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7

戰略性糧食安全

◆ 農地上的工廠就地合法 立委譁然(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1/923982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2015-05-25

屏東郭烈成違法使用餿水油製成食用油,引爆一連串國內廢油的事件,郭烈成是沒有登記的、位於農地上的地下油廠,現在政府想要大開方便大門,讓這些非法工就地合法,引發立委譁然。

行政院早在民國103年核定「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經營方案」,由經濟部規劃186處特定地區輔導,其中112處在特定農業區土地內、未滿5公頃者,約有334公頃,共366家工廠,農委會將要採取「逐案審查」,提供內政部審議,若符合規定者,可以變更為一般農業區甚至在變更為丁種建築用地,換句話說,在農地上的非法工廠就地合法。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邀請農委會和經濟部進行「工廠管理輔導法鎖定輔導規定執行現況」專案報告。

※ 相關報導:

* 良田種工廠「就地合法」 立院論戰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25588

立法院在九十九年修訂「工廠管理輔導法」,增訂未登記工廠補辦登記輔導規定,受理日期到今年六月二日。截止日在即,讓這些地下工廠在農地上「就地合法」是否合理,昨天在立法院引爆爭議。

....依經濟部輔導法規,這些非法工廠所在的良田,將先從「特定農業區」變更成「一般農業區」,工廠再提出申請,將區內土地變更為可蓋工廠的「丁種建築用地」。立委質疑政府開方便之門。

經濟部正和各部會討論增修「特定地區變更編定為丁種建築用地興辦事業計畫審查作業要點」,預計六月底完成。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農委會的底限,就是這些工廠不能擴大範圍,且要做好綠帶、隔離,不准影響旁邊其他仍在務農的農地。

※ 排灌不分,只會產生更多有毒作物。

* 農團:工廠遷工業區 才是正途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25599

經濟部等單位推動農地非法工廠就地合法化,營建署首波合法化地區集中桃園市,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說,申請合法化的工廠都是對地方沒有汙染,現實面也無法農用的聚落型工廠。

針對農地非法工廠可能「就地合法」,一直積極查緝的桃園檢方表示非常無奈,「我們沒法主動,必須等市政府移送才能查辦」,檢察官道出查農地工廠的無奈。

* 內政部:工廠位於破碎、不良農地 才輔導轉型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25592

立委質疑農地上非法工廠「就地合法」,內政部營建署昨天表示,核定農地變更時,會優先考量農地使用,若工廠位在破碎不完整或不優良的農地上,才會核備變更為一般農地,並交由經濟部輔導工廠轉型合法,絕對不是「非法就地合法」。

行政院二○一四年通過「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經營方案」,全台共有一百八十六處特定地區輔導。營建署綜合組長林秉勳指出,各縣市已陸續報請內政部變更地目,已送件的包括桃園市、台南市、台中市、嘉義縣、南投縣,除了桃園市已有審查結果,其他縣市還在要求補件中。



◆ 農地農舍農用 還要農宅區位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23485

聯合報 彭作奎/農委會前主委、亞大講座教授(台中市) 2015-05-25

民國八十九年《農發條例修正案》因被大選綁架而通過一部全世界最荒唐、讓一般人合法買農地蓋豪宅的農地政策!十五年來,歷經兩黨執政,但都因怕丟掉政權而不敢碰觸此議題,其間經歷過七位農委會主委及內政部長,坐視一塊塊優良農田的中央種起豪華農舍,創造令人驚嘆的「宜蘭奇蹟」!

很高興終於看到農委會與內政部「雙陳」聯手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將明定農舍購買及興建的農民資格,以杜絕非農民蓋農舍、炒作農地價格,令人由衷敬佩。但卻出現房地產仲介業者反對的聲音。

究其因,國內近十多年興建的農舍,超過六成起造人非農民,農地也非農用,漂亮的農舍「種」在田間開起民宿、餐廳、休閒農場,地方政府長期怠惰稽查,讓農地炒作越來越嚴重,使台灣農地價格炒成世界最高的奇蹟,真正想從事農作的年輕農民反而買不起農地。

台灣是個小農國家,農地有限,糧食自給率只有卅三%,台灣真的沒有資格蹧蹋珍貴的農地用來蓋房子!台灣都市用地處處荒廢、都更也受阻,政府卻讓游資去炒作農地,實在是荒唐至極!

此次修正只明定購買與興建農宅的「農民資格」來止血,仍然過於保守!未來農委會應修法規定興建「農宅區位」,結合農發條例與農村再生條例的修正,規定新購農地實際從事農業經營者,要在農村再生條例輔導的鄉村區邊緣或鄰近地區興建農宅,整體規劃公共設施與居住環境,並提供獎勵與稅賦的優惠,把生產區域與住宅區域分離,讓農業、農村成為安詳和諧的有機體。

沒有農地就沒有農業,農民的收益應是著重在農地上經營農業所獲的利潤,而非靠賣祖產、農地而賺取利益。因為,農地賣掉後,就不再是農民了。因此,「農地不能蓋農舍,就賣不出去,就會傷害農民」,細究這句話,傷害的應該是手上有農地,並且想要賣農地而獲利的人,並非真正想要務農的人。

真正務農的人應該是想要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到農地,經營農場獲取合理利潤的人。若農地價格太高,台灣未來的農民將因取得農地成本過高而無法經營,反而會扼殺農業的發展生機。

農地是農業生產與糧食供應的基礎,農地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不能完全用經濟理論來處理。它具有公共財特性,也具有區位性、不可移動性及不可回復性。所以,為了後世的子孫,社會大眾又豈可只為眼前的利益著想?

因此,在國家堅持農地農用的同時,如何將農業經營利潤提高,讓年輕人選擇務農是一項賺錢的職業,農委會應有配套措施,才能讓農民安心發展現代化農業。

※ 相關報導:

* 投資客揪團買 花蓮農地漲不停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23253

....房仲業者黃國師表示,花蓮這幾年農地漲不停,靠近花蓮市區的吉安鄉先點火,除有近市區的交通之便吸引投資客,曾被評為全台最適合居住的鄉鎮,也吸引不少外地民眾在此買地蓋農舍過退休生活。

* 農地爆拋售潮 下車難
http://udn.com/news/story/7238/926160

宜蘭縣政府、農委會近月接連出招打擊炒作農地,房仲業統計顯示農地已出現拋售潮,今年前四月全國農地求售量較去年同期暴增七成。

農地投資客急著想脫手,但實價交易資料顯示,想「下車」並不容易,今年首季農地交易件數較去年大減三成七,交易交額更是腰斬,大減52%。

房仲業者指出,新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公布後,農地、農舍可能進一步出現求售無門情況,價格將加速下滑。

餐桌上的革命
看見食物本色
留得青山在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霜淇淋可美白? 輔大開賣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3649

自由 2015-05-26

〔記者陳韋宗/新北報導〕夏天吃霜淇淋,還可以變美?輔仁大學霜淇淋一直是深受學生喜愛的「校園美食」之一,食品科學系研發出具美白成分的乳酸菌發酵豆奶,並加入霜淇淋中,昨天開賣,又在校園引發「排隊」風潮,愛美女學生直呼口感「好特別」!

輔大食品科學系在國科會(現為科技部)研究計畫支持下,成功從台灣泡菜中找到「TWK10乳酸菌」,培植黃豆發酵後,能減少黑色素形成。

研究6年 本土泡菜發現乳酸菌

輔大食品科學系系主任蔡宗佑說,團隊共花六年時間,研究二十多種來自各國的泡菜、四百多種菌,最終在本土泡菜中,發現一種「TWK10乳酸菌」,含β葡萄糖苷酶活性,養在黃豆中發酵,可以提高去醣基異黃酮素,抑制黑色素生成;研究結果發表於學術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日文系大一女學生何佳蓉說,加了乳酸菌發酵豆奶的霜淇淋口味特別,有點像「板豆腐」,也有鳳梨、蘋果等水果味道。不過也有學生打趣說,擔心吃多沒變白,反而先變胖了。

蔡宗佑表示,目前致力開發將這款乳酸菌發酵豆奶加入其他產品,並申請專利;若女性擔心變胖,也可調整產品的糖分與配方。

校長江漢聲說,這是學校推動產學合作的新里程碑,未來將繼續努力,把這項特色推廣到校外。



◆ 青年讚啦! 囊括半數神農獎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25584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范振和、簡慧珍、黃茹婷/連線報導 2015-05-26

農委會近年號召青年農民返鄉,今天頒發的十大神農獎也明顯年輕化。有別於以往神農多是六、七十歲老農,今年近半數是三、四十歲青年農民,包括卅二歲養豬青農鄭育松、卅三歲茶農鄒騰有、卅八歲李鴻志等人。他們不僅年輕,更懂創新及建立品牌。

七十二年次的鄭育松從高中到研究所都念畜牧相關科系,畢業後接手家傳養豬業。雖然年僅卅二歲,但他已花超過十年的時間,全心投入研發完全由台灣出產的「新增豐黑豬」,從改良飼育技術、利用豬糞尿培養藻類,更間接養殖文蛤當副業。

鄭育松憑著對養豬產業的創新想法,說服父親轉型,訓練黑豬學會到固定地點如廁、提升飲食環境品質;雖然既花錢又花時間,但一路堅持下來,透過創新產銷技術,培育出台灣唯一本土出產的黑豬。

卅八歲的李鴻志則是西湖鄉雜糧產銷班第一班班長,因父親種甘藷,從小在甘藷田中長大。看著父親生產生鮮甘藷,常遇生產過盛滯銷,於是想解決這個問題、朝加工發展,研發出保存期限長達一年的「冰薯」。

李鴻志的冰薯不僅原料自產,種植面積也擴大到一百多公頃,在台北成立銷售門市;他不斷研發加工技術、拓展通路,也不吝分享管理經驗,協助農民取得產銷履歷認證,建立「西湖冰薯」品牌。

六年級的潘志民則是六年前返鄉接手家中棗園,自創品牌的「寶島南方棗」被喻為是「蜜棗界的LV」,今年也推出「本棗經」,把蜜棗包裝成一本書,賣水果也賣文化。

33歲鄒騰有 茶葉企業化經營 翻攝自大騰茶園網
分享
今年獲獎的唯一女神農林珮汝,在一次遇到噴灑農藥工人昏倒送醫後,轉作有機作物,兼顧周邊生物棲地。

七十一年次的鄒騰有則是大騰茶園接班人,十五歲就跟著哥哥、父親在山中學種茶,創新研發高山美人茶、球型香檳紅烏龍,導入企業經營理念,更建立自有品牌,吸引原住民青年返鄉。

十大神農每兩年選拔一次,今天下午將在農委會頒獎,由馬英九總統頒發當選證書及廿萬元獎金。

※ 相關報導:

* 農技師自種薑黃 品質佳訂單滿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3229

彰化縣私立明道大學精緻農業學系兼任教師陳義松雖已年逾七十,但精力仍不輸少年人,為了養生起見,他自行種植薑黃,沒想到大為成功,意外創造商機。

* 金銀花沒灑農藥 做成養生茶包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23129

觀音區保生里1213金銀花農莊園種滿上千株金銀花,老闆邱奕強一手打造北部少見金銀花農園,做成養生的金銀花茶包,他說,金銀花可以欣賞、可以養生,完全沒有農藥,手工採製,「我想做與別人不一樣的農產品」。

金銀花俗稱金銀兩寶鴛鴦花,也就是中藥的「忍冬」藥材,邱奕強說,小時候父親就有種金銀花,金銀花不怕寒、不怕冷,所以是「忍冬」,大約7、8年前,他想打造新的農產品特色,以「邱」相似「1213」數字取名,在觀音農會輔導下,投入栽種金銀花。

* 花蓮山苦瓜 改良品種超夯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3270

山苦瓜已成為花蓮地區重要蔬菜,廣受全國消費者歡迎,花蓮農改場經不斷改良後,研發新品種已至「花蓮四號」,將提供農民栽種,成為有機蔬菜的主流菜種。

花蓮農改場指出,山苦瓜近幾年來受到養生風潮影響,成為有機市場上的重要蔬菜,經不斷培育後,品種已從「花蓮一號」發展到「花蓮四號」,其中「花蓮二號」上市後深獲消費者好評,特殊偏白色、平均果重一百六十至一百八十公克重,適合鮮食,經推廣後,下個月即將上市。

* 粗獷男拈花惹草 搶頂尖客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5000438-260107

老字號糕餅店第三代洪義舜不愛烘焙,卻承襲父親的興趣種蘭花,開設花店推出創意精緻組合盆栽,他設計的作品色彩繽紛,專走高價路線,還親自到豪宅替客人量身設計,廣受金字塔頂層顧客歡迎,業績也比以往在花市擺攤時增加2倍以上。

洪義舜是鳳山知名60年老字號糕餅舖「金安齋」第三代,因為從小看父親在餅店頂樓種蘭花,也結下他與花藝的不解之緣,大學就讀農業生產系的他對園藝興趣濃厚,畢業後沒繼承餅店,反而接下父親的蘭園,專職栽種蘭花。

* 休耕補助變嚴 老農怨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25597

休耕條件趨嚴,原本農民每年可申請休耕二期,民國一○二年砍半,且明年起必須前一年至少耕種一期才具資格。

多地老農埋怨門檻高,因為老邁又欠缺機具,恐怕只好廢耕,任憑良田長雜草。

fsj 提到...

人力、通路、食育皆空 神農3大煩惱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27833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2015-05-27

今年神農獎明顯年輕化,六、七年級生就占了一半,他們懂得創新與建立品牌,但昨天每一位神農見到面,大家聊天的共同話題都不脫「三大皆空」的困境—人力、行銷通路及飲食教育。

今年唯一女神農林珮汝表示,農村裡三人超過兩百歲已是常態,雇不到人、又待不久,即使更生人進駐協助,仍有人力缺口。她說,近幾年一直在應徵工人,好不容易接到一通電話,卻是對方來詢問「做農要不要曬太陽?」「就像問我爬山要不要走路一樣,讓人無言。」

林珮汝說,農業人才落差太大,新一代年輕人怕辛苦、年長者想做卻做不動,今年神農半數都是六、七年級生,讓她感到「農業真的很有希望」,但也擔心「如果農業環境不夠好、沒辦法給新進農民學習機會,恐怕絕大多數青農撐不下去。」

七十二年次、最年輕農民鄭育松的畜牧場中,十三名員工就有四名更生人、三名新住民受培訓任用,「養豬產業人力斷層非常嚴重」,尤其年輕從業者少,有時只能自己親力親為。

鄭育松也觀察到,農委會給畜產試驗所的經費不斷緊縮,每一季新品種往往合作技轉完,後續的行銷、推廣都必須自己來;少了政府單位協助整合推廣,若沒有籌到足夠的經費、或少了被廠商賞識的運氣,往往只能將好品種的豬肉帶到肉品市場,十分可惜。

此外,行銷通路及食農教育的空白也讓農民擔憂。林珮汝從農十四年來,她種的蔬果銷到花蓮農民直銷站、農民市集、里仁等處,但她觀察,還是有非常多消費者想買有機、不知去哪買,以及農民種出無毒蔬果、不知賣去哪。

林珮汝認為,最關鍵的因素在於消費者缺乏飲食教育,許多消費者「用眼睛吃東西」,看到漂亮外觀才肯買,讓她擔憂,如果缺乏辨別食材的能力,當食安問題發生時怎麼應付?當食農、飲食教育完整,才有足夠市場,讓更多農民投入無毒農業,照顧消費者及土地健康。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即日起神農獎、模範農民農場,也可成為培育青年農民實習農場,同時補助青年農民暑期打工、培育人才;他強調,特色產品應走向契約及建立品牌,農委會會全力協助。



◆ 違章工廠輔導合法的兩難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27828

聯合報 王瑞興/財團法人亞洲土改與農發中心顧問(南投市)2015-05-27

違章工廠輔導合法,主要癥結有二,一是輔導工廠辦理登記,二為座落非都市土地配合編定為丁種建築用地。卅年前,曾決定就地合法,時值台灣經濟發展起飛時期,且環保意識未興,這項政策無絲毫阻力。

時隔多年,據估違章工廠增達六萬家,約百萬就業人口,既無法強制拆遷,又不能如昔就地合法。經濟部乃於民國九十九年六月二日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規定九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前既有低汙染之未登記工廠,其符合環保、消防、水利、水保等規定者,得於修法後二年內,繳交登記回饋金,申請補辦臨時工廠登記。復於一○三年一月修法展延至今年六月二日。

這項輔導補辦完成臨時工廠登記包括兩大類,一為集聚面積在二至五公頃者劃定為特定地區,亦即近日媒體報導的一八六區、七百餘家;另一為二公頃以下零星工廠數千家。經補辦臨時工廠登記者於輔導期間內免於科罰,惟應於一○九年六月二日前,取得土地及建築物合法使用證明文件;屆期未取得者,地方主管機關應依法處罰。

這項政策看似美意,但因缺乏統整規劃,以致進退失據,主因有二:一是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時,涉及農委會、經濟部及內政部權責部分,並未達成共識。二是工業主管機關宣導此一政策,卻配套不足,讓地方政府與工廠業者既期待,又無所適從。

如今,眾所關注的一八六區特定地區多屬特定農業區,能否變更為一般農業區充滿變數。即使是一般農業區,得否變更為丁種建築用地,並不樂觀。綜合研判,最後能完成變更者,能有十分之一、二已屬難得。

特定地區只是問題之始,目前另有數千家零星工廠已補辦臨時登記,土地使用問題將會接續而來,其影響層面更為重大,必須預為因應。

※ 相關報導:

* 農地打炒作奏效 成交金額腰斬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27239

農委會和宜蘭縣政府2月起祭出農舍興建、移轉新規定,農地買盤大幅萎縮。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全台農地成交情形,發現今年第1季較去年同期衰退37.2%,總成交金額滑落52.2%,加上近期大量地主求售,農地供過於求,恐將加速價格修正。

* 他山之石/日本農民市場 農會扮推手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27817

全台最大的農民直銷據點「台北希望廣場假日農市」熄燈,六到九月的空窗期,引發消費者和農民焦慮,也凸顯台灣農民市場不足。相較鄰近的日本,從一九九七年由農協(農會)在岩手縣成立農民市場以來,至今已超過兩千家,更不斷擴增。

距熱鬧的九州福岡市區卅分鐘車程,擁有多元蔬菜、水果的產地系島市,八年前由農會買地興建、成立「伊都菜彩」農民市場,年營業額上看四十億日圓,居日本之首。

有別於台灣農民市集大多是假日市集,伊都菜彩就像超市一樣每天開門。龐大且穩定的客源,即使在周五上班日,仍擠滿人潮,八個結帳台工讀生的手沒停過,主婦籃內盡是滿滿的蔬果魚肉。

....架上的農產品不一定是有機,但每一包蔬菜上都印著農民名字,甚至是料理方式,主婦吃到好吃的菜,可以鎖定這位農民。



◆ 蘇芳慧推動環保餐具 終於等到柯P執行
http://udn.com/news/story/6655/927552

聯合報 記者邱瑞杰 2015-05-27

北市環保局主秘蘇芳慧過著超環保生活,9年前負責資源回收業務時,還曾想推動市府內禁用免洗餐具政策,但因連同仁都不看好「胎死腹中」。事隔多年,市長柯文哲現在力推這項政策,友人笑稱終於等到柯P執行「她的政策」。

因家族中有人經營罐頭工廠,蘇芳慧深知食品工業使用了太多不利人體健康的原料,加上塑膠等容器可能釋出有毒物質,因此在擔任科長時禁止科內同仁購買手搖杯飲料,希望大家多喝水,同仁私下叫她「暴君」。

蘇芳慧不只要求同仁,對家人也一樣苦口婆心。除了自備環保碗筷,連外出購買餐飲也自備餐具盛裝。

蘇芳慧說,自備餐具買餐飲有很多好處,除了可免除塑膠或紙餐盒、木片餐盒可能釋出的毒素外,老闆給的量還可能多一點。

接任資源回收相關業務後,蘇芳慧還成功說服市府地下街賣豆漿的商家,同意給自備餐具的消費者減價或加量優惠,這項「創新」業務受到環保署肯定,在全國推廣。

9年前禁用免洗餐具的未竟之業,如今捲土重來,依然要面對很多難題。蘇芳慧說,可以自備環保筷,就可以自備環保便當,希望有環保理念的「同好」再往前走一步。至於店家配合度、洗滌設備等問題,應該都能克服。

蘇芳慧說,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希望大家響應環保生活。如果家庭、學校教育都重視環保議題,相信會有更多人願意接受短暫的不便,讓北市成為帶領台灣走向更環保生活的領頭羊。

※ 相關報導:

* 梅雨生機 新北綠竹筍冒出頭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23/927782

新北市綠竹筍種植面積逾1600公頃,是全台最大產地,但去年冬季起持續乾旱,筍農一度擔心缺水導致減產,上周梅雨鋒面接近,為5月下旬發筍期帶來「及時雨」,這幾天綠竹筍陸續露頭,預估今年的產量和價格,都將維持平穩。

* 嘉市食農教育 學童種下有機觀念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27650

食安頻出包,有機無毒農業夯!嘉義市趕搭校園「食農教育」列車,市長涂醒哲指示教育處推動食農教育,補助28所國中小及公立幼兒園,每校每學年1萬2000至1萬5000元不等,但有人贊成,有人主張不如吃有機餐。

市長涂醒哲說,食農教育是趨勢,希望小孩子從小了解食物成長過程,建立不用農藥化肥也可種植觀念,希望國小找地讓學童參與,找嘉大、社大或農業達人教有機無毒耕作方式,最終希望午餐享用自己種自己吃。

fsj 提到...

新北推出茶清專案 各項檢驗均合格
http://udn.com/news/story/7323/929201

觀天下 記者馮啟強/新北報導 2015-05-27

有鑑於市面上充斥不合格的茶品,讓消費者人心惶惶,新北市政府為加強把關新北市茶品安全,推動「茶清專案」,農業局派員加強至新北市各產銷班、製茶廠、評鑑比賽現場抽驗,目前,各項檢驗結果均合格,請民眾安心選購。

市府農業局農牧經營管理科長張麗珍表示,以往茶農們看到農業局進行農藥殘留抽驗都會故意避開或是抗拒檢驗,但是今年茶安風暴以來,新北市各茶區在辦理繳茶作業時,農友們爭先恐後地要求參加農藥殘留檢驗,這除了是對自己所產的茶葉有信心,更是希望能向消費者自清,新北市的茶絕對是安心又安全。

市府農業局農牧經營管理科長張麗珍指出,在這幾波的市售茶問題中,來源都沒有新北市文山包種茶,消費者可認明新北市茶區農會舉辦新北好茶系列茶比賽,選購有新北好茶標示的安心茶葉資訊可洽坪林、石碇、平溪、汐止等區農會。

農業局表示,農業局推動茶清專案,由茶葉生產源頭著手,透過輔導農友安全栽培、製茶過程透明及末端消費者教育等茶葉安全三段控管機制,與三級農藥檢驗把關機制,確保消費者可安心選購新北市產製茶葉。



◆ 小米 樹豆 台灣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8000459-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05月28日 湯雅雯/台北報導

食安風暴頻傳,民眾越來越重視養生,農委會台東農改場推出「雜糧三寶」,小米、樹豆、台灣藜,這3種分別代表「黃黑紅」的雜糧,不僅研發新品種,讓產量大增,營養成分也比稻米還高,是民眾健康飲食新選擇。

俗話說,東北有三寶,人蔘、貂皮、烏拉草。台東農改場副研究員陳振義表示,台東也有三寶,小米、樹豆、台灣藜,這3種雜糧不僅營養價值高,台灣藜又稱紅藜,膳食纖維是地瓜的6倍,礦物質是稻米的50倍,樹豆又稱「勇士豆」,是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

陳振義指出,一般消費者在市面上少見的雜糧作物小米、樹豆、與台灣藜,是台東農改場近年力推的「雜糧三寶」,不僅研發出小米新品種,讓產量大增,提供台灣的糧食自給率,也讓台東農民有更好的收益。

台東農改場表示,雜糧耐旱性很高,缺水時適合種植,加上病蟲害不多,所以不太需要噴農藥,過去台灣藜每公斤產地價約40元,現在因食安風暴需求量大增,零售價已經飆到1斤300元。

※ 相關報導:

* 花蓮香水金針外銷 200公斤輸日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29744

花蓮縣玉里鎮農友陳宏松種植香水金針多年,今年首度出口到日本探路,該品種的金針煮起來有香氣,鮮蕾的口感清脆,是近年來消費市場上很受歡迎的品種。



◆ 燒傷的雙手 種出年收入300萬有機蔬菜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4082

自由 2015-05-28

〔記者吳世聰/嘉縣報導〕「我要當個有尊嚴的農民。」嘉義縣太保市農二代葉豊仁經營溫室有機蔬菜,注重品管,產出的蔬菜都是「A級貨」,約八成供應新北市學校營養午餐食材,他自訂售價,賺取應有利潤,不隨市場波動,絕不接受剝削,年收入近三百萬元,產銷配合學校學期還有「放寒暑假」,是健康、快樂又有錢賺的現代農民典範。

葉豊仁曾遭火劫 如今是模範農民

自稱「吃農會奶水長大」的葉豊仁,現年四十五歲,是土生土長的太保人,國中就參加四健會,獲推薦進入北港農工及嘉義大學的前身嘉義農專農場管理科,畢業後向農會貸款創業及接受輔導;他在國中時,住處發生火警,為了揹阿嬤逃離火場,雙手嚴重灼傷,留下疤痕,行動也不靈活,但不影響他在農業的成就。

A級貨拒剝削 還出國教有機農法

葉豊仁早期種植花卉,九十三年榮獲全國十大神農獎,但那時卻是他從農的最低潮,遭層層剝削,壓得喘不過氣,深感毫無尊嚴可言,決定急流勇退,換跑道改種溫室有機蔬菜,歷經十一年,今年榮獲全國模範農民,前天接受農委會表揚。

葉說,農民給人的傳統印象是地位卑微,他務農之初,連信用卡都申請不出來,購車貸款也被車商「打槍」,加上初創業的挫敗打擊,決心要當有尊嚴的農夫。

葉豊仁目前經營一.五公頃溫室有機蔬菜,每年收益近三百萬元,除提供新北市國中小學校營養午餐食材外,最近已與台北市政府簽署備忘錄,即將出貨,還遠赴香港、馬來西亞及關島指導有機農法,堪稱台灣的「農業之光」。

葉強調,台灣的農業不是夕陽行業,而是等待天明的旭日產業,只要政府能協助人力及農地取得,前景絕對亮麗;太保市農會總幹事黃麗貞說,越來越多農二、三代返鄉從事精緻農業,農會給予必要協助,葉豊仁是成功範例。

fsj 提到...

大雨潤荔枝 芬園心形「玫瑰紅」精品級
http://udn.com/news/story/7325/932185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彰化報導 2015-05-29

荔枝產季來臨,彰化縣芬園鄉果農種出高品質「早大荔」荔枝,比一般黑葉荔枝早3星期上市,這幾天下大雨,農民冒雨搶收;另一新品種「玫瑰紅」則避開6月荔枝盛產,最近荔枝結果,「雨水來得正好,幫助果實長大」。

芬園鄉果農楊耀煌三年前種植農試所嘉義分所育成的荔枝新品種台農7號「早大荔」,他摒除慣性農法,種出又大又甜賣相佳的荔枝,最近忙著收成,預計有3000斤產量。

「氣候不尋常,果農壓力大。」今年遇上乾旱,楊耀煌10年前未雨綢繆設置灌溉系統,滴灌設計可減少用水蒸發,缺水時不會造成水浪費,也準確地控制灌水量。他說,今年需要啟用灌溉外,還噴灑葉面肥讓果樹穩定,避免落果。

楊耀煌也種出「玫瑰紅」荔枝,今年已是第七年,最近果樹剛結果,連日下雨帶來充足水分,他說:「雨來的正好,讓果實繼續長大。」今年預計超過6000斤收成量。

「玫瑰紅」果實外觀呈心形,像拉鍊一樣可以輕易拉開,不易滴湯汁、不沾手,楊耀煌說,玫瑰紅照顧不易相當嬌貴,屬於「精品水果」,目前已和連鎖超市、量販業者洽談,未來也可能進駐百貨公司。

※ 相關報導:

* 及時梅雨 枋山愛文芒果可望多3成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4654

連日的梅雨停歇,受到豐沛雨水澆灌之賜,枋山地區下月將採收的愛文芒果,可望長得「頭好壯壯」,枋山鄉區農會粗估,今年的芒果收成可望比往年高出三成以上,下個初開始進入盛產期,民眾將能大快朵頤平價的愛文芒果。



◆ 有機農漁/友善農法種甘蔗 他做了20幾年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32063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 2015-05-29

花蓮縣玉里鎮農友黃明傼因世代務農,自家人對吃很注重,也了解農藥對人體的影響,20幾年前開始進行友善農法栽培,後來政府推動無毒農業與有機農業政策,黃明傼與太太林秀桃一頭栽入有機的世界。

當時因林秀桃很懷念「阿嬤的滋味」,兩夫妻也利用自己的農地開始種甘蔗,並研究如何把甘蔗汁炒成古早味黑糖,研究過程中也失敗多次,原以為是天氣影響炒糖品質,慢慢才發現是甘蔗成熟度的緣故。

從甘蔗園裡栽種、採收、榨汁、炒糖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黃明傼都自己承攬,可以保障過程符合法規與安全,他也和太太林秀桃分工,他負責砍甘蔗、榨汁,太太炒糖、包裝。黃明傼表示,炒糖要花極大的心力,但炒出成功的黑糖,成就感無可比擬。

「信念夠,什麼都不怕。」黃明傼認為,甘蔗跟黑糖可延伸很多產品,努力朝有機加工發展,因牽涉環境衛生、有機資材與食品安全問題,今年5月成功取得有機加工驗證。

除了有機栽培、有機加工驗證,黃明傼還想推動「消費者認證」,在有機驗證保障之下,讓遊客可以來參觀、做產業體驗,認識食物的來源。

目前擔任「花蓮好市集」理事長的黃明傼,也和其他農友努力推動友善環境農業,「花蓮好市集」每周六固定販售友善、自然栽培的農做,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向小農買蔬果,達到認識農民、進一步了解生產過程。

※ 相關報導:

* 搶救有機毛豆 70志工幫拔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32332

雲林縣農民陳慶堂首次響應「黃金廊道」種植有機毛豆,最近收成期卻碰到連續降雨,農田泥濘收割機無法運作,慈心基金會趕緊上網號召網友,70多名志工昨天齊聚幫忙拔毛豆,以行動支持善待土地的農民。



◆ 防剝削 花蓮農產運銷公司下月成立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32053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2015-05-29

「政府有沒有維護真農民的權益?」花蓮縣議員王燕美與邱永双昨天在縣議會為農民發聲,心疼農民遭剝削,含淚賣地;縣長傅崐萁表示,為解決中間剝削,增加農友收益,縣政府將在下個月成立「農產運銷公司」。

最近真假農民話題夯,政府不再允許非農民蓋農舍,縣議員王燕美質疑縣政府到底有沒有維護真農民權益?她表示,花蓮南區有良田8千公頃,但農民實際收益扣除犁田、插秧、施藥及播種等成本,每公頃一年淨收入僅17萬元,且稻米從生產到上市銷售的過程中,農民遭受盤商剝削情形,屢見不鮮。

為何有農民要含淚賣祖宗田?以每公頃一期稻作而言,農糧收購價100台斤1600元,每半年收成16萬元,扣除作業成本7萬6千元,實得才8萬4千元,換算每天平均所得466元;一公頃農地若賣個2千萬元,該農民出生到死要耕種117年,才賺得到2千萬元,所以最後當然選擇賣地。

縣議員邱永双也為農友請命,建請縣府展開全面契作,照顧花蓮8萬農友權益。

傅崐萁呼籲農民不要賣地,他說,農民除了種稻,也可抽空養雞、養鴨,有雜項收益,農地被不當哄抬,央行會採急凍、降低貸款等措施,真農民權益一定會到保障。

傅崐萁強調,農民辛勤耕作卻遭層層剝削,不僅稻米銷售有此惡況,幾乎所有農產品都面臨同樣問題,縣政府體恤農友辛勞,排除萬難,下月將成立「農產運銷公司」,讓農民免受剝削,透過整體行銷、提高末端售價,直接嘉惠農民。

農業處長羅文龍說,受限於地理條件,花蓮很難達到大規模生產,且因消費地與產地間零星分散,及運銷通路與聯外交通困境,導致產銷失衡或增加銷售成本,縣政府成立農產運銷公司,協助解決農業產銷事宜。

※ 詳見原站。

fsj 提到...

農產秀姓名產地 南市推「生產追溯」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34302

聯合報 記者吳政修/新營報導 2015-05-30

農業局長許漢卿昨天表示,在農產品上貼生產者的照片及條碼以示負責的作法,將由台南新農人率先推動;新農人尤文斌表示,他在大賣場販售的南瓜已貼上姓名與產地,賣得比沒貼的好,貼照片更能打廣告及有助行銷。

許漢卿表示,他到日本考察,在大賣場看到農產品上貼生產者照片與條碼,如果生產者對自己產品很有信心,也可以這樣做,不一定要第三者驗證,「將由台南市率先推動」;鹽水區農會推廣股長丁淑玲說,此作法為「生產追溯」,6月1日上午9點在鹽水農會舉行說明會,可讓消費者了解誰在那裡種的,很有意義 。

家庭主婦黃淑芳說,如此一來農產品有問題,就可以立刻找到人,「生產者不能再推卸責任,價錢貴一些沒關係。」

農業局4年前推動新農人計畫,已有200多人響應,背後都有故事,網式種番茄的36歲鄒佩如,3年前因阿公、阿嬤及父親在1個月內相繼過世,去年公司的設計部門又遭裁撤,回阿公在鹽水區留下的農地務農;原在高雄市經營印刷廠的52歲涂政男,3年前回鹽水照顧父親,也當起新農人,以自然農化耕種。



◆ 慢工出細活 無毒芒果好口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30000467-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5月30日 潘建志/屏東報導

10年種一芒!正值枋山愛文芒果盛產期,市場已可買到香甜多汁的芒果,但枋山果農陳美和、郭金龍種植無毒芒果要等到6月1日上市。2人10年前開始種無毒芒果,堅持不噴除草劑、不催熟,雖無法搶得早市,但已吸引一批死忠顧客。

10年前,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洪輝祥,發現枋山不少山坡地因種芒果噴灑除草劑,整個山頭除果樹外光禿禿一片,大雨一來,土壤整片沖刷,對環境破壞極大,因此開始向當地果農遊說,希望一起合作栽種有機無毒芒果。

最後只有一對死黨農友陳美和、郭金龍接受這場試驗。2人不用除草劑,果園採草生栽培;也不使用催熟劑,讓芒果全部在欉自然熟成。

但過程並不順利,陳美和向洪輝祥抱怨,用除草劑時,一個早上可除完幾甲地的草,但現在卻只能割完一面山坡地。另因不催熟,無法搶得早市,芒果賣不到好價錢。

後來2人逐漸發現,草生栽培果園更健康,抗菌抗病能力高、土壤酸鹹度平衡、水土保持佳。產量方面,雖然不噴灑農藥芒果損壞率多出1成5,但單價卻多可多出5成,收入反而增加。

※ 相關報導:

* 有機食品銷售 好市多稱霸美國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34996

BMO資本市場公司表示,量販零售商好市多(Costco)每年的有機食品銷售額達40億美元,已經超越Whole Foods Market,悄悄地成為全美最大的有機食品銷售商。

BMO的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好市多六到九個月前的有機食品銷售速度還只有每年30億美元左右,如今即將跨越40億美元的門檻,「可能已把每年約銷售36億美元有機食品的Whole Foods Market拋在後頭」。

* 食品小蝦米攻進連鎖超市 威脅大鯨魚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34542

小型食品業者過去難以培養大批死忠客群,但近五年隨著食品業門檻逐漸消融,愈來愈多小公司得以進軍美國連鎖超市。從無麩質食品、有機食品到古早味應有盡有,連大型食品製造商都開始感受到他們帶來的競爭壓力。

根據IRI與與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的報告,中小型消費品業者自2009年至今已從大型同業手中搶下2%市占率,約等於180億美元。隨著小型有機食品與天然食品業者在連鎖超市貨架上大放異彩,整體市占率正加速成長。


◆ 瑞士青年、白沙國小 義賣空心菜
http://udn.com/news/story/7325/934556

聯合報 記者郭宣彣/花壇報導 2015-05-30

彰化縣花壇鄉白沙國小在學校附近設置小小菜園,讓學生自行種菜,昨天空心菜收成,學童和瑞士國際農村青年克里斯托夫(Christoph)拿到市集義賣,再將所得捐給彰化家扶中心。

校長王彩鳳說,讓學生走出教室,觀察植物生長,以行動替代書本,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昨天,10多名學童在花壇四健會指導員陳合裕協助下,採收空心菜,大家仔細挑選,收成的空心菜一把、一把放到籃子內,送到市集義賣。

「來喔、來喔,新鮮ㄟ青菜喔!」學童將約500台斤的青菜運至市集,認真叫賣,不到1小時就賣光。四年級學生楊翰林表示,想不到他們種的空心菜很搶手,叫賣過程也很好玩。

學生吳昱萱說,他們花費一個月栽種空心菜,完全天然、沒有農藥,看見空心菜從菜苗生長為成菜,每一株都長滿葉子,很有成就感。

陳合裕表示,空心菜從播種到照顧管理,全由學童一手包辦,目前種植2分地,共可收成1000台斤,昨天採收500台斤,剩餘的500台斤,也將在最近採收。

王彩鳳說,種菜教導小朋友心存回饋,同時體驗農業工作的辛苦,懂得珍惜食物,最後再以義賣回饋社會,培養善心。

花壇農會也安排到台灣交流的瑞士國際農村青年克里斯托夫(Christoph),與學童一同拔菜、義賣。



◆ 小麥期貨漲勢 衝半年來最大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34524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2015-05-30

美國小麥期貨價格本月邁向六個月來最大漲勢,反映市場預期美國收成欠佳。因全球產量普遍呈現衰減之勢,今年下半年顯有走上多頭之勢。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7月期貨29日下跌1.4%至每英斗4.82美元,徘迴於兩周谷底,不過5月漲幅仍逾1.7%,主要是因為市場憂心美國大平原天候不佳會影響收成。

但DTN氣象專家安德森認為,美國大平原南部雨量會增加,易釀水患,恐導致作物發生病害。Bennett顧問公司負責人班奈特也認為,很難看空小麥行情,「農民不要有雨時雨卻來了」。

全球小麥產量也有衰減之勢。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分析師錢德勒29日公布報告指出,歐盟和黑海地區今年產量看跌,有助支撐下半年的小麥行情。

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因降雨和冰雹損害作物,今年收成可能減到七年來谷底。印度豆類暨榖物協會會長佟瑞(Pravin Dongre)指出,印度產量可能較去年衰減17%至8,000萬公噸,比政府估計的9,078萬公噸更為悲觀。去年產量達到歷史新高9,590萬公噸。

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小麥生產國,但不合季節的降雨損害作物且影響小麥的品質。有鑑於此,當地麵粉廠商趁全球小麥價格尚處低檔之際擴大進口,再混合本地的小麥。印度小麥收成一般是4月開始,6月結束。

CBOT小麥商品今年1月進入空頭市場,一年來重挫23%,印度當地小麥價格同期跌4.2%。

DZ銀行分析師賀林豪斯指出,市場高估全球產量,印度收成不好,「可能是小麥走向多頭的觸發點」。

孟買Kotak商品服務協理副總裁胡大尼說,若開放向俄羅斯和黑海地區採購,印度小麥進口可望從去年的4.5萬公噸增到100萬公噸。

荷蘭合作銀行指出,澳洲小麥價格今年也有良好支撐,反映轉入庫存低。當地價格遠高於國際行情,主要是顧慮聖嬰現象影響收成。荷蘭合作銀行報告指出,聖嬰預料會在下半年影響澳洲天候。

fsj 提到...

他曾做染整 種的火龍果也雙色
http://udn.com/news/story/7322/936063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集集報導 2015-05-31

集集鎮民陳憲義放下染整工作返鄉接手火龍果園,成功種出新品種雙色火龍果名曰「粉紅佳人」,果肉白裡透紅,滋味介於白肉與紅肉品種間,帶有水蜜桃芳香,鎮長陳紀衡、農會總幹事李崇慶吃過都稱讚。

陳憲義說,「粉紅佳人」火龍果是從鳳山農業試驗所取得種苗,經過2年的摸索才試種成功。由於火龍果在夜間開花,須在晚上將紅龍果花粉,用毛筆點在雙色品種花卉上完成人工授粉,耗時費工,僅栽種20多株,產量少只與親友分享,待擴大栽種面積,會推廣給消費者。

陳是集集火龍果產銷班長,原擔任染整師父,考量父親健康欠佳,返鄉接下火龍果園,從頭學習,四處觀摩,發現套袋與草生管理提升品質,自然有好價格。

他為全園火龍果套袋,控制每叢產量不超過20顆,配合草生管理,並引進燈照調節產期,產出質量俱佳的火龍果,去年勇奪全國白肉果品冠軍。洽購可電049-2761700。

※ 相關報導:

* 紅肉李產季 瑪家村採果鮮體驗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5192

屏縣瑪家鄉瑪家村盛產李子,雖然居民已經遷至八八風災重建區禮納里部落,但對舊部落的李子仍是十分照顧,目前進入紅肉李盛產期,部落推採果體驗,邀請遊客趁著雨歇上山採李子、吃李子。

紅肉李是瑪家村重要的經濟作物,不少果樹都是從VuVu(排灣語:阿公、阿嬤)時代就種植至今,對於村民來說,紅肉李不只是農作物,還有濃濃的情感;過去瑪家村農產品缺乏穩定的產銷管道,近年來居民組成團體,開始推廣賞花採果活動,以「產地產銷」、「農民市場」概念,推廣紅肉李及排灣族民俗植物紅藜、咖啡等農產,讓年輕人能留在部落。

* 南瓜熟了!來造橋看瓜瓜長大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36095

正是南瓜成熟時!人稱「潘教官」的苗栗縣造橋鄉民潘福田推廣農事教育,利用自家瓜園推出「平安興福瓜瓜節」,栽種廿多種南瓜,6月開放團體預約,歡迎親子、學童賞瓜、嘗瓜。

退休教官潘福田3月起推動「陪瓜瓜一起長大」的農事體驗活動,已有不少團體與親子參與播種育苗、搭棚引藤、開花授粉等過程,「體驗南瓜生命的茁壯」。



◆ 蓮一身是寶 小小荷葉有妙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31000815-260307

旺報 2015年05月31日 楊傳芝

蓮的一身都是寶,上有蓮花下有蓮藕中有蓮葉。蓮在現代稱之為荷,為睡蓮科植物。葉子稱為荷葉,荷葉味苦辛微澀、性涼,歸心、肝、脾經;清香昇散,具有消暑利濕,健脾昇陽,散瘀止血的功效;荷葉有鮮荷葉、乾荷葉、荷葉灰三種。

鮮荷葉在古代缺少包裝材料的年代,作為日常生活中包裝食品用也非常多見,原因是它不粘油汙,不怕水浸。在藥用方面,鮮荷葉有清香氣味,清熱祛暑,所以是夏季解暑熱的佳品。

哺乳婦女不宜吃

現代醫學也對荷葉的營養成份進行了很多研究,荷葉除了與所有植物一樣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等常規營養成分外,還富含很多活性物質。研究比較多的是黃酮類和生物鹼,生物鹼能有效分解體內的脂肪並排出體外。所以荷葉有減肥的作用,其特點是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另外,現代醫學表明,荷葉煎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極大豐富,在飲食方面也少了節制,所以人們多肥胖。肥甘厚味吃得多,就比如白酒喝得多的人士,可能不見得有多胖,但體內積聚的垃圾卻非常多,血脂偏高。

荷葉是生活中非常常見且價廉的藥食同源的食物,更重要的是,它的安全指數也相對高些。即使這樣,在食用荷葉前也需要判斷一下自己的狀況,一般先看體型,有明顯的肥胖,腹部肥滿且鬆軟,像海綿一樣,面部皮膚油脂比較多,一般這種人的性格也比較溫和;平時容易睏倦,總有睡不醒的感覺,身重不爽;在飲食上,喜歡高油脂或喜食甜味食品或愛喝酒人士;從舌苔上看,舌苔厚膩;大便粘膩不爽或粘便池……這些症狀都可以用荷葉進行食療。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女性處於月經期均不建議食用。

煮水、熬粥均可

荷葉減肥現在大多用荷葉灰,荷葉灰可在藥房購買。一般用量每次10克至20克,用米湯泡服。一開始服用建議從小劑量起,逐漸適應後可加大劑量。這種方法作用強,一般適合較為肥胖的人。

另一種就是日常服用可以降脂、輕身的荷葉水和荷葉粥。一般煮水喝用乾荷葉15克,熬水當茶喝,一至數個月血脂就有明顯下降。荷葉粥可以用鮮荷葉的四分之一或用紗布將乾荷葉(一般用20克至30克)包起來,與粥一起熬。

荷葉是自然界提供的降脂良方,這個夏季不妨在荷葉的幫助下變得輕盈,改變不良的壞習慣。 (作者為營養師)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fsj 提到...

當荔枝遇上科技 老農用LINE接訂單
http://udn.com/news/story/7327/937618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謝梅芬/高雄報導 2015-06-01

今年玉荷包搶手,農業局近年來鼓勵農民利用網站行銷,採粒裝分級,加入老農故事,賣的是溫馨的人情味,果然網路或宅配績效都亮眼,連老農也都改變思想,持智慧型手機接訂單。

據了解,早年水果行銷多得透過「行口」銷貨,價格受制於盤商,今年高雄旗山南勝社區發展協會輔導果農利用網路App接單,打破盤商壟斷,更拓展宅配市場,有果農收益比以往增5成。

荔枝伯林正雄早年賣玉荷包,除交貨給行口,就守著家裡的電話與傳真機接單,加減增加銷量。會用手機後,每到產季即用「一指神功」發簡訊提醒老客戶下單,只是簡訊得一通一通發,費時費事。隨著科技發達,林正雄在兒子指導下,改持智慧型手機,透過臉書、LINE接訂單,即使人在果園,照樣接生意。

不只林正雄,旗山南勝社區發展協會也開始輔導老農利用3C產品拓展銷路,理事長張忠雄說,現已有7、8個老農加入陣容。

林正雄滑著手機說,農友也要跟得上時代,不學,東西銷不出去,永遠會被行口「呷死死」。

旗山區公所社會課長林靜芳說,南勝社區輔導老農學用手機接訂單,未來會進一步成立平台,共同集貨、行銷、配送,讓盤商不能再壓低價格,消費者也能買到便宜、新鮮的玉荷包。

農業局獻策 高雄荔農賺飽飽

【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今年高雄玉荷包是以全新策略整合運作,不但供銷平穩,價格未崩盤,市場平均價格每台斤60元,農民可說荷包賺飽飽。

每年5、6月,高雄市農業局最擔心,農民辛苦種植的玉荷包,必須在短短一月產季出貨,更擔心價格崩盤,農業局從4月就規畫行銷,讓一個月產季就達採收高峰的玉荷包,出貨一路暢旺。

農業局說,今年首創的企業認股是大功臣。在荔枝產季前一個月,與大樹區龍目、統嶺社區推出企業認股、加上「一日農夫」40人套裝遊程,透過體驗行銷,企業樂於安排員工採摘玉荷包。

第二項策略是,農業局選擇在玉荷包荔枝盛產期5月25日到6月10日,與大樹區農會產銷班合作,網路行銷粒裝玉荷包禮盒,因禮盒太搶手,接受訂購時間,還在6月3日提前結束。

此外,大樹批發市場委外經營,引入民間資金與活力,吸引全國承銷盤商齊聚採購玉荷包,透過靈活的服務,從最新玉荷包拍賣市場交易量統計,即見端倪,上月29日大樹果菜批發市場達到2萬7874公斤,穩占全國第一。

※ 相關報導:

* 生時遇旱 熟時遇雨 紅妃楊梅超甜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37420

觀音區金湖岸人文植物園區不用農藥,打造無毒果園,最近果粒熟了,園主張晉維昨天說,今年楊梅生長遇上乾旱、成熟結果逢梅雨,楊梅果粒大、肉質細膩、口感好,提供民眾遊園嘗鮮。

* 枋山無毒芒果 人工除草、「在叢紅」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5465

枋山愛文芒果正逢盛產,其中無毒芒果栽種一向被農民視為艱困任務,不以人工催熟的無毒芒果,經十年苦心栽培,今天將陸續出貨,主導友善農法「綠農的家」的創辦人洪輝祥希望能將無毒農法推廣給更多在地農民。

洪輝祥說,栽種無毒芒果的第一步就是要採草生果園,經過觀察,一天雨水在草生和無草表土沖刷的土壤高度差一公分,草還能涵養珍貴的地下水資源。

....郭金龍說,灑除草劑一灑就是兩甲地,人工除草一天兩分地已是極限,果園一年至少要除四次,野草帶來豐富生態系,甚至還有野兔,天敵能相互克制病蟲害,割下的野草還能當成有機肥,除開花授粉期外不灑農藥,也不施化肥。



◆ 他做無防腐劑豆乾 吃得更安心
http://udn.com/news/story/7325/937495

聯合報 記者賴香珊/鹿谷報導 2015-06-01

鹿谷鄉民魏丕訓原是在地竹農,因竹產業沒落離鄉,投入豆乾工廠當學徒,19年前返鄉創業且善用當地資源,開發竹炭、茶汁等豆乾,近年來還引進高溫殺菌技術,製作無防腐劑豆乾,讓顧客吃得安心。

53歲魏丕訓原跟隨父親從事竹產業,後因塑膠產業興起,竹製品蕭條,退伍後曾改做木雕,最後跨入從未接觸過的豆乾製作。

民國85年,為照顧年邁雙親和家庭,魏返鄉創業設廠,才知「想得容易,做得難」。魏把當初學到的方法和器具完整搬回鹿谷,卻沒算到當地時常起霧,溫濕度等環境條件和都市不同,機器製程只好重新校調,豆乾製作和調味時間也一測再測,耗費逾半年才找回最佳比例。

懂得創新求變的魏丕訓結合養生概念,運用在地泉水、竹炭和茶葉等食材和資源,開發出竹炭、茶汁等各式新口味豆乾,受到市場好評,銷量更在921地震後由黑翻紅,公司也逐漸穩定。

魏丕訓未因此自滿,不斷思索如何打造「豆干味」金字招牌,他將原料改用非基因改造黃豆,並更新機器設備,採高溫殺菌技術,加強豆乾衛生包裝流程,提升不用防腐劑的保鮮期。

為顧及安全衛生,大手筆更換包裝設備,公司為此差點倒閉,所幸撐過去,在食安風暴中,更受消費者青睞,證明「堅持品質,讓危機變成轉機」。目前「豆干味」在各大通路有販售,可洽(049)2676311。



◆ 實踐農田到餐桌 揪學生來插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1000367-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01日(執筆:江家華)

走進位在田中央的行健有機村辦公室,白板上行事曆密密麻麻地寫著「北上農委會開會」、「周四,中原大學參觀」、「中國農民團體參訪」等行程。儘管行健村的招牌遠近馳名,張美與行健村仍不放棄任何一個推廣「有機」的機會,包括跟在地學校的產學合作。

行健村曾與政大EMBA合作,轉贈村內所種植的1350公斤稻米給萬富國小,作為半個學期營養午餐的食用品。

行健有機村也率先與羅東高商產學合作,將行健米磨成榖粉,並加工成為麵包及其他食品。

為了推廣食農教育,行健村讓學生直接到農地插秧,讓學生在第一線親自實踐「從農田到餐桌」,了解食物產程與飲食之間的關聯,張美說,「讓下一代了解有機,也有助於有機的推廣,傳承給下一代。」

這讓劉克襄驚嘆,「現在是米麵包、米麵條正夯的時候,餐飲學校能夠運用在地食材,開發加工商品,實在是太幸運。」

不僅如此,行健有機村也關心土地的議題,在宜蘭農舍大量被改建為別墅,破壞綠油油的地景,張美與行健有機村也加入聲援,她說,「我是在種有機農作以後,更加注意到跟這塊土地有關的議題。」



◆ 古坑藍紫蝴蝶蘭 色度強、不褪色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37546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古坑報導 2015-06-01

農委會古坑花卉研究中心,上月16日參加新品系蘭花比賽榮獲第二名,獲獎蘭花是經過5年多研究,藉由屬間雜交培育出的藍紫色蝴蝶蘭。

花卉中心主任謝廷芳表示,蝴蝶蘭是外銷重要花卉,其中藍紫色的花卉育種,是目前世界上許多育種者致力的目標,該中心歷經多年研究,培育出藍紫色的蝴蝶蘭相當不容易。

研究員吳容儀說,中心研究室利用萬代蘭屬、狐狸尾蘭屬等藍色花種原,其藍紫色主要為飛燕草素累積,強度更勝蝴蝶蘭屬,藉由屬間雜交將藍色較強系統導入蝴蝶蘭中,改善褪色情形並增加特殊性。

吳容儀表示,藍紫色蝴蝶蘭培育成功率低,也可能有雜交不親合性,果莢發育過程提早黃化或落莢,果莢成熟後無菌播種種子不發芽、小苗無法正常發育或死亡等問題。

謝廷芳指出,已初步育成數個藍紫色小花蝴蝶蘭新品系,未來將進一步提供產業利用,藍紫色強度優於市場品種,且無褪色情形,自然花期為夏天及秋天,適合盆花觀賞用途。

fsj 提到...

自然農法 種出更爽口美人腿
http://udn.com/news/story/7322/939604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埔里報導 2015-06-02

南投縣埔里鎮民黃秋田原本經營日式料理店,月收入破百萬,卻選在生意正風光時將店收起,立志返鄉改變農業,不願看農藥及化肥汙染家鄉土地,他故意唱反調,嘗試用自然農法種茭白筍,5年來常被笑是「傻子」,傻農夫有傻福,他靠採收體驗及生態解說闖出名號。

「我的美人腿不美,但好吃又甜!」黃秋田說,自然農法就是不使用農藥,並在田裡放養鴨,鴨會吃福壽螺,可防止蟲害,排泄物又能當肥料,鴨群穿梭在水中,鴨掌踢到茭白筍,好像在幫茭白筍「馬殺雞」(按摩),更能提高口感度,甜嫩爽口,連螞蟻及鳥兒也愛吃。

茭白筍皮嫩細緻怕損傷,大部分農民不願讓遊客親近體驗,黃秋田卻反其道而行。第一年推出體驗只有25人報名,隔年暴增到400人,去年有近4000人參加,有學校單位,也有小家庭,從採收到上菜,由學員自己來,把辛苦當樂趣。

從生態教學到採收,上一堂茭白筍自然課,讓學員了解食材怎麼來。黃秋田說,靠採收體驗年收入也才60萬,但重點在教育下一代,同時也當示範,做出好成果才有說服力去遊說其他農友愛護土地。



◆ 志工修復百年梯田 推廣無毒稻米蔬菜
http://udn.com/news/story/7323/938957

觀天下 記者許端譯/石門報導 2015-06-01

一群人身穿制服,手上拿著工具,在梯田上踩來踩去,這裡是石門區的嵩山社區,過去5年來,社區推動水梯田復耕,成效相當不錯。由花旗銀行帶領著120的大小志工,來到這一座有百年歷史的嵩山梯田,將荒廢多年的田地進行修復工程,一起體驗人與土地的情感。

許多志工都是企業的員工帶著家人,一起來到偏遠的山區,穿共同體驗,志工說除了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這些己經老年化的農村,更可以帶著下一代,來體驗大自然以及無毒農法的耕作,花旗企業表示,為了響應,全球志工日,加上近期的食安風暴之下,養土、養農、養生,成為他們來到這裡要體驗的重點。

花旗銀行公共事務處長阮淑祥表示,為了響應全球志工日,花旗每年都會帶著志工來到偏鄉,而這次看到嵩山社區的百年梯田,也希望透過志工們的力量,來幫助這些嵩山社區的老農友,將荒廢已久的梯田進行修復,而志工也非常支持以無毒農法在種植。

看到這麼多的志工來幫忙,嵩山社區相當歡迎,由社區總幹事以及多位在地農友,一邊解說,一邊教導志工們如合將梯田的田埂修復,好讓水可以流進來灌溉,此外社區還準備了手工米台目的製作過程讓親子體驗。

社區理事長江榮川表示,其實透過這樣的活動,除了可以幫助社區的農作,更可以推擴社區,還有將農友所種植的無毒蔬菜銷售出去,也是一種行銷社區的方式,對於農友相當有幫助,而目前社區的越光米,種植面積是1.5公頃,有了外地企業幫助,修復荒廢的梯田之後,希望明年可以達到3公頃的種植面積。



◆ 24小時不鬆懈 王瑞興種出特等茶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5621

自由 2015-06-02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種茶像照顧孩子,必須不眠不休,二十四小時不能鬆懈!」新北市坪林區茶農王瑞興二十多年前承接父業,投入種茶工作,採收製茶期間,為顧及每個環節,幾乎二十四小時不能闔眼;過去雖屢屢獲獎,就是沒拿過特等獎,今年總算如願以償。他說,只要顧客稱讚茶好喝,所有辛苦瞬間消失,只剩下滿滿成就感。

高中畢業 決定繼承父業

四十六歲的王瑞興回想,父母親從事種茶、製茶工作,他小時候常看爸爸忙得沒日沒夜,為看顧茶葉品質,睡覺不得安寧,一個晚上起床好幾次。高中畢業後,他決定繼承父業、分擔家計,直到接手,才體悟到「種茶真的很辛苦」。

王瑞興表示,種茶是看天吃飯,生長期間如果天氣不好,整個心血可能毀於一旦。茶葉採收後,須經過日光萎凋(用機器烘兩小時,讓茶葉水分蒸發,俗稱「走水」)、發酵、殺菁、揉捻、烘乾、挑揀茶枝等過程,最後才進入包裝,每一道程序都很重要,不能馬虎。

發酵每兩小時翻動 不能睡好

王瑞興強調,室內發酵須經過十二小時,每兩小時翻動一次,破壞茶葉表面纖維質,才能產生香氣,「這也是沒辦法一覺到天亮的原因」。他認為能獲特等獎,重點在於萎凋和發酵技巧控制得宜,泡出來的茶香氣十足、略帶甜味,入喉產生回甘後韻。

太太林燕晶說,種茶、製茶很辛苦,但肩上有養家活口重擔,為了讓一家溫飽,咬牙苦撐,加上這是丈夫的專業,只能給予最大支持,夫妻倆捨不得孩子未來從事這麼辛苦的工作。

新北好茶市集 推鐵定包中卡

農業局將於六月六日、七日、十三日、十四日在坪林區茶業博物館旁廣場舉辦「新北好茶」市集,並推出「鐵定包中卡」,內含文山包種茶與鐵觀音茶包一份,為考生及社會新鮮人加油打氣,另贈送限量品茗杯,每日四百名。

※ 相關報導:

* 有錢請不到工人 白河蓮子價飆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5775

拜梅雨所賜,白河蓮花大綻放,蓮子開始採收,嘗鮮正當時,但剝蓮子工人難請,以致蓮子價格看俏。

fsj 提到...

有機毛豆獲認證 黃金廊道第1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25/941952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溪州報導 2015-06-03

彰化縣溪州鄉尚水友善農產公司的農民廖明欽,種植的毛豆最近獲慈心有機農產品認證,廖明欽說,當初是為了參與黃金廊道節水計畫,水稻和毛豆等旱作輪作,希望用更自然的方式種植農產品,降低對環境的傷害,也讓大家吃得更安心。

「對待環境與萬物不能順我者生、逆我者亡。」廖明欽因為佛教信仰催化,讓他投入自然農法種植行列,「農園中的水稻、毛豆、芝麻施用有機肥、不用農藥,只用蘇力菌做生物防治,」他說:「用農藥殺無赦,最後遭殃的還是人類自己。」

有時其他農民經過他的農園看到植株葉子被蟲咬得坑坑洞洞,會忍不住對他說「你有沒有顧啊?怎麼會做成這樣?藥噴一噴比較快啦!」

他說,要用自然農法,得先學會漠視別人的異樣眼光,否則會覺得丟臉,怎麼會把農園「顧成這樣?」,廖明欽原從事不動產業,4年前為了陪老母親,回老家當起農夫,現有1公頃農地,因為認同溪州鄉水田溼地復育計畫,毛遂自薦參與。

63歲的他說,自然農法種植,連除草劑都不能用,因此他還揹著除草機除草,為了減少病蟲害,稻作最好也與旱作輪作。

廖明欽參加黃金廊道節水計畫,一期種毛豆、一期再種水稻,種毛豆80天內只需澆灌水4次,成為黃金廊道計畫中第一個被有機認證的毛豆,收購價格1公斤也能賣到42元的好價錢。



◆ 將軍溫室蘆筍 品質更穩定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42084

聯合報 記者周宗禎/將軍報導 2015-06-03

台灣蘆筍過去幾乎都戶外種植,較易受天氣影響與病蟲害侵襲,將軍區楊鄰穎等10多位農民最近投入溫室栽培蘆筍,雖然栽培費工又辛苦,卻四季都能收成,品質更穩定、淡季價格更高。

這群農民敢於冒險投入心血、在高溫網室工作,有效拉長收成期、區隔鮮蘆筍市場、絲毫不受進口貨衝擊,每公斤產地價經常超過兩百元,宅配服務創造高附加價值與收入,成功經驗可供許多農民借鏡。

「我們不用農藥、化學肥料」,楊鄰穎說,溫室栽培單位產量較少,又以精油、生物防治薊馬、夜盜蟲、粉蝨等害蟲,成本較高,卻能吃得健康。

將軍農會總幹事吳明成說,農會正積極推廣蘆筍栽培,為吸引年輕農民投入,開放農民申請契作,即使戶外種植也推廣有機肥、生物科技防治病蟲害,農會還保證以高於市價收購。



◆ 龍目社區 打造全台首座六級產業農村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6109

自由 2015-06-03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市大樹區龍目社區聞名國際,全台首創以社區名義成立農產品生產合作社,將於本月核定通過,主打留住拉氏清溪蟹,讓產業發展與友善土地共存,打造全台第一個六級產業社區,成為全台模範農村指標。

龍目社區居民大約二千人,六成以上都是農戶,坐落大樹休閒農業區,以金鑽鳳梨、玉荷包聞名海外,農業局推動「一日農夫」,更打響國際知名度,吸引許多國外觀光客到此一遊,體驗採鳳梨的樂趣。

小農籌組生產合作社 多元化經營

社區小農籌組「大樹龍目農產品生產合作社」,理事長謝坤淞表示,堅持「高雄首選」、「產銷履歷」雙認證,融入社會企業理念,結合各家特色,串連生產、加工及生態旅遊,採多元化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社區「龍目井」水質甘甜,且終年不枯竭,居民珍惜水資源,為了讓拉氏清溪蟹存活,推動以鳳梨酵素清洗環境,廚餘深化為果園有機肥料,留住拉氏清溪蟹在此生活,成為最珍貴的生態資產,更打響有機咖啡、鳳梨等,帶動地方觀光發展。

※ 相關報導:

* 龜山島禮盒 頭城家商有禮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42021

宜蘭縣頭城家商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引進大專院校及產業界資源,以縣內特色農產品為主軸,研發「頭家有禮」伴手禮盒,包裝以宜蘭地標龜山島為造型,呈現在地特色,昨天首度對外發表,未來將與食品廠合作量產。



◆ 從農場到餐桌 陸新農掀革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3000949-260309

旺報 2015年06月03日 記者龔俊榮/綜合報導

大陸正力推「互聯網+」,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農業」,正在大陸掀起一場「新農人」型態的農產品直銷變革,特別是兩岸三地都飽受食安危機威脅之際,在美國十分盛行的「從農場至餐桌」農產行銷新旋風,正吹向大陸市場!

《華爾街日報》報導,現在有不少人開始享受網路的方便性,只要按一按,你的午晚餐所需蔬果,就能輕鬆宅配到府,更重要的是這些蔬果透過電商平台,不僅讓網上買菜就像買衣服電器一樣方便,新農人利用網路e化,讓農產品生產鏈與消費者串聯,甚至每個農產品的背後,都還有名人背書,像聯想控股創辦人柳傳志用自已名字命名的「柳桃」等經典案例。

標榜無毒價格翻漲

其實,在網路興起後,利用電商銷售生鮮食品,早就不是新聞,有人形容2012年是生鮮電商元年,當年包括天貓、京東與1號店等電商先後都設立生鮮頻道,即使是快遞業者也不放過這項商機,加入競爭行列,例如順豐快遞就利用自身的宅配優勢推出順豐優選。

真正實踐「從農場到餐桌」的是新近冒出的「新農人」,他們將產地的農產食品透過e農計畫,直接宅配到家庭的餐桌上,有的是自己找農場配合,有的乾脆自行經營農場,然後透過微店或淘寶店等通路,讓買家下訂再宅配到府。

還有不少「新農人」,他們善於利用網上社群的力量,形塑產品綠色生產價值觀,儘管標榜無毒、有機的農產品,價格比市面上貴上許多,但透過「互聯網+農業」,「新農人」像是優質農產品的策展人,他讓消費者透過網上社群認識購買的農產品,在追求無毒、有機種植種種生產過程,也因此取得「朋友圈」的認同,進而願意通過消費來支持他們繼續探索。

提供實地種植體驗

除了e農計畫外,還有的農場團隊會提供更新的體驗活動,讓買家直接到農場實地參與種植的新體驗,增加對農場的信心,甚至還可以提供民宿,簡直是升級版的農家樂。

現行多數農產食品都是經過層層的通路後,才到一般消費者手上,成本不斷墊高,但在「互聯網+」時代,愈來愈多的小農開始自行在網路銷售自己種植的農產品,這種農產直銷的e化模式,將會愈來愈流行,特別是中國大陸,一場中國版的「從農場到餐桌」的萌芽,正在帶來大陸新的農產行銷革命種籽!

fsj 提到...

藍綠委給壓力 農舍法修法「卡關」
http://udn.com/news/story/8228/943076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程平、蕭照平/台北報導 2015-06-03

新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傳出行政院將「暫緩」推動。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希望真的只是「暫緩」,而不是「不修」;他強調這項修法不論是否有大選,都是應該要做的事情,事關未來台灣農業永續發展,但現階段他會避免和反對聲音正面衝突,會在任內繼續推動修法。

據了解,立委陳超明日前找行政院秘書長簡太郎溝通「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簡太郎回覆「原則上不推動」;陳保基昨天獲悉表示很驚訝,曾直接向簡太郎求證「怎麼回事」,簡太郎告訴陳保基,因為各界反彈聲浪大,因此暫緩、再溝通。

陳保基也曾找內政部長陳威仁溝通,陳威仁原本支持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但後來也表明,不論國民黨或民進黨都有來自立法院的壓力,因此也傾向暫緩。

陳保基表示,外界對修法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他會讓外界了解,也會持續和立院溝通,但他絕對不會放棄推動修法。農地是未來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關鍵和資源,全世界對農地都有一定強度的保護,不論是為了糧食安全或生態保育,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陳保基說,現在青年返鄉務農已經有初步成果,但因為農地和農舍過度炒作,很多青年農民根本沒有能力買地,現在是台灣農業發展的重要關鍵,修法不違背農發條例,又沒有影響到現有農民,真正務農的農民還是可以買農地、蓋農舍,完全沒有影響。

針對修法,國民兩大黨團都曾召集立委交換意見,支持與反對各半,還傳出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與部分立委激烈交鋒,但最後仍無解。民進黨立委陳明文的助理表示,這項辦法主要是針對宜蘭情況,其他縣市並沒有如此嚴重的問題,一體適用並不公平,農委會要訂辦法就應該訂清楚,不要影響其他縣市。

國民黨立委廖正井說,農舍要嚴格限制他沒贊成也沒反對,但必須有配套措施,並且加強與農民溝通;這個政策會讓農地價格下跌,農民向金融機構的貸款馬上就會被催繳。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則認為,考量農地農用的出發點,原則上支持農委會的辦法,農地一旦售出後,接手者又不從事農用,有違環境正義。

※ 相關報導:

* 「打到痛點就卡關」 農團醞釀上街頭
http://udn.com/news/story/8228/943069

傳出「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卡關,且是政院高層出面「暫緩」,農團和農民表示不解和憤怒,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表示,行政系統完全沒有尊重農業專業,農團正南北串連,不排除醞釀全國農民上街頭抗議。

蔡培慧表示,農團支持農委會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但行政系統不尊重農業,也不落實農地農用,更沒有落實台灣的國土規畫,這次修法打到痛點,導致全台農地農舍交易急凍,表示修法可以有效遏止農地炒作,難道中央政府要放任財團在全台炒地皮嗎?她感到非常憤怒和失望,會全台串聯,採取更高強度的作為。

* 政院回應:意見分歧 需要整合
http://udn.com/news/story/8228/943067

行政院方面表示,政府對農地農用的重大政策方向沒有改變,但因各方意見分歧,目前仍在整合中,絕非「緩推緩議」。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表示,這個案子是重大政策,農地農用、照顧農民權益是政策的兩個大方向,至今未變,行政院會在這兩個面向上整體考量。但因為初步徵詢各方意見後,意見分歧還需要時間整合,尚未拍板定案,暫時還無法定出時間表。



◆ 彭作奎:立委擋修農舍法 司馬昭之心
http://udn.com/news/story/8228/943116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06-03

2000年,因農發條例修法辭職下台

傳出行政院「暫緩」推動新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2000年因難擋《農業發展條例》修法辭職下台的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表示,農舍亂象不是只發生在宜蘭,現在不修法,15年後所有縣市農地,將全部變成宜蘭。

若選舉考量暫緩,將產生反作用力

彭作奎說,重大政策不能遇到選舉就轉彎,政府不能用國家的長期利益,換取不能實現的政治現實,若高層真正想要留下歷史定位,總統府和行政院都應該清楚講明白;這次只是修正「辦法」(行政命令)而已,行政院就可以做,農地消失是國安問題,不能只考量選舉。

彭作奎表示,法案要修正不會由下而上,一定要總統、院長首肯才能進行,否則農委會怎麼有膽識推動?若政院是選舉考量暫緩推動,將會產生「反作用力」。

彭作奎說,新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沒有違背農發條例立法的精神和前提,農發條例開放自然人可以購買農地,但興建農舍歸「農用」,限制興建者身分一定要是「農民」,興建農舍本來就應該有所規範,但過去中央政府一直沒有做,讓地方政府沒有「法源」可依循,才導致現在農舍當民宿、餐廳等非農用的亂象。

他也把炮口對準立法委員,表示立委不要假借維護農民權益之名,繼續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自由興建農舍,這是「司馬昭之心」,不知道是在維護農民權益,還是在消滅農地。

認陳保基應挺住,留下來奮戰到底

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不排除循他的模式下台,捍衛政策和農地,彭作奎說,陳保基這時應該挺住、堅持下去,留下來奮戰到底;台灣沒有第二個15年,修法再拖下去,未來台灣所有農地,可能完全破壞殆盡。

※ 直接把立委換掉,不需要等十五年。

fsj 提到...

金瓜季又來了 馬車、玻璃鞋出動
http://udn.com/news/story/7322/944336

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翁浩然/造橋報導 2015-06-04

苗栗縣造橋鄉龍昇社區金瓜藝術季又要登場了,7日在省道台一線旁的龍昇湖畔舉辦,有農特產展售、才藝表演、DIY體驗,還有童話故事灰姑娘的金瓜馬車、玻璃鞋等新賣點,要帶領遊客共遊長達250公尺的金瓜隧道,觀賞各種奇特造型的南瓜。

龍昇社區運用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計畫的資源,從102年起每年都舉辦金瓜藝術季活動,推廣當地的核心產業「南瓜」,吸引各地民眾到龍昇社區感受農村之美和豐富的農特產。

龍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古育誌指出,社區已累積2年辦理金瓜藝術季的經驗,今年除了龍昇湖、南瓜隧道的景觀體驗,還舉辦苗北產業聯合市集,邀請苗栗北部的農村再生社區,一起帶當地的農特產來共襄盛舉,讓遊客飽覽湖光山色,並選購造橋及周邊鄉鎮不同特色的優質農特產。

龍昇社區今年還從童話故事取材,推出仙履奇緣金瓜家族嘉年華會,在隧道旁設置了金瓜馬車、玻璃鞋,邀大家一同創意變裝、拍照取景,同時漫遊金瓜隧道。

古育誌表示,7日金瓜藝術節從上午9點進行到下午5點,安排的節目包括才藝表演、社區班隊成果展、金瓜家族闖關趣味遊戲、DIY體驗、苗北產業聯合市集推廣,歡迎當天到省道台一線106.5公里處的會場參與活動。

水土保持局與龍昇社區昨天請來龍昇國小表演宣傳金瓜藝術季活動,育達科技大學傳藝社的學生也表演官將首祈福,聯合市集展示各項特產,會場還有各種造型奇特的南瓜,十分吸睛。

※ 相關報導:

* 女神農種有機 用母親的心耕耘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44393

今年「十大神農選拔」,花蓮「伍佰戶有機農場」的林珮汝,是唯一的「女神農」。林珮汝笑著說,務農要有超人般的意志力,尤其對女性來說非常辛苦,但她會一直持續下去。

林珮汝經營的農場位於壽豐鄉志學村,因附近社區被稱作「伍佰戶」,所以把農場取名為伍佰戶。林珮汝13年前與先生向台糖租下土地,展開務農生涯。

....林珮汝獲得神農獎,原因是導入企業化經營管理、機械化耕作及創新灌溉方法等,發展特色作物提高有機附加價值,並以「伍佰戶有機農場」品牌,推動地產地消,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交流。

評分中還有一項是對於培育農業人才的貢獻。她不僅和農業改良場合作成為見習農場,協助新進農民快速進入領域,也和花蓮監獄合作,讓更生人來學習一技之長。



◆ 吃紅棗玩桌遊 到公館探險「趣」
http://udn.com/news/story/7322/944327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 2015-06-04

苗栗縣公館鄉紅棗等農特產種類多,鄉農會開發「棗娃探險趣」桌上型遊戲,昨天舉行發表會,希望結合時下流行的桌遊,進一步行銷農特產;另一方面泰安鄉的李子進入產季,6日將有促銷活動,也歡迎民眾參加。

公館鄉長曾美露、農會總幹事韓鴻恩及縣府農業處副處長陳樹義等人昨天發表「棗娃探險趣」桌遊,韓鴻恩說,公館鄉一年四季都有農特產,例如夏天的紅棗季即將到來,希望結合圖卡桌遊,寓教於樂認識紅棗、福菜、蠶絲被等農特產,甚至客家美食客家小炒也躍上圖卡。

「棗娃探險趣」不僅可以當成一般撲克牌,還有「燙手山芋」、「一網打盡」等玩法,可以同時讓2到8名玩家遊戲,比的是口眼協調的速度,曾美露等人嘗「鮮」玩,都興致勃勃。

公館鄉農會指出,民眾想要獲得「棗娃探險趣」桌遊,只要到農會參加擠福菜或果醬DIY,並在有獎徵答活動中答對,限量2000份,送完為止,電洽(037)238425。

此外,泰安鄉種植李子面積約200公頃,以紅肉李為主,今年「泰安李」色澤鮮豔、果粒碩大、果肉酸甜適中,後天在泰安鄉泰雅文化產業園區舉辦促銷活動,現場還有泰雅手工藝品DIY,原住民歌舞秀、趣味競賽等節目,可以欣賞美麗的泰雅文化風情。

fsj 提到...

彭作奎:切斷投機需求 否則農地消失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44633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15-06-04

行政院表示不會立即推動「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但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和農團卻認為修法「不可拖延」。彭作奎表示,應立即切斷那些農地非農用的投機需求,否則各縣市農地都將消失。

宜蘭友善耕作小農聯盟發起人李寶蓮則說,就算要溝通,也請政院先停止發放農舍興建許可「止血」,因為農舍一蓋下去,農地就無法恢復原狀了。

「直接通過修正就好了,不用再辯論、溝通了。」彭作奎表示,之前農委會已辦過多次公聽會並到立院報告,且辦法僅修正對農民的定義,就是要「實際務農」,條件已經很寬了,沒有什麼爭議。外界指出,該法修正恐影響明年選情,但彭作奎強調,不能犧牲農地和國家發展來當選舉籌碼,且阻止修法是維護少數炒作農地的人的權益,大部分民眾是不會埋單的。

立委陳超明、蘇震清等人認為修法會使農地價格崩盤、危害農民權益,李寶蓮說,台灣農地因為之前的錯誤政策,被炒到世界第一高價,現在要把錯的結果矯正回來,「一定有人會痛」;但是現在不改,十年後更不可能改,越早改,整體損失越小,若真有農民權益受損,可用國家救濟方案解套。李寶蓮指出,農地價格下跌是好現象,真正務農的人可買更多地耕種,沒什麼農民反對修法;若行政院覺得修正草案不足,農團樂見討論,但應先停止發放農舍興建許可。

※ 相關報導:

* 巢運痛批政院 屈服於炒地民代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44639

巢運表示,農地正快速消失,中央應修法嚴管,痛批行政院屈服於部分炒作農地民意代表施壓,打臉農委會,持續縱容「假」農舍濫建,導致農地嚴重破壞。

....巢運指出,目前農地除面對徵收問題外,因農舍相關辦法嚴重疏漏,使大量農舍淪為莊園、民宿、營地、餐廳,悖離「農地農用、農舍農用」政策方針。大量農地遭受破壞,不但重挫農業生產,還影響防洪排水,造成公共建設無效率投入。

* 芒果養出富農 台南玉井首見千萬宅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44365

芒果產值年年創新高,有芒果故鄉美譽的玉井地區,農會近年來存款增加近3、4億元,產生不少身家千萬、百萬的農戶。建商看中發展潛力,紛紛前來買地推案,甚至出現2千萬元豪宅,在地方引起不小震撼。

「千萬農戶不少,百萬農戶已不算什麼!」玉井區農會總幹事黃澄清說,原本農會存款規模約32億元,今年已增長達到35、6億元,千萬元客戶比比皆是,也出手大方為子女購屋,已經有建商聞到商機前來推案,並與農會策略聯盟,鼓勵買家向農會貸款買屋。

※ 沒地種芒果,將來有出路?

* 「政策不定 先蓋再說」苗栗、屏東搶建農舍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44628

新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還未上路,各地農地交易已明顯趨緩,搶照蓋農舍申請案卻暴增;苗栗申請案翻了八倍,屏東增加四倍。地主說,政策搖擺不定先蓋再說。

苗栗縣府統計,許多農地地主趕在政府緊縮農舍興建資格前搶建,以前每月僅八到十件農舍申請案,四月增至卅一件,五月暴量到八十五件。農業處副處長陳樹義推測,應是地主擔心夜長夢多因素使然。



◆ 新聞眼/拿出施政勇氣 做對的事
http://udn.com/news/story/8145/944637

聯合報 本報記者陳皓嬿 2015-06-04

十五年前,農發條例中讓「讓每個人都可以買賣農地」的錯誤政策,造成農地被當成炒作的商品、農舍變民宿、別墅,直到現在,仍每分每秒地侵蝕台灣農業發展。

農委會原本預計月底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試圖終結農舍亂象,不過,在朝野立委的雜音下,行政院昨天表示「不會立即推動修法」,要請農委會蒐集各方看法獲得共識後再推動。雖然行政院說沒有「緩議緩推」,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月底前上不了路。

當初農委會推動修法提高老農津貼申請門檻,當初同樣面臨排山倒海的壓力,但實際走到基層,真正務農的農民卻是一面倒贊成,因為他們早就看不慣「先生娘」、退休老師也都來請領老農津貼,啃蝕國家財政大餅,最後此案在農委會力推、民意可用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順利通過修法。

同樣地,農地「種農舍」的亂象,隨著農發條例的放寬農地買賣資格,就已然存在多年;這幾年隨著雪隧開通,宜蘭當地的「種農舍潮」變本加厲,農地因為可以興建豪華農舍的「附加價值」而更加炙手可熱,也加快農地毀滅的速度。

明年就要選舉了,立委的反對、行政院的猶豫可以想見。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一九九九年擔任主委時,當時政府為討好選民,開放非農民買賣農地,他無力阻擋請辭走人,最後執政黨仍敗選。彭作奎的範例值得政府認真思考,施政需要決心與勇氣,做一件對的事,可能會比當下的算計,更容易爭得到價值與選票。

fsj 提到...

蔬果網購…量販下個戰場
http://udn.com/news/story/7241/947024

經濟日報 記者李至和/台北報導 2015-06-05

生鮮蔬果已成為量販、超市等通路業者兵家必爭之地,業者在實體通路比新鮮、比價格,下個戰場則在網路購物市場,透過宅配將生鮮蔬果直送到家,目前大潤發、愛買、大買家、統一超均已布局。

量販業者切入網購市場,因有實體通路為後盾,整體採購可讓價格更有優勢,由於擁有生鮮蔬果等具時效性的民生必需品,網購生鮮成為最大競爭力,是其他網購業者難以跨越的門檻。

愛買指出,網購生鮮會挑選品質最好的商品給消費者,希望藉著好的購買經驗,提高回購率,培養網購主顧客。除網購外,愛買也首創國內量販業者推出可透過手機購買,提前布局行動支付商機。

愛買線上購物積極加快送貨速度,目前北部地區乾貨類商品提供9小時到貨、生鮮12小時到貨服務,今年將延伸到中部,會投資二、三千萬元在中部增設出貨倉。

統一超在1,000家7-ELEVEN販售生鮮蔬果,創造每年10億元商機,透過旗下7net、博客來等網購平台切入網購生鮮市場,統一速達旗下黑貓探險隊則將各地當季蔬果直送到消費者家中。統一超指出,博客來成立安心食材專賣店一年多,整合國內80多個生鮮蔬果銷售商、近千樣商品,打造國內最大生鮮食材網購通路。

※ 相關報導:

* 零關稅加持 廣西與東盟農產貿易夯
http://udn.com/news/story/7333/946731

每年5月至7月,是廣西柳江縣百朋鎮春藕上市時間。期間,每天約有5噸春藕出口至東盟國家,進入當地民眾的餐桌。

中新社報導,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廣西與東盟國家海陸相連,柳江縣蓮藕銷往東盟,只是廣西與東盟農產品貿易的一個縮影。隨著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後,農產品逐步實現零關稅,雙邊農產品貿易駛入快車道。



◆ 他種的有機當歸 全株可食用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46729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三星報導 2015-06-05

宜蘭縣三星鄉農民林東海經花蓮農業改良場輔導,去年試種有機當歸,全株皆可食用,最近將收成,他不藏私,示範分享種植技術,收成後除了自銷,也會送到宜蘭縣農會銷售。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在宜蘭推動栽種保健農作物,輔導林東海試種,2年前,林東海示範種植有機丹參,賣得不錯,去年10月試種有機當歸。

花蓮農改場副研究員張同吳說,當歸屬於藥食同源的農作物之一,常見的當歸藥膳有當歸鴨、當歸羊肉等,過去傳統當歸是食用乾燥過的根部,但林東海種的當歸,以新鮮根部食用,滋味甘甜,無一般市售藥材的苦味,且以有機栽培,沒有噴農藥,品質佳,新鮮當歸葉片可作為蔬菜烹煮,莖部像蔥一樣可以爆香,根部可以燉湯。

林東海說,當歸蟲害不多,比較怕雨水,建議農民選擇排水好的田地種植,每年10月栽種,隔年5月收成,目前市售新鮮當歸價格約每台斤1200元以上,他推薦青年農民共同栽種,成為宜蘭的特殊作物。

※ 相關報導:

* 芒果套袋請嘸人 8旬老農苦撐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46745

台南山區芒果結果率增加,套袋缺工更明顯,調高工資還是搶不到工人,常要靠7、 80歲老農苦撐。果農賴永坤說,年近80歲的父親還要幫忙套袋,實在很不忍心,希望政府能協助解決。

農業局副局長郭伊彬表示,對於芒果產業缺工問題,幾年前曾辦過套袋人力「培訓」,但缺乏經驗不熟練,不符合農家的需求,至於「農業外勞」目前還沒有共識開放,也是無解。



◆ 東南亞穀物 怕聖嬰現象搗蛋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46929

經濟日報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 2015-06-05

華爾街日報報導,東南亞部分地區近幾周來天氣異常乾旱,已引發聖嬰現象捲土重來、可能重創該區今夏農作物收成的臆測。

東南亞國家的咖啡、橡膠等農業商品產量在全球名列前茅,因此若天氣持續長期乾旱,農作物產量可能減少,將增加從食品到輪胎等產業的原料支出。

包括美國、澳洲和日本氣象局在內,愈來愈多的氣候預測者已確定,近五年未出現的聖嬰現象將在今年重現,但持續時間與強度仍不明朗。

聖嬰現象的典型特色為太平洋的中、東部海水暖化,以及其西部地區變冷的現象,導致天氣型態出現轉變,例如澳洲與東南亞等主要農產區夏季發生乾旱的機會增高。

越南的乾旱天氣已衝擊當地的咖啡與稻米等主要農作物生產,而菲律賓在2013年遭颱風海燕橫掃當地數千棵椰子樹後,嚴重乾旱可能再進一步影響椰子的產量。

泰國3日宣布34個省分為旱災地區,受創的農地已達37.1萬公頃。

儘管今年全球咖啡收穫盛豐,越南的乾旱氣候已引發咖啡貿易商的關注;越南的羅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占全球產量的40%,該豆主要用在即溶咖啡與義式綜合咖啡。

全球最大咖啡貿易商奧蘭國際公司(Olam)執行長佛蓋斯預期,咖啡產量將下滑,咖啡豆採購來源地印尼與越南的降雨量將降低。

fsj 提到...

農地炒作難擋 青農:花蓮恐成宜蘭
http://udn.com/news/story/1/947414

中央社 2015-06-05

花蓮青年農民接受專訪說,「有人問我怎能跟農地投資客那麼好?坦白說,我也只能強顏歡笑。沒有田,我要怎麼務農,現在田租已漲3成,恐怕花蓮快成為下一個農舍天堂宜蘭了」。

這位青年農民已經組成一個小家庭,因為情勢所迫,他不便透露姓名。

他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他當然支持政府阻止農舍炒作,農地的價值應該來自所生產的農產品產量好、品質優,進而在市場上賣出好價格,來增進農民的收益,提供全國安全、優質的食材,而不該是被炒作農地價格者獲利用。

他並說,「很貴的農地,難道就會長出很好的作物?賣出很好的價錢嗎?這之間沒有關係吧」。

身為農委會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的青農,他說,他已擴大面積到20甲的規模了,過去全跟原本的老農口頭承租,每甲約新台幣7萬元,現在當中已有10甲田變成桃園、金山及大園等地北部投資客的了,有的投資客還願意提供每年每甲7、8萬元合理租金,但是有的就開價9萬元。

這位青農說,投資客以為只是差1萬多元,卻不知道1甲稻田收益只有多少,1萬多元的價差對農民來說,壓力非常大,因為1甲稻田1年若耕作2期,收益也才5萬多、6萬元。

然而,花蓮農地真的已經漸漸被賣給投資客了。他說,「有人問我為何跟農地投資客那麼好?坦白說,我也只能強顏歡笑。」他停了一會兒又說,「沒有田,我要怎麼務農?現在田租已漲3成,恐怕花蓮快成為下一個農舍天堂宜蘭了」。

他無奈的說,農地、農舍會被炒作,跟「官官相護」有關,農委會及農團都希望推動「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儘速上路,但關鍵是真的要去查核農地有沒有真的被農用,以及申設者是否真的有務農的事實,才能真的達到效果。



◆ 禁「種農舍」暫緩 學界疾呼不可
http://udn.com/news/story/7314/946926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陳皓嬿/連線報導 2015-06-05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引發討論,中華農業教育學會理事長、明道大學教授陳世雄昨天號召學界和農民,響應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立即修正的主張,因為錯誤的農業政策十年來已讓三分之一農地消失,政府不能一錯再錯,讓台灣農業沒有明天。

農委會有意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真正農民才能興建、買賣農舍,杜絕人為炒作農地。行政院表示將暫緩推行,彭作奎大聲疾呼不可拖延修法。

由於「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尚無法立即通過,農團憂心現苗栗、屏東申請建造農舍案子暴增,恐毀更多良田。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晚表示,修法未過前,地方政府有權責決定是否暫停發放農舍建造許可,且應嚴審申請資格,看是否真有務農需求而非炒地皮。

陳世雄說,自從「農業發展條例」修法開放農地自由買賣,面積「兩分半(零點二五公頃)」以上的農地就能蓋農舍,財團、建商十幾年來從宜蘭開始炒作農地,蓋了大批「假農舍」別墅,接著轉戰苗栗,最近甚至到彰化的農地也「種」出農舍,農地價格飆高對農民而言並不是福氣。

陳世雄認為,政府一連串錯誤的農地、休耕和用水等農業政策,嚴重傷害台灣農業。任由財團炒作農地,未來農民會買不起農地。想租地耕作,又因現行半公頃休耕一期(半年)可獲補助四萬五千元,若不付出更高的租金,如何租得到地?更麻煩的,別墅型假農舍排出的生活廢水會汙染農田,破壞灌溉系統。

根據農業金融局調查,全台蓋最多農舍的前五大縣市為宜蘭、南投、新竹、花蓮和苗栗,其中貸款約一百卅七億元,有九成是用來自住,一成則是投資,而申請貸款的人當中,有六成八都是不具農保第三類保險的非農民。

※ 排灌不分,農地本不該住人!

fsj 提到...

短評-假農民來添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6000396-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06日 主筆室

農委會決終結農舍亂象,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限定具農民資格才能興建農舍,購買農舍的人也須擁有農民資格,但爆出立委、地方民代以農地價格崩跌、農民因銀行提高單保品將斷頭、農民貸不到款購買設備等理由反對,行政院被迫暫緩修法。

政府15年前開放非農民可以買賣農地,造成民眾搶購農地興建「高級」農舍,甚至開餐廳、經營民宿等,造成農地價格飆漲。根據統計,台灣土地價格居世界之冠,每公頃高達1500萬元,是日韓的6到10倍。台灣農地價格高,隱含著農地變更為建地的期望值。

農金局調查發現,全台目前約有2697件農舍有貸款,放款金額約137億元,而具農保及第三類健保資格的真農民,約有32%,也就是農舍近7成主人非農民。

農地變成住宅區,農地價格飆漲,但農地所有人卻不用繳交任何增值稅。農地除了蓋豪宅外,有些則被拿來當作倉儲物流、廢棄物回收場,成為另類的地下工廠,如郭烈成就利用農舍製造黑心油毒害國人。另外,許多農舍興建在潛在大規模崩塌區,如南投的清境農場有95%的農舍是違法,這些很可能成為小林村第二。台灣的政客,還要再阻擋農地回歸農用?

真農民不買賣農地,也無興建豪華農舍,不需要大筆貸款,根本沒有貸款斷頭的危機,只有投資客因資產流通不易而出現資金調度困難;農舍的流通性減弱,農地、農舍價格才可望回到合理範圍。

※ 相關報導:

* 禁「種農舍」 農團籲立即修法
http://udn.com/news/story/7314/949231

農委會打算修改「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限縮農舍興建與買賣資格,卻因朝野立委有雜音,傳出政院有意暫緩。昨天台灣農村陣線等數個公民團體出面呼籲,要求立即恢復修法作業,並兌現月底上路的承諾。



◆ 壯圍大福國小開心農場 自己的午餐自己種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48834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壯圍報導 2015-06-06

宜蘭縣壯圍鄉大福國小整闢閒置空地,開辦校園農場,提供師生依季節種植當季蔬果,除草、施肥、採收都自己來,最近正值南瓜產季,學生昨天到農場採收,為營養午餐加菜,深耕農業生態環境教育。

大福國小開心農場原是荒地,學生都不敢靠近,學校整地並畫設種植區,結合自然科學課程,小朋友依年級種植南瓜、蒜、番茄、玉米等,體驗當農夫的辛苦,也讓荒地煥然一新。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五年級學生昨天到南瓜園採收,看到南瓜數量小有成就,非常開心。學生林子彤說,當初農場都是雜草,在老師協助下整地、播種、施肥、除草,過程雖然辛苦,但細心照料略有成果,環境也變得整潔,收穫良多。

「打造綠色有機校園!」校長陳雅平表示,配合縣府推廣可食風景政策,陸續整理校園荒廢空地,開闢6個種植區、2個溫室,採用天然農法栽種,不噴灑農藥,不僅防止蚊蟲孳生,也能作為教學題材,達到空間活化與寓教於樂的效果。

學校發現,小朋友經常在下課時到農場關心作物生長情形,雖是實驗性質,蔬果產量也有限,但採收後烹煮為小朋友加菜,平均兩星期吃1次,吃得健康又安心。

※ 相關報導:

* 台南擬將有機蔬菜入營養午餐 難度高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48855

台南市將提高營養午餐在地食材達15%的目標,新化區長鄭道立希望更進一步將「有機食材」推上學生營養午餐,實際了解後才發現「難度高」,因小農通常拿不出「無毒檢驗合格證明」,有機農場雖有證明,但因定價問題,通常也沒廠商採購。

東林有機農場主人葉俊明表示,他的有機蔬菜通常賣到北部,或是提供給有機團膳的業者,去年聽說台南市要推在地食材,鼓勵學校營養午餐供應有機蔬菜,準備推掉團膳的訂單,但根本沒有學校或得標業者來訂有機蔬菜,他希望自己種的有機蔬菜能夠給在地子弟吃,卻苦無管道。

* 他在澎湖 培育出6新品種高經濟作物
http://udn.com/news/story/7327/948911

高雄農改場澎湖分場長施純堅在澎湖35年,努力鑽研耐逆境作物育種,成功培育新品種西瓜、南瓜、稜角絲瓜及洋香瓜等高經濟作物,技轉農民提高產值、增加收益,當選農委會模範公務員。

高雄農改場表示,澎湖分場的任務是負責離島農業試驗與技術推廣,施純堅35年前到澎湖任職,負責瓜類作物育種,建構安全優質作物栽培技術。

近年來,他進一步研究耐逆境作物,以澎湖分場為育種基地,育成西瓜、南瓜及稜角絲瓜等6個新品種,及環境綠美化技術,今年再培育南瓜、洋香瓜及稜角絲瓜等4個雜交優質新品種,申請植物品種權與技術移轉。



◆ 小農行銷難 新化整合市集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48858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新化報導 2015-06-06

新化區長鄭道立最近走訪20多家有機農場與小農,希望整合成立「有機農業產銷班」,協助小農進行有機、無毒認證,並在7月與台南區農改場合作開課,提供農民進修,預計在下半年「新化小農市集」開張營運。

鄭道立說,食安問題越來越受重視,但他發現一般市民眾很難買到有機食材,小農也苦無在地行銷管道,常常要將農產品運到外地銷售,這次是申請台南市新故鄉營造點輔導計畫,以「在地食材」及「小農市集」兩大主題,由區公所成立平台,將消費端與供應端接合起來。

鄭道立走訪迦南地、吉甲、嗎哪、東林等4家較具規模的有機農場,及近20家生產無毒稻、蔬菜及水果的小農,掌握在地「有機無毒農友」名單及生產的作物、產量等,整合力量成立「新化在地小農市集」。

台南區農改場將在7月開班研習,上課地點楊逵文學館,報名洽5905989。

fsj 提到...

星期透視/農地應該停止吸食K他命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50671

聯合報 彭作奎/農委會前主委、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2015-06-07

農委會原本預計六月底前修訂「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公告實施,卻因苗栗籍立委與行政院簡祕書長溝通後,發布新聞稿宣布暫緩,過程十分詭異,讓社會譁然,更對行政院在此關鍵預告時刻出來惹塵埃,感到不解!

根據報導,少數立委提出反對的理由不外是,因農地不能種房子後,農地價格下跌,會影響農民貸款、增提擔保品,或遭斷頭形成呆帳,侵犯農民權益,有立委揚言不惜杯葛農委會預算,捍衛財團的利益,令人匪夷所思。

根據農業金融局的調查,全國五大農舍濫建嚴重縣市,包括宜、投、花、竹、苗等縣農漁會信用合作社,總計一千五百億元的放款額中,以農舍為抵押品申貸者中,高達六成八,宜蘭高達九成,都不具農民資格。

換言之,此修正案對實際務農的農友影響有限,但卻可將農地種農舍的需求量大幅減少,優良農地暫得以維護,讓真正務農的農民權益與環境受到保護。

回顧過去,政府為保護農地、保護自耕農權益,當時土地法第三十條規定,耕地移轉的承受人,以能自耕者為限。換言之,對農地的管制是「管地又管人」。

由於買方資格受限制下,使得年輕、高學歷的人,因未具有自耕農身分而難以如願,導致農村勞力老化,粗放經營等凋敝現象;非農業的資金與管理技術也難以引進,不利農業結構的調整轉型。

在國際化、自由化的趨勢下,行政院希望農委會及內政部能檢討台灣的農地政策,提出制度性的變革。政策方向以「放寬農地農有、落實農地農用」為原則,也就是開放農地自由買賣,「管地不管人」,農地一定要農用,讓台灣加入WTO後,農業能引進資金、技術與年輕人,提高農業競爭力。

由於農地自由買賣後,任何自然人均可承購農地,如果允許農地所有權人在農地興建農舍,極易產生凌亂興建,對耕地的維持及農村景觀風貌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因此,八十七年行政院提出的農發條例中第十八條規定,除了原有農地因繼承與分割、且未有農舍者之外,「新購農地不得興建農宅」,藉以落實農地農用。

遺憾的是,行政院的版本引起農業縣市所選出的「老農派」立委圍剿。當行政院版「農發條例修正草案」送進立法院審議時,當時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等人提出「黨團版」,與上述理念完全背道而馳,個人無法接受而辭職。

法案審議受大選、銀行及農會信用部呆帳逾期放款比例過高等因素的綁架,在新主委的妥協下,快速通過國民黨版本,且未明定農宅興建與買賣人資格,成為濫建農宅的亂源。

當今的農發條例不但沒有達到引進資金、技術與年輕人的政策目標,卻引進豪華別墅、汙染、退休人員與貴婦,造成農民仇富心態。讓農業在不知不覺中吸食K他命,渾然不知農業與農村價值被腐蝕而殆盡,更成為國際研究鄉村發展、社會學家與建築界的笑話!

台灣的農地經不起再十年的蹂躪了!深切期盼行政院拿出決心與勇氣,盡速讓新辦法核備實施,堵住毒品持續進入農村,建立公平、和諧與正義的農地政策,讓財團的游資走到不傷害國家長期利益的投資上,使社會與國家雙贏。



◆ 產地直銷正夯 新竹中正市場有機蔬果平價賣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50527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2015-06-07

食安問題受重視,新竹市中正市場新設蔬果專賣區,採產地直銷,平易售價;新竹縣竹北新瓦屋「綠禾塘」,以在地小農友善土地蔬果銷售受歡迎。

「金針菇一把5元(坊間20元)、玉米一支5元(坊間10元)」,昨天,新竹市中正市場蔬菜專賣區內吸引滿滿人潮,搶購來自中南部菜農供應的新鮮蔬菜。

一般市場地瓜葉一把約25元,「這裡四把賣50元」中正市場董事長林良琪說,與蔬菜產地合作,扣除中間層層轉銷,把最優惠的價格直接給消費者。

蔬菜專業區設在市場二樓,林良琪說,每天供應當令蔬菜,平價販賣,這些蔬菜都有生產履歷,也通過檢驗,希望為市民省荷包,也吃得安心。

新竹縣竹北新瓦屋小農市集「綠禾塘」,由在地小農提供新鮮蔬果。負責人呂秋月說,她出生新埔農家,父親種蔬果,店內附設翔頂咖啡,由專業的阿志自烘咖啡豆,每天蒐集的咖啡渣,曬乾後,就是最佳的驅蟲原料。

越來越多輕人返鄉,採自然農法生產有機稻米與蔬果,也都送到綠禾塘,「扣除成本,我平價供應」,她希望大家能吃到好而安全的食物。

呂秋月說,店裡每天提供新鮮蔬果,一年來,客戶口耳相傳,不少社區民眾天天到店裡採購,她相信,堅持品質,一定能獲得認同。

※ 相關報導:

* 坪林茶農市集 來喝功夫好茶
http://udn.com/news/story/7323/950533

新北好茶「真功夫好茶」茶農市集昨起連續2周周休假日,在坪林茶博館旁廣場熱鬧登場。市長朱立倫表示,食安問題讓民眾不安心,市府推出「安全五顆星」的333茶清計畫,從茶園、農業的管理、生產到消費端,全程做好嚴格把關。

* 苑裡種麥有成 今年推廣黑豆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50478

苗栗縣苑裡鎮栽種小麥有成,旱作雜糧成為鎮農會推廣重點,今年將推廣黑豆契作,由農會提供種子及後續銷售管道,不少在地農友都說樂觀其成。

....除了提供農民種子,農會也事先規畫銷路管道,劉昌軒說,現代人著重養生,未來農民提供的黑豆會製成黑豆水販售,現在也和雲林縣西螺鎮醬油廠談好合作條件製作醬油。

* 大埤酸菜王國 人力老化無傳承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50431

雲林縣大埤鄉素有酸菜王國美稱,全台90%的酸菜都產自於大埤,當年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芥菜、醃製酸菜,超過上百家自產自銷。

隨著時代變遷,僅剩20多家業者,年輕人逐漸外移,採收酸菜的員工,平均每3位年齡加總都超過200歲,業者憂心未來恐找不到員工。

業者朱茂坤說,18歲就開始跟著祖父、父親幫忙,接下酸菜產業已有30多年,許多從小看到大的老員工都漸漸退休,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去外地工作,員工年齡逐年老化或退休,隨意找3位員工,年紀加一加都超過200歲,將來可能會聘請不到員工。

fsj 提到...

北海道洋香瓜 碩士農種出來了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7539

自由 2015-06-08

〔記者陳祐誠/高雄報導〕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碩士傅名揚,三年多前砸下一千多萬元,在旗山買地、搭溫室,以專業的水耕技術種起北海道洋香瓜,經過兩年摸索,本季正式量產,瓜果肥大飽滿,每顆重量從三.二公斤起跳,一顆最高要價兩千五百元,傅表示要自產自銷,走自己的品牌。

卅七歲的傅名揚,三年前毅然投資一千多萬元,在旗山圓潭地區買下一塊農地,引進日本的北海道洋香瓜,歷經兩年嘗試與改良,以溫室克服氣候障礙,終於種出高品質的香瓜。傅指出,台灣種植的香瓜口感較硬,咬起來脆脆的;他種植的品種則是口感軟綿、入口即化,受到老人及小孩歡迎。

水耕種植 養液輸送嘟嘟好

與台灣常見的種植方式不同,傅名揚不把香瓜放在土裡種植,而是把植物放在水裡。傅說,水耕的好處很多,只要在養液中加入適當的肥料、菌及維他命,就能把養分控制得精準;若在土壤中施肥,多餘的養分就會造成汙染。

傳統土耕的水則會不斷流失,水耕使用的水卻能一直循環利用,在現代提倡省水的環保意識下,水耕替農業帶來新的思維。但也因水耕難度高,種植香瓜又需要技術,台灣以水耕種香瓜的人少之又少。

傅名揚除在水耕下功夫,用來授粉的蜜蜂也大有學問,因台灣的蜜蜂在雨天或陰天不會出門,偏偏北海道洋香瓜的花只開一天就會謝掉,傅為避免授粉失敗,從荷蘭引進適合在溫室內工作的「熊蜂」,不但性情溫馴,且每隻的工作效率可比六十隻台灣蜜蜂。

傅名揚說,「年輕人在台灣務農,真的需要勇氣!」幸好家人都支持他的選擇,他本想種植小黃瓜或小番茄,後來在友人介紹下,才選擇挑戰高難度的香瓜。

傅說,同等級的北海道洋香瓜,在日本一顆要價三至四千元,他則走平價路線,一顆賣一千五百元至兩千五百元,未來將打自己的品牌,走自己的路。

※ 相關報導:

* 五月桃熱賣 三光童圓夢赴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8000378-260102

「可以去日本找村崎春爺爺了!」日本人村崎春3年前來台尋根,與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小師生結下不解之緣。從未出國的孩子們思念老爺爺,幫忙協助「五月桃」農務來籌集旅費,今年桃子熱銷,小孫子們終於能如願跨海探親。

三光國小校長伍鴻麟表示,村崎春的父親,早年曾在三光部落擔任警察,13歲時村崎春與父親一起返日,村崎春的父親生前常耳提面命要兒子「有機會幫我到台灣向三光居民致謝,感謝居民對我的照顧」。



◆ 「彩虹玉米粽」夯 屈原想吃嗎?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53958

聯合報 記者黃茹婷/通霄報導 2015-06-09

苗栗縣通霄鎮農會彩虹玉米產銷班長林阿綢3年前研發「彩虹玉米粽」,因為口感特殊銷量逐年增加,今年端午節預估賣出近五千顆,較去年成長3倍。

林阿綢栽種彩虹玉米長達7年,3年前開始無毒栽種,許多玉米被蟲嚴重啃食,當時她為了不浪費每一顆玉米開始研發副產品,她表示,將會幫助消化的彩虹玉米和粽子搭配後發現口感還不錯。

不過要把彩虹玉米粽研發成商品,讓她費了一番苦心,她說,玉米口味較清淡,最初調配時玉米量都不足,最後才拿捏到4比1的比率,而且為了維持玉米口感,不用刀削取玉米粒,而是用湯匙一排一排挖下,保持玉米胚芽完整度。

林阿綢表示,彩虹玉米粽最初只想包來分送好友、自家食用,沒料到大受歡迎,販售量也從最初的百餘顆爆增到上千顆,今年預估將有近五千顆的銷量,由於產量有限,一人限買10顆,電洽(037)751033。

※ 相關報導:

* 後壁產無毒米 利潤2成投公益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54100

「買一包米,可以做很多好事!」後壁仕安社區居民共同入股成立合作社,以高於市價30%的價格與農民契作4公頃,用不噴農藥及友善大地方式,生產無毒稻米;銷售利潤20%投入獨居老人供餐、醫療接駁車等社區公益服務,希望大家住在這裡都能世代平安。

設籍仕安里約600多人,實際居住人口200多人,有60多人籌募211萬,成立仕安社區合作社,選擇在里內隔離農地內,與農民契作台稉九號稻米,今年邁入第3年。

* 堪比參賽神豬 張文任種出500台斤大南瓜
http://udn.com/news/story/7322/951945

南瓜馬車不是夢!新竹縣寶山鄉農民張文任,栽種「大麥克」品種南瓜,個頭嬌小的南瓜有2、3百台斤,比成人還重,大南瓜則到5百多台斤,堪比參賽的神豬,張文任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打破其他農友創下的731台斤紀錄,成為名副其實的南瓜王。

* 斗六栗子南瓜 價值高成新寵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53963

斗六市三光里盛產絲瓜,市農會蔬菜產銷班第五班班長蔡鎮州,去年首度將絲瓜轉作營養價值高的栗子南瓜,生產的栗子南瓜口感綿密香甜,成為市場新寵,收益也比絲瓜穩定、產量又豐,縣府及市農會將全力輔導農民轉作。



◆ 南投農產品銷陸「卡關」 春茶變夏茶
http://udn.com/news/story/7325/954220

聯合報 記者張家樂/南投報導 2015-06-09

國內食安事件頻傳,已影響台灣農特產品進軍大陸。南投縣的香菇、茶葉等農特產品經小三通輸往大陸,近來常因為檢疫卡關,一等就是三個月,著名的鹿谷凍頂春茶,銷到大陸都成了夏茶,有些水果不耐久而變質,農民都很困擾。

有議員提到,因通關被卡,等候延誤時間,致茶商不敢輕易出貨,使得這檔南投春茶外銷成績下滑逾千萬元。

南投縣長林明溱說,去年他擔任立委時,就有農民反映這問題,他向陸委會洽詢得知,輸往大陸的農特產品,透過貿易商,循正式途徑,過程會比較順利。原本是一條捷徑的小三通,現在反而比較慢,南投縣政府的農產運銷公司可協助農民透過貿易商輸往大陸,不要再從小三通癡癡地等。

縣議員許素霞昨天在議會總質詢時說,台灣加入ECFA之後,一些輸往大陸的農特產品都經由小三通,快速通關進入大陸,但最近一些農特產品走小三通進入大陸,因為拿不出「出口食品衛生證明」,被留置下來等候檢疫,一等就是2、3個月,當年台灣加入ECFA,農特產快速通關的美意都沒了。

林明溱說,最近台灣食安事件頻傳,大陸對進口農特產品加強檢疫,農特產品進入大陸,依規定要附上台灣出具的「出口食品衛生證明」,以往這項證明由縣府核發,後來被中央收回了,農民要向衛生福利部申請,常要等2、3個月,農民不想等了,沒有證明逕銷往大陸會被留下來檢疫,農民欲速不達。

許素霞說,年度的鹿谷凍頂茶賽剛結束,今年的買氣不如往年,很多茶農都說,這幾年高檔的凍頂茶大都銷往大陸,因銷往大陸的小三通不順,今年凍頂茶銷售情況受衝擊。

看問題/加快食品證明取得 別「卡」農生機

台灣加入ECFA後,南投縣的茶葉、香菇、鳳梨等農特產品,曾經透過縣農會媒介,一車車地運往港口銷到大陸,多少農民期待這個龐大市場,沒想到連番的食安風暴,也掃到了農特產品銷往大陸的通路。

觀光和農業是南投縣二大經濟命脈。近十年來南投縣發展觀光有成,在日月潭等風景區到處可見一波波陸客,像最近南京中脈公司千人員工旅遊團由大陸直抵台中港,來南投縣消費額逾億元,在埔里、草屯和南投等地都有準備做陸客生意的大飯店新開張。

南投縣推動觀光,爭取觀光周邊收益,已看到成效;但農特產品銷往大陸就沒有這麼順暢。

大陸高官曾直接到名間鄉鳳梨產地購買大批鳳梨,果農看見大客戶,興奮不已。中寮鄉的柳丁滯銷,縣府也曾協助收購賣到大陸,但這只是「即興演出」,對農民助益有限。

趁著這次議員凸顯凍頂茶銷往大陸卡關現象,縣府應配合縣籍立委請中央單位借力使力,徹底解決農特產品銷大陸的瓶頸,可行解方包括縮短「食品出口衛生證明」取得時間、由南投縣農產運銷公司有制度代辦農特產品出口等,讓危機變為轉機,對農民才有幫助。

fsj 提到...

新故鄉願景-竹北高鐵站旁 城市的食物森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8000382-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08日(執筆:張翠芬) 策畫:謝錦芳、張翠芬

都市裡也能打造森林?在新竹高鐵站旁,800坪空地最近搖身成為台灣第一座位於公有地上的「食物森林」示範場域。基地上種植的果樹蔬菜瓜豆正慢慢茁壯,民眾在每月工作派對中,分享食物、親近自然、認識彼此,並享受農耕樂。

踏出新竹高鐵站,沿著高架橋下漫步,約5~10分鐘步程,就來到東興路與嘉祥五街交叉口的「世興空氣品質淨化區」食物森林基地,它其實還不是座森林,更像是大片的公園綠地。

回到原始狀態 採集天然食物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執行長朱慧芳在《中國時報》與正聲廣播電台合作的新故鄉動員令節目中分享建置食物森林的構想,主持人劉克襄不禁打趣地說:「妳的食物森林,不是在森林,是在城市裡發生,這是未來式的公園!」

朱慧芳釐清食物森林(food forest)的概念,它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德國黑森林都是大樹,而是「回到地球原始的狀態」,人類在森林裡採集大自然給的天然食物。它不是全新的概念,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森林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食物資源,到現在,世界各民族都還保留著採集天然食物的習慣。反倒是花錢購買食物,才是地球上的新玩意兒,全世界第一家超市是1930年才出現在美國,距離現在不到百年。

認養閒置公地 網揪全民志工

在竹北寸土寸金的高鐵旁建置食物森林,是很幸運的機緣。朱慧芳表示,竹北這塊6公頃體育用地之前曾舉辦燈會,土壤裡都是建築廢棄物,上面的樹都長得營養不良,基金會主動表達願意認養,在參觀美國西雅圖食物森林後,縣府非常支持認同,於是試著「種食物」和民眾結合,讓大眾有信心,小步參與再逐步擴大。

基地已經陸續種下柑橘、珍珠芭樂、黃金果、龍眼、蜜蘋果、橄欖、檸檬等作物。最近舉辦的工作派對,一上網就召募到100多位志工,有趣的是,志工除了參與養護果樹土壤、彩繪螺旋石陣,還提供各式各樣令人驚喜的「服務」。

播種下苗護土 等小草變大樹

活動派對這天近傍晚時分,大伙集合後依分組活動,菜園組建置螺旋石陣、播種、下苗,防風林組養護土壤、除草、架防護罩,有人幫忙運泥土和肥料,學齡前的小朋友則幫忙撿石頭,現場伴著樂團悠揚的樂音,穿插學生現場表演烏克麗麗……歡樂又溫馨。

森林一角的木桌擺了水果、梅子汁及現煮的綠豆湯、蒸饅頭,都是志工帶來的食物,交大建築研究所所長龔書章與學生們設計了環保美觀的竹架來美化食物森林。朱慧芳感動地說:這一切都是令人想像不到的禮物!

竹北食物森林未來3到5年樹長成後,可以發揮防風功能,栽種的蔬果植物從地底下到地面,從一年生草本、多年生灌木到高大的喬木,多元層次種植,在不同季節時段產出各式各樣食物,一步步實現「食物森林」夢想。

想得美做得到 處處瓜果比鄰

「任何空間都可以開始嘗試」,朱慧芳表示,食物森林需要全民參與,她希望把食物森林概念推到全台灣,除了在各地開課,各地政府都可以開始做這樣的實驗,它是長遠持續有意義的行動,不是一窩蜂放煙火式的曇花一現。

「梧桐的名稱來自於莊子秋水篇,鳳凰只棲息在梧桐樹上,若要吸引鳳凰駐留,必須先有梧桐樹。」朱慧芳希望搭起促成美好事物與綠化環境的公益平台,讓美好的人事物在這裡相遇,她相信以基金會的正面能量,可以「想得美」也能「做得到」,台灣能不能處處森林,瓜果比鄰?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 相關報導:

* 橄欖避蟲害 蔓花生固氮 蔬菜多樣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8000394-260102

食物森林在城市裡推廣已是全球趨勢,台灣在公有地推動,竹北是第一次新嘗試,特別是,台灣地處亞熱帶,選擇植栽就是一門學問。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執行長朱慧芳表示,基金會有昆蟲專家和雜草專家,種植果樹成長期不一,桑椹、香蕉等大約1年能採收,柑橘類要5年才能採收。另外,柑橘類很容易招引天牛,在果樹中間隔種橄欖、柿子等不易招蟲的樹種,就會大量降低蟲害;森林裡刻意種會開小黃花的蔓花生,讓它替土壤固氮幫助改良土質。

選擇的蔬菜種類也有訣竅,就是少量多種互相搭配。除了辣椒、蔥、薑、蒜等基本作物,葉菜類則以地瓜葉、紅鳳菜、莧菜等需要採摘再烹煮的菜。成長期久又容易招蟲的十字花科,容易讓人起貪念或搶割的高麗菜都要盡量避免。另外,食物森林整體景觀也需要規畫設計,才能為城市「加分」。



◆ 到公園野餐 伸手就能摘果菜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8000392-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08日 (執筆:張翠芬)

全家人到公園野餐,妳不必準備任何食物,連野餐盒都不必帶,公園裡可以隨手採野莓,伸手摘個蘋果,野餐完還可以摘一把菜帶回家…。這是國際媒體對西雅圖食物森林的描述。「這是什麼世界啊!是烏托邦嗎?」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執行長朱慧芳如此讚嘆,仰慕之餘,2014年10月親自前去參觀,帶回食物森林的概念,開始在竹北落實。

西雅圖的食物森林是國際上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公有示範點。2009年,園藝景觀設計師格蘭.赫里希(Glenn Herlihy)和賈姬.葛玫(Jacquie Cramer)花了2年時間說服市政府和在地居民,把傑弗森市立公園(Jefferson Park)的一角,大約7英畝(約9000坪)的邊坡開放給公民使用,供大家建置食物森林。

那是個都市邊陲的公園,裡面長出的蔬果菇蜜和藥草,屬於所有來到這裡的居民,每個人都可以進入裡面,想勞動筋骨的捲起袖子動手耕種,幫忙整理園子;想採些東西現吃,也不必客氣。西雅圖食物森林每個月都舉辦工作派對,約有150~200人參加。

她原本納悶:怎麼沒看到森林?志工笑著說,森林是個概念,代表豐富多樣且多層次的栽種,而且對所有人開放,公園內有一些架高的菜圃,就是讓無法彎腰或坐輪椅的人們可以參與種菜。西雅圖食物森林未來希望5%的食物從這個公園生產,兩位創辦人今年9月也將來台參訪。

西雅圖食物森林成功的關鍵是政府支持,當地政府不但提供土地,也提出建議和資金協助,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大家的創意,讓人們在都市裡一圓農耕夢。

fsj 提到...

護農護水雉 「綠保」金援農民
http://udn.com/news/story/7314/956877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謝進盛/台南報導 2015-06-10

農民轉型無毒耕作需要支持,友善大地社會企業、水雉生態園區,昨天啟動「綠色保育農業基金」,提撥營收百分之十五,回饋給契作生產者及有心轉型的新農,希望擴大無毒耕作面積,也讓更多農地變棲地,讓台南市鳥水雉找到家。

水雉是二級珍稀保育類動物。四年前,大批水雉因誤食摻有農藥的農作中毒死亡,促使林務局、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及友善大地社會企業推動「綠色保育標章」,讓農民轉型無毒耕作,不用農藥、化肥種植水稻與菱角,水雉從卅隻大增到一千三百隻,成為生態保育及農業生產共存佳話。

但轉型之路並不好走,加入綠保的老農徒手除草,雇工不易、工作量大、有機資材也不便宜;加上連兩年受颱風、天熱影響,菱角產量欠收、市場行情飆高,施作農藥、化肥的慣行菱角收購價格,甚至一度超過綠保菱角,動搖老農信念。

水雉園區環教人員李文珍說,台南官田有約四百公頃農地,仍有高達九成農地會使用農藥。水雉園區和友善大地體悟到,思考只有讓農民收入提高,才能留住農民、擴大面積,為此成立「綠色保育基金」。

友善土地營運長楊從貴解釋,綠保農產品唯一能有利潤之處,來自網路團購。綠保農產品有七成賣到里仁、主婦聯盟等通路,三成直接透過網路、團購賣給消費者。

未來,後者收入將抽成百分之十五納入基金,八成五回饋綠保老農、一成五補貼有心想加入,初期仍須使用化肥的農民。

這筆基金不但具備生態補貼價值,同時也具急難救助金功能,當農民經濟遭遇困境、農作遇到蟲害受損時,經過評估都能派上用場,陪伴綠保農民走下去。



◆ 農會、明道大學 自然農法種香菜
http://udn.com/news/story/7325/956531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埤頭報導 2015-06-10

彰化縣北斗鎮、溪州鄉、埤頭鄉農會與明道大學合作農產品教育計畫,昨天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示參與的產銷班農民成果。

北斗香菜產量佔全省80﹪,農民和明道大學精緻農業系合作,以自然農法種植香菜,明道大學教授邱凱瑩說,香菜是不需過度施肥與用藥的菜,但現今不少農民有錯誤的預防用藥觀念,此次校方提供溫室讓農民以自然農法種菜,也希望讓消費者吃到更安全高品質的蔬菜。

溪州鄉農民試用溫室及各項滴灌等節能省水設施,希望農業也能兼顧綠色環保。埤頭鄉農民則學習各項米食料理及加工,希望開發米食更多元商品及市場。

※ 相關報導:

* 壽豐果豔西瓜搶手 預訂逾9成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56715

全國知名的壽豐鄉果豔西瓜,顆粒碩大、甜度在14度以上,才剛開園,已被預訂超過9成;壽豐鄉農會總幹事曾淑懿表示,第一批採收1萬顆,幾乎已售完,下星期將採收第二批西瓜。

壽豐鄉是花蓮西瓜最大產區,在木瓜溪河床砂礫地種植500多公頃,其中,壽豐鄉農會輔導瓜農種植的果豔西瓜就將近1萬9千顆;上周五開始採收,農會員工清晨就到田裡幫忙包裝、分類,透過宅配送給訂戶,開採至今已銷售超過9成。

* 番茄乾、凍感西瓜 創意多好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0000668-260107

推廣在地農特產品,同時提高農民收益,台中市烏日區農會今年推出「番茄乾」,利用在地生產的番茄加工後販售,吸引許多上班族團購;大肚區農會則萃取在地西瓜汁加上寒天,製作成「凍感西瓜」,博取兒童及年輕族群商機。

* 金煌1顆325元 水果銷溫哥華2天搶光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8152

市府農業局進軍加拿大市場,打出農業精靈「高通通」吸睛,創下「高雄首選」水果鋪貨不到兩天完售佳績,尤其金煌芒果每顆高達三百廿五元,相當於台灣市價的五倍,仍被搶購一空。



◆ 讓稻喝好水 流放水標準變嚴
http://udn.com/news/story/7328/956445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2015-06-10

工廠、住戶或餐廳業者把廢水排入農田水利溝渠,容易汙染灌溉用水,農作物甚至也會受影響。宜蘭縣為保護灌溉水資源,縣務會議昨天通過「宜蘭縣農田排水渠道放流水標準」,訂定比現行放流水標準還嚴格的規範,新標準送環保署審查核定後即可實施。

「人要喝好水,稻子也吃好水!」近年來,宜蘭農地興建大量農舍後,產生大量廢汙水排入水利溝渠,影響下游農業用水水質,宜蘭農田水利會前年初,為了維護灌溉水質,依「農田水利會灌溉排水管理要點」規定,禁止在灌溉專用、灌排兼用的渠道,排入廢汙水,但如果農田排水渠道經過准許是可以排放的,要合乎農委會訂頒的灌溉水水質標準。

不過,環保局長陳登欽說,依現行水汙染防治法訂定的「放流水標準」,管的是一般用戶或工廠排水,標準寬鬆,一旦這些廢水流入灌溉渠道,容易造成農地汙染,所以縣政府才要針對農田水利溝渠,另訂放流水標準,比現行一般家戶的放流水標準更嚴格。

陳登欽表示,加嚴的標準項目共有14項,包括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總汞、銅、鋅、鎳、硒、砷、硼等,其中,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油脂是一般住戶常見的清潔劑成分。

陳登欽說,新標準除了住戶、工廠,包括建築物汙水處理設施、排放廢水到農田水利溝渠者也都適用;舉例來說,民宿或餐廳的房客與用餐者多,會增加生活廢水排放量,其中有很多要用到洗潔劑,容易超標,透過新標準把關,能有效降低汙染農地與灌溉用水。

陳登欽指出,新標準昨天在宜蘭縣縣務會議通過後,將送環保署核定後實施,一旦實施後,被抽查違反者將受罰,如果是一般家戶可處以3千到30萬元,如果是事業單位可裁處6萬到2千萬元。

※ 相關報導:

* 農地疑遭汙染 福壽螺都無法生存
http://udn.com/news/story/7325/956428

南投縣竹山鎮中和里部分農地疑遭鄰近造紙廠廢水汙染,當地民眾不滿向民代陳情,縣府環保局昨天與縣議員張志銘、吳瑞芳對土壤採樣。

環保局水保科長簡宏倫說,5月已採樣檢測造紙廠放流水,確定超過管制標準,因放流水匯流至灌溉渠道,恐影響農業用水,所以對土壤採樣,釐清是否汙染農地,若檢驗屬實,將依土壤汙染相關法規要求業者限期改善或公告。



◆ 老外嗑滬小籠包 帶秤測量評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0000912-260309

旺報 2015年06月10日 記者吳冠瑾/綜合報導

美國美食作家卡維什(Christopher St. Cavish)利用16個月時間,吃遍上海52家小籠包店,但他不只用嘴巴嘗味道,還帶著專業儀器「測量」小籠包,寫成《上海小籠包索引》電子書,一本要價20元人民幣。

卡維什帶著電子秤(精準到0.01克)、電子測徑儀(精準到0.01公分)以及剪刀,到上海各家餐館試吃小籠包,研究內容包括包子皮的厚度、湯汁分量、肉餡重量。卡維什解釋,人人都能說出關於小籠包的要求,如皮薄、汁多、餡大、肉鮮,但是每個人感受不同,相當抽象。

自創評分公式

於是,他將這些標準數字化,並使用其自創的公式「(餡料+湯汁/皮厚度)X100」給小籠包打分數。卡維什表示,這趟實驗之旅他總共吃了7.243公斤的小籠包。「先在電子秤上稱每個小籠包的重量,然後分解,再分別稱湯和餡的重量,最後是用電子尺測量皮的厚度。」在吃過43家店的小籠包之後,「我實在吃不下去了,我只能吃一些,然後剩下的就完全用來做實驗。」

每去一家店,他都會點一籠小籠包,從中隨機挑選6個測量,然後取平均值,盡量做到最客觀。他說:「公式是依照『皮薄、汁多、餡多』而來,得12分以上的小籠包為A類,6.75分以下的為C類,介於兩者之間的是B類。」

準備研究生煎包

從網路曝光的《索引》來看,台北名廚、樂新皇朝、多旺南翔小籠等店家,拿到A類的好成績。「一個湯包基本上是兩股力量的博弈,盡可能薄的皮和盡可能多的餡。小籠包的優雅體現在它的姿態上,廚師需要掌握好皮的厚度,以防止熱湯流出。小籠包是陰柔的。」他補充說道。

下一個目標,卡維什瞄準生煎包,他認為,「生煎包是一種半熟的、加酵母發酵的包子,能夠在煎鍋中依然保持自身的餡和湯,則是陽剛的。它們的製作原理完全不一樣。」這位美國作家似乎對於中華料理的包子、饅頭特別感興趣。

有趣的是,卡維什拿著儀器測量小籠包時,引起部分店家的不諒解,有一次,一位約60歲的上海大媽注意到他的奇怪舉動,「正當我用手從蒸籠裡拿出一個樣本準備分解的時候,她回頭看了看我。」卡維什說,大媽還忍不住站了起來,生氣地喊道:「你知道怎麼吃小籠包嗎?你不能這樣吃!這是錯的!」然後無奈地走開了,一邊還搖著頭。

fsj 提到...

木瓜價賤傷農 屏縣盼軍民多買
http://udn.com/news/story/7327/973933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新埤報導 2015-06-12

木瓜價格直直落,屏東新埤鄉種植大量木瓜,卻因盛產及雨季搶收的緣故,導致木瓜價格從去年的每斤15元,跌到目前的6元左右,較去年跌幅近6成,瓜農採收不敷成本,有的任其在果園在瓜園發霉腐爛。屏東縣政府顧問黃昭展呼籲國軍官兵購買木瓜做為飯後水果,幫助瓜農度過難關。

新埤鄉是屏東縣網室木瓜的重鎮,種植面積約300公頃,果實肉質鮮美。目前進入採收期,但價格卻崩盤,1箱12公斤產地價只有100至120元,和往年的3、400元相差3倍有餘,也就是1公斤不到10元,根本不敷成本的每公斤22元。

種植8.5公頃的幸福999產銷班,因為木瓜價格崩盤,有農民就諷刺地表示,或許要改成119產銷班。

第一年種植木瓜的潘日文表示,屏東之前天氣晴朗,導致木瓜盛產,但因木瓜怕水,在雨季前幾天就看到許多農民忙著搶收木瓜,造成價格崩盤,「下雨那幾天,價格甚至低到每公斤10元」,「沒想到第一年種木瓜就虧錢」!他說,目前正好是愛文芒果及荔枝的盛產期,希望民眾能踴躍至市場購買木瓜,以紓解農民壓力。

縣政府顧問黃昭展說,目前屏東縣正在籌設蔬果運銷公司,開拓國外市場,以徹底解決產銷失衡的問題。目前他已先訂購一些木瓜,送給各關懷據點的弱勢族群享用,期盼各縣市政府或各企業跟進,更希望消費量最大的軍方,近日的餐後水果能選用木瓜,幫農民紓解一下盛產的壓力。



◆ 瓜棚有機饗宴 三星7月11日辦桌
http://udn.com/news/story/7322/961988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2015-06-11

「好涼啊!」最近幾天氣溫高,但宜蘭縣三星鄉公所搭建的大瓜棚,結實累累,瓜棚遮蔭,並不覺得熱,鄉公所結合有機農場,邀請大廚推出有機饗宴,7月11日席開20桌,歡迎民眾到瓜棚下品嘗美食。

夏天正值瓜果生產期,三星鄉公所在三星加油站旁的農田,搭建大瓜棚,種植胡瓜,絲瓜,瓠瓜、南瓜等,走在棚裡,身前和身後都是各種瓜果,十分有趣。

為推展有機農業,鄉公所將在三星有機米香節,推出「瓜棚下的有機饗宴」,結合鄉內的張文亮有機農場、行健有機村的農民,提供當季所生產的蔬果,請大廚烹煮,11日傍晚5時在大瓜棚下舉辦有機饗宴。

有機饗宴採用當季生產、有機驗證的食材,以健康蒸煮、汆燙等方式,讓遊客體驗無加工的食物,共10道菜,每桌2500元,特別贈送現煎蔥油餅、上將梨與紅龍果,請民眾自備環保碗筷。訂桌可洽鄉公所農業課,電話(03)9894011。

※ 相關報導:

* 全台芒果冰熱搜 台南最夯
http://udn.com/news/story/3/972364

夏天來碗芒果冰是台灣人消暑方法,外國人來台也嘗這味。OpenRice台灣開飯喇根據網友搜尋熱度以及口碑,統計出全台前五大芒果冰排行,前兩名都落在芒果之鄉台南,分別是冰鄉及麗都大冰果,前者以新鮮芒果上再淋上芒果原汁,隨冰附上新鮮芒果泥一杯,芒果吃完後,淋在剉冰上做成芒果冰沙。後者芒果現點現切,剉冰舖上很多新鮮芒果塊,淋上煉乳,再加上一顆芒果冰淇淋。第3名到第5名分別是台北芒果皇帝、台北芒果恰恰及台中美村點頭冰。

* 今年綠竹筍甜 「矮短彎肥」最好吃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61371

「今年綠竹筍好甜!」新竹縣寶山鄉農會昨天舉辦綠竹筍評鑑競賽,最後由去年特獎者得主江日安蟬聯,另名身兼遊覽車駕駛的鄧同君,種出甜度76度的綠竹筍,獲得甜筍王封號。農會建議,選購綠竹筍訣竅為「矮短彎肥」,端午節過後預計價格會較低,產季將至9月。



◆ 愛文市場大 陸批發商渡海搶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1001033-260309

旺報 2015年06月11日 特約記者陳易志/台南報導

「今年玉井愛文銷大陸芒果預計20000箱,比去年多了5000箱」台南市玉井區農會總幹事黃澄清指出,今年玉井愛文芒果將於6月19日開廠,啟動收集作業。已經銷陸6年的玉井愛文芒果,逐漸由外銷導向轉為廠邊交易,許多批發商直接在玉井產區下訂單,商人主動採購愈來愈普遍。

今年玉井愛文芒果因為氣候溫和,少風少雨,甜度提高,結實纍纍,產量大增。往年銷往大陸的數量約15000箱,在農會總幹事黃澄清大力促銷之下,今年採購數量預計將提升到2萬箱,以1箱約新台幣1000元計算,產值約2000萬元新台幣,以芒果這項短期農作物,僅銷大陸這方面就有此一成果,算是大豐收。

綠色廊道造福農民

玉井愛文銷大陸的過程篳路藍縷,2009年玉井農會把芒果裝進貨輪,輪船先繞到香港,再出港直通上海,成本十分昂貴,後來,兩岸貨暢其流,如今銷售大陸管道均由福建省廈門的「綠色廊道」快速通關,再由此銷往沿海各大城市。黃澄清說,綠色廊道是為了方便兩岸農產品由產地運輸到消費市場而設,確實大大造福了台灣農民。

芒果屬於夏季水果,在台灣愛文芒果尚未進入大陸之前,大陸消費市場的芒果多來自東南亞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兩相比較之下,台灣愛文芒果的口感佳、甜度高,大大勝出,贏得大陸消費者一致好感,也奠定了愛文在上海等城市高檔水果的行情。黃澄清指出,雖然玉井農會也想把愛文銷往政治中心北京市,但包裝運輸太費事,就由上海等地的批發商自行開發,克服運輸包裝等難題。

由於果農用心栽種,農會大力促銷,玉井愛文芒果知名度大開,6年來,銷售量持續增加,由於產量有限,消費市場大幅增加,供需市場起了微妙變化,以前農會在芒果產季之前就忙於與貿易商打交道,總是為了外銷相關事宜焦頭爛額,如今因愛文芒果身價扶搖直上,渡海來到玉井集貨廠下訂單的批發商紛至沓來。

銷量增 果賤傷農不再

「廠邊交易已蔚為主流,農會本來為了外銷傷腦筋,現在這方面的問題減少許多」黃澄清表示,玉井愛文產期有限,批發商主動採購者日漸增加,農會可以把重心放在輔導果農之上。

由於銷售大陸的數量持續增加,以前盛產時果賤傷農的情形已經不再,農民用心種出的芒果,價格獲得保障,收益大幅增加,這也反映在玉井當地的房地產。最近玉井推出在地「帝寶級」豪宅,一棟2、3千萬元,看屋、購屋踴躍,可以看到果農經濟大獲改善。(旺報)



◆ 向日葵賣相差 乾燥花畢典夯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61813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 2015-06-11

六月畢業季,應景的畢業花束熱銷,但不少學生發現最常使用的向日葵,變得比較小朵,有變相漲價之嫌,花店業者解釋,上半年受到天熱缺水影響,向日葵品質下降,銷量也比去年同期少3成,反而過去乏人問津的「乾燥花」,今年成為畢業花束新寵。

畢業花束選擇多,經營花店26年的新芙蓉花坊老闆姜貞韶指出,向日葵最受學生歡迎,其次是乒乓球菊、桔梗花、百合花及玫瑰花,以單支花束銷售來看,向日葵業績佔8成,但今年受生長環境影響,花況不好,業績比去年同期少3到4成。

姜貞韶說,目前向日葵每支平均50元,去年則因受到學運影響,每支60元,但若與前年相比,今年花朵明顯變小,卻漲20元。今年畢業學生多選擇「設計花束」,或「乾燥花」,畢業市場沒有變小。

花店店員許閔琇表示,乾燥花在畢業季中向來乏人問津,但今年卻增加了兩成銷售量,由於乾燥花比較沒有保存問題,減少花粉過敏原,老師們接受度很高。

今年應屆畢業生黃上豪表示,鮮花保存時間較短,考量到存放問題,比較會選擇乾燥花或是其他畢業禮品;大學畢業只有一次,希望老師或是同學能友誼長存,乾燥花是不錯的選擇。

fsj 提到...

林忠義研發愛玉機 不用手搓洗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73929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土庫報導 2015-06-12

虎尾鎮民林忠義熱心推動蔬食,多年來散盡積蓄投入蔬食宣導,更身體力行,花費一年成功研發國內第一台豆漿、豆腐及愛玉結合一機的愛玉豆漿機,獲得專利,且研製的愛玉更在全國愛玉大車拼中榮獲優等之列,他選擇到土庫小鎮推廣,一開幕人氣指數馬上破表。

電機碩士的林忠義是蔬食信仰者,為了推廣不吃肉愛地球,多年來自費印製各地蔬食館導覽手冊,四處奔波力倡。他更用己所長,「這不為賺錢也為蔬食」堅持信念,耗時1年,終讓他研發出全球首台自動愛玉製造機,顛覆200年來手洗愛玉的歷史。

林忠義發明的愛玉機,不只能「洗愛玉」還能煮豆漿、做豆腐,目前正研發第2代,不僅增加製造量,也將納入仙草製造功能,讓家庭或店家,只要一機在手,愛玉、仙草、豆腐、豆漿製程一次到位,十分便利。

1年研發耗盡積蓄,為到大陸尋求代工工廠,盤纏不足,險些流浪異國街頭,幸遇香港朋友「援助」,才返抵台灣並成功生產機具。

林忠義說,愛玉是台灣特有種,長久來大家都用手搓洗愛玉,費力、產量少,愛玉機速度比手工快達十倍,品質也佳,他期待台灣夏日最具代表性的愛玉,未來也能走進國際舞台。

林忠義為讓更多人吃到健康又便宜的愛玉,精心調製出檸檬脆皮愛玉與天然黑糖愛玉,一大碗才賣25元,清涼Q嫩,酸甜滑口,並入選觀光局愛玉大車拼網路票選活動13店家之一,一開館人氣超夯,網友慕名而來,他深信有一天,愛玉會像咖啡一樣,風靡全球,成為台灣國寶。



◆ 黑網遮光 滿山蓮霧樹變身「大香菇」
http://udn.com/news/story/7314/974183

聯合報 記者呂慧瑜/嘉義縣報導 2015-06-12

嘉義縣梅山鄉圳南村整座山像是長滿大香菇,鳥瞰有如「香菇山」,讓人嘖嘖稱奇。詢問當地農民後才了解,用黑網罩住蓮霧樹「遮光處理」,可控制生長期,除了方便果農管理果樹,也能讓民眾四季都能吃到美味蓮霧。

「你看,那座山怎長出大香菇了」,順著梅山圳南村民口中的「水底寮路」往梅圳國小方向行駛,會看到山坡彷彿有數都數不完的黑色大香菇長在山坡上,引人好奇想去一探究竟。

梅山鄉圳南村的主要農作物是蓮霧,有「蓮霧家鄉」之稱。從海拔三百公尺到八百公尺約一百公頃的山坡幾乎種滿蓮霧樹。霧蓮花期原在五月,農民為了抑制開花,會為每棵蓮霧樹準備一件大黑網「遮光」,抑制生長。

要如何把黑網罩住三、四公尺高的蓮霧樹?農民想出的方法是在方形黑網的兩個角各綁上塑膠繩環,再準備兩根四公尺左右的長竹竿,一端挖出「U」字型凹槽。接著兩個人各持竹竿勾住黑網繩環,把黑網撐得比蓮霧樹高後罩住樹冠,最後將黑網綁在樹幹上,免得被風吹散,「大香菇」就大功告成。

圳南社區前理事長林信郎說,圳南果農以前沒為蓮霧樹做遮光處理,六月產季一到,滿山蓮霧在兩周內同時熟成,因為產量多,價格崩盤;如果遇到颱風干擾,蓮霧會「爆開」有裂痕,也賣不到好價錢,常感嘆血本無歸。

十八年前到屏東觀摩後引進「遮光處理」技巧,有效控制蓮霧樹的生長後,圳南村的蓮霧產季已從集中在六月拉長到十一月,讓果農更能有效管理蓮霧樹,蓮霧品質也提升了。

蓮霧樹遮光四十天到六十天後,果農掀開黑網讓蓮霧樹重見天日,然後相繼展開催花、剪花與套袋作業,等待收成。圳南村的蓮霧即將上市,今年因雨水較少,蓮霧甜度高,頂級蓮霧預估一斤一百元起跳。

嘉義大學園藝系教授李堂察說,用黑網罩住蓮霧樹遮光是一種催花技術,不能稱作休眠,遮光處理會使果樹成長弱化,生長受到抑制,等到打開黑網,蓮霧樹的新芽會生長得更好,有助於提高開花率。

●黑網遮光 調節產期

果農在蓮霧樹罩上黑網是一種催花方法,利用物理性破壞方式,讓蓮霧樹在覆蓋黑網四十天到六十天後因成長衰弱,誤以為即將死亡。當黑網掀開果樹再度獲得陽光時,就會趕緊開花繁殖,成功促使蓮霧開花結果,以此調節作物產期。(呂慧瑜)

※ 相關報導:

* 蓮霧達人 溪州種出「紅美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25/973762

彰化縣溪州鄉農民王世勳種植1公頃少見的紅美人、紅寶石品種蓮霧,並調整產期,5月後還吃得到蓮霧,未來希望能發展成觀光果園。

王世勳在海南島種蓮霧8年,他說,2年多前希望回家鄉養老,所以回到溪州種蓮霧,因氣候因素,南部較適合種蓮霧,中部種蓮霧的農民不多。

他說,蓮霧技術門檻高,容易落花、落果,遇水又容易裂果,照顧不易,他用有機肥,不使用除草劑,採收前套袋至少40天,將產期調整為清明節到5月,甚至有一批可在中秋節採收。



◆ 捨棄裙子 「農婦老師」帶學生種田去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73951

聯合報 記者黃茹婷/通霄報導 2015-06-12

苗栗縣通霄鎮城中國小推動食農教育,全校66名學生都成了會耕田、種菜的小農夫,帶領學生享受田園樂的教師康以琳,跟著學生從零學起,也是學生口中的「農婦老師」。

37歲的康以琳是通霄人,從小沒機會接觸農務,原本對鄉村生活很陌生,她說,15年前剛踏入校園時,許多學生對農事很熟,種田、翻土樣樣行,但現在許多學生住在農村卻不諳農事,有一次上課提到「稻穗」,還有學生舉手發問「稻穗長什麼樣子?」

她表示,當時是稻穗飽滿的季節,學生應該天天都有機會看到,也才發現農村學生的生活開始都會化,比起農作物、稻田景色,學生對3C產品、電動玩具更熟悉。

為燃起學生對農村的熱情,她推動食農教育,讓學生透過耕種認識食材、土地,因此承租學校附近約三分大小的空地,與學生合力栽種稻米、蔬果等作物。

第一次下田時,她和學生一樣茫然,翻土、挖溝只能跟隨老農夫的指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細嫩雙手不斷起泡脫皮,白皙皮膚也漸漸曬黑。康以琳說,當農婦老師不但耗費體力,連喜愛的裙子都要捨棄,必須穿褲裝才方便下田,雖然又累又辛苦,但身為老師,要以身作則,不能半途而廢。

5年來,康以琳發現學生逐漸改變,也懂得將知識結合生活,例如為搬運田底石塊,學生會活用自然課「槓桿原理」,看到土地酸化現象也會舉一反三想起「酸鹼度」變化。

學生收成的農產全數做為午餐食材,學生更懂得「健康飲食」中所需要花費的心力。康以琳說,相信友善土地的觀念會成為學生一輩子的珍寶。

※ 相關報導:

* 扛木砍竹蓋樹屋 學童守護玉米田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74062

「樹屋終於完工了!」苗栗縣通霄鎮城中國小28名五、六年級學生配合食農教育課程,費時一個半月搭建樹屋前天完工,學生可以在樹屋觀察和守護田間作物成長,還能納涼,雀躍不已。

城中國小5年前開始推動食農教育,邀學生下田耕種,3月播下彩虹玉米種子後,師生興起守護玉米田的想法,決定搭建樹屋,挑戰當建築工人。

* 老了管不動 荔枝園採果大放送
http://udn.com/news/story/7322/973952

苗栗縣通霄鎮民姚聰明在五北里11鄰有一處荔枝園,最近結實累累,他卻不打算採收,還大方讓人隨意採,引人好奇,原來他因身體不好無法管理果園,為避免浪費因此開放免費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