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ffed and Starved: Markets, Power and the Hidden Battle for the World Food System
作者:Raj Patel
譯者:葉家興、謝伯讓、高薏涵、謝佩妏
出版:高寶
日期:2009.04.01
ISBN:9789861852607
◎ 正視農業,才能解決問題
楊儒門(本文作者為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二○○二年台灣加入WTO的時候,大概很少人會去意識到,有一天會出現所謂的糧食危機。記得彭明輝老師在當時講過一句話:「十年以後,我們要吃什麼?」這好像無關重要的一句,不到十年,在七年後的今天,我們就因為物價糧價飛騰,而開始去想到、思考到:「有一天,我們要吃什麼?」
以前人常講:「台灣人什麼沒有!錢最多。」沒有的東西,進口就行。一片豪氣,總以為什麼都買得到,只要我們有錢就行!別人總像老太爺似的,伺候著我們。殊不知,全球糧食的生產總數,只有四%作為貿易用途,而且八○%的交易量都掌握在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這四家公司的手中。如果我們不去生產,那等於是把自己的喉嚨放在別人的手上,生死由人!看看「迦納」這個國家,再想想自已,有時,真是難以想像。
包括農委會和政府官員常講的是:「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達九○%。」這是事實嗎?應該是「稻米」的自給率達到九○%。大家忘了一點,台灣從五○年代政策宣導「多吃麵、少吃米」、「麵粉代米」開始,就已經有慢慢將主食轉為麵食的習慣。到現在,每一年小麥的食用量,大約是一百二十萬噸左右,幾乎是全部倚賴進口。稻米的食用量大約是一百五十萬噸左右,一成左右是靠進口,自給率在九成左右。
稻米和小麥都是台灣的主要糧食,比率大約五五%比四五%。我們「只有」稻米一項有九成左右的自給率,而小麥近乎於零。所以台灣真正的糧食自給率是五成左右。而三十萬噸的稻米安全存量,實際上不到一個半月的準備額度。
復耕是不是像政府講的如此容易?隨便講講,明天稻米就會從田裡頭長出來了?是這樣子嗎?有三點是需要考慮的。一、台灣行之有年的「休耕政策」,造成了多少農民的轉業和農耕機械的淘汰,要如何找回農民和農耕機械?二、休耕地長年缺乏管理,病害、蟲害、雜草、老鼠和蛇的問題,要如何在短期間之內控制?三、因為休耕而缺少管理和維修的水利設施,要如何去做修復的動作?
另一點需要去考慮的是:「水資源的分配問題」。台灣只要發生缺水的問題時,第一個方案都是要求農業休耕配合。政策有:「停五供五。就是減半,分區供水。」農委會表示,由於農業忍耐缺水的程度比其他產業高,往往在旱災期間,民生和工業用水不足時,就需要農業用水的移用,農業則採取輪流灌溉,或是休耕的方式。但看看水利法第十八條是怎麼規定的吧。用水標的之順序是:「一、家用及公共給水。二、農業用水。三、水力用水。四、工業用水。五、水運。六、其他用途。」政府做事有照法令走嗎?
就算上述問題都解決了,稻作種植下去後,生長期大約在四個月左右,這段時間都要老天保佑,不能有任何的颱風、豪雨、旱禍、蟲害... 只要在其中一天出了天災,輕則短收,重則粒米無收。
正視問題的發生,而不是一昧逃避、掩蓋,才是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式。積習已久,當引爆點來臨,真的就會發生糧食危機,那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糊弄過去的。要緊的是:政策方向在哪?配套措施為何?
看完這本書,可以給我們更深的思考,並鼓勵我們積極行動。
◎ 一個新生活的啟蒙運動
趙少康(中廣董事長)
「全世界超重人口的數目(十億人)大於飢餓中的人數(八億人)」這句諷刺的敘述,就是本書開宗明義丟出來的問題。想想看我們每天吃了多少食物,卻很少思考它們的來源、生產與運輸方式,更別提整個糧食體系下的資源分配問題。為什麼亞洲和非洲會發生饑荒?為什麼全世界有層出不窮的農民自殺事件?在印度,那裡的人要銷毀數百萬噸的農作物或任其在倉庫裡腐爛,但另一方面,最貧困人口的食物品質卻是一九四七年印度獨立以來最差的,這種兩極化現象是為什麼?還有去年登上國際新聞的海地,這個加勒比海國家在一個月內米價與豆價飆漲一倍,一年中物價飆漲至少百分之四十,引發群眾抗議、釀成暴動,總理因此下台;不只是海地,聯合國糧農組織評估全世界有許多國家處於糧食緊急狀況,甚至可能導致各地動盪、發生戰爭。這又是為何?
本書作者為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沙漏般的食物體系。
作者認為,飢餓與肥胖是一體兩面的問題。將食物從農田送到我們菜盤中的生產鏈,把肥胖與飢餓的人聯繫在一起。販售食物給我們的大公司,在利潤動機的驅使下,塑造也約束了我們選擇食物的管道,同時影響我們認識食物的方式。以咖啡為例,喝咖啡的現代人多不勝數,大街小巷咖啡店林立,有人一天飲用不只一杯,彷彿一場「咖啡運動」。為了應付這麼多的需求,結果是全球咖啡生產量過剩九億公斤。你也許會認為,有這麼多產量,我們喝的咖啡應該會便宜吧?但是,從咖啡種植園到我們手中杯子裡的熱咖啡,中間的層層環節多著呢!
東非的咖啡農收成後,賣給當地中間商,中間商轉賣給咖啡加工廠,加工後的咖啡經過裝袋,再運到大型咖啡出口商,還要經過挑選、分級、保險、海運等環節。等到咖啡終於到達某大咖啡商的處理廠,每袋咖啡成本已經遠遠超過咖啡種植者所拿到價錢的十倍之多。然而更大的差價在這裡出現了:當咖啡終於烘焙出來,價格升至原產地價格的二百倍!
咖啡種植者和飲用者的人數眾多,咖啡加工商和出口商數量也很多,但這中間的配送鏈上存有一個瓶頸。咖啡農收入極少,必須省吃儉用才能勉強維持生活;擁有高度品牌忠誠的咖啡公司的利潤卻是有增無減。我們一般消費者在超市雖然看到繁多的咖啡種類,但咖啡品牌其實也就那少數幾家。這種情形在其他食品領域也是如此。在耕地到餐桌的中間配送階段,權力集中於很少數人手裡。這是因為,長途運輸、加工、裝車等流程需要大量資本,只有足夠多的資本才能玩得起這場遊戲。企業規模愈大,運輸和物流業務愈多,企業成本就愈低。總之,在國際食物配送市場,家庭企業難以生存,小公司早就被大型配送和供應商兼併了。在由種植者到消費者之間的通道上,企業數目很少,因此這些企業擁有雙重權力,既控制種植者,也控制消費者。
稍微關心全球饑荒現象的人大概都曉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曾經研究,現代的饑荒其實不是因為糧食的缺乏,而是因為人們買不起食物。沈恩觀察一九四三年的孟加拉大饑荒之後,發現當時孟加拉其實不缺食物,反而有豐富的糧食資源。饑荒是因為人們都知道「物以稀為貴」,所以大量屯積糧食。而街頭那些人因為付不出錢買食物,才會死於飢餓。戰勝飢餓的唯一辦法,就是保障窮人的權益,讓他們能夠擺脫商人的詭計、突破這個沙漏一般的食物體系。
台灣的讀者也別以為糧食缺乏或其他糧食體系的問題離我們很遙遠,舉個例子吧,我們常常吃的豆腐、豆漿、沙拉油等豆類食物來源「黃豆」,台灣現在已經幾乎沒有種,都是從美國進口而來。讀者可以看看本書第七章如何討論「黃豆」生產與配送過程,這一章的敘述相當精采:原來黃豆產業的戰火早已跨越了國界,原來黃豆產業盛行奴隸制度,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吃的某些食物裡含有黃豆成分!
所以讀過本書之後,我們真的都該學習作者在最後一章的建議:要收回我們的主權,我們不應只當消費者,還要建立新的食物體系,改寫權力關係,讓種的人和吃的人都不再被剝削。不管是改變飲食口味或支持地方產業,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展開具體行動。這可說是一個新生活的啟蒙運動。這本書讓我們拿回知的權利,但如果不去努力,注定會失敗。
◎ 第一章 前言(節錄)
肥胖與飢餓的空前矛盾
人類今日的糧食生產總量,超越了歷史上的任一時刻。然而在此同時,地球上處於飢餓狀態的人口卻超過十分之一。諷刺的是,伴隨著這八億飢餓人口的是另一個歷史記錄,那就是超重人口的數目達到十億人,遠大於飢餓中的人數。
飢餓與肥胖是一體兩面的問題。解決全球飢荒,不僅與克服糖尿病、心臟病流行有相同的解決之道,同時也是根除許多環境與社會病徵的途徑。將食物從農田送到我們菜盤中的生產鏈,把肥胖與飢餓的人聯繫在一起。販售食物給我們的大公司,在利潤動機的驅使下,塑造也約束了我們選擇食物的管道,同時影響我們認識食物的方式。這種束縛最明顯之處在速食連鎖店內,人們在那裡能做的選擇不外是滿福堡或麥克雞塊。就算我們覺得自己可以擺脫麥當勞連鎖店的束縛,其他的限制仍然存在於隱形體系之中...
...消費者被引導去相信一種觀點:以個人選擇為基礎的經濟體制,能使人免於集體飢餓與肥胖的危險。但其實,正是「選擇的自由」醞釀了這些危險。能夠到超市購物的人可能不免會猶豫:要如何從從五十種含糖的早餐穀類食品中做選擇?要如何從十幾種味如白堊的牛奶中做選擇?要如何從麵包架上那些含化學成分的麵包中做選擇?要如何從滿山滿谷的高糖分食品中做選擇?舉例來說,英國可供兒童選擇的穀類早餐有二十八種品牌,每種都是針對兒童為主要市場。但在這二十八種穀類早餐中,有二十七種含糖量超過政府建議的標準,其中更有九種含糖量達到百分之四十。因此不足為奇的是,英國六歲和十五歲孩子的肥胖比例分別高達百分之八點五和百分之十,並且,這比例還在不斷攀升。見微知著,兒童穀類早餐只是龐大食物體系中的一例。食品製造商有絕對的動機販賣利潤高的加工食品,即使加工食品的營養更低。所以超市裡穀類早餐的種類比蘋果種類多,原因就在這裡。
※ 相關報導:
* 喚起對飢餓人口關注糧農組織發起絕食一天
* 反全球化「百哩飲食」正夯/語言快速死亡
* 世衛:全球健康不公平程度更甚30年前
* 國人營養失衡 飲食指南應全面翻新
* 營養貧乏的子宮致後代發生永久遺傳變化
* 成人,尤其女性擁有燃燒卡路里的 brown fat
* 成功的飲食減重與維他命D 濃度相關
* 高碳食物為何對心血管不好?
* 研究發現食用大量果糖傷害大鼠記憶
* 研究者:喝牛奶的人壽命比較長
* 10年內世界將遭遇糧食危機
* 糧荒一顆黃豆恐整垮世界
* IMF示警糧價飆漲恐引發戰爭
* 從歐洲重颳燃煤風到國際碳交易
* 北極搶能源浩劫來了 能源氣候糧食列三大挑戰
* 世貿杜哈談判破局不利台灣
* 2030年全球為資源開戰?
* 大幻覺-- 全球經濟整合能避免戰爭?
* 金融海嘯窮人比富人傷更重
* 小地主大佃農政策 農民漂鳥變留鳥
* 農業生技 寫綠色奇蹟
* 殺死蜜蜂的寄生生物完成基因組定序
* 再生能源法過關 能源的美麗與哀愁
* 生物酒精對水資源供給造成更大的影響
* 新方法:移除發電廠排放中的硫成份與二氧化碳
* 關鍵轉捩點能引起氣候突然轉變?
* 全球季風驅動海洋中的長期碳循環
* 超尺寸的冰凍碳沈積物威脅氣候變遷
* 美國作物因變暖而枯萎
* 台灣十大雨量榜 莫拉克佔九名
* 讓雲豹帶領族人找到回家的路
29 則留言:
瘦腰救地球 食評家聰明吃
【吳凌遠/報導】2009/09/04 聯合新聞網
把燒菜當每日一大享受的《紐約時報》美食評論作家馬克‧彼特曼(Mark Bittman),出版過食譜書《萬能煮》(How to Cook Everything),全球熱銷數百萬冊。新書《吃什麼有關係》(Food Matters)跳脫只教做菜窠臼,不但有精心設計的美食食譜,也身體力行鼓吹多吃在地作物,少吃肉和精製食物,瘦腰還能救地球,一舉兩得。
彼特曼坦承寫新書有多重動因,「全球暖化是重要觸媒」。肉類和垃圾食物對環境的破壞和全球暖化後遺症讓他大大吃驚:「四口之家吃一頓牛排大餐消耗的能源,幾乎等於亮著家裡的燈出外開休旅車三小時。」此外,全球每年有六百億隻動物宰殺供做食物,美國九成五肉品是工業化畜牧的產物,全不考慮動物權利,「種種飼養動物不人道的方式」讓他無法漠視,「為何狗總是受到特別待遇?牠們不比豬聰明。」
吃多肉類、垃圾食物和過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引爆健康出問題,連這位美食家也無法倖免。五十七歲的彼特曼前幾年體重比大學時多二十多公斤,除了高膽固醇、高血糖,更飽受過胖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之苦。彼特曼不諱言新書觀點受《到底要吃什麼?》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啟發,但他添加更多實務面。相較波倫「別吃多,素食為主」的口號,彼特曼詳細解說如何實踐波倫的忠告:「少吃某些食物,尤其是動物製品、精製碳水化合物和垃圾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彼特曼在書中痛陳肉類為主的食物生產鏈無法永續,浪費資源又造成污染;肉奶製品多有生長激素和抗生素,最後進入水資源,更加傷害人體健康。人類過度仰賴玉米、黃豆等作物損耗地力,使用大量化學肥料以及石化燃料。企業化經營農業產出的食物是精製的麵粉、脂肪和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營養價值低不說,更容易致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和肥胖。
新書後半彼特曼端出他最擅長的美食食譜,讓讀者充分選擇「對自己最有用處的」。彼特曼直指,實踐少肉及不碰垃圾食物的「負責任飲食」最大障礙是大部分人都不會做菜;他提供了七十五道簡易食譜,將豆類及全麥融入料理,標榜他的飲食計畫不必犧牲美味,也不求速成,希望讀者輕鬆實踐,建議先從減少一成肉類和精製食物著手。
彼特曼和同事構想出的「六點前吃素」飲食計畫,晚餐前不吃動物製品,不吃糖、白麵粉、白米等精製穀物的碳水化合物和垃圾食物,晚餐內容照舊:肉、麵包、點心和酒統統不忌。半年不到,彼特曼狂瘦十五公斤,膽固醇及血糖都下降,還一夜好眠,他打算下半生都要實踐這種飲食方式。
彼特曼還提供私房小祕方:隨身帶堅果和水果當點心,不吃販賣機的食物;別當優格是健康食品,許多只是精製、含果醬的牛奶。問他是否擔心每周等著看他美食專欄的讀者讀了新書失望,他說:「我相信有些人會覺得我瘋了,但有更多粉絲會樂見我朝這個方向前進。」
◆ 和寶貝下廚 把蔬果變好吃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09.09.05
你家的小朋友會挑嘴嗎?調查顯示,孩子平常討厭的蔬果,多半是因有特殊氣味或外觀奇特,例如苦瓜或榴槤,家長如能多費點心思,或親子共廚,小朋友或許就能接受。
全民健康基金會與太平洋崇光文教基金會,今年暑假在大台北地區進行「國小學童飲食習慣調查」,回收一千一百多名國小學童意見,發現小朋友最愛吃的三種蔬菜,分別是高麗菜、空心菜和花椰菜;最愛的水果,則是芒果、蘋果和西瓜。
最討厭的蔬菜,首位是苦瓜,再來是茄子和青椒;最不喜歡水果依序為榴槤、鳳梨、木瓜,原因是「味道不好」,或「看起來好醜」。
調查顯示,近六成孩子有親子共廚經驗,其中近七成的小朋友說,「喜歡在廚房裡當小幫手」,而且,「和爸媽一起下廚,煮出來的食物特別好吃」。
另外,由於家長往往忙於工作,沒空處理孩子的餐飲,該調查也發現,每五個小朋友就有一人天天外食,五成的小朋友經常外食。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三成八受訪小朋友表示喜歡吃漢堡、薯條、炸雞類速食;六成二小朋友都說,「對漢堡、薯條、炸雞沒有感覺」,或「根本不喜歡吃漢堡、薯條、炸雞」。
全民健康基金會醫療部主任、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粘曉菁指出,從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小朋友飲食習慣與家長息息相關,有些家長沒空下廚就帶孩子吃速食,解決一餐,卻可能攝取過多油脂、鹽分。
全民健康基金會建議,家長若無法避免外食,應多注意選擇的餐飲,蔬果攝取量是否足夠;不妨利用假日,和寶貝一起在家做料理,把蔬菜、水果變得更好吃。
※ 相關報導:
* 24節氣「白露」養肺潤燥 適度進補
◆ 大腿太細 易得心臟病
自由時報 2009.09.05
鳥仔腳男女 早逝機率都高
〔編譯魏國金/綜合四日外電報導〕腰圍太粗,對健康不好,但是大腿也不是越細越好。一份刊載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指出,大腿腿圍低於六十公分(二十三.五英寸)的男女,其罹患心臟病與早逝的機率較高。
缺乏足夠肌肉處理胰島素
研究團隊認為,大腿過細的人或許沒有足夠的肌肉來妥善處理胰島素,因此提高糖尿病的罹患率,進而導致心臟病。該團隊也強調,有必要展開更多的相關研究。
這份研究是由哥本哈根大學醫學院教授海特曼與格洛斯卓普大學教授弗雷德里克森共同發表,他們對一九八七、八八年參與一項大型醫學研究的近三千名男女的量身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十二年後,超過四百名的研究對象死亡,另有五百四十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其中男性多於女性,比例約為二比一。他們將肥胖、抽菸、高膽固醇等其他危險因子一併考量後發現,沒有心臟問題的存活者,腿部明顯較粗。
研究報告指出︰「大腿腿圍的『門檻效應』非常明顯,低於六十公分以下者的早逝危機大幅增加。」不過,這並非指腿越粗越長壽,研究說「門檻以上的顯然也沒有額外好處……男女皆如此。」
報告指出,在十二年內,大腿腿圍少於四十六公分(十八英寸)者死亡的可能性是腿圍六十公分者的三倍以上,而其罹患心臟疾病的可能性則為兩倍。
美國人民公社 近百人共耕共食
◆ 2050年 全球突破90億人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09.09.06
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突破90億人大關,增加的人口主要來自低度發展區域。
根據美國人口資料局最新公布顯示,2009年全球人口估計68億人,人口自然增加率估計為1.2%;全球有101個國家人口呈增加現象,增加最多的國家依序為印度2100萬7000人、孟加拉1400萬9000人、巴基斯坦800萬人、中國大陸670萬人和奈及利亞450萬人。
預估2025年世界人口將達81億人,人口並將持續增長,至2050年達94億人,增加人口中的其中97.3%來自低度發展區域。
人口數超過1億人的國家前10名,依序為中國大陸13億3000萬人,印度11億7000人,美國3億1000人,印尼2億4000人,巴西1億9000人,孟加拉1億6000萬人,奈及利亞1億5000萬人,俄羅斯1億4000萬人,以及日本的1億3000萬人。
至2050年為止,全球人口前三名的國家仍維持為中國、印度、美國,但是印度預估將在2050年人口超越中國達17億人,成為全球第一大國。
過去1年中仍有24國人口減少,其中以阿富汗減少430萬人最多,其次是巴西、辛巴威、北韓和蒲隆地,經建會官員表示,人口減少較多的國家多半屬於戰爭或是醫療落後國家;另外先進國家,包括德國、日本、烏克蘭也都是少數人口減少的國家,其中日本過去1年人口減少10萬人,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
台灣方面,估計今年人口總數2300萬1000人,較上年度增加8萬2000人,人口成長率為0.3%。在全世界209個國家或地區中,人口數排名第48名。
◆ 我婦女平均生1人 比中、日低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09.09.06
台灣婦女總生育率為1人,也就是平均每一位婦女一生只生一個孩子,比實施一胎化的中國大陸和人口已經開始負成長的日本都還低。
台灣目前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4.7,與北美和歐洲國家接近,但仍高於日本的千分之2.6,以及新加坡的千分之2.1和香港的千分之1.8。
雖然台灣近年來嬰兒死亡率已經降低,但是婦女總生育率(每一位婦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人數)卻逐年降低,2009年台灣婦女總生育率為1人,比香港的1.3人或日本的1.4人都還低。
經建會官員表示,日本25年前生育率就開始下降,我國則是在2000年以後才明顯下降,不過下降的速度非常快,估計2026年可能開始出現人口負成長。
日本在面臨人口老化時,開始設法留住留學生,鼓勵外來移民,尤其是亞洲人,目前不少韓國和新加坡人移民日本。竟連上海也為了紓解人口老化壓力,放棄一胎化政策。
經建會官員表示,總生育率太低,除了家庭生育子女人數少之外,不婚或是未婚女性人口增加,這些女性多半沒有生育子女,也是把台灣總生育率拉低的原因之一。社會價值觀改變,官員直言,如果無法給年輕人一個優質環境,讓年輕人感受到婚姻和生育子女是幸福美滿的事情,推再多的鼓勵生育政策,誘導的效果也有限。
◆ 美國人民公社/雙橡村 近百人共耕共食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2009.09.06
資本主義天堂美國也有類似人民公社的社區,華府南方約兩小時車程的維吉尼亞州路易沙市,就有美國最老的公社「雙橡村」,村內近百人共居共享資源,過著桃花源般的生活。
美國之音報導,創立於1967年的「雙橡村」環境清幽,吸引許多嚮往烏托邦的人成為村民。
村民像住宿舍一樣,每10到20人住同一屋簷下。每人每周至少勞動42 小時,村內就會供應生活一切所需,不但樣樣免費,有健保,每個月還有75美元(約台幣2500元)零用錢。
7年前遷來的拉斯.麥吉說,這兒不是天堂,但他不後悔。他說,這裡生活一切從簡,不太有旅遊或藝文娛樂,但精神上很富足。
村民自己種菜、養雞養牛,幾乎所有食物都在村內生產。在村裡住了17年的華勒莉說,村民耕種約一公頃的有機菜園,夏季吃自己種的菜,多餘的就曬乾製成罐頭或凍起來,因此冬季也有自產食物可吃。
村民考塔說,村民可選擇想做的工作,生活中能自行動手解決的都親力親為,修車、蓋房子、教育子女都自己來。
雙橡村也做生意,製造吊床和豆腐都有聲有色,是雙橡村得以撐到現在的另一原因。村民用這兩項生意的收入買保險和車,村內的17輛汽車和其他物品一樣,都是公用。
共享減少影響生態。考塔說,村內用電比一般社區少66%,汽油消耗少75%,固體廢棄物少88%。
雖然雙橡村的生活本質如同共產社會,但住了25年的達科塔說,離開村子的人後來大多成了企業家,有人經營平價商店、開豆腐店,有些甚至成為股票經紀人,「這個共享社會居然成了未來資本家的訓練所」,十分諷刺。
※ 相關報導:
* 漂流天堂 船上耕田養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sep/6/today-int9.htm
古坑創意 咖啡廢水變提神酵素
【周麗蘭/雲林報導】2009-09-09 中國時報
咖啡豆製程中果膠通常被丟棄,古坑鄉山海觀珈琲莊園去年突發奇想收集果膠發酵及蒸餾,沒想到製程剩餘物變成金黃色的酵素,成品比咖啡豆還搶手,是台灣咖啡首發的創意。
山海觀珈琲莊園老闆張景科把咖啡當科展研究,最近的注意力在咖啡果肉與果膠上。三年來,研究發酵四到十五天不等的麝香咖啡,時常把浸泡咖啡果的水倒掉,最近驚覺,全世界生產咖啡過程倒掉的果膠可能是「寶」。他加以發酵、蒸餾、醋化後,果真成為淡黃色的咖啡酵素。
張景科表示,衣索匹亞的羊吃了咖啡果活蹦亂跳,人們才發現咖啡能提神,既然羊吃咖啡果實能提神,咖啡果肉及果膠應有營養成分,不該只是人們眼中發酵過程中的廢物。
「以前把果膠都倒掉,好可惜!」張景科說,咖啡果實採收後第一個步驟是水洗浸泡,廿四小時就會脫皮,泡太久會爛掉,影響咖啡豆品質,因此蒐集果膠的時機點必須掌握精準。經過發酵蒸餾的咖啡酵素口感像醋,加入牛奶、檸檬、冰塊調配感覺最爽口。
◆ 成功鎮種咖啡 打三仙台品牌
自由時報 2009.09.09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咖啡熱方興未艾,成功鎮農會今年起也推廣種植,除成立產銷班,也補助一半的咖啡苗,希望繼「三仙台臍橙」後,成功打造「三仙台咖啡」。
成功鎮農會推廣股長蘇永茂說,其實部分農友種咖啡好幾年了,今年農會推廣面積為5公頃。由於成功鎮大多種植柑橘類作物,栽培管理技術不易突破,而咖啡是比較粗放的作物、也不需用農藥,去年底除已向原民會爭取到整套的加工設備,也補助有意願農友苗木一半經費。
成功鎮農會總幹事吳全德本身也種咖啡3、4年,目前約有1千株,他說,北迴歸線附近是最適合種植咖啡的地方,此外,咖啡是半日照植物,東海岸有部分椰子園廢耕後,不用整地剛好可以種咖啡,再加上專家認為台東咖啡品質還不錯,的確有發展潛力。
他進一步表示,台東縣咖啡有的賣1磅千元以上,只要不攙雜劣質豆、品管做好,再由農會協助行銷、打團體戰。他說,成功鎮地標三仙台有全國知名度,以三仙台為品牌,行銷上已占不小優勢。
◆ 刺桐部落公廁 超環保、節能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報導】2009.09.09
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刺桐部落有座由部落族人發揮巧思、合力搭建的公廁,充滿藝術氣息且兼具環保功能,造型可愛、亮眼。
走進刺桐部落的「親海學習中心」,裡頭教室、公廁,甚至公共藝術,都是部落族人利用海邊撿拾的漂流木,費盡巧思搭造,連公廁外的裝飾品,也是從海上撿來的廢棄漁網浮球。
富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金蒂說,她從小就用這種沒有任何沖水設備的茅坑,傳統茅坑味道難聞,還可看到糞坑裡有成千上萬的蛆在鑽動,但在日本友人教導改良下,如今茅坑不再有惡臭,原因就在木屑。
林金蒂表示,部落沒有能力採購汙水處理設備,排泄物若直接排入大海恐對海洋造成汙染,族人於是找來大型塑膠桶,直接置於茅坑下,遊客上完廁所不必沖水,只要將備用木屑舀幾杓覆蓋即可;部落公廁除了不用水,也不用電燈,靠太陽或月光照明。
覆蓋木屑可抑制排泄物臭味,也可幫助排泄物發酵分解成有機堆肥,族人再將這些有機堆肥運到山上去種果樹、種蔬菜,落實「取之自然,還之自然」,環保、節能又實用。
飢荒餓死數百人 瓜地馬拉求援
【郭篤為/巴拿馬九日電】2009-09-10 中國時報
中美洲瓜地馬拉乾旱導致糧食欠收,生活在貧困線下的原住民首當其衝,迄今已有多達四百六十二人餓死。科洛姆總統坦承危機源自貧困與不平等導致的嚴重貧富差距,考慮宣布進入緊急飢荒狀態並尋求國際援助。
瓜地馬拉衛生部八日發布今年元月至七月全國受旱災影響地區資料,數據顯示該期間有四百六十二人餓死,包括五十四名兒童因長期飢餓而喪生。農牧與營養部指出,涵蓋七個省分的飢荒,直接影響五萬四千戶貧困農民的生存,預期年底前災情將擴大至四十萬戶。
總統府秘書長卡洛斯.拉里歐斯說,由於涵蓋全國最貧困地區的乾旱,使原住民賴以維生的玉米與黑豆嚴重歉收,全國一千三百萬人口中的五一%遭受直接衝擊。政府除緊急撥款七百四十萬美元採購糧食外,正考慮宣布全國進入飢荒緊急狀態,以便合法動用緊急預算緩解危機。
科洛姆總統在評論餓死人的悲劇時說「超級市場都是滿的」,否認旱災導致糧食欠收而餓死人。但他不得不坦承,長期以來貧困與社會不平等導致收入差距惡化,看天吃飯的農民根本買不起糧食。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八日宣布,正向一百六十四個糧食嚴重短缺的瓜地馬拉村鎮緊急發放廿公噸營養餅乾。但該署上周宣布,自○六年以來長期提供十萬名六個月至三歲嬰幼童與五萬名授乳產婦的營養計畫,因資金短缺將在十月停擺。
◆ 黑鮪瀕絕 歐盟執委會支持暫禁交易
【諶悠文/綜合八日外電報導】2009-09-10 中國時報
為了防止「大西洋藍鰭鮪」(即大西洋黑鮪)遭過度捕撈而滅絕,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八日決定支持一項全球暫時禁止大西洋黑鮪進行國際貿易的提案,國際保育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對此表示樂見。此舉勢將衝擊捕漁業者,以及愛吃黑鮪魚的老饕。
11月黑鮪數量 列入評估
這項由摩納哥提出的議案,要求把大西洋黑鮪納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簡稱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瀕危物種,禁止國際商業交易行為讓黑鮪受到保護,進而獲得復育的機會。
摩納哥的提案原本遭馬爾他籍的漁業專員柏格反對。柏格起初堅持,「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同意的黑鮪復育計畫,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成果。後來歐盟執委會在支持暫時禁止黑鮪商業交易的提案的同時,也同意將十一月公布的黑鮪數量評估列入考慮。柏格才同意妥協。
環保人士樂見 西義反對
環保人士樂見歐盟執委會的決定。他們表示,地中海的黑鮪數量銳減,最新的數據顯示現在只剩下一九七○年代的一八%。
歐洲各國對於保護黑鮪的立場一直分歧。英國、法國、德國、荷蘭與奧地利支持全面禁止黑鮪貿易,但有「黑鮪漁業之都」之稱的地中海島國馬爾他,及擁有黑鮪龐大商業利益的西班牙和義大利均激烈反對。
英國環境大臣班恩表示,歐盟執委會表態支持給予黑鮪最高級保護的提案,是件大新聞。
歐盟27會員國 近日表決
大西洋與地中海的黑鮪被視為上等生魚片食材,經濟價值很高。而日本對於黑鮪的需求很大,有九○%的歐洲黑鮪出口至日本做成生魚片。經過數十年過度捕撈,大西洋黑鮪已面臨絕種危機,保育團體和科學家一直呼籲大幅減少捕撈限額,讓黑鮪休養生息。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表聲明指出,這是一項正確的選擇,歐洲若干個別國家原本就已支持暫時停止大西洋黑鮪國際貿易,現在希望所有歐盟國家都能加入。
歐盟廿七個會員國將於九月廿一日開會決定是否接受執委會的立場。而華盛頓公約組織將於明年三月在卡達杜哈召開大會,如果一百七十五個締約國與政府組織多數同意將大西洋黑鮪納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保護,國際間將禁止大西洋黑鮪貿易。
綠色革命之父 波勞病逝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2009.09.14
被尊為綠色革命之父的美國農業學家波勞,12日因癌症病逝美國達拉斯,享壽95歲。他致力培育高產量農作物,帶動綠色革命,讓全球數以億計的人免遭饑荒餓死,榮獲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
發布波勞死訊的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發言人菲利普斯說,波勞(Norman Borlaug)是當晚11時,因癌症併發症病逝於達拉斯自宅。波勞生前先後在康乃爾大學和德州農工大學任教,2007年7月獲美國國會頒發授予平民的最高榮譽「國會金質獎章」。
1914年生於愛荷華州的波勞是挪威裔,28歲那年就拿到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他1944年前往墨西哥投入小麥改良,培育出高產量且抗病品種,吸引其他專家投入稻和玉米等穀類改良,帶動20世紀後半的綠色革命,讓開發中國家免於發生全球性饑荒,可能挽救多達10億人的性命。
由於綠色革命,全球糧食產量得以在人口爆炸成長的1960和1990年間增加1倍以上,在受惠最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這30年間的榖類產量更增為4倍多。
當年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頒獎給波勞時,稱許他「協助提供糧食給飢餓的世界」。2006年問世的波勞傳記,書名就叫《餵養全世界的人》(直譯,The Man Who Fed the World)。
波勞經常親自下田,不假助理之手。當年他得知得諾貝爾獎時,正在墨西哥的麥田工作,堅持一定有人弄錯消息。事實確證後,他仍把當天該檢查的新種籽檢查完畢。
波勞是人道主義者,協助創立以日本企業家 川良一為名的「 川非洲基金會」並任總裁,把綠色革命引進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各國。2006年5月他出席菲律賓的亞洲開發銀行論壇時也強調,世上仍有許多可憐挨餓的人,「人類的慘境是爆炸性的,別忘記」。
為減肥餓肚難長瘦 挑嘴不是壞習慣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09.09.15
減重不一定得餓肚子,挑食也並非壞習慣。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吳秋玲表示,想要健康地藉由飲食控制維持理想體重,只要掌握幾個簡單的「挑食」原則,即能餐餐享受營養美味又有飽足感的飲食。
「專挑」清淡食物如燙青菜,水煮、燒、烤、涼拌或清蒸的去皮瘦肉、魚、海鮮;避免過多肥肉或是帶皮的雞、鴨;捨去油煎、油炸或勾芡的烹調方式以防過多熱量的攝入。也要減少醃製或過鹹食物,以天然香草取代鹽巴、味精或醬油等調味料,避免水分滯留於體內。
「少挑」一分肉,多吃一碗菜就不會有吃不飽的感覺,也能增加膳食纖維及其他營養素的攝取。需注意的是,青菜的烹調不要過度用油,盡量選用燙青菜加上少許香油、鹽巴代替過度油膩的肉燥;或者可以生菜沙拉取代,但沙拉醬的使用量要減半或是使用熱量較低的義式油醋醬或日式和風沙拉醬。
「必挑」五穀雜糧飯取代精白米,五穀雜糧飯含較多纖維素,較容易有飽足感;它的營養成分也較精白米充足且均衡。若一時間無法接受五穀雜糧飯,可逐步少量將之加入白米飯中烹煮,待習慣後再逐漸加量至完全取代白米飯。
「多挑」蔬菜水果取代平日零食,吳秋玲表示,當下午辦公或看電視時嘴饞時,不妨以小黃瓜、西洋芹、紅蘿蔔的沙拉棒沾上低脂優格,或以水果取代你可能會吃的洋芋片或爆米花,這樣做不但熱量減少的一大半,蔬果中豐富的維生素跟礦物質更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單挑」低熱量點心滿足想吃甜食的慾望,例如以洋菜凍,仙草凍或愛玉加上少許代糖或果寡糖取代飯後甜點(蛋糕、餅乾),如此一來,不但有真正吃到甜點的感覺,也能大大減少身材的負擔。另,果寡糖還有增加腸胃道有益菌的功能。
「挑除」空有熱量食物,如汽水、薯條、蛋糕等西點,此類食物營養價值不高但熱量卻高得嚇人,吃了又沒有飽足感,不知不覺就會吃過量,而讓體重上升。
「挑選」有助於水分代謝的食物,吳營養師表示,有些人不是真胖,而是水分滯留、軟軟的虛胖,此時應多吃些排除水分的食物,如薏仁、西瓜、綠豆、芹菜、黑豆、冬瓜、小黃瓜、葡萄,此類食物都有利尿消水腫的效用,但部分食性偏涼,應依個人體質酌量服用。
◆ 營養師:吃素減碳護地球 營養均衡更健康
【中央社╱嘉義縣15日電】2009.09.15
地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引起吃素減碳護地球話題,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黃金環表示,只要均衡攝取營養,吃素不僅可讓自己更健康,而且可減碳,好處多多。
黃金環指出,全球畜牧業是地球暖化的主因,早已人盡皆知,根據專家統計,每年在肉類產製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超過交通運輸的40%,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8%,為了提供畜牧業飼料,造成熱帶雨林被濫墾,更讓儲存二氧化碳的功能大受影響。
許多民眾認為素食不夠營養,黃金環表示,這個錯誤的觀念必須導正。素食比葷食有較高的纖維質、維生素、礦物質與植物性化合物,熱量密度較低,營養成分密度高於葷食,因此更容易達到保健與預防慢性疾病的效果。
她說,吃素至少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讓自己的身體與環境都有喘一口氣的機會,但是全面性接受吃素的觀念比較難,她建議民眾可以從每餐中減少葷食的攝取,慢慢地變成一餐吃素、一天吃素,逐漸養成習慣。
至於生病的人吃素是否會有營養不夠問題?黃金環指出,葷、素兩者不同的地方,主要在於6大類食物中蛋白質的來源,選擇素食者,可以用蛋白質含量高的黃豆、毛豆、黑豆或相關製品來替代海鮮、家禽、家畜的蛋白質,病人也一樣,此外,喝牛奶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由於維生素B12與維生素D在素食中較不容易攝取到,黃金環表示,全素者要適度補充綜合維他命或B群,或攝取食物中的酵母、海藻類。
至於維生素D,可選擇陽光較弱時去曬曬太陽,每天曬10到15分鐘,或者選擇添加維生素D的食用油及奶粉。
黃金環強調,素食者的鐵和鈣來源,也能藉由多吃深色蔬菜、芝麻粉、乾果類、葡萄乾、黑棗、蔓越莓、豆腐、加鈣的麥粉獲得。
◆ 天天吃苦瓜 104歲人瑞仍勇腳
自由時報 2009.09.15
〔記者劉榮/台北報導〕獨居在台北市信義區福德平宅的人瑞白來,民國前7年出生,不但耳聰目明、健步如飛,三餐都還自己打理,完全看不出已經是104歲的人瑞,他透露自己長壽的秘訣就是:「天天吃苦瓜」。
出生在中國廈門的白來,1949年跟著國民政府到台灣,落腳在廈門街租房子,年輕時靠家傳的豆腐手藝,做豆腐批發給盤商討生活,他說年輕時日子過得很「匪類」,也沒想過成家立業,「賺多少就花多少」。
舉目無親的白來說,自己有5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二,「弟弟、妹妹早就過世了」,早些年有跟老家親戚聯絡上,「他們一直說要過來陪我,我一直說不用了,一個人的日子過慣了啦!」
獨居住在3樓6坪大的平宅套房,房子裡能用的電器,只剩下電扇,牆壁旁堆了一層灰的冰箱,原來已經壞了好幾年,「不管煮什麼,隔天一定要吃完。」
信義區長余星華昨天和社會局社工,帶著重陽節伴手禮探視福德平宅獨居長者,白來還拉著一票人參觀他的小套房,一行人發現百歲人瑞的小廚房裡,鍋碗瓢盆一應俱全,卻沒有任何油煙。
不識字的白來說,他不懂什麼叫養生哲學,但能「長命百歲」,他透露,平時三餐吃得很清淡,東西幾乎都用水煮而已啦,「豆乾、涼拌苦瓜」就是他最愛的兩道菜。「睏呼飽,一直走動、常流汗,身體自然健康啦!」
負責照顧白來的社工員陳慧玲表示,白老先生幾乎天天都逛傳統市場,社區天天都可以看到他拄著枴杖的身影,沒翻資料,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已經100多歲了。
東京到北京 都有彰化葡萄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5138619.shtml
【聯合報╱記者唐復年、何烱榮/彰化縣報導】2009.09.16
彰化縣的葡萄今年首度探試國外市場溫度,大村鄉巨峰葡萄外銷馬來西亞、新加坡,溪湖鎮溫室早春葡萄銷往日本,都造成搶購,果農希望明年打開更大市場。
另一方面,這幾年彰化縣長卓伯源積極推動葡萄公主選拔活動,並帶隊到台北、北京促銷,讓彰化葡萄在兩岸都闖出名號。
彰化縣政府農業處行銷企畫科承辦人劉宣君表示,今年外銷日本的早春溫室葡萄僅三公噸,算是試金石。日本也是葡萄盛產地,冬季上市期間不接受外來葡萄。縣府與產區農會輔導果農調整產期,才得搶攻日本市場。
溪湖鎮早春溫室葡萄一般多在三、四月收成,為配合外銷,產期延後到五月,這時日本冬季葡萄已下市,夏季葡萄還未上市,台灣的早春溫室葡萄「趁空」進到日本,大受歡迎。
台中農改場長陳榮五曾赴日本了解當地消費者對溫室早春葡萄接受程度,消費者稱讚好吃。
劉宣君說,彰化早春溫室葡萄面積有一百廿公頃,全台最多,農會輔導果農以吉園圃規範作防治作業,從日本進口魚精及植物用乳清粉蜜果素作準有機栽培,號稱是「喝牛奶長大的葡萄」。
早春溫室葡萄甜度達十八度以上,二點五公斤裝一盒,可賣到六百元以上,外銷到日本每公斤售價三百廿元。
外銷新加坡的全是巨峰葡萄,大村鄉農會總幹事吳雨水表示,貿易商透過台北縣農會找到大村鄉農會,收購大村巨峰葡萄銷往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一戰成功,寄望明年開拓更大市場。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麻豆文旦 卅家農民網拍特賣
【陳易志/南縣報導】2009-09-16 中國時報
原本期待好收成的麻豆文旦,在風災中損失了大半,為將僅存的文旦以最直接、減少中間商剝削的方式販售給消費者,縣府號召近卅家農民於露天拍賣網站推出「露天台南農特產市集」,搶攻中秋節檔期,露天網站負責人詹宏志免收上網費,而農民商家亦捐出五%貨款至台南縣愛心專戶。
麻豆文旦今年受八八水災衝擊,消費者都以為麻豆文旦全軍覆沒,大大減低了消費市場的詢問率,讓果農擔憂將受到文旦減量與賣不到好價格的雙重打擊;縣長蘇煥智掛保證麻豆文量還有存貨,品質不遜往年,歡迎全台消費者踴躍選購。
為了讓麻豆文旦搶得市場先機,縣府率先投入網路拍賣領域,誓言成為台灣第一電子商務大縣,要將縣內優質農特產透過網路推廣到全台每個角落及世界各地,集結卅位農民及伴手禮廠商構成「露天台南農特產市集」,讓商家親身體驗電子商務的宣傳效益和銷售實力。
◆ 東河文旦柚甜度…破表啦
自由時報 2009.09.16
評鑑冠軍連莊 亞軍超甜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東河鄉農會昨天舉辦文旦柚評鑑,由周張桂月蟬聯冠軍。與其同分的張徐郎則在甜度破表,以13.1的糖度超出滿分的12度,但因種子太多而屈居亞軍,季軍則是林燕隨。
擔任評審之一的台東農改場斑鳩分場主任盧柏松指出,從參賽水準來看,今年東河文旦的品質相當不錯,果形優美,重量介於13兩到16兩之間,出現13.1度的甜度更是罕見。
東河鄉是台東最主要的文旦柚產地,鄉農會總幹事葉富山為鼓勵農民用心經營管理而舉辦評鑑,今年共有22位農民參加,各拿出兩箱文旦供評鑑。
評審先從外觀的果形、果皮粗細、清潔、色澤來分辨外在美,接著剖開果實,以儀器及口試來測驗風味、肉質、果皮厚度、糖度、酸度,同時目測種子數給分。
冠軍及亞軍的果品拿到相同的總分,亞軍的破表甜度令評審激賞,並勝過冠軍的11.1度,拿到了滿分10分,卻因「多子多孫」在種子數項目得到零分,因單項零分而拱手讓出冠軍寶座。
盧柏松說,文旦柚是無性繁殖,一般來說不會結子,出現的種子應是與其它柑橘類雜交造成,種子多會分泌出糖分,所以特別甜,但消費者並不喜歡吃到種子。
東河鄉農會總幹事葉富山說,今年東河文旦品質及產量均優於往年,歡迎民眾訂購。
◆ 「不能沒有你」 南橫三星「芋」見愛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鳳山報導】2009.09.16
甲仙、那瑪夏、六龜鄉在莫拉克風災慘遭重創,高雄縣政府為協助災區重新起步,17日下午3時在縣府廣場舉辦「中秋芋見愛─南橫三星站起來」活動,現場邀國片「不能沒有你」演員展售伴手禮,縣長楊秋興邀各界多多選購。
並稱「南橫三星」的甲仙、那瑪夏與六龜鄉,此次風災破壞嚴重,甲仙鄉年年主辦的「芋筍節」被迫停擺,已逐步恢復營運的甲仙鄉特產商圈,災後舉步維艱。
高雄縣政府特別舉辦「中秋芋見愛—南橫三星站起來」活動,17日下午在縣府展售及試吃,同時邀名導演戴立忍執導國片「不能沒有你」演員群站台,幫忙銷售甲仙鄉芋頭餅、芋酥條、芋酥片,那瑪夏鄉原民手工藝品、寶來梅子等特產。17日起至30日在甲仙商圈進行,希望企業及民眾發揮愛心,大量認購。可上網 http://store.pchome.com.tw/tashyou2021/ 訂購。
◆ 《後山美食》江媽媽長壽糕 網路打響名號
自由時報 2009.09.16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想和大家分享我吃了多年的養生早餐。」移居知本溫泉區多年的「江媽媽」江謝月杏,過著山居歲月生活卻閒不下來,把做養生料理當運動,自製手工「長壽糕」,因全為燕麥和堅果類食材製成,口感扎實,小小一塊就很有飽足感,透過遊客及網路的傳播力量,意外受到養生族及想瘦身的年輕女性喜愛。
她的養生早餐 與大家分享
江謝月杏與先生從台北移居知本溫泉區後,三餐都是自己料理的養生餐,在弟弟傳授下,學做盛行於有機店的「長壽糕」,小小的廚房裡,江媽媽細心地將鍋裡的燕麥、松子、核桃、杏仁、南瓜子,及黑糖等食材,攪拌均勻、加水,放入方型模子,在電鍋蒸熟,最具媽媽味道的長壽糕出爐了,這是江媽媽每天的早餐。
江媽媽說,當初擔心吃了太多澱粉會發胖,嘗試用全燕麥取代澱粉,連泡打粉等添加物都捨棄,幾經試驗後,找到最佳比例,自己吃得開心,在兒子及友人建議下,上網試賣,意外獲好評,越做越開心。
江媽媽表示,現在一天最多可做30多條長壽糕,有時還供不應求,為了讓愛好者有更多選擇,研發出台東在地食材的洛神花燕麥長壽糕,還有原味、黑糖、芝麻等多重選擇。知本江媽媽養生長壽糕聯絡電話:089-513688。
中國人口 2033年將達15億
中央社 2009.09.17
中國人口高峰將在2033年出現,總量將保持15億。
中新社報導,中國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表示,到2033年前後,中國總人口高峰將保持在15億左右。
李斌說,中國現有人口13.28億(不含港澳台),比美國多10億,每年出生人口1千6百萬,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由於實行計劃生育,中國30年來少生了4億人口。
李斌從經濟學角度解釋,如果生育率保持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水平,現有總人口將超過17億。中國人均土地、水資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現在的人均擁有量降低20%以上;2008年全國人均GDP3千多美元要下降為2千2百美元;如果按年人均3.8噸的碳排放量,少生4億人等於每年少排放15億噸二氧化碳。
她認為,如果把中國經濟發展比做一塊蛋糕,就應讓吃蛋糕人口的稍微增長得慢一點,切蛋糕的分配體制更完善一點,中國的經濟社會就會又好又快又和諧地不斷向前發展。
李斌指出,當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單純依靠行政手段來完成人口控制目標的做法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必須加快推進計劃生育優質服務。要讓更多的計劃生育家庭優先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通過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向全中國205萬人發放12.3億元獎勵扶助金;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覆蓋範圍,全面實施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
另外,李斌指出,中國人口總量龐大,雖然老年人口比例提高,但對勞動力資源並沒有過多影響,到2050年,勞動年齡人口仍然超過8億人,就業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她強調,在人口問題上,穩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現階段人口計生工作的首要任務。
據統計,目前全中國流動人口已達2億,是計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未來20、30年還將有3億左右人口從農村進入城鎮。李斌表示,將加快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統籌管理、服務均等、信息共享、區域協作、雙向考核等。
◆ 我見我思-福爾摩沙酋長國?
【莊佩璋】2009-09-17 中國時報
「福爾摩沙酋長二號」海釣船遭日方扣留,引發國內不少民族主義情緒。馬總統肯定我方「連江艦」以一擋五;一些立委則痛批日艦侵門踏戶,「吃人夠夠」,不尊重我方執法人員,絕對不能原諒,非強硬要求日本道歉不可。
民族主義就像荷爾蒙,常會蒙蔽人們的理性判斷。當荷爾蒙退燒,情侶會變怨偶;民族主義的光環一消失,英雄其實常是戰犯。
海釣船被扣,日方說法是,該船已闖到宮古島水納島北方九點五浬處。我方海釣船向岸台報案時,也自承已跨過我方「暫定執法線」。
以日本人做事一板一眼的態度,他們絕對有衛星照片或定位圖,以證明該船越界捕魚。反觀我方,我們有辦法證明該船清白嗎?當然不可能!因為該船的船舶定位系統根本沒啟動。
因此,日方扣我海釣船,應是我方理虧,沒啥好抗議;唯一能埋怨的,是該船都逃至台灣的「暫訂執法線」內了,日艦竟然還窮追不捨,壓制我方執法人員,再把人、船押走。
互相尊重的最佳做法,應該是比照二○○五年日韓的「神風號」漁船事件;我方向日方保證調查「福爾摩沙酋長二號」,將船帶回後,依日方提供之證據,處罰該船。
不過,寫到這,我真的有些心虛臉紅。台灣漁船「諸法皆空,四海為家」,以致被菲律賓扣,被日本罰,甚至讓美國海岸防衛隊追幾千浬,似乎只聽過被外國政府追究,不曾看過被我們政府處罰。好像只要能逃回到家,一切就沒事。
漁業署長沙志一說,站在保護漁民的立場,對漁船越線捕魚,漁業署總是不輕言開罰。「但若大家都不遵守,執意要挑戰,為保護守法的漁民,漁業署不排除依法開罰,罰鍰可處三到十五萬元,並吊銷執照。」
唉!原來我們的政府不護漁,還護短咧!政府「不輕言開罰」,也難怪台灣漁民老愛與外國海巡艦艇玩躲貓貓了。而長期縱容漁民到別人家中盜魚,結果當然是被氣憤的鄰居衝進家裡來逮賊兒子了。
台灣執法人員受辱,我們當然該抗議。但,人必自重而後人重,我們是否也該自我檢討「護漁」不當呢?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你是「辦公桌馬鈴薯」嗎?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09.09.18
只顧工作狂加班,小心心肌梗塞找上門。醫師發現,職場的「辦公桌馬鈴薯」越來越多,加上不愛運動、飲食又太油,心血管疾病罹病年齡下降,國人30至54歲間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人口數,從1999年以來一路攀升了20%。
一位51歲的司機,平日雖然有膽固醇過高、抽菸等危險因子,但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前,他連續每周工作超過140小時,每天睡眠時間平均不到三個小時。
另一位50歲的國營企業高階主管,平常血脂較高,但發病前的一個月加班時數超過102小時,平均每天加班5小時,還連續每周出差,結果在路上急性胸痛、呼吸困難,雖然緊急接受急救,兩個月後還是死於加護病房。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黃瑞仁表示,以前令人擔心的生活習慣是「沙發馬鈴薯」:躺在沙發看電視、喝啤酒、吃零食。但近年不景氣,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中壯年拚事業,加班成常態,幾乎變成了「辦公桌馬鈴薯」,工作時埋頭苦幹,沒時間起身動一動。
若平時飲食習慣又西化,中午便當常是油膩膩的炸排骨、炸雞腿,高膽固醇等於成了體內埋伏的炸彈,只要一過勞,便易引起交感神經活化,增加心臟對氧氣的需求;如果已有心血管阻塞,也容易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黃瑞仁也說,今年「世界心臟日」以職場健康為主題,除了應維持運動習慣,增加心肺功能,每工作1、2個小時,最好找個5到10分鐘的空檔休息。
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思遠也表示,運動太少,是急性心肌梗塞重要的危險因子,建議民眾每次運動至少應持續10分鐘以上,每周累積有氧運動達150分鐘,或是累積75分鐘的激烈有氧運動,最簡單的就是健走。
陳思遠說,散步、逛百貨公司的運動效果不高,為達到運動強度,18至44歲的人每分鐘至少走126步,可以跟著蔡依林的「舞孃」、蕭敬騰的「王妃」的節拍速度健走。45到64歲的人,每分鐘至少113步,如王力宏的「Happy Ending 」或楊丞琳的「慶祝」都是符合此節拍的歌曲。65歲以上的民眾,每分鐘達113步即可。
有的病患擔心運動引發心臟病,醫師建議最好經過醫師的運動處方,若出現胸悶、頭暈,或是比同行的人氣喘吁吁等症狀,就不要再勉強。
◆ 市售零食標示 近5成攏是假
【聯合晚報╱記者郭曉芸/台北報導】2009.09.18
零食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吃掉一包零食,到底吃進多少熱量、脂肪、碳水化合物,是否對身體產生負擔,而且就算先看了外包裝的營養標示再吃,就能確保零食完全沒問題嗎?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為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市售33件零食的營養標示進行抽驗。檢測項目為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鈉等5項。結果發現,33件中有15件標示與實際檢測值不符,不合格率高達46%,對人體的危害令人憂心。
在這次檢測的零食產品中,標示與實際檢測值不符合者,33 件零食中就有15件至少有一項標示不符合規定,甚至有2件所有項目檢測全部都不合格。
分別為成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綠茶南瓜子」,以及聯華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7-ELEVEN蕃茄沾醬鹽味薯條」,顯見業者漠視營養標示對消費者身體健康權益的重要性。
我國現行的營養標示數值因考量原料品質不穩定因素,所以有容許誤差值為正負20%,此與美國與日本的規定相同。然而,鈉本次超過20%者有12件,占36.4%。
另外,對於人體甚為重要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標示亦不盡理想。
例如蛋白質誤差值從負45%到正48%、脂肪誤差值從正22%至69%、碳水化合物誤差值從負21%至34%,差距極大。
由於零食幾乎是陪伴所有孩子成長的重要角色,消保會與主管機關行政院衛生署開會研議後達成共識,加強要求業者遵守營養標示規範。
此外,目前的營養標示格式容許非整數的計算方式,例如,營養標示:每一份量30公克,本包裝含6.3份,每份…因此,將檢討現行營養標示格式的妥適性,讓消費者看得懂才行。否則,消費者無法直接判別究竟多少為30公克,吃了1包,到底吃了多少蛋白質、脂肪等。
◆ 黑心減肥藥 成本10萬賣1500萬
自由時報 2009.09.18
〔記者黃建華/高雄報導〕三年前一名鍾姓空姐因長期服用含安非他命的減肥藥而染上毒癮,痛苦不堪而跳樓輕生,鍾女母親為愛女討公道逮到「禍源」,為免再有人受害,鍾媽媽更以抓黑心減肥藥為職志,昨天又有大型的黑心減肥藥集團栽在鍾媽媽手裡,檢警查扣約五十萬顆偽藥,逮捕六名嫌犯。
合法掩護非法 代工製藥
警方指出,扣案偽藥雖不含安毒成份,但標榜純中藥卻摻雜西藥成份,服用後可能造成洗腎等重大後遺症;最讓警方咋舌的是,這批偽藥成本約僅十萬元,竟可賣到一千五百萬元,利潤高達一百五十倍,無怪乎涉案主嫌均以新型賓士高級轎車代步。全案訊後依詐欺、違反藥商藥事管理法送辦。
高市刑大偵二隊六分隊長黃裕凱指出,此次查獲的販售劣質減肥藥集團,涉嫌利用台南地區合法藥廠「代工」製藥,警方接獲署名「鍾媽媽」的檢舉情資後,設法取得該偽藥,送請衛生署藥檢局檢驗,確認該批藥品係中藥摻雜西藥的劣質偽藥。
偽藥約50萬顆 利潤150倍
警方說,九十五年間,鍾媽媽的空姐女兒因服用含有安非他命的「黑心減肥藥」染上毒癮,並因戒斷症候群痛苦不堪跳樓尋求解脫。鍾媽媽不甘愛女枉死,向高雄地檢署檢舉,希望能夠揪出幕後元兇,高雄檢警在九十六年二月間,查獲害死鍾女的黑心減肥藥集團,逮捕張姓製造者,查扣減肥膠囊三十二萬顆。自此鍾媽媽蒐集舉發黑心減肥藥的腳步不停歇,希望政府剿滅黑心減肥藥的製造者,莫讓悲劇再度發生。
仿老鼠會發貨 6嫌被逮
警方確認此次黑心減肥偽藥後,立即報請台南地檢署檢察官林仲斌指揮偵辦。調查發現,該偽藥集團以類似「老鼠會」方式行銷發貨,販售點遍及全台,幕後以王姓主嫌(五十歲)為首,另由旗下胡姓嫌犯(五十八歲)籌備材料,尋找代工藥廠進行偽藥加工,加工成品的偽藥則交由吳姓女大盤商(三十一歲)販售。
專案小組前天在桃園、台南地區,會同桃縣衛局人員,將王姓主嫌等六人查緝到案,查扣減肥藥粉末、未分裝減肥膠囊、已分裝減肥膠囊、包裝罐、包裝盒、原料處方單等物,總計這批成品、半成品及原料,約可作成五十萬顆偽藥(一公斤約可加工兩千顆,一盒計八十顆,售兩千五百元),黑市價約一千五百萬元。
舉箸之間 消弭滔天大禍
【經濟日報╱社論】2009.09.20
地球正變成一個愈來愈險惡的棲身之所。最迫在眉睫之災禍,或是以加速度進行的全球暖化。北極冰層的快速融解,每天都透過電視螢幕驚心動魄地展現在我們眼前;「不能面對的真相」,深入而邏輯井然地預告人類正走向毀滅的命運;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變化,重大災變以不尋常的頻率接連發生,讓我們愈來愈難不正視橫亙在前面的巨大陰影。
因而環保、減碳、節能,不再是遙遠而空洞的口號,已經深植人心,成為我們生活、生產、消費之間重要的考量因素,政府也順勢而為訂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時程表,甚至研擬開徵有足夠嚇阻力量的能源稅強力引導節能減碳的風潮。
但二氧化碳與全球暖化間的關係仍有爭議,全球暖化是否已趨近高峰而瞬將轉入冰河期,目前亦難有定論;即使全球暖化短期內不可能逆轉,隨著海岸一寸、一分地升高,人類面對的災難,對大多數國家與人民而言,尚在五年、十年乃至更久之後。可是或許就在三、五年乃至更早的時間,人類可能陷入干戈相向、兵荒馬亂的大禍之中。
去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前,油價暴漲五倍,各國以各種手段節約能源;但漲勢更為兇猛的,則是包括小麥、玉米、稻米在內的主要糧食的價格,短短數月即上升數倍,導致17個國家發生動亂,主要產糧國家紛紛停止糧食出口。幸好金融海嘯及時澆熄了對能源與糧食的爭奪,讓油價與糧價立刻下降。
如今全球經濟已邁開復甦的步伐,不需多久即將重回金融海嘯前的榮景,油價也止跌回升到70美元以上,相信糧價也會重接金融海嘯前大幅上漲的舊軌。這樣推測,並非無的放矢。因為去年9月之前糧價暴漲受兩個力量驅使,其一是過度泛濫的資金,於炒房、炒能源之後選擇糧食做為另一個重要對象。這樣的選擇並非偶然或謬誤,而是投機者看清楚全球糧食供求已超越臨界點,邁入供給成長遠遠落後於需求成長的危局。由於糧食乃是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財,供不應求會反映在糧價急遽上漲上;只是「以價制量」在此無法成立,因為糧價再高也非吃不可。於是在以億計的貧窮人口其所得中已有一半耗於糧食者,如今全部耗用也無法溫飽。這就是投機者勇於將熱錢投注糧食市場的原因,也正是17個貧窮國家為爭奪糧食而發生動亂的根由。
糧食其實足以供應全人類生存而綽綽有餘,只是太多糧食被當做飼料餵養牲畜來滿足比較富裕者的口腹之欲。保守估計,一單位肉類的熱量大約需要10倍的糧食熱量方得以提供。20年之前,當全球九成人口主要賴糧食維生,只有五、六億人大量攝取肉食,全球糧食供求平衡。但近20年之間,50億的人口之中富裕起來的比重快速加大,他們立刻要求拿10倍的糧食換取肉、奶、蛋以滿足數十年的渴望,糧食供求即自此產生失衡壓力。我們相信,本世紀之內,全部落後國家人口都能享此口福;但去年已見到糧價倍數上漲,只要回到舊軌,一、二年之內,無法獲取足夠糧食而鋌而走險的貧窮人口會以億、10億計地增多。當他們生命即將不保,還有什麼顧忌,豈有不以暴力向產糧國討一口飯吃的理由?
我們必須立刻將對糧食的需求壓力減輕;而除去減少肉食別無更快速有效的方法。如果先從每周一天不吃肉食開始,我們就能為人類爭取到五年、十年寶貴的時間。
2050年全球增23億人 聯國:糧食需增70%
中央社 2009.09.24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佈的報告,至2050年全球人口將再增加23億,屆時糧食需增產70%才能滿足人口成長的需要。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財經報刊「Emirates Business24-7」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Organization, FAO)的報告說,至2050年,全球人口將由目前68億增加至91億。
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開發中國家人口成長最迅速,至2050年,將增加9億1000萬人,成長率達108%;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的國家人口成長最緩慢,至2050年僅增加2億2800萬人口,人口成長率為11%。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格南(Hafez Ghanem)說,至2050年,全球糧食需求能否自給自足,糧農組織目前仍抱持審慎樂觀的看法,但有些挑戰仍待克服。
他表示,必須建立一套可克服不平衡與不平等的社經框架,以確保全球各地的人口都能獲取食物,而且食物的產製須以消弭貧窮為優先考量,更須考慮天然資源的有限。
此外,糧農組織也說,對抗貧窮與飢荒、更有效率使用不足的天然資源、以及適應全球氣候變遷,將是未來的主要挑戰。
糧農組織也將廣邀全球300位學術、非政府組織以及私人機構的專家與會,於10月12日至13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辦主題為「2050年如何餵飽全世界」的論壇。
◆ 可可減產 飆上20年高價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09.09.24
市場預期世界最大可可生產國象牙海岸減產、世界巧克力需求卻會因經濟復甦而增加,可可供需勢將失衡,可可豆價格23日漲到至少20年來最高峰。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可可豆12月期貨上漲28英鎊,漲為每噸2,063英鎊(3,391美元),漲幅1.4%,至少是1989年1月以來的盤中最高價。今年以來,可可豆已經上漲16%,去年上漲71%。
在紐約ICE期貨交易所,可可豆12月期貨上漲36美元,漲為每噸3,206美元,是22日躍漲3.1%後再度上漲1.1%。
國際可可組織上月表示,今年象牙海岸可可產量會降為120萬噸,是十季以來最低產量。象牙海岸可可產業管理委員會主委恩古尚說:「下季產量可能跌破100萬噸。」本季產量原先估計可達到140萬噸。
業界人士也呼應上述預測。象牙海岸最大出口商SAF-Cocoa 董事拉基夫說:「可可品質一年比一年差,隨著種植園日益老化,產量只有下滑。」他警告,「如果什麼都不做,三年內產量就會掉到100萬噸以下」。
據官方統計,由於部分可可豆收成品質不佳,無法出口,象牙海岸每年損失1,500億西非法郎(3.3億美元)。
雨量不足也是本季減產原因,另外就是一直沒有改善的交通問題,因為過去的叛亂分子仍控制主要的北部產區。專家說,象牙海岸產量減少造成的供給不足,將很快被鄰近的布吉納法索與幾內亞填補。
去年6月,象牙海岸主管機關高級官員因涉嫌盜用公款,幾乎全數被捕或是已經入獄,政府臨時成立的管委會將代行職權,直到該部門改革完成。
管委會官員奧得霍瑞稱讚迦納的可可主管機關,認為迦納或許可作為改革藍本參考。迦納政府負責可可的銷售。迦納是全球第二大可可生產國,隨時可能取代象牙海岸,成為第一大。
可可專家迪哥波說:「這令人想到回歸以往的穩定與價格支撐基金(CAISTAB)的做法。」在象牙海岸的可可黃金年代,CAISTAB直接向農夫收購可可,再賣給出口商。但在投資人覬覦的壓力下,於1990年解散。
世界銀行駐象牙海岸代表托爾說,他希望象牙海岸的改革不是蜻蜓點水式的表面功夫,應該「將農人的權益擺第一,可可的獲利最終應回歸農夫口袋,然後才是政府與其他中間商」。國際機構批評,象牙海岸對可可課稅過高。
他呼籲象牙海岸將可可豆處理後再輸出,這樣可增加工作機會,也提高可可豆的附加價值。象牙海岸的可可產業改革迫在眉睫,因為許多農夫已轉而種植橡膠與棕櫚油等獲利較佳的作物。
顫抖狂想曲 腦麻患者完美演出
【張力可/桃園報導】2009-10-05 中國時報
全台身心障礙音樂高手,昨在桃園縣進行今年身心障礙者音樂賽決賽。不論用手肘彈鋼琴,或克服全盲和腦性麻痺的顫抖而奮力演奏,每位選手背後都有一段艱苦的故事,在場的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也感動得紅了眼眶。
伯仲文教基金會舉辦這項年度身心障礙者音樂決賽,基金會執行長吳志揚說,透過比賽鼓勵身心障礙者,並喚起一般民眾的關注。結果鋼琴少年組冠軍是陳柏榕,青少年組鄭宜隆,社青組張晏晟;提琴少年組冠軍楊傳承,長笛青少年組張紫茵。
鋼琴組的張晏晟、郭韋齊,都曾獲頒總統教育獎。張晏晟克服全盲和腦性麻痺的重重困難,辛苦學習演奏鋼琴、小提琴等各種樂器;四肢截肢的郭韋齊則用手肘彈琴,讓吳伯雄、吳志揚父子看了眼眶泛紅,觀眾掌聲不斷。
家住北縣新莊的郭韋齊,從小喜歡跳舞、音樂,八歲時因怪病截除四肢。她昏迷十四天才醒來,復健後勇敢面對人生,繼續學習舞蹈和樂器,一開始半身活動都有困難,現在已能靠義肢活動自如。
郭韋齊不但用手肘彈鋼琴,還會孝順地用手肘替媽媽按摩。樂觀的她未來想當個鋼琴教師,不過昨天奪冠的是來自台中的張晏晟。
張晏晟因為出生早產住保溫箱,卻因感染敗血症引發視網膜病變,造成雙眼全盲、腦性痲痹。不過他從三歲以後認真學電子琴,演出勝過許多一般人,四年前還拿下伯仲基金會主辦的身心障礙音樂賽小提琴少年組冠軍。
名導演張作驥曾以張晏晟的音樂,拍攝寫實電影「蝴蝶」,昨天他上場彈鋼琴時,全身一直顫抖,觀眾都懷疑他如何演奏難度甚高的李斯特第十二號匈牙利狂想曲。
沒想到張晏晟利用腦麻患者的抖動,搭配樂曲節奏搖擺軀體,贏得喝采並順利奪冠。吳伯雄致詞時感謝平鎮市長陳萬得支持,他還說明年可能繼續在平鎮舉辦決賽。
研究:想餵飽未來90億人 飲食農耕需改變
法新社 2009.10.08
(法新社巴黎8日電) 法國研究人員今天指出,若要避免不公與環境負荷超載,並餵飽2050年預估的全球90億人口,人類需要調整飲食習慣與農耕方式。
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INRA)與農業研究發展國際中心(CIRAD)兩個機構團隊,描繪出未來40年世界人口成長約25億人之際可能發生的情況。
研究的統計基礎來自1961年至2003年的糧產數據,這段期間涵蓋了第三國家受惠甚鉅的稻米產能「綠色革命」。
研究人員依循開放市場裡糧產歷史走向,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假設,並預測由於密集耕作,2050年前農產量將增加。
不過由於更多肉類產量提升,營養豐富與營養缺乏國家之間的差距也會擴大,現今環境問題依然存在,且人類要等到這些真正成為問題後才會設法解決。
另一個相對情境則假設未來走向低密集開發的永續農業,每人每天平均攝取3000卡熱量,肉類或魚類約只佔500卡,即15%,略少於2003年的17%。
生產肉類需要輸入大量原料,牛羊肉類所產生的每卡熱量,需要從稻草等植物消耗7卡;雞肉與豬肉的熱量消耗比約為1比4。
為達到每人每天3千卡的目標,富國必須減少約1/4熱量攝取,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則要依相同比例增加。
研究指出,兩大要素能幫忙填飽數十億人的肚子:一是減少浪費所獲得的效益。目前全球每天超過1/3食物被糟蹋,包括在加工廠內和配送途中。
另外則是人口老化。2050年前,全球平均壽命將提高10歲。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院長歸尤(Marion Guillou)表示:「人口老化,熱量需求也會降低。」
這份報告並警告,要實現上述第二項假設,必須透過市場規範,並保障窮國的主要糧食生產。(譯者:中央社林仟懿)
◆ 質量兼顧 大陸水稻技術猛進 台大教授劉麗飛:台灣質佳 但近年忽略研發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1498+112009100800488,00.html
【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2009-10-08 旺報
水稻雜交技術讓稻米產量大增,解決了大陸人民無法溫飽的窘境。台大農藝研究所教授劉麗飛表示,水稻雜交技術近幾年進步良多,許多米質好的稻米也能大量生產。大陸不斷改良水稻栽種技術,台灣政府卻忽視稻作發展,她感到非常憂心。
對於水稻雜交技術的創始人袁隆平,劉麗飛說,發明雜交水稻技術有時代的使命感,當時大陸人口壓力大,食物少,所以先顧「量」而後追求品質;不過現在大陸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懂得要求品質;近幾年大陸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發展研究稻作技術,進步不少。
她指出,並不是所有的水稻都能適用雜交技術,這項技術有種源上的限制,品質不能保證。但現在雜交技術進步,好米質的稻米也能進行雜交,「量」跟「質」之間較能平衡。
農民偷登陸 產業萎縮
大陸東北的粳米栽種技術已大為改良,品質不輸台灣;雖然台灣有稻米進口的限制,但許多台灣農民仍偷跑到大陸發展,導致台灣農業快速萎縮。
她感慨道,台灣政府不重視稻米耕作技術,經費短缺,許多稻作專家被政府「鼓勵」轉行研究花卉,讓她很痛心。
「台灣米王」邱垂昌認同大陸追求「高產量」的想法,但他強調台灣的水稻是追求「高品質」生產,營養好、品質優良的稻米是台灣的驕傲。
邱垂昌:要讓土地休息
他指出,水稻的種植不能只要求「溫飽」,更要追求品質高、營養好的水稻。飲食不健康會讓許多人生病,增加健保的負擔。所以現代農業必須擺脫只追求「產量」的觀念。
對於兩岸水稻的發展,邱垂昌說,大陸目前水稻狀況是供需平衡,但台灣土地開發過度,部分農地已經超載,過度生產對土地的傷害很大;土地是食物之母,台灣要讓部分土地休息,不要過度耕種。
劉麗飛也指出,台灣耕種條件不是太好,許多地方耕種過頭,土地退化嚴重;許多農民花心血生產,卻得不到預期的產值,處境非常艱辛。
邱垂昌認為,現代社會要往「健康人類」的目標邁進。農民種出健康、無汙染的作物,提供優質的能量。例如栽種有機農作物,不僅讓土地免受化學物品的傷害,人民吃的也安心,維持健康的身體。這些是農民的神聖使命及公民責任,農民是非常偉大的。(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歐洲酪奶過剩價跌 國內缺奶嚴重
中廣新聞/陳奕華 2009-10-08
歐洲牛奶過剩價格大跌,引發酪農倒奶抗議,相觀國內卻是缺奶嚴重,不少消費者還必須趁早到賣場搶購。專家指出,根據過去經驗,酪奶跌價,影響農民生計,一般奶業發達國家會介入補貼,或者製成奶粉延長商品壽命,至於未來是否會影響國內進口奶製品的價格,業者認為還要觀察。
不滿奶價過低,最近歐洲陸續爆發酪農抗議事件,歐盟委員會正在研擬對策,想辦法穩定市場。專家指出,基本上奶價低於某個水準,造成酪農無法營運,依據產銷處理機制,一般來說政府會介入補貼,而奶業發達國家,還會製成像是奶粉、起士等奶製品,延長商品壽命。
而歐洲酪奶過剩,不過回頭看看國內卻是缺奶嚴重,中華民國酪農協會理事長顏志輝指出,從去年底「三聚氰胺」事件後,缺貨到現在,平均一天短缺100到120噸,常見消費者下午到大賣場就買不到牛奶。不過由於鮮奶運輸困難成本高,歐洲過剩酪奶應該不至於影響國內液態奶的市場,但是對於奶粉、起士等奶製品還要觀察。
「因為台灣我們國內起士幾乎都是進口的,奶粉也大部份都是進口,至於會不會影響到我們新鮮乳製品的部份,我覺得這個絕對不會,是不是影響到奶粉部份這個還要觀察。」
◆ 糖/業者不怕貴 只怕買不到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2009.10.08
國際糖價持續飆漲,引發外界憂心食品業者成本上漲、進而帶動物價波動。事實上,國內近年來掀起少糖、少油的健康風潮,國內砂糖使用量逐年減少,占持品業成本比重也在降低,國內業者直言,糖價的敏感性已不如往昔,「除非買不到,否則一點也不擔心」。
國內三大用糖產業,包括飲料、糕餅與蜜餞,合計約站國內用糖量的八成,其中又以飲料占比約35%最高。而根據台糖統計,國內砂糖使用量的高峰期曾達60萬公噸,近年來逐漸降低,目前年度使用量已經降至50萬至52萬公噸,比起全盛時期少15%。
飲料業者透露,除了汽水等碳酸飲料中,砂糖占成本比重可能將近10%,大部分飲料砂糖占成本的比重都不到3%,「遠不如寶特瓶原料的聚酯粒來得重要」。以飲料一瓶售價20元計算,光是寶特瓶、標籤等的成本就約達1元,「砂糖漲一倍,業者的成本增加說不定不到兩毛錢,聚酯粒漲一倍,成本就漲1元」,加上近年來例行減糖運動,無糖飲料當道,砂糖的影響更加式微。
烘焙業者近年來對於砂糖的使用,也有減少的趨勢。業者說,糖放得多一點,消費者會嫌太甜,特別是年輕女性的消費力強,還要兼顧身材,對於砂糖的占比更容易斤斤計較。像是今年的中秋月餅中,就可以感受到低糖、低油的養生月餅比重有所提升。
不過,業者同時強調,雖然對於用糖量有降低的趨勢,但仍存在基本需求,「可以少、但是不能無,糖變貴可以忍受,但是有些東西不加糖根本沒辦法吃」。業者也建議政府,應嚴查通路商囤積,避免過去通路商漫天喊價的情況重演。
◆ 掃蕩蔓澤蘭 引進天敵防治
自由時報 2009.10.08
噴銹病菌防治 正進行研究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在台灣從森林到平地所向無敵繁衍的小花蔓澤蘭有了勁敵,林務單位委託學者引進其天敵「銹病菌」進行生物防治研究,目前已在部分地區噴菌,在確認不會造成二度危害後,即可擴大投入防治。
台東林管處日前舉辦「拒絕蔓舞」的小花蔓澤蘭防治月活動時,由台東農改場展示了銹病菌寄生於蔓葉的試驗盆栽及圖片,讓民眾見識到除蔓有望。
農改場說,被銹病菌寄生的小花蔓澤蘭幼苗,可明顯見到葉片佈滿黃棕色的冬孢子堆,擴及全株後即可造成小花蔓澤蘭枯死。這項生物防治計畫是由台大教授曾顯雄進行,目前正在台東以外的地區進行田野防治研究,以確定是否會對台灣生態造成另一種傷害。
小花蔓澤蘭為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植物,因屬外來種,在台灣無天敵,所以大面積的覆蓋在地面或林木樹冠上,危害本土植物的生長。台東林管處長張彬說,在未投入生物防治之際,目前都採用人工清除,但因其繁殖力相當強,效果有限。
水稻不怕淹 基因之謎解開了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09.10.09
水稻,為何稱之為「水」稻?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終於解開謎團,她們發現CIPK15這個水稻獨有的基因,具有耐淹水的特性,因此水稻才能在水田裡成長發育。透過這個研究成果,未來人類可望培育出抗病、耐寒、耐熱、耐旱、耐鹽及抗淹水等水稻品系,穩定提供全球人類糧食所需。
余淑美樂觀地說,由於台灣遭受颱風等天然災害,常造成農作物淹水的重大損害,這項研究將可協助培育出各種耐淹水作物,減少水損。
論文躍登國際專業期刊的封面故事
余淑美研究團隊這項發現,是人類首度從水稻中找到CIPK15這個關鍵基因,進而解開水稻耐淹水之謎,研究論文刊登在國際專業期刊「科學訊息傳遞」 (Science Signaling),獲選為封面故事。論文第一作者李國維是余淑美的博士指導生,目前就讀於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李國維表示,早在八千年前,中國揚子江、黃河一帶即有水稻種植紀錄,經過數千年的育種及演變,8成以上水稻都種在水田裡,這是因為包括雜草在內的其他植物,全都不耐水淹,只有水稻可以存活。
他們研究發現,當水稻種子在淹水狀態下,將缺氧訊息傳遞到CIPK15,再調控細胞內具有監測能量多寡及感應逆境的多功能蛋白激 (SnRK1A),然後透過醣訊息傳遞途徑,在水稻種子內大量製造澱粉水解,將澱粉轉化成醣,同時大量製造酒精脫氫,將醣醱酵產生能量,使種子有足夠碳水化合物及能量,得以在水中發芽。
人類可望培育出更耐淹的水稻品系
等稻苗快速生長至水面,可以呼吸更的多空氣後,根部以同樣原理製造碳水化合物及能量,使水稻可在半淹水稻田中生長。李國維指出,在找到CIPK15這個關鍵基因,並解開水稻不怕水淹之謎後,人類可望培育出更耐水淹的水稻品系,以後即不用再經播種、育苗及插秧等過程,直接將水稻種子播在水田裡,節省空間,也節省人力成本。
※ 相關報導:
* 科學訊息傳遞封面圖片 研究員女兒畫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184986.shtml
◆ 雙颱侵襲 菲國逾5成稻田泡湯
中央社 2009.10.09
菲律賓農業部一份報告說,在凱薩娜和芭瑪兩場颱風長達2週的侵襲之下,菲律賓共有952萬公頃的稻田面積受到摧毀,相當稻米種地總面積的56.62%。
根據報告,種地面積受災最為慘重的是紐伐艾錫加省,逾137萬公頃,約佔總面積的8.16%;其次是伊薩貝拉省,逾106萬公頃,約佔總面積的6.33%;接下來是龐加辛南省,近103萬公頃,約佔總面積的6.11%,據報該省已有9成面積浸泡在水中。
農業部長黃嚴輝(Arthur Yap)表示,凱薩娜和芭瑪已在菲律賓造成了逾79億披索的稻米損失,相當於新台幣55億元,這還不包括魚塭及農業相關基礎建設的損壞。
他說,僅芭瑪颱風就使得65萬公噸的稻米付諸東流,而兩場颱風估計摧毀了5.79%的稻米產量、和0.31%的玉米產量,為此,農業部可能把農業成長目標自3.5%下調至1.5%到2%之間。
颱風的接連來襲適逢菲律賓稻米的收割期,這迫使菲律賓農業部考慮增加今年食米的進口額,以避免明年上半年發生糧食危機。
都市農夫 種菜不必等退休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16612
【元氣周報/記者康錦卿/台北報導】2009/10/12
「實現農夫夢‧自己種菜吃」名列「退休後最想做的事」之首。
為什麼退休後才能種菜?「才有時間啊!」未必!不必等退休,你就可以當輕鬆的都市農夫。
沒有土地,可以在頂樓種幾畦;沒有頂樓,可以在陽台種幾盆;就算沒有陽台,也可以孵幾盤豆芽;就算你只有一個人住又不開伙,也可以種點貓草……
「半農半X」的生活,隨時都可以開始,只要你願意。
年輕人在社交網站Facebook裡的「開心農場」玩種菜遊戲,種的及偷的,都是假菜。
本期元氣,誘惑你種真正的菜、圓一個聞得到、摸得到、吃得到的種菜夢,也帶你認識圓夢的農夫。
專屬種植箱 種菜不彎腰
「種菜不彎腰」一張海報醒目的張貼在攤位前。
台北建國花市有個攤位,不醒目但很特別,不賣盆栽也不賣花,客人詢問卻不斷。一盒一盒「長著腳」的黑色塑膠種植箱,種著不同的青菜、高高低低的擺放在攤位。
「小姐,那個兩層高的,我要再買兩個」、「澆下去的水,會從下面滲出來嗎?」、「我要買兩株黑柿仔番茄的種苗。」看來,菜鳥客人、老手客人都有。
活潑熱心的鈴子小姐和阿欣帥哥熱心地指導客人組裝「種植箱」。
人客笑說 不怕颱風來
「那個蔥的種苗,我買六株。」「這位大姊,你不必買啦,市場買回來的蔥,把根部剪下來,插下去就活啦!」不熟的客人,不但相互攀談,還幫忙省錢。
「自己種菜,颱風來了菜價漲,免煩惱啦。」颱風來襲時,這句話,真是可當種植箱的廣告詞了。
陽台也OK 種菜變簡單
沒錯,有了種植箱,種菜真的變簡單。只有陽台、只有頂樓、沒有土地,照樣可當農夫。沒有農藥、沒有汙染、想吃乾淨蔬菜,身邊一摘就有。最重要的,離地種菜,菜不易染菌,人不怕腰或膝蓋受傷。
一般人在家種菜,常用不透氣也不透水的保麗龍盒,還得在底部鑽洞排水,免得把菜淹死。另外,種菜容器放在頂樓地面,住戶會擔心滲水,也怕植物的根會破壞地面。
DIY組合 可小可大可攀藤
從事塑膠業的蔣榮利,喜歡種菜也喜歡動腦筋,拿過不少發明獎,他設計了種植組合箱,消費者可以買回去DIY,可買基本型的種植箱,也可視替個人及種植需要加高、加長、加寬加腳架;也可架設防蟲網及遮雨棚,也可架設迷你網室栽培(約8尺長×8尺寬×6尺高)減少蟲害,不怕雨淋。
蔣榮利設計的種植箱,單箱適合種葉菜類,加長加高相連,四箱可種果樹如香蕉、酪梨、水蜜桃、桑樹等…;再加高至三層,可種小黃瓜、苦瓜、絲瓜、南瓜、百香果、冬瓜等攀藤植物。
種出心得 搭成綠色隧道
箱箱相連後,在水電行買PVC管,插入種植箱四角,可架成一個美美的、可乘涼的拱型「綠色隧道」。也有老闆逛了花市後,請蔣榮利到府安裝,企業種菜員工也愛。
擔心「老是種失敗」?蔣榮利說,各種蔬菜的種植方式、時間均不同,可上網或至買書回家參考,失敗幾次後就變成種菜達人了。看著家人在餐桌上吃著自己親手種植的青菜,喜悅更是難以形容。
※ 相關報導:
* 頂樓農場須知/種植箱.肥料土壤怎麼配?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16611
◆ 觀念平台-臉書的另一面
【黃宗慧】2009-10-12 中國時報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其實已「走紅」好一陣子,而其中的開心農場遊戲更是讓「農民」們樂此不疲,但隨著近日相關新聞與評論文字陸續出現檢討之聲,不單是臉書本身被認為干擾了虛擬與真實的分界,開心農場也變得更為爭議。有些人認為臉書降低了人們面對真實世界的能力:例如只記得更新臉書上的照片,卻疏於好好看看自己的臉、只待在冷氣房耕田,卻忘了走出戶外打拚業績;更有些人擔心開心農場中虛擬的偷菜行為,有可能會顛倒是非觀念、鼓勵偷與搶。在這類的批判裡,臉書只有一張臉,一張虛擬但又逼真,因此足以混淆視聽、造成沉迷、影響真實世界「正常運作」的臉。
臉書所提供的,的確是一個幻想的世界。不過就像所有的幻想一樣,它必然是雙面的,精神分析因此鮮少主張以「除惡務盡」的態度來面對幻想。對佛洛伊德派學者而言,幻想是負擔也是福祉,拉岡派也主張,幻想並不是可以被移除掏空的某種「內容」,而是涉及人性慾望的「結構」。如果我們根本不可能斷絕幻想,或許就應該試著看清幻想的兩個面向,才能理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福祉與負擔之間會產生切換。
說幻想是種福祉,乍聽之下可能讓人難以認同,但這其實是因為我們認定幻想必然完全脫離現實、依循快樂原則恣意而為,事實上,幻想同時也是一種幫助我們適應現實、處理不快的妥協方式,透過這種趨樂避苦的方式,所得到的雖然只是替代性的滿足,卻還是有紓解壓力的效用。
換句話說,幻想雖可能是負擔,讓我們藉此逃避現實,卻也可能是一種福祉,讓主體不至於被眼前的創傷打敗,同時也為回到現實做準備。佛洛伊德曾把幻想比喻成黃石公園,視之為在殘酷現實中被保存下來的一塊樂土,如果繼續借用這個比喻,我們可以說,只要不就此誤把黃石公園當成整個世界─也就是不過度依賴幻想、甚至產生要別人配合自己的幻想來行動的極端行徑─那麼一時的幻想其實無可厚非。
當然,什麼樣的程度叫沉迷?什麼樣的幻想又不免令人憂心會淪為妄想?極可能言人人殊。若是回頭以臉書的開心農場為例,即使是立委口中顛倒是非的虛擬偷竊行為,也有它的另一面。借用九月二十五日人間副刊蔡文騫〈一景小記─醫院農場〉一文來說,開心農場的幻想反而為病童們帶來了小小的幸福:「他們總是互通聲氣,哪位叔叔阿姨的田即將收成,便極具默契地躲在各處盯著螢幕凝神倒數,等待時機成熟,下手偷取一顆番茄兩枚雞蛋,整天就能雀躍得意不已…一手檢查密密麻麻的抽血單,另手推著工作車左彎右拐,穿過病房長長的走廊,忽然錯覺─像是置身一座巨塔裡開闢出的小小空中農場風景。」
文中所描繪的兒童醫院場景,令人動容之餘,也正說明了何以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當現實是如此不堪的時候,或許更該慶幸,我們仍保有幻想的能力。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聯合國報告/創新高 全球逾10億人挨餓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15/today-int2.htm
自由時報 2009.10.15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和世界糧食計畫署(WFP)十四日發表「二○○九年糧食危機報告」指出,在經濟危機推波助瀾下,全球飢餓人口在今年達到創紀錄的十億人大關,是一九七○年以來首見,但在此之前,飢餓人口已從一九九五年起就持續穩定增加,又以窮國受害最深。
這份在十月十六日世界糧食日前發表的報告說,經過一九八○年代、一九九○年代初期兩次有效遏止全球饑荒蔓延後,一九九五年起又開始惡化,今年六月飢餓人口已突破十億人,一年前的數字是九.六三億人,「這表示現今飢餓人口比一九七○年以來任何時期還多,饑荒惡化趨勢甚至在經濟危機前就已開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免疫,而且一如往常,受害最深的是最窮的國家、最窮的人。」
亞太地區飢餓人口最多,佔六.四二億人;其次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二.六五億人、拉丁美洲五千三百萬人,以及中東和北非的四千兩百萬人。已開發國家中有一千五百萬人。
近十年飢餓人口長期而穩定增加主因是農業援助和投資的減少,而這與過去低糧價有關,一九八○年,全球援助資源十七%分配給農業,二○○六年降到三.八%,過去三年些微好轉,但卻碰上糧價飆漲和金融危機雙重打擊,富國減少援助,導致飢餓人口驟增。
同樣於十四日發表的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全球飢餓指數」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有二十九國飢餓情況告急或嚴重告急,十三國的情況自一九九○年起就持續惡化,而且這「尚未反映金融危機的衝擊。」
FAO秘書長迪伍夫說:「對抗饑荒的焦點應放在糧食增產。」全球糧產須提高七十%,才能在二○五○年餵飽估計將達九十一億的全球人口,要做到這一點,窮國每年所需農業援助金須提高五.五倍,從目前的七十九億增加到四百四十億美元。FAO警告,「當前危機是空前的」。(圖表詳見原站)
◆ 台灣生育率 比韓還慘
【羅暐智/台北報導】2009-10-15 中國時報
少子化衝擊的不只南韓,事實上,台灣的狀況比南韓更慘!內政部政務次長簡太郎昨日表示,南韓預測三百年後的狀況是有點不切實際,必須跳脫數據的迷思,但少子化的問題確實需要正視,政府會盡力推動生育措施,落實人口政策白皮書。
簡太郎表示,希望可以回升到一.六,達到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裡卅多個先進國家的平均水準,但他坦言依目前經濟狀況,難度不低。
根據內政部資料,民國九十五年,台灣總生育率一.一二,韓國是一.一三,不過,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去年低到只剩一.○五,「比韓國還慘!」官員表示,歐洲國家大多有完整的社福政策,把小孩視為國家與家庭的公共財,每個月固定發給津貼,幼稚園、小學等國立學校都免費就讀,生育率有明顯上升,不過,這必須考量國家財政。
※ 相關報導:
* 聯合國預測 南韓少子危機 300年後只有5萬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401924+112009101500130,00.html
全球糧食危機 精耕農技有解
【杜蕙蓉/台北報導】2009-10-19 工商時報
糧荒成為新世紀議題,歐盟、世界衛生組織(WHO)皆對外聲明基因改造技術解決糧食危機的重要性,而開發中國家的中國、印度、阿根廷、巴西和南非,也將積極扮演引導全球使用基改種子的5個重要國家。慕德生技總經理張覺前和美國許氏參業集團董事長許忠政均認為,台灣農技水平有機會和國際市場接軌,政府應該全力支持發展精耕農技。
張覺前認為,不僅是農技花果種植,台灣水產、畜產養殖都是全球第一,全球豬種是以台灣為首,台灣是以約克夏、藍瑞斯二個品種的母豬與杜洛克公豬三品種雜交孕育出成功的品種豬肉,在口蹄疫之前,日本有40%豬肉來自於台灣,現在全球51%豬隻卻是在大陸養殖。
另外,台灣人工養殖的烏魚透過基因改良可以做到全雌化,而潮鯛(台灣鯛)也是全雄化。
張覺前表示,全球最大的西瓜基因庫在陳文郁成立的農友種苗公司,番茄基因庫也在台灣的亞蔬中心,亞蔬中心還一度是聯合國組織,現成為海外常駐單位,至於國內的蘭花、火鶴、香水百合更在全球首屈一指,台灣的瓜類、水稻、木瓜、番茄及青花菜等,在全球也有最強勢的地位。
只不過,在國內生技產業中,原本還占有三分之一出口率的農業生技,因政府並未太關注,目前出口比重和在全球的市占率亦逐漸衰退,對於全球糧荒問題將愈來愈嚴重下,國內精湛的農技若未有能系統的整合資源,非常可惜。
據了解,為解決全球糧荒,中國總理溫家寶2008年已正式對外宣佈將在12年內投入35億美元,利用基因改造等生物科技來解決糧食問題,印度、巴西也增加基改種子的相關研究經費,印度甚至和中國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核准中國首度開發完成之基改棉花於境內使用,在在都說明開發中國家投入農業生技的用心。
許忠政認為,台灣的農業技術有國際水準,政府和農民等相關業者應該思考以不同的海拔生產不同的農產品,不是只會種茶葉,走精耕式的農業,創造一個最佳的投資環境,讓農民在國內生根,而不是技術一直外移,到後來都只有打擊到自己的農業。
※ 相關報導:
* 當柳橙汁比黃金貴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4199&f_ART_ID=217370
...但是如果有一天柳橙汁的價格比黃金還貴,就算買進柳橙汁期貨大賺一票,似乎也並不值得高興,因為到那個時候,連喝杯柳橙汁都是奢侈無比的享受。股市裡有一句話:賺了指數賠了差價。意思是指數大漲,投資人自我感覺良好,事實上手中的股票卻是賠錢。最近大漲的農產品價格給我同樣的感觸,如果有一天,喝不到柳橙汁,買不起米,那有再多錢又怎樣?我還是寧願超市隨時有喝不完的便宜柳橙汁。(詳見全文)
◆ 愛心農場捐菜 幫老人加菜
自由時報 2009.10.19
〔記者洪臣宏/高縣報導〕林園鄉林園社區農園教導國中小學生當農夫,收穫則提供老人日托班加菜,且連年獲農委會、內政部社區評鑑為特優,志工說,比在Facebook種菜還開心。
林園鄉社區發展協會3年前開辦社區農園,當地78歲老農王阿世無償提供800坪農地,志工們一鏟一鋤地將荒蕪農地,打造成自己的「開心農場」。
協會理事長黃盟松本身為蔥農,他與林園鄉農會提供技術輔導,採取網室無農藥栽培,強調安全無毒蔬菜,因為採收後除了提供老人日托班加菜,也賣給社區民眾,現在供不應求。
協會副總幹事邱金寶說,農園販賣所得全做為社區公益,例如開辦青少年夏令營(國中生)、小農夫體驗營(小學生),就是要孩子們深刻感受「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涵義。
志工在此獲得運動休閒機會,更重要的是凝聚向心力,後來推動補路隊、老人日托班、巡守隊,都沒有遭遇鄉間常有的派系對立困擾,大家樂在其中。
林園社區發展協會的農園,去年被農委會「整合鄉村社區計畫」評為特優,今年甫被內政部評鑑為特優社區,對於開辦3年的農場接連獲得肯定,志工們都說真是開心。
◆ 牽牛駛手耙整田 日薪5000元
自由時報 2009/10/19
〔記者林國賢/台西報導〕失業率飆高,年輕族群找不到工作,70歲的農民李國和憑著一輩子耕作經驗,專門牽牛駛手耙整田,效果遠佳於機械化整理,日薪高達5000元,行程更已預約至下個月中旬,在不景氣年代讓人稱羡。
李國和說,農業機械化後,農村的耕牛銳減,會使用傳統「駛手耙」進行整地的農民,更因為老農民逐漸凋零,物稀為貴的情況下就更搶手,工資是以天為單位計算,一天5000元,若以地計算的話,每分地約8、900元,這2、3年並未大幅度調整。
超搶手 李國和忙翻天
僱請李國和整田的農民林岩雄表示,僱用耕耘機整田每分地只需5、600元,但像李國和這種「高手」整田,對秧苗的生長較有利,尤其現在氣候異常情況日益嚴重,利用手耙整地種植的秧苗,生長較為快速強壯,所以許多農民還是寧願多花些錢,僱用人工整田。
林岩雄說,目前駛手耙計算工資的方式是每天5000元(必須自備有耕牛與手耙),半天則是2000元,但沒有以小時計算的僱用方式,由於現在農地小,許多農民會聯合起來僱用。
李國和表示,以前農村大多數的農民都有養牛,農忙時會彼此幫忙,會開手耙整地並不是特殊技術,但現在卻是「專門技術」,尤其他一起打拚牛隻已養了好幾年,默契十足,也是他的技術獲得農家青睞主要原因。
李國和說,基本上整田需求都只集中春耕期1至2個月之間,其他時間他就耕作自己的農田;而他投資在訓練牛隻及時間與金錢也相當多,並不輕鬆。
糧食荒 全球掀起新綠色革命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2009.10.20
糧食短缺威脅及鄉村脫貧問題,促使各國政府重新調整經濟政策,一改過去輕忽農業的作法,紛紛推動提高農產量、促進鄉村發展的新政策,掀起一場新綠色革命。
時代周刊報導,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省的一個小村莊,過去務農只能靠天吃飯,仰賴雨季帶來灌溉用水;但去年政府派來施工團隊,投資600美元,為當地農民卡達爾挖一個3公尺深的池塘蓄水。卡達爾因而可在冬天再加種向日葵,這使他去年多賺1,000美元。
小額投資可以有如此豐碩的報酬,政府似乎是早就該著手進行,但卡達爾去年之前都還只能到廟裡求神問卜。卡達爾並非唯一被輕忽的例子,過去三十年在全球發展中國家,農業一直不受當局重視。
政府將經濟成長與鋼鐵廠或製鞋工廠劃上等號,市區雖欣欣向榮,數以億計留在鄉村耕耘的農民卻深陷貧困。
現在土地再度成焦點。為追求糧食安全及鄉村發展,政府和開發組織開始投資農業,提供農民援助,雖然許多官方支票尚未轉化為具體成果,但全球社會已承諾致力發展農業。
八大工業國(G8)7月在義大利開高峰會時說,「採取果斷行動使人類免於饑餓,迫在眉睫」,並誓言投入200億美元發展農業。
全球農民自1970年代以來未受到如此關愛。當時糧價飆漲,全球陷入糧食生產不足的憂慮,開發中國家於是全力投資農業,加上農產技術有所突破,例如培育出高產量農作物品種,使農產量大增,造就了「綠色革命」。在印度,196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中期,榖類生產逾倍。
不過綠色革命也因過度成功而受害。糧價在1970年代中期攀抵高峰,至1980年代中期已重挫約60%。決策者和慈善機構將注意力轉到窮人的其他需求上,例如健康照護和教育等議題,使農業再度欠缺資源及新投資。1979年,全球有18%的發展援助投注在農業上,2004年,這個比率降至3.5% 。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農業發展經濟學主任斯坦慕里斯說:「各國不認為糧食是主要議題,當時糧食足價格低。」
多年來輕忽農業使全球農民嚐到苦果,也埋下未來的危機。印度在綠色革命期間,農作收成通常每年成長4%至6%,但1980年代末期,年增率降至2%或更低。同時期,糧食需求增加。包括印度和中國等高成長地區,肉類需求上升,所以過去供人類食用的榖類,現在用來餵食牲畜。土地和資源移去生產生質燃料,更是雪上加霜,現在榖類庫存已降至1970 年代中期以來最低水準。
糧食危機迫使全球領袖採取行動。世界銀行(World Bank)政策顧問戴爾加多說:「各國似乎認知,糧食安全是一個必須處理的基本議題。」英國國會7月發表報告,呼籲政府投資農業研究,並鼓勵當地農民種植更多水果及蔬菜。美國過去會輸出剩產榖物至缺糧國家,現在則轉而在全球投資農業,以提升生產力。
因政策不當及資源有限而錯過第一次綠色革命的非洲國家,也開始目睹糧食危機所帶來的改變。塞內加爾2008發生示威,迫使政府制定專案,補助種子、提供農具、加速改革灌溉系統,目標是減少該國1,200萬人口對進口穀物的依賴。
各國重新聚焦農田和農業政策,並不僅只於失去政權的恐懼。專家認為,使窮人脫貧的關鍵在於新的農業政策,窮人有75%居住在鄉村地區。
印度總理辛格8月中的演講呼籲「另一次綠色革命」,同時指出改革之路漫長。印度政府在2008-2009年的財政預算中,將農業經費增至四倍。印度經濟學家支持投資農業的作法,但主張有長期效益的水壩等工程,優先順序應高於保障工作天數等社會福利方案。
水稻瘤野螟肆虐 全台慘兮兮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206503.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吳淑玲、田俊雄、羅紹平、黃煌權/連線報導】2009.10.21
雲嘉南與花東地區今年二期水稻最近受到「瘤野螟」嚴重為害,稻穗稔實率差,影響稻作收成,台南區農改場表示,瘤野螟可長距離遷移,在颱風過後,隨著西南氣流到處跑,今年不論是東、西部,甚至中部、北部稻作區受害都相當嚴重。
農政單位曾連續3度發布農情警訊,提醒農民加強防治,但受害的稻作面積持續擴大,農民十分擔心病蟲害有擴散跡象。
至於受害面積多少,以及損失程度,各地農改場人員說尚難估算,但雲嘉南是大穀倉,稻作栽種面積廣,從後壁鄉等稻米專區觀察,幾乎無一倖免,災情比往年嚴重,花東情況也很慘。
台南區農改場林明瑩博士表示,今年二期稻作的瘤野螟蟲害,幾乎沒有地區性,全台從東到西、由南到北,都相當嚴重,因瘤野螟可以長距離遷移,加上大環境氣候異常,颱風過後的西南氣流,帶著瘤野螟到處跑。
花蓮縣富里鄉數百公頃二期稻作原本再一個多月就可收成,卻在八八水災後,飽受瘤野螟肆虐,損害面積逾一期稻作不稔症的面積,叫農民欲哭無淚。受害農民鍾仙賜沈痛地說,他於八月初開始播種二期稻作,田裡卻持續出現蟲害,水稻相繼乾枯,而且面積持續擴大。
另一位農友說,他播下的三塊田地,計有7、8公頃的稻田中,到目前為止,已超過8成稻作受到蟲害,讓他欲哭無淚,損失多達百萬元。花蓮縣議員張素華說,上周她和農會理事李錦麒及多位農民,到田間了解稻作受害情況,發現二期稻作相繼枯死,十分擔心病蟲害有擴散跡象。
台東農改場表示,颱風過後的高溫、高濕氣候適合蟲害繁衍,台東縣內估計逾200公頃水稻感染瘤野螟、胡麻葉枯病、白葉枯病,染病水稻如不及時噴藥防治,恐將枯死或結穗不稔實,台東良質米生產區的花東縱谷疫情嚴重,甚至有水稻田整片枯死。
國內首屆稻米競賽「米王」、池上鄉稻農邱垂昌表示,現在是水稻結穗期,稻穗本該下垂,但不少稻穗卻直挺挺迎風搖擺,代表稻殼裡頭是空的。鹿野地區、關山鎮、池上鄉3個農會評估縱谷二期稻作收穫,恐將因蟲害減少2至3成。
台東農改場表示,不光是花東,桃園、新竹等地區因莫拉克、芭瑪颱風來襲,使得往年就常見的二期水稻瘤野螟、胡麻葉枯病及白葉枯病蟲害,今年不僅提早發生且病情加劇。(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嫁接防病蟲害 西瓜種出南瓜味
自由時報 2009.10.21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咦!西瓜怎麼有南瓜味?沒錯,居世界領導地位的台灣西瓜嫁接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母苗砧木逐漸以南瓜取代瓠瓜,「瓠仔頭,西瓜尾」俗語,將改為「南瓜頭,西瓜尾」。
鹿草育苗 技術冠全國
鹿草鄉西瓜產量全縣之冠,鹿草人到全台各地租地種植西瓜,總產量更達全國三分之一,素有「西瓜的故鄉」美稱,也培養出鹿草全國首屈一指的西瓜嫁接技術。
育苗業者陳智信指出,早期種西瓜,以種子直接植栽為主,但因病蟲害日益嚴重,瓜農常血本無歸,鹿草瓜農窮則變、變則通,摸索出嫁接苗的種植技術,以抵抗病菌,起初是以瓠瓜為頭、西瓜為尾的嫁接方法,也就是通稱的「瓠仔頭,西瓜尾」。
南瓜耐熱 種苗新主流
不過育苗業者為克服連作障礙,不斷嘗試使用其他瓜類做為砧木嫁接西瓜,發現南瓜的耐熱性較佳,成為嫁接種苗新主流。
陳智信表示,以南瓜為母苗的嫁接苗除了抗高溫,在西瓜熟成前期最需要水分和養分時,供給率也比瓠瓜來得好,深受種植大西瓜的瓜農喜愛,這兩年小西瓜栽種也開始嘗試用南瓜苗,效果相當不錯。
台灣嫁接技術世界一級棒,除造就一年四季都有美味西瓜可吃外,這幾年包括哈蜜瓜、苦瓜、番茄,甚至十字花科的蔬菜也能嫁接、培育,鹿草嫁接業蓬勃發展,躍居全台種苗批發買賣集散地,一年瓜苗銷售量逾200萬株,連日本都曾派技師前來取經。
全球糧食保障 對抗饑餓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07732.shtml
【聯合報╱希拉蕊.柯林頓/美國國務卿(美國華盛頓)】2009.10.22
對全世界十億人口而言,種糧、購糧或賣糧的日常辛勞灌注了他們的全部生活。這對他們很重要,也對我們所有人很重要。
讓我們看看世界上一位普通小農的日常生活。
她可能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亞洲或拉丁美洲的某一村莊,耕種的是一塊不屬於自己的土地。她天不亮起身,步行好幾哩路去打水。她整天都在田裡幹活,有時背上背著嬰兒。
如果遇上好年景,她就能收穫滿足全家人需要的口糧,甚至可能還有多餘的糧食賣給他人。但她的村莊沒有通往最近市場的道路,而且那裡也沒有人買得起她的糧食。
讓我們再看看離她一百哩外的城市中一位年輕人的生活。他沒有工作,或只有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他到市場買食品,但這些食品不是不新鮮,就是價格太貴。他饑腸轆轆,而且忿忿不平。
她有多餘的糧食要賣,他需要買糧食。但是,由於他們無力控制的複雜因素,這種簡單交易無法進行。
因此,應對全球饑餓是我們所說「糧食保障」(Food Security)的核心,即:幫助全世界的農民播種和收穫豐產的莊稼,有效飼養牲畜或捕魚,然後確保這些食品到達最有需要的人手中。
糧食保障事關一切安全保障。長期饑餓威脅到政府、社會和邊境穩定。二○○七年以來,有六十多個國家爆發過搶糧暴亂。
全世界很多地區的農業失敗,對全球經濟具有重大影響。當如此眾多的人每天辛勤勞作卻仍不能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時,整個世界都無法前進。
歐巴馬政府將解決長期饑餓問題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首要重點。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入這項努力。
我們的糧食保障行動將在五項原則的指導下進行:
首先,我們懂得,沒有一刀切的農業模式。因此我們將與夥伴國合作,制定並實施他們各自的計畫。
第二,我們將投資於從改良種子到旨在保護小農的分擔風險專案,致力於解決導致饑餓的根源。由於世界上大多數農民是婦女,必須讓我們的農業投資有助施展她們的抱負,發揮她們鍥而不捨的精神。
第三,沒有任何一個實體能夠單槍匹馬掃除饑餓。但如果利益攸關的各方攜手合作,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層次進行協作,我們的影響將成倍擴大。
第四,多邊機構的活動範圍及資源超越任何一個國家。支持多邊機構的工作可讓我們從他們的專長中獲益。
最後,我們作出長期承諾與責任保證。為證明這一點,我們將投資於監督和評估手段,以使公眾看到我們所做的工作。
我們在為這一目標而努力的同時,將繼續履行我們對緊急食品援助的堅定承諾。
重振全球農業並非輕而易舉。事實上這是美國迄今展開的最宏大、最廣泛的外交和發展努力之一。但它是可實現的,它是值得努力的。如果我們獲得成功,我們的未來將比我們的過去更繁榮,更和平。
◆ 真的開心農場! 種菜換文具
自由時報 2009.10.22
〔記者楊金城/南縣報導〕開心農場真實版!
台南縣柳營鄉果毅國小開闢校內農場「田間奇幻王國」,庄內阿公阿嬤昨天早上帶著愛孫共兩百多人,一起下田種菜,非常開心。
果毅國小學生 領代幣換物品
校長呂郁靜說,全校學生下田勞動,將獲發代幣。稻米蔬果收成後由校方統一賣到市面上,所得用來購買的文具,由學生拿代幣換取,此舉讓學生了解阿公阿嬤時代樂活農業生活,和了解有勞動才能有所得、灌輸環保節能減碳的觀念。
向教育部申請的這項永續校園計畫,也邀請鄰近新營土庫、東山青山、柳營新山、鹽水岸內等四所國小參與,擴展為五校的共生農場,本月三十一日要再來種菜。
「田間奇幻王國」農場位在果毅國小校內一公頃的閒置土地,南藝大建築所碩士生曾敬淳協助學校規劃為「田間奇幻王國」,學生和阿公阿嬤昨天在「蔬果迷宮」內依設計種下苦瓜、金瓜、小番茄、扁豆、菜瓜,後續的澆水和施肥將由小朋友擔綱處理。
家長會副會長董芳彬是專業農民,他跟庄內阿嬤陳蓉、陳秀霞和陳秀鳳等人擔任技術指導員,教導孫子和同學們如何種菜、澆水和施肥。學生們為阿嬤拍手,歡喜地等待收割。
◆ 索討土地引爆衝突智利原住民向政府宣戰
【郭篤為/巴拿馬市廿一日電】2009-10-22 中國時報
智利馬普切原住民長期以來追討土地並爭取社會地位的動作升溫,在兩個月來第二位領袖遇害後,悲憤的馬普切人決定向政府宣戰,並進一步朝獨立建國的方向邁進。
一九九九年以來,位於首都聖地牙哥南方六百五十公里的傳統馬普切人(Mapuche)保留區阿勞卡尼亞(La Araucania)的原住民向政府索討土地導致持續的衝突。今年八月發生首位原住民運動領袖喪生警察槍下悲劇後,行經該地運送木材的貨車,開始陸續遭到蒙面馬普切人開槍襲擊和焚燒報復。
廿日上午,一群馬普切原住民在阿勞卡尼亞縱火燃燒兩輛貨車後與警察再度對峙,一名年輕代表遭來自背後的子彈擊斃。警察總監證實警方曾開槍後,馬普切最高領袖荷西,米耀(Jose Millao)強烈譴責政府暴力,接著召集各地代表協商,同日傍晚發表聲明,公開向政府宣戰。
內政部長艾蒙多,貝雷茲(Edmundo Perez)警告馬普切人,假使他們不放棄襲擊卡車和路人的對抗姿態,政府將停止向偏激分子發放百餘年來被政府沒收的土地。智利最高法院發言人密爾頓,惠卡同時轉達法官們對事態發展的關切,指出盲目對抗絕不會有好結果。
巴契列特總統在九月卅日簽署法令成立「印地安事務部」與「印地安發展局」,提升原住民事務層級,以化解歷史性難題,但遭到馬普切人的公開拒絕。本周檢方引用八○年代皮諾契軍政府時期的《反恐怖主義法》對五名燒車嫌犯加倍求刑後,雙方關係轉趨惡化,馬普切人獨立建國理想再度被提起。
一八六六年智利政府首度承認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時,馬普切人原有一千萬公頃土地,但在一百四十三年間喪失九五%,現今僅餘約五十萬公頃。遭邊緣化的馬普切人在一九九二年至二○○二年兩度人口普查的短短十年間,由超過一二八萬人驟降至六十萬餘,咸信是官方刻意減低原住民人口比重的「統計數字大屠殺」。
目前人口六十五萬的馬普切印地安人佔智利總人口四%,但佔原住民八七,三%。大多數馬普切人為謀生而移居首都聖地牙哥及主要城市,導致保留區內人口老化嚴重且普遍貧困。
立院:糧食自給率下降 不利國家糧食安全
中央社 2009.10.25
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近年來全球糧食生產供應不穩定,但台灣人口不斷增加,糧食自給率卻不斷下降,恐怕有礙國家糧食安全,要求農委會農糧署重視並謀求改善。
預算中心在最新出爐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9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中,做出上述建議。
預算中心指出,近年來因為新興國家經濟發展快速,全球糧食需求增加,加上全球氣候異常,導致地區性糧食生產呈現供給不穩定的現象。此外,更因為油價大漲,促成生質能源發展,也排擠糧食供應。
根據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在民國97年,以價格為權數計算,自給率僅有 71%;以熱量為權數計算,自給率更低到只有 32.7%。其中,國民主食的穀類自給率,以價格為權數計算,自給率僅約35.7% ,對國家糧食安全恐怕有不利影響。
預算中心認為,憲法第15條明文規定,應保障人民的生存權。但台灣每年人口總數上升,糧食自給率卻逐漸下降,恐怕會危害國家糧食安全,農糧署應重視並謀求改善之道。
此外,預算中心也對於農委會99年度預算,大幅減少收購稻穀預算21.88%(減少新台幣11億餘元);同時,99年度將減少稻穀收購量5.6萬公噸,僅收購20萬公噸,提出質疑。
預算中心認為,依據中興大學教授吳明敏 8月初表示,國內稻米安全存量僅23.7萬公噸,並未達到 3個月30萬公噸的標準;與農委會主委陳武雄8月28日在行政院院會報告,要將國內稻米安全存糧增加到40萬公噸相較差距更大。預算中心要求農委會應就此謀議改進。
◆ 《一人一籃菜,農民站起來》微風市集菜籃認購 楊秋興代言
自由時報 2009.10.25
〔記者朱有鈴/高縣報導〕為讓災區農民能快速展開重建,微風市集推出「一人一籃菜,農民站起來」菜籃認購活動,縣長楊秋興昨天為活動代言,邀請民眾一起加入認購行列,支持新鮮無毒蔬果。
微風市集是南台灣最大的農民市集,參與的農民主要來自那瑪夏、甲仙、內門、美濃、鳳山、燕巢等地,無情的八八風災,讓許多農民的心血盡毀,雖然農損可獲得政府補助,但補助的金額對耗費人力、推動無毒耕作的農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為支持風災受損的農民尊嚴復耕,微風市集推動「一人一籃菜,農民站起來」菜籃認購活動,由民眾以每籃1000元預先認購,每籃菜包含蔬菜、水果與微風小驚喜,幫助農民籌設復耕基金。
楊秋興昨天在微風市集為農民加油打氣、自掏腰包購買產品,還大力為農民推銷,他並當場簽署認購一年份新鮮蔬果,以行動支持農民,
「一人一籃菜」預購時間自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產品將自明年1月開始供貨,每月配送一次。請至微風市集部落格下載認購單(http://blog.breezemarket.com.tw),寄到「一人一籃菜認購計畫」訂購信箱(breezemarketkh@gmail.com),或傳真07-6362322。詳情電洽:0975300515查詢。
開心農場夯 帶動農地買氣
【聯合報╱記者苗君平/沙鹿報導】2009.10.27
網路上的「開心農場」正夯,讓最近購買農地詢問度也大增!中商地區的房地產仲介公司昨天表示,雖景氣持續低迷,購買農地詢問度竟多了3成,讓人驚訝;業者建議買農地事前規畫要謹慎,沙鹿鎮公所也認為「地盡其利」雖是好事,要能持續開心經營,免得反淪為廢耕地。
中縣海線地區房地產仲介公司最近發現農地買賣的詢問度大增,比往年同期增加3成以上,有人詢問時直接講明在網路上「開心農場」種出心得,想成為真正農民,享受種菜、養魚的田園樂趣。
有人雖沒有明講,但只想買1、2百坪土地,分析如想種田為業,不可能買這麼小,顯然只是供休閒玩樂使用。
中信房屋沙鹿店長陳金樹表示,目前銀行存款利息低,購買農地的確是長期投資的好方式,且日後交易不用繳增值稅,但購地前要注意面積至少要300坪,才能符合農保條件,如果想蓋農舍,面積至少要2500平方公尺(約756坪),而且只能蓋10%。
他說,早年規定興建農舍可合併面積計算,購買前要先至縣府了解是否有被「農地套匯」,如果已被合併使用,買了也沒有辦法蓋農舍,那就虧大了。還有許多農地進出道路可能是私有地,事前要查明,以免日後要種植作物進出困難,「想開心都開心不起來」,離住家也不要太遠,以免不方便,很快就失去興趣。
曾任縣府農業局長、現為沙鹿鎮公所主祕的劉淑媚說,政府開放農地買賣,無非希望地盡其利,讓想從事農耕的人都能如願,如果空有農地沒有耕種,就失去開放美意,還會被課地價稅,擔心電腦遊戲只有三分鐘熱度,良田最後變荒地。
她建議政府不妨趁著這股熱潮,結合相關部會提供技術指導,開放台糖農場或承租荒蕪農地,供農學院畢業的大學生或失業民眾加入農業生產,成為快樂農場的主人,也能降低失業率,減少社會問題。
◆ 中國修改選舉法 農民將獲平等選舉權
中央社 2009.10.27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天首次審議選舉法修正案草案,對備受爭議「 1/4條款」作出重大修改。草案如獲通過,未來大陸農民與城市居民將共同擁有平等的選舉權。
按照中國現行選舉法規定,農村和城市每一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並不相同,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 4倍於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大陸學界稱為「1/4條款」,民間通稱「4個農民頂1個市民」。
新華社報導,新草案規定,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數,按照每一個代表所代表的城鄉人口數相同原則,以及保證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進行分配。
草案指出,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也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代表。
新的選舉法修正案草案如獲通過,將意味著農民擁有與城市居民平等的選舉權。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李適時說,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將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選舉權;保障各地方在國家權力機關有平等的參與權;保障各民族都有適當數量的代表。
◆ 憂心缺糧 日年輕人相招下田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法新社東京26日電】2009.10.27
日本年輕人正逃離都市叢林到鄉下種田,他們可不是為了好玩,而是具有極高的缺糧危機意識,他們的任務是把種田變成最酷的工作,重振日本農業。
有機農業的信徒、種稻米的東京時尚人和其他年輕園藝愛好者紛紛回到人口老化和死氣沉沉的鄉下。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現在有六成的糧食靠進口,許多人擔心,如果氣候變遷造成全球糧食供應短缺,或能源成本影響國際穀物價格,未來日本可能買不到國外的糧食,糧食安全堪慮。
因此,在這個以銷售汽車和電子產品致富的高科技國家,年輕農夫站出來要重塑農業形象。
31歲的宮地最近對一群年輕農夫說:「不管日本經濟規模多大,有多少現金,這個國家很快就無法從海外買到這麼多糧食。」
他說:「我要把農夫變成很酷、引人注意和賺錢的工作。未來主人翁應夢想當農夫,而不是棒球選手。」
來自養豬家庭的宮地成立「農夫之子」(Kosegare)網站,吸引兩百多名農夫和同樣具有糧食危機意識的支持者成為會員。
他警告說:「我們振興農業的時間只剩下五年。」他們的農產品以「Refarm」品牌銷售,並呼籲消費者直接向他們購買,免去批發和代售成本。
即便是東京涉谷區髮型時髦、留者彩繪長指甲的時尚女也加入農夫行列。
24歲的歌手、音樂製作人兼模特兒藤田志穗正帶領一群娘子軍在鄉下種稻,她並在部落格上傳授種節瓜和番茄的秘訣。她寫道:「要年輕人馬上去種田也許很困難,但如果年輕人崇尚務農,日本農業將完全改觀。我想,日本需要農業。」
日本務農人口快速老化,逾七成農夫在60歲以上,近半超過70歲,只有8.5%農夫在39歲以下。全國約有3800平方公里的農田遭到棄置,其中88%的地主表示因年紀太大,沒辦法耕種。
森林被砍光 遊獵族想定下來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報導】2009.10.28
住在馬來西亞沙勞越叢林的普南族是全世界最後一批狩獵採集民族,森林就是他們的世界,但因森林遭到破壞,這個族群的古老生活方式有淪失之虞。普南族說,伐木公司和棕櫚農場侵入叢林,已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艱苦,他們準備停止遊獵,定居村莊。
普南族酋長沙岡說:「我們的問題是食物不夠,再沒有野豬可以捉。伐木公司已把柚木全部砍光,現在準備清理土地種棕櫚。若讓這種事情發生,我們會一無所有,沒法活下去。不再遊獵當然令人難過,但我們能怎麼辦?」他表示,他們決定加入反伐木運動,阻止伐木公司和棕櫚農場進入叢林。
普南族反對伐木已數十年,但推土機開進叢林清除殘餘林木的陰影仍難以阻擋。當地反伐木運動最近數月有增強跡象,普南族用竹子木頭建起路障,沙岡親率15名族人守護,保衛土地。
普南族人口約1萬,現在只有約三、四百人還沿襲老祖宗的生活方式,其餘在基督教傳教士影響下,多已放棄遊獵生活,定居村莊,但仍與叢林保持密切關係,尋找藤莖、藥草、野果和西米,並用手工精巧的吹箭獵捕動物。
馬來西亞沙勞越大學人類學家藍古指出,普南族因與伐木工人、衛星電視和寄宿學校接觸,一下子被推到現代世界。他說:「如果他們是自己做決定,並且是以自己的步調改成定居,那會比較好。但這些改變來得太快,他們可能承受不了。不管他們多希望維持遊獵,地貌的改變已使他們不可能持續傳統生活方式,除非住在國家公園附近或把他們活動的地域改成保留區。」
◆ 水上吉普賽人 遠離河流!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報導】2009.10.28
每年5月雨季開始,胡森都會帶著家人回到孟加拉三角洲的船屋上。胡森以潛水替婦女尋找掉在河裡的珠寶賺點小錢,也打魚供家人食用。家中主要收入是靠太太賣飾品及用草藥為人治牙痛。12月雨季結束後,胡森就會拆掉船屋,帶著家人前往內陸討生活。這次他不會回來了。
胡森是孟加拉的水上吉普賽人,當地稱他們為bedeys ,這個源自緬甸的族裔在17世紀來到孟加拉三角洲,目前人口約80萬,每年5月到12月住在船上,其餘時間住在陸地。不過胡森現已決定放棄這種遊牧生活,因為受到氣候變遷及上游開發的影響,河川水量愈來愈不規則,難以航行。胡森說:「很多河流都乾了,我們再也到不了偏遠地區,沒辦法生活。」
水上吉普賽人幾乎全是文盲,多半以玩蛇或者販賣飾品、草藥及化妝品糊口。專家表示,15年前bedeys還全部住在船上,過去10年已有25萬人被迫離開河流,預料2年內將有90%永久定居陸地。專家說,bedeys的飾品不再有人要買,草藥銷路也日漸減少,加上未受教育、沒有技術,要融入主流社會十分辛苦。
◆ 高麗菜產地價 直直落
自由時報 2009.10.28
溜滑梯 每公斤剩3、4元
〔記者陳燦坤、黃淑莉/綜合報導〕吃火鍋的旺季已經到來,應景食材高麗菜價格最近開始採收,價格卻不升反跌,短短不到1週跌幅超過5成,每公斤產地價剩下個位數,農民再一次嚐到菜土菜金的苦果,雲林縣農業合作社聯合社已緊急陳情縣府,請農委會耕鋤穩定菜價。
冬季是高麗菜熱銷期,各地都可看到農民田間採收景象,臉上卻沒有太多喜悅;菜農陳東賢指出,去年同時期高麗菜每公斤產地價曾突破30元,上週每公斤價格竟只有17元,到了這禮拜只剩下3、4塊錢,差不多是成本的一半,形同是流血賣菜。
量多賣相差 農友心淌血
菜農程裕均也表示,88水災過後,農民普遍看到吃火鍋旺季到來及菜價預期漲價心理,紛紛改種高麗菜,沒料到高山及進口冷凍高麗菜庫存尚未出清,貨源重疊結果產生排擠效應,加上遇暖冬氣溫過高,菜心發黑潰爛,都是高麗菜價跌因素。
雲林縣農業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廖謀不諱言,高麗菜價格像溜滑梯下滑主因是量多、賣相差,88水災後高麗菜價格狂飆,農民搶種,之後又因氣溫炎熱,高麗菜生長緩慢外型較小、賣相不佳,大批發拍賣價每公斤只有5元左右,品質較差的每公斤只喊價1元多。
不敷效益 地方建請耕鋤
廖謀表示,價跌農民不敷經濟效益,該會已透過縣府農業處向農糧署提報耕鋤計畫,預計耕鋤50公頃,每公頃補助7萬元。
◆ 只還農民基本公道
【聯合報╱本報記者汪莉絹】2009.10.28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選舉法修正案」草案,明確改變以往城鄉選票價值不同的作法,讓農民與城市居民享有同票同權的待遇。從選舉制度改革來說,是往公平的選舉邁出技術性一步,糾正以往不平等;但就社會層面來看,若不徹底改變當前大陸社會城鄉二元化結構,去除歧視農民種種制度安排,這種「選舉平權」的「小惠」,對大陸農民的生存狀態並未有太多改善。
中共建政六十年以來,無論是經濟制度、社會制度或政治制度,都具濃厚「歧視」農民的色彩,在制度安排上,農民總是處於最底層。除了選舉權不平等外,還有戶籍制度、教育制度、醫療制度、社會福利制度、人事制度等不平等安排,形成嚴重的城鄉二元化結構矛盾,構成大陸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改變的,僅是選舉制度的不公平部分,一九五三年中共頒布「選舉法」以來,農民的選票價值只是城市居民的「八分之一」,一九九五年修改選舉法後,農民選票價值變成「四分之一」,即大陸學者常說的「四分之一條款」,違反大陸憲法的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規定。
此次修改選舉法,給予農民與城市居民等值的選舉權,只能算是還農民基本公道而已。但是,對縮短當前大陸城鄉差距和城鄉二元化矛盾,則無濟於事,唯有徹底改革二元化的戶籍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等,才是農民真正需要的「遲來的正義」。
此外,這次選舉法修改案裡有不少技術上的進步,諸如設立秘密投票箱,選委會應組織候選人與選民見面,回答選民問題等,都是技術上的進步,往公平、公開選舉方式靠攏。雖是技術上的小改革,也值得肯定。
白宮帶頭 逾1/3美國人自家種菜
【世界日報/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2009/10/30
超過三分之一(37%)美國人現在於自家庭院開闢菜圃,種植蔬菜,渴望享用自己收成的蕃茄、黃瓜和豆子,連第一夫人米雪兒‧歐巴馬都在白宮荷鋤翻土,種植「家蔬」。
全國園藝協會(National Gardening Association)表示,家庭菜圃在美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37%的家庭擁有自己的菜圃,比一年的19%大幅增長。
米雪兒上周在白宮草坪為菜圃破土。她說:「我希望我的家人、白宮幕僚和所有並前來白宮的人士,都能吃到我們自種的食物,享用真正新鮮的蔬果。」
造成此一現象有幾個因素:一、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二、食物致病的駭人事例愈來愈多,消費者覺得不如自己掌控食物安全。三、經濟衰退影響人們的荷包,種植家蔬可以省錢。
巴特斐針對「家庭農夫」所做的研究顯示,此種現象將為庭院用小鏟子(trowel)製造商和菜種供應商帶來很大的商機。2009年將有約4300萬個家庭自種蔬果,而去年只有3600萬個家庭打理自家菜圃。
哈里斯民調(Harris poll)顯示,今年的「家庭農夫」約有五分之一是首次開闢自家菜圃者,包括第一夫人米雪兒。第一夫人表示,家庭菜圃還能讓家人同甘共苦。她開玩笑說:「不管願不願意,家裡每個人都得拔雜草。」
【2009-03-27/世界日報】
白宮廚房菜園翻土 小學生來幫忙
【世界日報/美聯社華盛頓20日電】
華府Bancroft小學的26名小學生20日揮舞鏟子、釘耙、乾草叉,拖著手推車,在白宮幫忙第一夫人米雪兒‧歐巴馬,為將用來種植農作物和芳草的「廚房菜園」翻土。
L形的「廚房菜園」靠近白宮南側草坪的噴泉,有1100平方呎,將在未來數周種植菠菜、花椰菜、各種生菜、羽衣甘藍、各種芳草,以及藍莓、黑莓和覆盆子。
菜園還會有一個蜂窩。米雪兒告訴學生們:「我們也要試著在這裡做我們自己的蜂蜜。」米雪兒表示,她的家人1月搬進白宮後就開始討論種菜的事。
學生們兩人一組拿著工具,和同樣拿著工具的米雪兒一起把草和表土耙起、聚集、倒在手推車裡,再把這些東西倒在菜園中間。
米雪兒一度開玩笑說:「我們完成了嗎?我想要種菜,讓我們以後來收割一些東西。」
翻土的工作完成後,學生們坐在附近的三張野餐桌,享用蘋果、蘋果汁,以及釘耙形狀的餅乾。
學生們下個月還會回到白宮幫忙種菜,之後也會幫忙收割,以及在白宮廚房烹煮部分農產品。預期4月下旬就能有第一次收成。
該菜園種植的部分農作物將成為白宮佳餚,包括供第一家庭享用,以及出現在官方宴會中。部分作物也將捐給白宮附近的施粥所Miriam's Kitchen。
第一夫人米雪兒最近在該湯廚幫忙派發午餐。
助理主廚卡斯(Sam Kass)表示,該菜園整年都會種有作物,作物種類將隨季節改變。
卡斯沒有估計該菜園能收成多少作物,但他說:「如果運氣好,應該會不少。」
【2009-03-21/世界日報】
◆ 綠能養豬 免水無臭味
自由時報 2009.10.30
設豬廁所等設備
〔記者詹士弘/斗南報導〕雲林養豬協會向農委會爭取經費,在雲林二崙、四湖試辦「綠能養豬」技術,結合豬廁所、集糞走道、真空吸糞車及厭氣發酵槽設置,讓豬舍不需沖水洗豬糞尿,不僅節能還無臭,仔豬因免去沖水,減少肺炎感染機會,存活率上揚10至15%。
雲林縣養豬協會29日在斗南舉辦「綠能養豬」示範成果檢討會,向養豬戶說明「無臭味養豬」的新技術,並邀請兩家參與試辦的養豬戶現身說法,分享心得。
養豬協會表示,台灣養豬頭數10年來已由每年1400萬頭減少至600萬頭,主要的原因在於環保問題及養豬成本居高不下,而豬糞尿的處理正是養豬戶面臨的最大難題,協會引進的「綠能養豬」技術,養豬戶未來不需用水沖洗豬糞尿,不僅減少成本,也無廢水排出,未來不用怕環保人員稽查。
清糞尿降低成本
環工技師廖健良表示,1公斤的豬尿糞需要20公升的水來清洗,「綠能養豬」技術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水,可杜絕養豬場臭味的問題,主要是利用豬隻習慣在固定地點排便的習性,在豬舍中設置豬廁所,可收集到95%的豬糞尿,再利用集糞走道,真空吸糞車收集豬糞尿後,再由昆蟲牧場將糞尿處理成有機肥或利用厭氣發酵槽,將糞尿處理為沼氣及有機肥再利用。
提高仔豬育成率
示範場廖世為表示,「綠能養豬」不僅能解決養豬場的臭味問題,更因豬舍不需用水沖洗糞尿,仔豬不會在洗豬舍時感冒引發肺炎,可提高仔豬的育成率10到 15%,他以丹麥為例,一頭母豬一胎平均可養活23頭仔豬,但台灣只有12、13頭,台灣育成率不高,就是因仔豬感染肺炎死亡,有了新技術,可大幅降低成本。
◆ 「綠癌」新用途 小花蔓澤蘭做染料
【聯合報╱記者田俊雄/鳳林報導】2009.10.30
花蓮縣鳳林鎮婦女張寶美在社區清除有「綠癌」之稱的小花蔓澤蘭,經她巧手處理後粹取出原料,再編織染成美麗的客家染布,裝飾居家或手提包,一舉兩得。
在鳳林警分局擔任收發職員逾30年的張寶美說,以前常協助社區清理的小花蔓澤蘭,由於它侵凌性超強,被說是「綠癌」。直到前年參加鎮公所舉辦客家染布研習營,才意外得知小花蔓澤蘭可做染布。
張寶美不但利用假日清理小花蔓澤蘭,路過的鎮民問她:「怎麼那麼認真打掃?」她很客氣回答:「另有用途。」鎮民好奇追問:「它不過就是雜草而已,還能做什麼啊?」
張寶美說,先將小花蔓澤蘭下鍋水煮半小時,煮出的湯水雖為清色,但加些中藥店買來的明礬,湯水會變成蘋果綠;再取出蘋果綠的湯水,把棉布放入鍋中煮染,便大功告成。
張寶美說,若要將染布呈現不同花樣,可運用綁染等不同方式處理,使染布呈現多樣的形態,不但用於居家裝飾、手提包,還可做成衣、裙等,她把大部分成品都送給畢士大教養院義賣,幫忙補貼照顧院童之用。
張寶美強調,小花蔓澤蘭萃取做染料,可讓作品的顏色更豐富,可順便清除生態殺手,一舉兩得。
她也用七里香、樟樹、福木、月桃等植物做染料,讓作品展現多變、豐富的風格,讓人更愛不釋手,用洋蔥熬煮出現多層次的金黃色,染在布料上的質感,相當好看。
果皮農藥殘留 自打果汁竟中毒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31/today-health1.htm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009.10.31 自由時報
喝自己親手打的木瓜牛奶竟然也會中毒?台北榮總日前接獲一名50多歲婦女因口吐白沫且昏迷,被送醫急救,家人原以為她是中風,沒想到檢查結果還沒出來,與她同住的妹妹也送醫急救。
經醫師詢問妹妹,及為姊妹倆做相關檢驗後發現,兩人都是氨基甲酸鹽類農藥中毒,且都是飲用自製的木瓜牛奶後,出現症狀。
姊妹喝果汁昏迷送醫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表示,這起事件日前發生在高雄。家人原以為這名50多歲婦人是中風,但是院方在做了相關處置之後,排除中風的可能,並朝神經學方面的病症檢查。不久後,與婦人同住的妹妹也被送到醫院急救,但症狀較輕微。
經詢問後得知,原來是妹妹送姊姊到醫院就醫後返家。看到桌上放著剩餘的木瓜牛奶,覺得倒掉可惜,也喝了一杯。大約半小時後,出現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症狀,趕緊到醫院急診;姊妹倆經檢驗發現,均為氨基甲酸鹽類農藥中毒,推斷姊姊應該也是喝了自己打的木瓜牛奶,結果農藥中毒。
氨基甲酸鹽類農藥中毒
蔡維禎指出,過去也曾發生西瓜果肉遭農藥污染的事件,結果導致食用者中毒;由於木瓜採收期較西瓜長,理論上,農藥殘留的機會不大,沒想到竟有患者發生喝了自製的木瓜牛奶後中毒,推斷可能是病患在處理木瓜果肉時,手摸到木瓜表皮所殘留的農藥,但亦不排除木瓜在種植時,使用系統性農藥,農藥自植物的根部吸收到整株木瓜樹,使得農藥在果肉中殘留。
大量清水沖泡 除農藥殘留
農委會藥毒所副所長費雯綺表示,目前國內蔬果農藥不合格率為3%,木瓜農藥污染在表皮?或是果肉?要看其所使用的農藥製劑配方,如果使用的是系統性農藥,農藥就有可能自植物的根部吸收到果實中。
◎如何去除水果的農藥殘留?
費雯綺指出,買回來水果可以在室溫中先放置幾天,果皮及果肉中的農藥,即會因為水果本身的酵素而代謝分解掉;或是泡在水中數分鐘後,拿到流動的水下沖一下,即可去除大部分的農藥。有的民眾偏好用鹽水泡。只是實驗發現,用清水或是鹽水泡,效果是一樣的。(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議員踢爆 粕油混充橄欖油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2009.10.31
台北市議員陳玉梅昨在市議會警政衛生部門質詢時踢爆,市售橄欖油幾乎全部標示不清,部分用橄欖渣製成的「橄欖粕油」甚至混充「精純橄欖油」,提高價格牟利。她要求衛生局全面稽查,不合格者一律要求下架。
衛生局長邱文祥當場承諾一周內全面清查市售橄欖油標示是否合乎標準,包含成分是否不實。檢查結果將以新聞稿並上網公布,供消費者參考。
簡任技正暨藥物食品管理處長姜郁美說,若有橄欖粕油混充精純橄欖油,且未標示清楚,已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標示不實情形,除立即要求下架外,也可處4到20萬元罰鍰。
陳玉梅昨天請助理至百貨公司超市、連鎖超市等隨機購買了19瓶橄欖油,發現只有5瓶外瓶標示與內容物相符,其餘不是標示不清,就是中英文資訊不足、字體過小。
其中一瓶民眾投訴在東森購物台買到的奧利塔精純橄欖油,將比較低等的橄欖粕油與橄欖油含混標示。
陳玉梅表示,橄欖粕油是經過多次壓榨的橄欖渣加入有機溶機後提煉,但業者卻未標示橄欖粕油,以高級油價格販售低等油品,許多人以為花錢買健康,其實卻買到較差的油。
奧利塔橄欖油進口商協憶公司經理吳敏鍾表示,商檢局的標準是7月才新訂的,也未通知進口商,他們是9月主動查核發現,會儘快與製造商聯繫,修改文字。
另一家被點名以橄欖粕油混用的濛德渥天然橄欖油,進口商芳俊公司代表戴小姐說,他們會向製造商反映,但相關標示都是商檢局認證通過的,價格也沒有頂級的高。
陳玉梅說,根據標準檢驗局制定的「食用橄欖油與橄欖粕油」標準規範,橄欖油分為「橄欖油」與「橄欖粕油」兩種,標示「extra virgin 」是最高等級的冷壓橄欖油;標示「pomace」就是橄欖粕油,民眾要特別注意。
吃早餐… 記得多帶銀兩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09.11.02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氣候異常影響收成,加上需求成長,刺激「早餐原物料」價格飆漲。茶葉、可可、糖和咖啡等早餐必備飲品的原料,近來紛紛改寫新高紀錄,其中茶葉還創下歷史紀錄。即使不喝咖啡也不喝茶的健康人士也難逃多花錢的命運,因為柳橙汁成本也大幅上揚,唯一未受影響的只有牛奶。
可可豆價格攀至30年高峰,糖價是28年半新高,咖啡豆接近11年高峰,柳橙汁位於15個月最高水準。這些所謂「軟商品」的價格大漲,與其他穀物類商品價格下跌的走勢背道而馳。
巴黎法國興業銀行主持農產商品研究的賈耶說:「兩者價格背道而馳反映出基本面,是好現象,因為這代表不是投機炒作,炒作的話會抬高所有食物商品價格。」
倫敦巴克萊資本軟商品分析師史諾敦說:「軟商品同步走揚,因為它們的產地集中在開發中國家。」開發中國家收成較容易受到天候、政治衝突、信用枯竭等影響,且價格上漲時,農夫要增產也較不容易。
軟商品產地集中在少數的熱帶地區國家,也使價格較易受到供給短缺的影響。可可豆就是一例,象牙海岸與迦納就占去全球六成的供給。
玉米、小麥、黃豆與稻米等農產商品則不同。史諾敦說:「農產商品生產集中於已開發國家,且廣泛分布於美國、歐洲與澳洲等地區。」農民較容易調整產能。
需求面也是推高軟商品價格的一個原因。倫敦麥格理證券商品策略師海克說:「軟商品的需求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較小,不像其他商品。」
以茶葉來說,主要出口國肯亞、斯里蘭卡與印度今年都遭逢旱災,收成平均下滑10%至20%。以基準的最高品質切碎白毫高級紅茶(BP1)來說,10月中時每公斤漲到5.02美元,不但是史上最高,且比1月的價格大漲70%。不過,與其他軟商品不同,茶葉不在期貨交易所交易,通常以實物為標的,金融投資客很難從茶葉漲價獲利。
可可豆價格上漲和象牙海岸可可樹老化有關。本季可可豆收成不佳,加上儘管天候良好,但貿易商擔心未來可可豆收成每況愈下,爭相收購。過去三季來,可可豆持續供不應求,這一季再不好,就是連續第四年供給短缺。
軟商品價格齊揚吸引了投機客。以往多半只見到貿易商、經紀商與商人的小角落,出現投資集團的身影。倫敦摩根大通策略師高瑞說:「我們注意到有投資集團進場。」紐約可可豆價格上周升到每公噸3,412美元,今年來已上漲28%。
聖嬰現象導致印度今年雨季雨量創1972年以來最少,卻又在巴西乾季時降下大量雨水,影響糖的收成。
無農藥作物平台開站 助小農災後復耕
中央社 2009-11-04
結合協助第三世界國家的公平貿易制度,與自主輔導農民無農藥栽種的銷售平台,標榜銷售生態農產品的「好樣綠」農產品銷售網站今天開站,要讓供貨農民獲利提高為營收的50%。
「生態綠」是華人市場第一個取得公平貿易認證的機構,在台灣銷售公平貿易咖啡豆,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的咖啡農確保獲利,不受跨國企業壟斷、剝削;創辦人是一對年輕人徐文彥與余宛如。
4 年前,高中教師洪輝祥自主輔導屏東、高雄縣果農捨棄農藥、改用除草機種植,確保水果無農藥、土地乾淨,種出來的水果大獲好評,引來更多果農加入。但這群小農所成立的「綠農的家」行銷管道不大,亟需銷售平台協助行銷。
這群有心人的努力,加上串聯企業參與社會公益的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協會、利群會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再加上中國人壽響應,由員工率先訂購新台幣50萬元農作物與水產,為今天啟動的「goodgreen.tw好樣綠生態農產品銷售平台」開啟好兆頭。
這個網站目前有10多種作物與水產上網銷售。
「綠農的家」理事長洪輝祥表示,大家都不知道,小農自負天災風險,每位民眾若付出100元買農產品,這位小農實際上只收到25元,這筆收益還要作為農事各項開銷使用;「好樣綠」是要確保供貨的農民可以從每100元營收中取得至少50%的收益。
推廣公平貿易的徐文彥說,好樣綠網站平台並不反對中盤商的存在,但他們希望小農能取得合理收益;特別是這群農夫願意不用農藥,照顧土地資源,並提供更健康的作物給民眾吃,生活該獲保障。
仿照公平貿易有認證機制,「好樣綠」也有認證與監督機制,會進行計畫型與組織型兩種認證,讓小農自組小團體,從營收中付出較少的費用維持認證機制的運轉。
幫中華電信、台電、中國人壽及信義房屋規劃參與社會企業責任的「利群會社」指出,希望開站第一年,每月營收先達到100萬元,這樣才能讓這些確保消費者吃到安心農作物,也照顧土地的小農收益獲得保障。
「好樣綠」網站今天還請來電影「不能沒有你」的男主角陳文彬代言。來自農村的他說,88水災過後,很多農民需要消費者購買,支持復耕,「未來的土地、未來的農民,真的不能沒有你!」呼籲大家用消費力保護台灣的土地與健康。
◆ 高麗菜1顆不到5元 提早啟動耕鋤穩市價
【聯合報╱記者鄭文正/彰化報導】2009.11.04
颱風後曾飆到一顆300元的高麗菜,在入冬羊肉爐、薑母鴨等火鍋蔬菜需求量高時,農委會卻罕見地提前啟動耕鋤,光是彰化縣就有多達20公頃,主要原因是農民在8月颱風後搶種,導致生產過剩。
農民抱怨,現在一顆重約一公斤多的高麗菜,在產地果菜市場批發價不到5元,不敷成本,讓他們內心淌血,直呼,「了錢啦!真的是欲哭無目屎。」
中華民國果菜聯合合作社總經理林小萍昨天搖頭說,太多農民在颱風後搶種,造成現在高麗菜供過於求,是否還會持續增加耕鋤面積,尚不得而知。
莫拉克颱風過後,北斗蔬菜育苗場當時日夜趕工播種,每期生產菜苗約四、五百萬株,仍供不應求,但台北蔬果交易市場昨天的批發價是每公斤三元,農民怨嘆,「賤價如土」。
農委會很怕蔬菜價格崩盤,只好提早啟動耕鋤機制,為此,農政單位也呼籲農民,二期稻作收割後,不要再盲目的搶種蔬菜,以免得不償失。
菜農許生佳昨天僱工及耕耘機到菜園耕鋤,北斗鎮農會推廣股邱柏勳、林小萍及縣府農業處等單位到場會勘,也不時搖頭嘆息,但真的沒辦法,為免後續價格崩跌,希望以耕鋤來穩住市價。
許生佳說,每分地雖可領7000元補助,他共領到二萬多,但當初買菜苗、肥料的成本與工錢等,將近7萬元,根本是血本無歸,「沒法度啦,採收後又賣不到多少錢。」他說,將先休息一陣子,再決定是否改種其他菜。
◆ 耕除高麗菜 彰化農民批浪費憂心菜價崩跌
【中廣新聞/李河錫】2009-11-04
農糧署無預警在中南部耕除高麗菜,引發彰化產地農民質疑;因為目前菜價並不低,又沒有先刺激消費、購儲後再耕除,可能會加速菜價崩跌,而消費者也認為太浪費。農糧署則表示,這次是以品質差、價格超低的高麗菜為對象,對穩定後市菜價應該有幫助。
農糧署以穩定整體菜價為由,無預警的在中南部展開耕除大面積高麗菜的作業!引發彰化產地農民措手不及,不少農民則認為,目前菜價並非超低或是滯銷,並不清楚為何在大宗蔬菜第一期才要量產上市,農政單位卻沒有先行刺激消費、鼓勵果菜公司與加工廠購儲就直接採取耕除措施,一位栽種蔬菜已有十多年的農民憂心表示,可能會加速冬季菜價持續崩跌。
不少消費者也表示,目前菜價並沒有非常便宜,一顆高麗菜還要二、三十塊,比起以往六顆五十塊的價碼還高很多,現在就執行耕除當綠肥,實在是太浪費。
農糧署主秘許漢卿則強調,經評估彰化與雲林產區後續大宗蔬菜產量超多,加上有部分高麗菜因品質差、賣相不佳,唯恐超低價格會拖垮整體平均價格,因此才會採取有特定性與限時性來耕除高麗菜,對穩定整體菜價應該有幫助,呼籲農民們能配合。
◆ 日本千葉種出巨無霸花生
【黃菁菁/東京二日電】2009-11-03 中國時報
日本花生名產地千葉縣去年培養出新品種的「大勝」巨無霸花生,大小約為一般花生的二到四倍,第一眼看到時,還真懷疑「這真的是花生嗎?」
巨無霸花生不僅是外型引人注目,花生豆仁飽滿,口感甚至比普通的花生還要甜美,只可惜目前尚未普及,價格也略高。
過去日本國產花生製品主要以煎炒的為主,由於農作面積逐年減少,而開始研究煮熟後冷凍或真空包裝的花生。千葉縣致力研發又大又軟的水煮用花生,前年終於栽培出比原有的品種「鄉之香」花生大一倍的巨無霸花生。
千葉縣農林總合研究中心從選種、交配到栽培,前後共花費十四年的時間,前年終於正式以「大勝」之新品種名申請登記為種苖,去年開始在農產促銷活動中曝光,今年正式銷售,目前產量並不大,千葉縣期待能提高日本國產落花生的消費需求。
◆ 金峰鄉洛神花季 7日登場
【聯合新聞網】2009/11/04
ALI-Ma金峰鄉洛神花季系列活動由「民歌之父」胡德夫返鄉擔任代言人。
金峰鄉將於98年11月7日至11月14日於新興村舉辦「洛神花季活動」,讓洛神之鄉從「新」出發。邀請國內外的遊客前來體驗金峰的好山、好水、好風情,欣賞正興村陶瓷,品嘗洛神風味餐。
2009「ALI-Ma金峰鄉洛神花季系列活動」主活動於11月7、8日(星期六、日)舉行,包括有洛神花園區體驗活動、原住民生活體驗活動、探索部落文化活動、原住民狩獵樂、原住民童玩樂、原住民工藝樂、原住民美食樂、祈福迎賓舞蹈表演、大型原住民舞蹈表演、原住民服飾展示、洛神花系列商品展售、洛神風味餐體驗品嚐、洛神捅花趣味競賽活動等,另外,11月7至14日則為套裝行程活動,鄉公所特別規劃四種遊程方案,9日至13日為各村部落遊學行程,採預約制辦理。
若有任何活動相關問題請逕洽(089)751137、751144轉146金峰鄉公所農業及觀光課羅小姐,或上網查詢金峰鄉公所資訊網 http://www.ttjfng.gov.tw 、台東縣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taitung.gov.tw/tw。
◆ 意利咖啡 「無店面」搶市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2009.11.04
義大利精品咖啡巨擘意利集團(IllyCaffe)計劃拓展美國市場,搶攻星巴克咖啡的地盤,但該集團無意自購店面或付租金,而是透過與獨立咖啡店業者簽約成為獨家供應商的方式,擴大接觸消費者。
華爾街日報3日報導,意利三年前開始推動「品味藝術家」(Artists of Taste)專案,尋找獨立經營的咖啡店攜手合作。意利負責供應義式濃縮咖啡機、咖啡杯、飲品食譜及藝術品,並辦理可獲認證的密集訓練課程,而店家同意至少三年內僅供應意利咖啡。新專案讓意利就算沒有直營店,也能控制品管。
對店家來說,和頂級品牌合作除形象獲得加持外,還可提高售價。舊金山市Caffe Greco店主蘇萊曼說,自一年前與意利簽約以來,該店銷售上揚10%,利潤增加3%。
亞特蘭大的19號咖啡店歇業一年後,今年6月重新開幕,新添的露天座擺放意利顯眼的紅色遮陽傘。店主路登史密斯說,供應意利咖啡該店「可與街角的星巴克抗衡」。
「品味藝術家」專案目前在美國有28家咖啡店,意利計劃未來三年要增加100家,而且還將進軍加拿大和墨西哥。意利的北美代表會造訪經認證的專賣店,檢查各項品管標準,簽約店家製作奶泡及清潔咖啡機的優劣都必須接受評分。意利北美業務執行長費伊(Gregory Fea)說,如果店家未達到要求,意利會提供額外訓練,但保留撤回認證的權利。
在星巴克關閉多家分店並將部分飲品降價促銷之際,意利卻選擇逆向擴展業務,尤其目前低價咖啡的競爭日益激烈,麥當勞及甜甜圈連鎖業者Dunkin' Donuts都已加入戰局。但全球咖啡消費在過去五年間仍不斷成長,原因是年輕族群常在住家以外地點喝咖啡。
旗下擁有逾1.1萬家門市的星巴克,仍是美國咖啡專賣店的龍頭。該公司發言人維斯說:「愈來愈多人提供或期待高品質咖啡,對星巴克有利。」
糧食自給是國家安全保單
【李武忠、陳郁蕙】2009-11-08 中國時報
為確保國家安全,台灣每年須編列龐大的軍購經費且與美談判過程備感艱辛,不僅購買軍備價格較其他國家昂貴,甚至被迫要在農業議題上作出重大讓步。但是對於未來全球可能面臨的糧食危機,政府的態度與作法令人憂心。
隨著氣候變遷,像美國卡崔娜颶風、台灣八八水災、澳洲百年來最嚴重乾旱氣到東南亞大海嘯等等,不僅奪走大批寶貴生命,更重創當地的經濟與農業生產設施,損失達數百億美元,也威脅到當地政府、社會和邊境的穩定。而糧食早已是先進國家藉以控制落後國家的糧食主權,進而全面控制其政治、資源、經濟的戰略手段。過去美國即曾以不同方式利用糧食輸出手段謀求外交與政治目的,包括: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對其實行穀物禁運;美國為核武對北韓實施糧食禁運等等;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說過一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世界。所以,糧食危機的嚴重性不亞於金融風暴,故被稱為「寧靜的海嘯」。
目前糧食出口絕大部分被美國、加拿大、歐盟、阿根廷等西方國家和地區所支配,尤其四大跨國糧商:美國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幾乎壟斷世界糧食交易量的八○%擁有明顯的定價權。糧食供應鏈體系不健全,尤其美國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量對農業大量補貼,並將便宜農產品行銷全球,使一些付不起補貼之開發中國家農業生產失去競爭力,這也讓糧荒問題更加惡化。
各國因為不同的農業環境、經濟發展階段、飲食偏好與型態,以及政治社會條件,維持糧食安全的作法亦各異。而糧食自給率是全面反映各地區糧食供求形勢的主要指標。根據調查報告顯示法國、捷克、匈牙利、德國、斯洛伐克等十三個國家的自給率均超過一○○%,意即糧食產量遠多於消費量。亞洲(中國除外)的糧食自給率雖然有所提高,但仍然是穩定的糧食淨進口地區,自給率低於八八%。過去日本糧食自給率一直保持在四○%的水準,為因應未來可能的糧食危機,計劃在二○一五年底之前將糧食自給率提高至五○%以上。而中國糧食自給率十年來一直保持在九五%以上。中國政府提出的新目標是,到二○二○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五.四億噸。受到前次糧食危機造成政局、社會動盪的教訓,日本、中國與東盟國家積極推動東亞稻米緊急儲備機制,目前東盟已建立八.七萬噸的糧食儲備,但僅相當於東盟國家一天消費量的四○%,而中國則提供三十萬噸專儲稻米,希望建立更有效的緊急互助機制, 也為中國最重要的糧食安全買下保險。
反觀台灣糧食自給率卻不增反降。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在民國九十七年,以價格為權數計算,自給率僅有七一%;以熱量為權數計算,自給率更低到只有三二.七%,對國家糧食安全恐怕有不利的影響。台灣除了有必要導正錯誤的休耕策略,提高糧食自給率以求自保外,鑑於台灣在種子、農產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等方面較中國與開發中國家有相對的技術和產業化優勢,應該善用農業籌碼,主動出擊,給予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農業現代化提供服務,並使之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從而增強第三世界國家食物主權安全與我國的相關性。這不僅對鞏固我國糧食安全與經濟發展有利,還可以改善國際環境和增強國家安全。
(李武忠為大學兼任教師,陳郁蕙為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
土壤侵蝕嚴重 將引發中國糧食危機
中央社 2010.02.26
中國大陸農業產值已超越美國與歐盟,但中國官方智囊表示,中國農業土壤侵蝕嚴重,如不改善,將會引發糧食危機。
美國之音報導,世界貿易組織統計,中國2008年農業產值將近7600億美元,比2007年增加30%,與美國及歐盟拉大距離。美國2007年農業產值約 3112億美元。
但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韓俊警告說,中國可耕種土地土壤侵蝕嚴重,質量和可持續性都受到影響。如不扭轉這個趨勢,中國有限的可耕地將無法養活未來從農村遷往城市的3億至4億農民。
他預計,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深入,30年後,中國農村人口將由目前的9億減至5億左右。
韓俊認為,導致農業土壤質量退化的主因包括耕種方法不科學,主要是氮肥使用過度。中國農業耕種氮肥的使用量是全球平均氮肥用量的兩倍多。
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生態教授戴維.皮門特爾(David Pimental)說,氮肥能提高產量,但在中國、印度等國家過度使用,結果是土壤中有機物質遭到嚴重侵蝕。
韓俊說,工業污染是土壤侵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目前,中國農田超過1成已受到工業重金屬和其他毒素污染。
聯合國糧農組織水土資源處處長帕爾維茲.庫哈弗坎(Parviz Koohafkan)分析,中國農業土壤退化的另一個原因,是重型農用機械的廣泛運用,直接損害土壤,對北方高原地帶與東北黑色土壤殺傷作用尤其明顯。
韓俊還提到土壤保護問題。他說,「土壤質量退化現在是個嚴重問題。我相信改善土壤質量與保護可耕地面積同樣重要。」
皮門特爾指出,土地開發經常會導致農田表層長時間裸露,或增加裸露程度,這是中國土壤保護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土壤侵蝕的重要原因。
帕爾維茲‧庫哈弗坎說,中國農業土壤40%受到污染和侵蝕,迫使農民向非保護地帶要地。政府應採取拯救措施,保護現有可耕地的可持續性。
◆ 基改作物面積 巴西全球第二大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2.26
巴西13年前從阿根廷悄悄引進基因改造農作物,現在,巴西已經成為全球第2大基改作物生產國。
中央社報導,據國際農業生物科技產業應用中心(ISAAA)公布的資料顯示,巴西基改作物種植面積約達2140萬公頃,較阿根廷多10萬公頃,因而取代阿根廷,成為全球第2 大基改作物生產國。全球最大基改作物生產國是美國,種植面積是巴西的3倍。
ISAAA估計,巴西種植的黃豆,其中71%都已經過基因改造;另外還有500公頃的基改玉米和14萬5000公頃的基改棉花。
儘管不少專家學者對基改技術仍持反對態度,不時提出學術研究質疑基改作物的環境和食品安全問題,但ISAAA的數據顯示,巴西農產業主並不在乎,仍執意種植基改作物。
2月初,德國化工集團巴斯夫(BASF)和巴西農業研究機構英伯拉帕(Embrapa)甫推出一種100%在巴西研發成功的黃豆。巴西國家生物安全技術委員會(CTNBio)網頁也記錄了近1500項對不同基改農產品的申請研究登記。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