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5

由千億個電子自旋所構成的量子電腦

Proposed Quantum Computer Consists of Billions of Electron Spins
http://www.physorg.com/news171705608.html

By Lisa Zyga, September 9th, 2009

(PhysOrg.com) -- 雖然研究者已證明少數幾位元量子電腦的建構基礎,不過將這些系統放大到大型量子電腦仍是一種挑戰。最大問題之一是開發出一套物理系統,能可靠儲存數千個 qubits(量子位元),同時為了邏輯閘運算(gate operations)能使位元與偶對(pairs)被個別處理。

心裡有了譜,科學家們最近提出一種量子運算方案,使用一種約千億個電子自旋的總成(ensemble)。他們證明數百個物理性量子位元能以這些集體性電子自旋激發(collective electron spin excitations)構成。這些研究者,來自牛津大學的 Janus Wesenberg,以及來自牛津、耶魯與丹麥 Aarhus 大學的共同作者,已將他們提議的系統發表在最近一期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這套系統也能執行 qubit 編碼並為量子運算提供一位元與雙位元邏輯閘(one- and two-bit gates)。在設置中,電子自旋被耦合到一個超導傳輸線腔(superconducting transmission line cavity)。接著,這個傳輸線腔被耦合到一個 transmon Cooper pair box (transmon 古柏偶對盒;譯註:transmon qubit 是一種基於 Cooper pair box 的超導量子位元,由耶魯開發,參見:doi: 10.1103/PhysRevA.76.042319)上,那完成邏輯閘運算。

"單一個電子自旋只能非常微弱地與其環境互動:除了它非常難以初始化或讀取之外,這使得它成為一種優良的量子記憶," Wesenberg 解釋。"在這個總成暫存器(register)內,我們利用了這個事實:一個有千億個(電子)自旋的總成與一個微波腔之間的集體性交互作用,由所謂的超輻射效應(superradiant effect)大幅強化。這使得在幾十奈秒內從傳輸線腔將一微波光子(攜有一量子位元)傳輸到自旋總成成為可能,相較下單一自旋則要花上幾分之一秒的時間。一旦光子被傳輸到總成,它以非局域性激發(delocalized excitation)的樣子存活。

"這個系統的量子態為每個受激自旋的量子疊加(quantum superposition),此即,與極強磁場(已施加到該系統上)相關的翻轉(flip)。以這種方式來疊加單一激發的方法有無限多種,而且這些能以自旋波(spin waves)來描述。藉由施加一磁梯度脈衝(magnetic gradient pulse),我們能傳輸一個激發態,那存活的樣子猶如從某種自旋波到另一種自旋波。"

如同 Wesenberg 的補充,這項研究提到二種獨立的新構想。

"首先,這裡有個點子是將電子自旋總成耦合到一個帶狀線共振器( stripline resonator)," 他說。"雖然這是個新點子,不過它是先前將極化分子總成(Rydberg 原子等)耦合到這種帶狀線腔室之研究(由 Peter Zoller 等人完成)的直接延伸,利用電子自旋的主要優勢在於,它們能被直接塗抹(smeared)到帶狀線基質上而無須任何複雜的設陷安排(trapping arrangements)。其次,這裡有個點子是,在可控制磁梯度的幫助下,利用全像原理來對付總成中的大量模式(modes)。這是作者之一(K. Molmer)在全像儲存(holographic storage)研究上,相對直接的延伸。"

當科學家解釋他們的研究時,這種設置的優勢之一為:在無須單一自旋測定的情況下,大量的自旋可受到控制。端看所使用的材料,該系統能達到幾十毫秒以上的自旋同調時間,那能用來建立一固態裝置。

"立即的計畫是實驗性地證明這有效," Wesenberg 說。"在半古典設置(那本質上是電子自旋共振光譜)與之後的量子領域中是頭一個。為此而做的實驗正在耶魯與牛津進行。"

※ 上面專有名詞若有誤請指正。相關報導:

* Quantum Computing with an Electron Spin Ensemble
http://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Lett.103.070502
J. H. Wesenberg, A. Ardavan, G. A. D. Briggs, J. J. L. Morton,
R. J. Schoelkopf, D. I. Schuster, and K. Molmer
Phys. Rev. Lett. 103, 070502 (2009) [4 pages]
doi: 10.1103/PhysRevLett.103.070502
科學家首度觀察獨特的 Rydberg 分子
控制電子自旋的新技術:彈道自旋共振
近藤效應在純鐵磁質的單原子接點中產生
「永續電流」的研究最終驗證理論
科學家創造第一款電子的量子處理器
IBM 造出分子的「解析」影像

控制材料的電子表面特性
拓撲絕緣體:新奇異材料或能革新電子學
相機閃光讓絕緣材料變導體(石墨烯)
研究者在量子級聯雷射中發現新型雷射
奈米雷射-- 未來光學電腦與科技的關鍵

量子電腦擅於塑模化學反應
量子尺度下的時空可能有碎形特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