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2

研究:北半球溫度上升將帶來嚴重熱帶乾旱

2,300-year climate record suggests severe tropical droughts as northern temperatures rise
http://www.physorg.com/news/2011-05-year-climate-severe-tropical-droughts.html

May 11, 2011

Pittsburgh 大學研究者從一座安地斯山脈湖泊所復原的、長達 2,300 年的氣候紀錄揭露,當北半球的溫度上升時,地球人口稠密的熱帶區域,將非常有可能經歷嚴重水資源匱乏,因為十分關鍵的夏季雨季將變得更乾燥。這個 Pitt 團隊發現南美洲赤道區域的降雨量比過去千年任一時刻都來的少。

研究者在 PNAS 中報告,來自祕魯 Laguna Pumacocha 這座湖,將近六英尺長的沈積物岩蕊,包含迄今尚未揭露、最詳盡之熱帶氣候波動的地球化學紀錄。岩蕊顯示出明確的南美洲夏季雨季乾、溼相,而且與周遭地區降雨量變化的地質學資料相符。

將這些來源相配對後,沈積物紀錄描繪出,在南美洲夏季雨季期間的降雨量從 1900 年起急劇下滑 -- 展現出約從公元前 300 年來降雨量的最大轉變 -- 而北半球則經歷較溫暖的氣溫。

研究共同作者 Mark Abbott(Pitt 藝術與科學學院一位地質學與行星科學教授,他亦共同設計這項計畫)表示,他與同僚並未預期他們所觀察到的、降雨量在 20 世紀內迅速減少。Abbott 與第一作者暨 Pitt 畢業生 Broxton Bird,研究共同設計者 Don Rodbell 以及位於紐約 Schenectady,Union College 的一位地質學教授、Pitt 畢業生 Nathan Stansell、Pitt 地質學與行星科學教授 Mike Rosenmeier 以及 Mathias Vuille,一位紐約州立大學 Albany 分校,大氣與環境科學教授一同工作。Bird 與 Stansell 在 2009 從 Pitt 獲得他們的地質學博士學位。

"這個模型指出,熱帶區域已乾燥到一種我們未曾預期過的程度," Abbott 說。"如果對於熱帶地區的水供給如此重要的雨季,持續以這種步調減少,那將對地球上一大片的水資源帶來破壞性的影響。"

從公元前 300 年到公元 900 年間,沈積岩蕊顯示規律的降雨量波動,大約在公元 550 年間有明顯龐大的降雨量。然而,從公元 900 年起,連續三個世紀出現嚴重乾旱,最乾旱的時期落在 1000 年與 1040 年間。這段期間與著名的美洲原住民區域性滅亡相一致,Abbott 解釋,包括棲息在現今玻利維亞、智利與祕魯的 Tiwanaku 文明以及 Wari 文明。

在 1300 年後,雨季逐漸使南美熱帶地區濕透。在過去 2,300 年來最溼的時期大約在 1500 年到 1750 年間,正好在所謂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期間,這段期間全球氣溫較冷。大約在 1820 年間,短暫地一陣乾旱週期悄然出現,不過在 1900 年雨量再度減少前,那很快地轉變為濕相。當 2007 年七月,這根沈積岩蕊被採集時,乾燥狀態已急劇地逐步增加到公元 1000 年以來前所未見的高點。

為了從沈積物岩蕊創造出一段氣候紀錄,該團隊分析湖床泥的每一個年層(annual layer)之氧同位素 delta-O-18 的比率。這個比率與降雨呈現出負相關:在較溼的季節期間,delta-O-18 的濃度低,當雨季降雨少時則變高。該團隊發現,湖岩蕊所指出的降雨歷史與在祕魯低地的 Cascayunga 洞穴以及在安地斯山高處的 Quelccaya 冰帽所建立的 delta-O-18 分析相符。Pumacocha 湖的岩蕊在 980 年與 2006 年間,與這些來源的氣候學敘述相符,但提供更詳盡的細節,Abbott 說。

該團隊接著藉由將他們的岩蕊與間熱帶輻合區(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即赤道無風帶,一條接近赤道的溫和雷雨帶,來自南北半球的風在此相會)的變動相比較,在降雨與北半球氣溫之間建立起一種連結。Abbott 等人下結論表示,像目前所紀錄到的、溫暖的北半球氣溫會誘使 ITCZ -- 雨季主要來源 -- 北移且終將減少熱帶地區所以賴的的降雨。

根據這篇 PNAS 報告,ITCZ 的歷史面貌已透過海洋沈積物的鈦濃度測量獲得評斷。在 900 年到 1100 年間,委內瑞拉北方的 Cariaco 海盆裡,鈦的高濃度證明,當 ITCZ 在較上面的地方徘徊時,南美洲的雨季正面臨它最乾旱的時候。在另一方面,當 Pumacocha 最潮溼的時候 -- 在 1400 年到 1820年間,那恰逢小冰河期 -- 與 ITCZ 棲身在離赤道較遠的南方相關,那時北半球溫度變冷。

※ 相關報導:

* A 2,300-year-long annually resolved record of the South American summer monsoon from the Peruvian Andes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1/05/02/1003719108.abstract
Broxton W. Bird, Mark B. Abbott, Mathias Vuille,
Donald T. Rodbell, Nathan D. Stansell, and
Michael F. Rosenmeier
PNAS,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May 9, 2011,
doi: 10.1073/pnas.1003719108
宇宙射線以七日魔法干預地球雲層
太陽活動的小波動對於地球氣候有大影響
美國作物因變暖而枯萎
致命熱浪在加州變得更常見
聖嬰增加水蒸汽
水蒸氣增多 暖化禍首之一
北極震盪全球連「凍」
自然期刊:全球暴雪水患 人為暖化害的
地球日41周年 發起十億綠色舉手之勞

19 則留言:

fsj 提到...

密西西比河暴漲6倍 重創田納西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1.05.11

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市的密西西比河河水暴漲,10日出現近75年來的最高洪峰,差一點就打破1937年創下的史上最高洪峰紀錄,河水也暴漲到正常寬度的6倍,沿岸低漥地區變成一片汪洋,住宅、農田和道路慘遭淹沒。

融雪和春季豪雨造成密西西比河河水暴漲,河寬從平常的0.8公里,增至4.8公里。除了洪峰正經過的田納西州,密西西比河上游的伊利諾州、密蘇里州、阿肯色州都傳出災情,下游的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納州未來幾天也都面臨洪峰威脅。

美國氣象局的專家波戈佛說,在10日凌晨2點,洪峰達到14.58公尺,是自1937年大洪水以來的最高紀錄,當年洪峰達到14.8公尺,創下歷史紀錄。密西西比河在這個季節的正常水位為8到9公尺。

他說,在未來24到36小時,洪峰將維持差不多的高度,但密西西比河洪水已達頂峰,意味此地區的水患應不會擴大,但洪水要幾周後才完全消退,低漥地區需要更長時間才會復原,「災情相當慘重」。

曼菲斯市是美國藍調音樂發源地,市區因防洪堤發揮作用,免於嚴重澇害,但住在泥島富裕社區的民眾,必須奮力抵抗洪水侵襲家園。

曼菲斯市只有低漥地區淹水,幾百人被迫疏散,官員預期不會再有新水患,相信堤防不會決堤,市內著名音樂聖地「貓王」故居「優雅園」和藍調音樂發源地Beale街,都未傳出災情。9日晚上的美國職籃NBA季後賽也照常舉行。

但更南方的路易斯安納州的密西西比三角洲居民則準備迎接大水患,農民自己建堤防保護農作物,並引水到湖裡,減輕紐奧良堤防的壓力。路易斯安納州政府已疏散該州重刑犯監獄內的囚犯,並洩洪以減輕堤防壓力。



◆ 學者:暴冷暴熱又遇旱 老天示警

【陳至中/台北報導】2011-05-11 中國時報

今年一下子冷得要死,一下子又熱得要命,極端冷熱的狀況不僅人類難受,動植物更為敏感。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許多海洋生物的周期都已亂掉,該生殖的沒生殖,除了直接衝擊漁業資源,更可能造成物種滅絕。另外近來嚴重乾旱,使河川沙漠化、沙塵暴的影響增大,也危及海洋生態平衡。

今年天氣極端冷熱,魚類的生殖周期被打亂,鮪魚等多種迴游性魚類數量大減,四月初台南運河、五月初淡水河口也都出現大量死魚。

「這在古代就稱為『異象』,老天爺在對人類示警!」陳昭倫十日參加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二○一一珊瑚礁總體檢開跑記者會」,對海洋生態的變化感到憂心。他強調,近二百年由於工業化的影響,造成氣候越來越極端,生態環境變化快速,無法調適的生物就會滅絕。

溫室效應造成海洋溫度升高,人類製造出的二氧化碳是主因。陳昭倫說,珊瑚可忍受的溫度上限約為攝氏廿八度,現在熱帶地區包括台灣都已到達臨界值,再升高一點珊瑚就會受不了。二氧化碳也會造成海洋酸化,使動物的碳酸鈣外骨骼溶解,「就像把文蛤丟進醋裡,隔天就溶掉了!」

另外,今年梅雨季節遲來,台灣各地都產生嚴重的乾旱危機,陳昭倫表示,長期缺水會造成河川沙漠化,不僅沿岸揚塵、風砂變大,也會使海洋的能見度變低,陽光照不進去,營養物質改變可能使浮游動物增生或優養化,導致魚類大量缺氧死亡。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陳瑞賓表示,珊瑚礁是海底的「熱帶雨林」,是生物的避難所和育苗場,影響整個生態體系的健全。但近年台灣珊瑚礁有逐漸劣化的趨勢,尤其是小琉球和東北角,覆蓋率都已低於廿五%,無法靠自然修復力回覆原始狀態。今年的珊瑚礁總體檢,預計本月廿八日從綠島開始,一路調查東北角、台東杉原、基翬、綠島、蘭嶼、澎湖東嶼、小琉球等七個地點,由兩岸企業合作的阿拉善SEE生態協會贊助。



◆ 6星連珠異象 地球不會亡

中央社 2011/05/11

(中央社台北10日電)媒體大量報導地球將在2012年毀滅的熱潮還未消褪,現在又多了讓末日論者更振振有辭的天文異象:從今天起,天空中將出現水、金、木、火、天王和海王等6星連珠奇景,且會持續數週。

美國「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網站今天報導,世界末日將在2012年降臨的說法,可能來自古代馬雅、羅馬、希臘或蘇美人,傳說名為尼比魯(Nibiru)的1顆行星將朝地球直奔而來。

尼比魯是否會撞上地球的傳言還在沸沸揚揚之際,最近又多了1個讓末日論更加甚囂塵上的現象,而且是非常真實的消息:太陽系數顆行星將在本月連成一線,觀星愛好者將願意犧牲睡眠,趕在破曉前起床,目睹這個奇景。

報導指出,從今天起,在清晨空中,將可看到水星、金星、木星和火星大致沿著黃道排成一線,這個現象會持續數週。所謂黃道,就是太陽1天中移動的軌道。

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會加入連珠行列,不過這兩顆星肉眼不易看見,須使用雙筒望遠鏡才能看到。

對末日論者而言,6星連珠的異象理應在明年12月21日的世界末日當天出現,而且是造成地球毀滅的力量之一。不過天文學家已表示,明年不會出現類似的諸星連珠奇景。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官網張貼聲明解釋:「2010年地球不會發生任何壞事。40多億年來,我們星球一直平安無事,全球的可靠科學家也都未發現有威脅會隨著2012年而來。」(譯者:中央社陳宜君)

※ 相關報導:

* 百度百科:九星連珠
http://baike.baidu.com/view/466590.htm



◆ 大地震?寧信其有! 羅馬上萬人逃出城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1.05.11

義大利謠傳已故地震學家班丹迪預測,羅馬會在今天 (11日)被大地震摧毀,成千上萬害怕的羅馬人因而逃到城外,但班丹迪基金會主任澄清說,班丹迪並無此預測。一個消費者組織已向羅馬檢方檢舉報導謠言的媒體。

據說班丹迪 (Raffaele Bendandi)曾根據星體排列理論,成功預測1923年一起地震。當年的地震奪走一千條人命,班丹迪1927年獲墨索里尼頒贈騎士榮銜。網路和羅馬街頭最近傳聞,1979年去世的班丹迪死前預測,羅馬2011年5月11日毀於大地震,2012年5月會再發生兩次災難性強震。

據報導,11日請假的羅馬人比平常多18%,有些人是全家「逃難」。酒保孟嘉雷利表示,要以預約看醫師為由請假,他說:「如果要死,我要和妻小死在一起。」女子坦妮雅也表示,11日要離開羅馬到鄉下。坦妮雅說:「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相信這個預測,可是網路上什麼說法都有,難免讓人緊張。」

男子柯斯塔認為,大家未免杞人憂天。另一男子韋塞利則認為,教宗在的地方不會出事,羅馬「安啦」。梵蒂岡位在羅馬內。

羅馬末日說甚囂塵上,班丹迪基金會主任拉葛莉歐卻表示:「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說,班丹迪的資料中,絕對沒提到羅馬2011年5月11日會發生地震。」她指責,不明人士想要製造恐慌。

義大利民防署在官網張貼許多訊息,強調地震無法預測、羅馬發生地震的機率並未特別高。話說回來,義大利11日應該會有地震。義大利平均每天測到30起地震,但羅馬發生地震機率相對較小。距離羅馬僅120公里的古城拉奎拉附近2009年4月6日發生芮氏規模6.3的地震,造成308人喪生。地震發生前幾天,一名科學家曾提出預警。

fsj 提到...

西班牙東南地震 10死數十傷

中央社 2011/05/12

(中央社馬德里11日綜合外電報導)罕見的規模5.2地震今天侵襲西班牙東南部古城約卡鎮(Lorca),導致多棟住宅倒塌,歷史悠久教堂和公共建築受損,並造成至少10人喪生和數十人受傷。

官員表示,有10人死亡。目擊者和醫生表示,有許多人受傷。

約卡鎮一座教堂的鐘樓倒塌,墜落至街道上,差點擊中一名電視台記者。電視台播出的畫面顯示,飽受驚嚇的居民和兒童,聚集在鎮上各廣場和遊樂場避難,有些人哭泣和相互擁抱。磚石和瓦礫散落在街道上。

這起中度地震於傍晚6時47分(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6時47分)發生,震源深度僅10公里,首都馬德里也感受到地震搖晃。在大約2小時前,曾發生規模4.4的較小地震。

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說,總理薩巴德洛(JoseLuis Rodriguez Zapatero)在會晤國王璜.卡羅斯(Juan Carlos)期間接獲災情通報。薩巴德洛並立即下令派遣軍方救難部隊前往該地區。

地震損害主要集中在穆西亞地區(Murcia)的約卡鎮和托塔納鎮(Totana),但也波及阿梅里亞地區(Almeria)的阿爾瓦塞特(Albacete)和維列茲魯比歐(Velez-Rubio)。



◆ 美洪水南移 直逼歷史最高水位

中央社 2011.05.12

在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三角洲沿岸居民防範洪水來襲的情況下,高漲的河水今天向南湧。洪水所到之處盡是遭淹沒的民宅,如今仍有廣大農地遭受威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1天前通過田納西州曼非斯(Memphis)的洪峰僅比1937年創下的史上最高洪峰紀錄低幾英寸。

由於洪水慢慢朝南方湧去,使得危機轉向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屆時河水水位可望打破1927年創下的紀錄。

官員今天警告,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歷史性洪災,威脅淹沒路易斯安那州至少10座煉油廠,及上千座原油與天然氣井。

路易斯安那州的能源團隊,確認2座煉油廠、逾1750座油井、天然氣井,及135家相關企業位在洪水波及範圍內。

路易斯安那州州長金德爾(Bobby Jindal)表示,這次的洪水可能使廣達300萬英畝土地受災。金德爾指出,目前已有約500名美國國民兵動員,21個行政區發布緊急公告。

洪峰預計在下週起就會抵達路易斯安那州。

紐奧良居民麥格納遜(Lynn Magnuson)表示,洪水將對路易斯安那州南部造成重創,而當地歷經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侵襲後,現仍在恢復中。

麥格納遜表示:「我經歷過卡崔娜颶風。我不希望再經歷任何1場洪災,地球上最不需再遭遇任何洪水的就是這個城市。」

路易斯安那州的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蘭德魯(MaryLandrieu)表示,得失攸關頗大。

她表示:「卡崔娜、麗塔(Rita)和艾克(Ike)颶風,以及漏油事件之後,路易斯安那州無法再承擔另1場大規模災難。數十億美元的財產岌岌可危,更不用說對人類生命造成的威脅。」

當河水昨晚在鄰州密西西比形成48英尺洪峰時,洪水曾滲入各賭場。

在位於比較下游的路易斯安那州,軍隊表示,他們正關閉1道重要的閘門,密西西比河與紅河流域(RedRiver Basin)間的駁船運輸可在此地換乘。

軍隊昨天另開放通往路易斯安那諾科(Norco)邦內特卡爾(Bonnet Carre)洩洪道的44個閘門,讓數百萬加侖的水奔流入龐夏特蘭湖(Lake Pontchartrain),最終流入墨西哥灣。

由於逾100萬英畝的農地被洪水淹沒,阿肯色州農業局預估,洪水將對該州的農業,造成高達5億美元的損失。

根據國家氣象局,昨天晚間曼非斯段的河水計達47.8 英尺。

美國總統歐巴馬為田納西州簽署災區公告,這將有助於監督聯邦政府對受到嚴重颶風、洪水和龍捲風侵襲災區的重建工作。

根據國家氣象局,洪水通過田納西州後,洪峰可能打破1927年紀錄,令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處於危險之中。1927年的洪水迫使60萬人離開家園,並造成6億2400萬美元的損失。(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 法國50年大乾旱 地區限水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2011-05-12

法國今春氣候異常乾熱,今年4月氣溫創下百年來第2高溫紀錄,單月雨量也是少得可憐,為50年來同月的新低紀錄,部份地區已開始實施限水措施,許多民眾更擔心2003年的熱浪旱災噩夢可能重演。

法國東北布列塔尼的酪農梅納德(Joseph Menard)向媒體透露目前情況已十分緊急,他說:「久旱不雨已導致糧秣僅剩2周的庫存,縱有下雨也是1到2個小時的零星雨量,糧草難以生長,每天的餵食都不夠,更不用談準備夏天用的庫存。」

根據氣象局的統計,4月份法國全國平均溫度為攝氏14.5度,較往年均值高出3.8度,寫下1900年以來同月的第2高溫紀錄,今年4月的平均雨量則為21毫米,較往年均值大減65%,創下1959年同月雨量新低紀錄。

針對近50年來最乾旱的春季,法國政府已在部份地區實施限水措施,農業部周三將召開會議研商對策,5月16日政府抗旱委員會也會召開會議。

fsj 提到...

新店驚見龍捲風! 威力掀翻休旅車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kiss20110512144152

TVBS 記者:楊鎮全、路怡珍/攝影:莊庭豪、王偉帆 台北報導 2011.05.12

不可思議的景象就直接發生在民眾眼前!今天下午一點多,新北市新店市區刮起了「龍捲風」,時間長達兩分鐘,漏斗狀的激烈對流,不僅刮起附近的垃圾和樹木,連停靠在附近停車場、一輛價值兩百萬的休旅車,都被吹到空中翻了兩圈,摔到地面時四腳朝天,附近民眾目睹整個過程,形容龍捲風最少有20層樓高,景象相當怵目驚心。

目擊拍攝民眾:「唉呦呦…天啊。」

這不是電影裡的場景,這是新北市的新店,下午1點10分,罕見路上龍捲風,直接在民眾眼前發威,時間最少持續2分鐘。目擊拍攝民眾:「它是不是要靠近資源回收場啊,天啊整個捲起來了,捲起好多東西,有啊我有看到,剛剛還有把樹都捲起來,有啊我有看到。」

鏡頭拉遠來看,漫天黑雲,顏色詭譎異常,正中間就是漏斗狀的激烈對流,扭曲盤旋,左右位移,風速最高上看177公里,捲起附近的垃圾,在最外圍,不斷往上逆時針方向繞圈,民眾親眼目擊拍攝,一邊尖叫一邊紀錄。

這輛停靠在路邊的休旅車,價值兩百萬,被龍捲風吹離地面,從大約20公尺外,對面的停車格,吹上了天,在空中盤旋了「兩圈」,才重重摔在地上,還當場壓住一輛機車,幸好無人傷亡,車主趕赴現場,說這車才買一個星期。

休旅車主:「我…我也才剛來,我還不知道是怎麼樣的狀況,真的…真的是龍捲風是不是。」

拖吊車出動,九牛二虎之力,把車翻成正面,連保險員也到了現場,說過去實在沒先例,怎麼理賠,還得再想想,天氣異常,連新北市區也刮起龍捲風,上演驚魂記。

※ 相關報導:

* 新北市出現龍捲風!目擊者搶拍
http://udn.com/NEWS/LIFE/LIF1/6332208.shtml

氣象局表示,台灣北部地區下午熱對流非常劇烈,這樣的天氣條件下,確有可能形成龍捲風。氣象局指出,龍捲風、打雷、閃電、冰雹等生成條件很類似,都是因劇烈熱對流而產生。



◆ 毀滅天氣襲陸? 各地暴雪、洪澇、龍捲風

TVBS 記者:廖珮君/攝影:楊子毅 大陸報導 2011.05.12

台灣要正視乾旱危機,最近中國大陸各地的天氣,也很怪異,廣西最近暴雨成災,安徽、湖北卻鬧大旱,龍捲風襲擊四川,內蒙古和新疆,更是罕見出現5月雪,雪勢堪比隆冬,氣溫最低下探到零下二度。

這場雪來得真晚,是新疆的5月雪。新疆民眾:「下了這麼大的雪,今天天氣特別冷,所以我穿了棉衣上班。」

滿天銀白,5月雪的雪勢竟不輸冬天,8日起,哈密伊犁等地被暴雪襲擊,最大陣風8級,氣溫最低零下2度,真的太冷了,官方甚至恢復供暖。不止新疆,內蒙古也下5月雪,翻開當地30年的氣象資料,堪稱極為罕見。內蒙民眾:「立夏能下這麼大的雪,真的是很少見很少見,從來沒見過,我長這麼大沒見過。」

內蒙民眾:「10年來,近10來年沒有這麼,這是第一場。」

很多人不禁要問,大陸天氣怎麼了,因為除了新疆、內蒙古下大雪,安徽、湖北降雨量創新低、鬧大旱,還有龍捲風、暴雨,分別在各地拉警報。龍捲風掃過,四川眉山的工寮被瞬間吹垮。救難人員:「後面的人都讓開,我們要使用儀器,不要干擾,再次確認生命跡象。」

四川民眾:「當時一陣旋風過來,人都站不穩,房子就飛出去了。」

9級風一吹,大半夜壓了上百人在房屋殘骸底下,幸好救難人員來得快,最後只17人受傷。再把鏡頭轉到廣西,桂林一場豪雨,不過兩個小時,就像是用倒的,雨量超過100公釐。記者:「你家那邊水有多深啊?」廣西民眾:「有1米多吧,1米多深啊。」記者:「家裡什麼情況啊?」廣西民眾:「家具都被泡了。」

豪雨成災,居民無奈地勉強就泡在水中的餐桌椅吃飯,室外更是黃水滾滾,衝垮公路交通,部分地區更爆發土石流,災情可能更嚴重,一年還沒過一半,天氣異常,有人擔心,以往科幻小說才會有的天災肆虐、毀滅性災難,搬到真實上演,已經快變成常態。



◆ 北極融化中…八國聯軍搶救

自由 2011/05/12

週邊各國將簽署國際協議

〔編譯羅彥傑/綜合十日外電報導〕由於北極冰帽融解催生新的航道、漁場及更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田,北極可能成為國際間爭奪資源的下一個重要戰場。截至目前,美俄及靠近北極的其他國家均試圖合作,第一步就是在十二日開會,為開發這片廣大地區從事漁業、觀光、油礦探勘制定規則。

首份具有國際約束力協議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及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俄羅斯與瑞典等國外長,將在格陵蘭島首府努克集會,討論如何管理本地區的發展,同時保護這裡脆弱的生態體系。預料希拉蕊等人將簽署「北極搜救協議」,而國務院形容這將是北極八國第一份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協議。

各國劃分明確搜救範圍

去年十二月在冰島會談時,各國部長就協商將北極劃分為明確的搜救地區,各國對於自身領土負有法律責任。冰島官員說,這類協議因為融冰開啟水道,以致現在有愈來愈多人航行北極而更顯重要。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北極專家康蕾說,這次的集會具有歷史意義,部分是因這是美國國務卿首次參加這個部長級會談。副國務卿史坦伯格在CSIS主辦的一場會議中說:「我們想在後冷戰世界傳遞一項訊息,即北極是合作而非衝突的地區。」

不過,在努克召開的兩年一度、今年為第七屆的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也將宣布設立常設秘書處,以便處理若干更棘手的問題,包括合作因應全球暖化、各國爭相宣示領土主權,及一旦發生嚴重溢油事故的應變之道。冰島與挪威目前正積極爭取把常設秘書處設在其國內。

覬覦北極資源 多國爭稱有主權

俄國四年前宣稱擁有北極主權,掌控全球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多達四分之一,還在海床上插旗,主張海脊將該國直接連上北極。美國不承認俄國的主張,而且和丹麥、挪威與加拿大一樣提出自身的領土聲明,而從艾克森美孚到皇家荷蘭殼牌集團都想分一杯羹。

北極暖化速度比全球均值快一倍

科學家本月稍早表示,北極正以高出全球平均值一倍的速度暖化,照此速度,預料海平面在二一○○年前就會增加多達一.六公尺,遠比數年前預測值高得多。

史坦伯格說,美國希望這次努克會談能催生一個工作小組,專門協商處理北極溢油事故的辦法。他說,美國希望北極相關國家能準備好防範溢油或其他災變,以及成立有效機制處理意外事故。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的資料,全球未被發現、但技術上找得到的碳氫化合物儲藏量,逾五分之一就位在北極圈以北處。本地區占全球未發現石油約十三%,占全球未發現天然氣約三十%。此外,這些資源約八十四%位在離岸地區。

※ 這是為了瓜分資源吧~

fsj 提到...

氣候異常 英國乾早 歐洲熱浪

法新社 2011.05.13

(法新社倫敦12日電) 研究人員今天說,英國創下史上最溫暖的4月新紀錄之後,南部部份地區乾旱情況嚴重。另一方面,歐洲北部也遭到熱浪侵襲。

據「生態暨水文學中心」(Centre for Ecologyand Hydrology)說,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3月和4月創下1938年以來最低降雨紀錄,某些地區更是創100多年來降雨最少的紀錄。

中心說,某些河流的水流,包括英格蘭西南部的艾克斯河(Exe)和北部的里布河(Ribble)乾旱情況和1976年相似。英國1976年大部份地區都發生旱災,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1次。

它說,乾旱情況「影響到英國南部大片地區的農業和水文」。

生態暨水文學中心說:「受到衝擊最大的還是農人和養殖業者,森林和野地發生大火的風險增加,但最重要的是對河流水量的影響。」

本月初,乾燥的天氣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引發罕見的野火。

英國氣象局表示,上個月是英國有史以來最熱的4月,平均氣溫達到攝氏10.7度。(譯者:中央社簡長盛)



◆ 西班牙連二震 傷亡破百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333748.shtml

【聯合報╱編譯李致嫻/綜合報導】2011.05.13

西班牙東南部古城洛卡鎮(Lorca)11日接連發生芮氏規模4.4與5.1的地震,造成9人喪生、167人受傷,是西班牙55年來死傷最多的地震。

人口約有9萬3000人的洛卡鎮,當地時間晚上6點47分發生規模5.1的地震,震源深度離地表僅10公里。在一陣天搖地動後,街道四處都是震落的瓦礫與被壓垮的車,約有2萬棟建築受損,其中有些歷史超過2,000年。

當地記者晚上7點在一座鐘塔前報導災情時,鐘塔突然倒塌,現場一片慌亂。洛卡鎮居民擔心餘震,紛紛選擇在公園臨時搭建的帳篷過夜,白天才返家收拾物品。

內政部在震後立即部署225個軍方緊急部隊與400名救難人員至災區,西班牙朝野同意暫停22日地方選舉的競選活動,全力救災。

洛卡鎮坐落在伊比利亞半島活躍的斷層帶上,且曾在1999年、2002年及2005年發生規模5的地震,但未造成任何傷亡。西班牙地震學家指出,未來一個月可能還會發生餘震。



◆ 搶資源 北極軍事緊張升高

中央社 2011.05.13

就在北極冰雪融化,通往這處蘊藏豐富礦產和原油資源偏遠地區的通道因而開通之際,北極圈國家昨天同意加強合作,包括防止漏油事故在內。

在此同時,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引述外洩的外交電報指出,各國競相爭取北極資源,在該地區引發軍事緊張。

由北極周遭8國和北極原住民代表組成的北極會議(Arctic Council)簽署協議,若發生海難或墜機,他們將分攤搜救責任,範圍遠及北極。

這是北極會議自1996年成立以來,首次簽署具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官員表示,這可為將來針對更具爭議的議題,包括能源探勘在內,樹立協議模式。全球還未發現的原油和天然氣貯量中,北極區蘊含量估計高達25%。

就在北極會議各國外長齊聚格陵蘭開會的同時,「綠色和平」昨天引述外洩的外交電報指出,各國競相爭取北極資源,在該地區引發軍事緊張。

綠色和平表示,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最新揭露的密電,「顯示爭奪北極資源的情況,正在這個地區引發軍事緊張,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消息人士擔心,北約和俄羅斯之間可能爆發武裝衝突」。

據綠色和平指出,維基解密取得的電報顯示「俄羅斯正策劃對北極龐大區域宣稱擁有主權」,在此同時,美國希望對格陵蘭採取堅定立場,北約內部的緊張關係因此日益升高。

美國的1份外交照會寫道:「我們加強對格陵蘭伸出觸角,將鼓勵他們避免在美國和歐洲之間做出錯誤選擇。」

另1封自加拿大發出的電文表示,外交人員引述加國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的話指出,北約勢力進入北極,將「給予北約的非北極圈會員國,對於『不屬於他們的』地區擁有過多的影響力」。

綠色和平指出,這些電文披露的內容「揭發令人深為擔心的事」。

環保鬥士艾立夫表示:「環北極國家的領袖並未將北極冰冠融化視為針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的鞭策,反而投資軍事硬體,搶奪北極底下的石油。」

他接著說:「為了開採當初造成冰層融化元兇的石化燃料,他們正準備作戰,這樣做彷彿是在火上加油。」

就在全球暖化造成北極冰層融化之際,美國、俄羅斯、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的最高外交官員,昨天在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開會,制定開放北極漁業、觀光、原油和礦藏探勘的規則。

fsj 提到...

美德州乾旱 農損逾850億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2011.05.14

美國近日天災不斷,密西西比河的河水高漲,漫過路易斯安納州東北角的邦契彎堤防,淹沒1萬2000英畝的玉米和黃豆田。德州地區則是持續乾旱,農業經濟損失估計超過30億美元(約台幣850億元)。

密西西比河10日出現近75年來的最高洪峰,上漲的河水漫至田納西州曼斐斯的低窪地區後,一路淹沒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納州和阿肯色州的農田和沿河的社區。

在下游的紐奧良港官員說,海岸防衛隊最快可能在15日河水水位達5.5公尺時,禁止在巴頓魯治至墨西哥灣的300公里河段行船。關閉這個全球最忙碌的商業水道之一,可能造成的損失與影響目前尚難估計。陸軍工兵團也將在未來數日決定是否打開摩根薩洩洪道洩洪。

另外,德州地區的乾旱時間已創下紀錄,全州乾旱面積達48%,迄今至少已引發9000起野火,毀損400多棟住宅。

農業專家表示,旱區的小麥生長狀況極差,許多農作物需要大量灌溉,但澆灌的成本高,且水源供應不足。

德州是美國小麥主要產區,去年冬小麥收成總值約6億4400萬美元,今年小麥價格上揚,但收穫的小麥數量預計只及去年之半。

德州今年3月的降雨量創下最低紀錄,4月旱情的嚴重程度為史上第五。

去年10月到今年4月,是德州1895年以來最嚴重的連續七個月乾旱。

不只德州,奧克拉荷馬和新墨西哥兩州西南部地區的旱情也在急劇擴大。



◆ 路州漫堤 中南部洪災擴大

【世界日報╱美聯社路易斯安納州邦契彎12日電】2011.05.14

密西西比河高漲的河水12日在路易斯安納州東北角的邦契彎鎮漫過百年的老舊堤防,淹沒了1萬2000英畝的玉米和黃豆田,農民們雖然在過去幾天努力用1800個沙袋補強堤防結構,但洪峰比預測的要高,只能眼看著河水漫過堤防,無計可施。

在下遊的紐奧良港官員說,海岸防衛隊最早可能在15日河水水位達到18呎時,禁止在從巴頓魯治到墨西哥灣的190哩河段行船,關閉這個世界最忙碌的商業水道之一,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與影響目前尚難估計。

密西西比河在本周初淹沒田納西州曼斐斯的低窪地區後,上漲的河水一路淹沒密西西比、路易斯安納和阿肯色州的農田和沿河的小社區。陸軍工兵團將在未來數日決定是否打開Morganza洩洪道洩洪,這將使路州100哩河段沿岸的數以千計房屋和數千英畝農田被淹,但會解除對堤防的壓力,和保護在下游的巴頓魯治、紐奧良和其間的煉油廠。

在位於路州東北角的邦契彎(Bunche`s Bend),50歲的農民史奈德看著混濁的河水漫進他2800英畝的黃豆田,傷心地說:「看到這種情景,想到所投入的工作和金錢,在未來幾天就會化為烏有,令人氣餒。」他從1984年起就耕種這塊土地。

在南部紐奧良的法國區,居民也在河邊放置沙袋,不過預期該市不會受到洪水的重大衝擊。紐奧良港發言人波努拉說,河段如果被關閉,密西西比河口將擠滿無處可去的船隻,雖然有些船會轉去其他港口;大批載運美國玉米、黃豆和其他農作物出國的船隻將不能動彈;載運委內瑞拉重原油到Chalmette煉油廠的油輪,也將被困在海中,好在大部分沿河煉油廠的油都是用油管輸送去油。

數周來由於豪雨和融雪,密西西比河已打破1920和1930年代保持的最高水位紀錄,預測其洪峰將於19日到達韋克斯堡,並會打破1927年大洪水的紀錄,洪峰並將於23日到達紐奧良。

fsj 提到...

美罕見!路州洩洪 3000居民撤離家園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5.15

美國陸軍工兵團14日打開路易斯安納州摩根沙(Morganza)洩洪閘門,讓高漲的密西西比河水流出,減輕對巴頓魯治和紐奧良堤防造成的壓力,但數以百萬計立方呎的水將衝向艾卡法拉亞盆地,一兩天內洪水就會淹盆地內的農田和小社區,據估計,有3000居民將受到影響,他們雖然忍痛準備撤離,但都表示將會重返家園。

紐約時報報導,艾卡法拉亞盆地內有艾卡法拉亞河與沼澤區,盆地被淹後可能要一個月或更久,水才會被沼澤吸收。55歲的麥蘭康三代在此居住,他在此結婚生子,在河中捕魚和小龍蝦,他13日把家當都裝上車,準備帶家人離去。他表示,從未想過要離開這個生長的地方,通常淹水不超過七呎他都不會走,等水退了,他和家人要回來評估損失、趕走蛇和蚊子,繼續住下去。

這次密西西比河漲水是美國移動最慢的天災之一,在河流南下的途中,淹沒城市和農田,造成人民無家可歸,農作物被毀。工兵團14日打開摩根沙洩洪閘門,河水將轉流至寬20哩、長150哩的艾卡法拉亞盆地,盆地北部的農田將被淹沒,淤泥將會使田地比以前更肥沃,盆地南半部是1700年代移民來此的阿卡迪亞人後裔所住的地方,無數的路州居民在此度過童年,在溪湖中釣魚、玩耍,現在數千人將會完全失去所有。

居民李布蘭克太太14日在做最後的搬家準備,她把狗和迷你馬都送往朋友家寄養,她父親的工具房被拆下準備帶走,她甚至要兒子帶著她的新冷氣機,她說:「我今天問上帝,我是否能回來,祂說可以,我相信祂,我不可能住在其他任何地方。」

對於住在此地的居民,淹水的陰影一直在,但很遙遠,上次摩根沙閘門被打開,淹沒此盆地是在1973年。最樂觀的居民認為淹水有好處,即使會傷害蠔和蝦的養殖場,但小龍蝦在未來的季節將盛產。不過打包離家的人則不以為然,麥蘭康說:「淹水可能有利漁業,卻把我們連根拔起了。」



◆ 新疆遭暴雨冰雹襲擊 農產損失慘重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1-05-15

中國大陸新疆連日來遭暴雨和冰雹襲擊,導致上萬畝的棉花、小麥及瓜果蔬菜等農作物受損,許多溫室搭棚也都毀損,農產損失慘重。

當地官員表示,五月以來新疆氣候多變,風雨低溫交替出現。日前受到冷空氣影響,南疆「塔里木盆地」西部遭大風暴與及冰雹侵襲,有的冰雹直徑約一公分,持續30分鐘,使得當地農作物慘遭重創,當地氣溫也驟降到攝氏四度。

初步統計,「克孜自治州」農作物受災面積達數萬畝,另外19座溫室搭棚毀損,還有數十頭牲畜死亡。

當地官員已展開救災行動,並加強氣象預報監測,以降低災損。

fsj 提到...

大雨連下半年 哥倫比亞釀最大洪患

TVBS 記者:趙元穎 外電報導 2011.05.16

全球氣候亂了套,美國加州居然下起五月雪,中西部的密西西比河水位暴漲,為了搶救下游的大城,40年沒開的疏洪道,打開閘門洩洪,而在反聖嬰現象作祟之下,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從去年11月就大雨不斷,雨季一連下了半年,反常的天氣異象釀成慘重災情。

滾滾洪流沿街狂奔,哥倫比亞東北部大水為患,紅色車子順水流,被水推著倒退嚕,車主當下展開搶救愛車大作戰,拿繩子綁住車輪,套住車頭用力拉,以免愛車落入變成廢鐵的下場。

阿兵哥用力推著泡水車,更可憐的還有車子疊羅漢,車主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碰上大水車子倒栽蔥,也沒輒,水患教人傷腦筋,龍捲風也來湊熱鬧,反聖嬰現象作祟,哥倫比亞從去年11月開始大雨不斷,而且一下就是半年,今年的雨季釀成哥倫比亞史上最慘重的洪水災情。

同樣也是氣候大反常的還有美國加州太浩湖,5月天了還大雪紛飛,加州自行車大賽不得不喊卡。自行車選手:「今天真的沒辦法騎,謹代表所有車手,我們很抱歉。」

車手沒辦法上路競技,美國中西部也好不到哪去,為了保住密西西比河下游大城,將近40年沒打開的摩干薩分洪道,門戶洞開,轟隆作響。CNN氣象主播:「一共有125道閘門口,估計可能要打開其中30或31個。」

閘口一開,大水流入低漥地,附近兩千居民忍痛在4小時內打包走人,人類沒辦法和大水爭地,只能夠棄小鎮救大城。



◆ 投書-南水北調──人定勝天的悖論

【(喬羽/南京)】2011-05-16 旺報

為解決北京市的水資源貧瘠問題,自2003年開始,大陸官方耗資數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啟動「南水北調工程」,該工程分東線、中線兩大工程,將水源引向北京。

該工程最早是毛澤東於1952年提出,自提議始,在水利界、環保界、文物保護界便爭議不斷,北京奪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這一耗資巨大、爭議不斷的工程終於倉促上馬。

南水北調工程動工8年來,已淹沒古墓數萬座,自夏、商直至明、清時期的古文物遺址已有數千處被永久淹沒,其中不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珍貴古建築。一位著名文物保護專家曾痛心的表示:南水北調工程是在中華文化的胸前拉了一條致命的傷口。文物部門與南水北調工程之間的博弈顯得孤獨而落寞,而北京沒有一個領導人願意站出來面對嚴峻問題。

現今,在江蘇、湖北兩省境內南水北調的必經之區,掛著許多醒目的橫幅「讓北京人喝上清甜的長江水」,橫幅下被迫遷離家園的人民,表情麻木而冷漠,此工程遷移人口達數百萬人之巨,他們只得到一點微不足道的補償款後,便失去了大片祖輩賴以為生的農田,被迫再度顛沛流離去大城市打工求生。

自南水北調工程、三峽工程連續開工以來,長江魚類資源、品種已有80%消亡,漢江、嘉陵江、岷江等主要支流水位下降近30%,即連長江主航道的航運亦大受影響,長江的生態危機日益凸顯。

早在1950年代,就有學者對毛澤東的「與天鬥其樂無窮」、「人定勝天」等謬論提出質疑,表示以北京地區的地理條件、水利資源、糧食資源,北京市常駐人口必須控制在30萬人以內;1980年,胡耀邦亦曾說過北京的水資源匱乏、空氣汙染、垃圾填埋這3大城市癌症是難以根本解決的,胡是中共黨內少數實事求是而有遠見的的領導人,但遺憾的是他的警告並未提醒黨內實權派,今日之北京常駐人口已達2000萬人,30年前的3大城市癌症耗費上兆元民脂民膏亦未見絲毫改善,反而新增加了交通堵塞癌症。

南水北調入京後,自來水每噸成本為18元,而北京現行水價為4元/噸,差額由全體納稅人買單,為保障北京的「安定繁榮」,全大陸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不僅如此,北京自古即非「魚米之鄉」,周邊千里的農民之糧食被政府低價收購後,年終再由中央財政向農民發放糧食補貼,然而這些糧補經省、市、縣、鄉各級官僚層層盤剝貪瀆後,最後到達農民手中的已是九牛一毛,由此產生一個詭異的現象:北京之畸形繁華,已躋身世界大都市之列;而北京周遭的河北、山西、內蒙、遼寧諸省分,農民生活狀況不要說與東南沿海農民相比,即使與中西部農民相比亦無任何進步,只能用貧困來形容。

當代共產黨人不要一意逆天行事,繼續與自然定律相對抗,如此不僅對當代之中國人民造成巨大傷害,亦將留禍於後世。應以悲憫的情懷看待因南水北調而喪失家園、顛沛流離的人民,在華中、西南長江兩岸飽受旱災之苦的億萬民眾,以及被北去的滔滔長江水淹沒的無數珍貴古蹟文物。

fsj 提到...

加拿大森林大火燒掉半座城鎮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1-05-17

加拿大「亞伯達省」北部一起森林大火失控,將附近一座有9千800多人的城鎮燒掉一半,民眾倉皇逃命,不過,整座城鎮只有一條聯外道路,路上擠滿了要出逃的汽車。

報導指出,這座城鎮「斯雷湖」有數以百計建築被大火吞噬,其中包括市政廳及警察局。不過,沒有人員傷亡。市長表示,災情慘重,損失難以估計。

消防局官員說,這起森林大火將「斯雷湖」切成兩半,由於強風助長,使得火勢猛烈延燒,「斯雷湖」東半部全被燒毀。

「斯雷湖」距離「亞伯達省」首府「艾德蒙吞」西北部 250公里,當局出動了200消防人員搶救。

※ 相關報導:

* 熱帶泥碳林的危機
http://pansci.tw/archives/3381

東南亞擁有約25萬平方公里的泥碳沼澤森林(peat swamp forests),孕育了許多生物,像是紅毛猩猩,或是世界最小的魚,並且也儲存了大量的碳。但是泥碳沼澤森林現在卻陷入麻煩,一項對於該區域砍伐森林的研究指出,如果人類維持當今的速度繼續伐木,將水域流空或焚林,到2030年,就沒有原始沼澤存留。屆時,數十億噸的碳,將釋放到大氣中。



◆ 新疆南部現高溫 吐魯番逾40℃

中廣 2011/05/17

中國大陸新疆南部地區這兩天快速升溫,其中吐魯番地區突破40℃大關,當地氣象部門已發佈高溫預警訊號,提醒民眾注意用火安全。

吐魯番氣象臺說,吐魯番市在前天(15日)下午的最高溫40.1℃,昨天(16日)升到41.6℃。

氣象臺指出,這次升溫非常迅速。14號以前吐魯番的氣溫還在37℃以下,但是到了15號,氣溫猛然升到40℃以上。

據了解,吐魯番(托克遜縣)昨天(16日)的高溫達到42.6℃,是今年以來出現的最高溫。氣象臺透過手機簡訊等方式,第一次發佈今夏高溫橙色預警。

氣象臺預測,未來24小時內,南疆大部地區的氣溫仍將上升,並已對南疆發佈高溫預警,建議加強防範南疆盆地可能出現的局部融雪型洪水,同時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 調查:喜馬拉雅冰河出現消退危機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5.17

根據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調查指出,過去15年來喜馬拉亞地區2190處的冰河衛星照觀察,冰河消退了75%,其中地球暖化仍是主因。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透過衛星照片以及科學家實地到2190處冰河現場觀察,比對後發現喜馬拉雅山冰河過去15年來75%出現消退,8%出現成長,17%幾乎沒有變化。海洋與地球與行星小組((MPSG))召集人阿哲伊博士表示,「許多冰河仍屬健康狀態,不會永久消失,至於造成冰河消退原因,高溫是其中主因之一。」

此外,尼泊爾科學家也發現喜馬拉雅山的部分冰湖面積逐漸擴大,一旦發生地震,將造成附近居民的安全堪慮,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尼泊爾地區冰湖面積平均成長33%。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稍早的報告也警告,過去一百年來位於尼泊爾、巴基斯坦、不丹與中國附近的冰湖,發生溢滿記錄的至少有35處,而當地上一次最大的地震,則是發生在1934年。



◆ 河水持續暴漲 密西西比河關閉15英里水道

央廣 2011/05/17 季 平

受到持續暴雨的影響,美國密西西比河水位持續上升,美國海岸防衛隊16日關閉了密西西比州納奇茲(Natchez)附近的密西西比河水道。

海岸防衛隊表示,密西西比河水位已經上升到歷史新高,關閉15英里長水道,是為了保護在河上行駛的船隻以及防洪架構,有3艘南來北往的船隻行程受到影響。

不過,路易斯安那州8家煉油廠所需的原油供應以及產品運送,沒有受到這項水道關閉措施的影響。這8家煉油廠使用的原油來自墨西哥灣,煉製後的產品也是輸往墨西哥灣。

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穀類輸出的主要通路,60%穀物透過它運送。

美國海岸防衛隊並沒有透露將在何時開放被關閉的這段水道。

持續幾個星期的豪雨以及不尋常的冬雪融化,導致密西西比河水位上升,淹沒了密西西比、田納西、阿肯色等州的120萬公頃農地。降下的大雨持續推升水位,在密西西比州的維克斯堡(Vicksburg),密西西比河的水位已達56.3英尺,刷新了1927年的紀錄。



◆ 日本海降雨量 百年增54%

中央社 2011.05.17

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日本氣象廳氣象研究所指出,7月中、下旬是梅雨季節的末期,日本海方面的降雨量在這100年來增加54%,這可能與地球溫室效應加劇有關。

氣象廳氣象研究所研究官遠藤洋和針對從北陸到九州的37處地方,調查1901年至2009年梅雨時期降雨量的變化。

6月上旬和中旬的梅雨初期降雨量,這37處在100年來約減少了20%,但是梅雨季末期,日本海方面的降雨量卻大幅增加。

7月中、下旬的降雨量增加到1901年至1930年平均值2.5倍以上的年數,在1957年以後就有8次。而太平洋方面的降雨量並沒太大的變化。

另有研究結果顯示,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太平洋高氣壓較難接近日本,梅雨季就會延長。地球溫室效應可能促使梅雨產生變化。

遠藤表示,這項調查也會進行電腦模擬實驗,以釐清梅雨長期變化的全貌。研究成果將於明天召開的日本氣象學會會議中發表。



◆ 溫室效應氣體排放 英拚減半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1.05.17

英國政府預定17日宣布「綠色計畫」,準備在2025年前把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降到1990年水準一半,此舉將使英國成為國際模範生。歐盟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減排二成。

《紐約時報》報導,英國能源與氣候變遷大臣胡恩宣布的計畫意味,英國減排進度比其他面積相近的國家快,而且英國民眾必須花錢購買能源效率較高的家用電器。另外,英國政府可能恢復補助大型的環保工程,例如潮汐發電、把二氧化碳儲存在地下。

面對氣候變遷,許多國家曾說要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但全球金融風暴讓情況生變。許多國家的領導人認為,大幅降低公共支出和全面改造能源生產、消耗模式無法兼顧。胡恩的減排計畫遭財政、商業大臣質疑需要巨額經費、對經濟影響太大,但在首相卡麥隆支持下,環保陣營獲勝。

英國2008年生效的「氣候變遷法」明定,英國必須在2050年前減排多達八成,另外必須訂定一系列中期目標。2010年5 月上任的卡麥隆曾承諾,他的政府將是「最綠」的政府,而獨立的「氣候變遷委員會」已向英國政府提出如何達成2050 年長期目標的建議。

「氣候變遷委員會」認為,英國碳排放量應在2030年前減少六成,方法是把風力、潮汐發電占用電比率提高到四成,而發展綠色能源有助新產業成長。委員會也建議增加電動車使用量。

2025年的減排目標顯示,英國有意讓經濟多元化、在金融危機後降低對金融服務業的依賴,並把重點放在前景看好的製造業領域。

fsj 提到...

熱浪沙塵雷雨齊襲 北印56死

中央社 2011-05-19

遭遇熱浪侵襲的北印度昨天記錄到攝氏46.2度高溫。與此同時,沙塵暴伴隨雷雨則在昨晚肆虐北方省和比哈省部分地區,至少造成56人死亡。

「印度國家廣播電台」(All India Radio)報導,強烈氣旋風暴襲擊北方省(Uttar Pradesh)東部若干縣份,至少30人罹難;毗鄰的比哈(Bihar)省部分地區,也有至少26人死於非命。

強風及間歇性暴雨上午持續肆虐北方省東部的戈拉克普爾(Gorakhpur)、瓦拉納西(Varanasi)、巴斯提(Basti)縣等地。

「印度新聞信託社」(Press Trust of India,PTI)報導,沙塵暴伴隨強風將大樹連根拔起,砸中北方省席德哈特納格(Siddhartnagar)縣1場婚禮中的吉普車,8個人當場死亡。

與此同時,北印度正遭遇熱浪侵襲,首都新德里昨天創今年最高溫攝氏44.1度。哈雅納(Haryana)希薩爾(Hisar)昨天高溫更達攝氏46.2度,是全印度本季最高溫紀錄,較正常氣溫高了6度。



◆ 北京缺水 破國際警戒線

中央社 2011/05/19

(中央社台北19日電)北京市水務局官員透露,北京市的人均水資源量已下降到100立方公尺,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公尺缺水警戒線,缺水情況嚴重。

香港大公報報導,造成北京嚴重缺水的原因,與北京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膨脹、資源短缺有關。北京在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水資源、交通壓力等「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城市所承載的極限。」

北京市水務局官員說,北京市多年來平均人均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公尺,近年來更下降到人均僅100立方公尺左右。尤其1999年迄今,北京遭遇1949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旱情最嚴重的乾旱期,平均降雨量減少2成,可利用水資源量減少48%。

同時,北京市水務局網站近日公布的大中型水庫情況顯示,17座水庫中有9座的蓄水量比去年同期降低,密雲水庫的總庫容是43.75億立方公尺,但現在的蓄水量不到庫容的1/4。

至於官廳水庫,現在的蓄水量只有庫容量的4%。

密雲和官廳水庫是北京市民主要飲用水源地,這兩大水庫今年的水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些,但主要是從河北等地調水所致。

據2010年公布的「北京市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北京市2009年全市總用水量35.8億立方公尺。而北京市水務局的統計卻顯示,2009年北京的水資源總量僅21.84億立方公尺,缺水近14億立方公尺。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學者侯東民分析,按目前北京人口近2000萬計算,即使加上未來南水北調的長期穩定供水10億立方公尺,北京人均水資源量也不到250立方公尺。

他指出,人口增加過快使北京人口環境關係高度脆弱化,降低人口增速已是北京「十二五」規畫(2011-2015年)頭等重要任務。

此外,不僅北京缺水,中國大陸655個城市中,近400個城市都缺水,其中約200個城市嚴重缺水,水荒已成為大陸民生的一大急迫問題。

fsj 提到...

美預測 今夏颶風頻襲氣候惡劣

法新社 2011/05/20 王黛麗

(法新社邁阿密19日電) 美國氣象局今天預測,今年大西洋將遭遇比往常更惡劣的颶風季節,會有多達10個颶風來襲。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署長盧布成科(JaneLubchenco)說:「美國去年真幸運,躲過大部分季節性熱帶暴風雨,沿岸颶風遠颺。」

「但總不能全靠運氣度過這個季節,必須做好事前防備,尤其氣象預測氣候會有比往常更惡劣。」

氣象局預測,大西洋盆地6月1日至11月1日期間,將有12-18個被命名的熱帶暴風雨來襲。

6至10個熱帶暴風雨中,可能有6個達到颶風強度,持續風速每小時超過74英里(時速119公里)。

6個熱帶暴風雨中,可能有3個會變成強烈颶風,持續風速每小時超過111英里(時速187公里)。(譯者:中央社王黛麗)



◆ 鄂湘贛旱情嚴重 長江水位創新低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2011-05-20 旺報

根據新華社及《武漢晨報》報導,今年以來由於降雨偏少,三峽大壩下三省湖北、湖南、江西均遭遇嚴重旱情。除湖北遭遇自2000年以來最大乾旱外,湖南省更面臨半個世紀以來罕見的冬春夏三季連旱局面,令地方政府及當地居民叫苦連天。

自上述三省16日再度啟動抗旱調度以來,三峽大壩連續多日加大向長江下游的洩洪補水總量,以支援大壩下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抗旱。不過,由於三峽大壩每秒出水流量約為上游來水量的2倍,在入不敷出下,水庫水位跌幅明顯,目前已降至154.4米,較4月20日首度降至160米之後,1個月內再降5.6米。

報導指出,湖北省自去年10月下旬至今年5月8日的190多天裏,該省66個縣市雨量為有歷史紀錄50年以來同期最少,遇旱縣市占該省縣市總數的65%。

由於持續乾旱,湖北全省已有千餘座水庫水位跌至「死水位」(指允許水庫在正常運用情形下的最低水位)以下。長江、漢江水位也降至歷史最低。

報導指出,往年同期,武漢市已進入汛期,長江、漢江水位都會大漲,長江武漢關水位都在21米左右,今年則比往年要低5、6米,屬於「60年一遇」枯水位。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市也遭遇嚴重的秋冬春三季連旱,乾旱持續時間、受旱範圍之大為近10年來少見。

在湖南方面,洞庭湖區遭遇半個多世紀以來罕見的冬春夏連旱。自2001年以來相關資料,洞庭湖區大面積的洪水發生除了2002年的外洪和2010年的內澇外,乾旱基本上取代洪災成為當地天災主角。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湖南乾旱不再局限於丘陵山區和水利死角,就連濱江臨湖的湖區也飽受乾旱侵擾。

另外,江西也因降雨減少面臨歷史罕見的春夏連旱。贛北地區包括環鄱陽湖區旱情嚴重,有23萬人飲水困難。其中鄱陽湖水位在主汎期反而持續偏低,出現歷史同期最低水位。



◆ 日火山噴發 外交部提醒注意

中央社 2011/05/19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19日電)外交部今天表示,日本熊本縣境內阿蘇山觀光旅遊活動尚屬正常,但火山口周邊半徑1公里範圍內禁止遊客進入,呼籲民眾避免前往火山噴發影響所及範圍旅遊,以策安全。

外交部表示,日本熊本縣境內阿蘇山16日發生小規模噴火,福岡管區氣象台將阿蘇山噴火警戒等級由「平常」的1級提高為「火山口周邊管制」的2級。

外交部說,福岡管區氣象台指今後阿蘇山有可能發生較大規模噴火及落石,火山口周邊1公里範圍內,須提高警覺。

外交部表示,截至目前為止,阿蘇山觀光旅遊活動尚屬正常,但火山口周邊半徑1公里範圍內禁止遊客進入,火山登山纜車也停駛,其他如「草千里」、「米塚」、「阿蘇農場」等觀光景點未受影響。外交部呼籲民眾避免前往火山噴發影響所及範圍旅遊,以策安全。

外交部說,在熊本縣境內商旅的民眾應隨時注意當地媒體報導,如有緊急需要協助,請即與駐福岡辦事處聯繫,緊急聯絡電話為(81-90)8765-3410、(81-90)3192-8273、(81-90)4341-7787。(日本境內直撥:090-8765-3410,090 -3192-8273,090-4341-7787)。

此外,民眾也可請親友撥打國內免付費「旅外國人緊急服務專線」電話0800-085-095,通知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

fsj 提到...

長江旱象嚴重 馬國土石流災情

公視晚間新聞 2011.05.22 記者 王蕙文 報導

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旱象,是持續的惡化當中,有五百萬人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另一方面,馬來西亞的雪蘭莪州,則是雨多為患,21號傳出土石流災情,有一所孤兒院不幸慘遭掩埋。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和週圍地區,21號遭到大豪雨襲擊,位在吉隆坡東方的雪蘭莪州,甚至傳出嚴重的土石流災情。一所位在山腳下的孤兒院,在下午兩點半的時候,整片山突然坍塌,瞬間衝刷而下的泥流,淹沒了孤兒院建築,有二十四名院童逃生不及而慘遭活埋。救難人員趕到現場,在大雨中徒手在泥濘的災變現場開挖。經過一整天的搶救,22號確定有十六名院童不幸罹難。

印度的北方省和東部的畢爾省,這幾天也是大雷雨下個不停,這兩個地區五月初的氣溫就已經來到四十幾度,大雷雨固然讓氣溫降了三四度變得涼爽不少,但也使得道路交通亂成一團,部份地區大停電,還傳出路樹或是建築倒塌壓死人的消息,光是北方省一個地區不幸就造成四十一人死亡,三十多人受傷。

而在南中國地區,長江中下游的久旱不雨的情況,則是持續惡化當中。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出現近一百年來的最低水位,湖面已經乾枯到可以見底,造成大批魚蝦死亡,對養殖業造成重大衝擊。此外,日常的飲用水也拉警報,當局估計有五百萬人面臨水不夠喝的問題。重慶市的稻田也因為缺水,造成水稻枯死。而湖北省當局也已經啟動了人造雨作業,希望能或多或少能夠舒緩旱象。

※ 相關報導:

* 重估水電:三峽環保問題的蝴蝶效應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520/KDWUEB0CSAB1Q.shtml

環保部在處理一個水域因水電開發而造成的水污染問題時發現,由於水流減緩和富營養化,該水域“水白菜瘋長,水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此外,水電開發還帶來了移民后移,地質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等問題,損失十分巨大。

* 全球變暖導致空氣濕潤 撒哈拉正在「變綠」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08/17/content_11894365.htm



◆ 馬來西亞孤兒院遭土石流掩埋 已12死

中廣 2011/05/22

根據香港電台報導,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市郊在昨天下午兩點半左右發生土石流,一間在山腳下的孤兒院被埋。目前為止,至少有10名兒童和2名管理人員死亡,還有幾個人失蹤。

報導說,孤兒院依山而建,昨天兩度山泥傾瀉,湧下的泥漿,掩埋孤兒院旁邊臨時搭建的帳篷,當時25名兒童和成人在帳篷裡籌備活動,他們因為走避不及而被埋,至今9人獲救。當局出動消防、警察和民防隊,連夜搜救,但大雨阻礙救援工作。

當地連日暴雨,疑似因此造成泥土鬆軟,導致土石流。



◆ 冰島火山再次噴發 官員密切注意飛安影響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05.22

去年4月艾雅法拉火山爆發癱瘓歐洲空中交通的記憶猶新,冰島最活躍的格里姆火山21日又再次發威,但專家表示,這回對飛航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嚴重。

格里姆火山在1993、1996、1998與2004年都曾爆發,每次持續時間從一天到數周不等,但都不曾對飛航造成嚴重衝擊。科學家早先就已預料該火山會再次爆發,並表示規模可能不會太大,不致像去年一樣造成空中交通的大亂。

冰島大學的地理學家艾納松說,去年火山爆發的影響是罕見的例外。他說:「去年艾雅法拉火山的爆發持續不停,塵、灰的質地輕而細,會停在空中更久,也飄得更遠。格里姆火山的塵灰比較粗、重,會快速掉落地面,產生的危險比較小。」

去年4月,艾雅法拉火山爆發後,強風把火山灰吹向若干世界最繁忙的空中航線,造成多數歐洲北方國家停飛所有航空班機五天,世界各地受困的旅客多達1000萬人。

專家表示,這次火山爆發是否會再次造成航空交通大亂,得視爆發時間持續多久,火山塵雲噴得多高,以及風向怎麼吹才能決定。

但冰島氣象局的地質學家史溫畢約森說:「這回或許是一次大爆發,但不會像去年那麼嚴重。」

他說,格里姆火山的煙柱目前噴向北方,預料火山灰24小時內不會影響到歐洲的空中交通。不過,爆發可能持續數日。

去年11月,溶解的冰河冰塊持續從格里姆火山掉落下來,就已顯露爆發的跡象,後來雖證實只是假警報,但科學家便開始嚴密監視該火山的活動情況。

※ 相關報導:

* 冰島火山再爆 煙衝20公里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351982.shtml

fsj 提到...

冰島火山灰 下週恐飄向西歐

中央社 2011.05.23

歐洲氣象人員今天警告航空業者,冰島山火噴發的情況若持續下去,火山灰可能24日就會飄抵蘇格蘭北部,26或27日就會飄到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

氣象人員說,這項警告根據的是今後5天的天氣預報資料,但必須要謹慎以對,原因包括預報期間,以及目前空中的氣流與去年火山爆發引發危機時的盛行氣流並不相同。

歐洲航管組織(Eurocontrol)今天表示,冰島最活躍的格里姆火山(Grimsvotn)昨天噴發後,預計至少24小時內不會影響歐洲或跨大西洋的航班。

歐洲航管組織發布聲明說,格里姆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向東北方飄散,該組織正密切監控情勢。

聲明說:「目前歐洲或跨大西洋航班不受影響,今後24小時據料都將維持這種情況。」

※ 相關報導:

* 火山灰若飄歐 法警告航班取消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354095.shtml

法國交通部次長馬利阿尼(Thierry Mariani)今天警告,如果冰島格理姆火山(Grimsvoetn)的火山灰飄到歐洲,航空公司的班機將會取消,航空股應聲下跌。



◆ 專家:冰島火山灰飄向英國

中央社 2011.05.23

氣象專家今天表示,冰島火山噴出的火山灰正往南飄向英國,且可能在本週稍晚飄抵歐洲大陸上空。

火山爆發已經進入第2天,觀察人員表示,火山所噴出的灰粒已經散播至北大西洋島嶼多數地區。北大西洋領空在昨天關閉。

格理姆(Grimsvoetn)火山的爆發情況是該火山逾1個世紀來威力最強大的。

冰島最活躍的格理姆火山爆發,令人憂心去年另一座火山爆發所造成的旅遊亂象將再次重演。歐洲領空去年因冰島另一座火山爆發紛紛關閉,關閉規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

這次發生在週末的火山爆發,主要的基夫拉維克機場(Keflavik)被迫關閉。冰島機場當局發言人今天表示,當局希望基夫拉維克機場能在今天稍晚重新開放。

民航當局發言人表示:「今天情況似乎有改善,我們希望基夫拉維克機場今天稍晚或晚間可以重新開放。我們不是很確定幾時開放,但至少我們認為有可能。」

發言人說:「中午將取得更多有關火山灰雲的新消息。」

基夫拉維克是冰島的主要機場,位在首都雷克雅維克(Reykjavik)附近。

不過,大多數人都關注風向改變的警告,氣象當局警告,較低層氣流正改變方向,並將部份火山灰朝英國或可能是歐洲大陸的方向吹去。

冰島氣象局(Icelandic Meteorological Office)預報員表示,「較高層的風往西北方吹」,且「低層風…強力往英國的方向吹」。

雖然較低層的風接近地面,因此可能無法將火山灰帶到遠方,但發言人表示,這將持續「影響空中交通」。

氣象局地球物理學家同時強調,火山灰將在本週稍晚飄至歐洲大陸的預測「不過是種可能,不保證會發生」。



◆ 因應天災 美國資源定位減災

中央社 2011.05.23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總署官員表示,災害的疏散與收容涉及大量資源調度,事先定位資源、做好災害的標準流程,才能第一時間靈活應付。

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外交部、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內政部消防署、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以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 7屆「天然災害減災國際研習營」今天登場。

國科會主委李羅權表示,自然災害對於社會穩定性影響很大,當災害發生時,如何有效疏散及提供庇護收容是重要議題。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總署 (FEMA)兩位災害管理官員原定來台參與會議,但因美國密西西比河地區水災,改以電話連線方式參與。

FEMA第6區副主任Gary Jones透過電話表示,FEMA的全國組織架構共分10區。其中,第6區是傳統災害區,美國有史以來付出社會成本最高的前10大災難中,第6區就占了7個,主要是因為颶風、水災等原因。

Gary Jones表示,2005年的卡崔娜颶風 (Katrina),讓FEMA投注了285億美元,是美國有史以來花最多錢的災難;但是美國也從卡崔娜獲得很多省思,包括關於緊急應變作法的改革。

這些改革包括FEMA員工從卡崔娜颶風當時的2000多位,擴編到目前7500多位;後備人員也從當時的4000多人,增加到9000人,而聯絡官有2800多人左右。

Gary Jones表示,卡崔娜之後,FEMA更強化事先提出災害的策略規劃、事先定位聯邦政府的資源,並與民間機構簽訂應變協議,已簽定超過 200個單位,包含地方旅館提供緊急收容等;另外,FEMA更注重落實聯合指揮的標準化。

Gary Jones解釋,FEMA是由美國國土安全部之下轉型成獨立機構,擔任國家災害管理的主要顧問,是災害應變的主力;FEMA基本上不負責疏散的決策,也不負責災後收容安置的運作,這些由地方與州政府負責;FEMA主要負責規劃、協調、分配資源,建立標準化流程。

Gary Jones說,根據經驗,各級單位間的防災聯合計畫必須在溝通上暢通,平時演練,才能在災害第一時間發揮作用。

※ 相關報導:

* 龍捲風肆虐 密蘇里小城89死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354540.shtml

美國中西部密蘇里州城鎮賈普林的官員今天表示,全美50餘年來威力最強的龍捲風昨天下午重創這個小城,已知至少造成89人喪生,而且死亡人數料將持續上升。這個龍捲風是在昨晚侵襲位於密蘇里州鄰近與奧克拉荷馬州和堪薩斯州交界處的賈普林。不到1個月前,美國南部有7個州遭數百龍捲風肆虐,造成354人罹難。

fsj 提到...

撞沉鐵達尼冰山 來自格陵蘭冰灣

TVBS 2011/05/23 陳俊諺

1912年鐵達尼號撞到冰山後 ,不幸沉入大西洋海底,但外界對於肇事的冰山,卻所知不多,科學家深入研究後,認為這座應該來自格陵蘭,並且找出冰山的可能移動路徑,以及最後究竟為何會撞上鐵達尼號。

一座座的冰山散落在大西洋極北部的海域,在陽光照射下透露出不可思議的白,1914年,鐵達尼號卻因為與冰山迎頭相撞,不幸沉沒海底。旁白:「讓鐵達尼號沉沒的冰山,唯一的紀錄,只有1張照片,攝於事發後的那個冷冽早晨。」

科學家在長期研究後,認為這座兇手冰山,應該是來自格陵蘭西部的巨大冰灣。旁白:「這道80公尺高的母冰牆,最有可能是鐵達尼冰山的誕生地。」

來自地球內部的熱能,導致冰層底部逐漸融化,鐵達尼冰山,最後終於得以脫離母體,緩慢地,朝著大海方向移動。旁白:「大冰山花了超過1年才移出60公里的冰灣。」

科學家猜測,冰山當時可能長達3000公尺,容量相當於10億噸的海水,但在其他冰山推擠下,鐵達尼冰山遭到磨損侵蝕,威力減弱不少。旁白:「在大冰山生命的第1年內,重量就降了一半。」

鐵達尼冰山在1909年,終於離開格陵蘭海岸,往大西洋南部前進。1909年, 恰巧也是鐵達尼號興建工程展開之際,業者企圖打造,當時全球最堅固、最豪華的郵輪,2年後,鐵達尼號首度下水。旁白:「鐵達尼號還停在港邊進行準備工作時,冰山卻意外轉了彎。」

鐵達尼冰山在強勁的西格陵蘭洋流帶動下,逐漸往北漂,也離鐵達尼的航道愈來愈遠,但在1912年,情勢有了變化。旁白:「西格陵蘭洋流在極地冰冠打了個彎,轉向南方,它拖著鐵達尼冰山,往加拿大東北岸前進。」

冰山每天朝著南方移動20公里,在大西洋另一頭的英國,鐵達尼號則是意氣風發,正式啟航。

1912年4月14日,鐵達尼啟程不過才短短4天,2個海中龐然大物,就這麼巧,在大西洋上演致命的相遇。電影片段:「前面有冰山!」

鐵達尼不堪撞擊威力,永沉大海,也帶走1500多條性命,肇事的冰山則繼續南移,在溫暖的南方海水,融化成小冰塊,最後融為大海的一部份。

fsj 提到...

美今年1000個龍捲風 這季已奪454人命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5.24

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根據美國聯邦政府資料和22日龍捲風過後的死亡人數顯示,全美地區這一季發生50個致命龍捲風,造成至少454人死亡,是1953年以來,龍捲風奪走最多人命的一季。

22日的龍捲風導致密蘇里州喬布林市至少116人死亡,自1953年到22日止,只有三個龍捲風帶來的死亡人數,比喬布林市的死亡人數多。

喬布林市所在的牛頓郡法醫表示,以死亡人數而言,22日的龍捲風是今年最致命的龍捲風,預計死亡人數還會增加。

今年其他較致命的龍捲風發生於4月26日到27日,對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許多地區帶來災情,逾340人死亡。龍捲風造成阿拉巴馬州哈克柏格和菲爾.坎貝爾地區78人死亡。另一個龍捲風造成阿州塔斯卡路沙和伯明罕61人死亡。

自1950年代以來,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負責追蹤龍捲風及死亡人數的資訊。該局表示,前述今年的三個龍捲風,是1950年代以來,前10大致命龍捲風。

1953年,龍捲風造成519人死亡,該死亡人數包括死於密西根州佛林特的116人,以及死於德州威柯的114人,和麻州沃斯特的90人。

NOAA表示,今年已經發生約1000個龍捲風,比過去年平均數多一倍;今年產生的致命龍捲風約50個,而一般年平均數為20個。



◆ 美今可能出現50起龍捲風 更猛!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5.24

繼昨天美國南部平原部分地區遭受龍捲風嚴重摧殘後,今天(24日)將出現更為猛烈的龍捲風。氣象預報顯示,從奧克拉荷馬州的奧克拉荷馬市到堪薩斯州威契塔市的廣大腹地,24日都將面臨新一輪龍捲風的巨大破壞,而且大都在入夜後來襲,各方目前都在嚴加待命。

AccuWeather.com的氣象學家預測,24日至少將出現50起龍捲風,其中許多龍捲風將橫掃奧克拉荷馬州東半部和堪薩斯州東部地區。在從奧克拉荷馬市到堪薩斯州的威契塔,再到已飽受龍捲風蹂躪的密蘇里州喬布林鎮的走廊地帶,24日都將面臨龍捲風的嚴峻威脅。

上述面臨龍捲風襲擊的走廊地帶,還包括德州的達拉斯、堪薩斯州的托皮卡,和奧克拉荷馬州的土耳沙等市。

洛磯山脈形成的強烈低氣壓體系24日將在南方平原地區增強,成為危險的風暴和龍捲風形成的有利條件。

堪薩斯州中部地區和德州中北部地區,24日下午將首先出現雷雨暴風天氣。雷雨暴風很快將愈易猛烈,降下大冰雹,可能會出現毀滅性的龍捲風。

下午稍晚,暴風雨將向東移動,夜間給密西西比河谷中部地區帶來龍捲風的威脅。

當局呼籲,當地居民應做好防禦龍捲風的準備,夜間發生的龍捲風危險性最大,因為多數民眾都在入睡。居民還應注意當地媒體的氣象報導,一旦出現嚴峻的天氣情勢,應有應急準備計畫。

惡劣的天氣還使風災威脅到更遠的東部地區,影響到從俄亥俄谷地到大西洋中部的各州。在從肯塔基州的巴度卡到西維吉尼亞州的查爾斯頓和首都華府的廣大地區,居民要嚴密注視24日的天氣變化。

在大西洋中部各州和俄亥俄谷地一帶,最大的威脅是冰雹和毀滅性的強風,也不排除會出現一、兩個龍捲風。

上述地區的交通旅行將會出現延誤,尤其是在下午和晚間時分,居民應對風暴損失引起的道路變化和延誤有所防備。



◆ 不放棄任何人 美搜風暴生還者

中央社 2011.05.24

威力強大的龍捲風席捲密蘇里州賈普林(Joplin)小鎮中心地帶,掀起1家醫院的屋頂,並摧毀上千戶民宅和公司,至少造成116人死亡。

氣象官員表示,這場於22日晚餐時間侵襲這座5萬人口城市的龍捲風,是美國自1947年來最致命的單一龍捲風,死亡人數更高居史上第9高。

路透社援引密蘇里州州長尼克森(Jay Nixon)在賈普林表示,有7名受困民眾獲救。但美聯社在稍後的報導把數字提高到17。緊急救難隊員今天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漏夜搜尋其他倖存者。

尼克森表示:「我們仍相信在瓦礫下仍有人活著,我們正努力找到他們。」

在龍捲風每小時近200英里的風速下,有些倖存者是躲在餐廳或便利商店的步入式冷藏櫃,有的則是躲在浴缸和壁廚,保住一命。

22歲的史瓦塔希(Leslie Swatosh)表示:「我們被石塊砸中,我甚至不知道砸中我的事什麼東西。」她蜷縮在1家酒店的地板上,其他人緊抱在一起祈禱。

龍捲風通過後,這家店滿目瘡痍,但店內的人們都活了下來。

救難隊員今天挖掘成堆裂為碎片的房舍和被壓垮的車輛,搜尋這場規模廣及半英里龍捲風的受害者。

當龍捲風的破壞全然映入眼簾,當局擔心傷亡人數可能繼續攀升。一間間的房舍成為斷垣殘壁、一輛輛車被壓得如扁平的汽水罐、驚恐的居民在街上遊盪找尋失蹤的家人。而威脅尚未終結。瓦斯外洩造成城鎮多處起火,冰雹、強風、和甚至更多的龍捲風等惡劣天氣步步進逼。

正當救難人員在瓦礫間進行艱難的搜救工作,大雷雨襲擊這座癱瘓的城市。當救難人員搜尋災民並希望尋獲倖存者,他們必須在倒塌的電線和尖突的瓦礫間小心翼翼的移動。火災、煙氣和搖搖欲墜的建築持續造成威脅。

瑞斯柯(Jim Riscoe)醫師表示,儘管部分他的急診室醫護人員也因龍捲風受傷,但他們仍舊徹夜工作。

瑞斯柯在賈普林紀念醫院表示:「我大部分的人生幾乎都奉獻給這家醫院。這真是遭透了。有兩名懷有身孕的護士,親身推輪床。這是人類勇氣的實證。」(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 三峽大壩放水 解百萬人乾渴

中央社 2011.05.24

為紓緩長江中下游日益嚴重的乾旱災害,三峽大壩奉命加大放水量,25日起每天放水量近3個萬宜水庫容量,可望解除長江中下游180多萬人的飲水困難。 

大陸多個省區近日遭逢嚴重旱情,數百萬畝農地受波及,官方最新公布的資料指出,包括長江中下游等多數地區今年迄今的降雨量是1961年以來最少。

為保障長江中下游地區抗旱用水及航運安全,大陸國家防總決定再次加大三峽水庫下洩流量,自5月20日至24日,三峽水庫按每秒1萬立方公尺控制下洩;25日至6月10日,下洩流量將加大至每秒1.1萬至1.2萬立方公尺。

有專家表示,如果沒有三峽作為「蓄水池」,乾旱問題可能更嚴重。目前長江中下游有180多萬人飲水困難,洪湖最淺水處僅30公分。

據受旱最嚴重的長江中游3省公布,湖南有82萬人、湖北有76萬人、江西省有24萬人因乾旱,飲水面臨困難。



◆ 財管漏洞大 三峽集團爆弊端

【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2011-05-24 旺報
s
大陸接連大旱讓三峽大壩工程缺陷浮上檯面後,大陸國家審計署更發現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涉及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對外投資、招投標管理和內部管理等31個財務問題,除了投資失誤造成鉅額虧損,員工福利也亂七八糟,大陸官方更直言「央企的管理水準和國際一流企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三峽集團表示已進行整改。

三峽大壩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水電工程,在大陸政府間接承認「出了問題」後,這個大壩國有運營商也出了問題,大陸審計署在官網發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2009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表示在2006年至2009年,三峽集團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情況下,投入10.68億元(人民幣,下同)建設兩座抽水蓄能電站,不過這兩項目都處於停滯狀態,面臨損失風險。

三峽集團所屬三峽財務公司也違規向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累計發放貸款11.17億元,2009年在整體上市過程中,資金安排不當,也導致部分貸款資金投向低收益理財產品,增加了集團整體財務費用1.21億元。

國資委抨擊管理水準

大陸審計署也表示,2007年,三峽集團為職工購買經濟適用房墊款約2.25億元,因部分房屋未售出,截至2009年底尚有7001.33萬元墊款未收回,而且三峽集團領導人職務消費管理標準也不具體。

當天發布的17戶大陸中央企業財務收支審計結果顯示,包括三峽集團、中國遠洋運輸、中國南方電網、中國核工業集團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等多家企業都有相關的職工薪酬福利管理問題。

大陸國務院國資委也重砲表示,目前中央企業體量非常龐大,集團公司下二、三級子公司非常多,導致集團公司在管控上確實存在漏洞,儘管近年來中央企業在加強內部管理、強化風險管控、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顯而易見的是,中央企業的管理水平還和國際一流企業距離很大。

10項已整改或糾正

國資委也要求企業領導要帶頭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企業的改革發展上,國資委也將規範企業職務消費行為,加強薪酬福利管理,增強透明度,並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三峽集團副總經理沙先華表示,這次審計報告指出的31個問題中10項已整改或糾正,正在整改的14項,其他則屬於「汲取教訓、加強防範」的問題,已擬定整改措施。

fsj 提到...

全球暖化海水升溫 助長超級颶風

TVBS 2011/05/24 黃羿文

伴隨全球暖化,全球各地氣候異常的狀況不斷,其中最能明顯感受到變化的,就是威力持續增強的颶風,有美國專家分析近30年來,發生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颶風、熱帶氣旋等資料後,提出警告,隨著海水逐漸升溫,颶風結構發展也會變得更加完整、結實,未來人類可能得面對的是更強、更猛烈的超級風暴侵襲。

廣播:「颶風在清晨5點,侵襲佛羅里達東岸,風速最高達到時速160哩。」

1992年安德魯颶風侵襲邁阿密,所到之處滿目瘡痍,氣象學家克里斯蘭西博士,親身經歷颶風威力。克里斯蘭西博士:「我父母家的一部份,3分之1的屋頂都被風掀起,吹到2條街以外,過去颶風只是我在學校研究的東西,但那次卻直接侵襲我家。」

美國海岸線常常遭到颶風侵襲,但為何颶風這個不速之客,總愛來報到,我們得往東走4千哩,到颶風的誕生地。

大西洋多數的颶風,剛開始都只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上空,很微小的大氣擾動,科學家稱之為「東風波」。凱瑞‧伊曼紐教授:「任何東西都可能促成東風波的發展,可能是1個小女孩在沙裡玩,造成小小的塵捲風,擾亂了往下流的大氣,進而形成東風波。」

接著它持續發展,通過非洲大陸後,在大西洋遇到溫暖的海水,不斷吸收海洋溫暖的水汽,快速匯集能量,讓風暴組織越來越完整,颶風逐漸形成。凱瑞‧伊曼紐教授:「當風的時速大約達到70哩,可能會發展出颶風眼,周圍環繞著眼牆,這個區域充滿高熱,風力最強,這時你就要逃了。」

颶風原本就是自然現象,但現在科學家更擔心的是,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影響。

葛瑞霍蘭教授蒐集近30年來,發生在全球各地颶風、熱帶氣旋的資料,分析它的頻率和強度,最後得到令人震驚的結果。葛瑞霍蘭教授:「我們發現過去30年4、5級颶風的比例增加將近1倍,4、5級颶風的增加,與全球暖化的變化一致。」

海水溫度上升,提供颶風更多能量。葛瑞霍蘭教授:「這代表著颶風將會更猛、更強,釀成更多損失。」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預估這季的颶風數,會高出正平均值。」

伴隨全球暖化,如何面對一次次威力更強的超級風暴,考驗著人類的智慧。

※ 相關報導:

* 1500人失蹤!喊狼來沒人理!美龍捲風警報頻繁成致命主因
http://www.nownews.com/2011/05/25/91-2715387.htm

截至台灣時間25日傍晚,光是密蘇里州喬普林市就確認有124人死亡,約750人送醫治療,超過1500人下落不明。而造成這起悲劇的主因,竟然是因為龍捲風警報系統太常啟動,當地居民指出,「警報器動不動就響,所以沒有人在意。」整個預警過程變成放羊的孩子,喊狼來了沒人理!



◆ 美南流動屋暴增 加劇龍捲風災傷亡

自由 2011.05.2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出現近六十年來最致命的龍捲風災,但氣象專家表示,一連串威力強大的龍捲風,並非因氣候變遷所引起。相反的,人口密度和流動房屋大量增加,以及龍捲風吹襲人口密集地點機率增加,才是近年龍捲風災造成大量傷亡的原因。

賈普林單一龍捲風災 60年最慘

威力強大的龍捲風二十二日席捲密蘇里州賈普林小鎮中心地帶,掀起一家醫院的屋頂,並摧毀兩千戶民宅和公司,已至少造成一百一十七人死亡,追平一九五三年密西根弗林特風災。

華盛頓郵報二十四日報導,這是自一九五○年官方有紀錄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單個龍捲風,其本質實為一個稱作「多漩渦」(Muti-vortex)的具破壞力之罕有現象,這種龍捲風在較寬的漏斗型風暴中,隱藏著兩個或更多氣旋。報導引述專家的話,指出這種氣旋沿著漏斗型風暴的邊緣舞動,速度可達一百二十八公里左右,比其外圍的龍捲風主體還快,破壞力驚人。

四月份以來,美國已遭八百七十五場龍捲風襲擊,造成美國中西部至少三百六十五人死亡。華盛頓郵報引述一些研究指出,這可能與「反聖嬰現象」有關,不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氣象研究員布魯克斯指出,反聖嬰現象效應微乎其微,科學家研究過相關紀錄後,發現龍捲風的發生與全球或美國全國氣溫之間沒有連帶關係。

布魯克說:「龍捲風致命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要有龍捲風,二是有人處於正確或錯誤的位置。」他指出,近年來美國流動房屋數量大增,促成美國最大的單一人口結構變化,是龍捲風造成嚴重死傷的原因之一。據美國人口普查資料,美國三.一億人口中有七%住在流動屋,約兩千萬人,其中半數流動屋位於龍捲風好發區的南部。奧克拉荷馬大學教授布魯斯坦說,賈普林龍捲風若偏個十六公里,不要穿越市中心,受災人數就會大幅減少。



◆ 火山灰往東飄 北德機場關閉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5.25

冰島格里姆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雲往正南吹到英國和愛爾蘭後,24日開始往東飄,勢將影響歐陸好幾個地區,德國北部首當其衝,好幾處機場25日將被迫暫時關閉。好消息是,格里姆噴入天空的火山灰柱24日已從20公里減成二公里。

火山灰雲24日颳過英格蘭北部、蘇格蘭、北愛爾蘭,總共約五百班民航客機停飛。但航管專家預測,英國的空域從25日上午開始會逐漸清朗。

火山灰雲從英國往東飄,德國飛安官員24日宣布,德北灰雲漸濃,布萊梅機場25日上午5:00(台北上午11時)以後停止飛機起飛和降落,漢堡機場從上午6:00(台北中午12時)以後停止飛機起降。

火山灰雲24日東行之際,英航率先宣布取消航班,接著荷航KLM 、愛爾蘭航空,以及愛爾蘭平價航空公司Ryanair,相繼取消航班。

總部在布魯塞爾的「歐洲航管中心」表示,24日歐洲上空大概應有2萬9000班客機往來,因此而減少大約五百班。

火山灰雲24日的動態另外可能造成挪威民航一些混亂,封閉丹麥部分空域,灰雲並且「十分可能」在25日漫延到瑞典西南部。

英國這頭,空中交通控制公司「全國空中交通服務公司(Nats)證實,火山灰雲逐漸離開英國,最新資訊預測「5月25日 (周三)凌晨1時 (台北上午8時)起,英國空域不會有火山灰」,主因是格里姆的火山灰柱大幅降低,灰雲飄不遠。



◆ 俄羅斯東部發生四百多起森林大火

【中廣新聞/謝佐人】 2011-05-25

俄羅斯緊急事務部通報,東部地區周一就發生了421起森林火災,涵蓋面積達11萬公頃。

目前這些火都侷限在「西伯利亞」及「烏拉山」偏遠地區,但是火場面積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去年因為乾旱及猛烈的森林大火導致數十人死亡,農產穀物損失慘重,不少人擔心今年慘劇會歷史重演。

俄國當局已經部署了六千人、一千多套消防設備及24 架消防飛機前往滅火。

俄國強調,「莫斯科」及中部地區尚未受到火災波及,預計今年的穀物生產在8500萬噸到九千萬噸之間,比去年增加約三分之一。

fsj 提到...

三峽加碼洩洪 旱情仍劇 農牧損失慘重

【楊芬瑩/綜合報導】2011-05-26 中國時報

為了抒解長江中下游各省旱情,三峽大壩已連續五日洩洪,但湖北、江西、安徽、江蘇等沿江各省地表依然乾枯。為此,三峽大壩進一步加大洩洪水量,廿五日凌晨起,每秒洩洪一萬三千公噸,相當於每七秒釋出一個水立方的流量。旱災造成農漁牧業嚴重歉收,魚菜價格成倍上漲,通膨已有失控之虞。

連日洩洪,略微提升長江航道水位,但各地旱情未見起色。民眾的焦慮,甚至開始發洩在積極洩洪的三峽大壩上,指責大壩工程誘發長江乾旱的「三峽誘發乾旱論」網路流竄蔓延,讓氣象與水利專家連忙出面澄清。

武漢區域氣象中心主任劉敏澄清,今年的旱情是周期性的氣候現象,三峽工程的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鄭守仁則強調,若無水庫提早蓄水,因應枯水期的調節釋水,長江中下游的旱情會更加嚴重。

無論如何,成千上萬人無水可用的慘況乃六十年僅見,受旱地區的水產養殖業血本無歸,農業歉收造成蔬果價格成倍上漲,公共衛生條件堪慮。同時,上千水庫不足最低發電水位,部分地區已經實施工業限電。

好消息是,長江上游仍略有進水,廿一日到廿三日間,湖北宜昌地區平均降下了廿一公釐的雨水,農地受旱面積減少了九萬畝,雖還不到宜昌總受旱面積的三%,仍彌足珍貴。



◆ 蠶豆欠收、大閘蟹全軍覆沒

【特派員宋丁儀/上海報導】2011-05-26 旺報

缺水多嚴重?一向在上海本幫菜中不可或缺的蠶豆,已在菜市場消聲匿跡。江蘇盱眙最有名的小龍蝦,也因產區乾旱嚴重,產量較往年至少銳減3成;石臼湖內的大閘蟹,正面臨脫殼期間,卻也都被渴死,全軍覆沒。

由於近期雨水較少,加上蚜蟲添亂,部分農產品欠收,上海許多地區菜市場內已見不到賣蠶豆的蹤影。菜販表示,蠶豆今年收成不好,主要5月初上市至今,天旱少雨,蚜蟲頻出,農民連使用殺蟲劑都效用不大,蠶豆很難長得飽滿。

此外,上海地區淡水水產品主要來自於江蘇、江西、湖北等地,但這些產區大多受乾旱影響,產量大受影響。上海銅川路水產批發市場內,小龍蝦開價一斤16元(人民幣,下同)。攤販指出,今年洪澤湖雨水很少,小龍蝦產量少銳減,比去年貴了近5元,還有開價到20元一斤的。

此外,眼下正是大閘蟹的蛻殼期,乾旱也嚴重影響大閘蟹的正常生長。南京一家大閘蟹養殖經銷公司的負責人說,石臼湖圍網養殖的700畝大閘蟹已「全軍覆沒」,養殖大閘蟹10年,頭一次遇到這樣的旱情。



◆ 龍捲風重創 喬布林「美內陸心臟」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4日電】2011.05.26

遭龍捲風重創的密蘇里州喬布林鎮(Joplin),由於地理位置是中部四個州的接壤中心,堪稱美國真正的內陸心臟。該鎮不但是長途貨運卡車的集散地,並且是擁有豐富採礦歷史的區域聖地,地處連接美國中部歐薩克平原與大平原的文化動脈。

有線電視新聞網24日報導,喬布林鎮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緊鄰密蘇里州的西南州界,三面被堪薩斯州、奧克拉荷馬州和阿肯色州環抱。該鎮居民表示,喬布林鎮與美國地圖上任何一個點相比,更大也更具影響力;若不了解該鎮做為中繼樞紐的重要性,實在無法給予真正的定位。

雖然喬布林鎮僅5萬人,但附近密蘇里州跨兩個郡的大都會地區約有17萬5000人,再加上周邊其他三個州地區的數萬人,事實上在該鎮半徑40哩內,估計共有40萬人,使得地該地區成為密蘇里州第四大人口密集地區。

喬布林鎮在經濟上和文化上,均與周圍三個州的社區具有錯綜複雜的連帶關係;包括附近地區居民至該鎮工作、就診或看電影,或是長途旅行者在當地過夜,而喬布林鎮居民也會至其他城鎮工作。

前密蘇里南方州立大學歷史教授拉斯(Virginia Laas)表示,喬布林鎮與堪薩斯州和奧克拉荷馬州鄰近地區,是19世紀末的鋅礦和鉛礦重鎮。之後隨著礦業落沒,該地區又轉型發展許多不同領域的行業,其中之一就是成立大學。

該地區另一個重大發展即為成立醫院。密蘇里南方州立大學畢業的海軍官校歷史教授波格(Lori Bogle)說,當地許多要求大學程度的就業機會,均與教學和醫學有關。

fsj 提到...

三峽水庫補水 只能再撐15天 

中央社 2011.05.27

三峽大壩自20日加大洩洪量提供長江中下游抗旱補水以來,水庫水位6天來已從154公尺連續下降了2公尺,水庫調節庫容已消耗了約4/5,剩餘的1/5庫容也將在6月10日前消耗完畢。

三峽樞紐建設運行管理局運行處處長王海向北京晨報表示,如果6月10日長江上游來水還未見漲,而中下游地區又沒有大規模降雨,到時三峽水庫將極有可能面臨「無水可補」的局面。

目前三峽抗旱補水力度為每天2億立方公尺左右,6天共補水12億立方公尺,長江中下游水位明顯上漲。長江水利委員會發布的水文監測數據顯示,連日來,三峽大壩下游湖北宜昌、湖北沙市、湖南城陵磯、江西九江、江西湖口等觀測站水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面對長江中下游大旱,三峽水庫5月7日開始啟動了今年首次緊急抗旱調度,之後連續多次提高每天的洩洪量,從7日的約每秒7000立方公尺逐步提高到了26日的約每秒1.1萬立方公尺。

大陸中央氣象台預計,長江中下游地區這幾天仍以晴熱天氣為主,27日至29日部分地區將出現達攝氏34到36度的高溫天氣,旱情將持續發展。



◆ 持續高溫 蝗災襲北疆

中央社 2011.05.27

由於天氣持續炎熱,大陸新疆北部發生嚴重蝗災,受災面積已達242萬畝。

中新社報導,4月下旬以來持續高溫的天氣,導致新疆伊犁河谷草原蝗蟲密集孵化。目前伊犁各縣市草原蝗蟲發生面積已達242.3萬畝,其中伊寧市受害草場的蝗蟲密度最高達每平方公尺2600隻。

新疆治蝗辦公室分析,今年新疆草原生物災害將偏重,預測發生面積為2.36億畝,面積比去年(2010年)的2.33億畝略高。

新疆草原面積達8.6億畝,可利用草場面積7.2億畝,是維持新疆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草原生物災害的發生將對新疆農牧業生產和草原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帶給農牧區各族民眾的生產、生活極大經濟損失。

發生蝗蟲災害的北疆各地,已採取防治蟲害措施。除採噴灑農藥類的化學治理,各地更注重生物治理,引進蝗蟲的天敵到草原上消滅蝗蟲。



◆ 美龍捲風釀災 失蹤生還搞不清

中央社 2011.05.27

美國密蘇里州賈普林(Joplin)遭龍捲風肆虐已經4天,當局今天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共有232人失蹤,125具找到的遺體中,僅有1具能辨認身分。

失蹤人口當中,或許部分遺體已經被找到,只是無法確知身分,仍停放在臨時打造的巨大太平間。

當局懇求焦急的家屬保持耐心,讓他們進行冗長的DNA與指紋辨識作業。

被問到為何不讓家屬進入太平間認屍,密蘇里州公共安全部副主任史比勒(Andrea Spiller)說:「這樣無法100%準確,我們的目標是100%準確。」

搜救人員持續在成堆的殘骸中搜尋,希望找到生還者,但昨天不論生還者或屍體均一無所獲。

今天則是找到1名列失蹤名單上的生還者,她抱著貓,蜷縮在自家瓦礫外的木椅上。

75歲的亞當斯(Sally Adams)說,龍捲風毀了她的房子,鄰居在22日救了她,把她帶到朋友家。當美聯社跟她說,她上了失蹤人口名單,她大笑說:「把我從那刪掉!」

密蘇里官員說,他們相信許多失蹤人口其實還活著,也很安全,只是單純無法連絡上親友,因為手機服務斷斷續續。美聯社今天發現,232人失蹤名單當中,至少有12人應該刪去,包括2名住在旅館的生還者、6人住在朋友家,還有1人早已從養老院搬走。

亞當斯說,她在龍捲風侵襲時弄丟手機,無法聯絡家人,告知他們自己安全。親戚後來撥打熱線,並在臉書(Facebook)上留言,通報她失蹤。

她的兒子說,得知她安全後,已經通報當局母親還活著,但直到今天下午,亞當斯仍舊名列失蹤名單。

公共安全部發言人呼籲其他生還者檢查名單,若發現自己名字要通報當局。

密蘇里州州長尼克森(Jay Nixon)說:「我們會持續搜索、拯救並辨認232名失蹤者,直到每個人都找到,失蹤人數降到0為止。」

這個有5萬人口的城市遭龍捲風重創,官員仍努力讓政府服務回歸常軌。

fsj 提到...

長江大旱 洞庭湖變呼倫貝爾草原

【聯合報╱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2011.05.29

久旱不雨,長江沿岸的乾旱情況持續惡化,目前影響已經超過三千四百萬人,不僅農民與牲畜無水可用,重要的糧食生產區也面對被烤乾的命運;其中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災情最嚴重,旱情絲毫沒有緩解跡象。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大陸民政局昨天指出,這次旱災持續很長時間,而且旱災所造成的農牧業虧損相當嚴重,民生和牲畜的飲用水也受到嚴重影響。

今年一到四月以來,長江流域降水量與過去五十年來的平均水準相較,低了百分之六十,導致大面積的農田嚴重龜裂,早稻根本無法扎根;另外,旱災也讓近期的糧食價格在全球市場逐步上揚,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壓力。

中國日報報導,防汛抗旱當局已要求大陸最大水力發電工程的三峽水庫增加釋水量,舒緩下游旱象。三峽水庫管理員王海表示,如果在六月十日前都沒降雨,三峽水庫仍會持續釋出水庫儲水。

目前三峽大壩水位因持續放水已快速下降,水利部還安排三峽水庫提升出庫流量至每秒一點一六萬立方公尺。

中新社報導,湖南洞庭湖面臨罕見的春夏連旱,當地小魚館收入較往年銳減近八成,對漁民生計造成重大衝擊。

昔日洞庭湖的生態景觀非常獨特,生物多樣性也最豐富和集中,每年在此棲息的鳥類達八十餘種、五萬多隻。但現在從湖堤望去,湖面已「瘦」成片片淺灘,湖底乾涸龜裂,部分地勢稍高的湖底甚至變成綠洲,有如「呼倫貝爾大草原」,還可見到成群的牛和白鷺在此覓食。

岳陽市官員透露,今年以來洞庭湖水位持續偏低,城陵磯水位五月九日更出現一九六八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水位。



◆ 洞庭湖缺水 危及江豚麋鹿

中央社 2011-05-29

長江流域久旱不雨,洞庭湖的湖區面積已較往年縮小一半。今年來,洞庭湖的低水位更使東洞庭湖濕地自然保護區2.2萬畝濕地乾涸,危及長江江豚、麋鹿等珍稀動物,鳥、魚類也受波及。

中新社今天報導,中國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因為持續少雨,面臨數10年來最嚴峻的旱災,湖區水體面積較往年已縮小一半。身為中國知名的濕地保護區,湖區已不見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景象,映入眼簾的全是乾涸的湖床和死去的魚、蚌,湖床上的裂縫甚至大到可以伸進1個拳頭。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表示,4月底到5月中旬,東洞庭湖大、小西湖控水區域完全乾涸。夏季候鳥因為找無滿足生存需求的食物和水,正在向濕地外圍遷移;嚴峻的旱情使鳥類無法覓食,對洞庭湖水鳥承載量更將帶來直接影響。

更大的隱患在於,乾旱使得集中在3至5月產卵的魚類失去繁殖場所,影響更巨大。當地民眾說,2007年8月,洞庭湖曾遭遇枯水期,導致湖中魚苗大批死亡,銀魚等魚類產量銳減,直到3年後才恢復正常。當地漁政部門負責人預計,這次洞庭湖漁業資源的恢復,至少需要3到5年。

專家分析,洞庭湖濕地儲水功能、水質淨化功能及固碳功能都將下降;依賴淺水灘生存的蚌、螺等底棲動物也將無法生存,湖區生物鏈遭到破壞。

報導並指出,洞庭湖缺水,使得生活在該地的國家級2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過得有點「擁擠」。江豚活動的最低水深需要3公尺;如果符合條件的水域愈來愈少,牠們將被迫游向繁忙和危險的主航道。

洞庭湖濕地乾涸也影響珍稀動物麋鹿的生存環境。由於麋鹿是典型的濕地型動物,喜歡泥浴,旱情將造成麋鹿活動區域面積縮減,直接威脅生存空間。



◆ 提高抗旱功能 三峽大壩加碼投資

【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2011-05-29 旺報

長江中下游最近遭遇50年罕見乾旱,使三峽大壩工程再度成為眾矢之的。為提高三峽水庫抗旱功能,並因應庫區地質災變,大陸在2009年就啟動編制的《三峽後續工作規畫》(以下簡稱《規畫》)日前獲大陸國務院討論通過,三峽後續投資將近1239億元(人民幣,下同)。

大陸《經濟觀察報》報導,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於本月18日討論通過《規畫》。《規畫》編制工作始於2009年初,於2010年11月舉行的大陸國務院三峽建委第17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

根據《規畫》,到2020年前,三峽後續工作重點解決移民安穩致富、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等重大問題。一要加強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二要強化庫區地質災害防治;三要妥善處理三峽工程蓄水後對長江中下游帶來的不利影響。

2011年《三峽(重慶)庫區移民工作報告》中顯示,到2020年實現三峽後續工作目標所需規畫投資總額為1238.9億元,該數據低於三峽工程此前的投資額度。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底,三峽工程已累計投資1849億元。

一位接近決策層的專家介紹,近1239億元的投資分配,將延續以往依淹沒土地面積比例分配原則,即重慶占84.33%,湖北占15.67%。

不過,各界對《規畫》的看法相當分歧。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陸佑楣表示,三峽工程是一個有限責任工程,最初的設計並沒有抗旱功能,而是用於防洪、發電、通航,它不應該是無限責任的。

fsj 提到...

洞庭湖變大草原 恐爆發鼠害

【記者陳秀玲/綜合報導】2011-05-30 旺報

今年1月以來,洞庭湖區累計降水比歷年同期偏少五、六成,洞庭湖腹地昔日一望無際水域的地方,現在變成了一片遼闊的綠色草地,猶如南方的「呼倫貝爾草原」;專家憂心忡忡表示,主汛期已經比往年推遲,湖灘裸露時間長,將使東方田鼠繁殖數量大增,6月底到7月間可能產生鼠患。

《山東商報》報導,經長年衛星遙感監測,洞庭湖區5月同期水面平均值為900平方公里,冬天枯水期平均為500多平方公里。而今年春夏連旱,使得湖區水面銳減,17日透過氣象遙感衛星監測,洞庭湖水體面積僅為382平方公里,雖然21日至24日曾有降水,再加上三峽水庫放水,使面積增加到577平方公里,但與歷年同期平均面積比較仍小6成。另外,大陸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也同樣變成一片大草原。

漁民已準備上岸打工

洞庭湖是中國大陸第二大淡水湖,洪水時期面積可達2800至3900平方公里,巨大的「庫容」對於吐納長江洪水,削減洪峰意義重大。目前洞庭湖大片洲灘甚或變成草原。漁民何右林指出,往年洞庭湖的魚喜歡將卵產在水草和蘆葦叢中,魚苗孵化後,就有充足的餌料供魚苗生長。但現在因為乾旱缺水,阻斷魚類洄游路線,導致魚類不能正常產卵,他估計今年洞庭湖魚類數量會銳減,一些漁民已準備上岸打工。

蘆葦是湖區居民一項重要的經濟作物。湖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研究專家韓沁哲表示,現在正是蘆葦生長的最佳時期,但目前洞庭湖大面積洲灘裸露在外,蘆葦失去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隨著乾旱持續,其生長情況不樂觀。

旱情嚴格破壞生態鏈

蘆葦是洞庭湖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旱情對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破壞很大。乾旱造成蘆葦蕩變成旱田,魚蝦蟹難以存活,也將波及漁業經濟,還將進一步影響到遷徙洞庭湖的越冬候鳥。

此外,洞庭湖區往年5月下旬就應進入主汛期,但目前來看,主汛期已經比往年推遲,湖灘裸露時間長,將使東方田鼠繁殖數量大增。專家指出,如果6月汛期來臨較慢,降雨量不大、水位上漲緩慢,將給湖區田鼠提供充足由洲灘向內垸遷移的時間,預計6月底到7月還可能爆發鼠害。

※ 相關報導:

* 07年 20億隻田鼠作亂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7164/11201105300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