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3

權力如何影響詮釋

Researchers explore how power influences interpretation
http://www.physorg.com/news169103986.html

August 10th, 2009

紐約大學一項新近完成的、針對 9/11 攻擊之公眾反應的研究下結論表示,具權勢地位者,從政府官員、華爾街的經理工作到軍方人員,傾向以更抽象的措詞來詮釋這些事件,而且比普通的個人具有更多的 certainty(肯定性、確實)以及 positivity(積極性、確實)。

這項研究,《Power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al of a Crisis(危機解釋中的權力差異)》,預計發表在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上,是一項在真實世界背景中,權力(power,權勢)與感知(perception)之關係的罕見、廣泛檢驗,闡明決策者對於攻擊的理解如何受權勢與地理鄰近性(geographic proximity)這樣的因素所影響。作者們包括 Joe C. Magee,紐約大學 Robert F. Wagner Graduate 公共服務學院,管理助教授;Francis J. Milliken,NYU Stern 商學院教授與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教職研究員(faculty fellow);以及 Adam R. Lurie,紐約大學的學生。

自 2001 年 9/11 至 9/20 間,數百則在媒體中發表或播送之公開評論的分析,支持其他研究者的先前發現:「抽象的解釋」在「判斷完成某人的目標要花多少時間」上,是造成自負傾向的一種因素。研究者也提及,在達到他們的目標上,「抽象的解釋」或許也促使國家領導人低估他們將面臨的困難。

"假定美國的戰略決策者在內政、地理政治學與軍事上也有權力,而(那種)權力將(使得他們在思考上更加抽象),他們很有可能會高估他們達成他們目標的機會," 他們寫道。"結果證明,在 9/11 的餘波中,政府開始逐步擴大軍事侵略行動,在寫這篇論文時那仍在尋求解套。"

他們補充:"我們的研究展開了「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否起因於政府與軍方長官的詮釋過程」的質疑。他們受到其所考慮局勢之假設性本質以及他們所掌握之權力的影響。"

※ 論文尚未發表,請洽詢紐約大學的 Rob Polner。

你看不到真正的風險在哪裡!
研究:當人覺得有權勢他們會忽略新意見
幸福地無知:略過這些討厭的細節
非關正確 - 我這麼說,因為我知道

2 則留言:

fsj 提到...

財經漫遊-妄想又傲慢的災難

【沈雲驄】2009-08-15 中國時報

幾個月前,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到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對負責接待的經濟學家蓋瑞凱諾問了一個問題。「災難要來,」女皇說:「為什麼事先沒有人發現?」

當然不是沒有人發現,巴菲特、索羅斯,都早在災難來臨前就提出了警告,只是都被官員們當作耳邊風。倫敦大學政治史學家韓納西,最近與經濟學家貝斯雷等人合寫了封信給英女皇,正式回應她的疑惑。幾位教授形容,這場金融風暴是一群「極度聰明份子的集體想像力的失敗」,這些聰明的人自以為,找到了一種又一種低風險、高報酬的方法,可以把危險拋到腦後,把財富放到口袋裡。「妄想又傲慢,」信上說,帶來了這場痛苦的金融災難。

妄想又傲慢的,當然不止是金融市場上的聰明人。這場災難之所以會發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長期以來同樣妄想又傲慢的政府官員,尤其難辭其咎。與水災、風災一樣,對於害人匪淺的金融災難,政府同樣肩負著監測、改善、預防與救援的任務,沒擔起任務,就是怠忽職守。

翻翻舊報紙,就能輕易看見官員們的妄想。還記得金融風暴發生前,從美國到亞洲,各國財經官員們輪番上陣,都在歌頌經濟榮景,預言著股市會上揚,房市會更好,全都沉醉在金融遊戲所堆砌出來的經濟成績單中,只顧著把表面的金融市場炒熱,很少認真照顧經濟的根基。

這當然是妄想。金融市場熱起來,不是壞事,但任誰都能明白,光靠著買進賣出各種金融商品,並不會帶來生產與技術創新;一個健康的經濟,需要的是認真的經營者,重視創新、服務與人們生活福祉的提升,並從提升中賺取報酬。一個只顧著短線投機,卻懶得做長期投資的經濟,生產活動不會扎實,就業機會無法持久,所建構出來的經濟數據自然也就難以憑恃,當投機活動崩壞,各種數據就會──像這一年多來大家所看到的──灰頭土臉。

然而,災難的發生顯然沒有讓官員們收起自己的傲慢。相反的,借用韓納西等人的話來說,全都陷入一種「拒絕認錯的心理」(psychology of denial)狀態中,無法接受災難已經發生的既成事實,更不認為跟自己有關。在災難中,他們雖然擺出一副要解決問題的樣子,但有哪個國家的領袖與財經首長放下傲慢、承認自己錯了,並承諾從此改絃易轍?

當前的世界領袖,大多執政沒幾年,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說災難的發生,不關自己的事。但這麼想的官員們都要問問自己:是否真能擺脫金融市場的誘惑、抵抗既得利益者的遊說與壓力?是否真的願意把人民的長期福祉,放到自己的短期政治利益之前?就像要避免水災害人,政府就得辛苦地治水修堤,而不是草率地對濫墾違建睜隻眼閉隻眼;要勇於冒犯既得利益,徹底執行國土規畫,而不是在官商裙帶關係中自甘墮落。金融災難的道理相同:官員們需要一種承認錯誤與面對困難的勇氣,放下不切實際的妄想與傲慢,老老實實地帶領人民降低環境中的風險。

而人民自己,也要記取教訓。就像台灣過去多次的水災與風災,只要雨過天晴,大家就漸漸忘記了創傷,也為官員們帶來怠惰之機。不久前才哀鴻遍野的全球金融災難,此刻正用上漲的行情考驗著人們的健忘。今年以來,中國股市漲了快八成;港股從三月間的谷底,反彈了快一倍;台股去年底還只有四千點出頭,現在已經在拚七千點。漸漸的,各國官員們口中談的是較多炒熱市場的話題,較少的改革與扎根的決心,更別提什麼高風險了。不難想像,假如人們在遺忘中繼續任由官員們妄想又傲慢,災難,已經離我們不遠。

(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fsj 提到...

研究報告:惡老闆發飆 無能是主因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2009.11.23

最典型的惡霸老闆非美國漫畫《白朗黛》(Blondie)中的躊躇先生(Mr. Dithers)莫屬。他是女主角白朗黛的丈夫白大梧的頂頭上司,為人刻薄小氣,時常怒氣沖沖發飆,把部屬當出氣包。

這部漫畫刊載70逾年來,讀者對白大梧的同情仍有增無減。調查顯示,美國有37%的員工(5,400萬人)深受惡霸老闆荼毒。

為什麼這些職場暴君如此普遍?根據研究,權力並不是導致他們頤指氣使的唯一因素,權力夾雜無能感才是他們情緒失控的主因。

南加大和加州柏克萊大學兩名學者進行了一項實驗來證實上述理論。首先,他們從全美勞工資料庫中,徵求不同行業的人接受心理測驗,目的是評估他們隱藏的情緒,例如不適任感、無能感和攻擊傾向等。

同時,學者也蒐集參與者的背景資料,了解他們的職場位階與權力,以分析權力和不適任感交互作用,是否會讓老闆變得令人難以忍受。

實驗結果顯示,感到能力不足的人,只在掌權時才有虐待傾向;而有權有勢的人只在缺乏自信時,才變得刻薄與激進。這代表唯有權力和無能感結合,才會讓老闆變成討厭鬼。

為了證實這項理論,學者做了另一項模擬職場動態的實驗。他們請參與者寫下過去感到最有權力的時刻,以及工作表現最傑出和出現不適任感的經驗。學者並運用不同類型的聲音,衡量參與者對陌生人發怒的程度。

結果再次顯示,權力和不適任感交互作用,會加深一個人的虐待傾向。學者認為,這兩股力量在職場上更強化,因為掌權者會以高標準自我要求,導致不適任感更常出現。由於自尊受到威脅,他們變得充滿防衛,而這些感受通常以羞辱他人或更糟的形式表現。

要如何阻止這種循環惡化?在其他類似實驗中,學者刻意讚美某些參與者的領導才能、提高他們的自我價值。結果顯示,權力和不適任感仍是引發攻擊傾向的關鍵,但獲得讚美的人卻能排除怒氣。心理科學期刊本月也曾報導:「一點讚美就能抹除老闆的怒氣和攻擊傾向。」

這對深諳拍馬屁重要性的員工來說,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但學者警告,阿諛奉承雖能暫時增加老闆的自尊、減輕他們的虐待傾向,但最後情況可能愈變愈糟,導致無能的上司和現實脫節。 (取材自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