火,陰虛火旺,肺胃虛火和氣血兩虛的問題。

阻塞性鼻病黑眼圈中醫治療,可配合服藥或外治法。中醫師陳曉鈞表示,黑眼圈調理,可藉由內服中藥調整臟腑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才可對症治療,有效改善黑眼圈。若是因為阻塞性鼻病造成,將阻塞性鼻病治好,也就可以將黑眼圈治好。但像是鼻中膈彎曲的問題,多建議直接透過矯正術效果較明顯。

陳曉鈞醫師表示,黑眼圈常見因阻塞性鼻病造成,須先治好鼻病,黑眼圈才會跟著改善。中醫治療方法第一種是傳統的療法,以服藥為主,因個人的體質及症狀不盡相同,因此須辨證體質選擇適合的藥方。主要常見的藥方如有辛夷散,有效改善鼻塞;蒼耳散,適合用於治鼻塞屬傷寒類型者,較溫燥。還有小青龍湯,可幫助解表溫裡,也常用於感冒調理。以及葛根湯、半夏厚朴湯、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等,都有助於改善阻塞性鼻病,又能幫助配合臟腑的補氣功能。

陳醫師表示,不過針對屬於鼻中膈彎曲問題所導致黑眼圈的患者,只有透過矯正手術效果較明顯,服藥則效果不彰。或者,還可配合外治法,也就是用藥物直接塗抹或敷貼於鼻腔病灶之上,加以改善症候。一般外敷可使用本、白芷,天門冬研細粉,加入苦茶油。

fsj 提到...

OL電腦前忙不停 當心老得快

自由 2010.09.26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據英國整形外科醫師表示,女性長期在電腦前工作,可能會讓臉部提早老化,變成有雙下巴與大量皺紋的「電腦臉」。

專長肉毒桿菌整容的英國整形外科醫師普拉傑表示,必須長期在電腦螢幕前工作的專業女性很容易出現雙下巴、「火雞脖子」,額頭與眼周部位的皺紋也可能加深。

普拉傑說,在他的客戶中,長期坐辦公室的女性最容易出現提早老化跡象。「假如你是屬於那些在電腦螢幕前專心工作時,常常皺眉或瞇起眼睛的不幸上班族,長期下來你一定會長出皺紋。」

普拉傑指出,最讓人驚訝的是下頷有垂肉的女性數量大增,原因是這些女性經常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不動,「假如你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往下看,頸部的肌肉會逐漸縮短並鬆弛,最後就會長出雙下巴,許多主管級的女性都有這種困擾。」

普拉傑鼓勵客戶們在電腦旁擺一面鏡子,好隨時觀察自己是不是對著電腦螢幕皺眉,因為很多人在壓力大或專心思考時,經常不自覺地擺出一張臭臉,當她們從鏡子中看到自己憤怒、皺眉的表情時都嚇了一跳。

普拉傑建議,上班族應定期離開電腦起身走動,或把脖子往上往後伸展,就好像要親吻天花板一樣,這能讓平常很少使用、可能減弱而下垂的肌肉得到運動,此外還可把脖子由左往右伸展,每次停留數秒鐘,還有把電腦螢幕調高一點,避免讓視線朝下盯著螢幕看。



◆ 長期疲倦感 可能是氣虛

文/陳光華 2010.09.26 自由時報

30歲的小薰是一個辛勤的上班族,白天忙著一件又一件的案件,到了晚上,又常要準備隔天的簡報,幾年下來,她開始覺得精神不濟,四肢乏力;尤其是中午過後更明顯,還常伴隨注意力不集中、頭暈、頭痛、視力模糊、聽力變差,怎麼休息都仍然覺得很累,好像永遠睡不飽一樣,甚至連生理期都亂了。

困擾了好幾個月之後,小薰總算抽出時間到醫院看病,卻怎麼檢查都找不出原因。

其實疲勞是身心活動後,常見、正常的情況,但是一旦影響日常生活,可能就需注意了。現代人的生活忙碌,通常壓力也不小,像小薰這樣的上班族不在少數,門診常遇到這樣的患者,即使透過西醫檢查也沒有特定疾病名稱。

在 1988年,西醫提出了「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的診斷,用來描述類似的病況,具體定義如下:持續或反覆出現的疲倦,影響了原先生活、工作的活力,而這種疲倦與身體活動無關,在休息後,也不會改善,而且無法以其他原因解釋這樣的疲倦。

此外,還需出現以下症狀達4項以上,且持續6個月以上:短期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喉嚨痛、頸部或腋下腫塊、肌肉疼痛、多處關節疼痛,但沒有紅腫,頭痛、睡不飽、活動後疲倦持續超過24小時。

當然,疲倦背後可能隱藏許多原因,包括心臟衰竭、電解質不平衡、癌症等,需要醫師專業的判斷。

對中醫來說,這很可能是「氣虛」的表現。「氣」是一種有能量的物質,一部分由呼吸得到,一部分由身體產生。「氣」可以提供身體不同部分(肝、心、脾、肺、腎等)發揮特定功能,而且「氣」的數量會隨著使用而逐漸減少。

氣的量不夠,就是「氣虛」。一旦氣虛,身體的能量不夠,人就會覺得疲倦,這種疲倦常在活動後更惡化,休息後,稍微恢復。此外,身體不同部分的氣虛,還會合併其他的表現。例如:心氣虛可能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減退;脾氣虛可能出現腹瀉;肺氣虛可能出現活動容易喘;腎氣虛可能出現夜尿、腰痠。氣虛有很多原因,因人而異,需要中醫師實際判斷。

小薰因是氣虛,服用中藥2週,疲倦等症狀獲得改善,配合飲食、作息的調整,又能生龍活虎地應付每天的工作。(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fsj 提到...

早睡早起 有助長高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2010.09.28 自由時報

高二男生不甘心哥哥身高180公分、自己卻只有168公分,每天寫完功課就熬夜上網查詢如何長高的資料,不僅自行購買長高秘方服用,還遠從南投搭車到台中就醫,最後因父母擔心他還沒長高恐怕就先發瘋,主動帶他就醫,醫師發現他熬夜上網、且沒有運動,全犯了長高的大忌。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醫師潘天健昨天指出,該名高中生整天熬夜上網,聲稱為了搜尋長高的秘方,殊不知生長激素是在晚上10點以後開始分泌,主人不睡、生長激素如何分泌?「早睡早起」才有助於長高。

此外,潘天健表示,這名高中生平日不運動,又犯了長高的另一大忌,被父母帶來就醫時,生長板幾近密合,不論用什麼方法,其實已經沒有太多長高空間了。

潘天健醫師指出,他瞭解男生怕矮的心情,自己的父親身高168公分、母親152公分,家中三兄弟國中時最怕長不高,都是晚上10點就入睡,早上6點起床,根本不敢熬夜,有空就打籃球,也是為了長高。

潘天健的父親是中醫師,在三兄弟就讀國高中時,幾乎每隔1至2週就燉補有助於轉骨的中藥方給他們吃,三兄弟身高依序為178公分、176公分、174公分,潘天健認為,除了轉骨方,睡眠、運動一樣也不可少。

潘天健表示,轉骨方絕不是一方到底,或每個人吃的都一樣,所以秘方絕不可信,除因個人體質而異、需醫師辨症論治外,也講究男女有別,男生重補氣、女生重補血,不論男女、首先要服用活血化瘀、疏肝解鬱的中藥,然後才開胃健脾再補腎補氣血,這名高中生未經中醫師診斷體質就自行亂買轉骨秘方,又熬夜不運動,才會讓自己的健康「雪上加霜」。



◆ 保存體力提高效率 上班族四大秘訣

中廣新聞/劉剛 2010-09-28

在辦公室工作的上班族,很多人整天坐在電腦前,一天下來疲憊不堪,還覺得自己效率不高,沒完成太多工作。美國(哈佛商業雜誌)提出幾個建議,幫助上班族保持體力,提高工作效率。

(哈佛商業雜誌)說,上班族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就離開辦公桌,走動一下,或者上廁所、喝水,讓自己活動筋骨。此外要保持心情愉快,要心存感激,對同事多說(謝謝),這樣也能減輕工作壓力。

為提高工作效率,上班族要知道輕重緩急,先處理緊要任務,為避免干擾,最好不要接電話,不要查看email,也可以每天設定一個時間,集中回覆email。

(哈佛商業雜誌)提出的第四個建議是,找出自己的長處,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少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這樣就能讓自己快樂。



◆ 快看看脖子後面 皮厚變黑 當心糖尿病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2010-09-28

趕快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平常看不到的脖子後方,有沒有變黑或是皮層變厚?如果是,小心糖尿病恐怕已經悄悄上身。

根據TVBS新聞報導,一名男子以為自己的脖子黑圈是洗不乾淨的污垢,還被當成是衛生習慣太差,不過皮膚科醫生說,這是黑色棘皮症,跟糖尿病前期也大有關係。

醫生表示,黑色棘皮症與高胰島素有關,有些人甚至合併有糖尿病,肥胖民眾的脖子、腋下和腹股溝等皮膚皺摺部位容易產生,醫生建議體型較為肥胖的民眾,如果發現皮膚上有黑圈的狀態時,應盡速前往醫院檢查體內的血糖值。

不過醫生也強調,即使已經有了黑脖子也不要太擔心,只要均衡飲食,多作運動,控制體重,黑色棘皮症就會跟著消失。

fsj 提到...

跨國研究 秋冬出生比較早睡 夏天出生多夜貓子

文/周舒翎 2010.11.20 自由時報

時序入冬,許多人因為溫暖的被窩,容易讓自己的睡眠自動再延長一些,有些人甚至可以進入「冬眠」,難道睡眠也會因季節不同,對某些人有所不同?

在國際「睡眠」(SLEEP)期刊上,曾經有學者把出生的季節與睡眠習慣做了一番研究,發現在秋天與冬天出生的人,較出生於春天與夏天的人來得早睡一些,而女性的睡眠時間也相較於男性是睡得較長些。

這份跨國的研究涵蓋了西班牙1869位大學生,及義大利3851位的大學生,以MEQ(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測量出受試者的睡眠習性是傾向「夜貓子」?還是「雲雀型」?來看他們的睡眠與出生時節的關聯性。

光照時間影響睡眠

結果發現,受試者並沒有因國家不同,睡眠習性有所不同,倒是綜合性看到秋冬出生的男女性較春夏出生的人來得早睡,雖然早睡的時間並不長,大約早18分鐘,但已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不過起床時間沒有因季節而有所差異。

有一個說法是在出生時的白天光照時間可能影響其生理時鐘建立的狀況,秋冬的日照時間相對較短,所以也容易形成較早的入睡時間。

男性睡得較女性少

如果不考慮何時出生,男性的睡眠時間較女性短一些。研究提出其中一種說法為,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男性狩獵的特性相較於女性在家撫育的習性,可能影響其睡眠時間。

所以一個人的生理時鐘很容易受到白天的光照影響,就算是春夏出生的人也容易因目前的生活習慣中,白天的光照較多(尤其在起床時光照時間至少30分鐘),而使「睡眠生理時鐘」到較早的時間,以致較早想上床睡覺。

也許你可以看看家中的成員,是否在冬天出生的人,較傾向早些上床睡覺?夏天出生的人,容易形成夜貓子?若想改善這樣的狀況也不是不可能,只要現在開始每天在適當的時間接收到白天光照,你也能改變因出生季節所影響的睡眠習慣。

(作者為新光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