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4

多元文化 跨界呈現

◆ 追魂音樂會 「多聲道」神遊詩世界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71843.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5.13

在充滿台灣元素的爵士樂中,神遊國語、閩南語、客語的詩世界。藝術家董陽孜每年端午策畫「追魂」音樂會,今年邀詩人羅智成、路寒袖、鍾永豐用各自熟悉語言朗誦自己的詩,「台灣的多元文化,該追求共同的中華魂!」

董陽孜說,她從上海來台時,才念小學,光國語就學了好久。好不容易學會,又發現有閩南語,剛開始很排斥,誰知又發現有客家話。如今四度辦追魂音樂會,她首次聚集不同語言一起朗誦,「台灣很小,語言有那麼多,我們要為台灣彼此關愛,不分藍綠。」

音樂會由音樂家林少英作曲,呼應三種不同語言詩作,尋找不同音樂元素。羅智成朗誦「觀音」時,她加入節奏藍調(R&B)型態的梵唄聲,為此還去法鼓山的祈願觀音殿體會佛音;路寒袖朗誦阿嬤相關詩作時,則採用世界爵士,樂聲中聽得見台灣的那卡西;鍾永豐在她看來如吟遊詩人,用草根藍調(bluegrass)配「臨暗」等客語詩最適合。

昨天演出片段時,由台灣鼓王黃瑞豐、爵士小號手魏廣皓等人組成的六人組爵士樂隊演奏音樂,包括長號、吉他、鋼琴、低音大提琴等不同聲部一一加入,彼此對話呼應,再融入三種語言各具獨特音韻的朗誦聲,氣氛美妙悠遠。

音樂會將在鍾永豐朗誦「我庄」中結束,鍾永豐說,該詩描寫台灣在西元一九七○年現代化前樣貌,看似待發展,其實內外在已有完整機制,可提供如今高度現代化的台灣反省。

「台灣這麼小,只能拿文化藝術進攻別人心裡!」董陽孜說,台灣獨特文化氣息越來越少,像台北新舞臺也面臨拆除。她呼應林懷民日前「沒了劇場,要上街頭」之說,表示「只要有人發起上街頭,我一定跟」,也呼籲大家來聽這場特殊的音樂會。

●誠品詩人節「追魂」音樂會五月二十五日在誠品表演廳免費演出,現場規畫兩百席會員保留席,其餘一百多席次開放一般觀眾入場。歡迎網路預約報名:goo.gl/LMG9AR。

※ 相關報導:

* 高美館20歲 典藏跨界再出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3000480-260115

今年正值高雄市立美術館20周年,為了慶祝「成年禮」,高美館自去年底至明年初展開一系列活動,其中,讓藝術家、文學家、音樂家跨域創作的「典藏奇遇記:藝享天開詩與樂」,為一籌備5年的跨域創作計畫,讓高美館典藏的美術作品,與詩作、當代樂曲激盪出不同的藝術火花。

「典藏奇遇記」以高美館館藏為素材,邀集余光中、汪啟疆、曾貴海、鄭烱明、陳坤崙、張德本等20位詩人,從4500件館藏中挑選出39件,每位詩人針對藝術品寫下詩作2首,由於有2位詩人選上同一件,故為39件藝術品,共完成詩作40首。



◆ 重返熱蘭遮 打造台灣百老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3000476-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5月13日

耗資千萬、由台灣團隊打造百老匯規模的音樂劇《重返熱蘭遮》,即將於5月底舉行首演。全劇由來自百老匯、曾執導《芝加哥》、《真善美》的傑佛瑞鄧恩擔任總導演,台北愛樂指揮古育仲擔任音樂總監,陳煒智編劇,林儒麟詞曲創作,愛樂劇工廠製作,期待兩年後攻占美國音樂劇市場。

林儒麟是幕後推手

《重返熱蘭遮》背景設定在17世紀熱蘭遮城(今台南安平古堡),描述一位荷蘭籍混血軍官千里來台尋親,卻與希拉雅族少女相戀,意外捲入一場血腥戰役。昨天記者會上,10多位演員合唱〈We are standing strong in the city Zeelandia!〉,身著荷據時代軍裝的軍官與原住民西拉雅族人大合唱,場面氣勢驚人。

擔任監製的林儒麟是催生這齣音樂劇的靈魂人物,為了《重返熱蘭遮》音樂劇,他毅然決然辭去華碩集團子公司主管,帶著資金跟夢想,「為台灣音樂劇而努力,雖然朋友說我是傻子,但這個傻子真的很期待能在台灣做一部高水準、跨國際的音樂劇。」

音樂劇帶出台灣故事

身為外交官之子,林儒麟念的是航太,但因喜歡百老匯表演,再加上自己隨家人在國外工作不停轉換「家」,他對於「台灣」這個家有很深的情感。耗時8年,他先與百老匯友人創作了《重返熱蘭遮》的原始腳本,希望介紹台灣,「我是以策略角度來切入,三太子、歌仔戲可以代表台灣,但是外國人只會好奇看一看,我深信,用音樂劇帶出台灣的故事,外國人會接受。」

指揮古育仲表示,這次的工作模式與陣容與過去截然不同,希望踏出台灣百老匯與國際接軌的第一步。編劇陳煒智也表示,這齣戲不是東方的《西貢小姐》,而是要傳遞「心之所在,就是家」的概念。

台南、台北接連演出

《重返熱蘭遮》故事發生在鄭成功來台之前的17世紀,荷蘭私生子約翰到福爾摩沙尋父,與西拉雅族人相戀。荷蘭駐熱蘭遮城總督之兄意外發現約翰是總督的私生子,生母也是西拉雅族,於是威脅約翰保密,否則生父總督頭銜不保。而駐台荷軍則藉口士兵被殺,嫁禍給西拉雅人,戰爭一觸即發,約翰陰錯陽差介入荷蘭與希拉雅族的恩怨。

音樂劇《重返熱蘭遮》將於5月24日及25日演出,地點在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6月6日到8日在台北城市舞台。

※ 相關報導:

* 《淡水小鎮》搬演第7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3000482-260115

果陀劇場於1989年首演的《淡水小鎮》堪稱劇團經典之作,也是導演梁志民揉合國外經典劇作與台式文化風情的代表作。25年來搬演過6個版本,歌手張雨生、蔡琴與陶大偉等人都曾主演,今年6月,果陀將推出第7版。



◆ 文壇悼周夢蝶:一生清冷 也成美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7276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4.05.13

詩人周夢蝶5月1日辭世,他的創作生涯超過半世紀,詩作逾400篇。文化部上午為周夢蝶舉辦告別式,表達對一代詩人的追思,文化部長龍應台悼念這位「孤獨國國王」時表示,這個時代因為有周夢蝶而有鮮明的個性,他是一面代表著美與心靈的純淨的國旗。

周夢蝶澹泊、簡樸與堅定的人格特質,讓他在文壇備受尊重。他生前過著孤獨修行的隱者生活,上午在台北第一殯儀館的告別式,也以樸素的人文精神呈現,接待台的簽名條是一捲白紙,會場內沒有懸掛布幔,也沒有鋪設地毯,還特別擺放了文房四寶和周夢蝶的手稿、書籍。

不少周夢蝶的文壇好友上午齊聚,一同追憶這位詩壇苦行僧的孤獨靈魂。龍應台說,如果沒有詩的話,周夢蝶只是被大時代撥弄的退伍軍人、騎樓下的小販,或是殘酷時代裡的風中蓬草,他孤單的身影將是歲月的淒涼與人生的辛酸。可是因為有詩,他單薄的身影成為一種態度,他的一生清冷也成為美學。

龍應台悼念周夢蝶時,還提及她與周夢蝶深談的一段往事。龍應台說,她曾經問周夢蝶:「周先生,你為什麼不再追求愛?」周夢蝶回答:「愛是一種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但龍應台強調,讀者愛他、朋友疼他、社會尊敬他,他就是一面國旗,代表著美與心靈的純淨。

告別式現場也播放周夢蝶生前的影片。周夢蝶提到他喜歡黯淡的紫色,如同他不愛出風頭;影片中也有一段描述周夢蝶生活中的趣事,他喝咖啡時,喜歡用兩隻手把糖包撕開,豪邁地將糖加入咖啡裡,算一算共加了6包。

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上午代表總統馬英九頒發褒揚令,表彰周夢蝶「體現東方無我意度,允為台灣文化史頁不朽傳奇」,肯定周夢蝶一生對台灣文學的貢獻,對他的詩集《孤獨國》、《還魂草》中開拓的境界表示推崇。



◆ 水電工復健 吸管編出12生肖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671480.shtml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4.05.13

台東縣關山鎮民何明水因受傷無法繼續水電工作,開始接觸吸管編織、畫畫,信手拈來都是作品,粗獷外表卻有細膩的心,讓人驚嘆。

自修加上藝術天分,何明水手中的吸管,逐漸編織成各式各樣的動物,最有名的就是12生肖系列;後來又試著以回收宣傳單製作戰鬥機,幻象2000、F16、經國號戰機等等都陸續成形。

他原是水電工,因2次的意外受傷,20年前先在做工程時,被將近20噸水塔壓在身上,大難不死卻傷到腰椎,天氣變化就隱隱傷痛;後來又被玻璃割斷手腕神經,前後2次開刀也救不回昔日靈巧的手腕,只能放棄工作。

「醫生要我做復健,讓手多動,才不會萎縮。」何明水說,傷後他試著多看書,學做吸管編織復健,加上小時候本來就喜歡美術課塗鴉、做勞作,因工作關係中斷,想不到受傷後重新接觸,依然有著童年的樂趣。

最近2個月,何明水再度利用路邊石頭和磁磚作畫,眾人公認牧牛、竹林都非常好看,被稱環保素人藝術家。

※ 相關報導:

文創是門好生意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台圖書銷陸 龍:占領簡體字市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4000980-260306

旺報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2014年05月14日

文化部長龍應台13日在出版產業政策座談上強調,閱讀是出版產業的根基,文學是所有藝術種類的土壤;面對台灣出版的全球布局,她反問「何不占領簡體書市場?」

文化部出版司的《2012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圖書出口以香港為大宗,占44.4%,出口金額達到10.65億元新台幣,其次為馬來西亞。對此,龍應台指出,文化部在出版政策上,近年積極補助業者參與星、馬的書展。她更提出:「應該想辦法占領簡體字市場,為什麼不?」

陸主動開放台書進口

根據報告,台灣圖書銷售到大陸的占比逐年提升,從2011年的6%到2012年提高到9.8%。龍應台表示,自己看到這個數值時,立刻想到的是《服貿協議》當中的開放條款,大陸主動為台灣圖書進口開放「綠色通道」。

她期許透過這樣的利多,或許能夠讓台灣對大陸的圖書輸出比重提升到15%;就版權交易來看,台灣的版權輸出,大陸就占了88.6%,「顯示台灣圖書對大陸具有競爭力。」

推文學 培育本土作家

對這樣的調查數據,與會的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陳本源指出,既然大陸只要不踩紅線就什麼都可談,雙方應協調開放出版。對此,龍應台回應稱,不踩紅線顯然是不可能的,台灣是自由市場,本質上就是非踩不可。

她認為在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等各種文化產業中,「對自由的渴望,表達得最貼近的就是出版」,而言論自由的底限,台灣也不是一開始就享有的,走過受審查的不自由年代。她相信,台灣人應捍衛這得來不易的成果,而北京也應深切體認到;而這「非碰不可的底限」,要靠雙方的智慧去努力、去測試。

出版業者最關心的消費者閱讀行為,據統計,台灣每年每人平閱讀13.5本書、購書6.7本;業者普遍認為,遠高於市場的真實感受。對此,負責市場調查的聯合行銷副總經理簡文吟說明,統計以「部分翻閱即算閱讀」為標準。

龍應台強調,「閱讀深植」一直是出版政策的首要目標,包括推動文學結合影視音,把獨立書店變成社區的文學沙龍等。她期許台灣出版社能花更多精力培養本土的作家及編輯。

※ 相關報導:

* 抽象藝術大師朱德群 12幅版畫落腳台大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74235.shtml

著名華裔法國抽象藝術大師朱德群的十二幅版畫,昨天透過企業家與後代聯名捐贈給台大管理學院,未來管院師生都可以欣賞到留法三傑之一的畫作。

朱德群師承林風眠,一九五五年和當時旅法藝術家吳冠中、趙無極合稱「留法三傑」。他以中西融合的作品在巴黎大獲好評,一九九七年獲選為「法蘭西藝術學院終身院士」,登上西方美術最高學術殿堂,也是兩百多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藝術家。



◆ 職人圖像 紀錄精彩工藝故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4000582-260107

中國時報 盧金足/台中報導 2014年05月14日

布袋戲偶頭雕刻師李宜穆,一刀一筆雕琢藝術之夢!畢業於中興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的林殿威,無師自通打造行銷義大利手工小提琴,21名不同領域的職人13日齊聚市政府,為《絕活-台中職人圖像》站台,展現難得一見的傳統工藝。

新聞局長石靜文挖掘傳統工藝,紀錄工藝職人珍貴的傳統技藝,發行《絕活-台中職人圖像》;傳統彈棉花、木雕粿印、犁頭店鋤頭與刀具,歷經3年採訪完成。

「一口說出千古事,十指弄成百萬兵」。李宜穆戲偶人生,傳承電影看板繪製父親的藝術天分;但手繪電影看板沒落,為了生計轉型到各地畫壁畫。

民國80年,他的弟弟獲悉有一戲班要歇業,和李宜穆商量,2兄弟花6萬元買下戲班52尊戲偶;有的戲偶不敵歲月掉漆破損,好奇幫著「微整型」,最後刻刀化為彩筆。

非本科系的林殿威,沒想會成為「樂器中的女王」小提琴護花使者,成功打造海外揚名的小提琴;副市長蔡炳坤當場拉起小提琴,琴聲醉人。

手工棉被職人柯垂根背起棉弓示範彈棉被的技巧,瞬間彈起的棉絮瀰漫空中,喚起很多人古早回憶;他說,慢工出細活,更珍惜純手工的價值。

※ 相關報導:

* 鍊金術 當代金工創作展登場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5140338-1.aspx

金工作品可以寫實可以寫意,「鍊金術-當代金工複合媒材創作藝術展」於台灣工藝園區登場,引領民眾進入金屬工藝的美麗世界。

這項展覽以「鍊金術」點石成金的概念,邀請台灣當代金工深具代表性的52名創作者、10間金工工作室及徵選20名大專院校中的青年創作者參與,共展出146組件作品。



◆ 凡格羅夫訪台 大秀指揮魅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4000477-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5月14日

從神童到名家,俄國小提琴奇才凡格羅夫(見圖,兩廳院提供)將首次以獨奏家及指揮身分與波蘭室內樂團訪台,帶來莫札特、柴科夫斯基以及聖桑的樂作。

被稱為「20世紀後20年最驚人的神童代表」,小提琴家凡格羅夫1974年出生新西伯利亞猶太家庭,5歲就作首次公開演出,10歲拿到波蘭韋奧尼斯基青少年小提琴大賽冠軍,11歲受邀到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作開幕演出。16歲獲得佛萊許國際大賽首獎,同時還獲得評審獎和觀眾票選獎,出盡風頭。

凡格羅夫師承俄國小提琴大師布隆(Zakhar Bron),後在「音樂上的祖父」已故大提琴巨擘羅斯托波維奇及巴倫波因等大音樂家的提拔之下,迅速崛起,錄音不斷。

受到羅斯托波維奇過世影響,再加上右手及肩受傷,2007年凡格羅夫曾經休息一年,之後投身指揮,近年與老字號波蘭室內樂團展開合作,表現出色。不過凡格羅夫也說,他不會永遠放下小提琴,只是想要專注在指揮上,探索音樂的可能。

凡格羅夫與波蘭室內樂團訪台曲目包括莫札特《第4號小提琴協奏曲》及《第5號小提琴協奏曲》,都是莫札特青春之作,精緻的合奏中仍能一展小提琴琴藝。柴科夫斯基《一處親愛之地的回憶》以及《詼諧圓舞曲》則是凡格羅夫拿手作品。音樂會於5月24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

※ 相關報導:

* 聽莫里斯舞動浪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4000472-260115

如何以身體舞現古典音樂中的音符韻律,以音樂奏和出舞蹈的節奏流暢?6月將首度來台的美國編舞家馬克‧莫里斯(Mark Morris),絕對是這類創作的始祖代表。這一次,莫里斯親自率領18位舞者,7位樂手來台,帶來6支以莫札特、巴爾托克音樂入舞的經典作品,極致展現他「聽得見的舞蹈,看得見的音樂」作品特色。

fsj 提到...

名人論壇-美感教育 美化心靈與社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5000563-260107

中國時報 洪榮志 2014年05月15日

美能帶給人心理愉悅與感動,美亦具有淨化心靈與祥和社會的功能。人若能敏於感知生活周遭存在的美,或在工作中體察到美,將帶給人許多生命的喜樂與富足,亦將有助於減低社會暴戾之氣,美感教育值得推展。

美無所不在,俯拾即是。只是平常人們可能太忙,或汲汲於功利追求,因而忽略感知與欣賞生活中蘊藏的美。以往的學校教育因受制於升學主義,也未能充分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欣賞美。

學者指出「美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協調與適中」、「美是一種圓滿」、「美是對立因素的和諧統一」、「美是透過線條、顏色、形式、質地、比例、律動、語調等或者透過行為、態度等,帶給人感官與心靈快樂或滿足的特質」。

這些美的特質人們若能善加體會,將之應用於人際互動和職場,當有助於創造悅己悅人,以及和樂的社會氛圍和工作成就。

誠如亞里斯多德所言「美是一種善,美之所以令人愉悅,正因為它是一種善」。美感教育的推動,要能讓人體悟與實踐美的本質。人人心善、念善、言善、行善,人間社會將更為美好,也是教育的終極目的!

(台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黃宗顯撰文、洪榮志整理)



◆ 馬家輝/如何對得起金秀賢?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676845.shtml

【聯合報╱馬家輝】2014.05.15

「來自星星的你」在台灣正式登場,電視台逐日播放,收視率如意料中爆燈,可是,批評量亦是爆燈,討論焦點在於男主角的國語配音不夠沉實,破壞了都教授的深沉氣質。

若認真地聽,其實那道配音未至於太難聽,惹來觀眾不滿,主要因為配音技術太爛,不僅聲音往往跟不上口形速度,音效更是奇差,完全沒有融入畫面,像是硬生生貼上去的畫外音。更恐怖的是,那道男聲跟許許多多出現於電視劇和電影甚至AV片的聲音很相近,似曾相識,一聽即聯想到其他劣質本土連續劇,非常掃興,觀劇趣味當然大減五成。

但亦有另一個理由:原裝劇裡的男主角,聲音太好聽了,在資源共享的網絡年代,電視所謂首播其實只是「重播」,看過原裝劇的觀眾難免接受不了電視二輪播放的配音級數,曾經滄海難為水,對人對事對劇,都一樣。

金秀賢出生於一九八八年,才廿六歲,或因出身於歌壇,聲帶經過特殊訓練,聲音比同代人都厚實沉重。不知何故,當下的年輕男子的聲調大多傾向尖亢,韓國和日本比較好,香港和台灣則較嚴重,說話時陰聲細氣,即使明明生氣憤怒,講粗口了,分貝很高,音調竟然亦是,像走音的二胡,未至於似殺雞,卻又差不了多少。其中又有分別。香港男子的聲音皆像小男孩,十來歲也好,廿多也罷,以至於三四十,仍然屬性尖柔,喉嚨像一支過經削刮的竹籤,高高挺起卻不知所措。台灣男子的音調相對較似小女孩,不僅輕柔,更是繞來繞去像蘭花手,加上慣見的哦哦喔喔的說話尾音,脂粉味極濃。

所以金秀賢是脫穎而出地有男子氣概,本來跟其爽白膚色其實不太相襯,幸好他的五官不算過於秀氣,英挺之中夾帶陽剛,跟自身的聲調尚能融合,不會讓人在視覺和聽覺上感到唐突冒犯。

聲音是演技的一部分,昔日的華語電影和電視劇十居其九是配音戲,在影視產業初興的年代裡,馬虎將就,無所謂。但到這年頭還能接受配音片的觀眾,不管是看電視或看電視,表示對生活素質毫無要求,根本沒啥資格提出抗議。既然你不自愛在先,人家把配音劇給你看,你選擇看或不看就算了,罵什麼?其實,從選擇坐在電視機前看配音劇的那一刻開始,你便被電視台瞧不起了,甚至你應該先瞧不起自己,聽此聲音之罪,你活該。更認真地說,如果你真是金秀賢粉絲,更該對自己的品味稍有要求,拒絕配音劇,還我原音,原汁原味,才算對得起你的偶像。

金秀賢巡迴亞洲,你不一定要去機場接機,也不一定要買票看演唱會,只要拒聽配音,已是盡了粉絲責任;否則,搞不好連金秀賢也會暗暗瞧不起你,你對不起他也對不起自己。

(作者為香港作家)

※ 相關報導:

* 當蕭邦遇上3D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5000937-260115

當蕭邦的音樂遇見3D動畫藝術,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由奧斯卡得獎製作團隊、來自英國的突破公司(BreakThru)推出的《蕭邦短篇》與《魔法鋼琴》,鋪陳16首蕭邦《練習曲》,將浪漫樂章化為神奇的冒險故事,6月將首度來台映演。



◆ 墨器杯墊 文創商品設計特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78985

自由 2014-05-15

教育部昨舉行「102年國立館所文創商品設計比賽」頒獎典禮,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生謝鎮宇,為台灣藝術教育館設計「墨器」杯墊,取「默契」諧音,用5片壓克力板,展現水墨畫層層渲染效果,增加立體視覺感受,並在杯架後方加入LED光源,獲評審肯定奪特優獎和獎金10萬元。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學生高郁翔,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設計「恐龍化石釘書機」,他認為小朋友把釘書機釘下去的那一刻,會覺得像暴龍準備進食一樣兇猛,巧思獲得優選肯定。



◆ 超迷你月球聖經 7.5萬美元落槌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405150333-1.aspx

中央社 2014.05.15

1本微縮版聖經今天在美國達拉斯太空紀念品拍賣會上,以7萬5000美元落槌。這件拍賣品被視為地球最珍稀「書本」之一,曾隨阿波羅13號繞月球飛行,之後隨阿波羅14號登月。

這本「月球聖經」(Lunar Bible)長寬各3.8公分,可用顯微鏡閱讀。

1971年有100本聖經隨太空人密契爾(Edgar Mitchell)登月,目前僅剩12本完整版聖經,這本也是其中之一。

傳統拍賣公司(Heritage Auctions)資深歷史學家萊里(Michael Riley)說:「這本微縮版迷你聖經含完整聖經內容,欽定本聖經(King James Bible)所有1245頁、無論舊約和新約都在裡面。」

拍賣公司說,這本聖經是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員工組成的阿波羅禱告聯盟(Apollo Prayer League)所製。(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fsj 提到...

龍應台:台灣人心底須徹底解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79462.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蔡惠萍/專訪】2014.05.16

面對政府/一出事就指責 台灣根本危機 應以「信任、鼓勵」代替「反抗」
面對大陸/應簽「文化產業協議」把紅線攤開、法制化 讓文化人放心登陸

從服貿爭議、到核四封存,英國經濟學人預言,台灣前途恐由街頭決定。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台灣雖已在一九八七年解嚴,但「很深層的部分還沒有解嚴」,拿著威權時代同一把尺看現在的政府,「如果心底徹底解嚴,對政府的態度不會是一味的反抗」,而會多一點信任、鼓勵,並懂得分辨盲目的批判。

面對大陸的陰影,龍應台認為台灣必須克服情感的衝動,而以「更大的冷靜」和知識面對。大陸對網路、出版自由設下的種種紅線,她認為「不能妥協、非踩不可」。她主張兩岸以「兩會」的高度簽定「文化產業協議」,「把文化的紅線攤開、法制化,不要猜來猜去」、「負責任的政府就要去談,不要懼怕」。但台灣現在氛圍下,「現在是零,連開始都沒有」。

越南排華暴動發生後,龍應台說,一出事,台灣民間「手指馬上指向政府」,而不是檢討越南政府。這種「永遠批評政府」的社會氛圍讓她憂心。這種對於政府的信任危機,「不是政府的危機,而是台灣根本的危機。

她憂心,台灣社會如果走到「連在十字路口看到紅燈,都會懷疑紅燈是假的」,還談什麼方向、目標?對於經濟學人所預言的「街頭決定」論,她直言「那是一個可怕的未來。」

龍應台觀察,民間對待政府的態度,停留在戒嚴時代,「反抗權威權力就是道德」;但現在的政府是我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怎麼跟過去比?現在最新的挑戰,是掌握知識權,知道什麼時候該批判政府、什麼時候又該當政府的後盾,「這需要更深沉的深思明辨」。

歐洲因為全球化、勞工權益、核能、環保等問題,也常有大規模群眾運動,旅德多年的龍應台表示,法、德等國的抗議行動比台灣更暴烈,但傳統媒體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不會因網路崛起失去深度的分析,對社會發揮重大影響力,「愈容許衝撞的社會,愈需要自我紀律!」

之前民間盛傳兩岸將簽文化協議,龍應台澄清,文化部不曾推動此事,「兩岸文化產業協議」目前也僅止於她的想法,沒有跟江內閣討論過。

但龍應台表示,她理想中的「兩岸文化產業協議」不是北京的版本、也非應北京要求提出,而是台灣「化被動為主動」提出的版本。包括電子商務、出版書號、審批制度等,都應該在協議中具體規範,讓文化人放心地到大陸開拓市場。

但因「不信任政府」的社會氛圍,讓兩岸文化產業協議這類重大議題「沒人敢談」。龍應台說,台灣人對政府的態度能以「信任、鼓勵」代替「反抗」,「從心底徹底解嚴」,政策才能推動、社會才能進步。

※ 相關報導:

* 龍應台:北京須面對政改 才有真實和平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79487.shtml

....龍應台表示,她們這一代人經歷兩岸的動盪,明白自己的責任是「為兩岸之間真實的和平打基礎」;「真實的和平基礎是什麼?是經濟還是政治?」

她說,北京的領導層裡,一定有「有抱負、有知識」的人,明白這種對只談經濟改革,不談政治改革,越來越強烈的不信任;必須得面對處理,兩岸才有真實和平的可能。



◆ 木琴4名家 橫跨兩世代 同台獻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6000944-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16日

全球木琴界頂尖高手將齊聚一堂,台灣國際打擊樂節邀請丹麥6根琴槌名家凱.史坦斯加、曾獲4項國際大賽首獎的大茂繪里子、新浪漫派木琴演奏家張鈞量以及前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會長馬克.福特等四大名家,同台演出較勁。

史坦斯加獨特6琴槌

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吳珮菁表示,4位木琴高手橫跨兩代,凱.史坦斯加與馬克.福特是打擊樂興盛的一代,演出之外也身負教育重任;大茂繪里子與張鈞量則身處打擊樂變化的一代,在演奏領域盡情展現自己的創意,值得觀摩。

6根琴槌名家凱.史坦斯加手長腳長,琴槌的施力點非常獨特。他表示很高興可以在台灣國際打擊樂節演出自己的作品,「我的專長是以6槌演奏馬林巴琴,我已經等不及想向各位展示我的演奏技法。」

凱.史坦斯加這次也將帶來融合鋁材質的新款馬林巴木琴(Aluphone),音量大而且音域寬廣,於音樂會上與傳統的馬林巴木琴進行協奏演出。

福特琴音充滿幸福感

馬克.福特是木琴名家,也是前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會長,深具國際聲望,於去年新婚,他的演出都是詮釋自己的甜蜜時光,充滿幸福感。

大茂繪里子風格細膩

大茂繪里子有木琴小天后美譽,曾獲比利時世界馬林巴木琴、日本全國音樂聯盟比賽、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20周年年度打擊樂獨奏家、日本獨奏家音樂比賽等4大賽首獎,演奏細膩中充滿激情。

張鈞量上台必戴圍巾

大茂繪里子的男友張鈞量是國際知名木琴演奏家,同時也是知名作曲家,他出身香港,喜歡坐著演出,除了使用特別訂製的椅子之外,還一定要戴圍巾上台,「我覺得我所有的力道都來自於暖,只要脖子暖了,身體就會有能量,所以一定要戴圍巾。」年輕卻充滿個性。

TIPC 台灣國際打擊樂節世界傑出木琴獨奏家系列,將於5月30日在高雄至德堂、5月31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

※ 相關報導:

* 重看電影巨匠新藤兼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6000841-260115

五月二十九日是新藤兼人逝世兩周年的紀念日,高雄市電影館從五月十七日到六月一日舉辦「寫給吾愛的情書:新藤兼人與其妻乙羽信子回顧展」,是日本片影迷和藝術電影愛好者不容錯過的好節目。

2012年第3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大師級節目,選了高齡導演新藤兼人的近作《戰場上的明信片》(2011)。該片在日本好評如潮,榮獲多項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山田洋次謂影片「像把呼喚說話直接烙印在菲林上,這真是一齣與別不同、值得尊敬的作品。」周防正行的讚語是:「一股強大信念,如把導演生存至今的『時間』,全部傾注到電影當中,令我折服。」影片3月末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時,新藤兼人只有99歲,到了4月22日,他才足100歲,可惜他在5月29日因病逝世。新藤兼人歿後,英國的《每日電訊報》、《獨立報》和《衛報》,以及美國的《紐約時報》等,都先後刊登了訃文懷念他對電影的貢獻。6月28日,《戰場上的名信片》在香港公映,大受讚賞。《明報》的影評人家明推許它為新藤兼人壓卷之作,而也是影評人、導演和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的舒琪認為:該片是「一部背負著94條生命和幾近3/4世紀時間的畢生傑作!不能不看」。

* 登月球射太陽 風神寶寶冒險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6000951-260115

由明華園第三代創立的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本周推出新作《風神寶寶之嫦娥奔月》,將舞台打造成立體繪本書,在主角風神寶寶帶領冒險下,月球成了大夥跑跑跳跳的遊樂場,魯莽的后羿變成豬,可愛的玉兔其實是超級科學家,一新嫦娥奔月的故事想像。

fsj 提到...

黃菁菁專欄-別只學音樂證照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7000921-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17日

文化部為振興影視音產業,考慮推行流行音樂的證照制度,在流行音樂人才的培訓上,打算從證照著手,卻遭台灣文化界批評是「開倒車」。

學校與產業接軌

證照制度引起台灣文化界反彈的主因是,目前台灣的流行音樂教育說不上健全,也缺乏技術層面的教育系統。大學的流行音樂課程,最多也只涵蓋理論和學術教育,台灣藝術大學的劇場訓練也與流行音樂的本質不同,而短期學程或職業訓練班是無法培養出專業的流行音樂人才。

日本在音樂教育系統上已有40多年的歷史,直到最近20年起才有音樂相關的證照制度,這說明在推動證照制度前,需要的是完善且健全的音樂教育制度。

在日本無論當歌手或從事音樂工作,大多無需證照也無需學歷,業界重視的是專業知識、熱情與經驗。有些日本學生去考音響技能檢定、燈光技能檢定等證照,為的是提升自己的就業優勢。

日本有許多音樂相關專門學校,提供給喜歡音樂,想從事音樂創作產業的學生紮實、健全的教育系統與就業準備。

想踏進流行音樂產業的年輕人,高中畢業後大多會選擇讀專門學校,這些學校的教育系統直接與產業接軌,因此學生無需繞遠路上大學,日本的影視音產業界人才也源源不絕。

如世界知名的吉他品牌ESP集團在日本東京的高田馬場、原宿,以及大阪的梅田設立的音樂、演藝、樂器、聲優專門學校,即培養影視音產業專業人員的名校「ESP音樂學院」。

創校30年的ESP音樂學院東京分校培養了不少專業的音樂人才;除此之外,ESP音樂學院與大唱片公司、經紀公司,甚至地下樂團表演工作者等都有密切關係,畢業生因此在就業市場上占不少優勢。校方會替在校生安排表演機會,甚至在學時便有機會與知名歌手合作。會安排即將畢業、準備就業的學生到業界參觀、實習,也邀請音樂界相關企業到校舉辦攬才說明會。

另一所「東放學園」專門學校建於1969年,前身是東京放送教育事業本部創辦的TBS電腦學園,是從娛樂產業現場誕生,以培養電視影像節目製作專業人員為主的專門學校。這所學校所有學科為兩年制課程,校內提供學生實習用的設備和器材與電視台不相上下。

深耕教育為優先

曾在中國大陸的電視製作公司工作過的人士在參觀過東放學園後驚訝地表示,日本學生用的設備竟然比大陸的電視攝影棚還要先進、齊全,學生們製作出來的影片完全是職業水準。

東放學園與ESP音樂學院一樣,透過演藝傳播業界的支援,為傳媒界、音樂界培養出大量的優秀人才。由日本的經驗來看,深耕流行音樂教育工作可能比證照制度來得更為優先且重要。

※ 相關報導:

* 京劇天后飆戲 詮釋紅樓夢中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7001043-260306

英國「每日電訊報」日前評選出亞洲史上10大最佳小說,由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居冠。國光劇團即將於國家戲劇院推出年度大戲「紅樓夢中人」,包括《王熙鳳》、《探春》兩齣劇碼,用京劇演繹「《紅樓夢》書中人物」。

「紅樓夢中人」的舞台亮點,即彰顯出「京劇天后」魏海敏、「小天后」黃宇琳間的薪火傳承。台灣的梅派傳人魏海敏於2003年首度演出,由大陸「紅樓老作手」陳西汀修編的《王熙鳳》,不僅在台轟動一時,並陸續至北京、上海、天津及新加坡等地公演,奠定魏海敏台灣京劇天后的地位。



◆ 〈自由廣場〉台灣文學流浪去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79735

◎ 翁智琦 2014.05.17 自由

今年一月底文化部空降一名台灣文學領域陌生人至台文館擔任行政要職,龍應台面對眾多質疑,仍深信肯定新任館長翁誌聰是一個「善搭舞台的人」。四月底台文館傳出將停辦行之有年的「台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與「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引起學界譁然之後,才又於齊東詩社臨時召開台文系所主管會議通過維持原有的補助與會議活動。但是,真的這樣就可以了嗎?

我們都很在意台灣文學如何被書寫、詮釋,因此我們不斷討論文學作品、努力辦研討會與各種文學宣傳活動。我們其實都非常在意台灣文學如何被在意這件事。但是,有沒有人也在意過台灣文學系所出身的那些年輕人?這些我的同伴們。根據每日臉書使用觀察,我的台文系所朋友,有人在賣保險、有人去當直銷、有人一邊端盤子一邊去駐唱、有人站在百貨公司或飯店櫃檯說歡迎光臨,有人爆肝在出版社當文字勞工,還有人甘願忍受垃圾味去翻找珍貴的史料影像。他們都扎實的受過台灣文學的訓練,都曾被自己土地所豢養出來的母體文化所感動。可是有沒有人去思考這些四處流動的台灣文學人力資源?缺乏台灣文史思考的社會來不及為這些人打算,他們只能自己在學無致用的徬徨中踏進如今僅能細數小確幸的人生。但是,放過這些讓台灣文學進入基層教育、深耕的可能,龍部長、翁館長,敬愛的老師們,你們難道一點都不覺得太過可惜?

台灣文學究竟需要怎樣的舞台?它需要有自由的文學表演者勇於發揮各種創意,它同樣需要有品味多樣的文學欣賞者給予掌聲或噓聲。然而,它更需要的,是一種充滿自信、理所當然的感覺。我們都在爭取台灣文學的「正當生活」,這一切都得仰賴更基層的人才與資源運用。因此,在討論研究與文學如何推廣時,也請看看台灣青年。唯有正視這群青年的出路,我們的舞台才有辦法搭得更強健。(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生)

※ 相關報導:

* 劉兆玄揮王道劍 期待「內力外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81545.shtml

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重拾武俠之筆寫「王道劍」,五冊小說本月完整出齊。昨天他首次舉辦讀者見面會,吸引上百名書迷捧場。劉兆玄指出,「王道劍」是他對廿一世紀理想社會的期許,希望出現一個「內力外王」、運用強大力量實現王道理想的國家。

* 尋梅啟事 用藝術談笑荒誕政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7000882-260115

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展場入口上方,懸掛告示牌「華人與寵物准予入內」,引據排華的歷史語句,為台灣前衛藝術家梅丁衍的大型回顧展「尋梅啟事」揭開序幕。梅丁衍1980年起即嘗試使用複合媒材創作,近40年來透過繪畫、物件等形式諷刺台灣歷史、政治及文化的複雜辯證,被視為「台灣達達」先驅。

* 動畫研發有成 「九藏喵窩」前進日本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79770

三十五歲陳仲君僅有高中學歷,因喜歡打電動、看漫畫,投入遊戲產業,十九歲創立「九藏喵窩」,以台灣原創貓角色為起點,開發文具、公仔等三百多項周邊商品,去年成功研發卡通動畫,獲日本關西電視台青睞,最快明年暑假在日首播上映,可望打破台灣有史以來紀錄,成為另類「台灣之光」。

fsj 提到...

屏縣原民園區 千件文物長黴、蟲蛀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83015.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沛佑/屏東縣報導】2014.05.18

今日是世界博物館日,全台有一百一十五家博物館開放免費參觀,歡慶屬於博物館的日子;但在台灣最南端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文物陳列館裡,卻有千件文物擠在潮濕、狹窄的庫房裡,僅有幾台家用除濕機運作,處境窘迫。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占地二八二公頃,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野外博物館,更是外國人觀摩台灣原住民文化保存的必到之地。

廿一年前,政府耗資六千萬打造園區文物陳列館,至今收藏原住民文物一三八五件,其中不乏稀有寶物,包括台灣僅有三把的排灣族青銅刀、特殊形制的卑南族衣服及可能是全國僅存的魯 凱族木製風箱等。

雖展館亮麗,但走入館內庫房,狹窄空間擺著鐵架,架上放置著大箱子,文物就堆疊箱內,用簡易除濕機維持濕度,宛如家中倉庫。園區人員透露,過去文物甚至直接放在架上,直到四年前才有經費買泡棉紙包裹。

二樓庫房窗戶早已壞掉,雨水從外滲入,潮濕空氣讓文物長黴菌,也有文物出現蛀蟲。園區人員說,一樓庫房因為建築老舊,颱風常淹水,大家要用畚箕掃水搶救文物。

文物修復專家蘇郁晴說,目前文物館內收藏空間僅卅五坪,文物卻逾千件,她建議擴大館內收藏空間,至於在庫房典藏設備,可採用環保工法建置通風、溫濕度適宜的環境,費用省一半以上。

原民會文化園區管理局代理局長鍾興華表示,當年建館時未謹慎考慮典藏環境,加上建築老舊,才導致文物收藏出問題,已請文物修復師優先處理危急的文物。

※ 相關報導:

* 人文走上雲端 史丹福工學院長演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8000291-260114

史丹福學術文教基金會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昨天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雲端科技與人文生活論壇」,邀請多位名人到場演講,除了科技部長張善政、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外,還邀請到史丹福大學工學院院長James Plummer來台,以「世界科技發展的走向與史丹福的研究」發表專題演講,吸引近500人聆聽。

....王汎森指出,數位典藏的精隨在於「分享比擁有更重要」,15年來,數位典藏總共蒐集500萬件資料、700個資料庫,對台灣文創很有幫助,因為民眾只要上網「按一個鍵就可以看到」。例如清朝「核舟」,只有核桃般大,透過數位3D播放,就可清楚看到船上雕刻人物的表情。



◆ 順子誇本土選秀沒錢有人情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8000501-260112

中國時報 2014.05.18 王英傑

順子17日擔任三立《超級偶像》客座評審,暌違5年再來台聽選手唱歌,她說跟大陸歌唱選秀節目比起來,雖然大陸經費多,布景豪華,台灣節目相對細緻化品質佳,大陸會事先安排好,但太過頭導致「戲劇化」,台灣節目渾然天成,多了人情味!

她來台一周,主要錄製《金曲之夜》,據悉《超偶》製作單位這次以紅包價3萬元請她當評審,大陸節目評審一集動輒20萬,她說,價錢不重要,重點是節目內容好不好,適不適合她。昨天節目她擔任「白臉」,專業點評但不嚴肅,有選手因為她的讚美而感動落淚。

她當過大陸湖南衛視《超級女聲》評審,也參加過江蘇衛視《全能星戰》,後來常受邀大陸商演,一年至少10場,估有100萬人民幣(500萬台幣)進帳,6月將在大陸發新專輯《To the Top 》,也擔任四川音樂學院客座教授,指導流行音樂系學生。

《超偶》製作費一集約90萬,主持人曾國城、郭靜的酬勞約20萬,4位評審費加起來也要15萬,收視群有年輕化的趨勢,東森綜合台也以一集約30萬買下節目版權,預計6月播出,是繼《綜藝大熱門》後的第2個三立的綜藝節目。

※ 相關報導:

* 陸出版審查制 反成台優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8000811-260306

已退休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傅高義,其著作《鄧小平時代》在美國賣出3萬冊,在中國賣出了65萬冊,但簡體中文版並沒有英文原版中的一些細節。對越來越多陷入妥協的作者來說,並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靠錢解決,而這也造就了台版書的機會。

據文化部針對2012年的台灣出版產業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的暢銷書榜上約有3成為翻譯書,而在爭取版權的市場上,許多人擔心憑著中國資本的財大氣粗,台灣將處於挨打的份。對此資深出版人「老貓」日前便已強調:「除非能說服作者,隨便他的書被刪、被改、被消失,接觸不到潛在讀者,他都沒意見。」

* 台用色大膽 陸工法講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8000816-260306

從兩岸四地孩童呈現在畫布上的世界,中華文創發展協會理事長黃肇松不禁讚嘆:「畫筆下各有各的喜悅、憤怒與哀愁!」兩岸孩童除了關注的議題不同,用色、風格也各異其趣。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館長鄭乃文指出:「台灣的孩子真的比較幸福!」從用色的自由、大膽和作品形態、線條的柔軟,可以看出台灣孩童的美學教育,以啟發引導為主。帶著王楊光、林育瑄等幾位入選此次大展的孩子們來觀展的台灣畫家薛幼春指出:「大陸孩子們的畫作講究工法,線條細膩,基本功扎實;台灣的孩童對色彩的敏銳度較高,想像力較豐沛。」

* 孽子搬上舞台 白先勇開講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82844.shtml

配合高雄春天藝術節,同志文學經典作品《孽子》首度搬上華文舞台,5月23日到25日在文化中心至德堂開演前,原著作家白先勇昨天在市立美術館搶先開講,與在場兩百多名聽眾分享《孽子舞台劇的情與美》。

白先勇指出,父權和君權時代,國仇家恨讓父執輩的心理壓力更覺沉重,尤其「望子成龍」世代傳承,父子間的衝突愛恨交集格外深切,在在觸動觀眾內心。劇中父子對決橋段蘊含深沉力量,讓觀眾大為感動。

白先勇表示,長篇小說《孽子》濃縮成3個半小時的舞台劇,劇中運用現代舞蹈和配樂輔助表現「抽象」概念,舞者來自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學生,主題曲《蓮花落》由知名製作人陳小霞編曲、林夕填詞、歌手楊宗緯獻唱。

他表示,《孽子》陳述的不僅是「同志之愛」,還有被大家遺忘已久的「天倫」與「人倫」,劇中人物除了追尋實體的家,更追求精神層次的歸屬感,「家」的概念貫穿全劇,人人渴望重建家庭關係。

* 走入記憶迷宮 雷奈探索心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8000353-260115

今年3月以91歲高齡辭世的法國導演亞倫‧雷奈,被視為法國新浪潮左岸派大家,他注重人類心靈的內在描寫、關切世事,經常在作品中批判戰爭對人類帶來的傷痛。他一生創作不輟,直到死前,還以《雷利的一生》拿下柏林影展銀熊獎,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導演之一。

5月30日於台北光點舉辦的「記憶的迷宮—經典‧雷奈回顧展」,將回顧他長達半世紀創作生涯的重要長短片及紀錄片,除了廣為人知的《廣島之戀》和《去年在馬倫巴》、古裝史詩《史塔維斯基》、後期劇場風格作品《喧嘩的寂寞》,以及反戰、人權作品《遠離越南》與《拒絕遺忘》外,影展期間還將首度在台放映修復版35釐米膠卷的早期短片《格爾尼卡》和《夜與霧》。

「他被譽為現代主義電影大師,作品最大特徵就是對戰爭的反省、創傷與記憶;作品總帶有濃厚的文學性,讓他在新浪潮運動眾導演中獨樹一格。」影評人鄭秉泓說,相較於楚浮用電影訴說童年、高達將形式玩到極致,雷奈則受法國左派思想影響,幾近尖銳地關切世事。

* 歐洲音樂節 焦元溥、李明蒨導聆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82660.shtml

每次跟團去歐洲都只能走馬看花趕景點嗎?「udn名人帶你玩」推出經典行程,邀請樂評人焦元溥及台藝大音樂系教授李明蒨擔任導聆,帶著旅人進行歐洲音樂深度之旅。焦元溥將帶路薩爾茲堡、琉森音樂節古典巡禮,導聆2大音樂節,並且欣賞3場頂級音樂的演出。

fsj 提到...

科技藝術 魅惑開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9000418-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19日 吳垠慧

觀眾的眼睛、皮膚、頭髮甚至手提包,被展覽現場裝設的攝像機捕捉下來,再與既有資料庫中的素材組合之後,投影在牆面屏幕上,變成像蜂巢、或像昆蟲複眼的景觀「視界」,也讓當下時刻與過往時間交織在一起。這是有「日本新媒體教母」之稱的三上晴子的互動裝置作品《符碼的慾望》,於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奇幻視界」展出。

「奇幻視界: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今起在國立台灣美術館開幕,由邱誌勇、張賜福策展,與「在地實驗」團隊合作,邀請日本、比利時、美、法、台灣等11國、16件數位藝術作品展出,所有作品均首次在台亮相,台灣參展藝術家有李柏廷、王連晟和沈聖博3位,其中沈聖博4月病逝,得年34歲,他的影像裝置《Pin Shadow》成遺作。

邱誌勇指出,這次16件作品將帶給觀眾全新體驗和身體感受,有2位藝術家特地加入台灣元素,如生於莫斯科、現居紐約的列夫‧曼諾維奇(Lev Manovich),和出生美國的周捷清合作《台北照片時光機》,藉由當下最熱門的Instagram軟體,將數以萬計的台北街頭即時記錄照片,透過網路程式迅速視覺化,變成如萬花筒般的壯觀畫面。

現居芝加哥的美國藝術家哈維‧穆恩(Harvey Moon)的《繪圖機器:遙視》,機器透過監控攝影機,從遠端觀察並分析畫面,機器會以某種演算法決定如何繪製該景觀。這次他將在台北、台中取得的畫面,至展覽結束前,機器將完成4張圖畫。

數位藝術領域中,聲音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日本藝術家真鍋大度常跨界合作,這次展出他在日本流行女子電音團體perfume東京巨蛋巡迴演出「睡美人」中使用的3D掃描系統。瑞士團體「西格瑪六」與法國電子音樂家「彌魅緹克」合作的《垂直環繞》讓光線和音樂同步,創造出和諧的聲光體驗。而英國藝術家艾力克斯‧斯摩克(Alex Smoke)昨日在國美館的開幕典禮上演出《雷特利克》,演唱配合尖端的視覺效果,令人目眩神迷。

※ 相關報導:

* 感受旅行當下 廖蕙蘭手繪風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9000421-260115

「旅行的意義在當下,但大家每到景點就猛拍照,卻失去了欣賞、吸收當下美景與感受的瞬間!」30多歲的新銳插畫家廖蕙蘭熱愛旅行,多年來走訪近20多個國家,橫跨歐洲到亞洲,相較一般人總用相機記錄旅程,她偏好用畫畫書寫風景。近日她將自己旅行北非摩洛哥1個月的旅繪筆記集結成書,出版《手繪摩洛哥奇幻旅程》,用畫筆呈現「最容易迷路的城市」摩洛哥。



◆ 不通中文學書法 法男開畫展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684421.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宛諭/員林報導】2014.05.19

法國人江龍在員林美術館舉辦「黑勢力」書畫展,他娶了台灣妻子江湘玲,四年前來台定居,原本經商的他接觸到書法後即相當驚豔,而啟發他創作的動力。

江龍四年前在法國的畫廊碰到到法國參訪的員林鎮員東國小老師江湘玲,兩人一見如故,交往半年即決定結婚,他更放棄法國的工作到台灣和妻子共組家庭。

妻子更鼓勵喜愛藝術的江龍就讀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系研究所,不會說中文的江龍卻在造型藝術系中接觸到書法,靠著臨摹進步神速,且最愛篆書和行草。

「我在台灣找到自己的藝術天地」江龍從未離開過歐洲,他也從未想過自己能辦畫展,對他而言,書法就是一幅很美的圖,墨色的濃淡、線條變化和運筆力道勾勒出萬種風情的藝術面貌,他也把書法結合壓克力畫,畫展將展出到23日。

fsj 提到...

百度跟進阿里 眾籌拍電影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686746.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林宸誼/專題報導】2014.05.20

大陸搜尋引擎龍頭百度即將推出「眾籌頻道」,透過網路聚集民間力量及資金投資拍電影,以大幅降低拍攝電影的門檻。這也是繼阿里巴巴的「娛樂寶」之後,大陸第二家計畫透過「眾籌模式」來投資電影業的網路集團。

相對於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與創投(Venture Capital)多以支持較大企業為主,「眾籌」(群眾募資,crowd funding),指組織或個人藉由公開的網路平台,向不特定的大眾募集小額資金,以完成特定計畫或商品開發。

南方日報報導,百度眾籌是以「百度錢包」為樞紐,打通愛奇藝、PPS、大數據、百度糯米等百度旗下的資源,以網路技術為支援,利用大資料、雲平台、大流量和網民需求實現群眾募資,協助專案發起方或創意方獲得項目資金,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參與電影眾籌的用戶則可參與劇本創作、演員甄選、場景設計等決策,這也對未來的電影票房提供一定的保障。

與百度眾籌相似的阿里巴巴「娛樂寶」,則透過購買國華人壽的保險理財產品,將資金投向文化產業,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也被外界認為是「眾籌模式」的應用。

不過,阿里巴巴集團指出,娛樂寶並非眾籌,眾籌不能以股權或資金作為回報,項目發起人更不能向支持者承諾任何資金上的收益,這點與娛樂寶平台上能夠提供預期資金收益的保險理財產品相當不同。

台資曼都國際營運顧問顧憶華指出,眾籌是大陸目前最新的募集資金的方式,她自己也參加幾次眾籌。

「一個專案可能只需要三到五個人,每個人出人民幣3萬元(新台幣15萬元),就可以協助創業者圓夢。」

2011年7月,大陸首家眾籌平台「點名時間」上線,隨後天使匯、追夢網、大家投、好投網、眾籌網等多家眾籌平台陸續成立。

新民周刊報導,點名時間聯合創始人、CEO張佑表示,想要在點名時間網站上申請眾籌,發起人得先要有實名身份的認證,例如已經在淘寶有商店或在微博上有認證,專案成功後會收取最終籌集資金的10%作為手續費。

眾籌網母公司網信金融CEO盛佳表示,投資人支援的資金存在第三方帳戶裡面。

如果專案成功,會先付50%的資金啟動項目,專案完成後,會給剩下的30%的資金。等到支持者都已經收到回報,才會把剩下的錢全部交給發起人。

如果專案失敗,所有費用都會退回給投資人。

※ 相關報導:

* 日「UTme!」App 設計衣服自己來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686980.shtml

想製作班服、團服不必再找外包商,日本服飾品牌推新的「UTme!」應用軟體(App),消費者可在家透過智慧型手機設計獨有的圖案、字樣,下訂後最快第二天寄到;目前服務限日本,但觀光客在八月中旬之前,到銀座店可當場印製取件。



◆ 大芬油畫村 從仿名畫轉型文創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687059.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深圳報導】2014.05.20

從模仿名畫起家,深圳大芬油畫村用流水線生產油畫,到現在成為藝術村,設藝術品拍賣公司,擁有智慧財產權和品牌,現在希望引進台灣文創產業和設計師,共同打造海內外的文創市場。

大芬美術產業協會會長欒立根表示,大芬村的經濟最早是靠「三來一補」(來料加工),模仿或複製世界名畫,今天開始提倡原創油畫,再把這些畫作產業化。他說,台灣的藝術文創產品十分發達,給大芬很多啟示和借鏡,未來大芬希望多向台灣學習。

他說,大芬最早大量仿製義大利畫家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外國給了這些複製畫「大芬麗莎」的稱號,每年銷歐洲幾十個貨櫃。當時房租和人工都便宜,香港畫商來訂畫,當時全世界油畫有百分之六十來自大芬。

但一九九八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八年世界金融危機,大芬村遭受嚴重衝擊,但這也恰是轉型的良機。欒立根指出,深圳市政府發現這個在牆外開花的藝術村具有巨大潛能,因此推動城中村改造、興建畫廊及美術館,推動產業發展。

尤其是台港澳的室內設計師都向大芬村訂畫,產業交流後,結構開始轉變。從過去四六內外銷比漸漸轉變成五比五。去年大陸國內的銷量已達百分之五十五。

從「山寨」到創作,到發展文創,欒立根坦承,「轉型」的確相當困難,形象轉變很辛苦。

欒立根指出,版權問題決定定價權,版權問題不解決,永遠談不上發展。因擁有版權,畫作多少錢我說了算;不像以前,只做來料加工。現在很多自創的畫作及其衍生商品,大芬村很驕傲。

大芬村美術產業協會還協助村內藝術家進行版權登記,在草圖階段備案,減少糾紛。

欒立根表示,現在工作人員減少,但產值增加了。大芬村內只剩一萬五千名的工人,去年總產值四十一億元人民幣,比前年的卅九億成長了百分之五。除了大芬村內的工作人員外,主要是外包給周邊的龍崗區和惠州人,降低人工成本。

大芬村設有公積金,由專人分析來年的趨勢,包括歐、美市場以及大陸內地省分流行元素,提供給大芬村兩百多名從事原創的藝術家。

他表示,過去很多台灣畫廊經營大芬村複製畫,現在不少台灣畫廊經營大芬藝術家的原創油畫,下一步想把台灣的文創經驗、完整的文創產業鏈移植到大芬。

※ 然後台灣呢?相關報導:

* 《西門紅樓、牯嶺街小劇場、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古蹟再利用 以藝文為主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0440

台北市文化局列管北市一百五十三處市定古蹟,只要屬於公有資產,文化局均會尋求館所再利用的定位,文化局表示,古蹟修復後,多會儘量維持原來使用狀態,或依其空間特性與區位,及針對某些特定藝文團體需求,因地制宜與就個案來規劃古蹟活化用途,但主軸大多不脫藝文、文創。



◆ 看見杜氏思想脈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0000463-260115

中國時報 2014.05.20 林欣誼

杜斯妥也夫斯基1864年問世的《地下室手記》今年出版150周年,譯者、出版人丘光從俄文重新翻譯這部作品,他表示雖然許多人更看重他後期的長篇《卡拉馬助夫兄弟》、《罪與罰》等書,但《地下室手記》是杜斯妥也夫斯基創作上的轉捩點,「他從前期沉浸在小人物的人道悲憫、心理關懷中穿透而昇華,成了預見人類悲劇的哲學思想家。」

《地下室手記》通篇為一個中年男子的獨白,主角是個看似精神分裂的40歲退休公務員,他憤世嫉俗又自我矛盾,自述有病卻不看醫生,對外界充滿憤恨,自認「我這個人不僅不壞,甚至也不凶,我只不過是無謂地嚇嚇麻雀,藉此自慰而已。」

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由他一連串自言自語進行思想辯證,談到人的意識、欲望、自由以及侮辱及痛苦的必要,第二部則闡述他從學校生活到出社會後種種被羞辱的經驗,小說中提出一個大哉問:「哪一個比較好呢?是廉價的幸福,還是高貴的痛苦?」

《地下室手記》便以個人的意識覺醒對抗集體的盲從,書中主角象徵一個退縮到自己內心角落的文明邊緣人,他呼喊:「沒有人像我,我也不像任何人──『我是一個,他們是全部。』」小說帶出俄國當時首都聖彼得堡潮溼、昏暗、孤獨陰鬱的城市氣氛,也針砭了整個時代的負面病症:矛盾於自貶與自傲中,疏離於真實、用幻想緩和現實挫折,啟發了尼采、愛因斯坦,以及二十世紀存在主義哲學思潮。

俄國自傳懺悔式的小說源自法國盧梭的《懺悔錄》,丘光耙梳《地下室手記》的脈絡,則承繼普希金的《奧涅金》、萊蒙托夫的《當代英雄》、屠格涅夫的《羅亭》與《父與子》中「多餘人」的形象,「他們思想發達而行動不足,到了《地下室手記》更嚴重,像是被壓在地底下且髒兮兮的多餘人,還更卑劣、更膽怯。」

杜斯妥也夫斯基1821年生於莫斯科,雙親早逝,年少即罹患癲癇症,在軍校度過青春期,曾被流放西伯利亞,歷經兩段婚姻與一段婚外情,沉迷賭博近10年,。他曾說:「人是一個謎,需要解開它……我在研究這個謎,因為我想成為一個人。」

杜斯妥也夫斯基作品深沉,丘光認為比起《罪與罰》的長篇藝術,《地下室手記》則是他的思想呈現,「他研究人的心裡在想什麼,以及藉由這些想法人,怎麼過生活。」

fsj 提到...

拔尖計畫 新竹高中重金招菁英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689257.shtml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2014.05.21

國中教育會考剛落幕,新竹高中校友會發起拔尖計畫,祭出最高5萬元的獎學金給會考成績達5個A++的學生,在學獎勵金也提高到2萬元,吸引竹苗區的優秀學子就讀。

新竹高中教務主任傅瑞琪表示,竹中校友積極重振竹中光榮,為鼓勵在地頂尖學子選讀竹中,數理、語文、音樂資優的新生均有獎勵,會考成績達5個A++,加上首次免試入學志願進竹中就讀者給5萬元獎學金。

符合竹苗區特色招生總分PR值達99,且以第一志願進入竹中就讀;或共同就學區內經縣市政府核定立案的資優班及音樂班生,3年智育總成績達全班前5名且首次免試入學進竹中就讀;或竹中數資班考試錄取成績前15名、語資班考試錄取成績前3名及音樂班錄取前3名的學生,都有3萬元的獎學金;高一學年成績各班第一名或校排前5%者,可領取獎金2萬元,以上獎項皆不重複領取。

實驗中學教務主任莊添丁表示,學校重視學生的實驗操作,將有一棟全新的科學大樓,讓國、高中生享有好的設備,還有新的國際會議廳讓學生發表成果,還有新的體育館和溫水室內游泳池等,透過提升設備讓學生在優良的環境學習。

新竹女中校長呂淑美說,竹女有90年的優良傳統,老師素質高,學生在多元優良的風氣中學習、培養能力,學生校內外考試獲獎也會有獎學金,校方將發展特色課程與學習護照,積極爭取優質特色領航計畫,並落實全人關懷。

※ 相關報導:

* 全國專題製作 蘇海生五連霸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0743

蘇澳海事水產學校參加全國專題暨創意製作競賽,商經科在商管群組締造五連霸佳績,水產養殖科也在水產群拿下二連霸的好成績,相當亮眼。

商經科學生林育宣、彭先瑞、游俞涵、陳湘儒、賴攸瑄等人,以「圓起圓落—日系化妝品為例」為題,探討日幣貶值、日系化妝品卻上漲的原因,拿下商管群組第一名。

* 大學專利核准數 遠東科大11年居冠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0902

遠東科技大學連續十一年蟬聯全國大學「專利核准件數」第一名,市長賴清德昨日在慶祝會表示,學以致用並加以研發與創新,是學子最好的學習。

* 新書放不下了 圖書館急募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1000495-260107

故事巷內說故事!位於新莊新樹路671巷的「新樹幼兒圖書館」,為新北市唯一的幼兒圖書館,11年前由一群書香媽媽創立後,吸引不少親子看故事、聽故事,然而藏書漸多,20坪的圖書館空間實為不足,館方盼有好心人「捐屋藏書」。

民國92年,書香媽媽胼手胝足募得30萬元,一手創立「新樹幼兒圖書館」,承租1棟3層樓透天厝,1樓是辦公室、2樓為藏書空間,3樓則是交流廳,場館重點放在「幼兒」,盼提供家庭一個說故事的空間。



◆ 國教爭議/填錯一個志願 全軍覆沒…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89595.shtml

【聯合報╱李家同/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新竹市)】2014.05.21

十二年國教才開始,教育部就被鬧得灰頭土臉。首先,我們必須注意一件事,所有的問題都出在免試升學。很多很天真的學者們紛紛對十二年國教叫好,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看到免試二字。這些學者沒有想到免試仍然要考試,這個考試叫做會考。會考是統一考試,統一分發的。這已經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大怪事

會考結束後,問題不斷,原因在於會考成績只占卅分,而且最高卅分,最低也有十分。會考考五科,每科的分數是A:六分,B:四分,C:二分。家長們要求教育部公布會考成績以後,各地區會考等級的人數,比方說,他們希望知道國文拿到A、B、C各級的人數有多少。

至於基北區的分數又分成A++、A+、A、B++、B+、B、C七個等級,他們要求政府公布這七個等級的人數。很多人大惑不解,為什麼家長們有這個要求?

我來解釋如下,在過去聯招時代,你收到成績單就可以填志願了,做法很簡單,你將最希望進去的學校填在前面,雖然你根本成績不夠好,仍然可以將建中填在第一志願,如此至少可以過一下癮,這當然是浪費一個志願,可是不影響最後進哪一個學校。

現在不同了,志願是與分發的分數有關的,會考成績只有卅分,志願序屬於比序項目,也有卅分。如果你的第一志願可以得卅分,第二志願可能就是廿九分(各地區又不同)。如果你將建中填為第一志願,極有可能你進不去,分發的程式就會考慮你的第二志願,可是你第二志願得到的分數就會降下來。所以你極有可能連第二志願都上不了。依此類推,如果你填錯了一個志願,極有可能前面幾個志願全軍覆沒。所以家長們就希望知道各科分數的人數及各學校的招生人數,如此他們就比較不會填錯志願。

我實在感到很傷心,因為有很多孩子,沒有有學問的家長可以替他們用數學的方法來決定如何填志願。我感覺十二年國教又在使弱勢孩子受害。

事到如此,教育部一定感到十分委屈,因為幾乎沒有人對它叫好。原來支持十二年國教的人見到教育部一再舉白旗投降,當然感到不滿。可是絕大多數的家長們認為志願序本身就是無聊,教育部官員一再宣稱家長不該斤斤計較分數,意思是說家長應該隨便選一間學校就近入學,這有一點像政府希望女士們不要選哪一間美容院,而只要選最近的美容院就可以了。

但是我們查看政府大官們,他們都畢業於明星大學,並沒有就近選一間學校就讀。到外國念書也都進入哈佛、康乃爾或史丹佛這種明星大學,好像也沒有人選擇一所美國的鄉下大學的,所以口口聲聲要家長不要選擇學校,實在是不可能的事。

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升學乃是國家的重要政策,可是到了今天才發現老百姓完全不會喜歡這種政策,我相信任何教育學者都看不出這個政策有什麼好處,可是這個政策卻是內閣全體官員一致贊成,也是立法委員全體一致贊成的。我這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子曾經在立法院門口大聲疾呼,不可實行這個政策,可惜沒有人理,教育部更是絕對不理,難道他們沒有想到會發生今天這種奇怪的事嗎?

※ 相關報導:

* 國教爭議/邊走邊修 修成了教改怪獸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89597.shtml

....十二年國教的兩大主軸「免費」及「免試」其實都已脫離初衷。免學費因為國家財政困難,缺乏精算又編不出預算,以致政策一再轉彎。「免試」更是荒腔走板,為了減輕學生的讀書壓力,廢除了國中基測,但又為了要有評定標準而設立了會考,其實只是換湯不換藥,因為會考成績只有三等級、四標示的七級區分,為了解決同分學生超額的問題,除了加入複雜的「超額比序」,連作文都成了決定分發的關鍵,再加上明星學校個別舉辦的「特色招生」,十二年國教繞了一大圈,結果還是免不了要考試,學生所面臨的壓力有增無減。

....十二年國教是馬總統的政見,但推行至今,只看到倉促、紊亂、爭議、質疑。教育當局「莽」、教師「茫」、家長「盲」、學生「忙」。教改的目的不是應該要改善教育的內容及品質,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及競爭力嗎?不是應該要因材施教,讓不同程度、不同興趣的學生都能適性發展嗎?但現在為了要達成所謂公平正義,以向下拉平的方式來消滅明星高中,結果造成前段學生競爭更為激烈,後段學生挫折感更勝以往

fsj 提到...

美國設計師加料 飛碟化身青花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1000982-260306

旺報 2014年05月21日 李怡芸

中國的青花瓷歷來深受文人雅士、皇宮貴族喜愛,這種白底青花的釉下彩瓷,向來以其清新明快、質樸大方而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審美理念代表。近來美國設計師Don Moyer則嘗試將外星人、海怪等元素融入古典的青花線條,並順利在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上募得足夠款項,將設計變成商品。

青花瓷在中國唐宋已見雛形,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到清康熙時發展到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出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等衍生品種。不僅受到中國人喜愛,也是當時的出口大宗,同樣受到西方宮廷貴族及巨商富賈青睞。

美國設計師Don Moyer因為曾祖父收藏了一個青花瓷盤,讓他在愛不釋手的同時,也淘氣地為典雅的盤子加料,把外星人、飛碟、海怪與古典的樓閣背景結合,加上受驚的漫畫小人,饒富趣味,不過,這些作品也被大陸網友戲稱為「青花劫」。

Don Moyer今年1月起就在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上展示自己的科幻版青花瓷設計圖,短時間內就獲得了349位贊助人青睞,募得近2萬美元,已超出預期的1萬5000美金的目標金額,現在這個設計已經成為正式商品,單個瓷盤售價25美元。由於這個創意意外獲得好評,Moyer表示將會推出更多「亂入」的青花設計。

※ 相關報導:

* 法國女畫家羅蘭珊畫展 7月5日登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86962.shtml

有「巴黎畫派最美麗的牝鹿」雅號的法國女畫家瑪莉‧羅蘭珊(Marie Laurencin),是廿世紀初巴黎藝壇少見的女畫家,她與畢卡索等立體派大師活躍於同一時代,在藝術史上卻遭冷落,美學大師蔣勳昨天為她叫屈。

由聯合報系與日本讀賣新聞社聯手策畫的「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將於七月五日至十月十二日在中正紀念堂登場。美學大師蔣勳將擔任羅蘭珊畫展大師講座的主講者。

* 微型創業-林文山 復興百年筆墨祖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1000312-260204

為復興百年筆墨祖業,文林堂第5代傳人林文山,近年多方嘗試與文房筆墨有關的時尚工藝產品創作,去年首次以文林堂為品牌名參加台灣設計師週展覽的跨界作品「一字千金」獲得好評,也讓他決心成立文林堂公司量產推廣,在文化保存與時尚物件間尋求一個新的經營之道,並創造台灣風格的新東方古典美學。

....目前文林堂已規劃3款量產產品:「墨痕」利用水寫紙可反覆書寫的特性,延伸應用在防水杯墊;「印象台南」以台南樹齡超過百歲的菩提樹母為意象,與日星鑄字行、東隆木材行合作創作的辦公居家文房用品;「一字千金」讓傳統的鉛字藉高質精密的金屬載體昇華,兼具印章和戴飾功能,也是與日星鑄字行合作創作的時尚配飾,甚至可視為傳家寶。



◆ 進入「幻影王國」 台灣首演也瘋狂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89559.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5.21

美國名舞團碧洛伯樂斯(Pilobolus)名作「幻影王國」昨晚在台首演,豐富多變的人體影戲、創意奇幻的故事,引得觀眾掌聲與笑聲不斷。安可時舞團在五月天「入陣曲」歌中呈現種種台灣特色,更掀起大片歡呼與口哨聲,全場幾乎陷入瘋狂。

「幻影王國」敘述一位渴望長大的小女孩,在夢中遭巨大怪手變成狗頭少女,遭人嘲笑、丟棄,還被抓到馬戲團。在一路逃亡與流浪後,她終於遇到真愛與同類,結束夢魘,回到現實世界。劇中所有魔術般變形效果及場景,都靠人體、景片與手工操縱的光源變化而成,巡迴全球深受好評。

昨晚「幻影王國」首演,舞團以兩重一大一小布幕,巧妙築起三重空間。角色不時從小布幕後走出,以幕前身分為觀眾揭示幕後秘密,例如女主角戀上的人頭馬,原來是一高一矮兩名舞者「合成」。

在動畫「海綿寶寶」編劇班克斯情節鋪陳下,觀眾深入女主角的自我尋找之旅。全劇時而運用公路電影元素,表現狗頭少女的公路冒險;時而運用早期偵探電影常用效果,用圓形光源凸顯不同角色敘事角度。一場女主角墜海情節,舞者疊出巨型海馬、水母等,更讓觀眾情不自禁發出讚嘆聲。

舞團巡迴經理瑞貝卡指出,「幻影王國」融合舞蹈、視覺藝術、燈光設計。舞者在精湛舞技外,還須熟悉光影科學特性,才能像搭建建築一樣「蓋」出各種造型。

聯合報活動部營運長李佳諭昨天在記者會上,成了極少數有幸一窺幕後堂奧的「入幕之賓」,試著與舞團一起演出大象吃草及花朵盛開段落。演後他稱自己心悸不已,「舞者都非常柔軟,我要努力拉筋才做得到!」

演出女主角的蘿拉,在人類少女、狗頭少女、小狗三型態變來變去,演出小狗時尤其惹人憐愛。蘿拉說,模仿各事物的關鍵在於掌握特性,她因為從小愛狗,無論是小狗豎起雙耳、吐舌晃尾、撒嬌,都能展現精髓。

要展現最佳幕前效果,舞者必須穿到最少。舞者葛特說,除了女主角一襲短洋裝等角色要求,大家都穿超緊的緊身衣,避免衣服在舞動、交疊時產生的皺摺影響幕前呈現。

●「幻影王國」由聯合報系邀請來台,即日起至廿四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票券所剩不多,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相關報導:

* 經典人生攝影展 拍下生活感動的瞬間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89191.shtml

喀擦!生活美好的瞬間永遠定格,即使過了10年、20年,只要看到照片,就能讓人想起當時的精彩片刻,「LIFE:看見生活-經典人生攝影展」邀您分享這些引起共鳴、觸動人心的照片,不僅有機會與「生活雜誌」(LIFE)經典作品一同展出,還能獲得5000元獎金。



◆ 太陽花現場記錄 攝影文集出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1000464-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21日 林欣誼

太陽花學運落幕一個多月,出版社火速推出攝影文集《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收錄小野、柯一正、范雲、余永寬、周馥儀等五位參與其中的學生、老師、文化人的現場記錄,柯一正導演在佔領立院第7天寫道:「不管最後是走出去或被拖出去,我們都贏了。」充滿感性熱血。

柯一正在3月18日晚間到立院外靜坐,意外隨著攻入議場的學生進入留守10餘天,他強調自己不介入,只想保護學生,「我深深感覺,10年內這議場完全是他們的了,現在45歲以上無卵和私貪的人都應該退了。」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范雲以照片、圖說生動陳述現場各角落,包括議場內的彩虹旗代表同志不缺席、立院外大家趴在地上演練面對噴水車的基本動作,還有老先生在路邊幫人印製T恤字樣,邊說:「阮沒錢人有沒錢人支持的方式。」

運動核心幹部之一、現就讀台大歷史所博士班的周馥儀,則提供許多議場內部的視角,比如大家守著小小電視、在小房間內開會,從二樓俯瞰警察包圍,以及退場前學生紛紛在議場整理桌椅器材的畫面等等。

「挪威的森林」咖啡館創辦人余永寬以「公民記者」身分參與這場運動,他表示在運動中「看見年輕人的組織、效率與執行力,以及世代交替的急迫性」,也以連續24天的拍攝,捕捉現場不斷在發生的故事,例如台大學生擺出為高中生家教的書桌、陪伴學生的林義雄與民眾微笑合照、96歲的台獨運動前輩史明現身立院外、林森南路八巷學生的晒棉被,以及拿著吉他在街頭教唱<島嶼天光>的年輕人等等。

主編許悔之在後記感性地說,太陽花學運的24天是他「這輩子流淚最多的時候」,看見場外煮食的志工、駐守的醫護朋友、深夜睡在馬路上的學生,急切地想把這些臉都記住,因此運動中期,他便決定編輯本書,以文章、詩結合照片,「有一些影像的呈現,應該是黑白粗粒子,像森山大道;有一種目擊的震撼,接近荒木經惟…」以這本書記錄運動、也獻給「追求成為完整的人」的讀者。

fsj 提到...

呂紹嘉 接南丹麥愛樂首席指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2000931-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22日 趙靜瑜

台灣音樂家在歐洲音樂據點再下一城!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呂紹嘉,呂紹嘉將接任丹麥南日德蘭交響樂團(Sonderjyllands Symfoniorkester)首席指揮,該團又名南丹麥愛樂(South Denmark Philharmonic),是一個高水準的中型樂團。

呂紹嘉表示,樂團專注做音樂的態度讓他感動,「而且離漢諾威的家開車只要4小時,又有個可讓我細心灌溉的音樂園地,這讓我心動。」

呂紹嘉目前正在德國曼海姆國家劇院指揮演出,他表示2010年起他首次應邀指揮南丹麥愛樂,音樂會結束之後,樂團立刻聘他2012年起擔任首席客席指揮。

雙方合作多場音樂會,南丹麥愛樂進一步邀他從2014年新樂季開始,擔任該團首席指揮,促成這次的合作。

呂紹嘉是台灣本土培養的音樂家,曾獲得法國貝桑松、義大利佩卓地和荷蘭孔德拉辛三大國際指揮大賽首獎,之後展開指揮生涯。

1994年他為已故大指揮家傑利畢達克代打指揮慕尼黑愛樂管弦樂團,贏得樂團激賞。歷任柏林喜歌劇院首席駐團指揮,德國國家萊茵愛樂交響樂團及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備受國際肯定。

「我喜歡這份新工作,因為很單純愉快,樂團平時在丹麥南部及德國演奏,樂團駐地在桑德堡(Sonderborg),有個音響很好的排練廳及演奏廳,這些都讓我覺得跟他們做音樂是一種享受。」

呂紹嘉表示,一年將會與南丹麥愛樂交響樂團有10場音樂會,預計推出德國、法國、俄國與北歐曲目。

南丹麥愛樂交響樂團正式成立於1963年,至今成團51年,持續發展,今年該團錄音專輯還獲選為丹麥廣播電台頒獎典禮年度最佳專輯。

呂紹嘉與NSO的5年約將於明年7月期滿,是否繼續留任?樂迷與樂團都有期待,目前尚在商談中。



◆ 短評-華人音樂的領頭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2001112-260310

旺報 2014年05月22日

第25屆金曲獎公布入圍名單,有3位大陸歌手分別入圍多種獎項,特別在新人獎、國語專輯獎、國語男歌手獎方面,成為本屆金曲亮點。過去台灣音樂引領兩岸趨勢、帶動潮流的創作軟實力逐漸受到對岸挑戰,去年即有大陸歌手李婭莎拿下台語歌后,本屆再次出現大陸歌手與台灣歌手同台角逐的情勢,也在情理之中。

多年來,金曲獎的得獎者背景多元,特別從第9屆取消國籍限制後,只要使用華語演唱創作,金曲獎都展現海納百川的開放態度。如曾拿過國語歌王的李玖哲(韓國)、曹格(馬來西亞);國語歌后蔡健雅(新加坡)、最佳新人孫燕姿(新加坡)等,正因有多元豐富的國際元素注入,金曲獎作為華人音樂聖殿的地位才能廣受海內外華人肯定。

大陸在文化政策上逐步開放,許多戲劇、電影對外輸出,這一兩年在音樂領域上又不斷推陳出新,《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節目一時造就無數俊秀,加上過去大陸音樂圈默默耕耘,越來越多人願意投入這塊市場,自然會有更優質的歌手出現。

近年台灣音樂市場低迷,面對大陸來勢洶洶的競爭壓力,未來勢必撼動台灣的流行音樂版圖,然而台灣不能因此而畏懼競爭,產生保護主義心態。大陸人才若表現超越台灣歌手,正是台灣音樂圈反思的時候。藝人伍思凱也表示:「這其實可以讓我們警惕反省,我們的流行唱片工業是不是停滯了?」

大陸歌手入圍金曲獎,可以帶動大陸廣大市場的觀眾對於金曲獎的注目,更能藉此機會提升在華人音樂圈的視野與能見度,也會使兩岸文化藝術的交流與融合更加深穩。如同金馬獎一樣,它已經成為華人電影的代表獎項,台灣音樂工作者應該自許,金曲獎也可以成為華人音樂的領頭羊。



◆ 發展設計產業 五大行動出擊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692000.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4.05.22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21)日欽點設計產業是提高台灣產業附加價值的「秘密武器」。他要求跨部會依五行動計畫,提升台灣設計產業領導地位,他也拍板,11月登場的「金點獎」將擴大向國際徵件,同時結合觀光局的國際自行車大賽,作為國際化與跨業結合的首次試驗。

依照跨部會最新出爐的設計產業扶植方案,未來將以「跨業整合」、「虛實通路整合」、「人才培育」、「高度客製化」、「國際行銷」等五項行動計畫,積極提升台灣設計產業領導地位。

江揆昨天在政務會談聽取經濟部、內政部與教育部報告「我國設計產業發展檢討」,據了解,江揆對於設計產業相當重視,三個月前聽報告時,即指定政務委員蔡玉玲督導跨部會催生扶植設計產業方案;昨天,他親自驗收成果,叮囑部會緊上發條,及早創造成果。

蔡玉玲昨天表示,國內設計能量不弱,例如舉辦33屆的「新一代設計展」,已名列全球前三大重要新秀展,更不用說近年國內不少學子及企業的工業設計產品,接連在德國iF 、reddot等著名設計展獲獎,均說明台灣除了製造業之外,還有機會靠設計產業開創一片天。

不過,她說,國內設計產業投入者,主要是以規模較小的工作室型態存在,若能讓這些設計產業的投入者與各產業相結合,可做大設計產業。

※ 相關報導:

* The One 打造文創業價值鏈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691961.shtml

異數宣言(The One)與文化部合作,舉辦「The One Project」感質台灣、文創共好計畫,The One執行長劉邦初昨(21)日表示,該計畫分為工藝復興、原鄉文化、食藝春秋等三大主軸,結合業師輔導機制,讓設計成果能實際與社會接軌,開創嶄新的「文創產業價值鏈」。

The One Project昨日舉行發表會,邀集原鄉時尚作者陳育平、風潮音樂總監于蘇英、茶文化研究者李瑾瑜等人共同出席。

* 佛光緣「美學無界」 見證台灣佛法奇蹟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92163.shtml

佛光緣美術館與遠見雜誌出版的「美學無界」一書昨天發表,現場名流雲集。成立廿年的佛光緣美術館並宣布「尋找藝術家」,將舉辦第一屆佛教藝術創作獎。

* 太魯閣族創品牌 進軍陸市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2001020-260302

花蓮太魯閣族手工藝設計家連美惠,結合台灣14族原住民特色,設計原住民軟陶公仔、手工皮包和織布等作品,深受自由行陸客所喜愛。下月將赴湖南長沙市設櫃,明年再至廣西南寧市拓點,讓台灣原住民族文創走出去並且進軍大陸市場。

fsj 提到...

人類世衝擊台北雙年展省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3000936-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23日 吳垠慧

人類的世界變化如此迅速,藝術家將如何面對?2014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9月13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展,藝術家們針對21世紀人類活動劇烈改變地球生物樣貌的現象,提出反省與對話。

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

北美館昨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有來自歐美各國、亞洲、非洲等51位藝術家暨團隊參展,如英國的羅傑‧海恩斯(Roger Hiorns)、阿根廷的蜜卡‧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韓國的梁慧圭等,表現涵蓋不同形式及媒材,如物件、裝置、影像、聲音、繪畫及攝影等,其中有20件作品是為本屆台北雙年展量身製作,台灣藝術家有張恩滿、周慶輝、朱駿騰、林國威、黃博志、羅智信、彭弘智、吳建瑩、吳權倫和王郁媜等10人參加。

法籍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提出「人類世」(anthropocene)的新地質紀元假說,藉此探索人類與動植物、機器、產物與物件之間的連結,並透過當代藝術表現這個奇觀世界。

人類衝擊越大越失能

布西歐表示,「劇烈加速度」指的是過去60年間,人類活動改變了地球,從機械發展到數位科技,變化的規模與速度超越「加倍」與「複製」的量產概念。「人類世」反映出當今人類的生產活動主導其他生命物種、地質生態體系和地球結構所帶來的衝擊,如氣候暖化、森林砍伐、土壤汙染等。

然而,「人類世」也顯現出人類的矛盾,當人類對環境的衝擊越強大,人類個體對週遭現實的影響卻顯得失能,伴隨其所帶來的影響益發無法控制。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金融經濟體系已由資訊化的電腦演算法則來決定,面對這種現象的無能為力,人類可能已成為自己墊基下的受害者。

呈現史前史奇觀

因此這次展覽將會圍繞在人類意識與動物群集、數據處理、植物快速成長和物質緩慢運動之間的共棲關係。在展覽中可以看到史前史,及其礦物般的景觀,同著植物移枝或人類、機器和動物之間的交合等奇觀景象。

※ 相關報導:

* 年輕藝術家秀奇想 王子公主落入凡間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94292.shtml

一群小金牛穿著以銀行錢袋製成的手工衣搖著尾巴;牆上的公主與王子,臉蛋、身材都很「平民」;上班族的領帶變形如狗鏈,圈住的是虛空。首度舉辦的個展型藝術博覽會ART SOLO 14明起登場,年輕藝術家秀創意吸睛。



◆ 藝術外一章-藝文結合科技加值 潮流勢不可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3000921-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23日 朱宗慶

日前在台北舉行的「2014兩岸創意產業合作論壇」,有多位文創專家、學者、業者與會,由論壇議題的設定,可預見兩岸創意產業合作之聚焦趨勢。其中,在營造幸福生活願景下,融合科技創新與人文創意,打造優質服務體系,成為值得藝文與科技界攜手努力方向。一方面,透過設備強化、技術發展、雲端平台開發與應用等「科技加值」,帶動藝文產業創新與升級;另一方面,透過人文涵養、美感、創意的內化與激盪等「藝文加值」,以「產業文創化」幫助各產業建構品牌獨特性,提升競爭力。

在藝文與科技互動過程,不斷迸發新可能性,新媒體元素運用,不僅能與傳統藝術類型融合、創新,更為未來的表現形式,增添無限探索與想像空間。以表演藝術來說,節目內容、舞台技術及觀眾服務等面向,皆可透過科技加值,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

首先,現場演出節目內容,是表演團體形塑風格、建立特色的核心。近年來,音樂、舞蹈、戲劇等領域,已有不少展演嘗試以科技素材來激盪內容的創新。像是由林茲電子藝術節音樂類首獎得主赫曼‧科肯(Herman Kolgen)所創作的《拼貼風景》,結合新媒體元素與音樂,在如詩篇般的奇幻畫面,讓音樂家憑影片觀感即興演奏,再融合漸漸加速的鏡頭,將觀眾帶進一場未知的列車旅程中。

又像是2010年北藝大與廣藝基金會共同製作的《萬有引力的下午》,運用新式材質,包括:身體感測,以紅外線定位演員身體,轉化到電腦形成參數後對應影音,主角一揮手,背景就跟著變化成細胞增生畫面;全景貼圖投影,利用投影機串聯,替建築物設計新裝;智慧型調光薄膜,貼合於玻璃上,經由開關控制來呈現「透明」及「霧狀」等,演繹了科技表演劇場的新型可能。

其次,新的科技帶動舞台技術革新,為觀眾帶來無比驚奇的感官體驗。例如2009年高雄世運,以台灣文化元素巨幅投影打造「虛擬舞台」,使舞台呈現更為多樣,令觀者驚呼連連。又例如,在為小巨蛋量身打造的《擊度震撼》音樂會上,視覺藝術家結合動態擷取技術,事先在演奏者的身上裝置感應器,透過不同感應方式,對應到電腦虛擬空間中的相對應角度或座標軸加以紀錄,再以擬真角色──動畫機器人,將人體動作轉換成數位資料,拍攝成影片。現場演出時,以舞台兩側大螢幕的平面移動譜面,引導觀眾和機器人一起尬舞秀節拍,營造大型擊樂劇場的高潮。

此外,科技與網路發達,也影響表演團體的工作型態與經營模式。除演出內容與舞台技術的專業、精進與創新,如何透過科技工具或E化系統來協助觀眾的累積、經營、服務與互動。再者,藝術行政的工作內容龐雜,從演出企畫、行銷,到資料和各項技術、經驗的蒐集、調度、統籌與管理,皆需要規畫系統建置平台,以達到事半功倍,更擴大開發與整合可運用資源,對團隊發展及觀眾服務,產生助益。

現下,表演藝術界在戲劇與舞蹈領域,與科技結合相對較多;近來,就連古典樂界亦吹起「影像風」,運用多媒體的藝術表現吸引新觀眾進音樂廳欣賞演出。堅持傳統或試圖創新,都是追求藝術不懈精神的展現,然無論是堅持「原汁原味」的演出形式,或是融入新媒體元素,為影像藝術家與音樂家帶來更多創作與詮釋空間,都需從一次次的嘗試中吸取經驗,進而「去蕪存菁」,留下足以傳世的經典。

以藝文加上科技來為產業加值、創新與升級,可說是一次內、外在優勢的整體提升,並成為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假以時日,當探索化為成熟,科技與藝文的加值,一定會從節目內容、舞台技術、組織創新、品牌建構、服務行銷等面向顯現效用。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相關報導:

* 維也納交響樂團 樂音飄彰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3000940-260115

奧地利百年天團維也納交響樂團(Vienna Symphony),至今仍保有嚴謹而優雅的德奧音樂風格。該團下周將展開亞洲巡演,由女指揮西蒙娜楊(Simone Young)帶來貝多芬、布拉姆斯以及舒伯特作品,台灣演出地點只在彰化。

* 女指揮西蒙娜‧楊 雙手改變世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3000943-260115

上月芬蘭指揮大老帕努拉才發言「女性生理構造不適合當指揮」,引發指揮圈譁然,認為他有性別歧視。的確,指揮是腦跟心的功課,然而,在當今樂壇中,女性指揮家還是比男性指揮家少,但西蒙娜‧楊卻是成功的典範。

即將率領維也納交響樂團來台的指揮西蒙娜‧楊,出身澳洲,她在澳洲求學時,就以指揮為目標,後來到歐洲擔任巴倫波因助理指揮,現在已晉升為德國漢堡歌劇院及漢堡愛樂的音樂總監。

* 微電影拍生活故事 角逐165萬獎金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94692.shtml

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大學念應用美術,畢業後也當美術老師,在朋友鼓勵下看紀錄片「月亮的小孩」大受感動,覺得紀錄片「超級有意思」而改行;楊力州說,他的作品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邊陲」,選擇世人容易遺忘,卻很重要、溫馨而能打動人心的題材。

* 如何對得起配音員?—回應「如何對得起金秀賢?」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MAIN_ID=488&f_SUB_ID=6021&f_ART_ID=515118

前幾日,聯合報民意論壇的「名人堂」刊載了這樣一篇文章〈如何對得起金秀賢?〉,文中對於戲劇配音頗多攻擊,但其所據配音知識之貧乏令人驚訝。

文中描述金秀賢的聲音多麼厚實沉重;香港男子聲音像小男孩,台灣男子聲音像小女孩,脂粉味極濃;甚至還私心偷偷猜想金秀賢的聲帶經過特殊訓練,說他「脫穎而出地有男子氣概」,種種如小粉絲讚嘆偶像般而來的胡言亂語我就懶得評論,我來談談其他由於對配音的基本知識缺乏而產生的錯誤批評。

....一、事後配音是影視製作流程中的正常程序,並非粗製濫造的結果。

二、台灣配音技術發展有商業預算規模上的先天限制

台灣配音員的待遇,不僅未隨社會發展與通貨膨脹而增加,反而逐年降低,薪資與環境的不足影響了配音員可能的發揮空間,以鄰國日本為例:

如「名偵探柯南」般的日本動畫,現役配音員有20位左右,依該動畫官網上的資料,目前全劇22名角色,由21位配音員飾演。

在台灣,6位。

....在日本當聲優配動畫,一集三十分鐘,依日本俳優連合的官方定價是15000至45000日元,也就是大約台幣5000至15000元,這還不包括明星等級的知名配音員,那是另談價碼的。

在台灣,一集台幣600元。

※ 聲音在影片中的份量絕對超乎你的想像,台灣要加強聲音這一區塊。

fsj 提到...

華文世界首間推理專門書店 落腳大稻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96830.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5.24

「如果老闆不在,他應該是去辦案。」在充滿歷史氣息的大稻埕,走進擺滿舊書和骨董藝品的「偵探書屋」,櫃台前的招牌讓人想起日本人氣推理漫畫「古書堂事件手帖」,古書店裡潛伏著一位福爾摩斯。

由譚瑞創辦的「偵探書屋」,五月起試營運,七月正式開幕,是華文世界首間推理專門書店。店裡目前有兩千多種推理書籍,包括新書與二手書,以及與推理相關的影音產品。牆上高掛海報「出賣你家的偵探」,歡迎家中有推理舊書的讀者與店主聯絡。

四十多歲的譚瑞雖然沒有辦案經驗,卻是重度推理迷。他賣過舊貨、開過二手書店,某天動念一想,「英美、日本都有專門推理書店,台灣為什麼沒有?」結合古藝品和推理書的「偵探書屋」就此誕生。

台灣推理讀者雖多,但譚瑞認為,台灣把推理定位為「通俗小說」,登不上文學殿堂,「這是大眾對推理世界不夠了解。」

他希望「偵探書屋」能完整收集各種門派、類別、國籍的推理書,讓讀者知道推理世界的浩瀚、初入門者和重度推理迷,都能找到適合的書籍。



◆ 龍應台:無形文創也能爭取補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96844.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政修/後壁報導】2014.05.24

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參觀後壁區土溝社區,並與10多名返鄉社造青年座談,土溝農村美術館執行長陳昱良建議無形的文創作品應該也能獲公部門補助,龍應台表示文創發展司給青年創業第一桶金為50萬元,不一定要成品,無形但有產值的計畫也可爭取補助。

龍應台並宣布文化部開拓「社造創新活力網路計畫」的具體做法,因應多元文化發展及數位行動時代來臨,鼓勵公所、民間非營利法人組織及各類社團推動跨界或跨行政合作,發展永續性的文化產業、青年返鄉創業等,由文化部給予補助。

龍應台說,提案需完整規畫103年至104年的執行計畫,向文化部申請,補助項目包括推展社區文化公益產業、擴大都會型社造參與、引進青年協助偏鄉弱勢推動社造,促進國際與大陸地區社造交流合作。每案兩年補助總經費以不超過300萬元為原則,但獲補助團體也要編列10%的配合款,6月15日前要提出計畫。

土溝農村美術館執行長陳昱良等人在就讀台南藝術大學時,就到土溝社區從事社造迄今12年,目標是建構土溝社區本身成為一個美術館,龍應台昨天前往參觀,盛讚「土溝社區真美」,乾淨且溝渠清澈,可說是台灣農村美的代表,下次將請外交官一起來參觀,可向國際宣傳。

龍應台問,「在農村從事社造,較希望保持寧靜生活或有文化商品進來?」陳昱良說,農村是農民生活的地方,最好是能取得平衡。龍表示看到陳昱良等人在土溝社造12年,仍保有濃厚農村味道,感謝他們的付出。

※ 相關報導:

* 中山創意基地 延至年底熄燈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696807.shtml

原訂6月底吹熄燈號的「中山創意基地」URS21,在北市府與國有財產署協調下,決定續約至今年底,隨後交由北市文化局,打造為設計園區。至於國有財產署是否無償提供、雙方簽約多久等細節,更新處表示,待文化局提出長期營運計畫,再交由國產署評估,北市將再協商。



◆ 朱宗慶/挽起袖子 走藝術的一哩路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696852.shtml

【聯合報╱朱宗慶】2014.05.24

近年來,由於民間公益力量持續勃發,有愈來愈多「藝術下鄉計畫」或「兒童藝術工程」,從一個單純的起心動念,化為具體的實踐與執行;而過程中蓄積的巨大能量,為這片土地的未來,帶來新的想像和希望。

不久前,團隊年度的研習活動特別邀請公益平台執行長蔡慈懿小姐,以及兩位資深志工—潘金晟先生和黃淑玲小姐,分享公益平台志工的故事。聽兩位志工娓娓道來不為人知的小故事,許多在場的聆聽者都相當感動,不禁熱淚盈眶。

首先,潘先生與大家分享台東阿美族比西里岸部落的故事。潘先生最早在台北從事景觀設計,十年前和出身宜蘭泰雅族的妻子搬到寒溪部落生活,結合生態與傳統農作資源,打造了一座多角化經營的自然農場「不老部落」。而後加入公益平台擔任產業顧問與部落輔導召集人,由外而內、從硬體到軟體,實際推動多項景觀改造與培力專案。

五年多前,比西里岸以部落青少年為主體,成立寶抱鼓樂團。因緣際會,一趟嚴長壽邀約的台東之旅,促成了打擊樂團與比西里岸的緣分,由樂團擅長鼓類的副團長—何鴻棋擔任指導老師,定期前往台東進行教學培訓。

寶抱鼓樂團的誕生,讓部落青少年有機會發揮潛能、提升自信,而孩子們也以令人驚豔的表現,成功凝聚、鼓舞了族人的向心力。此外,寶抱鼓樂團融合部落特有的人文藝術基底,逐漸形成獨樹一格的特色,其與環境的真誠互動及情感的自然流露,格外打動人心。

除了音樂,透過攝影亦可匯集巨大能量,公益平台二手相機募集計畫即是一場連結城市與偏鄉的創意動員。計畫構想出自攝影家林錫銘先生,讓教師志工赴偏鄉進行攝影教學,希望為孩子打開另一扇窗,以自己的鏡頭記錄生命歷程的點滴。

負責執行專案的黃淑玲,是都會區的家庭主婦,原本對數位相機和攝影一竅不通的她,在測試與整理相機的過程中,開始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志工來說,經手每一台二手相機,都代表一份愛心與一個機會,為了清點超過五千台的相機,需要充分整合物品管理與人力動員的專長;然而,只要思及偏鄉學校裡一雙雙期待凝視的眼睛,都會辦公室裡繁瑣的庶務工作,也就產生了不同的意義。

雖然,參與部落寶抱鼓樂團培訓,或偏鄉學校攝影教學計畫的孩子們,最終不見得成為專業的藝術家,而是回到部落創業,或是外出改從事其他行業,然而,鼓樂演出及攝影作品卻可以成為重要的媒介,陪伴他們度過童年,為他們打開視野,使他們與自己的家庭、學校、部落、社區情感與意識的連結。

每一項專案的經驗都是獨特的,但是,不斷給予機會、透過藝術向偏鄉地區傳遞關懷與溫暖的精神,卻是一致的。往往,一首充滿活力的樂曲,或是一張純真視角的照片,帶給人的滿足和喜悅,卻是出乎意料的豐富和深刻。

聆聽這些故事,無不啟發藝術工作者回頭思考,如何讓自己成為「改變的起點」,使藝術工作和社會的連結更具意義。我相信,在藝術的這一哩路上,仍充滿著無限可能,值得我們挽起袖子一起努力!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相關報導:

* 台文館「文學與歌謠」展 大玩多媒體互動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696537.shtml

台灣文學館即日起舉辦「文學與歌謠特展」,配合館藏及互動多媒體,呈現台灣多元文化,讓大小朋友可以欣賞到「童謠、兒歌」、「民歌、民謠」、「創作歌謠」、「其他歌謠」等4大主題。

fsj 提到...

淡水跨界展 和9藝術家去旅行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98109.shtml

【聯合報╱記者李易昌/淡水報導】2014.05.25

淡水古蹟博物館與台北藝術大學合作推出「淡水奧德賽:藝術旅行」跨界作品展,策展團隊邀請台灣及芬蘭共9位的藝術家一起把旅行的印象化為作品。

策展人李政曄說,藝術家對於旅行的詮釋,可以讓觀展民眾看到不一樣的觀點。旅行是一個實踐,藝術也是一個創作的實踐。藝術家用不同方式呈現「旅行」的意義,是挑戰舊有世界觀的途徑之一。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參展學生黃湘智,12歲就被爸媽送出國念書,至30歲期間,都長時間待在阿根廷、中國大陸,回台後在宜蘭中道國中教美術,這次受北藝大邀請,將去阿根廷莫雷諾冰川的旅行照片,透過「截圖+繪畫」方式呈現。

黃湘智說,阿根廷隨處可見羅丹等藝術家的作品,讓他愛上藝術;那段旅程很特別,因為是背包客自助旅行,生活很克難,同團旅人報以同情眼光,甚至還有當地情侶都以為他沒錢吃飯,頻頻請喝巧克力牛奶。

「淡水奧德賽:藝術旅行」即日起至7月26日止,每周一至五下午1時至下午5時、周六周日延長至下午6時(另每月第一周之周一休館),於漁人碼頭滬水一方藝文空間展出,查詢可洽02-28050308。

※ 相關報導:

* 亞細亞安那其連線 占領關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5000375-260115

太陽花學運、反核、釣魚台爭議、越南內部衝突,這些發生在亞洲的政治與社會事件,也進入藝術家的創作中。現於關渡美術館舉辦的「亞細亞安那其連線」展覽,來自台灣、日本、韓國、中國、越南和印尼等20組位藝術家,展出共20組件繪畫、裝置、影像作品,分別以記錄、嘲諷、拼貼等手法,回應亞洲各國時下敏感議題。

參展者有日本藝術家森村泰昌、會田誠、坂口恭平等,越南藝術家李光頂,韓國藝術家文敬媛與全浚皓,台灣藝術家陳界仁、袁廣鳴、姚瑞中、陳敬元、陳擎耀等人。

* 台南火車站演「渡鳥」 旅客駐足驚豔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1962

台南火車站化身為劇院舞台,迪迪舞蹈劇場昨在台南車站前站大廳演出新作「渡鳥」,台、德舞蹈家合作演出,藝術創舉吸引爆滿觀眾,來往旅客無不感到驚艷。

* 化敵為友 一加一大於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5000828-260301

台灣文創西進的經驗並不美好。一家大陸地產商向地方政府提文創園區的規畫,提案時,拉著一家台商文創公司作簡報,得標後,竟然把台商一腳踢開,台商不但白忙一場,而且還要擔上「炒作房地產」的惡名。

....許金龍點出,反而是在市場准入上,台灣的「限制」形同虛設,以致於台灣網路遊戲市場8成已被陸企拿走;相反的,像所有的外商一樣,在大陸網遊市場上,由於審查制度,多年來,沒有一個台商成功過。

他呼籲大陸不要把台商當成外人,否則沒有一個成功的台商個案,又如何吸引台灣文創業者到大陸發展?



◆ 法國得獎八家將麵包 靠3D列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98176.shtml

【聯合報╱記者歐陽良盈/高雄報導】2014.05.25

麵包師傅王鵬傑去年抱回法國藝術麵包特別賞,他指出,自己參賽時製作的八家將麵包就是結合3D列印技術做出的,除增加作品細緻度,也可省下四處拼裝模具的時間。

王鵬傑指出,以前製作創意麵包,曾到美術行找京劇臉譜或為了一根圓柱到水電行找尋,購買零件後自行拼裝完,才能成為模型替麵包塑型。

幾次到國外參賽,他拍下得獎作品及觀察對手使用道具,發現美、日、義等國參賽者都有團隊支援;以製作玉蜀黍形狀的麵包為例,過去傳統作法是直接以麵團捏狀,接著用道具塑形及上色,但國外對手有團隊製作的玉蜀黍形狀模型,只要將麵團放入就有玉蜀黍片的形狀,然後放入烤爐烘焙即可,節省比賽時間。

去年參賽前,他將構想化為實踐,找3D文創公司合作,洽談製作麵包模具,多次反覆討論和實驗,找到適合放進烤爐烘焙的材質,利用3D列印技術將八家將臉譜列印出,製作時再參考3D八家將圖,將麵包粉揉入抹茶、南瓜等元素,製作出綠色、黃色等色彩「彩繪」八家將造型麵包,終於在法國麵包大賽脫穎而出,以極具台灣味的八家將麵包抱回特別賞獎項。

※ 相關報導:

* 甲蟲標本變鐵金剛 大二生鍾凱翔創作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98931.shtml

紙吸管套變蜻蜓、紙筷套能摺成甲蟲,壞掉的甲蟲標本變身成無敵鐵金剛。東海大學美術系二年級的鍾凱翔利用瓦楞紙製作大型鋼鐵人紅遍海內外。

鍾凱翔不只用瓦楞紙創作,經由他的巧手,生活中的廢材變成各式動物,就連吃剩的菜餚都是可利用的創作題材。

鍾凱翔的個性靦腆,但談起熱愛的創作,眼睛立刻發亮,露出燦爛的笑容。他的作品日前受到好萊塢電影道具製作教育學校Stanwinston school的關注,邀請他接受越洋視訊專訪,當時他介紹利用課餘時間打造的「東尼史塔克」,吸引了小勞勃道尼粉絲們的注意,大讚是鋼鐵人的表弟。

* 插畫家蔣依芳 用藥紙學畫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5000380-260115

7年級插畫家蔣依芳(見圖,管婺媛攝),曾以《手繪伊斯蘭世界》繪本在插畫界闖出小小名號,她擅長用手繪記錄旅行見聞、生活雜感,風格寫實、色彩濃鬱充滿奇想。而今她整理在舊金山留學8年的生活經驗,繪成《手繪舊金山時光》一書,從天氣、美食、交通、求學、工作到生活風格,無所不談。

* 能當陶笛吹 「天春窯」雙響杯奪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698160.shtml

苗栗縣頭份鎮「天春窯」從一般陶瓷廠轉型為陶笛製造廠,今年更研發出兼具使用與陶笛吹奏功能的「雙響杯」,參加法國巴黎「雷平發明展」,一舉奪金,讓台灣的文創軟實力躍升國際舞台。

天春窯成立42年,早年主要生產馬桶、花瓶、碗盤等瓷器代工,第二代窯主吳寶安接手後,見國內陶笛市場起步,遠赴日本向陶笛大師宗次郎學習技術,全面轉型為專業陶笛製作,去年出貨超過10萬支。

fsj 提到...

魚骨+蛙骨 做出栩栩如生飛龍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699817.shtml

【聯合報╱記者張進安/東港報導】2014.05.26

屏東東港王中河,從小就對海中生物有特殊情感。從父親身上得到啟蒙,加上超過30年的鑽研、摸索,將魚骨頭化做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精雕藝術品,在當地擁有「魚骨藝術師」稱號。

王中河說,念小學時,父親有一天將餐桌上吃剩的魚骨,東拼西湊成一隻維妙維肖的白鷺鷥,讓他驚訝:「原來魚骨還能這樣玩!」高職畢業後因出海捕魚,讓他有更多機會接觸海中生物,從此一頭栽入魚骨創作人生。

他曾從事營造、電焊等工作,但從未放棄創作夢想,利用休假時間繼續鑽研。直到去年,認為自己的人生不該僅止於此,決定辭職全心投入創作。

一年多來,他已做出大小近百件作品,不論是張牙舞爪的飛龍、躍然紙上的鳥類,每件作品都是栩栩如生。

為了保持魚骨完整結構,他用水煮方式讓魚肉脫落,接著用稀釋洗碗精來去除魚腥味,讓魚骨顏色更有光澤。最得意的作品,就是精挑5種魚類骨頭及青蛙腳骨完成的飛龍,骨頭幾乎不修飾,花費一個月才完成。

隨著年紀漸增長,他開始物色接班弟子,傳承這項傳統技藝。未來,更希望能開班授課,讓弱勢族群也能學習,自食其力。

※ 相關報導:

* 文化創意╱面膜玩設計 時尚又本土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99845.shtml

面膜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搶攻觀光客市場,十藝生技總經理宋美蒔與50多位台灣藝術家合作,推出時尚設計面膜,希望藉由文創的力量,走出不一樣的面膜市場。

十藝生技旗下面膜品牌「膜殿」,以「藝術策展式面膜」為定位,日前於西門町開幕。宋美蒔將面膜融入文創元素,希望呈現「生活商品文創化」;目前她的面膜品牌與葛萊美獎級設計大師蕭青陽、台灣藝術家薩比娜、時尚插畫家棉花糖、潮流設計師史丹利等插畫家跨界合作,呈現多元包裝。

另外,為了展現台灣特色之美,宋美蒔也與國家級紙雕鬼才洪新富合作,以台灣特色為設計主軸,推出「黑面琵鷺禮盒」;4月新品則由兩位設計師聯手創作,以原住民文化、日常植物及美感傳承為主題。



◆ 馬可斯:凱迪克讓童書跑跳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6000426-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26日 管婺媛/台北報導

1938年由美國圖書館學會創辦的凱迪克獎,是兒童圖畫書界最重要獎項,經典作品如《野獸國》、《雨果.卡佈雷的發明》等書都曾獲得該獎,卻少有人知道凱迪克是誰。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美國知名兒童文學史學家與書評家雷納.馬可斯,昨日首度訪台並舉行演講,與台灣讀者分享凱迪克的故事,以及這個獎的影響力。

「在凱迪克之前,兒童圖畫書是嚴肅死板的讀物;在凱迪克之後,圖畫書中的人物才開始會跑跳蹦!」馬可斯說,許多人看圖畫書上的金色人頭浮水印,以為凱迪克是有著大鬍子、西裝畢挺的嚴肅紳士;但是其實凱迪克活潑又外向,喜歡跟孩子打成一片,堅持要畫出「讓好幾月都不笑的人,可以笑得跟瘋子一樣」的畫,「他也經常會在自畫像中呈現自己頭髮亂七八糟、瘋狂的一面。」

凱迪克生於1846年,卒于1886年,是19世紀英國最重要的繪本插畫家。馬可斯說,凱迪克的會計師父親,在凱迪克16歲時,就幫他在銀行找了差事,希望他放棄畫畫,好好做份「正經的工作」,但凱迪克卻鍾情創作,經常在上班空檔,用空白提款單塗鴉。直到26歲,他成功在雜誌發表作品,向父親證明自己有能力用畫畫養活自己,之後便辭去工作,搬到倫敦,成為專職雜誌插畫家,完成《傑克蓋的房子》、《在樹林裡的娃娃》等知名作品。

他在19世紀就提出文與圖的合作關係,迄今仍是圖畫書作者遵循與挑戰的最高指標:「圖畫裡呈現文字中沒有提到的人物和其他故事元素。文字講了一個故事,圖畫則是講第二個故事,兩者互補。」

馬可斯說,凱迪克出生於蒸汽機發明的年代,蒸汽火車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世界觀,也影響了藝術、圖書的發展,「動」是凱迪克創作的重要元素。

「凱迪克是第1位在畫畫時帶入動感的人,其他插畫家所畫的馬,可能看起來跟真的馬一模一樣;但只有凱迪克知道如何讓馬在紙上奔馳。」

※ 相關報導:

* 舊書攤 城市探險新樂園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699860.shtml

夢田文創戲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中「閱樂書店」舉辦「每月一書,以書策展」活動,這場活動中邀請了許多喜愛閱讀的好友齊聚,將「獨立」的核心精神透過「讀書會」來展現,從現場熱烈的討論,也讓我感受到不同於科技冰冷碎片式閱讀的感動,那感動絕大多數來自「人」。



◆ 電影搭交響樂 譚盾耀湖南《女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6000808-260306

旺報 2014年05月26日 記者賴廷恆/專題報導

生於大陸湖南長沙,因電影《臥虎藏龍》榮膺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揚名國際的作曲家、指揮家譚盾,以湖南瀕臨失傳的百年文字「女書」,所譜寫新作微電影交響詩《女書》的起點,居然是台北的誠品書店。

27日譚盾將偕同美國知名的費城交響樂團,返回家鄉長沙公演《女書》。「女書」為現今舉世現存唯一的女性文字,完全由女性創作並使用,流傳於湖南江永一帶。震懾於女書神奇魅力的譚盾,發願以此作「搶救女書,還原女書,為我們的母親和姐妹譜寫一座聲音紀念碑」。

字音具樂感 展女性情

談起耗時5年創作的《女書》,譚盾表示:「幾年前我在台北逛(誠品)書店,隨手翻閱讓我第一次看到『女書』」。伴隨探尋祕密般的「好玩和冒險」,返回大陸後、即前往湖南江永,身為一個大男人卻欲探求女書的祕密,也讓當地老奶奶投以異樣、警惕的眼光。

譚盾數年內造訪江永不下十餘次,收集、拍攝相關素材。經多方努力,驚喜發現女書「字形飄逸舒展,字音極具樂感」,微電影交響詩《女書》的樣貌、逐漸在腦海成形。《女書》採取三度空間對位,包括「影視間、音樂與影視間、古老女書文化與未來文化的對位」的三重對位。

「女書文字中記載的美麗和浪漫,如同一本眼淚之書流淌在我的心裡。」創作的過程,讓譚盾重新認識女性文化,全曲13個樂章由描繪女書淵源的《祕扇》,刻劃女書傳承的《母親的歌》,到《穿戴歌》、《哭嫁歌》的姐妹情與母女情等,透過3塊大小不一的銀幕、搭配交響樂團同步立體呈現。

文化歸故鄉 傳人飆淚

時,譚盾特地把江永僅存的8位女書傳人接往上海、出席音樂會,只見這群老太太噙淚觀賞至謝幕。此次費城交響樂團來到女書的發源地湖南,在譚盾眼中別具意義、價值,堪稱「由一群外國音樂人把夢想帶回夢想的源頭」,樂團並將前往江永、一探激發譚盾創作靈感的女書濫觴。

譚盾認為,女書其實是一種世界文化,他的任務則是「讓女書搭上交響樂這艘國際通行的船,駛往世界各個碼頭,把中國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地」。譚盾透露,他本身有個「音樂非遺工程」,繼《地圖》、《女書》後,下一目標指向《敦煌》。

※ 相關報導:

* 女書存百年 貫穿《雪花祕扇》全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6000811-260306

美國華裔作家鄺麗莎筆下的《雪花祕扇》,亦以晚清道光年間江永縣瑤族村落為背景;電影《雪花祕扇》由大陸女星李冰冰、南韓女星全智賢,分別主演「百合」、「雪花」,透過寫上女書的摺扇、展開影響她們畢生的深遠情誼。

* 亞尼克接棒 百年老團展活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6000422-260115

美國5大之一、媲美歐陸樂團的百年老團費城交響樂團,下月將來台訪問,由音樂總監亞尼克‧聶澤賽金指揮演出莫札特交響曲《朱彼特》與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展現樂團的活力與深情。

fsj 提到...

國際打擊樂節 上百名家炫技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02379.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5.27

跨越五大洲、匯聚十四國、十個團隊、逾百名打擊樂好手共襄盛舉的第八屆TIPC台灣國際打擊樂節昨天登場,展開在全台超過卅場的馬拉松式巡演,為期一周。

本屆規模刷新往年,參與演出樂手人數創紀錄;國際打擊藝術協會(PAS)現任會長約翰‧R‧貝克與前兩任會長史蒂夫‧豪頓與馬克‧福特也都蒞臨台北致意。

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他在一九九三年創辦TIPC,憑的是熱情與衝動,加上有貴人、天使相助。如今廿年過去了,他希望仍保有當年的熱情,更感動的是獲得國際打擊樂好友的認同。

本屆TIPC聚匯了一百廿八位打擊樂演奏家及貴賓。不只舞台上有鼓樂好手,「兩千位觀眾裡面,有一千人是拿鼓棒的!」朱宗慶表示,能夠匯聚這麼多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及領域的打擊樂粉絲,真能感覺到這個世界的和平與美好。

最受矚目的演出,含難得一見的馬林巴木琴獨奏饗宴─由天王級馬林巴大師馬克‧福特和凱‧史坦斯加擔綱演出。馬克‧福特是世界公認最傑出的打擊樂教育家;凱‧史坦斯加則是六支琴槌馬林巴木琴演奏先驅者之一,完美純熟的技巧充分展現出「六支琴槌」渾厚多變的特殊音色。

還有名揚全球、純粹使用鍵盤表演打擊樂的法國「里昂鍵盤打擊樂團」;融合爵士、極簡音樂、電音、日本太鼓、非洲節奏等元素的荷蘭「皮可沙打擊樂團」;將打擊樂化為時尚語言符號的澳洲「說話打擊樂團」;融合東南亞多元文化的馬來西亞「手集團」等,將演出至六月一日。

※ 相關報導:

* 清宮寶藏展 見郎世寧傳世寶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01965.shtml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世貿中心30日起至8月31日,舉辦「清宮寶藏御展」及「朕的畫師郎世寧特展」,將展出115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珍罕文物,昨天業者公布郎世寧中西合璧「瓷板畫」等,為活動暖場。

* 「牛郎織女」定裝 牛大嫂超搶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02067.shtml

陳亞蘭歌仔戲舞台大作「牛郎織女」如火如荼排練中,昨所有演員齊聚,劇中主要演員服裝造型曝光,為慶祝端午節,眾仙女吊鋼絲齊飛天,陳亞蘭、小咪「牛郎織女」擺出深情模樣,王彩樺「牛大嫂」刻薄樣立刻上身,但美豔華麗造型,不像大嫂反像「小三」,十分搶鏡。

* 紙風車幻想曲 前進遼寧偏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7000894-260115

2006年起至今,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先後展開「將國家劇院級演出帶往全台各地偏鄉,在戶外搭台免費演出給孩子看」的紙風車319與368活動,陪伴孩子走上藝術的第一哩路。



◆ 台裔自閉青年畫作 在美掀旋風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2249

自由 2014-05-27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報導〕去年,台大醫師柯文哲來到加州為台灣人公共事務會募款,一幅自閉症青年林博逸用色鮮豔、充滿童趣的油畫「春天農場」,當場以五千美元賣出。

林博逸今年廿四歲,父母皆來自台灣。他從二○一○年開始寫作和繪畫,如今作品超過百幅,他的畫作及燈飾常在慈善拍賣會上掀起高潮,台大醫院及西雅圖兒童醫院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請不要輕易放棄孩子!」林博逸四歲半就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一路陪著兒子辛苦走來的母親蔡英姿感受格外深。

蔡英姿說教養林博逸的艱辛過程及受過的侮辱和傷害,曾經讓她幾度湧起同歸於盡的念頭。但她不放棄林博逸任何一個受教育和成長的機會,她自嘲因此成為學校最不受歡迎的家長,但就在摸索過程中,她發現了林博逸對寫作和繪畫有興趣,從中鼓勵兒子作畫並協助出版,林博逸能用畫筆繪出一片彩色天地,希望能給受折磨和受歧視的孩子點起一盞「希望的燈」,千萬不要輕易放棄自己,「雖然力爭上游比自暴自棄,實在辛苦得太多」。

林博逸的畫冊選集即將出版。他在文章中提到,學畫是從自己喜歡的事物或想法開始,例如用手掌沾上碳粉後,用手腕畫成樹幹,再用手指構成樹枝和樹葉,畫出一棵黑白的樹。他最愛的是油畫。由於父母心繫故鄉,耳濡目染下,他還創作出燈塔照耀台灣島的畫作。

他的繪畫老師艾倫說,林博逸的作品簡單,但有巨大的想像力;另一位日裔美籍的老師富士成則稱讚他的構圖和用色。

台灣自閉症之父、宋維村醫師說,幫助自閉症患者的重要原則是協助他們發揮所長,林博逸自幼對符號的能力很強,想像力更豐富。不過即使有繪畫才能,仍需要協助才能生活,蔡英姿就為了林博逸的教育,效法孟母三遷,一路從德州休士頓搬到全然陌生的西雅圖,大家彼此接受、互相幫助,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

※ 相關報導:

* 石雕名家割愛 福來獅返安平「故鄉」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2533

安平推展劍獅文化有成,國內知名石雕家許慶福十餘年前,以日本神社石材雕刻的一座石劍獅,因緣際會從南投回到台南,由於造型古樸,引起關注;還有銀飾文創業者設計出以劍獅為主題的造型銀飾,讓文化也能帶動商機。

fsj 提到...

閉關寫《冥核》葉淳之剖眾生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8000461-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專訪 2014年05月28日

日本核災至今3年多,一部架構在現實台灣的推理懸疑小說《冥核》問世,從一樁肇事逃逸的車禍、一個研究生的失蹤,和一個藏家非法收藏高濃縮鈾遭竊等離奇案件,串起核能、環境與世代等社會議題。書中數十個人物、牽涉領域廣泛,細節經營令人折服,很難想像,這是葉淳之初試啼聲之作。

311核災 凸顯緊張感

葉淳之本名葉怡君,曾以食玩藏家身分出版《食玩不思議》、《妖怪玩物誌》等書,擔任過報導環境議題的電視台記者、執筆白色恐怖報導文學《島嶼軌跡》,還曾導演司法主題紀錄片,後在客委會等單位任公職,最大「政績」是主辦台灣桐花季。

2012年她毅然辭職,閉關投入《冥核》寫作,「我一直想寫小說,311核災後有更切身的緊張感,想以小說喚起更多人注意這個關乎生存的議題!」葉淳之像鄰家大姊開朗又熱血,和《冥核》充滿死亡的氛圍格格不入,她笑說:「收藏、寫作都是我內心自閉的展現。」

高潮迭起 寫人的困惑

27萬字的《冥核》高潮迭起,生動勾勒豪門藏家、核能研究機構、環保社運等人物,虛實難辨,但筆下的台灣風土歷歷在目,充滿高度現實感。葉淳之表示非刻意選擇推理,只想讓故事好看,更大企圖是「描繪台灣眾生相」,「我身在此時、這塊土地,想為台灣留下時代切面的紀錄。有朋友說書裡的壞人不夠壞,但這世界就像生物多樣性是多元的,我想寫的是包括好人在內、身而為人的困惑。」

她不著墨謀殺細節,更關注受害家屬的悲傷與陰影,如女主角為家人在車禍中喪生的少女,她勇敢追查真相,「我想藉由她強調『跨出去,這世界很大,不要害怕』的精神」。

有熱血魂 讓社會變好

政大中文系、政大新聞所畢業的葉淳之,渾身有著熱血魂,她說不論從事新聞報導、公職或寫作,目標都是「讓社會變好」,《冥核》也在這個初衷下誕生,「過去採訪過很多具有公民意識、前進思想的人,我想突顯這些人的提升力量。」

受益於當記者時接觸大量人物,加上是個平均兩天看一本書的閱讀怪獸、擁有觀察人的敏銳,對葉淳之來說,構思故事、資料查找、掌握文字都不太難,「最難的閉關一年都不能出去玩!」即使喊苦,她已規畫接下來三部分別以森林、海洋、河流為主題的小說,葉淳之的寫作大業,才剛剛開始。



◆ ART SOLO 14藝博會 6天破億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04805.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5.28

首屆ART SOLO 14藝術博覽會昨天在花博爭艷館落幕,六天盛會成交破億元。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群表示,明年將擴大舉辦ART SOLO藝博會,時間可望延長為兩星期,並將分成經典藝術與當代藝術兩檔輪番上陣。

一般藝博會通常由每家畫廊同時推出多位藝術家作品,創新型態的ART SOLO(藝之獨秀)藝博會鎖定「一藝術家、一展位」的形態,表現讓人刮目相看。

參展畫廊藍騎士藝術空間執行長王薇薇表示,這樣的呈現方式讓參展藝術家的整體風格更加亮眼;展場空間及動線的安排也更清晰,有助於觀眾觀賞、認識藝術家。

張逸群指出,ART SOLO是首度嘗試新型態的展出方式,畫廊業者原本心存觀望,首屆有四十一家畫廊、六十三位藝術家參展。

六天展期,各參展畫廊紛紛開出紅盤,如新苑藝術推出的藝術家柳依蘭、雅逸藝術中心的藝術家吳冠德、敦煌畫廊的藝術家魏禎宏、藍騎士代理的英國藝術家Nick Veasey等,都接近「完售」佳績。業界大受鼓舞,張逸群希望明年擴大舉辦。

新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說,舉辦ART SOLO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建立藝廊與藝術家的經紀關係」,部分藝術家與畫廊的合作不固定,此舉希望藝術家能與藝廊建立長期的經紀關係。

畫廊協會固定在每年秋天主辦的大型國際藝博會Art Taipei已有廿年歷史,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藝博會之一;近兩三年來,又在台中、台南主辦飯店型藝博會,相當受歡迎。張逸群說,畫廊協會希望春秋兩季各有一檔藝博會,ART SOLO將成為該協會的「副品牌」。

※ 相關報導:

* 威尼斯雙年展 台灣5藝術家搶1席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04798.shtml

二○一五威尼斯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將首度改變形式,由單一藝術家(團隊)代表台灣赴威尼斯參展。北美館昨天提名五個藝術家(團體),其中一人(團體)未來將代表台灣參展。

主辦威尼斯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的北美館表示,經由十一位提名委員提名、交叉討論後,藝術家吳天章、周育正、莊普、梅丁衍以及由屏東霧台鄉魯凱族人安聖惠、杜文喜、杜巴男所組成的藝術團隊出線。



◆ 巴黎木十字兒童下月登台 飆唱「高山青」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04807.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5.28

身穿白袍、頸繫木十字架,暌違九年,創團百年的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將再度來台,獻上純淨脫俗歌聲。

在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法國聖馬克兒童合唱團等國際兒童合唱團中,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的服裝,凸顯了該團的宗教脈絡。事實上,該團創團人梅萊當年正是神學院學生,後來以主教身分領導該團,受羅馬封為「神聖主教」,合唱團還被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稱為「和平小傳教士」。

在梅萊主教「以音樂作為教堂化身,唱遍全球」的動機下,木十字除了聖歌,也唱當代作品、法國通俗歌、藝術歌曲及民謠,透過音樂散播純淨魅力。如今隨著梅萊及繼任的主教團長過世,木十字雖已改為由一般董事會管理,仍維持百年來「夜鶯之聲」的品質。

本次木十字除演唱舒伯特「野玫瑰」、韓德爾神劇「彌賽亞」中「哈利路亞」合唱曲、古諾「聖母頌」、「奇異恩典」等外,還將演唱來自非洲祖魯族、義大利、烏克蘭、蘇格蘭等各國民謠,當然也少不了法國香頌。最特別的是,他們還將為台灣觀眾演唱「高山青」,展現掌握不同曲風功力。

●木十字兒童合唱團音樂會六月八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fsj 提到...

週末夜北車變劇院 演出「車站─渡鳥」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3098

自由 2014-05-29

〔記者游蓓茹/台北報導〕台南市迪迪舞蹈劇場邀請台灣旅德青年女舞蹈家吳思瑋,及德國男舞蹈家Martin Klukas來台演出,週六晚上七點半在台北車站一樓展覽區,演出長達五十分鐘的「車站─渡鳥」, 歡迎所有「路過」旅客駐足觀賞。

迪迪舞蹈劇場藝術總監王儷娟說,希望將車站化身為「劇院」,旅客就是「觀眾」,並選定大廳為「舞台」, 「觀眾」也沒有固定座位,能與表演者近距離、多角度接觸,運用既有空間表演,將「城市就是舞台」概念,帶到旅客面前。

王儷娟說,吳思瑋是著名德國現代舞團「烏帕塔舞團─春之祭」的客席舞者,Martin Klukas是德國知名街頭舞者,表演經驗豐富,週六演出採用台語詩人黃勁連的詩作「渡鳥」及德國詩人Rainer Maria Rilke的詩作「Abschied」為創作基底,傳達人與人之間,分離、相逢、出發、抵達的意象。六月七日將移師高雄火車站大廳,詳情可上臉書搜尋:迪迪舞蹈劇場。



◆ 天使DJ勇敢說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9000449-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29日 謝文瑄/新北報導

「曾經,以為只能關在家裡自我療傷;但我們現在竟與『阿豆仔』視訊對話,勉勵不完美的彼此。」台灣一群身心障礙「天使DJ」,3月起與芬蘭的智能障礙DJ合作錄製跨海廣播節目,從相互獨白的人生故事中,獲取努力築夢的勇氣。

復興廣播電台近3年積極推動「天使DJ圓夢計畫」,培育各類身心障礙者成為DJ,「用自己的聲音走出去」。

計畫主持人潘美緣表示,每個身障者都有夢想,只要願力夠大,又有機會獲培育,無形中將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淡水殼牌倉庫去年成立全台首座無障礙互動數位錄音室「FLY STUDIO」,今年3月開1小時的新節目「Satakieli 千言萬語」,由20名天使DJ輪番邀請各式各樣的身障者,與芬蘭患有智能障礙DJ及相同障別者視訊交流。

當台灣人分享「我習慣隱藏在人群中,不隨便承認自己罹患自閉症」,芬蘭人立刻露出哀傷且同情的表情並說,「你為什麼要隱藏你自己?」

天使DJ林政緯4月進行「癲癇」主題,他與癲癇大使李詩敏、芬蘭19歲癲癇青年聊天,才發現兩國都誤以為「癲癇是中邪」。他說,對方羨慕台灣地狹人稠、交通方便,可隨時旅行,即使發病也能立即獲救。

「想鼓勵更多人。」林政緯表示,他7年前跳水觸礁,從此下半身不良於行、手指無法行動,陷入了「人生空窗期」長達5年,如今透過節目重獲信心。

潘美緣說,「Satakieli」是芬蘭語的「夜鶯」,除呈現「多元文化」概念,也期盼兩國身障者勇敢說出自己的夢。

電台昨日選在咖啡館錄製其中1集「成果展」,芬蘭派出「龐克搖滾症候群」毆吉桑樂團,台灣則請「樂扶輪椅舞」社福團體、「妙音國樂團」視訊表演回禮。國樂團成員吳美賢同時為天使DJ,她開心地說,原邀請芬蘭DJ來台看她演奏柳葉琴,沒想到提前實現。



◆ 網路、實體書店互控:不長進、傲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9000874-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5月29日 林欣誼/台北報導

文化部自成立以來強調對獨立書店的扶植,曾推動「文創產業圓夢計畫」鼓勵創業開書店,昨天再召集業者舉辦「獨立書店的理想與實踐」座談,結果意外引發信義書局老闆林家成與讀冊網路書店創辦人張天立對吵的火爆場面。雙方就「網路書店的折扣打壓獨立書店生存」持相反意見,張天立認為此說法「不長進」,林家成則批他用詞傲慢應終止發言,最後張天立拂袖而去。

針對獨立書店的經營困境,文化部報告指出主因來自連鎖書店的折扣競爭、經銷通路障礙,因此現正研議圖書定價制度、改善經銷流程等方案。昨天會議便針對為區域小型書店建立共同進退貨窗口、共通物流系統,進行討論。

多數業者坦言因為書店小、進書量少,或位處偏鄉,造成進書困難且成本高,因此普遍支持文化部成立區域經銷與物流平台,解決結構性問題;圖書發行協進會理事長楊克齊則建議文化部撥款補貼經銷商,支持他們進貨到偏鄉或小型書店,

逗點文創出版人創辦人陳夏民也認為,政府除了幫小書店建立健全經銷機制,也可鼓勵學校或圖書館透過社區書店採購圖書,用一樣的預算讓產業各環節都能獲利;心波力幸福書房創辦人許赫提出文化部應從「產業扶植」的角度看待書店產業,比如補助應由「圓夢計畫」這類競爭型的鼓勵補助,改成符合資格者就可獲補助的資格型補助。

讀冊網路書店創辦人張天立不以為然地說,各書店應發揮創意、提升服務品質吸引讀者進書店,「不要老是靠政府」,發言引起多數人反彈。水木書苑負責人蘇至弘強調「自己的書店自己救」,獨立書店並非主動請求補助,而是樂見文化部提出政策支持。信義書局老闆林家成則痛陳,正是連鎖書店以通路優勢壓低書價,使一般書店沒有合理利潤空間。

唐山書店老闆陳隆昊則感慨,經營不易除來自折扣競爭,還有閱讀風氣衰微,因此不少人建言文化部應該創造社會條件協助書店生存,包括推動閱讀深化、提出相關產業的減免稅等方案,並敦促《文化基本法》盡快落實立法,才有法源推動文化例外、減免稅、圖書定價制度、鼓勵藝文消費等措施。

fsj 提到...

設計師旗艦概念倉庫 駁二開幕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709437.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4.05.30

吉而好文創在駁二藝術特區C6大義倉庫,打造全台首家設計師旗艦概念倉庫「趣活in STAGE」,結合現代、文創、趣味三項核心價值,將文創設計產業邁向多元化的經營,希望讓生活更有趣。

昨天的開幕活動,邀請台灣設計師及產、官、學界出席,現場準備了上百隻紙飛機,邀請貴賓們在紙飛機上寫如何用設計讓世界更美好、讓生活更有趣,一同將摺好的紙飛機射往舞台方向,象徵著台灣設計凝聚力從「趣活in Stage」正式啟航,這裡也成為一個跨領域交流媒介平台。

「趣活」店中處處可見設計巧思,舞台造型是一棵聳立大樹,用傳統台灣文化「在大樹下看布袋戲表演」的概念,力求將品牌、產品的意義作為情感訴求,打造一個培養設計品牌的星光大道,孕育設計人才。

民眾可在「趣活」看到各種令人驚豔的限量設計師精品及台灣文創商品。業者也依市場特性設置趣活餐飲,提供多種時尚輕食料理,提供民眾「趣品、趣聽、趣聞、趣玩、趣味」的五感體驗,打造以文化創意設計為主的「MIT品牌」。

※ 相關報導:

* 奧地利克林姆畫作 亞大安藤館展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09626.shtml

亞洲大學安藤美術館即日起推出「克林姆與新藝術:世紀末的華麗與頹廢」教育展,有14幅克林姆與門生埃貢.席勒、奧斯卡.柯克西卡的畫作,昨天畫展開幕吸引師生一覽名畫風采。

克林姆是19世紀奧地利知名畫家,是歐洲新藝術運動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大師,這次畫由奧地利駐台北辦事處處長葛智策畫。



◆ 如果政策這樣說…哥吉拉的故事行銷術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09729.shtml

【聯合報╱劉四/媒體業(台北市)】2014.05.30

今年,好萊塢重拍的「哥吉拉」,贏得影迷不少掌聲。其實,哥吉拉不只是一部歷久彌新的怪獸電影,更是最長壽的反核宣傳片。

故事從六十年前說起。一九五四年三月一日,美蘇冷戰期間,日本遠洋鮪魚船「第五福龍丸」在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附近作業時,目睹美國的氫彈試爆。

漁船的無線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回國七個月後死於器官衰竭。之後,美方緊急與日本政府進行交涉,提出二百萬美元補償,附帶條件是日本政府不再追究責任。

當年底,哥吉拉在日本上映,電影一開頭重演第五福龍丸的命運:出海的漁船在氫爆之後沉船,因爆炸震波驚醒海底的太古怪獸哥吉拉。許多評論家認為,哥吉拉象徵的就是核武,因為它是被試爆驚醒。

看到片中哥吉拉登陸日本,恣意破壞、噴火,將東京夷為平地畫面,當時的日本觀眾一定會想起,美軍在廣島與長崎丟的原子彈。據說導演本多豬四郎就是曾目睹廣島原爆,才拍出哥吉拉這部經典之作。

片中,生物學家山根恭平向國會報告哥吉拉的存在,執政黨議員驚恐之餘,馬上堅決主張壓下消息,一位在野黨女性議員,站起來激動的指著對方的鼻子罵:「混蛋!這麼重要的事,怎麼可以不讓民眾知道?」

最新版哥吉拉的橋段,包括核電廠反應爐事故、海嘯,都在向世人提醒福島核災殷鑑不遠。渡邊謙飾演的芹澤博士父親留下的懷錶,就停在一九四五年廣島核爆的時刻。英國導演Gareth Edwards說,「我希望讓哥吉拉反映出原作的精神。」

哥吉拉的故事從六十年前開始,說到現在依然深植人心。

這也許可以讓政府在向民眾宣傳核電議題時,有不一樣的思考。台電與經濟部往往習慣以複雜的計算,推出台灣將面臨缺電危機的結論,但能理解論述全貌的人,必然是社會上的少數菁英分子。數字、圖表滿天飛,民眾連了解都有困難,遑論支持?

相較之下,反核的一方,卻是以福島核災後被汙染的農產品影像、以芬蘭儲存場的紀錄片,點出持續萬年的核廢料問題,或是讓哥吉拉噴火摧毀東京市區的畫面震撼人心,這些訊息都鮮明易懂,只要看過就絕對不會忘記。

如此一來,議題不用花太多力氣宣傳,效果反而更好。許多朋友最近看了哥吉拉,都說「這是一部反核電影無誤!」許多原本不知道哥吉拉與反核運動有關的人(包括筆者本人),進而去了解更多有關輻射汙染、氫彈試爆的歷史。

其實不論是反核、服貿,或是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都是相同的道理。政府與其聲嘶力竭述說政策,何不嘗試說一個動聽的故事,讓人感動,來的更深入、長久?哥吉拉教我們的這堂課,看來還能繼續流傳下一個六十年。

※ 相關報導:

* 投資國片 可抵減營所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709591.shtml

電影法上路30年,首度全面大翻修。未來企業投資國產電影片製作業,可享受營所稅抵減優惠。此外,為鼓勵外國電影來台拍攝,外國製片團隊在台一年內的食宿、影片製作、貨物、勞務等支出,超過一定金額,均可申請退稅。

行政院會昨(29)日通過新版電影法修正案,文化部長龍應台以「開心得想放鞭炮」,盛讚新版電影法的時代意義。她提及,新電影法一改戒嚴時期的消極管制,全面轉型為民主時代的產業扶植,廢除不合時宜及意識形態箝制的條文,也對產業健全措施如鼓勵企業投資國產電影等,注入新元素。

fsj 提到...

紙風車大陸首演 「巫頂」逗樂3500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1893.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遼寧鐵嶺報導】2014.05.31

「我是一個巫婆,而且是一個有經驗的巫婆,所以我的名字叫巫頂!」紙風車昨晚在遼寧鐵嶺市舉行大陸首場戶外演出,串連全劇著名角色「巫頂」魅力征服大陸大小朋友,三千五百名觀眾跟著整齊複誦巫頂的著名台詞,人人眼睛發亮。

這是紙風車三一九精神在大陸鋪下的第一哩路。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說,紙風車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推廣「認養家鄉演出」概念,已演遍全台三一九個鄉鎮;這回在經營衛浴設備及房產的台商「有巢氏」贊助下,在有巢氏市政花園廣場戶外演出,有如把三一九模式複製到大陸。

鐵嶺是遼寧省二線城市,也是知名作家齊邦媛的故鄉。近年鐵嶺急速發展,但劇院很少演出現代戲劇,也從未有大型戶外演出;鐵嶺當地高度重視紙風車表演,全場安排千名警力,還從鐵嶺師範高等專業學校海選五十名志工及十七位禮儀小姐,票券早索取一空。

昨晚演出的「紙風車幻想曲」由數段表演組成,至今超過八十萬人次觀賞,是全台最多孩子看過的兒童劇。演出由肢體舞蹈結合音樂的「動作與聲音」開場,打開大小朋友感官,再進行到幽默的「起床號」。

全劇在「歡樂中國節」的黑光彩帶舞漸入高潮,張姓國小生看得目不轉睛,「不同顏色在黑暗中舞動,好漂亮!」八歲的劉芯彤和七歲的楊雨欣跟著彩帶舞動,「好喜歡巫頂,他好好笑!」

壓軸的「追風賽狗場」讓全場瘋狂,大家搶著將十幾隻巨大氣球狗從舞台傳到觀眾席最後方,再傳回舞台,不少小朋友忙著跑來跑去傳遞不同狗隻,大呼「太好玩了」。吳念真作品「八歲一個人去旅行」改編的戲劇,讓許多親子感動泫然,互相說「我愛你」。

演出現場另舉辦紙風車台灣動物創意展,十七件全新特色展品成為表演外焦點,放大四倍的雲豹、抱著台灣的台灣黑熊、客家花布獨角仙,乃至空中飄著的小丑魚、燈籠魚、白海豚,都吸引小朋友歡呼尖叫。

「紙風車是為全球小朋友服務!」紙風車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說,紙風車希望三一九精神在大陸繼續傳播,讓各地孩子都能多接觸藝術,初期可能台商較認同此理念,未來期待大陸企業也加入。任建誠說,目前已有大陸企業洽談上海等地演出,盼望三一九精神在大陸也遍地開花。

※ 相關報導:

* 詹錦川童趣畫展 回顧他的不老浪漫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09395.shtml

畫家詹錦川年輕時經營茶葉公司,沒有經過正統繪畫訓練,50歲時開始作畫,他喜歡以貓、鳥、日月星辰、小孩作為主題,素人出身的他,反倒流露出更接近生活的繪畫情感。

* 設展售平台 企業家助藝術家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3558

許多藝術家收入不穩定,難以維持家計,宜蘭在地企業家朱儒文設置展售平台,扮演「伯樂」角色,幫助有才華的藝術家「創作兼顧肚子」。

* 九頭詠梅茶具 拍出破億成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31001093-260306

日前舉行的2014中國嘉德春拍,出自大陸已故紫砂壺大師顧景舟之手的「九頭詠梅茶具」,以2875萬元(約新台幣1億4375萬元)成交,再創顧景舟作品拍賣紀錄新高。紫砂壺見諸拍賣會由台灣開啟先河,包括顧景舟在內的「紫砂七老」作品,長期以來為兩岸拍賣會最熱門的品項之一。

fsj 提到...

5鋼琴家訪台 閃金牌展琴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1000685-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1日

今年下半年,有多位鋼琴大師陸續訪台,包括法國凡爾賽季弗拉大賽首獎的卡薩里斯(Cyprien Katsaris)、曾獲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金牌的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和加伏里洛夫(Andrei Gavrilov)、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寇柏林(Alexander Kobrin)以及充滿俄國傳奇色彩的鋼琴家魯比莫夫(Alexei Lubimov),「金牌閃閃」各展琴技,樂獻台灣知音。

卡薩里斯履約來台

卡薩里斯畢業自巴黎高等音樂學院,師承巴倫徹,1966年首度在巴黎香榭麗舍戲劇院舉行音樂會,被譽為青年鋼琴大賽裡的「騎士」。

去年在台灣住院取消音樂會,今年卡薩里斯履行台灣之約,帶來改編貝多芬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以黑白琴鍵完成交響樂的燦爛輝煌。

加伏里洛夫格局大

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拜鋼琴鐵娘子薇莎拉茲(Eliso Virsaladze)為師,貝瑞佐夫斯基爆發力強,他曾說:「在琴鍵與鋼琴之間,存在的僅有演奏者自身對於音樂的絕對信念,只有一音不漏的百分百演奏,才能貫徹對於該作品的信念與主張。」而他那一雙機能強大的雙掌,讓他如魚得水。

加伏里洛夫18歲就獲得大賽首獎,音樂格局大。之前在台灣彩排音樂會,只花49秒,他說「我都是用腦練琴!」

來台演出多次,有超高人氣的2005年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寇柏林,則是善於思考的鋼琴家,《紐約時報》曾形容他站上舞台的樣子,「就像克拉克,但他一彈琴卻像真正的超人!」寇柏林不炫技,演奏一首曲子都深具完整性,讓人一聽就有被觸碰人生體驗之感。鋼琴家陳孜怡就因為聽了寇柏林的音樂會,傾心拜他為師。

魯比莫夫彈古鋼琴

而外表有點老學究的魯比莫夫,年輕時曾為許多20世紀作品進行俄國首演,當時俄國的音樂會都是由政府所開設的藝術經紀公司主導,也因為魯比莫夫喜歡維也納樂派與德國作品,因此受到蘇維埃當局打壓,甚至禁止他離開俄國多年。

魯比莫夫則將重心轉往16到17世紀音樂,他研究古樂器,以古鋼琴詮釋貝多芬作品,考證之謹慎與忠於樂譜所寫,態度令人敬畏。

※ 相關報導:

* 國際鼓藝節 5洲18團「鼓」舞新北夜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2940.shtml

來自全球5大洲的18支藝術表演團隊參加「2014新北市國際鼓藝節」,昨晚在新莊體育場陽光草坪開幕;傍晚15支團體踩街,以「瘋鼓遊行」及「鼓力全開」讓新莊體育場周邊鼓聲震天,非常熱鬧。

* 台東詩歌節 文人作詩吟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3010.shtml

第三屆台東詩歌節「大風吹」昨天在鐵花村舉辦,邀請原民會前主委孫大川等人作詩、吟詩、談詩。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表示,詩詞是濃縮的文字感動,但許多人早已不再讀詩,令人惋惜。

台東大學昨天在端午節前舉辦詩歌節,邀請知名文人吳晟、孫大川、閻鴻亞、周慶華、徐慶東、焦桐、吳懷晨、詹澈、瓦歷斯、陳黎、董恕明作詩、吟詩、談詩;另請來胡德夫、陳永淘、巴奈、篤木恩、林睿鵬、張嘉仁唱詩歌。



◆ 放下教鞭說書 廖玉蕙重構古典奇幻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3237.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6.01

唐人志怪小說隱含對社會邊緣人的包容,「紅樓夢」則引領讀者理解愛情的複雜。在作家廖玉蕙新書「古典其實並不遠」中,古典小說不再枯燥難懂,反而可「看到和現代人同樣的悲傷和快樂」,從中找到「對應現今人生的最好方式」。

廖玉蕙在大學裡教中國古典文學多年,退休後她放下教鞭,卻搖身變為「說書人」,提筆重寫中國古典小說。

她從搜神記、山海經、聊齋誌異、紅樓夢等古典小說中,精選數十篇主題切合現代社會的作品,以淺白的語言「翻譯」,完成「古典其實並不遠─中國經典小說的廿五堂課」,讀者鎖定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

中國古典小說發展,是從寫「神鬼」的神話寓言,逐漸演變成到寫「人」的傳奇、章回小說。

廖玉蕙表示,青少年喜歡「哈利波特」般的奇幻小說,其實在中國小說史中占重要比例的志怪小說,奇幻的精彩程度不輸給「哈利波特」。可惜因題材涉及鬼怪,少被選入教材。如被廖玉蕙選入書中的「范端」,出自唐人小說「廣異記」,描述人類變形為老虎的過程。

她表示,中國志怪小說中有許多「人變野獸」的故事,主角多是內心與世俗不合、無法融入社會的邊緣人,化身為虎四處傷人。結局不是為人所撲殺,便是回到原野遠離人類社會。

她讀到這些「老虎們」,就會想起近日震驚社會的青少年殺手,他們心中潛藏與生俱有的「虎性」,若身邊人無法理解,虎性便會慢慢吞噬理性釀成悲劇。

廖玉蕙認為,從「哈利波特」到「范端」,作者都是藉奇幻之筆隱喻社會中的「另類」。她希望引領讀者從古典小說中學會理解、尊重「和自己不同的人」,讓社會更多元和諧。



◆ 6年級女生開畫廊 金主是安迪沃荷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3234.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6.01

走進隱身在台北巷弄的路由藝術(Nunu Fine Art),迎客而來的Nunu(洪緹婕)年紀輕輕、可能讓來客誤認是畫廊的員工,其實她是這間畫廊的老闆。她的金主不是「富爸爸」,而是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

六年級末段班的洪緹婕擁有新聞專業背景、曾待過公關公司。廿四歲時,她懷抱著浪漫夢想到紐約大玩三個月,決定留在紐約。

二○○五年,她在建築師事務所打工時,老闆賦予她特殊任務─到中國大陸為一位客戶尋找大陸當代藝術家張曉剛的畫,達成任務後,她收到一萬美元佣金。

這名藏家繼續為她帶進新客人,她搖身變藝術顧問,主要任務是幫藏家從二手市場挖寶。轉手之間,一年只要成交一兩次所獲取佣金,就足以供她四處雲遊、購藏藝術品。

藝術市場,特別是二手市場的客層多位於金字塔頂端。洪緹婕曾經見過客戶家裡的私人停機坪足以停舶六架私人飛機的豪門,「別人家的小孩過生日送跑車,他們家送的是私人飛機!」

看盡富貴後,她自認金錢對她反倒沒那麼大吸引力。會留在這一行是因為「一旦進入藝術收藏圈,就被黏住了!」洪緹婕之所以開畫廊則是因為畫廊界好友頻頻招手,「是該從二手市場前進到一手市場(畫廊)的時候了!」她也很看好台灣收藏家的實力。

臨門一腳則是因為幾個月前她幫客戶賣掉一幅安迪沃荷作品,獲得一筆台幣七位數佣金,「算一算應該足以應付開設畫廊第一年的開銷」。不到半年的籌備時間,Nunu今天開幕了。以目前行情,經營一家畫廊一年約需八百萬至一千萬元。

Nunu主要經營歐美及東南亞的當代藝術家,開幕第一檔展覽,六位藝術家分別來自冰島、美國、英國、菲律賓及台灣,清一色是女性藝術家。洪緹婕說,「測試台灣藏家口味的時候到了!」

※ 相關報導:

* 台日聯展…他刻風的聲音 他畫花的色彩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2934.shtml

來自沖繩享譽日本的木刻版畫家名嘉睦稔,與台灣畫家白丰中在鶯歌區台華窯舉辦「山濃花意」聯展,昨天揭幕,代表沖繩傳統文化的民俗舞蹈歌謠團在開幕式中表演,並帶來一把剛收成的「台中65」稻穗獻給來賓,表達對台灣的回饋感恩,別具意義。

* 韓訓成潑彩畫展 即起至15日展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2946.shtml

擁有「潑彩行者」雅號的畫家韓訓成,擅長用潑彩記錄台灣山水之美,利用渲染特性畫出台灣島型濕潤氣候,其潑彩國畫的作品備受兩岸矚目,2012年曾受邀至瀋陽故宮舉辦個展,為百年來首位獲邀辦個展的台灣畫家。

* 911的痛…佩塔科療癒雕塑抵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3235.shtml

美國當代藝術名家佩塔科(Petah Coyne )為九一一創作的雕塑「佛陀之子(Buddha Boy)」最近運抵台北。沒想到竟逢北捷喋血案,她說,可以感受到相同的震驚與傷痛,希望能藉此作療癒受創心靈。

fsj 提到...

0.22公分微楷書 完成71萬字紅樓夢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84090

自由 2014-06-02

60歲章厚倫花兩年多完成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很多人看過紅樓夢,但以○.二二公分的微楷書,抄寫整本七十一萬多字紅樓夢的只有苗栗縣民章厚倫一人。紅樓夢微楷書作品八月初將到中國北京展出,章厚倫信心滿滿的說,台灣書法水準不比中國差,他要以此作品「反攻大陸」,讓中國了解台灣楷書的功力。

「台灣書法絕不輸中國」

六十歲章厚倫的微楷書由一公分、○.八、○.五、○.三,愈寫愈小,三年前他以○.二六公分微楷書完成「台灣通史」約四十多萬字,後來贈給台灣中油公司典藏。

「台灣的書法,絕對不會輸給中國!」前年四月章厚倫再挑戰○.二二公分微楷書字體,書寫古典小說「紅樓夢」,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二二公分的字比螞蟻還小。

○.二二公分字比螞蟻小

章厚倫說,他每天書寫一千多字,因字體小,考驗他「手到、眼到、心到」的功力,有四次寫了兩萬多字,卻發現寫錯字,只好整張紙重寫,他說,兩萬多字必須寫十五天,相當可惜,後來調整體力及注意自己的定性,若體力狀況不佳就不抄寫,此外落筆字字小心。

將申請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花了兩年多時間,章厚倫最近完成整部七十一萬多字上、下冊的「紅樓夢」,作品加起來約二十三公尺長,遠看字體密密麻麻,猶如「螞蟻爬滿書」,將申請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他說,有生之年將以更小字體完成「西遊記」、「三國演義」及「水滸傳」等名著。

章厚倫說,最近他到中國北京進行書法交流,當場書寫○.二二公分的微楷書,對岸的書法家看了大感驚訝,誇讚他的楷書功力深厚,如今以這麼小的字體書寫紅樓夢,絕對是世界唯一,可能「史無前例,後無來者」。

章厚倫說,他十三歲開始學習書法迄今四十七年,初學時臨摹柳公權、王羲之、黃自元等名家字帖自習,他融合各家風格並加以創新,自創「通篇體例一貫、精神一致」的轉筆法,字體自創一格,自稱為「章體」。

※ 相關報導:

* 80歲行跡天涯 邊玩邊畫畫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714278.shtml

80歲的水墨畫家梁秀中永遠不嫌老!到處旅行寫生,活力充沛,她說,多動動、多看美景,把美記錄下來,人生好得很。她應邀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悠遊采風」作品展,記錄她多年行跡天涯的旅程見聞。



◆ 爵士樂就是自由 山多瓦來台炫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2000403-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2日

「沒有自由,就沒有生活。」曾獲得9次葛萊美獎肯定,古巴爵士傳奇小號演奏家阿圖羅‧山多瓦(Arturo Sandoval)無論在鐵幕內外,都以超級炫技的小號演奏聞名。山多瓦畢生信仰「爵士樂就是自由」,讓他成為一個不甘於活在共產世界的音樂家,1990年尋求美國政治庇護成功。這次是他首度來台,爵士樂迷引頸期待。

現年65歲的山多瓦出生於貧窮的古巴,一把姑姑送的小號改變了他的世界,山多瓦原以古典小號為演奏方向,後來受到恩師迪吉‧葛拉斯彼(Dizzy Gillespie)的影響,開始進入爵士樂。但在古巴,爵士樂是資本主義美帝的產物,卡斯楚政權根本不願意古巴人民接觸,山多瓦只能祕密地從廣播電台偷偷收聽。

由於技巧高超,一把小號在山多瓦手中可以吹出四個八度音,山多瓦成為國寶級演奏家,參加了類似解放軍大樂團的古巴音樂團,出國到處巡演宣揚國威。

1990年趁著在義大利時,山多瓦跑到美國駐義大利領事館,要求政治庇護成功,後來成為美國公民。目前定居在邁阿密,還開了一間爵士樂俱樂部酒吧。更驚險的是,他太太跟小孩那時也正好在倫敦,山多瓦透過當時美國副總統奎爾的協助,一家人得以在美國相聚。山多瓦精采傳奇的一生,被HBO拍成電影《情別哈瓦那》,山多瓦親自擔任的電影配樂,也獲得艾美獎肯定。

山多瓦的演奏風格融合爵士、古典樂、搖滾樂與古巴音樂,是當代最具爆發力的小號手,與他合作過的藝人不計其數,去年山多瓦獲得美國白宮頒發的自由勳章,美國總統歐巴馬讚譽山多瓦是「冒著生命危險與世界分享他的爵士樂。」

山多瓦音樂會將於8月29日演出,地點在台北國家音樂廳。

※ 相關報導:

* 「甜蜜蜜」作詞人93歲莊奴 為愛情天梯寫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713266.shtml

鄧麗君「甜蜜蜜」作詞人莊奴去年十月摔跤骨折,做了人工關節手術,現住進重慶青杠老年護養中心。莊奴與作曲家古月承諾合譜重慶「愛情天梯」的歌曲,他在復健治療之餘仍不忘創作,說要寫得比「甜蜜蜜」還要甜。

* 果陀淡水小鎮 25周年版首演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4284.shtml

果陀劇場知名劇作「淡水小鎮」今年推出25周年紀念版,6月13、14日2天將在台中中山堂首演。導演梁志民說,劇中最重要的「說書人」角色由曹啟泰演出,男、女主角分別是李沛旭、蔡燦得。

* 搶搭文革列車 張藝謀《歸來》惹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2000374-260108

....大陸評論家說,張對「知識分子」始終耿耿於懷,一直期待挽回當年《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梁》等電影背後的知識分子支持,於是拍了一部文革為背景的電影《歸來》,並刻意選今年5月16日上映。

對經歷文革的人來說,「五一六」是個難忘的日子。中共1966年5月16日下發「五一六通知」,被視為十年文革開端,電影《歸來》改編自嚴歌苓原著《陸犯焉識》,描寫出生於民國初年的上海知識分子陸焉識,從留洋到入國民黨監牢、再到文革入了共產黨監牢的歷史。

* 藝術變商品…Yinke Studio賣理念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714193.shtml

Yinke Studio設計的產品,有許多小貓、小狗、小孩或與自然環境有關的圖案;創辦人應可潔指出,每個圖案都代表著「關懷弱勢兒童」、「以認養代替購買」或「珍惜自然環境」,提醒消費者透過購買,重視更多社會問題。

....應可潔指出,藝術創作是將精神思想內化後才進行,作品意涵較抽象;經營品牌則透過販售商品來傳達理念,也許藝術性不如前者強大,卻因能夠多樣化生產,更容易讓大眾接受。

她補充:「台灣人沒有逛美術館的習慣,卻時常逛市集與網站」,決定來創立品牌後,花了兩年時間存錢,一邊教課、一邊設計商品,3年前以「Yinke Studio」設立公司,業績一路穩定成長、營運至今。

即使是微型創業的Yinke Studio,也堅持所有設計都必須量產;應可潔設計產品後,再請專業廠商車縫、製作,省下時間成本,用來設計其他產品或參加更多市集;應可潔表示,過小的成本做不了太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