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多樣性區破壞 加速語言流失
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0917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05.08
科學家指出,全球70%的語言存在於生態多樣性區,而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使得地方語言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消失。科學家預測,到了本世紀末,全球50%到90%的語言可能會絕跡,且隨著消失的是傳統文化及價值,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全球性的語言與文化。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員指出,全球的物種正以比之前快1,000倍的速度在消失,而物種與語言的消失有著密切的關聯,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保護備受威脅的生態環境,全球50%到90%的語言可能會在21世紀末前絕跡。
因為全球工業化速度加快,隨著語言消失的是地方傳統、文化及價值。研究人員指出,一個語言的消失同時會帶走許多的傳統經濟,取而代之的是全球普遍性語言及「世界文化」。
Larry Gorenflo博士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文章指出,生態多樣性地點及荒野地區存在最大的語言多樣性,有著全球70%的語言,但同是也是生態環境最被威脅的地方。研究人員說,語言與生態多樣性相互關連,一個不見就會影響另一個。
全球有35個生態多樣性地區,雖然只占全球地表的2.3%,但含有全球50%的維管束植物,及43%的陸地植物。在那35個地區裡,研究人員發現3,202種語言,占全球語言的一半。另外,全球有5個生態多樣化的荒野地區,占地球表面的6.1%,含有全球17%的維管束植物,及6%的陸地植物,存在1,622種語言。
Gorenflo博士說,此研究說明人們需要共同為保護生態環境努力,以維持生態及文化的多樣性。他說:「這些生態多樣化地區是全球最重要的地區。」
◆ 中生代地球暖化 恐龍放屁可能是元兇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30518+132012050801110,00.html
中廣新聞 2012-05-08
英國有項研究結論,聽起來或許不可思議,但科學家卻認為不無可能。研究指出,幾千萬年前生存於地球的大型恐龍,攝取枝葉茂密植物後放屁,可能使當時的地球暖化。
香港明報報導,英國利物浦約翰穆爾斯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報告指出,在距今約2.5億年到6500萬年的中生代,存在大量蜥腳類恐龍,牠們是食草的大型恐龍,有的體長二十多公尺,體重可達二十多噸,食物在牠們腹中經微生物作用後產生甲烷,隨放屁而排出體外。
研究說,牠們放屁時所排放的甲烷量巨大,由於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恐龍大量排放的甲烷可能引起了當時的地球暖化。
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約25倍,因此大量恐龍排放的甲烷可能是那段時期曾出現全球變暖的一個原因。據指出,地球在中生代也曾經發生過全球變暖,有研究認為當時氣溫比現在要高約攝氏10度。
食草動物所排放甲烷的溫室效應。在現在也是被討論的一個問題,一些研究者認為現在全球大量牛群所排放的甲烷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變暖因素。根據英國這項研究的計算顯示,恐龍排放的甲烷量要比現在的牛群多得多。目前全球牛群每年排放甲烷在5千萬噸到1億噸之間,但當時這些恐龍排放的甲烷量約為每年5.2億噸。
◆ 八里海岸 互米花草破壞生態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050800556.html
【陳俊雄/新北市報導】2012-05-08 中國時報
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理論,認為生物界中只有適者才能生存,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出現「強龍壓過地頭蛇」狀況,儘管部分外來物種會帶來生活的便利,但卻有更多外來物種,嚴重危及到台灣特有種生物的棲息地。
新北市八里淡水河口附近,近二年起出現不少從大陸漂洋過來的互米花草,這些原產於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灣的互米花草,早年被大陸方面引進造陸,沒想到卻在沿岸造成生態浩劫,儘管大陸方面已投入超過十億元人民幣整治,卻未見成效。
這些互米花草不僅漂到金門海岸,甚至越過台灣海峽入侵到淡水八里海岸,農業局表示,互米花草不僅改變地型地貌,連帶也影響生物的生存環境,嚴重危害淡水河口這塊「全球緯度最高」的紅樹林生態,如何清除?迄今仍無定論。
至於以「寵物」身分進口,最後卻遭棄養,流浪野外而危及當地生態情形,同樣屢見不鮮。其中,近年在新北市狀況最嚴重者,首推俗稱為「綠水龍」的中國水龍。
政府開放綠鬣蜥合法進口後,疑似有寵物業者將綠水龍集體棄養在新店地區野溪,經過二年繁殖後,族群日益壯大,今年初新北市農業局與學者專家特別組成「獵龍集團」,至今已捕獲二百多隻綠水龍,但還有多少流竄在外?難以估計。
由於農業局與專家仍持續捕捉,部分學者也樂觀認為,這批綠水龍有機會完整移除,避免為新店地區生態帶來浩劫。
日前傳出烏來桶后溪的苦花,恐將遭到放流的香魚侵奪棲地而滅絕,對此農業局表示,目前僅獲悉區公所方面有反映,但對於香魚繁殖狀況尚未全面清查,因此是否確有苦花滅絕狀況,仍待釐清。
農業局表示,國人熟悉的吳郭魚、草魚、大頭鰱等,其實全都是外來魚種,甚至地瓜、番茄等也是外來種,其中,吳郭魚繁殖的溪流中,還會造成河川九成以上物種無法存活,國人在放生同時,也應注意到放生物種,以免危及本土物種的棲地環境。
◆ 種植蔓花生 基隆險釀綠色革命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050800235.html
【張謙俊/基隆報導】2012-05-08 中國時報
基隆市府多年前為營造四季青翠的景觀,引進外來種的蔓花生地被植物,強勢外來種使草坪雜草不生,全變成蔓花生,市府發現不對勁緊急喊卡,只侷限蔓花生在部分區塊,差一點無聲的綠色革命就在基隆上演。而基隆河巴西龜也已經衝擊本土龜,引發生態危機。
在前市長許財利時代,為打造基隆為生態花園城市,考量到基隆多雨氣候惡劣,在基隆市區火車站前及南榮路花圃,種植一些小葉子開花的蔓花生。
蔓花生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產於熱帶亞洲、南美洲、台灣馴化,生性強健,莖節易發根,四季青翠貼地平坦,不易生雜草,地被效果佳為優良地被植物,花期長,被市府評估非常適合基隆地形、氣候,一平方公尺種十棵,成本低,四季青翠,不易生雜草。
蔓花生開金黃色小花,改變以往地被單一色調,讓平面有更多的層次,耐踏、耐修剪,不易滋生雜草及病蟲害,每年只需修剪一次,相較於一般草坪每年需八次的修剪,減少了龐大的維護費用。
但,後來市府發現蔓花生旺盛生命力,使草坪上其他草種難以生存,因此,只侷限部分花圃使用,若全面推廣,恐怕基隆綠地全被蔓花生攻占。
另外,國人喜愛飼養巴西龜,也就是紅耳龜,在巴西龜長大,不如小時候可愛,就任意棄養,就造成基隆河出現外來種繁殖快,原生龜生存空間縮小。
據產業發展處人員指出,外來的巴西龜環境適應力強,又不挑食,不像國內原生種的斑龜對環境的敏感高,也愛挑食,在基隆河整治 時,原生種就難以適應,因此基隆河中,原生種的斑龜敵不過強勢的巴西龜,引發關心生態人士關切。
※ 相關報導:
* 王道還:天生我材必有用
* 在任何現場辨識音符的技術
* 褐根病攻陷南投竹山成重災區
* 真菌威脅擴大動植物首見滅絕
21 則留言:
老牛之家 台塑何不認養?
【陳永松】2012-05-08 中國時報
近來台塑集團向學者提告,謂學者報告裡對六輕造成的汙染效應言過其實,讓台塑與學者間對立嚴重。台塑是台灣的領頭企業,動輒興訟的作法恐對其令譽不佳。以下我希望提供一個可以讓台塑與學者或社會間修補關係的機會,以盡其企業的些許社會責任。
距離雲林麥寮六輕基地不遠的彰化芳苑就是原先國光石化的預定地,如今這片海埔地暫時不做它用,台塑應慶幸少了未來國光石化帶來的競爭,企業應有更大胸襟去照顧一水之隔的芳苑。
四月初,個人走訪了芳苑,此處的牛車是目前彰化海岸保存最多的聚落,是台灣難得的文化資產。尤其還有約二十六頭黃牛(當地稱海牛)仍依照傳統的方式以牛拉車迤迤然地進出潮間帶灘地,是台灣養殖牡蠣中極特殊的傳統特色文化。一頭牛約可拖拉搭載七~八人,大概四、五百公斤的牛車重量,老牛皆訓練有素,能隨主人的動作語音,走到牛車前低下頭待牛軛上肩。然後牛隻俐落地拖拉牛車來回在潮間帶間載運牡蠣或主人,這一幕卻讓人內心一緊。老牛如此辛苦,之後呢?
回到陸上,我們看到牛隻會回到與住家相鄰的牛房歇息,顯示人與牛間的相處極為親近。然而令人感傷的是問及這些老牛若不能再工作時其去處竟是去屠宰場做牛肉乾。好奇再問,一隻老牛可賣約三萬元,但若買回一隻小牛則要六萬元,之間有三萬元的落差。想想工作了一、二十年的老牛竟不得終養實令人唏噓。為此我要衷心呼籲彰化縣政府是否設立一個類似之前台南縣政府啟動的「老牛之家」方案以安養辛苦一生的老牛?
若無經費也可規劃個人認養制度,未來認養人只要捐獻金額,一樣能列為報稅的扣除額。也可讓宗教團體或台塑企業認養,此良好制度的認養較其他未經評估而胡亂放生的行為好上太多,且更功德圓滿。也希望同時以每頭牛三萬元的價格補助這些牛主人讓出牛隻,不要讓老牛為人類辛苦耕作一生之後,還面臨到屠宰命運的牛生終點。如此二十六頭有立案戶籍的老牛若全數退休,所費不須百萬。
筆者也要建議老牛之家就設在芳苑當地,再請這些老農繼續協助照料,以維持人牛之間感情。如此不僅照顧了老牛生活,也讓芳苑有不同的人文深度,更有條件吸引遊客前來進行生態旅遊體驗。更希望這麼一個故事,能感動更多缺乏生命關懷的孩子,讓人牛之間的故事繼續傳唱下去。
(作者為宜蘭大學動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監事)
◆ 成功湖優養化 清交學子搶救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2.05.08
清華大學成功湖是新竹市民與清、交學生遊憩的景點,最近湖水受優養化影響,綠藻遍布,上面還浮著一塊塊白黑相間的漂浮物;昨天湖邊發出陣陣惡臭,清交學生臉書上發起「拯救清大成功湖」行動,上千名網友附和。
清大昨天已請水肥車先行抽走髒物、魚屍與汙水,總務長李敏說,「抽了25趟、75噸水」,今天會繼續;李敏說,1個多月前,學校已發現湖水優養化問題,已做處理,這幾天天氣晴,情況惡化,「我們全力處理」。如果短期無法解決,也不排除放空湖水,重新蓄水。
交大不少師生平日會走「清交小徑」,經成功湖到對面清大夜市逛街,對成功湖優養化危機,也主動發起拯救行動,希望兩校師生一同重視問題,要求校方提出改善限期,另查明優養化原因,「可請清、交大化學、生科、環工等領域專才來關切」。
也有兩校學生在臉書上討論,「通識課有說這是綠藻潮汐,會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氣」,有學生懷疑「有其它水源灌入」?
李敏說,總務處月前開始規劃系列防治措施,包括:水質監測、尋找新水源注入成功湖,目前已完成,之前大雨將湖面注滿,部分水藻已溢流出去。另外,還規劃以浮島方式種水生植物,吸收營養鹽,「正進行小規模實驗」,未來會放養能吃水藻的白鰱、大頭鰱等魚類,也會先了解湖內魚類數量,已委託生科系教授調查。
李敏說,20多年前清大也曾放空湖水,引來民眾前來網魚、抓魚,相當轟動。
◆ 劉政鴻放流外來魚種 環團批破壞生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y/8/today-life14.htm
學者稱即使養殖多年 仍屬外來種
自由 2012.05.08
〔記者鍾麗華、傅潮標/綜合報導〕苗栗縣長劉政鴻爭議事件又一樁!
上月底,苗栗縣政府以維持河川生態及豐富漁業資源為由,在頭屋鄉老田寮溪放流外來種草魚、大頭鰱魚苗共一萬四千尾,引來網友撻伐,學者與保育團體批評,劉政鴻把放流當保育是錯誤示範,帶頭破壞河川生態。
農業處︰淨化水質 環團吹毛求疵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林澄清回應說,草魚、大頭鰱雖然都是外來種,引進台灣已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早已馴化,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各大水庫、溪流都可見牠們的蹤跡,不能很狹義地吹毛求疵,認為只要是外來種就不能放流,且草魚、大頭鰱有助減少藻類,放流這兩種魚苗是為淨化水質。
社運紀錄片工作者林瑞珠指出,這次並非劉政鴻「初犯」,自他上任以來,幾乎年年放流魚苗,二○○六年放生賀國慶,放入珍珠石斑;去年五月在客家大院放生外來種牛蛙。農業處及漁業科人員應有專業知識,卻跟著劉政鴻破壞河川生態,豈不明知故犯?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強調,草魚、大頭鰱在台灣養殖多年,仍屬外來種。台灣淡水水域生態脆弱,不該放流;即使同一條溪,不同河段的生態也差異甚大,放錯魚影響其他物種生存權,縣政府放流前有詳細、完整評估嗎?
陳義雄諷刺地說:「如果苗栗縣的保育水準是『有魚就好』,那放吳郭魚就好了,牠的生存能力強,會讓河川九十九%物種無法存活。」放流是複雜問題,但苗栗縣政府作法粗糙。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郭金泉也強調,人類放流把自然生態弄得複雜,也因人為介入,加速自然演化。「台灣魚故事」作者莊健隆說,台語俗諺「大甲溪放草魚」是形容徒勞無功。草魚、鰱魚野外放流,也存活不了,縣政府是做表面工夫。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強調,目前漁業署僅針對海洋、潮間帶及潟湖放流管理,未規範河川、溪流,形成漏洞。
林務局保育科長林國彰解釋,該局初步決定中央管轄的河川溪流,不得放流與放生。
太平洋塑膠垃圾島 40年增百倍
中央社 2012.05.09
(中央社巴黎/聖地牙哥9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新公布的報告,北太平洋由分解塑膠碎片形成的「垃圾島」面積,在過去40年擴大達百倍之多。
研究指出,在夏威夷和加州間海域漂流的塑膠垃圾增加,至少對一種海洋昆蟲生態環境造成改變。這種稱為海黽的生物不在天然浮木或貝殼上產卵,反在塑膠碎片上產卵。
科學家警告,大範圍的「毒湯」可能改變開放海域的自然環境。毒湯是由大量分解成碎片的塑膠垃圾形成,每個碎片小於5公釐見方。
這篇報告刊登在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期刊的報告指出,1972年到1987年期間,取得的多數海水樣本未發現含微塑料。
但如今,科學家估計「太平洋大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面積近似美國德州。
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發表聲明說,人類過去40年在北太平洋製造的塑微粒增加了100倍。
這些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或鳥類吃下肚,當中含有大量有毒化學成分。
研究指出,大垃圾帶為海黽(sea-skaters)提供了新的棲息地。這種海生昆蟲捕食浮游生物和魚卵,本身則是海鳥、海龜及魚類的食物。
海黽在海上度過一生,產卵時需要堅固的表面,先前只會利用罕見的浮木、浮石及貝殼表面產卵。
科學家警告,若微塑粒密度持續擴大,海黽數量也會增加,代價可能是被獵食的浮游生物或魚卵減少。(譯者:中央社陳蓉)
◆ 發現新魚種 墾丁海底更繽紛
中央社 2012-05-09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9日電)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表示,墾丁海域發現2種台灣新紀錄及2種園區新紀錄種的珊瑚礁魚類,讓墾丁海底更加繽紛。
墾管處表示,台灣海洋科技中心副研究員陳正平與水中攝影協會理事長蔡永春,今年2月在墾丁潛水時發現1隻台灣未曾記錄過的縱帶凹尾塘鱧;4月,海洋生物博物館員工林清哲也在墾丁海域發現未見過魚種,經確認是另1個台灣新紀錄種前棘假革魨。
墾管處指出,縱帶凹尾塘鱧及前棘假革魨都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中,但從沒有在台灣海域發現過蹤跡。
今年4月,林清哲也記錄到園區的新紀錄種頰刺魚,頰刺魚曾在綠島發現。另外,陳正平去年4月記錄到墾丁新紀錄種-單線黑隆魚,陳正平表示,單線黑隆魚以往只在台灣的綠島、蘭嶼、東沙及南沙被發現,去年在墾丁被發現後,族群量有逐漸增加的現象。
墾管處表示,墾丁海域的魚種,目前有137科,1300多種。
墾管處長陳貞蓉表示,不論是台灣新紀錄種或是墾丁新紀錄的發現,都表示墾丁這片海域對珊瑚礁魚類的重要性,若是能夠好好保護這片海域,未來一定可以有更多新紀錄種在墾丁海域現蹤。
她呼籲,大家不要捕撈、食用珊瑚礁魚類或是盜採珊瑚礁,留給這些珍貴魚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 相關報導:
* 植物保種前進索羅門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86286
索羅門群島位於大洋洲,近千座島嶼上住著50萬美拉尼西亞人和極其豐富的熱帶生物。連年戰亂和政局不穩,令西方學者卻步,這是個鮮為人知的南太平洋生態系。然而伐木的鏈鋸已在各島上啟動,我憂心這裡的生物多樣性即將消失...
* 送驗19項檢體 戴奧辛、汞含量全超標/中石化貯水池魚蝦蟹 超毒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y/9/today-life5.htm
中石化安順廠海水貯水池魚蝦檢測報告出爐,送檢的九種魚蝦蟹、十九項檢體,戴奧辛及汞含量全數超標,其中海鰱最毒,戴奧辛超標高達五、六十倍,專家學者看了數據都傻眼。中石化坦承魚確實很毒,佔地十三.五公頃海水池的魚蝦蟹將提計畫全數撲殺。
◆ 狗狗可感受人類想法 哈欠研究新發現
【台灣醒報/劉運】2012-05-09
學者指出,狗可以感受人類的內心!葡萄牙的科學家發現,當狗聽到人類打哈欠的聲音,也會跟著打哈欠,且如果打哈欠的聲音來自主人,狗打哈欠的機率則會增加5倍。但也有學者指出,狗可以輕易模仿人類行為,是否真的能了解人類,還有待求證。
葡萄牙波爾圖大學的學者測試29隻與主人生活至少6個月的狗,他們錄下主人打哈欠的聲音,然後播放主人的哈欠聲、另一女人的哈欠聲、及一個控制聲給狗聽。結果顯示,當狗聽到女人打哈欠的錄音,一半的狗跟著打哈欠,但如果是主人的聲音,狗打哈欠機率提升5倍。此研究將在7月發表於《動物認知》期刊裡。
當一個人因他人哈欠而跟著打哈欠,一直以來都被當作是可以感受別人經歷的徵兆。葡萄牙學者說,研究結果顯示狗可以感受及了解主人經驗的證據。更早的研究發現,狗是人類除外,動物中少數會打哈欠的動物,獼猴、狒狒、黑猩猩也會打哈欠。
其它科學家指出,這個實驗讓人們進一步了解人與狗的互相關係。美國杜克大學犬科認知中心博士學生Evan McLean指出,這個研究告訴了我們有關犬類傳染哈欠的機制。他說,如同人類一樣,犬類可以只用耳朵就重覆哈欠行為。
但是布達佩斯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的動物行為學家 Ádám Miklósi對此研究抱持存疑的態度。他說,行為相似並不代表狗與人真的有相同的感受。他進一步指出,狗類可以有效的模仿不同的社交行為,並誤導人們以為牠們受同樣的心理因素影響,但牠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人類行為的複雜性。
觀念平台-黑鮪魚季下 討海人心聲有誰知
【孫介珩】2012-05-10 中國時報
一年一度的東港黑鮪魚季在政府、商人以及媒體聯手打造下即將揭幕。然而實地走訪東港、小琉球與綠島三地,訪談超過五十位在台灣沿近海地區作業的中小型鮪魚延繩釣漁船船長,得知許多被鋪天蓋地的觀光宣傳所掩蓋的討海人心聲,呈現了熱鬧的黑鮪魚季背後,我國沿近海鮪漁業現況不為人所知的一面。
許多船長提到,近幾年捕獲黑鮪魚的數量大幅減少,黑鮪魚的價格年年看漲,除了黑鮪魚本身捕捉不易以外,多少有為配合媒體報導,製造新聞賣點的炒作成分。事實上,每年都只有極少數或僅有所謂「第一鮪」的黑鮪魚得以有動輒百萬的售價,剩下多數的黑鮪魚價格其實並非如此之高,且在整體捕獲數量日益減少的情況下,收入能夠因為在黑鮪魚季拍賣而實際增加的漁民其實不多。
船長們也認為,炒作黑鮪魚價格造成國內民眾對他們有所誤解,以為漁民捕黑鮪魚獲得暴利且生活優渥,這使得當漁民因為漁業資源枯竭而向政府提出救濟或補貼要求時,常無法得到社會大眾的理解和支持,甚至認為這些沿近海延繩釣船長是破壞海洋生態的血腥殺手。
事實上,相較於直接剷平海底生態的底拖網和大小通撈的焚寄網業者,採願者上鉤的延繩釣漁法反而更符合資源永續的精神,且改良過後的延繩釣不僅不容易誤捕其他海洋生物(如海龜),透過魚鉤和魚餌的選擇更能將漁獲限定在特定魚種和魚體大小,避免混獲。
但如今,採取永續漁法的船長們卻必須面臨魚源枯竭的窘境,而真正嚴重造成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崩潰的底拖網和焚寄網漁船,始終能在較大型漁業公司與民代的四處施壓與疏通下,免於違法懲處,繼續毫無節制地破壞沿近海域的生態平衡。
再者,我國政府與媒體大肆宣傳和誇張報導黑鮪魚季的經濟效益,導致東南亞黑潮流經的周邊國家,包括菲律賓和印尼不法分子的眼紅與覬覦,時而挾持我國漁船。在缺乏海域執法力量保護與官方司法互助的正式管道之下,家屬往往必須私底下支付鉅額贖金,才得以將人贖回(船仍被奪走)。
因此,過度的宣傳黑鮪魚季,反而使他們不僅必須承受來自國內日益高漲的保育聲浪所帶來的壓力,在海上作業時,更是時常要面對生命與財產安全的威脅,使得這些船長陷入內外交織的雙重困境中。
漁業署在面對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不斷萎縮,漁民收入減少、生活陷入困頓時,似乎永遠只有漁船用油補貼和購船低利貸款等作為。殊不知,受訪船長往往對自身以及漁業的未來感到迷惘,他們認為政府不斷地補貼雖有所助益,但終非長久之計,當過去賴以維生的豐沛漁場已經無魚可捕之際,再多的油價補貼和購船低利貸款都是枉然。
船長們期待的是政府能提出我國漁業未來的政策藍圖──究竟是要朝向觀光漁業發展?還是要在維持商業性漁捕下改良漁法,使其更符合海洋生態永續發展?在公海作業漁民的生命安全是否得以被保障?破壞海洋生態與漁業資源的漁法是否可以被確實禁止並有效取締?均是受訪者期待政府有所回應和作為的部分。一場嘉年華式的黑鮪魚季過後,我們還是得面對這千瘡百孔的漁業困境。
(作者為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中心兼任研究助理)
◆ 東沙生態豐富 評估有限度開放
中央社 2012.05.10
內政部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東沙管理組主任黃淑菁今天說,東沙群島成為首座海洋型國家公園後,未來將評估有限度的開放民眾到東沙進行環境教育。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上午出發到東沙島,考察海巡署在東沙島上的戰備狀況。
親民黨籍立委張曉風隨行前往,關心生態問題。她表示,考察時間很短,因此無法觀察到整個生態,東沙附近有很多珊瑚礁,這些珊瑚礁附近有很多珍貴的魚,成立國家公園後,海岸巡防署保護的很好。
她贊成有條件、有限度的開放觀光,但希望不要讓觀光客待太久。
黃淑菁說,東沙生態豐富,1998年海水水溫異常升高,造成環礁內珊瑚白化死亡。民國96年成為首座海洋型國家公園,在國家公園保護下,持續保育與復育。
她說,生態復育需要時間,無法一下子就看到成效;對外籍漁船違法越界捕撈,海巡署已經協助執法,但人力、設備還是有限,希望未來能做得更好。
黃淑菁表示,國家公園除了生態保育為優先外,還會提供民眾遊憩,但東沙生態敏感,還沒有達到優良等級,今年是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第5年,將會進行保育成果的檢視,邀請學者評估。
她說,如果東沙的生態指標達到標準,希望開放進行環境教育,但不希望有太多人進入。
地球最古老恐龍展 帶你重回三疊紀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2.05.11
地球最古老的恐龍們要「來」台灣了!由最古老的恐龍之一「弗倫尤里龍」領軍,帶著恐龍們的勁敵「蜥鱷」、還有哺乳類祖先犬齒獸類的「艾克薩瑞齒獸」等,都將和民眾見面。牠們生活在兩億兩千八百萬年前的三疊紀,比大家熟悉的侏羅紀更早。
主辦單位、聯合報系金傳媒集團活動事業處營運長楊大德表示,在恐龍滅絕前的漫長期間,牠們凌駕地球上各種生物,成為王者;然而恐龍何時出現、如何演化和繁衍,還有許多待解開的謎題。
楊大德說,「地球最古老的恐龍展」內的展品全部來自阿根廷聖胡安的伊斯基瓜拉斯托公園,當地又稱「月之谷」;過去廿年來,那裡是全世界研究恐龍最熱門的焦點。展覽不只有展品,還有透過日本NHK製作的電腦影像,鮮活地呈現太古洪荒世界。
去年本展在日本展出時,曾將「展場設計」拿去參加比賽,楊大德說該設計獲得日本創意文化中心頒發的「Good Design Award」。展場分為八區,民眾可以看到恐龍誕生地,還有鱷類及其他哺乳類一起登場;也能看到高十八公尺、近六層樓高的「萊森龍」對決古代鱷魚「法索拉鱷」的場面,和各種巨獸的互動關係。
金傳媒表示,台灣民眾看到的展品內容、展場動線都將和日本一模一樣。「地球最古老的恐龍展」於六月十五日至九月廿三日、早上九點至傍晚六點在中正紀念堂展出;預售票從即日起到六月十四日,在7-ELEVEn、全家、萊爾富、OK四大超商和博客來開賣,每張票兩百五十元、預購優惠價一百八十元,官方網站http://dino.ishow.gmg.tw。
◆ 研究:鳥羽多色系 演化速度快
法新社 – 2012年5月11日
(法新社雪梨10日電) 澳洲研究人員今天公布重大基因研究發現,指出擁有多重色系羽毛的鳥類與單色羽毛鳥相比,演化成新物種的速度較快。
這項由澳洲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Melbourne)進行的研究發現,鳥類擁有超過1種色系的羽毛,好比有著紅色、黑色或黃色頭的七彩文鳥,能「迅速」演化成新物種。研究結果刊載於「自然」(Nature)期刊。
主要研究員佛克斯(Devi Stuart-Fox)表示,研究結果證實了最早於60年前提出的演化生物學理論,且有助解釋生物多樣性形成的進程。
佛克斯指出:「我們正試圖瞭解新物種如何及為何進行演化…背後原因與當中的催化劑。」
她提到:「為何部分生物會演化成新物種,但某些生物卻億年不變?」
雖然外貌看來不同,不過研究中的七彩文鳥卻屬同一物種,能和平共處。佛克斯表示,研究顯示,七彩文鳥演化成新物種的速度較僅具單色羽毛的鳥類快上許多。
她並說:「這是我們首度得以證實,多色羽毛確實能加速物種形成率或演化速率。」
這項研究聚焦隼、老鷹、貓頭鷹與夜鷹,不過鳥類並非唯一出現「色彩多態性」現象的動物,魚類、蜥蜴、蝴蝶及蝸牛也具色彩多態性。(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 冰河時期研究:人類祖先是同一族群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05.10
冰河時期原始人為了躲避酷寒,遷徙到地球當時比較暖和的地方,包括現今的法國南部、西班牙北部及烏克蘭平原。研究學者最近發現,原始人的另一個避寒點是位於地中海邊緣的中東地區。學者指出,在冰河期結束後,歐洲的人口開始增長,這也顯示人們的祖先其實是同一族群。
最新的基因分析研究顯示,史前人類在冰河時期移居至東亞,直到約20,000年前氣候開始緩和。約26,000年前是冰河時期最嚴寒的時候,法國南部、西班牙北部、烏克蘭平原是考古學家先前發現史前人類的避寒處。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地中海東岸也是另一個史前人類避寒之處。
學者指出,這個發現說明部份歐洲人的祖先是來自中東。一直以來科學家以為粒線體DNA是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帶入歐洲。但是,這個新的發現意謂這個基因是在約20,000年前自中東引入,並且在冰河時期結束後在歐洲繁衍,且歐洲人口開始大量增加。
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瑪利亞白樂說,這個考古基因研究對人類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它指出很多歐洲人其實都來自一個相同族群。她說,這幫我們重新評估我們對身份的觀感,我們常把自己當成義大利人、英國人等,但藉由分析DNA我們發現沒有很久以前,我們起初是來自同一個族群。
◆ 新LED照明 不擾螢火蟲繁衍
中央社 2012.05.13
5月台灣進入螢火蟲旺季,台灣飛利浦將大雪山社區賞螢步道的LED燈全面更新,表示先進的LED照明波長不會干擾昆蟲的生長與繁衍,更利於生態保護的夜間安全照明。
飛利浦2004年協助台中和平鄉大雪山設置全台灣第1條LED「賞螢步道」後,今年再將這條步道的LED燈更新。
台灣飛利浦公司總經理柏健生表示,發光二極體(LED)照明相較於傳統照明不但可節省80%用電,提供安全的夜間照明,更已運用在許多自然生態的保護上。像新的LED照明可不影響螢火蟲繁衍,又提供賞螢民眾燈光指引。
柏健生表示,為了確保LED賞螢步道燈不會影響大雪山的螢火蟲生態,飛利浦將LED燈委由台大昆蟲系專業實驗室,驗證燈光波長對昆蟲的影響。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楊恩誠教授指出,傳統波長在500nm以下的照明,會對昆蟲的成長與活動造成負面影響,大雪山改用飛利浦提供之波長590nm的琥珀色LED燈,不會干擾螢火蟲的活動與生長,符合生態需求,也讓一度數量變少的螢火蟲再度蓬勃繁衍。
柏健生表示,飛利浦向來致力於永續環保與綠色創新,在全球生態願景計畫的目標中,希望在2015年的綠色產品銷售比例達到總營收的50%,並宣布於 2015 年之前投資 20 億歐元在綠色創新上。在台灣,飛利浦連續5年投入綠光小學計畫,改善偏遠地區學校的照明及推廣節能教育,並號召企業志工參與社會公益,落實永續發展及環境保護的承諾。
◆ 大陸興起炒龜熱 殃及台灣龜
【林和生/高雄報導】2012-05-13 中國時報
隨著大陸經濟持續走強,坊間投資風氣越來越盛,大陸投資客將眼光瞄準被華人視為吉祥、長壽象徵的烏龜身上,選擇活動範圍小、數量稀有品種進行大規模收購,這波行動也延燒至台灣,一隻百元食蛇龜,盤商喊價千元搶收,讓台灣掀起一股捕龜熱。
「老闆!買三個老鼠籠。」客人在門口喊叫著,「少年仔,要去抓龜齁!」高雄六龜山區雜貨店老闆習以為常地回應。這一幕看在上山研究台灣野生龜生態的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添喜眼裡,挺不是滋味,因為這宣告捕龜已成山區獵人賴以維生的新獵物。
從早期房地產,接著是名畫、老酒及普洱茶,到近期的烏龜,這些看似沒有關連標的物,其實都符合物以稀為貴準則,只要壟斷後,市場價格就跟著水漲船高;陳添喜說,不是每隻烏龜都能炒,要有分布範圍小、數量少,在一舉收購後就成為獨門生意的限制,也因此台灣食蛇龜、柴棺龜均順勢成為標的物。
回顧以往,一隻食蛇龜僅要價百元,如今盤商喊價千元,讓不少獵人眼睛一亮,一天抓個十隻,獲利豐厚;但商人也不是省油的燈,一轉手賣到大陸,全都換算成人民幣,當場賺進四、五倍價差。
有人會質疑烏龜有什麼好炒作?陳添喜解釋,相傳清朝乾隆時期拿烏龜做為保健食品,加上據說龜是少數不會罹患癌症的動物,在穿鑿附會下,便成了富豪爭相搶購的商品。
但炒作還必須多方配合,先由商人收購壟斷市場後,第一年先把價錢喊高;陳添喜說,這一年絕對沒有市場,但配合學者釋出品種瀕危消息,加上商人佯稱手上存貨銷售一空,隔年硬是漲價二、三成,還是有人搶購,所以對岸投資圈流傳一句話,「炒龜勝過炒房」。
去年宜蘭蘇澳就有一批透過海路走私的烏龜,在港口被查獲,總重三噸多。陳添喜說,以台灣一個小小地方,再這樣無限制捕抓,估計五年後,台灣野生烏龜生態將徹底消失。
觀音海岸變「黑海」 染整廢水的禍?
http://www.udn.com/2012/5/14/NEWS/NATIONAL/NAT5/7091349.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桃園觀音報導】2012.05.14
桃園縣觀音鄉民曾仁富12日下午以空拍照,拍到觀音海岸線變成「黑海」,環保署及桃園縣環保局官員上午緊急前往現場會勘,證實觀音海水浴場往北200公尺海域,海水顏色烏黑,初步鎖定一家纖維染整廠涉嫌偷排廢水,不排除還有其他業者涉案。
環保署北區督察總隊大隊長蕭清郎與桃園縣環保局官員上午在現場浴場堪察發現,觀音海水浴場北方約200公尺、長約一公里的海域,海水顏色呈現藍、綠、黑交雜,還有疑似汙染物的泡沫,海岸邊到處是垃圾,甚至飄流到海上,幸好海水浴場目前關閉,並無人前往游泳。
初步化驗,現場海水溫度及PH值都尚屬正常,但由於該處海岸生態豐富,環團曾希望闢為藻礁生態保育區,環保署表示如調查廠商濫排廢水屬實,將依不法利得嚴懲。
環保署曾於97年間,裁處觀音汙水處理廠涉嫌偷排廢水,依行政罰法處以不法利得一億餘元,今年4月11日、12日連續查獲觀音工業區汙水管破裂汙染富林溪及近海水質,各處以33萬元及45萬元,4月16日也查獲砂石場偷排洗砂廢水,但仍無法遏止汙染行為。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此次由於汙染面積較大,查證屬實將會嚴懲法辦。
督察人員量測發現,現場海水溫度約31.5度,PH值7.36,未顯出異常 (PH值標準是6-9之間,海水溫度5至9月間是38 度以下),但對該處海水為何呈現雜黑色情況,稽查人員已採集相關證據做更深入化驗。
桃園海濱特有生態地形「藻礁」潮間帶,以觀音小飯壢溪出海口至新屋溪口間最為集中,存在時間超過二千年,觀音鄉大堀溪文化協會理事長潘忠政表示:「目前污染情況以小飯壢溪口以北10公里最嚴重,藻礁幾乎完全滅絕」。
※ 相關報導:
* 觀音海岸黑得離譜 環團憂:珍貴藻礁遭毒手
http://www.udn.com/2012/5/14/NEWS/NATIONAL/NAT5/7091353.shtml
潘忠政說,他向縣府反映多年,「都沒好結果,環保工作做幾年下來,我們也怕了」,現在碰到汙染事件,他也懶得向環保局投訴,「因為政府太無感了」。
◆ 觀察站/縣府無能、無感 害死我們的海
【聯合晚報╱記者鍾延威/特稿】2012.05.14
桃園縣觀音工業區位於海邊,區內很多工廠藉地利之便,埋設暗管排放廢水,大排特排,當地人盡皆知,只有縣府環保局不知不覺。如今海水都被染黑了,環保局還在說「稽查需要事證」,政府施政無能無感至此。而不肖業者不但有地利,還多了人和,觀音美麗海岸不亡也難。
廢水排放入海,不但威脅魚類生存,破壞魚類資源,也危及全國面積最大、最壯觀最珍貴的藻礁生態,絕對不能坐視。而工業區內工廠埋暗管排廢水並非始自今日,環保局也承認是老問題,卻始終無法禁絕,令人不解。但若對照環保人士說檢舉不但沒下文,還會接到威脅電話來看,不肖業者敢膽大妄為、肆無忌憚日夜排放廢水,終至把海水都染黑,其來有自。
環保局昨天看著「黑海」說稽查需要有事證,非常諷刺。稽查是該要求事證,而更需要決心;有決心還怕沒事證嗎?找到排放管後,按「管」索驥很困難嗎?
前台北縣長周錫瑋曾因上山打老虎事件飽受恥笑,但他查排放廢水很有一套。三峽一家砂石廠被檢舉排放廢水,他先派人找到排放口,循管鎖定涉嫌的工廠後,派人埋伏在草叢內觀察工廠作息,然後在地檢署及警方支援下,直搗工廠,硬是把埋在地下數公尺深的暗管挖出來,大快人心,可見事在人為。桃園縣政府任令蔚藍海水被染成黑海,環保官員還兩手一攤說要等事證出現,顢頇無能,莫此為甚。
◆ 黑猩猩也有文化差異 類似人類社會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05.14
科學家發現,黑猩猩族群彼此之間也有文化上的差異,而且不會受到同儕壓力的影響而改變習慣。學者指出,黑猩猩族群所展現出的文化獨特性與人類社會極為相似,這是在相同的環境下與週遭團體區別的重要元素。此研究在《當代生物》網路期刊裡發表。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在非洲象牙海岸的黑猩猩,觀察牠們用來敲開堅果的工具。研究團隊觀察住在同一個森林區塊的3個黑猩猩族群,這3個族群有固定的互動,所以這些黑猩猩沒有基因上的差異。
研究人員發現每個黑猩猩族群會使用不同的工具敲開堅果,有的偏好石頭,有的偏好木頭。科學家還發現,當黑猩猩從一個族群移居到另一個族群,牠不會在乎與別的猩猩不同,會繼續延用牠的工具。
演化人類學家Lydia Luncz說,其中一個族群偏好使用石頭,即使當胡桃變軟,木頭已經足夠敲開堅果,且比較容易取得,且其它另外2個族群都已開始使用木頭,牠們還是會繼續用石頭,且這個偏好會維持一整季。另外,這3個族群對於工具大小的偏好也有差異。
Luncz指出,雖然之前的研究也顯示黑猩猩有文化上的差異,但研究主要是比較距離相隔遙遠的黑猩猩族群,而這就很難排除牠們因為基因不同、適應不同環境所發展出不同習慣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現在還不確定哪一種工具比較好,但他們計劃繼續研究象牙海岸的黑猩猩來找到答案。另外,他們對於母猩猩搬到另一個族群後,如何適應新的生活習慣也感到非常好奇。
Luncz說,在人類社會中,文化差異是在相同環境下分別鄰近族群的重要元素。她說,我們現在首度發現,一個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象牙海岸的野生黑猩猩族群,顯示牠們與我們一樣有能力細分文化差異。科學家希望他們的研究最終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人類文化的根源。
過分消耗資源 地球未來堪慮
中央社 2012.05.15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地球生命力報告」警告說,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加上世人過分消耗自然資源,嚴重威脅地球未來的健康狀況。
「地球生命力報告」(The Living Planet Report)表示,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已達到難以支撐的程度,且對地球生物多樣性造成「極為龐大」的壓力。
報告指出,生態足跡最高的國家是卡達。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分居2、3。
前5的國家還包括丹麥和美國。生態足跡比較已消耗的可更新資源與地球的自我恢復力。
報告顯示,高收入國家的生態足跡平均是低收入國家的5倍。
WWF全球總幹事李普(Jim Leape)表示:「我們目前生活方式,就好似還有另一個星球可任由我們使用。」
「我們目前使用的資源,比地球能永續生產的還多出50%。若不改變,這個數字會快速膨脹,到了2030年,甚至兩個星球都不夠用。」
每兩年發布一次的地球生命力報告說,自1970年來,生物多樣性平均減少30%,在影響最嚴重的熱帶地區甚至高達60%。
生物多樣性縮減幅在收入較低的國家尤為快速,WWF說,這也「顯現最赤貧、最脆弱的國家等於是在補助較富裕國家的生活方式」。
在2000至2010年間,全球每年損失1300萬公頃的森林。
WWF指出:「人口越來越多,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也史無前例的增加。這讓地球生物多樣性受到極為龐大的壓力,也威脅著我們的未來、安全、和身心健康。」
李普也表示,儘管如此,各國還未準備好在下個月的2012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UNCSD,Rio+20)達成協議。Rio+20將於6月20日至22日在里約熱內盧(Rio deJaneiro)舉行。
李普在日內瓦告訴記者:「現在距離峰會只剩1個月,就峰會協商進展和其他準備工作來看,我若說我們進度遠遠落後,應該不會招致任何爭議。」
「為了里約峰會成果而努力磋商的聯合國各國,至今仍未展現出付出更多努力來迎接挑戰的意願。協商過程顯然還是一片混亂,令我們相當關切。」
◆ 環境荷爾蒙殺手 無所不在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2/05/15
歐洲環境總署(EEA)近日提出警告,部分化妝品、保養品、藥品、食品含有「環境荷爾蒙」(EDCs),可能引起癌症、糖尿病、不孕、肥胖等問題,對人體造成傷害。
研究宣稱,部分化妝品、保養品、藥品、食品中的環境荷爾蒙會影響身體荷爾蒙系統。當這些化學物質滲入食物、被身體吸收,很可能使人類、動物神經系統出問題。
這些化學物質模仿女性荷爾蒙作用,過去研究顯示,環境荷爾蒙可能與乳癌、精液質量變差、甲狀腺疾病大有關聯。魚類處於受汙染水源,甚至會變性。近幾十年,乳癌、攝護腺癌、男性不孕症、糖尿病人口大幅增長。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應該與接觸某些化學物質有關。
歐洲環境總署執行長杰奎琳‧邁克葛拉德表示,最近幾十年科學研究證據顯示,環境荷爾蒙不但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影響,也可能傷害人體,這個問題真實存在,不容忽視。因此要讓民眾了解環境荷爾蒙之害,並進一步希望各國衛生單位能禁用這些環境荷爾蒙物質。
研究人員分析過去十五年研究文獻,將研究報告出版成書。研究報告指出,大量證據證明,接觸環境荷爾蒙可能造成動物甲狀腺、免疫功能、生殖功能、神經功能出現障礙,而在人類世界,也可看到這些疾病發生率逐漸攀升。
研究作者表示,因研究時間、經費、研究方法都可能產生阻礙,因此很難真正研究出環境荷爾蒙對人類的影響。而動物研究或可視為初期警訊,提醒民眾多注意環境荷爾蒙傷害。
◆ 五人管六萬種化學物 環團促成化學安全署
中廣/蕭照平報導 2012年5月15日
環保團體指出,目前台灣有六萬四千多種以上的化學物質在國內流布,但環保署只掌握近三百種,其他不僅有缺乏毒理資料、流向不明的問題之外,也認為未來環境資源部的人力嚴重不足。環團呼籲應該成立專責的「化學安全署」落實毒化物的源頭管理。
環保團體指出,在去年塑化劑事件後,突顯政府缺乏管控化學物質的人力,雖然政府推動「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的修法,但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蔡中岳就說,權責單位環境資源部並沒有相對應的人力。
『如果這個法通過了,未來所有廠商就要依照既有化學清單上名錄一一遞交資料給環保署完成登錄才可以上市,但現在環保署執行毒管的人力只有不到五個人,未來即便成立環資部後,下面科也不到六個人』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林仁惠更指出,化學品不僅要源頭管理,民眾更要有知的權利。
『居民只是想知道附近工廠排放出來的東西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幾乎是比登天還難』
環保團體呼籲政府應該要成立「化學安全管理署」之外,相關人力與經費都要適當評估與配置。
觀音海域污染 富順纖維廠涉案
中央社 2012.05.15
桃園縣觀音沿海部分區域疑似遭工業廢水污染,桃園縣環保局今天稽查後表示,富順纖維廠疑似因為設備不足造成污染,已經要求停工。
桃園地檢署調派國土保育專組多名檢察官指揮桃園縣環保局、環保警察等前往觀音白玉村附近海域進行污染源調查。
經過一整天釐清事件真相後,環保局下午表示,從事染整業務的富順纖維廠涉嫌排放廢水,而廠方發現事態嚴重,也向環保局坦承現有設備確實不足,未依規定正常操作。
環保局表示,富順纖維廠在用水量與排放量間的確有很大落差,已要求工廠自行停工,同時不排除依違反水污染防治法,勒令停工。
環保局也指出,廠商也涉及偽造不實排放污水紀錄,相關事證也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
對於部分環保團體抗議環保局對事件「無感」,環保局也表示,在接獲線索後,已經主動出擊,同時日前在臉書社群中得知多起污染案時,立刻主動稽查,包括告發布料印染廠等不法廠家,絕非「接獲檢舉,卻不處理」,環保團體片面說詞,有失公允。
◆ 彩色變黑白 搶救藻礁大作戰
【聯合晚報╱記者林麗如/桃園報導】2012.05.15
觀音藻礁面臨生態危機,環保人士奔走呼籲公告為「自然保留區」,農委會於2008年審議通過將「觀音藻礁」列冊追蹤,但桃園縣政府3年來沒有進度,如今加上中油施作油管埋設,及附近觀音工業區不肖業者堷管排放廢水偷襲,藻礁生態可危,引起環保團體極度不滿。
「搶救觀音藻礁」行動聯盟上月底邀請桃園縣政府農業局到藻礁現場會勘說明,會勘過後,縣府對於公告「自然保留區」一事迄今仍沒下文。
環保團體串連申請劃為「自然保留區」的範圍從觀音鄉外海小飯壢溪口南岸到後湖溪口北岸(永安漁港以北),面積約100公頃。觀音藻礁是全國面積最大的藻礁地形,3年前因中油施作油管埋設,造成嚴重破壞引起重視後,各級政府非但沒有保護措施,一直未將藻礁公告為保留區,最近海岸還多了大量消波塊,讓環保人士傻眼。昨天海水被工業廢水染成黑海的照片被po上網,更引起震撼。
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研究員劉靜榆說,台灣的西北海岸只有觀音有藻礁地形,但大潭電廠及海岸突堤造成海流變異,日益嚴重的漂沙淤積,造成藻礁還沒因環境汙染髒死就先被漂沙阻塞而亡,加上海岸一個接一個的工業區排放大量廢水,造成藻礁急速消失,政府再不作為,西北漁場生態一旦瓦解,後果不堪設想。
大堀溪文化協會理事長潘忠政說,觀音藻礁面臨突堤效應,是短期、局部的惡化;長期造成藻礁致命原因是工業廢水問題,大潭電廠附近2個新興工業區:環科園區、桃科工業區都在招商中,已有廠商進駐,加上原有的觀音、大園工業區,大量工業廢水造成藻礁生態急速衰竭。
※ 相關報導:
* 新北列保護 藻礁綠綿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7093728.shtml
北海岸的藻礁海岸面積僅次於桃園縣觀音、大園海岸,北觀處曾委託專家學者調查北海岸的潮間帶環境。根據專家利用碳14同位素定年,顯示北海岸的藻礁形成時間約於4400年到5200年前,比桃園7500年前年輕許多,由於沿岸無開發破壞及嚴重汙染,形成礁體的珊瑚藻生長情形良好。
◆ 偷排、漏油15年 魚死鳥傷西瓜爛
【聯合報╱記者賈寶楠/桃園報導】2012.05.15
近15年來,桃園縣沿海飽受中油漏油、工廠暗管偷排廢水汙染,尤以觀音鄉、大園鄉受害最深,危及千年藻礁、海岸濕地生態,這一頁桃園海岸汙染史,讓人不忍卒睹。
1990年觀音工業區運作,彷彿宣告觀音鄉汙染命運,提供放流廢水的鄉境第一大河大堀溪,不到三年滿布五顏六色泡沫,終日混濁惡臭、魚蝦滅絕,農民引水灌溉種植的蔬果連自己都不敢吃。
1993年一群熱血鄉民成立觀音文化工作陣,展開桃園縣民為環保的長期抗戰,3年後,時任國大代表的江瑞添組織搶救大堀溪保育聯盟,偷排廢水才不再猖獗。
1999年江瑞添試種6公頃蓮花淨化水質,意外帶動蓮園農場發展,打響「南白河、北觀音」名號,桃園縣政府開辦「桃園蓮花季」,成就「錯誤後的美麗」。
蓮花季活絡經濟,卻分散關注環保的眼神,廢水悄悄藉暗管回流繼續汙染,民代甚至嘲諷成天上演的「暗管秀」比鋼管秀還厲害。2008年,觀音汙水處理廠竟因偷排廢水遭環保署重罰1億元,依舊沒能遏阻偷排。同年,觀音鄉民潘忠政發起大堀溪文化協會,儘管疾呼「還我有魚的溪流」、「搶救千年藻礁」,卻等到鄉民曾仁富空拍到海岸線變成「黑海」,影像震撼全台才獲重視。
歷史超過2000年、全台露出面積最大、自然生態最佳的觀音藻礁海岸,10年來先因觀塘工業區開發和中油天然氣埋管工程遭嚴重破壞,再由覆沙和廢水持續侵襲,早就岌岌可危,而上一次危機是中油桃園煉油廠打算遷廠觀音,嚇壞環保人士。
觀音北方的大園、蘆竹鄉,海岸汙染更是長年「裡外夾攻」,1997年中油輸油管破裂外洩150公秉油料,沿南崁溪汙染海岸線,是中油史上首次嚴重罕見漏油汙染。
中油在大園竹圍外海的卸油平台,常因作業不慎漏油,油污甚至漂回岸邊,每次都引發漁民群情激憤,發動船隻包圍抗爭。
10年前,大園老街溪、埔心溪出現綿延數公里「紅潮」和泡沫已屢見不鮮,出海口更形成紅藍陰陽海,連浪花都是紅色。
桃園縣野鳥學會多次在許厝港海岸發現不少魚、鳥死傷,心疼重要候鳥棲地遭廢水和垃圾破壞,「許厝港」成了生態墳墓的「許臭港」。
3年前引溪水灌溉的西瓜農,雙腳下田泡水便皮膚發癢,才發現最耐農藥的福壽螺也死成一片,不僅瓜爛,稻作結空穗、蔥白也變蔥紅。桃園縣西濱公路沿途空曠,更有不肖業者雇車載運桶裝工業廢液,偷倒進溝渠,抓不勝抓。
民進黨執政高喊的桃園縣「黃金海岸」雖終究只是畫大餅的誘人口號,但國民黨也不該讓「變不成黃金」的美麗桃園海岸,「變黑海」。
◆ 斑腿樹蛙擴張地盤 彰縣周六除蛙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陳文星/彰化報導】2012.05.15
強勢的外來種兩棲類生物斑腿樹蛙,以彰化縣田尾鄉水生園藝池為根據地,持續向外擴散,鄉內學校、社區都有牠們的叫聲,彰化縣野鳥學會急徵志工,本月19日晚上7點到田尾鄉捕蛙。
中部地區氣溫升高,野外蛙鳴此起彼落,彰化縣野鳥學會前理事長廖自強在田尾國中聽見斑腿樹蛙鳴叫,研判這種強勢樹蛙已經擴張根據地範圍,田尾鄉的排水、池塘,可能都成為斑腿樹蛙的繁殖溫床。
生態保育人士5年前首先在台中市梧棲等區發現斑腿樹蛙,起初以為是台灣本土的白頷樹蛙,經確認物種之後,東華大學副教授楊懿如率領的研究團隊,陸續在台北、新北市、桃竹一帶找到斑腿樹蛙,追蹤來源,都指向彰化縣田尾鄉。
彰化縣政府農業處調查,斑腿樹蛙和蛙卵可能是跟著水生植物移入台灣。去年農業處與楊懿如的研究團隊聯繫,訂定除蛙計畫,不過在此之前,研究團隊已和田尾公路花園居民聯手捕蛙,發現「怎麼抓都抓不完」。
彰化縣最近幾天氣溫突破攝氏30度,縣野鳥學會認為是除蛙最佳時機,因為廖自強把蛙卵放在乾燥地面曝曬1小時以上,卵泡就幾乎不可能孵出蝌蚪,這是最經濟有效的「以絕後患」防治法。
楊懿如認為,斑腿樹蛙很像白頷樹蛙,但排洩物營養鹽成分卻「差很大」,外來種樹蛙的排洩物營養鹽可能改變土壤成分,全台最大的園藝專區田尾鄉遭入侵,是否衝擊園藝生態,值得長期追蹤。
染黑觀音藻礁?纖維染整廠認了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2.05.16
桃園縣觀音鄉的「黑海」事件,引起各界對觀音藻礁保育的重視。環保署長沈世宏上午表示,環保署已查出該事件「元凶」之一是設籍觀音鄉的一家纖維染整廠工廠,正會同檢察官偵辦該工廠偷排工業廢水持續有多久時間?排放多少量?環檢警除依水汙法處罰外,也將依行政罰法的不法利得嚴懲。
沈世宏並表示,觀音工業區汙水處理廠由於處理廢水不力,已被環保署依不法利得處以1億餘元罰鍰,但無法改善,仍屢被查獲有排放廢水汙染海域,因此環保署也要求觀音工業汙水廠更換負責人。
觀音鄉曾姓民眾12日發現觀音海水浴場海域珍貴的藻礁海域,遭不法集團偷排廢水,使海水呈「黑海」;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上午審查環境資源部組織法草案時,立委黃偉哲、吳宜臻表示,觀音海岸豐富的藻礁資源,遭不肖廠商偷排廢水汙染,令人痛心。立委並質疑,觀音海域汙染嚴重,但每次民眾檢舉,官員前往稽查時,現場卻又查不出來。
沈世宏答詢表示,環保署13日出動北區督察大隊前往稽查,懷疑是一家纖維染整廠排放所致,但廠商否認,昨天稽查人員改採駐廠稽查,並會同檢察官偵辦後,該廠已承認排放廢水造成汙染。
沈世宏並承諾,未來環保督察人員稽查時,將與當地環團及民眾結合,以使稽查效果更好。
◆ 觀音海域汙染/藻礁死了 搶救還在研究…
【聯合報╱蔡雅瀅/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台北市)】2012.05.16
報載桃園觀音海岸遭廢水汙染宛若黑海,桃園藻礁海岸原長廿七公里,長期遭工業廢水破壞死亡,只剩約四點五公里的「觀新藻礁」還活著,附近發生汙染事件,令人心痛。
早在九十七年五月,八個民間團體即提請指定觀音藻礁自然保留區。九月農委會及桃園縣政府現勘後達成須予保護共識。然行政程序停滯至今。
藻礁係由石灰藻經由鈣化作用沉積而成,屬「植物造礁」,成長速度極為緩慢,不易與「動物造礁」的珊瑚礁競爭,曾有人以「台灣西部海岸隱藏的珠寶」形容桃園的藻礁海岸。而藻礁漫長的發育過程,記錄著台灣西岸數千年的海岸及氣候變遷資訊,宛如有生命的史籍。尤其威脅藻礁生存的工業汙染,也會危害人體健康,強化汙染管制,保護藻礁海岸的同時,亦保障國民健康。
今年四月百餘個民間團體組成的「搶救觀音藻礁行動聯盟」,要求桃園縣政府儘速指定桃園觀音鄉及新屋鄉外海之藻礁地形為自然保留區。
桃園縣政府表示將自籌一千萬元經費,研究最適搶救策略。然保護瀕危的藻礁海岸,重要的是早日採取行動,指定自然保留區,並加強汙染防治與遏止不當開發。而非研究再研究空轉下去。盼桃園縣府及農委會在海岸死寂前及時劃設!
◆ 環團籲環局:最好駐點固守
【聯合晚報╱記者林麗如、曾增勳/桃園報導】2012.05.16
保育團體積極奔走搶救桃園藻礁、劃設自然保留區,這幾天觀音廢水汙染照片曝光,引起各界重視,縣府也決定自籌經費研究搶救策略,保育團體認為縣府應有更積極作為,對工廠偷排廢水也應更嚴格取締。
積極搶救藻礁、關切工業廢水的大崛溪文化協會理事長潘忠政說,4月11日當天,他帶媒體記者沿新屋溪口拍攝畫面,當時海水有黑、有紅,汙染嚴重,他們當場打電話舉報,沒想到,半小時後,紅的、黑的汙水旋即變淡,「這裡頭難免讓人有想像空間」。 潘忠政說,村民通報汙染,環保局給的答案千篇一律是未查獲汙染事實,「現在大家都懶得檢舉通報了。」他們對環保局完全沒有信心。
觀音籍縣議員吳宗憲說,汙染排至大海實在太過分,此外,工業區工廠排放廢水臭味,也是村民生活大問題,村民一個月最少檢舉2、3件,但是環保局都回說查不到。吳宗憲說,汙染不會不好抓,要看有無決心去查。環保局最好固守駐點,聽民眾的聲音,「怎麼可能民眾知道,環保局卻查不到?」
新屋鄉永興社區發展協會副總幹事葉斯桂也說,兩年來該協會檢舉通報汙染事件,環保局都抓不到兇手,「我們只有無奈。」
潘忠政說,桃園縣北部沿海有如死寂一片,海岸黑得不像話,是政府拿出決心時候了。
◆ 里民組巡守隊 救回惡臭南崁溪
【聯合報╱記者賈寶楠/桃園報導】2012.05.16
觀音鄉「黑海」事件凸顯工廠偷排廢水汙染依舊持續,有人認為偷排暗管難抓,但桃園市汴洲里巡守整治南崁溪的成功經驗,卻是最好借鏡。
南崁溪在桃園市境內長達7公里河段,8年前受工廠排放廢水汙染嚴重,汴洲里長楊鑫坤成立河川巡守隊抓偷排,配合縣府一起整治,終於改善惡劣環境。
「以前從溪面吹來的風,臭到不能聞!夏天根本不敢開窗!」楊鑫坤回憶,南崁溪當年沿岸充斥各種中小型工廠,「明管、暗管都大方地設,不怕人知道的」,從市區匯入的東門溪又夾雜太多商業和家庭汙水,讓南崁溪沿岸居民苦不堪言。
楊鑫坤說,他向縣府提出綠美化計畫改善,當時縣府也想整頓南崁溪,卻找不到「設計規畫」經費,他聯合桃園市多位里長,向中油桃園煉油廠爭取睦鄰經費1千萬元,交給縣府找專業顧問公司,終於邁出規劃整治的第一步。
不僅如此,汴洲里帶頭成立河川巡守隊,上百名隊員每天帶著竹竿、手電筒、空瓶罐,巡邏充滿雜草和垃圾的溪畔,採集到的可疑樣本都送交環保局化驗。
「幾乎每天聞到臭味、看到溪水異常就通報,廠商會怕的。」楊鑫坤說,隊員沒有青蛙裝等專業配備和技能,只憑肉眼查不到隱密暗管,但是廠商發現「大家都關心、都在抓」,便會警惕、減少偷排,河川巡守隊發揮遏止效果。
但囂張的明管或埋得不深的暗管就難逃巡守隊掌握,經協力通報,汴洲里至少查出十幾處偷排,「有前科的」一定天天巡邏採樣,持續緊盯,直到完全改善。
南崁溪沿岸經過近年整治、興建自行車道,加上水質改善,生活品質越來越好,房價甚至成長三分之一,如今汴洲里83名巡守隊員依舊天天守護南崁溪。
觀念平台-環境結盟 解決觀音海岸汙染問題
【楊永年】2012-05-17 中國時報
根據媒體報導,日昨桃園縣觀音海岸遭工業廢水汙染,海水被染成黑色,引發附近民眾的不滿,並進一步批評政府無感。經媒體報導,除了桃園縣衛生局出面澄清,環保署也積極主動出擊蒐證,但似乎沒有採到汙染事證。這則新聞讓我想起,約十年前台南面對環境(工業廢水與廢棄物)汙染,建立之「環境結盟」機制。環境結盟執行的成效,不只在短時間內捉到元凶,也讓嚴重汙染的二仁溪與鹽水溪,在很短時間大幅改善;這模式可以提供桃園觀音海岸環境汙染問題解決的參考。
台南環境結盟緣起的過程主要是,二仁溪與鹽水溪十年前因為受到嚴重汙染,呈現到處死魚的景象。附近民眾(環保團體)最早向警察局檢舉,但警察回應是環保不屬警政業務,所以民眾改向環保局檢舉。但因當時地方政治(利益團體)介入環保議題太深,只要環保局出面取締排放有毒廢棄工廠,就有地方黑道民代到場關切,不只讓稽查人員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甚至讓汙染問題無解。後來台南地檢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主動出面,請民眾(環保團體)直接提供汙染資訊。檢察官有了汙染資訊,立即請警察人員(配槍)配合,共同前往汙染源現場進行蒐證。
背後的邏輯思維是,因為刑事訴訟法規定,司法警察受檢察官指揮辦案,因此檢察官出面,警察就會出面,而警察出面,環保局稽查人員就敢出面取締。幾次執行汙染工廠取締個案運作下來,大台南地區環境結盟行動團隊於是成型。也就是說,大台南地區八年前成立「環境結盟」的機制(台南地檢署是主要的推手),已順利結合(整合)警察人員、環保局官員與民眾(環保人士),形成「固若金湯」的(執法)合作關係,也讓地方黑道勢力不敢妄動。
重點在於,民眾(環保人士)在環境結盟的網絡合作關係下,存在授能效應或高度的環境保護承諾;他們主動成為守護環境的尖兵。由於這樣的網絡合作關係,在互相推諉責任的政府機關文化中,算相當少見。因此這種環境結盟模式,應該成為政府跨機關合作的標竿或典範。事實上,多年前環保署有意將環境結盟模式推廣至全國,但後來好像沒有完全成功。雖然如此,這樣的合作模式已被幾個地檢署與環保局採用。例如,這機制目前除了台南地區,二年前高雄市環保局也到台南「取經」,並也已在高雄地區形成環境結盟。
綜言之,面對環境汙染問題,其背後牽扯的不僅僅是環保局(署)的業務,還可能牽扯地方政府錯綜複雜的政治利益。而且,這樣的問題也不只存在於環境汙染,例如不久前作者前往某國家級著名的風景區,也看到(察覺到)濫建問題的存在;突兀的「龐大雄偉」建築,竟會出現在山名水秀的「國家級風景區」。顯然,環境(生態)保護需要跨機關合作,否則難竟其功。
(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 追兇手盯富順 桃園環局24小時駐廠
【聯合報╱記者曾增勳/桃園報導】2012.05.17
桃園縣環保局追查觀音海域「黑海」汙染案,昨天派員進駐觀音鄉富順纖維廠,連續24小時日夜兩班輪流稽查、監控汙水處理作業。這也是桃園縣環保局連續24小時駐場稽查疑似汙染廠的首例。
環保局長陳世偉說,配合檢方調查,自前天起至明天18日止,由該局派員24小時進駐富順纖維廠。水保科人員日夜兩班24小時「輪流駐守」,只要排放廢水就採樣檢測水質,監控廢水處理有無正常操作。
環保局人員駐場稽查、監控汙水作業下,富順纖維廠負責人近日將向環保局說明後續處理作法,包括是否自行停工改善。
富順纖維廠表示,環保局稽查人員在廠內「只是看」操作,如要進一步稽查,也要有法令公文通知,該廠目前廢水排放及操作都正常,生產不受影響。
水保科長張根穆說,駐廠稽查人員趁輪班空檔,會到附近排放汙染點稽查,嚴防汙水再偷排觀音沿海。昨天凌晨在觀音工業區巡察時,一舉查獲觀音工業區兩家工廠私接暗管排放事業廢水違規情事。
環保局查到,觀音工業區經建四路的俊紡染整廠,未經廢水處理設備,惡意接管排放廢水,已開單告發罰鍰及限期改善。又在觀音工業區榮工北路,查獲錦美紙業廠疑似將廢水以專管排放至雨水下水道,廠方坦承違規私接暗管排放廢水,也已開單告發。
◆ 嘉義盜伐林木 警擴大查
【聯合報╱嘉義訊】2012.05.17
嘉義森林警察隊最近破獲多起盜伐林木案,發現有逃逸外勞負責砍伐及搬運工作,懷疑有幕後集團介入,與嘉義市調查站等單位聯合偵辦後,在南投縣查獲收容逃逸外勞的人力派遣集團,逮獲蕭姓男子及9名外勞,他們否認涉及盜伐,警方懷疑背後仍有人口販運或剝削集團在操縱,擴大偵辦。
◆ 成長記憶…碧潭人救百年樹
【聯合報╱記者張祐齊/新店報導】2012.05.17
新北市新店區碧潭風景區旁,有一棵樹齡約120年的土芒果樹,默默守護碧潭百餘年,當地居民稱它為「芒果阿祖」。居民期待老樹不要因為都市更新被移除,以免伴隨他們成長的記憶消失。
導演戴立忍日前在臉書上呼籲「搶救碧潭百年老樹」,讓芒果阿祖原地保留。他說住處門前也有棵芒果樹,和碧潭那位「芒果阿祖」同宗。剛搬來的時候對它的高大頗感驚訝,每到夏日就忍不住想弄些「檨仔」(台語的芒果)來解饞。
新店碧潭護樹志工隊昨天在新店區國校路舉行「百年老樹,原地守護」記者會,綠黨潘翰聲、護樹志工潘翰疆和林慕等20多位居民都到場聲援,要求原地保留芒果阿祖。
居民李宜蕎說,還記得就讀文山國中時,這棵老樹是國中生的約會景點。當時男同學按完女同學家門鈴後,都會去老樹後方躲著,看到女生出來才上前談話,老芒果樹是那個年代的「愛情之樹」。
市府農業局綠美化景觀處長陳淵泉說,已請城鄉局協調建商,務必在建案基地內移植,以免老樹損傷。並請建商變更設計,希望讓土地開發也能和老樹保育並存。
◆ 給台灣黑鮪管理按讚
【張水鍇】2012-05-17 中國時報
前幾天有投書提及今年不吃鮪魚,本人曾多次參加負責黑鮪研究的國際北太平洋鮪旗魚科學委員會,也想從實務面提出意見。
台灣的黑鮪為太平洋種,與地中海種完全無關,雖然同是高度洄游魚種,但也不至於如投書所說的「洄游至世界各地」。
大家關切的黑鮪數量下降,其實原因很複雜:首先,重要漁場變小。以前,台灣部分漁船靠近菲律賓及日本海域(產卵場附近)作業,但從黑鮪季開始後,可能因宣傳過度,造成菲、日政府強力取締侵入海域漁船,以及民間不法者挾持附近作業漁船;之後漁業署加強管理,要求捕黑鮪者必須安裝漁船監控系統(VMS),靠近敏感海域就警告,因此台灣的黑鮪漁場比以往縮小很多,剩下的是台、菲、日東邊的茫茫大海。
其次,作業漁船減少:捕撈黑鮪的船數從六百多艘逐年下降到去年的二九○艘,漁場變小、常有被扣危險、油價高漲下尋魚成本變高等因素,再加上漁業署自民國九十九年加強管理,除了必須先登記許可、安裝好VMS之外,作業時必須每天填報表,捕到黑鮪也要通報並替魚量體長、體重再貼上「身分證」,這些都讓許多漁船望而卻步,轉捕其他魚種(據說今年主要轉捕鬼頭刀)。
再者,近兩年為反聖嬰年,水溫時序錯亂,台灣和菲律賓的許多小型魚漁季都延後且分散,黑鮪似乎為攝食也比較分散,從VMS來看,今年就有一些黑鮪遠在一三○度以東捕到,甚至在帛琉、巴紐附近海域,因此黑鮪捕撈也比以往困難。
目前國際組織的評估還不能確定黑鮪資源狀況,今年五月底的會議將會有最新結論,不過這幾年只有台灣捕撈量明顯減少,其他國家都沒有,韓國連續幾年強力反對管理並大量發展圍網漁業捕黑鮪幼魚,墨西哥也全力發展黑鮪養殖業大量捕撈黑鮪幼魚;若黑鮪資源真有變不好,他們無法卸責。台灣反而在黑鮪漁業的管理強度上,超越所有漁撈國,政府現在該作的是,透過國際運作要求其他國家也採行類似的管理方式,一起保育這個資源和台灣的傳統漁業。
現在雖然捕撈量低,但也不用到了秋天就強說愁。台灣的管理方式,正像提供大眾貼有生態標章,證明是透過嚴格管理的魚,應該可以放心的吃,並該給這種管理方式按個「讚」。(作者為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中紡2個月3汙染…只有環保局抓不到
【聯合報╱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2012.05.18
觀音「黑海」汙染議題在縣議會總質詢延燒,縣議員傅淑香抨擊環保局稽查工廠非法排放廢水不力,張火爐更指楊梅市中興紡織廠兩個月發生3件公安、環保問題,儘管環保局「罰錢、限期改善」,但問題一樣沒變,令人質疑這樣的稽查怎麼會有效果。
環保局長陳世偉強調,中興紡織廠在半年內,連續3次發生不同的汙染事件,環保局已將該廠列入總體檢對象,邀請專家、環保局主管人員,針對該廠的空氣、水、廢棄物和環境影響等做深度緝查和評估。
傅淑香指環保局取締非法排放廢水,是「大家(民眾)都抓得到,只有環保局抓不到」,陳世偉、縣長吳志揚都不服氣,強調已經有成效,除了查獲非法排放,還針對平鎮等7大主要工業區,設置「天羅地網」監控系統,在國內是創舉。
陳世偉說,只要受「天羅地網」監測的排放口出現水量不正常增加、溫度升高、酸鹼度異常等情形,稽查單位、人員就會收到訊號,可以馬上追查,這項計畫獲環保署支持,要修法納入必備監測方法。
張火爐指出,中興紡織楊梅廠,3月31日至4月28,先後發生油管破裂、鍋爐爆炸、偷排廢水等問題,儘管環保局都有派員前往處理,但每次都只罰錢並要求為限期改善,拘束力不大,該廠改善情形不明顯。
陳世偉表示,該廠已列入總體檢對象,依法1年內如果發生同一汙染行為2次以上,環保局可以依情節重大事件勒令停工改善設備,徹底解決汙染源。
◆ 萬年溪爆死魚潮 惡臭惹民怨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屏東報導】2012.05.20
屏東縣政府推動屏東市萬年溪整治,屏東縣長曹啟鴻、萬年溪保育協會等一行人,昨天上午在萬年溪上游的海豐生態濕地,放流1萬2000尾鯽魚苗,並植栽烏臼等樹苗50株,希望淨化水質、注入生機;萬年溪河畔的住戶只希望政府能夠趕快解決「死魚」問題,讓住在萬年溪畔可以是一件「浪漫的事」。
溪流如同城市的脈搏,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為城市景觀加分。萬年溪從萬年臭、歷經「死去活來」的整治期,有了現在的樣貌,不少老屏東人看了很欣慰。
不過,這一年來,萬年溪卻至少爆發了4次的死魚潮,死魚潮一出現,傳出的惡臭令人難忍,溪畔民眾無不怨聲載道。
最近一次死魚潮,是在上周日爆發,屏東市永安里里長陳家和說,天氣炎熱,死魚味飄散,惡臭難忍,民怨四起,趕緊請主管單位來處理,環保局獲報後,趕緊前往撈死魚,因數目太多,整整撈了2天才撈完。
屏東縣環保局長林雅文表示,死魚問題判斷可能是萬年溪整治工程、加上天氣炎熱,造成溪水含氧量降低所造成,預計今年底所有工程就要結束,到時候河道夠寬、溪水含氧量高,就可以減少死魚潮問題。
住萬年溪畔的黃淑芬說,死魚潮頻頻出現,讓居住在萬年溪旁的居民,一點都感覺不到「浪漫」,周日朋友來玩,本想到溪畔漫步,未料,溪流遍布「魚屍」,屍臭難忍,竟成另類景觀,她笑稱,「當下感覺面子真掛不住。」
◆ 以色列鳥類權威 來台教國軍驅鳥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2012.05.18
以色列鳥類權威、台拉維夫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學系勒杉(Yossi Leshem)教授來台,他曾與以色列空軍合作,將鳥群撞擊戰機的事件減少76%,節省8億美元,因我國空軍戰機近期鳥擊事件不斷,勒杉上午晉見馬英九總統後,在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Simona Halperin)陪同,密訪空軍司令部,對包括國防部聯準室、陸、海、空督察與驅鳥專責軍官進行演說,傳授驅鳥研究心得。在馬總統先前的牽線安排下,達成罕見的「驅鳥」軍事外交。
馬總統表示,臺灣位處國際鳥類區域帶,和以色列都位於候鳥遷徙的路徑之中。1999年,勒杉教授曾來台參加國際鳥會活動,當時兩人相識,而他於當年也以台北市長身分造訪以國,並參觀勒杉教授的研究室,看到F-15戰鬥機因遭受鳥擊而瞬間墜毀的畫面,因而深刻瞭解到勒杉對於生態及飛安的貢獻。返國後,也立刻致信給當時的空軍總司令,期盼我國空軍單位能密切關注勒杉教授的研究,以強化飛安作為。
馬總統強調,勒杉教授的研究也為西亞地區帶來和平的曙光,尤其以色列周遭五國的空軍總司令曾化干戈為玉帛,一同為防止飛機遭受鳥擊的作為進行研商,讓彼此為夙敵的國家變成朋友,勒杉成就非凡。
勒杉上午離開總統府後,在何璽夢與外交部亞西司司長林進忠等人陪同下,低調抵達空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指出,空軍所屬各聯隊,近期仍不斷發生戰機遭到鳥擊的事件,所幸近期事件的鳥類,體型較小,並未對飛安發生影響,但事件不斷,且空軍十分憂心腳上有鐵環的鴿子或遭棄養的寵物鳥闖入,已採取包括音頻驅鳥、假人、鷹眼,甚至由官兵持霰彈槍射擊驅鳥,聽取勒杉的研究心得後,將研究辦理更妥適的驅鳥方式。
以色列代表處表示,勒杉自1971年獲博士學位以來,與以國空軍合作,將鳥群撞擊飛行器事件減少76%,節省8億美元,拯救生命無數。他至今已是享譽國際的候鳥研究專家,目前任職台拉維夫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學系。勒杉下午也將前往外交部人員講習所,參加2012年中華民國暨以色列鳥類遷徙國際研討會,以「鳥類在中東所建立的和平」發表演說。
◆ 地球漸暖化 4成動物無法適應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5.18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發現,地球變暖,造成環境改變,西半球的動物至少一成趕不上變化的速度,恐怕因此陷入滅亡的危機,其餘地區約四成的動物也會受到地球變暖,成為間接受害者。
研究人員凱莉指出,最易受影響的是靈長類動物,其棲息地將至少減少75%以上,其次為鼩鼱科(shrews)與鼹鼠(moles)動物,至於狼、鹿、馴鹿、犰狳與食蟻獸則相對較容易適應氣候變暖,可以及早遷徙到適合的地區。這次研究主要針對氣候變遷,分析動物適應的結果,並觀察動物生存受到何種程度影響。
凱莉表示,「我們低估了氣候變遷對哺乳動物適應環境影響程度,與忽視了這些動物將來在遷徙或逃亡到其他適合地區的能力,是否足夠讓牠們繼續存活。」
研究人員共觀察493種哺乳動物,包括一隻重達800公斤的麋鹿,到重量比硬幣還輕的鼩鼱科老鼠,為了判定動物最基本遷徙到適合地區應有速度,研究人員分析了先前一份適合動物生存氣候的研究報告、綜合十份全球氣候模式預測得到的氣候變遷速度,並結合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提出的溫室氣體預估值。
研究人員指出,預估有39%哺乳動物趕不上實際的氣候變化,因此讓牠們生存條件變壞,凱莉表示,「哺乳動物由於移動速度較慢,因此最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整體而言,西半球靈長類動物,相較其他哺乳動物,最不易適應氣候變遷。」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
藥物污染嚴重 台灣河川慘遭「毒」害
環境荷爾蒙污染也不容忽視
自由 2012.05.20
〔記者魏怡嘉、劉力仁/台北報導〕中國自來水傳出含有避孕藥成分雌激素,台灣學者及官方則認為台灣自來水原則上沒問題。但國內河川因為下水道接管率低,壬基酚及雙酚A等環境荷爾蒙污染嚴重,另民眾習慣把吃剩的藥物丟水槽或馬桶,藥物污染河川情形也常見,又以消炎止痛藥最普遍。
中國《環境科學學報》二月份刊出「對於雌激素干擾中國水源污染問題的評估」的調查,發現中國六個主要水系的採樣,都測出高含量的環境雌激素。另有數據顯示,全中國自來水合格率只有五成。台大環境衛生研究所教授陳家揚分析,若水源污染嚴重,加上取水口較下游,有可能發生此一情事。
陳家揚說,台灣的飲用水水源多採地表水源而非河川,加上國內對水庫周圍管制嚴格,民眾不用擔心。
但是,陳家揚近一年針對淡水河系污染進行調查,卻發現壬基酚及雙酚A污染嚴重,導致雌魚跟雄魚的比例為二.二比一,而非正常狀態下的一:一。
不解決 中國雌激素問題也會在台發生
家用清潔製品、塑膠產品中都可見到壬基酚及雙酚A,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環境荷爾蒙一旦進入食物鏈,污染了食物,人類罹患乳癌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會增加。
陳家揚另指出,國人廢棄藥品很多是隨手丟棄,或倒入水槽、馬桶,可能滲入地下水或是河川,他就曾親眼看見水肥業者自化糞池抽取水肥後,直接將水肥倒進河川裡。
陳家揚對國內北部淡水河流域及中部共七條河川進行採檢分析,九成以上均發現有咖啡因、普拿疼的乙醯胺酚及阿斯匹靈,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Ibuprofen也有八成的檢出率,抗生素像是紅黴素在部分河川也有檢出,這些藥物污染的慢性累積對人體所可能產生的危害,須做進一步觀察。
環保署曾委託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林郁真進行「水中醫藥類及其代謝之殘留化學物質之檢測技術建立研究」,結論為台灣設置許多製藥廠和醫療機構,其放流水排放標準仍以COD、BOD、SS等傳統污染物為規範標準,尚未將藥物和個人保健用品等物質納入放流水排放標準,鄰近製藥廠及大型醫院的河川,檢驗出的比率較高。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則指出,中國學者踢爆的雌激素問題,台灣也會發生,因為民眾用的洗面乳等生活用品,為了強調抑菌作用,添加三氯沙、三氯卡苯,另外如消炎藥品、心血管藥品、塑化劑等,進入水體後,都有可能產生雌激素效應,這些污水很可能進入水源區,污染飲用水源,官方要重視。
環保署毒物管理處長袁紹英表示,目前飲用水標準並未加入雌激素或環境荷爾蒙檢驗,但都在飲水用污染物觀察名單之中,這份清單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或美國環保署污染物候選清單(CCL)建置,如果WHO及CCL提示需要列入檢驗及管制,環保署也會跟進。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目前台灣河川水體及水庫水源區環境荷爾蒙背景資料不足,應先建立背景值,才有助於下一步研究是否列入飲用水管制項目之中。
◆ 整治慢吞吞 二仁溪沙洲快沒了
自由 2012.05.19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二仁溪橋下沙洲埋藏大量有毒電子廢棄物,但清除整治慢吞吞,去年打下鋼板樁後迄今仍文風不動,因海浪沖刷、海岸退縮,原本一大片的沙洲如今已成孤島,環保團體痛批若再拖下去,就被淹沒了。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說,去年打鋼板樁時,就說計畫去年底發包,並於今年汛期前完成清除,但半年過去了,在海浪的沖刷及海岸線退縮下,現在一遇初一、十五滿潮時,打下鋼板樁的沙洲也被潮水侵入,變成一座孤島。
水利局總工程司黃文彥表示,該工程原計畫採整體發包,後來又決定改成分開發包,原訂本月十四日要發包,又因秘書處對招標文件有意見,才又重新修改並上網公告,目前已洽得六河局一處暫置區供作挖除暫存地點,挖除工作應不會太久。
二仁溪橋下沙洲埋藏大量有毒電子廢棄物,重金屬含量超標,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歷經四年的協調、作業,招標文件最近才要上網公告,但沙洲早已被沖走大半。
根據顧問公司的調查,當地面積約三千平方米,污染面積約二千平方米,深約地下一至二米,以銅、鋅兩種重金屬污染為主,銅含量約超過管制標準十五倍、鋅含量超標約三倍。
※ 相關報導:
* 養灘汙泥海拋? 傅崐萁:從嚴查核
http://www.udn.com/2012/5/18/NEWS/DOMESTIC/DOM7/7100504.shtml
花蓮縣議員李秋旺抨擊台泥和平港公司養灘作業近十年未經洗選疏濬砂石汙泥,約293萬立方公尺被變相海拋,造成汙染,質問縣長反對汙染性產業在花蓮設立的立場是否動搖?傅崐萁強調,愛護花蓮的立場從未改變,未來會組專案小組從嚴查察。
* 阿塱壹古道南田口… 赫見垃圾堆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102486.shtml
自「阿塱壹古道」成國內熱門古道路線後,每天都吸引遊客從台東縣達仁鄉南田出入,不過,隨著人潮也帶來垃圾,不僅破壞環境,也讓當地村民痛批缺德;達仁鄉公所除呼籲遊客隨手帶走垃圾外,不排除派員稽查。
* 3年前遭汙染 台電移除汙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104067.shtml
宜蘭縣蘇澳港管制大門前最近進行挖掘工程,負責施工的台電公司表示,3年半前因地下電纜工程不慎挖破台化管線,造成「二甲苯」汙染,因此施工移除受汙染的土壤,環保局也將要求台化提供地下管線圖,以免日後再發生類似事件。
◆ 台北新北高雄三都噪音多 陳情案占全國77%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2.05.20
「吵死人啦!」根據環保署最新統計,台北市、新北市噪音陳情案件,合計占全國近69%,加計高雄市,三都噪音陳情案高達全國的77%。顯示住在大都會區的民眾,最可能面臨噪音困擾,較難清淨生活。各類噪音中,營建工程是最主要的噪音來源。
環保署最近完成95年至100年各縣市環保單位受理噪音陳情案件統計,顯示娛樂、營業場所與營建工程,是民眾生活中最主要的噪音來源,近五年每年陳情案都超過1萬件。
統計也發現,經由擴音設施產生的噪音陳情件數也成長,97年有3700件,99年倍增至8300件,去年雖略降,但也有7500件。這些日益增加的噪音來源,包括商業活動、選舉造勢及頻繁的街頭抗議事件,競相使用高分貝的擴音器,讓民眾耳根不得清淨。
以縣市別來看,台北市去年噪音陳情案件超過2萬7000件,占全國噪音陳情案的47.5%,新北市占21.3%,高雄市占8%,三個院轄市就占了全台噪音陳情案的77%。
首善之都的台北市,營建工程、娛樂場所、擴音設施和交通噪音陳情案,都高居全台第一。日前有市議員指台北市近4年核准夜間施工高達2536件,對照民眾夜間施工投訴案,高達8888件,捷運松山線、信義線周邊民眾叫苦不已,新生高架橋施工期間,沿線民眾陳情案也增多。
新北市去年噪音陳情案超過1.2萬件,比99年成長2000件,也是營建工程居首。比較特別的是,新北市工廠噪音是全台工廠噪音陳情案最多地區。
高雄市去年噪音陳情案有4641件,雖比雙北少很多,但比99年成長約400多件。高市的噪音陳情案以娛樂場所及營建工程噪音為主,兩者合計超過78%,陳情案8成以上來自住商混合區民眾,顯示住商區混合區的噪音易讓人「抓狂」。
注意陸蟹路標 墾管處徵圖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墾丁報導】2012.05.21
屏東縣墾丁香蕉灣海岸林的陸蟹,其多樣性居同類型棲地世界之冠,為保護過馬路繁殖的陸蟹,墾丁擁有全國唯一的「注意陸蟹」交通標誌,但外地遊客多「視而未見」,未放慢行車速度,墾管處認為現有圖案不夠醒目,決定辦創意路標徵選,徵選時間至下月15日止,詳情可上墾管處網站。
墾管處保育研究課長馬協群說,據學者調查,墾丁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陸蟹資源,不僅多樣性全台灣第一,墾丁香蕉灣海岸林的陸蟹,多樣性更居世界之冠;每年6至11月的陸蟹繁殖期,抱卵母蟹要穿越馬路到海邊釋卵,常因躲不過疾駛車輛遭輾斃。
墾管處為保護珍貴的陸蟹資源,特別在省道台26線香蕉灣路段設「注意陸蟹」三角交通警告標誌,提醒用路人放慢速度,禮讓過馬路的陸蟹;但墾管處長期觀察,發現外地駕駛人行經該路段時,對警告標號多視而未見,遊客大都反映圖案不夠醒目。
「放慢行車速度,也是尊重生態的一種態度!」馬協群說,除加強教育宣導,決定更換現有的交通標誌圖案,廣邀設計高手一起腦力激盪,為陸蟹保護盡分心力。
墾管處去年夏天在台26線香蕉灣路段,設1公里長的「陸蟹廊道」也發揮一定功效,因封閉雙向外車道讓車輛減速,抱卵陸蟹被輾斃的死亡率由3成降至1成,但母蟹深夜返家,就無能為力了,至少最重要的釋卵任務已完成。
◆ 他的小葉欖仁 浮根長高2公尺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竹崎報導】2012.05.21
嘉義縣竹崎鄉民阮茂盛8年多前,研究浮根式盆栽,其中一棵小葉欖仁的浮根已長了近2公尺,而且歷經颱風等大自然的試煉,更加堅韌屹立。
阮茂盛說,8年多前看到別人的浮根式盆栽覺得很特別,也就是栽種時豎起根部土丘,漸漸讓根部外露,成為枝幹的一部分,隨著樹木長大,外露的根部也愈來愈長且茁壯。
他將園區的七里香、鳳凰木等盆栽樹,都改造成浮根式盆栽,由於根部原本是在空間有限的花盆內,盤根錯結生長,外露形成枝幹後,造型特別,有如阿凡達電影中的縮小版場景。
阮茂盛說,有些樹木很適合做浮根式盆栽,有些樹木的根部則比較細且脆弱,要長成枝幹得花更多心思和時間。其中有棵小葉欖仁已進行8 年多的浮根栽培,浮根形成的枝幹長達2公尺,且歷經賀伯、納莉和莫拉克等颱風的嚴酷考驗,浮根枝幹上有許多被大自然摧殘的痕跡,但仍堅強屹立。
盆栽園區旁有兩座大水池,飼養馬來西亞長吻鱷和河口鱷,由他父親阮金榜飼養30多年,後來因被列入保育類動物,無法再買賣或宰殺,而園區旁開闢聯外道路後,過往吵雜的汽車噪音,也導致鱷魚無法再傳宗接代。
水溝養魚種植物 北農另類生態池
【張朝欣/雲林報導】2012-05-22 中國時報
北港農工利用生態環保概念,在校區四條水溝飼養孔雀魚與種植水生植物,打造「水溝生態池」(見左上圖,張朝欣攝),不僅減少蚊蟲滋生,還可降低附近教室溫度,節省殺蟲劑與電費開銷,臨近學校紛紛前來取經。
「臭水溝也可以變成生態池!」北港農工電機科前面水溝原本缺乏整理,水質汙濁蚊蟲滋生,三年前一名老師利用生物天然防治法,在水溝內飼養孔雀魚並種植布袋蓮等水生植物,不到半年,水溝就變得清澈見底,還成為蛙類繁衍的天堂。
圖書館主任王喬真表示,電機科水溝化身成為生態池後,農機科、農經科、行政大樓也起而效法,師生們為自己的科系打造專屬的生態水池,其中農經科還把水池做為教學示範區,讓學生們實地瞭解自然界的生物食物鏈。目前四處「水溝生態池」均有大量的孔雀魚,這些孔雀魚在良好的環境下生生不息,根本不用再花錢添購,還有數種蛙類也在水溝順利繁衍,植物方面則有莎草、布袋蓮、浮萍、金錢草、月桃、蓮花等,成為北農校園特色景觀。
王喬真說,「水溝生態池」的孔雀魚吃掉蚊子幼蟲孑孓,蛙類與在水溝旁結網的蜘蛛則吃掉蚊子成蟲,所以根本不用噴灑殺蟲劑,另外,生態池可調節周邊溫度,降低夏天教室溫度,減少電風扇的使用,可說是一舉數得。
◆ 綠蠵龜游到大陸 被漁民「吃」掉了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2012.05.22
中國大陸漁民是綠蠵龜終結者?國立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在澎湖望安研究綠蠵龜20年,為長期追蹤監控,陸續在上岸產卵的20多隻母龜背上裝設衛星發報器,其中有3隻過了海峽中線,「被大陸漁民吃掉」,中共官方也管控不了漁民,讓研究團隊很無奈。
研究團隊去年為望安母龜裝設的最後一個衛星發報器,給的訊息不多,牠游到台灣海峽中間,就沒訊號了。
程一駿說,中國大陸就像是一個大黑洞,不少綠蠵龜一過了海峽中線就失蹤,研究團隊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牠們是在當地海域被大陸漁民捕捉,宰殺吃掉,美國花了很大的工夫和大陸官方談「保育」,成效並不好。
早年澎湖望安島上挖龜蛋的情況嚴重,儘管劃設保護區後改善很多,但過去的錯誤已經造成,現在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他說,龜蛋被掏光,母龜上岸產卵連帶受影響,1997年最高有19隻母龜回來產卵,1999年剩下兩隻,近年來,保育觀念提升,每年平均有8隻回來產卵,一隻海龜要經過20到50年才會成熟,第一批小海龜20年前下海,他希望明年開始,數量慢慢回來,「這要很有耐心」。
程一駿透過衛星追蹤器,找出望安島綠蠵龜洄游路線,牠們大多在中國東海大陸棚上棲息,夏天在望安島產卵之後,呈放射狀游出去,綠蠵龜活動範圍涵蓋日本、琉球、台灣北部沿海、菲律賓北部,及香港、雷州半島、中國大陸東南部沿海等地。
※ 相關報導:
* 17天2石虎遭夾 苗栗動員清獸鋏
http://www.udn.com/2012/5/22/NEWS/DOMESTIC/DOM3/7108006.shtml
石虎又中獸鋏!公館鄉南、北河村交界山區,4月一隻石虎遭獸鋏夾住,截肢後保住一命,5月10日該處又有石虎被獸鋏困住,雖由屏東科技大學帶回治療卻傷重死亡,苗栗縣政府決定全面清理獸鋏,確保野生動物棲地安全。
◆ 公館大坑溪 啟動封溪護魚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公館報導】2012.05.22
繼南庄、大湖等地,苗栗縣公館鄉大坑溪也將納入封溪護魚行列,為保育溪流生態付出一分心力!這是公館鄉第一條辦理封溪的河流,加入後全縣目前封溪護魚的河流已多達10條。
公館鄉公所3月提報大坑溪封溪護魚計畫,經鄉民代表會審查通過,封溪護魚範圍,從大坑村大安橋南起,至客陶窯段的河川及支流,全長約1點2公里,鄉公所將在適當地點設立警告標語,包括垂釣、撈蝦、徒手捕捉、手拋網、網魚、射魚、電魚及其他影響魚類生存的行為都禁止。
全案已經獲縣政府核准,地方將啟動巡守機制,為維護生態盡一分力量。
縣府農業處長范陽添表示,當地河段依漁業法第44條第1項規定辦理封溪,禁止任何人以非法方式在管制區域內捕捉動物或魚類,經舉發或被查獲者,將依法課處3萬元罰金。
他表示,為維護溪流生態,公館鄉通過大坑溪封溪護魚管理自治條例,並將成立巡守隊定時巡邏,封溪河段同時適用縣府公告的封溪護魚檢舉獎勵方案,只要提供正確線索,經警方循線逮捕、裁罰,就可獲罰鍰一半做為獎金,通報檢舉專線為(037)559765或縣民熱線1999轉漁業科。
農業處副處長林澄清表示,全縣已有南庄鄉蓬萊溪、東河溪及大湖鄉大窩溪、坑美寮溪、大湖溪、泰安鄉八卦力溪、獅潭鄉新店溪、西湖鄉西湖溪、三義鄉龍騰溪等11處封溪河段,其中2條河段期限截止未再辦理,公館鄉大坑溪加入後將是目前全縣第10條封溪河流。
◆ 大象輕舉導覽車 南非兩遊客受傷
中央社 2012.05.22
南非開普敦附近1所私人野生動物園裡的1頭大象,18日舉起園內1輛大型4x4導覽車,造成2名遊客受傷,送醫急救,幸無生命危險。
根據「開普亞古斯報」(Cape Argus)今天報導,費瑞葛蘭私人野生動物園 (Fairy Glen private game)老闆賈格(Pieter de Jagar)證實上述事件。
賈格說,上週五,園內專業導覽員駕駛專業大型4x4導覽車,載著10名遊客,在園內到處遊覽,觀賞野生動物生活情形。車經某處,因為看到大象,便停車觀賞。
車子與大象保持規定距離以策安全,不料,其中1隻公象靠近車子,導覽員想發動車輛「逃離」現場,卻無法發動車子。
他表示,大象靠近車子,用長牙將車頭整個舉了起來,嚇壞全車遊客,其中2名女性因驚慌過度,跳車企圖逃離,結果摔傷腿,其中1人骨折。
賈格表示,大象無意攻擊車子,只是玩心重,想跟車子玩耍而已。
他對園內發生的事件深表遺憾,但表示這是偶發事件,希望遊客不要降低拜訪南非野生動物園的興緻。
◆ 考古學家:人狗聯手 主宰陸地
中廣新聞/郭希誠 2012-05-22
美國考古學家說,由於人的智慧和狗的狩獵技巧充份合作,其他的陸上動物都被迫退到了第二線。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說,大約三萬兩千年前,人類就馴服了狗,讓狗幫人類獵捕,狗是狼變來的,嗅覺靈敏、速度快又習慣集團作戰,所以成了人類最好的鷹犬。
研究人員說,尼安德塔人由於眼皮較低,瞳孔不容易被狗看到,沒辦法跟狗建立深厚的友誼、革命的感情,因此他們一直沒有利用狗幫忙打獵,而我們人類的祖先智人自從跟狗合作打獵之後,不但獲得的獵物增加了,也把大型的猛獸趕進樹林裏,讓人類成了陸地上最主要的動物。
台灣蛾一襲藍紗 驚豔國際
【聯合報╱文/湯雅雯】2012.05.23
台灣蛾之美驚豔國際!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去年底出版的生態紀錄片《幻蛾─台灣蛾類之美》,日前參加有生態界「奧斯卡」之稱的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拿下「電影藝術榮譽獎」,也是全球首部以蛾為主角的生態紀錄片。圖為長尾水青蛾,研究人員形容牠身穿Tiffany藍衣,長得很有氣質。
◆ 埋藏921慟 台灣鳥人採集39鳥鳴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2.05.23
「台灣鳥人」孫清松,投入鳥類研究近卅年,他為了觀察鳥搬到台中新社山間,卻遭九二一地震奪去家園與髮妻,一度崩潰;也因為鳥,他重拾意志,重返新社投入鳥類錄音,成為台灣罕見的鳥聲專業錄音師。
近日孫清松出版費時六年採集的鳥聲專輯,收有台灣卅九種中高海拔鳥類鳴聲,不少是台灣首見錄音。回顧六年獨自翻山越嶺的錄音歷程,孫清松說,許多鳥聲全台可能罕有人聽過,「就算聽過也不知是哪種鳥」。
孫清松廿九歲時因賞鳥,接觸鳥類攝影,後來乾脆到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鳥類部門任職。戀鳥情深,他和妻子逐鳥而居,把新社居家裝設得如鳥類觀測站。在觀察綠繡眼期間,九二一奪走了他妻子。
災後,孫清松帶著兩幼子遷離傷心地,一度難以振作,卻漸漸想起綠繡眼面對災害的差異:「有些夫妻發現小鳥被吃、巢被毀,在原地繞十幾天,毫無對策;但也有兩天後就重新築巢,繁衍下一代……」
孫清松決定向積極的綠繡眼學習。一轉念,他對投入鳥類錄音的目標更明確,從科博館辭職,專注理想,靠演講、接案和贊助維生。
這次出版中高海拔鳥聲專輯,兩片CD和圖鑑手冊,負載孫清松無數晨昏寒暑,「大自然有美麗有殘酷,人們應永遠記得從中學習。」
可愛又迷人 全球十大新物種
中央社 2012-05-24
2011年科學家在全球各個人跡罕至的角落發現200多種未知物種,國際科學家從眾多物種中選出10種古怪又迷人的生物,也希望藉此喚起大眾重視野生動物的生存困境。
為了紀念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發明了生物分類系統沿用至今,科學家自5年前起在每年的5月23日選出10大奇妙生物。
科學家估計,全世界有約900萬種動植物,但已分類的物種僅占10%。
以下是進榜前10名的新物種:
1. 噴嚏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瀕臨絕種猴類,發現於緬甸,現存不到300隻,全身毛髮多呈黑色,留白色鬍子,頂著一顆朝天鼻,下雨時會狂打噴嚏,然後把頭埋在兩腿之間。
2.風箏水母(Tamoya ohboya),美得令人屏息卻帶有劇毒,看起來就像1只垂著彩色尾巴的立體風箏,優游在荷蘭加勒比的波納爾島(Bonaire)附近時被發現。
3.海綿寶寶派大菇(Spongiforma squarepantsii),以深受喜愛的卡通人物海綿寶寶與派大星(SpongeBob SquarePants)命名,與其說是香菇看起來比較像塊大海綿,最特別的是這種菇類的子實體受到擠壓後,可以像海棉一樣彈回原型,帶有果香,生長在馬來西亞婆羅洲島(Borneo)的森林裡。
4.惡魔之蟲(Halicephalobus mephisto),身長0.5公釐,潛藏在約1.6公里深的南非金礦下,可忍受攝氏37度的溫度,被認為是地球陸地躲藏得最深的生物。
5.俯衝轟炸黃蜂(Kollasmosoma sentum),寄生蜂一種,出沒於西班牙馬德里,以螞蟻為獵物,牠一旦鎖定目標會立刻以不到1/20秒的速度俯衝,在獵物身上下蛋,就像一架轟炸機。
6.大藍蛛(Pterinopelma sazimai),有著驚世美貌,身上的絨毛閃耀虹光般的藍色,是巴西唯一闖進前10的物種。
7. 香腸馬陸(Crurifarcimen vagans),是一種節肢動物,有16公分香腸般的尺寸,遊走於坦尚尼亞的東部弧形山脈。
8.夜蘭(Bulbophyllum nocturnum),來自巴布亞紐幾內亞,搖曳著纖細身影,只在晚上10時左右開花飄香,隔天清晨便閉口不語,據信是2萬5000多種已知蘭花種內唯一夜間開花的花種。
9.秋香罌粟(Meconopsis autumnalis),高挑動人的黃色罌粟,棲息於1萬827到1萬3780英尺的高山上,秋天才會綻放花朵。
10.微步仙人掌(Diania cactiformis),別誤會,牠只是猛一看像仙人掌,但其實是葉狀假足類蟲的化石,一般認為牠是現今許多昆蟲的祖先,科學家在中國大陸西南,5億2000多萬年前寒武紀化石中發現牠的芳蹤。(譯者:中央社徐嘉偉)
◆ 十大最痛咬傷 美專家親身體驗
中央社 2012.05.24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被蜜蜂螫到是什麼感覺。幸運的是,大多數人都可以避開被食蛛?蜂(tarantula hawk)或火蟻咬到的那種可怕疼痛感。
不過,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施密特(Justin Schmidt)把終身職涯全心投入在研究昆蟲後,他親身體驗過這3種疼痛感,還有另外147種難受的灼熱感。
在進行許多野外考察時,這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的昆蟲學家都會挖掘生物居住地,不過這些昆蟲都很不高興,因為這名具破壞性的人類會把牠們挖進包包內,因此牠們便把毒牙、刺或螯也往他身上招呼。
不過,沒有親身經歷過,怎麼知道有多痛,施密特把他的經驗變成施密特刺痛指數(Schmidt Sting PainIndex),在排行榜中為78種昆蟲排名,以1到4的等級評估疼痛程度,雖然這個排名很主觀,不過這是由最知道有多痛的人所編列的。
● 10大有刺動物
第10名:汗蜂(Sweat Bee),等級:1.0,施密特說:很輕、很短暫。感覺像是有個小火花把手臂的1根汗毛燒掉。
第9名:火蟻,等級:1.2,施密特說:很強烈、有點讓人害怕。
第8名:牛角相思樹蟻(Bullhorn Acacia Ant),等級:1.8,施密特說:一種罕見、刺痛、令人發麻的刺痛感。像是有人在你臉頰上訂上訂書針。
第7名:大黃蜂(Bald-Faced Hornet),等級2.0,施密特說:深層、強烈。像是你的手被正在轉動的門壓到。
第6名:小黃蜂(Yellow Jacket),等級2.0,施密特說:灼熱,感覺像會冒煙。想像有人將雪茄弄熄在你的舌頭上。
第5名:蜜蜂(Honey Bee),等級2.0,施密特說:感覺就像火柴摩擦你的皮膚並燒起來。
第4名:紅收獲蟻(Red Harvester Ant),等級:3.0,施密特說:魯莽且無情。像是有人用鑽頭挖出向內長的腳指甲。
第3名:長腳蜂(Paper Wasp),等級:3.0,施密特說:被叮完後明顯更痛。像是把一大杯鹽酸灑在傷口上。
第2名:食蛛鹰蜂,等級:4.0,施密特說:令人暈眩、極其強烈。像是正在使用的吹風機掉進你的泡泡浴內。
刺痛之王:子彈蟻(Bullet Ant),等級:4+,施密特說:像是走過燒得火紅的木炭上,還有3英寸的生鏽鐵釘刺進腳後跟。
● 子彈蟻疼痛感
子彈蟻產生的刺痛感很強烈,可持續24小時。
有些被叮過的人把這種疼痛感比喻為「跟被子彈射中一樣」。幸運的是,對大部分的讀者來說,這種螞蟻的棲息地只能在尼加拉瓜與巴拉圭之間的中美洲雨林內找到。
◆ 研究:猩猩也有獨特的個性
台灣醒報/劉運 2012.05.24
猩猩不僅在身體上與人類相似,與人類有98%的基因相同,科學家最近還發現,猩猩與人類一樣具有獨特的人格特質;牠們在團體生活裡,同樣想結交朋友、找伴侶、在社會裡取得地位。來自英國、日本及美國的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做了此結論。
黑猩猩是動物界裡人類最近的親戚,與人類有98%的基因相同,他們被認為是人類以外最聰明的動物。科學家對於牠們是否與人類一樣,有獨特的個性特徵,一直以來都沒有達成共識。但是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員說,他們有了證據可以證明猩猩人類一樣有獨特的個性。
領導研究的博士學生Mark Adams指出,黑猩猩與人們有類似的社會問題,想要交朋友、找伴侶、在社會裡取得地位。研究人員檢視5種個性特質:情緒的不穩定性、內向或外向、對經驗的開放、友好度、及認真度。
研究團隊還有來自日本京都大學、亞利桑那大學的學者,他們發問卷給230個觀察猩猩的動物園人員,及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日本研究中心的人員。受調人員描述40-50種個性特徵,個性特徵組合在一起後即為獨特的個性。受調者針對猩猩的個性特徵,以1到7做評量。
參與這研究的愛丁堡大學教授Alexander Weiss博士說,猩猩的個性與人類「非常相似,而最好的解釋就是牠們與人們的基因非常類似。他說,猩猩與人類在400到600萬年前有相同的祖先。
深海活細菌 8600萬年未進食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2.05.24
英國每日郵報23日報導,科學家在太平洋環流底部軟紅泥層發現的一種細菌已經8600萬年未曾進食。
在太平洋深處的該區域,幾乎沒有任何物體會抵達海床;在海水中死亡的浮游生物分解後,屍骸殘塊經過長時間才會沉到海床。不過即使單一分子也極少沉到海底。
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羅伊表示:「如果你假想單一沉澱物抵達海床的表面,另一個沉澱物1000年之後才會堆疊在它上面。」
羅伊2009年與其他科學家一起潛入海底採集這些古老沉澱物的樣本,結果在周圍幾無任何營養物的紅色軟泥中發現這種活體細菌。
在海底,沉澱物每1000年堆疊約1公釐。研究團隊探取厚約27.5公尺的沉澱核心時,算出數千萬年的時間。羅伊表示:「它們8600萬年前帶著餐盒離開表面,目前仍然依賴餐盒維生。」研究報告已經透過「科學」期刊發表。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細菌的新陳代謝功能可能舉世最緩慢,氧氣與營養物勉強可供它們存活之用。科學家無法準確估算這些細菌的個別年齡,不過他們認為,它們可能早在恐龍稱霸時期,即以極為緩慢的速度自行複製。
◆ 褐根病入侵公園 狗醫生「坐」診斷
自由 2012.05.24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縣立中山公園內樹木近來出現異常倒伏、枯死情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初步判斷應是罹患被視為植物「癌症」的褐根病,縣府昨請屏東科技大學訓練的兩隻米格魯偵測犬進行全面檢測,釐清罹病範圍,預計一週完成;狗醫生一聞到樹有褐根菌的味道,就會「乖乖坐下來」,一個上午就聞出五棵樹罹病。
縣府工務處四月陸續發現中山公園樹木罹病,其中一棵倒地,部分樹木也有落葉、枯黃,中山公園樹木多達一、二千棵,受害範圍無法確定,工務處決定全面展開園內褐根病罹病調查與鑑定作業。
昨天一早中山公園裡出現兩隻穿著「褐根病偵測」背心的米格魯「Cherry」、「Lemon」,分別穿梭在公園內樹木間嗅聞樹根味道,一走到網球場旁的大葉欖仁老樹,就在染有褐根菌的樹根處坐下來,屏科大工作犬訓練學校獸醫兼訓練師祁偉廉,立刻拿出飼料獎勵偵測犬,病樹再以GPS衛星定位上傳資料給委託單位,由防疫單位採樣、鑑定。
縣長曹啟鴻指出,罹患褐根病初期從外觀難以辨識,所以請來偵測犬,尤其褐根病具有傳染性,鄰近樹木根部若與病根或帶菌土壤接觸就可能罹病,一旦樹木倒伏,民眾安全會受到威脅。
祁偉廉表示,屏科大現有三隻檢疫犬「Cherry」、「Lemon」、「Miffy」,負責偵測紅火蟻及褐根病,不到六秒鐘內就能確認,去年開始到各縣市政府部門或學校機關協助偵測褐根病或紅火蟻。
環保工程業者王瑞輝也說,樹木根部受害範圍若超過五十%,救治會比較困難,有偵測犬協助可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擾亂昆蟲生態…路燈搞的鬼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2.05.24
英國生物學家研究發現,路燈對陸地昆蟲族群的影響程度超乎預期,可能影響整個食物鏈,引發學界重新探討路燈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研究團隊去年8月在康瓦耳郡、赫爾斯頓鎮的路燈下方及兩路燈中點的陰暗處,設下28個捕蟲器,觀察3個夜晚,共捉到60種、1194隻昆蟲。
研究結果發現,被捉昆蟲數量及種類,和路燈的距離有很大關係。螞蟻、步行蟲與樹虱等5種昆蟲在路燈下發現的數量較多,而路燈也引來更多甲蟲和長腿蜘蛛等無脊椎掠奪動物和食腐動物。研究結果刊登在英國「生物學通訊」期刊。
研究團隊指出,昆蟲族群數量的改變會影響整個食物鏈,使某些物種增加或受害。領導研究的戴維斯博士說:「環境因路燈改變的生物結構層級,高於先前的認知,這表示路燈可能改變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
英國的無脊椎動物正經歷生物多樣化的危機,牠們對授粉等生態系統很重要。」
全球路燈普及度平均每年增加6%,但近幾年關於路燈與動物生態的研究多針對會飛的動物,鮮少研究陸地生物。戴維斯希望藉此喚起學界對該議題的重視。
◆ 保護海洋資源 墾管處限制垂釣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墾丁報導】2012.05.24
到景色優美的墾丁國家公園海邊享受垂釣樂趣,是多麼愜意的事,殊不知已違反國家公園法「垂釣魚類需取得許可」規定,一直以口頭勸導代替取締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護海洋資源,正研擬「限制性垂釣」規範,最快明年實施。
墾丁海域珊瑚礁魚類鮮艷亮麗、多采多姿,吸引諸多外地釣客;國家公園法第14條規定,一般管制區或遊憩區內垂釣,需經國家公園管理處許可,違者可罰3000元,然而,墾管處長期以來對海邊垂釣都以口頭勸導,外地遊客和在地漁民,事前多未向管理處申請許可。
墾管處6年曾對國家公園海域內釣魚行為研擬一套規範,包括需事前取得釣魚許可證、限制釣魚種類和尺寸大小,甚至在每年3月珊瑚產卵季實施禁釣,結果還沒實施,即遇到龐大的反彈聲浪,最後不了了之。
墾管處說,該國家公園是國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國家公園,位於亞熱帶地區海域,沿岸多半是珊瑚礁結構,珊瑚礁資源生態豐富,魚類種類多,生態多樣化,為保護海域珍貴資源並兼顧民眾休閒育樂,將對垂釣行為重新研擬規範。
墾管處說,國家公園法規定,除海域生態保護區、海域特別景觀區、海域遊憩區及後壁湖海洋保護示範區外,其他地區可進行釣魚活動;研擬的申請許可方式,將採電話語音報備制,基於魚類資源是公共財,釣魚者必須申請許可證並繳費,至於釣魚種類或大小是否要限制,將邀學者研究討論。
深海活細菌 8600萬年未進食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2.05.24
英國每日郵報23日報導,科學家在太平洋環流底部軟紅泥層發現的一種細菌已經8600萬年未曾進食。
在太平洋深處的該區域,幾乎沒有任何物體會抵達海床;在海水中死亡的浮游生物分解後,屍骸殘塊經過長時間才會沉到海床。不過即使單一分子也極少沉到海底。
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羅伊表示:「如果你假想單一沉澱物抵達海床的表面,另一個沉澱物1000年之後才會堆疊在它上面。」
羅伊2009年與其他科學家一起潛入海底採集這些古老沉澱物的樣本,結果在周圍幾無任何營養物的紅色軟泥中發現這種活體細菌。
在海底,沉澱物每1000年堆疊約1公釐。研究團隊探取厚約27.5公尺的沉澱核心時,算出數千萬年的時間。羅伊表示:「它們8600萬年前帶著餐盒離開表面,目前仍然依賴餐盒維生。」研究報告已經透過「科學」期刊發表。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細菌的新陳代謝功能可能舉世最緩慢,氧氣與營養物勉強可供它們存活之用。科學家無法準確估算這些細菌的個別年齡,不過他們認為,它們可能早在恐龍稱霸時期,即以極為緩慢的速度自行複製。
◆ 褐根病入侵公園 狗醫生「坐」診斷
自由 2012.05.24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縣立中山公園內樹木近來出現異常倒伏、枯死情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初步判斷應是罹患被視為植物「癌症」的褐根病,縣府昨請屏東科技大學訓練的兩隻米格魯偵測犬進行全面檢測,釐清罹病範圍,預計一週完成;狗醫生一聞到樹有褐根菌的味道,就會「乖乖坐下來」,一個上午就聞出五棵樹罹病。
縣府工務處四月陸續發現中山公園樹木罹病,其中一棵倒地,部分樹木也有落葉、枯黃,中山公園樹木多達一、二千棵,受害範圍無法確定,工務處決定全面展開園內褐根病罹病調查與鑑定作業。
昨天一早中山公園裡出現兩隻穿著「褐根病偵測」背心的米格魯「Cherry」、「Lemon」,分別穿梭在公園內樹木間嗅聞樹根味道,一走到網球場旁的大葉欖仁老樹,就在染有褐根菌的樹根處坐下來,屏科大工作犬訓練學校獸醫兼訓練師祁偉廉,立刻拿出飼料獎勵偵測犬,病樹再以GPS衛星定位上傳資料給委託單位,由防疫單位採樣、鑑定。
縣長曹啟鴻指出,罹患褐根病初期從外觀難以辨識,所以請來偵測犬,尤其褐根病具有傳染性,鄰近樹木根部若與病根或帶菌土壤接觸就可能罹病,一旦樹木倒伏,民眾安全會受到威脅。
祁偉廉表示,屏科大現有三隻檢疫犬「Cherry」、「Lemon」、「Miffy」,負責偵測紅火蟻及褐根病,不到六秒鐘內就能確認,去年開始到各縣市政府部門或學校機關協助偵測褐根病或紅火蟻。
環保工程業者王瑞輝也說,樹木根部受害範圍若超過五十%,救治會比較困難,有偵測犬協助可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擾亂昆蟲生態…路燈搞的鬼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2.05.24
英國生物學家研究發現,路燈對陸地昆蟲族群的影響程度超乎預期,可能影響整個食物鏈,引發學界重新探討路燈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研究團隊去年8月在康瓦耳郡、赫爾斯頓鎮的路燈下方及兩路燈中點的陰暗處,設下28個捕蟲器,觀察3個夜晚,共捉到60種、1194隻昆蟲。
研究結果發現,被捉昆蟲數量及種類,和路燈的距離有很大關係。螞蟻、步行蟲與樹虱等5種昆蟲在路燈下發現的數量較多,而路燈也引來更多甲蟲和長腿蜘蛛等無脊椎掠奪動物和食腐動物。研究結果刊登在英國「生物學通訊」期刊。
研究團隊指出,昆蟲族群數量的改變會影響整個食物鏈,使某些物種增加或受害。領導研究的戴維斯博士說:「環境因路燈改變的生物結構層級,高於先前的認知,這表示路燈可能改變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
英國的無脊椎動物正經歷生物多樣化的危機,牠們對授粉等生態系統很重要。」
全球路燈普及度平均每年增加6%,但近幾年關於路燈與動物生態的研究多針對會飛的動物,鮮少研究陸地生物。戴維斯希望藉此喚起學界對該議題的重視。
◆ 保護海洋資源 墾管處限制垂釣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墾丁報導】2012.05.24
到景色優美的墾丁國家公園海邊享受垂釣樂趣,是多麼愜意的事,殊不知已違反國家公園法「垂釣魚類需取得許可」規定,一直以口頭勸導代替取締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護海洋資源,正研擬「限制性垂釣」規範,最快明年實施。
墾丁海域珊瑚礁魚類鮮艷亮麗、多采多姿,吸引諸多外地釣客;國家公園法第14條規定,一般管制區或遊憩區內垂釣,需經國家公園管理處許可,違者可罰3000元,然而,墾管處長期以來對海邊垂釣都以口頭勸導,外地遊客和在地漁民,事前多未向管理處申請許可。
墾管處6年曾對國家公園海域內釣魚行為研擬一套規範,包括需事前取得釣魚許可證、限制釣魚種類和尺寸大小,甚至在每年3月珊瑚產卵季實施禁釣,結果還沒實施,即遇到龐大的反彈聲浪,最後不了了之。
墾管處說,該國家公園是國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國家公園,位於亞熱帶地區海域,沿岸多半是珊瑚礁結構,珊瑚礁資源生態豐富,魚類種類多,生態多樣化,為保護海域珍貴資源並兼顧民眾休閒育樂,將對垂釣行為重新研擬規範。
墾管處說,國家公園法規定,除海域生態保護區、海域特別景觀區、海域遊憩區及後壁湖海洋保護示範區外,其他地區可進行釣魚活動;研擬的申請許可方式,將採電話語音報備制,基於魚類資源是公共財,釣魚者必須申請許可證並繳費,至於釣魚種類或大小是否要限制,將邀學者研究討論。
暴走82天 東京蹺家企鵝落網
自由 2012.05.26
〔編譯張沛元/綜合二十五日外電報導〕日本東京都江戶區葛西臨海水族館一隻落跑的洪氏環企鵝(Humboldt,又稱漢波德企鵝),二十四日在距離水族館僅八、九公里處「落網」,結束長達八十二天的逃亡生涯。
館方表示,他們一早接獲多起線報,指稱在千葉縣市川市江戶川上的行德橋附近,目擊到企鵝身影,兩名工作人員急忙趕往現場。同日下午當工作人員朝正在河畔休息的企鵝接近時,牠卻馬上沒入江戶川遁逃。
但大約一小時後,企鵝在江戶川的另一邊上岸,工作人員這回慢慢靠近企鵝,光是最後五公尺就花了二十分鐘,最後撲上徒手將之捕獲。當晚被關在獸籠裡的企鵝公開亮相時,看似有點膽怯,但並未受傷。
遊走東京灣 追捕多次落空
這隻年約一歲、身高六十到七十公分、右翼綁有兩個黃色識別環的企鵝,今年三月初疑似攀越飼養小屋內四公尺高的岩石牆落跑後,被人目擊出現在江戶川與東京灣一帶的廣泛區域。由於企鵝游泳時速達三十公里,因此東京海上保安部五月初雖出動兩艘巡邏船在東京灣內追捕,最後卻是白忙一場。
洪氏環企鵝有一早出海捕魚、日落後返回岸上巢穴的規律習性;這回館方人員能順利將牠捕捉,應該與利用此一習性有關。東京灣內雖有不少可讓企鵝充飢的小魚,又無企鵝天敵鯊魚與海豹,但往來船隻頻繁,落跑企鵝有被船隻螺旋槳捲入之虞,也可能在上岸時遭野貓攻擊,因此有必要盡快將之抓回。
◆ 汙水廠施工不當 廢水流進淡水河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2.05.26
為處理大台北地區460萬人口每日製造廢水,北市府於民國86年間興建八里汙水廠。但98年間卻發現疑似當初施工缺失,導致管壁破洞,衝擊淡水河口生態,但北市府至今未向承包商求償,已逾追訴時效,遭市議員批評失職。
不只拖過求償時效,改善工程行動也慢半拍,要到明年才發包改善,一拖就是4年。北市衛工處長陳永輝說,98年發現問題後,即委託民間公司進行「八里汙水處理廠海洋流管水下檢查及全程攝影工程」,去年底才確定破損位置。粗估改善金額2.5億元將由北北基三市分擔。
為處理大台北地區每日排放汙水,降低對淡水河等河川汙染,北市於15年前在新北市八里現今十三行博物館旁,興建八里汙水處理廠。
但市議員李建昌昨天表示,距汙水廠4.25至6.07公里段的海洋放流管,疑似因當初包商施工不當,共有11處原應附蓋於管線上的人工拋石,未準確拋覆,部分拋石甚至與管線相距15公尺。
導致放流管不耐水流長久侵蝕,管壁滲漏、破洞,最大破洞直徑甚至達80公分寬,大量汙水在淡水河口即已噴漏,汙染淡水河口與八里沿岸海域,當地蝦、貝體內鎘、鉛量均已超標。
據市府粗估,若以消費指數換算並加計利息,市府應求償2.8億元。
但李建昌質疑,市府三年前就發現缺失,市長郝龍斌今年1月2日卻裁示同意不對包商求償,已明顯失職。訴訟追訴時效已在5月2日過期,市庫損失誰該負責?
北市工務局長李咸亨解釋,因早期施工資料部分「不見了」,又無法證明破損狀況與當初施工有關,才未對當初承包商求償 。
政風處長劉明武表示,全案去年6月已報法務部政風司調查,目前正由廉政署調查中。
郝龍斌也承諾,除相關工程疑慮將由副市長陳威仁組成專案小組專業評估,全案也將主動移送檢調偵辦。
※ 相關報導:
* 汙水排外海 邱鏡淳批環署卸責
http://www.udn.com/2012/5/25/NEWS/DOMESTIC/DOM3/7115217.shtml
徐欣瑩表示,當務之急是解決民眾飲水衛生,指霄裡溪沿岸仍有數千戶民眾飲用霄裡溪水,環署應該面對現況提出解決方案,建議盡速完成霄裡溪沿岸的自來水接管工程,工程所需的經費則由華映、友達負擔,確保縣民飲用水的權益。...霄裡溪本是甲級水體,不僅灌溉當地1400公頃良田,當地也有千名居民未裝設自來水,而使用地下水,擔心地下水源受滲透污染,近年不少居民罹癌、不舒服,都懷疑是與霄裡溪水質被破壞有關。
* 廢液桶沒人管 觀音、大園都有
http://www.udn.com/2012/5/25/NEWS/DOMESTIC/DOM3/7115262.shtml
桃園縣工業用廢液桶散落多處,成為汙染環境的潛在殺手,繼縣議員吳宗憲日前質詢觀音鄉有300多個廢液桶堆置1年多,無人處理,昨天環保局另在大園鄉查獲數百多個廢液桶,數量多到嚇人。
◆ 新屋社子溪染紅 禍首砂石廠揪出
自由 2012.05.26
〔記者沈繼昌、謝武雄/新屋報導〕近日新屋鄉社子溪及出海口被污染成紅褐色,縣政府環保局一度查緝無獲,昨天再度出擊,終於逮到上游巨讚實業公司砂石加工廢水直接排入社子溪,稽查人員開單告發,可罰六萬到六十萬元。
網站上有人po文,指新屋鄉社子溪被污染成紅褐色,同時也有人向環保局檢舉。當稽查人員到場時,污水已消散無法追查;昨天加派稽查人員在社子溪上、下游追查,果然在上游一公里處發現巨讚公司進行砂石廠洗選作業時,直接將製程廢水排入社子溪,稽查人員當場開出罰單,取樣檢驗。
環保局表示,巨讚只申請廢水「貯留」許可,並未領有廢水排放許可證,因此只能將製程廢水收集後,委請合格廠商處理。如今,將製程廢水排入社子溪屬違法行為,因此開單處罰,預估罰款超過二十萬元,實際結果還是要視檢驗報告而定。
◆ 除草劑污染明華濕地 水鳥跑光
自由 2012.05.25
〔記者林宜樟/大林報導〕大林鎮明華濕地是嘉義縣難得的生態保育濕地,還曾有珍貴保育類動物水雉棲息。日前濕地卻遭清潔人員以有毒除草劑除草,雖緊急搶救,但生態遭破壞後水鳥已寥寥可數,讓保育人士相當難過。
明華濕地位於台一線旁,所有人為大林鎮公所,擷取天然生活污水,以自然的濕地生態來淨化水質,濕地面積一點五公頃,水池中佈滿水芙蓉,非常美麗。民雄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賴榮正長期觀察野鳥,他還曾發現有白鷺鷥、紅冠水雞、彩鷸、栗小鷺,還有難得一見的水雉棲息。
明華濕地原本是由明華社區管理維護,生態保持良好,今年開始由縣環保局委外睿益商行管理清潔。但日前睿益商行請來的清潔人員除草時竟在濕地中噴灑除草劑,破壞濕地內環境,如今池內沙洲植物乾枯,爛掉的水芙蓉浮在水面,當地民眾大罵專業不足。
大林鎮公所表示,已向環保局反映處理。地方人士則說,明華濕地多年來細心保育,但委外廠商專業不足,卻讓成果毀於一旦。賴榮正說,如今多次觀察已無水鳥棲息,令人難過,更希望由主管機關要拿出專業管理。
縣環保局水污染防治科表示,委外合約上有規定需以人工方式修剪植物,當時清潔人員疑似為了方便直接噴灑藥劑,當時經保全通知後已立即叫清潔廠商停止噴藥,並將鄰近的植物清除,為避免藥劑繼續融入水中,則趕緊將水芙蓉打撈焚化。水污染防治科表示,廠商已向大林鎮公所致歉,並保證不會再發生,濕地也會逐漸回復原有風貌。
◆ 徐明客製化巨兔 網友抵制批黑心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2.05.26
催眠師徐明去年舉辦愛兔博覽會,秀出珍藏奇兔,日前他在臉書推出「客製化巨兔」,供民眾預購,遭動保團體批評「假保育、真營利」,更質疑他引進外來種巨兔牟利,恐危害台灣生態。
世界最大的兔子「佛萊明巨兔」,重達廿五公斤、身高可達一百廿公分,站起來和一個幼兒園小朋友還高。徐明繁殖的巨兔售價兩到三萬元。
徐明兩年前從美國引進廿一隻,有棕、藍、白、灰等六種顏色,相當吸睛。但日前他在經營的「兔子博覽會」臉書上,以客製化噱頭,吸引愛兔買家,引發網友抨擊。昨晚有近兩千人發言抵制徐明的作為,發起「拒絕動物客製化」活動,批他大賺黑心錢。
台北市愛兔協會發言人郭守庭表示,佛萊明巨兔來自美國,屬溫帶動物,台灣天氣太熱根本不適合居住;且美國是「兔熱病」疫區,若養巨兔引發熱潮,有業者從國外走私,台灣恐將淪陷。
郭守庭說,這對台灣衝擊很大,因為台灣培養的「無菌兔」實驗兔產業非常發達,一旦變成疫區,產業鏈崩解,台灣將盡失優勢。
獸醫師劉尹晟也說,巨兔需要的活動空間大、咬壞家具能力更強,若長期關在籠子裡,可能會有心理疾病、產生攻擊行為,且台灣熱,根本不適合養。
兔友賴彥達說,去年徐明辦展時,還呼籲民眾「以認養代替購買」,現在看起來是「詐騙」手法,刻意塑造巨兔「明星價值」,再以高價繁殖販售,「但高價不代表不會被棄養」。
郭守庭指出,商人要賺錢可以,但要考量生態衝擊,避免演變成福壽螺、外來魚種的入侵事件,且寵物客製化不人道,違反生命道德。
國際保育訟案 看台灣政府反應
【孫介珩】2012-05-27 中國時報
近日一樁正在進行的國際司法案件逐漸受到全球媒體的關注,原本看似單純的國際司法合作已然外溢至政治操作、商業利益與生態保育之間的衝突。該案涉及層面極廣,甚至連我國也被牽涉其中,然,此一事件迄今並未受到我政府與媒體的關注。
德國警方日前在法蘭克福逮捕海洋守護者保育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 SSCS)加拿大籍創辦人保羅.華生。起因是十年前的一樁海上衝突,保羅.華生與他的船隊試圖阻止在哥斯大黎加可可斯島海域中哥籍捕鯊船非法割取鯊魚鰭,而與該船發生碰撞,該船主指控華生毀壞船隻、破壞船上財產,並意圖殺害船員。哥斯大黎加政府近日透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出逮捕令,並根據哥、德雙方引渡協議,要求德國政府協助緝拿被告,並安排將他引渡至哥國受審。
海洋守護者協會發表聲明,認為哥國政府此時重啟該案,調查十年前的海上衝突,有其政治動機,並認為這是日本捕鯨業施加壓力下的行動之一,因為在同一時間,日本捕鯨業在美國對該組織發起民事訴訟。日本政府海上保安廳官員表示,日本與德國並無引渡條約,故無從引渡華生,且在日本的訴訟案中,華生的罪刑並不嚴重,故,日本不會逮捕華生。
目前德國和哥國的環保團體透過網路開始串聯,希望透過各種管道對德國司法和外交部長施壓,強力要求終止進行中的引渡程序,因為該組織懼怕一旦華生被引渡至哥國,就等於判了他的死刑。
該協會發言人對英國衛報及該協會所發布聲明中均一再指稱,「台灣的『魚翅黑手黨』(Taiwan Shark Fin Mafia)不僅觸及哥國之非法捕魚業,並及於哥國的監獄與刑事系統」、「台灣的『魚翅黑手黨』多年前便懸賞兩萬美金欲取保羅華生的項上人頭」、「華生不僅無法在哥國獲得公平的審判,他更可能無法在監獄裡活到看到法庭」、「台灣地下漁捕作業使用私人碼頭卻受到哥國當局例行性的忽視」、「台灣每年在哥國投資數以百萬計美金,蓋橋樑、公路、樓房,如此一來,我們被捕就說的通了」。
在該協會所發動的營救努力中,藉聲明、新聞稿及其全球網絡的傳播,已構成對我國民及對哥外交工作的公然指控,此種指控已嚴重損害我國國際形象,政府是否必須有所回應?外交部和漁業署是否應就我國外交作為,以及非法捕鯨和割鰭棄身所採取的政策立場及作為有所表達?是否應針對該協會聲明中所暗示或提及有關台灣人士越獄殺人、非法捕魚等不法勾當的部分,表示我國警政單位願意配合協助調查?如此一來,既可藉此向國際社會表達台灣在海洋保育議題上的積極立場,扭轉過去我國長久以來「鯊魚殺手」的惡劣形象,亦可透過司法合作增加我國與國際社會實質交流的機會。
我漁政機關近年來雖開始重視與國際接軌的一些遠洋漁捕規範,並推動領先其他遠洋漁捕大國的鯊魚「鰭不離身」要求等,然而卻始終缺乏對涉外事件的敏感度與回應能力。漁業署十多年來長期反對任何加入政府間國際保育組織的努力,對國際非政府保育組織亦採敵視或漠視的態度,而不能將這些國際組織視為我政府在海外與國內的合作夥伴,藉以隨時獲得我不法業者破壞漁業資源的情資。此種心態亦應加以調整。
此事件上,作為全球第四大鯊魚捕撈國,我政府有絕對責任和義務主動回應相關的國際事件,甚至在此類議題上正面且清楚地表達我國立場與相應作為,用以消極地保護國家的國際形象,積極地發揮主導議題的實質影響力。做與不做,端看主事者是否具有國際視野和膽識。(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政治所碩士生、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兼任助理)
※ 也要看媒體的反應。
珊瑚伴生物、海洋底泥 發現新藥菌種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車城報導】2012.05.28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和東華大學合作,從珊瑚的伴生微生物中篩選出具抗菌活性的海洋細菌,發現部分有良好的細胞毒殺活性;另組研究團隊則在海洋沉積底泥中,分離出能產生具生物活性二次代謝物的海洋真菌,兩者都具新藥開發潛力。
台灣珊瑚研究中心研究員宋秉鈞博士說,海生館和東華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從皮珊瑚萃取出的生物活性物質,經動物實驗,發現對神經修復、抗發炎和心血管肥大,有不錯的活化功效。
另組研究海洋沉積物中海洋真菌的團隊,從台灣東部(台東小港、新蘭漁港)、南部(墾丁南灣、東港大鵬灣)採集到8個沈積底泥樣本,分離出223株具活性代謝物的海洋真菌,發現1株有顯著生物毒殺活性,4株有不錯的抗菌活性。
海生館長王唯賢說,台灣研究團隊上述兩大發現,已發表在海洋生物科技期刊,獲國外學者專家讚賞,也被生物科技業視為極具潛力的新藥來源。
◆ 演化懷疑論 卅年內或走入歷史
中央社 2012.05.28
出生於肯亞的古人類學家李奇(Richard Leakey)預測,關於演化的懷疑論很快將走入歷史。他預期,在未來15至30年間,科學發現將加速發展到「甚至連懷疑論者都可以接受演化論」。
英國「每日郵報」(Mail Daily)報導,李奇表示,「假如你到了某個時期,能夠憑證據說服人們,我們確實都是非洲人,而膚色只是表象,文化發展的所有階段都會相互作用,那麼我認為,我們就有機會擁有更能因應全球挑戰的世界。」
李奇是美國長島(Long Island)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教授,最近幾週在紐約宣傳肯亞的土卡納盆地研究所(Turkana BasinInstitute)。
該研究所歡迎全球各地研究人員和科學家來到這個蘊藏豐富化石的地區,致力於發掘人類起源,李奇將大部分時間奉獻於此。
67歲的李奇是路易斯‧李奇(Louis Leakey)和瑪麗‧李奇(Mary Leakey)之子,與妻子米芙(Meave)和女兒露易絲(Louise)共同進行研究。
李奇家族聲稱,已發現「能證明人類演化的多數現有化石證據」。
李奇在回到非洲前夕於紐約接受美聯社訪問,談論過去與未來。
他表示:「假如你回首過去,若你有任何敏感度的話,你會發現滅絕是最普遍的現象。」
「滅絕總是受到環境變化驅使,而環境變化總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人類加速,若非引起的話,地球變遷的現象。我認為,我們必須認清未來絕不會是一片美好。」
他堅稱,人類未來的任何希望,仰賴關於過去的現有科學證據。
李奇問道:「如果我們從歐洲和美洲之類的中心,將演化論和科學是無稽之談的論述散播到世界各地,那麼你要如何對抗病原體?又要如何對抗在環境中進化的新疾病?」
「如果你不喜歡演化這個詞,我不在乎你怎麼稱呼它,但生命的確有所改變。你可以展列所有搜集到的化石,就連笨蛋都能以此建立種系演化。因此,問題在於原因,演化如何發生?」
李奇在1960年代中期開始探索化石,他的團隊1984年發掘出1具幾乎完整的160萬年前人骨,這具人骨後來以土卡納男孩(Turkana Boy)為人所知,是首個已知擁有長腿、短手臂和高大身材的早期人類。
貓咪轉為寵物 始於古埃及
【Upaper╱中央社】2012.05.29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學家在古埃及法老陵墓中發現的「貓乃伊」,與現今家貓和野貓的DNA組成有許多相似點,研判最早飼養繁殖貓咪的可能是埃及人。
早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就將貓咪視為神物,這也反映在當時大量的藝術品中。距今2200多年前,古埃及人崇拜以貓為形象的女神Mafdet與Bastet,並以貓咪為祭品獻給這2位神祇。
為滿足供品需求,埃及人開始大規模飼養繁殖貓咪。研究主持人久留島表示:「埃及人或許是繁殖飼養貓咪的始祖,這是貓咪從野生馴化為寵物過程的關鍵點。」「當時獻祭和埋葬在埃及各地的貓乃伊有數百萬具。」「為了供應儀式需要,埃及人蓋了貓舍飼養大量的貓作獻祭之用。」
◆ 讓耶穌時代語言復活 以色列編預算補助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5.29
為了體驗當初耶穌生活年代的語言,距離耶穌出生的伯利恆僅咫尺之遙、位於巴勒斯坦境內的貝德加拉(Beit Jala),正想盡辦法將這即將失傳的語言透過年長者的口語傳承復活,以色列教育部最近編列預算補助,每周兩時小時,讓學童志願學習。
美聯社報導,目前除了貝德加拉外,當初耶穌生前曾生活與傳道的吉斯(Jish),也有當地長老也將這種古老語言阿拉姆語(Aramaic)透過口語傳承給下一代,一名十歲的女學童克拉表示,「我們想要知道當時耶穌時代說的是甚麼語言,因為這是很早之前我們祖先說的話。」
當地屬少數的基督徒則擔任老師,將這種耶穌時代的語言,努力傳承給下一代,課程內容包括禱告與問候以及生活單字,一一的傳授給下一代。
根據耶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阿拉姆語專家法斯伯格表示,「目前在吉斯與貝德加拉教授的方言是屬於古代敘利亞語,是當地基督徒祖先使用的語言,也類似耶穌曾使用過的加利利方言。」
為了將古老語言傳承,以色列教育部還編列預算補助,目前共有八十位國小學童,一周可學習兩小時的阿拉姆語選修課程。
法斯伯格表示,「語言必須要你聽過,你才可以說出來,阿拉姆語是當地在2500年前的語言,一直到西元六世紀,隨著穆斯林將阿拉伯語帶入中東並成為主要語言,才開始沒落。」
根據統計,以色列基督徒人數約有十五萬人,居住在西岸的基督徒則約六萬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