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4

全球暖化 天災頻傳 糧食供給引憂慮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54073&id=2&id2=2

央廣/季平 2010/8/13

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世界上許多地方最近相繼出現異常天候,有的地區豪雨成災,有的地區高溫乾旱;旱與澇嚴重衝擊農作物的生長與收成,糧食價格相對飆漲,通貨膨脹與糧食危機是否會接踵而至,引人憂心。

◎天候異常 農作歉收

中國大陸和巴基斯坦最近出現數十年來最大的洪澇,俄羅斯則是在創紀錄的熱浪襲擊下,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無情的天災導致農作物歉收,糧食價格應聲上揚。

中國大陸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增加3.3%,超出了北京官方所訂定的3%年度通膨目標;巴基斯坦的蔬菜價格幾天內就翻了好幾翻,貧窮的民眾飽受物價上漲之苦。

今年夏季是俄羅斯130年來最炎熱的一年,受到高溫限制,20%適耕土地無法生長作物,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穀糧被山林大火燒毀。俄羅斯政府已經下修主要麥類穀物的產量預估,認為產量將比計劃目標減少1千萬噸。為了穩定國內糧價,俄羅斯決定從8月15日起到年底,停止穀糧出口。

同樣遭受熱浪襲擊的烏克蘭與哈薩克也考慮跟進,限制糧食出口。

◎限制出口 小麥價揚

俄羅斯與烏克蘭分別為全球第三和第六大小麥出口國,加上哈薩克,他們的小麥出口佔全球26%;供應吃緊引發恐慌情緒,今年6月以來,小麥價格攀升了約七成。

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調降對2010年全球小麥生產預估量,從原來的6億7,600萬噸下修為6億5,100萬噸。

有研究指出,25年來,全球氣溫持續升高,使得中國大陸、越南等亞洲地區的稻米生長速度減緩了10%至20%。另外,還有報導說,湄公河流域持續乾旱,稻米產量大國泰國的產量銳減;西非草原從去年以來也持續乾旱,西非1千萬人口可能面臨饑荒。

糧食減產,糧價狂飆,糧農組織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共同發表的全球糧食報告指出,未來10年,全球糧價可能上漲40%。

◎投機行為 糧食危機導火線

2007年至2008年的糧食危機是否再次上演,深受世人關注。

分析家認為,當前的大環境優於當年,首先是,過去2年都是大豐收年,各國糧食庫存充裕;其次,國際原油價格遠低於2007年至2008年期間的水準,意味著肥料成本下降,同時,全球對生物燃料的需求也降低,不至於消耗大量的大宗農產品;第三,在全球經濟危機下,對大宗農產品的需求減少,特別是飼料穀物。

糧農組織秘書長狄伍夫也認為,就目前情勢而言,不至於發生新的糧食危機;但是,糧食出口禁令和糧價上漲可能引發投機行為,從而導致危機的發生。

◎節能減碳 舒緩暖化

世界氣象組織12日表示,科學家一直避免將單一天災,直接與氣候暖化相提並論,不過,最近的重大天災符合氣象科學家預測的氣候模式。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早已預測,全球氣溫升高可能導致更多強降雨,以及更多、更劇烈的熱浪。

IPCC的2007年報告預測,本世紀,俄羅斯發生嚴重乾旱的次數將增加1倍,並在旱年出現破壞性大火;南亞雨季地區將出現更嚴重的水患,中國大陸將發生更多水災,美國降雨量將增加,強降雨的次數也會增多,造成水災。

如何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氣候學家表示,治本之道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

※ 相關報導:

* 7月均溫 創史上全球次高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id=4&id2=2&nid=254140

(美國)國家氣候資料中心13日公佈的報告指出,全球7月均溫為攝氏16.5度。自有紀錄一百多年來,僅1998年7月的均溫高於今年7月。

* 高溫40度上下 上海、浙江變火爐
http://www.udn.com/2010/8/13/NEWS/MAINLAND/MAI2/5783384.shtml

大陸華東、華中一帶又現高溫,上海昨天氣溫達到卅九點四度,創下今年入夏以來最高溫,也是一九五一年以來的第三高溫。預計明、後天,包括上海、杭州、武漢、重慶等地仍將持續出現高溫天氣。

* 野火燒不盡 葡萄牙農林地深受威脅
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24-233-2F3c3-2B334-233c3-2F343c334-2334-21-3D

* 巴西亞馬遜野火燎原 百戶房舍遭毀
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2B4-233c3-2F343c344-233-2F3c3-2B334-233-2B-21-3D



◆ 專家痛斥︰全球糧食充足 價格被炒高

自由時報 2010.08.13

〔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繼俄羅斯之後,烏克蘭也傳出將限制穀物出口,糧食專家表示,全球糧食供給充足,但炒作導致上漲的糧價可能衝擊全球三十億底層人口。

烏克蘭農業部長Prysyazhnyuk指出,因乾旱歉收,擬實施出口配額來抑制糧價上揚,小麥及大麥可能納入,出口配額約為七百至一千五百萬噸。該國政府將在下週一前做出最後決定。週四早盤芝加哥小麥期貨上揚一.六%,報每英斗七.三六美元。

近期東歐及加拿大等主要小麥產國因水災導致農損,俄羅斯也受乾旱及大火所苦,芝加哥小麥期貨七月份飆漲五十二%,創半世紀最大單月漲幅。俄國宣布自八月十五日至年底禁止出口後,西歐地區的小麥價格更是飆漲。

隨後國際組織出面喊話,表示全球產量及庫存足以支應需求,美國農業部也聲明小麥儲量接近二十三年高點,小麥價格在過去四個交易日回跌十一%。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農業貿易主管Ken Ash指出,除了上述國家之外,其他產糧國收成狀況良好,全球糧食庫存較兩年前高出五成,相當於俄羅斯短收量的十四倍。他表示:「市場價格波動並非供需問題,而是預期心理所致。」

三十億窮人將受害

市場的投機行為是近期小麥價格飆漲的主因。瑞士AGRINEWS分析師James Dunsterville指出,目前小麥價格有十到十五%是炒作結果。

前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所長布勞恩(Joachim von Braun)則警告,糧價調控勢在必行,金融監管應深入商品市場,避免投機者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在這一波漲勢中,富人或許感受不到糧價危機,但全球三十億的貧窮人口將受害。

※ 相關報導:

* 大蒜 一台斤沒150元買不到!
http://www.udn.com/2010/8/13/NEWS/LIFE/LIF1/5784191.shtml

有大蒜攤商還勸消費者大蒜要「省點用」,因可能會一直貴到過年。農委會農糧署表示,不論是國產或進口蒜頭都減產,量少價高,至少要等到10月份進口3520公噸大蒜到台灣,國內蒜價才可望平穩。

* 聯合國:吃蟲不吃肉 救地球!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4194x132010081300706,00.html

這項由荷蘭瓦罕寧恩大學研究的報告指出,昆蟲含有大量蛋白質、維他命與礦物質,適合人類補充營養,未來如果成功繁殖昆蟲,不但可減少較少溫室氣體排放,且繁殖昆蟲所製造的甲烷僅佔畜牧業1/10,另一種溫室氣體氧化亞氮也可減少300倍。



◆ 美下調全球小麥庫存預估

中央社 2010.08.13

美國農業部指出,不利的天候狀況重創俄羅斯、哈薩克與烏克蘭穀糧生產後,在明年北半球穀物收成以前,全球小麥庫存將比一個月前預估減少6.6%。

美國能源部今天發佈報告指出,6月1日開始年度全球小麥總產量將達6.457億噸,低於7月預估目標6.611億噸,上年則為6.803億噸。5月31日全球庫存將降至1.748億噸,相對上月預估為1.871億噸,今年為1.94億噸。

芝加哥Linn Group執行副總裁Roy Huckabay指出:「小麥生產下滑,有助帶動美國小麥與玉米銷售。從10月到明年3月將是穀物運送旺季。」

國際小麥價格於6月9日觸及3年來低點後,迄今強彈70%,俄國、哈薩克與歐盟鬧旱災同時,加拿大則鬧水災。全球第3大小麥生產國俄國上週宣佈,年底前禁止穀糧出口,以確保國內供給無虞。

美國農業部下調俄羅斯小麥生產預估15%,由7月的5300萬噸降至4500萬噸。烏克蘭生產預估則下修15%,至1700萬噸。哈薩克產量預估達 1150萬噸,較上月預估下修18%。歐盟部份地區遭逢大旱,其他區域則面臨暴雨威脅,歐盟今年小麥產量將達1.375億噸,較7月預估減少3%。

8月6日芝加哥12月小麥期貨飆上23個月高點,每英斗報8.68美元,彼時至今,小麥期貨已回檔下跌16%,昨天報7.25美元,投資人紛紛減少押寶小麥價格將進一步攀漲。

美國農業部指出,5月31日,美國小麥庫存量將達9.52億英斗(折合2590萬噸),低於上月預估的10.93億英斗,並低於去年5月31日的9.73億英斗。

6月1日開始年度美國所有小麥產出將達22.65億英斗,相對7月預估22.16億英斗。上年產量達22.16億英斗。

※ 相關報導:

糧食戰爭
喚起對飢餓人口關注糧農組織發起絕食一天
蜜蜂群變更少科學家被難倒
中研院揭植物生長之謎全球糧荒有解?
數學老師 種出經典好米

可可價飆33年新高巧克力看漲
席勒專欄/不救失業 不可能救經濟

克魯曼專欄/救地球不難
救地球:人人有責政策有責
杭士基:人類存續賴大眾覺醒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豬牛細胞複製重生 人造肉十年內上市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0.08.17

倫敦衛報16日引述科學家的說法報導,本世紀中葉全球總人口可能達到90億,屆時可能必須以人造肉品才能在不破壞地球生態系統的前提下,滿足人類的需求。

科學家在透過英國皇家學會發表的多項報告中指出,即使基因改造及奈米技術有助於大量生產,數以億計的人類屆時仍可能因為氣候變遷、飲用水匱乏、食物消耗增加等因素而挨餓。

肯亞奈洛比國際家畜研究所的索頓(Philip Thornton)指出,要解決肉品和乳製品缺乏問題,有兩個非常手段,一個是人造肉,另一個是奈米科技的發展,也許可成為治療家畜疾病的新手法,讓酪農業產量大增。

荷蘭科學家已發展出以豬細胞培養人造肉的方法。部分科學家相信,不出十年,在實驗室做出的人造肉就會上市販售。不過,消費者能不能接受是另一個問題。

各國的科學家為了提高肉品產量和品質,更展開一種「複製重生」的新手法。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將牛隻宰殺後,取出肉塊研究肉質,再用肉質最好的死牛細胞,複製重生出肉質佳產量高的超級牛。由於肉質檢測必須先將牛宰殺後才能進行,因此科學家被迫採用這種有些爭議的方法。

美國動物複製公司ViaGen總裁華頓指出,雖然目前消費者對於複製動物的肉乳製品還有疑慮,但是,食用複製動物終將在全球成為常態。

另外,英國科學家指出,全球暖化製造的額外二氧化碳,以及用於保護農作的更優良肥料與化肥,應能大幅提高農作產量,同時減少用水量。

英國洛桑研究所的賈格指出:「農作的產量或許可在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環境下提高。雖然可達成與實際達成之間的落差極大,然而如能縮小落差,2050年的全球農作產量將可增加50%或更多而毋需額外的農地。」



◆ 亞洲要存80萬噸「戰略米」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8.17

科學研究顯示,氣溫上升在過去25年來已使亞洲部分地區稻米減產10%至25%,東亞國家擔心持續高漲的米價可能受到俄羅斯禁止小麥出口波及,計畫成立80萬噸的戰略米糧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據報導,中國、日本、南韓和東南亞國協10國的農業官員今秋將開會,如果米糧儲備計畫在會中通過,將在2012年前設立總儲存量80萬噸的戰略米糧儲備。主要稻米產國泰國和越南將捐出9萬噸稻米,中、日、韓提供70萬噸。

這項計畫旨在保護區內20億人口免受天災和通貨膨脹失控的影響,而危及糧食安全。戰略儲備一方面可做為天災或歉收時的緊急救援物資,也可避免各國政府屯積、或在出現通膨跡象時禁止出口。

設立戰略米糧儲備的計畫是在2008年糧食危機時的構想,目前全球穀物價格已遠高於上次糧食危機時,當時全球小麥儲量創30年新低而在多國引發糧食暴動。

最近的一項報告估計,受氣候變遷和缺水影響,全球20大經濟體在2020年前,每年穀物產量將減少7000萬噸。農業專家警告,穀物市場可能進入「持績波動期」,使得成立地區米糧儲備的需求更加迫切。

美國、菲律賓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報告顯示,稻米生長受到氣溫極大影響,即使全球溫度僅微幅上升,也會影響亞洲稻米產量。根據分析亞洲227處稻米產區的結果顯示,氣溫上升在過去25年來已使部分地區稻米減產10%至25%,預料未來情形會愈來愈嚴重。

稻米是全球主要糧食,全球每天有30億人吃米;亞洲有6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而這些人口屬於全球最貧窮的10億人。如果稻米減產,將使更多人陷入貧窮和饑餓。

今年日本稻米儲量達7年新高,但菲律賓農業部表示,第二季稻米產量已減少9%、預估第三季將減產26.5%、第四季減產30%,年產量將無法達預定目標。

※ 相關報導:

* 棉價還會飆 牛仔褲要變貴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790189.shtml

不過,本期棉作盛產將有助於壓抑棉價漲勢。VF公司執行長威玆曼表示,8、9月棉花產量可望豐收,「明年可以稍喘一口氣」。



◆ 太熱!乳牛沒食慾 缺奶價揚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0.08.17

天氣酷熱,乳牛泌乳量大幅降低,導致市面上鮮乳大缺貨,目前一天出現120至150公噸鮮乳缺口,不少大賣場還「限量」賣鮮奶。農委會畜牧處表示,今年夏季鮮乳產量比去年同期減少約3%,零售價格平均每公斤也比去年同期上漲2元,建議民眾這陣子不妨多選購優酪乳或調味乳,價格實惠、營養價值不打折。

農委會畜牧處科長王忠恕表示,夏天鮮乳消費量比冬天多兩成,但今年夏天太熱,乳牛吃得少泌乳量降低,夏季一天至少需要供應1000公噸鮮乳,現在一天僅供應850公噸,每天出現120至150公噸鮮奶缺口,比去年同期少了3%。

王忠恕說,台灣乳牛大多是品質較佳、泌乳量大的荷蘭種乳牛,荷蘭牛是溫帶動物,攝氏15、16度的氣候最適宜泌乳生長;但今年夏天高溫動輒超過36度甚至多次飆破38度,乳牛泌乳量減少,鮮奶價格也略微上揚。

王忠恕不諱言,自己到賣場購買鮮奶時,架上幾乎被搶購一空,不早點去還買不到;而家庭主婦蔣小姐也說,部分賣場採取每張會員卡「限購」一桶 (三公升)鮮奶,市面上鮮乳實在太缺貨了。

酪農協會理事長顏志輝以自己的牧場為例,現在正好遇上乳牛懷孕「乾乳期」,繁衍下一代的牛媽媽需要休息兩個月停止泌乳,否則下個乳期產乳量將會減少一半,因此8月缺奶狀況,會比6、7月更為嚴重,約減少二到三成。

畜牧處建議民眾,優酪乳或調味乳口味多樣,價格也很實惠,且營養價值不輸鮮奶,是夏天飲品不錯的選擇。待10月、11月天氣入秋涼爽後,鮮奶缺貨狀況就會緩解。

fsj 提到...

養乳牛變貴 鮮乳恐不便宜了

【聯合報╱記者吳政修/柳營報導】2010.08.18

鮮乳缺貨加上澳洲持續乾旱,全球各地天災不斷,近兩年來初孕乳牛價格不斷上漲,兩年前每頭乳牛約8萬多元,最近一家大牧場收購700多頭初孕乳牛,每頭牛價格已上漲到近14萬元。進口牧草也漲不停,因養牛成本提高,消費者恐怕很難再喝到便宜的鮮乳。

過去夏天常發生乳牛因天氣太熱吃不下,泌乳量減少,致鮮乳缺貨情形,中華民國酪農協會前理事長黃燕良說,近兩年因酪農用心飼養乳牛,給乳牛吃最好的,克服困難,現在夏天生乳產量並未明顯減少,但消費習慣改變,致鮮乳缺貨。

他說,兩年前發生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不少消費者寧願多花些錢,要求店家在奶茶、珍珠奶茶或熱咖啡中,不要加奶精或奶粉,改加鮮乳,致鮮乳的使用量大增。

黃燕良表說,鮮乳缺貨加上澳洲持續乾旱,全世界天災不斷,奶粉也不斷漲價,導致乳牛價格水漲船高,兩年前每頭牛約8萬多元,最近一家大牧場收購初孕乳牛,價格提高到近14萬元。

「乳牛吃的牧草、苜蓿、燕麥都是進口的,兩年來每公斤漲2元以上,成本高,以前是要多少有多少,現在是要按分配的。」台南縣鹽水鎮羅姓酪農說。

柳營鄉李姓酪農表示,最近賣了5隻初孕乳牛,每頭約14萬元,價格還算不錯。黃燕良說,如果漲到15萬元,就比擠生乳的利潤好,「我也願意賣牛」。

黃燕良表示,雖鮮乳暫時沒漲價,但因養牛成本提高,未來鮮乳易漲難跌,消費者恐怕很難再喝到便宜的鮮乳了。



◆ 烘焙業不敢漲 自行吸收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羅建怡、祁玲/台北報導】2010.08.18

物價漲聲又起,其中以雜糧類與海鮮漲最多。夏天是烘焙業淡季,業者不敢漲,至於中秋月餅,價格持平,飯店月餅則較去年漲一成。

吟興雜糧行老闆郭清興表示,自二月至今廿公斤裝樹薯太白粉從二八○元漲至五八○元;而廿五公斤馬鈴薯太白粉則從五五○元漲至八五○元。沙拉油從六月至今漲了約一成,堅果類則自今年二月後至今,上漲約三成。

海產業者也叫苦連連,郭姓業者表示,澳洲龍蝦自二月一公斤九五○元,現在已漲到一千七百元,而且還出現缺貨狀況。此外,白鯧魚今年以來已漲兩成,乾干貝、鮑魚也月月上漲。

烘焙業者預估,美國小麥今年豐收,應可解決漲價的壓力;加上去年與前年分別調漲過兩波,漲幅約一到兩成,消費者觀感不佳,今年除非原物料漲幅驚人,否則會自行吸收,不再調漲。

【記者陳若齡/台北報導】中元節旺季,量販超市都緊守價格不敢喊漲,尤其是拜拜促銷豬肉都比傳統市場便宜一、兩成,不過入夏以來,數度傳出買不到的鮮奶,促銷價都已悄悄調漲百分之六左右。

fsj 提到...

必和必拓拚命搶化肥 凸顯缺糧危機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2010.08.19

是什麼樣的誘因,讓必和必拓這家工業金屬原料的跨國巨人,願意喪失高級信評,貸下巨債,只為收購一家化學肥料公司?

答案其實很明顯:100億張需要餵飽的嘴。

根據聯合國的估計,目前已經逼近70億關卡的全球人口,可能在2040年就突破百億大關。極端氣候使適合耕作的土地減少,水資源取得更為不易,暴增的全球人口需要從更少的土地中搾出更高的產量,而肥料是其中關鍵。

業界估計必和必拓恐怕要付出逾500億美元,才能拿下全球最大化肥廠Potash。這筆可能會是今年全球最大的併購案件,能讓必和必拓取得全球逾20%的化肥產能,躍居農業原料的一哥。

進攻糧農原料市場的邏輯很合理,但必和必拓的大膽舉動仍令業界震驚,因為必和必拓原本已經在積極開發自有的鉀肥礦產。今年2月,必和必拓宣布要投下逾2億美元資金,開發與Potash同樣位於加拿大薩克其萬省的鉀礦。

但是化肥產業的加速整併可能讓必和必拓認為應該急速出手,搶占化肥原料的蘊藏。今年6月,俄國政府支持的億萬富豪克里莫夫(Suleiman Kerimov)買下Uralkali與Silvinit兩大俄國化肥廠逾半股權。觀察家認為,克里姆林宮顯然要把俄國的化肥產業合併成一家獨占事業,有如天然氣巨頭Gazprom。

俄國的鉀礦蘊藏量是全球第二,僅次於加拿大。原本毫不起眼的化肥原料日益變成類似石油與稀有金屬的重要戰略物資,政府可能日益加強掌控各種化肥資源。

全球鉀肥市場是極度寡占的行業,加拿大Potash與Agrium、美國Mosaic、以色列化學公司(ICL)、德國K+S、俄國Silvinit、Belaruskali與Uralkali這八大廠就掌控逾80%產能。

除了俄國,以色列政府也牢牢握住ICL的控股權。K+S的礦藏有限,開採的環保成本也比較高。因此可行的併購對象更為稀少,集中在北美地區。

除了鉀肥,氮肥也是非常普遍的化肥原料,但是絕大多數的氮肥需要從天然氣提煉,等於要搶食同樣有限的化石能源資源。可以直接開採的鉀肥,因此成為餵飽100億張嘴相對理想的來源。(綜合外電)



◆ 民生物資 全面喊漲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0.08.19

黃豆狂飆讓業者措手不及,市場傳出南部某大廠近日預訂黃豆運台船期,遲未買進現貨,但船期已到,被迫在每英斗1,000美分以上的高點吃下,將帶動沙拉油、飼料等價格大漲,再加上麵粉也漲不停,業者漲價壓力破表,民生物資將有一波漲價風。

麵粉公會標購的小麥越標越貴,最新一船低筋麥每公噸高達330美元,較前一船大漲逾三成。飼料公會上周玉米決標價、換算每公斤玉米的價格更已衝破9.1元的半年新高,比現貨價高逾一成。

飼料、麵粉漲價,將使肉品、雞蛋、糕餅直接面臨價格上揚的壓力,便當店、雞排店、糕餅業者恐怕都會跟進漲價,進一步推升國內民生物價。

近期大宗物資業者將陸續公布半年報,已知包括福壽、泰山等業者上半年獲利表現都不如去年同期,法人也看空大統益、福懋油等業者,預期半年報恐將陷入相同局面。

南部大廠被迫高價平倉的黃豆已運抵台灣,將掀起第一波漲價潮,預計9月起,飼料、沙拉油售價就會開漲。飼料業者預計,飼料每公斤漲價約0.5元,比前一波的0.3元還要多,18公升裝的桶裝沙拉油與原料連動性高。油廠也透露,以目前每桶售價約660元,若要不虧本,至少要漲到700元。

論漲幅,最誇張的可能是麵粉。國內麵粉大廠表示,目前國內每袋22公斤裝的中筋麵粉售價約400元,業界已傳出至少漲價80元,低筋麵粉的漲幅更恐突破 25%以上,從目前每袋約360元直接飆上450元。雖然最新決標的小麥,要到9月下旬以後才到港,但這波麵粉漲價潮不排除提前在9月初全面啟動。

大宗物資漲價事關重大,也格外敏感。業者強調,並非刻意漲價,實在是因為原料漲太兇、「再不反應會虧死」。

麵粉業者表示,日前國內麵粉價格每袋上漲約30元,只是反映政府復徵營業稅及取消關稅減半,造成業者成本大增逾8%,還不包括國際小麥價格飆漲的影響。業者強調漲價有苦衷,透過價格轉嫁,接下來消費者也要有生活支出大增的心理準備。



◆ 農委會:國內存糧 安啦

【經濟日報╱記者楊毅/台北報導】2010.08.19

農委會昨(18)日召開「APEC糧食安全論壇」,總共有來自中、日、韓、美及東南亞等亞太區域20多國的近百位產官學界代表與會,討論如何建立「亞太糧食安全存糧機制」。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表示,國內存糧高達43萬噸,已遠超越30萬噸的安全存糧標準。

陳武雄表示,全球穀物供需情勢逐漸好轉,但糧價仍處於相對高檔,糧食危機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如何確保糧食安全已成為國際間最重要的農業課題,呼籲 APEC各經濟體應共同合作,研擬區域糧食安全的行動方案及因應對策。他指出,昨天會議中各國已有初步共識建立「亞太安全存糧機制」。

陳武雄表示,國內安全存糧43萬噸,比30萬噸安全存糧標準高出四成,因此他有信心。

※ 不過所謂的「安全存糧標準」真的安全嗎?符合現在需求嗎?

fsj 提到...

氣候變遷影響漁獲 秋刀魚量僅剩1/10、價漲10倍

NOWnews.com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0/08/19

日本酷熱天氣影響美食收成,京都的宇治茶葉被烈日燒焦,北海道今年秋刀魚捕獲量恐怕不到前年的10分之1,因此秋刀魚的價格已經比去年貴了10 倍,一公斤要3200日幣,大約台幣1190元,民眾大喊吃不消。漁民更擔心,除了秋刀魚之外,還會不會有其他漁獲也受到氣候變遷而捕不到了。

北海道今年第一艘捕秋刀魚的漁船,8月19日凌晨出海,不過捕回來的漁獲卻少之又少,只有140公噸,2008年同期,同一艘漁船在同一處海域,卻有高達1400公噸的漁獲量,秋刀魚數量只剩10分之1,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去年一公斤大約台幣119元,今年一公斤台幣1190元,還不見得買得到。

氣候變遷影響日本美食,動輒356度以上高溫,京都最有名的宇治茶還沒來得及採收,就被烈日燒焦,今年的抹茶恐怕也是大缺貨,茶農擔心,天氣繼續熱下去,茶樹都會收成不了。超市才剛開門,家庭主婦一窩蜂往特價區狂奔,這些飽受氣候摧殘,賣相不好的蔬菜水果,均一價百元日幣,用低價吸引消費。

今年夏天日本各地氣溫屢創新高,不但影響農漁業收成,幾乎每天都有人熱死,本來以老年人居多,不過18日東京卻有一名20幾歲年輕人,也因為中暑身亡,多喝水才是保命關鍵。(新聞來源:年代新聞記者李嘉芳、陳薇立)



◆ 鮪魚危機 綠色和平:應正視海洋永續

台灣醒報/張咸淳 2010/08/20

【台灣醒報記者張咸淳報導】大目鮪和黑鮪瀕危!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最新研究指出,由於遠洋漁業的過度捕撈,台灣小漁民生計遭受衝擊。綠色和平呼籲政府給予鮪魚復育空間,並且關閉公海捕魚。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表示,若關閉公海,必須再討論配套及規則。

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的最新研究指出,由於大規模遠洋漁業的過度捕撈,日本沿海的捕獲量正大幅下降,捕魚季節也縮短,台灣的沿海漁業也受到影響,東港黑鮪魚量降至八年來新低,綠色和平組織擔心,遠洋漁業若不再嚴格管制,台灣小漁民將會全面受到衝擊。

太平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擁有全世界最高的鮪魚業生產量,供應全球70%的鮪魚獲,不過常做為生魚片的大目鮪、黑鮪等,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的瀕危物種紅皮書。綠色和平表示,若海洋生物多樣性持續被極劇耗盡,具經濟價值的魚種將於2048年之前消失,而黃鰭鮪、大目鮪族群更將在3~5年內滅絕。

台灣目前是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的會員。綠色和平呼籲政府,今年12月再次開會時,希望能夠支持關閉四處公海,設立海洋保育區。

對此,蔡日耀表示,目前已通過兩處公海設立海洋保育區,還有兩個公海關閉的提案,並未通過。他也表示,公海並不屬任何國家的水域,若關閉公海,還有其它的配套及規則必須討論。

至於台灣的立場如何,則必須依循科學數據,並由全體會員國討論後,才能定案。

綠色和平也呼籲民眾,不要購買已被嚴重捕撈的鮪魚品種,像是黑鮪、大目鮪和黃鰭鮪,但可以選擇以合法方式捕撈的正鰹和正鰭鮪,以保護海洋生態。



◆ 天災影響糧價 衝擊阿富汗與非洲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0.08.20

天災引爆各地糧食危機!俄羅斯的火災影響全球小麥供應量,巴基斯坦的洪災也造成當地農作物損失,根據英國一家安全風險評估公司最新研究,阿富汗與非洲國家,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糧食短缺危機,北歐國家影響程度最小。

英國風險評估公司Maplecroft研究人員伯雷斯絲表示,「由於俄羅斯已禁止小麥出口,加上加拿大傳出農作物歉收,造成全球糧食價格不小波動,這種結果對已經有糧食短缺危機的國家來說,無異雪上加霜。」

Maplecroft出版的《Food Security Risk Index》報告指出,全球小麥與其他穀物價格持續飆漲,加上部分國家國內農作物收成欠佳,以及運輸交通設施被破壞,其中,阿富汗是全球糧食短缺最嚴重的國家,其次是非洲剛果共和國與蒲隆地,嚴重的國家絕大部分國家都在非洲大陸。

另一名研究人員渥荷斯特表示,「這些最危險的國家特徵,通常是國內生產無法自給自足,必須仰賴進口,未來很可能他們得付出更高代價,才能繼續餵飽國內民眾。」

本次報告是由Maplecroft與聯合國合作,針對全球163國家的糧食供應情形進行分析,評斷標準包括國民健康、穀物生產與進口量、每人分配國內生產毛額、天災、戰亂以及政府效率等因素。

另外美國則在這次報告中,名列第158位,芬蘭與則是最後一名,與其他北歐國家同屬全球最不會發生糧食短缺的地區。

fsj 提到...

APEC糧食安全論壇通過提案

記者崔慈悌/台北報導 2010-08-21 工商時報

氣候變遷導致全球糧食短缺,由台灣主辦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糧食安全論壇」昨天閉幕,我方倡議在會員體成立緊急糧食儲備體系,一旦遭逢糧食危機可啟動庫存作為應變用途,獲會員國同意,預計送交今年10月在日本舉行的APEC部長級會議討論後確定。

APEC18日至20日在台灣舉行「APEC糧食安全論壇」,農委會表示,這次的論壇是農委會去年6月在APEC農業技術合作工作小組會議上成功爭取到的國際活動,會議結論預計送交今年10月16和17日在日本舉行的「APEC糧食安全部長級會議」確認。

此次論壇總計有來自澳洲、智利、中國大陸、日本、紐西蘭、美國和東南亞國家等亞太區域20個經濟體,近百位產官學界代表參加,是近年來APEC在農業領域上最盛大的活動,主因為糧食問題已經成全球關切的焦點。

農委會表示,近年因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及程度增加,影響糧食生產。俄羅斯更因嚴重乾旱並引發大火採取停止小麥出口政策,造成各國恐慌,小麥價格也一夕暴漲50%。雖然目前全球糧食價格上漲趨勢已稍有緩和,但危機仍然存在。

為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糧食危機,東南亞的越南、泰國等主要稻米生產國都已積極在國內研究建立「稻米儲備機制」。G-20高峰會也高度關切相關議題,為確保亞太地區的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我方在此次論壇中倡議會員體建立緊急糧食儲備體系。

農委會指出,包括美國和紐西蘭等主要農產品出口國,原本都對這樣的倡議提出質疑,擔心影響到正常的糧食貿易和糧價。在我方解釋,該機制所儲備的糧食,只有在會員體遭逢重大天然災害,或面臨糧食嚴重危機,也就是緊要關頭時才會啟動,不會隨意使用庫存,也不會干擾到正常的市場貿易,才讓他們釋懷。

歷經討論後,我方的倡議獲得會員體認同,並列入會議結論,亦即APEC將考慮成立緊急糧食儲備體系,至於具體的成立方式,將待部長級會議確定後再研商。

會中也同意,亞太區域應共同合作,結合公私部門的力量,推動包括促進農業永續發展,加強農業投資和貿易,以因應區域糧食安全問題。

※ 相關報導:

* 國際糖價 衝上五個月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800633.shtml

美國上周決定放寬糖的進口限制,以避免國內供應短缺,刺激國際糖價應聲上揚,20日漲抵五個月來最高價位。

fsj 提到...

帕拉格專欄/糧價荒謬劇 連鎖炒作結果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2010.08.23

當全球都屏息以待烏克蘭限制穀物出口時,基輔當局的農業副部長卻在18日宣布暫緩決定,至少延到25日的內閣會議再議。對於正在承受俄國禁止穀物出口衝擊的全球糧市來說,這是個好消息。而且,烏克蘭不跟進實施穀物禁令,有聰明的商業理由。

俄國的出口禁令讓全球小麥價格應聲飆漲,6日衝上每公噸236歐元,幾乎是4月時的兩倍。但是這次事件也澄清了許多迷思,讓我們更清楚理解2007到 2008年間那次的糧價飆漲。2010年的糧食飆漲提供了一個對照組,讓我們能找出國際穀物市場震盪的真正原因,排除次要或者虛假的原因。

兩年前,許多人聲稱糧價飆漲是因為全球穀物存量正處於低點。現在,我們可以駁斥這種講法,因為當今的全球穀物存量是當時的1.5倍,最大出口國美國的穀物存量更是處於23年高點,但穀物此時照樣暴漲。

有些人則怪罪生質能源,認為用農作物提煉燃油瓜分了像是玉米這類的糧食供應。這個理論今天也站不住腳,現在的原油價格比4月時低,而且漲最兇的小麥可沒用來提煉燃油。

兩年前的另一種說法是中國的進口需求造成價格飆漲。當時就已經可以駁斥這個論點,因為到2008年時中國都還是米糧、小麥與玉米的淨出口國。

最後,有些人認定2007到2008年的糧價動盪是極端氣候造成的結果,當時是怪罪澳洲的乾旱問題。但是現在,儘管俄國的確正在遭受超級熱浪的肆虐,但這個理論一樣站不住腳。俄國穀糧出口向來就非常不穩定,而且假如全球暖化更為嚴重,高緯度的俄國反而能獲得增產的農地。

所以,造成今日以及兩年前糧價震盪的真正原因,是糧食市場「自我實現」的憂慮心態,使任何微不足道的供需變動,都讓糧食出口大國緊急限制出口。兩年前的中國為了平抑國內急速的食物漲價壓力,於是限制穀物出口;馬來西亞與印尼也為了相同的原因限制棕櫚油;阿根廷對小麥出口課重稅,埃及、柬埔寨、越南、印尼與印度禁止稻米出口。這些行動穩定了糧食出口國內部的糧價,但是進口國的糧價卻因此上漲,促使他們加速搶購,讓漲勢更加惡化。媒體不負責任地報導全球將進入全新的缺糧時代,讓糧價泡沫更火上加油,投機客則大舉敲進。這種連鎖反應一直持續到國際糧價高到荒謬,於是泡沫破滅。

同樣的模式也已出現在2010年,只是規模較小。俄國通常只占全球小麥出口的13%,但是當罕見的熱浪襲擊俄國時,埃及立刻加速進口俄國小麥,想提前防範 2008年的衝擊再現。於是,埃及等國的恐慌性搶購,加上媒體的加油添醋,讓投機客再次進場,創造出又一次的糧價泡沫。當俄國總理普亭在5日的內閣會議中宣布禁止出口小麥時,他對閣僚說:「我國的糧價已經不容再漲。」然後這項禁令短期內又讓糧價飆得更高。

我們該如何解決出口限制所造成的糧價恐慌循環?最好的辦法是,這種現象其實會自我毀滅。阻礙糧食貿易的國家會喪失出口信譽,把市場拱手讓人。俄國農業副部長貝雅耶夫知道這一點,他抱怨說:「要取得糧食出口市場的占有率很困難,但要輸掉市占卻非常簡單。」

美國在1973年就已經學到這個教訓。尼克森總統當年下令禁止黃豆出口,讓日本人大為震驚,於是東京當局就轉而全力在巴西發展栽種黃豆。為了不想重蹈覆轍,美國在2008年的糧價危機中一直沒有限制出口,不管食品廠的抗議,也不管恐慌性搶購的出現。

現在美國準備好要漁翁得利。俄國人將眼睜睜看到他們奮鬥開拓的中東與北非市場,落到美國人手裡。在俄國宣布禁止小麥出口後,美國農業部長威薩克掩不住心中的竊喜,他說:「這對我們毫無疑問地是個大好機會,我們也一定會善加利用。」現在輪到俄國人學到教訓了,烏克蘭人則可能早就學到這個道理。

(作者Robert Paarlberg是衛斯理學院政治學教授)

fsj 提到...

稻米價格 年底前可能漲33%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彭博資訊二十三日電】2010.08.24

熱浪、火災和洪水嚴重衝擊北半球小麥產量,促使消費者和投資人轉而尋求其他替代主食,使今年來各穀物中行情原本最差的稻米漲勢蠢蠢欲動。

稻米是全球半數人口的主食,今年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稻米期貨價格重挫24%,而小麥價格自6月以來幾乎上漲一倍。

上一回兩者價差如此之大是在2008年2月,兩個月之後米價就攀抵新高,引發糧食危機,海地和埃及發生暴動。合計占全球稻米出口量43%的泰國和巴基斯坦,正分別受旱災和水災衝擊,使稻米供應前景烏雲罩頂。

商品經紀服務公司執行董事巴瑞特(Jonathan Barratt)表示:「我們相當看好後市,(米價)有機會大漲。」他利用權證押注米價,看好目前每100磅11.31美元的米價,到12月將上漲33% 至15美元。巴瑞特6月底曾說小麥和玉米價格便宜,自那時起兩者已分別大漲了53%和21%。

巴瑞特預期,若價格上揚促使消費者紛紛囤糧以確保供應無虞,將進一步推升米價。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資料,俄羅斯、哈薩克、烏克蘭及加拿大的小麥產量將因旱澇之災大減21%,而由於經濟復甦刺激購買力,今年度全球稻米用量將增加4%。

荷蘭合作銀行(Robabank Groep)農業商品分析師高登說:「新興市場的食用需求除了小麥之外,稻米也占一大部分。小麥價格飆漲可能引發第二波效應,導致稻米等穀物上漲。」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經濟學家加爾皮說,小麥價格上揚,可能會刺激孟加拉等買主進口更多稻米。受水災影響,生產全球近三分之一稻米的中國,今年產量可能下滑5%至7%,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巴基斯坦減幅恐達22%。Diapason商品管理公司警告,以歷史水準來看,稻米「供需十分緊繃」。

不過糧農組織認為,兩年前的全球糧食危機不致重演,理由是今年穀物豐收應能補足庫存。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2010/11年全球小麥庫存將創2002年以來次高紀錄,稻米庫存也將攀抵2003年迄今的新高。

fsj 提到...

五花肉飆天價 培根掀漲風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8.26

美國人愛吃的培根愈來愈貴,不論在超市買培根回家烹調或到速食店來一客培根乳酪漢堡,都比以前要貴,超市販賣的袋裝培根近來已漲價50美分,速食業者也蠢蠢欲動想再調高價格。

這波培根漲風是因為用於製作培根的五花肉飆漲,6月間每磅僅94美分的五花肉已漲至1.42美元的天價,比去年同期漲了200%。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過去數月來,五花肉零售價上漲了16%,從4月間的每磅3.64美元漲到上個月的4.21美元。相關食品業者必須提高售價,以轉嫁培根漲價所增加的成本。

CNNMoney報導,連鎖超市Publix表示,現在是消費者對價格最敏感的時候,他們儘管避免大幅漲價,但仍不得不把每袋培根的售價調漲50美分。另一連鎖超市Whole Foods雖然尚未調價,也已蠢蠢欲動。

美國全國餐館協會資深副會長萊爾表示,餐館對培根的用量和使用方式必須重新思考,培根成為左右價格的一項因素。

以培根漢堡著名的Five Guys漢堡店執行長穆瑞表示:「漲價勢在必行,培根漢堡是我們的招牌,決不能減少培根用量,所以只有漲價一途。」

近來豬肉漲價的原因包括飼料和燃料成本增加、經濟衰退使得需求量降低,加上去年的豬流感讓豬農減少飼養量,即使現在豬農已經開始賺錢,對增產仍保持審慎態度。另外,近來的熱浪也是不利因素,天氣熱到豬也沒胃口,必須花更長時間才能長大。

美國農業部估計,今年豬肉產量將比去年減少3%;但牲畜和肉品市場顧問公司Paragon Economics表示,光是過去4周,豬市場的進貨量就比去年同期少了7%,今年豬肉減產幅度恐怕要比農業部估計的更嚴重。

伊利諾州肉商協會發言人表示,雖然供應吃緊、價格上漲,美國人對培根的需求並未減少,消費者會減少其他項目的支出,但培根還是照吃不誤。據美國豬肉協會數據,美國人每年要消耗17億磅培根。



◆ 聯合國:吉爾吉斯140萬人缺糧

【聯合報╱記者傅依傑/即時報導】2010.08.25

聯合國24日指出,吉爾吉斯南部6月爆發族裔暴力衝突,至今仍有7萬5000多人無家可歸,住在聯合國難民署提供帳篷、或投靠親友。聯合國難民署和世界糧食計畫署須提供過渡住房與糧食,協助這些難民過冬。

同時,吉爾吉斯約140萬人缺糧,由於經濟持續惡化、冬季來臨需取暖、加上糧食儲存耗盡,缺糧人數可能再增34萬人。在受到暴亂影響的南部地區,糧食安全局勢尤為嚴峻。

聯合國糧食署9月至12月期間,將提供28萬名處境最困難民眾口糧。



◆ 加國鉀肥大廠Potash 兩中資探詢收購

自由時報 2010.08.25

〔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在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拒絕澳洲礦業巨擘必和必拓(BHP)惡意收購後,據傳目前已有包括中資在內的各國買家表達興趣,爭取這家全球最大碳酸鉀肥料生產商的主導權。

總部位於加拿大的Potash公司,掌握全球二成的碳酸鉀供應。長期以來,跨國礦業公司一直在覬覦肥料市場,希望將商品市場的價格主導權,從現有的鐵礦石和金屬,進一步擴大到攸關農業的化肥。前不久巴西礦業龍頭淡水河谷(Vale)才以三十八億美元買下一家化肥公司,但規模遠不及Potash。

除了礦業龍頭,農產品公司或農化相關企業也是可能的買家。分析師估計,Potash的市值約為四四○億美元,如此大規模的收購,也必須有主權基金在背後支撐。必和必拓日前開價三八六億美元現金,或每股一三○美元,遭Potash董事會拒絕,理由是遠低於公司價值,該公司股價最高曾創下每股二四○美元。

必和必拓鎩羽之後,目前傳出至少兩家中資企業對收購感興趣,一是私募基金厚朴投資,一是中國國營的中化集團。

Potash執行長Bill Doyle表示,希望能尋求最高出價者。不過買家的背景還是會列入考慮。主要是因為,加拿大官方對外資入股雖抱持極為開放的態度,但碳酸鉀是加國重大天然資源之一,如果收購對象是國有企業,必須另行評估。

中國厚朴雖非國營,但政商關係良好,包括高盛、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等,都曾透過厚朴牽線進行投資案。中化集團則與Potash關係密切,Potash握有中化旗下化肥控股公司的二十二%股權,雙方有合作關係。不過目前兩家中資企業對收購Potash都處於初步的探詢階段,尚未提出收購價格。



◆ 爭奪農糧資源 鉀肥成兵家必爭

編譯羅倩宜/特稿 2010.08.25 中國時報

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的收購引起全球投資人關注,主要是碳酸鉀製成的鉀肥,在農業上使用非常普遍。隨著全球人口不斷增加,糧食需求上揚,可耕地減少,能夠提升糧食產量的化肥也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氮、磷、鉀是植物所需的三大養分,其中鉀肥由碳酸鉀提煉,在加拿大藏量最豐,占全球五成以上,其次是俄羅斯占二十二%、德國九%。目前全球碳酸鉀主要掌控在加、俄兩國行銷系統手中,雖屬寡占,但價格仍劇烈波動,二○○八年曾創下現貨市場每噸一千美元的紀錄,過去三年也曾出現每噸兩百美元的低價,目前價位約三七五美元。

鉀的天然含量在全球主要農業區有下降的趨勢。例如在美國玉米生產帶,因多年雨水沖刷及反覆種植,土壤的含鉀量減少。

以進口量來看,去年度全球最大進口國分別是印度、巴西、中國等主要糧食消耗國。

中國鉀鹽儲量豐富,近五年來,鉀肥產量增加了四倍,但因消耗量大,每年國內需求約七百萬噸,近半數仍需仰賴進口,因此積極爭取主導地位,以免重蹈鐵礦石資源任人喊價宰割的覆轍。

此次必和必拓收購Potash未能成功,除了出價過低,也是因業界不希望被單一玩家壟斷。必和必拓表示,收購Potash後,所生產的鉀肥將自行出口,一旦如此,必和必拓將成為全球最大鉀肥供應商,引起業界反彈。

fsj 提到...

素食店進軍倫敦 用不吃肉愛地球

公視 2010/08/27

一家從澳洲出發,不賣肉類的素食連鎖餐廳,進軍紐約後,又在英國倫敦開了兩家分店。這家素食連鎖店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菜單上,都會清楚標示每道菜的碳排放資訊,店內所有裝潢也都使用環保材質,全力推廣,不吃肉愛地球的理念。

位於倫敦蘇活區的歐塔里安連鎖餐廳,號稱是全球第一家,不賣肉類的低碳連鎖素食餐廳。餐廳最大的特色就在於,點餐櫃台上方的菜單,除了標示出價格外,還多了一項,碳排放資訊。也就是把食物製作過程中,所排放出的溫室氣體總量,提供給顧客,鼓吹透過吃,也能節能減碳愛地球的理念。

我認為數字本身的意義不大,除非提供給顧客參考的數值。所以我們額外做了一項,替顧客準備了類似的肉類餐點數據,讓顧客瞭解低排碳的正面好處。

相較之下,平均一份全素的套餐,跟一般速食店的肉類漢堡套餐,可以減少2.3公斤的碳排放量,相當於一輛汽車跑27.3公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驚人。此外,整間餐廳裝食物的容器,也是環保材質,從甘蔗渣到玉米澱粉都有,顧客坐的椅子則是環保竹子漆上無毒的顏料,地板使用回收玻璃。但英國民眾對於這種低碳排放的餐廳,似乎興趣不大。

不會去。

我可能會多吃點素食,但不會全部,我太喜歡吃肉了。

事實上,像是麥當勞跟漢堡王對於使用環保紙袋等工作,已經行之有年,漢堡堡王甚至在德國開了一家節能餐廳。歐塔理安已在倫敦開設兩家分店,年底還將在攝政街開設第三家,並計畫把據點延伸到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希望逐步讓民眾接受這種低碳排放的飲食之道。



◆ 小麥基因密碼破解 完成定序

路透 2010/08/27

科學家破解並發布小麥高度複雜基因的幾乎所有密碼,他們表示種植者現在可以運用這項發現提高產量。小麥是全球逾1/3人口的主食。

這個圖譜草案的基因屬於「中國春小麥」(Chinese Spring wheat),能讓科學家和育種公司瞭解小麥全部基因的95%,以便培育更強軔且產量高的品種,因應全球糧食短缺的威脅。

負責這項工作的研究團隊成員「利物浦大學」(Liverpool University)霍爾(Neil Hall)說:「在解決全球糧食短缺的問題上,我們搜集的資料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我們今天就應該培育未來10年後必須吃的品種。」

人口增加和氣候變化帶給全球小麥生產很大挑戰。由於俄羅斯嚴重乾旱及其他國家欠收,國際小麥價格本月稍早創下近2年來的新高。

中國春小麥已被科學家們選為參考品種。霍爾表示,它的基因定序資料將有助研究者比對不同特質品種間的差異。

他說,瞭解這些不同特質品種間的基因差異後,我們即可研發更耐旱、抗鹽,產量更大的新品種。

過去由於數量太龐大,小麥基因定序一直被認定為幾乎不可能。它一共包含170億對組成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化學物質鹼基對,是人類基因的5倍,因此破解小麥基因是歷來最大工程之一。

同時,小麥也是最後一種被基因定序的主要糧食作物。稻米與玉米這兩種主要糧食作物的基因圖譜遠比小麥簡單,都已完成定序。

fsj 提到...

吃緊 大陸糧食缺口達百億斤

發改委:至少3年後才能解決 保護耕地為重點

【記者師瑞德/綜合報導】2010-08-28 旺報

大陸糧食產需缺口擴大,至少高達幾百億斤;加上國際市場糧食供求趨緊,將導致供需總量平衡和市場調控難度加大;大陸發改委預計,要解決糧食供需矛盾至少還要3年時間;而保護耕地資源,則是刻不容緩的工作之一。

大陸發改委主任張平在26日向第11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報告時提出上述觀點;他說,「下半年一些農產品價格仍會高位運行,輸入型通膨壓力依然存在,而游資炒作和各方面對價格變動比較敏感,也會放大市場對價格上漲的預期。」

糧食安全面臨5大挑戰

在報告糧食安全工作情況時,張平介紹,2004年以來,大陸糧食連續6年增產,2009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兆616萬斤,比2003年增產2002億斤,糧食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目前糧食供需總量基本平衡,糧食庫存消費比高於國際公認的17%到18%糧食安全線水準,可以保證市場供應和市場糧價基本穩定。

但他也強調,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面臨了5大嚴峻挑戰,主要包括:糧食產需缺口擴大、水土資源約束增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不強、種糧收益長期偏低等。

糧食生產力需達兆斤

張平分析,「綜合考慮人口增長、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經濟發展等因素,預測2020年,中國糧食需求總量為1兆1450萬斤;按照糧食自給率95%測算,202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需要達到1兆800萬斤以上。」

他表示,目前,糧食供需區域性和結構性矛盾仍比較突出;糧食生產重心北移,南方銷區糧食產需缺口擴大,資源條件較差的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區也存在缺口。從國際市場看,糧食供求總體也是偏緊的,大陸利用國際市場來彌補國內個別品種供給不足的難度加大。

保護耕地 解決糧食荒

據統計,大陸糧食每年的缺口仍然高達幾百億斤,要解決此一矛盾至少還要3年時間。

對此,張平在報告時表示,大陸將進一步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嚴格保護耕地和淡水等糧食生產資源,加強農業科技及相關產業支撐,充分挖掘增產潛力,努力增加商品糧調出量。

張平強調,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儘管中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但受農業結構調整、生態退耕、自然災害損毀、非農建設占用等因素影響,耕地數量仍逐年減少。目前人均耕地僅1.38畝,約為世界平均水準的40%。」

fsj 提到...

小麥標新高 麵粉漲聲響起

記者林祝菁/台北報導 2010-09-01 工商時報

國際3大穀物高檔盤旋,黃豆11月期貨報價每英斗高掛在1,022美分、玉米12月期貨444美分、小麥12月期貨704美分,由於價格居高不下,造成國內小麥的標購價格,一次比一次貴。今年購自國外最新一船(第16船,約兩個月後到港)的小麥昨天標購,結果以每公噸405.98美元結標,較前一次貴了21美元,創下今年最高紀錄,使得麵粉再度出現調漲聲浪。

國際小麥行情攀高,造成今年小麥標購,一次比一次標的貴,據調查,今年第13船結標的小麥平均價格為每公噸301美元,第14船結標價341.09美元,第15船在上周五標購,每公噸再度標到384.82美元,昨天標購的第16船小麥價格更是飆破400美元的關卡。

麵粉公會表示,受到國際行情拉抬,國內標購的小麥價格連番上揚,年初時小麥結標價每公噸約310美元,6月時跌到273美元,但如今第16船與8月初標購的第13船相較,漲幅高達35%。

業者表示,視各家產品不同,8月麵粉每公斤已調漲一成左右,不過此波主要反應復徵營業稅5%,及課徵全額關稅所致,單單稅率就增加至少8.25%的採購成本;而9月中旬,13船小麥即將抵台,14、15船則在10月底陸續到港,屆時恐會再進行一波調漲行動,漲幅起碼一成。

據統計,國內一年小麥進口量約95萬噸,今年1至7月進口小麥約39萬噸,進口量較大的廠商有統一(1216)、聯華實業(1229)、福懋油(1225)轉投資的台灣大麵粉廠等,這三家也是國內麵粉產量較大的,若國內麵粉能順利轉嫁,也將牽動相關業者的營收。

此外,除了麵粉,國內玉米到港價格,每公斤約8.8元,豆粉則在14.2元,9月起,反應成本上揚,飼料業擬調漲每公斤0.5元,不過,業者表示,上一波原本計畫調漲0.3元,就沒有全部漲足,目前市買氣不強,能否一次漲足,仍需要再觀察。

法人分析,食品進入第三季傳統旺季,國內飼料、麵粉喊漲,大成、卜蜂、統一、泰山、福壽、聯華實、大統益等相關廠商,第3季營運值得期待。

fsj 提到...

小麥減產 全球糧價創2年新高

【聯合晚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一日電】2010.09.02

聯合國糧農組織1日指出,由於全球小麥減產,價格上揚,8月份全球糧價比7月上漲5%,創2009年11月以來單月最大漲幅;全球平均糧價指數8月升至176點,比7月漲9點,登2008年9月以來最高峰。

全球糧價指數攀升主因包括: 俄羅斯發生嚴重乾旱,影響收成;俄政府限制小麥外銷,觸發全球小麥價格暴漲;此外,糖與油料籽價格上漲。糧農組織數據還顯示,預計2010年世界小麥產量將進一步減產至6億4600萬噸,比2009年降低5%,但仍位居歷史第三的高位。2011年全球小麥期末庫存也預計降低至1億8100萬噸,比八年前的高峰期下降9%。 2010-2011年小麥存量與使用率預計為27%,比前一個季度下降3%。

糧農組織預計,2010年全球榖物產量將達到22億3800萬噸,比6月份的預計減少4100萬噸,其中大部分是由於小麥產量的下降造成的,但2010年全球榖物產量仍位居歷史第三位,高於5年平均水平。據目前估計,世界2010-2011年榖物的使用將略微超過產出,因此會導致全球小麥期末庫存比8年前的高位出現2%的緊縮,使全球榖物存量與使用率出現小幅下降,但仍高於2007-2008年糧食危機爆發期間19.5%的低水平。

另外,糧農組織還預計全球粗糧產量將達11億2500萬噸,比6月份的預計要少600萬噸,仍保持在歷史高位。由於中國和美國的玉米產量預計將獲得創紀錄收成,全球玉米產量將持續保持高位,達到8450萬噸﹔2010年全球大米產量預計為4670萬噸,比2009年高出3%,但比6月份預測的產量少500 萬噸,下調主要是由於巴基斯坦洪災引起,同時也與中國、埃及、印度、寮國和菲律賓等國大米產量不如預期有關。

糧農組織政府間榖物小組和政府間大米小組的代表將於9月24日在羅馬召開會議,對全球榖物市場的變化問題進行審議。



◆ 俄國穀物禁令 延至明年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9.03

俄國總理普亭8月宣布當月15日起到12月31日禁止小麥出口,但他2日意外提早宣布,他已將禁令延長到下次 (明年秋天)收成,以便確保俄國的糧食生產已從今年這波乾旱和野火的巨災裡復元。芝加哥小麥期貨延續上周漲勢繼續大漲。

禁止出口的除了小麥,還有小麥粉 (即麵粉)、大麥、黑麥、玉米。

普亭嚴禁哄抬糧價 以安民心

俄國政府原定12月31日以後才會檢討出口禁令,但普亭2日主持一項政府會議時表示,「我要說明,明年收成、糧食供應水平明朗化之後,才能考慮取消出口禁令」,以便「確保國內糧食穩定」。普亭2日並且責成官員嚴禁投機客哄抬糧價,以安民心。

電視播出普亭延長禁令的談話,事出突然,連農業部也感意外,分析家則以為普亭意指2010年收成,口誤說成2011年,但他們向普亭的發言人培斯科夫求證,培斯科夫證實,普亭指的就是2011年。

這表示小麥的出口禁令要再實施漫漫一年以上。俄國明年的收成時間是11月。

今年產量只有去年三分之二

俄國去年是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的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但今年碰到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季,發生長旱,又逢野火遼原,收成嚴重受損,預計只有去年空前產量9700萬噸的三分之二左右,即六千萬噸到6500萬噸。

在8月禁令宣布之前「俄羅斯穀物聯盟」預測,今年小麥出口可能從去年的2140萬噸減為1500萬噸。除了政府的禁令,俄國農民對出口也興趣缺缺,因為俄國穀類漲價比世界市場還快。

烏克蘭也打算縮減穀物出口

除了俄羅斯,全球最大的大麥出口國烏克蘭也打算縮減穀物出口。雖然目前全球小麥庫存還不到拉警報的程度,但糧食短缺的問題已在一些窮國引發暴動。



◆ 氣候變遷 中國農作恐大幅減產

法新社/戴雅真 2010/09/02

最新研究今天顯示,氣候變遷在最糟的情況下,可能會減少中國主要農作物1/5的收成。

根據中國科學家團隊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中國的氣候在過去半世紀「明顯暖化」,從1960年以來升高了攝氏1.2度。

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是中國東北,每10年升溫攝氏0.36 度,以及內蒙古地區的每10年升溫攝氏0.4度。

學者表示,就全國而言,熱浪的侵襲相當明顯。寒冷天數急遽下降,對提供河流水源相當重要的冰河也退縮了。

上一世紀是1600年以來最溫暖的。中國史上最熱的7年,也都落在過去10年間。

襲擊中國的氣候極端現象,包括在1960年代、1970年代末期、1980年代早期、1990年代,還有過去10年中國東北發生的乾旱。

1998年,洪水氾濫淹沒2100萬公頃土地,摧毀長江沿岸的500萬戶民宅,造成200億美元損失。

而根據8月31日公布數據,這次的洪災影響2億3000萬人,其中1500萬人從家園撤離,4200人死亡或失蹤。

這篇研究報告由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家朴世龍率領完成。報告警告,若氣候變遷的情況加劇,在未來數十年內可能影響中國經濟的成長。但報告表示,難以做到確切的預估。

報告表示:「中國在過去數十年間經濟成長飛快,但可耕地僅佔全球的7%,人口卻是全球的20%。中國對氣候變遷相當脆弱。」

在仰賴雨水而非灌溉的地方,最糟情況下,米的產量可能會下降4%到14%,小麥產量縮減2%到20%,玉米產量最多減少23%。



◆ 2008調查 美國4900萬人吃不好

【聯合晚報╱法新社華盛頓二日電】2010.09.03

最新研究顯示,美國2008年有超過4900萬人無法經常吃到營養的食物,因而面臨生理、心理與社會問題的風險。

110萬兒童飲食不足

《美國營養協會期刊》刊登的報告指出,美國將近15%的家庭、也就是約4910萬人在2008年曾有糧食匱乏的窘境。糧食不足的美國人中,超過三分之一 (1730萬人)住在飲食經常不足和食品攝取量大幅減少的家庭,其中兒童占110萬人。

讓孩子有得吃 媽媽挨餓

在這些經常三餐不繼的家庭,家長、尤其是做母親的為了「保護」小孩免於挨餓,常會犧牲自己好讓孩子有得吃。

貧困家庭、有幼小孩童的單親家庭及黑人或西班牙語裔家庭,屬於糧食匱乏的高危險群。

報告中說,糧食不夠通常源自造成家庭預算吃緊的事件,例如失業或失去補助津貼,或是家庭成員增加。

造成糧食不足的因素還包括房價與水電費、醫療與保健費用高昂,以及精神健康問題、教育程度低、交通費用、藥物濫用,甚至吸菸。在美國某些城市,一包香菸售價高達7美元(約台幣224元) 。

先前的研究顯示,糧食匱乏常與貧窮脫不了關係,在經濟衰退時會更加惡化。報告警告,無法獲取營養飲食的美國人數很可能還會攀升。

未能獲得營養飲食可能帶來許多問題,包括學業欠佳及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較大,甚至因營養失衡而罹患肥胖症。

fsj 提到...

糧價飆 亞洲經濟復甦罩烏雲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2010-09-05 工商時報

左看右看 我怎能買下手 亞洲地區糧價普遍上揚,由於消費支出為亞洲經濟成長的一大關鍵,因此在糧價飆升衝擊亞洲消費者荷包下,恐將進而威脅到亞洲的復甦。圖/美聯社

左看右看 我怎能買下手 亞洲地區糧價普遍上揚,由於消費支出為亞洲經濟成長的一大關鍵,因此在糧價飆升衝擊亞洲消費者荷包下,恐將進而威脅到亞洲的復甦。圖/美聯社

全球近來籠罩在糧食危機陰影中,除俄羅斯小麥歉收帶動國際小麥價格飛漲,亞洲地區糧價也有普遍上揚之勢。華爾街日報周六報導,由於消費支出為亞洲經濟成長的一大關鍵,因此糧價飆升衝擊亞洲消費者荷包下,恐進而威脅到亞洲的復甦。

報導指出,受水災重創產量影響,中國7月蔬菜價格較去年同期大漲22%,迫使北京當局下令地方政府保留耕地,並要求銀行擴大對菜農的貸款。不光是蔬菜,穀物與雞蛋價格也分別跳漲近12%和8%。

這股糧價漲風似有蔓延全亞洲之勢,像印尼8月糧價與去年同期比揚升13.2%。

亞洲人的消費力道確實比以往強勁,據匯豐控股編纂的亞洲實際零售額指數(日本除外),現今亞洲人在汽車用品和食品等方面的消費支出,相較2008年11月成長26%,增幅創過去幾年來之最。

而消費支出在亞洲國家經濟成長上扮演重要角色,去年消費支出占中國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6%,印度這方面的比重更高達57%。

印尼與菲律賓等國的家庭預算有一半用於購買糧食,中國和印度家庭的糧食花費也超過家用的三分之一。亞洲家庭收入大部分花在糧食上的情況下,一旦糧價狂飆勢必嚴重衝擊民眾荷包。

此外糧價大漲也會帶來不利總體經濟發展的影響,勞工在糧食漲價壓力下會要求調漲工資,政府可能也被迫編列更多糧食津貼預算。

根據印度官方3日發布的數據,在截至8月21日當周,印度糧食價格較前周增漲1.8%,而糧食通膨率自去年11月以來始終在10%高點徘徊,主要是去年印度雨量寫下近40年來新低,糧食供給受限所致。

印度糧食通膨率走高下市場交易員預測,印度央行在本月16日的決策會議可能將再度升息以抑制物價。信評機構穆迪分析師預估,印度央行本月會宣佈基本利率調升1碼。



◆ 玉米期貨價 飆出23個月新高

記者蕭美惠、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2010-09-05 工商時報

穀物市場「黃小玉」行情持續發燙!擔憂美國收成不如預期,玉米期貨價格刷新23個月高峰。

上周五在CBOT,12月玉米期貨大漲3.8%,收在每英斗4.6450美元,十分接近2009年6月創下的4.70美元歷史新高。9月玉米期貨則大漲3.9%,收在每英斗 4.4975美元。

美國玉米產地目前正在進行收成,一些跡象顯示收成率可能達不到政府預估的每英畝165英斗紀錄。

Frontier Ag分析師葛蘭表示,密西西比河東岸,天氣偏向高溫乾燥,將影響到收成。

農業諮詢公司Informa Economics預估,美國玉米目前的收成將比農業部的最新預估平均減少3.9%。

該公司的預估是,美國玉米收成率將是每英畝158.5英斗。美國農業部將於9月10日公佈最新預估。

Informa的預測向來受到密切注意,原因之一是它是動用資金最多的民間收作調查,原因之二是該公司的收成率預測向來偏向樂觀,因此其最新預估才叫人驚訝。每英畝收成只有160英斗,將使美國玉米市場供給十分緊俏。

小麥價格則是連3天上漲,因為美國政府宣佈新的出口銷售:對埃及輸出11萬公噸,另一筆為27.5萬公噸,目的地不明。CBOT12月小麥期貨大漲3.9%,收在每英斗7.4125美元。11月黃豆則上漲2.6%,每英斗10.35美元。

眼看穀物價格不斷上漲,需要玉米做為飼料的牲畜養殖業者已開始緊張,不確定他們是否應該趁著價格尚未進一步上漲之前,多囤積一些玉米。

另外,咖啡奔上13年最高。紐約指標咖啡期貨也上漲1.1%,每磅收報1.8695美元,創1997年9月以來新高。

在農產品齊攻的拉抬下,儘管油金價格雙雙回跌,路透CRB商品指數得以再走高至272.77點,來到1個月最高,單日漲幅達0.6%。

fsj 提到...

失業率居高 洛城食物銀行遭搶

中央社 2010-09-07

加州失業率居高不下,面對家中斷糧,湧進食物銀行的失業人口大幅增加,讓食物銀行也不得不提早休息,掛出「食物已經發送完畢」的牌子,反映加州經濟前景仍相當不樂觀。

加州8月份失業率再次攀升,達到12.2%,洛杉磯情況更是嚴峻,失業率為12.3%,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情況最糟糕的月份。

失業率不斷攀高,讓依靠食物銀行度日的救濟人口也大幅攀升。根據統計,第2季有超過28萬4000人湧進全洛杉磯500個食物銀行,較去年同期增長21%,更比2008年大幅增加48%。

儘管各地捐贈物資隨著經濟情況改善而有所增加,過去2年內,美國農業部也增加對洛杉磯地區62%的物資供應,但不斷湧入的救濟人口還是讓這些食物銀行供不應求。

根據洛杉磯食物銀行統計,光是大洛杉磯地區,每週發放約110萬磅食物,可提供約80萬份餐點,但仍無法滿足大量的請領人口。



◆ 下季收成沒著落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2010-09-07 工商時報

巴基斯坦遭遇史上最慘重水患,洪水不但沖毀本季的農作物,農夫也趕不上明年收成的下季種植時間,可能使2012年5月之前都沒有收成,增加巴國人民對糧食援助的依賴。不過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在緊急會議後重申,2007年至2008年的糧食危機將不會重演。

美聯社報導,由於農田積水未退、農具設施遭大水沖走,農田界線隱沒水中等因素,皆威脅下一季作物生長,如果巴國農民沒趕上種植時間,恐加深巴基斯坦的災難,並延長人民陷入危機的時間。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發言人布瑞克(Truls Brekke)表示,「部分地區現在正與時間賽跑。」

據聯合國和巴國政府初步調查顯示,洪水淹沒了巴基斯坦五分之一的面積,沖毀890萬英畝的玉米、稻米、甘蔗和棉花田,並造成120萬頭家畜,和600萬隻家禽死亡。

此外,洪水沖走種植季所需的重要農業基礎設施,數千條灌溉渠道覆滿淤泥,或是完全遭洪水沖垮,水井、牽引機和農具也慘遭沖毀,連犁田的牛隻也不復見。

部分農地雖可種植下一季的作物,但水位仍然太高,也有些農地依然泡在水中,連農地之間的界線都消失,需要重新丈量避免引起紛爭。布瑞克指出,有些農田因為洪水帶來大量養分,土地變得更肥沃,但部分農地甚至流失表土,幾乎無法重植。

即便目前土地可耕作,農民仍面臨挑戰,洪水讓農夫失去了播種的種子,就算有留下穀物也拿來當作家人的糧食。

巴國稻米重地旁遮普省(Punjab)的農業部長納迪姆表示,省政府正在研議發給農夫最多10英畝的穀物種子、肥料和現金,並將給予農民金援修復灌溉渠道,好讓農民準備下一季的耕種。納迪姆表示,「巴國政府正盡全力解決這個危機。」



◆ 俄總統將取消穀物出口禁令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9.07

中央社報導,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6日說,該國一旦計算出已經收割的數量,將取消穀物出口禁令,這顯然與總理普亭所言牴觸。

普亭上週說,在明年收成之前,俄國不會取消穀物出口禁令;也就是將世界糧食生產重地俄國的禁運延長到至少2011年中。

但麥維德夫在視察西南部全俄主要穀物產區之一佛洛尼斯時說:「關於穀物禁運,這是個不得已但屬臨時性的措施。」

他說:「只要我們知道已收成的數量,所有禁運都將取消,這點請不要懷疑。」

麥維德夫並未進一步說明細節,也未說明取消禁令的時機。俄國實施出口禁令旨在保持國內市場的供應充份,以防糧價大漲。俄國領導人對社會動亂提心吊膽,急欲避免在2012年選舉之前出現任何社會不滿情緒。

※ 真的會取消?



◆ 俄乾旱效應 通膨創10年新高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9.07

中央社報導,俄羅斯官方統計6日顯示,受乾旱影響物價攀高,俄羅斯8月通貨膨脹率創10年來新高紀錄。

國家統計局表示,俄羅斯今年8月通膨率是0.6%,遠超過乾旱前的數字;6月和7月通膨率是0.4%。

國際傳真社引述官方數據表示,8月物價大幅攀升--尤其是民生基本食物如蕎麥、麵粉和牛奶--是自2000年8月以來的最高月增幅。2000年8月通膨率是1.0%。

統計顯示,俄羅斯人民主食蕎麥的價格,在全國45 個地區,漲幅達到史無前例的31.4%。



◆ 紅糖價20年新高 月餅恐縮水

【聯合報╱記者吳政修、鄭惠仁、楊濡嘉、張明慧/連線報導】2010.09.07

紅砂糖漲翻天,五十公斤裝一包從一千二百元漲到一千五百五十元,創廿年最高,中秋月餅首當其衝,繼麵粉、奶油、奶粉漲價,紅砂糖也漲,業者嘆今年中秋節不好過,但怕嚇跑客人,月餅價格不敢漲。

台南市一家食品公司蔡姓經理表示,去年中秋節前砂糖一公斤廿五元,現在是卅六、七元,可能還會漲,但「月餅目錄已印好,上面有價格,漲價怕被罵,只得自行吸收」。

台南縣新營市郭姓、李姓月餅業者都說,如果麵粉、沙拉油繼續漲,月餅可能變小一點,或餡料少放一點。

台中縣糕餅公會榮譽理事長何錦拓說,除了紅糖價漲,綠豆也漲,每公斤卅元漲到五十五元,還有麵粉、奶油等原物料,在中秋節前都漲得不像話。

有零售商改賣泰國進口的紅糖,五十公斤約便宜一百元,但消費者不習慣,新營市婦人李佳鈴說:「泰國糖沒有台灣糖香,煮出來的綠豆湯孩子都說不好吃」。

陳姓中盤商說,台糖近兩個月管制紅砂糖,全台只供應北、中、南各一名大盤商貨,上月大盤商只賣給他廿五包五十公斤裝的紅砂糖。

台糖糖業事業部副執行長李世明表示,八月初發現有人囤積紅砂糖,才會實施限量管制,全台供應廿家大盤商;本月起已解除管制,年底前都有安全庫存量,未圖利財團。

fsj 提到...

印度延長出口管制 棉價狂飆

【經濟日報╱編譯何信彰/綜合外電】2010.09.08

全球第二大棉花出口國印度一改三周前的承諾,意外宣布將延長棉花出口管制,使最近一個月一路走高的國際棉價,7日早盤勁揚3%至15年新高。

新德里政府6日表示,印度棉花出口量高於550萬包(1包約為170公斤)的部分將繼續課徵「抑制出口稅」,目的是要減少棉花銷往海外的數量,以壓低國內棉價。

紐約洲際交易所(ICE)10月棉花期貨價格7日早盤勁升到每磅93.85美分,較前市上漲3.2%,為1995年10月來最高。

由印度貿易部長庫拉爾(Rahul Khullar)宣布的這項命令,大出印度棉花貿易商意料,因為印度2010-11年度的棉產量預估值可望創新高,市場原本預期棉花出口10月起將恢復免稅且不受限制。政府三周前承諾,將取消這項4月起實施的貿易禁令。

全球棉花供給量原本就已吃緊,因為全世界最大的棉花栽種國巴基斯坦遭逢歷來最大洪災,導致棉花嚴重減產,全球前五大棉花進品國的巴基斯坦,必須從國際棉市買入更多原料,造成棉價自8月初以來大漲15%。

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過去五年來,棉花供不應求,使得庫存衡量的標準「庫存對用量比率」降至1993-94年以來的最低水準。美國孟山都公司(Monsanto)與合作夥伴,將基因改造棉花引進印度抵抗病蟲害後,當地棉田的產量已連續八年增加。

印度也從棉花的淨進口國搖身變成淨出口國,產量由2002-03年度的1,300萬包,激增為去年度的3,200萬包。印度棉花協會預估,隨著棉田增加8%到10%,今年度收成可望更上層樓,達到3,500萬包。

印度富人對衣著樣式的要求愈來愈高,帶動紡織業者對棉花的需求。而印度政府延長出口限制,應是考量通膨嚴重及國民需求後的決策。今年4月開始,印度政府對每噸出口原棉課徵2,500盧比稅,使得銷往海外的數量停滯,這項稅將在10月1日取消,但出口量超過550萬包的部分將新課稅。

fsj 提到...

全球供應吃緊 米價漲勢強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2010-09-10 工商時報

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菲律賓警告,部分稻米出口大國歉收,導致全球稻米供應吃緊而推升米價,已使米價上漲至讓人憂慮程度。在此同時,聯合國追蹤的稻米價格指數已創下5個月來的高點。

菲律賓國家糧食局日前表示,雖然全球稻米供需失衡情況尚未達2008年水準,但其價格卻讓人相當憂心。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的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在8月飆升至2008年9月以來最高水準,因為全球第3大小麥種植國俄羅斯禁止小麥出口,而巴基斯坦水災摧毀稻田,且小麥和稻米又是亞洲2大主食穀物,在供應受限之下,推升小麥和稻米價格。

由於東南亞的湄公河水位下降,讓全球前2大稻米出口國泰國和越南的產出量受到壓抑,加上第3大出口國巴基斯坦的水災導致歉收,FAO在9月1日把今年全球稻米產出量預估調降至4.67億公噸,是今年4月以來第2度調降。

FAO追蹤全球16國出口稻米價格而編纂的稻米價格指數在8月已上升至215點。

澳洲商品交易商貝瑞特(Jonathan Barratt)認為糧食商品市場會持續受供應緊縮衝擊,而米價目前正處於強勁的漲勢當中。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稻米期貨價在6月下跌至近4年低點後,已回升23%。泰國稻米出口價在周二每公噸上升至495美元,創5個月新高,而彭博社早在8月時就根據對專家調查,預估泰國稻米因為旱災而緊縮出口,其出口價可能在10月上升至每公噸525美元。

米價曾在2008年4月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創下每100磅報25.07美元的歷史高價,主要就是因為包括印度和越南等稻米出口國限制出口,為全球缺糧的問題火上加油。當年5月,作為亞洲米價基準的泰國稻米出口價就創下每公噸1,038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

fsj 提到...

原料飆 食品業下季恐爆漲價潮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0.09.14

國際糖價飆漲,台糖(13)日糖價漲至每公斤29.9元,創國內逾30年來的新高價紀錄。此外,國內豬價每公斤站穩73元高檔,逼近歷史最高價;部分進口乳製品今年以來價格漲幅甚至突破五成;加上麵粉、飼料也開始反映成本,民生物資漲勢凶猛,食品業壓力大增,恐引發漲價。

順成麵包店副總經理、同時也是台北市糕餅同業公會副理事長吳官德表示,近日鮮乳已出現缺貨狀況,轉從批發商處購買,成本立刻增加超過一成。砂糖、麵粉、蛋品、乳製品,價格無一不漲,這些原料對烘焙業的成本占比超過三成,但今年以來因漲價墊高的成本,幾乎全由業者自行吸收,「今年烘焙業的處境很艱難」。

量販業龍頭家樂福表示,國內消費力的復甦不若預期高,除了奶粉、進口乳製品之外,多數食品業者為了衝業績,迄今沒人敢漲價,頂多是減少促銷折扣的方式因應。不過國際原物料的漲勢從今年年中明朗化,預期業者低價庫存用完後,最快第四季漲價潮將現。

台糖昨天糖價每公斤再度上漲0.3元,特砂每公斤售價已達29.9元,突破今年初創下的29.4元的30年最高紀錄,今年迄今兩度刷新糖價最高紀錄,也凸顯出國際糖價凶猛漲勢。

台糖表示,國內糖價的計算方式與國際連動,但台糖肩負平抑國內物價的政策使命,並未完全反映價格,若全數反映,國內糖價每公斤至少還要再漲2元。不過即使如此,糖價從月10日的今年最低價、每公斤21.3元起漲迄今,漲幅已達40%。

台糖表示,糖價大漲除了國際糖價走揚,亞洲最大砂糖出口國泰國今年也缺糖,造成貿易商提高報價是關鍵,目前到岸價每公噸已達785美元。進口糖商擔心賠錢,8月進口糖僅1.1萬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一半,更造成國內砂糖供給出現吃緊,台糖日前已採取限量供應措施。

台糖預估,10月底泰國傳統榨糖季開始,在供給增加的帶動下,糖價可望短暫回檔,不過幅度恐怕有限。由於全球氣候異常,造成供給變數增加,加上中國、印度的新興國家的需求量大增的前提下,對糖價長期走勢還是偏多。



◆ 廣東物價狂漲 民嘆工資不漲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廣州報導】2010.09.14

8月廣東物價狂漲,食品類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6%,其中,肉蛋禽價格上漲明顯,菜價上漲一成多,當地民眾大嘆「現今什麼都漲,唯有工資不漲」。

國家統計局廣東省調查總隊調查顯示,8月廣東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較上月微升0.1%,年成長率3.2%,今年1至8月累計上漲2.7%。

調查指出,廣東消費物價連連上漲,與民眾生活習習相關的食品類、居住類和非食品類、服務專案類、工業品類、消費品類價格均有上漲。在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中,除了衣著、交通和通信類價格略為下降外,其餘全都上揚。

對民眾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食品、居住類繼續領先上漲,其中,食品類上漲幅度達6%,居住類上漲4.1%,共同上拉總指數1.99和0.72個百分點,對總指數上漲貢獻率達84.7%。

食品當中,僅乾豆就大幅上漲48.6%,鮮菜價格也漲了一成多。肉禽、豬肉、蛋類、糧食均有不同程度漲幅,分別上漲4.3%、4.1%、9.5%、7.8%。

隨著中秋節臨近,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過節用品,物價連連上漲,讓許多民眾大喊吃不消。

fsj 提到...

全球飢餓人口9億 亞太最多

【聯合晚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14日電】2010.09.15

聯合國14日指出,由於經濟復元及糧價回落,估計今年年全球長期饑餓人口減少近1億人,至9億2500萬人,跌落10億人大關,比2009年的10億2千萬人稍緩。

聯合國強調,全球飢餓人口仍逾9億,此一數字「不可接受,」距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首大標的:飢餓人口比例減半,仍很遙遠,「飢餓仍是全球最大悲劇。」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飢餓人口最多在亞太地區,達5億7800萬人;飢餓人口比例最高為撒哈拉以南非洲,今年達30%,即2億3900萬人。

全球食物不足人口2/3集中在7國: 孟加拉、中國、剛果、衣索比亞、印度、印尼、巴基斯坦。

聯合國引述糧農組織農業與發展經濟司長史塔莫里斯的說法,2010年全球飢餓人口下降主因有二: 2008年中以來全球糧食價格回落﹔全球經濟復甦,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恢復成長。

※ 根據下面影片,目前的糧食產量有能力餵飽 120 億人。

* We Feed The World - Agricultural madnes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931gd5b3XY

* US food waste worth more than offshore drilling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727712.700-us-food-waste-worth-more-than-offshore-drilling.html?DCMP=OTC-rss&nsref=online-news



◆ 蛋白質高價格便宜 倫敦賣松鼠肉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報導】2010.09.15

倫敦Budgens超市最近銷售松鼠肉,引發許多爭議,但超市老闆桑頓不為所動,仍堅持繼續販售。他說,松鼠是極具永續發展特質的肉類,相較於生產一噸牛肉需要消耗15噸穀物,自然界裡有很多松鼠,不必人飼養,加上松鼠肉蛋白質含量高,價格便宜、有益健康,他相信幾年後松鼠肉會像免肉一樣普遍。

英國人早年常吃松鼠,後來才逐漸以雞肉等白肉取代。最近數年一些專門店和餐館又賣起松鼠肉,並獲得名廚背書,烹製成燉松鼠、松鼠內臟串等菜式。現在英國人已愈來愈能接受吃灰松鼠,因為這種在19世紀引進英國的小動物,多產且適應性強,近年數量大增,不但破壞農地,也對目前被列為保育項目的英國原生紅松鼠構成生存威脅,許多團體都主張撲殺,以保護紅松鼠。

桑頓說,他的超市每周約可賣出10到12隻灰松鼠,貨源來自英格蘭東部的野味供應商。動物保護團體對販賣松鼠肉的行為極不以為然,更不滿撲殺灰松鼠的主張。素食者保護動物國際之聲(Viva)的朱麗葉.賈加利說:「所謂的保育團體主張撲殺灰松鼠來增加紅松鼠數目,這種要求不理性、不人道,一定會失敗。 Budgens允許以屠殺野生動物的方式獲利,這種作法讓人難過。 」



◆ 象肉、鯨魚肉、猩猩肉 人們都吃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報導】2010.09.15

人類不止吃雞肉、牛肉,有些被視為寵物的動物也因數量多而淪為盤中餐,甚至有人吃瀕臨絕種動物。 以下是一些淪為肉類的動物:

袋鼠:澳洲原住民早有獵食袋鼠的傳統,今天澳洲野外袋鼠數量很多,因破壞農地,農民視之為有害的動物,常予殺害,並有商業農民養袋鼠宰殺販賣,外銷逾50國。

非洲森林象:盜獵者獵殺森林象盜取象牙和象肉已有多年歷史,但森林象的危機主要在牠們數目太少。

鯨魚:日本捕鯨業每年捕殺數百頭小鬚鯨和數十頭瀕臨滅絕的長鬚鯨。捕鯨人聲稱捕鯨是為了研究,但被捕殺的鯨魚最後多數進了饕客肚子裡。

淡水河豚:河豚因環境汙染及遭人捕殺,已瀕臨滅絕。這些河豚可在亞馬遜流域、恆河、印度河發現,其中長江白鱀豚已在2006年滅絕。

大猩猩與黑猩猩:這兩種猩猩因森林消失、失去棲地而數量大減,但牠們的生存也因非洲原住民的獵食而飽受威脅。

馴鹿:北美的馴鹿依然是魁北克伊努原住民獵食的對象,他們有能力消滅整個鹿群。

印度野牛:印度野牛在南亞也被人獵食,數量大減。

fsj 提到...

複製豬的豬仔 要餵飽中國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9.22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設在廣東的一座實驗農場,研究員為大肚子母豬照超音波。場裡的20多隻母豬不是一般母豬,是複製豬的代理孕母,也是中國餵飽人民大作戰的利器。

中國從丹麥和美國進口優質豬隻,從耳部採取皮膚細胞,拿掉DNA,再將這些細胞放到拿掉細胞核的豬卵子細胞內,產生的胚胎植入孕母體內。進口優質豬十分昂貴,利用這個方法,進口少量就能大量複製。

實驗室裡,另一批遺傳學家研究秧苗,要找出既能增加稻米產量,又使用較少土地和水的的基因。研究員說,今天的農民使用大量肥料,稻子消化不了,吃不掉的肥料流入水裡,破壞環境。找到關鍵基因後,要植入特選的稻米品種,希望十年內產生省水又省肥料的稻種。稻作每年用掉中國淡水的50%。

中國迫切需要尖端糧食科技。中國必須養活全球22%的人口,卻只擁有全球可耕地的7%,未來十年要滿足全民對稻米、小麥、玉米的需求,挑戰極大。

中國水資源算貧乏,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25%,其中四分之一又過度污染,連做工業用水也太髒。

2009年,中國的穀類收成5億3000萬公噸,未來十年必須每年增加四百萬公噸。今年北京2006年以來首度進口美國玉米,而且成為全球最大的黃豆買家。

中國每人每年吃70公斤肉,豬肉占54%。人民收入上升,吃肉量必定增加,像香港。香港每年人均吃肉量是120公斤。

中國政府說什麼也必須確保糧食供應,特別是鮮肉,依賴進口肉類不是辦法。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已成立一個單位,負責複製產品的商業行銷,希望目前這批複製豬的後代「數年內」在中國上市。

另一途徑是基因改造。該所和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研發瘦肉多、肥肉少的基改豬,主要是拿掉妨礙瘦肉生長的MSTN 基因。

中國全力尋求糧食增產的新科技,主要意義有二,其一當然是餵飽老百姓,另外一個是擔任全球基改合法化的先鋒。

全球知名的瑞士生技學家波特利克斯 (Ingo Potrykus)在1990年代研發富於維他命A的「黃金米」,使無數第三世界國家的兒童免於因缺乏維也命A而失明,後來卻被許多國家勒令下架十年。

波特利克斯說,西方政府聽到「基改」就抓狂,把複製和基改食品管得死死的,中國有希望在突破管制上扮演領導角色。中國農業部對這問題不願置評,但暗示可能在幾年內開放基改稻米的證照。



◆ 基因改造鮭魚上市 專家促深入研究

【世界日報╱編譯張大順綜合馬里蘭州洛克市21日電】2010.09.22

一群獨立專家21日在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針對麻州AquaBounty生物科技公司培育的基因改造鮭魚是否可上市的聽證會中,敦促聯邦當局在批准之前,必須再進行更多的研究。

美聯社報導,擔任獨立專家委員會主席的路易斯安納州州立大學獸醫醫學教授森尼爾(David Senior)說:「我們已表明要再深入研究。」

由14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在馬里蘭州洛克市(Rockville)一處旅館研討一天後,雖然並未投票表決,但已獲得結論,亦即大多數專家均同意,至今完成的研究並不足以確認基因改造鮭魚是否會對人類或環境造成風險。

FDA是在本月稍早前依據AquaBounty公司提供的資料,確認基因改造鮭魚對健康和環境無害,並在最後決定前,請獨立專家提供意見。

雖然專家委員會的結論並無約束力,但FDA通常會加以採納。

目前已有31個團體組成的聯盟,反對養殖和販售基因改造鮭魚。該聯盟並批評FDA對AquaCounty公司的支持,指出當局僅依據業者提供的科學資料和六條鮭魚的樣本,即做成決定,卻只給外界14天的時間檢視。

消費者聯盟(Consumers Unioin)資深科學家韓森(Michael Hansen)說:「AquaBounty公司提交給FDA的所有東西,僅有六條鮭魚的資料,不足以證明未存有任何問題。」

韓森並指出:「很不幸,由FDA對AquaBounty公司的評估得比證明,FDA對此事設定的標準很低。」



◆ 近400美元 麵粉採購價漲逾四成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0.09.22

麵粉公會昨(21)日決標今年第17船小麥,高、中、低筋麥的採購價都創下今年新高,平均採購價近400美元,較今年低點上漲逾四成。

黃豆南部採購組明天將開標,業界預期採購價「只會高、不會低」,業者指出,隨著採購成本墊高,可能讓國內物價蠢動。黃豆可用於生產沙拉油,黃豆粉則是飼料的重要原料,採購價格上漲,將使相關物資的價格走高。

國內麵粉自8月以來已漲過兩波,9月初每袋22公斤裝的漲幅超過50元,幅度較大;累計兩波漲幅合計約90元,每袋22公斤裝麵粉出廠價至少400元起跳,部分品牌更達450元。國內飼料價格下半年也已二度漲價,累計每公斤漲0.8元,國內豬價每公斤則維持70元以上的歷史高點。

國內麵粉大廠表示,近期業界陸續調整麵粉成本,部分以季報價的企業用戶,第四季報價甚至可能比第三季漲逾三成,每袋麵粉可能漲價100元以上;若小麥採購成本無法下降,第四季麵粉價恐會再漲一波,初估每袋至少要再漲50元。

fsj 提到...

咖啡豆太貴 星巴克漲價了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2010.09.24

全球最大咖啡連鎖業者星巴克公司(Starbucks)表示,將調漲大杯飲料及較費人力調製的特定飲品價格,以反映阿拉比卡咖啡豆(Arabica)等商品漲價的成本壓力。但上季剛搶下英國最大外食咖啡販售商榮銜的麥當勞(McDonald's),還不打算漲價。

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星巴克22日說,透過賣場及其他通路銷售的包裝咖啡也可能漲價,不過星巴克預料將維持或調隆部分濃縮咖啡飲料及12盎斯現煮中杯(tall)咖啡的售價。星巴克股價23日紐約早盤一度下跌1.8%,報25.47美元。星巴克2011年度獲利預估仍維持在每股1.36美元至 1.42美元間。

咖啡價格節節高升,徘徊在13年來的高點,星巴克宣布漲價前一個多月,大眾市場咖啡業者如卡夫食品(Kraft)及J.M.Smucker都已調漲旗下部分咖啡品牌價格。星巴克先前自行吸收上漲的原物料成本。

星巴克執行長舒茲(Howard Schultz)發表聲明說:「成本飆漲讓我們無法維持原價,迫使我們採取行動。」

不過,星巴克的重要競爭對手麥當勞說,旗下特調咖啡飲品售價「照常」。

根據市調業者NPD資料,麥當勞在會計年度第二季已躍居英國最大外食咖啡飲品販售商,凸顯該公司已擺脫低檔咖啡店形象,在經濟衰退期成功吸引數百萬中產階級消費者。

麥當勞的成功的一大原因是相對低價策略。麥當勞使用雨林保護聯盟(Rainforest Alliance)認證咖啡,小杯卡布奇諾咖啡僅賣1.39英鎊,遠低於星巴克的2.10英鎊及Pret a Manger的1.99英鎊。

Allegra公司常務董事及咖啡市場分析師楊昂說:「麥當勞在咖啡銷售上令人刮目相看,他們了解提供一杯好咖啡,有助於在早餐及下午時段吸引顧客上門。」

過去12個月麥當勞在英國賣出8,400萬杯咖啡,超越第二名的Costa與第三名的Tesco,排名第四的是Caffe Nero,星巴克則名列第五。過去兩年,麥當勞的咖啡銷售銳增39%。



◆ 糖價也漲 食品業壓力大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2010.09.24

產量可能吃緊,刺激咖啡期貨價格23日漲到一個月來最高,糖價也上揚,加上近來小麥價格已飆漲,使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等食品業者面臨漲價壓力。

CoffeeNetwork分析師湯普森表示,全球最大羅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產地國越南的咖啡與可可協會尚未預估今年產量,可能推升咖啡價格;咖啡通常於11月開始收成。

巴西氣象學研究所研究主管雷貝羅(Expedito Rebello)表示,冷鋒接近巴西咖啡主要產區,使這個全球最大咖啡產國的咖啡園下周恐受雹暴襲擊。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NYSE Liffe)的羅布斯塔咖啡豆11月期貨價格23日一度漲1.8%至每公噸1,727美元,為8月24 日以來新高。紐約洲際交易所(ICE)的阿拉比卡(Arabica )咖啡豆12月期貨價格23日也漲2.95美分或1.64%,報每磅1.8290美元。

全球最大甘蔗產區巴西中南部的乾旱可能影響收成,也推升糖價連續第二日上揚。倫敦NYSE Liffe的白糖12月期貨價格23日在倫敦交易所一度漲9.3美元或1.5%,報每噸616.3美元,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的粗糖3月期貨盤中漲0.28美分或1.21%,報每磅23.47美分。

通用磨坊與ConAgra食品公司本周都預估,近來席捲各超市的積極促銷與價格戰將告一段落,以反映商品價格上漲。通用磨坊執行長鮑爾接受專訪時說:「未來仍有一些行銷活動,但我認為將略為緩和。」

食品業者多年來都能以全面商品漲價抵銷生產成本上漲,但美國經濟與就業不穩定,使消費者不願支出,讓業者不敢全面漲價。

美國食品業者正逐漸調漲特別受商品價格影響的個別產品,但至今仍避免大規模或長期的漲價。食品業主管不排除未來更大規模的漲價,儘管這可能衝擊銷售。

食品業者為預防商品價格波動所購買的期貨合約會定期結算,之後這些業者將被迫以較高價購買商品。分析師表示,許多業者已被迫在高價位購買穀物,除了漲價以外別無他法。

fsj 提到...

巴西逢大旱作物枯萎 提早漲價

【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2010-09-25 工商時報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指出,全球最大的咖啡、蔗糖和柳橙生產國巴西遭逢大旱,作物因此枯萎,亞馬遜河水位也降至47年來新低。

巴西國家水資源局表示,亞馬遜河9月20日水位僅18公尺,為1963年來最低,影響巴西北部食物、燃料和藥品的運送。而巴西東南部的農作物交易商預期,這場大旱將使巴西主要商品的產量縮減。

紐約市場砂糖價本月上漲約25%,柳橙汁和咖啡今年至今分別走揚14%和34%,原因之一就是投資人擔心南美遇旱恐衝擊全球供應。巴西一家天氣預測公司Somar Meterologia的氣象學家畢尼指出,這場旱災至少會持續到10月中。

巴西咖啡生產合作社Cooxupe的經理安卓德表示,巴西東南部Minas Gerais省遭遇4年來最乾旱天候,咖啡收成將大受傷害。此時適逢南半球進入春季,咖啡樹開始開花,為明年收成做準備。巴西阿拉比卡咖啡有13%來自 Cooxupe,Minas Gerais省咖啡產量約占全巴西的5成。

意利咖啡(Illycaffe)的巴西咖啡採購經理特瑟拉表示,如果天不下雨,那就只有「災難」一詞可以形容。意利咖啡是義大利第2大咖啡烘焙商,半數咖啡豆購自巴西。

巴西中南部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產區,當地甘蔗作物也因天旱受害,砂糖製造商Acucar Guarani的費和表示,本收穫年(截至明年3月底)和下個收穫年的收成量可能縮水。

根據預測,巴西中南部下個收穫年將收成5.3億至5.6億公噸甘蔗,遜於本收穫年的約5.7億公噸。與此同時,巴西主要砂糖出口港卻遇陣雨,砂糖受潮,使裝船工作遭延。另外,巴西柑橘帶是全球最大的柑橘類水果產區,柳橙汁製造商Sucocitrico Cutrale認為,當地柳橙今年減產程度較先前預測的還要嚴重。



◆ 稻作隱形災情浮現 收成恐少3成

自由時報 2010.09.25

〔記者吳世聰/嘉義報導〕凡那比颱風雖未造成2期稻作倒伏,卻潛藏「隱形災情」,將來恐產生空包彈、黑粒籽等不稔實損害﹔因嘉縣災損已達現金救助標準,稻作受損率達20%以上,每分地救助1600元,昨天起稻吸引稻農申報,縣府統計約3000公頃受損面積,但可能會不斷上修。

受風害恐產生不稔實

凡那比颱風造成嘉義地區的農業災害以香蕉及木瓜攔腰折斷,最為明顯,99年2期稻作雖倒伏不嚴重,看似無災情,但卻潛藏「隱形災情」,將影響收成率。

鹿草鄉農會總幹事陳健平說,目前嘉義地區稻作成長階段,大都在完成灌漿期、授粉期及孕穗期,但受到風害,灌漿期的稻株會產生「黑粒籽」,授粉期有「空包彈」,孕穗期會發育不完成,這種稻穀不稔實損害,恐會減少3成以上收成,每分地損失約3、4000元。

現金救助吸引農民申報

因嘉縣農作物災損已達現金救助標準,昨天起鹿草鄉公所受理稻農救助申請,公所2樓的會場擠滿申報農民,農民埋怨手續太繁雜及處理人手不足;鄉長林沐惠馬上調派人手協助,因第一天受理,農民較多,且有農民是代耕要填寫委託書,因此速度較慢。

農業處表示,截到昨天下午,公所提報稻損面積近3000公頃,農政單位評估平均受損率約11%,只要經勘查損害率達20%以上,每分地可獲1600元現金救助。

農業處:災損面積恐上修

農業處認為,政府辦理現金救助可能引發效應,吸引更多稻民申報災害,因此,災損面積可能上修,農業處在公所申請後,將會同相關單位抽查是否屬實。

fsj 提到...

台味15農產 搶登農業諾亞方舟

林欣儀/台中報導 2010-09-26 中國時報

有「農業諾亞方舟」之稱的世界種子銀行,今年九月正式在挪威啟用,這座地球種子庫設在北極圈的洞穴內,身負保存全球各類作物的重要使命。亞洲地區國家,包括日本及中國都尚未加入,台灣捷足先登,要把水稻、花生、蔬菜等台灣特有農產,分成四年運往挪威,在種子庫做備份保存。

台灣「送種」到挪威的行動,早在去年就已經悄悄開始。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種原組表示,兩年前種原中心與挪威簽約,計畫運送台灣特有的水稻、雜糧及蔬菜,總計約十五種、一萬兩千六百多份種子材料,送到種子庫作妥善保存。

目前,種原中心已經將四千零一十四份水稻種原,以及三千兩百六十份的大豆種原送抵挪威,保存入庫;這幾天,農試所工作人員更忙著將採收下來的花生種子做去殼、分類、挑選與封存的作業,因為預計明、後年,將繼續運送花生、雜糧與蔬菜類種子到北極。

種原中心技佐魏趨開說,光是水稻的種類,全台灣就有七、八千種,要送往挪威的只是一部分,在挑選種類時,會先設定一個目標,比如抗蟲、耐低溫或高產能等,之後再找符合的基因進行交配、栽種,採收後還得要找出符合標的的種子,工作相當繁雜。

魏趨開說,因為擔心數量太少、基因組合容易失敗,每次繁殖就需要至少兩百粒種子,再加上已發芽的五十粒,以及失敗備分的部分,每份種原約需儲備五百粒種子,若是還要加上準備贈送給他國的,每份數量約需保存六千粒種子。

除了採低溫、乾燥方式保存,將種子運送到挪威斯瓦爾巴種子庫,魏趨開說,像是荔枝、龍眼等植物,不適合這種原始保存法,就需要以組織培養的保存方式,讓種子發出「引芽」,之後再以類似營養液的調控機制,維持住種苗原樣,加以保存。



◆ 種原庫 農試所10年前就有了

林欣儀/中縣報導 2010-09-26 中國時報

挪威有個世界種子庫,其實,台灣也有一座號稱種子銀行的「種原庫」,就位於台中縣霧峰鄉的農試所內,建造於十多年前,為安全起見,主體建築特別採用耐震、防水、防斷電措施,連九二一地震都沒撼動它,目前已保存七萬多份的種原。

走進農試所的種原中心,兩根超大梁柱映入眼簾。工作人員說,大樓的設計理念是「蓋在船上」,先在地底下建立一個有柱、梁與牆的底層,再由此連結上部各樓層,發生地震,整棟大樓會隨著底部搖動,就像船隨著海浪搖晃,因此不易震倒。

存放有一百九十二科、七百八十三屬、一千四百五十七種作物種子的種原庫,就位於建築物中心。農試所技佐魏趨開說,工作人員包圍在四周,當做隔離、緩衝牆,再加上種原庫採加厚牆面設計,炸彈也傷不了它。

繼續往內走,加厚的不鏽鋼門板是最後一道保護,裡頭依序為短期、中期與長期儲藏庫。魏趨開說,長期庫內有三萬五千多份種原,維持約攝氏負十六度的溫度,再過五十年也不會壞;至於溫度在零下兩度的中期庫,主要作為贈送與交換之用。

位於二樓的非種子型種原保存區,則有甘薯、百合等各種作物約一千七百個品種,旁邊則是蘭花專區。魏趨開說,這些種苗容易被汙染,必須存放在無菌室內,由專人特別照顧,否則基因隨著環境發生變化,就失去保種的意義了。



◆ 咖啡飆漲 星巴克恐成操盤手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2010.09.27

咖啡豆期貨價格飆漲,美國星巴克宣布部分飲品調漲,國內星巴克以及其他業者雖尚無跟進打算,但在國內開店超過15年的咖啡達人李威德表示,咖啡價格調整這件事情對消費末端的影響儘管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大,不過他提醒,正在收購全球重要咖啡豆田的星巴克,未來可能會成為咖啡豆市場重要的價格操控;而星巴克近來正在試探市場調高咖啡生豆販售價格,如此才能大幅提高星巴克這家公司的獲利。

紐約咖啡豆價格今年至今大漲44%,產業分析師說,產自哥倫比亞和中美洲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已兩季收成欠佳,造成供應短缺,咖啡價格節節高升,徘徊在13年來的高點。

美國的咖啡銷售廠商像卡夫食品(Kraft)及J.M.Smucker都已調漲旗下部分咖啡品牌價格。美國星巴克於22日宣布漲價,將調漲大杯飲料及較費人力調製的特定飲品價格以反映成本。

國外宣布漲價,國內統一星巴克過去有時跟漲,有時則無,這次統一星巴克表示尚在「觀察中」,目前還不會漲價,其他業者也表示尚無漲價計畫,咖啡成本上揚部分採自行吸收。

不過在台北經營著名咖啡店「相思李舍」15年又7個月的老闆李威德則提供另一個觀察角度,他表示,星巴克擁有與配合的咖啡豆田很多,可說是世界上豆田最大擁有者,星巴克極可能藉此咖啡期貨飆漲之際,也調升生豆價格,因為前年開始的金融海嘯時機,消費者不能接受咖啡漲價,現在大型的咖啡集團星巴克趁景氣復甦之際,覺得調漲正是時候。

李威德表示,咖啡生豆的成本其實不算貴,舉例1磅生豆10來塊錢,可泡個50杯,即使150磅的生豆現在要漲價1塊,成本也只有多個幾千元,漲幅都還在可自行吸收的範圍;就國內咖啡店的經營角度來看,台灣的水電、瓦斯或人力調漲對業者的營運負擔較大。

不過,李威德看星巴克調漲美國咖啡銷售價格一事,卻是從跨國集團操作一般原物料價格的壟斷角度來看;他說,生豆價格的模式就像跨國集團拉抬原油漲價,其實原油周邊的產品會跟著漲,未來咖啡豆市場的漲價,可能對高檔級的咖啡豆可能沒什麼影響,但一般級的咖啡豆的業者,在景氣好時可能會購買稍貴的咖啡豆以提升咖啡飲品銷售價格,未來一般咖啡店的咖啡飲品可能還是面臨調漲價位壓力;星巴克可能是看準此趨勢,主攻中高階消費力,想的是要提升星巴克自身的獲利。

對於此分析,統一星巴克表示此屬個人見解、無法回應,星巴克的咖啡豆都是全球採購,但不同市場會因應不同狀況有所調整,有自行評估判斷的空間,台灣目前尚維持原價採行不調漲政策。



◆ FAO:非糧食危機前兆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2010-09-26 工商時報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上周五在緊急會議中指出,依賴進口食物的貧窮國家今年恐面臨糧食成本上升壓力,即便進口量下滑,但因為穀物價格躥升,將推升進口成本。不過FAO的官員也表示,近期糧價大漲雖令人憂慮,但這並不是爆發糧食危機的前兆。

據FAO的資料顯示,雖然貧窮國家所購買的穀物數量降至2年來最低水準,但2010年至2011年的穀物進口成本估將增加20億美元,達278.5億美元。

由於種植小麥的黑海地區遭遇嚴重乾旱,促使俄羅斯實施穀物出口禁令,全球穀物價格於是在近幾週大幅揚升,小麥價格甚至飆漲60%。國際糧價節節高升,FAO的食品價格指數攀升至2年新高,也引發2008年糧食危機可能重演的憂慮。

為了尋求全球糧價波動因應對策,FAO在總部羅馬召開了緊急會議,來自75國的代表共同商議糧價上升議題。FAO秘書阿巴西安(Abdolreza Abbassian)在會中指出,「目前的情況絕不是糧食危機。」

FAO表示,儘管中亞和俄羅斯穀物歉收,但預期今年全球穀物和稻米生產量將可充分滿足需求,整體穀物存量依然維持在2007年至2008年糧食危機之上,當時因糧價飛漲,使得數個新興經濟體出現暴動。

不過,低所得、食物短缺的貧窮國家,未來則籠罩著烏雲,據FAO估計,77個無法達到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窮國,今年糧食生產和食用量的缺口將擴大9.5%,至5,540萬噸,高於2009至2010年的5,060萬噸,這些國家將更容易受到穀物價格揚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