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8

異常的市場榮景不容忽視

◆ 曇花一現? 就看安倍「第三箭」(節錄)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903163.shtml

日本安倍內閣「三箭振經濟」的政策,似乎已連中兩元,今年第一季日本經濟表現遠優於預估即是明證。然而過去廿年來日本曾出現過無數次「虎頭蛇尾」式的經濟復甦,而目前日圓重貶更有如一九九五年「貶值救經濟」時的翻版;日本經濟是否已達轉捩點,還要看下個月安倍將宣布的「第三支箭(結構改革)」,能否帶動企業投資而定。

截至目前為止,「安倍經濟學」最直接的效應當然是日圓大幅貶值。日圓重貶對大企業的出口有利,獲利增加,於是帶動股價大漲,使民眾已實現及未實現的財富增加,刺激消費。因此第一季日本經濟能從谷底翻升,日圓貶值應居首功。

其實在十八年前也曾出現過類似的現象。一九九五年四月日圓對美元匯率從一美元兌七九點九五日圓的最高點回跌,連貶三年多,直到一九九八年八月貶到一四七點六六日圓最低點,才又開始回升。之後十年間,匯率幾乎都在一美元兌一百日圓以上,直到二○○八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之後,日圓才一路升值。儘管過去近廿年來日圓匯率有升有貶,但日本經濟卻持續陷入通貨緊縮泥淖。

※ 全文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超乎預期! 日首季經濟成長率3.5%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903163.shtml

日本安倍內閣為振興經濟實施的寬鬆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初步已交出亮麗成績單。日本政府十六日公布第一季經濟實質年增率達百分之三點五,表現超出預估,主要靠民間消費及出口增加所帶動。但企業界減少投資及庫存,且薪資下降,形成拖累經濟成長的不利因素。

* 安倍經濟學奏效 民間消費是最大動力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903134.shtml

日本第1季經濟成長創一年來新高,遠勝其他工業化國家,消費支出和出口成長抵銷了疲弱的企業投資,成為「安倍經濟學」奏效的明證。

* 豐田市值飆 稱冠亞洲製造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02989.shtml

受惠於日圓貶值推升獲利與股價,日本汽車巨擘豐田汽車(Toyota)市值已超越南韓三星電子,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製造商,象徵日本企業的競爭力正迅速恢復。



◆ 社論-異常的市場榮景不容忽視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3051700301.html

【本報訊】2013-05-17 工商時報

近日國際媒體報導,儘管美國聯準會(Fed)出現縮減或終止第三次量化寬鬆政策(QE3)的呼聲,惟短期內貨幣政策繼續寬鬆的立場仍未改變,加上日本銀行推出規模直逼QE3的「定性與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氾濫的程度恐創金融海嘯以來最甚。易言之,原本市場擔心緊縮貨幣政策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尚言之過早,此時反而讓人擔心各國競相寬鬆的貨幣環境若持續過久,是否會加深各國央行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場難度。從近期金融市場價格的變化,的確存在令人憂心的理由。

「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計」這句話,一直是市場經濟學家所奉行的圭臬,但這樣的說法卻不適用於後金融海嘯時代。雖然次級房貸風暴引發的金融海嘯距今已接近五年,全球經濟也從2009年6月起開始復甦,但至今全球經濟仍處處可感受到海嘯所遺留的後遺症,例如經濟復甦不但不穩,且力道相當疲弱,以及高失業率、去槓桿化等。然而,從風險性資產的走勢,卻感受不到當前全球經濟所面臨的窘境,不但各國股市明顯上漲,甚至美股還創下歷史新高,原物料價格也漲回金融海嘯前的相對高檔。

為何經濟表現與風險性資產價格走勢出現這麼大的背離?一般咸認,主要國家央行推出的各項傳統性與非傳統性貨幣政策,肯定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應金融海嘯時期的經濟衰退以及之後經濟成長的不如預期,各國央行從2008年起積極地降息,並從2009年起不斷推出各項非傳統貨幣政策。由於風險性資產價格的高低與市場投資人對此類資產的要求報酬率呈現反向關係,當投資人的要求報酬率降低(提高)時,風險性資產價格相應走高(走低)。學理上,風險性資產的要求報酬率等於無風險利率及風險溢酬的加總,而主要國家央行的傳統與非傳統貨幣政策不但壓低殖利率曲線的位置,更因為後者主要買進長天期資產,殖利率曲線的斜率亦被拉平。在各天期的無風險利率因寬鬆貨幣政策而被壓低的情況下,投資人對風險性資產的要求報酬率也因而相應走低,進而推升風險性資產價格明顯上漲並偏離經濟基本面。市場觀察家對這種因各國央行非傳統貨幣政策所造成的價格扭曲,戲稱為「中央銀行的賣權(central bank's put)」。

這種情境不禁讓人回想起2005到2007年的榮景。為因應網路泡沫破滅後的經濟衰退,全球主要央行相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全球充斥著大量的流動性,風險性資產也曾被推升到明顯偏離基本面的水準,其所要求報酬率亦不分青紅皂白地被壓抑在相當低的位置。當時普遍流行的自我催眠論點是,金融創新與各種科技的進步,讓全球經濟進入到一個大平穩(Great Moderation)的時代。不幸的是,隨著央行逐漸收緊貨幣政策,伴隨而來的不但是二次大戰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而且至今仍沒有完全脫離該泥淖。

同樣的案例不只是發生在2008年。在歷經六年的寬鬆後,當Fed於1994年開始劇烈升息,包含Goldman Sachs、Askin Capital Management及Steinhardt Partners等投資銀行與避險基金均受到重創,加州的橘郡更因為過度壓注於衍生性金融商品而發生大量虧損,橘郡政府只好宣布破產,並以裁員和縮減市政服務來償還債務。

美國在任最久的Fed主席馬汀(William McChesney Martin Jr.)曾說:「聯準會的工作就是在派對才開始熱起來時,就把裝賓怡酒的大碗端走(The job of the Federal Reserve is to take away the punchbowl just the party gets going.)」。不幸的是,1994年及2008年的經驗卻顯示,央行常常難以判斷經濟派對到底是剛開始熱身,還是賓客們早已狂熱,致過久且過度豐沛的流動性成為習慣;而當風險意識成為口號時,慢半拍的緊縮貨幣政策,將引起難以收拾的後果。雖然從經濟基本面的角度觀察,目前全球經濟離狂熱仍有一大段距離,不過從過去兩年金價的暴漲暴跌可以看出,在過度寬鬆的貨幣環境下,金融體系實已處在一個顯不穩定的狀態。

有些觀察家樂觀認為,相對於1994年,當前各種市場資訊不但豐沛且取得容易,且市場效率大幅提高,加上經過柏南克(B. Bernanke)及各國央行的努力下,貨幣政策已變為更為透明化且更具備預測性,發生類似當年災難的機率應已大幅下降。但必須注意的是,目前各國寬鬆貨幣政策的規模及程度堪稱是史無前例且具有實驗性的,歷史經驗或難以與目前的環境相比擬。若各國央行無法正確權衡貨幣政策的風險與益處,過久且過度的寬鬆貨幣政策,最終伴隨著可能是災難性的泡沫破滅。對此,各界仍不應掉以輕心。

※ 相關報導:

* 美消費信心 衝上近6年高點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5170412-1.aspx

美國5月消費者信心衝上將近6年來最高水平,股市長紅加上汽油降價都有助於拉抬民眾對經濟的看法。

* 債務餘額續增風險攀升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903035.shtml

大陸潛在的金融風險持續引發關注,華爾街日報報導,在中國其實並不缺少獲得貸款的管道,證券公司也可以提供貸款;在影子銀行的推波助瀾下,中國債務餘額還在不斷增加,外界不由得擔心中國在信貸方面過於寬鬆。

* 長三角瘋網貸 市場未爆彈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903128.shtml

報導稱,沒有擔保和抵押,不知道借款方是誰,也沒有明確的還款時期,只給出誘人的20%還款利息,就是目前民間網絡借貸平台(即P2P,個人對個人)運作的模式。

* 1,384美元 金價關鍵價位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03064.shtml

國際金價再度上演跳水秀,跌破每英兩1,400美元大關。展望後市,台灣銀行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表示,1,384美元支撐價能否守得住,成為金價持穩的關鍵,投資人務必謹慎操作。

* 證所稅終於有了好的開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03133.shtml

....如無意外,未及一個月,當立法院完成最後一哩的修法程序後,現在人人喊打的證所稅,將會改頭換面,搖身成為「輕稅、簡政」,散戶、大戶皆可接納的證所稅。

....證所稅即將會有一番新貌,持平而言,執政黨團與行政部門共同拋出的共識版,仍有其可取之處,較諸正在施行中的舊版證所稅,「政黨共識版」確實略勝一籌,堪稱是值得期待的版本。

撙節與經濟大悶鍋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台星經濟協定 完成談判

【經濟日報╱記者邱建業/台北報導】2013.05.18

對外經貿合作談判有重大進展!台灣和新加坡政府昨(17)日同步宣布「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已完成實質談判。經濟部官員表示,完整協定預期在6、7月間完成簽署,最快明年初生效。

外界關切ASTEP開放項目,經濟部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表示,基於誠信原則,絕不可透露。而據了解,ASTEP雙邊開放將會觸及石化、金融、電子商務等領域。

經濟部官員並透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也有機會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實質談判。

對於談判結果是否滿意,楊珍妮則說:「有的人看到市場開放商機,會很滿意,但每個人解讀會不一樣。」

排除兩岸和邦交國,ASTEP將是我國簽定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FTA);由於新加坡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重要成員,台星ASTEP將為我打開進入東協的跳板,有助於我爭取加入TPP、RECP。

近期我在洽簽FTA將會取得重要進展。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預訂在5月底簽署,緊接著是台星ASTEP、台紐ECA;ECFA貨品貿易、爭端解決協議則以今年底完成為目標。經濟部指出,ASTEP首回談判於2011年5月舉行,是一項內容廣泛、高品質的協定,涵蓋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電子商務、政府採購、關務程序等議題。官員表示,ASTEP一定會有超過世界貿易組織(WTO)待遇。

楊珍妮指出,ASTEP實質談判內容包括協定章節、開放內容等,是談判中最困難的部分。未來與新加坡確定文本文字後,就可進行簽署。她指出,文字確定過程會比較快,大約只要花一至二個月,目前已向對方表示希望盡快續開會議,盼能在6到7月完成簽署。

被問及是否可在今年生效?楊珍妮指出,協定簽署完成後,還需經行政院和立法院審議,絕對不會那麼快,而且,「降稅在年底開始也很奇怪」。

推估ASTEP最快要到明年初才會生效。

ASTEP是?

「ASTEP」是涵蓋內容廣泛、高品質協定,涵蓋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電子商務、政府採購、關務程序等的議題。

※ 相關報導:

* 經貿外交/學者:有助我與東南亞簽署FTA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905474.shtml

台星ASTEP順利完成談判,學者專家表示,儘管對我國內生產毛額(GDP)影響不大,但新加坡是東協會員國之一、更是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創始會員,一旦簽署完成,將為台灣在國際經貿網絡取得有利位置。

* 自廢武功 說好的公平正義呢?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50207729/112013051800103.html

掀開台股八千五百點鍋蓋的藍營證所稅共識版,將力拚下周一「速戰速決」初審過關,當天是五二○,剛好可慶祝馬英九總統就職典禮。諷刺的是,證所稅一開始修得四不像,現在已名存實亡,馬總統就職五周年成績單,光是實現「租稅公平正義」這一項,就不合格。

* 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05326.shtml

...台灣經濟十度下修的關鍵,如我們五年來不斷警告,完全在於大陸處心積慮關閉世界工廠,如今木已成舟,猛然切斷維繫台灣經濟成長的生命線。由於覆水難收,台灣應及早另謀生路。

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如果快速為台灣找到新的機會,讓台灣可承襲400年來縱橫四海的海上王國的命運,則將擁有數百年來最好的機會奮發向上、乘長風破萬里浪。如是,經濟欣欣向榮、百業蒸蒸日上、人民滿懷希望,本自然立。此時再徐圖公平正義、長治久安的大計,必將無往而不利。



◆ 蓋茲 重登全球首富

【經濟日報╱編譯楊宛盼/彭博資訊十六日電】2013.05.18

微軟共同創辦人蓋茲擠下墨西哥電信大亨施林(Carlos Slim),睽違六年後重登全球首富。

微軟股價16日站上5年來高點,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57歲的微軟共同創辦人蓋茲身價因此增至727億美元,超越施林的721億美元,重回全球首富寶座。蓋茲財富今年來大增16%,相當於100億美元。蓋茲持有的加拿大國家鐵路(CNR)和垃圾處理業者Republic Service股價上揚,也推升其財富。

蓋茲大部分資產由Cascade投資公司掌管,他透過這家控股公司持有十數家上市公司和數個未公開發行公司的股權,微軟只占他不到四分之一資產。

墨西哥國會通過反電信業壟斷法案後,施林掌管的美洲無線通訊公司(America Movil)今年來股價重挫14%,使施林身價縮水逾30億美元。

波克夏公司董事長巴菲特排名第三,握有597 億美元資產,第四名為身價560億美元的ZARA母公司印地紡董事長歐特嘉,IKEA創辦人坎普拉以556億美元居第五。拜Google股價飆漲所賜,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和布林今年來財富也大增22%,分列18和19名。

fsj 提到...

經濟學人:安倍只要成功一半 就算偉大首相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3.05.19

「是鳥嗎?還是飛機?都不對,是日本!」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模仿動漫「超人」的台詞,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畫成飛天超人,強調安倍晉三的重振經濟計畫只要成功一半,就能成為一位偉大的首相。但也警告,安倍要恢復日本的元氣,應該聚焦於重振經濟,而不是跟北京開戰。

「經濟學人」指出,二○○七年曾因經濟凋敝與本身健康不佳而黯然下台的安倍,在捲土重來五個月後的今天,他似乎已經脫胎換骨。他正把日本置於「安倍經濟學」的軌道上,包括提高物價、增加政府支出,再配合一套成長策略,準備把日本經濟從長達廿年的泥淖中拉拔出來。他希望在地緣政治上取得新的定位,推動修憲,使日本恢復世界強權應有的地位。

去年安倍勝選後,日本股市迄今已大漲百分之五十五,今年第一季經濟年增率高達百分之三點五,他個人的支持度也達到七成以上。他已經使日本一度懷憂喪志的官僚體系再現活力,如果自民黨在七月的參議院選舉中再獲勝,他便能更得心應手地通過各項法案。

「經濟學人」指出,人口高齡化使日本勞動力萎縮,企業喪失創新優勢,要把日本拉出經濟泥淖是極艱鉅的任務,安倍也不是第一個承諾要讓日本經濟起死回生的首相。

這回的原因不同可能在於中國大陸的崛起。日本人現已重新服膺明治維新時代的「富國強兵」口號,認為日本必須富裕,才能捍衛自己,與中國分庭抗禮,並避免淪為美國的附庸。安倍經濟學表面上是經濟主張,但在國家安全上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經濟學人」指出,安倍對常備軍力的要求,似乎超出日本需要及應有的軍力。

他高唱修憲,不但會助長亞洲對日本的敵意,也將威脅到對外貿易,反而削弱日本經濟成長動力。

※ 相關報導:

* 全球需求弱 燒不旺經濟冷灶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06725.shtml

美國4月製造業擴張減慢,歐元區貿易反映經濟疲軟,中國成長減速,在在顯示全球經濟缺乏強勁的需求來源以提振成長,主要先進國和新興經濟體未來將極易受政策影響,尤其是聯準會(Fed)的寬鬆政策。美國、日本等地雖陸續傳出經濟利多,但全球整體的市場需求卻依舊委靡不振。

以下分別評估美國、歐元區、中國、日本、墨西哥和俄羅斯等六國的經濟現況。

* GDP下修 陸經濟隱憂勝歐債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907019.shtml

經濟學家在4月的多項數據出爐後,都爭相下修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美銀美林公司對基金經理的每月調查並且顯示,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大宗商品價格重挫,可能取代歐元區債務危機,成為全球投資人的最大憂慮。



◆ 觀察站/地價管不住 調控淪空調

【經濟日報╱記者林海/綜合報導】2013.05.19

大陸頒布「新國五條」後,並未讓土地市場漲勢停止,根據統計顯示,4月大陸成交的總價排名前十位住宅用地中,半數以上的地塊溢價率超過30%,在部分城市更有多塊土地溢價率越過50%的警戒線,有的甚至超過100%。

華夏時報報導,「當『麵粉』(指土地)的價格再次超過『麵包』(指房子)價,調控變為『空調』的風險也在逐漸增加。」復旦大學地產運營研究所所長蔡為民表示,所謂的土地溢價率就是土地價格的漲幅,「土地價格走高,必然會帶動未來房價的攀升,雖然目前房價沒有大幅上揚,但在土地成本的壓力下,房價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劉衛衛表示,土地財政收入是地方財稅收入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在短期的一段時間內,仍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地位。

更有業內人士透露,新國五條頒布的時間很微妙,處於政府換屆時期,而在這樣敏感的時期,地方政府也很難把握究竟應該如何執行政策,只是對於地方政府來說,當房市和土地價格走高的時候,出於對土地財政的渴望,就不希望打壓房市發展。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一名人士則表示,在上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控中,地方嘗到了土地市場交易「不溫不火」的苦頭,因此,在接下來的土地供應中,政府就必須要考慮,如何完成供地計畫。

※ 相關報導:

* 美房市半年後恐泡沫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07210.shtml

美國房市跌到80年來最低谷,去年探底以來,出現再度開始吹泡泡的跡象,專家擔心這泡泡撐不久,可能頂多半年。

....華府智庫「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管貝克說,不少地區的房市熱況不健康,將難以持續。他表示:「價格如果繼續以此速度上升六個月,就會成為泡泡,災難不遠。」



◆ 「財付通」推QR code付款 陸客血拚利器

【經濟日報╱記者邱煜婷/台北報導】2013.05.18

玉山銀行與中國大陸騰訊集團的「財付通」合作推出QR code行動付款,上路兩周來已有不少陸客採用,可望成為陸客來台血拚鳳梨酥等台灣名產的新利器。玉山銀行表示,QR code行動支付提供陸客來台購物便利性,預計台灣民眾最快本月底也可透過這項新工具購物。

玉山銀行與中國騰訊集團「財付通」4月起推出QR code行動付款,讓來台旅遊的陸客可藉由手機App軟體,掃描台灣商品上的QR code二維條碼,再輸入認證碼,就可支付貨款,甚至商品也可直送中國,增加購物便利性。

玉山銀行表示,第一波加入QR code行動支付的台灣商家,包含糖村Sugar & Spice、佳德鳳梨酥、統一客樂得等。上路約兩周,大概吸引了十多筆交易,雖然單筆成交金額還不高,但未來商機可期。

玉山銀行表示,除推出與「財付通」合作的手機QR code行動付款,也有專攻網路購物的「兩岸支付通」。不少台灣商家與玉山銀行合作後,對兩種方式都相當有興趣。

fsj 提到...

社論-安倍「第三支箭」將對台灣造成重大衝擊

【本報訊】2013-05-22 工商時報

成功將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值突破一百日圓關卡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將全部改革力量,投注在他的「第三支箭」﹣產業結構革新。安倍第三支箭的改革目標,將會廣泛涉及工業生產、經濟特區、電網分離、基礎建設、文化創意產業以及健保體系,改革內容勢必對亞洲經濟帶來重大的衝擊。我國執政當局必須及早提出趨吉避凶的因應對策,避免淪為日本改革的受害者。

安倍晉三在去年12月26日上任之後,射出的前兩支箭﹣「匯率貶值」與「財政刺激」只是改革的起身砲,日本經濟再生成敗的關鍵,在於推動結構性的經濟改革。因此安倍今年元月初就已經召集日本的產、官、學領袖,成立首相親自主持的產業競爭力委員會(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Council),成員除了主管財務金融的副首相、經濟再生、官房長官等主要內閣成員,還有曾經在小泉內閣主持金融再生、郵政民營化的竹中平藏,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時主導購入美林證券的現任瑞穗金控執行長佐藤康博等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改革大將。

產業競爭力委員會從今年元月23日召開第一次會議後,至5月14日已經密集舉行了六次會議。被安倍晉三統稱為「成長戰略」的經濟結構改革方案,逐漸浮出檯面,預計本周五舉行的日本參議院院會中,安倍將首度提出報告,最遲6月17日在北愛爾蘭舉行的八大工業國領袖高峰會議之前,委員會將會提出完整的改革計畫。

安倍射出第三支箭的時程,當然也與政治的日程緊緊相扣。今年七月,日本參議院(上議院)將要改選一半的席次,這是安倍上任後第一次全國的選舉。安倍所屬的自民黨在參議院只有84席,較民主黨的106席少了22席,安倍希望在這次改選中扭轉,取得總數242席參議院的多數席次,完成參眾兩院都由自民黨主導的有利政治架構。因此,這第三支箭的成長戰略,也將是安倍政權全面主導的贏的戰略。

對於經濟結構改革,安倍在5月18日舉行的記者會中發出豪語:「我將為本國投資清除所有的障礙,無論是甚麼樣的障礙!」他喊出的目標極為高遠:「如果你不能成為世界第一,那你就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安倍喊出「戰勝世界」的關鍵字,開始逐一揭露他主導的全面經濟改革計畫。

5月17日公布的日本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高達3.5%,但是其中有2.3%來自於消費成長的貢獻,民間投資仍然停滯不前。在安倍「戰勝世界」的大計畫中,他將推動掃除投資障礙、簡化法規、設立經濟特區,藉以吸引新增民間投資,目標是創造一年70兆日圓(約合新台幣20.6兆元)的民間投資,回到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的水平。

第三支箭的另一個核心目標,是基礎建設行業的再造,包括引進新的科技與材料,將日本逐漸老舊的基礎建設活化、延長使用壽命;將基礎建設活化的工程以及未來的營運,移轉給民間企業,創造新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基礎建設行業。目標是在2020年以前,將基礎建設出口值擴增三倍至每年30兆日圓。

日本農業的出口,也在安倍的戰勝世界大計畫中佔有一席之地。安倍計畫對日本高附加價值的農業,進行更深入的投資,加大國際行銷力度,讓原本以老農為主體的務農人員結構年輕化、國際化。目標為每年的農漁業「出口值」提高至一兆日圓,約新台幣三千億元。

此外就是文化創意產業,以「酷日本」為行動核心,成立預算金額高達500億日圓(約新台幣150億元)的「酷日本促進機構」,推廣日本動漫、電影、電視等文化創業產品,未來五年內文創產品的海外銷售額提升三倍。同時,將國際觀光客的數量從目前的每年800萬人次,提高至每年2,000萬人次。

還有,解決「電力」問題也是產業競爭力委員會的焦點議題。發電廠與電網的分離,已經成為委員會的共識。日本的電力自由化,勢必進一步給我國台電帶來強大的改革壓力。競爭力委員會也主張重啟核能電廠發電,以迅速提供新增民間投資低價且穩定的電力。重啟核電廠的議題具有高度爭議,目前尚未形成共識,但是對於台灣即將舉行的核電公投,必然造成新的衝擊。

當然,經濟改革無法迴避的傳統爭議,例如勞動條件的自由化、環保議題、地區保護主義、農業保護政策,以及爭議多年的全民健保革新,都將成為未來幾個月日本熱烈討論的焦點。

日本振興經濟作為,對於台灣勢必定帶來重大的影響。上述投資自由化、基礎建設產業提升、農業產值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倍增等計畫,都將直接衝擊韓國、中國,對台灣也將帶來正反兩面的效應。面對日本20年來最巨大的經濟改革浪潮,台灣究竟要如何趨吉避凶,對於馬政府的智慧將帶來嚴峻考驗。



◆ 樓市泡沫 恐引爆20兆地方債危機

【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2013-05-21 旺報

大陸地方債危機四伏,連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海外版都發出嚴厲警告。該報報導指出,大陸地方債務不斷擴大,估計超過20兆(人民幣,下同)。由於地方融資平台的抵押資產都是土地,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債務風險將集中爆發。

報導稱,大陸地方債的窟窿究竟有多深?目前共有3個版本。第一,大陸國家審計署2011年的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的相關債務達10.7兆。

第二,大陸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今年表示,估計各級政府債務在15兆至18兆;第三,前財政部長項懷誠最近透露,地方債估計約20兆。

報導表示,大陸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機構和標準來統計地方債。同時,地方融資平台越來越多樣化、隱蔽化,很多資金的來源和數量無從知道,負債規模難以預計,這些藏在黑箱裡的債務是「未知數」,加劇地方債風險。

據審計署統計,未來3年將有超過35%的地方債到期,如何解決債務危機?報導表示,一方面要採取措施消化舊債,遏制住風險;另一方面各級政府要轉變經濟成長的方式,抑制投資過熱導致舉債過度的情形,控制新債規模。

大陸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表示,應設立政府逾期債務清償風險基金,為未來發生的債務風險做好準備。

※ 相關報導:

* 渾水唱空陸銀 龐大資產恐泡沫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3/112013052100551.html

面對大陸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與不良貸款率「雙升」,其中不良貸款餘額更創4年新高,著名做空機構渾水研究(Muddy Waters)唱空大陸銀行業,指大陸銀行持有的有毒資產風險,遠超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西方銀行。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導,Block表示,大陸銀行體系風險,恐比西方銀行更加嚴峻。陸銀過半是由國家持有,中央政府有很大的可能,透過印鈔解決問題,這將會對大陸經濟造成打擊。

* 美銀:陸貿易順差誇大 出口成長恐重挫(節錄)
http://www.udn.com/2013/5/21/NEWS/MAINLAND/MAI3/7911570.shtml

美國銀行 (BoA)表示,如果把掩飾熱錢流入而假造的交易扣除,中國今年前四個月的實際貿易順差,應只有官方公告的610億美元金額的十分之一。

彭博資訊報導,香港的美國銀行大中華經濟研究部主管陸挺說,大陸今年前四個月實際的貿易順差約只有60億美元,是2004年1-4月出現108億美元逆差以來,最小的貿易順差。 ※ 餘詳見原站。

* 日債大漲…恐不利經濟
http://www.udn.com/2013/5/21/NEWS/WORLD/WOR2/7910691.shtml

這些數據都顯示,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的策略逐漸奏效,即藉擴大貨幣刺激措施,促使投資人把資金抽出安全的公債,轉入海外債券和股市風險較高的資產,但這也導致日本公債價格劇烈波動與公債殖利率攀升,可能拖累經濟。



◆ 歐洲債市過熱 分析師示警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彭博資訊二十日電】2013.05.21

投資人正積極買進歐洲高債務和高赤字國家的長期公債,無視這些債券已觸及2010年來最昂貴的價位,也不擔心歐洲衰退加深可能阻礙減赤計畫。

歐洲央行(ECB)承諾建立安全機制,加上美國聯準會(Fed)和日本央行持續購債,穩固市場對較高收益資產的需求。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和愛爾蘭的10年期以上公債,本季的表現傲視全球。這波漲勢讓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政府有信心發售到期日更長債券。

在法國巴黎投資合夥公司(BNP Paribas Investment Partners)協助管理6,570億美元資產的策略師范林德斯(Joost van Leenders )說:「目前貨幣政策的威力和投資人對高收益的追求,凌駕經濟成長的隱憂。我們不確定市場有多少耐心。歐洲成長前景確實是問題,為政府財政帶來風險,因此我們不認為這對市場而言是正面消息。這波漲勢有點過頭。」

全球央行對金融市場注入資金,並降息刺激成長,避開通縮風險,西班牙、義大利和葡萄牙所有到期日公債的價格持續上漲,殖利率則反向下跌。目前這三國3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都比年初時低。

另外,由於義大利3月工業訂單增幅大於經濟學家預測,促使投資人追求收益較高的公債。

fsj 提到...

陸新經濟改革 鎖定7大領域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2013-05-23 旺報

根據英國投行巴克萊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大陸目前正聚焦金融、財稅體制、戶籍制度等7大,並將在2013年秋天登場的18屆三中全會中推出相關的改革措施,由於這些改革將可望降低政府對經濟市場的干預,預料不僅可讓大陸產業再升級,也將加速大陸經濟的轉型。

投行巴克萊 預測改革

巴克萊的報告指出,此次大陸中央預計推動的改革包括金融改革、財稅體制、土地使用權、生產要素價格、簡化審批程式、收入不均與戶籍制度等7方面,目前已經有工作小組正起草相關的改革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巴克萊的預測與5月中旬清華大學金融系教授李稻葵在里昂證券投資者會議上的發言一致,當時李稻葵提出,18屆三中全會將集中改革,屆時很多改革措施和改革細則會陸續公布。而這一波改革中,包括金融、財政體制及土地制度3大項被視為改革的重中之重。

該報告除了預測大陸中央可能把2015年之前實現資本帳戶基本可兌換,以及2020年之前實現完全可兌換作為目標外,也認為明年財政改革的目標,將是調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分權,降低整體稅賦,控制地方政府借貸及推出服務增值稅和房產稅。

促進城鎮化 兩大要素

另一外資行分析師認為,巴克萊在房產稅上的預測過於樂觀,「如果一年之內可以推廣至全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也不會積累出這麼大的泡沫」。

至於土地改革方面,巴克萊則認為,土地改革是促進城鎮化不可避免的一步。因此,報告預測此次的土地改革將包括兩大要素:一是農民成為土地的所有者;二是實現土地自由流轉。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農民土地私有化在18屆三中全會上出台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標誌,從政治層面考量,其大改的可能性不大,更何況地方政府對這個問題的容忍度相對有限,更讓土地改革空間顯得狹小。

巴克萊報告還表示,18屆三中全會還將推出的改革政策包括縮小貧富差距、能源以及其他資源品的價格要素改革,另外,國有企業壟斷地位改革也將面臨重大挑戰。



◆ 張盛和:奢侈稅只修不廢 不分區課稅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2013.05.23

奢侈稅6月底將實施滿兩年,財政部已確定「只修不廢」,且在不分區課稅原則下,將從6月起開始討論修法。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奢侈稅沒有退場的可能,也確定不會採取「分區課稅」的做法,但目前不預設立場,包括課稅年限、稅率和減免範圍等都可以討論調整,強調原則就是修得更好,「一定比現在版本更好。」

而財政部委託學者就奢侈稅施行進行調查研究並提出修法建議,期中報告已完成,財政部為避免發生輪流炒作現象,已確定採取不分區課稅。

張盛和上午赴立法院財委會質詢,他於會前受訪時指出,分區課稅在法律上是困難的,對於分區的認定也非常困難,所以已確定不會採取分區課稅的做法。他強調,南北不分區,就是一體對待,並不是說房價低的地區就不會有投機現象,強調抑制不當投機就是一致的目標。

對於奢侈稅有無退場可能?張盛和回答說,「沒有退場的可能。」但課稅年限、減免範圍和稅率等都不預設立場,全都可以討論檢討,強調奢侈稅修法原則就是要修得更好,和證所稅的修法原則一樣,一定要比現在版本更好。

根據財政部統計,奢侈稅上路以來至今,在不動產部分的奢侈稅,共有9367件交易案件被課稅,稅收達51.7億元,占全部奢侈稅的67.2%。張盛和表示,奢侈稅實施近兩年來成效不錯,大都會區的成交量都已下跌,而且價格也穩住,未持續飆漲,強調未來修法時,絕對不會傷及無辜。



◆ 奢侈稅抑制價量效果 隨時間遞減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2013.05.23

奢侈稅將滿兩年,信義房屋昨(22)日公布,奢侈稅上路首年雙北市量能急縮逾三成,短期嚇阻「又快又有效」,房價漲幅縮至3%;不過步入第2年,因市場低利率、資金氾濫影響,房價漲幅緊追奢侈稅前,桃園、台中、台南地區漲勢更一舉超越兩年前的幅度,房市呈「量縮價揚」。

根據信義房屋資料,奢侈稅上路首年,雙北市之外,桃園移轉量能萎縮15.18%,台中達21.84%,台南、高雄交易量也下跌,僅新竹正成長,顯示奢侈稅抑制短期買賣需求「顯著有效」。

房價部分,五大都會區房價僅微幅上揚1%~6%,台中、高雄還微跌1%。

奢侈稅邁入第2年後,不僅市場量能回溫,房價也迅速反彈衝高。以成交量來看,南部市場已回到奢侈稅前水準,新竹地區量能更超越兩年前,僅雙北市和台中地區持續量縮,雙北市移轉棟數萎縮仍高達三成以上。



◆ 產業人力需求 外熱內冷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2013.05.23

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3」壓力,就業市場產業人力需求呈現「外熱內冷」。出口型產業的人力需求淡季不淡,但內需型產業工作機會增速減緩。鑑於未來國內外景氣復甦仍存變數,勞委會職訓局呼籲,即將離開校園的畢業青年,不妨趁目前就業情勢尚穩先求職。

人力銀行業者均表示,目前就業市場穩定,工作機會數持續增加。104人力銀行統計發現,線上全體工作機會43.8萬個,月增3.27%,部分出口型電子業如半導體、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呈現淡季不淡。

內需產業方面,則反映民間消費不如預期,工作機會增速明顯增緩,餐飲業只比上個月增加2.04%、批發業增加1.6%。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也顯示,4月全職工作機會高達32萬多筆,較今年1月農曆年前大幅成長近兩成。



◆ 生涯薪資 解勞保掀頂困境

【聯合報╱薛承泰/台大教授、行政院前政務委員(台北市)】2013.05.23

勞保退休薪資計算方式以及投保薪資是否須掀頂,是這次年金改革當中兩個重要議題,因它牽涉到勞工與雇主總計一千萬以上人口,也是拉近行業「內部」與「之間」不平的重要手段。

由於現制採最高六十個月投保薪資之平均,作為勞工退休薪資計算基礎,這是所謂的「最佳薪資」計算方式;雇主與勞工若為節省保費的支出,最有利的方式就是在退休前五年按照實際薪資投保,其餘時間則可能壓低投保薪資。民國九十八年勞保開始年金化,此現象一旦擴散,勞保財務危機除了面對高齡化帶來的退休潮,還會因此雪上加霜。

在另一方面,軍公教採退休前最後一個月來計算,由於其薪資結構與投保方式較不具彈性,原本「巧取」空間不大,卻擋不住退休前晉升的濫用!同樣存在「不公」現象。

採較簡單的「最佳薪資」來計算,雖可節省一些行政成本,其代價就是容易產生不公。計算時間短,被保險人接受度高,但巧取空間大;拉長計算時間,巧取空間縮小,被保險人接受度較低,對工作年資較短者(如十五年)尤為不利。目前的草案不論勞保或公教退撫都是將計算時間拉長,然究竟「採多長最佳薪資」才恰當?這是個兩難。

「最佳薪資」計算時間若拉長,其平均將會比現制低些,退休年金額度即會減少,其中勞工的下降程度又可能大過於公教,如此反傷及「行業不平」。於是乎,提高勞保投保薪資的上限(四三九○○元),再度浮到檯面上來。掀頂若純是反映實質薪資,那是回歸正常;弔詭的是,會不會因掀頂而使得「巧取」現象水漲船高呢?這是一個道德難題,尤其保費在勞二雇七政一的分攤方式下,掀頂也會讓雇主與政府都吃不消!這是立院審查法案所面對的困境。

為突破困境,可考慮回歸以「生涯薪資」的平均來計算,但需要將歷年的投保薪資換算成為退休時的幣值,這樣誰都佔不到便宜(即使掀了頂),惟獨需付出較大的行政成本。若擔心掀頂後雇主與政府負擔會增加,調整等比例補貼為同額補貼,或採「頂上」固定額度補貼,不僅負擔不會爆衝,也能改善高收入高補貼的逆向重分配現象。

若把年金保險基金比喻為水庫,未來各水庫的進水量(繳保費者)將逐漸減少,出水量(領年金者)將快速增加,這波改革除了須調整進水量與出水量,也應注意處理漏水的部分。此外,為了減輕「行業不平」的緊張,不同行業被保險人,不能只比較出水量,也應該看看自己曾注入多少的水。

fsj 提到...

安倍經濟學 危機開始浮現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3.05.24

日本公債殖利率迅速飆升且震盪激烈,不但是導致日本股市廿三日重挫逾百分之七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削弱、甚至終結「安倍經濟學」所帶動的經濟復甦。「國際財經評論」(International Financing Review)指出,這不僅將重創東京股市,全球其他市場的投資人也將受到池魚之殃。

日本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廿三日一度達到百分之一,為一年來首見,在一個半月內飆升逾兩倍,五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一度上升到兩年來的最高點。日本公債期貨一度暫停交易,之後日本銀行對金融體系注入二兆日圓(約新台幣五千九百億元),以控制債市的激烈震盪。

「安倍經濟學」的「第一支箭」,是由日本央行將購買債券的金額增加一倍。既然日銀大買公債,殖利率為何還會上升?路透分析,這主要是由於日銀已使投資人相信,日銀會認真地達成百分之二的通貨膨脹目標。

野村證券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者辜朝明指出:「如果大家相信日銀將採取一切手段來創造通膨,就代表日本公債市場短期內將重挫,殖利率大幅上升。一旦對通膨的憂慮開始浮現,無論日銀買進多少公債,都無法約束殖利率上升。」

路透指出,正常情況下,通貨膨脹是在經濟復甦後才出現,然而日本卻面臨可能先有通膨、之後才出現經濟復甦的威脅。如果通膨先來,會造成公債殖利率上升,如此政府在還未享受到經濟成長使稅收增加的成果之前,就先因為殖利率上升而使償債成本加重。由於日本政府累積債務超過經濟規模的兩倍,一旦償債成本迅速升高,將阻礙政府規劃的刺激經濟措施。路透並指出,一旦日本發生公債或銀行危機,對世界其他地區所造成的不穩定效應之大,簡直不敢想像。

※ 相關報導:

* 柏南克暗示 縮減QE規模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918269.shtml

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暗示未來可能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但不願貿然行動,Fed上次會議紀錄顯示部分官員已準備減慢QE步伐,但仍在討論時間點。充滿衝突的訊息引發市場動盪,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漲破2%。



◆ QE後遺症 美日債市瀕懸崖

自由 2013.05.24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日本銀行(即日本央行)實施空前量化寬鬆措施,雖增強日本企業外銷競爭力、帶動日股前波大漲,但也引發市場對日本可能爆發債務危機的疑慮,週四日本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觸及一%,是去年四月五日以來首見。

另外,美國聯準會釋出可能縮小購債規模、且開始升息的訊息後,市場也擔心美國債市出現崩跌。

聯準會恐縮減購債規模造成市場震撼。東京三井住友信託資產管理公司操盤手木村玄藏(Genzo Kimura)表示:「對債券持有人而言,這是一大震撼,我們原預期聯準會尚未準備好開始減少購債規模。」

日債殖利率飆 債務危機風險增

週四日本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一度逼近一%,最後收在○.九三%,上漲○.○四個百分點。日本五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至○.四五五%,是二○一一年五月以來最高,最後收在○.四二五%,上漲○.○三個百分點。

東京住友商事綜合研究所奧田壯一(Soichi Okuda)說:「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雖仍居於歷史低點範圍,但上升速度太快,日本壽險公司是日債最大買主,若日債殖利率走揚,勢將造成這些壽險公司面臨帳上龐大虧損。」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週三表示,日銀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不致造成日本公債殖利率大幅走高,且近來債券市場波動也尚未影響企業投資。但為了防止日本長期利率劇烈波動,日銀宣布,將祭出總額二兆日圓資金供應公開市場操作。

美寬鬆一喊停 債市恐面臨崩跌

隨著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八月將去職,市場近來普遍猜測其繼任人選將結束QE,並開始升息,且是迅速大幅升息,恐造成美國九千五百萬名散戶措手不及,美國債市將會崩跌,一如一九九四年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後,美國債市大跌了二十四%。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費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表示,柏南克的QE政策是條死路,對提高經濟成長效益不大,只擴大了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對繼任者而言,升息已成為必然。

※ 相關報導:

* 美經濟雙喜 下半年催油門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918215.shtml

美國上周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顯示勞動市場維持復甦力道。房市也報佳音,4月新屋銷售攀抵五年來次高,3月房價指數增幅優於預期,為房市轉強再添新證。但4月製造業景氣擴張速度趨緩。

* 陸製造業PMI 跌破榮枯線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918328.shtml

滙豐控股昨(23)日公布中國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降至49.6,是半年來首次跌落榮枯線50以下,表明大陸經濟增長乏力、回升動力不足。

fsj 提到...

亞洲掀發債潮 IMF搖警鈴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3.05.25

亞洲經濟體因1990年代金融風暴而避開發債多年後,近年來又開始大舉運用債務促進成長,和歐美國家縮減債務負擔的趨勢形成鮮明對比。經濟學家擔心,亞洲這波發債熱潮可能觸發另一場危機,或至少阻礙部分國家的成長。

亞洲各國正在擴大借款,中國國營企業和地方政府、印尼與泰國消費者、新加坡和香港不動產投資人都正提高債務,馬來西亞政府也借錢支應基礎建設和發現金給人民。

亞洲新興經濟體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已超越1997年金融風暴時的水準,其中多數債務都是在過去四年增加。根據麥肯錫公司,亞洲新興國家整體債務占比2012年中已升至155%,高於2008年的133%。

中國引領這波借貸熱潮。麥肯錫估計,中國2012年中的債務占比為183%,比2008年的153%高。但野村公司等業者的經濟學家根據政府資料估算,其債務占比已超過200%,使有些經濟學家擔心債務違約或導致經濟進一步減緩;若中國經濟出現問題,衝擊可能擴散到亞洲鄰國。

多數人都認為亞洲近期不會爆發危機,樂觀的觀察家更說,這些國家經濟成長快速,也隨之提高控管債務負擔的能力,且相較於1990年代,亞洲國家始終節制發行外幣債券。

但經濟學家關注的是亞洲信用迅速成長,儘管當地亞洲和信用市場的開發程度提高,使各國能在不阻礙成長之際負擔更多債務,但從歷史經驗來看,信用迅速且持續增加,常潛藏債務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學家戴拉里希亞說,他不想妖魔化信用榮景,但這是警訊。他研究過去40年債務占比銳升的情況後發現,有三分之一的信用榮景以危機告終,三分之一造成成長減緩,其他三分之一則是成長維持相同步調或加速。

※ 相關報導:

* 柏南克惹風波 聯準會急滅火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52500167.html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周三暗示未來幾個月可能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引發全球市場混亂,周四聯準會2位官員急忙跳出來補破網。其中1位表示聯準會不至於貿然抽回對美國經濟的政策性刺激,另1位強調購債步調的調整具有彈性,可能減緩也可能加快,端看經濟數據而定。然而儘管有聯準會官員出面安撫,市場對聯準會可能縮減QE規模疑慮仍難消除,周五美股下跌,道瓊指數下跌逾70點。

* 美11.5萬公僕 放無薪假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921051.shtml

美國聯邦政府因預算緊縮,24日開始強迫員工休無薪假,當天約有11萬5000人奉令不上班,占所有聯邦員工的大約5%,其中包括醜聞纏身的國稅局人員。

* 四分之一美國人 沒帶薪假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921050.shtml

美國國殤日(27日)假日前夕,華府智庫「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24日發表有薪假新研究報告。報告指出,與其他經濟發達國家相比,美國員工每年的有薪假少很多,而且是僅有幾個至今沒有硬性規定雇主給予員工有薪假的國家之一。

* 太平洋聯盟成員 互降關稅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20562.shtml

由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和墨西哥組成的太平洋聯盟(Pacific Alliance),23日宣布調降貿易區內的進口關稅,可望帶動南美經濟整合。



◆ 日本超寬鬆…甜了經濟 苦了債市

【經濟日報╱編譯 余曉惠】2013.05.25

日本銀行(央行)宣布買債計畫不到兩個月,總裁黑田東彥已經陷入兩難,未來得在政策溝通上下更多功夫,更細緻處理模稜兩可的政策宣言。

日銀的買債計畫原本希望壓低長期利率,促使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下滑,進而終結15年來的通縮。計畫施行後市場信心改善,第1季經濟成長穩健,但這兩個因素通常也會推升利率。

黑田在22日的貨幣政策會議記者會上說,隨著經濟好轉,殖利率攀升在預料之中;但他先前表示,日銀的目標在降低利率。日股23日暴跌,公債殖利率盤中上下震盪達17.5個基點,迫使日銀在金融市場挹注2兆日圓。

黑田4月初宣布買債計畫後,投資人大聲歡呼,東證指數上漲,但如今顯然有更微妙的溝通任務有待完成。

美國銀行日本首席經濟學家吉川雅幸說:「黑田一定感受到與市場溝通的難處。投資人希望日銀更強烈宣示不讓殖利率飆升,並且明確說明如何緩和債市的波動性。黑田未來必須加重語氣。這是破天荒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中最困難的部分。日銀不能只想到通膨和經濟,也得顧及廣大的債市。」

黑田本周承諾,必要時將調整買債計畫,避免過度波動,並預測殖利率不會大幅跳漲。對此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 Koo)說:「現在是令人提心吊膽的時刻,日銀不太清楚寬鬆政策會造成什麼副作用。市場花了一個多月,才察覺到日銀政策的黑暗面。」(綜合外電)

※ 相關報導:

* 克魯曼專欄/安倍「武士道」 震撼西方國家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20540.shtml

針對日本所做的努力,我的綜合評價是到目前為止都還不錯, 也期待這項評價能夠持續,且越來越好。因為安倍經濟學如果奏效,不但能提振日本自己,也讓政策昏聵的其他國家得到解方。



◆ 提升產業創新品質 政府給的誘因夠嗎?

【聯合報╱林毅璋整理】2013.05.25

談創新,台灣已經談了十幾年了,近二任總統都說要把創新研發的經費提升到GDP(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三。但我認為,關鍵是要從過往的衝高專利數量,改變成著重專利品質。現在重要的是,金錢、能量投入後,產出的品質怎麼提升?

以前學界拿政府的錢去衝專利的數量,是因為先求有;但現在研發經費已衝上來了,專利數量也上來了,就該求好。該進一步要求怎麼帶動產業與帶動投資報酬?讓成功率提高,擴大對產業的影響。

台灣產業須從以往快速獲利的速食概念改成沉穩獲利。過程中的確有可能受挫或失敗,且要短時間內做到心態轉換並不容易。但若要因應國際競爭,就要有從專利研發、申請到布局等「一條龍」式的能力,以及防範競爭的防衛機制。

專利布局有其學問,做研發投資不該像射飛鏢,而是應該像發射導彈一樣,要不斷的追,直到最後命中為止。對企業來講,就是從累積命中率的概念去著手,需要累積經驗與概念後才可做的到。

政府不能只是給錢,而須有效運用投入研發的能量,以提高創新品質,要關心的是經費投進去後的外部效益為何?能否回收?若投入後是中斷在學界或政府機構中,無法擴大產業效益也無法帶來稅收,經費無法回收,無助於解決財政困難。

要提升創新品質得注重細節,重點在於政府給予研究機構或學校的誘因是否正確?例如,政府的研發費用大多給學界,但教授考慮的是升等,學校擔心的是學術,顯然就是誘因不對,結果拿了這麼多經費,卻不能夠滿足產業,也沒有明顯的外部效應,或根本沒有培養學生足夠能力,也難怪台灣過去十年沒有亮麗的成果。

政府須設立機制去加強學界影響產業的動機,並加入競爭的要素,不能只是為了研究而研究,專利數量雖增加,卻沒辦法商業化,訓練出來的人卻讓業界不盡滿意。

我建議,學界應加強專利實務教學,如專利布局如何操作?可讓學生提案參與現有專利存貨的商業化。另像若有理工背景的失業年輕人,可輔導他們從事技術移轉工作,加強專利知識,若訓練成功,我們就得到技術專業化的專才,同時解決專利人才不足與一般通才失業的問題。

fsj 提到...

釐清經濟真相,才能對症下藥

【經濟日報╱社論】2013.05.25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日公布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僅2.4%,不僅離「保3」還有一段距離,全年單季最高點第四季僅有2.98%,也不到3%。經濟似乎無法明顯反彈,主計總處坦言,目前可用「軟性復甦」來形容國內外景氣。

在各界要求下,可推測下星期開始,政府又會急著推出加碼刺激方案。我們認為,釐清經濟實際狀態,才能據以提出對的因應對策。但目前,關於景氣仍有許多尚待釐清的狀況,如果看到保不了3%,就急著找藥吃,實非良策,況且,目前許多數據或指標,多空方向交錯,實在也不宜看到單一指標就遽下景氣結論。

例如,日前(22日)公布的4月失業率為4.07%,不僅較去年同期下降0.03個百分點,也創下2008年8月來新低。照理說,在經濟成長率資料未能即時統計時,失業率是最重要的實質觀察指標,結果這與經濟成長下修的現象並不相符。另外,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月僅漲1.04%,1-4月平均也只漲1.62%;躉售物價指數(WPI)更是持續下跌,前四個月平均下跌3.23%。此趨勢顯示今年似乎不會有通膨。

以上的兩項指數之所以被稱為痛苦指數,是因為常被連結至民間消費可能的變化。但痛苦指數走低現象,卻與民間消費及經濟成長下修產生背離情形。況且,倘若民間消費真如主計總處所概算第一季幾乎沒有成長,是因為實質薪資、股市交易、匯率(延購)、暖冬,以及資訊通信產品新舊交替等理由,那為何第一季進口消費品會大幅成長14.2%?這些林林總總不一致的現象,尚未釐清就急於政策定調於促進消費,很有疑慮,萬一民間消費的估算失真,恐引導錯誤的政策方向。

目前政策討論混亂的現象,還不僅於此,日圓貶值的問題,更是被扭曲得太離譜,一說是因為日圓貶值,我國出口商品與日本出口商品價差縮小,以致台灣出口受創,但實際狀況是,就以美國市場為例,台灣主要出口項目,以今年前三月相較於去年同期,日本出口品美元報價相對於台灣產品是提高的;另外,又以中國大陸進口工具機市場為例,日本占有率大幅提升的時間,正是2011年日圓升值到最高峰的期間。日圓貶值影響的另一說是,因此對日訂單及出口減少,但實際是,台灣前四個月出口成長為1.3%,但對日出口卻是大幅成長9%;同一期間台灣總進口成長0.9%,但自日本進口卻衰退6%。

以上的案例說明,並不是想否定匯率對於進出口的重要性,而是如果把第一季出口的不如預期,歸咎於日圓或匯率因素,就顯為失真,可能引導失真的政策方向,更可能掩蓋了真正原因的討論。其中,台灣前四個月資通信產品出口衰退9%,而且4月份衰退幅度擴大為12%;相反地,該項產品前四月進口卻成長10%,4月份成長為11.8%,出口與進口的差距也從2011年的2.9倍,縮減到今年前四月的1.7倍,其中,4月自南韓及東協六國進口增幅更是分別高達71.5%及69.3%。

這現象也說明了,民間消費不振是資通信產品新舊交替所致並不正確,也跟匯率因素無關,而是過去台灣是資通信生產及出口大國,而如今卻得向南韓及東南亞大幅增加進口,來滿足消費需求,這恐怕才是更應深入探討及因應的。說實話,這現象跟資通信產業海外生產比重頻創新高,可能更有關係。

我們認為,未來短期政策主軸,與其花錢去推動一些狀況不明,成效也不確定的民間消費,倒不如,確實做好企業已有意願的投資協助。從環境與時機來說,好不容易資金潮願意由資產炒作,移至股市或生產投資,當然要把握機會促成;另外,若由景氣防衛性來看,如果今年投資再不振,那麼,恐怕就不只是能否保3的問題而已。

※ 相關報導:

* 內外皆冷 GDP保2大作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920729.shtml

主計總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GDP)跌破三趴,經濟部昨天表示,全球經濟穩定復甦,預期第二季末開始GDP增長情況可望逐季好轉,國貿局已提出擴大舉辦產業媒合採購等振興出口措施,相關方案將自七月起陸續實施。



◆ 新聞分析-何以景氣復甦,變成狼來了?

【于國欽】2013-05-25 工商時報

景氣因創新、投資及樂觀預期進入「擴張期」,而當創新後繼無力,就業與所得未等幅成長,隨著預期悲觀、消費減少,景氣便進入「收縮期」,如同一年四季春去秋來,這就是景氣循環。

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全球大概就循著這個步調出現一次、又一次的景氣循環,而歷經這次金融海嘯之後,由於歐洲受創甚重,全球的循環失常,去年春天當各方表示復甦在望,沒多久領先指標又上下擺盪,全球如此,台灣亦然。

今天不論官方或經濟學家大概都已詞窮,人們已無法形容此刻全球的經濟的狀況,它不是1930年的蕭條(depression)、不是1980年的停滯通膨(stagflation)、也稱不上通縮(deflation)。似乎是衰退的,但又很難說是衰退,似乎是復甦的,又很難說是復甦,說它脫離谷底,但爬升的速度是前所未見的慢,正因為局面如此混沌,我們的景氣燈號持續停留在黃藍燈,不向前閃綠燈,也不退後亮藍燈。

台灣自1954年開始編製基準循環數列判定景氣以來,已歷經12次循環,依過去15年全循環(一個擴張期加一個收縮期)皆不到4年的經驗推計,上次循環谷底落在2009年初,至今年初已滿4年,是該觸底復甦了,但景氣的春燕似來不來,景氣指標震盪的震盪,躺平的躺平,沒有人知道如今是處在景氣循環的什麼位置。

這兩年來我們接到許多復甦的訊號,結果證明都是「狼來了!」,何以景氣循環的規律會變得如此凌亂,復甦的招喚會成為「狼來了!」,全球經濟到底出現什麼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fsj 提到...

羅比尼:未來兩年慎防大崩盤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2013.05.26

末日博士羅比尼示警,股市尚未來到泡沫領域,但未來兩年須慎防大幅崩盤。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比尼本月初出席拉斯維加斯一場金融會議時表示,風險資產漲勢驚人,未來兩年可能面臨巨幅賣壓;美股與整體經濟氣氛存在鴻溝,美經濟依然疲弱。

不過,羅比尼認為近期投資人樂觀氣氛將帶動股市持續走高,這波漲勢可能持續一到兩年,目前有兩股相反勢力在拔河,也就是「經濟減速重力」與「量化寬鬆與零利率上升力」,熱錢不僅湧入美國,也湧進其他經濟體。

他預測這波漲勢可能變調,經濟成長放緩,企業獲利成長也是,營收與獲利都不如從前來的好,但毛利仍高,股市將逐步修正。他預測,一、兩年後,信貸、股市與資產泡沫將形成,接下來市場就會崩跌。

羅比尼認為股市崩盤的原因是,泡沫已反映在眾人追逐的投資報酬

率上。

羅比尼說:「問題是聯準會注入流動性並沒有為實質經濟創造信貸,反而助長金融市場槓桿操作和風險胃納。約束鬆散且利率超低的高風險垃圾債增加發行,經濟成長放緩,股市卻屢創新高,資金湧向高收益新興市場。」

※ 相關報導:

* 安倍經濟學 兩難題待解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22114.shtml

熊谷說,數據雖顯示民眾擴大支出,中小企業銷售卻未大幅成長,導致業者不敢把進口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日本商工會會長岡村正已警告,日圓迅速貶值將使約80%的中小企業面臨嚴峻挑戰。熊谷指出,政府必須找到提高個人所得的方法。

....他說,安倍經濟學還要推行一段時間,才足以影響員工工資,企業常在銷售成長半年到一年後,才會幫員工加薪,因此政府應想出鼓勵企業加速這個循環的辦法,包括為加薪的企業提供減稅優惠等。

* 日本 將成TPP第12個成員國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23509.shtml

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11個談判國已同意,將把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下一回合自由貿易談判會議延長一天,成為7月15日到25日,以便讓日本成為第12個成員。

* 法西斯 恐淪歐盟經濟大包袱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23482.shtml

歐盟29日將公布一份重要報告,法國、西班牙和斯洛維尼亞將被批評為拖累歐盟經濟的三個國家。英國也將遭到歐盟警告,但因不隸屬歐元區,可逃過金融制裁。歐盟的「總體經濟失衡」(macroeconomic imbalances )研究,今年被賦予新權力,可以處罰被點名國家。根據歐元區的「治理」立法,歐盟執委會有權要求成員國改革,必要時處鉅額罰款。

* 移民中西部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52600367.html

....中大西洋州指位在美國大西洋岸中段的各州,包括賓州、華盛頓特區、紐約州、新澤西州、維吉尼亞州、西維吉尼亞州等。從西維吉尼亞州向西延伸至密西西比河,則泛稱為「鏽帶(Rust Belt)」。 「鏽帶」向來是美國製造活動的重鎮,但隨著製造業沒落,區內許多工廠停產關閉,處處可見鏽跡斑斑景象,因而得名。區內許多工業城市的人口長期來持續減少,經濟活力嚴重弱化。

* 非洲經濟起飛 西方金援減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923497.shtml

非洲聯盟54個成員國25日迎接50歲生日。回顧過去數十年來,富國為非洲的發展計畫注入上兆美元,但一場全球金融海嘯,加上非洲經濟起飛,使西方國家開始減少援助。



◆ 向搶救 GDP 的虛假意識告別

【鍾秀梅】2013-05-27 中國時報

行政院本周即將宣布「短期振興經濟方案」,在主計總處大幅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二.四%之後,對於江內閣究竟能夠使出什麼法寶在短期內提振景氣,我們不禁好奇,也充滿期待。

然則,根據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透露的規畫,所謂法寶也不過就是刺激消費、招引私人企業進入公共投資(亦即公有部門的稀釋和進一步私有化)等新自由主義已經用老用空的招數。管中閔還表示,對於經濟成長率「保三」還沒死心,因為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已走上復甦道路,對台灣經濟「應有正面拉抬的作用」。

政府的「搶救GDP大作戰」,既無新招,亦缺創意,思維是以美國為主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希望是放在美國經濟復甦的拉抬。我們不禁要問,自二○○七年美國次貸風波引爆全球經濟危機以來,歐美發達國家社會內部哀鴻遍野,人民街頭蜂起,抗議一%的權力巨獸和金融肥貓詐取九九%人民的勞動成果,這難道不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所引發的災難?管主委言必稱美國,依附心態未解,我們要問,如果美國經濟沒有起色,是否台灣要坐以待斃?這些政策能夠照顧到失業者、朝不保夕的勞動者以及逐漸崩壞的社區與社群嗎?

當局的「搶救GDP大作戰」透露技術官僚以GDP成長模式為國力象徵,並進行意識型態再生產,對大眾催眠、打嗎啡,其效果正符合英國社會學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有關「虛假意識」的定義。他認為此意識是「某個階級特有的信念系統」,是「與真正的或科學的知識相對立的幻想性信念」。台灣若要追求社會發展的主體性,要貼近人民經濟生活的真實面,是否該向「搶救GDP」的虛假意識告別?是否可以建立以人為主體的經濟生活?

以GDP成長數字做為政府治理指標的模式已逐漸失去效用。一方面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生產關係已有大幅變遷;此外,新自由主義所衍生的去中心化、外包、彈性勞動等全球化競爭市場,造成低工資與高失業率,加上各國政府削減公共支出、鼓勵私有化、市場去管制化,導致社會分化加劇、工業與農業社區體系解體、生態嚴重破壞等問題。

若是不陷入GDP增長的思維框架,我們不妨思考以「社會經濟」或「團結經濟」提振民主參與的可能性。

英國學者阿斯.阿敏(Ash Amin)就觀察到,有越來越多的政府開始立法並擬定政策來激勵與支持社會經濟,包括支助社區托兒所、社區農場、社會住宅、垃圾回收、社區再生、道德貿易、另類金融、社區培訓等,鼓勵窮人、邊緣群體以及婦女、移民、青年的參與,並且讓商品流動與交易有更多的「關懷」。社會經濟的信念得以重新連結斷裂、異化的社會,重建互信、共善的社會網絡,最後創造良好的地方經濟,並帶動全國經濟。(作者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 新聞分析-國科會vs.交大幫 誰能扮天使?

【吳曉雯】2013-05-26 工商時報

不讓「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專美於前,政府也擬成立規模10億元起跳的「天使創投基金」,讓缺乏資金奧援的民間創意有發揮的空間。不過,根據美國的經驗,天使投資的多數案子都以血本無歸收場,政府不知是否已做好心理準備?

出身交大幫的成功企業家包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群聯董事長潘健成等人,號召了60多位校友組成「NCTU Angel Club」(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希望鼓勵年輕人創業,並成為優質新創公司的天使投資人;Angle Club去年大約審核了30個新創公司的案子,最後決定投資3個案子。

不讓民間企業家專美,江揆宣布政府也將籌組天使創投基金。不過,參考美國的經驗,相關組織包括天使投資人、超級天使(一群天使投資人組成的團隊)、創投等,其中,天使投資人、超級天使對創業團隊所投入的資金可能不多,但常是公司初成立時最重要的一筆錢,而在創業過程中,天使投資人更常同時扮演創業團隊面對問題時的導師,以及與業界(包括投資界)搭橋的雙重角色,卻不一定會向創業團隊要求鉅額回報。

相較之下,創投則是創業團隊已有一定成績後才投入資金,投入資金的規模大,是創業團隊擴大經營規模的重要推手,但創投要求的回報高,甚至也曾出現創投為了達到設定的投資報酬率目標,逼著創業團隊將公司賣掉或IPO。

若以政府的角色來扮演天使投資人,協助民間優秀創意找到發揮舞台,立意良善,但未來一旦多數投資案陷入虧損,不排除可能招致外界抨擊;此外,由於可能開放讓專利能向銀行融資,也可能出現本土「專利蟑螂」產業,是否會反噬台灣企業也值得深思。

※ 相關報導:

* 政府挺專利 首設10億天使基金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1/122013052600098.html

擁有專利權的企業和個人有福了,台灣將出現第一個由政府主導的天使基金!行政院長江宜樺昨(25)日表示,最快下周將宣布成立「天使創投基金」,初期規模10億元,用來投資民間的創意和專利,讓智慧財產權能順利轉換為商業運轉。

fsj 提到...

社論-從最新數據看台灣經濟發展困境

【本報訊】2013-05-28 工商時報

經濟學家凱因斯曾說:「一個貧窮的社會,由於生產物資的絕大部分用於消費,只要小量的投資就足以提供充份就業;但一個富裕的社會,若要充份就業,就必須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

這句話道出台灣當前的困境,台灣如今經濟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正是由於投資不足。這裡所謂的投資不是股市、房市的投資,而是實際的固定資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從日前行政院主計總處召開國民所得評審會後所發布的GDP統計資料,充份證明國內投資嚴重不足。

近來有許多人為台灣首季經濟不如預期扼腕,從而要求政府採行振興經濟方案,江內閣日前順應各方期待,正規劃一些提振消費的措施。然而我們認為,今天台灣經濟的根本問題並不在這些枝枝節節,而是在民間投資長期的疲弱;民間投資疲弱,全職的就業機會即不可能成長,薪資也不可能提高。如此一來,消費又豈能恢復昔日榮景?經濟又豈會有好的表現?

也許有人會說:「依主計總處的預測,今年的民間投資將達2.8兆元的歷史新高,年增率也有7.2%,這個表現不差吧!」事實上,在正常的情況下,民間投資本來就是一個遞增的數列,每一年都該比前一年來得高。創歷史新高並非新聞,重點在於台灣民間投資過去五年有四年呈負成長,投資動能之不足,不言可喻。再說,所謂今年會創歷史新高,這只是預測,還未實現;即使實現,這個投資規模也是不足的。

以民間投資占GNP而言,台灣這項比率在去年降至14.9%,前年15.4%,非但不及金融海嘯前的17%~18%,也遠遠不如韓國24%左右的水準。雖然韓國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比台灣更差,但從其民間投資率長期處於高水準看來,這個國家是有朝氣的,民間是有信心的,短期景氣不振並不足以為憂。而十年來其經濟實力的快速崛起,所得的快速提升也證明了這一點。

台灣的投資動能不足,主管部門可能又會想到如何法規鬆綁、設立單一窗口、吸引外資來台以創造「大投資」。事實上這些辦法過去十年已全數用過,該開的招商大會沒少開過,該開的法規鬆綁會議年年開,但投資意願依然無法提升。深究其原因,在於政府只尋求投資數據的表象,而不究其內涵。以這種思維來施政,所謂提振民間投資,當然就是希望民間多蓋些晶圓廠、面板廠,因為晶圓、面板的投資金額極為可觀,只要一投入就會讓當年的民間投資大幅成長。決策當局如果只看民間投資這單一數據,就會以為投資動能回升,事實上其餘產業的投資仍然乏力,

執政當局對民間投資的思維,長期以來一直侷限在製造業,甚至只在製造業中「重大投資」打轉,這樣的思維就注定了今天台灣經濟的動能不足。譬如說,我們近四年來一直想發展觀光服務業,外來的觀光客也快速成長,但是我們的服務業投資嚴重不足,卻鮮少有人注意。國內住宿餐飲業的投資占其生產毛額的比重,於民國97~100年依序是12.9%、11.1%、12.5%、11.7%。被政府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這樣的投資能量明顯不足,如何吸引更多的觀光客?

既然要吸引觀光客,商業的投資也很重要。而商業中最重要的批發零售業近年投資情況如何?其實和住宿餐飲業差不多,投資雖逐年略有增加,但是占這個行業的生產毛額四年間的比重依序是9.3%、9.8%、9.9%、9.7%,與政府要發展觀光業的企圖心,全然不相稱。

另和發展觀光也密切相關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這四年來的投資為137億元、142億元、129億元、132億元,占其生產額的比重依序為12.3%、12.1%、10.4%、10.1%,非僅投資未見成長,占生產毛額的比率還下滑。如此投資規模與政府宣示發展觀光產業,實在很難聯想在一起。

政府施政必須有遠見,依此遠見必須採取相稱的策略,否則遠見也只是口號,至終必將失敗。看到今年經濟的表現,許多人感到意外,但大家若能平心靜氣了解台灣經濟的實況,應該不會太意外。

遺憾的是,如今政府的施政還一直落在「振興經濟」、「提振消費」的老框架裡,大家還在為台灣要不要師法安倍經濟學讓匯率大幅貶值爭執不休。至於真正攸關台灣經濟前途的投資不振,特別是服務業投資長期不足的問題,卻少有人聞問。試想,服務業占GDP近7成,其所創造的就業人數占總就業近6成,政府所提供的關注與投入的資源相稱嗎?我們認為,當務之急不在振興經濟、刺激消費,而是徹底解決投資不足的問題,特別是應全力提振服務業的投資。

如今台灣經濟成長低迷,我們尚可以全球景氣復甦動能不足加以解釋。但以民間投資動能如此疲弱,服務業投資長期如此不足研判,台灣已然面臨成長的極限,來日即或全球景氣回升,只怕台灣也很難再恢復昔日成長的水準。我們期盼決策當局深思,並儘速調整施政方向。

※ 相關報導:

* 澳洲 蟬聯全球最快樂工業國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25958.shtml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評比全球34個已開發國家的就業、收入、環境與健康的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澳洲連續三年蟬聯排名冠軍,生活水準高且經濟強勁的瑞典排名第二;同為資源出口大國的加拿大排名第三,主要受惠於亞洲原物料需求攀升。

* 土地屬於誰的? 希臘官方不知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926141.shtml

紐約時報廿六日報導,在歐債危機中重創的希臘至今缺乏可靠的土地登記制度,全國百分之九十三以上的土地未經適當的測量製圖,因此政府幾乎不可能徵收地產稅、國有土地也無法私有化,形成國家經濟發展的障礙。

※ 直接國有化比較快。

* 競爭力最強城市 上海又第一!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4/7925817.shtml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與中國人民大學流通研究中心昨天聯合在京發布「2012中國城市流通競爭力報告」,對中國內地35個大中城市的流通競爭力進行全面比較和排名,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天津、深圳、青島、呼和浩特、杭州、寧波。上海連續五年蟬聯第一。

* 超級大戶!中移動 每天納稅10億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925727.shtml

大陸移動通信營運商巨擘中國移動,昨(27)日在北京發布「201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移動共納稅人民幣739億元(新台幣3,602億元),平均每天納稅2億元(約新台幣9.7億元)。



◆ 電子商務 四難題待解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2013.05.28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談判中,這次我方在電子商務方面有所斬獲。不過,國內業者要發展兩岸電子商務,科技政委張善政認為,有四大問題尚待克服。行政院政務會談明(29)日將研商對策。

四大問題包括如何面對大陸封鎖、遮擋台灣網站;兩岸金流的稅務問題待協商,例如如何課關稅、營業稅;台灣的酒、醫療器材、遊戲、影音無法上網銷售;網路信賴機制待建立。

6月即將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大陸允許台商在福建所設據點可持股55%,超出陸方對WTO的承諾,而在福建開設的網站可讓全大陸網民連線,生意範圍在全大陸,不限福建。

不過,經營兩岸電子商務市場,卻常常遇到大陸封鎖台灣網站,或入口網站遭大陸遮擋的難題,舉例來說,PChome與雅虎奇摩在大陸網購市場本來應該有很大機會,但因為大陸對我方上網的限制,最後讓大陸把我們市場搶走。

張善政認為,大陸方面應放寬對我方限制,讓兩岸電子商務市場物流可以更順暢,並符合我方業者需求。

其次,兩岸電子商務市場的稅務問題也待協商,例如如何課關稅、營業稅,如果退貨電子發票如何處理。

目前台灣製的產品,如酒、醫療器材、遊戲、影音等,無法上網銷售,也限制了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例如金門高梁,陸客很喜歡,卻因衛生署相關規範,無法在網路上銷售。

此外,網路交易應建立消費者保護機制等。

fsj 提到...

美查網路銀行 世界最大洗錢案

中央社 2013.05.29

美國今天宣布對虛擬貨幣營運商「自由儲備銀行」(Liberty Reserve)展開洗錢調查,並稱這是世界「最大規模」的洗錢調查。

美國紐約檢察署表示,這個設於哥斯大黎加的實體,被控從事「60億美元洗錢計畫,並經營未獲許可匯錢業務」。

自由儲備銀行處理大量不受各國政府監管的匯款交易。

檢察官表示,這個網路銀行為至少100萬使用者處理至少5500萬筆非法交易,「促進全球犯罪行為」。

檢察署表示,這項調查涉及17個國家的執法行動,「據信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洗錢起訴」。

當局24日在哥斯大黎加、西班牙和紐約同時展開的行動中,逮捕自由儲備銀行主犯,決定了這家網路銀行的命運。

官員表示,當局共逮捕5人,包括自由儲備銀行創辦人布多夫斯基(Arthur Budovsky),並查扣與自由儲備銀行有關的銀行帳戶和網域。

自由儲備銀行在極受歡迎,但是日益受到檢視的非正式銀行和虛擬貨幣世界中,一直是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起訴書指控布多夫斯基和他的夥伴,成立一家假冒為方便且正當匯款系統的公司。布多夫斯基原為美國人,後取得哥斯大黎加國籍。

起訴書指出,事實上,這個組織成為「網路犯罪世界的金融中心」。

顧客可以到自由儲備銀行目前已關閉的網站購買線上貨幣LR,然後可以與其他LR的使用者交易。

這個系統未向美國當局註冊,而且和一些非國家的貨幣系統不同,不要求使用者證明身分。

起訴書說,這個系統促進「廣泛網路犯罪活動,包括信用卡詐欺、竊盜身分、投資詐欺、電腦侵駭、兒童色情和毒品走私」。

「自由儲備銀行在美國有超過20萬使用者,每年處理超過1200萬筆交易,總額超過14億美元。」

※ 相關報導:

* 歐盟重點政策 撙節轉向結構改革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28479.shtml

歐盟資深官員透露,歐盟執委會29日公布給會員國的經濟建議時,將進一步把歐盟重點政策從撙節轉向結構改革,以提振經濟成長。

....執委會已表示,將給歐盟第二大和第四大國法國與西班牙,多兩年時間把預算赤字降到歐盟所設上限占GDP的3%以下,其他國家也可望獲得一年的延展。交換條件是,法國和西班牙必須推動廣泛的結構與勞動市場改革,使經濟更有競爭力,和有助於創造就業,但這些處方可能引發工會抗爭。



◆ 悶經濟處方/出海! 讓台灣經濟揚帆

【聯合報╱賴禾/媒體工作者(台北市)】2013.05.29

昨日江揆為台灣悶經濟開處方,仍圍繞在既有框架的瑣事打轉,讓人心頭一沉,實難去憂。個人借箸也為台灣經濟代籌,開一帖海上逍遙散,建請政府高度重視台灣海洋經濟:「出海,為台灣經濟解悶」。

台灣民間產業在海洋經濟其實已有堅實基礎。始於一九三七年日方與基隆顏家在和平島建造第一座二萬五千噸級船塢至今,台灣造船產業鏈從上游設計、製造到下游系統整合早已完備,目前至少約有百家大小不等的相關廠家,年產值早逾三、四百億台幣,台灣遊艇製造品質更馳名全球。唯近年來造船產業受漠視漸呈敗象,政府若能積極振興台灣造船業,小自海釣船、遊艇,大到大型貨運船隻,除了材料、機械廠家,相關陶瓷木材內裝、電子儀器等從業人員也能受益。此為「出海,為台灣經濟解悶」之策一。

其次,台灣近海漁源日漸枯竭,近卅萬漁民生計日益艱困,沿岸鄉鎮發展困窘。但台灣親海活動普受歡迎,不乏樂於遊船海釣賞鯨,政府若能鼓勵擴展中小型商用船隻製造租用,並完善中小型港口設施,有利沿海地區發展觀光休閒,輔導漁民轉型。若能進一步推廣稍大型郵輪,無論是落實藍色海上公路的舊夢或突發奇想設置海上賭場,都可擴展國際觀光產業,周邊經濟效益不可小覷。此為「出海,為台灣經濟解悶」之策二。

一旦造船產業復甦,沿海港岸修設完善,進一步快速建置以台灣為亞太海運中心、專司兩岸轉運的快捷船隊,雖然為時已晚但未必遲不可行。屆時萬船齊發是從台灣北中南各自出海飛馳大陸相關口岸,不只造船貿易業者受惠,一般中小企業非大量貨運需求也能更有效率達成,進一步活絡兩岸貿易。此為「出海,為台灣經濟解悶」之策三。

如上,台灣各縣市行業體現海洋國家特質,無論在造船機械、電子、觀光、貿易等都能善用海洋資源創造優勢,台灣周圍十二海里就不只是領海,更是有經濟產值的「國土」。所以,海上安全的警衛、國防措施都要提高等級,無論海巡船艦或小具規模的武裝艦艇,台灣都應有自製與維修能力,建立更堅實的海防、海軍正是海洋國家具體的呈現。屆時不論是台海、南海、東海,或是台灣東部海域,都應常見台灣船艦例行往來,生氣盎然,搏海漁民或也可以稍微安心。此為「出海,為台灣經濟解悶」終策。

萬事皆備,只欠執政思維驚醒覺知:出海,為台灣經濟解悶,謀新生路!

※ 相關報導:

* 搶救經濟:擺脫做什麼都無效的困境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28662.shtml

其實,經濟政策能否奏效,關鍵因素在於能否改變預期心理,激勵信心與士氣,讓企業及人民對未來產生憧憬願意積極突破,也願意進行投資和消費。日本安倍經濟學就是最佳範例。

* 提振經濟的重點在服務業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28567.shtml

....2009年10月政府考量具出口競爭力、就業機會多、具發展潛力等因素,挑選國際醫療、國際物流、音樂及數位內容、會展、美食國際化、都市更新、WiMAX、華文電子商務、教育、金融服務為十項重點服務業,做為未來發展項目。三年半過去了,我們仍然看不到「如何強化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如何強化服務業研發創新、提高生產力」、「如何強化服務業輸出」等具體措施與成效。

台灣在服務業發展的特色是華人文化底蘊、醫療專業、資訊科技基礎、大陸巿場,然而要整合這些特色需要有文化創意,方能提升附加價值。然而這些需要整合文化部、經濟部、衛生署、金管會,需要以行政院的高度為之,具體落實執行,才能解決實質薪資倒退、負實質利率的窘境。



◆ 台灣競爭優勢仍在 惜無巧婦

【李沃牆】2013-05-29 中國時報

台灣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由二月時預測的三.二六%下調至一.五四%。主計處日前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由原本樂觀估計的三.五九%掉到二.四%;廿七日公告的景氣燈號維持黃藍燈,顯示國內景氣復甦步調雖較預期緩慢,但經濟成長率將逐季回升,唯民眾對未來半年的經濟景氣信心仍不足。馬總統在廿六日的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第五十三屆年會提及,台灣的經濟競爭優勢仍在。基於底下幾個原因,這優勢是存在的。

一、台灣錢淹腳目:據統計,台灣目前廣義的貨幣供給M2日平均餘額逾新台幣卅四.一九兆,為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約十四.四兆台幣)的二.三七倍,顯示市場資金相當充裕,足以因應經濟成長所需。此外,截至今年三月底,全體貨幣機構的存款餘額達卅三兆七千多億元;超額儲蓄達一.五兆元,代表國內閒置資金太多,但投資動能不足。

二、充裕的外匯存底:據央行最近統計,台灣的外匯存底達四○五一億美元(占國內GDP八四%),居全球第四名。

三、台灣投資環境仍具吸引力: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二○一三年第一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指出,台灣的投資環境評比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瑞士。

四、台灣各項國際競爭力排名仍佳:「世界經濟論壇」二○一二年九月公布年度全球競爭力排名,在一四四個國家與地區中台灣名列十三,在亞太地區居第四;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報告」,在五十九個受評比的國家中,中華民國總排名第七。在亞太國家與地區中,僅次新加坡、香港,排名第三。

今年三月底的博鰲亞洲論壇中發表「二○一二年亞洲國家綜合競爭力排行」,台灣排名第三,僅次於香港,新加坡。該報告指出:台灣身為亞洲重要的高科技製造基地,與長期堅持高素質教育與創新培育有關,是奪得人力與創新項目榜首的主因。

台灣徒有充裕資金,不錯的投資環境及國際競爭力,但政府執行力明顯不足,無法將資金有效導入消費及投資。

提振消費及出口是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加薪是提升消費意願的良方之一。台灣首季實質平均薪資衰退三.三九%,倒退到十六年前水準。人民對政府施政沒信心,對經濟前景充滿疑慮,加上「薪」情差、股市低迷、油電雙漲,消費與投資行為因而趨於保守,也導致內需無法成長,長此以往,恐變成惡性循環。政府可提供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給予稅捐、補助、貸款等獎勵誘因,藉以鼓勵企業加薪。而針對超額儲蓄,可透過基金業者引導資金投入基金產業,金融業可扮演媒合平台,將資金活水注入投資,做為產業發展的後盾。(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fsj 提到...

全球競爭力4大評比指標 我全下滑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3.05.30

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台灣今年全球競爭力排名落至第11,評比的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和基礎建設等四大指標排名全都下滑,後兩者的退步幅度最大。

IMD指出,台灣競爭力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三,僅落後香港和新加坡,高於南韓的第七和日本的第八。台灣今年面臨五大挑戰,包括經濟創新和開放、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創造就業的經濟成長、帶來公平分配所得的經濟成長,以及綠能成長和社會包容。

台灣經濟表現排名從去年的第13名落至第16。其中,經濟成長、就業和物價等次指標都退步,但貿易升到第十名,高於南韓,投資則進步到第30。

政府效能的排名下滑至第八,經商法規次指標退步兩名到第20,財政政策、法規體制和社會架構排名均進步。基礎建設排行滑落到第16,以科學建設次指標的退步幅度最大,下滑到第13也低於南韓。

企業效能排名陡降至第十,包括生產力與效率次指標退步到第20,經營管理從第一名降至第五名。

以整體競爭力景觀來看,表現最好的次指標包括國際貿易、財政政策和技術基礎建設,而國際投資、物價、健康與環境等次指標,則在受評比的60個經濟體中排名較低。

※ 相關報導:

* 全球競爭力 台灣退到11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931053.shtml

依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30)日發布的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落至第11名,較去年退步四名。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表示,我國競爭力實況沒這麼差,但他強調,在人才外流與金融法規鬆綁上,政府應積極處理。

....IMD今年將台灣、大陸、南韓、瑞典、瑞士等九國列為「贏者群」,昨天經建會特別搬出這一點,說明台灣競爭力表現並不差。贏者群主要是指在1997至2013年之間進步五名以上的國家;台灣曾在2009年排名落至23名,2011年表現最佳排名第六,去年第七。經建會形容近四年台灣表現最佳。

* 洛桑學者:台灣要創造吸引人才環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931122.shtml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教授俞昊分析指出,日本首相安倍上台後改變該國經濟景觀,台灣政策制定者應創造能吸引人才、創新的環境,中國大陸仍充滿許多機會、但國際大型產業擔心的是改革的不確定性。

....長期觀察台灣的俞昊表示,台灣有很多優秀、聰明的工程人員,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過去在國際市場上曾有相當亮眼的表現;但過去成功的模式如今已過時,產業面臨全球市場轉型的新挑戰。

俞昊也觀察到台灣越來越難從美國等地吸引優秀年輕人才、教授回台工作,他指出,除了薪水外,政府無法提供優秀年輕世代發揮所長的環境也是因素之一。

* IMD的當頭棒喝與夢醒時刻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31046.shtml

顯然馬總統和政府是相信這些國際評比,並希望投資者及人民也能因而對其執政能力及台灣經濟更有信心。然而我國在IMD新公布的競爭力排名卻從第七名顯著下滑到第11名,政府官員自我安慰的護持破滅,是該覺醒了。



◆ 美經濟升溫 引爆公債賣壓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3.05.30

美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助長聯準會將縮減收購公債規模的揣測,使美國公債29日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全球債券5月則可能創下近十年來最大跌幅。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9日盤中上漲3個基點至2.20%,與同年期的德國公債殖利率比較,差距達到近三年來最大。追蹤全球債券的美銀美林全球廣泛市場指數,5月迄今下跌1.3%,即將出現2004年4月以來最大月跌幅。美國公債5月迄今則跌1.9%。

28日公布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攀至五年來的高點。法國巴黎銀行資深固定收益策略師杰克說:「如果經濟數據繼續強勁,美國公債賣壓將不斷。這波下跌最早是聯準會決策官員暗示,可能提早退場或縮減量化寬鬆規模;接著是重要的經濟數據表現比預期好。」

聯準會每月收購850億美元公債和抵押貸款債券,藉壓低利率來支撐經濟。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上周說,如果出現成長持續改善跡象,聯準會可能縮小購買規模。

美國29日稍晚將標售350億美元5年期公債,30日再標售290 億美元7年期公債。28日標售的350億美元2年期公債,認購倍數降至標售目標的3.04倍,為2011年2月以來最低水準;過去十次標售的平均認購倍數為3.72;殖利率為0.283%,高於4月23日前次標售的0.233%。

在4月24日上次5年期公債標售,認購倍數為2.86倍。

美國10年期公債與德國公債的殖利率差,29日擴大至67個基點,為2010年6月以來最大,也遠大於2012年底的44個基點。

※ 相關報導:

* 撙節鬆綁 歐盟6國延長減赤年限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31128.shtml

歐盟執委會廿九日宣布,將給予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斯洛維尼亞和波蘭六國更多時間達成控制預算赤字目標,以提振陷入衰退的歐盟經濟,這顯示歐盟已改弦更張,從要求面臨債務危機的歐元區國家厲行嚴苛的撙節措施,改為更重視經濟成長。

* IMF示警:陸地方債 占GDP一半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930941.shtml

國際貨幣基金(IMF)第一副總裁利普頓(David Lipton)指出,從短期來看,IMF看好中國經濟前景,但中國經濟也面臨許多重大挑戰,中方表明有意願推出一系列綜合性改革,讓中國的增長更平衡、更具環保性和可持續性。

....IMF認為,中國面臨三項主要的改革挑戰。第一,如何在地方政府和與政府相關的經濟部門加強治理,尤其是對銀行、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第二,要提高自由化的程度,減少政府參與;第三,要果斷採取措施,加快再平衡的進度,提高居民收入。

fsj 提到...

競爭力退步 要有危機意識

【經濟日報╱社論】2013.05.31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前天公布了2013年的最新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在全球60個列入評比範圍的國家地區中,排名從去年的第七名退步到第11名。雖然排名在亞太地區中維持第三,僅次於香港及新加坡,而且滑落幅度有限,所以行政院江院長要大家不必恐慌。然而在該報告中顯示出幾個體制性的問題,包含人才流失、投資不足,將造成台灣長期競爭力動能的流失,政府確實需要更多的危機意識加以改善。

在IMD的世界競爭力報告,分為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等四大類指標,我國均呈現下滑的情形。其中,經濟表現由第13名下滑至第16名,政府效能從第五名下滑至第八名,基礎建設則由第12名掉到第16名。退步最多的,則是企業效能,從第四名掉到第十名,應該是本次總體排名退步的主因之一。

在企業效能指標中,我國過去表現良好的項目,包含企業家精神、對市場變化之應變能力及中小企業效率等,基本都還能維持領先全球的地位。但是也有幾項的排名,始終徘徊在後段班,不見改善。例如對於「人才外流」對競爭力影響的評比中,我國的排名始終在40名上下,本年度更是退步幅度最嚴重的項目之一(全球排名42)。與此相關的配套,包含對外國高級人才的吸引力(37名),及政府引進外國人才的移民法規(43名),也都缺乏競爭力,顯示出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我國人才「只出不進」的情況持續惡化,更被IMD列為影響我國企業效能發展的主要因素。

另一個長期隱憂,則為外人投資指標的持續惡化。我國近年來對於外人投資不足的情形,是一個嚴重但未獲重視的問題。2012年時,對於外人直接投資(存量)占GDP比率之排名,已經是倒數第八名;2013年評比更滑落至55名,幾乎在60國中敬陪末座,這與我國的整體經濟表現所呈現出的極大反差,令人擔心。

這個表現,非但與政府推動的自由化政策背道而馳,更無法彰顯兩岸經貿自由化後對外資吸引力的政策論述。外資不來的背後,其實代表著整體投資環境缺乏吸引力、政策執行力不佳,外國投資人的投資自由受限等體制性的障礙,也與前述對外國人才流入困難有關。

另外一個相關而且倒退程度偏高的項目,是電信投資不足。我國電信寬頻發展,曾經一度領先亞太各國,頗有追上日韓的態勢。但近年來受到政府政策搖擺不明,關鍵設施遲遲無法開放共享,匯流法制進展緩慢,以及投資案受到如媒體集中度的牽絆等因素,已經逐漸落居人後,不僅是光纖寬頻普及率距離領先群越來越遠,而在IMD評比排名中,我國電信投資占GDP比重,排名第43名,也是本年度下滑最多的項目之一。

在本次評比中其他顯著下滑的項目,尚有GDP成長度、物價、政府決策之執行效率、政策透明度及公共財政狀況等。其中,GDP成長從22名下滑至36名,政府認為部分原因是受到國際景氣影響。但對我國經濟成長具有關鍵因素的對外貿易,非但沒有退步,還從2012年的第15名,進步到本年度的第十名。可見主因不在於此,而在於內需市場及投資的疲乏。

對於那些因為全球大局波動影響的暫時性因素,確實可以如此淡定,但面對這些長期限制競爭力,卻遲遲落居人後而無法獲得改善的制度性問題,千萬不能再處之泰然,需要更積極、直接的面對處理。



◆ 競爭力雖降 台灣依然行

【聯合報╱盧信昌/台大國際企業系副教授】2013.05.31

晚近,全球各經濟體的優勢輪轉更加快速。今年年初以來,由於年節消費與第一季的出口相繼不振;「鮭魚返鄉」的台商投資潮,也未見動靜下,主計總處的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到百分之三以內。

甫由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布全球競爭力排比(IMD)當中,台灣的名次也由去年的第七名,下滑到今年的十一名,旋即引起各界的關注和熱烈討論。

一如立夏以來的午後雷雨般,驟雨瞬間撲至;忽焉狂風過後的當頭日曬,真正是:怎一個「悶」字了得!

正當舉國苦思探尋,卻仍得不到經濟靈藥時,適逢台灣競爭力評等的下修,朝野上下該如何共同面對呢?

首先,國際排比就像在玩「大風吹」,本來就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此次排名中,位居前五名的美國、瑞士、香港、瑞典和新加坡,也都是去年的佼佼者,只是排名上略有對調互換;而去年位列第六到第十名的加拿大、台灣、挪威、德國和卡達,今年則因為多出了一張外卡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酋)的竄升,由第十六跳到第八,所以必然要擠出一個國家來。很不巧是台灣。

其次,在過去兩年的排比當中,排名顯著下降(跌落二個名次以上)的是芬蘭、荷蘭、冰島與台灣,像荷蘭就是從第十一名掉到第十四名。

至於排名顯著上升(躍升二個名次以上)的國家,則是阿酋、愛爾蘭、日本和泰國。其中,日本和泰國正逐步擺脫自然災害的影響;相較於冰島所採取的激烈對抗,愛爾蘭則選擇維持住金融中心的信譽與地位。

最後,從一九九七年的東亞金融危機迄今,前卅名的IMD國家名單並沒有太多的改變。

如台灣與荷蘭,之於鄰近國家的相對位置很類似,也都缺少自然資源;因此,兩者早先都靠外來原料加工、轉運和吞吐起家;繼之,則是依賴資本與管理技術的輸出。然而在過去十五年間,台灣的排名顯著推進,由第十八名一度跳升到第七名,只有德國、瑞士與瑞典的進步幅度可堪比美;反觀,相當程度依靠海運獲利的荷蘭,則由第四名跌落到第十四名,幅度和日本、芬蘭、英國、紐西蘭等量齊觀。

準此觀之,朝野不必因排名的跳動,對台灣未來失去信心。一如德國、瑞士與瑞典能有的長足進展般,堅持追求和平願景的締造(德國之於歐盟);並能利用中小企業活力來深耕產業形象(瑞士鐘錶),就能贏得投資者的矚目,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尊重。

就經濟發展的中、長周期看,台灣處於相對有利的區域位置,也繼續掌握住對外投資與技術輸出的優勢;此外,各界對於政治清明的普遍堅持,已經成為台灣社會進化的新利基,讓我們在環保永續、年金負擔與司法改革上都能夠實踐理念。

台灣,其實很行。

fsj 提到...

大陸網購業 要課5%營業稅

【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綜合報導】2013.05.31

業界傳出大陸稅務總局、商務部等相關部會正在研究對電子商務課稅的具體措施,預計今年內對網店開徵5%營業稅,將撼動年營業額近新台幣40兆元的大陸電子商務市場。此項規定若上路,也將衝擊有意進軍大陸的台灣電子商務業者。根據已曝光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內容,大陸開放台商以福建為據點、持股55%在陸經營電子商務,台灣網購業者皆躍躍欲試。而東京著衣、台灣吃透透等業者更已前進對岸設網店。

大陸獨立商業科技媒體鈦媒體昨(30)日報導,該項課稅新政主要來自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在今年3月兩會時的提案。蘇寧是大陸電器零售巨頭、近年來積極進軍電子商務,有蘇寧易購的網購平台。

大陸電子商務近年來蓬勃發展,根據大陸商務部本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大陸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人民幣8.1兆元(約新台幣40兆元),比2011年成長逾三成,是大陸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4.1倍。

去年11月11日,大陸網購平台龍頭淘寶與天貓單日創下人民幣191億元營收的世界紀錄,網路購物成為大陸民眾消費的主要模式。

張近東認為,由於大陸的C2C(消費者對消費者)電商充斥非註冊經營、非稅銷售、假冒產品等現象,為行業帶來不公平競爭,破壞正常市場管理體系,因此應加強對網店徵稅,強化政府對C2C網商的管理。

報導引述消息指出,張近東的提案已被大陸相關部會採納,包括稅務總局、商務部正在緊鑼密鼓研究對電子商務課稅的措施,預計在今年推出。

市場對於徵稅的看法不一,但多表示悲觀,認為會傷害大陸電商市場,尤其是會很大程度的壓縮中小型網店業者的利潤空間,從張近東提案開始,大陸官方種種動作都被解讀在為對電商徵稅鋪路。包括4月開始實施的網路發票管理辦法要求業者開網路發票,之後再發布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相關通知。

上個月,大陸國家工商總局找來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易購等12家網路、電商業者召開網路商品交易市場秩序研討會,官員在會上透露,首部「電子商務法」已經列入人大立法日程,正在起草。



◆ 安倍經濟學 真正危險在哪?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05.31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振興方案開始發威,曾讓市場擔憂日圓跌得不夠深,通貨膨脹率不夠高,不足以帶動日本擺脫通貨緊縮。但最近的發展說明,安倍經濟學的真正危險在於讓這種情勢發展得太深、太遠。

安倍經濟學的核心策略是藉寬鬆政策引導日圓下滑,從而刺激出口擴張,形成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並帶動物價上揚。

直到上周之前,這項策略似乎發揮得完美無瑕:日本的高爾夫會員證價格已大幅竄升、家庭電費價格不斷上漲,股市行情更在六個月內飆漲七成。換言之,資產價格與實體世界的通貨膨脹似乎都開始鞏固。

但美國聯準會上周暗示「量化寬鬆」 (QE)政策可能鬆綁後,隨即在日本股、債市引發一場大地震,投資人的恐慌反應也說明,安倍經濟學的真正危險其實是存在於槓桿的另一端。

因為,如果聯準會真的逐步縮減QE規模,而美國經濟也開始增強,美元勢必會竄升,此時日圓將不只是下跌,而是重挫。進口成本的高漲,反過來更將刺激通貨膨脹飆到央行訂定的2%目標之上。

在此情況下,斷近於零的利率也會快速上漲,並凸顯出安倍經濟學的核心矛盾:高通膨與超低利率是不可能共存的。

日本或許很快就會發現,這世界上還有比通貨緊縮與零利率更糟的事,那就是該漲不漲、不該漲卻猛飆的錯誤通貨膨脹,以及居高不下的利率。

日本的致命傷是對進口能源的完全依賴,而且所有進口物資都是以美元報價,進口原物料大漲勢必局部抵銷匯率重挫帶來的出口優勢。而且在臨時雇員比率不斷升高的勞工市場結構下,勞工薪資不太可能相對升高,很多民眾的生活水準將會下降,消費擴張的現象也隨之消失。

何況,房地產飆漲與股市上漲的財富效果原本就和多數勞工無涉,特別是高齡化的勞工。

※ 相關報導:

* 日本物價連6降 2%通膨挑戰大
http://udn.com/NEWS/WORLD/WORS4/7934380.shtml

日本4月工業生產增速優於預期,顯示安倍首相的經濟振興措施已發揮相當作用。然而,4月消費者物價(CPI)連續第六個月下滑,則說明日本想擺脫通貨緊縮,還得再加把勁。

* 觀察站/三個理由…日股多頭未死
http://udn.com/NEWS/WORLD/WORS4/7933415.shtml

日經225指數30日大跌5%,過去一年來漲幅仍接近60%。問題來了:日股是否漲過了頭?簡單說,答案是:日股漲勢或許會停頓一時,但逢低買進的心態仍十分強勁。

* 菲律賓首季GDP增幅 冠亞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33438.shtml

菲律賓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近三來最高,且高居亞洲國家之冠,主要受惠於政府支出和民間消費成長抵銷出口下滑。經濟學家預期,國內需求將繼續帶動菲國成長。

* 美家庭財富損失 僅恢復一半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934293.shtml

美國家庭財富在經濟衰退時期蒙受的損失,如今尚未恢復一半。聯準會聖路易銀行30日公布研究報告顯示,全國家庭去年底累積的淨資產共66兆美元,與2007年的鼎盛時期相比,每戶家庭損失的財富平均只恢復45%。



◆ 南韓砸27億美元 拚創意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劉忠勇/美聯社三十日電】2013.05.31

南韓經濟拚轉型,正準備挹注逾3兆韓元(27億美元)扶助新創事業,培育「創意經濟」。

南韓總統朴槿惠上台以來,經常舉賈伯斯、蓋茲為例,強調這是南韓應該培養的人才。除鼓勵新創企業外,南韓也已建立第三類股票市場,以利新企業籌資,並修法降低群眾集資(crowdfunding)的障礙。為提高創業獲利的機會,南韓並打算提供稅務優惠,投資新創事業的大企業也可享受其他獎勵。

總統的未來策略顧問崔淳弘本月初在簡報中說:「我們深覺過去帶領我國經濟的策略有所局限,過去基於模仿和跟進的成長模式,必須轉變為基於創意和領導的成長模式。」

這個遠大的理想有違南韓不鼓勵冒險的價值觀,南韓的文化向來重倫理等次,長時間工作代表忠於公司,在學青年承擔沉重課業壓力。

但南韓不乏轉型成功的例子。韓戰1953年結束後,南韓經濟百廢待舉。才過一個世代,南韓就崛起成為實力最雄厚的亞洲國家之一。

財團是讓南韓轉型為富裕工業強權的主力,卻漸漸遭到外界批評他們靠的是複製國外的創意。中國企業如聯想和中興通訊也如法炮製,虎視眈眈,志在打敗南韓同業。

美國法院2011年認定三星電子侵犯蘋果的智慧財產權,顯示南韓轉型勢在必行,這項裁決無異提醒南韓,他們最大企業的成功是建立在別人的創新之上。

首爾國立大學教授宋在鎔說:「三星電子最擅長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商品和服務,並靠增加新功能來做區隔,但還做不到像蘋果一樣,製造全球還不存在的東西。」

宋在鎔指出,三星的文化是講階級的文化,強調效率,這在製造業中確能提升競爭力,但對創意而言,重要的是多元、開放、彈性、公開溝通,和從失敗中學習的態度。

fsj 提到...

投資亞洲/走或留 匯率是關鍵

【經濟日報╱編譯 劉忠勇】2013.06.01

該買還是該賣呢?投資人如今在亞洲市場面臨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最重大抉擇。

過去四年來,聯準會(Fed)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帶動下,資金大舉湧入新興國家股債匯市場,如今既然美國即將縮減量化寬鬆規模,大多數投資人也可合理推測,該是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的時候了。

不過,亞洲資金流向顯示,證券投資的資金仍源源流入亞洲,市場顯然看好,聯準會只有在美國經濟強到足以拉抬全球成長,才會縮減寬鬆規模,縮減步調也會很和緩。

市場目前只出現部分針對聯準會縮減購債的相關避險。譬如因應美元走強而有外匯避險,像印尼盾和韓元。這些貨幣的遠匯市場已反映這類避險操作。為提防聯準會政策轉變,並避開中國經濟繼續走緩的風險,分析師建議賣出澳幣。澳幣已貶至19個月來谷底,也初步反映市場心理。

亞洲資產中,債券受到聯準會政策轉變的波及會最大。四年來,湧入債市的資金比股市大很多。

亞洲企業和政府因歐元、日圓、美元利率很低,得以大量舉債,去年創下歷史高峰1,338億美元,今年迄今已達876億美元。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如今逼近2.2%,單單5月即上漲60個基點。但亞洲公債殖利率和美國公債走勢關聯不大,尤其是可能還會降息的經濟體如澳洲和南韓,吸引採守勢的投資人。

不過,匯率仍是投資人決定欲走還留的關鍵。像在印尼,外匯避險的成本已超過投資債券的報酬。

(綜合外電)

※ 相關報導:

* 債市退燒? 高收益債掀拋售潮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35801.shtml

高收益債(又稱垃圾債)近來遭逢拋售潮,投資人擔心債市熱潮可能已退燒。

* 歐元區失業率 再飆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35802.shtml

在歐元區經濟第1季加深衰退之際,歐元區4月失業率隨之攀升到12.2%,再創新高,失業人口已超過1,930萬人;5月通膨率攀升,但仍屬溫和。兩項數據加重了歐洲央行(ECB)刺激經濟及歐洲政府放寬財政緊縮的壓力。

* 陸推城鎮化 再增2大城市群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3060100169.html

儘管日前傳出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否決了40兆元(人民幣,下同)城鎮化草案,而大陸全國城鎮化會議召開時間也一再推遲,但陸媒披露,打造「國家級城市群」將成為大陸城鎮化規畫主軸,且將在長江中游都市和西部成都、重慶等地打造2個新的國家級城市群。加上已有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3大國家級城市群,未來以5個大城市群「多中心」的規畫,撐起大陸城鎮化大旗。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大陸政府官員透露此5大國家級城市群規畫,並表示未來大陸城市群將採取「多中心」模式,指出「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多中心城市群發展模式比單獨發展更合理。」



◆ 高房價效應 家庭債務負擔更重了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2013.06.01

中央銀行昨(31)日發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國內房價居高不下,使去年家庭部門債務負擔及短期還款壓力雙雙走揚。

央行資料顯示,去年家庭部門借款餘額續增,年底餘額為11.76兆元,相當於全年GD的83.77%。去年家庭部門可支配所得雖有增加,但因借款增幅較大,使家庭部門借款餘額,占可支配所得的倍數回升至1.22倍,家庭債務負擔增加。

報告顯示,家庭部門每年還本付息金額占可支配所得比率,去年也小幅走揚至37.98%,代表家庭部門短期的還款負擔,變得更沉重。

對於國內房價持續上漲,央行官員解釋,主因歐、美持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國內房市有一波資金行情。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蘇導民表示,國內不動產價格居高,民眾購屋負擔仍重,影響所及家庭部門借款續增,債務負擔也略為提高。

央行在報告中指出,受政府實施奢侈稅、景氣仍緩,以及實價登錄制度上線影響,去年前三季房市交易續萎縮。第4季因美日擴大量化寬鬆措施,帶動市場預期心理而回溫,但全年交易量仍創近十年最低水準,顯示政府打炒房政策仍具成效。

蘇導民進一步表示,去年家庭部門在金融機構借款的逾放比率續降至新低,加上信用品質佳,國內失業率也逐步下降,以及經常性薪資持續成長,應有助提升家庭部門的償債能力。

※ 相關報導:

* 房市泡沫化 央行發警訊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1/122013060100113.html

中央銀行昨(31)日發布年度金融穩定報告,結論強調國內金融體系仍維持穩定,惟特別針對房市泡沫化發出警訊,包括桃園及新北市部份供給量較大地區「很多都是泡沫」,恐將面臨房價下跌的壓力。

....蘇導民說明,根據台電用電量未達最低電費戶數統計來推估,去年全國的空屋數約有142.6萬戶,年增1.6萬多戶,仍屬於偏高水準,與民國98年最高戶數相差不多,因此,近年來大量推案並且空屋率較高的地區,餘屋去化的情形值得關注。

....官員強調,許多房價大幅度不合理飆漲的地區,其實都是「資金行情」炒作出來的,「有很多都是泡沫」,這對部份無力負擔大都會區高房價的民眾來說相當不利;根據內政部統計,在移轉至郊區購屋風潮下,六大都會區去年第4季房價所得比由9.1倍降至8.3倍,房貸負擔率亦由35.3%降至32%,台北市房價所得比也14倍降至13.1倍,房貸負擔率亦由51.4%降至47.6%。

* 房仲業:房價是否泡沫化 觀察進住率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1/122013060100117.html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則表示,桃園地區這幾年新完工物件確實增加很快,該地區是否真因低價吸引買氣進入,須觀察後續進住率,但以青埔、八德來看,是目前桃園地區最沒有機能性的地方。

* 又要漲了! 買奶粉得要多付50元
http://udn.com/NEWS/LIFE/LIF1/7935973.shtml

奶粉要漲價了,惠氏旗下的S26金愛兒樂、金貝兒樂、資兒樂等四款奶粉,將從今天調漲四十到五十元不等;另外桂格也有八款嬰幼兒奶粉,計畫七月調漲,漲幅約百分之六。

多家通路業者昨天皆證實,已接獲惠氏的調漲通知,另外也早就接到桂格口頭告知要漲價;通路業者表示,這波調漲主要反映原物料與營運成本。

....「政府現在大概被食品安全嚇到不知頭緒,無暇關心物價。」張智剛表示,雖然業者自行調漲反映成本屬於市場機制,但也不能放任物價一直漲,要設法平抑。

fsj 提到...

邊境裸鑽的經濟 野蠻式擴張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326&f_SUB_ID=5708&f_ART_ID=456145

20個不在投資雷達上的國家,動盪、希望並存,將嶄露頭角…

【經濟日報╱編譯 林聰毅】 2013/05/08

金融海嘯後,歐美先進國家與金磚四國漸失光芒,反而被忽略的邊境市場爭相崛起,成長潛力不容小覷。本報精選20個崛起中的經濟體,結合投資大師墨比爾斯對邊境市場的精闢分析,推出「探索邊境、挖掘新鑽」系列報導,每周介紹一國,協助讀者掌握邊境市場的發展脈動。

過去十年來驅動全球成長的中國、印度等新興巨人,近年來因薪資逐漸上漲、勞動力日趨高齡化,成長之路屢遇波折,金磚光環漸漸褪色,取而代之的是深藏高速成長潛力、希望無窮的邊境市場。

在大型全球投資人找尋低成本勞力及資源之際,邊境市場提供多樣性及獲利機會。這些國家約有20餘國,從緬甸到哈薩克、從墨西哥到奈及利亞。受惠於工業化或全球對商品的殷切需求,邊境市場正在快速擴張,但這些國家大多未出現在散戶投資人的雷達螢幕上。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以越南為例,得助與美國關係正常化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2000年來唯一經濟成長快過中國的亞洲國家。光是製造業在2005至2010年複合成長率就超過9%。

長期研究邊境市場的分析師說,2013年將是邊境市場大爆發的一年。今年越南尤其看好。越南擁有低成本的技術勞工、私人儲蓄龐大。

另據IMF預測,在全球20個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中,有十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兩個在北非,西半球沒有任何國家上榜。

人口紅利與天然資源豐富,是邊境市場另兩大魅力。許多邊境市場擁有與日俱增的年輕人口及具競爭力的勞動力。還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從土地到石油等,例如奈及利亞、肯亞等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連科威特、卡達這些老牌的波斯灣國家,也提供成長。

中、印這些國大型開發中國家對商品需求日益殷切,紛紛將把注意力更聚焦在邊境國家。許多邊境國家正在持續增加在基礎建設的投資,提供營建、交通、銀行與金融,以及電信等產業的投資機會。

邊境市場代表世界上某些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以低估值提供成長,而沒有高槓桿或過多熱錢的負擔。以前被孤立的經濟體現在正在自由化,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讓數百萬人脫離貧窮,創造新一代的消費者。

分析師表示,邊境市場現在的本益比大約是10,新興市場是12.5,而已開發市場為15。

不過,儘管未來的商機很龐大,但政治風險也糾纏著這些邊境市場,像奈及利亞、埃及、南非這些國家,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獲得政治穩定。隨著邊境國家與開發中及成熟國家建立共生關係,當他們的顧客打噴嚏,這些邊境國家也會跟著感冒。(綜合外電)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美公債大跌 後市異見多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37187.shtml

美國公債5月大跌1.8%,創下三年來最大跌幅,反映市場推測聯準會(Fed)正考慮縮減貨幣措施。公債市場是否已展開早該來到的拋盤走勢,高盛和瑞銀的看法針鋒相對。

* 葛洛斯加碼美債 PIMCO總回報基金大虧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37189.shtml

美國債市重挫,連帶打擊最近加碼美債的「債券天王」葛洛斯,他掌管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總回報基金5月出現虧損,績效落後大部分同類基金。

* 與中國爭資源!日本經援非洲9600億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937791.shtml

日本加強和中國競爭非洲的資源、市場與影響力,首相安倍晉三1日宣布援助非洲3兆2000億日圓(320億美元,台幣9600億元)。

安倍在為期三天的「東京非洲開發國際會議」首日宣布這筆分五年攤提的方案。這項會議1993年以來每五年一屆,是非洲大陸以外最大規模的非洲開發會議,今年約有50國參加。

* 10年黃粱一夢?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60200235.html

....當台灣政府正積極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之際,已經有10年歷史的韓國「經濟自由區」,依韓國人自己的說法是:「愈來愈沒有存在感了!」

「自由經濟示範區」與「經濟自由區」,只有幾字之差,台灣才剛要推動,就有不少質疑聲。已故韓國總統金大中在2002年以將韓國打造為「東北亞商務中心國」的雄心下,推出了「經濟自由區」的政策,一開始也是備受質疑。

....在經濟自由區內原本應是國際高科技業者入駐的園區,如今成為農田與可釣魚的水塘;應是國際學校的校區,如今不是雜草叢生,就是變成花圃;應是醫療中心的院區,成為附近居民的菜園...。

....事實上,台灣最為熟知的仁川松島經濟自由區,還沒完全開發就已經有近20%的計畫,已「消失」在計畫項目中。



◆ 技術股曾創經濟奇蹟 如今…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2013.06.02

行政院振興經濟,其中一道大菜是激勵創新創業,五年投資10億元在創新產業上,技術股成為重要關鍵。事實上,台灣30年前就曾用過技術入股,第一家用最高技術股來鼓勵高科技返國深耕,開啟了微波通訊台揚科技的花繁葉茂;開創了竹科的萬紫千紅;更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30年後的如今,這項創投、技術股再度拿來做為剌激經濟的工具。

31年前,在台灣政、經困境,各項條件都不如今,當時在李國鼎等官員高瞻遠矚下,眼光獨到以高科技為重要的產業扶植對象,籌設新竹科學園區,並號召海外學人歸國貢獻自己的心力,深耕台灣的高科技產業。果然,在一批批人才回來,政府全力支持,官、民同心協力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一家一家電子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發芽、滋長、開花、結果,台灣在電子各重要次產業中遍地開花,成為全球製造龍頭,創造之後30年的經濟繁榮。

以台揚科技為例,只比竹科小一歲,當初由王華燕等8位旅美學人組成的團隊響應政府號召,拋下在美科技業的高官厚祿,放棄在美穩定生活,熱血回國,投入台灣發展高科技政策,抱著輸光了什麼都沒有的心態,與台灣一起打拚。

值得注意的是,台揚創下至少五個第一。第一個第一是在萬事起頭難,且缺錢、缺經驗、缺訂單,但政府支持下,從申請到批准只花了4個月,額定資本額為164萬美元,實收資本額120萬美元開起,且40%由國科會、中華開發、交銀共同投資,60%由8位創辦人投資,其中25%為技術乾股,這是第一次這麼大的團隊回國創業,亦是第一次用這麼高的技術股來鼓勵高科技返國。於是1982年11月22日台揚科技成立了。

台揚是第一家科學園區吃政府與與銀行奶水長大,最後獨立自主的公司。18個月後台揚賺錢了,1985年7月,即成立二年半多,台揚以18%複利買回政府投資40%的股權,成為園區第一家完成「政府輔導協助高科技廠」的方案。創下第二個第一。同時,HP當年看好台揚的技術,投資23%股權,成為吸引外商來台投資的第一,亦是第三個第一。

台揚董事長王華燕回想起,當年台揚的四個發展主軸:衛星通信LNB、小型商用衛星通星通信系統、數據微波收發機、移動通信,當時是台灣的第一,亦是創下台灣第四個第一。即使三十年後回想起來,仍是如此的高瞻遠矚。

台揚做的是最先進的通訊科技,且在台灣深耕,以台揚(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c.(MTI)開啟台灣高科技Made In Taiwan(MIT)新頁,成為第五個第一。目前多家通訊公司都是由台揚的人去開花而成。

如果,沒有30年前政府確定高科技發展產業,沒有設立科學園區;如果,沒有30年前一批批愛國海外學人回國,就不會有高科技人才。就不會有今日的台灣高科技產業與經濟發展。

如今,台灣從亞洲四小龍之首變之末,第一季GDP砍半、全年下修;景氣燈號亮出史上最長的黃藍燈,且不排除再落入藍燈。今日,政府拿出的四道大菜剌激悶經濟,看起來都是一盤一盤冷菜重新熱炒,只是食材不變,或是原來收起來菜再上,只是菜盤旁多一些雕花引人矚目。少了當年的明確產業政策與配套措施,少了創投創新與技術的鼓勵制度,少了激發當年回流熱血人才。如今台灣5年內投資10億元創投大菜,但韓國鼓勵創新一口氣加碼達27億美金,台灣這樣的經濟大菜打破悶經濟嗎?足以和鄰國相比嗎?

fsj 提到...

新興股匯債市 賣壓恐還沒完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3.06.03

新興市場的股匯債市上周大跌,原因是已開發國家的公債殖利率攀升,加上美國經濟展望改善,使泰國到智利等新興國家的資產吸引力轉弱。路透報導,若美國公債殖利率與美元續升,新興市場6、7月可能延續賣壓。

南非與巴西里爾兌美元已貶至四年低點。債券賣壓沉重,股市也挫低,巴西與印尼等股市指數下跌。

據新興組合基金研究全球公司,在5月29日止的當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遭贖回2.24億美元,為一年來首度淨流出,股市基金則失血29億美元,流出規模為2011年底來最大。興業銀行就指出,泰國外資5月賣超241億泰銖(8億美元)本幣計價債券,為近兩年首度淨流出。

隨著經濟成長回升,投資人臆測聯準會正準備縮減購債規模,因此在5月大賣新興市場資產。先前聯準會的刺激措施使美國公債殖利率與借貸成本維持在近歷史低點,促使資金流入泰國、墨西哥等報酬較高的市場。

如今隨著美元走升且美國公債殖利率升至13個月高點,資金開始轉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經理人貝塞爾說:「我們正歷經洗牌。在大筆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固定收益債與貨幣後,如今投資人正撤離資金。」

投資人也擔心商品跌價與成長減緩。許多開發中國家今年以來先後調降經濟展望。例如墨西哥本月初將今年成長預估自3.5%調降至3.1%,導致披索5月貶值逾6%且債券價格大跌。

※ 相關報導:

* 美製造業萎縮 4年來最速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6030371-1.aspx

美國5月製造業出乎意料以4年來最快速度萎縮,意味這項產業提供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支援將寥寥可數。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今天公布的報告顯示,ISM製造業指數從前月的50.7下滑至49,跌破景氣榮枯分水嶺50,並改寫2009年6月以來新低。彭博社調查81名經濟師的預估中值為51。

* 陸城鎮化 再拚10大都會圈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938886.shtml

大陸新一輪城鎮化總體規劃正在制定中,據了解,按大陸發改委的目標,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個國家級城市群之外,未來再打造哈長、呼包鄂榆、太原、寧夏沿黃、江淮、北部灣、黔中、滇中、蘭西、烏昌石等十個以二、三線城市為主的區域性城市群。



◆ 羅比尼專欄/金價 後年下探1,000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2013.06.03

近年來金價節節攀升-從2009年初的每英兩800美元漲至2011年秋的每英兩逾1,900美元-在在顯示金市浮現泡沫。如今,黃金也像其他與供需基本面脫鉤、價格飆漲的資產一樣,泡沫開始破裂。

金價攀抵高峰時,看多者曾喊出後市上看每英兩2,000至3,000美元,甚至5,000美元的價格。但此後金價多半呈現跌勢,4月時逼近1,300美元水準,幾乎自2011年的頂峰回跌30%。

有許多原因能解釋黃金泡沫破裂,甚至可能繼續下探,預估到2015年將跌至每英兩1,000美元。

首先,金價通常在全球經濟遭逢嚴峻的經濟、金融和地緣政治風險時飆漲。金融危機就是轉進金市的時機。

但即使在市況最低迷時,黃金的表現還是不佳。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高峰期間,金價曾數度重挫。由於市場信用極度緊縮,以槓桿融資交易的黃金遭到拋售,造成金價在危機高峰期間上下劇烈波動。

第二,黃金俱保值功能,在通膨有竄升風險時表現最佳。但即使各國央行採取激烈貨幣寬鬆措施,全球通膨率仍徘徊在低檔,且正進一步下滑。

理由很簡單:雖然基礎貨幣供應增加,貨幣流通速度卻急降,因為銀行提撥超額準備金囤積流動性。民間與公部門持續去槓桿化,已導致貨幣市場供過於求。

如此一來,企業定價力將因產能過剩被限縮,高失業率也將壓制工人的議價能力。

同時,工會勢力持續衰退,全球化也導致勞力密集的產線移至中國和新興市場,傷害先進國家工人的薪資和就業前景。

工資幾近停滯不太可能帶動物價上揚。此外,大宗商品價格正因全球成長疲弱而節節滑落,金價也正隨著實質與預期通膨降溫而走跌。

第三,黃金不像其他資產能帶來收益,只能仰賴資本增值。由於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包括股市和房市等資產將提供更高報酬。的確,金價自2009年初飆漲後,美國和全球股市表現遠超過黃金。

第四,當實質利率因連續量化寬鬆(QE)轉成負值時,金價會大漲。現金和債券的實質報酬率轉負才是買進黃金的最佳時機。不過,美國和全球經濟前景撥雲見日,意味聯準會和其他央行的QE和零利率政策終將退場,屆時實質利率將上揚而非滑落。

第五,有些人主張主權債務危機將促使投資人湧入金市,因為公債風險升高。但現在情況相反,許多高負債國囤積大批黃金,可能選擇拋售以削減債務。據報導,4月時賽普勒斯政府出售一小批價值5.2億美元的黃金,造成金價挫跌13%。倘若義大利等擁有大批黃金的國家跟進,金價恐將繼續下探。

第六,部分極端政治保守人士宣稱,唯有擁有黃金才能避開政府密謀剝削私人財富的風險。他們也認為,隨著央行採取寬鬆措施造成貨幣貶值,進而引發惡性通膨,恢復金本位制將無可避免。然而,政府密謀是無稽之談,加上通膨降溫與黃金無法當成貨幣等理由,這些主張站不住腳。

結論是黃金仍是凱因斯口中的「蠻荒時期的遺俗」(barbarous relic),缺乏內在價值,多半只能用來抵擋非理性的恐懼和驚慌。

縱使未來幾年金價可能短暫攀升,行情波動將十分劇烈,且會隨著經濟復原而走低。黃金熱潮已正式告終。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fsj 提到...

債市5月大跌 離空頭還遠(節錄)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41211.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3.06.04

投資人揣測聯準會(Fed)將開始收回貨幣刺激措施,使全球債券市場5月寫下九年來最大月線跌幅。但分析師說,債市離跌入空頭依然遙遠。

.....彭博資訊訪調的分析師預測,到年底前美國、德國和英國公債殖利率都將高於當前水準。目前美國、德國和日本公債殖利率,都比歷史標準高出約一個標準差。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2009年來,有兩次比平均高兩個標準差,每次債券價格隨後都走升;標準差是用來衡量資產波動性的數值。據美銀美林全球公債指數,當前主權債殖利率約1.39%,已從5月2日1.14%的低點攀升,但只達過去20年平均殖利率3.64%的一半左右。

Smith & Williamson投資管理固定收益部主管馬歇爾說:「在你說債市開始步入空頭前,殖利率必須漲更多。1980年代初期我曾經歷債市空頭,現在的情況並不像。通膨仍然很低,我們需要更多經濟轉強的證據,而且不只美國,還有其他地方。」

儘管Fed對應否減緩債券收購步調,釋放不一訊息,但國際貨幣基金預估通膨情勢溫和且全球成長不振,顯示刺激措施不會太快退場。

※ 全文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世銀示警 商品價快漲完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60400145.html

CNBC新聞網站報導,繼多家投資銀行預警商品價格漲勢接近尾聲後,世界銀行官員也發出警告,受惠於商品行情的開發中國家應儘早做好準備,以防日後價格暴跌重創經濟。

* 歐元區PMI指數升至48.3 比預期好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41296.shtml

歐元區5月製造業活動萎縮幅度小於預期,顯示經濟已開始走出長期衰退;英國製造業PMI指數攀抵14個月來新高,顯示經濟復甦動能大增。

....新數據顯示歐元區17國製造業活動出現曙光,出口擴張可望支撐未來幾個月的整體經濟。在歐債危機受創最深的西班牙與希臘,5月製造業PMI雙雙出現近兩年來最小的降幅;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則上升至49.4,攀抵三個月來高點。



◆ 美冒險文化式微 復甦絆腳石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2013-06-04 工商時報

美國人向來以愛冒險自豪,但華爾街日報周一發表專文分析指出,美國愛冒險的社會文化已出現逆轉,企業與投資人均見風險趨避的保守心態,此一改變是經濟復甦緩慢的主因,也是未來經濟成長的絆腳石。

報導指出,美國近幾次經濟衰退後的復原速度較以往慢,從2次大戰結束到1980年代底,美國總共出現8次經濟衰退,衰退結束後就業市場平均花20多個月回到衰退前的高峰。

1990年代初期經濟僅出現輕微衰退,但花了32個月就業市場才完全復原,2001年那次拉長為4年,最近這一次經濟衰退結束至今已快4年,就業市場距復原還有一大段距離。

有3個趨勢指向美國社會文化已從敢冒險轉為風險趨避:即便是在景氣強盛時期,企業增聘人力動作緩慢;投資人押注在新創企業的資金縮水;美國民眾選擇創業的人數變少,職場換跑道的意願也變低。

專門研究美國創業精神轉弱議題的馬里蘭大學經濟學家哈帝汪格(John Haltiwanger)表示:「美國之前之所以強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動能強,就業市場與景氣循環一樣有高有低,縱使受創失血嚴重,之後也都能快速復原。而今,相關面向透露出我們已失去該項動能。」

研究相關議題的華府智庫新美國基金會經濟學家康恩(Lina Khan)指出:「這代表創造就業與搶人才的新公司變少,而傳統上自行創業也是社會地位攀升的一個管道。」

愈來愈少美國人選擇創業這條路,根據人口普查資料,1982年新公司(成立時間少於5年)占美國所有企業行號的比重將近5成之多,但到2011年時比重僅略高於3分之1,同期間在新公司上班的勞動人口比重則從逾2成下滑至1成1。

與此同時,投資人對於新創公司的興趣也減少,據諮詢機構資誠(PwC)的資料,去年投資於美國地區的創投資本大跌近10%。

※ 相關報導:

* 台韓中製造業降溫 亞洲報憂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41288.shtml

亞洲5月製造業景氣失去動能,作為貿易晴雨指標的中國、台灣與南韓新出口訂單下滑或降溫,印度、印尼、俄羅斯景氣擴張速度同步減緩,澳洲景氣則仍陷萎縮,各項數據凸顯全球本季經濟展望有轉弱趨勢。

* 社論-台灣社會應走出競爭力評比的迷思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3060400373.html

....我們認為朝野、各界實無需在排名上較勁、糾纏。在逾百項評比裡被評為強項者,內閣無需錦上添花吹噓政績,被評為弱項者,外界也不必見縫插針落井下石。兩造皆應去理解事實的真相,這才是面對國際評比最健康的態度。

例如今年IMD說台灣高科技產品占總出口比重達46.4%名列第一,這雖有益於台灣的排名,但這些年台灣出口大起大落不正因為出口過度集中於科技產業,何喜之有?其次,台灣在今年IMD有關25~34歲人口大專教育以上比率59%,排名第三,這雖於排名有利,但這豈非台灣高等教育的隱憂,又何喜之有?再者,台灣去年物價溫和上漲原非壞事,但在通膨愈低愈好的評比邏輯下,通縮者反而居前,是以台灣在價格這一中項排名驟降20名,然此又何憂之有?

這就是競爭力排名的迷思,它用同一套標準去評估發展程度不同、資源環境不同、甚至人口規模不同的國家。這套標準認為高科技產品比重愈高是好事,對發展中國家也許是對的,但對於台灣卻不見得正確。再如,人力素質提高對多數發展中國家是好事,但對於碩博士已超過百萬人的台灣,這項比率高意味著人力供需失衡愈發嚴重,同樣也不是好事。試想,競爭力評比如此綜合得出一國的排名,能否恰如其分地衡量出一國真實的競爭力,值得商榷。

....放眼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如此沉迷於競爭力的國際評比。十多年來台灣這樣的專注於排名,讓台灣競爭力提升了嗎?並沒有。每年的競爭力評比台灣都遙遙領先南韓,台灣的表現果然優於南韓嗎?自然也沒有。我們的社會與政府應該用健康的態度來面對這些評比,只有態度正確了,台灣的競爭力才會提升。醉心於追求排名,那是捨本逐末、治絲益棼,永遠解決不了台灣今日的經濟困境。



◆ 許勝雄:台灣最不鼓勵創新

【記者譚淑珍/台北報導】2013-06-04 工商時報

「台灣,是全球最不鼓勵創新的國家!」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昨(3)日呼籲,政府應排除對初次公開發行公司(IPO)課稅與創投發展的障礙,以營造有利於產業創新的環境。

工總將在6月底前發布「2013年度工總白皮書」,許勝雄日昨主持有關「產業政策發展」的建言時,有感而發地指出,政府雖然高喊要鼓勵創業、創新,然而,IPO課稅卻是反其道而行。

工總即將提出的產業政策建言第一大題,即為「營造產業創新環境」,其中又以排除租稅障礙與法令鬆綁為首要建言。

許勝雄認為,要鼓勵創新、創業,新創事業的早期投資持股在IPO時就不應納入課稅範疇,最起碼,也應給予持有5年免稅的優惠,否則要如何鼓勵創新、創業?

他頗為感慨的說,「大家都說台灣就只會做OEM、ODM,沒有創新、沒有新創產業,但是,政府在釐定政策時是否也將鼓勵創新、創業納入思維?」

政院月前才推出的「振興方案」中,設10億天使基金與技術入股課稅合理化,就與IPO課稅相互矛盾。

許勝雄指出,所有創新的投資都是高風險,現行法規技術入股又要先繳稅,等到好不容易可以IPO了,又要課稅,「誰還會想要投入創新產業」?

他說,這也是現在創投業者,不再投入初期創新的產業,也不投入中間過程的產業,只投資成熟產業的主因,創投在台灣其實是「名存實亡」,這也是何以台灣在國際發明大展中獲得世界第一的發明,最終多無法轉化為可賣錢的商品。

許勝雄嘆道,「這是很糟糕的事,卻是台灣的現狀」,當全球各國都在獎勵創新,韓國甚至要投入27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810億元來推動「創新經濟」時,台灣卻是從政策面、制度面,步步讓台灣走向「最不鼓勵創新」的發展路徑。

fsj 提到...

安倍第3箭 要創443萬個飯碗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3.06.05

箭靶設在2030年
安倍經濟學Ⅲ

●更多退休基金投入股市
●設立特別經濟區
●放寬線上販售非處方藥
●四大領域創造工作機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日下午將宣布舉世矚目被稱為「第三支箭」的新經濟改革方案,包括動用公共退休基金,加碼投資日本股市和海外資產,設立特別經濟區、放寬線上銷售藥品的管制,並在健康、能源、基礎建設與旅遊等四大領域創造443萬個工作等。

據參與制定改革計劃的日本官員透露,政府將建議規模約112兆日圓(合1.12兆美元)的退休基金把更多資金配置在股市,並減少對國內債券的嚴重依賴。該基金規模位居全球之首,目前資產組合中的債券和股票比重分別為67%和11%。

第3支箭 被視為振興經濟最重要支柱

政府的其他措施還包括設立特別經濟區、放寬線上販售非處方藥品的管制等。這類結構性改革即是安倍經濟振興計劃的第三支箭,很多人視之為整一套方案中最重要的支柱。

安倍的前兩支箭分別是透過更換日本銀行總裁,大幅寬鬆貨幣政策,以及提出額外的支出方案,為經濟成長提供短期支持。

另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準備在2030年之前,在健康、能源、新一代基礎設施、旅遊等四個領域創造443萬個新的就業工作。最晚在2020年讓盈利的中小企業從70萬家增加到140萬家,10年後40歲以下年輕農業從業人員,將從20萬增加到40萬。

根據推算,上述四個領域到2030年時包括海外市場在內的規模將新增1200兆日圓,其中國內市場預計約為70兆日圓。

健康領域將擴大預防服務,藉解禁非處方藥網售等方式拓展市場,希望在2030年以前,將就業人數提高到目前的3倍以上。

能源領域則透過加速推廣再生能源及新一代汽車,將就業人數從目前的37萬人提高到2020年的95萬人,2030年再增加到 106 萬人。

旅遊方面,將爭取把外國觀光人數提高到3000萬以上,就業人數擴增到83萬人,約為現在的三倍多。

運用尖端技術的新一代基礎設施領域,則將把現有的5萬就業人數在2030年提高到170萬人。

中小企業對策方面,目標是5年內能新增1萬家有能力進軍海外的企業。

※ 相關報導:

* 3支箭典故 日本民間故事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7944705.shtml

三支箭的典故來自民間故事:父親給三個兒子每人一支箭,兒子輕易舉地就把箭折斷,但父親把三支箭綁在一起時,他們卻再也無法把箭折斷。

* 長射17年 才能「穿心」?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7944521.shtml

為了振興經濟,「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擬射向結構改革,是否可起作用?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認為,任何的結構改革並非1或2年就可以看見成效,時間必須拉很長。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指出,將會對日本的經濟成長率有所助益,可達到3%,並且終結通貨緊縮。

* 日本4月薪資上揚 經濟好轉訊息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7943954.shtml

安倍經濟學實施至今,從最新數據看來,只能算是有初步的成績。日本四月薪資創下一年來最大增幅,是經濟好轉的訊息,但第一季日本大企業開支卻下降近百分之五,顯示企業還是不敢投資。

* 陸歐貿易戰 一觸即發
http://udn.com/NEWS/WORLD/WORS4/7943801.shtml

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昨(4)日晚間宣布,將從6月6日到8月6日對產自大陸的太陽能產品徵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之後4個月稅率將升高到47.6%。初裁判決結果一出,業內認為,大陸與歐洲可能將爆發貿易戰。

* 違規查得到 上海將建信用資料庫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4/7943543.shtml

上海將建立「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台庫」,未來單位或個人違法、違規,甚至搭地鐵逃票等不誠信行為,都會被列入平台資料庫,政府、公用事業甚至民間企業都可查詢,一旦有缺失將會「一處失信、處處制約」。

* 美貿易逆差擴大 拖累經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43686.shtml

美國4月貿易逆差擴大,因民眾對外國製造的汽車和手機產品需求高,使進口增幅大於出口,顯示貿易仍可能拖累第2季的經濟成長。

* 房貸利率走升 美經濟有壓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43633.shtml

美國平均房貸利率逾一年來首度漲逾4%,隨最近債市波動而上揚,恐有礙聯準會(Fed)推升美國經濟復甦的努力。

美國公債殖利率5月大漲,令交易員措手不及,而房貸利率漲勢甚至比公債殖利率還高。



◆ 10個原因發票 中獎不能兌換

【台灣醒報╱記者劉彥萱╱台北報導】2013.06.04

你中獎的統一發票未必能兌獎!財政部4日公布統一發票不能給獎的十大類型,包括破損不全或填載模糊不清、已註明作廢者、逾規定領獎期限未經領取獎金者、漏開或短開統一發票經查獲後補開者、買受人為政府機關、公營事業等。

這次3、4月統一發票得主中,許多民眾是只花小錢就中了大獎。其中一名得主是在花蓮吉安鄉農會冰品城花50元購買冰淇淋聖代,就中了特獎新台幣200萬元;還有民眾在屏東市復興南路的一家加油站,只花了70元加油,就中了千萬元獎金。但是財政部要提醒民眾,如果發票出現十種情形者,便不能兌領中獎獎金,請民眾多留意。

像是未依規定載明金額、金額不符或未加蓋開立發票的營利事業統一發票專用印章者;破損不全、填載模糊不清或無法辨認者,但是經開立發票的營利事業證明其收執聯與存根聯所記載事項確屬相符經查明無訛者,則不在此限。

另外,還有像是載明之買受人經塗改者;已註明作廢者;依各法律規定營業稅稅率為零者;依規定按日彙開者;漏開短開統一發票經查獲後補開者;買受人為政府機關、公營事業、公立學校、部隊及營業人者;逾規定領獎期限未經領取獎金者;適用外籍旅客購買特定貨物申請退還營業稅實施辦法規定申請退稅者。

最後,南區國稅局提到,每期統一發票中獎號碼開出後,就經常接獲民眾來電詢問其統一發票收執聯因破損或填載模糊不清,郵局拒絕給獎的情形。

為解決民眾收納統一發票及對獎的困擾,財政部正推動消費時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不列印紙本,等確認中獎後再將電子發票收執聯列印出來兌獎,既省時又便利,民眾可多加利用。

南區國稅局表示,102年3-4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已於102年5月25日開出,但是統一發票收執聯如果出現上述十種情形是不能兌領中獎獎金的。

fsj 提到...

觀察站/日圓跌勢 可能畫下句點

【經濟日報╱編譯 簡國帆】2013.06.06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終於提出「安倍經濟學」核心支柱的成長策略,但這解決的藥方卻不夠猛,以致加劇這套策略能否奏效的疑慮,也暗示日圓跌勢可能即將告終。

安倍指出日本成長的阻礙,包括增加裁員難度的勞動規範、和太少女性投入職場,他並提出野心勃勃的目標,但在面對棘手的結構問題時,卻顯得企圖心不足。

政府雖擴大補助二次就業訓練,降低企業裁減新員工的難度,但裁撤舊員工仍很困難。在企業治理上,公司只要引進至少一名獨立董事,就能躲過政府要求,改善治理的實際效益引人懷疑。

當局想透過改善兒童照護來鼓勵女性就業,但治本之道應是修改稅法,減少實際上鼓勵女性留在家裡的減稅誘因。

政府雖想以減稅優惠提振投資,但公司稅率還是太高,以東京約38%的有效公司稅率為例,在已開發國家仍數一數二。

市場已經懷疑安倍經濟學前兩大支柱-擴大公共支出與積極寬鬆貨幣—的效益,這從日圓升值、日股挫跌可見一斑,如果市場再對第三支柱持疑,勢必引發日圓升值。

其他可能推升日圓的因素還包括聯準會(Fed)近期可能縮減買債規模,為全球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吸引投資人為避險而買進日圓。

日圓若升值將削弱出口復甦的動力,阻礙央行達成2%的通膨目標,並降低安倍經濟學成功的可能性。(綜合外電)

※ 相關報導:

* 安倍「第三箭」 拚日人所得10年增三分之一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7946263.shtml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五日宣布經濟成長戰略,也就是所謂「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承諾將國內投資增加一倍、日人所得在十年內提高三分之一,並減少官僚阻礙,讓日本成為全世界最佳的經商地點。

* 投資日本 稅變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7943442.shtml

因應日本籌措震災後重建經費,今年啟動所得附加稅,個人或企業投資日本的稅負再增。KPMG台灣所(安侯建業)表示,企業應思考直、間接投資的稅負差異,評估最佳節稅規劃;適逢日圓大貶,投資日本不動產的個人,由於節稅彈性較低,也應重新評估租稅成本與匯率平衡。

* 東亞南亞 躍全球經濟新核心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46150.shtml

中國和印度現在已貢獻全球經濟成長的近半,這象徵全球經濟權力的均勢已發生重大改變,移往亞洲東部與南部;國際貨幣基金預測,到2018年,新興市場占全球產值將提高到55%。除了貢獻逾半數全球產值外,未來五年有四分之三的全球經濟成長將來自新興國家。

* 歐元區GDP連六季萎縮 復甦路遙遠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46118.shtml

因投資與出口下滑,歐元區第1季經濟衰退加深,本季可能仍深陷困境。另外,歐元區5月產業景氣萎縮幅度較上月減緩,但長期缺乏新訂單,意味復甦之路依舊遙遠。英國5月的服務業景氣指數升至14個月最高,顯示復甦動能正在增強。

* 經濟數據未符預期 美股暴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46936.shtml

剛出爐的美國民間新增就業數字不佳,可能讓預定7日公布的就業報告相當難看,加上各項經濟數據也沒有預期中理想,導致美股5日大幅挫跌。....但即使在聯準會5日下午(台灣6日凌晨)公布褐皮書,指出美國經濟仍在溫和地成長後,美股仍然沒有擺脫下跌的重壓。

* 搶救悶經濟 經建會:請民眾多點耐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7946953.shtml

「日本政府政策促使日本廠商外移,以我國為跳板,是我國著力之處,請大家拭目以待。」

經建會今天在行政院院會分析當前經濟情勢,國際景氣復甦不如預期,短期經濟波動可能將不如期待,請民眾多點耐心,希望在可見未來步上正軌。對日本提出提振經濟「第三支箭」,經建會表示,日本政府政策促使日本廠商外移,以我國為跳板,是我國著力之處,正在也在洽談中,請大家拭目以待。

* 談創新 跨產業6巨頭說疑與憂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947022.shtml

....對於未來產業發展,鐿鈦董事長蔡永芳表示,以往台灣都偏重ICT(資通訊)產業發展,這不是不好,但不應該太偏重,然而,當現在ICT面臨困境的時候,台灣不應該是探討當初是否該做這些產業,例如DRAM產業,而是要想辦法去突破它。當然,台灣不只有ICT產業,觀光、生技醫療產業,特別是醫療器材產業,它是機械業跟電子業的延伸,這對台灣而言,是相當適合發展的產業。

在人才訓練上,李秉傑認為,台灣的人才訓練得很好,但現在卻沒有機會留下來,其實,反向思考來看,台灣培養了相當多有能力的人,過去,工研院每一年都有10~15%的人才流進業界,這對於業界而言是很大的助力,現在流到哪裡去,已經是個問號;除此之外,政府在引進國際人才上,也做了諸多限制,在台灣人才流失、引進國際人士有諸多限制的影響下,這對於產業而言,是另外一個問題,也盼政府能夠關注。



◆ 學者觀點-不能再有減稅萬能的思維

【政大財政系副教授、中經院第三所助研究員】2013-06-06 工商時報

陳國樑、黃勢璋 行政院經建會「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方案提出智慧運籌、國際醫療、農業加值與產業合作等四大方向,以「前店後廠」、「境內關外」的概念,搭配大規模的租稅減免,希望能達到吸引臺商、外資、以及外籍專業人才來臺投資與服務,為臺灣經濟挹注新的動能。對於政府亟欲提振國內經濟景氣所做的用心,我們表示肯定;但是,針對租稅減免的規劃以及第二階段開放地方申設示範區的做法,我們則有不一樣的觀點。

目前並未見經建會針對自經區租稅優惠所產生的稅收損失,提出相關的稅式支出報告,根據報載的租稅損失,粗估1年將達500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減稅規模,財政部的表現則是進退失據,僅見其對外表示稅收損失不如報載金額之大,且以部份租稅優惠將會落日作為說詞,試圖淡化對國家財政的衝擊。

我們要在此強調的是,迷信「減稅萬能」,對臺灣整體經濟以及產業的未來,未必能有具體的作用,甚至將帶來反效果;如果完全依照目前規劃的方向上路,預期未來實際產生的稅收損失,將遠比500億的數字來的更大,甚至導致國家的財政整體性的崩壞。

一甲子以來,不論國內局勢與國際環境如何改變,在產業政策上,決策者的思維總是以不變來應萬變。刺激經濟與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方法,永遠只有唯一的招式,就是減稅萬能。然而,當租稅優惠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實施時,對整體經濟以及產業發展將不再有具體的作用。原因在於,一旦民眾與廠商從過去經驗瞭解到,所謂的短期優惠措施其實是永久的減稅時,則原本政府期待企業利用一時的租稅優惠來提升永久競爭力的升級誘因將消失殆盡。

許多研究都證實上述學理所謂的「時間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問題。更有甚者,原本面臨淘汰邊緣的企業,可藉由減稅優惠維持現狀,反而對產業升級的目的帶來反效果。誠如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所言:「如果只想用減稅作為刺激產業、吸引投資,這是執政者最偷懶的方法」。

其次,政府對於自經區租稅減免的一意孤行,將使每下愈況的我國財政面臨全面崩壞的危機。在所謂的「前店後廠」與「境內關外」的概念下,將使自經區原本計畫「一國兩制」、僅有區內事業才可享有的租稅優惠,擴及到非區內的其他事業。換言之,一旦實現了自經區所謂「伸縮」的概念,或是「變形」的全區開放,將使得原本侷限於區內事業才得享有的租稅減免,也隨之擴散及全國所有的企業。因此,實際稅收損失金額在經建會沒有提嚴謹的稅式支出報告,以及財政部未盡嚴格把關之責的情形下,將創造出遠比五百億元更大的稅收損失,甚至讓臺灣的財政結構面臨整體崩壞的危機。

最後,根據目前規劃,自經區在特別條例立法成功之後的第二階段,將由各地方政府提出申設。從以往加工出口區、工業園區、科學園區、生技園區、機械園區及農業園區等產業園區的經驗得知,自經區的第二階段,必然將誘使各地方政府競相爭設示範區,而其結果,恐怕也是和上述的產業園區一樣,將造就為數不少的蚊子館,對於提昇地方經濟與協助產業轉型的成效相當有限。以科學園區為例,該作業基金所累積的負債已高達1,284億,造成除了稅收損失以外的國家財政負擔。

面對財政困窘的臺灣現況,一意孤行的自經區租稅減免,有可能把後世子孫的未來一起押上了牌桌,決策者及國人不可不重視。

※ 相關報導:

* 江揆三十道指令 全面省到底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3599/112013060600080.html

政府財政拮据的窘境,行政院長江宜樺被迫改當「省長」!針對各部會正在籌編明年度總預算,政院已下達三十項省錢指令,不僅要省水、省電、省紙,聯誼餐會、禮品採購、交通補助全都要刪減,甚至對民間捐助也要減編,等於全面省到底。

fsj 提到...

商品10年牛市 將劃上句點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彭博資訊六日電】2013.06.07

商品表現落後於股市的時間創下近15年來最長紀錄,高盛集團與花旗集團預測,即使全球經濟擴張,商品長達10年的多頭走勢仍將告終。

追蹤24種商品走勢的標普GSCI現貨指數,已落後MSCI AC世界指數達六個月,為1998年來最長。避險基金押注美國18種原物料期貨上漲的部位,已較去年9月創下的16個月高點減少51%,且作空其中六種商品。高盛上月預測,商品今年報酬率將只有1.6%,因為農產品與貴金屬下跌抵銷能源與工業金屬的漲幅。

根據追蹤資金流向的EPFR Global公司,隨著全球股市吸引1,820億美元資金流入,投資人今年來自商品基金撤出創紀錄的233億美元。

商品過去十年價格翻漲逾一倍,刺激礦業、農田與油田擴張。但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全球經濟今年將成長3.3%,僅稍高於去年的3.2%,因此供應過剩正在浮現。IMF上周調降全球最大金屬、穀物與能源消費國中國的成長預測。

第一資產投資管理公司經理人史蒂芬森說:「有時候你可能應該避開商品,我認為現在就該如此。每當有大量庫存與供應時,價格將承受壓力。商品的真正問題在於需求來源中國的疲弱。」

標普GSCI指數今年來下跌3.1%,其中17種商品價格回落,以銀價挫低25%跌幅居冠,玉米與黃金4月時也遁入空頭,加入銅、糖、小麥、黃豆與咖啡的行列。天然氣以19%的漲幅領先上漲商品,棉花則上漲10%。標普GSCI指數已較2008年7月時的最高紀錄低30%。

相形之下,MSCI AC世界指數今年來上漲6.4%,且道瓊工業與標普500指數上月紛紛漲抵歷史新高紀錄。

高盛商品研究主管柯里上月表示,商品的走勢正與股市分歧,這波商品的超級循環已因供應大增而頓失動力。他指出,標普GSCI中的農產品類12個月內將下跌13% ,牲畜與貴金屬類將跌4%,能源與工業金屬將上漲5%。

花旗分析師莫爾斯的報告也指出,因中國經濟重心從基礎建設轉向內需與服務業,多數商品今年將走跌。花旗預估商品的超級循環將在11月結束。瑞銀與瑞信的預測也類似。

※ 相關報導:

* 投資人從債市撤出125億美元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6070157-1.aspx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引述新興組合基金研究全球公司(EPFR Global)的數據說,在6月5日為止的一週中,投資人總共從債券基金撤出創紀錄的125億美元資金。

....花旗集團分析師岳欣澎(Yue Hin Pong,譯音)今天在電子郵件中說,投資人擔心聯準會可能減少刺激經濟措施。他說,債券資金外流「可能不會」持續,因為「投資人不久將瞭解聯準會將減碼購債的報導可能炒過頭」。

* 大陸「影子銀行」 規模暴增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948530.shtml

大陸銀行旗下的金融租賃公司加入融資租賃行業5年來,業務突飛猛進,但華夏時報點出,這種影子銀行的規模呈現暴增式發展,可能發生系統性風險。

....所謂融資租賃,即產品的所有權在租賃公司,企業按不同時間段付款租用;這是針對企業的新型融資,也是變相盤活資產、拓寬現金流的方式。

依資金來源,融資租賃公司分為外資、內資及銀監會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規模前10名多數來自銀行;目前破千億的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包括工銀租賃、民生租賃和國銀租賃,其中國銀租賃以1340.34億元成為大陸最大的融資租賃公司。

* 信用卡最高利率 擬降至15%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0607000110&cid=1209

銀行公會信用卡委員會議昨(6)日首度開會討論信用卡利率調降方案,並預定月底公會理監事會討論定案。據悉,銀行公會可能提出的最高利率版本分11.37%和15%,銀行則應會極力爭取最高利率不低於15%。



◆ 救經濟/拚經濟 別只依賴教科書

【聯合報╱辛翠玲/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2013.06.07

繼日前的悶經濟話題之後,洛桑管理學院競爭力評比、台北美國商會等又分別對台灣的經濟競爭力有所評論。美國商會更建請政府把握時間,加強力道,致力於台灣的競爭力提升。政府,於此,又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政府沒做事嗎?看各部會首長鎮日穿梭於會議中,公務員案牘勞形,各種振興經濟方案時有所聞—何以所有努力始終未看到成果,國內外批評不斷?

或許是時候,略反思,政府該如何扮演其經濟角色了。

處於全球化時代的民主化政府,不同於過去,藉國家計畫即可統整經濟走勢與產業發展的年代。當今政府面對的是強勢企業、遊走於國際間的資金、人力、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學教科書建議的各種政策工具,幾乎均失靈。

無論採貨幣、租稅工具或自由化措施等,各種政府刺激經濟的手法,所能帶動的常是稍縱即逝的火花。

而此尚未論及,這是個技術快速更新的時代,新經濟模式推陳出新;更何況,台灣尚且需面對揮之不去的國際強權所帶來的政治壓力。

這說明了一個清楚的事實:大環境的轉變,使得當代民主政府無能力承擔眾人對其之殷切期盼。而持平論之,政府的經濟角色窘境,也並非我國獨有之現象。

所以我們不該指望政府嗎?倒也未必。但是我們可能需調整的是,對政府的經濟角色之期待方式,政府也需重新認知自己所能扮演的角色與功能。

若由各國例證歸納之,市場全球化時代的政府經濟角色功能大致有三:宣示、介入與執行。

宣示:透過強勢作為,展現政府領導群之決心。以日本的安倍政府為例,其作法固然可議,但精要在其政治表態。安倍藉極端經濟措施,對國內外傳遞日本不惜代價、非重新站起不可的固執與堅持。在此要強調的是,可茲借鏡的不是安倍之作法,而是其政治邏輯。

介入:經濟市場運作出軌時,政府該出面也需出面。以台灣薪資問題為例,政府不能以人力市場自由供需為由,任憑勞動人口長期忍受,企業獲利上升,但薪資水準與勞動條件卻下降。類似此類需公權力協助介入調整的資本主義市場機制之不足,政府需有其角色。

執行:針對政策關鍵點,貫徹執行。政府需做的是,掌握重點,確實執行到底。我們的方案太多了,每一次的經濟振興運動,就又創造出更多的條例。法規方案多如牛毛,但卻始終缺乏專案式的管理與執行,使得原本立意良好的方案,在部會間、不同層級的單位之間遊走、迷失,而不了了之。

掌握政治宣示的領導者角色、介入市場機制偏斜處、貫徹執行任一個重點方案—政府僅需在要處著手,而不需在類似633的神話承諾中逞強。同時社會也當調整對萬能政府的幻想,務實面對當代環境。則或許我們尚可找出政府民間可攜手共進的未來。

※ 相關報導:

* 憂台向陸傾斜 美商會促台入TPP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3060700168.html

美國商會6日發表年度對台政府建言《2013年台灣白皮書》,表態支持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並直言不應坐視台灣經濟被拉向大陸,應透過TPP等經貿外交手段拉近台美經濟關係。

* 美商會白皮書:台灣經濟 決定性的一年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7948758.shtml

台北美國商會昨天公布「二○一三台灣白皮書」指出,台灣當前經濟處於十字路口,未來一年將是「決定性的一年」,這一年所做的決定,將攸關台灣經濟前途。

* 工研院拚創新 要開10公司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7948624.shtml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昨(6)日表示,台灣經濟正值關鍵時刻,產業需要創新突圍的勇氣,工研院秉持鼓勵新創事業的精神,將所研發的前瞻技術,透過衍生公司、技轉產業的方式,協助上萬家企業成功轉型升級。今年工研院更要成立十家新創公司協助台灣產業發展,發揮關鍵、創新的角色。

fsj 提到...

打破五窮魔咒 出口復甦可期

【經濟日報╱記者邱建業、林安妮/台北報導】2013.06.08

5月手機出口衝破悶鍋,帶動整體出口年增率翻上0.9%。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昨(7)日指出,五窮六絕魔咒下5月出口能逆勢成長,顯示下半年景氣復甦仍然可期。

孫明德指出,5月出口順利度過4月遭遇到的「亂流」,較上年小升0.9%,嚴格上僅能算是持平。但製造業常用「五窮六絕」描述5月、6月為出口淡季,此時出口能夠由衰退轉為成長,代表製造業與出口活力還在。4月景氣亂流包括兩韓危機、禽流感事件、日圓貶值與賽普勒斯紓困案等。

值得注意的是,5月手機出口大爆發,年增率達22.9%。孫明德解讀,顯示國內手機大廠已逐漸擺脫去年第2季以來的出貨問題,若此趨勢持續,下半年出口成長看旺。

在進口方面,孫明德指出,反映民間投資氣氛的資本設備進口值,4月陡降到衰退5%,令外界一度憂心民間投資溫度是凍結。但5月又回到6.8%的成長,顯示廠商仍看好下半年需求。孫明德說:「廠商都不悲觀了、民眾也不必對景氣悲觀。」

台經院昨日公布4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續第三個月亮出代表「衰退」的藍燈,且信號值由3月的10.25分,下降到9.94分。孫明德認為,5、6月燈號應可「止穩」。



◆ 詹:管理者視野 台灣不如非洲

【康文柔/台北報導】2013-06-08 中國時報

雲端時代來了,台灣可能不如非洲?近年非洲的智慧手機銷售快速成長,第三方支付工具隨之興起,反觀台灣還停留在「官員研究中」階段。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說,台灣的管理者,視野與勇氣,遠比非洲不如!

向來予人溫和印象的詹宏志,昨日高分貝怒嗆金管會,聽到記者提問,會不會感嘆台灣不如非洲?他激動地回答,「你說台灣遠比非洲不如,我是完全不服氣的,不能因為政府笨,說其他人也一起笨,我們老百姓好得很啊!」

對於金管會日前表示,正在研究其他國家的網路業者,如何做第三方支付工具,研究之後才可能開放。詹宏志說,美商的Paypal已發展十五年,大陸的支付寶上線逾九年,他為了這項業務開放,與金管會爭執五年多,「金管會不能早一點研究嗎?」

「有政府如此,你還須要敵人嗎?還沒出門就已經被打垮了嘛!」詹宏志指出,大陸已發出逾三百張非金融業第三方支付許可執照,台灣如果遲不開放,網路家庭集團不如出走大陸,擺脫金管會箝制。

針對部分金管會官員私下建議,網家集團不妨設立一個銀行,就可在台灣合法專做第三方支付,詹宏志直斥,「根本是形式主義!」

詹宏志表示,金管會鼓勵台灣銀行與大陸支付業者合作,即表示台灣民眾有這樣的服務需求。所有新型態的金融支付創新,都是針對銀行「天生不足」之處,發展出更適合的服務。

金管會現以銀行業務為出發點,擬另行設計一套線上儲值專戶體制,詹宏志抨擊,這種做法違背網路時代的世界潮流,他呼籲金管會必須思考,「服務是怎麼來的,你怎麼替社會決定,創新只能往東不能往西?」



◆ 縮減買債規模 美國就業要夠強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3.06.08

兩位美國聯準會(Fed)前經濟學家說,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要看到連續四個月美國平均每月新增至少20萬個就業人口,才會縮減量化寬鬆(QE)。

另據經濟學家預測,聯準會10月底例會中,將把買債金額減為650億美元。

聯準會矢言維持買債步調不變,直到就業市場「明顯好轉」。雖然聯準會官員從未定義何謂「明顯好轉」,但專家認為可能有特定門檻。曾在美國聯準會貨幣事務部擔任主任的萊因哈特(Vincent Reinhart)說,美國新增就業人口可能要連續四個月在20 萬人以上,是柏南克認為可以縮減買債規模的合理水準。

他目前是摩根士丹利美國首席經濟學家。

曾在同部門擔任研究員的柏里(Roberto Perli)則說,聯準會希望新增就業人口「整個夏季」都能維持這樣的水準。柏里說:「這能證實經濟走在自力復甦的道路上,讓官員有信心能著手縮減QE規模。」柏里現為Cornerstone Macro公司合夥人。

聯準會何時以及如何縮減QE,已經引發各方激辯。據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估,聯準會10月29到30日召開例行會議時,會決定把每月買債額度從目前的850億美元降為650億美元。他們原本預估的縮減幅度更大--從850億降為500億美元。

※ 相關報導:

* 美就業人口增 金銀期貨暴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951250.shtml

美國5月就業數字優於預期,市場憂心聯準會即將縮減貨幣刺激措施的規模,金、銀期貨價格7日都創七周來最大跌幅。巴克萊公司的報告並且顯示,投資於大宗商品的金額4月呈現11個月來最大的萎縮。

* 日圓劇烈震盪 一度漲破95圓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950790.shtml

日圓兌美元7日因聯準會(Fed)貨幣寬鬆退場疑慮一度漲破95日圓價位,隨後又因美國經濟利多而跌破97日圓。日本政府對日圓劇烈波動表達疑慮,但財相麻生太郎說,暫時不會干預匯市。另據報導,億萬富豪索羅斯正在放空日圓。

* 確實掌握大陸城鎮化商機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50805.shtml

....習李體制全面接班後,試圖利用新型城鎮化建設,挖掘內需潛力,再創改革紅利,以突破經濟成長動能減弱的困境。有研究指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大約可以拉動經濟成長率1.5個百分點,新型城鎮化政策被賦予重責大任,可以成為未來大陸經濟轉型發展最大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