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7

極端氣候、極端景氣與極端經濟

◆ 極端氣候、極端景氣與極端經濟

【本報訊】2010-10-06 工商時報

全球氣候愈來愈不穩定,最近俄羅斯出現13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而巴基斯坦卻遭逢近80年最嚴重的水患;另外,日前墨西哥聖塔瑪莉亞鎮可怕的山崩,逾三百間房屋遭掩埋,畫面觸目驚心。極端氣候非但攪亂四季的節氣,時而酷熱時而酷寒,其對生態的浩劫甚至已影響全球經濟活動的進行。

棉花生產大國巴基斯坦,近月即因豪雨成災導致國際棉花價格大漲,俄羅斯乾旱也推升了全球小麥的國際行情;近日產糖大國巴西大旱,亞馬遜河水位創下1963年以來最低,也已造成國際糖價上揚。極端氣候已升高了全球經濟的風險,然而對經濟為害最烈者還不在於氣候變遷,而在於國際熱錢的流竄。

可以這麼說,經濟體系裡的熱錢就如同生態體系裡的溫室氣體,已導致全球經濟結構變遷失衡。眼前國際原油、穀物、金屬等原料就在熱錢大肆炒作下,瘋狂上漲,已擾亂了原本規律的景氣循環。

以台灣而言,過去一個景氣循環總要歷時5~8年,但近年景氣循環歷時不到3年。景氣如同天氣,已不像以往四季分明,春暖花開的景氣春天沒多久即進入盛夏的泡沫,而正當股市房市歡聲雷動之際,蕭條的冬天已漫天蓋地而來。這十年國際熱錢追奔逐北,推升了網路泡沫、創造了房市泡沫,全球經濟每每歷經短暫的虛幻繁榮,接著便墜入世紀的經濟災難。金融海嘯的傷痛大家應該記憶猶新,如此忽熱忽冷的景氣,正如同極端氣候一般,實可謂之「極端景氣」。

過去,全球原物料價格極為平穩,1991年至2000年間的原油平均年漲幅僅7.1%,銅、玉米、小麥、黃豆價格在這一期間不漲反跌,平均年跌幅在1.2%~1.8%之間。惟自2001年至金融海嘯前(2008年6月),全球原油價格平均年漲幅高達25%,其他農工原料年漲幅也都在24%以上,變化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去年底隨著景氣回溫,熱錢又開始興風作浪,各國股匯市波動加劇,國際農工原料狂漲不已。熱錢已擾亂了匯率的升貶,扭曲了市場機制,顛覆了景氣循環,全球經濟學家這一年來的預測頻頻失準,原因在此。

以「環球透視」這個全球知名的預測機構而言,去年7月預測台灣經濟成長只有3.6%,但如今上修逾一倍至8.4%;國際貨幣基金(IMF)去年5月預測今年美國的經濟成長只有0.8%,近來卻調高至3.3%。IMF去年5月甚至預測台灣今年為零成長,但月前已大幅上修至7.7%。預測如此失準,前所未見。這些告訴我們,在極端景氣變幻莫測的此刻,即使最頂尖的經濟學家,也難以估算一年後的景氣走向。

經建會於上周所公布的景氣指標又是一例。經建會每月底都會公布景氣燈號、同時指標與領先指標,日前公布8月的景氣燈號亮出連兩個月的紅燈,紅燈代表景氣是熱絡的,不過所公布的領先標卻出現連續9個月的下滑,並且構成領先指標的7項次指標全數低於長期趨勢。如此矛盾的景氣指標,讓人看不清楚如今的景氣到底是好是壞?是冷是熱?前景是光明還是黑暗?

不過,我們寧可從比較審慎的態度來看待這些景氣指標,同時也籲請執政當局,千萬不要過度陶醉在連月的景氣紅燈及上半年13%的經濟成長率。因為依今天「極端景氣」瞬息萬變的走向,景氣循環已日趨短促而激烈,景氣春天轉眼就會墜入蕭條的冬天。如今領先指標連續9個月下滑,它是在提醒我們,景氣擴張的動能已如強弩之末,不容樂觀。

國際熱錢除了改變景氣循環、加深經濟風險外,由於熱錢所掀起的投機活動吸引更多人投入股市、房市、匯市,而在資訊不對稱下,這個市場必然會出現財富重分配,最終使得貧富差距擴大。看看今天的大台北房價飆漲的情況,所謂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景象,離我們還有多遠?地球生態體系出現巴西大旱、巴基斯坦大雨這種旱澇兩極,彷彿就是今天各國經濟社會裡貧富兩極的寫照;而熱錢除了改變景氣循環,也將造成貧富兩極的「極端經濟」現象。

今天溫室氣體加劇了極端氣候而形成生態浩劫,全球經濟同樣也由於熱錢的橫流而產生極端景氣、極端經濟的變遷,全世界的人們都已見證了 2008~2009年的金融海嘯,其摧枯拉巧所帶來的浩劫較極端氣候猶有過之。在全球熱錢的推波助瀾下,金融海嘯絕不會是最後一個浩劫,面對這個日趨嚴重的極端經濟現象,政府若還是用傳統的思維去因應,去解讀指標,無異將陷台灣於更大的危境。



◆ 中國搶糧!日本鬧糧荒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10.06

日本不但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被中國搶走,糧食安全也受到中國進口急劇增加的威脅,除了積極開拓新貨源,並遠赴非洲進行長期農耕計畫。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日本曾經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但中國自2000年開始進口大豆以來,十年間進口量由每年1300萬公噸暴增至5000萬公噸,讓日本360萬公噸的進口量小巫見大巫。

中國的龐大購買力構成議價優勢,供應商當然選擇採購量大、且價格穩定的買家,這對量少又對品質十分挑剔的日本進口商非常不利,而必須支付更高價錢。

而今大豆的情況可能在玉米重演,讓日本糧食進口商大為緊張。日本進口商表示,因為中國大量進口,10月和11月份的大豆及玉米已出現短缺,動作慢的買家必須支付較高價錢。

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中國進口了130萬公噸玉米,是去年的27倍,如此驚人的成長速度讓日本農業界心驚肉跳。如果中國繼續以這樣的速度進口玉米,未來勢必搶走日本的玉米進口貨源。

眼看中、日的糧食爭奪戰可能加劇,為保糧食安全,日本已在開拓更多海外糧源。

除了中國威脅,俄羅斯最近禁止小麥出口也間接影響到日本糧食安全。市場上的小麥供應量減少,使得大豆和玉米的價格節節上漲。

日本進口商丸紅株式會社最近首次和法國出口商敲定小麥交易,也有日本公司在阿根廷種植玉米和大豆,並和非洲的莫三鼻克進行農業合作,展開種植長期計畫。

※ 相關報導:

全球暖化 天災頻傳 糧食供給引憂慮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美下修穀物供應預測值 糧食危機陰影再現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10.10

國際商品價格8日漲到接近兩年新高,一方面是因為市場仍期待美國聯準會(Fed)撒錢救市,導致美元積弱不振,但美國政府下修穀物供應量預測值超乎預期,驚動市場,糧食危機的陰影也再度浮現。

追蹤19種原物料價格的路透/Jefferies CRB指數,8日最高上漲2.7%至295.17,改寫2008年10月15日來最高紀錄。商品價格8日全數上漲,其中又以小麥、黃豆和玉米漲幅最大,紐約12月銅期貨盤中一度漲到27個月來最高,每英兩報3.8015美元。

從5月底以來,CRB指數已上漲16%,美元兌一籃子六種貨幣則下跌11%,主要是美國打算挹注更多流動性進入經濟體系,刺激經濟成長。美元兌日圓8日跌破82日圓關卡,最低到81.73日圓,是15年來首見。T&K期貨和選擇權公司總裁史密斯表示,除新興市場外大家都還在印鈔票,這些錢都拿去買商品,通膨很快就要飆高,這是個完美的風暴。

美國農業部8日再度下修玉米、黃豆和小麥等作物今年產量,預估玉米產量雖然會創史上第三高,但比9月預估的少3.7%,降幅大於市場預期,也是1995年來最大。由於玉米消耗量相當大,若以最新產量預估值來算,一年後美國玉米庫存量將創1990年代中期以來最低。

此外,黃豆產量雖然也增加,但總量會比9月預估的少2.2%,而小麥庫存會比上個月預估的少1.8%。

在芝加哥交易的玉米12月期貨,8日大漲6%至每英斗5.2825 美元;11月黃豆期貨漲幅達6.6%,收在11.35美元;小麥12 月期貨暴漲9.1%至7.1925美元。

玉米供應量減少,勢必會提高Tyson食品等肉品業者的成本,乙醇製造商如Valero能源公司的獲利也會受擠壓;Tyson 股價8日大跌7.7%。

美國今年夏天特別熱,包括俄羅斯和巴西等國今年也出現旱災,加拿大和歐洲卻飽受洪災侵襲,氣候異常導致穀物歉收。市場擔心糧食供應又將吃緊,2007到2008年的食物危機可能捲土重來。

摩根士丹利公司商品研究部門負責人阿利迪納說:「我認為我們現在已經出現糧食危機。」

fsj 提到...

印度禁出口 棉價飆15年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2010.10.12

印度政府昨(11)日無預警宣布暫停棉花出口,使原已吃緊的全球棉花供給雪上加霜,棉價續創15年來新高,棉花替代品聚酯棉及其上游原料乙二醇(EG)、純對苯二甲酸(PTA)價也跟進上漲。分析師預估,印度限制棉花出口,可能導致棉織品漲價15%。

印度為全球第二大棉花生產國,昨天印度政府以出口配額已滿為由,宣布暫停棉花出口,相關措施至少將實施至11月,使得全球棉花供給更形吃緊,推升國際棉價漲勢。大陸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昨天更因印度停止出口棉花消息刺激,早盤大漲7.3%,一度觸及漲停。

今年受全球氣候異常影響,全球主要棉花產地巴基斯坦遭遇洪患,棉花減產17%,中國大陸多省也因洪災,導致棉花減產5%至10%,使得全球棉花供給拉警報。

在印度暫停棉花出口消息曝光後,11日美國紐約棉花期貨價應聲上漲,12月期棉價漲至每磅110.85美分,較上周五(8日)收盤價上漲3.68美分。

棉價大漲,首當其衝的是牛仔布生產廠,牛仔布有超過九成的原料是天然棉。國內牛仔布廠年興紡織因應今年以來飆高的棉價,已趁先前相對低檔時大量購入,以提高庫存水位,但昨天股價仍相對受到衝擊。

年興昨天表示,棉花的庫存量已由過去的五至六個月,提高至九個月以上,公司的棉花成本相對於市價,也算處於相對低檔;年興也調高牛仔布的報價,將棉價上漲的壓力部分轉嫁給下游客戶吸收。

年興表示,棉花成本占年興總成本的35%,是影響公司毛利率表現的主要變數。法人分析,國際棉花價格飆漲,年興因棉花用量高,毛利率無可避免將受到侵蝕。

成衣代工大廠聚陽實業表示,市場進入第四季傳統旺季,在需求回溫下,成衣代工廠對上游原料的需求高,棉價上漲造成營運成本大增壓力。聚陽採取的策略是和客戶、布商三方共同吸收,分攤棉價高漲所多出來的成本。



◆ 陸棉花價漲 棉製品成衣跟著漲

中央社 2010.10.12

中國大陸棉花產量大減,加上印度限制棉花出口,導致棉花價格大漲,也導致大陸正上市的棉製秋、冬新款服裝和內衣、棉襪等價格上漲2成左右。

紡織業者指出,由於洪水等天災導致大陸棉花大幅減產,而棉花生產大國印度限制棉花出口,棉花價格從去年開始就一路暴漲近8成,進而影響棉製內衣、棉襪和正要上市的秋、冬棉製新裝價格上漲。

大陸知名運動服飾品牌「李寧」,已早在今年6月宣佈今年第4季的服裝產品零售價提高17.9%;根據上海市服裝行業協會的報告也顯示,今年8月一些品牌服飾的價格,和去年同期相較上漲50%上下,而內衣、棉襪等棉織品,價格都有10%到20%不等的漲幅。

上海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寅峰告訴「新聞晚報」,棉紡織品漲價除人力成本和物價上漲外,棉價一路走高是主要原因。

棉花成交價已達到每噸2.5萬元(人民幣,下同),和去年相較上漲近80%;光9月份,棉花成交價格就從9月初的每噸1.8萬元左右上漲到目前的每噸 2.5萬元,漲幅近4成,最高報價甚至一度達到每噸2.7萬元。     劉寅峰說,大陸南方多個省發生洪水,棉主要產地新疆棉花歉收,都導致大陸棉花產量減產2到3成,而陰雨氣候也讓棉花品質下滑;加上印度限制棉花出口,巴基斯坦棉花遭災大幅減產,都導致棉花供不應求。

劉寅峰透露,棉花價格上漲也不排除有人為炒作因素,一些企業去年以低價買進棉花,囤積一段時間再賣出,靠炒作棉花一年不到就賺進7000萬元。

因應棉價高漲,據悉包括江浙、山東一帶一些小型棉紡織廠已大規模停產;另外,一些成衣業者也改採化學纖維等材料替代棉花生產成衣,減少對棉花的依賴。

紡織業者指出,大陸服裝業大本營廣東東莞,生產成衣利潤已從1.4%降到0.4%,如果棉價一路攀升,東莞成衣業將面臨巨大挑戰。

不過,如果企業透過化學纖維等其他原料替代棉花,讓棉花需求量減少,可能會使棉價在年底略跌。



◆ 海南暴雨 台商損失慘重

中央社 2010.10.12

大陸海南省遭遇60年來最嚴重的大暴雨,主要從事農業、養殖業的當地台商受災慘重,目前為止因災損失金額約台幣7億元。

海南省本月底開始連續9天大暴雨,範圍波及15個市縣,全省平均降水量達648.3毫米,是1951年海南省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暴雨過程。

海南台商協會會長謝進旺今天告訴中央社,不少文昌、瓊海、海口的台商受到暴雨影響,特別是農業、養殖業的台商損失特別大。海南的台商多數從事相關行業。

他說,截至今天為止,海南台商因暴雨災害損失金額約人民幣1到2億元,折合台幣約7億元,受災數據當地台辦還在統計中。

謝進旺說,文昌有幾家台商,損失金額加起來就超過人民幣6000萬元,有些養殖業的冷凍庫都泡水泡壞了。

海口台商協會副會長黃益豐則說,當地三江鎮沿海岸邊的一些養殖業台商,魚塘淹水淹了一半以上面積。

他表示,海南台商多屬於中小企業,受害嚴重,但至今有關部門仍未提出任何賠償或補償辦法,也沒有公布台商損失。

黃益豐說,汶川地震時,台商捐了不少錢,現在應該要加強扶持台商。



◆ 求救! 土豆生怪病 藥石罔效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北港報導】2010.10.12

「奇怪,種了數十年土豆也沒見過這種怪病,葉子直直掉,再不想辦法,就去了了!」國內花生最大產地的北港、水林、元長一帶種植的花生,最近接連發生怪病,農民「下重藥」仍難杜絕,葉子掉不停,果實也變少,農民憂心,請求農政單位趕緊查驗防治。

北港農會翁姓承辦人表示,日前台南農改場的人採樣後,正進行化驗,昨天曾打電話詢問,但化驗結果尚未出爐,最慢在這2天才會出來,暫時無法確認病因,農民最好不要急病亂投醫,等檢驗報告出來後,再行處理。

北港農民許忠村、吳明和等人指出,最近各地開始栽種二期花生,天氣和往常差不多,卻無緣無故引發病變,枝葉枯黃,葉子掉不停,由於已開始結果,果實比正常少了好幾倍,他們擔心這樣下去,這一期的花生恐會「去了了」。

許忠村說,花生最容易罹「鏽病」,即葉面如長鐵鏽般,逐漸枯萎死亡,但這次所得的病症,並非鏽病,很多人向農藥商求救,並在安全劑量範圍內,增加用藥次數防治,但似「藥石罔效」,病情不見好轉,葉子掉得更嚴重,有的已枯死。

農民說,最近只下幾場小雨,有人就擔心,是否與先前六輕火災濃煙有關。

許忠村說,他們已向農委會反映,前2天農糧署曾派員前來採樣,只希望趕快驗出,對症下藥,以免全軍覆沒,損失更慘重。



◆ 農糧價格飆漲 韓爆泡菜危機

自由時報 2010.10.12

〔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受到氣候與美元走貶雙重影響,全球食品價格飆漲,韓國白菜因天氣異常產量銳減,爆發「泡菜危機」;國際市場包括玉米、黃豆、米等穀物價格上揚,連帶肉品價格也看漲,美國牛肉價格可能創二十多年來最高。

白菜大漲六倍 美國牛肉創廿多年高價

韓國白菜漲幅驚人,市場與雜貨店的白菜平均每顆喊到一萬韓元(台幣二七六元),是九月一顆三千韓元的三倍多,更是去年同期一千六百韓元的六倍多。

以白菜作成的泡菜是韓國人每日不可或缺的食品,韓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三十五公斤的泡菜。

韓國政府把這次白菜價格飆漲的原因歸咎於天氣,今年春季出現的低溫、夏季的高溫與九月的暴雨造成農作物減產,南韓政府不得不一方面緊急從中國進口大白菜補充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從十月中旬開始取消白菜和蘿蔔的進口關稅,以化解危機。

白菜價格狂飆,民眾只好改以蘿蔔為替代品,連南韓總統李明博也得跟進,日前呼籲改吃卷心菜泡菜;但蘿蔔價格已因此水漲船高。

此外,來自中國的蔬菜也將湧向高價的韓國市場,中國國內農產品價格跟著上漲,恐將進一步推升中國已經超過三%的通膨。

美國農業部上週五調降今年糧食產量預測,因氣候條件不利全球收成,玉米產量比前一年減少三.四%,庫存創一九九七年來最低,玉米期貨價跟著大漲八.五%,每英斗五.七三二五美元,為二○○八年九月以來最高點,黃豆價格也上漲四.四%,為每英斗十一.八四七五美元。

美國農業部表示,包括美國、歐洲、俄羅斯的歉收顯示,農產品供應狀況比以前吃緊,引發二○○七、二○○八年食品危機重演的可能性。

榖物推升肉價 恐重演三年前糧食危機

作為飼料主要原料的玉米供應意外減少推高牛肉、豬肉、雞肉的價格,分析師指出,明年七月以前豬肉將上漲十四%、四月以前牛肉將漲四%,過去三個月牛肉價格上漲了超過五%。其他包括棉花、黃豆、米、棕櫚油的價格也受到美元走跌影響跟著上揚,世界最大棉花消費國中國的大量需求推升棉花價格,上週五美國商交所棉花十二月期貨價格盤中一度漲停,收盤上漲三.三%,收每英鎊一.○七一七美元。

fsj 提到...

需求暴增 美國農業大翻身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0.10.13

華爾街日報12日報導,亞洲的需求強勁,推升玉米、黃豆、棉等主要農產品的價格持續飆高,使得原已沒落的美國農業在全國整體經濟依然疲軟之際,成了少數仍欣欣向榮的產業。

受美國農業部上周小幅調降預估產量影響,明年中交貨的玉米和黃豆期貨11日分別上漲5%和2%。棉花現貨價11日也勁揚3.3%,而且已比一年前高出86%。

罕見的是,許多農作物即使大豐收,價格仍持續上漲,農地價格在大多數房地產價格依然疲軟之際逆勢走高,農業收入也蒸蒸日上。美國農業曾被批評太過仰賴出口,但亞洲經濟崛起帶來的農產品需求,使得仰賴出口如今對美國農業來說變成是加分。

紐約Susquehanna金融集團資深分析師卡森說:「農業經濟走出衰退的速度遠比整體經濟快得多。」

這次農產品價格走高對消費者的衝擊可能不會像2008年糧食危機時那樣嚴重,當時食品消費價格指數大漲5.5%。

而這次民眾在失業率居高不下之際緊縮支出,使得食品業高層無法輕易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美國農業部預期,今年整體農業淨收入可達771億美元,是歷來第四高;今年食物零售價格預料會上漲0.5%到1.5%,為1992年以來最小增幅。然而部分經濟學家預期,明年食物零售價會大漲3%到4%。

農民的收入好轉,也對美國其他產業有利,舉例來說,生活狀況改善使得棉農能購買新機器。德州賀斯特農場供應公司(Hurst Farm Supply)說,今年的業績大增20%。

亞洲對農作物的需求強勁是當今農業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亞洲經濟正以三倍於美國的速度成長,而亞洲需求正在拉抬美國農業。美國農業部估計,在今年9月底為止的上個財政年度,農產品出口成長11%至1,075億美元,今年度可再成長5%。

分析師認為,今年美國黃豆產量有高達四分之一最終可能輸往中國。美國政府預期,美國小麥出口將激增35%至81億美元,部分原因是俄羅斯夏季乾旱,迫使俄羅斯農民退出出口市場。

fsj 提到...

全球9.25億人身處飢餓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即時報導】2010.10.14

10 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台灣世界展望會表示,全球有9.25億人仍身處飢餓,呼籲民眾關心全球糧食短缺問題。台灣世界展望會將針對糧荒較嚴重的國家,尼日、辛巴威、肯亞、北蘇丹、史瓦濟蘭、尚比亞等國家,進行糧食發放、營養餵食計畫,並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協助推動社區建設,以搶救飢餓生命,盼民眾共同關心。愛心專線,02-21751995。



◆ 韓泡菜危機 東北菜農商機

【經濟日報╱記者邱莞仁/綜合報導】2010.10.14

受氣候影響,韓國大白菜短缺引發的「泡菜危機」,意外成為中國大陸東北地區菜農商機,出現搶菜效應,大白菜與蘿蔔價格更一路飆漲、出口量激增。

廣州日報報導,由於韓國進口中國大白菜的決定是臨時的,白菜大量出口至韓國,無疑將衝擊大陸國內市場正常供應。隨著市場供應短缺,整體菜價也可能出現波動。目前東北地區的白菜已開始漲價,不少商人趕赴山東、吉林等大白菜產地緊急採購,造成市面上大白菜、蘿蔔價格也跟著持續攀升。

數據顯示,上半年白菜每噸價格還維持在人民幣550元(約新台幣2,547.5元),最近漲到每噸人民幣850元(約新台幣3,937元)左右,漲幅達55%。

新華社報與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大白菜是泡菜的基本原料,也是韓國家庭不可或缺食材。每年秋季是韓國的「泡菜季節」,民眾紛紛製作泡菜,以備冬季和來年春季食用。今年在「泡菜季節」即將開始之際,受天氣影響大白菜產量大減,菜價更一路飆漲,一棵售價直逼1.2萬韓元,是去年同期的六倍之多,直接影響許多韓國民眾日常生活,也震動韓國社會上下。

為了紓緩「泡菜危機」,10月1日起,韓國農林水產食品部宣布取消對白菜與蘿蔔的進口關稅,並決定緊急從中國進口5萬噸白菜。鄰近韓國的大陸東北地區,意外成為這波「泡菜危機」中的最大受惠者。

一位山東食品業者表示,從10月1日開始,就不停接到韓國客戶打來的電話,要求公司準備白菜。「8號上班以後,找我們下訂單的人就像打仗似的全湧上來了。」

業者至出,過去公司偶爾才發那麼一兩個櫃的白菜,可現在一天能發兩個櫃,一個櫃有22噸,僅「十一」後就已經發了80多噸白菜到韓國了。

游資 加入炒作行列

韓國「泡菜危機」帶動中國大白菜價格大漲,市場價格已高於去年同期,商人四處搶菜也間接帶動大白菜批發價一個月內大漲12%。

新華社與廣州日報報導,目前山東大白菜價格每噸上漲人民幣100至200元(約新台幣463.5至927元),「十一」長假後,北京大白菜零售價也小幅上揚。在廣州當地的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大白菜每公斤價格在短短一個月內大漲6角,白蘿蔔每公斤小漲2角,引發囤菜疑慮。

游資也加入炒作大白菜行列,間接助長大白菜及蘿蔔的價格。以前一畝地只能賣人民幣1,000多元(約新台幣4,632.5元)的蘿蔔,現在可以賣到人民幣2,700元(約新台幣1.3萬元)。

據了解,大白菜一般集中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上旬這段期間分批上市,菜價是否上漲,也取決於當季大白菜的上市量。韓國爆發「泡菜危機」,韓國商人瘋狂收購,部分還在田裡生長的大白菜,身價也提早跟著漲。



◆ 每年橄欖樹之約 識與不識都來分享快樂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縣報導】2010.10.14

這是一場橄欖樹的約會!屏東市民程正方的庭院內,有一株高大的橄欖樹,每年年底果子成熟時,總有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前來程家分享橄欖的美味;一名高中老師還曾寫了封信,表達對橄欖樹的愛慕,和主人成了好友。

「我從沒有想過一棵橄欖樹有這麼大的力量!」四十歲的程正方從小在屏東勝利新村長大,他記得小時候,橄欖樹就長得比屋頂還要高,當時他父親程龍光在外島服役,他經常爬上樹,想像飛過天空的飛機是載父親回來的,從那時候起,「橄欖樹就是一個想念父親的地方」。

「沒有想到長大後,橄欖樹還是個交朋友的起點」,大約五年前的一天傍晚,程正方在自家院子撿到一封信,信裡先是寫了一段「橄欖樹」的歌詞,接著描寫對橄欖樹的感情,程正方彷彿找到同好般立刻與寫信人聯絡。

原來寫信的戴貴立經過程家多次,對這棵橄欖樹「仰慕」已久,一封信、一棵樹,兩人成了好友,也開始了橄欖樹之約。

每年十二月初,包括戴貴立一家,程正方同事、鄰居總會陸續到程家報到。程正方說,每周總有不同的人上門,偶爾連路過的不速之客也會加入,大家因橄欖聊了起來,「每年總要進行兩、三星期,最多的一年來了四十人」。

大夥兒輪流爬樹摘橄欖,分享各自製作的橄欖醋,聽著程正方說著程家橄欖樹的故事。戴貴立夫婦說,「橄欖樹的故事如此動人」。

程正方小時,曾有陌生人半夜跳進他家院子偷挖橄欖樹根當藥引治病,被他父親發現後,陌生人說「不挖樹根回去、我媽會死呀!」他父親非但沒有喊抓賊,反而叫醒全家一起幫忙,讓那位陌生人感動不已,離去前頻頻道謝。

「與人分享橄欖樹,這是父親的交代」,程正方不敢忘,他說「今年的橄欖樹之約自然還是要繼續」。



◆ 人類現有消費生活 需1.5個地球資源支撐

【中廣新聞】2010-10-14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比40年前增加了一倍,要維持現有的消費生活需要1.5個地球,到2030年更將需要2個地球。

「自然基金會」把人類消費對環境的負荷,折算成支撐這些消費所需的面積指數。報告指出,現有的消費活動若持續下去,將難以再回頭。如果全世界人都過美國人那樣的生活,必須要有4.5個地球。

此外,報告還透過觀測約8千種動物的增減,計算出顯示地球資源充裕度的「生命地球指數」。在比較了1970年和2007年的數據後發現,日本、美國等高收入國家增加了5%,而非洲等低收入國家大幅減少了58%,這顯示發達國家吞噬了這些資源。

fsj 提到...

外資搶糧 行情看飆

【經濟日報╱記者邱莞仁/綜合報導】2010.10.15

通膨與缺糧現象引發跨國搶糧戰爭,市場預期今年大陸東北地區11月的秋糧收購,在國有、民營糧食企業和提前插旗布局的外資角力下,將掀起一場搶糧大戰,糧價也可能隨之走高。

影響今年秋糧收購最大的變數,無疑是外資的「攪局」。今年8月,由新加坡豐益國際公司投資的益海嘉裡糧油食品商,就曾在江西以高價提前收購稻米。

「雖然此前外資在東北的糧食收購動作並不多,但外資資金雄厚,一旦外資加大收購力道,糧價將會一路高漲。」一家糧食貿易企業負責人指出,隨著外資陸續進入中國米、麵、食用油三大糧油市場,中國大陸民企只能看著別人收,糧食加工業也將重新洗牌。

中國經濟時報與路透報導,大陸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日前曾公開表示,「今年秋糧已經收穫六成,豐收成為定局;不僅總量增加,而且結構也很好,比如說玉米、稻穀,特別是粳稻,今年都是個增產的年景。」

雖然東北地區秋糧豐收已成定局,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位糧庫負責人指出,現在不管是國有的國有糧庫、民營糧庫或者加工貿易企業的倉庫,基本上都已經空了,「11月收購大戰一開始,對各收購主體來說,收糧可能將面臨一場硬仗!」

「糧庫要補庫,加工企業要原料,今年收糧有『三怕』。一怕收購價格炒得過高,二怕收購資金(貸款)不到位,三怕收不到糧。」該負責人表示,「我們擔心到時收不到糧。收不到糧並不是無糧可收,而是擔心價格炒得太高,不敢收。」

市場人士指出,這是因為收購一開始,大家一般對糧價預期都會比較高,但到底會漲多少,會不會出現「開高走低」的情況,誰也無法準確的判斷。

據了解,此前中儲糧、中糧等有大型國有糧倉都沒有缺糧的問題,但經過兩到三年的輪替後,今年大部分倉庫都空了。

業內人士指出,中儲糧是國家糧食安全保證,必須完成收購指標,一定會加大收購力道、甚至加價搶糧,此舉必然對當地民企和加工企業造成一定衝擊。



◆ 辣椒 一年漲五倍

【經濟日報╱記者邱莞仁/綜合報導】2010.10.15

年初大陸的綠豆、大蒜、生薑等民生物資,掀起一陣「豆你玩」、「蒜你狠」的漲價風暴後,如今這些農產品價格逐漸回落時,辣椒卻成為游資新襲擊的對象,價格一路飛漲,也帶動期貨市場交易火爆。

新華社報導,市場上乾辣椒每公斤在人民幣50元(約合新台幣230.6元),與年初相比,上漲近一倍。農產經銷商也透露,今年辣椒價格變化非常快,從去年最低價,辣椒價格起碼漲四、五倍。

市場人士指出,年初西南遭逢乾旱,是影響辣椒漲價的因素,但游資炒作卻是導致辣椒價格近期連連翻漲的主因。

據了解,乾辣椒主要的產區集中在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四川、湖北、山西、河南等省區,乾旱使得今年秋季西南地區的乾辣椒總產量,比起去年同期約減少八成。廣西等地也因為乾旱,預估將可能減產三成至四成。

一位辣椒經銷商肖先生指出,「辣椒的減產必然導致價格上漲。」生產地減產後,價格自然逐漸被游資炒了上去。

一些經銷商透露,現在不僅國內的游資在炒辣椒,國外的游資也開始進駐,並帶動期貨市場交易火爆,投資者都是多買。不少投資商一投就是數十萬元,甚至有商人專門到新疆收購辣椒。

專門經營辣椒的青島楓燃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清波說,這兩年辣椒一天一個價,不過本地辣椒產量較少,現在大戶都到新疆收購辣椒,開始轉戰外地辣椒主產區。

他指出,現在辣椒價位已經很高,但繼續上漲的空間很大,尤其最近兩年,農產品價格上漲已成為趨勢,伴隨辣椒價格一路走高,不少民間游資都開始轉戰到這個市場。



◆ 糖價報價 天天飆

【經濟日報╱記者趙丹瑜/綜合報導】2010.10.15

近日食糖價格連續打破歷史新高,大陸食糖主產區廣西的集團和中盤商已報價每噸人民幣6,100元(約新台幣28,129元),業內人士估計,今年糖價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未來一到二年將仍維持高價。

濟南時報報導,廣西、雲南、湛江、新疆四大食糖產區的報價一天一變,10月8日四大產區報價都還在每噸人民幣6,000元(約新台幣27,668元)以下,12日已全部站上6,000元大關。佔全國食糖產量三分之二的廣西產區報價幾乎天天上漲,最高一天漲幅人民幣80元(約新台幣370元)。

面對一路狂飆的食糖價格,食品業有的跟著糖價調漲價格,有的為保住市場仍在苦撐。每日經濟新聞調查,大白兔奶糖、金絲猴糖果將提高售價,漲幅在10%以內。

成都一家飲料廠劉經理表示,飲料業競爭激烈,即使面對糖價上漲的壓力,也不敢貿然提高價格,以求保住市場。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表示,正在極力擴大產能的統一企業與康師傅,在利潤空間壓縮之下,則將面臨高成本的競爭。

娃哈哈也預計在菲律賓投資,開發6,000 公頃糖料種植園,建立上游產業鏈,控制原料價格,避免糖價波動所帶來的成本壓力。

今年受到廣西、雲南等地的天氣災害影響,使甘蔗減產,影響食糖產量,市場出現缺口,糖價節節攀升。中國糖協數續顯示,2010年全國食糖產量1,070萬噸,和1,400萬噸的消費量相比,短缺了300萬噸。



◆ 食用油調漲10% 主婦掃貨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鄭圭雯/上海十四日電】2010.10.15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最新數據,大豆、花生、芝麻等價格連漲三個月,因此,大陸民生油品,包括金龍魚、魯花、長壽花等品牌,將全面調漲價格,漲幅達10%。

在上海徐匯區的超市內,最近可以看到不少家庭主婦在搶購食用油,尤其是高價油品,因為「漲幅不算小」。

長壽花玉米油表示,已經通知全中國超市、大賣場等通路要調漲價格,漲幅在10%左右,以每桶五升的食用油為例,每桶上漲人民幣六到10元 (約新台幣28.2到47元),一桶家用油的價格約人民幣80元 (約376元)。

除了長壽花,包括魯花、金龍魚等食用油品牌也在著手調價,幅度也差不多。另外,中國市場比重最大的食用油品牌金龍魚也將調漲包括大豆油、菜籽油等全線產品。

中國大豆網總經理劉兆福說,國際市場大豆期貨和現貨連續上漲幾個月,中國油品上半年受經濟調控影響,遲遲未漲,但已經在壓力鍋極限。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進口大豆464萬噸,價值20.865億美元,進口均價為449.7美元/噸,與今年7月份的422.4美元/噸相比上漲5.3%。

據國家糧食信息中心的數據,今年7月1日天津港一級散裝豆油的價格為每噸人民幣7250 元,到9月30日上漲至每噸人民幣8500元,漲幅17.2%;菜籽油方面,江蘇南通一級散裝菜油7月1日的價格為每噸人民幣7080元,9月30日上漲至人民幣8300元,漲幅14.7%。



◆ 巴拿馬50萬人營養不良

中央社 2010.10.15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今天指出,巴拿馬有50萬人,也就是15%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原住民地區的狀況尤其嚴重。

這項數據是由FAO駐中美洲代表羅卡(DeodoroRoca)在一項研討會中提出的,他同時宣布FAO發起的一項反抗飢餓簽名活動。

這項命名為「十億飢民」的活動,自5月份展開,已獲得100萬人的簽名支持,這個週末,活動工作人員將在巴拿馬市中心的兩個商場收集簽名,為這個活動畫下句點。

FAO發起這項活動的目的是為喚起民眾來譴責,到現在,世界上還有10億人處於飢餓狀態。

羅卡指出,到了2050年,必須將世界糧食生產增加70%並將肉類生產提高2.7倍,才能滿足人類生活的需求。而FAO的報告也顯示,巴拿馬5歲以下孩童營養不良的比率高達19.1%,這與巴拿馬貧窮人口高達37%有關。

※ 台灣廢耕、休耕。

fsj 提到...

亞太糧安會議 陳武雄晤7國代表

中央社 2010-10-17

2010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糧食安全保障部長級會談,今天在日本新潟閉幕,出席大會的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武雄和7國代表舉行雙邊會談,他對參加大會的成果表示滿意。

21個成員和8個國際機構代表出席的APEC糧食安全保障會議,今天在面對日本海的新潟市結束兩天的會議。這是APEC史上首次召開有關糧食安全的會議,由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鹿野道彥主持。

陳武雄今天在大會閉幕式致詞時,發表一首題為「新潟之舞」的詩,稱讚米鄉的新潟,街巷一塵不染,百年禪音,並強調一鏟一鋤,務實奮戰的重要性。這首詩贏得會場熱烈的掌聲迴響,為大會閉幕譜下令人懷念的一章。

大會通過新潟宣言,指出面臨人口增加、異常氣候等災害造成的糧食不足,有必要經由振興農村和農業技術合作來擴大糧食供給,並促進農業投資和農產品貿易的順暢化,來改善開發中國家的飢餓和貧困。

宣言強調,糧食安全保障是APEC成員共同關心的課題,今後的努力目標有兩大項:一、可持續的農業發展,包括擴大糧食供給力,振興農村和因應氣候變遷;二、投資、貿易和市場機能的順暢化,包括促進農業投資和加強食品安全措施的改善。

這項宣言將反映在11月於橫濱召開APEC領袖會談的相關文件內。

大會並通過62項糧食安全的行動計畫,其中包括6項是台灣提出的計畫,分別有關減少食品的損失、加強農業災害的因應能力、促進地區農產品消費、普及因應氣候變遷的農業手法、推動因應氣候變遷的研究以及確保糧食危機時的供給。

鹿野在會後的共同記者會上強調會議的成果指出,這次大會不僅對APEC的成員、也對全球發出訊息,強調糧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性。他指出,參加的21個成員克服各自的問題和不同的條件完成行動計畫,意義非常重大。

陳武雄在大會閉幕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指出,大會就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及努力目標達成共識,台灣提議亞太地區緊急情況下的糧食儲存機制問題贏得很多會員國的支持。

陳武雄指出,在出席大會期間,他抽空和包括日加紐澳等7國代表,就亞太地區糧食安全的共同議題以及雙方關心的個別議題交換意見,增進合作關係,收穫良多。代表團一行將轉往東京訪問後返國。



◆ 棉價頻創新高 服飾業叫苦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2010.10.17

棉價15日再創新高,盤中一度漲抵每磅1.1980美元,三個月來的漲幅高達56%。服飾製造商和零售商開始緊張,擔心在被迫轉嫁成本給深受衰退之苦的消費者後,銷售業績將受衝擊。

紐約洲際交易所(ICE)棉花12月期貨15日在開盤數分鐘後即飆上每磅1.1980 美元,寫下該交易所及其前身紐約棉花交易所(NYCE)成立140年以來的最高名目價格,收盤回跌至每磅1.0987美元。不過,以實質價格計算,目前的價格仍不到1973年所觸及價位的三分之一。

棉價今年來飆漲48%,需求強勁但產量下滑,造成棉花短期供給吃緊。

隨著世界經濟復甦,全球最大棉花消費國的中國今年用棉量大增,然而氣候不佳使其棉產量減少,紡織廠因此向海外購棉,中國今年來棉花進口數量比2009年多出逾一倍。

美國棉花承運人協會(ACSA)理事長利亞說:「從消費觀點來說,中國是大象。」

全球第四大棉產國巴基斯坦鬧洪災,也重創該國的棉花收成。同時,棉價高漲令市場憂慮印度可能延長棉花出口禁令;印度自從採用基因改良技術後,已變成主要棉產國。

基於上述原因,今年的全球棉花存量可能下滑5%,跌至14年來最低水準。

對服飾業來說,棉價漲不停代表20年來廉價棉花的時代告終,但消費者已習於平價服飾,使製造商很難轉嫁成本,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

原物料約占服裝生產成本的四分之一至一半。

處境最艱困者是大量販售如T恤等棉製品、且經常面臨價格競爭的折扣零售商。但生產各種價位服飾的製造商,可能被迫決定自行吸收或轉嫁成本。

總部設在英國的服飾零售商Next上月警告,「2011年將遭受來自全球的沈重成本價格壓力」,明年可能漲價5%至8%。

摩根大通常務董事圖尼克說,棉價上漲加上銷售和存貨壓力,可能導致服飾專賣業者大幅下修獲利。

棉價上漲的背景是今年來商品價格齊揚,主因是美元貶值、新興市場需求強勁,以及氣候問題導致供給短缺。除棉花外,糖、柳橙汁及咖啡的價格也全面飆升。追蹤原物料價格的路透/Jefferies CRB指數上周一度升抵兩年來高點。

但棉價走高對棉農來說是件喜事。多年來,他們常因獲利考量,捨棄棉花而改種玉米或黃豆等作物。

fsj 提到...

美稻穫不如預期 米恐漲30%

中央社 2010-10-13

根據稻米生產團體表示,全球第4大稻米出口國美國的稻米收穫量不但無法如預期般刷新歷史紀錄,反而可能低於初估值至少10%之多,並將米價上推30%。

美國稻米生產者協會(U.S. Rice Producers Association)總裁羅伯茲(Dwight A. Roberts)表示,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糙米期貨到明年1月可能飆升至每100磅16到17美元,主因美國稻米耕作區遭炎熱天氣影響,產量下跌,碾出糙米率也遭壓低。羅伯茲去年曾經準確預言稻米價格將登上16美元。

繼去年第3大稻米出口國巴基斯坦近來遭受水患,嚴重下挫稻米收割量後,再遇美國稻米產量減少,可能限制進口商手邊的可運用貨源。與今年6月30日的年度低點的每100磅9.55美元相較,米價已經上揚37%。

提供稻米市場諮詢服務的Firstgrain.com總裁韓密爾頓(Milo Hamilton)在昨天於新加坡舉行的會議中表示,「米價的上漲才剛開始。」在說到美國稻米收穫的時候,他認為,「稻米現在麻煩大了。」

美國農業部將今年度的全國水稻收成量降低5%後來到1100萬噸,同時預估平均每英畝生產量將下跌到2005年到2006年產季以來的最低水準。

因為湄公河水位下降造成泰國和越南兩國稻作產額減低,加上巴基斯坦水患沖蝕水稻收穫,聯合國的食品和農業組織在9月1日再次下修該組織的全球稻米生產量預估值,為4月來的第2次。泰、越兩國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產地。

美國稻米生產者協會總裁Roberts昨天接受訪問表示,今年7、8月的炎熱天候傷害美國稻作,可能使每100噸糙米的可磨出白米量從通常的65噸下跌到50噸。

「我們從來沒見過哪一年像今年一樣,原本信心滿滿的認為會出現歷史性的豐收,但在過去3週間卻因為稻米收成量和碾糙的出米率的問題,使一切豬羊變色。」羅伯茲表示,「出米率問題還未被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算進去。」

美國農業部上週表示,國內稻米平均的單位生產量將是每公畝6687磅(3033公斤),比上個月的預估值少了360磅。農業部也將平均現金價格上提1.80美元,也就是每100磅最高為13.10美元。

※ 四大稻米出口國都因天災人禍產量減少了...



◆ 通膨拉警報 大陸釋出儲備糖油

【經濟日報╱記者邱莞仁/綜合報導】2010.10.20

繼綠豆、大蒜、辣椒乃至肉蛋等一連串民生物資輪番漲價,近期白糖、食用油連漲,使中國拉緊通膨警報。大陸多個部委與國家糧油交易中心發布公告,將緊急釋出國家儲備油與白糖,抑制物價亂漲。

新快報與中國經濟時報報導,受國際大豆價格上漲,進口大豆均價自7月以來連續三個月上漲,並導致食用油全面上調價格,部分產品漲幅可能達10%左右。

此外,由於大陸產糖區主要集中在廣西、雲南等地,在西南地區年初遭逢旱災影響,糖產量明顯減產約三分之一,白糖價格更是蠢蠢欲動,與去年同期相比,食糖批發價年增率達70%,創歷史新高。

中國糖業煙酒公司也在日前發出調價通知,各種規格的食糖價格將全面上漲13%。

隨著民生物資價格輪番上漲,市場也擔憂,多種產品價格上漲,是否帶動物價普漲,引發通膨現象。

對此,為了穩定物價,大陸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與財政部將聯合釋出21萬噸儲備糖,保證供應、穩定糖價。發改委還表示,目前國家儲備糖庫存量充裕,「將根據情況加大投放數量」。

大陸國家糧油交易中心也發佈緊急公告,將在今(20)日向市場拋售30萬噸國家臨時存儲食用油,以抑制油價。這也是今年以來,官方首度在市場上大規模拋出食用油。

按國家糧油交易中心公告顯示,此次競價銷售的食用油為國家臨時存儲的30萬噸菜籽油。參加競價交易的買受人,在購得油品後,必須儘快將所購買的油品投入市場,以增加市場供應量。

業內人士透露,預計近期還會釋出近60萬噸大豆油品,目的同樣是為平抑年底的食用油價格。事實上,早在2008年3月食用油價格出現暴漲時,官方就曾拋售一批儲備油,穩定市價。但在今年國際大豆價格不斷上揚影響下,本次官方出手是否能讓市場即時降溫,值得關注。

財經評論員葉檀在部落格表示,如果僅僅投放30萬噸食用油,對於市場會有短期的影響,但長期影響不太大。

分析人士認為,食用油與糖價是否出現長期性上漲,仍與供需關係有關,產量供給是否充足,將直接影響未來的物價走勢。

fsj 提到...

糧食自給率 十年要達34%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2010.10.21

全球氣候變遷衝擊,面臨糧食危機,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昨(20)日表示,台灣在第一屆「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倡議區域糧食儲備機制,已獲認同。確保國內糧食安全,農委會將調高糧食自給率,民國109年要達到34%。

第一屆「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本月16、17日在日本新潟舉行,陳武雄指出,從亞太區域糧食安全角度來看,個別國家處理的風險將愈來愈高,台灣方面提出「自我管理、風險分擔」概念,倡議「APEC緊急糧食儲備機制」,已獲得多數經濟體贊同並納入宣言。

陳武雄指出,預期在今年11月舉行的APEC會議,可望由台灣主導規劃機制架構,進一步共同研究糧食儲放地點,以及由誰調度等問題。

據瞭解,目前亞太地區已有東協十加三(韓國、日本、中國)的糧食安全儲備機制正運行,每年共同儲備70萬公噸稻米,提供東協地區糧食安全援助。由於這項機制並未涵蓋全亞太地區,陳武雄認為,「區域支援愈大,風險愈小」,因此提倡全區域性的緊急糧食儲備機制。



◆ 陸船越界破壞蟹籠 立委:補償漁民損失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0.10.21

受到大陸鐵殼船越界捕魚的影響,今年金山、萬里的螃蟹大量減產,價格因此大漲,導致東北海岸漁民損失慘重。立委今天除要求農委會應立即將越界捕魚議題納入第七次江陳會討論以外,並要求農委會針對漁民損失給予補助。

國民黨立委李慶華今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手拿清晨購買的花蟹及三點蟹向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質詢。李慶華說,金山、萬里的漁民反映,今年大陸鐵殼船變本加厲,大舉進入台灣24海浬海域,拖底船將台灣漁民所有捕蟹籠全破壞收走,漁民損失慘重。

根據漁民說法,一個補蟹籠成本300元台幣,一艘船出海一次要放置1500至1800個捕蟹籠,蟹籠遭破壞,加上裡面的捕獲的螃蟹,漁民損失上百萬元。李慶華並要求農委會,針對金山、萬里當地漁民的損失提供專案補助。

陳武雄表示,今年1月到9月,海巡署驅離大陸鐵殼船多達7606件,未來會將兩岸漁業管理議題,納入明年第七次江陳會重點討論。而針對漁民補助問題,陳武雄則表示會再了解與漁民溝通,現場並沒有做出承諾。

fsj 提到...

菜價風了! 四季豆1公斤110元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0.10.22

梅姬颱風來襲,大雨下個不停,部分地區交通中斷,蔬菜無法採收,今日各地的蔬菜到貨量大減兩成,台北果菜市場的蔬菜平均批發價,今天逼近每公斤30元,比昨天上漲25%,特級的番茄批發價已飆到90元、四季豆110元,零售價更漲翻天,讓消費者叫苦連天。

許多婆婆媽媽今天冒著風上菜市場搶購,卻發現蔬菜貴得買不下手;趁著上班前上市場的呂小姐說,前兩天買菜,老闆還送蔥,但今天菜販堅持「現在青蔥很貴,不能送,只能用買的。」呂小姐說,接下來兩天周休假期還是得開伙煮飯,更要備妥下周的菜,「晚上下班再去大賣場看看」。

今天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蔬菜每公斤平均價格29.1元,比昨天的23.2元,足足上漲25%;而且今天蔬菜到貨量只有1110公噸,比昨天少了兩成。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主秘楊顯文表示,連日大雨導致菜農無法採收,同時因為部分地區交通中斷,今天很多蔬菜無法送進果菜市場;包括高麗菜、大白菜、蘿蔔、青蔥、青江菜、胡瓜、苦瓜、番茄都減量;短期葉菜類的空心菜、地瓜葉、青江菜價格全上漲,其中青江菜量減少四成,漲幅最大,高達七成。

楊顯文表示,目前高麗菜主要產區正好在宜蘭縣大同鄉,因為這次颱風,高麗菜全泡水,幸好已經進入產季末期,降低損失;同時,品質最好、供應量最大的三星蔥,也因為颱風淹水的關係,今日到貨量減少兩成,價格從每公斤平均批發價43.97元,漲到67.6元,漲幅高達54%。

花果菜類漲得更兇,黑柿番茄特級品每公斤批發價飆到90元,普通的優級品也要60元。到了零售市場, 消費者買上三四顆番茄就要50元上下,讓許多婆婆媽媽邊買邊罵。

農委會表示,目前農民團體庫存冷藏蔬菜約3876多公噸,其中735公噸可由農糧署視情況調配,蔬菜貨源充足,可正常供應無虞。

fsj 提到...

俄乾旱肆虐 糧食出口禁令延至明年7月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10.23

俄羅斯經歷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8月間宣布今年內暫停糧食出口,總理普亭22日宣布,暫停糧食出口的期限將由今年年底延長到2011年7月1日。

普亭在俄羅斯南部舉行的農業和畜牧業工作會議上表示,他已於日前簽署延長糧食出口禁令的決議案。他強調,為了確保國內糧食市場的穩定,政府不得不暫時放棄糧食出口。

但普亭強調,雖然今年出現旱災等複雜因素,糧食收穫量仍可望達到6000萬噸,符合先前的預測,加上已有的糧食儲備,能夠滿足國內糧食和飼料需求。

至10月20日為止,俄羅斯種植的冬季穀物面積僅1320萬公頃,比去年減少400萬公頃。農業部數據並顯示,俄羅斯今年馬鈴薯產量比去年減少 34.2%、蔬菜也減少10.2%。今年夏天俄羅斯出現罕見高溫,乾旱天氣並引發森林大火,導致糧食大幅減產三分之一,糧食及相關食品價格大漲。

俄羅斯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日為止,全國共收穫糧食5900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34.3%。農業部預計今年糧食總產量可達6000至6500萬噸,低於去年的9700萬噸,更遠不及2009年的1億900萬噸。

俄羅斯的糧食出口禁令原本到今年底為止,後來宣布要延到明年收成。受暫停出口影響,俄國到2011年6 月為止的一年小麥出口量預計僅有350萬噸,和一年前的1856萬噸不可同日而語。

俄羅斯原為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俄國政府自8月15日起禁止糧食和相關食品出口後,國際小麥價格應聲暴漲至兩年來最高紀錄。加上加拿大水災、哈薩克乾旱、歐洲歉收等因素影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小麥期貨價格已上漲約一倍,而全球最大的大麥出口國烏克蘭也因為收成減少而在日前宣布對出口設限。

fsj 提到...

豬讓世界維持運轉

中廣/夏明珠報導 2010/10/25

荷蘭的一個藝術家,花了三年的時間,追蹤一頭豬被宰殺了之後,被物盡其用的程度,研究結果,令人嘆為觀止,原來豬的應用那麼廣泛,要說,豬讓世界維持運轉,也不為過。

(曼得斯瑪)原本想研究的是牛,可是,她發現在荷蘭,牛依然是鄉野間經常可見的動物,豬卻幾乎已經從人的視線裡消失,事實上,像荷蘭這麼小的一個國家,大概也養了一千兩百萬頭豬。

(曼德絲瑪)一轉念,就決定研究豬,她研究的那頭豬,沒有名字,只有編號,05049號豬,被宰殺的時候,體重104公斤。牠的屠體總共產生了185種產品。裡面包括日常生活中不可獲缺的肥皂、洗髮精、潤絲精、保養品、牙膏等。

在發麵的時候使用的麵糰改良劑,是用豬毛裡面的一種蛋白質提煉,起司蛋糕、香草布丁、巧克力慕斯以及提拉米蘇等許多西點裡,會用到的吉利丁,以及啤酒、葡萄酒以及果汁製作過程中,用以過濾雜質的明膠過濾網,也是豬貢獻的。除了吃的和身體使用的物品,豬身上的東西、包括豬鬃、豬骨頭,幾乎無一沒有用處,就連豬的心臟瓣膜,都可以用做人體移植。

曼德絲瑪的研究說明了,我們每天使用的產品,可能複雜得超乎你所能想像,多一點了解,可以幫助你做正確的選擇。



◆ 憂供不應求 棉花價創歷史新高

中央社 2010.10.25

棉花價格創歷史新高紀錄,市場擔心美國最大作物出口地─德州在經過上週雹災後,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需求可能超過供應。

美國洲際交易所(ICE Futures U.S.)12月到期棉花期貨價格一度上漲4%至每磅1.2445美元,成為這項商品140年前開始交易以來最高紀錄。

截至台北時間上午10時40分,12月到期棉花期貨價格為每磅1.2412美元。這項交易最活絡合約價今年來已攀漲64%,在Thomson Reuters/Jefferies CRB指數追蹤商品中漲幅最大。

首爾韓國外換銀行(Korea Exchange BankFutures co.)穀物期貨經紀人Han Sung Min表示:「在需求展望增加之際,尤其是產量下滑的中國市場,外界擔心美國作物收成受損。」此外,「美元今天走貶,也促成棉花價格走強」。

美元兌歐元一度貶至1.4036美元兌1歐元,相較於10月22日收盤價1.3954美元。

棉花價格上週累漲9%,連續第三週上揚,本月計漲22%,邁向2007年6月以來最大月線漲幅。

fsj 提到...

小麥價攀高 麵粉漲定了

記者林祝菁/台北報導 2010-10-26 工商時報

國際小麥行情持續攀高,造成今年國內對外採購小麥價格,一船比一船貴,據調查,最新一船小麥結標價格,平均每公噸為495美元,較上一船足足貴了55美元,改寫今年新高紀錄。業者透露:「未來麵粉不漲也難!」

上周五(22日),國內進行今年第18船小麥的標購,平均標購價格較上一船貴了1成多,高筋麥每公噸來到495美元,中筋麥則衝破400美元關卡,結標平均價格每公噸405美元。業者表示,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前一個交易日顯示,12月小麥行情,每英斗約落在670美分,但昨天的電子盤則緩步上攻,來到681美分左右,雖然相較日前大漲的情形有稍微回檔,但仍是高檔徘徊,而今年國內的18船結標價格與8月初標購的第13船相較,漲幅已高達64%,逼得麵粉廠商不得不轉嫁出去。

據了解,今年下半年,單單受到營業稅復徵5%,關稅改為全額課徵下,業者成本就增加8.25%,使得8月麵粉進行一波調漲行動,漲幅至少1成,此外,從7月底,國內標購的每一船小麥都愈標愈高,第16船的高筋麥每公噸已經衝破400美元,如今更逼近500美元。

業者表示,國內近幾月陸續標下的小麥,以7月的行情為基期來計算,在10月到港的價格,每噸平均多了30美元至40美元,11月平均多60美元至70美元,12月到港則增加100美元,因此推估,每袋麵粉下半年的成本至少較上半年高出台幣100元。

法人分析,8月麵粉已經先行漲1成,之後各廠商視情況調漲,總計平均每袋也漲了70至100元之多,未來陸續到港的小麥價格愈來愈貴,麵粉應該也是水漲船高的格局,可望帶動統一、聯華實業、大成及福懋油的營收成長。

此外,坊間部分麵包店,在飽受麵粉調漲下,已經悄悄漲價,漲幅至少1成,是否會重演08年底,小型麵包店的倒閉潮再現,值得注意。而量販店則因採購量較大,且大都簽年約,因此,目前的面對上游廠商的轉嫁幅度還在可忍受的範圍內。

fsj 提到...

小麥危機連動 全球米價喊漲

【楊明暐/綜合廿七日外電報導】2010-10-28 中國時報

「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廿七日警告,受到全球重要小麥產地嚴重欠收,加上亞洲幾個主要稻米生產國遭遇洪澇災害,未來全球米價可能出現劇烈波動。

IRRI在《今日稻米》季刊中表示,整體而言,全球稻米供應趨緊,但不若世界幾個主要小麥產地欠收那麼嚴重。受乾旱野火影響,俄羅斯小麥收成少逾三○%,莫斯科下令今年小麥暫停出口。哈薩克和烏克蘭情況類似,加拿大小麥產地因大雨損失嚴重。

美國農業部預計二○一○年至二○一一年收成季節,全球小麥產量將下跌五.四四%,至六.四三億公噸。至於稻米,儘管巴基斯坦、中國、東南亞等亞洲主要稻米產地受到洪災和乾旱肆虐,該部仍預計二○一○年至二○一一年全球稻米產量可望增加三.二六%,達四.五五億公噸。不過許多稻米庫存在中國和印度,危機期間這兩國不會將稻米投入國際市場,全球稻米市場勢必縮小。

泰國稻米相關部門表示,稻米生產明年將成為議題。供給會出現緊繃,推升米價。新加坡赫姆斯投資公司(Hermes Investments Pte.)執行長奚斯(Mamadou Ciss)說:「米價可能今天起就會上揚,到年底或明年一月,漲幅就會達(每公噸)一百美元以上。」泰國米價為亞洲指標,最近一度達到每公噸五一○美元,接近六個月來的高點。

fsj 提到...

大陸物價飆漲 民眾怨氣沖天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琮盛/北京報導】2010.11.02

今年北京的民眾恐將過一個「寒冷」的冬天,因為大陸的物價飛漲,紡織品價格尤其漲得不像話。要在北京服飾商場要買件禦寒的外套,沒有千把元人民幣(約五千元新台幣)恐怕買不到。

北京的監測數據顯示,內衣、毛巾等棉製商品平均漲幅在一成三至兩成四之間。其中內衣漲幅最大,平均漲幅兩成三。

原因是,大陸本土棉花產量去年比前年減產一百多萬噸,棉花缺口四百萬噸左右。今年黃河流域雨水多,導致棉花產量減少,品質下降,總產量可能驟降兩成以上,紡織業者苦不堪言,連帶也使消費者跟著倒楣。

「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油你漲」、「蘋什麼」、「糖高宗」,這些富有創意的相關語,反映大陸民眾高漲的怨氣。

新華網報導,農產市場品需求大、國家進行調控政策、天然災害發生,這些都不是民眾最擔心的,他們最擔心的是在人為炒作下,其他物品也跟著水漲船高。

對比十月下旬寒冷的氣溫,北京百貨公司周年慶的促銷活動打得火熱。從事出版業的曉英原本想在北京新世界百貨的周年促銷戰中,撈些便宜貨,但她一踏進百貨公司的服飾部門,發現「周年慶一點都不便宜」。

每月領著六、七千元人民幣薪資的曉英,所得水準在大陸白領階級中,其實不算太差。但面對打完折仍要上千元的長款外套,她叫苦說,「根本買不起衣服」。

曉英說,早就聽說今年羽絨衣要漲價,夏天快結束前,馬上囤了一件,「可是沒想到其他的衣服還這麼貴」。她把添購其他衣服的念頭給打消了。

曉英說,現在隨便走進一家北京的服飾商場,冬季服飾「起跳價」都五、六百元,一般都是上千元,逼得她寧可「遠觀」而不敢「褻玩」。

高漲的服飾價格,讓曉英不得不反向操作,專買「反季促銷商品」。曉英說,所謂反季銷售,就出現了「夏天買羽絨衣、冬天買裙子」的怪現象。

在北京從事傳播業的文靜也說,每月的工資,光買幾件衣服就空了,逼得她開始成為一日本國民牌「優衣庫」 的忠實顧客。她直呼,「這個牌子動不動就打折,剛買了件上衣只要一百四十九元,好便宜!」

※ 相關報導:

* 陸CPI料超4% 通膨壓力大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0,5245,50505355x132010110200791,00.html

昨日公佈的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超過預期升至54.7,創半年新高。專家預測,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漲幅可能超過4%,不排除大陸央行年內2次加息以遏制通膨。



◆ 廣州雞蛋漲四成 糖價一年漲近倍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廣州報導】2010.11.02

半年來大陸物價瘋狂上漲,珠三角一帶經營食品、餐飲的台商業者都快受不了。幫迪士尼糖果代工的東莞富利豐食品公司總經理李文誠說,公司用糖最多,但糖價一年來,從每公斤三點八元漲到七點五元(人民幣);雞蛋也漲了四成,幾乎什麼都漲,這已是通貨膨脹現象,顧客不接受漲價,他們只能默默自行吸收。

中山真味食品公司主管李佩珊表示,這波漲價漲得太離譜了,馬鈴薯粉(太白粉)倍數上漲,公司都在咬牙苦撐。

在廣州開設上本台灣涮涮鍋的總經理梁凱森指出,這幾個月來食材不斷上漲,成本大增,為了兼顧客人的感受,公司只能就部分菜單小幅調整,主要調整的是海鮮部分,包括蝦、蟹等食材,三個月來已漲了五成;太白粉更是一包從一百廿八元漲到三百一十元,再不漲價已難以為繼。餐廳怕嚇跑客人,只好不斷推出新菜因應。

喜歡吃大閘蟹的部分老廣,今年也發現大閘蟹不僅變貴,且只能吃到小號的,廣州一些知名海鮮店、粵菜館,過去花上三百元人民幣隨便可以吃到五兩的太湖甚至陽澄湖的大閘蟹,今年同樣價格只能吃到四兩的了,就連食蟹後原本免費的薑茶,也有餐廳開始收費了。



◆ 進口飼料玉米漲價 年底豬雞肉也要變貴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0.11.02

氣候異常,全球各國的大宗物資不斷漲價,台灣的進口飼料玉米價格近來也漲翻天,國內飼料玉米價格每公斤9.5元,足足比半年前上漲27%。畜禽產業團體預估,在飼養成本節節高漲的情況下,再加上入冬後,市場對畜禽產品的需求量大,勢必帶動年底畜產價格一路漲 。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表示,約四、五年前,飼料玉米每公斤僅3、4元左右;後來因全球糧荒而價格暴漲,這兩年又稍稍回穩,今年5月每公斤約6.5元;不料入秋之後,飼料玉米一路漲,他最近買了11月份的飼料玉米期貨,每公斤更要價10.7元。

另外,由於入冬之後,天氣變冷,台灣消費市場對雞肉、豬肉的需求大增,豬雞隻供應量也必須增加,預計飼料價格還會再漲。潘連周表示,養豬業者根本吃不消,過去一頭豬的飼養成本僅4000元,現在已增到6800元。

最近兩、三個月來,毛豬每百公斤批發價一直在7000元左右的高檔,讓消費者抱怨豬肉太貴。潘連周說,未來高漲的飼料價格,勢必會帶動年底各項畜產品價格再攀升。因此養豬團體近日建議農委會農糧署,在不擾亂稻米市場價格的前提下,釋出過期糙米,供做飼料,減輕畜產業者負擔 。農委會也決定適度釋出。

農糧署長陳文德表示,國內的過期糙米僅約二、三萬公噸,對於畜產業者的幫助有限,「不能當作主角」,但農委會近期將研議釋出過期糙米的相關配套措施,包括釋出的數量、價格和釋出方式等。

fsj 提到...

大陸「海囤族」 跟物價漲幅賽跑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2010.11.03

今年以來大陸各種農產品及民生消費品價格不斷飆漲,不少大陸民眾在被高物價壓得喘不過氣下,「海囤族」(大量囤積各類民生物資)、「團購族」、「特搜族」、「網購族」應運而生,希望能藉此跑贏物價上漲的速度。

大陸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3.6%,創近23個月來新高。不少學者預估,10月CPI可能進一步達到4.0%。

一般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實際感受,明顯高於官方公佈的CPI數據,這從民間流傳的「蒜你狠」、「薑你軍」、「油不得」、「豆你玩」、「糖高宗」、「蘋什麼」等流行語看似嬉鬧,實則反映民眾痛苦感。

面對物價不斷上漲,新華財經指出,「能省就省」已成為一般民眾奉行的消費王道。

貨比三家,搜羅特價商品;趁低吸納,囤積日用品;團購批發生活用品;以其他東西替代漲價物品。漲價潮讓各種精打細算的族群紛紛出現,都是力圖將生活成本壓到最低。

報導稱,在這場與物價的賽跑中,最普遍的是囤油、囤糖、囤奶粉、囤衛生紙的「海囤族」或「囤囤族」。由於預期未來物價將持續上漲,一些精明的省錢達人紛紛趕在漲價前快速出手,囤積一些可以久放的生活用品。不少「囤囤族」存放的物品甚至能滿足未來一、兩年的用量。

一些習慣上網購物的民眾是透過網路或其他途徑組成「團購族」,採取「團結力量大」的方式集體與商家討價。新華財經指出,目前「團購族」主要透過大陸民眾常用的即時通訊系統「QQ 」組成團購群組。

還有網友聯合起來「地毯式」搜索各類特價商品,然後相互通報特價訊息或互相代為採購。報導稱,每逢周末,「特搜族」就會結伴組成「特價掃貨軍團」,四處去搜羅各式特價商品。

對於早已習慣網路生活的「新新人類」,網路購物更是他們面對這波物價上漲時的首選購物方式。

由於少了房租等經營成本,網店商品售價一般會比實體店面略低一些。更重要的是,在網路購物進行比價更為輕鬆,還能省去出門購物的交通成本。



◆ 大陸物價漲 深圳人入港血拚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11.03

中央社報導,中國大陸近來物價飛漲,加上人民幣相對於港幣升值不少,廣東深圳不少家庭主婦紛紛跑到鄰近的香港搶購醬油、衛生紙等日用品,情勢和過去完全逆轉。

過去大陸物價相對便宜,每逢節假日、甚至包括平時,香港民眾紛紛越過羅湖等邊界口岸,到深圳等地購物消費及吃飯,甚至洗腳按摩。

中國證券報報導,由於深圳物價近來飛漲,這種跨越邊界消費的現象如今逆轉。報導引述經常搭車到香港上水購物的深圳家庭主婦小雯(化名)說:「收穫太豐富了,下次我要換個大一點的購物車!」

報導描述,小雯在香港上水火車站一邊等車、一邊打電話向老公炫耀自己血拼的「戰利品」--每包1.1港元的天然海鹽、30港元1大瓶的洗髮精、28港元36包裝的紙巾等,甚至還有1大桶有機醬油。

小雯說,「沒辦法啊,深圳的物價漲得太快,不少東西已經貴過香港了。」

深圳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深圳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同比上漲3.8%,略高於全大陸3.6%的水準。

但是,中國證券報指出,大多數深圳民眾感受到的物價漲幅遠高於此一數字,這讓他(她)們更是感覺到通貨膨脹不僅僅是一種預期,而且活生生的存在。

fsj 提到...

國際物價狂飆 國內皮皮剉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0.11.05

國際大宗物資最近價格再傳「漲」聲,昨天倫敦白糖創下30 年來新高,另外國內小麥、玉米9月進口價也較去年同期上漲逾50%,使得國內價跟著蠢蠢欲動,經濟部重要商品及原物料市況監理小組下周一將開會,研商如何因應嚴峻的物價情勢,以確保國內物價穩定。

據經濟部對進口大宗物資的監視,9月份進口玉米較8月上漲17.96%,黃豆上漲2.57%,小麥上漲4.07%,砂糖上漲10.07%;若與去年9月比較,則漲幅分別為50.92%、11.51%、57.35 %、9.29%,玉米與小麥漲幅均超過50%,相當驚人。

台糖表示,在今年元月21日創下767美元高價的倫敦白糖,昨天再推高到772.7美元,這是30年來的最高價;另外紐約粗糖則創下698美元高價。

台糖說,國際糖價飆漲,主因印度產量比預期少;泰國原本預期產量800萬噸,卻只產700萬噸;巴西受反聖嬰現象影響減量;澳洲乾旱、豪雨影響收成。

由於進口大宗物資價格漲勢驚人,勢必會衝擊到國內物價的穩定,所以經濟部相當官員神經緊繃,下周一將由政務次長林聖忠召集重要商品及原物料市況監理小組會議。

面對嚴峻的物價情勢,經濟部已下令國營事業台糖要協助政府穩定國內物價,其中小包裝糖每公斤零售價36元,至少在年底之前不得漲價。

不過,由於原料進口價漲太凶,台糖雖然儘可能不反映漲價,但是18公升沙拉油還是從9月6日的672元,連漲6次,至11 月2日已漲至742元。

【記者沈明川、吳孟庭/台北報導】

國際原油與大宗物資價格又飆漲,經濟部官員為何會神經緊繃?有關官員表示,主要是因為民生物價一旦漲上去,就不太可能會再降回來,所以就政府立場來說,要儘可能避免讓國內物價漲上去。

雖然目前台灣尚未有通膨疑慮,但近來躉售物價指數節節升高,輔大統計系教授謝邦昌說,躉售物價指數反映的是未來3到6個月的物價變化,尤其年底到了,聖誕、過年等節慶也會使得物價上升。即使台灣經濟成長率夠高,能紓解通膨疑慮,廠商也通常會自行吸收上漲成本,但經濟成長率逐漸趨緩,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認為,消費端也有可能產生影響。

經濟部官員坦承,經濟部之所以關心國內民生物價,主要是國內民生物價一旦漲上去,就不太可能會降回來,例如一碗麵從35元漲至40元,就不會再回到35元,不像汽柴油或砂糖等價格,只要國際行情價回跌,國內價格也會跟著反映降價。

另外,讓經濟部官員最近對物價緊張的原因是,目前正值五都大選,因此絕不能讓物價蠢動影響到執政黨的選情。



◆ 原物料太貴 食品服飾吹漲價風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0.11.05

由於白糖等原物料價格持續高漲,美國超市與餐廳正開始吹起漲價風,可能終結近20年來食品物價的穩定局面;服飾業者苦於棉花價格持續攀高,也將調漲售價。

牛奶、咖啡、可可及白糖等食品材料價格近幾個月來的暴漲,迫使麥當勞(MacDonald's)和家樂氏(Kellogg)等業者紛紛表示,正試圖把部分原物料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卡夫食品(Kraft)、莎拉李(Sara Lee)及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等業者也都已宣布將調漲部分品項價格;星巴克(Starbucks)9月宣布將調漲較大杯或較難製作的飲品價格。喜互惠(Safeway)與克羅格(Kroger)等百貨連鎖業者也都表示,會把供應商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肉品價格也因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市場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走高。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已推升農作物價格,進而增加雞肉、肉排、麵包和義大利麵的成本。麥當勞財務長班森近來預期,明年麥當勞的美國市場成本將增加2%,歐洲市場將增加3%。

不過,轉嫁成本的步調也成為食品業主管面臨的挑戰,值此經濟持續疲軟之際,稍有失策可能會得不償失。許多對失業率高漲感到憂心的美國民眾已勵行精打細算,例如改為購買平價品牌商品或減少外食以存錢。

南加州百貨連鎖業者Stater Bros市場公司執行長布朗說:「最大的挑戰是評估我們能承擔多少成本、我們又能轉嫁多少。」隨麥片價格近幾個月來上漲5%,該公司把一半的漲幅轉嫁給顧客,其他增加的成本則透過縮減其他開支來彌補。此外,隨棉花價格已較今年初暴漲80%,加上聚酯纖維價格也在喊漲,魔術胸罩製造商 Hanesbrands、瓊斯服飾(Jones )和VF公司等業者都表示,將調漲明年初上架的新品價格,漲幅多達10%。

零售業顧問韋恩崔柏指出,服飾業的漲價措施已扭轉過去十年來服飾物價的下跌趨勢,且使服飾業和零售業之間的關係逐漸成為「高賭注的牌局」,即較大型而資本充裕的業者將有更能說服零售商吸收增加的成本,較小型的公司可能遭淘汰。

fsj 提到...

奇異果遭感染 紐經濟驚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11.09

紐西蘭農林部公布檢驗結果,證實紐西蘭奇異果受到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PSA)病菌感染,如果這種號稱「奇異果的口蹄疫」的病菌擴散,可能威脅占紐西蘭出口2.5%的奇異果。

PSA病菌是在紐西蘭北島一處果園發現,農林部已限制進入果園,以防止經由孢子傳播的PSA菌擴散。果農今天將召開緊急會議以共商對策,考慮的防治方法包括把感染的果樹挖掘起來燒掉。

紐西蘭是全球第三大奇異果生產國,出口量占全球市場的30%;至3月31日為止的會計年度,奇異果為紐西蘭帶來紐幣15億(12億美元)收入。

25年前在日本首次發現的PSA曾於1992年重創義大利奇異果果園,這種病菌僅危害奇異果,對其他果樹、動物和人類均無影響,感染的奇異果樹葉片會出現褐色斑點。果農面對的問題除了產量減少,外國市場也可能對紐西蘭奇異果設限。

紐西蘭憂心境外病蟲害對作物和牲畜的危害,實行極嚴格的入境管制,過去並無PSA紀錄。目前尚不確定這次PSA感染的來源,也不確定擴散範圍,但果農指出,在義大利發現的病株特別容易侵害經濟價值較的黃金奇異果,上季黃金果產量僅占紐西蘭奇異果的21%,營收卻占34%。

旗下有2700處果園的全球最大奇異果生產商Zespri執行長傑格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影響程度,但PSA肆虐的影響並非健康安全,而是經濟。

紐西蘭可能出現PSA病蟲害的消息傳出後,對紐幣構成壓力,紐幣兌澳幣已下挫0.5紐幣。紐幣兌美元繼昨天下挫0.9%之後,今天又跌了0.2%至78.63美分。

紐西蘭受到全球經濟衰退影響,主要城市基督城又遭地震侵襲以致房地產市場疲軟,奇異果病蟲害可說屋漏偏逢連夜雨。



◆ 九孔感染病毒 辦桌想吃到越來越難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陳崑福、吳淑君/連線報導】2010.11.09

九孔這道以往辦桌必備的菜,最近從許多辦桌場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從大陸走私的廉價鮑魚;九孔從餐桌消失,是因幼貝養殖業不敵成貝遭病毒汙染效應,被迫全數關場。

農委會水試所東部海生中心副研究員何源興表示,造成九孔幼貝養殖從台灣消失的病毒,是大陸冷水性病毒,感染途徑可能是走私的九孔成貝。冷水性病毒尚無防治方法,除非全台停養兩年以上,讓病毒消失,產業才可能重新回來。

九孔幼貝養殖曾是台灣東海岸宜蘭、花東等地重要產業,以台東縣為例,全盛時期每年的產值超過十二億元,如今除了成功水試所為研究病毒防治繼續養殖外,再也找不到幼貝養殖場,令養殖業者和研究人員唏噓。

何源興表示,四年前的冬天,台灣東北角九孔成貝養殖場曾爆發大量死亡,研究發現這些養殖場感染大陸冷水性病毒,只要水溫在攝氏廿三度以下就會快速散播感染,導致九孔成貝大量死亡,業者被迫關場棄養。

由於東海岸九孔養殖場都是培育幼貝,再轉賣給成貝養殖場,成貝場沒落,連帶波及幼貝養殖場,何源興表示,台東九孔幼貝養殖占台灣市場九成,最多有卅家養殖場,去年萎縮只剩三家,今年一家不剩!

九孔養殖業消失,以往辦桌必備的九孔這道菜,如今多已取消,民眾想吃、想買就得向行口、盤商預訂;何源興說,較高價位餐廳或許還可吃到進口九孔,低價位餐廳則可能有野生九孔。

南方澳著名的富美餐廳老闆陳國濱說,以前養殖九孔量多時,盤商不但親自把新鮮九孔送來,他們還可挑東挑西指定大小;現在只要有就好了,若實在沒貨,只好等大陸進口袖珍鮑魚替代。

台東市小吃店老闆郭政賢表示,九孔貨源不定,包括他及部分餐廳都不賣九孔料理。

屏東縣總鋪師蕭峰表示,目前有外燴師傅改以大陸袖珍鮑魚代替。傳統九孔是橢圓形,大陸袖珍鮑比較大,口感較Q。



◆ 中國皮草消費 達全球三分之二

【經濟日報╱記者趙丹瑜/綜合報導】2010.11.09

隨著寒冬來臨,大陸皮草也進入熱銷季節。中國皮革協會統計,大陸2010年的皮草消費數量達全球的三分之二,全球年產250萬件皮草,大陸占了150萬件。

新華社報導,大陸皮草消費正處於上升期,僅2009年海寧中國皮革城銷售成長30%以上,且預計未來幾年還會持續增長。

隨著國民收入的提升,大陸成為新興的皮草消費國,經銷商也開始把產品銷售重點轉移到大陸市場。大陸的毛皮及製品(含生皮)進口額從2002年的1.67億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4.5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18%。此外,2009年進口額達2億美元。

包括海寧皮革城、河北肅寧、遼寧佟二堡、浙江餘姚、山東文登等地區都積極發展皮草產業,遼寧佟二堡特區工委書記段艷玲指出,東北的皮草展業正繁榮發展,香港多福、上海亞龍集團都投入了人民幣10多億(約新台幣466億元)發展當地皮草產業。

大陸消費興起,外銷市場的停滯,也是促成這些地方發展皮草產業的原因。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海寧中國皮革城董事長任有法表示,隨著動物福利及環保意識的提升,皮草服飾已不再受到歐美各國歡迎,導致皮草外銷無法突破。以佟二堡為例,2009年起便將市場重心由外轉向內銷。

任有法指出,目前大陸平均每100人擁有三到四件皮草服飾,和汽車擁有量不相上下。

相對於皮草的熱銷,製造過程的虐待動物、加工過程的汙染等問題也備受爭議,產業發展與環保意識的兩全,考驗著企業主。任有法表示,多家海寧企業改變了原本漠視環境的想法,開始發展皮草轉型,在加工皮草的過程實施嚴格的環保措施。



◆ 稻價直直落 有米無米都不樂

自由時報 2010.11.09

〔記者楊金城/新營報導〕台南縣二期稻作陸續收割,稻價慘跌,每百台斤溼穀收購價僅八百三十元,八斤穀才換一包菸,但稻子都開始收割了,風災災損的複勘卻還不快進行,災損如何認定,拖愈久愈有爭議。

災損複勘牛步 收割恐毀證據

新營、柳營、白河、後壁、東山二期稻作災損未達救助標準,經農民集體抗議後,農糧署台南區分署雖允複勘,不過複勘仍未出發。

許多農民只能含淚收割,部分稻農刻意留一股稻子供勘災不收割,有的保存部分稻穀,有的請農會先拍照存證。不過以這樣的部分證據,未來能否通過複勘?農民十分擔心。

種愈多賠愈慘 八斤穀換包菸

昨天割稻的老農民沈石路、沈海參說,今年二期稻,種愈多、賠愈慘,叫年輕農民子弟怎麼回農村?收成這麼慘,年輕人回農村養得起小孩嗎?沈石路種一甲三面積的二期稻,平均一分地收成不到十刈(一刈一百台斤)。後壁鄉王姓農民種一.二甲才收割賣十二萬多元,形容說「很慘」。

新營農會推廣股農事專員盧聰嘉說,今年二期作一分地最高產量才十二刈(一千兩百台斤),最少只有七、八刈,產量銳減、稻穀品質差、稻價慘跌又遇上勘災不過,所有衰事都碰上了。農民受苦,農政單位應盡速、從寬和從優勘災,每分地救助一千六百元,對彌補農民損失很重要。

新營農會收購稻穀,到昨天收購牌價仍跟民間糧商一樣只有每百台斤溼穀八百三十元的低價,農民繳售公糧意願提升,公糧相當於一百台斤有八百七十元價錢。



◆ 榖價低迷 非關耕地增加 多吃米飯才是愛農

中廣新聞/劉敏娟 2010-11-09

外傳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使得台灣稻米產量增加,影響市場供需導致榖價低迷!農糧署東區分署解釋,這樣說法太過牽強,榖價下跌導因於一期稻作盛產,加上國人少吃米飯,因此呼籲全民多吃米食,才能真正照顧台灣的農民。

花蓮實施小地主大佃農政策非常成功,新增的稻米耕作面積多達近700公頃,新增產量達4千多噸,外傳由於稻米產量增加,影響榖價下跌!農糧署東區分署副分署長羅文龍表示:這樣說法太過牽強,因為「小大政策」新增稻米產量佔全台生產面積比率非常小,榖價低迷的原因是因為99年一期稻作全省產量高,糧商庫存量高,資金壓力太大,因此無法用好的價錢收購稻穀,導致榖價下跌。

農糧署東區分署副分署長羅文龍進一步表示,只要參與稻米產銷專業區的農友都沒有受到影響,都能維持每百公斤1380元保證收購價格,相當於每公斤23元政府公糧(計畫收購)最高價格,而沒有參與稻米產銷專區的農友,就得自行找尋糧商收購,其實糧商已經大量收購99年一期稻作,但是國人飲食習慣改變,早餐幾乎不吃米飯,米食消費逐年降低,因此,農糧署除了積極為大佃農與糧商之間媒合稻穀收購外,也希望民眾多吃米,才是真正照顧台灣農民的做法!花蓮副縣長蔡運煌也呼籲:大家要多吃米啦,吃米更健康,也可以幫助農民度過困難階段!

fsj 提到...

大宗物資價格 10月來2位數暴衝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10.11.10

原物料價格上漲,引起政府相關部會高度關切,主計處官員表示,原物料絕對價格與2008年6月底最高峰時期相較,還有一段差距,但是近期原物料價格每天漲,比較令人擔憂後續是否會衝得很快。

繼經濟部之後財政部今天也要召開物價會議,主計處官員表示,財政部今天下午會議主要針對之前因應原物料價格飆漲所採取的關稅減免或減半措施,陸續到期之後,因應近期原物料價格上漲,是否要重啟機制。針對財政部要求,主計處已提供近期大宗物資國際價格走勢給相關單位參考。

至於這一波物價上漲,是否有比前一波2008年來得兇? 主計處官員表示,從絕對物價來看,目前不論黃豆玉米小麥還是棉花,價格都沒有超過2008年6月底最高峰價格。

但根據主計處公布10月物價資料顯示,與去年同期相較玉米小麥棉花黃豆價格都呈現2位數字成長,玉米年增率59%,黃豆25.4%,小麥45.1%,砂糖 31.4%,棉花漲最兇年增率85.2%。最恐怖的是,從公布10月物價之後,主計處兩天密切關注國際盤,發現黃豆玉米小麥棉花期貨交易價格還在不斷攀升中。



◆ 壓抑物價 奶油、糖、玉米粉、黃豆粉大降關稅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即時報導】2010.11.10

財政部關稅稅率委員會下午決議,奶油、粗糖、精糖、玉米粉和黃豆粉等進口物資關稅都將調降,降幅從25%~50%不等,降幅訂為半年,其中奶油降稅期間從12月1日到明年5月31日,其餘物資降稅時間仍須報請行政院核定。

財政部官員表示,考量國際物資行情上漲,政府決定採取機動降稅措施穩定物價;至於同屬於大宗物資的小麥並不在這一波降稅名單中,原因是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小麥的庫存仍足夠,價格無上漲之虞。

減稅降低民生消費物價? 財部還在喬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仝澤蓉/台北報導】

美元持續走貶,造成大宗物資價格飆升,恐衝擊到民生消費物價。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午通過立委提案,要求財政部配合經濟部等相關單位,應依關稅法第71條規定,會同有關機關研擬調降進口貨物或大宗物資關稅稅率,以調節物資供應及產業合理經營。至於調降幅度視市況而定。

財政部今下午召開關稅稅率委員會,討論進口奶油、砂糖、黃豆、小麥和玉米等大宗物資是否機動調降關稅。財政部關政司司長王亮表示,如果過度長期機動調降,就變得不機動了,農委會和工業局等單位若同意,就應修法,直接調降稅率。

王亮指出,國際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財政部機動調降關稅是為了平抑物價。至於是否已確定調降大宗物資的稅率?他說,一切必須等到下午和農委會、工業局等單位溝通協調後才會確定。

從民國96年8月6日至99年5月31日,財政部就已針對小麥、玉米粉及黃豆等7項大宗物資,機動降稅6次,從調降前20%至3%不等,調降至10%或免稅不等,累計國庫稅收損失11.94 億元。一般機動降稅期間約3至6個月不等,王亮指出,若過度長期機動降稅,就變得不機動,農委會或經濟部若同意,就應該修法直接降稅率。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午審查民國10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財政部國庫署、賦稅署、關稅總局及所屬歲出預算部分。對於小麥、玉米和黃豆等大宗物資是否會調降關稅,備受立委關切。

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表示,物價應要監控,但這不是財政部的權責,不過財政部有要求業者,一旦調降稅率就應反映至消費端。他強調,會要求業者,並進行道德勸說。

【記者凌品諭、郭玫君/台北報導】

面對原物料齊飆漲,今年六月小麥上漲、而棉花漲幅更高達93%,目前面臨快過年的時段,許多物價上揚情況,立委林福德指出,消費者擔心品質縮水、而業者降本求利,質疑行政院及消保會該如何處理?消保會主委陳冲表示,財政部調降關稅50%,只是盡政府小小力量,其實關稅對於國際原物料降幅影響不大,但也代表政府有心想抑制物價,希望業者共體時艱,能有所調降。



◆ 烏魚子量少 每台斤飆漲200元

【聯合報╱記者黃煌權/布袋報導】2010.11.10

受到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及國內烏魚養殖數量減少影響,今年烏魚子每台斤批發價飆漲200元,創下近10年新高。以上級品為例,每台斤批發價2000元,讓不少要買烏魚子的消費者紛紛縮手。但業者強調,有錢人還是吃得起,目前訂單並沒有明顯減少。

每年11月初至12月中旬,是國內養殖烏魚收成加工期,養殖業者將一車車的養殖烏魚送到加工廠,賣給業者加工製成烏魚子。

工廠設在嘉義縣布袋鎮的國內烏魚子加工鉅子蔡崇潭指出,國內烏魚子很多是從美國進口,但今年5月,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造成嚴重漏油事件,導致當地漁民無法出海捕烏,進口到台灣的烏魚子數量大減,導致今年烏魚子價格上揚。

其次,國內養殖烏魚數量減少,也是造成今年烏魚子價格飆漲另一原因。蔡崇潭說,由於飼料價格及電費都調漲,加上烏魚養殖時間長,許多養殖業者基於成本及風險考量,放棄飼養烏魚;他推估,光是嘉義縣今年收成的烏魚數量,就比去年減少2成,數量應該有數十萬尾。

蔡崇潭表示,不管是濕烏魚子或乾烏魚子,今年價格都比去年漲。以濕烏魚子為例,每台斤收購價比去年漲100元;至於用來送禮、品嘗的乾烏魚子,每台斤價格也比去年漲200元。例如2片1台斤重的上級品,去年批發價只賣1800百元,今年已經漲到2000元。

雖然每台斤批發價一口氣漲200元,但蔡崇潭不擔心銷路受影響。他說,烏魚子向來被視為春節送禮高檔貨,有錢人不會縮手;至於菜籃族的婆婆、媽媽們,恐怕就買不下去了。



◆ 紐奇異果染病 農委會:果實不影響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陳靜宜/台北報導】2010.11.10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表示,PSA病菌僅發生在奇異果的葉片和莖幹上,無法藉由果實感染,加上PSA不會感染其他果樹、動物和人類,紐西蘭出口到台灣還會經過兩次檢疫程序,「對台灣沒有影響。」

紐西蘭奇異果國際行銷公司副市場處經理黃永琦表示,PSA被發現已25年,曾在日韓美法等國發現過,它只會危害奇異果果藤,食用果實安全無虞。

我國約七成四奇異果來自紐西蘭,農委會統計,截至本月,奇異果進口量達22867公噸,其中紐西蘭奇異果就占了一萬七千公噸,位居進口水果第二位。防檢局也說,PSA病菌不會危害人類健康,且進口紐西蘭鮮果不含枝葉,沒有感染疑慮。

fsj 提到...

8斤穀才值1包菸 崑濱伯陳情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2010.11.11

國內稻穀收購價格下跌,稻農叫苦連天。無米樂主角崑濱伯和數十名稻農上午出面,要求農委會立刻提高公糧稻穀保證收購價格,調查糧商有無聯合壟斷的行為。

本名黃崑濱的崑濱伯和數十名稻農上午在民進黨立委陪同下,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稻農們批評農委會有錢補助花博35 億元,卻沒提高對農民的補助;凡那比颱風9月造成農損,農委會卻到了10月才來勘察稻作損失,要求農委會立刻提高公糧稻穀保證收購價格、調查糧商有無聯合壟斷行為,且監察院應主動糾正、彈劾農委會官員。

民進黨立委潘孟安說,國際大宗物價一路走高,但國內二期稻作濕穀收購價格卻跌了兩成,每百台斤僅新台幣820元,8斤稻穀才勉強換一包長壽菸,稻農血本無歸,叫苦連天。立委葉宜津也說,原本稻作每公頃正常產量約1萬4000台斤,利潤有4萬8000元;但今年2次颱風影響,每公頃產量降至8000台斤以下,農民每公頃稻作反而虧損5萬4000元。

※ 相關報導:

* 稻穀跌價 吳揆:已加強公糧收購
http://www.udn.com/2010/11/11/NEWS/NATIONAL/NAT1/5967882.shtml

行政院長吳敦義上午表示,今年第二期作稻穀產地交易價格偏低,政府採取加強公糧收購等對策,減少市場流通量的效果,價格並有所回升...



◆ 平抑物價/大宗物資降稅 糕餅業免緊「漲」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2010.11.11

大宗物資價格飆漲,財政部關稅稅率委員會昨天決定調降黃豆等六項貨品的關稅稅率,最多減少一半關稅,期間半年,糕餅、麵包與餅乾等食品加工業者都可受惠。

財政部關政司長王亮說,這次降稅主要功能與目的是「平抑物價」,關稅調降後,相關商品價格雖然不一定跟著降價,但「至少不要漲」;另外,財政部也會商請經濟商工業局協調製造商,共同穩定物價。

財政部決定調降六項貨品關稅包括:飼料用的玉米粉與黃豆粉,關稅調降百分之五十,奶油(乳酪、無水乳脂肪)與砂糖(粗糖、精製糖)調降百分之廿五,降稅期間半年;估計稅收損失九千三百多萬元。

至於小麥的關稅並未調降,財政部說,未來會密切觀察國際行情,作必要調整。

關政司官員說,兩項奶油產品關稅十二月調降,玉米粉等四項產品還要報請行政院核定,預計最快下周就會降稅。

這次降稅幅度最大的是玉米粉和黃豆粉,因為兩項產品都是畜牧業的飼料原料,占了飼養成本的六、七成,這次調降稅,將減輕畜牧業負擔;此外,為穩定國內砂糖價格,降低糕餅業者成本,粗糖和精製糖的關稅則降了百分之廿五。

二○○七年八月以來,政府陸續調降主要貨品關稅,達到平抑物價的目標,其中小麥、玉米等八項大宗物資降了六次,奶油及奶粉等產品調降四次,廿三項汽車零組件調降兩次,稅收損失總計約卅六億元。

fsj 提到...

國際糖價暴跌 大陸商品期貨重挫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11.12

印度豐收可能緩解供貨短缺的窘況,美國ICE糖期貨價格11日暴跌9.6% ,創30年來最大跌價。中國大宗商品期貨今天重挫,棉花、糖、天然橡膠期貨更跌停。銅、鋅、大豆、棕櫚油期貨也下挫。

印度今年可能有350萬公噸的剩餘作物收成,將有助抵銷世界最大糖出口國巴西因乾旱導致作物欠收的衝擊。

美國洲際交易所 (ICE Futures US )尾盤價格飆到33.39美分的33年新高。3月的即月合約每磅重挫3.15美分 (9.6%),跌到29.66美分。這是1980年以來最大單日價格下跌,也是今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芝加哥Price Futures集團副總裁史科維爾表示:「今天出現相當極端的反應。好多人在談35美分。看來我們至少已經到達一短期的頂點,全看印度那邊接下來決定怎麼做。」

印度宣布的預計剩餘產量幅度,是市場預期的三倍多。印度最後實際剩餘量可能更高,而剩餘量又關係印度出口量。印度政府可能在本月底決定糖出口額。

由於糖產區天候異常可能使全球供應量短缺情況延長,全球糖價今年5月至今幾乎暴漲一倍。包括糖、可可等農產品的「軟性商品」,漲幅比原油、玉米還大。



◆ 賣麵EPS比股王宏達電高 學歷最高麵店開張

彭清仁 2010-11-12 中廣新聞

如果有家公司一年EPS比股王宏達電還要賺錢,達到六、七十塊錢,可能會讓多數人嚇一大跳!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EMBA的學生,個個大有來頭,其中一家科技公司創辦人,將科技管理應用在團膳中,光是母親傳下來的賣麵好手藝,在竹科內光是賣麵每年的EPS就達到六、七十元,還把賺錢的「撇步」應用在論文中。全班同學乾脆一人出十萬元,在竹科附近合資開了一家麵店,體會超越股王的感覺。(彭清仁報導)

從事半導體設計近廿年的科雅科技創辦人張志榮,由於經常在科技廠員工餐廳用餐,發現團膳的麵食類相當難吃,因此決定要做科技人的生意,號召四個兄弟姐妹,八年前開始陸續進駐竹科九家廠商,運用多年的管理經驗,訂定嚴格的標準流程,對麵食嚴格品管,終於打下一片天,不要小看賣麵,張志榮在交大EMBA的論文,就是以賣麵為題裁,令全班其它五十九位同學訝異的是,賣麵每年的EPS高達六、七十元,比股王宏達電還要高。

張志榮透露,從小跟著母親在台北市錦州街賣麵,也學到了母親的好手藝,開麵店只是為了傳承母親煮麵的好手藝;由於EMBA班上大都是各行各業的高階主管,全班五十九名同學最後決定一人出十萬元,加上竹科中高階主管捧場,斥資千萬元,在竹科關新路上開了家麵店,也堪稱是全國學歷最高的麵店。張志榮也親自端麵招待客人。同學們也指出,出資十萬元並不寄望能賺多少錢,主要是將管理學院的學理,應用在最傳統的麵館,看看一家麵店一年的EPS,是如何凌駕在股王之下。



◆ 冷眼集/手軟,擋不了熱錢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特稿】2010.11.12

熱錢流竄亞洲各國,為避免重蹈97年亞洲金融風暴危機,各國政府這次態度都顯得更積極更謹慎,我國也從以往中央銀行獨立奮戰到財金部會大合體,聯手對抗熱錢。

但這波熱錢快速流動,已傳出對亞股中的韓股出手,韓國政府也傳出緊盯相關外資機構。此情形更值得台灣相關單位深思,一旦針對外資熱錢下手,就要快狠準,正中要害,真正讓投機資金無功而返,不過,深受西方教育思想薰陶的財經部會首長們,多半信奉自由市場經濟,一般正常狀況下都認為不宜採取過多管制措施,今日中午當記者詢問財經部會下午是否開會共商防堵熱錢對策時,也不敢明講,可見過去自由市場的信仰對官員的影響有多深。

但是當熱錢如禿鷹般襲擊而來,自由化與金融市場穩定孰者為重? 該如何在自由化與金融安定之間找到平衡點,財經部會高層官員們往往陷入兩難的思考。

尤其是近年來時空環境變遷,每隔一陣子就會有熱錢炒匯的風聲出現,炒匯者挾龐大資金,假自由市場之名,只求自家機構私利,卻在他國股匯市興風作浪,甚至破壞他國金融安定。

而這些四處搧風點火,把國際金融市場搞得烏煙瘴氣的熱錢,多半來自把自由場市場價值喊得震天價響的西方世界,受害的卻往往是正在努力建立經濟地位的新興國家。

韓國與泰國為了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皆付出慘痛代價,當時號稱市場最自由的香港,竟採取了與外資對作的手段,終於逼使炒匯熱錢退去。殷鑑不遠,面對不顧道義四處作亂的熱錢,為了自家國民與企業福祉,適度管制外匯資金流動,已成為亞洲政府必要之惡。

fsj 提到...

中恐升息!糖價金價跌 美股重挫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0.11.13

中國可能即將升息以冷卻通膨的顧慮,12日造成國際商品行情重挫,倫敦糖價寫下前所未見的12%跌幅,美股指數也創三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

中國是世界多項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費國,11日公布的中國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竄升4.4%,引發市場擔憂中國央行很快就會升息來壓制通膨,而商品需求也將連帶遭打擊。

追蹤19種大宗商品行情的湯森路透/傑佛瑞CRB指數12日重挫11.25 點,以303.6點作收,指數中的每一個分項都告下跌,3.6%的跌幅是2009年4月20日以來最深。本周的累計跌幅3.2%,讓商品行情連漲11 周的氣焰為之中挫。CRB指數今年來迄今仍上漲7.1%。

倫敦的精糖3月期貨暴跌91.50美元,以每噸677.10美元收盤,12% 的跌幅是史上新高。紐約ICE原糖期貨也重挫3.45美分,以每磅26.21 美分收盤,12%的單日跌幅與17%的一周跌幅都是1988年7月以來的22 年新紀錄。

紐約12月黃金期貨下跌37.80美元或2.7%,以每英兩1365.50美元收盤,跌幅是今年7月以來最深。12月銀貨更大跌1.463美元或 5.3%,以每英兩25.942美元作收。剛創空前新高的銅價也無法倖免,3月期貨下跌13.15美分,以每磅3.898美元收盤,3.3%的跌幅是四個月來之最。

紐約Rabobank公司交易商史卡夫說:「商品市場已轉趨空頭,很多交易商都不願冒進。」

股市行情同樣一蹶不振,紐約股市的道瓊工業股價指數12日下跌90.52 點或0.8%,以11,192.58點作收;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跌14.33點或1.18%,收1199.21點;那斯達克股價指數也下滑37.31 點或1.46%,以2518.21點作收。本周道指及標普指數分別下跌2.2%,那指跌2.4%。



◆ 物價飆 大陸補貼低收入戶

【經濟日報╱記者邱莞仁/綜合報導】2010.11.13

大陸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衝高至4.4%,創25個月以來新高,但一般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實際感受卻更強烈。不少地方政府近期因此紛紛啟動「臨時價格補貼」機制,向低收入族群大發紅包,以降低社會緊張壓力。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據大陸國家發改委日前公佈的10月城市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情況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36個大中城市,與一般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蔬菜、糧油、鮮肉及水果共31個產品中,有24種產品價格較9月出現上漲,約占統計總品種的80%。

隨著今年CPI指數每月不斷刷新記錄,為控制物價漲幅、避免食品價格上漲影響低收入族群生活,包含山東、江蘇、浙江、海南等七個省民政部門已開始推行「臨時價格補貼」機制,向城鄉低收入族群發放臨時價格補貼。

大陸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日前即提出,由於近期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較快,建議除了宏觀調控貨幣財政政策,各地方政府也應對低收入群體給予適當的補貼。

「臨時價格補貼」機制是依據大陸「價格法」規定,目前大陸許多省市已建立了重要商品的價格調節基金制度,用於平抑市場價格波動。

其中,廣州市民政局已決定在今年11月和12月對全市13.8萬名低收入戶,每人每月發放人民幣30元至50元(約新台幣137元至228元)不等的臨時發放物價補貼。這也是廣州繼今年5月至7月向低收入困難群體發放臨時物價補貼候,第二次再向低收入族群發放臨時物價補貼。其他諸如浙江溫州、海南等地也都有類似的措施。

對於大陸近期物價不斷飆漲,周望軍指出,罪魁禍首是過剩的流動性。他說,貨幣發行過量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最近美國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之後,國際市場大部分商品價格在急劇上漲,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漲得很厲害。在流動性氾濫的情況下,熱錢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視。

周望軍表示,今年上半年,綠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現了價格上漲,主要就是資金在裡面炒作。因此,他認為,大陸官方應進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監控游資動向,嚴格防範其進入實體經濟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場炒作。

fsj 提到...

聯國警告 明年糧價恐飆漲

自由時報 2010.11.19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聯合國警告,明年可能再度爆發糧食危機。氣候變遷、投機炒作、競用生質燃料和東亞新興市場需求量增加等因素,讓明年主要糧食作物價格預期將上漲五成,重回、甚至超過二○○八年糧食危機時的高峰,新一波糧食危機「正在危險地逼近」。聯合國這項警告,也加深對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正在提高的通膨憂慮。

新一波糧食危機逼近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最新的全球糧食展望報告指出,目前小麥價格已上漲四十一%,玉米上漲四十七%,預期糖價也會漲三成。上個月FAO的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單月就增加五%,提高到一九七.一,超過前一波糧食危機形成初期的最高值。報告說,「在數個主要產出國一連串非預期下修收成預測後,全球價格已經驚人地上漲,速度比二○○七—○八年還快。」

上次糧食危機在墨西哥、印尼等地區引發暴動。FAO說,這次糧價飆漲,除了加深通膨疑慮,也將對已經無力餵飽自己的全球最貧窮的一群人有嚴重衝擊。

FAO認為,主要糧食作物必須增產,並重新調整全球糧食儲備因應,但糧食產量卻受限於生質燃料作物、非穀類、非糧食作物如糖、棉花和大豆等這些利潤更高的作物,更吸引農民種植。在氣候變遷方面,氣候負面影響是造成小麥產量減少的主要因素,「情況或許會更嚴重」,若真如預測,糧價似將漲到現代史上前所未見的程度。另外,報告說,名為「Race Ug99」的小麥鏽病新種病菌已從東非往外蔓延,「正在迅速變種」,「全球大多數商業小麥品種都易受Ug99侵襲」,另一種「條鏽病」也侵襲數個地區的小麥作物。

FAO說,「在這種背景下,消費者也許沒有太多選擇,只能為食物付出更高的價格」,在全球糧價壓力未緩和下,國際社會必須對二○一一年出現更多供應面衝擊保持警戒,並有所準備。該組織將今年全球糧食支出上修為一.○二六兆美元(約台幣三十一兆元),比去年上漲近十五%,將近二○○八年創下的一.○三一兆美元史上最高紀錄。



◆ 溫家寶喊話奏效 糧油價格回跌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琮盛/北京報導】2010.11.19

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天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喊出,「保持民生產品價格穩定,必要時臨時干預物價」後,大陸的主要糧油產品價格多出現回檔跡象。

大陸商務部上周公布數據顯示,十一月上旬,大陸卅六個中大城市的十八種主要蔬菜均批發售價,比年初上漲一成一,更比去年暴增六成二四。農產品價格飆漲,讓今年不少基層老百姓日子相當難過。

溫家寶前天明確指出,必要時將干預民生必需品的價格後,大陸農業部監測,「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比前天下降零點三九個百分點。其中,「菜籃子」(泛指食品)產品批發價格指數比前天下降零點五個百分點,做到了糧食商品降價的意思。

其中,已經持續上漲了一個多月的食用油市場,也開始降價,降幅明顯。其中,跌得最兇的「金龍魚」調和油每箱下跌了十元人民幣,跌幅達百分之四點一。

一名北京糧油批發市場的業者就說,食用油上漲的行情基本已結束,短期內很難有翻身的可能性。這也會牽動近期上漲的大米、麵粉行情。

但並非所有農產品價格都回落,雞蛋就是例外。原本漲不停的雞蛋價格,不斷竄出歷史最高價,當前雞蛋價格已達每公斤八點四四元人民幣,相當於每斤(五百克)台幣十九元,已是近五年來的最高價格。

北京大洋路農產品批發市場就悲觀地認為,雞蛋高價位會一直延續到春節,並有可能繼續成長。一名在北京東直門開餐廳的老闆也說,「菜單上儘量不用雞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