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3.19
大西洋黑鮪禁止國際貿易案在聯合國杜哈會議被否決,許多人又重提日本是大黑手,其實日本只是本案殺手之一,另外還有71個殺手,大多是開發中國家,包括中國和南韓。72國反對這項禁令,原因無他:經濟和就業至上,只好委屈黑鮪魚。
顧經濟、就業 犧牲黑鮪魚
南韓媒體說,南韓投反對票的理由,除了南韓是重要捕鮪國,另一理由是怕「惡例」一開,將來延伸到其他鮪類,影響漁業。
管轄大西洋黑鮪的兩大單位,一是「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CITES),通稱「華盛頓公約」,一是「國際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 (ICCAT)。
ICCAT去年年會未能大幅限制大西洋黑鮪年捕量,摩納哥訴諸CITES,提出全面禁貿令,日本當時揚言反對任何禁令。
但肉美價貴的大西洋黑鮪注定繼續走向滅絕之路。徹底支持禁令者只有美國、挪威、肯亞,18日投票支持禁令的43國,包括歐盟,不少主張緩議。
非洲、亞洲、拉美、加勒比海的漁業國家說,禁令傷害漁民,而且大西洋黑鮪危機危言聳聽。18日會議上,利比亞代表帶頭,聲震全場,直指提案者摩納哥提供的科學證據全是誤導視聽的謊言。保育組織希望交付工作小組繼續辯論,但利比亞要求立即表決,結果就是如此。
向來被指為黑鮪危機禍首的日本樂得順水推舟,大大賣乖,出席會議的水產廳審議官宮原正典說,日本向來不遺餘力關心大西洋黑鮪過去50年來銳減80%的命運,但主管此事的不應該是CITES,而應該是ICCAT,因為CITES的禁令不切實際,ICCAT走降低漁獲配額的路線,日本願意接受。
宮原說,日本聽ICCAT的,而ICCAT有大西洋黑鮪復育計畫,因此CITES案未過,對日本也是沉重的結果,因為日本自覺更有責任協助復育。
※ 相關報導:
* 拯救瀕臨絕種物種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2670&f_ART_ID=237344
好消息:白頭海鵰與灰狼已脫離絕種之境。壞消息:黑猩猩、海牛、北極熊、鯨魚仍身陷險境。哪些能獲救,又該如何拯救呢?
◆ 紫斑蝶繞雲林 國道架網準備封路
【聯合晚報╱記者陳信利、謝蕙蓮/連線報導】2010.03.19
每年3月到清明節前後,是紫斑蝶北遷時候。高公局今天宣布啟動紫班蝶輸運計畫,當紫斑蝶數量達到每小時300隻以上時,就會封閉國道3號250到253公里,也就是雲林林內路段北上外側車道,讓紫斑蝶可以順利安全北遷。
雲林縣林內鄉年度最大盛事、迎接紫斑蝶系列活動明天登場,這幾天已有零星紫斑蝶飛來,國道高速公路局為保護這群嬌客安全飛越3號國道,本月初已在林內鄉觸口段架謢防謢網,要協助紫斑蝶改從涵洞飛過,避免飛越國道時被車輛撞擊。林內鄉長邱世文今天邀約全國民眾,來觀賞這個世界級蝶河景觀。
台灣的紫斑蝶遷移,是全世界唯二的蝴蝶遷移奇觀;紫斑蝶每年會從高雄縣茂林北移,經雲林縣林內鄉坪頂山區、彰化縣八掛山到苗栗縣竹南避暑,清明節前後數量最多,數以萬計紫斑蝶構成紫色蝶河,蔚成林內鄉境最大生態特色。
高公局副局長陳志修說,今年防護網全長860公尺,比去年增長200公尺。且規定每分鐘只要有300隻紫斑蝶飛越,就將封閉國道北上主線外車道及路肩,比去年500隻標準低。
紫斑蝶季系列活動從明天起到4月4日每周六、日均有精采活動。活動網址: http://butterfly.yunlin.gov.tw/ 、查詢電話(05)5892001轉227洽陳小姐。
◆ 跨國DNA研究 澳洲野犬世界最老犬種
【聯合報╱國際中心/報導】2010.03.19
根據最新的大規模DNA研究,澳洲極具代表性的動物澳洲野犬(dingo),可能是全世界最老犬種。這項結果將帶動更多保育行動。
這項跨國研究並發現,澳洲野犬與其近親新幾內亞唱犬(New Guinea singing dog),在所有受驗犬種中與狼的基因最相近。
這似乎證實有關澳洲野犬身世的臆測。這一項研究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檢驗近1000隻85種不同品種的狗和數百隻狼。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任教於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威爾頓(Alan Wilton)指出:「這給我們強有力證據,支持澳洲野犬異於現代其他犬種的理論。」
他說:「這些資訊也可能對保育議題有重大影響,如果澳洲野犬與家犬非常不同,那就有保育牠們的科學因素了。」
澳洲野犬與唱犬數千年來一直與其他犬種分開演化。澳洲野犬約在5000年前由印尼進入澳洲,唱犬則因多音調的特殊嚎叫聲得名。
澳洲野犬受到混種威脅,血統已不再純正,引發相關人士倡議保護。威爾頓表示,澳洲東岸八成澳洲野犬據信都是混種。
澳洲野犬不如其他澳洲代表動物,像是袋鼠和無尾熊那麼受歡迎。澳洲野犬較凶惡,1980年曾殺死一名小嬰兒。近年,在著名觀光勝地芬瑟島上的澳洲野犬也攻擊幼童,2001年一名男童被兩隻澳洲野犬攻擊致死。
◆ 豐臣秀吉時代櫻花 複製成功
民視 2010/03/20
您預備這個春天到日本賞櫻嗎?建議不妨到京都的醍醐寺一遊,如果時間碰得對,您就能看到,戰國時代風雲人物豐臣秀吉觀賞過的櫻花,這是因為醍醐寺以複製方法,複製了豐臣秀吉時代櫻花的後代。
自平安時代以來就是京都賞櫻名所之一的醍醐寺裡,有一株高齡超過150歲的櫻花,由於日本戰國時代的風雲人物豐臣秀吉,曾在醍醐寺舉辦過一次流傳後世的超級豪華賞櫻會,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這株150歲老櫻花的祖先,曾經被太閣大人親自觀賞過,身價非常不凡,不過10年前,這株老櫻花就開始衰弱,連根部都因為遊客太多而被踩傷。
醍醐寺方面擔憂老櫻花就此再見,於是商請茨城縣一家私人實驗室,以先進的手法複製了老櫻花樹,複製的結果很成功,「新生的」老櫻花樹,一滿5歲就開花了。
由於研究人員在複製時,一口氣複製了200株櫻花樹,所以現在日本很多賞櫻地點,都有這棵老櫻花樹的分身存在,要是朋友們最近打算去日本賞櫻,說不定就能親眼看到,豐臣秀吉時代的櫻花。(民視新聞王皓綜合報導)
※ 相關報導:
* 聯合國救物種生物多樣年啟動
22 則留言:
墾丁海膽集體生殖 大開眼界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屏東縣報導】2010.03.20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後壁湖設立的海膽保護區,本月初進入繁殖期,受委託監控追蹤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趙世民,日前拍攝到珍貴的海膽排精、排卵影片,是國內首次拍到海膽集體生殖的畫面,國內外學者紛紛索閱。
墾管處七年前在墾丁後壁湖潟湖區設立海膽保護區,委請趙世民長期追蹤數量及動態,他投入海膽研究廿五年,這次是首度拍到海膽生殖畫面。
趙世民說,海膽保護區的海膽種類逾十五種,都可自行繁殖,學界尚不清楚海膽集體生殖的誘因為何,故無法預測排精、排卵時間,只知會在三至五月陸續生殖。
親眼見過仿如「海底大風雪」的海膽集體繁殖畫面的人少之又少。因是國內首度拍到海膽集體繁殖畫面,國內外學者紛紛來電索閱。
趙世民說,這次拍到三種海膽,其中喇叭毒棘海膽是台灣海底最漂亮的大型海膽,直徑廿公分,身體長滿成千上萬像「喇叭花」的武器,有毒,學界稱為叉棘。叉棘張開就像密密麻麻的彩花,其他地區很罕見,在後壁湖保護區卻欣欣向榮,主要是物種和棲息地受到保護。
趙世民說,喇叭毒棘海膽集體生殖是為提高精子和卵子受精機會,很特別,生殖前會先卸下身上的小石塊、收起小喇叭花、舞動全身短刺和管足,整群海膽突然興奮起來,身體頂端的五個生殖孔擠出精子和卵子,像一座小火山爆發,頓時煙霧瀰漫,海膽「手舞足蹈」加速精卵的稀釋、擴散,增加受精機會。
漁業署:黑鮪做好管理可再生 不必禁捕
中央社 2010-03-21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譴責各國未支持CITES會議禁止黑鮪買賣。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陳添壽表示,台灣認同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的看法,做好管理,不需全面禁捕。
華盛頓公約組織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會議(CITES)第15屆年會3月13至25日在卡達首都杜哈召開,由摩洛哥於CITES會議提出的大西洋黑鮪魚買賣禁令提案,以68票比20票遭否決。
之後歐盟又提出修正案,要求禁止黑鮪魚買賣,並延後一年半實施,最後還是遭到封殺。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表示,遺憾瀕危物種黑鮪未能受CITES會議所保護,並譴責日本、台灣等國政府未能支持保護黑鮪的方案,將此物種推向滅絕之路。
陳添壽表示,漁業是再生資源,黑鮪也是,所以認同採行ICCAT的資源管理是足夠的,還不用到列入禁止買賣的程度。
他並說,台灣的黑鮪一年約捕獲1千多噸到2千噸,都是20到100噸位的小船在太平洋捕獲的。
他補充,台灣在大西洋黑鮪的配額量近年來是每年60到70公噸,但自2006年起就沒使用,連同更早以前配額量較多,累計近7年來未使用配額量為700多噸。
台灣既不在大西洋捕黑鮪魚,何以未支持禁止在大西洋捕黑鮪的方案?他重申,雖然台灣未在大西洋捕黑鮪,ICCAT已對大西洋黑鮪總捕抓配額量從一年3萬多噸降為2萬多噸,目前已降為1.3萬多噸,認同漁業做好總量管理後資源可再生,不必全面禁捕。
稀有珊瑚貿易禁令 日本帶頭封殺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2010.03.23
繼大西洋鮪魚交易禁令遭封殺後,華盛頓公約杜哈會議21日又否決稀有珊瑚的貿易禁令,引發外界質疑該機構究竟有無保護稀有物種的能力。
珍貴的紅珊瑚與粉紅珊瑚產量已較1980年之前減少85%,面臨滅絕危機,但這項禁止交易提案經參與這場會議的133國表決,以64票贊成、59票反對、 10票棄權的結果,未能跨越三分之二會員國(89國)同意的門檻,遭到封殺。
這項提案由美國與歐盟領銜提交大會討論表決。如同大西洋黑鮪魚禁止交易提案,日本再次為首反對。這項提案要求禁止交易的對象包括7種珊瑚,其中1種生長在地中海,其他6種集中於日本及台灣沿海。另外24種和上述瀕絕珊瑚外表類似的珊瑚品種,也被涵蓋在禁止交易範圍中,以防採收時意外傷害瀕絕品種。
珊瑚製成的項鍊一條可賣到2萬5000美元(台幣80萬元)的高價,一公斤拋光珊瑚售價更高達2倍。
環保組織譴責表決結果,聲稱可能帶來相當嚴重甚至無法扭轉的後果。一名日本代表在大會辯論時表示:「目前已有很嚴格的控管。」
珊瑚手工業盛行的北非國家也加入反對陣營,表示若禁止珊瑚貿易,這些手工業將受到影響。
要求不記名投票的突尼西亞代表說:「這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珊瑚為我國帶來5000個就業機會,以及每年100萬美元的收入。」
全球最主要珊瑚採收及加工處理中心包括義大利、日本及台灣,美國是紅珊瑚與粉紅珊瑚最大市場。
◆ 全球珊瑚產量 八成來自台灣
【李忠一/宜蘭報導】2010-03-23 中國時報
宜蘭南方澳珊瑚法界博物館館長賴榮興表示,珊瑚成長不容易,禁止紅珊瑚貿易牽扯到的層面太廣,各國的狀況不盡相同,如果禁採,會導致現有的珊瑚價格高漲,但「不是環保組織不好,珊瑚界也要正視這個問題。」
賴榮興指出,台灣捕撈珊瑚的規定可說是世界最嚴格,必須在十二海浬外才能捕撈,還有限定捕撈區塊與時段,漁業署也會派員監督,幾乎可以掌握漁民捕撈的狀況。
賴榮興表示,珊瑚雖是世界性的產物,但台灣占全世界八○%的產量,捕撈珊瑚也有七、八百年的歷史,早期政府還鼓勵漁民捕撈珊瑚,九九%的珊瑚都是外銷,為我國賺了不少外匯。
◆ 台灣漁船中南美海域大量捕鯊 每年恐撈捕一千萬隻鯊魚
中廣新聞/張佳琪 2010-03-23
全球市場上販售的魚翅,有一大部分來自於台灣!根據綠色組織的調查,台灣漁船在中南美海域的確撈捕了大量的鯊魚,一年撈捕量大約是一千萬隻的鯊魚。漁船捕到這些鯊魚以後,不管是不是保育類,都把鰭割掉,魚體直接丟入海裡,這些魚鰭在報關時則以水鯊報關,迴避獵捕保育類鯊魚的罪名。
華人世界都愛的魚翅料理,台灣的漁船在這個魚翅產業的供應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綠色組織的調查,台灣漁船大部份是在中南美洲作業撈捕鯊魚,這些漁船船隊規模相當大,不少船東甚至有私人漁港,以便躲避查緝。
業者作業方式是,會大一條母船及多條子船同時出海作業,子船散布在各海域撈捕鯊魚,為了能讓船艙多放些鯊魚鰭,業者撈到鯊魚後直接把魚鰭割除,魚體丟入海裡讓它痛苦死亡。各子船載滿魚鰭後,會與母船在海面上會合,將魚鰭全數交由母船運回港口進入工廠處理。
動保團體發現,許多台灣船東為了讓魚鰭可以順利回港,會買通當地官員,加上魚鰭被割除後,除非一一以DNA檢驗,否則根本無法辨識是不是國際禁捕的保育類鯊魚。動保團體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說,根據各綠色組織最新的統計,台灣漁船每一年可以在撈捕六到七萬噸魚鰭,且近幾年每年進口魚鰭有三千多公噸,換算下來,大概捕撈了一千萬隻鯊魚,陳玉敏說:「包括生鮮、冷藏、冷凍等等要處理的魚翅,大概一千萬隻鯊魚,」。
這些被違法撈捕的鯊魚鰭又為什麼都能進口進來呢?動保團體說,因為業者全數以非保育類的水鯊來報關,表面上並不違法,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通關。
※ 一個魚鰭只有 300 公克?
台灣油杉 人工催生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2010.03.24
台灣保育樹種台灣油杉正面臨「少子化」危機,由於種子生育率低於百分之一,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研發油杉「精子銀行」,利用人工受精,將台灣油杉生育率提高廿倍,避免油杉「絕子絕孫」。
台灣油杉在保育樹種中是數量最少,分布最獨特的樹種。
林試所育林組副研究員鍾振德表示,全台油杉母樹僅五百多棵,集中在台灣南、北兩端。北部在坪林一帶約卅公頃,南部在台東大武附近約五、六公頃,「兩個分布點中間尚未發現有族群分布,分布方式罕見。」
台灣油杉為雌雄同株,因數量少、分布距離遙遠,自花授粉的成功率極低。鍾振德指出,台灣油杉高達百分之九十九的種子是空包彈,導致「流產」率高。
鍾振德表示,近十年發生過三次冬季高溫,台灣油杉花粉出現發育異常的情況:冬天溫度變高,使雄花誤以為春天來臨而提早結束休眠,花粉因發育不成熟,無法成功授粉,油杉瀕臨滅絕的問題更嚴重。
林試所利用儲藏花粉與人工授粉技術搶救台灣油杉,研究發現,即使將花粉冰凍保存五年,經人工授粉依然可成功。
鍾振德指出,未來透過「花粉銀行」協助,台灣油杉族群預估可增加一倍以上,確保族群能繁衍下去。
◆ 封山10年 雪山西稜下月中開放
【聯合報╱記者祁容玉/苗栗縣報導】2010.03.24
雪霸國家公園雪山西稜登山路線,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封山十年,原訂今年元月開放,因大雪暫緩;三月起氣溫回暖,雪管處認為融雪狀況良好,決定下月十六日重新開放,即日起開放網路入山申請。
雪管處長陳茂春說,雪山西稜登山路線經封山十年休養生息後,具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與自然環境,但沿途地質崎嶇、脆弱,部分路段芒草與箭竹林茂密,想挑戰的山友應由資深山岳嚮導帶隊,事先要有完善登山計畫與裝備,並充分訓練體能才能入山。
◆ 氣象雷達 預報鷹前線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0.03.24
日本賞櫻有「櫻前線」,台灣則要建置「鷹前線」。中央大學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研發世界第一套自動濾除大氣回波,只留下猛禽訊號的辨識系統,預計明年底完成,民眾透過網路即時資料,可在七個半小時以前預知候鳥路徑,賞鷹更便利。
墾管處、中央大學和長榮大學展開三年「猛禽遷徙資訊系統建置計畫」,希望提供民眾更精確的墾丁賞鳥資訊,主要是利用現有的氣象雷達影像,再加上資料判讀而得。
中大太空研究所所長潘貞杰說,國際上利用氣象雷達來追蹤猛禽的計畫有很長的歷史,瓶頸是鳥跟雲雨的資料會混在一起,該系統能過濾掉雲雨資料,讓猛禽蹤跡現形。
他表示,雲離地面約五、六公里,鳥群只有三百到五百公尺;鳥飛行時速卅到五十公里,雲只有兩、三公里;形狀方面,雲一團一團的,但鷹河呈一長條。下雨時鳥不飛,因此比對資料只要剔除雲即可。
墾管處技士蔡乙榮指出,三月十五日在墾丁地區的小灣與關山地區,三個小時內觀測到七千多隻北返的灰面鵟鷹,這套系統從墾丁雷達資料辨識出灰面鵟鷹過境墾丁的訊號,清楚看到數十公里長的「鷹河」,系統辨識結果與人工觀測十分吻合。
墾管處副處長李登志說,這項計畫預計明年底完成,將上網提供猛禽遷徙預報。蔡乙榮說,可在七個半小時前預測路徑,及時南下趕上賞鷹。
搶救珊瑚 中美學者大作戰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屏東報導】2010.03.25
全球暖化,各地珊瑚均面臨白化或死亡浩劫,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進行「搶救珊瑚大作戰」的5名中美珊瑚學者,繼在墾丁後壁湖海域發現演化出適應溫差機制的珊瑚種,抗酸化實驗也有重大突破,為因暖化陷入危機的珊瑚找出「生路」。
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是中美合作研究計畫成員,他說,適合珊瑚生長的溫度是23到28℃,氣候暖化、海水升溫,導致珊瑚出現白化和死亡危機;墾丁海域得天獨厚,深海冷水團形成湧升流降低水溫,使墾丁珊瑚覆蓋率超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平均值,白化率不到3%,引起美國學者重視。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來台研究的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生物系教授Peter Edmunds說,全球暖化對珊瑚的殺傷力,一是海水升溫造成共生藻死亡,讓珊瑚白化、死亡,二是海水酸化影響珊瑚造骨能力,脆弱的骨骼使珊瑚生存更為不易。全球暖化還會持續,預估50年內珊瑚就會陸續滅種,為珊瑚找尋生路刻不容緩。
他說,中美研究團隊在墾丁後壁湖海域調查的尖枝列孔珊瑚及細枝鹿角珊瑚,也廣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這兩種珊瑚在8至10度的劇烈變動溫度中,幼體在光合作用等生理反應表現佳,在抗海水酸化反應的表現亦佳,顯示已發展出一套因應不利環境的生存策略。
他說,這個因應環境變動的演化可能歷時數萬至數十萬年,是珊瑚研究極重要的發現,為陷入危機的珊瑚找到生路,將來或許可以小面積方式移植到暖化嚴重的珊瑚礁海域。
參與研究的北嶺大學3名博士和夏威夷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1名博士生,每天工作逾10小時也不喊累;「我們都在和時間賽跑。」
樊同雲說:「搶救全球珊瑚如同作戰,不希望珊瑚滅種的惡夢在我們這一代成真」。
◆ 紫斑蝶北返 每分鐘300隻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雲林縣報導】2010.03.25
紫斑蝶大批遷徙北返,昨天上午九時在國道三號林內鄉觸口段出現今年以來最大量,每分鐘超過三百隻;高公局緊急封閉北上外側車道,保護紫斑蝶安全北飛。
交通部長毛治國昨天到國道三號勘查國道保護紫斑蝶北返作業,國道中區工程處長許鉦漳說,國道三號觸口段是紫斑蝶北飛路徑,為保護牠們安全,原架設四百公尺長的防護網,今年增至八百六十公尺。
許鉦漳說,紫斑蝶數量在民國九十六年有廿萬隻,九十七年成長至四十萬隻,去年降為四萬六千隻。只要每分鐘蝶流量超過三百隻,國道三號觸口段就封閉管制外側車道。
台灣紫斑蝶保育協會昨天做標記後放飛一隻涉嫌「劈腿」的紫斑蝶,因交配兩次的紫斑蝶很少見,志工們覺得新奇。協會副理事長陳瑞祥表示,紫斑蝶大多交配一次,昨天捕獲的紫斑蝶在尾端毛筆器,可以看到另一根明顯的突出物,證明這隻紫斑蝶已交配過兩次,「劈腿事證明確」。
◆ 探訪紅淡山 一窺洒灰蝶的美麗
自由時報 2010.03.26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基隆野鳥學會鳥友發現紅淡山有處生態傳奇之地,寶明寺旁無患子樹附近有數以千計的台灣洒灰蝶蛹化、羽化,春天是牠們短暫燦爛生命的開始,鳥會發起保護小灰蝶和賞蝶活動,每週六日帶領民眾走訪。
週六日 鳥會帶民眾走訪
鳥會人員說,台灣洒灰蝶又稱蓬萊烏小灰蝶,長期被認為是台灣特有種,不過最近在中國福建省也發現,1年只有1世代,生命短暫。
台灣洒灰蝶的幼蟲只吃「無患子」樹葉,交配後的雌蝶將卵聚產在無患子樹幹表面的縫隙裡,經過300天蟄伏,3月無患子嫩葉開始萌芽,小灰蝶的卵也開始孵化、蛹化,4月中開始羽化成美麗小灰蝶。
紅淡山登山步道寶明寺附近數棵「無患子」樹。鳥友說,現已看得到小灰蝶的幼蟲成群地爬到地面,還會穿越步道,到步道旁的涼亭上,在石椅、石桌、樑柱和屋頂蛹化,羽化成蝶後就進人牠們一生中最燦爛的繁殖期。
基隆野鳥學會發起護蝶賞蝶的活動,鳥會志工即日起至4月11日週休二日都在涼亭駐點解說,如果有20人以上團體也可以接受預約專人解說。電話(02)24274100。
◆ 網路神獸草泥馬 台灣動物園有養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0.03.25
網路神獸草泥馬爆紅,許多人都希望一賭盧山真面目,台灣到底有沒有草泥馬呢?網友怪圖君在噗浪PO文表示,日前寫信給台北市立動物園,希望引進草泥馬,卻遭園方婉拒,讓怪圖君頗為失望。
草泥馬衝浪、草泥馬拍廣告、草泥馬現身寵物展...,草泥馬的討論度與曝光度超高,也引起許多人的好奇心,網友怪圖君寫信詢問動物園,「為何園方不引進草泥馬?今天突然好想騎草泥馬...」,園方回覆,「評估目前尚無適合空間及來源可供使用」,不過,這樣的問答是個烏龍,怪圖君只認識草泥馬,園方只知羊駝,雙方都不知「草泥馬」就是「羊駝」,台北市立動物園早有飼養。
羊駝在日本也相當受到歡迎,屬於療傷系小動物,白白胖胖的超Q形象,讓許多少女瘋狂,只是台灣動物園裡面的羊駝,似乎沒有想像中可愛,毛被剃光了,感覺一臉無奈。
草泥馬是中國網友惡搞出來的十大神獸之一,該命名順帶發揚了中國的「國罵」,其實,這神獸原型即是「羊駝」,屬於駱駝科,外形有點像綿羊,九成以上生長在南美洲高原。
南極每年鉤死十萬隻信天翁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71704x112010032800113,00.html
【黃麗如/南極葛瑞芬根現場報導】2010-03-28 中國時報
暖化議題雖是極地生態話題的顯學,但已經在南極工作十幾年的英國駐南喬治亞負責漁業與關稅的官員羅柏.帕特森(Robert Paterson)向本報記者表示:「我們沒辦法讓南極的溫度在一天之內降一度,但我們應該可以降低信天翁的死亡率,在南極海域每五分鐘就有一隻無辜的信天翁喪生在殘忍的魚鉤之下。」殘忍的長線捕魚方式不僅讓南極海域的信天翁數量兌減,也造成企鵝、海鳥在海上生存的危機。
南極海域是遠洋漁業捕獲智利鱸魚的重要漁場,為了增加捕獲率,漁船使用延繩法,在長達一百三十公里的魚線上,裝滿一萬到兩萬枚魚鉤,然後把掛滿魚鉤的魚線丟入海中,可深達兩千公尺,因此淺海到深海的魚類均會全數上鉤。羅柏.帕特森表示,這種捕魚方式不只是一網打盡魚類,也會讓許多信天翁等海鳥斃命。
由於信天翁長時間在海上飛行,他們必須貼近海面捕魚覓食,但過多的魚鉤讓信天翁沒捕到魚反而被鉤子鉤住,亡命在魚鉤下。根據統計,每年有將近十萬隻信天翁在南極海域喪生。
加拿大藉的生物學布蘭登.哈維(Brandon Harvey)指出,信天翁是鳥類中最大的飛行動物,翅膀全長可達三公尺,他們可以在完全不著陸的狀態下於海面上生活五到七年,而且兩個多月可飛行三萬三千公里,幾乎是從南美洲底端飛到阿拉斯加來回的距離。
不過,信天翁的繁殖非常慢,每次只能生一個蛋,而且從幼鳥到成熟可以飛翔必須花一年的時間,若惡質的捕魚方式不改善,南極海域最具代表性的鳥種將有滅絕危機。
為了讓世人重視信天翁的問題,加拿大獨木舟運動專家海莉.謝柏(Hayley Shephard)正進行划獨木舟環南喬治亞島的拯救信天翁運動,她預計將花五個禮拜在氣溫只有兩度的南極危險海域,划獨木舟繞南喬治亞島一週,以喚醒全球對信天翁生態的關注。
海莉心急地說:「當務之急是改變捕魚的方式,比方漁船在入夜後才擺設魚線,因為夜晚鳥類比較少覓食。此外,將魚鉤染上無毒的藍色染料,也可以有效的讓海鳥避開魚鉤。」
興大施習德 發現新種招潮蟹
【盧金足/台中報導】2010-03-30 中國時報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施習德,在澎湖西嶼發現招潮蟹新物種「賈瑟琳招潮蟹」,歷經四、五年,蒐集西太平洋五十多種招潮蟹標本,經分子技術鑑定DNA,確定分布在東亞與東南亞島嶼的賈瑟琳招潮蟹,是廿年來、且是東方學者首次發現招潮蟹新物種。
招潮蟹被視為潮間帶生態系的優勢動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岸,歷來研究學者很多,但從西元一九八七年後,未再發現新物種,施習德的研究已登上今年初紐西蘭國際期刊「動物分類學」(Zootaxa),這也是近廿年來,第一次由東方學者發表的新種招潮蟹,打破以往由西方人發表的新物種。
澎湖西嶼現蹤 命名賈瑟琳招潮蟹
施習德說,和新加坡大學、琉球大學合作,比對超過五十多種標本資料,鑑定形態與DNA結構,和過去發現的招潮蟹完全不一樣,確定是招潮蟹新物種。
由於美籍的賈瑟琳克倫是全球生物界招潮蟹研究大師,施習德研究團隊為紀念她的貢獻,將新發現物種命名為「賈瑟琳招潮蟹」(Uca jocelynae),特色是右邊有一個大螯足,下方連接的不動指有很深兩個凹陷。
賈瑟琳招潮蟹棲息在潮間帶,從日本、琉球、台灣、東南亞分布到新幾內亞等國的島嶼,最喜歡在乾淨沙灘的生態環境。
◆ 白頷樹蛙復育 唱響雲林沿海
【張朝欣/雲林報導】2010-03-30 中國時報
「要把白頷樹蛙留在平地,就要讓牠以為平地是牠的家鄉」生態達人許春德,把白頷樹蛙的卵泡帶回自己改建的生態農場孵化,讓原本因平原地區環境遭受破壞汙染,而幾乎絕跡的白頷樹蛙,順利在雲林沿海東勢鄉繁殖,同時分送給各學校,一起讓蛙鳴響徹校園。
許春德為推廣生態保育,將畜牧農場改為生態農場,之前他嘗試繁殖白頷樹蛙,從山區把成蛙與蝌蚪帶回農場,但都無法讓白頷樹蛙在農場交配生出卵泡,後來才發現成蛙會「認厝」跑回出生地產卵。
環境汙染難生存 幾乎絕跡
許春德說,白頷樹蛙大多生長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果園或樹林間,但近年來因平原地區環境遭濫砍、濫挖,以及各種廢水、化學藥品汙染,平地已極少見到白頷樹蛙,沿海地區更是幾乎絕跡。
許春德表示,白頷樹蛙交配前會先調查環境,必需是無汙染、少天敵的環境才會繁殖下一代,所以可做為生態環境的一種指標,但因每次僅產出約兩百個卵,所以數量愈來愈少,若不加以復育,很有可能幾年後就消失無蹤。
平地罕見 克服「認厝」習性
「白頷樹蛙的叫聲像是機關槍答!答!答!聲,非常特別」許春德說,經他推廣,目前已有許多學校開始復育白頷樹蛙,同時開始注意校園生態的保育,希望能從白頷樹蛙做為一個起點,讓生態保育工作在各校園開花結果。
◆ 阿里山螢火蟲季 閃亮登場
【許俊偉/台北報導】2010-03-30 中國時報
阿里山是全台螢火蟲種類最多的地區,但受八八風災襲擊,「火金姑」棲地被破壞,其中黑翅螢數量減少,體型也變小,農委會特生中心正協助採集原種加速復育,今年螢火蟲季也特別增加野放活動。
阿里山螢火蟲季昨日登場,記者會邀請搞笑藝人阿Ken和納豆代言。儘管風管處人員宣稱螢火蟲棲地未受風災影響,數量還不減反增,但特生中心人員說,山區坍塌嚴重破壞棲地,螢火蟲集中轉移到未受影響的河川邊或草地生存,才會被誤以為數量增加。阿管處說,全台螢火蟲近六十三種,阿里山就有四十二種,螢火蟲棲地保護更顯重要,即日起至六月底的年度螢火蟲季,除歡迎民眾上山賞螢,四月月十七日和五月十五日,也將各召募四十位螢火蟲天使,舉行幼蟲野放體驗,為復育工作盡力。
◆ 日人不愛二手狗 7成送撲殺
民視 2010/03/30
狗兒安樂死,在台灣是爭議話題,在日本,收容所的狗兒被撲殺的比例也超過7成,每10隻進到收容所的狗狗,超過7隻無法找到新主人,因而被迫安樂死,動物保育團體痛批,這都是因為大家喜新厭舊的心態造成。
這裡的狗狗都一臉憂傷,叫聲也特別淒涼,或許是因為他們知道,一進到這裡,應該就沒有活著出去的機會了,在英國,收容所裡的狗狗,每年被安樂死的比例是百分之6到百分之9,可是在日本這個比例卻高達百分之70,動物福利團體表示,這都是因為日本人喜新厭舊的心態造成。
收容所的狗,再度被領養的機率太低,就是安樂死的比例居高不下的主因,在日本四國的德島縣,狗兒被撲殺的比例更是高達百分之88,而收容所其實也百般無奈。
其實台灣流浪犬遭安樂死的比例也高達 7成多,狗兒一被抓進收容所,幾乎難再見天日,這些無辜的狗狗,需要大家更多的關注與愛心。(民視新聞 孫琬婷綜合報導)
今年,不見蝴蝶…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0.04.01
3月中旬到清明,是紫斑蝶與小紋青斑蝶大量越冬遷徙的時候,台灣蝴蝶保育學會調查發現,因為去年八八水災台東地區蝴蝶棲地遭到嚴重破壞,加上過年後氣候異常,今年遷徙蝴蝶數量銳減、時間延後,最嚴重的狀況下,有可能蝴蝶根本不遷徙便「就地解散」了。
義守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趙仁方表示,紫斑蝶與小紋青斑蝶每年冬天,會群聚在台灣南部過冬,春天陸續飛回台灣中北部地區繁殖產卵。去年台東地區歷經八八水災,從知本到大武段蝴蝶棲地損害最為嚴重,嘉蘭村、太麻里許多蝴蝶谷都不見了,簡直成為蝴蝶的「小林村」事件。蝴蝶保育學會估計,超過20個蝴蝶觀測點被覆蓋「不見了」。
趙仁方說,往年紀錄平均可達500至1000隻蝴蝶,且持續多日;而今年義工到現場觀測,這幾天來僅記錄到8隻。
英設最大海洋保育區 引爭議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0.04.03
英國1日宣布在印度洋查戈斯群島周圍海域,劃設總面積65萬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海洋保育區,此舉獲保育團體肯定,卻也引起人權組織的強烈不滿,宣稱擁有群島主權的模里西斯更揚言阻止。
倫敦泰晤士報2日報導,英國外相米勒班宣布這項決定時表示,這片海洋保護區將使全球的海洋保護區面積增加一倍。他說:「這是朝保護海洋的目標邁進的一大步,不只限於英屬印度洋群島周圍海域,更擴及全世界。」
查戈斯群島周圍海域的海水極為潔淨,使它的珊瑚礁得免因為暖化而死亡。查戈斯群島跨越流向東西兩個方向的洋流,使它的珊瑚蟲得以再次棲息於其他印度洋國家已遭破壞的珊瑚礁。
模里西斯對英國政府的此一片面決定極為不滿。英國政府1965年強制將1500名群島原住民遷往模里西斯,好讓美國在群島最大島狄耶哥.加西亞島上設立基地,並表示將在查戈斯群島失去防衛功能後,將群島交給模里西斯。官員私下指出,他們無法預見交還期。模里西斯駐英國高級專員表示:「這項決定無關海洋生態。英國企圖阻止原住民返回群島,永久控制群島。我們絕不允許英國人為所欲為。」
※ 相關報導:
* 查哥斯群島 英闢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3/today-int1.htm
英國計畫打造的這個新保育區,面積廣達六十五萬平方公里(約十八個台灣大),可保護至少七十六種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危的生物,提升全球受保護海洋的比例,並超越前美國總統布希二○○六年創設、位於夏威夷群島西北方水域的海洋國家公園,成為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
◆ 紐約中央公園裡的白尾野兔都不見了
中廣新聞/夏明珠 2010-04-03
紐約中央公園裡的白尾野兔都不見了,野生動物部門百思不解。
中央公園被暱稱為紐約人的後院,每年復活節後,總會有一批寵物兔棄養潮,中央公園成了這些棄養兔子的歸宿,但是過去四年來,公園內都沒有看到白尾野兔的蹤影。
白尾野兔通常出沒在覓食容易、林木茂密的地帶,早在一百六十多年前、中央公園設立前,當地就已經有白尾野兔,不過從2006年之後,就沒有人再在中央公園內看到過白尾野兔,沒有人知道牠消失的原因,中央公園管理單位做了許多復育的努力,期待有一天,能再看到這種小動物出現在公園內。
兔子是復活節的象徵動物,很多家長喜歡把兔子當成復活節的禮物,可是很多人在發現照顧寵物很麻煩之後,就會棄養,每年復活節過後,會出現兔子的棄養潮,中央公園往往成為丟棄的地點,這令公園管理單位相當頭痛,因為家兔沒有野外求生的能力,把牠丟到野外,就等於讓牠成為其他掠食動物的食物。中央公園管理單位如果看到被棄養的家兔,都會把牠送到收容所。
首部「台灣鳥類誌」劉小如40多年心血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2010.04.06
第一部「台灣鳥類誌」即將出版,由研究台灣鳥類超過四十年的學者劉小如邀集專家花六年時間編纂,涵蓋曾在台灣出現的五百卅三種鳥種,和近六十年來台灣鳥類的研究與觀察紀錄,「這套鳥類誌不僅是台灣鳥類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徵台灣鳥類研究的傳承」,這是她的心情告白。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劉小如,帶領研究團隊編台灣鳥類誌,很有代表性,她民國五十七年研究紅尾伯勞的繫放,之後研究帝雉、藍腹鷴,並調查蘭嶼角鴞超過十年,近年率領團隊透過衛星追蹤研究灰面鵟鷹的遷徙。
劉小如愛鳥,連戴的耳環都是一對小巧可愛的貓頭鷹。廿年前國科會就曾請她編纂台灣鳥類誌,但當時她認為台灣研究鳥類的學者太少,不太可能完成這種大工程。九十二年林務局再請她編,劉小如認為時機成熟了,就邀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等學者著手編纂。
「趁我現在腦筋還不太糊塗的時候找大家一起來做。」劉小如謙稱,自己年紀夠大,知道不少以前還沒寫下的鳥類資料,希望跟年輕一輩的鳥類學者共同編纂,傳承台灣鳥類研究的經驗。
劉小如為鳥癡狂,曾為了查一種鳥的模式標本所在地,花了好幾天時間;也曾為了獲得一張在網路上的鳥類照片,和拍攝者通了十幾封電子郵件,「不過現在都苦盡甘來了」。
◆ 千年九芎樹 急救半年…活了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張家樂/連線報導】2010.04.06
可能是全台最大的九芎樹,長在南投、雲林交界山區,一年多前遭颱風吹倒,連根拔起,千年老樹生命垂危;在居民、專家及政府全力搶救下,九芎樹重新活了過來,枝葉茂密,綠意盎然。
「老樹活過來了!」當年發現命危老樹的新竹市軍功里長方存忠,前天上山探望,看到春天裡的老九芎樹生機無窮,高興地說:「長得真好!」
方存忠訪遍台灣與大陸的神木,兩年前發現南投山區,有一株可能是台灣最大的九芎樹,八月鳳凰颱風過後,他上山「朝聖」。沒有想到,他看到的不是高聳入天的巨木,竟是連根拔起、橫躺溪谷的老樹,而且奄奄一息,「或許冥冥之中,老樹在呼喚我」。
這株長在海拔千餘公尺山區的九芎樹,八十三年被竹山鎮大鞍里民王張忠等人發現,樹圍七點七四公尺,高廿六公尺,樹齡上千年;鄉民視為重要資產,擺香案、繞紅綾,當神木尊崇。
「搶救老九芎樹!」立刻成為南投大鞍社區居民第一要務,他們分工組成睦鄰隊、救援隊,上山路口日夜巡邏,防範歹徒盜木;怕老樹「口渴」,每天開車往返一百多公里上山澆水。
搶救期間,民眾擔心樹根失水死掉,大鞍國小校長劉忠明帶著小朋友用竹片寫祈禱文,為老樹加油、祈福。
民眾、縣府、林業專家總動員,為老樹截枝,減緩水分消耗並減重,廿六公尺高的老樹剩約九公尺,由吊車和挖土機幫它站起來,工人挖出直徑十公尺大洞,把老樹種回去;睦鄰隊員在樹身上拉鋼纜固定,以防強風吹襲。
如今,老樹長出新葉,梢上有小鳥築巢,高處不時有大冠鷲停留。
「這株老樹是全民資產」,方存忠說,看到九芎樹再度長出綠葉,雖然手上還留著芒草的刮痕,心裡更充滿盈盈的喜悅和感動。
◆ 觀音觀鷹 「鷲」是要賞鷹
【聯合報╱記者林昭彰/五股報導】2010.04.06
「2010觀音觀鷹—『鷲』是要賞鷹」活動,本周六起在北縣五股鄉觀音山風景區遊客中心開幕,一直到5月2日連續4個周日都安排猛禽觀察區、猛禽生態環境教育導覽解說等,行程全部免費參加,捷運淡水線「關渡站」還有免費接駁公車往返觀音山遊客中心。
今年交通部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斥資2000萬元,在遊客中心前面新建完成生態園區,設施包括生態池、林間步道、觀鷹眺亭等,配合「2010觀音觀鷹」活動啟用。
台灣是猛禽南北遷徙必經路徑,每年春季由南部進入,經北部觀音山出海,觀音山風景區有18連峰,地形壯觀,風景綺麗,每年4、5月約可看到十幾種猛禽,尤其以過境的赤腹鷹、灰面鷲最多,還有本地的留鳥鳳頭蒼鷹、大冠鷲,合稱為「觀音四秀」。
4月10日上午10時活動開幕,由台北市野鳥學會、台灣猛禽研究會的專家,引導民眾用高倍望遠鏡賞鷹、導覽生態環境,還設計闖關遊戲、農夫市集、摸彩等兼具趣味與知性的節目,獎品包括小摺腳踏車、MP3及農夫市集禮券等。
此外,4月11、18、25日和5月2日共4個周日,觀音山風景區遊客中心現場都有猛禽生態環境教育解說,現場並設置活動闖關、猛禽調查展示看板區、猛禽生態遊戲區、猛禽生態解說區、猛禽觀察區、觀音山文史及鳥類生態講座、野鳥救傷保育區及紀念商品區,讓民眾瞭解猛禽生態。
4個周日在捷運淡水線關渡站,有免費接駁車往返觀音山遊客中心,遊客中心位五股凌雲路3段130號,電話2292-8888。交通和活動資訊可上網http://www.wbst.org.tw/查閱或電洽2325-9190查詢。
◆ 打燈搶拍領角鴞 威脅幼鳥生長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2010.04.06
春天的八卦山很熱鬧,不但灰面鵟鷹、松雀鷹過境,留鳥也開始育雛,有熱心民眾發現愛好攝影人士為了拍好照片,不惜晚上打閃光燈拍攝保育類野鳥領角鴞的生態,嚴重威脅幼鳥的生長。
彰化縣野鳥學會接獲民眾投訴,八卦山有許多猛禽棲息,最近他路過八卦山一處停車場,看見多名愛好攝影者聚集在樹下,拿著高倍攝影機對準樹上的鳥巢,鳥兒有什麼動靜,閃光燈此起彼落,攝影者爭相捕捉好的畫面。
投訴民眾指出,經他觀察,那棵樹上鳥兒是領角鴞,養育3隻幼鳥,無論成鳥或幼鳥長得圓滾滾、毛絨絨很可愛,不幸成為愛好攝影者「獵取」的對象,一心只想拍得好照片,根本不管強烈閃光燈是否干擾到領角鴞育雛。
彰化縣野鳥學會表示,中華鳥會及相關鳥會舉辦攝影比賽、徵求野鳥照片,首先剔除干擾野鳥而拍到的「好照片」,像夜間打閃光燈拍野鳥餵育幼鳥、親鳥與幼鳥相偎依等照片,將不被真正重視生態保育團體與單位採用。
◆ 寵物登記更新 今年辦理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10.04.06
台北市於88年起率先全國實施寵物登記,但飼主日後卻未於搬家、電話變更、寵物轉讓或死亡時辦理資料變更,使得貓狗走失時,即使有植入晶片,也無法聯絡飼主,台北市動保處今年將辦理「寵物登記資料更新計畫」,未來也將每4年辦理一次資料清查。
台北市動保處處長嚴一峰表示,飼主若未替犬隻辦理寵物登記,將依違反動物保護法第19條第2項規定,處3000元至1萬元罰緩;貓隻部分則採鼓勵辦理,統計至3月底止,北市在養的犬貓達13萬7000多隻。
嚴一峰說,常發現有走失犬貓,因飼主資料異動未更新,無法即時聯絡到飼主,因此今年特別編列150萬元經費,辦理「寵物登記資料更新計畫」,針對92年起登記的飼主進行通知,包括以郵簡寄送5萬7000筆,簡訊通知1萬筆以上,希望飼主把握時機更新資料,以免誤觸法規而受罰。
動保處未來每4年將辦理一次寵物登記資料清查工作,強化寵物遺失協尋的功能。為了避免再發生動物遭虐待的情況,也將在修正「台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中,增列報案檢舉獎金機制,讓全民檢舉違反動物保護法者,以達到嚇阻效果。
※ 相關報導:
* 安樂死緩執行 動保園狗滿為患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5518666.shtml
熱帶植物保育 台灣NO.1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0.04.07
在國科會「全球熱帶植物種源保育計畫」支持下,位於屏東縣高樹鄉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已成功培育出1萬3091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規模亞洲第一,蘭科、鳳梨科及蕨類植物的收藏量更是世界之最,一舉讓台灣躍居全球植物保育及研究重鎮。
主持這項有如「諾亞方舟」計畫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表示,植物於475萬年前登陸演化後,至今全球約有30萬種植物,其中一半分布在熱帶地區。然而,隨著棲地破壞及環境變遷,物種正快速滅絕,再不積極進行「保種大作戰」,估計到本世紀末,約有三分之二的植物會在地球上消失。
為了搶救這些植物,國科會與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攜手合作,積極蒐集並培育各種熱帶及亞熱帶植物,目前進駐14類群,包括蘭科、薑科、芭蕉科、竹芋科、棕櫚科、天南星科、鳳梨科、山茶科、蘿藦科、秋海棠科、芸香科、若苣苔科、多肉植物及蕨類植物等,數量已超越中國科學院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國家植物園,成為亞洲第一。
李家維驕傲地說,台灣向來有蘭花之島美譽,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在短短三年內就蒐集並栽培6057種,超過美國紐約植物園、密蘇里植物園的近3000種,也比新加坡植物園及印尼國家植物園多出一倍以上,全球居冠。
俄羅斯莫斯科植物園以擁有200種蕨類植物自豪,但和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目前栽種的946種相比,只能以「小巫見大巫」形容。李家維透露,今年底保種中心的蕨類植物將突破一千大關,坐穩全球第一寶座。
至於全球近3000種鳳梨科植物,保種中心已網羅1368種,幾占全球二分之一,其中五、六種更是全球只有數顆,甚至是全球絕無僅有的一顆,彌足珍貴。
李家維表示,目前保種中心栽種的1萬3091種、近五萬株各類植物,均附有電腦標籤條碼,就像數位化的身分證,可隨時查詢植物名、原產地及何時進入台灣等資料,方便研究。未來15年內,保種中心將增至三萬種植物,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熱帶植物庇護所。
◆ 愛吃水果的巨蜥 呂宋島上發現新品種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4.07
科學家6日說,菲律賓呂宋島樹林裡,發現一種新品種、喜吃水果的大蜥蜴。
發現大蜥蜴的團隊,由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瑞夫.布朗所率領。他說,這種大蜥蜴肉質鮮美,所以常成為人類獵殺目標。整隻蜥蜴體色鮮豔,身長可超過2公尺,但是重量才不過約10公斤。
布朗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大蜥蜴住在樹上,所以不能像「科莫多龍」那樣,長得很大隻。他說:「這是一種吃水果的蜥蜴,也是全世界第3 種。」
布朗說,發現這麼大型的脊椎動物非常難得。這種新品種巨蜥的主要獵食者是人類,但它會變顏色隱藏身形,免於被人類發現,這也是為何到現在科學家才發現的原因。
生物學家首先在2001年看到這種瘦巴巴巨蜥蜴照片。他們在該區域調查時,拿著獵人扛著蜥蜴的照片到處尋找,但是當時還沒有特別確定蜥蜴的品種。
接下來幾年,布朗說,民族生物學家一直聽到各種故事,傳說某兩種蜥蜴當中,大家都愛吃的是住在樹上的一種,因為它的肉質吃起來比爬在地上的蜥蜴更鮮美。而且當地人都說,這種蜥蜴更大隻,顏色更鮮豔。
結果布朗後來發現,當地人說的兩種蜥蜴,其實是同一種蜥蜴的兩個不同名稱而已。
獵人聽說研究團隊有興趣找大蜥蜴,結果帶了一隻快要死掉的成熟公蜥蜴到他們的營隊。布朗說,研究團隊趕緊進行基因測試,結果證實這是一種獨特的新品種。
果蠅正名案未過
【中廣新聞/郭希誠】2010-04-08
對人類貢獻很大的果蠅,學名不確實。有科學家建議正名。不過,多數科學家不支持,正名案沒通過。
果蠅基因簡單,生長期又短,過去一百年來一直是生物學家研究DNA的好對象。果蠅的拉丁文學名直翻成中文是黑腹愛露水的昆蟲。不過,果蠅跟真正的愛露水的昆蟲在生物學的分類上屬於兩個屬。他的正式名稱應該是「黑腹有智慧的蟲」。因此有生物學家建議給果蠅正名。
但是多數生物學家都捨不得放棄這個一百年來學界耳熟能詳的名字。國際動物命名協會開會,支持更名的有四票,反對的高達二十三票。所以,果蠅一時還不能有智慧,只能繼續愛露水。
◆ 全球剩兩株 紅衣指柱蘭瀕滅絕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4.08
台灣是植物物種的「熱點」。國科會、清大生命科學院和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合作的「熱帶與亞熱帶植物活體蒐藏計畫」,民眾將可以在台北花博看到許多珍貴、罕見的植物。
位在屏東縣高樹鄉的保種中心已蒐集一萬三千多種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是亞洲最豐富的收藏基地;計畫主持人、清大教授李家維預估,年底收藏植物總種類可達一萬四千五百種,進入世界十大。
李家維表示,地球上約有卅多萬 種植物,大部分在熱帶地區,由於棲地破壞和環境變遷,許多物種正快速消失中。雖然已有將植物種子貯存於乾燥、低溫的「種子庫」計畫,但李家維說,這不適用於熱帶植物,因為種子含水量高、不耐低溫,只能活體保存。
為了挽救植物多樣性,保種中心積極收藏活體熱帶植物。從台灣常見的蘭科、蕨類開始,拓展到鳳梨科、天南星科和多肉植物等;蘭科、鳳梨科和蕨類植物收藏量,已是世界第一。李家維說,特地蒐集了歷年亞太蘭花展的總冠軍得主。
李家維舉「龜甲鳳梨」為例,龜甲鳳梨是生長在巴西東部的特有屬,高廿五公分、葉子展開寬度約十八公分,葉片有很大的彎曲角度是它的特徵。龜甲鳳梨約有廿種,保種中心蒐集了十四種。
去年八月在北大武山發現的世界新種「紅衣指柱蘭」,棲地在八八風災遭重創,當時搶救到兩株,但越來越「虛弱」,其中一株送到台灣大學農藝系培養,上個月芽點萎縮,另一株也不樂觀。
去年十一月,東南亞十四個國家、卅多位植物園園長來保種中心開「園長會議」,決議以後將開「東南亞植物訓練班」,培訓東南亞植物學者。
◆ 北市動物收容所爆量 環境髒亂
【聯合晚報╱記者陶煥昌/台北報導】2010.04.08
台北市動物收容所日前收容一隻叫「黑皮」的混種狗,牠全身皮膚潰爛,幾乎喪命,市議員許淑華、李建昌今早前往探視,發現收容所內環境髒亂、空氣污濁,只能收容500隻許貓、狗的空間,如今超收到700多隻,毫無動物人權。
議員們表示,北市動保處今年才升格,編列有2200多萬元的預算,花了大錢成立「動物救援隊」,也買了有GPS的救援車,竟給動物們這樣的環境,任憑動物爭食互咬而受傷,十分不人道。
動物救援隊長陸夢賢解釋,接收環保局的捕犬業務,預算大多用於人事費用;收容所組長謝宗發則稱,已向農委會爭取一筆100萬元許預算,將在狗籠間加設隔板,並改善收容環境。
議員表示,日前接到消息,流浪狗「黑皮」皮膚病嚴重,全身潰爛被動物救援隊「救援」,只在獸醫院救治了3天,就被送進收容所。
還好在獸醫與志工持續照顧下,現在已有改善,但左背上仍有大片傷口未癒合,讓人看了相當不忍。議員並指出,北市動物收容所狗籠不常購換,都由志工修修補補,用了又用,他們質疑北市對動物沒有好好照護。
◆ 烏龜翻身別緊張 交配不慎 強敵所逼 可自翻
中廣新聞/林麗玉 2010-04-08
台北市立動物園兩棲爬蟲動物館的工作人員,常常會接到民眾緊急通報,表示爬蟲館的烏龜四腳朝天,很想用雨傘協助牠們翻過來,動物園長葉傑生說,萬萬不可,因為烏龜四腳朝天,有幾種可能,可能是爭奪地盤、或搶女朋友打架失敗,每天動物保母整理環境、餵食及觀察動物過程時,都會把翻倒的烏龜翻正,有時候,烏龜在揮動四肢的時候,自己也能翻回來。
許多民眾到動物園參觀動物,看到烏龜四腳朝天時,都可能有一個衝動,就是想要協助烏龜翻正,北市立動物園長葉傑生說,兩棲爬蟲動物館的服務人員,常會接到有民眾通報,說展示場的烏龜四腳朝天,著急的民眾甚至想用雨傘協助烏龜翻回來。
動物園長葉傑生說,民眾在動物園,如果看到烏龜四腳朝天,有可能是因為爭奪地盤或搶女朋友打架失敗,再來就是交配的過程中不慎翻倒所致,儘管在野外可能有致命的危險,不過在動物園裡,動物保母在整理環境、餵食和觀察動物的過程中,隨時會將翻倒的烏龜翻正。當然有時烏龜在揮動四肢的時候,自己也能翻回來。
園長葉傑生說,烏龜走路自己要跌成四腳朝天的機率,其實很小,烏龜爭奪地盤時強勢個體會追逐弱勢個體,往往被追到牆腳無路可逃,就有可能被強勢個體推翻過來。
另外進入繁殖季時,因雄龜會趴在雌龜身上,稍有不慎也會發生「翻龜」,動物園裡最大的亞達伯拉象龜就曾出現「翻龜」意外,光是重達300多公斤的體重,就得出動5個動物保母才能將象龜扶正。
中山大學人氣王 牠叫「陳可愛」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2010.04.11
中山大學最近來了位超人氣新星,令師生瘋狂。在中山擔任研究助理的陳逸廷,上月家中收留一隻未斷奶的松鼠「孤兒」,沒想到可愛的牠竟一躍為中山「寵兒」。
陳逸廷說,上個月父親朋友開設的工廠外,發現捕鼠夾意外夾死一隻松鼠媽媽,才出生沒多久的小松鼠還不到半個手掌大,面臨媽媽驟逝,趴在屍體上不肯離開。小松鼠具攻擊性,無論誰靠近都要咬人,卻與陳爸爸特別「投緣」。
陳爸爸先與牠對話,接著用手摸摸牠,小松鼠變得較為溫馴,並住進陳家,命名為「陳可愛」。為了照顧體重僅五十公克的陳可愛,陳逸廷上網查資料、詢問獸醫,陳爸爸還在家中釘了一棵假樹,讓牠爬上爬下。
陳逸廷說,「陳可愛」最愛用雙手抱著針筒喝牛奶,蘋果、柳丁、香蕉、木瓜都是牠的食物。因牠出生不久就與人朝夕相處,與人變得非常親近,「必殺技是窩在人的脖子或口袋裡睡覺,還喜歡玩頭髮。」
「陳可愛」體重已達一百卅公克,「人人好」的個性在中山校園深受歡迎,許多學生特地前來一睹牠的風采,「卡哇依」聲音此起彼落。陳逸廷騎車出遊時,牠就窩在外套包覆的胸前小袋中,模樣惹人憐愛。
從孤兒變寵兒,「陳可愛」上周卻險些丟掉小命。陳家人帶牠到阿姨家玩,沒想到牠卻獨自跑到陽台欄杆上,一時失足掉下樓,當場流鼻血,將陳逸廷嚇到哭。「抱著牠衝到獸醫院掛急診!」
目前「陳可愛」傷勢已復原,仍是中山校園內活蹦亂跳的明星松鼠。
◆ 觀霧山椒魚 棲地擴大
【聯合報╱記者祁容玉/苗栗縣報導】2010.04.11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復育櫻花鉤吻鮭有成,去年起再投入瀕臨絕種的「觀霧山椒魚」保育,已成功擴大觀霧山椒魚的棲地範圍,明年還將成立專屬生態中心。
雪管處保育課長于淑芬說,觀霧山椒魚為一億八千萬年前的物種,與櫻花鉤吻鮭同屬冰河時期遺留生物,十四年前由師大教授呂光洋發現。由於數量稀少調查困難,學界相關資料仍十分缺乏,估計全台不到二百隻。
六年前雪管處委託生態紀錄片導演陳進發拍攝觀霧山椒魚生態,發現將面臨滅種危機,去年起在觀霧巨木步道周邊規劃出零點八公頃保育區,吸引山椒魚繁殖。
◆ 紫斑蝶北飛 每分鐘400隻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雲林縣報導】2010.04.11
紫斑蝶遷徙北飛,昨天在雲林縣林內鄉出現今年最大量,每分鐘超過四百隻,交通部於上午十點半緊急封閉、管制國道三號林內鄉觸口段八百餘公尺長的外側一線車道到下午三點,預估飛越一萬七千多隻。
國道三號觸口段今年已為紫斑蝶北遷封道兩次,上次是三月廿四日,紫斑蝶飛越觸口段每分鐘達三百隻,緊急封閉、管制外側車道時,正巧交通部長毛治國到雲林視察紫斑蝶保護措施,令同行立委們印象深刻。
受氣候、環境影響,紫斑蝶觀測數量由九十六年廿萬隻、九十七年四十萬隻,去年減少為四萬六千隻;交通部也修改只要每分鐘飛越數量超過三百隻,就管制封閉。
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副理事長陳瑞祥說,前天上午近十點紫斑蝶一度逼近每分鐘三百隻,但隨即急降為每分鐘廿、卅隻。昨天上午天氣晴朗,愈近中午紫斑蝶數量愈來愈多。
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生態保育部主任江昆達說,紫斑蝶最大量出現在十點半,每分鐘超過四百隻,經緊急封閉國道三號林內觸口段到下午三點,總計飛越紫斑蝶數量超過一萬七千多隻,比上月廿四日還多了七千餘隻,是今年最大量。
◆ 哇!粉紅色的山壁 竟然是長滿一葉蘭
NOWnews.com 記者王以瑾/南投報導.攝影 2010/04/09
許多花因為美麗惹來殺身之禍,台灣一葉蘭就是其中之一,現在能在野外看到它真的是非常驚喜,但它並不是繁衍能力太差,而是人為干擾太多,若給它一片能躲過人為災禍的生長環境──比如說人爬不上去的峭壁,它就有可能蔓延成片,包含阿里山、馬告生態公園、杉林溪都有這樣成片的驚艷。
不受人為干擾的台灣一葉蘭能發展成什麼狀態?在即將到達杉林溪前,距離地面至少3公尺的直立崖壁上,一片不知已發展多少年的台灣一葉蘭狂放蔓延,在野外能看到1、2株就已經很開心了,但這片山壁,是整個被包圍成一片粉紅色,當你親眼見到這樣的場面,實在很難不發出驚呼!
許多人留戀鬱金香之美,但其實台灣一葉蘭在海外可是搶手貨,還有「台灣鬱金香」之名。台灣一葉蘭為蘭科一葉蘭屬在台灣唯一一種植物,一葉蘭屬全球有20多種,皆分佈在亞洲地區,而台灣也是一葉蘭分佈的最東線。花期依生長地有所差異,大約是3~4月。台灣一葉蘭原為台灣中海拔山區普遍生長的花卉,大約在北迴歸線以北,海拔約1500公尺以上的背向陽光山壁都能發現她的蹤跡,只不過這些地帶正好是伐木盛行區域,生長環境遭破壞,再加上她美麗的外表招致濫採,終於導致族群急遽減少,到今天要列入保護名單的局面。
從不受干擾的環境可以發展成片的情況,證明台灣一葉蘭繁殖力很強,不過,從種子要等到開花卻要經過5年的漫長等待,且其結果、長新芽的機率並不高,有性生殖困難重重,幸好藉由球莖的無性生殖,讓它具有強大的繁衍能力,當然,前提就是要不受愛賞花但又不愛花的人採摘,才能一代接一代地原地繁衍,也才年年都能形成這樣的美麗。
洄游廊道被截 認股救白海豚
自由時報 2010.04.11
〔記者謝文華、林毅璋、陳梅英/台北報導〕彰化西南角海埔地工業區開發計畫(簡稱國光石化區開發案)將台灣白海豚洄游路徑攔腰截斷,外傳國有財產局擬以每平方公尺一百元,賤賣兩千公頃泥灘地給國光石化科技公司。七大環保團體近日為白海豚發難,號召全民認股,將以更高價向政府買下開發區內的海豚洄游廊道,搶救瀕臨絕種的台灣白海豚。
透過國民信託 購買國土首例
這是台灣人民透過國民信託方式,認股購買國土,對抗不當開發的首例。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七個民間環保團體日前發起「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每平方公尺為一股,股價一一九元。希望募集兩億三千八百萬,向國有財產局購買區內兩百公頃土地,攔阻國光石化區開發案
盼買兩百公頃土地 阻開發案
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表示,訂出一股一一九元的價格,是因國光石化曾在說明會上透露,國有財產局打算以每平方公尺一百元,賣給國光石化超過兩千公頃的泥質潮間灘地,因此環團提高價格,展現民間購買誠意;「一一九」亦代表保護白海豚棲地的行動迫在眉睫。
一一九搶救白海豚行動,分為河口等十個認股區,民眾可上網(http://et.e-info.org.tw/node/119)認股購買,每區認購上限一千股。
活動透過Facebook傳布,十七天內已有兩百二十六人簽署認股意願書,有低收入戶認購十股,另有老師認購全區一千股;還有牧師認購十區,每區一百股,總計已獲認購一萬零二百五十股。
白海豚又名「台灣媽祖魚」,學名Sousa chinensis,為印度太平洋駝背海豚,偏好淡鹹水交會環境,尤其是台灣種群未與中國其他種群有基因交流,成為台灣獨立種群,僅分布於苗栗至台南一帶海岸,橫越大安、大甲、大肚、濁水溪海域。
數量銳減 白海豚剩不到百隻
七大環團指出,過去三、四十年來,許多重大開發案壓縮、污染台灣白海豚生存環境,導致族群數量銳減,目前不到一百隻。蔡嘉陽說,如今政府又與財團聯手,將在濁水溪口海域填海造陸超過四千公頃,興建國光石化輕油裂解廠,每年排放一千兩百萬噸二氧化碳,白海豚原本靠追逐石首魚等洄游魚類為生,一旦食源消失,外海鹽分高,台灣白海豚將難以存活,恐成為本世紀繼長江白鱀豚後滅絕的哺乳類動物。
國有財產局局長張佩智表示,將進一步查明環保團體抗議的場地是否為國有財產局的土地;國光石化表示,對於如何不去干擾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當初在提環境影響評估時都已有多種腹案,會盡力避免在施工中的噪音或是完工後的廢水的負面影響。
◆ 保護白海豚棲地 環團募款買國有地
中央社 2010-04-11
台灣中西部海岸有一群珍貴的白海豚,由於生存地受到土地開發的威脅,正面臨族群數量銳減的危機,環保團體發起為白海豚募棲地的活動,希望能阻止土地開發計畫。
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今天表示,台灣中西部海岸的白海豚,又叫做台灣媽祖魚,正受到嚴重人為干擾和開發威脅,族群數量不到100 隻,已被聯合國列為最高保育等級。過去 3、40年來許多重大開發案逐漸壓縮、污染台灣白海豚的生存環境,導致族群數量銳減而瀕臨絕種。
蔡嘉陽指出,濁水溪口海域填海造陸超過4000公頃的工業區,計劃興建國光石化輕油裂解廠。濁水溪口的泥灘地海域不但是台灣白海豚迴游覓食的棲地,更是彰化淺海養殖漁業區、國際候鳥重要的覓食生態環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董景生表示,此次特別請來國際國民信託聯盟(International National TrustOrganisation)會員發展部門最高負責人奧利佛莫里斯(Oliver Maurice)來台,以他在英國國民信託長達30餘年的經驗,幫助台灣也要用國民信託的方式,透過每1個人的「1股」力量,共同把國土買回來。
董景生說,第1 階段預定買下台灣白海豚的迴游廊道200公頃,每平方公尺為1股,1股價格119元;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認股購買濁水溪口任一區域的生態和景觀。預計用 90天時間募集認股書,全民都可當地主。
莫里斯表示,國民信託能保護土地、海岸、文化資產不可轉讓,為後代子孫永久保存。
目前網路上的認購行動已展開,有200 多人響應,共募15萬2000多股,180多萬元。
◆ 保育類新鼠海豚 金門古寧頭擱淺死亡
【聯合報╱記者李木隆/即時報導】2010.04.11
金門岸巡總隊古寧頭南山安檢所巡人員今天上午10時55分,在古寧頭播音牆岸際發現一隻死亡的鯨豚,立即通報中華鯨豚協會、建設局漁牧課、金門縣防疫所等人前往處理,經初步研判為新鼠海豚,身長145公分、尾寬40公分、外表皮膚已部分脫落,死亡原因不明,先帶回新湖漁港冷凍庫冰存,待鯨豚專家抵金門解剖鑑定,以確定死因。
【中央社╱金門11日電】
海巡署金門海岸巡防總隊今天在古寧頭岸際發現1 隻鯨豚死亡,經會同金門縣政府等單位處理,初步研判為保育類新鼠海豚,死因和死亡時間還待解剖鑑定。
金門岸巡總隊表示,南山安檢所隊員上午10時55分在古寧頭南山播音牆岸際執行巡邏勤務時,發現這隻死亡鯨豚。
金門岸巡總隊通知金門縣政府漁牧課、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金門檢疫站等單位派員到場了解,初步研判死亡的海豚為新鼠海豚,體長約145 公分,尾寬約40公分,外表皮膚部分脫落,死亡原因和時間不明。
漁牧課人員說,新鼠海豚為保育類動物,又稱露脊鼠海豚、江豚,屬於鼠海豚科,成豚體長約1.2至1.9公尺,為體型較小、近海型的鯨豚,這隻死亡的海豚應屬成豚。
新鼠海豚在金門海域常見,前年4 月間在大金門后扁海灘、去年2月間小金門羅厝海灘、今年1月間在大金門峰上岸際,各發現1隻擱淺死亡。
新鼠海豚屍體由縣府人員帶到新湖漁港冷凍庫冰存,縣府表示,已通報台中科學博物館鯨豚處理小組近日到金門,進行解剖鑑定,至於是否製作為教學標本,將再研究。
◆ 泰殘忍 紅毛猩猩拳擊秀
自由時報 2010.04.11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泰國首都曼谷近郊一處主題樂園為了吸引觀光客上門,居然又將名列瀕臨絕種動物的紅毛猩猩當成斂財工具,讓這些應該受到保護的動物穿上短褲戴上手套表演打拳擊,另有些紅毛猩猩則被打扮成提示第幾回合的比基尼女郎與開賽敲鐘員。
這家名為「狩獵世界」(Safari World)的主題樂園,六年前就曾被泰國政府明令禁止剝削虐待紅毛猩猩,但如今竟又知法犯法。這場吸引不少觀光客目光的紅毛猩猩拳擊秀,歷時超過三十分鐘,紅毛猩猩在表演完後又被關回鐵籠。目前並不清楚「狩獵世界」總共抓來與訓練了幾隻紅毛猩猩。動物保育人士表示,把這些重達一百一十三公斤的紅毛猩猩放上拳擊台上,可能會導致牠們身受重傷,甚至加速紅毛猩猩的滅絕。專家宣稱,野生紅毛猩猩可能會在數年內絕跡。
婆羅洲紅毛猩猩生存(BOS)任務主任麥克安提說,此等剝削紅毛猩猩的行為仍方興未艾,令人感到心碎。麥克安提說,婆羅洲的雨林持續遭到砍伐,助長非法交易紅毛猩猩的歪風,使得這種保育類動物變成寵物或淪為表演娛樂工具。
二○○四年,「狩獵世界」在被踢爆利用從印尼非法走私進口的紅毛猩猩從事表演活動後,遭泰國政府禁止進行此等具有爭議性的演出。稍後,「狩獵世界」的四十八隻紅毛猩猩被救出來,並送至位於印尼婆羅洲的一處庇護所。根據了解,這些紅毛猩猩剛被送來時,每當有人企圖靠近時,牠們就會摀住頭臉,推測很可能是過去常遭訓練員毆打。
首度探勘海岸山脈/5勇士 征服台灣亞馬遜
自由時報 2010.04.12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五名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登山高手,以三十七天完成台灣首次海岸山脈探勘,全程約一百七十公里,昨天一行人下山後難掩興奮;領隊柯正民表示,海岸山脈猶如「台灣的亞馬遜叢林」,原始叢林茂密,隨處可見毒蛇、螞蝗與黃藤,過程中還必須頂著強風攀爬峭壁,危機四伏。
37天走完一百七十公里
這次探勘行動是林務局台東林管處委託,由登山經驗豐富的柯正民擔任領隊,隊員包括劉崑耀、邱耀堂、周銘倉、姚賢樑等資深山友,紀錄查察位於花蓮、台東的海岸山脈可供通訊點、避難紮營、救難直升機降落及水源點。
一行五人三月六日從花蓮壽豐鄉花蓮山出發,沿途經北月眉山、太巴塱山、大不岸山、光豐公路、秀姑巒溪、麻荖漏山、富興山至台東縣卑南鄉石頭山下山,費時三十七天才完成這趟艱鉅的大縱走任務。
柯正民說,海岸山脈雖屬低海拔,但從未有人深入完成探勘,到處都是原始森林、斷頭嶺及斷崖,芒草粗又大,猶如台灣的亞馬遜叢林,隨時可見螞蝗、毒蛇及群聚紛飛的蚊蟲,非一般人能輕易擅闖。
有時探勘隊一整天只能挺進七百公尺,或遇三角點、斷崖及峭壁,得下切至山腰,再繞道前進,若遇強風襲來,還得硬頂、攀爬上峭壁主稜。
柯正民說,海岸山脈雖然鄰近文明,最頂峰僅海拔一千六百八十二公尺,平均高度六、七百公尺,但因滿佈荊棘,大部分均屬原始森林,白天燥熱,晚上濕冷,至今仍未有探勘隊伍完成完整的稜線探勘。
柯正民表示,他曾攀爬中央、玉山、雪山等山脈,海岸山脈是其中最難纏的稜脊;另探勘過程還得一路砍伐枝幹,相互叫應,才不會迷途走失,這三十七天可說是「非常大」的考驗。
同行探勘的隊員劉崑耀說,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岸山脈險惡的地形與地勢,其中有許多無法從地圖中判讀出來,沿途有很多原始叢林,根本無可循路徑,必須一路披荊斬棘,才能開闢出一條新道,也是他此生攻爬過最難纏、難走的山脈。
◆ 買地救豚 彰化環盟要募2億多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4.12
台灣雲嘉沿海有一群白海豚,又叫「台灣媽祖魚」,近年受開發活動影響,剩下不到一百隻。彰化縣環保聯盟結合多個環保團體向全民「募款買地」,打算向政府買下濁水溪口灘地,避免被石化業買走破壞白海豚棲地,創造「買地救豚」的台灣保育故事。
台灣白海豚是「中華白海豚」的亞種,棲息在苗栗縣龍鳳港和台南縣將軍港近岸海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表示,外傳國有財產局將以每平方公尺一百元的價格,將彰化西南約兩千公頃泥灘地賣給國光石化開發。環保團體擔憂,這將截斷台灣白海豚洄游路徑,彰化淺海養殖漁業區及候鳥覓食環境、濁水溪口的生態多樣性也將遭破壞。
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指出,台灣白海豚已經被聯合國列為最高保育等級。過去三、四十年受西南沿海開發案影響,生存空間逐漸壓縮。
環保團體在網站上募款,董景生歡迎有意願的民眾上網填寫「入股書」,認股購買濁水溪口一起當地主。每平方公尺為一股,每股一百一十九元。第一階段預定買下台灣白海豚的洄游廊道兩百公頃,接著是八十公頃水鳥覓食區和一千公頃濁水溪口溼地。預計九十天募集認股書,目標兩億三千八百萬,六月底向內政部提信託申請,通過後再收款。
台灣國民信託主席王俊秀指出,「募款買地」後,環保團體會把土地交付國民信託,銀行管錢、環保團體管事,成為永遠不能轉讓的公共財。環資協會請來「國民信託聯盟」代表Oliver Maurice,希望借助他的經驗,幫助台灣民眾把國土買回來。
環境信託網址:http://et.e-info.org.tw。
◆ 大堡礁擱淺 中國運煤船恐遭起訴
中央社 2010.04.12
試圖抄捷徑而在澳洲大堡礁海域擱淺漏油的中國運煤船,經過澳洲官方實地勘查後,確認明顯觸犯法律,將被依法追究責任並重罰。同時,船長王吉昌如確實疏於職守,最高可被判3年監禁。
「神能1號」本月3日在大堡礁(Great BarrierReef)附近撞上淺灘,當時船隻是以全速前進,並明顯偏離既定航道20、30公里,擱淺導致漏油並污染清潔的大堡礁海域。
打撈人員正努力避免「神能1號」解體。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網表示,目前從船上卸載燃油的進展順利,預料可在今天完成作業。
報導表示,澳洲交通部長艾班尼斯( AnthonyAlbanese)日前空中視察事故現場後表示,「很明顯,神能1號行駛的航線是非法的」,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據了解,按澳洲現行海事法規,「神能1號」隸屬的中國深圳能源運輸有限公司將面臨高達上百萬澳元的罰款。另外,船長王吉昌如果被發現疏於職守,最高可被判罰3年監禁。
這件意外也迫使澳洲政府考慮修改行經大堡礁的船舶航線,重新劃定禁航水域。
◆ 台灣油杉幼苗株太少 陷滅絕隱憂
中央社 2010.04.12
「一則喜,一則憂」,林務局發現「台灣4大奇木」之一的台灣油杉新族群,雖然族群健康,但是40株的族群內僅有2株幼苗,再度讓人擔心油杉天然更新的問題。
台灣油杉是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的珍貴植物,和台東蘇鐵、台灣穗花杉、台灣海棗被稱為「台灣4大奇木」,都是經過千萬年物競天擇的淬鍊,留存下來。
台灣油杉目前僅在坪林和台東達仁山區發現,10年前在林務局大武事業區第30林班地內只發現29株,由林務局列入管理,劃為保護區,這10年來調查保護區內將近有430株,4年前林務局台東林管處在保護區外的達仁新化村發現5、6棵成樹。
去年台東林管處配合森林資源調查,工作人員在距離保護區直線12公里處的峭壁稜線上,又發現一批約40株的台灣油杉族群。這族群生長在風衝稜線地帶,海拔約750公尺,在峭壁上斜向生長,平均族群胸徑達80 餘公分,均是上百年的成熟林木,其中一株胸徑達175 公分,冠幅相當壯觀。
台東林管處表示,台東地區發現的台灣油杉族群多生長在有一邊是峭壁的稜線上,這次發現的族群雖然整體健康無病蟲害,但小苗僅有2株則讓人擔心此族群的天然更新情形。
台東林管處育樂課長黃群策表示,正常一株台灣油杉繁殖的幼苗最少上百株,其中20、30株會存活;但是這40株的油杉族群僅找到2株幼苗,在保護區內的 400多株油杉,也很少看到幼苗,偶而會碰到1、2株。
台東林管處關山工作站主任董世良表示,台灣油杉因為生長的條件嚴苛,加上在同一區域內基因太近,天然受粉成功的機率很小,就算成功長出幼苗,幼苗在地表又要面臨雜草的競爭,因此台灣油杉有滅絕的隱憂。
台灣油杉為較原始的松科植物,屬不耐陰之陽性植物,在1000多萬年前與水杉、銀杉等廣泛分佈在地球上,種子有翅,卵形長約1公分,種子在10月底成熟。在台灣呈現不連續分布,北端分布於台北縣坪林地區,南部則原零散分布於大武鄉新化及姑仔崙溪流域附近,現於大武鄉的大竹溪流域也發現台灣油杉的蹤跡。
愛吃海豹油 台灣變屠殺海豹幫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534400.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0.04.13
一整群幼齡海豹在浮冰上集體被屠殺,獵人用棍棒猛烈敲擊小海豹頭,活剝海豹皮,整片海豹血染紅雪地,更傳來小海豹臨死前無助的哭聲……。保育團體今天公布加拿大海豹遭非人道屠殺的影片,並指台灣八年來輸入加國海豹油43萬1364公斤,等於間接屠殺12萬隻海豹,因此呼籲國人拒絕使用海豹、海狗製品。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歐美已逐漸抵制這種殘忍獵殺行為,因此商人把眼光轉向亞洲市場,研發宣稱可保健、壯陽的海豹、海狗油、甚至海狗鞭。
陳玉敏說,據統計,2003到2009年,台灣從加拿大輸入海豹油43萬1364公斤,名列全球第4大,占加拿大全部輸出量的4%。若以近七年來,加拿大獵殺的海豹數量300萬隻計算,保守估計,台灣消費者7年來間接屠殺12萬隻海豹、海狗。
陳玉敏強調,民眾吃的海狗油、海豹油保健食品,全是從非人道屠宰的海豹、海狗身上取得;而且,廠商常宣稱其中含有珍貴DHA、EPA,卻不提海豹油有高濃度的汞和污染物。福爾摩沙動物權利小組發言人黃艾婷呼籲政府,應禁止海豹商品販售,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禁止海豹商品的國家。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科長林國彰說,全世界的海豹、海豚約50種,其中14種列為保育類,活體輸出輸入受到控制,因此林務局將評估是否要限制海豹商品;依現有法規,海狗海豹油製品在國際間是合法貿易。另因屠殺地點發生在加拿大,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無法規範他國行為。
◆ 大堡礁擱淺船 已被拖離大堡礁
民視 2010/04/13
一艘來自中國深圳的運煤船上星期擱淺在珍貴的澳洲自然資產大堡礁,船上溢出的3噸油料更造成了生態浩劫,這艘船12日終於被拖離大堡礁,而根據國際海事法,肇事的船和船長可能將面臨總額新台幣6億7000多萬的罰鍰。
因為不明原因偏離航道12公里,擱淺在澳洲世界遺產大堡礁、道格拉斯淺灘的深能一號運煤船,經過工作人員3天的抽油,終於得以減輕船身重量,並且被拖往70公里外的大克佩爾島進行損害檢查,而事故當時,洩漏在海上的3噸原油,雖然已經在第一時間以化油劑分離,但澳洲方面認為傷害已經造成。
除了漏油問題,深能一號為了防止藤壺長在船底,在船底上塗了一層防污塗料,這種防污塗料也將是造成珊瑚礁大量死亡的凶手,因此如果不正視污染問題,這次擱淺事件對珍貴的大堡礁來說,將會是一場難以彌補且不可逆轉的重大浩劫。
根據國際海事法,深能一號的船東中國遠洋企業公司可能面臨新台幣6億7238萬的最高罰鍰,而船長本身也可能被處以新台幣726萬元罰鍰,外加刑事責任。
昆士蘭省長12日誓言,本星期將在省議會上提出新法案,以加重罰鍰來防堵船隻油污事件再度破壞澳洲美麗的海洋。(民視新聞翁如玫綜合報導)
海豹油補Omega3 不如吃海魚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0.04.14
吞食海豹油或海狗油,想藉此補充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但是營養師建議,還不如直接去吃含天然Omega3的深海魚,更容易被身體吸收。
上網打「海豹油」關鍵字,有許多介紹海豹油和討論網頁,包括標榜其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也有人怕海豹油有腥味,所以有的產品還號稱添加薄荷味道;但環保團體也批評,消費者喜歡吞海豹油產品,卻導致海豹或海狗被屠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Omega3是一種油脂型態,營養價值如EPA,有抗凝血、抗發炎,及減少三酸甘油脂作用,含促進腦部發育的DHA,有助心血管疾病患者。
蘇秀悅指出,一般深海魚,如鮭魚、鮪魚、鯖魚或鱈魚等魚類脂肪,就含有天然Omega3,吃魚比吃合成產品,還來得容易被身體吸收,烹調時,用清蒸比油炸更能保存營養價值,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由於Omega3有抗凝血作用,醫師提醒,非經處方或藥師諮詢,最好不要隨意服用,特別是正服用降血壓藥的病人,若合併服用,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使血壓降得太低,造成昏迷危險。
※ 素食者可食用亞麻仁籽或亞麻仁油
◆ 墾丁珊瑚接力產卵 繁如星斗
自由時報 2010.04.14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珊瑚產卵了!
墾丁潛水教練劉東岳上週到後壁湖海底夜潛,無意中發現多種珊瑚已經開始大產卵,橘紅色的珊瑚卵佈滿海底,「蛋花湯」景象讓同行潛水客興奮不已,紛紛上岸拿相機下海記錄這壯觀的景象。由於產卵時間比往年提早不少,也呼籲保育學者了解是否有異常現象。
包括微孔珊瑚、腦紋珊瑚、雙星珊瑚、密集迷紋珊瑚及環菊珊瑚,上週突然出現大量產卵現象,橘紅色的珊瑚卵在海底飛舞,在漆黑海底就好像滿天星斗一般壯觀。
劉東岳興奮指出,過去珊瑚產卵大都在農曆三月中旬,但上週僅農曆二月下旬。四月五日晚上九時許帶學員下海練習,竟在後壁湖出水口海域看到微孔珊瑚產卵,連忙上岸帶器材下海記錄,沒想到十一時許又發現環菊珊瑚產卵。
隔晚十時再次下海拍攝時,又看到腦紋、雙星等珊瑚大量產卵,希望專家學者解惑,他也願提供照片及影片供研究。
產期提前一個月
墾管處保育課長馬協群指出,雖然距離往年珊瑚大量產卵時間早約一個月,但依過去紀錄顯示,國曆三月之後產卵都還算正常現象。海生館珊瑚專家樊同雲則表示,今年墾丁海水溫度低,照理說不會那麼早產卵,不過以時序來看還不算異常,將就資料判讀後,釐清原因。
◆ 最深海底火山口 是生命發源地?
自由時報 2010.04.14
〔國際新聞中心/美聯社倫敦12日電〕生命的起源在這裡嗎?英國科學家利用遙控潛水艇,在加勒比海發現海面下5公里、目前已知最深的火山口。科學家表示,這個火山口內超高溫的海水中,可能存在從未發現過的海洋生物,甚至可能為地球生物的起源提供新線索。
位在加勒比海海面下5公里
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地球化學家康納利領軍的科學家,駕駛柯克船長號前往加勒比海,靠著遙控潛水艇,在加勒比海海面下5公里的「開曼海溝」發現這座火山口。開曼海溝曾是導演詹姆斯柯麥隆拍攝驚悚片「無底洞」的場景。
地質學家摩頓表示,該區到處都是彩色礦柱,發著藍光的微生物大量群集火山口附近水溫相對較低處,探索這個區域「就像在另一個世界的表面漫遊」,這種景象「我從來沒看過」。
所謂的火山口,指的是海水滲透到地殼的小裂縫,這些裂縫有時深達2公里,通常溫度可高達攝氏400度,把海水加熱到足以融化鉛的熱度。火山口高溫高壓,又常有有毒金屬,高度酸性的環境看來嚴苛,但其實火山口是許多奇特動物,例如盲蝦、大白蟹聚集之處。
海洋生物學家卡普里表示,雖然火山口的環境,對居住在地表的我們來說,是非常不適合的環境,但海溝最深處存在著生命;研究這個火山口,可能讓我們對海洋歷史有更多瞭解,像是指液體過於高溫、以致呈現氣體狀態的物理現象「超臨界流體」,以及深海的化學結構等等,更讓人期待的是,科學家或許會在火山口內,發現能在艱困如海溝的環境中生存的新物種。
海豹海狗油 藥妝店下架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2010.04.15
動保團體最近公布加拿大獵捕海豹的血腥過程,呼籲民眾拒買海豹、海狗產製品。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消息一出,康是美藥妝店全面下架海豹、海狗油產品,包含實體門市、Yhoo奇摩網站等通路。
全世界海豹科、海獅科共四十七種,林務局表示,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的保育類動物中,已將其中十四種列入名錄。這十四種海豹、海狗等產製品,依法需向農委會申請核准後才能進口,過去林務局從未核准海豹、海狗等動物油輸入。
◆ 進口叢林肉 攜帶進HIV同科病毒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紐約14日電】2010.04.15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簡稱WCS)在14日公布的初步研究報告中指出,紐約的研究人員已在走私進美國的野生動物肉中找到兩種「猴泡沫病毒」(simian foamy virus),其中一種與愛滋病病毒HIV屬於同科(same family)。另一種類似病毒的檢驗結果尚未公布。
走私野生動物肉到美國,是因為某些人把牠們視為美味佳餚,這類「叢林肉」(bushmeat)來自猿、猴、蝙蝠、老鼠等。當局多年來設法加以取締。研究人員發現的兩種病毒,來自三隻靈長類(primate)動物肉:兩隻白臉猴(mangabey monkey),一隻黑猩猩(chimpanzee),牠們都是瀕臨絕種動物。
初步研究顯示,人類會感染「猴泡沫病毒」,但人類是否因此種病毒患病,尚無結論,其長期影響不明。這個研究報告14日在紐約市洛克斐勒大學 (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研討會上提出。
2008年,經管紐約市許多動物園的非營利組織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聯手,檢驗從西非洲非法進入紐約地區的野生動物肉,以發掘這些肉類是否感染危險的猴痘病毒(monkey pox)或逆轉濾過性病毒(retroviruses,如HIV)。野生動物協會與CDC要確保美國不再發生類似愛滋病的疫情。
華爾街日報說,美國的危險在於疾病可能經由非法走私到美國的野生動物引發,就像2003年美國爆發猴痘病毒疫情。
華爾街日報指出,「叢林肉」經常用醃、燻方式保存,透過郵遞或航運貨櫃進入美國。走私者還會把包裝好的燻蔗鼠(cane rat)肉放進個人的行李箱帶進美國。抵達紐約地區的「叢林肉」,部分在入境檢查時被聯邦漁獵管理局(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沒收,至少14種動物肉的數百個樣本被送去化驗。
漁獵管理局說,2000年至2004年,進口到美國的動物超過10億隻,輸入美國的「叢林肉」和其他動物產品超過1100萬磅。
該局處理國際「叢林肉」問題的官員魯格賴洛(Richard Rugglero)說:「在今日的非洲,許多野生動物被吃到絕種。叢林肉貿易是非洲野生動物的最大威脅。」
◆ 復育成功 大阿里山「螢」光閃閃
自由時報 2010.04.15
17日野放紅胸黑翅螢
〔記者謝銀仲/番路報導〕阿管處委託特有生物中心培育紅胸黑翅螢等螢火蟲幼蟲後,安排17日在梅山瑞里等地的山區進行首批野放,阿管處長曾漢洲期許嘉縣山區的夜景,能在這批螢火蟲的微小燈光點綴下,增添光彩。
大阿里山區人為污染少,奮起湖、光華、達邦、里佳等各風景區,螢火蟲生態豐富,阿管處近年把賞螢活動列為發展觀光重點,並與當地社區及民宿業者合作,規劃多條賞螢套裝旅遊路線,透過深度專業導覽解說,每年3月起登場的螢火蟲季,總是為山區帶來人潮與商機。
委託特生中心培育
惟大阿里山區去年經歷八八風災摧殘,不少螢火蟲棲息地受到破壞,阿管處為傳達生態永續的觀念,今年螢火蟲季從護育的角度出發,規劃一連串「與螢共舞」活動,其中將以「螢火蟲野放」來號召喜愛大自然且熱衷於生態保育的同好,共襄盛舉。
阿管處表示,該處委請特有生物中心培育一批紅胸黑翅螢等螢火蟲幼蟲成功後,決定分梯在大阿里山區野放,首梯野放時間敲定17日,地點選在瑞里圓潭自然生態園區舉行。
阿管處歡迎民眾參與
曾漢洲表示,在圓潭自然生態園區野放螢火蟲當天,將邀請螢火蟲專家何健鎔博士前來解說螢火蟲生態習性,讓參與民眾更加認識螢火蟲棲地及幼蟲生活習性,並一窺螢火蟲幼蟲可愛面貌。
2048年無魚可吃?邵廣昭敲海洋警鐘
中央社 2010.04.16
魚類即將在2048年滅絕,你能想像嗎?紀錄片「魚線的盡頭」敲響海洋資源警鐘,學者邵廣昭更進一步為此開設講座,呼籲人類重視海洋版「不願面對的真相」。
就在人們還在大口享受山珍「海味」的同時,科學研究大膽預言,魚類2048年將從海洋消失。紀錄片「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提醒,只要人類持續過度漁撈,魚類終將滅絕。
「魚線的盡頭」改編自英國記者查爾斯.克勞福(Charles Clover)著作,由導演魯伯特.莫瑞(RupertMurray)拍成紀錄片,猶如海洋版的「不願面對的真相」。「魚線的盡頭」紀錄片中「魚在船上死命掙扎,人們卻大口把新鮮生魚片往嘴裡送」,饕客們渾然不知,下一代子孫可能再也無法享受同樣的美味。
「魚線的盡頭」告訴我們,「延繩釣魚線的總長,可以繞地球 550圈,全球最大的拖網開口能裝得下13部747飛機」。隨著漁撈技術進步,大型流網就能將整群的黑鮪魚一網打盡。
3月18日,在華盛頓公約組織「禁止跨國交易大西洋黑鮪」的提案,多數會員國投下反對票,讓日本等捕鮪國和愛吃黑鮪的饕客鬆一口氣;卻也讓大西洋中的黑鮪再陷瀕死困境。
不僅國際,台灣也有關注海洋生態的呼聲。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長期深耕海洋保護運動,帶領實驗室團隊製作「台灣魚類資料庫」,吸引 50多萬人點閱;在學術研究之餘,更不辭辛勞在台灣各地開設環境講座,堅信從「教育扎根」推行環保意識。
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2009年在哥本哈根舉辦氣候變遷對海洋生態衝擊的科學研討會,邵廣昭在會中看到「魚線的盡頭」中鮪魚被大型流網捕捉的畫面,深受震撼;有感於自己推廣魚類環保這麼久,許多人總在台下睡著,「還不如給大家看影片比較快」。
邵廣昭開始與英國製片公司洽談播映權,翻譯成中文,在中研院舉辦的生物研討會首播;果然獲得生物學術界的廣大共鳴,紛紛要求出借紀錄片。
面對各界迴響,邵廣昭站上推動環保意識的浪頭,向英國製片公司爭取台灣教育推廣權。他以「台灣是漁業大國,更應該正視海洋生物瀕臨絕種的問題」為由,成功說服英國片商,讓紀錄片順利飄洋過海來台灣。
起初,紀錄片提供團體播放的資訊,只刊登在邵廣昭實驗室建立的「台灣魚類資料庫」網站上;經媒體報導之後,學校、保育團體等詢問的訊息如雪花般飛來,邵廣昭直說「比我出去演講還有效」。
各界迴響熱烈,邵廣昭開始為「魚線的盡頭」開設講座,揭開海底世界的謎團。他認為,紀錄片開啟眾人的海洋環保意識,但海洋保育要有成效,還是得靠政府、漁民、消費者三方的努力。
各地方政府不時打出鮪魚季、曼波魚季等活動旗幟,皆偏重海鮮文化的倡導。邵廣昭建議應效法歐洲行之已久的「生態標章」認證,調查台灣養殖漁獲、產量變化,列出那些魚類不能吃,進化為推動「環保海鮮指南」。
邵廣昭說,研究指出,全世界已有 75%的商業漁獲族群瀕臨崩潰。為避免過度捕撈造成魚類減產,應提倡「慢漁運動」,包括縮減漁船數量、減少捕魚時間、淘汰三層流刺網、底拖網、炸魚等漁法;或改用較大網目的漁網,讓小魚有機會成為漏網之魚,在海洋繼續成長。
「魚線的盡頭」紀錄片在各界發酵,短短1個月內,就有1萬多人上網搜尋「魚線的盡頭」關鍵字。來自各方的熱烈迴響,讓站在海洋保育前線的邵廣昭,更有啟動環保續航的勇氣與動力。
◆ 平溪封溪禁漁 6至9月部分地區開放
自由時報 2010.04.16
〔記者盧賢秀/北縣報導〕台北縣平溪鄉4月開始封溪禁漁3年,全鄉都不可以釣魚、撈蝦或捕抓魚,不過每年6至9月開放基隆河沿岸垂釣,但不可以採捕溪流的動植物。
當地民眾認為,平溪鄉位在基隆河水源區,溪流魚種有保育的需求,包括有苦花、一枝花等特殊魚種面臨數量逐年減少的危機,鄰近地區也實施封溪禁漁,因此鄉民達成共識,希望能藉封溪禁漁恢復河川生機,未來推展生態觀光。
台北縣農業局公告,4月8日起平溪鄉的溪流河川禁漁3年,台北縣瑞芳警分局派員警張貼公告,並協助勸導遊客不要垂釣或撈蝦。
不過封溪期,每年夏季從6月1日到9月底,基隆河主要河道與平溪國中旁(冬瓜寮坑溪與基隆河交界)一直到瑞芳鎮界止,可以開放垂釣,但仍禁止其他採捕溪中動植物。
瑞芳分局指出,禁漁期間,民眾如果在溪流垂釣、撈蝦或捕抓水產動植物,都會被罰,依漁業法規定,會被罰3萬元至15萬元,遊客今年夏天到平溪戲水時要特別注意。
◆ 藍色小花「勿忘我」 中部山區現蹤
http://www.nownews.com/2010/04/16/743-2592431.htm
NOWnews.com 記者王以瑾/台中報導.攝影 2010/04/16
勿忘我,這個承載著刻骨銘心思念的小花,因為名字太過浪漫,似乎只是愛情小說捏造的傳情花朵,但卻是真有其花,它喜歡冷涼的氣候,德國、法國、美國阿拉斯加都有它的蹤跡,但沒想到近年它也飄移到台灣落地生根,在武陵農場一帶就可以發現它可愛的身影。
Forget-me-not,使用不同語言的國家,對它的命名都維持原意──勿忘我;勿忘我這一類的花朵,植物學分類上屬於紫草科勿忘草屬 (Myosotis),在這一屬裡大約有50個種類。台灣園藝界很早就進口勿忘草供庭園美化使用,至於在山區馴化的這個種類,一般稱為「野勿忘我」。
野勿忘我真的很適應台灣的環境,武陵農場負責景觀植栽的人員說了一件好笑的事,曾經有片花壇灑下雛菊種子做美化,但沒想到雛菊根本沒機會發芽,長出來的全是野勿忘我,而且,因為兩者植株初期還蠻相似的,直到開花時農場人員才驚覺,雛菊全被野勿忘我打敗了。
勿忘我,點點滴滴在心,請深深記住我對你的愛!「勿忘我」花名由來,是一段悲傷的故事,傳說一名騎士和心愛的人散步時,看見這藍色夢幻的花朵,他彎下身子想摘花送她,哪知道身上盔甲太重,一時失了重心跌入深谷,臨死前騎士將花朵向愛人拋出,深情望著她,「forget-me-not」騎士的錐心吶喊迴盪在空中;因為這樣的傳說,有些地區的女性會以配戴勿忘我象徵對愛的忠貞與永恆。勿忘我,也有「相思草」的別名。
關於花名由來的傳說,也有和愛情無關的不浪漫版本,傳說中上帝開天闢地之後,要為所有的植物命名,這個藍色小花因為太小了,一直等不到它的名字,它忍不住哭了起來,「不要忘記我啊,我的主!(Forget-me-not, O Lord)」上帝聽見它說的話,回答說,「Forget-me-not,這應該就是你的名字了」。
勿忘我為什麼會擔心被上帝忽略?因為它的花實在太小了,在台灣的「野勿忘我」,花朵直徑大約只有1公分,實在非常嬌小,但這麼小,卻能成為焦點,就不知道是該稱讚它天生麗質,還是名字取得好帶來的幸運。若文中圖片無法顯示,請至以下網址閱讀
http://www.nownews.com/2010/04/16/153-2592431.htm
◆ 樹蛙繁殖 農藥桶成洞房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5540806.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番路報導】2010.04.16
原用來殺蟲的農藥桶,廢棄後變成保育類莫氏樹蛙棲息繁殖的地方。童年渡假村生態保育員葉世煌在園區意外發現有趣的動物生態,農藥桶內的樹蛙正繁殖第二代。
葉世煌說,直徑約100公分的大型黑色農藥桶,曾經在運載途中翻落,被車輛壓過之後變形,後來就被閒置在渡假村後山的果園內。
葉世煌到山區採浮萍,準備要飼養蝌蚪,沒想到蝌蚪長大後,都是保育類的莫氏樹蛙,他將樹蛙放生到渡假村後山。最近他到後山觀察動植物,結果在黑色農藥大桶內,看到好幾隻莫氏樹蛙,拍到莫氏樹蛙交配的珍貴畫面。
根據葉世煌的觀察,莫氏樹蛙應該是他先前放生的樹蛙,發現桶內積水,天敵蛇類爬不上去,但樹蛙正好可以利用腳蹼爬上桶子,因此安心在桶內交配、產卵,在渡假村後山棲息並繁殖下一代。
斑蝶移動路線 玉管處揭密
中央社 2010.04.19
玉管處今天表示,透過斑蝶標放捕獲,發現台灣島內斑蝶移動路徑是複雜多元的,也證實部分移動性斑蝶順著濁水溪、陳有蘭溪、沙里仙溪或出水溪而飛越塔塔加鞍部的可能性。
玉山園區塔塔加鞍部常可見到成群由北往南飛的斑蝶,形成壯觀的蝶道。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調查發現,塔塔加鞍部的斑蝶,部分可能是飛越雲林縣林內高速公路觸口段的北上斑蝶。
玉管處調查也證實,台灣東部越冬的斑蝶與西部北上的斑蝶族群是交流的。
玉管處表示,多年來進行園區的蝶相監測,發現塔塔加鞍部是許多斑蝶移動時必經的埡口,其中包括分布台灣的6種青斑蝶類及4種紫斑蝶。
究竟這些飛越塔塔加鞍部的斑蝶從哪裡來?飛往哪裡去?玉管處委請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教授陳建志團隊持續跨區域追蹤,發現這些斑蝶主要由2條路線飛越塔塔加鞍部。
其一是順著沙里仙溪由下往上飛越鞍部,另一則由神木林道與神木村的出水溪方向、再從塔塔加遊客中心前飛往鞍部。
玉管處說,2008年的同步連線調查作業中,發現同一時段飛越鞍部的斑蝶種類與數量比例,與飛過高速公路林內觸口段的斑蝶相似,因而推論飛越鞍部的斑蝶有些可能是北上斑蝶順著濁水溪、陳有蘭溪、沙里仙溪或出水溪飛到塔塔加鞍部。
為證實此一推論,玉管處自2009年起在清明節前後越冬斑蝶往北移動時,出動大批人馬同步在林內觸口地區及塔塔加鞍部同步進行斑蝶標放。
去年3月19日於林內鄉觸口捕獲1隻編號M14-1221的斯氏紫斑蝶,經證實是由義守大學老師趙仁方所帶領的越冬斑蝶標放志工在2008年12月21日於台東大武地區所標放,經過89天後在林內鄉再捕獲。
此一發現,證實台灣東部越冬的斑蝶與西部北上的斑蝶族群是交流的,但斯氏紫斑蝶如何由大武飛到林內,有待探討。
另外,陳建志4日於陳有蘭溪與濁水溪交會處的水里永興神木附近進行調查,再捕獲1隻標記M71-0206的雄性小紋青斑蝶,經查證也是由越冬斑蝶標放志工於今年2月6日於台東龍田地區標放,這隻小紋青斑蝶經過58天後飛抵陳有蘭溪與濁水溪交會處。
玉管處表示,透過斯氏紫斑蝶及小紋青斑蝶標放捕獲,證實台灣島內斑蝶的移動路徑是複雜多元的,氣流及地形都是影響牠們移動的重要因素;也證實部分移動性斑蝶順著濁水溪、陳有蘭溪、沙里仙溪或出水溪而飛越塔塔加鞍部的可能性。
◆ 興達港附近21隻鯨豚擱淺 4隻不幸死亡
中央社 2010.04.19
18日深夜在高雄興達港旁發現21隻鯨豚集體擱淺,林務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救援。4隻不幸死亡,6隻今日清晨利用快艇引導出海成功,11隻則以船運至外海野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表示,18日深夜11時左右接獲通報,在高雄縣興達港旁發現21隻小虎鯨集體擱淺,林務局立即通知台江鯨豚救援中心主任王建平趕赴現場,協調指揮海巡署約80人下海進行救援。
林務局說,初步檢視擱淺小虎鯨身體狀況大致良好,高雄縣消防局快艇將全部21隻小虎鯨引導出海;不料凌晨3時左右,其中15隻又被海浪沖回岸邊,已經有4 隻死亡,其餘11隻則以吊掛方式租船載運至外海野放。
林務局表示,鯨豚是水中哺乳動物,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徵,台灣地區曾出現鯨豚種類約有30種;世界各地都有鯨豚擱淺紀錄,有關鯨豚擱淺的原因眾說紛紜,例如:地形氣候影響、地震、寄生蟲感染等等,目前尚無定論。
◆ 「破壞男」糟蹋高美溼地 檢舉者:辦死他
【聯合報╱記者苗君平/台中縣報導】2010.04.19
男子陳崧銘十四日開沙灘車,直闖被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清水高美濕地,從瀕臨絕種的雲林莞草上輾過,留下兩百公尺長輪胎痕,目擊的大學生批「太誇張了」,錄影向警方檢舉,圖檔刻意標為「辦死他!」
從事資源回收業的陳崧銘(卅三歲)上月底曾駕輕航機在高美濕地墜機,警訊時他辯稱,「想了解是怎麼墜機的」,後又改口,墜機當天有兩名漁民將他從海灘背到岸上,要前往尋找漁民感謝,「不知道沙灘車不能開進去濕地」。
警方認為陳崧銘涉及汙染破壞野生動物保護區,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函請台中縣政府裁處。縣府保育課長李代娟表示,雲林莞草是瀕臨絕種植物,將處罰款五至廿五萬元。
高美濕地景色秀麗,之前歌手蕭敬騰在濕地拍MV燃燒鋼琴,導演與製片各被罰款十萬元;知名的Discovery頻道「瘋台灣」節目,曾在當地拍攝滑沙,當事人被罰五萬元,目前還在訴願。
高美派出所十四日下午五時廿分,獲報有沙灘車在濕地內橫衝直撞,所長李財安等人先用望遠鏡監控,看見駕駛叼著菸,等對方上岸後要求出示證件,發現很眼熟,陳崧銘表示「就是上月摔飛機的人」,警員恍然大悟,將他帶回。
當時有一群輔大學生正在濕地進行生態導覽,周姓女生表示,同學曾上前制止,但陳不接受,就這樣開著沙灘車,從瀕臨絕種的雲林莞草上直接輾過,「實在有夠離譜」。
陳崧銘表示,他是從大雅鄉,開著卅萬元新購的沙灘車前往,刻意走小路,開了卅多公里才抵達,不知當地是保護區。李代娟表示,高美濕地六年前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入口處都有告示。
◆ 獲美獎助 我成全球湖泊觀測網中心
【李宗祐/台北報導】2010-04-19 中國時報
從台灣看天下,全球湖泊生態觀測資料盡在網羅中!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和美國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訊網路基礎設施之探索與創新」獎助,推動台灣成為全球湖泊生態觀測網知識庫中心。
這項計畫預計四年完成後,觀測點從目前的台灣、美國、匈牙利、紐西蘭與愛爾蘭的五個湖泊,擴展到十九國、廿五個湖泊,屆時全球湖泊生態即時觀測資料都匯集台灣的國網中心,透過網路開放各國科學家使用。
國網中心格網應用組組長林芳邦指出,這項計畫被NSF列為重點研究,獎助計畫通過率僅五%,競爭非常激烈。包括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等校的台美研究團隊此次參與第二類獎助申請,今年僅三個計畫獲獎助,「我們都高興得要死。」NSF核定補助一三八萬美元、約四千五百萬新台幣,推動台灣成為全球湖泊生態觀測網知識庫中心。
國網中心從二○○四年開始與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合作,在棲蘭山鴛鴦湖建置監測系統,透過網路觀測擷取當地氣候和水質監測資料,與美國鱒魚湖生態觀測資料比對,研究高山湖泊的生態變化。
林芳邦指出,鴛鴦湖是台灣少數高山湖泊,地理環境特殊,保護得很好,幾乎沒有人為破壞,是研究生態環境最好的天然實驗室。颱風來襲時,威脅最大的是降雨,每次湖水都可上升好幾公尺,整個湖水換掉,湖中生物也被沖走。
台美研究團隊觀測三年,發現很有趣的現象。林芳邦強調,微生物是湖泊生態關鍵指標,鴛鴦湖每次颱風後,湖中微生物種類一周內就可復原,顯示當地生態環境復原能力相當好,顯示即使全球天災頻傳,若無人為破壞,自然生態還是能自我療傷,生生不息。
棲地遭破壞 澎湖章魚數量銳減
自由時報 2010.04.20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每年清明節後開放採捕的澎湖章魚,今年數量銳減,捕捉地縮減至湖西沙港一處,外界擔憂澎湖章魚恐將步上尖仔鎖管滅絕命運,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蔡萬生表示,澎湖章魚數量銳減,與棲息地遭到破壞有關。
澎湖章魚原本分布在西嶼二崁、白沙講美、湖西中西、沙港、馬公重光里北海海岸線,由於一度面臨滅絕危機,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擔任縣長時,一度頒布禁捕令,族群數量曾短暫回升,但澎湖縣議會因顧及漁民生計,建議採取有限期禁捕方式,由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制訂,以清明節前後一週為主,因此每年3月29日至4月12 日禁採。
開放採捕 每日僅個位數
今年澎湖章魚開放採捕,但數量卻急速銳減,每天採集都是個位數,不像以往動輒5、6斤(約4-50隻)的產量,雖然每斤價格上看千元以上,但有行無市,有錢也買不到,由於族群數量不穩定、魚種體型小型化等,都是滅絕的前兆,讓外界相當擔心澎湖章魚,恐將步上尖仔鎖管後塵,消失在澎湖海域。
外界憂心 瀕臨滅絕危機
蔡萬生表示,澎湖章魚主要棲息在珊瑚礁洞穴,由於近年來澎湖北海頻頻疏濬、挖掘,導致海底泥沙鬆動,颱風等天災過境,就會造成珊瑚礁洞穴被填平,整個棲地受到破壞,才是導致澎湖章魚數量銳減的主因。至於外界質疑是否禁捕期過短所致,蔡表示禁捕期依照章魚生態制訂,就算全年禁捕,若不嚴格執行,一樣無法達到效果。
市區可賞螢 蘭州公園生態豐
自由時報 2010.04.21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每年4月至6月是欣賞螢火蟲的季節,台北市大同區蘭州公園復育螢火蟲有成,讓民眾不用到山上郊外也能看到螢光點點。
位在大同區蘭州街89巷口的蘭州公園每到天黑,就可看到螢火蟲一閃一閃的亮光。大同區蓬萊里長施天一說,自3年前開始,他與多名里民一起從事螢火蟲復育計畫,他們從南部買了800隻水生黃緣螢幼蟲開始飼養,由於黃緣螢需要食用大量的螺貝類,因此他們在蓮花池自行繁殖4種蝸牛來餵食。
施天一說, 復育螢火蟲最重要的是水質要乾淨,因此公園內蓮花池的水不斷循環,提高水中的含氧量,當初所飼養的黃緣螢也不斷繁殖,4月初開始,公園內的蓮花池畔開始出現螢火蟲的蹤跡,最多時達到200多隻。
施天一說,晚上7點到8點是最佳的賞螢時刻,只要天氣好,都可見螢火蟲出沒。
他表示,蘭州公園經過12年來的整頓,現在已是一個擁有自然景觀的公園,有多種自然生態,包括30多種水生植物、8種蛙類、8種蜻蜓及人工溼地,可以說是一座活的自然教室。
交通:可搭捷運到淡水線民權西路站下車,1號出口往台北橋方向前往。地址:台北市蘭州街89巷蘭州生態公園。
◆ 感染菌核菌 筆筒樹大量枯死
【聯合晚報╱記者賈寶楠/即時報導】2010.04.21
自然科學者華順發日前調查山區植物生態,發現大量筆筒樹枯死,研判因為氣溫升高,造成一種真菌「菌核菌」快速繁殖,使筆筒樹遭殃。
華順發說,筆筒樹已在地球存活3億6000萬年,是少數和恐龍一樣具有悠久歷史的侏儸紀生物,被廣泛運用於園藝所需的蛇木盆、蛇木板,大量枯死恐破壞生態平衡,值得重視。
張貼留言