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5

從 MERS 到免疫力

◆ WHO緊急會議 抗中東呼吸症候群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675204.shtml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4.05.14

沙烏地阿拉伯13日宣布新增五個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致死亡例,自2012年來的死亡人數已達152人,美國也可能出現第三個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並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疫情。

沙烏地阿拉伯衛生部13日公布新增5個MERS死亡病例,自該神秘冠狀病毒2012年出現以來,沙國境內死亡病例已達152人。衛生部的每日公告並且表示,感染病例新增4例,境內感染總數已達495例。

全世界的MERS病例絕大多數發生在沙烏地阿拉伯,但目前已有另外16 個國家出現病例,幾乎所有患者都最近都曾在波斯灣地區旅行。

美國衛生當局13日說,美國可能出現第三個感染MERS的病例。佛州奧蘭多醫院最近治療過一名MERS患者,該醫院發言人說:「參與治療該MERS病患的20位醫護人員中,有兩人出現症狀。」他說:「其中一人已住院,情況穩定。另一人治療後出院,遵循預防措施在家休息。所有20名醫護人員都接受檢驗,結果預計一、兩天內就會出爐。」

美國在5月初宣布第一個MERS確診病例,病人是位醫療工作人員,4月間曾前往沙國首都利雅德。5月10日宣布的第二個病例,患者是沙國居民,5月1日從吉達搭機經過倫敦、波士頓與亞特蘭大來到奧蘭多。

MERS會引起發燒、咳嗽與呼吸急促,對年長患者或原本健康不佳的人,可能致命。

討論是否構成「國際關切的公衛緊急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在日內瓦總部召開緊急會議,與會衛生和傳染病專家將討論目前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疫情是否已構成「國際關切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國際衛生規章界定的緊急狀態,指的是會透過國際傳播,對其他世界衛生組織會員國構成威脅的一種非常事件。

※ 相關報導:

* 杜拜商 將轉介中東人來台看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674254.shtml

杜拜Zabeel集團與台灣五家醫療院所昨天簽訂合作意向書(MOU),未來將轉介中東人士來台看診,成為台灣第一個在中東設立的海外醫療轉介平台。

* 中國腸病毒大爆發 別帶幼兒去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78972

中國目前正逢腸病毒大流行,不但病例數是近6年最多,還以最兇猛的腸病毒EV71型為大宗。我國疾病管制署昨首度將中國腸病毒旅遊疫情建議列「第一級(注意)」,並呼籲家長在7月疫情趨緩前,勿帶5歲以下幼童前往中國。

中國今年3月起腸病毒病例數快速增加,4月底止,累計73萬6千多例,重症6千3百多例,死亡123例,是2009年迄今最嚴重,近7成病例都是最易引起重症的EV71型,疫情集中在東、南、中部省份。



◆ 突變大腸桿菌 入侵人骨奪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74228.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2014.05.14

一種突變後的大腸桿菌,入侵人體骨頭並奪走人命!高雄一名六十多歲婦人一個多月前關節發炎,開刀後發現感染高抗藥性ST131大腸桿菌,治療近一個月仍告不治。

義大醫院感染科醫師王竣令指出,不幸喪命的婦人一個多月前因膝關節發炎紅腫、發燒,且引發壞死性筋膜炎就醫,開刀後進行細菌培養,發現感染高抗藥性的ST131大腸桿菌。

這名婦人生前沒住院、沒使用抗生素,事後醫院了解她的居家環境,也沒有養殖雞、豬等動物,但為何感染高抗藥性大腸桿菌?

王竣令說,此高抗藥性大腸桿菌可能藏在環境中的水、土壤與食物中,也許間接來自動物,民眾不慎接觸到動物排泄物、未煮熟的生肉或水中的汙泥等物不自知,進而感染;不過這些「感染」管道,目前仍都屬於推測階段,國外也還在研究。

他表示,近年大腸桿菌抗藥性問題有升高趨勢,推測細菌已潛存環境中;大腸桿菌進入人體後,多數會引發腸胃炎,或隨血液竄流到泌尿系統引起泌尿道、膀胱或腎盂發炎;臨床上也發生過侵襲腦部、骨頭、肌肉等部位,但比較罕見。

王竣令指出,過去十年,醫院在社區型敗血症和泌尿道感染的個案中,發現大腸桿菌高抗藥性的比率呈直線上升趨勢,其中二到三成是ST131此高抗藥性大腸桿菌,約兩成五的病例併發菌血症死亡。

他說,歐美在二千年發現這隻細菌,台灣發現的菌株與世界流行的菌株一樣,病例也有增多趨勢;現只能推測,這隻細菌突變後更容易存活,可能存在河川底泥、禽畜糞尿中,不僅抵抗力差的人會感染,身強體健、沒住院過的年輕人及小兒都可能感染。

「再來個突變,即可能變成所謂的超級細菌」,王竣令說,高抗藥性細菌最棘手的是造成第一線醫師用藥的困難,以前治療大腸桿菌,用第一代抗生素即可,ST131大腸桿菌用藥則直接跳到第三代。



◆ 孩童補充Omega-3 一夜好眠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78974

自由 2014-05-14

文/柯俊銘

您家的寶貝晚上睡得好嗎?是否會入睡困難、睡眠不安或常做噩夢?一份發表在國外《睡眠研究期刊》的報告指出,若在孩子的飲食中多補充Omega-3等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改善前述問題。

這項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保羅.蒙哥馬利(Paul Montgomery)博士主持,其針對362名年齡介於7至9歲且身體健康的小朋友進行實驗,目的在探討體內Omega-3的含量多寡對睡眠品質造成的影響為何。

首先,所有人的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需填寫問卷,內容主要是評估一週內孩子夜間的睡眠狀況。接著每名個案的手指都被採集血液檢體,並測量裡頭含有多少Omega-3脂肪酸。

結果有40%的孩子符合臨床上睡眠障礙的診斷,統計還發現孩子體內所含的Omega-3脂肪酸量和睡眠品質之間呈現顯著的正相關,意即隨著體內所含的Omega-3脂肪酸量越多,孩子似乎越少有睡眠的困擾。

另外,研究人員也安排43名有睡眠障礙的孩子接連5天手腕配戴感應器,藉以觀察夜眠的肢體活動情形,並將所獲得的指數作為實驗前的基準值。

後續這些人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給予藻類提煉的Omega-3脂肪酸補充劑,每天約600毫克,一組則提供以玉米、黃豆製成的安慰劑,時間皆長達16週。

實驗結束將兩組的偵測數據和基準值作比對,分析顯示比起安慰劑組,補充劑組的孩子每晚可多睡將近一個小時,期間醒來的次數也較少。

研究者表示,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攝取,目前已被確認能提高孩童的專注力、閱讀與拼字能力,減少攻擊、破壞等暴力行為的發生。

過去就有學者發現體內若缺乏Omega-3、Omega-6等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melatonin)亦會變少,該化學物質有促進睡眠的作用。這項研究除印證先前文獻所言,也提出處理兒童睡眠障礙可行的輔助方法。

有鑑於此,其建議孩子平時不妨多吃海魚,每週至少兩次或補充含Omega-3脂肪酸的保健食品,不僅頭好壯壯,也有助一夜好眠。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 與癌同行/一人得病 全家健康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673599.shtml

【聯合報╱阿達/竹市東區】2014.05.14

「好羨慕你那麼年輕就得癌症!」

什麼?有沒有聽錯?罹患癌症原來值得高興?年紀愈大,我聽到這句「讚美」的次數就愈多,尤其當親朋好友在中、晚年時飽受手術及化療折磨,相較那時的我,年輕本錢較足,治療的痛苦減輕不少。

被羨慕的原因不只如此,而是從此與癌同行的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當時病癒的我,下定決心,絕不重覆過去生活的壞習慣,洗心革面。現在手作飲食難不倒我,饅頭、麵包通通來;日跑5000公尺是家常便飯,維持規律作息是鐵律。

更重要的是,深怕癌症會遺傳,從孩子年幼時,便以病友身分諄諄教導他們如何擁有健康,在我心中,這比考試重要太多了。

如今,20年過去,感謝老天爺讓家人們擁有健康,癌老大也未再眷顧我。老婆常心懷感恩,說是所謂「一人得病,全家健康」。

話雖如此,遙想當年罹癌時的晴天霹靂、工作停擺及面對一家老小,絕望痛苦的心情,恍如昨日。

人生未到盡頭,我也不敢保證癌老大不會再次對我回眸顧盼;只不過一路走來,我的選擇就是盡人事,面對未知。衷心感謝癌細胞的當頭棒喝,讓我珍視健康的重要。我願把握機會做對得起自己健康的行為。剩下的,就交給老天爺了。

※ 相關報導:

捨得,才會快樂
成人細胞 首度複製出幹細胞

過敏症潔癖社會的惡果
減緩老化過程-- 僅以抗生素
年輕老鼠的血漿助年老老鼠的腦袋回春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Pew研究:物聯網威力2025年將爆發!
http://www.ithome.com.tw/news/87738

Pew研究中心公布一份鎖定1600名網路專家所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當中有高達83%的受訪者認同嵌入式裝置與物聯網將在2025年對人們的生活帶來普遍且有利的影響。

文/陳曉莉 | 2014-05-15發表 iThome online

Pew研究中心公布一份鎖定1600名網路專家所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當中有高達83%的受訪者認同嵌入式裝置與物聯網將在2025年對人們的生活帶來普遍且有利的影響。

專家們認為物聯網將涵蓋各個領域,包括可連網的穿戴式裝置,可遠端操控的家中裝置,運輸或家中水/電錶的連網系統,工廠或供應鏈所安裝的連網感應器,以及可用來測量環境的即時感應系統。這些嵌有感應器的連網裝置或軟體將可集結大量的資料並進行分析,透過即時資料分析可強化擴充實境(Augmented reality),也可能摧毀20世紀所建立的商業模式。

多數受訪者皆相信物聯網的架構及採用在未來10年將有重大發展,許多人認為這會帶來明顯的好處,有些人則認為它所造成的問題可能會多過於優點。

Salesforce.com的科學長JP Rangaswami指出,任何東西都將成為網路的節點,高品質的即時訊息將可提昇規劃與決策能力,各式連網的資訊還能減少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浪費,例如影響使用者所購買、烹煮或吃下肚的食物,影響使用者做事情的時間,還可減輕養生的負擔;人們身上會有愈來愈多的智慧型穿戴式裝置或連網裝置,與資訊的互動更密切,同時,連網裝置的尺寸也會愈來愈小,逐漸成為身體的一部份,穿戴在有利於感應的部位。

Discern Analytics董事總經理Paul Saffo則說,多數的裝置都將代表使用者進行通訊,這些裝置與實體及虛擬世界互動的頻率可能更勝於與人們的互動,最終也將融入人們的穿著或所配戴的裝置,例如未來的智慧型眼鏡看起來可能就像尋常眼鏡。而通訊的最大改變在於從單一運算裝置轉移到擁有多個具備重覆功能的連網裝置,裝置間互通無礙。

專家們對於物聯網的想像還包括未來會有連網的皮下感應器或晶片供病人使用;利用手機上的程式就能遙控家中的溫度、灑水設備,甚至是放洗澡水;設置大量感應器的城市將能有效調節交通流量;連道路、建築、橋礅或水壩等基礎設施都可透過感應器來監控;大幅改善各個階段的工廠生產力或供應鏈的物流;以感應器來提醒補充衛生紙或該清垃圾了。

但仍有17%的受訪者認為物聯網不會這麼快普及。網路顧問Bill Arnaud認為,智慧型測量裝置存在已超過10年,即使未來會有許多特定的應用,但它不會成為下一波大趨勢。

還有一名從事網路技術與生物工程的受訪者表示,連網的穿戴裝置終究只是有錢人的玩具,或許這些裝置可能會有些特定環境下的應用,如監獄或醫院,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力還是微不足道。例如在體重機透過智慧型手機告訴他現在的體重時,他也不會改變生活方式。不論是Google Glass或三星的智慧型手機,都可能只是時尚而非趨勢。

也有人擔心伴隨著物聯網所出現的問題。馬來西亞科技大學的Nick Wreden表示,物聯網出現後人們將不再有隱私,就算遠離城市躲到叢林也一樣,他不喜歡這樣,交流並不只有文字,還包括動作、眼神的交會、聆聽或回憶,這是人們不會輕易放棄的整體經驗。(編譯/陳曉莉)

※ 相關報導:

* 東芝晟碟 合攻3D記憶體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676750.shtml

因應市場對行動裝置的高容量晶片需求增加,日本東芝公司和美國晶片巨擘晟碟(SanDisk)14日宣布,將聯手生產容量更大的「3D」記憶晶片,這種晶片最多能存入片長50小時的超高解析度影片。

* Google自動駕駛車預計六年後可上市
http://www.ithome.com.tw/news/87732

Google本周邀請少數美國媒體試乘其自動駕駛車,根據媒體報導,Google已經在思考如何應用該技術,包括自己設計汽車,或是與汽車品牌合作,並預計具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六年後將可上市。

* Google Glass也有鍵盤 搖頭即可輸入文字!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513969

....根據ubergizmo網站報導,替Android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設備提供虛擬鍵盤應用的Minuum,也為了解決Google Glass可能會遇到吵雜環境干擾而無法使用語音操控的問題,設計了for Google Glass的鍵盤。

* Autodesk跨入3D列印市場,推出Spark平台
http://www.ithome.com.tw/news/87731

Autodesk宣布跨足3D列印市場,同時發表3D列印管理軟體平台Spark以及Spark平台的參考硬體設計。Autodesk並將開放Spark軟體的原始碼與這款3D印表機的硬體設計。

* Mozilla被迫在Firefox加入DRM機制!
http://www.ithome.com.tw/news/87728

一直以來反對將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機制納入HTML5標準的Mozilla宣布,將於Firefox中嵌入DRM機制,以避免Firefox用戶無法透過該瀏覽器觀賞受到DRM保護的內容。

去年9月全球資訊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表態,可能將加密媒體擴展(Encrypted Media Extensions,EME)納入HTML5.1標準中。EME是由Google、微軟及Netflix所支持的DRM形式,這是一個可用來播放加密影片及聲音的JavaScript API,但必須搭配內容解密模組(Content Decryption Modules,CDM)元件。

* 官方證實「小米論壇」帳號安全有漏洞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513978

「美好的事 即將發生」的小米,一直以來都受到不少「米粉」的喜愛,官方更是成立了「小米社區」提供小米粉們意見交流,但現在卻傳出「小米社區」的帳號密碼安全可能有漏洞,已經有800萬組個資外流。

* 臺灣成為Android手機簡訊病毒重災區
http://www.ithome.com.tw/news/87724

CM(Cleanmaster)Security安全實驗室在臺發布Android手機病毒警訊,有一支病毒影響超過80萬則短訊和近7.5萬筆聯絡人資訊

此病毒的特性為可在短時間內發送大量簡訊,若使用者點擊病毒簡訊所附的連結就會啟動Android病毒程式(副檔名為.apk)的下載,且病毒程式不會在手機桌面產生任何圖示,使用者將難以察覺。

* 小心iPhone簡訊:駭客利用服貿、核四等熱門議題民調蒐集情資!
http://www.ithome.com.tw/news/87718

參與投票的民眾以為是匿名投票,但事實上任何參與投票的民眾都會被記錄電話、支持或反對的選擇,IP位址、地理位置等各種個人資料,所以其實這完全不是匿名投票,比較像是情報蒐集。



◆ 機器手臂靈巧 可捕捉飛行物體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676230.shtml

【中央社╱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2014.05.14

研究人員研發出思考快速的機器手臂,可接住朝它丟出的球、瓶子或網球拍。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Monitor)報導,有些事情機器人無法辦到,但接住飛行物體不再是其中之一。

研究人員12日在「IEEE機器人學會刊」(IEEETransactions on Robotics)報導,藉助裝有4根手指與3段關節的手,一個新型機器人可在5∕100秒內,接住朝它丟出的球、瓶子或網球拍。

紐約「每日新聞」(New York Daily News)報導,科學家說,他們透過「示範」的過程訓練機器人。機器人觀察一個任務多次,摸索如何行動,然後能即時做出動作。

機器人反應快速的四肢有許多潛在用途,比如可用在衛星以清理軌道中的太空垃圾,或自車上伸出以化解撞擊。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federale de Lausanne)研發機器手臂的團隊領導人比利亞德(Aude Billard)發表聲明說:「機器人日益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且可用來執行各種任務,能夠捕捉或閃躲移動中的複雜物體。」

研究人員說,為了捕捉飛行物體,機器人必須能夠對無法預測的狀況作出反應,並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將若干資訊整合。

研究人員說,這隻機器手臂已用在洛桑聯邦理工學院Clean-mE計畫,以研發相關科技,來撿拾並處理地球軌道中的太空垃圾。

fsj 提到...

美疾管署公布首例MERS-CoV本土個案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683704.shtml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即時報導】2014.05.18

美國疾病管制署昨(17)日公布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首例本土個案。該名個案是於追蹤該國首例MERS-CoV境外移入個案接觸者調查時被發現,此個案曾近距離接觸首例境外移入病例,近期沒有出國旅遊,因為僅出現輕微類流感症狀,目前居家隔離中,身體狀況良好。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截至5月15的資料指出,全球累積572名MERS-CoV病例,其中173例死亡。目前通報國家數已超過20 國,其中又以中東地區病例最多。疾管署依據各國官網數字統計,截至昨日(17),沙烏地阿拉伯共有529例,168例死亡。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台灣雖尚無境外移入案例,但提醒國人若至中東旅遊,務必注意個人衛生及呼吸道防護措施、勤洗手。此外,也應避免接觸駱駝或食駱駝肉、生飲駱駝奶或其他動物的奶,以降低感染可能。



◆ 簡單6招 輕鬆控制血壓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3685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4/05/14

高血壓為常見的慢性病,大約平均每五個中年人當中就有一個罹患高血壓,然而,可怕的是,高血壓不像其他病症一樣經常出現明顯症狀,患者初期可能只有感到偶爾頭昏、心悸、肩頸僵硬等症狀,有時後會在罹患感冒時誘發高血壓。也因此,大多數民眾常常忽略它的存在。

專家看法

神經內科醫師許永居表示,高血壓是一種可怕的隱形殺手,患者需要與醫師配合控制血壓,但是如果患者長期下來都沒有控制好血壓的話,恐怕可能會出現血管變薄、血管硬化、血液運行不順暢等現象,進而導致器官出問題,到最後還可能會併發心肌梗塞、中風等嚴重病症。建議患者應趕緊找醫師協助穩定血壓,同時牢記六招以便控制好自己的血壓。

簡單六招控制好血壓

1.適度運動以便減重:根據研究顯示,體重上升,血壓也可能跟著升高,所以過度肥胖的民眾必須透過減重以便降低血壓或心臟負擔。

2.減少攝取鹽份食物:高鹽份食物含有大量鈉離子,這些鈉離子容易造成過多水分滯留在身體內,進而導致血壓偏高。

3.經常抽菸或喝酒者必須戒煙、戒酒。

4.儘量保持心情開朗:情緒會影響到血壓,譬如面對巨大壓力的時候,往往容易心悸、手抖,長期下來恐怕會不利於血壓控制,建議應適時抒解生活壓力。

5.當心引起併發症:高血壓患者容易併發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所以患者控制血壓的時候,最好也要小心這些併發症,建議中年人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6.由醫師評估藥物控制:當病情發展到某個程度就需由醫師評估、判斷是否需要長期用藥控制血壓。

貼心小叮嚀

首先民眾要有一個觀念,就是人體血壓在一天當中總是有所起伏,量出來的數據會有些微落差,所以血壓一定要多量幾次才會相對較準確,如果只是量一次就出現高血壓數據,其實還不一定算是高血壓。此外,量出來的血壓會有兩個數值,高的稱收縮壓,低的稱舒張壓,兩者之間只要其中一個偏高就算高血壓。

注意事項

根據研究顯示,人體血壓降至某個低點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幫助,也因此,目前已經將血壓控制標準進行修定,亦即收縮壓低於一百二十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八十毫米汞柱,如此才認定為正常血壓值。

※ 相關報導:

* 暴怒、傷心 更容易中風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2276

保持情緒穩定,紓解壓力對心臟健康很重要。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暴怒會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風險,尤其是暴怒後兩鐘頭內最容易心臟病發作、中風,因此最好不要隨便發脾氣、暴怒,以免氣到心臟病發作、中風反而得不償失。

* 忍到極限才吃 止痛藥效 大打折扣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83339.shtml

許多人擔心止痛藥依賴或傷肝腎,每次頭痛或生理痛就使出「忍功」絕招,常忍到極限才吃藥解痛。但藥師表示,疼痛若沒馬上服用止痛藥,吃藥的效果將大打折扣;且市售止痛藥在專業人員指示下使用很安全,不會發生成癮問題。

....許多人擔心止痛藥依賴或傷肝腎,每次頭痛或生理痛就使出「忍功」絕招,常忍到極限才吃藥解痛。但藥師表示,疼痛若沒馬上服用止痛藥,吃藥的效果將大打折扣;且市售止痛藥在專業人員指示下使用很安全,不會發生成癮問題。

* 國際藥聞-天天7蔬果 死亡風險降42趴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518000625.html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團隊根據「國民健康調查」,分析從2001至2008年英格蘭65226名男女受測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和他們死於癌症、心臟病、中風或一般疾病的關連。

結果發現,多吃蔬果,可活得更久,尤其可降低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顯示,一天至少食用7份蔬果的人,死亡風險可降低42%,其中死於癌症的風險減少25%、死於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減少31%。

另外,每天食用5至7份蔬果的人,死亡風險降低36%,吃3至5份蔬果者死亡機率降低29%,1至3份則降低14%的風險。

不過,英國政府表示,民眾天天攝取5份蔬果就夠了,許多人一天連吃到5份蔬果都有困難。研究中所謂一份蔬果的量,約為80公克。



◆ 生機飲食正夯 吃對方法才有益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0044

自由 2014-05-18

圖.文/敖立燕

生機飲食越來越風行,提供現代人找回健康的希望,也喚起人們對於飲食變革的省思。

◎生機飲食的益處

●有機愛地球:食物中有害物質少,可降低健康危害。

食品製程中,避免污染與破壞,可兼顧生命永續發展意義。

●高纖好處多:全穀、豆類及蔬果富含膳食纖維,不僅可預防便秘和腸癌,還能降血脂。

膳食纖維中的果膠能延緩葡萄糖吸收,有助改善血糖。

●清淡無負擔:「低油、鹽、糖」是現今健康餐飲重點。

油脂熱量高,易造成肥胖、血脂異常等問題,與腸癌、乳癌等相關。

過多鹽份會影響血壓,增加心臟和腎臟負擔。

過量精緻糖則有肥胖及血糖問題。

●豐富營養素:生機飲食中常包含全穀、堅果、豆類及繽紛蔬果,除必須營養素外,也提供豐富的植化素,如茄紅素、花青素等。

●生食生命力:不經加熱烹調,減少一些營養成份的破壞,如維生素C等。

◎生機飲食隱憂

●冒牌有機充斥:市面有機產品真假摻雜,除有賴政府單位把關外,慎選可信來源、合格認證才能避免冤枉錢。

●營養素不均衡:完全生機飲食者避吃所有動物性食品,容易忽略均衡性。

●感染中毒風險:未經加熱的食物無法有效殺菌,若沒徹底洗淨就生吃,增加寄生蟲感染及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風險。

●食材不適合生吃:有些食物需加熱破壞有害成分,但有些營養成分加熱有利消化吸收。

●搭配與適當性:某些疾病和生理狀態不宜貿然食用生機飲食,如化療或放療中癌症病患、肝腎衰竭、腸胃道疾病患者術後等情形,應先詢問醫療人員。

生機飲食有很多好處,但不是人人適合或百病皆除萬靈丹,瞭解自身狀態與病況,多方涉獵資訊,必要時,請教專業人員才不至於陷入迷思,未得利先受害。(作者為振興醫院營養師)
健康小叮嚀 ─ 適當且正確攝取生機飲食

均衡飲食是必備要件,六大類食物皆有其獨特性,不可互相取代,新版飲食指南中有各類食物建議份量供參考。

純素食或完全生機飲食者需將豆類及堅果納入飲食中,並注意維生素B12、鈣質及鐵質補充。

黃豆、荷蘭豆、扁豆等食物生吃,反而有害健康,應烹調後食用。

生機飲食中包含大量未烹煮過的纖維,突然大量攝取,腸胃功能較差者容易感到不適,應依身體狀況,漸進調整。(文/敖立燕)

fsj 提到...

年輕人忘東忘西…我失智了嗎?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8561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5.20

好冏!見過多次面還是忘記對方姓名,甚至把對方名字叫錯,不少年輕族群覺得腦袋瓜記憶體「超載」,記性越來越差,醫師表示,門診中常有健忘的年輕人懷疑自己是不是「失智」,但多半是工作壓力大引起。營養師建議,除了適時減壓,可多補充小型深海魚、核桃等堅果類,作為「健腦」食物。

不少中壯年族群發現自己記憶力不比以往,丟三落四、忘記提款卡密碼等,蕃薯藤網站對6000多名網友調查惱人的健忘習性,發現以忘記他人姓名居首,其次還有忘記自己上一分鐘的講話內容、以及忘了帶手機及錢包出門等最令人困擾。

工作壓力大 腦袋超載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朝榮表示,門診中常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忘東忘西而來求診,很擔心自己是失智,不過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很少見,年輕時感覺記憶力衰退,多半是太忙、工作壓力大所引起。

胡朝榮說,年輕族群一旦有記性不佳的困擾,應檢討自己的工作負荷量是否過重、休息不夠或晚上睡不好,這些都是讓自己健忘的原因。另外,工作之餘建議每天不要只看電視放空,可多看書、下棋、繪畫、園藝,並寫下待辦事項,免得腦力超載。

多吃魚類、堅果補腦

健康飲食也很重要,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有些人誤以為「吃腦補腦」,但豬腦膽固醇過高,為避免大腦常「當機」,建議多攝取「補腦」三大營養素,包括優質蛋白質、Omega3 脂肪酸以及抗氧化維生素。

優質蛋白質可吃雞蛋、秋刀魚、未經鹽漬的鯖魚、四破魚,和核桃、杏仁、腰果、開心果、芝麻等堅果類。堅果類及小型深海魚同時富含Omega3脂肪酸。菸酒會耗損維生素B群,應避免抽菸、喝酒,並少吃油炸物。

●聯合晚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推出名人談失智系列專訪 「不能遺忘的故事」,每周一刊出 ,如想獲得更多失智症資訊,或需諮詢及協助,可電洽基金會。諮詢電話:(02)2332-0992,網址:www.cfad.org.tw



◆ 單身多年 仍可能罹患子宮頸癌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0291

自由 2014-05-19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單身多年就不會得子宮頸癌?醫師說,大錯特錯。日前一名單身多年的單親媽媽帶著女兒前往醫院注射公費子宮頸癌疫苗,醫師發現她因為自認離婚後潔身自愛,已經多年未做抹片檢查,經醫師勸說後、這名母親勉為其難接受抹片檢查,結果意外發現罹患初期子宮頸癌,幸好發現時間早、醫師趕緊採取後續治療。

接獲此案例的桃園敏盛醫院副院長陳保仁指出,案例中的媽媽今年43歲,因為離婚多年、已經很久沒有性行為,自認應該早就遠離子宮頸癌罹患危機,也認為不需要做抹片檢查。因此,當時醫師也是花了一段時間、好說歹說,不斷勸進,才好不容易讓她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陳保仁指出,臨床上了解,35-55歲為子宮頸癌最集中年齡,多數病患在病毒感染後會痊癒,少數會持續感染,甚至有約0.2%的女性會進展成癌症。一般從感染到轉變成癌症需要10年以上。

也因此,只要是有過性經驗,不管年齡多少、也不管已經有多少年沒有性經驗,都還是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例如,近年各縣市陸續提供公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雖然對象是國中以下女生,但是這些孩子如果已經有性經驗,則在接種疫苗前、還是應該先接受抹片檢查。以桃園為例,公費疫苗就建議由家長陪同到醫療院所施打。或許部分家長認為陪同麻煩,但事實上到醫院施打的話,同步進行相關檢查相對方便。



◆ 哈佛研究 日飲3杯咖啡防糖尿病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40519004698.html

賴廷恆 2014-05-19 旺報

咖啡對人體健康的正負面影響,歷來爭論不休,美國哈佛大學最新發表在《糖尿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喝3杯咖啡可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風險。

環球網引用據美國「健康日」網站報導,公共衛生博士希爾帕‧布帕瑟拉朱及其同事,針對12.4萬名受試者的咖啡飲用情況進行整理分析,其中包括7300名糖尿病患者。為期4年的跟蹤調查發現,人們平均每天喝1.69杯咖啡。

以此為基礎、每天多喝1杯咖啡,患糖尿病風險降低11%;減少咖啡攝入,患病風險增加17%;每天3杯咖啡「防糖尿病」效果最理想,患病風險約下降37%;每日飲用莫超過5杯為佳。

研究人員表示,咖啡降低糖尿病風險的具體實證,尚待進一步研究。對大多數人而言,咖啡亦具一定的保健功效。並強調咖啡僅為影響糖尿病風險的眾多因素之一,飲用過多也會導致心跳加快、失眠等問題。

fsj 提到...

維他命A吃太多 近視更嚴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686944.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4.05.20

不少父母擔心孩子近視度數增加太快,購買維他命A等健康食品給孩子服用,但醫師透過細胞研究發現,維生素A不僅無法延緩近視度數增加,長期食用高劑量維他命A,更會導致近視惡化,並造成身體負擔,並不建議小朋友食用。

亮晶晶眼科診所院長梁中玲表示,她曾遇過一名10歲男童來治療近視,後來因故沒回診,一年後男童回來量度數,竟從原本50度暴增到快200度,詢問之下發現,男童生活沒有多大變化,也未沉迷3C產品,但母親聽信朋友建議,每天讓男童服用維他命A,認為可修補眼睛細胞,延緩視力惡化,沒想到近視度數不減反增。

梁中玲指出,維他命A對於細胞分化及黏膜表皮有很好的修復作用,也與眼睛色素形成有關,缺乏者可能會引發乾眼症或夜盲症,但與近視度數卻沒有絕對關聯。她曾參與一項2012年5月發表的近視基因研究,更發現維他命A的成分,對於維持眼睛度數的基因有抑制作用,也就是說,維他命A對於孩童視力保健很可能有害無益。

梁中玲強調,維他命A進入人體後,會以酯化形式儲存在肝臟中,因平時可從蛋、奶、動物肝臟及南瓜、蘆筍、地瓜葉等蔬果中攝取,國人很少有缺乏情形。依據衛生署每日維他命A攝取建議量,20歲以上男性為5000IU,女性則為4200IU,每日吃一百克地瓜葉就足夠,根本不須另外攝取單方維他命A。



◆ 心臟血管-國人10大死因 3成與高血壓有關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520000880.html

郭佳容/台北報導 2014-05-20 中國時報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2年台灣地區10大死因數據顯示,高血壓致死率在台灣位居第8名,不過加上相關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占台灣總死亡人數3成,已與癌症不相上下,醫師指出,高血壓若不積極治療,對大腦、心臟、腎臟、眼睛及周邊動脈都有重大傷害,應該積極治療。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幸榮指出,高血壓致病原因複雜,初期無明顯症狀,90%是原發性高血壓,大多是體質或遺傳造成,10%為次發性高血壓,可能是腎動脈狹窄、腎動脈腫瘤等因素造成。需要服用3種或3種以上藥物的患者為頑固型高血壓,除了服藥以外,還要改變生活型態。

亞太心臟學會副理事長、成大醫院教授陳志鴻指出,影響血壓的因素很多,包括氣候、心情、飲食、體重、抽菸等都會讓血壓上下波動,因此心情放輕鬆、控制體重、戒菸、少吃重鹹食物,都可幫助血壓控制。

很多患者擔心自己罹患高血壓是不是要一輩子吃藥,林幸榮指出,一旦罹患高血壓就得定期吃藥,不過不一定要吃終生,他建議患者在家定期量血壓,一天早晚2次,並把血壓記錄下來,再拿到門診中協助醫師判斷是否減輕藥量。

至於血壓上升是否應該馬上吃降血壓藥避免中風?林幸榮指出,過度緊張、天氣變化等都可能讓血壓飆升,應該先排除其他因素,休息5~10分鐘後再重新量測血壓,且最好在家中量血壓,因為到醫院量血壓看到護理人員,可能產生「白袍高血壓」現象。



◆ 情緒過度反應 易致臟腑氣機大亂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4692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4/05/20

當情緒過度反應時,常常會干擾到正常的身心狀態。中醫師林美儀表示,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等情緒,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影響到身體,但是若情緒過度反應時就會造成身體相對應不良反應,進而導致人體臟腑氣機大亂,最後就可能衍生疾病。

所謂氣機指的是氣的運動,氣透過不同運動以便進行不同作用,傳統中醫把氣的運動形式分為升、降、出、入等四種,如肝氣升、膽氣降、脾氣升、胃氣降,至於肺氣則是既可宣發又可肅降,而人的心氣、腎氣則是既可升又可降。

林醫師舉例指出,如果民眾過度歡喜的話,容易造成心氣渙散,進而導致精神不能集中,也就是發生喜則氣緩的情形;如果民眾突然驚嚇的話,容易造成心氣紊亂,進而導致驚慌失措,也就是發生驚則氣亂的情形;如果民眾勃然大怒、怒不可抑的話,容易造成性情暴躁,進而導致面紅耳赤,也就是發生怒則氣上的情形。

林醫師進一步指出,如果民眾思慮過度的話,容易損傷脾臟,進而影響到脾的正常功能,甚至還可能造成心神不安,像這種情況就是思則氣結;如果民眾悲傷過度的話,容易造成意志消沉,像這種情況就是悲則氣消;如果民眾恐懼過度的話,容易導致臉色蒼白、頭昏或昏倒,像這種情況就是恐則氣下。

醫師建議民眾可以準備有助於養心除煩的小麥粥、蓮子粥,以便調養好自己的情緒。




◆ 「狗醫師」出診!延緩失智病情有一套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86609.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2014.05.20

有人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不過較少人知道,狗狗也能延緩失智症病情。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推出動物輔助課程,請狗兒與老人家互動,刺激長者表達情感,訓練手眼協調及平衡感。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說,台灣失智症人口約17萬人,寵物治療可改善憂鬱情緒,不僅失智症長者適合,也可輔助自閉症兒童、智能障礙學童,此治療方法在英國最受歡迎。

甄瑞興說,寵物治療是把受過訓練的狗狗當成朋友,需經常性治療,每周至少1至2次,每次約30至45分鐘,養魚、貓或小鳥也能達到治療效果。

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葉明理說,老人家站立拿狗碗,可訓練站姿平衡、手捧碗的穩定度;撿3、4顆狗飼料放入碗中,能鍛鍊手眼協調、數數能力。

葉明理指出,「狗醫師」沒有限定品種、大小、年齡,但一定要通過安全、衛生認證,協會3年來培養100多隻狗狗得到認證,不過可出勤的狗兒僅30隻。

葉明理表示,不少機構向協會申請治療犬,如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特殊發展中心、退休銀髮族、精神科團體;若是公家單位,每小時約收取1600元鐘點費及部分車馬費。

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辦理失智症長者課程,往年多以懷舊療法、腦力開發模式為主,今年規劃動物輔助課,可減輕家人照顧失智症長者的壓力、減緩老人家病情發展。

「老人樂齡動物輔助活動」即日起開始報名,6月4日起每周三上課2小時,課程共10堂,有興趣的民眾可撥打(02)22343501轉123報名。

fsj 提到...

長期下背痛 恐是僵直性脊椎炎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89256.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4.05.21

昨天是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根據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資料,僵直性脊椎炎病患,只有不到一半患者會在三個月內到風濕科求診,從出現背痛症狀到風濕科求診的平均時間長達半年。

藝人李易正是這類疾病的患者,國內大約有七萬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李易說過去忽略下背痛的經驗,呼籲民眾正視下背痛。

李易從少年開始就有不能久站、下背疼痛的困擾,這種「痛到骨子裡的感覺」一直伴隨他到當兵體檢,才知道自己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未確診之前,他一直以為是國中運動傷害,也曾尋求過傳統整骨療法,結果不但病況未好轉,反而越整越痛。

這個屬於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由於症狀經常透過背痛來表現,導致很多民眾第一時間往骨科與復健科就診,得經醫師轉診至風濕免疫科後,才得知自己的下背痛並非一般筋肉損傷。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經常會持續三個月以上下背疼痛,尤其是早上起床最為劇烈,但民眾經常不知道自己是風濕科患者,甚至誤以為背痛是運動傷害而去推拿,導致「越推越糟」。

陳得源臨床上經常收治誤以為下背痛是運動傷害,或過度疲勞的患者;他說,若疼痛超過三個月,就應該到風濕科檢查是否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以遺傳占主要原因,一種名為HLA-B27的基因與僵直性脊椎炎有關,約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患者基因呈現陽性;父親若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下一代約有百分之廿的罹病機率。

※ 相關報導:

* 腸病毒高峰 上周326班停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87926.shtml

腸病毒肆虐,幼兒拉不停!疾病管制署中午公布最新疫報,上周(今年第20周)門急診腸病毒就醫個案逾1萬9000人次,共有326個班級停課,就醫人數或停課班級都創下今年新高。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已進入高峰期,家長老師都要提高警覺。



◆ 血壓沒量準 8個常見因素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40521005262.html

中央社 2014-05-21

因為就醫緊張、邊講電話、喝酒運動後等因素,許多人血壓沒量準而錯估病情,高血壓學會今天提供「一量二記三服藥」幫助患者自主控壓。

台灣高血壓學會公布8個常見錯誤量血壓習慣,包括:量血壓前未充分休息、測量前喝酒喝咖啡、邊講話邊量血壓、測量時姿勢不正確、穿厚衣、2次測量間未間隔1分鐘以上、測量後未確實記錄而以為血壓穩定就不再定時測量。另外,電血壓計未校正、水銀式血壓計壓脈帶充氣洩氣操作不當也會有誤差。

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陳文鍾指出,真的有「白袍高血壓」,病人看到醫師就緊張而血壓上升,有研究顯示護士比醫師能量到病人正確血壓。學會學術主委陳震寰則說,有個60歲男子定期上健身房,習慣運動後使用健身房提供的血壓計,卻忽略運動會讓血壓變低,以致於血壓正常假象而延誤就醫。

高血壓性疾病是國人主要死因第8名,每日平均2小時即有1人因此死亡,陳文鍾說,控制血壓達標的病人不到3成,年輕病患往往高血壓沒症狀而忽略,學會因此提出「一量二記三服藥」控壓口訣,提醒患者每天「量血壓」、「記錄血壓」、「按時服藥」。

高血壓學會說,許多高血壓藥物一天吃一顆,更有一藥雙效、三效的複方藥丸,用藥方便。有的藥盒包裝結合血壓記錄卡,方便患者確實記錄每天的血壓變化及提醒按時服藥,回診提供醫師了解血壓變化,有助於穩定達到控制血壓目的。

不少患者希望少吃藥,甚至動手術一勞永逸,陳文鍾說,減肥、飲食減鹽、規律運動是非藥物的治療,當藥量最大且已經減肥運動減鹽,又排除嗜鉻細胞瘤、庫欣氏症等其他疾病因素,不到7%病患有可能要腎臟動脈血管內的交感神經電燒術,對付頑固型高血壓,手術後可以減少藥量。

陳震寰說,中醫針灸可治高血壓,可是患者不可能天天針灸,台灣參與國際性臨床試驗,在患者手腕植入晶片,每週自動電擊刺激正中神經2次以降血壓,初步似乎有效,但必須完成試驗才確認是否有效。

※ 相關報導:

* 隱藏殺手!日沒事 夜血壓偷偷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690544.shtml

....病患如何評估自身血壓是否正常?台灣高血壓學會主委陳震寰建議,在早晨起床一小時內與夜晚入睡前,各測量一次血壓,再取平均值。回診前,應連續測量七天,以利醫師正確調藥。

* 控制青光眼 別忘夜間眼壓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688900.shtml

定義上,青光眼是指眼壓過高造成視神經萎縮的疾病,但這個眼壓,指的是一天中哪個時間的眼壓?

....最近美國聖地牙哥大學眼科教授劉約翰來青光眼學會演講時指出,這個觀念不正確。他說,如果不考慮病人測量眼壓的姿勢,亦即清醒時坐著量眼壓,睡眠時躺著量眼壓,眼壓最高時間是在夜間睡眠時,而非早晨,而且正常人及青光眼患者皆相同。

....針對劉教授論點,許多台灣眼科醫師提到,也許對青光眼患者較好的睡姿,是將頭墊高15度,如此可能使睡眠時眼壓不要上升那麼多。劉約翰指出,確實如此。他也建議,視野與視神經病變較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睡眠時略將頭墊高。



◆ 研究:不孕與膽固醇高有關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5210437-1.aspx

中央社 2014.05.21

研究人員報導,血液膽固醇濃度高的夫妻比濃度正常者難以懷孕。他們表示,這是發現懷孕難易與膽固醇有關的第1項研究,而高膽固醇經常會引起心血管疾病。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發現,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高的女性,成功受孕的時間比濃度正常的女性來得長。若是夫妻兩人膽固醇都高,懷孕就要花上更長時間。

美國尤妮絲.甘迺迪.席萊佛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Eunice Kennedy Shriv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流行病學部門主任薛斯特曼(Enrique Schisterman)領導這項研究。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引述薛斯特曼報導,膽固醇對荷爾蒙生成至關重要,比如女性的雌激素與男性的睾固酮以及精液。他說,膽固醇太多或太少都會干擾荷爾蒙生成過程。

美國政府衛生研究部門的科學家建議想要懷孕的夫妻,先測量膽固醇。

研究人員追蹤401對嘗試懷孕的夫妻受孕結果,其中沒有人有生育問題,所有女性年齡都介於18到44歲。結果在1年期間,有347名女子懷孕,54名女子沒有成功。

在研究展開時抽取的血液檢體顯示,膽固醇與生育有明顯關聯。重要的是,這種關聯無法以膽固醇高的人會過重來簡單解釋。

薛斯特曼博士說:「我們早就知道,膽固醇高將提高心臟疾病風險。」

他說:「根據數據,似乎膽固醇高不僅會使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也會降低夫妻的懷孕機率。」

除了維持健康外,結果顯示,想要懷孕的夫妻,可先確保膽固醇濃度落在可接受範圍,以改善懷孕機率。

fsj 提到...

親子天下》給小孩吃巧克力,最好過午不食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5/20140516002481.html

李宇欣 2014-05-16 中時電子報

「你家小孩每天巧克力的攝取量有沒有超標?」,國內許多孩童早餐要吃一碗巧克力玉米片、在學校喝一杯巧克力牛奶、放學時去便利超商買一條巧克力,無形之中就讓每天巧克力的攝取量超標,由於市售巧克力含糖分、咖啡因、可可鹼、人工香料及色素等,攝取過量可能造成小孩難入睡、亢奮及躁動等情緒問題。

吃對種類、吃對時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賴柔吟說,巧克力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對份量、吃對時間,她建議小孩一天不要吃超過市售半條巧克力,且過午不食!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年紀越小的孩童對於咖啡因的代謝率越低,一般健康成人對咖啡因的代謝半衰期(體內含量降低一半)為3至7小時,新生兒對咖啡因的代謝半衰期超過30小時!(母乳媽媽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避免攝取過量咖啡因。)學齡孩童依腎臟代謝程度不同,對咖啡因有不同的代謝率,一般介於7至30小時之間,也就是說,倘若小孩傍晚吃下一條市售巧克力,至少要等到半夜才能將咖啡因代謝掉一半,有時甚至到隔天早上才能代謝掉,因此小孩吃巧克力的最佳時間是早上,過了中午就不要吃,避免晚上sugar high。

賴柔吟說,加拿大研究建議其國內4至6歲幼童一天攝取咖啡因上限為45毫克、7至9歲為63毫克、10至12歲為85毫克,但我國沒有針對國人咖啡因代謝率進行研究,只能參考加拿大的標準,不過黃種人的代謝速度比高加索人更慢,台灣孩童的咖啡因建議攝取量應該更少,45毫克咖啡因約市售半條巧克力,家長早上給小孩吃一碗巧克力玉米片就逼近45毫克的量。

吃對巧克力對健康有正面效果,吃錯巧克力反而造成體內負擔

賴柔吟解釋,成人每天吃一點未加工的可可或黑巧克力對健康有正面幫助,不僅可降低血壓、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還可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但孩童吃的市售巧克力,多半都是加工食品,內含糖分、咖啡因、可可鹼、人工香料及色素等,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影響睡眠及情緒,尤其是1~3歲年紀的孩子,有些大人會用巧克力來安撫幼兒,殊不知給予過多巧克力容易讓孩子更亢奮、躁動、坐不住。

此外,食用過量可可鹼會影響中樞神經的警醒度與心理狀態,人工添加糖則會影響孩童的血壓及三酸甘油酯平衡,容易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問題,至於人工香料和色素,更是會造成孩童注意力缺損與過動。

賴柔吟建議,家裡有正在發育階段的孩童,家長應慎選零食,吃對種類、吃對時間,才能讓孩童獲得均衡充足的營養。



◆ 灌頂法 治S型脊椎側彎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1208

自由 2014-05-22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S型脊椎側彎患者以往必須同時進行胸段和腰段手術,才能有效矯正側彎,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台灣脊椎中心在執行長張國華帶領下,歷經12年研究,發展出「革命性」的脊椎側彎矯正手術「灌頂法」,至今已完成512例,並在今年2月刊載在骨科最頂級的醫學期刊《SPINE》。

張國華表示,脊椎側彎患者中,超過7成是S型側彎,主要是遺傳,過去國際上醫界治療此症狀,必須同時進行胸段和腰段手術,其中人體活動相當重要的腰椎,因手術矯正內固定,柔軟度、活動度受到破壞,日後運動、活動都受到限制,影響生活品質。

「灌頂法」是矯正前,先算出所需施的力,在進行胸椎手術時,利用鋼釘、鋼條、旋轉棒等器材進行機械操作,從胸椎的不同方向,將力量由腰椎頭端灌入腰椎進行矯正。

張國華表示,傳統方式不但手術久,每次約需花費20萬元,這種方式手術只要2小時,醫藥費更減半只要約11萬,加上手術範圍、規模變小,且保全了腰椎的活動及運動功能。

昨天接受手術的美籍牧師張大衛和護士劉彥伶現身說法,張大衛表示,手術9年,不但可以打高爾夫等各種運動,去年還帶著兒子和朋友,從美國洛杉磯到紐約進行為期80天、全長6千公里的單車旅行,一點都不會痛。

劉彥伶也說,手術後不但長高6公分,游泳、運動都不受影響,因身材變高,還一度走上伸展台當模特兒,現在在醫院當護士搬病人,活動也完全不受影響。

※ 相關報導:

* 視網膜水腫 吃心臟病藥物治癒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1888.shtml

兩名在知名企業任職的主管長年為視網膜水腫所苦,原本都沒近視,但發病後視力僅剩0.1或0.2;雖在大醫院陸續接受過藥物、雷射治療,甚至還在眼球內注射癌思婷,仍不斷復發;眼科醫師洪啟庭懷疑兩人可能因工作壓力大,腎上腺素升高導致發病,首度以心臟病藥物Inderal治療,果然一個月內陸續痊癒。

* 甲狀腺癌 術後不追蹤轉全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3034.shtml

一名老師30多歲時罹患甲狀腺腫瘤,切除病灶後並未定期追蹤檢查,術後不到10年復發,切除淋巴腺轉移。但仍疏於回診追蹤,日前再復發,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腦部、脊椎,幾乎全身都有癌細胞,最後不幸死亡。



◆ 每年275億 藥價黑洞難解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522000878.html

潘杏惠/台北報導 2014-05-22 中國時報

消基會昨召開記者會批評,二代健保實施後,衛福部健保署試辦「藥費支出目標」制度,原希望控管藥費,但1年來藥費成長率反而倍增,藥商不出藥,慢性病患領不到藥,顯見政策錯誤。

健保署試辦這項政策,希望可以控制健保給付的藥費支出,一旦超出預定的目標金額,政府會要求廠商將藥品減價因應。

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指出,根據健保署資料,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或地區醫院1年藥價差平均在20%以上,以健保總額每年5500億元、藥費支出25%估算,每年藥價黑洞高達275億元。

杜絕浪費藥 反而更浪費

市調也發現,57.38%的人認為醫師給藥太多,41.43%的人沒把藥吃完,顯見台灣藥品浪費問題嚴重。

消基會祕書長雷立芬表示,為了杜絕藥物浪費,藥商近年大力推動「藥費支出目標」制度,健保署去年3月開始試辦,結果顯示,102年度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值1380億元,核付金額1436.7億元,超出目標值額度56.7億元,換言之,實際成長率8.79%比預定成長率4.528%近乎倍增。

藥費沒抑制 還領不到藥

根據規定,超出金額將進行藥價調整,但消基會發現,健保署應該在今年4月1日調整藥價,卻因藥商抗議,拖到5月1日起才實施新支付價格,又造成消費者處方箋拿不到藥的問題出現。

謝天仁認為,民眾會領不到藥,問題就出在政府「藥費支出目標」政策,當初施行是要強力控管藥費,但結果看來不但超支無法抑制藥費,還讓民眾領不到藥,呼籲衛福部重新檢討政策。

消基會建議,藥費應依健保總額制精神,扣除藥價黑洞、定出上限目標,以醫師與特材給付等均按點值給付,非1點1元。

另外,若無法按點值給付,「藥費支出目標」要上路,主管機關應先解決藥價差問題,先行扣除275億元差額,並建立超過目標值的配套措施後再討論,不要讓付費者輸在基準點上,只是圖利大醫院和藥商。

fsj 提到...

米飯有助減重 遠離心血管疾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694310.shtml

【聯合報╱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2014.05.23

多數人認為吃飯會胖、糖尿病不要多吃米飯以免血糖升高,台南醫院營養科主任蔡佩芬指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食用適量米飯可提升新陳代謝,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減少脂肪攝取量,反而有助減重。

蔡佩芬說,如果單吃米飯,升糖指數會變高,就像如果只吃陽春麵,同樣指數會上升,但若吃米飯配其他纖維類的食物如青菜,指數就會降低。台灣人飲食逐漸西化後,很多人三餐中僅一餐吃飯,造成蛋白質及脂肪攝食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食嚴重不足,為了有飽足感,反而增加大量的動物性蛋白及飽和脂肪、高糖分食物,蔡佩芬表示,若無法配合適當運動量,就易罹患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

蔡說,米飯可增添飽足感,富含蛋白質、脂質、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對人體沒負擔,研究顯示,攝取米食較不會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肥胖症,她說,在醫院減重班成功減肥者,都有適量吃米飯。若要讓生病臥床、胃口不佳的病患擁有健康均衡飲食,醫師建議米飯或粥是提供熱量的最佳來源。

※ 相關報導:

* 益氣養心 花醫研發藥材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694420.shtml

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將中醫融入老人照護,希望借重中醫老人養生醫學法,照顧長輩的健康,端午前夕,更以養生藥材為長輩設計益氣養心粽,讓長輩吃粽子,也能健康養生。



◆ 生理期免疫力差 角膜炎按時纏身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523000789.html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4-05-23 中國時報

27歲吳小姐上班常使用電腦,近2年內角膜炎反覆發作數次,讓她不堪其擾,吳小姐最後停戴半年隱形眼鏡,但角膜炎還是再犯,而且3、4次都是發生在生理期來時,醫師表示,女性生理期免疫力較差,有可能造成角膜炎發作。

醫師吳仁斌表示,角膜就像透明鏡片,當角膜發炎,會在黑眼珠上產生白色斑點,如鏡片被刮花,角膜炎初期會有異物感、刺痛感、畏光等症狀,若較嚴重可能導致視力模糊,反覆發作甚至會結痂留疤,影響視力。

吳仁斌說,造成角膜炎反覆發作的刺激因素有很多,隱形眼鏡使用不當、長時間盯電腦、熬夜或病毒、細菌感染,都可能造成角膜炎,臨床上多會提醒病人避免長時間盯電腦、別熬夜及少戴隱形眼鏡。

由於吳小姐角膜炎反覆發作,當詢問平常是否有戴隱形眼鏡?吳小姐卻一臉無辜地表示,她已停戴半年,但她觀察3、4次角膜炎都正巧發生在生理期期間。

吳仁斌指出,除長時間用眼等外在因素,事實上有些女性在生理期時,因荷爾蒙改變,免疫力較差,就會造成角膜炎再犯率大增,另包括壓力、發燒等內在因素,也都可能誘發角膜炎。

目前治療角膜炎可大略區分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發炎,若是細菌、病毒引起,會給予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而若是非感染性發炎,則給予類固醇等消炎藥物。

吳仁斌提醒,角膜炎會反覆發作或常配戴隱形眼鏡的女性,在生理期來時,更要小心清潔鏡片與注意配戴時間。若有眼睛不適症狀,應暫時停戴,趕緊就醫治療,另平時生活作息應規律,以免免疫力下降。

※ 相關報導:

* 誤點香港腳藥 嚇!黑眼珠變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5502.shtml

很多民眾藥沒用完,習慣存在冰箱備用,但小心用錯藥出問題。一名60多歲老太太,因乾眼症問題,日前從冰箱拿眼藥膏點,沒想到卻拿成香港腳藥膏,點完後眼睛刺痛,家裡又沒人,隔天視力模糊就醫,醫師檢查發現她的角膜、黑眼珠都變白,眼珠和角膜上皮層都被藥膏溶解。

醫師表示,香港腳藥膏屬於抗黴菌藥物,會溶解皮膚角質,若誤用在眼睛,會導致黑眼珠上皮層溶解。建議眼藥膏應該和其他外用藥膏分開放置,口服、外用藥物也要分開放,避免誤用。

* 皮膚發紅猛掉屑 生物製劑改善乾癬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4263.shtml

「乾癬」患者因皮膚浮起紅色粗糙丘塊、白色皮屑猛掉,常被誤認為是傳染病被敬而遠之;彰化縣大葉大學教授洪朝陽罹病20年,最近改用新療法,終於敢穿短袖,露出健康膚色。

....洪朝陽最近轉介彰化基督教醫院免疫風濕科,申請健保給付生物製劑,病情已獲控制;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診斷,如睡眠充足,降低壓力,及年齡漸長,免疫力不再反應激烈,可望痊癒。



◆ 三合一療程短 C肝治癒率提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4021.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4.05.23

高雄長庚醫院針對治療失敗的慢性C型肝炎患者進行試驗,利用新的蛋白酶抑制劑,可望使治癒率提升30%。

國內C型肝炎帶原者約有60萬人,高雄長庚這項名為「恩慈療法」的計畫,收治治療失敗的慢性C型肝炎患者113位,在56位完成治療的患者中,有28位半年內體內追蹤不到C肝病毒,與國外使用傳統療法相較,治癒率提高約30%。

傳統治療C型肝炎是以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加上干擾素,治療時程約半年到一年,國內接受傳統療法的C型肝炎患者中,每4名就有1名面臨治療無效的困境。

高雄長庚在患者接受傳統療法的同時,增加一種抗病毒藥物。參與研究的高雄長庚內科部長胡琮輝指出,如果移除中途退出的患者,新療法治癒率可達70%,可縮短治療時程3到5個月。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長高嘉宏表示,新療法的抗病毒藥物是一種蛋白?抑制劑,能抑制癌細胞複製所需酵素。

國內未接受治療的C肝患者高達九成,根據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針對高雄市、新北市與苗栗縣調查,患者中八成認為現在沒有症狀,也不擔心未來可能發病。

胡琮輝表示,C型肝炎若未治療,肝硬化發生率是治療者的8倍,肝癌發生率為4倍。他呼籲,患者只要接受治療,有機會可清除體內病毒。

fsj 提到...

梅雨不斷 高雄病媒蚊指數飆6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6517.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2014.05.24

梅雨季節來臨,各地陰雨綿綿,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昨天公布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結果,病媒蚊指數攀升6倍,衛生局警告說,社區病媒蚊密度急速竄升,一旦登革病毒入侵,便有爆發疫情的危險性。

根據高雄市病媒蚊密度調查顯示,全高雄市布氏指數3級以上的里比率,由4月份的5.3%大幅攀升為31.17%,增加近6倍。

病媒蚊密度調查結果分析(103年4月11日至5月16日),高雄市登革熱高風險流行區中,布氏指數3級以上比例偏高的前五名,分別為左營區(47%)、鳳山區(41%)、小港區(33%)、苓雅區(30%)以及新興區(29%)。

在所有發現孳生病媒蚊的容器中,數量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桶缸甕盆、不流動的水溝以及花瓶。

高雄市疾管處處長蔡武雄說,高雄病媒蚊布氏指數偏高,被列登革熱高風險流行地區的里比率,高達31.7%,較上月同期的5.3%高出6倍,顯示社區病媒蚊密度急速竄升,提醒民眾要注意清理家中不必要的瓶瓶罐罐,避免積水,滋生病媒蚊。

衛生局表示,今年到昨天為止,高雄市有12例登革熱病例,其中11例為境外移入病例,一例為本土病例。



◆ 健保禿鷹 藥廠「養、拉、套、殺」坑7000萬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696915.shtml

【聯合報╱記者白錫鏗、余采瀅/台中報導】2014.05.24

台中市利達製藥公司負責人王瑞發被檢舉涉嫌勾結醫療院所及藥商,向健保署詐騙高出實際售價四倍的健保藥費,兩年來得手七千多萬元,檢察官昨以涉嫌詐欺罪命王瑞發以十五萬元交保、陳姓女承辦員交保兩萬,副總及女會計請回。

檢調指出,利達製藥與醫療院所、藥商組成共犯結構,由利達「以低報高」協助院所和藥商牟取健保藥價不法利差,利達也藉此獲利。檢察官蔡岱霖查出苗栗以南、嘉義以北共四百四十九家醫療院所、藥商涉嫌參與詐騙,其中不乏大型教學醫院,列下波偵辦對象。

檢調指出,利達製藥虛報價格的五種藥品包括「立舒核錠五十公絲」、「西法勝注射劑」、「痛必定錠兩百公絲」、「脈立旺錠五公絲」、「洛克德懸膠注射液十公絲」,市占率高達八成。

檢調發現,利達製藥先「養」出藥品的市占率,接著用不實交易拉抬藥品售價,利用健保署每兩年重新審核健保藥品給付價格的機會,以高價牢套健保署,坑殺廣大健保投保人,與股市禿鷹慣用的「養、拉、套、殺」手法如出一轍。

檢調查出,利達製藥二○○九年第四季到二○一○年第三季,以「高額折讓」或「大量附贈」等方式拉抬藥品出售單價,向健保署申報;例如「立舒咳錠五十公絲」每顆成本零點三五元,利達向健保署申報每顆三點八四元,若賣三萬顆,利達開給院所和藥商的發票金額為十一萬五千兩百元,但利達私下折讓院所、藥商高達九萬兩千七百元,實收兩萬兩千五百元,每顆實售僅零點七五元,折扣高達百分之八十點五。

王瑞發供稱,二○○九年第四季到二○一○年第三季,健保署核定給付醫療院所的藥費都不是實支實付,且當時幾乎每個藥廠都這樣做;藥廠二○一一年元月全面更新電腦後,就改採實支實付,利達製藥並無不法。

※ 相關報導:

* 醫糾用健保錢 健保會反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6901.shtml

立法院五月初審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朝野立委要求用部分健保財源挹注醫糾基金;但昨天健保會反對,為醫糾財源投下變數。

醫糾法雖然還沒上路,但根據衛生福利部正在試辦生育事故救濟計畫,估計一年大約三億到五億;如再納入未來將適用的重大外科手術與全身麻醉,醫糾基金一年至少需十五億元。

這筆錢從哪裡來?朝野立委將腦筋動到健保上。在本月初審議的醫糾法中,國民黨立委蘇清泉也贊同由健保挹注醫糾基金;立院初審通過的草案中,也已經明定健保基金是醫糾事故補償來源之一。

不過,由醫界、學者專家組成的健保會,昨以不符合健保使用目的、恐加重健保財務負擔為由,通過提案反對醫療糾紛賠償由健保埋單。

* 發明自動翻身病床 師獲專利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6357.shtml

雲林縣北港農工電機科老師李俊彥因爺爺奶奶長期臥病,他擔心感染褥瘡,但翻身拍背又很吃力,花了3年時間,發明出自動翻身病床,並獲專利。這套裝置不僅會自動翻身,且有尿床警報器,提醒看護更換床墊,免受濕疹侵犯,將來是慢性病患的最佳看護利器。

fsj 提到...

4個20歲少年 1個高血壓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8409.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4.05.25

國民健康署最新調查才發現,成人肥胖率廿年來首次下降;但廿歲的年輕人,卻每四人就有一人罹患高血壓,其中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已有高血壓。

根據國健署調查,去年成人肥胖率約百分之卅八,是一九九三年以來首次下降。其中男性肥胖率從百分之五十一,下降到百分之四十六;女性則從百分之卅六,下降到百分之卅三。

然而,根據國健署最近一次的國人「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追蹤調查」發現,國內高血壓罹患年齡有下降趨勢,代表代謝症候群疾病,已經不是老年人專利。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陳姿伶昨出席世界高血壓日園遊會指出,國內高血壓年輕化,約有四分之一的廿歲年輕人,罹患高血壓;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有高血壓。

國健署建議,十八歲以上每年應至少量一次血壓。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殷偉賢直言,「高血壓是老人病是天大誤會。」因為國際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平均患病年齡是卅二歲,在不治療的前提下,死亡年齡是五十一歲。

十八歲以上成人,應維持收縮壓一百廿毫米汞柱、舒張壓八十毫米汞柱以內的標準值;如收縮壓超過一百卅、舒張壓超過八十五,代表血壓偏高,已是代謝症候群危險族群。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昨天在台灣營養學會上宣示,將全力推動已延宕卅年的國民營養法。

邱淑媞說,國人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頗為「淡定」,健康議題不能光靠個人或學界奮戰,需政府介入,才能喚起民眾注意。



◆ 女性養生 要做足功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5000782-260307

旺報 2014年05月25日 李新珍

夏季氣溫不斷上升,不少女性已經換上了單鞋(指單層皮或單層布的鞋子,即材質不厚)甚至拖鞋、涼鞋。但是,一則「養生不宜早穿單鞋」的微博給不少準備穿單鞋和涼鞋的女性點出許多提醒事項。

這則微博寫道: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很早就開始穿單鞋,對身體非常不好。腳和小腿是人體三陰經和三陽經的總匯,小腿內側為肝、脾、腎三陰經,外側為膽、胃、膀胱三陽經,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過早穿單鞋。

足部是經絡必經之處

中醫認為「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正如微博中提到的那樣,人體的足部有很多經絡循行經過,如果感受寒邪,容易阻礙經絡暢通,不利氣血運行,從而誘發疾患。從西醫的角度來說,腳離心臟最遠,足部血液回到心臟不僅過程長,而且需要足夠的壓力。因此,離心臟最遠的足部血液必須依賴於腳部肌肉正常的收縮功能,足部受寒恰恰會削弱這一功能。

女孩子足部經常受寒還會使寒氣傳入體內導致月經不調、宮寒不孕等婦科疾患。現在很多鞋子都包得很淺,前面勉強包住腳趾,卻把趾縫根部露出來;還有的鞋子沒有腳後跟,這種鞋雖然穿起來寬鬆舒適,但是腳後跟保暖對人體還是很重要的。換季時節氣溫尚不穩定,更不宜光腳穿單鞋,並且腳踝也不宜過早裸露,還是要穿雙合適的襪子來護足。

按大敦穴緩解寒冷

如果腳尖發涼,一般多為頭部疾病,如頭痛、頭脹、失眠、腦部供血不足等疾病;足跟部冰涼,多為腎虛;若全足冰涼,多屬下肢循環欠佳,氣血雙虛的徵兆。所以此時節足部保暖依然重要,不建議過早換上單鞋,並且要穿好襪子。

過早穿單鞋和涼鞋最大的不適就是冷感,對於女性而言尤其如此。人體有一個穴位能輔助治療冷感症,那就是大敦穴。

大敦穴自古以來亦被視為鎮靜及恢復神智的要穴。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大敦」好似大樹的墩子,古代醫家為此穴位取名意指此穴內氣血的生發特性。中醫認為,大敦穴的物質為體內肝經外輸的溫熱水液,而本穴又為肝經之穴,無論是怕冷的女性還是容易疲睏、精神不振的女白領都不妨嘗試一下這個穴位的功效。

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按摩大敦穴一般採用指壓法:指壓時強壓7至8秒再慢慢呼氣,冬季容易賴床的女性不妨在暖暖的被窩裡重複按幾次。

(作者為江蘇省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師)

※ 相關報導:

* 少活動、不曬太陽 臥床族易骨鬆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525000298.html

長期臥床不活動,小心骨密度流失速度跟太空人一樣快!據推估,台灣約有10萬名65歲以上老人須長期臥床,而國外研究指出,連續半年臥床的65歲以上長者,骨密度流失將達25%,是骨鬆高危險群。



◆ 醫藥新知/認識肺腺癌基因突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98667.shtml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報導】2014.05.25

癌症的生成主要來自於基因的異常表現,癌細胞的生長基因不受控制,導致腫瘤形成。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賴俊良表示,基本上,癌細胞的基因異常表現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致癌基因的突變,可以是單一基因的問題(例如單點突變或某一小段基因序列遺失等),也可能是基因發生斷裂,並與其他基因發生轉位(例如甲基因的前端誤接到乙基因的後端);第二種類型的異常有可能基因本身沒有突變,但基因數量增殖,如此也會形成癌症;第三種是癌蛋白表達特別高,讓腫瘤一直生長。

不同癌症可能有不同的基因異常;而不同的基因異常表現,也有不同的檢測方式。以乳癌為例,它主要是因HER2基因數量增殖所致,利用「螢光原位雜交法(FISH)」檢測,可知道HER2基因數量有無明顯增加,依此來給予標靶藥物會有較好效果。

肺腺癌主要則跟基因突變有關,若是單一基因出問題(如EGFR基因之點突變或序列遺失),可進行傳統「直接基因定序(Sanger)法」或以高敏度的商業化組套來偵測(較昂貴),一旦證實有藥物敏感性的突變,即可選用「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酪胺酸酉每抑制劑(EGFR-TKI)」的標靶藥物,直接針對致癌基因作治療。

另外,肺腺癌還有另一種常見的基因突變方式,也就是間變性淋巴瘤激酉每(alk)的基因斷裂轉位,目前標準作法是以「螢光原位雜交法(FISH)」來檢測此致癌基因,再決定後續用藥。不過,此類檢測費用昂貴,平均約1萬2千元到1萬4千元以上,因此有些人會先以「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HC)」來篩檢,主要是利用基因轉位後會有癌蛋白表達特別高的情形,此類IHC檢測法有九成以上之特異性。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肺癌的治療,歡迎上癌症希望基金會網站下載衛教手冊:希望之路~面對肺癌;或是來電免費諮詢:0809-010580

※ 女性不抽菸也容易罹患肺腺癌。

* 肺癌男女有別
http://cisc.twbbs.org/lifetyp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581&blogId=1

本文出自癌症新探35期

彰化秀傳醫院 血液腫瘤科 總監 王玉祥

從80年代開始到現在對於癌症的基因研究,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一直是個熱門的研究題材,從最早發現近日報導美國電視台名男主播及已逝超人演員的遺孀羅娜皆罹患肺癌,事實上肺癌已經是現代男女癌症的第一殺手,研究發現五十歲以下非吸煙女性罹患肺腺癌有增加的趨勢,如羅娜一般,年齡只有四十四歲,從未有吸菸習慣,卻罹患肺腺癌,其發病年齡比一般肺癌患者年輕了二十年,目前肺癌之致病機轉原因未明。假說包括二手煙、空氣污染及吸入過多烹飪油煙所致,但似乎並非真正病因....

fsj 提到...

代謝出問題 癌症易上門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097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5.26

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團隊解開癌細胞的代謝機制,證實癌細胞是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途徑產生變異造成,未來研發新藥物,若能調節癌細胞的新陳代謝,就可以治療癌症,也不會對正常細胞產生副作用。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基因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王鴻俊表示,人體攝取的食物在體內會轉換成葡萄糖,提供細胞能量。正常的細胞在分解葡萄糖之後,會產生「丙酮酸」,再提供給細胞內的能量工廠「粒線體」,每個細胞內都有多個粒線體,可讓細胞正常運作。

但癌細胞的代謝途徑,卻是僅有少量的丙酮酸會進入粒線體,大部分丙酮酸則是產生大量乳酸,進而會促成腫瘤生長。

由國衛院院長龔行健、清華大學生物醫學科技研發中心主任王雯靜、王鴻俊等人研究團隊,測試與前列腺癌、乳癌發生,發現癌細胞的代謝途徑變異,跟已知的致癌因子「JMJD5」」有關,發現它能和控制癌細胞生長的關鍵糖解酵素PKM2結合,改變細胞新陳代謝的路徑,從而促成腫瘤生長,若能抑制JMJD5作用,就能還原癌細胞的新陳代謝路徑,減緩腫瘤生長。

龔行健說,PKM2酵素如「守門人」,大部分的葡萄糖經PKM2轉化會成為能量與二氧化碳,但當致癌因子出現後,會與PKM2結合,使PKM2失去守門人的功能,形同將門關上。

上述作用改變癌細胞的新陳代謝途徑,結果堆積在門外的中間代謝分子,正好有利於癌細胞增生所需原料,如氨基酸、核酸及脂質等,即為攝取過多葡萄糖會促進腫瘤生長的原因。

龔行健表示,一般癌症病患的治療會限制糖分攝取,目前部分控制糖尿病病患血糖的藥,也證實對腫瘤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可以說明新陳代謝的正常運作與癌症防治確實相關。

王鴻俊說,國際間已提出癌症是代謝疾病的觀念,國衛院的研究印證了這個想法,這項研究深受國際重視,年初刊登於國際的頂尖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刊」上。

目前抗癌症的藥物,多半以阻斷癌細胞的生長,或是破壞癌細胞的基因及生長機制,但是這些做法常常都會傷害到正常細胞。王鴻俊說,未來針對癌細胞代謝機制,以調節癌細胞新陳代謝的方式,就不會影響正常細胞,也不會有副作用。

※ 相關報導:

* 防癌 控制好身體血糖值很重要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0974.shtml

國衛院提出新見解,認為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表示,控制三高、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運作,就能避免自己成為癌症的「候選人」。

* 三高吃粽子 切記蔬菜先墊底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5707

....三高患者過節更不可掉以輕心,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應景吃粽子當然好,但三高患者須特別注意是否過量,因粽子以澱粉為主體,容易讓血糖飆升。

黃淑惠解釋,吃下肚的澱粉一旦分解會很快被吸收,血糖飆高後,人體為了降低血液裡的糖分,就會分泌胰島素,把糖分運到肝臟合成脂肪,不論堆積在皮下脂肪或是釋放到血液裡面變成高血脂,對三高患者都很不利。尤其一餐吃兩顆粽卻沒吃其他食物幫忙擋著,血脂很快達到高峰。

因此三高患者患者除了控制總量,也應力求均衡,搭配蔬菜吃。粽子的配料雖多,但並不均衡。黃淑惠建議吃粽時最好搭配季節蔬菜一起享用。像是搭配當季食材竹筍或是煮筍湯、蘿蔔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食物下肚的順序也很重要,吳映蓉建議,應先吃蔬菜再吃粽子,一方面有蔬菜墊著可佔些空間,不會一次吃下那麼多澱粉;另一方面,先在胃裡架起「蔬菜柵欄」,能延緩澱粉和油脂被快速吸收。



◆ 慢性蕁麻疹 研究:與壓力有關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40526004048.html

中央社 2014-05-26

蕁麻疹是國內常見的皮膚病症,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今天說,適當的紓解生活壓力對於改善慢性蕁麻疹病情有很大的幫助。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表示,急性蕁麻疹來的快去的也快,常常發得全身都是,但不到半天就消失;慢性蕁麻疹則是反覆發生,並且超過6週以上。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表示,根據台灣的研究顯示,有高達7成以上的慢性蕁麻疹患者是長期處在心理壓力大的生活情況,適當的紓解生活壓力對於改善慢性蕁麻疹病情有很大的幫助。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說,很多人以為蕁麻疹大多是由食物引起,其實要讓皮膚產生過敏反應,透過皮膚壓迫、磨擦都有可能會發生跟蕁麻疹一樣的疹子。

朱家瑜說,慢性蕁麻疹絕大部分不是因為對外來過敏原過敏引起,很多是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



◆ 打工族有福 扣費門檻最快七月提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00045.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05.26

二代健保去年上路第一年,收取的補充保費近四百億元,大幅挹注健保財務,預估直到民國一○五年底前,健保費率皆無須調整。衛生福利部近期也計畫放寬低薪打工族的扣費門檻,其腹案之一即是兼職收入超過基本工資者,才需扣繳補充保費。

根據健保署規定,民眾若有六項業外收入,就需課徵補充保費,但不少兼職打工族的收入微薄,只要單筆收入超過五千元者就得繳交補充保費,部分民眾質疑有剝削弱勢之嫌。

自由作家小紅說,平時無固定薪資收入,只靠稿酬維生,沒想到健保還要扣補充保費,等於被扒兩層皮,「實在超不喜歡這個制度。」

不過,林姓保險業者認為,補充保費新制的「影響不大」,主要是一年獎金約三至四萬元,補充保費僅多支出六百元。

面對補充保費的正反兩極看法,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曲同光指出,兼職所得的扣費門檻已確定放寬,目前A方案是把現行五千元標準、提高至比照基本工資的每月一萬九千兩百七十三元,預計最快五月底、六月初將預告修正「補充保費扣繳辦法」;若作業順利的話,預計七月實施。

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表示,補充保費新制對全體被保險人較公平,因部分第六類地區人口每月僅繳六百多元保費,但他可能是包租公或高所得的股票族,以往這些資本利得根本扣不到保費,現在有了補充保費將能增加健保財源。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前立委黃淑英表示,健保補充保費雖可讓高收入者多繳一些,但其中的扣費對象有些是經濟強勢,有些則是經濟弱勢,若放在一套標準衡量,最終仍是最弱勢族群被犧牲;認為唯有打破六類十五目、徹底改用「家戶總所得」為保費收取基準,才較公平。

fsj 提到...

酒後臉紅紅 食道癌危險群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1843.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2014.05.27

一名60多歲台商,每天菸酒不離身,每次喝酒後,臉都紅得像關公,勸酒的人說這代表「酒精揮發得快」。不過,這名台商罹患下咽癌,進一步胃鏡檢查,又發現罹患早期食道癌。治療過後,台商從此向菸酒說「拜拜」。

義守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王文指出,國內、外研究顯示,喝酒容易臉紅者,罹患食道癌機率較一般人高出14倍,如果「紅臉族」每天喝,酒精量逾30公克(相當兩罐半啤酒),罹患食道癌風險更高達102倍。

王文表示,酒精的化學名稱是乙醇,乙醇進入體內先轉化成為乙醛,再分解為乙酸,然後被代謝。但根據統計,東方人約30%至40%體內缺乏乙醛去氫?(ALDH2),無法代謝乙醛,乙醛會刺激血管,造成血管擴張,一旦皮下微血管擴張就會讓皮膚看起來比較紅,特別是顏面的微血管較多,因此許多人喝酒後整張臉紅得像關公。

他強調,乙醛其實是致癌物,如果長期在體內堆積,將刺激食道的鱗狀上皮細胞,因此紅臉族不適合喝酒,切勿以為酒精會透過血液循環而揮發,而且臉紅與肝功能好壞無關。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消化系內科主任陳冠仰表示,不論喝酒會不會臉紅,根據流行病學統計,菸、酒和檳榔是食道癌的三大危險因子,既抽菸又喝酒者,罹患食道癌風險是一般人42倍,加上嗜嚼檳榔,罹食道癌的危險更飆升到195倍。

※ 相關報導:

* 英國研究-美食下酒一夜痛飲 每周增0.9KG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527000789.html

痛飲當下酣暢淋漓,但隔天可能飽受宿醉折磨。不過英國研究還對愛美人士提出警告,痛飲的後遺症不只宿醉,也常常伴隨腰圍變粗,有人甚至在短短一周就爆肥0.9公斤。

....為免肥油與肥肉上身,研究建議飲酒切勿超過「臨界點」,男士的臨界點是啤酒1892CC,女士則是3大杯葡萄酒。一旦過量,酒、下酒菜、加上隔天的高熱量飲食,平均約6940卡(相當於38包洋芋片)進到肚子裡,足足是平時建議攝取量的3倍。以3500卡增重約0.45公斤計算,數百萬英國人可能在一夜狂歡後,增重0.9公斤。所以飲酒切勿過量,以免身材走樣。



◆ 英國調查-暫別葷腥 半素食者成主流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527000787.html

蔡鵑如/綜合報導 2014-05-27 中國時報

不少人因宗教信仰、健康或伸張動物權等因素而選擇吃素。但如今有愈來愈多人雖然仍沾葷腥,卻選擇暫時吃素,成了「半素食者」(part-time vegan)。

據統計,英國吃全素人口15萬,等於每400人就有一人吃全素。美國的比例更高,每150人有一人吃全素,吃全素人口為200萬。但專家推測,未來「半素食者」可望成為素食族群的主流。

據英國素食協會調查,這類短期吃素的「半素食者」,暫別肉、魚、蛋、奶類食物的時間約7到30天。該協會稱,去年前兩個月響應吃素的「半素食者」,比2012年同期成長40%。嘻哈天王Jay-Z和天后碧昂絲夫婦就是代表,他倆曾吃素22天,以「淨化精神和肉體」。

「半素食者」多半不反對食用動物產品,但受到一些吃全素的名人,包括大導演詹姆斯柯麥隆、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微軟創辦人蓋茲的感召,開始嘗試吃素。也有人是在節慶大魚大肉之後,希望吃素減肥;有人則是想排毒而向素食靠攏。

市場研究機構Mintel的數據則證明,無肉不歡已不再是定律。包括豆腐、素肉等無肉食品,去年在英國營收達6.25億英鎊,比5年前大幅增長21%。無麩質、無奶商品市場,去年營收更比5年前暴增72%。

※ 相關報導:

* 半夜肚子餓 可能基因異常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5866

夜半三更被飢餓蟲驚醒,尋找家中食物解飢,不但無端多攝取熱量可能造成肥胖外,睡眠品質也大受影響,隔天工作精神效率變差,醫學期刊「細胞」的一份實驗證實,夜食症是因為基因異常引起,讓睡眠與食慾無法在正確時間點運作,患者夜半時分容易肚子餓。

動物實驗中發現,當PER1基因出現錯誤,睡眠和飲食的生理時間就會發生錯誤,若PER2基因也發生異常,比起對照動物,睡眠時間往往會提早;研究人員研判,PER1與PER2基因都有缺陷,不但會引起睡眠時間不穩定,不定時的強烈飢餓感,也會讓患者從睡夢中醒來,不自覺需要大吃大喝,才能滿足食慾。

fsj 提到...

梅雨季長黴菌…抓癢沒洗手 小心體癬爬滿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4841.shtml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4.05.28

近來天氣忽熱忽雨,梅雨季溫暖潮濕環境成了黴菌繁殖溫床,香港腳及股癬求診者暴增,幾占皮膚科門診患者的四至五成。

醫師表示,治療香港腳的抗黴菌藥物至少需塗抹一個月才可完全治癒。若中斷治療,難免有少數幾隻黴菌倖存後再成禍害。如手抓癢未洗,又接觸屁股、腰背,黴菌沿腳底一路長上來,再引發股癬與體癬。

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徐嘉琪表示,近來香港腳及股癬患者成了門診大宗,其中以中老年男性居多。不少人香港腳老毛病未根治,最近天氣濕熱,褲子內汗涔涔,長時間久坐不透氣,手抓完腳又摸屁股,讓黴菌有機會「擴點」繁殖。

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師蔡昌霖說,臀部出現黴菌感染,常是手沾到香港腳或灰指甲的病灶部分後傳過去的,患者不只長股癬,甚至整個腰部、後背都可見皮癬菌蹤跡。

雖然黴菌感染容易治療,只要塗抹抗黴菌藥膏即可滅菌,但要根治得有耐心。許多人不癢就停藥,造成黴菌未完全斷根,夏天流汗悶熱就復發。蔡昌霖曾收治一名五十多歲男子,當兵染上香港腳,擦藥沒殺光黴菌,隔了廿年後香港腳又發作。

「夏天皮膚黴菌感染求診者是冬天的五倍。」台北榮總皮膚部醫師陳志強說,黴菌生命力強、傳染力高,赤腳走在潮濕地板或穿著他人拖鞋,就可能染上香港腳。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腳引起的股癬易與胯下濕疹混淆。徐嘉琪曾收治一名廿多歲男子,身材肥胖又愛穿合身牛仔褲,造成胯下黴菌感染,男子以為是胯下濕疹,自行塗抹類固醇藥膏,用藥兩、三個月不僅症狀沒改善,胯下還長出紫紅色的妊娠紋,主要是長期使用類固醇造成皮膚變薄、微血管擴張紅腫所致。

徐嘉琪說,治療香港腳或股癬、體癬需早晚擦藥,通常抹藥兩周的病灶外觀就像正常皮膚,此時勿停藥,還需持續擦藥兩周直到完全不癢,連續一個月才算完全治癒。

※ 相關報導:

* 他一直有尿意 原來是滴蟲惹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5778.shtml

攝護腺也有「蟲蟲危機」。一名中年男子頻尿,持續有尿意,上班坐立難安,原來是感染滴蟲引發攝護腺炎。泌尿科醫師表示,若有攝護腺炎長期治療效果不佳,驗尿結果正常,建議考慮滴蟲感染檢查。



◆ 美研究:貧富影響罹癌類型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5270427-1.aspx

中央社 2014.05.27

罹患特定癌症總與某種因素有關。例如,抽菸將導致罹患肺癌風險升高、使用日曬床將提高皮膚癌風險。如今一項新研究認為,社會經濟地位可能影響罹癌類型。

紐約州癌症註冊處(New York State Cancer Registry)博斯科(Francis Boscoe)醫師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於「癌症」(Cancer)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某些類型的癌症在不同階層很普遍。

他們說,較富裕的人比較可能罹患黑色素瘤、甲狀腺癌與睪丸癌。另一方面,較貧窮的人比較可能被診斷出罹患喉癌、子宮頸癌、陰莖癌與肝癌。

由於這些民眾比較不可能被診斷出罹癌,他們更可能死於這些疾病。

這項研究探究涵蓋美國2/5人口的最富裕與最貧窮社區。研究人員根據診斷時的住宅區人口調查得出的貧困程度,將在2005年到2009年診斷出罹癌的近300萬名患者分別歸類到4個小組內。

部分癌症,像是卡波西氏肉瘤(Kaposi sarcoma)、喉癌、子宮頸癌、陰莖癌與肝癌,比較可能出現在最貧困地區;其他癌症,像是黑色素瘤、甲狀腺癌與睪丸癌,比較可能出現在最富裕地段。

※ 相關報導:

* 復發風險評估 乳癌也能批八字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4275.shtml

趙小姐是乳癌初期患者,剛開完刀,醫師建議要做輔助性化學治療,降低復發率。她來我的門診尋求第二意見,因為她看過媒體介紹國外醫學網站「Adjuvant!」(http://www.adjuvantonline.com/)的輔助性化學治療成效查詢系統。



◆ 活在當下 她靠跑步對抗心臟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4444.shtml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2014.05.28

去年代表台灣參加巴西常青田徑世錦賽的工研院人力資源處羅金秋,10年前心臟患了陣發性心搏過速,重拾跑步興趣「養身」,竟連續十次打破工研院運動會紀錄,相當厲害。

羅金秋小學參加100公尺賽跑,跑出14秒的好成績,還一舉拿下縣、鎮賽跑冠軍,國中也是田徑隊的短跑好手,後來退出田徑隊後,就未再訓練跑步。

30多歲,正值事業、家庭衝刺期,她身體卻亮起紅燈。有次心臟陣痛送醫,命在旦夕,診斷後確認患了陣發性心搏過速,再也不能劇烈運動。但這場病卻讓她對人生重新詮釋,她表示,醫治並追蹤6年病情,雖未再發作,但因許久未運動,每個月都感冒,身體虛弱,決心再訓練跑步來恢復健康。

「與其等死,不如運動!」剛開始,她跑200公尺,逐日增加距離,訓練肌耐力,半年後開始參加工研院的運動會,創下10次打破運動會的紀錄,讓多數同仁,對她在運動場上發光發熱印象深刻。

羅金秋表示,先生原本反對她跑步,當時參加運動會時,也騙說參加「趣味競賽」來「偷跑」,連獎牌都藏在辦公室。直到孩子說出「媽媽是破紀錄選手」,老公才發現並接受。

「活在當下!」羅金秋表示,從2008年開始跑馬拉松,至今已跑了近40場,去年代表台灣到巴西參賽,看見80多歲的跑者在雨中慢跑,相當佩服,她笑說「要向他們學習,跑到老」。

fsj 提到...

傷口好得快 濕潤勝於乾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817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5.29

一名單車族晚上騎車「 犛田」膝蓋擦傷,回家後以自來水沖洗傷口,幾天後傷口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醫師今天列舉國人傷口處理常見五大迷思,包括一定要用優碘、傷口應保持乾燥、傷口結痂表示快好了、傷口搔癢是癒合的標誌、傷口應勤換藥等,導正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反而不利於傷口照護。

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建議,除了生理食鹽水,家裡必備傷口處理箱裡,應該有優碘、紗布、人工皮、棉花棒等,再依照傷口深淺及嚴重度來處理。

傷口處理第1步:生理食鹽水沖洗

正確的傷口處理方式,應先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如果傷口表面附著很多髒東西,可先以優碘 (雙氧水)消毒,接著以生理食鹽水沖掉優碘 (雙氧水)。

生理食鹽水屬於等張溶液,含有氯化納離子,適合用來清洗傷口,不會傷及細胞組織,且能大幅降低痛感。若傷口單純,不建議使用優碘,可直接以敷料蓋住傷口。

最重要的是,傷口如果保持乾燥,反而復原較慢。陳綱華建議,不嚴重的傷口可使用人工皮保持濕潤,提供一個較適合傷口修復的環境,癒合速度比乾燥快上1.5倍。

陳綱華表示,許多人以為常換藥,傷口才會好的快、不易留疤,其實應該視傷口嚴重程度及分泌物多寡,來決定換藥次數,不見得要每天換藥或一天換多次藥,過度換藥反而可能增加傷口感染機率。



◆ 童一肚子壞菌 是日本的15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8143.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5.29

愛油炸、燒烤、不愛吃青菜,小心「一肚子壞菌」,台灣乳酸菌協會在亞洲五國十個城市,共篩檢300多名兒童便便DNA,發現易引起腸胃發炎的壞菌「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台灣兒童是日本兒童的15倍; 但代表好菌的「雙歧桿菌」,卻僅有日本兒童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另外,屬於伺機菌,易改變腸胃環境的酸鹼值,抑制好菌生長「腸桿菌」,台灣兒童檢出的數量,更是東京兒童的30倍。

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表示,人體腸胃菌約有1000種以上,這次對東京、北京、曼谷、日惹、台北等10個城市、共300多名8至9歲的兒童,檢測便便DNA,結果台灣兒童的腸胃菌數檢測結果比印尼好、比日本差,和大陸差不多。

蔡英傑說,腸胃菌相主要跟飲食習慣有關,國人外食比例高,又傾向油炸、燒烤、高油、多肉少蔬果型態,讓跟著大人飲食的兒童,腸胃菌相也失衡。另外,壓力大、不運動,也會讓壞菌「坐大」、好菌無法生存。

天天5蔬果 幫助好菌留體內

要「腸」命百歲,蔡英傑說,排便狀況是最簡單判斷腸道菌相的指標,至少每周要排便三次以上,他建議最好養成每天排便一次的習慣。另外,建議天天五蔬果,因為纖維質可以潔淨腸道,幫助好菌停留體內。同時建議每周喝三次、一次約200cc無糖或低糖優酪乳補充好菌,並且養成每周三次運動的習慣,才能照顧腸胃健康。

※ 相關報導:

* 經濟差、失業高 肥胖問題更嚴重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706789.shtml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報告說,經濟衰退可能導致富裕國家肥胖率攀升,因為人們手頭緊,可能改買較便宜,但較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業導致身體活動減少,可能是部分地區肥胖率攀升原因。

OECD報告說,肥胖過去5年更蔓延,成員國的成年人肥胖率達18%,兒童5人就有1人肥胖,美國、希臘、義大利、斯洛維尼亞等,每3名兒童就有1人肥胖。

※ 因為垃圾食物價格低廉。

* 登革熱群聚感染 高市傳今年首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07238.shtml

高雄市爆發今年全台首宗本土登革熱群聚感染。一名家住高市前鎮區的男子,廿四日發病後就醫,確認感染登革熱。高雄市衛生局調查發現,這名男子因工作經常進出前鎮漁港,他的朋友及公司兩名同事也都感染登革熱第一型病毒。



◆ 久坐久站工作者 慎防經濟艙症候群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529000782.html

林宜慧、陳瑄喻/台北報導 2014-05-29 中國時報

長途搭機、久坐不動,小心發生「經濟艙症候群」,導致深層靜脈栓塞。醫師提醒,深層靜脈栓塞不只發生在飛機上,教職、餐飲業、專櫃人員、上班族等需久坐久站者,都可能成為疾病高危險群,嚴重惡化恐成肺栓塞,引發致命危機。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吳造中指出,他曾收治20多歲的年輕廚師,因為工作需求,一天必須站著上班十幾小時,剛開始腿部腫脹不以為意,沒想到皮膚開始變黑、起水泡,就醫診斷才知是深層靜脈栓塞併發血栓症候群。

吳造中說明,血栓分為動脈及靜脈血栓,形成主因包括血流量減少、血液變黏稠、血管壁異常等,常見行動不便者、腫瘤、肥胖或懷孕影響血流異常,沒有特別疾病,長時間維持一定姿勢也可能變成疾病「候選人」。

他表示,血液滯留在下肢靜脈,就會引起靜脈血栓形成,若血栓順著血流回流到肺部,發生肺栓塞,造成致命危機;據健保資料庫統計,發生深層靜脈栓塞一個月內死亡率高達7.1%。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中毅指出,深層靜脈栓塞症狀包括下肢水腫、發熱、疼痛,常從腳趾一路往上腫,甚至到小腿、大腿。如果發生初期就妥善治療,復發率小於2%,若沒有接受治療,復發率高達47%。

預防深層靜脈栓塞,李中毅建議,平常避免久坐、久站、久臥,每小時起身動一動、多補充水分。另外,孕婦、肥胖者及有中風病史、接受骨科、婦產科、直腸外科骨盆腔手術及癌症患者,都屬於深層靜脈栓塞高危險群,若發現單側下肢腫脹、鞋子變緊穿不下,應盡速至心臟血管科就診。

此外,即將進入旅遊旺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昨日表示,國人出國旅遊,應先了解該地的疫病狀況,行前2至4周決定是否施打疫苗或投藥,若返國後15天內出現身體不適狀況,要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台大醫院旅遊醫學訓練中心執行長程劭儀舉例,現在兩岸交流頻繁,國人時常造訪中國,但30歲以下民眾大多沒有A型肝炎的抗體,建議民眾若前往中國大陸旅遊須施打疫苗。



◆ 國製首台 3D錐狀電腦斷層儀啟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07323.shtml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4.05.29

國內第一台自製的電腦斷層醫療器材昨天在成大啟用,這台用於牙科的3D錐狀電腦斷層儀,可以在不到1分鐘時間內取得全口3D影像,有助於提高相關手術的安全與準確。

台灣在南部發展醫療器材產業聚落多年有成,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主任秘書蘇振綱昨天出席啟用儀式,他表示,除了這台電腦斷層儀之外,目前在牙科方面,業者已上市人工牙根及植牙手機等器材,逐漸形成完整的醫療器材產業聚落,期待未來發展更完整,讓買方能一次購足所有需要的設備。

這台電腦斷層掃描儀的製造商台灣騰協生技公司董事長盧伯誠表示,台灣投入許多生技研發經費,但實際量產並不多,其間有很多困難待克服,例如台灣生產的醫材欠缺認證單位,還要請國外協助認證,手續麻煩。

成大醫學院副院長李澤民表示,國內研發電腦斷層儀的人才不少,但真正量產上市這是第一台,國外對醫材產業保護相當周全,但台灣卻相對欠缺,業者發展相當辛苦。

台灣騰協的這台機器目前已取得台灣與歐盟認證,未來將持續開發國內外市場,盧伯誠說,目前最大對手是韓國,三星投入醫材產業,但台灣仍有生存空間,需要後續努力。

這台牙科專用3D錐狀電腦斷層儀,透過錐狀X光穿過組織,20秒就能拍攝全口300張以上的影像,再以電腦重組為3D影像,整個過程不用一分鐘,優點是輻射劑量低、速度快、儀器小。

盧伯誠表示,目前全台6千多家牙科中,多數仍採用2D的X光攝影,只有少數向國外採購3D設備,國內自行產製不僅效果更好,同時能配合客製化,因應不同手術需求。這項技術不僅能用在牙科,也能進行耳鼻喉、腦及骨科等,較小範圍的3D攝影同時配合3D列印做出立體模型,都非常簡便。

fsj 提到...

均衡飲食、正常作息 才能重建免疫力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09082.shtml

【聯合報╱整理╱記者吳佳珍】2014.05.30

根據統計,國人乳癌好發年齡為45到55歲。造成乳癌的原因很多,目前確定的因素之一就是基因;國外曾有考量罹患乳癌的機率高,就預先切除乳房的例子。

讀者工作忙碌,壓力大到三餐不知吃了什麼,可能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高脂肪食物,加上工作壓力、不正常作息等,都是導致罹患癌症的危險因子。

此外,未生育過的女性,荷爾蒙暴露時間長,罹患乳癌風險也較高。

乳癌第二期,腫瘤約2公分,通常建議切除,以減少復發。

幸兒的治療流程是標準的乳癌治療流程,即切除乳房後,進行化療和放療。研究發現,僅動手術,未接受化、放療的人,其乳癌復發率達30%以上;但加上化療、放療等輔助治療,復發率可降至20%以下。

化療的副作用常發生在生長速度快的器官上,例如易掉髮、指甲變黑,口腔黏膜潰瘍等;另外,乳癌常用藥物的小紅莓(Epirubicin)和紫杉醇,副作用分別是便秘和血便、腹瀉,但持續2周到2個月就會好轉。

放射治療一般做25至33次,皮膚可能出現曬黑、燒傷、脫皮等副作用,但皮膚症狀約3個月到一年就會恢復。

抗癌歷程不易,鼓勵乳癌病友勇敢面對,透過均衡飲食、健康生活習慣、規律運動等方式重建免疫力,並保持好心情。

政府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篩檢;及早發現乳癌,也提供45歲至69歲婦女,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若二親等以內血親患有乳癌者,乳房攝影時間可提前至40歲,為了自己的健康,請把握機會定期檢查。

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中心主任洪進昇

※ 相關報導:

* 驚!垃圾食物 學童每周吃6次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530000843.html

學童幾乎天天吃不健康食品!一項針對9至12歲學齡兒童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外食學童中,75%吃零食點心,每人每周平均吃2.36次,55.9%吃油炸類食物,每人每周平均吃1.61次,66.5%喝含糖飲料,每人每周平均喝2.18次,也就是說,學童每人每周平均吃6.15次垃圾食物。

....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淑惠指出,零食和點心由精製糖類食物組成,在消化過程中,會消耗維生素B群,導致小孩容易疲倦、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效果低落,且吃完精製糖類如果沒有馬上刷牙,還容易造成齲齒。

....黃淑惠指出,父母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讓孩子在家裡吃天然食物。例如,每天早上打一杯南瓜豆漿,可以用蒸熟黃豆30g、蒸熟南瓜30g、蒸熟白木耳14g加上熱開水以及少許糖,加入果汁機,打1分半鐘後,就可以飲用,還可以把黃豆改成燕麥就可以變成南瓜濃湯。

* 健康吃粽! 小顆低卡 少沾醬配蔬果
http://udn.com/NEWS/HEALTH/HEA9/8703293.shtml

端午節將至,如何聰明挑選健康吃粽子?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傳統肉粽包有五花肉、糯米,且經過拌炒,一顆熱量約達764大卡,需慢跑93分鐘才能消耗完。她建議挑選體積小、熱量低的粽子,例如野薑花粽,或改以糙米、薏仁、燕麥等取代糯米,並用杏鮑菇、南瓜等當餡料,可減少熱量攝取。

* 53歲司機染霍亂 今年本土首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0515.shtml#104

疾管署今天公布今年首例本土霍亂病例,個案是一名居住在南部的53歲男性,他擔任卡車司機,經常往來南北,雖然自述發病前兩天曾去市場買海產煮熟後食用,但因已無法抽驗同一批食品,尚無法釐清感染來源。疾管署提醒民眾,預防霍亂食物、飲水一定要煮熟、煮沸才能食用。



◆ 全盲識字新系統 選字不出糗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3393

自由 2014-05-30

全球首創 免費試教

〔記者游蓓茹/台北報導〕「我姊脫了!」和「我解脫了!」差一個字真的差很大!以往視障朋友用電腦打字時,是用「點字」鍵盤、配合電腦發出的「語音」而成,但缺少字型觀念,常常發生「同音異字」窘境,為了幫助全盲視障朋友也能順利選字、使用社群通訊軟體,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與漢光教育基金會開發,全球首創的「先天全盲視障者專屬識字系統」,免費試教課程正式對外開放。

經過一年的設計與開發,計畫主持人張淑萍正式推出這套選字正確率高達九十九.九%以上的教學系統,學習的方式就是先讓視障者認識漢字的「部首」 與「結構」,她說,因為「點字」源自於西方世界,英文字都是「字母」拼成的,沒有中文世界的同音異字困擾,而文字又是屬於「視覺性」的符號系統,對視障者來說很困難,所以課程一開始,要像明眼人上小學一樣、從頭開始學。

發表會現場也邀請兩位全盲者分享使用經歷,擔任法律扶助基金會、台灣第一位視障律師李秉宏就說,過去工作八年來,為避免麻煩同事,自創了十三萬字以上的字庫,卻還是常出現「同音異字」困擾,甚至影響到律師的專業形象,這套新系統改善不少;另一位先天全盲的輔大研究生劉子瑜則說,這套系統幫他了解詞義的微妙轉變,更真正貼近理解文字語意,也能讓他輕鬆使用臉書、LINE等通訊軟體,選字不出糗。

張淑萍說,基礎漢字教學課程中,會使用「立體拼合部首」與「完形漢字觸摸」教具教學,整個課程約八週,目前有四位固定的種子教師,配合北部視障朋友與家屬的時間、地點教學,將來將持續增加教師並推廣全台,課程完全免費,可親洽電話02-27177722。



◆ 衛福部5度搬遷 端節後新址辦公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405300326-1.aspx

中央社 2014-05-30

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今天指出,衛福部將第5度搬遷,在端午節連續假期後,6月3日起,將遷到台北市忠孝東路6段488號辦公。

邱文達表示,民國60年時,內政部衛生司轉為行政院衛生署,最初地址位於忠孝西路,10年後搬到敦化北路台塑大樓內辦公,4年後又搬遷到愛國東路,20餘年後,於民國98年遷到塔城街現址,5年半之後,近日將第5度搬家。

目前忠孝東路6段488號的新大樓已經完工,位於捷運板南線昆陽站出口附近,衛福部6月3日起將在此處開始另一個起點,衛福部員工趁著端午節連假,進行最後階段的打包。

邱文達說,去年7月,衛生署組織改制為衛生福利部,今天離開塔城街,搬到新大樓,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是衛生與福利融和的新時代。

※ 相關報導:

* 醫療事故死亡補償 最高80萬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0526.shtml

醫療事故補償基金來源協調取得共識,未來財源將由政府、菸品健康捐、醫療機構三方負擔,不會動用到健保費。不過衛福部初步試算版本中,死亡最高補償金額為40到80萬元,引起民間團體批評太低,可能無法降低訴訟案件。

衛福部則表示,補償金額若設定太高,會有「道德風險」,等法案通過後,會再請專家學者討論金額標準。

* 秀傳 啟動百億投資計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30000160-260204

秀傳醫療體系計畫籌設秀傳醫學科技學院,並投資彰濱養生村健康住宅、休閒度假飯店等。秀傳總裁黃明和昨(29)日透露,秀傳計畫以捐款方式參與擬退場的大學董事會,再改名經營秀傳醫學科技學院,未來還規畫在鹿港設立分校。

fsj 提到...

想法定生死-改變傳統觀念 治癌方能見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31000245-260210

工商時報 本報訊 2014年05月31日

在開往美國的貨輪上,有位船員偶誤闖入冷凍室,而另一位船員不知裡面有人,就從外面鎖上了冷凍室的門。結果,被關在裡面的船員,掙扎著在牆上寫下了:「手抖得厲害…全身無力…渾身發抖…全身麻痹…我要死了。」

當時沒人注意,直到貨船抵達紐約港,打開冷凍室後才發現了船員的屍體和牆上的字跡。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整個航行期間冷凍室因機械故障,室內外並無太大溫差。不知情的船員認為冷凍室裡特別冷,覺得自己難逃一死而果真喪命。

我從這則故事,對癌症做出以下的推論:一位未罹癌的病人,被誤診為癌末並接受治療,每天投入的抗癌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讓患者大量掉髮和全身無力。在整個過程中,醫生、護士,甚至連家屬都認為患者活不了多久。最後,患者本人也放棄求生的勇氣,而離開人世。在這種假設下,死因就是罹癌的自我暗示,而非癌症本身。

癌症帶來的恐懼、絕望和自暴自棄的破壞力遠比癌細胞來得強大,這就是所謂自我實現的預言。所以,我每次演講都會和聽眾一起喊:「今天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一切都十分完美」等口號。喊完後,我會覺得當天萬事皆順。

生前曾任哈佛醫學院教授、波士頓兒童醫院血管生物學研究室室長的朱達.鮑克曼教授(Judah Folkman),於1989年發表的研究成果轟動全世界。他開發出能將腫瘤周圍血管阻斷的藥物-─癌細胞血管阻斷素(angiostatin)和血管增生抑制劑(endostatin),成功消除實驗老鼠的腫瘤。當時,人們多覺得在3~5年內,便能完全征服癌症。但這麼多年後,卻再沒聽到任何振奮的喜訊。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媒體不太願意報導讓患者們感到失望的新聞。鮑克曼博士發明的研究也許在動物身上得到良好效果,但在後續臨床試驗收效甚微。

進行動物實驗時,在動物身上注射致癌物質,是以人為方式製造出癌腫瘤。此種癌症屬外部入侵,動物體內免疫系統會啟動防禦機制。對於實驗動物,癌腫瘤是不受歡迎的造訪者,身體防禦機制會與入侵的癌症決戰。此種情形下投入抗癌藥物,縮小腫瘤或完全消除癌症的機率當然會高。

人類狀況和實驗動物完全相反。人體內的癌症是因不良生活習慣和外部環境引起,身體內的所有系統都支持著癌症生長。如果抱持「癌症必勝」觀念,即使投入再厲害的抗癌藥物也無濟於事。要治療癌症,必須改變身心系統,並顛覆對癌症的傳統看法。

(摘自本書第一部第二章)



◆ 大陸麻疹暴增 男感染返台就醫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405310179-1.aspx

中央社 2014.05.31

中國大陸今年麻疹病例倍增,一名在北京工作的40歲台灣男子在當地遭到感染,回台就醫,他的21名接觸者正接受防疫單位追蹤。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指出,這名男子5月16日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19日開始發紅疹,22日自北京搭機返台,經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已解除隔離在家休養。

衛生單位已掌握21名接觸者,包括親友、同班機旅客、就醫時曾接觸相關醫護人員與病患,目前尚未發現有疑似麻疹症狀者,預計追蹤觀察至6月10日。

截至5月30日止,國內共出現14例麻疹確定病例,其中至東南亞探親或居住時感染的有菲律賓5例、印尼1例、馬來西亞1例、越南1例,4例為中國大陸境外移入,另有2例於國內遭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所感染。

監測資料顯示,中國大陸今年1至4月共通報2萬5114例麻疹病例,較去年同期1萬3016例增加92.9%,目前疫情呈上升趨勢;疾管署針對中國大陸麻疹旅遊疫情建議,仍維持第一級:注意(Watch)。



◆ 全吸收式血管模架 可由人體吸收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1719.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永康報導】2014.05.31

冠狀動脈心臟患者有福音!永康奇美醫院中心昨天發表率先在南台灣引進新技術「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這款支架由聚乳酸類生物材料製成,置入心臟血管兩年後可由人體吸收,目前該院已為7名患者安裝11支,癒後效果相當好。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任陳志成說,該院首例裝設的女病患是50多歲的旅美華僑,平時感覺呼吸急促和胸痛卻不以為意,回台健檢才發現有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建議裝設新型支架。奇美從4月中旬至今,已有7名患者裝設「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手術時間約1小時,隔天即可出院休養,後續恢復情況良好。

陳志成說,「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會在6至9個月內重建塑型血管,接著崩解變成水與二氧化碳,約2至3年會被身體完全吸收,「這款支架是未來治療相關疾病的優先選擇」。

目前病患常使用的是健保給付的傳統金屬支架和有塗藥需自付5萬多元的塗藥支架,缺點是無法取出包覆在血管壁內,一旦復發又要繼續裝設金屬支架,像前總統李登輝裝了10幾根支架,世界紀錄是58支,「血管就會變成如銅牆鐵壁一般,甚至後續X光檢查都無法穿透看清病徵」。

而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概念就像蓋房子的板模,灌入水泥房子基本成型後,板模就可拆除。尤其可逐步恢復血管功能,讓血管「返老還童」,冠狀動脈若再度發生阻塞狹窄、需要再次治療時,由於不受植入物的干擾,病人可選擇的治療方案較多。

陳志成表示,青壯年、對金屬過敏體質、未來接受介入治療風險較高及可能需要非侵入性評估的病人,都適合接受這款模架,但血管嚴重彎曲、粗大、狹小等極端情形者不適合。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病患需要自費,一支11萬元。



◆ 從南韓大火 看台灣醫護不足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11965.shtml

【聯合報╱邱慧洳/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助理教授(台北市)】2014.05.31

南韓療養院大火,造成重大死傷,讓人想起一年半前新營醫院北門分院護理之家的悲劇。去年監察院針對此事糾正衛福部,理由為「衛福部怠於訂定醫護機構各班別人力標準」。

衛福部隨即在「護理機構分類設置標準」之設置標準表,增訂「一般護理之家,任何時段,護理人員及照顧服務員之總數與住民人數比例,不得低於一比十五」之規定。

然而違反上述規定並無法罰則,換言之,雇主違法,也無法可罰,這樣雇主會痛會癢嗎?上述規定充其量僅是「沒有牙齒的老虎」,對雇主產生不了威嚇效力。

反觀精神衛生法規定,康復之家人力配置不符法定標準時,輕則予以罰鍰,重者予以停業或廢止開業執照。一樣都是社區型的照護機構,為何護理之家卻無相同規定?

「人力充足與否」,是火災搶救病患的關鍵,我們都不想看到病患因人力不足被活活燒死的憾事上演。

衛福部如果有心整頓護理之家普遍存在照護人力不足的亂象,應該提案修法,針對上述規範制定罰則,有魄力地幫老虎裝上利牙,才能收威嚇雇主之效。

※ 相關報導:

* 東元醫院 推生殖醫療旅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1690.shtml

新竹縣「東元」醫院在衛生福利部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新竹縣長邱鏡淳見證下,獲得「醫療服務國際化推動計畫的會員機構」認證,成為全台第一間以生殖醫學技術為特色的會員機構。

* 黃達夫︰醫療特權專區 摧毀健保價值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83641

自由經濟示範區將設立醫療專區,開放醫院公司化;醫界大老、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昨重砲批評,當台灣醫療體系已進入「加護病房」時刻,醫界領導人卻毫不在意醫療商品化對健保體系及醫界所可能造成的衝擊,還為少數特權推動醫療特區,並為少數利益要修改醫療法將特區醫院「公司化」,成為營利機構,將徹底摧毀台灣全民健保的核心價值。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政府一直說,自經區設醫療專區不會用到健保資源,問題是健保資源只有錢嗎?醫院的設備及人力都不是嗎?自經區醫療專區設立後,將採「前店、後廠」方式,也就是必要時,病患可以到境內三十五家支援醫院進行檢查、手術,這不會對國內健保資源造成瓜分?影響到健保民眾就醫嗎?

fsj 提到...

名人專欄/老祖宗的肥胖論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13780.shtml

【聯合報╱張耀懋】2014.06.01

胖瘦,在這個年代,幾乎要等於死生大事了。

這在遠古很難想像。在尚未有農耕、食物儲存觀念前,糧食不足才是正軌,一睜開眼睛,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覓食。即使在人類開始有文明後,糧食不足是常態,肥胖反而被認為是好事;人類就是長期在食物供應不穩定的世界裡演化出來的,生存之道就是把吃進肚的能量儲存起來,以備挨餓,就像白白胖胖是多福壽的意思。

但是,要找到人類的肥胖史,還真的不容易,因為目前可以從考古出土的骨骼、牙齒中去推測人的身高、壽命;卻很難推測體脂肪量,因為脂肪很難形成化石,有時只能從圖畫遺跡去揣測人類體型的變化。

雖然肥胖是富貴象徵,在上古時期,甚至是貴族階層才享有的體態;不過,老祖宗們對肥胖還是早就有了戒心。中醫典籍《素問——通評虛實論》云:「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素問——奇病論》謂:「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

《素問》,是現存華文典籍最早的中醫理論《黃帝內經》的一部分。素問,就是黃帝與大臣間就一些基本問題問答的意思,本書約在戰國時期完成,也有一說是西漢年間成書;大抵推算,中華民族應至少在兩千年前,甚至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經注意到肥胖可能造成的健康問題了。

在西方,西元前四百多年、古希臘醫聖希波克拉底的時代,就對胖瘦有直接觀察:「驟死的現象,往往胖子比瘦子更多見。」以現代公共衛生學的角度來看,這句話幾乎就是以觀察法完成一個重要的流行病學概念:胖子較瘦子容易突發性的死亡。對照目前已證實的體重過重者,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概念,其實,兩千多年前的觀察歸納結果,已經很精準了。

對於肥胖,古希臘人更進一步提出減肥的概念:吃飯的時候要不停晃動。從現在醫學角度觀察,晃動可以燃燒熱量,又一邊吃一邊搖,吃少動多,看起來一定可以減肥了。不過,當時提出這個想法,其實與少吃或多動一點關係都沒有。其理論基礎是人體內有四種體液,若四種體液分布平衡了,則身體就健康了;食物就是補充這四種體液的關鍵要素,所以一邊吃一邊抖的原因是,可以搖勻體內各種體液的分布,讓補充進來轉換的食物,在轉換體液後,可以均勻地分布,身體自然就可以健康,形態也就長得更均勻,不會太胖了。

更有趣的是,希氏時代還鼓勵胖子:放心大膽地吃肥肉。因為他們認為,吃膩了就不愛吃了,這看來和現在盛行的「吃肉減肥」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波氏時代的論述較像是心理減肥法。現代的吃肉減肥則是墊高吃肉的總量,以排擠澱粉與醣類的食用量;也就是說多吃肉少吃飯,由肉類的蛋白質和脂肪提供熱量,以減少醣類所提供的熱量。兩者的理論基礎有很大差異。

以此推算,中西對肥胖的觀察都至少有兩千年以上。人類社會體系,有了組織,有了制度,也有了階層;也逐漸意識到肥胖帶來的問題。

其實,肥胖,被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並具有完整定義的病理因果關係,其實還不到一個世紀,愈接近現代,也愈火紅。

(諮詢:中研院台史所副所長劉士永)

※ 相關報導:

* 辦公室午茶 凸腹肥臀幫凶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13409.shtml

炸雞排加梅子綠茶、起司蛋糕加黑咖啡、蜜糖土司加鮮奶茶,你要選哪一道?下午茶時光是許多人生活的小確幸,但歡樂的背後可能潛藏健康危機。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市售的炸雞排大概480大卡,半糖梅子綠茶約120大卡,加起來約有600大卡,所以吃掉一份炸雞排加梅子綠,雖然心情舒暢,所得到的熱量卻很驚人。



◆ 喝牛奶吃蔬菜 減少痛風折磨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01000782.html

旺報 李海燕 2014-06-01 旺報

當今社會中,痛風像糖尿病一樣被視為人類健康的殺手,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為了減少疼痛折磨,痛風患者的飲食到底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針對常見的幾大問題進行解答。

可吃少量海參、海蜇

飲食一問:得了痛風,所有海鮮都不能碰了嗎?不是。海鮮,尤其是貝類,如蛤蜊、田螺等普林(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一種代謝物)的含量比較高,遠高於一般的魚類和蝦皮類,痛風患者不宜吃,但也有少量普林並不高的海鮮,如海參和海蜇,海參每100克普林含量42毫克,比某些蔬菜還低,而海蜇每100克含量93毫克,海蜇皮則低於50毫克,這些海鮮痛風患者是可以適當吃一點的。

飲食二問:痛風患者宜喝什麼?適宜喝牛奶。普林實際上是核酸分子的組成部分,而核酸是遺傳物質,一般存在於細胞核之中。而牛奶是牛的乳腺細胞分泌的體液,裡面沒有細胞結構、細胞核和遺傳物質,沒有遺傳物質的核酸故也沒普林,所以牛奶中不含有普林,痛風患者可以放心喝。而優酪乳雖然也屬於低普林物,但牛奶發酵成優酪乳後,其中的乳酸菌含有普林,且牛奶在發酵過程中使乳糖轉化為乳酸,乳酸不利尿酸排泄,因此痛風患者更適合喝牛奶。

飲食三問:豆類或豆製品是痛風的禁區嗎?不是。黃豆的普林含量確實比瘦肉和魚類高,但豆腐、豆乾等豆製品在製作過程中,會去掉大部分溶解在大豆中的普林,所以黃豆做成豆製品後的普林含量並不高。

蜂蜜不宜 少碰菠菜

飲食四問:痛風患者為什麼要多吃蔬菜?蔬菜中含有較多鈉、鉀、鈣、鎂等元素,在體內氧化生成鹼性離子,能夠幫助尿液的鹼化,使尿液PH值升高,有利於痛風患者尿酸鹽的溶解。但要注意,蔬菜中菠菜不宜吃,菠菜中的草酸(即使用水燙過後也仍有一部分存在)會和鈣結合形成結石,影響尿酸的排泄,容易誘發痛風的發生,另外豆苗、黃豆芽也宜少吃。

飲食五問:痛風患者如何限制蛋白質的攝入?痛風患者蛋白質攝入量應限制在每天每公斤體重1克,如果已經有過痛風發作的情況,這個數字還得降到0.8克每天每公斤,其中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要各占一半。在吃一些瘦肉時要注意,瘦肉要採取棄湯食肉的方法,即把肉切薄片,先用開水煮一下,讓普林大量溶解到水裡,把湯倒掉後吃肉。

飲食六問:痛風病人可以喝蜂蜜嗎?不宜喝。蜂蜜中富含大量的果糖,果糖進入細胞內使得ATP(三磷酸腺?)的合成增加,而其分解的過程中會造成普林的釋放,使尿酸的分泌增加,從而可能引發急性痛風的發作。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痛風患者在烹調時盡量不要加雞精、濃湯塊等調味品,以減少普林的攝入。(作者為營養師)



◆ 重度身障︰誰幫我翻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1000252-260102

中國時報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1日

肌肉萎縮病友劉于濟,吃飯、如廁、坐上輪椅等生活大小事都需靠人協助,同住家人忙於工作,只能聘請外籍監護工,搭配政府補助的臨托服務,才能補足一人無法執行的上輪椅動作。但今年初他接獲通知,聘請外勞者再也無法申請臨托。

政府以往對聘雇外籍監護工的身心障礙者,並未明文限制申請補助項目,但自民國101年7月《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服務辦法》修訂後,竟以資源不重複為由,規定聘僱外籍監護工者,不能同時申請居家服務、個人助理,以及提供家人喘息的臨托服務。若外籍監護工因故離職,個案也須等到1個月之後,才能申請臨托。

劉于濟無奈地表示,他是極重度身障患者,連睡覺都需有人幫忙翻身。雖與家人同住,但有正常工作的他,一直以來都靠外籍監護工搭配臨托服務,以求自立更生,「以前在外籍監護工休息時,至少還有臨托服務員協助生活起居,現在卻連唯一能申請的服務,都被收回。」

以去年為例,劉于濟原先聘雇的外籍監護工期滿回國,因臨時找不到新人接手,只好申請平均每天4小時的臨托服務,讓他至少能滿足起床、如廁等最基本的需求。但因沒人陪同出門,那段時間他還是整整請了1個月的假在家,工作完全停擺。

他說,同樣情況若發生在現在,在沒有外籍監護工,又不能申請臨托服的1個月空窗期,他恐怕連最基本的如廁問題,都會面臨困難。

衛生福利部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表示,排除聘雇外籍監護工者申請臨托等照顧服務,主因是政府財政有限;另外,雖依規定,原雇用外籍監護工者申請臨托服務,會有1個月的等待期,但各縣市主管機關仍會視情形彈性放寬條件,或協助個案以自費申請。

※ 相關報導:

* 髖部骨折/手術+復健 3個月恢復正常生活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3606.shtml

老人家髖部骨折究竟該不該開刀治療?....高鈞彥表示,通常患者術後一周就可扶著助行器到廁所如廁,一個半月後可以慢慢增加肌力訓練,之後就能逐漸脫離助行器和拐杖,一般患者大約術後3個月就能恢復正常生活。

醫師建議,患者手術前必須和專科醫師充分溝通,確認病況並且評估是否適合手術治療,術後再量身訂做復健計畫。只要遵照醫囑按部就班,就能協助患者成功治療疾病,恢復正常生活。

* 治骨鬆顎骨壞死? 醫:僅極少數有副作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3612.shtml

服用雙磷酸鹽類骨鬆藥物,導致下顎骨壞死?近年來,這類訊息層出不窮,讓骨鬆患者接受牙醫治療時裹足不前,擔心拔牙或植牙失敗。高雄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鄭添財建議,民眾無須因噎廢食,如貿然中斷骨鬆治療,導致骨折風險增加,恐更引起無窮後患。

fsj 提到...

菲HIV病例 每2小時添1人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6010078-1.aspx

中央社 2014.06.01

免疫不全病毒(HIV,愛滋病毒)在菲律賓蔓延情況依然嚴重,光是今年4月就有393宗新增病例,相當於每2小時就有超過1人染病。

菲國衛生部全國疫病學中心在1份報告中說,這是菲國去年12月以來,HIV新增病例首次低於400大關,但仍較去年同期高出1.3%。

在新增HIV病例當中,96%為男性,近60%介於20歲至29歲;28名病例惡化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愛滋病)。

根據報告,有361人是因無保護性行為而被感染,52人因共用毒品注射針頭。

就地理分布而言,大馬尼拉地區占40%,菲國中部包括宿霧及長灘島等地占17%。

根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感染HIV人數,累計達到1825例,44例死亡,全為男性;若從1984年開始被動監控HIV算起,30年來已達1萬8341例,981例死亡,81%為男性。

有民間組織呼籲政府發布HIV警示,但衛生部表示暫無必要。

為抑制HIV的進一步蔓延,衛生部已開始在大馬尼拉地區的按摩院、夜總會、KTV及其他聲色場所,大力分發保險套及傳單,宣導安全性行為。



◆ 心理師降門檻 學界3000人抗議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01000255.html

唐筱恬/台北報導 2014-06-01 中國時報

鄭捷隨機殺人事件震驚社會,也凸顯心理師的重要性,教育部強調加強學校輔導機制,防止下一個鄭捷出現。國民黨立委蘇清泉有鑑於大型醫院老是招不到心理師,打算修法將心理師報考門檻從碩士畢業下調至大學,卻遭心理師學界3000人連署反彈,痛批將傷害醫療品質。

鄭捷事件使教育部著手研究大學輔導機制不足的問題;蘇清泉則發現,大型醫院也普遍存在「心理師荒」。自衛福部101年公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員工設置超過300人,就要配置1位以上心理師,換算下來,全國醫院心理師缺額達146人;加上先前出現鴻海企業員工跳樓自殺、捷運血案,顯現社會需要大量的心理師。

蘇清泉說,「一張證照有這麼偉大嗎?」心理系畢業的大學生,能考上碩士者不到1/4,工作了很久卻只能做輔導員。他認為,限制報考門檻簡直就是在保護既得利益者,因此提案修正《心理師法》,將心理師報考門檻從碩士畢業改為大學畢業,而且下會期一定要推。

國民黨立委江惠貞則表示,很多大學畢業生在社會工作多年後,跑來向她反映,為何沒資格考試?她認為在不剝奪大學畢業生權益、又要維持醫療品質的情況下,應將法規修改為「大學畢業、具有5年臨床經驗者」,就可以擁有報考證照的資格。

但兩項提案在立法院付委後,卻引發3000人連署反彈,反對電話湧入立委辦公室。台灣臨床心理學會,還為此委託政大心理系主任許文耀進行全國性調查,發現將近79%的大學生,反對將心理師門檻調降;另有69%的大學生不認同大學畢業、具有5年工作經驗者,足以擔任心理師。

到底心理師有無出現人力荒?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郭乃文說,根據臨床心理師公會統計,至民國102年5月止,台灣的心理師執業人數已有3149人,足以應付目前的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要求。目前每年領取心理師證照的人數約300人左右,未來5年就可增加1500位,並沒有人力不足的情況。

郭乃文說,某些醫院勞動條件差、薪資差,才會有老是招不到人的狀況。但為此降低報考門檻,恐怕影響病人的醫療品質。因為一個專業的心理師必須面臨各式各樣的壓力、生命問題,大學畢業只學習基礎課程,缺乏全人觀點,很難全面進行臨床判斷,因此心理學界將強烈反對修法。



◆ 王道還/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汙染的天空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713260.shtml

【聯合報╱王道還】2014.06.01

一九六九年夏天,美國登月成功。不過,那一年秋天,美國推出的一個新的電視影集,卻像是在唱反調,提醒大家,地球上還有更重要、更迫切的人生問題有待解決:死亡。

話說一位已步入老年的千萬富翁,在一次輸血之後,發現身體出現了青春生機。他設法找到捐血人—一位賽車選手。進一步的檢驗證實此人天賦異稟,血液有強大的免疫力,能使人長生不老。無奈他不肯就範,當老人的青春之泉。於是老人雇用了傭兵出身的人,獵捕這位年輕人。每一集都是年輕人逃過一次獵捕的過程。

其實這樣的情節並沒有原創性。大家熟悉的福爾摩斯探案中就有類似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六十一歲的生理學教授,正準備再婚,對象是解剖學教授的女兒,年齡與自己的女兒相當。可是家人察覺最近他像是變了一個人,例如他會在午夜爬行地面、攀上牆頭,寵愛的狼狗也認不得、會攻擊他,以及性情乖戾、行動鬼祟。

最後福爾摩斯揭露了真相。原來這位教授購買了「回春」藥,每九天就要注射一次。他因而變得精力充沛、神智異常清明。令家人不安的詭異行為則是副作用:回春藥是以猴子的血清配製的。

流行文化的想像力似乎有先見之明。最近美國東西岸的研究團隊,都以實驗證明年輕血液具有回春功效。看來不老仙丹果真在年輕人的血液裡。

研究人員利用的是生理學家在一個半世紀前開發出的「駢體動物實驗」技術。就是以人工製造連體動物:將兩隻老鼠以手術連結在一起,使牠們的血管通聯,每隻老鼠的血液都在兩隻老鼠的體內循環。哈佛大學的團隊證明,要是連結年輕小鼠與老年小鼠,老年鼠腦子裡的血管會增生、血流增多,神經幹細胞增加,嗅覺敏銳程度也提升。另一組實驗則顯示,老年鼠的肌肉會變得青春、有活力。此外,研究人員在年輕小鼠的血液中分析出一種生長分化因子,直接注射到老年鼠血管中也有同樣效果。那種分子在血液中的濃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已知的功能是調控幹細胞。哈佛大學已經提出專利申請。

史丹福大學的團隊則以同樣的駢體實驗證明:老年小鼠的大腦在分子、結構、功能、認知各層面都發生了明顯變化,不妨說是恢復青春。更棒的是,為老年鼠注射年輕鼠的血漿,也有同樣效果。他們已成立一家公司,針對失智症患者,開發「青春血漿療法」。

不過,流行文化的先見之明並非到此為止。福爾摩斯在九十年前的沈思,現在讀來更為尖銳:人想超越自然,必有墮落之患。要是受物欲、色欲、俗世束縛的人都得了永生,豈不成了「最不適者」生存了?世界不就成了藏汙納垢之所?

福爾摩斯認為人生有「更高的召喚」,提示理想、展現願景。以中國古人的話來說,便是追求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是也。然而,言行之不朽須有人傳唱。當年亞歷山大在東征途中,路過特洛伊,率領文學侍從祭拜阿基里斯的墓。亞歷山大的祭文是:

年輕人,你太幸福了,能有荷馬吟詠你的武勇!

難怪有那麼多老頭,打永生的主意。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標題出自羅大佑「未來的主人翁」(一九八三)。

fsj 提到...

天候影響捐血 血荒提前報到(節錄)
http://udn.com/NEWS/LIFE/LIF1/871444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雅玲/斗六報導】2014.06.02

受到氣候不穩定影響,民眾出門捐血意願降低,往年暑假才會鬧血荒,但今年3月開始,血庫就經常庫存不足,日前連續豪大雨,各血型庫存量只剩2天,台南捐血中心拉警報,呼籲民眾踴躍捐血。

為紓解血荒,雲林捐血站前天在斗六圓環舉辦捐血活動,透過臉書社團號召,採到402袋血液。昨天捐血站持續在莿桐、虎尾舉辦捐血活動,但效果不佳,莿桐捐血活動一個上午只採到30多袋,虎尾100多袋。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幼童拍照眼反白光 視網膜驚長瘤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4612.shtml

林姓少婦用手機為兩歲幼兒拍照,忘了設定消除紅眼與關閉閃光燈,拍出來右眼「紅眼」、左眼「白眼」,她十分納悶,帶兒子去檢查,才發現兒子左眼罹患兒童視網膜母細胞瘤。



◆ 吃粽子配優酪乳 無助消化反更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14614.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張嘉芳/台北報導】2014.06.02

優酪乳中的益生菌具整腸效果,端午吃粽,不少民眾擔心糯米消化不良,以為餐後多喝優酪乳有助改善腹脹。但營養師表示,優酪乳或發酵乳主要作用在大小腸,它可解決便祕問題,對於糯米引起的胃脹不適並無幫助。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糯米不易消化,不會那麼快進入腸道,所以餐後喝優酪乳不僅無法改善腹脹,反而會增加胃部飽足感,讓肚子更不舒服。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優酪乳成分除了牛奶油脂,還有增稠劑及可溶性纖維,它雖能幫助整腸、促進排便,卻會延長食物在胃部的停留時間;加上糯米質地黏膩,內餡油脂高,也會增加胃消化排空時間,吃粽配優酪乳無法改善胃脹及消化不良。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說,優酪乳含糖量及熱量均高,吃粽配優酪乳恐額外吃進更多熱量。

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優酪乳功能在保健腸道,也就是增加腸道好菌、改善營養吸收,降低腸道癌病變風險,其目的並非促進消化,因此粽子最好在中午前食用,以免晚間活動量少,不易消化。

由於糯米消化速度慢,張斯蘭建議,食用時可多嚼幾下,增加唾液澱粉?分泌,以分解糯米澱粉。

榮欣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老人與小孩的消化酵素分泌較差,不宜食用過多粽子。

「一餐吃一顆粽剛好,兩顆熱量就超過。」李婉萍說。

李婉萍也建議,吃粽子前,可吃點蔬果來增加飽足感,避免食用過量粽子,亦可降低血糖巨幅波動、減少胃脹不適。



◆ 看見帛琉醫療亂 才懂台灣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5117.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4.06.02

台灣有2名年輕的護理師也正在帛琉服務。29歲的尤櫻儒原本是台北榮總護士,因緣際會到了帛琉最大的國家醫院服務,擔任新光帛琉國際醫療合作計畫的協調師,負責帛琉患者後送到台灣治療的聯繫事宜。28歲的北榮護理師林青樺則擔任外交部國合會的護理志工,在帛琉醫院透析室服務。

尤櫻儒表示,帛琉醫療人員來來去去,當地醫師、護士到美國接受訓練後,大多會留在美國,不會回帛琉服務,因此醫院一直無法建立長久可行作業規範,這是在當地工作最大的困難。

她舉例,有一次有患者送到醫院急診,卻沒有人急救。她當下想都沒想,就跳上去壓胸急救,但發現帛琉人體型太胖,根本壓不到,當地醫護人員連藥品放哪裡都不知道,整個急救過程亂成一團。

那次以後,她開始清點帛琉醫院急診室的藥品是否過期,並把常用藥物整齊擺放在一定的位置。但除了她,醫院其他人沒有人像她這樣做,事過境遷後,還是沒人在意藥品是否過期,這是最令她氣餒的。

林青樺則說,在台灣遇到困難,有資深護理師、醫師可以詢問,但在帛琉一切都要靠自己,要在最短時間裡做出正確的判斷,讓她壓力很大。

比較台灣和帛琉兩地差異,她發覺,帛琉民眾樂天知命的個性和台灣患者很不一樣。她常告訴病患,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這些都是可以處理、治療和預防的,但帛琉人總回答她:「不要緊,時間到了上帝就會來接我…。」

「我覺得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兩位年輕的台灣護理師認為,趁年輕多開拓視野。也因為到帛琉服務,讓兩人覺得台灣人實在太幸福,擁有很多醫療資源及就醫便利性,應該更加珍惜。

※ 相關報導:

* 台灣醫護駐帛琉 當地人蝙蝠湯招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5115.shtml

「黑黑一坨,我不敢吃。」新光帛琉國際醫療合作計畫執行長、家醫科主任陳仲達帶團到帛琉進行國際醫療,被當地人當作上賓款待,帛琉人端出蝙蝠湯,嚇壞醫護人員。

* 醫師A健保? 自我看診半年58次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4615.shtml

醫師A健保的手法太誇張。健保署專案審查發現,有少數醫師以自我看診名目,半年內申報五十八次診察費及藥費;還有醫師申報自做大腸鏡及切片檢查。健保署表示,醫師雖可替自己看病,但若有違常理者,健保除不給付費用外,還可依偽造文書、詐欺罪將醫師移送法辦。

fsj 提到...

研究:白麵包吃太多易肥胖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7103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4/06/03

如果正在減重、節食,最好多注意白麵包攝取量。西班牙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一天吃兩份以上白麵包,肥胖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西班牙最新研究發現,如果以白麵包當主食,比較容易讓人面臨體重過重、肥胖等問題。如果是吃全麥麵包,就會稍微好一點。

研究人員以九千兩百名西班牙大學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分析他們的飲食習慣與體重變化情況,研究平均追蹤五年。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同時吃白麵包、全麥麵包,並不會讓體重暴增。但如果只吃白麵包,且每天都吃兩份以上的白麵包,體重過重、肥胖風險就會比每星期吃不到一份白麵包者增加百分之四十。但若只吃全麥麵包,也不會明顯影響體重。

西班牙納瓦爾大學研究團隊認為,可能是因為全麥麵包、白麵包的碳水化合物形式、纖維含量、成份不太一樣,所有會有這樣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吃兩份以上白麵包會使肥胖、體重過重機率大為增加。不過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並沒有證實白麵包與肥胖之間的因果關係,未來需要更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定論。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歐洲肥胖醫學會年會。

※ 相關報導:

* 婚後半年易爆肥 男胖肚女胖臀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7184

結婚是肥胖的開始,怎麼辦?醫師指出,胖不是福,導致婚後肥胖的主因是生活型態及壓力的改變,特別是,很多人都在婚後身材開始走樣,據統計,新婚後的半年中,新郎新娘體重很容易就增加約3至5公斤,且結婚時間越長,體重增加、變得肥胖的風險就越大。



◆ 魏福全原創顯微手術 Discovery全紀錄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686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4.06.03

名醫造福顏面肢體殘缺患者

台灣顯微手術名醫、中研院院士魏福全獨創的顯微手術,造福許多顏面、肢體殘缺患者,除獲國際肯定,更被Discovery頻道看中,花近一年拍攝「台灣無比精采:人體重建」專輯,透過腳趾移植至手指的少年、遭槍傷下顎重建的易小玲、口腔唾液腺惡性腫瘤重生女性等故事,讓台灣醫療貢獻向世界播送。

人體重建專輯後天首播

長庚醫院複合性異體組織移植中心催生者魏福全,從事顯微手術20多年,獨創的手術方法,不但讓哈佛、約翰霍普金斯等美國名校醫師專程來台取經,Discovery頻道也特地來台,拍攝他執行手術、與患者互動的故事,節目將在6月5日晚上10時在Discovery頻道首播。

病人因手術改善生活品質

魏福全為失去右手掌、左下顎骨破洞、遭槍傷失去右下顎骨的三位患者進行手術,他使用比頭髮還細的縫線,接合患者的血管與神經。魏福全上午表示,他的原創能受人肯定,感到非常榮幸,病人因為他的手術,獲得更好生活品質與容貌,更讓他有成就感。

魏福全說,去年馬尼拉人質事件中,下顎被槍傷毀容的易小玲重建後,目前恢復良好,預計今年7月重建牙齒,10月或11月進行外表疤痕修飾手術。專輯節目中還記錄一名40多歲罹患口腔唾液腺惡性腫瘤婦女,她因放射等治療,從口腔黏膜、左下顎骨到左側脖子都出現破洞,口水、喝水都會流出,不斷散發異味,對患者生活與自信打擊很大。

患者致謝:沒有你、就沒有我

去年底他以重建顯微手術為她重建骨頭,以皮瓣重建口腔黏膜、修補脖子皮膚破洞,手術歷時10小時。魏福全說,目前患者外觀已看不出明顯疤痕,當患者對他說,「沒有你、就沒有我」時,讓他覺得醫師除救人生命,尊嚴與自信的重建一樣重要。

另一名患者,工作時右手掌遭切斷,他取其髖骨骨頭、皮瓣重建,還把患者右腳第二、三腳趾、左腳大拇趾等移植到右手,現在患者右手已能拿兩到三公分的小物品,未來經過訓練,狀況會更好。



◆ 少女十五二十時 曬傷罹癌機率增80%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603000410.html

中國時報 郭佳容/台北報導 2014-06-03

過了端午節,夏天就要來了,你做好防曬了嗎?根據一項追蹤近十萬名婦女的研究指出,早期曝曬於陽光之下導致曬傷的結果,相較於成年後的曝曬,更加提高得到皮膚癌的機率。

這個發表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期刊》中的研究,追蹤了10萬9千名女性約20年之久,她們年齡從25到42歲。

研究發現,這些婦女在15至20歲之間如果有5次或5次以上起泡曬傷的經驗,將增加80%得到黑色素瘤的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早期或成年期的陽光曝曬和非黑色素細胞瘤較沒有關係,但早期陽光的曝曬較能預測黑色素細胞瘤,也提高罹患黑色素細胞瘤機率,因此,家長應該注意保護孩子早期在陽光下曝曬的時間。

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皮膚癌分成黑色素細胞癌、基底細胞癌與鱗狀上皮細胞癌,而曬傷和黑色素細胞癌較為相關,常常是在學齡前的大量曝曬,造成之後的黑色素細胞瘤,且學齡時極有可能是一生中曝曬陽光最多的時間需要加強防護。

黃毓惠指出,一般曬傷是由UVB波段光線造成,會出現紅、腫、熱、痛,嚴重時會起水泡,要以防曬系數SPF高的防曬品阻斷UVB,一般建議係數為30,而造成皮膚變黑和老化則是由波段光線UVA決定,要選擇歐系保養品PPD4~6或是日系保養品PA++,就可應付一般需求,建議兩小時補擦1次。

※ 相關報導:

* 肺癌新藥 延長存活期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6849.shtml

....研究總主持人楊志新指出,肺癌因不易控制、復發率高,與胰臟癌、攝護腺癌同列為三大惡性腫瘤,一旦轉移,不管接受傳統第一線、第二線標靶藥物或合併化療,存活期均有限。這項名為LUX-lung3的跨國臨床試驗,證實不可逆標靶口服藥物,是全球第一個能延長晚期肺癌患者整體存活期的藥物。

* 肝病新藥 逆轉肝硬化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6848.shtml

肝纖維化、肝硬化並非不可逆。成大醫學院生化所講座教授張明熙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阻斷介白素二十(IL-20)抗體,對肝纖維化、肝硬化有阻斷效果。這項研究已經拿到美國專利,預計技轉藥廠完成人體試驗後研發新藥,最快5至10年可運用在肝病臨床治療。



◆ 美研究:孕婦吃維他命C 胎兒免吸尼古丁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16158.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06.03

孕婦吸菸會影響胎兒的肺功能,增加新生兒氣喘風險。美國研究發現,孕婦補充維他命C,可有效阻隔尼古丁在子宮裡對胎兒的影響。

此項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團隊表示,最好避免胎兒受尼古丁影響的方式就是請孕婦戒菸,但對低社經地位且已有菸癮的孕婦來說並不易,於是發展降低傷害方式。

該研究以一百五十九位吸菸孕婦為對象,其中半數吸菸孕婦一天服用五百毫克維他命C,另外半數吸菸孕婦則服用安慰劑,也找了七十六位未吸菸孕婦作為對照,研究新生兒剛出生的肺功能及追蹤至一歲的氣喘風險。

結果發現,媽媽有服用維他命C的新生兒,比媽媽服用安慰劑的新生兒肺功能更好,一年內出現氣喘風險也低,因此認為對無法戒菸孕婦而言,維他命C是改善胎兒肺及呼吸道功能,便宜又有效的方式。

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已有研究證實一支菸可破壞體內二十五毫克的維他命C,美國醫學會也建議抽菸者每天要多補充卅五毫克維他命C。因此孕婦多吸收維他命C對胎兒是有幫助的,但不能過量,例如一日攝取超過五百毫克錠劑,會增加吸菸者罹肺癌風險,但若是攝取自然蔬果的維他命C則無此慮。

婦產科醫師李茂盛也表示,尼古丁會使孕婦體內會產生自由基,影響胎兒成長,而維生素C可以有效去除這些自由基,因此研究才會建議孕婦多吸收維他命C,但要注意不得過量。

fsj 提到...

這些恐怖外食餐 讓你肝壞去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1934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4.06.05

1餐熱量近千大卡 漢堡+薯條+可樂最傷身

國人外食比率高,一項針對1020名上班族的調查顯示,八成民眾平均每天一到兩餐靠外食解決,三餐都外食者高達六成。營養師列出十大恐怖外食組合,每項熱量近1000大卡,且高油、高脂可能引發脂肪肝,前三名依序是:漢堡薯條加可樂、排骨便當加珍奶、鍋貼加豆漿,近來流行的霜淇淋也榜上有名。

前新光醫院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高油、高糖是引發脂肪肝的重要因素,吃進體內的油脂和糖會轉換成三酸甘油脂,代謝時恐堆積在肝臟,易形成脂肪肝,甚至引發肝炎、肝硬化、肝癌,應多吃蔬果補充膳食纖維,有助油脂代謝。

高油、高鹽、高糖 1餐=1天需攝取量

這些恐怖外食一餐攝取的鹽、糖和油的量就逼近或超過一天建議量。時下最夯的現擠霜淇淋,也被列為高油、高糖恐怖食物,不宜多吃。上班族經常外食,調查也發現,若工時延長50%,外食比率飆升1.3倍。

她建議,三餐中應有一到兩餐要選擇低油低糖,例如早餐可吃饅頭、燕麥奶、水果,並多補充蔬菜、水果。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外食應盡量多樣化,例如自助餐選擇較多,可挑選水煮花椰菜、少吃加工食品。豬油拌飯、義大利麵、炒飯、燴飯等,一周不要吃超過兩次。如果整天外食,回家可多吃些生菜、湯青菜或補充水果,營養均衡,也減少多餘油脂代謝。

※ 相關報導:

* 搶救爆肝人生 成大研發新抗體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04000840.html

肝纖維化、肝硬化不再是絕症。成大醫學院生化所講座教授張明熙帶領研究團隊,耗費3年研究發現,介白素20(IL-20)的阻斷劑對肝纖維化、肝硬化有阻斷效果,此研究已獲得美國專利,預計技轉藥廠完成人體實驗後,最快5至10年後運用在肝病治療上。

....張明熙表示,介白素20是一個促進發炎的因子,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病患的肝臟組織中,都含有高量的介白素20,會造成肝臟發炎、促進細胞外基質堆積增加,因此,她研發出抑制介白素20的抗體,也經動物實驗證明,能夠有效抑制肝纖維化及脂肪蓄積造成的脂肪肝。

* 腸病毒蔓延 460班停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8566.shtml

腸病毒疫情持續發燒,上周感染人數逾三萬三千人,門急診人數增加近三成;而多雨且炎熱後,登革熱疫情開始上竄。疾病管制署呼籲,家長及照顧者應勤洗手,學童生病不上學,還要隨手清除家中積水,減少病媒孳生。



◆ 尿液驗出嗎啡 感冒藥惹的禍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718156.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市報導】2014.06.04

48歲毒品調驗人口曾姓女子,去年7月被採得尿液檢驗呈嗎啡陽性反應後送辦,曾女喊冤,說是持續服用「感冒糖漿和止咳藥水」才出現這結果。法官函詢調查局和法醫研究所,確認甘草止咳水含鴉片酊,內含嗎啡和可待因成分,可導致尿液呈嗎啡陽性反應,曾女說法可信,判決「無罪」。

曾女因有多次毒品前科,去年7月接獲警方通知驗尿後,依約前往採尿檢驗,詎料卻呈現可待因濃度171ng/ml(小於標準值300ng/ml),嗎啡濃度為903ng/ml,呈可待因陰性反應、嗎啡陽性反應。

曾女喊冤說,98年10月以後就未再施用海洛因,驗出嗎啡反應是因那陣子重感冒,就醫治療服用甘草止咳藥水。

法官確認甘草止咳藥水,藥劑含鴉片酊,服該藥物後可導致尿液呈嗎啡陽性反應。公訴檢察官卻持不同看法指出,依食品藥物管理署相關函示,服用甘草止咳水所代謝出尿液中嗎啡超過300ng/ml時,其濃度為可待因的3倍以下,如果超過3倍,則可判斷為施用海洛因,本案嗎啡和可待因比值5.28,超過3倍以上,應該是施用海洛因,而非止咳藥水所致。

但法官認為,曾女的可待因檢驗結果呈現陰性反應,不能以食品藥物管理署函文的公式推估。而且,去年8月底曾女再一次檢驗尿液,未驗出嗎啡陽性反應,證明曾女說法可信。

法官強調,基於「罪證有疑、利於被告」證據法則,昨天判曾女無罪。

※ 相關報導:

* 抽1根少活7分鐘 老菸槍想戒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8176.shtml

....淡水馬偕為了讓民眾更清楚了解戒菸的好壞,昨天舉辦「全面戒備、健康人生」戒菸周活動,健檢中心主任詹欣隆表示,台北、淡水馬偕醫院成功替500位民眾戒菸的經驗,將可以服務更多抽菸的民眾,去了解並提供正確戒菸的治療方法。

詹欣隆表示,未來每買一包菸就要多付25元,而且每抽一根菸,壽命就少7分鐘,而這兩個問題在戒菸成功後,都可以「迎刃而解」。



◆ 抗癌大進展 免疫療法效果佳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18028.shtml

【Upaper╱中央社】2014.06.04

免疫療法在治療黑色素瘤等曾被認為是無法治癒的癌症上,取得很大的進展。免疫療法訓練人體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獲「科學」期刊譽為2013年最重大的突破。

據去年底發布的研究,40%罹患晚期黑色素瘤的病患,接受免疫療法後7年,都沒癌症跡象。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發布的3個臨床試驗結果,更凸顯免疫療法效力。

罹患黑色素瘤後,病患若無法接受手術治療,通常活不過1年,第1階段研究顯示,這些病患做免疫療法後,平均可以活3年半。

不過科學家還不了解為何免疫療法對某些病患無效。現在有很多研究探討免疫療法治療口腔癌、肛門癌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