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過4劑疫苗 4歲女童仍染肺炎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02474.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2.11.16
4歲蔡姓女童日前發燒、嘔吐、頻喊肚子痛,到醫學中心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是嚴重肺炎、膿胸,差點一命嗚呼;女童曾接種4劑七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卻仍感染肺炎。醫師表示,舊型疫苗已無法對抗變種菌株,幼兒應儘速補接種新型疫苗。
高醫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敏生表示,蔡小妹妹一開始因右下腹壓痛,一度被懷疑是盲腸炎,差點挨刀,後發現是因緊鄰腹部的右下肺膿胸,才會造成疼痛感,沒多久迅速惡化成休克、呼吸衰竭,送往小兒加護病房搶救後才救回一條小命。
醫師為女童抽血檢驗,證實是肺炎鏈球菌感染。由於目前小兒疫苗補助中並未包括肺炎鏈球菌疫苗,女童早在三歲前就由家長自費注射完4劑七價疫苗,女童父母得知寶貝竟還受到感染,相當不能理解。
李敏生指出,肺炎菌株變異快,目前七價肺炎鏈球菌能預防的菌種已從過去9成降至5、6成,2到5歲兒童就算已經自費完成接種,仍建議再補接種一劑13價的新型肺炎鏈球菌疫苗。他強調,過去舊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率不到5成,但門診上「接種過還是感染肺炎的,並不算少數!」
李敏生說,上述肺炎鏈球菌引發的菌血性肺炎並不常見,但常合併膿胸等嚴重併發症,致死率約3%到9%;秋冬季節將是肺炎鏈球菌感染高峰期,兒童應該減少出公共場所、勤洗手,減少感染機會。
※ 疫苗會不會強化流感病毒的抗藥性?
* 流感病毒抗藥性猛增疫苗有效嗎?
http://hk.epochtimes.com/5/10/4/9210.htm
美國的研究人員說,由於人們濫用抵抗病毒的藥物,一些最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大幅度增加了抗藥性。他們說這個問題在中國和其他東亞地區最為嚴重。
據BBC報導,他們在上述地區採集的一些最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樣本當中,有3/4的病毒對治療感冒常用的主要藥物出現抗藥性。
研究人員表示,在大陸及東亞地區的民眾,通常感冒都吃了過量的藥物,大量藥物被濫用的結果,是導致流感病毒抗藥性增強的主要原因。
在許多亞洲國家,感冒藥不需要醫生的處方,只要在一般藥房或是商店就可以購買。
研究人員警告,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大幅度增加抗藥性,可能會在未來流行性感冒大規模爆發的時候成為嚴重問題。
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所採集的流行性感冒樣本並不包括禽流感的H5N1病毒,因為這種禽流感病毒對常用的感冒藥早就具有抗藥性。
◆ 愛吃肉不運動 台灣肥胖率冠亞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02868.shtml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12.11.16
衛生署昨天在行政院會報告指出,國人肥胖盛行率,消費肉類、油脂及缺乏運動比率均是亞洲之冠;一半成年男性、三分之一女性、四分之一兒童,有過重或肥胖問題,不僅易造成各種慢性病,每年相關醫療支出更高達兩百五十至五百億元。
行政院長陳冲指示衛生署結合政府及民間資源,推廣均衡營養、規律運動。
衛生署去年推動「健康一百,台灣動起來」活動,總計七十二萬人成功減重一千一百噸。行政院會昨天聽取衛生署報告指國人肥胖盛行率居亞洲之冠,閣員們熱烈討論減重保健的方法。
馬英九總統日前一句「不運動的原因就是『懶』」引發爭議,昨天並無閣員再以「懶」形容不運動者,而是改以建構聰明飲食環境、快樂運動環境、戶外活動等多元方式,鼓勵民眾瘦身。
官員轉述,衛生署報告指運動可在生活、工作中進行,例如「BBMW(bus、bike、metro、walk,巴士、腳踏車,捷運、走路)」概念;體委會官員也指不同族群,應賦予不同的運動定義;又今年台灣規律運動人口逾三成,希望運動性社團能往下推廣至村里。
※ 相關報導:
* 體適能健走 讓你享瘦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4639
許多民眾想靠運動瘦身,卻不知怎麼正確運動?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建議,採用「體適能健走」,讓全身達到運動效果,還能減少肩部和背部肌肉的拉傷。
◆ 發育要好別傷胃氣 糙米藥膳助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4642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2/11/16
孩童要發育得好,千萬別傷了胃氣。中醫師簡鸞瑤表示,中醫認為,喝太涼的飲料必然影響胃氣;如果實在想喝,最好以溫而不甜的飲品為主,含糖冷飲易傷脾胃之氣,加工食品、麵包、甜食也易影響孩子食慾,都要避免。
很多孩童愛喝甜品冷飲,中醫師指出,清淡、均衡的正餐助提升胃氣。如果孩童經常喝生冷冰涼飲料,卻不留意自己的體質,長期下來很可能影響發育。
有些孩童晚間睡覺時,因腸胃功能不正常,感覺特別不舒服或腹脹,中醫稱此為胃氣不和;對於體虛者,中醫多強調必須先「扶胃氣」,保改善腸胃功能,虛弱之人若腸胃太差,吸收不良,即使進補也常無法吸收。
而虛弱之人服用太補的藥膳後後可能出現虛火症狀,意即發生口乾、煩燥、晚上不能安眠、消化不良及腹脹等情形。
如果食物太過滋膩,服用者腸胃不好,吸收太差,吃太多反而感到不舒服。有些補養藥使人體功能亢奮,食用過多的患者會出現虛火。食補藥膳的選擇仍建議先諮詢中醫師。
孩子的生長與遺傳、營養代謝、睡眠、身心狀況、運動息息相關,中醫師簡鸞瑤表示,藥膳可選糙米山藥排骨粥、枸杞紅棗蛤蜊粥、雞湯等,對生長發育有一定助益。
中醫師簡鸞瑤指出,同時多食深綠色蔬菜、魚、瘦肉、小魚乾、洋蔥、木耳、金針菇、芹菜、海帶、紫菜等鈣質較多的食材,雞爪、海參、豬腳等也不妨稍補充。
糙米、山藥與排骨或枸杞、紅棗,蛤蜊適量共同燉粥,都是很方便簡單的藥膳,既無明顯藥味,做法不複雜,營養也相當豐富。
中醫師建議,孩童最好少碳酸飲料、可可、咖啡、巧克力,此類飲品含咖啡因,易致鈣質流失。
適度幫孩子按摩穴道,有助孩子成長並增進良好的親子互動,如按腎經的湧泉、胃經的足三里、脾經的三陰交等;冬天也可用熱水泡腳,溫熱湧泉穴,除刺激成長,更能助眠。
醫師指出,成長主要受到生長激素的作用,而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最旺盛,且人體經絡氣血於晚上11點~3點行至肝膽經,中醫理論指出:「人臥則血能歸肝」;想要成長發育得更好,儘可能在晚上11點前上床睡覺,並睡足7~8小時。
※ 相關報導:
* 小酌變痛飲 頭殼壞了了
22 則留言:
眼瞼下方小黑痣… 竟是癌症!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花蓮報導】2012.11.16
長在眼瞼下方的小黑痣,竟是癌症!花蓮縣1名農夫感覺眼瞼下方的黑痣逐漸變大,醫師診斷發現竟是「基底細胞癌」;署立花蓮醫院眼科主任陳安平說,基底細胞癌是日曬所致,長時間在戶外工作者要特別留意。
「預防的方法,就是避免日曬!」署立花蓮醫院眼科主任陳安平昨天表示,基底細胞癌是台灣最常見的皮膚癌,也稱為「蠶蝕性潰瘍」,發病率很高,占眼瞼惡性腫瘤第一位(約占50%以上),以下眼眶內部為最好發部位,一般很少轉移,但也可能破壞眼部組織、侵入副鼻竇及顱內致死。
陳安平說,台灣常見的3種皮膚癌是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占7%最少,卻最凶險,易轉移,死亡率很高;其餘兩種不易分辦,鱗狀細胞癌約占27%,而基底細胞癌手術治療的成功率很高。
今年8月,花蓮縣豐濱鄉1名62歲的農夫自覺眼瞼下方的小黑痣漸漸長大,向署立花蓮醫院豐濱分院求診,要求切除,病理檢查卻發現是基底細胞癌,不是普通的痣,讓醫師和農夫都嚇一跳,切除後,已出院、復原。
農夫告訴陳安平,「這顆痣從10多歲時就有了」,相安無事數十年,卻突然發現是癌症,連陳安平都覺得罕見,「我在花蓮醫療2、30 年,眼科方面的病例不到5個。」
陳安平強調,基底細胞癌是長期日曬而起,因陽光中的紫外線造成細胞DNA突變,所以,常曝露於日曬的臉、耳、頸、頭皮、肩、背部等都是好發部位,而且年齡愈大、罹患率愈高,以40歲至7、80歲的病患最多,長期在外農作、打漁或勞動的民眾要多注意防曬。
※ 相關報導:
* 換季不曬被 小心眼睛癢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4749
秋冬交替氣溫驟降,不少人翻出衣櫃裡厚重的棉被、冬衣,卻覺得眼睛發癢到眼科求診。眼科醫師提醒,棉被、毯子通常附有大量塵蟎,整理冬衣冬被最好趁好天氣時,先清洗並曬過太陽,下雨天或室內較潮濕時,可以開除溼機,讓溼度維持在50%以下減少黴菌滋生,清除室內的過敏原。
◆ 視網膜剝離 3合1手術重見光明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2.11.16
一名26歲新婚女子年初至國外度蜜月,從事激烈水上活動後,發生視網膜剝離,左眼瞬間一片漆黑,緊急回國至高醫就診,接受該院獨創的三合一微創手術後,因傷口小、隔天即可出院,觀察半年後視力已恢復到0.9。
針對白內障、玻璃體出血、視網膜剝離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問題,白內障及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是眼科最常見的兩大類型手術,但有些病人兼具白內障及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必須連挨兩次刀,術後更須縫合鞏膜和結膜的傷口,至少住院一周後拆線,患者會產生微痛感和異物感,手術雖有健保給付,但加上住院費及照顧費用,花費極大。
高醫眼科主任吳文權指出,高醫99年起結合多功能玻璃體手術儀、廣角手術顯微鏡及微創免縫線玻切裝置,發展出三合一微創手術,不僅可針對玻璃體病變進行微創、免縫線手術,也可同步進行微創白內障手術,一併處理多種眼疾,患者隔天就可出院恢復正常工作、生活,平均每年都有500多名病患選擇此種三合一手術。
吳文權表示,目前這項白內障及玻璃體三合一微創手術,已成高醫眼科主流手術,雖須自費兩萬元耗材,但病患為減少恢復期及手術痛苦,仍有7、8成病患會選擇此種手術。
◆ 牛樟芝萃取物抗癌 唯誤用恐傷腎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11/16
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陳裕仁昨天表示,該院與農委會林試所合作研究發現,從牛樟芝純化萃取出一種芳香環類化合物,經實驗測試,它可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對於胰臟癌、肝癌、食道癌等5種腫瘤,較有效果。不過,陳裕仁說,研究人員從牛樟芝萃取的抗癌成分非常微量,民眾即使吃1公斤牛樟芝,吃到的有效成分不到1毫克。
牛樟芝一向被坊間視為抗癌藥,陳裕仁與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博士張東柱、前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研究員周正仁合作,花了6、7年,才在牛樟芝找到極微量的抗癌成分,並經實驗室成功純化,萃取分離出活性化合物,命名為「馬偕二號」。
陳裕仁表示,「馬偕二號」經體外細胞測試,發現它對人類白血病、肝癌、胰臟癌、食道癌及子宮頸腺癌,可造成腫瘤細胞凋亡並出現「分裂風暴」,導致細胞核不斷分裂、最終出現細胞脹破。其中以對白血病的抑制效果最好,最高可達九成,其次是胰臟癌和肝癌的抑制效果也達八至九成,但都不會破壞正常細胞。
另外,研究人員也發現,牛樟芝無法對肺癌及卵巢癌有抑制生長的效果。陳裕仁說,坊間的牛樟芝的售價甚高,有的宣稱一斤賣新台幣70萬元,但要注意避免買到假貨,如果取的菌種不對,恐會造成誤用,他就遇到曾有吃了腎功能變差的個案。
陳裕仁表示,目前「馬偕二號」已進入小鼠動物實驗,與現有抗癌藥物的標準療法進行比較,初步證實可縮小腫瘤並提升存活度。他說,「馬偕二號」目前正在申請台灣和美國專利,預計朝小分子口服新藥開發,或與產業合作開發健康食品,預計3年後可進入人體實驗。
少女現代睡美人 狂睡64天
中央社 2012.11.18
美國少女妮可‧戴利安罹患罕見克萊恩-李文症候群(Kleine-Levine),或稱「睡美人症候群」,曾經從感恩節一路睡到翌年元月,整整64天,寫下個人發病昏睡最長紀錄。
17歲、來自賓州的妮可(Nicole Delien)6歲半時首次發病,多年來多次發作,昏睡期間會起床進食、上廁所,然後又倒頭大睡。
匹茲堡(Pittsburgh)KDKA電台引述戴利安的母親薇琪(Vicki)的話說,女兒1天得睡18至19小時,就算醒來吃東西,也是「夢遊狀態,不會記得自己做了什麼」。
罹患睡美人病,讓妮可錯過了感恩節、耶誕節、親朋好友的生日,連全家第一次到迪士尼世界遊玩都沒趕上。
薇琪告訴記者,為女兒求診的過程讓人倍感挫折,奔波了多家醫院,苦苦找不出病因。
他們最後是在匹茲堡艾勒翰尼綜合醫院(Allegheny General Hospital)找到解答。該院醫師針對失調症狀提供建議,其中也包含藥物治療。
戴利安一家說,服藥有助減少妮可發病的頻率。
克萊恩-李文症候群研究網站指出,「患者可能在數週、數月,甚至數年間都沒發病,然後在無預警下又出現症狀」。
根據「牛津學術期刊」(Oxford Journals)的報告,克萊恩-李文症候群症狀除了睡眠時間過長之外,睡醒時還可能沒有判斷力、產生幻覺、做幼稚行為、暴飲暴食和性慾亢進。
報告也指出,這種失調情況好發於年輕男子。而兩個醫療消息人士都指出,造成克萊恩-李文症候群的原因不明。
※ 相關報導:
* 護膚之道 謹記四不一沒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8/today-health5.htm
藥物「不要」和好朋友分享、「不要」隨心所欲地用藥、「不要」道聽塗說、「不要」放棄及傷害自己、「沒有」仙丹妙藥。
◆ 想健康瘦 運動後1小時再進食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11.18
運動後,多久吃飯才健康?最近再度引起熱烈討論。運動生理學家認為運動後立即用餐,對身體組成比例最好,但營養及復健醫學專家則堅持運動後1小時才進食,才能達到兼顧營養及瘦身的效果。由於觀點互異,專家建議,民眾可依個人需求,選擇最佳的用餐時機。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最近舉行年會,以「體重管理中之運動策略」為今年主題,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郭家驊發表論文指出,運動後,肌肉對養分的競爭力,會隨著時間而衰退,運動後若立即進食,將可提高肌肉能量,瘦身效果也較好。
所有族群中,老人尤其明顯。郭家驊解釋,年過75歲後,肌肉會快速萎縮,運動後馬上吃東西,可維持肌肉強度,降低流失速率。運動後是老人補充能量的黃金時間,不宜錯過。
丹麥肌肉研究中心曾針對74歲、75歲的健康老人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運動後立即吃的老人肌力明顯增升,效果較好。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蕭敦仁也認為,運動完立即吃東西,確實可以維持肌肉量,但運動只是維持體重成果的因素之一,並非全部,若要真正達到減肥瘦身目的,少吃才是關鍵。
蕭敦仁強調,減肥瘦身必須從改變行為做起,時時監控飲食相關行為,並選擇低脂食物,減少熱量攝取,再增加身體活動量。因此,運動後1小時才吃東西,更有利於健康瘦身。
署立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表示,進食後會引發腸胃蠕動,交感神經也會旺盛,血液蓄積在腸胃的血管末梢,運動後立即吃東西,易導致消化不良,不利健康或減肥。
他認為,運動後不妨先休息及洗澡,也可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休息1小時後再吃東西,可確保運動維持肌肉的效果,也可充分攝取營養,健康瘦身。但他強調,減重容易、維持難,若未控制飲食內容及熱量,減肥瘦身還是難成功。
※ 相關報導:
*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胖」?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506839.shtml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表示,胖一定有原因,比如飲食西化及精緻化、靜態生活增加、致胖環境增加、不健康飲食充斥、社經差距造成健康不平等、不健康食品廣告、媒體行銷,以及增加不健康食物攝取等。
◆ 聯合國稱改善廁所衛生 可挽回270萬人生命
中廣新聞 2012.11.17
聯合國屬下一個組織表示,興建多些廁所,改善公共衛生,每年可以挽回270萬人的生命。
這個關注人權、衛生和飲用水安全的組織,認為要消除不平等,可以從改善廁所和公共衛生設施做起。
組織負責人表示,每年因為有關問題喪命的人,不少是5歲以下的兒童;估計目前全球只有大約3分1,可以使用到設備完善的廁所,大約10億人還要在戶外如廁。
聯合國組織負責人說,公共衛生設施不好,讓貧困人士生病,影響他們就業和接受教育的機會,估計發展中國家地區的兒童,因為有關因素,每年損失2億7200萬上課日。組織認為,改善這些基本民生設施,和人權問題有密切聯繫。
「世界廁所組織」將11月19日定為「世界廁所日」,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這問題。
◆ 與癌共存!運動可降1成死亡率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11.17
「癌友如能規律運動,即可降低一成死亡率!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指出,多年來臨床研究顯示,癌症患者只要擁有健康的生活型態,就可以和癌細胞和平共存,癌症也將成為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不再那麼可怕。
王正旭今天下午在癌症希望基金會、台北市衛生局及康健人壽主辦的「與癌奮戰,缺一不可」健康同樂會活動中強調,癌症是全球首要的死因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2008年全球約有1270萬名癌症新增患者,760萬人死於癌症,如果沒有介入預防行動,預估2005到2015年間,會有8400萬人死於癌症。
如何降低罹癌風險?2012年世界抗癌聯盟 (UICC)指出,如果能夠落實戒菸、維持健康BMI(身體質量指數)、改善飲食內容、增加體能活動,就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50~85% 。
「學習和癌細胞和平共存,這是每個癌症患者最重要的人生課題!」王正旭強調,改變生活型態不僅能有效降低癌症發生率,就算不幸罹癌,只要維持足夠的身體活動,並擁有健康的飲食與體重,還是可以增加存活率,減少死亡威脅。例如,癌友保持運動習慣,就能降低一成死亡率。
王正旭表示,隨著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每個人都有可能罹患癌症,且一人多癌的機率也會變大。所幸,近年來醫療技術大幅進步,治療也屢有突破,癌症已沒想像中可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病患,大都可以活得很好,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至於中、晚期才發現的癌症病患,雖無法徹底將癌症治癒,至少可以在積極治療下,存活更長時間。王正旭說,只要癌細胞不再作怪,癌症就和其他慢性病一樣,威脅性降低。
◆ 中藥緩化療副作用 差臨床實驗
【聯合報╱記者廖珮妤/基隆報導】2012.11.19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和基隆長庚醫院合作,研究發現黃芩和清暑益氣湯的中藥複方,有助降低肺癌化療的副作用,黃芩還能抑制癌細胞生長。目前研究已完成動物實驗,結果發表於今年的歐洲癌症期刊。
海大食品科學系教授吳彰哲與長庚中醫師黃澤宏發現,這味中藥方加上黃芩,配合肺癌化療可減緩藥物及腫瘤導致的「惡病質」症狀,還能抑制腫瘤生長。
吳彰哲說,惡病質是一種體虛狀態,包含體重減輕、倦怠無力、厭食、嗜睡、消瘦憔悴、電解質不平衡。癌症發生及化療時都會產生惡病質,改變病人的免疫功能,容易發生感染或造成死亡。
研究團隊從中藥草裡尋找一些物質,希望降低副作用產生,同時刺激抗癌相關的免疫能力。經過動物實驗發現,罹患肺癌的小老鼠服用清暑益氣湯合併黃芩,出現降低腫瘤大小、減少體重及肌肉損失等效益,也可提升免疫力。
黃澤宏說,他想證明古老的中醫智慧,一樣有助於癌症治療。目前已完成動物實驗,但臨床實驗尚未完成。
資源不均 全台還有43鄉沒牙醫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11/19
越來越多考生填大學志願時,認為牙醫系優於醫學系,不過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卻擔憂牙醫過剩,尤其是台北市。台北市有200多萬人口,約占全台人口的十分之一,但全台1萬3000名牙醫,卻有超過五分之一全集中在北市,牙醫資源分配明顯不均。
收入穩定、醫療糾紛較少、不必值夜班,讓不少學生選擇醫科時,把牙醫系列為首選,甚至有學校的牙醫系分數高於醫學系。教育部統計,目前一年招收371名牙醫系新生,但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林世榮說,牙醫師「居高要思危」,全聯會檢討牙醫師人力規畫,希望限定牙醫系每年畢業生最高不超過350名。
林世榮說,全台灣有2300萬人口,約1萬3000名牙醫,但大約2800多名牙醫師集中於台北市。全聯會統計更發現,全國368鄉鎮中,還有43個鄉沒有牙醫師。牙醫資源較充沛的區域,主要都集中在大都會區,高雄市前金區名列第一,台北大安區、中正區、松山區、中山區也都名列前茅。
牙醫資源排第一名在高雄市前金區,平均一名牙醫師只要照顧438名民眾,但彰化縣芳苑鄉平均一個牙醫師要照顧3萬5752人,兩地的牙醫資源有天壤之別。
牙醫人力不僅患不均,牙醫師公會全聯會也擔心,牙醫整體人力可能面臨過剩問題。林世榮說,牙醫跟其他科別的醫師一樣,沒有年齡退場機制,目前還有不少70多歲仍在執業的老醫師。但大學每年畢業的牙醫師有300多人,退休的卻不到100人,以致都會區競爭越來越激烈,也可能帶來削價競爭影響醫療品質等問題。
◆ 關節骨骼-逾50歲男性 1/4骨質疏鬆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2-11-19 中國時報
骨質疏鬆可不是女性的專利!調查指出,台灣男性約每5人就有1人骨鬆,男性骨鬆的併發症嚴重度和死亡率高於女性,但很多男性常難接受自己有骨質疏鬆,認為骨鬆是「女人病」,規律吃藥意願低,問題不可輕忽。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吳至行表示,骨質密度在-2.5以下或曾發生低衝擊性骨折,如輕微跌倒即骨折,就可定義為骨質疏鬆,50歲以上男性骨鬆盛行率約25%,但若包含低衝擊骨折,65歲以上男性骨鬆可能高達7成。
男性老人骨鬆常見,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骨折,臨床上就有不少男性病患,因手腳發麻、腰痠背痛或駝背、身高變矮就醫,一照X光檢查才發現身體有多處壓迫性骨折,但身體疼痛卻常以為是「腰閃到」,不會意識是骨鬆,求醫比率低。
吳至行說,男性一生中罹患骨鬆症的機率高達1/5,一項澳洲前瞻性研究發現,與正常人相比,男性脊椎骨折5年死亡率增2.38倍,高於女性的1.66倍;整體而言,男性髖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達22%,高於女性15%,與乳癌末期死亡率相當。
吳至行說,男性發生骨鬆,往往也意味著整體身體狀態大不如前,「易兵敗如山倒」,呼籲7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若有家族史、身高變矮、骨折、服用類固醇、甲狀腺素等藥物、患有甲狀腺疾病、氣喘、風濕免疫等疾病,就是骨折高風險族群,50歲以上就應定期檢查。
長庚醫院桃園分院骨科主任葉文凌指出,隨人口老化,未來骨鬆問題更不可輕忽,國人普遍維他命D、鈣質攝取不足,年輕就要存好骨本,平常應多做有氧運動、多喝牛奶、適量日曬,另抽菸、過量喝酒會增加罹患骨鬆風險,應避免抽菸、喝酒;若發現骨質疏鬆,應盡早就醫治療。
※ 相關報導:
* 別緊張! 有泡泡尿未必蛋白尿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9/today-health2.htm
正常人每天會排出30毫克以下的白蛋白,只要不超過30毫克就不要緊,這些蛋白經細菌分解而產生氣體,導致氣泡出現,時間愈久,氣泡愈多,所以早上醒來的第一泡尿自然氣泡較多。
◆ 亞東醫院凌晨火警 急撤400人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游明煌、林進修/新北市報導】2012.11.19
新北市板橋區亞東醫院今天凌晨發生火警,起火點疑在急診室旁的磁振造影室機房。火警引發消防警報器大作,院內近400名病患和家屬被緊急疏散,其中有5名急診室重症病患緊急轉診,另一名急診室病患家屬則因嗆傷被送往署北急救,幸均無大礙,火勢在15分鐘後完全被撲滅。
不久前才安檢及格 凌晨竟失火
諷刺的是,署立新營醫院北門分院上月23日發生台灣史上醫療院所死傷最慘重的火災,造成12人死亡72人受傷慘劇,引起全國醫院對安全的重視,各縣市政府亦立即對醫院全面安檢及演練。亞東醫院不久前才舉行消防演練,市府也剛聯合稽查過,全部合格,未料今天凌晨發生火警。
病患疏散至大門前廣場 滿臉驚恐
亞東凌晨發生火警時,急診室以及A、B、D三棟大樓的一、四樓病房和三樓加護病房的病患和家屬都被疏散集中在醫院大門前廣場,大約有90床推床病患,其餘病患則大都坐在輪椅上,裹著棉被禦寒,個個驚魂未定,滿臉驚恐;醫師、護士加上消防隊的救護人員則忙著為部分重症病患緊急換裝氧氣瓶,以維持生命跡象。
砰!火勢不可收拾 濃煙冒竄
這起火警是發生在凌晨1時23分許,據目擊的急診室護士指出,先是聽到一聲爆炸聲,摘著發現急診室旁的磁振造影室機房冒出濃煙,她趕緊拿鑰匙打開機房,和其他醫護人員試圖以滅火器撲救,但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濃煙冒竄,觸動消防警報器和自動灑水系統,院內近400名病患、家屬緊急疏散。
消防局出動57輛消防、救護等各式車輛,動員115名消防和救護隊員前往搶救;有5名急診室重症病患在撤離時隨即被轉送到署北、雙和、三峽恩主公和台大醫院,另有一名急診室病患的家屬吳江圳 (43歲)則因受到輕微嗆傷,被送到署北急救,幸均無大礙。
火勢在1時38分許完全撲滅,約8坪大的機房付之一炬,院內則是濃煙瀰漫,一直至近3時許,病患才在醫護人員的指揮、協助下,陸續返回病房;消防局長黃德清表示,起火點是在磁振造影室機房,起火原因是否為電線走火等,消防鑑識人員已進行鑑識調查。
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長楊耀城說,火警發生後醫院人力充足,加上消防設施也都有運作,動員相當快迅,立即把病患及家屬疏散到廣場,沒有病患受傷,顯見自消防安全編組發揮,衛生局認為疏散得宜。
亞東醫院表示,除急診火災現場外,病房、開刀房、產房、加護病房及其他院區皆未受影響,門診、急診、檢查、住院及開刀等醫療作業都正常運作。
※ 相關報導:
* 亞東醫院核磁機房起火 才剛保養完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7508948.shtml
蔡光超今天對中央社記者說,院內消防安檢1年2次而核磁共振機器17日才做完例行性的保養檢查,未料機器的電腦主機卻失火,「非常意外」。
※電壓錯誤?保養後纜線、跳線接錯?
◆ 醫師推薦 3大探病禮
【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報導】2012/11/12
營養品/送對了才有用
王炯珵說,在探病送禮前,如果能有醫學相關知識,或是先詢問醫師病患可能需要的東西,對病患來說才有用,例如送鈣片或含鈣製品給骨科的病患;泌尿科病患則可送蔓越莓禮盒,若能夠針對病患的病況來送健康食品禮盒,其實也不錯。
健康書/打發時間長知識
「其實探病送禮,『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醫學知識相關書籍更好。」王炯珵說,例如有肝病的病患,可讀如何養肝的書;中風病患可讀如何健康飲食的書;糖尿病病患更要讀如何在生活中照顧自己的書。「而且對於長期臥床的病患來說,讀書可以打發時間,書可以成為更適合病患的探病禮物。」
窩心點/也可送給照護者
王炯珵說,探病送禮除了送給病患外,對象也可以換成病患的家屬或護理人員,因為照顧病患非常辛苦,生活可能日夜顛倒或是睡眠不足。而且家屬或護理人員收到禮物,一定會感到窩心,在照顧病患時,會更有精神。
王炯珵說,其實不管探病送什麼禮,親友能親自到醫院探病、和病患聊聊天、解解愁,病患都會很開心、很安慰,身體狀況甚至能好轉,「親戚朋友真誠的關心,才是病患收到最好的禮物。」
※ 相關報導:
* 探病五大地雷禮 你送錯了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128&f_SUB_ID=5531&f_ART_ID=423598
水果禮/看得到吃不到
香花禮/最怕熏到別人
西方禮/交給病人發球
養生禮/美意反成負擔
獨特禮/嚇壞其他病人
※ 餘詳見原站
哈佛研究:基因預測死亡時刻
中央社 2012.11.20
美國科學家發現,1種基因變異深深影響人類的生理時鐘,甚至可以預測1個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刻死亡。
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發現最終能用來決定心臟和中風病患應在何時服藥,以達到最佳效果,或醫院病患在何時應特別密切觀察。
哈佛醫學院附屬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DMC)的研究人員觀察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病程時,意外發現這組基因變異。
他們觀察1200名65歲健康銀髮族的睡眠狀態,也對這些民眾進行年度神經和精神病評估。
根據哈佛醫學院書面聲明,這種基因一般有3種可能的核?酸組合(核?酸是DNA的4種分子建構模塊),分別是A-A型、G-G型和A-G型。
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醫師塞波(CliffordSaper)在聲明中說:「這種特定的基因組合幾乎影響所有人的入睡和醒來的模式。」
「這種基因組合影響深遠,A-A型基因形式的人總是比G-G型早起約1小時,A-G型則恰好介於兩者之間。」
不僅如此,隨著部份參與實驗的銀髮族辭世,研究人員發現,同樣基因組合的受測者,死亡時間傾向落在特定時辰,因此基因組合似乎能預測死亡時間。如基因組合為A-A型和A-G型的人傾向在接近上午11時死亡,G-G型則傾向接近晚間6時辭世。
塞波說:「所以,真的有基因可以預測1個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麼時間死亡。還好不是預測哪一天,而是一天中的什麼時刻。」
研究人員認為,造成這項結果的可能原因是,當死亡迫近,人類的身體會回到更自然、符合晝夜節奏的狀態,而不是人類因為與他人互動而建立的作息時間。
※ 相關報導:
* 驗孕棒 可用來測試睪丸癌?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5352
為什麼驗孕棒,可以測出年輕男子的睪丸癌?原來是驗孕棒,用來測試懷孕與否的指標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簡稱β-hCG,β-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也是睪丸癌的腫瘤指標之一。
◆ 住熱帶地區 平均早死7.7年
【Upaper╱中央社】2012.11.20
19日發表的全球性研究計畫的首批結果顯示,熱帶地區居民,很可能會比其他地區居民早死7年以上。
橫跨12個國家共13個機構參與的「熱帶地區狀態」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熱帶地區居住人口2010年的預期平均壽命為64.4歲。
這意味著比起其他非熱帶地區,平均壽命減少了7.7歲;這項研究由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倡議。
研究顯示,熱帶地區整體死亡率會受到疾病、衝突、貧窮和糧食供應不穩等影響;而對社會服務的投資,例如健康和教育,以及用水取得、衛生設備和醫療技術等,也都是重要因素。
根據報告,非洲中部及南部的成人死亡率最高,每1000名超過15歲居民,就有377人活不過60歲。
相較於整個熱帶地區,每1000人有240人在60歲前死亡,而在全球其他地區,則為每1000人僅154人壽命不超過60歲。
※ 相關報導:
* 冬季癢惱人 小腿雪花片片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5327
冬季癢,又稱為缺脂性皮膚炎,是秋冬季節常見的皮膚問題。主要症狀是身體特定部位搔癢,特別是小腿,有時在上肢或背部、腹部,至為惱人....中醫治療冬季癢著重內用和外服,針對不同四種證型的患者,進行調理。
◆ 何不推醫療強制險?
【林志潔】2012-11-20 中國時報
今年初起,關於醫師減輕刑事責任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筆者應邀參與數場公聽會,皆感受氣氛緊繃火爆,病患權益、醫療專業與司法審查間,矛盾衝突不斷。
醫界以:幾個重要科別涉訟風險最高,沒有醫師願意投身內外婦兒麻醉,造成醫院五大皆空為由,力主修改刑法主觀構成要件,提高起訴醫師的門檻;但病患權益團體與司法機構,認為目前醫病雙方權力結構仍不平等,在欠缺醫療糾紛保險以及醫療資訊取得困難的情況下,率爾對醫師族群做出刑事責任的特別減輕規定,有所不當。
作為刑法學者,筆者澄清幾項觀念:首先,醫界團體不斷以「美國不以刑事起訴醫師」且「德國和日本都有重大過失規定,我國刑法卻無」,作為修改醫師責任、將之限定於「必須重大過失才負責」為由,以筆者對這三國法規的認識,醫師團體對外國法的見解恐怕有誤。
依照美國模範刑法典,其在犯罪人的主觀要件定義上,並沒有所謂「重大」(gross)過失的存在,只有規定「輕率」(recklessly)和「疏忽」(negligently),將「輕率」翻譯成重大,實屬誤譯,且針對致死的生命法益的侵害,主觀構成要件即使僅達到「疏忽」程度,也要受罰。
此外,美國醫師受刑事訴追不在少數,包括不作為致死、違法加工安樂死、醫療保險詐欺、醫療過失致死(如輸錯血、開刀開錯部位)等等,不勝枚舉。況且在美國刑法上,醫院本身可成為刑事被告,所以檢察官可能起訴的是醫院而不是醫師。再者,美國有強制醫療責任險制度,一有醫療糾紛,民眾不必擔心拿不到賠償。事實上,世界醫學先進國家,包括許多有全民健保國家,多有醫療強制責任險制度。醫界力主世界各國不以刑事起訴醫師,為何不用同樣力道來推動世界普遍存在的醫療強制責任險?
至於日本刑法的重大過失概念,重點是加重行為人的刑罰,亦即,如果法律上有處罰過失之規定,行為人符合一般過失就要負擔刑事責任,但若過失態樣非常重大時,可加重刑罰;而德國刑法三百四十五條的公務員濫權行為,本要處罰者為故意,但立法者認為,行為人主觀不法若已達到重大過失,也具備了可責性,所以在分則上特別規定若是重大過失也要罰,兩國皆無所謂「醫師必須達到重大過失程度才須負責」的立法。
我國司法在處理醫療糾紛上,固有其需要檢討之處,如:醫療常規的定義不明、醫事審議委員會不受交互詰問的機關鑑定現象、司法對醫療糾紛賠償額度的見解等,需要通盤檢討。但醫界長期推動去刑化之所以難以成功,跟推動策略上方向有誤,過於強調片面資訊,把不相干的事情扯在一起,也難辭其咎。
事實上,醫療美容和整型案件涉訟紛爭從未間斷,國內亦不乏整型名醫遭起訴或判刑案例,但這卻完全無法阻止前仆後繼投入醫美行列的醫師們!顯見五大皆空的問題在於:五大科的工作辛苦,醫療風險高,但健保卻給付太低,而醫美雖也有風險,但相對利潤豐厚,試問:開一顆心臟與開一次雙眼皮等價,有誰願意投身開一顆心臟的領域呢?
筆者並不敵視醫師,也欽佩勤奮辛勞的醫師。但醫療訴訟的刑事化,根源仍在於醫病間取得資訊的不對等,病患除訴訟外,別無他途可了解真相。五大皆空問題在於健保「以有限要保無限」,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所致。因此,請不要再把矛頭指向司法,改變醫療法的責任規定,無助於醫師回流五大科,請衛生署好好檢討醫療政策與醫病關係,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作者曾任律師,現為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 相關報導:
* 楊志良/五大皆空 錯誤診斷下錯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5328
....就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所言,台灣健保的主要問題是投入不足,因此提高對健保的投入確有必要,也應依醫師心力與時間的投入調整支付標準表(健保局在6、7年前做過一次,目前因時空及醫學進步也應重做一次)。
但如此是否一定會增加醫事人力及提升照護品質?以護理人力而言,衛生署自民國98年迄今,共撥付護理專款達47億之多,但護理人力改善甚微,原因何在?錢到哪裡去了?
道理很簡單,健保係將醫療費用支付給醫院,而非直接付給醫療人員,醫院必須重新分配,除了支付醫師薪資外,還要分配若干給水電空調、設備折舊、掛號批價、行政管理等。
醫院從來不是完全依健保支付標準付給醫師薪資。因此五大科支付標準提高了,但醫院是否提高對這些科的待遇及執業環境則是另一件事。
....附表是衛生署公布民國98及99兩個年度財團法人醫院的結餘,從較小規模的數千萬至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醫院難道沒有能力調高這些科的薪資水準及工作條件?
* 學者:醫院消防等級應提高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7510478.shtml
亞東醫院昨凌晨火警,專家指出,依規定磁振造影室須設偵煙器,但不能設灑水器,只能放滅火器,國外做法只放二氧化碳滅火器。....另外,醫院評鑑已納入夜間人力配置,希望醫院要按應變計畫。衛生署也已發函醫院協會和地方衛生局,要求各醫院檢查高階儀器消防安全。
衛生署:克流感尚未發現抗藥性
中央社 2012-11-21
中研院團隊研發簡易克流感抗藥性檢測方式,衛生署今天表示,克流感對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都有效,尚未發現有抗藥性。
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基因體研究中心和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方俊民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簡易檢測機制,透過化學探針、流感藥物和病毒株的產生反應作用,判斷病毒是否具有抗藥性。
研究團隊表示,這個檢測可用肉眼快速辨識,還可進一步結合基因體中心的醣晶片陣列技術,決定流感病毒類型,分辨人類流感與禽流感病毒。而研究團隊透過探針檢測也發現,2008年後期的季節性流感病毒和2009年許多泛流感病毒,都已對克流感有抗藥性。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自今年初至今監測情況,共檢測600到700株流感病毒,並發現克流感對這些病毒都是有效。
周志浩說,中研院研究所使用的病毒株是2008年與2009年初時的H1N1,當時的H1N1對克流感具有抗藥性,不過2009年時新的H1N1出現取代舊的病毒株,目前新的H1N1病毒對克流感是敏感的。
他請民眾放心,同時提醒民眾在流感高峰期來臨前儘早接種流感疫苗,以提高保護力。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情況是成人劑型接種率是90.8%、幼兒劑型接種率是54%。
◆ 全球首例╱iPS再造視網膜 日將啟動臨床研究
自由 2012.11.21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全球首例的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臨床研究,明年很可能在日本啟動。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提出的一項iPS細胞再造視網膜的臨床研究計畫,最近已獲內部倫理審查委員會初審通過,最快會在今年內向厚生勞動省提出申請,若獲許可將著手進行6例臨床研究。
造福黃斑變性症患者
這次提出的臨床研究計畫,主要對象為罹患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症的患者,這項病變是導致50歲以上人口視力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黃斑變性造成患者無法或難以識別正面的物體。臨床研究以患者皮膚細胞製成iPS細胞,然後培養出視網膜中的「視網膜上皮細胞」,製成一片薄膜後移植到患者的視網膜上,再造視網膜。預定進行的臨床案例約6例左右。
理研內部的倫理審查委員會19日通過這項研究計畫案,預定21日送交共同研究機構尖端醫療中心倫理委員會複審,若獲通過將於今年內向厚勞省正式提出申請。一旦政府通過,日本將進行全球首例的iPS細胞臨床研究,最快可望在明年啟動。
日本媒體報導,iPS細胞移植最大的風險,就是導致癌病變。由於眼睛的細胞組織不易出現癌病變,這是這次再造視網膜臨床研究可以比其他項目較快推展的主因。
事實上,在iPS細胞之父山中伸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後,日本iPS細胞學界就像注入一劑強心針,各方研究均有所進展。慶應大學福田惠一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日前也在美國「細胞幹細胞」期刊電子版發表新的iPS細胞培養心肌細胞的方法,以乳酸抽取的成分代替葡萄糖當做培養液,得以大量製造心肌細胞,純度也達到99%,而且因為沒有混入其他不需要的細胞,罹癌風險也相對降低。
◆ 補充保費/民眾作帳 衛署:能收多少沒把握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11.21
健保補充保險費新制尚未上路,就陸續出現定存族「拆單潮」、月租改周租、民間企業提前發放年終獎金等,規避補充保費支出。衛生署坦承,明年補充保費究竟能收多少,也沒啥把握。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將邀請衛生署長邱文達就「健保補充保險費扣取及繳納辦法」詢答。健保法規定,超過投保金額四倍的高額獎金,以及兼職、執行業務收入、股利、利息、租金收入單筆超過一定金額,需按百分之二的費率扣繳補充保費。衛署原本設定起徵門檻是兩千元,但由於民意反彈及廣大的定存族爆發「拆單潮」,從兩千元調高為五千元。
衛生署副署長戴桂英預估,原本從民眾與雇主雙方所繳的補充保費,一年約有兩百億元,但隨著扣繳門檻提高,加上明年景氣及股票行情難以預估,加上定存拆單或其他合法的避費行為,「這些因素錯綜複雜,是否能達到收取補充保費的目標,確實增加許多變數」。
中央健保局前總經理(現稱局長)朱澤民也說,健保實際收到的補充保費恐怕遠低於預期,最後只落個「勞民傷財」的結果。
※「家戶總所得制」有這麼難嗎?相關報導:
* 誰殺了家戶總所得版本的二代健保?
http://talk.news.pts.org.tw/2011/01/blog-post_05.html
http://blog.udn.com/atman/4791801
....用家戶總所得再加計眷口數,既考量了家庭總經濟情況,刧富濟貧,又將醫療資源消耗的參數納入,是學理上較公平的模型。可是,一個月前大家把焦點放在一個小黑症上(無收入設算保費),結果吵到大毒瘤(以薪資核算保費)割不掉,大家一定會說那並不是他們希望的結果。
* 躲補充保費 房東月租改「周租」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513051.shtml
明年二代健保上路,每筆房租逾五千元就要扣繳百分之二的補充保險費;部分房東已開始與承租的公司、行號重新簽訂租賃契約,拆月租為周租,降低每筆租金收入。形成繼銀行定存族「拆單潮」之後,另一個規避健保補充保費的「奇招」。
* 身心障新制鑑定塞車 可辦展延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2112100340.html
以往申請身心障礙手冊鑑定只需由專科醫師一人評估即可,七月十一日新制實施改為兩階段,由於申請量暴增,加上部分醫院人手不足,造成鑑定大塞車,有人排到明年一月,與下月將到期手冊銜接不及,由於關係到生活津貼補助,民眾抱怨連連;高市府社會局表示,來不及鑑定民眾可展延兩個月。
◆ 錯誤用藥觀念 安眠藥+酒最常見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1/21
有些人很難入眠,在睡前習慣喝點酒,或是吃些安眠藥物,不過,藥師提醒,酒精會延緩鎮靜安眠藥物的代謝,並加重藥效,就有一名中年男子因此出現假性中風,口齒不清、手腳不協調,而緊急送醫。
衛生署上午公布國人用藥觀念調查,在民眾常犯藥物與食物交互作用的錯誤中,以鎮靜安眠藥物與酒精併服,最為常見,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李蜀平強調,用藥要正確,身體才會健康。
為了瞭解國人用藥觀念,衛生署派員訪查國內1078名社區健保藥師,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最常見的錯誤用藥觀念為自行調整藥品的劑量或停藥。其次為將藥物推薦給身旁的好友、服藥時間錯誤、忘記定時服藥。
最讓藥師擔心的是,許多民眾不瞭解藥物與食物併用,恐將帶來嚴重後遺症。健保藥師沈采穎表示,曾遇過一名有失眠困擾的男性睡前吃安眠藥,又喝酒,結果一天晚上突然中風,被家人送至急診室。
沈采穎表示,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都有高血壓問題,必須天天服用降血壓藥物,但有人卻在服用降血壓藥品後,立即吃了葡萄柚,或是飲用葡萄柚汁,以致出現血壓降得太低,身體不適。
「生病看醫師、用藥問藥師!」李蜀平理事長指出,社區健保藥局不僅只是方便民眾購買成藥,藥師更扮演著重要用藥觀念諮詢角色,可以為民眾的用藥安全加強把關。
上班累、性慾低… 40歲就更年期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2/11/22
一名40歲男性上班族最近總覺得無精打采,白天打瞌睡、晚上回家只想癱在沙發上看電視,放假也提不起勁陪家人出遊,但他認為是工作太累不以為意,直到連晚上「房事」也受影響,才到泌尿科門診檢查。醫師抽血發現,男子睪固酮濃度偏低,上述「初老」症狀,都是提早進入「更年期」的症狀!
另一名60歲的外商公司高級主管,除工作提不起勁,平坦小腹冒出鮪魚肚,還陸續出現攝護腺肥大、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檢查確認是更年期症狀,他決定接受睪固酮補充治療,一年後所有症狀消失,不但瘦下5公斤,也更有活力,「好像年輕10歲!」
高雄市大同醫院泌尿科醫師蔡嘉駿表示,女性更年期可從生理期變化明顯判別,但男性更年期難被發現,許多男性因為三高、情緒或性功能障礙等問題求診,才進一步透過睪固酮濃度檢測發現更年期的臨床表徵。
蔡嘉駿指出,男性睪固酮分泌高峰期到30歲會達到最高峰,40歲之後每年以1%濃度下降,當睪固酮濃度低於346ng/dl,便可能出現變胖、三高、性功能低落、情緒沮喪等問題,但許多5、60歲男性都當成老化正常現象,拖到身體其他部份也開始出狀況了,才接受睪固酮補充治療,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改善。
蔡嘉駿說,有的男性體內睪固酮直到70歲都還可正常分泌,根本不覺得有更年期存在,但有人在40歲後就分泌不足,需透過運動、減重或經醫師評估定期補充賀爾蒙治療。建議男性40、50歲後就可使用聖路易量表自我評估,若有三項以上症狀,或有性慾降低、勃起障礙等症狀,應就醫接受檢查。
◆ 吃太飽胃腸負擔大 容易口氣差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2/11/21
經常吃太飽,胃腸負擔大,容易口臭。中醫師陳曉萱指出,除口臭外,還容易干擾睡眠、消化不良、過重;而煙、酒、咖啡也常會影響胃酸分泌及賁門功能;高脂、高熱量的食物更會明顯減慢胃排空。
天冷時許多民眾攝取較多油炸、燒烤、麻辣鍋及酒等辛辣厚味,一旦上火也容易口臭。建議可選性味偏於清涼退火的蓮藕、絲瓜、冬瓜、白蘿蔔、大白菜、綠豆、薏仁等,有助於清解體內火氣與濕氣。日常生活裡改善口臭的方法包含少吃甜、油膩、炸、辛辣等刺激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中醫認為,蔬果得照自己的體質特性來挑選,口乾舌燥,脈快或較有力者,過食燥熱食物如油炸麻辣等食物,可能更容易出現口乾口臭、心煩、小便深黃量少、排便乾硬的情形,此時燥熱食物少碰為佳。偏肥胖壯實,零食不離口、排便不順暢,伴隨口臭有火氣,中醫稱為胃熱。中醫師指出,體質調理時,這類民眾大都需考慮由醫師處方瀉胃熱的傳統方劑。
◆ 病毒抗克流感? 試片沾鼻涕兩小時分曉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2012/11/22
未來感冒就醫,醫生也許可以用「流感病毒試片」,沾上病人的唾液或是鼻涕,確認病人身上的流感病毒的抗藥性,來決定適合的感冒藥。
中研院團隊針對流感藥物「克流感」開發偵測系統,能在兩小時內辨識流感病毒是否對克流感有抗藥性,未來期望能在十五分鐘內就得到結果,發展出類似「驗孕片」的流感抗藥性試片。
該研究由中研院長翁啟惠、基因體中心與台大化學系合聘教授方俊民共同主持。
方俊民表示,研究團隊向疾管局調來一百三十八個流感病毒檢體分析,發現二○○五至二○○八年之間,流感病毒對克流感都沒什麼抗藥性,也就是克流感對抑制病毒有效;但是,二○○八至二○○九年,流感病毒對克流感的抗藥性明顯提高,克流感的效用可能少了一百倍。
方俊民說,目前廣泛用於治療流感的藥物有口服的克流感及噴氣吸入式「瑞樂莎」,其中又以口服的克流感使用最多。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得知病毒對克流感有抗藥性,醫師就可以改用第二線藥物瑞樂莎,讓病人得到較好的療效。
研究團隊指出,目前在尋找合作夥伴,還未正式商轉,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美國醫藥化學期刊其德國期刊Angewandte Chemie。
除了中研院團隊,疾病管制局、國防醫學院教授胡幼圃、中裕新藥公司及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教授E. Bart Tarbet都參與這項研究。
肉鬆致癌? 食藥局:多蔬果運動、少吃加工
中廣新聞/吳佩臻 2012-11-23
台中榮總直腸科主任王輝明日前在演講時指出,國人愛吃的「肉鬆」中含有致癌物質「異環胺」,容易造成大腸直腸癌發生,不僅消費者恐慌,更引發肉鬆業者的抗議。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異環胺」是肉類等高蛋白質食品經過高溫烹調後會正常產生之物質,臨床研究顯示,長期大量攝食可能增加腸癌、乳癌等癌症的發生機率,不過,造成癌症的成因很多,不會只因攝取單一食品而導致,民眾不必因此特別戒吃某種食物。
食藥局強調,攝取蔬果、多運動、減少過度加工之食品,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預防癌症的不二法門。
※ 相關報導:
* 肉鬆含「異環胺」多 吃多易罹癌?-民視新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BfkmyGKq3c
* 20年前研究「肉鬆」恐致癌? 學者:單一研究數據不準
http://www.nownews.com/2012/11/22/11867-2875641.htm?ModPagespeed=noscript
經調查後發現,影片是20年前林口長庚發表的研究,針對大腸癌患者調查,發現他們最愛吃的食物是肉鬆,因為紅肉類在高溫120度中烘烤、油炸,很容易產生「異環胺」。有教授質疑這樣的說法,他認為「吃肉的量才是主要原因,早上給病患稀飯配肉鬆當然好,這樣調查出來的數據根本不準。」
* 體重控制-澱粉美食暗藏油脂 健康甩油藥安全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00302/112012112200069.html
下午茶、蛋糕、麵包等可口精緻甜點讓許多女性難以抗拒,但可別以為蛋糕、餅乾分量小,多吃幾片也無妨,當心這些都是秀色可餐的「肥胖陷阱」。事實上,許多烘培業者為了讓食物更美味,通常會加入大量的油脂、鹽分與糖分,家庭醫學專科醫師姜林文庭說,一般而言,鬆餅含油量約10%以上,蛋糕含油量更有20%以上,若再加上內餡、鮮奶油,更為這些糕餅點心添加了驚人的隱形熱量。
◆ 男性長期吃素 更年期恐提早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1/23
一般認為吃素比較清心寡欲,不過泌尿科醫師發現,男性長期吃素,可能提早出現男性更年期症狀。就有30多歲男性因情緒不穩定、沮喪憂鬱、熱潮紅、心悸、盜汗等問題就診,被確診為男性更年期,而原因竟是飲食習慣引起。
臨床顯示,男性更年期發生時間比女性晚10年左右,出現不適症狀的比率遠低於女性,僅約三成40歲至70歲的男性會有臨床症狀。
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出家人長期吃素,睪固酮濃度確實比一般男性低。如果更年期症狀不明顯或不覺得困擾,其實可以不接受治療。國內吃素人口越來越多,他曾經收治多名30多歲即出現男性更年期症狀的個案,經過抽血檢測睪固酮濃度,發現睪固酮明顯不足。
他解釋,大部分食物中都有促進睪固酮合成的原料,但如果純素食,這方面原料會攝取不足,長期下來會影響體內睪固酮分泌,導致男性荷爾蒙下降。
為免吃素導致男性更年期提早出現,陳煜建議,從小吃素的男性平時應該多吃堅果及奶製品、豆製品,補充製造睪固酮的原料,延緩老化速度。
陳煜提醒,壓力是導致男性更年期提早報到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想提早老化,應改善生活習性,找出紓解壓力的管道。如果更年期症狀嚴重、睪固酮濃度低於標準,就應考慮接受藥物治療。
陳煜建議,除了藥物治療,平常可多吃紅肉、堅果、帶殼蝦蟹、蚵仔、生蠔等,紓壓減少生活壓力,可改善症狀。
※ 相關報導:
* 中年男失眠 小心更年期報到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5996
長庚醫院在兩、三年前成立「男性健康聯合門診」,由中醫、泌尿科、精神科等專科醫師共同看診,迄今累積上千名個案,其中男性更年期患者人數最多。研究人員分析231名男性更年期患者,發現平均年齡為46.1歲,經比對「男性老化臨床症狀評量」、貝氏憂鬱及焦慮量表等自評分數,發現在眾多症狀表現項目中,失眠與男性更年期關係最密切。
◆ 推拿刮痧、中草藥飲 納管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2/11/23
衛生署將擬認證、登記制度,管理推拿、刮痧、按摩等民俗調理,以及市售中草藥飲品,最快明年元旦上路。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表示,民俗調理將納入明年成立的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管理。台灣約有廿萬從事民俗療法人員,包括傳統整復推拿、按摩、拔罐、整脊、刀療法、撞牆功、刮痧等,衛生署會先界定民俗調理範圍,再開放認證。
預計第一波開放傳統整復推拿人員,其次為全身按摩、足體按摩,再接著是刮痧、拔罐。
此外,青草茶、苦茶等中草藥飲料,常宣稱消除疲勞、清熱退火、健胃整腸,但安全無人把關,衛生署預計明年起管理。
※ 相關報導:
* 不管有無醫療行為// 民俗調理 衛署全都納管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23/today-t3.htm
民俗調理糾紛不管是否涉及醫療行為,今後都將由衛生署納管,即使業者以「未宣稱療效」規避責任,消費者仍可直接向地方衛生機關申訴。
....衛生署認定的民俗調理行為包含:傳統整復推拿、按摩、指壓、刮痧、腳底按摩、拔罐、民間習用的外敷膏藥、草藥或藥洗。至於民眾到宮廟求香灰、喝符水或收驚,衛生署醫事處簡任視察周道君說,這些通常都視為民俗或宗教行為;但如果香灰加了西藥,或收驚宣稱能治病,衛生機關就會介入管理。
◆ 賣管制藥「史蒂諾斯」 藥局勾結醫師詐健保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梁雅雯/連線報導】2012.11.23
台南地檢署與健保局調查經營藥局的黃崇烈與診所及醫院醫師勾結,涉嫌A健保費,並在他經營的吉利藥局查出五千多顆管制藥品史蒂諾斯膜衣錠,昨天聲請羈押黃與嘉義崇安診所醫師許榮哲獲准,署立嘉義醫院三名醫師也涉案,訊後分以十萬元交保候傳。
台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曾昭愷表示,史蒂諾斯是助眠劑,屬第四級毒品,健保藥價每粒四元,由於是管制藥品且助眠效果好,市場需求殷,黑市價格每粒八十元至一百二十元。
檢方懷疑是黃與醫師聯手,以不實處方箋取得藥品,再高價販售給民眾,牟取暴利,將擴大追查流向。
檢方查出,黃崇烈三年來已取得管制藥品史蒂諾斯、柔眠約五萬八千多顆,並涉嫌高價販售給未取得醫師處方箋的民眾,嚴重危害用藥安全;署嘉胡姓、鄭姓、陳姓等三名醫師與許榮哲、黃崇烈三年多來詐領健保一千三百餘萬元,其中黃A了一千一百萬元。
胡姓、鄭姓、陳姓三名醫師三人都坦承偽造不實就診病歷紀錄,供稱因礙於人情才這麼做。署嘉昨天聲明表示,涉案醫師其中兩人離職,將配合司法單位調查,對現職的陳姓醫師,院方今年三月已發現主動調查,並召開會議懲處。
台南地檢署、健保局南區業務組上月間接獲檢舉,指嘉義縣水上鄉的崇安診所、署立嘉義醫院部分醫師勾結部分藥局「假看診、真詐財」,展開調查。
經追查發現,經營吉利、大展藥局的黃崇烈從九十八年元月至今年六月間,以刷健保卡換維骨力等常備藥品引誘民眾交付健保卡,黃再交付醫師製作不實病歷,盜刷健保卡,詐領健保費用。但黃與許都否認有不法行為。
◆ 健保「藥」改革 處方真有對症?
【聯合報╱朱宗友/藥師(桃縣龜山)】2012.11.23
台灣一年丟棄藥品,相當於五棟台北一○一大樓高度。健保局開出嚴審的改革處方,是否真能對症下藥呢?以筆者這幾年經驗與觀察,還有三個關鍵問題待處理:
首先,雖健保將加強對五種藥以上的處方審查,必須先提防醫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告知民眾健保規定只能開五種藥,並半強迫要民眾多付錢自費買其他藥。結果是民眾照樣拿這麼多種藥,還得多付錢。建議應同步要求醫療院所,同步申報自費藥品內容給健保局,來審查與防堵可能的濫開藥漏洞。
其次,健保查到病人在不同院所重複用藥時,如果是第二家院所沒查看健保卡紀錄而重複開藥,既浪費健保資源還可能造成藥害,當然應核扣並加罰則。但有更多是醫師開藥後,未確實登錄於病人的健保卡內,導致其他院所無從查核而重複開藥時,也應扣罰前家院所藥費才合理。健保也應設計對社區健保藥局的獎懲機制,強化藥師發現病人同時持有多張重複處方問題時,應通報並幫忙聯繫醫師調整用藥。
最後,因為台灣多未採用有完整原廠包裝給藥,沒有清楚藥品保存期限,民眾有些藥沒吃完卻不敢吃,因搞不清楚效期,只好丟棄或請醫師重開。
舒國治:養生小言
【聯合報╱舒國治】2012.11.25
台灣社會文明進展甚速,人於外界五花八門事態極易關注,於自己區區一小身體常顯漠視,惜哉。且來說說養生之要。
一、時時保暖與保軟──早上一起床,喝兩大杯溫開水,然後在客廳中走動幾分鐘,是為「暖機」。此吾友王君的獨絕妙招。乃一夜睡下來,人因少動,不免僵了,故醒後,最宜暖它,則血管與各臟腑可開始優良運作。
至若保軟,人身體若夠軟,則狀況好。硬,則老化。經絡有彈性,則體健;反之,則體衰。柔軟之道無他,時時令血氣通暢,時時令筋骨伸展也。
二、不宜一大早吃生冷──有人前夜將生菜沙拉先冰進冰箱,一早匆忙中吃生機的青色葉菜、有機水果,視之為健康。但寒氣攝入,留躲體內深處,臟器與其條絡,乍受寒侵,急急縮起,日後壞處太多。
三、要多擁有呼出大氣的時機──人用力將大便解出時,這當兒,立即呼出好幾口大氣,痛快極了。此種大口之氣,會急於呼出,乃說明體內產生推陳出新之作用。大便離開腹腸,腹內餘裕頓時多了,則自然等著新氣填入。呼出大氣,也常是內臟收縮至最小時而後可再開展納新。故呼氣綿長,最養腹內臟器、管線、條理,令諸多系統皆獲得抖振與撥彈,逐漸令它們一絲絲的各司其職。這本也是氣功原理,然我等尋常人只需多注意把氣呼長便已甚受用矣。
四、要為大便留時間──當今世界如此重視吃,處處電視談吃,可見吃之要緊。然而吃是上游,下游亦極要緊,便是拉。大便是將你前日所食與體內原本代謝釋出的廢除細胞排出的結合物,故而將此結合物愈完整的排出,身體愈健康。一趟好的大便,其實是一件治療身心的療程。要把做大便當成是做作品;倘沒做好,做溏了,做稀了,便是失去了一次珍貴的治療良機。
好的大便,也在於好的食物。濃稠的稀飯,配一個半熟荷包蛋,就著兩三顆醃的糖蒜,再有一小碟燒得軟腴的滷白菜,這類教你吃來滋味豐美、不燥不寒又極易下口、極易入腹的飯菜,同時你心裏又欣喜於它,便是好食物。常常吃下喜歡的食物,則好的大便次日可期。
據說為了一早大得成便,許多人晚上絕不吃消夜。何也?乃腹中停止進食的時間愈充足,則十或十幾小時後的大便愈能順利完成。佛家弟子習謂的「過午不時」,當然於大便也是極佳的功法。
五、不令脊椎乾澀,不令齒根動搖──人在年少氣盛時奮鬥拚事業,菸酒無度、熬夜不眠,往往在五、六十歲呈現於脊椎的枯偏畸脆上。另有人在四十歲上下,忽的一下,牙齒掉落一兩顆,何也?常是連續一段時期憂思過深、養息又不足,甚至有的是傷於感情,或是挫於事業,皆在自己沒有警惕下,迸的一下發生了。
六、身體的熱度,是天生治病良藥──台灣又熱又濕,太多百姓極嗜冷氣,有的人終日在冷氣口下,豈非永處「寒冰掌」之侵襲?許多病要癒,常是因熱度在身體發動諸多能量,或殺菌或運送養分,而令人或出汗或通氣或生出力道而致病癒。
用手互搓得熱,以之熨腰,或以之摩挲腳底,原是古來醫法。大口呼吸,令脖子紅熱,不久臉上出汗,鼻也通了,頭也不脹了。
熱度可以治病(流汗只是其表現)。呼吸可以治病。放鬆可治病。人靜止不動可治病。心靜止不思最可治病。
(作者為作家)
※ 相關報導:
* 肉鬆致癌? 醫師:減少攝取即可
http://www.udn.com/2012/11/24/NEWS/HEALTH/HEA1/7520524.shtml
林杰樑說,高溫烹調食物產生的致癌物其實很多,但最為人知的就是異環胺;不過,他認為不必那麼恐慌,只要多吃蔬果類,一周吃肉鬆一兩次也無礙。此外,吃燒烤、油炸食物時,應搭配大量蔬菜,可減少細胞染色體傷害,尤其多吃高纖食物,「有助排便,減少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吸收」。
* 苦藤熬藥當茶喝 護肝不成指數飆更高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24/today-health1.htm
「2012國際中毒診斷與救治研討會」昨日在北榮召開,北榮毒物科主治醫師吳明玲表示,苦藤又名寬莖藤,可清熱解毒、袪風除濕及舒筋活絡,主治筋骨痛、跌打損傷、感冒、肺炎、無明腫痛及保肝,過去苦藤均無中毒相關報告,但近年來,北榮已經收治到4名服用苦藤中毒的案例。
◆ 耳垢濕油、腋下出汗 有狐臭怕出門
文/魏嘉宏 2012.11.24 自由
28歲張小姐多年來因為耳垢又多、又濕、又油,常看耳鼻喉科醫師。這幾年,腋下出汗的情形變得更嚴重。令她更不好意思的是,除了發現腋下衣服的位置常出現洗不掉的黃色汗漬,朋友私下會提醒她,腋下有味道,讓張小姐變得更不敢出門,甚至出現社交恐懼症需要看心理醫師。
微創旋轉刀手術 明顯改善
其實張小姐是患了頂漿汗腺臭汗(狐臭)症。和張小姐仔細討論後,她接受了雙側腋下小切口「微創旋轉刀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除了腋臭明顯改善,連原本腋下出汗的情形也減少。
人體的汗腺有兩種:小汗腺及大汗腺(又稱頂漿腺)。小汗腺佔了汗腺9成以上,主要負責排汗,分佈於人體大部分的皮膚。相反地,頂漿腺和體味有關,分佈的區域比較侷限,只在腋下、生殖器、乳房、外耳道和眼周。
因為腋臭成因是頂漿腺過於發達,所以患者常常會合併油耳垢的困擾。事實上,腋下過度孳生的細菌也是產生腋臭的原因之一,桿狀桿菌分解頂漿腺的分泌物後,會產生不好聞的氨氣和脂肪酸。
有趣的是,吸引異性的費洛蒙也被認為和頂漿腺有關,相較之下,腋臭卻不那麼吸引人。另外,患有多汗症(小汗腺過度分泌)的人雖然不一定會同時合併臭汗症(頂漿腺過度分泌),但是學者大多認為兩者是相關的。
治療腋臭的方法可分為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內科治療方法有勤換衣物、止汗劑、肉毒桿菌注射。止汗劑只能治標,但不能治本,可是費用便宜且方便使用;肉毒桿菌須每年重複施打,但效果不錯;外科手術方法有雷射燒灼和旋轉刀刮除術。
雷射的修護期比一般腋臭手術來得短,傷口較小,但是比較容易復發;旋轉刀刮除術恢復期較長,需用大紗布固定,但復發率低,病患滿意度高。
腋臭症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是對於心理層面的影響卻很大。建議有相關問題的患者可以找合格的皮膚科醫師做仔細的評估與討論,早日擺脫令人聞之色變的「臭名」。(作者為林口、台北、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國家級兒童醫院 立委催生
【聯合報╱記者李昭安、鄭宏斌/台北報導】2012.11.24
多位朝野立委、兒童及青少年健康聯盟昨天指出,與各工業先進國家相比,近五年來,台灣一至九歲的嬰幼兒童死亡率排名高居第二,「甚至比日本高兩倍」;政府應盡速成立有研究能力的「國家級醫學中心」,共同守護「我們的傳家寶」。
兒童及青少年健康聯盟總召呂鴻基說,根據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呂宗學的研究,二○一○年台灣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四點二。
根據這分研究,台灣嬰幼兒死亡最大原因為「事故與傷害」,其次為「慢性病與癌症」、「畸型」等,但因無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尚無法得知為何這些因素會是嬰幼兒死亡最大殺手。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吳美環說,日本國家級兒童醫院從去年起,展開一項長達廿年的研究計畫,透過臍帶血研究,長期追蹤十萬名新生兒成長的健康狀況,作為治療兒童疾病的依據,以降低兒童死亡率。
呂鴻基與吳美環呼籲,政府應盡快成立有研究能力的國家級兒童醫學中心;研究指出,每投資兒童醫學中心一元,醫療支出可因此節省三元,「絕不會是賠錢貨」。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說,行政院雖在一九九四年核定成立國家級兒童醫學中心計畫,但至今尚未成立。
田秋堇、趙天麟等立委皆表示,將力促國家級兒童醫學中心盡快成立。
※ 相關報導:
* 成立兒童醫院 衛署訂申請門檻
http://www.udn.com/2012/11/24/NEWS/HEALTH/HEA1/7520917.shtml
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也表示,未來將極力推動「兒童醫療守護神」制度,新生兒出生後,一歲之前都會有一名新生兒科醫師照護,就像是兒童家醫科一般,只要有問題就由固定醫師醫療。....申請設立兒童醫院的標準,包括:規模至少要有150床,具有內科、外科、放射科、麻醉科等四科;新大樓必須有獨立大門,一樓大廳必須專屬兒童醫院使用。
性行為 成人B肝傳染最大途徑
【聯合晚報╱許金川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2012.11.25
許金川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據統計,百分之七十的男人都有一次的婚外情!」吃早餐時,收音機播出這樣的消息。
老公得意地抬頭對老婆說:「我就是另外的百分之三十!」
想不到收音機繼續播出下面的消息:「至於其他的百分之三十都希望有一次以上的婚外情!」
肝炎病毒病患之中B、C及D型肝炎是經由血液及體液傳染的。據統計,性行為是成人傳染B型肝炎的最大途徑。
B肝病毒經由皮膚粘膜的傷口進入血液中及肝臟中,在裡面大量繁殖及複裂病毒的數量。病毒數越多,感染力越強。性行為,尤其婚外情越激烈,越容易有皮膚傷口或粘膜破皮,因此雙方血液內的病毒就容易傳染給對方。此時,如果另一方沒有抗體,就容易受到感染;反之,如果已經有了抗體,就不怕感染了。
幾年前有一家公司50幾歲的老闆,體檢時發現沒有B肝帶原及抗體,醫師問他要不要注射B肝疫苗,他說年紀那麼大了,還打什麼疫苗。沒想到,一年後他就因急性B型肝炎送醫,肝指數飆到2000多,拖了半年肝指數才回到正常。之後老婆明察暗訪,才知道老公是屬於後30%,不僅有小三,還有小四呢!
總而言之,凡是沒B肝帶原及抗體的國人,都要趕快去打B肝疫苗,有了抗體就不管你是百之之七十或是三十,都不用擔心受到B肝病毒的影響了!
許金川教授的專欄文章已集結出書,書名「遠離肝苦很簡單」,請洽肝病基金會或各大書店購買,另有「保肝冷笑話」App(iPhone及Android版)「保肝找查」App(iPhone),歡迎免費下載,讓您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保肝知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免費索閱。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您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 相關報導:
* 新型冠狀病毒 中東疑人傳人感染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21971.shtml
中東地區再增四名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重症病例,且出現家庭群聚感染,九月迄今,中東已出現六例,其中兩例死亡。疾病管制局提醒民眾,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人傳人,出國應小心。
* 專家:新冠病毒嚴重近禽流感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211250103-1.aspx
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袁國勇今天指出,現階段新型冠狀病毒病人,死亡率高達33%,嚴重性可以同H5N1禽流感病毒相比。
港大醫學院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說,目前已知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及卡達的全部6宗個案中,雖然有兩宗來自同一家庭,但未知他們是否曾一起接觸過野生動物,加上照顧受感染病人的醫護人員,也沒有被感染,因此現在沒有證據顯示病毒會人傳人,因此不須要提高警戒級別。
* 二天泡一次湯 她「火逼性紅斑」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21973.shtml
一名四十八歲職業婦女,熱愛泡溫泉,手腳出現網狀紅斑,持續兩個月不退,原來是接觸熱源過多,造成火逼性紅斑。醫師提醒,用烤爐、電暖爐、電毯,或筆記型電腦放腿上用,都要小心。
* 〈吃對了你也能瘦〉日本研究 果醋不含糖 有助瘦身喔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25/today-health5.htm
日本學者研究發現,將15到30西西的蘋果醋稀釋成500西西,分成兩份分別在早、晚餐後飲用,經過12週,在沒有改變飲食的情況下,受試者不僅平均體重減輕了一到兩公斤,連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也降低了20%。
◆ 避孕藥歸類非處方藥 學會支持
中央社 2012.11.25
買避孕藥是否該像買保險套一樣,不用處方箋即可到手?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已出面支持,讓避孕藥成為非處方藥品。
美網Technorati報導,讓避孕藥成為OTC(over the counter)成藥唯一的待決問題,就是它的價格。
某些較新品牌的避孕藥費用高昂,每年最多可上看1000美元。如果避孕藥成為非處方藥,美國保險業者便不需依據總統歐巴馬的新健保法來給付這方面的費用。
排除價格不談,以下是美國婦產科學會支持避孕藥成為免處方箋用藥的四大理由:
.安全:避孕藥被視為是非常安全的藥品,最嚴重的副作用是血栓風險,但十分罕見。事實上,妊娠期間和分娩過後的血栓風險,都比服用避孕藥來得高。
.副作用不常見:儘管避孕藥有著血栓這種重大副作用,也不該構成避孕藥不能成為非處方藥的理由。很多非處方藥都有嚴重副作用,比如阿斯匹靈(Aspirin)有可能胃出血或肝損壞的副作用,仍無礙它非處方藥地位。
.不難分辨風險因素:女性同胞若先前有血栓紀錄或抽菸,就不該服用避孕藥。高風險因素並不難分辨。
.事前不需做子宮頸抹片或骨盆腔檢查:儘管婦女必須定期做前述兩項檢查,並與醫師諮詢最恰當、最適合的避孕方法,但避孕藥用藥之前,無需先做子宮頸抹片或骨盆腔檢查。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已表示,願意與所有有興趣的廠商,討論讓避孕藥成為非處方藥的研究與數據。
※ 相關報導:
* 濃縮製劑中藥 明年首登陸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211250121-1.aspx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林煌今天表示,台灣濃縮製劑中藥明年可望首次登陸,以海峽西岸經濟區為試行據點。
黃林煌上午出席中華民國中醫藥學會今天舉行的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以及2012中醫藥學術研討會。
吸煙會腐蝕大腦
中廣新聞/夏明珠 2012-11-26
吸煙會腐蝕大腦,破壞記憶、學習與思考能力。
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千八百多位五十歲以上的人,發現高血壓、體重過重也對大腦有不利影響,只是傷害不像吸煙那麼嚴重。這項研究給人的忠告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只會傷害身體,也有害心智。
國王學院的研究團隊探討心臟病、中風和大腦健康程度間的關聯,八千多位受試者每隔四年,接受一次生活方式的問卷,反應測驗以及腦部檢查,前後做了三次。結果顯示,心臟病與中風機率,與認知力衰退有關,兩者成正比,吸煙者認知能力測驗的表現,普遍較差。吸煙會提高心臟病與中風機率,這是早就知道的,所以這兩項研究結論可以互為佐證。
老年人認知力退化的問題,愈來愈常見,嚴重的、甚至會影響生活能力,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要告訴大家,有哪些可能導致年紀大了之後認知力退化的危險因素,是可以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來預防的。
這篇論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老化研究期刊上。
※ 相關報導:
* 抽菸、熬夜 年紀輕輕就禿頭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6396
台灣25至65歲民眾,估計約有360萬人飽受禿頭困擾,且禿頭有年輕化趨勢。一名24歲的年輕男子,因為課業壓力大,加上雄性禿提早報到,頭髮稀疏宛如小小「電火球」,看起來像是中年大叔。為了治療禿頭,他嚐試多種偏方,掉髮仍持續惡化,最後花了15萬元接受植髮,才挽救禿頭危機。
◆ 壓力大?放鬆笑一笑 續航力更強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11/26
精神科醫師表示,現代人壓力大,透過紓壓小物可以轉換心情,讓人分享快樂因子,對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幫助。民眾適當紓壓也可助眠、抗憂鬱。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表示,市面上這些紓壓小物,有助於民眾將注意力「轉向」,轉移緊繃情緒,讓壓力釋放。藉由短時間大家笑一笑,討論工作以外的輕鬆話題,可暫時讓緊繃的神經獲得休息,面對接下來的工作可以更專心。
但他強調,這些紓壓方式都只是暫時的,讓人短暫遺忘不開心的感覺,放鬆心情,不能完全解除人的壓力。他建議,民眾不要害怕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仍是站出來面對問題、面對壓力並且解決它,才能一勞永逸,不讓不開心的情緒繼續累積。
李信謙說,現代人工作環境甚至住家都較擁擠、壓迫,市面上的紓壓小物既不占空間,又可隨心所欲擺放在任何位置,創意造型、文案令人捧腹大笑,笑過以後就可轉心念,更有力量面對接下來的考驗,是現代人方便的紓壓選擇。
但醫師建議,心情煩悶的人應該學習轉換心情,或者暫時離開所處環境。李信謙說,經濟不景氣,民眾心情很鬱卒,門診光是睡不好的人就多了不少,建議若要真正讓身心更健康,平時要作息正常、營養均衡,並且盡可能多運動,保持正向思考。當真的陷入難以自拔的情緒,不要排斥就醫,可尋求專科醫師協助。
※ 相關報導:
* 逾8成精神病患 不知自己皮膚有狀況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26/today-health2.htm
三總醫師吳百堯自己的哥哥就是精神科醫師,他們發現精神病患的皮膚問題經常被忽視,因此進行研究,昨於皮膚科醫學會發表結果。他們為的337位精神分裂患者,從頭到腳仔細檢視,發現有9成以上病人有一種以上的皮膚疾患,卻只有不到5成的病人有病識感。
◆ 音樂治療 助患者找到自己
中央社 2012.11.26
台中市童綜合醫院音樂治療師洪婉芳今天指出,利用音樂讓病患轉換心情,可治療自閉症、身心障礙,及失眠、神經損傷等患者。
洪婉芳表示,騎馬舞全球爆紅,韓國音樂治療師利用騎馬舞樂曲作音樂治療,協助壓力大的患者放鬆心情,釋放壓力,效果不錯。
她說,8歲的安安罹患亞斯伯格症,日前到院接受治療,常躲窗簾後或桌下,治療師發現他會在旁偷看或自己唱歌、敲桌,就以樂器彈奏出模仿他所製造的聲音,與他交流,逐漸打開心防,誘導他拿起樂器,和治療師作音樂互動,成功走進治療的第一步。
洪婉芳指出,治療師創作音樂,模仿病患動作或製造的聲音,代替雙方口語對話,讓患者放鬆肢體和紓解壓力,並藉由音樂旋律和節奏,來刺激患者腦部細胞、自律神經和身體反應,可協助患者恢復或重建心智、情緒或社會行為。
「音樂治療是長期性治療,讓患者達到恢復、維持、或改善生理、心理與情緒問題。」洪婉芳指出,適合的對象包含發展遲緩、自閉症、唐氏症、身心障礙等兒童或青少年,長期失眠、壓力大、神經損傷、安寧療養、阿茲海默症的成年患者。
洪婉芳表示,治療師會依照個案的心智、情緒表達、語言表達、肢體、社交活動等情況,設計音樂治療,鼓勵患者不要因畏懼音樂而退縮,治療師會在旁協助患者,從音樂中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 「蕃茄炒蛋」是完美結合 適合所有人群
中廣新聞/中廣新聞 2012.11.26
「蕃茄炒蛋」是一道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大陸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更對這道菜推崇有加,他認為這是一道有益健康完美結合的菜,基本上適合所有的人群。
楊力更教授把「蕃茄炒蛋」形容為飲食中的絕配,是「化腐朽為神奇」。他指出,雞蛋吃多了膽固醇容易升高,而番茄含有豐富的茄紅素,可以軟化血管,發揮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因此,當雞蛋遇上蕃茄,就能避開膽固醇高的弊端。
其次,蕃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與雞蛋同炒,就是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完美結合。而胡蘿蔔素跟雞蛋中的核黃素,兩種營養物質相融合,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
他認為蕃茄炒蛋適合所有的人吃,尤其是因體虛、年老而感到眼睛昏花的人,女性在經期以及經後,貧血、血虧的人都不妨多吃蕃茄炒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胃寒的人,炒蕃茄蛋時,一定要先把蕃茄完全炒熟,因為吃生的不易消化,會引起胃部不適。
癌友五年多三成 藥費增逾八成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11/26
國內癌症病患遽增,五年內人數成長逾三成。健保局統計癌症用藥,發現從民國九十六年至一百年,癌症病患由廿二萬多人增至廿九萬多人,成長幅度逾三成;同期間癌症藥費成長八成,光是去年治療癌症藥品費達一百卅五億元。
專家分析,隨著癌症存活度增加,癌症藥費成長恐排擠其他治療花費。
癌症連續廿八年排名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為了解醫療資源利用情形,健保局根據各醫院申報給付癌症用藥,及被保險人曾領用癌症用藥紀錄統計,發現民國一百年有廿九萬八千多名癌患,較九十六年的廿二萬多人,要多出三成。
其中,北部地區醫療資源豐富,不少癌友湧至北部看診,平均每三名癌患就有一人是在大台北地區的醫院治療。
健保局官員表示,民國九十六年各醫院申報的癌症藥費七十四億五千多萬元,一百年遽增至一百卅五億元三千多萬元,五年成長幅度達八成。其中以化療藥物占大宗,一年花費卅三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相繼問世,許多病患將它視為「救命藥」,透過管道向立委遊說,盼能及早納入健保給付,以乳癌標靶藥物「賀癌平」為例,一劑要六萬多元,健保局自民國九十九年開放作為第一線用藥,去年已躍升為健保十大癌症用藥之首,超越治療白血病、多年排行癌症用藥支出第一位的「基利克」。
高雄醫學大學癌症中心主任侯明鋒表示,雖然癌症整體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但抗癌藥物的研發使得癌症的死亡率逐年下滑,癌症不再是「絕症」,許多病人可與癌症「和平共處」,連帶抗癌藥費勢必增加。
不過,一名不具名的台大醫院心臟科醫師指出,標靶藥物非常昂貴,對於延長壽命效果有限。他說,許多心臟內科醫師擔心健保開放越來越多的標靶藥物,恐排擠三高及其他藥物的用藥。
※ 相關報導:
* 衛所奪命追魂叩 乳房檢查救了她一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523396.shtml
家庭、事業兩頭忙的林晏如,經不住衛生所連續10多通電話催促,作了人生第一次乳房攝影檢查,檢查結果竟真的罹患乳癌,令她有如晴天霹靂。手術後,她到高雄市鳳山衛生所感謝公衛護士們,「奪命追魂叩很煩,但卻救了我一命,妳們是我生命中的天使!」
◆ 醫療糾紛修法 不救人、開錯刀才負刑責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12.11.26
醫療糾紛解決機制將朝除罪化邁進。行政院已完成醫療法修法草案審查,未來醫護只有在故意(如明明能救、該救卻撒手不管)或是開錯刀、給錯藥等重大疏失、並致病患死傷,且非屬特殊情況,才得擔負刑責;同時將加強醫療糾紛調處機制,儘量導引以民事賠償解決。
行政院長陳冲日前聽取衛生署「健全醫療環境現況及因應改進作為」報告,官員轉述,醫師出身的台南市長賴清德,不滿許多醫師因醫療糾紛被起訴或判刑,指不該「把醫師的有罪率弄得跟黑道一樣」。
法務部代表解釋,我國並無醫師因醫療糾紛而入監服刑者;並且從起訴率來看,醫師起訴率與日本相當,但不到德國的一半。
陳揆指出,醫療法第八十二條之一修正草案,已有初步結論,請法務部和衛生署考量刑法業務過失的適用性;「醫療糾紛處理與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正在審查,衛生署應賦與完整論述。
負責審查的政務委員羅瑩雪表示,醫療法修法草案審查完畢,近日將併同醫療糾紛補償法草案送院會審議。
羅瑩雪表示,未來將只有因故意或違反醫療應注意義務,且偏離醫療常規,並致患者死傷者,才可能擔負刑責;更重要的是加入另一審酌條件,即須判斷當時、當地的客觀狀況,例如突遇大量傷患湧入,或是偏鄉醫療設備不足等特殊情況。
「醫護不是都有十八般武藝,不能強其所難。」她舉例,曾有一小醫院急診室同時來了兩名急產產婦,此時醫護不得不做出先後選擇。
醫療糾紛是否採強制協調?羅瑩雪表示,有違憲疑慮,衛生署不再堅持;協調後的賠償金額範圍,尚待進一步討論。
※ 相關報導:
* 醫療事故補償資格 擬中度以上殘障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524174.shtml
....行政院明天將開會討論醫療事故補償,內容包括補償範圍、申請程序及補償來源。初步版本為中度以上殘障包括死亡,才能申請補償。
至於醫療事故補償金由誰負擔,草案傾向以「醫師有過失」及「醫師無過失」討論賠償金來源。醫師如果明顯有過失,由醫師及醫院支付大部分賠償金額;如果病患本身疾病屬於高風險、醫師無過失,則由政府支付較高比率的賠償金額。
*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523497.shtml
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統計每年受託鑑定的醫療疏失案件,民國八十年前,每年不到兩百例;但九十八年以後,每年委託件數逾五百件。不只官方數據,近年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接獲的醫療糾紛申訴案,每年也有四百多件。
不過,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楊秀儀推估,全台每年約一萬八千人因醫療疏失受害,「許多醫糾浮上檯面,只是冰山一角」,她說。....進一步分析各醫療科別面臨醫療糾紛,比率最高的是外科,其次是內科,第三名是婦產科。
* 轉診辦法出爐 病患不當人球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211260318-1.aspx
衛生署今天公告「全民健康保險轉診實施辦法」,明年元旦生效,屆時醫院把病人當人球,未安排就轉出病患,將遭違約記點。
江東亮/內外婦兒醫療 為何四大皆空?
【聯合報╱江東亮】2012/11/27
醫療四大皆空,空從哪裡來?
回顧醫療四大皆空事件的發展情節,令人玩味。
根據國立陽明大學李玉春教授的說法,「內外婦兒四大皆空」是她創造出來的口號,目的希望全民健保實施總額預算時,不要導致資源錯置,發生辛苦高風險的專科乏人問津。
2009年夏天,監察委員黃煌雄先生開始進行全民健保總體檢。根據他的田野觀察,當時社會對醫療四大皆空的現象,尚持保留態度,而衛生署甚至函覆監察院:內外婦兒四大專科人力並無不足,且總額協商已朝導正科別平衡目標,予以挹注經費。
有趣的是,2011年隨著全民健保總體檢報告的出爐,以及第三波健保改革研討會的舉辦,內外婦兒四大皆空議題突然變得急迫起來,衛生署亦馬上召開守護台灣醫療高峰會議,端出12大解決策略。但究竟空從哪裡來?
領這科證書 卻看那科病人
要確定那一專科的醫師人力夠不夠,首先要定義誰是該專科醫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誰領取該專科醫師證書。但實務上,往往是拿此專科醫師證書,卻還看彼專科病人。
以兒科為例,根據2010年健保申報資料,領有兒科醫師證書之醫師所申報的醫療費用中,34%係來自對大人的服務,同時竟然只有28%的兒童醫療費用申報來源,是領有兒科醫師證書之醫師。因此,到底誰是兒科醫師呢?而兒科醫師又是誰?就實務面而言,並不容易歸類。
人力需求大 大醫院招嘸人
既然如此,又有誰知道四大皆空來臨呢?答案是,大醫院。因為全民健保開辦以後,大醫院急遽擴增,以醫學中心為例,1994年只有13家,現在卻高達22家,於是住院醫師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大醫院每年需要招收多少新住院醫師呢?從衛生署核定的專科醫師訓練容額,我們可以看出端倪。2010年之前,每年核定容額為1948名,其中四大科920名,家庭醫學科150名,及其他專科878名。
然而,自1990年代起,臺灣每年只有1300名左右的醫學畢業生,比專科醫師訓練容額核定數少27%,所以每家大醫院愈來愈容易招不到住院醫師。至於2011年,則又因剛開始實施一般醫學訓練,直接進入專科住院醫師訓練的醫學畢業生人數幾乎減半,招不到住院醫師的問題更加嚴重。
興趣、收入 影響醫學生選科
但是,為什麼是內外婦兒四大皆空呢?首先,個別醫學畢業生的選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根據鄭守夏教授的研究,影響醫學生選擇專科的因素,前三名依序為:生活品質、臨床專業興趣,以及醫療糾紛。所以,眼耳鼻喉及皮膚科熱門,而內外婦兒四大皆空,可說相當正常。事實上,還有其他更冷門的專科,例如:麻醉、放射、核醫等。
但我們更不能忽視醫療市場的力量,因為醫師也是經濟人。觀察醫師對開業地點的選擇,可以發現:社區執業醫師人數多寡,是他們考慮落腳與否的重要決定因素,而是否繼續開業則與其自己執業收入高低息息相關。
專科醫療需求降 醫師減少
所以,當醫師人力總供給量不斷增加時,我們會發現:無醫鄉鎮愈來愈少。以兒科醫師為例,從2000年到2010年,兒科專科醫師人力增加57%,而無兒科醫師鄉鎮,則由207減少為179個。
另一方面,對於醫療需求不斷下降的專科,則該專科醫師人數也會隨之減少。以生產需求為例,在2000年與2010年之間,由於生育率急遽下降,出生數減少46%,向健保局申報生產費用之婦產科醫師人數則同步減少12%。此外,同一期間婦產科專科醫師領證人數只增加19%,遠低於全國執業醫師人力的32%,顯示醫學畢業生選擇接受婦產科醫師訓練人數也大幅下降。
醫療體系改革 是根本之道
目前衛生署解決醫療之空的12項策略,著重提高相關專科醫師的執業意願以及降低醫療糾紛風險,可說已經正視問題,並且向前邁進一大步。但是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更上游的因素,包括大醫院對住院醫師的大量需求以及醫療市場的宏觀力量,對產生醫療之空的重要性,而其解決之道則有待醫療體系之整體改革。
(本文作者江東亮,為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 相關報導:
* 高市4區連診所都沒有 偏鄉大鬧醫師荒 六都也嚴重失衡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2112700088.html
台灣每年有上千名醫學系學生畢業,許多地方醫師過剩,不少偏鄉卻是一位醫師也難求,連六都也不例外,全鄉往往只靠衛生所一名醫師獨撐大樑,假日、深夜時分,鄉民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更諷刺的是,苗栗縣獅潭鄉老年人口已突破廿五%,一個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的長壽之鄉,長者迫切需要醫療資源,看病拿藥唯一的地方就是衛生所。
* 22個無醫鄉 仍有巡迴醫療挹注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2112700064.html
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長鄧素文表示,目前全國雖然還有廿二個所謂的「無醫鄉」(當地僅剩衛生所有醫師執業),但衛生署均已透過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偏遠地區巡迴醫療等計劃挹注醫療資源,且多數地區都能做到「天天有醫師駐點」。 ....鄧素文說,衛生所是偏遠地區最重要的醫療資源,有衛生所醫師的守護,嚴格說來全台三六八個鄉鎮市,已沒有「無醫鄉」這個名詞,有的只是醫療資源相對貧乏的偏鄉。
* 「血汗醫院」改革 護理缺口補了八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25989.shtml
今年初,許多基層護理人員紛紛發出怒吼,抗議「血汗醫院」、「畸形班表」等惡劣勞動條件,並造成護理人員一波波出走潮;但在衛生署祭出改革方案之後,情形已有好轉。
* 防醫療人球 醫院未協助轉診 罰!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6496
為避免醫療「人球」出現,衛生署最近公告「全民健保轉診實施辦法」,明年起,各醫療院所應基於醫療需要,安排病患轉診;若醫院事前未安排病患轉診,就任意轉出病患,將遭違約記點,十次記點就停止健保特約一個月。
◆ 男性常吃巧克力 可降低中風風險
【聯合報╱中央社】2012.11.27
瑞典研究指出,男性定期攝取巧克力,確實有助降低中風風險。
研究人員追蹤逾3萬7000名男性長達10年,發現攝取最多巧克力、相當於1/3杯巧克力碎片的男性,中風風險較不吃巧克力的男性要少17%。
研究發表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
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拉森(Susanna Larsson)領導研究,她說:「攝取巧克力有助降低中風風險,可能是和巧克力所含的『類黃酮』有關。」
拉森去年進行的研究,也從女性身上看到類似效果。
根據多項研究,類黃酮是種能抗氧化的化合物,或許對血壓、膽固醇和血管功能有正面效果。
◆ 藥+葡萄柚很危險 會造成藥物中毒
中廣新聞 2012-11-27
研究人員指出,遇到葡萄柚而會變得危險的藥物,種類越來越多,但是人們對此缺乏了解。他們警告說,葡萄柚這種水果中的成分,可以阻止藥物在人的腸道和肝臟中分解,從而導致藥物過量而中毒。
加拿大勞森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組說,遇到葡萄柚後會產生嚴重副作用的藥物,在2008年時還只有18種,但是到2012年,這類藥物已達到43種之多。它們包括那些用於控制血壓和血脂的藥,以及治療癌症藥物和器官移植後需要服用的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
他們發現,葡萄柚中的一種化學成分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會抑制人體中一種化解藥物的(酉每),從而使過量的藥物成分透過消化系統被人體吸收。
他們以一種降壓藥非洛地平(felodipine)為例說,曾有人服用這種降壓藥又喝了一杯葡萄柚汁後,身體中藥物的濃度比只喝水的人高出三倍之多。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會因不同藥物而有所不同,各種症狀包括胃出血,心律改變,腎臟受損甚至突然死亡。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研究小組成員大衛·貝利醫生說,服用一片藥再喝一杯葡萄柚汁,等於用水服用了5到10片相同的藥。許多人說不信,但從科學上講確實是這樣。因此,喝葡萄柚汁結果很可能使藥物的治療濃度變成了毒性濃度。
研究人員還說,其他一些柚類水果,例如青檸檬也有同樣的作用。
魚油、魚肝油 別搞混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11/28
許多民眾為追求健康,常會補充一些健康食品,自行擴大解釋其保健功效,造成混淆誤用。專家表示,魚油與魚肝油的保健效果不同,服用鱈魚肝油對骨關節炎並無保護效果。
不少人飽受骨關節炎所苦,常會自行補充鱈魚肝油。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部分民眾常常將魚油及魚肝油搞混,魚肝油含有維他命A,根本無法改善發炎,其實魚油中的DHA和EPA才有抗發炎的作用,緩解骨關節炎問題,因此骨關節炎患者需要補充的是魚油,不是魚肝油。她也說,「當然,最有效的非藥物療法,仍是運動」。
另一個易混淆的常見食療則是胡蘿蔔素。許多人總以為,胡蘿蔔可以「顧眼睛」,蘇秀悅表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胡蘿蔔富含類胡蘿蔔素,它是維他命A的前趨物質,可幫助視神經所需的視紫質,改善夜盲症。
台北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眼科主任吳仁斌表示,除了類胡蘿蔔素外,各種黃綠色蔬果如菠菜與芥藍,富含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等營養,可提供視網膜細胞養分,多攝取的確有助預防老年黃斑部病變。
吳仁斌及蘇秀悅提醒,民眾最好能兼顧各種營養、均衡飲食,不要只單攝取某類食物或營養素,補充保健營養品之前,最好還是先問問專家。
◆ 男童猝死 才知罹QT延長症候群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2012.11.28 自由
台中一名10歲男童時常暈倒,被發現罹患QT延長症候群,會心律不整甚至心跳停止猝死,日前未按時服藥又和弟弟吵架,暈倒死亡。醫師提醒國人,該症盛行率達1/5000,但看不出症狀,需經由心電圖檢查診斷,許多年輕人不知罹病並接受治療,可能30歲前就發作猝死。
需經由心電圖檢查診斷
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心臟科醫師傅雲慶指出,QT延長症候群因基因突變,心臟細胞離子通道突變,心臟舒張異常,心電圖檢查顯示Q波到T波的心臟電位恢復慢而延長,全球發生率為1/2500至1/7000,國人發生率為1/5000。
罹患QT延長症候群大多看不出症狀,有26%會暈倒、10%抽筋,而有10%會突然心臟停止,但大多在壓力大、受到驚嚇時發作,出現心律不整、心跳停止甚至猝死,而大多是壓力大造成,有時也會在睡眠時因心跳太慢發生猝死。
出現心律不整恐致猝死
曾有一名年輕護理師工作太忙碌,在醫院昏倒,回家又忙著作報告,被家人發現他趴在書桌上已經死亡;也有一名護理人員值班後準備回家,準備離院時突然心跳停止昏倒,緊急救回性命,回家休養,但一人在家,結果家人回家時才發現他已經死亡。醫師懷疑2人可能罹患QT延長症候群卻不知道,未及時治療預防。
傅雲慶說,很多年輕患者出現暈倒或抽筋卻不知道罹病,30歲前就發作猝死,如果父母親一方有QT延長症候群,子女可能有一半的罹病機會,就醫檢查可經家族病史調查、聽診、把脈和心電圖、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確診,可給藥調整自律神經控制病情,一般病患在藥物治療後5年,病發機率可從50%降到5%,嚴重者可裝置體內心臟電擊器。
◆ 醫糾補償新法 鎖定灰色地帶案件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12.11.28
行政院政務會議,昨天討論「醫療糾紛處理法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目前已確定將只聚焦處理責任難定的灰色地帶案件,像醫護故意、重大疏失明確,或很容易判定醫護無責的案件,均非補償範圍;賠補償金額多寡也將授權衛生署訂定。
另考量病患六個月告訴期限,草案也傾向將三個月審定期縮為兩個月,讓病患有更多時間決定接受補償或告醫護到底。
政務委員羅瑩雪指出,全案仍待院長陳冲聽取報告、並經院會審查通過才算定案。
國內醫療糾紛一審刑事判決平均費時三點一二年,近十年來僅有百分之十七的醫護被鑑定為醫療疏失,僅二至三成病人勝訴,平均賠償金額兩百萬元,扣除律師費、交通費等,實拿一百廿萬元。
羅瑩雪說,立補償法目的就是希望讓病患盡快獲補償,並藉以紓解醫療糾紛訟源、降低醫護處置心理壓力。
本案目前歧見較大的是賠償金分配比率,主計處堅持政府負擔不得超過四成;台聯立委林世嘉日前在立法院則主張政府負擔應更低、醫院應負擔更多,才符合公平原則;醫界另有不同聲音。
另根據衛生署草案,補償對象限醫療事故導致中度、重度和極重度殘障以及死亡的病患、最高兩百萬元。
※ 相關報導:
* 你不可不知的「藥命經濟學」 醫藥有效與價格怎麼選?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412&f_ART_ID=426754
《新新聞》1343期
....萬一,孩子動心臟手術時又發生止血問題,目前健保對於俗稱「止血三秒膠」的生物凝血藥劑並不給付,而使病童必須承受較高的醫療風險,或是家長自費購買。一支止血三秒膠容量只有一CC,要價一萬多元,基本用量要一到二支,若碰上麻煩的狀況,使用量常常超出預期。
「有時我就自己當上帝,看這孩子家境窮,就自掏腰包幫個忙。不是我有多偉大,而是我也要自救!如果我開刀要站五小時,還要再花四小時止血,時間拖太長,麻醉時效過了,麻醉醫師又不夠用,那該怎麼辦?如果造成醫療糾紛,責任算誰的?」台大心臟外科主任陳益祥說。
....如果能快速止血,就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住院天數,節省醫療費用,也可以得到更好的醫療成果,「弱勢病童面對手術自費項目,需要健保幫助分擔經濟壓力,二代健保給付應該更重視這個問題。」
醫療事故 需醫責險保障
【聯合報╱陳豐偉/醫師(高雄市)】2012.11.29
廿六日聯合報製作整版醫療糾紛專題,可惜沒介紹國外的醫療責任險。完善的醫責險可保障病人「有損害可得到填補」,不怕醫師脫產、逃亡,也可保障醫師不會因為難預料的醫療事故傾家蕩產,更願意揭露醫療過程中的意外狀況。
台灣的醫責險保費高、保障範圍小,多數醫師不願購買,惡性循環,保費更降不下來。日本、香港就由政府協助醫師團體承攬醫責險,用醫師會員力量達到大數法則,讓保費降到醫師付得起的範圍內。
「日本醫師會」提供的醫責險,開業醫年費六萬六千日圓,醫院醫師五萬四千日圓,每年保障額度高達一億圓(含訴訟費用),開業醫強制納保。這是以低風險的診所醫補貼高風險的醫院醫師,但因為保費低廉,也就能得到會員支持。
香港則是在二○○四年推出,由政府策動、「政府醫師會」與「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委辦,凡會員皆能以年費四千二百港幣納保,法院定讞的賠償都納入保障(含訴訟費用),單一案件上限七百五十萬港幣。香港公醫有政府為醫師購買的醫責險,醫管局會出面為醫院、醫師談和解,但私醫的醫責險保費連年暴漲。新方案推出後,原本寡佔的醫責險保費漸趨合理。
香港醫師團體委託知名國際保險公司承攬,要移植香港經驗到台灣並不難。台灣也可考慮比照加拿大政府,補助健保底下高風險科醫師的醫責保費,減緩醫療崩潰的程度。這是馬上可以「有感」的政策,也是改善醫糾處理過程的關鍵。
◆ 二代健保費率4.91% 近9成民眾負擔減
中央社 2012.11.29
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今天表示,二代健保費率4.91%,預估約13%(300萬人)民眾負擔增加,87%民眾則減輕負擔或不受影響。
二代健保明年元旦上路,行政院長陳冲昨天核定費率4.91%。
鄭麗文上午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行政院立場表示,當前經濟景氣尚未完全復甦,民眾對保費負擔變化極為敏感,經考量健保財務的可承擔性、使多數民眾不受影響等因素,行政院核定二代健保實施首年費率4.91%。
她說,二代健保實施首年費率訂為4.91%,一般保費收入雖然減少,但預估每年可額外收到新台幣206億元補充保險費,加上政府負擔保險費用比率,由33.6%,提高到36%,每年可為健保再增加約200億元收入,因此4.91%費率至少可維持至105年財務平衡。
鄭麗文指出,一般保險費費率由5.17%調降為4.91%後,一般保險費負擔會減少,其中部分民眾增加的補充保險費,其金額高於費率調降的部分者,整體保費負擔會增加,預估約有13%(300萬人)民眾負擔增加,其餘87%的民眾則減輕負擔或不受影響。
她說,二代健保已經建立收支連動機制,未來將由監理、費協整併後的健保會,整體考量保險收入與醫療給付,如果預期發生財務缺口,可依照法定程序,運用收支連動機制,由健保會評估後,提出最適當的費率,報衛生署轉行政院核定,以確保財務平衡。
◆ 擔心換藥藥效差 7成民眾願自費吃原廠藥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1.29
78歲李伯伯因中風後遺症而至中醫科求診,雖然健保給付針灸,但醫師卻建議他自費購買每帖兩、三百元水煎藥,因為「藥效比健保給付的科學中藥粉劑快一些」。子女為了讓老父親快點好起來,只好選擇自費。
大部分民眾就醫時,幾乎都會遇到類似狀況,當醫師、護理人員好心建議自費購買某些耗材、藥物時,儘管不便宜,許多患者也只能點頭,不好意思說「不」。
「新新聞」上午公布「重大疾病民眾就醫與用藥認知」調查,發現近七成民眾願意部分負擔使用原廠藥,超過七成願意動手術自費購買藥品和醫材。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民眾用自費藥或自費醫材的原因無他,就是醫院想「賺錢」求「生存」,常主動向病患建議自費。
在台灣醫病關係原本就不平等,常是「醫師說的就算」,許多病患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拿的是原廠藥或是台灣藥廠做的學名藥。即使醫師告知要換藥,從原廠藥變成學名藥,病患也沒有權利拒絕。
根據新新聞調查,43.5%民眾會擔心醫生換藥後藥效變差,醫護人員擔心的比率更高達71.3%,意味著醫護人員對自己同業的判斷明顯不夠信任。進一步調查,61%民眾和高達85%的專業醫護人員擔心,由原廠藥換成學名藥後會產生副作用。調查發現,醫護人員對原廠藥的偏好度,幾乎是一般民眾的兩倍。
滕西華指出,台大醫院曾經追蹤分析比較過100多種原廠藥、學名藥的治療效果,結果發現,原廠藥、學名藥的失敗率分別為3.9%及6.5%,顯示兩者間的療效確實不同。
什麼樣的選擇對病人才是有利?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徐國基表示,如果疾病嚴重,一旦換藥可能出現風險及後遺症,就不應換藥。以預防血栓藥為例,就不建議突然換藥;至於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無立即危險,則可考慮換成學名藥。
※ 相關報導:
* 何壽川號召 台灣新藥攻全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530990.shtml
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號召24家新藥研發公司,昨(28)日成立「台灣研發型新藥發展協會(TRPMA)」。何壽川表示,台灣新藥發展已走到新紀元,未來除了協助台灣生技業前進大陸,也要提高透過提高健保藥價,協助業者打開歐美商機。TRPMA昨日召開成立大會,並推選何壽川為創會理事長。何壽川表示,過去製藥產業有所謂的八大公協會,但是針對新藥公司卻沒有類似的組織,當前兩岸合作平台是一個契機,TRPMA想要讓台灣新藥產業有個「和世界溝通的窗口」。
夜夜飲紅酒 小心脂肪肝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7120
【Upaper╱記者蔡容喬】2012/11/30
氣候轉涼,許多輕熟女習慣睡前來杯紅酒,可促進血液循環又對心血管有益,1名30歲女性近幾個月除了每晚喝紅酒,有時和朋友聚會時還會多喝上幾杯;日前例行檢查,卻赫然發現有輕度脂肪肝,但她身型纖瘦,飲食清淡,醫師研判應是紅酒喝多了,提醒顧心同時,也要注意別過量,免得導致酒精性肝病。
高雄榮總健檢中心醫師林恭弘指出,上述女性因抽血發現肝指數GPT異常,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測,竟有輕度脂肪肝。詢問之下才發現近幾個月她迷上品酒,幾乎天天晚上都喝,有時還跟朋友參加品酒試喝會。
林恭弘表示,紅酒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穩定血管內皮細胞並控制血小板凝結,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研究顯示男性每天20至40克、女性10至20克,是最適合的酒精攝取量;但也另有研究顯示,女性長期每日攝取超過20克酒精,發生酒精性肝炎機率明顯增加。
◆ 微笑測試法 提早發現中風前兆
記者羅正明/桃園報導 2012.11.30 自由
如何擺脫中風的威脅?桃園縣平鎮市壢新醫院昨天出版新書教民眾,除了要注意高血壓等「三高」問題,另有「微笑測試法」等三招可以提早發現是否有中風徵兆。
已中風3次的資深演員趙舜也說:「一定要忌口,不要大吃大喝、放縱自己,以免中風提早找上你。」
壢新醫院中風醫療中心主任陳右緯說,有家族病史、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問題,或是肥胖、不愛運動、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人都是中風的高危險群,反過來說,要預防中風就要注意飲食、增加運動、調整作息。
儘管大家都知道中風的高危險因子,但中風年齡仍逐年下降,今年院方甚至發現有30歲就中風的個案,主要原因就是生活習慣不好,等到大片血塊堵住血管昏倒後,才驚覺中風已提早找上門。
陳右緯說,「微笑測試法」的第一招是微笑時,兩側法令紋不對稱;第二招是雙手平舉在胸前,其中有一隻手會突然沒力、彎曲,甚至掉下來;第三招是試說8個字以上的句子,例如「今天睛時多雲偶陣雨」,講不出來或發音、咬字不清楚。三招中若有一項或一項以上符合,最好到醫院詳細檢查。
63歲的謝姓患者昨現身說法,他經營藥局多年,定期吃維他命E保護血管,沒想到有天洗完熱水澡後,突然血管栓塞,昏倒送醫急救,事後才發現問題出在血壓高時才吃藥、不高就不吃的做法害了自己,現在的他一定按照醫師指示定期服藥。
◆ 寫下「睡眠日記」 掌握失眠原因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11/30
睡不著怎麼辦?醫師建議,失眠患者可以寫「睡眠日記」,例如記下幾點起床、幾點睡覺,今天喝了幾杯咖啡、做多久運動等等;這些內容看起來彷彿記流水帳,但不少患者持續寫一兩周後,大多就能發現造成自己失眠的原因,並且加以改善,失眠狀況不藥而癒。
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表示,生活習慣是造成多數民眾壓力大、睡不好的主因,除了調整作息外,民眾更應該接受睡眠衛生教育。
他舉例說,不要喝太多咖啡、定時起床、時間到了就要睡覺,平時一定要抽空定時做運動,或者睡前可先泡澡、喝杯溫牛奶,這些助眠方式聽起來雖然老套,但確實可以幫助入睡;可惜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的患者並不多。
他還說,有些人天生個性緊繃,容易焦慮,對任何事情都太在意,因此容易失眠,常常晚上9時上床,躺到隔天天亮都沒睡著。建議這類患者除了要限制上床與起床時間外,也要學習肌肉放鬆法和呼吸放鬆法,避免進行過度劇烈的活動,可有效減少精神緊繃與焦慮,有助盡快入睡。
◆ 提前發年終 能避補充保費?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11.30
今年提前發年終獎金,就能避開補充保費?再過一個月,就要實施二代健保,不少民眾、公司已經開始打算補充保費上路的因應措施,不過健保局也提醒,雖然可以規避第一年的補充保費,但是也可能讓明年所得稅的申報稅率提高,未必比較划算。
二代健保明年1月就要上路,健保局調查,補充保費是民眾最關切的議題,除了之前的銀行存款拆單潮,最近有公司打算提前發年終獎金,避開補充保費。
但健保局長黃三桂表示,雖然第一年可以規避,但是也要考慮明年所得稅的申報稅率可能會提高,少繳了補充保費卻多繳稅,不見得比較划算。還有些公司打算把獎金改成其他名目,雖然員工可以因此避開補充保費,但因發給員工的津貼等項目仍會計入雇主的人事成本,雇主仍須繳納補充保費。
近來股市低迷,明年股利所得超過5000元門檻,也需收取補充保費,有人將股市成交量低歸諸二代健保,健保局也特別澄清,影響股市的因素包括國際局勢等,不能怪罪於二代健保。民眾如果為了規避補充保費,而放棄參與除權息,將面臨股票買賣的手續費、證券交易稅、亦可能錯失股價漲幅,不見得比較有利。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二代健保開辦費率訂為4.91%,被外界憂心為「破產費率」,不過衛生署今天信心喊話,有補充保費挹注,再加上提高政府負擔比率,將可維持健保財務穩定。
健保局長黃三桂說,二代健保費率下降為4.91%,一年雖減少200億元保費收入,但補充保費一年預估收進200億元,加上政府負擔比率由34%提高到36%,財務可以打平。
衛生署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表示,補充保費預估明年1 、2月因年終獎金發放、7月股利發放,將有一波進帳。如果補充保費不如預期,今年底健保收入約有200億元盈餘,就算補充保費算短收,仍有一段緩衝,暫時不會影響健保財務。
曲同光說,若第一年徵收情況不理想,還是可以觀察一、兩年。但他也說,接下來得考慮費率調整或縮減給付項目。
痛經喝四物飲 藥證不合腹更痛
【聯合報╱林彥廷/基隆逍遙中醫診所中醫師】2012.12.01
小琪為了準備期中考,每天開夜車,常以鹹酥雞、滷味搭配飲料果腹。課業壓力加上作息顛倒、飲食不正常,「好朋友」提前一周報到,而且下腹劇痛。同學幫小琪買了四物飲應急,沒想到腹痛不減,反而經血量增多,更加難受。
四物湯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婦科名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地黃、當歸、白芍藥、川芎四味中藥組成,一般用於血虛,若要加強活血,白芍藥可以赤芍藥代替。歷代以此為加減的方劑不少,像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聖愈湯等。
小琪的痛經為何沒有因四物湯緩解,反而加重?錯不在藥,而在藥證不合。
依小琪的證型,應是氣滯化火,迫血妄行。伴隨症狀有經血血塊多,色鮮紅質黏稠,乳房脹、口乾、小便色深等。四物湯屬於溫補方藥,吃了反而火上加油。應以逍遙散為主方,加清熱涼血藥,如牡丹皮、黃芩、黃柏等。重要的是要放鬆心情,調整作息,少吃辛辣油膩之品。
如果是實症的痛經,不適合吃四物湯。痛經證型很多,如氣滯、血瘀、血虛、氣虛、血熱、寒凝等。要如何分辨虛證或實證的痛經?簡單地說,虛痛屬悶痛、悠悠的痛,痛勢綿長,一般在月經結束後特別明顯;實痛屬絞痛、脹痛,痛勢較劇甚至痙攣,經前或經行中最不舒服。虛實的辨別還需配合月經的色、質、量及其他症狀,加以佐證。
現代人營養過剩,單純血虛的體質較少見,所以,經期一定要吃四物湯是迷思。月經來潮是女性正常生理代謝過程,如果天數正常,經血適量,且沒有頭暈、心悸、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等血虛症狀,不需要特別吃四物湯。
四物湯中,當歸有滑腸作用,地黃性味滋膩,不好消化,脾胃虛弱或容易拉肚子者,要注意劑量,或添加些理氣化滯之品。四物湯的四味中藥材取得容易,幾乎已成家庭必備藥膳,但建議最好能請醫師診斷後再服藥,以求對症。
有人以為四物湯是女性,其實中藥無男女之分,方劑也是,同樣適用於有血虛血瘀症狀的男性。
※ 相關報導:
* 對抗乾癬 從控制飲食做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1/today-health6.htm
....他難過地說:「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上天如此處罰我?」經詳細追問他的生活史,才知道元凶竟然是他最愛的涼麵!
涼麵裡頭的花生粉是造成乾癬惡化的因素之一。堅果類食物原本就是乾癬患者應該避開的食物,但是當它們改頭換面以涼麵醬的形態出現時,就會令患者失去戒心,使得乾癬復發或是加重病情,所以患者平日應注意堅果加工品如涼麵、花生麻糬、瓜子、堅果類巧克力等看似無害的食物。
* 維生素D 助童防蛀牙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6875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維生素D似乎可以幫助小孩預防蛀牙。
上述研究發表於十二月號的「營養綜論」期刊。研究人員分析、比較二十四篇臨床實驗研究,研究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奧地利、紐西蘭、瑞典等國,總計約三千名兒童、青少年參與臨床實驗,年齡介於兩歲到十六歲。結果發現,維生素D在預防蛀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小孩若攝取充足的維生素D,蛀牙發生率最多可減少百分之五十之多。
◆ 心臟學家:不宜常跑馬拉松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12.01
運動太劇烈會帶來反效果!美國心臟學家指出,適度慢跑可以延年益壽,但是過度的運動,如每天跑步或跑步速度太快,都有可能造成心臟肌肉組織拉傷。研究員指出,一週跑步2-5天就已經足夠,且速度最好保持在每小時10公里左右,馬拉松式賽跑則不宜經常參加。
美國中美心臟研究所的歐克菲(James O’Keefe)博士與奧克斯納心血管研究所的拉弗(Carl Lavie)博士,在分析數個研究後發現,跑步可以讓人延年益壽,但也可能讓人提早步入棺材!他們的研究在《心臟》期刊裡登出。
研究員在一個研究中花30年的時間,追蹤5萬名成人的健康狀況後發現,有跑步習慣的1萬4,000名成人,死亡率比起其它人少了19%,但是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只有每週跑8-32公里的人才有得到長壽的益處;跑步距離更長的人則與一般人相同,沒有獲得長命的益處。
研究員還發現,跑太快也不會得到長命的益處,輕鬆的跑反而可以得到最大益處,而一週跑步2-5天比起天天跑效果更好;另一項丹麥針對2萬人的研究也顯示,慢慢的跑步可以在延年益壽上帶來最大的益處。研究員下結論表示,適度的活動才能帶來運動的益處。
美國心臟學家建議,一天跑步30分鐘到50分鐘就夠了,除非目標在參加馬拉松賽,才需要每天訓練,但他們並不鼓勵人們經常參加馬拉松賽。他們說,每天劇烈運動1-2小時以上者,可能會傷害到心臟,造成心臟肌肉組織的拉傷,進而發生心律不整;如果只是想活得健康,適度的運動就夠了。
※ 相關報導:
* 男大生穿耳洞 菌蝕大半軟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36011.shtml
中市莊姓男大生日前在逢甲夜市飾品攤打耳洞,想模仿韓星戴耳鍊,穿洞後左耳廓紅腫,10天後軟骨被細菌吃了大半。醫師說,這名男生高大帥氣,從此左耳萎縮,讓他後悔又傷心。
◆ 新型冠狀病毒 中東再傳3例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2.12.01
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重症再於中東傳三名案例,約旦首次出現確定感染病例。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日接獲世界衛生組織通知,中東地區新增三名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重症病例,二例來自約旦,一例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個案均已死亡。其中,約旦新增兩名病例,一為四十歲女性,另一名為廿五歲男性,皆在今年四月群聚感染肺炎,但當時並未測出冠狀病毒,過世後採集的檢體時卻發現染病。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約旦的感染案例可能早在四月染病,不排除其他人染病,但症狀輕未被發現的情形。
目前全球共有九例確定病例,其中五例已死亡。
疾管局表示,若近期將至中東地區的民眾,應提高警覺並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同時儘量避免到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處。最近曾至中東地區旅遊民眾,若出現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肺炎或是發燒、急性腎衰竭,應儘速就醫。
◆ 所得稅代碼50獎金都要算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2-12-01 中國時報
二代健保明年元旦上路,民眾將加收補充保費。衛生署昨表示,補充保費中全年累計超過當月投保金額四倍的獎金,係指「薪資以外、不固定給予且具獎勵性質的金額」,因此實報實銷的交通費、子女教育補助、醫療補貼等費用,不課補充保費。
明年起除一般保費外,民眾的兼職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所得、利息所得等收入,單筆逾五千元將以費率二%加多收補充保費,另逾當月投保金額四倍的獎金,不論是否低於五千元也將收補充保費。
至於那些項目將列入獎金計收?衛生署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表示,排除納入一般保費的經常性薪資,凡所得稅代碼「五○」具獎勵性質的金額就算,故年終獎金、節金、紅利、醫師不開業獎金、受雇房仲的佣金都包含在內。
曲同光強調,獎金係指不固定給予且具獎勵性質的金額,故原則上實報實銷的費用不會計收,因此像結婚補助、子女教育補助費、喪葬補助、醫療補助等津貼、補助,不扣補充保費。
日前傳出有企業在今年底提前發放年終獎金,以避開補充保費,曲同光提醒,雖可合法規避第一年的補充保費,但若因此提高明年所得稅申報稅率,多繳的稅金超出補充保費,未必真的划算。
健保局長黃三桂表示,二代健保費率明年第一年以四.九一%上路,雖因費率調降減少二百億保費收入,但補充保費一年約能挹注二○六億元,加上政府負擔提高至卅六%,財務應可打平。
目前健保尚有盈餘一六四億元,至年底約可累積至二百億元。據健保局二代健保財務收支推估,若民國一○二年後醫療費用每年成長率為四.七○七%,四.九一%費率到一○四年健保支出會大於收入,一○五年健保盈餘僅剩四十五億元。
曲同光強調,未來健保採取即收即付、每年檢討收支且政府負最後責任,不會像勞保年金有破產問題,若保費收取不如預期,健保缺口變大,在收支連動下,會再檢討是否調整費率或減少給付項目。
※ 相關報導:
* 平、安、和諧 17縣市結盟心理健康城市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536841.shtml
治安亮紅燈、自傷或他傷的暴力事件頻傳,不少人覺得壓力直線上升,多個民間團體今天發起「心理健康城市結盟宣言」,追求「平」、「安」、「和諧」,讓壓力導致的種種身心疾病能減輕,更能因此減少健保的財務負擔。
美研究:肥童難抵食物廣告誘惑
中央社 2012-12-02
「小兒科期刊」報導,最新醫學研究發現,對於電視上播出的食物廣告,患有肥胖症的孩童抗拒誘惑能力較低,可能導致他們看了之後變得想吃。
「小兒科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s)網路版11月30日報導,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市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心理系副教授布魯斯(Amanda Bruce)主持的醫學研究發現,廣告通常對孩童都有高度吸引力,但體重超標的兒童面臨食物廣告的誘惑,抵抗能力又比體重標準的孩子來得低。
布魯斯率領的研究團隊,以10至14歲之間的兒童為研究對象,選擇10名患有肥胖症及10名正常體重的兒童,以核磁共振(MRI)顯像分析這些兒童觀看食物類與非食物類廣告品牌商標的腦波反應,並透過問卷調查了解他們觀看廣告後的饑餓程度以及自制能力高低。
統計結果發現,肥胖症孩子看到食物類商標時,腦部的獎勵中樞(reward center)與快樂中樞(pleasure center)都比看到非食物類商標時產生明顯活動。
正常體重的孩子看到食物類商標時,腦部較明顯的活動則出現在主管自我控制的部位。觀看食物類廣告之後,正常體重的孩子也比肥胖兒童更有自制力。
布魯斯指出,廠商每年累計耗費約100億美元,鎖定兒童為對象,強打食品飲料廣告,而電視上播出的這些廣告,有高達98%都是高熱量、高糖分或高鹽分。
布魯斯接受堪薩斯市電視台KCTV訪問時說,「這讓人產生疑問,而且是很困難的問題,那就是對孩童播放不健康食品類廣告所引發的道德問題,尤其當我們看到肥胖兒童對這類廣告抗拒能力特別軟弱的時候。」
※ 相關報導:
* 今天動了沒? 9人月甩肉52公斤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537874.shtml
花蓮九名男子相約減肥,並集資九千元當「冠軍」賞金,九人力拚一個月,到最後一周甚至出怪招,穿雨衣跑步悶汗甩肉。昨天各自秀出減重成績,瘦了十公斤的林宗昱拿下冠軍,九人共減掉五十二公斤,相當於一個女生的體重。
◆ 研究證實 當歸、生薑促進免疫力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2012.12.02
冬天進補吃薑母鴨,真的會補。醫學生進行當歸和生薑的小鼠實驗發現,小鼠體內大腸菌數下降,顯示當歸和生薑有免疫促進效果。
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陳毓紹,昨天在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主辦的「醫學系暑期學生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上,以「當歸及生薑促進免疫能力之小鼠模型」研究進入決選。
陳毓紹說,小時候祖母總要他吃薑母鴨進補,他把小鼠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將當歸依人類建議劑量換算成小鼠劑量,餵食三天,第四天打入大腸菌株,第五天取出小鼠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臟,結果大腸菌株數下降五成。
生薑實驗,則分別餵小鼠吃含生薑醇的台灣和北京科學中藥,其中北京中藥生薑醇濃度較台灣多一成;結果發現,兩組小鼠的大腸菌數,都下降三成;儘管生薑醇濃度不同,但結果差異不大。
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教授張新侯說,實驗證實,當歸和生薑有促進免疫效果,民眾偶爾可吃當歸和生薑煮成的食物。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說,當歸和生薑能增強免疫,自古以來就有「當歸生薑羊肉湯」;天冷時,一般體質民眾可吃薑母鴨補身,如果虛弱或腸胃虛寒體質,不宜吃得太頻繁,且不要加麻油。
長庚醫學大學醫學系學生林宛瑩,研發出快速便宜的大腸直腸癌生物感測器,獲醫學系暑期學生研究計畫冠軍;感測器可測得患者有否K-ras基因突變,有此基因使用標靶藥物效果差,目前正申請專利。
※ 相關報導:
* 乾癬不只是乾癬 小心關節先出問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2/today-health4.htm
乾癬又稱為牛皮癬,這是一種常出現在耳朵、手肘、膝蓋、肚臍、臀溝等位置界線分明紅色增厚的斑塊,這些斑塊常伴隨銀色皮屑,因而又被稱為銀屑病。病情嚴重者常因全身上下滿佈紅色斑塊被旁人誤認為皮膚傳染病而飽受困擾,實際上這是一種自體免疫失調產生的皮膚發炎表現,不具有傳染性。....然而有些乾癬患者不僅只是皮膚斑塊那麼單純,手指和腳趾關節為主的腫痛也會逐步出現。
◆ 預立醫療自主計畫 生命終點自己決定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12.02
病人臨終前,有時因為家人善意,反而被蒙在鼓裏,安寧基金會近來推動「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在病人有意識的時候就簽署,表達在呼吸心跳停止時是否接受急救、死亡地點在醫院或家裡、指定代理人等意願。
健保局鼓勵醫師主動對末期、病危患者開口,如果患者意識清醒,更可以在場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安寧基金會執行長張嘉芳表示,國人對談論死亡仍有不安與避諱,更怕當事人無法承受,刻意隱瞞病情,或是患者意識不清,只能由家人代為決定。臨終這段路怎麼走,當事人能實際參與的很少數。
亞東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洪芳明表示,他曾遇到繼續急救仍會變成植物人的患者,太太、孩子含淚打算放棄急救,但平常鮮少聯絡的親戚,突然跳出來指責,讓親近的家屬倍感壓力。
張嘉芳說,國外已推行多年「預立醫療自主計畫」,除了國人較熟悉的臨終前「放棄急救同意書」,每個人可依照病況設想,如果遇上無法自主呼吸,要不要依賴呼吸器等維生設施、以及死亡地點在家中或醫院、指定代理人等,先思考、跟家人討論自己希望的醫療處置。
◆ 健保局救財務 鼓勵醫師提供緩和醫療諮詢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12.02
戴上呼吸器,加護病房一住六個月或裝上葉克膜,即使全身浮腫,手腳發黑,醫療科技讓重症患者延續一口氣,卻可能讓病人更加受苦。健保局從本月起鼓勵醫師進行「緩和醫療諮詢」,也就是在治療末期病患時,病患如果清醒,醫師應向病家「說實話」,減少無效醫療。
生命無價,但據統計,住院患者在死前三個月,若沒有接受安寧療護,平均要花掉健保23萬多元,對健保財務是沉重負擔。裝上葉克膜一套10萬元、施打抗生素一天5000元、抗黴菌感染一天1萬元、監視生命跡象的儀器一次7000元、洗腎一天4000元…。亞東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洪芳明表示,許多高貴的醫療「武器」,可以讓患者繼續存在一口氣,但健保成本極高昂。
腫瘤科和加護病房是最需要醫師「說實話」的地方,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住進台大加護病房的基本開銷,一天就要健保2萬5000元,但常常「從主治醫師到掃地的歐巴桑」都知道病人希望渺茫,只有家屬就是不知道。
台北榮總加護病房主任周嘉裕也說,「加護病房不是等死的地方」,應進行重症醫療,但有醫學中心患者戴上呼吸器後一住6個月,不僅浪費資源,也讓加護病床一床難求,排擠其他急重症患者。
因此健保局從12月起,給付醫師「緩和醫療諮詢費」。健保局醫管組長蔡淑鈴說,若病情真的難以挽回,醫師應向患者、家屬說明醫療的極限。對於住院重症病患進入末期狀態時,由主治醫師召集醫療團隊、家屬,召開家庭會議,患者若意識清醒也可參加,並且尊重患者意見為優先。
蔡淑鈴說,患者可以考慮轉入安寧病房、回到一般病房,有安寧共照服務,或是回家後銜接居家安寧,減少侵入性的葉克膜、呼吸器、洗腎等可能的無效醫療。
但安寧基金會執行長張嘉芳觀察,對於病人已藥石罔效,很多醫師「講不出口」。對於醫師難開口,柯文哲則建議,講實話就好,讓家屬知道「已經盡力,救不回」。
洪芳明則說,亞東醫院在98、99年,對300名末期或病危患者家屬解釋病情後,僅有9人決定繼續搶救,多數家屬雖有情緒,都能坦然接受事實。
壓力大 眼睛過勞死 暴增2至5成
黃天如、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2-12-03 中國時報
眼睛也會過勞死!醫師表示,現代人常用眼過度、精神壓力大,因此併發視網膜脈絡膜炎,眼前彩色世界由黯淡、扭曲到一片模糊,甚至因視網膜血管阻塞,瞬間陷入黑暗。這類病例近年爆增二到五成,呼籲民眾拚事業要緊,卻不值得「出賣靈魂之窗」。
國泰新竹分院眼科主任陳瑩山發現,眼過勞和經濟景氣密切相關,幾年前的金融海嘯和今年下半年無薪假擴大,都讓眼過勞病患暴增,且患者有年輕化趨勢。
陳瑩山觀察,眼過勞族群多屬A型性格,工作有野心、追求效率和完美主義。但求好心切也常意味自我龐大壓力,連續熬夜加班拚事業,眼睛就反應了精神上的壓力。
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視網膜及脈絡膜是眼球後方兩片相連的薄膜,一旦視網膜脈絡膜微血管發炎,滲漏血水就會在眼中蔓延,患者視覺迷濛,有如身處毛玻璃瓶中。因患者以身處高壓環境的上班族居多,又稱「眼睛過勞死」。
一名卅多歲男性兩年前參與上海世博台灣館設計,壓力大加上幾天趕圖沒睡,導致視力急速下降,就醫時左眼視力只剩○.四。
呂大文說,除了壓力、用眼過度、抽菸,過度進補也會增加眼睛過勞死的機率,「最近天冷,我曾一個診就看了三個眼睛過勞死的病人!」所幸眼睛過勞死治療效果不錯,一般患者只要口服抗發炎藥物,配合紓壓、調整作息,八成都能恢復視力。
但若搞到「眼睛中風」,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了。新店耕莘醫院眼科主任級醫師楊熹明表示,眼中風是視網膜血管阻塞,多好發於老人。但隨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年輕患者變多。
楊熹明說,眼睛中風患者若不幸屬動脈阻塞,且未能在發病十五分鐘內進行眼球減壓,失明機率達九成以上。
勞保局指出,眼睛中風或眼睛過勞死不在「職災認定職業病種類表」內,勞工若自認視力喪失與工作用眼過度有關,仍可檢附醫師診斷書等相關證明,申請職災失能給付認定。
◆ 活體腎臟移植少 1年不到100例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03
台灣是洗腎王國,但每年活體腎臟移植個案卻頂多100例,遠低於風險較高的活體肝臟移植。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今天直言批評,這與洗腎中心態度有關,許多洗腎中心醫師,幾乎不會主動與病患及家屬討論活體腎臟移植的可能性。
衛生署、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下午公開表揚全台15名優秀器官勸募人員,希望透過全民器捐宣導,提高國人認同器官捐贈的比例,在健保IC卡加註個人器官捐贈意願。李伯璋說上午就接到一通從高雄旗山打來的電話,一名孝順的女兒詢問,是否可捐出一顆腎臟來拯救洗腎多年的73歲老父親,希望父親不要承受洗腎之苦。
近幾年來,全國每年接受器官移植約800人,但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則多達8000多人,兩者人數懸殊,其中又以等待腎臟移植患者最多,截至今天還有超過6200人等待換腎。據統計,國內約有七萬多人接受洗腎,但每年屍腎、活腎等移植個案卻逐年降低,其中活體腎臟移植僅約100例左右,遠低於活體肝臟移植的400多例。
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漢湘指出,為了提高活體腎臟的風氣,最近幾個月學會鼓勵所有腎臟科醫師,主動向洗腎患者宣導腎臟移植的優點及可行性,希望有更多洗腎患者向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登記。
不過李伯璋認為,國人對於活體腎臟移植觀念仍有加強。他更批評,部分洗腎醫療院所一直向病患及家屬鼓吹洗腎安全,換腎可能問題一堆,導致活體換腎個案偏低。國內目前有37家通過衛生署核准的器官移植醫師,但實際上執行活體腎臟移植的醫院卻不到五家,但手術難度更高的肝臟移植,卻有超過15家醫院可供選擇。
李伯璋指出,國內活體腎臟移植的成功率相當高,五年存活率超高八成,遠高於洗腎患者五年存活率的五成五。目前五親等內家族成員都可捐腎,一旦國人都可接受活體腎臟移植,對病患將是一大福音。
※ 相關報導:
* 芳療逾2小時 傷「心」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7540
接受芳香療法,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指出,短時間接受芳香療法,確實可讓血壓下降,心跳減慢,有助身心放鬆,不過一旦芳香療法時間超過一小時,心血管功能就開始受到影響,持續兩小時以上,心臟、心血管功能就可能受到傷害。
* 口腔癌痛 自殺率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39960.shtml
根據統計,口腔癌是台灣癌症病患自殺率第二名,自殺行為多發生在診斷後三個月內。醫師表示,口腔癌患者大多都是社會上的藍領階級,常為了經濟、工作無法即時就醫,導致發現時多數都很嚴重,五年存活率僅剩下一半。因為治療過程痛苦,不能言語、味如嚼蠟、疼痛不堪而心生放棄生命的念頭。
◆ 醫療用幹細胞 自體血液可產生
台灣醒報/李明倫 2012-12-03
醫療技術將可從病患自體血液中,產生出多功能幹細胞!研究指出,由一般採血樣本中分離出的特定細胞,可經誘使成為多功能幹細胞,再重新分化成具功能性的任何體細胞,可望應用在疾病治療與器官/組織的修復。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發表的研究指出,血液內所分離出的細胞為採血樣本中的內皮祖細胞(late outgrowth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經誘使可被轉型為多功能幹細胞。
幹細胞因具高度潛力可分化為任何體細胞,如今,醫療上幹細胞的應用,已為衰敗的器官和目前無可醫治的疾病,燃起了醫療希望。先前醫療研究所用的幹細胞來源多為具生命倫理爭議的胚胎幹細胞。
這個研究創始者是來自日本的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教授(獲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團隊2006年發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簡稱iPS細胞),重新使幹細胞廣泛應用在研究與醫療上,而不會引起倫理爭議。先前細胞的來源多需由侵入性的方式(如組織切片)取得。
領導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的菈娜教授(Amer Ahmed Rana)表示,此研究發表了為目前最安全且容易取得iPS細胞的方式。該團隊已成功的將此iPS細胞重新分化成具功能性的血管細胞及心臟細胞,在醫療上極具應用價值。
◆ 住院醫師甄選樂觀 五大皆空反轉?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03
在醫界「五大皆空」陰影下,台大、榮總兩大醫學中心最近陸續進行102學年度住院醫師甄選,台大錄取情形不錯,小兒科、婦產科還有備取;台北榮總已完成甄選的內、外科住院醫師,內科僅兩名缺額、外科全部招滿。有醫師樂觀認為五大皆空情況已經出現反轉; 但也有醫院態度保留,台大醫學院婦產科教授楊友仕說,長期仍須改善給付不公的醫療環境。
醫療體系走山偏移,出現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情況。國內醫界龍頭台大醫院住院醫師甄選,被視為具有一定的指標意義。台大日前公布102學年度住院醫師甄選榜單,去年第一次招募無人應徵的婦產科,今年不但招滿,竟然還有備取。
台北榮總目前已完成內科、外科住院醫師招募,內科開出21名額,錄取19人、外科開出13名額,錄取13人全部招滿,招收情況也不差。至於台北國泰、台北馬偕、新光等醫院、長庚等醫學中心,本周才要進行醫師新血招募。
楊友仕認為,前兩年醫學系畢業生因為新實施「PGY」制,也就是需要先接受為期一年的一般醫學訓練,加上男生畢業後要先服兵役,在新舊制的銜接時期,符合報考住院醫師資格的學生人數減少,加上不少學生想挑「輕鬆」的科別,造成繁重的五大科門可羅雀甚至招不滿。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則表示,現在仍不能對人力流失太樂觀,住院醫師錄取、報到後,受訓後仍可能「轉行」,像是外科住院醫師五年訓練期滿,考到專科醫師證照身價一提升,就可能轉到整形外科,或是自行開業當醫美醫師,不見得會留在醫院外科服務。楊友仕也說,內科往往有五分之一的學生會離開。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也持保留態度,他說,現在「小朋友」喜歡挑輕鬆科、非急診科等科別,就他觀察,住院醫師招收最慘的會是內科,許多人都一窩蜂地往輕鬆的五官科擠。
※ 相關報導:
* 假醫護流竄北桃竹 詐騙盜領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7539353.shtml
台北、桃園、新竹等地,最近都出現假冒醫療人員詐騙案。一名老翁以為免費健檢,交付存摺印章卻被盜領十萬元;一名老榮民則機警發現「中低收入戶補貼不可能突然從三千五變六千元」,拒絕「好意」而沒上當。
* 兩岸醫藥-陸藥店分3級 AAA級全天營業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71701/112012120300174.html
大陸各界呼籲了多年的藥店分級制度終於在全國實施。商務部發布的2012年第58號公告中,5項藥品流通行業標準,已在本月1日起實施,藥店將分A、AA、AAA三個級別,最高級別AAA級通宵營業。
朱澤民/莫讓財團法人醫院財團化
【聯合報╱朱澤民】2012/12/04
一般大眾對「財團」二字往往未有正面印象,或許是長期以來民眾常將財團與「財富集中不當、稅負分配不公、政商關係不論」等併同考量。但何謂財團?學理上並沒有明確定義,較持平、中性的說法或可視為「財務集團」(financial group),且有濃厚的家族色彩。
財團法人 財產集合體
由於財團二字有負面印象,連帶使部分民眾對「財團法人」也持懷疑態度;事實上,源自日文的「財團法人」乃是一財產集合體,這些財產可能是現金、房地產或儀器設備等。
財團法人成立的基礎是財產,基本上屬公益性質,常見的私立學校、研究機構(如國家衛生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教會、寺廟(如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基金會(如海基會)及慈善團體(如慈濟功德會)等均屬之。
台灣較具知名度的私立醫院如長庚、國泰、新光、馬偕、彰基、亞東、奇美、嘉基、義大及耕莘等,都是醫療財團法人醫院,至於北醫、中國醫大、中山醫大及高醫等附屬醫院,則為學校財團法人附設醫院。
這些醫院之創辦人,或為提高國人醫療品質,或為照顧弱勢族群,或為提升偏遠地區醫療水準等崇高理想,出錢出力,為台灣地區民眾奉獻,厥功甚偉。
醫療競爭 純益率降低
國民所得的增加及全民健保的實施,使醫療市場能穩定成長,但也相對加深了醫療市場競爭,占醫院收入85%以上的健保給付,由於給付價格受到限制,使醫院純益率降低。
利潤搬運 關係人受惠
另方面,若醫院純益率高於正常報酬率,會使其「公益」性質受到質疑,健保局也會再度壓縮給付價格,這些皆誘使占市場規模比重大的財團法人,將利潤「搬到」財團法人管理人(董事)所屬的其他事業,即所謂的「關係人交易」,其犖犖大者如下:
1. 向關係人或關係人企業租借房、地產及儀器設備:
財團法人設立時,原捐助人捐助金額不足,醫院營運所需的房地產、儀器由法人董事個人名義出資購買,再租給醫院,醫院「租金支出」變成董事穩定「租金收入」;或向關係人所屬公司(如租賃公司)租借房屋、土地及儀器設備,讓關係人企業有穩定租金收入,股東有股利收入。
2.業務外包予關係人企業:
醫院將部分業務(如洗腎、呼吸器照護)外包給關係人密切人士或機構,甚或將醫療院所保全、清潔、維護、整修工作也由關係人企業承做,一年數千萬元的管理費用也跟著移轉至關係企業。
3.向關係人金融機構存放或貸借資金:
醫療院所若有多餘資金,則存款於關係企業銀行;醫療院所若有資金需求,由關係人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貸放予醫療院所,讓醫院的利息費用轉為關係金融機構的利息收入。
4. 捐款予關係人其他機構,或分擔其業務費用:
所得稅法令規定,公益機構用於其創設目的有關活動支出,若達到基金每年孳息及其他各項收入之70%,可免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
財團法人為使其支出達70%,遂採捐贈方式給關係人其他機構以提高支出比率,或透過技巧性設計分擔關係機構的人事費、業務費、辦公費等,以符免稅規定。
5. 讓財團法人變成個人所得稅庇護所:
部分醫療財團法人擁有關係人企業股票,每年獲配股利不菲,該股利在原關係人企業雖已被課徵17%營利事業所得稅,但在兩稅合一制度下,關係企業此項股利收入將不會再被課稅。
收入結餘 應服務社會
由於這些捐贈股票的股利不會再被課稅,實質控制此財團法人之原捐贈者或其後人,亦不會被課徵最高40%之綜合所得稅累進稅率,未來百年之後,亦不會被課徵遺產稅。(對控制者而言,財富擺在自然人或法人名義已無甚緊要!)
醫療法第46條規定:醫療財團法人應提撥年度醫療收入結餘之10%以上辦理研發、人才培訓、健康教育;10%以上辦理醫療救濟、社區醫療服務及其他社會服務。但此10%卻足以經「利潤搬運」後之結餘為依據!
財務查核 太偏重書面
行政院衛生署雖委託專業學術團體定期訪視醫療財團法人,並查核其財務報表,但由於該訪視、查核偏重於書面查核,實質效果尚為有限。
會計師簽證的醫療財團法人報表已揭露上述關係人交易事項,主管機關未來應會同財政部對此些事項深度檢討、評估。
各醫療財團法人在處理上述關係人交易事項時,亦應合理考量法人之「公益」特性,不要過分「搬運利潤」,並將「四大皆空」及「護理人員不足」責任全然推給健保給付過低。
(作者為健保局前總經理、景文科技大學教授)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 相關報導:
* 急診轉診績效差 醫院降級處罰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7782
各大醫院急診前人龍迤邐,無床可躺就地躺下,甚至病患滿到救護車裡待床。為整頓急診壅塞亂象,衛生署決定使出撒手鐧,衛生署長邱文達說,未來若無法有效疏散急診病人,醫院可能被降級。
衛生署最快月底公告「轉診登錄試辦計畫」辦法,試辦三年,初期採取鼓勵措施,轉診成功就補助三百元,未來急診轉診績效不佳的醫院,就降級懲罰。
* 急診壅塞/就算降級 人仍往大醫院擠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7783
為解決醫學中心急診壅塞、住院一床難求問題,衛生署擬設退場機制。不過,林口長庚、台大、台北榮總等醫學中心認為,急診人滿為患牽涉健保局、醫院及民眾三方,單要醫院承擔所有責任,無法解決問題。
一名醫學中心醫師更抨擊是「呆瓜政策」,因為即使把病患壅塞最嚴重的長庚、台大降為區域級醫院,仍無助於病人湧向大醫院的現況。
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急診醫學部主任陳日昌說,健保對看病沒限制,民眾對醫學中心的品牌迷思,醫療院所未落實與鄰近醫院的策略聯盟轉診機制,都是醫學中心急診壅塞主因。但衛生署只處理醫學中心「前段班學生」,無法解決問題。
早睡一小時可降血壓
中廣新聞/郭希誠 2012.12.04
美國研究發現,在高血壓邊緣的人,每天只要早睡一個小時,六個星期以後,血壓就可以降到正常值。
哈佛大學醫學院找了二十二個在高血壓邊緣的人做實驗。這些人每天睡眠時間都在七小時以內。他們讓一半的人每天多睡一小時,另一半的人照原來的時間作息。六星期以後再量血壓,多睡的人血壓都恢復到了正常水準。
研究人員說,睡眠可以消除壓力荷爾蒙,所以,多睡能讓血壓降低。
※ 相關報導:
* 健康主題館/季節變到處癢… 濕疹找上你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7788
案例1:20歲吳小姐想戴漂亮耳環,不料穿了耳洞後,長出一顆顆小水泡,並且搔癢難耐。忍不住用手抓,將水泡抓破,不但破皮還流出液體,就醫診斷是金屬過敏引起的濕疹。
◆ 痴迷高果糖甜味劑 易罹糖尿病、脂肪肝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7850
【文、圖/黃秀美(自由媒體人)】2012/12/04
二○一二年五月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正式發函,否決美國玉米加工業者,將高果糖玉米糖漿( 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HFCS),更名為玉米糖(corn sugar)。
理由是玉米糖是將玉米乾燥後,所得到的結晶狀甜味劑。而高果糖玉米糖漿,則是將玉米澱粉酶水解後,將一部份的葡萄糖轉化成果糖,是一種水溶液狀的甜味劑,兩者的性質不同,無法劃上等號。
並且有許多遺傳性果糖不耐或果糖吸收不良的人,他們應避免攝取含有果糖的成份的食物。若將高果糖玉米糖漿,更名為玉米糖,有可能會增加他們食用到果糖的風險,對健康有所危害。
根據美國南加州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在二○一二年十一月 發表在《全球公共衛生雜誌》(Journal of Global Health)的研究顯示,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年消耗了二十五公斤的高果糖玉米糖漿。
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大量使用與肥胖,以及第二型糖尿病的罹患率有顯著相關,有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
廣泛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國家跟少用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國家相比,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數增加了二成,這是相當驚人的數字。
此外,高果糖玉米糖漿,含有高比例的果糖。人體代謝果糖的途徑與葡萄糖不同,果糖主要在肝臟中進行,所以,更容易被轉化成脂肪,有可能助長脂肪肝的形成。
可別又以為高果糖玉米糖漿是美國消費者,才需要擔心的飲食問題,跟您和您的孩子沒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包括我們日常會喝到且最受孩子們喜愛的碳酸汽水、含糖飲料,吃得到的冰淇淋、餅乾、蛋糕、早餐穀物,以及,許許多多的加工食品,都可以看到這種甜滋滋的高果糖甜味劑。只因為高果糖玉米糖漿的甜份高、成本低、穩定度高的特性,備受烘培及加工食品產業的青睞。
◆ 選擇性緘默症 小孩上學「不語」 快找醫師諮商
文/侯宜君 2012.12.05 自由
小芬(化名)是一位小學五年級生,自幼稚園遇到嚴師後,變得害怕退縮,小一開始,在課堂上就無法開口,和同學幾乎不交談,但功課都按時完成,月考成績也有一定水準。在學校即使發生有趣爆笑的事情,會忍住笑等到回家才跟媽媽講。媽媽一直以為小芬是害羞內向,經導師建議就醫後才發現小芬可能是「選擇性緘默症」。
選擇性緘默症兒童能正常和人說話,也理解語言的意義,但某些需要說話的社交場合卻無法說話。他們智商、行為與學習能力都正常,在校完全沉默,在家卻有說有笑。他們並非自己決定不講話,而是內在極度焦慮迫使緘默,即使想說話,也發不出任何聲音,改以面部表情或手勢來溝通。
此類兒童焦慮時難以保持眼神接觸,常常不笑,表情空白,舉止僵硬不自然,且無法因應需說話的場合,如點名、打招呼、道謝和道別。容易憂慮、對噪音和人群更敏感、難談論自己和表達感受。
選擇性緘默症通常在3到5歲發生,多數在上幼稚園時或小學後被發現,常被誤認為是小一的適應問題。若不治療通常症狀會持續,長大後不一定會改善,應積極接受治療,否則會變得更嚴重。
由於小芬人格特質較容易焦慮、退縮,我建議,學校導師在班級經營與教室管理時營造接納包容的氣氛,避免她以更嚴重退縮行為因應。鼓勵學校接受小芬替代性的表達方式(例如︰從手指課本代替回答,到唇語和小聲說話),先以間接方式溝通,例如電子郵件、網路聊天、錄音講話等,直到她能更直接的溝通,同時安排溫暖友善的同學協助,融入班上人際關係。
最初,我邀請小芬和媽媽一起進入諮商室,以降低其焦慮,協助適應陌生人和環境。數次後逐漸減少媽媽在裡面的時間,並以非語言方式介入,使用沙遊治療和藝術治療,逐步協助小芬降低焦慮與表達情緒。小芬經歷長時間的治療,漸漸在諮商時間較為放鬆,能透過媒材表達與創作,在校亦出現微小的進步。
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療癒之路很長,主因是發現時常已到了很嚴重的地步,須及早就醫,不可輕忽!
(作者為台南市學生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
歐債拖累 希臘醫療體系拉警報
【台灣醒報╱記者張鎮宏╱台北報導】2012.12.05
連醫療手套都負擔不起,經濟壓力逼得希臘醫療系統幾近崩潰!歐債危機迫使希臘政府祭出撙節狠招,對醫療健保等公共支出進行縮編。但這樣的大幅減支卻重創國內的醫療系統,不僅病患得不到照顧,醫院的衛生環境也難以維持,日益嚴重的大規模院內傳染,更也引發相關專家的嚴重憂慮。
「財政窘境讓希臘醫院更加拮据,像是醫療手套、手術袍,甚至是消毒酒精,這些最基本的醫療消耗品醫院都已無力補齊。」對於希臘的醫療危機,歐洲疾病管制局(ECDC)局長斯普任格就深感緊張。
希臘今年的健保支出約達110億歐元,然而在債務危機的壓力下,自09年以來,雅典政府已至少砍掉85億歐元預算,減支幅度高達43.5%。然而這樣的撙節措施卻沒能幫助希臘走出困境,超過20億的健保負債仍是雅典沉重的經濟負擔,而甫通過的2013年度預算中,則又另外再刪除8.03億的支出,降幅更達7.2%。
預算大砍也讓各地醫療機構被迫縮編人力,同時也欠缺經費補足足夠的醫療耗材。「醫職人員的壓力暴增,缺乏人手讓我們更難以滿足民眾的基本醫療需求。」做為醫師公會的一員,帕潘尼科勞對希臘的前景也相當失望。
調查指出,希臘國內至少有133所公立醫院無法負擔醫療耗材的支出,像是消毒棉、手術袍、醫療手套等,隨時有斷貨的危機。「護士的人力被減半,手套等醫療耗材又嚴重不足。在這種惡劣的醫療環境下,院內的衛生漏洞當然就是疾病流行的主因。」帕潘尼科勞表示。
人物力的匱乏讓醫院反成為疾病溫床,近兩年來,如結核病等高傳染性疾病,都因院內傳染而高速暴增病例。「我們知道這些醫院有非常嚴重的院內感染問題。」在親自訪問希臘之後斯普任格表示,「而現在我也更加確定,希臘的醫療系統已經走入了崩潰的臨界點。」
除耗材之外,各大醫院也早就口袋空空,無力支付龐大的藥物費用。因此在11月份,德國默克藥廠(Merck KGaA)決定停止向希臘供應愛必妥(Erbitux)等重要抗癌藥物,而生產醫療器材的Biotest集團更早在6月份就宣布撤出希臘,不願再接受賒帳的賠本生意。
「政府壓低負債的同時也應知所輕重,有些東西是不能便宜行事的!」WHO的歐盟代表貝托里尼就認為,希臘對於醫療政策的妥協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嚴重影響國民的健康狀態。「健康問題將為國家帶來長遠的影響,你當然省得了一時,但希臘遲早都得付出更高的代價!」
◆ 蘋果、葡萄、仙草 護腎天然食補
【聯合報╱記者林昭彰/新北市報導】2012/12/05
淡江大學化學所博士生丁玉如以斑馬魚為實驗樣本,篩選出有益腎臟的天然物質,建議大家多吃蘋果、葡萄、仙草、花生。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的「毒理暨應用藥理學」期刊。
丁玉如指出,斑馬魚胚胎全身透明、發育快速、容易觀察變化,且器官構造、生理功能、基因結構都與哺乳類相似,非常適合做藥物篩選實驗。
她先將斑馬魚胚胎浸泡在對人體具毒性的中草藥馬兜鈴酸,透過實驗證明,馬兜鈴酸可能引起發炎造成腎損傷、造血功能異常,進而使心臟及腎臟嚴重受損,最終導致腎衰竭。
接著從許多天然物質中,篩選白藜蘆醇(RESV)及熊果酸(UA),利用這兩種具抗發炎成分,對胚胎進行12小時處理,發現可降低發炎情形;另利用冷凍切片觀察紅血球,發現血液循環系統功能也有改善。
台灣洗腎人口約6萬名,每年新增近6千人,丁玉如表示,國人洗腎人數不少,由於腎臟一旦受損就很難復原,國人應注重腎臟保健。
研究結果發現,葡萄子和花生含白藜蘆醇,和仙草成分中的熊果酸,都是有益腎臟的食物,建議民眾平常多攝取蘋果(連皮)、葡萄(含子)、仙草、花生等蔬果。
※ 相關報導:
* 進口食鹽少了碘 甲狀腺腫大恐盛行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1&f_SUB_ID=1719&f_ART_ID=428136
台灣鹽品市場開放後,進口食鹽市占率推估已達20%左右,但因進口食鹽幾乎都是無碘鹽,讓專家擔心國內公衛防線可能出現「缺碘」缺口,重蹈當年甲狀腺腫大盛行現象。專家指出,缺碘會影響幼童智力與學習能力發展,長期將影響國家的未來競爭力。
* 甩肉療情傷 小胖哥2年「跑」掉58公斤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5/today-south1.htm?Slots=sub
台東高商會計科三年級學生葉沐恩原是位一百三十公斤的小胖哥,因被前女友狠甩,透過慢跑忘情傷,沒想到練出毅力,又有學校護理師的健康飲食諮詢,成功控制體重,兩年內甩掉五十八.一公斤肥肉,找回健康與信心。
* 5成女性 冬去肉來3公斤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8137
天氣冷窩著不想動,又難抗拒暖呼呼的火鍋、食補,身材也跟著走樣。一份對女性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半數女性冬季平均變胖3公斤,腰腹、大腿、肥臀是最難瘦的「頑固」三肉。醫師觀察也發現,愛美女性為了甩肉,常有錯誤迷思,以為塑身衣勒越緊越、運動越累越有效。
* 觀念平台-健康稅不應厚此薄彼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120500546.html
真要論及對健康的威脅,肥胖為害更甚菸酒。國際再保險業對人類「身體質量指數」(BMI)與健康風險的精算研究,顯示肥胖對死亡率趨勢有明顯影響,對國家醫療體系也造成負擔。 ....酒駕的災難、香菸和檳榔所致的疾病,往往令人怵目驚心。而肥胖對醫療體系的威脅,卻像溫水煮青蛙,不易察覺。不過,有遠見的執政者必須先天下之憂而憂,如果等大家都成了《神隱少女》裡小女孩的父母,才思有所作為,則為時晚矣。
◆ 10大抗癌藥去年花74億 標靶藥占半數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12/05
癌症已連續廿八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健保局統計去年給付抗癌藥物的前十大排行榜,其中就有五種是標靶用藥,尤其是治療乳癌、胃癌的賀癌平異軍突起,高居第一名,單一藥物去年就花費十四億元。
健保局表示,為了解國內癌症患者使用抗癌藥物的情形,統計針對去年各醫院申請癌症用藥給付,總計全年共有廿九萬多名癌症患者,使用至少一種癌症用藥,全年花費高達一百三十五億三千多萬元。
前十大抗癌用藥的分布,可發現它與國人罹患癌症種類有密切關聯性。這十項癌症用藥,依次是賀癌平(乳癌、胃癌)、基利克(白血病)、愛寧達(肺癌)、艾瑞沙(肺癌)、得舒緩(肺癌)、抗癌妥(大腸直腸癌)、莫須瘤(白血病)、克癌易(乳癌、肺癌、前列腺癌)、健擇(肺癌、胰臟癌、卵巢癌)和爾必得舒(大腸直腸癌)。
健保局指出,十大抗癌用藥去年花了七十四億元,總利用人數只有三萬五千多人,等於平均每個癌症患者使用抗癌藥物花廿萬七千元。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健保陸續把國外許多先進的抗癌藥物納入給付,因此多數癌患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他不免憂心,隨著癌症有可能變成「慢性病」,國內癌症用藥所耗用的金額,勢必會越來越多,直逼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三高」疾病的用藥花費。
※ 相關報導:
* 病歷雲端化 偏鄉病患省奔波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44491.shtml
行政院衛生署推動偏鄉醫療資訊雲端化,桃園縣復興鄉衛生所將率先在月底完成電子病歷雲端交換系統,日後鄉民到衛生所看病也可以同樣享有優質的醫療服務;衛生署表示,明年四月全國四十八個偏鄉都可望納入這個系統。
衛生署長邱文達說,衛生署「十年磨一劍」,衛生署在全台偏遠地區陸續建置共用醫療資訊系統 (HIS)與醫療影像傳輸系統 (PACS),復興鄉更率先建置完成「電子病歷雲端交換」,成為全國醫療最先進的偏鄉。
疑狂牛症 男子發病3個月亡
【聯合報╱記者熊迺群、黃宣翰、修瑞瑩、楊欣潔/連線報導】2012.12.06
五十六歲男子疑罹患庫賈氏症,昨天凌晨他呼吸中止,由安養中心送往成大急救,到院前即死亡。
據了解,患者發病的速度相當快,從發病到死亡只有三個月,目前可確定是少見的庫賈氏症,但到底是新型或傳統型,與食用狂牛症的牛隻有無關聯,仍需鑑定。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表示,疾管局並未收到通報,可能是醫院通報與疾管局接收到訊息有時間差。庫賈氏症成因包含遺傳、散發、醫原性以及食入染病牛隻之骨髓、腦部所感染。
自一九九七年,台灣共有兩百九十四名庫賈氏病例,多是家族遺傳、散發型的傳統庫賈氏症;僅有一位疑似因吃牛肉而感染的新型案例,不過該案例曾去過英國,也無法判定是否為本土案例。
台南市衛生局表示,這名患者平日住台北市,三個月前突然出現失智症狀、步態不穩,沒多久就昏迷,由家屬送到成大治療,昨天安養中心人員緊急將他送醫仍不治。
家屬表示,病患去過大陸,但一直住在台北,安養中心表示,患者近月來已急救多次,昏迷之外還有嚴重痙攣。
成大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說,庫賈氏症相當少見,新型的更少,檢驗腦組織才能確定是新型或傳統型。
庫賈氏症是因為牛隻體內的變性蛋白引發,這類的蛋白在患者體內也能找到,而且不容易消除,病人遺體已送往台南市立殯儀館,將交給疾管局處理。
◆ 氣溫驟降 多動有益血液循環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2/12/05
氣溫驟降,對於有末端血液循環不好容易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黃翠華表示,對於有手腳冰冷問題者,除了須盡早注意外,多運動或是起來走走、踏踏步等,都能幫助血液循環。
曾有此一說,手腳冰冷與酸鹼體質有關,酸性體質的人有手腳冰冷機率較高,黃翠華營養師表示,體質為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須經由尿液檢查才能確定。若為酸性體質,建議可多吃蔬果等,讓身體成為鹼性的體質。
手腳冰冷的人不一定是體虛,有些手腳冰冷者常認為是體虛所致,而多吃肉、吃補等,黃翠華營養師表示,多吃肉、多進補有時反而會更嚴重。對於末端血液循環不好者,又加上是中風的高危險群,多吃補反而會更危險。
手腳冰冷者,不妨可吃吃台灣的蘋果。黃翠華營養師表示,蘋果屬於溫性的水果,且蘋果皮含有植化素,對於手腳冰冷者有很好的幫助,所以建議民眾可以連皮一起吃。
有中醫則認為,將黑棗與陳年紹興酒一同浸泡超過三個月,每日晚上吃兩顆,可以改善手腳冰冷情形。
※ 相關報導:
* 走進森林冥想 血壓降下來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8319
為鼓勵民眾多利用森林旅遊紓壓,林務局羅東林管處與馬偕醫學院合作,在太平山等地進行「森林益康」研究,科學證明走入森林對人體各項指標都有好處,林管處將請專家學者教導志工、解說員冥想的方法,鼓勵遊客進入森林「放輕鬆」。
◆ 多極電燒肝腫瘤 7旬翁重生
記者黃邦平/新北報導 2012.12.05 自由
新北市的衛生署雙和醫院最近完成多極電燒治療肝癌手術,這名70歲有慢性B型與慢性C型肝炎男性患者,被診斷出罹患肝癌後,因年紀較長且有肝硬化,肝功能不佳,經其他醫院評估不適合接受手術切除,最後靠6根電極探針燒灼直徑5公分的腫瘤,還成功處理侵犯到部分肝臟門靜脈的組織。
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立偉表示,以往肝腫瘤合併局部門靜脈侵犯,多只能採取栓塞、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姑息性療法」,往往預後差,「根除性治療」則是諸如開刀切除、電燒或酒精注射。
吳立偉指出,過去都認為門靜脈侵犯忌用電燒治療,當他到法國肝癌電燒中心進修時,老師只說:「Why not?」當地就有不少中大型肝癌合併局部門靜脈侵犯的患者,都是藉這項技術得以延長生命,甚至長期無病存活,只要患者條件符合,就可得到根除性的治療。
而這位70歲長者的肝腫瘤有5公分大,為了完整廓清,電燒範圍必須向外再擴大1公分,最後燒灼範圍約7公分大。
吳立偉說,傳統的電燒為「單極電燒針」,較適用於3公分以下的腫瘤,雙和醫院採用的「多極電燒」是在腫瘤前、後的中間與兩側各置放一根雙極電燒探針,共置放6根電燒探針,完整包覆局部門靜脈侵犯部分,藉由多極電燒形成的熱能迴路,往內燒灼腫瘤,徹底摧毀患者的肝腫瘤,不留下殘存癌細胞。
吳立偉認為,開刀切除是根除肝腫瘤的主要方式,但B、C型肝炎患者又合併有肝硬化或其他疾病,開刀風險較大,電燒治療可成為另一選項,且電燒是微創治療,幾乎沒有傷口,若無立即併發症,病人術後6小時即可活動進食,總住院天數只約需3到4天,但燒灼術仍屬侵入性治療,還是有其風險及併發症。
◆ 濫用119救護車 北市要收費
中央社 2012.12.06
台北市消防局今天表示,8日起針對指定救護車載送至「非」急救責任醫院,以及「未」赴急診室檢傷掛號者進行收費。
消防局緊急救護科表示,收費標準依照台北市「救護車設置機關(構)救護車收費基準」計算,由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和消防局組成「緊急救護審核小組」,針對個案逐案審查,確定為濫用119救護車個案將寄送繳款單。
但消防局也強調,新的做法絕對不會影響一般民眾緊急救醫權益,民眾有胸痛、突然發生意識不清,或昏迷,以及重大創傷等緊急醫療狀況,儘快撥打119送醫,不需負擔任何費用。
緊急救護科指出,台北市「金鳳凰專責救護隊」在民國88年成軍後,所使用的救護車都是熱心民眾或公益團體所捐贈,13年來消防人力增加不到200名、救護車增加10輛(成長不到20%),但救護出勤次數成長約200%。依統計,自88年起累計至今月11月,消防局所屬救護車已出勤超過137萬次,平均每2名台北市民就有1名曾撥打119申請救護車。
少數民眾因酒醉、行動不便或閃到腰等理由撥打119,使得勤務量暴增。對於濫用119資源,多數台北市議員也認為,政府的免費服務不宜為少數且非正當使用民眾濫用把持,進而延誤緊急傷病患就醫。
今年起衛生局針對149位使用救護車送醫次數10次以上的「救護車高使用者」,進行個案訪視和轉介。
經過3個月努力,前10大不當使用者中,有7位不當送醫頻率已明顯下降。其中1位在100年1至11月叫救護車高達86次的個案,經轉介後今年完全沒有不當使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