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健壯/你還在看自己肚臍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815469.shtml
【聯合報╱王健壯】2014.07.20
看台灣政客每天內爭外鬥,常會想到張愛玲寫過的一段文字:「他們花費一輩子的時間瞪眼看自己的肚臍,並且想法子尋找,可有其他的人也感到興趣的,叫人家也來瞪眼看」。
這段話是寫那些對自己過份感到興趣的作家。但肚臍作家為害不大,他們祇是孤芳自賞,不看他們寫的東西,他們就一點影響力也沒有。但肚臍政客卻不一樣,即使別人不聽不看,他們的言行影響仍然既深且大。
借張愛玲的話再作延伸。這些政客的視野格局不僅祇到自己肚臍為止,而且他們跟別人內爭外鬥的戰場,也常常限縮於肚臍附近那塊方寸之地。他們打的是肚臍戰爭,所爭所鬥者無非盡是一些瑣細餖飣之事,但卻又自以為打的是大戰、聖戰。立法院裡就經常出現這種肚臍政客與肚臍戰爭。
立法院這幾年幾乎每一天都在打仗,院會打大仗,委員會打小仗,今日甲級動員,明天誓師大會,好像那些立委到立法院的目的,就是打仗而非立法。但倒楣的是那些在旁邊觀戰的人,他們誤以為那些立委鬥爭有理,但他們卻不知道那些立委每打一天爛仗,就要耗資一千多萬元,這些納稅人辛苦血汗錢有必要虛擲浪費在這種肚臍戰上嗎?
以不久前才結束的立院臨時會為例。臨時會從六月十三日開到七月四日,前後三周,朝野兩黨會前曾煞有其事談妥了要審查哪些議案,但結果呢?結果一事無成,而一事無成的代價卻是兩億多納稅人血汗錢。至於那些談妥而未審妥的議案怎麼辦?那就再開兩周臨時會吧。但用膝蓋想都知道,再耗資一億多的第二次臨時會,除了再打一場肚臍戰外,不可能會有第二種結果。
但朝野兩黨所爭所鬥者究竟為何?以監委同意權為例,他們爭的是到底應不應該亮票、監票與祭出黨紀。也因為國民黨沒答應不亮票,所以民進黨發明了一招史無前例的排隊阻擋投票戰術,硬是在最後一刻擋下了同意權投票,民進黨也為此大獲全勝而歡欣鼓舞。
爭亮票與否,好像所爭有理,其實不然。打開立法院亮票史即可瞭解,民進黨不但亮票前科累累,而且還曾多次嚴厲處分那些不依黨紀亮票的立委,這次他們要國民黨不亮票,就像有前科的人要別人不犯案一樣,難道不會心虛?
至於國民黨應不應亮票,難道黨主席馬英九會遲疑難決?他如果真如同他自稱的那樣守法,就該知道同意權投票是無記名投票,亮票豈不等於記名投票?而且,依現行法律,亮票是違法行為,最起碼違反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必須送紀律處分。
也就是說,如果他不下令禁止亮票,就等於他默許甚至唆使黨籍立委違法,這種丟人現眼的事,他做得出來?難道還要以兩黨共業的理由強詞奪理?或者他也心虛提名人選確實太爛,才不得不出此違法下策?
換句話說,亮票之爭看似原則之爭,其實是無謂之爭。第一次臨時會雖然一事無成,但它的教訓是:民進黨不必再故作義正辭嚴狀,也不該沾沾自喜那招突出奇兵的排隊擋票戰術;而馬英九則該立刻下令黨籍立委不准亮票,否則黨紀處分,如此則可輕易消弭另一場無謂的肚臍戰。
當然,如果兩黨政客不改眼觀肚臍的本性,沉溺於肚臍戰而無視於世界變化,那就另當別論了;祇是民眾可憐,不知道還要花多少億冤枉錢,去看一場又一場的肚臍戰。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 相關報導:
* 宋轟馬政府:節制小民資本 發達財團資本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797515
久未露面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昨砲轟馬政府,沒有實踐三民主義節制資本、平均地權的理念,反倒是「節制小民資本、發達財團資本」;無論台北市美河市弊案或苗栗大埔事件,「政府像強盜一樣,不是在平均小民的地權,是在為財團剝奪人民的基本私有財產權」!
* 聆聽青年 政院今開世界咖啡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0000239-260102
行政院今天開「世界咖啡館」!「世界咖啡館」(World Cafe)是近代流行的一種運用集體智慧之審議事民主。其特色是知情討論、積極聆聽、理性對話、尊重包容。遭318學運重創後,馬政府一直想辦法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如今,更首度在行政院大禮堂,開起「世界咖啡館」。
* 學運學生:摸頭作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0000241-260102
行政院為回應318學運訴求,舉辦經貿國是會議,並在青年參與方面,首度採納「世界咖啡館」形式。不過,學運學生卻認為,人選都經由各部會推薦,是「摸頭作秀,只是收攏人心。」
◆ 區公所24業務 9月起免戶籍謄本
http://udn.com/NEWS/LIFE/LIF1/8815307.shtml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台北報導】2014.07.20
民眾到區公所辦健保、清寒證明、社福補助等業務,往往須到戶政所花錢申請戶籍謄本。北市府民政局為簡政便民,已研擬24項業務,將由區公所、戶所以資料橫向連繫方式,讓民眾無需申請戶籍謄本,預計9月上路。
民政局指出,這項首創全國的便民服務,每年可減少14.8萬件戶籍謄本申請案,以每件1張謄本費15元計算,可讓民眾省下222萬元規費,且戶所每月可節省4.68名人力,用於提升其他服務。
局長黃呂錦茹說,在民政局「區戶合作」率先實施後,會再推動市府跨局處連結,並可提供其他縣市政府參考。
民政局科長洪進達說,為強化機關橫向聯繫、避免民眾在區公所、戶所間奔波,調查現行各區公所必須由民眾提供戶籍謄本的業務共計24項,全年共14.8萬餘件。
數量最多前5名,以全民健保9.6萬餘件最多,其餘依次是育兒津貼、低收及中低收、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其他社會補助。
他說,申請者多為經濟弱勢,有時為申請社福補助,須申請自己、兄弟姊妹、父母的戶籍謄本;實施區戶合作讓資料橫向連繫,既可減輕弱勢者經濟負擔,更可便利民眾免於奔波之苦。
民政局說,這項創舉是改良大安區公所「便利包」專案而來;原本大安區公所採取民眾申辦業務時,公所承辦人就開立單據,供民眾持往一樓戶所免抽號碼牌即可申請戶籍謄本。
新作法進一步改良為民眾無需到戶所,由區戶所直接資料連繫,使民眾「臨櫃一次OK」、「免附戶籍謄本用紙」。
此舉也可以減輕戶所、區公所工作負擔,有更充裕人力及時間提升其他服務品質。
※ 相關報導:
* 提審新制上路 被抓就喊見法官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815244.shtml
新制提審法8日上路,今後民眾只要被法院以外的任何行政機關逮捕、拘禁,可在24小時內,向法院聲請提審,大聲說「我要見法官」。但大眾普遍對「提審法」規範一知半解,導致連「通緝犯」都吵著要求見法官,讓人力不足的地院,作業相對吃緊。
新竹地院刑庭庭長馮俊郎說,提審通常是在「非犯罪嫌疑或人身自由被不當剝奪」時,才派得上用場;犯罪人被逮捕或法院裁定或判決定讞者,沒有提審實益,即使聲請提審也會被駁回。
* 看問題/提審法新制宣傳過簡 包公也頭大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815245.shtml
社會各界可能不了解,時下法官除例行的開庭、寫判決書文外,包括新增審核通訊監察相關文件、提審聲請等,都得在「短時間」內做出決定。資深法官私下透露,提審法新制是讓法院即時審查逮捕、拘禁機關是否遵守正當法律程序,但司法院在提審法新制宣傳上,打出「我要見法官」口號震天嘎響,確實營造出「司法為民」形象,但宣傳太過簡化,容易誤導民眾只記得「我要見法官」這句話,一旦聲請提審遭駁回,反易惹民怨。
◆ 少年應徵快遞 被捕方知是車手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815413.shtml
【聯合報╱記者王冠仁/台北報導】2014.07.20
十六歲陳姓少年家境貧寒,應徵「快遞」籌生活費;公司告訴他「只要依指令去特定地點收文件、物品就好。」日前他奉命從台中到萬華,向王姓婦人收取數十萬「貨款」,收到兩萬元的薪資,前天再度前往收款時被逮。
「什麼?我是詐騙集團的取款車手!」陳姓少年被逮後相當訝異,納悶「打工怎麼會犯法」?員警告知,王姓婦人是接到詐騙電話後付款,他協助收款已成詐欺共犯。員警並詳細解說詐騙集團組織、手法,他驚訝說「你怎麼對我公司這麼熟?」這時才知事情嚴重。
警方說,陳姓少年住台中南屯,與家人感情不睦,高中沒念完就打工自立,先後在工地、餐廳等地工作。他朋友見他工作辛苦收入卻不多,介紹他「轉行」,還炫耀「我上次不過拿個包裹就賺兩萬多。」陳涉世未深,以為找到「肥缺」。
本月十七日,陳姓少年接到任務,拿「公務手機」從台中搭客運北上,到台北市萬大路附近一間便利商店等候;不久,王姓婦人如「主管」所說,將一包牛皮紙袋交給他。陳收受後回報公司,另名「同事」隨即現身取走紙袋,並付給他兩萬元「薪水」。
「昨天的婦人是老客戶,今天也去跟她拿東西。」前天陳再次前往,但王婦家人發現她被騙後報警,警方要王婦假裝上當,趁陳現身時逮人。
警方指出,該詐騙集團是利用「涉入洗錢案,存款要交給檢察官保管」的老梗行騙王婦,陳是負責收錢的「車手」,依詐騙金額獲得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不等報酬,而取走紙袋的同事則是陳「上線」;警詢後將陳依詐欺罪嫌函送少年法庭處理。
少年落網後,身上兩萬多元現金及手機都被當作犯罪證據查扣,他身無分文無法回台中,台北市萬華警分局東園所警員陳弘哲不僅送他去車站,還自掏腰包補貼他車錢和旅費,臨走前告誡他找工作要小心,「別傻傻被人利用」。
※ 相關報導:
* 權力與權利
20 則留言:
引進外來樹種的悲劇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97541
自由 2014-07-20
◎ 陳信雄
拜讀七月十九日自由時報說:恆春半島已然成為「合歡山」,這是何等令人怵目驚心的消息!
記得卅年前政府為了發展紙漿工業,栽植速生樹種,乃貿然引進銀合歡,銀合歡不但生長快速,且為製漿的好材料,當時日本東京農業大學山寺教授剛好訪台,向筆者提出警告,因為銀合歡根系有劇烈的毒他作用,會迅速地吞蝕鄰近樹種,日本曾飽受其害,在無計可施之下,只好施以大量肥料,讓它營養過多而死,其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可悲的。猶記得南非在一世紀之前因引進奧地利的木麻黃,如今為了阻止它的蔓延,每年有燒樹的不得已手段,美其名為「火的生態學」。足見引進外來樹種,主政者必須深思熟慮,絕對不能便宜行事,造成今日不可收拾的局面,若不及時提出對策,恆春半島的沙漠化將指日可代。
(作者為台灣大學森林系名譽教授)
※ 原來是人為。
◆ 雜貨店擺魚乾…蘭嶼小七賣飛魚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15465.shtml
【聯合報╱陳秀惠/國小校長(桃縣龍潭)】2014.07.20
劉克襄談蘭嶼該不該有小七時,我正在蘭嶼島上。小時候就跟著父親來島上深耕的特產禮品店業者說,小七是違建,小七一開,雜貨店就沒生意了;我在店裡把全文讀完,當時並沒有太大的感受,直到三天後離開開元港。
教育界有一玩笑話,甚麼是偏遠學校?附近沒小七的學校,就是偏遠學校。可見小七的便利性,影響生活與工作住所選擇甚鉅。蘭嶼,給不曾上岸的我,極大的憧憬,湛藍的海水、珊瑚礁岸的海水清澈見底,奇石林立維妙維肖饒富想像。
大學時代在西子灣四年,每天山與海的日子都不曾見過這麼美麗動人的美景。達悟族的圖騰到處可見、海岸邊靜置的獨木舟、傳統的船屋與地下屋、涼台上迎著海風的住民、芋田裡工作的婦女、工作台上補著漁網有說有笑的男人、海之崖山之巔覓食的羊群、悠哉漫步街道的大豬小豬。
這一分悠閒屬於蘭嶼。
然而,在傳統純樸與唯美印象中,又出現許多的不協調!水泥建築各自發展、希臘風情的民宿夾雜在水泥建物住家中、隨意搭建的鐵皮屋寮與雜亂的物品堆砌、唯一的環島公路坑坑洞洞,讓遊客騎士不免心驚、東清灣邊的小小攤販市集,除了幾個原民藝品攤位外,與台灣一般夜市賣的吃喝沒有兩樣。此外,餐廳多使用衛生筷、民宿業者供應一次即丟的盥洗備品,垃圾減量似乎沒被重視。這一分文明紊亂原不該屬於蘭嶼。
小七會賣飛魚嗎?應該會像我看到的蘭嶼鄉農會超市般,每天早上有一群原住民婦女坐在門口兩邊,擺著自製飛魚邊販賣邊聊天,她們用族語聊得很盡興、似乎也沒刻意去么喝進出的客人來買魚乾。在椰油國小與台東師院畢業返鄉服務的年輕老師閒聊,他說孩子們很多都不會說族語了;我很訝異,學校有教啊,且在島民這麼集中、相互間還說著族語,怎奈孩子們就不說了?朗島國小操場上一群大孩子練投棒球,不也是用國語對話。
屬於傳統蘭嶼的漸漸在消失,看得到地下屋、船屋的毀傾、年輕族人的國語交談;原先不屬於蘭嶼的也漸漸在消失,例如有歷史意義的監獄已被占為倉庫、鋁窗工廠、工作場,只剩粗細不同的鐵窗可以辨識。蘭嶼如何就緒?如何回復她的美?
觀光客想看到的文化與傳統、原民想要的便利與自在,如何取得平衡,縣府與鄉公所應積極溝通與凝聚發展共識,文化保留與街景秩序並進,蘭嶼之美與觀光的經濟效益才能永續。
◆ 鼬獾引爆狂犬病 確認本土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15338.shtml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南投縣報導】2014.07.20
去年七月鼬獾引爆國內狂犬病疫情,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分析鼬獾檢體粒線體,發現病毒和大陸無關,研判狂犬病毒早就潛伏在國內鼬獾身上,但何以如此,原因待查。
特生中心副主任李訓煌說,動物組副研究員張仕緯團隊去年底受防檢局委託,展開台灣鼬獾狂犬疫病情研究,了解這波狂犬病是否與大陸走私狗或鼬獾有關,研究人員從三百多件的鼬獾檢體進行粒線體蛋白質基因分析,確認這波狂犬病毒屬本土型。
張仕緯說,這次分析研究針對台灣鼬獾的粒線體蛋白質基因與大陸鼬獾基因進行差異比對,發現兩者差異達十倍之多,坊間指鼬獾狂犬病來自大陸的說法無法成立,「可以說是兩種各自獨立的不同病毒」。
張仕緯指出,「是其他原因造成台灣鼬獾狂犬病毒爆發,至於什麼原因則不清楚,很可能早在五十年或一百年前,台灣鼬獾就有狂犬病毒潛伏了。」
李訓煌說,特生中心去年底起在南投、台東與苗栗設取樣點研究,研究顯示這波狂犬病未越過大甲溪,影響區域在大甲溪以南從南投縣到台東的中南部地區。
◆ 保育櫻花蝦 林清崇獲模範漁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15146.shtml
【聯合報╱記者張進安/東港報導】2014.07.20
屏東東港櫻花蝦產銷班籌創的18位元老漁民之一的老班長林清崇,今年獲選為全國模範漁民,肯定他對漁業的貢獻。他19歲的長子林倬民目前承接衣缽,學習捕撈技術,在當地傳為佳話。
東港是世界主要生產櫻花蝦的海域之一,兼顧保育,每年6月到10月為禁捕期,從11月到隔年5月,為期7個月為捕撈期,讓櫻花蝦產量不枯竭,連續兩年產量逼近1700公噸、創下新台幣近5億元的產值,在資源逐漸枯竭的現代漁業中表現傑出,日前首次獲總統馬英九親手頒發漁業楷模獎。
58歲的林清崇,現任東港區漁會理事長。國小畢業13歲時,就進入造船廠當學徒,學習船隻引擎修理技術,18歲跟著父執輩投入漁業,經營沿近海單船拖網漁業,迄今已40年。他表示,早期受僱船員時以捕撈雜魚類為主,民國81年大力號召支持創立東港櫻花蝦產銷班,並轉型從事沿近海櫻花蝦及赤尾青蝦中層拖網漁業。
林清崇說,捕撈櫻花蝦的外籍漁工平均月薪2萬5000元,台籍漁工則採分紅制度,依照今年的產量估算,平均每位台籍漁工每個月可分得近8萬元,加上固定周休二日制度,令人稱羨,「現在漁村講親事,只要聽說男方從事櫻花蝦捕撈業,都為女方選婿印象加分。」連他剛從東港海事學校畢業的兒子都選擇投入,讓他感到欣慰。
東港區漁會總幹事林漢丑表示,目前具撈捕櫻花蝦漁業執照漁船共115艘,由於管制得當,產量、價格始終維持高檔水準,產地批發價一箱20公斤平均保持在5000元以上,讓東港當地捕撈櫻花蝦漁民,年收入百萬元以上。
擺脫韓國威脅 全民總動員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16933.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7.21
不久前,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朴槿惠會面時達成共識,中韓自由貿易協議(FTA)將於今年底完成簽署;隨後,中韓FTA第12次後續談判於韓國大邱市舉行,積極為在年底前完成簽署而努力。而且,中韓FTA不是架構協議,而是把貨貿、服貿一次到位完成協商,並立即降稅生效,因此對其周邊國家產生的排擠效果將是立即而顯著的。
猶記得2010年4月,當兩岸商討ECFA正如火如荼的時侯,韓國總統在青瓦台召開會議,要求韓國啟動與大陸的FTA協商;沒想到四年後,中韓FTA即將完成,我們的服貿協議卻卡在立法院一年多動彈不得,貨貿協議更是不知何時才能完成協商。
眼看著韓國產品不斷侵蝕台灣產品的全球市場與大陸市場,政府部門與企業界都大聲疾呼,兩岸服貿協議與貨貿協議應該儘早完成簽署並且生效,但是,以現在立法院審查監督條例與服貿協議的消極態度來看,國人幾乎完全無法預期何時可以完成審查。在立法院兩黨持續惡鬥下去,未來不論是否有政黨因此而獲益,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會賠了上去。我們認為,這些只顧政黨利益,而忽略國家利益的政治人物,應該受到全體國民的譴責。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貿易量成長很快,已經成為日、韓、台、東協等國家的第一或第二大貿易夥伴,其中以日韓台的產品在大陸市場上的競爭與替代最為激烈,因此日韓台都很在意與大陸洽簽FTA的進程及可能產生的影響。比方說,7月初,日本貿易振興社公布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估計中韓簽署FTA之後,韓國對大陸出口會增加277億美元,而日本產品將因為被韓國產品取代而減少對大陸出口53億美元,這對日本當然是嚴重打擊。
同樣的,中韓簽署FTA之後,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被韓國產品取代的情況,也相當嚴重。依經濟部估計,去年台灣對大陸出口總值為1,563億美元,其中直接受到中韓FTA衝擊的金額有386億美元,而可能被韓產品取代的比率介於2%到5.4%之間。也就是說,中韓FTA可能使台灣對大陸出口減少31.6億到84.2億美元。
在個別產業方面,以面板產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去年台灣對大陸面板出口總值達到154.4億美元,同時須繳5%的進口稅,經濟部估計,若韓國面板銷往大陸免稅,會使我們的面板出口減少14.5億到30.1億美元;其次為石化產業,去年出口到大陸95.9億美元,大陸進口關稅為6.5%,中韓FTA之後,預計台灣石化產品出口會減少10.7億到41.5億美元。此外,鋼鐵業出口將減少1.5億到3.1億美元,而紡織業出口將減少1.4億到2.7億美元。
過去幾年韓國已經分別與美國、東協與歐盟等國家簽署了FTA,所以台灣產品的國際市場已經逐漸被韓國所取代。比方說,以前台灣工具機在美國的市占率一直高於韓國,但是2012年2月美韓FTA正式生效以後,2013年韓國工具機在美國的市占率第一次超過台灣,由於台美的FTA不知何時才能簽署,未來台灣工具機在美國市場上要再追上韓國的機會可能是微乎其微。
總而言之,台灣與韓國產品相似度高達八成以上,雙方產品在國際市場與大陸市場上都是高度競爭的。過去幾年,韓國與一些重要貿易夥伴洽簽FTA,已經讓台灣產品吃足了苦頭;現在在大陸市場上,韓國與大陸洽簽FTA的速度又再度超前台灣,怎麼不令人心急?全體國人都應認知此一問題的嚴重性,不但要求服貿協議與貨貿協議早日完成簽署及審查,並且支持政府參與經貿全球化的決心。
日前,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訪時,陸委會與國台辦已達成共識,雙方將啟動共同研究,兩岸如何共同參與國際經濟整合,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為外交部曾表示我們國際參與的三個要件是「國內共識、美國同意、大陸不反對」。
我們目前欠缺的是國內共識,為了台灣經濟,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還能和韓國一較長短,大家一起來督促朝野政黨吧!
◆ 「大規模殺人」鄭捷起訴 檢求死刑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1785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饒磐安、袁志豪/新北報導】2014.07.21
震驚社會的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新北地檢署今天偵結。檢方查出凶嫌鄭捷從小記恨兩名國小女同學而立誓殺人,為了實現誓言,犯下這起滔天大案。他被控4個殺人罪及22個殺人未遂罪,卻冷血的表示「我不後悔」。檢方痛批他殺人手段兇殘,犯後毫無悔意,且符合「大規模殺人」的定義,具體求處死刑。
部分被害人家屬認為台北捷運公司通報及應變出問題,控告北捷工安處安全課長林賢樑、行控中心主任控制員楊宗哲、江子翠站長馮貽昌及列車司機員林明賢,控告公務員廢弛職務釀災、業務過失致死、業務過失傷害等,檢方調查後認為台北捷運公司及捷運警察隊並無刑事上的疏失,因此簽結。
東海大學二年級學生鄭捷,5月21日持刀在台北捷運板南線往永寧站方向的車廂上血腥殺人,見人就砍,手段凶殘,造成4人死亡,22人輕重傷,案發後在車站內被捕。
檢方調查,鄭捷國小時上音樂課故意亂吹笛子,一名女學生跟老師告狀,老師當場要求鄭捷道歉;另一名女生一再與他鬥嘴吵架,這兩名女同學都讓他覺得受傷害,立誓日後殺死她們。
鄭捷長大後找不到這兩名女同學,但自認既「已經發誓殺人,就應貫徹」,決定以隨機殺人計畫替代;他在遭友人舉發、教官調查、無心學業而將面臨退學的多重壓力下,啟動他埋藏內心已久的殺人計畫。
鄭捷在檢方多次提訊時,冷靜認罪,卻也冷血的說「我不會後悔」,也未向被害人及家屬道歉。他供稱無力面對及處理日後課業及工作的問題,但沒勇氣自殺。他知道殺人要償命,「只求一死」。
※ 相關報導:
* 受害家屬:判1萬個死刑也不夠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17839.shtml
駭人聽聞的北捷喋血案於今日偵結,新北地檢署起訴鄭捷並求處死刑。家屬至今驚魂未定,大部分死者家屬表示,最重要是鄭捷及家屬到現在都沒有向他們道歉「他判1萬個死刑也無法讓受害者安息」。
正視台灣公共論壇的淺薄化與幼稚化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21947.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7.23
如果光看三年五年,人們或許未必察覺到太顯著的變化;但如果把視野拉長到十年廿年,台灣公共論壇議事能力的退化,其實已明顯到讓人驚駭的地步。近年台灣政治、經濟的發展停滯,行政的怠惰與立法的紊亂,媒體及網路論述的幼稚化,恐怕皆與此有關。
台灣公共論壇的淺薄化與幼稚化,主要表現在幾個面向:一、偏好強調對立和極端的觀點,客觀、中立、理性的意見往往遭到忽略;二、將公共政策議題「是非題化」,只求簡單的是非黑白,而缺乏耐心和能力對更複雜的變數作進一步分析;三、常將個別問題誇大為普遍現象,並以個案來反詰或束縛整體,而卻不知兩者可以分開處理;四,遇到爭議時,人們更在意的是誰如何選邊表態,而不是如何共同研商解決問題。
正由於上述的淺薄化現象,台灣近年面對的政治失去動能、經濟結構亟需轉型、社會正義需要進行新的制度調整等,問題不斷浮現;然而,卻因為社會公共論壇失去理性討論的能力,甚至連對話的意願和空間都無法形成,使問題始終陷於難分難解或無法問津的狀態。
事實上,早年在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中,朝野至少要靠著論述攻防來爭取民眾認同,當時,透過百家爭鳴的作用,為台灣引進了許多嶄新的政經思維;而如今,絕大多數的議題都幾乎在「他是藍營,她是綠營」這樣的歸類遊戲中,葬送了對話及討論的機會。包括原本活躍扮演社會中間角色的學者專家,許多人都在「非藍即綠」的對峙中被迫選邊,或者被迫選擇噤聲;在這部分的意見被抽離或排除之後,有助公共政策形成的成分就更單薄了。
舉例而言,最近《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在立法院的審議遭到民進黨杯葛,理由是示範區的開辦將使台灣大門洞開,民間憂心國內產業「挺不住」。此處可以討論的有幾:第一、民進黨執政縣市長對此政策表示歡迎,認為有利地方經濟發展;但民進黨中央卻意圖全面杯葛,這是基於黨的利益或國家利益?第二、若覺得大門不應洞開,那麼是否能討論修改某些開放門檻,使之符合台灣利益,而不是全盤否定整個構想。第三、任何開放對不同產業皆有得有失,各國皆然,重點是對國家的整體利益必須利大於弊;而民進黨所謂「產業挺不住」,究竟是哪些產業,其實大可具體指明,才能聚焦解決。
事實上,回顧從《服貿協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以迄《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之爭,朝野政黨的交鋒幾乎不外那幾句台詞:執政黨方面總是警告「如果不做,台灣經濟即無活路」,在野黨總是聲稱「如果開放,台灣產業必死無疑」。事實上,如果雙方果真在乎台灣經濟的未來,為何不能坐下來談一談:哪些優勢產業是經濟發展主力,必須給予足夠發展空間;哪些產業不能聽任犧牲,可以透過什麼方式提供支撐和保護?然而,上述所有法令都在「產業保護」的大帽子底下卡住,就連本周末將召開的「經貿國是會議」,也由於在野陣營的抵制,台灣連尋求對話的機會都難如登天。
便利超商應不應該進駐蘭嶼,曾一度被簡化為「財團或現代商業對傳統的侵犯」,但經過一番討論,各方至少得到了「尊重蘭嶼人選擇」的結論,這是難得的積極案例,當然其議題本質也相對單純。反觀其他議題,例如核四存廢,民進黨利用林義雄的靜坐、馬政府利用「封存」的巧門,聯手剝奪了人民公投的機會,卻對國內能源供應問題一無嚴肅討論;例如三一八學運,將反馬、反中、反全球化、反自由化、和追求世代正義捆成一團,它的呈現方式令人驚艷,但它留下的餘緒恐怕與它渴望解決的方向正好背道而馳。
捫心而問,僅看近十年,台灣在政治文化上、在財經治理上、在法制發展上、在社會正義上,可曾引進過什麼新的思維,或發展出自己的解決模式?答案恐怕是屈指可數。原因無他,藍綠板塊的傾軋對峙,已造成台灣的公共論壇兩極化、淺薄化及幼稚化;而中間地帶的消失,不僅意味著專業意見的崩解,也說明社會共識的不復存在。也因此,當所有議題都變得無可討論的時候,人們只好每天關注魯肉飯和便當的價格,哀嘆廿二K的命運,這就是我們對經濟議題所能討論的層次!
※ 相關報導:
* 政院青顧團成軍 一年後「讓網路酸民們瞧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8821959.shtml
各界高度重視的青年顧問團昨天成軍,未來每三個月舉行一次大會,由江揆主持,仿效美國市民會議(town hall meeting),由青顧團成員與政院官員開會,「由下而上」傳達民眾聲音。
青顧團成員們昨天雖然尚未進入實質議題的討論,但已凝聚共識,要在一年後拿出亮麗成績單,「讓網路酸民們瞧瞧」。青顧團也決議,將由下而上透過密集小組會議,短時間內理解政府體制運作,聚焦議題,提出實質而有效的建議。
昨天會議中,青年顧問關心的議題多元,包括就業、創業和教育議題、綠色經濟、原住民文化、農業糧食、數位落差、偏遠地區人才流動等。
* 新聞眼/要讓這些聲音 真正影響政策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8821979.shtml
....昨天首次開會,政院雖展誠意,不過後續能否真正讓青年的聲音影響政策形塑,仍待觀察。根據統計,全國十八到卅五歲人口大約六百萬,廿五位青顧團成員雖背景多元,但也正如自耕農劉育承所言,農民不笨不傻只是不會說話,光是知道報名爭取名額,即需一定文化資本,政院在納入青顧團意見同時,也莫輕忽社會上其它角落的聲音。
別讓台灣成為寂寞的局外人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24263.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7.24
好萊塢電影「變形金剛4」近期在兩岸三地展現驚人的吸金魅力。不少台灣影迷對這集劇情融入遠古傳說、演出陣容大換血讚譽有加,卻也對這部與中國大陸合拍的商業電影處處流露百般討好的「中國味」,另有一番複雜感受。製片商眼中的大陸市場何其大,而未被奉承的台灣,似乎成了寂寞的局外人。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崛起,許多台灣民眾已能體會到,世界並不會因為台灣喜不喜歡大陸,而停止討好或「利用」大陸。而大陸方面為了追求發展,也不會特別照顧台灣的感受,在發展大國經濟話語權上將不斷攻城掠地,例如近期促成金磚五國設立開發銀行,直接槓上向來由歐美掌握的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儘管國際現實如此,台灣卻容易受到「中國情結」的情緒牽引,無法果決地做出理性選擇及決策,以致許多政策停頓或延宕。
這樣的矛盾,其實已持續多年,於今尤烈。其實,兩年前當馬總統展開第二屆任期之初,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就提出「關鍵兩年,台灣快轉」的呼籲,敦促政府和民間善用沒有選舉干擾的關鍵兩年,因應內外在緊迫的經濟情勢與區域經濟整合潮流,推動轉骨工程,幫台灣開走出一條可長可久的路。當時在「為台灣經濟開路高峰會」上,與會人士最後提出七大宣言,包括朝野停止對峙,開啟對話;調整心態,推進法制、市場、人才及投資開放;儘速完成ECFA後續四大協商及台星、台紐經貿談判,並與社會溝通提出相關配套;建立台、日新合作平台;訂定中長期產業發展計畫,改變代工出口模式;以及訂立人才發展策略,推動大學教育轉型等。
兩年過去了,在「中國成分」較低的政策如台星、台紐經合協定、台日交流合作及人才政策、高教轉骨上,或多或少可見進展。相對的,當時預見的障礙亦如影隨形,非但未見改善,反而更形惡化,隨著執政黨內部的山頭戰爭白熱化、藍綠持續惡鬥,以及有心人士操弄「恐中」情結,一顆顆絆腳石儼然已排成了石頭陣。《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卡在立院超過一年,《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停滯不前,顯示「中國障礙」是道不易跨越的鴻溝。
「經貿國是會議」是馬政府為跨越這道鴻溝提供的平台和橋梁,儘管談的多半是老問題,參與分區座談的有識之士仍苦口婆心地提出建言,並呼籲朝野快步前行;因為,今天台灣面臨的凶險,較兩年前有過之無不及。面對中韓自貿協定即將達陣,且「跨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第二輪談判即將開展,台灣邊緣化的危機迫在眉睫,絕非危言聳聽。除非台灣自願關起大門徹底排斥自由化,或者決心選擇一條與大陸不相往來的「去中國化」路徑;否則,台灣終究必須正視自己所處的嚴峻形勢,找到前行的方向。以下四點,是我們的建議:
首先,台灣必須中性、理性看待大陸,依循我們自身的秉賦條件及競爭對手的可能戰略,設計出合理的對外交往劇本。歷經三一八學運,年輕世代對於與大陸交往的疑慮顯然加深,因此,這套劇本必須兼顧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風險控管策略。
第二,全民應力促朝野對話,並追求「存異求同」的局部和解;執政者必須謙卑為懷,在野黨也必須扮演負責的忠誠反對黨。在野黨若真心關心台灣前途,不妨立即暖身,提出準執政階段的建設藍圖,說明自己有一個全盤的發展策略,而不只是逢馬必反、逢中必反的政治炒手。
第三,政府必須加強台灣經濟體質調整,這與自由化同等重要。過去十多年,台灣產業轉型不順,且未能挖掘經濟成長新動能,導致產業在微利中辛苦掙扎,人才則呈現淨流出,國際上則面臨南韓、大陸等對手的夾擊。台灣要擺脫困境,沒有捷徑,唯有不斷創新、自我提升,才有機會突圍。
第四,政府應採取積極作為,讓自由化果實可以雨露均霑,將勞工、弱勢產業從「輸者圈」救出,並推動更多的中產階級進入「贏者圈」。短期而言,政府可先動用財政資源,包括提供誘因,鼓勵企業挺勞工等,協助弱勢產業固本培元;中長期而言,則從調整租稅、教育及社會福利等制度,改善所得分配不均、縮小貧富差距,讓自由化的支持基礎更堅實。
◆ 高朗/參與TPP談判,台灣準備好了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824217.shtml
【聯合報╱高朗】2014.07.24
今年以來,美國陸續傳出有利台灣參與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的聲音,訊息從以往負面居多,轉向正面鼓勵,然美國並未放鬆參加TPP的標準,台灣想參加,須儘速進行必要的經濟改革,不然上桌談判,難有所成。
目前亞太地區正醞釀簽署二個多邊自由貿易協定:TPP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前者由美國主導,計有十二國參與;後者以鬆散的東協為主,談判國家包括東協十國,外加大陸、日、韓、澳、紐與印度。不論TPP或RCEP,須等二個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成局之後,台灣再爭取加入談判,時間約在明年之後。這段期間台灣不能坐著等待,須積極創造有利的主客觀條件。
TPP與RCEP同時在亞太出現,反映這個地區經濟整合腳步不一,對於貿易自由化的承受力,各國落差太大。當然背後還有政治角力,美國想透過TPP制訂符合其利益的新一代貿易規範,鞏固其在亞太經貿地位。
就短期利益而言,台灣對RCEP貿易約占六成三,對TPP貿易比重約占三成五,且加入RCEP的門檻比TPP要低,台灣容易承受,因而現階段RCEP對台灣的效益比TPP要大。
不過,台灣對RCEP貿易高的原因,主要是台灣對大陸出口比重大。如果大陸也加入TPP,台灣對TPP的貿易將大幅增加。再者美國主導的TPP門檻雖高,卻有利帶動台灣經濟轉型升級,分散市場集中風險。所以,對台灣而言,最保險的作法是同步爭取TPP與RCEP。
但台灣參與國際離不開中共因素,中共是RCEP創始成員,台灣能否加入,北京扮演關鍵角色,讓台灣不少人心存顧忌,傾向先爭取TPP,認為中共尚未參與TPP的談判,不易杯葛;另方面美國是大國,較能抗拒大陸的壓力。
可是,我們不能忽略美國與其他TPP成員和中共之間有太多的共同利益,中共對台灣參加TPP的態度,也影響他們的決定,因而台灣不管爭取TPP或RCEP,應積極尋求各方支持,不能規避中共因素,應將美國、中共、日本等最有影響力的列為主要爭取對象。
中共因素即使不論,台灣加入TPP仍將面臨高標準的門檻檢驗,從關稅、市場開放到法規、制度與國際接軌,影響層面既深又廣,觸及台灣的敏感神經。譬如豬肉萊克多巴胺問題、稻米進口數量問題,申請加入TPP時,很難不觸及,又該如何解決?
自由貿易向來是兩面刃,總體雖然獲利,個別產業必有輸家。TPP從開始協商,沒有想像的順利,即源於各國內部都有反對聲浪。台灣加入TPP要有心理準備,必須付出相當代價。為了減少陣痛,政府須細部調查受影響產業的範圍及承受的能力,提出具體可行的輔導轉型方案,並加強與業者的溝通。同時所需鬆綁與修制訂的法規,應儘早規畫,開放討論,爭取國人支持。
即使有美國的鼓勵,台灣加入TPP還有艱困的路要走,國內外及兩岸的溝通非常重要,內部經濟改革也迫在眉睫。我們希望儘早參與TPP談判,惟機會真的來到,台灣準備好了嗎?未來一年半,台灣籠罩在選舉裡,重要財經法案在國會可能拖很久,但希望朝野至少建立默契,將TPP與RCEP劃成非選戰區,留下理性討論與合作的空間。勿讓選舉延誤了參與經濟整合的準備工作。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訪問學人)
標榜學者內閣,何以閣員品格如此不堪?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26811.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7.25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復興航空驚傳澎湖空難的哀傷時刻,勞動部長潘世偉因被爆與女部屬不倫戀而請辭。上周蔣偉寧因論文假審查風波去職後,教育部長的懸缺至今尚未找到適當人選填補,如今潘世偉又因緋聞事件去職;此時此刻,「學術內閣」的形象已陷入聲譽破毀之境。
馬總統執政六年多來,偏好從學界拔擢人才入閣,比例之高,居歷來之冠。然而,在馬總統任內,學者閣員因各種形象問題或政策爭議而去職者,也是歷來之最;而且,其比例之高,已足以毀掉「學術清流」在民眾心中的傳統印象,甚至危及民眾對馬英九「知人善任」能力的評價。
撇開劉憶如、楊志良等因政策理念不合而掛冠者不談,馬政府任內因品德或操守遭到質疑而下台的學者閣員,接二連三。舉其大者,例如:二○○九年,政務委員朱雲鵬被爆「蹺班把妹」主動請辭;二○一二年,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被爆「師生戀」而去職;二○一三年,甫就任國防部長六日的楊念祖,因著作涉及抄襲而下台;今年四月,政務委員兼工程會主委陳希舜,被爆料在學運期間頻頻出入同校美女教授香閨而去職;上周,教長蔣偉寧因涉及掛名假審查之論文而去職;這周,勞動部長潘世偉則因安排學生擔任貼身秘書並在下班後密集探訪,被指「不倫戀」而請辭。今年,僅四個月即折損三閣員,頻率空前。
上述之事例,有輕有重,難以一概而論,其情節也未至貪腐、瀆職、賣官之惡劣地步。但無論如何,政務官的基本操守首重誠實與節制,總統及閣揆之所以不斷從學界延攬人才入閣,除了考量其專業能力,必定也是看中學者之品高自持,故而特別借重;否則,主政者從嫻熟政策的事務官中挑選人才即可,何必大費周章?然而,如果萬中選一的教授閣員,人格操守不登大雅或不堪檢驗的比例竟如此之高,總統對他們的器重與破格拔擢,豈不輕薄了國家名器?
更讓人憤怒的是,馬政府因施政表現欠佳而陷於困境,已非一朝一夕;而內閣閣員竟不深自惕厲,秣馬厲兵,施展作為以求挽回民心,卻反而利用權力在婚外情中尋奇獵艷。這樣的人,究竟有幾分心思放在工作上面,不能不令人懷疑。尤讓人扼腕的是,前一位教授閣員才因不倫戀下台,時隔三月,馬上又有部長步其後塵;難道說,這些學者連一點自我警惕的意志都蕩然?
進一步看,也正由於教授閣員的「出軌率」和「肇事率」太高,不能不讓人懷疑馬政府用人、選才的眼光大有問題。眾所皆知,內閣政務官的進用,取決於閣揆者少,取決於總統者多,馬、扁兩朝率皆如此;而馬總統用人,一直高度倚賴智庫及若干藍營學界大老的推薦,也造成了政務官過度偏倚某些體系人馬的問題。簡言之,人才的晉用管道過於狹窄,導致施政理念過度均質化,不僅缺乏開創思維,甚至衍生近親繁殖、派系排擠的問題。這些,反映在內閣施政的拙於辯論、膽識不足,後果其實已極明顯。
對此,本報近年曾一再提出呼籲,認為抱著「過水」心態的學者頻繁入閣,以取得政務官資歷為已足,隨時可將返校任教當成「退路」;長此以往,其實只是犧牲了決策品質,並無助建立政務官的責任倫理。從行政面看,教授從學界轉入政界,通常需要相當時間才能熟悉實務、了解程序;而許多人一等借調期滿即返回教職,他們能帶給行政部門的新觀念與新作為有限。從政治面看,多數入閣學者直至卸任都抱著「客卿」心態,不願涉入政治辯論,遑論接受徵召參選;在這種心態下,當學者的比例過高時,極可能悄悄銷蝕政黨政治的精神,讓內閣施政變得與政黨競爭脫節。畢竟,民主政治的維繫,需要更多具有「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的人的長期參與,而不是業餘人士的短期玩票。
蔣偉寧請辭後,社會一片檢討「學閥」之說;此際教授部長潘世偉請辭,不啻又是對「學官兩棲」操作的一記打擊。在重新提名前,請馬總統好好思考:是誰向你推薦了這些操守堪虞的學者入閣?在僅剩不到的兩年任期,你還有餘裕提名更多學者入閣見習嗎?
※ 相關報導:
* 內閣官箴:遠嫌疑才能遠恥辱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26803.shtml
....內閣閣員辭職怎會是小事?江內閣接連折損二位部長,都不是為政策成敗負責而下台;卻是因為「私人小事」遭揭發而去職,內閣官員恐怕有必要提振官箴,謹言慎行了。
馬英九總統在二○○八年就任之前,就引用宋朝呂本中「官箴」的「清、慎、勤」,在新內閣的新生訓練活動中與所有閣員共勉。「官箴」點出了為官之道的三大法則,也就是清廉、謹慎、勤勉,而且「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 索賄惡性重大 葉世文求重刑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82765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王聖藜/台北報導】2014.07.25
台北地檢署偵辦前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貪汙案上午偵結,檢方認定葉利用「林口A7合宜宅」、「新竹眷改」、「八德合宜宅」案向遠雄集團索賄5200萬元,另利用「淡海新市鎮」案向興富發建設索賄750萬元,秘密帳戶內又暗槓髒錢3千多萬元,惡性重大,上午將葉世文起訴,求處重刑。
檢方一併起訴行賄人遠雄集團前董事長趙藤雄、遠雄建設總經理魏春雄、趙的「白手套」前台北科技大學教授蔡仁惠,以及葉世文前機要陳麗玲;檢察官認為趙藤雄、魏春雄涉嫌行賄葉世文迄未認罪,2人於政府落實居住正義興建合宜宅時行賄公務員,以公眾資金成就開發霸業,惡性重大,也建請從重量刑。
至於轉「汙點證人」的蔡仁惠,經查係基於個人情誼協助行賄,無不法得利,且犯後坦承犯行,檢察官建議從輕量刑。
檢方上午起訴後移審,提訊羈押中的葉世文、趙藤雄、魏春雄,交由法官決定他們是否繼續羈押或裁定交保。
檢方是依貪汙罪中藉勢勒索罪、不違背職務罪起訴本案,並未依違背職務罪論告,使得索賄者與行賄者刑責大幅降低。
檢察陳玉萍認定,葉世文在林口等4開發案中向建商索賄,另陳麗玲帳戶中有3317萬元可由葉實際動支,因此再依財產來源不明罪論處葉世文,且認定陳麗玲與葉世文共同向興富發建設「拗」不動產,陳女是葉的貪污共犯。
檢方表示,葉四度向建商索賄,建議法官對他從重量刑,並褫奪公權。
※ 相關報導:
* 葉世文還有犯行未曝光?檢方疑不只4案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827668.shtml
檢方和廉政署偵辦葉世文案查出葉涉嫌以4個標案向建商索賄,犯罪時間橫跨他在營建署長、桃園縣副縣長任內,檢方懷疑,葉還有未曝光的貪污犯行待查,檢方懷疑葉與趙另涉及其他案件,該部分將分他案續行偵辦,因此,下午移審時,將說服法官繼續羈押葉、趙等人。
青年參與國是 消弭世代鴻溝
http://www.udn.com/2014/7/27/NEWS/OPINION/OPI1/8830339.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7.27
太陽花學運後,府院啟動了一系列「青年工程」,如經貿國是會議廣徵青年代表與網路社群參與、政府成軍青年顧問團,及府院高層近期頻頻會晤青創家與社會企業家,聽取建言。這一連串看似追求和解的舉措,近期卻招致批評,甚至還隱含世代與新舊勢力對立,必須及早正本清源,避免讓青年參與國是,淪為一場空。
梳理近期外界對青年參與國是的批評,大致有三種,一是根本質疑政府動機,例如有不少「網路酸民」及學運人士批評,青年顧問不過是政府找來摸頭、替政策背書的工具;二是認為年輕人的專業知識,不足以對台灣遭遇的困境,提出可行的指引;第三是認為政府未做機制設計,將讓青年參與國是淪為表面文章。
這三種批評,尤以第二種論調最為危險,因為相較犬儒主義者或是制度論者,第二種聲音,隱含了年齡歧視,充滿著精英式與家長式思維,且有意無意間表露出既得利益者對權力、話語權釋出的恐懼,必須及早留意,避免演變為世代衝突。
先來回顧政府啟動青年工程的源起,主要是3月間台灣發生了以反服貿為訴求的太陽花學運。
一群年輕學子史無前例號召群眾占領國會、攻占政院,隨後還引發50萬人上街頭。如此激烈且巨大的憤怒力量,迫使政府必須彎下腰來聆聽青年心聲,同時修正過往把年輕人當成是局外人的錯誤認知。
一些批評青年專業識見不足,無法議論國事者,都該重溫這段歷史,想想學運怎麼發生,社會又是付出何等慘痛的代價。
此外,當「大人們」振振有詞討論要縮減產學落差、解決人才外流與低薪問題等台灣經濟宿疾時,也別忘了,這些問題多是以青年作為事件主角,自然得聽「當事人」看法。如同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先前所說,「如果我們不能建構年輕人喜歡的未來,那麼我們是不光榮的。」
義大利史上最年輕的總理是現年39歲的馬提歐倫齊(Matteo Renzi),美國總統歐巴馬最近剛任命的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也是同樣39歲的卡斯楚(Julian Castro)。更別說,像是微軟、蘋果、臉書等科技巨擘創辦人,都是在30歲不到就一舉成名,足以說明,年齡不是問題,腦袋裡的知識與骨子裡的勇氣,才是。
當年輕人願意從體制外走入體制內參與國是,代表青年不放棄希望,政府心存感激之餘,也必須努力策動「青(年)銀(髮)共創」,讓青年參與國是可以制度化,避免成為政治人物的即興之作。
這當中有三件事,至關重要。首先是,政府必須明確青年參與國是的機制設計,例如每年一聘的青年顧問團,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可以扮演何種角色,是觀察者,意見領袖,還是可參與決策?而文官體系又該如何與青年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避免保守官僚只是虛應故事,徒讓青年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其次,政府應善用社會企業與青年創業平台,協助不同世代合力創造解決問題的共同經驗。近期,台灣醞釀多時的社企與青創風潮,已深植不少年輕學子心中,政府應善加引導,不只是在政策面形塑「青銀共創」,也要在實務面累積案例。
例如,為了解決青年就業困境,政府可結合青年投入發展在地經濟或銀髮產業。年輕人的創意與熱情,可結合其他能提供資金、經驗、知識的不同世代者,一同打拚。當台灣有愈來愈多的青銀共創故事出現,世代間的鴻溝也能逐漸消弭。
第三,帶著使命感參與國是的青年,要勤於做功課、加強論述,唯有精彩、深刻的反思與建言,才能創造改變。我們鼓勵青年展現「說大人,則藐之」的氣度,面對高官、文官不卑不亢,以理性說服舊體制的大人們,為何台灣需要改變。
◆ 平路/里長的另類思維
http://www.udn.com/2014/7/27/NEWS/OPINION/OPI4/8830511.shtml
【聯合報╱平路】2014.07.27
腦海中,想到「里長」,你聯想到的是什麼?想到年節禮金、調解鄰里糾紛、淹水時指揮巷內交通、清貧老弱的送餐服務?還是選舉樁腳、發走路工、選舉將屆的遊覽車出遊等等?里長這個機制,半似公務員半似民意代表,存留著時代遺痕,只能夠說,它是個奇妙的綜合體。
里長一詞,始自春秋戰國,歷代稱作「里正」、「里宰」、「里有司」…,管的庶務可不少,包括傜役賦稅、政令宣導等等。到近代,傳統的里長伯以勤懇熱心搏感情,關注里內各種待辦事宜,但問題卻在於服務為本,平常勤跑婚喪、負責鄰里瑣事,人脈也自然浮現!瞭解里內的家庭型態與生活作息,也熟知各戶的政黨取向,到選舉時候,里長常是最有效的樁腳,也成為政黨固票的主力。各黨派的政治人物都很清楚,買票透過里長,肯定彈無虛發。
傳統思維之中,人情是結合劑,默契中卻有借有還。里長在選舉時發揮催票固票的影響力,縣市首長當選後兌現建設支票,除了例行的經費,里長手上常又掌握了更多資源。在某些村里,里長的經管範圍關係到建商利益,有的還牽涉焚化場、高壓電設置地點的拉鋸等等,相關於回饋金、賠償金的發放,里長如何表態,牽一髮而動全身,存著政治操作的空間。
里長轄下的人脈,許多時候,屬於民主監督的死角。尤其做了多任的「萬年里長」,關係盤根錯節,決策過程經常成為不透光的黑箱。
近代草根民主的理念裡,里長更適切的定位是個組織者,重點在於鼓勵里民的參與。里長一職的前瞻性職責是,無論環保、生態或者社區發展的議題,在社區內促成創造各種對話的空間,激發出里民參與的熱情,達成共識之後,經由里民的主動投入,進而凝聚社區意識。
換句話說,傳統的服務鄰里之外,里長一職需要另類的想像,而落實在具體作法上,包括社區經費應該公開、帳目應該透明,預算的分配以及其他重大議題,應該遵循程序正義,經由審議式民主來決定。
前幾個月,「太陽花學運」蔚為風潮,顯示的正是在年輕人的認知裡,傳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需要徹底翻轉。學運之後,NGO如「種子文化協會」等發起「大家來選村里長」的活動。近日裡,不同的政黨也相繼提出具體方法,號召年輕人站出來競選村里長。想想看,若是年輕族群紛紛投入里長選舉,會引進怎麼樣的理念與創意?在我們想到政治就想到利益分配的思維框架中,將造成撼動性的典範轉移。
想想看,若真能激發出年輕人選里長的興趣,從候選人提出競選政見開始,社區居民對於社區前景的想像已然不同!等待的是因為這非傳統的想像,里長一職與「樁腳」的設定徹底脫鉤,真正成為公民社會的奠基點。
在我心裡,還存著另一種期待。里長職責之一,應著手規畫「里民誌」。工作包括走訪里內耆老,影音或文字做成記錄,將里的歷史沿革與居民的事跡滄桑,聯繫成充滿人味的生命故事。由此發掘的社區特色,將成為每個里永續發展的凝聚力。我聽過一些值得傳頌的例子,譬如新竹金山里,就曾經由於一位老里長李慶杰的推動,護樹護溪之餘,學者與社區發展界積極介入,開展著社區史與社區報的傳承。
期待年底,年輕人多願意站出來選里長,而我們的思維中,里長一職從傳統樁腳轉型…逐漸成為公民社會的推動者,選風改變外,補強的是台灣民主政治最基礎的環節。
(作者為作家)
◆ 家長曾「溝通」 打工仍淪為詐騙車手
http://www.udn.com/2014/7/26/NEWS/SOCIETY/SOC4/8828741.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敏旭/新竹報導】2014.07.26
年僅18歲剛畢業曹姓高中生,在人力銀行張貼履歷後接到自稱「趙經理」來電,要求繳交提款卡、存摺等資料,負責到各地收取他人資料,期間一度懷疑被騙,還讓父母親和趙經理溝通,未料仍被騙淪為詐騙集團「車手」,還吃上官司。
人力銀行客服部表示,針對求才廠商都有審核過,須政府立案公司,也會了解營運狀況,並且關注廠商的帳號使用是否有異狀。目前較多受騙案例是由詐騙集團「隨意」撥打電話,若剛好有急迫需要工作者,往往容易遭詐騙。
曹姓高中生說,當時和趙經理談妥後,便從手機LINE裡收訊息,再到各車站置物櫃收取他人「資料」。前天中午到台北收取資料,轉到新竹火車站,將資料放入車站置物櫃,再向陳姓男子收取資料時,就被警方逮捕,自己也一頭霧水。
如力公司客服部呼籲,求職者切勿將信用卡、金融卡、身分證等重要個資交給徵才廠商,公司行號發薪水,不可能透過信用卡,打工族應小心。
王金平:曾建議馬 有捨才有得
http://www.udn.com/2014/7/26/NEWS/NATIONAL/NAT1/8829011.shtml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2014.07.26
立法院下周將召開第二次臨時會,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表示,他曾在二、三周前當面建議馬總統,「應有所退讓,有所退、有所讓,才會有所得,有捨就有得」,若什麼都不捨,堅持也沒用。
這番「有捨才有得」的說法,引發外界好奇。究竟要「捨」什麼?王金平回應,「我不知道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但王金平昨天稍早曾說,示範區條例草案不該在委員會中堅持,「趕快設法讓它進到院會去,我們再來處理」。
王金平昨天在立院青年國會研習營初級班結訓典禮致詞,解釋國會運作實況。他說,其實立法院的案子,大部分都會通過,只有少數不通過。
對於少數還不能通過的法案,他舉例,學運衍生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雖然政府同意立法,行政院也有版本,但是大家認為太簡單、太潦草,沒有達到「讓國會監督」的目的,甚至連由哪個政黨召委負責召集會議,都莫衷一是。
王金平提到,原來國民大會是「政權機關」,在國民大會被廢除之後,現在立院兼有國民大會功能,依新的說法,立法院也有政權機關之說,這個論調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提起,但事實是存在的。
第二次臨時會的重要議程,除監院人事同意權,另外就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王金平表示,他已向國民黨黨鞭要求該怎麼進行,並透露自己在兩、三周前也曾向馬總統建議「有捨才有得」,應有所退讓,案子才好處理。
※ 相關報導:
* 觀察站/王金平強勢 要與總統平起平坐
http://www.udn.com/2014/7/26/NEWS/NATIONAL/NAT1/8829013.shtml
立法院下周臨時會,除監委人事外,「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審議有無進展,也是外界關注焦點。立法院長王金平提到「有捨才有得」、「立法院也是政權機關」,除了向馬總統喊話,也隱含立院要求「平起平坐」的強勢態度。
....王金平順勢帶到,在國民大會被廢除之後,「立法院也有政權機關之說」,也等於提醒外界:依國父「權能區分」原則,立法院正是代表「人民有權」的政權機關,其地位應與代表「政府有能」的治權機關互為平衡。
◆ 瓜田李下女秘書家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28916.shtml
【聯合報╱黑白集】2014.07.26
一個人犯錯被發現後的態度,有時比他犯的錯還能顯現其人格狀態。潘世偉的「不倫疑案」頗滋議論,而他的危機處理更顯得無大臣之風。
謂為「不倫疑案」,是偏向潘世偉自辯的說法,畢竟無人看到「蓋棉被談公事」的場景。但從周刊公布的狗仔鏡頭看,那豈是「偶爾造訪,人之常情」的畫面?例如,二人一前一後,故作陌路,隨即一前一後閃進門裡,這豈是「王秘書」接待部長造訪的平常態度?
男女關係是私領域,外人認為不倫者,兩人卻可能視為天造地設。但如潘世偉所說,「她是我學生,我認識她的父母,我把她當女兒」;可見,他自認若真有此事即是「不倫」。這若真是潘的倫理標準,那麼「不倫」的傳聞就不應當是真的;若是真的,那麼潘世偉就不應當這麼說,這麼說就是偽君子,失大臣風。
前天早上,潘世偉口頭請辭,其實已是他「見壞就收」的時機。倘係如此,則可省去潘師母「越洋錄音」為夫申冤一節,更可免去王女之父發布書面聲明。但潘世偉當斷不斷,不知損害控制,完全反映不出一位部長面對去留危機的應然作為,難道是關己則亂?
潘世偉的這段八卦,牽涉到兩個層次。一、不是說對「朋友的女兒」就不會發生「天下男人的錯誤」,但若自稱「把她當女兒」,就應「言顧行,行顧言」,自知持守。二、王女自秘書升至主委室主任,至部長室主任,出訪陪他坐商務艙(潘說,照規定二人是可以坐頭等艙的),倘若竟是公私混淆,豈能想像?
如果一位部長沒想過狗仔就在你身邊,也沒想過狗仔爆料後是否能以「偶爾造訪,人之常情」敷衍回應,這大概就不是幹部長的料了。瓜田李下女秘書家,慎之,慎之!
※ 相關報導:
* 府院早接檢舉函 還曾善意提醒潘世偉
http://www.udn.com/2014/7/26/NEWS/NATIONAL/NAT4/8829003.shtml
前勞動部長潘世偉昨天在臉書砲轟行政院不信守承諾,將他請辭過程提前曝光,毫不給任何挽回機會。行政院不予評論,知情官員表示,府院高層一個月前就收到緋聞檢舉函,也曾對潘世偉「善意提醒」。
◆ 單字拼錯了…北市教局獎牌 「榮耀」變調
http://www.udn.com/2014/7/26/NEWS/DOMESTIC/DOM2/8828951.shtml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4.07.26
北市今年國中畢業生市長獎獎牌,竟將「GLORY of Taipei City」誤印為「GIORY of Taipei City」,製作品質掉漆,讓領獎學生也傻眼,質疑「榮耀」(GLORY)蒙塵。
北市教育局科長謝麗華坦言「確實有疏失」,會盡快重印、回收更換,彌補錯誤。教育局表示,這批獎牌有近2000面。
北市各級學校畢業生市長獎頒獎典禮,6月15日在大安高工舉行,當天受獎生與市長郝龍斌合影,北市府再客製化印製於市長獎獎牌上,本周送給得獎學生。
學生等候近一個月才收到獎牌,卻發現原本應是「GLORY of Taipei City」(台北市的榮耀),卻被印成「GIORY of Taipei City」,「榮耀」(GLORY)變調,讓部分受獎生錯愕,不知道獎座還有無認證效力。
接到家長陳情的議員陳孋輝調查發現,除獎牌提袋側邊錯印成「GIORY」,提袋正面與市長獎牌上,「GLORY」的「L」字母也被和「I」形象近似的101大樓替代,「從裏面錯到外面」。
陳孋輝說,獎牌從設計、編排、印製、裝袋、送到學校,竟沒人發現「GLORY」變「GIORY」,教育單位製作獎牌,連英文單字都印錯,專業不足、貽笑大方。
謝麗華表示,獎牌提袋側邊確定是印錯字,其餘以101大樓代替,則是設計意象。
陳孋輝質疑,單字把「L」誤植為「I」,提袋與英文單字字母都是大寫,不可能中間一個字母突然變成小寫的「I」,但101大樓圖象形象與大寫「L」根本不同,質疑市府卸責。
謝麗華表示,她未參與設計,不知道訴諸的意象內容,會再了解、處理。
◆ 掏空削14億 宏國副董重判
http://www.udn.com/2014/7/26/NEWS/SOCIETY/SOC6/8828971.shtml
【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2014.07.26
曾任台北一○一董事長的宏國集團副董事長林鴻明,以宏國旗下金尚昌公司兩批土地向關係企業抵押借款十八億多元未清償,再透過人頭買回被列為不良債權的土地開發建案,牟利十四億餘元。台北地院昨天依違反銀行法、證交法等五罪名合併判他有期徒刑九年六月,併科罰金二億元;得上訴。
同案被告宏國副總經理林南聰、總經理陳祈蒼、財務長董翠華,均被判刑二年、緩刑三年;林應向公庫支付三百萬元、董應服勞役一百八十小時。
判決指出,金尚昌公司十五年前向中聯信託貸款十八億元,並以淡水兩批土地作為抵押擔保,後因未依約還款,土地遭中聯信託以不良債權方式出售;金管會規定,不良債權出售對象不得為宏國關係人,以免有「左手賣給右手之嫌」。
林鴻明為取回土地,指示林南聰委託第三人公司出面,以十二億元標下中聯信託的十五億餘元不良債權,順利轉回自己手中,取回兩筆土地後,再指示董翠華、陳祈蒼設立人頭公司開發「藍海建案」;當大樓完工銷售後,獲利十四億餘元,讓金尚昌損失鉅額開發利益。
轉動台灣須跨越三座大山
http://www.udn.com/2014/7/28/NEWS/OPINION/OPI1/8831902.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7.28
經貿國是會議全國大會將於今天閉幕,雖然這次會議因為在野黨及反對團體拒絕參加,缺少「國是」會議凝聚共識的基本元素,但政府有意藉召開全國會議加速經濟的發展與改革,用心仍值得肯定。事實上,聯合報系在兩年前推動台灣願景工程,以「關鍵兩年─為台灣經濟開路」為目標,呼籲利用沒有選舉干預的關鍵兩年,全力推動台灣經濟轉骨工程,但兩年來台灣仍陷於空轉,整個社會的焦慮與無力感更甚以往,究竟問題出在那裡?朝野皆應深刻反省並尋求突破之道。
台灣經濟面對的問題錯綜複雜,既被多年的經濟沈痾壓得喘不過氣,又面臨紛至沓來的新問題、新挑戰,要領航台灣經濟向前轉動,必須化繁為簡,先行跨越橫亙於前的三座大山: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改變經濟成長模式及實踐經濟公平。
首先,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台灣必須跨越的第一座大山。台灣以貿易立國,進出口貿易額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1.3倍,出口接近GDP的七成,維繫產品及服務的國際競爭力至關緊要,面對區域經濟整合快速發展,尤其涵蓋台灣主要貿易對手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預計明年底前將完成協商;中韓FTA將於今年底前達陣,在大陸市場最大競爭對手南韓可能大幅侵蝕台商市場。這些發展攸關台灣生存命脈,必須立即面對因應,不能須臾拖延。
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無法分割的另一核心課題,就是兩岸自由貿易發展包括ECFA、兩岸服貿協議、兩岸貨貿協議等後續推動,這牽涉到台灣經濟自主性及兩岸經貿究竟是「互補大於競爭」或「競爭大於互補」等根本問題,也是朝野及藍綠分歧對立的癥結所在。若迴避此一爭議問題的處理解決,台灣仍將繼續陷於空轉,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也勢必淪為空談。
其次,改變經濟成長模式是台灣必須跨越的第二座大山。金融海嘯後全球金融及經濟劇烈變動,各國無不致力於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轉型,美國經濟再起,歐盟逐步走出歐債危機,日本安倍三箭,大陸經改闖關,南韓、新加坡奮力求新求變等等,在在凸顯全球經濟已進入到另一場重新洗牌的激烈「賽局」。
台灣經濟成長高度依賴「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面對全球供需鏈大幅調整,經濟轉型壓力更大,改變經濟成長模式是不被淘汰的唯一途徑。但是,要從「效率驅動」走上「創新驅動」的成長模式,須大力推進經濟轉骨工程,調整產業結構;台灣要對外更加開放,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也必須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後盾。但知易行難,國內產業轉型升級速度遲緩,近來經濟好轉還是依賴代工出口訂單增加;改變經濟成長模式迄今仍是遙遠的目標。
再者,實踐經濟公平是台灣必須跨越的第三座大山。國內薪資停滯、房價高漲、稅制不公、世代剝奪等問題,反映所得分配日益惡化及經濟不公平,也成為經濟進一步開放及推動改革的最大阻力。近年政府以追求公平正義的各項改革,因配套不足、時機不對或選舉因素等考量,多半途而廢或大打折扣,讓民怨激升,年輕一代對現況不滿更達於空前。所以,推動台灣經濟轉型也必須有實踐經濟公平的配套改革,才能凝聚共識,化解阻力。
要跨越上述三座大山,政府應有面對改革壓力、承擔艱鉅責任的決心與行動力,當然更須朝野捐棄成見,坦誠協商合作。前副總統蕭萬長在經貿國是會議發表專題演講,呼籲朝野「大家都在同艘船上」,不能互相數落不是或者朝反方向划漿,少點政治多點經濟。我們希望朝野皆能重視這樣的聲音,讓台灣經濟可以加速向前轉動。
◆ 測謊未過 我駐美少將團長黎賢聖遭撤換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3310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2014.07.28
原駐美軍事代表團團長黎賢聖少將今年3月回台期間,依慣例接受國防部測謊,黎賢聖疑與不當人士接觸,沒有通過測謊。國防部非常慎重修改測驗題目後,總共對黎賢聖測謊三次,黎都沒有通過。國防部限制沒有通過測謊的黎返回美國,7月另外派遣海軍少將楊大偉接任。
國防部表示,黎究竟是因為緊張時的生理反映,或者其他因素,造成測謊沒有通過,目前還在釐清當中,但是黎先前通過期中測謊,這次測謊為何沒有通過,為了當事人的清白,要花時間釐清,現在先「委屈」黎接受調查。
黎賢聖今年初,農曆年後不久回到台灣,依慣例駐外人員返國都必須接受測謊。測謊的目的是釐清駐外期間,有沒有與不當人士接觸,包括大陸人士、外國間諜等。黎賢聖沒有通過測謊,讓國防部警覺起來。為了釐清真相,國防部修改測謊施測的題目,又對黎賢聖進行測謊,黎賢聖三次測謊都沒有通過。
國防部從3月黎賢聖返台測謊沒有通過後,就不讓黎賢聖返回美國。黎賢聖的家人目前都還在美國華府郊區,沒有返回台灣,與一般軍職駐外人員任滿調回台灣的情況,很不一樣。國防部表示,經過徵詢黎的家人,他們想留在美國,尊重他們的意願。
黎賢聖頗受國防部前部長高華柱信賴,駐美團長期間,熟悉我方與美國雙方軍事交流與互動的許多機密,以及關於兩國軍售、武器獲得的敏感資訊,加上黎賢聖經手許多敏感資訊,都讓黎的測謊結果讓人關切。
國防部因為羅賢哲少將派駐泰國期間,發生嚴重違反軍事安全紀律的問題,造成羅涉及共諜案遭判刑。為求謹慎,國防部也將黎管制,釐清黎究竟有違紀情事,是否有洩漏機密。黎返國測謊沒過,也引起美方注意。
國防部表示,針對沒有通過測謊的軍事人員,基於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的考量,國防部必須採取相關的防處作為。有關黎賢聖的家屬安置問題,則已與黎溝通說明,並派員協助,以維護他應有的權益。
※ 相關報導:
* 爭議不斷 駐美團長5年換4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33109.shtml
駐美軍事代表團團長近來人事屢屢更迭,五年換四位,內部爭議不斷,曾有海軍團長具名檢舉空軍副團長,但因國防部長空軍出身,對檢舉爭議案件不積極調查,讓許多政府駐美單位都對國防部管理鬆散,感到難以理解。
* 黎賢聖:我禁得起考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33110.shtml
....他在測謊的某一題有反應,身為軍人,他願意返國接受調查,但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事涉不法,「我禁得起考驗,不怕任何調查」。據了解,黎賢聖已經向國防部提出退休申請,國防部也已批准,預計將於9月間退休。
* 紅螞蟻逆襲 陸戰老兵上街反裁併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32086.shtml
雖然馬總統四度宣稱「不會裁撤海軍陸戰隊」,許多老兵仍心存質疑。昨天上午有兩百多位陸戰隊退伍隊員在中正紀念堂大門口集合,發起「七二七紅螞蟻逆襲」活動,強調反裁併、也反對任何弱化陸戰隊戰力的政策。
◆ 作品太弱?人權攝影賽遭質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8000339-260114
中國時報 胡清暉/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28日
教育部今年首度舉辦大專校院學生人權攝影比賽,全國只有75件作品參賽,被批評宣傳不夠、花錢卻沒有成效,而且前三名得獎作品遭外界質疑,沒有清楚的聚焦、影像表現力及詮釋深度都不足,認為得獎作品應該從缺。
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司長劉仲成回應,首次舉辦的人權攝影比賽,預算11萬元,評分標準是照片占60%、文字說明40%,不只是看攝影技巧,因此,邀集攝影、傳播、教育等不同領域的評審,若外界有質疑,可以再檢討改進。
攝影界人士質疑,光是台大杜鵑花節攝影比賽就有3、400件作品報名,但這次教育部主辦的人權攝影比賽,收件數只有75件,根本是宣傳不力。
這次攝影展,第一名是台藝大學生路耘《公民綻放》,以太陽花學運為主題,展現公民覺醒的自發性力量;第二名是致理技術學院林育婷《生命權》,呼籲人們尊重動物的生存自由及生命權;第三名則是成大學生林大為《求得一席停車位,身障朋友無路歸》。
資深攝影工作者謝三泰分析,第一名雖有即時性的議題,但影像卻很普通,也沒有清楚的聚焦;第二名雖有生命權的布條訴求,但周遭環境混亂。政大傳播學院李同學說,第三名作品疑似是找人安排的設計畫面,而且用手機拍的,不解為何這樣的照片可以得獎?
得到第一名的路耘表示,照片主題是330遊行,當天拍了4、500張,從中挑選5張參賽,他覺得,他參賽的其他幾張比較生動,但可能是因為有反服貿的標語,較為敏感,所以教育部才沒有公布。
第三名的林大為指出,這張照片是用手機拍的設計畫面,想要凸顯校園周邊的停車亂象,已影響身障者的通行空間,因此向醫院借來輪椅,並找同學模擬場景,對於得獎感到意外。
「永遠忠誠」的憂心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34412.shtml
【聯合報╱蘭寧利/退役海軍中將(高雄市)】2014.07.29
海軍陸戰隊的隊訓是「永遠忠誠」,但是為什麼還有大批退伍的弟兄走上街頭?總統不是保證過了嗎?難道你們信不過馬總統?關鍵在「裁掉」,是表示整個陸戰隊都沒有了,但是不「裁掉」並不表示不裁減,裁到只剩幾百人也符合總統的承諾。
「勇固」案雖然在等計算機模擬的結果,但是不要忘了,如果不是林郁方委員質詢,不知道怎麼出來的兵力大小早就執行了,因此無論是總統交代,或是計算機模擬,都是不影響原計畫的小波瀾而已,因此該收攤的、該關門的,都在準備中。
會不會計算機模擬的結果跟原來的「勇固」案相去甚遠,這個請放心,絕對不會。如果有心的話,採用特編的想定,絕對可以作出與上級所期望數字完全一樣的結果。因此研究與模擬只是應付林郁方委員而已,一切仍按原計畫執行。問題是全世界對台海防衛有興趣的專家們,都在等著看這個結果和國軍怎麼會從撐一個星期進步到撐卅五天的。
現海峽兩岸關係漸趨和緩,除非台灣搞台獨逼其非動武不可,兩岸或許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兵戎相見。但南海則不然,越南、菲律賓已積極整軍經武躍躍欲試,不但危及我南海諸島,且危及我能源航線安全。南海威脅已逐漸成形之下,我們兵力需求的想定就必須要包括此一部分;如果包括這一部分,就必須精算陸戰隊在因應外島及南海諸島之規復、立即出動、兩棲突襲、海軍基地警衛(本職)、海外災難救助等任務遂行的最低兵力需求與海軍配合兵力之需求。
只是今天讓信奉「永遠忠誠」的海陸們還不放心,是他們已經感知到「風雨仍如預期的會來」,他們憂心,將宜海宜陸、最能在應急作戰展現戰力的陸戰隊裁減等於自毀長城。
◆ 經貿會總結:每年發表「兩岸風險紅皮書」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834479.shtml
【聯合報╱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2014.07.29
經貿國是會議全國會議昨天落幕,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做出總結報告,他說,有鑑於國人對於兩岸經貿進程的關切與憂心,國發會將強化國安風險控管,每年發表「兩岸風險紅皮書」,同時建立中國大陸對台灣政經影響力的評價系統。
經濟部長張家祝也說,此次會議在國際經貿的部分共識較高,但在兩岸貿易與大陸政策,政府必須更謹慎,規畫更完整的措施,以免我方太過仰賴大陸市場。
昨天經貿國是會議形成的共同意見與多數意見一共有卅七項,包括:政府應訂定國家級的區域經貿整合戰略;兩岸經貿策略定位為「兩岸協作、全球整合、透明監督、有效管理」;呼籲立法院盡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服務業貿易協議盡速生效,兩岸盡早完成貨品貿易協議談判等。
一般認為,紅皮書是關於危機警示的研究報告。國發會說,兩岸紅皮書的初步構想是,綜整相關機關對於包括財經面的兩岸貿易、投資與出口依賴度等,以及政治風險等項目供各界參考;至於細節部分的訂定標準等,還需和學者專家討論,最快明年起發布。
為強化溝通、擴大參與,政府也將成立「國家媒體提案中心」,將政府政策與資訊公開化,直接和民眾溝通。公共政策的制訂也將建立網路社群參與的標準作業程序或常態性公民線上討論平台。
管中閔說,許多年輕人願意參加經貿國是會議,不同年齡及族群間並非不能溝通,是可以對話的。
至於是否再舉辦類似的大型經貿會議?管中閔說,「別鬧了」,光是彙整分區會議意見就讓國發會同仁忙到凌晨,現在才終於「如釋重負」。
張家祝認為,本次會議提出許多具有參考價值意見,例如青年就業、圓夢議題、弱勢族群照顧等,政府將以具體作法回應社會關切。
◆ 中韓FTA 台灣利多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99930
自由 2014-07-29
◎ 黃天麟
近日馬政府動用執政資源強打宣傳戰,推出一系列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對台之衝擊,來「恐嚇」人民。問題是,「中韓FTA真的對台是威脅嗎?」
筆者認為台灣應該「樂觀其成」,甚至鼓吹中韓早日成功締結FTA,且「自由度越高,對台越有利」。理由如下:
一、韓國不是新加坡也不是香港,新加坡、香港均屬都市經濟,可以不顧周邊產業,開放就好。但韓國與台灣一樣,有人民賴以為生的農業與各產業賴以發展的製造業,此種有土地有人民的中型經濟,FTA有其能與不能,非簽得越多越好。
二、馬政府常舉韓國的FTA,做為政府「失政」的下台階。請國人不要被欺騙了。韓歐與韓美FTA是二○一一至二○一二年才生效的,此前台灣出口早已被韓國所超越且拉大差距。即韓國之超越台灣(包括出口、GDP),是韓國採FTA政策之前,是韓國專心於「投資韓國」的時候,這時台灣卻醉心於與中國的「經濟統合」。換言之,當台灣政府鼓吹自由化,積極開放對中投資之時,韓國政府專心於國內的產業轉型,是二○一一年前韓國能大幅超越台灣的主要因素(註:此期間韓對中投資金額尚不及台灣的十分之一)。
三、中韓FTA與歐韓、美韓FTA不能相提並論。韓國與中國比鄰,中國廣大的土地、十三億的人口與市場,先天就具有磁吸四周經濟資源的強大磁力,即使韓國具有完整國格,韓人亦多愛國,中國仍然對韓有不小的磁吸效能。中韓FTA不管如何簽訂,自由化越高,磁吸效能必越大,或許有利於韓國之財團,但對整體韓國言,成長動能必日趨枯竭,速度或許沒有台灣那麼快,但也不能小覷。韓國必然將步台灣後塵,陷入「中國邊陲」之險境。
四、FTA會增加經濟成長是一種迷思,它是為資本家量身訂造的歪論。馬政府一貫以ECFA、服貿、貨貿,會使GDP增長多少來迷惑國人。但事實已證明這些都是一派胡言。韓國自不能例外,二○一一年盲目強推FTA後,不但沒使韓國一飛沖天,反倒是從此成長動能日落西山,二○一○年韓國GDP還成長六.五○%,但二○一一年降為三.六三%,二○一二再降至二.二九%,二○一三也只二.九七%,動輒五%、六%的漢江奇蹟已不復見。
所謂「風水輪流轉」,中韓FTA若能在二○一四年完成,台灣應可從此高枕無憂,換言之,中韓FTA對台絕不是「威脅」,而是「機會」。只要我方不再迷失於服貿、貨貿、自經區等「傷台政策」,定心國內,走向國際,即台灣之恢復失土,指日可待(註:學運後台灣正處於經濟復甦之中,請國人珍惜此一發展)!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 以上各篇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東吳教授吳志中 獲法總統騎士勳章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36908.shtml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廿九日電】2014.07.30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吳志中因推廣法國文化、促進台法關係有功,獲法國政府頒發「總統騎士勳章」,預計八月十三日在台灣頒授勳章,吳志中則盼持續推動台灣向法國學習多元思維,別侷限於單一價值框架。
法國的榮譽勳章包括由總統頒發及由文化部、農業部、教育部等部會會頒發等不同層級,包括國際知名導演李安等人曾獲頒法國文化騎士勳章,導演蔡明亮則預計八月十三日在台灣領授同樣的勳章。
吳志中所獲頒的總統騎士勳章,是一九六三年由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所創立,他謙稱說,聯合報發行人王效蘭曾獲頒的法國總統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的等級較高。
法國總統歐蘭德今年四月廿五日同意將騎士勳章頒給吳志中,主要理由是感謝他促進台灣跟法國關係、並致力於推廣法國文化。包括他在二00六年至二0一一年擔任台灣法國文化協會理事長期間,促成協會的現代化;此外,法國駐韓國大使館發行有關東亞情勢的法文外交期刊,吳志中擔任總編輯,都是法國政府肯定他的功績。
目前在東吳任教的吳志中,曾經留學法國十年,擁有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與法國關係良好,專長在法國政治、地緣政治及歐盟政策等,有學生形容他法文說得比中文還好。
吳志中在獲知得到法國總統頒發的騎士勳章後,除表示很高興得到法國政府肯定過去的努力外,更希望法國重視的多元文化、多元世界價值,能更進一步在台灣推廣;他說,不管是國內或國際關係,台灣都不應該只有單一選擇或價值觀,這也是台灣、法國間可共同努力的目標。
◆ 監委大缺額 馬決補提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3788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李皇萱/台北報導】2014.07.30
立法院二次臨時會昨日行使第5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創下29名被提名人、11人遭否決的紀錄,馬英九總統已決定補提名;總統府發言人馬瑋國上午表示,馬總統將補行提名,在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前,再度提出監委提名名單,咨請立法院同意。
馬瑋國說,馬總統尊重立法院行使監察院人事同意權的結果,對於未通過的部分表示遺憾,補提名則是為了維持監察院正常運作。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日在一場演講中說,監委提名最大的問題在名單爭議性高,不僅是朝野政黨不滿意,社會整體對這張名單也有很多意見;當務之急應重新檢討目前憲政結構下監察權如何行使,而非基於總統本身或政黨自身利益思考補提名。
蔡英文說,監察權的行使跟機構的組成不應過度鋪張,目前憲政結構監察權如何行使是該被檢討的事情;馬總統任期已進入到第二任後半段,這個階段不應再提補充人選,讓已經通過的人選好好行駛監察權。
府方人士對此表示,遵守憲法、維持憲政機關正常運作是總統的職責,如果總統不補提名,就是怠忽職守;民進黨的說法明顯違憲,民眾不會認同。
立法院二次臨時會昨日行使第5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創下史上最高否決率。監察院長被提名人張博雅以57同意票、僅達最低門檻的票數驚險過關;27位監委更只有16人過關,部分國民黨立委更與在野黨聯手,敲定一份11人黑名單,開票結果11人「完封」,全部落馬。
對昨日投票結果,馬瑋國表示,馬總統尊重立法院的決定,但對未通過的部分表達遺憾;由於第4屆監察委員將於本月31日任期屆滿,為了維持監察院正常運作,總統將依照憲法及憲政慣例補行提名,在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前提出名單。
※ 相關報導:
* 觀察站/正面思考藍委的自主投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37885.shtml
....此次監察院的人事同意權,面對民進黨杯葛,國民黨別說團結,黨內競相爆料、扯後腿的,比在野黨還踴躍;不論這份名單是是不是「史上最差」,同意權行使「史上最險惡」卻是毫無疑義。最後折戟沉沙,也是意料之中。
如此結果,可以解讀是黨內「反馬」勢力集結成功,馬英九正式告別黨內「一人統治」,自此以後,國民黨的興衰,不再由馬英九一人承擔。
但國民黨立委諸公決定「走自己的路」,未來也就必須一起承擔國民黨的成敗,再也別拿「馬英九」當失敗的藉口。
◆ 323驅離濺血 江宜樺以殺人罪被告身份出庭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837883.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2014.07.30
學運期間的323強制驅離造成警民流血衝突事件,民間團體以自訴方式直接向台北地院控告行政院長江宜樺等人,台北地院法官下午傳喚江宜樺、警政署長王卓鈞等人出庭應訊,說明當時決策過程及方式,已有公投盟蔡丁貴、黑島青、反服貿、反核、台獨等多個團體到現場抗議,北市警局成立「0730專案」,動員120名警力防止脫序行為發生。
因台北市警局長黃昇勇、中正一分局長方仰寧也名列被告,現場指揮官由中正一分局兩名副分局長擔任,市警局強調,出庭的當事人有多名警察高層,但警方不會動員大量警力,現場也不架設拒馬。不過如果民眾若出現暴力行為,警方將以現行犯逮捕。
由於江宜樺的車隊將從重慶南路126巷司法新廈的側門進入台北地院,警方會將該巷淨空,暫時禁止人車進入。警方並推估抗議群眾應大多集結在博愛路的地院和地檢署大門,警方會部署較多員警和市刑大蒐證人員,防止脫序事件發生。
市警局指出,下午會依現場情況彈性管制交通,但不會封路,改以交通改道指示牌,引導人車。除了以市警局和台北市刑大警力鎮守台北地院外圍,行政院和立法院也都由駐地警力加強戒備,預防暴力事件發生。
※ 相關報導:
* 擋人財路說… 潘世偉遭約談 2處長調職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37882.shtml
勞動部前部長潘世偉臨去秋波,爆料因為「擋人財路」而下台,廉政署已經啟動調查,上午約談潘世偉。據了解,行政院也決定將勞動部政風處、會計處處長調離現職,顯示調查決心。至於潘指稱的案件,據傳為泰山職訓中心這兩年力推的「勞動創新園區」,原本造價高達1億餘元,但潘世偉認為規模及效能有限,強力阻擋無效,將主事者調離現職。
健全財政需要錙銖必較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39243.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7.31
國庫支付給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月退俸,一年高達1,400億元,每年分兩期發放,一次預發半年700億元。國庫為調度支應這筆龐大資金,往往要額外多付10億元利息。行政院執行財政健全方案,基於減支目的擬調整為按月領取;消息曝光,引起軍公教人員的反彈,政策隨之喊卡。令人詫異的是,拍板煞車的理由竟是:省息10億「對國庫挹注有限」。
財政健全方案訂下增稅800億元、減支450億元,每年減少舉債至1,200億元的目標,以便重整國家財政。增稅、減支正是控制國債水位最關鍵的兩大支柱,其中,增稅案已經如期上路,扣除配套減稅所需財源後,國庫淨增約650億元,明年將會全數到位;反之,行政院帶頭檢討的減支450億元計畫卻不順遂,儘管財主單位東挪西扣,至今還無法達標,眼看跳票已難避免。
換言之,政府此刻執行減支,只能投注更強勢的作為,錙銖必較實屬當然,不要說10億,即使是1億元、1,000萬元,在國家赤字連年、累積債務居高不下,仍需舉債度日之際,哪有浪費的本錢。然而,行政院光是調整發放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月退俸」,即因反彈而退縮,全民該如何期待政府真有健全國家財政的準備與決心。
「月退俸」非屬軍公教退休人員獨有,勞保、農保與國民年金,對勞工、農民等各行各業退休者,也都設有等同月退俸的「年金」給付機制。不管稱為月退或是年金,都是人民賴以安養晚年的重要財源,政府的一舉一動當然備受關注。但是,改革所能憑藉者無他,依法、依理而已。比較現有月退俸與年金發放方式,包括勞保、農保與國民年金等,都是採月領制,唯獨軍公教人員的月退俸是預發制,且一次預發就是半年。所謂「月」退俸,指的不就是每月領取的退休金,行政院財政健全減支小組通過調整軍公教人員月退俸由半年領改為季領、逐步到月領的決議,究竟何錯之有?軍公教退休人員的反彈,所持道理又在哪裡?
不要小看國庫因為調整預發制所能省下的10億元利息,10億背後,還潛藏了政府捍衛基本公平所展現的態度。行政院長江宜樺認為減支10億元,對國庫挹注不多,不省也罷。那就必須解釋,立法院臨時會通過老農津貼暫行條例草案,調整老農年金請領條件與金額,國庫一年也不過省下6.49億元,若不追究改革有無必要,一體比較國庫所能省下的支出,區區不到7億元的老農年金要改,軍公教月退俸為什麼就不必改。
外界批評行政院處理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月退俸請領方式,態度前倨後恭,與數十萬軍公教選票有關。健全財政是一條長路,不論何人執政,都必須要面對。我們不樂見政府在為健全財政努力的同時,卻將政治盤算放在改革合理性之上。「選票說」希望只是外界的臆測,行政院應該重啟對軍公教人員月退俸請領方式的檢討。
國家財政有多困難,幾個數字會給人民答案。包括,累積國債已逾5兆元、平均台灣2,300萬人人均負債超過20萬元,而軍公教退休給付等潛藏債務則已飆破17兆元;政府平均每年舉債2,000億元,到年底止,剩餘舉債空間已不到4,000億元,二年後將無債可舉,若不調高債限,就只有加稅一途。軍公教退休人員每年從國庫領走1,400億元,約占中央政府總預算的一成。相較此次調整退休俸請領方式省下的10億元,真的不算多。重點是,當全體國人以民意支持政府改革財政,讓800億元增稅案得以火速過關,那麼特定族群對於不該有的「福利」,更要有願意放手的體諒。
至於政府,必須認清改革沒有鄉愿的餘地,既已允諾要給下一代健全的財政,那麼,縱使只能省下一塊錢,也是這一代無可迴避的責任。
※ 相關報導:
* 空難倖存公務員想調回高雄 反彈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8839402.shtml
澎湖空難倖存者、澎湖縣政府主計處主計人員許瑀婕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央求調回高雄,銓敘部昨天已經收到主計處正式來文,但其分發到澎湖不到半年就轉調,卻引發許多公務人員的反彈聲浪,認為此舉已違反公務人員考試法。
◆ 假車禍詐財?他6年肇事32次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840280.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2014.07.31
台北市議員何志偉公布一份汽機車肇事駕駛排行榜,有汽車駕駛人從民國97年至今年5月,累計肇事32次,另一機車駕駛也高達30次,平均一年肇事4到5次不等,案情可能不單純。
北市交大事故處理組長許卜仁指出,車禍發生,不論肇事責任歸屬,雙方都會被列入事故次數,單一駕駛人出現高事故率,不排除是製造假車禍詐財案,會根據統計數據清查,若是假車禍、真詐財,將交由市刑大偵辦。
何志偉說,這位汽車駕駛人97至103年5月,累計肇事高達32次,平均一年達5次。機車駕駛也高達30次,平均一年達4.6次。去年單一年度,第一名的單一肇事汽車駕駛,事故高達8次,機車駕駛是4次。
根據統計,一般駕駛年齡和肇事率成正比,但分析這次統計數據,前十名經常肇事者平均年齡,汽車駕駛平均50.9歲,以中高年齡為主,機車駕駛平均只有33歲左右。
何志偉指出,這些經常肇事的駕駛,並無被吊扣或吊銷駕照,顯示事故均非屬重大車禍,但究竟是駕駛特別倒楣,或這是專業車禍手,已形成道安隱憂,相關單位應該清查。
北市交通大隊指出,排除惡意肇事,一人一年肇事3次,有可能發生,但一連數年都如此,可能是刻意肇事,向對方索取財物。有人趁對方駕駛違規時,故意駕車碰撞,再伺機索賠。
※ 相關報導:
* 3年67件假車禍 運將詐30多萬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840283.shtml
台北市刑大去年偵辦「車禍蟑螂」鄭姓計程車司機,涉嫌三年內製造67件假車禍詐財,鄭姓司機以車上的行車記錄器拍到的事故過程當作證據,向被害的駕駛敲詐,還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有時一天就撞二次,甚至今天被撞,明天又被撞。警方初估被害駕駛至少上百人,鄭詐財得手30多萬元。
* 機車壞推著走 被撞還吃官司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839373.shtml
尤姓男子半夜騎車途中機車故障,牽機車走在馬路上,遭丁姓大學生機車撞成重傷;檢方認為尤機車故障後,未依規定設置警告標誌,發生車禍也要負責,將他及丁依過失傷害罪嫌起訴。但法官認為,尤牽車行走算是行人,判尤無罪;丁則處徒刑三月,得易科罰金。
直言集/把握契機 為台灣經濟找出路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41737.shtml
【聯合報╱本報記者鄭宏斌、陳洛薇】2014.08.01
在陸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可望於年底簽署的壓力下,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在立法院遲遲無法完成審查的僵局,現在似乎露出一線曙光。民進黨昨天提出黨版修正案,朝野能否就此條例進入實質討論,為全民經濟福祉把關,將是左右台灣經濟未來走向的重要關鍵。
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自從在立法院上會期開審以來,風波不斷,此條例攸關台灣未來經貿發展,雖然期望盡速完成審查,但也不容草率過關,下周立法院臨時會將再審示範區條例,藍綠必須屏除立場,理性討論、實質審查,勿再淪為口水大戰。
過去立法院審查重大法案,經常上演互相杯葛的戲碼,導致議事一事無成。如今民進黨提出示範區的對案修正版本,態度已轉變為願意審查,並非一味阻擋,藍綠兩黨有談判空間,應把握契機仔細審查,為台灣經貿未來願景共同努力。
蔡英文接任黨魁後,政策之一就是推動台灣經濟新模式,有意洗刷外界對民進黨「反商」的刻板印象,證明民進黨也能為台灣經濟找到方向。這次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審查,雖然是監委人事案後,藍綠第二回合重大交戰,但朝野能否以全民利益為優先、捐棄政黨成見,各方都在關注;民進黨在委員會審查的表現,能否揮別「逢中必反」的迷思,也是外界檢視蔡英文的經濟思維的重要指標。
民間團體昨天拜會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呼籲不要通過示範區條例,甚至要求民進黨阻擋該條文,但民進黨並未照單全收,而是主張讓此案進入「實質審查」,畢竟一旦條文通過,台灣各地設置自由經濟示範區,顯見綠營執政縣市也不想自絕於外。
示範區條例延宕多時,國民黨希望加速審查,保留爭議條文,送交朝野協商。不過,服貿協議審查的「三十秒事件」,引發外界質疑「黑箱作業」,甚至還爆發三月學運,讓國會空轉三周。服貿協議審查殷鑑不遠,下周登場的委員會,朝野都應謹記教訓,不要因政黨對立,再次繳白卷。
今天我們都是高雄人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46123.shtml
【聯合報╱黑白集】2014.08.03
儘管業者還在互推責任,儘管政治人物還在見縫插針,儘管名嘴還在冷嘲熱罵,儘管網民還在互相攻伐;但面對高雄氣爆的災難,各方必須放下喧囂,讓驚魂未定的市民有個沈澱的片刻,讓台灣民眾有個哀傷面對災厄的心情。
割喉分藍綠,無助於解決台灣的問題;一味分南北,也只會讓這個小島四分五裂。每逢災禍都會出現的「災區觀光團」,其實就是缺乏教養與同理心所致;藍綠再怎麼辯論,都無法提升這方面的公民素質。每次天災人禍都會出現中央與地方互推責任,其實就是平日專業體系的分工不足;朝野若不尋求客觀、科學的解決,只會讓城市和國家把禍因埋得更深。此刻,靜默才是最佳哀悼。
今天,我們都是高雄人。不管你的故鄉在哪裡,誰沒有幾個親戚住在高雄?誰沒有幾個同學好友來自高雄?誰不曾在愛河畔、夜市中留下一些記憶?國際媒體報導這次氣爆災難,全球閱聽大眾未必知道高雄,卻都知道那是台灣的一個城市。那麼,難道在台灣的人還要分說那是綠色執政的縣市,或指控肇事管線是前朝留下的禍根?
在那個漫長的黑夜,許多民眾在燃燒的街道上互相扶持,多位消防弟兄把他們的生命留在火海之中,不少家庭在幾波驚爆中生離死別。但在天亮之後,許多國軍和團體立刻投入救災,朝野政黨分別宣布暫停競選活動,各地民眾和企業發起捐款、捐贈物資救災,連動物醫院都主動提供災區動物的收容和檢查。要填平被炸裂的馬路,要撫慰災區居民的傷痛,靠的是同胞之間的溫暖,而不是口水。
在朝野為選舉廝殺之際,高雄這連串驚爆也許適時提醒了我們:民主要有縫合作用,不能只有撕裂!
◆ 審計部點名:陸軍特戰裝備 比市價貴3081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4673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2014.08.03
為強化國軍「不對稱作戰」能力,陸軍司令部耗資近10億元,為陸軍航特部採購突擊車、水中推進器、潛水裝備等多項先進特戰裝備,但經審計部稽核發現,這些裝備不但採購價格遠高出市價,陸軍訂定水中通話機組底價,竟比市價高出三千多萬元,刻意讓廠商獲取超額利潤;而案中採購高價的的穿透式偵測雷達、偵搜機器人與偵搜球,保固期滿後,竟然不維修,閒置壞掉一半以上。
花大錢採購的裝備不是故障就是規格不符,這筆特戰「爛帳」,遭到審計部公開點名,國防部允諾處分失職人員。
特戰車規格不符 無法上路
審計部完成民國102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陸軍採購特戰突擊車,事前未考量訂出的車輛規格不符我國道路交通法規,撥交後行駛有限制,車輛閒置,根本無法執行遠距偵搜的效益,且車上花了3749萬元配備的通訊頭盔,只供乘員相互通話,無法與現役任何通訊裝備通聯。
審計部還指出,陸軍同案花了1766萬元為特戰兵買水中推進器與照明設備,結果導航系統螢幕尺寸有問題,履約爭議,買來裝備因此閒置兩年,還沒服役,就先折舊40%;另採購個人潛水裝備,竟然沒有依規定將廠商投標文件所承諾裝備廠牌、規格納入契約,驗收時也沒有實施性能測試,交貨設備比原來廠商承諾的廠牌差。
審計部特別指出,且陸軍在此案中為水中通話機組訂立底價,沒有參照市場行情,竟然比市價高出3081萬元,「衍生廠商獲取超額利潤」。
高價裝備 壞了沒錢修…
審計部還表示,陸軍花3046萬元買來高價的特戰通訊裝備,包括穿透式偵搜雷達、偵搜機器人與偵搜球,在保固期滿後,竟然沒有編列維護保養費用,有近一半損害停用,其中最貴以2588萬元採購的穿透式雷達,10套壞掉6套,653萬買的34具機器人,機器人壞掉18具,34個偵搜球也壞掉8個。
國防部回應審計部,未來將開辦兩棲特種作戰班,納入年度演訓規劃,結合潛水裝備施訓,發揮水中推進器最大效益。國防部會強化建案作業訓練,避免規格訂定遍離市場現況,但特戰裝備相關違失,將督促陸軍檢討議處失職人員。
※ 這樣的採購,真的強化了「不對稱作戰」的能力。
* 通過高空跳水 首位女突擊兵結訓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46735.shtml
陸軍在谷關特戰訓練中心所設突擊訓幹部訓練班,日前有軍史上首位通過突擊兵訓的女性出列;陸軍21砲兵指揮部的中士謝淑珍,上周五通過最後一關俗稱「信心測驗」的高空跳水,取得突擊兵徽,連到場觀察的海軍陸戰隊員都佩服突擊兵訓考確實「不分男女、異常嚴格」。
◆ 社團鬆綁 許可改登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46099.shtml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2014.08.03
內政部管轄的社會團體高達一萬三千多個。為有效實質監督,內政部正研訂「社會團體管理法草案」,擬將目前的許可制鬆綁,改為登記制,賦予人民結社自由;但對涉及公共財與人民業務有關的團體,仍會加強稽核、督管。
內政部官員表示,目前成立一個社會團體,如同學會、同鄉會或聯誼會、校友會等,都採許可制,要先經內政部實質審核才能成立,如果改為登記制,只要成立後,將公文送來,只要符合形式就可以了。不過,有些社會團體因有勸募行為,即使已申請登記,內政部仍得對其財務做一定程度的關切,包括財務稽核等。
氣爆後的石化之路…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4861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淑惠、曾桂香/特稿】2014.08.04
高雄氣爆事件釀成驚人災禍,也爆出國內石化產業工安問題,石化產業跟核四議題都有點像,其影響的範圍及面向都非常廣。石化業關係到國內產業的競爭力,而且在中韓FTA生效後,韓國石化及塑化業對台灣的壓力更大,台灣不能完全沒有石化產業,卻又不能生活在隨時可能出事的環境中,台灣的政府,看到問題癥結了嗎?
現代文明社會沒有人可以完全不用膠製品,小到常用塑膠袋、塑膠鞋,大到汽車、建材,都需要用到這個產業所生產的相關產品,這次的工安意外,讓大家更不喜歡石化產業,但是台灣真的能夠沒有石化業嗎?這是厭惡石化產業的台灣人必須深入思考的,而 沒有塑化業,台灣一向自豪的電子製造業,是不是也會受影響?一大串接下來得處理的疑問,都需要政府及業者共同努力解惑。
眼前,國內的塑化業面對愈來愈多的競爭;尤其中韓FTA簽訂生效後,台灣四大製造業業當中,化學工業將首當其衝,推估化工產值衰退高達4.63個百分點,影響金額就達到台幣2276億元,而且集中在石化、塑橡膠商品。
這些損失台灣承受得起嗎?如果認知台灣不能沒有石化業,那政府更應該制定一個更完善的制度。瑞典加強對石化塑膠業嚴格管理的經驗,讓石化業者時時有警覺心,刻刻把工安放在心上,這才能確保不會再有類似事件發生,也才能說服國人台灣可以發展石化業,石化業者也不必悲情成為台灣人民眼中的「嫌惡設施」。
※ 相關報導:
* 社論-災難現形記:理盲的論述、亂鬥的政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4000023-260202
工商時報 社論 2014.08.04
入夏以來,天上地下人禍頻傳,加上府會惡鬥導致政治失靈,整個台灣社會焦躁不安有如熱鍋上的螞蟻。巨災釀成重大傷亡誠然令人涕泣,但有心人士趁機挑撥對立,製造更多的惶惶不安,這才是當今社會更深層的悲哀。即令忠言逆耳,我們也要再次提醒:台灣是個小國,天災人禍不會挑政黨顏色;面對災難,人不分南北,都不該讓感性凌駕理性;各方自我約束負面情緒,積極應變救難,才是當務之急。
* 李鴻源催生「 國家級防災總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47743.shtml
高雄氣爆進入第五天,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昨天表示,事實已經很清楚,除了颱風的防災救災政府有能力應付外,包括化學災害、工業災害、甚至核災等重大災害事故,中央與地方政府根本沒有能力處理,「大家都亂了方寸」;高雄氣爆的慘痛教訓,政府認真思考成立國家級防災總署的時刻到了。
* 台灣的PHMSA,要快!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01608
國際上的作法,危險貨物只要是在運輸狀況,就歸交通部(或運輸部)主管,而且管理的範圍包括危險貨物運輸攸關的所有事項。就以美國交通部為例,組織下面的「管路及危險貨物安全管理局」(Pipeline and Hazardous Material Safety Administration, PHMSA),就是掌管全美所有管路輸送及危險貨物相關事務的單位,舉凡管路外洩之防範與應變措施;危險貨物表的制定、危險貨物之包裝規定、緊急應變措施、危險貨物專屬包裝物的規格及測試規定、危險貨物標記、標示、貨櫃及車輛之標示牌、所有運輸相關人員訓練等等,都在此部門的管轄之下;此部門並且定時修訂美國管路及危險貨物的安全管理法規,以符合市場的變化,以及時勢的需求。
◆ 管理地下管線 經部擬訂專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47684.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4.08.04
731高雄氣爆事件奪走28條人命,經濟部今天將邀中油、中石化、李長榮化工等高雄石化業者,一同「摸清」港都地下石化管線。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3)日表示,近期將邀相關部會與地方討論,不排除訂定專法管理地下管線,避免憾事再發生。
高雄日前發生氣爆,截至昨晚,總計有28人死亡、兩人失蹤、302人受傷。事故發生後,外界將矛頭指向疑似肇禍的榮化,也批評中央與地方管理不力,未能悉數掌握都會區地下每一條石化原料管線。對此,經濟部將亡羊補牢,邀集石化業者一同比對圖資,務必掌握每一地下管道及其輸送的原料。
身兼中央災害防災中心副指揮官的杜紫軍表示,今天的會議第一步會先確認災區地下管線,接著摸清高雄其他地區的地下管線。至於圖資是否公布,要由高雄巿府決定,不過,一些重要幹管,如油管或天然氣管埋設地點及深度公開後,若遭有心人士破壞,恐釀國安問題。
昨天下午副閣揆毛治國二度聽取各單位報告,指示中央與地方必須密切聯繫,優先恢復民生相關維生管道。杜紫軍補充,目前災區的水、電,可在這一、兩天陸續恢復,但是天然氣要隨道路整修工程同步進行,預估耗時三個月。
目前災區內的已知三條重要管線,包括中油乙烯管線,昨晚中油已吹入氮氣排空管內殘存氣體;中石化的丙烯管線,最慢今早排空。至於肇禍的榮化丙烯管線,經濟部已指示中油協助處理。
杜紫軍說,近期經濟部將亡羊補牢,邀相關部會與專家學者一同研商,看是要訂專法,或是修正既有的消防法、勞動檢查法規,加強管理。
※ 相關報導:
* 專家:清查未爆彈 建地資系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4000315-260102
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系副教授劉安平感慨說,中央政府推動GIS(地理資訊系統)多年,但未竟全功,因地下東西看不見,不如看得見的政績來得討喜,又事涉開發、區域發展,不論藍、綠執政皆欠缺長期執行決心,也決定了我們城市安全度。
災民最需要的是…回家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49997.shtml
【聯合報╱錢得龍/國小校長(台中市)】2014.08.05
高雄氣爆事件迄今,許多民眾忙捐款,物資源源運到安置中心,志工也紛紛進駐,同胞都為災民祈福,政府忙著釐清事故原因權責,大家都想為災變盡點心做點事。不過請問,若你是災民,你最想要的是什麼,在收容中心有得吃有得喝有得穿有得睡、一天耗過一天茫茫然嗎?
一天三頓吃的用的再多,若還是只能睡安置中心,有家歸不得,那是食之無味、寢之難安呀!
我們的努力或愛心,只是慰藉自己的道德感或愛心飢感而已,對災民而言,未必搔到癢處。
猶記得九二一地震,大家如何慷慨捐輸吧?當時民眾見災情慘狀,個個捐款急如鍋蟻恐落人後;但是等錢匯集到了行政院及地方災區縣市,各自成立重建基金會,依行政程序執行就變成慢郎中,大約一年後才啟動。
接著問題來了,有錢大家「目眶赤」,連原本政府該做的也盡量推給善款基金,首長有錢就搞另類「政績」,甚至將善款功德攬為自己政績,假借周年紀念啦,感恩晚會啦,搭舞台行銷自己。筆者擔任中縣九二一震災重建董事七年,了解善款運作與民眾憂急愛心之間,真是相去太遠!
走過九二一災民歲月,知道災民第一需要的就是三個字:要回家;災民第二需要的:怎麼迅速補助或求償。這兩件事,要急要快!
報導說,重建最快要三個半月,這個期程對災民來說太久,但事實還是太樂觀。
若只把土填回去、瀝青鋪一鋪,恢復外貌可以行走,三個半月完成,但事實上牽涉複雜。按照政府程序,從踏勘評估、整合,包括中央、市政府、管線及環保公安等單位,再編列概算、設計發包、施工驗收等,用「飛」的都辦不到。
那麼,要災民三個半月或一年後才回家嗎?其實不必。
這次路爆雖然慘重,比起九二一震災相對單純,災區範圍也小太多,沒有斷層勘定、大地工程、地籍重測、重建規範、遷村等的曠日廢時,而且房屋大多結構未損,重返家園不難。
只要給水給電,家屋的門窗修繕,規畫簡易出入便道,災民即可回家。若水電管線毀損不能及時供應,可要求台電及水公司在安全許可下,先接家戶臨時水電明管,可設家戶簡易水塔、臨時電表。
不是有捐款嗎?趕快拿來用在這裡,公款不便動用時,在救災救急公平正義的原則下,善款就用嘛,千萬別像九二一,等了一年數載才用,錢都沒用在刀口上了。
補助求償的對口是誰?何時洽?條件標準怎樣?房屋、周邊設施、汽車財產、商業損失等怎算?政府補助、肇事者求償及保險理賠等,都應迅速訂定便民可行辦法,並立刻執行,幫助災民趕快動手處理、重建。
這些,考驗政府的重建執行力,包括主動積極勇於承擔的使命感、迅捷正確的應變能力、及時的特別法令及體察滿足災民所需等。
錢不是關鍵!救災重建、愛心奉獻,都要站在災民角度,如何協助災民趕快回家,讓生活回歸正常,創傷感才會迅速平復!
◆ 學者嗆:管線都搞不清 「國家的羞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5096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4.08.05
政策、管線、救災…完全不合格
高雄石化氣爆事件人心惶惶,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批評,現行法規容許石化管線進入人口稠密市區,讓居民承受與第一線石化工人相同的健康風險;反觀國外,石化工業原料、管線配置都有詳細規範,國內的石化政策、管線配置與防災救災體系「完全不合格」,需通盤檢討。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論壇上午邀學者專家提供建言。詹長權指出,地下管線一定會跨越行政區,在各國通常是中央政府管轄,然而至今卻看不到中央政府有任何作為;即使是受過訓練的消防人員,都不具備石化災害的基本知識和公安訓練,加上救災單位本身也缺乏石化災害的專業設備,導致第一線警消因公殉職。
石化業高度汙染 成本轉嫁社會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認為,台灣發展石化產業這麼多年,卻連管線分布都搞不清楚,簡直是「國家的羞辱」。他指出,近10年來,石化產業對GDP貢獻,都沒超過1.7%,但卻耗用台灣四分之一的能源,產生高度汙染,把外部成本轉嫁給社會。
周桂田表示,這次的管線爆炸僅僅是人為疏失,就已經造成重大死傷和財產損失,台灣天災頻繁,一旦發生複合式災難,波及的範圍將會更大、更遠,日本當年311地震後引發的核災,就是最好的警惕。
人民怎可忍受「炸彈就埋地底下」
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翁裕峰提醒,涉及這次事件的企業,包含李長榮與華運,都有拿到國際標準認證,卻發生如此嚴重的公共危險,可見國際認證機制失靈;相關資訊沒有完全公開,民眾自然會不滿,對政府更會缺乏信任。
中國醫藥大學健康風險管理學系教授許惠悰說,從風險管理角度來看,石化管線埋下去到爆炸中間,可說沒有任何人在管理;一條沒人管理的管子,遲早有一天會老舊生鏽,洩漏事件必定發生,他質疑,人民怎麼可以忍受「炸彈就埋在地底下」?
※ 有些問題涉及國安。相關報導:
* 江揆:工業管線 全面列管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49912.shtml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4)日表示,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後,政院將加強全國工業管線與公共安全管理,近日將先成立十人諮詢小組,作為閣揆幕僚;未來還將彙整各地方的地下管線圖資成立資料庫。至於未來資訊是否「全都露」,政院態度保留。
江揆昨天邀經濟部、勞動部、衛福部、內政部、主計總處等部會,會商高雄氣爆事件。江揆此會旨在釐清中央與地方權責,及中央後續可做的通盤檢討。會中敲定政院的「三不二要」原則:不立專法管理管線、不編災損和重建特別預算、不成立專責的重建機構,但要彙整成立全國資料庫,以及由專家學者組成諮詢小組。
* 經部:丙烯納石油法 難度頗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50987.shtml
....六條與地下油管有關的法令包括內政部主管的「市區道路條例」、「共同管道法」、「消防法」,經濟部主管的「石油管理法」、「天然氣事業法」,及勞動部主管的「勞動檢查法」。
外界認為經濟部是石化產業主管機關,應透過修法,將石化管線輸運的原料如乙烯、丙烯、丁二烯納入石油管理法,但經濟部表示,石油管理法只約束特許的石油煉製業,如中油、台塑,而非其他石化中下游產業。
經濟部昨天召開「高雄市石化業者原物料輸運管線清查概況」會議,會後由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和沈榮津主持記者會,在媒體輪番逼問下,杜紫軍坦承,肇事管線過去21年來沒有政府單位管理。
* 石化管線政府不管 經部竟要業者「自主管理」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1874
....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退休教授謝志誠則批評,經濟部一開始就定調石化產品不屬於「石油管理法」範圍,「這樣最容易推責任」,但丙烯屬於石油相關產品,且危險性高,不應由業者自主管理。
* 防救災甩舊思維 大破大立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49982.shtml
【聯合報╱李鴻源/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台北市)、馬士元/銘傳大學都市規畫與防災系助理教授(台北市) 】
當台灣人民還沉溺在復航澎湖空難傷痛之中,七月卅一日高雄石化氣體氣爆災難之慘狀,猶如戰爭過後,全台灣人的心情更加驚懼恐慌,我們除了致上深沉哀悼之外,痛定思痛,不禁要問何以致之?難道我們沒有事先預防的知識?難道我們沒有專業的救難組織?我們防救災的大腦是誰?或是哪一個部門?
....在全球氣候變遷以及全球化都市化休戚與共情境,事件發生瞬息萬變,災難的複雜性、多元性和影響性,都不允許以舊思維來救災。我們必須承認,防救災是一種新專業,就好像總醫院下,設不同的專科和醫生一樣,需要一個能夠防治和救援各類型災害的防災總署,平時儲備訓練精良的各科救難人員、知識、專家、設備、科技、圖資、後勤、安置和傳播;災難發生時,指揮總部發出動員令,就可有系統、步驟、效率、節奏的救災,必能減少無謂傷亡,更可安定人心,因此大破大立的時刻到了。
* 由高雄氣爆看國家經濟安全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49907.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8.05
....然而,還有各種各樣的其他風險,我們是否也要一次又一次地付出代價,然後才會學到足夠的教訓呢?
....先進國家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視早已從軍事政治領域進入經濟領域:美國早在1972年就設立了「總統經濟政策委員會」,領導各種工作委員會來研究各種經濟風險;俄羅斯也在聯邦安全會議下設立了「經濟安全跨部門委員會」,並列出「俄羅斯經濟安全指標清單」;對岸則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設立了「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並不時發表研究成果。
國家經濟安全的範圍可以涉及境內和境外的部分:境內的可以包含糧食安全、用水安全、土地資源、經濟成長、所得分配、醫療保障、公共衛生、金融體系、本勞和外勞運用、交通網絡、對外投資等;境外的可以包含進口資源、出口市場、匯率變動、國際運輸、疫疾傳染、高科技出口、兩岸關係等,每一個項目都可能涉及非常複雜的問題,每一種問題都需要深入研究才能提出適當的對策,每一項對策可能都需要不同的機構協助處理。因此,在國家資源允許的情況下,重新思考國家經濟安全研究的體系和議題,目前可能正是適當的時機。
高雄氣爆有無訂定特別條例之必要?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52581.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8.06
高雄氣爆事件,引發了全台公民對城市安全的關注,引發了高雄市民對地下管線治理失效的憂慮;但在立法院,卻演成朝野一場訂定《高雄氣爆災變復原特別條例》之爭。目前,行政院態度傾向不立專法、不設專責機構、不編特別預算的「三不」原則;江揆此舉,遭在野黨痛批是「冷血」。接下來,政治的激烈攻防已可預期。
有沒有必要為高雄氣爆的災後重建訂定「特別條例」,其實是可以客觀討論的事。執政黨沒有必要在此際表現得太過冷漠或刻板,在野黨也沒有必要挾災民以自重,趁機進行政治勒索。
在野黨要求制訂《特別條例》,其主要目的,說穿了,就是要取得重建過程的人力、物力及經費的一切承諾和保障;其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鉅額的特別預算。對高雄而言,經費當然是越多越好;對中央而言,預算應該是足夠即可;但對所有納稅人而言,每分錢都必須用在刀口上才行,錢若太多只是供政治人物揮霍罷了。
討論高雄氣爆有沒有制定特別條例之必要,不妨先看看過去幾次重大災難的處理標準。過去,政府曾為兩次災難制定過特別條例,一次是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一次是二○○九年的莫拉克風災。前者,造成兩千五百人死亡,一萬多人受傷;後者,有七百多人死亡和失蹤,小林村則慘遭滅村。相形之下,此次高雄氣爆有廿多人死亡、兩百多人受傷,雖然是慘重的工安意外,但與九二一地震或八八風災的災情卻有相當距離。
再就損失的規模而言,九二一地震災情遍及南投、台中等七個縣市,五萬多間民宅全倒,五萬多間民宅半倒,許多中小學、公務機關建築亦皆倒塌,許多人流離失所,安置和重建都是長達數年的工作,全台經濟損失達三千七百億元。莫拉克風災之災情跨高雄、台東、屏東、台南、南投等五縣,有廿座橋梁沖毀,出現十幾座堰塞湖,許多山林土崩石流,公私部門總損失近兩千億元。
而此次高雄氣爆,受災地點主要集中在苓雅、前鎮兩區,前後長達四公里的馬路被掀翻,涵管爆裂,一千五百戶店家受到衝擊,市府初估總損失數十億元。從規模而言,這次氣爆局限一地市區,沒有跨地區政府的統合、協調、整治問題,復原過程相對不複雜;也因此,制訂特別條例的必要性並不顯著。
進一步說,九二一地震和莫拉克風災皆為「天災」,而高雄氣爆災難本質上是「人禍」,兩者無法相提並論。以一九九七年中油公司在前鎮興鎮橋的氣爆事件為例,災難造成十一死、十七傷,因為是中油管線切割不當肇禍,最後由中油賠償四億多元給受災戶。冤有頭,債有主,這是「人禍」的處理原則。
也因此,這次的高雄氣爆,若檢方認定責任在李長榮化工或其他公司,乃至高雄市府也有疏失,那麼,要中央制定特別條例或編列特別預算來支應,恐即難言之成理。事實上,二○○一年的納莉風災,造成了九十四人死亡、十人失蹤、兩百多人受傷的災難,台北市包括捷運及大批民宅全遭水淹沒;最後,是台北市獨自承擔起復原任務,中央並沒有通過特別條例或組織重建委員會來協助。
目前,根據高雄市府的估計,氣爆後災區道路的復原,連同下水道箱涵的重建,所需經費一共是十九.一億元。這部分的經費並不龐大,但著眼於市區交通的恢復及當地店家的重新營業,都有必要加速進行。如果高雄經費不足,中央自應由災害預備金代為撥補支援;這點,可與求償工作同步進行,並行不悖。何況,這是三個月即可完成的工程,外界便看不出有制定特別條例或編列特別預算之必要。
試想,當年九二一震災的重建,總經費高達三千億元,重建時間長達六年;而莫拉克風災的重建,經費超過一千億元,時間長達五年。與那兩次大災難相比,高雄氣爆重建只需十九億的規模,若硬要上綱為「特別條例」或「特別預算」,恐怕只是暴露自己貪得之心,難獲民眾苟同。何況,目前各界捐款已破十億元,這些款項要如何運用,市府也有必要及早公開說明,才能回應各方捐款的愛心與熱血。
從上述分析看來,高雄氣爆的規模、性質及難度,都不到需要制定特別條例的程度,更不必因此而陷於爭議,曠日廢時。更何況,面對一場災難,朝野能爭的只是錢嗎?
※ 相關報導:
* 別檯面上檢討 檯面下算計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52538.shtml
【聯合報╱簡賢文/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系教授(台北市)】2014.08.06
高雄氣爆災難,凸顯檯面上是公共安全的呼籲與面相,檯面下卻是政治與經濟之算計;即使講公安或工安或勞安或環安,都屬不同的業務主管,都端出一般人愈聽愈混亂愈生氣的各種法規來撇清,每個單位都願意幫忙,就是沒人要主辦或認帳。
不是有平時預防主管機關嗎?不是說誰負有維護管理這空間設施法定責任與專業倫理者,就是第一線應變人員嗎?
經濟部杜紫軍次長的「誰核准、誰收費、誰管理」九字箴言,真是一語中的,值得當成各公安、工安、勞安、環安機關的諍言啊!
* 高市府1頁公文討19億 政院錯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53497.shtml
高市氣爆案,高市府估計重建新台幣19億元,希望中央專款補助,公文昨日送抵行政院,政院隨即轉送主計總處。據了解,高雄市府修復道路的公文僅一張紙的一面,沒有任何說明即要求中央拿出19億元,看過公文的政院官員都相當錯愕。
* 重建核實報銷 中央、地方估價差近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52609.shtml
內政部營建署長丁育群昨赴高雄勘查,同意高雄市政府採「核實報銷」方式,超出災害準備金的部分由中央埋單;高市府估計重建需三個月、經費十九點一八億元,但營建署預估只要十億元,工期至少五個月,雙方落差大。
* 經部:丙烯納石油法 不恰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52594.shtml
經濟部強調只管油、氣等能源,也反對修改石油管理法,但究竟相關衍生的石化原料產品該如何管理?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面對記者提問只說,「這個問題比較不容易回答,屬於行政院層級」,未就產業督導機關角度回應。
◆ 健全流程 保護災害最前線人員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52540.shtml
【聯合報╱陳永芳/考文垂大學災害管理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英國)】2014.08.06
對於本次高雄氣爆重大意外災害處理,筆者引英國因應化學災害意外事故流程,提出一些建議。
本次重大意外事件,雖然已發現化學氣體味道濃厚,警消和里長亦馬上到現場處理,雖然劃出安全距離,但是並未有效疏散民眾,一方面或許因為無法完全取得相關危險物質資訊,另一方面也顯示對於危機警戒不足。雖說不當的緊急疏散或許會造成民眾恐慌,如果撤離不急,可能會造成更多傷亡,比如說卡崔娜颶風在紐奧良造成重大災害,就是因為疏散命令下達太遲,造成民眾不及離開家園。
由於化學災害不同於一般性災害,英國消防局更特地出版了一本如何因應危險物品災害的運作守則。守則中便說明,在預期有災害發生的前提下,消防人員有權利執行他認為正確的事情,這賦予在場第一線的消防人員決策權,如此確保災後進行檢討調查報告時,對於消防人員作為的追究。
相關單位必須於備災期間,即提供消防人員相關訊息,以供正確的風險分析。危機發生時,相關部會更應以配合的態度提出相關資訊。
在這次氣爆案例當中,消防人員必須獲得的訊息應當包含:相關的都市計畫圖、油路管線、相關的公司名稱、負責人名稱、可能毒氣的資訊,周遭活動及附近環境資訊等等。因應的準則以將人員物資傷亡減到最低為原則。
另外,英國針對緊急應變,是統一以事故現場指揮守則標準流程為依歸,也就是不論因應何種災害,皆以同樣一套事故指揮系統,如此可避免混淆與責任不清。
決策前,必須先了解事故訊息、可使用資源訊息及相關災害與安全的訊息,再思考可使用的對策,最後進行溝通及控管,期間必須不斷評估並修正決策。
而在對於危險物質進行處理前的第一步驟,即劃分警戒線。警戒線分為內部警戒線及外部警戒線。如果是重大事故,消防人員有優先進入內部警戒線權利,以清除可能的危害,等到確保安全之後,相關部會才得以進入內部警戒線。
另外,亦設置外部警戒線,因應救災人員與一般民眾分離,也就是說要將民眾撤出外部警戒之外。一旦警戒區劃分出來,民眾必須遵守,如果民眾不遵守警消疏散,或者是任意進入警戒區者,將接受刑罰處理。一方面確保警消人員能夠在沒有外力干涉下專心執行任務,另一方面也確保民眾生命的安全。所以,在警戒線之內不應當看到新聞記者,以及一般觀望或不願意離開家園的民眾。
災害管理是一門高深複雜的學問,除了必須重新思考,如何更健全我們災害管理體制,較快速的方法應從最基層著手,完備基本的事故指揮流程,讓因應災害最前線的人員,可以有足夠的資源、資訊及權力進行災害搶救,並以確保自身安全為優先。
星期透視/黃介正:演習劇本要從嚴從難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46061.shtml
【聯合報╱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2014.08.03
日前帶領兵棋推演團隊南下高雄,與市府中階主管進行複合式反恐及災害防救兵棋推演。
推演設定在明年春節前某日,想定狀況包括:恐怖分子自小港非法入境、八五大樓遭放置爆裂物、靠泊真愛碼頭船隻爆炸下沉、屏東三地門發生芮氏規模六以上地震、高雄市各區建築物倒塌並發生火警、過港隧道發生龜裂滲水且車輛受困、後勁五輕廠冒出大量黑煙等。高雄市府參演同仁雖然經驗豐富、演練逼真,但也認為想定狀況的挑戰與壓力極大。
我強調:「兵棋推演的演習想定,如不從嚴從難,上帝會幫我們寫。」沒想到幾十個小時之後,上帝還是寫了一個我們團隊當時沒想到的劇本,而且就在高雄真實發生。
一九九九年底,我應邀自美返國,參加一場有關新世紀資訊及網路戰的學術研討會。在討論過程中,曾經預想資訊網路遭破壞而中斷的可能情境。是年國內連續經歷七二九大停電及九二一大地震,嚴重暴露出當時台灣電力傳輸系統的脆弱性。在會議上,我曾經引述源自棒球「三振出局」概念,美國的法律術語:three strikes and you are out,來寓意資訊網路遭到癱瘓的可怕後果,也警示老天並不一定會給台灣第三次機會。
我國自九二一地震之後,除在次年即完成「災害防救法」,之後並陸續建立並強化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以及中央至地方政府的各級災害防救會報、委員會及應變中心。
從行政院層級的跨部會「金華演習」,到各級政府的各類型「災防演習」;從國軍將防救災納入核心任務之一,到「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的確實執行;從跨區、跨層級的災防兵棋推演,到歷年風水天然災害的實際淬鍊;再加上民間團體與志工的充沛愛心與動員能量,我們的防救災體系、人員與經驗,已可稱完備有效,值得自豪。
「演習視同作戰」、「演習不可演戲」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觀念,也是各級演習中參演部隊的共識,但演習的作用與效果,關鍵仍在「想定」。
就專業學術定義,「想定乃是為型塑決策者的觀點,所建立的多種思維架構;俾使決策者得以理解,其在未來可能面對的,而且必須做出決策的各種環境。」如果這定義太難理解,則用懶人包的概念,想定可以看成為劇本,就是「決策者必須下決心的各種可能情境。」
想定劇本的難度,是可以設計的;任務簡單,標準放寬,則較易成功,長官嘉勉,同仁敘獎;倘若挑戰艱鉅,從嚴從難,則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甚至遭譏擾民。
故從人性的角度思考,萬安演習的防空演練,我們讓地下的捷運照常行駛;金華演習的反恐演練,我們得以逮捕或全殲恐怖分子;漢光演習的防衛作戰,我們得以痛擊來犯敵軍獲致全勝。
兵棋推演之於戰爭、天災與人禍,就有如模擬考之於大學學測;模擬考之目的在發掘弱點以求及時做針對性的改進;如果考題過於簡單,到了真正學測時,將會被殘忍的宰割。
高雄市發生大氣爆造成的傷亡,令我們椎心難過。如此慘烈的情境,也是我們不敢寫的演習想定狀況,但老天爺還是讓它發生了。下次籌辦兵棋推演時,那意料之外的艱難想定,還是我們自己寫吧!
◆ 要命的6公尺箱涵 誰施工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4995.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歐陽良盈、謝龍田、楊濡嘉/高雄報導】2014.08.07
引發氣爆的問題箱涵,檢方調查發現,違規穿越箱涵的管線,除了李長榮化工,還有中油、中石化,雄檢已簽分兩個「他」字案,追究是誰違規施工,造成致命災難。
檢方表示,除日前鋸下榮化的肇事破洞管線,近日還要開挖附近箱涵釐清施工真相和氣爆原因,並查公務員疏失。
檢方說,氣爆前三個多小時不斷有報案電話通報高市府,竟沒把握時機處理,造成死傷慘重,一定要追究。另外,應由市府列管的排水箱涵,市府主管局處竟查不到相關資料,正因為「沒人知道」這座箱涵,造成長期無人監督管理,遑論檢測其安全性。
檢方表示,這些掛在箱涵內的石化管線如不定時炸彈,早晚出問題,箱涵主管機關未及時發現箱涵有大量丙烯,難脫疏失責任。
檢方原訂今天到現場開挖,查看事故箱涵附近至少五個箱涵和管線間的關聯性,以及是否還有箱涵也有管線穿越的類似情形,但因管內還殘餘丙烯,將等李長榮化工確認清除後才開挖。
檢方表示,造成重大死傷的箱涵內管線只有六公尺,意外現場長達數公里的石化管線,目前就只有這一段有問題。為何管線會穿越箱涵?是中油施工問題?還是中油埋管完工後,另有其他單位發包施工箱涵,把管線包覆在內?將是檢方追查重點。
據了解,檢方已陸續傳喚中油秦姓課長、翁姓工程師及肇事丙烯管線維管業者說明,中油矢口否認當年違規施工或包商偷工。
中油說,這三條管線除榮化的四吋管,還有中石化的六吋丙烯管及中油的八吋乙烯備用管,三管線並列,彼此間距各約十公分,遇箱涵一定繞過,檢方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高市水利局副局長廖哲民說,三條管線穿越的下水道箱涵是支管,在凱旋路與二聖路附近,箱涵支管穿越舊鐵道,是因應暴雨的備用箱涵;目前只看到沿凱旋路的主幹管在民國六十五年四月完工的紀錄,支幹管確切興建、完工時間等公文都找不到,只能判斷應該也是六十五年興建。
由於連通的箱涵都被炸開,埋在地下的石化管線反而完好,水利局判定,丙烯沿著箱涵支管飄溢到凱旋路、一心路及三多路等箱涵主幹管,才引發連環爆。
廖哲民說,有鑑於此,將全面檢測箱涵內是否被偷掛管線。
※ 相關報導:
* 檢方:未發現問題箱涵的單位 有很大疏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5903.shtml
高雄地檢署追查地下管線,昨晚以「氮氣加壓」測試20多公里長的榮化管線,發現並無外露現象,今天確認鋸下帶回送驗的管線破洞是唯一破洞點,為氣爆元兇;檢方昨天傳訊中油、檢測公司、華運等共7人,訊後請回。
....檢方指出,若管線依法埋在土裡未曝露在箱涵內的空氣,即使管線破損洩氣,也是局部爆炸,不會透過箱涵內的空間快速竄沿到大區域;這些懸掛在箱涵內的管線如不定時炸彈,早晚出問題,「不是榮化爆,就是其他2家爆」,負責管理箱涵,但未發現箱涵曝在空氣的單位有很大疏失。
* 菊稱市府沒說謊 為橫向聯繫沒做好道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5900.shtml
榮化暗管誰管?外界質疑市府早知情。高雄市政府工務局與捷運局上午重申,事前並不知道氣爆現場埋有李長榮化工丙烯管;市長陳菊說,市府團隊沒有說謊,不過她要為市府內部沒有做好橫向聯繫向市民道歉。
* 江揆八點裁示:儘速釐清刑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5905.shtml
行政院長江宜樺上午在院會後的臨時動議時間,對高雄氣爆事件提出多項指示;對於高雄市提出19億的善後經費,江宜樺表示,已函復高市府,行政院同意全力支持,對後續責任追究,江揆提醒應儘速釐清刑事責任,懲處不法。
* 油管圖資公開 傾向地方決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55032.shtml
管線安全問題未解,各界聞「管」色變。經濟部昨天表示,中央掌握的油、氣管線圖資,未來擬由各地方政府自行依地方自治條例決定是否公布,台北市就是一例。
台灣高達百分之九十九能源仰賴進口,經濟部官員指出,我國能源供應體系極度脆弱,「禁不起任何萬一」,為避免有心人士別有用途,且在公共利益、國家安全兩難考量下,將依據行政程序公開法規定,不全數公布。
* 高市一頁公文要19億?「政院混淆視聽」 高市府澄清 另有附件詳列經費明細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2515
高雄市政府就氣爆事故行文行政院,爭取中央補助十九億元道路重建經費,引發行政院與高雄市府大打口水戰,行政院不願具名的官員昨天放話說,高市府只憑一頁公文就要十九億,讓人錯愕,另一位政院官員也認為高市做法草率。但事實上高雄市政府行文給行政院的公文,總共有兩頁,另附有一張道路復建經費概估表。
* 高雄氣爆 適用新修國賠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55867.shtml
行政院會上午通過「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除適法範圍從「公有」的公共設施擴大為「公管」的公共設施,也增訂「怠於執行職務」定義,使得公務人員怠忽職守造成的損害,也可申請國賠;至於新法未來若在立法院三讀生效後,高雄氣爆事件是否適用?法務部次長吳陳環表示,要經過事實的調查,現在無法判斷。
* 治安滿意度民調 歷年最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55899.shtml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針對今年上半年治安情形進行民調顯示,竊盜、暴力、詐欺犯罪已受到控制,民眾對「警察維護治安工作」滿意度並大幅上升,達到歷年最佳表現。
馬凱/民主的太陽只照亮……
【聯合報╱馬凱】2014.08.08
高雄氣爆奪走數十條人命,讓一路人哭。根本的元凶是—民主政治的太陽並不普照四方。
一度全球知名學者宣稱,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乃是文明發展的終極境界。然而民主政治固可以定期選舉,合法地將獨裁恣肆或低能昏庸的主政者拉下馬;但換來換去,常一蟹不如一蟹,於是昏庸獨裁的統治循環無已,與過去的專制統治又相去若何?這正是許多人民反而緬懷過去數十年集大權於一身卻枉顧一家一己之私、戮力投入經濟建設、社會安定的開明領袖十分弔詭而令人無奈的緣由。
民主政治落入如此令人失望地步,其病根在於胥賴選舉決定政權歸屬,而民主的太陽只照亮地面之上。因為,隱藏於地面下的一切事物,大多數選民一生難得一睹其廬山真面目。如果有一善體民瘼的主政者,深知這些見不得人的東西其實關係重大,不妥善管理可能瞬間奪走數十百條人命,令身家財產化為烏有、經濟社會橫遭巨大破壞,因而投入大量資源與精力,埋頭苦幹謀求長遠平安與幸福;結果投用於美化市容乃至大放煙火、營造熱鬧慶典的經費受到排擠,選票就會發出如雷巨響,讓她再也沒有執政的機會。
選票決定一切的民主政治,只照亮皮膚以外;因為,頭皮底下的智慧深不可測,選民無緣得知;但若不惜重金,公關顧問與選舉高手自能買到各種高明的競選政見、包裝出充滿智慧的言談舉止,甚至炮製出令人豔羡萬分的魅力,舉手投足令人心曠神馳;則無需任何治國主政的頭腦及用心,選票自會滾滾而來。
反之,如果時時刻刻先天下之憂而憂,對每一樣影響人民生計、國家安危的大小事務都嚴肅以對、努力以赴;卻完全不知改變父母生成的平庸面貌及令人生厭的專注凝重、不苟言笑;更吝於耗費巨資敦聘選舉化妝師塗脂抹粉、搔首弄姿;則不論在那個民主國家,都難獲選民青睞。
民主的太陽,只照亮任期之內。因為,任期不過四年,如果投下巨資尋求國家長治久安,豈不便宜了下任、下下任主政者?如果又遭逢政權輪替,反對黨政敵接續執政,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太平宰相,不真是冤哉枉也?
更要緊的是,施政預算本極有限,而要從事建設則永無止境;尤其今日自中央到地方個個阮囊差澀,幾乎要為無米之炊;如此寶貴的經費豈可浪擲?當然要今朝有酒今朝醉,四年以後的事情於我何有哉!
民主的太陽,只照亮失敗的政策。因為,選舉是最殘酷的,而人民的眼睛並不雪亮;所以每一個專業政客,為了爭取最大執政機會,首要之務就是將對手的無能暴露於選民之前。因此一切失敗政策都要大張旗鼓,大事宣揚,絕不能讓它逃過選民的法眼。反之,任何於民有利的政策則要刻意隱蔽、抹黑,切不可讓對手占到便宜。不過,紙到底包不住火,這還不是究竟的辦法;要釜底抽薪,就必須竭盡所能,讓對手的好政策永不能成功;因此努力擾亂、誤導、杯葛、阻撓,就是拉下對手取而代之的必要手段。
當民主的太陽只照亮地面之上、皮膚以外、任期之內以及所有失敗的政策,乃至將一切成功政策轉為失敗,而且這一切都假選民手中的選票完成,而最大的受害者也正是選民自身;則選民於年復一年無可奈何地將手中選票投入票匭之後,又怎能不暗自嗟歎,無奈地緬懷早已逝去的專制領袖?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 李光耀的「天下」已無台灣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57397.shtml
【聯合報╱龔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2014.08.08
「新加坡之父」李光耀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李光耀觀天下》,縱論世局,臧否人物。「天下文化」中譯本全書三百六十頁,談中國、談美國、談歐洲,亞洲連緬甸都有專章討論,卻未著墨台灣,只在中國大陸的章節裡偶見台灣的名字。
新加坡和台灣是當年「亞洲四小龍」的同班同學,台灣可能還是班長。李光耀曾自承,得到過台灣的幫助。他與蔣經國私交甚篤,星國空軍在台受訓,據說李太夫人曾長期住台休養,所以李光耀前後訪台廿五次之多。但大夫無私交,國家關係與私人友誼不能長期並存。
幅員和人口都和台北市相若的新加坡,當年被馬來西亞一腳踢開時,連飲用的自來水都成問題,很少人相信新加坡可以存活。但李光耀使它活下來,而且活得很好,從第三世界爬升到第一世界,在第一世界也是名列前茅。李光耀每有發言,全球菁英都注意傾聽。美國前總統布希稱頌《觀天下》這本書:「對於在亞洲乃至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我同許多其他領導人一樣,經常聽取李光耀明智而且總是坦誠的看法。他不斷探索的頭腦、敏銳的分析和戰略性的視野,使新加坡成為世界一股獨特力量。這本書蘊藏的智慧和對人性的洞察,將受未來領導人珍惜。」
開發中國家,包括大陸和台灣,都曾努力研究新加坡的成功之道。其實李光耀一點也不藏私,他在回憶錄、演講和《觀天下》這本書裡,一再重複新加坡建國有成的兩大支柱:
第一是統一語言並與國際接軌。新加坡人口華族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李光耀本人也是華裔,建國之初有人提議以華語為國語,李光耀堅持以英文為通用語文,學校一律用英文教學。他也反對把華人的方言如廣東話、閩南話等等,列入學校教程。這樣就順利和世界接軌,使新加坡具有堅強的國際競爭力,也避免因華人說不同方言而把社會撕裂。
反觀台灣,在公車和捷運上,用四種語言報告下一站站名。先是國語,接著是閩南語、客家語和英語。有時車已到站,尚未說完。但在台灣這種複雜的社會背景下,誰敢提議精簡?語言政策是國家大政方針之一,舉一反三,其餘可思過半矣!
李光耀認為成功的第二大因素,是開放社會。新加坡腹地小,沒資源,必須對外開放,吸引外人投資,外資把技術、管理和市場帶進來。而且新加坡鼓勵移民,以彌補島國人才和人力之不足。
而台灣呢?鎖國。外人沒有投資機會。人才進不來,連大陸學生都在排拒之列。現在台灣的技術人才,反而向外移民了。
李光耀還有幾句話,我們聽了不知是何滋味。他說,新加坡如果推動真正的兩黨政治,則必然「走向平庸」。因為「最優秀的人才不會選擇從政,參選得冒很大風險,競選活動會變得非常不文明,甚至卑鄙惡毒。」台灣正以民主政治自詡,這話聽來十分「反動」。但是看看台灣今天的局面,豈僅「平庸」而已。也只有「平庸國家」的外交部長,會鄙夷新加坡是個「鼻屎小國」。
李光耀《觀天下》,他的「天下」已無台灣。其實,台灣僅有的一點「昔日輝煌」餘光,也漸漸暗澹了。《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評論,認為台灣「自甘落後」(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國家的危亂與困局,有多少人在意?政客不知亡國恨,立院猶自鬧翻天。
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台灣的沸鼎飛幕之危,大家應該警惕了吧!
※ 不過最近新加坡也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相關報導:
* 經濟生存空間敲警鐘…天佑台灣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57395.shtml
【聯合報╱趙春山/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2014.08.08
高雄氣爆事件,舉國上下同表哀痛;但遺憾的是,在野黨卻有人藉題發揮,把氣爆事件與目前卡在立法院的服貿協議法案相提並論,認為此時審議這類法案,「太冷血了」。
華爾街日報五日的社論指出,台灣應通過兩岸服貿與貨貿協議,以免在周邊國家降低貿易障礙之際而更加孤立。因為,台灣沒有自我孤立的本錢,孤立只有破壞台灣的競爭力。讀了這篇社論,確實讓人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但諷刺的是,這種當頭棒喝效應的言論,竟然是來自國外媒體。希望真能「一語驚醒夢中人」。
....華爾街日報說台灣八十%對外投資及四十%出口,都去了大陸,雙方的關係確是密不可分;台灣如為此設下貿易與投資障礙,終非解決之道;此外,中共與南韓如完成FTA簽署,屆時台灣又無法與對岸完成服貿或貨貿等相關協議的簽訂,則有可能失去大陸市場。
* 兩岸優勢互補 打開台灣悶經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8000955-260301
....陳瑞隆表示,兩岸若能建立高層次的經濟對話機制,兩岸共同打造一條產業鏈,就可充分發揮優勢互補,不會出現 「自己人打自己人」,以協同合作代替競爭,並有效建立兩岸產業共同標準,則很有機會在各自強勢領域尋求創新和突破,形成強勢的兩岸供應鏈。
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也指出,兩岸產業重複投資問題迫在眉睫,台灣面板、石化、工具機、汽車零組件等優勢產業,已在大陸產業崛起後逐漸喪失領先地位,顯見兩岸官方儘管在經貿交流中一再強調產業分工,但顯然未見成效,導致雙方競爭關係遠大於合作。
雄檢:只要一個螺絲鎖緊 不會死30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8000405-260102
中國時報 曹明正/高雄報導 2014年08月08日
有圖有真相!神隱多日的「幽靈箱涵」設計圖,7日被高雄市政府水利局火速送到高雄地檢署,不僅確定先有管再有箱涵,還疑有發包、驗收不實,讓整條計畫箱涵偏離設計,以致現場會勘比對不出,檢方已朝偽造文書、瀆職等罪嫌偵辦。
高雄地檢署檢察長蔡瑞宗強調,人命關天,整起氣爆因為沒有主觀犯意,不是「共犯」結構,但每一環節,從送氣、檢修、埋箱、處置,缺一不可,只要一個螺絲鎖緊,30條人命就不會無辜喪生,將來證據到哪絕對辦到哪,沒有上限。
雄檢發言人黃元冠說,榮化明知管線液壓下降卻沒通報丙烯外洩,追究刑責還是元凶。至於有無公務員廢弛職釀成災害罪?因消防、環保人員皆有處置,可能只有行政違失。
雄檢昨天也確定,中油、中石化管線經水洗、持壓並無洩露,榮化在灌氮測壓時,20餘公里管線在切割後的破洞,以塑膠管裝上時因無法密合,會有微量丙烯外洩,其他地方並沒有,因此該處是6公里災區唯一的漏氣點。
檢方調查,凱旋、二聖路口的排水箱涵在民國80年11月建置、81年10月完工,由當時高雄市下水道工程處發包、瑞城工程公司承作,中油施作3條石化管,雖先於78年施工,但全線20餘公里則在82年竣工,時間很接近。
檢方亦發現,中油管線早在民國75年核定,要施工前,與水工處彼此知道將來會有管線與箱涵。但根據後來的竣工圖,排水箱涵實際位置卻與當初設計偏離很多,初步研判起來,應該是先有管再有箱涵。
由於原始設計本要求當地管、箱要避開,現在穿過箱涵的丙烯管在20年後,因排水沖蝕,管壁出現「減薄現象」,再因為榮化與華運高壓送氣,承受不住壓力破裂漏氣,當年施工、發包、驗收不確實釀災,檢方已著手偵辦。
另針對當初驗收,水工處有沒有讓廠商少花30、50萬工程費圖利對方,甚至收受回扣,雄檢已由黑金組主任王啟明帶領張志杰、施昱廷、蔡杰承3檢察官展開調查。
※ 圖解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箱涵鬧雙包 混過驗收市府有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7454.shtml
箱涵鬧雙包!高雄氣爆箱涵主幹被炸開,現場可以明顯地看出兩條箱涵,檢方懷疑廠商用竣工圖中的「替身」箱涵取代引發氣爆的「死亡箱涵」,蒙混完工驗收。
高雄市府花了近一周時間,昨天終於找出真正肇事的箱涵是由自家工務局水工處做的,雖市府四位高官請辭,但對此節都隻字未提,這項工程到底隱藏多少內情,將是未來究責的主要方向之一。
* 設箱涵埋管 都在吳敦義任內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2817
高雄市氣爆案究責爭議愈滾愈大,一位不願具名的市府官員批說,包括中油埋管線、這次出事的幽靈箱涵包住管線,都是吳敦義擔任高雄市長任內准的,出事了卻由現任的陳菊承擔!對外界質疑吳敦義是「始作俑者」,吳敦義辦公室昨對此僅重申,等待檢調的調查結果。
* 高市公共管線早已建檔 還說橫向聯繫不足?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8298.shtml
高雄大氣爆引發政壇人事震盪,經濟部長張家祝、次長杜紫軍與高雄市政府4位首長請辭,國民黨立委林國正今天再出示高市府的公開資料,指高市府在民國93年就完成公共管線建檔,工務局在民國94年起也對福聚管線收使用費,「高市府怎還能說是橫向聯繫不足?」
* 陳菊批准4官員辭呈 藍委要菊下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8362.shtml
高雄市副市長吳宏謀及3名局長請辭,經過一夜長考的市長陳菊上午准辭,救災任務完成後生效。
但立委黃昭順、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市議員今天舉行記者會,要求高雄市長陳菊公布氣爆當天的通聯紀錄,讓市民知道爆炸發生時市長在哪裡。他們也要求陳菊應下台負責。
◆ 民進黨在高雄執政十六年了,還在牽拖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57400.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8.08
見錢就爭,見責任就推,似乎是台灣政治的難癒之疾。而這次高雄氣爆事件,民進黨推不掉的,是綠營已在高雄執政十六年的事實。高雄市政府可以推稱,出事的榮化管線是吳敦義時代所埋設的;但綠營執政十六年間從未檢查,不知道肇事管線被誤置於箱涵之中以致鏽蝕釀禍,明明近期才處理過榮化管線卻佯稱不知,這些均責任難逃。
高雄市府在這次事件中表現的凡事推諉,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完全看不到「五星級」首長的氣魄。從一開始推說管線圖上沒有榮化的管線,指控石化業者「偷埋」;隨後,以石化管線的管轄問題,想將責任推給經濟部;其後,又說核准管線通過市區是吳敦義市府所為,企圖嫁禍藍營;最後,又以「沒錢」為由,想要把重建的十九億元經費全部賴給中央。
日前綠營五縣市長聯合力挺陳菊,說這麼大的責任,地方「扛不起」;然而,高雄市府的姿態,看起來更像「不想扛」。這次救災貽誤了黃金三小時,主要是市府對地下管線的分布掌握失準,加上指揮系統專業不足,未能及時要求正在輸送丙烯的榮化關閉管線,以致氣體持續擴散。市府宣稱,地下管線藍圖中並無榮化的丙烯管;事實上,高市府五年前曾獲「政府品質服務獎」,得獎原因就是「地下管線電腦數位化」。難道,所謂「政府品質服務」做的只是表面功夫?
為了卸責,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立刻翻出一張民國七十九年的公文,指稱當年埋設管線是吳敦義所核准。但就這點而言,即連謝長廷都覺得勉強,當過市長的他說「市長不會管這麼細」,並為自己在任內未發現這條管線感到「慚愧」。這也提醒了人們:從一九九八年開始,民進黨在高雄執政已長達十六年,除了謝長廷與陳菊,還包括陳其邁和葉菊蘭兩位代理市長在內。十六年的綠色執政,居然還能振振有詞地算前朝市長的老帳,其執政的承擔何在?
十六年的變化,地下管線也歷經了滄海桑田。當年中油提出這些石化管線的埋設申請,在完工後兩年,其中一條移轉給「福聚」使用;而福聚在二○○七年被榮化併購,管線產權再隨之移轉給榮化。地上的公司兼併,牽動地下管線的產權移轉;這些,不僅有公司登記可查,工務局更每年定期向管線業主收取「道路使用費」。市府難道只顧收費,卻不知誰在付費?
再說,高雄市府兩年前發包「捷運輕軌工程」時,曾就地下管線進行勘查協商,當時捷運工程局之紀錄載明「李長榮化學公司所屬管線埋設深度約一點五公尺」。如此白紙黑字,字字在目,捷運局長陳存永竟說:「兩年前的事,已不記得。」市府連廿五年前的公文都翻出來了,卻不記得兩年前的事,這豈不是選擇性的失憶?在證據如此明確下,工務局卻還狡辯沒有榮化管線的紀錄,甚至指控業者「偷接」;這種睜眼睛說瞎話的本事,讓人執筆三嘆!
更值得追究的是,依規定所有石化管線皆應埋設在土中,在箱涵上下平行埋設或繞過箱涵;但這次榮化丙烯管肇事點,卻被發現有六公尺的管線直接穿進箱涵,被箱涵包覆。為排水而設的箱涵,不僅有流水經過且是長年積水,管線因裸露潮濕空氣中,自然容易鏽蝕。而這段管線不僅未依規定設置,該段箱涵的位置也與初始的設計不符,因而與市府現有圖資不符。而當年的工務局設計科長,正是今日高雄副市長吳宏謀,這也正是他昨天列名請辭名單的主要原因。因此,即使榮化疏於維修保養管線,但未依圖樣施工及草率驗收,導致市府圖資記載錯誤及管線加速鏽蝕,官員的責任恐怕不會更輕。
事實上,就在氣爆災難前不久的七月九日上午,高雄三多一路發生一起化學氣體外洩,起因是市府進行捷運輕軌施工時不慎挖破中油地下管線,導致「苯」外洩;所幸中油人員迅速封堵管線破漏,化解危機。當日,市府消防局發布新聞稿,即提到緊急處理時關閉了地下三條石化管線,分屬中油、中石化及「榮化」所有。遺憾的是,七日卅一日再度發生氣體外洩,消防局卻未通知榮化關閉管線,市府更稱不知有榮化管線存在,真是一推三千里。
翻得出別人廿年前的舊帳,卻記不得兩年前自己寫下的紀錄,甚至忘了自己三週前做過的事;在高雄執政十六年的民進黨,得的難道是神醫也束手的失憶症?
※ 相關報導:
* 要命連環錯 中央地方都有責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2814
但經濟部的責任也跑不掉。就算依經濟部片面認定丙烯非石油管理法的管理對象,但根據工廠管理輔導法及施行細則的規定,輸送管線視同工廠附屬設施,必須視同工廠管理;台塑六輕當年興建聯絡南北各地的油管與氣管,也是根據工廠管理輔導法,向相關單位申請。此法的主管機關是經濟部工業局,日前經濟部諸高官宣稱,只能要求石化業「自主管理」,簡直是睜眼說瞎話。
* 災民血淚 成馬政府算計籌碼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2811
....石化管線竟無法可管,主管石化業的經濟部擺爛了幾十年,發生如此慘劇後,似乎仍無絲毫反省與愧疚,更不思亡羊補牢之道,遭批評卸責後,張家祝日前才坦言,丙烯的管理在現行法規裡是疏漏,必須在相關法規裡補全。....只是,張家祝輕描淡寫地說了這些話後,就以一只充滿政治味的聲明請辭了,這位聲稱要「承擔所有責難」的部長,終究沒拿出什麼作為,更別說善了什麼後
* 陳進發子燒榜單 遙寄父親節禮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LQLJzuzxBw
大家都該看看受害者怎麼看待這件事。
冷血的政客,聽聽里長之子的聲音!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59668.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08.09
高雄氣爆原因逐漸明朗,無可掩飾下,市府多名局處首長已主動請辭,但地方與中央的政治角力卻仍未止息。在受難者頭七之日,藍綠仍在互罵「冷血」,我們卻聽到受難者家屬自救會會長──醫師陳冠榮的一番不同談話,他說,為避免李長榮化工倒閉造成員工失業,他將放棄對榮化資產假扣押的聲請,也勸高雄市府放棄假扣押。
陳冠榮的父親是高雄前鎮區竹東里前里長陳進發,氣爆當時,陳進發一再出入現場為打火弟兄送上茶水,結果不幸遇難。次日,陳冠榮在悼念亡父時一番情感洋溢的告白,讓外界深受感動,受難者家屬隨即推舉他擔任自救會會長。陳冠榮日前向高雄地院聲請假扣押榮化資產四五○萬元,法院裁定後,要求他提供四十五萬元擔保金即可執行,陳冠榮卻表示放棄;他認為,現在責任歸屬仍未全然清楚,為免榮化倒閉導致員工生活困難,他選擇放棄執行假扣押。
不僅如此,陳冠榮也呼籲高雄市府放棄對榮化的假扣押行動。理由是,假扣押行動可能對榮化的營運造成影響,甚至使其倒閉;不僅累及員工生計,甚且可能付不出賠償金。市府向法院聲請假扣押榮化十九億元,因此必須提供一.九億元擔保金;陳冠榮認為,市府如果有這筆錢,希望能優先拿來救助災情,而不是提交法院。然而,高雄市府執行假扣押的態度卻極堅決,陳菊昨天更進一步下令要求榮化停工。
兩相對照,政治人物的步步算計,與平民百姓的素樸處世,即判若天淵。陳冠榮身為自救會會長,當然深知受難者家屬的悲痛;但他處理善後求償,並不是用「跟你拚了」的方式,而是從各方的「共善」出發,希望使事情獲得最佳解決。也許有不少受難者家屬不能諒解榮化的粗疏,但陳冠榮想到,如果把榮化搞倒,將殃及該公司員工,且最後亦未必有利受難者家屬。這種思維,才是「藍海策略」。不難想像,陳冠榮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他熱心公益的里長父親影響甚深,他看待事情的方式,絕非台灣政治常見的「你死我活」模式。
反觀高雄市府與民進黨對此次事件的反應,則一路採取「以攻為守」、「堅不認錯」的戰略,一則要把管線鋪設的責任推給吳敦義時代的高雄市府,二則要把氣體外洩的責任推給石化業者,三則要把石化產業集中高雄的歷史責任推給經濟部,四則要把地方重建的經費全部賴給中央。於是,民進黨立委痛批產業和稅收政策對高雄不公,呼籲為氣爆案訂定「特別條例」,並假藉氣爆為由在立法院罷審多項排定的法案。
綠營這一連串的「危機處理」,儘管曾成功轉移了外界對高雄市府的責難,但到頭來,當真相逐一揭開,仍然不免被看破手腳。最現實的問題是:不論地下管線交錯、丙烯外洩是誰種下的因,高雄市政府在這場意外中的角色到底是什麼?假如官員專業一點、市府反應靈敏一點,災害及傷亡是否可以因此降低?民進黨在高雄執政十六年來,可曾努力試圖遷移這些管線,或者時時勤於監督業者維修保養?要求石化廠遷離高雄,此刻厲聲喊話容易;但若不按部就班規劃,高雄的經濟委靡和高失業率不會雪上加霜嗎?
當外界的救濟物資和捐款源源湧入,高雄氣爆災民的短期困境,若是主事者配置得宜,應該足以紓解。但不客氣地說,高雄市府的全部因應,除了想盡辦法規避政治責任之外,一直在採取顯不相稱的高調戰略,對石化業者和中央政府官員進行攻擊,甚至因此導致經濟部長張家祝及次長杜紫軍的憤而請辭。在另一方面,我們看不到市府有具體的災區重建行動,看不到龐大捐款的運用計畫,也看不到對受難家庭的撫卹辦法,只是一味在那裡發洩自己的憤怒與挫折。
不能吞下挫折的人,如何懂得誠實與謙卑?不懂得收斂憤怒的掌權者,則要小心犯下更大的錯誤!高雄氣爆的災難,讓人悲慟;然而,如果政客想要利用這場災難來增加自己的政治本金和利息,那才是真正的冷血。台北政治這幾天最冷的笑話,是關於一張誰踩過誰的屍體的選舉看板;在高雄,我們呼籲政治人物聽聽那位里長之子的說法和想法,切勿演出蹂躪受難者權益與尊嚴的戲碼!
※ 相關報導:
* 氣爆追凶 「蓋章的都要負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9694.shtml
雄檢追查氣爆元凶,發現「外洩加人禍」是主因;昨要求榮化和華運原班人馬「重演」當晚操作過程,「工程師」對數值出現異常的處理竟答不出來。....看完模擬過程,檢方人員傻眼,忍不住追問「是怎麼當上工程師的」,工程師回應「原擔任技工,做久自然就會升了。」....「這簡直是人命當兒戲」,檢方表示,幾小時的檢測保壓工作,半小時就完成,「等於根本就沒有檢測」,才會造成大量丙烯外洩釀禍。
* 退休工務局員工爆料︰幽靈箱涵 水工處拗包商多做的?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3113
....退休高市工務局員工爆料,指二聖路那一段「幽靈箱涵」是當年水工處私下拜託廠商多做的,為的是宣洩部分道路積水,沒想到包商如此便宜行事,竟然將管線直接包在裡面,而市府監工及驗收也沒有發現。
* 箱涵承包商已死 公司沒做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9000333-260102
奪走30條人命箱涵誰蓋的?高雄地檢署根據當年設計、發包、驗收合約,赫見科長吳宏謀、股長廖哲民、承辦人趙建喬,20年來已高升副市長、水利局副局長、養工處長,8日以證人身分約談趙、廖後請回,下波不排除傳喚吳宏謀。至於承包工程的瑞城工程公司,負責人15年前去世。
* 終於達成共識…重建 中央支應16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59724.shtml
高雄氣爆事件重建經費分攤爭議昨天暫時落幕,行政院同意先由高雄市政府支出三億元,不足之處,由中央全數支應,金額至少十六億。行政院也與高市達成救災五項共識,除支應重建經費,將協助因應災區淹水、偵測丙烯外洩、預防登革熱,國軍也持續支援。
....為解決災區淹水問題,經濟部水利署昨天支援十七部抽水機,常駐災區隨時運用。另外,內政部同步協調取得台南市和屏東縣政府的支援,必要時可以再提供廿部移動式抽水機支援,確保汛期期間災區排水順暢。
* 陳菊:下周拜會江宜樺談重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60269.shtml
高雄市長陳菊今天表示,她下周將率領市府團隊拜會行政院長江宜樺,江同意與市府團隊一起討論如何重建安全的高雄。
* 清晨勘災 陳菊:中央、地方應同心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859726.shtml
「萬事莫如救災急」,高市長陳菊昨清晨五點就到災區巡視豪雨淹水情形,她說,現在最重要的是防杜二度災害,「中央、地方應同心救災及復建。」
....看著淹水的災區,她神色憂心地說,「下水道系統被炸壞了,才會積水不退」,並再三感謝半夜裡動員橡皮艇救災的國軍,直說「八九天來,國軍弟兄最辛苦」。
* 高市府4官員請辭 陳菊:完成救災後生效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9721.shtml
高市長陳菊昨天核准副市長、工務、水利、捷運局長四名官員辭職,但要等到完成救災任務後才生效;陳菊說,她該負的政治責任絕不迴避,「眼前最重要的責任,是做好救災與重建工作。」
* 堅辭 張家祝:心意已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60255.shtml
對於經濟部長張家祝請辭,行政院長江宜樺上午指出,張家祝昨晚主動來電,雙方談半個小時,他請張家祝忍辱負重,繼續留下來打拚,他仍沒有辦法說服張家祝,但他要求張家祝再冷靜思考一下,今晚或明天再打電話給他。
* 直言集/立委宛如惡犬 誰來節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8859739.shtml
朝野立委在經濟委員會為了高雄氣爆案,以「氛圍不適合」,讓三天的委員會草草散會,一堆經濟部門的官員不但虛耗了處理公務的時間,還被立委藉機羞辱,甚至人身攻擊,連「你是不是人?冷血!」這種不堪的辱罵都破口而出,這就是中華民國國會議員的水準嗎?
* 社論-馬政府要永遠當白狗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9000443-260109
....坊間有個笑話。如果台北市的地方治理出大包,郝龍斌會被轟下台;新北市朱立倫也會被轟下台;台中市胡志強更不能倖免。但如果是高雄市地方治理出大包,萬箭穿心被轟下台的將是馬英九,其他台南、屏東、雲林,凡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出包,不用擔心,會有馬英九出來扛。
很抱歉,這不是笑話,而是現在進行式。千錯萬錯都是馬英九的錯,這已變成重大事件究責的金科玉律。因為這些年來,國民黨幾乎喪失了話語權。
* 陸軍司令部爆醜聞 士兵偷拍女軍官洗澡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3/8860243.shtml
....這起偷拍事件,是碰巧被女性軍職人員入浴時發現鏡頭反光,通報監察單位逮獲這名士兵;這名士兵還將偷拍影像燒成光碟,軍方擔心是否已流入民間,販賣牟利。....將領說,國防部推動募兵制,招募兵源非常不容易,造成志願役士兵良莠不齊,除非有案在身,軍方根本查不到這些士兵在民間的背景;據了解,由於這位士兵架設鏡頭頗有技術,軍方懷疑他在民間曾在徵信業工作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