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5

有效的學習

◆ 江安世:大國崛起 腦科學是關鍵
http://udn.com/news/story/7609/663297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15-01-24

國內研究果蠅腦的第一把交椅、中研院院士江安世今表示,國家應更重視腦科學研究,因為誰掌握腦神經如何運作,誰就掌握下個大國崛起的關鍵。

江安世認為,腦科學之所以為大國崛起關鍵,是因「人最關心的還是人」,若人類已可控制果蠅腦神經,讓果蠅任意變胖變瘦、整夜不睡覺、甚至變成「超級果蠅」,學新事物一次就會,「想像這些發生在人身上會有多大改變!」

江安世表示,一旦知道腦傳遞訊息的奧秘,不僅可讓電腦變得更智慧化,未來人類也許可不吃藥、而是透過控制腦來自我修復疾病,甚至做到人類最希望擁有的「激發腦神經以提升學習、記憶能力。」

「解析人腦內每一個神經細胞,是科學家的夢想。」但是江安世說,人腦太複雜,裡面有一千億個細胞,相較之下果蠅腦只有十三萬五千多個神經細胞,是研究人腦的前哨站,「我們目前已掌握三萬個果蠅腦神經細胞,五年後應可掌握全數;希望五十年後,可掌握人腦所有的神經細胞。」

江安世認為,台灣在腦科學領域掌握許多先機。例如其團隊最新研發,能追蹤訊號在神經中的傳遞路線:當果蠅被打了一下,這刺激訊號會接連路過數個神經,訊號路過瞬間,通過的神經細胞就會發光。

一百年前,這是所有人的妄想;十年前,這被當作笑話。江安世說,現在他們做到了,近日將發表論文,讓世人一窺資訊在腦袋裡如何流動。

江安世現任清大生命科學院院長,去年當選新科院士,昨首度在院士季會演講「腦科學的未來與想像」,其他院士反應熱烈,同是新科院士的台積電副總林本堅更是熱切,連演講中場休息都跑到台前,聆聽媒體和江安世的每句問答。

※ 相關報導:

* 中研院士江安世 考高中落榜、珠算成績戊
http://udn.com/news/story/7609/663299

中研院院士江安世在果蠅神經領域的成功創新和瘋狂點子,常令學界驚艷。諾貝爾獎得主、DNA之父華生二○一○年訪台時,也特別與江安世會面。但江安世說,其實他犯過的錯、失敗過的次數很多,雖然大家都只看到他成功的一面,「但這些失敗經驗是我最珍貴的寶,也是我成長的最大動力。」



◆ 江安世剖析果蠅的腦 找到訊息流動軌跡
http://udn.com/news/story/7609/663316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15-01-24

中研院院士江安世控制果蠅的能力非常有名。就像法國導演盧貝松的電影「露西」一樣,江安世可透過控制果蠅腦神經,讓原本求偶欲旺盛的公果蠅,看到母果蠅竟「性」致缺缺,甚至避母果蠅唯恐不及;江安世堪稱果蠅研究領域的「露西」,只不過他控制的是果蠅的腦,而非人腦。

江安世解釋,之前團隊做了個實驗,在一個小空間中放入公母果蠅各一隻,當很想求偶的公果蠅一靠近母果蠅,公果蠅就會遭受「雷射劈」的疼痛處罰。

公果蠅在受此「斯巴達訓練」一小時後,越來越不想靠近母果蠅,且隔天都還記得這切身之痛,母果蠅一靠過來,公果蠅就跳著逃開。

江安世隨後分析出公果蠅被雷射劈時,是哪條神經受刺激,之後就不再雷射,改為直接刺激該神經,讓公果蠅產生被處罰的幻覺,公果蠅一樣會學乖、不再靠近母果蠅。

但當江安世找出公果蠅的記憶中樞神經,並將其拔掉,公果蠅就失去長期記憶能力,即使被懲罰,隔天就失憶,故態復萌想去騷擾母果蠅了。

江安世說,其實十幾年前團隊就開始研究如何控制果蠅,他們曾在一群果蠅的跳躍神經上,接上「光感器蛋白」,只要一開燈,光線刺激跳躍神經,這群果蠅就立刻像爆米花一樣輪番「嗶啵跳」。

後來有國外學者觀察到,有些果蠅為了食物和配偶,竟然可以打架打到站起來,分析後才發現,原來是牠們身上有專門控制「侵略性」的基因在作祟。江安世說,把該基因從果蠅身上拿掉後,愛逞兇鬥狠的果蠅,就變得和平溫順了。

※ 相關報導:

* 江安世研究果蠅2技法 獨步全球
http://udn.com/news/story/7609/663320

台灣的腦神經研究若有一些些領先他國,很大一部份要歸功於中研院院士江安世的兩個獨門技術。

一個是特殊藥劑「FocusClear」,可以把果蠅殼、肉變成完全透明,讓科學家能清楚觀測果蠅腦神經。這讓江安世在美國知名分子生物實驗室冷泉港做研究時,聲名大噪,想和他合作的科學家絡繹不絕;現在此藥劑經改良,已可讓整隻老鼠都變透明。

另一技術則是「原位切片」,就是讓果蠅像兵馬俑一樣排排站後,用很細、很銳利的薄刀片,唰唰兩刀把果蠅的頭殼像削鳳梨一樣去頭去尾後,把腦留在頭殼裡面直接做切片觀察。

江安世解釋,過去大家都把果蠅腦取出,再拿到顯微鏡下觀察;但腦取出後會受外力壓迫而變形,觀測到的現象,和腦實際存在頭殼中的狀況其實很不一樣。



◆ 陳震遠副教授資格遭撤 至少五年不得升等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61844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2015-01-23

教育部表示,陳震遠論文造假案因涉及教師資格升等,教育部已經收到屏東大學學審會審查報告,近日完成調查後,除撤銷陳震遠的副教授,也將依「教師資格審訂辦法」,處罰五至七年不得升等,同時將結果通報各校。

屏東大學主秘陳劍鍠今天表示,學校已經完成校教評會,認定陳震遠偽造假帳號「自己論文自己審」,違反學術倫理,審查結果已送教育部。

高教司長黃雯玲表示,每年都會有零星幾件大學教授論文涉登載不實、抄襲,或是偽造等情事,最多就是「自己抄自己的論文」或引述失當,像陳震遠偽造人頭自己論文自己審的舞弊非常罕見,國內是首例。

※ 相關報導:

* 陳震遠以人頭自審論文 科技部要屏大吐出42萬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61840

去年喧騰一時的屏東教育大學(已和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為屏東大學)副教授陳震遠以人頭自審論文案,最近科技部兩度行文給屏東大學,要追回42萬多元的主持費,是國科會追討主持費金額最高的個案。



◆ 國圖愛心義賣 贈書偏鄉學校(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62728

聯合報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2015-01-24

偏鄉學校缺乏經費購買圖書,影響學童培養閱讀興趣,國家圖書館去年底舉辦「書香傳愛心」公益活動,向各界募集愛心物資,義賣所得共22萬2015元,用來購買近千本圖書、繪本,昨起陸續贈給澎湖、彰化、台南、雲林、新竹等7所偏鄉中小學。

為推廣閱讀,國圖2013年首次舉行「台灣閱讀節」,去年舉行第二屆時,同時發起書香傳愛心活動,為偏鄉孩童義賣添購新書,包括各國駐台代表、縣市首長、職棒明星、名模藝人響應,共募到885件捐贈品,義賣所得超過22萬元,其中職棒球星郭嚴文不僅捐贈12顆簽名球,還自掏腰包,加碼捐款2萬3千元。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興中國小生 貓頭鷹圖書館看書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62983

「我們可以應徵圖書館理員了!」民雄鄉興中國小整修全新的貓頭鷹圖書館,昨天落成啟用,一群志工媽媽花了3個月將2萬多本書重新編碼上架,校長陳宇水除感謝各界支持,特別感謝志工媽媽們的辛勞。

全新改造的興中國小貓頭鷹圖書館,結合貓頭鷹智慧之鳥、圖書館是知識寶庫的意象,成為興中社區明顯地標建築,昨天啟用典禮,縣長張花冠、光泉基金會執行長陳淑雲、民雄鄉長何嘉恒等人,在學童們的音樂和掌聲中開啟閱讀之門,並由高年級學生導覽介紹圖書館。

自主學習與學習共同體
清大發現單一感官訊息腦中多線處理
長期記憶解碼我找到關鍵細胞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震撼教育…台大生推低碳茶 被「電」得很慘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64635

聯合報 記者高宛瑜/台北報導 2015-01-25

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開設跨領域課程,以坪林為標的,學生實際拜訪茶農、設計主題,將氣候變遷和坪林在地文化、生態、產業結合。有學生從資料中發現,許多手搖杯茶店的茶葉都來自越南,在校內推廣坪林低碳茶;也有學生推出生態打工平台,號召人力來協助茶農、認識茶藝。

「氣候變遷與人類永續發展跨科際課程」已開設三年,修課學生來自不同科系,橫跨大學和研究所。經歷氣候變遷、災害管理、環衛和公共衛生基礎課程後,就將學生「野放」到坪林,讓他們親自尋找有興趣的主題。

在國北教大實小兼課的台大國發所學生李浩銘,和隊友鎖定城鄉交流主題,結合國北教大實小和坪林國小學生,由坪林國小學生當在地導遊,李浩銘等人設計闖關遊戲,藉由問答讓學生認識在地特色,也讓城、鄉學生了解彼此的不足、優勢,進而能夠互補。

生物環境工程系學生黃淨,和隊友在研究中發現,近年來台灣本地茶產量漸減,進口茶葉比率漸增,最大宗為越南進口茶,占了七成。他們計算碳足跡,越南茶在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是坪林茶的15倍左右。

盧顯程說,他們原先設計低碳標籤,要與飲料店合作,但因無法細算出每杯茶飲的碳排放而作罷。後有輕食店認同他們的理念,計畫推出「低碳月」,讓他們以低碳為主軸行銷低碳茶。

上周期末成果發表,老師安排在坪林區公所,聽眾是茶農和坪林民眾。黃淨表示,報告後有民眾「不以為然」,直說他們「太理想化」,被「電(修理)」得很慘,經歷了一場「震撼教育」。

但是,他從課程中學習到,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隊友間也互相激盪,對他而言這是「頂尖教育」的一門課。

計畫主持人、台大大氣系教授陳正平表示,台灣一般課程都是讓學生單向接收,但這門課讓學生透過分組討論、實做,培養出解決問題、內化再清楚表達的能力。

他說,課程著重實務,要學生親身去接觸、了解,就算被「修理」,也是一種學習,因為以後出社會會遇到各種挫折。

※ 相關報導:

* 大學生開船上學 邊賺邊研究
http://udn.com/news/story/6885/665308

愈來愈多大學生積極創業,現在更有學生會開船捕烏魚。海洋大學養殖學系大四學生許秦源從小跟著爺爺和爸爸捕魚,讀高職時就已開著家裡的漁船,從雲林到澎湖海事上課;如今他更在基隆擁有自己的小船,不但可以捕魚賺生活費,還幫海大教授捕撈烏魚做研究;他更利用最流行的通訊軟體,隨時通報漁訊、行情給漁友,呷好逗相報。

* 科普做中學 秀機器人、玩積木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64607

屏東縣兩年來推動機器人科普教育,昨天各校展現成果,有機關王、機器人划龍舟、潛水艇等作品,成果豐碩,連屏東縣長潘孟安參觀機器人成果,不僅再三肯定,也表示學生各種創新作品,令他耳目一新,新鮮感十足。

* 幼園全族語 潘秀美盼文化重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64588

屏東縣泰武國小幼兒園以全族語沉浸式教學聞名,這學期更在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獲拿下金質獎,吸引各界取經,幼兒園老師潘秀美是重要的幕後推手,也是屏東全族語教育先鋒。

她說,金質獎是榮耀,不是終點,透過教育讓原住民文化重生是她的夢想,「現在就走在圓夢的路上!」



◆ 宜蘭家扶兒學技 美食部落客教做菜
http://udn.com/news/story/7328/664589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2015-01-25

宜蘭家扶中心的孩子都是要分擔家務的「小大人」,想學做飯煮菜,6位美食「部落客」昨天教他們煮菜,也要幫忙籌募善款蓋廚房。

發起人傅思凱創辦「幸福商店」,銷售台灣有機好食材,也幫助弱勢。他發現宜蘭家扶中心的孩子都要負擔家務,希望學會做飯煮菜,以照顧全家,讓在外打拚的爸媽不要擔心,因此結合6位部落客,為孩子一圓廚藝夢。

美食部落客「電冰箱」與Claire等人教家扶中心孩子煮菜,有番茄炒蛋、培根高麗菜、糖醋豆包、里肌肉排,並汆燙無毒蝦加菜。

「電冰箱」是廚藝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爸。他說,教小孩煮菜,可以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解決民生問題,昨天教的都是以時令食材煮簡單的便當菜。

「Claire」說,她教家扶中心孩子做菜技巧,但發現有的孩子已經很厲害。

宜蘭家扶中心沒有廚房,因此只能以地下停車場當臨時廚房,傅思凱等人希望籌募30萬元,為中心設教學廚房。

宜蘭家扶中心主任謝曉雯說,中心沒有廚房讓孩子學料理,地下停車場通風不好,如有寬敞的空間與廚房,對孩子幫助很大。

fsj 提到...

百年虎山國小 從廢校變樂園
http://udn.com/news/story/7322/666228

聯合報 記者綦守鈺/仁德報導 2015-01-26

虎山國小兩年前每年級學生只有個位數,面臨裁併的危機,校長林勇成上任後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自然生態,透過「虎光山色、童夢森林」生態小學特色課程,成為台南唯一連續兩年增班學校,全校有154名學生。

林勇成表示,建校近百年的虎山國小原本是台糖員工子女就讀的糖廠小學,因地處偏遠、人煙稀少,一度因招生不足面臨廢校;他兩年前初任校長,在校推動Eco Campus生態學校特色課程,打造草地操場、水耕蔬菜、森林步道等低碳校園環境,獲得家長認同。

「唯有與世界接軌、才能看見改變」,林勇成說,小校想逆轉勝,除發展特色外,更要打響名號,於是他加入「根與芽計畫」力邀珍古德到校參訪。

當別人笑稱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時,林勇成堅持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勇敢追夢,最後順利邀請到珍古德來訪,學校的環境教育也在國際引發回響。

林勇成說,這幾年學校也加入「台美生態學校聯盟」,鼓勵老師將教學融入生態,設計一系列「師法自然」的課程,讓學生利用落葉和枯枝組成蟲屋,觀察裡頭的小動物,並讓學生在校內打造樹屋、水耕菜園等,結合周邊資源,「讓大自然成為最好的導師」。

最近4年級的「森林備料庫」課程,找來教練教導學童們攀樹,只見孩子們謹慎的沿著繩索攀爬大樹,最後愜意的站在枝頭,感受鳥的視野,大喊「我做到了!」每個人都在大自然裡,玩得不亦樂乎。

林勇成說,如今能在少子化趨勢中逆勢成長,除了善用環境資源,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像個孩子」,讓學生在貼近自然的環境裡,脫離物質文明的牽絆,用全身的感官體驗學習的樂趣,大自然本是一所學校,「不妨帶著孩子,走出戶外去學習吧!」

※ 相關報導:

* 最愛「小提琴日」 66隻小手捨不得還
http://udn.com/news/story/7325/666060

「Do Do So…」海拔8百公尺的台中市和平區博愛國小,每周五傳出陣陣悠揚琴音。這所山區小學全校六十六位學生,在吉輔企業贊助下,人手一把小提琴,5年來在每周一次的音樂課上認真拉琴,一圓偏鄉孩子的提琴夢。



◆ 史上新高 今年78個大專科系消失了
http://udn.com/news/story/6885/666447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陳智華、林秀姿、沈育如/台北報導 2015-01-26

大學學測二月一日即將登場,但受少子化衝擊,有七十八個大專科系今年已在招生榜上消失,今年停招科系數創史上新高紀錄。

明年大學新生將比今年驟減三萬人,被視為「高教大限」,預計將有更多科系停招。

教育部統計,消失的科系多在技職體系,今年有七十二個技專院校科系消失,一般大學則有六個科系消失,以觀光、餐旅、休閒等服務業科系及商管科系居多。此次統計只計大學、專科日夜間部各學制全都停招的科系,其他只停招某一學制的科系數更多。

科系停招多因去年招生差或學校轉型,去年新生註冊率多半不到五成、甚至掛零。

例如,光四技日間部就有廿三個科系或學程停招。高雄市東方設計學院下學年一口氣關掉數位科技設計系及攝影、休閒運動設計管理等兩個學位學程,去年註冊率都不到四成;苗栗縣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的生活服務產業系、新竹縣大華科大數位內容科技系,去年註冊率都掛零,今年也都停招。

東方設計學院校長吳淑明解釋,過去發展迅速時,把某些科系拆成多個系組或學程,如今雖因少子化影響而停招,但學校營運不受影響。

大華科大生活應用科技、數位內容科技系今年停招,該校指出,因新竹縣沒有與這兩系對應的高職類科,難招到學生,決定停招瘦身,同時為明年新生數銳減做準備,將另謀出路,逐漸轉朝社區大學、樂齡大學等成人教育發展。

蘭陽技術學院副校長劉建良表示,該校配合在地觀光產業需求轉型,去年新增餐旅管理、觀光旅遊、時尚設計、機電工程、室內設計、數位行銷等六科系,今年則停招化妝品應用等七科系的五專及進修學院。

一般大學部分,以真理大學台南麻豆校區停招應用外語等三系最多。校長林文昌表示,停招是因少子化衝擊,須思考轉型,麻豆校區未來要把資源投入發展社區大學,加強與在地產業連結,已獲台南市政府支持。

大葉大學全校註冊率很高,但去年新設的造紙科技暨包裝設計學位學程將停招,校長武東星解釋,該學程是專為造紙工業培養人才而設立,原本就計畫只招收一屆卅五人,已談好產學合作,學生畢業都能進入相關企業工作。

※ 相關報導:

* 系組停招 教師們剉咧等
http://udn.com/news/story/6885/666386

明年的少子化危機還沒到,大專已開始關掉招生不佳的系組,要老師「走人」。儘管校方強調會妥善安置師生,但高教工會表示,許多私校「學店化」,為節省成本,惡意刪減人力,造成超收學生、班併班上課、教室空間不足,教學品質「倒退嚕」。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透露,曾有私立科大系組停招,系上學生還沒畢業,學校已計畫每年縮減該系教師,排定超額教師資遣順序,透過招生績效、教師評鑑等惡劣手法逼退教師。教師為了資遣排序,跟同事拚得你死我活,關係緊張。

* 少子化危機 科系出「招」逆勢突圍
http://udn.com/news/story/6885/666399

許多大學科系擋不住少子化壓力,紛紛關門退場,但也有大學辦出特色,招生逆勢成長,如台灣首府大學和所屬高雄蓮潭國際會館產學合作,烘焙、飯店管理系註冊率近九成八;佛光大學看準龐大的素食市場,前年新設素食科系,註冊率也近九成。

* 仿史丹佛 台大成立創新設計學院
http://udn.com/news/story/6886/665917

台大生創業,學校助一臂之力。最快9月,台大在水源校區成立「創新設計學院」,模仿美國史丹佛校園裡的設計實做空間,讓台大生的創新點子都有機會變成產品,獲得募資創業的機會。

fsj 提到...

古裝+英語 帶外師逛林家花園
http://udn.com/news/story/7323/668205

聯合報 記者呂思逸/板橋報導 2015-01-27

新北市江翠國中學生昨穿上傳統服飾,「全英文」為18位外籍老師導覽板橋林家花園,並融合舞蹈、戲劇等,來自美國芝加哥的黛安娜表示,她第一次來到林家花園,學生導覽、表演都很棒,直說,「非常好」。

18位外籍英語導師都任職於新北市國、高中,江翠國中校長郭月秀表示,大多的外師在台時間都不長,她利用期末定期聚會,邀請他們到林家花園,並由學生以英語導覽,藉此訓練學生英語口說能力。

昨天江翠國中學生在解說用於休息、觀賞的「方亭」時,7年級的林穎婕與吳宸溦特別以扇子、彩帶表演傳統舞蹈,外師在池塘另一端涼亭欣賞,在板橋高中任職的羅大衛表示,舞蹈非常吸引人,印象極深。

林穎婕說,她不是舞蹈班出身,為了讓外師也更了解「方亭」用途,除了苦背解說台詞,她則找來舞蹈班的吳宸溦合作,苦練3天舞蹈,才敢在外師前表演。

7年級的蘇芩表示,他們共策畫約3個星期,她認為,導覽時最困難是「隨機應變」,因為很多導覽的建物、植物,不一定都會看到。

八年級謝淳安表示,她第一次穿傳統戲服並擔任英語導覽員,「收穫很多,好開心」。



◆ 朱宗慶╱親師合作 為學習加分
http://udn.com/news/story/7340/668446

聯合報 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2015-01-27

我認識一位小學老師,她對教學工作的熱情、積極和投入,令人佩服。一方面,她將班上所有的孩子皆視如己出,從日常活動到學業表現,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無微不至,除了用心於課業教導,還會不厭其煩地叮嚀孩子許多生活細節。

另一方面,不但透過聯絡簿、電話以及通訊軟體的群組或私訊等各種方式,時時和家長保持聯絡,以便隨時讓家長們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這位老師更主動找機會,針對孩子個別的狀況,一一與家長說明、討論。必要時,還會向家長發出建議,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希望透過彼此的溝通和提醒,能讓親師之間培養出默契和共識,讓孩子在課業和生活上的表現皆有所進展。

現代人對孩子的教育愈發看重,不過,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通常也是家長們打拚、衝刺事業的時期,為了兼顧工作與孩子的學習,時常得蠟燭兩頭燒,十分辛苦。因此,有些家長會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去,老師應該就會把學生教好。此時,老師願意同時用心帶動學生和家長去相互付出和鼓勵,這般努力格外令人感動。

我也發現,在現下的教育現場,有許多像這樣的好老師—教育工作者較過往更看重親師之間關係的建立,並致力於培養親師合作的良性互動。

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多年來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經驗,實有一些感想可與之共鳴。

首先,教與學是一個具有連續性的過程,無論是學音樂,還是其他任何科目的學習,都不僅止於老師課堂的授課。音樂和藝術教育尤其如此,除了接受課堂的指導外,孩子尚需要透過練習來獲得必備的觀念和技術,且需要時間和空間將其運用、融入於生活之中。是以,家長的陪伴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若親師之間能夠相互支援,將可帶給孩子加乘的啟發。

其次,儘管每個人的學習曲線各不相同,但學習的過程不免都會有波動起伏。當學生遭遇挫折和挑戰,感到茫然、沮喪時,便需要家長和老師從旁鼓勵與關心,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將自身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再者,不同型態的親師互動,的確會對孩子的學習以及未來發展,構成一定程度的實質影響。猶記得卅多年前,在我回國從事打擊樂的推廣與教學工作之初,打擊樂仍是個陌生的名詞,當時,許多人不太確定,學習打擊樂的未來發展會是如何。因此,面對學生,我總是期待去和他們的家人認識、相處,期盼透過老師、家長、學生三方的互動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來教導、帶領有志於追求音樂之路的學生們。幸運地,一路走來,的確藉此培養出了不少優秀的打擊樂家暨藝術工作者。

然而,每個人的選擇和生涯發展無法全然複製,老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關係亦是如此。回首不同學生的不同際遇,有時我不禁會想,若是當時的我採取不同的教學心態,以及互動模式與之相處,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無論如何,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學生能有好的發展,而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與反思,我仍相信,親師合作能帶給孩子幸福和快樂,良性互動對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加分!

※ 相關報導:

* 技職老師 下工廠當黑手
http://udn.com/news/story/6929/669217

中小學生明天開始放寒假,500多名高職教師也趁寒假期間要到業界實習,有人當黑手修引擎。因應1月14日公布實施的技職教育法,技職學校教師今年起服務滿六年,須到業界累計實習半年,幾乎沒有寒暑假。



◆ 國小改造圖館 新北23校閱讀船啟航
http://udn.com/news/story/7323/668204

聯合報 記者林昭彰/三重報導 2015-01-27

教育局去年補助全市23所國小改造閱讀環境,昨天在三重區五華國小辦理聯合啟用典禮,局長林騰蛟特地扮成船長啟動「Book思議號」閱讀船,象徵引領孩子航向閱讀之海,也期待學校未來善用優質空間,讓閱讀深耕。

林騰蛟說,新北市近3年每年編列6000多萬元執行國中小學充實圖書改造暨營運計畫,目前已改造105所學校圖書館硬體設備,每年且編列300多萬元購置電子書,透過資訊網路消弭城鄉教育落差。

並為國小、公幼訂閱國語日報及周刊、未來少年月刊、未來兒童月刊,此外還成立9大區二手書募集中心及公益圖書館。

去年改造的23所國小圖書館各具特色,其中五華國小以繽紛色彩的積木堆疊出樂高意象,淡水區天生國小用舢舨船為設計靈感,泰山區明志國小用兒童樂園增加歡樂與探索元素,新莊區豐年國小像綠野仙蹤異想世界。

土城區樂利國小有個星航櫃台,鼓勵學生能擁有冒險好奇的閱讀習慣,汐止區長安國小打造「諾亞飛行船」帶領全校師生閱讀起飛,其他學校主題還包括雲端數位3D、自然生態、人文風采與城堡等等。

五華國小校長吳正雄說,改造圖書館是學校大事,除邀親師生共同參與空間規畫,還辦理徵文徵圖比賽,最後才選定以「樂高積木為主題意象」,最後辦理千人命名活動決定名稱「快樂高島屋」。

fsj 提到...

認識家鄉 台南官田國小自編教材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1322

自由 2015-01-28

〔記者劉婉君/官田報導〕自己的教材自己編!官田國小昨天發表三本校本課程教材,由校長林保良率領教師團,花費兩年時間,為低、中、高、特教等不同年級的學生量身編寫,引導學童認識家鄉的產業、生態、文史等,除將分送給區內各小學外,後續將推出英、日、越、台語等版本的電子書,並於學校官網開放民眾點閱。

「老師,我們學校有自己的書耶,好想看喔!」官田國小自編校本課程昨天熱騰騰發表,「官田紅菱︱神奇的落水花生」、「小水雉的超級奶爸」、「少年阿寬的奇幻旅程」等,學童看到書上竟有官田國小和校長、老師的名字,書名又是和生活周邊的人事物有關,迫不及待想要先睹為快。

林保良擔任玉井國小校長時,曾結合在地藝術家及學校老師,出版融入在地特色的繪本,藉由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學童更了解家鄉,撰寫者為學校老師,使繪本內容也能更貼近孩子們。兩年前,林保良再帶領官田國小的老師,分為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及特教組,分頭採訪、撰稿,找來南藝大學生協助插畫,讓最了解同學的各年級老師,寫出最適合學生的教材,很多老師是第一次出書,新書出版,就像看到孩子出生,老師感到很興奮。

特教老師林可欣是基隆人,「為了寫書,我對學校所在的社區更了解,對這塊土地有了更親密的情感。」低年級老師瞿湘玲說,每個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不同,城鄉也有不同,自編的教材更具在地化,更適合學生學習,師生也配合課程,在校園裡種菱角,不只學習教材裡的知識,還能實際觀察,深入認識家鄉的菱角產業。

中年級老師姜雅玲是下營人,她說,以前曾看到媽媽從菱角田裡撿回一顆水雉蛋,以為水雉也是由鳥媽媽照料,參與寫書後,才知道原來水雉是由鳥爸爸照顧,看到教材能夠從無到有,「學生拿到繪本時看得津津有味,很有成就感。」

「我們生活的土地有很多故事,周遭的人事物就是最好的學習素材。」林保良說,希望藉由自編的教材,落實校本課程,引導孩子知鄉、愛鄉,後續還有針對高年級編寫的「烏山頭水庫的美麗與哀愁」也會出版,校方和台南市DOC輔導團隊合作,將推出英、日、越、台語等不同版本的電子書,方便各地民眾上網閱讀,希望讓國外也能知道在地的文化與特色,將官田行銷出去。

※ 相關報導:

* 台版Running Man 亞大學生「遊」挫折
http://udn.com/news/story/6901/671333

亞洲大學休憩系副教授陳朝鍵這學期開設「戶外遊戲與團隊動力」跨領域學程,把教室移到日本沖繩、南投埔里鯉魚潭。戶外課程強制規定抵達時間、出遊預算,讓學生學習「挫折」、目標管理、預算控制、團隊合作。

* 元智線上設計課 高中師也來學
http://udn.com/news/story/6885/670447

元智大學去年推出由藝術與設計系助理教授林楚卿開設的「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MOOCs(磨課師)課程,吸引近8百人線上學習;還有30多名國高中老師來修課。林楚卿說,國高中有3D列印與數位製造的課程與器材,卻沒有教老師如何使用。所以她除了開線上課程,也計畫出書作為教材。



◆ 105年 小一生銳減三萬人
http://udn.com/news/story/6885/671912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宜蘭報導 2015-01-28

99年生的虎子 小一新生將少兩、三萬人
教部推動數位學伴、城鄉共學、國際學伴

少子化不只衝擊大專招生,國中小班級數和老師未來五年也將驟減。教育部估算,107學年度,國中班級數將減少5500多班,教師大減1萬多人;教育部推動翻轉偏鄉教育,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將引進大學、社企、民間力量,讓偏鄉學校成為創新實驗的教育基地。

105年除了是大學招生的「大限」,也將衝擊小學招生,民國99年虎年出生的孩子上小學,小一新生人數少兩、三萬人。教育部預估,104、105學年度,國小班級數大減2590個班,搶救偏鄉教育刻不容緩。

少子化衝擊 用「創新」翻轉偏鄉教育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明兩天在宜蘭縣舉行,會議中心議題為「教育創新,翻轉偏鄉教育」。教育部長吳思華致辭時表示,面臨少子女化、數位化和國際化,偏鄉教育落差反而擴大,但教育大餅不可能無限擴大,要用創新方式翻轉偏鄉教育。

「偏鄉雖然遙遠,但數位改變了距離。」吳思華舉愛沙尼亞為例,Skype是愛沙尼亞人發明,一個小國可以運用創意科技,在競爭紅海中殺出生路,正是台灣該走的路。

教育部擬訂「偏鄉教育創新發展計畫」,推動親子共學、數位學伴、城鄉共學、國際學伴等,每個子計畫104年度先選5至10所學校試辦,105年度再擴大辦理。其中城鄉共學計畫將和社教館所合作,邀都會孩子和偏鄉孩子共學,幫助偏鄉學童拓展學習視野。

※ 相關報導:

* 法鼓文理學院 創社企碩士學程
http://udn.com/news/story/6928/670446

隨著社會企業的觀念在台灣萌芽,大學也開始設相關系所。繼輔仁大學兩年前首創「社會企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法鼓文理學院也創設「社會企業與創新」碩士學位學程,今年將首度招收20人,以書面初審取代筆試,合格後再口試。

fsj 提到...

升上國中全變樣... 拒學資優生怎麼了?(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87/673821

聯合新聞網 李崇建(作家,「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創辦人)2015-01-29

家長詢問:兒子已經國二了,目前拒絕去學校上學,他說學校老師教的太簡單,去學校浪費時間。他在家中沈迷於電腦,完全不碰學校的功課,但是他國小的時候是資優生,進入國中也是資優班,但不知道是不是壓力太大?還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國一第一次段考之後,成績並不理想,常嚷著不想去上學,我已經幫他轉了兩所學校,他斷斷續續上課,表現得很不積極,一直說學校很爛,不想再去學校了。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幫他?是不是需要再幫他轉第三所學校呢?我知道他資質優秀,看著他這樣自暴自棄,我和太太都感覺很無力,想請教老師我該如何幫助兒子?

李崇建:

讓孩子更有優勢的教育方式

我在作文班教學,常看見資優生寫不出作文,很多父母都納悶,孩子怎麼各科都優秀,唯獨作文一科不行?

資優生並非作文不行,因為他們能說話也會寫字,不至於寫不出文章,更何況甚多資優生喜歡閱讀。那麼為何資優生寫不出作文呢?在我有限的觀察中,作文沒有標準答案,不像一般的學科,資優生也許無法確定,能寫出一篇「好」文章?但「資優」的帽子,是堂皇的冠冕,也是沈重的負擔,他們如何面對一個不確定的考試結果呢?

資優生的困境

在我接觸的學生,不少是國小進入資優班,在國中、高中階段發生狀況:沈迷電玩、拒學、憂鬱症,甚至拿刀恐嚇父母。他們普遍的狀況,都是學校成績下滑,行為端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資優生面臨的情況,不禁讓人想起中國的俗諺:「少年得志大不幸」。

很多國小設有資優班,這些身處於資優班的孩子,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呢?是否會覺得高人一等?或是覺得自己特別聰明?若是的話,我將之歸類為「得志」族群。

當資優生如此看待自己,會有什麼樣的風險存在?

美國的心理學家,史丹佛大學教授卡蘿‧德威克,曾經發表過一個著名的研究報告。她將400位小學生安排三場考試,第一次考試題目為一般考題,但是第二次考試題目非常困難,幾乎所有學生都不及格。

在第二次考試成績揭曉之後,德威克將這些學生,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實驗。A組的學生被稱讚:「你們是聰明的學生,一定可以的。」,B組的學生被稱讚「雖然考不好,但是你們很努力。」

緊接著德威克進行第三場考試,結果呈現了一個現象:被稱讚「很努力」的孩子,成績大幅度上揚,甚至超過第一場考試平均分數的30%;被稱讚「很聰明」的孩子,成績反而下降20%。

這份研究報告,常被引用來稱讚孩子努力、認真,而不要稱讚孩子聰明。因為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常會失去面對「挫敗」的能力。德威克說:「如果我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就一定做得到。」

資優生較常出現的狀況,相信自己是聰明的,而不是擁有改變最重要的努力?

當資優生升上國中,仍舊就讀資優班,但是課業成績無法如預期,資優生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呢?會如何看待自己呢?若無人引導孩子,往往在行為端產生負面的表現,如此又會得到負向評價,產生了反覆循環。

給予聰明、成績以外的肯定

如何面對一個挫敗的資優生呢?我的意見是,讓孩子們學習接受挫敗,從挫敗中看見自己的價值:努力、不放棄,以及其他優秀特質。

※ 全文詳見原站。

fsj 提到...

無用機器人大賽 做太好扣分
http://udn.com/news/story/6885/673135

聯合報 記者魏莨伊/板橋報導 2015-01-29

標榜低技術 只要會動就好
冠軍無獎品 崇尚動手做「創客」躍躍欲試 報名網友不少

想在這個比賽中得獎,必須「無用」、「不能做太好」、「只要會動就好」,標榜超低技術、老少咸宜的「無用機器人大賽」就要在台灣登場了。

繼去年日本「廢柴機器人」掀起旋風,現在它即將延燒台灣,主打低技術、超隨性的「無用機器人」大賽,3月在新莊開戰。

「第0屆無用機器人競技大賽」脫胎自日本「廢柴機器人大賽」的HEBOCON低技術能力限定機器人賽,該競賽打破機器人既有印象,主打廢柴路線,還有條特殊規則「高科技懲罰」,若機器人「技術表現太好」,反倒被扣分。

活動主辦人盧聰勇解釋,有別於機器人格鬥賽,無用機器人反其道而行,「不能做太認真」、「只要會動就好」,因為「無用」宗旨沒極限,秉持妥協和隨性態度,僅要最低技術打造出的誇張外型和怪異功能。

比賽方法採淘汰制,兩組機器人在擂台上相撲,只要摔倒或離場就輸了。因參賽者幾乎都是「大外行」,有的機器人不僅不懂平衡,甚至會直直衝出擂台,笑料十足。

盧聰勇其實早有3年辦理機器人格鬥賽經驗,也是瞻營全電子公司機器人事業部經理,他說,無用機器人雖娛樂性質高,目的卻是「盼建立一個交流平台,讓初學者認識機器人世界。」

參賽的大三學生游允赫表示,除了好玩,主因是製作無用機器人門檻低、易上手,只要有了馬達和電池就可以上場,已有一群崇尚「動手做精神」的「創客」躍躍欲試。

比賽3月8日上場,沒有贊助廠商、比賽當天不提供便當、冠軍更無獎品,但組隊報名短短幾天已累計35組網友報名,盧聰勇直呼「不可思議!」

※ 相關報導:

* 伊拉克到巴黎 學生樂「跑」全世界
http://udn.com/news/story/6886/674256

全民瘋路跑,體育署在校園推「大跑步計畫─樂跑方案」(Run for fun),目標是小學六年累積跑1000公里、相當於跑台灣一周,並養成終身跑步習慣,終身累計跑四萬公里,相當環遊世界一周,如能天天跑步,累積距離甚至可達火星。

體育署今天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報告「大路跑計畫」,預計寒假開學後邀學校參與試辦,鼓勵學生自主慢跑、上網登錄里程,並訂出各年段跑步里程目標,國小畢業前「環台一圈」、累計1080公里以上;國中畢業前跑到「東南亞」、累計2424公里以上;高中畢業前跑到「南亞」、累計3864公里以上;大專畢業前跑到西亞、累計5784公里以上。

* 清交瘋創業!師生腦力激盪
http://udn.com/news/story/6898/672903

大學吹起創業風!交通大學昨天啟用校園創業實驗基地,打造創業友善空間,整合校內外創業資源;清華大學載物書院這學期也首創「產業創新體驗課」,師生參訪創新經驗的產業,從生活中看見改變的契機。

走入交大「「Startup Lab創業實驗基地」,由華映出資打造、交大研發處產學運籌中心負責,300坪空間成為點子蘊育的基地,一群師生圍坐著激發創意,目前已有7組團隊進駐。

「台灣學生的點子多!」交大校長吳妍華昨表示,效法國外大學生創辦Google、Facebook的精神,由學校提供空間及創業諮詢,搭配業師傳承經驗,激發出更多好點子。交大思源基金會也啟動「交大校園創業種子基金」計畫,集結校友募集資金,專款鼓勵團隊進行技術商業化、為團隊彌平草創期資金缺口。

清華大學則以創業為導向的住宿學院「載物書院」,這學期開設「產業創新體驗課程」,帶領學生參訪線上遊戲、化妝品、農村、傳統製襪、工研院科技等具創新經歷的產業。



◆ 廖玉蕙╱教書不再是摔不破的「鐵飯碗」
http://udn.com/news/story/7340/671018

聯合報 廖玉蕙 2015-01-28

學期終了,老師出題給學生考試,學生給老師的教學打分數,世界好像愈來愈公平,卻似乎愈來愈兩相不滿意。

很多當老師的,都羨慕以前的老師容易當,只要拿到聘書,一本泛黃的講義可以教到地老天荒,除非犯了大錯,或自己辭職,否則,教一輩子書不是問題。

但傳統面臨挑戰,威權慢慢解體,民主社會中,教書不再是摔不破的「鐵飯碗」,這才是真平等。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也被賦予關心學校各項公共事務的機會,他們不再只是乖乖聽話,也擁有參與立法、懲戒、評鑑等權力,學著當一位合格的公民,不是只在考卷上知是非,也要在行動上履踐,不能只是當順民。

但時代的變化讓許多篤信傳統「師嚴而後道尊」的老師無法置信,進而牢騷滿腹,不斷貴古賤今,一直拿以往的乖順來求全。每到學期終了,對著學生不甚友善的評鑑更是氣急敗壞,批評學生不思長進者有之;得失心太重,擔心學生在分數上有仇報仇、有恩報恩者亦有之。

事實上,學生給老師的意見僅供參考,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毋須太掛懷。我記得有次去學校進行評鑑,有張問卷請教老師:「當接獲學生的期末給的評鑑資料時,你通常如何反應?」有人填上:「如果是很支持的誇讚,我用幾分鐘的時間反芻快樂;如果是無理的批判,我用一天的時間生氣;如果是提供合理的意見,我花好幾星期思考改進方法。」這樣的回應也許可以提供有識之士參考。

近日,看到一位大學教師在臉書貼文,只為學生在評鑑的意見欄上說他「脾氣不太好」、「希望不要延遲下課」大動肝火,說「延遲下課是實情,只怪自己準備太多!」氣憤地揚言:原本想讓大家過好年,現在決定「公事公辦」當掉多人。

我看了忍俊不住,這位老師的確認真熱血,但怒氣難消地在臉書、在螢光幕裡怒斥學生不長進並揚言燒掉捐款該校而獲得的謝函,正坐實了學生對他「脾氣差、情緒控制不佳」的評論;「多教是因為負責,不然學校會多付我鐘點費嗎?」的抱怨更近乎負氣。準時下課本就是課堂守則,在固定時間內完整表達是一種能力訓練,師生同樣都要有時間概念,老師不能不管效率,光想著自己的犧牲。

我看到這則新聞所衍生出的讀者投書更覺誇張,大肆撻伐學生評鑑所引發的問題,譬如:教師擔心學生復仇心切,在評鑑上會下手不留情;直接影響到教授的續聘與否,嚴格的教授會死得很難看,懷疑得到高評價的老師只是因為成績上放水。

我以為這種情況的發生不能說沒有,但機率實在低。學校對該科成績不及格的學生所撰寫的教授評鑑通常會有所篩選;而據我教書多年的經驗,學生也不至於惡質到「報仇的機會到了,我一定要把他每一項都打到最爛」;我也沒見過哪一位老師為了保住飯碗而去刻意討好學生;我更不相信學生會因為老師形同賄賂的行為,而尊敬老師或幫老師說好話。

師生關係隨勢改變,一如親子關係的易位,只有摒除威權想法,自我惕勵,彼此待之以誠,不要一心叨念學生常蹺課,進教室後顧著吃早餐、聊天,滑手機,或繼續在筆電上玩線上遊戲或YouTube,而能花點時間想辦法讓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吸引學生的神魂和軀體一塊進教室,我以為這才是正道。(作者為語文教育學者及散文作家)

fsj 提到...

3D列印 數學老師把教材活潑化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1718

自由 2015-01-30

〔記者陳燦坤/四湖報導〕文生中學數學老師陳宗義運用3D列印機製作教具,將難解數學習題空間概念具體化,同時複製出橢圓規、達文西密碼鎖等重要數學發明,在課堂上創造不少驚喜。

陳宗義半年前幫販售醫療器材的妹妹設計尿袋零件,開始接觸3D列印機,進而想到將這套設備運用在教具製作;陳宗義表示,最難的數學習題之一便是圓錐解剖,解題過程需思考空間變化,他經常費盡唇舌說了半天,學生還是一頭霧水。

透過實體解說,陳宗義發現學生可以很容易掌握習題的空間概念,讓他感受到這項設備帶來的便利性;陳宗義指出,許多數學教具不是坊間找不到,就是價格昂貴,現在有了這套設備,可幫學校節省不少開銷。

陳宗義除了將3D列印機運用在教具製作,也設法複製文獻提及的數學家發明作品,包括阿基米德的橢圓規、達文西密碼鎖等,學生看了驚喜連連。

陳宗義指出,他與化學老師合作,研發出新的列印材質,只需卅秒便完成教具製作。



◆ 實用技能班 國中生免試免費讀
http://udn.com/news/story/6886/675355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宜蘭縣報導 2015-01-30

不愛念書、喜歡學技藝的國中畢業生,教育部每年為他們開辦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完全免試、免學費,課程就業導向。國、英、數不但教得較簡單,教科書也免費。教育部昨天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宣導,希望各縣市鼓勵學生就讀。

教育部國教署指出,實用技能學程是完全免試、免學費的高中職入學管道,自98學年起就已免學費,不用會考成績,直接填志願分發。若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優先錄取曾就讀國中技藝班的學生。

每年全國100多校約招生2萬人,今年預定5月下旬報名,6月初放榜,比要採計會考成績的免試入學提早近1個月。

國教署表示,對不喜歡念書、職業傾向明顯的國中生,目前很多國中和高職合辦技藝班,教這些學生基本的美容美髮、餐飲烘焙、汽車修護等技藝,並為他們舉辦全國技藝賽,鼓勵他們學一技之長;國三畢業後還可免試升高職,就讀實用技能學程,讓技能精進。

實用技能學程和一般高職正規班不同處,在於課程以就業導向為主,學科為輔,國、英、數等學分數較少、教得較簡單。

不過,由於國內技職校院太多,升學太容易,根據教育部統計,每年仍約有半數實用技能班學生升學,未馬上就業。

為強化實用技能學程的實務能力,並與職場接軌,教育部表示將加強遴選業師協同教學;高二安排到業界觀摩實習;高三與產業或職訓機構合辦「就業導向課程專班」,提升學生就業技能與意願。

※ 相關報導:

* 未來藏在漫畫裡! 36本學生必搶的經典漫畫
http://udn.com/news/story/6902/676194

聯合新聞網 陳亭亘(諮商心理師) 2015-01-30

小時候母親說「除了小叮噹以外的漫畫都不可以看」,上了國中以後什麼漫畫都看,還要躲躲藏藏不要被父母跟老師發現,全班想盡辦法在老師搜查的眼皮底下藏漫畫,印象中還藏在破了的門板、桌子的夾層、以及沒人會檢查的便當箱裡;好像也曾經為了把漫畫夾帶進家門,把漫畫塞在褲腰上,再穿上厚厚的外套,或是先丟在信箱裡晚點再拿。

禁止有用嗎?

生命會尋找自己的出路,被禁止了這麼多年下來,我依然在看漫畫。

我喜歡漫畫裡的那些故事,直到最近每次租漫畫回來還是會被罵個臭頭,但我還是大搖大擺的看漫畫(喂),正如圖書館裡的那些漫畫總是先被摸破的那樣,我們的大腦是喜歡「圖」遠超過「文字」的,那麼,一本正經的老師們,為什麼不試著跟這些「漫畫」建立不一樣的關係呢?

因為沒有人有時間看完這些漫畫,更別提很多老師連漫畫怎麼讀,從哪一格移動到另外一格邏輯到底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於是老師也沒時間也沒能力看完這些漫畫,也不容易從教育的觀點去「篩選」這些漫畫有沒有問題好提供給學生,所以最方便的作法就是「封殺」。

這樣實在是很可惜,其實漫畫能提供關於「情境」、「情緒」的想像空間,漫畫裡也時常畫出關於職業實際使用的「工具」,這些都可以提供學生去想像、建構屬於不同職業的知識地圖,加上引人入勝的「故事」會使學生自發性的想看下去,所以「老師不用做什麼,學生就會自己去翻來看」,這是一種「自發性的探索」,不需要有人刻意的說「老師準備了一些不同職業的漫畫讓大家看喔,之後要考試」之類的...這樣就太嚴肅了。

所以我自己整理了一些「職業」相關的漫畫,提供給大家,也歡迎有在看漫畫的同好可以一起補充相關資訊。

※ 詳見原站。

fsj 提到...

34名金手獎得主 送出國實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31000438-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31日 陳宜加/新北報導

走向國際舞台!新北市去年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成績斐然。新北市長朱立倫30日接見34名最高榮譽「金手獎」得主,並宣布今年起再創全國之先,每年保送獲金手獎的「新北之光」出國實習,與國際接軌、拔尖。

朱立倫昨於新北市政府表揚金手獎得主,並與學子交流心得。他笑說,金手獎可謂「市長獎中的市長獎」,新北市去年參加全國技藝競賽,抱回34座金手獎、69項優勝,總計囊括103個獎項,創史上最佳成績。

教育局表示,全國技藝競賽為國內最高層級賽事,競爭激烈,部分職種金手獎名額僅不到10%。為「拔尖」優秀學子,教育局長林騰蛟昨宣布,今年起,每年選送金手獎得主出國,進行深化教育、實習。

他指出,今年規畫與德國北萊茵邦3所姊妹校合作,選送18名工業類科金手獎學生出國,入班學習自動數控、工業設計與電腦資訊設計課程,並安排赴賓士(Mercedes-Benz)與波音(The Boeing Company)等知名大廠實習。另16名商業、農業與家事類科金手獎學生,也將送往日本產業高校與相關企業,將以動漫設計課程、商業行銷技巧、手機APP開發設計為主題學習。教育局指出,規畫為期1至2周,費用由市府負擔,提升技藝實力。

教育局表示,去年推出「金手培訓計畫」已見成效,獲獎學生有機會保送理想大學;明年將再率全國之先,推動「Career and Future計畫」,3階段建立「一條鞭」技職人才培育體系,打造國家與產業人才搖籃。

朱立倫指出,技職才是台灣教育的根本,學用合一,人人都是能動手做的「doer」,不須一味追求高學歷,期許學子突破自我,走向世界舞台。

※ 相關報導:

* 超高拉糖!台選手首奪世界第3
http://udn.com/news/story/6899/677473

兩年一度的世界青年西點大賽,台灣選手林鴻恩、顏志全克服身高落差的難題,合力拿下第3名,創下有參賽紀錄以來的最佳成績。兩人以「廚師烹煮義大利麵」為主題,拉出140公分高的拉糖作品,驚豔全場,昨返國後與學弟妹一同分享喜悅。

* 夜校生 用黑手證明彩色人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31000440-260107

「這雙手是黑的,但我用黑手證明人生是彩色的!」新北高工進修部學生洪鉠筑,為夢想堅持學業,半工半讀,去年參加全國技藝競賽,憑過人實務經驗,以黑馬之姿,奪全國第1名,創新北史上最佳,更打破「夜校生」參賽紀錄。



◆ 肌萎生登草嶺古道 6師輪流揹
http://udn.com/news/story/6898/677741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2015-01-31

宜蘭國中三年九班學生吳宗翰罹患肌肉萎縮症,行動不便,必須靠輪椅行動,昨天全班到草嶺古道班遊,他沒有缺席,由師長輪流揹著他完成旅程,為國中生涯留下完美回憶。

宜蘭國中三年九班去年運動會完成大隊接力三連霸,老師允諾在畢業前規畫班遊,全班24人決議到草嶺古道健行。昨天上午搭火車到福隆,沿步道通往大里天公廟,6名師長輪流揹著吳宗翰,媽媽在旁陪同,沿途颳風下雨,原本2小時的路程,一行人共花了5小時才完成。

「全班一個都不能少!」吳宗翰原本打算放棄這次出遊機會,在老師及家長鼓勵下,讓他決心全程參與。

吳宗翰說,昨天是他首次爬山,感覺很好,雖然整路困難重重,但感謝師長及同學協助,讓他圓夢。

吳宗翰去年暑假因病住院數個月,身體狀況不佳,家人本來不願讓他參加班遊,但他不僅說服了家人,還事前鍛鍊身體,就為了要完成這趟挑戰。媽媽昨天全程陪同,她說,有些機會錯過了就無法補回,小朋友身體殘缺但生活不該殘缺。

昨天天氣惡劣、路途艱辛,吳宗翰還一度缺氧,幸好媽媽隨身攜帶氧氣瓶,稍作休息後繼續旅程,下午5時許,全員抵達宜蘭火車站;吳宗翰打破草嶺古道障礙後,與師生相約下次還要再挑戰。



◆ 哈佛、耶魯 廣招工薪階層中國生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77079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康州29日電 2015-01-31

耶魯大學中國留學生郭玉珮(Yupei Guo,音譯)的父母服務於新聞業,她既非富二代,亦非官二代,學費如同天文數字的耶魯,原是可望不可即,但如今她的學費大半由學校補助。類似中國大學生的人數在美國頂尖大學日漸增加,這正是哈佛、耶魯等長春藤大學改弦易轍,招收外國學生的社經背景更多元化的結果。

這些頂尖大學尤其把新政策的執行重點放在中國,因為中國的留美學生比其他國家多得多。「國際教育研究所」指出,去年中國留美學生人數約達27萬5000人,占外國學生的31%。

當中國各地向西方國家日益開放後,許多美國大學紛紛搶進這個市場,爭取能支付全額學費的學生,以廣開財源。但如耶魯等少數大學,卻信誓旦旦地保證進入該校的國際學生都能獲得全額財務資助,不過這些學校如今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此訊息傳播到幅員廣闊、人口13億的中國。

哈佛大學一個學生社團每年都會為數十名中國高中生舉辦座談,提供他們財務補助,以便該校能夠招收到來自中國各省的學生。1854年第一位中國留美學生容閎就讀的耶魯大學,更視國際學生為「大使」,希望他們扮演美國與其母國的橋梁。

耶魯於2001年將錄取新生不論社經背景的招生政策擴及於國際學生,該校招生部門院長昆蘭說,自此之後,來自中國及其他國家的社經背景即出現巨大的轉變,國際學生占學生人數的比率,也逐漸由3%(多數來自富裕家庭),擴增至背景更多元化的11%。

昆蘭說:「國際學生的多元化已真正呈現大爆發,其程度甚至超過美國學生的多元化。」他指出,在該校大學部就讀的數十位中國學生,多數都獲得財務補助,而耶魯的學雜費一年將近要6萬美元。

郭玉珮是在北京就讀公立資優高中時,從學長處獲知美國大學不論社經背景的招生政策,這些知名大學包括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學院、達特茅斯學院、安赫斯特學院。

另外,中國地產大亨潘石屹和張欣對這些名校的巨額捐款,也鼓勵了他們給予更多中國低收入學生入學的機會;他們的SOHO中國基金會迄今已捐款哈佛1500萬美元、耶魯1000萬美元。這兩校的招生主管表示,這些贈款正好與該校目標一致。

然而,招生觸角伸及中國內陸偏遠地方並非易事,為改善此情況,美國國務院的「美國教育」(EducationUSA)專案計畫特別撥款100萬美元,以資助這些地區中國學生SAT入學考試的費用。該專案除了在北京駐有八名顧問,也將在成都、廣州、上海和瀋陽增派人手,以招收北京以外地區的中國學生。

※ 相關報導:

* 美高中國際生 中國小留近半
http://udn.com/news/story/6813/677083

中國學生赴海外留學正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2013年在美國就讀高中的中國留學生就已超過3萬人,占當年美國高中留學生總數的將近一半(46%)。

* 鬆綁!國立大學 多兩成資金運用空間
http://udn.com/news/story/6885/677478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鬆綁。教育部昨天表示,立法院三讀通過「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待總統公告後即可實施,預計下月新學期開始,國立大學將可多兩成以上的資金運用空間。

fsj 提到...

「學渣變學霸」 高中集體跪拜孔子
http://udn.com/news/story/7332/679621

聯合報 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 2015-02-01

大陸河南平頂山寶豐縣第一高中強制學生向孔子像跪拜,還規定學生每天清晨五點必須起床誦讀「道德經」,學生對此怨聲載道。校方稱,沒有強制下跪,集體行禮是為加強學生傳統文化觀念。

據新京報報導,一些學生在網路論壇發帖稱,該校要求在校生清晨五點起床誦讀「道德經」和「孝經」,還要學生集體跪拜孔子像,沒有跪拜的學生會在大會上被嚴厲批評。網帖還稱,學校要求誦經的原因是「校長認為讀經能上北大清華,讀完學渣變學霸,學霸上清華」。

一名學生說,網帖所附照片為去年春季校方組織的千人集體跪拜儀式,「記得那天天氣特別冷,學校領導要求我們在操場上跪拜孔子像,我猶豫了一下也跟著跪了。」該名學生表示,不能理解校方行為。

寶豐縣第一高級中學羅校長表示,校方確實有安排過集體行跪拜禮儀,但「他們(學生)對祖宗聖賢的崇敬是油然而生的」,學校並未強制要求學生下跪。

羅校長表示,學校會安排學生每天進行兩次誦讀「道德經」、「孝經」、「論語」等經典,「每次誦讀時間為卅到四十分鐘,並要求學生都要熟讀並背誦這些經典。」

羅校長稱,學校做法與當局的教育理念吻合,但目前在傳統文化教育「做得很少,還遠遠不夠」。

※ 相關報導:

* 明道大學詩牆 詩在心底深深迴盪
http://udn.com/news/story/6900/679357

明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水順在校園內設創意詩牆、鳳凰詩園等,讓校園處處有詩意,蕭水順說,人生也許經常得面對愁苦,看看詩也可帶給人們喜悅與昇華。

明道大學處處美景,蠡澤湖畔有一排落羽松,再往前行經追風詩牆,有彰化詩人謝春木、翁鬧等人的詩,鳳凰詩園則有鄭愁予「達達的馬蹄」,低頭一看,地上石板則是胡適的「秘魔崖月夜」,每個轉角處都有文學的驚喜。

蕭水順是知名詩人蕭蕭,他希望為師生營造一個有詩的美的環境,追風詩牆之名源自二林鎮詩人追風( 本名謝春木) 之名,他是寫台灣現代新詩的第一人,去年笠詩社創社五十周年,在鳳凰詩園再設置8座詩石凳,紀念笠詩社8位已過世的詩人。



◆ 抗癌獨臂少女 苦練左手應試
http://udn.com/news/story/6925/680098

聯合晚報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2015-02-01

鳳山高中罹患罕見疾病骨肉癌考生柯菲比,今天在高師大考場參加學測。她的右手截肢,在宗教力量鼓舞下,克服肢體障礙,彈琴、投籃、游泳樣樣來。早上進了考場,母親急著到教堂參加禮拜,教友們一起為菲比祈禱。

柯菲比在國二寒假發現罹患骨肉癌,化療一年,高一動截肢手術切除右手臂,休養三個星期就重回校園。宗教是支持菲比努力走出病痛的力量,她經過了多次化療和七次大小手術,花了數倍的努力重回生命軌道。

柯菲比五歲學鋼琴,截肢後仍用單手彈出悠揚樂章。鳳中有游泳課和籃球課,她不因截肢而與其他同學有異,仍勤練單手投籃、游泳,接受測驗,讓全校師生都非常感動。

原本是右撇子的菲比,截肢後苦練左手,今天應試並未申請延長考試時間。她表示想要念社工系,以同理心幫助更多人。



◆ 成績模糊化 學生壓力小?
http://udn.com/news/story/7339/679681

聯合報 朱立安/教(嘉義市)2015-02-01

這寒假,和往年不太一樣,學期剛結束,好些同事立即飛到中國大陸,想辦法牽線,替未來轉職先鋪路、打通關節。

我的學生裡,期末報告最出色的兩位,一個引用了馬雲的演講,另一個解構了梁祝的民間傳說,把祝英台比擬為大陸共產革命裡對抗封建的平民女英雄!不出幾年,台灣年輕一輩將不認識管中閔、杜紫軍,他們只會知道馬雲、雷軍。

這些趨勢,從去年暑假就很明顯。所以,當我昨晨看到台籍女到巴黎旅遊生病送醫新聞,旅程起訖地點都是上海;或周杰倫在台灣無酬代言音樂比賽,在中國大陸的選秀節目卻拿一億兩千萬酬勞,已不覺訝異。

教育界裡,連大學都快被倒閉潮滅頂。幾年前,教授建議學生修習第二專長,現在教授自己都要學第二專長了,大家想的都是保住飯碗、吃碗內看碗外。兵荒馬亂、人才外流、人心思變的此刻,我們的教育部有何對策?

接受政府經費補助的全家盟、人本等團體到教育部抗議,教育部果然立即宣布明年不能給基北區量尺成績。北北基入學制度,三年三個樣,大家都當白老鼠也罷,但總得有好的實驗結果。成績模糊化,學生壓力就小嗎?

五、六十年前,學生程度只有關起門來自己知道。現在網路時代,學生程度落差攤開給全世界看。教改派奉為圭臬的芬蘭退步,被英國BBC譏為「如同諾基亞Nokia的衰敗」。教育部希望模糊化台灣學生優劣,降低競爭;大陸人卻能一眼看穿台灣競爭對手的斤兩,那麼,台灣人就算到對岸謀職,又怎和他們的菁英共存呢?

教育問題是人才問題、國安問題,必須從未來人才需求出發。管中閔退出內閣,說他看清自己的侷限,我們卻擔心教改人士看不清自己的侷限,人民則看破了教育部的侷限!

馬政府若再拿不出教育永續的特效藥,不出十年,台灣就會嚐到人才斷層、與必得從中國大陸輸入白領高階人才的苦果。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新北首創 21私中優先免試
http://udn.com/news/story/6913/675870

十二年國教去年上路,因「免試入學不免試」遭詬病。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昨宣布,為落實真正免試入學,新北市全國首創,今年將有廿一所私立高中職開辦「優先免試入學」,釋出一千八百多個名額,完全不採計會考或在校成績,只看多元學習表現,若超額一律抽籤決定。




◆ 十年小學生少60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1000142-260209

工商時報 2015年02月01日 于國欽

■馬爾薩斯在人口論一書說:「我們這地球上的生命種子,若得到充足的食物和空間,經過幾千年的繁殖,便會擠滿幾百萬個地球,但貧困(苦難與罪惡)這個自然法則,卻可以把他們限制在規定的範圍內。」

■台灣於民國71年以前,多數年代每年出生人數逾40萬(不到40萬也有38萬左右),此後略降,但每年出生人數仍逾30萬,自90年以後下滑至20多萬,97年更跌破20萬,最低曾降至16萬。

這些年政府經常談及少子化的問題,也提了不少白皮書、政策綱領,也有許多人經常撰文表達少子化可能造成的危機,但台灣社會對這個問題反應依舊冷淡。

反應冷淡的原因是在於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是個總體、跨世代的問題,而且如同時間無法倒轉一般,少子化五年、十年持續下去,人口結構的那塊空缺是永遠補不回來的,非僅補不回來,隨著時間往前,那塊空缺更會持續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

也許這樣講仍太過抽象,我們來看一下近二十多年台灣小學生的總數變化,可能會比較有感覺些,民國80年台灣的小學生總計有229萬人,而去年已降至125萬,二十多年竟少了100多萬人。

也許二十年太長,感覺有些飄渺,那我們再看近十年的變化,民國93年全國的小學生人數總計188萬人,降至去年125萬,短短十年之間也少了63萬人,這仍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台灣出生人口愈來愈少

十年間少這麼多小學生,原因就在於過去十多年台灣出生人口愈來愈少,台灣出生人數由十年前30多萬,降至近年不到20萬,隨著時間向前推移,在少子化年代出生的小孩逐漸進入小學、中學,因此才出現小學生人數十年驟減63萬的情況。

如同我們先前所言,由於時間不能倒轉,人口結構的那塊少子化空缺是補不回來的,開始影響的是嬰兒用品市場、接著影響小學才藝班及遊樂場所的生意,不用未卜先知之能也可算得出來,未來幾年高中、大學及研究所的招生必然會一年比一年辛苦。

每個家庭的小孩少了,各式教育消費支出自然也跟著少了,依據家庭收支調查,台灣平均每戶家庭的教育支出十年間已由4.7萬元降至3.3萬元。台灣十多年來民間消費疲弱雖然有許多原因,但少子化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影響的層面還會再擴大。

由於時間的不可逆,即令今天少子化成為過去式,也無法解決過去十年少子化所衍生的困局,更何況直到如今,少子化依然是現在進行式,這使得少子化銷溶經濟的能量逐年膨脹,今天小學生少六十萬,不久的將來台灣工作人力將少一、兩百萬,不需貿易戰爭,也不需貨幣戰爭,隨著時間推移台灣經濟便已逐漸窒息。

少子化影響民間消費動能

根據國發會去年八月的推計,台灣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今年1,736萬,自明年即開始遞減,十年後也就是114年降至1,598萬,十年驟減逾百萬。再往後推十年,民國124年更降至1,417萬,比現在少了三百多萬人。少了這些人力,既影響民間消費動能,也影響企業投資意願,更影響政府財政收入,如此台灣經濟如何不窒息?

少子化對台灣經濟的影響與日俱增,在可預見的十年、二十年勢將改變台灣的經濟社會結構,即使現在因應也已嫌晚,但直到如今,朝野政黨仍未真切明白其嚴重性,盡在意識形態上爭吵不休,台灣的前景實在堪憂。

fsj 提到...

孩童學玩樂器 有助開發腦力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52675

自由 2015-02-02 文/柯俊銘

您的寶貝喜歡音樂嗎?是否有在上鋼琴課或學拉小提琴?

一份最近發表在國外《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病學會期刊》的報告指出,孩童學玩樂器不僅能培養興趣,且有助開發腦力,對於提高行事專注程度與穩定情緒裨益良多,值得家長們參考。

該研究由美國佛蒙特(Vermont)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科教授詹姆斯.胡德齊亞克(James Hudziak)博士主持。他和同事針對232名年齡介於6-18歲的孩童進行長期調查,目的在探討學習彈奏樂器與大腦皮質發展之間的關聯性。

過程中,所有個案每兩年就接受一次腦部的核磁共振掃描(MRI),並透過問卷訪談與現場行為觀察評估作業表現,時間持續達6年。後續研究團隊將所獲得的數據,對照當事人的智力測驗成績與學習樂器的相關資料實施綜合分析。

統計發現,孩童若有學玩樂器,他們腦部皮質的發展確實和沒學玩樂器者有所不同。

其大腦負責指令執行、衝動控制與情緒管理的部分,及主管動作協調的區域,全都明顯出現皮質增厚的現象,所屬功能較快趨於成熟。即使考量智商、慣用手等因素的干擾,結果依然不變。

觀察紀錄也顯示,有學玩樂器的孩童傾向少有緊張、不安的感受,參與活動較能集中注意力,且無論是記憶力或對未來的組織、規劃能力也都比較好。

研究者表示,隨著孩童逐漸長大,腦皮質的厚度會不斷消長,而特定範圍的厚薄變化和諸多情緒、行為問題(如憂鬱、焦慮、容易分心、具攻擊性等)的產生有密切關聯。

令人振奮的是,單純學玩樂器就能對孩童的大腦發展帶來正面且具體的影響,促進往後的心理健康,效果實在不容小覷。

有鑑於此,建議不妨提早讓孩童接觸音樂教育,鼓勵他們學玩樂器,並陪伴一起享受當中的樂趣。

正所謂「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相信只要願意嘗試,並持之以恆,好處一定看得到。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 相關報導:

* 僑光「流淚土司」 開賣就秒殺
http://udn.com/news/story/7325/680971

「趕快來排隊!」台中市僑光科技大學一條2百元的流淚土司、弘光科技大學手掌大的38元原味大泡芙,都是由學生實習手作成品,不是天天有,由於料好實在,幾乎一開門就秒殺,熱賣程度一點不輸專業烘培坊。

「開賣了!」僑光科大有烘焙實習工坊每到開賣日,還不到下午2時,門口已經擠了一批排隊的師生,林姓學生說,這裡麵包從最便宜奶油餐包一包2個18元,到最貴的2百元流淚土司都很受歡迎,一個小時內就賣光,晚來怕買不到。

僑光科大餐飲管理系老師涂政邦說,校內烘焙實習工坊人手,是由學生選修校內實習課程,一周平均開賣2到3天,每天賣的品項有廿種麵包、土司、蛋糕,通常在一點半陸續出爐,2點開賣,以前以師生訂單為多,現在做出口碑,改現售為主。

* 缺自然專業師 偏鄉國小多代打
http://udn.com/news/story/6888/681076

彰化縣偏鄉小校普遍缺少自然科系畢業的教師,學校找非本科系教師代打,甚至請音樂老師授課。 彰化縣政府啟動認證機制,彰化師大也擬訂計畫,提升非自然科系教師的自然科教學能力,以免學生學習受影響。

彰化縣有62所僅6班的國小,這些學校的教師員額即使提高到1.65,學生50人的學校也才10名教師,扣掉國文、英語和數學科的授課節數,往往只能三到六年級聘用一名自然科教師,因自然科節數少,這名教師還得兼健康、體育等非主科課程補足授課節數。



◆ 兩岸三地學生 拍片爭「金甘蔗」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80890

聯合報 記者林保光/高雄報導 2015-02-02

以學生劇組為主體的「金甘蔗影展」,今年邁入第十周年,成立「金甘蔗共和國」,推展海峽兩岸的學生影音創作。入圍的香港學生劇組,因去年占中事件,把占中加入創作元素,要與兩岸隊伍一較高下。

來自兩岸三地的20支學生劇組住進橋頭興糖國小,如同古時候科舉考試般,連續7天夜以繼日的創作,2月7日晚間6點,將在橋頭糖廠白屋舉辦「首映會」,發表他們的作品,選出金甘蔗首獎。

金甘蔗影展促進會理事長蔣耀賢揮舞「金甘蔗共和國」旗幟,宣布「金甘蔗共和國成立了」,希望這項電影嘉年華成為代表台灣電影的重要影展。

今年參賽的香港學生劇組雖然減少,但挾著去年香港隊奪魁的氣勢來台,有意把香港占中事件,也加入創作元素。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系學生導演陳俊興指出,參賽劇本其實在占中事件以前就已經寫好,但是,後來又在劇本中加入占中,讓劇本與自由、民主有連結。



◆ 百年圖書館陷火海 俄文化災難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80015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31日電 2015-02-02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一間有近百年歷史的學術圖書館30日發生大火,雖然無人傷亡,但焚毀大量珍貴古籍和政治文件,圖書館天花亦被燒至坍塌。由於該館是俄羅斯最重要圖書館之一,損失難以彌補。

事發於當地時間晚上10時,社會科學訊息研究所的圖書館三樓率先起火,火勢迅速蔓延,天花板被燒坍塌,整棟大樓冒出濃煙。消防局出動38輛消防車撲救,200名消防員架設雲梯灌救,大火燒了17小時才熄滅。

當地媒體報導,事件中無人受傷,但大量珍貴古籍、國際聯盟與國會文件被焚,莫斯科居民紛紛在社交網表達惋惜,有人形容損失無法彌補;也有人形容是一場大災難。

位於莫斯科西南區的社會科學訊息研究所,是俄國研究社會科學和人類學的頂尖機構,其圖書館成立於1918年,規模宏大,占地逾3萬平方米,雇有300名員工。藏書量甚是豐富,當中包括逾1400萬本書籍和古代文獻,部分可追溯至2世紀。

該館亦是全球圖書館網絡的重要一環,與全球69個國家、共870個圖書館互相交換書籍。

※ 相關報導:

* 巴黎華文龍頭書店 被陸企買走
http://udn.com/news/story/7331/681175

在法國巴黎以販售華文書籍出名的「地標」鳳凰書店,近日被「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收購,法國媒體質疑,此舉恐影響書店的獨立性;現任店長梅耶表示,談判時曾提到此事,但收購方未明確保證。

澎湃新聞引述法國世界報報導,鳳凰書店成立於一九六四年,是巴黎最知名的華文書店,創辦人貝熱隆是法國共產黨(馬列派)領導人,曾於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一年間,被邀請至中國大陸工作。

* 到慶安宮自修 孔子倉頡有保庇
http://udn.com/news/story/7328/680957

一般的K書中心、閱覽室都很擁擠,「基隆媽」慶安宮的自修中心很不一樣,只有38個座位,寬敞明亮,主委童永說,這裡是要給真的要讀書的人使用的,農曆年後開放。

走進慶安宮行政大樓,4樓電梯一開,右邊是自修中心,左邊則是「崇基書院」當年供奉的孔子、倉頡、太上老君牌位,這些牌位大有來頭。

慶安宮主委童永說,崇基書院是基隆第一所官立學府,也是台北府基隆廳唯一的一所書院,創辦於1893年,由舉人江呈輝向當地仕紳募集創設基金,少部份由官府收稅支應。

但書院落成當年遇到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被清朝割讓給日本,崇基書院開課不久即停辦。原來供奉在書院的孔子、倉頡、太上老君諸神牌位被棄置,還好有心人撿起來,送到慶安宮保存,20年前他當主委,在倉庫看到,驚呼「這是歷史耶!」趕緊移到大殿供人參拜,最近再移到行政大樓4樓,自修中心對面。

fsj 提到...

學生未交作業 師罵「你是私生子」揭身世
http://udn.com/news/story/7320/684280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5-02-03

台中市一所知名國中黃姓女老師,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學生施以言語暴力,還當眾揭穿學生為非婚生子的身世,讓學生受到同學譏笑及被家長誤會受處罰,事後仍堅不認錯,學生家長痛批女老師「不配為人師表!」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台中市一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國中生,上月14日因阿嬤到校接他,不願讓老人家久等,未依生物科黃姓女老師的規定留校補寫作業就離開,隔日竟遭老師嗆聲「你不給我面子,我也要給你沒面子.」

女老師先叫學生罰站,後又當著全班面前宣布他有自閉症,還說「你是你爸外遇生的小孩,帶回來給阿嬤養,…你是私生子,都有在吃藥。」揭穿連學生自己都不知道是非婚生子的身世,遭同學譏笑。

學生的父親到校了解,女老師不僅否認說過這些話,還找了3名學生作證,學生家長以為自己小孩說謊,而給了孩子一巴掌。學生被處罰後覺得委曲,一再找女老師爭辯,竟又被嗆「不要再煩我,否則告你。」在經過校方深入調查後,證實女老師確實對學生有言語暴力。之後,女老師雖當著全班面前向該名學生道歉,卻又說「我道歉不代表我有錯,是不想把事情擴大。」讓家長氣憤難平,認為老師毫無悔意,「根本不適任,該解聘。」

黃姓女老師昨透過校方表示,是因一時氣憤才說「你到底是不是媽生的,怎麼這麼難教。」否認罵學生是私生子,對造成學生傷害感到抱歉、會檢討。校方已給予女老師口頭警告,新學期將進行課堂觀察,若再犯,將移送教評會。

黃姓女老師為彰化師範大學生物教學碩士,曾任教新北、彰化、台中等地國中,在學校網頁的教職自我介紹文中,寫著教學理念為「有教無類,用愛灌溉」,對照於對患有亞斯伯格症學生的行為,實在諷刺。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少年隊輔導 小6「鬼王」脫胎換骨
http://udn.com/news/story/7320/683034

國小6年級徐姓男童,自恃身材魁梧,自稱「鬼王」在校內搗蛋、霸凌,囂張行徑還讓校長當場氣哭,家長沒辦法,將他帶到市警局少年隊,員警以體能進行管教,一周後返回學校「脫胎換骨」,讓教師都直呼不可思議。

....陳信良還跟男童約定,只要他考試進步,就可帶著成績單到少年隊領取獎學金,他說,許多孩子不乖其實只是要博取家人注意,只要適時的鼓勵給予自信,就能幫助改善偏差行為,避免一味的打罵,以免狀況加劇。

* 安靜≠安定 你所誤解的乖兒子標籤
http://udn.com/news/story/7754/684261

UDN 2015-02-03

(編按:10 幾歲的孩子開始面臨身心劇烈轉變,善感又不擅表達的他們經常陷入親子、同儕和校園的各種問題而無法排解。家有三個男孩的知名親職作家彭菊仙,執筆寫作「彭菊仙幸福教養」專欄,與 udn 網友分享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這段青春風暴期。)

為什麼愈來愈多憤怒男孩?
愈暴力、就傷得愈深;愈憤怒,就愈需要愛!

每鬧出一樁男孩自殺或是兇殘殺人的新聞,我的心就一驚。

那一則則新聞逼著我叩問自己:「你這三個男孩的媽啊,你可要注意了啊,男孩一旦憤怒起來,可不只傷害自己而已,要命的是,他們會去傷害別人啊!你可要教好男孩啊…」

問題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皮蛋小男孩不甚好教,但天不應地也不理的青春風暴少年郎,更是難教。

事實上,青春少年郎根本不讓你教,他們懶得裡你。



◆ 愛讀書的街友 路人送Kindle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52793

自由 2015-02-03

美國聖地牙哥一名往返拉斯維加斯洽公的男子,發現流浪漢「保羅」總是在讀一本已破爛不堪的書籍。某次,他上前與保羅聊天,發現保羅很愛閱讀,無奈手中只有那本書。該名男子隨即將自己的亞馬遜閱讀器Kindle送給保羅,裡面存有超過300本書籍。

在教會保羅如何使用後,男子透過網路講述這個小故事,獲得200多萬點閱次數與熱烈回響。該名為善不欲人知的男子說:「看到有人因為我給予的東西獲益良多,讓我非常快樂。」希望能夠藉此激發類似善行。男子離開前還留地址給保羅,讓保羅想要「補充」書籍時,可隨時將Kindle寄回。(圖:取自網路,文:編譯顧佳欣)

※ 相關報導:

* 報導感動他 退役軍官寄支票助學
http://udn.com/news/story/7319/683123

台中榮總日前赴泰北義診,惠康基金會隨行捐助華文學校,經聯合報報導後獲回響,惠康基金會執行長莊李和捐出尾牙獎品,由惠康基金會董事劉興榮標下,捐出100萬元助學,87歲的旅美曾姓退役軍官看了報導後,寄200元美金支票給惠康基金會助學。

台中榮總院長、惠康基金會董事長許惠恒說,泰北很多孤軍後代,在偏遠山區華文學校學習華文,儘管物資缺乏、環境克難,校方努力辦學、學子也努力學習,基金會期待將社會愛心延續、擴大,幫助更多學子。

* 港校對台招生 獎學金最高305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3000998-260301

學測結束了,不少港校已經準備積極對台招生!今年部分港校學費微調,港大從去年13.5萬增為今年14.6萬港幣再創新高;但各校獎學金也隨之加碼,港大以4年最高新台幣305萬拔頭籌。



◆ 奶奶打盹摔傷 他發明防瞌睡裝置
http://udn.com/news/story/7323/683046

聯合報 記者呂思逸/板橋報導 2015-02-03

新北市經發局昨舉辦2014年發明人頒獎典禮,明志科大電子工程研究所學生陳冠豪,看見年邁奶奶因打瞌睡而摔傷,發明防瞌睡裝置,「以前人懸梁刺股,現在只要配戴耳機就好」。

陳冠豪以防瞌睡裝置獲得「韓國首爾國際發明獎」金獎,他說,高齡80歲的奶奶在看電視時,因打瞌睡跌得鼻青臉腫,他不捨奶奶受傷,便想利用打瞌睡時重心不穩、頭部前傾原理,以「水平儀」應能自動監測瞌睡,即時提醒,避免意外發生。

不過,當陳冠豪團隊與指導老師賴文正研發時,卻苦無「頭部前傾角度」的數據,賴文正說,為了統計數據,發明團隊以「拍照、錄影」收集路人、親戚打瞌睡的前頭部傾斜角度,分析3個月後,經分析後才找到「15度」關鍵。

陳冠豪表示,研發時間共花費1年半,後期還有無廠商生產樣本的窘境,經過改良,防瞌睡裝置體型縮減,類似藍芽耳機,只要頭部前傾15度,裝置即會自動啟動警示燈並發出鈴聲或振動,不僅叫醒當事人,也同時提醒周圍親友注意。

陳冠豪說,防瞌睡裝置適用於長途駕駛、長者、考生、嚴重的低頭族,可望預防駕駛人因瞌睡造成重大意外車禍等危險狀況,另外,還可應用於偵測老人跌倒等功能。目前每個成本約300元,已有廠商接洽,可望量產,希望發明幫助更多人。

經發局表示,去年新北市共有80位發明人分別在德國、韓國、科威特等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牌8面、銀牌8面及銅牌11面的成績,最年長參賽者是高齡77歲吳娟娟。

吳娟娟為銀髮族朋友開發「高斯負磁能量生物科技保健產品」,榮獲2014科威特中東國際發明獎銀牌。吳娟娟說,她曾任8年的護理工作,18年藥局工作,以中醫原理結合高斯負磁能,即發想作為產品。

※ 相關報導:

* 國2生創意讓爸家裡練高球 首爾奪銀
http://udn.com/news/story/7323/683047

去年在國際發展上獲得肯定的新北市民,年紀最小的是土城區中正國中2年級學生元騰旭,他為讓常加班晚歸的父親,在家享受有如在高爾夫球練球環境,發明「高爾夫球練習器」獲得榮獲2014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銀牌。

fsj 提到...

泡圖館3個月 11歲童寫整齣戲
http://udn.com/news/story/7323/688017

聯合報 記者魏莨伊/板橋報導 2015-02-05

3千字「居禮夫人」劇本,出自11歲男童黃冠霖之手,他為完成作業,花近3個月在圖書館研究「什麼是旁白」、「怎麼寫大綱」,各種疑難雜症,陪讀志工等一干劇本門外漢見招拆招,作品在圖書館誕生。

就讀板橋區莒光國小5年級的黃冠霖是圖書館常客,作文課要求小組寫歷史故事的劇本、演齣戲,為了找尋靈感、寫作,便善用資源,在書堆中找到漫畫版的「居禮夫人」,適合有5個女生成員的團隊,心想「就是這個了!」

「什麼是旁白?」黃冠霖求助於身邊的陪讀天使,志工林昭成搔搔頭、推了一下眼鏡說,「我也沒寫過」,只好拿起書研究一番,告訴他「文字框內的內容應就是旁白吧!」

志工林一蕙則接招「怎麼寫大綱」,拿起另一本居禮夫人傳記,翻開年表,「這邊有寫她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情。」黃冠霖欣然收下,繼續埋頭「研究」。

只要是陪讀志工,幾乎都被黃冠霖「請教一番」,從去年10月開始找題材,他花了近3個月,12月出,這10幕、長達3千字的劇本在圖書館誕生,黃冠霖又花了超過6個小時,慢慢謄寫到稿紙上。

林昭成說,黃冠霖相當會安排時間,每天規畫「行程」給家長檢查,黃冠霖則說自己愛閱讀,2年級後他就是圖書館常客,以前看自然科學,現在改看歷史,「在這裡寫功課比較放鬆、比較不孤單」,窩心的話讓志工爺奶笑了。

圖書館表示,像黃冠霖這樣天天報到的孩子不少,去年兒童讀物借閱排行榜TOP10,以自然科學童書為主,「科學實驗王」、「科學常識」、「少年科學偵探CSI」等都上榜。

※ 相關報導:

* Skype視訊 清小特色傳日本
http://udn.com/news/story/7325/688208

清水國小為拓展學生視野,連續3年規劃國際教育,60多名清水國小學生與日本千葉縣富浦小學進行「Skype視訊教學」,透過兩校視訊,進行跨國文化交流,培養學生的國際素養。

* 祭典結合教學 文樂村盼孩子別忘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88272

來義鄉文樂村從本月二十日起舉行五年一次的迎靈祭,祭典將在三月五日結束,本月八日舉行的刺球儀式,這次結合文樂國小的民族教育,帶孩子一同上山砍木柴、學習搭建刺球架、認識禁忌等,刺球儀式場地就在學校操場,祭典的準備過程以及耆老則成為教學的活教材。

文樂國小主任朱自強表示,過去外界都稱祭典為「五年祭」,五年其實只是舉辦間距,沒有任何意義,應該正名為「迎靈祭」,學期結束前正逢此祭舉辦,讓孩子參與,就是最好的學習。



◆ 數學師教工藝 喚回低成就學生
http://udn.com/news/story/6901/688047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新化報導 2015-02-05

新化國中數學老師嚴文廷花10多萬元搶救學校木工教室,也救回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木工教室因淹水全毀,學校原本要撤掉,嚴文廷爭取以社團教室保留,與輔導室合作開設「高關懷課程」,讓不愛上課的學生來學木工。

「短短4周課程,學生改變很大,有學生為了來上木工課,會準時交作業」,嚴文廷說,還有人將木工作品送給導師,導師對作品的肯定讓學生好開心。嚴說,當初開課目的是有學生很皮,希望能在學科之外,讓學生從木工獲得成就感,改善學習狀況。

新化國中校長韓國華說,因國中不再有工藝課,原本的木工教室要拆掉,嚴文廷建議保留,他也支持,學校目前開設的高關懷課程除了木工,還有獨輪車等。

嚴文廷在新化國中任教10年,「當數學老師教木工,是無心插柳」,他笑說,因新化社區大學開木工課,他5年前去學做木工做出興趣,「其實木工和數學有關係」,做書架要結合數學幾何概念畫出3D圖,再做出成品。

嚴說,九年一貫課程將工藝課併入自然課,自然老師很少會教工藝,國中生幾乎不再接觸實作機會,木工可讓孩子學會專注及獲得成就,尤其是對課業成就低的學生很重要。

「高關懷課程」木工班有8名國二生參加,學生「阿吉」原本不情願參加,現在卻主動纏著老師要求上課,也有都不交作業的學生,為了能上木工課,現在準時完成作業,讓導師刮目相看。

※ 相關報導:

* 上課坐不住 … 做木工「有成就感」
http://udn.com/news/story/6901/688049

「與其呆坐在教室,上木工課好玩多了!」新化國中學生說,在教室很無聊,做木工很有成就感。新化區長鄭道立很關切學習低成就學生的補救教育,目前「新化區行善團」重點工作之一就是結合各領域專家,輔導對傳統學科沒興趣的學生,找回學習熱忱。

參加高關懷木工課程的趙姓學生說,因為擔心不能再上木工課,和導師約法三章要準時交作業,在學科教室坐不住是因為聽不懂老師上課的內容,但上木工課完成一件作品「有趣又有成就感」。

* 閱讀障礙 她用3倍努力補回來
http://udn.com/news/story/6898/688680

基隆女中徐珮穎是這次基隆區學測其中一位特殊考生,一直以來學習狀況都落後其他同學,高三被診斷出有閱讀障礙。她說,很希望自己可以跟其他人一樣正常學習,她不只是需要考試上的協助,學習過程中的協助更為重要。

....基隆海事特教組長林志昌說,閱讀障礙的學生不是因為智力有問題,而是因為辨識物件上有困難,需要學校提供更多元的學習管道以及老師的心理支持。

林志昌表示,閱讀障礙的學生通常辨識物件時會有困難,例如國字書寫時會上下左右顛倒,像是把「江」的水與工寫相反,越複雜的字越難辨識,因此造成孩子不但讀不出來,書寫上也會比較慢。

fsj 提到...

利用偶戲學客語 學童敢開口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23/690632

聯合報 記者王柔婷/永和報導 2015-02-06

永和國小客語教師黃旭霞擁有近10年客語教學經驗,她將偶戲納入課程,讓孩子學客語,也熟悉偶戲技巧。每回上課前,她會先發給每人一個手偶,讓小朋友卸下心防開口與布偶「練習客語」,還會讓大家合力完成客語小劇場,從遊戲與戲劇中提升學習動力。

在永和國小客語教室內,可以看到一群小朋友們手上套著可愛的巧虎、白兔、小鱷魚,他們舞動著手上的布偶,「點點頭、拍拍手」,每做出一個動作,就搭配一句客語教學。

將偶戲帶入客語教室的黃旭霞老師,除了有多年幼教班教學經驗,還擁有語言、歌謠、文學多張客語薪傳師證照。

「看到布偶,就好像看到自己的玩伴一樣親切。」黃旭霞表示,很多小朋友剛開始學習陌生的語言容易膽怯,但布偶能讓他們容易進入狀況,也願意跟著布偶開口練習,在期末最後加入客語小劇場,更能展現合作成果。

她說,現在很少學生會主動學客語,若是可以在學客語中加入偶戲、唱跳、做菜,「一舉兩得」的情況下,也可以提高孩童學習語言的動機。

二年級學生鍾芸睿在小劇場中擔任旁白的角色,也很喜歡跟著布偶一起學習,現在回到家,她都會開口跟爸爸媽媽說客家話。

※ 相關報導:

* 模擬聯合國 20校全英語論時事
http://udn.com/news/story/7326/690495

「模擬聯合國」已成台灣高中菁英培養國際觀及成為世界公民的重要活動,南一中主辦的「台南模擬聯合國」昨登場,20所學校近300名學生齊聚一堂,展現英語能力和臨場反應。

南一中學生洪舒維說,台南模擬聯合國今年是第5屆,以往都由該校英文老師負責辦理,今年老師退居幕後協助,讓學生籌辦,也訓練學生獨當一面的能力。



◆ 翻轉教學正夯 盼擺脫填鴨教育
http://udn.com/news/story/6886/690658

聯合報 記者鄭惠仁、綦守鈺/永康報導 2015-02-06

「翻轉教學」近年在教育界蔚為風潮,台南市教育局昨舉辦高中暨國中小校長會議,請來講師為400多名校長講解「學思達」翻轉教學的精髓。教育局長陳修平說,擺脫填鴨教育,鼓勵學生多學習、思考、表達意見,才能改變孩子們對學習的感受。

針對台南市被認為多元比序的項目過多,引來家長質疑,市長賴清德在校長會議表示,未來會逐步調整有爭議的項目,像去年因國際發明展不列競賽成績,今年會將發明獎併入敘獎項目列入比序。

教育局昨請來推動「學思達」翻轉教學的中山女中老師張輝誠演講,局長陳修平希望激發校長的熱忱共同「翻轉教室」,扭轉填鴨教育。

新豐高中校長陳勇延分享將翻轉教學融入課程的做法,讓學生利用手機蒐集資料,將大家視為毒藥的手機轉變為學習工具。龍崎國中校長蘇恭弘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讓學生規畫搭公車遊台南,培養他們自學、思考、表達的能力。



◆ 周行一/台灣需要分權的教育環境
http://udn.com/news/story/7340/690800

聯合報 周行一(政治大學校長) 2015-02-06

教育部擔心技職學校一窩蜂搶招觀光餐飲科系學生,造成未來供給過剩,因此要求減招。以前,教育部曾因預期未來中小學教師需求孔急,鼓勵大學承辦師資培育學程,後來卻發生流浪教師問題;為了應付國家經建需求,教育部也曾希望多培養博士級人才,現在卻變成政府要傷透腦筋安置就業。

我不確定教育部的命令,是否會造成未來觀光餐飲專長人力供給不足的狀況,但是以中央計畫經濟的方式管控人才供給,極可能會造成未來人才世界競爭力不足的後果。

科技進步神速,到底什麼領域的人才,能在未來嶄露頭角是難以預測的。「領域」應該是過時概念了,例如一個好的產品設計者,不僅要有科技背景,甚至要懂得心理學,還要有突出的人文背景,才能夠結合科技與人文,設計出又美又實用的產品;觀光餐飲領域的人才,除了能欣賞美食之外,必須要能理解科技如何影響餐飲業的經營管理,以及具備能結合食物與文化的人文素養。

事實上,人才都是又精又廣的,例如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個文人將才;學物理的李國鼎先生,被譽為中華民國難得的政治家兼經濟家;張忠謀先生鼓勵學生多方面培養興趣,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台灣未來要有世界競爭力,就必須孕育出許多像李國鼎及張忠謀這種又精又廣,又能不斷自我學習的人才。

世界高等教育趨勢,是讓學生決定自己能力組合,傳統「主修」、「雙主修」、「輔系」的專長領域觀念,正被沒有固定專長的學習目標取代。在史丹佛大學,學生將不再選擇主修,反而是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使命(mission)」,學校為了這種新的教育使命,必須能非常有彈性的調整傳統的學系、學程架構,輔以各種學習實驗室,幫助學生實踐與體驗自己所選擇的學習內涵。不僅如此,學生可以在一生中不斷地回到學校學習,回應迅速改變的社會需求。

所以政府如果仍舊寄望以計畫經濟「調節」社會的人力供給,必定會徒勞無功,而且會產生難以預料的負面後果。學生一定比學校對社會需求的變遷更為敏感,學校當然也會比教育部對學生的需求更了解,學校必須要做的是讓學生自己決定所需要的教育內涵,政府要做的是給學校彈性,能隨時因應環境改變,調整組織與教育內涵。

我國的大學現在並無法自主迅速的調整教育內涵,系、所、學程、學院的新設、合併、裁撤都要經過教育部的核准,除了動輒要經歷一至兩年的審批,曠日費時之外,教育部有絕對的權力准駁,因此大學完全缺乏能順應時勢,迅速調整教育內涵的彈性。基本上教育部決定每一所大學的教育內涵,因此大家所提供的都是類似、僵固、不易調整的課程。

我常告訴學生,天下沒有永續企業,舊企業不斷被新創事業取代,或者被別的公司併購,生存比較久的都是能順應環境,洞燭機先,不斷調整的。由於未感受到競爭壓力,獨占性組織動作遲緩,存在原因是政治因素,由整體社會負擔效率不彰成本。儘管台灣有一百六十所大學,但實際上只有一所「教育部大學」,是一種整體獨占教育環境,學生選擇權太少了!為了年輕人的未來,我們必須讓大學完全自主調整教育內涵,將中央計畫監管架構,轉成分權競爭多元教育環境。(作者為政治大學校長)

fsj 提到...

導覽年貨街 學生英日語攏ㄟ通
http://udn.com/news/story/7323/692848

聯合報 記者吳家宇/台北報導 2015-02-07

充滿年節氣氛的大稻埕街頭上,靜修女中學生穿著制服,向外國遊客娓娓道來台北年貨大街的歷史。「台北年貨大街」今年邁入第20個年頭,北市府商業處特別舉辦「分享。迪化」英、日雙語導覽,讓外國朋友認識迪化街在台北的歷史意義。

「分享。迪化」導覽活動,由「大稻埕旅遊資訊站」的呂大吉建築師、陳世昌老師及靜修女中共同規畫。在年貨大街期間每周一、三、五下午,提供英、日雙語導覽。

導覽路線造訪永樂布市、屈臣氏大藥房、巷子內工作坊、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及台北霞海城隍廟,介紹當地產業發展、建築特色,與華人年節習俗。外國遊客對於年節南北貨特別感興趣,不停詢問各式年菜代表的意義。

呂大吉說,提供導覽的學生須先經過培訓,研讀大稻埕歷史景點的緣起歷程,並走進巷弄內實地演練導覽。他表示,這樣的訓練不僅能讓年輕人更認識自己的土地,也比起讀歷史課本也來得深刻有趣。

擔任日語導覽的學生陳孟晴利用寒假時間,只為一圓發揚台灣文化的夢。她說,參加導覽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周遭習以為常環境的不同面貌。看到外國人對於台灣的文化感到興趣,也十分感動。

靜修女中校長歐陽台英指出,靜修女中設有應用英、日文科,又恰巧就位在大稻埕區。這次的外語導覽可以讓學生認識周邊歷史,更能應用所學的外語,一舉兩得。未來希望可成為常態性的活動。

「分享。迪化」導覽活動活動採網路報名,民眾可至「2015來台北過好年」官網www.2015taipeinewyear.com.tw查詢。

※ 相關報導:

* 10歲神童 獲美大二線上課程認證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93073

網路課程無遠弗屆,台灣十歲小神童超齡學習,拿到美國線上課程(MOOCs磨課師)認證,還接受美國喬治理工學院教授視訊出題,拆解相當於大二程度的數學題並取得認證,應是全球最年輕的「大二生」。

....北市新民國小五年級跳級生(原應為三年級)李昺圜,去年九月在老師鼓勵下,參加美國三大MOOCs之一的「Udacity」網路授課,「Udacity」全球約十六萬名會員註冊上課。

....李昺圜幼兒時就是小神童,最喜歡幾何邏輯。他母親許閔惠說,李昺圜兩歲起常生病,一開始擔心生病發燒會引起腦部病變,長期追蹤觀察,結果發現李昺圜的智商異於常人,若以丹麥的智商測驗成績滿分一百五十計算,他測驗得一百四十八,五歲起就被教育部「列管」為數理資優生,每年電訪追蹤。



◆ 牧師救母語 路名標上布農話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93078

聯合報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2015-02-07

布農族牧師宋銘金(布農族名Ibitakiludun)為發揚母族語言,不僅在台東縣海端鄉的中小學教布農族語,更著手將海端鄉的部落名、地名、路牌,都以羅馬拼音譯成布農族語,讓族人從生活學習母語,拯救失傳原住民文化,獲得教育部表揚。

每年二月廿一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的「世界母語日」,教育部昨天提前表揚十位推動本土語言有功的個人與團體,包括推廣台語的鄭正煜、姚榮松、洪庚溶,客語的羅肇錦、詹益雲、古美珠,原住民語的宋銘金、柯菊華等,以及金枝演社劇團(台語)、愛群幼兒園(客語)等兩個團體。

宋銘金發現海端鄉卅歲以下青壯年越來越不會布農族語;廿七年前,他開始到海端鄉的中小學教學生說布農族語,也將日常對話編成教材、和台大教授一起編輯布農族語辭典,讓族人能聽、能說、能寫,進而也喜歡布農族語。

七十二歲的台北市正音幼兒園負責人洪庚溶,小學沒畢業,靠著自學學會許多台語的俗語典故,他不僅自編兒童台語歌曲創作教材,自己開的幼兒園,還變成少見的國台語雙語幼兒園。

fsj 提到...

英語食農營 營養午餐看世界
http://udn.com/news/story/7323/694437

聯合報 記者吳思萍/台北報導 2015-02-08

北市教育局日前舉行中學生國際教育英語食農營隊,被稱為「小田園教育國際版」。國中英語教師跨校備課,從營養午餐連結食物浪費問題、社會飢餓,再藉由「冰桶挑戰」連結水資源問題,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連結國際議題。

中學生國際教育英語食農營隊共30人參加,12月2日至5日在蘭雅國中舉辦,跨校的國中英語教師一起備課,有建國中學教師黃春木、教育局英語專任輔導員葉芳吟等13名教師,花近半年時間才開發跨領域國際教育課程。

教育局綜合企劃科廖文靜說,這個營隊讓老師與學生都收穫很多,像不同領域的教師共同備課,彼此激盪不同的火花,能擴增課程的深度與廣度,更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從營養午餐議題連結食物浪費、社會飢餓問題,或由各種玉米商品連結基改食品問題。

營隊第三天,也讓學生實際參與田間體驗,彎腰控窯、觸摸泥土。營隊獲學生好評,許多學生表示,課程內容的食物浪費、世界飢餓、水資源、基改食品等議題,很常在新聞上看到,但在營隊裡,同學間深入了解議題,並研究交換意見,發現原來國際上發生的事情,都與自身息息相關。

※ 相關報導:

* 知名樂手下鄉 培育音樂種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8000327-260107

鼓動玉里之春音樂營7日在花蓮縣春日國小正式展開,邀請到知名鼓手李守信擔綱團長,並有吉他手黃中岳、鋼琴手Martin Musa、貝斯手徐崇育等樂壇頂尖老師義務協助授課,精采演出,讓學童們一飽耳福,大呼過癮。

* 泰國發明展 台灣團全員獲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94311

泰國國際發明展傳回捷報,台灣代表團共12件作品參賽,一舉拿到3金3銀6銅及2個特別獎,得牌率百分百,得獎總數12面,僅次於地主國泰國,拿到世界第二。

台灣這次拿到兩個特別獎,分別來自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的「龍眼籽多酚提取物之生產方法」及龍華科技大學師生團隊的「整流天線之智慧生活系統應用」。

* 車內自動降溫器 學童創意發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94445

IEYI 2014年度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國手選拔賽暨展覽會,昨、今兩天在永和區市立永平高中舉行,國小組119件創意作品,經評審選出89組,其中19組獲得金牌,今將從國中、高中職組,共227件作品中評選出103組,今年11月代表台灣參加世界青少年發明展。

....新北市麗園國小詹亦揚和詹亦喬兄弟發明車用自動噴霧器,當車內溫度到達一定溫度,就會啟動水力幫浦加壓噴出水霧,降低車內溫度,是省錢又環保的綠能科技;屏東市和平國小利榆喬與同學發明停車場空位自動顯示系統,讓車主可快速找到空停車位停車。



◆ 研究:優秀老大 造就傑出弟妹
http://udn.com/news/story/6812/693897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6日電 2015-02-08

新研究顯示,老大表現好,有助刺激弟妹,提升他們的成就,進而比老大更成功。

研究人員稱這個現象為「手足外溢效應」(sibling spillover effect),也許能解釋為何一流網球選手傑米.莫瑞(Jamie Murray)被弟弟安迪(Andy Murray)搶走光芒,或是米勒班(Ed Miliband)奪得英國工黨黨魁高位,而不是他哥哥大衛。

大眾一向認為,老大通常比弟妹更成功,企圖心更強。但是艾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的研究員首次審視,老大的學業成績好,會如何影響弟妹。

小學考試成績和其他考試分數的數據顯示,有哥哥或姊姊的兒童,會提升其學習,效果相當於為弟妹的教育多花1000美元。

在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這個現象更明顯,證明貧窮孩子更能受益於有成就的兄姊。這些家庭包括可享免費學校餐點、住在貧窮社區、和家中不說英語的家庭。

研究作者布姬塔.瑞伯(Birgitta Rabe)解釋,會造成這種影響,可能是老大教授或幫助弟妹的作業,或是弟妹模仿兄姊的工作方式,或是老大告訴弟妹有關選科目或教師的重要資訊。



◆ 李家同靜宜開課 坐滿校長、教授
http://udn.com/news/story/6885/694309

聯合報 記者宋柏誼/台中報導 2015-02-08

曾任靜宜、暨南大學校長的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為紀念教書滿40周年,昨天在靜宜大學開了一門課,這堂課不僅吸引靜宜學子旁聽,也有近200位李家同的昔日學生參加,重溫「李老師」的上課時光。

「今年是我教書40周年的日子。」李家同說,他從民國64年就在清華任教,因為喜歡當老師、教育英才的感覺,所以特別在今年選一天,把學生找回來再上一堂課;而這堂課「放大器線路設計」在學界應該很少人能開課,因為類比電路的課程相當難,他全程用淺顯易懂方式來上。

靜宜校長唐傳義是李家同的學生也是粉絲,他看到老師在臉書上發言後,馬上按讚報名參加,並請同事安排上課細節,促成這樁美事;公關楊富玲說,也感謝聯合報的報導,讓更多李老師的徒子徒孫重溫校園夢。

李家同這堂在靜宜大學柏鐸樓小劇場的「放大器線路設計」課只有1小時,吸引300多位學生來上課,李家同深入淺出解說,現場人人振筆疾書記筆記。

李家同說,放大器是念資訊、電機系學生都會學到的基礎概念,也是其他電子、電路學的根本,是電路設計的一種,「這雖是老掉牙的東西,但基本觀念卻很重要。」若要讓台灣工業升級,電路設計就是最基本的打底子功夫。

放大器可應用在濾波器、訊號產生器、訊號發射器、訊號乘法器等,由於不易設計,現階段只有少數幾家公司做得好。在歐、美、日等國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都會推出不同形式的放大器,當成是成果競賽。

李家同說,他很喜愛教書,每次只要上課,心情就會很好,也曾教出38位的博士生,這些博士生又教了許多學生;如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唐傳義等人都是門下弟子。

逢甲大學資工系講座教授張真誠說,李老師總會用生動、簡易的語言,讓學生聽懂艱澀困難的理論,入門的學生能輕易上手;昨天許多昔日學長、弟們互相寒暄,感情增溫不少。

半導體資深工程師吳柏宏說,常會在報章雜誌看到老師的評論,關心的是教育的下一代,讓他相當敬佩。

fsj 提到...

13歲兄患病輟學 11歲妹教他讀書
http://udn.com/news/story/7332/697025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9日電 2015-02-09

河南柘城縣13歲男孩馬躍東在7歲時患上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雙腿肌肉萎縮無法行走,便輟學在家。但是馬躍東渴望上學,其父母基本不識字,無法教兒子知識。年僅11歲的馬精精便成了哥哥馬躍東的老師,教哥哥讀書、識字。如今,她已經當了哥哥近兩年的「老師」。

大河報報導,「灰兔發現草地上有一朵蘑菇」、「灰兔發現草地上有一朵蘑菇」……馬精精讀一句,馬躍東跟著讀一句。柘城縣遠襄鎮馬張橋村馬躍東家中,院內蕩漾著馬躍東兄妹二人的讀書聲。有時馬躍東讀得不好,馬精精會重復,要馬躍東跟著她一字一字地讀,直到讀好了,再接著讀下面的句子。

剛讀完一篇文章,坐在小凳子上的馬精精便站起來,拿起地上的粉筆頭,在牆上的一塊小黑板上寫下「失、認、仍、因」四個字,教馬躍東讀。小小的年紀,馬精精一手持課本,一手指著黑板上的字,儼然一副老師的樣子,教得很認真。

馬躍東的父親馬本玉說,「我和媳婦都沒文化,這孩子又哭著要上學,都是他妹妹教他。」馬本玉有三個孩子,大兒子馬躍東今年13歲,二女兒馬精精今年11歲,小兒子今年8歲。

當馬躍東7歲時,患上了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為了給兒子治病花光了家中積蓄,借了十幾萬元的外債,實在沒有辦法,半年前停止給馬躍東治療。李耐說,「他(馬躍東)天天哭著讓我帶他上學去,我聽著都難受。他生活不能自理,根本沒法上學。」李耐說。

輟學在家的馬躍東變得越來越沉默,白天,他只能一人在家坐著,雙眼愣著發呆。「我想上學」,這是馬躍東很少的言語中說得最多的。看到渴望學習的哥哥,當時年僅九歲的馬精精便趁放學後教馬躍東學習。因為沒有黑板,馬精精便用自己家的門板當黑板,在門板上寫字教哥哥讀書。

馬精精說:「因為哥哥想上學,我教哥哥很長時間了,一年級的語文都學完了,現在學的是二年級的課程。」馬精精說,學完後她讓哥哥練習寫字,有時哥哥寫不好,她就說說他,但是一說哥哥就哭,她就不忍心再說他了。「現在我們希望能給孩子治好病,能讓他上學去。」馬本玉說。



◆ 香港各大學重分工 值得台借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9000783-260301

旺報 2015年02月09日 記者簡立欣/香港專訪

台灣的大學正面臨減校、科系縮編的困境,而香港8所公立大學不僅分工清楚,甚至對各類人才的培訓都進行總量管制。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莫家豪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如果大學培訓出來的人才不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這是政府的錯;香港很小,不能浪費人才。

教育部計畫未來將台灣現有160所大學減為100所,並要求各校不要太多元發展,應該維持「一校一特色」,香港公立大學的教育分工值得台灣借鏡。

各校講求專業與特色

莫家豪指出,香港高等教育和台灣很不同。首先,香港只有8所公立大學,不像台灣那麼多所;其次,8大港校裡只有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是綜合大學,像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以理工為主,走的是專業的工程教育;香港科技大學以科技和商業管理為主;香港浸會大學比較多元,文理並重且有中醫藥科系,但仍算是專業大學;香港嶺南大學以博雅教育為主;香港教育學院則以人文和社會科學為主。

他表示,香港教育學院就像台灣的師範大學一樣,是香港唯一公營的師範學校,負責培養香港中小學師資,包括小學8成、中學3成;2009年開始多元發展,設立了創意藝術與文化、全球環境研究、可持續發展教育等人文和社科類科系。

莫家豪表示,「我們已經往綜合性大學發展,但不會過度多元經營」。多元發展並非離開本業,「我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不會跟港大比,不需要、也不能比。」

港府嚴管培訓名額

為師資培育者,莫家豪看台灣師範教育的現狀感觸特別深。他指出,教育是有專業性的,台灣當初開放各大學只要修完教育學程,考教師證就可擔任教師,卻沒有盤點師範人力需求,難怪造成流浪老師問題!

莫家豪說,大陸和台灣還要考教師證,香港教育學院的學生拿到教育學士資格就可在香港註冊當老師,他校可辦教育類課程,但學生沒有教師資格。香港教師人力和教師培訓指標是教育局分派的,哪一個科目需要多少教師,每3年統計之後會給出指標。

「如果培訓出來的學生不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人數過多或過少,這是政府的錯,不是學校的錯!」他強調,香港很小,不能浪費人才,像社工、醫師、律師,港府一定嚴格總量管制大學培訓名額。

為了留住人才,港府規定境外學生只要在香港連續住滿7年就可以申請永久性居民身分,因此境外大學生讀了4年後,只要再待在香港工作3年即可,而且港府還允許境外學生畢業後留港1年找工作。莫家豪說,港府還在研議將境外學生畢業後留港時間增為2年。相較之下,台灣要求陸生畢業後不但不得在台工作,且1個月內就得出境。



◆ 名家縱論/不讓典範消失—學漢寶德教授的「執著」
http://udn.com/news/story/7339/694739

聯合報 高希均 2015-02-08

漢先生走了,走得太早!大家尊敬的漢老師、漢教授、漢館長、漢校長、漢資政的精神依然長存人間。他親手執筆的回憶錄取名《築人間》(二○一二增訂版)。「構築美學人間」是他一生志業;提倡「藝術教育救國」與「全民美學」是他的方法。

在今天爭權奪利、愛出風頭、是非不清、意志消沈的大環境中,大家—尤其年輕一代—似忘記真善美的追求,也漠視高標竿的人生目標,更少要求自己應努力奮鬥;腦中充滿抱怨。溫習他一生的經歷及貢獻,學習這位君子的典範,應會對社會產生新一波激勵。

漢先生成就,自一九六七年從哈佛和普林斯敦讀書回來後,就不斷地累積和擴散。他在那裡學到了視野的開放與想像力的解放。這位卅三歲學成回國的才子,充滿抱負;那時在東海讀建築的青年學生姚仁祿有一段生動追述:「新生入學典禮上,一抹英挺的身影…同學細聲說:『我們系主任…哈佛的…』…跨步走過,散發著沒有做作的自信,讓我們折服。大概卅五歲吧!那樣的自信,真不容易。」他心裡想,有一天能不能也像他?他的學生及無數親近過他的人都學到了「設計思考」、「文化人格」,及「做什麼像什麼」的「執著」。

在《築人間》自傳中,他寫著:

「我做事的態度是很癡的,癡就是執著,長於自我反省;我的長處就是把事情做到底,不完成絕不罷休;設定一個高目標,努力以赴;遇到問題,耐心地解決,可是不輕易降低標準。我只靠這個磨字,磨出一點成績來。」

與漢先生相識在一九七○年代,那時他在東海,我常利用暑假回來追隨主持經濟發展的李國鼎先生;後來交往增多是我參與創辦《天下》、《遠見》及「天下文化」出版。常請他演講、寫專欄,又邀他寫書,一本又一本。最近一次是在二○一二年秋天來「人文空間」傳授「東西建築十講」,那是一系列精彩與生動的文明與建築的巡禮,這書前年四月出版。

一九八○年代,每次聽完他的演講,看完他帶來的幻燈片,使大家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激動。我提醒現場聽眾:「剛才漢教授的演講,除了自謙的話,都是真話。」他的筆名「也行」又是一種自謙;以他的才華與成就,應當是「更行」。看完他的文章,你會說他「真行」。

漢先生晚年最關心「美感教育」提升,也就是「全民品味」提升。他指出十九世紀德法工業產品能領先英美,即在「美感水平」的差距。他認為唯有透過「美感水平」提升,台灣才能脫離「代工經濟」困境。

當不斷聽到「台灣最美的是人,最醜的是建築」時,這個矛盾,即在於「美感教育」、「全民品味」沒有進入生活,沒有融入社會,沒有變成政策。

漢先生弟子姚仁祿認為:美感提升,不只產品變好,政治與媒體的格調,應該也會變好。此刻要以「美感救國」來實踐他老師宿願。他十一年前寫的「藝術教育救國論」,是一篇歷久彌新在體制內的「革命性」建言。他盡畢生精力,在堆砌文明長城,「全民美育」是重要基石。

漢先生周遊歷國,看盡世界文明歷史的古跡與寶藏,深切知道台灣需要做的改善。他透過言教與身教,要構建台灣成一個文明社會。因此他著書、立說之外,願意擔任建築系主任、工學院長、博物館館長、藝術學院校長、總統府資政,就是要能在行政職位上,實踐他的理想。

漢先生一生設計的建築與豐富的著述,就是讓大家來分享他的執著與成果;他優雅而自在地出入於科學、建築與人文之間;大學、博物館與廟堂之間;台灣、大陸與世界之間;耕耘、豐收與分享之間。

面對專業,漢先生是有大成就的建築師與教育家;面對社會,他是一位大時代中罕有典範。可惜的是:在公共領域,自古典範皆寂寞。

值得他安慰的是,教出來的學生及受益的後輩,都以具體成績在推廣你的典範。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本周專欄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與聯合報合作)

fsj 提到...

一卡皮箱凸全台 建國科大學生傳愛12天
http://udn.com/news/story/7319/698202

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 2015-02-10

「請你們來當我們孩子的榜樣。」一封來自台東恩典福音中心的信,啟動彰化縣建國科技大學「一卡皮箱」鐵路環台服務計畫,學生每人帶一只行李箱上山下海12天,傳愛到偏鄉。

建國科大學生會與愛心慈幼社12名學生組隊,規劃到恩典福音中心等8縣市、10個機構與獨居老人住處服務,上月19日到31日搭火車從彰化站出發,昨天發表「一卡皮箱」全台走透透的成果。

土木工程系學生張家瑜的父親希望愛女全心全意讀書,不要「心有旁鶩」,張家瑜把貼身用品化整為零帶到學校裝箱,出發前才打電話告訴爸爸「等一下搭火車去環台服務」。她表示,當下爸爸沈默以對,12天後聽她分享服務心得,肯定並支持她繼續「做下去」。

資管系學生蘇唯安出發前半個月鼓起勇氣向媽媽報備將到花東當志工,幸好得到回答「想去就去吧」,他帶著早已放在學校的行李,快樂出發。

張家瑜為獨居老人煮小魚粥,蘇唯安教原住民兒童寫寒假功課,當他們結束服務離去時,感覺背後有「依依不捨的眼光」,張家瑜、蘇唯安「怕哭出來」不敢再回頭揮手道別。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學生阮紹平服務榮民,聽完少小離鄉來台一生的故事,差一點為榮民流淚。

「隊員很感謝被服務對象。」活動發起人鄧仁華說,弱勢長者和小朋友敞開胸懷分享故事、生活經驗,尤其是原鄉兒童期待走出台東,「看一看山地以外的世界」,激起隊員熱血,3月將舉辦募款活動,幫恩典福音中心兒童圓夢。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老農趕鴨護田 孤燈守夜3年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98691

東海岸黑潮平原水稻田正值插秧期,淒風苦雨的寒夜一燈如豆,是七十三歲的邱錦源持手電筒在田間等著「奧客」花嘴鴨,準備驅趕。旁邊還有十多名「跟班」,是由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朱佳仁領隊,來自桃竹的幼稚園至十八歲的六名在家自學學生及家長。他們在長濱露營教學,近身觀察農民暗夜趕鴨,體會盤中飧確實「粒粒皆辛苦」。

* 多元美術教育 惠農學童美展
http://udn.com/news/story/7327/698299

走進屏東縣九如鄉圖書館,一幅幅的創意作品,立刻抓住民眾目光,原來是惠農國小兒童創作美展,老師以繪本故事為背景,結合閱讀引導學生創作,使用多元素材,引起學生興趣,學生「愛上畫畫」。展期至13日。



◆ 「代寫」行業竄起 「團隊都老師級的」
http://udn.com/news/story/7771/698563

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郭政芬/新竹市報導 2015-02-10

網路好方便,「代寫」新興行業竄起,現在學生想找寫手代寫論文、學術報告,只要上網動動手指,多家代寫業者隨你挑,無論自傳、推薦信、推甄備審資料都能委託;代寫市場夠大,甚至大陸寫手跨海競爭。

網路出現許多代寫工作室,業者為搶商機,向搜尋引擎買關鍵字廣告,明列價目表,標榜「寫到過關為止」。某代寫工作室在網路清楚註明服務項目、報告類型、優惠方式,從專題期刊、專書、報告、推薦信,甚至暑假作業都可代寫。

另家業者還祭出熟客優惠,長期配合五次以上打八折。有業者祭出碩士論文從「一章一萬」砍到「全包破盤價三萬」的超低價。還有業者推出多款「套餐」,強調「所有文字專人親手撰寫,非程式或範本產生,不會跟世上其他備審重複一句話以上」。足見競爭激烈。

記者循網頁資料去電「如何確保代寫品質?」得到「開業十多年,口碑不好能生存到現在嗎?」、「團隊人才很多,都老師級的」答案,保證修改到滿意為止。

業者說,代寫業最早是個體戶,但市場愈來愈大,不少博碩士學生透過拍賣網站接生意,甚至有研究人員、教師或流浪老師當賺外快途徑。有國立大學教授上月收到北京代寫機構寄來的招攬信件,驚訝大陸代寫業者拉生意到台灣來。

大陸業者的服務項目大致分為代寫、代發。代寫論文類型分為教育、科技、理工、經貿、熱門期刊等,依據國家級、省部級、核心級期刊等價格不同;代發則是將被論文等文章代理發表到大陸期刊,同時標榜「文章若不能發表或審稿不通過,全額退款」。

記者聯繫北京這家論文發表中心楊姓主編,他說,會把介紹信寄給有需求的台灣教授,發表中心也曾與台灣的教授合作過,代發期刊論文一篇九千元人民幣,若加上代寫,收費提高到一萬四千元人民幣。

楊姓主編說,文章發表後出刊,就會寄期刊到台灣,網路上也會收錄,「我們和雜誌社長期合作,只要文章質量達一定水平都可發表」,也接收台灣客戶,「用繁體字寫不成問題」,他強調,論文發表中心是專業代發論文,連嚴格要求品質的頂尖期刊都能代寫。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捉刀寫碩士論文 一篇開價15萬
http://udn.com/news/story/7771/698569

一名國立大學教授坦言,聽聞有博士畢業生利用待業期,代寫碩士論文,開價一篇十五萬元。一般代寫出自親友、公司從屬關係,不一定計酬;而「入棺也不能說」,守密是業界行規。

* 論文找代寫…學位撤銷 捉刀人可罰百萬
http://udn.com/news/story/7771/698571

委託代寫論文有無違法?新竹地院資深法官王銘勇、新竹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林李嘉都認為,基本上沒有偽造文書、侵犯著作權刑責問題,若用來詐領學術補助,恐涉嫌詐欺等罪。

律師李林盛說,委託代寫論文、報告涉及違反學術倫理及誠信原則,被察知恐遭撤銷學位。

* 興國管理學院 師資不足教部勒令停招
http://udn.com/news/story/6888/698574

日前中信金控才剛接手台南市私立興國管理學院,卻傳出興國遭教育部勒令「停止招生」,一○四學年度起,包括進修部與日間部都停招;學校將資遣近八十名教師,也要求仍在學的二、三年級學生轉學,恐是繼高鳳、永達技術學院之後,第三所退場的學校。

fsj 提到...

到有需要的地方! 青年師資走入偏鄉角落
http://udn.com/news/story/6888/702253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5-02-11

「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即日起開放申請 TFT 教師計畫,三月底前全台共有八場招募說明會,歡迎有志投身教育的青年接觸了解。

為解決偏鄉缺乏師資問題,「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推動兩年全職教學專案計畫,招募具有教育熱忱的青年投入有師資需求的國小,並在教學的兩年間提供專業培訓和支持系統。

計畫發起人劉安婷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之後放棄紐約顧問公司工作,回台投身「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計畫。她細數成立協會以來遇到的各種挑戰,從初期研究,到募款、談判、招募、課程規劃、設計、行政…等等,幸有一群年輕卻熱血的夥伴志工共同努力,也獲得企業的支持贊助。

「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協會自 2014 年開始招募教師,首屆收到近 200 份申請書,經過培訓後派出 9 位教師前往台東、台南等偏鄉學校。2015 第二屆 TFT 教師計畫已開放申請,本次採線上報名,截止日至 4 月 7 日,詳情可洽招募手冊或官網。

※ 相關報導:

* 彰化13國小未達50人 轉型不成恐裁併
http://udn.com/news/story/6885/700955

少子化加上人口都市化,學校呈現「大者恆大,小者越小」的趨勢;彰化縣政府教育處表示,如果小校無法成功轉型,必須依規定合併或裁併,校地另作利用以免閒置。

* 苦練基本功 新北高工2生「鑄」出一片天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5165

鑄造業因危險性高、環境差,連外勞也不願投入,導致人才斷層嚴重,目前全市僅剩新北高工仍有鑄造科,學生林愷原、劉睿佳不怕吃苦,勤練兩年基本功,一舉奪得兩座金手獎,並保送進入國立科技大學,讓學弟妹大為欽佩。



◆ 來借書福袋 日本圖書館員選書包裝(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947/698933

UDN 好讀周報精選 2015-02-10

日本人熱中在新年假期排隊搶購百貨公司的福袋,盼抽到喜歡的超值商品,NHK報導,這幾年日本出現另一種福袋,隨你選、還不用花錢,它是圖書館準備的「書福袋」,口碑人氣漸遍及各地。

這種特別的福袋是由圖書館職員挑選兩、三本書,包裝起來,通常會在包裝紙外寫上書的主題及推薦短文,但借的人不會知道確切書名及作者。

靜岡島田圖書館館長小澤彌榮子說,「民眾可藉此接觸與自己挑書時不同領域的書。」

金澤市玉川圖書館為小朋友準備繪本、動物的書,為成人選擇小說、烹飪等書籍,今年共185個福袋。來抽福袋的廿多歲市民說,「我自己來借,每次都選同個作者的書,這種方式新鮮有趣。」

※ 詳見原站。



◆ 馬森華文新文學史 西潮當史軸
http://udn.com/news/story/7009/700358

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15-02-11

作家馬森歷經16年完成「世界華文新文學史」,首創以全球華文作家為範圍、「兩度西潮」為史軸,共3冊、108萬字。他強調,華文文學已不限兩岸文學,應像英美文學般視為全球文學,納入菲、馬等華文文學。

83歲的馬森小說、劇本、文學評論眾多,曾任「聯合文學」總編輯。他表示,自己從1991年就動念寫華文文學史,「兩岸雖已有許多文學史書,但我覺得有再寫的必要。」

他認為,大陸文學史有「以大陸為主、台港澳為邊疆的大中原心態」;台灣文學史則常自認遭壓迫,隱含自卑加自傲的情結,將作家分為本土和非本土,意識型態偏狹。他自剖寫書時,常自省有否排除大中原或族群心態,充滿自由主義思想,「生命誠可貴,國族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書中所稱西潮,首波指19世紀鴉片戰爭引發,乃至五四運動帶來的寫實主義思潮;第二度西潮發生在台、陸的時間各異。馬森認為,台灣是在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開始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影響;大陸則遲至28年後鄧小平決定開放,才受西潮影響。

書中也指出,二戰日軍侵華及國共內戰共12年的「西潮中斷」時期,台陸文學都停滯不前,像台灣一度風行反共抗俄文學,大陸獨尊依循毛澤東文藝作戰指標的現實主義文學。馬森說,用西潮影響為史軸,是因這就是歷史事實,「沒西化、現代化,就不會有白話文」。他強調,東西方並無高下之分,「人類本來就互相影響」。

fsj 提到...

李家同:別讓孩子長大變社會邊緣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39/708307

聯合報 李家同/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新竹市) 2015-02-14

高雄監獄六位受刑人在挾持人質後,舉槍自盡。我們感到鬆了一口氣的是,人質沒有被殺,可是對任何有慈悲心的人來講,六個人舉槍自盡,也是一個大的悲劇,畢竟他是我們的國民,生長在這塊土地上,長大以後卻變成社會邊緣人物,而下場又如此地悲慘。

我們都希望沒有社會邊緣人物,很多人都以為我們應在學校裡加強品德教育,使得孩子不會誤入歧途,所以我們會編寫很多的教材,鼓勵孩子向上。說實話,對於很多弱勢孩子來說,效果可能不大。

如果我們到監獄裡去看一次,就會發現大多數的受刑人教育程度很低,其中不少來自弱勢家庭。舉例來說,多數功課比較好的孩子,上課都聽得懂,對前途普遍比較有信心,儘管來自弱勢家庭,但他知道可以繼續升學,在社會上會有一定的競爭力,當然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功課完全跟不上,上課時鴨子聽雷,完全聽不懂,考試永遠不及格,即使升學也沒有意義。這時萬一他交上了一些不好的朋友,就可能會步入歧途,成為社會邊緣人物。我們再用任何的道德勸說,都無濟於事。

我們該注意的是,孩子的功課問題。一旦功課跟得上,雖不見得名列前茅,但他知道可在社會上立足,找到還不錯的工作,也可以有固定的收入。這個孩子不論是否來自弱勢家庭,被邊緣化的機率自然會比較低。我接觸好幾位老師,當發現班上同學不好好念書,上課還不時地搗蛋,這些好老師往往不對這些孩子加以道德勸說,而是幫助他們改善功課,使他們上課時比較能聽懂。一旦孩子聽懂老師講課的內容,就不會再亂搗蛋了。所以,使孩子在學業上有一定的基礎,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可往哪個方向繼續前進,孩子自然就有正向的目標去追尋。一旦孩子對前途有了信心,很多不好的事情,就不會想去做,也比較不會去交不好的朋友。

我們常看到新聞說有黑道入侵中學,可是黑道吸引的對象,常是缺乏被關心的,而他們多數功課不好。如果這些孩子在學習的路上,一路有人陪伴,並教導功課,使他們可以感受到大人對他們的期待,當孩子面對黑道的誘惑時,自然不容易被吸引。

我們當然希望十二年國教能夠強迫所有的孩子讀高中職持續學習,不能中輟,可是最重要的,仍然是要使所有孩子都學會基本的能力,並想辦法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要保證全國孩子學業程度不至於太差,當然要投下全國性努力,可是這不會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而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

※ 相關報導:

* 學測考生畫李白比YA 塗鴉答案卷扣一級分
http://udn.com/news/story/6925/707670

大學學測今年又出現塗鴉答案卷,而且技術一年比一年「高竿」,試務委員雖嘆「畫得真好」,但在答案卷上亂塗鴉與答案無關的圖像、文字,須扣該科成績一級分。大考中心將在本月25日寄發成績單。

大考中心昨天舉行考試委員會,討論數件塗鴉試卷,多半是考生在國文科與英文科非選擇題答案卷上塗鴉,包括唐代詩人李白、德國納粹領袖希特勒、漫畫美少女,都成了考生塗鴉對象。

* 高職生勤能補拙 考取烘焙乙級證照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5822

南區六信高中職烘焙科三年級的學生蘇莞庭、李承翰兩人,以不到十八歲的年齡考取烘焙食品「乙級證照」,寫下六信創校以來,烘焙科首次有學生考取講師級的乙級證照。

導師鄭雅洲說,自己在高雄餐旅大學畢業後,也就是廿五歲那年才考取乙級證照,遠遠落後兩學生七年;對於兩愛徒在高職階段就考取乙級證照,讚說:「真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中學托福測驗 即起開放報名
http://udn.com/news/story/6886/705418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2015-02-13

十二年國教上路後爭議不斷,不少家長和學生放眼海外,出國讀高中或參加交換生計畫,導致連國中生都在拚英檢。ETS台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將在3月29日舉辦中學托福測驗,以利學生及時申請海外留學計畫。

ETS台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營運長吳紹銘表示,中學托福測驗主要是為11歲以上的中學生設計,為初階英語能力評量工具,在美加地區有近200所高中採用,作為新生入學標準。

中學托福測驗即日起開放報名至2月18日。TOEFL Junior網站:http://www.toefl.com.tw/junior/。



◆ 曼谷札記/中文譯成馬來文 一本抵三本
http://udn.com/news/story/6812/706024

聯合報 曼谷記者林以君 2015-02-13

中文翻譯成馬來文,常常字數爆增至少一倍,這也反映在馬來文翻譯本的「三國演義」、「水滸傳」,常是一本原典變三本馬來文書,兩本變四本。

中文從一數到十,數快一點大約兩、三秒,馬來文從一數到十,可能是兩倍到三倍時間,馬來文「九」就有三個讀音合起來才念得出來。

馬來西亞文化約六百年歷史,要完整轉達數千年中華文化古典名著精華,必須重新結合單字成新詞,用更多馬來文才能翻譯原典。

光是書名翻譯就是大學問。大馬「翻譯創作協會」會長吳恆燦說,「水滸傳」三字該怎麼翻譯,就考倒大家。這本北宋梁山泊一百零八條綠林好漢的故事,馬來文版書名最終拍板為「Hikayat Pinggir Air」意指「邊緣人物的經典」,吳恆燦認為傳達水滸好漢們的社會性格。

三國演義的馬來文版「Hikayat Tiga Negara」說明了這是一本「三個國家」的故事,「Tiga」是「三」、「Negara」是國家。

「Hikayat」,相當於伊斯蘭教可蘭經的地位,而且馬來西亞本土作家都還沒有人寫出一本可稱為「Hikayat」的馬來文「經典」。

吳恆燦一直強調Hikayat是很「重(要)」的書,因為他認為華文古典四大名著絕對有「Hikayat」的經典地位。

馬來西亞語文局原來不准許華人使用「Hikayat」當成「三國演義」、「水滸傳」的書名。吳恆燦遊說了大馬副首相級的政治人物,才獲批准使用Hikayat。這也說明馬華兩族之間,還是有道隱形的牆。

fsj 提到...

課綱微調 教部被判違法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56000

自由 2015-02-14

教長無視判決 8月就實施

〔記者吳柏軒、楊國文、曾韋禎/綜合報導〕前任教育部長蔣偉寧去年採取黑箱作業,兩週內通過十二年國教歷史、公民等課綱「微調」,經台灣人權促進會提告,高等行政法院十二日判決教育部敗訴,但現任教育部長吳思華無視法院判決,今年八月就要實施這份課綱。

教育部去年以「錯字勘誤、內容補正及符合憲法之檢核」為由,組成檢核小組,要「微調」高中國文與社會科課綱,小組成員先以臨時動議方式取得授權,採大中國史觀大幅改寫原定課綱,將「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日本統治時期須加註「殖民」等,全面去台灣化,引發各界譁然。

同時,教育部僅花二週時間就完成課綱微調公聽會、審議大會等程序,並逕行公告實施,面對輿論批判,堅持不肯公開檢核小組成員名單及會議內容紀錄,台權會於是依據《政府資訊公開法》告上法院,一審判教育部敗訴。
黑箱作業 各界促教部停用

法院指出,教育部對重大政策應提供必要資訊供民眾知悉和監督,判決教育部應提供「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審議會」會議紀錄,其中簽到表部份,僅能供台權會閱覽、抄錄;另記名投票單部份,亦應供閱覽和抄錄,訴訟費用則由教育部負擔。

吳思華指出,當初蔣偉寧部長係為保護相關成員個人資料,所以未公開部分資訊,微調課綱今年八月起就要逐年實施,判決不影響其時程推進。

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強調,不正當程序所產生的違法課綱,就不應使用。教育部先是設了史無前例的「檢核小組」,成員卻找不到任何歷史專業學者;號稱「微調」,結果卻是大幅改寫,而且不容更動,教育部名義上走完公聽會、課發會、高中分組審議會等程序,最後還是徹底貫徹「檢核小組」的版本,根本就是太上小組。
立委批:教部還要錯下去嗎

「教育部還要繼續錯下去嗎?」立委陳亭妃痛批:「法院認定教育部違法,就應停止課綱微調,若置之不理、沒有悔改,如何教育孩子遵守法治?」

台教會秘書長許文堂提醒,馬政府做事一向偷偷摸摸,還會偽造民意,如今達八成民意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為何課本仍要說「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參與出版社高中公民、社會等參考書編輯的政治大學教授徐世榮指出,許多高中老師都沒參與課綱微調討論,但此事涉及公共利益,若沒履行程序正義,就會變成一種洗腦,應透過充分社會討論,而非用意識形態來「霸凌」另一個意識形態。

※ 相關報導:

* 恆春泳池突關閉 2千童泳課亂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6061

恆春半島近兩千名國小學童,廿多年來都利用恆春鎮立中正游泳池上游泳課,近日各校卻收到恆春鎮公所「泳池進行整修,今年暫不開放營運」的公文,沒有配套措施即關閉泳池,引起譁然;公所強調,泳池設施老舊危險,將向教育部爭取經費整修,「整修完成前無限期關閉」,將協助各校向周邊飯店業者商借泳池上課。

* 停辦2年 梅竹賽3月開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14000400-260107

國立清華、交通大學引以為傲的傳統體育競賽「梅竹賽」,2年來因體保生參賽資格問題而停辦。2校近來在師生及校友高度期盼,終達成共識,決定在3月6日起一連3天恢復舉辦,重現47年歷史的經典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