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1

歷史學界泰斗何炳棣與世長辭

◆ 歷史學界泰斗何炳棣與世長辭 享壽95歲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30502/132012060801255.html

中央社 2012.06.08

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歷史學界泰斗、人文組院士何炳棣在美國西岸時間2012年6月7日,病逝於加州,享壽95歲。

何炳棣是浙江金華人,1917年生於天津,1934年就讀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從蔣廷黻、雷海宗、陳寅恪及馮友蘭等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名教授學習。1938年大學畢業,前往大後方雲南,任西南聯合大學歷史系助教及教員。1944年考取第6屆庚款留美公費,並於次年赴美,入哥倫比亞大學,專攻英國史及西歐史。

何炳棣獲得博士學位前,已於1948年前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任教:1963年轉往美國芝加哥大學,1965年更榮任同校湯普遜(James Westfall Thompson)歷史講座教授,1987年退休。何炳棣1966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獲選為美國藝文及科學院院士。

中研院表示,何炳棣是中國社會史研究最重要學者。20世紀50、60年代,致力於明、清兩朝帝制中國的人口問題、社會結構及流動,並旁及會館制度的研究,著作內容包括重建中國人口的歷史真貌、全面探索明、清五百多年間中國社會組成及階層流動的歷史,研究方法為社會流動的歷史研究建立最重要典範。

中研院說,60、70年代以後,何炳棣的興趣轉移到中國古代史,其中國文化的起源著作「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都詳論中國文化的特徵,為中國文明的起源提出全新的看法。

中研院表示,何炳棣的治學眼光非比尋常,對中國歷史文化關注廣闊,氣象浩瀚;解釋屢創新意,撼動學界。他對學術研究熱忱,數十年如一日,臨終前,仍於病榻中校閱其有關老子研究論文。



◆ 林肯遇刺史料 147年後現世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206080051.aspx

中央社 2012.06.08

帶領美國經歷南北戰爭的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在1865年遇刺身亡,當時震驚全美。他遇刺當天的醫療筆記最近現世,詳細描述林肯遇刺至他嚥下最後一口氣的過程。

1865年4月14日,甫從醫學院畢業的23歲男子里爾(Charles Leale)剛好與林肯同在華盛頓福特劇院(Ford's Theater)看戲。

「劇院幾乎都坐滿了,而『我們的美國表弟』(Our American Cousin)演出相當順利。到了大概10點半,突然傳出槍響,大概過了1分鐘,1名身材瘦小的黑髮黑眼男子出現在下方舞台上,手拿著匕首。」

「我接著聽到有人大喊:『總統被謀殺了!』之後從觀眾席不同方向聽見『殺死凶手!』『開槍射他』等等。」

「我立即跑到總統包廂。門打開,我獲准進入並會見總統夫人。她一直說:『醫生,盡你全力救他!盡全力!』我告訴她我會盡一切力量。」

里爾看到林肯「全身癱瘓,雙眼緊閉,陷入重度昏迷」。

里爾是當天第1名前來治療林肯的醫師。據信他是在事發隔天寫下這份21頁的手稿,真實紀錄林肯從遇刺到辭世過程。

文件副本其實近1個半世紀以來都躺在美國國家檔案局(National Archives),直到上個月才重見天日,被「林肯文件計畫」(The Papers of Abraham Lincoln Project)的研究人員巴派歐安諾(HelenaIiles Papaioannou)從數百盒舊醫療文件中發現。

巴派歐安諾說:「文件的現場感令人動容。但也是非常臨床性的描述,你得知情況究竟有多糟-林肯受的傷真的是非常嚴重。」

「你能感到一種無助感。我想里爾很快就知道林肯不會康復。」

文件也詳實描述林肯當晚惡化情形。報告最後寫道:「早上7時20分,總統嚥下最後一口氣,靈魂回歸他的創造主。」

雖然報告沒有太多未知新資訊,不過「華府林肯組織」(Lincoln Group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的艾里夫(John Elliff)說:「這份報告有更確實的時間和當晚脈搏紀錄,對歷史學家來說是相當有趣的細節。」

林肯任內歷經內戰和奴隸制度的廢除,是美國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不過56歲時慘遭不滿南方戰敗的演員布斯(John Wilkes Booth)暗殺,為美國史上第1位遇刺身亡的總統。



◆ 誰燒兵馬俑? 項羽涉重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149964.shtml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2012.06.10

歷時三年的秦始皇兵馬俑第三次考古發掘,昨天公布初步結果。考古學家發現部分兵馬俑有火燒和水淹的痕跡,認為是人為放火焚燒,放火者以秦末名將、西楚霸王項羽的嫌疑最大。

大陸中央電視台昨天直播秦始皇兵馬俑第三次考古發掘的初步成果,在發掘現場,幾座被黃土包裹的兵俑中,夾有一座被黑色物質所包裹的兵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考古隊隊長申茂盛表示,這種物質是木炭,是焚燒過所遺留下來的。此外,在坑內部的牆上和已經發掘的兵俑的表面,也發現大量人為放火焚燒的痕跡。

在解釋兵俑表面因焚燒造成的顏色各異的現象時,申茂盛表示,這是因為兵俑被焚燒之前曾被人打碎過。「因為位置不同,所以著火的火勢大小不一樣,所以形成了顏色不一樣的現象。」

究竟是誰焚燒了兵馬俑?大陸專家認為,西楚霸王項羽的嫌疑最大。據記載,項羽設鴻門宴的地點據此地僅有五公里,他與秦始皇也結有仇怨。申茂盛稱,這種說法可以站住腳,而這也是目前考古學界的主流意見。

秦始皇陵兵馬俑從二○○九年起開始第三次發掘。據新華網報導,除兵馬俑一號坑外,考古人員也在俗稱的百戲俑坑內新發現了廿多件姿態各異但破損嚴重的百戲俑。此前在百戲俑坑出土的陶俑,與兵馬俑完全不同,既不穿鎧甲,也不披戰袍,只是下身有裳(古代稱上衣為衣,下身衣服為裳),上身赤裸。有的身高超過了姚明,被稱為秦巨人。

※ 相關報導:

* 寫善化文史意外發現荷蘭井
找歷史檔案29資料庫一網打盡

* 內蒙古史前壁畫 敘述隕石襲擊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三星堆 北緯30度 終極之謎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2061100099.html

【特派員洪肇君/成都報導】2012-06-11 旺報

三星堆文明遺址的發現,跟大陸其他地方很像,都是在挖地中不慎掘出文物,一路「搶救性發掘」,逐漸挖出一個大規模的格局,可是這裡又不同於墓葬,只有祭祀坑跟生活遺蹟,因此被推定為古蜀國。

三星堆位於廣漢城西鴨子河南畔,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遺址區,又有古馬牧河蜿蜒流過,鴨子河邊一道彎土圪梁,被稱月亮灣,越過馬牧河西南,又有三個大土包,稱為三星拱月,是廣漢的風水寶地。1929年夏天,燕姓農民在月亮灣邊挖溝,不到1公尺深就挖到土玉器,全家人深夜再掘,共挖出400多件玉器。當時是北伐剛勝利的地方軍閥戰亂時期,燕家人偷偷將玉器賣了。

此事後來被華西大學知道,派出考古學家跟廣漢縣政府連絡,由縣政府派兵保護展開考古挖掘,挖出商周時期的陶器、玉器及各項半成品,還有居住建物的基洞遺址,顯見那是一個先民生活區。其後因為戰亂頻仍,考古發掘時斷時續。

青銅立人像高2公尺

到了1986年,當地一磚廠為取土,不慎挖到大量器物,裡頭有象牙跟精美玉器與部分青銅器,器皿的形制跟中原本土有差異,於是四川省考古學研究院等單位介入,所掘的地點被稱1號祭祀坑。

幾個月挖掘完畢,就在考古隊收拾行當準備要離開時,磚廠在旁邊又準備取土,這下捅到馬蜂窩,挖到大批極大型青銅面具、青銅頭像、象牙、黃金面罩、黃金權杖等物。廣漢市文物局副局長朱亞蓉形容,「估計當時的考古人員都樂瘋了」。

這一挖,挖出石破天驚的發現,總共出土600多件青銅器,有眼睛凸出的青銅面具、29個青銅頭像、高數公尺的青銅神樹,類似方向盤、直徑82公分的太陽輪,更有一個200多公分高的青銅立人像,雙手環於胸前,雙掌虛空,狀似握著一個物體,但雙掌中空並非在同一中軸線上。

想不透的太陽輪

身兼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的朱亞蓉說,她在博物館工作了15年,許許多多的文物由來至今想不透,例如太陽輪,勉強可以解釋成太陽崇拜,經過計算,這輪軸的5條輻線,是等比例分布,她無法想像古人是如何計算鑄造出來。諸多的青銅頭像、面具,推測是以「範鑄法」澆鑄而得,但古蜀國有這麼豐富的青銅(含銅錫鉛硅)礦嗎?至於黃金面罩和金皮權杖的來由更是奇怪,同一時期只有埃及與希臘才有,金皮權杖長度達142公分,重量近500公克,但四川的沙金礦也不豐富,這些黃金又是從何而來。

除了6個太陽輪看起來很現代化,出土器物還有一奇怪的「青銅菱狀眼形器」,又可分為2等分、4等分零部件,看起來很像現代機器的外飾部件,考古學家勉強解釋是眼睛崇拜的圖騰。但看過的人大部分都不相信。

三星堆正好位於北緯30度,這一條環地球的緯度線,有馬雅文明、大金字塔、百慕達三角洲等神祕區域。這也令人對望這些三千多年前古青銅器時,不免懷疑,這是否是外星人在地球上指導過的另一個神祕部落。



◆ 無樂器、無兵器 三星堆最怪之處

【特派員洪肇君/成都報導】2012-06-11 旺報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玉器、陶器,大部分是生活器皿和祭祀禮器,但掌握了冶金技術的古蜀部落,沒有一件樂器或者兵器,也沒有文字遺存,令考古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古代人一個很大的困擾,就是生活食鹽,大陸有考古學家認為,所謂蠶叢「縱目」,應是缺乏食鹽缺碘,造成的眼睛凸出。但因此衍生出來的食鹽說,考據四川岷江地區產鹽地域,懷疑古蜀國部落有煮鹽運銷食鹽的能力,才得以換得青銅、黃金。但真正產鹽地又不在廣漢,應在岷江一帶,距離相當遠。

更可議的是,古蜀人既然掌握了純熟冶金技巧,當時只要會鑄兵器,必然可以征伐其他部落,可是出土青銅器當中,沒有一件兵器,玉器則有玉戈、玉劍。有不實用的玉製武器,卻無真正實戰武器,極令人費解。

再者,雲南廣西等少數民族部落,都有銅鼓等銅樂器,古蜀卻沒有任何銅鐘、響板或銅鼓,等於說這是一個沒有音樂的民族。但古蜀國極重祭祀之禮,相關古物極多,有祭祀而無樂,非常不合常理,跟以往所知的部落民族遺蹟都不相同。

就如廣漢人常跟觀光客講的,如果你對三星堆文明有一點謎的感覺,只要你進去走一趟博物館,「會變成一團謎」,愈想愈無法破解這千年古國謎霧。



◆ 神祕古蜀文明 有符號沒文字

【特派員洪肇君/成都報導】2012-06-11 旺報

中國大陸有二千多家博物館,展示各式各樣的文物,其中最神奇的當屬四川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裡頭的文物跟中原本土有顯著區別,出土形制特殊的凸眼睛青銅像、黃金權杖、青銅神祕樹、青銅太陽輪等物,至今無法獲得完整解釋,是全世界考古學界的謎中之謎。

廣漢市位於成都北方,現在是一個只有60萬人口的縣級市,屬四川省德陽市管轄。現存最早的文史資料,秦朝即置雒縣(因雒水流經而得名),到了西漢置益州廣漢郡,轄13縣,刺史治雒城,今天的成都、綿陽、德陽,都曾屬廣漢郡管轄。

蠶叢縱目 難理解

秦朝以前的史料付之闕如,可是四川天府之國,古代神話當中,有古蜀國、古巴國等各種文化,傳聞黃帝為兒子昌意娶蜀氏之女,另有一種傳說,黃帝的老婆嫘祖就是蜀國所出。這與蜀國開國君王「蠶叢」有關,傳說「蠶叢縱目」,開創養蠶取絲,嫘祖嫁給黃帝,才將這項技藝傳到中原。至於「縱目」則難以理解,不知是直立的眼睛或者指他能望遠。

幾千年過去了,上古蜀國的傳聞只有在《華陽國志》、《蜀王本紀》寥寥幾本書中,沒有太多的記載,而且內容接近於神話,跟夸父追日差不多同一時間,都超過中原歷史的夏商周時期。後人依據傳說與各地方誌的點滴,勉強拼湊出古蜀五代國王依序是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每個朝代都有數百年。

神祕古國 記載少

傳說蠶叢教會人類養蠶,魚鳧則教會人類捕魚馴鳥。杜宇最特別,已經到了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時期,被稱為望帝,教人製衣農耕,而且死後化為杜鵑,經常啼叫催人農事。開明本名鱉靈,是從河流上游漂下的死屍,死而復活,被杜宇救起後拜為相,但奪杜宇之國。

上述的傳說僅存於部分史誌記載,並沒有任何古蜀國自己的文字紀錄,住過四川的李白,也僅憑傳說寫過〈蜀道難〉中有一句「蠶叢與魚鳧,開國何茫然」。總之,歷史對於這個古國,記載非常少,都是周邊部落國家的史料略有提及,沒有正史。



◆ 秦兵馬俑 驚見250公分雜技巨人

【亓樂義/台北報導】2012-06-11 中國時報

歷經三年發掘,陝西考古專家最近在秦兵馬俑地下坑,首次發現一支雜技娛樂隊伍,俗稱「百戲俑」,以摔跤和魔術表演為業,其中一具殘破的陶俑身高竟達二百五十公分,堪稱是秦代巨人。考古人員還發掘難得一見的彩色陶俑和皮質秦盾,對研究秦朝文化、藝術和軍制均有重要意義。

《新華網》稱,二○○九年考古人員獲准對秦俑一號坑展開第三次發掘。除軍陣外,意外發現一支「地下娛樂雜技隊伍」,俗稱「百戲俑」。秦陵考古一隊研究員張衛星說,此陶俑大多上身赤裸,身有彩繪,唯二件身穿彩衣,有紅、紫、黑紅相間等紋飾,造型呈半蹲式。

令人驚奇的是,其中一件無頭陶俑身長竟達二百廿公分,腳長卅二公分,加上頭部,「身高可達二.五米(二百五十公分),堪稱秦代巨人。」

北京大學教授趙化成表示,出土陶俑應是當時社會從事角牴(摔跤)和幻術(魔術)等娛樂性質的「演員」。此發掘將對研究秦俑文化和藝術提供重要依據。據報導,「百戲俑」大多殘破,散落坑底,目前發掘廿多件,估計整個雜技隊伍應有卅多件。

除此,考古人員發現數量不少的彩色陶俑,有黑色眼睛、灰褐色眼睛的兵馬俑,還有一件眼珠為紅色、瞳仁為黑色的彩繪兵馬俑頭,讓人震驚不已,此印證兵馬俑中有「千人千面、千人千色」的傳聞。彩繪的鮮艷程度,「超乎考古專家的想像。」

除了刀劍矛戟,這次首次出土一件秦軍盾牌,為駟馬戰車士兵所用,屬於皮質漆盾,上有彩繪,紋飾勾勒細緻。考古人員還發現較為完整的韜(裝弓弩的袋子),這些軍器的出現,對研究秦人軍制大有助益。

fsj 提到...

玩石頭→愛上考古 陳南榮環島蒐文物 開壞四輛車

【許素惠/雲林報導】2012-06-14 中國時報

斗六高中退休教師陳南榮因一次研習而愛上考古,從奇石、雅石到化石,由明清至史前,自地表到文化層,為了採集、紀錄、發掘遺址文化,開壞了四輛車,環島不知幾周,對島內文化遺址瞭若指掌,聲名遠播對岸,還被大陸《中華奇石》邀請為專欄作家。

教國文的陳南榮從玩石頭開始,沒想到一頭栽進考古世界,即使是幾百萬年前的岩層變動、扇貝化石的形成等,他都如數家珍,像本考古活字典。「興趣害了我!」陳南榮不諱言為了興趣,散盡所有零用金不說,還開壞了四輛車,買兩棟透天厝專放收藏的文物。他將每樣古文物視如珍寶,只進不賣,尤其對雲林文物更情有獨鍾,環島數周尋尋覓覓,全數收購。

雖非科班出身,陳南榮對台灣考古的貢獻不亞於仍活躍在國內的任何一位專家學者。雲林縣的梅林、坪頂、番仔郊、雷厝、貓兒干、崩溪缺、海豐等遺址的發現與挖掘,他都是開挖先鋒,其中梅林遺址,甚至是他最先發現的。

「我不愛名利,也不是文化販子。」陳南榮曾向包括前總統陳水扁等政治人物,建言在雲林蓋一座博物館,無奈每個人把他視為文物販子,令他心灰意冷。

多年前,他慨捐了一大批文物給台南南化博物館,眼見紀錄故鄉演進的重要文物流落他鄉,他心急如焚,「.我們雲林有多達六十九處遺址,卻沒有一座博物館可收藏。」

他擔心自己百年後,所收藏的兩棟古文物也會因此被變賣流落他鄉,希望有生之年,看到雲林所有文物回家。



◆ 別當敗家子樟湖校長:讓珍貴文物回家

【許素惠/雲林報導】2012-06-14 中國時報

樟湖國小校長廖宏彬日前帶學生參觀台南菜寮博物館,館長提及雲林縣內歷史文物收藏家陳南榮口頭答應,身後將把收藏物捐予台南。廖十分感慨,憂心縣內文物流落他縣,雲林將更難擺脫文化沙漠及被後代責怪為敗家子惡名,希望縣府把文物要回來妥善保存。

廖宏彬指出,中研院劉益昌博士過去以國家經費執行雲林縣各遺址挖掘,任憑一批批運離縣,其中不乏可能改寫歷史的爭議文物,例如樟湖清朝古石器多數已流失到外縣都市藝品店,又如有口完整荷蘭井流落到台中,收藏在科博館,「將來我們要帶孩子去外縣市看自己雲林縣的東西嗎?」他說,劉益昌就曾在麥寮鄉海豐、施厝寮、雷厝等地古港口,挖掘出證明雲林開發遺跡在台南熱蘭遮城之前的古文物,也意味著內地漢人順著濁水溪入台,和雲林縣互動很早。

雲林縣文化處長李明岳表示,縣內目前因無適當場館藏置,挖掘出的古文物暫由劉益昌代管,不同的遺址、文物各有計畫,湖山水庫遺址館及遺址公園規畫案已正式委託成大基金會規畫中,未來將朝台灣中部區域型遺址館方向建置,並將建立專業的遺址文物典藏庫房。

其次,貓而干及笨港遺址也有挖掘及調查計畫,後者文物保存已尋求台灣歷史博物館長期典藏合作,虎尾高鐵園區布袋戲傳習中心則將設專業文物典藏庫,藏放非出土性文物,屆時所有文物都會回歸雲林保存。



◆ 日發現一千三百年前戶口名簿

【黃菁菁/東京十三日電】2012-06-14 中國時報

福岡縣太宰府市在國分松本遺跡中,發現了七世紀末飛鳥時代後期的木簡,上面記載著人名、身分和戶數等資料,成為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戶口名簿,也可看出當時中央政府已建立了戶籍制度,能直接掌握每個居民和役男的資料。

木簡長卅一公分,寬八.二公分,厚八毫米,標題寫著「(山鳥)評」,正面記載戶主名及同居的十六個家人名字及親屬關係,背面寫著「進大貳」等官位。當時廿一至六十歲的健康男子被稱為「政丁」,徵兵的對象記載為「兵士」,成年女性則註明為「丁女」。

「評」相當於日本現在的「郡」,「(山鳥)評」是指福島縣糸島市及福岡市的西區。太宰府市教育委員會研判,這木簡可能是在西元六九七年製的。

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戶口名簿是保存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西元七○二年的「筑前國(山鳥)群川邊里籍」。

fsj 提到...

華府看天下-憶史學大師何炳棣

【傅建中】2012-06-15 中國時報

本月七日史學大師何炳棣在睡夢中溘然長逝,享年九十五歲。本來下個月老先生要去台北出席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的,不幸跌了一跤就此不起,誠史學界之巨大損失也。

十二年前(二○○○年)美國民主黨在洛杉磯召開大會,我前往採訪,會後在友人江才健的引薦與陪同下,驅車前往加州德爾灣市(Irvine)拜訪已經退休的何炳棣先生,有幸和他長談四小時,請教諸多歷史問題,先生有問必答,快人快語,獲益良多,迄今難忘。

譬如說,談起孫中山與宋慶齡的結合,先生是頗不以為然的,據何說,孫和宋父耀如是朋友,每逢孫到宋府拜訪,如慶齡在座,孫的眼睛老是盯在慶齡的屁股上,那時孫是一接近半百之人,慶齡正當妙齡,這樣的眼神,代表的是什麼,不言而喻。

一九四五年何炳棣是與楊振寧同船來美留學的,兩人多年維持一定程度的友誼,問起楊振寧和李政道交惡,究竟誰是誰非,何不做正面評論,只說李喜蒐集中國畫,品味甚高,而對楊不置一詞,可以看出李楊二人在何心目中的不同地位。

當天何先生在一中國飯店請吃午飯,已是八十餘高齡的他,不免叫人想起「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那句名言,沒想到老先生除了菜餚之外,足足吃了兩大碗飯,可見其健康逾恆,講起話來,更是聲若洪鐘,由於談興甚好,我不揣冒昧,問起他上世紀七十年代訪問大陸後,對新疆石油儲量高得離譜的估計,老先生坦承是受了老同學中共某高幹的誤導,我緊接著追問,此人莫非是姚依林(副總理,一二九學運領袖,現任中共副總理王岐山的岳父)?何有點驚訝,問我如何知道,不過承認確是姚依林,老先生本來要為賢者諱的,豈知被我打破砂鍋,洩了底。

何老性情剛烈,屬於Don’t suffer fools easily (不易容忍蠢人)的那一類,因此結怨樹敵甚多,尤其是同行,文人相輕,在他老人家身上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他原在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任教,頗有懷才不遇的感慨,後應美國漢學家顧理雅 (Herrlee Glessner Creel, 1905-1994)之請,受聘於芝加哥大學,按說顧理雅是提攜何的恩人,沒想到後來二人反目成仇,顧退休後,何立即把顧從芝大掃地出門,將其書籍如同垃圾般棄於走廊,我的朋友艾爾曼教授(Prof. Ben Elman,繼余英時在普林斯頓教中國思想史)覺得何有失中國人的敦厚。

說到文人相輕,何對歷史同行也是院士的許倬雲極為看不起,揚言若是他早在芝加哥大學任教,許一定畢不了業,無他,只因許是顧理雅的學生。蜚聲國際的考古學家張光直也被何罵成漢奸(大概因其父張我軍的關係),至於英國人布萊克豪斯爵士(Sir Edmund Blackhouse, 1873-1944)寫的自傳式回憶錄,誇稱他和慈禧太后有染,更是被何大師斥為文化流氓。

學界公認何炳棣著的「明清人口論」(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及「明清社會流動史論」(The Social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兩書,是前無古人的開山之作,必可傳世。一向以最高標準要求學術著作的余英時教授,亦肯定何炳棣的學術成就,尤其是「明清人口論」一書,但對「明清社會流動史論」則有所保留。

這裡有一段趣事,二○○六年底余英時獲得有諾貝爾人文獎之稱的「克魯吉獎」(Kluge Prize),何炳棣曾打電話向余先生道賀,兩人談了四十餘分鐘,但從頭到尾何先生無一語及於祝賀,反倒是抱怨他應得這個獎卻未得,此老不服輸之心理,於此可見。

何炳棣是唯一擔任過美國亞洲學會會長的華裔學者,自他以後尚無來者,就此而言,他已是不朽了。



◆ 尼安德塔人 4萬年前就搞藝術

中央社 2012-06-15

根據今天發表、詳述新分析方法的研究,西班牙洞穴壁畫是人類已知最古老的藝術作品,而史前時代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可能就是洞穴藝術家。

「科學雜誌」(Science)指出,研究人員檢驗西班牙北部11座洞穴的50處壁畫,發現4萬多年前歐洲尼安德塔人有不為人知的才能。

科學家表示,他們使用1種新的定年技術,發現西班牙最著名洞穴許多壁畫的年份,比先前認定的還要再早幾千年,由於年代過於久遠,推斷並非由現代人祖先智人(Homo sapiens)所創作,而是更久前就住在歐洲的尼安德塔人。

專家表示,從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尼安德塔人會創造洞穴壁畫藝術,不過他們確實會埋葬死者、在身上使用一些原始的裝飾技術,並遺留一些由骨頭和貝殼做成的垂掛物。

研究人員來自歐洲8所大學與研究機構,從西班牙西北部11座岩穴牆上的方解石(calcite)採集約10公克的少量樣本。

這些地殼含有微量的放射性鈾,測量有多少的鈾蛻變為釷,即顯現該岩層年份。

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考古學家派克(Alistair Pike)和研究同僚利用這項技術判定這50幅洞穴壁畫的年代,大部分都不到2萬5000年,但科學家寫道,有5幅畫「更有意思」。

阿爾塔米拉(Altamira)洞穴1個棍棒形狀的大型作品至少3萬5600年,估計比先前認為的還要早1000年;另外一處在卡斯蒂略(El Castillo)則超過3萬7300年,也比前計算的要早了幾千年。

最令人驚訝的是數個大型紅色圓盤,同樣也是卡斯蒂略洞穴的作品,至少有4萬800年。

研究主筆派克在新聞記者會上表示,這讓「歐洲已知最古老的藝術品往前推進至少4000年」。

fsj 提到...

日本新潟 挖到古羅馬珠寶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法新社東京22日電】2012.06.23

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22日宣布,在新潟縣長岡市一處5世紀的古墓中,發現3顆由羅馬技師雕琢的琉璃珠,顯示古羅馬帝國的影響遠及亞洲邊緣。

由日本政府資助的奈良文化財研究所近日完成檢測,推斷這三顆鍍金的琉璃珠約在1世紀到4世紀期間製成,直徑5毫米,中間均有一個孔洞。

此外,這些琉璃珠是由泡鹼和多層夾金工法製成。琉璃夾金工法是古羅馬帝國工匠獨特的工藝技巧,工匠會將金箔剪裁成特定形狀,沾附後夾在兩層透明玻璃之間。

研究員田村朋美說:「這是在日本出土、年代最久遠的夾金工法製品之一,是在羅馬帝國製作再送到日本的罕見飾品。」羅馬帝國興於西元前27年,歷經擴張與分裂,衰於1453年。帝國版圖一度橫跨地中海並涵蓋今日的英格蘭地區。田村說:「出土的古物有助於未來的研究,探討這些東西如何一路來到日本。」



◆ 林口古文物 與廣西石器相似

【聯合報╱記者王長鼎/新北市報導】2012.06.23

林口鄉太平村民張新福從十餘年前,在林口、八里交界海岸線,陸續拾獲宋元明清時期的瓷器、遠古陶罐碎片,以及犀牛、老虎、象牙、史前人類骨骼化石,和舊石器時代工具等文物近萬件。大陸專家昨天參觀後表示,「這與廣西發現的石器十分相似」。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臧振華,昨天與大陸考古學者謝光茂、范雪春參觀張新福的收藏。福建博物院自然館副館長范雪春表示,舊石器冰河時期在大陸和台灣間的海峽水位最低,張新福發現的舊石器文物,與大陸長江三峽、廣西及台灣長濱文化發現的石器相較,形體較大且重,研判屬於另一種舊石器文化。

大陸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主任謝光茂則說,與廣西發現的石器相似。

張新福說,中研院調查認為,他所採集的出水石器遺物種類屬下罟坑遺址,包括疑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礫石砍器和燧石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及瓷器,涵蓋年代從數千年到數十萬年間,證明下罟坑遺址是北台灣甚至台灣本島的特殊遺址之一。



◆ 林口西濱海岸 可能為新史前遺址

【潘欣彤/新北市報導】2012-06-23 中國時報

台灣史前遺址可能再增一處!林口區太平里文史工作者張新福,十多年來累積數萬件古石器、陶片,年代橫跨冰河期到唐宋。今年四月,第一批送中研院檢驗的五百多片石器結果出爐,證實最早為舊石器時代,更有考古學者大膽預測,當時居住在此者,可能遠從長江三峽遷徙而來。

原為尋找值錢的玉石,從八十六年發現第一塊古石器開始,張新福近廿年沿著西濱海岸撿拾「考古」生涯中,找到了不少具代表性的文物,如呈圓盤狀的歐洲石器,因最早在歐洲發現而得名,後陸續在亞洲各地發現,由於製作與技術相似,成了遠古時代「文化交流」的最好證明。

而他的發現,也引起包括中央研究院、十三行博物館等研究單位注意,除分批將他收藏的古陶片、石器送至專業單位鑑定年代,更將西濱快速道路旁,即八里掩埋場行政中心以南,瑞平國小以北,長二點五公里海岸線,命名為「下罟坑遺址」。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臧振華,昨與大陸福建博物院自然館副館長范雪春、廣西文化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謝光茂等人到張新福住處,范雪春看到張新福撿回的古石器,嘖嘖稱奇「這麼大片十分少見」,更指出從打擊點到鑿製的細節,都與長江三峽一帶發現的石器頗為相似,可能是冰河時代末期,約史前兩萬三千年至一萬七千年間,長江三峽一帶史前人類為避寒,南遷穿過水位低淺的台灣海峽,至台灣落腳。

謝光茂也說,張新福收藏的古石器中,與在廣西出土的石器十分相似,不排除兩地文化交流甚至遷徙的可能。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臧振華說,此處發現的石器又大又重,在台灣考古史上十分罕見,而從大小與製法上,與同為史前遺址的台東長濱文化呈現極大差異,十分有可能為新的史前遺址,但因目前尚未進行大幅度調查,仍難拼湊全貌。



◆ 考古陶器透露 史前人類已會取牛乳

【台灣醒報╱記者魏敦華╱台北報導】2012.06.22

根據考古學家的化學檢驗,居住於撒哈拉沙漠的史前人類約5千至7千年前的陶器含有乳品脂肪,說明史前人類已經懂得從牛隻身上取得牛乳。除了在畜牧史上的新紀錄外,這也可以讓科學家了解乳糖不耐症的歷史發展,進而在醫學上發揮效用。

根據了解,薩哈拉沙漠一萬年前是綠意盎然的綠洲,史前人類的聚落在當地過半定居的生活,進行採集狩獵活動;而此聚落熱衷於陶藝,考古學家對陶器進行脂肪酸得抽取檢驗後,在成分中找發現乳品脂肪,間接證明該聚落已經會從畜牧的牛隻身上汲取牛乳。

考古學家表示,該陶器年齡約為5千至7千年,雖然已經知道當時牛隻的畜牧對使人類不是問題,但懂得從牛隻身上不斷採集牛乳卻是第一次被發現;考古學家對於非洲史前人類在牛乳上的運用感到新奇,「乳製品在歐洲相當重要,得知非洲史前人類也有運用,讓我們感到新鮮和振奮。」

乳品脂肪的發現除了在考古學以及歷史上有著顯著的地位外,在醫學上也能夠有所貢獻,科學家可以藉由此發現得知乳糖不耐症基因的演化,因而找出相應對的方法。

fsj 提到...

明清寫到現代 首本台文史出書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2.06.27

國內第1本「台語文學史」昨在台灣文學館舉辦新書發表,作者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文系教授方耀乾表示,書中記錄從明清至今,台語文學發展的歷程,也駁斥「只有台語、沒有台語文學」的言論。

昨天許多台文界人士參與這場發表會,方耀乾表示,「台灣文學史」有20本,其中15本是大陸出版,因過去沒有台語文學史,而讓他有編寫台語文學史的念頭,經10多年努力,終於出版。

內容見證400多年來台語文學的發展,從明清時期的台語民間文學,清末的白話字文學,到日治時期的台灣話文論爭與歌仔冊文學,再到戰後的台語文學運動與作家文學。

書中還有台語文學作品的書目,列出台語文學作品近3千冊,方耀乾表示,這粉碎了部分學者「只有台語、沒有台語文學」的論點,「東西明明就在那裡,你不能假裝它不存在」。

與會的台文界人士指出,台語文的發展過程坷坎,原只是語言,逐漸發展出文字與文學,但近代在華語文學的影響下,台語文學生存空間愈來愈小,但前後仍有1、2千名作家投入創作,是台灣文學中不能忽視的一部分。

成大台文系副教授蔣為文表示,許多台灣文學史甚至連1個字都沒有提到台語文學,有可能是故意忽視打壓、也可能是無知。

作家林央敏也表示,過去曾寫過台語文學運動史論,還曾有人編寫台灣文學概論,而方耀乾編寫的台語文學史,是第1本以文學史的角度編寫台語文學的作品,很適合想了解台語文學的人閱讀。

這本書是由一群娘子軍組成的「台灣文薈」贊助出版,其中大多是喜歡文化的老闆娘,在台灣文薈執行長張德本的居間牽線下,才讓台灣文學史一書順利出版

fsj 提到...

大馬發現荷蘭古船 寫歷史新頁

中央社 2012.07.01

馬來西亞外海發現價值逾5億令吉(約新台幣50億元)的400年前荷蘭商船與文物,預期寫下大馬歷史新頁。

馬來西亞媒體報導,來自吉隆坡的考古隊今年5月在距離麻六甲海峽3海里外發現這艘荷蘭商船,更在附近地區發現另外6艘沉船,當中包括一艘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擊沉的日本戰艦。

其中一名考古潛水員大衛指出,他們是透過超音波設備,在麻六甲海峽3海里外、深27公尺的海底發現沉船。商船船體被塗上白灰色,潛水員也在海底下觀察了商船的艙壁與武器,並在沉船附近的海床上取得部分文物。

他表示,荷蘭商船是艘木帆船,相信這是考古界所發現第一艘最完整的荷蘭占領麻六甲時期的沉船。初步推斷相關文物已有400年歷史,更慶幸的是所有文物大致保存完好,包括陶瓷、古錢幣、珠子、玻璃與金條等。

大衛透露,由於沉船一直被海砂埋藏在海床底下,因此船體大致保持完好,並成功瞞過先前尋寶人的眼睛。

他說,這次發現將有助於考古學家進一步瞭解麻六甲在荷蘭占領時期的歷史。



◆ 元上都遺址 列世界遺產

【聯合報╱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2012.07.01

世界遺產委員會廿九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投票通過,將大陸「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元上都遺址是大陸第卅項世界文化遺產,如果再加上「自然遺產」及「文化與自然遺產」,大陸世界遺產總數已達四十二項。

評審委員會認為,元上都遺址作為草原都城遺址,展示文化融合特點,見證北亞地區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之間的碰撞與相互交融。委員會並肯定大陸當局對元上都遺址的保護與管理,滿足遺產真實性與完整性要求。

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代表大陸政府致詞表示,在專家幫助下,使元上都城址與相關墓群,以及草原、森林、沙地和敖包山等特色景觀得到真實、完整地保存。

中新社報導,元上都遺址是中國元代都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東北約廿公里處,由中國北方騎馬民族創建,被認定為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結合的產物。

「元上都」是忽必烈稱帝前的「龍興之地」,是十三到十四世紀元朝的夏都,也是元朝中創建最早、歷史最久、格局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遺址。

元上都遺址也是目前大陸面積最大的單項世界文化遺產,涵蓋遺址本體及周邊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傳統人文景觀。曾有史學家拿這座都城與義大利古城龐貝媲美。

元上都遺址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都有重要影響。一二六○年,忽必烈在上都登基,並在上都設立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省」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域名稱,一直在中國沿用至今。

遺址核心保護區已安裝廿五點八公里的圍欄,封閉區域達四十多平方公里;保護區並裝設視頻監控、震動報警系統,周邊還有氣象觀測站及環境監測站,即時掌握風向、風速、氣溫、降水、氣壓、相對濕度等變化。

元上都遺址位在北京的正北方,直線距離約五百公里,北京每日有航班飛往錫林郭勒盟的首府錫林浩特市,航程五十分鐘。

本屆世界遺產委員會議於廿四日開幕,與會者包括「保護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及相關國際組織約六百名代表;除元上都遺址外,大陸還將「澄江化石群」提出申請自然遺產,將接受後續會議審議。

fsj 提到...

陝西新出土 中國最古老酒

【世界日報╱北京6日電】2012.07.06

在陝西省寶雞市石鼓山西周貴族墓考古工地上,專家在一件青銅酒器中意外發現其內盛有液體,認為很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早的中國酒。

新華社報導,主持考古發掘的寶雞市考古研究所所長劉軍社表示,墓室中發現六件青銅卣,在輕輕搖晃之下可以聽到明顯水聲。由於器蓋很結實,酒器本身也十分完整,能判定其內盛的液體是酒。至於是何種酒,以及酒精的含量等問題,需等檢測後才有答案。

報導指出,3000年前的商代盛行飲酒,在晚商時代甚至出現過「酒池肉林」現象。而周人正是以懲罰商人的飲酒無度等腐敗行為相號召,聯合眾多部族推翻了商人統治,並開始限制飲酒,遂有「禁酒器」—青銅禁等飲酒規範的推行和制度化。

參與考古發掘的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辛怡華說,青銅卣中的酒無疑應是中國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時間最久的酒,雖然其具體成分目前仍不清楚,但其與長95厘米、高21厘米的龍紋「禁酒器」—青銅禁相伴而處的考古現實,讓人們不禁思考墓主人對酒的態度應當是「飲而有度」的。

據報導,寶雞市石鼓山西周貴族墓考古隊還發現了眾多銘文青銅器,預計未來兩天將對墓室的熟土二層台進行發掘,同時,也將對墓葬周圍數平方公里的範圍進行考古調查和勘探,以便了解更多的考古信息。



◆ 考古發現 大力士參孫馬賽克鑲崁畫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7.06

根據以色列以色列考古局表示,聖經記載的大力士參孫圖像在一處猶太會堂內被發現,圖案清晰可見,其完成日期約在第四世紀左右的羅馬帝國末期,距今已超過一千六百年。考古團隊表示,以其藝術價值評論,是屬於相當難得的考古發現。

這次參孫圖像被發掘的地點,是位於加利利一處猶太村莊的猶太教堂內部地面,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瑪格尼絲教授接受CNN訪問時表示,「以藝術工藝的角度與稀有程度來看,這次的發現相當具有意義與令人驚艷。」

考古團隊也在另外一處不遠的會堂,發現有參孫的圖像,兩者距離如此接近的原因仍有待考古學家深入研究。

在這次發現的參孫馬賽克鑲崁畫中,描述的情節是參孫將火炬綁在狐狸尾巴,打算進攻非力士人,根據聖經《士師記》記載,孔武有力的參孫力大無窮,當時曾擊敗許多非力士人,因此被視為以色列民族的英雄,崁畫一旁則嵌上鼓勵行善的希伯來文。

瑪格尼絲表示,「這些馬賽克鑲崁畫具有極高藝術水準,而且使用的是細小的材料進行構圖,加上教堂本身牆壁是用大石塊組成,可以想見這裡村莊當初生活極為富有,因為建造教堂的經費應該所費不貲。」

這次集結美國楊百翰大學、德州三一大學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組成的考古學團隊,預計明年夏天將繼續在當地附近進行開挖。

fsj 提到...

凱撒大帝時期硬幣 法國外海發現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07.09

考古學家有了重大發現!寶物尋找者上周在法國諾曼第外海20公里的澤西島,發現3到5萬枚金幣及銀幣,總價值達1,000萬英鎊(約合4億6,000萬台幣)。考古學指出,這很可能是凱撒大帝軍隊攻打沿海居民時,部落民族跨海逃亡至澤西島所留下。

英國金屬探測器愛用者瑞格馬得(Reg Mead)及理查麥爾思(Richard Miles)在英國屬地澤西島,發現藏有3到5萬枚凱爾特錢幣的寶箱。所發現的金幣黏在一團,工作人員還在進行評估作業,以確定所發現的寶物是否還含有其它物品。

澤西島保存家奈爾馬哈爾(Neil Mahrer)說:「當我們探索這個貯藏箱背後的故事,我們有了非常令人興奮的發現。」這些硬幣推測來自西元前50前,也就是當凱撒大帝經由法國往西北方前進,他們之中有些人跨過海洋上了澤西島,找到逃離凱撒軍隊的避難所。而藏住財產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它埋起來。

牛津大學的凱爾特硬幣專家菲利普澤西(Philip de Jersey)博士說:「這個發現意義非常重大,它將提供非常多的新資訊,不只是有關硬幣,還有使用它的人們。」

70歲的馬得先生及40多歲的麥爾思先生,早在30年前便懷疑澤西島藏有寶物,他們聽到當地農夫指出,他們在土地上發現銀子。在2月份馬得及麥爾思先生發現一個藏有120枚硬幣的袋子。他們使用一種有力的金屬探測器在同一個地點搜尋,在上週有了重大發現。

馬得說:「它們全部都黏在一起,我自1959年開始尋寶,但從來沒有過這種發現。」經過幾天的開挖後,工作人員用起重機將它抬起,現在相關單位已經開始進行所有權認定階段。貯藏箱的發現地點沒有公開。

fsj 提到...

罕見漢木構水渠、水井 廣州出土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2.07.31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9日對外宣布,該所7月在廣州東風中路段附近清理出從東漢至民國時期水井40眼,發現了大型漢代木構水渠和唐末五代時期大面積墊土等重要遺跡,並出土可修復文物約400件。

中新社報導,該工地位於廣州東風中路和倉邊路的交叉口附近,工地已揭露面積約350平方米,深約5米。該所考古專家易西兵說,經考古發掘,目前在工地發現的最早人類生活遺存為東漢時期,包括生活面、木構水渠和水井等。其中一水井口部距地表3.5米,圓形井坑,木構方形井圈,共4層木板,井內出土有罐、直身罐、缽等器物。而木構水渠呈由南向北走向,考古專家推斷該水渠主要起排水功能,水渠裡面散落著不少出土的方格紋陶罐、釉陶雙耳罐等器物和碎片。

易西兵表示,在廣州的考古發掘中,發現能保存完好的木構水渠實屬罕見。

此外,工作人員還在工地現場發現大面積建築墊土層,不少於600平方米,墊土層以山崗土填埋,平均厚度60公分,墊土面上還發現有兩個長寬1米左右的方形磉墩,間隔約3米,另外還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柱坑。

易西兵說,從層位關係判斷,該建築墊土層約修建於唐末五代,不晚於宋朝,但因晚期人類活動破壞嚴重,考古工作人員沒辦法將其復原,故無法判斷出具體建築形式。

易西兵還強調,經勘測得出,該工地中距現地表4.5米以下為灰白色粘質生土,此深度與工地西南面的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國時期層面深度相近,但此次未發現南越國時期文化遺存。

考古工作人員還向媒體展示了一批在該工地發掘區中部出土的文物,其中包括青瓷碗、罐,釉陶碗、盆,鐳缽,黑瓷罐,黃釉器等器物近40件,大部分屬北宋時期遺物。其中,陶支座、青釉瓷熏蓋體形大且製作精細,黃釉龍紋盆也相當精美,這也屬廣州地區發掘出的規格較高的文物。

廣州考古人員曾多次在該工地所處的地段發掘出唐宋時期的城牆和南越國宮的遺址。易西兵認為,這也表明,這一區域在東漢時期開始已有人類居住和生活,唐代以後人類活動更加頻繁,並開始出現大型高規格建築,明朝以後,這裡被劃入廣州城區,更是成為繁華聚居區,這也反映了廣州古城的發展變遷,對廣州的考古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fsj 提到...

鍵盤考古…Google Earth拍到金字塔?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296145.shtml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2012.08.15

美國考古研究員安潔拉.米寇爾(Angela Micol)花費10年以Google Earth的衛星照片尋找考古遺址,最近意外在埃及發現2座土丘,疑為金字塔遺址,其中一座若經證實,將是世界第一大金字塔。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米寇爾發現尼羅河盆地兩個相距144公里的地方,都有形狀奇特的土丘,第1個地方距阿布西丹市約19公里,有186公尺寬的三角形高原,近乎基沙的世界最大古夫大金字塔的3倍,若證實真為金字塔遺址,它將成為世界第一大金字塔。而以北144公里處,還有1個42公尺寬的四角形土丘。

米寇爾說:「它有很明顯的四角中心,對這種大小的土丘來說很不尋常,且從上方看時幾乎就像是個金字塔。」她說,還有3個尺寸較小的土丘,排列方式「類似基沙金字塔群的斜線排列」。「有照片為證,這2個地點可能藏有什麼已呼之欲出,但還是要經過實地勘查後才能確定是否真是金字塔。」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已知的金字塔都建在開羅附近,米寇爾發現的土丘則在距離相當遠的南邊。

這不是考古學家首次利用Google Earth有重大發現,去年5月,美國埃及學家巴爾卡克找到17座遺失的金字塔。米寇爾本人也曾發現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可能有一個水底城。



◆ 考古新發現 羅馬時代船骸與食物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08.15

考古學家又有新發現!義大利外海發現保存良好的船舶殘骸,推估是有2,000年歷史的羅馬時期商船。研究人員說,海底的泥土覆蓋在船骸上,完整地保存船體及裡面的貨物,包括在罐子裡封存良好的食物。研究人員希望能進一步的分析裡面的食物,以便更了解古羅馬人的生活型態。

由於義大利外海的漁夫經常在網子裡撈到陶器碎片,考古學者因此懷疑海下有古代遺物,而展開了搜尋行動,利用遠距操作無人探測機,在深約200呎的海底深處,發現一個古代船隻的遺骸。

潛水人員發現該船骸保存良好,裡面還藏有200個緊封的罐子,內含完封良好沒有被動過的食物。初步的測試發現,罐子裡含有醃漬的魚、穀物、油和酒。研究人員希望透過對食物進一步的分析,可以更了解羅馬人的生活型態。

考古人員指出,這艘船應該是在西元前1世紀到西元1世紀間製造,應該是用來運送貨品的商船。研究人員推估,船上載的貨品是要從義大利運送到西班牙交易,而義大利及西班牙之間航行,在當時是一個普遍的航線。

研究人員指出,海底的泥土沙石保護了船骸及內含的貨品。直到義大利相關單位決定何時把船撈起,這艘船還會暫留在海底,而警方也已經把這個海域隔離開來,防止其它人下水打撈。



◆ 利記公厝登錄歷史建築 原貌回不去了

自由 2012.08.15

議員批文化局先前無作為

〔記者曾德峰/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昨天宣稱,已經公告「新店劉氏利記公厝」登錄歷史建築,並將依規定拆遷重組。新店區議員陳儀君怒批文化局「無能」,讓有機會原地保存的歷史建物,面臨破碎重組;同區議員陳永福也說,台灣歷史建物一再被摧毀,都是政府單位的傑作。

文化局長林倩綺說,利記公厝為單落四護龍紅磚造宅第,正身大廳內廊與護龍廊道皆具防禦性設計,彩繪、木雕、泥塑堪稱佳作,審議委員會決議登錄「新店劉氏利記公厝」為新北市歷史建築;後續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辦理拆遷重組,地點在新店中央新村北側附近地區公園用地。

僅存主體建物將拆遷重組

陳儀君聞訊,批評文化局先前的無作為,導致利記公厝部分被拆除,目前僅存主體建物,未來重組後,也與原建物相去甚遠,她質疑這是哪門子的保存文化資產?

陳儀君強調,民眾期待的是有擔當、遠見的「文化局」,能夠排除萬難完整保存歷史建物,而不是在「尊重私權」前提下,不走指定古蹟的法定程序,等到利記公厝產權屬於市府後,再來公告登錄歷史建築。

陳永福認為,政府若要保存具有歷史的利記公厝,應早在規劃捷運環狀線的時候,將它排除在外,文化局若重視歷史建物,也會早早指定為市定古蹟。

fsj 提到...

研究:數百種語言發源於土耳其

法新社 – 2012年8月24日

(法新社芝加哥23日電) 「母親」這個字,是否能證實土耳其是數百種語言的發源地,涵蓋像是印地語、俄羅斯語、荷蘭語、阿爾巴尼亞語與英語?最新研究似乎指向這個結果。

這項研究21日刊登在「科學雜誌」(Science)。研究人員透過原本用於標示傳染病疫情的電腦模型,追溯印歐語系的演化起源。

從冰島橫跨到印度所涵蓋的數百種語言,當中類似程度引發各界激烈爭議,爭論點包括語言起源,以及語言傳播與進化能提供何種關於早期人類的知識。

目前的主要理論,是地球上30億人使用的語言來自銅器時代的遊牧民族。這些人在5000至6000年前以馬匹和車子,從裏海(Caspian Sea)北部的草原地帶,也就是靠近現在烏克蘭的位置,朝東西兩方遷移。

不過有人主張,協助傳播語言的是農業,而非馬匹。他們追溯語言至8000至9500年前的土耳其。

這項最新研究利用從古至今的龐大同源字資料庫,追溯語言來源至土耳其。

研究報告主筆艾特金生(Quentin Atkinson)說:「這項研究凸顯農業是塑造全球語言多樣性的重要力量,也是這方面的扛鼎力作。」艾特金生為演化心理學家,任職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

艾特金生指出,這項研究結果奠基於考古學與基因學的研究成果,從中可看出早期人類遷移有助推動農業傳播。

他說:「並不是歐洲所有的狩獵採集者看到隔壁鄰居開始耕種,然後就有樣學樣。這是人類遷移的結果。」

「透過語言也可看出文化的傳播。狩獵採集者不只是拿起犁來耕種,他們也採納隨之而來的文化和語言。」(譯者:中央社蕭倩芸)

fsj 提到...

殷墟出土文物 硝煙爭議遷台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2-09-14 中國時報

中國大陸紀實作家岳南曾在百萬字巨著《南渡北歸》中,描述中國知識份子在對日抗戰期間的顛沛流離、流亡西南,到一九四九年後因理念不同而去留兩分的歷史。書中更談到學者傅斯年在大陸創立中研院史語所,開啟大規模科學考古、挖掘殷墟文化的壯舉,也談到這批殷墟出土文物南遷來台之前的巨大爭端。

一九二九年,時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的傅斯年,大刀闊斧延攬留學歐美的「海歸派」學者陳寅恪、趙元任、李濟,出任所下的歷史組、語言組、考古組主任,高舉「科學的東方學正統」旗幟,以甲骨文出土地的河南安陽殷墟為起點,展開考古工程。

關於甲骨文的考古發現,繼清光緒年間的學者王懿榮、民初的古文學家羅振玉,到王國維的研究與考訂,已有初步精彩成果。一九二八年,傅斯年不顧老派學者反對,先派河南學者董作賓前往安陽小屯調查,隔年由剛上任的李濟接手挖掘。這裡陸續發現了大批陶器、銅器與三千餘片甲骨、兩大獸頭刻辭、聞名於世的「大龜四版」及引人矚目的仰韶文化彩陶。

然而傅斯年提拔留洋的李濟出線,讓輩分較高的中國傳統金石學代表馬衡不是滋味。書中以此解釋廿年後,「當李濟在戰火紛飛,炮聲隆隆的生死抉擇中,毅然決然押運中研院史語所、中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等多家集成的珍寶名器跨越台灣海峽,安全抵達基隆港時,以馬衡為首的老土們,在北平與南京之間呼天搶地,奔走嘯叫,堅決反對文物隨國民黨政府運台。」

一九三○年,殷墟挖掘工程遭遇河南大雨等天災,又與地方勢力為爭奪出土器物鬧糾紛。隨後河南一帶又成閻錫山、馮玉祥等軍閥與蔣介石的中央軍拚殺的戰場,也讓挖掘計畫在煙硝中化為烏有。正好此時傳出山東濟南城子崖發現古遺址,大隊隨轉往當地,在龍山鎮發現龍山黑陶文化。

到了一九三一年,李濟率隊重返安陽,並任命梁啟超的二子、獲哈佛博士歸國的梁思永等新人主持各區挖掘。

一九三二年後,大隊發現了前所未見的商代王陵所在,邁向殷墟發掘的鼎盛期。此時每天用工及研究人員最多達六百人。直到一九三七年中日大戰一觸即發,挖掘計畫匆匆結束。至此總計九年出土甲骨二四九一八片及大量頭骨、陶器、玉器、青銅器等,規模之大在世界考古史上都屬罕見。

書中也記錄了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廿日,載滿國寶的「中鼎號」由上海駛向台灣基隆,擔任押運官的便是李濟。搬遷前中共方面急欲攔阻,但李濟回應:「國共之戰我管不了,但如果我未能保全這批文物撒手不管,是為不忠不孝,同樣對不起後世子孫。」



◆ 廣州動物園 挖出東漢古墓

【世界日報╱廣州14日電】2012.09.14

廣州動物園改造犀牛館,竟發現一座大型東漢磚室墓!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這座墓葬規模大、結構保存完整,十分少見,是近年廣州地區城市考古的一次重大發現。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表示,這座墓葬「很難得」。

南方都市報報導,這次考古清理出4座磚室墓,分屬東漢、南朝、隋代和明代。園區及附近迄今為止發現近40座古墓葬。而廣州市內目前已經發掘的東漢磚室墓達400餘座,這座墓葬的結構最為完整。

這座大型東漢磚室墓,總長12米,墓室全長9.74米,最寬處達7.13米,成年人在內可自由穿行。

報導指出,漢代人重視身後事,流行「厚葬」,達官貴人生前住在富麗堂皇屋子裡,死後仿照生前理念建造「陰宅」。按現代觀念換算,這個陰宅「建築面積」接近60平方米,「套內面積」近30平方米。

考古專家推測,這是一個夫妻合葬墓。後室就是夫妻倆存放棺槨之處。尤其溫馨的是,兩個後室之間還有一個門道,寓意夫婦二人之間不用通過客廳,直接可以相互往來。

據報導,東漢時期墓葬前堂一般為正方形、橢圓形或長方形,與後室方向一致,這種橫前堂的形制在廣州地區非常少見。此外,墓室結砌工整,整體採用紅黃、灰黃、青灰三種顏色的墓磚,每個墓磚大小相似,墓磚上有繩紋及網格紋等紋飾。建築時縱橫平鋪,往上結砌後形成券頂,即頂部呈拱形,是當時建築風格的重要體現。

現場跡象顯示,墓室盜掘非常嚴重,隨葬品幾乎被盜空,連墓葬裡面鋪設的地磚都被撬起,隨葬器物不存。但在橫前堂,考古學家仍清理出20餘件殘器,類型有陶屋、倉、灶和陶俑、雞、鴨等,其中5件陶俑面部表情栩栩如生,為廣州地區考古發掘少見。陶屋結構完整,是當時建築的縮影,陶屋內還有陶製的牲畜,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狀態。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易西兵說,由於這座墓葬沒有出土文字材料,無法判斷墓主人身分。

fsj 提到...

大航海時代第一手紀錄 歐洲傭兵日誌 呈現400年前台灣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2-09-17 中國時報

十七世紀的台灣是什麼模樣?當時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忙著在亞洲攻城掠地,一邊興建貿易的商館,一邊蓋起戰略堡壘。在新出土的《利邦上尉東印度航海歷險記》中,便呈現了利邦上尉親身見證的大航海時代,以及他和台灣居民交鋒的第一手紀錄。

這份法文手稿十九世紀在瑞士的一棟舊宅閣樓中發現,抄錄者不詳,內容則是瑞士出身的艾利.利邦一六一七至一六二七年的海上冒險回憶錄。

書中敘述他年輕時因好奇而踏上格陵蘭捕鯨船,從此成為誰出錢就幫誰打戰的傭兵,一六一八年起任職東印度荷蘭公司,擔任亞洲地區士兵與軍官,從歐洲出發途經好望角,前往東南亞,也來到了台灣。

「這些人真奇怪,身材很高,肥胖,像個胖巨人;但女人個子很小,像八到十歲的小女孩,裸身,……和她們說話時,她們就把像窗簾的布移到前面遮羞。」這是一六二三年,利邦隨東印度公司指揮官雷爾松抵台時,對南台灣麻豆居民的描述。

一心想和中國與日本建立貿易關係的荷蘭人,在澎湖建立軍事基地,一邊作戰一邊與中國協商,同時評估在台做貿易的可能,利邦就在此時被派到台灣建造堡壘。

利邦描述他一抵台,就向當地目加溜灣社人接洽,前往麻豆社原住民所在地砍伐所需木材,兩周後卻遭到麻豆社人突襲。「他們不斷對我們射出標槍和劍,如冰瀑下不停……我的後腰部受傷,差點命喪河邊,幸好有士兵一槍擊斃那個拿大刀正要砍我頭的人。」

死裡逃生後,利邦記下對台灣的觀察,包括原住民獵鹿的方式、熱絡的鹿皮貿易及蓋滿枝葉的住屋、當地對偷竊和通姦者的處罰、各種水果和簡單的語言。

一六二四年,荷蘭和中國談判不果,但中國同意他們在不屬中國管轄的台灣建立據點,荷蘭便遷台,這是荷蘭殖民台灣之始。利邦則在此時離台,先後在帝汶島、亞齊等地執行軍事任務,一六二六年役期結束,登船返歐。

這本書法文版編輯依弗.紀侯認為,利邦並非知識份子,戰爭是他的一切,雖然他筆下對異國的描述流於片面,但他從未用過「野蠻」這個字眼,他的觀察聚焦在貿易、當地自然資源,對動物記錄仔細,也描述了船難時的恐懼、中國海盜的肆虐,呈現了大航海時代,一個歐洲傭兵所能見證的世界風貌。



◆ 朱浤源訪談錄:孫立人非匪諜 郭廷亮遭暗殺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2.09.17

前中研院研究員朱浤源歷經26年深入追蹤,今天出版「孫立人上將專案追蹤訪談錄」一書,動員大批人力訪問當年號稱「天下第一軍」軍長的白色恐怖受害者孫立人與身旁親友及部屬。朱浤源大膽指出,書中相關證據還原歷史真相後,證實孫立人與牽連他遭軟禁的部屬郭廷亮絕非匪諜,郭更在訪談過程中「不幸遭暗殺」。

孫立人曾任擊敗日軍「馬來亞虎」久留米師團的新一軍軍長,白色恐怖時期,因舊部屬郭廷亮遭設計自承匪諜,國民黨以孫立人「對舊部管教不嚴」為由,強迫他離開總統府參軍長職位,並遭軟禁長達33年。

民國76年蔣經國宣布解嚴後,朱浤源帶領相關研究人員,佯裝成朱的親屬,在朱加拿大籍義子的帶領下,成功穿越層層關卡,深入孫宅內對當時已是風中殘燭的孫立人,進行生前最後13次訪談。

朱浤源回憶,當年孫立人的住所是一棟圍牆高達2公尺的日式房舍,被軟禁在其中的孫立人,日夜被房舍四周的國防部副官群嚴密監視,左前方與右後方更有保密局(後來的軍情局)幹員從高樓監看,防止閒雜人等出入。

為了還原歷史真相,朱浤源不惜冒著生命安危化身採訪,如今回想起當時走入屋舍內的心境,朱浤源直呼「好緊張」,無奈孫立人當時已經高齡89歲,在許多疑點仍未釐清前,就已含冤辭世。

朱浤源特別指出,當時牽連孫立人的舊屬郭廷亮,才接受過一次訪談後,就在孫立人過世一周年的前三天,被發現從中壢火車站月台上跳車「自盡」。外界懷疑郭是因為即將道出真相,而被情治單位滅口,這起意外也更加深了朱浤源追查到底的決心。

民國89年政黨輪替後,朱浤源取得監察院「尚方寶劍」,順利調閱省立桃園醫院對郭廷亮遺體的檢驗報告,發現郭的致命傷為頭骨三處破裂,手腳身軀與衣服全無擦傷,經專業醫師鑑定後,證實郭不是跳車自盡,而是在車廂內被重擊暈死後,才丟到中壢火車站月台 。

fsj 提到...

耶穌有無結婚 古紙片激化議論

【Upaper╱中央社】2012.09.20

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金恩18日披露1張公元4世紀的莎草紙,上面以古埃及科普特語寫著「耶穌告訴他們,我的妻子」。這項發現很可能再次掀起基督教世界對於耶穌是否結婚的激烈辯論。

金恩在羅馬第10屆國際科普特研究會議,拿出這張比名片小一點的莎草紙碎片。她稱這個紙片為「耶穌之妻福音」。

科普特語為古時埃及基督徒所使用的語言。金恩表示,「這張碎紙顯示當時部分基督徒宣稱耶穌已婚」,但無法真的證明耶穌已婚。

她說:「基督教傳統只保留耶穌從未結婚的說法。現在這個『耶穌之妻福音』顯示部分基督徒有不同想法。」

天主教堅稱耶穌沒有結婚,但耶穌結婚的說法不時浮現。

金恩說,耶穌沒結婚的說法直到公元200年左右,才透過神學家亞力山卓的克里門出現。

不過專家仍須進一步驗證以及測試這張碎紙。特別令人關注的是墨水的化學成分。

這張紙片的主人是私人收藏家,他與金恩連絡,希望幫他翻譯上面的文字並分析。一般認為,這個紙片是在埃及或敘利亞尋獲。



◆ 耶穌有老婆 莎草紙為證?

自由 2012.09.20

恐引發基督教世界激烈辯論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專研基督教歷史的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金恩(Karen King),18日公布一份公元4世紀的莎草紙,上面用古埃及科普特文字引述耶穌明確提到他的「妻子」。這項發現恐在基督教世界再度引發耶穌是否結婚的激烈辯論,甚至可能推翻基督教崇尚禁欲的理想。

金恩教授是在羅馬舉行的一場國際科普特研究會議中,公布這張長7.6公分、寬3.8公分,面積小於一張名片的莎草紙碎片。金恩表示,這張碎片是用科普特文抄寫的福音書,可能是由希臘人在公元2世紀寫成,然後再被轉譯為科普特文。紙片上的4個科普特文字可翻譯為「耶穌對他們說,我的妻子」,首度證明部分早期基督徒相信耶穌曾經結婚。研究人員認為,耶穌這裡指的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

早期基督徒相信耶穌曾結婚

金恩把這張莎草紙片稱為「耶穌之妻福音」,她表示這並不能證明耶穌確曾結婚,卻論及當時基督徒所面臨的家庭和婚姻等議題。金恩還說,在上述對話中,耶穌門徒們討論馬利亞是否值得尊敬,而耶穌回答說,「她可以當我的門徒」。

儘管缺乏可靠的歷史證據支持,基督教傳統上一直認為耶穌未婚,但有關耶穌曾結婚的說法不時浮上檯面。

暢銷書作家丹布朗也在「達文西密碼」一書中,將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描寫為夫妻。

金恩認為,這份新福音顯示耶穌是否結婚的問題,源於基督徒對性與婚姻的激烈討論,直到耶穌去世逾一世紀後的公元200年左右,神學家亞力山卓的克里門才開始提出耶穌未曾結婚的說法。

這張莎草紙屬於一位匿名收藏家所有,這位收藏家請金恩協助翻譯並分析文字內容,紙片的發現狀況不明,但金恩認為紙片是來自埃及,當地的乾燥氣候使得古文獻得以保存至今,紙片上的文字也是古代埃及所使用的文字。

學者︰文件來源不明應謹慎

但另一位聖經學者、肯塔基州亞斯里神學院教授威特林頓表示,由於文件來源不明,分析時應更為謹慎。威特林頓認為,這份文件類似西元2、3及4世紀的諾斯替(Gnostic )文件模式,使用親密語言來討論靈性關係。諾斯替教派常提到一種被稱為「姊妹—妻子」的文件,他們會帶著一位女性信徒隨行,負責煮食、打掃或其他家務,但彼此間並不存在性關係。

fsj 提到...

南漢「昌華苑」 又一處遺址出土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2.09.25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古作業,在廣州市大學城北亭村發掘出一處南漢建築遺址,初步勘探表明,此遺址與南漢時期曾在北亭村設置的昌華苑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新華社報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強祿介紹,2012年7月初,北亭村山文頭崗一村民建房挖土時,在地表下約30公分深處發現有一片散磚,隨即向當地街道辦和番禺區文管會進行了彙報,考古人員到現場後推測為一座已被破壞的磚室墓。考古人員對現場進行保護,於9月3日開始考古發掘。

本次發掘清理出了一處南漢時期的建築遺存,並在遺存的堆積內出土了一批比較精緻的生活用品,主要遺物有陶瓷器、鐵器和石器等,發掘編號的器物共27件。其中有青瓷碗6件,碟1件;釉陶盆3件,碗2件;陶罐5件,盆2件;鐵器2件。另有1件石硯,還有建築構件和板瓦等。

張強祿說,在其中一個奠基坑內出土的開元通寶(唐高祖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開鑄)銅錢和鉛錢,為對該建築的斷代提供了最標準的實物證據。這一發現,不僅反映了南漢時期人們在此居住和生活的情況,還可能和2006年在北亭村大香山和青崗分別發掘清理的南漢二陵有關。據史志記載,南漢皇帝曾在北亭洲修建禦苑(昌華苑、昌華宮)和陵區,又在附近的山岡上建哨所,後以「亭」名村,村在亭南稱南亭,在北稱北亭。北亭村至今仍有地名「昌華市」之稱。

張強祿說,考古人員在進行試掘工作時,有村民反映,此前在該區域種果樹時也發現過很多碎磚瓦。另有村民講,遺址所處是北亭村開村時的最早建築所在地,也吻合南漢時期曾在北亭村設置的昌華苑之說。南漢為五代十國之一,建都廣州,強盛時擁有今廣東、廣西、海南和湖南南部等地,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為宋所滅。2004年,在廣州大學城小榖圍島的建設工地,沉睡了1千多年的南漢烈宗劉隱的德陵、南漢高祖劉岩的康陵被發現,南漢二陵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阿富汗佛寺遺址 恐遭陸企破壞

中央社 2012.09.25

(中央社台北25日電)阿富汗洛迦省(Logar)考古遺址艾娜克(Mes Aynak)可能很快就要以經濟利益為名而遭到破壞。這處遺址藏有5世紀時期的佛教寺院、廟宇和其他文物,同時也座落於全球最大銅礦區之一。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中國大陸1家由政府資助、亟欲開發全球第2大銅礦的公司,2010年開採時發現這處遺跡。

為了避免巴米揚大佛(Buddhas of Bamiyan)事件重蹈覆轍,大陸公司給予考古學家3年時間,進行搶救古物的挖掘工作。

高180呎的巴米揚大佛矗立於阿富汗中部,2001年,阿富汗當時的政權塔利班(Taliban)視巴米揚大佛為異教象徵,於是將大佛炸毀。

從2010年5月挖掘遺址至今的考古學家表示,3年時間不足以完整保存所有古物。

然而,希望重振阿富汗經濟的一些人,正敦促阿富汗動工開採,並表示,開採銅礦可帶來1兆美元收益。

美國西北大學麥迪爾新聞學院(Medill School ofJournalism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助理教授賀夫曼(Brent E Huffman)正在拍攝關於艾娜克遺址的影片。

他說,一旦開始採礦,搶救古文物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目前為止,這座佛教寺院的建物已出土,寺院內有走道和繪有壁畫的房間,處處都是陶土和石頭製的直立與斜倚佛像,高達10呎。

而曾為佛寺庭院的1處遺址,則遍布多座4至5呎高的佛塔。

目前已發掘超過150座佛像,不過很多都還留在原處。大型佛像太重,難以搬動,而考古團隊也缺少能用來保護小佛像在挖出過程中不要碎裂的化學藥品。

由美國大使館帶進阿富汗挖掘遺址的考古學家泰德斯科(Laura Tedesco)說:「這處遺址如此龐大,因此大概需要10年時間進行考古工作。3年可能只夠我們紀錄有哪些遺跡。」

fsj 提到...

土城醫院預定地 陶片、石器出土

【陳俊雄/新北市報導】2012-10-03 中國時報

位於土城斬龍山的土城醫院預定地,整地時出土數量龐大的陶片、石器,專家也對「墳墓」竟成史前遺址守護者感到驚訝。斬龍山也是繼八里十三行遺址後,新北市近廿年來第二個因公共工程挖掘到遺址的個案。

根據文資法規定,發現遺址後必須停止施工,目前文化局將委請中研院等單位,以半年時間搶救考古,土城醫院工期也勢必被迫延後。

位在土城金城路、捷運土城站三號出口旁的「斬龍山遺址」,早在民國四十四年就已被盛清沂教授發現,之後盛與台大考古系教授宋文薰、石璋如,以及之後的黃士強、劉益昌等人發掘,共出土打製石斧、有肩石斧、有段石錛、石錛粗胚、石鏃、打製石矛、網墜等文物,石器、陶器類型則包含二千年前的圓山及植物園文化。

隨著金城路、北二高開通,斬龍山遺址挖掘工作也沉寂十多年,月前市府開始在斬龍山一帶清理第一公墓,意外從墓地下方發現文化層並出土不少石器、陶片,才發現土城第一公墓正下方,居然也是史前遺址。

發現民眾表示,當地已是公墓區,加上早年已有考古學者挖掘過,一般都認為已無遺跡存在可能,但誰也沒想到,新建的墳墓卻成為地底下遺址的屏障,若非市府規畫興建土城醫院,更深層的斬龍山遺址也不會曝光。

文化局說,土城醫院預定地出土的文物,除了石器、陶片外,還有疑似來自花東地區的玉器,甚至連金屬器具都有,由於這是先前未曾發現的器物,也引起文化局及學術單位的重視,文化局也將計畫委託考古單位搶救挖掘。

文化局文資科長曾繼田表示,曾到過現場勘查,斬龍山當地出土的器物很豐富,目前現場已用帆布蓋住,避免遭到雨水或人為破壞。



◆ 斬龍山古文物 十三行典藏

【陳俊雄/新北市報導】2012-10-03 中國時報

土城醫院預定地的斬龍山遺址,再度出土豐富的史前文物,這批文物未來何去何從?引起外界關注。文化局表示,斬龍山遺址出土文物將由八里十三行博物館典藏保存,不會由發掘單位保管,未來也將委託專業單位研究。

斬龍山遺址緊鄰捷運土城站出口,交通發達且未管制,民眾可以隨意自由出入,不少考古人士擔心,當年台東卑南遺址在入夜後變成「夜市」,引來不少民眾覬覦挖寶,類似場景恐會搬到此地重現。

除了民眾私下盜寶,台灣不少遺址的出土文物歸屬爭議不斷,部分地方人士建議,文化局委託中研院等單位搶救考古,也應訂出文物研究歸屬條款,才不致讓文物外流。

除了掌握文物所有權,前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張忠培指出,依照大陸作法,經國家文物局彙整批准的發掘團隊,在完成挖掘工作後,必須在三年內寫出公開發表的考古報告。

張忠培認為,如果發掘不寫報告,「就是花錢買破壞」,尤其「搶救考古」仍應以文物保護為第一優先;他強調,若以工程為重,哪能算是保護文物?

部分在地考古人士呼籲,市府應在土城醫院內規畫專區,就地展示該批文物及文化層的層位狀況。

fsj 提到...

悼念一位廿世紀偉大的歷史學家

【朱雲漢】2012-10-05 中國時報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之一,英國的左翼史學大師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於十月一日病逝。霍布斯邦出生於猶太裔家庭,他在俄羅斯十月革命那一年(一九一七)誕生於埃及阿歷山大港,父親為奧地利商人,母親則是作家,十四歲成為孤兒,跟隨叔父在柏林定居。他後來為逃避納粹而前往倫敦留學,考入劍橋大學攻讀歷史,畢業後在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任教,一九六○年代起開始聲名鵲起。

他最享負盛名的作品是由《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與《極端的年代》串連而成的「年代四部曲」,以歷史唯物論觀點梳理由法國大革命至冷戰結束的西方歷史重要脈絡,橫跨兩個世紀。哈佛大學的經濟史權威Niall Ferguson教授曾大力推崇「年代四部曲」為「任何人學習現代歷史的最佳入門」。

霍布斯邦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參加了共產黨,一直到一九九一年英國共產黨解散前夕都是該黨黨員,終其一生都是一位「無悔的共產主義者」,從來沒有放棄過追求社會主義的政治理想。他一直是英國工黨的知識導師,是引導工黨從一九八○年代困局中重新出發的重要推手之一。前黨魁金諾克就是受到他的「現實的馬克思主義」論述之啟迪而推動工黨的路線改革,也為日後布萊爾領導工黨重返執政寶座奠定了基礎。霍布斯邦後來因為公開反對布萊爾在伊拉克戰爭追隨美國的做法,而一度與工黨疏遠。現任工黨黨魁米勒班也對其十分景仰,在聽到霍布斯邦逝世的新聞後立刻發表談話,公開讚揚他將歷史從象牙塔中帶入尋常百姓家,在治學之餘深刻關注國家的政治發展方向。

他的「年代四部曲」的最後一部是對二十世紀歷史所做的宏觀分析、他的深刻觀察無處不發人深省。他將上個世紀界定為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一個時代,這個年代人類社會經歷過推向極致的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經濟自由主義實驗;這個年代為人類營造了所能想像的最大希望,但同時也摧毀了所有幻影和理想;這個年代的物質文明既創造了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豐盈富足,也帶來了空前的巨大災難;在這個時代人類藉由科技和經濟活動來改變地球的能力,或說摧毀這個星球的能力,變得無比巨大且持續加速改變,甚至達到了接近失控的狀態。

對於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霍布斯邦更是憂心重重。在這個極端舊時代中孕生出來的新紀元,代議民主難以適應網路與個人媒體的革命浪潮;不受駕馭的全球性自由市場已經凌駕所有政府與國際組織之上,經濟全球化所帶動的資源席捲與再分配,不斷將社會推向裂解的邊緣,資本與勞工、老年與年輕世代、本國人與新移民之間的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對所有國家政治體制的利益協調能力構成嚴重壓力。

他特別憂心,西方社會的勞動階級在資本外移,福利國家破產、亞洲競爭壓力以及全球工資水平趨同的多重擠壓下,他們的挫折與失落未必能被轉化為支持體制改革的動力,反而更容易被引導到以極端排外與族群仇恨政治為宣洩口。

霍布斯邦在晚年的多場演講與訪談中,不斷提醒知識分子必須走出當前西方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的窠臼,才有可能有效回應當前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所有重大挑戰,從地球生態危機、宗教與族群衝突到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極端不均衡與高度社會風險。他剴切的指出,西方所承繼的二十世紀主流理念,包括無止境的經濟成長與科技進步、個人獨立自主的理想、尊重選擇的自由以及選舉民主,不但無助於這些根本問題的解決,反而可以加速其惡化。從這個角度而言,人類社會迫切需要新的社會建構思維與制度創新,有反省能力的西方知識精英都感覺有必要從非西方的文明傳統中汲取靈感,以及從被邊緣化的非主流思想體系中找尋出路。(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 觀念平台-霍布斯邦,永不妥協的左派

【周平】2012-10-05 中國時報

「歷史學家能為這項工作貢獻什麼呢?他們的主要功能,除了記住其他人已經忘記或想要忘記的事情之外,就是盡可能從當代的紀錄中後退,而以更寬廣的脈絡和更長遠的視野去觀看與理解。」說這話的智者與世長辭了,他就是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absbaum),筆者在美國紐約「新社會研究院」求學時的老師。

九○年代初,筆者幸獲教育部公費支助,忍痛選擇了這間學費極為昂貴的大學,最主要的誘因就是霍布斯邦。他從八四年開始在本校任教,並於兩年後與Charles Tilly,Louise Tilly,Ira Katznelson和 Aristide Zolberg等知名學者共組「歷史研究學程」,是當時社會科學界最堅強的歷史社會學研究和教學團隊。霍氏授課時幾乎不需任何教材,因為他對龐雜的史料具有一套梳理的絕活,總能生動活潑地旁徵博引、穿梭歷史事件之間而游刃有餘並充滿敏銳的洞見。

筆者特別欣賞霍氏深厚的歷史素養中所內涵的價值理性,就是其對共產主義不變的信仰。更在一九五二年,無視麥卡錫主義的威脅,與希爾(Christopher Hill)、湯普森(E. P. Thompson)、希爾頓(Rodney Hilton)和托爾(Dona Torr)等馬派史學家共組新左史學期刊《過去與現在》。相較於許多對共產主義從熱情到失望並退出的「始亂終棄」者,霍氏有著不變的堅持。

霍布斯邦的歷史鉅著多達二十五本以上,特別是在這個極端的年代,他鉅細靡遺地揭露國家共產主義、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和民族主義災難性的失敗之處,以及其中的殘酷、血腥、騷動、沉淪和麻木。對於二十一世紀,他的預期仍是騷亂。「第三個千禧將幾乎肯定會繼續是暴力政治和猛烈的政治變遷。唯一不確定的是,它將導向何方。如果人類有一個可識別的未來,它將不會是過去或現在的延伸。」

他對二十世紀後半的藝術和常民文化也有獨到的見解。他指出:「二十世紀晚期的文化革命可被理解成是個人凌駕於社會的勝利,或甚至可說是對過去編織著人們的社會織網的拆解。」其中強調新奇的青年元素是主要的動力,特性是父母不知道的事物,年輕人反而駕馭自如。霍氏的著作經過各種流傳的途徑,成了第三世界人民反獨裁的思想來源,和許多憤青反傳統、反權威的指引。

他的歷史敘事中,主角從來都不是帝王將相,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民。因此,對於勞工運動、農民叛變和各類小人物的研究,他都著力甚深,如《非凡小人物:反對、造反及爵士樂》、《原始的叛亂:十九至二十世紀社會運動的古樸形式》、《盜匪:從羅賓漢到水滸英雄》等著作。也許霍氏心中就充滿著不斷造反的性格,在九十高齡的這幾年,他仍然寫作不斷,特別是對美國單邊侵略主義的嚴厲批判。去年甚至還出版了《如何改變世界: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故事》一書,他堅信資本主義終將退場,馬克思主義所強調的公平正義終將重返。

哲人已逝,後輩除了祝願霍布斯邦安息之外,也願自勉承繼他那永不妥協的左派精神。(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主任、高教工會理事)

fsj 提到...

一萬二千年前兒童犬齒 沖繩出土

【黃菁菁/東京十九日電】2012-10-20 中國時報

日本沖繩縣立博物館十九日宣布,在沖繩縣南城市的SAKITARI洞窟遺跡中,發現人骨化石和石器、獸骨等,經分析後得知,那是一萬二千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骨和石器。博物館館長白保台一表示,這是日本首次有人骨和石器在同一遺跡出土的例子,年代也是最久遠的。

這次在沖繩出土的包括一顆長約二公分的兒童犬齒、三件石英質材的石器、兩個遺址附近採集不到的海產貝殼,以及可能被人類吃剩下的野豬骨頭等。經利用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法,針對同一地層的木炭進行分析的結果,斷定是約一萬二千年前的石器時代的化石。

這個遺跡附近曾發現舊石器時代「港川人」(約一萬八千年前)的人骨化石,故從二○○九年起展開調查,去年夏天陸續發現人骨和石英片等,沖繩曾將石英當作石材也是首度的發現,可作為揭開舊石器時代人類文明奧秘的線索。



◆ 河南5千「校姓」村民 為成吉思汗後裔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2.10.21

「百家姓」有五百零四姓,但沒有「校」(xiao)姓。在河南中牟縣就有約五千名校姓的居民,常為自己的身世困惑,他們祖墳上隱秘、又模糊的墓碑銘文及奇異風俗,更讓外界好奇。

中通社報導,為能替他們解惑。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元史學會、河南省社科院、內蒙古大學等四家機構的專家,日前在中牟縣召開校氏族源鑑定會,認定中牟校姓系元太祖成吉思汗裔孫。

在中牟縣東漳東村、校莊、大洪、大衡莊、邵崗等卅餘村,共居住著約五千名校姓居民。雖然他們戶口名簿上的戶籍顯示為漢族,但在祖輩相傳中,他們卻認為自己來自內蒙古的皇族後裔。

一九三五年的中牟縣志也記載,中牟校姓來自蒙古,因為他們的遷徙和一個叫「木交王」的蒙古族高官有關。而中牟縣的校姓祖墳,迄今尚有一通清代乾隆時期的墓碑。究竟是不是蒙古人的後代?已成了中牟校姓人的多年願望。蒙元史有關專家在深入探研,經過一年多的考證後,最終認定元末明初由晉寧路遷出的校姓系元太祖成吉思汗裔孫。

元末明初,校氏先人遷離分封地晉寧路,經河北欒城到開封,後移居中牟縣北卅里的南巖村,繁衍生息後建較家崗。經研究考證,專家們一致認為,校姓應為撒里答後裔,世系為:成吉思汗—術赤—拔都—撒里答—校姓。

最早研究校氏族源的任崇岳教授表示,過去在中國一直沒有找到術赤後裔,這次通過研究考證,終於在中原地區找到,實乃民族文化的一件幸事。對此,其他蒙元史專家均表示認可。

人口繁衍加上黃河多次決口,校氏子孫多次遷徙,居住較為集中的有中牟市東漳東村、校莊、大洪、大衡莊、邵崗等卅餘村。

fsj 提到...

哲人已遠 何處憑弔中研院院士

【呂健吉】2012-10-31 中國時報

中研院於日前開放院區供民眾參觀,媒體報導以中研院的私房景點最受民眾喜愛,其中雖也報導胡適紀念館和傅斯年圖書館有長期開放給民眾參觀,但大家沒什麼感覺。

中研院為國家最高學術殿堂,在每二年召開一次的院士會議中才會選任新的院士,每年只有十位左右的院士產生,目前中研院院士有兩百六十多位,已逝者也有一百八十多位。

然而,除胡適和傅斯年有圖書館和紀念館可供民眾追念其學術成就外,其餘已逝之院士中,知道他們的學術成就者少之又少!民眾更不知可至何處去憑弔院士的學術成就呢?近日,中研院才規畫完成曾任院長的吳大猷紀念室,才讓大家想起吳院長對中研院和台灣近代科學的貢獻。

中研院院士的分布以居住國外者居多,占了約五分之三以上,這些院士也大部分因在國外有很好的研究成就或已具有國外科學院院士的身分而較容易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相對而言,長居國內的學者能夠選上院士者,大部分靠其自己多年苦讀研究的成果,方能夠累績一定學術聲望而獲選為院士,尤其是人文組的院士更是如此。

中研院院士為榮譽職,人文組的院士大部分是以學術創作為主,大部分也都在大學中授課者居多,其收入除了靠授課薪資外,沒有其它額外的收入,若是在公立大學退休者尚有些月退可領,若是在私立大學授課則其晚年的生活,就真的只能靠其授課薪資來維生,勞思光院士便是一例。

勞思光院士一生以知識分子自居,常以半流亡者的身分來表達對威權專制政府的不滿,所以在其年少之時就不願受共產黨統治而隨國民政府來台,並也表示中國只要受共黨統治一天就不回中國;但在其來台之後,發現國民黨實施戒嚴阻礙民主發展,他也就悄然離台,直到台灣解嚴後方回台任教,此時已是年過六十五的退休老人,就在華梵大學以講座的方式任教長達十五年。

勞思光先生不幸辭世之後,由華梵大學來負責其身後事,個人在此過程有很深的感慨,當軍人因故逝世時尚有國軍公墓為其安葬,有的人更可以進奉忠列祠,何以這一百多位已逝的院士,沒有一個可供社會大眾憑弔其學術成就之處呢?難道說,學術思想真的是那麼不值錢嗎?

國家是如何看待院士之死呢?難道只有在中研院的網站再存留一個「逝世院士一覽表」的連結處,當連結箭頭一點之時,卻只有看到名字及「資料待補」這四個字的描述,算是我們給已逝院士的敬意嗎?在每年開放中研院給一般民眾參觀時,中研院所自豪的是其所謂的私房景點,卻不是一個可供大家去緬懷已逝院士們所留下來的學術思想遺產,這實在是個極大的諷刺!

(作者為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他們的成就會永留在知識傳承中。



◆ 林博文專欄-文化史家巴松不朽貢獻

【林博文】2012-10-31 中國時報

在電視上看到舊金山巨人棒球隊橫掃底特律老虎隊,奪獲今年世界大賽王座,三年內兩度揚威棒壇(巨人亦為二○一○大賽冠軍),讓我想到十月二十五日以一○四歲高齡辭世的大學問家兼棒球迷傑克.巴松(Jacques Barzun)的一句名言:「誰想了解美國的心靈,最好就是要懂棒球。」(Whoever wants to know the heart and mind of America had better learn baseball)。這句話已被鐫刻在紐約州古柏斯鎮棒球名人堂的牆壁上。

巴松是法國人,十二歲到美國,父親是外交官兼作家。巴松童年時為了加強英文,苦讀英國作家史威夫特的名書《格列佛遊記》和一堆有關美國印地安人的書。他坐船到紐約時,以為一上岸就能看到印地安人到處騎馬馳騁。他沒看到「紅蕃」,有點失望,但他愛上了美國的另一特產:棒球。他是布魯克林道奇隊(後來搬到洛杉磯)球迷,但一九五一年道奇在季後賽中被紐約巨人(後來喬遷至舊金山)淘汰的結局,使他終生難忘亦終生難過,他曾把這段心碎的經驗比喻成希臘悲劇。

巴松是個天才兒童,九歲就在他就讀的小學當老師,十五歲進哥倫比亞大學,本來立志要當外交官或法官,但他選讀哲學家杜威和著名文學教授馬克.范多倫等名家所開設的課程後,決定以歷史為業。一九二七年第一名畢業,留校當講師,從此即以哥大為家,一九三二年獲博士學位,日後當過研究院主任、大學部主任、教務長和大學講座教授,一九七三年榮休。巴松執教哥大四十六年,有兩件不朽的盛事,一是和文學教授奈奧尼.屈林(Lionel Trilling)合開一門必須連修兩年的課程:「英國文學的歷史基料」,從一九四六年教到一九七二年,作育無數英才。另一件是和幾個哥大同事合作編選《偉大典籍》(Great Books)叢書,列為哥大學生的指定讀物,裡面涵蓋了一批西方經典。後來許多大學也把這套叢書當必修讀物,對培養年輕一代的知識底蘊和開拓他們的文化視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過六、七○年代反戰運動和民權運動的動盪歲月後,拒絕讀西方經典的呼聲,在美國的學界和教育界此起彼落。代之而起的性別研究、後殖民研究和少數族裔研究,固然為學術研究和文化研究開闢了新天地,但大學裡不再重視典籍研讀,究為一件憾事。這種情況在九○年代以後已有所改進,尤其是巴松在二○○○年九十二歲時出版了一部八百多頁回顧西方文明的巨著《從破曉到墮落》(From Dawn To Decadence,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重新點燃年輕人閱讀西方經典的興趣和熱潮。讀書界對這部書佳評如潮,《新聞周刊》譽之為「西方文學史上最了不起的獨腳戲之一」。巴松指出,西方文明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從數十個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明中匯集而成,因此亦可稱之為一種「大雜燴文明」(mongrel civilization)。

巴松運氣很好,他在哥大念書時,學界正在開發文化史的研究,他躬逢其盛,非常投入,即立志要做一個文化學者兼文化史家。文化史就是把文化、藝術、思想和歷史事件的發展貫穿融合起來,而凸顯其豐盛。西方知識界常把學問淵博的人稱為「文藝復興人」或「百科全書派」,巴松就是一個「舊學邃密、新知深沉」的大學者,他涉獵廣而深,從法國和德國文學、音樂、語言、詞源學、哲學、教育、文學批評、莎劇、詩歌到偵探小說,無一不通,樣樣都精。但他不喜歡用學院派的筆調寫書,他認為一個學者的責任就是要把他們對學術與文化的研究成果,以通俗的文筆介紹給一般群眾,而不要把研究成果當成自己的獨得之祕。他說,普及學術研究成果即為美國文化能夠不斷推陳出新和再生茁壯的最大原因。有些評論家把巴松和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哲學家西尼.胡克(Sidney Hook)和文學家屈林放在同一天秤上等量齊觀,也有人認為巴松是美國近代文化史上一群耀眼的「紐約知識分子」中的一顆巨星。《時代》周刊曾在一九五六年選他做封面人物。

巴松的元配是波士頓小提琴家,出身羅威爾(Lowell)名門,這個家族出了一批詩人和學問家。巴松夫婦有三個孩子(二男一女),妻子一九七九年去世後,他就搬到德州聖安東尼奧女兒家附近,認識了當地三一大學的一位女教授,一九八一年結婚。巴松一生寫了四十多本書,他是一個一流學者兼作家,也是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六○年代校園動亂的時候,一群哥大學生占領行政大樓,有個學生坐在校長室抽校長的大雪茄。巴松痛恨校園騷動,他痛批他們是「學生暴政」。一個溫和儒雅的學者當然看不慣學生的造反,但那是時代所造成的現象,也是文明進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反抗行為。巴松是研究文化史的人,應該了解反越戰和校園抗爭就是六○年代的特色之一。

fsj 提到...

比希臘早千年 歐洲最古老小鎮出土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470086.shtml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台北報導】2012.11.01

歐洲最古老史前小鎮出土!考古學家在保加利亞挖掘出一處製鹽中心,此中心外有圍牆環繞,因此被視為是一個完整群聚地。考古學家表示,該小鎮活動時間應可追溯至西元前4700至4200年,居民應有350人。倘若真如專家所言,那麼它便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小鎮,比古希臘文明還早誕生1500年。

這個小鎮是在保加利亞東北部出土,保加利亞國家考古研究院團隊從2005年便開始在該區域進行挖掘工作,同時還發現一些兩層樓建築的殘跡、用來進行儀式的坑洞及高大城門和堡壘。根據隨隊人員透露,今年年初在當地也發現了一處小型坑葬,用途還在研究中。

「小鎮的出土可以解釋為什麼40年前會在此地找到大量藏金。」而當地出現的鹽塊也讓考古學家確定,該小鎮是一個產鹽中心,居民將含鹽的泉水製成鹽磚,用來貿易及保存肉類。專家表示,鹽在當時是很珍貴的物質,這也說明了為何小鎮外有高聳石製圍牆環繞。

此外,考古學家在波士尼亞和羅馬尼亞都曾發現過類似的鹽礦,成為該古文明存在的證明,而這時期的人也曾前往位於歐洲中部的喀爾巴阡山脈和巴爾幹山區開採銅和金礦,「我們還得研究相關細節,」考古人員說,「但這無疑是項有趣的發現!」

fsj 提到...

學者:媽祖叫林默 非林默娘

中央社 2012-11-03

台灣學者今天在「媽祖與民間信仰國際研討會」中指出,媽祖叫「林默」,近代民間多稱為「林默娘」是誤解。

嘉義新港奉天宮今、明兩天在新港藝術高中舉行「華人宗教變遷與創新?媽祖與民間信仰國際研討會」,希望深化媽祖研究,並提供其它宗教參考。

主辦單位表示,這次參與國際研討會的學者,有來自法國、捷克、日本、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共25人,發表23篇論文。

學者除了討論媽祖文獻與圖像、媽祖與地域文化、媽祖全球化之外,也研討媽祖與其他女神或神明的信仰、儀式、活動、傳說、世界觀等課題,以及最新方法GIS在寺廟研究的運用。

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王見川發表論文指出,媽祖在明朝中期叫「林默」,但近代民間卻稱為「林默娘」,他認為是近人的誤解。

此外,王見川也在論文中對媽祖封號「碧霞元君」有所考證,他透過明朝中葉道教文獻「道緣匯編」中的「麻姑說天妃記」,論證「碧霞元君」這個封號是民間道封的結果。



◆ 日本秋季敘勳 曹永和「台灣島史」影響深遠

【聯合報╱記者雷光涵/台北報導】2012.11.03

日本政府公布秋季外國人敘勳受章名單,今年有前台隆董事長黃政旺、中研院研究員曹永和獲旭日中受章,推廣日本短歌的鄭埌耀獲旭日雙光章,前交流協會台籍職員林淑櫻得到瑞寶雙光章。

其中,高齡九十二歲的曹永和在台大圖書館工作,致力於整理保存古老資料,協助日本學者利用該些史料。這名只有中學學歷的歷史學者,精通英、日、荷、西文,提出的「台灣島史」概念,影響深遠。

八十八歲的鄭埌耀家住台南,本業是飼料商。接受日本教育的他,閒暇透過「台灣歌壇」組織,推廣日本短歌創作,每年發行兩次雜誌;日本集英社發行過「台灣歌壇」成員的創作,叫「台灣萬葉集」。【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院士、知名台灣歷史學家曹永和獲得日本「旭日中綬章」。曹永和的專長是研究荷蘭、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台灣,他的正式學歷只有中學畢業,但是他靠著自學習得多國語言,凝聚出大尺度的「環太平洋史觀」,及影響學界深遠的「台灣島史」概念。

曹永和已九十二歲,受日本教育,畢業於台北州立第二中學校(現在的成功高中),為抗拒當時流行的「有為青年應該念大學醫科或當銀行職員」價值觀,就不再升學。

一九四七年三月,曹永和進入台灣大學圖書館工作,歷任助理員、館員、典藏股長、閱覽組主任、研究圖書館主任,直到退休。

曹永和最為人熟知的成就,就是透過古荷蘭文獻檔案研究台灣早期歷史。但根據曹永和的《近世台灣鹿皮考》,從十六、十七世紀起,漢人每年都來台灣從事鹿皮交易、到沿海捕烏魚。十八世紀時,漢人在台灣已經有兩百年的商業歷史,對台灣並不陌生,才會大量來台開墾,台灣的產業史、甚至台灣發展的源頭也許要「從鹿皮開始」。

fsj 提到...

4500年前埃及公主墓現蹤

中央社 2012.11.04

埃及古物部官員表示,捷克考古學家在埃及開羅以南發現1座有4500年歷史的公主墓,這項發現暗示,當地可能還有其他尚未發掘的法老墓穴。

古物部希臘-羅馬古蹟局負責人畢里(Mohammed El-Bialy)表示,內畢緹公主(Princess Shert Nebti)墓地四周有4位高官墓穴,年代在西元前2500左右的第五王朝,所在地點阿布西爾(Abu Sir)距離舉世聞名的撒卡拉(Saqqara)階梯金字塔不遠。

畢里表示,「挖掘工作仍未結束」。他補充說,目前「仍處早期階段」,且考古地點不對外開放。

根據墓穴4座石灰柱碑文,這位公主的父親是Men Salbo法老王。

畢里說:「她是法老王之女,可是那裡只有她的墓穴,附近有4位高官墓穴圍繞。所以我們不久後是否可能在公主墓附近發掘更多墓穴?我們對她父母一無所知,也許日後出土的古物會幫助我們解答這些問題。」

埃及古物部長伊布拉欣(Mohammed Ibrahim)昨天表示,公主墓的前廳有4個石灰柱和象形碑文。這次挖掘工作同時發掘4位官員的石棺,以及男男女女和小孩的雕像。

伊布拉欣表示,捷克考古團隊此次的發現,象徵著阿布西爾和撒卡拉墓地考古史的新頁。

fsj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