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5

世衛:全球健康不公平程度更甚30年前

中央社 2009-08-15

身體健康會影響人的壽命,但出生地不同對壽命的影響可能更是天差地別,1名在非洲賴索托出生的小女孩,可能比1名出生在日本的女孩少活達42年。

世界衛生組織(WHO)駐中國代表韓卓升(HansTroedsson)昨天在北京表示,30年前首次將健康公平問題列入阿拉木圖國際初級衛生保健會議,不過目前健康不公平的程度遠遠超過1978年時的水平。

世衛「健康社會決定因素委員會」調查發現,不同國家兒童的生存機遇截然不同,貧窮的人患病率和過早死亡率居高不下,社會經濟地位越低的人,健康情況越差,健康和人的社會地位密切相關。

「社會不公正」是人類的1大殺手,調查指出,全球和各國權力、收入、產品和服務分配不均,造成日常生活明顯不公正,例如在獲得衛生保健、讀書受教育、工作和休閒環境、住所社區城鎮,及享受豐富多彩生活機會上均存在不公正的現象。

不公正的實例包括:阿富汗孕婦死亡風險為1/8,瑞典為1/17400。印尼窮人孕婦死亡率是富人的3到4倍。1996到2001年澳洲土著女性出生期望壽命是64.8歲,澳洲普通居民女性出生期望壽命可達82歲。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1大死因,超過80%心血管疾病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

委員會對全世界發出呼籲,「用一代人時間彌合差距」,努力實現健康公平。委員會建議3項行動原則:

1是改善日常生活環境,也就是改善人們出生、成長、生活、工作及老年環境。

2是在全球、國家和地方各級,改變造成這些日常生活環境的結構性因素,解決權力、金錢和資源分配不公正問題。

3是建立對健康社會決定因素的監督、研究和培訓體系。

※ 相關報導:

無論貧富,不平等的社會對大家都不利
藝術館鑿裂縫 雕刻家:鴻溝沒有底線
研究者:喝牛奶的人壽命比較長
藥品食品檢驗 明年大一統
綠豆湯怎麼煮最好吃 別讓測驗荼毒下一代
權力如何影響詮釋

11 則留言:

fsj 提到...

貧富差7.73倍 創史上新高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2009.08.21

台灣貧富差距惡化!根據主計處調查發現,去年居金字塔頂端的富人家庭所得,是最低所得家庭的六點零五倍,創下近五年新高。

若剔除政府移轉收支(各種社會福利補貼)後,原始貧富差距達七點七三倍,改寫歷史最高紀錄。

根據主計處資料,國內家庭貧富差距逐年增加,由民國九十三年的七點四一倍,上升到去年的七點七三倍。近幾年全靠政府不斷增加社會福利支出,才拉近貧富差距倍數。

主計處昨天公布家庭收支調查結果,計入政府移轉收支,去年國內最高所得組家庭的可支配所得為一百八十三萬四千九百九十四元,最低所得組家庭只有三十萬三千五百一十七元,兩者差距達六點零五倍。

可支配所得指民眾一年的所得總額,扣除每年繳稅金額,再加上各種來自政府的福利津貼,得出真正能夠支配的所得。

不計算政府移轉收支,去年最高所得家庭平均收入高達一百八十九萬九千零一十元,是最低所得家庭二十四萬五千五百八十九元的七點七三倍,刷新史上新高紀錄。

主計處表示,政府「努力」提供各種社會福利,改善家庭所得差距,才使得原始的七點七三倍,明顯下降到六點零五倍。

政府對家庭移轉收入,包含各種低收入戶生活補助、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老農福利津貼、身心障礙補助、災害急難救助,及各項社會保險(包括健保、公保、勞保、農保等)的保費支出補助,提升低收入家庭所得。



◆ 一年費用5萬美元 讀常春藤未必是好投資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彭博資訊二十日電】2009.08.21

想擁有美國常春藤名校的傲人學歷,除了努力,還要能負擔一年5萬美元的費用,但專家建議,投資報酬率未必理想,學校排名參考就好。

金融海嘯加上美國大學學費逐年攀升已使一般家庭捉襟見肘,將近一半大學說,學生的大學教育基金去年大賠21%。

儘管各種統計強調大學學位有助於提高終生所得,但彭博資訊專欄作家瓦席克(John Wasik)表示,政府的數據並未點出黑暗面:一個人可能得花數十年還清六位數的助學貸款,也可能因此買不起房子、車子,無法過優渥的生活。

波士頓大學經濟學教授柯里科夫認為,真正值得花錢唸的學校,不見得是大學評鑑雜誌和書刊排名最高者,他說:「大學排名沒有實用價值,因為人們無法得知,投資在所費不貲的名校上能否獲得回報。」

柯里科夫說:「學生和家長被迫在缺乏資訊的情況下作出昂貴投資,若將來還不出貸款,薪資恐遭扣押。」他提醒學生,計算念大學的成本時,也得考量將來可能須為還貸款被迫降低生活水準。

以美國常春藤名校為例,哈佛和耶魯今年學費分別為3.37萬和3.65萬美元,加計住宿和生活費等開銷後,一年費用可能高達5萬美元。相較之下,社區大學投資報酬率或許還比較好,州立大學也不錯。以美國學生收費標準來看,州立大學平均一年學費 6,762美元。

學費增幅是另一個重點。過去半世紀來,美國州立大學學費平均年增幅為7.3%,某些州的漲幅甚至逾12%。



◆ latte factor-拿鐵因素

【聯合新聞網/台科大應用外語系助理教授黃玟君】2009/08/21

很多人喝咖啡喜歡喝 Latte(拿鐵咖啡),不過可能很少人知道什麼叫 latte factor、以及這一杯幾十元台幣的拿鐵對自己私人財務管理上的重大影響!

latte factor是由財務投資專家 David Bach 所提出,指的是一些看起來毫不顯眼的日常消費(如一天一杯60元台幣的拿鐵),加總其金額可能十分驚人。想想看,一天60元,一個月就1,800元,一年光花在拿鐵上的錢就有21,600元呢!

你或許會問:那 latte factor 與私人財務管理有什麼關連呢?事實上,如果你是「月光族」,常常不知道錢到底花到哪裡去,那麼從 quit buying Latte(戒買拿鐵)這種看似「小錢」,卻是浪費的東西上開始省,則可以慢慢累積財富。不信嗎?很多專家給財務上不是那麼寬裕、卻想存錢的人的建議,便是:cut down on the money you spend everyday on things like gourmet drinks and eating out(減少每天花在高級飲料及外出吃飯的錢)!

你或許會說:「可是我真的很喜歡喝咖啡呀!」那你至少可以強迫自己從 Starbucks 一杯100元的咖啡換到7-11一杯30元的咖啡,或者自己買整罐的即溶咖啡回家泡,包準可以省下很多錢。

當然,每個人的 latte factor 不同,有些人是法國 Evian 礦泉水、有些人是飯店的停車費、有些人計程車費、有些人是 Marlboro(萬寶路香菸)、有些人是「金莎巧克力」、有些人是Mister Donut 的甜甜圈…。如果你有意識的將錢花在該花的地方,省下不該花的錢,那麼不知不覺中,便可以存下一筆可觀的金額了!

(本文選自:黃玟君老師英語學習網誌)



◆ 非關正確-弱者的滅頂與強者的生還

【胡晴舫】2009-08-21 中國時報

猶太浩劫餘生者普利摩李維在跳樓自殺前寫的最後一本書中提到,許多事後諸葛最愛問從種族滅絕行動奇蹟生還的猶太人一個問題:你們為什麼不逃走?甚至,你們為何不反抗?

既然知道德軍要來了,幹嘛還死守家園不走?當德國人對你們使用不人道待遇,為何不抵抗?一名熱心的小學生還認真規畫了集中營的逃跑路線,告訴李維他當初絕對有機會脫逃,只要他詳細計畫外加膽大心細。

受害者在此彷彿必須要替自己的苦難道歉。他的不幸,純粹因為他能力不足及性格缺憾。言下之意,如果他夠聰明(像我),如果他夠努力(如我),如果他夠勇敢(似我),一切災難就不會降臨他身上。

然而,李維冷靜指出,各處紀念碑不斷重複奴隸自行掙脫沉重鎖鏈的意象僅是一種修辭,其實枷鎖必由那些鎖鏈比較輕鬆的同伴們打破。對李維來說,除了文學與電影之外,所有革命從來不是由真實小人物所發起,而是由那些「懂得壓迫但不是親身經歷」的人所領導。自身雖過著特權生活,看出社會制度的不公後願意從他們的優渥環境走出來,是這樣的社會強者才有力氣改變這個世界,而不是早已遭制度壓得奄奄一息的真正弱者。

引述李維觀點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把八八水災比作猶太大滅絕,而是思索為何我們社會的強者會在這次水災中缺席。當弱者在滾滾洪水中掙扎求生時,他們照常上街剪髮,去飯店喝粥慶祝父親節,撒嬌自己忙到沒吃早餐。面對輿論口水排山倒海而來,他們雖然鞠躬道歉卻帶著自我犧牲的委屈表情,猶如聖徒上十字架,渾身飄散一股明知世人無知可笑但因他如此深沉大度所以選擇原諒的凜然正氣味。

一場惡水,沖毀了村落,沖走了生命,卻也沖出我們社會道德座標的嚴重問題。由我們教育體系所培養出來的菁英,嚴重缺乏同理心,因為社會與家庭向來只告訴他們把書讀好,其他不用管。除非會入考卷,不要讀雜書也不要關心時事。數學考一百分,你就是好學生,其餘管你多愛潛水、種花、熱愛動物還是喜歡陪老人家聊天,只要不能寫上成績單變成學術成就,你的人生就算毫無建樹。

為何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沒有理由不。他們從小奮發向學,考第一名,拿獎學金,長輩父母都誇讚他們是天底下最棒的孩子,不像隔壁小胖「不愛讀書,只懂打彈珠」。他們拿了該拿的文憑,考了該考的執照,做了該做的工作,他們都沒做錯。事實上,他們做得太好,今天才爬到這個地位。

只培養讀書機器的教育制度最後只能得到一群優秀的機器人。我們的社會獎賞了這群「佼佼者」,賜予金錢、權力與地位,他們當然認為自己一定做對了才值得如此社會報酬。也難怪他們常常流於好辯爭強,自我防衛心重,難以接受自己立場不是唯一的社會選項,因為在我們的社會裡,知識只是證明自己有資格往上爬的梯子,而不是提供思索的地板。因此,「我是對的」變成「我必須是對的」。少了探索智性的驅動也乏聽取異議的好奇,只剩下捍衛自身優越的固執,難容異己,更不接受質疑。

民主制度讓智者沮喪,因為它賦予天才與白癡同等權力,把學者與屠夫的智慧相等起來,一個台大畢業、哈佛學位、當了總統的人還是得面對一個一無所有卻仍要替一間已經不見了的房子繳電費的民眾,靜靜聽訓。但,民主制度卻讓仁者安慰,因為它令強者必須來到弱者面前,傾聽他的需求。

當民主制度多少暫時強制平衡了強者與弱者的社會能量時,我們更應該問,目前教育體系裡還有多少個未來的馬英九、劉兆玄、薛香川甚至陳水扁,什麼時候,我們的強者才會不必親身經歷卻理解弱勢的處境,不用制度強迫也會主動打碎弱者身上的沉重枷鎖。

fsj 提到...

日百歲人瑞首破4萬人 年輕人其實可以避免死亡

◆ 日百歲人瑞首次突破4萬人 最高齡114歲

中央社 2009.09.11

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天發表的統計指出,日本百歲以上的人瑞達4萬399人,首次突破4萬人大關,年齡最長的是沖繩縣的一名114歲女性,男性最高壽者則是112歲,住在京都府。

日本的百歲以上人瑞連續39年刷新紀錄,今天發表的最新統計人數是10年前的3.56倍,20年前的13.12倍。

統計指出,今年9月15日為止,男性百歲以上人瑞有5447人,比去年增加384人,連續29年增加。女性人瑞則高達3萬4952人,增加3739人,連續39年增加。男女人瑞都創新高紀錄,女性占全體的86.5%。

最高齡的114歲女性,姓名在家人的要求下未公佈,最高齡的男性是住在京都府丹後市的木村次郎右衛門,現年112歲。

日本全國47都道府縣之中,沖繩縣每10萬人口有67.44名人瑞,連續37年居首位。敬陪末座的是連續20年殿底的東京都北方鄰縣的埼玉縣,每10萬人口才15.90名人瑞。排名前10名的都是日本西部的縣。

日本從1963年開始這項調查,1998年百歲以上人瑞突破1萬人大關,5年後的2003年突破2萬人大關,4年後的2007年突破3萬人大關,才又2年則突破4萬人大關,加速增加的步調,凸顯急速的高齡化。

厚生勞動省分析指出,戰後經濟情況好轉加上醫療的進步,使得高齡者持續地增加而成為長壽大國,今後可望持續長壽化的趨勢。



◆ WHO:絕大多數不幸死亡的年輕人其實可以避免

【中廣新聞/葉柏毅】2009-09-11 新聞速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發佈的最新一項調查指出,全球每年平均有兩百六十萬年輕人死亡,但其中有絕大部份是可以避免的。

這項同時發佈在醫學雜誌「刺胳針」的調查指出,全世界十到二十四歲的年輕人,主要的死亡原因,包括交通事故、懷孕時的併發症、自殺、暴力行為、愛滋病與結核病等;但是如果仔細分析這些不幸死亡的年輕人會發現,他們絕大多數都是開發中或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國民;因此也就是說,他們的衛生常識不足,或是不懂得適當地保護自己。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應該幫助這些年輕人,增加衛生常識,並且加強宣導如何保護自己,這樣或許可以降低全球年輕人的死亡率。



◆ 中國毒奶案週年家長今聚會 官方罕見批准

中央社 2009.09.11

今天是中國三鹿奶粉被揭發非法添加三聚氰胺1週年,北京公安罕見批准患兒家長舉行小規模的紀念聚會。

北京「結石寶寶之家」負責人趙連海告訴香港明報,他們1年來要求的獨立科研報告、終身免費治療等訴求仍未能落實,但會理性、平和地紀念事件。

「我這1年來流的淚真是太多太多了」他把「毒奶粉事件」視為「國難」,又把它稱為「中國9.11」,舉辦聚會是提醒人們不要忘記事件,並希望公眾和政府更加重視食品安全。

37歲的趙連海是北京人,4歲兒子去年患左腎結石,現已康復。趙連海從2個月前開始準備這次聚會,以口頭方式通知管轄地公安,並於昨天得到大興區派出所所長答覆指市公安局局長已批准這次聚會。

趙連海說,官方之前對他們不信任,怕他們鬧事,「經過溝通後,消除這些擔心」。他強調聚會將以理性、平和的方式進行,包括聚餐及燭光祈禱等,地點在京郊大興區,有11名來自各地的家長及2名律師參加。

他將在網路上公佈聚會情況,但不會邀請傳媒參與,「不想搞得官方太緊張,希望記者理解」。

趙連海說,家長1年來的訴求並未得到有效回應,他們要求對於三聚氰胺的危害作出嚴謹科學報告,所有患兒應該獲得終身免費治療,並給予合理的賠償,現時多數家長已接受了統一賠償(死亡人民幣20萬,重症3萬,一般治療2000元),但趙連海認為賠償不公平,官方應與家長進一步溝通。

2008年9月,甘肅等地發現大批嬰幼兒患有腎結石,國家質檢總局於9月11日公佈,河北石家莊三鹿集團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全中國有29萬嬰幼兒出現泌尿系統症狀,6人死亡。

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被判終身監禁,三鹿集團破產,石家莊市長冀純堂等官員被免職,國家質檢總局長李長江也引咎辭職。

fsj 提到...

醫師︰果皮洗碗最環保

自由時報 2009.09.14

曾繁文親身體驗教大家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用什麼東西洗碗盤最環保?林森醫院副院長、骨科醫師曾繁文,親身試驗認為用水果皮洗碗最環保,因為水果皮本來就要丟掉,廢物利用最環保,他說,利用果皮中所含的酵素清洗碗盤,還可偵測用餐是否太過油膩呢!

曾繁文醫師指出,他最常用香蕉皮、蘋果皮、葡萄皮、奇異果皮洗碗盤,這4種果皮中,他覺得又以葡萄皮最好用,他也以清洗的效果如何,測試食用的食物是否太油膩。

他說,如果餐後的碗盤可以用水果皮洗乾淨,就代表這餐攝取的飲食油脂含量剛好,如果這餐用水果洗不乾淨,就代表吃得太油了要檢討。

他也發現牛、豬、雞、魚這4種動物性油脂,其中以魚類的油脂較易用水果皮清洗,他說,同理可證,當魚油進入人體血管時,也較易清掉,怪不得專家都鼓勵多吃魚。

他說,用水果皮洗碗盤,瓷碗盤比塑膠碗盤好清洗,質地毛細孔越細的材質越好清洗,他並以親身經驗,教大家在無水可用的情況下,如何清環保筷的妙方,那就是用自己的口水,他說,因為口水含酵素,也是清油膩的最天然洗潔精呢!



◆ 缺陷嬰 每30秒誕生1名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14日電】2009.09.14

受環境污染及高齡生育等影響,新生嬰兒身體出現缺陷情況不斷上升,現時每30秒即有一名缺陷嬰兒出生。數據顯示,北京12年間新生嬰缺陷率升近一倍,廣東、浙江等地新生嬰缺陷率亦全線上升,山西、雲南等較落後地區新生嬰缺陷率更高達8%。有專家指出,新生嬰缺陷已成為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成為長遠社會負擔。

專家指出,每年約2000萬名出生的新生嬰中,缺陷嬰兒約佔其中4%至6%,即有80萬至120萬人,其中肉眼可識別的先天畸形嬰有近30萬人,其他分別患有各種隱性疾病。據此推算,每30至40秒就有一名缺陷嬰兒降生,每年出生的缺陷嬰兒數量佔全球五分之一。

京新生嬰缺陷率升近倍

北京市衛生局日前公布新生嬰缺陷數據,新生嬰缺陷率12年間增長近一倍,由1997年的千分之九,增至去年的千分之十七。北京市衛生局指出,新生嬰的缺陷以先天性心臟病、指趾畸形、唇(顎)裂及神經管畸形為主。除北京外,廣東、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區新生嬰缺陷問題同樣嚴峻。

貧困地區情況更加嚴重

中國出生缺陷監測中心專家指出,出生缺陷率上升與遺傳、環境污染、輻射和高齡生育有關。過去十年,高齡產婦比例上升令新生嬰患上唐氏綜合症的個案增加近萬宗。此外,酒精、吸菸、甲苯和激素等環境污染因素亦令產婦增加產下缺陷嬰的風險。

較貧困地區,因著重發展經濟、輕視環保,新生嬰缺陷率更高。於雲南邊疆地區,因絕大多數產婦對新生嬰缺陷預防一知半解,每年新生嬰缺陷率高達8%,而在山西煤礦區居住的產婦,因環境污染嚴重,嬰兒出生缺陷率亦遠超平均水平。

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指,新生嬰缺陷已成嚴重公衛及社會問題。調查顯示,因新生嬰缺陷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逾百億,用於治療新生缺陷嬰的費用更屬天文數字。專家認為,應對出生缺陷的策略是積極干預、透過婚前保健、產前診斷等措施預防。



◆ 工廠偷排怪味 居民身起紅疹

【甘嘉雯/桃園報導】2009-09-14 中國時報

桃園市以生產矽利康聞名的高菖企業公司,附近多名居民十三日在縣議員黃婉如帶領下,拉白布條抗議該工廠偷排酸性異味,導致許多人身體出現紅色斑疹,甚至還有小孩因為家長不敢開窗戶,整天閉窗吹冷氣下嚴重流鼻血,要求廠方立即停工;不過廠方周日無人上班,沒有正面回應。

居民戴起口罩在工廠門口吶喊抗議,引來警方的關注。縣議員黃婉如表示,站在門口才一下子,就聞到空氣中彌漫一股酸味,更何況是居住附近的住戶,如何能忍受化學溶劑的味道。

桃園市民受不了 聚集抗議

楊姓民眾拉起衣服,指著胸前及背後、小腿都出現紅疹斑點,另一名陳姓民眾手上也一樣,兩人到醫院看診,醫師一開始以溼疹來治療,隔幾天消腫處又再度復發,實在是苦不堪言。

住戶拿出向環保局陳情的相關文件,認為高菖公司因未取得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證,早在七月時就應該要停工,卻仍聞到怪味,懷疑工廠利用深夜時分動工。每次有怪味出現,稽查人員不僅慢半拍,都還查不到具體違法實據,質疑有官商勾結之嫌。

環保局長陳麗玲表示,工廠位於龜山工業區內,氣味來源很複雜,不一定是由一間工廠排放異味,成分也需要化驗才知道。由於住宅區與工業區僅一街之隔,只要風勢一吹,實在很難保證住戶不會聞到怪味。

廠方部分製程 已遭裁罰停工

高菖公司遭勒令停工部分,陳麗玲表示,該廠生產壓克力樹脂製程中使用揮發性有機溶劑,確認屬於第八批環保署列管的固定汙染源,需申請操作許可,高菖未持有許可證,七月時已裁罰十萬元,因此「攪拌製程」部分必須停止,至於其他生產過程,環保局並無法勒令整個工廠停止運作。

環保局表示,空汙部分將依據採樣檢測結果及會勘紀錄,依違反空汙法將此案移送地檢署,請求予以行政刑罰。若認定有罪,負責人最重可能被求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 泰國珊瑚礁面臨人類活動威脅

中央社 2009.09.14

泰國優美的沿海名勝讓遊客印象深刻,但因人類活動頻繁,沿岸的珊瑚礁面臨嚴重威脅,尤其暹羅灣(the Gulf of Thailand)情況更為嚴重。

「曼谷郵報」(Bangkok Post)今天報導,海洋暨沿岸資源廳(the Marine and Coastal ResourcesDepartment)指出,比起暹羅灣,安達曼海(AndamanSea)的珊瑚情況較為良好。

人類活動會擾亂海洋生態,也被認為是珊瑚礁退化的主要因素。

根據海洋暨沿岸資源廳調查,在安達曼海與暹羅灣771 公里的沿岸,珊瑚礁最豐富的三省都位於安達曼海沿岸,數量最少的省份都位於暹羅灣。

根據統計,暹羅灣珊瑚的損害率從1995年的12.9%,大幅上揚至去年的22.4%。

泰國沿岸的珊瑚礁面積約有1萬5360公頃,佔泰國海域不到0.001%。這些是海洋生物重要的覓食之地,但也能從生態旅遊賺近收入。

珊瑚減少會衝擊泰國糧食安全,因為海洋產品是泰國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

為了增加海洋生物的食物來源,海洋暨沿岸資源廳在暹羅灣和安達曼海製造了30個人造礁石,但海洋專家表示,人造礁石無助於恢復海洋生育力,問題必須從根本解決,包括海水污染、陸地沉澱物以及有害的潛水活動等。

海洋暨沿岸資源廳擬發布一項礁石觀察計畫,準備在熱門潛水地點監測人類活動,將招募20名專業潛水專家進行這項計畫。



◆ 星研究:酸雨導致自然保護區20物種數量減少

中央社 2009-09-14

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酸雨已經讓1980年代在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數量豐富的青蛙、魚、螃蟹等20物種,逐漸消失。

新加坡「海峽時報」今天報導,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地質系副教授希吉特(David Higgitt)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佔地80公頃、充滿動植物的自然保護區中,對五公頃內的地質、水質和物種進行調查,發現保護區內河流和水質的酸鹼PH值在4.4到4.7之間,比20年前更酸。

針對這項初步研究結論,環境局宣稱,雨水的酸鹼度大約是PH值5,和全球其他地區城市的酸鹼度差不多,雨水的酸度也沒有比1990年代更酸。

PH值是用來顯示酸鹼度的數據,PH值7為中性,低於7屬於酸性,高於7是鹼性。

希吉特提出一項解決方案,那就是在保護區的河川中加入鹼性石灰石,讓石灰石自然產生鹼,以減緩水質酸化。但他也說,由於這種做法可能影響生態,必須要進行更多研究。

先前的研究發現,雖然物種會逐漸適應環境,但日益酸化的環境,仍會對一些物種的生長造成壓力,例如螃蟹,就會因此無法長出堅硬的殼。

國立大學萊佛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RafflesMuseum of Biodiversity Research)館長黃彼得表示,如果水中一個單位的酸度出現變化,代表環境酸度出現10倍的變化,這已經超出動物身體可以應付的能力。

國立大學研究團隊認為,造成自然保護區酸度改變,主要是因為工業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融入雨水中,流入河流而改變水質所致。

為進一步了解工業污染和酸雨對自然保護區環境造成的影響,國家公園局正與國立大學合作進行研究。

國家公園局自然保護區中心指出,對保護區內的河流酸鹼值進行調查是必要的,因為這將方便當局對保護區內的淡水棲息地做更好的管理。

fsj 提到...

病床不足 北縣槓中央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5210700.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2009.10.23

台北縣雖為準院轄市,但病床數嚴重不足,不少急重症病患苦等不到病床,縣府認為目前醫療區域劃分,將北縣市併為台北醫療次區域的方式,導致北縣亞東、慈濟等大醫院申請增床受阻,縣長周錫瑋最近再向衛生署爭取增加病床仍未獲准,忍不住發飆說「中央不准,我來批准。」

他說,住院照顧是民眾基本需求,北市人口少北縣120萬,病床數卻是北縣好幾倍,難道中央只重北市,欺侮台北縣民?周錫瑋還對政風處長徐大光說,如果准增設病床不符法令,「要辦就辦我,把我呈報上去,我負全部責任。」徐大光事後表示,縣長批准增床是行政裁量,無涉刑責,政風處不會呈報。

衛生局長許銘能說,上月針對亞東、淡水馬偕及新店慈濟醫院3家醫院完成一份調查,三家醫院包括急診、門診,每天等病床者平均199人,亞東就佔115人。他說,北縣386萬人,僅有病床5613床,每萬人口分配14.58床;北市人口數僅261萬,卻有16480床,每萬人口分配63.14床,病床資源對比懸殊,遑論北縣每年增加2至3萬人口,明年底升格後可能一年增加4萬人。

衛生局說,衛生署規劃醫療區域以35床/每萬人口為原則,目前北縣除東北角6鄉劃歸基隆醫療區,其餘23鄉鎮市與北市一起劃為台北醫療區,變成41.29床/每萬人口,超過標準,因此亞東醫院擬增400床、慈濟醫院擬增200床,都遭衛生署醫審會擱置。(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fsj 提到...

提升自癒力 比當藥罐子好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09.10.27

民眾總以為生病了就要吃藥才會好,不過,台北縣自然養生休閒協會常務理事兼講師謝東明則認為,對症下藥其實是一種「對抗療法」,這種療法會跟人體免疫功能相對抗,雖可將身體覺得不舒服的病理現象暫時去除,但殘餘在體內的病源與修復的工作,還是必須交給身體去完成,這種方式根本輕忽了人體自癒能力。

他指出,當人生病時,常常出現許多不適的症狀,患者都希望吃藥之後,症狀就可以解除,所以都希望藥能對症,但對症下藥真的好嗎?其實這種做法完全輕忽了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癒能力,過度的膨脹了人為醫學的表現,若能針對病因來處理,並採用輔助療法來協助人體進一步提高自癒力來應對疾病,且快速的修護損傷的組織,這種方式才是更完美的醫療方式。

對症下藥就是針對人體所發出的病理症狀,做有效的處理,進而達到舒緩症狀的手段,讓患者能夠感覺舒服、解除病痛,其實說穿了,這只是將疾病所產生的不舒服現象阻斷,同時也把病源留給身體自行處理,舉例來說,若有鼻塞、流鼻水、感冒等症狀就直接服用抗組織胺,有發熱症狀就直接服用抗發燒藥物,如此就可快速產生效果,但往往藥效一過,症狀就再回來,這說明病源還在人體內。

謝東明強調,大部份的疾病是因為人體受到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當病毒或細菌入侵人體時,身體會啟動免疫系統跟入侵者對抗,若對抗的戰場在氣管,則氣管就會不舒服,若對抗的場所在腸胃道,人就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現象。

這時醫師通常會使用抗生素來幫助患者抗菌,但藥用多了,微生物也會產生抗藥性,甚至於還會為了生存而不斷地進化,有時候醫師可能會使用類固醇讓戰事緩和下來,以便減緩病患的痛苦,但這種做法可能讓微生物有了生存繁殖的空間,對患者而言並沒什麼好處。

最好的方法就在於人應尊重自然的法則,也就是打開入口與出口,讓河水的流速與流量恢復正常,以便蕩滌病菌,回歸「流水不腐」之實,同理,若能夠用輔助來代替對抗以協助人體,促使身體產生自然的免疫力,進而產生抗體,如此將可自然康復,對健康也有很大的助益。



◆ 逗弄小貓反被咬 差點要截肢

【聯合報╱記者彭芸芳/新竹市報導】2009.10.28

新竹空軍基地一名女士官很喜歡寵物,本周日看到路邊一隻可愛的小貓咪,便像平常一般上前逗弄牠,未料小貓一轉身就在她的右手臂上猛咬一口,她忍著痛到醫院治療,以為包紮並打破傷風即沒事,豈知一天後傷口組織壞死,差點衍成敗血截肢。

「以後看到小貓小狗,不敢再隨便跟牠玩了」女士官至今餘悸猶存,她說,當時她穿著長袖,被咬後心想小貓牙齒即使很尖利,也不致於有多長,看到穿透袖子的手臂上三個小洞,破皮流血,她為保險起見,到附近醫院打破傷風並包紮,認為應該過幾天後即可復原,不以為意。

沒想到隔天不但沒有好轉,且愈發紅腫熱痛,小傷口甚至流出血水來,手臂稍微動一下就疼痛不已;她見情形不對,立即就醫,醫師用組織鉗深入傷口一探,才發現傷口外觀雖小,但每個洞竟都深達1.2公分,裡面許多組織已經壞死。

醫師為她局部麻醉,把壞死組織刮除乾淨,並用大量的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以紗布引流,並打消炎針後,傷口才獲得控制並改善。

新竹曾整形外科診所醫師曾鼎昌表示,被動物咬傷的傷口,72小時之內都不能縫合,也不要包紮,因為唾液中含,會溶解和稀釋組織,造成發炎,未處理掉壞死組織,即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壞死性筋膜炎及腔室症候群,重則需截肢、甚至因敗血症而危及性命,如果是糖尿病患,情況更緊急,惡化極快,不能不慎。

※ 相關報導︰

* 被貓咬…別急包紮 先用清水沖洗15分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5218061.shtml



◆ 高美溼地病原菌蔓延 最好別去

【聯合報╱記者張明慧/台中縣報導】2009.10.28

台中縣高美溼地每到假日遊客如織,但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最近在溼地水域偵測到人畜共通「類彎形菌」,身上若有傷口,容易感染腸胃炎和腹瀉。

興大教授賴美津說,高美溼地上的類彎形菌來源,可能是上游養的豬、雞排泄物廢水排入河川,流進溼地。

台中縣政府昨天緊急在高美溼地設立告示牌,提醒遊客注意。農業處說,高美溼地是野生動物保護區,原本就不建議遊客入內嬉戲,附近居民即使有捕魚需要,進入前先確定手足無傷口,離去也要用肥皂及清水洗淨。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今年做高美溼地環境微生物監測,意外發現學名「Arcobacter」的類彎形菌,已在溼地蔓延,成為數量最多的優勢菌株。

賴美津說,這種菌在台灣河川常見,海灘、溼地因較少做監測而未被發現;類彎形菌比大腸桿菌存活久,會從皮膚傷口侵入人體,造成腸胃炎或腹瀉。

高美溼地因歌手蕭敬騰在溼地沙灘拍攝焚燒鋼琴MV被罰,電視節目「瘋台灣」在溼地玩衝浪板也被告發,知名度大增,成為中部熱門觀光景點,假日時人潮湧入。

附近民眾指出,管理單位呼籲不要進入溼地破壞生態,但許多遊客不理會,任意踐踏珍貴雲林莞草,親子拿著鏟子和水桶在潮間帶東挖西挖,早就讓候鳥絕跡、莞草死亡。

中興大學研究指出,這些人為活動已讓微生物環境改變,加上外來畜牧汙染物,溼地已潛藏致病危機。

縣府表示,農政、環保等單位將加強上游水源管理,也請民眾不要擅入保護區內,免得感染疾病。

fsj 提到...

美童無健保 20年死1.7萬

【世界日報╱法新社華盛頓29日電】2009.10.31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兒童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過去20年來,缺乏健康保險導致大約1萬7000名美國兒童死亡。

這項研究發表在30日這一期的「公共衛生雜誌」。作者研究了37個州1988至2005年的2300多萬份醫療紀錄之後,得出的結論是:沒有健康保險的兒童死於疾病的機率,遠遠高於有健康保險的兒童。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兒科醫生、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阿布杜拉說:「你如果是一名沒有健康保險的兒童,得了重病,並被送往醫院治療,你死亡的可能性比附近城鎮一名有健康保險的患病兒童高出60%。」

該研究指出,由於美國大約700萬兒童沒有健康保險,這個問題必須立即解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普洛諾佛斯特說:「在我們這種富裕國家,為沒有健保的兒童提供健保,是一種道德責任,而不是一項急迫的經濟要求。」

目前美國人正在就為無健保的美國人提供健保的問題,展開激烈爭論。歐巴馬總統希望國會在年底前通過健保改革法案,以兌現其競選期間的承諾:為占美國人口總數15%(約4700萬人)的無健保者提供健保。

歐巴馬表示,他支持的健保改革計畫將使美國的醫療費用減少一半。而美國醫療費用若不加約束,到2013年將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歐巴馬支持的健保改革法案,其關鍵內容是包含一項政府提供的健保選擇計畫。共和黨人對此予以激烈抨擊,指控它相當於政府以高昂的代價接管醫療業。



◆ 美眾院版健保 一字值7290萬

【聯合報╱國際中心/報導】2009.10.31

美國國會眾院民主黨領袖29日公開空前的健保改革法案,宣稱將使3600萬無保族獲得健保,對民營健保公司施加新管制,並提供公營健保,讓民眾多一種選擇。歐巴馬總統將此案譽為「改革健保努力的重要里程碑」。

民主黨版健保法案的複雜程度也創下紀錄,全文共40萬字,共1,990頁,規畫出10年間支出8940億美元的藍圖,平均每字224萬美元(約台幣7,290萬元),果然一字千金。

預料眾院將在下周表決此案,議長南西‧波洛西在國會大廈的戶外造勢大會上宣稱,此案將涵蓋96%美國人,並使數千萬無保族和無保家庭能夠獲得負擔得起的健保,使每個人的健保費用降低。

國會預算處估計,有關健保的部分10年將花費8940億美元,這個估計沒有提到法案的其他部分。

這個法案的主要財源是向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或夫婦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家庭加稅,稅率為5.4%,目標為增加稅收4605億美元。此案還要在10年內從跨國公司的稅務優惠和利息分配中「榨出」261億元。

醫療器材製造商也將被課稅2.5%。不過,這個法案尚需與參院版本協調,可能會有改變。參院版本不包含加徵「富人稅」。

眾院民主黨領袖估計,這個法案將在10年內把付給民營「聯邦醫療保險優惠計畫」(Medicare Advantage plans)的費用減少1500餘億元,削減聯邦赤字約300億元,符合歐巴馬「要改革健保但不增加國債」的要求。

歐巴馬總統隨即發表書面聲明,對於眾院法案涵蓋公營健保感到欣慰。

他說:「這個法案達到兩個主要目標:經費完全有著落,就長遠看可以減少聯邦赤字。」

共和黨也立刻回以負面反應。眾院少數黨領袖貝納(John Boehner)帶著民主黨版法案出席記者會,他批評該法案將使美國人的健保保費上漲,加稅將導致失業,老年人的聯邦醫療保險福利亦會縮減。

fsj 提到...

搶救地球生態 拚壓低生育率

【蔡鵑如/綜合報導】2009-11-02 中國時報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在一七九八年發表《人口論》,預測糧食生產將趕不上人口增加率。兩百多年後,先進國家生育率急速滑落,家庭規模越小,人們也更富裕。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現在就連開發中國家生育率也逐步下降,在通常被認為子孫滿堂的巴西、印尼,甚至印度部分地區,孩子越生越少。全世界有半數地區生育率不到二.一%,這是被視為人口穩定成長的神奇數字,又稱為「人口替代率」。預期二○二○到二○五○年,全球生育率將遠低於人口替代率。

不過,人口成長減緩並非全然是壞事,至少對經濟成長有利。直到一九九○年代,開發中國家很少同時出現生育率下降和收入增加的情況,但現在案例越來越多。從食指浩繁的貧窮大家庭,轉變為成員逐漸老化的富裕小家庭。生育率不太高也不太低,沒有許多嗷嗷待哺的孩子和靠人奉養的祖父母,夾在中間人丁興旺的第二代則努力工作生產。

對人口結構轉換的國家來說,人口替代率往下掉,是絕無僅有的寶貴機會。但馬爾薩斯信徒認為,對地球脆弱的生態體系而言,人實在太多,人口增長早該打住。

沒錯,全球人口仍在增加,到二○五○年增至九十億高點之前,就會先把環境破壞殆盡。若窮國依循富國的經濟軌跡發展下去,這種後果就可能發生。

最窮困的非洲與亞洲民眾,每人一年製造○.一公噸二氧化碳,美國人則多達廿噸。經濟成長能讓幾億人脫貧,但如果窮人複製歐美創造財富的途徑,他們也會把資源耗光。況且,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面臨氣候變化時受傷也最重。人口持續增加,還會讓水資源短缺,糧食產量下降等全球暖化的後果更形惡化。

要減緩人類對環境的負面衝擊,對策不外乎人口政策、科技和法令規範。不過,全球人口增長早已自然快速減緩,除非像中國祭出高壓一胎化政策,才能把生育率壓得更低。



◆ 11歲小媽媽 結婚生子同一天

自由時報 2009.11.02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十三歲當爸爸沒啥了不起!保加利亞一名十一歲女童日前在與少年男友舉行婚禮時提前陣痛,送醫後隨即產下一名女嬰,在婚禮當天升格當媽,堪稱「雙喜臨門」。十一歲的珂蒂莎稍後抱著剛出生的女兒薇烈塔說,她再也不玩玩具了──「我現在有了新玩具。」

提早一週陣痛 婚禮當天升格當媽

英國世界新聞報一日報導,珂蒂莎被送到醫院,生下將近兩千五百公克的薇烈塔時,身上還穿著婚紗、戴著頭冠。在跟甫出世的女兒共度一夜後,珂蒂莎重新披上嫁衣,與十九歲的傑里亞茲科完成歷時三天的婚禮。上週才出院的珂蒂莎,日前在老公陪伴下接受英國世界新聞報專訪,坦承十一歲就當媽的感覺很怪,「我以前都會玩玩具,但現在她(女兒)是我的新玩具…我不回學校了。我現在是一名母親。」

在吉普賽貧民區長大的小媽媽珂蒂莎與小爸爸傑里亞茲科,相識於保加利亞斯利文的吉普賽學校,當時路過學校操場的傑里亞茲科英雄救美,幫珂蒂莎擺脫校園霸凌,事後珂蒂莎要求和他約會。傑里亞茲科說,他當時以為珂蒂莎十五歲,「她沒告訴我她只有十一歲。」珂蒂莎在旁咯咯笑說,「我才不會說,否則他就不會喜歡上我。」

兩人相識不過一週,珂蒂莎就懷孕了。珂蒂莎坦承,自己沒受過性教育,也不知道怎麼樣會導致懷孕。「我從沒交過男友,更沒聽過保險套…直到我祖母發現我體重增加,我才知道自己懷孕了。我原本以為只是吃太多漢堡。」

與14歲以下女童性交 新郎面臨入獄

不過,新手爸爸傑里亞茲科因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關係,遭到司法當局調查,因此無法與珂蒂莎同住。根據規定,與十四歲以下女童發生性關係,將被判處兩年到六年有期徒刑。傑里亞茲科坦承很害怕,因為他想好好照顧妻女,結果卻可能是入獄服刑。

吉普賽族群小媽媽已成社會問題

儘管吉普賽女孩十幾歲就懷孕並不罕見,斯利文的未成年小媽媽數量也相當驚人,但珂蒂莎十一歲就當媽媽,仍讓女方家屬震驚不已;原本在西班牙農場工作的傑里亞茲科,也在得知自己將為人父後立刻趕回國,坦承自己感到害怕。兩家人連忙安排在十月二十二日舉行歷時三天的吉普賽婚禮,好趕在珂蒂莎分娩前讓小兩口完婚。

當婚禮進行到第二天時,珂蒂莎提早一週開始陣痛,送醫二十分鐘後,薇烈塔便順利誕生。院方表示,珂蒂莎是他們見過最年輕的產婦。珂蒂莎隨後返回婚禮現場,然後又及時趕回醫院餵奶。女嬰薇烈塔的外婆與祖母,即珂蒂莎與傑里亞茲科的母親,將成為女嬰的監護人,令原本打算將女嬰帶走的當地社福單位鬆了一口氣。



◆ 河南雙頭嬰 被棄農田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日電】2009.11.02

河南省湯陰縣一名出生僅十天的小男嬰,赫然長了兩個頭,一個五官齊全,能吃能喝,另一個與正常頭部的後腦勺相連,狀似肉瘤,有頭髮和尚未發育完整的耳朵、眼睛和鼻子等五官。這名小男嬰出生後就遭父母遺棄在野外,目前暫由當地一處老人院收養。

大河網報導,這名男嬰是上月21日在一處田地溝渠內被人發現,隨即報警處理。由於無法找到男嬰的父母,警方暫時委託當地一所老人院安置男嬰,男嬰閉著雙眼在工作人員袁先榮懷裡吃奶,模樣惹人疼愛。

這個雙頭男嬰從正面看並無異樣,但後腦勺卻長著一個狀似肉瘤的頭。這個頭只有正常頭部的一半大,有稀疏的頭髮,也有尚未發育好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袁先榮表示:「孩子的臍帶剛剛才脫落,推測大概出生十天左右。」

袁先榮說:「孩子的父母也太狠心了。」她表示,男嬰身體非常健康,小腦袋瓜很聰明,食欲也很好,食量是同齡嬰兒的兩倍之多,就是比其他孩子多長了一個頭。



◆ WEF:新加坡女性 生活條件比男性差很多

中央社 2009.11.02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公佈的全球性別差異指數(Global Gender Gap Index 2009)報告,新加坡女性在經濟參與度、政治權利等生活條件上仍比男性差很多。

根據這份報告,新加坡在全球列入調查的134個國家中,排名第85名,比去年下滑1名。

新加坡的排名,甚至比亞洲以「大男人」知名的日本還差,日本這次排名全球第75,而中國大陸也排名第60名;中、日今年的排名都比去年滑落。

報告說,雖然新加坡的性別差異指數已經比過去進步了40%,但仍在亞洲重要經濟體中,排名較差。

這份報告是以男性和女性的經濟參與度、機遇、教育程度、政治權利、健康程度與生存率等指標,來計算出一個國家的性別差異指數。

新加坡在這份性別差異評比的單獨項目中,最好的成績是在經濟參與度和機遇,排名全球第58名,而男女性的政治權利差異則排名全球第86。

在「教育程度」及「健康程度和生存率」兩個項目,新加坡的男女性別差異排名更糟,分別排名第102和121 ;而且,新加坡男、女的小學錄取率和中學錄取率的差異,竟排名全球100名以外。

這樣的結果,讓新加坡人感到驚訝,一名國會議員今天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表示,上述相關數據應該是錯誤的,因為新加坡規定每個人都必須進小學接受教育,且至少必須達到小學的教育程度。

一些新加坡人也叩應(Call in)到廣播電台,認為新加坡女性的自主和女權意識高漲,而且包括總理夫人何晶都擔任淡馬錫控股的總裁,因此對這份報告感到不解;但有些人認為,新加坡女性在參政上,確實不如許多亞洲國家,而且許多婦女仍然很傳統。

世界經濟論壇這份報告,指新加坡過去50年中,沒有女性擔任過元首,過去1年中,也沒有女性擔任部長,因此女性在「政治權利」上,和男性差很多。

fsj 提到...

世衛:全球婦女醫療保健仍遭忽視

中央社 2009.11.09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出版報告指出,全球醫療保健仍普遍存在性別不平等,婦女的需求持續受到忽視,尤其是青春期和老年階段。

世衛秘書長陳馮富珍說,婦女提供了大多數的保健服務,卻很少獲得自己需要的保健。她呼籲,「是報償女孩和女人的時候了,要確保她們得到所需的照顧跟支持,讓她們在人生每個時刻享有一項基本的人權,也就是健康權」。

「婦女與健康」報告指出,由於生理和行為方面的優勢,婦女的壽命一般比男性長。但是在某些環境中,尤其是亞洲部分地區,這些優勢被基於性別的歧視壓倒,以致女性出生時的期望壽命低於男性或相等。

報告說,婦女的醫療保健需求,只有懷孕期間照護等少部分領域相對受注重,且在許多國家,關於性與生殖的醫療保健只著重已婚婦女;未婚婦女和青少年則被漠視,更別提性工作者、靜脈注射藥癮者、少數民族和鄉村婦女等較邊緣化的群體。

世衛指出,社會與經濟地位的弱勢,包括缺乏教育、收入和決策參與,都限制女性保護自己和家人健康的能力。婦女普遍面臨歧視、暴力和貧窮等挑戰,更添健康風險。

這份報告說,以全球而言,愛滋病、妊娠和分娩併發症、結核病持續是15歲到45歲婦女的主要死因,但隨著年齡漸長,非傳染性疾病取而代之;然而,由於心臟病和中風常被以為是「男性」疾病,女性病徵又常異於男性,因此常造成心臟病的不足診斷。

報告提出了跨衛生部門內與外的改革建議,包括建立婦女組織充分參與的有力領導;加強衛生系統以符合滿足婦女生命各階段的需要;透過公共政策改變不利婦女健康的社會和經濟因素;以及加強知識基礎,追蹤進展。



◆ 研究:星期一症候群 員工請病假特多

中央社 2009.11.09

一項研究指出,企業員工超過1/3病假都發生在星期一。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這項由美世諮詢公司(Mercer)所做的研究同時顯示,請假率最高的月份是元月。

這份研究顯示,最普遍的請假理由是筋骨方面問題,其次是病毒感染,接著是與壓力相關的疾病。

研究人員在分析不同私人企業1萬1000名員工的疾病管理紀錄後,得出這些結論。

分析結果顯示,在2008年元月,平均每人請半天病假。

此外,在最多人請病假的20天當中,有13天發生在元月,其中又有6天集中在元月2至9日。

在一月3日星期四和一月4日星期五,員工有將近5%請病假。

此研究發現,35%的病假發生在星期一,而在接下來的工作天中,上班率逐日提高。請病假人數最少的是星期五,只佔全部員工的3%。

研究人員比利摩里(Phiroze Bilimoria)說:「星期一請病假及經常性的短期請假,是某些團隊或部門員工參與度低、士氣低落的徵兆。」

根據這項研究,筋骨方面問題,諸如筋肉疲勞和背痛,佔員工病假總天數的24%;病毒感染和壓力相關疾病各佔17%。

fsj 提到...

痢疾威脅比愛滋高 年有150萬兒童死亡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西姆斯/華盛頓電】2009.11.17

導致更高兒童死亡率的是肺炎。專家們說,死於痢疾的兒童超過因愛滋病、瘧疾和麻疹而死亡的兒童人數的總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深顧問特里斯‧杜利說:「除了這些死亡數字之外,每年還有大約25億,我要強調這個數字-大約25億個兒童痢疾病例。」

但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給柳葉刀醫學雜誌的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發展中國家,60%患痢疾的兒童得不到應有的治療。報告中包括一個防治痢疾的七點計劃。

痢疾會導致水分喪失,並且減少人體內的鋅含量。鋅是身體正常發育成長不可缺少的礦物質。過去五年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衛組織建議通過補鋅來治療痢疾。他們還建議使用低滲透性口服補液鹽作爲替代品,補充水分。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地區很難得到鋅補充劑,而且替代性溶液也難找到。

導致兒童患痢疾的主要因素是輪狀病毒。各國衛生官員們被告知將輪狀病毒疫苗包括在國家防疫計劃之內,但是很多發展中國家沒有這種疫苗。報告說,新的擴大治療範圍的方法正在研究當中,其中包括,通過社區衛生工作者或者特殊社區活動,發放治療藥物。

專家們說,痢疾患兒應該繼續進食。患病的嬰兒也應繼續餵母乳。

報告建議,爲了防治痢疾,兒童應同時接種輪狀病毒和麻疹疫苗。報告同時呼籲發展中國家改進清潔用水的供應工作。

另外一個預防方法就是用肥皂洗手。

痢疾是很容易預防的。在1970和80年代,防治兒童痢疾的努力曾經取得一些成效。報告的撰寫人希望,這個新的計劃能夠使這個問題重新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fsj 提到...

印度德里人 52%住貧民窟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09.12.19

印度非官方兒童暨婦女福利團體表示,印度首善之區德里地區有52%人口,居住在水電及衛生等基本設施匱乏的貧民窟裡,而年齡在6歲以下的貧民窟兒童,66%營養不良。

中央社報導,由德里地區學術研究機構、照謢兒童團體、婦女社福團體以及非政府組織,1989年聯合成立的全國性志願組織「德里力量(Delhi Forces)」,在「印度幼齡兒童現狀分析」報告中披露上述情況。

報告指出,與德里地區平均嬰兒死亡率每千人有40 人死亡比較,貧民窟嬰兒死亡率是每千人有54人死亡。

「德里力量」召集人姆麗杜拉.巴嘉潔在報告中表示,這項報告是對德里地區6處貧民窟約4600戶人家進行調查的結果。「德里力量」稍早對印度第一金融大城孟買進行類似的調查亦顯示,孟買約60%的民眾住在貧民窟裡。

巴嘉潔表示,由於政府當局漠視安全飲水和衛生設施的提供,德里貧民窟居民免疫能力低,染病率高,易腹瀉,63%貧血。

她說,水源和衛生是最迫切的問題,德里貧民窟有31%住家沒有廁所,也沒有下水道設施,多數居民都是在家附近空地方便。

報告又說,德里儘管排名印度國民收入第二高的省暨中央直轄區,但該地區3歲以下的幼童,由於缺乏營養,35.4%發育矮小、15.5%瘦弱,33.1%體重不足。

報告指出,政府當局發展地方建設,應著重改善居民衛生環境品質,提供土地興建衛生設施,但政府的建設計畫,卻是縮減都市貧民的基本衛生空間。

fsj 提到...

缺陷兒 中國每30秒誕生一個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13日電】2010.09.13

12日是中國第五個「預防出生缺陷日」,有關專家指出,中國是出生缺陷高發國家之一,平均每30秒誕生一名缺陷兒,每年有40餘萬家庭受到影響。而全國每年為缺陷嬰兒的花費達到數百億元,簡介費用數千億。

四川新聞網報導,專家說,中國每年有80萬到120萬名出生缺陷兒,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兒出生。其中,除20%—30%患兒經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生活質量外,30%—40%患兒在出生後死亡,約40%將成為終生殘疾。這意味著每年將有40萬家庭被捲入終生痛苦的漩渦中。

專家強調,減少出生缺陷,預防比治病更重要。

報導表示,根據中國出生缺陷監測和殘疾兒調查結果,目前累計有近3000萬個家庭曾生育過出生缺陷兒,約占全國家庭總數的近十分之一。

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江帆說:「我國每年出生缺陷患兒的治療費用高達數百億元,維持最基本生活費用高達數百億元,給國家造成的間接費用約數千億元。」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鄭曉瑛表示,中國常見的出生缺陷有神經管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唇齶裂、尿道下裂等。出生缺陷的發生原因十分復雜,有些還不為人類所認識,但主要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或二者的共同作用。

先天性心臟病最多

據報導,鄭曉瑛說,「中國是全球神經管畸形高發國家,每年有8萬至10萬患兒出生,最常見的就是脊柱裂兒和無腦兒,原因是母體葉酸缺乏。」她表示,中國育齡婦女體內葉酸缺乏較普遍,每三個育齡婦女就有一人缺乏葉酸。

而先天性心臟病則是中國出生缺陷的首位疾病,每年新增患兒15萬—20萬。家族遺傳史、孕婦患有糖尿病、妊娠早期接觸致畸藥物或放射性物質、孕婦病毒感染、近親婚配等都是先心病的誘發因素。

鄭曉瑛認為,農村和貧困地區是產生出生缺陷的重災區,一些有效的干預措施還不能有效地覆蓋這些地區,如何在農村貧困地區開展出生缺陷預防是嚴峻的挑戰。

據了解,作為預防出生缺陷發生的措施之一,人口計生系統正在加大一種新的職業——生殖健康咨詢師的培訓力度。目前,江蘇、重慶、北京等地的生殖健康諮詢師已持證上崗。



◆ 淋酸雨刺激頭皮會禿頭 工業區最嚴重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0/09/13

近日台灣各地常發生雷陣雨,有人認為淋雨會禿頭,是否真是如此?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南霖表示,一般雨水停留在頭皮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淋雨造成掉髮的機率不高。除非酸雨、汙染物質長期刺激頭皮,造成頭皮發炎,發炎太嚴重才會出現掉髮問題。

吳南霖醫師另提醒,工業區汙染、酸雨也可能引起過敏或接觸性皮膚炎,患者頭皮除了發癢,還會疼痛、脫皮。若頭皮原本就有傷口,或本身毛囊就在發炎,此時頭皮保護功能大大減少,細菌容易趁虛而入,此時工業區汙染、酸雨等刺激都可能讓傷口惡化,發炎更嚴重。

醫師認為,台灣酸雨還不到腐蝕皮膚的程度,而造成掉髮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酸雨造成。淋雨的人主要需要擔心的是發炎問題,因此機車騎士或行人如果經過汙染區較嚴重的區域,如工業區等,最好避免淋到雨,回家後也最好盡快洗頭、擦乾,以免酸雨、汙染物質留在頭皮上,進一步傷害頭皮。一旦發現頭皮出現異常如癢、痛或脫皮等,更要小心酸雨、汙染物質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