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觀察/小魚兒的蝸牛記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089824
聯合報 郭素甄(屏東內埔) 2015-07-31
「哇~奶奶妳看!小羊在吃掉在地上的芒果,還會吐子耶!」「母雞帶小雞,兩隻腳一直交替扒土在找蟲蟲填飽肚子喔!」「下雨後蝸牛全體總動員出來巡邏了!」
這是我讀幼兒園中班的外孫「小魚兒」每回從台北到鄉下奶奶家最快樂的時光。愛好大自然的他總在自家的開心農場尋得滿滿的收穫,不管是獨角仙、金龜子還是蚱蜢,一被他發現,他就拉著大人吵著要養,而且煞有其事地為牠們布置一個舒適的家,再上網或翻閱家中的百科全書,研究該找哪些食物讓牠們填飽肚子。
「奶奶,書中說有六隻腳是昆蟲的特徵喔!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位………」一邊查找資料,「小魚兒」一邊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大聲宣讀他得意的研究成果,更迫不及待和爸媽視訊展現自己猶如「昆蟲專家」的好本領。
當回家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我和外子勸他還是把昆蟲放回去和牠們的家人團聚,縱使內心有千百個不願,懂事的「小魚兒」最終還是依依不捨地跟牠們Say Bye-Bye。回家前一晚,在家門前的小路散步時,看他整個人失魂落魄的模樣,還真有點不忍心。
「奶奶,路邊那兩隻蝸牛黏在一起交配耶,書上說牠們是雌雄同體喔。」靜默了一會兒,「小魚兒」鼓足勇氣怯怯地問我們:「我好想把牠們帶回台北養,我會好好照顧牠們的,可以嗎?」實在不忍心再掃他的興,我點點頭,「好吧,那你研究一陣子之後,要放牠們回大自然的家喔。」「好,謝謝奶奶!」
「小魚兒」回台北後,沒幾天就在LINE上秀出他的蝸牛飼養觀察箱。裡面有蝸牛最愛吃的紅蘿蔔、小黃瓜和馬鈴薯,還有吃了可以修復殼身的雞蛋殼;更不可思議的是,那兩隻蝸牛竟然生了一堆可愛圓潤的蝸牛蛋。
大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真是一點都不錯,就讓孩子成為大自然教室的學生吧!
※ 相關報導:
* 華裔美少女 FUN暑假 玩童玩寫小篆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90096
美國華裔少女凱侖暑假回到台灣,在母親娘家彰化縣埔鹽鄉天盛國小教英文,學生為了回饋,反過來教凱侖打陀螺、踩高蹺和扯鈴,昨天還拿起毛筆揮毫寫小篆。
* 台北酷課雲飄進教室 隨處擁抱學習
http://udn.com/news/story/6886/1083996
台北市教育局籌備已久的「台北酷課雲」正式上線,上周六(7/25)於建國中學舉辦第一階段成果發表會,由建中莊德仁老師帶領學生授課展示以高二歷史課「秦漢到隋唐--從分裂到帝國的重建」課程單元,示範如何利用台北酷課雲協助課後和學生們進行深度討論,思辨歷史事件背後真正的意義,讓學習變的更有溫度。
◆ 適性入學 多元還是多花錢?
http://udn.com/news/story/6913/1079560
聯合報 (簡慧珍)2015-07-26
教改一改再改,激起很多家長懷念過去聯考「考什麼分數,上什麼學校」,分數決定一切雖被抨擊漠視多元能力,可是家長認為至少「公平」,教育當局應正視民意,建立多數人能接受的考試公平制度,代替「假多元,真花錢」。
天有陰晴,人有智愚,學校美其名各有特色,教育當局端出「校校優質」升學大餐,在家長和學生心中卻自有學校優秀的評價,從昨天續招額滿先後順序可見端倪。
人的能力本來就有差異,多元入學訂出服務學習、獎勵紀錄、競賽等加分項目,原意「適性揚才」讓學生發揮所長,不過事關升學,國中和家長都會想方設法把分數「加到滿」,這樣的多元還有多少意義,國中教師和家長心裡有數。
台灣有計畫培養頂尖選手進軍奧運等各種國際競賽,教育當局要顧全能力普通的孩子,適性教育不可偏廢,何妨開放一般招生與特色招生同時並行,兼顧多元能力和會考成績的表現,學生可憑原始分數,也能用加權計分後的會考分數選擇學校、科別,落實輔導孩子適性發展的教改目標。
※ 相關報導:
* 盲教師板中實習 「用心」輔導學生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2673
兩位師大特教系的實習老師陳英廷和賴怡珊到板橋高中實習半年,昨天報到,不僅要克服自己的視覺障礙,更要發揮所學特教專長,幫助學校的特教生,但她們都充滿信心。陳英廷說,自己有視覺障礙,輔導學生時無法「察言觀色」,但願意花更多時間和心思在學生身上,確定輔導得到效果。
* 「不再是榮譽」 驚見校長退休潮
http://udn.com/news/story/6888/1085383
台東50位中小學校長,今年有10人申請退休。高雄市高雄358所高中職、國中小校長,有22位退休。屏東縣有201所國中、小,國中校長部分有2人是63歲退休,國小有17人退休,只有一名校長是65歲屆齡退休,4位剛滿50歲,有校長表示,校長以前是榮譽,人人欽敬,現在只是一份工作,受到的尊重少了,不如歸去,擔任教育志工。
◆ 周祝瑛觀點-動搖中的大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31000533-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31日 周祝瑛
5年500億的後遺症終於來了,而這一次是由所有國內大學共同承擔。
教育部與勞動部在6月中旬發布了「專科以上學校兼任助理勞動權益保障指導原則」,這項宣布無疑對全國大學校院造成極大衝擊。政大校方表示,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將裁聘近4000位工讀生。目前適逢暑期,等到學生們回到校園,發現自己莫名其妙的被「裁」,作何感想?那才會是校園勞保戰役的開始。
10年前,扁政府為了爭取進入世界百大,頂尖大學的光環成為各校追求的唯一指標,各大學開始以論文發表數量,一決高下。不少國立大學開始招收更多的博碩士研究生,一起幫忙做研究、寫論文,衝各種量化指標的業績。某些理工學院一年動輒招生近千人的研究生,以各種「研究助理」的名目,讓學生在校內擔任各種工作。
校園中更出現許多以兼任助理、教學助理,穿梭在各個研究中心與系所的年輕面孔。只是好景不常,此種以「特別預算」提撥的競爭型高教經費,終究無法持久,2009年在5年500億第二期計畫確定經費攔腰減半後,包括台大在內的相關課程教學助理薪資打折,政大、交大亦出現類似困擾。
於是這些受權益影響的助理與學生們,以台大為首開始透過各種管道訴求、陳情、連署,最後成立研究生工會,以「企業工會」自居,將台大視為一個事業單位,依法要將研究生、大學部學生、非典型勞動、約聘雇人員等受雇於台大的人員皆視為勞工。
長期以來,學生仍然被視為是一個學習的角色,然而,過去被視為單純的工讀與助理等學習者身分與師生關係,卻在上述5年500億等資源挹注與縮減過程,引發學生身分的徹底改變,甚至師生與學校間轉變為雇傭關係。因5年500億經費遭砍,相關教學與研究經費緊縮,影響研究生勞動權益,升高了校內的緊張與衝突關係。
甚至在工會的鼓吹之下,認為不論「薪水」或「獎助學金」,只要是付出勞動、領取工資的人就是勞工。因此,日前政大周行一校長的公開信與學生會會長回應之間的爭議,即充滿了世代之間對於在校工讀與酬勞等不同的解讀與認知差距。
教育部與勞動部在暑假前發布上述規定,這種「趕鴨子上架」的匆促作法,在配套措施不足、校園倫理問題尚未釐清之際,將對各大學實際運作產生巨大衝擊。(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沒有課本的學校
21 則留言:
社論-解析學生工讀納保措施的三輸賽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021-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8月01日 主筆室
每年的8月,是各大專院校新學年度的開始,由於教育部在6月間發函各大學,要求校內從事工讀、兼任助理、教學助理等工作的雇傭型學生,從新學年開始,必須全面納入勞、健保。依照此項新規定,學校成為雇傭型學生的雇主,除了必須為符合規定的學生辦理納保作業,同時還要以雇主身分額外負擔相關學生一定比例的保費支出,包括勞保、健保乃至於勞退準備金。另外,既然學校與雇傭型學生之間已經變成雇傭關係,勞動部於是也要求各大學應比照勞動就業市場通例,即學校雇用的這些同學,其中身障的名額要達到百分之三,否則將依法開罰。
除此之外,原民會似乎也可以插一腳,要求各大學雇用的這些學生,也要有一定比例的原住民籍同學,否則也將可依法對學校開罰。
正是受到這種新規定的衝擊,讓各大學在近年來政府教育經費預算逐年遞減,申請調漲學雜費又一再被打回票,維持正常校務運作已經左支右絀的情況下,卻又雪上加霜的額外必須增加這一筆學生保費分擔,堪稱已經陷入營運困境。終於,日前政治大學首先發難,預告9月起將砍掉每年四千餘人次的工讀生名額。
而毫無意外的,政大的此一「創舉」,果然引發網路熱議。一般預料,等到9月開學後,首當其衝的大學生們勢將有激烈的反彈。我們擔心,這不只將衝擊大學校園的師生關係,以及造成學校與學生雙輸的後果,這項新措施,還可能進一步惡化政府的財政負荷,讓台灣更加速的步入希臘的後塵。
首先,我們不妨探討這為何會成為學校與學生的雙輸之局。以學校而言,如前所述,學校為雇傭型學生辦理投保,分擔包括健保、勞保及勞退準備金的雇主負擔額度,以政大而言,估計一年會增加2億元的支出。其他大學,視其需納保學生人數的多寡,看來少則數千萬,多則超過2、3億元並不會令人意外。
各大學為了配合政策,落實對學生工作權益的有效保障,其實本無可議,問題是包括勞動部與教育部,只給政策卻不給經費,結果自然逼得各校自謀應對之道,而政大採大砍工讀生名額的做法,無疑是各校在開源無門情況下,不得不採行的節流下策了。
盤點各大學採取減少學生各種名目工讀機會的做法,除了讓學校會遭到社會輿論的非議,以及緊繃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之外,「裁員」人數比例若太高,對於教學、研究的運作與品質也將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歸納起來,自然是新政策下的輸家。
但對大學生而言,其實也未必就是新措施下的贏家。除了各大學紛紛跟進「政大模式」,將使本來依賴這筆工讀津貼完成學業的同學首當其衝,只好另外找工作,而可能影響學習之外,即使能夠在新制下保有工讀機會得到勞健保的保障,但因為投保的學生依規定也要負擔一定比例的自負額,且以勞保來說,最低投保薪資設定為1萬1千元,而事實上多數的學生學校工讀收入並未達此標準,依法卻還是要依最低投保薪級繳納保費。是則綜算起來,新學期即使能夠保有工作機會的雇傭型學生,也將發現他們的實質所得將會少掉相當比例的保費自付額。因此不論從打工機會的減少,或實質所得的減少,學生其實也是新制下的輸家。
除此之外,政府其實也將是此一新措施下的輸家。包括勞動部和教育部在會商此一新措施時,顯然沒有與各大學充分溝通,也沒有做好減少各大學受衝擊的配套,導致各學校只好自謀生路,甚至紛紛採取大砍工讀生員額的「下策」,也讓學校師生關係可能出現質變。
原意是要保障學生工作權益的良法美意,實際運作起來卻可能造成政府、學校、學生三輸之局。如果這不算人禍,難道是天意嗎?(工商時報)
◆ 學生作回收掙旅費 和美柔道隊「金」豔澳門
http://udn.com/news/story/7005/1092320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彰化報導 2015-08-01
彰化縣和美實驗學校柔道代表隊受邀參加7月底在澳門舉辦的「亞柔聯青少年柔道錦標賽」,賽前一度因旅費短缺難成行,學生自行找二手書、鞋義賣募款,還資源回收籌錢,地方人士相當感動也贊助旅費,順利出征澳門獲得豐碩戰果。
12名柔道代表隊成員果然不負重望,7月25、26兩天的競賽中獲得2金2銀3銅的好成績,其中高三生鄭予靜及米思云各在女子63公斤量級與女子70公斤量級獲得金牌。
校長李重毅表示,這次的比賽攸關選手世界積分排名,有十多國參加,學校長期發展柔道運動,學生都想把握機會,展現平時練習的成果。
賽前校方估計此次出國費用包括食宿、機票和交通費等需要27萬元,雖有國家補助但仍短缺,學生擔心無法出賽想自行籌措經費,在校方支持下,向師生募集二手書和鞋子義賣募款。
除了選手,其他學生也將家中不用的廢紙搬到校一併變賣,全校一點一滴為比賽經費努力,但所得費用僅1萬元左右,到了6月底仍不夠10萬元,學生好洩氣。
校方積極尋求地方人士支持,希望一圓學生出國夢,最後宇宙光達能源公司董事長張呈瑞及彰化市中油永慶加油站董事長葉進城等人,幫忙補足經費,讓學生出征澳門,果真為台灣爭光。
「佳績來自各界的關愛。」李重毅表示,學生投入運動需要支持,選手靠自己籌措經費,也幸好有社會資源即時協助讓他們成行,「獎牌拿得相當有意義」。
◆ 練了28年!他會9種樂器 6種武術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92282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2015-08-01
68歲嘉義市故鄉樂器行老闆林仁森,過去擔任塑膠公司經理,為專心學武術、音樂,40歲決心辭職開樂器行,練吉他取得第1屆街頭藝人證照,花28年拜師或自學,練就文武雙全才藝,是合氣道四段黑帶高手,會9項樂器,用漂流木製成獨特電吉他彈奏。
「我是逆境修行!」林仁森神采奕奕,看不出年近七十。他在樂器行取出一把用漂流木製成的電吉他,彈奏台語歌「南都夜曲」,再拿用笛子、南胡及茶葉罐合成的「笛胡」,拉弦演奏「月夜愁」,最後彈鋼琴。演奏結束,又雙手撐地縮雙腳,表演高難度瑜珈動作,讓人驚呼讚嘆。
他練武不是只學皮毛,而是取得認證,牆壁掛滿證書,包括太極拳、合氣道、詠春拳、氣功、縱鶴拳、劍道,還獲水上救生員及游泳教練資格,曾花9天騎單車環島,能彈奏表演的樂器,包括吉他、口琴、南胡、陶笛、鋼琴、電子琴、烏克麗麗、直笛及洞蕭。他也開設養生道館,受聘當嘉大等學校吉他社團教師。
「文武雙才怎麼辦到的?」他說,錢夠用就好,賺錢不是人生目的,健康才是。「太極拳練鬆,瑜珈練柔,內心要靜!」他每天晨起練功,將武術融入樂器,動靜得心應手。
17歲夢想行動家 出書分享心路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94059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2015-08-02
17歲的在家自學女孩陳慧潔,8歲在父母引領下投身公益,被稱為「夢想行動家」,最近她出版第一本書《有了夢想,然後呢?》分享她的經歷、夢想和挫折,對於課綱微調事件,她認為,「教育部如何處理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陳慧潔的父親陳伯杰是五結基督長老教會的傳道,家裡4個女孩都申請在家自學,8歲時,在父母引領下投身公益,打包學校營養午餐,送給附近的獨居老人,還為急難家庭募款;國中二年級時,想為東非飢民募款,興起辦音樂會的念頭,父親只給她一疊名片,她自己找資源,學寫企劃書,最後募得4萬多元,送了2250台斤白米到非洲。
那次募款活動幫陳慧潔打響知名度,15歲時獲選青少年志工親善大使,從台大、清大到各國中小學的演說邀約不斷,共講100多場,滿腦袋都是不同的創意和想法,去年還到台中擔任競選團隊的創意總監;暑假後,她要升高三,面對學測,應該忙著讀書,但暑假活動反而滿檔,到南投埔里做偏鄉服務,下周還要到大陸做海外服務。
她被稱為「夢想行動家」,應「格子外面」出版社邀請,寫第一本書《有了夢想,然後呢?》別人眼裡,她擁有超成熟的靈魂,她卻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我也夢想上大學,但是要去學想學的,不是只要那張文憑。」她還希望能到「社會企業」服務,從事商業行為,又達到做好事助人的目的。
◆ 課綱爭議處不考 校方:要條列清楚
http://udn.com/news/story/8413/1093864
聯合報 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 2015-08-02
教育部同意高中課綱新舊版本並行,桃園市部分公私立高中校長強調不影響教學,經過輿論及政府不斷檢討、溝通,反而讓不少師生更清楚課綱爭議,老師準備教材更謹慎,不過屬於課綱範圍而且有爭議的內容學測、指考不考,學校認為大考中心定義要清楚,可以用條列方式說明,讓老師和學生做充分準備。
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桃園高中校長林煥周表示,學校各科都設置教學研究會,由該科老師組成選出根據課綱編訂的課本教材,教學研究會一切秉持專業決定,校長絕對尊重,另外,老師可以提補充教材,基本上有爭議的部分都會進一步說明,不會做對或錯粗糙二分法評論,更不會強迫學生接受單一的論述。
教育局長高安邦表示,日前有議員質詢課綱課整案,市長很清楚表達開放、自由決定的立場,基本上老師是教學主體,可以自行決定教學內容,他認為有爭議的課綱未解決前,不宜貿然採用。
部分學校老師指出,舊課綱不可能停止,新課綱也無法全部取代,學生用憲法或歷史的看法評論,就不容易有一致的看法,何況當中又摻雜政治,「碰上選舉就沒什麼好說的」,總統大選過後,勢必還有一番論述,但是公開討論、透明化已經是必要的過程。
教育部日前在武陵高中辦課綱微調座談會,現場氣氛緊繃,一名建中學生指出是憲法有問題、調整課綱也要從改憲法著手,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曾世杰回應時,談到「即使部長、行政院長也沒辦法」,「希望下一代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出路,這是真的」,引來學生們一陣笑聲,是會場上難得的輕鬆氣氛。
※ 不考會不會演變成「不用讀」?
◆ 僑委會信世昌:繁體字是中華民族文字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093249
世界日報 記者黃惠玲/芝加哥報導 2015-08-02
主管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海外華文教育等項目的副委員長信世昌,7月30日到訪芝城,並與此間華文媒體進行簡短座談。信世昌主張「注音符號、正體字」,才是海外華文教育的正軌、中華文化的正統,學者出身的他特別釐清,繁體字不是「台灣」的文字,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字。
去年8月11日才從學術界轉入僑委會服務的信世昌,在當天交流活動中,多次提及自己與中國大陸學界交流頻繁,也向中國大陸華文媒體代表提到,「我可能去過比你更多的地方、機構」。
對於孔子學院近十年來,在世界各地普遍成立,會否影響僑委會推動「正體字華文教育」,信世昌表示,他對孔子學院很了解,也與中國大陸主管孔子學院的組織熟稔。他認為,孔子學院在海外推廣漢語語言文字,具有正面功能,當然也有受到爭議及必須改進之處,尤其在自由開放方面,可向德國歌德學院學習。
至於究竟會否因此影響僑委會的海外華文教育推廣?信世昌沒有作答。記者提到,前幾年馬英九總統主導推出的「台灣書院」,目前發展情形如何?信世昌表示,成績不如預期,目前只有紐約、洛杉磯、休士頓三家成立。而台灣書院官方網站列出「華語文教學與正體字推廣」的主要宗旨,信世昌則說明,「台灣書院是走文化推廣角色,是文化部在負責」。
在海外華文教育方面,擁有印第安納大學教學系統科技研究所博士學位的信世昌說,美國台灣移民縮減,中國大陸移民增加,是不能改變的趨勢,因此以台灣移民家庭為主的海外中文學校,勢必面臨學生人數縮減問題。他建議僑校應該轉型,包括與主流學校結合,招收非華語家庭學生,而僑委會也會盡量提供可能的資源協助。
不過,才剛建議完僑校要與主流教育結合,信世昌認為目前海外中文教育,「已經被主流教育牽著鼻子走」。他說,時下海外中文教育,以AP中文考試為教學方向的作法,讓人不能苟同。信世昌認為,中文教育必須保存傳統,而不應以考試結果當成目標。
他接著說,中共奪取政權後,導致中國文字走向繁體、簡體的分歧路。但長遠來看,中文還是會走回繁體系統。
然而對於如何在「拼音、簡體」日益成為教學主流的海外華文教育市場,有效保存繁體、注音符號教學?信世昌說,「我們已經啟動歐美海外華文教材的更新,預計一年後推出全新試用版教科書」。信世昌提出唯一因應措施,相信使許多站在繁簡體中文教學十字路口的海外中文教育人員,更加感到茫然。
烏眉節令鼓隊 學童打出一片天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97687
聯合報 記者黃茹婷/通霄報導 2015-08-04
苗栗縣通霄鎮烏眉國小成立節令鼓隊六年多,學生參加大大小小比賽,從沒有名次拚到常勝軍,今年六月還拿下104年理事長盃民俗體育運動錦標賽特優獎項,成了學校特色的「活招牌」。
不同於戰鼓講求氣勢,節令鼓節奏複雜、過程中還要搭配動作,練習不容易,烏眉國小六年多前成立節令鼓隊添購40個節令鼓,希望課程多元發展增加學生才藝學習管道,一步一腳印訓練,烏眉國小節令鼓隊打出自我風格,學生也從中得到磨練。
節令鼓隊受限經費,平時只靠校內老師訓練,每到暑假期間才能外聘老師指導精進,學生從拿鼓棒學起,鼓棒握姿要正確、每次出棒手都要打直,表演過程中站弓箭步、蹲馬步如何站得穩、站得久,都是訓練細節,經過一整天訓練,學生手上貼滿OK繃、雙腿也會痠軟,但學生不喊苦,越練越有興趣。
六年級學童吳以棋表示,剛接觸節令鼓時曾經用弓箭步姿勢站了將近廿分鐘,一堂課下來手又痠腳又軟,不過能夠從只會「一個節奏」變成「一首美妙曲目」很有成就感。張雅綺則說,平時少有機會上台演出,因此每次比賽都是磨練膽量機會,最初上台會因為太緊張腦筋一片空白,經過多次比賽訓練站上舞台變得更大方,也期待每一次登台的機會。
◆ 鐵道大富翁壯遊 教你認識台灣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97685
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麻豆報導 2015-08-04
「台中站」和「台中港站」原來差一個字,真的差很多!」國立曾文家商師生透過鐵道大富翁遊戲,以擲骰子、完成任務方式壯遊台灣;3天2夜的旅程,讓學生對各地的人文風情上了寶貴一課。
曾文家商上月27至29日安排鐵道大富翁壯遊活動,50名師生分6組從台南火車站出發,各組依擲骰子的點數決定前進的車站數,每到一站必須完成一項任務;如擁抱10個人、為壽星唱生日快樂歌、打電話跟家人說「我愛你」等,學生們邊玩邊認識台灣,昨天分享旅途點滴。
「員林、雲林(斗六)傻傻分不清!」指導老師劉士嘉說,不少學生無法清楚辨別站名與位置,甚至連要寄行李去員林,還有人竟寄到雲林斗六;還是細心的火車站務員及時發現。
遊戲過程,有人擲到台中站,有人是海線的台中港站,一字之差,一是熱鬧都會,一是偏僻小站;沒想到一字之差,風情人文大不同。
※ 相關報導:
* 童玩節玩飛機 鳥型、模型真能飛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97735
「紙飛機達人」卓志賢研究紙飛機長達30年,創作超過9000多種紙飛機,其中「鳥型飛機」創下飛行2分11秒的紀錄,今年宜蘭童玩節首度應邀參展,看起來像模型的戰鬥機,卻「真的能飛」,卓老師變成小朋友的偶像,他也利用假日來指導遊客摺紙飛機。
* 全國文藝營走進蘭博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97730
「2015全國巡迴文藝營」跳脫過去單一定點的活動方式,昨天全員首度移師蘭陽博物館,讓學員、導師走進認識蘭陽平原的窗口,體驗在地風俗民情,透過文化交流增進文學素養,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為3天2夜的文藝營圓滿落幕。
* 娃娃自創繪本 搬上舞台架式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4000559-260102
「故事繪本也能自己創作」高苑科技大學閱讀交流社舉辦蟲蟲狂想曲YA讀小尖兵故事育樂營,帶領40名小朋友以12生肖為創作發想寫故事繪本,再編排豐富故事情節,用戲劇演出繪本內容,「小小兵」們身兼編劇和演員,架式十足。
高苑大閱讀社營隊每年繪本創作主題不同,今年以12生肖時裝秀為主題,小朋友4人1組選定生肖後,幫動物彩繪設計時尚新衣,其中兔、羊、狗、猴等生肖比較受歡迎,但也有人挑戰老鼠和雞。
◆ 日本文科省 建議廢人文學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4000460-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4日 黃菁菁/東京3日電
日本安倍政府推動國立大學改革計畫,被認為產能低的人文社會學院首當其衝,甚至被建議廢止!將來日本的大學教育比起充實學識,將更重視就業的實戰力。日本已有不少大學考慮廢文科相關學系,增設科學研究與職業訓練課程。
產能低 缺就業實戰力
日本推動國立大學法人化之後,政府補助預算年年削減,大學被迫提高經營效益,自負盈虧,這次的改革無疑又讓大學校園引起一波巨震。
隨著少子化社會的發展,日本政府財政吃緊,國立大學不斷被迫瘦身。日本政府自2004年度將國立大學變更為法人組織後,每年削減1%的營運補助經費,至今年度已削減12%,此舉也使國立大學從101所減到86所。
《華爾街日報》2日報導說,安倍政府將大學改革視為成長戰略之一環,要求國立大學實施進一步的改革,必須符合時代腳步,加強國際競爭力,還需提高經營效率。
大學改革 納成長戰略
大學要提升經營效率必須開源節流,文科學系等不像理工學系那樣容易取得企業的研究經費,加上聘請教員等的人事經費支出高,研究要見到成果費時,故成為改革開刀的對象。
日本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日前向日本各國立大學發出通知,要求校方在6月底前重新評估學校法人的組織及業務,加強學科特色及對社會的貢獻,且明文建議校方應考慮廢止人文社會學院、教育學院所等。
開源節流 成開刀對象
文科省將國立大學分成3種型態,依經營型態之不同分配運營補助費額度。3種型態分為:一,致力培養振興地方產業、貢獻地方社會的人才;二,重視專門領域,致力全國性的教育研究;三,創造卓越的學術成果,致力揚名國際社會的高水準研究。
日本政府要求國立大學自2004年起,每6年訂出改革目標,而明年度又是請領補助經費的關卡,不少國立大學只能順應文科省的指示,著手研擬大膽的「改革」計畫了。(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國立大學亡國論 教育界痛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4000462-260102
安倍政府提議國立大學廢文科,引起不少日本學者反彈。日本《PRESIDENT》雜誌電子版以「國立大學亡國論」為題,指廢文科是天大愚蠢的政策。神戶女學院大學名譽教授內田樹在文中指出,主張學校教育導入市場原理,學校變成學店,結果可能得不償失,文科相關學系廢止後,日本學術研究水準可能急速降低。
國立大學協會會長、東北大學校長里見進6月16日在記者會上,批判「文科無用論」指出,「是不是太過於短視、急功近利了?大學也必須培養也許不是馬上有用,但將來可能會有很大發展的人才。」里見還指出,許多大企業的經營者、政府官員都是法學、經濟系出身,網路業界更有不少文科出身的實業家。
* 產業界推波助瀾 文科成祭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4000463-260102
過去日本企業標榜終身雇用制,但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顯示,現在卻有超過30%的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做不到3年便辭職。這正說明了大學所學無法在社會上學以致用,不少文科出身的日本社會人士坦承,在大學所學對實際工作並沒有太大幫助。
....安倍政府廢文科的主張,其實與日本經濟產業界在背後推波助瀾脫離不了關係。日本經濟長年不景氣,加上終身雇用制度瓦解,日本企業不再像從前願意花大錢培訓人才。許多企業致力推展國際市場,卻又要咬緊牙關削減經費,於是開始期盼大學能負起職前訓練的責任,代為培訓具實戰力及工作技能的員工。
日媒報導,許多國立大學雖然反對廢文科的作法,但卻表示,「若拿不到政府補助金會很頭痛,因此今後不得不削減文科的招生名額。」
不滑手機的夏令營 帶孩子釣青蛙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02460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鹿草報導 2015-08-06
放暑假可以不碰電子產品?嘉義縣鹿草國小為豐富學生暑期生活,自上周起舉辦一連串暑期活動,除有「田園城市FUN假去」體驗營,帶小朋友體驗釣青蛙、灌蟋蟀等活動,還有校內戲劇營、花式跳繩等,小朋友笑著問,「爸爸媽媽的暑假都這麼有趣嗎?」
鹿草國小校長吳宗成表示,現在學生幾乎離不開電子產品,從小跟著父母接觸平板、手機、電腦,年輕人上網路、成立臉書,搶著與成人世界接軌,卻忘了身邊許多珍貴寶藏。
他說,今年為了讓小朋友遠離平板、滑手機,接觸自然生態、認識生活周遭環境,暑假結合縣教育處「田園城市FUN假去」活動,舉辦一系列兒童體驗營,包括參觀有機育苗園圃、自製防蚊液,還帶著小朋友體驗古早童趣,釣青蛙、灌蟋蟀,以及泡腳「餵養」溫泉魚,本周起校內還有戲劇、跳繩等活動。
「哇,魚咬我的腳丫子!」鹿草國小5年級學生李柏諺、王怡雯都笑著說,放暑假後都只能陪阿公阿嬤在家看電視,這次活動不但可以走出戶外,體驗爸爸媽媽童年的遊戲,大家一起灌蟋蟀、體驗釣青蛙,「沒有電腦、手機,暑假還是很有趣!」
◆ 陸師赴英國教學 轟學生散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5000944-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05日 記者莊舒仲/綜合報導
大陸不只出狼爸虎媽,教師也讓老外大開眼界!英國廣播公司(BBC)突發奇想,找來5名大陸教師到英國的中學試行「中國式教學」,結果師生不對盤,洋學生學習態度散漫遭批判,4日紀錄片一播出,就引來熱烈爭論。
BBC「中國化的英國學校」實驗,在罕布夏郡博航特中學進行,請來大陸基層老師授課,作息完全比照大陸學校。計畫一個月後,進行數學和自然科學測驗,看看大陸基礎教育是否比英國強。為挑選教師,BBC設了3道門檻,包括師資出自大陸教育體制內、教學經驗至少5年、具備全英文教學能力。
歸咎高福利制度
不過,在大陸教師眼中,教學成效差異並非來自教學方法不同,而是政策制度。紀錄片中,陸籍教師口徑一致,認為英國學生課堂學習缺乏進取心,懶散無紀律,正是英國「不必工作也有錢拿」的高福利制度造成。
教師魏照強調,「在大陸,每位學生都知道,想要有好將來,就要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另有教師指出,英國教師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教學法,但大陸就只有一套,學生要嘛努力適應,不然就等著淘汰。
教育觀念差異,讓遇上13至14歲洋學生的陸籍教師水土不服,「中國式教學」施展不開,教室管理完全失控。「課堂上,學生有的聊天,有的吃東西,甚至化妝。」來自南京的教師李愛雲形容。
校方直指教學無趣
「聽我講」、「動動腦筋」、「不要說話,不要提問」是紀錄片中最常出現的場景,陸籍教師必須大聲呼喚靈魂出竅的洋學生回神。李愛雲坦承,「必須常控制情緒,不然就瘋了!」
來自西安的教師楊君說,有位女學生在課堂大哭跑出教室,原因竟是她的偶像歌手宣布退出樂團,「課堂紀律,是教學最大挑戰,這在大陸,根本不是個問題。」
學生被教師訓哭的畫面,連體育課也會出現。面對大陸「激烈競爭」體育課,兩名英國學生承受不住而痛哭。學生情緒反應如此強烈,陸師「難以理解。」
博航特中學校長尼爾.斯托格否認他的學生懶散,直指大陸教師教學內容「麻木無趣」,他表示,「教師課堂不尊重學生,肯定會遇問題。」
不過,許多英國網友表示,「造成師不師,生不生,政府該負責任。」也有很多各國網友表示,看了這部紀錄片,不會讓孩子在英國受基礎教育。(旺報)
※ 相關報導:
* 台師讚陸教課專業 缺乏手做互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5000948-260301
....目前擔任高雄市教育局國教輔導團國語科輔導員的林彥佑表示,大陸教師採分等級給薪,所以會努力投入教學與研究,在掌握課程重點,以及深入題材方面,非常專業。
林彥佑指出,大陸教師教學很認真,備課很用心,導師不用像台灣,什麼都教,反而更能專注教學長項。不過,他也發現,大陸教師多利用黑板搭配簡報軟體教學,少用教具與學生互動
缺乏手做互動,創意教學,也是兩岸教學的一項差異。林彥佑分析,台灣小學國文課,一學期只有14課,但大陸是40課,平均一周要上2到3課才趕得上進度,或許時間不夠,造成大陸師生互動減少、手做課程幾乎沒有。
◆ 教授帶學生創業 設「法」解套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100320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5-08-05
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昨(4)日召開創新創業會報,要求教育部明確指路,大學老師如何帶著學生外出創業。據了解,教育部正提出「高等教育創新條例」,盼通案解決教師身分限制,讓大學教授可兼顧教職,放膽帶學生創業。
創新創業是毛內閣重要施政,張善政每季驗收各部會推動進度,以及排除推動瓶頸。昨天他聽取跨部會報告近期推動創業家簽證、快製中心最新進展及教育部法規鬆綁近況。
張善政表示,很多好的創意都是在學校裡誕生,先前科技部花不少心力讓學校的創意透過管道技術移轉到業界;鼓勵學校老師帶學生一同創業、開設新創公司,是讓學校好創意能成為產業助力的另一途。
他說,當前的法令太複雜,很多有意帶學生創業的老師未必搞的清楚。很多老師也擔心外出創業等於要放棄教職,就打退堂鼓。針對這些難懂法規及可能產生的誤會,教育部要清楚擬定各種情境,把答案告訴老師。
根據教育部調查,目前學校老師真正會帶學生外出創業的案例不多。
◆ 上百專家聚台 探討兩岸古籍
http://udn.com/news/story/7009/1100388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08-05
「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昨於國家圖書館登場,上百位兩岸古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兩天會期將發表廿一篇論文、三場主題演講,討論重點包括古籍的維護、鑑定與拍賣,以及數位時代如何整理古籍。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致詞時表示,古籍是中華歷史文化遺產的思想精華。為了推廣相關知識與人才培育,同時透過交流了解兩岸學術發展,國圖與思源文博基金合作,邀請兩岸古籍學者舉辦研討會。
國圖原名國立中央圖書館,自一九三三年籌備設館迄今,典藏宋代至清代古籍約廿五萬冊,其中七成已數位化。國圖除了授權台灣出版界復刻重要古籍,也促成兩岸合作出版古籍,如授權台灣商務印書館與山東大學合作出版「子海珍本:台灣卷」。
曾淑賢表示,古籍之整理與維護研究,需要長期的規畫經營與人才投入,不斷引進新方法與觀念。此次國圖在泛太平洋集團總裁潘思源與思源文博基金的支持下舉辦研討會,吸引來自十餘國的四十名漢學專家參與,包括德、美、荷蘭、加拿大、澳洲、菲律賓與斯里蘭卡,讓台灣古籍學術成就躍上國際漢學舞台。
此次研討會舉辦的專題演講包括故宮院長馮明珠談「國立故宮博物院古籍文獻出版之回顧與展望」、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談「中國國家圖書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使命」。並邀來對岸專家談古籍的鑑定、拍賣與數位化,如中國書店文物鑑定館館員彭震堯談古籍拍賣,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方廣錩談數位化時代的古籍整理。
國圖也於四樓善本書室同步展出「鑑藏之美:歷代藏書家名賢手稿與古籍特展」,展出七十本明清知名藏書家所藏的古書珍籍。
退休警拿雙學位 95歲讀書「泳」不停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4173
自由 2015-08-06
〔記者黃淑莉/斗南報導〕九十五歲退休警官林花枝身體硬朗,且活到老學到老,九十三歲時取得空中大學雙學位,現仍每天讀書、運動,甚至自己騎機車到游泳池游泳。
林花枝家住斗南鎮明昌里,小時候家境困苦,靠自學苦讀取得中等學歷後,考上警察特考,從小喜歡唸書,擔任警察後利用空閒讀書,通過高考、司法官檢定考及中醫檢定考。
他先後擔任斗南、東和等派出所所長,一九八三年退休後仍每天閱讀,為圓讀大學夢,七十七歲時報名空大,花八年取得社會科學學位後又讀生活科學系,前後共花十六年取得空大雙學位。
林花枝除喜歡讀書、也熱愛運動,每天早上作外丹功,下午還騎機車到斗南建國游泳池游泳,自認身體硬朗,「讀書很有趣啊!」他還考慮再去讀書。
林花枝的子女從小耳濡目染也愛讀書,五個孩子現都在美國工作,妻子幾年前過世後獨居,三餐有居家服務人員料理,他每天生活作息安排充實,子女不定期回來探視,他也會到美國子女家住一段時間,「老康健」又活得快樂,自在令人稱羨。
◆ 優良課外讀物 評選揭曉
http://udn.com/news/story/7009/1105381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5-08-07
歷時四個月評選,文化部「第卅七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結果出爐,共有六百七十種(一千餘冊)好書,將提供教師及家長挑選優質讀物的參考。
此次評選分圖畫書、科學、人文社會、文學創作、文學翻譯、叢書工具書、漫畫、雜誌等八大類。其中,圖畫書《巨人和春天》、《小樟樹》,是台灣插畫家最早在波隆那國際插畫展嶄露頭角的代表作,改版後與讀者再相會。
科學類《為什麼地球不會被大便淹沒》、《動物數隻數隻—另類爆笑的動物行為觀察筆記》以獨特的角度重新看待日常生活,讓科學知識更平易近人。
漫畫類的題材及型式豐富多變,如《CCC創作集》將歷史、科學或藝術等生硬素材,自然的融入傳統漫畫常見的幻想、旅行及愛情題材中,兼具可讀性與深度。
人文及社會類作品如《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借鏡德國:一個台灣人的日耳曼觀察筆記》,深刻描繪出異國文化交流成果。文學翻譯類讀物如《便當尋人啟事》,講述印度特有的便當文化。
文化部表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是青少年優良讀物的重要指標,希望藉由評選推介,讓更多人看見好書,進而提升買書風氣及創作出版品質。
●相關訊息可查詢http://book.moc.gov.tw
◆ 海上最大書船 首訪台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6000486-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6日 盧金足、陳界良/台中報導
全球最大的海上書船「望道號」,13日將在台中港開放參觀!這艘書船共有5000多種、10萬多冊世界各國的書籍,希望12天展期吸引20萬人次參觀;市長林佳龍5日致贈《佳龍帶你遊台中》與《城市行動派》兩本著作給望道號,希望書籍隨船走向世界,行銷台中。
望道號隸屬德國國際慈善機構好書共享協會,從1970年來已有來自150國家、超過4400萬人登船參觀,是全球最大海上書船;書籍包括科學、運動、休閒嗜好、烹飪、藝術、醫藥、語言、哲學等5000多種書籍。另有兒童讀物、學術書籍、字典、地圖等,有如海上圖書館。
市長林佳龍說,「望道號」有來自45國、400名船員,載滿各種書籍也聚集世界各地志工,很多人正期待登船體驗;透過書籍開拓視野,更能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望道號的姊妹號是忠僕號,2007年林佳龍曾擔任忠僕號「城市大使」,昨天他和文化局長王志誠、望道號籌備隊委員宣布停靠期間,還安排貧窮模擬體驗活動,不插電生活,參加活動需手機關機,帶來與眾不同的文化饗宴。
望道號13日至24日停靠台中港5A碼頭,13日開放時間為下午1:00至晚間9:30,14日至25日為每周一、二下午2:00至晚間9:30、周三至周六上午10:00至晚間9:30、周日下午1:00至晚上9:30。民眾欲登船參觀,收清潔費20元,12歲以下孩童免費,但需成人陪同。(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誠品用25年 打造最潮藏書閣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02761
敦南誠品書店被CNN選為「全球17家最酷書店」之一,除全台首創24小時經營外,書店擁有多國語言書籍和雜誌則是獲選原因。誠品表示,敦南書店藏書相當豐富完整,光雜誌就有5,000種、十多個國家語言版本,外文書籍暫無統計數字。
被CNN遴選為「全球17家最酷書店」,誠品敦南店儼然成為台灣之光。誠品表示,除表達感謝,誠品耕耘閱讀事業已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深信書店是安頓身心、啟發思考的場所。
間隔5年 台學生進Google科展前20強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05457
聯合報 記者莊琇閔、吳思萍/台北報導 2015-08-07
暌違五年,台灣學生再度闖進谷歌(Google)全球科學展前廿強,建國中學二年級生陳韋同設計的單點定位系統「磁定位球」,被譽為改變世界的廿種方法之一。
谷歌的全球科學展是全球最大規模的線上科學競賽,廣邀十三至十八歲的青少年參賽,前天公布前廿名入圍者。
建中學生陳韋同的「磁定位球」,根據接收訊號的強度計算距離,用「旋轉磁場」計算角度,可應用在微型無人飛行器及室內機器人;像目前的掃地機器人要撞到牆才會轉彎,也無法針對特定區域清潔,這套創新定位系統改善傳統三點以上才能定位的缺點。
陳韋同國中讀數理資優班,開啟他對研究的興趣;他從未補習,自己摸索設計,研究過程除了吃飯、上廁所,都不離開位子。他曾「卡關」停擺半個多月,只好停下來翻閱論文找解方,靠溜冰、打網球紓解壓力。
陳韋同說,家人的支持給他很大的力量,他長期占據家中餐桌研究,媽媽和妹妹只能端著碗吃飯,卻毫無怨言;他常做研究到深夜,媽媽總是在旁陪伴。
另外兩名入圍者是達人女中二年級的徐悠及大直高中國中部二年級的王靖曈,黑心油事件給她們靈感,兩人研究以敲擊聲辨別液體物品真偽。
徐悠及王靖曈國小時就一起做科展,前年以「找出假東西的新方法」為題,拿下全國中小學科展國小組應用科學第一名,在不打開酒瓶的情況下,以敲酒瓶發出的音頻辨別紅酒真假。
兩人後來獲得北市中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深化之前的研究,利用課餘回母校找自然老師徐佳璋指導。徐佳璋說,當瓶內裝水和沙拉油,敲擊聲和純沙拉油就不同,黑心汽油加了劣質溶劑,或優質葡萄酒瓶以劣質酒填充,也能藉由敲擊分辨。
為了找出聲音的不同之處,兩人用免費電腦軟體錄下敲擊聲,並畫出頻譜圖比對,求教大學教授找出兩種聲音頻譜的差別。徐佳璋說,兩人想盡數位方法分析敲擊聲的不同,是脫穎而出關鍵。
王靖曈說,實驗中不斷遭遇失敗,她從中學會必須堅持下去,並想辦法克服,否則就難以突破。徐悠說,做實驗犧牲課後時間和家人出遊的機會,但完成實驗報告的成就感,讓她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 高中生改良浮空投影 成本僅10元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05090
聯合報 記者姜宜菁/虎尾報導 2015-08-07
市售的浮空投影設備萬元起跳,虎尾高中學生張唐綸、劉哲志經物理老師陳脩文指導,運用物理反射原理,僅用投影片紙和4台攝影機,搭配影像分割,花費不到10元即可完成即時展示商品,在全國科學展覽等競賽中連獲5項大獎。
該發明首先在全國科展應用生活組嶄露頭角,贏得評審一致稱讚。「浮空投影技術並非原創,但評審認為我們改得很有創意!」張唐綸與劉哲志說,除在全國科展拿下「微軟少年英雄獎」,也獲雲嘉區分區科展應用生活組特優、2015臺灣國際創新發明暨設計競賽IVAN金牌、旺宏科技獎資訊組與全國科展應用生活組佳作等獎項。
校方表示,張唐綸、劉哲志因參訪清華大學,經由教授簡介,激發他們對浮空投影原理的好奇心。
不過,市售的浮空投影要價不斐,他們決定用簡單的電腦和網路攝影機完成。
傳統製作浮空投影需要拍攝同一物體的4種角度,再經過繪圖軟體的後製,費時又費工。
張唐綸、劉哲志簡化其過程,直接打造立體攝影棚,將物品擺放在棚中間,前後左右各有1台攝影機,操作人員直接在電腦上作業,將即時影像分割處理,搭配自製的投影設配,造價不到10元。
虎尾高中校長楊豪森指出,學校一向以科學教育著稱,學生以扎實的學理基礎應用在日常生活上,是提升競爭力的最好表現,並已獲相當成就。
◆ 智慧髮型臉型搭配 可預先模擬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4648
自由 2015-08-07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多數民眾到美髮院剪頭髮,常參考時尚雜誌,但往往變髮後的造型,和模特兒落差很大。致理技術學院學生研發「智慧型臉型分析與髮型搭配系統」,軟體可自動分析臉型與五官比例,提供髮型搭配建議,已取得發明專利。
新北市經發局昨天舉辦產學研創技術媒合會,邀請十三家學研單位,展示並分享五十多項創新技術,促成產學合作機會。
致理技術學院商務科技管理系畢業生李祁表示,該軟體運用影像處理技術,輸入照片後可自動分析臉型與五官比例,搭配合適髮型,預先模擬完成後的造型,且自動進行人臉定位,操作簡易,適合入門者使用,已和小林髮廊簽訂技術移轉意願書。
另外,工研院研發TPU(聚氨基甲酸脂)負壓敷料,適用慢性傷口與褥瘡照料,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博士蔡佳蓁表示,市面上負壓敷料使用前須裁剪,不一定完全貼合傷口,以TPU材質製成的產品,抗沾黏效果較好,不易感染,減少換藥時間,加速傷口癒合。
◆ 高三扎根淺 大一跟不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7000549-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7日 曹婷婷/台南報導
指考甫放榜,台南一中校長張添唐針對學測、指考時程不一,呼籲教育部思考大學需要何種人才?他說,高三下實際不到1成學生有心上課,9成都忙著應付學測面試、備審資料,即有理工教授直言,高三完整基礎扎根不夠,大一基礎跟不上,明顯是通病。
台南一中今年指考成績寫下佳績,張添唐卻選擇當烏鴉,點出學測、指考從考試範圍到時程不一,已造成高中端教學盲點;他說,學測是考高一、二教材,指考則考高一至高三教材,換言之,學生不論準備2年半課業或3年,照樣能升大學,何需讀完高中3年?
再者,學測結束後,學生忙著準備備審資料,意即2月考完,心思全部放在備審、面試,用心完成高三課程者,微乎其微。他實際在校園問一圈,高三生均坦言,除非還要繼續考指考,否則高三下根本不需要也無心讀書。
張添唐呼籲,未來考試期程應該延後,讓高中生完成完整3年學習歷程,他舉例,面試或備審資料大可挪到暑假,讓學生充分完成學習,「否則,高中讀2年半就好了,何須讀3年?」
他說,教育部也意識到這個議題,礙於每所大學考量不一,意見分歧;不少大學希望早點搶人,「確定收到多少學生,比收到何種學生重要」。
但他也引述一名交大理工教授說法,指考進來的數理表現明顯比學測進入者佳,因完整3年學習,對人才培育基礎扎根是有影響的,強調高三課程銜接大一很重要,不能偏廢。(中國時報)
韓青少年發明賽 我奪6金6銀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4748
自由 2015-08-08
〔記者蔡穎/台北報導〕第3屆韓國國際青少年發明競賽昨於首爾揭曉,台灣作品奪下6金6銀及2個特別獎,得牌數在13個參賽國中名列第2。
建國科技大學有2個團隊同時拿下金牌與特別獎。第1個是自動化系團隊的「智慧型停車場入口出票機」。學生代表、大4生林博錩說,他與同學合力改裝出票機,加裝1個感測器和機械手臂,能藉由偵測器確認車輛位置,再由手臂自動伸出至車窗附近,方便駕駛人按鈕取得入場票卡。
目前1套裝置的改裝成本約3000多元,將來會由學校代為技轉,希望可大量運用在各類型停車場。
另一個作品是機械工程系團隊以石墨為原料,另加入金屬粉末製作LED燈具散熱座,有效降低重量及成本。
◆ 南韓擬統一史觀 收回課本出版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8001090-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08日 記者李侑珊/綜合報導
今年適逢戰後滿70周年,就在各國對於東亞史的辯論不斷增溫之際,南韓教育部則在日前表示,南韓政府可能在9月收回民間出版社對歷史教科書的出版權,未來改由政府統一出版,消息傳出後,引發反對派抗議,認為這將讓史觀單一化,不利民主發展。
《金融時報》報導,深受南韓總統朴槿惠信賴的南韓教育部長長黃伍延,5日接受韓聯社訪問時表示,「歷史教育應避免人民分裂」,目前坊間的歷史教科書五花八門,可能造成認知上的困惑,若有必要,不排除將由政府統一出版成「單一化的歷史教材」。
報導指出,在東亞,歷史教育始終是爭議不斷的話題,特別是中韓對安倍企圖淡化日本在20世紀初的殖民侵略行為,提出強烈譴責。
安倍晉三一直呼籲教育要避免「自虐史觀」,今年4月也有消息傳出,日本教科書出版社刪減對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慰安婦爭議等描述,導致南韓政府因此召見日本駐韓大使。
不過,南韓政府「控制」歷史教學大綱,並非偶發,1974年軍事統治時期,該權力便被賦予;2010年被廢止之後,南韓各級學校雖可自由選擇民間出版社出版的歷史教材,但這些教材在出版前,仍須獲得南韓教育部的審議、核准。(旺報)
◆ 中日韓青年論歷史 揭教材黑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8001088-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08日 記者李侑珊/綜合報導
「慰安婦是否自願」是這次學生反課綱的焦點話題之一,事實上,中日韓3國青少年對南京大屠殺及慰安婦等歷史事件也「各自表述」。一名日本學生說,對這段歷史,課本只有圖片,沒有詳細介紹,此前她不知道戰爭對中國人傷害很大。
由中日韓輪流主辦的青少年歷史體驗夏令營今年進入第14屆,日前在上海舉行。
一名15歲日本女學生佐佐木表示,日本民眾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的看法有3種:第1種,完全認同中國的歷史解釋;第2種,完全否認這段史實;第3種,「細節上」不同意中國描述「南京大屠殺死了30萬人」,但能認同慰安婦是被逼的,「我是第3種人。」她坦承,參加夏令營前,不知道這段歷史對中國人傷害這麼大。
「書上連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的名詞都沒有,」另一名15歲日本女學生說,歷史老師雖會發講義、播紀錄片,但仍要看老師是否願意單獨講解這段歷史。
中國教材只論己貢獻
不過這位學生也說,不止日本教科書有問題,像中國學生只強調中國在二戰的貢獻,對其他國家卻不理解。
有專家解釋,中國中學教科書和學術研究之間至少有「十年差距」,有些問題在學術層面早已解決,但課本還沒有修改,所以才有日本學者對中國教科書提出質疑。
中日韓學生對歷史問題仍有分歧。2位日本學生認為,日本並非被中國打敗,而是被美國原子彈打敗,但中國學生卻堅持「中國是戰勝國,而且對打敗日本貢獻巨大」。
韓生不知華人端午節
「孩子們經常站在本國的視角看歷史。」專家指出,中日韓三個國家的學生更喜歡從「維護本國」的前提來講述歷史,大多人都強調本國是受害國,和渲染他國的「加害」,「但只從這一個角度來觀察世界不一定準確。」
專家表示,日本青少年不是不承認歷史問題,而是覺得戰爭離他們很遙遠;南韓青少年對歷史文化也同樣淡薄。
另一對18歲和19歲的南韓姐弟,在參加夏令營前甚至不知道中國也有端午節。南韓2005年曾嘗試將當地江陵端午祭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度引發「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旺報)
◆ 南韓夯中文 熱門程度僅次英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8001092-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08日 記者李侑珊/綜合報導
南韓掀中文熱!在南韓,中文僅次於英文成為第二受歡迎的外語,為了讓孩子們盡早建立中文能力,當地有漢語補習班邀請大陸大學生來開設暑期營隊,首爾也有10所小學本月擴大辦理中韓雙語班,找來精通漢語的韓籍老師開班授課。
據中國網報導,南韓一間補習班將目標瞄準想學漢語的中學生,以愛國教育為教學核心,在暑假推出一項名為「愉快的中文郊遊」短期營隊,於7月27日至8月7日舉行。為刺激當地青年學子學漢語的熱情,營隊還找來6名浙江大學大學生與南韓中學生「合宿」,親身「面對面」學漢語。
另環球網引述韓聯社報導指出,首爾市教育廳本月中旬將在市內10所小學中開設中韓雙語班,找來25名漢語科系畢業的大學生,或精通漢語的韓籍老師,在首爾市內中國人較多區域的「試點小學」開設雙語班,除了為國際婚姻家庭子女、韓僑子女開設韓語課程,也讓「普通學生」擁有學習漢語的機會。(旺報)
松山雄女 亞洲盃辯論賽奪冠亞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10824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5-08-10
「2015亞洲盃高中華語辯論錦標賽」的23隊隊伍、共130多位辯士,歷經四天激戰,昨天脫穎而出的冠軍隊是台北市松山高中,高雄女中獲得亞軍。
參賽隊伍就「網路言論究竟帶給社會正面發展或負面傷害?」主題展開精彩的決賽激辯,由擔任正方的松山高中拔得頭籌,去年在馬來西亞精英盃亞洲中學華語辯論公開賽中拿下冠軍的雄女,則飲恨居亞軍。
擔任正方的松山高中認為,有別於媒體報導可能受特定言論壟斷,網路言論的多元性才能找出真實,即使懶人包有好幾個版本,透過更多交流與辯證,教育部長和小學生都有同等發言權。反方雄女則指出,網路訊息多屬片面、簡化的訊息,無法呈現事件全貌,更難辨真偽,像八仙塵爆充滿了對醫護和家屬的苛責,日前女藝人因網路霸凌言論自殺,都是網路言論帶來的傷害;雙方言辭交鋒,你來我往,松山高中辯論技巧獲青睞,贏得冠軍。
主辦辯論賽的高雄女中表示,這是台灣首次最大規模的高中國際辯論賽事,8月6日至9日進行比賽,除了冠亞軍隊伍,季軍是高雄中學、延平高中。由裁判評分的個人獎部分,榮獲最佳辯士為松山高中蔡京唐,優秀辯士為高雄女中藍心、曾維翎及山東勝利第一中學李雅妮。
◆ 聯合/再向台大開一槍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11119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2015-08-10
台大新研所教授彭文正擔任政論節目主持人,被教育部認定違法兼職;台大校方要求彭文正與該電視台簽訂「產學合作」契約,以便放水過關。此舉,引發新研所校友反彈,連署抗議。
檢視台大校方的處理,除充滿和稀泥心態,並層層行政干預,更對「產學合作」充滿曲解。當初台大新研所成立標榜「產學合作」,是為引進不同學門的專才參與新聞工作,原本修習法律、經濟、科技或其他學科的大學畢業生,經短期新聞實務訓練,即可結合其原有專業上陣擔任新聞工作。為此,新研所特別聘請資深、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到系上兼課,教授學生第一手的新聞實務,這是「產學合作」的初衷。
簡言之,「產學合作」旨在充實學生之實務訓練,讓他們進入產業有所發揮,而不是為了方便教師在業界兼職。台大的處理卻反其道而行,是為了方便單一教授在特定媒體主持節目,臨時拼湊出一個學生去該企業實習的方案,這是「重師輕生」的本末倒置作法。彭文正為「兼職」付出的時間與收入,已超過他授課的「正職」,台大校方卻還罔顧制度曲意護航。試問:這置教育於何地?彭文正若非要主持節目,何不辭去教職?
再看台大的處理程序,斧鑿斑斑,充滿爭議。例如,一,新研所兩度會議均未同意彭文正的產學合作案,甫上任數日的所長竟以「系方」無法推翻「校方」決定為由,擅自同意;二,七月底卸任的社科院長,竟發文插手新研所之決定;三,新研所之多數教授態度非常清楚,台大校方卻透過行政層級一再施壓,毫不尊重專業。
台大近年排名大幅下滑,「登山募款」事件已暴露一隅,而護航彭文正案更顯示教育精神流失難以遮掩。
◆ 媒體評論-彭教授秀過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0000423-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0日 賴祥蔚
台大新聞所教授彭文正因為主持壹電視政論節目「正晶限時批」,引發台大新聞所合聘教授劉靜怡、台大新聞所新任所長王泰俐、前任所長洪貞玲,以及當事人彭文正教授等人之間的隔空對話,各大學因而全面清查教授在外兼職情況。
平心而論,這起事件確實涉及了一個重要的課題,這就是大學教授的工作型態。彭文正教授的「人紅、節目紅」感嘆或許看起來刺眼,但也是事實。畢竟大學教授在外兼職,情況相當普遍,但是過去很少被檢驗,因為一來教授有時被期望不能只縮在象牙塔,而必須有其社會服務,有些學校還把社會服務列為評鑑項目之一;二來教授可以彈性運用的時間比較多,兼職不容易被外界注意到,除非引發新聞。從這個角度來看,彭文正教授因為是主持常態性節目,兼職時間又長又固定,加上節目收視率不俗,一些輿論對其內容又有批評,當然更會引起關注與檢驗。
對大學教授兼職,這幾年教育部與各大學已經開始進行規範,有的學校要求教授一星期在外兼職(甚至包含兼課)不得超過4小時;台大比較寬鬆,規定一星期不得超過8小時。這樣的規定,本來的意思是希望教授專注於教學與研究的本業,不要有太多兼職。不過許多教授未必認同,因為有的老師就算沒兼職,也不一定認真於教學與研究的本業。
按照現在的規範,在校外兼職必須先經過學校同意,不過事實上,有一些教授的兼職卻未必申請學校同意,尤其是非固定性的兼職,例如前述的擔任媒體自律委員,以及偶爾受邀擔任電視節目來賓,又或者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在實務上,兼職是否都要申請,其實涉及了質與量的面向。首先兼職應該跟本業有關,其次時數不宜過長。在報紙偶一寫稿似乎不用申請,但是如果每天都寫兩篇報章文章呢?恐怕就會因量變而引起質變了。筆者大約10年前也曾經主持節目,一星期只有1小時,當時也沒提出申請。至於跨足研究計畫,往往更花時間。時空背景如此,彭文正教授忿忿不平,或許不為無因。
其實這起新聞教授主持秀之所以引起諸多話題,除了各界對於彭文正教授主持的政論節目有更高的期望之外,有一些意見認為,彭教授明明是兼職主持節目,卻提出產學合作申請,名實不符;加上彭教授先前辯稱自己是兼差而不是兼職,以及扣除廣告不到8小時之說,頗有詭辯之嫌,最近又提及興訟,都不符合社會期望。
這起風波其實可以平和落幕,一方面,彭文正教授不妨以更高的格局來回應社會期待,並且落實在節目的主持秀中;至於台大校方,也可以更積極主動提供相關資訊,並且適度回應各界的質疑,包括產學合作對師生的貢獻、審議的標準、申請教師的教學研究質量等,甚至主動公開會議流程。危機往往是轉機,這次事件或許正是台大新聞所展現溝通風範的好時機。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中國時報)
清出馬桶蓋... 「彩虹斑馬」樂淨灘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13187
聯合報 記者曹馥年/台南報導 2015-08-11
台南大學附屬小學「彩虹斑馬」水環境巡守隊,成軍3年來,投入海灘廢棄物監測及水域巡守,取得環保志工及海洋知識等多項認證,今年參與環保署103年度全國優良水環境巡守隊評選,獲選優良級水環境巡守隊,是全國年紀最小的優良隊伍。
「彩虹斑馬」由約90名小6學童、家長組成,透過環境戲劇展演、園遊會攤位、水質監測教學、海灘廢棄物監測及淨灘、淨岸等活動,帶領學生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水環境的愛護。環保署水質保護處長葉俊宏昨天由台南市府環保局專委周妙旻陪同,前往南大附小頒獎,肯定巡守隊貢獻。
南大附小教師張景傑、陳怡均是「彩虹斑馬」背後推手。張景傑指出,孩子利用周末在炎熱的海濱淨灘,清出廢蚵架、保麗龍、塑膠袋不稀奇,還撿到電話、馬桶蓋等無奇不有的垃圾。孩子驚呼「不可思議」,也開始反思人類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過程固然辛苦,大家樂在其中,已畢業的學生仍會回來幫忙。
張景傑說,廢棄蚵架是台南海濱常見垃圾,有蚵農貪圖方便,在沙灘上直接點火焚毀,造成生態破壞。去年12月起,一組學生針對廢棄蚵棚進行獨立研究,多方採訪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毒物學者、法規專家、漁管所、市府,甚至搭膠筏出海實地探勘,探討廢蚵架與環境生態間關係,擬於本月底公開發表。
◆ 兩岸建築系 綠創意決鬥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13416
聯合報 特派記者賴錦宏/福州報導 2015-08-11
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日前在福州開跑,兩岸大學生團隊各顯建築長才,以創新、實踐與團隊協作能力,競逐兩岸建築系學生的最高桂冠。
實體建構大賽是海青節的重頭戲,比賽規定以環保材質,在三公尺乘三公尺的空間內,掌握建築的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建造過程作深度認識,每個學校代表隊裡都加入一名對岸學生,增加兩青年交流機會。
去年獲得亞軍的淡江大學今年信心滿滿,希望可以拿下冠軍。指導老師林珍瑩表示,今年作品題目是「都市野餐計畫」,主旨是親近大自然的綠色建築。林珍瑩表示,這樣的建築可以納涼,可以種植,可放在屋頂、小公園或小廣場,很容易和居民互動;植物可採收做為野餐的食物,也提供和居民互動的機會。
去年「讀書亭」用大量白膠黏合,花很多時間,林珍瑩說,淡大今年採雷射切割紙板,再用三明治卡榫銜接手法,算準厚度和重量。建築完全符合今年的主題「適宜技術」,構建本身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都市農業的延伸,加進休閒建築的概念。
首次到大陸的成大建築系一年級林伊霖表示,成大是以竹子作鷹架作,只用竹子和鐵絲作素材,以六面體扭轉後的不規則圖型,搭建穩定的建築結構。她表示,成大是現場各校中唯一空手來的,材料都是現場採購,成本最低,符合「適宜技術」的理念。
台科大則以回收的展場紙管和曲線四方板,扭轉廿二點五度固定,四個接頭間的作用力傳導,以穩固搭建的材料。台科大教授吳柏翰表示,這個前衛建築給人入口的印象,可以放在大廳入口處,人在裡面很有空間的想法,引人入勝。
去年的冠軍浙工大,建築所所長王紅表示,今年是通過拉索,表現棍子與棍子間的連節,是力的平衡。選此方案理由是新穎和美觀,希望以技術創新脫穎而出。她表示,這種力學結構,未來可利用在抗震建築,柔性結構,提供兩岸建築界一種新的思考。
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今年邀請張玉坤、李曉峰、黃漢民、關華山等兩岸建築業名人擔任評委,吸引兩岸十四所大學參與。
◆ 彭文正辭台大教職 今返「正晶」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14173#prettyPhoto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2015-08-11
台大新聞所教授彭文正今天上午向新聞所提出口頭請辭,台大主秘林達德中午證實確有此事。林達德說,彭文正辭教職不需走三級三審教評會的程序,只要向人事處完成離職手續即可。
據了解,彭文正今天口頭請辭台大教職後,今晚重回「正晶限時批」主持工作。彭文正向台大申請「壹電視產學合作兼職案」,兼職案已通過,但需補齊產學合作的合約書,目前新聞所長已簽字送到社科院,但院長尚未簽名。台大校方上周表示,只要院長、研發長都簽名,產學合作案就成立,但因輿論批評聲浪高漲,社科院長至今沒簽字。
今天中午彭文正在臉書上發表聲明指出,從6月24日他的兼職案通過以來,台大就沒有一天安寧,政治勢力介入無所不用其極,令人生厭。階段性的堅持,讓公義的價值得以彰顯,但鬥爭方興未艾。為了不讓任教20年的台大和新聞所,承受無止境的傷害,此刻,他選擇離開。
他對學生說,老師沒有辭職,只是把對媒體的理想,從教室搬到了電視。更好,不用考試也不用交作業。
彭文正說,他的課選修人數的上限2347萬,不怕選不到課。自己做媒體,要不為勢劫,不為利誘,更當心不要被利用,產學合作是必要的,要繼續推動,走出象牙塔。
台大:教授請辭,不需走三級三審程序
林達德說,上午彭文正已向新聞所提出口頭請辭,所長王泰俐說要再詢問所內其他教授的意見。但教授請辭只要個人意願,不需要經所、院、校三級三審。一旦彭文正請辭,台大和壹電視就不存在產學合作案。彭文正說,有傳簡訊向台大校長楊泮池告知請辭一事。
據指出,台大高層曾表示,若非媒體關切,彭文正兼差及產學合作案會順利過關,因為程序完備,楊泮池很難退回此案。但楊泮池明白此事有爭議,曾交代壹電視產學合作的回饋金全部留在新聞所,校方一毛錢也不要拿。
李學文專欄-教孩子數位世界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2000448-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2日 李學文
兒子說,他想買PS3遊戲俠盜獵車手5(GTA5)。我問,你不是已經有GTA4了?兒子回答:GTA5裡的世界倍數大於GTA4,且更細緻:遊戲裡的山脈、小島都非布景,每一棟房子外觀幾乎不重複,逼真無比的物理效果等,像是人物衣服浸到水的部分會呈現溼潤感…。
對於千禧世代而言,數位世界似乎比實體世界更為真實。兒福聯盟日前公布「2015年父子互動關係調查報告」,發現超過半數的孩子一天和爸爸聊天不到半小時。這情況的確發生在我與兒子談實體生活裡的事情,但是只要聊起數位遊戲,他可以兩眼炯炯有神,甚至希望我跟他聊更久。
嬰兒潮父母們,其實不太能夠理解從孩子眼中投射出的,究竟跟自己眼下的社會有何不同?因為他,我也主動地研究起數位世界文化。我常好奇想問孩子,你自認在數位世界裡是何形象?溫和的?正義的?數位世界跟真實世界的你有何不同?你能分清兩者的差異嗎?
由於擔心科技產品對兒童身心的不良影響,近年來,來自小兒科或是兒童相關團體的提醒便不絕於耳,不幸的是,數位世界並沒有因此而縮小,反而如同GTA一般,一代一代地呈現倍數增長。數位應用從手機到平板電腦,從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變成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數位原住民從千禧世代變成所謂的S(Screen螢幕)世代。
數年前發生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名S世代的4歲沙烏地阿拉伯男童,因為得不到想要的PlayStation遊戲機,便趁著父親脫衣服將手槍放在桌上時,憤怒地朝他頭部開槍。他大概以為,父親會像在玩電動遊戲一般,5秒鐘後又爬起來吧。越晚出生的孩子們,可能越無法區分現實與虛擬之差異,以為利用數位工具或是在虛擬世界裡犯的錯,只會得到虛擬的處罰,無需在實體世界被審判吧。
數位與實體世界兩個最大的不同,便在於角色與時空。
就角色而言,現實生活出現的,最多是所謂角色衝突,但在虛擬世界裡,根本就是角色錯亂與混淆;同時出現在社群網站的,可能有上司下屬、父母親、配偶、兒女、親戚,甚至與工作利害相關之朋友等等。在實體世界,這些人斷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場景,以往我們的應對進對訓練,也不足以應付如此新興複雜的情況。因此,因為社群關係處理不當,導致夫妻離異、朋友失和及職場衝突,便時有所聞。
再來說說時空的問題。
社會心理學家較少提及數位世界裡時空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人們說話的方式及內容,容或受到角色很大的制約,但在我看來,時空其實是最容易被忽略卻又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我們舉同一種角色為例,同樣是上司下屬的關係,在辦公室是公事公辦,指揮與執行,但是,在下班時間後的KTV歡唱場合、在假日一起從事戶外運動,或是上司被下屬邀約至家中作客,他們之間的對話內容及方式,雖然角色沒變,但一定因而不同,何故?因為時間與空間的改變。數位世界去時空化,同樣角色之間的互動,方寸之間難以掌握,經常造成人際關係的緊繃甚至破碎。
以上僅兩面向,成人都未必能通,何況孩子們。社會各界經常批評所謂的鄉民文化,卻忘了對他們而言,在自幼的教育體系中,數位本早被教育者隔離成另一個世界。實體世界中有政治、經濟、人際關係、社會心理學、法律等等層面,但今日的網路,在政治上也能捧出素人明星,在經濟上也能讓虛擬貨弊成為國際上的顯學,線上直播遊戲的實況主,甚至比蘇打綠、林俊傑等電視明星更紅火。不知我們的小學教不教數位世界觀?課程裡有沒有數位規範、數位禮儀、數位應對進退、數位安全等等?大學課程裡有沒有數位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如果教育設計者,不在孩提時便提供給他們一個清楚的數位世界觀,你又如何期待,未來,他不會變成一個在數位世界裡不知所為的遊民?
數位,當然不是一切,如果能與孩子在實體互動質量俱佳,遠離數位又何妨?如不然,西諺云:「穿別人的鞋走上一哩路」,何不試著用孩子的眼,認識他們的數位世界,或許你跟孩子會有更多共通話題。(作者為科技媒體專欄作家)(中國時報)
◆ 親子互動/鼓勵帶來進步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115164
聯合報 默然(新北板橋)2015-08-12
女兒國,但升上國中退步許多,對她打擊很大。
她國小時,每次段考前我會幫她影印考卷、幫忙抓課本的重點複習,總是我比她還要緊張。有回別人問她為什麼成績都那麼好?她回答:「因為媽媽都會幫我複習啊,我都不用擔心。」當下真是當頭棒喝,原來是我用錯誤的方法讓她依賴著我讀書。
女兒升上國中後,我決定放手,告訴她準備考試的大原則:寫筆記、歸納重點、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考卷有錯的題目一定要訂正等等,她顯得有些慌亂,難以獨自應付。國一的第一次段考,我和先生訂下標準,除了國文和社會達標,其他科目簡直慘不忍睹;我們很失望,嚴厲責罵了她,但女兒比我們還難過,不只一次躲在廁所偷哭。
後來我們決定不再苛責她,畢竟成績不理想是難免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就好。我們以鼓勵代替責備,一起檢討如何改善不擅長的科目。第二次的段考,她的分數還是不高,但有了明顯的進步;在我們一次次的鼓勵下,她開始重拾信心,也愈來愈自動自發的學習。
我想,身為孩子的父母,真的要懂得適時放手;而成績也不代表一切,絕不要因為面子問題而懲罰孩子,多給孩子一點鼓勵,一起和孩子面對挫折,才是最重要的。
◆ 去梯言/風平浪靜看課綱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15940
聯合報 公孫策 2015-08-12
颱風走了,學生在暴風雨來襲前撤退,而教育部也撤回對學生的告訴,高中歷史課綱的爭議,這下子才有可能做理性的討論。
爭議初起時,我一時頗難理解:什麼時候開始,居然有那麼多高中學生關心「歷史」了?因為遠在我進入高中之前,就不大有學生看歷史教科書了,除了聯考選擇文法商的學生,為了考試,才去K考古題,也不看教科書。
大一修中國近代史,逯耀東(已故)老師有一次在課堂上點名,發現某理科學系有一半的同學沒到,他大光其火,說:「XX系有什麼了不起?我們那時候,歷史系才是第一志願。」曾幾何時,那個XX系也不再受考生垂青,雖然歷史系依舊冷門。
高中生進大學受「社會需求」引導而選志願,是一大偏差,也是一大悲劇,卻又是所有人(包括學生、家長、老師)都莫可奈何的現實。而今天有那麼多高中學生走上街頭,關心歷史課綱,逯師倘仍在世,會不會為之欣喜?
我想不會。因為逯師經常告誡弟子的是「堅持學術操守,勿向政治壓力低頭」,而這一次學生上街頭,雖非向政治壓力低頭,甚至還向政治力挑戰,可是本質上卻是受到政客的愚弄,最終還被立法院朝野協商放鴿子。當然,這比向政治低頭更糟糕,因為學生抗爭了那麼久,卻不是為「歷史」,而是大人的政治輸贏。
我們都知道秦末劉邦項羽的大對決,最後劉邦贏了,項羽輸了。然而,那一段過程的實際情況如何?兩位英雄人物的成敗因素,真的就能簡化為「劉邦會用人,項羽剛愎自用」嗎?錢穆先生就說了:「得讀遍《史記》所有相關人物的列傳,才知得漢高祖與項王相爭始末。」他說的「知得」二字,不是「看過了」,而是真正從每一個關鍵人物的角度,去體認、去理解那一段歷史。
也就是說,歷史記載人事時地物是立體的、多角度的,即使劉邦最後贏了,漢朝擁有了修史權,劉邦的「賢/奸/勇/怯」,仍然會在歷史中留下痕跡,讓後人讀到。
錢穆先生認為,讀歷史最重要的八個字,一曰「世運興衰」,一曰「人物賢奸」。這一次參與反課綱的同學們應該對藍綠政客的和稀泥作風點滴在心頭,這是體認「人物賢奸」。而如果同學們為台灣前途擔心,則與其在街頭抗爭課綱小節,不如實學獻身為台灣能夠「永載史冊」打拚,那則是「世運興衰」。
◆ 聲援反課綱 又13所大學加入連署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05971
自由 2015.08.12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中學生反黑箱課綱,再獲大學生聲援,繼上週台大等八校聯合聲明後,昨晚再度有十三所大專校院的學生會、學生議會連署支持反黑箱課綱運動,要求教育部應先暫緩實施有爭議的一○三微調課綱。
新連署聲明的十三所大學分別是,陽明、中山、成功、台師大、台北、輔仁、中國醫大、長庚、南華、嘉義、高雄醫大、東吳、中山醫大等。加上台大、政大、清華、中興、東華、高雄、台灣海洋、東海等八所大學,聲援反課綱的大學學生會已達二十一所。
昨日十三所大學連署聲明指出,政府應恪守民主法治之精神,依據正當法律程序,尊重多元意見並與師生溝通,而非強行將爭議課綱上路,要求教育部暫緩實施一○三課綱;另外,對於教育單位日前透露反課綱學生林冠華自殺事件,拿其病史作擋箭牌,這是對病友家屬的二度傷害,應尊重隱私、譴責教育部等違背專業界線與倫理。
※ 相關報導:
* 闖教部學生 涉妨害公務待查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115786
教育部前天針對反課綱學生被控侵入住宅、毀損公物罪撤告,由於這2罪屬告訴乃論,檢方近期將做出不起訴處分;不過,檢方勘驗警方蒐證畫面發現,有多名學生涉及拉扯教育部人員,是否涉及非告訴乃論的妨害公務或強制罪,檢方將釐清。
圖書館書進美容院 燙髮也看書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18054
聯合報 記者王柔婷/萬里報導 2015-08-13
為了提升偏鄉圖書館書籍的閱讀率,新北市圖書館萬里分館將圖書「送至美容院」,讓顧客等待、燙髮或洗髮時,有看電視和八卦雜誌以外的選擇,書籍每周更新,沒看完還能借回家,目前7家業者響應。
美髮飄書香!這個月初,萬里街上7家美容院各多了一處書籍借閱區,陳列旅遊、健康和教育等適合婆婆媽媽閱讀的書籍,有店家開心說,不只顧客能邊洗頭邊看書,沒客人時他們也能隨手拿書看。
萬里分館主任蕭千惠說,許多女性是美容院忠實顧客,做頭髮消耗時間長,短則半小時,長則3、4小時,很適合閱讀書籍,因此萬里分館特別把美容院當成推廣閱讀的據點。
「不侷限閱讀場域,才能讓圖書館的書活起來。」蕭千惠表示,館內藏書7萬多冊,還有50餘種報刊雜誌,圖書資源不算差,但多數的書都只「擱置書架」借閱量低,目前已提供上百本圖書、刊物至美容院。
美容院老闆吳素秋說,店裡放了書,讓美容院增添濃濃書香味,也變得有氣質,客人反應都相當不錯,圖書館人員每周來補書時,她也會告知客人喜歡的書籍種類。
顧客練小姐說,每周平均來美容院3次,以往都看電視打發時間,現在多了看書的選擇,她覺得十分有創意,平時比較少看書,現在可以利用在美容院的時候多看點。
※ 相關報導:
* 圖書館電腦 擬禁玩線上遊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3000535-260107
台北市立圖書館的電腦未來可能禁玩線上遊戲!由於民眾反映小朋友占用圖書館的公用電腦玩遊戲,又發出吵鬧聲影響閱讀環境,北市圖日前舉辦網路投票,超過71%的民眾都贊成全面「禁玩」;市圖表示,投票結果將做為決策重要參考,26日召開館務會議會確定未來使用方式。
◆ 海上圖書館望道號 停靠台中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3000501-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3日 王文吉/台中報導
漁船捕魚,貨船運輸,郵輪載人,也有專門載「書」的船。全球最大的海上圖書館「望道號」MV Logos Hope)首度造訪台中,停靠台中港五A碼頭,民眾酌付清潔費用,即可登船飽覽5000多冊書籍,而該船乘載400多名不同國籍的志工船員,不支領任何薪資,義務跟隨「望道號」走訪世界各國,分享無國界的愛與關懷。
志工船員來自全球55國,其中一位來自台灣、25歲的李孟家,是「望道號」的水手,多數時間在甲板上工作。曾在東沙島服役的他,搭運補船回台,因暈船跑到甲板上嘔吐,不慎滑倒跌斷了顆牙,對搭船心生畏懼,未料在牧師及父母的鼓勵下,又重拾跑船工作。
6個月以來,李孟家造訪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等地。大學就讀外文系,他把登船服務當作出國留學,跟各國船員打交道。李孟家說,整艘船就像個地球村,最大的挑戰是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夥伴溝通;儘管要付出時間與精力,且沒有薪水,「但這些經驗,工作10年也換不到。」
海上圖書館「望道號」提供5000多冊,約80多萬本書,包含科學、運動、休閒嗜好、烹飪、藝術、醫藥、語言等浩瀚書海,即日起至24日開放參觀,民眾登船需付20元清潔費,尋覓好書外,也可與各國船員交流海上生活,船上人員都樂於分享書船的趣事。
「望道號」停靠期間將有許多精采節目表演,為了迎接大批參觀書船的遊客,港區觀光業者也邀請民眾順遊海線景點,品嘗梧棲地區海鮮料理,台中港酒店則配合活動,推出住房及用餐優惠。(中國時報)
◆ 台人愛讀文學 青壯年成閱讀主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3000927-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13日 記者賴廷恆/台北報導
先前公布的「台灣103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顯示,去年全台民眾走入各地公共圖書館總計約8219萬人次,借閱冊數則為6358萬本。31至50歲青壯年為主要的閱讀人口,每人平均借閱冊數為6.1冊。民眾最有興趣的閱讀主題是語言文學類,閱讀習慣則偏重於奇幻冒險、歷史武俠、懸疑推理等通俗文學。
此一閱讀習慣調查結果也呈現出,去年全台民眾走入各地公共圖書館,借閱圖書的人次及冊數均較前年有所增長,借閱者1722萬人次,增加59萬人次、成長3%;借閱書籍6358萬冊,增加149萬冊,也成長2%。
至於台灣民眾最有興趣的閱讀主題仍由語言文學類居冠,年度借閱數高達3242萬冊,占年度總借閱量51%;若以不同年齡層閱讀人口的分布來看,則首推31至50歲的青壯年為閱讀主力族群,每人平均借閱6.1冊。
如由民眾借閱情形分析閱讀喜好,則可發現台灣民眾去年的閱讀習慣,明顯偏重於奇幻冒險、歷史武俠、懸疑推理等通俗文學。經彙整各大公共圖書館提供的非文學類借閱排行榜,奪得各類主題圖書借閱首位的8本圖書,包括洪蘭筆下的《洪蘭老師開書單》(總類)、秦嗣林的《29張當票》(哲學類)。
此外,鄭渼錦的《神秘的星座魔法書》(宗教類)、王俊詠的《一定要學會的Excel九個基本關鍵》(自然科學類)、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應用科學類)、鄧惠文的《非常關係》(社會科學類)、廖振順的《地理課沒教的事》(史地類)、奇斯勒的《一枝鉛筆就能畫》(藝術類)也都榜上有名。(旺報)
※ 相關報導:
* 5成上海人 每天讀書不到1小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3000923-260301
身處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半小時閱讀」已悄然成為上海市民的主流!11日公布的《上海市民閱讀狀況調查2015》顯示,認同「紙本化具有最佳閱讀效果」者仍近7成,但「數位化」支持者也首度突破3成,再度拉近與紙本間的距離;而每年購買數位出版品「零花費」者約有6成。
上海市第五度公布《上海市民閱讀狀況調查》,自2013年起民眾每天閱讀的時間,始終由「15至30分鐘」、「半至1小時」、「15分鐘以內」占前三,今年前兩項合計已過半、達50.6%;而「15分鐘以內」比例連續3年升高,顯見民眾「閱讀碎片化」程度日益加重。
◆ 會議紀錄露餡 調課綱 全程黑箱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06591
2015-08-14
近半課發委員反對 國教院隱匿
〔記者林曉雲、吳柏軒、梁珮綺/綜合報導〕微調課綱從一開始就是黑箱!國教院課程研究發展會去年一月廿四日通過微調課綱的會議紀錄上明白寫著,與會委員提出十點意見,近半反對微調課綱,建議應再作審慎評估;但國教院卻只檢送主席柯華葳院長的四點結論,當成同意案送交教育部課審會議,徹底黑掉了反對委員的意見。
教育部微調高中國文、社會領域課綱引發社會爭議的最大關鍵就在於一路搞「黑箱」,先是成立「無法源且不專業」十人檢核小組微調課綱,繼而隱匿課發會半數委員反對意見,逕送教育部課審會分組會議,又在課審會分組會議上出現「投票表決」與「鼓掌通過共識決」的矛盾說法。但是教育部面對「黑箱」批評,卻始終堅稱程序合法。
高中教師昨天提供國教院去年一月課發會會議紀錄,內容明顯露餡,因為與會委員提出十點意見,其中第一、五、六、七、八點都對微調課綱有明顯反對或保留意見。有委員質疑:「課綱調整將會影響後續教學及教科用書,建議審慎考量評估。」更有委員指出:「國文及社會領域實施未滿一輪,這次課綱微調的必要性建議再做檢核。」
還有委員認為,課綱微調先決條件應為執行成效不彰或執行有明顯困難,才符調整要求;另有委員強調,目前實際教科書內容,若已具備微調課綱裡欲增加的內容,「可審慎考量有無微調的迫切需要。」更有委員質疑:「課綱要注重事實及多元觀點,避免直接而單一的價值判斷…不應讓課綱限縮教科書編寫的空間。」
主席柯華葳逕做結論 強硬通過
爆料老師指出,明明質疑和反對意見這麼多,國教院卻置之不理,柯華葳逕自作出結論、強硬通過微調案,而且只把主席作的四點結論送到隔天的課審會分組會議,委員十點意見卻全不見,柯華葳應出面講清楚。
柯華葳目前人在國外,國教院主秘武曉霞則坦言,經調出相關資料,當時課發會並未表決,國教院隔天確實只送出四點會議結論,未將委員十點意見都送課審會。但她指出,以往課發會討論課綱亦未投票表決、只送結論,就文字來看,委員的保留意見應算是已歸納在結論中。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則說,課發會意見沒有逐字逐句記載,而是由主席總結,因為正反意見已有節錄,才將總結送到課審會做後續審查。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研究:虎爸虎媽管教法 無助子女學習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121731
世界日報 記者黃惠玲/芝加哥報導 2015-08-15
看到子女考試成績不好,習慣把孩子叫來教訓一頓,或暫時限制小孩課外活動的作法,幾乎是許多華人父母的「通病」。最新研究顯示,這種「虎爸虎媽」的處理方式,反會對孩子五年後的學業表現造成負面影響。
由密西根大學心理系研究員楊禮琪(Sandra Tang)擔任第一作者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如果父母想要就讀初中的孩子成功,一旦孩子拿回分數欠佳的成績單時,與其「好好教訓孩子一頓」,或「限制他們的課外活動參與」,遠遠不如「在家營造一個促進學習的環境」有效。
楊禮琪13日指出,很多華人家長根深蒂固認為「嚴格的家庭教育,才會培養出優異成績的孩子」,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想法。透過研究團隊的深入分析,採取鞭策嚴厲措施的教育方法,反更不利子女學業表現。
這篇發表在最新一期家庭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的研究報告強調,當家中營造促進學習的氛圍,外加溫和的親子互動,家長經常與孩子談心,給孩子提供書籍及玩具,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及資源,孩子成績才會更好;而且這樣的方式,尤其幫助孩子在語文與數學方面成績突出。
楊禮琪說,懲罰性措施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多無效,因為這些方法,並沒有直接解決造成學業不良的根本問題。
楊禮琪和密大心理系教授戴維斯(Pamela Davis-Kean)合作的研究中,追蹤調查父母對孩子學業表現的應對,以及這些應對如何影響孩子五年後的學業表現。這個研究對象包括全美500名年齡11至13歲及16到18歲的青少年。
受訪父母在調查中,描述家裡的環境,並回答如果小孩帶回來較差的成績單,他們會如何應對。根據他們的回答,分為懲罰性與積極應對性。
戴維斯說,懲罰性的教訓小孩,不會給孩子實際提高成績需要的技巧及策略。更嚴重的是,懲罰性措施顯示父母的權威及控制,會對正在走向自主成人道路的青少年,帶來困擾。另外,這些作法,也會讓小孩對學校產生不良情緒。
研究人員表示,家長必須要認真了解小孩學習成績不佳,是因為學習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另外,研究者建議,教師可以在成績單上填寫評論,好讓家長知道成績不好的真正原因, 例如是對某些概念缺乏了解,或者沒有按時交功課。
◆ 列評鑑、非自創 台「NG翻轉」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20762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2015-08-14
台灣近幾年教育現場瘋翻轉,還出現教育主管機關把翻轉教學列入教師評鑑的「NG怪現象」。高師大教育學院長方德隆直批「太扯」,他認為,老師由下而上、自發性的改變教學方法,才是真「翻轉」。
也有許多老師對瘋翻轉抱持觀望態度,認為台灣升學主義掛帥,花時間實驗翻轉教學,學生成績下降該怎麼辦?也有老師「不想趕流行」,認為知識學問本來就不一定有趣,無法簡單使用數位遊戲教學。
方德隆認為,伯格曼推動的「翻轉教室」不是理論,而是教學方法的改造,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從講台上走下來,引導學生發問討論,目前國內有各種教學法都可對應翻轉教室概念,如學思達、BTS教學、MAPS教學等,但教學現場最重要的是老師有沒有針對自己的學生打造適合的方法,而非一味複製別人的教學法。
推廣翻轉教室的台大教授葉丙成觀察,國內翻轉運動已爐火純青,許多使用翻轉教學的老師,近兩年學生成績不降反升,給老師強心針。他說,美國強調教學方式改變,但台灣老師透過教學方式創新後,也開始思考教學價值、師生關係。
※ 相關報導:
* 種瓜被颳… 農人的無奈 學生懂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17961
鹿草鄉下潭國小在空地開闢「下潭國小農園」,透過農會協助,帶著學生們下田種植各類瓜果,上周六颱風過後,部分未收成的洋香瓜被強風颳走,學生們體會到農夫「看天吃飯」的無奈。
◆ 孔子無言…全台首份教師團體協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3000382-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3日 林志成/台北報導
宜蘭縣教師工會與縣府協商,完成全國第一份教師團體協約,明訂教師免費健檢公假、3個月寒暑假只需到校2天、每天工作8小時等。家長及校長團體昨開記者會批評,這份協約形同「老師用孩子的未來自肥」!
下班時間 誰顧孩子?
宜蘭縣教師工會與縣府完成的教師團體協約,預計9月上路,可能成為其他縣市跟進版本,影響台灣未來教育。這份協約主張老師每天工時8小時、免費健檢、寒暑假只返校兩天、無須擔任導護工作或與教學無關的工作等,該4項內容引發爭論。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昨天召開記者會,他們對這份協約提出質疑。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說,協約明訂老師每天工時8小時,但卻沒有明定上下班時間,將衍生諸多問題,以後早上8時前、下午4時放學後、第8節課、暑期輔導、社團活動、校外教學,誰來照顧學生?
禁搭便車 一縣兩制?
吳福濱質疑,這份協約將讓教師背上「自肥自利」黑鍋;此外,宜蘭縣舉債破表,但卻還要提供老師免費健檢,長此以往,「宜蘭恐希臘化」!
這項協約也有「禁搭便車條款」,加入工會的老師才能適用,未加入的則不適用。同是宜蘭縣的老師,未來勞動條件不一樣,有「一縣兩制」、引發校園對立的爭議。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北大高中校長薛春光說,宜蘭縣教師工會有1800餘名會員,非會員約4000多人,這項協約只保障了宜蘭少數老師的工作權。
宜蘭縣教師工會理事長朱堯麟回應,協約內容除了提及教師權益外,也明訂許多義務,因此只適用工會的成員,沒辦法強迫所有宜蘭縣的老師都要遵守這些義務。
寒暑假80天 只來2天
至於老師的健檢費用,朱堯麟說,縣府每兩年補助公務員的健檢費用3500元,老師至少應該比照,這次跟教師工會協商時,考慮到財政狀況,補助金額則另外再訂。
朱堯麟說,每天工作8小時是「普世價值」,因此在協約中明訂,但這只是原則,老師工作是責任制,學生或家長晚上有事求助,老師也不該拒絕。此外,老師不像勞工有特休假,因此寒暑假就類似老師的特休假,但如果這段時間學校有事,老師還是要回來處理。(中國時報)
社論-訂定教師勞動契約是羞辱教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6000345-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6日 主筆室
在左派思想主導下,宜蘭縣、台中市等縣市政府教育局日前發函,要求學校與教師團體訂定團體協約,明訂教師工時、寒暑假到校時間等「勞動條件」,等同要求校方擔任「資方」角色,老師則成為計較付出與報償的勞方。此舉立刻遭到教師、校方、家長的強烈反對,認為侮辱教師的職業尊嚴與榮譽。台中市教育局在輿論壓力下已撤回函文,宜蘭縣仍爭論未休。
地方政府本以為是照顧教師權益,卻反遭「打臉」,這並不奇怪,爭議不是「烏龍」定調即可收場。爭議暴露政府官員竟然持「性本惡」思考,忽略了人性更有光榮面、善良面。教師期待的是有教無類,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的奉獻與榮譽,政府卻把學校當資方、老師當勞方,要求校長與老師簽下白紙黑字的雇傭合約。
以團體協約規範教師的權利義務,出發點不能算錯。以往東方文化強調誠信、人言為信,教師與校方植基在信賴關係,我國憲政體制,政府與中小學校教師更屬特別權利義務關係;西方則偏重法律關係,學校與教師在平等關係上把權利義務講清楚。如果能在東方固有人際相處的誠信基礎上,以西方的法律平台「加固」,未嘗不是好事。
教育官員在法律平台定調學校與教師關係,遭到當事人,尤其家長的反彈,關鍵原因是教師職業屬性的不同。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職業價值觀,「教師」尤其受傳統文化尊師重道的影響,家長與社會對教師的付出有特別的期望,當然,對教師也有格外的尊敬與尊重。擔任教師者,相信也多以「志業」自我定位,而非「職業」。現在地方教育官員卻以為一紙團體協約,就能讓教學工作更上層樓,教師因勞動條件明確而激發出教學熱情,這是對多數教師的羞辱。
不久前的八仙塵爆事件,爆炸發生當下,巨量、重度的燒燙傷病患湧至,警消人員24小時搶救傷患,人命第一,哪個人想到該下班、中餐午休?全力投入的醫護人員個個「爆肝」,無日無夜守護病患,徹底發揚史懷哲、南丁格爾精神,誰想過休假?更有離職、退休的醫護人員請命再回第一線,無論勞基法、團體協約,都沒有任一可課退職醫護人員再上第一線的強制力,促使他們欲再奉獻的動力,唯「愛心」、「榮譽」而已。
教師對於職業尊嚴有更高的要求。沒錯,教師是360行之一,但對教育人員而言,是畢生奉獻的目標。媒體經常報導,許多偏鄉教師不但全天候守護孩童,薪水還拿出來給孩子買書、買鞋、加菜,他們計較過工時、休假嗎?你我記憶中,相信不乏對幼年時某一位老師如親人般關照的記憶,在你我成長過程中,老師決不僅只是授業者,還是傳道者、解惑者。可見教師並非一般職業,要求訂定教師團體協約者,也不是多數教師的意見。
20多年前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林靖娟老師本已逃離,發現車裡還有孩童受困,毫不猶豫重返火場,火舌猛襲之際,以身軀護住孩童,不惜身殉。類此對學生的愛,超出對生身父母賜予的軀體,對林老師談工傷、工時、休假,豈只是愚蠢,更羞辱老師以身相許的志業。中華文化裡對老師的尊崇更不待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對師德、師道的仰望,相較工時、休假錙銖必較的老師,簡直不可同語。
有教師團體致力爭取老師的勞動條件,以其角色,不能說錯誤;但別忘了,勞動契約要約束的是少數刻意剝削教師的教育行政人員,這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而「校長」是兼任行政職,本職還是教師,對教育的熱情不因有了校長職而有絲毫減損。
縣市教育局行文各校要求與教師團體談勞動條件,是不折不扣走偏鋒。職司地方教育行政,應該正向看待投身教育、奉獻此志業的教師,他們不是生意人;校長也像照顧學生一樣的照顧老師,都「性本善」,地方政府何苦立足黑暗面,施壓校方與教師團體訂定團協?「職業」的昇華是「志業」,地方教育局逼迫校方與教師訂定勞動條件,絕對是錯誤。(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大學兼任助理勞保費 勞部研議補貼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24528
大學兼任助理須納保,引起各大學疑慮,勞動部近日至各校舉辦座談會,有學校認為兼任助理「低薪高保」不合理,要求勞動部補貼勞保級距。勞動部表示會進行研議,但如何補貼、從何補貼等細節,都還在商議中。
◆ 12年國教領綱也黑箱? 全教總國中小代表 全遭拒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07128
自由 2015-08-16
全教總拒背書 國教院反駁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高中課綱「黑箱」爭議也延伸到十二年國教!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開記者會,踢爆目前正在研訂的十二年國教各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是更大黑箱,全教總推薦國中小教師代表都被拒於門外、無法參與,因而宣布拒絕為領綱背書,並點名國教院長柯華葳下台負責,全教總也呼籲應立即暫停領綱研訂程序。
國教院昨日則迅速發出新聞稿,除否認黑箱外,並表達嚴正抗議。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教育部不只是微調課綱大搞黑箱,目前國教院正在研訂的十二年國教各領域課程綱要是更大的黑箱,罪魁禍首就是國教院。全教總會員有九萬名教師,共推薦四十三位教師參與研訂領綱,國中小竟無一人獲聘;高職「因為缺人」,則獲聘三位老師;高中委員獲聘也非因全教總推薦,國教院拒絕全教總參與研訂,卻搞小動作要讓全教總背書。
9萬會員薦43師 3人獲聘
讓張旭政氣憤不平的原因在於,去年國教院陸續組成十二年國教各領綱小組,國教院兩度請全教總推薦,共薦送四十三位高國中小教師,但去年十二月才知國中小竟無一人受聘,國教院卻「設計」成獲得各教育團體「背書」,一再宣稱有積極邀請全教總及教育團體參與領綱修訂,其實是領綱草擬完後,國教院才以諮詢座談或審查等方式邀請各教團參與。全教總因而拒絕背書。
專業發展中心執行長李雅菁表示,國教院長柯華葳先決定領綱召集人,再由召集人找自己的「徒子徒孫」擔任委員,連諮詢會議的參加者名單竟然也要由領綱的召集人勾選,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大黑箱,目前國教院正密集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短短幾次會議就已急就章地審議上千頁、十五個領綱的草案,課發會委員根本不可能一一翻閱,更遑論進行實質審查。
國教院:委員全由院長圈核
張旭政批判國教院一再以黑箱手法制訂領綱,柯華葳院長應下台負責,國教院亦應暫停目前領綱草案進行程序,重新延聘各領綱小組委員及重擬領綱,重視基層教師實務經驗參與,避免近親繁衍,匆促就推出十二年國教課綱,犧牲孩子的未來。
柯華葳目前人在國外。國教院昨則反駁指出,領綱研修是七百餘位教師、學科領域及課程教學學者的集體創作,各領綱小組均投入數千小時努力,各小組人數有限,遺憾未能納入全教總薦送的全部代表,不能據此指控黑箱作業。不過,國教院坦承,委員遴聘都是由國教院院長柯華葳圈核並發聘書。
※ 有了蓋章部隊,何須再審?相關報導:
* 學者:課綱太人治 全因教育部長獨大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07148
課綱風暴徹底揭露了政治力干預教育的醜陋現實,行政院長毛治國因此倡議修訂「教育中立法」,但現行「教育基本法」早訂有教育不得為政黨宣傳的中立原則,高中課綱還是難逃統派學者干預操控。立委鄭麗君和台中市教育局長顏慶祥均認為,關鍵在於我國的課綱制定幾乎是人治,而非法治,教育部長獨大,類似紛爭就難中止。
現制是教長決定「何時」修訂課綱?「要不要」重修課綱?以及「誰」來訂課綱?並用「一綱」綁課本及大考影響所有師生。若不從課程的專業中立改革起,教育中立法將只是「空話」,因此推動「課程專業中立」改革,將課綱改為「簡綱多本」或「柔性課綱」,才可望鬆綁教科書審定,呈現多元並立的教科書。
鄭麗君表示,高中生反黑箱課綱運動,爭取的不僅是教育主體性,更是思想自由,戒嚴時期由政府統編教科書,轉變現在一綱多本,現行課綱制定及教科書審定的委員會雖多由民間人士組成,但執政者仍可以政治力介入教育,所以應改革。
◆ 好書交換…327本 73歲李松鑑奪第一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24236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2015-08-16
新竹市好書交換,昨天換書,不少愛書人全家總動員爭取先機,搶搬喜愛的書籍;73歲的李松鑑熱愛閱讀,總共換了327本書,拿下了第一名,11歲的李維庭換了211本書,他們都覺得,閱讀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
市文化局表示,今年好書交換活動從7月25日開始收書,包括文化局圖書本館和香山、鹽水、南寮、金山等分館,同步收書,共收到1萬2408冊書供交換。
退休多年的李松鑑熱愛閱讀,他把這些年讀過的書提供出來。他覺得,閱讀是人生樂事,沉浸書籍中,不僅增長知識、見聞,也讓生命更充實。
「活到老學到老」他說,多看書,再把好書拿出來交換,能創造書的多元價值,很有意義。
今年換書量前三名中,除了一老一少,第二名何菲菲,換了286本書,正好含括老、中、少三代,市文化局說,這顯示新竹市的閱讀人口相當平均。
文化局說,好書交換可以最簡單、省錢的方式,分享閱讀趣味;文化局也彙整民眾提供的12年國教相關參考書給需要的市民,同樣受歡迎。
昨天也頒發獎狀及圖書禮券給103年度圖書借閱量前五名,依序是:倪明德(924本)、鍾添鴻(573本)、溫麗珠(554本)、王陽澄(441本)、林義隆(426本)。
如果學生有事找我…… 「我下班了」說不出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8000408-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8日 林志成/台北報導
帶領彰化大葉大學連續5年學生人數正成長,校長武東星榮獲今年師鐸獎。然而對於宜蘭縣教師工會和縣府訂下教師每天工時8小時的團體協約,武東星表示:「下班時間,學生有問題來找,要我開口拒絕,我做不到。」朝陽科大校長鍾任琴則說,明訂工時,反而會傷害到認真老師的自尊。
武東星:當老師是志業
教育部公布今年72位師鐸獎得獎名單,其中有兩位大學校長,分別是武東星及鍾任琴。最近許多縣市教師工會和縣府之間明訂中小學老師工時,雖然和大學無關,但武東星和鍾任勤更能以客觀的教育工作者角度來評論這件事。
武東星表示,老師是一種「志業」,當學生有問題時,即使是下班時間,老師也應該回答。他直言,當學生有事來找,「我下班了,今天沒辦法回答你」這句話,他是說不出口的。
「老師跟學生談工時,跟父母對小孩談工時一樣,很奇怪。」武東星說,天下所有的父母,沒有人照顧小孩還在意付出太多時間,同樣的,老師不能因為下班了就拒絕學生。
傳道解惑 全天候工作
武東星認為,老師的行政工作,可以有下班時間,校長不應該要求老師將行政工作帶回家做,以免增加他們的負擔。但老師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都是全天候的。
鍾任琴則說,從歐洲國家角度來看,他們把教師列為專業工作人員,可成立工會努力爭取自身權益;但台灣、中國大陸等東方社會,對老師有更大的尊敬,不是把他們當勞工看待。因此,要不要訂出老師的工時,世界各國作法不同,都有道理。
鍾任琴:傷老師自尊
不過鍾任琴表示,對一個認真、自我要求高的老師來說,他們除了教學,也不斷在自我成長,「每天其實很忙」,再特別去訂「每天工時8小時」,反而是一種不信任,有可能傷害他們的自尊。
鍾任琴說,訂出老師工時沒有不好,但應該周延,太寬或太嚴,都會有反效果。譬如訂出老師每天工時8小時,但又沒有完善配套措施,可能造成某些不專業的老師鑽漏洞,在學校只是混時間等下班,那也非教育之福。(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大學校長開課 教的竟是健康烹調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8000410-260102
....許多大學校系現都在更名或轉型,專長不符需求的老師恐面臨失業,在這樣的過程中,學校和老師之間有很多衝突,不得安寧。
面對此一國內大學普遍遇到的問題,武東星以加發12個月薪資方式,徵求老師自願離職,結果有15人提出,空出員額以補充新血。他強調,如果老師要靠大葉大學這份薪水過活,「我不會去動他們」,因此這波離職未有抗爭。
武東星是LED(發光二極體)專家,今年大葉大學承辦彰化美港西社區大學,他不開光電方面課程,而開了一門大家意想不到的「健康的烹調」課程,這在大學校長中算是相當少見。
◆ 調查報告出爐!這些方式最管不動國中生
http://udn.com/news/story/7272/1126203
聯合新聞網 BabyHome 2015-08-18 【輯/張詩華】
就兒童發展來看,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並非故意不聽話、想當「屁孩」,而是此時身心面臨急遽變化,是發展獨立自主、思索自我的關鍵時期,若父母管教方式未隨著調整,仍以高壓、高控管的方式教養青少年,恐會加深親子衝突,或者抑制孩子的自我發展。
調查:父母雖然關心孩子,但孩子多以為父母只在乎學業
調查中發現,現今不少父母關心孩子,有6成國中生表示父母會抽空陪伴,6成7認為父母在乎自己的心理感受,不過同時有6成5認為父母只關心學業狀況,更有2成3表示強烈認同。這表示儘管父母關心孩子,但關注或討論的話題可能多集中於學業表現,容易使孩子解讀父母只在乎學業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有3成左右的國中生與父母關係互動不佳,父母很少空出時間陪伴、不尊重孩子的決定、缺乏自主空間與自由,恐怕導致親子關係緊張或疏離。
親子衝突原因:孩子認為需要更多自主空間
而親子衝突的原因多元,其中3成2國中生最常因講話態度不佳、脾氣不好、懶散等個性問題與父母發生衝突,但又有近9成8的國中生認為父母應給孩子自主空間,多聽孩子的想法;這顯示國中生有較高自主意識與意見表達的需求,但卻因口語或行為不符合父母的價值標準,導致親子摩擦與衝突的產生。
小管教方式:越比較、越反感,責打更無效
另外管教方式,許多父母可能希望藉由同儕比較或其他楷模來激勵孩子,但此方恐怕容易激起青少年反感、使青少年產生受貶抑的感覺:近9成5的國中生表示不喜歡父母拿自己跟別人比較,非常不喜歡的更超過6成,其結果顯示「比較」的管教方式較無法獲得國中生的認同。
另外則有3成7的國中生最不喜歡父母以責打方式管教,且有7成2的國中生認為「責打管教」不能發揮警惕效果,顯示父母若以責打管教國中生,易造成反效果。
此外,近年兒少虐待事件頻傳,據家扶基金會去年新增兒少保護個案分析可知,當中「管教不當」佔27.1%,僅些微次於「身體虐待」的28.2%。進一步分析受虐因素亦可得知,「缺乏親職知識」就佔了60.1%,顯示部分兒童少年虐待事件中,父母可能並非刻意傷害兒少,然因欠缺親職技巧,易情緒失控或採取不當方式,演變成管教過當的兒虐事件
有效管教:「631建議方針」
調查顯示,有4成以上國中生認為「講道理」是最有教育效果的管理方式,遠高於「福利暫停」和「勞動服務」。家扶基金會更提出「631建議方針」:每次跟孩子溝通時,抱持著「6分聆聽,3分討論,1分管教」的比例,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這個「631方針」各有一個小提醒;聆聽時,要關心孩子課業以外有無承受其他壓力;討論時,勿拿孩子與他人比較,包括孩子的兄弟姊妹、親戚、同儕等;管教時,父母可用其他管道給予孩子意見,因青春期的孩子耐性較差,如持續當面說教,恐怕孩子也聽不進去,建議改成寫紙條、傳簡訊、錄音等,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溝通效果。
※ 相關報導:
* 蛋糕人偶比5元還小 高二生巧手奪金
http://udn.com/news/story/6899/1127720
斗南鎮大德工商餐飲科4名高二學生,今年首度參加高雄市易牙美食節廚藝大賽,在「彩繪蛋糕裝飾展示」比賽項目中,與100多位選手同場競技,在激烈競爭中,陳琮仁、廖淑娟2位學生榮獲金牌佳績。
* 德國紅點設計獎 樹德科大14獎
http://udn.com/news/story/6929/1127771
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今年在德國紅點傳達設計獎上有14件作品、57名學生獲獎,其中6件是紅點最佳獎,創下國內公、私立大學參賽以來最佳紀錄 。
◆ 日學者率學生 研究田中街區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27861%20%28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田中報導 2015-08-18
日本青井哲人教授帶領學生到田中鎮和溪州鄉做田野調查,並進行田中街市遷移研究,彰化縣長魏明谷表示,彰化縣建縣近300年,留下豐富的文化資產,樂見日本學者為彰化留下更多聚落遷移的調查記錄。
青井哲人昨天受彰化縣文化局和田中地政事務所邀請在新民國小演講,魏明谷和田中鎮長謝文賢、文化局長吳蘭梅、縣府地政處長劉坤松等人與會,青井哲人是明治大學理工學部建築科副教授,榮獲日本建築學會多項大獎。
吳蘭梅表示,青井哲人在彰化已作了3年的研究,他的研究有不少資料來自地政等官方單位,配合當地人士訪談,青井的資料對彰化縣編列縣誌及相關文獻具參考價值。
青井哲人表示,會想來台灣研究是受到學生時代台灣的學長黃蘭翔教授的影響,一開始他是做日本人在殖民地的神社研究,後來發現彰化保存不少早期的小巷、廟宇等文化資源,轉而研究田中街區發展與聚落遷移。
※ 相關報導:
* 日高中生來台交流 下機直奔九份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27770
第2屆桃園廣島國際交流營昨天開跑,今年共有10校12名日本高校生參與,負責接待家庭的傅煒庭已是第2年接待外國人,她說前天到機場接機後,這群日本學生就迫不及待往九份尋找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的蹤跡。
書香子弟鑽研木工 國際賽奪金牌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8640
自由 2015-08-21
〔記者劉婉君/官田報導〕「學業成績不是唯一,讓孩子順著興趣走,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門窗木工國手蘇學羿出身書香世家,從小卻不愛讀書,在木工技能找到興趣,本月赴巴西聖保羅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抱回國際金牌。
爸教授媽校長 他卻不愛讀書
爸爸是大學教授,媽媽是國小校長,蘇學羿一路從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分賽、全國賽都鍍金,本月再奪國際金牌,爸媽的支持是最大的後盾,他說:「這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讓爸媽感到驕傲了!」
十九歲的蘇學羿,從小就常跟著在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擔任教授的爸爸蘇文清,跑遍各地跳蚤市場蒐集木工工具,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是積木,他的玩具就是這些工具,種下喜愛木工的種子。因對讀書沒興趣,小學時常找藉口到保健室躲上課,被老師稱「天兵」,國中時上課又常睡覺,學業成績是「放牛班的車尾」,直到看見姊姊靠技能升學,他也循著相同的路進入嘉義高工裝潢科,從此就沉浸在木工的世界中,樂此不疲。
抱回百萬獎金 存起來開公司
高中時,蘇學羿常利用放學時間留在工廠練習,寒暑假就到雲嘉南分署上課,去年入選為國手後,為了比賽休學一年,順利抱回國際賽金牌,並獲得一百萬元獎金,以及保送台科大不分系菁英班。蘇學羿說:「一路走來很辛苦,也付出很多,但很值得。」未來希望能創立自己的品牌,獎金要存起來當開公司的基金。
父母開明 讓孩子順著興趣走
蘇學羿的父母都任教職,但從不會強逼子女一定要有出色的學業成績,反而成為他最大的支持力量,蘇文清說,近十年來台灣教育有很大的翻轉,除了課業,孩子可以有更多選擇,順著孩子的興趣,「他們讀得快樂,也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
◆ 陸生求學狠如狼 台籍生看傻眼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32946
聯合報 記者郭玫君/台北報導 2015-08-20
兩岸學生大不同,當台灣大學生還愛掛在臉書分享吃喝玩樂,上海復旦大學台籍生丁于珍發現她的網路社交圈上,多的是大陸同學發表政策看法、時事分析;積極認真造就的硬底子,讓她深感陸生狼性十足,每天都在充實自己,好機會一降臨就狠狠抓住。
北京清華大學台籍博士生徐偉軒形容,大陸人考上北大、清大像「中狀元」的概念,從各地擠進窄門的學生,各個能力強到像「怪物」;上英文課時陸生拚命往前坐,跟老師對答如流,台灣學生則拚命往後坐,總要低頭討論後才敢回應老師。
徐偉軒過去在金門任教職首度到大陸,驚覺「原來在我旁邊有一個很大的世界」。兩年前他鐵了心辭職到北京攻讀博士,開啟不同眼界。
「少抱怨、多融入。」徐偉軒說,許多台生到大陸讀書,老愛抱怨霧霾、抱怨交通、抱怨大陸人官腔官調,「但到北京是沒有時間抱怨的!時間要花在突破自己。」徐偉軒說,台灣人面對這些「怪物」要謙虛,但也不能自卑,要想盡辦法提升自己能力,「這些人會逼著你進步」。
海基會昨天舉辦二○一五年台生研習營,不少老台生代表向新生分享經驗談;而陸生扎實積極的求學方式,讓這群過來人最有感。
為當上學霸(指很會念書),陸生早上七點到圖書館報到,深夜才回宿舍,時有耳聞,讓丁于珍訝異的是,即便是很小的作業,陸生都認真看待,分組、分配每人工作,就為了完美呈現,不像台灣大學生習慣「抄來抄去」。
「說的難聽些,台灣不少學生像井底之蛙。」丁于珍說,台灣的大學生上臉書,常是發文分享吃喝玩樂,但看看她的大陸同學,網路社交圈上雖也有生活分享,但更多是分析看法,例如以自己所學專業分析政府政策,或發表對天津大爆炸的看法。
陸生企圖心、目的性強,讓她感觸也很深。許多大陸學生從大一就鎖定職涯方向,積極到會計事務所、諮詢業徵求實習機會。陸生也很敢於推銷自己,不像含蓄的台生,選班長時總相互謙讓推拖,但陸生當選班長後的發言,卻是「我以前有過什麼經驗,可以幫助班上」,兩岸學生自信心高下立判。
武漢大學台籍生顧秉真,自國、高中就接受大陸教育,「坦白說很痛苦,但就是逼著你學」,笨的人每天被逼都學會了,何況是聰明的人?她說,台灣學生的優勢是靈活,但面對大陸這麼多強者,需有心理準備,「這不是一條好走的道路」。
※ 相關報導:
* 台生赴陸多交友 「室友搞不好是下個馬雲」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32956
許多台生畢業後,面臨留在大陸或回台就業的兩難。北京清華大學台籍博士生徐偉軒建議,個人的態度與策略要明確;想留大陸就想辦法融入市井、交朋友,許多台生嫌宿舍破舊不願住,「你怎麼知道你的室友不是下一個馬雲?」
◆ 「國家不要」 他租廢校辦教育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32732
聯合報 記者王柔婷/汐止報導 2015-08-20
北港國小八連分班廢校13年,去年7月,廖孝林與友人承租創立「八連社區教育中心」,研究地方文史與原生植物,活化偏鄉廢校,除供北港國小學生體驗生態課程,也讓在地居民參與淨溪巡守隊,學習愛護環境。
「國家不要的地方,我們來維護它,也算有貢獻。」八連分班全區300坪,廢棄教室現在是八連社區教育中心基地,籃球場用來舉辦露天講座,其他零碎空間培育樹苗與綠色植栽。
廖孝林去年以每年1萬4千元承租老舊校舍,也改造校舍,將來再增設無障礙廁所與路面,讓身障者也能參訪。
廖孝林表示,他雖然不是汐止人,但曾在汐止工作、長住,了解汐止,也對地方很有感情,想多做點事,目前正著手研究八連地區的家譜和產業,希望喚醒地方重視文史。
八連教育中心方向多元,3至7月還邀請埔里畫家洪建信「駐村教畫」,10多名學員利用教室外空間學習油畫,廖孝林說,教育中心也培育許多樹苗,免費提供社區做綠美化。
八連分班的學生已轉往北港國小就讀,今年春季,250多位師生步行到八連教育中心生態教育,認識蕨類植物,此外,廖孝林也找到八連分班畢業校友,重返教育中心當志工。
※ 相關報導:
* 僑善開放圖書室 彩虹孩子悅讀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32535
苗栗縣頭份鎮僑善國小暑假和山城志工協會合作,每周三開放圖書室與運動場給彩虹之家孩子使用,希望讓新住民、單親與隔代教養等家庭的學童,暑期也能安心學習、遊戲。
學生米廠無償實習 下田掃廁還道謝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37300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台南報導 2015-08-22
「掃廁所也是學習的機會!」元智大學生蔣昕、傅宣榕,暑假無償到社會企業芳榮米廠實習,從下田除草、帶團解說、民宿掃廁所到包裝米行銷樣樣來。她們感謝員工撥冗指導,直呼「學習無價」。看著曬黑的小腿肚,兩人說,這是實習的印記。
元智大學教授徐樂文「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課程,透過學生投遞的履歷及面試,選出會計系蔣昕、國際企業系傅宣榕於暑假到芳榮實習。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說,她向徐提出的實習人選條件,是「交代他掃廁所,還要感謝你給他學習的機會」,發掘肯學習人才。實習無償但供吃住,2學生從沒喊苦,把「謝謝」掛嘴邊。
蔣昕說,社會企業是賺錢做好事、做好事賺錢,員工撥冗指導,學習經驗無價,所以就算掃廁所,也要感謝對方。傅宣榕說,第1次下田,除草4小時,迄今小腿肚都沒白回來,是難得經驗。
芳榮稻米專業區執行長黃麗琴表示,台灣加入WTO,本土稻米產業岌岌可危。芳榮不希望稻米產業消失,因此站出來與農民契作。目前芳榮契作農民80人、一期契作面積120公頃。芳榮米廠推動有機農業,護持農民生產,扮演社會經濟推手,促成崑濱伯勇奪全國稻米比賽總冠軍,成立無米樂稻米促進會推廣稻米。
◆ 高三重拾畫筆 美少女勇追美術夢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8792
自由 2015-08-22
〔記者蔡政珉/苑裡報導〕開朗少女逐夢踏實,堅定美術求學路!
曾暐婷父逝家貧 高中捨棄美術班
國立苑裡高中畢業生曾暐婷雖然從小學習美術,但國三考基測時遭逢喪父之痛,失去家庭重要經濟支柱,也成了中低收入戶,升上高中後,她捨棄花費較多的美術班,直到高三,暐婷決定找回最初的夢想,投入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同時學習美術和普通科目,指考考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繼續朝著夢想前進。
學科術科兩頭燒 熬夜到凌晨四點
暐婷說,國三時父親因肝癌過世,突如其來的打擊不只影響到基測成績,也讓她一度放棄自己最喜歡的美術設計,但升上高三後,受到班導師和美術老師的鼓勵,希望她能追尋自己的夢想,也獲得母親支持,於是她一邊跟著美術班修習專業科目,還要顧及普通班的課業,蠟燭兩頭燒,讓她每天幾乎都熬夜到凌晨四點。
堅定力拚四個月 如願進國立大學
「希望能活出精采人生!」暐婷說,她很清楚,到高三才重拾畫筆,已經比別人晚了兩年,而且距離術科考試只剩下四個月時間,所以她告訴自己,必須比別人更堅定。
暐婷因為壓力太大,學測成績失常,但她很快調整心態,在指考考出佳績。她說,因為自己的經歷讓她更懂得關懷和珍惜身邊的人,希望未來能持續美術設計的熱忱,創作出美好的作品。
和平獎得主馬拉拉 全A成績高中畢業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38395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21日電 2015-08-23
曾經被神學士槍傷頭部、去年成為最年輕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近日以門門功課全優的成績,獲得英國高中畢業證書。她的(十門)考試成績中,有六門獲A+,四門獲A。
馬拉拉2012年在巴基斯坦遇襲後,與家人移居英國,在伯明翰讀書居住。現年18歲的馬拉拉已經在英國生活近3年,她的父親表示,女兒在兩科數學、生物、化學、物理、宗教奪得A+,在歷史、地理、英文及英國文學奪A,他與妻子都為女兒感到自豪。
2008年開始,11歲的馬拉拉開始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不斷發表博客文章,內容反映了當地女孩上學讀書的狀況及她們受到的阻力。之後馬拉拉受到神學士的注意和恐嚇,2012年10月9日她在回家的路上,被神學士擊中腦部,傷勢危急。之後,她被送往英國就醫並最終康復。
馬拉拉一直認為,女性應該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事件引起國際關注。
◆ 靜思書軒小志工 最美麗風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3000288-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23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從2005年開始,全台有近1400位小朋友進入靜思書軒擔任「小志工」,這群3到12歲的小朋友樂於服務、有禮身影成為台灣美麗的風景,10年來發生的故事收錄在《我是小志工》一書,近日由天下文化出版。
接觸慈濟精神 從小做起
昨(22日)天下文化舉辦《我是小志工》新書發表會,現場有近20位小志工和家長出席,開場時,這群穿著白襯衫、黑長褲的小志工上台表演《大地和風》手語歌,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乾淨俐落,不難看出平常在靜思書軒圍起工作圍裙,有模有樣的認真態度。
負責企畫此書的天下文化副總編輯吳佩穎表示,很多人問他,3歲就開始服務學習會不會太早?他指出,「現代社會中,小朋友透過網路世界接觸各式資訊,其他很多是有害的,相較之下,接觸從利他精神出發的慈濟精神對小孩反而較好。」
近1400位孩童 認真工作
也是爸爸的吳佩穎說,「相較於現在很多小孩被過度保護無法獨立生活,小志工認真工作的身影讓人很感動。《我是小志工》以教養書的精神出發,藉由實際案例,提供家長一些建議,也明白除了家庭教育之外,透過服務的環境,也能達到易子而教的益處。」
現年12歲的李競展,今年剛升上國一,他提及第一次進入靜思書軒時,就知道要學會比手語,當時媽媽反問他:「你不會怎麼辦?」他卻沒有退縮,主動要求媽媽再帶他去,他說,「以前假日在家都晃來晃去,沒做什麼,現在來學手語反而好。」
另一位現年7歲的靳珮祺則從3歲開始擔任靜思書軒信義店志工,她說,「一開始我和媽媽是因為捷運卡壞掉才進入靜思書軒,想要換零錢,後來店長姊姊問我要不要當志工?說要學擦桌子,我現在桌子擦得很好,四個腳都會擦到,還介紹我同學到書軒面試。」
激起服務心 傳遞真善美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是這群小志工們琅琅上口的一句話,透過志工培訓、從做中學,小志工們不只學會排書、掃地、掃廁所,更重要的是他們被激起的服務心,傳遞社會的真善美。(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家長都嚇傻了!桃市圖館藏煽情書 學生瘋傳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38938
桃園市立圖書館平鎮、中壢、楊梅、大湳等分館內,公開擺放煽情漫畫和充滿性暗示的書籍,雖然都非限制級書冊,但內容嚇傻家長們,還造成國中、小學生間瘋狂傳閱,一半以上的書冊已被外借,借閱率之高直逼經典名著。
文化局圖資科長、圖書館總館長蔡志揚表示,已請平鎮分館「下架」,這些書應該是未升格前選購,加上未仔細篩選分級所致。他說,圖書館的書分限制級和一般書,「開放式」書架上不會有「限制級」的書,相關書冊須向工作人員辦理,並年滿18歲才能借閱,網路借書也一樣,電腦會根據借書者登入的身分,從基本資料辨識成年與否。
◆ 百年噍吧哖 3本歷史書話從頭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38968
聯合報 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2015-08-23
今年適逢噍吧哖事件100周年,台南市文化局為讓民眾重新了解歷史,邀請學者出版3本書籍「山谷長歌─噍吧哖事件的在地繪影與歷史圖像」、「噍吧哖一九一五」,與「百年回首噍吧哖事件」,透過實地踏查、圖文等方式,尋求歷史真相。
文化局長葉澤山指出,今年為乙未年120周年,也是中日戰70年,同時也是噍吧哖100周年,對台灣而言別具意義。
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長戴文鋒撰寫「山谷長歌─噍吧哖事件的在地繪影與歷史圖像」一書,耗費2年時間訪談耆老,內容充滿感性。戴文鋒說,外界雖認為,當年許多失蹤人口最後都身亡,在當地卻聽過有人被申報失蹤,實則存活、改名換新身分的故事。
台灣史研究者蕭景文以淺顯易懂圖文寫出「噍吧哖一九一五」,推動歷史教育,讓讀者清楚了解事件發生的過程。
暨南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邱正略的「百年回首噍吧哖事件」,探討官方登載與民間流傳的受難者人數有落差,並利用內政部戶籍資料數位化系統,發現當時噍吧哖事件前10年有1400人被判刑,其中就有800人死亡,數字令人畏懼。
副市長顏純左說,噍吧哖100周年活動並非要讓台灣從過去中找仇恨,而是希望民眾能了解歷史真相,期盼從過去經驗解決未來的問題。「恩怨可以化解,歷史不能遺忘」台灣文學館長陳益源說,緬懷過去,才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牛奶糖老師 為學生打造微電影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40453
聯合報 記者吳思萍/台北報導 2015-08-24
育成高中美術老師洪千玉號召校內12位老師組成「牛奶糖劇團」,連續3年拍攝微電影。他們扣緊青春、友情等題材,全程自費,平常正經八百的老師,轉換角色拿反光板、收音麥克風,學生、校長也軋上一角。洪說,拍微電影讓他們找回逝去的青春,學生對課程更有興趣。
洪千玉說,5年前擔任學校影劇社指導老師,因此到大學修電影學分,開啟拍攝興趣,又因上課常找不到完全適合學生觀看的電影,3年前,她召集其他老師組成「牛奶糖教師教育劇團」,拍攝屬於學生的微電影。
洪千玉說,每年製作微電影約需5個月時間,每名老師要從繁忙的課務與行政工作抽出時間拍片。
平時正經八百的老師,開始演戲後變得截然不同。學生也看到老師不同的一面,師生關係更加親近,就連校長也下場軋一角,老師們協助拿反光板、收音麥克風,輪流當主角。
「微電影拍攝零經費。」洪千玉說,為節省經費,把雜物間打造成電影場景,搬校園盆栽、拿廢棄電腦當道具,剛開始在校園裡拍攝,有其他老師質疑「你們到底在做什麼?」但他們將微電影結合學習單,獲得許多好評。
「牛奶糖教師教育劇團」第一部微電影為「夢想17」,結合霸凌、生涯規畫、兩性等議題,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夢想。第二部微電影「消失」結合勇氣、友誼等議題,讓學生思考生命中的失去與獲得。第三部「時光」則敘述若時光倒轉,要不要再做一次決定。
洪千玉說,指導學生演戲考驗導演「說故事的能力」,因學生人生歷練不夠,她只能反覆引導學生進入狀況。每一部微電影拍完後,她會舉辦首映會,並發行1千份DVD供索取。
洪千玉下班後,要先安頓好小孩才有時間剪輯,常忙到半夜,也曾猶豫、想放棄。但有許多人看到他們的努力後自願幫忙,就有台中英文老師自願幫微電影上英文字幕,也有畢業校友幫忙製作主題曲,讓她很感動。
◆ 劇團到校園 性別觀念笑著學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40442
聯合報 苗栗縣政府廣告 2015-08-24
「苗栗縣性侵害暨性騷擾防治宣導活動」2010年至今辦理43場次,超過1萬7000名國中、小師生參與,今年特別邀請六藝劇團以活潑生動的戲劇演出,進入10所校園,寓教於樂,讓小朋友在歡樂笑聲中,學習拒絕校園性騷擾、性霸凌等正確的兩性互動觀念,更能自我保護,安心、安全的成長。
苗栗縣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表示,年齡層在13歲到16歲遭受侵害的被害人占一半以上,顯示青少年時期對於兩性互動及正確性觀念了解不足,而變成被害人甚至加害人,目前被害人的年齡層也有逐漸下降趨勢,因此特別增加國小宣導場次,希望正確的兩性觀念從小扎根。
六藝劇團演出的性侵害、性騷擾防治舞台劇,貼近生活的橋段讓小朋友從頭到尾笑聲不斷,輕鬆又有趣的故事情節,讓小朋友個個目不轉睛,並與演員頻繁互動,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學習正確的兩性互動觀念。
此外,苗栗縣政府落實「暴力零容忍」的社區意識,去年獲家庭暴力防治特優的殊榮,苗栗市嘉盛社區理事長胡森琳更代表獲得衛生福利部第1屆紫絲帶獎,展現推動社區反暴力,建構幸福城市的努力,今年6月並啟動「~紫~要我們在一起,社區防暴活動」,延續社區參與的精神,在7處社區實施社區防暴活動,不僅融入在地特色、文化,參與民眾從中習得防暴觀念。
苗栗縣性侵害暨性騷擾防治專線「113」,或洽警察單位及主管機關,一般案件縣政府勞動及社會資源處社工科,職場案件勞社處勞資關係科,校園案件教育處。
◆ 新鮮人唱京劇 變身三國女馬超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40451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彰化報導 2015-08-24
青春不留白!彰女畢業生林紅均今年剛考上台灣師範大學,暑假期間已馬不停蹄學京劇、唱歌仔戲,愛戲曲的她積極追尋夢想,展開踏實的學習之路。
暑假是充電好時機,有人參加各式寓教於樂的研習營,有人學習傳統藝術圓夢,有人則飛到國外參加戲劇營開眼界。
林紅均從國小就喜歡看歌仔戲,覺得戲曲的唱和身段都好美,常利用寒暑假參加彰化新和興總團、南投明珠女子歌劇團學歌仔戲,上了國中,父母希望她能專心在課業,曾反對她繼續學戲,為爭取學戲的「自由」,她跟父母保證一定會名列前茅,考上彰化女中後,也因課業問題,曾中斷學戲近三年。
「高中時好鬱卒。」林紅均說,看著以前學戲的同伴能繼續參加寒暑假戲曲研習營,她只能埋首於課業,但在校成績並不理想,她暗下決定,第一目標是有歌仔戲社的台灣師範大學,終於以黑馬姿態如願考上台師大。
暑假期間她迫不及待參加台北救國團辦的戲曲夏令營,到戲曲學院住校5天學京劇,即使練習三國馬超的武戲,打得身上多處瘀青,小女生也甘之如飴,她也一人單槍匹馬到宜蘭蘭陽劇團參加「歌仔新秀培育計畫」,為了興趣,再辛苦都不怕。
林紅均說,戲曲藝術讓人著迷,讓她覺得學無止境,更發現自己的不足,希望未來的大學生活,戲曲可以為她注入更多美麗色彩。
※ 相關報導:
* 小學生演布袋戲 皺眉嘟嘴有表情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40449
埔心國中利用暑假舉辦本土傳統藝術夏令營,60年資歷的國寶級師傅吳清發,教導大人、小孩認識布袋戲,學生手忙腳亂操作戲偶,表情生動地用台語念出台詞,戲偶彷彿有了生命,靈活地旋轉、翻滾,短短幾天,學生紛紛愛上傳統藝術。
「台灣新樂團布袋戲樂團」團主吳清發熱愛布袋戲,曾得過薪傳獎,他認為布袋戲有許多迷人之處,值得一再玩味,每一份劇本都有值得深思的哲理,「小小一個布袋戲偶不但有喜怒哀樂,更有忠孝仁義」,為讓更多人認識布袋戲精髓,他不僅表演,更到處教學推廣。
◆ 這隻貓咪有特權!天天課堂報到喜領學生證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141660
聯合新聞網 特約記者林雍琁/綜合報導 2015-08-24
《abc NEWS》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隻貓咪Bubba,因為太愛到飼主就讀的高中「客串」當學生,且幾乎是天天提早到校,學校特別為牠核發了一張專屬的學生證,讓牠能夠自由地在校園活動,甚至擁有特權,課堂上能夠「自由地閒晃」。
報導指出,這隻橘貓特別愛上課,飼主曾經試圖將牠留在家裡,就如同家貓一般,但是牠似乎不願意一直待在家裡,偏偏喜歡到住家附近的學校上課,且天天一早就在學校大門口等校工來開門,好學的程度連學生們都自嘆不如。為了能夠讓Bubba「合法」到校上課,學校方面特別核發了一張學生證給牠,特許牠參與一起學生的生活,甚至給牠能夠在課堂間到處閒晃的特權。
這張學生證完全比照校內學生的模式,實體證件、學號條碼,甚至連大頭照都是特別選過,除此之外,學校更邀請牠拍攝學校年鑑、報紙、雜誌等。飼主Amber表示,從Bubba到學校上課至今,從來沒有收到任何投訴,牠現在可是學校的親善大使。
據了解,Bubba是飼主2009年領養的貓,飼主萬萬也沒想到他這麼喜歡到外面與人「互動」,目前在臉書上有牠自己的粉絲專頁,粉絲人數已突破2萬8千人,Amber提到,照片全都是最真實的狀況,絕對不是「演」出來的。
達文西展名畫 修復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143456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5-08-25
「真相達文西.天才之作特展」中,意外被男童用手壓破後的義大利畫家保羅波爾波拉(Paolo Porpora)真跡油彩畫「花」,修復師蔡舜任經歷13小時的搶修,今天凌晨5時完成修復,畫作掛回展區,蔡舜任建議主辦單位,畫展不能帶飲料進場,是確保名畫別再被意外弄傷的最基本要求。
蔡舜任指出,這次在華山展出的特展,受限於場地只能在現場修復,這是不得已的作法。
修復「花」的過程中,蔡舜任先從背面將已經斷裂的纖維銜接,並將破損的部分壓平,再補上熱熔膠片補丁確保牢固,正面先用特製的白漿覆蓋,再重新上色,確保原畫沒有受到新顏料破壞,也就是先做好結構修復再處理美學部分,總計修復作業從昨天下午3時持續到今天清晨5時完成。
對外界質疑名畫的真偽,他說,修復師的第一條守則就是不負責辨別真偽,就像是醫生不會管躺在手術台上的病人,是何種膚色或種族,義大利籍的策展人安德烈.羅西(Andrea Rossi)是義大利知名學者,過去就是舊識,他是因為這層關係才接下修復重任。
蔡舜任指出,歷史久遠的畫作都很脆弱,禁不起任何意外,希望台灣別因為這次的意外,影響到以後名畫來台展出。
◆ 5000萬真跡挨一拳 修復師展場補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5000434-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25日 吳垠慧/台北報導
現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的「真相達文西特展」,23日下午發生一起展出畫作被12歲男童跌倒撞破的意外,導致畫布出現一個11X8公分的破洞。主辦單位京銓藝術和義大利策展人安德烈.羅西(Andrea ROSSI)緊急找來台灣修復師蔡舜任,24日下午在展覽現場展開修復,為少見直接在現場「緊急搶救」的案例。
京銓藝術負責人孫紀璿指出,這幅《花》是義大利畫家波爾波拉(Paolo Porpora)17世紀的油畫,市值推估新台幣5000萬,借自義大利某個皇宮,屬私人收藏。
孫紀璿強調,策展人安德烈.羅西就是鑑定師,意外發生時他正好在展場,「在和義大利藏家取得聯繫後,對方同意在台灣進行修復」,由留學義大利回國的修復師、現任亞洲大學美術館副館長蔡舜任於現場修復。
蔡舜任表示,一般美術館有修復空間,會將畫作移開現場,但《花》約200公分高,「考量這幅畫的量體太大,移動可能造成二次傷害」,因此採取現場修復,他說會先從結構加強著手,「讓結構恢復穩定,畫布斷裂處的纖維重新接合,再翻轉到正面處理顏料脫落的部分」,他說材料不是問題,希望儘快完成,展期結束前掛回去。
這場國內罕見的展場意外,發生在23日下午2點37分,京銓藝術人員轉述,男童是跟著家人前往參觀,當時有一場團體導覽,男童跟在團體外圍打轉。
從監視器畫面可見,在沒有人撞到他的情況下,男童重心不穩跌倒,手壓向畫作右下方花瓶的部位,撞出了一個拳頭大的破洞。男童壓到畫時手上還拿著一瓶飲料罐。
事發當時已向警方備案,保全證據,至於理賠,主辦單位認為男童非惡意,將和國外的產險公司商討後續賠償事宜。
「真相達文西特展」展出文藝復興時期至20世紀的西洋畫作55幅,全借自歐洲私人收藏,主辦單位預估總市價70億至100億,主打一幅2008年在義大利南方村落貴族家中餐櫃發現的《達文西自畫像》,這幅畫作據稱市值2億歐元。
撞破畫作話題夯,網友昨也扮演「鍵盤偵探」搜尋《花》來歷,網友lwrwang在ptt留言發現在一個義大利的拍賣會網址出現《花》,但作者不是Paolo Porpora,而是Mario Nuzzi。對此,京銓藝術表示「無法一一回應網友的說法」。(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男童壓破350年古畫 是否真跡惹議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09638
....京銓去年才成立,此次選擇在華山創意園區舉辦如此「名貴」畫展,展場規格、參觀動線和現場保全都顯得太過「陽春」,引發藝文界人士質疑,有網友認為京銓號稱五千萬的說法太誇張,比對畫作,懷疑是另一位畫家Mario Nuzzi的畫作,藝評家陳長華更指出:「只要是真跡,就一定有身分證明,若是真跡被觀眾碰破了一個洞,那就是轟動國際的憾事了。」
....京銓負責人孫紀璿表示,策展人安德烈.羅西(Andrea Rossi)是義大利鑑定師,曾參與鑑定《達文西自畫像》。這次一共展出五十五件作品。羅西在義大利是國家級鑑定師,沒有人會懷疑他的信用,如今大家要他拿出證明文件,他覺得「很奇怪」,因為如果畫都能作假,證書難道不能作假?據他所知,買賣藝術作品,才要準備包括專業鑑定等證明,他只是展出,所以沒有準備相關文件。
行政院消保處副處長吳政學表示,若最後確認展出的不是真跡而是複製品、甚至非廣告宣稱的畫家的作品,可能涉及廣告不實,就違反公平交易法和消保法,除須退門票錢外、最高還可罰五千萬元的行政處分。看過展覽的消費者若有疑慮,可向公平會、消保處或各縣市消保官檢舉。
孫紀璿說,如果有參觀者因此質疑,他願意退票,他強調:「如果這些畫不是真跡,我也是受害者。」
◆ 百億身價特展 竟可拿飲料觀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5000437-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25日 吳垠慧/台北報導
號稱匯集歐洲私人收藏的55幅珍貴畫作、總價值達新台幣百億元的「真相達文西特展」,因學童跌倒撞破畫作的意外,引發外界關注,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學童手裡竟還拿瓶飲料,凸顯國內展場管理與國人觀賞展覽的基本教育,有待加強。
外界質疑跌倒即壓到畫作,觀賞距離是否太短?京銓藝術負責人孫紀璿表示,展場規畫的觀賞距離是80公分,也設有矮護欄,是策展人依照歐洲現行展覽的作法訂下的距離,沒想到矮護欄竟成肇事「絆腳石」。
目前國內各大美術館的觀賞距離,多取成人一隻手臂長度,亦即100至120公分為安全距離,珍稀文物則加裝展櫃,降低遭受人為破壞的風險,展場安管人員也會針對動線引導觀眾,並口頭提醒注意事項。
無論國內外,最常見的展場參觀規定包括禁帶雨傘,背包尺寸超過A4要寄放櫃檯,若是重量級博物館,入館前還得先經過金屬探測等安檢程序,但無論如何,禁止飲食是最基本的規定,今學童手裡拿著飲料,在「百億身價」的藝術展場卻無人制止,不僅凸顯主辦單位的現場管理過於輕忽,國人的看展教育也有待加強,萬一真是稀世珍寶,飲料潑出來噴在展品上,後果同樣不堪設想。(中國時報)
◆ 聯合國CIPA 將發表台北宣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5000433-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25日 趙靜瑜/台北報導
當中東地區的世界文化遺產飽受戰亂摧殘之際,數位文化遺產保存越發重要。
聯合國推動世界文化遺產組織之一的文化遺產檔案國際科學委員會(簡稱CIPA)將首度來台舉行年會,8月31日到9月4日舉行,地點在中國科技大學,包括ICOMOS主席古斯塔夫(Gustavo Araoz)都將親自來台出席,並發表演說。
會中除將發表百篇以上論文,也將發表「台北宣言」,宣告未來文化遺產保存應該揚棄專業本位主義,要將數位化的文化遺產分享給更多人。
CIPA隸屬於聯合國推動世界文化遺產最主要的諮詢機構「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簡稱ICOMOS),協助各文化資產保護公約締約國推動數位技術協助文化遺產的各項記錄、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CIPA也是ICOMOS轄下29個委員會中最重要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個。
CIPA年會今年以「全球化與多元合作」為主題,包括來自30國近150位外籍專家出席,會中除將發表論文,也有特邀演講、工作坊及一個專門針對青年高中生的工作營,希望藉此引領年輕學子認識文資保存的科技領域。
CIPA理事、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中心主任閻亞寧表示,這可以說是台灣最接近世界文化遺產保存會議的一次。
閻亞寧表示,爭取年會在台北舉行,醞釀4年,兩年前獲得主辦權,這次將發表的「台北宣言」是該年會成立25屆以來首度發表的宣言,「主要是回應ICOMOS這個大委員會去年在佛羅倫斯年會的主張,希望除了用更先進的數位科技保存文化遺產之外,也可以提供一般民眾更方便、更便捷、更開放的檔案交流與呈現平台,讓這些珍貴的資料可以為大家所用。」(中國時報)
父母種的老樹 孩子乘涼練繩攀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45761
聯合報 記者姜宜菁/元長報導 2015-08-26
元長鄉和平國小舉辦夏日樂學活動,昨天與雲林縣野鳥學會合作,讓學生們學習用樹枝、野草偽裝,或以繩索攀樹,拓展學生的視野和體驗大自然,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還要再玩一次」學生們要求,在旁戒護安全的野鳥學會和嘉義縣同濟中學童軍團人員,都佩服學生們的好體力。繩索攀樹需靠手腳並用,有時力道用錯,還會卡在半空中,對沒有習慣性運動的人來說,攀爬1次就很吃力,而學生們至少玩2次,樂此不疲,即使手掌因摩擦而破皮,也不以為意。
學生柯梅君和李佩樺不曾爬過樹,首度嘗試感到新奇,她們說,從半空中看校園特別不一樣,「風景很漂亮」,上面的風很涼,她們還相互比賽攀爬速度。
教育部正推行暑假第三學期學習,和平國小今年舉辦為期4周的夏日樂學活動,每周內容不同,包括風箏、燈籠和接觸大自然。
和平國小教導主任張美慧表示,校園內許多老樹。都是現在就讀學生的父母當年所種下的,正是印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諺語,學生們現在才有高大樹木可學習繩攀技巧,以外面市價來算,半天繩攀體驗要價1000元,學生可說是賺到了。
◆ 學童變小農 耕耘中學踏實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45846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 2015-08-26
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是友善耕作的重要基地,村內的深溝國小推動食農教育就從做中學,老農提供學校旁邊的一塊面積約240坪的稻田,讓學童當小農夫耕種,耆老陳榮昌、老師曾文昌等人實務指導。
這畝稻田,採友善耕耕作,不用農藥,學童插秧、除草、施肥一手包辦,每年約可收成的700台斤濕穀。
豐收要懂得感恩,陳榮昌會帶著師生在田頭祭拜,學童感受深刻:「我們努力好幾個月,終於收成,過程很累,但有很多人幫忙,一定要好好珍惜的成果。」
食農教育讓學童知道如何自食其力,對收成更珍惜,吃飯,連一粒米都不浪費。
深溝國小選種的是「秈稻10號」稻米,今年收成的700台斤,以日曬後碾成白米,包裝成1台斤裝義賣,籌措戶外教學的旅行基金,學童說:「靠自己努力成果,到更遠地方,看更大的世界!」
※ 相關報導:
* 來台讀書 陸生就業 台商青睞
http://udn.com/news/story/7334/1142536
今年是陸生來台就讀學位四周年,暑假更是大陸首屆赴台的大學部學生畢業高峰期。不少陸生已順利在大陸找到工作。但仍有陸生反映,台灣部分校系大四有必修課,對大四上就開始找工作的陸生而言,會錯失很多面試和投履歷的機會。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畢業的首屆陸生付之寰表示,自己原先想去廣告公司,但有台商主動尋找且待遇不錯,最終選擇到台資的光寶科技工作。他建議往後的學弟妹,可以考慮到待遇不錯的台資企業發展。
....世新大學廣電系電視組陸生張智敏認為,拿台灣的學歷回大陸找工作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按照大陸的招募習慣,不少同學大四上就在投履歷、面試。因此,留在台就學的陸生、特別是大四還有必修課的科系,就會錯過不少工作機會。
原先在上海已有工作經驗的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首屆大陸博士生張可表示,台灣的學歷對於大陸學生回鄉找工作而言,不一定是利多。以社會科學界為例,這牽涉到敏感的政治問題。但若是以理工科來說,由於台灣與歐美的學術圈有不少連結,很多陸生發覺「進了台大,等於歐美名校跨進一半」,因此畢業後不少人選擇繼續到歐美深造。
◆ 校園3大陋習 4成國中生被要求參加課輔
http://udn.com/news/story/6885/1142487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陳智華/台北報導 2015-08-25
教學正常化和多元學習是教育部推動的目標。但根據兒盟調查顯示,逾4成國中生曾被要求參與平日或寒暑假課輔,8成曾被借課,5成學生的社團時間曾被挪用。兒盟批,在少數家長及學校對升學率的焦慮下,教學正常化淪口號。
兒盟3至5月針對一般家長和國中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校園仍存在三大陋習,包括強制參加課後輔導、剝奪學生的休息時間,及挪用術科課程及社團活動。
調查顯示,有逾4成學生表示,國中時曾被強制要求參加平日或寒暑假課輔,其中有一半的孩子對於學校要求參加輔導課感到壓力。若是以區域區分,有5成3的六都地區學生感到壓力,遠高於非六都學生的3成9。
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說,除了學校強制要求孩子參加課後輔導,利用午休、下課時間進行考試測驗,也在國中校園層出不窮。有6成3學生曾在午休或下課時間考試。對於休息時間被剝奪,有近7成國中生及7成4國中家長都表達反對,認為若占用學生應有休息時間,導致學生過度負荷,容易招致反效果。
調查也顯示,超過8成學生曾有術科課程被借課經驗,有5成學生社團活動被挪用,甚至有近3成學生表示1周社團活動時間不到2節。兒盟批評,培養術科興趣與參與社團不見得會讓孩子成績顯著下降,但國中階段過度學習學科,恐導致孩子喪失學習的熱情,絕非教育目的。
為落實多元學習,兒盟呼籲,希望國中校園「術科課程不調動,課後輔導不強迫,社團活動不挪用,休息時間不考試」,讓孩子在求學中能保有快樂學習的權利。
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長許麗娟指出,不論編班、課程規畫、實施及教學等都要正常,課後輔導也不能強迫,學生要自願才可以。縣市1年至少訪視各校1次,國教署1年也會抽查1所國中,如果查到未依正常化教學,學校要改進,如未改進會追蹤輔導,納入統合視導,學校獎補助款可能會被扣。
許麗娟說,對於兒盟調查的結果,會轉給縣市政府了解,並加強督導,尤其在校長會議及本周登場的教育局處長會議會加強宣導。她也表示,學校如果違反常態編班,校長當年考績不能拿甲等,只能得乙等。
◆ 教師團協條文 多此一舉
http://udn.com/news/story/6885/1142551
聯合報 本報記者王燕華 2015-08-25
宜蘭縣率先完成全國第一分教師團體協商條文草案,消息一出,輿論猛烈批評,受託談判的縣府覺得「好委屈」。若按縣府教育處說法,代表42所學校協商,是為了要保護校長避免受到談判的壓力,維護校園和諧,但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校園真的「和諧」了嗎?
立法院在民國99年三讀通過工會法修正草案,解除對教師組織工會的限制。宜蘭縣教師工會成立後,再向42所學校提起團協談判,看似理由十足,但工會教師始終難逃「到底是專業教育人員、還是勞工」的質疑,外界最無法接受的是,工會教師既想享受教師身分的福利,又要比照勞工的權利,什麼好處都想拿。
因此當團協條約內含「8小時工時,寒暑假到校2天」等條文遭披露後,反對聲浪四起;另一方面,教育處澄清,團協條文都是本來就有的規定,只是「法令彙編」,既然如此,為何不善加執行既有的法令,還要再簽團協,豈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而縣府認為,團協對工會教師和非工會教師都一體適用,這樣的說法,也和工會明顯不同調。
宜蘭縣教師團協走到現在,讓縣府和教師工會承受莫大的批評和壓力,不僅社會觀感不好,連縣內都有許多教師高聲表態不支持。再1個月就是教師節了,這份團協恐怕無法成為「最好的教師節禮物」,反讓校園愈見紛擾。
深度完整版! 萬字解析鋼鐵人物理學家丁肇中
http://udn.com/news/story/8523/1146196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報導 2015-08-26
從訪不到丁肇中 到跟他抬槓瞎哈拉
去年(2014)9月,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開記者會,發表他在太空中尋找「暗物質」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有實驗數據顯示,暗物質存在的可能性非常高」,引發國際媒體爭相報導。
這個重要的記者會舉行當天,遠在台灣的媒體無法到場,只能透過觀看視訊轉播,隔一層地,為讀者報導丁肇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對於沒能訪問到丁肇中本人,令人甚感遺憾。
今年夏天,吳健雄基金會將這深埋的「遺憾」重新挖開,告訴我們這屆的吳健雄科學營,終於有幸邀到丁肇中出席,為參加營隊的學生演講、介紹他的研究,並且「可以採訪到丁肇中」。
相當幸運,在半天造訪溪頭的時間裡,我們不僅終於目睹丁肇中風采,也聽大師講述暗物質研究的歷程,看他在QA時間如何給學生震撼教育、並訪問他對於研究和對自己的看法。
最後,我們甚至放肆地跟丁肇中抬槓、瞎哈拉,看到他發愣、有點萌的一面,並首次聽他和太太蘇珊(Susan)大聊「不和人來往的丁肇中,到底為什麼要結婚?」
嚴苛的、奇葩的、幽默的、無言的、有點萌的、你不知道的丁肇中,讓我們一次、統統說給你聽!請各位泡杯茶或咖啡,慢慢享用。
*閱讀前警語:文長慎入。(但你反正都點進來了,不看完會扼腕的,不蓋你!)
※ 詳見原站。
◆ 名畫可補 但…「國人美學教育待補」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45725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5-08-26
日前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達文西特展展出的油彩畫「花」,被12歲男童不小心壓破,經修復師搶修後掛回展區。設有文物修護中心的正修科大昨天表示,依目前技術已能將畫作修復到肉眼看不出破損的程度,但加強國人參觀藝文展覽的教育與禮儀,才能防杜未來意外再發生。
價值不菲的畫作被參觀學生不小心破壞,這起意外在國內外引發不小震撼,正修科大藝文處主任吳守哲昨天表示,這次事件是個「機會教育」,要加強國人參觀藝文展覽的應注意事項,為人父母及師表者對子女的藝文涵養教育才會更謹慎。
吳守哲說,進入博物館或美術館等展場參觀,各有不同規範,「很多規範就是要遵守,才不會釀成遺憾」。一般的參觀準則,包括超過A4紙張大小的包包不能帶進展場,以避免轉身時不小心碰撞到藝術品;此外,飲料及食物絕對禁止帶入,以免潑灑或招來蚊蟲;場內不追逐,不打閃光燈;觀眾說話需輕聲細語等。
「國際不少大型美術館、博物館都需安檢,大陸的美術館連打火機也不能帶」,吳守哲表示,有些展出更嚴謹,直接規定5歲以下兒童不能入內。這些規範都是基本禮儀,也象徵國民素養,必須從小教育,「長年累月教育,才能變成習慣」。
另外,正修科大文物修復中心祕書吳漢鐘表示,把破損文物修復到幾近完好如初,是可以做到的。這次名畫破損的位置在邊邊,破損程度並不複雜,可以新畫布由後側補強,分析出顏料層缺損狀況,挑出油畫的肌理後再填色即可,以目前技術,幾乎可以補到「肉眼看不出」的程度。
◆ 13歲「英語通」 多益考945分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9902
自由 2015-08-26
〔記者江志雄/壯圍報導〕壯圍鄉私立中道中學十三歲學生陳弘榳,參加多益(TOEIC)英語測驗,獲得九百四十五分,被封為學校的「英語通」,他認為,只要用對方法,即使不出國、不補習,也能輕鬆擁有頂級外語能力。
大都會孩子學外語占優勢,在英語檢定容易取得較好成績,沒有外語背景的宜蘭子弟陳弘榳,打破這個刻板印象,讓各界刮目相看。
多益英語測驗滿分九百九十分,陳弘榳拿到九百四十五分,去年多益統計數據,碩士以上學歷應考者平均分數五百九十五分,外語學校六百一十九分,陳弘榳近乎以英語為母語的程度,不僅表達流暢,也可用英語主持會議,作成結論。
談到學英語的小撇步,陳弘榳說,應摒棄考試心態,習慣運用在日常閱讀與對話,透過學校雙語教學,多和外籍老師溝通互動,久而久之,英語對他而言已經不是外語,而是常用的母語。
中道中學外語中心主任林佳琦說,陳弘榳讀國小就用英語主持會議,他喜歡與人溝通,利用英語主動表達,是英語能力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
陳弘榳立志出國深造,決定轉至中道外語部就讀,接受更國際化教育,向人生目標邁進。
※ 相關報導:
* 外籍生學茶道 用毛筆寫中文名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48154
慈濟科技大學舉辦「2015服務學習、人文及跨文化課程」,吸引6國13校74名師生跨海參與,異國學生把握難得學習與體驗機會,也表示感動與感恩。
來自英國、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和大陸的大學生,於8月16至27日參加慈濟科大的課程,有別於走馬看花的打工遊學,慈濟科大安排花道、茶道、書法體驗及走訪宮廟宇、深入原住民部落,認識在地風土民情。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