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hysorg.com/news183653973.html
January 25, 2010
物理學家一直在納悶氫(hydrogen),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是否能轉變成金屬,甚至成為超導體的可能性 -- 在這種難以捉摸的狀態下,電子可以毫無阻礙地流動。他們推測,在某種壓力與溫度狀態下,氫可被擠壓成某種金屬,甚至有可能成為超導體,不過要在實驗上證明這件事很難。
高壓研究者,包括 Carnegie 的 Ho-kwang (Dave) Mao,現在塑造出三種氫密集金屬合金(hydrogen-dense metal alloys)的模型並發現壓力與溫度傾向與超導態有關連性 -- 這大幅提升了我們對於這種豐富材料如何被駕馭的理解。這項研究發表在 2010 1/25 的 PNAS 線上版。
所有已知材料都必須被冷卻到一個非常低的、所謂的轉變溫度(transition temperature,過渡溫度),藉此產生導電性,這使得它們不適合廣泛應用。科學家已發現,除了透過化學操控提升轉變溫度外,超導性也能由高壓所引發。在界定能導致高轉變溫度之特性與壓力上,理論性塑模非常有幫助。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在特定溫度、壓力與組成情況下,塑造出三種金屬氫化物來自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在原子層次的行為研究)的基本特性。金屬氫化物是金屬在一晶格結構中與大量的氫結合而成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包括:三氫化鈧(scandium trihydride,ScH3)、三氫化釔(yttrium trihydride,YH3)以及三氫化鑭(lanthanum trihydride,LaH3)。
"我們發現,大約在 10 萬到 20 萬個海平面大氣壓壓力下(10 到 20 GPa),開始出現超導電性,那比相關化合物(那與四個氫結合,而非三個)的壓力低了一個數量級," Carnegie 地球物理學實驗室的 Mao 談到。"三氫化鑭約在 10 萬個大氣壓力下穩定,同時轉變溫度為 20 Kelvin,而其他二種則在大約 20 萬個大氣壓下,且 ScH3 與 YH3 的轉變溫度分別是 18 K 與 40 K。
研究者也發現,在超導臨界值下有二種化合物,LaH3 與 YH3,其彼此的振動能量分布比 ScH3 更加相似,且當這三種化合物發生結構性轉變(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時,轉變溫度都在此時飆到最高。
結果指出,超導態來自於電子與遍及晶格之振動能量的交互作用。當壓力高於 35 五萬個大氣壓時(35 GPa),超導電性消失了,且這三種化合物變成一般金屬。約 50 萬個大氣壓時,三氫化釔再度出現超導態,而其他則否。科學家把這種結果歸因於其不同的質量。
"此模型在類似溫度與壓力下,在這三種相關化合物的行為中,預測到特殊的趨勢,對於此領域來說,這個事實非常令人振奮," Mao 評論道。在此研究之前,焦點都放在具有四個氫的化合物上。三氫化合物的超導性在較低壓力下被引發這項事實,使得它們具有成為更多有用材料的潛力。這些溫度與壓力範圍很容易在實驗室中辦到,且我們希望看見一連串實驗能支持這些結果。在 Carnegie 的團隊已利用這類三氫化合物開始進行他們自己的實驗,來檢測這些模型。
※ 相關報導:
* General trend for pressurized superconducting hydrogen-dense materials
http://www.pnas.org/content/107/7/2793.abstract
Duck Young Kim, Ralph H. Scheicher, Ho-kwang Mao,* 液態氫有新「相」的證據
Tae W. Kang and Rajeev Ahuja
PNAS February 16, 2010, vol.107, no.7, 2793-2796
doi: 10.1073/pnas.0914462107
* 研究者重新發現水的結構
* 如何分解水分子?
* 量子波動為超導體中的關鍵
* 馴伏野蠻的聲子
* 理解行為模式:為何鳥群會行動一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