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9

藥品食品檢驗 明年大一統

【劉朱松/彰化報導】2009-07-09 工商時報

我國現行藥品與食品檢驗多頭馬車管理制度,明年將大一統。衛生署藥政處副處長劉麗玲昨(8)日透露,衛生署明年將新成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並整併現有的食品衛生處、藥政處、藥物食品檢驗局,及管制藥品管理局等單位的現有業務,並收回委託經濟部標檢局執行食品相關產品的進口查驗與檢驗工作。

為此,衛生署已於7月2日成立TFDA籌備小組,由康照洲教授擔任小組召集人,開始展開TFDA籌備事宜,預定明年1月1日正式成立,開啟我國食品藥物管理新紀元。

TFDA將整併現有的食品衛生處、藥政處、藥物食品檢驗局,及管制藥品管理局等單位的現有業務,並新增新興生醫科技產品,及血品等相關管理業務。

至於衛生署現階段已委託經濟部標檢局執行食品相關產品的進口查驗及檢驗工作,在TFDA成立之後,將收回上述的委託業務。

劉麗玲指出,TFDA組織成立的目的,包括建立藥品、食品,從研發到上市的產品風險管理體系,並提升查驗與稽查效能,藉以落實「權責合一」的單一窗口制度。另外,將加強生技新藥,及醫材研發法規的輔導,藉以加速生技產品上市的時程。

劉麗玲是於昨日在彰化鹿港出席98年全國藥政業務研討會上,透露我國TFDA的未來組織架構與運作模式。

而現行的藥物食品檢驗局旗下設有三個檢驗站,負責執行各地市售食品的抽驗業務,在TFDA明年成立之後,衛生署將在TFDA轄下,增設國內北、中、南三區管理中心。其中,北區設在台北市的原藥檢局,並併入現有的花蓮東檢站;中區設在台中;南區則設在高雄。

至於TFDA旗下北、中、南三區管理中心,將新增三大業務,包括規劃與執行流通食品的抽樣檢驗與報關發證、執行進口食品查驗與稽查管理,及邊境業務溝通與協商。

衛生署轄下現有的食品衛生處、藥政處等四個單位預算員額共計392人,未來TFDA的預算員額為505人,而現有的食品衛生處、藥政處等多個單位每年預算總額不到20億元,未來TFDA每年預算至少在25億元以上。



◆ 美國毒蘋果 消基會促抵制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9.07.09

今年三月衛生署放寬安殺番農藥殘存標準。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表示,安殺番毒性極強,會造成腦神經傷害,衛生署不為國人把關,「真的很夭壽」。

美國蘋果進口數量占台灣全年蘋果進口數量第一位,去年共進口四萬六千七百公噸。台大農經系副教授孫立群指出,過去衛生署規定安殺番的農藥殘留標準為「不得檢出」,國內農民多半早不使用。

孫立群表示,今年二月十五日到三月十六日,連續六批美國蘋果被驗出零點零二到零點三七的安殺番後,三月廿九日衛生署未經嚴謹科學實驗評估,就擅自將安殺番殘留標準從過去的「不得檢出」放寬為零點五ppm(百萬分之一),罔顧國人健康,「政治考量意味濃厚。」

針對消基會認為衛生署放寬蘋果「安殺番」殘留標準,是向美國勢力低頭,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表示,美國、澳洲跟日本都是一ppm,台灣標準為零點五ppm,在安全範圍內。

衛生署否認因美國壓力放寬農藥安殺番殘留標準,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說,今年一到六月,衛生署已完成一百六十四項農藥殘留容許量修訂,安殺番只是其中之一。

「安殺番是DDT時代所使用的農藥,全球五、六十個國家早禁用。」吳家誠表示,安殺番在食物、水中只要超過三ppb(十億分之一)就會產生傷害,屬有機氯類殺蟲劑,不僅會累積在生物體內,還會對神經、中樞等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

消基會說,衛生署在二○○五年公布的「安殺番與健康風險」資料指出,長期使用安殺番會導致肝功能異常、貧血,甚至慢性中毒。大量攝取則會導致急性中毒,引起痙攣、震顫。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衛生署明知安殺番的毒性,卻連杏、桃、馬鈴薯及櫻桃的安殺番容許量都開放為零點零二到零點五ppm。綜觀過去的瘦肉精、美國牛肉事件,衛生署屢屢因美國而低頭讓步,「衛生署不管制毒物,還容許美國放毒給台灣國民,成何體統?」

消基會要求全民抵制相關產品,呼籲政府不要拿人民生命作為賭注。

※ 安殺番(endosulfan)是一種有機氯農藥...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高碳食物為何對心血管不好?
國人營養失衡 飲食指南應全面翻新
水瓶中的荷爾蒙類似物 -- 冰山一角?
新檢測法:二種食品添加劑作用如同外源性雌激素
移除水中砷的「奈米鏽」將在墨西哥測試
含氯殺蟲劑導致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銅調控的擾亂也許是 prion 疾病的關鍵
甲基汞的警告
將有毒電腦廢棄物轉換成安全產品的新製程

33 則留言:

fsj 提到...

衛署檢5店油無砷 全案變羅生門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9.07.10

另五個尚未使用的炸油檢體,結果今天出爐,衛生署藥檢局推測,應該也不會檢出砷。衛生署這次檢驗的炸油檢體來自兩家麥當勞,以及摩斯、達美樂、漢堡王共五家店,十個檢體,半數是用過的油,另一半則是還未使用的油,油品與消保官抽驗同一批號,但不同鍋。

雖然藥檢局並未檢出炸油含砷,但仍然無法解釋麥當勞與消保官檢驗結果的爭議。

外界懷疑,炸油含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衛生單位七月八日才抽檢,店家早已更換過炸油,當然檢不出砷。但衛生署技正許景鑫說,店家並不知道衛生局人員何時前往抽查。

許景鑫指出,衛生單位已稽查全國一千五百八十家業者,包括路邊攤,合格率為百分之九十三點一,不合格都是酸價過高,已要求業者當場換油,限期複查。

【記者施靜茹、陳惠惠/台北報導】炸油裡到底有沒有砷?消保官跟麥當勞各說各話,專家指出,與其繼續吵下去,不如當天採得的檢體,交由第三方公正單位檢驗,確認到底有沒有砷。

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組長施養志說,採取檢體時,採檢人員通常會先均勻混合,濾掉食物殘渣,就算取樣時油裡不慎有殘渣,檢驗人員也要先過濾再驗;盛裝檢體容器也要很小心,一旦檢體遭汙染,或實驗室汙染,都會影響檢驗結果。

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指出,像砷這類微量元素在檢體蒐集流程容易出現誤差,包括是否使用未含重金屬的試管,都考驗檢驗正確性。

楊振昌說,炸油爭議應該用更精確的方式檢驗,確認驗出真的是無機砷,因為有機砷幾乎無毒;而無機砷毒性很強,曾有報告指一次食用一百多毫克就可能致死。

楊振昌指出,要辨認有機砷或無機砷,關鍵在於使用「感應耦合電漿原子放射質譜儀(ICP酖MS)」之前,須用液相層析儀分析砷的化學結構,才能確定是有機砷或無機砷,他坦言,國內能達到這樣檢驗標準的實驗室並不多。

楊振昌表示,臨床上有些病人的血液和尿液驗出砷,但大多是毒性極低的有機砷,主要是病人吃了魚蝦,停吃以後就驗不出砷,炸油若未受汙染,一旦炸過魚、蝦,或許就可能殘留有機砷。



◆ 砷若來自食材 代誌更大條

自由時報 2009.07.10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麥當勞炸油中被檢出的砷從何而來?

餐飲業者指出,清洗油槽的清潔劑、添加的濾油粉、還是薯條、雞肉、魚肉等食材,都是可能來源。不過麥當勞表示,通通沒問題!

餐飲業者表示,棕櫚油油脂在炸製過程中,照理不會產生砷,問題比較可能出在外部污染材。若證實油品炸製前的原油沒問題,問題就有可能來自炸製過程中添加進去油品中的東西,譬如濾油粉是否真的是經衛生署核可的食品級濾劑。

業者指出,不銹鋼的炸油設備,基本上不太可能會出問題,較令人擔心的是,砷通常是來自土壤和水,若檢測發現炸油中殘留的砷,是薯條等食材所溶出,問題就嚴重了。

台灣麥當勞行銷協理曹昌傑則表示,麥當勞從六月二十九日起已全面停用濾油粉,之前使用的濾油粉全是經衛生署核可的食品級濾劑,安全無虞。

至於油槽清洗,多以清水沖洗居多,被污染可能性不大;薯條、雞肉等食材也都是在通過HACCP認證的工廠所生產。曹昌傑強調,該公司將南僑和嘉吉兩家油脂供應商供應的油脂送檢,檢驗全部合格。

南僑、嘉吉油脂 檢驗皆合格

南僑集團也自行將專門供應麥當勞的油脂,分送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及全國公證檢驗公司進行重金屬殘留檢驗,昨日檢驗結果出爐均證實未檢出砷。

南僑集團副總裁李勘文表示,南僑三年前獨家供應麥當勞油脂時,每個月供應量達二百公噸以上,後來麥當勞改從馬來西亞進口嘉吉(CARGILL)的棕櫚油,目前南僑每個月供應麥當勞使用的油脂剩下四十幾公噸,僅占二成,應儘快釐清問題油品由誰供應。



◆ 有機砷與無機砷的差別

自由時報 2009.07.10

砷為重金屬,依「化學價數」及「存在型態」可分為有機砷及無機砷。

有機砷主要來自於海產食物,例如魚、貝類及甲殼類等,在吸收後,很容易排出體外,對人體較無害。

無機砷則多存在於空氣、土壤及水中,會隨著食物鏈進入人體。量多時,即會累積在體內,造成急性或慢性砷中毒。

急性砷中毒初期症狀主要為腸胃症狀,包括唇灼熱、喉嚨緊縮及吞嚥困難、噁心、腹痛、出血性胃炎及劇烈嘔吐。

慢性砷中毒症狀則會出現疲勞、頭痛、昏睡、神經病變、白血球降低、貧血、肝功能異常、烏腳病及禿頭等;嚴重者還會增加罹患癌症機會。

(資料提供: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吳明玲、記者魏怡嘉整理)

fsj 提到...

「驗油含砷」僅供參 北縣批離譜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許聲胤/台北縣報導】 2009.07.11

衛生署昨天認定為北縣消保官作油品檢驗的台美檢驗科技公司,非衛生署認證含重金屬的檢驗機構,台美檢驗麥當勞油品含砷的結果「僅供參考」;北縣法制局長陳坤榮痛批衛生署「離譜!」

台北縣衛生局長許銘能昨天拜訪衛生署官員,事後許銘能表示,衛生署認為台美檢驗僅供參考。

陳坤榮說,既然衛生署認定台美的檢驗不具公信力,縣府就不必被動等麥當勞提出複驗申請;法制局將在收到衛生署決議文後,把抽檢保存的油品,送到衛生署認可的重金屬檢驗機構化驗,若結果仍證明含砷,將請衛生局逕予開罰。

麥當勞等連鎖速食業者炸油是否含砷,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板橋地檢署昨也主動簽分他案調查;檢方表示,調查重點在油品是否含砷,以及消保官與業者送驗的炸油,為何出現截然不同結果,以釐清真相,避免造成消費者恐慌。

北縣消保官上月抽驗四家速食業、七個門市油品,送台美檢驗科技公司,發現七件樣本全都驗出丙烯醯胺,其中麥當勞、達美樂三個門市的炸油,還含有無機砷,含量超過國家標準上限九至十一倍。

消保官七日公布檢驗結果後,衛生署要求縣衛生局立即再抽檢業者同間門市油品,麥當勞也委託長期負責檢驗的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抽檢,結果都正常。

陳坤榮表示,台美是衛生署認證可代公家機關檢驗的公司,但北縣並不了解台美在重金屬檢驗項目中未獲認證,衛生署一直到昨天才說明,並據此認定台美檢驗結果不具效力。他認為衛生署「擺明幫麥當勞背書,打了縣府一巴掌!」

陳坤榮指出,衛生局與SGS抽檢的油品,都是消保官公布檢驗結果後的次日抽檢的樣本,與消保官抽檢時間差了十幾天,二者不是同批油品,如何判定真偽,「業者又怎可能留著問題油讓人再抽檢?」

對麥當勞傍晚建議,雙方同時將油品樣本送第三公正機構檢驗。陳坤榮說,麥當勞如果要對消費者負責,就應直接申請複驗,「縣府不可能接受這種要求!」

※ 這件事愈看愈離譜。



◆ 「願送第三機構檢驗」 麥當勞改口

【聯合報╱記者祁玲/台北報導】 2009.07.11

台灣麥當勞昨天傍晚臨時舉行說明會,一改先前「沒有複驗計畫」的說法,台灣麥當勞在說明會中「建議」,把台美檢驗公司和SGS檢驗公司各自保有的油品樣本,送交「國家認證的第三公正檢驗單位」進行檢驗。

台灣麥當勞昨天也在說明會上重申,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八日和九日公布的檢驗結果,足以支持麥當勞委託SGS檢驗單位所獲得的檢驗結果,也就是說麥當勞的炸油裡沒有檢測出砷。

台灣麥當勞說,衛生署藥檢局公布,北縣政府衛生局於前兩天送驗的五件已使用過炸油和五件未使用過的炸油,檢驗結果全數合格,如此應可消除社會大眾的疑慮。

先前由於台灣麥當勞一直沒有申請複檢,北縣政府法制局已將此案送交衛生局處理。對此台灣麥當勞稍早曾表示「沒有再複驗的計畫」,不過到了傍晚改口。

台灣麥當勞在說明會上宣布,為照顧消費者權益,自上月廿九日起,全台麥當勞餐廳全面加入試紙油品檢測,每天兩次(下午二至四時,晚上十至十二時)。並以五項指標檢測油的品質,只要有一項異常,立即換油。

本月一日起,全台麥當勞會於餐廳櫃台附近的明顯位置,公告「每日油品試紙檢測管控紀錄」,民眾可了解店內試紙檢測油品時間、結果和換油時間。未來還會定期抽樣油品,並送交SGS等第三公正單位檢測。



◆ 中縣稽查「很意外」/小吃攤 油比速食優

【聯合報╱記者張明慧/台中縣報導】 2009.07.11

台中縣衛生局近日稽查全縣六十多家油炸業者的油,速食店不合格比率高,反是路邊或夜市小吃攤油品多合乎標準,令稽查人員大吃一驚;攤販說「我們每天都換油。」

「起初也以為不合格的多數應是小吃攤」,稽查人員說,這次稽查涵蓋夜市、路邊攤販賣的鹽酥雞、臭豆腐、炸雞排以及有賣豬排、雞腿的便當店,使用快速檢測試紙的結果,多數合格,有四家違規。

違規四家中,知名連鎖速食店就占了三家,另一家是一般小吃攤,衛生局已開出改善通知書,要求立即換油。

中縣衛生局長祝年豐說,速食店經營計算成本,數大桶炸油都經過一段時間才更換,雖經過濾看起來油質很清澈,但試紙放下去測試酸價都超量。

「每天從中午十二時賣到晚上九時,賣完了,油就該換了!」海線一家臭豆腐店王姓業者說,冷卻過的油重複使用,不僅不健康且容易焦黑,油品當日即換,比較安全。

豐原一家鹽酥雞也強調每天換油,陳姓業者說:「其實根本不會虧本,因為油品有人回收,拿去做香皂。」一桶十六公斤的廢油,可賣數百元,但主要是讓顧客吃得安心,才會再上門來買。

衛生局稽查人員說,一般人都以為小吃攤的油不安全,這次稽查不論是鹽酥雞、炸豆腐等,詢問換油頻率,幾乎每家都是天天更換,業者還提供回收油品的店家,表示「廢油」在市場上其實很搶手,收購不乏競爭者,誰出價高就賣誰。



◆ 衛署函北縣:第三單位驗出砷即罰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09.07.11

油炸油疑似含砷事件爆發迄今已四、五天,衛生署遭受外界批評動作太慢,有偏袒業者之嫌。為此,衛生署上午發函給北縣衛生局,提供法源依據,一旦消保官手中的油炸油樣本交由第三公正單位複驗,驗出了砷,即可對業者開罰。衛生署並有意透過行政院消保會,強烈建議北縣消保官將樣本送至衛生署,由藥檢局擔任公正第三單位。

北縣消保官6月21日至麥當勞、達美樂等速食分店,所採樣的油炸油是否含有砷?不僅民眾關切,被批評「被動」的衛生署也變得裡外不是人,北縣消保官、法制局、衛生局更認為衛生署沒有挺自己人。

衛署說話:可依行政法開罰

為此,衛生署食品衛生處上午主動發函給北縣衛生局,以行政法做為法源依據,如果6月21日油炸油樣本複驗仍被驗出砷,就可立即向業者開出罰單,處以4萬至20萬元的罰鍰。

對於北縣消保官的批評,衛生署是有苦說不不出,官員私下抱怨,北縣衛生局7月8日抽驗了另一批油炸油,經藥檢局檢驗,全部合格。科學就是科學,驗不出砷來,衛生署如何全力相挺。

該名官員說,尊重北縣消保官的職責,但消保官所提供的檢驗報告似乎只能「僅供參考」,因為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衛生署絕非偏袒速食業者,也無意為速食業者背書。

強烈建議:消保官樣本送衛署

礙於行政程序,衛生署無法強力介入此事。食品衛生處近日思考該如何解套,甚至考慮去函給中央消保官,強烈建議,北縣消保官將樣本送至衛生署,由藥檢局擔任公正第三單位。

為了讓炸油事件盡快落幕,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上午再次呼籲,速食業者應該立刻提出複驗,透過合法、專業的第三公正單位,來還原真相。

「想不透速食業者為何要拖拖拉拉!」衛生署公關室發言人王哲超表示,個案應立即依照相關法源,提出複驗。如果個案遲遲沒有動作,北縣消保官則可依法直接複驗。

強調:雙方檢驗結果僅供參考

在昨天下午專家學者會議中,與會人士想破了頭,也想不來無機砷怎會跑到油炸油中,因為無機砷根本就不可能溶解在油脂中。但為了讓民眾安心,最後決定一體適用,不管是新油或是使用中的油,砷攝取總量不得超過0.1ppm。謝定宏強調,衛生署尊重台北縣的抽驗結果,也會協助相關法律問題,去函目的就是提供北縣衛生局法源依據。至於台美、SGS兩家公司的檢驗結果都僅供參考,為了避免各說各話,第三公正單位篩檢報告才是重點。

fsj 提到...

我見我思-鐵胃 強心 粗神經

■張景為 2009-07-14 中國時報

活在這個「慢性中毒」的年代,是否擁有預警機制、衛生把關,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也不是鐵胃鋼腸,而是心臟要強,神經要夠大條。每天的三餐、外食、零食兼宵夜,四季應時的冰品、火鍋、補品到雞鴨魚牛羊蛋奶蔬菜等葷素大全,經由檢驗、透過報導,幾乎是無食不疑,有吃皆怕。但是,你能不吃嗎?甚至,有人因為吃了這些檢驗或報導有問題的食物而中毒、掛點的嗎?好像沒有!

沒有立即、明確的受害者,就沒有凝聚的抗爭力,那麼,這些警告豈不顯得有點虛無?我們照吃照喝豈不顯得無知?還是,根本就是我們太緊張了?

最近的麥當勞炸油酸價超標、含砷事件,所引發的官商民三者之間微妙反應,恰好呈現出當代社會這種既敏感,又麻木的無奈現象。

隨著科技進步與健康觀念的發展,對於食品安全的檢驗與預警,我們從來就不陌生,但是對一般人來說,越是注意,就越是緊張,然後就是認知失調、生活錯亂,最後變成妥協忘卻、嘲諷接受的循環。作為媒體工作者,我常會接觸與處理相關的訊息,在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除非事態極為嚴重,我歸納出官方因應的兩大邏輯:一、這只是單一個案,並非全面性的問題,所以請民眾放心。二、目前出現問題的某毒物或禁藥,自然界原本就會含有,而且只要煮熟了就沒事,或者人吃了也會排出,不然就是要每天吃很多、連續吃好幾年才會生病或致命。照這個專業且顛撲不破的邏輯,我們是該緊張或釋然?該吃或不吃?

我再舉一個親身處理過的例子。很多人並不清楚,台灣檢驗食品安全的機制,在上市之前歸農委會管,上市以後則歸衛生署管。那次中時記者獨家掌握到部分養鰻戶被農委會檢驗出池中所養的鰻魚施用致癌禁藥,在披露後卻遭養鰻業者以尚未上市而控告及揚言發動抗爭;問題是,太多前例顯示,等衛生署在上市後檢驗出時,早已進入消費者肚中,源頭更難以追查,而部分養鰻戶施用禁藥是實,如實預警報導竟也不行?幸好此案終獲不起訴,但心中憤懣,至今感慨。

這次麥當勞事件頗值玩味的也有兩點,一是衛生署為何被動且反覆的反應。先不論葉金川似已心有旁騖、準備參選,不同於地方消保官的積極,作為全國衛生行政的最高機關,衛生署從來就不是純粹保護消費者的部門,有時要配合外交利益(如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有時要兼顧業者衝擊,有時更要安撫民心。另一個則是這次碰上了跨國大公司麥當勞,敢於擺足高姿態,就是看準了只要民眾生活裡少不了麥當勞,再多的打不到痛處的檢驗,又奈他何?

事實上,二○○四年的美國紀錄片「麥胖報告」,已經用導演親身狂吃的爭議性手法,批判了漢堡帝國的反健康霸權;但誰又能否認在現實中,結合全球性的廣告行銷,麥當勞早已不是消費食物的連鎖企業體,而蛻變為具有文化休閒、家庭歡聚與青春記憶的幻象空間?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砷油、毒奶... 馬總統促成立FDA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陳惠惠/台北報導】2009.07.15

速食店炸油不合格備受國人關注,馬英九總統昨天指出,從最近炸油含砷、乳製品含三聚氰胺等事件可以發現,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要,已經和藥物安全無分軒輊。未來希望比照美國,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為消費者把關。

馬總統昨天也指示,病歷應該中文化,因為病人有權利知道吃了什麼藥,也有權利知道得了什麼病。

衛生署隨即指出,食品藥物管理局預計明年一月一日正式成立,八月一日先成立籌備處,籌備小組召集人延攬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康照洲出任,他也將是首任FDA局長。

馬總統接見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幹部及全國各分會理事長,第一次針對速食店炸油安全問題做出表示。

馬總統說,政府在大力推動組織再造時,藥物管理同樣面臨改革契機,政府應把藥品、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材等相關行業,比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建構一元化的食品藥物管理體系。

立法院五月十二日已通過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組織法,衛生署著手整併食品處、藥政處、管制藥品管理局及藥物食品檢驗局,未來,中藥新藥查驗登記、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進口食品抽驗業務,也會陸續納入。

FDA成立後,員額將由現行三百九十二人擴增到至少五百零五人,兩位副局長將由現任管制藥品管理局長簡俊生、食品衛生處長林雪蓉擔任。FDA成立第一年,預算至少有廿四、五億元,高於現行四個局處的十八億元,未來納入進口食品抽驗工作後,經費將再增加。

目前進口生鮮食品因時效限制,由業者切結,先放行後檢驗,一旦驗出不符規定,問題食品早已流入市面。未來FDA將擴增檢驗能力、加速流程,也擬修法加重罰則。

fsj 提到...

健保齊頭式給付 醫療體系畸形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09.07.16

健保沈疴,中研院士開藥方。昨天,中研院發表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指健保已嚴重影響醫療體系的供需及醫療產業發展,衛生署應即刻檢討健保支付制度,依資源耗用及風險計費,並強化民眾參與機制,否則健保將畸形發展。

這份建議書,是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領軍,廿二位中研院士參與建言,將送請總統府及行政院作為施政參考。

負責撰稿的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羅紀琼表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雖曾讚譽全民健保為另一項台灣奇蹟,但健保不僅影響當前醫療資源分配,也間接影響醫學教育與醫學生執業選擇,甚至攸關台灣醫療生技與產業的發展。

她舉例,健保給付採齊頭式平等,不論科別、看診時間長短,給付價格都相同,使得內、外、婦科醫師收入遠低於皮膚及眼科,若加上醫療風險的差別,形成「低風險高收入」、「高風險低收入」的弔詭現象,醫師選擇執業科別失衡日趨嚴重。

另外,健保局為節省支出,實施總額預算制度,完全把財務控管責任轉移到醫療院所,只好砍醫師薪水、減少人力支出及住院病床,連帶影響醫療品質。

羅紀琼強調,政府不應只從保險立場處處限制給付,應拉高到國家觀點,並依資源耗用及風險角度建立合理支付制度,以建構完善的醫療教育體制。

健保局表示,會虛心接受中研院的建議並改正。官員表示,過去五年為平衡科際之間的發展,共花費一百零六億元用來調整外科、婦產科和小兒科的給付標準,且每年約有十五億元用來支付新藥、新科技治療項目,希望能兼顧財務及醫療產業的需求。



◆ 中研院建議 新藥納入健保給付

【張令慧/台北報導】2009-07-16 工商時報

中央研究院發表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指出,將安全且具成本效益的新藥,及新醫療科技納入全民健保的給付,短期內可能增加保險支出,但長期必因處置效率提升,重大疾病的減少,以及病患痛苦程度的降低等,而使醫療品質提升與整體醫療費用降低。除此以外,新藥及新生物科技的廣大國際市場,亦可帶動國家整體經濟發展。

中研院指出,全民健保實施以來,在國際上卓有聲譽,不但已有50餘國代表前來參訪,同時還有許多國家派駐學員抵台密集學習。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更提到,全民健保為人稱道的成效主要有三:全民皆納保、資源耗用少、民眾健康好。

不過,為控制費用,中央健康保險局於1998年起陸續於牙科、中醫、西醫基層,2002年7月時進一步於醫院部門,實施具強力規範性的總額預算制。此種作法是將全民健保財務控制責任,完全由中央健康保險局轉移至醫療院所,以致總額實施數年後,醫院、診所開始降低醫師薪水,減少其他醫療人力及住院病床,並以嚴格管控藥品,特別是原廠藥藥品因應。

中央健康保險局為了節省費用,不將新藥納入給付,或持續調降新藥及新科技支付單價的做法,不但降低科技研發誘因,也因市場萎縮,導致相關產業失去了資金動能。

中研院提到,生技產業是21世紀經濟發展火車頭,而在這全世界年產值超過8,000億美元市場,台灣的占率僅有0.5%,我們若能善用已有的研發人力及保險優勢,應可吸引更多國外相關產業來台,不但能形成聚落,更能增加研發能量。但實際情況卻是,政府視全民健保僅為保險,且以保險的財務平衡為最高經營原則,完全忽略了更高層次、更具潛力的生物科技與新藥產業的發展。

fsj 提到...

醫藥推銷員賣疾病 網路隱憂

◆ 醫藥推銷員賣疾病 網路隱憂

【聯合報╱記者張耀懋】2009.07.23

「醫學已經進步到不再有人健康!」

這是「美麗新世界」作者赫胥黎的感嘆,對照現今資訊爆炸,夾帶各種自我宣傳與誇大不實的醫療資訊,在各種以醫師、醫學院教授為號召的網站及部落格上招徠病患,赫胥黎的感嘆令人體會尤深。

醫藥資訊是衛生教育最重要的一環,網路世界更提供民眾便利管道,很多人因此改變就醫行為。令人擔憂的是,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在媒體曝光的醫藥訊息有的刻意隱略藥品副作用,有的誇大療效,也有對訊息與廠商間的資金來往避而不談。

對醫藥資訊管制,並不會因是在網路或報章雜誌上揭露而有不同。以美國政府或各醫學對專業人員發布的衛生資訊的最低要求,便是「忠實的陳述」義務,目的是讓病患或消費者可窺原貌。

至於在各種標榜非廣告性的論述或研究,自律要求更嚴格,包括撰文、研究者與廠商、贊助者間是否有資金往來,藥品、治療等的副作用及後遺症都需交代清楚。

即使如此嚴格,還是有很多模糊空間可以操作,尤其網路世界更容易。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就曾以「徵求作者!」為題,揭露藥廠或利益團體代工做學術研究,再徵求願意配合的醫師簽名,發布於媒體的學術醜聞。

對照許多每天兢兢業業,敲著鍵盤寫部落格的醫師,披著白袍卻夾帶各種自我宣傳招徠病患的網路文章,「販賣疾病」的醫藥推銷員,對醫界、民眾的負面影響,可能才更令人憂心。



◆ 醫院醫師網路問答攬病患 重罰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2009.07.23

許多醫療院所開闢線上諮詢或QA(問答區),雖是服務病患,卻有醫療院所在一問一答間,「暗渡陳倉」,標榜「擁有最好的醫師及技術」、「保證療效最佳」、「歡迎先來體驗」等。有些藥物、疫苗甚至直接入侵網路討論區或聊天室,疑有業務員偽裝成網友,自問自答,讓藥品及疫苗名稱「全都露」。

衛生署已預告「醫療機構網際網路醫療廣告管理辦法」草案,醫療院所不能在網路上以折扣或特價優惠來吸引患者,也不能利用網路問答或諮詢,招徠業務;現在也有不少醫師自己架設部落格,直接跟患者溝通,若透過部落格招攬病患,可依違反醫師法第廿五條處理。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草案下個月就可公告實施,違規醫療院所最高可處以新台幣廿五萬元罰鍰,情節嚴重時,甚至還可勒令停業、吊銷執照。

石崇良說,病患確實需要透過網路取得醫療資訊,像有些民眾可能上網詢問黑斑問題,醫療院所可以就醫療專業解答,但不能說「本院有提供這類服務」。

石崇良說,草案除了規範醫療院所在網路上的廣告內容,此外醫療院所的網頁內容、跟醫療院所相連的部落格、電子郵件或是超連結等,都包括在內。

但石崇良也坦言:「網路上的醫療廣告型態實在太多了,很難一網打盡。」對於網路討論區直接出現藥名、藥品價格的討論,目前無法規範,衛生署藥政處表示,藥物廣告須事前審核,他們會儘可能請廠商「自行下架」。



◆ 社論-病歷中文化 應審慎行事

【本報訊】2009-07-23 中國時報

日前多位醫師、學者、法官共同發起「病歷中文化」的運動,呼籲行政院衛生署先統一醫界專有名詞,再修法以為規範。對此,立委趙麗雲亦順勢提案,要連署修正醫療法相關條文,增訂「前項各款事項應以中文表達」的文字。如果這樣的運動真的落實為法律,則將是台灣醫界極為重大的變革。但是,我們在此要提出若干不同面向的思考,也呼籲各界審慎討論此事,不要操之過急,而倉卒做出決定。

各界鼓吹病歷中文化的原因,有不少都著眼於醫病關係與醫療糾紛。英文或拉丁文病歷一般病人看不懂,因此也難以掌握自己的病情。當醫療糾紛發生時,也有不少案例發現文字遭到塗改,以致使病人權益受到傷害。但是如何從醫病關係的改善推演到病歷中文化的結論,恐怕是有些思考跳躍。我們當然同意病人有權知道自己疾病的情況;但是得知自己患有「chron’s disease」或「克隆氏症」究竟何者資訊較為清晰,恐怕有見仁見智的爭辯。至於病歷塗改的舞弊行為,不論是哪一種語文都不應該、哪一種語文卻也都有可能發生。病歷中文化是否會使塗改造假弊絕風清,恐怕也是個問號。此外,台灣的病人權益未受醫師尊重,多少也與醫師的社會崇高地位有關,而未必是病歷文字的問題。

拋開醫病關係與醫療糾紛的爭議不談,病歷所記載的就是病人疾病的資訊。這個資訊不見得只是給病人看的,往往也是給其他醫師(如會診)、以後醫師(如追查病史)、家屬醫師(如檢索親屬類似病情)、國外醫師(如旅遊患病在當地就診)看的。因此,當我們考慮病人權益而方便其閱讀時,也必須要考慮其他醫師閱讀的便利性與效率性,以免「克隆氏症」與「克榮氏症」譯名的不同,反而耽誤了病患的診斷與投藥。從弗里曼《世界是平的》一書的描述可知,病歷甚至可能電傳給印度檢驗師看,以便促成更有效率的醫療分工。單單從病人角度看問題,恐怕也不夠周全。

既然病歷所記載的是病情資訊,那麼病歷所使用的文字,就必然有其醫學背景的文化意涵。例如SARS其原文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台灣翻譯為「煞」、中共翻譯為「非典」,其實都不能清楚刻畫原文所描繪的症狀特色;給病人看譯文實在也沒有傳遞資訊的實益。再如「戴奧辛」雖然是台灣所熟知的有毒物質,但原文dioxin中來自其化學成分,多少也有助於了解戴奧辛與其他物質所可能相容或不容的化學特性。戴奧辛港譯「二噁英」;如果衛生署統一了中譯,恐怕只會增加國人與外地的隔閡。

我們倒不是要在此訴說西文病歷的好處,而是要強調西醫的文化源頭本來就與英文與拉丁文相銜接,故西醫病歷用英文撰寫,絕對是與其背景文化相容的。反過來看,如果哪一天中醫在世界各國大行其道,而歐美醫師硬要在其中醫看診病歷中用英文譯出「氣虛」、「脈振」、「足少陽經」、「三焦失調」、「氣血混濁」、「腎虧」、「火旺」等名詞,恐怕也是折騰外國人。也許折衷的做法,就是在病歷上印出花花綠綠的經絡圖,再以英文標示解說。無論如何,中醫文化就是難以英譯,其理甚明。

總之,台灣中醫看診一律用中文寫病歷是理所當然,西醫看診醫療法沒有規範;有人選中文有人選英文,端視醫生判斷。如果預期病歷有極大可能要送給其他(包括國外)醫師閱讀、或醫師著重其與西文醫學期刊的接軌,那麼用英文寫病歷似是較佳選擇。如果病人要求閱讀或醫生認為方便,則用中文寫也沒人禁止。但是,如果要在立法院遊說修法,強制要求所有醫生都得用中文寫西醫病歷,那就可能太超過了。

從單純的執業語言自由來看,醫生做筆記要用他所習慣的文字,又有什麼不對?病歷不該造假、不應塗改、不可向病人隱瞞、病人有權知曉,這些都是大家接受的大原則;但誰說一定要用中文才能做到呢?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自身難保 還能保誰?

【經濟日報╱社論】2009.07.25

日前主計處公布最新失業率達到5.94%,大家無不憂心未來的就業機會在哪裡?依先進國家的經驗,醫療照護產業是未來必要的需求,包括美、英、德、法、荷及加拿大各國,目前醫療保健及社福產業的附加價值及就業占其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及總就業人數比率都超過一成,甚至達到14%。

就我國目前發展來看,2008年醫療保健及社福產業的總產值為6,600億元,占國家總產值2.2%;生產毛額(附加價值)為4,000億元左右,占 GDP3.2%;就業人數30幾萬,占總就業比率不到3.5%。而在總產值的6,000多億中,全民健保的總申請費用為4,634億元(實收保險費 3,625億元),約占了總產值七成。

這樣的情形,從正面來說,台灣的健保好像滿足了國內大部分的醫療保健及社福需求;但從負面來看,強制性且包山包海的健保制度壟斷也限制了整個產業的發展。

中央研究院日前出版了「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建議將醫療健保支出占GDP比率由目前的6%提升到7.5%,新藥及醫療新科技也應納入健保給付,才能鼓勵生技新藥產業發展。以目前2008年12兆GDP的規模計,還要增加1,800億元。問題是這1,800億元誰來埋單?若再納入健保體系,健保申請規模就得增至5,400億元,相較目前實收保費3,600億元,若要弭平缺口,我們還要再額外繳50%的保費。

當歐巴馬還在為美國16%成年人未納入健保傷透腦筋時,台灣的健保制度保障了絕大多數台灣民眾的健康保險,不僅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不只一次的稱讚,也是許多海外台商不願放棄國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台灣的健保幾乎什麼都保,但繳的保費卻相對低廉。不過,這個舉世稱羨的保險制度,再不改革,恐也難逃破產的命運;因為既有的健保收入是隨著薪資所得不穩定成長,但健保支出卻因為慢性病與重大傷病患者不斷增加,而大幅成長,隨著老年化趨勢發展,這樣的情形只會更惡化,不會好轉。

照理說,健保改革的方向應是,平衡保險內容及支出;支出既無法大幅增加,就該重新檢視保險內容,限縮到基本保障,而把其他包括長期照護的部分,開放給民間發展;倘若能夠配合開放醫療照護機構的公司化,那麼便可形成公有健保保障全民基本健康醫療,但有更大的空間給予民間發展,並吸納就業,甚至可以服務輸出。

但現在許多作法卻反其道而行。日前行政院通過健保局從明年1月1日正式改制,回歸行政機關的用人制度,更僵固健保體制;健保局員工變成公務員雖然少領年終獎金,但未來福利及退休金卻領得更多。同時,在公務人員工作的保障下,健保局的提升效率要求,恐將淪為口號。這樣員工領得愈多,健保將可能虧得更大的改制,簡直把人民當作笨蛋、冤大頭。

政府所草擬的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也同樣患了大頭症,竟然預定把外籍看護也納入給付範圍,這跟發展社區化照護體系,吸納國內就業的概念,完全背道而馳,到頭來我們許多長照保險費實際竟是在補貼傭人。

我們的期待是:儘速建構醫療照護產業公私雙元體系,開放民間營利事業參與經營;同時配合看護訓練課程及護理分級制度,並提供補貼以鼓勵聘用社區人力分時看護,搭配各地醫療院所與社區受訓護理人力,才能建構起完整兼顧照護需求及吸納就業的社區照護機制。



◆ 健保欠費最大戶 北市拿爛地抵押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09-07-25 中國時報

衛生署健保監理委員會昨天討論縣市政府健保欠費的問題,截至去年底,九縣市共欠了六○三億元,其中北縣自去年升格後,就擺明開始欠款。但專家批評最惡質的還是北市,不但欠的錢最多,從不提還款計畫,還不斷拿爛地來拖延查封時間。

根據統計,截至九十七年底,北、高兩市及台北縣、台中縣、南投縣、台南縣、雲林縣、嘉義縣及屏東縣等九縣市,累計健保欠費未加利息就高達六○三億元,光是北市就欠了三四七億元,其次為高雄市欠一七八億元,北縣去年一年就欠了四三億元。

據瞭解,除了北、高兩市及台北縣,其他六縣市欠的都是八十九年之前的「老帳」,原因是當時中央訂了一個協定,若縣市政府欠健保費,就必須自地方補助款中扣繳,但該「緊箍咒」並不適用於直轄市。

因此,原本一直是「乖寶寶」的台北縣,去年升格準直轄市後,也開始公然欠款。

健保監理委員會委員、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痛斥,這些縣市中又以台北市的欠款「手段」最惡劣,還以都市計畫開發為藉口,不斷更換抵押的土地,且土地愈換愈爛,督保盟強烈主張明年底債權到期之前,健保局便應拍賣北市抵押的土地,或查扣該市稅收等現金資產。

滕西華強調,民眾欠健保費會被控卡,中央卻繼續放縱北、高兩市及北縣,將帶來一連串的「直轄市欠款效應」,屆時健保不倒才怪!健保局官員表示,為徹底解決縣市政府健保欠費問題,該局建議修法將地方應負擔的健保費改由中央負擔,草案已送至衛生署,不過即使修法通過,縣市政府以前的欠款仍然要還。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籌備處昨成立,預訂明年元月一日掛牌運作。針對有學者認為TFDA層級不夠高,衛生署長葉金川說,行政院已成立《食品安全會報》,不但有助相關部會配合,也將納入更多資源。

TFDA籌備處成立,署長葉金川語重心長地表示,他曾寫過一篇文章叫「防疫能,為何食品安全不能」,希望TFDA明年成立後能在一、二年內上軌道,讓他能驕傲地說「防疫能,食品安全也能」!

fsj 提到...

單味中藥磨粉需GMP 業者怒

【潘杏惠、馮惠宜、張翠芬/綜合報導】2009-07-28 中國時報

衛生署日前公告,九月一日起,單味中藥磨成粉末應依規定申請GMP藥品查驗登記,民眾無法現買藥現磨粉,對全省一萬三千多家苦撐的中藥行無疑是雪上加霜。中藥商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展開全省串聯,號召五萬人在八月十四日包圍衛生署、總統府,提出強烈抗議。

北縣中藥公會常務理事王榮南指出,衛生署六月十八日緊急發函公告,九月一日起,單味中藥磨成粉末,應依規定申請藥品GMP查驗登記,屆時中藥行只能從GMP藥廠買進單味中藥粉,民眾愛用的粉光參、珍珠粉不再是「現買現磨」,而是一罐罐的藥瓶子,中藥行生意將大受影響。

王榮南表示,衛生署不直接從上游廠商管制,反而制定法條箝制下游零售商,導致中藥行只能向GMP藥廠進貨,有圖利藥廠之嫌。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回應說明,這項措施是依法行事,讓有能力管控重金屬、農藥汙染的藥廠提供有品質保證的中藥粉,絕非圖利,而是在保障民眾用藥品質。

他指出,國內目前符合GMP的中藥業者有一一九家,貨源和種類均供應無虞,一般中藥房九月一日後,仍可依消費者需求自行磨粉,不受此規定限制。

至於目前的磨粉工廠,林宜信強調,將輔導工廠申請查驗登記,並取得許可證,未強制藥材商一定要向GMP藥廠買藥粉,這項做法是為消費者的用藥品質把關。現有中藥粉存貨,政府允許有半年緩衝期,可以繼續販售。

王榮南指出,傳統中藥行仰賴買賣中藥粉維生,珍珠粉加磨粉代工,一兩要價兩千五至三千元,野生粉光參一兩也三千元起跳,如果只從藥廠進貨,將無利可圖。

台中市中藥公會理事長黃慶仁表示,中藥商反彈是有原因的,一個GMP廠設置至少上億元,中藥商礙於資金、環境、設備,不可能取得GMP申請認證。

值得推敲的是,衛生署函文原文是「單味中藥粉末應依藥事法規定申請藥品查驗登記」,有藥政人員認為,中藥行為客當場磨藥粉是服務並非製劑,目前的反彈恐怕是中藥行過度擴大解釋所致,衛生署有必要釋疑。

※ 令人搖頭... 政府該把關的是原料是否安全無虞。



◆ 醫界:中藥文化將受衝擊

【潘杏惠、馮惠宜/綜合報導】2009-07-28 中國時報

針對衛生署公告,單味中藥磨成粉末應依規定申請GMP藥品查驗登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師卓雨青表示,除中藥行生意大受影響,傳統中藥文化也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約六十六%民眾經常性使用中藥,占門診健保使用頻率十五%。

卓雨青指出,民眾食用中藥還是喜歡「現買現磨」,一旦單味藥粉改採密封包裝,民眾無法看到原始藥材,純度將受質疑,對用藥習慣衝擊很大。

卓雨青認為,傳統藥草走入現代醫學,中藥行如果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商品,店家、民眾失去互動機會,中藥文化將起重大變化。

卓雨青表示,衛生署的作法只能說是相對安全,不是絕對安全,因為按現行法規,僅能測出中藥有無重金屬、農藥汙染,對中藥成分好壞,如濃度標準、瑕疵皆付之闕如。

卓雨青說,常有民眾問她,到底該如何選用中藥食材,自己充其量也只敢回答盡量選擇有口碑、老字號的中藥行,暴露中藥法規的不足。衛生署的新規定立意良善,但執行有困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藥局主任蔡邱麟肯定衛生署此舉是保證消費者權益,由於醫院依法行政,過去使用的也多是GMP藥廠提供的單味粉劑,未來受影響不大,至於水煎藥部分,過去即要求必須有醫師處方才能代客煎藥,即便是中藥行要代客煎藥,也要有醫師處方,這方面沒有疑義,影響也不大。

fsj 提到...

PC奶瓶雙酚A 禁超過30ppb

自由時報 2009.07.29

可罰15萬 最快兩週後實施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以PC(聚碳酸酯樹脂類)材質製造的嬰兒奶瓶因可能溶出有害的雙酚A(BPA),民間團體疾呼管制多年後,衛生署日前比照歐盟標準,預告PC奶瓶的雙酚A溶出量不得超過30ppb(十億分之一濃度),違者將可罰三萬元到十五萬元。

衛生署日前預告「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修正草案第四條,訂定PC奶瓶的雙酚A溶出管制標準,若各界無異議,最快兩週後可公告實施。違規業者若未在期限內改正者,將可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三萬元到十五萬元罰鍰,一年內再犯,得撤銷業者的營業登記執照。

消基會 籲全面禁用PC食品容器

「衛署這是亡羊補牢,但補得還不夠。」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表示,雖然衛署想沿用歐盟標準,但今年美國有六個奶瓶大廠已決定停用PC材質,我國應配合業界自主管理趨勢,比照加拿大全面禁止PC作為食品容器。

由於環境中還有其他雙酚A的來源,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也贊成禁用。事實上,包括塑膠水壺、塑膠杯、食品包裝、飲料罐內襯,甚至奶粉罐身都會溶出雙酚A,既然有其他替代材質,就應禁用,將風險降到最低。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則認為,最起碼嬰幼兒奶瓶應禁用PC。

環保署為管制雙酚A在國內環境中的流布,上月已預告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業者必須申報用量,勢必加重行政成本,這有助引導業者改採其他替代材質,並將在近日內公告實施。

衛生署官員則表示,食品容器的雙酚A管制標準,目前在國際間仍有所變動,衛署將持續參考國際最新趨勢,進行調整。



◆ 炸油裡的砷何處來?

【瞿港華】2009-07-29 中國時報

近日各地衛生單位常出動稽查餐廳小吃的油炸油,其中最令消費者震撼的是,有炸油被驗出含砷。這個新聞的熱度好像已經退燒了,但砷的到處存在的確是事實,炸油裡的砷從何而來?我們如何來理解這樣的事件?在現代社會我們必須進一步的科學審視。

砷是自然界存在的元素,空氣、土壤、水裡面、動植物魚類(魚類中的砷通常是有機砷)、藥物中都有砷的存在,公園裡的木質器材為了能延長使用年限,也常塗附含有鉻化砷酸銅的塗料。我們都被告知無機砷的毒性比有機砷(甲基砷、二甲基砷、三甲基砷等等)強烈,但還有一種沸點在攝氏零下六十二度的砷化氫(AsH3),有大蒜味,他的毒性也是很恐怖的。

談到無機砷,我們又要強調,砷的毒性與他的物種(species)具絕對關聯,三價的無機砷又比五價的無機砷更具毒性。我們俗稱砒霜的無機砷,就是三價的砷,也就是三氧化砷(As2O3)。三價的砷可會與人體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硫(如胱氨酸)鍵結形成產物,進而引起生物體的功能障礙。《天工開物》(宋應星撰)一者中曾描述在一六三七年,明代的一本書中記載,從事砒霜生產(目前全球每年砷的產量,中國占了約一半)的工人,通常無法工作超過兩年。因此偵測不同價數的砷含量,遠比知道他的總量來的重要且必要。

再回頭來看速食店裡,在他們所使用炸油裡被驗出含有砷,想想前面提到砷化合物到處存在的事實,再據去年的一篇期刊報導,在西班牙某一個地區的鱈魚中所含的總砷量約940ppb,經過油炸過後,其總砷量增加為1280ppb(1ppb 為每公升物體中含有一微克的砷);馬鈴薯原為170ppb,經過油炸後降低為140ppb;肉類裡的砷,則經過油炸後則明顯降低;而橄欖油在處理烹調後,其中的砷濃度也增加了許多。所以或許在速食店或其他地方,在炸油裡所驗出的砷含量,要如何認祖歸宗,找到源頭,可能也是蠻有趣的課題。

不過比較幸運的是大部分的砷為五價砷,當然這種變化與油炸的時間與溫度有關。談到濃度的改變,我們似乎要考慮食物在處理過中其體積會縮小,因此在總砷量不減的情形下,砷的濃度會變大,因為在食材中的金屬,在烹調過程中,基本上是不會降解的,通常只是物種的改變(但砷則可能會揮發掉)。但不要忘了,砷也有可能在油炸過程中,從魚或肉類或是馬鈴薯中釋出,當然也有可能在油炸過程中,將釋出到油裡的砷又吸收回食材裡。所以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炸油(或煎、烤、煮、烘)裡的砷含量從何處來?跑那裡去?確實很有趣。

另外,我們都知道世衛組織(WHO)與美國環保署,日本,與我國...,均將飲用水中的砷最大允許量定在10ppb,這除了砷的強烈致癌性外,另外就是能有效偵測10ppb 砷濃的方法已被大家所信賴。

事實上,美國在二○○二年二月二十二日正式公告10ppb 的砷含量為飲用水的最大允許量,但自二○○六年一月才開始實施所有飲水系統都必須符合這個規定,為什麼要間隔近四年才實施?中間經歷許多爭議,主要是因為如果將50ppb的標準降至10ppb,那麼供應飲用水的系統,就必須每年多付超過二億美元的費用來處理水中的砷,以便所供應的水中,其砷含量不得高於 10ppb。但所有有關規定都沒有強調砷的物種,這可能與分析技術,不易定出進一步的標準,以及三價砷氧化為五價砷的問題有關。

無論如何,炸油裡的砷何處來,沒有簡單的答案,但確定的是,更多的科學知識可以讓消費者有較清楚的選擇。

(作者為東華大學應用科學系教授)

fsj 提到...

健保給付重大變革/九月起看病 同病同給付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09.07.31

健保住院給付制度將有大變革,九月一日起,盲腸炎、疝氣、剖腹產等一百十一項疾病將採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健保局認為可減少不必要手術、藥物、檢查,但醫界預言將出現人球病患。

簡單的說,DRGs支付制度也就是「同病同給付」,改變過去住院實用實銷的論量計酬的模式,同一類疾病只給付一種價格。健保局醫務管理處經理蔡淑鈴指出,DRGs支付制度預計分六年實施,分階段推出,第一階段先推出一百十一項。

DRGs支付制度兩年前曾遭醫界全力杯葛,衛生署長葉金川上任後獨排眾議,認為「對的政策不能因有人反對就束諸高閣」。

蔡淑鈴指出,現制變相鼓勵醫院多做檢查、用藥,台灣病患平均住院日十天,是美國兩倍。新制就是要讓醫院提高效率,共同合理撙節醫療費用;為避免重症患者醫療權益受損,癌症、精神病、愛滋病、罕見疾病、使用葉克膜或住院超過卅天等重症患者,仍維持現制支付。

醫界對於新制強力反彈,代表中小醫院的地區醫院協會已八月十二日北上抗議,代表大型醫院的台灣醫院協會揚言九月號召千名醫護遊行抗議。

醫界預言,新制度將迫使各層級醫院挑病人,甚至有不少插著鼻餵管、呼吸管、點滴管的「三管病人」在未完成治療前被趕出院,最後都湧向醫學中心,人球滿街跑。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吳德朗抨擊:「實施DRGs會要病人的命!」他說,根據估算,總額預算加上DRGs,醫學中心將減少百分之八到九的收入,各醫院勢必挑軟柿子吃,誰也不願意收治有多重器官疾病病患。

地區醫院則擔心醫學中心來搶輕症患者,地區醫院協會名譽理事長謝文輝痛批,健保局給中大型醫院加成給付,已破壞同病同酬精神。

不過,蔡淑玲強調,若醫院在患者不該出院時就趕病人出院,健保局將依法處以違約記點或停約處分。她相信有良心的醫院不會把病人踢出去,健保局也會嚴格審查。



◆ 住院包裹給付 肥了誰?痛了誰?

【聯合報╱廖建瑜/高雄地院法官(高縣鳳山)】2009.07.31

中央健保局將於九月一日起實施所謂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簡單的說,此種給付方式是將住院的患者疾病分類,而就疾病種類標定一定給付點數而給予醫院定額健保費用(即是一種包醫式的包裹給付)。

健保局說,是為了保障患者就醫權益,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及檢查。然而此種以健保給付引導醫療行為,卻是徹底揚棄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目標。

例如,若排定患者某項之檢查已超過健保給付點數時,醫師究竟是以患者實際需要,或者將面臨健保局是否刪退外加罰款的未知數,以及所屬醫院內部績效控管的壓力;又例如對住院患者用藥的選擇,若使用署核用藥價錢較高,可能超過包裹式定額之健保給付,醫師究竟是以較便宜之學名藥,甚或「適應症外使用」之藥物,以降低醫療成本,還是依然以最有利於患者的方式來用藥。

再者當健保局將各別疾病貼上「標價」,醫院就患者是否收其住院,是否因健保給付點數有所不同而產生排擠,或者一次住院只治療一種疾病的怪異現象,反而造成患者無法一次住院解決所有疾病,特別是醫院分科越細時,究竟是何科別為其主治,恐怕亦會產生給付點數不同,最終亦影響醫院各科的「興衰」。

健保局欲以健保給付導正醫療行為,往往造就醫師亦以利益為其醫療行為的中心思考,如果當大部分的醫師對於患者住院之醫療處置並無不當醫療浪費時,何以僅欲規範少數醫師或醫院之過度醫療所生之健保浪費,使大部分醫師在治療時面臨上開選擇之壓力,以健保給付點數為金箍咒限制醫師在醫療上之自主權,並使渠等汙名化,此種政策如何使醫師以患者利益為中心?就現實面實難想像。

況且健保局目前總額給付的缺點未見檢討下,即見醫療現況上許多用藥、檢查及患者就診因健保給付點數而產生不利於患者的情況,如使用學名藥代替專利藥、每季季末額度已用完,須排下一季初才能作檢查,及限制每日看診人數等,又冒然針對最迫切需要醫療之住院患者,為如此重大且錯誤的變革,是否有對症下藥,還是加重健保沉痾?

雖然健保局認為,若有醫院因該制度而有不利患者的行為時可以檢舉,但急欲住院的患者是否真能等到健保局為其主持正義的那一天嗎?實值主政者深思之。



◆ 一切向錢看 病患一邊去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特稿】2009.07.30

健保財務赤字連連,健保局從撙節支出打造新的給付方法,醫院從經營成本考量施行的醫療措施,但誰來從民眾的醫療品質角度想一想,DRGs制度之下,民眾的就醫品質到底將走到哪裡去?

醫界叫苦連天,不願意在總額制度之下配合DRGs制度,甚至不顧醫師最初「希波克拉提斯宣言」中「病人的健康應為我首要的顧念」宣言,提出醫院會踢人球、讓病患提早出院的「恐嚇」。

而健保局也依舊昧於事實,只說:「DRGs不會影響民眾就醫權益,不會增加病人負擔。」「醫院必須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更有效率的住院醫療服務。」「醫院影響民眾就醫權益,民眾可以向健保局提出申訴。」

但對於民眾而言,要的不是申訴專線,只是要一個安全的就醫環境,不必擔心醫師為了健保給付而粗魯的拒絕病患,匆促的趕病患出院。

9月1日即將施行的DRGs,並非第一次浮上檯面,在民進黨執政時代,健保局就曾經提出DRGs制度,當時醫界大老頻頻向阿扁陳情,DRGs因此喊卡。

事隔多年,如今健保局、醫界還是沒有交集,健保局卻吃了秤鉈鐵了心,一意施行DRGs,就是要醫界埋單。

衛生署長葉金川是健保局首任總經理,也一再強調「醫療品質」是健保局該走的路,甚至以此為由,讓前任總經理朱澤民下台,卻不見DRGs之下,醫療品質到底在哪裡?

健保是台灣最傲人的資產,諾貝爾經濟學大師克魯曼從不吝嗇公開讚揚台灣的健保制度。事實上,台灣的健保制度是以負擔的公平性、就醫的可近性和醫療費用獲得肯定,台灣健保從來就不是以醫療品質著稱。

健保局請善用民眾繳納健保費,幫民眾買到一個合理、安全的就醫環境。醫界請珍惜民眾所託,以醫療專業出發,給於民眾最適當的醫療處置。



◆ 殘盟:長照忽略身心障礙者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09.07.31

殘障聯盟和十多個身心障礙的團體,昨天在內政部舉辦長期照護保險規劃溝通座談會的會場外抗議,批評政府規畫中的長期照護保險,完全沒有考慮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並且嚴重低估身心障礙者需要的照顧。

殘障聯盟秘書長王幼玲表示,如果採行四十歲以上強制納保,將忽略掉四十歲以下有照顧需求的身心障礙者;即使採取全民投保,經建會卻評估只增加兩萬四千多個失能人口。但是以去年度而言,全國四十四歲以下、有長照需求的重度與極重度的身心障礙人口,就有九萬四千三百多人,代表經建會估算嚴重偏低。

智障者家長總會理事長楊憲中則痛批,對精障、智障、自閉症等心智功能障礙者的照顧需求,經建會根本沒有明確的回應。政府須正視長期照顧帶來的壓力,從智能或精神障礙者家庭屢屢傳出自殺或親刃骨肉的悲劇來看,可知政府對這些家庭提供的照護服務還遠遠不足。

王幼玲強調,年齡並不是決定照顧服務需求的因素,影響日常生活功能表現的失能程度才是主要關鍵。長期照護保險只是長期照護制度的一部分,如果長照保險不考慮障礙者需求,政府就必須承諾另外以稅收支付方式,提供充足的社區照顧資源。

fsj 提到...

今起開罰 無照有機食品紛下架

【聯合報╱本報記者/連線報導】2009.08.01

今天起,市售有機食品如未取得驗證,將開罰。全台不少超市及販量業者近日忙翻天,將不合規定的商品下架、改包裝;有的還用貼紙或塗鴉法,把包裝上的「有機」字樣遮掉,避免遭取締。

由於商品被塗黑,或貼得像補丁一樣,引起消費者疑慮,批評「以前都是騙人的」,讓業者大費唇舌。

「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兩年緩衝期滿,今起對濫用有機名義廠商、業者開罰,任意標示「有機」誤導消費者,將處新台幣六萬至卅萬元罰鍰,最重可連續處一百萬元罰鍰。

「罰起來,可是很重的」,各地超市量販業者最近清查架上商品,如果標示「有機」兩字,卻未取得驗證,「就得乖乖下架」。高雄市一家知名連鎖超市已經下架至少八百種商品,新光三越高雄店也有「koala印度香料有機綠茶」多種飲料下架。

「那ㄟ安咧?」台東縣產米聞名,昨天連台東人上超市,都買不到當地的有機米,反而得買隔鄰花蓮縣的富麗有機米,原來是池上鄉等農會雖取得有機米認證,但還來不及貼標章,緊急通知下架。

全台有八家直營門市的正直村有機園,招牌商品是自製的八寶五榖米,主成分為有機糙米,「有機」字樣已被黃色貼紙取代。店長黃麗雪說,糙米真的是有機的,但配合法令,不得不如此。

業者另一做法是「改包裝」,鑑於不能標示有機,或英文的「organic」,改用同樣討好的「生機」、「養生」、「無毒」、「純天然」等字樣,就罰不到了。

消費者關心如何辨識合格的有機商品,消基會高屏分會主任委員洪惠陽說,以往採雙認證較複雜,以後國產有機商品只要認農委會的CAS有機標章;進口商品除該國標章,另標示同意文件字號。

他表示,消基會已向農委會反映,國內外有機商品宜採統一標章,消費者才不會霧煞煞。



◆ 農怨:通過評鑑難 要花數百萬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簡慧珍/連線報導】2009.08.01

有機產品管制上路,農民和學者都有意見;部分農民抱怨,「不是我們不申請,而是困難度太高」;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則認為,農委會對進口有機品認定太寬,源頭沒管好,叫民眾如何吃得健康?

黃璋如和多名學者參與認證審查,通過英、美、德、法、紐、澳等十八個國家的有機認證。她表示,農糧署後來擴大解釋,竟同意這些國家在第三國的認證,也准以有機的名義進口,她們不願背書,已連署書抗議,農糧署還未答覆。

新制上路,農友抱怨更多;彰化縣多處葡萄園標榜生產有機葡萄,全未取得有機認證,吳姓農民無奈地說,花費數百萬元從事有機生產根本收不回成本。

他表示,鄉鎮市農會很多年前推廣有機農業、生產履歷認證,後者較容易做到,前者難度非常高,除非財團投入資金,一般農民很難達成。

首先土壤和水源須潔淨無汙染,但彰化小型工廠林立,早年汙水排入灌排溝渠,土壤多少殘留汙染,吳姓農民有意雇工更換新土,鑿井抽水灌溉,「光這兩項,就得花費二、三百萬元」。

接下來聘請專家學者輔導、評鑑有機農業每個生產過程,搭溫室防蟲、使用無汙染有機肥,「每走一步(過程)都要錢」,一分農地變有機生產農場的成本至少一百萬元。

台東縣池上鄉農民陳文源也抱怨有機認證費用昂貴,過程複雜,「以前以為不噴農藥、化肥就是有機,後來才知道差很多,有機不是我們小農民有辦法處理的,政府應該慢慢輔導農民,而不是只訂期限讓農民手忙腳亂」。

「好像逼我們這些散戶向農會和大米廠靠行,不太公道」,台東關山鎮黃姓農民反問政府:「有機栽種不算是有機嗎?為什麼要這麼麻煩?」

fsj 提到...

農糧署:個別有機驗證收費上限僅約2萬元

中央社 2009.08.02

為推廣有機栽種的農民使用有機認證標章,農委會表示,已訂有驗證收費上限,其中個別農民驗證費用為新台幣2萬500元,團體驗證費用為4萬2500元;報導稱數百萬元,非實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副署長蔡精強指出,為避免有機驗證收費過高,影響農民申請有機驗證意願,農糧署才會訂出驗證收費上限,上述團體驗證費用是以10人為例;至於媒體報導有機驗證要花數百萬元,並非事實。

他說,為鼓勵農友申請有機驗證,凡是通過驗證的農友,農糧署將補助驗證過程所需的水質及土壤檢驗費每件4400元、產品檢驗費每件6300元,以及驗證費每戶最高 2萬元;故農友申請有機驗證實際所需負擔費用僅數千元。

此外,為鼓勵農友從事有機栽培,農糧署對驗證通過者並核發每公頃5000元獎勵金。

農糧署說明,農產品生產過程須符合「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基準」規定,並由農委會認證的驗證機構驗證通過,才可以用有機名義販賣。

農糧署強調,經驗證通過的國產有機農產品,須依規定標示驗證證書字號及使用CAS台灣有機農產品標章,至於進口有機產品則需經審查合格及標示有機標示同意文件字號,供民眾辨識其為合格有機農產品。

fsj 提到...

非越南製鱷魚蚊香 也含戴奧辛

自由時報 2009.08.06

流入市面38萬罐將下架回收

〔記者劉力仁、洪美秀/綜合報導〕暫時別使用鱷魚蚊香了!

環保署昨天公布市售蚊香戴奧辛全面檢測結果,繼七月二十五日發現二款鱷魚蚊香遭戴奧辛污染後,昨天又發現五款鱷魚蚊香遭戴奧辛污染,預估流入市面的鱷魚蚊香尚有三十八萬五千罐,環保署已經要求全部下架回收。

中台興公司推出鱷魚蚊香系列八件產品,七件驗出超量戴奧辛,中台興發言人陳福星昨天公開致歉,並承諾只要是「鱷魚蚊香」,不管有沒有發票、有無拆封,都可向各大賣場申請退費。中台興消費者服務專線:○八○○八八六九九六。

新竹市環保局昨天下午已前往中台興化學工廠,查封含戴奧辛的鱷魚蚊香共二十三萬四千五百九十一包、五千三百三十盒,也要求各大賣場將相關產品下架、回收。

馬、印、中國廠都用越南廠木屑

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表示,七月二十五日驗出戴奧辛的鱷魚蚊香來自越南廠後,進一步全面檢測十五件市售蚊香商品,又發現五件遭受戴奧辛污染。兩次檢測、七件受戴奧辛污染蚊香全部都是「鱷魚蚊香」。

這次五件中有兩件來自越南廠,另三件分別來自馬來西亞、印尼及中國廠。陳福星解釋,馬來西亞、印尼及中國廠蚊香,都採用越南廠的木屑,跟先前越南廠製品一樣,都遭到戴奧辛污染。

最高值624皮克 超出背景值百倍

環保署毒管處長袁紹英表示,一般蚊香戴奧辛監測值僅約數個皮克(pg I-TEQ/g),七款戴奧辛超值的鱷魚蚊香戴奧辛最低卻達一六三皮克,最高的更達到六二四皮克,明顯超出背景值百倍。至於風險值估算,模擬密閉空間中,蚊香燃燒六小時,連續燃燒一個夏天的致癌機率,跟開放空間相比較的風險值,採此情況下,燃燒遭污染的蚊香,致癌風險約增加二至三倍。

蚊香戴奧辛含量目前並沒有國家標準,環保署正積極研擬蚊香戴奧辛容許值。

袁紹英重申,如在室內點蚊香,人員需先離開,關閉門窗或把房間密閉,蚊香燃畢後 (或點燃一至二小時後弄熄),打開門窗充分通風後再進入室內;更應避免一邊點蚊香、一邊室內活動或一邊睡覺。



◆ 綠藻釋出大量毒氣 法國馬匹暴斃海灘

中央社 2009.08.05

一匹馬上週在法國西部不列塔尼(Brittany)滿佈綠藻的海灘上突然斃命,震驚西部民眾,他們擔心,海邊的大量綠藻在分解時釋放的毒氣,會嚴重威脅民眾健康。

法國「解放報」(Liberation)報導,7月28日,一匹馬在靠近聖米歇格瑞夫(Saint-Michel-en-Greve)佈滿綠藻的海灘上,陷進一片浮動區之後倒下死亡。

馬的主人裴狄特(Vincent Petit)是接受獸醫訓練的27歲年輕人,他也昏倒在馬旁,幸虧現場有一名採集綠藻的工人看見,救了他一命。

警方認為,馬是因為陷入泥漿窒息而死,但是醫生菲力普(Pierre Philippe)根據馬主和馬的症狀,懷疑是綠藻分解出大量的硫化氫導致馬中毒,「這是最有可能解釋人和馬雙雙昏倒的假設,因為馬是在一分鐘之內就斃命」。

解剖檢驗結果證實,馬死於肺水腫,但在它的肺中,既沒有水也沒有淤泥。裴狄特表示,馬的肺裡充滿血液,臨床X光片顯示所有中毒的跡象。

菲力普生活在該區多年,他聲稱在過去曾目睹類似情況。10年前,一名公司員工在收集綠藻時,突然陷入昏迷,去年兩隻狗在海藻遍佈的海灘上死亡。

菲利普並回憶,1989年,一位27歲慢跑者屍體被發現的確切地點,就是幸運馬主幾乎死去的地方。

研究綠藻潮20年的法國海洋開發研究所(The French Institute of Research for Oceanic Exploration)研究主管孟內斯居昂(Alain Menesguen)指出,綠藻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藻類,因為需要陽光,遍佈於海岸邊或淺水區,特別是在密閉的環境中,如潟湖。

他強調,藻類在有生命時是沒有毒性的。可是,藻類分解時所產生的硫化氫劇毒氣體,會攻擊呼吸道,也可在幾分鐘內殺死動物或人類。這正是上週這匹馬死於肺水腫的原因。

fsj 提到...

2款毒玩具贈品 超標上百倍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2009.08.07

消基會與經濟部標檢局檢測市售糖果、果凍、飲料等零食附贈的玩具,其中二款驗出十一萬六千至廿八萬ppm(百萬分之一)的超高量可塑劑,為國家標準的上百倍。

消基會與標檢局六月在大賣場、百貨、早餐店採樣四十件食品玩具,檢驗可塑劑、標示等項目。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發現有二成五不符規定,還有二件可塑劑含量超標。

消基會指出,購自頂好超市的糖果贈品恐龍蛋,檢出百分之十一點六的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等同於十一萬六千ppm。飲料贈品畫板檢出毒性更強的鄰苯二甲酸雙—2—乙基己酯(DEHP),且濃度達百分之廿八,為國家標準的二百八十倍,二者皆為中國製。

「水中可塑劑容量不得超過六ppb(十億分之一),玩具卻檢出近卅萬ppb的可塑劑含量,超量驚人。」

抽檢發現,九項商品中文標示不符規定,違規原因包括未標示進口資訊、適用年齡等。標檢局副局長莊素琴表示,家長購買玩具前最好先檢查物件是否容易鬆脫、結構銳利、易碎的程度等。「還要注意玩具提繩不可過長,以免發生孩童繞頸危險。」

消基會呼籲,家長應禁止孩童啃咬玩具,以避免食入重金屬、可塑劑等有毒物質,且應訓練孩童勤洗手。相關資訊可撥打標檢局免付費電話查詢,○八○○—○○七—一二三。

【記者陳若齡、游明煌/連線報導】消基會檢測頂好超市販售的恐龍蛋糖果玩具含過量可塑劑,頂好超市副理金柏伶表示,已告知各店將不合格商品全面下架,之前購買的民眾,可憑發票至任一頂好超市退貨。

進口商乘武公司王姓主任則抨擊消基會,指玩具是九十六年六月自大陸進口,取得經濟部合格進口證書,當時並沒有要求檢驗可塑劑這一項,如今消基會批評含量過高,根本就是打壓玩具業者。

可塑劑 可致生長遲緩

兒童玩具多為塑膠材質,製造過程中常添加可塑劑(鄰苯二甲酸酯類)軟化塑料。目前管制用於玩具的可塑劑有六種,以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毒性最高,國家標準容許量不得超過百分之零點一。環保署也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管制物質。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表示,可塑劑屬於強烈的環境賀爾蒙,在塑膠、土壤、河川中皆可發現。可塑劑會殺害男性精子,造成雌性化傾向,並提高女性乳癌罹患機率,還可能導致幼兒生長遲緩。(曾懿晴)



◆ 爸爸健康的兩大隱形殺手:鹽與血壓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07101

聰明寶寶 2009/08/06

十位高血壓患者中,即有三位是因為攝取過高的鈉所致。而鈉最主要來源即為食鹽,鹽分的攝取量若減半,每年全球可減少250萬人死於中風及心臟疾病。呼籲民眾每日鈉攝取量不可超過2400mg,而高血壓患者更應減半。

【整理/林如茵】

父親節將至,許多人前往賣場添購禮物,電子血壓計的銷售量大幅提升,不禁讓人擔憂忙碌父親的健康。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之民眾,約有一半患有高血壓,且高血壓人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血壓積極治療的觀念更顯重要。本文邀請專家現身說法,提出「血壓治療四大要訣—積極降壓、早晚記錄、低鈉生活、複方治療」,期能提升現代人對於平穩血壓之觀念。

高血壓及其所造成的心血管危機,一年造成全球700萬人死亡,且盛行率年年攀升,預估至2025年,每三人將有一人罹患高血壓。

※ 專題詳見原站。

fsj 提到...

健保費要漲得合理 保費怎漲?

◆ 保費怎漲? 月薪4萬者多花1個便當錢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063468.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詹建富/台北報導】2009.08.07

※ 比較圖表詳見原站

短期內,楊志良決定在現制下調漲保費,解決健保財務問題,長遠規畫,傾向推動二代健保。健保局代總經理李丞華表示,健保局下周將就民眾保費負擔能力和財務缺口,提出財務平衡方案,並向新署長簡報。

楊志良說,二代健保以家戶總所得計算保費,較符合社會公平性。但他說,還要跟行政院報告,跟立法院溝通,若二代健保做不下去,才會退而求其次,改推一點五代健保,以個人總所得計算保費。

楊志良說,不管是一點五代或二代健保,都要先修法,需要一些時間,但調高健保費率不同,依法可以立刻調整,「法令可以做卻沒做,就是我不對,是以前的人沒有依法調整」。

談到保費調漲,楊志良以國外資料為例,台灣跟先進國家相比,投入最少。他說,台灣醫療支出只占GDP的百分之六點一,加拿大占百分之九點八、美國占百分之十五點四,鄰近日本相對少,但也有百分之七點八。

調整保費,所有民眾都可能受影響,但楊志良表示,將設法減少近貧戶保費,有錢人則要多繳錢。他請高收入者共體時艱,讓健保能夠穩健的走下去。

楊志良認為,調保費對普羅大眾有利,他試著說服民眾,政府、雇主會幫忙負擔保費,民眾只要多繳三元健保費,別人卻要多出七元,收來的保費可以大家一起用,換得醫療品質提高,絕對划算。

※ 漲了以後會不會加深民眾不用白不用的心態?



◆ 觀察站/調漲保費即下台 又一短命署長?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惠惠】2009.08.07

上次調整保費,是前衛生署長李明亮七年前「健保雙漲」,宣布後他順勢下台。從此,調漲保費等同下台同義詞,被視為衛生署長的自殺行為。

前任衛生署長侯勝茂,上任時拋出「動態微調」,這名詞連健保局官員都沒聽過,一般小老百姓更搞不清楚自己要不要多掏錢;才卸任的葉金川二月因一點五代健保方案被釘得滿頭包,慣常強勢作為的他,也不得不滅火,澄清只是改革方案之一,還保證「今年絕不會實施」。

過去幾任署長避之唯恐不急的燙手山芋,上任才兩個小時的楊志良卻挑明著講,連費率調幅都能清楚道來,顯見有所準備。事實上,就在一點五代健保方案喊「卡」時,楊志良也曾毫不掩飾他的遺憾。

身為健保制度最初起草人,沒有人比楊志良更能掌握全民納保、共同分攤風險的健保精神。他最常舉的例子就是,除了健保,沒有其他保險,會有雇主、政府會幫忙出保費,健保費漲十元,民眾只要多出三元,其他由政府、雇主來付。他昨天也以此說服民眾,希望勞工團體代表支持。

師大衛教系畢業,卻在重視血統的台大體系闖出名號,楊志良的膽識和高EQ的溝通技巧,讓他人緣絕佳,幾乎沒有敵人。這一次,可能是民眾最接近保費調漲的一次,但短期民怨可換取健保穩定發展?還是衛生署又添一名短命署長?現在還沒有答案。



◆ 漏夜協商 北高勞健保欠費快解套

【聯合晚報╱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2009.08.07

針對台北市政府積欠中央健保費300多億元,爭議許久,地方與中央雙方僵持不下,政府已有解套方案,針對北高市健保欠款,考量直轄市財政困難,行政訴訟曠日廢時,行政院與台北市政府昨晚協調到深夜達成共識,雙方同意的處理方案是設籍直轄市居民,仍由直轄市政府負擔,非設籍直轄市的居民,由中央與直轄市政府分擔一半,雙方分年編列預算,各自爭取立法院和市議會支持,細節部分仍待後續協調。

新聞局長蘇俊賓今天表示,將會持續與台北市協調,努力讓中央與地方達成共識;另據了解,為解決相關問題,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已多次召開協調會,聽取各方意見和立場,未來也將持續進行。

行政官員透露,針對北高市的健保補助欠款,以及勞保補助款,考量直轄市財政困難,行政訴訟曠日廢時,行政院傾向的處理方案,是設籍直轄市的居民,仍由直轄負擔,非設籍直轄市的居民,由中央與北、高兩市分擔一半,雙方分年編列預算,各自爭取立法院和北、高市議會的支持。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昨天與北市府官員協調到深夜,北市對政院處理方案有共識,但細節仍待後續繼續溝通協調。

此外,行政院也著手修正財政劃分收支法、全民健康保險法、勞工保險條例等相關規定,明定未來直轄市該類保險費的補助款,一律改由中央政府負擔,如此將可有效解決這些爭議,相對改善直轄市財政狀況。

行政官員指出,有關直轄市政府積欠健保、勞保費問題,因為現行法規易產生不同的解釋,讓健保局和直轄市紛爭不斷。健保局認為,不設籍台北市的勞健保費補助,應由台北市負擔;但台北市政府不同意這項見解,因此,針對88年下半年至91年度健保補助款積欠的108.43億元,提起訴願和行政訴訟。

官員表示,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確定,投保單位所在地為直轄市,應由直轄市負擔保費補助款,與投保單位的員工是否設籍直轄市並無關聯。

官員指出,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僅是台北市欠的一部分,其他尚有勞保欠款和92年迄今的健保欠款,仍待解決,所以行政院才研議,在非設籍直轄市居民的部分,由中央和直轄市政府各分擔一半。



◆ 開源救健保 節流方案呢?

【聯合報╱魏杏林/西藥業務員(雲縣北港)】2009.08.07

新任衛生署長楊志良甫上台,就展現雄心魄力,信誓旦旦把「催討台北市健保積欠款」與「調漲健保費」列為兩大要務,新署長勇氣可嘉,能否做到,且拭目以待。

台北市積欠勞健保補助款達三百四十七億元,已是陳年舊帳,中央與地方歷經數回合過招,不惜對簿公堂,甚至使出查封土地的非常手段,問題依然無解。政黨輪替,北市府應拋棄過去與中央「對抗」的心態,官司既然敗訴,就該尊重司法還錢。北市府何妨想想,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若拒繳健保費,恐怕早就求醫無門,豈能拖個三年五載?

楊署長當知討債「硬碰硬」成不了事,雙方心平氣和坐下談,或許會有好結果。

景氣持續低迷,失業率攀升,民眾日子過得苦哈哈,此時調漲健保費,時機不對,也會挨罵;調漲健保費率向被視為捅蜂窩的舉措,歷任署長,只能嚷嚷,不敢真做。新任衛生署敢挑戰禁忌,令人佩服,問題是僅想開源,不做節流,如何說服民眾乖乖掏錢?

相較於民眾逛醫院、不肖醫療院所詐領浮報等醫療弊病,藥價黑洞是健保最大的浪費,十數年來累計下來,相當驚人,衛生署和健保局不會不知,卻無力改善。第六次藥價調整,製藥團體集體向監察院陳情,監察院若只聽一面之詞,恐會被誤導。不知監察委員對藥價黑洞懂多少,相信只要問藥商一句:「調降後的健保給付價,會不會低於你們賣給醫院的價錢?」保證會讓藥商摸摸鼻子,知難而退。

為了健保永續經營,健保費一定可以調漲,前提是,健保局要消弭弊端、杜絕醫療浪費,民眾才會心甘情願接受。



◆ 健保費要漲得合理

【聯合晚報╱社論】2009.08.07

衛生署長楊志良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說「健保費一定要漲」。要老百姓從荷包裡多掏錢出來,沒人會高興,但為了不讓健保破產,如果非漲不可,輿論只能要求:健保須改善收支,保費要漲得合理。

台灣的健保制度並不完美,但提供國民基本安全感與健康照護,已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絕對值得珍惜。也因此,虧損連年之後,調整保費乃勢在必行。楊署長願意正視這個大問題,主動承擔,老實說,應該受到肯定。

健保要調整,重點是改善收支,開源兼節流。最近一波全面調降七千多種健保用藥給付價格,是一種方法。九月一日起擬實施的「同病同給付」,也是一種方法,雖評價不一,但也是為減少不必要手術、檢查的節流手段之一。

增加收入方面,也未必以全面調漲保費為唯一手段。過去的所謂「林志玲條款」,制約了「高收入低保費」的情形。又例如不少旅居海外的華僑,回台領身分證就是為了用健保,卻因為在台無所得課稅而占了低保費的便宜;這個漏洞,是否要等到稅制上實施海外所得課稅才能一併解決,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更重要的,一定要堅守保險與社福的雙重精神。台灣貧富差距持續拉大,楊署長主張,富人保費要調高,窮人要調低。對高所得者來說,這樣的保費制度形同又要「加稅」,絕對反彈很大。但考慮到社會底層的窮人,生存空間越來越窄,常常以「窮到沒錢繳健保」、「不敢生病」來形容,可見健保已成台灣「醫療人權」的底線。因應這種現況去設計新保費結構,或也有助緩解貧富懸殊帶來的嚴重後遺症。

楊志良署長願意積極承擔保費調漲問題,理應獲得社會的理解與支持,畢竟健保費已七年沒漲。另方面,健保局也要改善形象與對外溝通,一旦讓人想起每年健保局員工的高額年終獎金問題,民意必定立刻轉成負面,一切改革的善意就可能白費了。正因為險阻重重,希望楊署長真有足夠的魄力與智慧,克服困難,讓健保體質健康起來。

fsj 提到...

社論-兼顧開源節流是解決健保財務的正途

【本報訊】2009-08-09 工商時報

新任衛生署長楊志良甫上任就把「調漲健保費」與「催討縣市積欠的健保費」列為兩大要務,就7年來未調漲的健保費擬由現在4.55%最高調到5.15%,並配套將高所得者保費增加,對於收入偏低的邊緣貧戶保費予以減免;另外,將全力催討縣市積欠的健保費603億元。楊署長能夠展現當今政務官少見的雄心壯志,令人欽佩,但能否順利執行,各界正睜大眼睛,看下一步發展。我們認為,只有在開源節流兼顧與提升醫療品質前提下,進行健保費調漲,才能獲得國人認同,也才能根本解決健保財務問題。

首先,在開源部分,立刻就要處理「催討縣市積欠健保費」問題。依中央健保局今年七月所做統計,截至97年底各縣市政府積欠的健保費,以台北市347億元最多,高雄市178億元次之,台北縣43億元,其他縣市35億元。享有最多中央補助款的台北市卻積欠龐大健保費,明顯說不過去;健保局雖然查封台北市多筆土地,並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勝訴,台北市政府仍不動如山。改善健保財務的首要作為,應該是追討縣市積欠的健保費,特別是台北市,否則在縣市欠款追償以前即要求調漲健保費,顯然欠缺正當性與說服性。當然中央政府正規劃往後健保及勞保費地方政府分攤的款項,改為全由中央政府負擔,應可解決此問題,但前提是要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在財劃法修正前,催討縣市積欠健保費應積極進行,行政院亦有義務協調解決。

其次,健保費已7年未調整,上次調漲費率是在民國91年,費率調漲到4.55%,依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20條規定,保險費率至少每2年精算一次,精算結果如有「安全準備降至最低限額,或增減給付項目、給付內容或給付標準而影響財務時」,由主管機關重新調整費率報請行政院核定。依此規定,原應於民國94年再度調漲費率,不過當年經濟狀況不佳,反對調漲聲浪大,健保局改推「多元微調方案」,以開源節流方式因應;民國96年健保局再評估,若以一個月安全準備金及兩年內財務收支平衡為目標,健保費率應調至5.18%,惟又因外界反彈而作罷。但國內人口老化及慢性病患增加,醫療費用不斷增加,健保收入與支出每年短差120億左右,即使有菸捐的挹注,但到今年底仍會有530億的財務缺口,因此楊署長一上任即迫不及待地提出調漲健保費之議。

政府部門計劃漲價,不論漲的是何種費用,難免招致反對。這次自不例外,有人即認為現今景氣低迷,失業率仍高,調整健保費將衝擊產業及增加人民負擔,此時並非調整保費時機。過去歷任署長也一直視調漲保費為捅蜂窩的舉措,只敢嚷嚷而並未依法實施,難怪監察院因此提出糾正。新任楊署長能面對壓力,勇於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主張,值得肯定,但健保財務困境的處理,除了開源之外,節流及提升健保品質同等重要,在調漲保費的同時,應提出具體的配套措施,方能說服繳納保費的民眾及企業雇主。

健保局首先應公開健保財務結構,此數據要能證明調漲保費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其次是解決藥價黑洞的問題,以杜攸攸之口。最近健保局雖有調降 700餘種處方藥之措施,但也應注意是否因此影響醫療品質。再者,為避免無謂的醫療浪費,亦應嚴格把關,對於把走醫院當作逛街,有小毛病就往大醫院濫領藥品、未服完即丟棄等浪費醫療資源行為,應予遏止。此外,許多移居海外的僑民,未在國內納稅,一生病就回台就醫並視之為當然福利,相對排擠國內民眾的醫療資源,此種現象必須檢討改進。

長期而言,還是要積極推動二代健保。二代健保乃是將現行薪資所得擴大為所有所得,並以家戶為單位計算費率,較之現行健保仍沿襲勞保以個人為單位,可以改進各類被保險人保費負擔不公平的問題。同時,當前存在年收入數千萬的藝人,每月只納幾百元健保費的不合理現象,也可以消除。

總之,健保財務困難需要解決,健保費率也要重新精算以符合健保法的規定,基於健保的永續經營,我們不反對調漲健保費。但在調漲的同時,一定要將醫療品質、支付制度一併改革並消弭健保浪費,且確實催討縣市積欠健保費。如此開源與節流並行,調漲健保費之舉才有正當性,也才能獲得社會支持。

fsj 提到...

北市健保費欠款 5年還畢

【聯合報╱記者黃驛淵/台北報導】2009.08.13

台北市政府與中央的勞健保費爭議可望終止。雙方日前達成共識,有關台北市政府欠款部分,設籍台北市居民,由北市負擔;非設籍台北市居民,由中央與北市各分擔一半」。勞工局長蘇盈貴昨天說,健保費北市與中央「各付一半」,逐年分攤,「郝市長預估五年內就可以償還完畢。」蘇盈貴說,未來北市每年要分攤的金額預計約50億元。今年九月立院開議後,健保法修法若能通過,北市府就可以編預算逐年償還。

北市主計處長陳高燦表示,若年底前通過健保法修正案,即可開始編列99年度的預算準備償還,但每年還多少錢,原則上會以五年為歸還期限來精算,初步推估每年「應該少於53億」。至於北市府應償還的欠款總額是多少?為何一年要還50億,官員表示「還要再精算」。

蘇盈貴指出,未來健保法修正案實施,將地方政府應負擔的健保費補助款,改由中央負擔。但過去陳年欠款部分,與中央「一人一半」共識,北市健保費爭議終於解套、逐年歸還,也不致像過去不公的計算方式,導致地方拒繳勞健保費。

陳高燦指出,北市至今積欠的健保費約347億元,勞、健保費合計約積欠700億元。陳高燦說,若今年健保法修法未如期通過,北市除了得歸還過去欠款的金額,再加上北市當年度的健保費用,預計將會多擔負約50幾億元;金額過高,恐引起議員反彈。

fsj 提到...

中藥店禁磨粉 迪化街要罷市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09.08.23

民眾到中藥店買人參,若想進一步要求老闆研磨成人參粉,可能不行了,因為衛生署規定,從九月起,中藥店不能替消費者磨粉,只能改賣向符合GMP(優良製造規範)藥廠進貨的單味中藥粉,業者「現賣現磨」將觸犯藥師法。
中藥商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玉利表示,為抗議衛生署這項不合理的規定,全聯會將發動數千名中藥商在廿六日包圍衛生署.台北市迪化街也將在百年來首度「罷市」。

衛生署在民國六十四年同意傳統中藥店可代客研磨中藥材,今年六月未與中藥商協商,即逕行取消此行政命令,造成中藥商群起憤怒。衛生署說,坊間中藥店常由學徒幫顧客磨粉,衛生及品管堪虞,此一措施是為提升中藥產品品質,保護民眾用藥安全。

不過,台北縣中藥商公會理事長卓掌權指出,消費者到中藥店買藥,以西洋參來說,有很多等級,消費者習慣眼見為憑,挑好後現場研磨,但新規定實施後,中藥房就不能磨單味中藥粉,否則衛生局就可取締。

他表示,衛生署說中藥商如依固定成方調配供應,仍可現場研磨,但固定成方都是丸散丹膏,大多為複方,本來就可現場研磨。但此後中藥店只能販售經藥廠磨好的單味中藥粉,很可能讓藥廠任意漲價,消費者只能任人宰割,「現在生意已經難做了,新規定將讓中藥商活不下去。」

中醫師則指出,GMP藥廠製藥流程有一定的品管,如今科學中藥都是跟GMP藥廠進貨,健保所給付的中藥也只限科學濃縮中藥,也如同中藥磨粉。勝昌製藥公司執行長游進宗也強調,現在大多數GMP藥廠都已獲政府認證,品質不容懷疑。

衛生署中醫委員會指出,該會管理單味中藥粉末,是研議多年的公共政策,也廣邀專家學者討論才制訂政策,若有部分中藥商誤解,衛生署將持續與業者溝通。



◆ 單味中藥磨粉需GMP 業者怒

【潘杏惠、馮惠宜、張翠芬/綜合報導】2009-07-28 中國時報

衛生署日前公告,九月一日起,單味中藥磨成粉末應依規定申請GMP藥品查驗登記,民眾無法現買藥現磨粉,對全省一萬三千多家苦撐的中藥行無疑是雪上加霜。中藥商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展開全省串聯,號召五萬人在八月十四日包圍衛生署、總統府,提出強烈抗議。

北縣中藥公會常務理事王榮南指出,衛生署六月十八日緊急發函公告,九月一日起,單味中藥磨成粉末,應依規定申請藥品GMP查驗登記,屆時中藥行只能從GMP藥廠買進單味中藥粉,民眾愛用的粉光參、珍珠粉不再是「現買現磨」,而是一罐罐的藥瓶子,中藥行生意將大受影響。

王榮南表示,衛生署不直接從上游廠商管制,反而制定法條箝制下游零售商,導致中藥行只能向GMP藥廠進貨,有圖利藥廠之嫌。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回應說明,這項措施是依法行事,讓有能力管控重金屬、農藥汙染的藥廠提供有品質保證的中藥粉,絕非圖利,而是在保障民眾用藥品質。

他指出,國內目前符合GMP的中藥業者有一一九家,貨源和種類均供應無虞,一般中藥房九月一日後,仍可依消費者需求自行磨粉,不受此規定限制。

至於目前的磨粉工廠,林宜信強調,將輔導工廠申請查驗登記,並取得許可證,未強制藥材商一定要向GMP藥廠買藥粉,這項做法是為消費者的用藥品質把關。現有中藥粉存貨,政府允許有半年緩衝期,可以繼續販售。

王榮南指出,傳統中藥行仰賴買賣中藥粉維生,珍珠粉加磨粉代工,一兩要價兩千五至三千元,野生粉光參一兩也三千元起跳,如果只從藥廠進貨,將無利可圖。

台中市中藥公會理事長黃慶仁表示,中藥商反彈是有原因的,一個GMP廠設置至少上億元,中藥商礙於資金、環境、設備,不可能取得GMP申請認證。

值得推敲的是,衛生署函文原文是「單味中藥粉末應依藥事法規定申請藥品查驗登記」,有藥政人員認為,中藥行為客當場磨藥粉是服務並非製劑,目前的反彈恐怕是中藥行過度擴大解釋所致,衛生署有必要釋疑。



◆ 醫界:中藥文化將受衝擊

【潘杏惠、馮惠宜/綜合報導】2009-07-28 中國時報

針對衛生署公告,單味中藥磨成粉末應依規定申請GMP藥品查驗登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師卓雨青表示,除中藥行生意大受影響,傳統中藥文化也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約六十六%民眾經常性使用中藥,占門診健保使用頻率十五%。

卓雨青指出,民眾食用中藥還是喜歡「現買現磨」,一旦單味藥粉改採密封包裝,民眾無法看到原始藥材,純度將受質疑,對用藥習慣衝擊很大。

卓雨青認為,傳統藥草走入現代醫學,中藥行如果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商品,店家、民眾失去互動機會,中藥文化將起重大變化。

卓雨青表示,衛生署的作法只能說是相對安全,不是絕對安全,因為按現行法規,僅能測出中藥有無重金屬、農藥汙染,對中藥成分好壞,如濃度標準、瑕疵皆付之闕如。

卓雨青說,常有民眾問她,到底該如何選用中藥食材,自己充其量也只敢回答盡量選擇有口碑、老字號的中藥行,暴露中藥法規的不足。衛生署的新規定立意良善,但執行有困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藥局主任蔡邱麟肯定衛生署此舉是保證消費者權益,由於醫院依法行政,過去使用的也多是GMP藥廠提供的單味粉劑,未來受影響不大,至於水煎藥部分,過去即要求必須有醫師處方才能代客煎藥,即便是中藥行要代客煎藥,也要有醫師處方,這方面沒有疑義,影響也不大。

fsj 提到...

健保費 可能還要漲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09.09.12

影響170萬人 每年增16億元

健保局昨天下午趁前總統陳水扁弊案宣判,上網公告下個月起軍公教等多類人員10月起調漲保費,影響約170萬人,一年約可增加16億元保費。至於其他人,健保局已擬妥多項方案,衛生署長楊志良雖然主張健保費率應從現行的4.55%調整到5.13%的主張,相當於每人保費大約漲一成。不過據指出,漲一成可能還不夠!

由於健保費率已7年未漲,根據健保局96年底的精算報告,當時就認為要達到財務收支平衡,費率應調整到5.18%,但以現在的財務要達到平衡,恐怕還不只5.18%。健保局近日內已將多項方案擬妥送給楊志良,時機就等楊志良拍板定案。

平均每人每月多繳23元

健保局財務處經理李少珍表示,10月1日起,軍公教投保金額全薪納保比率,由現行90.67%,調整為93.52%,相當於每人每月平均多繳23元;由政府全額補助的義務役、替代役男及低收入戶被保險人定額保險費,也由現行1317元,調整為1376元。

另外,僱用被保險人數未滿5人的事業負責人、自營業主被保險人等最低投保金額,由現行3萬3300元,調整為3萬4800元,相當每人每月保費約增加68元。李少珍強調,此方案早已由前任署長葉金川拍板定案,只是受到水災、新流感疫情影響,才延誤公布時機。

楊志良每周一文 想調漲健保費

即使在忙著新流感疫情,楊志良仍幾乎每周寫一篇穩定健保財務、調整保費的相關文章給健保局、媒體,似乎透露了健保必漲的決心。



◆ 「馬市長」勞健保欠費 「馬總統」編預算解套

自由時報 2009.09.03

〔記者黃維助、曾韋禎/台北報導〕馬政府從明年度起分年編列逾百億元預算,化解北、高兩市政府積欠勞健保費補助款的欠費僵局,包括補助北、高兩市政府負擔非設籍於該市的勞健保欠費四十五億元,以及獎勵各縣市政府繳還以前年度健保欠費六十億元。

綠批北市打輸官司 中央負責賠償

諷刺的是,地方政府積欠鉅額勞健保補助款,並且公開上演槓上中央政府的戲碼,是馬總統在台北市長任內起的頭,馬英九當上總統後,決定由中央以人民納稅錢解決,變相形成「馬總統」為「馬市長」解套、「葉金川署長」為「葉金川副市長」解套。

民進黨發言人鄭文燦怒批,北市積欠勞健保費官司一路都敗訴,中央卻還要編預算為北市解套,簡直是北市打輸官司,卻要中央負責賠償,北市一點損失都沒有!

民進黨立委黃淑英也直呼不可思議,表示北市應依判決履行還款債務,馬英九依個人喜好編預算替北市還款,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至去年底止,地方政府積欠的勞健保費補助款超過一千一百億元。健保欠費部分,台北市府約三百四十餘億元、高雄市府一百七十餘億元;北市府積欠勞保費約兩百七十億元、高市府約一百八十餘億元。

馬英九在九十二年台北市長任內,以北市不應負擔非設籍人口勞健保費為由,拒繳勞健保費補助款,槓上當時的民進黨中央政府,並打起行政訴訟官司,最後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敗訴確定,中央健、勞保局也查封台北市政府土地,追繳欠費。

馬政府上台之後,除了指示查封土地與欠費問題脫鉤,對於北高所積欠的非設籍地住民與勞工的勞健保費,決定由中央與北高各分擔一半,其中未來中央要為北市填補的健保欠費就會超過一百二十億元。

中央補助北高兩市政府的健勞保欠費預算,明年度起分別由衛生署與勞委會編列預算;健保費部分,北高積欠非設籍地住民的健保費補助款共兩百五十億元(北市兩百四十一億元、高市九億元),中央決定補助一半,並分五年編列預算,明年第一年編列廿五億元(北市廿四.一億元、高市九千萬元)。

至於勞保欠費部份,也將分年編預算補助,勞委會明年度編列廿億元「直轄市非設籍勞保欠費繳款專案補助」預算,補助北市十八億元、補助高市兩億元。

比起台北市政府這種欠費大戶,其他縣市政府積欠健保費補助款合計還不到百億元,中央明年也首次編列六十億元,將做為鼓勵各縣市政府繳納積欠以前年度健保保費的獎勵金。



◆ 咱的社會-欠保費 全民買單解套?

【黃佳境/屏東市(文字工作者)】2009-09-04 中國時報

北市府積欠勞健保費補助款一路敗訴,掏空健保,追討無門卻得勞中央編列預算逐年償還,最終仍由全民買單,這是哪門子的公平正義?

積欠勞健保費補助款始作俑者就是馬英九,以地方槓上中央,嚴重破壞健保制度,更惹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嘲諷;院轄市帶頭反制拒繳,一般民眾有類似狀況,二話不說馬上「鎖卡」,北市府即使敗訴一樣賴皮,孰令致之?健保局追討無門,為永續經營只有找軟柿子吃;視廣大的民眾為俎上肉,以調漲保費彌補黑洞,徒然讓北市府坐大,主政當局任令台灣區分「一、二等國民」,如何讓人心服口服?

首善之區對目前的法令規章有意見,可提請修改,同樣各縣市飽受工廠林立,製造多少汙染公害等問題,地方民眾也有一肚子的苦水;這些公司則都設在大都市占盡便宜,尤其院轄市多少預算虛擲浪費,兩相對照令人氣餒,衛生署、健保局就這樣束手無策?被迫得由中央出手解套?

中央負債累累,編列預算還債當然產生排擠效應,馬政府口口聲聲依法行政,面對該案則「苦民所苦」?難道最便捷的中央補助款逐年扣抵也窒礙難行?惡例一開勢必沒完沒了!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北縣升格了 身障床位何時能升格?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09.09.13

醫院病床一位難求,眾人皆知。不過國內還有一種專門收容身心障礙者的收容中心,床位卻遠比醫院病床還難等,甚至有人一等等了12年,還住不進去。讓照顧的家人擔心,再等不到床位,照顧者就要先住院了。

台北縣已獲准升格為院轄市,最近有許多家庭照顧者、社福機構聯名向台北縣政府建議,希望未來台北縣升格,經費、人力充沛後,也應擴充身心障礙者的收容量,增加床位,以免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如此為「床位」努力,成為少見的社會現象。

住台北縣新店市的阿國,雖已27歲,卻是極重度智障。爸爸已經80歲,媽媽也近60歲,阿國的日常生活舉凡洗澡、洗臉、刷牙、上廁所,都需要家人協助,就連三餐的食物也要剪碎,因阿國一吃進嘴巴的東西就馬上吞下。

阿國也曾想要幫忙作家事,卻總是幫倒忙。像是把整桶洗衣粉倒進洗衣機,想洗馬桶最後卻把馬桶塞滿衛生紙。隨著爸爸媽媽年紀增長,焦急盼望有住宿機構能照顧阿國,然而一等就是12年,因為第一社福基金會附設崇愛發展中心,2年來一直呈現滿床狀態。

類似阿國的例子,不勝枚舉,8歲中度智障者阿新,父母要上班,又要照顧阿新,忙到焦頭爛額,一樣無法讓阿新到專業機構安置學習,現在只能在阿新小時讀的托兒所幫忙安置。

一對重度智障的雙胞胎,由於找不到收容機構床位,父母將兩人戶籍轉到台北市,想藉此找到兩個女兒安身立命之所,不過一樣還是在等待中。

據估計,台北縣身心障礙者、自閉症患者、重度智障者,超過2萬8000人,占全台身心障礙者的一成多,但能提供身心障礙者住宿資源的只有400床,且多位於淡水、金山、三峽的偏遠地區,造成照顧者接送不便。

一水之隔的台北市,身心障礙者人數約2.4萬人,能提供住宿資源也只有800多個,雖然也不夠多,但還是比台北縣還好一點。阿國能等到床位? 是否會隨著台北縣升格獲改善? 許多人身心障礙者家庭都在期待著。



◆ 婆婆變暴躁 老番顛?失智前兆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沙鹿報導】2009.09.13

台中縣沙鹿鎮陳姓婦人帶著婆婆跑了多家醫院診所,因老人家老是說不舒服,檢查卻沒重大疾病,但她的婆婆越來越容易動怒,個性丕變,很難相處,身心科診斷才發現是失智症前期的憂鬱症狀,家人不曉得還罵「老番顛」。

陳太太最近向光田醫院身心科求助,她表示,婆婆年過65歲後,原本融洽的婆媳關係大有變化,老人家常抱怨身體不舒服,但檢查結果沒有大病症。

老人家開始失眠且情緒焦慮,每天坐立難安,身體功能快速退化,個性更是不同以往,老是懷疑別人嫌棄她、看不慣家人的言行,變得多疑,全家氣氛變得很糟。

光田醫院身心科指出,這是常見的「老人失智症前期的憂鬱症狀」,老人期的憂鬱跟年輕人最大的不同,老人家抱怨不舒服,但實際沒有大礙,但老人很在意這些,脾氣變得暴躁。醫師建議,聽聽老人講哪些不舒服,轉移注意力,如多陪伴散步、聊天,不要讓情況惡化。

fsj 提到...

健保局救急 要借600億

【經濟日報╱記者洪凱音、李淑慧/台北報導】2009.09.19

健保局有意向銀行申貸600億元短期標案以紓解財務壓力。

行庫主管昨(18)日表示,有政府擔保的標案絕對不會倒,銀行絕對有興趣辦理,但因健保局財務狀況較差,1年期貸款利率恐超過0.6%。

健保局最近公告將辦理600億元貸款,但有意借貸的銀行資本額必須達100億元,該標案近期將決標。健保局600億元借款額度創下今年單一貸款個案最高金額,貸款額度比先前奇美電400億元聯貸更大,引起市場關注。

行庫主管表示,目前銀行資金充裕,政府主導的聯貸案利率多數下殺到低於1.5%,具有國營色彩的中油、台電,1年期貸款標案利率甚至僅0.5%。健保局貸款與中油、台電性質類似,但因健保局財務較差,銀行團認為利率可能落在0.6%至0.7%。

銀行業者表示,健保局此次標案可能選十家銀行;至於限定資本額100億元的銀行才能投標,是因為健保局希望每家貸款銀行一次能提供數十億元至上百億元的借款額度。

銀行指出,健保局不是一次要借滿600億元,而是希望這十家銀行能給健保局600億元額度靈活借貸。

目前政府標案貸款多為1年期的短期融資,銀行通常會給予貸款者一定額度,再依貸款者需求分次撥款;銀行主管指出,這類貸款因有政府作後台,銀行團參與通常相當踴躍。

銀行表示,短期借款的性質和一般聯貸案不同,聯貸案是五到七年的中期放款,一般是由主辦行出面與企業或國營單位協商出雙方可接受的額度與利率,企業主可選擇一次或分次撥款,目前大型企業聯貸利率多介於1.9%至2.3%,國營企業則在1.5%至1.8%。

短期標案的借款期間僅一年,且非一次撥款,而是看企業需求分次撥款,企業也可以隨時還款;企業辦理短期借款必須每年與銀行重新續約,因此利率條件也會每年改變。

行庫主管指出,健保局向銀行融資這麼大的金額,可能是健保局財務狀況惡化或要幫地方政府代借積欠的健保費。



◆ 消基會:漲健保費「違背庶民經濟」

【聯合晚報╱記者王慧倫/台北報導】2009.09.18

新行政院長吳敦義上台後倡「庶民經濟」,但衛生署長楊志良及新上任的健保局總經理鄭守夏卻強調健保費率調漲「在所難免」,遭消基會批兩者作法「大相逕庭」,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全民健康保險藥價基準』長久沒實質作用,即使每年省下150億的藥費支出,還是沒從隔年健保總額扣除。」消基會健保委員會召集人滕西華更強硬譴責:「醫界用掛不到號、開不到刀來恐嚇民眾藉機達到威脅政府漲健保費,是個嚴重錯誤。」

針對健保費率調漲問題,謝天仁認為是健保局的制度面長年問題百出,他指出,「全民健康保險藥價基準」從民國88年制訂後每兩年檢討一次,但即使經過5次調價,每年可省下約150億元的藥價支出,但這筆餘額卻沒有從隔年的健保總額協商裡扣除,反而讓醫界分食,把一次看病拿藥分成兩次消耗殆盡,再加上健保IC 卡的連線資料不健全,形成醫療資源浪費,最後藥價依舊年年增加,黑洞根本無法解決,「尤其現在連DRGs也要延到明年元旦開辦,既然認為是對的事情,健保局為何不堅持從10月開始實施?」

滕西華也指出,現在的健保政策只有產值沒有價值,醫界向來只把內部管理問題外部化,她表示:「目前台灣的醫師沒有退場制度,不良醫院換個招牌照樣營業,不去思考管理問題,卻只抱怨健保總費成長不符合預期,最可惡的是,醫院本身就是非營利單位,竟然因為成長沒符合預期,提出不漲健保費用,會造成病人以後掛不到號,開不到刀,形成人球沒人管等言論來恐嚇民眾,達到威脅政府的目的,已經完全遺忘當初當醫生是救民所苦的職責,都應該受到譴責。」

因此,消基會呼籲,健保局及衛生署該做的節流管控要做好,不能一昧只想調高健保費,尤其要重新檢討非協商因素的核定方法,用最合理的金額、年度做為每年核定預算的基礎,避免醫療支出費用無上限擴張,另外費用協定委員會也要受監督,才能讓健保預算及支出合理化。



◆ 健保費增 健保局:因老人增加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09.09.18

明年健保總額預算約成長2.8%,醫界不滿意叫苦,但消基會今天卻批評健保支出浮濫。不過健保局醫審暨藥材小組主任沈茂庭表示,老年人口增加,光心臟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三種慢性病,一年藥費就高達800多億元。高齡社會趨勢下,健保醫療費用成長的幅度會越來越大,因此過去每年約增加4.5%。

消基會質疑,去年藥價調整的150億元,在經建會核定下年度總額成長率前應先扣除,不應該讓預算無限制成長。沈茂廷說,150億是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簡稱費協會)決議,提撥20%、約30 億元到醫院診所提升人力照護素質,其他120億元則用在新藥支出上。因此考量這些結餘都用於醫界,明年度的健保總額成長率才較低,約為2.8%,是健保開辦以來成長率最低。

沈茂廷也說,今年起10月將實施的藥價調整,結餘就會用在癌症標靶藥物治療的放寬給付、還有B、C肝炎藥的給付,可由18個月延長至36個月,以及新流感H1N1的支出等,擴大民眾的用藥權益。

另外,針對消基會批評費協會監督機制不足,沈茂廷說,討論總額分配的費協會27位委員中,目前專家學者、醫界代表、消費者,成員各占三分之一,互相制衡。



◆ 個人海外所得 明年起課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143641.shtml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2009.09.19

財政部宣布,明年起個人海外所得正式課稅。民國一百年申報九十九年所得時,海外所得須納入所得課稅。但官員強調,除了將納稅人條件限定為符合最低稅負條件(即基本所得額須逾六百萬元),還需符合其他要件,海外所得才會被課稅,應不致衝擊資金回流。

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說,四項條件包括:海外所得逾一百萬元;基本所得額超過六百萬元;基本稅額(依照最低稅負算出的稅額)大於一般所得稅額(依照綜所稅率計算的稅額),以及海外已納稅額扣抵金額小於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的差額。符合這些條件,海外所得才納入所得課稅。

舉例來說,倘若海外所得為三百五十萬、綜合所得淨額二百萬,基本所得額為五百五十萬,因基本所得額低於六百萬,海外所得不用課稅。

但若基本所得額超過六百萬元,而海外所得逾一百萬,這一百萬元的海外所得就要課稅。

財政部說,未來將比較基本稅額和一般所得稅額,採較高金額課稅。此外納稅人若在海外已繳稅,亦可按比率扣抵。張盛和認為,海外所得課稅衝擊有限。

目前國人持有海外基金逾一兆四千億元,明年起海外所得要課稅,銀行業擔心投資人為規避課稅,年底前可能引爆海外基金贖回潮。但財部強調,九十九年以前投資的海外基金所得不用課稅,明年以後贖回者,也會先減除申購成本及手續費後計算所得。

財政部指出,今年底以前申購的境外基金,若原始取得成本低於今年底淨值,得以交易當天的淨值作為基金的申購成本。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fsj 提到...

桶裝飲水抽查 近半不合格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09.09.22

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市售飲用水與冰品的抽查結果,其中飲用水部分,高達13.8%的比例被驗出大腸桿菌群超出標準;而冰品部分,有7件衛生標準不合格,包括知名的清心福全冷飲店。

在飲用水抽查方面,20件小瓶裝包裝飲用水全都合格,但是桶裝的盛裝水抽驗9件,有4件不合格,不合格率相當高,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根據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數據,這波市售包裝飲用水調查,範圍包括超市、便利商店與製造工廠。總計抽驗29件,其中包裝飲用水(330到1500毫升)20件、盛裝水(12到20公升)9件,檢驗項目包括評估水源水質製造配送過程中衛生指標的大腸桿菌、糞便性鏈球菌、綠膿桿菌,以及鉛、銅、汞、
鎘、砷等重金屬。

抽驗結果有4件不符合衛生標準,都是經常在公共場所提供飲用的大桶盛裝水,其中弘琪、尊泉、康福等3家飲用水被檢出大腸桿菌,另外宜峰超純水同時被驗出含大腸桿菌與綠膿桿菌。

另衛生局也公布今年第2波冰品檢驗結果,有7件品項複檢後仍不合格,將處以3至15萬元的罰鍰。其中赫見知名的清心福全和平東店,被檢出冰塊生菌數過高,綠茶也含有大腸桿菌,該店雖登記為「茶米盒子小舖」,但店家高掛「清心福全」招牌,且「清心福全」網站也列出該分店資訊;另外公館知名的東南亞冰店,每盤 140元的芒果冰也被驗出大腸桿菌過量。

衛生局人員表示,影響的因素包括製作過程、人員衛生、保存環境等因素,若其中有一個環節未注意,即可能汙染食品。一般店家經常出現的問題包括人員雙手未經常保持清潔、現場盛裝食材的容器未加蓋、容器不乾淨等。

fsj 提到...

回診看報告 掛號費剝2層皮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林宜樟、洪敬浤/連線報導】2009.09.28

「為什麼回診看報告,還要再繳掛號費?」越來越多病患投訴,醫師要他們驗尿、驗血後,經常丟下一句話「下次掛號看報告」,而看報告明明是同一療程,為何還要掛號收費?醫院不該剝兩次皮。

投訴民眾還抱怨,為了回診看報告,又要舟車勞頓加上等候,對病人是種精神折磨,等了幾小時,經常是「沒問題」三字就結束了。醫院不但賺到掛號費,還可向健保局請領診療費,「兩頭賺合理嗎?」

「看報告明明是同一療程,為何要收費?不能用其他方式告知嗎?」本報陸續接到嘉義林姓、台北張姓等病患投訴,質疑醫院這種作法,難怪每天掛號的人那麼多,「實在很過分,相關單位應管一管吧!」

醫療改革基金會也接獲不少病患類似指控,大罵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都是喊假的,說穿了就是要多賺一次掛號費。醫改會研究員李怡嫺認為,醫院要求看報告要再掛號的作法「不合理」,「如果民眾只是回來聽一聲『正常』,為何不能電話或書面通知?」

有患者說,到醫院做胸部X光照射,想瞭解自己的心肺功能,後來掛號看檢驗報告,醫師只說「沒問題」,卻讓她等了一個多小時,「還繳了掛號費及部分負擔,共五百多元」。

一名張姓男子的遭遇更扯,他到台北一知名私立醫院做檢驗,醫師告訴他七天後看結果。 七天後他乖乖掛號,看診醫師竟然說,「原診醫師出國,下次再來」,張姓男子說,他差點沒當場氣昏,但想到「病掌握醫師手裡」,硬是忍下。

一名患者說,國外就診的經驗是,檢驗結果沒有問題,醫院會打電話告知不必複診,為什麼國內不能這樣做?就算要求病人回來看報告,也不該再收一次掛號費。

署立嘉義醫院、嘉義榮民等醫院指出,病患看檢驗報告,院方須調病歷,由醫師解說,屬問診醫療服務,當然要收掛號費,「如果只拿健檢報告,不調病歷,不收掛號費」。有醫師坦言,多看一次診,就多收一次掛號費,醫院很難抗拒這種收入。



◆ 「下次看報告」 病患當提款機

【聯合報╱記者王瑞伶/新竹市報導】2009.09.28

醫院搶掛號費的現象,國內兩大消費者保護團體都說「看不下去了」。台灣消保會秘書長呂英瑋本身也有「慘痛」經驗,檢查肝與腎有無異常,抽血、驗尿共掛三次號才搞定。

「我跟很多病患都被不肖醫療院所當成提款機了!」呂英瑋說,衛生署、健保局、醫療院所和專家應組成專案小組,針對醫界存在已久的不合理現象,提出改革方案。

他說,之前抽血、驗尿檢查肝與腎,醫師幫他掛了三次號、跑三趟才告訴他檢查結果;他問醫師為何不能一次解決?醫生只淡淡地說「是為了檢查更詳細」,事實上根本沒做什麼檢查,很嘔。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天仁也痛批,部分醫療院所醫師看病「能拖則拖、能賺則賺」的不合理現象存在已久,都是健保制度「以量計酬」的後遺症,目的是搶分配額度。

「不合情理的現象,不僅挖光患者的荷包,對貧困者更是雪上加霜,同時造成健保財務惡化,難怪健保一直要漲價,」本身是律師的謝天仁說,多數病患都覺得可在一、二小時內得知結果的檢驗報告,卻要等下次掛號才告知,但又擔心得罪醫師而不敢吭聲,這是不對的,應該勇敢捍衛自己的權益。

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健保局南區分局的審查委員王正坤,看過各種「A」健保的招數。他說,愈是偏僻鄉鎮,醫療資源愈少的地區,愈容易發生。一名老人跌倒就醫,醫師要求病患天天到診所換藥,每一次都要刷健保卡、繳掛號費,一個月裡就看了廿次診。



◆ 掛號費怎收 無統一規定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魏忻忻、林宜靜/台北報導】2009.09.28

病患無法在當天門診看到檢驗結果,需多付一次掛號費才能看報告,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到醫院看報告,醫師可以解說病情,至於看報告時收不收掛號費,並無統一規定。

至於檢驗結果若沒問題,醫院是否可以電話通知,節省彼此時間?石崇良語帶保留,「若將來出了問題,責任該由誰來負?況且,也可能有患者覺得電話通知不安心,還是想親自跑一趟」。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李明濱指出,檢查、檢驗是診療過程的一部分,該做什麼檢查,如何解讀,都需要醫師的專業判斷,病人負擔診療費,並非不合理;至於看報告的掛號費,醫院有付出行政成本,但若民眾認為不合理,掛號費由各地衛生局主管,可以再討論。

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郥說,醫學檢查報告必須由醫師專業解讀,直接將報告交給病人,甚至由檢驗師直接分析,都不是負責任的做法;看報告同時,醫師也必須分析病情發展情況,這也是醫師的義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黃遵誠指出,掛號費包括醫院作業行政開銷,病歷室管理、電腦作業等費用,以聯合醫院只收五十元掛號已毫無利潤可言。

石崇良說,能不能當天看報告,要視情況而定。他解釋,急診有急迫性,可以立刻看報告,但費用較高;而門診由於採整批作業,先集中採血、X光檢查等,再做檢驗或判讀,通常無法當天得知結果。

石崇良說,對定期回診慢性病患,醫師通常已建立一套流程,即回診前數天先做檢驗,回診當天就可看報告,節省病患時間。



◆ 回診掛號剝皮怨 立委要求總檢討

【聯合報╱本報記者/連線報導】2009.09.29

本報報導「回診看報告剝兩層皮」,嘉義縣長陳明文、嘉義市長黃敏惠相當重視,昨天都指示衛生局設投訴專線,督促醫療院所改善;黃敏惠並要衛生局行文醫療院所,要求醫師注重檢驗報告解說,提升醫病關係。

多名立委也重視相關民怨,林鴻池、邱鏡淳今天將在立法院舉行「何忍把病人當提款機?醫院要剝幾層皮」記者會,要衛生署、健保局說清楚。黃昭順說她有切身之痛,也將召開公聽會探討。

林鴻池、邱鏡淳與呂學樟都表示,病患回診,如果單純看檢驗報告,就不該收掛號費,再收,就是剝皮,非常不合理,要求衛生署立即通令全國醫療院所檢討。立委張花冠主張衛生署訂定明確遊戲規則,那種需兩度掛號、那些不必,不能隨意收費,讓民眾花冤枉錢。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掛號費屬於行政費用,若為例行性追蹤檢查,可請醫師先開檢查單,預先檢驗,減少不必要診療次數,也可以少付一次掛號費。

石崇良說,衛生署四月曾行文地方衛生局及醫療院所,若就診當天來不及做檢驗,他日再到醫院受檢時,檢查當天應儘量不收掛號費。

至於民眾看檢查報告,是否一定要掛號回診,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說,對於檢查結果「正常」的患者,或許可參考國外經驗,請醫院訂出符合我國國情作法。

與其他醫院重複收掛號費相較,署立台中醫院、豐原醫院作法讓民眾稱許,若回診僅是看報告,即使掛了號,醫師會主動「退掛」,病患不須再繳掛號費。



◆ 論壇/醫檢結果 讓病人網路自已查

【聯合報╱張瑞雄/東華大學資工系教授兼副校長(花縣壽豐)】2009.09.29

聯合報報導,很多醫院從檢查到看報告要收兩次掛號費,直指問題所在。升斗小民要去醫院檢查,除了付兩次掛號費,重要的是那些浪費的舟車奔波和候診時間,難道病人不能要求更人性化、更方便知道結果的方法嗎?

在這電腦化和網路化的時代,醫院的檢驗結果一定已經輸入電腦,所以醫院應該設法讓病患可以安全地透過網路來看自己的檢驗報告,網路安全或病患隱私或其他理由都只是醫院懶惰不長進或想賺錢的藉口。

要做到網路的檢驗結果查詢,首先在醫院端應分開存病歷的電腦和存檢驗報告和結果的電腦,開放網路查詢的只有存報告結果的電腦,如此就不會有整個病歷洩漏的危險,也不會有病人看到自己的病歷而搞不懂的問題。

當民眾第一次掛號檢驗時,醫院可發給一張隨機產生的密碼,事後就可以用此密碼加身分證字號加出生年月日(如果要更安全的話),透過網路來查詢檢驗的結果,而且現在透過網頁的安全資料傳輸都是採用SSL的協定(一種非常安全的資料加密辦法),不怕傳輸途中洩漏資料。

至於隱私問題,現在網路報所得稅要自然人憑證,網路ATM要金融IC卡,醫院也可以要求查詢需要醫院所發的掛號IC卡,或者直接用自然人憑證之IC卡也可以,所以即使知道了密碼,也需要此IC卡才能透過網路來查,安全和隱私都有了保障。

最後就是檢驗結果如何顯現,當任何的檢驗數據有問題,建議這時就不應該只顯示紅色的數據,而應該顯示類似「請到醫院找醫生看報告」的文字,為了健康著想,任何人都不會抱怨還要跑一趟。

網路查看報告絕對可行,就看醫院願不願意做而已。想想看每次要去看報告時要先辛苦掛號,請假至醫院,然後在候診間等半天,只聽到醫生一聲「沒問題」,最後還要批價繳費排隊很久。如果醫院不能主動打電話告知結果,就請讓我們自己透過網路來查吧!

※ 相關報導:

* 回診掛號剝皮 民眾「心有戚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5164996.shtml

fsj 提到...

楊志良:最快明年初漲健保費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09.09.30

衛生署長楊志良8月一上任,便將調漲保費視為工作要務,今天在立法院備詢時,更首次鬆口健保費率的調漲時機。他指出,「只要遊說工作順利」,最快明年初漲保費,費率將從現行的4.55%調漲到5%,相當於有錢的人每個月多繳「5、6個便當錢」,收入較少的「多一碗泡麵錢」。

楊志良上任兩個月,今天首度到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進行衛生署業務報告,調漲健保費更是今天立委質詢焦點。由於健保財務缺口到今年底,將虧損500億元,楊志良說,再3、4年就會達到2000億元,「過去欠的先放一邊,等到經濟好再彌補。」

但明年的健保總額預算已協商出來,為了不讓虧損繼續擴大,楊志良說,目前健保費率調整方案,衛生署已經「擬得差不多了」,要從現行的4.55%調漲到5%才夠。

若以5%的費率計算,楊志良說,台灣的M型社會下,相當於有錢人一個月多繳5、6個便當錢,而一般收入的民眾則是多一碗泡麵錢。他也說,新方案會照顧經濟弱勢族群,排除調漲保費,或是給予補貼,不會增加他們的負擔。

由於調漲健保費率依法是衛生署權責,原則上不需經過立法院同意,因此立委賴士葆也說,只要楊志良「有肩膀扛起來就可以」。

楊志良則說,有立委要他宣布絕不漲保費,「這樣我很輕鬆,但卻是不負責任」。為了穩固健保財務,因此他已積極拜會立委,也要找機會、透過媒體向社會大眾說明漲保費的原因,若能獲得7、8成的支持率,最快在明年初,就會正式宣布漲保費。



◆ 醫師:專業診斷應收費

【聯合報╱記者曾增勳、林秀美/連線報導】2009.09.30

台大心臟科陳姓教授昨天說,用回診看報告收掛號費的講法太簡單,也誤解醫療行為;醫師看診不是賣藥,而是靠專業知識診察判斷說明,「診察追蹤,收費是應該的。」

他行醫廿多年,同意當天門診檢查,如抽血、心電圖等可以當場診斷,就應當天告訴病人;但以心臟科為例,病人昏倒送醫,出現心律不整等現象,檢查後要回診看報告,「不判斷,怎知昏倒發生的原因?」

他說,血壓、心律不整等許多檢查牽涉醫療診斷的灰色地帶,不能說結果正常就沒事,「重點不在病人是不是正常,而在於醫師分析判斷、追蹤是否正常。」

他說:「醫師看診不是賣藥,是靠專業knowledge(知識)診斷治療」,否則醫師沒有診斷原因,一旦病人出狀況,醫師還會被告,「民眾不能誤解,醫師專業也要自律。」

有關看診被剝兩層皮,引起醫師在網路「醫聲論壇」上熱烈討論,有醫師形容民眾對醫師的理解,跟修機車一樣,認為有換零件(開藥)才可以收錢。「付費本就天經地義」,這名醫師說,如果機車老闆檢查車子後不收費,他也會付二百元,以示尊重專業。

「看輕專業在社會上天天發生,只是現在才輪到醫師族群,」另名醫師說,在高雄市大豐路買飲料,一杯七百西西麥茶賣五元,買四杯還用厚塑膠袋包裝,「一次掛號費能買幾十杯麥茶,景氣如此差,想一想民眾為什麼會對這件事不爽。」

也有醫師說,這兩天有病患拿這起新聞酸他,他反問病患,去餐廳吃飯加收百分之十服務費算不算剝兩層皮?要不要抗議。患者當場閉嘴,醫師還告誡病患,以後看病不要提病情以外的事,否則他會不爽。



◆ 衛署長:檢驗正常 鼓勵醫院主動通知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2009.09.30

到醫院看檢驗報告還要付掛號費,民眾覺得被剝兩次皮。衛生署長楊志良說,將透過醫院評鑑,鼓勵醫療院所主動告知民眾檢驗結果正常,或接受電話、上網查詢,讓民眾省時、省力又不必再付掛號費。

楊志良坦言,民眾特地請假花時間往返,在候診室等了許久,只為了看一分檢驗結果正常的報告,「確實會覺得不太舒服」;醫院應以病人為中心,若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民眾不必再回診,可以主動以電話或書面通知;或設立窗口接受民眾電話詢問,或上網查詢。

若民眾只回醫院了解檢驗結果,並未看診,衛生署醫事處表示,將行文各地方衛生局,請衛生局輔導各醫療院所,為了減輕民眾負擔,希望能免收掛號費或病歷調閱費。

不過,楊志良也表示,若檢驗報告需要醫師解說,或進一步諮詢、診療,這時候就要掛號,「不是只有開藥才叫診療行為」。

楊志良說,掛號費屬行政費用,若訂定統一價格或硬性規定一概不准收,恐會違反公平交易法,但會透過醫院評鑑及道德勸說,儘可能減少民眾負擔。今年四月八日,衛生署已行文各縣市衛生局,若就診當天無法完成檢查,須另行安排檢查時間時,應免收掛號費。

醫院想盡法子在健保給付之外加收掛號費,有些醫院連拿病歷摘要、持連續處方箋到醫院取藥,掛號費一樣不能免。楊志良坦言,一直加掛號費確實不合理,但健保在專業費用上給付偏低,跟國外「差很大」,「在給付不合理的情況下批評醫界死要錢,也不盡公道」。



◆ 慢箋領藥 禁收掛號費

自由時報 2009.09.30

楊志良稱不合理也不應該

〔記者魏怡嘉、施曉光、陳曉宜/綜合報導〕未來慢性病患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至醫療院所領藥,不用再付掛號費!預估將有三百二十多萬名慢性病患因此受惠。

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日表示,持慢箋領藥,一來不用醫師看診,二來不用調病歷,卻要收取掛號費,明顯不合理也不應該,衛生署近日將與醫院協商,要求醫院不得收取慢箋領藥的掛號費,或是其他名目費用。

醫院每年將短收25億

台灣慢性病患者約有三百二十多萬名,每位病患每年可因此省下四百至八百元不等的掛號費,但是醫院每年因此短收廿五億元左右。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表示,醫院開慢箋賺健保兩倍診察費,又把慢箋留在醫院藥局賺調劑費,又收掛號費,苦了病患被剝三次皮。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則指出,慢箋目的之一是希望病患能省錢,醫院卻又跟病患加收掛號費,很不合理。

事實上,單純持慢箋到各醫療院所領藥,絕大部分都要收一百元左右的掛號費,最便宜的北市聯醫也都要五十元,有些醫院不用掛號費名目,卻另以「調劑費」或「行政處理費」為名收取費用。

嚴重違規醫院 衛署將提警告

健保局官員表示,醫院用「調劑費」是完全不合理的,每張開二十八天藥的慢箋,健保局都會給付醫療院所六十多元,醫療院所不能再向慢箋病患收取「調劑費」,至於「行政處理費」跟「掛號費」雷同,都是醫院內部的行政費用。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今後將透過健保經費稽核的方式,對情節嚴重的醫療院所提出警告。

很多民眾不知道持慢箋至社區藥局領藥,是不用掛號費的。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連瑞猛表示,持慢箋到社區藥局領藥不僅不用掛號費,有的藥師還會為病患網路掛號。

此外,健保局醫務管理處副理李麗華表示,如果民眾只是回診看檢查報告,沒有任何診療行為,醫療院所還向健保局申報給付診療費,經查證後情節輕者要扣減費用,嚴重者會停約處分。

楊志良說,如果醫院為病患調了病歷,且需要醫師解釋檢查報告,當然需要付掛號費;如果是當天看診,需要隔天或改天再來檢查,衛生署已在四月行文給各醫療院所,要求他們不能收取掛號費,列入未來的醫院評鑑。



◆ 醫界:設諮詢窗口解惑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09.09.30

醫院能否用更便利方式,如電話、簡訊、電子郵件或明信片等通知病患檢查結果?醫界大老建議,不妨藉這個機會檢討,哪些狀況可以方便病患。

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專長心臟外科,他表示,不管在台大或台北榮總看診 ,必要時都會請病患留下電話,當病患做抽血或簡單心電圖等較單純的檢查,就請助理通知其結果,不一定要回診。

不過,林芳郁強調,大多數病患還是得回診,像做磁振造影、電腦斷層或超音波等影像檢查,涉及判讀較複雜,醫師必須和病患當面討論,不可能用電話等方式隨便通知,這才是負責做法。

林芳郁表示,其實醫界不妨趁此機會思考,是否可以建立哪些機制,包括哪些檢查項目可直接通知病患,或怎麼通知比較恰當?讓病患不會勞頓往返。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批評,民眾對自己該不該回診很弱勢,「完全聽醫師的」,民眾沒有能力判斷,醫界應訂出臨床指標,協助民眾掌握疾病的動向,做為選擇治療的參考。

滕西華表示,現在大多數醫院都有藥物諮詢窗口,提供病患使用藥物的衛教窗口,但對於疾病,民眾必須回診聽醫師的建議;其實醫院也應該設疾病諮詢窗口,讓民眾有足夠資訊,了解如何處理碰到的疑惑。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吳德朗則表示,醫師要病人回診看報告,應該都是為求謹慎,因為「用電話通知你正常,萬一不正常怎麼辦?」

吳德朗建議,民眾如想徹底了解身體狀況,可以利用自費健檢,醫院會有十分詳盡解說,要醫師用健保資源診治,就可能遇上需掛號回診看檢驗報告的情形。



◆ 歐洲最古老-德國全民醫保仍享盛譽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214769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佩斯/柏林電】2009/09/29

美國朝野關於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辯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支援全民醫保的人希望美國的制度能更像歐洲,政府在確保每個人都有保險方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然而反對者警告說,這將把美國推向社會主義。德國人的全民醫保系統是歐洲最古老的,而且德國人普遍對他們接受的醫保服務表示滿意。這能對美國有所借鑒麼?(餘詳見原站)

fsj 提到...

北市米濕製品抽驗 米苔目最糟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09.10.01

台北市衛生局昨公布7月間抽驗市售米濕製品(米粉、米苔目、粄條、糕及粿類),共抽驗74件產品,有12件被驗出含防腐劑或殺菌劑,不合格比例為16.22%,米苔目占一半。

衛生局抽驗地點包括各傳統市場、麵攤等,12件不符規定產品分別是6件米苔目、3件粄條、2件米粉、1件芋粿,米苔目都是因為違規使用殺菌劑過氧化氫。經追查來源廠商都在外縣市,已移請轄區衛生局處分製造業者3至15萬元罰鍰。

藥物食品處處長姜郁美指出,以往不合格率以米粉最高,但此次米粉類產品的不合格率已由去年的41.6%大幅降為6.25%,顯示製造業者已經注意添加物問題。但2件不合格的米粉產品都是第一次被驗出使用新型防腐劑丙酸,雖然較以往使用的防腐劑溫和,但丙酸依規定僅可在限量標準使用於麵包和糕餅。

姜郁美表示,這次在米粉中被驗出的丙酸,若食用過量可能引起喉嚨痛、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另外在米苔目中被檢出的過氧化氫,食用過量亦可能會引發惡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

衛生局提醒民眾購買時應選用有包裝且標示完整之產品,至於防腐劑大多為水溶性,烹調前可用清水浸泡40分鐘,釋出後再將浸泡水丟棄,以減少防腐劑的殘留量。

※ 相關報導:

* 消基會抽檢40件/ 逾半中藥材含農藥 枸杞100%殘留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1/today-life2.htm

不合格產品及販賣商家名單請見自由電子報

* 中秋茶飄香 你喝的茶安全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07+112009100200642,00.html



◆ 吐瀉兩個月 多重過敏害的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市報導】2009.10.01

49歲的彭姓婦人四年前對米麥製品食物、氣溫變化、藥物等都過敏;三個月前開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噴劑,一周後出現上吐下瀉、腹部絞痛掛急診,治療後症狀雖緩解,然出院後再復發,住院兩個月暴瘦廿公斤,查不出病因,輾轉求醫後才知是類固醇過敏引發。

彭婦從小就有嚴重的過敏體質,包含過敏性鼻炎合併鼻竇炎開過刀、氣喘重積症、反覆發作的蕁麻疹,長期服用類固醇及許多治療氣喘用藥控制症狀。五年前因感冒頭痛求診打針後,竟嚴重到需要插氣管內管接呼吸器,住進加護病房才將性命挽回,但從此會讓她過敏的東西愈多。

台中仁愛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霍安平昨天說,彭姓婦人於三個多月前開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噴劑治療氣喘時,沒想到竟出現腹部絞痛及上吐下瀉的重症,曾三度住院治療及檢查都找不出病因。經他深入了解其病史,才找出是因體質對特定藥物過敏,停止使用類固醇噴劑後,症狀明顯改善。

彭姓婦人昨天也說,她因有嚴重的過敏體質,但原先並不知道吃藥或吃米、麥製品都會過敏,如今連吃止痛劑或品嚐少量月餅也會過敏。更慘的是,氣溫變化時也會過敏,颱風來時須先吃抗組織胺預防。

霍安平說,有人對冰過敏、無法喝冰水;有人對沐浴乳過敏;也有人熱過敏休克,千奇百狀。輕者發癢,重者休克,甚至可能危害生命,不能不慎。

霍安平指出,找出過敏的原因才能有效避免引發過敏,而寫過敏日記則是找出原因的最好方式,把過敏前接觸或食用的物品加以詳細記錄,再透過醫師的協助,就能逐步知道過敏原,進而避免接觸。



◆ 健康烤肉法 混搭蔬果減油鹽

自由時報 2009.10.01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中秋節許多民眾習慣烤肉、吃月餅,不過,市售烤肉醬鈉含量較高,月餅熱量不低。台北市衛生局傳授減油、減鹽的方法,蔬菜(見右上小圖,資料照)搭配肉類一起串烤,既可增添風味,又能攝取蔬菜。醃肉時使用香草調味,豐富味覺,減少鹽及烤肉醬的用量。

衛生局簡任技正姜郁美指出,一般烤肉以肉類為主,忽略攝取主食、蔬果,建議稍作變化,肉類搭配蔬果做成肉串,清爽不油膩、攝取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減少肉食量;主食類以烤地瓜、烤玉米或土司麵包取代。

若要增加蔬菜攝取,可將金針菇、絲瓜、蛤蠣放入自製鋁箔槽,烤出別具風味的蛤蠣絲瓜,或使用時令蔬果製作生菜沙拉、涼拌菜。

姜郁美提醒,平均每100公克烤肉醬含2200毫克的鈉,約為5.5公克的鹽,攝取過量的鈉,增加罹患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建議醃肉時使用迷迭香、百里香、蔥、蒜頭、洋蔥調味,減少鹹味的需求。

姜郁美表示,一個蛋黃約含膽固醇250毫克,含有蛋黃的月餅應謹慎食用,市售月餅平均熱量為300至600大卡,約等於8分滿的1碗半至2碗半白飯,吃月餅時切成若干片,與親友分享,降低熱量攝取。

※ 相關報導:

* 運用營養師的小撇步 中秋烤肉健康吃、零負擔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925

* 中秋節飲食巧搭配 營養環保又健康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501



◆ 切割看診流程 病人被物化

【聯合報╱沈政男/醫(台中市)】2009.10.01

醫療院所要病患分次回診看報告的作法引發媒體關注。此現象不只牽涉收費合理性的問題,更代表醫療質與量的失衡。

醫院的超量診療,切割看診流程,或為增加收費,或為求大量作業的效率,不僅民眾荷包失血、耗時費力,更折損醫療品質。

從問診、檢查、判讀到開立處方,應是一個完整的流程,銜接順暢流線化才能造就人性化的看病經驗。但這已是奢求,現今的診療過程嚴重碎裂,病患在醫院各部門間流轉,反覆等待叫號,每個人變成只有病歷號碼、病名的貨品。許多人諱疾忌醫,視上醫院為畏途,正是害怕此種不被尊重的感受。

病患被安排檢驗,心中多少忐忑不安,檢驗數值若為正常,要其回診再看報告,徒增數日擔憂,實無必要。醫師問診,順帶說明病情,最後輔以客觀檢驗佐證,相關資訊分享與看診情緒一氣呵成,才是完整的人際互動經驗,而非被物化的生產過程。

檢驗結果分次揭露,很有可能檢查過程也極為倉卒。而過多的正常數值,可能代表檢驗開立的浮濫;不必要的檢查得出一些無傷大雅的數據,也會導致某些病患的過慮與多餘的續檢。這些都是檢查開立前醫病未能充分溝通的後遺症。

病患為知曉檢驗結果反覆奔波,違背「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改革趨勢。檢驗屬病歷資料的一部分,應讓病患容易取得,第一時間了解自身病情,才能充分參與醫療決定。筆者建議應盡速催生電子病歷,病患藉由電腦介面就能讀取數據,若有疑問再到醫院求診,不僅可以省掉掛號費與舟車勞頓,也能紓解醫師超量看診的現象,一舉兩得。



◆ 看報告免掛號 有異常再通知

【聯合報╱地方新聞中心/連線報導】2009.10.01

退輔會昨天函各地榮民醫院,調查回診看報告的做法;高雄榮總隨即決定,今後一旦發現報告異常者,將以簡訊告知醫師,再由醫師通知患者回診;檢查正常者不另行通知,由患者衡量是否回診。台中榮總表示,已採行一段時間。

嘉義長庚、署立新竹、彰化醫院宣布,今後只要是單純看檢查報告,將不收取掛號費。

本報「回診看報告剝兩層皮」報導,引起退輔會重視,昨天以傳真調查北、中、高三家榮總醫院及十二家榮民醫院對回診看報告的做法。

高雄榮總院長鄭國琪表示,他已要求檢驗部門,一旦發現檢驗報告異常,即以手機簡訊告知主治醫師,再由醫師通知患者回診。只是單純索取檢驗報告、診斷證明或影印病歷,隨到隨辦,「不必掛號」,只需繳交影印等工本費。

「醫院不會因為多收小部分掛號費就變富,也不會因少收而垮掉,但病人感受截然不同。」署立新竹醫院醫務秘書侯守賢表示,病人回診看檢驗報告,沒有後續追蹤、開藥、治療,可不收掛號費,醫院裡很多醫師早就這樣做,新竹署醫今後將全面落實。

署立彰化醫院也表示,如民眾只單純看報告,會主動退掛該次門診。抹片、乳房篩檢等檢驗報告,將以郵寄方式寄給受檢者,有異常才主動通知回診。

嘉義長庚醫院也決定,未來只是單純看報告,將不收掛號費;但如有開藥、診療等行為等,病患還是要交掛號費。

(記者黃煌權、林秀美、王慧瑛、唐復年、胡宗鳳)

fsj 提到...

楊志良:健保若不漲 撐到年底

【曾薏蘋、羅暐智/台北報導】2009-10-03 中國時報

健保是否調漲引發爭辯,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大家都知道「健保不能倒、給付不能少、費用不能漲」,但給付已增加很多,只有費用不能漲,「這根本做不到!」

楊志良表示,國際專家都認為台灣健保是非常好的健保,是台灣之光,在全世界要找給付這麼多、保費那麼低的健保,他找來找去都找不到。

楊志良表示,之前曾辦過公民會議,會中提出「健保不能倒、給付不能少、費用不能漲」。他說,健保費不能漲,不是他同不同意的問題,而是根本做不到。楊志良表示,衛生署會盡量撐,但健保只能撐到年底。

此外,中央政府將編列預算替北、高償還積欠的健保費,遭立委抨擊,昨日剛出爐的立法院中央政府總預算評估報告,也嚴厲批評此作法「不符法制」。

中央政府擬自九十九年度起,由勞委會及衛生署分別編列二十億、二十五億為北高繳納以前年度勞、健保欠費;另又編列六十億補助經費,鼓勵各縣市繳納積欠以往健保費。

但立法院預算中心年度評估報告指出:「中央政府編列預算補助資源優渥的北高兩市,有違公平正義原則,且相關金額補助龐大,牽涉全國納稅人負擔,也不符法制。」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日指出,北高兩市長期為不設籍當地的人繳費,不合理,但欠債還錢,經過商量,在合理範圍內,台北市分八年、高市六年、北縣四年,欠繳保費不合理的部分,由政府編預算支付。

fsj 提到...

為薪資所得者的健保負擔說幾句話

【聯合報╱社論】2009.10.06

衛生署長楊志良宣布調升健保保費的新方案,拉大投保金額上下限級距。其中,受薪階級的最高投保金額,由現制的十三萬一千餘元,上調至廿五萬九千餘元。因此,月薪超過廿六萬的「富人」,其保費增加甚多,由現行的每月不到六千元,上調為近每月一萬兩千元。此案將於本週四提報行政院院會,核定即可實施,不必經過立法院。

對於楊署長矢志調漲健保費用,以促使台灣健保永續經營的做法,我們基本上持肯定的態度。但是,一股腦鎖定薪資投保金額級距,而不考慮其他的保費收入增加方式,則顯然還有相當的討論空間。依現行全民健保保費計算公式,保費是以每月薪資作為投保級數的依據。不久之前在葉金川任署長時,由健保局前總經理朱澤民所提出的一.五代健保方案,則是要在薪資所得之外,將紅利、主持費、股利、租金等其他所得一併納入投保金額計算,擴大保費的基礎。這兩種方式之間利弊取捨,確有討論空間。

雖然一.五代健保在提出時遭到若干反彈,但平心而論,就實踐社會公平正義而言,納入非薪資所得的保費計算方式,其實比楊署長所提「擴大投保薪資結構」更具公平性。衛生署將薪資超過廿六萬的人描述為「富有」,認為該署所提方案是「劫富濟貧」,坦白說是不了解台灣真正富豪的所得屬性。公司的大老闆其薪資所得其實是雞毛蒜皮的收入,他們真正的大宗所得收入是紅利、董監酬勞、資本利得等非薪資所得。有些公司的經理人甚至不取分文月薪或領極低薪水以示清高,但是在董監酬勞或分紅時則是當仁不讓。他們的非薪資所得動輒上億,但卻完全不在健保繳費的範圍之內。衛生署將薪資投保額提高,對於真正的大老闆、大富豪完全沒有影響,只是對準了受薪階級中的高所得者。這樣公平嗎?

以國民所得的數據資料來看,過去數年薪資所得佔國民所得的比率為五十%至五五%。理論上,如果健保投保額能由薪資所得擴大為所有所得,扣除政府稅收等移轉,則整個健保的「稅基」約將增加三十%,其增幅不可謂不大。政府當然不必對所有非薪資所得課稅,也可以像現制一樣,將各種所得定下若干區塊,對這些所得課以若干保費費率,相信健保收入一定也會增加。在葉署長任內,衛生署一定也曾對一.五代健保案提出過試算與評估。楊署長當然有權力「葉規楊不隨」,但好歹要給個說法,告訴社會大眾為什麼捨棄一.五代健保?為什麼不願意將非薪資所得納入保費計算?又為什麼現在的方案不能與一.五代健保案合併考量,競合實施?

台灣的受薪階級,一向是沉默的一群。自劉大中賦稅改革委員會以降,我們國家的稅收就從當初偏重關稅、菸酒專賣收入的時代,逐漸轉向所得稅與營業稅。在個人綜合所得稅中,稅法臚列了一長串的免稅例外,最重要的一個缺口就是資本利得。這個缺口不但使買賣股票的價差所得免稅,甚至也使許多大企業以股票分紅、選擇權等方式,幫助收受人逃避稅捐。於是有錢人靠股票賺大錢,而他們的所得可以逃稅逃得一乾二淨,而唯有苦命的受薪階級一毛錢也跑不掉。不止如此,由於薪資的課徵勾稽制度完整,每當政府想要找一些額外收入時,總是第一個想到「薪資」。於是,台灣的受薪階級負擔公共支出的比例越來越重。十五年前推出的健保保費計算基準,也是在前述「方便」考量之下設計出來的。

然而,十五年前財產尚未歸戶、電腦尚不普及,其他非薪資所得的資料檔尚不完整,當時若遷就將保費基準掛上薪資,也許無可厚非。但是,以今日台灣的資訊化與財產歸戶狀況,若健保費的制度一定要死守著薪資所得不放,那就有些食古不化了。楊署長要提漲健保費率,我們完全支持。但是除了擴大薪資投保級距外,是不是也該想想別的做法、體諒考慮薪資所得者的「苦難」地位呢?

fsj 提到...

把善存當藥 高院:衛署規定不合法

【聯合報╱記者蘇位榮/台北報導】2009.10.13

藥局負責人謝素怡託友人從國外帶善存等維他命回台販賣,因善存在台灣屬藥品,謝女因而被訴販售禁藥罪;案經一審判決無罪,高院二審認為衛生署據以將善存列為藥品的基準根本不合法,昨天仍判決謝女無罪。

本案根源在於,絕大多數國家將善存、銀寶善存等維他命列為食品,我國則列為藥品,價格因而貴許多。吉星藥局負責人謝素怡為降低成本,託友人從國外帶回的維他命善存、銀寶善存等販賣而被起訴。

台北地院一審認為以相關罰責已刪除為由,判決謝素怡無罪;法官並在判決書中痛批衛生署將維他命列為藥品管制的不當,造成國內維他命價格比國外高出好幾倍,消費者成了冤大頭。檢方不服,上訴二審台灣高等法院,高院仍判無罪。

高院指出,維他命到底是「藥品」或「食品」,關係到人民的權利義務,依大法官解釋,涉及人民的自由權利限制者,必須有法律依據,或是法律明文授權行政機關制定;衛生署訂頒區分維他命究竟是藥品或食品的「含維生素產品認定基準表」,即必須要有法源依據。

判決指出,衛生署依據藥事法查驗藥品,但該法或前身的「藥物藥商管理法」都沒有授權衛生署訂定區分藥品、食品的基準表,衛生署在八十一年公告訂頒的「含維生素產品認定基準表」並無法源依據。

高院認為,衛生署依不合法的基準表認定善存為藥品,即不具法律效力,進而不能因此認定謝素怡販售友人帶進來的維他命善存、銀寶善存是藥品,自然不構成藥事法規定的販售禁藥罪。



◆ 「藥」不得 衛署被廠商牽著鼻子走

【聯合報╱記者蘇位榮/台北報導】2009.10.13

「衛生署沒有做好把關工作,」承審善存案的高院法官陳玉雲說,藥品上市事關民眾用藥安全,是很嚴謹的事,過去一直很信任衛生署能善盡職責把關;但審理本案後始知,進口的維他命到底是藥品或食品,竟然是由廠商申請認定,衛生署只是被動審查。

高院開庭時,藥商與被告在法庭上為了美國惠氏藥廠出產的維他命善存、銀寶善存,在台販售價格是否太貴而當庭吵起來。陳玉雲表示,「我也很不滿維他命在國內售價太高,相信大多數消費者的想法都是如此;但這不是法院審理的重點,本案應回歸法律去看待,我當庭要他們不要再吵價格了。」

廠商在法庭上強調,台灣賣善存比較貴,是因研發費很花錢。法官不以為然反問,善存是美國研發的,台灣只是代為生產,哪有研發費?美國有研發費,卻反而賣得比台灣便宜很多;「如果要保護藥商的利益,至少在法律上要站得住腳」。

陳玉雲曾經去函衛生署詢問為何要將維他命善存及銀寶善存列為「藥品」管理。衛生署回函指出,兩種善存可緩解、預防人類的疾病,並影響人類的生理功能,符合藥事法所稱的藥品規定。但矛盾的是,衛生署當初核可兩種善存的許可證,上面記載「二者僅為營養補給,不具療效」。衛生署前後說法不一。

高院合議庭指出,審理本案後他們才知道,原來維他命要當藥品或食品賣,竟是由廠商主動認定提出申請,再由衛生署被動依基準表來審查,並非一開始即由衛生署查驗審核,這個過程實在太粗糙。

fsj 提到...

衛生署:維他命改列食品 不保證降價

中央社 2009.10.14

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今天認為,善存維他命是食品而非藥品。衛生署表示,正在鬆綁相關規定,但全案癥結在於價格,不保證善存會因此降價。

朱立倫今天以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身分到立法院備詢,國民黨立委侯彩鳳、賴士葆等人詢及,台灣善存1顆從新台幣5.38元到8.32元都有,比美國的貴上1倍,朱立倫表示,他個人認為善存應歸類為食品。

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說,維他命有藥品級和食品級的不同規範,這未必與價格高低畫上等號,部分直銷通路的食品級維他命,價格比藥品級還貴,衛生署鬆綁相關規定,未來維他命如果都列入食品管理,知名維他命不一定會降價。

衛生署藥政處昨天表示,目前正在規劃維他命與礦物質製劑的基準,將列為指示用藥的維他命,可望年底前公告,改為可在超商通販售的乙類指示用藥。

民眾黃太太表示,維他命就是維他命,她搞不清楚是藥品還是食品,有牌子的維他命,只要不要太貴,能夠降價就好。

不過,蕭美玲強調,即使修改維他命管理規範,衛生署也不保證善存會降價。

衛生署指示用藥及成藥諮詢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主任謝右文說,藥品級的維他命主要是劑量高、含稀有元素、電解質對生理影響大,如果改列為食品,消費者以為是食品就沒問題,可能會加倍吃,結果還可能吃出問題。

謝右文說,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只有美國將絕大多數維他命列為食品,僅有極少數高劑量、用於治療疾病的維他命列為藥品,其他國家都將維他命分為食品及藥品列管。美國不是模範生,台灣真的不必處處學美國。



◆ 北縣公布冰品不合格名單 不乏知名業者

中央社 2009.10.14


台北縣政府今天公布坊間冰品抽驗結果,約有1/5 不合格,其中不乏「麻布茶房」、「元定食」等知名業者,縣府限期改善,否則將予裁罰。

台北縣政府衛生局指出,為確保民眾飲食安全及健康,9 月份進行餐飲業水果刨冰類冰品抽驗,共抽驗50件,其中生菌數、大腸桿菌群或大腸桿菌超標件數達11件,合格率78%。

衛生局公布不合格產品及商家名單,其中不乏知名業者,包括板橋市中山路「麻布茶房」的香蕉哈密瓜刨冰及香蕉聖代;板橋遠東百貨13樓「元定食」抹茶白玉冰淇淋聖代、巧克力聖代。

其他不合格商家及產品還包括新莊市四維路「牛奶雪花杯」的草莓雪花剉冰、後港一路「烏魯木齊複合餐飲」的鳳梨剉冰;汐止市觀光夜市「蔡媽媽歡樂冰品屋」及「剉冰女王」的芒果剉冰、建成路蕭姓攤販草莓剉冰等。

衛生局強調,已令不合格業者限期改善,若複檢抽驗仍不符規定,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fsj 提到...

市售奶粉乳含量 竟只有一半
http://udn.com/NEWS/LIFE/LIF1/519578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09.10.15

選購奶粉別只顧著比較價錢,董氏基金會調查市售42種成人奶粉品項調查,發現均未標示乳含量,包括味全和紅牛等調味奶粉、豐力富全家人奶粉、安怡高鈣奶粉等,乳含量介於55%至71%,消費者喝下的一杯牛奶,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純熱量的麥芽糊精等成分,等於喝下三分之的一糖水。

你買的是「真」奶粉嗎?市售液態調味乳的包裝,幾乎都會標示「生乳含量XX%以上」,清楚標明乳含量比率。但奶粉則不然,董氏基金會調查42種市售成人奶粉,發現全都未有標示乳含量。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除了常見的調味奶粉,市面上也出現未經調味,但成份經調整、乳含量較低的產品,這些產品售價通常也較便宜,和乳含量 90%的產品相較,價差約有20%到30%。雖然實際乳含量都合乎規定,卻未清楚告知消費者,許多消費者只會比價錢,卻忽略營養價值。


例如豐力富全家人奶粉、安怡高鈣奶粉和長青奶粉,外包裝上完全無法分辨,風味也嘗不出差異。但豐力富乳含量約55%、安怡約71%,相當於三到四成的內容物不是奶粉。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說,這些奶粉的添加物以麥芽糊精、乳清粉、加工澱粉或蔗糖、葡萄糖等成分為主。

其中添加蔗糖、葡萄糖可調整風味,即溶奶粉幾乎都有添加的卵磷脂,可增加奶粉溶解速度,而最常見的就是添加麥芽糊精,讓奶粉具有不易結塊、速溶等特性,同時也可降低成本,但是與一般澱粉、醣類相同,1公克約提供4大卡的熱量,是純熱量來源,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

董氏基金會與中華民國營養師全聯會呼籲政府修訂相關規定,讓乳含量清楚標示,消費者購買也要認明包裝標示的成份、原料,別陷入低價陷阱。
(影音報導詳見原站)



◆ 含乳量低於90% 鈣質就減少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09.10.15

喝牛奶攝取鈣質,可預防骨質疏鬆,董氏基金會表示,鮮乳、保久乳、奶粉的營養價值大同小異;但部分乳含量較低的奶粉,可能得增加攝取量,才能獲得一樣的鈣質。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鮮乳、保久乳、奶粉皆富含國人常缺乏的維生素B2與鈣質,三者差別在於製造過程不同。是生乳高溫短時間殺菌而成,最能保持原始風味,口感最好,低溫下可保存7至10天。

保久乳經過無菌填充得以「保久」,並非添加防腐劑,通常可存放半年以上。奶粉則是經滅菌後再噴霧乾燥製成,也就是生乳除去水分製成的粉末狀產品,一般可放置2到3年。

但奶粉的乳含量若低於90%,鈣質就連帶減少,許惠玉也說,乳含量較低的奶粉,沖泡一杯要38克,但乳含量高的品牌奶粉,一杯的用量只需30克。

fsj 提到...

陸製毒牙籤 湧入香港戕害人

【世界日報╱香港新聞組香港16日電】2009.10.16

香港一般市民習慣飯後用牙籤剔牙,又愛吃用竹籤串起的街頭小吃,但可能會將殘留化學劇毒吃進肚。佔全國牙籤及竹籤八成產量的惠州市龍門縣有不法廠家,製造牙籤過程中使用毒性猛烈的「吊白塊」及工業雙氧水漂白,但大陸質檢部門卻沒有檢測條例監管。

香港的牙籤及竹籤九成從大陸入口,毒籤料已流入香港,餐飲業界呼籲港府加強抽檢,堵截毒籤害人。

惠州龍門縣是大陸最大的牙籤及餐用竹籤生產地,生產工廠有150多家,年產3萬3600噸,佔全國市場達八成。大陸近日揭發,當地大部分廠家竟使用「吊白塊」、工業雙氧水及硫磺漂白牙籤及竹籤。「吊白塊」的毒性非常猛烈,在大陸已被禁止用作食物添加劑,但因為售價廉宜,所以禁之不絕。

龍門縣生產的牙籤及竹籤行銷全國,深圳、廣州各大酒店及餐館都有採購及使用。至於香港,九成使用的牙籤及竹籤都從大陸進口,料毒籤早已流入香港。

大陸傳媒日前到龍門縣數家牙籤廠「放蛇」,假裝買家入廠參觀,發現大量漂白藥水用藍色膠桶盛載,有些標明是「雙氧水」,有些則沒有標記,工人承認這些藥水就是「吊白塊」。在龍門環西路及左潭鎮的兩家工廠,老闆對使用「吊白塊」更是直認不諱:「用了又怎樣?國家對牙籤的檢測標準中,根本沒有要求檢測吊白塊或工業雙氧水!」

當地一間牙籤廠的老闆坦言,使用食品添加劑漂白的成本太高,而民間配製的「吊白塊」又平、效果又好。有工人說:「每次漂白要戴上手套,不小心滴在手上那部位立刻白了,如火燒般劇痛。」



◆ 膽固醇過高是病嗎? 大藥廠的巧計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210773

丹.賈德納 2009/10/16

我們處在有史以來最健康、最安全的時代,卻生活在「恐懼的文化」當中。恐懼是行銷人員和政客的夢幻工具,我們被致癌物、禽流感、SARS、H1N1新流感、狂牛症、化學殺蟲劑、核廢料、恐佈攻擊、基因改造食品、暖化危機、網路跟蹤狂、兒童誘拐犯、經濟恐慌所團團包圍,清單愈列愈長。我們真的理解風險嗎?

膽固醇過高不是病? 大藥廠的巧計

「販賣疾病使用的辭令讓人覺得是在促進健康。」英國醫生伊歐娜.海斯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期刊》中寫道:「但事實上效果相反,很多疾病販賣的運作,靠的是將正常的生物性和社會性差異當作疾病,以及將疾病風險因子當作疾病本身。而製藥業習於處理風險因子,於是這個邪惡的循環便成立,因為服藥的人在定義上就是個病患。」 (餘詳見原站)



◆ 新版食品標示 揭露纖維量和過敏原

中央社 2009.10.16

董氏基金會昨日披露,知名奶粉含乳量僅5到7成。行政院衛生署今天指出,為鼓勵業者自願標示含乳量,年底將預告食品營養標示規範,業者可標示膳食纖維和過敏食物等。

董氏基金會15日公布42種奶粉的成分調查結果,其中調味與成分調整的奶粉最不純,乳含量僅有5到7成,消費者等於喝下許多不甜的醣,容易發胖。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表示,沒有法令要求奶粉業者要標示乳含量。業者可以在奶粉罐身外觀標示生乳含量,方便消費者辨識。

在今年年底前,衛生署將預告「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食品衛生處長林雪蓉說,業者可以每百毫克或毫升(cc),或是以每一份、最小包裝分量做為單位,標示營養價值。讓消費者了解飲食用所攝取的熱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鈉,占每日建議攝取量的百分比。

許景鑫說,現代人很在意體重,現行營養標示太籠統。脂肪看不出膽固醇含量;從碳水化合物含量中,無法看出含人體需要的膳食纖維多寡。新版的營養標示將會標示膽固醇、膳食纖維,業者還可自願標示花生、帶殼海鮮、蛋等常見的食物過敏原。



◆ 麥當勞砷油風波 均未驗出無機砷

中央社 2009.10.16

喧騰一時的麥當勞炸油含砷事件,衛生署事後調查檢體,未驗出有害人體的無機砷,還給含濾油粉的炸油一個清白。今天訂出濾油粉的使用標準,並規定不可直接加入油鍋中。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指出,衛生機關稽查抽驗市售油炸油酸價超過2的油品檢體114件,都未檢出無機砷。

另外在模擬使用濾油粉試驗中,使用合成矽酸鎂、或矽藻土成分的濾油粉,過濾20次後,在油炸油中都未檢出砷含量。

在濾油粉試驗中,合成矽酸鎂的使用量為2%、矽藻土1%。許景鑫說,今天專家學者與消保團體討論後的共識,就是採行此一使用標準。

許景鑫並說,使用合成矽酸鎂、矽藻土過濾油炸油時,應置於濾紙上過濾使用,不可直接添加於油鍋中。過去曾發現業者直接倒入油鍋,實際上,無法有效達到濾油效果。

※ 那第一次怎出現的?



◆ 生吃淡水魚 小心肝膽「長蟲」

自由時報 2009.10.16

〔記者陳界良╱苗栗報導〕苗栗縣早期感染中華肝吸蟲的比率相當高,15年前的感染率仍達11.6%,苗栗縣衛生局今年進行調查,6929人中僅7人感染,感染率已降為0.1%。衛生局說,避免生吃淡水魚類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篩檢6929縣民 僅7人感染

衛生局昨天發表中華肝吸蟲盛行率調查報告,經與相關單位合作,在縣內篩檢6929人,僅有7人受感染,均已轉介治療。環境檢體採集吳郭魚、大頭鰱、鯉魚及螺獅等檢體,均未發現中華肝吸蟲的蟲體與囊幼蟲。

不適症狀少 肝膽會阻塞

中華肝吸蟲主要寄生在人與多種哺乳動物的肝、膽,潛伏期可長達10到20年,感染後少有不適症狀,通常直到病人因肝膽阻塞就醫才發現。主要流行於中國、日本、韓國、越南與台灣等東南亞國家。

台灣大學曾在民國66年篩檢苗栗縣內公務員,發現身上有寄生蟲的比率高達57.4%,其中中華肝吸蟲佔55.7%。衛生署在83年調查8028名縣民,感染中華肝吸蟲的平均比率仍有11.6%。

衛生局長羅財樟說,根據以往研究,台灣中華肝吸蟲最嚴重的地區包括北部的苗栗縣、中部的南投縣日月潭周圍、南部的高雄縣美濃鎮。苗栗縣在事隔15年後再次進行大規模調查,發現感染率已大幅降到0.1%,但仍不能忽視。

魚螺要煮熟 感染速就醫

羅財樟說,預防感染中華肝吸,只要改掉吃淡水魚生魚片、生魚粥等未經煮熟食物的習慣,將魚螺肉加熱60℃達5分鐘以上再食用,且生、熟食砧板要分開。經糞便檢體檢查若發現感染也不必驚慌,到醫院治療即可痊癒。

羅財樟說,衛生與農政單位也應定期在不同季節監測一般水庫與池塘內的魚類,或檢驗市售魚類是否有中華肝吸蟲卵,並進一步追蹤可能來源,以徹底消除中華肝吸蟲。

fsj 提到...

多氯聯苯30年 遺毒傳下一代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2009.10.18

一九七九年米糠油多氯聯苯中毒事件,造成兩千多名受害者滿臉爛瘡,為台灣史上最嚴重的公害事件。受害者體內遺毒持續至今,甚至還傳給下一代。昨天受害者與支持人士成立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欲伸張卅年未得的正義。

油害支持協會表示,當年彰化油脂公司製造米糠油時,熱媒多氯聯苯因管線破裂,造成多氯聯苯滲入油內,受害的消費者至今無藥可醫。

「多氯聯苯中毒後,即使歷經十三年,體內毒素仍高於常人五十至一百八十倍。」台大醫院環境暨職業部主治醫師郭育良表示,長年追蹤一千八百位油症患者發現,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的比率高出常人三倍,女性罹患紅斑性狼瘡的機率更高達廿倍。

郭育良指出,多氯聯苯毒素透母親胎盤傳至第二代,出現發展遲緩、免疫受損等油症兒,部分有攻擊性行為、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油症兒在中毒十二年後,體內毒素仍較常人高出十倍。」

由於當年油症患者採登記制,國健局登記有案的患者僅一四八九人,油症患者的第二、三代並未追蹤。郭育良估計,至今約有兩百名受害者已死亡。

雖然消基會當年曾代油症受害者集體訴訟而獲勝訴,但負責人早在入獄服刑前先行脫產,後來病死獄中,一九八○年實施的國賠法也不溯及既往,油症受害者成為被遺忘的一群。

油症支持協會認為,當年政府衛生當局查驗遲緩,事發後續追蹤、補救更是有氣無力,油症患者除了一張可免除掛號費的「油症卡」外,開刀、住院都得自付。加上醫院普遍對油症認識不足,受害者飽受歧視。

協會說,在米糠油事件後,陸續又發生台鹼重金屬汙染、戴奧辛毒鴨蛋、鎘米等公害,呼籲政府應強化化學物質毒害管理,也應還給油症患者一個公道。



◆ 不要躲避檳榔問題

【經濟日報╱社論】2009.10.18

衛生署長楊志良上周答覆立法委員質詢時說,一旦克服技術問題,政府將開徵檳榔健康捐,以增加健保財源,並期以價制量,抑制民眾吃檳榔的意願。但近日吳敦義院長卻說沒這個事,政府沒有計畫向檳榔攤或檳榔課稅。檳榔課稅的議題可能就此打住。然而檳榔問題若不繼續深入討論,而選擇逃避,幾年後同樣的爭議又將再起,而檳榔對國家人民的傷害更將長期持續。

我們可從對檳榔課稅有沒有道理、能否達到政策目標,以及有無更好的辦法達到目標等角度,來討論檳榔的問題。檳榔傷害健康的醫學證據已相當明確,種植檳榔也的確不利水土保持,檳榔攤的設置也常占用公用道路或有公共安全顧慮。因此依檳榔的外部成本而對檳榔課稅,道理上是站得住的;而課稅也可使政府單位更有責任及工具,去管理檳榔產業現有的亂象。

然而有明顯外部成本和健康成本的產品,並不只檳榔一項;政府若要課稅,也不能只課檳榔和菸酒。政府應該對這類產品的外部成本做較全面的評估,對其中外部成本較高較明確的項目都課稅,而各產品稅率和其外部成本的大小也要成正比,才不會被指責為只針對某一部分產業或所得階層加稅。

再看檳榔稅能否得到預期的效果。衛生署長希望課稅能以價制量,讓人民少吃檳榔而改善健康。然而依學者的研究,一粒檳榔其健康成本只能課幾毛錢的健康稅,以價制量的效果可能不大,應再深入研究。以價制量和增加健保收入的效果,也可能因為逃稅行為而大打折扣。

菸酒需要工廠生產且在店裡販賣,過去仍有很多走私貨和私菸私酒。檳榔手工生產,又在路邊販賣,逃稅問題也要研究課稅方法來克服。但政府目前似乎還未討論課稅技術和成本的問題,就已先談稅課不課。

且不管檳榔稅能否達成政策目標,政府在決策前和未來都該研究是否有更恰當的辦法。檳榔雖然有種種外部成本,對檳榔課稅也可能達到一部分外部成本內部化,以及提高社會整體利益的作用;但學理上對各種產生外部成本的活動直接採取對策,常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例如檳榔對水土保持的傷害,最好的對策是直接規範檳榔的種植,或對種植和生產行為課稅。這種做法不僅比對零售之檳榔課稅簡單,也同樣具有減少消費的效果。檳榔攤的各種問題當然也可直接管理,而卻非課稅所能完全解決。嚼食檳榔者可能耗用較多健保資源的問題,理論上可和其他保險制度一樣,對嚼食者收較高的差別費率,但在實務上須能防止不誠實申報。從事其他也可能較損害健康之活動者若未課較高保費,那些活動也未被特別課稅,對嚼食檳榔者也不公平。

若基於選票或其他考量,不敢對檳榔課稅,也不敢採取上述將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替代方案,政府也可反向用花錢來解決問題。

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由政府出資或責成政府研究機構研發替代品,如檳榔口味或具檳榔效果的口香糖或其他產品。政府應該要多研究各種可能減輕檳榔傷害的對策,不是空談檳榔稅不成,就忘掉檳榔的問題。

此外,除了檳榔稅,最近政府連續散發了多個加稅的氣球,包括提高營業稅和健保費,以及復徵證所稅,但最後又一一否認。這或許可以提高吳院長在不願加稅之民眾中的支持率,但卻暴露政府的草率或缺乏加稅的決心,也可能成為內線操弄股市的工具,對政府整體的形象有很大傷害;未來應盡力避免再發生同樣的事。

fsj 提到...

美爆牛絞肉帶菌致死案例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09.11.03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日證實,最近已有兩人可能因食用帶有大腸桿菌的牛絞肉而死亡。出售這批牛絞肉的農場已經從美東及美國東北各州回收54萬磅牛絞肉。

CDC說,這些牛肉可能感染E-Coli O157:H7大腸桿菌,吃下感染這種大腸桿菌牛肉的人可能在3至4天出現症狀,有時可能要到8天之後才會出現。症狀包括胃痙攣、腹瀉,而且可能在1至3天出現血便,嚴重時可能導致腎衰竭。

CDC發言人羅素宣佈,最近有2人死亡及26人得病,被認為可能與食用帶有大腸桿菌的牛絞肉有關聯。

這兩位死亡者一名住在紐約州,另一名住在新罕布什爾州。在這些死亡及染病者中,3名住在美東,18名住在東北的新英格蘭區。

羅素說,這批牛肉是由位於紐約州艾許維爾鎮(Ashville)的費班克(Fairbank)農場所提供。這家農場於今年9月批發出這批約54萬6000磅新鮮牛肉,出售地點遍及東北新英格蘭區各州及紐約州、新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馬里蘭州、維吉尼亞州和北卡羅來納州。

他表示,費班克已緊急通知客戶回收這批牛肉,不過已有部分售出。售出方式有些是做成肉餅,有些是做成肉球供應漢堡商。



◆ 消基會憂心美牛絞肉品質衛生控管

中央社 2009.11.03

美國國內發生牛絞肉疑似遭大腸桿菌污染,導致 2 人死亡案件;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認為,台灣近年並未發生大腸桿菌污染食物致死案,美國食品衛生控管令人憂心。

謝天仁說,美國內銷的牛絞肉發生遭大腸桿菌污染事件,就食品衛生控管而言,是「很嚴重的事」。

根據外電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已證實,最近有 2 人因食用可能遭大腸桿菌污染的牛絞肉而死亡。出售這批牛絞肉的農場已經從美東及美國東北各州回收 54 萬磅牛絞肉。

謝天仁評論此報導指出,台灣食品衛生不合格事件最多造成學童集體發生嘔吐、腹瀉就醫的報導;近年來並未聽聞有食品遭大腸桿菌污染致死案件,對比台灣現況,美國食品衛生控管令人擔心。

他認為,雖然政府打算以行政控管方式不讓美國牛絞肉進口,卻未在與美方談判時的協議文中明文禁止進口;如果有小廠商為了降低成本,自行引進,或者海關把關出現漏洞,一旦進口台灣,消費者吃的安全將無法百分之百獲得保障。

謝天仁指出,萬一美國牛絞肉遭大腸桿菌污染,導致消費者死亡的事件在台灣發生,政府必須負起國賠責任,進口業者也必須依消保法規定,負起製造商應有的損害賠償責任,以免消費者跨海求償,力不從心,也無財力支出相關費用;換言之,要追究美商與促成美國牛肉進口台灣的美國政府法律責任,在實務上可行性不高。



◆ 食管法逕二讀 綠贏面子、藍贏裡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231583.shtml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09.11.04

因美國牛肉擴大進口爭議,立法院昨天充滿「朝野大戰」氣氛;未料下午院會卻出現戲劇性變化,藍營同意周五院會把朝野各版本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併案逕付二讀、十七日前完成修法,換得立法院在昨天下午行使中選會委員同意權。

立法院長王金平指出,朝野協商達成三點共識:在修法通過前,有高度健康疑慮的內臟、絞肉、脊髓、腦、頭骨及眼睛等不得進口;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內容,應禁止上列有高度健康疑慮的部位進口;十一月十七日前完成修法三讀。

為表達捍衛國民健康立場,藍綠均提案修改食管法第十一條,且均規範禁止曾為疫區或發生疫情地區的內臟、絞肉等進口。藍營由立委黃義交提案;綠營則由黨團、立委薛凌各提版本。

藍營黨團高層表示,修法關鍵在於各方對「曾為疫區」四字的疑慮,因美國曾是疫區,未來若真照三版本通過修法,恐怕就會推翻台美議定書、進而觸及馬政府「不重啟談判」底線;因此,未來朝野協商時會堅持拿掉這四字,改以加強查驗來杜絕內臟及絞肉進口代替。

換言之,未來如依藍營盤算通過修法,此次進口美國內臟、絞肉屬合法,但會技術性杜絕進口可能;現在已非疫區的美國如果再發生疫情,依法即不能進口內臟、絞肉等。

據悉,昨天國安、行政部門原本也對修法充滿疑慮,但經黨團高層以電話向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行政院秘書長林中森等說明,「不會自綁手腳」、「會注意立法技術的遣詞用字」後,立法行政部門終有共識。

藍委表示,「綠營贏了面子、藍營贏了裡子」,因為本周五中選會即將進行年底三合一選舉候選人資格審查,若昨天還無法新中選會委員名單,「茲事體大」;雖然食管法修法逕付二讀,「最多不過是拉長戰線」,應不會擦槍走火,不會觸及「不重啟談判」底線,綠營真要「玩」下去,國民黨也絕對奉陪。



◆ 美軟中帶硬 籲台遵守議定書

【聯合晚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三日電】2009.11.04

美國政府一位資深官員3日表示,本月中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經合會 (APEC) 領袖會議期間,他並不知道美國和中華台北的官員將討論牛肉進口議題,但雙方有許多機會,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彼此交換意見。

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已在2日已透過一項軟中帶硬的聲明,要求台灣遵守美台達成的開放美國牛肉進口議定書內容,「完全開放」美國牛肉產品,台灣對美國牛肉設限的「內部作法」,也必須符合議定書內容,以及台灣的「國際義務」。

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經合會的資深官員唐偉康 (Kurt Tong),在國務院外籍記者中心簡報美國參加本屆 APEC 的議題。他在回答台灣媒體記者提出的美國牛肉進口台灣問題時表示,他不知道主管的官員是否會在新加坡,討論這項特定的議題。

美國貿易代表署與農業部2日曾就台灣宣布進口美國牛肉,發表一項聯合聲明,表示在超過兩年廣泛的談判,以及科學和技術上的交流後,美國期待台灣當局以雙方協商的雙邊議題書為基礎,宣布「完全開放美國牛肉與牛肉產品。」

這項聲明還提到,美國了解台灣也對美國牛肉和牛肉產品,宣布了許多額外的「內部作法」,美國正在檢視這些作法,以確保這些作法能讓台灣消費者,「有機會享用和美國家庭一樣安全的美國牛肉和牛肉產品。」

這項聲明並說,美國期待與台灣的夥伴合作,確保台灣的內部要求,會與議定書的內容、科學根據、世界動物組織的標準,以及台灣的國際義務一致。



◆ 食衛法怎麼修 馬的燙手芋

【楊舒媚/特稿】2009-11-04 中國時報

食衛法修法案意外端上立法院議程,顯示美國牛進口案的後座力遠超過府院高層的預判。執政團隊先是輕忽簽訂議定書的國會溝通,繼而錯估進口美國牛可能延燒的民怨,加上縣市長選舉即將投票,兩週後的食衛法三讀決戰,國民黨恐難以優勢席位強渡關山,讓台美牛肉進口案更增添變數。

具行政、立法優勢的國民黨,雖仍可能在立法版本中,將進口美牛的政策變形導入。不過,昨日立法院的態度,最大的意義在,對領導行政部門的馬英九總統示警,亦即行政與立法對衝時,「人民最大」。

行政部門之於美牛開放政策,先是想要「偷雞摸牛」地通過;沒想到被狀況外的衛生署長楊志良撞翻整鍋牛雜湯;國人更驚覺原來自己的健康被廉價地拿來與美國協商;加上行政部門始終認定「講好了就是講好了,什麼都不能變」的高姿態,導致國會與民意反撲的危機不斷升高。

如今不僅在野黨強烈反對,執政黨內部對於美牛進口案也存在強大反彈。台北縣市長郝龍斌、周錫瑋帶頭反對,身兼國民黨副主席的嘉義市長黃敏惠也懾於民意,出任公投反對美國牛的發起人,更別說第一線面對民意的立委。行政團隊閉門造車,已遭到從黨內到黨外的全方位質疑。

立法院如何訂定食衛法修法文字?已成為馬英九總統與執政團隊的燙手山芋。如果沒有透過修法牽制已簽訂的美牛進口議定書,很難對民意有所交代,不過一旦修法強度損及議定書共識,甚至必須重啟台美談判,又將嚴重傷及政府威信與台美互信。馬英九如何解除引信,恐需發揮高度的政治智慧與協調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