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7

新陽極技術使電池快速充電

Batteries get a quick charge with new anode technology
http://www.physorg.com/news/2011-11-batteries-quick-anode-technology.html
http://www.anl.gov/Media_Center/News/2011/news111102.html

By Jared Sagoff, November 3, 2011

(PhysOrg.com) -- 次世代電池成份中的一項突破或許來自一種特殊的材料,隨著時間過去,其結構會轉變成表現得更好。

一個來自美國能源部 Argonne 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由 Argonne 奈米科學家 Tijana Rajh 以及電池專家 Christopher Johnson 所領導)發現,當電池經歷充電循環(cycled)後,由二氧化鈦所組成的奈米管,能轉變它們的相(phase),逐漸提昇它們的可用容量(operational capacity)。實驗室測試證明,這種新電池,在不到 30 秒內,能重新充電至其原本容量的一半。

藉由將傳統的石墨陽極轉換成鈦奈米管所組成的,Rajh 以及她的同僚目擊了一種驚人的現象。電池在經歷過數次充電與放電的循環後,其內部結構開始以某種能大幅改善此電池效能的方式,自行確定其排列方向(began to orient itself)。

"當我們開始研究此材料時,我們並不預期這件事會發生,但陽極自發性地採用最佳結構," Rajh 說。"此系統內部有種可塑性,當電池經歷充電循環後,允許它改變。"

根據 Argonne 奈米科學家 Hui Xiong(她與 Rajh 合作開發新陽極材料)表示,二氧化鈦看起來似乎不太可能會完全取代石墨。"我們從某種材料開始,我們未曾想過那會提供某種有用的用途,可是它卻轉變成某種東西,那賦予我們最棒的可能結果," 她說。

Rajh 小組中的另一位研究者,Sanja Tepavcevic,亦採用類似方法為某種鈉離子奈米電池製造出一種自我改良的構造。

"這是一種高度不尋常的材料行為," Jeff Chamberlain 補充,他是 Argonne 化學家,他領導實驗室的能源儲存主要倡議。"我們看見某種奈米級相變,從科學的觀點來看,那非常有趣,而且對這些材料的行為有更深入的理解,那將能解開用於電能儲存系統中的材料之謎。"

根據 Rajh,二氧化鈦似乎像是電池開發中,一種難以置信的解決方案,其理由在於此材料的非晶(amorphous)本質。因為非晶材料沒有內部秩序(internal order),它們缺乏高度有序的結晶材料的特殊電氣特性。然而,非晶材料在充電循環期間,不曾被人知道會經歷過如此深刻的結構轉變(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絕大部分已知的電池材料都經歷過相對轉變(opposite transition):它們從高度結晶化開始,然後隨著充電週期過去,碎裂成非晶態。

二氧化鈦而非石墨的陽極組成亦改善鋰離子電池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在某些例子中,鋰會脫離溶液並沈積在石墨陽極上,引發一種危險的連鎖反應,稱為熱散逸(thermal runaway,熱耗散)。"我們在鈦陽極進行的每一類型測試都證明,它們超級穩定," Chamberlain 說。

這項 Argonne 發現來自於該實驗室二種旗艦級使用者設施:奈米級材料中心以及先進光子源。結合尖端奈米組裝技術與高強度 X 光以特徵化奈米管,Argonne 研究者從而能迅速觀察這種不尋常的行為。

※ 相關報導:

鋰電池陰極的重要突破
新充電方法大幅減少電池再充電時間
電池輕量化:金屬結晶扮演效率改善的關鍵角色
錫—硫—鋰離子電池可成為傳統鋰電池替代品
新鋰離子電池或可供電給電動車
透明電池遇見未來?

「人造葉子」的藍圖模仿大自然
人造光收成方法達到100% 的能量轉移效率

1 則留言:

fsj 提到...

鎳鐵電池重生 兩分半快速充電

中央社 2012-06-28

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早在蒸汽機和馬車時代就發明了鎳鐵電池,後來遭時代淘汰,但史丹福大學由華人戴宏傑領導的研究團隊加以改造,充電效率大增,或可在21世紀重獲新生。

這款新一代電池由加州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化學系教授戴宏傑和他的研究團隊研發。據「洛杉磯時報」報導,戴宏傑表示:「我想愛?生見到這項進展,也會真的很高興。」

這種升級版電池能在約兩分半鐘內完成充電,並在30秒內放電,與目前電池充電得花上數小時相較,速度快了約1000倍。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電池能以極快速度儲存和釋放能量,因此對再生能源工業可能大有助益,而且對於愛迪生原本設想的電動車也有幫助。

愛迪生(Thomas Edison)和發明夥伴甄格(Waldemar Jungner)1902年發明了鎳鐵電池,由兩個電極組成,一極為鎳,另一極為鐵,浸在鹼性溶液中。

鎳鐵電池的優勢在於原料充足且價格低廉,使用的溶液相對於有毒的鉛酸蓄電池也較無害。

1920年代之前,鎳鐵電池銷售供汽車使用,但因為鎳鐵電池不若汽油和柴油燃料引擎一樣強效,後來淡出市場。

另一個缺點是,鎳鐵電池充電速度慢。

研究人員將電極與奈米碳管及石墨烯結合,使其導電率劇增。石墨烯是一種由碳組成的超級材料。

戴宏傑在記者會上表示:「將鎳鐵粒子與碳基底結合,使電極與外部電路間的電荷能快速傳導。」

「結果變成超快版本的鎳鐵電池,能在幾秒內充電與放電。」

目前為止,戴宏傑的實驗室已製造出小型的一伏特原型電池,能用於手電筒。同樣尺寸而言,新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鎳鐵電池的逾千倍。

研究人員說,這項技術已可以用來製造較大電池。這種電池在軍方可能也有些用途,並可用於緊急狀況需要快速充電時。

研究人員王海梁說:「我們的電池本身或許還無法為電動車供電,因為能量密度不理想。」

「但它能幫助(車內的)鋰離子電池,提升這些電池的動力,使車輛加速更快。」然後電池可從再生軔機補充電能。

這份研究昨天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上。(譯者:中央社張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