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3

戴思考帽激發創意 熱心公益與基因有關

◆ 戴思考帽 激發創意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11/today-int7.htm

自由 2011.02.11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澳洲科學家已發展出一種利用低度電流通過腦部,以達到提升創意之效的「思考帽」(thinking cap),而且初步測試結果令人振奮。他們說,這個將兩個電導體以橡皮帶固定在頭部、造型奇特的裝置,能暫時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更容易解決複雜的問題。

研究人員說,在六十人參與一項簡單數學解題的實驗中,戴著思考帽完成測試者,是未戴者的三倍之多。雪梨大學「心智中心」主任斯奈德說,該裝置能壓抑與認知有關的左腦,同時刺激與創意相關的右腦。不過,他也強調,戴上思考帽不會變得更聰明,也沒有幫助記憶的效果,「但若想重新審視一個問題,它就可以派上用場。」

他說,該研究的目的在於抑制匯集人生經歷的心理模板,協助使用者不受先前經驗的限制來看問題或所面臨的狀況。他補充說,這項研究是受到左邊大腦損傷,而創造力突增的事故受害者的經歷所啟發。

斯奈德團隊從前述實驗中發現,只要以低度電脈衝刺激受測者大腦十到十五分鐘,便可使其獲得新的思考模式,且應用時間可達一小時,解題率因而大幅提高至六十%。若無這類刺激,解題率只有二十%,「這是我們迄今所知最大幅度的認知強化效果」。他說,思考帽對藝術與解決問題有潛在的功能,雖然相關科學仍處於起步階段。



◆ 熱心公益性格 與基因有關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145597.shtml

【聯合報╱編譯組/法新社巴黎9日電】2011.02.11

最新研究指出,無私和熱心公益的性格可能會遺傳,尤以女性為甚。

換句話說,你人好不好,可能跟基因有關。

這項研究刊在9日出版的「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期刊。這項研究和愈來愈多研究機構研究成果相仿,顯示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先天」往往大於「後天」。

為分析基因因素,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科學家路易斯(Gary Lewis)與貝茨(Timothy Bates)檢視美國近1000對同卵與異卵雙胞胎,讓他們自我評估3項「親社會」領域:社會公益感、工作熱誠以及關心公眾福祉。

路易斯解釋:「同卵雙胞胎基因100%相同、異卵則是50%,因此可以藉由這項生物事實來檢視基因扮演的角色。」

研究人員詢問受試者的問題,包括他們是否願意負擔更多費用,好讓窮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能夠享有醫療資源。受試者必須以1-10指標,回答他們對問題的看法。

研究顯現,最慷慨的是女性同卵雙胞胎;男性的差異則較不明顯。

若同卵雙胞胎所得結果與異卵雙胞胎如出一轍,則表示環境因素是塑造人格的主因。

※ 相關報導:

電腦壓力症候群:電腦出問題就抓狂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補充腦傳導物質 治療自閉症有解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2011.02.12 自由

自閉症有解了!馬偕醫院日前接獲一名有發展遲緩、自閉等症狀的男童,診斷發現他的腦內神經傳導物質─GABA(伽瑪氨基丁酸)可能有缺乏現象,經補充治療短短數週,男童不僅開始嘗試使用他會的單字說話,還拉著家人想要走路,進步明顯,讓家人也嚇了一跳。

並非所有病人都適用

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達雄指出,過去國外雖有研究發現GABA缺乏可能與成人精神疾病,甚至自閉症等相關,但大多是解剖屍體大腦所獲得的結論,這可能是第一次在臨床病患身上證實GABA缺乏與自閉症狀有關。

不過,並非所有自閉症都可以比照治療。林達雄指出,一定是要證實是GABA不足所致,才可能採取相同治療。且相關診斷並不容易。

林達雄說,這名患者到3歲多仍無法自行行走,也缺乏語言表達與溝通,並且生氣還會咬手。經過小兒神經科、精神科及遺傳專科醫師經過多項生化檢查後發現,該名患者可能因為特殊酵素的缺乏,導致腦內無法製造足夠的GABA。

團隊使用原本是用來治療一種因大腦引起抽筋症狀的藥物用來調整患者腦部GABA形成,短短一週、就看到患者的症狀明顯改變,不但試著講話,開始有了學習、講話、走路的動機,也與人有眼神接觸。

林達雄指出,GABA是人體相當重要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負責降低神經細胞膜電位,抑制神經衝動或者神經訊息傳遞。就像腦部的神經開關。

平常GABA可以抑制或阻斷神經細胞過度興奮,防止大腦變成過度刺激,讓身心狀態寧靜、平和及放鬆下來。當GABA系統不正常,可能使得部分腦部區域一直處於關燈狀態,一些區域則始終在亮燈。

過去有科學家發現,當腦內GABA系統受阻,將導致細胞損傷,出現自閉症狀。醫學文獻也指出,有些精神方面疾病患者,身體缺少GABA這樣的神經傳導物質。幸好現有的藥物已經針對GABA系統的調控,可以用新的治療方法治療自閉症。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神經科醫師王煇雄則認為,這應該是非常少見的罕見疾病個案。他認為,自閉症迄今成因仍然不明,並非所有人都能比照辦理。

醫師提醒民眾,坊間雖有部分保健食品宣稱內含GABA,但這些食品吃下肚後就會被分解,無法直接補充腦部的GABA。



◆ 均衡飲食 有助對抗憂鬱症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 2011.02.12 自由

均衡飲食,有助於對抗憂鬱症!有罹患憂鬱症的患者,不願服用抗憂鬱症藥物,嘉義醫院心醫學科主任許哲華建議患者,從飲食著手,獲得不錯的效果。

許哲華指出,五穀、蔬果、魚、瘦肉、堅果等對減緩憂鬱症患者的病情都有很好的助益,例如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 3 多元不飽合脂肪酸。

學術研究顯示,Omega 3 具有維護神經和抑制過度發炎反應的功能,多攝取含有Omega 3的食物,與用抗憂鬱藥有類似作用,能調整神經傳導路徑、自律神經系統。

像乳酪、香蕉、馬鈴薯、豆腐、各種堅果、南瓜子等,含有色氨酸,可增加大腦中的血清素含量,穩定情緒;攝取含維他命B群、維生素C、類胡蘿素、鈣等食物,有助於穩定神經系統,減少焦慮;含鎂的食物如魚、瘦肉、芝麻等,則可降低幻聽、幻覺。(見表)

許哲華表示,臨床上,有時會遇到憂鬱症患者及家長願意接受心理治療,卻不願服用藥物,或未定時服用藥物,導致治療效果不佳。事實上,患者只要能配合醫師用藥,副作用問題並不大,若能注意飲食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控制病情的效果更好。



◆ 兒童缺鐵性貧血 當心影響學習力

文/蔡妍心 2011.02.13 自由

門診中,有時會有家長帶著臉色蒼白的孩子來求診,或是因其他原因做血液檢查發現有貧血情形的孩子,經轉介來就診。經病史詢問及基本檢驗發現是缺鐵性貧血的個案。

鐵質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礦物質,身體的血紅素合成及很多細胞的正常運作都需要鐵質。「鐵質缺乏」是目前世界各國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尤其容易發生在6個月到兩歲的幼童,其次是青春期快速發育中的青少年。

◎缺鐵的原因大致上分為:

●攝取不足。

●需求量大於攝取量。

●從血液流失等三大類。

◎下列情形容易發生鐵質攝取不足:

●早產兒或低體重出生的嬰幼兒。

●純母乳哺餵且副食品添加不理想的6個月到兩歲大的孩子。

●長期偏食的孩子。

有慢性腹瀉或其他腸胃吸收功能障礙的孩子也容易缺鐵。身體正值快速生長的青少年,尤其是已經開始規律來月經者,鐵質的攝取也容易跟不上身體需求而缺鐵。

門診中,也遇到一些病例是為了想要保持纖瘦身材而長期節食的青少年。至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因出血導致的缺鐵,以急、慢性的胃腸出血、月經過多或長期流鼻血等較為常見。

貧血只是缺鐵表現的一種,多方的研究已經證實,長期缺鐵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及注意力,運動協調性和心智、語言發展等都會不如理想。更嚴重者會出現倦怠、呼吸急促、心跳過速併有雜音等問題。這些情形可以經由醫師檢查診斷後,給予3到6個月的口服鐵質,直到改善貧血狀況。

(作者為台北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fsj 提到...

信念療法 打敗退休症候群

文/陳進明 2011.02.14 自由

75歲的王伯伯有暈眩宿疾,這次是第三次發作,每次發作的時間都很長,得要幾個月才會改善。

他第一次發作時,醫師幫他做了完整的檢查與檢驗,並沒有找出特殊的問題,告知他是內部平衡的問題;但他還有長期失眠的問題,不吃安眠藥無法入睡。

醫師看過王伯伯的狀況後,認為焦慮是造成他暈眩和失眠的原因。尤其是他的失眠已經造成心理依賴,有時候已在床上躺著躺著就快要睡著了,才驚覺忘了吃藥,特別起床「補」吃安眠藥。

醫師再深入了解王伯伯的狀況,發現他在年輕時的軍旅生活,經過大小無數戰役,那時的工作是忙碌的,只要是忙完了,倒頭就可以呼呼大睡;反倒是退休後,他的生活頓失重心,卻也讓他不自覺用「放大鏡」將原本生活上的小狀況放大來看。

例如王伯伯會因為前一天晚上睡不好,第二天晚起床而有很強烈的罪惡感。因此,每天晚上9點、10點左右,他就會感到焦慮,躺在床上,很努力地閉著眼,想要趕快睡著,以免第二天沒辦法像以往從軍時,一樣健康早起。愈是這種惡性循環的焦慮情緒,也讓他愈不可自拔地在晚上吃安眠藥助眠。

醫師診斷後判定,王伯伯罹患的是「退休後症候群」,必須用「信念療法」治療。

首先他教王伯伯要經常告訴自己:「我可以自在地睡著!」並且不斷告訴自己:「我信這樣的念頭、想法一定會實現。」

為了避免這個信念不堅定,醫師請他回家一定要「做功課」,找一些勵志的書來看,也要去參加一些人生講座,再定期回門診與醫師討論情緒的處理狀況。

其次在出現負面情緒時,例如前一天睡不著的焦慮感及第二天晚起所產生的罪惡感時,必須去面對及想一想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緒?…結果王伯伯發現,原來這些負面情緒只是他的習慣,及身為軍人的信念使然,其實即使他晚起,也不會造成自己或者長官、他人的任何損失。

醫師並建議王伯伯在社區中,加入志工服務的行列,讓他可以再次發揮他的文書行政能力,並協助辦理各種活動,包括健康講座等,讓他的生活有重心。

王伯伯的狀況後來便逐漸改變,已經可以與同袍自在地談天,睡前不會再有焦慮,雖然仍有失眠情形,也還需要服用安眠藥,但已經大幅地減少依賴性。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 相關報導:

* 睡錯了,難怪那麼累!一夜好眠的訣竅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815

但你可能想不到,女人天生有比男人好睡的根基。「女性荷爾蒙是天然的安眠藥,」高醫睡眠中心執行長、神經內科醫師徐崇堯解釋,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黃體素跟安眠藥一樣,在腦中都作用在相同的接受體:GABA(γ-胺基丁酸)。

fsj 提到...

5歲童 大腦卻像80老?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2011/02/15

有些嚴重貧血病童,年齡雖然只有五歲、十歲,但大腦卻像八十歲,飽受「寂靜型中風」(silent stroke)摧殘。

美國德州大學最新研究警告,小孩子嚴重貧血,很可能出現「寂靜型中風」。這類「寂靜型中風」兒童患者常出現學習遲緩、認知缺陷等問題,因而很容易受到忽視、誤診。

「寂靜型中風」大多不會馬上出現症狀,卻會引起長期認知障礙、學習障礙,過去研究顯示,嚴重貧血的兒童,尤其是鐮狀細胞疾病引起的貧血患者,特別容易罹患「寂靜型中風」。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中風協會舉辦的二○一一年國際中風學術研討會。

這次研究人員驚訝發現,不只鐮狀細胞疾病病童容易有「寂靜型中風」,其他會引起貧血的疾病、意外,如癌症、腎衰竭或車禍創傷失血等患者,也都可能出現中風。研究人員發現,部分五歲、十歲嚴重貧血病童,大腦卻像八十歲老人。

研究計畫主持人是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兒童神經醫學科醫師麥可‧道林(Michael Dowling)。他表示,對於研究結果,家長、大眾不用過於恐慌,不過醫師在診斷、治療嚴重貧血病童時,最好思考一下,病童可能有「寂靜型中風」,千萬不要輕忽其嚴重性。

這項研究計畫雖然只有五十二位兒童參與,不過醫學專家相信,許多醫院、患者應該也有相同症狀、問題。52位嚴重貧血病童中,有二十二人罹患鐮狀細胞疾病,另外三十人因其他原因引起嚴重貧血。這些病童都接受了新型核磁共振攝影檢查(MRI),結果發現,二十二名鐮狀細胞疾病病童中,有三人出現「寂靜型中風」跡象,另外三十名嚴重貧血病童中,則有七人出現「寂靜型中風」病徵。

患者因為嚴重貧血,使得大腦氧氣太少,中風患者雖然沒有半身無力等明顯中風症狀,但大腦卻持續受到損害。研究人員提醒,小孩一旦出現臉色蒼白、容易疲累、心跳快速等症狀,就要懷疑可能已嚴重貧血,只要到醫院驗血,測一下血紅素,就能知道是否貧血。



◆ 顱內插斷刀 4年沒發現

【世界日報╱北京15日電】2011.02.15

37歲的雲南元江男子李福1月檢查中意外發現,一把10厘米斷刀四年來一直插在顱內。醫生稱,一把刀在神經、血管密集的顱內存在四年多,堪稱奇蹟中的奇蹟。

武漢晚報報導,李福以駕駛摩托車拉客維生,2006年9月21日晚上10時,後座上的客人拿出刀子搶劫,在反抗過程李福右下頜處被刀捅傷。李福被送往元江縣當地醫院,當時並未檢查出其顱內留有斷下的刀片,醫生縫合傷口後打了消炎針。當時沒有住院,也沒有做進一步的檢查,想不到會有刀子留在頭裡。

報導說,李福傷勢慢慢好轉,可是從此以後,口腔就經常發生炎症,伴隨口臭等症狀,用手按太陽穴,耳朵、頭等部位就會疼。四年多來持續存在間斷頭痛、口腔流血,發炎的時候不會吃東西,甚至稀飯和湯也喝不了。

今年1月24日,李福在元江縣醫院照了X光檢查時,被告知頭部有金屬物體,後來轉院做了更準確的CT和血管成像檢查,確定「藏在」顱內的是一把長達10厘米的斷刀。日前經過四個小時的手術,醫生終於將斷刀取出。

fsj 提到...

用手機撥「愛」的密碼 人也有fu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法新社華盛頓十六日電】2011.02.17

16日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手機鐽盤上按撥對應類似love這類字眼的數字,能在我們的心中激發該字的意涵,進而讓人感到愉快。

德國心理學家托波林斯基進行系列研究後,得出上述結果。他在一項實驗中,發給受測者一支鍵盤上只有數字、但隱去對應字母的手機,然後要求數十位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士按撥對應若干文字的電話號碼。

受測者被告知,實驗旨在測試鍵盤上不同數字組合的人體工學效果。有些人不自覺地按撥對應正面字眼的數字組合,像是54323對應德文Liebe,意思是「愛」,相當於英文中的5683(love);或是787263對應德文Strand(海灘),相當於英文中的787263(strand)。

受試者也同樣撥打對應「負面」意涵的數字組合,像是7245346對應德文Schleim(黏液),或是35363對應德文Elend(悲慘)。

受測者按撥這些數字組合後,被要求以0到10的數距,對按撥號碼組合的愉快體驗評分。托波林斯基的報告指出:「受測者喜歡按撥隱含正面字義的數字,甚於按撥負面字義的數字。這項發現顯示,單是按撥暗示這些字義的鍵,就能引導出對應字眼代表的情緒意含。」



◆ 3歲腦缺損男童存活 生命的奇蹟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2.17

一名出生後被診斷出缺少小腦與橋腦 ( Pons) 的男童,曾被醫生評估無法繼續存活,其結果卻令主治醫師震驚,這位目前已經3歲的男童,已經能從簡單爬行到可以學著站立,並開始走路,令人驚嘆他的生命力。

現年3歲居住在紐約市的切斯布里頓(Chase Britton)由於提早出生,加上其視力不佳幾近全盲,當時的主治醫生更進一步發現他腦部竟缺少小腦,不僅令主治醫生訝異,甚至已經判斷他應該無法繼續存活,不過,目前在復健科醫師的協助下,他恢復速度不僅超乎異常,已現在從爬行到現在已經開始學走路。

由於在懷孕時超音波顯示布里頓腦部中的小腦還在,位於華府的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醫師佩羅西斯對此表示,「嬰兒在出生後卻沒有小腦,這種情況不僅罕見也無理由可以解釋,」目前在特殊幼稚園擔任他老師的舒爾倩表示,「從醫師的診斷結果來看,他是根本無法站立或走路的,但他卻做到了。」

布里頓的母親熙瑟在接受訪問時也表示,人們會認為他的情況是場災難,不過每個人看生命的角度都不一樣,抱持生氣或感激接受的態度因人而異。」

目前家中還需照顧13歲哥哥的母親熙瑟也表示,「雖然他進步速度緩慢,但我發現布里頓喜歡逗人笑,我一直覺得他來世上的目的就是使人開懷。」

醫生認為布里頓的症狀可能是當初母親懷孕時胎兒受損或基因異常造成,不過成功活下來的布里頓也已經開始每日學新單字,包括訓練如廁以及使用iPad。

fsj 提到...

治禿有新法 美發現新化合物

【Upaper╱中央社】2011.02.18

1項研究16日指出,檢視壓力如何影響腸道的美國研究人員,偶然發現1種強烈的化學物質,而這種化學物質能幫助老鼠重新長出毛髮。

實驗發現,藉由阻斷壓力荷爾蒙能幫助老鼠重新長出毛髮,效果比使用治療禿頭的生髮藥水成分敏諾西代還要好,不過目前還沒經人體實驗。

研究指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及退伍軍人輔導會會發現這項化學物質「完全出於意外」。

科學家將老鼠基因改造,用意是讓這群突變老鼠體內,分泌出過多的壓力荷爾蒙CRF,讓他們因長期處在壓力下使背部毛髮脫落。接下來在老鼠體內注射1種稱做astressin-B的化合物,目的是阻斷CRF,研究人員再去看腸胃道功能是否有所影響。

儘管一開始並看不出效果,研究人員仍持續5天療程,完成腸胃道檢驗後,再把他們放回和有毛髮的對照組一起。

經過3個月,研究人員回頭去找這些歷經長期高壓的老鼠,然而卻發現,他們無法分辨實驗組與對照組,因為這些老鼠的背部都已長出毛。

研究還發現,阻斷壓力荷爾蒙不僅幫助生出毛髮,似乎還有助維持髮色不變灰的功效。

更讓研究人員感到詫異的是,僅僅5天的療程,居然可讓生髮的效果持續長達4個月。



◆ 妙齡女「迷走神經異常」 一天昏8次

【聯合報╱記者苗君平/台中報導】2011.02.18

台中市兩名20餘歲女子動不動就昏倒,有時一天昏倒達8次,原來兩人罹患「迷走神經異常」;醫師說,70%的突然昏厥與迷走神經異常有關,若時常發作影響生活作息,應儘速就醫。

院方表示,迷走神經異常目前無有效治療方式,但患者在感到昏厥將發生時,建議雙手反握向前拉,並交叉雙腳,有助血壓升高,能夠減少昏厥發生率。

台中25歲張小姐說,她在貿易公司上班,3年前開始有突然昏倒的現象,有時一天高達7、8次,讓同事都飽受驚嚇。她說,最嚴重一次是3個月前,當時在家中洗澡,全身沒有穿衣服突然就昏倒。

家人聽到「碰」一聲,打破浴室門衝進去將她搖醒,「還好沒跌進水中或撞到浴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20歲住台中的女大學生平均每周昏倒一次,前陣子與家人爬山,半途突然不見蹤跡,家人沿路找,發現她倒在路旁草叢內,趕緊叫醒她送醫;她同時還出現語言無法溝通等症狀,多次與醫護人員「雞同鴨講」。

光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炳賢確認兩人都是迷走神經異常。他說明「迷走神經」負責傳遞訊息,將血液傳達到腦部,患者昏厥可能是訊息沒有傳出,造成血壓下降,腦部血液不足,才會突然昏倒,迷走神經異常好發20到40歲的人,大部分患者一生中極少發作。

黃炳賢說,50歲以下約有75%曾有一到多次昏厥情形,其中70%是迷走神經傳導異常,其他30%可能是心律不整、主動脈梗塞等,可透過腦波、心臟超音波、斷層掃描等確認病因。



◆ 基因突變 厄瓜多矮人沒糖尿病

【Upaper╱中央社】2011.02.18

16日公布的研究報告表示,厄瓜多偏遠山區的矮小居民幾乎從未罹患癌症或糖尿病,這或許是受到侏儒症突變基因的保護。

刊登在「科學轉譯醫學」期刊上的報告指出,國際研究員對住在安地斯山外緣的100名異常矮小者及其1600名正常身高的親屬,進行22年追蹤。

這些矮小居民罹患萊倫症候群,因為基因缺陷,以致生長激素作用受阻礙。20多年來,這些罹患萊倫症候群患者當中,無人罹患糖尿病,僅有1人診斷出患有卵巢癌,但在接受治療後就沒有復發。

據研究,和這些患者居住在同一地區,身高較高的親屬當中,5%罹患糖尿病,17%得到癌症。

由此可見,生長激素或許就是罹患疾病的原因,因為其他基因及環境風險因子都相同。

fsj 提到...

研究:學習外語可延緩大腦退化

法新社/陳怡君 2011/02/19

(法新社華盛頓18日電) 研究人員今天在美國主要科學會議上提出,使用1種以上語言能保護大腦免於認知功能下降,並有助應付多重工作。

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的拜阿里史托夫(Ellen Bialystok)在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年度會議上表示,研究指出,能運用雙語、甚至稍長後再學習第2語言,都可以減緩大腦若干關鍵功能退化。

研究共同作者拜阿里史托夫發現,會講超過1種語言的人,和使用單一語言的人相較,診斷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的時間晚4.3年、發病期晚5.1年。

阿里史托夫在會議上告訴記者:「雙語使用者之所以會有這樣強而有力的機制,包括能保護大腦免於失智的早期症狀,其中1項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功能活躍。」

「即使你從40、50、還是60歲才開始學語言,並不大可能成為雙語使用者,不過卻能使大腦功能活躍;透過這項非常投入和密集的活動,對認知儲備(cognitivereserve)有相當助益。」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神經學系的史登(Yaakov Stern)對認知儲備下的定義是,動員腦中網絡連結、使大腦表現極致的能力。(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左眼被撞 老花眼意外消失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011/02/20 自由

一名62歲男子春節期間路過時,正好有人放鞭炮,沒想到他被鞭炮彈起的奶粉罐打到左眼,原本左眼有100多度遠視、300多度的老花眼,卻因為這個意外,老花眼竟變好了,但原來的遠視卻變成近視,現在看報紙可以不用再戴老花眼鏡。

該名男子喜出望外,到三軍總醫院檢查,原來是因為奶粉罐打到眼睛,結果導致眼球內的水晶體往前移動,因而幸運改變視力。

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這名男子非常很高興自己的視力有這樣的轉變,卻又因為不放心,所以到醫院來就診,經檢查發現,他的左眼已經完全沒有老花度數,而原來的遠視100多度卻變成近視200多度,診斷為「外傷性水晶體移動」。

呂大文進一步指出,眼球水晶體主要是靠懸吊韌帶掛住,一旦受到外力撞擊就會斷掉,如果力量不是很大,水晶體反而會往前移位,遠視度數會下降、但近視度數就會增加;如果水晶體是往後移位,遠視度數就會增加、近視度數就會減少,一般來說,水晶體有1毫米的移位,度數就會有300度左右的改變。

呂大文表示,過去臨床上曾有病患的眼睛遭汽車安全氣囊猛力撞擊,結果駕駛的眼球水晶體往後掉到玻璃體內,駕駛的遠視一下子增加到1000度,另外,也曾有修車工人被修理汽車的皮帶打到眼睛,眼球水晶體也是往後掉到玻璃體內,同樣遠視也增加到1000度。

不過,像這名男子因為撞擊,眼球水晶體反而往前移位的案例,則是前所未見,主要是撞擊力不是很大,也很幸運。原本有的遠視及老花問題因此受惠,但「外傷性水晶體移動」,眼壓會變得較高,這名男子的左眼壓一量有27(正常人則在20以下),日後較易引起「次發性青光眼」,於是呂大文醫師開了降眼壓的藥給他使用,並請他定期回診追蹤。

fsj 提到...

精神病患增多 文明病蔓延

【周志豪/台北報導】2011-02-24 中國時報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昨公布至去年底止全市身心障礙人口數為十一萬四千六百六十四名,其中六成以上為肢障人口。而與前年相比,增加的二○二一名身心障礙者,集中在慢性精神病、失智症與自閉症等心理障礙人口,顯見北市文明病蔓延。

據統計,去年底北市全市已累計有十一萬四千六百六十四名身心障礙人口,占全市人口四.三八%,較全國身心障礙人口比率約二%高出一倍。

依障礙成因區分,以疾病因素最多,有七萬六千六百廿九人,占身心障礙總人數六六.八三%;其次為先天因素一萬一八四二人,占十.三三%;意外事故造成身心障礙者也有四六九○人,占四.○九%。

再就障礙類別區分,屬肢體障礙者共三萬一千八百四十一名,占北市身心障礙總人口數廿七.七七%最多;多重障礙一萬四千五百九十三人,占十二.七三%居次;慢性精神病患一萬四千三百四十六名,占十二.五一%排名第三,首次擠入前三名。

與九十八年比較,去年身心障礙人口數雖增加二千零廿一名中,新增人數成因幾乎全集中在疾病因素,共新增二千六七八件。

其中慢性精神病患增加五九二人,重要器官失去功能三二八人,此外失智症三百廿人、自閉症二○三人,則分居第三與第五名,顯見隨醫療品質提升與北市都市化程度深化,身心障礙肇因已逐漸轉以心理性文明病為主。



◆ 改變生活習慣 減緩心理疾病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1/02/24

憂鬱症、焦慮症等身心疾病患者若能改變一下生活型態,可以幫助改善病情。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指出,憂鬱症、焦慮症患者多運動、多到戶外走走、多幫助他人,都有助減緩病情,且減緩病情效果和藥物治療不相上下。

精神病學專家羅傑‧華許教授擔任研究計畫主持人,他稱這種治療方式為「治療性生活型態變動」(TLC),像營養、人際關係、放鬆技巧、宗教信仰等也和身心疾病治療有關。

華許教授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所發出的新聞稿中指出,「治療性生活型態變動」對身心疾病患者大有好處,不但有效,且花費不貴,患者還能真正享受生活。比起藥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副作用少,且比較不會引起併發症。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網站(American Psychologist)。研究結果發現,運動不只能讓人感覺良好,還可以幫助學童提升學校表現,成人也可以藉由運動改善認知表現,年長者規律運動,有助減緩記憶退化,運動也有助大腦神經元形成。

身心疾病患者也要特別注意飲食。研究也顯示,食用大量蔬菜、水果與魚類食物,或可提升學童課業表現,維持成人認知功能,減輕精神分裂症、情緒障礙症狀。

身心疾病患者若能參與宗教、靈性活動,將心思焦點放在愛、饒恕,有助減輕焦慮、憂鬱、藥物濫用等困擾。如果多多參與公益活動,服務他人,對身體、心理健康都大有益處,或許還可以延長壽命。



◆ 多社交活動老人 生活自理能力強

【Upaper╱新華社】2011.02.24

美國1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常參加社交活動有助於人,在年老時維持生活自理能力。

美國芝加哥拉什大學的研究人員對954名成年人進行了長期跟蹤調查,得出了上述結論。在研究開始時,被調查對象生活都能完全自理。研究期間,他們每年接受體檢和智力測試,並提供平時參加社交活動的信息,如外出就餐、參加志願者活動、與社區其他人士交往等。

目前被調查對象平均年齡為82歲。調查結果顯示,經常參加社交活動的老人更容易保持生活自理能力。與較少參與社交的人相比,社交活躍的老人在進食、洗澡、穿衣或上廁所等事務方面保持自理能力的幾率要高出1倍;在打電話、做飯以及自行吃藥等日常活動方面保持自理能力的幾率則高出50%。

研究人員說,社交活動可增強神經系統和骨骼功能,從而起到防止體能衰退的作用,這可能是防止老年人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fsj 提到...

王正方:上網太久會變笨嗎?

【聯合報╱王正方】2011.02.25

上網太久容易感冒;因為很多電腦有病毒。(這笑話夠冷的)

某教育專家說;讀網上的文章純粹是浪費時間。網路名作家呼籲,e世代要心胸開闊,大度包容。

收音機使用了卅八年,全球才達到五億聽眾。臉書推出不到兩年,便有五億用戶。歐巴馬夫人禁止她大女兒用臉書,怕耽誤學業。

現代人離開網路就活不下去,每日上網八到十個小時,司空見慣。

半年前,某全球性的新聞台做專訪,題目是:長時間上網的人會變笨嗎?記者遍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他們的話模稜兩可,多在比較正反兩面的論點,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許是網際網路風靡世界太快,還沒有足夠的研究數據作出結論。也可能是因為全世界有網友十多億,眾怒難犯,誰敢說什麼?

e世代的兒童,網路陪伴著他們長大。有位八歲男孩,智商很高,父母都是名校博士,他清早起來便在網上瀏覽一兩個小時,搜尋各網頁。舉凡國際時事,大小八卦,都了然於胸。熟悉各種電腦遊戲,講解的頭頭是道。建議我們來玩一次這個新遊戲吧!屢屢被他拒絕,因為他從沒玩過,也不想嘗試。

這孩子只是個觀察著,不參與,不玩遊戲,不願意承當輸贏的壓力和責任,在虛擬世界中雲遊,最是快活。他的父母很擔心,孩子不合群、內向、害羞、朋友少,將來長大了,他的組織力、社交能力、領導能力能夠得到正常的發展嗎?是因為他天性如此,還是每天上網的時間太多?很難有結論。

電腦網路提供了幾乎是取之不盡的資訊(Information),便利人群。現在的大學生研究生省事多了,鍵入關鍵字彙,寫報告、論文的參考資料就在眼前,不必勤跑圖書館,副作用是千古文章一大抄,已防不勝防。

雖然不如古人一樣的博聞強記,各種資訊也能隨手(指)拈來,能說這人笨嗎?但是不能善於使用累積的資訊,只是一具八卦機器,在社交場合能接上多種話題而已。

具有目的性的資訊搜集,整理出來可以發揮一定的功能,稱之為情報(Intelligence)。更進一步將它分析、系統化,研究出個中因果關係,歸納出百試不爽的規律和理論,便是人類的瑰寶;知識(Knowledge)。再上一層樓曰:智慧(Wisdom)。如何才能達到智慧這個層次,眾說紛紜。佛經上說戒、定、慧,先要持戒,進入禪定,然後開智慧。愚魯凡夫如我,並不敢妄置一語。

人類文明中最珍貴的正是知識和智慧。做一個花長時間看網頁的觀察者,沒有時間去「行」,去體驗,又怎能掌握到真正的知識,或是和智慧發生關聯呢?知而後能行,行而後能「證」,證得之後方是真知識、真智慧。

大導演Stanley Kubrick的經典科幻片:二○○一太空漫遊;太空船上的電腦叛變,要操控一切,後來被聰明的宇航員將它解體。電腦網路應該為人類所用,如果反過來人類被電腦網路催眠、奴役,沒晝沒夜的坐在它面前發傻,看八卦、玩遊戲、閑磕牙,消磨來去如箭的寶貴光陰,也就不必去問那個笨與不笨的問題了。(作者為電影導演)



◆ 爸媽迷電玩 女嬰皮包骨活活餓死

【聯合報╱記者賈寶楠、鄭國樑/桃園縣報導】2011.02.25

桃園縣消防人員前天接獲緊急救護,對象是剛滿周歲祝姓女嬰,發現她早已死亡,瘦得兩眼凹陷,整個臉像「骷髏頭」,檢警看了都嚇一跳,懷疑她是受虐被餓死。

「女嬰瘦得只剩皮包骨,簡直就像難民!」檢警表示,女嬰重不到五千公克,約只有正常周歲兒(十公斤)的一半重。女嬰母親曾領有智障手冊,疑沉溺電玩遊戲疏於照顧,將在下周三解剖釐清死因。

女嬰父母異口同聲喊冤,表示有照幼兒手冊餵養,女兒是第一胎早產,生長緩慢常生病,周歲還不會坐和爬,連翻身也不會,前天中午餵食奶粉後,下午三時發現女兒死亡,真的是意外。

桃園縣消防局前天傍晚接獲女嬰的父母親求助電話,到場發現女嬰已斷氣,立即報請檢察官相驗。「用皮包骨形容一點不為過!」檢察官陳詩詩看到女嬰瘦弱的樣子,倒抽一口氣,四肢骨骼幾乎清晰可見,眼眶深陷,活像「骷髏頭」。

陳詩詩當場質問家長:「別人的小孩都當寶,為何她這麼瘦小?」認為女嬰家有三個成人工作賺錢,母親還登錄十多個遊戲網站帳號,屋內卻到處髒亂,懷疑長期疏於照顧。

女嬰祖父母從事資源回收,表示兒子及媳婦沉迷電動,但家人都有照顧;女嬰母親則供稱,夫妻輪流育嬰。

女嬰母親供稱,沒錢買奶粉,去年八、九月起,只餵食女兒稀飯,家人都以為女兒因早產「才長得不一樣」。

女嬰父母接受採訪時卻表示,女兒還沒長牙,不可能餵稀飯,每天約隔三小時餵奶;但檢警發現,女嬰家中奶瓶似乎有段時間沒用過,按時餵奶的說詞令人懷疑。

女嬰母親還說,廿二日還帶女兒到八德市衛生所準備接種水痘疫苗,醫生檢查說孩子發燒不能注射,但八德市衛生所表示,女嬰只有去年六、九月的就診紀錄,當時還提醒女嬰太瘦小,要帶往大醫院,「那麼瘦的個案不可能被忽略」。

fsj 提到...

兒童遊戲治療 我玩故我在

文/黃欣妏 2011.02.26 自由

第一次看到小真(化名)是她大班的時候,在某次團體課中,不論我怎麼邀請她玩遊戲,或問她問題,她總是低頭不說話,沒有眼神接觸,也沒有情緒反應,有時甚至會自己轉圈圈,像一個音樂娃娃。

詢問小真的媽媽關於小真的情況,她說:「小真在外面都是這樣,不說話、不理人,但在家裡,會與妹妹玩或吵架,脾氣也很固執,不順她的意,她就會哭鬧。曾經帶她到醫院去做心理評估,她不做測驗、不理人,醫師評估她是自閉症。」於是我幫小真另外安排個別心理治療。

小真第一次到治療室時,相當抗拒。進治療室後,雖然坐在小椅子上,但一動也不動,眼睛仍會在治療室裡搜尋,我發現小真多次將眼神停留在繪本區中,於是我走到櫃子邊拿起繪本。

我看到小真的眼睛彎成了下弦月,嘴角露出微笑,主動地靠近我,與我眼神有了交集,並害羞地問我:「這是什麼呀?」我反問小真:「那你告訴老師,這本書叫什麼呢?」小真看著封面回答:「啊!這個我早就會唸了,是《窗外送來的禮物》。」

我說:「小真,妳真厲害,會唸國字而且還說對了書名,那要不要一起來看呀?」小真靦腆地點點頭。

這是關係建立的開始,也是心理治療的開始。之後,小真會主動進入治療室,不會哭鬧,也邀請我一同玩扮家家酒、角色扮演、畫畫等。

其實,小真的先天氣質較為退縮、適應性低,不懂得與人互動,所以只好用她的方法來因應外在世界。治療約半年後,小真一年級了,與人互動可以有眼神的交集,也會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遊戲。

語言,是成人用來溝通的方式。但在兒童的世界中,「遊戲」才是他們溝通的媒介,因為兒童很難用語言表達他們複雜的情緒感受或想法。所以,兒童在遊戲中,較能用最自然的方式來表達及揭露自己的情感、想法與經驗。

所謂「遊戲治療」就是藉此原理,將治療的元素加入遊戲情境中,協助兒童與治療者建立良好互動關係。讓治療者藉由反應性或同理心技巧來了解兒童,處理孩子的問題。

(作者為桃園市振生醫院心理師)

fsj 提到...

男平庸女友正 感情註定坎坷

中央社 2011.03.01

當你和美女談戀愛,你真的該當心你的朋友。但英國研究發現,如果有1個帥老公或男友,並不會對男女交往修成正果產生障礙。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發現,感情中如果女方外貌比男方吸引人,這段感情可能註定會失敗。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這個現象。他們正在研究人們是否真的傾向與自己吸引力相當的人配對。

他們的發現可幫助了解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與強尼李米勒(Jonny Lee Miller)和比利鮑松頓(Billy Bob Thornton)兩位演員,皆僅維持3年短命婚姻的原因。

相反地,她與世界最帥名人之一布萊德彼特(BradPitt)的婚姻則已維持6年,顯示她已找到與她相配的另一半。

史特靈(Stirling)、徹斯特(Chester)和利物浦(Liverpool)大學研究人員拍攝超過100對愛侶的照片。有些剛交往幾個月,其他則在一起好幾年。而後,每1位男女被個別依長相評分。

分析顯示,有個帥老公或男友並不會對感情修成正果產生障礙。「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學報」(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報告顯示,然而,如果是女方擁有上天眷顧的美貌,則這段感情傾向僅維持幾個月。

研究人員柏里斯(Rob Burriss)表示:「這暗示,感情是否持久,由女方主控。」

他暗示,美女也許自知她們禁得起挑和選。她們也有自信放下已順她們心意發展的感情。「有魅力的女人也許一般來說寧可選擇短暫的戀情。在繼續下一段感情時,她們處於優勢。」

感情走向盡頭也可能肇因於較不上相男方的吃醋行徑。

柏里斯說,相反地,吸引力較低的女人「可能必須湊合身邊的另一半,從而使感情長久」。

※ 不過還有許多例外。



◆ 英國男生一生煮4餐 但花11年看電視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3.01

根據一項針對英國男性居家行為調查結果指出,英國男性平均一生看電視的時間,加總長達11年,出門前在家中找襪子的時間,加總起來也長達30天,至於學會在家煮三餐的次數,則屈指可數,才4次(餐)。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引述由Kelkoo網站針對1千位英國民眾的調查結果指出,英國男性平均一年購買設計師品牌的衣物約570英鎊(約台幣2萬7千元);一群人飲酒作樂中,啤酒的花費則高達1144英鎊(約5萬5千台幣)。

至於男性平均一生會待在酒吧的時間約10585小時,在外或在家看電視則花了11年,學會在家煮三餐的次數,則屈指可數,才4次(餐)而已。

不過這項調查也指出男女有別的地方,女性仍是家庭用品網路購物大宗,平均花費在網路購物的比率高達8成,女性夜間視力也比男性佳,相較於較需耐力的工作,男性表現則較女性略遜一籌。

在外在差別上,目前英國女性平均身高為162公分,體重為65公斤,男性平均高178公分,重79.8公斤,男性年收入則約28270英鎊(約台幣136萬元)。



◆ 研究:對病情樂觀 降低死亡率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3.01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若能樂觀面對自己的病情,不僅存活機率較悲觀的人高,身體機能的復原情況也較佳。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長期追蹤2818位心臟病病患的治療情況,在綜合分析後包括加入親友支持以及年紀、性別與病情嚴重程度等因素,在問卷中對自己病情保持樂觀的病患,根據研究結果指出,每百人死亡率為31.8人;反之,對自己病情最不樂觀的病患,其死亡率則為46.2人,而對病情最樂觀者,15年後死亡率更降低17%。

研究人員貝爾福特表示,「沮喪情緒與死亡率增加有關,這次研究結果則證實其對復原過程以及身體機能的影響程度,」不過他也提醒民眾,保持樂觀絕對不是治療病情的唯一主因,因為一般較樂觀的人,通常從事運動復健的意願也較高。

對於本次結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副教授威爾森也表示,「過去的研究結果並未指出負面思想會讓病患提早死亡,反而在研究的同時,更加讓外界清楚,人的行為在短時間是很難改變的。」

經過這次研究後,科學家將更進一步研究,早期提高病患樂觀程度等外在介入方式,是否能產生長期的影響。

本次研究結果同時刊登在《The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

fsj 提到...

不好笑照笑 猩猩也應酬

中央社 2011.03.02

科學家今天表示,黑猩猩會模仿玩伴的笑聲,即使牠們並不覺得好笑,而目的與人類相同,都是要藉此加強與同伴的關係。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朴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心理學家戴維拉羅斯(Marina Davila─Ross)博士的研究發現,猩猩會利用笑聲增進社會關係,顯示猩猩利用表情的方式,較原先所知複雜。

戴維拉羅斯表示:「人類顯然在許多社交情況下,以笑聲作為重要回應,而特別有趣的是,黑猩猩似乎也同樣明顯地以笑容作為應酬同伴的方式。」

「我們發現,牠們回應式的笑聲與人類對談中的笑聲很類似。兩者都比自發性笑聲來得短,且似乎都被用來增進社會互動。這種回應方式可能為合作和社會溝通帶來重要優勢。」

戴維拉羅斯在「情感」(Emotion)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這項研究的觀察對象,是尚比亞奇方希野生動物孤兒院(Chimfunshi Wildlife Orphanage)黑猩猩保育區中的4組共59隻黑猩猩。

戴維拉羅斯表示:「這種隨其他同伴笑聲而發笑的現象,在靈長類動物的演化過程中,似乎根深蒂固。這種笑聲回應也出現在人類成長早期階段。猩猩和猴子也會模仿其他猩猩的表情,如打呵欠和做鬼臉」。

她並說:「500萬年前,猩猩和人類的祖先想必以笑聲作為相對真誠的社會回應。此後控制笑聲的能力和適應環境的優勢即大幅增加,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笑聲會成為人類高度老練、無所不在的合作與社交工具。」

※ 相關報導:

* 泰11歲「狼女」 世界上毛髮最長女孩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184792.shtml

蘇帕塔因為罹患罕見的多毛症,手腳與臉頰長滿了黑色和灰色的毛髮,受到同學的嘲笑,但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毛髮最多的女孩」以後,她反而成為校園風雲人物。



◆ 常跟父母晚餐 子女感到幸福

中央社 2011/03/01

根據英國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報告,成長在傳統雙親家庭,而且經常與父母共進晚餐的小孩,比較可能會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報告指出:「跟家人一起吃晚餐是很重要的。一週至少與家人吃3次晚餐的小孩,會比不跟家人吃晚餐或是與家人共進晚餐次數少於1週3次的小孩,更滿意自己的家庭狀態。」

這項研究追蹤了英國全國各地4萬戶家庭的成員,結論是,每週至少與家人吃3次晚餐,是建立父母與子女之間堅定情感的關鍵。

但是研究警告,夫妻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就越可能成為怨偶。家裡有5歲以下兒童的父母,感受到的壓力最大。

這些調查發現是「了解社會」(UnderstandingSociety)計劃公佈的第一批結果。這項由政府資助5000萬英鎊的研究計劃,追蹤全英國4萬戶家庭中10萬人的生活情況。

由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華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與薩里大學(Universityof Surrey)學者所進行的這項研究,仔細評估了個人對政治、氣候變遷、家庭關係、工作、健康與教育的態度。

28日公布的研究報告,強調傳統家庭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研究發現,已婚夫婦比較可能對他們的關係感到滿意,而家庭破裂對兒童造成的傷害遠比生活在貧困家庭來的更大。

研究表示:「沒有跟親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對兒童的人生滿意度造成的負面影響,超過物質狀態的影響。」

研究說:「父母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子女的關係,對子女的認知、情緒發展以及家庭的穩定很重要。」

研究指出:「如果父母對他們的關係感到滿意,子女對家庭狀態也會比較滿意。」

不過研究發現,兄弟姊妹之間的霸凌十分普遍,這會對兒童的行為、在學校的表現以及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生長在再婚家庭的小孩,比其他人更容易遭到霸凌。(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洪蘭:童年的經歷,大腦的痕跡

【聯合報╱洪蘭】2011.03.02

我的貓很黏人,我走到哪裡牠跟到哪裡:我在床上看書,牠睡在我的腳旁邊;我在桌上寫東西,牠睡在桌下我的書包上,但是牠從來不會像我以前養的那些貓一樣,跳到我腿上來睡覺打呼,也不肯讓我摸牠的毛,勉強被摸一兩下,牠一定要站起來走開,而且每次我伸手要摸牠時,牠的第一個反應是伸出前掌來抵擋,只是爪子沒有露出來而已。

牠的行為很像被家暴過的孩子:他很需要你,一直跟著你,卻又不敢跟你太親近,怕一旦你變臉時,他會來不及跑。我知道牠原是流浪貓,這是牠在都市叢林討生活的後遺症,但是我收養牠也十年了,為什麼十年的安居樂業不能改掉牠流浪時的恐懼呢?

這使我想起以前的室友,那時水果還沒有開放進口,木瓜是窮學生吃得起的少數水果之一,我這室友不吃木瓜,寧可被別的同學嘲笑「裝有錢人」。有一天她姐姐從鄉下來台北看病,順道來看她,她不吃我們拿出來招待她姐姐的木瓜,她姐姐就哭了,原來她小時候曾因偷吃木瓜被她父親毒打,說要把她的「賊性」打掉,打到昏死過去。她從此不敢再吃木瓜,但是她自己並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問她時,她只說不喜歡那個味道,聞了會反胃,原來後面有這樣一個故事。

拜現在科學之賜,我們看得見大腦內在工作的情形,才了解大腦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生活中發生的每一個事件都改變我們大腦神經迴路的連接,我們常有一些說不出原因的偏好或恐懼,那就是童年記憶的痕跡。大腦對性命交關的經驗記得最清楚,只要是差一點死亡的恐怖經驗都會使這強烈情緒記憶的神經迴路聯結超強,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我室友對木瓜的恐懼,事隔多年,事實已經忘掉了,但這強烈的情緒仍在,一看木瓜就反胃;我的貓一定也是小時候,有人趁其不備,抓住了牠、凌虐牠,牠才會不敢讓人的手接近牠。我很驚訝這類創傷記憶不受時間的侵蝕,沒有淡化。其實就貓的壽命來說,人類十年等於牠的五、六十年,差不多就是牠的一生了。

前幾天有個收養了棄兒的愛心媽媽跟我抱怨,這孩子來到她家已三年了,吃飯時還是拚命把菜塞到嘴裡,吃相難看,而且很自私,過年的糖果都抓到口袋裡,一顆也不肯分別人。我現在知道為什麼:如果一隻貓十年沒有忘記牠童年的不幸,人怎麼可能才三年就忘記沒吃、沒穿的恐懼?他當然學會有東西吃就盡量吃,因為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有東西拿就盡量拿,拿在手上的才是自己的。我們以前都認為童年不重要,反正孩子還小不懂事,其實所有經驗都在大腦中留下痕跡,想到這裡,我們能怪那些被霸凌過的孩子看到學校的校門就會發抖嗎?

當創傷的記憶對行為有這麼大的影響時,我們該怎麼樣來幫助所有孩子,使他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呢?(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fsj 提到...

大腦何所思/文化神經科學 新近崛起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2670&f_ART_ID=303783

三年前才興起的文化神經科學(cultural neuroscience)領域正在改變科學家對於大腦的看法。新近研究顯示,大腦在基本思維過程中蘊藏着豐富的變化。喬恩.弗理曼是一名博士生,也是《腦研究進展》期刊中「文化神經科學」章節的作者。他和美國塔夫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正攜手打開一扇大門,探究文化影響大腦運作的方式,以及影響有多深遠。

※ 詳見原站。



◆ 當媽當煮婦 小心憂鬱症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3.04

婦女節前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研究發現,很多婦女都有憂鬱傾向,其中又以有小孩、未就業的傳統家庭婦女,憂鬱威脅程度較高,另一半應多給予關懷與愛心,協助她們走出困境。

松德院區精神社工師董秀珠表示,綜觀不同文化、國度與種族,女性罹患輕度憂鬱的比率,幾乎都是男性的兩倍,這是生理失衡與社會心理壓力交互影響的結果。

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楊連謙,針對門診120位婦女,分成「有小孩、有就業」、「有小孩、未就業」、「沒有小孩、有就業」及「沒有小孩、未就業」等4組,進行婚姻生活調查研究。

結果發現,「有小孩、未就業」婦女有較高程度的憂鬱威脅。董秀珠認為,這可能和她們背負太多的傳統文化框架有關,既要做個好太太,又要扮演起稱職媳婦的角色,結果兩面不討好,心力交瘁。再加上日常生活中較缺乏自我實踐與肯定,信心不足,終於出現憂鬱等身心症狀。

董秀珠建議婦女,面臨來自家庭的困境,應採取主動性、溝通性的因應策略,才能擺脫憂鬱的威脅。



◆ 日本自殺人數 連續13年逾3萬人

中央社 2011.03.03

日本警察廳今天公布去年日本自殺人數為3萬1690人,連續13年超過3 萬人,但比前年減少3.5%,時隔9年首度低於3萬2000人大關。

日本自殺人數男性佔7成、女性佔3成,男多於女的情況不變。

以年齡別來看,以50至59歲的年齡層的5959人最多,但比前年減少8%。除了70至79歲的年齡層外,各年齡層自殺人數都少於前年。

大約7多的自殺人士的遺族知道親人自殺的原因或動機。可以釐清自殺動機有2萬3572人。在可複選情況下,其中以憂鬱症等「健康因素」為由的情況最多,為47%。其次是因「經濟生活」問題22%、「家庭問題」14%、「勤務問題」8%、「男女感情問題」為3%。

因「經濟生活問題」自殺的人數比前年減少11%(939人),明顯減少。細分情況來看,因多重債務、事業不順的自殺人數比前年減少2成。

另一方面,因找工作失敗而自殺的人數增加2成。就學生的身份來看,因找工作失敗而自殺人數是3年前的3.3倍,有53人。

因家庭問題自殺的人數連續3年增加,比前年增加9%,因煩惱養兒育女問題自殺的人數為157人,比前年增加44%。

以行政區域來看,人口平均每10萬人當中自殺人數往年較多的是日本的東北地區,這次統計顯示區域差距已從2倍縮小為1.5倍。

日本東北地區,青森平均每10萬人是32.6人,比前年減少6.8人。秋田33.9人,比前年減少6.1人。

秋田縣連續15年是全日本最差的紀錄,但這5年來自殺人數的減少率平均是全日本最高。去年自殺人數比前年少70人,為368人,時隔13年首度跌破400人。

主因是秋田縣官民積極因應自殺問題,如縣府接受債台高築人士、中小企業經營者等的諮詢。律師、司法代書、產業諮商師等也適當地因應這些人的諮詢。

fsj 提到...

老花不矯正 易陷焦慮症

記者潘杏惠/新北報導 2011.03.04 自由

老花眼輕忽不得,若出現閱讀困難、視力模糊等症狀時,應及早就醫矯正度數,以免頭昏不適,影響生活品質,也可避免陷入「老花眼的焦慮中。

頭昏不適影響生活品質

天主教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三軍總醫院眼科醫師戴明正、大安双(讀音同雙)眼明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昨天公佈「老花焦慮調查」,發現老花眼超越白髮、斑點、皺紋成為最讓人焦慮的老化狀況。

這份報告針對200多名35歲至54歲自覺出現老花症狀民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35歲以上「老花族群」中,每3人就有一人陷入「老花焦慮」,包括擔心其他身體機能老化,常頭痛昏沉、心情苦悶、失眠等問題,許多老花族甚至不願與他人討論老花問題,有人乾脆放棄看報紙、看書等閱讀習慣,更有人從此拒絕公開點菜。

王孟祺指出,近距離閱讀困難,視力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光線昏暗時更會顯得視力不清楚,都是老花眼的初期症狀,加上現代人用眼過度,35歲就可能出現老花症狀,卻常因抗拒承認老花,遲遲不願矯正。

醫師指出,若老花長期未接受度數矯正,容易造成頭昏、頭痛等不適症狀,老花度數若超過100度仍未矯正,則會讓老花度數加劇,影響生活品質及工作效率。

初期可配戴眼鏡或雷射

解決老花眼問題,除了戴老花眼鏡外,戴隱形眼鏡者可將其中一眼的度數降低,或是進行近視雷射手術,但這兩種方式主要針對初期老花症狀。

另外,也可配戴多焦點隱形眼鏡,但散光100度以上的民眾較不適合;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法改善,必要時,可施行白內障手術。

醫師提醒,民眾在日常生活上,可透過保健預防老花,飲食方面,可多吃葉黃素含量高的菠菜、空心菜、芥藍菜,平常也要讓眼睛肌肉進行調節,近距離看書、盯著電腦,超過30分鐘就得休息。

fsj 提到...

奧斯卡醫學獎/黑天鵝的多巴胺 太濃了

【聯合報╱記者 張嘉芳】2011.03.06

「完美,我最完美了…」電影「黑天鵝」女主角尼娜以精湛芭蕾舞技,完美詮釋黑天鵝與白天鵝,舞台上在眾人喝采聲中,尼娜終於卸下重擔,從幻覺與妄想的精神壓力解脫…。

「我的女兒,天鵝女王…」描述精神分裂疾病的電影「黑天鵝」,讓納塔莉波曼奪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她飾演一名美麗,且個性懦弱、嬌柔的舞者,長期處於追求完美舞技與母親高度期待壓力下,為詮釋激情奔放的黑天鵝,尼娜出現一連串幻覺、自殘、被害妄想等不切實際想法。

振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嚴烽彰表示,人在極端經驗、情境與壓力下,確實可能出現幻覺或妄想。不過,幻覺與妄想是不同的精神病況,可同時存在,但一般人易混淆,難以分辨。嚴烽彰說,幻覺是指當事人看到或聽到某些事物,但實際上其他人皆未感知;妄想是自我想像的情節,完全脫離現實。

為什麼會有幻覺與妄想呢?「大腦多巴胺濃度是關鍵。」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醫師楊聰財說,多巴胺主掌思考、感官經驗判讀、運動系統穩定性與大腦注意力,一旦多巴胺濃度太高、分泌失衡,將導致思緒混亂,扭曲知覺感官經驗,產生幻覺與妄想。所以尼娜以為不小心誤殺競爭對手莉莉,但實際上卻看見自己肚子不斷流出鮮血…。

除此之外,劇中的激烈性愛令人臉紅心跳,但也匪夷所思,尼娜喝了莉莉給的酒後,兩人發生性行為,可是後來發現全是自己想像。楊聰財解釋,迷幻藥、毒品與部分摻雜安非他命的減肥藥,其實會改變多巴胺濃度,影響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讓人對現實感覺不敏銳,內心慾望被激發出來。

想改善幻覺或妄想症狀嗎?楊聰財說,「治療精神分裂症,早期診斷及藥物治療是最有效方式。」建議使用一些精神安定劑,降低多巴胺濃度。

醫師提醒,如果發現家人常自言自語,感覺有人想對自己不利,時間持續一周以上者,務必提高警覺,尋求精神專科醫師診治,才能避免悲劇發生。



◆ 女性罹患輕度憂鬱 幾乎是男性的2倍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3/07

女性憂鬱常與婚姻生活問題有關,北市聯醫社工師董秀珠指出,女性罹患輕度憂鬱幾乎都是男性的2倍,婚姻及家庭問題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董秀珠指出,多數研究認為,憂鬱是生理失衡與社會心理壓力的共同交互影響結果。同時部分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小孩的母親患有憂鬱,那麼通常他們會更容易在成年期後出現心理不適應與精神疾病困擾。

松德院區家庭治療門診近年所進行120位女性婚姻生活調查研究結果中,「有小孩、未就業」一組的妻子,相對於「就業或有職業生涯」的妻子,面臨較高程度的憂鬱威脅。研究同時也發現,生活中較缺乏自我實踐與自我肯定來源的妻子,也容易感知較高程度的憂鬱。

董秀珠指出,如果婦女有自己終究會克服困難的信念、或是面對困境時採取主動性、溝通性的因應策略等,縱使面臨壓力與困難,仍較少受到憂鬱的威脅。

※ 相關報導:

* 輕型的憂鬱症要怎麼治療?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03546



◆ 懷孕期間簡單驗血就可提早發現唐氏症

中廣 2011/03/07

研究顯示,懷孕期間只要接受簡單的驗血,就可以提早發現唐氏症,目前胎兒唐氏症的檢驗程序相當麻煩。

歐洲多國科學家對40個懷孕婦女進行實驗,這40人中,有14位已經確認胎兒有唐氏症,研究小組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對實驗對象進行驗血,他們篩檢出所有唐氏症胎兒,準確率達到百分之百。

唐氏症是第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所造成,目前,懷孕期間的唐氏症檢驗,第一步必須先接受驗血和超音波,初步確認之後,還要做羊膜穿刺,這有可能增加流產的危險,如果可以透過驗血就得到答案,孕婦就可以少吃很多苦頭。

fsj 提到...

電視手機筆電 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聯合報╱記者卓佳萍/即時報導】2011.03.08

美國人家中充斥電視機、手機、筆記型電腦,可能讓他們付出睡眠不足的代價。研究指出,睡前看電視、熬夜打電動或就寢前收發電子郵件和簡訊,都會影響睡眠。

華府國家睡眠基金會副主席羅森伯格(Russell Rosenberg)表示,遺憾的是,為無數美國人帶來更多生活便利與樂趣的手機、電腦產品可能反而使他們因為睡眠不足而致翌日精神不濟。

基金會研究指出,接近9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睡前一小時會使用電子產品,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承認因而睡眠不足。

哈佛醫學院及波士頓百翰婦女醫院的契斯勒(Charles Czeisler)說,睡前接觸人為光源會提高人體的警覺程度,並抑制人類睡眠賀爾蒙退黑激素的分泌。

契斯勒表示,十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曾在入睡後被簡訊吵醒。美國人就寢時,手機大多保持開機狀態。

46至64歲是偏好睡前看電視的最大族群,逾三分之一13到18歲、兩成八19到29歲的人習於睡前打電玩。61%的受訪者說,他們一周內使用電腦至少幾個晚上。

睡眠專家認為,青少年每天最好睡足9小時,現在平均每晚只睡7小時又26分鐘。契勒斯說,這等於他們一個月少睡50個小時。

國家睡眠基金會指出,美國人睡眠不足,足以對他們的工作、情緒、家庭生活、開車習慣、性生活及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他說,父母如果希望子女功課表現良好,就應該讓科技產品遠離他們的房間。

fsj 提到...

美女多生女兒 難怪帥哥不多

中央社 2011.03.09

單身女子總是抱怨,長相俊俏的男人少得可憐,而科學證明,這可能是真的!研究顯示,與相貌一般的同性相較之下,美女產下女嬰的可能性比較大。

一個人的長相往往遺傳自父母,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帥到掉渣的男人數量相當稀少。

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什麼許多模特兒的女兒都和媽媽走同樣的路。

舉例來說,英國超級名模勒朋(Yasmin Le Bon)的女兒安柏(Amber)和媽媽進了同一家模特兒公司,而潔芮霍爾(Jerry Hall)的兩千金伊麗莎白(Elizabeth)和喬治亞傑格(Georgia Jagger)也雙雙踏上伸展台。

倫敦「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金澤博士(Satoshi Kanazawa)對1958年3月在英國出生的1萬7000名女嬰的資料進行分析,並做後續追蹤。

這些女孩滿7歲時,由老師評斷她們是否討人喜歡。研究人員隨後在這些人滿45歲時,詢問她們生男還是生女。

那些被歸類為長相迷人的女子,第一胎生男生女的機率相當,但長相比較普通的那些人,就比較容易生兒子。

根據「繁衍科學」(Reproductive Sciences)期刊,換句話說,與那些長相較不討喜的女生相較之下,美女生女兒的機率較高。

先前一項對2000名美國人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因為美女比長相平庸的女子育有更多孩子,所以女生一代比一代標致,而且美女的後代也比較多是女生。

金澤博士認為,父母的特徵往往會遺傳至下一代。

他說,美貌對女人比較管用,所以美女生女兒是件好事。

但比較強勢好鬥的夫妻最好還是生男生,因為男生若擁有這些特徵,更能增添男性魅力。



◆ 馬國愛滋同志嘿咻不用套 近百人驚恐

中央社 2011.03.09

馬來西亞驚爆1名疑似感染愛滋病男同志,4年來騙取近200名年輕男子財物,其中約有100人曾與他發生性行為,而這名男同志在過程中幾乎不使用保險套。

近日,1名遭到這名男同志摧殘的受害者,在「臉書」(Facebook)上寫下自己的遭遇後,至少有193名網友上網留言聲稱曾遭此人所騙,其中有近100人表示曾與他有肌膚之親。

4名年齡17歲至24歲間的男子,今天向馬國最大的華人政黨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公共服與投訴局主任張天賜投訴這起駭人聽聞的事件。其中1人更表示,這名男同志曾告知他已患上愛滋病。

4名男子指稱,這名男同志身材高大,特徵是有1顆綠色門牙,非常懂得說甜言蜜語。他通常是透過「臉書」或雜誌交友欄中尋找獵物,第1次和獵物見面即宣稱自己當晚沒地方可住,要求到旅館開房發生性行為,並在翌日睡醒前搜走對方所有財物,自此消失無蹤。

4名男子中年紀最輕者仍是1名高中生,他在聽聞友人告知男同志可能患上愛滋病後,即刻前往醫院檢驗,目前雖尚未有感染愛滋病跡象,但醫生證實已感染梅毒。



◆ 罹抗磷脂症候群 懷胎三次都流產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2011.03.09

高雄一名30歲婦女歷經3次懷孕均胎死腹中,抽血檢查,發現她罹患少見的「抗磷脂症候群」,每次懷孕後,胎盤血管形成血栓,胎兒因吸收不到養分而死亡,婦產科會診風濕免疫科,給予低分子量肝素治療後,終於懷孕、產子,一圓她當媽媽的心願。

這名婦女接連3次懷孕,但每次都在10週以上,超音波檢查看到胎兒的心跳了,最後卻停止生長,她傷心欲絕,向高雄長庚婦產部求助。

高雄長庚婦產部副主任許德耀說,患者3次懷孕都10週以上而胎死腹中,研判她有自體免疫的疾病,會診風濕免疫科醫生,抽血檢查,確認她罹患少見的「抗磷脂症候群」。

許德耀說,這項疾病原因是血中有一種「抗磷脂抗體」,會使血液在血管凝結形成血栓。有時單獨發生,有時會伴隨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乾燥症等。

「抗磷脂症候群」臨床表現是各種血栓及婦女反覆性流產,婦女懷孕後,因免疫系統改變,胎盤的血管形成血栓,無法供應養分及氧氣給胎兒,造成胎兒死亡。

許德耀說,一般流產常見於懷孕10週前,因此歷經一次10週後胎死腹中、2次以上10週前流產或曾子癲前症婦女,都要懷疑是此症候群。

為避免再度流產,在懷孕期間,醫師為患者注射低分子量的肝素,防止血栓形成,在醫護人員細心照料下,終於足月生產,並產下3000公克的健康男嬰。

fsj 提到...

全天掛網 醫師:易焦慮、過勞死

【台灣醒報╱記者洪秀玲、張亞萱╱台北報導】2011.03.11

隨著智慧型手機、簡訊、視訊及社群網路的普遍使用,現代人幾乎24小時掛在網上。陽明大學精神科博士范佩貞表示,許多人因長時間上網而感到焦慮,建議民眾還是應適時、適量;榮主診所精神科醫師吳光顯則強調,過度沉迷會危害社交功能,也是過勞死的重要因素。

各式行動上網裝置的誕生,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社交型態。一位電信公司經理克雷格‧威爾森,在多倫多陪兒子參加搖滾樂團演唱會的同時,也能巧妙地利用行動通訊,替遠在澳洲的客戶辦理業務。

隨時能上網處理業務雖然方便,卻也帶來另種工作壓力。李維史特勞斯服裝公司全球消費者行銷主管凱倫‧禮萊格蘭特在舊金山某醫院臨產期間,仍與紐約分公司的公關人員聯繫、處理公司業務。

但她表示,持續保持連線已經使她感受到壓力,這壓力不是來自於上司,而是來自於自己的恐懼。

「住家已入侵工作,工作已入侵住家,界線可能再也無法恢復。」丕優研究中心網路及美國生活計畫主任雷尼作如此表示。

醫師吳光顯也表示,下了班還用智慧手機處裡公司的事,看似方便、機動,卻模糊了工作與休息的界線。他提醒,「全時間上網也是過勞死的重要因素。」

精神科博士范佩貞則認為,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時,應以保持人的三大生活功能為前提,包括:工作、社交與個人生活。「如果過量使用,將導致分心、飲食不正常和缺乏運動等,危害正常生活。」她建議民眾使用行動通訊還是應適時、適量,不要過度沉迷於網路的虛擬世界。

fsj 提到...

921創傷復發 精神門診變多

【聯合報╱記者謝瓊雲/南投報導】2011.03.18

日本東北地區311強震後逢海嘯侵襲,災情慘重又有輻射汙染,連日來各新聞台幾乎廿四小時強力播送災區救援情景,親人生離死別畫面,已引發九二一災民觀看日本大地震新聞報導後,出現失眠、無助感,甚至產生恐怖恐慌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簡稱PTSD),求助精神科門診。

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呂尚恒建議,一般民眾與災民勿過度關注災難新聞,導致沉浸在驚恐與悲痛中,可改以祈福或貢獻己力賑災方式取代,切勿藉由酒精、毒品或藥品等錯誤方式,回應、緩解壓力。

「門診時一名患者突然衝進來對我大吼,醫師你怎麼還在這裡?日本發生超級大地震,等一下有海嘯侵台,快世界末日了、快跑!」醫師王彭年回憶上周五看診時的親身「遭遇」,呼籲曾有災難創痛的災民盡量避免過度關注相關報導。

「當年南投就是重災區,電視上那些慘痛畫面彷彿重播,令人無法放鬆。」陪同親友回診的草屯鎮柯小姐說,即使自認情緒正常的一般人,看多災區畫面也會緊張不安。

呂尚恒說,經歷過集集大地震天搖地動的災民,至親瞬間天人永隔或本身遭受壓迫肢體殘缺等「記憶」,容易因為不斷重複的災情畫面勾起記憶中的傷痛,「有如再次身歷其境」,引發身心不適。

王彭年也強調,台灣民眾近日一窩蜂想購買碘片,都是受報導影響造成「急性壓力」反應。他說,身體健康才是最好的抵抗力,多運動、多與家人親友保持聯繫,並主動關心身旁單身、獨居、年輕女性者,若身心不適症狀持續一周以上,最好就醫或尋求專業諮詢幫助。



◆ 歐巴馬混很大 還有愛爾蘭血統

中央社 2011-03-18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幾年前就發現自己有個來自愛爾蘭的曾曾曾祖父,現在又找到這位先祖派下28名在世親戚,還包括了不怎麼領情的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員。

歐巴馬今天在國會大廈舉行的聖派屈克節(St. Patrick's Day)午宴表示,鑑於很多人喜歡胡謅他的背景,「為了讓謠言到此為止,我確實有個來自愛爾蘭的曾曾曾祖父。」「更精確點,是來自愛爾蘭中部的曼尼格(Moneygall)。」

族譜網站Ancestry.com的族譜學家發現,1850年3月20日,一艘名為Marmion的船載著歐巴馬的曾曾曾祖父,當時19 歲的卡爾尼(Falmouth Kearney)於紐約上岸。在1840到1850年代,愛爾蘭爆發嚴重的馬鈴薯大飢荒,約有170萬人逃到美國。

卡爾尼最後在印第安納務農並落地生根,生了10個小孩。

根據族譜網站調查,新追蹤出來的歐巴馬親戚之中,還包括住在亞利桑那州土桑(Tucson)、現年83歲的李斯(Dorma Lee Reese)。

身為退休腦部顯像技術員的李斯表示,「我又不是民主黨員,所以我實在無法高興到拍手。」「我一點都不贊同他的所作所為,不過我得感謝他擔下這個重責大任。」

歐巴馬其他的在世親戚好像也不怎麼興奮。住在堪薩斯、66歲的退休保險業者巴默(Roma Joy Palmer)說,「我實在不太想提起我們的關係,他可不是我最喜歡的總統。」「我對他個人沒意見,但恐怕我們看法相左。」

另1位也住在堪薩斯的退休社區大學教授狄拉(Dean Dillard)則說,能和美國總統牽上線,他感到「與有榮焉」。不過身為越南老兵的狄拉同樣是共和黨員,既沒投給歐巴馬,更反對他的政見。(譯者:中央社楊盈)

fsj 提到...

睡得少 投資賠得多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1/03/22

想投資理財、想擁有理性判斷,或想做正確決定,最好睡眠充足一點。荷蘭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的人往往過度樂觀,如果投資理財、財務規劃過於樂觀,便容易輕忽風險,導致判斷錯誤、投資失利,且睡眠不足也會讓人更加沉迷賭博。

研究人員運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攝影技術發現,當一個人睡眠受到剝奪,大腦專門評估正向結果的區域活動量會增加,同時,睡眠不足會使大腦負責風險評估的部位活動量下降。

研究中,睡眠不足的人在做決定時,大多只著重增加金錢獲利,卻不會想辦法減少利益損失。雖然並非每個人都如此,不過研究結果值得關注。

過去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缺少睡眠,決策能力就會大打折扣。主要是因為睡眠不足會影響注意力、記憶力,整合能力也會受到波及。這是第一次研究發現,大腦在評估財務、經濟狀況時,睡眠不足會干擾大腦評估方式。

有二十九名健康自願者參與研究,平均年齡為二十二歲,研究人員讓他們接受兩次任務,這兩次任務都有關財務決策,其中一次任務是在早上八點,此時自願者的睡眠時間都很正常,另一次任務則是在早上六點,多數自願者都睡眠不足。

研究顯示,當人的睡眠受到剝奪,這人對於正向回饋會變得更為敏感,對負面結果感覺比較遲鈍。

研究人員補充,睡眠不足、熬夜,會讓人更難抗拒賭博誘惑,深夜還在賭博的人往往賭得更起勁,主要是因為大腦只想贏錢,卻忽視輸錢後果。研究近日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易怒、胸悶 過勞警訊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 2011.03.22 自由

今年南亞工程師猝死案首度經勞委會通過認定為過勞死案例,震驚社會。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于慶龍表示,過度勞累不一定有明顯前兆,若發現有情緒起伏不定、易怒、胸悶、胸痛或血壓上升等情形,可能身體已超過負荷,有必要放慢腳步、調適壓力,更別忘了定期健檢。

于慶龍表示,人的情緒壓力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這些因素包含低社經地位、工作挫敗、憂鬱、憤怒等,民眾普遍會注意到家族遺傳病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吸菸等對心血管影響,但卻往往忽略壓力、情緒、過度勞累等因素對心臟的危害。

于慶龍表示,情緒的壓力會促使腎上腺素及其他壓力激素短時間急遽上升,此種上升激素或交感神經的過度,不但影響心臟正常運作導致心臟衰竭,也易誘發致命性的心律不整,另一方面也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及血糖濃度,使動脈血管壁增厚,導致血壓上升及發生冠狀動脈疾病,這兩者與最常見的猝死原因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或腦中風都有密切關係。

適時調適壓力 減輕身體負擔

于慶龍提醒,科技公司工程師、久坐的上班族、久坐必須注意力集中的運將司機、醫師、律師等壓力大的高風險族群,注意健康檢查以及自我壓力調適。

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王璇璣則就門診經驗指出,不乏失業或轉換工作後情緒低落的個案、兼職不穩定工作感到焦慮,以及超時工作或輪班的環境下失眠煩躁而又疲累個案,他們情緒與睡眠受到影響,也常有許多生理問題,比如高血壓、腰酸背痛、胸悶心悸等等找不到原因的身體不適症狀。

王璇璣建議,除了盡量改善工作環境、有規則的運動,最好能培養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例如與朋友聚會、SPA等等,容易緊張的人可利用腹式呼吸、肌肉放鬆或打坐冥想方法幫助自己,如有必要,可到醫院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 經前症候群 婦性情大變

記者蔡文正/彰化報導 2011/03/22 自由

彰化縣一名未婚的陳姓女子,每逢月事前即會出現痛罵男友、搗毀家中家具及大量食用巧克力等甜食舉動,嚇壞她的男友有意分手,陳女就醫發現原來罹患「經前症候群」,經醫師投藥並教授有效緩解辦法後,她不僅解除定期「抓狂」行為,且已與原男友結婚。

嚴重時恐變成憂鬱症

彰化市博元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初估超過150種,有身體浮腫、脾氣暴躁、乳漲、心悸、胃口突然奇怪改變等,有此症狀婦人不是她愛亂發脾氣,而是身不由己,如再無法有效自我控制,相當符合「惹熊惹虎,不要惹到恰查某」的台灣諺語,而罹此症的婦人除了脾氣易暴躁外,往往也會嗜食某一種特定食物。

蔡鋒博說,經前症候群如何造成迄今無法肯定,不過美國貝勒醫學院針對一群婦人做半年追蹤研究後發現,有月經的婦人,在月事來臨前體內血液的鋁濃度會竄升、硒元素含量會下降,直到排卵後才恢復原有值;但已完全沒有月經的婦人,排卵前後體內鋁濃度及硒含量則完全沒有改變,從此點被推斷可能是造成經前症候群的主要原因。

婦人如果確定自己有經前症候群,蔡鋒博表示,除了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設法自我緩解外,最好是常運動、充足睡眠,採取低糖飲食並且少量多餐,少吃鹽分高的食物。另外,適度補充維他命B6、常吃梅子、茄子、胡桃、鳳梨、蕃茄等水果也能有助緩解。

蔡鋒博強調,經前症候群較嚴重的婦人,如無法自我控制,有可能會演變成憂鬱症、焦慮症等,有此症的婦人在月事後3天暴躁等行為仍未改善,最好能就醫進一步診療。

fsj 提到...

失戀!痛的像灼傷

自由 2011.03.30

〔編譯魏國金/美聯社華盛頓28日電〕失戀讓人痛苦,而且是有如生理痛楚感的痛!美國科學家利用核磁共振造影(MRI)技術,檢測失戀男女的腦部反應,發現回應身體疼痛的大腦區域,與對社交排拒產生反應的區塊重疊。也就是說,失戀分手會讓人真的感到疼痛,程度類似灼傷的感覺。

這份研究成果發表於29日出刊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密西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克羅斯等研究人員,以40名過去半年慘遭戀人拋棄的自願者為樣本,他們全都表示,一想到被甩就讓他們有強烈的被排拒感。研究人員利用MRI技術,檢測受試者在4種情況下的大腦反應。

這4種情況分別是︰一邊看無緣人的照片、一邊回想分手的情形;一邊看好友照片、一邊回想與對方的美好經歷;將探測器放在受試者手臂上,並產生舒服的溫暖感;最後則是將可發熱至足以產生疼痛、但不會造成身體傷害的探測器,放在受試者手臂上。結果發現,失去戀人的挫折感與灼熱感這2種負面情況,在大腦引發反應的區域是重疊的。

研究報告共同執筆人、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專家史密斯指出,心理或社交事件會影響大腦專責於身體疼痛的區域,而影響的方式「絕非隱喻」。克羅斯則說,這項研究指出,看著前男女友的照片所產生的痛楚感,與被一杯熱咖啡灑到的感覺很類似。

史密斯指出,此前的研究未能顯現身體與情緒痛苦間的關係,而且這類研究多半使用比較缺乏張力的事件,例如只是被告知不受某人喜歡,但這次研究挑選的樣本,清一色都是被對方拒絕,而且迄今仍為此傷神。

另有研究指出,想要與前男女友復合的意念,就像染上毒癮一般,很難戒除與控制。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大腦內的這類反應會逐漸減少,正是所謂「時間是最好的解藥」。

fsj 提到...

自閉症患者居住 十都市最適合

中央社 2011.04.03

今天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自閉症關懷日,全球規模最大自閉症研究暨關懷組織「自閉症之聲」最新評鑑指出,全美最適合自閉症患者居住的10個都市,包括紐約、芝加哥、洛杉磯。

「自閉症之聲」(Autism Speaks)是由曾任美國國家廣播環球集團(NBC Universal)總裁賴特(BobWright)在2005年創立的。由於他有1個孫子在2004年經醫師診斷證實有自閉症,賴特決定創立專門研究自閉症,並為自閉症患者與家屬倡導權益的關懷組織。

根據「自閉症之聲」最新公布的評鑑報告,美國10個最適合自閉症患者居住的都市,不分名次,包括紐約、洛杉磯、芝加哥、費城、明尼阿波利斯與聖保羅都會區、克里夫蘭、波士頓、新澤西北部、西雅圖。

評鑑指標包括自閉症患者所能享用的各項服務與資源,患者從住家前往這些服務與設施是否方便,僱主是否提供彈性化的聘用政策,患者前往診所或醫療機構是否便利,以及參與休閒娛樂的機會多寡。

另外,「自閉症之聲」對全美各地自閉症患者家屬進行的民調統計則顯示,高達75%的受訪者對自己居住當地社區對於自閉症患者所提供的服務與資源,並不滿意。

調查結果顯示,全美各州中,被自閉症患者家屬列為最不滿意的幾個州,包括了德克薩斯州、田納西州、俄亥俄州、佛羅里達州、密西根州以及加州。



◆ 世衛:失智症成全球隱患

中央社 2011-04-03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共有3500萬名失智症病患,其中近6成來自中低收入國家,但是人口高齡化趨勢顯著的印度與中國,卻缺乏完善照顧失智症的公共衛生政策。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全球現有3500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58%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至2050年時,預計中低收入國家的失智症患者,將占全球總數的71%。

尤其未來20年內,東亞和南亞國家的失智症病患將增加一倍以上,拉丁美洲則將從134%增加到146%,預計北非和中東可能上升125%。

若以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分析,中國大陸將是最值得關注的國家,因中國大陸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由1990年的68.4歲,增加至2008年的73.8歲,且中國大陸又施行一胎化政策,勢必導致中國大陸人口結構產生巨大轉變。

而這樣的轉變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發現,2005年中國大陸65歲以上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7.8%,但是20年後、也就是2031年,估計高齡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6.3%。

不過整個亞洲地區,特別是人口突破10億的印度與中國大陸,卻仍缺乏完善照顧失智症的公共衛生政策,只有澳大利亞、日本和南韓制定了直接針對失智症負擔的公共衛生政策。

世界衛生組織說,去年全球花在照顧失智症的費用高達6400億美元,其中北美與西歐先進國家的支出費用就佔了2/3,亞洲國家在照顧失智症方面,還需多花些心思。

世界衛生組織已從去年10月起,針對失智症推動精神衛生差距行動規劃(Mental Health Gap Action Programme),目前已在東非的衣索比亞、約旦、尼日、巴拿馬和獅子山推動。



◆ 壓力讓粉刺狂冒 醫師:注意代謝和紓壓

【台灣醒報╱記者李家玲╱台北報導】2011.04.01

上班族工作壓力大,臉上粉刺、痘痘狂冒。皮膚科醫師發現,此類病患多半還伴隨著暴飲暴食、無法入眠、作息不正常等情況。建議患者想要有好皮膚,嘗試運動紓壓、早睡早起還是最佳方法,也可適度使用一些抑制出油的化妝水和保養品來調理。

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白宜禾表示,壓力大或作息不正常時,皮膚易出油,「油脂增加時,黴菌和細菌也易增生,引起粉刺、痘痘等皮膚狀況。」

粉刺狂冒實在很惱人,之前坊間流行以貼布方式清除粉刺,最近則有不少網友爭買內含水楊酸,添加控油配方AC.NET與茶樹精油的粉刺代謝水相關產品,作為日常的保養,在粉刺狂冒期間來加強護理。

「貼布拔除粉刺用起來很過癮,只能治標不致本。」白宜禾指出,貼布拔除的只是表面粉刺,「皮膚底下毛孔塞住,粉刺一樣會再冒出來。」她建議油性皮膚的患者應加強清潔,「可以使用具深層清潔、控油效果的化妝水,改善出油狀況,也就不易狂冒粉刺了。」

不過,她也提醒,不論是貼布或控油化妝水,都不要太頻繁使用,以免傷害角質層,導致變成敏感性肌膚。

針對網路熱賣的粉刺代謝水,業者也特別提醒,雖然該產品有添加納豆萃取精華及天然保濕因子等保濕成分,但仍建議在使用代謝水前,先用一般的化妝水打底,預防肌膚反乾,此外,也建議每使用代謝水三天就停用一天,以四天的循環週期使用效果會更好。

要徹底預防粉刺,醫師建議患者還是應盡量放鬆心情,假日時可多作一些休閒或運動,來轉移壓力,並均衡飲食、攝取充足的營養,加速身體新陳代謝,白宜禾並表示,晚上11點前就寢,讓皮膚得到足夠休息調養很重要,是擊退黑頭大軍最佳方法。



◆ 屋垮了 心碎了還有我陪你…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2011/03/21

日本發生芮氏規模9.0強震,造成海嘯、輻射外洩,媒體不斷播放災難新聞,引發民眾焦慮、恐慌。面對不可抗力天災,醫師表示,災後常出現壓力症候群,半年內常有輕生念頭,建議應持續觀察半年,以免發生遺憾。

心悸失眠…憂鬱患者加劇

日本天災慘況持續放送,災難感覺不斷擴大,加重焦慮及憂鬱感。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嚴烽彰表示,遇到天災,不少人出現驚恐、焦慮調適障礙,心跳加速、精神緊繃、呼吸淺快,睡不好、噩夢連連。

尤其本身已有焦慮及憂鬱情緒的人,容易將災難與世界末日聯想在一起,認為「下一個災難就快輪到自己。」另外,少數憂鬱症患者看到災民痛苦,說自己也不想活,要代替他們去死。

我曾經歷…喚起傷心往事

中心綜合醫院減壓門診醫師李光輝指出,過去曾發生類似經驗且危及性命的災民,容易出現地震畏懼症,一旦看到相關訊息就緊張、恐慌,產生過度警覺。

一般而言,災難發生一個月內恐引發急性壓力反應,腦海中不斷湧現災難影像,易喚起傷心往事,不過,7成民眾皆能回歸正常生活,只有約3成的人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過度警覺、草木皆兵,一直被反覆情緒困擾。

輕生念頭…多在災後半年

「輕生念頭多出現在災後半年內。」嚴烽彰說,災難發生時,災民還處於高度驚恐情緒,每天三餐溫飽都成問題,根本無暇思考失去親人的悲傷,及辛苦一手打造的家庭破碎事實,因此災後一個月內自殺死亡情況並不多見。

約一個月、情況穩定後,生活逐漸步入常軌,這時候悲傷、寂寞、失落感全湧上心頭,面對未來得一個人孤苦伶仃活下去,災民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爆發自殺潮。

傾聽陪伴…等待時間淡化

「傾聽與陪伴是災後心理重建重要工作,才能走出傷痛陰霾、迎接新生。」嚴烽彰說,這時候須讓受難者知道災難已經過去,即使失去工作、家人與親友,但國家會妥善安置照顧,自己非一無所有,並不孤單。

李光輝指出,大聲說出來,想哭就哭,讓時間慢慢淡化,或轉移注意力、如積極投入救人及重建。必要時,使用鎮靜安神或助眠、抗憂鬱藥物,都可減輕壓力症狀。

轉移焦點…參與團體公益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醫師楊聰財說,參加成長團體治療課程,透過同樣經驗互動及同儕支持,讓災民感同身受,瞭解日子還是得過下去,必須正面看待,照顧活下來的人。

另外,多運動或參與公益活動,也有助體內好的荷爾蒙釋放;平時不妨做放鬆訓練,或進行減低敏感演練,例如逃生或地震防災演練,愈熟練就愈能降低害怕與不安感。



◆ 手機常上網 小心輻害傷身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 2011.04.01

時下手機多半具上網功能,但長期使用,可能暴露過多電磁輻射。環團指出,不用手機時,不要繼續上網;環團也呼籲,NCC應要求手機業者,在機殼上明顯標示SAR值,以供消費者選購時參考。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會長陳椒華說,SAR值是指人體吸收輻射能的量值,當手機發出輻射值愈高,人體接收SAR值也愈高;但市售手機都未明確標示SAR值,九成九民眾不清楚自己手機的SAR值為何。

陳淑樺說,手機產生最大輻射值是在撥通瞬間,但用手機上網也會產生電磁輻射,輻射值依各廠牌而不同,大約在每平方公尺數十毫瓦之間。

陳椒華公布各款手機輻射值測試結果,時下流行的iPhone、HTC都在國際標準值(每平方公尺十瓦)內,但其中一款BenQ手機輻射值竟高達五百九十倍。

她舉出WTO資料表示,長期使用手機,將增加罹患腦瘤風險,建議心血管疾病者,避免長期使用手機上網,也要避免將手機靠近心臟或生殖系統。

陳椒華表示,用手機通話、傳簡訊或上網時,應與身體保持三、四十公分距離;民眾不用手機時,也可將上網功能隨手關閉。

陳椒華說,美國FCC將手機SAR值標準訂為一點六(W/Kg),德國藍天使標章則規範為零點六(W/Kg),但國內尚未訂定標準。

SAR電磁波吸收率

依照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提供的資料,SAR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的縮寫,指電磁波能量特定吸收率,換句話說,SAR為人體細胞吸收電磁波能量的數值,以W/kg(每公斤瓦)為單位。

當手機輻射能量愈強,手機使用者的身體所接受到的SAR值也愈強。(鄭宏斌)

fsj 提到...

研究:心情好 記憶反而不易集中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4.06

美國一所大學研究發現,當人們心情好的時候,記憶力反而容易不集中,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腦部當時已處於應付各種事物分心狀態,因此無法專心和集中注意力。

美國密蘇里大學研究人員馬婷邀請180位大學生進行記憶力大考驗,首先在經過心情好壞程度鑑定調查後,他們被分成2組繼續觀賞15分鐘的喜劇片以及介紹居家整理方法的影片,在觀賞完影片後研究人員要求所有人必須從12組到20組不等的數字組成的號碼,說出最後每6位數字,結果發現看過喜劇片的人,記憶力普遍變差。

研究人員馬婷表示,「研究曾指出人們心情愉悅時,創造力特別豐富,不過或許是腦部處於應付各種事物上,因此也導致記憶力反而不容易集中。」研究人員也表示,這次研究首度發現心情好壞也會影響腦部記憶,若是遇到類似情況而必須記下客戶電話等重要資料時,嘗試用筆寫下或許可以解決類似窘境。

馬婷也補充說,「好心情可提高解決問題能力與思考,當然經過這次研究後,未來研究方向將繼續探討在生活上,例如在班級經營管理時,相關人員遇到類似問題時應該如何應對。」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Cognition and Emotion》期刊。



◆ 美國研究 流產傷痛 恐延續到當媽媽後

文/柯俊銘 2011.04.06 自由

不久前,某位知名港星驚傳「小產」,透過人工受孕懷的雙胞胎,雖經緊急送醫搶救,最後還是沒能保住。由於痛失愛女,其身心受創,每天淚如雨下,情緒低落,日前向外透露現在只想先收拾心情,養好身體,暫時不考慮生孩子的事情。

相信許多人看到這則消息,都會為她的遭遇感到遺憾,並認為只要能再度懷孕,目前的憂鬱、焦慮、悲傷等情緒應該就能煙消雲散。然而,一份最近發表在「英國精神醫學期刊」線上版的報告指出,流產後的傷痛恐怕沒那麼容易消失。

該研究是由美國羅徹斯特(Roche-ster)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精神科的助理教授Emma Robertson Blackmore博士所主持,其針對13133位懷孕的婦女進行追蹤調查,目的在瞭解有流產或死胎經驗者,事後的情緒起伏大約會持續多久。

起初,所有個案都被詢問過去曾流產或死胎的次數,接下來需定期接受精神狀況的檢查,懷孕期間有兩次,生產後則有4次,分別是孩子誕生後8週、8個月、21個月與33個月。

統計發現,當中有2823位婦女告知先前曾有過一次以上的流產,108位有過死胎經驗,3位甚至經歷過兩次死胎。值得注意的是,曾有過一次流產或死胎經驗者,有13%在3年後依然有憂鬱症狀出現,而曾流產兩次者,約有19%在33個月後持續感到憂鬱。可見有些曾經歷流產或死胎者,即使往後生下健康的寶寶,傷痛卻仍揮之不去。

研究者表示,現今醫生在評估婦女是否罹患產前或產後憂鬱症時,考量的風險因子往往侷限在當事人有無家族病史、生活壓力太大或是否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等,但過去有無流產或死胎經驗卻常被忽略,實在有檢討的必要。

由於婦女的憂鬱表現已被證實會影響家庭運作與子女養育,故若能對有流產或死胎經驗者提早進行介入,給予心理諮商、藥物等預防性的處置,將有助於緩解憂鬱症狀的發生,避免後續無謂的困擾。

有鑑於此,對於遭遇流產或死胎的婦女,建議先別急著要再懷孕,盼能以這種方式轉移注意,揮別傷痛,不妨給自己一點時間,重新做好心理建設,必要時尋求專業的協助,相信在身心妥適的情形下懷孕生子,對個人與寶貝都好。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