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4

綠能產業 去年投資激增

◆ 綠能產業 去年投資激增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87253.shtml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03.03

彭博新能源金融公司說,去年全球在潔淨能源與碳市場的投資創2430億美元的新紀錄,比2009年激增30%。

總部設在倫敦的彭博新能源金融公司自2004年開始記錄這項統計,相關的數字是從潔淨能源與碳市場的財務交易資料庫彙整而成。

該公司執行長李布萊希在聲明中說:「去年全球在潔淨能源的新投資激增逾500億美元,是將近六年前的五倍多。」

該研究公司列舉13個機構,是潔淨能源與碳市場的主要投資者與金融服務供應者。其中,美國的Draper Fisher Jurvetson是居首位的投資者。

此外,歐洲投資銀行是潔淨能源金融專案的最大籌辦機構,景順公司旗下的PowerShares Cleantech基金,則是去年績效最佳的潔淨能源基金。

※ 相關報導:

能源環保議題 中美立場對立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電動單輪車問世 傾身向前行

中央社 2011.03.04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設計師重新設計過輪子,使它成為世界最小的自我平衡單輪腳踏車,適於平日通勤和週末休閒使用。

這個單輪腳踏車是透過1個1000瓦的電動馬達發電。這個馬達最高時速可達18.3公里。

使用者將腳置於輪子兩旁可摺疊的踏板上,身體只要向前傾就可出發、後傾即可停下來,左右傾控制轉彎方向。

越向前傾,速度越快,且輪內有一系列的陀螺儀,確保輪子維持完全平衡。

這個單輪電動車充電45分鐘,可跑2小時,且能夠攀爬傾斜度達15%的斜坡。下坡或減速時,可重複充電的鋰離子電池甚至能充電。

54歲的陳沙恩(Shane Chen,音譯)設計和發明這款單輪電動車。他為他的Inventist公司發明超過30項運動相關產品。

這家總部在美國華盛頓的公司發言人表示:「這個單輪電動車是個人運輸工具中,最小、最環保也最便利的發明。我們的新自平衡電動單輪腳踏車更易於攜帶,而且比任何摺疊腳踏車騎起來有趣。」

發言人表示:「因為有陀螺儀傳感器和左、右操控能力,踏上去就可以出發,非常易學。」

發言人說:「這個單輪電動車好攜帶,重量僅9.08公斤。可以讓你帶進商店或餐廳,進入電梯、帶去工作處、電影院、公車、火車或教室。」

※ 相關報導:

* Shane Chen 談 solowhe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6PUF5JlGPg

* Solowheel 實際操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OOoFEKiK8A



◆ 幻影透水磚 遇雨浮圖案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斗六報導】2011.03.04

「清明掃墓,飄著細雨時,祖先或風景的圖樣就會在墓碑浮現。」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蔡佐良教授昨天發表「遇水則發─浮水幻影透水磚」,在一塊灰色磚塊噴水,就浮出圖案。

浮水幻影透水磚是將實驗後的廢混凝土試體打碎,混合水泥、防水劑等製成透水磚,以不同粗細的水泥材料展現透水性,圖樣則是摻有防水劑的水泥;透水磚乾燥時,表面是灰白色、看不出圖案,遇水圖案會維持原來的灰白色,其餘部分因潮溼變成暗灰色,圖案就特別凸顯,等乾燥後,全部會再變成灰白色,所以稱為「幻影」。

雲科大校長楊永斌說,浮水幻影透水磚是「生活中的創意」,即使玩水泥,也能玩出新東西。

雲科大營建技術服務暨材料檢測中心主任蔡佐良,改良2年前在全國混凝土協會創意混凝土比賽獲銅牌獎的作品,與學生研究出更具環保、多元用途、無毒性的浮水幻影透水磚。

蔡佐良以鐵圈設計海豚圖案,填入特定防水劑藥水、水泥等,舖平後陸續混入水泥,2天後拆除板模、乾燥一周後完成。

透水磚因以人工製成,強度、硬度仍不足,蔡佐良認為,廠商如有意願,可以授權技術移轉,並以機器補強硬度,能普遍運用於人行道磚、植草磚、牆壁、浴室;他打趣說,作為墓碑很理想,尤其清明時常飄細雨,「掃墓時,祖先或風景的圖樣就會在墓碑浮現。」



◆ 諾亞方舟城市版 漂水面可住4萬人
http://www.udn.com/2011/3/4/NEWS/WORLD/WOR4/6189645.shtml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1.03.04

卡崔娜颶風在2005年造成的巨大破壞,仍是美國人揮之不去的陰影。美國建築師沿用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概念,設計出一座浮在水面上的未來城市「諾亞」,這座高約336公尺的未來城市,外形宛如中空三角錐,將漂浮在密西西比河岸,總面積達84萬坪,可容納4萬人,住在未來成裡的人,也不怕嚴酷氣候的威脅。

這座未來城概念是由建築設計師薛佛(Kevin Schopfer)所提出,計畫全名是「紐奧良理想住處」(New Orleans Arcology Habitat ),簡稱「諾亞」(NOAH)。凡人們日常所需,包括商店、學校、旅館、賭場應有盡有,另外也搭配了花園、快速電梯,以及行人專用的平面移動人行道等設施。

薛佛大膽籌畫「諾亞」是為了以避免其他極端天候所引起的各種災害慘劇再度發生。「諾亞」設計團隊認為「諾亞」的建立將走在新時代都市發展的前端,同時也建議將這座浮動的未來都市設置在密西西比河沿岸,未來甚至在其他沿海城市也能同步推廣。



◆ 40台ATM擺烏龍 瘋狂吐鈔大散財

TVBS 2011/03/03

提款機怎麼變成了吃角子老虎機?澳洲雪梨多達40台ATM,電腦系統大當機,只要提款卡放進去,不管你餘額有多少,居然一直吐出白花花的鈔票,大家奔相走告,提款機前,擠爆提款人潮,想要領取意外之財。損失慘重的銀行,趕緊出面道德勸說,希望超額提款的人,主動把錢還給銀行,否則會吃上官司。

提款機前大排長龍,不是因為大家急著用錢,而是雪梨的提款機大秀逗,只要來領錢,就吐出一大堆澳幣現鈔。民眾:「有一個年輕小子,在機器前面放進卡片,它就吐出一堆500元現金。」

多達40台提款機同時故障,即使是帳戶裡面餘額不足,卡片一放進去,ATM照樣吐鈔,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消息很快傳開,提款機前越擠越多人。民眾:「我聽到國協銀行在發錢,聽到後覺得太棒了。」

有人一領就是2500元澳幣,相當於台幣7萬5左右,40台同時大當機,澳洲這家銀行,損失難以估計,警方逮捕2名明確超額提款的男子,銀行也出來道德呼籲,把多領的錢送還銀行,否則會吃上竊盜罪名。

民眾:「我想要用網路銀行,可是他們說暫停服務。」

銀行最後切斷網路連線,才結束長達5個半小時ATM亂吐大鈔的烏龍,這家銀行大失血,也連累網路銀行被迫關閉,更離譜的是,這已經是這間銀行3個月來,第二起瘋狂吐鈔的脫序事件。

fsj 提到...

陸十二五規劃 綠色+低碳

中央社 2011-03-05

大陸今天提出「十二五」規劃草案,其中要推動「綠色發展」系列工程,舉凡廢棄物回收、廚餘資源化、城市廢水及垃圾處理、河川流域環境整治、重金屬污染等,都是未來5年發展重點。

中國大陸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十二五」,2011年-2015年)綱要(草案),今天提交第11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4次會議審查。草案共16篇、62章、118頁,全文6萬多字。

其中環境治理重點工程中,包括城鎮廢水、垃圾處理設備興建,重點流域水環境整治,脫硫及脫硝,重金屬污染防治等4項工程。

脫硫指的是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 (SO2)脫離,脫硝則是脫去煙氣中的氮氧化物(NOx)。這兩種物質進入大氣會形成酸雨。大陸以煤炭為燃料的煙氣都含有這些物質,尤其是火力發電廠。

在生態保護方面,草案中提出了黃土高原地區、西藏、三江 (長江、黃河、瀾滄江)源、祈連山、青藏高原等14個方面的生態保護工程,要求持續綜合治理和建設。

另外,天然林資源、退耕還林還草、防護林等生態系統,也將繼續保護或進行2期工程。

草案另外提出的水利和防災減災重點工程中,包含城鄉水源及供水工程、大江大河大湖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等3項。



◆ 不做能源稅,明天會後悔

【經濟日報╱社論】2011.03.06

最近國際油價上漲,部分立委要求凍結油價,行政院吳敦義院長認為凍漲未盡公允,經濟部施顏祥部長說中油已經虧損,而虧損要由全民埋單,因此行政部門拒絕凍漲。不過由於油價高,政府似認為推動能源稅政策會對國內經濟和物價形成負面衝擊,因此將暫緩這項政策的推動。這兩項政策的理由似乎不太一致,同時也暴露政府遠見和規劃的不足。

能源稅是馬總統在2008年提出的重要政見,當時他說要實施能源稅,以讓經濟社會環保三贏,增加的稅收還要用來提高所得稅基本扣除額,給予低收入戶能源補貼,分擔企業對其員工的福利支出,以及提供新能源的研發經費等。馬總統當選後,更說這政策「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2009年2月間財政部透露能源稅已委託專家進行研究,馬總統的政見一定會實施,而且最快2010年實施。但上周財政部向馬總統報告奢侈稅和能源稅時,奢侈稅如火如荼地推展,能源稅卻要繼續討論,也就是暫不推動。

馬總統將這重大政見叫停的原因是目前物價蠢蠢欲動,要財政部再研究評估能源稅開徵對產業和民生物價的影響。這種關切是合理的,然而已經規劃三年的政策,不是本來就該有對產業和物價影響的評估嗎?如果竟忘了做這問題的研究,相關人員該受懲處。事實上這種研究並不難,也很可能已經有。有報導即指出,扣除貨物稅之後,能源稅僅使每公升汽油額外漲價約1元。這個幅度相對於最近油價上漲的幅度實在甚小,因此政府嚴拒凍漲油價卻又暫緩能源稅的推動,有點自相矛盾。

能源稅政策可分成稅制的調整及稅負的提高兩部分來分析,後一部分在物價上漲期間實施確有一些顧慮,但前一部分卻並沒有抬高物價的問題,只會造成相關產品相對價格的調整。而在原油價格上漲的大環境中,各種產品的相對價格本來就須調整,能源稅制在這種時機實施,反而可讓相對價格更順利調整。若依政府較早期的構想,在能源稅制調整後分十年才完成稅負的調整,則第一年每公升汽油增加的稅負才約1.2元,遠低於最近油價暴漲的幅度,更何況政府還可以讓能源稅第一年的稅率更低,而完全消除它對整體油價和物價的影響。所以原油價格上漲反而是稅制改革的好時機。

政府拖延未推動能源稅改革,也喪失了提高稅負的好時機。政府若有心提高能源稅率以促進節能減碳,則最好在國際油價下跌的時機進行,因為成本下跌和稅率上升相抵銷之後產品價格不必上漲,加稅的阻力顧慮自然減少,有時甚至可以降低物價下跌或通貨緊縮帶來的困擾。國際原油價格在2008年6月達到高峰後,下跌幅度曾超過50%,當時一般物價也平穩,若那時候政府已有可行的能源稅而適時提高稅率,則可提早推動節能減碳而又不造成物價上漲,現在也可多一個降低能源稅率來應付油價上漲的政策工具。政府現在停止推動能源稅,等油價回跌時,我們將發現又錯過一個機會。

政府施政要掌握情勢而且有遠見。2008年馬政府團隊因為在選舉期間抨擊民進黨的油價凍漲政策,因此當年5月上任即匆促調漲油價,結果不僅造成極大民怨, 7月國際油價即大幅下降,證明5月的政策沒有遠見。目前政府拒絕凍漲國內油價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怕和2008年批評民進黨政府凍漲的立場自相矛盾。由於目前國際油價上漲的主因是中東和北非的情勢,政府應有遠見評估這是短期或長期的現象再做決策,更不可放棄早該推動的能源稅改革政見。

fsj 提到...

瑞士研發太陽能淨水設備

【聯合報╱記者陳玉慧/即時報導】2011.03.07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有近9億人無潔淨水可用,瑞士科研人員最近開發出太陽能淨水設備,對第三世界而言可能是好消息。

由拉珀斯威爾理工大學團隊所開發的瑞士水站,目前正在孟加拉、莫三鼻克和坦桑尼亞測試。

瑞士非政府組織瑞士技術援助協會也在莫國北部有兩個小型試驗水站,多年來該組織一直在那裡研發太陽能淨水,今年3月會在當地安裝5套淨水系統。

使用太陽熱能技術把水加熱,道理正像燒開水殺菌。研究顯示,要殺死所有病原體,並不需要把水加熱至100度,瑞士團隊認為,只要水溫達到75度後持續5分鐘以上就足夠,但為安全起見,水站將水溫升至80度。



◆ 越南西原區乾旱嚴重農作枯死

中央社 2011.03.07

民智網(www.dantri.com)報導,旱季剛開始,但越南嘉萊(GiaLai)、昆嵩(Kon Tum)等西原(Tay Nguyen)地區省市已陷入嚴重乾旱,農作物枯死,水井水量嚴重不足。

根據嘉萊省農業報告,目前農作物乾旱面積近8000公頃。在諸拔(Chu Pak)縣,420公頃農田無法耕作,2個灌溉工程的水源枯乾,另外2個灌溉工程缺水,其他灌溉系統也即將進入缺水警戒。

諸拔縣農業管理機構預報,若是乾旱再持續10至15天,可能枯死的稻作面積將高達700公頃,同時2000公頃的咖啡園嚴重缺水。

乾旱不僅影響農業,且嚴重影響民生用電。嘉萊省雅麗(Ialy)大型發電場目前已創50年以來的最低水位。

昆嵩省,2200口井與自流水利工程已乾涸,人民生活嚴重缺水,許多農作物也開始枯萎。為了拯救農作,農人需購買各種灌溉機。在油價上漲的情況下,農人負擔日益沉重。

一位農民說,每畝田的灌溉用水要使用80升的油,若乾旱期持續到4月,只好繼續使用馬達抽水,每畝將虧損500萬至1000萬越南盾(約250至500美元)。

fsj 提到...

養水種電政策 經部:已提報政院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1.03.08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兼發言人王運銘表示,有關「養水種電」一事,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2月22日提新方案的說法,是「將建議行政院」,而不是「承諾」在2周內公布新方案。事實上,經濟部已將新方案提報到行政院,只待行政院一核准,就會立即公布。

經濟部官員說,有關太陽光電收購電價從「簽約日」改為「完工日」為基準,不可能再變,對於「養水種電」有關業者與災民的權益,經濟部都會兼顧。

官員說,「養水種電」有關的屏東災民,總數100多人,基本上他們既有的權益,應該不會受影響。至於業者,經濟部的立場是希望他們能繼續投資;如果他們不願意,經濟部會找有意願的業者接手,必要時則由台電接手。

養水種電政策發展

屏東縣政府自去年起大力推動「養水種電」政策,目前在林邊、佳冬一帶總計有44公頃、136位地主加入。災民們廢棄漁塭,不再抽地下水養魚,一片片太陽能板取代角塭裡水車,災民把未來生計全部寄望在這個政策上。

但是,經濟部去年12月17日重新公告太陽光電躉購費率的適用,由簽約日改為完工日,引起災民和太陽光電系統業者連日抗爭。經濟部曾承諾於本月15日就會以公文確認,但研議新方案時間卻一拖再拖。

※ 相關報導:

* 養水種電政策 綠委:率災民抗爭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6197301.shtml

「養水種電」計畫一波多折,經濟部長施顏祥2月22日承諾在2周內公布新方案,如今不見下文,被質疑現再度跳票。民進黨立委潘孟安表示,政府屢次失信於民,「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將率領屏東災民再度北上,到立法院、總統府,進行更強烈一波的抗爭。



◆ 冷眼集/這樣拖,能解決問題嗎?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特稿】2011.03.08

八八風災後,有人想出利用災民毀損的蓮霧園、漁塭土地,裝置太陽光電,再將發出的電力賣給台電,這是各方多贏的好點子。

廠商更聰明,知道太陽光電設備投資成本降價的速度很快,搶時間先與台電簽約,取得電力保證收購的「高價」後,再拖延施工,以獲取更大投資報酬。

政府官員後知後覺發現廠商的「心機」後,顧不了所謂的「信賴原則」,片面將收購電價從「簽約日」修改為「完工日」,縱使出發點合乎公平正義,但損及廠商權益,自然會引發業者的反撲。

官員既然知道相關利益廠商會大反撲,甚至會挾著「災民權益」,做「政治訴求」的攻擊,問題的處理應速戰速決。可是經濟部在因應上,卻過於小心,給人一種「只在拖問題」的不好印象,難怪災民會光火,介入協調的立委更是火冒三丈。

政府違反承諾在先,經濟部長幾次跳到第一線「滅火」,提出方案試圖安撫民眾在後,原應拿出誠意快速解決,結果卻是一再跳票,甚至再將問題丟回行政院,表示「解決方案」已經報到行政院,只是把長官拖下水,無助問題解決。

其實對於解決「養水種電」問題,相關官員不是沒有想法,也不是沒有辦法,但就因為目前官場瀰漫著「官大學問大」的馬屁文化,在上位的也緊抓大權不放,結果則是「事事請示」,所以「事事無解」。

事實上,「養水種電」,如果處理得好,是政績的表現,可惜經濟部平白浪費掉一次表現政績的好機會,反而因為處理過程中的拖泥帶水,讓問題變得更政治化、更複雜化,結果儘管全程處理上盡心費力,但是挨罵反而更多。

fsj 提到...

碳減量不夠 環署:還要碳中和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1.03.09

環保署長沈世宏上午宣示,面對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衝擊,我國只單純做到碳排放減量工作是不夠的,還要做到「碳中和」,也就是透過取得減量額度方式,來抵換無法避免的排放量,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沒有淨增加。

他並宣布,奇美電子及歐萊德公司,將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正式宣示承諾碳中和,並於下半年達成碳中和,成為國內實施商品碳中和的前兩個案例。而為了避免防止企業或商品未來對外胡亂宣稱產品碳中和,來牟取龐大商機,環保署也將建立認證制度,以防止廠商炒作。

環保署今天舉辦「邁向碳中和」國際論壇,沈世宏公開表示,碳中和是指先針對組織、產品、服務或活動所產生的碳足跡進行盤查及減量,再以取得減量額度 (碳權)的方式來抵換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量,使得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沒有淨增加,這項工作已獲得許多國家與企業的熱烈迴響,我國自然沒有迴避的理由。

沈世宏說,為積極籌建碳中和登錄管理平台,除了提供國內外碳中和相關資訊外,未來國人也可在平台登錄與宣告進行碳中和。另為防止廠商胡亂炒作碳中和,牟取商機利益,環保署正研擬我國「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草案,指引國人辦理合乎標準的碳中和。

沈世宏指出,環保署已遴選奇美電與歐萊德公司參與碳中和試行計畫,奇美電承諾將針對液晶顯示器,採取公共區域設備節能減碳、製程端設計改良。歐萊德的洗髮精碳中和減量計畫,包括以國內原物料為主,減少國際運輸碳排放,瓶蓋改良、瓶身變薄,減少塑料使用,集中運送,減少分趟運送碳排放等多項措施,甚至研發「瓶中樹」,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取代回收物質來做瓶身,洗髮精瓶用完埋入土裡,約一年後,瓶身分解,瓶內種子發芽長成大樹。

【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奇美電今天指出,即將啟動碳中和試驗計劃將針對大尺寸 (32吋以上)的液晶產品單一進行「碳中和」試驗,這項試驗計劃因需要時間,可謂台灣高科技生產中的首創。所需花費也因無前例可循,因此奇美電目前在預算方面且向誰購買碳權不便對外透露。

※ 碳交易爭議頗多。

* 碳權‧碳交易‧碳中和
http://e-info.org.tw/feature/carbon-neutral

由於先進國家若要減少碳排放量,必須付出相當高的成本,可向開發中或落後國家,藉由碳權的買賣,達到全球的總量管制。

* James Lovelock指稱歐洲碳排放交易是一場騙局
http://e-info.org.tw/node/43642

CDM招致的批評越來越多。批評者表示,儘管管理機關十分努力,但仍有很大一部份的補償排放權是以會計手法製造出來的,只能算是虛幻的「買空賣空」。結果,溫室氣體照樣排放,但在其他地方並沒有真正的碳減量做為補償。



◆ 綠能發電新技術 地熱發電再現生機

中廣 2011/03/09 賴沁沁報導

「綠能發電新技術 地熱發電再現生機」

我國位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地熱資源豐富,近年來國外地熱發電技術漸趨成熟,以冰島為例,現在全國二成電力就來自地熱發電。為提升國內能源多元化,政府在宜蘭縣清水地熱重點發展綠能發電,已有結元科技與陽碁動力節能兩家公司,透過兩岸技術合作,分別以「卡莉娜循環系統」及「有機郎肯迴圈」不同的發電系統,在清水地熱進行發電機組測試,去年12月順利發電並循環運轉。據了解,還有美國及澳洲等能源公司也有意參與開發。

〈地熱發電現場機器聲〉

回顧台灣地熱發電史,中油公司曾在民國65年起先後探勘開發宜蘭縣清水地熱八口地熱井,民國70年成立台灣第一個地熱電廠,開始運轉發電,風光一時,但後來因地熱蒸汽出水量愈來愈少,加上地熱所產生的蒸氣,含大量腐蝕性物質,會損壞水管、發電機組等設備,影響到發電的成效,在民國82年宣佈關廠。

對於地熱發電有深入研究的中國文化大學財經系教授謝仲瑜,點出地熱發電的關鍵,就在於熱源轉換的技術。

事實上,國內地熱資源以大屯山蘊藏最多,但因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及酸性腐蝕等問題不適合開發,清水地熱是國內目前重點開發基地,結元科技高方駿總經理強調,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克服以往地熱發電所遭遇的種種問題,採用「卡莉娜」氨水環保發電系統,預計發電量可達到60000瓩,是舊清水發電廠的20倍,他看好宜蘭清水地熱的開發潛能。

經濟部能源局在五年前開始補助宜蘭縣政府進行清水地熱田的探勘及地熱資源開發,工研院進行地熱潛能再評估、地熱井修復及發電場設置整體規劃,地熱發電條件逐漸成熟,與陽碁合作採有機物發電的普惠動力系統中國區總經理李澤嘉認為,清水地熱已完成地熱井的挖掘,大幅降低地熱發電的開發成本,也可加速開發的時程。

地熱資源除了運用在發電外,並具有休閒及教育功能,宜蘭縣政府目前在清水設有「地熱廣場」,利用地熱井湧出的熱水,規劃烹煮食材的煮食池、泡腳池等設施,工商旅遊處陳德星副處長指出,宜蘭發展低碳產業清水地熱是重要的一環,宜蘭縣將運用得天獨厚的地熱資源,成立地熱園區,打造綠色能源展示基地,並結合遊憩帶動週邊產業發展。

〈現場地熱井聲〉

地熱是永續性的再生資源,綠能發電新技術讓國內地熱發電重現生機,並期望將地熱能源轉化成觀光資源,讓地熱能源多元應用。



◆ 南韓 實施市區限電

記者林佳誼/綜合外電報導 2011-03-09 工商時報

抵擋不住高油價衝擊,南韓政府已升高能源警戒程度,並且從周二凌晨開始實行市區限電,規定各類商家深夜必須關閉外牆照明設備,受到影響最大的夜店業者則是強烈反彈。

南韓知識經濟部鑑於油價高漲,在2月27日宣布升高能源警戒程度,由先前的「藍色」注意階段,提高1級至「黃色」謹慎階段。經過7天寬限期後,從本周一午夜,也就是周二的凌晨起正式實行市區限電。

其具體措施包含百貨公司與各類零售商店每天午夜12點以後,皆必須關閉外牆照明設備或霓虹燈裝飾,違者得處以3百萬韓元(約台幣7.9萬元)的罰鍰。

即便是酒吧與夜店,凌晨2點後亦須遵守限電措施,否則同樣會面臨處罰。這引來相關業者強烈反彈,因為凌晨2點正是夜店營業黃金時段,業者認為關閉外牆燈飾可能會讓客人誤以為該店已經打烊。

另一方面,餐廳與其它小型商店則相對較不受限,主管機關只會建議業者遵循限電措施,但不會對未遵守者開罰。這一點更讓夜店業者相當不滿,認為政府僅限制早已登記列管的酒吧夜店,只是為了便宜行事。

南韓是全球第5大原油進口國,也是僅次於日本的第2大液態天然氣進口國,備受國際能源價格走勢影響。分析師估計,國際原油年均價格每上揚10%,就會導致南韓通膨年率增加約0.2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假設今年平均油價較預期水準高出10%,則南韓消費物價指數可能就將年增3.7%,而非該國央行原本預估的3.5%。

因此南韓總統李明博已公開宣示必須緊縮該國能源政策,因應高油價衝擊,避免通膨情勢在該國4月補選前明顯增壓。

※ 相關報導:

* Tesla再出擊 推新電動跑車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71702/122011030900313.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以Roadster一戰成名的美國電動跑車製造商Tesla,計劃2012年推出第2款電動跑車Model S,並將分3個款式,電池組續航力愈大,價格愈貴,入門款由台幣169萬元起跳。

fsj 提到...

核四變更設計 最高罰1500萬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2011.03.10

核四工程又傳問題!監察院審計部去年底行文原子能委員會,指在貢寮的核四廠,變更工程設計有違反規定疑慮。經原能會調查,認定台電公司有多達七百多項和核安相關的設計變更不符合行政程序,根據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最高可處一千五百萬元罰鍰,或將相關人員移送檢調單位。

原能會表示,違法變更設計主要集中在核電廠心臟「核島區」,設計者是美商奇異(GE)公司,台電是施工單位,若要變更設計,需經設計者審核設計修改、同意後才可施作工程。台電公司在九十八年就曾因為自行變更設計,遭原能會裁罰四百萬元,如今又再犯;原能會核能管制處副處長徐明德表示,會提高建議罰則,提醒台電高層重視。

徐明德說,去年十一月下旬,原能會接到審計部行文,有人告發台電核四廠設計變更不符規定。去年底原能會開始了解後,發現審計部「有點道理」,找出七百多項和核能安全相關、且未送至奇異公司就擅自修改的設計,「有的甚至已經施作」。

他表示,原能會還在內部作業階段,要再找台電核計處主管談,這一、兩周查得更清楚後,就會呈送原能會違規審議小組決定裁罰。目前將建議科處一千五百萬罰金,或將相關人員移送檢調單位,最高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徐明德說,據原能會了解,台電因工期壓力,送回奇異公司審查耗時太久,才自行變更設計。但原能會認為,這是台電公司應去解決的問題,將要求台電不要繼續違法。

台電昨天下午發聲明稿表示,台電一向堅信「沒有核能安全就沒有核能發電」,但奇異公司直至去年五月才派設計人員到工地,在施工衝突須及時解決的狀況下,才暫依原能會九十八年核准的「設計修改作業暫行措施」修改設計,再由奇異公司補行審查,奇異公司也同意此程序;且針對先前台電公司的設計修改,奇異公司曾來函表示「設計修改部分並無涉及核能安全相關項目」。

※ 相關報導:

* 核四廠解約案 台電需賠美商8.5億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10/today-life15.htm

台電核四龍門電廠命運多舛!先是與原負責核四龍門電廠設計公司美商石威公司打解約官司二審敗訴,必須賠償石威兩千九百萬美金(約台幣八億五千萬元),又因核島區(反應器廠房)自行變更設計多達七百多項,原能會擬重罰一千五百萬,或直接送辦台電高層。

* 台電:局部修改 未危及安全
http://www.udn.com/2011/3/10/NEWS/NATIONAL/NAT5/6201541.shtml

原能會指稱台電公司違法變更核四相關設計,台電副總經理黃憲章昨天強調,核四變更設計都屬於「局部修改」,並未危及核能安全。



◆ 養水種電 解套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1.03.10

屏東縣「養水種電」的太陽光電購電價格,經濟部已宣布將購電價計算時程標準由「簽約日」改為「完工日」,但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中午做出決議,要求經濟部應保障 99年12月31日前與台電簽訂購售電契約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也就是購電價計算時程仍維持「簽約日」,確保政府行政行為誠實信用可信賴。

能源局官員表示,如果只有去年12月18日至31日簽約,並在今年2月28日完工者,購電價時間採取「簽約日」,20年的購電價只增加5億元左右,但如果照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通過的決議,則20年購電成本會增加高達30億元。



◆ 提供核電廠燃料 澳洲要賣鈾礦給阿聯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1.03.10

澳洲政府9日宣布,考慮開始出口鈾礦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為該國造價200億美元的核能發電廠提供燃料,雙方近期將啟動協商。

澳洲政府在聲明中指出,外交部長陸克文(Kevin Rudd)是在訪問阿聯首都阿布達比期間,宣布兩國將針對雙邊鈾礦貿易協定進行磋商,討論議題將聚焦在核子保防,以及核能發電廠核燃料使用。

陸克文說:「雙邊核子保防協議能加強確保核子不擴散,澳洲只在這個前提下供應鈾礦。」

澳洲擁有全球逾三成的鈾礦蘊藏量,但並未在公開市場進行買賣,國內也禁止興建核能發電廠。澳洲出口的鈾只能作為發電用的核燃料,而且雙邊貿易協定中也明令禁止軍事用途。

目前澳洲出口鈾礦給美國、中國、台灣、日本、南韓和其他歐洲國家,但拒絕印度的生意,除非後者同意簽訂禁止核武擴散條約(NPT)。

阿聯正準備在人煙稀少的波斯灣沿岸沙漠地帶興建第一座核子反應爐,預計2017年落成。雖然該國坐擁豐富的石油蘊藏,但仍得進口天然氣支撐國內發電廠運作。阿聯在夏季期間電力經常供不應求,停電狀況時有所聞。當局預估未來十年國內能源需求將暴增一倍。

2009年底,阿布達比當局委託南韓財團興建四座造價共200億美元的核子反應爐。在這之前,阿聯和美國達成進口核燃料的協議。阿聯承諾不會從核燃料中提煉製造核彈用的鈽。

目前全球共有441座運作中的核子反應爐,另有58座正在興建,479座還在規劃階段。分析師指出,受中國需求增加和投資行情升溫影響,鈾價近期正節節攀升。



◆ 寮水電廠計畫影響越九龍江生態

中央社 2011-03-10

寮國日前通過一項在湄公河主流興建發電廠的計畫。這一消息曝光後,越南立即召集有關部門與專家舉行特別會議,因為這項水電廠計畫嚴重影響越南九龍江平原的生產和自然環境。 越南芹苴(Can Tho)市自然觀測中心緊急研究報告指出,這項名為Xayabury的計畫一旦落實,將永遠毀壞湄公河下游的生態體系,導致九龍江(Song CuuLong)41 類魚種面臨滅絕危機,其它23類魚種移居習慣受到影響;水產養殖、水運都發生重大改變和困難。

湄公河委員會表示,根據寮國、泰國與柬埔寨的規劃,這3個國家可能在湄公河流域興建12個發電廠,砍伐大面積森林。一旦所有計畫都落實,湄公河55%的長度將變成積水湖,但這12個發電廠只能滿足越南、泰國、寮國與柬埔寨4國電力需求的6%至8%。

寮國擬興建設許多發電廠,但使用需求只達產量的4%,另外96%則將輸出越南與泰國。

越南「青年報」網站今天報導,九龍江平原是越南最大的水稻生產區。中國與寮國的水電廠占據了湄公河75%的沖積地,九龍江平原土地將失去大量養份,嚴重威脅農業生產。不只越南,柬埔寨也承受同樣後果。

湄公河是一條巨河,流過中國、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與越南六國。所有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越南、泰國、寮國、柬埔寨)與合作夥伴國(中國、緬甸)都必須遵守湄公協約。

有關部門表示,越南正在根據湄公協約與湄公河委員會的規定,建議寮國延後工期。寮國必須向越南與其它國家提供具體的建設計畫與相關資料。1

fsj 提到...

日本核變 「震」動能源市場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1.03.14

日本雖然已被中國搶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頭銜,但畢竟是能源消耗大國,上周五的強震使日本核電廠發電量大減二成,日本將設法以其他來源彌補核電缺口,可能造成能源市場劇烈震動。

《金融時報》報導,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液化天然氣 (LNG)和熱能煤(thermal coal ,或譯動力煤)的進口則名列世界第一。專家警告,日本發電方式突然發生變化,可能嚴重衝擊商品市場。不過,強震使日本許多工廠暫停生產,衝擊程度可能降低。

日本的電力約有三成來自核能,強震使日本核能發電量減少9700瓩(MW),約等於核電量降低二成。為了填補核電缺口,日本電力公司必須設法增加石油、熱能煤、液化天然氣的火力發電量。

國際能源總署估計,日本要取代1MW的核電,要耗費38.8桶的原油,如果日本完全以燃油火力發電取代損失的核電,每天必須增加進口37.5萬桶原油。不過,日本可能三管齊下,以石油、液化天然氣、熱能煤發電彌補。日本今年估計每天進口425萬桶原油。

日本有54個核電反應爐,2002年關閉17個反應爐安檢時,曾大幅增加進口液化天然氣因應,2007年和2008年柏崎刈羽核電廠停擺時也如此。

如果日本增加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國際的液化天然氣價格將隨之上升,還好液化天然氣供應還算充足。

在燃煤方面,日本電力公司正和澳洲供應商洽談新年度合約,最後的價位可能超越2008-2009年度的每公噸125美元。日本電力公司必須4月1日前達成協議。麥格理煤業分析師艾金斯表示,日本今年熱能煤進口量原先估計為1.1億公噸,現在可能增加2000萬到3000萬噸。



◆ 日核廠爆炸 不利歐美核電計劃

中央社 2011.03.14

日本核電廠接連發生爆炸,引發全球對核能安全高度關切,倫敦「金融時報」指出,興建新核電廠在美國及歐洲逐漸獲得支持,但日本核廠爆炸可能使民眾擔心核電安全而改變立場。

這篇以「從日本學到核能教訓」為題的社論指出,近代史上發生2件重大核能電廠意外事件,分別是197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部城鎮三哩島(Three Mile Island)核電廠放射性物質外洩,以及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爾(Chernobyl)核電廠爆炸事件。

這2個意外事件,導致民眾對核能的支持大幅滑落。

社論指出,福島核電廠爆炸的畫面怵目驚心,不少報導提到核電廠員工已受到輻射感染,反應爐的爐心可能熔毀,雖然有關福島核電廠事件對日本的影響,目前仍言之過早,但日本政府果斷快速疏散當地居民,以公開方式處理意外的方式,值得肯定。

「金融時報」社論認為,自車諾比爾事件後,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對核電廠設定更高的安全標準,尤其目前核電廠在開發中國家陸續興建,應確保這些國家建廠時注意核電廠安全。

社論說,福島核電廠事件提醒我們,當反應爐故障,它釋放出來的輻射能量很難控制。

社論進一步指出,自車諾比爾事件後,核電廠因更好的設計及監控系統,安全紀錄良好,這使關切氣候變遷的西方政府重新考慮興建核電廠,開發中國家因為高度需要能源,也加速興建核電廠。

雖然核電有助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但對安全的關切可能扼殺核電的興起。美國與歐洲對核電的支持雖然提升,但仍顯脆弱,只要一椿嚴重的核電廠意外,就可能粉碎這些支持。

社論最後指出,核電廠意外事件沒有國界,日本不是在地震帶使用核能科技的唯一國家,「我們生活在核子科技的世界,不論核電廠蓋在那裡,我們必須確保核電設備安全運作」。

※ 相關報導:

* 福島核電廠危機衝擊德核能政策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30504/132011031400004.html

日本福島的核能電廠危機讓聞核色變的德國人對境內核電廠的安全性更憂心。12日在斯圖加特舉行的反核抗議,在福島危機消息的衝擊下,近6萬民眾參加大串連行動。



◆ 我核電廠蓋岩磐上 有急停系統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蔡永彬/新竹市—台北市連線報導】2011.03.14

清華大學核子工程所教授江祥輝昨天表示,日本福島核一廠與台灣核一、核二,都是沸水式核電廠,日本是第三代,核一是第四代、核二是第六代,都較日本先進,且各項安全設計規範、標準都高。

核工所教授周懷樸說,台灣核電廠還有自動急停系統,只要震度達到0.2g,就會停機。台電強調,台灣核電廠都蓋岩磐上,岩磐搖晃程度只是地表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周懷樸還說,各廠還有五部柴油發電機可進行「全黑啟動」(完全沒電情況下),外加一台不需電力的氣渦輪機發電;至於冷卻水部分,各廠高處都有一座深水池,一旦爐心缺水,能靠重力將冷卻水補進去,消防車也可隨時補水進深水池。

中央氣象局局長辛在勤指出,若以台灣宜蘭外海作分界,以南的深度都很深,地形不利海嘯生成;以北海域則不像日本外海有長形的破碎帶累積能量,就算發生地震,規模也不至於達到八以上,不容易引發海嘯。可是如果海嘯遠道而來,宜蘭以北到基隆外海要特別注意,因為當地海底地形平坦,有利海浪堆積。

※ 相關報導:

* 30年前的資料 台電得重確認斷層址
http://www.udn.com/2011/3/14/NEWS/WORLD/WORS5/6209737.shtml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要求台電公司加速核一、核二及核三廠附近的地質探勘腳步,重新確定鄰近斷層的位置及規模,再根據探勘結果,決定是否補強核電廠的結構強度,確保安全。



◆ 電廠防海嘯應變設計 台灣比日本更完善

【中廣新聞/戴瑞芬】2011-03-14

日本福島核電廠重創,台電檢討電廠防災應變,表示福島的「事故等級」高,不是因為震災,而是後續的海嘯造成。福島電廠因震災後外來電源中斷,無法啟動備用電源,導致反應爐爐心熔毀,而台電核電廠在抗震和防海嘯都有安全設計,備用電源除了有雙重防護的柴油發電機,還在高處設置氣渦輪發電機,山坡上也增設深水池可以引水入反應爐降溫。安全措施比日本完善,但台電希望能無用武之地。

台電指出,核電廠在建造所設計抗震係數,核一廠是0.3G,核二核三跟核四廠則都是0.4G。防海嘯設計上,核一、核二跟核四廠都是浪高12公尺以下,核三廠則是浪高15公尺以下。

福島核電廠抗震係數補強到0.6G,卻仍受重創,台灣需要提高核電廠抗震係數嗎?台電評估認為,其實福島事故等級高,不是因為震災,而是後續引發的海嘯造成。

台電分析,福島核電廠強震後外來電源全部中斷,要啟動備用電源替反應爐爐心補水時卻被海嘯淹沒,反應爐的「鎬合金」阻體因為無法降溫,一直作用升溫到一千多度,反應爐無法降壓,蒸氣洩出而產生氫爆。

台電認為,台灣三座運轉中的核電廠跟一座興建中的核電廠,對於備用電源除了每個電廠配置有四部柴油發電機,還有第五台做雙重防護的備援。除此之外更在電廠高處安置兩部氣渦輪發電機可以救急。以及在山坡上開挖深水池,萬一連雙重防護的備用電源都無法啟動,還可以開閘門水流進反應爐降溫。比日本核電廠防災應變設計更完善。

台電評估,即使所有應急措施全都失效,最終還可以斷然採取放棄機組的措施,如同福島引海水灌硼砂灌滿反應爐,雖然反應爐報廢,但可以為阻輻射外洩,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 相關報導:

* 改善核電廠 別忽略海嘯
http://www.udn.com/2011/3/14/NEWS/OPINION/X1/6208933.shtml

此次福島核電廠的事故原因,是由於循環冷卻系統的發電機被海嘯打壞故障,導致循環冷卻系統毫無作用。燃料棒在爐心內將冷卻水蒸發消耗到爐心局部露出水面的情況下,而產生高壓蒸氣和燃料棒熔解的現象。為了解除爐內高壓,廠房操作人員將蒸氣緊急釋放,導致微量輻射蒸氣外洩。這些和土木建築結構的防震強度都沒關係,該檢討的是該廠在設計時,沒有將大海嘯考慮在內,造成了今天的問題。

fsj 提到...

郭崇倫專欄-核爆炸掉了減排希望

【本報訊】2011-03-15 中國時報

日本時間十二日下午四點前,福島第一核電廠一號機發生爆炸,白煙冉冉上升,似乎也帶走了世界對核能的信賴,地表暖化的解決方案也隨之破滅。

日本核電廠不是一次爆炸,而是一號與三號機接連發生兩次爆炸,現在看起來二號機也危險;許多人擔心如果不盡早降溫,會發生爐心熔毀的慘劇,不僅日本受害,亞太地區,甚至歐美都不能倖免於核汙染。

日本是非常依賴核能的國家,全國有五十六座核能機組,占總發電量的兩成,但最讓世人驚訝的是,以日本人謹小慎微的態度,完全按照操作手冊,遵守所有預設狀況,都還發生這樣的災變,發生在別的國家,情況將更不堪想像。

在日本核事變之前,全世界擔心地表暖化的人,原本都已經有共識,核能是減少碳排放,而且低成本取得能源的唯一希望,而令人顧慮的安全問題,也可以藉由更完善的設計來補足。

但此刻,贊成恢復興建核電廠的人啞口無言,反核人士卻振振有詞:看看日本的例子,即使防災係數估計的這麼高,即使事先設想情況再完善,都沒有辦法預防,全世界反核聲勢又開始抬頭,德國與其他地方開始示威,而台灣立法院朝野立委更一致同意,核四廠停工,以待更嚴密的安全檢驗。

日本核電廠的問題,並不在於經不起地震,而是在於沒有料到海嘯的威力,當時地震來襲,核電機組按照設計,自動停止運轉,可是隨後的海嘯,卻越過防水門,把地下室的發電機淹沒;沒有發電機,無法引入冷卻水,核子爐的溫度不斷在上升,如不盡快降溫,會發生爐心熔毀的慘狀,重蹈烏克蘭車諾堡與美國三哩島核電廠的覆轍。

情急之下,核電廠管理當局只好引入海水降溫,但是極高溫的核反應棒碰到水,分解為氫與氧,氫氣累積在機組的上半部空間,按理要開啟閥門,把高溫汙染的氣體排出,以避免壓力過大,但是閥門受損,只有越積越多,最後釀成氣爆。

周六先是一號機氣爆,周一則是三號機氣爆,最新消息則是,二號機的冷卻功能也停擺,水位下降,已緊急引入海水冷卻,很有可能也產生爆炸。

對於東京電力公司的管理階層,以及日本核能管理當局,大家有許多不滿,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剛開始在電視上,還要民眾放心,核電機組沒有輻射外漏之虞,結果第二天就發生爆炸,引發輿論嚴厲批評,甚至有人懷疑,由於引入海水冷卻,會造成腐蝕,原子爐會報廢,由於私下還希望能保存核電機組,沒有及早採取壯士斷腕手段,結果情況愈演愈糟;國外專家也表示,日本過去核能安全管理並不好,時有隱瞞的紀錄,也對目前的宣布抱持懷疑。

但冒著輻射危險,搶救核電廠的員工與工程師,卻是事變中真正的英雄,目前廿二名受核汙染的人當中,絕大多數是參與搶救的核電廠員工,其他居民可以疏散,他們要把海水從消防接口灌進去,「就像把水灌進充滿氣的氣球一樣困難」,然後還要重建正常冷卻系統,接回發電機,而這都是在汙染的環境下工作。

福島第一核電廠與第二核電廠之所以重要,因為它們是關東地區的主要電力來源,停機後,電力馬上短缺四分之一,負責操作的東京電力公司目前已決定開始分區輪流停電,影響所及,不僅是照明,還有取暖,從周二開始,大陸冷氣團南下,接近零度的氣溫,將是對災民嚴酷的考驗。

電力短缺對經濟也有相當衝擊,電子與汽車工廠目前生產停頓,運輸系統同樣受創,電車減班或重開,預計未來幾天大東京上班族將被迫在家辦公。

但立即的影響是福島第一核電廠與第二核電廠方圓廿公里的居民,這廿一萬人被迫離開家園,暫住在避難所,看起來核爆危機與汙染,幾個月內是不會結束的,當地震、海嘯災民已被容許回去整理家園,他們還要被留置,如何安頓他們,會是菅直人政府頭疼的問題。

但是任何問題,都沒有減排問題來得大,經過這場核能災變後,要重建民眾對核電的信心,會非常困難,但如果不是核能發電,地球降溫減排的希望又在哪裡呢?(chenlungkuo@yahoo.com)

※ 還是有許多綠色能源,太陽能很有可能成為主流。



◆ 社評-美、中走向全面競爭時代

【本報訊】2011-03-15 旺報

近期北非與中東的動亂,造成了國際石油價格飛漲,促使大國思考部署新的能源戰略,同時也激發了中美兩強新一輪的外交競爭態勢。美國務卿希拉蕊本月初在參議院的聽證會就表示,國會若削減外交預算中的外援計畫,將導致美國與中國的競爭處於劣勢。

其實,歐巴馬總統元月間發表的國情咨文,就曾多次強調美國為贏得未來,需要確保長期的競爭力。歐巴馬的演說刻意提到中國正在提升教育水準與增加科研經費,認為美國今後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用於改進教育體制、發展生醫科技和乾淨能源技術等。歐巴馬與希拉蕊相近的宣示性言語,無異宣告美、中關係已走向全面性競爭的時代。

確保能源供應的不虞匱乏,原本是中美在全球競爭的關鍵。雙方同為石油進口與消費大國,中東與非洲難免成為其外交競逐的地區。事實上,隨著 2006年中海油試圖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優尼科開始,美國政界與學界即普遍感受到,大陸的能源戰略已威脅美國在中東的既得利益。未來中美如果發生衝突,能源爭奪會是起因。

大陸能源布局已發展一套合縱連橫的新外交思維。北京作法是,藉著對能源出口國的政治與經貿投資,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對美國而言,大陸的能源戰略已衝擊到美方維持中東石油穩定生產、防範石油價格劇烈波動、保障能源運輸安全的基本立場。現階段中、美面對能源問題的分歧,可能無涉雙方的合作意願,困難的是無法促成有效的合作方式。

經濟發展模式也是中美另一項競爭領域。毋庸置疑,大陸經濟發展經驗的影響範圍,已經從越南到敘利亞、緬甸到委內瑞拉、進而擴大至整個非洲大陸,且不斷被複製當中,產生了「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的效應。近年來,大陸對外經貿合作的積極作為,對穩固其全球政治影響力,似已顯現成效。以北京推動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會議」為例,就不斷引起西方輿論探究中國模式的興趣。歐洲媒體曾大幅報導大陸在非洲建立製造業基地,推行中國版「馬歇爾計畫」;美國輿論亦把大陸企業「走出去」的戰略,解讀為樹立中國新的形象;西方學者基於這股中國熱,更公開呼籲歐美國家要改變對非洲的援助方式。

國際關係的新自由主義派學者多認為,國際間依賴性小的行為體傾向把相互依賴視為權力資源,會就特定問題與對手討價還價,繼而期望它產生溢出效應。中、美、中東或非洲三方的相互依賴關係中,能源生產國才是居於主導地位,中美處於能源受益的被動地位,較易陷入相互競爭的惡性循環。

國際政治發展的歷史印證,強權興衰多與是否擁有關鍵能源有關,例如煤帶動了18世紀的歐洲工業革命,核能技術讓美國成為20世紀的超級強權;換言之,誰能在本世紀掌握新的能源,就必然享有經濟領先的優勢。從歐巴馬年初的國情咨文來看,美國未來將會著重於加強低碳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推廣,藉著開發包括生物燃料、風能、太陽能、氫能、碳捕集與封存等新能源,進一步強化美國的外部競爭力。

同樣地,大陸近年來亦積極研發風電或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去年風電的總裝機數更超越了美國。大陸在綠能產業的發展,未來會和美國形成競爭態勢。胡錦濤今年2月訪美,尋求與美方的能源合作儘管是重點,但基於雙方競爭大於合作的基調不曾改變,美國仍把大陸視為強勁競爭敵手,中美有關新能源領域合作的成果,仍有待觀察。不過可以確信是,能源依然是中美競爭與衝突的主要議題。

此時此刻,全球能源競奪方興未艾之際,中美在中東、非洲及拉美的競爭與抗衡,極可能對台灣投資能源開發與取得產生排擠效應。中美間的競與合,往往會牽動兩岸關係,更難免波及到台灣的經濟利益。在可見的未來,中美這種全面性競爭態勢恐不易改變。雙方需要維持某種獨特的既競爭又合作關系,共同塑造讓兩岸三邊都受益的思維體系。進一步詮釋,中美的互動必須較以往更權宜也更靈活。華府需面對的真正挑戰是,如何敦促大陸合作構建一個各方受益的雙邊關係與國際格局。

fsj 提到...

核災效應/歐盟碳排權 飆2年新高價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03.16

德國宣布將暫停使用七座最舊的核子反應爐後,對來自石化燃料的替代電力需求相形升高,歐盟碳排權證價格也飆到將近兩年來的最高水準。

倫敦ICE歐洲期貨市場的12月歐盟碳排權證15日上漲3.7%,以每公噸17.21歐元 (24.08美元)成交,是2009年5月以來的最高收盤價。盤中最高衝到17.49歐元,當天所有期貨的合計成交量竄升到5160萬噸的空前新高,是碳排權證交易歷來最忙碌的一天。

Orbeo公司的分析師法吉說,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日本核電廠事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後,15日決定暫停七座核子反應爐進行安全檢驗,此舉可能從電力市場移除4.9個十億瓦(GW)的發電產能。

法吉說,如果這些電廠永久關閉,電廠將更加仰賴煤、石油與天然氣發電,到2020年時,將使碳排量增加2.7億公噸,相當於今年總量上限的13%。

彭博新能源金融公司的分析師柯威說:「今天我們見證到一個完美的風暴籠罩歐盟碳排交易系統。」他說,未來幾個月,「我們將看到天然氣價格上漲,德國核電廠並且可能關閉。」

柯威說,歐洲未來幾年可能減少核能發電,天然氣價格則會持續上揚,迫使電廠燒更多的煤,而碳排價格則會「激劇」上揚。

德國的2012年電力期貨價格15日飆漲達4.6%,以百萬瓦小時58.50歐元成交,是2009年10月以來最高價。英國4月1日起的六個月天然氣期貨合約,15日也在ICE市場大漲達3.4%。

巴克萊公司則表示,碳排權證價格連兩天竄升,可能有些反應過度,畢竟到2012年止的五年額度仍然過剩5.15億公噸。



◆ 禁核聲起 德國關閉7座核電廠

【聯合報╱歐洲特派員陳玉慧、編譯戴定國/十五日電】2011.03.16

日本核能電廠發生爆炸和核能輻射後,核安問題已在各國引發激烈討論,德國不但決定關閉核電廠運作三個月,總理梅克爾十五日決定,即日起關閉七家在一九八○年前所建的核電廠。

德國境內目前共有十七家核能電廠,而包括風力、水力及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使用量,只占全國百分之十五。

梅克爾在記者會上說,六月十五日會說明未來如何發展德國的核電,「安全」是最高原則。

但反核人士對德國政府說法仍不滿意,綠黨發言人金馬曼表示,「梅克爾的三個月暫停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並沒有全面配套措施」。

幾家瑞士媒體今天批評政府核電政策,認為瑞士二○○八年通過的班本腦和穆爾保核電廠的改建,這兩個建於七○年代的核電廠,應即日關閉。

瑞士周日報說,今年二月穆爾保核電廠改建案才以百分之五十一點二的票數過關,可見瑞士選民對核電的態度,若今天投票,絕不會過關。新蘇黎世報也呼籲政府涷結二項核電廠改建案。

瑞士聯邦委員會則宣布,已停止修建核電設施申請的審核,聯邦核安全監察部門(ENSI)將對所有的核電廠提前進行安全檢查。

義大利將在二年後興建新核電廠,綠黨主席波內利今天要求政府凍結此案,並全面關閉義大利境內所有核能電廠。

印度也表示將檢查核電廠,確保禁得起地震和海嘯考驗。南韓原計畫建造十四座新核反應爐,如今也表示將審視核計畫。

【華盛頓特派員劉永祥/十四日電】日本核安危機引發全球關注,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主席賈柯(Greg Jaczko)十四日表示,應日方要求,美方兩名技術專家已赴日本,隨後會再增派專家小組前往。日本已要求美國支援能讓反應爐維持冷卻的設備。



◆ 日核安風暴 歐洲考慮壓力測試

中央社 2011.03.16

面對日本的核子危機,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發言人表示,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今天將討論是否檢測核電廠的安全性。

歐盟能源專員歐汀納(Guenther Oettinger)在布魯塞爾緊急召集各國能源部長、國家核能安全主管及業界領袖開會,會議中將討論是否對核電廠進行「壓力測試」。

發言人在新聞簡報會上表示,歐汀納「確實表示,這是1個需要考量和討論的構想。」

開會旨在檢討歐洲的核能安全系統,全歐洲約有75座核電廠,運轉中的反應爐共有150個。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今天也宣布,為了施行安全檢查,7座老舊的核子反應爐將暫時關閉3個月。

梅克爾表示:「我們將對所有核子反應爐展開安全檢查,而所有1980年底開始運轉的反應爐,將停止運作(3個月)。」

這意味著德國17座反應爐中,將有7座暫時關閉。

俄羅斯總理蒲亭(Vladimir Putin on)今天則下令檢討核能產業的未來發展。

他在會議中表示:「我已指示能源部、核能總署及環境部,分析核能產業現況,及未來的發展計畫。」

蒲亭要求相關部門「1個月內向政府提出調查結果。」



◆ 美核子反應爐 半數逾30年

中央社 2011.03.16

日本核能電廠危機,引發美國民眾關切美國國內核能安全。美國核子管理委員會統計,全美104座核子反應爐半數超過30年。

日本強震與海嘯引發核能電廠危機之後,使得許多美國輿論聲浪要求檢視美國國內的核能安全,尤其是美國有23座核子反應爐是與日本現正傳出危機的核子反應爐設計相同,都是通用公司(GE)的General ElectricMark 1。

核能發電大約占全美電力的20%,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根據美國核子管理委員會(US NuclearRegulatory Commission)統計,全美各地104座核子反應爐,有半數歷史超過30年,另外半數許多也都至少有20年。

CNN報導,大多數的Mark 1核子反應爐都是在1972年至1978年之間上線運作,算起來也都將近40年了。

通用在昨天發表聲明,強調通用的核子反應爐設計安全無虞。

聲明指出,這款反應爐在業界當中角色吃重,40多年來擁有獲得認可的安全紀錄與可信賴度,「Mark 1反應爐的圍阻系統從來沒有缺裂過。」



◆ 馬總統:核四將續建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2011.03.16

馬英九總統昨(15)日表示,政府會檢討國內三座核能電廠及興建中的核四電廠安全情況,要求台電與原能會補強安全防護措施,要有能力抵擋地震、海嘯等複合式災害,擁有綜合防護能力。

馬總統說,日本發生核災事故後,觀察世界各國與日本反應,都沒有要大幅改變核能政策,但增強安全維護是一致共識,政府的政策也是朝這個方向。馬總統這番談話等於向國人宣示核四將續建。

馬總統指出,第一核能發電廠機組目前正值歲修,第二和第三核能發電廠若要停止運轉,一定要已發生緊急事故,目前這種現象還沒出現,不需要停止核二、核三運作。考慮相關問題時也須考量國家能源供應與節能減碳問題。

馬總統昨天視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先參觀核安監管中心,再聽取「日本東北地震後續引發核能電廠事故及應變檢討」簡報。馬總統說,福島核電廠測到的地震震度是六級,海嘯帶來浪高約10公尺,目前台灣核一、核二和核三廠的設計,都可以抵擋這個強度。

※ 相關報導:

* 核安管制的五大困境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50205952/112011031600447.html

筆者針對該議題曾進行專案研究,發現目前核能安全管制存在以下五個困境。一、原能會存在定位困境、二、原能會存在管制困境、三、地方政府無核能安全管制之對口單位、四、核災與災害應變機制運作脫勾、五、核安地方治理或監督機制不足

* 環團號召 全台牽手反核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214794.shtml

台灣環保聯盟等多個環保團體,將於20日發動「我愛台灣,不要核災」的大遊行,希望喚起台灣民眾反核災的危機意識,鞭策政府改變核能擴張政策,早日落時非核家園願景。

* 核一閘門半小時關好 將檢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322/132011031600937.html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今天表示,針對核一廠擋海嘯的閘門要關30分鐘才關好,將做檢討;另碘片庫存有12萬多盒,足夠距核電廠5公里之內的緊急應變區居民使用。

fsj 提到...

核災效應 全球能源政策總檢討

中央社 2011-03-17

日本爆發幾近失控的核電廠災難後,全球核能發電政策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檢討,專家指出,未來核能工業的成本將會提高,某些建廠計畫勢必取消,管理措施也會更加嚴格。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Fukushima)電廠出現的災難尚不及1週,但世界各國管理當局已作出政策調整,勢必會增加核能計畫的成本,並限制相關經費。原本核能曾被譽為節能減碳的最佳方式之一。

中國是核能工業的最大成長市場,當局昨天下令進行嚴格安檢,而這對全國核能急遽擴張計畫構成了威脅。

在日本,核能產業未來興建新電廠,會面臨更嚴格的安全規範和更高的成本,但福島第一核電廠因強震襲擊而發生爆炸和輻射外洩的事故,短期內無法使核能失去其在日本能源來源的重要地位。

日本政府原定推動增加核能發電,希望2030年達到全國發電量的一半,現階段則不到30%。這個目標可能會面臨壓力,目前還不清楚日本政府是否會予以縮減。

日本的中國電力公司(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今天表示,將暫停興建新的核電廠。該公司不顧地方居民反對,從2009年開始推動新核電廠計畫。

分析家表示,在易於遭受地震和海嘯襲擊的日本,安全檢查、更嚴格且成本更高的設計標準、批准階段可能延長,加上大眾對新核電廠的反彈預料會升高,可能導致核電廠興建會拖得更久。

這可能會刺激對以煤氣為燃料電廠和污染較少的燃煤電廠,以及再生能源的投資。

東京的野村證券公司(Nomura Securities Co.)分析師宮地邦治(譯音,Kuniharu Miyachi)表示:「單一重大事故會徹底改變核能電廠的趨勢。」

他說:「(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最新發展構成轉折點,對高效率火力發電的需求將自然而然增加。」他提到的例子包括使用複循環燃氣渦輪機(CCGT)和整合氣化複循環發電(IGCC)的燃煤電廠。

德國則更進一步,本週有鑑於日本發生事故,而將7座較老的反應爐關閉。

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在國會報告核能政策時強調,德國逐步廢除核能電廠必須量力而為,在替代能源尚未能充分供應電力需求之前,核能是必要的過渡選項。

這些作法可能會引發全球連鎖效應,為行將擴張的電力公司設立了門檻。

根據目前的計畫,全世界核電廠數量將在未來增加1倍以上。目前全球擬議或計畫興建的核電廠共有477座,運轉中的電廠為441座。根據「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資料,中國、俄羅斯和印度占有成長大宗。

分析家指出,美國電力公司所興建的新電廠,將受到政府進一步檢查,以促其增加經費來提高安全標準。

目前興建核電廠的資金成本已高,根據美國能源顧問公司Brattle Group的研究,每1000瓦在4000美元以上,是傳統燃煤電廠每1000瓦2200美元的幾乎2倍,也是燃氣電廠成本的4倍以上。

未來的新規定可能會危及某些核電廠的生存。華府政策分析公司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的研究負責人布克(Kevin Book)說:「美國核電廠的問題可能會是非維持性資本支出,也就是在安全顧慮下,翻修反應爐或燃料儲存設施,使得核電廠在與發電成本較低或投資報酬較大的其他發電方式相較下,顯得不經濟。」

核電廠一旦建成,發電成本會比燃氣和燃煤低廉,而後二者的市場變動性一向極高。

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昨天在國會表示,聯邦管理機構將進行查核,以了解美國現有和擬議建造的反應爐是否有必要加強安全措施。

分析家說,由於興建燃氣電廠的成本遠低於核電廠,因此有意規避政治和經濟風險的電力公司,就可能選擇燃氣電廠。

不過儘管核能發電的成本可望增加,而且會面臨新規定,許多國家領導人還是宣稱,他們國家的核能工業安全無虞,並表示,核能發電是因應全世界電力需求激增所必需。

中國環保部昨天針對核電廠安全發布規定,要求核電廠在選址階段,須考慮外來的自然或人為因素可能對安全產生的影響,且應儘量建在人口密度較低及離大城市較遠的地點。

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昨天在與土耳其總理艾爾段(Tayyip Erdogan)共同舉行的簡報中說,只要核電廠興建地點正確,又有適當的設計和管理,核能即可安全使用。

俄國計畫為土耳其興建第1座核電廠,艾爾段曾說,土國在俄國和日本協助下建造2座核電廠的計畫不變。

由俄羅斯國營核子企業(Rosatom)為土國興建200億美元核電廠的擬議地點,鄰近濱海城市麥新(Mersin),距1條活躍的地質斷層約25公里。

法國總統沙柯吉(Nicholas Sarkozy)昨天也表示,他認為,日本核能危機不致對新的核能計畫造成負面影響。法國十分仰賴核能發電。

鑑於日本福島核電廠因強震、海嘯導致輻射外洩,南韓政府表示,今後建造的核電廠耐震標準將上調至芮氏規模7.0。目前南韓核電廠耐震設計為芮氏規模6.5

南韓目前有21座核電廠,政府計劃逐步擴增至35座。



◆ 災後重建 日本碳汙染恐加重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1.03.17

專家表示,日本此次核災將提升大眾對風力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興趣,而日本的災後重建過程會亟需煤炭、石油和天染氣,恐將增加碳排放使氣候變遷加劇。

全球能源研究中心分析師朱利安‧李(Julian Lee)表示,日本核電廠的供應中斷,代表日本會更加依賴石油和天然氣來發電。其他專家也認為,短期內日本和其他地區短缺的能源將會由化石燃料所取代。

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氣會促進全球暖化,但影響沒有石油那麼大,煤炭對環境的汙染超過前兩者。

國際能源署(IEA)可再生能源部門分析師菲貝利(Cedric Philibert)說:「面臨能源短缺最大的風險在於,人們會建造更多燃煤發電廠,使用更多澳洲煤炭,所以日本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會像火箭般一飛衝天。」

福島核電廠的意外使全球重新陷入1986年車諾比核災的疑懼之中,巴克萊資本公司可再生能源分析師馬德拉尼(Cedric Madlani)說:「我們可以預期,對於核能方面的重大投資至少會推遲一至兩年。」

不過,這些投資可能會轉向再生能源,發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計畫。馬德拉尼認為,這代表接下來幾年中對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需求每年都可望成長10%。他也指出,近來石油價格高漲,開採成本也益發昂貴,特別是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發生原油外洩事件之後。

聯合國氣候變遷高級官員費格瑞斯(Christiana Figueres)也表示,福島核電廠爐心熔毀的危機,可能推高核能發電成本,因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

她說:「日本將會改變全世界的中程能源布局。」



◆ 我見我思-擁核的夢醒時分

【莊佩璋】2011-03-17 中國時報

日本震災前,台電發了一則新聞稿,誇稱核電廠運轉順利,使核能發電總電量創歷史新高。台電沒說出口的是,核電好處多多,所以應再多加裝機組,提高核電比例。

如果日本沒爆核災,恐怕連環保團體都懶得再反核。因為自從全球暖化議題發燒後,核能就成為減排溫室氣體的希望。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的看法相當有代表性;他說,三哩島、車諾比核災已是二、三十年前的陳年往事,核能科技進步很快,類似的核災不可能重演;為解決全球暖化,他贊成發展核電。

車諾比核災後,歐洲是反核最激烈的地區,許多國家都有不再新設,且需逐步淘汰舊核電廠的政策。但是,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後,重視環保的歐洲一百八十度大迴轉,大家都想用核電救地球。德國、北歐…都宣布將新建核電廠。

環保領頭羊都由反核變擁核,台灣就更不用說了。反核先知林義雄被看成唐吉訶德,把風車當巨人;環保團體也不再把反核當議題。台電也在這樣的氛圍下,打算增加機組。其實,別說增設機組,只要打著減碳旗號,恐怕連蓋核五都不會有太大阻力。

核電是乾淨、穩定、安全、便宜的能源,對抗暖化的新希望,已成全球主流意見。中國要新蓋六十座核能發電廠,印度要蓋廿座…。大家爭先恐後地「擁核救地球」。

意外的是,已生病的地球竟會「地牛翻身」,搞爆福島核能發電廠,警告人類「開錯了藥方」。核電被打回原形,東京人開始大逃亡,聯合國說,輻射汙染將惡化氣候變遷;人們終於覺悟,核電既不乾淨、也不安全、又不穩定、更不便宜。

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說,這次災難是「天譴」,引發極大反彈。不過,他痛批這一代人不知節制地追求欲望的滿足,並沒罵錯。老天爺創造春夏秋冬,人類卻硬要把自己家搞得四季如春;動物是跟著食物跑,人類卻把世界各地美食集中到自己的餐桌;動物的「領域」有限,人類卻想奔馳全球…。這一切,當然都依賴能源。

現代人把生活搞得太複雜,使自己淪為物質的奴隸,地球也跟著受災殃。福島核災後,寄託在核電之上的希望已破滅,唯一的救贖只剩節能減碳。人類再不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地球絕對會反撲。

fsj 提到...

日核危 環團籲停止核電 發展太陽能取代

中廣 2011/03/17

日本核電廠輻射外洩危機升高,核安疑慮蔓延全球,國內多個環保團體疾呼政府應該停止高風險核電,指出核能發電佔國內供電比例約兩成,建議透過調整產業結構、節約能源、發展再生能源,逐步降低到不倚賴核電。(陳奕華報導)

日本核災持續擴大,觸發多國反核聲浪,包括貢寮反核自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國內多個環保團體質疑,不少歐盟國家緊急調整國內核電相關政策,包括德國將關閉國內七座核電廠,瑞士已經暫緩建立新核電廠的計畫,反觀台灣卻聞風不動,馬英九總統日前表示,國內核能政策未因此有所改變,環團疾呼政府應該停止高風險核電。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指出,核能發電佔台灣供電比的兩成,因此沒有核電對台灣供電沒有那麼大的問題,建議透過節約能源、調整產業結構、降低高耗能產業,減低尖峰與離峰用電差距,同時發展再生能源,逐步取代核能發電。

「其中,發展太陽能一方面是乾淨能源,而且可以把尖峰消掉,所以再生能源特點在這個地方,它也是分散的發電方式,對於現在大電廠與大的變電所所引起的各地抗爭,都可以大幅度的削減。」

潘翰聲指出,目前台灣已經使用的再生能源包括風力和太陽能,技術上沒有問題,其中太陽能特別會是在中午的時候發電量多,剛好可因應尖峰用電時間,此外,包含地熱、潮差發電還需要更多資源投入,要是現在不做,明天一定會後悔,潘翰聲強調,不是現在就要求核電廠立即停止,而是應該及早提出因應規劃,讓民眾遠離高風險。

※ 相關報導:

* 日本核災效應 太陽能產業紅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6221466.shtml

而檢視日本地震、核電廠事故的受惠股,除了替代能源LED、太陽能有題材外,摩根大通也看好部分塑化產品在日本供應緊縮之後,價格看漲;至於鋼鐵、水泥產業則將間接受惠。



◆ 福島核災衝擊 核四商轉再延

中央社 2011.03.18

核四完工時間再延!福島核災引發全球對核能發電安全疑慮,經濟部高層表示,將對核四工程進行總體檢,進行必要改善,對核四裝填燃料與商轉時程,「將會再重新安排期程」。

經濟部官員今天晚間對中央社記者表示,福島核災讓大家對核能安全有更深體認,原訂今年底裝填燃料、明年底核四一號機組商轉的日期,不排除「再重新排期程」,他說,「寧可慢,要安全」。

日本強震引發福島核能災變,核安問題再度引起關注,經濟部表示,要不要核電,是一種選擇,民眾必須在節約用電與忍受高電價之間做出選擇,不過對於完工時程已經更改超過6次的核四廠而言,這次福島核災恐怕又將導致核四工程延後。

官員說,有鑒於福島核災慘痛教訓,台灣電力公司對核一、核二、核三廠進行提升安全措施,包括加強預防性維修、加強廠區防災演練、成立海嘯總體檢專案小組、檢討各核能電廠用過燃料池結構強度與冷卻效能、強化生水池耐震能力、加強緊急柴油及氣渦輪發電機可靠度、各廠清點硼酸存量、注入爐心方法改善以及研究事故處理準則等與日本此次處置的改善措施。

經濟部指出,核能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20%,以火力發電量最多,比重達52%;若以裝置容量而言,核能占全部裝置容量的13%,火力發電(燃煤)占裝置容量40% 。

其次,在發電成本部分,核能發電每度電平均發電成本只有0.66元,天然氣每度電發電成本3.7元,火力發電(燃煤)每度電發電成本約2元以下,核能發電成本的確相當低廉。

※ 相關報導:

* 日本經驗有嚇到?! 台電打算預先增購硼酸備用
http://www.nownews.com/2011/03/18/91-2697938.htm

日本政府為控制福島核電站事故,日前要求韓國提供硼酸,而法國也送出100噸可延緩反應爐核心熔解的硼酸,有了這些前車之鑑,台電公司除了針對耐震、防海嘯能力及機電系統進行總體檢外,也打算預先增購硼酸,以備不時之需。



◆ 溫家寶核政策 輿論唱反調

中央社 2011.03.18

中國國務院決定調整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暫停審批新核電項目才一天,大陸官方輿論就出現反對聲音,透過引述專家說法的方式,抨擊放棄發展核電是非理智之舉、因噎廢食。

中國總理溫家寶前天(16日)召集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安檢大陸核設施,同時加緊編製核安全規劃,調整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在核安全規劃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已展開前期工作的項目)。

官方新華社與隸屬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國際在線,昨天分別引述專家說法,挑戰這項政策。

新華社以「中國專家:不必因噎廢食放棄核電」為題引述專家表示,核電仍然是安全、清潔、經濟的能源方式,不必因日本福島核事故放棄發展核電,但應在安全方面更加注意。

這名被新華社找來的專家是中國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柴國旱。他認為,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洩漏的說法並不準確,對核電站造成致命打擊的應是地震引發的海嘯。

對於中國核電站是否能抵擋地震、海嘯的風險問題,柴國旱表示不用擔心。

他表示,中國核電站能承受的地震強度高於福島核電站;而且由於設計的保守性,實際的抗震能力更高。

柴國旱並分析,中國沿海大陸棚較寬,又有許多海島礁石環繞,客觀上會減少海嘯危險,即使遇到海嘯,也不會造成明顯影響。

中國核工業集團研究員陳竹舟則說,與日本福島核電站技術相比,中國已建和在建的核電技術更成熟,安全性能更高。中國沿海所建的核電站為二代半和第三代核電技術,沒有啟用備用電源帶動冷卻水循環散熱的問題。

國際在線也引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顧忠茂說,因為福島核事故而放棄發展核電「實非理智之舉」。

顧忠茂表示,全球需要穩定的能源供給,需要因應氣候變化,在這些方面,核電提供的機會遠大於風險。



◆ 維基解密:比亞迪技術 偷來的

【記者謝璦竹/綜合報導】2011-03-18 工商時報

維基解密爆料,股神巴菲特投資2.32億美元的中國電動車自有品牌比亞迪是靠著竊取對手技術,並將省下來的錢用成本價銷售來搶占市場,產品品質可疑。不過,維基解密提供的電文中並未提及任何證據。

路透引述維基解密提供的美國機密外電報導說,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郭德貝(Brian Goldbeck)在2009年10月30日的電文中說:「比亞迪透過抄襲、然後改款以避開中國專利侵權調查的商業型態,肯定已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外國司法當局會不會這麼容易上當就難說了。」該電文發出的時點正好是比亞迪股價在巴菲特加持下改寫新高之際。

根據郭德貝這篇題為「比亞迪用別人的設計為你築夢」的電文,比亞迪的可疑行徑不單是抄襲別人的設計。為搶占市場,比亞迪部分車款幾乎是以成本價銷售,此外,其中一款宣稱的安全等級並非事實,而備受矚目的全電動車e6很可能永遠無法在美國上市。電文中沒有解釋這位總領事秘密調查這家中國汽車界新星的動機為何,但文中確實提到巴菲特的投資令比亞迪受到全球矚目,使其成為「未來最有希望的汽車製造商之一」。

美國比亞迪副總裁奧斯汀( Michael Austin)為比亞迪辯護說:「那請問原始的技術與智慧財產權來自何處?是車外殼的鋼板包覆技術?還是零排放汽車的天才發明?」他自我辯護說,比亞迪的技術已領先到「甚麼都不排放,乾乾淨淨,沒有噪音、沒有臭氣,也沒有排煙。對環境沒有任何傷害的車輛,而且在中國深圳可以賣到1.08萬美元(扣掉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購車獎勵後),這是天才發明!全世界沒有可以相提並論的技術。」

比亞迪e6目前已獲得荷蘭認證機構RDW的單車認證測試,成為中國首款在歐洲正式上牌的純電動轎車。

比亞迪被調侃「一直在抄襲,從未被投訴」已非一日,甚至有媒體直指「是比亞迪殺了豐田」。不過,巴菲特從未出脫比亞迪持股,據巴菲特2月寫給股東的信,至去年12月31日止,巴菲特持有的比亞迪股票價值為11.8 億美元,換言之,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兩年中,比亞迪股價已翻了4倍。

fsj 提到...

反核遊行「核電廠體檢不過 該關」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邱瑞杰/連線報導】2011.03.20

日本福島核能發電廠輻射外洩事件,舉世矚目。國內數十個團體,下午舉行「我愛台灣、不要核災」遊行,要求政府放棄核能擴張政策,立即停建核四、全面體檢核一、核二、核三廠提高防震係數,並依照「環境基本法」規範,早日落實非核家園。

台灣環盟秘書長李卓翰說,遊行提出四大訴求:一、反對核一、二、三廠的延役以及新設核能機組計畫。二、全面體檢核一、二、三廠機組,檢討安全設計規範,提高核電廠的防震係數,若無法達成,應即刻除役。三、核四工程弊端叢生,所在位置又易受地震及海嘯威脅,核四應立即停建。四、現有核電廠立即進行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畫可行性評估,若無法有效保障人民免於輻射傷害,應立即關廠除役。

下午的反核遊行,包括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台聯主席黃昆輝都將出席。反核團體原本計畫邀請長期反核的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參加,但林義雄已表示不克出席。

遊行隊伍將分成三個大隊,分別是核電廠附近居民大隊、社團暨逃命圈大隊、政黨大隊。為凸顯訴求,明確告訴政府「我愛孩子、不要核子」的立場,下午的遊行主辦單位還事先徵求嬰兒車、小朋友,希望有更多父母親,能帶著小孩參加遊行。

核四如拼裝車,安全性令人憂心

新北市貢寮區鹽寮反核自救會今天也號召百餘人,參加這場反核遊行。反核自救會長吳文璋說,隨著重工業逐步外移,台灣不只沒有缺電危機,還有餘電無法消化,政府及台電不能再用不蓋核四會沒電來恐嚇老百姓,而核四廠興建過程中風波不斷,機組、線路設備的相容性仍有待克服,核四廠宛如是一台拼裝車,安全性令人憂心,政府應讓核四停工。

遊行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發起,鹽寮反核自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等單位主辦,下午1時30分,先在台北市信義路、紹興南街口(中正紀念堂大忠門口)集合後,沿信義路一段、紹興南街、信義路二段、金山南路二段、和平東路一段、和平西路一段、福州街、羅斯福路一段、寧波東街、愛國東路、杭州南路二段、一段、濟南路,最後在中山南路立法院前結束。



◆ 原能會:核安5公里撤離範圍 將擴大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2011.03.20

原能會主委蔡春鴻上午表示,原能會已決定提前檢討核電廠事故撤離範圍,這次日本福島事故是以三公里以內、及三到十公里的方式進行撤離,原能會可能也會朝向這個方向檢討。

蔡春鴻說,五公里是依據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訂定的,依據這個法律,撤離範圍應每五年檢討一次,到今年正好應該進行檢討,立法院也催促原能會不必墨守五年的規定,原能會已決定提前檢討。

他說,以福島這次事故,雖然日本宣稱是以八到十公里的範圍撤離,但實際的執行是三公里,然後是三公里到十公里範圍撤離,原能會會朝這個方向,但仍然是在依據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的規定做年檢討。因為撤離的範圍是法定的範圍,必須依據法定的程序。

至於我國各核電廠的用過燃料池是否已經太滿,台電董事長陳貴明表示,我國現有三個核電廠共六座反應爐,每個反應爐都有一個用過燃料池,用過燃料棒離開爐心之後,必須放在有水的池中進行降溫,時間必須五到十年,才能進行乾式的貯存。

他說,目前最接近用滿的是核一廠,大約距離全部的空間用完還可以支撐一年多的時間。已達到降溫的燃料棒可以採取乾式儲存,目前已有乾式儲存的工程進行之中。



◆ 我三座核電廠 廢燃料池貯存空間爆滿

自由 2011.03.20

〔記者湯佳玲、林毅璋、俞肇福/綜合報導〕台灣核電廠每一年半會消耗約四百束燃料棒,核一廠廢燃料池如今只剩三百一十三束的貯存空間,為解決「爆滿盛況」,台電一再以縮小間隔方式,收納超過一倍數量的廢燃料棒。學者警告廢燃料棒擺放過密,將造成熱累積,提高輻射外洩危機。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管制處處長陳宜彬證實,原本設計二十年容許量的核一廠廢燃料池,卻裝下了三十年、超過一倍數量的廢燃料棒。原因在於興建當時的國際環境鼓勵廢燃料棒再處理,因此估計二十年的量足夠存放,多的要運給美國再處理;只是後來美國也禁止再處理政策,才會有廢燃料棒放不下的情況。

後來,台電以縮小間隔的方式,從民國七十五年的一千四百一十束、一千六百二十束皆擴充至兩千四百七十束;民國八十七年二度擴充成三千零八十三束,最後導致核一廠廢燃料池中的廢燃料棒數量成為原先設計的二.二倍、萬里核二廠為一.七倍、恆春核三廠為二.八倍。

廢燃料棒擺過密 輻射恐有外洩危機

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指出,由於廢燃料棒依舊有衰變熱,擺放過密將會造成熱累積,如果發生大地震,一旦達到熱點,燃料棒的鋯合金護套即會熔毀,提高輻射外洩機會。

施信民也說,廢燃料棒依舊具有放射性,如果貯存池中廢燃料棒的數量過多,水池的溫度也會較高,需要更多的水流量來移除池內的熱;污水處理系統的容量也需要增加。

陳宜彬說,貯存池的廢水出水口與進水口的溫度在驗證下都維持正常,每天水質採樣的結果也是正常,原能會可以接受台電將廢燃料池擴充。且台電在每根廢燃料棒的旁邊都加裝了一塊碳化硼的不銹鋼薄板,就是為了吸收中子避免可能的連鎖反應;更改過後的隔架比從前更為堅固。

台電則解釋,燃料棒的熱衰變速度很快,從反應爐退出來後一小時就只剩原本的七%、三十天後更僅剩○.一%,溫度下降很快,「放多放少影響不大」。況且廢燃料池裝設有冷卻系統,可控制水溫冷卻速率,維持在標準的三十至四十度C以下沒有問題。

為解決空間不足問題,原能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副局長邵耀祖表示,台電將於明年底向原能會申請乾式貯存運轉執照,預計一百零二年上半年啟用。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則指示台電,盡快尋找核廢料境外安置;吳敦義說,將與世界各國有核能發電且土地廣大的國家,共同合作核廢料最後儲存場,不排除中國大陸!

台電公司副總徐懷瓊表示,有關核廢料安置目前是台東縣達仁鄉跟烏坵小坵村,還有待公投決定。



◆ 台電稱未滲輻射水 原能會質疑

【記者陳漢杰/綜合報導】2011-03-20 旺報

針對台電核一廠機組廢燃料池水出現漏水一事,台電昨日指出,核一廠兩部機用過燃料池滲漏偵測器曾出現警報,但經取樣分析並與用過燃料池水比對,兩者並不相同,且該洩漏非連續性存在,確認非用過燃料池洩漏。

台電強調,此案已於3月2日向原能會報告;從各種分析及結果研判,一、二號機用過燃料池襯板結構完整,無安全顧慮。

滲水驗出放射物質

不過,原能會並不接受台電的說法。原能會透露,核一廠廢燃料棒貯存池滲水,並驗出放射性物質,台電必須立即改善。由於積水非常微量,沒有滲透到土壤汙染環境,也沒有安全顧慮。

據了解,廢燃料棒貯存池平常是滿水狀況,內襯不鏽鋼板,外面包覆強化混凝土,防地震也防滲水,但下方集水槽卻出現漏水警報,最近一次就在今年3月2日,滲漏水驗出錳、鈷、銫、銀等放射性物質。

指是溢流槽及清潔用水

日本福島核電廠爆炸,全球陷入核災恐慌;值此同時,卻傳出台電核一廠機組廢燃料池水漏水,台電昨天舉行記者會說明此事。

台電指出,經追蹤,應為反應器5樓用過燃料池周邊溢流槽、用水孔蓋邊緣的滲水,以及樓板清潔作業用水,滲流至混凝土隙縫間積存,經年累月後部分滲到用過燃料池滲漏偵測器所致。一般來說,只要積水10㏄就會產生警報。

台電說,在嚴格管制一號機滲漏處清潔作業方式,並對孔蓋邊緣及溢流槽,分別以矽膠及塗漆修補改善相關隙縫,今年2月已止漏;二號機僅存一處尚有積水警報,但滲水量與警報頻率已明顯減少,電廠將比照一號機修補經驗持續改善。

對於台電說法,原能會表示,除非台電未來所有收集到的水,都沒有放射性同位素,才可以接受它不是從燃料池出來的說法。

fsj 提到...

核電的未來…日被迫重思考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3.22

共同社報導,受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影響,原本積極推展核電廠新建及海外出口的日本政府,必將被迫重新檢討相關能源政策。安全的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等替代能源日益被看好,但在保證穩定持續供給方面仍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因連日忙於應對核電廠事故及計劃性停電而面露疲色。他對媒體表示:「今後須重新思考核能政策。但現在真的沒有時間……」

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去年通過的「能源基本計劃」中明確寫道,核電作為供給穩定且經濟高效的能源應當得到「積極推廣」,並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0年在日本國內新建9座核電機組、到2030至少新建14座。

但是,鑑於此次事故,日本的中國電力公司宣稱,由於核電廠周邊居民的擔憂與日俱增,該公司已經決定暫停在山口縣建造上關核電站的計劃。日本各地也出現重新評估核電站建設計劃的動向。

日本國民對於核電站的安全性頗為敏感。過去20年內新建且投入運營的核電站寥寥無幾,僅有青森縣東北電力公司的東通核電站等數家。受此次事故影響,建設核電站將變得更為困難。

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2008年核能發電佔日本總發電量的24%左右。除法國(約76%)外,日本的核電事業在發達國家中亦處於上游,其他能源不能輕易代替。



◆ 東京爆發千人反核遊行

【世界日報╱要聞組綜合20日電】2011.03.22

日本東京澀谷街頭20日爆發了千人反核遊行。參加遊行的人一邊舉著「請立刻停止核」的黃色標牌,一邊高聲呼喊,走過東京最繁華的澀谷街頭。

這次遊行由日本全學連執行委員會和日本全國勞動組合交流中心發起。參加者以大學生和各地的工會性質團體為主。他們紛紛從仙台、北海道、大阪、沖繩趕來,只為參加幾個小時的遊行。

反核遊行在日本11日強烈地震發生後已舉行數次,20日的澀谷遊行參加人數接近2000人,日本警視廳出動上百名警察維持秩序。

來自東北大學的織田陽介代表災區向參加集會的人說明災區情況:地震已經過去一周時間,然而物資緊缺,醫療人員匱乏,受災城市機能喪失等情況依舊沒有得到改變,這一切都要歸因於政府對於核電廠技術的過於信賴。本次東北大地震引發的核電廠輻射外洩,使得地震救援受到嚴重干擾。

織田陽介在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表示:一定要迅速中止一切核電設施。這次福島第一核電廠造成的核洩事件,引起無法預計的財產損失和人員恐慌,而至今東京電力公司對於公眾公布信息的透明度有多少,還是個疑問。

據報導,曾經在核電站工作過的山本弘行氣憤地表示,那些堅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員工,將成為此次事件的最初犧牲者。日本衛生部臨時上調搶修人員所能接受的輻射最大標準由100增加到250毫西弗,這不是拿這些人的生命開玩笑嗎?為什麼最後對這件事情負責的卻是這些勞動工人?

參加者們在遊行中表達自己不滿,隊伍行進至澀谷街頭,呼喊聲引起行人的駐足圍觀,堵塞澀谷主要街道的通行。一位年輕的女子舉著反核標語,衝著路邊的行人大聲喊道:「你還能允許這樣的核電繼續破壞我們的生活嗎?請加入我們的行動!」



◆ 福島經驗 吳清基:核安列教材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1.03.21

教育部長吳清基今天表示,將把輻射教育、核能教育列入國中小教材,以中性客觀的方式,融入中小學的環境教育課程中,但不去討論擁核、反核的爭議。

吳清基表示,防災教育已列在中小學課綱中,但過去學校防災演練都是以地震、颱風、水災、火災等為主,缺乏核能、核子輻射防災;未來要進一步將輻射教育、核能教育納入教材,以客觀中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老師了解,也要納入學校環境教育課程。至於反核、擁核,因為涉及意識形態和政治對立的關係,吳清基說,不會列入教材,「教材主要以中性、正向面對問題」。



◆ 養水種電定案 災民振奮整地

【聯合報╱記者林順良/林邊報導】2011.03.21

屏東縣推出災區養水種電計畫案,經濟部拍板定案,電力每度以7.3元收購、每1千瓦千補助4萬元,相關公文將於今天送抵屏東縣政府;當初不滿政府政策搖擺不定的農漁民,也取消昨天北上抗議計畫。

「既已有明確答覆,就不去抗議了」林邊鄉長鄭信政昨天說,前天就耳聞,經濟部將釋出善意,也會尊重地方意見,後來經縣長曹啟鴻證實,他與地方的八八災區養殖戶商討後,取消昨天北上格達格蘭大道靜坐的抗議行動。

受到經濟部鼓勵,林邊鄉配合養水種電的農、漁民及廠商,昨天也開始動了起來,鄭信政到鄉間查看,他發現參與養水種電的蓮霧園、養殖池都開始整地動起來。

鄭信政說,經濟部的善意,讓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受災戶十分振奮,太陽能廠商現在陸續表態要接手,看到災區動起來,大家心情跟著好轉。養殖戶也期待養水種電成為地方新產業,帶動農、漁民收入,為林邊、佳冬兩鄉捎來新生機。



◆ 核電政策須禁得起民意考驗

【經濟日報╱社論】2011.03.21

日本震災造成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爐心熔解危機,連日來經緊急灌水及東京電力員工冒死搶修供電系統,情況漸趨穩定,但危機尚未解除。福島核電廠災變讓全球神經緊繃,也促使各國重新省思核能安全問題,德國政府已決定關閉七座1980年以前興建的核電廠,瑞士和中國大陸則宣布暫停新核電廠審核。台灣有三座核電廠在運轉,核四廠訂明年底商轉,福島核災也讓國人憂心台灣核電安全,政府有必要針對相關政策做一全面檢討,以尋求最符合國家整體利益的可行做法。

日本是核能大國,在核電廠設計規範、安檢制度及相關管理均採最嚴格標準,但福島核電廠災變卻顯示,就算有高規格的多重防護設計與嚴密核安管理,仍禁不起巨震及複合性災難的衝擊。福島核災的嚴重程度,迄今已被列為僅次於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災難的史上三大核災之一,即使現在獲得控制,其廣泛的損害已經造成。日本首相菅直人上周曾經向下屬表示,須為「東日本全毀」的最壞情況做打算,可見當時狀況危急程度。現在福島核電廠情況漸趨穩定,如能進一步獲得控制,實屬萬幸。

台灣四面臨海,地狹人稠,又位於可能發生大地震及受海嘯侵襲的地帶,比日本更無條件承受核電事故的衝擊。但是,台灣核電機組密集度卻是世界第一,若不能做到萬無一失,就難免有發生事故而陷於萬劫不復的風險,因此,檢討核電政策必須比其他國家有更嚴謹、周密的專業思考。

從核電安全角度分析,台灣現在三座核電廠雖比福島核電廠設備先進,但防災設計卻非無懈可擊。例如:核電廠離斷層地帶僅1.4公里到6.8公里,但爐心圍阻體設計防震係數僅0.3g,不僅遠低於先進國家標準,而且比921地震後一般新建物規範防震係數0.33g還低。在防護海嘯上,原能會官員雖表示我國核電廠可抵擋12公尺大浪,但緊急應變計畫並未包括海嘯演習,顯見當初防護設計並未充分考量海嘯因素。

儘管台電公司及原能會官員信誓旦旦保證核電廠安全,但政府高層坦承,台灣沒有因應類似這次日本複合性災難的經驗。最近多項民調更顯示,高達五至七成民眾憂心台灣核能安全,亦有超過半數民眾對政府救災應變能力沒有信心,可見福島核災已讓國人對核能發電的信心瀕臨潰堤邊緣。

台灣97%能源仰賴進口,發展核電是不得已的選擇,但施政終須以民為本,福島核電災變後國內民意的動向,是政府必須正視及面對的嚴肅課題。最近政府加強核電廠防災演習等均是枝節、表面的工作,當務之急,應該組成專案小組對已運轉多年的三座核電廠進行總體檢,用最嚴苛的條件檢視其防災能力,並盡最大可能補強防護設施。至於已近完工階段的核四廠,鑑於過去停建又復建的巨大損失,故不適合依立法院環衛委員會決議貿然停工,但政府必須窮盡一切努力確保核四廠抵擋巨震及複合性災難的能力,在專家一致認為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再進行商轉。總之,政府必須先消除多數民眾對核安的疑慮,核電政策才能禁得起考驗。

從中長期來看,要確保電力穩定供應及減碳的要求,政府相關能源政策必須做根本檢討。台灣工業用電占總用電量逾六成,價格又僅及民生用電的一半,其中高耗電產業包括石化、鋼鐵、造紙、水泥等消耗逾三成工業用電,卻僅創造不到10%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因此,政府必須逐漸讓電價充分反映成本,引導產業結構加速轉型升級,從根本上降低用電需求,則對核能發電的依賴自能大幅降低,核災的風險也可遠離台灣。

fsj 提到...

火力發電很安全? 煤灰輻射超過核廢料10倍

NOWnews.com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1.03.22

日本核電廠氫爆,引發輻射外洩的恐慌。大陸環保部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鬱祖盛說,人類沒必要害怕輻射,因為家電或多或少也有輻射,只是劑量問題。他還指出,有數據證明,火力發電廠煙囪排放的輻射比核電廠高出10倍。

身兼大陸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的鬱祖盛,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詳細介紹了核電廠必須具備的三大基本安全要求,包括有有效的反應控制、導出餘熱、包容放射性物質等。他認為,日本福島核事故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在意外天災面前,這三大要素並不完全具備。

鬱祖盛說,福島核電廠不會成為第二個車諾比,因為兩者事故的本質不同,為害相差甚遠。他解釋,後者是一種在反應爐高溫、高壓、低功的情況下忽然失控的蒸氣爆炸,同時把輻射帶出來,上千噸的建築物全被掀掉,而福島是輻射在屏蔽下有控有序地釋放。

「人類沒必要害怕輻射,因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被輻射的環境中,家電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輻射,只是劑量問題。短時期內接受100微西弗以下的輻射,對健康不會有任何影響,但如果接觸到高達4000至6000毫西弗,就可能會致死。」鬱祖盛說,有數據證明,火電廠煙囪排放的輻射比核電廠高出10倍。

《美聯社》多年前曾經引用3個空氣清潔促進團體的調查結果,指紐約每年有超過1800人死亡,是因為發電廠洩出的粉塵汙染導致健康受損。報導還點明,紐約造成汙染最嚴重的21個發電廠中,有11個是燃煤的火力發電廠,另外10個是燃油及瓦斯的火力發電廠。

據悉,煤或天然氣都有相當成分的放射性釷(Th-232)、鉀(K-40)、鐳(Ra-226)及微量的鈾(U-238)。數據顯示,煤灰中放射性強度可以濃縮10到20倍,如果人們照常呼吸,每年造成的輻射劑量,比住在核電廠附近要多上1到10倍不等。



◆ 台灣三核廠若停 衝擊1/3工業用電

自由 2011.03.22

〔記者陳曉宜、林毅璋、湯佳玲、邱燕玲、顏若瑾、陳慧萍/台北報導〕面對各界關閉核電廠訴求,國營會副主委陳昭義昨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答詢指出,關閉核電廠會影響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工業用電。

民進黨立委翁金珠在質詢時指出,我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達六%,但台電的購電量只達二%,若能購滿裝置容量,再加上已達二十六%的天然氣發電量,台灣核電廠即可除役。

經濟部政務次長林聖忠表示,再生能源只能做補充性能源,天然氣的發電成本太高。對此,翁金珠不滿說,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哪個成本比較貴?今日東京還能有電力就是靠天然氣發電。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則問,如果核一、核二與核三廠全部關閉,會產生什麼樣後果?陳昭義回答,核一、核二與核三廠裝置容量達五一四萬千瓦,如果全部停掉,以目前的狀況,供電缺口無法彌補。他說,目前台電除核四廠工程繼續進行外,其餘如彰濱火力發電廠興建與深澳電廠機組更新,甚至連變電所興建,幾乎都已停擺,若此時關掉核一、核二與核三廠,供電會馬上出現問題。

我工業用電約占用電量的六十五%,其餘是民生用電。

我原能會︰核電廠將總體檢

日本核災事故引發核安疑慮,原能會核能管制處副處長徐明德表示,將在日核災事故穩定後立即進行國內核電廠總體檢,且一定會加上「日本核災經驗專章」,從硬體的備料貯存到軟體的人員訓練,「一、兩百項跑不掉」。

他解釋,「日本核災經驗專章」將以此次福島電廠的經驗檢視增列備品的貯存是否充足為主,例如降低中子反應的硼液,及海嘯沖壞後所需要相接的臨時管線、焊槍和焊條等;其次就是檢驗備用電源的設計,比如將核一廠的海嘯閘門改成雙電源設計。

廢燃料池疑滲漏 監委要調查

監委高鳳仙指出,台電核一廠廢燃料池集水槽疑似滲漏且驗出放射性物質,她已申請自動調查,了解三座核電廠核廢料儲存、防震係數、以及危機應變能力等問題。



◆ 澎湖低碳島啟動 50%再生能源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1.03.22

經濟部為促進低碳社會型態的轉變,以澎湖離島為再生能源生活圈示範地點,積極推動「建置澎湖低碳島專案計畫」,計畫全面導入綠色能源與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以全島能源供應50%以上來自再生能源為目標,打造潔淨生活低碳島,推動澎湖為世界級低碳島嶼的標竿。

這項澎湖低碳島計畫啟動典禮上午舉行,經濟部長施顏祥親自參加,以展現經濟部積極宣導低碳環境建置的政策決心。

經濟部能源局長歐嘉瑞表示,本計畫推動時程為5年(民國100-104年),預計共投入資源達新台幣約80.9億元。經費來源包括:中央政府補助(約15 億元)、台電等國營事業投資(約19億元)、澎湖縣政府申請離島建設基金補助(約3億元)、特種基金(約3億元)以及民間或家戶出資(約40億元)等。

另外,這項低碳島專案計畫,也將建立我國首創大型風力機縣民入股投資模式,與當地居民共享利益。

能源局說,為擴大澎湖地區節約能源及再生能源產品應用,進而帶動產業發展,厚植低碳島軟實力及落實公眾參與、宣導學校能源教育、營造社區低碳文化,經濟部規劃八大面向及原則,再生能源方面,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包括風力(設置風力機約96MW)、太陽能(光電指標建築1.5MW,太陽熱水器6400平方公尺)及推動「後寮再生能源專區」等。

節約能源方面,發揮住商、電力相關部門節能效果,設置智慧電錶2106戶,LED路燈4000盞,節能家電1萬4000台等。

另外推動綠色運輸,推動使用電動機車6000輛,電動車示範、推動B2生質柴油,建置自行車路網等低排放省能運具;推動省能綠建築,如新建公共建物/民間重大投資案取得綠建築標章100%。推動七美島、虎井島、桶盤島、吉貝島為零碳示範島,湖西鄉龍門社區為低碳社區。

【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

因應世界節能減碳潮流趨勢,經濟部以澎湖為再生能源生活圈示範點,推動「低碳島」專案計畫,以全島能源供應50%以上再生能源為目標,經濟部長施顏祥今天專程到澎湖主持啟動儀式,並與縣長王乾發一起推廣有環保概念的電動汽機車。

施顏祥表示,「澎湖低碳島」執行期程從100年到104年,預計投入80.9億元,設置96MW大型風力發電機,建立縣民入股投資模式,共享售電利潤,另一項發展重點是在馬公機場等指標性地點裝置太陽能光電設施,營造澎湖的低碳意象。

不過,最受到民眾關注的是成立「能源公司」,有民眾認為,長期以來,成立能源公司的相關資訊始終不夠公開透明,知道詳細規畫及籌備計畫時程者更是寥寥無幾,澎湖遠景改造工作的大事應該由全體縣民參與,而不是政客或少數菁英份子關起門來決定。



◆ 海底電纜 澎湖風力送台灣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1.03.22

澎湖是世界上風力發電的最佳風場之一,相中澎湖的風力發展潛力,台電配合經濟部的澎湖低碳島計畫,將至少在澎湖陸域再興建16部2000風力機組,另再考慮澎湖電力系統的可靠與穩定,預計民國104年底前完成澎湖與台灣的海底電纜,讓澎湖的風力也可以供電給台灣使用。

澎湖同金門與馬祖一樣,由於地處離島,必須自配獨立發電系統,但欠缺經濟規模,所以發電成本居高不下,虧損連連,實質上都是台灣本島用電戶補貼電費。

因應澎湖未來發展的用電需求,台電計畫興建台灣~澎湖161 kV海纜線路,共2回路(從雲林台子村到澎湖尖山海岸,海域相距約59公里),各可輸送電力200MW,總投資160億元,預定民國104年底前完工。

海纜啟用後,台灣本島的電力就可以經由海纜,支援到澎湖的電力系統,不僅澎湖當地的供電成本可以降低,供電可靠度也可以提升。

但更重要的是,澎湖是全世界發展風力發電最好的風場,如果澎湖風場能全部開發,風將變成澎湖的「白金」。這也是政府之所以選定澎湖為打造低碳島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由於風力發電須「即發即用」,難予儲存,且受限於裝設容量不能超過澎湖全島離峰負載的25%,所以若無海纜與台灣本島相連,澎湖風力發電很難做有效開發。

一旦有了連結台灣本島的海底電纜,澎湖風力發電的「靠山」不再是澎湖獨立的電力系統(約13萬瓩),而是比澎湖電力系統約大近300倍的台灣電力系統(約 4000萬瓩),澎湖不僅陸域風場可以開發,就連風能潛藏更大的海域風場也都可以全部開發,屆時我國風力發電將跨入嶄新紀元。

台電表示,配合澎湖低碳島計畫,台電在澎湖除了現有8部600與6部900風機外,計畫在民國103年至少再增建陸域16部2000風機;至於海域的風場更佳,台電希望投入更多,但由於澎湖地方反對聲浪很大,目前尚無法定案。

fsj 提到...

風力發電縣民入股 澎湖拒賭拚低碳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許玉娟/澎湖報導】2011.03.23

不做博弈,澎湖改拚風力發電「低碳島」。澎湖將成立我國史上首座縣民入股的公營公司「澎湖能源科技公司」,每位澎湖縣民都可以當股東,公司賺錢、全縣共享。澎湖縣長王乾發說,「以後東北季風一來,風電機一轉,縣民就可等著『綠金』入袋了。」

王乾發昨天指出,博弈公投失敗後,澎湖一直思考未來往哪裡去,最新方向是成為全國示範的「國際低碳島」。澎湖將在二○一五年時,達到全島電力有百分之五十六來自再生能源,多餘電力還可以送回台灣本島。

王乾發指出,風能是澎湖的「天然資產」,未來縣府將與民間合資成立「澎湖能源科技股分有限公司」,以發展風能為主,目標是二○一五年時,每年發電量九十六「百萬瓦」 (MW),長期目標是一年發電一百廿四「百萬瓦」,電量約可供七萬七千家庭用戶使用一年。

縣府官員表示,「澎湖能源科技」預計資本額七十四億元,其中公股占百分之四十九,民股占百分之五十一。公股方面,包括縣府、鄉公所及台電公司轉投資的台灣汽電共生公司;民股方面,縣民占股約百分之十,另外則由民間技術廠商入股,目前全球第四大風機組裝製造德商Enercon、丹麥廠商Vesta以及台灣廠商東元電機、中興電工,都有興趣投資。

王乾發表示,縣府鼓勵風場附近的民眾以「土地」換股,初估一平方公尺可換十股,一股面額十元。另外,沒有土地的縣民,可用十元面額認股,而且買一股送一股。

王乾發表示,預計六月澎湖能源科技公司可獲澎湖縣議會通過。

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目前風力發電每度成本是二點一八元,政府收購價格每度二點七元,中間有零點五二元的利潤;且澎湖為極佳風場,一年可供發電的時數達三千八百小時,比台灣本島的兩千四百小時多。



◆ 澎湖目前風力發電 5000戶一年不缺電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許玉娟/綜合報導】2011.03.23

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表示,澎湖目前發電可自給自足,包括中屯風力發電站、湖西風力發電站及尖山火力發電廠,其中風力發電量約為一年一千八百萬度,約夠五千戶使用一年。

澎湖未來目標是百分之五十六電力都使用再生能源,火力發電廠會「逐步退役」。但因再生能源不穩定,目前尚無法成為基礎負載電力。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表示,澎湖尖山及台灣雲林湖口間將興建一條長五十九公里、電壓達一百六十千伏特 (KV)的海底電纜。能源局官員指出,因為風力發電不能儲存,且冬天發電效果比夏天好,因此建設這條電纜,可讓澎湖將台灣本島當成「靠山」,冬天風力強時,澎湖電力可以送往本島;夏天風力發電不足時,由本島供應澎湖電力。

施顏祥表示,政府在五年內將投入新台幣八十點九億元建設,包括設置風力發電機、陽能光電指標建築 、推動後寮再生能源專區等。其他還包括:設置智慧電錶、LED路燈;推動低碳建築;建立綠色運輸系統,包括推動電動機車六千輛、電動車示範車等。

施顏祥表示,具體的減碳目標是到二○一五年,澎湖碳排放量比二○○五年少百分之五十,每人平均二氣化碳排碳從一年五點四噸降為二點一噸。

fsj 提到...

日核省思 美核廢料多到無處放

中央社 2011.03.23

日本核災揭露了美國1個日益嚴重的問題:30多州的商業核子反應爐所累積的核廢料,快要氾濫成災。

根據美聯社(AP)彙整的各州數據,美國共有7萬1862噸核廢料,卻沒有永久貯存的地方。核廢料的危險性好幾萬年都不會退。

把核廢料貯存在內華達州育加山(Yucca Mountain)的計畫已遭捨棄,但就算在育加山設廠,也已無法消化境內所累積的核廢料。

有3/4的核廢料被放在注了水的冷卻池中,就像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外有水泥鋼筋打造的厚實外牆,以防反應爐輻射外洩。

剩餘的1/4被置在乾式貯存護箱系統(dry caskstorage)。主管機關預想這個系統能維持100年,但核廢料終將得貯在類似育加山的地方。

美國核能業者所堆積的核廢料,以每年約2200噸成長。專家表示,美國部分冷卻池所處理的核廢料量,是當初設計的4倍。

美國有104座運作核子反應爐,坐落在31州的65個地點。另有15個永久關閉反應爐,用來貯存廢燃料。

核廢料約95%是鈾,約1%是其他重元素,如鋦、鋂和鈽-239(Pu-239),也就是核武的燃料。上述的每1種元素都有超長半衰期,部分要花十多萬年才會完全失去放射性效力。核廢料還有4%是裂變副產品,如銫137和鍶90,它們完全分解耗時較短,約300年。



◆ 老廠放射核種 微量排放問題逐年增加

自由 2011/03/23

〔記者魏怡嘉、俞肇福/綜合報導〕核電廠落塵有輻射,前金山鄉民代表許富雄說,金山地區每年死於癌症的人在核電廠運轉後逐年增加,令人不得不懷疑與核電廠輻射落塵有關。

許富雄說,他曾要求鄉公所提供死亡人口數跟死因,例如,每五年為一個基準,發現死於癌症者在民國八十年後增加。他舉例說,從八十六年到九十年金山鄉民共六百六十四人過世,死於癌症有一百七十五人,九十一年一百四十一人過世,四十二人死於癌症,九十二年一到四月份共五十人過世,有十二人死於癌症。

許富雄希望核一、核二應該儘快停止運轉,如果一定要運轉到屆齡才除役;現有核廢料儲存問題就先解決。

新北市議員沈發惠表示,台電平常告訴民眾核電廠落塵沒有輻射,現在又聽聞有民間團體驗出人工核種,真相只有一個,應該把真相告訴民眾。

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則表示,核電廠在正常運轉時,也會有放射核種的微量排放,核一及核二運轉已有三十多年,算是老廠了,放射核種的微量排放問題會愈來愈嚴重,台電及原能會應要讓民眾了解,並且為居民做流行病學追蹤,並對外公布。

施信民解釋,核電廠反應爐中的燃料棒,雖然有護套,但還是會因為老化,放射性物質會穿過護套,漸漸變成氣體累積在反應爐中。反應爐的吸附設備也可能因為老化而無法完全吸附,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排出去。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表示,這個研究後續需要更密集點及更高頻率的採樣並做進一步的探究,釐清是因為核電廠運轉設備出了問題?或是在正常運轉下出現人工放射核種外釋?

※ 相關報導:

* 總統:沒有核安就沒有台灣
http://www.udn.com/2011/3/23/NEWS/NATIONAL/NATS2/6229815.shtml

利比亞對台灣石油進口沒影響,但其他中東國家萬一也動亂,馬上影響台灣油價。在這樣的雙重因素下,「我們重新要探討廢核與減碳哪一個更重要?哪一個應該優先?」

* 揭開核四廠潛藏的四大「人為災難」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08562

災難一 迥異世界作法,宛如拼裝車的核四、災難二 建在活火山和地震斷層附近、災難三 台電擅自變更核四設計,並隱匿實情、災難四 過度自信,不能戒慎恐懼的心態

* 蘭嶼核廢輻射污水 流向成謎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5467

蘭嶼貯存場的核廢料桶狀況,根據原能會物管局表示,核廢桶狀況有4種,完全無損的不需處理;金屬桶外表生鏽者只要除鏽補漆即可;金屬桶部分毀壞者重新用新桶填裝;完全毀損者則需進行再度水泥固化處理。但大部分的核廢桶屬於「部分毀壞、需重新填裝」。



◆ 專家看核災:「無知更可怕」

聯合 2011/03/23 記者牟玉珮/金山報導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安全衛生室主任、衛生署台北區緊急應變中心執行長石富元,昨天在「輻射防護基本認知」講座中指出,無知的恐懼遠比輻射的傷害要大,日本核災再怎麼演變,對台影響主要還是食品汙染。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位處核一、核二廠間,院內設有輻傷處理中心,以應付核災事故傷患的初步處理。石富元指出,人號稱是理性動物,但實在不理性,他前些日子到超巿買不到鹽,最後花好多錢才買到沒含碘的進口鹽,但世界衛生組織說過,超過40歲以上的人吃碘片沒幫助,他已49歲,應已不需要碘片,碘片也只對放射線中的游離碘有用,其他物質如銫就沒輒。

他發現「不理性的行為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恐懼影響健康還會影響行為、損害金錢,「囤積一大堆鹽,是要吃多少年?」,而因擔心輻射塵飄來,開車逃離家園所增加交通事故、塞在車陣裡吸廢氣,比輻射造成的傷害更大。

石富元說,1張胸部X片的輻射量是0.02毫西弗,台北飛到洛杉磯是0.093毫西弗,有孕婦死也不肯照X光,卻敢坐飛機到處飛來飛去,令人費解,要產生急性症狀輻射量要達2000毫西弗,像腫瘤電療就會有噁心、嘔吐、倦怠等病症,記得輻射防護三原則「時間儘量短、距離儘量長、屏蔽儘量厚」。



◆ 立委爆:原能會技轉收入 多來自台電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3.23

核災議題繼續醱酵,立法委員指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近年來的技轉收入,大都來自台電公司,質疑原能會將因「拿人手軟」,放鬆對台電經營核電廠的監督,危及國內核能安全。

民進黨籍立委翁金珠指出,民國95年原能會技轉總金額為7 億6000萬元,台電占5億8000萬元,比例高達76.6%。接下來的幾年,民國96年70.9%,97年72.3%,98年79.6%,99年更高達85.2%,台電可說是原能會的衣服父母。她不禁擔心,在這種情況下,原能會可能「吃人一口,還人一斗」,放寬對核電廠的監督及管理。

立委葉宜津則從原能會提出的「核一廠時限整建安全評估技術服務」報告,懷疑這是為核一廠延役預做準備,今後原能會還能去監督監督、管制台電的核電廠嗎?

立委管碧玲提醒原能會,台電花7000萬元要原能會寫份報告,可能是為了核一廠的延役。若果真如此,今後民眾恐怕不會再相信原能會。



◆ 七成泰人反核 天然氣發電將增

中央社 2011-03-23

泰國國家發展管理學院民調顯示,有72.7%的泰人反對興建核能電廠,在這個趨勢下,泰國能源部認為,全球對天然氣的需求將激增,泰國也考慮進口更多天然氣。

「民族報」(The Nation)報導指出,國家發展管理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昨天公佈民調顯示,反對興建核能電廠的人擔心安全標準的問題,例如泰國缺乏有經驗的員工和科技等。

日本發生地震海嘯與核能輻射外洩危機後,國家發展管理學院17日到18日進行民調。

雖然泰國鮮少地震,但民調也詢問受訪者,泰國如果發生大規模地震或海嘯,有62.4%的人認為泰國沒有能力處理天災。

報導也指出,能源部次長諾坤(Norkun Sitthiphong)表示,日本核能意外發生後,天然氣需求應該會增加,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需要再探詢更多機會以確保能取得更多瓦斯。

諾坤表示,國家石油公司也會投資海外天然氣田。

能源部正在修正電力發展計畫,原計畫2020年興建的5座核能電廠可能會停止,燃煤發電也遭大眾反對,諾坤說,泰國現在該何去何從?國家石油公司可能需要加速研究第二座液態天然氣站的可行性。

若核能電廠不蓋,泰國靠天然氣發電的比重就會從先前預估的39%增加到66%,若連燃煤發電廠也排除,天然氣發電比重就會提高到71%,超過一半要靠進口。因此,泰國勢必考慮再興建第二座天然氣站。

能源官員也擔心,鄰國如越南正考慮興建核能電廠,若有任何一個國家發生問題,東南亞地區都會受到影響。

fsj 提到...

現實與理想的衝突─談核電問題

【本報訊】2011-03-24 中國時報

日本發生天然災害震災、海嘯,最後引發核災,引起全球廣泛矚目,核電廠的安危、利弊等問題,也再次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日前國內也舉行一次反核遊行。我們認為廢核確實難以在短期內達成,但政府在能源政策上應有積極作為,才能讓台灣有希望逐步接近非核家園;否則,遲早將要為是否建「核五」而爭吵不休。

根據統計,全球有四十七個國家或地區,正在興建或已有運轉中的核能電廠。在三十個國家中,總計有四四一座核電廠在運轉。各國核能發電占總供電量的比重,法國達八成,有超過五十座的核電廠,是全球核電比重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德國、芬蘭核電比重都超過三成,整個歐洲有三分之一的電力來自核電;鄰近的韓國核電也占四成。

最特別的是美國,一般認為美國「不是核電大國」,但事實上美國擁有一○四座核電廠,居全球第一;但因其用電量最大,核電占的比重只達二成左右。目前在東亞與南亞國家中,還有廿二座核電廠建造中,三十九座準備興建。相較之下,台灣的核電占全部供電的比重約二成,與先進國家相比,比重還不算高。因此,不論喜歡與否,核電實際上已成為工業國家重要的電力供應來源。

再談國內的現實問題。基本上,一個社會與經濟要正常運作,充分的電力供應,已是基本條件。不論是生活、或投資設廠,沒有人會選擇「限電、分區供電」的地方。在電力要充分供應的前提下,如果要「廢核」,讓所有的核電廠停止運轉,台灣少了二成的電力供應後,只有兩種方式能維持電力充分供應:用其它發電方式增加供給,或減少電力需求。

這兩種方式也都面臨執行上的問題。再生能源的穩定度、成熟度,在短期內難以取代現有發電方式;水力發電也有破壞生態的問題。如大幅增加傳統火力發電,則會增加碳排放量,違背節能減碳的國際趨勢。要減少需求更難,因為將陷入類似「公共財困境」中─除非大幅提高電價。但提高電價又要承受民眾責難、增加企業生產成本而影響經濟成長等後果。因此,廢核議題就此陷入膠著難以推動的困境中。

事實上,其他國家也同樣面臨許多「現實問題」而難以竟其功。如瑞典在一九八○年就以公民投票,確立在三十年後實現非核家園的理想。但現實上則是缺乏可行的替代能源方案,公投後廿年來,瑞典僅關閉一座核電機組,接著把關閉其它核電廠無限期延後;最後,瑞典電力公司甚至宣布要開始投資擴充核能機組。德國在一九八二年起就不再建新的核電廠,在二○○一年國會正式通過「廢核」,全力推動發展再生能源及其它替代能源。但關閉第一座核電廠的支票同樣跳票,去年梅克爾政府又核准十七座核電廠延後十二年除役,引發環保團體的撻伐。美國雖多年未增加核電機組,但一九九九年,加州發生限電大危機後,美國政府決定讓核電廠再「延壽」廿年。

顯然,非核家園的美好理想,敵不過經濟發展與民眾生活上需求的現實。而近年地球暖化,全球倡議節能減碳,力求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加上油價等能源價格不斷上揚,一度各國紛紛重啟核電計畫。一時之間,核電似乎再成顯學。國內也有立委在國會,提出要政府考慮「增加核電」的建議。這次日本發生核災,讓全球風向再次轉變,不少國家已暫緩或重新評估核電計畫,德國甚至先關閉七座老舊的核電廠。

因此,從各國的例子來看,現在要廢核或許不可能做到。但這絕不代表政府可以無所作為。鑑於台灣與日本同樣位於地震帶上,及核災嚴重的社會與生態後果,短期而言,日本核災帶來不少教訓,政府當然應該記取,對核電廠做總體檢。此外在推動再生能源應再加把勁,雖然再生能源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發電,但提高其比重是勢在必為。至於壓制需求成長方面,我們認為適當提高電價,達到以價制量,同時讓再生能源更具競爭力,也是政府該考慮的方向。如果政府能及早起步,也許有一天核電廠能逐步除役,邁向非核家園。



◆ 廢水、廢氣回收再生 綠能新產業

【台灣醒報/蕭介雲】2011-03-24

過去沒用的廢水、廢氣,很可能變身為明日綠能產業。行政院已鎖定工業及民生廢水,推動「水再生」的循環使用政策,並研議將煉油、發電、煉鋼、造船等產業排放廢氣回收,以產生新動能。

此外,行政院長吳敦義也指示經濟部,要研議評估是否能仿效荷蘭、新加坡,推動河口水庫,提供工業用水,因為興建河口水庫,可減少對土地使用的困難,也能減少攔河堰對生態的影響。

經濟部今天在行政院會提出「水再生推動政策與願景」報告。目前「楠梓加工出口區再生水模廠」產出的低導電度再生軟水,廠商反應良好,經濟部表示,目前由工業局進行綜合工業廢水再生利用。

此外,也媒合新竹工業區力成半導體公司3000噸/日的再生水服務,每年回收水量約10萬噸、節省約 1150萬元。至於大用水量廠商,則鼓勵自行投資再生水廠,使此新興水源,逐漸取代為替代水源。

在工業廢水部份,吳揆指出,經濟部應優先於高缺水風險地區,推動再生水示範計畫,以及國營事業大用水戶,回收自廠廢水再生利用;而在生活廢水部分,內政部於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時,研議未來新設污水廠預留擴充為三級處理的空間,再協調推動放流水再生利用。

有鑑於台灣管線漏水率高達20-25%、水價相對較低,所以在推動再生水時宜在試辦區改善輸配水的管路,行政院也要求,經濟部應督導自來水公司進行有效改善;而水利署及農委會,也要特別注意今年中南部可能缺水的狀況。

在廢氣回收部分,吳揆要求環保署,研議廢氣利用,例如將煉油、發電、煉鋼、造船等產業排放的廢氣回收,以減少能源消耗。

※ 相關報導:

* 綠島將建黑潮電廠 取代燃油發電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71705/132011032401351.html

國科會鎖定綠島黑潮洋流發電,以及風力發電等規劃,今天在行政院會熱烈討論,不過,卻遭到經建會小吐槽,質疑綠島黑潮洋流過慢,不具經濟效益。國科會則指出,經過最新調查資料已有不同,將建立黑潮先導性電廠,以取代燃油發電。

* 台糖最適發展乾淨能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32400502.html

台糖若能率先改進養豬的模式,將豬舍改建為「豬」廁所固液分離,訓練豬隻自行有序地到專屬豬廁所排泄,排便豬糞用密封式輸送帶集中一地,供沼氣發電處理,發電量相當可觀。

* 綠黨團:北歐再生能源經驗 值得台灣參考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ltime/110101/112011032401066.html

日本核災後引發國內對於核能發電以及替代能源的爭論,民進黨立委質疑,馬總統提出要和對案推動核安合作,但台灣自己的核能安全亂七八糟,要怎麼別人合作?黨團幹事長高志鵬則說,北歐五國有63%的用電來自再生能源,這些國家也沒有因為放棄核電而影響到經濟發展,台灣應該可以找到更合適的能源替代方案。

* 王道還: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真理
http://www.udn.com/2011/3/24/NEWS/OPINION/OPI4/6231034.shtml

威爾斯受過科學教師養成教育,對科學並不外行。可是他對人性的理解,比科學深刻。



◆ 交換電池僅需30秒 城市動力完成建置準備

台灣新生報 2011/03/24 【記者朱瑄珉/台北報導】

響應行政院環保署推動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系統示範運行計劃,台灣城市動力不但完成所有電池交換站的建置準備,更有完全的防竊系統,使電池交換不再是期望。

城市動力趙昌明昨(二十三)日表示,電池交換站系統對民眾的電動機車做了完全的防竊盜處理,若民眾電動機車遭竊時,只須致電給城市動力客服人員做報失動作,中控中心將立即透擴雲端系統啟動鎖碼作業,使晶片卡失效無法進入交換系統,同時,中央系統會即時示警、錄影蒐證、鎖電池並自動通知治安單位,竊賊將無法交換電池,透過晶片卡、電池以及電動機車上電路系統三大關卡防竊。

當消費者的電動機車沒電時,騎至交換站以專用的晶片卡開啟交換站,並使用悠遊卡支付充電費用後,電池交換站將自動伸出電池放置軌道,提供民眾一顆充好的電池,所有交換流程僅需三十秒。

趙昌明指出,每一顆電動機車所使用的電池都是獨一無二的,電動機車內所安裝的電池都有著唯一的系統編碼,民眾不用害怕電池遭竊。

趙昌明也說,民眾不需擔心各廠牌電池的相容性,電池透過規格化後,每台電動機車與每顆電池都可以在每個交換站通行無阻,隨著交換新舊電池的同時,民眾使用電池的授權也將從前一顆電池傳送至即將得取的電池中。

針對交換站內所提供的電池新舊問題,城市動力表示,電動機車的電池終身保固,民眾可將瑕疵的電池送回交換站;不對勁的電池會自動回收處理,不過電池交換站也會自動偵測損壞電池,若是惡意破壞的電池是不會被回收的。

fsj 提到...

馬凱:無知者不配玩核電

【聯合報╱馬凱】2011.03.27

日本強震震出了核電廠的可怖風險,全球為之一懍;德國宣布關閉七座舊核電廠,同樣身處斷層帶的台灣,當然不能置身事外。尤其總統大選即將開戰,十年前曾一度悍然宣布停建核四的在野黨正苦於找不到主打的戰場,乃見獵心喜宣稱反核會一直打到明年。重量級企業大老也公開主張,不但核四停建,三座舊核電廠也應一併關閉。未來一年之間,整個台灣都會被反核的浪濤所震撼。

該不該反核,容有種種政治上、情緒上、專業上的理由,有一個理由卻壓倒一切,那就是:不論反核、擁核,台灣人民幾乎完全欠缺相關專業知識;也就是說,他們根本不清楚為什麼反核或是擁核,更不知道目前核電廠的安全防護究竟做到什麼程度,當然對於一旦核電廠附近也發生規模八、九的超級地震,人們該如何應變,更一無所知。正是基於這個理由,台灣不配玩核電。

不論石油、天然氣或煤一概依賴進口,命脈掐在他人手中的台灣,設廠完成,除核燃料外一切自我掌控的核電,其重要性自不在話下。而且,如果核廢料處理、核電廠除役的成本忽略不計,核能發電成本遠比火力尤其天然氣發電低廉,對國計民生乃至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都有極大助益。近年來全球暖化成為公敵,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過高而無計可施;核電供電時,製造的溫室氣體微乎其微,更讓核電得到護身符。站在主政者立場,核電真有百利,對負責發電、供電、賣電的台電而言,更是利市百倍的好生意。

相對於此,核電只有一害,正是日本強震充分暴露的,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在此之前,蘇聯的車諾比,美國的三哩島,同樣令人聞之色變。三者都發生在先進的工業大國,日本尤以民性認真謹慎、安全防護做到滴水不漏聞名;則工業水準瞠乎其後、人民與政府馬虎敷衍、得過且過,又地狹人稠身處斷層帶的台灣,後果豈堪設想!

如此利害互見、正反兩方相持不下,除了恃政治多數暴力強行護航,唯一的出路就是公民投票;但既然投贊成票或反對票者,絕大多數心中茫然,最後的結果又具有什麼意義?

因此,台灣要發展核電,讓核四如期商轉,舊核電廠也拉皮延役,只在一個情況下可以容許:那就是絕大多數人民對核電的利害都有足夠的認知,真正有資格在承擔風險與享受利益之間妥善權衡、正確表達其主觀偏好;同時具備足夠的知識及能力在發生意外時以最佳的方式保護自己、減輕損害;並且存在一個真正代表人民利益,不受制於政治立場、意識形態或發電者利益的公正團體,可運用目前存在的最佳專業知識與技術,對每一個核電廠進行嚴密的檢驗與監控,且能隨時提出糾正並貫徹執行。在此情況下,核電的風險可降至最低,而多數人民願為核電之利而承擔此一風險,我們方可發展核電。

這樣的條件做得到嗎?絕對可以!而且相信多數民眾在此情況下會支持核電。但數十年來,始終未具備;因為主政者不是得過且過,就是政治考量;反核、擁核成了意氣之爭、黨派之爭,卻從未產生建設性的後果。因此國民黨政府將宣傳核電的責任交給台電公司,而民進黨政府則可不顧一切悍然停建核四或再重蹈覆轍;如果依然故我,台灣又怎有資格玩核電?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 相關報導:

* 比反核更要緊的事
http://www.udn.com/2011/3/25/NEWS/OPINION/OPI1/6233286.shtml

不過,在反核、擁核之前,還有更要緊的事需要認真思辨,否則混戰一場,可能反而模糊了焦點,不但於事無補,台灣經濟也會平白受損。首要的問題就是,台灣到底需要多少電?



◆ 廢核電 經部:8年內缺電

中央社 2011.03.25

福島核災引發核四停建爭議,經濟部長施顏祥說,「外面聲音我們都知道」,經濟部正在進行重新評估,他強調,能源選項很多,但問題是國人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經濟部以核四不續建、核一、核二與核三廠都不延役的極端情況評估,台灣在 8年內就會出現電力缺口,而且這個缺口不是發展再生能源就能補得上來;經濟部認為,再生能源科技要追上傳統能源的穩定性及平價,必須要再20年。

日本福島核災引發外界對核能安全疑慮,近來核四停建爭議又起,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提出核四續建、不商轉的言論。

對此,施顏祥強調,「外面的聲音我們都知道」,再生能源是一定要發展,但問題是願意付出多少代價來發展?包括電價上漲等問題都要面對,「能源選項很多,是選擇多少成本的問題」。

施顏祥進一步指出,國人要安全,「同理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沒有人不要安全」,假設再生能源是重要選項,但不是上路後就不用付出代價,經濟部已經針對各界的疑慮進行規劃,也已經請台電就再生能源發展進行規劃。

儘管施顏祥並未說明經濟部對能源配比重新評估內容,不過經濟部官員表示,依據目前台灣發電狀況,燃煤、燃油與天然氣的火力發電約占72.2%,核能占19.3%,剩下8.5%為水力及其他類(含再生能源)發電。

以這樣的能源配比,如果核一、核二、核三不延役,核四廠不建,8 年內台灣就會缺電,而且這個缺口不是以再生能源現有科技可以彌補得過來,必須要發展火力發電,但是光是彰濱火力發電廠4、5年下來,現在還卡在環評,加上火力發電廠有二氧化碳排放問題,這些都是必須要正視的問題。

台電公司表示,去年全台發電機組的備用容量為23.4%,預估今年全年度為22.2%,若扣掉核一、核二、核三廠發電量後,備用容量僅剩7.4%,到2012年備用容量僅剩3%,2013年備用容量轉為負2.2%,電力完全不夠用。

※ 相關報導:

* 核電廠在震區 學界籲補強防輻
http://www.udn.com/2011/3/25/NEWS/NATIONAL/NATS2/6234984.shtml

華爾街日報引用世界核能協會、美國地質調查局與瑞士地質所撰寫的全球地震災害評估計畫等資料,報導分析全球有14座核電廠位於地震頻繁且濱海5哩之內,其中4座在台灣 (包含核四廠)、10座在日本。

* 全球14危險核廠 我4座全上榜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26/today-t1.htm



◆ 環團:台灣廢核不會垮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即時報導】2011.03.25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譴責經濟部及台電,在台灣社會面對核安高風險的恐懼下,不但拿不出具體解決方案,還以「缺電恐嚇論」搪塞民間社會所提出的廢核主張,綁架台灣人民的用電選擇。

綠盟認為,短期來說,去年台灣的電力備用容量率大約為25%,如果「馬上全部廢核」,扣掉核電所提供的「淨尖峰能力」,大概還有10%的備用容量率,輔以增加天然氣發電量,以及用電尖峰時期的負載管理,已可供電無虞,毫無限電危機,看不出為何要「關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廠商」。

綠盟指出,10%的備用容量率,在許多美、韓等已開發國家都算是安全的範圍。若將氣候變遷所需負的減碳責任納入考量,在核一到核三選擇提前除役或是準時除役,核四選擇不商轉的情況下,假設政府能發展再生能源發電,適度調整用了台灣近四分之一的電力,卻只生產5%GDP的高耗能產業結構,絕對可能作到廢核,又大幅削減燃煤發電的低碳電力能源結構。



◆ 歐盟核電廠壓測 不過就關門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2011.03.26

日本核災引起各國檢討核能發電政策,歐盟領袖在24日揭幕的年度春季峰會中,就核安議題展開激烈辯論,25日總算達成年底前舉行境內核電廠壓力測試的共識。

積極外銷核電廠的法國總統沙克吉表示,測試將採最高標準,結果將公諸於世。核電廠一旦無法通過測試,只有關閉一條路。

歐盟部長級會議本周稍早已同意針對歐盟境內的核子反應爐實施「核能壓力測試」,項目包括耐震、洪水、冷卻系統、緊急供電、使用年限、機組設計及恐怖攻擊、網路駭客等人為因素。

不過,這場核能壓力測試標準如何界定,也讓歐盟國家爭論不休。德國總理梅克爾認為,應該設定嚴格標準且將範圍擴大到跨國層級,馬上遭到英國反對。

芬蘭也認為,各國必須為自己的政策負責,歐盟毋需設置統一的標準。

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13國使用核能發電,共有143座反應爐。

fsj 提到...

學界連署 要求公布非核時間表 

中央社 2011.03.28

今天是美國賓州三哩島核電廠核災事故32週年,台灣大學教授詹長權等人發起「誠實面對核災風險立即公布非核家園時間表」連署活動,並認為政治人物不應再閃躲核電廠存廢問題。

32年前的今天,美國賓州三哩島核電廠發生核災事故;1986年的4月車諾比電廠也發生核心熔毀事故;今年3 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廠也發生重大的核災危機。

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連同前環保署長陳重信、林俊義、前衛生署長陳建仁和李明亮等人,在今天發起「誠實面對核災風險立即公布非核家園時間表」連署活動。

詹長權說,三哩島、車諾比和日本福島的3起核災,雖然發生意外的型態不同但一次比一次嚴重。這次日本福島更是人類史上最大的輻射危機,無前例可循,難以估計後續影響是最令人耽憂的主因。

台灣在2002年通過的環境基本法第23條已明白規定,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詹長權表示,當世界都在為日本福島危機深刻反省時,人類應意識到面對自然應當謙卑。彈丸之地的台灣卻有高密度高風險的核電廠,政治人物不應再閃躲核電廠存廢問題。

詹長權要求,政治人物與立院各黨團,應立即公布非核家園的時間表,以時間表回溯替代能源方案,來具體告訴人民應該如何脫離核電廠安全陰影,台灣社會還需多久才能免於核災恐懼。

※ 相關報導:

* 經長:未來數十年 核電仍是必要選項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6239025.shtml

* 經由澎湖海風寄上的祝福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238414.shtml

【聯合報╱社論】2011.03.28

澎湖為了掙脫二十餘年的博弈困局,欲以發展風力發電低碳島迎向新生。縣府廣邀縣民入股,成立「澎湖能源科技公司」,構想中的風機總裝置容量略低於核四廠一個機組,約是一百二十四百萬瓦,發電供澎湖全境所需外還有剩,賣電將為澎湖帶來穩定的收益;但更重要的意義,是澎湖這番自力更生若告成功,將贏回澎湖人的自尊,以及澎湖發展的新境界。



◆ 若拆掉3核電廠 總成本逾3千億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1.03.28

如果核一、二、三廠不延役,到底要付出多少成本?經濟部長施顏祥根據台電公司所提供的資料,上午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答詢表示,僅是拆廠以及所有核廢料的後端處理,目前估出的總成本是3353億元。

台電表示,如果要執行「非核家園」,核一、二、三廠不延役,除了替代電源以及替代發電成本、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等問題要考慮外,僅是在核電廠後端處理費用上,包括拆廠費用估計約要622 億元,若再連同使用過核燃料(不再處理)、以及低放射性核廢料的後端處理在內,總費用估計3353億元。但台電主管私下說,目前只提撥2086億元,如果現在除役,將不足1000多億元。

※ 即使不拆,還是要花二千多億來處理堆積如山的核廢料!



◆ 德執政黨「核變」 綠黨贏了第三大邦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3.28

德國第三大邦巴登-符騰堡11日舉行大選,支持核電的基民黨 (CDU)票倉被反核的綠黨攻占,丟掉穩坐一甲子的執政寶座。日本福島核災使德國今年七個邦選舉裡最重要的一個成為德國的核電公投,改變德國政治版圖,巴登符騰堡將成為德國史上第一個綠黨執政的邦。

根據出口民調,綠黨得票率從五年前的12%增加一倍,達24.2%。中間偏左的社民黨掉2%,減到23.1%,兩黨在邦議會合計將有71席。執政58年的基民黨慘敗,只得39%,相當於60席,友黨自由黨(FPD) 得票減半,掉到5.3%。

綠黨主席克勞蒂雅‧羅斯,「這是德國政治風景強烈改變的一天」。主打反核政見的綠黨候選人克雷契曼將出任德國史上第一位綠黨邦長,他表示:「我們贏得一場歷史性的勝利。」他說,「沒幾天以前,我們還不敢夢想這樣的結果。」社民黨高層表示:「選民決定終結德國的核電。」

長期支持核能的基民黨候選人馬普斯承認敗選。日本福島核電危機以來,基民黨的選情一天不如一天,投票前一天德國四大城市共25萬人上街反核,基民黨更兵敗如山倒。FPD籍的德國外長維斯特維爾表示,福島事件決定了這次選舉的結果,使選舉成為「對原能前途的公投」。

影響27日選舉結果的因素不只一個,但55%選民表示日本核災是關鍵。德國總理梅克爾立場反覆,也是激起選民反感的一大原因。去年梅克爾主導基民黨平均延長德國17座(其中四座在巴登符騰堡)核電廠壽命12年,福島核災後,她擱置延壽案,並下令七座核電廠(其中二座在巴邦)停機安檢,被指為選舉秀。投票前數日,媒體爆說,她的經濟部長和德國40多位產業高層開會,直言停機是「選舉考慮」,「不是理性的決定」,消息傳出,群情大譁。

巴登符騰堡邦小檔案

巴登符騰堡邦(Baden-Wurttemberg)位於德國西南部,人口1100萬,面積3萬5700平方公里,都排德國第三大,首府是斯圖加特。

這裡是著名的德國黑森林所在,全境風景秀麗,遍地古跡名勝,大詩人席勒、哲學家黑格爾都出生於此,是德國僅次於巴伐利亞的人氣度假邦,古城海德堡、工業中心曼罕無人不知。

巴邦兼具農工業,而以工業為強,是德國和歐洲經濟和競爭力重鎮。機械製造有海德堡印刷機,汽車有克萊斯勒、保時捷、博世(Bosch)、奧迪。精密機械有全德銷量最大的榮漢斯鐘錶(Junghans)。

※ 相關報導:

* 反核!德25萬人上街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238460.shtml



◆ 中油浮動油價 暗藏七大問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28/today-t3.htm

不理立院決議及監院糾正

自由 2011.03.28

〔記者陳曉宜/台北報導〕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本週將審查中油一百年度預算,面對中油漠視國會主決議,未檢討改進A人民血汗錢的油價公式,七大問題依然存在,任由油價持續上漲,甚至在預算書中直指立院主決議不合理,且不理會監院糾正,去年繼續變相A空污費與土污費高達兩億多元,中油員工隨油價上漲享受高額福利,民進黨立委潘孟安痛批,中油漠視國會、監院,把人民當提款機。

去年大賺239億還繼續A錢

以平抑物價為責的國營事業─中油公司,去年大賺二三九億元,比法定盈餘高出一一五億元,但國內油價仍續上漲,人民苦不堪言,其宣稱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減半調漲,其實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因為減半調漲,其實只是緩漲,日後降價時仍會補回;更根本的問題是,油價公式暗藏A錢玄機,甚至監院去年糾正中油超收空污費、土污費至今,還續變相超收人民血汗錢。

經記者研究查證,油價公式出現七大問題,包括超收空污費、土污費、加油站毛利黑箱作業、沿用九十二年的初始稅前批售價格未改、採杜拜和布蘭特七比三比例計算不符實際購買狀況、以國際油價漲幅的八成計算未受監督及匯率超收至今仍未歸還。

油價公式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先計算出本期稅前批售價格,二是稅費,包括貨物稅、加油站毛利、空污費、土污費、石油基金(空、土污費和石油基金現合併名稱為能源及環境負擔),每週汽、柴油價格就是由這兩大部分相加得出。

監委程仁宏、洪昭男、李炳南曾在去年針對中油公司的油價調整機制不當,以及超收空污費、土污費等問題,對中油公司提出糾正。但記者進行後續查證發現,中油公司雖不再一律以第三級的空污費(最高稅費)向人民收取,去年卻仍變相超收一億六千多萬元空污費;土污費至今也未扣除出口退費,全民繼續當冤大頭,被超收五六九四萬餘元。

監委程仁宏表示,中油漲,台塑就跟著漲,台灣油品市場已被這兩家公司聯合壟斷,消費者權益長期被漠視,這也是中油必須被撤底檢討之因。浮動油價計算公式是一個不符合實際購油成本的計算公式,中油應公開真正的購油成本,以實際購油成本去核算汽、柴油零售價格,同時經濟部應常設查核監督機制,為人民血汗錢把關。

立委痛批把人民當提款機

程仁宏指出,中油是國營事業,主要任務是平抑物價,不是賺取商業利益,這種買低賣高的營利手法,是在揩人民的油,不是在穩定物價、服務社會。

民進黨立委潘孟安也批評,中油既是國營事業,所有人事費等固定成本,都是由國庫編列預算支出,賺的錢當然要回饋人民,因此去年底,他就在立院經濟委員會做出決議,要求中油把去年高達二三九億元的稅前盈餘,回饋給消費者。

※ 相關報導:

* 每人年領160萬 中油三高全民買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28/today-fo2.htm

台灣民眾之所以要負擔高油價,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負擔中油居高不下的人事成本,中油不僅薪水高、獎金高、福利更好。以一百年度為例,人事費就達二四五億元,其中約一三三億為薪資,其餘一一二億是各種獎金、津貼等福利...

fsj 提到...

核四存廢案 攻防逾30載

記者黃維助/特稿 2011.03.29 自由

日本福島核災事件衝擊全球,在台灣糾葛逾三十載、高度爭議的核四存廢案,近來也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從台電於民國六十九年首度提出核四計畫案起算,核四廠的推動,橫跨兩次政黨輪替,迄今已近三十一個年頭,歷經停建、續建、再度停建、再次續建的擁核反核等正反力量的交鋒過程;也寫下藍綠激烈對抗的核四攻防史,且引發諸多政治效應,至今餘波盪漾。

國民黨早年主政時期,在爭議聲浪下,立院通過台電多個年度的核四先期預算,但七十五年發生車諾比核電廠輻射外洩事故,激發國際反核浪潮,立院當年隨即凍結台電的核四先期預算;事隔五年,台電重提核四計畫案,並在八十三年闖關成功,立院通過一千一百二十五億元的核四預算,但立院又在八十五年決議廢止核電廠興建案,行政院則覆議成功,讓核四案起死回生。

不過,最激烈的核四存廢攻防,發生在二○○○年首次政黨輪替後,當時民進黨政府執政不到六個月即宣布停建核四,隨即引發朝野及藍綠陣營的強力對抗,扁政府付出不小的政治代價,除首任閣揆唐飛請辭,全民政府提前夭折,也加速促成國親等泛藍陣營的大整合,扁還面臨在野聯盟推動罷免總統案的威脅,監院也通過彈劾行政院與經濟部,結果核四再度續建。

這場停建核四政治風暴,經過聲請大法官會議解釋、行政立法兩院協商等憲政程序攻防,歷時近四個月才落幕。

核四廠的總投資金額,從最初預估的一○七九.七一億餘元,隨著各項計畫的修正及相關變數的影響,總投資金額已上修攀升至二七三六.五五億元,已是原始計畫金額的二.五倍。至於商轉時程,也是一延再延,從原訂八十九年商轉的目標,經數度展延至一○一年底,且可能再展延。

核四案推動的阻力重重,除支持核能發展經濟的擁核派與堅持非核家園的反核派雙方的理念衝突外,民眾對核能安全的疑慮未除,也是癥結所在,核四存廢更動輒挑起藍綠政黨的敏感神經線。

回顧核四案,不僅是充滿波折的「核四風暴史」,更是一道錯綜複雜且難解的政治、經濟環保課題。

※ 相關報導:

* 核電廠10年檢討 納福島專章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420/122011032900286.html

日本發生福島核災事故,原能會昨天表示,鑑於此次事故嚴重性與複合式災難的特殊性,已決定要求台電在10年整體安全評估報告中增列福島核災專章,檢視核電廠相關設計、應變措施、程序與設備,確保能夠發揮應有功能。



◆ 核廢料放哪裡 藍委建議放中國

自由 2011.03.29

〔記者陳曉宜/台北報導〕日本福島核災引發國人恐慌,面對台灣不斷增加的核廢料問題,國民黨立委簡東明昨天在立院經濟委員會質詢時建議,兩岸既已和平相處,就放到廣大的大陸去;民進黨立委潘孟安、賴坤成則認為,既然核廢料如此安全,就直接放在總統府。經濟部長施顏祥則表示,核廢料不排除境外處理。

台電公司表示,核廢料分為低放射性和高放射性核廢料,目前台灣的低放射性核廢料放在蘭嶼貯存場,但已飽和,所以現在再產生的就放在原核電廠內,至於高放射性核廢料都存放在原核電廠內。

台電公司表示,大約十五年前,台電即與北韓簽署備忘錄,要把低放射性核廢料送到北韓存放,但因北韓無法依我國原子能委員會規範給與相關貯存證明,再加上當時國際輿論反對聲浪大,認為台灣付錢給北韓貯存核廢料恐壯大北韓核武能力,更有南韓民眾跑到台灣抗議,此事最後作罷。

至於高放射性核廢料,目前只有法國和日本有能力回收再利用,不然就要永久放在原核電廠內。

潘孟安質疑,台電公司把高放射性核廢料放在原核電廠內,有問過當地居民嗎?每年只會編預算帶居民出國旅遊,這麼好的事乾脆遷到總統府好了。

民進黨立委賴坤成則對台電將在台東達仁,和金門、馬祖之間的烏坵鄉,公投選定低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相當不以為然,他也建議乾脆放到總統府去。

台電公司表示,蘭嶼的核廢料貯存場現已存放九萬七千桶核廢料,等最終處置場址選出後,將遷移至新址永久存放。



◆ 核電政策 靠拍胸脯、喊口號?

【仇佩芬/特稿】2011-03-29 中國時報

日本核災在全球掀起反核浪潮,使台灣沉寂多時的核能爭議受到重視。核安風險的說法太驚悚,經濟成本的描述太深奧,政治爭辯看不出核電的優劣,卻看見應對核電未來進行理性辯論的必要性。

台灣缺乏自主能源,要不要發展核電,是必須解答的難題。逐步邁向非核環境,確曾以理念的形式寫入法律,但核四蓋蓋停停,徒然蝕傷政府公信。如何實現非核家園,始終沒有負責地思考答案。

以台灣對核電的依賴情況來看,核能不可能一廢了之,問題在於政府願不願意明確朝「非核」方向發展。若認為核電政策應該繼續,核能安全、環境風險、電廠生命周期、居民健康變數,都必須有清楚明確地說明,不能憑拍胸脯、喊口號的保證取信於民。

若確定台灣應該「非核」,該怎麼做?要花多久時間做?用什麼方式進行?人民要付出多少代價?社會面臨什麼成本?短、中、長期的能源方案都應負責任地提出科學論述,不該只有華麗的理念,把責任推給全民意志。

沒人願意住在核電廠密集的島嶼上,也少有人想過著隨時限電的生活。非核說來容易,但僅憑政治人物選舉政見,卻不可能實現。競逐大位者能不能提出對策,左右人民的選擇。



◆ 浮動油價爭議 中油:沒A人民的錢

【鄭閔聲、羅融/台北報導】2011-03-29 中國時報

油價將再度調漲,但中油浮動油價被爆欺騙消費者,人民負擔的高油價,全轉嫁為人事成本,中油員工平均年收入高達一百六十萬元。中油副總經理陳綠蔚昨天澄清,浮動油價從九十六年實施後已多次檢討,中油去年為降低民眾負擔,甚至提前啟動緩漲機制,「中油絕對沒有A人民的錢!」

監察院去年一月調查發現,中油實施浮動油價後,有初始稅前批售價未盡合理、漲價後未足額反應新台幣升值利益、高估國內汽柴油價格等違失,對中油提出糾正。有媒體報導,中油對於監院糾正置若罔聞,甚至還超收空汙費、土汙費退費,繼續欺騙消費者。

陳綠蔚強調,浮動油價公式的基本精神是讓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接軌,避免油價不透明,讓民眾每周都能看見國際油價的漲跌。媒體質疑的空汙費和土汙費退費,都是以前一年實際收到數字作為公式基準;中油公司實際購油狀況,也絕對符合杜拜七成、布蘭特三成的比例。

他還說,去年行政院規畫的油價緩漲機制,第一階段預計在國際原油每桶超過一百美元時啟動,但中油十二月時營收已達法定盈餘,為降低民眾負擔,主動提前啟動緩漲機制,怎麼可能讓消費者多付錢?

至於人事費用問題,陳綠蔚說,自己在中油任職卅年,且是副總職務,一年才領兩百萬元,怎麼可能每個員工平均年薪一百六十萬元!他認為,媒體報導只是單純的將人事費用除以員工人數,卻忽略了中油還需支付退休金及保險費,才會得到如此荒謬的結論。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痛批,中油福委會人力超用、福利金過多,員工產品的優惠金額太高,平均每員工一年薪資達一百六十萬元,根本是把民眾荷包當中油員工福利的提款機。呼籲中油立即改善油價結構,不應讓中油員工的「油水」由全民埋單。

fsj 提到...

日本缺電到明年 恐衝擊1/3產值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1.03.30

紐約時報29日引述公共事業專家和經濟學家報導,日本缺電情況將持續數月,可能要到明年才會重回正常的供電水準。日本政府準備加大「西電東輸」,以緩解東部電力短缺情形。

受缺電影響最大的不僅是遭地震蹂躪的地區,還有靠近東京、對經濟至關重要的區塊;後者目前被迫限電,因為日本很大一部分的發電量被強震及海嘯摧毀。

國際顧問業者PFC能源公司指出,除了發生災變而停擺的福島核一廠,其他三座核電廠、六座燃煤電廠和11座燃油電廠起初都關閉。根據幾項估計指標,災區首要公共事業東京電力公司(TEPCO)的總發電量中有多達兩成陷入停擺,約相當於全國總發電量的11%。

日本經濟產業省的電力及天然氣部門表示,政府已開始與東電等企業商談增加變電設施,從西部向東部輸送更多電力,以緩解東京等地的電力短缺。

經濟學家說,直到所有失去或中斷的發電量復原以前,工廠都將縮減營運,無數汽車或其他產品的生產將中斷,眾多消費者將節制消費,對日本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大東京地區貢獻全國三分之一的經濟產值。

日本摩根大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冠野預測,日本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將以3%的年率萎縮,約一半的跌幅是缺電造成。到了第三季復甦會開始逐漸紮根,屆時日本本州東北地區的重建需求會成為刺激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但缺電仍將拖累經濟一段時間。

冠野說:「我們最初沒料到地震對日本經濟的衝擊會如此大,揮之不去的缺電問題會造成廣泛影響,除了直接衝擊企業,消費者也會變得較不常出門,因為他們必須提早回家。」

東電正持續在特定地區實施輪流停電多達三小時以平衡供需,有時店家未被充分告知停電時程,使得已飽受物流問題和廠房受損衝擊的生意再受干擾。

東京比日本許多地方更是高度仰賴電車和地鐵通勤,停電會造成許多人無法上班或難以安排行程。隸屬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能源經濟研究所所長豐田說:「短期內福島核一廠失去的發電量難以填補,夏季用電高峰期間將出現10%到20%的供電缺口。」

PFC能源指出,東電目前發電量為37GW(十億瓦),夏季前約會回升至54GW;每十億瓦約可滿足25萬戶日本家庭所需用電。但東電夏季高峰的電力需求通常高達60GW,這意味至少會缺少10%的電。部分經濟學家甚至私下表示,最終的電力缺口可能擴大至兩倍以上。



◆ 大陸 蟬聯全球再生能源投資王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2011.03.30

華府智庫Pew慈善信託基金會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大陸蟬聯全球最大再生能源投資國的寶座,也是世界頭號風力發電機及太陽能模組的製造國,並且拉大與第二名德國的距離。

彭博資訊與路透報導,Pew慈善信託基金會在最新發表的「清潔能源競賽贏家誰屬?」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去年大陸在這類能源的投資創下歷來最高的544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39%,並使其拿下美國在已安裝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王座。

2009年美國將再生能源投資金額的龍頭地位,拱手讓給中國大陸,去年德國又以412億美元的投資金額,超越美國的340億美元,成為新科亞軍,美國變成第三名。

基金會指出,近年中國大陸之所以能快速超前,與中共官方將再生能源視為優先政策有很大關係。

Pew慈善信託基金會清潔能源計畫主持人克提諾(Phyllis Cuttino)說:「中國的急速成長非常了不起,美國應該要非常擔心才對,因為才三年前我們(美國),還是第一名。」

此外,中國大陸與德國都設定使用替代能源的最低目標,這是推動兩國這方面投資額大增的重要原因。

基金會顧問兼美國密西根州前州長葛蘭爾摩(Jennifer Granholm)說:「以前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崛起得這麼快,是因為勞動成本比較低。這其實與勞動成本無關,而是因為有政策。」

大陸媒體曾報導,根據「十二五」能源發展規畫,到2020年太陽能與水力等非化石能源占全大陸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15%左右。

再者,中共官方設定2020年的太陽能發電量要達到2萬MW(megawatt,百萬瓦)。

基金會報告中指出,中國大陸吸引龐大的再生能源投資,已使其在這方面成為貨真價實的全球超級強權。

2005年中國大陸的再生能源投資額不到30 億美元,但2009年即以391億美元拿下世界第一,成長幅度驚人。

此外,去年大陸的再生能源投資額544億美元,相當2004年全球這方面的投資總額。

※ 相關報導:

* 大陸核能發電比重 要壓到3%
http://www.udn.com/2011/3/30/NEWS/MAINLAND/MAI3/6242850.shtml

受到日本福島核電廠的輻射災害衝擊,今年大陸核電新建機組可能減少六成以上,核電中長期總發電量的規畫也可能調降1,000萬瓦。



◆ 開發綠能,台灣也能!

【陳重信】2011-03-30 中國時報

前原能會主委歐陽敏盛昨日(三月二十九)在貴報提到一些觀點,筆者認為值得商榷。他說:「台灣沒有那個環境,政治人物就不要講大話!我不會因為是民進黨員,就一味反核;也不會因為我的專業是核子工程,就專為核能講話,我關注的是核能安全。發展綠能要看環境,沒有土地,哪裡來綠能?」

首先,歐陽敏盛是不是民進黨員,一點都不重要,非核家園是要讓民眾免於對核能的恐懼,是環境正義亦是社會正義的理想。《環境基本法》明確規定:「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並應加強核能安全管制、輻射防護、放射性物料管理及環境輻射偵測,確保民眾生活避免輻射危害」。況且,政府責任就是要保障民眾生命與安全。既然身為民進黨員的政務官更必須依法行政,並認同民進黨黨綱裡「非核家園」的理想,這又與專業背景何干?

回顧二○○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歐陽敏盛曾經在在立法院答詢時說:「非核家園的理想只能在小說裡,不能當飯吃。台灣要全面放棄核能發電,是不可能的事情」。顯然在六年前,他己經把自已訂位為「非核家園是不可能的事情」。像歐陽敏盛這種專業背景的台灣核子工程人才很多,但任職於應為中立立場的原能會主委,其明確先挑選自已為「不是反核」的立場有值得檢討的地方。政治人物表達非核理想,必須落實執行並實現非核家園的法定理想,不只是依法行政的概念,也是負責任的承諾。至於要「發展綠能要看環境,沒有土地,哪裡來綠能?」是技術性要去克服的事。

簡單舉個例子。二○○八年一月,農委會推動「綠海計畫」,預訂綠地面積兩萬公頃種樹,大約是八百座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若以「種電取代種樹」兩萬公頃可以種電等於五座核四發電廠,台灣怎麼會沒有那個環境?

二○○八年二月,我率團訪問人口只有二千人的盧森堡西部農牧小城Beckerich貝克里鎮,鎮民將產生的牛糞,馬糞及裁切下的廢木屑,以一定比例摻配,經厭氧消化產生沼氣發電,提高電傳輸效率到九五%以上,加上家家戶戶太陽能屋項提供全市家戶冬天所需熱能及照明,學校室內籃球比賽燈火通明,小地方能創造八七%能源自給自足的傲人成績,不但解決牛糞處理去處,更成為便宜的生質能源,貝克里鎮因此又成為觀光聖地。

先進國家像丹麥,盧森堡等小國,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比比皆是。丹麥在一九八五以後,能源部長Connie Hedegaard決定不用核能,改成能源效率及再生能源。提高汽油價,徵收二氧化碳稅,節約能源政策到家庭,結果能源消耗平盤,失業率低於二%,一六~一八%能源使用太陽能及風力(二○○七年)。尤其丹麥飼養了二千五百萬頭豬隻,利用回收養豬廢水發電、堆肥,解決廢水汙染的問題,台灣只有六百至七百萬頭豬,沒理由做不到。

屏東縣六塊厝己開始以豬糞換沼氣發電試驗計畫,並推動養水種電。台南柳營環保科學園區先期規畫以「追日式」太陽能發電座為示範增加高達一一%的發電效率,高雄岡山環保科學園區有民間公司以純水換氫氣取代天然氣及汽車用的石油。民間努力在開發綠能,政府官員卻坐在辦公室拚命潑冷水。盧森堡 Beckerich貝克里鎮鎮長花了十七年時間打造他那八七%能源自給自足的傲人成績,有沒有環境、土地等是政治人物有無意志力的問題,不是天然環境許不許可。(作者為前環保署長,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專長政策風險管理)

fsj 提到...

技術太多樣 不利印度核電管理

中央社 2011-04-01

印度環境與森林部部長拉梅什認為,印度目前核能發電技術太多樣,不利管理。他強調,日本福島輻射外洩事件後,相關技術應標準化,並選擇印度專家最熟悉的重水反應爐。

印度規劃未來20年核能發電量提高為目前的10倍。拉梅什(Jairam Ramesh)表示,日本福島事件後,如何提高民眾對核能計畫的信心與信賴,政府法規至為關鍵。

「印度人報」(The Hindu)報導,拉梅什致函總理曼莫漢(Manmohan Singh),對核能發電安全及公眾安全表達憂心。他強調,國內專家對於印度自製反應爐具專門技術,堅持採用最熟悉的技術為上上策。

他說,為避免福島核反應棒熔毀,印度核電廠未來必須採用印度自製重水反應爐(Heavy WaterReactor),而非採行其他技術的國外反應爐。

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事件後,即將座落馬哈拉什特拉(Maharashtra)省康坎(Konkan)海岸的傑塔普(Jaitapur)核電廠安全及環境審查,再度受到關注。

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去年底訪新德里與曼莫漢會談後敲訂,傑塔普核電廠將向法國採購兩座核子反應爐。電廠預定設置6座反應爐。

拉梅什在信中提到,包括自製重水反應爐、快中子增殖反應爐(fast breeder reactor)、釷基反應爐(thorium-based reactor),印度已展現極端多樣核電技術;現在還計畫進口法製、俄製、美製輕水反應爐(light water reactor)。

他說,日本事故最大教訓在於建立有效率的核電計畫管理法規。然而,技術多樣性卻造成管理障礙。

他強調,印度電廠核反應爐採行的技術應予標準化,選擇裝置容量700百萬瓦(MW)、可升級至1000百萬瓦的重水反應爐,主管機關才具監管的專業知識。加上印度過去5年發現鈾蘊藏量倍增,他認為這才是可行的選項。

另外,由於原子能管理局(Atomic EnergyRegulatory Board)目前隸屬原子能部(AtomicEnergy Department),他建議立法確保前者完全獨立,避免球員兼裁判的疑慮。



◆ 關閉7核廠 梅克爾挨告

【聯合報╱編譯李致嫻/報導】2011.04.02

日本核災發生後,德國政府3月中突然宣布在全國核電廠進行安檢期間,暫時關閉7座最老舊的核電廠3個月。此舉讓能源公司損失慘重,德國RWE能源公司1日表示將對德國政府提出告訴,成為首間挑戰總理梅克爾核能政策的公司。

德國明鏡周刊報導,2周前梅克爾核能政策急轉彎時,德國政府對未來核電的政策仍不清楚。不過梅克爾所屬基民黨與聯合執政的友黨自由黨上個周末在兩個重要的邦選舉中慘敗,讓反核的綠黨得勝,已讓這兩個政黨上緊發條。

梅克爾表示將在夏季提出逐步汰除核電廠的計畫,她說:「我對核能的看法已因日本核災而改變,我們絕無可能不做調整。」自由黨本周稍早也說,希望德國核電廠中的的8座能永久關閉。

德國曾在前總理施洛德主政時期立法,設下2022年完全汰除核電的目標。梅克爾政府去年秋天決定延長核電廠的服役年限,形同推翻這個目標;現在又引用核能法中的核電廠危害人體健康為由,下令關閉核電廠。

RWE認為理由不能成立,只能提告以確保公司股東的利益。德國工業官員預測,7座核電廠關閉3個月將使德國4大能源公司損失超過5億歐元(約台幣208億元)。



◆ 核廢處置場 鎖定達仁、烏坵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台北報導】2011.04.03

經濟部上周二公告,「低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選址作業進入下一階段,台東縣達仁鄉、金門縣烏坵鄉由「潛在場址」列為「建議候選場址」,距離公投只剩一步。

兩地若成為最終處置場,達仁鄉可得廿億元回饋金,烏坵鄉則是廿七點五億元,但這筆錢會由鄉公所成立基金運用,不直接發給鄉民。

經濟部官員表示,這次將二場址公告為「建議候選場址」,並同時公布評估報告,公告期卅天,各方可提出疑義;卅天後由各單位逐項回覆,直到外界沒有疑慮為止。

官員說,答覆階段完成後,經濟部會正式核定二個場址,進入「公投準備階段」;與地方政府進行協調,說服地方接受公投委辦,但這個階段沒有規定期限。官員坦承,協調地方「是最困難的階段。」最後,如果地方願辦理公投,必須先公告,且半年內一定要舉行。

官員指出,因為場址始終難產,「但低放核廢料總不能不處理。」今年二月原子能委員會擬修改「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增列直接發放回饋金給地方民眾的獎勵機制。 但消息曝光後,遭外界質疑是「直接發錢買票」,修正案胎死腹中,仍依原規定辦理。

根據現行條例,官員說,回饋金總額為五十億元,被選中的場址所在鄉分到百分之四十、廿億元;臨近鄉則均分百分之卅、十五億元;縣政府分百分之廿、十億元;剩下的百分之十彈性運用。烏坵鄉因為在離島,沒有臨近鄉鎮,所以可跟縣政府對分臨近鄉的十五億元額度,比達仁鄉多拿七點五億元。

不過,官員強調,這筆錢不能直接發到鄉民口袋,必須由鄉公所成立基金,未來經濟部會擬定基金運用辦法,而且只能用在公益性質。



◆ 嘉峪關 將建核廢料處理基地

【記者鄭惠元/綜合報導】2011-04-04 旺報

日本強震核災,人人聞「核」色變,核電廠與核廢料處理的安全固然備受重視,但核廢料處理的商機依然受到大陸地方政府的期待;陸媒《南方周末》報導,甘肅省嘉峪關的小城將籌建包括核廢料處理基地、基地內工人生活圈等核廢料處理工程,預計將為此地帶來2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商機。

日本強震核災,人人聞「核」色變,核電廠與核廢料處理的安全固然備受重視,但核廢料處理的商機依然受到大陸地方政府的期待;陸媒《南方周末》報導,甘肅省嘉峪關的小城將籌建包括核廢料處理基地、基地內工人生活圈等核廢料處理工程,預計將為此地帶來2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商機。

中國核工業集團與法國阿海琺公司在2010年11月簽署協議,將在大陸西北某地建設一座年處理規模達800噸的核廢料處理基地。根據陸媒報導,基地很有可能在萬里長城西端終點、絲路必經地的甘肅省嘉峪關附近。

核廢處理基地定了調

雖然核廢料是在核反應堆內燒過的核燃料,但仍具有相當高的輻射量,若處理不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在日震之後,人人聞「核」色變,但嘉峪關的政府官員卻不諱言「十分期待」;該官員說,若此事情能成,未來嘉峪關的發展將「不可限量」。

多位參與選址的專家亦證實,該項目基本選定在甘肅省嘉峪關以北的金塔縣內。按照核電項目「工作區與生活區分離」的原則,如果該基地建成,屆時專家和工人的生活區將基本畫定在距金塔縣相對較近、但又保持一定距離的城市,如嘉峪關、酒泉或玉門。

另據一位嘉峪關的官員透露,建設核廢料處理基地的消息自2009年初就傳開了,嘉峪關市政府過去2年都在積極辦理,現在幾乎可以說是已「定了調」。

玉門也爭取救命稻草

他說, 目前包括行政、科學研究、生活及其他附屬產業,已八九不離十,定在嘉峪關。

不過,1個月前,酒泉市市長也直接向媒體挑明,有意爭取成為核廢料處理基地的生活圈;此外,據了解,玉門市作為中核404集團的老生活區所在地,據說也在積極爭取作為未來千億項目的生活圈。

對這幾個人口稀少、資源貧乏、支柱產業單一的戈壁城市來說,一個千億項目能帶來的配套產業和投資,無疑是一根發展的「救命稻草」。

以嘉峪關為例,其已新建的機場航站樓,和正在建設中的高鐵項目,「在向上級審批要地、要錢時,拿這個核電項目說事,都管用。」上述地方官員說。

然而,核廢料回收的安全性本來就十分受爭議;據了解,此次阿海琺公司也有意將新的大陸基地當做是未來國際的核廢料處理基地。

中法合作 中核趕進度

多位專家指出,大陸過去由於沒有自己的核廢料處理基地,多少影響了大陸的核能產業鏈發展,此次中、法合作的項目,將能使產業鏈更加健全。

對此,廈門大學能源研究院院長李寧表示,此次合作,對中核集團本身也至關重要,由於該集團的前身是核工業部的巨型國企,在商業化步伐上,顯然不及中國廣東核電集團這樣「年輕」的企業有活力,若要做大做強自己的產業鏈,中核能否把握此次合作機會,將十分關鍵。

據了解,此次中、法合作項目最快將在2020年完成。大陸核能專家表示,根據目前大陸的研發水平,將有望在2025年實現中資獨立建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