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不安全 根源何在?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41000508.html
【陳美霞】2012-04-10 中國時報
威脅消費者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接二連三發生,使得民眾對食品安全、對過去引以為榮的「美食王國」名號的信心幾近崩盤。問題在哪裡?
過去多數台灣家庭的食物來源是自己或鄰居種植或養殖的。但近三、四十年來,因應經濟與社會的變化,人們的飲食方式也不得不改變,從食物原料的生產到烹飪,再也無法單靠自己或鄰居,而必須依賴食品市場了。食物成為資本主義式大量生產的商品,各式各樣食品業者如雨後春筍般投資到從農田/農場到餐桌的食品生產、製造、加工、運送、及提供的過程,食品體系越來越龐大。飲食高度依賴市場的結果是:我們已經無法掌握自己的飲食的安全與健康。
資本家投入食品產業,目的不是為了維護與他們素昧平生、甚至距離十分遙遠的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而是為了獲取投資利潤、積累/擴大資本。因此,利潤的考量支配著食品產生的過程:低成本、高收入、大量銷售他們的商品,這些是食品業者的最高原則。
以美牛事件為例,雖然美國有三千多萬人常常處於饑餓狀態,美國牛肉生產者卻沒有興趣把他們生產的牛肉給這些饑餓的美國人吃,因為這些人沒有「購買力」,牛肉生產者無利可圖;而美國政府卻為了確保、增進美國牛肉生產者的利潤,硬是要台、日、南韓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而且還以未來的貿易或外交關係作為威脅。
以農委會所調查發現的國內養豬業者也有使用瘦肉精為例,為了在市場中追求高利潤,養豬業者鋌而走險違法使用瘦肉精,完全無顧消費者的健康。事實上,在商品化的食品生產、製造、運送、及加工過程的每個環節中,生物性、化學性、放射性、藥物殘留、有害添加物等等汙染問題是隨時可能發生的。
商品化即資本主義化,其長年發展必然的後果是:資本集中化。以養雞業為例,五○、六○年代,台灣農家幾乎家家戶戶都自食其力的養幾隻雞、鴨;但是,當台灣民眾食用雞肉雞蛋的需求大量增加的同時,雞肉雞蛋成為資本賺取利潤的商品,養雞業成了資本積累的場域。到二○一○年,全台灣總共屠宰三億多隻雞,每季共飼養近一億隻雞,每戶每季平均飼養一萬六千多隻雞。
產業大型化、資本集中化,衍生不少問題。首先,它可能造成嚴重公共衛生問題。大型養雞場以高密度、不衛生、空氣缺乏流通、缺乏陽光、與土地剝離的、工業化方式飼養,這樣養殖方式不僅對雞殘忍,也極可能促發像H5N2這樣高致病性的禽流感演變成人畜共通傳染病,並且快速蔓延。在這樣沒有「雞性」的飼養環境中,養雞業者易濫用抗生素及生長激素快速「催大」這些雞;這樣的養殖方式也易造成嚴重的土地、水質、空氣汙染、及農業生態系統的破壞。
其次,食品業資本集中化的同時,產銷權力集中,這些大型食品業者投入大筆的廣告費,無所不用其極的推銷他們的商品,影響、控制消費者的食物選擇與飲食習慣。民眾因為不健康的飲食導致的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等慢性病盛行率也因此提高。
食物這種商品事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不宜任由市場機制操作,而須由政府把關。然而,政府食品衛生管理機制的人力與資源,相對於急速膨脹的龐大食品體系,簡直有如侏儒與巨人的不平衡對比。面對三、四十萬食品業者,全台灣各縣市食品衛生稽查人力總共僅區區四百多人!而當食品體系不斷快速擴張時,中央政府撥給食品衛生的業務經費也沒有隨著增加。
顯然,商品化的食品體系,在我政府長年縱容下,已變成一頭難以駕馭的巨大怪獸。要制服這頭怪獸,國家領導者必須要有全局的觀點、寬宏視野,推動跨部會機制,以制止食品體系這頭怪獸,還給民眾免於「飲食恐懼」的基本人權。
(作者為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 廢鞋製優酪乳 央視主播踢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7017462.shtml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2012.04.10
大陸央視主持人趙普昨天在新浪微博上稱:「來自調查記者短信(簡訊):不要吃老優酪乳(固體形態)和果凍,內幕很可怕」。其他媒體人則跟文轉發說,有些果凍和優酪乳是「破皮鞋」製成的,引爆大陸民眾對果凍、優酪乳等食品的恐懼,食品安全再亮紅燈。
趙普微博一出後,大陸經濟觀察報記者朱文強也跟著發文稱:「央視一哥們說,以後別吃果凍和優酪乳,問為啥,他比喻說,哪天你扔了雙破皮鞋,轉眼就進你們肚子了。」
另一位媒體人「落魄書生周筱贇」則稱:「所謂老優酪乳,就是更加濃稠,其實是大量添加工業明膠。工業明膠,就是用垃圾裏面回收的破爛皮革之類做出來的。果凍更是如此。」屬於食用和藥用的明膠太少了,所以,很多是使用工業明膠來代替的。
比如在大陸街頭吃的一碗酸辣粉,吃起來會覺得有點像橡皮筋,可能就添加了劣質明膠。有人說吃三碗「橡皮筋」米粉,就等於吃了一個塑膠袋。
大陸「中國明膠協會」理事長王敬忠透露,目前,大陸生產食用明膠的不法小廠家有一百多家,山東、河北、江浙一帶都是這些假冒食用明膠的根據地。工人們都會將這些皮革廢料叫做「藍皮」、「白皮」。這些皮子全是從皮鞋、皮衣或製鼓的皮革上削下來的廢料,拉回工廠時,大都是碎皮,製成後的明膠,透明無味。消費者根本無法區別。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敏稱,製革廠在鞣製皮革時,要使用一些含有金屬元素鉻的化學製劑。金屬鉻會破壞人體骨骼以及造血幹細胞,長期食用會導致骨質疏鬆,嚴重的會患上癌症。鉻對人體健康的這種危害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多逾二年才會顯現出來。
※ 相關報導:
* 寂靜的春天? 寂靜的台灣?
20 則留言:
陸癌症村 發病率高平均百倍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2012-04-11 旺報
大陸近年來因環境嚴重汙染形成不少「癌症村」,其中,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的黨街村居民,疑似長期飲用受汙染的淇河水,導致近3年就有超過20人死於癌症,過年至今又有3人病故,發病率遠超過全大陸平均水平的百倍。
最新一期《中國經濟周刊》報導,粗略估計,黨街村自2009年至今病故40多人,其中因癌症病逝者超過半數。2009年病故共11人,癌症占6人;2010年病故11人中,癌症占7人;2011年病故17人,癌症占9人;全村每年新增癌症患者5至6人。
村民:想了都害怕
2010年8月第21屆世界抗癌大會上的資料顯示,大陸每年癌症發病人數約260萬,死亡180萬人;總發病率約180/10萬。但僅黨街村3年就有超過20人死於癌症,比例高於全國發病率近百倍。
黨街村的郝大爺透露,該村近幾年罹癌人數越來越多,一部分還是年輕人。「這些人都上有老,下有小,得了癌症,家裡都塌了天了。」郝大爺神色黯然,「去年死的最年輕的才22歲,有兩個30多歲的,年紀最大的也就60多歲。村裡人想想都害怕啊!」
癌症改變了當地許多人的命運,對15歲的女孩張娟而言,癌症意味著學業終結和生存歷練的提前。2011年秋天,張娟的父親張福軍被查出患了肝癌,先後跑到河南新鄉、安陽和北京等地看病,但花了2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也未能擋住死神的腳步。2012年春節前,張福軍溘然長逝。「我現在不上學了,在食品廠打工,一個月能掙1千塊錢,不然家裡實在過不下去。」村民徐永梅的苦惱則是僅靠一畝薄田,日子怎麼過。2011年6月,她年僅37歲的丈夫王旺生因罹患血癌離世。
淇河如臭水溝 仍得飲用
林州地處太行山南麓,現有人口98萬。資料顯示,當地為晉、冀、豫三省食道癌高發區死亡率不規則同心圓的圓心,其最高比例可達180.89/10萬人,足以令人「談癌色變」。
古老的淇河流經這裡,這條河曾經是華北境內唯一沒有被汙染的河流,然而,「現在的淇河就是一條臭水溝,汙染厲害,全是垃圾……別說用這裡的水洗澡,擦擦身渾身都癢得難受。」黨街村年逾古稀的張大爺說,「村裡人吃的就是這水,從淇河裡抽上來,存在村西頭的那個大池裡,抽一池水夠全村吃個6、7天。」
據調查,距離淇河分別為3千米和2千米的鄰村蔡家堰、聯莊的癌症患者,遠遠少於距淇河500米的黨街村。而3個村中唯有黨街無井,祖輩以淇河水為源。
雖有研究顯示,透過打深機井、改飲地下水可使得有效汙染比例下降,但加打一口深水井需要50萬元,黨街村根本沒有資金。黨街村黨支部書記王保家坦言,「去年俺村向市水利局申請了一回,沒批。今年俺又申請了,還不知道會是啥結果。」
30校供餐廠商 蔬菜驗出農藥殘留
自由 2012.04.12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新北市衛生局公布第一季校園盒(桶)餐工廠及傳統市場、賣場、超市生鮮蔬菜抽驗結果,發現供餐新北市卅所學校的「津津盒餐有限公司」向雲林縣白熊農產行進貨的芥藍菜,驗出農藥殘留超量,教育局立刻通知各校停用白熊農產行的食材;津津總經理柯智寶說:「向合格廠商採購還出問題,很無奈。」
衛生局第一季生鮮蔬菜抽驗四十八件,校園盒(桶)餐工廠抽驗卅件,市售蔬果抽驗十八件,各檢驗出一件農藥殘留超量,分別是「津津」的芥藍菜,驗出殘留農藥「百利普芬(Pyriproxyfen)」○.○四ppm及「四克利(Tetraconazole)」○.一四ppm,高於標準值○.○一ppm;新店區家福(家樂福)新店分公司的「青江菜」檢出「佈飛松(Profenofos)」殘留一.八二ppm,也高於標準值一.○ppm。
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說,兩件不合格蔬菜都來自雲林縣西螺鎮,分別由「白熊農產行」及一名卓姓業者提供,已移請雲林縣衛生局查辦。而「白熊農產行」因為蔬菜是收購自不同的農戶,無法確認來源,衛生局以業者無法提供來源,依食品衛生管理法開罰三萬元。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二月初接獲抽驗結果通知,就已發文請各校確認是否使用不合格供應商的食材,如有立即停用更換。目前津津供應新北市卅所學校約一萬五千名學童中餐,已要求各校加強自主管理,抽驗頻率由五%提高至十%。
津津總經理柯智寶說,同批採購的芥藍菜約一千多公斤,內部抽驗合格後已經煮完供應,所有流程都依照教育局規範辦理,連向CAS合格廠商採購的菜都出問題,下游廠商也是受害者。
林冠蓁說,「百利普芬」是一種廣效性生長調節劑,「四克利」則是一種殺菌劑,長時間低劑量暴露,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害;「佈飛松」則易被人體腸胃道吸收,症狀輕者為頭痛、暈眩、視力模糊、胸悶、噁心,若高度暴露會導致呼吸道麻痺然後造成死亡。
◆ 喝口鐵觀音 17種農藥下肚
【世界日報╱香港12日電】2012.04.12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昨日發表的調查報告發現,18款購自北京等不同城市的茶葉全部含有殘留農藥,當中包括多個內地著名茶葉品牌。涉事茶葉主要在福建及浙江生產,一款名為「日春803鐵觀音」的茶葉更被驗出含17種殘留農藥,包括可致急性中毒及影響生育能力的農藥。香港的商會強調涉事品牌茶葉無進口,籲市民安心。
香港去年入口的茶葉量高達1100萬公斤,不少人外遊時也愛買茶葉。綠色和平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在北京、成都及海口購買九個品牌共18款茶葉作測試,包括港人至愛的龍井、烏龍及綠茶,價格從每斤60元至1000元不等。
報告顯示,18款茶葉全殘留農藥,最少一款也夾雜了三種農藥,最誇張的「日春803鐵觀音」烏龍茶更有17種農藥混合。綠色和平指,「滅多威」、「硫丹」及「氰戊菊酯」三種農藥在多個國家禁用,但這次調查有12款茶葉含這三種農藥,另外14款茶葉含有「多菌靈和苯菌靈」及「氟矽唑」,可能影響生育能力、胎兒發育及損害遺傳基因的農藥。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連佩怡稱,這次測試不包括在香港購買的茶葉,但憂慮有關茶葉可從不同渠道供港,質疑香港食物及衛生局未有對內地供港農產品制訂使用農藥政策,無法從源頭要求內地茶葉場少用農藥以保香港茗茶者健康。
含殘留農藥的內地茶葉不乏內地知名品牌,如「天福茗茶」、「北京吳裕泰」及「張一元」,港九茶葉行商會有限公司副理事長顏文正強調,香港絕大部分茶莊沒有入口這些品牌,加上所有正規入口茶葉有合格證明,消費者不用擔心。
食安中心則指,會詳細研究該報告,積極跟進及採取適當行動,而去年抽取逾900個茶葉及茶包樣本作包括除害劑等測試,全部合格。食安中心稱,所有出售食品必須適合供人食用,香港現時是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除害劑含量標準,無論該除害劑在其他地方是否禁用,在港均需符合有關標準。
硫酸銅混入飼料 桃園政府無法辦!
【聯合報╱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2012.04.13
大園鄉昶昕實業生產的工業硫酸銅,疑被飼料公司買來混入飼料,引爆健康問題。桃園縣議員楊朝偉昨指出,整件事凸顯環保、農政單位各管各的,給不肖業者鑽漏洞的機會,政府應該要嚴格管制硫酸銅產品流向,同時掌握飼料業者原料來源。
楊朝偉昨天邀集環保局、農業局主管人員,了解昶昕實業生產的工業硫酸銅,為什麼會成為雞鴨豬鵝飼料裡的原料之一,環保局人員表示,雖然已經針對昶昕開出9張罰單共計31萬元,但並非針對工業硫酸銅混入飼料加以處罰,罰的是汙水處理未達標準等環保問題。
環保局指出,只能管昶昕工廠環保問題,管不到產品賣給誰,據了解,昶昕也只是賣產品,客戶把產品用在那方面,昶昕也無從約束。
農業局人員表示,過去並沒特別管制飼料裡硫酸銅來源,檢調司法機關查到工業用硫酸銅混入飼料後,農委會已公布生產飼料用硫酸銅公司名單,飼料生產商須向這些公司採購,但在此之前並沒公布名單的做法。楊朝偉說,這就是他強調的「各管一半」衍生的問題。
※ 相關報導:
* 《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你吃的美國牛肉,是這樣養大的……》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2564
這本書就像是一部精采萬分的紀錄片,直擊美食背後可怕又令人哀傷的真相,一刀未剪、完整收錄,美國牧場大亨自爆黑心養殖內幕,你還敢大魚大肉嗎?
...牲畜處理業者的另一個主要處理對象,就是安樂死的寵物——每年都有六到七百萬的貓咪和小狗在動物收容所裡被結束生命,舉例來說,光是洛杉磯一個城市,每個月就要送大約二百噸安樂死的貓狗到牲畜處理廠去。
...這一大堆令人作噁的混合物被磨碎並蒸熟後,較輕的脂肪物質會浮在最上層,它們將被精煉為各種化妝品、潤滑油、肥皂、蠟燭和石蠟等石化製品;而較重的蛋白質則烘乾並磨成褐色的粉末——會變成褐色是因為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糞便等排泄物。幾乎所有的寵物食品和家畜飼料中都摻有這種粉末,農人們稱之為「高濃縮蛋白質」。
◆ 大陸9名茶 共驗出29種農藥
【記者盧素梅/綜合報導】2012-04-14 旺報
大陸知名的天福茗茶碧螺春、張一元和吳裕泰的茉莉花茶等茶葉,最近遭到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點名,存在大陸明令禁止在茶葉使用的滅多威等劇毒農藥殘留,且每種茶葉至少含有3種農藥的混合殘留,引發譁然。為了避免影響銷售,天福茗茶已將兩個「上榜」品種進行了下架,吳裕泰工作人員則強調,他們的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並對綠色和平檢測的權威性提出質疑。
綠色和平是在11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2012茶葉農藥調查報告》。報告稱,該組織是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先後在北京、成都和海口對9個茶葉品牌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這些品牌包括:吳裕泰、張一元、中國茶葉、天福茗茶、日春、八馬、峨眉山竹葉青、禦茶園,以及海南農墾白沙綠茶。
鐵觀音農藥殘留最多
結果顯示,所有茶葉樣本全部含有至少3種農藥的混合殘留,檢出的農藥種類總數高達29種,其中6個樣本含有10種以上農藥殘留。其中,鐵觀音遭檢測出農藥的殘留最多,在18種檢測樣本中有4種被檢出的農藥殘留,最少的有11種,而日春鐵觀音竟被驗出17種之多的農藥殘留。
據報告指稱,有半數樣本被檢出禁用農藥。像是天福茗茶的碧螺春、張一元和吳泰的茉莉花茶等11份茶葉被檢出含有滅多威,八馬和日春的4種鐵觀音則檢出含農藥硫丹。而在海南農墾的白沙綠茶上,則查出中國在2009年禁止的氰戊葉酯。報告並指,滅多威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劇毒農藥,中毒症狀有頭暈頭痛,嚴重者會出現血壓下降或意識不清,長期暴露於該農藥中會破壞人的內分泌系統。
湖南農業大學一位專家證實,大陸已經先後命令禁止滅多威、硫丹、氰戊菊酯使用在茶樹上。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茶葉市場專業委員會祕書長朱仲海則對檢驗報告內容提出質疑,他認為,綠色和平尚未明確說明負責檢測的「第三方實驗室」的合法資質,並表示該協會將針對報告中指明的茶葉品種實施復檢後,再對外報告。
廣西查獲泡禁藥筷子
除了「毒茶葉」外,廣西柳州市融安縣生產衛生筷子工廠也被查出製作過程中添加了會致癌的添加物。柳州市工商執法人員12日在融安縣一家「衛生筷子」生產工廠用來浸泡筷子的水池裡,查到添加使用焦亞硫酸鈉浸泡。亞硫酸鈉雖是食品添加劑,但在筷子生產中並不允許使用,且過量食用有致癌作用。另外,在融安縣其他生產衛生筷子的工廠裡,也發現有違規使用石蠟和滑石拋光的情況,這兩種物質也都有致癌作用。
◆ 漢翔停用三氯乙烯 議員批動作慢
自由 2012.04.13
〔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漢翔公司三氯乙烯外洩污染地下水,廠區去年七月公告為地下水污染控制場址,議員楊正中指出,漢翔遲至今年二月才全面停用三氯乙烯,是造成污染監測值升高的原因。環保局表示,漢翔合法申請三氯乙烯操作許可,無法強制停用,而該公司本來今年七月才全面停用,主動提前至二月。
楊正中表示,環保局去年七月公告漢翔公司台中一廠內的廣明段五二一、五七八地號為地下水污染控制場址,環保署又在今年二月進一步公告該處為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但根據漢翔的應變計畫,該公司表處一區製程在去年八月底停用三氯乙烯,表處二區則於今年二月全面停用。
楊正中說,公告為控制場址後,漢翔應該立即停用三氯乙烯,卻拖到今年二月才全面停用,造成張廖家廟監測井今年二月檢測出三氯乙烯濃度比去年八月高出四倍。
環局︰主動提前停用
環保局解釋,漢翔持有操作許可,可以使用三氯乙烯,而三氯乙烯外洩是因為地下儲槽老舊,該公司已採取改善措施,並研發替代三氯乙烯的處理方式,即使被列為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也沒有法令要求該公司停用,但該公司也主動提早全面停用。
環保局也說,張廖家廟一帶將劃為管制區範圍,長期觀察水質,至於檢測值偏高的原因除污染增加,也可能受到豐、枯水期水位變化等影響,須多檢測幾次才能了解污染變化。
減少餐後垃圾 「握便當」節能少碳
【聯合報╱記者莊旻靜/新竹報導】2012.04.16
不用便當餐盒,改吃「握便當」!國際扶輪社3500區「第14屆年會」昨天在新竹縣立體育場舉行,為響應「節能低碳」的主題,全場2200多人中餐都吃「握便當」,以減少「餐後垃圾」為目標,環保署長沈世宏「初體驗」,也讚許扶輪社作法,「真的有節能少碳!」
昨天沈世宏應邀到新竹演講,午餐便和新竹縣長邱鏡淳、新竹市市長許明財、國際扶輪社3500區總監張宏明一起用「餐」,沈世宏拿起「握便當」,直誇「感覺很特別」、「第一次吃到」,也表示味道不差,而且「握便當」直接用手拿,確實可以減少使用竹筷、湯匙、便當盒數,「真的有環保喔!」
新竹東北區扶輪社長彭泓瑋表示,為了響應環保,減少垃圾量,才想到可以訂購「像便當,但不需用筷子」的「握便當」,食量大的人可酌量增訂,口味有豬、雞2種,也提供素食口味。中午12點開動,廠商10點多就開始準備,「體積小,連包裝都省!」
彭泓瑋表示,不少人也覺得新奇,「開會第一次吃握便當」,有女生食量小,「握便當」份量剛剛好,還不會製造廚餘。而有人食量大,多吃幾個也不成問題,「還可以換口味!」而會場也準備當季蔬果,讓會員取用,補充纖維質。有人在會場上邊吃「握便當」邊討論事情,笑說「空出一隻手還可以做紀錄」,省包裝也省時間。
彭泓瑋估計,昨天應是「規模最大的握便當年會!」現場2千多人一起用「握便當」,場面壯觀。但也有少數人說不習慣,「感覺好像吃早餐沒吃飯。」
◆ 陸13種疑用黑心膠囊藥 停售
中央社 2012.04.16
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報導大陸不肖廠商以廢料製造藥用膠囊含鉻逾90倍後,大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15日在官網宣佈,媒體報導的13種疑似含鉻超標膠囊藥品全數暫停銷售與使用,並展開調查。
另外,大陸警方依據央視報導準備要對製造黑心藥用膠囊原料的工廠展開查緝時,工廠突然起火,大量文件燒毀,疑為人為縱火避責。
綜合大陸媒體今天的報導,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15日在網站刊登聲明表示,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高度重視央視報導的藥用空心膠囊含鉻超標消息,立即責成相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展開監督檢查和產品檢驗,並派員赴現場督查。
大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也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對央視所報導的13種鉻超標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等待監督檢查和產品檢驗結果明確後,合格產品可繼續銷售,不合格產品依法處理。
對違反規定生產、銷售、使用藥用空心膠囊企業,大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表示,將依法嚴肅查處。
大陸媒體報導,根據大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公佈暫停銷售的13種藥品中,遍及青海、吉林、四川等地大藥廠,也包括了大陸知名的藥廠修正藥業集團生產的羚羊感冒膠囊,修正藥業官網昨晚還被駭客攻擊,攻擊者並留下一些不滿的話語,直到晚間9時許才恢復,被懷疑是與所生產藥品使用黑心膠囊有關。
此外,根據媒體報導,河北警方昨天下午3時30分要對被檢舉生產黑心膠囊原料的河北衡水學洋明膠蛋白廠進行執法檢查時,工廠內一棟大樓冒起黑煙,幾分鐘後燃起大火,半小時後消防車趕來滅火,但據悉重要文件已經燒毀,被懷疑是人為縱火湮滅證據,警方正在調查中。
媒體指出,根據大陸「中國藥典」對明膠空心膠囊有明確標準,生產藥用空心膠囊必須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產品檢驗合格後才能出廠銷售,且藥品企業必須從具有藥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採購空心膠囊,經檢驗合格後才可入庫和使用。
大陸寧夏固原市爆發H5N1禽流感疫情
央廣/張子清 2012.04.18
中國大陸農業部今天(18日)通報,寧夏省固原市部份養雞場爆發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當地政府已撲殺約9萬5千隻雞。
大陸農業部指出,固原市原州區1處養雞場13日發生疑似禽流感症狀,大陸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今天確認,固原市當地出現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因此下令大量撲殺疑似染病雞隻。
農業部表示疫情現在已受到控制,而且工作小組也已抵達當地處理疫情,並封鎖疫區。
中國大陸因為是全球養雞數量最多的國家,因此被視為是全球禽流感高爆發疫區之一,而且在鄉村地區,許多雞隻的養殖地點與人類居住地非常靠近,也增加人類感染禽流感的機率。
今年1月,大陸西南部貴州省有1名男子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並且也是大陸今年傳出的第二起禽流感死亡病例。
◆ 小米酒不夠純 7月起要罰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2012.04.18
市面充斥非純為小米釀造的「小米酒」,財政部要嚴格管理。7月1日起主要以小米為原料,酒麴用量未超過製酒原料的20%者,才得以標示為「純小米酒」,未依規定標示者,7月起開罰。
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財政部已發布釋令,明定製酒原料中,使用小米量須達一定比率以上者,才得標示為小米酒。
這項規定,主要鑑於市售標示為小米酒的產品,並非純由小米製作,部分有以糯米或其他米糧混釀小米的情形,為避免消費者誤信,財政部決定嚴加規範。
財政部新規定,7月1日起,製酒原料除酒麴外,全為小米,且其酒麴用量未超過製酒原料的20%(以重量計)者,才可標示為「純小米酒」或「純釀小米酒」;另外,製酒時使用小米及其他榖類原料混釀者,其小米用量須不低於製酒原料的50%(以重量計),得標示為「小米酒」。除以上兩者外,不符規定者都不能標示為小米酒,這項規定自7月1日生效。財政部並將在新規定生效後展開調查,屆時如查獲出廠或輸入販售的酒品,未依新規定標示,包括製造、進口及販售轉賣不符規定的「小米酒」,會被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或按其現值處一至五倍罰鍰。
財政部提醒已核准登記的菸酒產製商,自行檢視已辦理產品登記的酒品是否符合新規定的標示要求,凡不符合者,應儘速向所在地稽徵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經濟日報提醒您 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 觀察站/民眾買得到 衛署查不到?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特稿】2012.04.18
避孕貼片、RU486、抗生素、安眠藥、減肥藥,這些醫師處方藥,在台灣沒有處方箋,不少健保藥局照樣買得到,這是許多民眾都知道的秘密,但衛生主管單位似乎總是查不到,也禁不了。
配合健保開辦,台灣實施醫藥分業已15年,除了大醫院人滿為患,不少健保藥局讓拿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病患,節省大排長龍等候的領藥時間。但民眾拿藥更方便後,似乎並沒有從林立的社區藥局享受到更多的藥物諮詢服務。
健保局為鼓勵醫療院所釋出處方箋,就目前看來,似乎只造就了大量的「門前藥局」,把診所裡的領藥處,分隔到隔壁或對街的地址,就能向健保局請領更優惠的給付,民眾用藥買藥的安全管理,似乎每況愈下。
醫改會的調查,再次戳破了醫藥分業的美麗假象,當藥局越來越像「便利商店」,民眾想圖個方便,自己反而可能受害。日前一名女性自行向藥局購買避孕貼片,造成中風昏迷,求償無門就是一例。主管機構除了依賴藥局的自律、民眾的自覺,更應檢討醫藥分業的實際優缺點,給民眾更安全的用藥環境。
大陸奶茶粉圓 被爆摻入明膠
【特派員宋丁儀/上海報導】2012-04-19 旺報
大陸「皮革膠囊」被曝光後引起軒然大波,同時市面上風行的珍珠奶茶所使用的粉圓,也被爆出部分不肖業者,在粉圓中添加工業用明膠和焦糖色素,恐有害健康。由於從台灣風行到大陸的珍珠奶茶店已廣受大陸市場歡迎,這消息被爆出,除了再度引發食品安全議題,也讓珍珠奶茶界頗受震動。
大陸許多臨街的小店,不足20平方公尺就販賣起珠珠奶茶,品質參差不齊。一有顧客上門前來購買,服務員就迅速地用勺子舀上兩勺奶精,再加一勺黑珍珠或椰果,飲水機前加入熱水,攪拌均勻,不到10分鐘,一杯香醇可口的珍珠奶茶便出爐。這類小店一天營業額可達上千元(人民幣,下同),以低廉的成本獲取高額獲利。
標示不明 來源堪慮
不過,近期卻有媒體大篇幅報導,大多數的奶茶店,珍珠奶茶中的配方都沒有明確標示產地及成分,一是奶精大多是大包裝,每包淨重50公斤,價格從40元到400元不等;而其中珍珠粉圓來源更是堪憂,從500克一袋到2公斤一袋均有,品質參差不齊。
甚至網路上,一包500克裝珍珠售價最低僅4元,這些近千顆的珍珠,約可分製調配出40杯奶茶。原本粉圓的材質主要是木薯粉和食品添加劑,但有些黑心賣家在網路上,卻毫不猶豫地說成分是「焦糖色素、食用明膠」。
據了解,被稱為珍珠的粉圓,原是台灣的特產,主材料是木薯澱粉,偏白色,不過,由於單純的木薯澱粉並不能讓珍珠彈性十足,因此許多生產方通用做法是在其中加入小麥蛋白。
但風靡到大陸後,有些不肖商家還覺得彈性不夠,為了讓珍珠更有嚼勁,於是再投入人工添加劑,市場上比較多見的是一種「合成珍珠」。
其中一種不合格的黑珍珠是由食用明膠做成的,如果食用明膠品質合格,對身體傷害並不大,只是相對價錢來說便宜很多;另一種珍珠是由木薯澱粉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膠質」混合物所製成,這類膠質,人體根本無法吸收,更含一定的塑化劑,食用後果難以想像。
國家標準 尚未建立
最駭人的是,工業明膠價格約在6000~1萬元/噸,食用明膠價格約在2萬~3萬元/噸,由於兩者成本相差巨大,一些黑心商家會改採添加一些工業明膠。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珍珠奶茶尚無國家標準,儘管市場上絕大部分珍珠奶茶的原材料來自正規管道,但不排除一些街頭奶茶店進貨管道不透明,原料品牌雜亂的現象,執法部門較難規範管理。
◆ 胃藥限一千粒… 買藥回國有上限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2012.04.19
出國攜帶藥品入境,最好留意法令規定。行政院自從前年四月一日實施「加強取締偽劣假藥及非法廣播電台專案」,財政部關稅總局昨天宣布,海關在兩年期間共查獲五百廿七件偽禁藥、不法藥物兩百零九萬顆。
關稅總局指出,旅客入境必須符合「攜帶自用藥物限量表」規定,限量表正面表列十七種旅客可攜入境的藥品和數量上限,例如四百粒裝的正露丸兩瓶、一千粒裝的胃藥一瓶、口服維生素藥品十二瓶(總量不得超過一千兩百顆)、中將湯丸紅標三百四十粒裝兩瓶或白標四百九十粒裝兩瓶。
官員指出,自用藥物限量非常繁瑣,以台灣民眾喜愛購買藥物的習慣,很容易超過法定上限,民眾務必誠實申報;一旦超額未申報,海關可以依法沒入或採一至三倍罰金,若涉及懲治走私條例等違法情節,還可能移送法辦。
關稅總局主任秘書周順然指出,遭查獲大多為入境旅客少量違規攜帶案件,且違法情節重大的進口貨物藏匿案件已大幅減少。
關稅總局官員說,近年查獲的偽禁藥以減肥藥、壯陽藥為最大宗,民眾若從國外購買「拿到網路上賣藥也是違法行為」,呼籲民眾應注意用藥安全,不要購買誇大療效或來路不明的藥品。
◆ 買藥水像超商買飲料 藥局違法賣處方藥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04.19
民眾沒處方箋想買藥,上藥局就買得到?醫療改革基金會電話訪查七十家藥局,逾七成違法賣高血壓處方藥;派出神秘客買藥,還有藥局加碼推薦別的處方藥。
醫改會還指出,藥局賣感冒藥水,「就像超商賣飲料,直接結帳」,未提供任何諮詢。
醫改會近四年接獲的醫療糾紛申訴案件,約有百分之六到十二與用藥有關。基金會上月與聯合勸募合作,從五都隨機抽樣七十家衛生署遴選的「正確用藥諮詢藥局」,進行用藥調查。另有六名神秘客到大台北地區廿家藥局實地訪查,發現藥局違法販賣處方藥的情況相當普遍。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說,像含類固醇、抗生素眼藥水,該會人員沒有處方箋就能輕易買到。他們請藥師針對流鼻水或喉嚨痛配藥,經專家分析,藥裡含抗生素、強效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等處方藥。更有藥局開架陳列整盒處方藥,供民眾直接購買。
至於指示用藥,醫改會人員前往三家藥局買感冒藥水,兩家沒有任何諮詢,就直接結帳。
劉梅君指出,國內實施醫藥分業已經十多年,民眾沒有處方箋,不少健保藥局也照樣販賣處方藥,衛生主管機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科長王淑芬重申,藥局未依據醫師處方擅自販售處方藥,違者可處三萬到十五萬元罰鍰,衛署已把違法販賣處方藥列為今年重點違規查核項目。
美牛攻防/食管法下周逐條審查 藍綠磨刀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2012.04.21
攸關開放萊克多巴胺美牛的食品衛生管理法草案,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預計花下周一和周三2天時間進行逐條審查,包含行政院版本,相關法案高達21案。國民黨團認為,現在政院版的瘦肉精法案已送進立院,符合在野黨團期待,到時經充分討論,下周應該可將法案送出委員會。
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說,這類重大爭議若在委員會還是沒有共識,就將全案保留送交朝野協商,各黨團都能持續交換意見。國民黨衛環委員會召委蔡錦隆表示,周三將會嘗試法案送出委員會,若需要動用表決權,他不會迴避,但林鴻池研判,應該不需要動用表決。
林鴻池強調,持續不斷地維持溝通大門的暢通,不論黨籍立委或跨黨派的交換意見,都可以在委員會甚至朝野協商中進行。
美牛紛擾近3個月,林鴻池表示,過去這段期間,該做的審查動作都已足夠,下周進行逐條審查,到時若無共識,送交協商,最終難免表決一途。
擔任衛環委員會召委的國民黨立委蔡錦隆,在上次大體審查食管法的會議中,遭到在野立委癱瘓議事,甚至被包圍拉扯,場面相當火爆。蔡錦隆再度將該法案排進議程,他認為,在野黨團目前已無反對或杯葛理由,該坐下來理性討論,只要毫無共識,他就會宣布全案保留,送朝野協商。
下周逐條審查,其中備受矚目的政院版將直接面臨立委挑戰,先前政院版出爐,遭批空白授權,對此,林鴻池解釋,食管法牽涉範圍廣,本就不可能逐項限制,必須尊重立法體制,把握大原則,到時衛生署要不要在立法過程中提出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標準,端看行政院決定。
國民黨立委鄭汝芬身兼黨團的衛環委員會委員長,她自己提案堅持瘦肉精零檢出,給國民黨帶來不小壓力,鄭汝芬受訪時表示,目前政院版還不能完全說服她,包含牛豬分離和安全容許,都還需要進一步保證和說明。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
食品衛生管理法下周一、三要進行逐條審查,行政院版本的修正草案將於周三(25日)送抵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召委、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表示,若國民黨想讓政院版修正草案盡快出委員會,按照議事規則表決,民進黨一定會輸,但她希望曾提案支持瘦肉精零檢出的國民黨立委能堅守對選民的承諾,不要神隱。
國民黨立院黨團下周將傾向盡速讓政院版修法出委員會,使全案進入朝野協商階段。民進黨團下周一將召開黨團大會,決定周三行政院版送入委員會時,民進黨將採取何種戰策。田秋堇表示,美牛案一旦進入朝野協商階段,不僅討論不透明,全案也要冷凍一個月後才能進行表決,如此一來,在520之前就可清理戰場 。
田秋堇評估,周三逐條討論能夠獲得共識的機率很低,但沒有共識就一定會被保留,國民黨若堅持要讓法案出委員會進入協商,「坦白說,我們很難擋。」
田秋堇重申,瘦肉精美牛最後的決戰點,還是在於之前幾位提出零檢出修法版本的國民黨立委,只能希望他們能堅守對選民的承諾,不過日前在美牛公聽會中,提出零檢出版本的委員們都沒有出來講話,甚至神隱,他們最後的選擇結果「實在很難說」。
◆ 踢爆毒膠囊 央視主播消失幕前
中央社 2012.04.21
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主播趙普日前在網上發布有商人用廢皮鞋加工製成明膠再製成膠囊和果凍後,已消失螢光幕前超過10天。輿論質疑趙普是因毒明膠事件遭封口,他本人則低調說「不便奉告」。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趙普於9日在自已的微博(微網誌)上發出「轉發來自調查記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尤其是孩子,內幕很可怕,不細說!」
搶在央視「每週質量報告」15日節目播出前發了消息,趙普雖然沒多久後把這則微博刪除,不過之後他就「消失在螢幕前」至今12天。
外界紛紛猜測趙普被「封殺」和發布這條微博有關。
華西都市報多次致電想了解他消失的原因,趙普僅以詩人王昌齡的詩句回簡訊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表明心境;記者再致電詢問時他仍以短訊回傳說「不便奉告,敬請理解。」
報導引述央視內部員工表示,趙普的確因微博的事情受到處分,但「沒有被辭退」。而央視公關科則稱,還不知道趙普的情況。
據介紹,趙普是央視新聞頻道的主播,原來播報晨間新聞的「朝聞天下」節目,今年2月,他調任到央視1套,主播晚上10時的「晚間新聞」。
正當外界看好趙普的發展之際,他卻在發出1封關於毒明膠的微博後不再出現觀眾面前,最後一次播報為4月8日,而他實名認證的新浪微博自11日起就停止更新。
報導說,2008年,趙普在主持汶川大地震直播時,真情流淚播報新聞,引起注意。
◆ 河北40多家明膠作坊被拆 3千人失業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2012-04-20 旺報
「毒膠囊」涉案公司學洋明膠蛋白廠,位於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古城鎮前宋村。這裡歷經40多年發展,已形成規模龐大的明膠生產基地。在央視揭露「毒膠囊」之後,相關部門展開嚴打行動,將當地40多家明膠作坊夷為平地,導致3千村民因此失業。
此外,在年產千億粒、號稱「大陸膠囊之鄉」的浙江新昌縣儒嶴鎮,也有43家有許可證的膠囊企業被全線叫停。當地有近萬人從事膠囊行業,且都是當地人。此次停工,讓膠囊廠員工陷入焦急:再不復工,我們就沒飯吃了。
《京華時報》報導,前宋村自15日晚間展開強拆行動,十幾輛推土機和挖掘機開進前宋村。至17日,除了「學洋明膠」和「成大明膠」兩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前宋村40多家明膠作坊被剷平。
前宋村是因明膠而興的村莊,最鼎盛時期有200多家明膠作坊。當地一家小型明膠作坊老闆宋孟華說,早年的明膠作坊以質取勝,使用較好的豬皮、牛皮。「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有些廠子用下腳料去熬膠,他們成本低,而且薄利多銷,逼得其他廠子慢慢倒閉,最後大家都用下腳料。一番惡性競爭下來,只剩下四五十家廠子。」
長期生產明膠早已讓當地的環境不堪重負,在前宋村南側,上千畝土地上或堆放著一人多高的曬膠板,或鋪陳被燒焦的熬膠廢料,或堆放小山似的藍色皮革廢料。進入村子即惡臭撲鼻,水溝被汙染成藍色。
除了前宋村,周邊的後宋村、周莊村等多個村子,也有上千村民以製膠為生。村民們說,目前約有3千人面臨失業。
◆ 陸高齡奶牛打激素? 奶協否認
【記者慶正/綜合報導】2012-04-20 旺報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日前在微博爆料,大陸許多高齡奶牛,靠激素才能產奶。而此作法的後遺症將導致女嬰早熟。
《廣州日報》專訪何兵,他透露當同學提起這件事時,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喝國產牛奶」。何兵表示,會在個人微博上爆料,就是希望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同時,提醒廣大網友注重飲食健康。何兵強調,中國大陸人口生育比率下降,不孕症增多,飲食不健康就是原因之一。
這則微博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迅速被轉發近5萬次,評論9000餘條。
《廣州日報》報導,中山大學毒理學教授、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專家楊杏芬先前曾建議,市民如果懷疑孩子早熟,應盡早到兒科問診,並對高度懷疑的食物如水、飲料、奶粉等暫停使用或更換其他品牌,再進一步治療。
中國奶業協會工作人員則對記者表示,2008年以前確實存在高齡奶牛產奶的情況,但之後加大淘汰劣質奶牛的力度,目前基本上不存在這種情況,「高齡奶牛產奶少、品質差,沒有經濟效益」。
奶協工作人員說,為了治癒奶牛發炎,養殖戶確實會使用一些抗生素,但在奶牛服藥和停藥的一定時間內,奶牛產的奶都被倒掉。此外,女嬰早熟與此並無直接關係。
美再傳狂牛症 本土第4例
中央社 2012.04.25
美國農業部證實,加州一頭乳牛罹患狂牛症,不過表示這頭乳牛的身體部位沒有進入美國食物供應鏈。這是美國2003年首度發現狂牛症以來的第4起本土病例。
農業部首席獸醫官員柯立福(John Clifford)表示,「沒有理由驚慌」。這頭乳牛是在畜體廢料加工廠被發現感染狂牛症。畜體廢料加工廠專司處理生病的牲畜軀體,以製成非食用產品,用在肥皂和膠粘物之類的東西上。
美國2003年首度發現狂牛症,造成次年牛肉出口劇減30億美元。人類食用狂牛症牛隻遭感染部位,據信可能罹患庫賈氏症,即人類狂牛症。
雖然沒有證據顯示人類會從飲用狂牛症牛隻的牛奶得病,但是由於擔心消費者與大宗美國牛肉進口國可能反彈,芝加哥活牛期貨重挫。
柯立福說,美國已開始通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當局和美國貿易夥伴,但表示這項發現不會影響美國牛肉出口。
這頭乳牛是在加州中部一間畜體廢料加工廠發現,美國農業部仍在追查其確切生命史。
農業部說,這頭乳牛的軀體將予以摧毀,牠據信不是吃了遭污染的食物染病。
柯立福在農業部總部的簡報會告訴記者:「關於這頭乳牛,真的沒有什麼好驚慌。在這個問題上,人類和牲畜的健康都受到保護。」
美國在2003年發現狂牛症後,次年牛肉出口下滑75%,整體牛肉出口由127萬公噸劇減至32萬1967公噸,直到2010年才回升至超過100萬公噸。
根據美國肉品出口聯盟(U S Meat Export Fede),美國2004年牛肉出口總值由2003年的38億6000萬美元銳減至8億900萬美元。
自從狂牛症1986年首度在英國被診斷出以來,歐洲聯盟已發現超過19萬個病例,迫使數以百萬計牛隻遭到撲殺。
全球已有超過200人疑似死於人類狂牛症,其中大部分在英國。人類狂牛症1996年首度被界定。
科學家認為狂牛症是以牛隻遭感染部位製成飼料以餵食其他牛隻所引發。當局認為食用遭感染牛隻的肉可能引發人類狂牛症。
※ 相關報導:
* 美再爆狂牛症!南韓暫停美牛進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051154.shtml
在美國農業部證實加州1頭乳牛罹患狂牛症後,已引起日本與南韓當局密切關注。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正在評估美國狂牛症案例,稍後將就美國狂牛症案例發表聲明。南韓則將暫停所有新進口美國牛肉通關流程。
* 狂牛再爆 美方應主動通知但尚未通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051155.shtml
衛生署長邱文達上午表示,依據台美牛肉議定書,如果美國再度驗出狂牛症病牛,必須主動通知我國,衛生署上午正向美方查證此事。
* 衛署:進口美牛與狂牛病例無關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051521.shtml
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今擬審查食品衛生管理法,會議開始前,衛生署長邱文達報告,外電報導傳出美國境內驗出狂牛症病例,召委蔡錦隆建議,靜待國安、外交、農委會和衛生署等部會查證消息後,再繼續開會。...美國脫離狂牛症疫區後,出現第4例本土狂牛病,病畜是乳牛。消息傳回台灣,衛生署表示,截至今天下午3時,已知輸入台灣的美國牛肉來源、供應商,與這起病畜沒有關係。
* 美現狂牛 農委會:加強防疫
http://www.cna.com.tw/News/aALL/201204250336.aspx
農委會今天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自民國80年已陸續禁止自狂牛症發生國家輸入活牛及肉骨粉、肉粉、骨粉、禽肉粉、血粉、飼料用動物油脂、飼料用動物油渣或其他可傳播狂牛症的動物性產品,以避免國內牛、羊暴露於狂牛症的風險。
◆ 狂牛再起 美獸醫官上火線說明
中央社 2012.04.25
美國農業部首席獸醫官員柯立福(John Clifford)向記者證實,美國發現第4起狂牛症病例。事隔幾個小時,他便等著回答全球關於美牛安全的問題。
柯立福已經火速致電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對口官員,告知他們加州發現1頭乳牛罹患「非典型」狂牛症。墨、加分別為美國牛肉的最大和次大買家。
柯立福於2004年5月走馬上任,在那之前半年,美國首次發現學名「牛腦海綿狀病變」(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的狂牛症病例。他很清楚在發現病例之後的24小時─以及未來幾週—迅速分享資訊,對維護國內外消費者信心來說至關重要。
柯立福接受訪問時表示:「對與這些國家之間的信任以及貿易的持續來說,這點極為重要。」他要試圖早期化解對於美牛的憂慮,以免這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再次受到嚴重衝擊。
美國在2003年年底出現國內第1起狂牛症病例之後,牛肉出口收入暴跌30億美元,直到2011年外銷才完全恢復。
美國曾出現另外兩起病例,最後1例是在2006年。不過自從1986年首度發現狂牛症以來,全球病例已經從1992年高峰時期的3萬7000多起,降至去年的29起。
柯立福表示:「我認為從那時到現在,我們已得到長足進步。」
他指出,美國農業部將追查這頭母牛的流行病史,並在未來幾週內公布資訊。追查方向包括病牛出生地、幼年時的飼料以及在同一時期於同一農場中出生的其他小牛情形。
美國要傳達的訊息之一是這個新的狂牛症病例屬於「非典型」,也就是病因不太可能是受到污染的飼料。
柯立福說:「這是個罕見的類型,而且我們相信它不太可能透過飼料傳染。」(譯者:中央社楊盈)
◆ 觀察站/狂牛 讓美牛談判轉彎?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特稿】2012.04.26
朝野在國會為美牛瘦肉精是否開放劍拔弩張,此刻卻傳來美國證實出現第四例本土狂牛症消息。儘管瘦肉精與狂牛症實屬兩不同議題,但美方將瘦肉精與TIFA掛鉤後,狂牛症恐怕也難已再被視作是單純的食品安全問題;在馬政府為油電雙漲、證所稅、12年國教等沸騰民怨包圍之際,狂牛症新病例反可能為台美貿易找到新的談判契機。
涉及瘦肉精開放的食衛法修正案行政院版本,今天送到立院衛環委員會審查,會前在野黨磨刀霍霍,執政黨則因承擔非過不可的壓力,嚴陣以待。不料一早傳出美牛出現狂牛症新病例,讓情勢頓顯詭譎,委員會立即停擺外,閣揆陳冲也馬上召開會議因應,瘦肉精開放一案還能不能如期走下去,已新增變數。
儘管美國強調病例牛體沒有進入人類食物鏈,且儘管政府早有針對防堵病美牛祭出三管五卡的經驗;但當對狂牛症的恐懼加上對瘦肉精美牛的排斥相加乘,消費者的反彈恐怕已難以理性說服;加上在瘦肉精一案,美方以TIFA為籌碼對我施高壓,以至於當狂牛症議題再起,民意恐怕也將不會再單純以食品安全問題看待。
換言之,在韓國立即暫停進口美牛同時,即使行政院再次祭出三管五卡,此次狂牛症引發的消費者抗議壓力,恐怕已難輕易化解;且既然美國牛肉的新困境,一部分源於美方將美牛與經貿掛鉤的策略,台灣政府既無義務也無必要為美方解套,站在維護台灣食品安全、爭取經貿利益的立場,狂牛症新病例或許反而給政府新的交涉籌碼,為陷入多重民怨爭議的馬政府,找到自美牛案暫時脫身的契機。
新北市府送模範生的多寶盒…臭臭的
【聯合報╱記者何祥裕/板橋報導】2012.04.25
兒童節前夕,新北市政府贈送各級學校模範生獎狀與「多寶盒」,卻被議員罵到臭頭。市議員蔡淑君說,盒內不僅沒寶,小手提袋還散發刺鼻味道;王淑慧也指出,這個盒子要500多元,有模範生100元就賣掉,太不實用。
教育局長林騰蛟說,今年國小、國中與高中模範生,都贈送這個多寶盒,未來會重新設計,以符合各學齡學生的需求。
蔡淑君昨天在新北市議會市政質詢時說,國小、國中的模範生禮物完全一樣,裡面只有1支鉛筆、1個小手提袋、1本筆記本及4張新北市風景明信片;拆開小手提袋時,還可以聞到刺鼻的化學藥劑味道,她當場要衛生局拿回去化驗。
蔡淑君說,有國小學生向她陳情,指這個多寶盒根本不是她想要的模範生禮物,而且小手提袋的味道很臭,聞了之後很不舒服,根本不想用;她認為,這個多寶盒一個要價500元貴得離譜,還不如送辭典或比較實用的文具。
王淑慧也批評,國小、國中與高中的模範生都拿同一個多寶盒,高中生要鉛筆幹嘛?有模範生收到這個多寶盒後不想要,以100元就賣掉了,實在是太浪費。
林騰蛟說,模範生禮品是由學校輪流設計採購,要滿足各學齡的學生並不容易,既然學生認為不好,教育局未來會重新設計。
※ 該不會是下面這些東西?相關報導:
* 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臭味塑膠製品 勿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413787.shtml
部分塑膠地墊、玩具常會有一股異味,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提醒,有臭味的塑膠製品,可能都添加甲苯、甲醛、甲醯胺,最好避免購買。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也指出,甲醯胺對於動物的生殖發育,可能出現潛在的危害。環保署不准業者將甲醯胺用於兒童玩具、塑膠地墊,是一項明智的決定。
◆ 多溴二苯醚無所不在 台灣暴露量偏高
自由 2012.04.25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多溴二苯醚(PBDEs)是一種廣泛運用於電子電器、塑膠、紡織品等所添加的阻燃劑,也是一種環境荷爾蒙。調查發現,國內食品不僅PBDEs濃度偏高,各年齡層日暴露劑量也較美國高出一.五倍。而PBDEs會造成肝臟與腎臟損壞,干擾甲狀腺素分泌,有神經與生殖毒性,甚至致癌。
衛生署連三年委託成大環境毒物微量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進行「食品中PBDEs含量背景值與風險分析研究」,前兩年針對肉、魚、水產品、蛋、乳品、油脂等六大類食物調查,在主要產地抽檢一五○件樣本,而今年調查的稻米、蔬果等仍在檢測中。
結果顯示,家畜肉類濕重濃度每公克一六九二皮克、油脂為一二七七皮克、蛋九三一皮克、家禽肉類八二五皮克、魚六九○皮克、魚以外的水產品三七九皮克、乳品一三○皮克。再推估日暴露劑量,六到十二歲為每公斤體重六.九奈克、十三到十八歲為三.六奈克、十九到六十四歲為三.三奈克、六十五歲以上為二.九奈克。其中,豬肉是主要攝取來源,佔各年齡層一半左右。
一種環境荷爾蒙 會損壞肝腎甚至致癌
美國調查肉、魚、乳類為二六七皮克、二四三皮克與一七六皮克。估計二到五歲每人每日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二.六七奈克、二十到三十歲男性一.二八奈克、女性○.九三奈克,我國數據明顯偏高。
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學系教授毛義方指出,台灣塑膠使用量太多,幾乎所有食物都可檢出PBDEs。他曾於二○○七年連續三年進行食物與空氣的相關研究,發現如處在辦公室環境,人體的PBDEs二到三成是透過「吸入」,七到八成是「食入」。
PBDEs幾乎無所不在,包括穿的衣服、鞋子,使用的電視、電腦都有PBDEs,經過摩擦或增溫,會讓PBDEs逸散出來,進入空氣與水,再沉降到土壤、底泥、河川中,並進入食物鏈。
李俊璋說,國內有研究指出,母乳中PBDEs濃度高達每公克五.一九奈克。至於人體內含量也逐年上升,每五年增加一倍。WHO雖未訂PBDEs攝入標準,但歐洲已在二○○六年禁用,美國也禁用在床墊、沙發及泡棉產品。我環保署已把八溴、五溴二苯醚列為第一類毒化物,只能做為阻燃劑;至於十溴二苯醚為第四類毒化物,必須申報。
◆ 連鎖超市蔬果 驗出劇毒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台北報導】2012.04.25
綠色和平組織二度抽檢超市賣場的蔬果,發現農藥殘留及農民違規混用農藥的情形仍相當嚴重,五成五的蔬果樣本檢出農藥殘留,有八件蔬果驗出超過三種以上的農藥,六間超市賣場均驗出含生殖毒性農藥的蔬果。
綠色和平去年十二月曾對大潤發、家樂福、全聯、愛買、頂好與松青等六家超市賣場抽查,發現七成四的蔬果有農藥殘留。今年二月再次抽查這六家賣場的十八家門市,卅六件驗出廿件有農藥殘留,比例達五成五。
綠色和平農業專案主任蔡絲婷表示,大潤發販賣的葡萄柚,驗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的二級毒性農藥「普克利」超標,這款農藥歐盟已禁用;全聯的桔子也有不得檢出的農藥「普硫松」,以及農委會公告的劇毒農藥「加保扶(好年冬)」。頂好北市美麗華店的茼蒿,也驗出「托福松」、「納乃得」兩種劇毒農藥。
蔡絲婷說,農藥混合使用的情形完全沒有改善,全聯的桔子驗出八種不同農藥、松青金棗六種、全聯草莓五種。桔子殘留的八種農藥中,「護賽寧」與「加保扶」都是世衛組織公告的一級毒性農藥。草莓五種農藥中,「撲滅寧」、「護汰寧」、「亞托敏」三種會增加不孕風險。而六家賣場超市都驗出含生殖毒性農藥的蔬果,孕婦若不慎攝食,有害胎兒發育。
蔡絲婷指出,驗出的農藥即使劑量在法定標準以下,但多種農藥混合後產生的「雞尾酒效應」也會危害人體健康。
每次超市蔬果檢出農藥殘留,店家總是回應「立即下架」,蔡絲婷呼籲各家賣場超市承諾建立生鮮產品的追蹤及內控制度,同時要求供貨商優先杜絕五大類農藥。
※ 相關報導:
* 知名賣場桔子 竟驗出8種農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apr/25/today-life3.htm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解釋,普硫松是有機磷殺蟲劑,會使兒童過動、大人焦慮、沮喪、注意力不集中。至於普克利是殺菌劑,用以防止水果發霉,屬於環境荷爾蒙,具生殖毒性,動物實驗有可能致癌性,引發甲狀腺病變與肝腫瘤。他建議,即使剝皮的水果也要在流動的水中清洗乾淨再食用。
◆ 好噁!滬知名商家 漂白水製蜜餞
中央社 2012.04.25
中國大陸上海地區知名休閒零食連鎖店來伊份驚傳蜜餞產品添加劑超標、甚至違規使用漂白劑。來伊份公司上午緊急在官網發布聲明指,已將有問題產品下架停售,接受消費者退貨。
中央電視台2台「消費主張」節目昨晚報導,大陸蜜餞生產過程問題重重,就連擁有大陸「馳名商標」認證的來伊份公司的生產廠商,不僅製作蜜餞的環境蚊蠅飛舞、使用過量添加劑如甜蜜素外,桃肉產品來源在山東生產時,甚至使用超量的焦亞硫酸鈉漂白。
報導稱,從沃爾瑪、家樂福和上海來伊份的專賣店等地購買了多個廠家生產的各種蜜餞產品,經北京市理化分析測驗中心檢測顯示,食品添加劑甜蜜素、糖精鈉等甜味劑,及用來漂白和防腐的二氧化硫都超過最大標準使用量。有的甚至超過國家標準3倍之多。
報導表示,就連生產蜜餞的工人自己都知道違規使用漂白劑對人體會有不良影響,1名工人還說「這水直接排出去對環境也不好」,因為工廠旁邊就是一大片農田。
大陸食品衛生問題一直以來為人所詬病,從地溝油、毒奶粉到染色饅頭,引發的民怨更是不斷升高,現在傳出問題蜜餞,也引起大陸輿論關注。
不少人直言「太噁心」,更有網友無奈地指出,「不把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吃完,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國人。」
來伊份公司上午則是在官網上發表聲明表達歉意,並指出有問題的產品今天起全面下架停售,消費者若對所購買產品有疑慮,公司也提供無條件退貨,同時願意公開生產過程,安排媒體到生產地採訪。
美首席獸醫官不解 此狂牛症非飼料感染
【台灣醒報╱記者柳天時╱台北報導】2012.04.26
美國農業部首席獸醫官柯立福(John Clifford)今天表示,美國加州感染狂牛症的乳牛從來沒有進入食物供應鏈,而狂牛症也不會經由牛奶傳染,所以「這起案例不會對食物供應造成危險」,消費者可以放心繼續吃牛肉、喝牛奶。
由於狂牛症通常是因為飼料遭污染而引起,但柯立福說,加州這起病例非常罕見,並非因為飼料而感染,確切原因仍在調查。
農業部昨天確認加州中部某農場一頭已死亡的乳牛出現「牛腦海綿狀病變」(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即俗稱的狂牛症。柯立福今天在美國農業部製作的網路短片中表示,這頭乳牛已經銷毀,未曾流入市面,而且BSE不會經由牛奶傳染,因此無論是乳品及食物之供應,或對人體健康而言,這起事件均未造成風險。
擔任首席獸醫官即將屆滿8年的柯立福指出,美國農業部每年檢測約4萬頭供食用的動物,檢測內容包括牲畜是否有BSE徵兆、中樞神經系統是否異常、是否死因不明、是否行動困難等。他表示,農業部也監督各種健康防衛系統是否有效運作,以維護人體及動物健康。
加州這起狂牛症是歷來美國第4起狂牛症病例,也是2006年以來的首例。柯立福說,發現這起病例後,他火速致電墨西哥和加拿大。墨、加分別是美國牛肉的最大和第二大買家。
人類在1986年首次發現狂牛症。柯立福說,從那時到現在,在因應、防範、處理等相關工作上,「我們有了長足進步」。1992年狂牛症高峰時期,全球發現3萬7千多起病例,去年全球只有29起。
他指出,美國的檢驗報告已經交給加拿大及英國,相互參照。世界動物健康(WAH)的實驗室即在英國。他並表示,美國農業部將追查這頭母牛的病史,將在未來幾周內公布資訊;也將追查病牛出生地、幼年時的飼料、以及同一時期出生於同一農場的其他牛隻狀況。
※ 相關報導:
* 美承諾:對台提供狂牛症調查報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053826.shtml
美國農業部副次長維特(Darci Vetter)上午主動來電,表示美國將全力進行科學調查,調查完成後會給台灣一份全面性報告。
* 衛署:若美遭降等 立即禁美牛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053287.shtml
行政院衛生署長邱文達今天表示,關於美國牛肉進口,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美國狂牛症分類等級降等,會立即中止美牛及製品進口。
◆ 發現狂牛症 其實歪打正著
中央社 2012.04.26
美國加州一頭死亡的乳牛身上發現狂牛症後,一棟位於乳牛養殖之鄉正中央的單調建築,成為密集檢查的重點。
美國昨天宣布發現這起狂牛症,為美國2006年來首起新病例,也是美國有史以來第4起病例。
這座位於加州中部的調度站接受各地運來的動物遺體,但只對一小部分進行檢驗。
官員說,這個地區有數百家酪農,這隻母牛來自其中一座農場,沒有外顯病徵,也就是站不穩、身體不能協調、行為劇烈改變或產乳量變少。但是當這頭帶病的乳牛4月18日與其他一堆死牛運抵調度站,因為牠的年齡超過30個月且遺體還沒發臭,就符合美國農業部(USDA)的檢驗條件。
貝克商品公司(Baker Commodities )執行副總拉奇(Dennis Luckey )說:「我們一整年都是隨機挑選多個樣本,牠只是恰巧成為我們隨機採樣的對象。牠沒有罹病的病徵。」
樣本4月18日送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食品安全實驗室。到了4月19日,試劑顯示這隻母牛可能感染狂牛症。樣本送到美國農業部愛阿華州的實驗室進一步檢驗。
聯邦政府農業官員昨天宣布結果:這隻牛感染非典型狂牛症。農業部主治獸醫師柯立福(John Clifford)說,這意味著牠不是因為吃到感染狂牛症的飼料,而因此得病。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紐約州獸醫診斷實驗室( New York State Veterinary Diagnostic Laboratory )主任阿克(Bruce Akey)說:「這只是某隻動物在牠生命中,偶爾出現的突變。自然界一直存在隨機突變。」
狂牛症不是因為牛隻互相接觸感染,專家說,目前不清楚人是否會因為吃進病牛的牛肉而感染這種罕見型狂牛症。
加州這座調度站,功能是將動物屍體送到煉製廠製成其他產品,但不會進入人類食物鏈,例如製成動物飼料、肥皂、化學品或其他家庭用品。
這起病例目前未知的東西還包括這隻乳牛是否是因為狂牛症而死亡,還有牠同一群的牛是否也染上這種病。官方沒有公布飼養這隻乳牛的牧場名字,也沒有說明這隻牛在哪裡出生。
身兼狂牛症專家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乳製品安全實驗室主任庫勒(James Culler)說,以這個案子而言,食品安全檢驗制度發揮功能,這種型的狂牛症很罕見,消費者不必太過驚慌。
他說:「你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擔心畫過天際的所有流星嗎?當然不會。你願意付出九成的薪水,在地球各地設立觀測台,監視流星動向嗎?當然不會。這與你不必為這起狂牛症太過驚慌是同樣的道理。」
科學家計畫檢驗病牛同群的牛隻,還有與牠同時出生或前後時間的牛隻。由於牛隻履歷都有建檔,可以追查牠的出生時間、父母及同一個牧場的牛隻。
◆ 專家憂:庫賈氏症倍增 疑與美牛有關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04.26
美國傳出第四例狂牛症案例,衛生署昨天迅速宣布,不禁止美牛進口,理由是該例屬於非典型零星散發個案。對於衛生署作法,高雄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陳順勝以「瞎子牽瞎子」,批評衛生署決議過程缺乏專業討論。他說,台灣庫賈氏症發生率倍增,原本每年發生率為百萬分之0.6,但過去三年都維持百萬分之1.2,不排除與美國牛肉進口有關。
他建議衛生署先不用急著宣布沒事,應該先暫停美牛進口,市售美牛也應全部下架,放在冷凍庫內冰存暫停販售。等到美國流行病學報告出爐確實沒事再開放。另外,衛生署應著手建立一套應變機制與SOP,遇到類似意外時,可以迅速找專家開會緊急動員,千萬不要自家人閉門造車。
陳順勝目前擔任疾病管制局委託台灣庫賈氏症通報及研究計畫主持人,他指出,上周三才開會討論國內三例疑似庫賈氏症患者,其中一例確定為散發案例,國內至今累積共有280名確定病例。
對於美方抽驗牛隻方式,陳順勝相當不以為然。他指出,美國抽驗對象為死牛,平均每100隻才抽驗4隻。最近「意外」驗出一隻感染狂牛症的乳牛,這代表受感染的牛隻絕對不止一隻。從流行病學來看,背後隱藏的危機相當嚴重。一隻才30個月大的牛隻突然死亡,這是很不尋常的。牛隻如何被感染,迄今仍找不到答案。
陳順勝批評衛生署處理有如「瞎子牽瞎子」,不但自己人關起門開會,「乳牛比肉牛安全」的說法,更是無法讓人信服。最近三、四年來,不少科學證據發現,病牛所生產的牛乳並不安全,也可能含有致病的變性蛋白物質「普利昂」。
陳順勝分析,該頭乳牛感染原因有二,一為吃了受汙染的飼料,其次為生長土壤受到汙染。如果屬於後者,則不管乳牛、肉牛,都可以受到感染,「乳牛比肉牛安全」說法根本就是錯誤的。
陸立頓茶包 爆殘留17種農藥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2012-04-26 旺報
立頓(Lipton)在大陸銷售的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等茶包,驚爆被檢出含有17種不同農藥殘留,恐影響男性生育能力和胎兒健康。但立頓所屬公司聯合利華駁斥,稱立頓茶系列產品均符合大陸的國家標準。目前相關產品仍正常銷售。
7種歐盟尚未批准使用
《新京報》報導,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今年3月在北京隨機購買4份立頓紅茶、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茶包,後經具有國家資質、獨立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農藥殘留檢測發現,立頓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樣本均含有大陸農業部明令禁止在茶樹上使用的高毒農藥滅多威。此外,立頓鐵觀音被發現含有早在2002年大陸農業部就禁止使用在茶樹上的三氯殺蟎醇,而立頓綠茶則含有大陸規定不得在茶樹上使用的硫丹。
報告還指出,4份樣品共含有17種不同的農藥殘留,其中綠茶和鐵觀音上的農藥殘留多達13種,茉莉花茶中亦有9種農藥殘留。這17種中還包括有7種歐盟尚未批准使用的農藥,例如硫丹、三氯殺蟎醇和聯苯菊酯,而這些農藥被證明可能影響男性生育能力和胎兒健康。
對此,立頓茶生產商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24日透過微博發布聲明強調,立頓茶系列飲品完全符合大陸國家標準中關於農藥殘留的規定,是安全和合格的產品。立頓黃牌紅茶原料為百分百進口,立頓綠茶、鐵觀音和茉莉花茶系列產品原料和成品都定期送往國家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聲明還表示,聯合利華於2010年宣布:到2015年,立頓的茶葉原料將採購自經過國際知名組織「雨林聯盟」認證的可持續茶園。「雨林聯盟」認證中已包含了農藥使用方面的嚴格標準和完善的管理體系。
聯合利華大中華區副總裁曾錫文指出,立頓綠茶產地主要在安徽,鐵觀音在福建,茉莉花茶主要在廣西。都是透過專營店茶企採購,對農藥、化肥的使用有嚴格要求。至於樣本被檢出禁用農藥,曾錫文認為,「檢出並不代表我們就用了禁用農藥。有些物質原本土壤裡就含有。」他說,一些禁用的農藥要從環境中消失需要約60年的時間。
立頓鐵觀音 去年出包
立頓鐵觀音茶包去年底就曾被大陸國家質檢局檢驗出稀土含量嚴重超標。而立頓也並非唯一被該組織查出茶葉含有農藥殘留的茶企。綠色和平11日曾公布報告,指吳裕泰、張一元、中國茶葉、天福茗茶、日春、八馬、峨眉山竹葉青、御茶園,以及海南農墾白沙綠茶等9個茶葉品牌所售的18份茶葉樣本,全部含有至少3種農藥殘留,其中12份樣本含大陸農業部禁止使用在茶樹上的農藥。
◆ 上億動物活體實驗 化妝品沾血腥
TVBS 2012年4月25日
根據動物保育團體調查,每年有超過1億件的動物實驗,不斷地在進行著,特別是化妝品公司,拿動物來做活體實驗,強迫在動物身上,塗抹刺激性產品,甚至注射藥劑,環保團體認為,這根本是虐待動物,呼籲所有廠商,停止這種不人道的動物實驗。
模特兒坐在櫥窗前頭上,接上各種電線,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一場諷刺劇,接下來的畫面更可怕,實驗人員把模特兒的嘴巴戴上撐開器,在眼睛裡滴進各種藥水,更強硬餵食各種食物。
不論模特兒怎麼掙扎,食物就是不斷往裡面塞,他們這麼做,是要凸顯許多化妝品牌,為了進行實驗,涉嫌虐待動物。
愛美的女性們,可以放心在臉上擦上睫毛膏、眼影,恐怕是無辜小兔子用眼睛換來的,兔寶寶像是被架上斷頭台動彈不得,一隻又一隻抹上化妝品,測試產品的安全性,但很多動物根本還沒參與實驗,就撐不過這一關。
測試人員:「你們吵死了,我希望你們窒息而死。」
惡劣的測試人員,不但惡言相向,受不了想逃跑的貓咪,更是受到惡劣的對待。測試人員:「繼續抓,這樣你抓的時候,我就能把你的指甲跟著拔起來。」
原本應該在叢林裡盡情擺盪的猴子,跟人類最接近,但也因此成了各種手術試驗的主角,被注射藥物各種痛苦的副作用,讓這些猴子生不如死。
根據動物保育團體統計,平均1年像這樣的動物測試,就超過1億件,太多無辜的生命,或許只是為了人類一個簡單的產品,就用近乎虐待的方式失去生命。
保育團體強調,只要藉由化學成分檢測,就能避免這樣殘忍的測試,但不少廠商為了省錢泯滅良心,這場被稱為近乎殘忍的櫥窗化妝品實驗秀,就是要喚起民眾對動物實驗的關注。
之前奧地利實驗室,就讓幾隻愛滋病實驗猩猩,接受保育團體安置,重見天日猩猩們,彼此開心擁抱,彷彿重獲新生,看到這一幕,又有多少人能忍心要這些動物,付出牠們寶貴的性命。
哪一國的衛生署、農委會?
【聯合晚報╱社論】2012.04.27
美國又傳狂牛症案例,全世界的美牛進口國都繃緊神經注意此事發展。在消費者之間或許無須杯弓蛇影,無須煽動恐慌,但政府總該有些標準作業程序,啟動把關機制,詳加了解案情以作評估,待疑點全部清除,再來「取消警報」吧?
但事實卻非如此。第一時間,衛生署迅速宣布,該案例是非典型零星散發個案,喝牛乳不會感染,不禁美牛進口。這種拍胸保證的姿態,形同在危機中挺身「捍衛美牛」,所為何來?衛生署是美國的衛生署嗎?這就如同,目前還未能定案的瘦肉精事件,農委會用盡最大力氣做的一件事就是保證萊克多巴胺的安全。衛生署和農委會,各有各的基本職責,何須急著去當美牛的守護天使?
美牛事件,實在令人嘆氣。本來,美國有美國的本位利益,用盡外交壓力迫我屈服,可想而知;而政府須考量國家全體利益,權衡輕重之後有所不得已的選擇,國人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如今最怪異的是:民間自力救濟,消費者團體發起抵制運動,店家貼上「使用紐澳牛肉」標示自清,甚至牛丼專賣店都改賣雞肉飯了;本來應可借力使力、增加對美談判籌碼的政府,卻反而扮演起捍衛美牛急先鋒的角色。
之前的瘦肉精事,新聞局花費公帑為宣傳萊劑安全而印製說帖(這種說帖不是該由AIT花錢去印嗎?)。現在又在狂牛症案例尚未釐清全部疑點的情況下,由衛生署拍胸保證美國乳牛安全,喝牛乳也安全,令國內研究庫賈氏病症專家不以為然,提出諸多專業的疑慮。政府承受美方壓力,是一回事,但也不至於需要「積極」到替美牛安全背書的地步吧?更不要說,之前的三管五卡已證明失守,政府的「安全保證」孰人能信?馬總統言猶在耳的「以國人健康為首要考量」之宣示,又還有公信力嗎?
一起狂牛症個案,的確無須過度驚慌反應;但由我們的政府單位馬上「保證沒事」,不也是另一端的過度反應嗎?衛生署和農委會官員,是拿台灣納稅人薪水的公務員,應捍衛國人安全優先於捍衛美國牛。
◆ 「本店使用澳紐牛肉」
【聯合報╱黑白集】2012.04.27
瘦肉精的難題還未了結,又爆出美國加州一頭乳牛死於「非典型狂牛症」;消息傳來,立法院《食品衛生管理法》的審議程序臨時喊卡。
這枚炸彈的威力如何尚未可知,但朝野藍綠的神經霎時皆緊繃起來,似乎又是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場景。
美國不是省油的燈。事件爆發後的第一時間,立即出面表示,病牛為乳牛,並未進入食物供應鏈;此一解釋似乎也立即被主要牛肉進口國接受,迄今沒有國家宣告停止美國牛肉進口,包括日本與韓國。這樣的情景顯示,各國這幾年來已累積了「牛肉知識」,更儼然已形成了一種「牛肉外交」的默契。
各國政府對美牛的因應,瞻顧且保守;但民間並不是沒有角色。消息爆發後,傳出韓國政府立即宣示停止美牛進口,後經證實為誤傳;實情是,韓國的兩大超商「樂天超市」及「Home Plus」,以「顧客有疑慮」為由,將美國牛肉下架,並宣布不再進口。
美牛也許是一個「科學問題」,但也是一個「社會心理問題」;「顧客有疑慮」不是ppb能測量的因素。美國非要餵牛吃瘦肉精,但消費者也有拒吃萊劑牛肉的權利。只要「顧客」的「疑慮」存在,美牛就進不了顧客的胃袋。
美牛風潮掀起後,台灣滿街皆見「本店使用澳洲牛肉」或「本店使用紐西蘭牛肉」的招貼。美國政府如果只相信「科學」,不相信「市場」,只對付「政府」,不在乎「消費者」,那就看滿街這些「美牛禁入」的招貼何時撕下?
◆ 狂牛案 美調查報告:可控制的風險範圍內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賴昭穎/台北-華盛頓連線報導】2012.04.27
據了解,美方將在今日把美國境內最新狂牛症案例完整調查報告,送交我方。對此,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萬德福上午並未否認,僅低調表示,AIT「每天」都會將接收自華府對此案例的最新訊息,持續送交台灣政府。
外交體系知情官員則表示,初步了解發病的牛隻為乳牛,且年紀已達10歲,並非群體感染,華府農業部認定在可控制的風險範圍內,但美方相關資料仍待我方衛生署、農委會專業判讀。
美國狂牛症疫情引發國人關切,美國農業部官員在美東時間廿六日再度與駐美代表袁健生熱線。美方官員表示,目前已對傳出狂牛症的牧場進行隔離檢驗,會以嚴肅態度處理這起個案,也會隨時通知台灣在內的貿易夥伴國相關訊息。
美國農業部主管國際貿易的副次長維特(Darci Vetter)廿六日下午三時許二度主動致電袁健生,告知美方處理狂牛案的最新進度。駐美代表處官員轉述,加州感染狂牛症的這頭乳牛在二○○一年九月出生,年齡十歲七個月;牧場有一千兩百頭牛,目前採取隔離檢驗措施,美方會繼續把檢驗資料通知台灣在內的貿易夥伴國。
不過,維特指出,狂牛症調查結果必須要幾個星期後才會出爐,一有消息會馬上通知台灣。
※ 相關報導:
* 美牛升溫 衛署要求赴美查訪農場
http://www.udn.com/2012/4/28/NEWS/NATIONAL/NATS1/7058389.shtml
美國日前公布第四起狂牛症病例,美牛安全性再度受到關注。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已經透過外交部向美國提出要求,希望近日內組團到美國實際查訪農場。
◆ 國外最新研究發現/病牛肌肉的普利昂蛋白具傳染力
自由 2012.04.29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美國宣稱第四例狂牛症是非典型病例,發生在乳牛身上,僅為零星發生個案。不過,專家指出,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即使是非典型狂牛症,牛隻肌肉的普利昂變性蛋白仍具有傳染力,而且美國乳牛泌乳減少後,最後都進了屠宰場,還是會被消費者吃下肚。
十九位義大利、德國、美國學者今年二月在義大利的國際學術期刊「公共圖書館期刊(PLoS ONE)」上,發表「非典型狂牛症在病牛肌肉感染力研究(Infectivity in Skeletal Muscle of Cattle with Atypical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網址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31449)」,該研究由義大利衛生部支持,為第一篇證實非典型狂牛症的病牛肌肉也具傳染力的報告。
非典型狂牛症感染力比典型更強
該研究進一步把病牛肌肉、腎臟、腦部絞成肉汁,再打進老鼠體內觀察,結果腦部組的老鼠全發病,腎臟組的老鼠未發病,肌肉組的老鼠部分發病,顯示牛肉裡的普利昂蛋白仍具有傳染力。研究更引述文獻指出:「非典型狂牛症對人類、靈長類的感染力,比典型狂牛症更強。」
反美牛聯盟醫師蘇偉碩指出,二○○二年發現普利昂蛋白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美國科學家,就在老鼠的肌肉也發現了普利昂蛋白,此舉打破動物肌肉不會含有狂牛症病原的迷思,意即吃牛肉就存有風險。
長期關心美牛議題的醫師沈政男說,從一九九九年到二○○六年,美國共篩檢七十三萬五千頭牛,結果只發現兩例(約篩檢四十萬頭才發現一例),因此美國農業部推估狂牛症盛行率應在千萬分之一.七,若加計篩檢敏感度,全美隨時都有十九頭左右的狂牛症牛隻。但美國抽檢率卻只有千分之一,顯然還有許多漏網之「牛」沒被發現。
沈政男指出,美國一再強調,這次狂牛症發生在乳牛,不是肉牛,其實美國乳牛當泌乳減少以後,後來都進了屠宰場。這次「未進入食物鏈」,不過是運氣好,因為該頭乳牛因其他疾病死亡,並沒有送到屠宰場,是在化製廠被發現。
吉園圃標章仿造 農糧署查獲首例
自由 2012.05.02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人員日前在新北市三重果菜市場,當場查獲兜售仿冒吉園圃標章嫌犯送辦。北區分署副分署長蘇德明表示,這是首度查獲仿冒標章,提醒消費者吉園圃標章有九碼追溯碼,仿冒的沒有,選購時要認明。
真的有九碼追溯碼 仿冒的沒有
蘇德明表示,九碼追溯碼等於是身分證號碼,每個數字有玄機,第一、二碼為縣市碼,桃園縣為「02」,第三碼為標章類別,「1」、「3」都是農委會核發黏貼標章,「9」則是蔬菜專用套印標章,至於後六碼則代表生產鄉鎮、產銷班、農民,民眾只要進入農糧署網站,點右下角的「吉園圃標章」,進入網站後,左上角地方輸入九碼追溯碼就可以清楚看到生產農民及聯絡電話。
農糧署指出,吉園圃標章圖樣,其兩片翠綠色的葉子代表農業,字體為藍色;三個紅色圓圈代表產品經過輔導、檢驗及管制,標章下緣皆有九碼追溯碼。
吉園圃標章貼水果的問題不大,因為是貼在水果盒上,農委會統一核發。蔬菜因產量較大,大多是散裝以橡皮筋綑綁,農委會授權菜農自己印製吉園圃標章貼紙,夾在橡皮筋及蔬菜上。以往桃園縣就曾經發現菜農出貨量大,將標章、蔬菜分開給攤商,導致民眾質疑標章真偽。
◆ 大陸紅燒肉添加劑 比罌粟易上癮
【Upaper╱中央社】2012.05.02
大陸坊間盛傳1款「肉寶王中王」添加劑,只要加入紅燒肉,就產生特殊香味,據稱「讓人愈吃愈想吃,跟罌粟一樣」,廚師卻不敢吃。大陸學者說,這款混合添加劑成分複雜,對人體有害。
江蘇衛視前天報導,南京出現違禁紅燒肉添加劑,堪稱比罌粟容易上癮。南京長虹大市場販賣各種添加劑,品種多、數量大。1名廚師前往市場選購「肉寶王中王」,稱「用這個燒紅燒肉,越吃越想吃,跟大煙一樣」,又說「這個下肉有一股很特別的香味」。
不過,這名廚師同時表示,這類添加劑都是違禁品,燒出的肉他們自己從來不吃。販賣添加劑的業者不服指控,表示添加劑成份都合格,「我可以把全部證件給你看」。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莫寶慶表示,「肉寶王中王」屬於混合型食品添加劑,成分十分複雜;這些香料大部分是透過人工合成,一般用氯作為催化劑,氯透過添加劑進入人體胃部,對胃腸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會損傷胃黏膜,對人體造成傷害。
◆ 偷工減料 黑心假牙半年生鏽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05.02
花了好幾萬元裝假牙,才用了半年多,假牙居然生鏽!牙科醫師楊書維指出,國內假牙技師越來越少,許多牙科診所將模型送至大陸,委由當地技師來製作假牙,但近來發現,部分假牙魚目混珠,原本訂製昂貴金屬材料,卻被換成賤金屬。
極緻美學牙醫診所牙醫師楊書維表示,民眾若沒有仔細詢問清楚假牙來源及製作過程,就可能成為「黑心假牙」的受害者。他說,近年許多牙科診所將病人牙齒模型送至大陸地區,委由大陸齒模師來製作。沒想到部分業者偷天換日,以賤金屬來取代貴金屬(如黃金),賺取暴利。患者裝上黑心假牙,外觀不好看,密和度也出問題,咬合之間覺得卡卡的。還有人沒多久就發現金屬牙齒居然生鏽,容易刮傷牙齦及舌頭。
為此,中華民國牙體技術學會理事長莊政洲提出「假牙身分三問」原則。建議民眾裝設假牙時,先認明「假牙身分證」,並掌握三問要訣,才能降低裝到黑心假牙的風險。
假牙三問依序分別是:1.診所是否合格?合格診所及專科醫師才能提供最好的治療與諮詢。2.假牙材料是否通過衛生署許可?3.術後是否有保證卡?保證卡包括明確標示、保證製成品質,可追蹤材料資訊等。
楊書維指出,目前假牙種類以全瓷牙最受歡迎,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但價格也較貴,費用約從1萬至3萬不等,民眾挑選時,務必再三比較,不要貪圖便宜,而裝上了黑心假牙。
研究生食品安全網站 打黑暴紅
【世界日報╱上海4日電】2012.05.05
「擲出窗外」網癱瘓了,這個名不經傳的食品安全網站卻是昨天微博上最熱的話題之一。東方早報報導,復旦研究生吳恆一年前自創食品安全網站「最初只想告訴同學哪些不能吃」,但就是這樣一個網站,昨天2小時點擊2萬5000次一度癱瘓。一個網站的癱瘓,其背後正是當下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真實焦慮。
吳恆透露,他是從三聚氰胺事件開始關注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吳恆昨天在微博上公布了自己一年多前所作出的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涉及中國、香港、澳門。吳恆表示,在這份報告中,當代的食品安全問題更多的是以新聞的形式,透過平面媒體或電視及新媒體進行曝光。而自己的調查報告所需要的資料也是來源於這些新聞。
根據收集到的新聞資料,以及這份調查報告中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1年,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並非遞增,而是呈現不規則分布。調查報告中,從食品安全問題曝光的地區分布來看,全國各省份曝光數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北京、廣東、山東、上海、浙江,更詳細的數據表明,北京的食品安全問題所占比率為20%,這一數據相當於廣東和山東兩地之和。
報導指出,在統計資料時,吳恆看到了奸商們的離奇行徑,漸漸地他就有了個想法,要給他們評一個獎。吳恆決定設立「中國食品達爾文獎」,用以評選那些「旨在消滅中國人的中國食品」。截至2011年9月11日,重慶的掏糞工掏扒生活殘渣提煉地溝油的新聞報導獲得了918張網路投票,居榜首。
吳恆表示,央視上月中曝出「皮革廢料所產明膠被製成藥用膠囊」的新聞,「一時間,皮鞋很忙,我很絕望。」吳恆甚至有點失望地發現,從前寫的文章今年還適用,「文章常看常新本是對作者最高的嘉獎,但我感覺到的卻是深深的無力感,歎息。」
◆ 塑膠豬耳朵 香精蓋味醬油著色
【記者廖慧娟/綜合報導】2012-05-06 旺報
最近大陸黑心商人以工業明膠製造藥用膠囊的事才鬧得滿城風雨,日前江西省贛州市又有民眾買到以明膠和塑膠製作而成的人造豬耳朵,還差點吃下肚。
大江網報導,一名劉姓市民向媒體爆料,稱母親在當地傳統市場買了1斤12元(人民幣,下同)的豬耳朵,回家準備當涼菜吃;不過,他一打開袋子,就聞到一股難聞的化學品味道,而且一撕就破,也沒有一般豬耳朵會有的白色軟骨,這才發現母親買到人造豬耳朵。
當地工商部門追查後,發現1名楊姓小販所販售的「豬耳朵」的確有問題,將其帶走調查。有關人員表示,這種「豬耳朵」的皮下沒有血管組織和軟骨,聞起來有一股極濃的化學味道,用硬物就能輕易戳穿,質感脆硬,沒有真豬耳的韌度,甚至用手就撕開;楊姓小販坦承這些「豬耳朵」購自河南安陽,一斤7.5元;他買來之後,加入食用人工香精再以醬油浸泡著色,即可以每斤12元賣出,獲利頗豐。
◆ 甲醛保鮮 山東白菜「潛規則」?
【世界日報╱廣州4日電】2012.05.04
山東媒體近日曝光有菜農使用甲醛保鮮大白菜。另外,山藥、蘑菇等蔬菜也被曝出使用甲醛溶液噴灑和浸泡。現代快報報導,知情人士稱,使用保鮮劑幾乎成了業內的一個「潛規則」,確實有人自己配製甲醛溶液,用來噴灑保鮮。
據報導,南京市場的大白菜主要來自鄰近城市,蔬菜批發市場大戶譚老闆稱,短途運輸無需保鮮,只有少數來自外地。但據瞭解,南京市場雖然對蔬菜入場有嚴格的檢測要求,但甲醛卻並不在檢測項目之中。
山東媒體報導,有市民反映,他發現白菜使用了一種有強烈刺鼻味的噴劑,仔細觀察,菜販會在白菜上噴灑一種溶劑,根據自己的判斷,白菜很可能被噴上了一種特殊的保鮮劑甲醛。有菜販明確稱,白菜使用了甲醛,因為現在的白菜水分多,外面氣溫又高,兩三天就爛掉了,更何況不少白菜還要銷往外地,需要經過長途運輸,保鮮就成了個大難題,所以不少人噴灑甲醛進行保鮮。當地記者在市場上買了一些白菜送到了檢測機構,對白菜的根部和葉片分別進行甲醛檢測,有兩份白菜樣本顯示含有甲醛。
「甲醛白菜」引起了當地市民的關注,有不少人稱山藥和蘑菇等也使用了甲醛。報導稱,山藥在春天很難保存,但目前市場上仍有銷售,專家也猜測這樣的山藥使用了含有甲醛的保鮮劑。
報導指出,當地的菜商表示,使用保鮮劑幾乎是業內的一個潛規則,有的保鮮劑是科學研製出來的,生物提煉的,還有的保鮮劑是化學的,據他瞭解也有人使用土辦法,自己配製甲醛溶液噴灑保鮮。
甲醛是一種破壞生物細胞蛋白質的原生質毒物,會對人的皮膚、呼吸道及內臟造成損害,麻醉人的中樞神經,可引起肺水腫、肝昏迷、腎衰竭等。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甲醛為致畸、致癌物質,長期接觸將導致基因突變。有專家表示,因為甲醛非常易溶於水易揮發,從市場買到的白菜經過仔細沖洗,基本不會有大的殘留,可以放心食用。
專家建議,市民買到白菜後,最好扒掉外面的一層,再用清水洗幾遍。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泡一泡,基本上可以洗掉甲醛溶液。
◆ 避農藥 陸茶農不喝夏秋茶
中央社 2012.05.04
大陸媒體日前走訪主要茶葉產地浙江嵊州、新昌等地,發現硫丹、滅多威等禁用農藥依然普遍,而茶農為了自身安全,只敢喝春茶,絕對不碰夏秋茶。
中國網報導,當地茶農透露,「很多茶農自己是不喝夏秋茶的」,因為「春茶肯定沒有農藥,夏秋茶就不好說了」。
國際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4月11日與23日公布兩份檢測報告,指立頓、天福茗茶、吳裕泰、張一元等10家企業的茶葉產品中,都檢測出大陸農業部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
農業部當時回應,硫丹、滅多威等農藥已禁止使用在茶樹上,檢查發現的殘留來自水與土壤的轉移。
但報導指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茶農仍然使用違法農藥,而農業器材店店主還表示「硫丹可以用在茶樹上」。
一些茶農說,春茶的情況好一些,因為春茶幾乎沒有農藥。但如果要採夏秋茶,從5月份開始就要噴農藥了,1個星期到半個月1次,所以連茶農自己都不喝夏秋茶。
※ 相關報導:
* 爆含氯門事件 可口可樂道歉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2050600147.html
《京華時報》報導,可口可樂產品爆「含氯門」事件,肇因於該廠2月3日進行管線改造時,因施工不慎,誤把消毒用的含氯處理水混入生產線,計有9個批號、12萬箱,價值500萬元人民幣的產品受到影響,並已有76391箱產品流入市面。
高雄福華宣示:料理不再用味精、雞粉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台北報導】2012.05.09
使用派:鼎泰豐、福容… 阿基師:分量有節制、
拒用派: 王品、台北老爺… 西華:用了就開除。
高雄福華飯店宣示,今後不再使用雞粉、味精、雞湯塊、柴魚精等人工鮮味劑。高雄福華公關經理劉佳貞表示,因越來越多消費者要求「請不要摻味精」,因此決定從善如流。
其實鮮味劑一直是餐飲界「不能說的秘密」,有人食用味精後,會口渴、肩頸變緊、舌頭發麻、腹痛及氣喘,外國人稱此症狀為「中國餐館症候群」,但華人則少見;有人笑稱,味精恐早已存在華人基因裡。
近來「吃自然食物」風潮當道,不用人工鮮味劑也是餐廳顯示高檔與品味的指標之一。但是,知名業者鼎泰豐不諱言餐廳加了味精,阿基師領導的福容飯店也坦承使用味精。相反地,西華飯店曾有廚師因為使用味精而被開除。
若不加味精,業者勢必要用食材來補足「鮮味感」,如天然紅棗、枸杞、迷迭香,成本將增加一成。例如「無錫燉骨排」,原本用雞粉提味,現在改用蔬果高湯增加鮮甜度。
鼎泰豐總經理室秘書方婉阡表示,小籠包餡、元盅雞湯等產品,均添加味精,由中央工廠統一製作;消費者若堅持不加,只有現點現做的熱菜、炒飯,才有可能。方婉阡說不會改變現況,因「少了味精,美味會打折扣」。
阿基師領軍的福容飯店集團公告規定不能使用雞粉、味精,但台北福容飯店有廚師坦承,確實使用雞粉。阿基師表示,大型宴會無法在短時間內熬製足夠高湯,會加一點點雞粉提味,「我有督促他們,分量要有所節制」,「我盡可能在烹飪節目上提醒民眾,剩餘的蔬菜不要丟,可以用來熬鮮甜高湯。」
台北福華行銷公關部經理徐家瑜表示,飯店不用雞粉,但用味精,但目前沒有打算停用,因為「它的效果目前無其他產品可取代」。神旺飯店行銷公關部經理尤俊祥也說,目前使用鮮味劑,未來會考慮停用。王品集團品牌總監高端訓只確認,旗下十一個品牌中的王品、原燒、夏慕尼、品田牧場共四家品牌,餐點未添加鮮味劑。
也有餐飲業者反對使用鮮味劑。西華飯店行銷公關部經理蔡尚恩表示,飯店開幕就規定不能添加味精、雞粉,還立下「一經發現,立即開除」的規定,從採購部門就斷絕購買鮮味劑的源頭,「還是有廚師私下添加,因此被開除,之後就沒有類似事情。」
台北老爺行銷公關經理程安慈表示,集團內不使用鮮味劑,連醬汁都不能用色素調色。
胡天蘭表示,她不反對鮮味劑,只要檢討有無過量。阿基師則表示,味精在生活中已經根深蒂固,很多民眾「沒有它吃不下去」。
※ 相關報導:
* 人體可代謝… 味精加過量 才會口乾舌燥
http://udn.com/NEWS/LIFE/LIF1/7080691.shtml
麩胺酸鈉存在於許多食物中,海帶就有豐富含量;在沒有味精的年代,海帶湯是很好的調味料。他說,不少人誤以為味精是化學合成,事實上,味精是透過微生物發酵技術,再經分離純化後結晶而成。
◆ 多少添加物下肚? 綠博調給你看
【聯合報╱記者簡榮輝/宜蘭報導】2012.05.09
宜蘭縣衛生局昨天在綠色博覽會有機概念館舉辦「特調魔術─視覺與味覺的化學變化」活動,讓遊園學童透過小蘇打、檸檬酸、食用色素等食品原料,現場調製市售常見的果汁飲料,宣導食品添加物安全標示的觀念。
「慢慢倒入4滴食用色素,不要加太多喔。」學童依照衛生局人員的講解步驟,逐一添加食用色素、起雲劑、香料及砂糖,原本一杯清澈的白開水,居然變成一杯百香果汁,令在場每位學童驚訝不已。
衛生局食品衛生科長游淑靜表示,藉由活動DIY過程,讓學童了解食品添加物的成分標示重要性,「不然吃進肚子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另外選購飲料食品時,一定要注意「天然原色」,若是太過鮮豔或是味道怪怪的食物,就不要隨便嘗試,以免健康出問題。
「食品添加物不是不好,而是要慎選成分。」游淑靜指出,現代的食品為了降低成本、延長保存期限等因素,多有加入食品添加物成分,因此選購食品時,包裝上的標示就很重要。
另外,衛生局也準備在年底將武荖坑風景區納入無菸環境,全面禁菸,保健科長莊淑姿表示,目前縣內共有5個無菸環境,分別是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東澳關懷據點、北關休閒園區以及旺山南瓜園,要逐步推動無菸環境,減少二手菸危害。
※ 相關報導:
* 媽媽的堅持——主婦聯盟反對基因改造食品的故事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5191&f_ART_ID=387202
基因改造四大作物分別是:大豆、玉米、棉花以及芥花籽(油菜)。基因改造食物充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基因改造的大豆和玉米,是世界上最廣泛種植、也是最常見的食品原料和添加劑,從餅乾、泡麵到嬰兒麥粉、口香糖都可能含有基改成份。黃淑德強調,在美國,大豆多用於榨油和飼料,但在亞洲國家,豆類﹙包括黃豆、青豆、毛豆﹚經常被當成主食,或是豆漿豆腐是家常食品,而黃豆蛋白製品更是素食者主要的蛋白質來源,我們的飲食習慣偏向直接接觸原料,使得我們承受基改作物的風險,遠比美國民眾大得多。
◆ 陸製人肉膠囊 韓查獲1.7萬顆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1/172012050900207.html
【記者廖慧娟/綜合報導】2012-05-09 旺報
去年8月曾掀起大陸與南韓激辯的「人肉膠囊」事件又重演。南韓《中央日報》7日引述南韓關稅廳報告,稱從去年8月到今年3月,共查獲35起非法走私大陸製「人肉膠囊」案件,沒收1萬7千4百51顆膠囊。「人肉膠囊」是用死嬰或胎兒屍體製成,韓國男性認為吃了有助「雄風」,但其中恐含致命性「超級細菌」,南韓會繼續加強查緝。
韓國男:吃了有助雄風
對南韓的指控,大陸衛生部發言人鄧海華昨(8日)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有關韓國媒體報導的大陸有「人肉膠囊」流向韓國一事,2011年8月即曾有媒體報導過,衛生部展開調查後,至今未發現有大陸製「人肉膠囊」。
《環球時報》、韓聯社報導,所謂人肉膠囊的「藥材」據說是死亡嬰兒或胎兒的屍體;廠家製造時,先將屍體切成小塊,曬乾後磨成粉做成膠囊,號稱可以治百病及增進活力,韓國男性認為服用這種膠囊可以增強性能力。
去年8月,南韓媒體播出《驚人曝光:人肉膠囊的真相》節目,自稱調查團隊親赴大陸,發現部分醫院販賣死胎並製作「人肉膠囊」的真相,並稱部分「人肉膠囊」是透過大陸朝鮮族仲介,以10倍價格走私到韓國,不少已被韓國男人吃下肚。
為顯示報導的準確性,節目製作單位也委託南韓關稅廳和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對這種膠囊進行化驗,顯示膠囊粉末中化驗出DNA和基因圖譜與人類有99.7%相符,證明膠囊真的是由人體製成;南韓官員則警告說,膠囊中含有對抗生素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等物質,對人體有致命性傷害,已被明令禁止。
節目播出後,立刻引發大陸官、民反彈,大陸衛生部當時曾公開反駁此事,表示經過調查,並沒有發現大陸有任何廠家製造「人肉膠囊」。
黑市量大價高 走私難遏
由於南韓男性認為「人肉膠囊」有助「雄風」,黑市需求量大,價格高,因此不斷有人冒險走私,尤以旅居南韓的大陸朝鮮族或在南韓工作的大陸人為多,他們是把「人肉膠囊」放入正常藥品盒掩人耳目,再藏在隨身攜帶物品中闖關,或利用國際信件和快遞寄到南韓;為了不讓「人肉膠囊」因為有味道而被海關察覺,走私者往往在膠囊中混入天然藥材,或是予以染色掩飾。
韓聯社援引韓國海關官員的話稱,他們未來會對來自大陸延吉、青島和天津的藥物加強檢查,因為南韓相信這幾個城市是「人肉膠囊」的主要產地。
大陸中醫藥專家表示,醫學史上從沒有用屍體製藥的記載;被韓國查獲的「人肉膠囊」,因為媒體在照片及新聞影片上打馬賽克處理,並未看到製造商的標誌,也沒韓文或漢字,很難認定是哪裡製造的;此外,中藥裡使用的「紫河車」,也就是胎盤,也可驗出人類的DNA與基因,不能隨便認定「人肉膠囊」是用死亡嬰兒或死胎製造。
雲林雞隻暴斃 證實為高病原禽流感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蔡維斌/台北、雲林報導】2012.05.11
雲林北港紅羽土雞場確認感染高病原禽流感。農委會家序衛生試驗所檢驗報告出爐,確認雲林土雞場為高病原禽流感,全場1萬8000隻雞,今日全數撲殺,這也是今年爆發禽流感以來的第6個案例,也是染上高病原禽流感全場撲殺的第5個雞場。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證實,經過採樣實驗室檢驗,證實雲林訪土雞場驗出4個鹼性胺基酸,比對高病原序列為RRKR,證實染上高病原禽流感。
黃國青說,雲林案例與日前台南六甲肉雞場染禽流感案例非常雷同,同樣死亡率極高。雲林5天以來,累計近3500隻雞死亡,現在確認為高病原禽流感,全場1萬8000隻雞今日將全數撲殺完畢。
黃國青研判,病毒來源應該是「機械式傳播」,可能是進入雞場的車輛、雞籠、人員消毒不完全所致。他說,現在每周三都是全國消毒日,未來動物防疫機關應要求畜主,加強養雞場、器械消毒,避免禽流感入侵。待此土雞場全書撲殺完畢後,將進行全面消毒,至少要21天後、雞場內完全驗不出病毒,才可能復養。
鄰近國小緊急停課
距離雞場約僅約一百多公尺的朝陽國小也緊急停課,軍方與縣府中午在朝陽國小設立防疫指揮所,啟動第一級的防疫工作。
朝陽國小校呂振發說,前兩天學校吹南風,師生就聞到「雞屎味」,昨天傳出是禽流感,縣府教育處下令停課一天,老師今天到校協助全面消毒,包括教具與學生用具及整個校園都全面消毒,是否繼續停課,將聽上級指示。
由於該雞場距離社區約僅三百公尺,雲林縣環保局長葉德穗也到現場指揮,包括社區、學校、道路、民宅都全面消毒。中午確定是高病原禽流感,讓當地家長、居民很緊張,縣府馬上決定到學校設指揮所,國軍化學兵也陸續進駐。
由於北港扶朝里是縣長蘇治芬故鄉,蘇治芬也趕回坐鎮指揮,縣府也全面啟動防疫機制,包括鄰近的雞場都將全面撲殺,中午只見消毒車在村子道路往返噴藥。
◆ 市售三明治評比 消基會:星巴克、丹堤最差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祁玲/台北報導】2012.05.11
近日不少民眾向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抱怨市售三明治內夾食材越來越少。消基會最近到十三家商店隨機購買任一種三明治,經廿位義工評分,認為九件料太少;星巴克、丹堤咖啡的最差,卻最貴;兄弟飯店的最好。
日前有媒體報導市售三明治從「切面處」看起來料多充足,翻開吐司才發現食材少得可憐。消基會諷刺這些三明治賣相「騙很大」,「好料」只在切面附近。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批評,三明治業者不敢漲價,就在商品上東減西減,形同變相漲價,給消費者的感受一樣差。
統一星巴克表示,消基會對「內容充實度」全憑主觀感受,有欠公平,店內提供多種餡料豐富的三明治,消基會偏偏選擇著重呈現土司口感的「法式火腿三明治」。此外,這款三明治上市十年來食材都沒變,僅風味略做調整,要說近來縮減食材、變相漲價,也很牽強。
另外一個被點名的丹堤咖啡副總徐恆鈞說,由於消拿來評比的三明治品項都不同,無法回應。
◆ 王老吉商標 廣藥收回 鴻道禁用
【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2012-05-13 旺報
曠日持久、價值1080億人民幣的「王老吉」商標之爭,終於塵埃落定。11日晚間,擁有王老吉商標權的「廣藥集團」發布公告稱,原本授權香港鴻道集團使用「王老吉」商標生產紅色罐裝的王老吉涼茶,但據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9日裁決,鴻道集團喪失商標使用權,將禁止再使用王老吉商標生產任何產品。
這項裁決意味,廣藥集團終於將王老吉商標收入囊中,日後在大陸再也看不到印有王老吉字樣的紅色罐裝王老吉涼茶,而是廣藥集團生產的綠色盒裝沖泡式王老吉涼茶。
廣藥大舉徵人
據廣藥集團規畫,綠色盒裝王老吉1年要生產500萬箱。事實上,在仲裁結果出爐前,廣藥集團旗下「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公司」便大舉招聘3000人,用於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公司銷售、市場、行政等工作。
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1828年),至今已有184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涼茶王」之稱。50年代王老吉分成兩支,一支留在大陸;另一支由王氏家族後人帶到香港。
90年代後,廣藥集團擁有王老吉的商標註冊權,並於1997年與香港鴻道集團簽訂合約,允許鴻道集團子公司「加多寶」使用王老吉的商標權。後來雙方透過兩次補充協定,將加多寶使用王老吉商標期限,從原來的2010年5月延長到2020年。
加多寶獲得使用王老吉商標權後,便開始生產普為人知的紅色罐裝王老吉涼茶,也打響名號,成為在大陸銷售量一度超越可口可樂的飲品。
不過,2010年以來,雙方嫌隙漸生。2010年10月,廣藥集團提出「大健康」戰略,計畫整合行銷旗下的植物飲料、保健品、食品等產品,並於2011年3月推出兩款掛名「王老吉」品牌的罐裝固元粥和蓮子綠豆爽養生粥,引發雙方紛爭。
加多寶不滿廣藥集團用「王老吉」這個百年老字號行銷旗下產品;廣藥集團也不干示弱,打算提早收回商標權。
紅綠之爭落幕
去年12月29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開庭,廣藥集團指控2001年至2003年期間,時任廣藥集團總經理李益民收受鴻道集團負責人陳鴻道300萬人民幣賄款,因此新簽署的商標授權延續到2020年的補充協定應該無效,王老吉商標授權2010年5月就已到期。
如今,鴻道被判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加多寶為因應這個局面,去年開始將紅色罐裝王老吉另一面印上「加多寶」字樣。失去商標權後,消費者熟悉的紅色罐裝王老吉日後將「正名」為加多寶;市面上看到的綠色盒裝王老吉,則是廣藥集團所生產。
果汁飲料灌水! 原汁含有率少一半
【聯合晚報╱記者張博亭/台北報導】2012.05.21
行政院消保處調查市售40件果汁飲料,發現4件產品原汁含有率不合格,分別是禾林食品的「津津蘆筍汁」、「綠蘆筍汁」、味王的「蘆筍露」以及幸鑫食品的「親親綠蘆筍汁」。也有4件產品標示不合格,分別是「津津蘆筍汁」、「綠蘆筍汁」、味王的「蘆筍露」以及「統一番茄汁」。合計5件不合格產品,已經被要求回收下架,並且處3到4萬元不等的罰鍰。經濟部工業局也取消「津津蘆筍汁」和「蘆筍露」兩項產品的食品GMP認證資格。
消保處去年11、12月會同地方政府衛生局抽查市售40件包裝果汁產品,消保官王德明表示,禾林食品旗下的「津津蘆筍汁」和「綠蘆筍汁」兩項商品,在原汁含有率部分,分別宣稱有20%和10%,但實際調查發現兩項商品的原汁含有率都只有4%;味王的「蘆筍露」宣稱10%,量測結果僅3%;而幸鑫食品的「親親綠蘆筍汁」則是宣稱20%,量測結果僅8%。
王德明表示,這4項商品原汁含有率不足,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已經要求下架,罰鍰部分,「津津蘆筍汁」和「綠蘆筍汁」分別被罰4萬元,同時經濟部工業局也取消「津津蘆筍汁」和「蘆筍露」兩項產品的食品GMP認證資格。
另外在標示不完整部分,「津津蘆筍汁」和「綠蘆筍汁」兩項產品,並未標示出含有增加風味口感的蘆筍粹出物;「蘆筍露」則未標示胺基乙酸等添加物、「統一番茄汁」則未標示出甘胺酸,同樣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罰鍰部分,「統一番茄汁」被開罰3萬元。
消保官組長吳政學表示,目前已要求食品藥物管理局在6個月內規畫市售包裝果汁送驗推動計畫。
遠離「藥」害 這些菜小心吃…
【聯合報/本報訊】2012.05.22
天天五蔬果,健康帶著走,但前提是,安全的蔬果!近日兩則新聞:愛文芒果搶上市,有果農違法使用生長素催熟;農藥殘留檢驗不合格名單中,豆菜類又上榜,水耕A菜首次不合格。
從瘦肉精問題,到蔬果農藥殘留問題,這些無所不在的「藥害」,讓人吃得口口驚心。在許多似是而非的「有機」產品中,消費者如何自保?
吃玉米 要削去尖頭
種植有機玉米的峰達農場主人余威槿說,有些玉米田,常在施肥時,加入除草劑等農藥,甚至在玉米長穗、最易長蟲時,直接在玉米穗處注入農藥除蟲。他建議消費者,料理玉米前,一定把尖頭部分削掉,才能避免吃進殘留農藥。至於玉米湯,建議還是別喝了。
小黃瓜 千萬洗乾淨
小黃瓜的蟲害多,屏東九如鄉瓜農陳進合指出,栽植小黃瓜,「沒噴藥很難種出來。」開花前,有人會噴催花精或荷爾蒙藥劑,這種藥沒毒性;多半瓜農噴殺蟲藥,也只能使用藥力只持續一晚的農藥。但是,有些不肖瓜農,為了省錢,明知道不能用「奶劑」(一種農藥)還用,是最要不得的。
為什麼小黃瓜農藥殘留問題特別嚴重?因為小黃瓜的生長速度快,一天不採收,就變老黃瓜,有些果農下午採收完就噴藥,隔天早上繼續採收。消費者若要安心,除了確認購買源頭安全,買回去多清洗才是上策。
十字花科 蟲害最嚴重
多蟲害的蔬果,當然存在多農藥的風險,十字花科蔬菜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在外用餐,在不能確定蔬菜來源的情況下,盡量少點以下蔬菜:大白菜、小白菜、芥蘭菜、花椰菜。
豆菜類 殘留常超標
每次農藥殘留檢驗,常有豆菜類上榜。豆菜類屬連續採收作物,一旦噴灑農藥的時間沒控管好,農藥殘留就容易超標。豆菜類包括:四季豆、豌豆、甜豆、菜豆等。烹調前一定要用流動清水反覆沖洗。
※ 相關報導:
* 遠離「藥」害 買菜切記6要訣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90935
別吃非當季蔬果、昂貴蔬菜不要買、太漂亮的菜當心、氣味強烈的蔬菜、土生土長的野菜、使用套袋的水果、去皮食用的水果。
◆ 婆媽嘆:想吃便宜菜也要等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05.22
南部大雨造成部分地區淹水,雨後農民搶收,蔬菜到貨量大增,台北果菜市場今日蔬菜每公斤平發價24.6元,價均批格略微上揚。農委會農糧署表示,民眾若在零售市場發現不正常哄抬菜價,可向農糧署通報,農糧署將會同公平會查察,甚至不排除由公平會會同檢調調查。
批發市場蔬菜到貨量增,但消費者卻抱怨,今天零售市場一棵花椰菜竟然要30元,地瓜葉一斤要45 元,更離譜的是小黃瓜兩、三條竟要50元,讓不少婆婆媽媽忍不住縮手,轉去大賣場採購,抱怨現在菜多價格卻這麼貴。
農糧署表示,葉菜類因雨損傷,預估最快還要10至12天才可復耕。農糧署掌握600多公頃農民栽種的各式網室葉菜,將視市場需求隨時供應調節。民眾忍不住抱怨,現在什麼都貴,連想吃便宜蔬菜,都還要再等半個月。
鋒面大雨造成中南部蔬菜受損,根據各縣市回報,包括彰化、雲林、嘉義等地的小白菜、青江菜、空心菜與萵苣等短期葉菜類,因水傷受損兩成。農糧署長李蒼郎說,葉菜類雨後復耕速度快,但仍要12天才能恢復正常。
今日台北果菜市場蔬菜平均批發價每公斤24.6元,葉菜類量少價揚,品質最好的特級小白菜、青江菜、空心菜、萵苣、地瓜葉,每公斤批發價都在31至48元不等,漲幅約一成。
李蒼郎說,雨後確實有部分蔬菜略貴,但高冷地區的高麗菜沒有受到影響,今天台北果菜市場高麗菜到貨量還增加15%,價格平穩民眾可多採購。因為農民雨後搶收,今天台北果菜市場整體蔬菜到貨量1640公噸,比假日更多。另外,還有冷凍蔬菜850公噸,將視市場需求釋出。
李蒼郎表示,若民眾發現蔬菜價格有不正常哄抬,可向農糧署舉發通報,不讓不肖商人有機可乘。
◆ 食品添加物 加重肝臟代謝負擔
自由 2012.05.22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對於蘆筍汁業者添加的香草粉、胡蘿蔔素、磷酸鹽、胺基乙酸、天門冬酸等,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副組長馮潤蘭指出,這些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業者會視產品的需求添加不同的食品添加物,只要是符合衛生署的「食品添加物標準」,並不違法。
北醫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則說,因為消費者喜歡顏色混濁、有味道的飲料,所以業者會添加香料、色素、乳化劑、起雲劑、黏稠劑等;這些食品添加物雖合法,但由於是化學物質,會對肝臟代謝形成負擔,如果頻繁食用,將影響健康。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則表示,磷酸鹽、胺基乙酸、天門冬酸及B2是營養強化劑,如果業者不注意純度,或是添加量過高,很容易將身體的微量元素帶走,反而導致營養流失。
蘇秀悅強調,蘆筍汁對中醫來說有清涼退火功能,但對西醫而言,僅是含糖飲料,並沒有特別的功效;而且含糖飲料喝太多,攝取過多熱量,恐造成體重增加,並不健康。民眾要解渴,喝白開水是最佳選擇。
◆ 東南亞非洲 抗瘧藥逾3成偽藥
中央社 2012-05-22
根據全球衛生專家研究,抗瘧疾的劣質藥物與偽藥湧入亞洲與非洲市場,檢驗樣本中分別有逾1/3是假藥、逾1/3不符標準,不僅引發抗藥性的隱憂,也威脅到過去10年抗瘧成果。
研究人員網羅多項調查以及已發表文獻,檢視7個東南亞國家的5類藥品,發現1437個樣本中有36%是假藥,30%無法通過有效藥物成分檢驗。
至於21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的6類藥物,在2500多個樣本中有20%是偽藥,35%不符藥物規範。
研究發表在「刺胳針傳染病期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研究指出,許多偽藥或粗製濫造的藥物是青蒿素(Artemisinin)類藥物,這尤其令人擔心的原因在於,青蒿素是瘧疾最有效的前線治療藥物,而泰國柬埔寨邊界沿線已出現對青蒿素產生抗藥性的病例。
研究指出,造成這項問題的原因很多,包括自我用藥普遍,加上藥物品質管制和抓偽藥的執法不力。
國家衛生研究院福格蒂國際中心(Fogarty International Center at NIH)的納雅(Gaurvika Nayyar)說:「儘管過去10年,劣質抗瘧疾藥物的通報大幅增加,然而這個問題比表面上看起來還嚴重。」
納雅說:「大部分的案例可能沒有通報,或是通報到錯誤的單位,也有可能遭到藥廠隱匿。」
全球逾30億人有瘧疾感染風險,這種瘧原蟲傳染的疾病每年奪走65萬人性命,大部分被害者是非洲的嬰兒與幼童。
納雅表示,要是「病患能接受有效、高品質的藥物,並能依正確使用」,許多瘧疾引發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同一研究中心的布萊曼(Joel Breman)說:「這些調查發現是項警訊,相關單位必須展開一連串的介入措施,以對抗瘧疾藥物的違法生產與粗製濫造更能設限,並予以消除。」
破最大毒魚集團 搜上噸氰化鉀
http://www.udn.com/2012/5/24/NEWS/SOCIETY/SOC1/711370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煌權/嘉義縣報導】2012.05.24
海巡單位昨晚在東石鄉朴子溪破獲有史以來最大毒魚集團,逮獲主嫌余政丞及另4名共犯,搜出重達1075公斤的氰化鉀。海巡人員說,如果將這批氰化鉀全部投入海中,雲林、嘉義海域的魚將全部被毒死。海巡單位表示,這個毒魚集團犯案至少半年,獲利超過1500萬元。今天將5嫌依違反漁業法、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等罪嫌送辦。
海巡署中部地區巡防局第五巡防區昨天晚上9點,根據線報部署大批人力在東石南橋及附近一處空地埋伏,在岸上及橋下的1處漁筏停泊處,逮到洪伯然、黃博俊、侯豐榮、余定丞、蔡亨中等5名嫌犯。
海巡人員在他們駕駛的小貨車起出重232公斤的毒死魚,全部都是高經濟價值的魚貨如白鯧、竹烏、石斑、牛尾、加只。海巡單位後來又在洪伯然位於東石鄉副瀨村的1間工寮,查扣重達1075公斤的氰化鉀。洪伯然表示,這批氰化鉀是余政丞存放的,是向雲林縣1家水產藥品商及林姓男子購買。
第四岸巡總隊長呂振民指出,早在半年前他們就接到漁民的密報,有一龐大毒魚集團在雲嘉海域毒魚,海巡單位於是組成專案小組,於半年前展開跟蹤、蒐證;直到昨晚時機成熟,海巡人員才動手逮人。
呂振民表示,這個毒魚集團是先將長達500公尺的漁網圍在外海,再投入氰化鉀,等到退潮,被毒死的魚群就會落在漁網。海巡人員指出,昨晚查獲的死魚價值約10萬元,如果以半年計算,至少獲利1500萬元。
劇毒外流 氰化鉀「比塑化劑更可怕」
【聯合報╱記者黃煌權、陳信利、蔡維斌、蔡永彬/連線報導】2012.05.25
「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昨獲悉檢警查獲毒魚集團擁有一千多公斤氰化鉀,倒抽一口氣,指「這是國安體系大漏洞」,檢方應速查出來源。
雲林檢方指出,氰化鉀是列管毒物,市面無法取得,這次查獲多達一噸多的氰化鉀,數量嚇人,到底從何處買來或有特定供貨商,將全力追查,不排除走私進來。目前擁有這批氰化鉀的林姓養殖業者已逃逸,將在今天拘提,拘提不到將通緝。
林杰樑指出,氰化鉀屬劇毒,卻如此容易取得,「連我自己都很想知道他們是從何而來?」「我們作實驗或研究,如要用到氰化物,即使只有幾公克,都必須向環保署申請」,他想不通毒物管制怎會出現這種漏洞。
「從國家安全層級考量,這起事件比塑化劑事件更可怕!」林杰樑說,塑化劑只是慢性中毒,但氰化鉀是會立即致命,更離譜的是,如此龐大的劇毒,竟然可輕易拿到。
環保署昨天緊急通令各縣市的環保單位,加強稽查氰化鉀生產、儲存、使用與運送等流程,追查這批氰化鉀來源與可能流向。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副處長宋浚泙表示,氰化鉀是公告的「第三類毒性化學物質」,如果沒有許可,「不可能有這麼大量的氰化鉀在市面流通!」他懷疑該集團應該是從大陸走私。
嘉義縣環保局長沈弘文表示,環保署中區毒災應變隊昨天已派人到岸巡第四總隊採樣,希望查出這批氰化鉀來源。
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賴東鴻說,氰化鉀管制嚴密,生產、儲存、使用都必須向環保單位申請,二百公斤以上氰化鉀要運送,更必須填運送管制聯單,「這些人怎會有一千多公斤氰化鉀?」令人不解。
岸巡第四總隊長呂振民指出,許多電鍍工廠或金屬表面處理工廠,為了增加電鍍金屬表面的光澤與美觀,常在製程中加入氰化物。嫌犯如何擁有一千多公斤的氰化物,海巡也覺得不可思議,不排除走私進來。
※ 相關報導:
* 破獲毒魚集團 搜出上噸劇毒氰化鉀
http://www.udn.com/2012/5/25/NEWS/NATIONAL/NATS1/7115486.shtml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只要零點零五到零點三公克氰化物即可致命;一千多公斤氰化鉀一旦被不當使用,重者可造成二千多萬人死亡,相關單位應嚴查來源。
...檢警表示,毒魚集團在雲嘉沿海毒魚至少已有半年,初估至少有兩萬公斤毒魚流入市面及餐廳,已被消費者吃下肚。毒魚集團供稱,每次毒魚,先將長五百公尺的漁網圍在外海,再投入氰化鉀,毒魚都賣給雲林縣林姓中盤商。檢方找來曾向余買過毒魚的漁商,供詞都避重就輕,指購得的魚多半透過批發中心轉賣,賣到哪家餐廳,並不清楚。
◆ 毒劑哪來?/毒餵人,人毒魚…背後有更大尾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姜宜菁、梁雅雯/連線報導】2012.05.26
毒魚集團擁有上噸劇毒氰化鉀,檢警昨查出是雲林口湖鄉男子林海宏賣出,林案發後潛逃;昨天地方傳出集團背後有黑道操控,先以毒餵人,再以人毒魚,檢警高度關切,正全力追緝林釐清。
「這麼多氰化鉀,到底怎麼來的?」檢警從被捕毒魚主嫌余定丞口中獲知,余擁有的一千多公斤氰化鉀,是向口湖鄉「林仔」買的。檢警昨查出「林仔」是口湖台子村有毒魚前科的林海宏,綽號闊嘴宏。
林海宏案發後逃逸,辦案人員懷疑有人通風報信,為追查氰化鉀來源,昨搜查林的住處、魚塭工寮,均無所獲。昨還一度傳出林有意投案,但晚上仍未出面。
毒魚事件這兩天成為村民議論焦點,當地盛傳「背後有更大尾的」用毒品控制這些毒魚的人,再利用他們去毒魚;記者走訪台子村,村民表示「是有人這麼說,最近也常見一些外地少年仔進出,但搞什麼不清楚。」
辦案小組對「以毒餵人再以人毒魚」線索很重視,雲林地檢署已加派檢察官投入偵查。檢方指出,前天落網的嫌犯,其中一人有毒品前科,檢方將採集嫌犯尿液過濾。
◆ 生態浩劫 魚市雪上加霜
自由 2012.05.25
〔記者蔡宗勳、劉禹慶/綜合報導〕不肖集團使用氰化鉀毒魚,由於大小魚蝦都難以倖免,堪稱生態浩劫,有關單位若無法有效查緝、遏阻,無異宣告近海漁業死刑。
「現流仔」漁獲 五成境外交易來的
台灣近海漁場這幾年普遍面臨漁源枯竭困境,有報告指出,各魚市場拍賣的所謂「現流仔」漁獲,竟有五成是境外交易而來的冷凍漁獲,即使有「舶來品」充數,交易量仍年年衰退,不少魚市場已有歇業的最壞打算;沒想到竟傳出嚴重毒魚行為,對漁業發展可謂雪上加霜。
東石鄉陳姓漁民表示,早年毒魚及炸魚行為確實存在,但那是民智未開、漁民竭澤而漁的年代。當大家知道毒魚最終受害者,是仰賴捕魚為生的自身後,絕大多數漁民都對毒魚行為深惡痛絕,看到疑似毒魚行為也會主動舉發;只是相關單位破獲數卻寥寥無幾,致不肖人士肆無忌憚、愈來愈囂張。
而早期澎湖常見的氰化鉀毒魚,通常都必須使用奶瓶裝毒,再派專人下海施放,因此毒魚之際,也會對潛水人員造成傷害,害人又害己,近年來澎湖漁民不敢輕易嘗試。
漁民指出,以此次被海巡查獲的余定丞毒魚集團為例,余嫌並非專業漁民,購買無船籍的舢舨明顯就是為了從事非法行為;且其舢舨沒有漁撈設備,卻能「捕獲」大量且經濟價值高的魚種,顯示問題重重,也屢被檢舉,卻花了半年時間才破案。這段時間,近海漁場已受毒嚴重,守法漁民欲哭無淚。
布袋鎮蕭姓漁民強調,這兩年因漁獲減少致價格飛漲,利慾薰心下,助長不肖人士毒魚歪風,如有關單位再不嚴格查緝,情況將愈來愈嚴重,屆時恐要唱台灣漁業悲歌了。
餐廳業者求安心 寧向釣客買魚
由於魚市場拍賣的不見得是現流漁獲,又有毒魚疑慮,布袋與東石都有餐廳業者儘量向釣客買魚,圖得就是新鮮又安全,雖然價格較高,但老饕吃得安心,多花一點錢還是很值得。
◆ 致癌工業鹽水 製黑心醬油
【記者劉曉霞/綜合報導】2012-05-25 旺報
大陸黑心食品再添一樁,廣東「三打(打假、打賄、打霸)辦」日前到佛山市督導,發現佛山某大型調味公司竟用可能致癌的工業鹽水製造醬油,當地龍頭企業之一海天遭懷疑,大陸官方因此緊急澄清「假醬油」不是海天製造。
廣東佛山高明區工商局日前根據民眾舉報,查獲一大型調味品公司為節省成本,購置760噸工業鹽水(井礦鹽鹵水)製造上萬箱醬油,這間公司一年產製8萬多箱醬油,廠房約2萬平方公尺,查獲當時,倉庫區內擺放有已包裝好的成品醬油約1000餘箱。
當地執法人員先控制住涉嫌用來勾兌工業鹽水的兩個大型圓柱鐵罐,以及一個地下水池和兩個露天水池,均盛裝有鹽水,合計26噸,並查獲工業鹽水的進貨憑證,該公司已購進代號為「四油」的工業鹽水760多噸。
威極坦承用便宜原料
該公司負責人坦承,這26噸的鹽水是用工業鹽水勾兌而來的,為了節約生產成本,公司在明知工業鹽水為非食用物質,國家已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情況下,仍用工業鹽水代替食用鹽作為醬油原料。
這些鹽水已用於勾兌非食用鹽約3噸,其中有一部分已經用於製作鹽水生產醬油(草菇老抽),共生產草菇老抽成品90箱,生產日期是2012年3月22日,已有65箱出廠銷售,庫存的25箱已被就地封存。同時,成品倉內還有90箱鮮味生抽,涉嫌竄改生產日期,也已就地封存。
「工業鹽水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和致病物質,長期食用易發生癌變,而它與食用鹽的價格相差1.5倍,這種價格差導致了該公司直接使用工業鹽水。」佛山市質監局副局長李林說,最近兩三年來,佛山發生過幾起類似的案件。
廣東當地媒體報導指出,由於查獲公司品牌是威極,引發民眾揣測,不少民眾以為是當地龍頭企業之一的海天發生問題,佛山市高明區「三打辦」因此緊急召開記者會澄清,假醬油並非海天製造。
無端捲入 海天澄清
海天也在官方微博指出,該事件與海天沒有任何聯繫,海天也從未委託涉案公司生產任何產品,海天原材料全部經嚴格篩選,使用的鹽全部為食用精鹽。
海天負責人指出,海天旗下雖有威極的品牌,但和他們沒有關係,威極在94年已經註冊,遭查獲的廠商是想靠大牌,只能註冊商號,將會透過法律途徑向威極究責。
目前,佛山市高明區工商局已將案件現場移交該區質監部門處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